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09:57: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科研课题的学科分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240-01
我国教育专家很早就对于“闯关式”教学专门成立课题组进行研究,但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运用较少。并且研究的方向主要要集中在课堂教学内容上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和更有兴趣的接收知识点。高等教育中有别于中小学教育,学生基本具有一定的接收和理解能力和接收能力,不在特别需要这种游戏娱乐的上课模式,或者说此模式不适用于所有课程。由于学生过去是修完一门课程,在按照学校安排修另一门课程,上课时间集中。如今学生选修的多门课程同时开课,上课时间由过去的集中上课改为每周一次课程。此改变学生会遇到一下几个问题。首先,学生本身的自控能力较差,学生在完成老师作业的时候出现赶作业的情况,导致作业质量差。其次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相对薄弱,前一周讲的知识,在其中学生没有进行研究消化,第二周部分学生会将知识点遗忘,教师如果重复讲授,会拖慢整体教学进度,严重影响教学成果。
本文所谈的“闯关式”教学主要集中在课下,以课上为时间节点,利用心理因素无形的规范学生的作业完成及课下学习。传统的“闯关式”式教学在实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闯关式教学放在课上容易造成学生只注重闯关游戏的体验过程,对学习的知识点不会做过多的分析,这样虽然可以带来良好的课堂气氛,但是是否能够真正达到课堂教育目的有待继续讨论;“闯关式”教学可持续性较低,课堂上的“闯关式”教学使用个别次数效果较好,但一直采用这种形式学生也会觉得单一;课堂“闯关式”教学,游戏环节的把控难度大,对于课程的教学秩序不好把握,由于课堂人数众多,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点,还要组织学生参与闯关,最终学生闯关成功需要得到教师的认可,没有闯过关的学生需要的到教师的鼓励,这样对于一人制配备的教师课堂管理来说管理难度太大。
在针对于高等教育的“闯关式”教学也应该根据受众学生以及学科的不同,其模式要有所改变,课上只需要教师点评作业时在全班宣布通关或者未通关。教师需要在每周课程结束时布置与课程知识点有关的课后练习或者延展,在下次上课时将作业收齐并在全班公开点评,点评时有了公开对比,学生很清晰的得知自己的不足,教师在课堂上宣布通过或者未通过,通过的的同学就可以进行下次作业的研习,未通过的同学需要继续研习本次作业。此时教师要把握好课程的作业安排最为重要,课程的作业安排不能过多并且需要采用递进式的由浅入深的设置,如果关数过多学生会产生反感甚至放弃课程学习,课程作业最好设置两到三次左右。课程作业的内容不仅可以设置学生单独完成的部分,还可以设置学生分组完成部分。教师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个人能力,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学生的团队协作完成“闯关”可以培养学生仅个人的突出是不够的,学生需要通过协作的方式共同克服困难,最终达成目的。本人所承担课程为造型原型设定,是动画造型类课程,在此课程中本人设置了三次作业,一次运用课堂上所讲述的造型创作方法创作出符号类动画造型。由于此课程为每周一次,因此学生就会用一周的时间来完成。在完成过程中没有老师督促和辅导,就会出现一部分学生非常认真的研习,希望可以一次“闯关”成功。另一部分同学处于观望态度,观察老师底线,还没有非常强的心里感受。那么在第二次课程开始前,教师将所有同学的研习成果进行点评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当堂宣布没有过关的同学,此时对其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刺激,落后大多数同学此时就会非常焦急,努力认真的完成第一阶段的研习。甚至主动寻找已经通关的学生取经,此方法不但刺激了学生自我学习的动力,还促进了学生主动交流,共同学习的能力。此时的学生已经被自动分层,教师也可以利用时间差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对于进度快的同学鼓励其更深层次的辅导,对于接受能力慢的同学,教师有时间进行知识点补充。打破了教师“一视同仁”的弊端。教师更明确辅导对象,切实的解决学生所出现的问题。
此次课程效比以往此类课程有很大的提高,此方式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样也明确教师辅导的目的性。学生自动分层使教师的分层教学更好的实施下去。使教师更好的进行课堂管理,让师生更好的利用课堂共同成长。
1. 研究对象
学科课程的分类与考核、评价方法。
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及原理的运用,对各门课程进行分析、归类,以期得出正确的研究结果。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院校学科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现状分析
课程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课程结束考核成绩两部分,评价方式包括主观评价、客观评价、主客观评价结合三种形式。两部分成绩在考核、评价方式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以广州体育学院2007年教务处汇总的各门课程教学大纲为例,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考勤、课堂表现(提问、讨论等)、作业、社会实践或实验、中考等。[1]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大部分课程为40%,极少部分课程是20%、30%、50%、60%。平时成绩的评价方式总体分为主观评价、客观评价、主客观评价结合三种方式。多数课程倾向于主客评价结合的方式:考勤、实验、期中考试、回答问题偏重于客观评价,作业、讨论等倾向于主观评价。
目前我国课程考试的方式主要包括两大类,即开卷与闭卷。两种形式具体的操作方式又包括笔试、口试、实际操作、调查(实验)报告、文献综述等。
体育院校各类学科课程结束考核方式也包括开卷、闭卷两类,但因为主要采用闭卷考核,所以评价方式以客观评价为主。无论是开卷还是闭卷考核的形式,绝大部分课程结束考试的操作方式都是笔试,极少采用口试、实际操作等形式。
无论哪种考核方式都有适宜的范围和优、劣势。闭卷考试也能反映学生的能力,例如目前我国公务员选拔考试中的“申论”部分的考核方式,虽然采用闭卷的形式,但题目的类型偏重考核学生的理解、逻辑分析、综合归纳、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问题在于目前大部分体育院校学科课程考核选用的闭卷形式,主要测试学生的死记硬背的功夫,题型一般包括选择、判断、名词解释、问答题、论述题等。大部分题型主要考“背功”。 虽然“论述题”可以反映学生的分析、概括等能力,但学生已经习惯用“条条框框”来应付考试,许多学生写“论述题”答案时,仍沿用书写“问答题”答案的要求,缺乏举例说明、逻辑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的展示,降低了原本考核的意义。长期以往,学生的各种能力缺乏锻炼,大四参加公务员、教师等应聘考试,许多学生在第一关的理论考试环节纷纷败下阵来。
因此,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是指挥棒,适宜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从大一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识,减少懒惰、作弊等不良风气的形成。
3.2 课程类别划分的依据及考核、评价方式探讨
对课程类型的划分要有依据,依据不同,划分的类型不同。例如体育课程的划分,依据知识的组织形式,可将体育课程划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依据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可将体育课程划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依据课程设计管理主体,可将体育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本研究根据体育院校学科课程的课程目标,将学科课程划分为三大类,即A类、B类、C类。三类课程平时成绩的评价方式建议主、客观评价结合。
3.2.1 A类课程
A类课程划分的标准:课程目标主要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等,侧重知识、理论的了解和记忆。
平时成绩比重建议30%左右;主要评价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基本素质与能力,评价内容侧重考勤、提问、讨论、作业等。
课程结束考核建议采用闭卷形式;主要考核课程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评价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方式以客观评价为主。
3.2.2 B类课程
B类课程的划分标准:课程目标主要让学生掌握某些基本技能及知识的运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
平时成绩比重可适度提高,建议50%左右;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程需要的各种能力,评价内容侧重考勤、作业、社会实践、实验等。作业、实验、社会实践等可以个人完成,也可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鼓励同学之间合作、探究、创新。应将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平时成绩的评价范围。
课程结束考核建议采用开卷形式;主要考核课程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技能、操作步骤等,评价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实际操作等能力。评价方式建议采用主、客观结合的方式。
3.2.3 C类课程
C类课程划分的标准:课程目标既要求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也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各种能力。
平时成绩比重建议在40%左右;主要评价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课程需要的各种能力,评价内容包括考勤、提问、作业、实验等。
课程结束考核可以闭卷,也可以闭卷、开卷结合(基础知识部分闭卷,能力考核部分开卷);主要考核课程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和基本技能等,评价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及知识运用情况。评价方式建议采用主、客观结合的方式。
