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5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大学生的健康心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心理健康是指人在正常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表现出良好个性、良好处事能力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特制结构。健康的心理对大学生的全部和谐发展、成长成才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本校每年都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以2013年为例,在3953名新生的心理普查中,新生通过参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的测试,统计分析表明:异常比率较高的三个因子是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统计结果为6.67%(占总普查人数的比例,合约264人)的新生存在典型的心理问题,22%的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相比往年的心理普查,学生心理问题比例有上升趋势。随着大学生个体之间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多,尤其是就业的竞争和压力,加上人际关系的紧张,大量学生心理素质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总退学人数的54.4%,大学生因精神疾病造成自杀的情况屡见不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二、音乐欣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从以上的统计结果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与当今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最擅长于抒感、最能拨动人的心弦。在心理学的定向反射和探究反射原理的试验中证明,听觉艺术相对一般艺术,更能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情感,震撼人们的心灵,在传达和表现情感上,优于其他艺术形式。
音乐欣赏是欣赏者对音乐进行聆听,从中获得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并籍此来缓解欣赏者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巨大压力造成的焦躁情绪,从而获得心灵的平静和愉悦。音乐欣赏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水平,完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懂得什么是情,什么是爱,正确认知真善美,并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
三、音乐欣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一曲健康向上的优秀音乐作品,能够唤起人内心深处的美感,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善人格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欣赏能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水平,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认为:“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和谐的人。”德国著名美学家朗格也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艺术家,还应该是培养具有审美能力的民众,使他们对艺术有真挚的爱好。” 在素质教育日益盛行的今天,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综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原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指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方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具有丰富的审美感受、高尚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判断,使他们在精神上、心理上得到和谐发展。音乐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它的美和一般美学的范畴息息相通,它的范畴与人的精神品格与情感态度密切相关。音乐家们将音乐美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喜剧美。在音乐欣赏教育时,通过对这六种音乐美的分别、对比听赏,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从而达到净化心灵,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比如在欣赏优美音乐《牧歌》时,优美抒情的曲调、宽广悠远的曲风,富于诗情画意的意境让人感觉到了浓郁的草原气息,使人心旷神怡。
(二)音乐欣赏能调节不良情绪
现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证实,音乐的音响能直接影响到大脑边缘系统即“情绪脑”,并可随着乐曲的节奏、旋律、速度、力度、调式调性等不同,而表现出镇静、兴奋等不同的情绪反映。因此,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倾听相应的音乐能够调节人的情绪,使人产生愉悦感。听赏者不仅能宣泄、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疏导情感,排解压抑,而且能使心理状态得到稳定和平衡。
1.调节忧郁、烦闷的情绪,适合听一些清新、明快的乐曲,比如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典型曲目有《彩云追月》、《金蛇狂舞》、《春节序曲》等。
2.调节紧张不安的情绪,可选用缓慢、轻柔、婉转的旋律,曲调低吟,清幽和谐的音乐作品,以调整人的心理状态,宁心安神。典型曲目有古曲《春江花月夜》,舒曼的《梦幻曲》,圆舞曲《蓝色多瑙河》等。
3.调节高度焦虑的情绪。焦虑是一种对当前或者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具有一种担忧的感应倾向。过度焦虑会束缚主体的认知生活,甚至会引起个体的恐慌,影响工作和学习。调节高度焦虑的情绪,一般选用速度为中板,行板或者小快板,力度速度对比较分明,音色个性突出,调式常有明暗对比的音乐,比如说贝多芬的《第六交响乐》(田园),曲调和谐、明朗、淳朴、愉快,听赏者仿佛置身于鸟语花香的田园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还有什么值得焦虑呢?
4.对自卑心理的调节。有自卑感、情绪低落的人,应该增强自信心、发挥自己的潜能,勇于尝试,勇于挑战,才能获得丰硕的果实。对于此类情绪的听赏者,应该以号召性、鼓动性的军歌、进行曲或者富有哲理性的交响乐为主,激发听赏者的斗志,振奋精神,消除自卑感、开发人的潜能,战胜挫折,使他们在音乐中放飞心灵,找到自信,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积极进取的人。
5.释放压力。经常倾听一些抒情、轻松愉快的音乐,可以清除人脑的高度紧张和疲劳,使大脑各部位的兴奋和抑制有序交替出现,从而有助于脑机能的平衡健康发展,同时使欣赏者心情愉悦;比如说理查德?克莱德曼、班得瑞、欧美乡村音乐等就是最好的实例,这种背景式的音乐听赏常以消遣和休息为主要目的。
(三)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情感观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大学生向往光明、进步、憧憬未来,渴望爱情。在笔者的调查了解中,50%左右的同学曾经因为恋爱问题困扰过,因此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恋爱观相当重要。在当今社会,良莠不齐的通俗爱情歌曲让现代大学生失去了辨别能力。在笔者的音乐欣赏课上,笔者采用《爱情》音乐专题,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比欣赏,让学生逐步树立了健康的恋爱观。特别推荐了中国古典音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采用了边欣赏边讲解的方式,歌颂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坚贞不渝的爱情,帮助大学生理性的对待情感。
(四)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完善大学生的人格
在音乐中,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间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而听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通过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去揣摩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的所表达的情感,从而达到情感的共鸣。比如在欣赏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不朽的经典――马思聪的《思乡曲》时,曾经拨动了多少为抗日救亡而奋战的中华儿女的心弦,引发了一代代爱国爱乡的炎黄子孙的共鸣,激起了多少大学生爱国的热忱。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讲过音乐对他的影响:“音乐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了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机械唯物论,思考问题能够更开阔,更灵活一些。”好的音乐作品能使人的心灵得到陶冶和净化,并升华为高尚的情操、品德和理想。音乐欣赏的初衷是让心灵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思想的升华,使人在美的环境中产生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使人性格开朗,精神饱满,活力旺盛,情绪稳定,意志坚强,也能使人的气质和风度高雅大方,保持鲜明的个性,形成完美的人格。
音乐欣赏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听赏提供舒适的环境,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注意不同音乐对大学生心理的不同影响;不同性格的学生听赏不同的音乐类型;恰到好处的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的欣赏音乐;根据不同专业(音乐专业与非音乐专业;文科和理科等)进行不同程度的音乐欣赏;音画诗多种姊妹艺术相结合促进欣赏等等,以尽量满足学生的不同的音乐欣赏需求。
有专家调查发现,经常欣赏古典音乐的人,善解人意,与人和睦相处,人际关系融洽;经常欣赏浪漫音乐的人,性格开朗,活泼,思想活跃,情商相当高;热衷于听赏嘈杂现代派音乐的人,性格古怪,情绪不稳定,易冲动,人际关系欠佳。
总之,在高校音乐欣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音乐作品,扩大他们的音乐眼界,培养他们的音乐情感,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升华人格的目的。学生通过对崇高意味的音乐欣赏,培养起对真善美的感悟和热爱,通过对深刻表达感情的各种类型音乐的欣赏,培养起丰富的情感世界,并且可以解忧愁于欢悦,化暴露为温柔,使精神获得平衡,情感得到调节和宣泄,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心理的含义及种类
1.心理的含义。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在活动的时候,通常各种感官认识外界事物,通过头脑活动思考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等。这折射着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就是心理过程。按其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
2.心理的种类。根据李天心的四种判别标准和郭念锋的三条原则,可以把人的心理分为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根据许又新的三类标准和郭念锋的十标准可以将正常心理分为健康心理与不健康心理。根据刺激的性质、反应持续的时间、强度、是否泛化,将不健康心理问题分为一般心理问题和特殊心理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大学适应困难的心理问题。“90后”已进入校园,他们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精神上渴望独立而生活上却依赖父母,个性上自信张扬而面对陌生人却又沉默寡言,思想上比较成熟而处理问题时又显稚嫩,做事情果断大胆但考虑不周全。从高中升入大学的新生,绝大多数是18岁左右,很少有单独外出旅行的经验,开学报到一般由父母或亲戚陪同。他们不适应大学的学习、工作、生活,因此有些学生感到痛苦迷茫,一个学期找不到方向,各种不良的情绪相继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应运而生。
2.学习困难的心理问题。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环境的变化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负担。他们有的缺乏学习动机,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无求知欲而厌倦学习,甚至逃避学习;有的学习动机过强,对学业期望过高,渴望成功,害怕失败,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估计不恰当,给自己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有的受个体之间的差异、认知评价的失调和考试情境的刺激,出现考试焦虑,担心考不好,担心未来的前途渺茫等。
3.人际交往困难的心理问题。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必备条件。然而,由于人际关系及社会的复杂性与大学生单纯性的矛盾,使得大学生常常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缺乏表现自己的勇气,缺少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易受到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人格因素的影响。常见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有自我中心、不敢交往、小圈子交往、念旧情结果等。
4.家庭经济困难的心理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成本的不断提高,高校的学费逐年提高。一般来说,完成大学专科三年大致在5-6万左右。如此昂贵的费用对于农村学生家庭来讲是很难接受的,很多贫困大学生在校经常为高额的费用而发愁。而那些家庭经济比较富裕的大学生花钱大手大脚,衣服、手机都是“名牌”。对此,不少自尊心强的大学贫困生,非常容易产生自卑情绪,这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变得沉默寡言、不合群,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5.情感问题的心理问题。由于大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特点,许多人还未能深刻理解情感的意义以及对于人生的影响。在情感面前,大学生不少人有过失恋的体验。在客观上表现为与相爱者的分离;在主观上表现为失恋者体验到悲伤、绝望、虚无、忧郁等创伤情绪;在行动上多表现为冷漠、颓废、烦躁、逃避或攻击等。失恋所引发的消极情绪若不及时化解,轻者影响学业和进步,重者引起身心疾病,极个别的甚至轻生。因此,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情感问题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6.就业困难的心理问题。经过了三年的学习,大学生就要毕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业形势不断变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他们在就业中明显缺乏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发展,适合做哪些工作。加之竞争激烈,经验不足,很容易陷入心理误区,出现过度焦虑心理、自卑畏怯心理、自负心理、盲目冲动心理、急功近利心理、患得患失心理、嫉妒心理、从众心理、依赖心理等心理问题。