开卷、闭卷只是形式上的划分,并无绝对的优、劣势,即使闭卷考试,只要教师科学、巧妙地将考核的重点融入到试卷的适宜题型当中,也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各种能力。本研究将课程分成三类,对不同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予以建议,目的是提醒大家:不同的学科课程特点不同,课程目标的重点不同,考核、评价方式应有所区别,不能一概而论。
4. 结论
4.1 体育院校学科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差异不大
多数课程平时成绩评价倾向于主客评价结合的方式:考勤、实验、期中考试、回答问题偏重于客观评价,作业、讨论等偏重于主观评价;课程结束考核一般采用闭卷形式,评价方式以客观评价为主。
4.2 按照课程目标将学科课程划分为三类
A类课程划分的标准:课程目标主要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等,侧重知识的了解和记忆;B类课程的划分标准:课程目标主要让学生掌握某些基本技能及知识的运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C类课程划分的标准:课程目标既要求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也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各种能力。
4.3 三类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有区别
三类课程平时成绩的评价方式适宜主、客观结合的形式。
A类课程平时成绩比重适宜30%左右,课程结束考核方式以闭卷为主,适宜客观为主的评价形式;B类课程平时成绩比重适宜50%左右,课程结束考核方式以开卷为主,适宜主、客观结合的评价形式;C类课程平时成绩比重适宜40%左右,课程结束考核方式开卷、闭卷结合或闭卷形式,适宜主、客观结合的评价形式。
5. 建议
5.1 加强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教育
现在中国的教师行业不缺乏行业规范,缺乏的是宣传、执行力度。学校应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尤其加强年青教师的岗前培训,培养教师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的意识,增强教师的自我约束力。
5.2 加强管理、惩罚力度
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各种管理制度的执行、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屡教不改者应予以一定的处分。
5.3 科学制定平时成绩的评价内容与标准,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督
长期以来,平时成绩的管理未受到各方的重视,评价内容和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教师有清晰的评价标准,有些教师非常随意和主观。学校应加强管理和检查。
5.4 教研室应加强相关的教研活动
每个学校对教研室的教研活动有不同的要求,许多教师担任新的课程,完全靠自己的理解讲授课程内容,考核、评价的重点也由自己决定,出现偏差不能及时纠正。定期的教研活动可以起到规范的作用,对年青教师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广州体育学院教务处. 教学大纲[Z].广州体育学院教务处出版2007.7.
[2] 张学秋. 关于推进高校考试改革的思考[J].教育,2005.1.
关键词:学科竞赛;主题;时间;空间;模式;管理
学科竞赛是面向大学生开展的学术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是激发学生潜能和创造力的最好手段,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年来,形形各级各类的大学生学科竞赛层出不穷,对学科竞赛的分类也五花八门。只有通过构建一套有效的分类体系,提出学科竞赛分类准则,厘清学科竞赛内涵与外延,才能避免造成学科竞赛管理混乱和措施不当等现象,有效减少竞赛的不公平和不公正,从而推动学科竞赛有效开展以及进一步发展。
一、学科竞赛分类准则的提出
我们可以把学科竞赛定义为学生利用所学科学文化知识针对所提出的学术问题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通过一定方法(或模式)进行分析、构思、尝试,争取优胜的活动。不难看出,作为学科竞赛应该包含主题、时间、空间、模式四个要素。“主题”即竞赛的内容和核心,如某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主题“智能小车制作”等。“时间”即竞赛全过程或某一阶段从开始到结束的间隔,一般一次比赛包括竞赛准备阶段、理论方案阶段、模型制作阶段、决赛(或答辩陈述)阶段等时间段。“空间”即竞赛所需要的场所,如决赛场所、预赛场所等。“模式”即解决竞赛问题所采取的方法,如手工制作、计算机编程、口头表述等。
不定主题科技活动分为以下三类:
(1)不定时间不定空间的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它是大学生一种自我的不受约束的学习或研究活动。我们把它们称为自由学习研究类活动,如学术调查、科技发明等。
(2)定时间不定空间的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时间规定可以半年、一年,但活动场所没有统一规定。我们把这种有组织的活动称为研究训练计划类活动,如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创新实验计划、新苗计划等。
(3)不定时间有评比空间的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我们把它们称为展示类活动,如“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它没有主题限制,没有时间规定,仅以申报调查报告、学术论文和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对优秀作品给予奖励,并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等活动。
以上三类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都不设主题,它们不具备学科竞赛特征,不是本文研究对象。在此列举能清楚理解什么样的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才能称得上是学科竞赛,也更加明确了科研训练项目和大学生挑战杯等活动与学科竞赛之间的区别。这对我们学科竞赛管理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规定“主题”的大学生学术竞赛活动,根据竞赛运作模式固定与否,我们把它分为非学科竞赛和学科竞赛类两类。其中具有固定运作模式的竞赛如知识竞赛、辩论赛、技能竞赛等,它们运作模式只有笔试、口试或只有验证型动手等形式,竞赛过程过于简单,学科性不强,只是对学生基本知识、技能的训练。我们认为不应列入学科竞赛范畴。
规定主题的具有不同运作模式的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活动,我们列入学科竞赛范畴。根据时间、空间二个要素把它分为开放式学科竞赛、半开放式学科竞赛、封闭式学科竞赛、半封闭式学科竞赛四类。
(1)开放式学科竞赛,指不定时间有决赛空间的学科竞赛。该类学科竞赛准备阶段、理论方案阶段、模型制作阶段不受时间限制,竞赛所用场地也不作统一规定,仅以提交参赛作品参加决赛。如大学生机械设计、大学生智能汽车、大学生广告设计竞赛等。
(2)半开放式学科竞赛,指不定时间半定决赛空间的学科竞赛。该类学科竞赛准备阶段、理论方案阶段不受时间的限制,模型制作和决赛集中在统一规定的场地内进行。如大学生结构设计、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
(3)封闭式学科竞赛。该类竞赛准备阶段、理论方案阶段、模型制作阶段、决赛阶段定的时间统一规定,场地实行全封闭,如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
(4)半封闭式学科竞赛。该类竞赛准备阶段、理论方案阶段、模型制作阶段、决赛阶段定的时间作统一规定。竞赛场地分散于不同地点进行竞赛,竞赛期间参赛人员可以运用网络、书籍、各种文件资料等多种手段收集信息,如大学生数学建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有关特征如下表所示:
学科竞赛类型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竞赛的发展和主题变化可以调整。如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为反映学生真实参赛水平,更加公平公正,从起初开放式调整到目前的半开放式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因隔年竞赛的主题不同,采取了两种不同形式竞赛,逢单年为半封闭式竞赛,逢双年为开放式竞赛(嵌入式竞赛)。
二、针对四类不同的学科竞赛,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我们根据时间和空间对学科竞赛进行了分类,针对四类学科竞赛的不同特征,提出了以下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从而指导学科竞赛管理工作,在实践中得到较好应用,取得明显效果。
(1)开放式学科竞赛一般是以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性竞赛。从竞赛主题看,一般采用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要求参赛学生拟定解决方案或按所设置的测试标准设计制作作品。竞赛难度一般较大,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利用现有知识去分析问题、构建思路、选定方法以及验证方案,进而实现从掌握理论知识到切实解决问题的跨越。竞赛整个过程需要参赛者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这种特征决定了形式必须开放,过程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如机械设计、工业设计等竞赛。开放式学科竞赛的主体是参赛学生,同时需要教师在赛前进行指导和提供必要硬件、场地等帮助。开放式学科竞赛必须把诚信放在首位,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有的学生和教师不免会利用开放式竞赛特点,为了获奖而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急功近利。为此,要实行诚信一票否决制,对违纪现象及时查处。另外,一方面在竞赛内容上增加决赛答辩评审环节在获奖的权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推行和健全竞赛举报机制,加强作品真实性考证。
近年来,浙江大学针对开放式学科竞赛,通过制定《浙江大学大学生竞赛管理条例》,规范和引导参与学科竞赛的师生行为,引导学生树立“重参与、重过程、争取获奖”的竞赛观,在竞赛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督促教师要以“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约束自己,在竞赛中以优良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我们还推出竞赛过程跟踪机制,实行网络监控、评议等等方法保证竞赛公平公正。我们充分认识开放式学科竞赛答辩环节的重要性,尽力为竞赛作出公平公正的评判。
(2)半开放式学科竞赛分两个阶段,竞赛理论方案设计(或竞赛准备)阶段和竞赛模型作品制作阶段。竞赛理论方案设计(或竞赛准备)阶段实行开放形式,竞赛模型作品制作阶段实行集中封闭形式。半开放式学科竞赛有现场集中封闭制制作竞赛作品环节,因此竞赛命题十分关键。在考虑题目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前提下,一定要考虑可操作性,如果主题选择偏难,会造成参赛队在规定时间不能完成制作竞赛作品而无法参加接下来的决赛。如果主题偏易,失去竞赛的挑战特性,不利于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激发,最终会造成评奖等级难以区分问题。
为保证半开放式学科竞赛的公平公正,必须有相对完善的竞赛章程作支撑。明确竞赛的性质、目的、意义、方式,组织机构及职责,参赛资格和作品申报,作品的展览、交流、转让,奖励等内容,使之体现原则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并邀请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专家学者组成竞赛专家委员会。
浙江大学承办了浙江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该竞赛采取半开放式。为确保竞赛的公平公正,一方面,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组委会通过制定竞赛章程明确竞赛的宗旨、组织和规则,以及参赛资格、参赛形式、参赛经费、评奖办法、参赛时间安排、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另一方面,每届竞赛承办学校都制定实施办法暨竞赛指南,明确竞赛开展程序,作品的要求和评审标准、奖项设置的具体方法、参赛者必须遵守的纪律。在竞赛设置上,我们适度增加模型作品制作阶段在评奖中的比重,力争使竞赛公平公正公开。
(3)封闭式学科竞赛是在同一时间,提供统一的竞赛设备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学科竞赛,如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封闭式学科竞赛有两个重要阶段和两个重要环节。两个重要阶段:第一,赛前准备阶段,包括制定竞赛规则,通知,明确参赛条件、竞赛范围,成立专家委员会、命题等。第二,竞赛实施阶段,包括场地布置,竞赛现场秩序维持,领奖及颁奖工作安排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对赛场的控制与调节,开赛后,要严格按照规则实施,对违反竞赛规则的选手及时予以处罚。竞赛中如果出现问题,要依靠评委会迅速解决,以保证竞赛不间断地进行。二是竞赛题的选择与确定,要考虑竞赛难易度,确保竞赛各奖项能顺利评出。
封闭式学科竞赛从形式上看,最为公正,但要避免 “以考代赛”和走入知识竞赛模式,所以不能过于提倡。另外,考虑到本科、专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竞赛组别上最好按高校学生学历层次分本科、专科组别制定不同的评审标准。由于封闭式学科竞赛场地限制,该类竞赛还不能满足各校参赛要求,竞赛可以通过开展学校或赛区的初赛与复赛,扩大学生受益面。
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是封闭式学科竞赛,浙江大学已经开展十三届。我们重视竞赛的每个阶段和环节,统一竞赛规则与技术数据,保证了每支参赛队公平参赛,至今乃保持竞赛零举报的好声誉。我们紧紧抓住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这一封闭式学科竞赛特征,通过竞赛题目的创新性、交叉性和多样性,以弥补封闭式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的不足。通过扎实富有成效的开展,从2010年开始,浙江省每年有3所高校3支代表队进入世界总决赛,约占全球3%,约占国内进入总决赛队伍16%,受到世界注目。浙江大学2003年以来每年参加世界总决赛,并在2011年第35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摘得全球总冠军。
(4)半封闭式学科竞赛是在规定时间分散于不同空间进行的学科竞赛。它与封闭式竞赛不同之处在于参赛队处于不同地点进行竞赛,允许参赛者可以运用网络、书籍、各种文件资料等多种手段收集信息,允许参赛者外出加工、购买竞赛所需物品。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等。半封闭式学科竞赛关键在于竞赛过程监控,通过设立巡视制度,进行随机随时抽检,增加现场答辩环节,对违规参赛者实行一票否决制达到参赛过程的公平公正。在评委的选择上,建立评审专家资源库,将为人公正、专业能力和水平在本学科领域突出、竞赛经验丰富的专家和学者纳入其中,每届从中随机抽取评委名单。另外还可以通过评审过程公开,允许被测试队之外的其他参赛队观看,一则互为监督,二则互相学习。
浙江大学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浙江赛区秘书处单位。多年来,我们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赛前制定严格的纪律制度和评审制度。竞赛期间赛区组委会组织巡视检查,委派巡视员进驻参赛学校。安排学生进行现场答辩;评审专家采取回避制度。在评奖结果上,采取公示制度和举报制度等等。通过以上针对性管理措施,浙江省半封闭式学科竞赛卓有成效,如全国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10年浙江大学参赛队荣获本科组全国唯一“高教社杯”奖项。2008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荣获专科组全国唯一“高教社杯”奖项。
大学生学科竞赛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学科竞赛的现状,找出发展规律,通过厘清学科竞赛内涵与外延,进行内涵的深化和外延的拓展,提出具有针对性管理措施,学科竞赛工作才能提高一个层次,才能富有成效持续开展。近年来,浙江大学在这方面已经迈开了一大步,取得了较大成绩,我们将不断努力探索,争取让更多学生直接受益。
参考文献:
摘 要:为了响应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新课改精神,除了进行教学形式改革之外,重要的升学考试形式也为此进行着优化改革。浙江省的最新高考方案中,就废除了统治考试形式已久的文理分科,而且除了语、数、外三门主要课程之外,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特长以及目标高校的报考要求,在史、地、政、物、化、生以及信息科技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根据2016年最新选考的数据显示,本次选考中化学科目的选考人数最多,在这样的高考背景下,抓住化学学科的课堂教学对提升学生的综合成绩来说有很大帮助。将着重探讨如何运用分类分层的教学方法来提升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高考;分类;分层;教学;化学
作为教改课改的主要实验地区,浙江省的教学改革一直走在全国较为领先的行列,为其他地区的相关改革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自2015年开始,浙江省的最新高考方案中,就不再有文理分科要求,在保持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主要学科考查不变的基础上,考生可以自由根据自身特长以及目标高校的报考要求,选择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以及信息科技七项选修科目中的任意三门。这一重大变革,让教学复习工作也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革,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升学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浙江新高考化学考纲变化分析
在高中阶段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与高考备考相关,要做到紧跟考纲抓住考点,让每一节化学课的课堂教学内容做到精准高效,这是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第一步。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对最新高考考纲内容的变化解读。抓住最新最全的备考信息,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化学选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考纲中的新重点
2017年的高考大纲有细微变化,为了更好实现2020年高考改革目标做积极准备,此次大V修订贯彻了“立德树人”的任务要求。在大纲中新增的内容主要有:
第一,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考核内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例如,具体的化学科目考查当中,试卷中就出现了通过与化学历史内容相结合进行知识点的考查题目。
第二,考核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完善。新的考试大纲中,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和核心培养目标对考核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了优化完善。而化学学科的考核目标主要为“落实基础,提高能力”。尤其注重能力的测试,在测试学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注重测试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考试以后内容的调整更新。在考试大纲的修订过程中,始终保持整体内容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再对内容进行优化,使其选考模块设置更加合理,这样既能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也更契合课程标准的修订方向。经过修订之后,考试内容主要为浙江省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化学1》《化学2》、两个必修模块以及《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三个限定选修模块。这样的设置更符合化学学科的自身发展,同时也符合我省的教学实际。
(二)考纲传输的考试信号
化学学科在浙江新高考改革之后,分学考与选考两种模式,之前考查的题目在新的高考形式背景下肯定会做出一些调整。在第一部分已经提到了考纲中对选考模块的调整,在考纲调整之后提供了哪些考试准备的信号呢?