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
【摘 要】 以教育教学构建大学生心理教育模式的基础,以服务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养成,通过排查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研究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教育工作常态,形成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关键词】 心理健康;大学生;创新;模式
构建符合时代特点学生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高校教育研究中重要的课题,今年来随着校园暴力和突发事件的频发使得这个问题更加的迫切。在过去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我们注重课堂理论的教育,同时也建立了心理咨询、课外活动等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及时、有效还是显得不够,为此在原有的教育模式上,进行创新成为此文研究重点。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长期和日常化的教育任务,在高校内一直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在实际的教育管理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知识教育上做得较为认真,学校专门为学生设置了必修课程,但是在教学形式上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学生很难通过课堂教学对心理健康知识形成认同。此外,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部分,学校大多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展开,学生在主题活动中有比较充分的活动自由。但是,由于活动与课堂教学相割裂,没有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发挥期望中的教育作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1.教育为先,树立健康心理的基石
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课堂的知识教学,但是仅仅是知识教育难以将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内心自我的需要,所以改进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途径势必能够提高教育的有效性。首先,在原有公共必修的基础上设置可供学生进行选择的选修课,从生活中结合案例给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次,选择并且丰富选修课的教学形式,从传统的班级课堂讲授方式到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以我校的心理健康活动为例,在每年学校会组织心理健康节,宣传册子、宣传视频、还有临时搭建的心理咨询室,以及提供给大家一起参与的心理测试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最后,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课后作业的形式,教师在教学中设置开放型的教学问题,让学生以小论文、调查报告的形式进行,让作业更能体现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2.服务为主,引导健康心理的养成
在学校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大学生学习生活都发生在校园内,因此,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去关注。在学校内建立多级心理健康服务部门,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主,根据学生的人数,在学院内分级建立心理服务站,心理健康服务点。向学生传递心理健康知识,播放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影视作品,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通过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一方面可以分流心理健康任务的负担,另一方面,通过分流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资讯服务,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健康问题。以我校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数据,在进行分层服务以后,每年进行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的人增加了近200人次。学生由于心理问题引起的校园突发事件也明显减少,从学生表现出来的状态看W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3.排查为辅,细化心理健康的教育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科学有序的心理危机机制。在学校建立以宿舍为单位的排查措施,同时班级每个月展开一次心理健康排查工作,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一个常态,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在排查工作进行中辅导员或者管理要对重点学生或是心理问题高危人群进行面对面的谈话,并为其制定心理教育方案。除此之外,学校应该逐步建立从心理服务到校医院、以及专业卫生机构的快速危机干预机制。来面对紧急突发事件。以我校心理健康排查为例,在过去一年中每个月各班级将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排查,并进行及时的心理健康辅导和建议,鼓励学生正确面对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积极主动地寻求外界的帮助。近一年来,通过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老师累计成功干预心理危机事件13余起。学生在排查过程中也能积极正确地面对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状态,大多学生还主动帮助其他同学一起克服由于生活、学习带来的心里困扰,对于无法自我调节无效的也能主动向老师寻求帮助。
4.研究为续,完善心理健康的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理论支持和实践,为此通过研究记录和探究相关内容为教育实践奠定基础,在学校教师应该将每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整理变成档案,指导教师在今后遇到相似案例时进行参考。以笔者教育过程中遇到的教育事件为例,大二某专业一个学生长期因为兼职太多问题导致上课缺席成绩差,且与班级同学十分疏远。按着学校规定缺勤达到一定节数要给予处分,但是学生家庭又非常困难导致其不得不通过兼职保证自己的能够上学。为此,笔者参照学校关于贫困生相关文件、政策,以及往年相似案例为学生争取相应的资助和补助,同时在班上让学生承担一定的事务,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逐渐改变。通过这些事件和案例的研究积累将其变成理论成果,丰富相关研究课题的研究,为今后工作提供参考。
总之,构建符合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需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心声和诉求。通过上述模式把理论转变成实践让学生在校园内获得安全、温暖的环境,避免心里健康问题的进一步严重,相反要让学生在面对心理障碍、心理问题时能够自我判断、自我调节,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用平和的心态不断去完善自我。总而言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重要的教育内容,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在健康积极的校园氛围内得到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吉尼斯.当代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7(05)
[2]樊亚茹.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3]王泰宁.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6(01)
【中图分类号】 B 848.6 R 395.6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11-1019-02
【关键词】 自我;精神卫生;对比研究;学生
有关研究表明,如果个体体验到的自我与经验之间存在差距,就会出现内心的紧张和纷扰,即自我不和谐状态。个体为维持其自我概念,会采取各种各样的防御反应,为心理障碍的产生带来可能[1]。因此,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急剧增长、迅速发展和趋于完善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发展正经历着一个特别明显的分化统一再分化再统一的过程,期间各种自我容易出现不协调统一的状况,进而导致适应不良和心理障碍[2]。本研究试图初步了解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便对进一步完善大学生人格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山西医科大学2005级全体新生共1 128人进行心理问卷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78%。其中男生384名,女生744名;城市学生825名,乡村学生303名;独生子女386名,非独生子女742名。
1.2 方法 采用王登峰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SCCS)[3]和陈昌惠修订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SCCS共有35个项目,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3个维度;SCL-90共有90个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9个因子。问卷均采用5级评分制,由被试自主评定自己的情况。
1.3 统计分析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主要统计方法有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多元线形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自我和谐总体状况 大学生自我不和谐得分为(41.78±10.29)分,自我灵活性得分为(48.95±5.35)分,自我刻板性得分为(17.00±3.68)分,总均分为(81.61±14.12)分。
2.2 不同自我和谐程度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以大学生自我不和谐总均分82分为界,将大学生分为自我较和谐(
2.3 大学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回归分析 以大学生SCL-90总均分为因变量,以大学生一般情况(性别、系别、城乡、是否独生子女等)及自我不和谐得分、自我灵活性得分、自我刻板性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形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3 讨论
自我是人格形成、发展和改变的基础,是人格能否正常发展的重要标志[4]。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按观念划分,可分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投射自我;按内容划分,可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按构成划分,可分为认知自我、情绪自我和意志自我。各种自我协调统一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自尊自信,引导大学生走向成功[1]。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自我不和谐的程度越高,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敌对、恐怖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越多,与赵冰洁等[2]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能因为自我不和谐的大学生往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过大,而认知与意志又相对贫乏,从而体验到更多的紧张挫败感,这种挫败感可产生焦虑、抑郁等应激反应,甚至转化为躯体症状;而投射与现实的分离则反映为敏感多疑、缺乏知心朋友。另外,自我和谐程度低的大学生在生活中一般更多采用自责、幻想、退避等消极的应对方式[5],不仅不利于理想自我的实现,还将会进一步拉大二者的差距。如果这些矛盾无法及时得到很好的解决,就可能对自己失去信心,自轻自贱,甚至迁怒于他人或环境,出现病态的心理和行为。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种自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都较强。相对于自我灵活性,自我不和谐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更为突出。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的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期,大学阶段评价一个人的成功不再是中学的学习一元化标准,更倾向多元化。大学生普遍较高的理想抱负,使得他们将人际方面或情感方面的稍稍不如意认定为极大的不成功,从而产生低现实自我与高理想自我的不平衡,过去经验自我与现在投射自我的不和谐。这种自我不和谐状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认知调整,很容易导致低自尊。相关研究表明,自尊是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核心因素,低自尊是大学生心理和行为异常的重要根源[6]。因此,通过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提高个体自尊自信等自我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
4 参考文献
[1] 肖沛雄,陈国海,许国彬.大学生心理与训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55.
[2] 赵冰洁,陈幼贞.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6):478-480.
[3] 王登峰.自我和谐量表//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4-318.
[4] 车文博,主编.人本主义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74.
[5] 李彦章,李敏,冯正直.军医大学生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中国临床康复,2004,8(6):1 144.
[6] 唐烈琼,姚树桥. 大学生自尊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10):230-233.