首先,与2015年相比,考试的命题指导思想和依据、目标和要求、范围和内容、试卷结构以及试题题型和分值分布等都未作修改。2016年10月最新的化学测试中,依然选用:苏教版的《化学1》《化学2》两个必修模块和《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化学》《有机化学基础》三个选修模块。考试时间90分钟,学考题60分钟,总分70分。试题形式为:选择题25道、非选择题4道,考查内容分别为:有机推断、无机推断、实验题、化学计算;选考题30分钟,总分30分。共有3道主观题,就最近考查的内容来看,多为反应原理、化学实验、有机推断等。这就表明目前仍需要按照这一考卷模式进行强化模拟练习,同时根据强调各部分考查的内容进行题型针对性训练。
其次,在“考试范围和内容”第二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第7点“电解质溶液”中第(8)条,仍然有“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四单元没有安排具体要求,这方面的知识要求不高,但有所加强。这表明在进行知识梳理时,老师一定要注重考纲中的细节变化,将考纲中出现的内容都进行比重合理的练习。
最后,关于综合实验的考查。去年的样卷围绕醋酸亚铬水合物制备和纯化,而高考29题就是立足这9个实验,用滴定法测定海带中碘的测定、碘的提取、纯化而设计的。今年样卷中以乙酰苯胺的制备来体现,估计今年高考29题也是会以某个物质为载体考查物质含量测定、制备、提纯等实验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实验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对9个综合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复习。
(三)考纲调整后的应对策略
新考改之后,学生的卷面成绩并不能被直接使用,而是根据卷面成绩的总体排名给予相应加分之后,才会最终给出学生的测试成绩。因此,学生想要取得满意的成绩,不仅要“复习效果全”,还要“答错次数少”。保证学考部分不失分,选考题部分尽力突破得分。针对化学测试中的不同题目,大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细心再细心,把好“审题关”。首先,准确分析题型。新高考化学试题所涵盖的知识要求基本明确,25道选择题包含了近20个化学核心内容和常用主干知识。其次,看准题干关键字。关键字可以出现在题干之中,除了问选项正确与否,还有如“短周期”“非金属元素”这类的关键词,是解题的核心关键。例如:[浙2015.10]第23题: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主族非金属元素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W的原子序数可能是Y的两倍
B.Z的原子半径比X的大
C.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Z元素的强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解析:题干中“短周期”“主族”“非金属元素”等关键字对推导具体元素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选项中“比……大”“比……强”等属于比较次序的关键字。经过分析答案选择了D。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笔者利用课堂导入测验的方式强化学生的“审题”,利用课前十分钟,用小测题卡的形式让学生对2道问题进行完整的答题思路复述。既要给出题目的正确解题步骤,也要写出自己的审题过程和思路。开始前学生因审题失误出现的失分现象大概占12%;经过一个月的强化之后,测试统计数据已不到2%,由此可见,学生已经基本告别了因审题而失分的现象。保持下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保证审题的有效性,还可以辅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第二,答题书写要规范。高考阅卷量大,因此,清晰规范的答题卷面能够更快捷地将有效信息呈现在阅卷老师眼前。例如,在部分主观题的选项中,也会设置部分不规范的方程式等内容对学生的细心规范程度进行检测。因此,在平时解题的训练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写两份解题答案,一份写完整的解题思路,一份写出标准的解题过程,在检查的过程中用红笔帮学生标注需要删改和补充的地方,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日积月累规范自己的答题格式。
二、分类分层教学模式的优势分析与具体教学应用
通过深入地对近年来浙江省的化学高考大纲进行研读,在复习过程中老师应该带领学生落实基础,通过解决一些实际当中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同时注重学科思想和方法的提升与学科素养的形成。笔者学校学生的化学基础水平差异较大,在选考学考的背景下要展开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学需要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革。
(一)分走读的教学优势
所谓的“分类走读”,就是先根据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考试选择为学考还是选考。相对选考生而言,非选考生只需通过完成高考试卷中的学考内容部分,以客观题与填空题为主即可,而且最终成绩对高考成绩而言没有直接影响。而选考生除了要完成试卷中的学考部分之外,还要完成选考部分的三道分析题,虽然在题目数量上只多了三道,但是对于平时教学侧重的要求也不能忽视。笔者所在学校学考生和选考生人数基本持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分类走读”的教学模式,即选考生和学考生在上化学课时进行走班学习,有如下优势:
第一,学习练习更有针对性。化学科目课堂学习的时间安排非常有限,如果将学考生和选考生编在同一个班级里进行课程学习,即使期间进行分类的教学,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例如,在混班授课时,老师需要用至少25%的课时单独讲述选考的内容,这时对于学考的学生而言就是没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浪费。采用“分类走读”上课的模式,学生在学习化学时,所有的学生都是选考生或学考生,这样不仅学生间可以相互帮助,在课上的练习和教学侧重也可以更有针对性,不用一节课讲两样,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方便整体教学管理。学生在刚刚入学时根据入学水平进行分班,整体的班级结构对于基础课程的授课来说是健康合理的。新的高考政策出台之后,无法保证班级里所有学生作出相同的选择,更不可能根据学生不同的选择就无上限地重新进行班级划分,这样不仅没有充足的教学资源,而且匹配分班工作也非常复杂。运用“分类走读”的模式,不仅合理利用了教学资源,也让对学生成绩的统计和管理工作更加集中化。在笔者所在的学校,不止化学学科实施走读,所有选考科目的授课都是如此。学生只有在学习语文、数学和英语这些主科课程时在自己的平行班级内上课,其他时间都是到相应的科目教室去学习。
(二)分层教学模式的优势
先将学生分为选考与复选考两类之后,就可以更具体地根据学生在学科中的具体学习情况将其按照化学成绩编层实施具体教学,有效地开展分层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优势:
第一,学习目标相同,有合理的成绩提升空间。笔者学校的分层是将同类学生按照化学成绩分A、B、C三个等级班。以选考班的考试目标为例:A班学生全部为学科尖子生,其考试的目标是争创高分,保证85分;B班学生为成绩的中流,其考试的目标是冲击90分,保证80分;C班学生的基础成绩较差,所以考试目标是冲击85分,保证70分。三个等级班内的学生成绩相当,学生间的学习竞争性更强,在积极的学习氛围影响下,学生的成绩稳步提升。此外还实行综合排名制,以三次统一测试的平均成绩为准,对三个等级班的考试目标和班级人员进行及时调整。笔者担任选考B班的科任老师,班级里多名成绩徘徊在80分的学生从分班实施之后,成绩就一直在稳步上升。当然也存在从A班“降”到B班的学生,但是最终的期末成绩也保持在90分,处于班级前列。
第二,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安排合理的教学计划。分层学习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进行合理、高效的学习安排。以我校学考班为例,A、B、C三个班中,C班学生多数程度较差,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就多侧重基础内容的教学和巩固。例如,每次课前十分钟的方程式、反应原理等基础概念的测试;B班基础较好的学生,则注重对历年真题的把握,每次课前都有针对性地选择5道左右的客观题进行测试,并及时进行答疑和讲解。A班程度较好的学生,老师的主要教学工作就是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化学学习状态,并针对学考部分最后一道综合题加强练习。保证学生答题的准确率。在测试安排和作业安排上各个层次的学生教学又有不同的侧重,更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便于老师对学生真实学习情况的掌握。对学生进行分层管理之后,学生所做的作业、练习、测试与复习内容都在自己的能力承受范围之内,所反映出的成绩也相对更为真实可靠。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则更有利于找到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学习成绩与课堂学习效率的最佳方案。
(三)分类分层模式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第一,备课分层,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老师的教学引导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从而更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这样的引导还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培养化学能力和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进步与提升。比如,选考班在备课研讨阶段就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对A、B、C三类班级的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设计,根据每节课的特点和知识层次,对教学程序进行精心的预设。例如,在学习电解质HCl和CH3COOH与锌的反应强弱的对比实验时,C班的学生主要完成初级教学任务:掌握实验的设计原理、基本装置仪器选择等较为简单的部分。B班W生完成中级的教学目标:在C班的基础上,增加对实验结果分析的教学内容。A班的学生完成高级的教学目标:在C、B的备课内容基础上,着重加强训练学生对误差的分析、测定溶液PH值等,并选择一些选考加试题引导学生进行拔高练习。这样的分层教学下,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学习成绩进步明显。尤其是C类教学班,在分班测试时,学生的平均成绩只有64.5,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的月考测试中,学生的平均成绩提升到了68.5,短时间内就有了显著的成绩提升。
第二,及时进行课堂评价与学生评价。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及时地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反馈,当然这一反馈也要在“分层”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来评价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除了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之外,还需要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分析,更好地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为之努力。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注重学生的成绩之外,更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备考状态。笔者所在班级5%左右的学生属于“发挥型”,平时成绩浮动大,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课堂、作业、实验等各方面表现的及时评价,让老师对学生有更多关注,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学习状态,进行及时的纠正。
第三,分层测试的推广应用。为了及时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察看年级整体的化学学习水平,老师可以制作分层测试卷,根据不同班型学生课上的主要授课内容进行分层随堂测试。这样做可以及时观察各个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并根据成绩的反馈结果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始终让课程内容与学生的需求和学习能力紧密贴合,达到最好的课堂教学效率。
(四)应用分类分层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在运用分类分层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清晰地认识到它的两面性。分层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课堂效率的提升,但同时这一教学模式也有其不能避免的副作用需要引起注意:
首先,分层教学不等于分等,要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给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势必会涉及成绩线的划分,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给教学的有效开展增加难度。老师要通过平等的课堂待遇,让学生明白分层教学只是侧重点不一样,大家的能力和水平差距是可以通过这样的学习模式得到帮助和改善的。
其次,“分”与“合”相辅相成。我们前面提到将相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分班教学,但是这样的分层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减少了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学习经验交流,不利于学生成绩的全面提升。因此,除了课堂上同层次的教学外,课下回到原平行班后,也可以让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在班级范围内按照合理的比例结成互助小组。这样的学习小组,可以利用晚自习的时间,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助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虽然课程改革、考试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些改革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所以我们的教学改革也要抓住基础,在此之上求变求新。分层次教学就是很好的实践,由基础逐步向高级再到优秀发展,帮助学生高效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陈治国.高三化学实施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中国人,2016(2).
[2]陈奇.新课程背景下一级重点中学化学分层教育的研究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15.
一、高校科研课题团队的特点
高校科研课题团队是依托于某个课题而形成的,由课题负责人申请课题时,根据需要临时寻找成员组建,一般成员为6人以内。这样的团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动态性和稳定性。动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时间上动态。课题团队的组建在时间上不确定,是在课题申报时构成,什么时候课题结项,团队也就随之解散;二是团队成员动态。每次课题团队的成员构成都不确定,主要由课题负责人根据课题研究内容和确保立项的需要以及个人关系来召集人员。在下次课题申请时,又会形成一个新的团队;三是负责人动态。课题负责人的不同,会影响到整个课题团队工作的风格和氛围。稳定性是指一旦课题团队形成,人员构成上轻易不会变动,不会有人加入或有人退出,一直保持到课题结束。
(二)自发性。课题团队是自发形成的,并不是硬性规定的任务,不需要由行政手段来监管和控制,成员是由各自研究兴趣和个人需要而自愿聚集在一起的。
(三)领导者影响力的非权力性。课题团队的领导就是课题负责人,他对整个团队成员的影响力不是来自于他具有的权力,不是因为他具有的某种行政职务,更多的是一种非权力性影响,即其具有的渊博的知识、优秀的品格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吸引课题成员愿意与其一起完成一项科研任务。
(四)课题负责人与成员之间具有心理契约。课题团队成员的权利义务没有明确的书面规定,但是存在心理契约,即课题负责人期望成员能服从任务分工,具有研究热情与合作精神,积极投入,自始至终按时保质地完成课题。成员也期望课题负责人能履行好课题指导工作,在课题结束后在成果排名以及经费使用上能公平公正。
(五)成员之间已经熟悉或有过合作经历。课题负责人一般愿意与合作良好的人再次合作,而且召集的课题成员大多是相同研究领域,同属于一个院系。甚至更多时候课题团队是“导师+学生”的模式,因此成员之间已经很熟悉,这样便于沟通联系,缩短磨合期,利于加快成果的产出。
二、高校科研课题团队构建的障碍
科研课题团队的构建就是课题负责人寻找几个具有研究兴趣和研究意愿的人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完成某项课题任务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会遇到一些障碍,使得课题团队迟迟确定不了。这些障碍体现在:
(一)团队负责人的召集能力有限。作为召集人的课题负责人应该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团队组织管理能力,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具有较为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召集到人员组建课题团队。如果缺乏这些条件,课题团队的构建将很困难。
(二)课题级别不高,吸引力不够。现在各级各类课题很多,有国家级、部级、省市级等纵向课题,还有横向课题。如果是参与市一级的课题或横向课题,很多高校在评职称时不算,或者是级别低的课题,经费也相应的少,这就使得这样的课题吸引力不够,很难吸引团队成员。
(三)优质人力资源匮乏。一项科研课题的完成需要聚集多位具有不同学科背景,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人员参与,作为课题负责人也希望召集精干力量一起完成课题任务,但是有时这样的可心得力的优质人才很难觅得。
(四)成员间认同度不够。课题团队组建后,成员们需要在一段时间内精诚合作,在知识共享、和谐友好的氛围内工作,这就需要成员间具有很好的认同度。如果认同度不够,某一成员不愿意与另一名成员共事的话,就不会加入到团队中来。
(五)成员个人意愿不强。课题团队的组建是自愿的,没有任何的强迫,完全听从成员个人的意愿。但是也许因为时间、个人精力和兴趣等多方面原因,成员加入团队的意愿不强。
三、高校科研课题团队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除了在课题团队组建时遇到一些障碍,整个课题团队在运作过程中也会存在各种问题,影响到课题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一)负责人组织不得当,团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团队效应。团队效应就是要体现出1+1>2的效应,这也是团队建设的主要信念,这需要团队每个成员都能调动起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了共同的愿景和目标发挥出各自最大的优势。然而很多课题团队的负责人缺少相应的管理协调能力,不是组织工作缺失,要不就是凭个人喜好和感觉来决定某些事情,不听取别人的意见,使得整个团队活力不足。
(二)团队没有实现真正的学术合作,仅是简单的拼凑。很多的课题团队是为了保证立项随意的把几个人拼凑在一起而组建的,组建之后,成员之间没有密切的学术交流,各干各的,最后也是把各自的研究成果拼凑在一起。更有些人仅是挂个名,并不真正参与课题的运作。这样,团队成员很难形成知识共享,在科研能力方面自身的成长有限,也阻碍了团队的科研创新能力。
(三)团队成员结构不尽合理。结构主要包括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与学院结构。课题团队的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年龄结构偏年轻,职称结构编低,主要以讲师为主。这主要是因为年轻的讲师在科研道路上还只是起步阶段,成果积累也不丰厚,以负责人的身份来申请课题很难,只能参与到其他人的课题中来学习和积累。而副教授或者教授职称的人员往往希望以负责人身份组建自己的课题团队,而不愿参与别人课题。
结构不合理还表现在知识结构上。课题团队需要具有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人,大家可以在知识和技能上互补。然而由于院系划分和学科分类,以负责人个人能力来组建跨学科的团队难度很大,这就造成团队缺少多元化的知识背景和科研经验。
(四)成员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不一致。一个团队要想有能力有活力,需要每个成员明确团队目标,而且团队目标和成员个人目标尽可能一致,这样可以保证每个人都真正融入团队,向着团队目标前进。但现实中很多课题团队的成员并不清楚整个团队的目标,个人努力找不到方向。而且有时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不一致,个人的需求很难在团队中得到满足,削弱了个人的积极性。
(五)缺乏清晰公正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课题团队往往缺乏比较明确公正的评价和激励,活干得多少、质量如何没能得到相应对等的评价,即使有评价,但是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配套的话,这种评价也毫无意义。比如课题组在组建时一般成员的顺序就已经确定,即使排在后面的成员承担的任务较多,产出的成果较多,但是一般情况下这个顺序不会轻易改变。因此,激励不足,团队的投入度不够,绩效不高。
四、高校科研课题团队构建和运作对策
(一)要建立跨学科的研究团队。科学研究应该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去关注现实问题,而且现如今的重大科学突破也大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传统的单一学科的研究不能更完整地看清现实的全貌,因此要想寻找到真正有价值的科研问题,从而成功地获得科研资助,就必须要建立跨学科的研究队伍。科研团队成员的多样化有利于知识的融合和互补,能够拓宽研究领域,提升科研实力。
(二)团队成员的选择标准要灵活。课题团队在确定成员时往往关注的是成员与课题任务相关的专业背景、知识积累,或者看中的是成员的学历层次,其实大可不必过于拘泥于这些。还应该关注成员的两点特征:一是成员的实践经验。学历固然重要,但是实践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有些成员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在很多问题上视野会更开阔,观点会更敏锐,对整个课题的完成能提供很多实用有价值的意见。二是成员的个人学习兴趣、热情和合作态度。有时兴趣和热情比能力重要,能激发出一个人的内在潜力,因此在选择团队成员时除了学历和知识积累,还要看一个人是否有学习兴趣,有科研的热情,是不是有很好的合作态度。
(三)课题负责人自身的管理能力要提高。团队的运作与管理,负责人要发挥较大的作用,这需要负责人有很好地管理和协调能力,要思考如何规范、有效地组织组内成员,落实课题的分工,推进课题的发展,提高课题的效率。要注意几点:一是要清楚地认识自己与成员之间的关系。课题负责人只是牵头,引领大家共同来完成一项科研项目,大家是平等的,不是成员给负责人打工的,成员也不要认为是给负责人帮忙的;二是要学会发动成员共同管理团队。团队管理不是负责人一个人的事情,需要所有成员的共同参与。因此,负责人要给成员充分的自主权,要听取并尊重成员的意见,凡事共同商量,争取达成共识;三是要学会利用外部资源。在课题的组建和运作过程中,课题负责人要学会充分利用学校、院系的资源,遇到困难主动寻求外部力量的帮助。
(四)建设良好的团队科研氛围,密切学术交流。很多课题团队已经偏离科学研究的宗旨,只是为了立项目完成科研任务、得经费、评职称。团队急功近利,重结果轻过程,人心浮躁,踏踏实实做科研的越来越少。而这样的团队不会有较好的创新性成果,成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学习。因此课题团队应该不断宣扬专注严谨坚持的科研精神,让成员目光长远,不去关注暂时的利益得失,更多去关注科研过程中自己的积累和学习,使得团队有很好的一种讲究科研的氛围。同时,定期进行学术交流,汇报各自的研究进展情况,存在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这样大家互相促进,互相学习,思想碰撞会有更多的科研灵感,从而提高团队的绩效。