【关键词】个性 心理健康 EPQ SCL-90
个性是在社会现象中形成的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适应社会有关。
一 大学生个性与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
个性对于一个人的活动、生活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一个人的命运有直接的作用。据第13届“世界精神卫生日”有关方面的统计数字表明,国内大学生中有焦虑不安、恐惧、神经衰弱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占16%以上。那么个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 大学生个性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1.研究方法
2.结果及分析讨论
第一,大学生个性分析
表2 EPQ各分量表不同等级人数(实际百分比%)
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精神质量表、内外倾向量表、情绪性量表的第五个等级均与常模有显著差异,大学生分值高的人数多。精神质的分数高可能是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与别人不友好,喜欢寻衅,喜欢干奇特的事情,并且不顾危险。分数低表明随和、富于同情心,喜欢和他人友好相处。大学生的精神质分数高需要在教育中注意学生的心理发展,教师与家长要多与学生沟通,多引导。
内外倾向性分数高表示外向,可能是好交际,不爱阅读研究,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倾向进攻,乐观,迅速,不踏实。分数低表示人格内向,可能是好静,喜读书,富于内省,有秩序,严谨,保守,少有进攻行为,踏实可靠。除了亲密的朋友之外,对一般人缄默冷淡,不喜欢刺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情绪比较稳定。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外倾性,多数大学生是乐观、好交际的。
在情绪稳定性方面分数高表示情绪不稳,焦虑,紧张,易怒,忧心忡仲,闷闷不乐,睡眠不好,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至于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分数低表示情绪稳定,倾向于情绪反应缓慢、弱,通常是有节制的,不紧张。大学生由于生活习惯的影响,家人和老师的管制比高中少了,在生活和学习中,又会出现一些焦虑、紧张和不理智的行为,要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调理饮食与睡眠,平稳情绪,遇事多思考,冷静行事。
在效度量表高分表明回答多掩饰、可靠性差。除去不合格的问卷外,效度量表的分值普遍低,说明大学生还是朴实、真诚的。
不同性别学生在躯体化因子有显著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男生比女生更多表现出身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肠胃道、呼吸道系统的不适和头疼、脊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男女生在其他分量表上均没有显著差异。文理科学生在EPQ与SCL-90各分量表上均没有显著差异。
3、大学生个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精神质与强迫症状因子、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因子、偏执因子相关显著。在测试中发现精神质高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主要问题是:多疑、敏感、与同学不易相处。
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内外向与焦虑因子相关显著。内倾的人在正常条件下,大脑皮层上已具有高度的兴奋水平,如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兴奋水平,那么就会降低被试的工作效果;外倾的人正常条件下大脑皮层兴奋水平相对较低,若提高他们的兴奋水平,就会提高被试的工作效果。
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情绪性与躯体化因子、强迫症状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忧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精神病性因子、睡眠及饮食因子相关显著。情绪性与植物性神经系统特别是交感神经系统的机能相联系,情绪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
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效度量表与忧郁因子、偏执因子相关显著。因此,个性与心理健康有重要的相关,良好的个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马一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7(1)
[2]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医学院,1986
[3]张丽宏、姜晶、胡玉娇.大学生性格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3)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目前,不少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融入到学科教学中,这样做不但可以让高校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重视,而且还可以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通过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克服能力得以提高,还能够帮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积极团结协作,不断丰富教育经验,以不同的方式去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在高校心理学课程及相关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都存在着相同的教育目标。因此,当下高校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地融入到学科教育中,探究教育规律,为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积累更多、更丰富的经验。
2.有助于做好心理健康教育防治工作。不少高校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为了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也不仅仅是为了消除大学生的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在生活、学习、交往中学会适时调整心态,与人和谐相处、健康发展。过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是以诊治为主。而现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原则则是侧重于教育发展性,以全部大学生为对象,给他们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并合理解决心理问题,是以防治结合为主。纵观当前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以防治结合为主的教育形式更加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让他们的困难承受能力得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不断增强,为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3.有助于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当前,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来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实际上,现在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有三种。第一,医学理念。医学理念是以学生的心理疾病特点为主,用心理咨询的方式解决他们长期存在的心理问题。第二,教育理念。针对整个大学生群体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解决他们在面对心理问题时的焦虑表现,使之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和学习。第三,教育综合理念。该理念将社会、教育和医学有机统一起来。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多样化选择,为大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培养途径提供了更多实现的可能性。因而高校要认真研究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并据此制定科学、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分析
1.科学看待心理健康教育功效。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同时关注个别学生的严重心理疾病,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解决他们的人生困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意识和心理上双管齐下,培养大学生的高尚道德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他们能够更加坦然地面对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大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所以,当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联系在一起时,就能够纠正高校过去那种枯燥说教的心理教育方式,让高校能够通过更加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来解决当下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学会保持健康心理。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应该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构建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充裕的课程学时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心理学,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另外,学校还应该根据自身条件来更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软硬件设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设共享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以信息化管理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咨询服务。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既要打造高品质的教学质量,又要引导学生真正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氛围中,师生共同探寻心理健康问题及相关的解决方案。高校在考核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情况时,应该从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收获、教育目标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高校还应该以课外实践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譬如做义工、进福利院、做宣传等等。
3.运用多元化教育方式。实施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防治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趋势。大学生群体中的心理问题较多,形成的原因也不一样,因而单调的教育方式是没有效果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孤立进行,要联合各方面的力量(家庭、社会等等)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来说,就是要和大学生打成一片,用交流、咨询等方式去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学习、生活、交际等方面的问题,教会他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克服心理障碍。高校要改变以往那种等大学生上门咨询心理问题的陈旧观念,积极主动利用校园网、公开讲座等方式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他们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强化大学生的心理受挫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能够更加坚强地面对现实,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标准
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和心理发展的过渡期。由于种种原因,会程度不同的产生心理问题。从生理上讲,大学生发育开始成熟,正接近人生的顶峰时期。从心理上讲,他们的心理素质并未完全成熟,正处于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度阶段,反映出许多过渡状态的矛盾性:第一,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容易带主观片面性;第二,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较大;第三,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第四,独立性、封闭性、依赖感、归属感同时存在。表现为敢于创新,但比较容易空想,不善于克制;既想窥探别人心中的秘密,但又怕别人看穿自己,因而非常容易孤独;自主活动增强,但又容易盲从。从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来看,大学生有许多不适应之处,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对大学校园的冲击,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等错误观念的误导,学习负担和就业竞争造成的压力等,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在这种矛盾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如果心理协调不好,或者心理适应不良,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因此,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大学生掌握自身的心理特点,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协调能力,自觉培养健康心理,克服和消除不健康心理因素的影响,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现实的问题。