[关键词]跨学科学文献计量学跨学科研究 学科交叉度跨学科测度指标
[分类号]G256
对于跨学科学的理论,亦有研究者称之为跨学科理论,即解释跨学科现象、指导跨学科实践发展的理论。为避免混淆,笔者称之为跨学科学的理论。阐述跨学科学的理论基础,有助于理解和把握跨学科研究中有关测度指标的提出来源和基本原理。
1 跨学科研究的驱动力
1.1跨学科研究的内在驱动力
跨学科研究的内在驱动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代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二是以“应用问题”为向导的科学研究模式的建立。
Gibbons等人提出科学研究正在分裂成两种形式的知识生产模式,即模式1和模式2,而且科学正在逐渐从知识生产的模式1向模式2转变。模式1是传统的知识生产方式,主要指单个学科内以认知为目的(即探索基本原理)的知识生产。在这种知识生产模式中,基础与应用之间的界限非常清晰。与模式1不同,知识生产模式2是跨学科的,在这种模式中,基础与应用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模式2侧重于获得具有应用背景特征的结果,科学发现一般产生于为应用目标而寻求知识这个需要,科学知识生产的动机和知识方式趋于多样化。不仅如此,科学知识生产模式2的出现还意味着形成了一种新的知识生产环境,知识更易于在学科边界之间流动,研究人员更加具有流动性,研究组织更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
在当代科学知识生产的新模式下,科学知识生产的目的不仅是要推进知识的进步,更要通过知识生产解决具有经济和社会目标的科学问题。与“应用语境”相适应,以解决“应用问题”为向导的科学研究模式已经建立起来。在当代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中,随着应用研究的不断兴起,跨学科研究也日益普遍。一方面,“科学已经发展到一个无法依赖个体独立工作来解决冲突问题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复杂问题往往需要多学科范围内的知识相互作用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由此,以“应用问题”为导向,在学科为基础的知识生产模式下的学科界限和学科壁垒不断被消解,不仅出现了多学科合作的研究,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超越传统学科界限的新型知识生产,超出了现有学科的框架。另一方面,在跨学科知识生产中,应用语境中的科学知识生产活动要求调动多种既有的知识资源,并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灵活地组合这些知识资源。
综上所述,当代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即以模式2为主导的科学知识生产方式,使得科学家的研究兴趣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产生了以“应用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模式。在这种研究模式下,科学家之间的开放的交叉交流与合作促进了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的内在驱动机制由此形成。
1.2跨学科研究的加速器
如何更好地促进跨学科研究,使跨学科研究得以快速发展?笔者认为,科学家之间的信息、技术、情报和知识等充分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能够加速跨学科研究的进展。
情报交流理论认为,情报交流是人们借助于他们共同的符号系统所进行的知识交流。情报交流过程,就是情报从发生源(情报生产者)发生一直到为情报接收端(情报接收者)所接收的整个过程。在这一交流过程中,情报生产者和情报接受者的关系是社会各个体问的关系,相互通过社会活动方式实现情报的交流。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科技比较发达的国家,出现了一种被称为“无形学院”的情报交流现象,这种现象是科学技术发展到较高水平,情报交流达到一定程度后所必然产生的,它是补充情报交流和情报传递的一种新的方式。这种类似于科学共同体的“无形学院”,其内部信息交流十分频繁,促进了科学家个人或团体之间的信息的输入输出,当这种“无形学院”中的科学家来自于不同学科背景时,就产生了跨学科的情报交流活动,从而对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信息交流基础。
当然,“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是很困难的事……,唯一可行的可能是花更多的时间去交流和沟通,在对话中去理解别的学科的概念和规范”。所以当科学家们遇到以“应用问题”为主导的科学问题时,难免会需要不同学科之知识作为基础,要想在这种跨学科研究上取得一定的成果,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科学家们需要更加深入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
另外,科学家之间的科技合作是情报交流的一种方式,在跨学科研究中,存在于科学家之间的情报交流或科技合作活动,为跨学科研究的实施准备了跨向成功的“云梯”,并促进和加速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2 倡导跨学科研究的原因
学科交叉是学术思想的交融,实质上是交叉思维方式的综合、系统辩证思维的体现。唯有从多视角出发,采取交叉思维的方式进行跨学科研究,才能形成正确完整的认识。下面从跨学科研究的障碍、重要性和现实性几方面加以论述。
2.1跨学科研究的障碍
科学分类,是指依据对学科系统基本特征的分析,确立正确的学科分类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各门学科进行区分和排列,建立符合学科发展实际的分类体系。
学科分类和其他任何学科知识一样,有它自己发展的历史。从科学发展历程看,跨学科研究历史比跨学科理论历史要长得多。长期以来,相对于现在有些科研计划是跨学科理论指导和(或)相应制度干预的产物来讲,跨学科研究是以自然生长的方式发展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单一学科研究恐怕从来未有过,它或多或少地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学科之间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但是,这种学科分类很大程度上割裂了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很可能使得科学家在研究跨学科问题时,只顾专注于自身的学科领域内的技术和方法,而忽略了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这样很可能导致科学家在跨学科研究上的失败。所以,现代学科的分类有可能阻碍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另外,大学里的研究机构几乎都是按院系或独立的科研机构进行管理,使硬件资源匹配在院系或科研机构里,其共享与融合很难得到组织支撑。
对于科学家来说,要不断扩展自身的研究视野,加强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科研上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不妨借鉴不同学科的工具与方法,争取在跨学科研究上有所突破。
2.2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
学科交叉点往往就是科学新的生长点、新的科学前沿,这里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使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在新时期里,我们要大力地提倡学科交叉,注重交叉学科的发展。维纳等人认为,“在科学发展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各种已经建立起来的部门之间的被忽视的无人区”。跨学科学具有
如此强劲的重要性,需要特别重视跨学科研究,实际科研活动中,跨学科研究取得成功的实例非常之多。
DNA双螺旋结构是20世纪生物学最重要的发现。对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有四位,分别是Francis Crick、James Watson、MauriceWilkins和Rosalind Frankin。这四位科学家中Watson毕业于生物专业,Crick和Wilkins毕业于物理专业,而Franklin毕业于化学专业,他们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在同一时间都致力于研究遗传基因的分子结构,在既合作又竞争,充满学术交流和争论的环境中,发挥了各自专业的特长,为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做出了各自的贡献,这是科学史上由学科交叉产生的一次重大科学成果。
将一个学科发展成熟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应用到另一学科的前沿,能够产生重大的创新成果;学科交叉是创新思想的源泉;加强最新科学成果向周边相关学科的渗透和应用是有益于学科交叉的。要创造条件,鼓励不同学科专业人员进行学术交流,推动他们针对重大科学问题进行跨学科探索和合作。
2.3跨学科研究的现实性
跨学科研究的现实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代科学的发展体现了学科交叉;二是当前的科研项目通常要求学科交叉。
2.3.1当代科学的发展体现了学科交叉 跨学科是以单学科发展为基础,并推动单学科进化与单学科集的拓展。科学的发展之路是扬弃,是知识边界和“壁垒”不断被打破和不断形成的过程。这正如前苏联学者C・斯米尔诺夫所观察的那样,“科学史证明,科学知识的分化过程和整化过程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交织,彼此转化……。科学的跨学科发展也必然转变为单学科发展。科学‘体’内的跨学科构成物迟早会获得独立学科的全部特点”。
当代科学的发展正呈现出宏观层面上的综合以及微观层面上的细分(新学科的产生),这种学科的宏观层面上的综合和微观层面上的细分都可以产生新的学科,均体现了学科交叉,需要利用跨学科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加以分析。
2.3.2科研项目要求学科交叉 当前,各种科研项目,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大部分都有专门的跨学科研究项目,要求科学家在申请科研项目时,科研课题要有一定的交叉。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以及其他一些主要资助机构都围绕着学科交叉研究设置和安排资助计划,目的是鼓励学科之间的联系,发展新方法、技术和工具,促进研究结果的应用。R&A是NSF的主要资助类别,主要资助四种类型的活动,而核心活动是学科交叉研究。中国国家科学自然科学基金会(NSFC)专门设立了跨科学部,用以处理交叉科学的科研申请项目。NSFC作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支持机构之一,NSFC清楚地认识到基础研究在科学前沿全方位拓展以及在纵向的学科分化与深入的同时,需要不断加强学科及领域之间的交叉与融合。NSFC将资助学科交叉研究放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3 基于文献计量的跨学科学
可以利用文献计量学的定量研究方法,来描述跨学科研究并寻找跨学科研究相关规律。下文给出了跨学科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及研究策略。
3.1期刊论文与学科交叉的关系
期刊论文作为科学研究工作的研究成果的载体,必然反映了大致同时代的科学研究工作。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科研工作者愿意把科研成果公开发表在期刊上,公开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可以表明作者发明或发现定理、原理或理论的优先权,为作者赢得学术声誉,这种学术声誉的获得是得到当代社会承认的;另一方面,期刊编辑择优录用并刊登了承载着作者科研成果和智慧结晶的科研论文,大多数期刊公正地选用了同行评议所承认的优秀论文,而这些优秀论文大体能够反映同时期的科学研究成果。
如参考文献[1-3]所言,当代科学知识生产方式正在经历从模式1到模式2的转变。在模式2中,其知识生产受为实现同应用相关的实际问题的最终解决的知识探求所驱动,以跨学科及学科之间的互动为基本特征,学科边界以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当代科学知识生产方式从模式1到模式2的转变,使得在传统下处于单一学科的科学研究越来越涉猎到学科边界问题,也就是跨学科研究的问题日益得到研究和深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科学研究工作必然大量地涉及到科学交叉的研究,亦即当代科学研究工作本身就包含了大量的跨学科研究和学科交叉的研究。
由此可知,期刊论文反映了科学研究工作,而科学研究工作又包含了学科交叉的研究,由此,期刊论文反映了学科交叉的研究。于是,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来研究当代科学的跨学科学的特性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3.2跨学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当前在跨学科学研究领域,科学家从宏观层面研究得较多,如研究跨学科的资助问题、跨学科的管理及运作、跨学科的教育与成果应用等,而从微观层面去探讨跨学科的本质属性等内容的研究不多。从微观角度来看,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定量方法,如何测度跨学科研究?如何测度跨学科研究中必然伴随的学科交叉程度的大小?“如何从计量学角度对其分析,从数学的角度去揭示这类跨学科学科的发生规律,对其研究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有待进一步的探索”。目前对跨学科现象的定量研究,在笔者的另两篇文献中分别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者在这方面的成果和笔者建立的跨学科测度指标,因此跨学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在本文中不再赘述。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建立以学科交叉度为核心的跨学科测度指标,以共现分析和共类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全面地从定量测度的角度去揭示跨学科研究的发生规律,是解决跨学科研究测度问题的路线。
4 结论
本文分析了基于文献计量的跨学科学理论基础,该理论基础总结如图1所示:
对图1的简要总结和说明如下:
[关键词]学术生态;高校图书馆;生态因子;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250.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6-0001-04
学术生态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科学及技术的系统知识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状态[1]。学术主体与学术环境共同构成大学学术生态系统。由教师、科研人员组成的学术主体,在学科层面,通过课程、课题与知识型服务等形式完成教学、科研、学术活动等任务。从社会生态学看,高校学术生态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的结构系统;从教育生态学看,高校学术发展的方向、成效、范围依赖于学术主体与系统中促进学术发展的生态因素[2]。美国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说:“学者工作是以知识为素材、学科为基点,以教学研究为技术,因此,学术生态因子应当是‘学科’以及以学科为基础的机构。而个性包容的学术环境、学术资源的获取与分配都是制约学术发展的关键因子。学术资源是否容易获取、信息沟通是否便利,尤其是学术资源配置能否体现不同发展目标对学科发展的不同要求都制约着学术发展。”[3]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枢的图书馆是高校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地,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其作用是:为教学、科研提供坚实的文献资源保障与有力的信息支撑;加强读者信息素质教育,帮助教学科研人员吸收利用最新科学成果。在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必须重视自身在构建和谐学术生态系统建设中影响力的发挥。
1大学内部学术发展作用力生态因子分析
大学学术发展内在力量包含学术主体与学科两个最根本因素[2]。学术主体自身发展变化是学术发展内在力量的主体,学科本身内在规律又决定着高校内部学术分工,同时学者及科研活动在动态发展中又不断地提升着学术活动品质。
1.1学术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学术主体发展
高校学术主体指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包括教师、学者、研究人员与研究生群体,他们是学术创造的承担者,也是学术生态中最活跃的元素。他们往往受传统学术特质影响,借助已有知识、理论和经验对科学问题进行假设、分析、探讨与推出结论,但是这也制约着学术发展。学术人要在学科建设与创新环境中不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学术人自身必须有一个自我澄清过程——在某种学术理念指导下,对已有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反思,对自身在所处学术环境下实施学术因素重组的决策性思维及对未来学术方向的把握。这构成了学术主体自身发展的动力。而这种动力最终依靠学术人自身素质发展,包括师资能力、素质与知识结构,学科专业与学缘,学术能力及理念,学术道德与学术成果等因素。这些因素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学科建设要上水平、上质量,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十分关键。因此,高校应适应重点学科建设需要,培育高素质科研骨干与学科带头人。
1.2学科体系建设是学术发展的重要平台