什么是心理健康,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至今尚无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心理健康应包括以下内容: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和融洽的人际关系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需要严肃而又慎重的态度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切忌顾及一点,不及其余,根据一时一事的心理表现,草率判断,认定心理不健康,引起不必要的心理恐慌。心理健康是各项标准的综合表现。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衡量。
一、个人的心理特点是否符合相应的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叫做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个人呱呱落地,由软弱无力到能够独立行走,从不知不识到有知有识,其心理行为总是随着心理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变化,表现出与其年龄相符的特点。比如,一岁的小孩子看到父亲生气时,只会感到害怕和不安,而三岁的孩子就会不高兴,向妈妈告状, 10岁的孩子就会直接开口说爸爸不应该这样那样。再如,儿童的天真活泼,青年的朝气蓬勃,老年人的沉着老练,这些都基本符合各自年龄阶段的特点。如果一个人的认识、情感、言行举止基本符合他的心理年龄特征,可看作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反之,则可看作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作为大学生应该是:热情活泼、精力旺盛、勤学好问、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乐于承担社会义务。相反,如果老气横秋、老态龙钟,或者生活不能自理,处处依赖家庭,喜怒无常,可看作是心理异常的表现。
二、是否能够有效地学习和工作
大学生应该是乐于学习和工作,对学习和工作抱有积极的态度,并充满自信,能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去,从中获得一种满足。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因为学习的成功会给他们带来喜悦,使他们振奋,这种喜悦之情转而又增加他们对学习和工作的兴趣,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不应因学习、生活中的挫折而产生困惑、焦虑、绝望等情绪障碍,即使遇到困难和阻力,也能够想方设法克服和排除。而对学习没有兴趣,不能正常学习,或者把学习看成是负担,怨天尤人,苦闷失望,其聪明才智得不到正常发挥,可视为心理不健康。
三、是否有正确的自我观念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称之为自我观念。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因为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根据自己的条件、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调动自身内在的潜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例如,我们只有了解了自己的身高,才能知道过门楣时是否应该低头。就是说只有了解了自己的能力,才能清楚自己是否能够完成某项任务。一句话,只有正确了解自己,才能顺利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才能做到既不好高骛远,也不自暴自弃。而自我观念不正确,自我认识不清的人,往往表现为要么自视清高,自以为是,去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一旦失败,就怨天怨地;要么自轻自贱,极度自卑,这也不敢做那也不敢做,畏首畏尾,以至于形成沉重的心理负担。
大学生不仅要能正确认识自己,还要能过容纳自己,不因自身存在的某些缺陷而厌恶自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之处。尽管人们都追求完美,努力发展自己的优秀品质,但仍不能完美无暇。事实上有一些缺陷是无法弥补的,或者只能做有限的改善。面对这种现实,应该安然接受,坦然处之,并找出自己的长处,扬长而避短,走向自己的应走之路。不要因自己的某种缺陷而终日苦恼,自惭形秽,日益消沉,造成心理障碍。
四、是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与外界交往的必要条件。大学生应该有正常的交往活动,乐于与人交往,与同学建立友好、融洽的人际关系,在社会生活中有自己的同志和朋友,并在与同学、老师、领导以及他人相处时,采取一种尊重、友爱和信任的态度。对自己所在的集体,应该有一种休戚与共的感情,乐于牺牲自己的利益,谋求集体的荣誉和利益,从中得到温暖和友情。一般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赖于个体对自己和对他人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和评价,能“接纳自己”也能“接纳别人”,才能与人友好相处。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好、恶以及志趣与追求,在与人相处时往往有所选择。但若走向极端,认为多数人或一切人都不可信,他人皆与己为敌,孤芳自赏,不愿与人交往,不能以诚恳、谦逊、公平、宽容的态度待人,不尊重、不信任他人,总是和同学争执不休,或者贬低他人、嫉妒他人,甚至敌视他人,就会限于孤独之中。这样的心理就不能说是健康心理了。
五、是否有适应环境的能力
大学生应该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认识和了解社会,能够适应环境和社会的需要。人作为环境的产物,无时无刻不受环境的影响。作为大学生,应该能够适应周围的环境和社会的需要,使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标和行动能够合乎规律地随着时代的脉搏跳动,而不是一个落伍者。特别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应该明确自己所处的地位,了解各种社会规范,自觉运用规范约束自己。如果发现自己的需求与社会规范、社会需要发生冲突或矛盾或违反某种规范时,应及时抛弃或修改自己的计划,消除不良欲望以谋求与社会的一致,而不应逃避现实,自我封闭,或一意孤行。那些为了实现个人欲望而不惜采取的态度,不顾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的约束,妄想强求的人就会成为越轨者,必然严重影响自己健康心理的发展。
六、情绪反应是否正常
情绪反应正常是人们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感情,适应和改造环境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健康的人中枢神经系统总是处于相对平衡的状况,即有适度的正常的情绪表现,不为消极情绪所驱使而导致行为异常。情绪反应正常一般表现为:(1)有适当的原因所引起,无论是喜怒哀乐都有一定的原因或对象。(2)反应强度能和因其他的情境相适应,遇到强烈刺激应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反之,则不应有强烈的情绪反应。(3)情绪反应能随情境变化而转移。若情绪反应过度或不足,该喜不喜,该怒不怒,某种情绪反应不能随情境变化而变化,就可视为情绪反应不正常。在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其内部心理结构总是平衡和协调的,能保持比较平静的心境,清醒的头脑和控制行为的自觉性。当然,处于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常常会因为挫折和失败而显得情绪低落,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比较快地重新适应,不会深陷悲哀之中而不能自拔。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大专院校
目前国内所有大专院校都开展了心理咨询的工作,对大学生心理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无论是方向还是工作着眼点,都存在许多不足,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发其内在潜能,认真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注重提高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当展的迫切需要。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1.困惑心理。由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的信息量多而广,传播快。这使得大学生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解放了思想。但由于他们年龄尚小,对不断发展的新事物缺乏筛选能力,认识事物的盲目性较大。他们不满足于师长的理论灌输和技术传授,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和书本上的东西。这种长期形成的自傲心理,一旦和现实发生矛盾冲突,便会造成心理困惑,带来痛苦和失落感。
2.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人在心理上的一种自我暗示,是实现理想愿望的心理障碍。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往往是由于外形不佳,或学习后进造成的。还有一种不能忽视的是贫困生的自卑心理。贫困生多来自边远的农村和山区,进入繁华的都市后,悬殊的贫富差距,给他们带来了强烈的心灵震颤。这三种类型的学生一旦产生了自卑心理,便会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感觉别人瞧不起自己,自惭行秽。其表现为性格孤独,缺乏自信,情绪低落,不愿参加社会活动及班级活动,严重的还会导致颓废、变态甚至产生畸形心理。
3.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一种不良的心理障碍,表现为心理不能相容、行为举止不合作、嫉妒他人、不能正确对待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产生强烈的报复情绪。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逆反心理表现尤其突出。由于他们得不到他人的肯定,在群体中处于劣势地位,自认为在别人眼中形象已损坏,就自暴自弃,一意孤行,我行我素。逆反心理易造成思想偏激、情绪浮躁、行为过失,甚至会设法攻击他人。
二、建构大专院校心理教育新模式
1.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实践证明,任何一门学科都把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中心任务,为完成这个任务,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并充分分析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尤其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授课中,教师要系统地对大学生介绍增进心理健康途径,传播心理调适和消除心理困扰的方法。使学生获得应对和解决生活中各种常见心理疾病的方法,以乐观向上、平和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
深化教学方式改革主要是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补充,早已被纳入到大专院校德育体系,但两者不能等同,在理论上、内容、工作方式、工作原则和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侧重于学生心理调适和发展,帮助认识自我,塑造健康人格,发挥潜能,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则主要侧重与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两者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现在的心理时常出现为恋爱、适应、人际、情感、择业等方面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追根求源,往往又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是必要的,有意义的。
2.注重和谐校园建设,培养新型人际关系
要加强校园美化建设,将心理健康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起来,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第一,做好校园内物质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和亮化工作,创造出一个赏心悦目、轻松愉快的校园环境。第二,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和积极向上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娱乐等活动。第三,加强校风、学风、班风建设。坚持依法治校;规范管理,形成团结、求实、文明、创新的校风和勤思博学、活用的学风;加强班风建设,严明班级纪律。优化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提高荣誉感。第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网站,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构筑一个交流与管理的平台。学校可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咨询服务,了解学生的真实心态,消除学生的心理隐患。第五,加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利用校内宣传栏,广播等各种传播手段,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讨论有关热点问题,在校园内形成“人人关心心理健康,人人爱护心理健康”的良好气氛。
3.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要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实践很强的工作。只有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关心大学生的合理需要和实际困难,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取得成效。那种缺乏人情味,只讲大话不办实事的教育工作,会显得苍白无力。解决大学生实际困难是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途径。大学生很多心理问题都是由于实际困难得不到解决而产生的。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不应该在心理问题的咨询和矫正上,而应放在健康心理素质培养和产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上。
4.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择业就业相结合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仍属于高消费教育,家长花费大量的物力、财力使子女上学,希望子女将来有个稳定工作,解决后顾之忧。学生在校期间努力学习,目的也是为了毕业后能有个施展个人才华的平台。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大学生最实际的根本利益所在。大学生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都与就业有关联,抓住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抓住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首先,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思想。心理健康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总目的,是为了完善大学生思想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最终为市场经济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处在市场经济时代的大学生,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陈旧观念必须根除。这些思想体现为对政府、对单位的依赖,只希望和愿意到工作稳定,没有失业风险的国家机关、大企业工作,不愿到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非公有利单位。这种思想与目前我国经济结构比例是格格不入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音乐鉴赏;心理健康;关系;主动;大学生
一、问题提出
1.问题的缘起
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何有效开展,众说纷纭。其中,音乐鉴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已经被许多人关注。对于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在国内研究中有许多研究者用理论阐述的方式进行研究。周善美(2011)认为,音乐欣赏在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提高审美能力和趣味,提升审美标准和情趣,使学生更好地正确认识自己;通过“游戏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造性潜能;培养感情,调控情绪,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1]詹薇(2004)理论阐述了音乐欣赏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作用———文化作用、教化作用、审美作用、心理作用,并指出了音乐欣赏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通过对表达各种情感音乐的欣赏,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使学生的情感获到调节,心理得到和谐;通过音乐会的欣赏方式、以电声为传媒的欣赏方式等课外辅助式的多种欣赏途径进行调适。[2]柯锦泉(2002)从音乐欣赏的特点谈到其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音乐欣赏培养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手段。[3]还有徐威、郑玉香(2005)、王婷(2007)、符彦虹(2005)等人也进行了理论研究。他们在各自论文中都看到了音乐欣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有一些学者提到了在实践中运用音乐欣赏的有效方式与方法。但国内学者都是从理论探讨的方式来研究的。在国外研究中,JoelW.Krueger(2011)指出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做事情,将有助于控制情绪[4];JaakkoErkkil等人(2008)从音乐治疗的角度探讨了音乐治疗对负性情绪的积极作用[5]。但目前国外研究中,并没有系统地直接研究音乐鉴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更没有研究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以往研究只是从理论上探讨了音乐鉴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而没有采用实证研究(问卷、访谈等)的方式来研究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因此,这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
2.研究思路与内容
本研究主要通过定量研究(问卷测量、统计分析等)的方式结合深度访谈、文献查阅等定性研究的方法来揭示出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并通过问卷、访谈、文献查阅、理论总结等方法研究出如何改善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行为,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将理论最有效地运用于实践。
3.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作为研究目标,是以往研究所未有的,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丰富了音乐的作用、心理健康塑造的途径等相关理论知识以及优化了该研究领域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同时,本研究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可以更好地为改善高校通识课程设置、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以及践行教育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并提出具体良策。
二、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来揭示出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如何改善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行为,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2.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有量表SCL-90(测量心理健康水平)和自编的《大学生音乐鉴赏行为的问卷》(测量音乐鉴赏行为)。SCL-90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成熟问卷,它的分值越高则心理健康程度越差。《大学生音乐鉴赏行为的问卷》共11题,其中测谎题为2题,经过专家评定,是有效问卷;整个问卷的Alpha系数为.743,分半信度为.769。因此,本问卷是基本符合要求的。
3.施测与数据处理
研究取样对象为130名大学生,取样时兼顾性别、年龄、专业等因素,均为随机取样。施测主要采用问卷法,由主试清晰地宣读指导语,并提醒注意事项。问卷做答完毕由主试收回。研究者将无效答卷剔除,再依据研究的具体问题,通过统计软件Spss17.0,采取合适的统计方法对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研究对象
实验组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了130名大学生(注:由于问卷是在3月份发放的,大四年级学生已经不集中上课了,故在被试样本中缺失大四年级学生)。由样本的基本人口资料统计表(见表1)可以看出,此次测量所取样本是比较合理的。
三、结果
1.心理健康程度与音乐鉴赏行为的相关性
如表2,通过心理健康程度与音乐鉴赏行为的相关分析,a7(音乐鉴赏主动)与心理健康程度的相关系数p值等于.015,p<.05,可得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与音乐鉴赏主动正相关的关系具有显著性。如表3,进一步研究得出,抑郁、敌对、恐惧与音乐鉴赏主动的相关系数p值分别等于.038、.033、.041,p<.05,相关关系均呈显著性。
2.音乐鉴赏行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预测情况
通过音乐鉴赏各种行为对心理健康程度的多元回归分析(采用Stepwise法),从表4中可知a7(音乐鉴赏主动)对心理健康程度的回归系数t检验所对应的p值为.015,p<.05。因此,音乐鉴赏主动可以预测心理健康程度。从表5可知,决定系数R2=.045,亦即a7(音乐鉴赏主动)能预测心理健康程度4.5%的变异量。
四、分析与讨论
1.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
前文得知,音乐鉴赏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揭示,音乐鉴赏主动能够预测心理健康程度。鉴赏音乐可以使人的情感强度、情感产生发展的时间延续得到调节平衡,使之身心愉快、精神协调、心境良好。优美的音乐、动人的旋律、轻松的节奏、悦耳的和声、丰富的音色可以使人兴奋与抑制得到调节,情感强度适中,时间延续适度,精神能量消耗减少,疲倦的身心恢复精力,不平衡的心理趋于平衡。[6]同时,个体通过对思想、精神境界较好的音乐作品的鉴赏,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情操。另外,音乐作品会表达出作者的自我意识,个体通过音乐鉴赏促进了对“自我”的探索,从而强化了自己的自我意识,并对自己的心理及行为进行调整,从而减少了心理问题产生的概率。故一个主动进行音乐鉴赏的人,心情抑郁时能更及时地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高兴时能更适时地表达自己,能更好地理解音乐中的美,丰富自己的情感,有利于提高自我意识,净化自己的心灵,调控自己的行为,必然有助于促进自己的心理健康。因此,音乐鉴赏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音乐鉴赏主动能够预测心理健康程度。前文进一步研究得出,抑郁、敌对、恐惧与音乐鉴赏主动的相关系数p值分别等于.038、.033、.041,p<.05,相关关系均呈显著性。这其实是因为如果一个人越主动地鉴赏音乐,那么他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有效消除或缓解抑郁、敌对、恐惧等负面心理。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研究中,音乐鉴赏主动能预测个体心理健康4.5%的变异量,但毕竟是有限的。心理健康变量还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因此,这要求大学生应该通过多个方面途径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2.对策
既然音乐鉴赏主动能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促进作用,那么大学生如何提高或完善自己的音乐鉴赏主动,以促进心理健康?根据问卷调查,特对大学生提出以下建议:(1)树立对音乐鉴赏正确的认识音乐鉴赏不仅可以娱乐消遣、打发时间、排解寂寞、孤独、悲伤等情绪,还可以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情趣,陶冶情操,促进心理健康。因此,大学生只有对此树立正确的认识,才能主动将音乐鉴赏行为落实在长期实践中,以有效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2)主动、合理地进行音乐鉴赏,促进自己的心理健康第一,主动拓宽音乐基础知识和学习音乐欣赏的方法,努力提高音乐修养。我们音乐鉴赏时若不懂音乐基础知识,那么鉴赏音乐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在听音乐的同时要学习一些有关的音乐基础知识,并把理性的知识融汇于感性的体验之中,这样才能使我们逐渐具备一双能听懂音乐的耳朵。[7]大学生可通过上课、上网、书本学习等渠道深入了解有关音乐基础知识。只有对音乐基础知识有充分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感受音乐的内涵,陶醉在其中。同时只有学习音乐鉴赏的方法,才能更有效地改善对音乐的理解,陶冶人身心。可见,这些有助于大学生心理素养的提高。第二,多听音乐、专心地听。多看音乐鉴赏节目或视频,多听经典曲目;试着去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认真用心欣赏音乐,尤其是多听一些有文化背景的音乐,感受其内涵。这些均有助于培养自己良好的注意力和意志力。第三,与他人一起欣赏、交流,深化对作品的认识,培养自己宽容、豁达的心理。每个人对音乐作品的认识会有所不同,通过交流知己不足,知人之长,长期以往,可培养自己宽容、豁达的心理。第四,积极主动利用音乐的力量来改变自己。首先,多听一些有内涵的音乐、积极向上类型的音乐,塑造自己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胸怀;其次,加强对音乐的了解,结合自身的感情、经历,升华自己,提高自己的人文和心理素养;最后,善于通过音乐来调节情绪。例如,当自己情绪低落时,可以通过一些情调欢乐、节奏明快、风格悠扬的音乐来提升情绪。这时,自己可欣赏热情奔放的《西班牙斗牛曲》、旋律呈螺旋式上升的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表现鸽子自由飞翔的手风琴曲《白兰鸽》。[8]第五,要长期坚持良好的音乐鉴赏行为。这种长期的良好音乐鉴赏行为可以使心理不断优化。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通过音乐鉴赏行为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大学生要长期坚持良好的音乐鉴赏行为,要将之变成一种习惯。
五、结论
音乐鉴赏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音乐鉴赏主动能够预测心理健康程度。
参考文献:
[1]周善美.音乐欣赏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3):192-193.
[2]詹薇.音乐欣赏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9):401-402.
[3]柯锦泉.浅谈音乐欣赏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2,(9):63-65.
[4]Krueger,W.Doingthingswithmusic[J].PhenomCognSci,2011,(10):1–22.
[5]Erkkil,J.Gold,C.etal.Theeffectofimprovisationalmusictherapyonthetreatmentofdepression:protocolfora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J].BMCPsychiatry,2008,(8):50.
[6]李华东.欣赏音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塑造的正面影响[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8):88-91.
[7]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81.
关键词:新形势 当代大学生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68
大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心理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十分重要,本文探讨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解决方案。
1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1 可以使大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的最终目的,合格的大学生基础是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如果失去这一点,那么教育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只有具有健康心理的大学生其思维才更加的广泛和活跃、学习时意志才更坚定。才能有助于其知识的吸收,相反则对大学生的发展不利。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1.2 可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受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往往不够,从而使其道德水准出现偏差。实际上,心理健康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只有以心理健康为前提的思想教育才会对大学生起到积极的作用。
1.3 能够促进以人为本观念的发展
对于大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要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它是指导学生实践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对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准确的洞悉,还应按照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将学生放在主导的位置上。可以通过咨询与辅导等方式,对不同的群体特别是心理上存在一定差异的青年进行教育,使其形成正确的心理。
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
2.1 不能够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应试教育使得我国的学校教育变成了以知识学习为主,而对心理健康的培养很少关注,这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一些高校虽然认识到这个问题,但是采取的管理方式仍然是教师占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的是思想政治上的教育而不是以人为本的心理辅导。从认识上和资金的投入上都存在严重的缺陷,对心理教育不重视,这样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容易出现问题,并且很难发现和治疗。
2.2 对人才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存在一定的不妥
学校教育不仅仅是通过一张试卷就可以体现学生的能力水平,而是要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不能忽视,因为这很可能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对人才的定义不仅停留在掌握多少知识,有多大的能力,其起初还应该有一个完善的人格,这是新形势下,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目标,是和谐社会应有的和必须的现象。
3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3.1 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普及
目前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仅限于本区域内,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样使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缓慢且难以接受。所以应该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尤其是对于还没有适应新环境的高校大一学生。不管是适应能力上还是心理素质方面都应该做好及时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及价值观。在其接触东西增多的大学阶段,更应该教会其怎么区分生活中所遇到的不同的事件和人,从而使他们的心智越发的成熟,为未来走向社会做好铺垫。
3.2 建立不同的心理档案,使心理辅导具有针对性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大学生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需要逐一进行辅导,但是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不可能完全记住每个学生的心理问题。因此,建立心理档案就十分重要,在下次调查和辅导时就可通过档案准确的找到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从而进行及时正确的辅导。并且建立不同时期的心理档案,可以发现不同时期的大学生心理上的变化,有利于培养他们更加完善的性格,也使他们更加明确的认识自己。
3.3 建立心理咨询机构,重视关键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
心理机构的建立能够使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后能够进行及时的辅导,目前很多学校已经存在不同级别的心理咨询机构,但是不是特别的完善。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力度。并进行合理适当的宣传,从而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必要的保障。在整个大学期间,大一和大四是两个敏感时期,学生的心理很容易出现波动,新生的压力来源于不适应,而毕业生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这时候的学生很容易失去生活的信念,教师应把握住这两个时期,并且在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下,使这个时期的学生能够平稳过度,心理健康,使他们能够具有足够的自信心去面对未来的生活。
3.4 建立良性运行机制,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
每所大学都有其特点,因此对心理健康咨询机构的设置也应该具有自己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具有良性机制的心理机构,并且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创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活,这样能够减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使心理教育的水平和机构,师资力量等不断的完善,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4 总结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主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未来发展的命运,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在校内展开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目前看来并不完善,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更加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大对心理健康机构的资金投入和对心理健康方面的宣传,减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在影响个体成长的众多因素中,家庭因素显然是非常重要的。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因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联系密切。相对于社会和学校教育,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更直接、更广泛而深远。家庭是个体精神运动和心理活动的自始至终的成长环境,是个体教育的起点并伴随个体的一生,“人如同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了他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雏形。”家庭对个体人格等心理素质的形成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是塑造个体人格的基本环境,是真正的终身教育。在与父母的融洽相处中,孩子的心理状态、生活和学习态度都会比较健康,有利于他们成年后的生活和事业发展。家庭不仅对塑造学生进入大学前的心理素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其大学期间的心理发展也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家庭给予的关爱多、支持程度高,学生在校的安全感就强,相应的心理问题也就少了。笔者统计多年的心理咨询记录发现,家庭问题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之一。父母的素质、家庭气氛的好坏及其教养方式等无一不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水平。魏鹏程采用自编《大学生成长状况调查问卷》发现,学生家长对心理危机干预的态度、知识、行为与大学生的成长表现高度正相关。
二、充分发挥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必要性
当前,充分发挥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用显得尤为必要。
(一)需要良好的家庭联系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归属感
大学生的自主性增强,自由度变大,生活范围越发宽广,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不像中小学那样紧密,致使部分学生缺乏归属感,而家庭对大学生的归属感却始终保持着。一些从未远离家庭的学生对家的依赖感很强,大部分刚入学的学生对环境的改变、人际关系的复杂、大学的学习等方面的不适应,容易引起紧张焦虑等情绪甚至经常逃课。期末时他们照样去考试,放假即回家,家长还以为孩子在大学认真学习,而当孩子出现较严重的问题通知家长时,家长感到非常意外。家是人们永远的情感纽带,良好的家庭联系可以带给人们强烈的安全感和归属感。然而,现实中有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孩子上了大学,教育孩子的全部责任都是学校的事情,这种观念和做法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心理归属感的形成有诸多不利,需要加以矫正。
(二)需要良好的家庭支持来有效舒缓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社会发展带给大学生更多机会的同时也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压力。而且随着科技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迫使大学生为了使自身具有更强的竞争实力而需要学习更多知识来充实和完善自己,除了要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外,还要获得外语和计算机等级证书以及其它证书,使之成为步入社会寻求更多发展机会的敲门砖,这些使学生感到压力特别大,如果家长能随时了解孩子的这些情况并给予一定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帮助与支持,那么孩子的心理压力就会得到缓解。高等教育改革也带给大学生一些压力,特别是高校收费政策的实施以及物价的不断上涨,使一些学生及家庭倍感经济的压力。大学生作为时代骄子,承载着社会对他们的高期望,他们自身对未来也有着美好的憧憬,那些在中小学令人羡慕的佼佼者进入高校后,可能在人才荟萃之地出现角色期望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冲突,感受到昔日辉煌不再有,找不到自我价值的闪光点,自觉跌入万丈深渊,使自己整个身心陷入困境。在这些情况下,学生更需要家庭的帮助和情感支持以达到舒缓压力的目的。
(三)需要父母的关爱才能有效消解一些特殊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特殊家庭越来越多,容易成为一些学生心理问题的源头。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仍需家长的支持。
1.社会发展模式的变化和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导致离婚率不断提高,离婚家庭增多,使家庭结构形态日趋复杂。如果家庭气氛不和谐或父母离异而处理不好亲子关系,那么就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留下较严重的阴影,容易导致孩子性格畸形发展甚至形成不易治愈的心理创伤,容易陷入自卑、苦恼、无助、愤怒甚至悲观厌世的恶性情绪中。比如,有个女大学生的信念是不结婚:因为在她三岁时父母离异,母亲常常在她面前数落父亲的诸多不是,所以让她形成“男人不可靠,恋爱和婚姻痛苦”的观念,所以她拒绝恋爱甚至不准备结婚,性格非常暴躁,特别是反感男生,这严重影响了她的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水平甚至影响了她对幸福生活的感受与追求。从2007年某校在对新生的心理测评中增加了人口统计学资料,特别是有关家庭的资料,结果发现,在存在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中,来自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占50%左右;在不良性格行为的发生率上,单亲家庭学生与完整家庭学生相比差异明显,问题比例高于完整家庭大学生,单亲家庭学生更易形成极端人格。所以,离异的父母要加倍关爱孩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才会成为子女成长的良性因素。
2.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家庭增多。中国农村目前至少有2亿左右的农民常年于城市务工经商,从而使留守儿童逐渐增多,据全国妇联最新调查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4]。有研究发现,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易出现的问题,且主要表现为隐性,不容易发现却影响深远。笔者咨询中发现有很多大学生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相互之间一年难得见上几面,甚至几年也见不了面,父母与孩子偶尔打打电话,简单问候学习和身体情况,亲情关系淡漠。有研究表明,家庭亲密度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提高个体的生活适应性[5],亲情关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很多留守儿童与监护人有心理距离,情绪不好时往往无法及时排解,易形成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畸形心理。尽管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但孩子最渴望的还是父母的关爱,所以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与孩子建立紧密的情感联系,让他们健康成长。
3.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贫富分化可能会逐渐加大,贫困家庭可能增多。加之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在让更多学生能圆大学梦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高昂学费。高校扩招以来,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这些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不仅要面临经济压力,还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很多期望以及对未来就业的不确定性与毕业后还款的压力,易使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甚至自卑的状态,严重破坏了心理环境的平衡。虽说国家也逐步形成了“奖贷助、勤补免”加“绿色通道”等各项政策,《2013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显示,虽然当年各类政策措施共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3724.07万人次,总额574.11亿元,比2012年增加26.28亿元,增幅4.80%,但还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所有贫困生的经济问题。某男大学生,常常感到极度自责,因为家里太穷,自己考上大学,是家族第一个大学生,家人为了让他圆大学梦以光宗耀祖,只得让其弟弟辍学打工挣钱供他上大学,所以他时常觉得自己愧对弟弟并感到身上的责任太重大,承载着全家人甚至整个家族的希望,承受着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他有时几乎要窒息。对这些学生而言,特别需要家庭给予孩子更多的情感支持,通过各种途径减轻孩子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四)需要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来为大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过度保护或过于严厉的家庭教养方式都不利于孩子成长。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有欠缺,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增多,这一问题尤其明显。由于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容易过度保护与溺爱,容易让孩子形成只关注自我,在与同伴交往中往往是以“我”的单一结构出现,很少有“我们”、“他们”的思维模式,因此有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很多困扰。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父母想为孩子提供尽可能好的条件,这也可能会剥夺孩子发展自身独立性的机会,甚至出现了一些始终都不愿独立的孩子,如社会上出现的“啃老族”现象,这不仅是孩子不愿独立,也反映出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存在一些问题。还有一些家长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教养方式过于严厉,也容易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药家鑫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因此,家长拥有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不仅对孩子各个成长阶段心理的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还能为他们终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的基本对策
一个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或是发生心理危机,不仅影响一个或几个家庭的幸福和安宁,甚至可能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如马加爵事件,这对于实现社会和谐发展非常不利。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一些基本措施,充分发挥家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将家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职责规范化、制度化
目前还没有相关政策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和职责正式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机制中,也没有将家校合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如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中明确规定家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职责以及家校合作的具体事宜,并从制度上提供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的支持,那将更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开展家校合作最根本的是要通过利用和激发家庭的教育力量,帮助家长确立良好的家庭教育观,与学校共同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和良好的大学适应。中国绝大多数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比较淡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也不够,如果在政策和制度层面可以有切实可行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措施增强家长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提升家长的心理健康素质、使家长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巧,以便充分发挥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对大学生家长给予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与指导
融洽的父母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健康的基础。大量研究结果都表明:在相同的社会压力情境下,那些受到来自家庭或朋友较高支持的人,比受到较少支持的人身心更为健康。健康的家庭氛围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帮助孩子形成健全人格,这种教育力量是任何一种教育都不可比拟的,是有效利用家庭因素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关键。然而,很多中国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比较淡薄,未能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因此,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时,可建议家长通过各种方式给孩子营造一个优良的家庭心理环境,使家庭成为孩子最大、最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现在有一些高校对家长进行短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的工作。如上海大学积极创新家校合作育人模式,开设“家长学校”,为家长举办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专题讲座,以此增进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增强家长重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同时向家长介绍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巧,增强家长培养孩子心理健康的能力,在家校互动中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某校在新生入学报到时将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资料发给家长,以增强家长重视孩子心理健康的意识,也给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效果较好。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家校合作方式
一、前 言
近年来,大学生的极端行为现象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08年的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付成励残忍杀害本校教授,之前的马加爵杀害自己的同学,药家鑫的残忍与无知,上海机场的大学生弑母事件,贵州兴义学院大学生龙仕绪夜屠室友,2011年10月苏州大学一对男女大学生同时相约跳楼自杀及北师大珠海分校的一个女大学生在寝室自杀,2011年10月底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大三男生连砍五分钟,将自己的室友活活砍死,边砍还边问死了没有的“残忍”行径,再加上一些休学退学的现象、情杀凶杀、骗与被骗案例等,所有这些极端现象说明,如今很多大学生,他们的心理确实出现了问题,而且情况让人担忧。大学生正处在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其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都非常明显。心理矛盾、心理冲突越来越强烈、突出。诸如:成熟与不成熟、独立与依赖、需求与满足、自尊与自卑、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情感、竞争与求稳,加之对社会缺乏相应的正面了解、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尊重与包容等,所有这些因素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大的相关性。
二、健康心理的构建要素
一个正常的大学生,其健康心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正常的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包括自我的认识、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适应。心理健康的人能准确、客观地知觉现实,并清楚地知觉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能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不幸与挫折,并能积极应对;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压力(李坚在其博士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研究》中指出,影响心理健康的首选因素是压力过大),并能自信地加以克服。
2.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体验
主要体现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完善的自我发展目标、不良情绪的有效调整以及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3.优良的意志品质
一个有着健康心理的人,应该有着独立自主的个性,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不贪图安逸、享乐,而应富有创造性,并乐于接受考验和挑战。
4.良好的人际关系
既能承认自我,又能正确看待他人,既尊重自我,也能尊重对手、尊重他人,和他人相处时,能谦虚谨慎、平等和睦。
5.健全的人格
有道德观,有法律意识,自尊自爱,洁身自好,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等,乐于助人。
6.常态化的正常行为
就是情绪平稳,能适当控制自己的言行。不过激,不争强斗勇又敢于正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能接纳他人合理化建议,不虚荣不盲从,为人处事不过分张扬。
三、体育教学(锻炼)对构建学生健康心理的影响
体育课教学正因其特殊性,在对学生上述各方面的心理健康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1.是构建学生正常认知能力的最直接体现
在体育课教学中,一项体育技能的形成、一种战术思维的建立,无不是对自身和对他人的快速而直接的认知、对所处位置与所处环境的认知。对自我的认知,包括对自身优势的肯定及对自身不足的认识、对自身所处位置的了解与对努力方向的认识,从而能较好地找出自身与他人的差距,查找学习中的不足,就能树立敢于面对压力、克服困难、实现理想自我的信心。
2.体育教学的情感体验
由于体育课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带给学生的最直接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有战胜自我的快乐体验,也有遭遇挫折时的沮丧;有战胜对手的激情体验,也有输给对手的痛苦不堪。一种技术的快速掌握,会给学生非常愉悦的情感体验;一种长期用汗水换来对一项技术的征服,赢得最终成功的喜悦。这些积极向上、快乐愉悦的情感体验与不良情绪的相互交织,对学生适时调整心态、完善自我发展目标、激发进取精神,对心理健康的促进是其它课程项目所无法比拟和取代的。
3.优良意志品质的培养
优良的意志品质,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之一。体育课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方面,有着其它课程项目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就一般理论课而言,往往只强调对相关原理、规律、现象等的理解和把握,从而运用于指导实践。但就体育课教学的绝大多数课程项目而言,不仅需要学生对相关课程项目理论、规律的理解和把握,更要对该项目技法进行千百次的锤炼,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往往很难掌握该技术。比如一个人,尽管掌握了全部游泳的理论知识,但如果不下水进行刻苦训练的话,他是永远也学不会游泳的。再如武术教学中攻防格斗意识的培养,若没有经过千百次的实战演练,即使精通各种武术理论也是无济于事的。而这种不厌其烦的千百次锤炼,正是对一个人意志品质的极大考验,同时,还有很多体育训练项目,是需要在酷暑寒冬中进行锤炼的(即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这种艰苦的训练环境,也都是对演练者意志的一种极大的考验与培养。
4.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的课程项目中,有很多集体性(团体)项目,它必需是建立在一种紧密的团队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比如足、篮、排球类运动;接力赛田径运动;即使是一些单项单人的项目,也往往需要别人的陪练,才能最终取得较好的效果。这种团队精神、团队意识、以大局为重的导向、以集体为荣的理念,以他人为先的付出与奉献行为,无不在人际关系的培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具体到比赛中,那种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他人行为作风,更是体现得尤为突出。具体到现在的高校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高校实行了体育课选课制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按原自然班集中授课的模式,实行了全校性的选课,这种选课教学模式,会让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有机会走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授课集体,这种新的授课集体大大增加了不同学生相互间接触与交流的机会,在这样的相对临时性的集体中,学生往往更容易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包容他人。这种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也往往是体育课教学所特有的优势。
5.健全人格的塑造
健全的人格是指人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自尊、自爱、自强、洁身自好,以及与其身份相对应的道德观;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荣辱观;社会责任感;必需的法律意识。单就课程项目的教学目标而言,体育课教学与其它课程相比,似乎在这一点上,并不具有优势,尤其是相对于思想政治、品德课而言更是如此。但从事体育教学的教师,往往都有着比其它课程教师更复杂的人生经历、更艰苦的成长历程,尤其是在曾经历的比赛中,曾遭遇过、见识过更多的不公平、不公正对待等,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增强自尊、自强、自爱的现实范例,而一个好的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都会把这些范例用来和学生进行分享。比如在遭遇比赛失败时,他们是如何自强奋发、自尊自爱的;在对待对手时是如何贯彻“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种价值理念、道德至上的精神(例如在广州亚运会期间,我国摔跤选手高峰把受伤的伊朗选手哈马蒂抱下场的这一事例);再如在一些国际大赛中,运动员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荣辱观;祖国至上的社会责任感;坚决不服用兴奋剂、凭实力说话的自尊自爱、洁身自好的价值观;不打假球不参与的道德准则与法律意识等,这些亲身经历和鲜活的事例往往会比纯书本、纯理论的东西更能让学生接受,也更能感化学生,对学生进行自我人格的塑造起着积极的作用。
6.常态化行为的诱导
那么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呢:
1、环境适应问题。在大一新生中较为常见。
2、学习问题。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问
题、学习动力问题、学习方法问题、学习态度问题,以及学习成绩差等等。大学期间,学习往往不再如高中阶段那样得到绝大多数人的重视,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态度不好构成了学习问题的主要方面。
3、人际关系问题。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同高中阶段相比,大学生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学习,也成为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之一。人际关系问题常常表现为难以和别人愉快相处,没有知心朋友,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过分委曲求全等,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孤单、苦闷、缺少支持和关爱等痛苦感受。
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性发育成熟是重要特征,恋爱与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一般包括:单相思、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情感破裂的报复心理等,而性心理问题常见的有:性行槔扰,以及由婚前、校园同居等问题引起的恐惧、焦虑、担忧等。
5、性格与情绪问题。性格障碍是大学生中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形成与成长经历有关,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
6、求职与择业问题,是高年级大学生常见问题。在跨入社会时,他们往往感到很多的困惑和担忧。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涯,求职需要些什么样的技巧等等问题,都会或多或少带来困扰和忧虑。
7、神经症问题。长期的睡眠困难、焦虑、抑郁、强迫、疑病、恐怖等都是神经症的临床表现症状。
那么对于大学生中发生率较高的抑郁和焦虑心理,学校应采取措施,开展各种心理保健活动,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培养,使之向健康心理转化。
1 自我意识:自己的事自己作主
自知、自爱、自尊、自信、自强、自制是良好的自我意识的内涵。
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给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是自知;爱惜自己、保护自己、珍惜自己的品德和荣誉,是自爱;遇事不退缩畏惧,不妄自菲薄,是自尊;有强烈的自信心,有积极的进取精神,是自信;凡事要么不作,要做就力求最好,是自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抵御各种不良的诱惑,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事情,是自制。当然,不可能在短时间里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这些,但是应该教育学生注重在这些方面进行自我培养。
2 适应能力:你在他乡还好吗
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为满足生存需要而与环境发生调节作用的能力。在计划经济时代,人的一生都是由组织决定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大小一般不会对人的进退产生多大影响。而在市场经济时代,任何人都必须接受市场的筛选,竞争的考验,任何人都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的需要,否则便会被无情地淘汰。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应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了解社会,并逐渐适应社会。
3 人际关系:让我们真诚地握握手
在社会生活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消除孤独感,获得安全感。由于学生中有相当比例的独生子女,由于高中阶段孤军奋战式的学习方法,很多学生不善于和他人相处。在调查中了解到的学生抑郁和焦虑心理产生的原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因此,要教育学生善意地和他人相处,多一些真诚的赞美和鼓励,不要轻易怀疑他人,甚至轻视、厌恶他人;要尊重他人、信任他人,注意倾听对方的谈话,不把自己的意志和见解强加于人,既乐于助人,也坦然接受别人的情感和帮助。实践证明,有好的人际关系就会有好的心情。因此学校应鼓励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社团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团活动,和更多的人交往,在交往中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心理安全问题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较大,大学生只有在心理健康的状态下,才能进行学习,完成学业!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教育;心理问题
心理素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个体和社会的整体素质。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廿,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工作者的—个重大现实课题。
一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如今的大学生面临着诸多困惑。学业及考试负担的繁重,择业与自我实现的迷茫,以及青春期躁动带来的情绪、情感波动,使得一些大学生在轻松潇洒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痛苦、抑郁的心灵。尤其是大学生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理想现实、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据有关权威机构的调查表明:80年代中期,我国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约占23%;90年代上升到25%;现在已达到30%。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逃学、出走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精神失常、自杀、杀人等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可见,在当代大学生中,心理疾病正在蔓延,其增长速度之快,负面危害之大,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导致大学生负面心理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错综复杂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上的失调
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每年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导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差距较大,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与其以前在中学里作为佼佼者的感觉大不一样,这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诱因之一。
大学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所以,应该特别注重对大学新生入学后的心理调适,让他们远离孤独,帮助他们度过心理失衡期,成功地进行角色转换。
2.学习压力
能考上大学的一般都是中学时代的佼佼者。到了大学,竞争对手不一样如自我要求过高、还想保持中学时期“尖子生”的地位,势必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现在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家里的“独苗”,父母们对孩子成才都有较高的期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社会风气,给孩子带来很多有形的和无形的压力。尤其是经济困难的家庭,父母借钱供孩子上大学,越是懂事的孩子越怕对不起父母,压力也越大。再加上一部分学生对高校的学习生活不适应,对大学的学习方式方法掌握不好,加之强手如林,昔日的优势风采不复存在,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容易产生失落感。而导致学习上的困惑。
3.生活上的不习惯
现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是绝大多数,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一直都比较顺,往往是对成功和荣誉体验多,对风浪和挫折体验少,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差,自我定位又不准,对挫折没有准备,—旦遇到比较大的事件,容易产生过激行为。他们从小学到中学,在家有父母,在校有老师,到大学要靠自己,依附心理依然存在,独立生活能力尚未形成,要有一个调整和适应的过程。而有些大学生由于对于自己所面对的压力心理准备不足、能力又不够,最终无法适应,从而产生孤独感和恐惧感。
4.人际关系上的不适应
生活环境的变化也是造成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读大学后,远离家乡和亲人进入_个陌生的环境是许多大学生进校后面临的第一个坎。许多从没离开过父母的大学生由于不适应集体生活往往走向自闭。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城乡之间、贫富之问,兴趣爱好、人品才能等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人与人的关系面临着新的组合而且很不稳定,同一居室有不同背景,不同方言、不同性格的学生,他们之间的磨合是个新问题。有些学生或因个性强或因性格内向而不合群,往往感到人际关系难以驾驭,常常为自己“不会处事,不会交友,甚至不知道如何做人而感到苦恼”。有的甚至由于不能处理好同宿合同学和同班同学的关系,而觉得生活缺乏乐趣,世界很可怕,在以后与人交往时表现出敌意。据了解,当前,宿合关系已经和考试成绩并列成为引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两大首要因素。
5.情感的困惑
大学生爱情方面的心理疑难问题较为突出。我国大学生年龄基本在17~23岁之间,从生理阶段来讲,处于青春期的后期,生理发育早已成熟,渴望异性,并希望得到生理上的满足。加之不少学生,远离故乡,倍感孤单,在潜意识中,对异性的渴求尤为强烈。由于缺乏经验和处理恋爱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方面或执著或随意,常为感情纠葛而头痛,有的学生因为谈恋爱与同学关系疏远,与朋友少交往而孤立。有的学生害怕别的同学抢走自己的朋友,常胡思乱想,坐卧不安,产生焦虑情绪,打架斗殴的有之,学习成绩下滑的有之。有的学生因为两人性格不和或其他原因失恋,一方可能陷入感情漩涡不能自拨,而走向极端,产生自杀等心理危机。校园内因为恋爱危机也曾发生过毁容、杀人等违法行为,酿成了悲剧。大学阶段学生年龄、生理及感情的特殊性,往往会产生情绪焦虑的病态心理,这不能不引起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的重视。
6.社会竞争的压力
高年级,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更多关心的是对未来社会生活的适应。去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正处于衰退期,中国经济也不可能独善其身。这样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就业形势更不乐观,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难。“双向选择”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面对即将踏入的激烈竞争的社会,不少大学生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慌。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对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考虑得越来越多,内心充满着矛盾。盼望毕业,又害怕毕业,对现实生活更多的是担心、害怕而又身不由己。他们“担心”、“害怕”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上风气不正,人际关系复杂。深感社会的不公,觉得前途渺茫,感到无所适从,因而有的学生表示:“我多么希望在学校里读一辈子书!”
三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目标
大学生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往往受社会上“大气候”影响。比如,改革中心态失衡导致的信仰危机;社会风气不正,“一切向钱看”导致厌学,转而去谈恋爱,“寻求精神上的寄托”等等,都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事实表明,所有这些心理上的疑惑、障碍,都是大学生个体心理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排解和有效的引导,势必影响其社会化进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转型期社会生活的变化,青少年学生心理上的动荡进一步加剧,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心理适应问题将前所未有。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1.创造良好的校园坏境
教育家早就认识到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健康向上的文化气息,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活跃的学术氛围,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生机昂然的校园景象等无疑对大学生起着感化和陶冶作用。创造优良的校园环境,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良好的校园环境具有增强学校凝聚力、向心力的作用,是全校师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约束的无形力量,对形成良好的校风校纪、促进学生优良的心理品德和思想品德的养成,有着巨大的催化和凝聚作用。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
这是时展对高校德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德育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心理咨询是一门走进人类心灵的艺术,是一项把爱心和力量移植到对方中的技术,是一种净化灵魂,改创生命,呼唤人注,播种责任的伟大工程,是关系到一个民族素质优劣的百年大计。目前,全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建立起名称各异的心理咨询机构,但能真正发挥作用的恐怕不多。究其原因,有教师方面的,也有学生方面的。对教师来说,主要是心理咨询教师缺乏,尤其是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咨询教师更少,远不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从学生方面来看,主要是对心理问题存在认识误区。有些学生对心理问题,轻描淡写、听之任之,认为无伤大雅。出现心理问题不愿接受心理咨询,致使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发展成为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到那时才后悔莫及。另一些学生却把心理问题看得过于严重,往往把心理病等同于精神病,于是不敢进行心理咨询,怕同学瞧不起。这两种极端都阻碍了高校心理咨询的正常开展,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的这两种片面认识归结到一点是心理知识贫乏,这就说明高校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已刻不容缓。尽快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知识上的盲点,带领他们走出消极悲观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建立起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提高他们的心理自我保健能力,已是高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3.充分发挥德育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面对大学生日益普遍化的心理问题,仅仅依靠心理咨询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在这方面德育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是能够有所作为的。由于大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和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也千差万别。教师只有“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方能有效。首先,德育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掌握育“’育“心”的主动权。以前人们往往把大学生的问题行为都看成是思想品德问题,或者处理问题时仅凭良好的愿望,不加认真地分析各种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结果不但不能把问题真正解决,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忽视了对大学生心理品德的培养,导致了大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反而妨碍了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应当引以为戒的。其实大学生的问题行为多数是心理问题,真正属于思想品德问题的是极少数。当然,心理问题和思想品德问题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和合理的疏导,那么很有可能转化为思想品德问题。因此,要求德育教师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把它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酿成不良后果。其次,对大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对个别问题严重的学生,通过个别谈话的方式,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可采取集体讨论,心理讲座,班、团活动等形式解决;对极少数患有心理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的学生,除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外,还需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总之,“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治病原则也适合心理疾病的治疗.
4.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