学科建设是教学、科研实力的基础,重点学科的数量与水平是衡量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尺。当前各高校都把建设重点学科知识体系作为提升教学、科研质量的重要途径,其目标在于形成学科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学科专业内容与结构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可以说是学术生态的“小生境”。伯顿·克拉克指出:“学科是学术系统主要‘关切的事’……一个范例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共享的东西;反过来,一个科学共同体是由共享一个范例的人们组成的”[4]。这也说明在大学里的资源约束和需求约束必然导致学科发展不平衡,使学科有着重扶植与削减压缩之别,有重点、普通之分,越是重点扶持的学科越会得到较多资助进而促进该学科专业发展,这也是当前许多高校建设学科体系的重要策略。
1.3课程是学术发展的实质性要素
学科内容的具体化是课程。尽管许多大学以学科组或教研室形式出现,但从教学角度看其本质是课程组。课程组是学术主体的“小生境”[6],对教师全面发展尤为重要。教师学术思想的形成、对学术前沿的探索、教学研究与改革追求都会在课程组体现。课程建设应遵循学术发展规律,确立“以人为本,以学术为主导”的管理理念。其设置不仅要反映学科特点,满足学生走向社会实际岗位的需要,还应注重综合性,有利于主体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给学生传授各种基础知识,在注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育的前提下,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提升课程人文教育价值。
1.4科研课题研究是学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从科研角度看,课题组是学术主体环境的典型形式,它是科研人员发展的“小生境”[6],其学术知识与能力、学术观念与品质、学术立场与意志都会在课题组中得到全面发展、展示与检验。课题研究一方面是研究过程的创造性劳动,遇到具体问题、难点需通过信息咨询借鉴已有经验;另一方面,课题立项后需持续补充新知识,掌握国内外最新动态以充实课题保证创新性。随着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学科分支越来越细,研究程度越来越专深,读者对文献需求的针对性、专指性越来越强,学科整体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为此,学术发展必须努力发掘科研课题的开发潜力。
2图书馆对高校学术生态发展的影响力
从以上论述看出,学术发展须经过学科专业与课程的构建与发展,学术人成长、课题研究等学术目标的实现等关键性因素的分化、综合与多阶段循环才能形成相对成熟的学术生态系统。而围绕办学目标,服务教学和科研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任务,其在学术生态系统建设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
重点学科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进行其建设必不可缺的物质基础便是文献资源。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与重点学科,图书馆对学科文献收藏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关系着重点学科教学成败。文献资源建设须以重点学科为核心,构建有重点、全面系统、多层次、多极化载体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在学术价值、专业领域和学科特色方面形成优势[7]。为此图书馆应紧跟国内、外学科发展趋势,广泛搜集反映各学科前沿的文献,使读者形成宽阔的学科视野。同时还应立足培养全面型人才,注重收藏优秀的人文哲社类文献,不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现代科研信息需求更趋向个体化、深层次化,不仅需要提供相关文献信息资源,更需提供相关知识服务,使传统文献服务转变为个性化知识服务。
2.2提高学术人信息能力
瑞典学者玛瑞恩·麦克凯尔威(McKelvey)在学术生态环境讨论中提到 “认知环境”概念时指出:“创新是一种求知结果,其本身建立在参与者对环境的理解与其能力与经验之上。”[8]随着学术研究多元化发展,信息素质教育已成为图书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包括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信息技术、信息素质等概念。提高信息能力即个体内在综合素质是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教师个体发展与学术发展一样,只有通过创新机制,消释外在生态因素与学术主体发展的不一致性影响,对原有学术功能、结构进行调整更新,才能获得综合能力发展。图书馆浩瀚的文献资源为开展信息能力教育提供了资源保证,其人力、网络资源又为信息素质教育提供软、硬件支撑,其以信息活动为主业所汇聚的专门人才既熟知信息检索、加工与整理技术又有实际工作经验,可以帮助用户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实现从文献利用向信息能力教育的嬗变。
2.3挖掘科研学术潜力
当前高校科研体制已变成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开放系统,作为科研工作重要枢纽的图书馆参与服务科研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学科的系统性、情报的综合性以及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的个性化是科研情报服务的基本要求。图书馆在开展情报综合分析与对象化检索传递服务的同时,是以文献传递与检索工作为主。情报服务的基本需求包括:1)空间上的广泛性,能够从与学科相关的新兴领域获取信息; 2)时间上的连续性,可以从纵向跟踪学科发展趋势;3)提炼程度上的深层次性,从对原始和二次文献的需求转向对科研过程的综述报告、趋势分析、战略研究支撑。当前基于网络化的科研服务使用户对信息需求的层次与所使用资源类型都在发生改变,图书馆应把现有服务与个性化需求结合,如实施网上实时问答等措施随时为读者解答问题,或根据特定内容跟踪数据库及网络信息资源及时采集对科研专题有价值的资源发送给用户。这些都将成为图书馆参与科研及管理最具实效的工作。
2.4营造和谐的学术生态环境
学术发展的遗传性指学科按学术自身特点自然发展,主要包括对特定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即按学术特质配置资源、自主发展。而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此学术与特定环境或此学术与彼学术之间总会有物质、信息、能量的输入或输出交换,其结果可能出现学术变异即各种不利于学术发展的因素。而图书馆具有从信息分析与文献统计角度对学科、科研课题进行查新这一自身特长,能够排除学术不端的文献或课题,净化学术环境,保证学术质量[1]。可以说图书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术人的认知行为。图书馆只有根据学术主体与学术环境变化,确定适应学术发展的目标并不断调整学术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才能够不断完善学术遗传与变异机制。
3图书馆在学术生态系统建设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3.1学科化服务
高校应培植一个学术主体与学科环境、学术主体与主体之间充满创造力的学术系统。学科化服务是基于学科主题并将图书馆功能延展至学术主体使用过程的复合动态服务。其服务措施有:
(1)按学科进行资源重组。将各类资源按学科分类便于学术主体参与馆藏建设。同一学科服务区应既涵盖传统纸质文献(图书与期刊),又包含常规电子资源(各类专业数据库及特种文献),也包括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学科、学术信息或专家资料库、学科动态、知名学者推荐的书目数据等资源[9]。如上海交通大学学术信息资源检索系统(AIRA)立足学科,不断追踪新的发展点进行资源重组,为实现学科重点突破、重点跨越提供支撑,并对该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整体进行揭示,现已对92个数据库实现跨库检索。再如滨州医学院图书馆通过建立中国期刊镜像站,引进“Springer数据库”“SDOL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一系列重要数据库,并结合医学特色自建了眼科、神经解剖与呼吸循环三大数据库,有效提升了本校医学信息资源利用率。
(2)建设重点学科导航系统。学科导航系统是为用户提供学科信息导引与检索的系统,它以学科为单元对Internet上相关学术资源进行搜集、分类、组织与序化。建立导航库应首先听取学科专家建议,根据学术带头人的研究重点分析学科特色与范围,从研究对象考证该学科在本校的特质;其次应参考本校专业设置科目掌握学科内容,因为专业设置科目是了解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如研究生培养方案就较充分地反映了学科建设重点所在[10]。
(3)设立学科馆员。学科馆员能将学科与信息化服务联系起来,通过联络学术主体及时获取科研信息需求,为主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随着学科间交叉、渗透、融合愈加明显,用户对专业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将学科馆员组建成学科服务团队或将情报学团队与学术带头人组成共同体,能使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才聚集在一起,从而产生规模效应,如情报人员应用知识发现、知识挖掘技术为研究人员提供数据,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再如为了确定研究热点,利用词频分析法形成综述材料建设学科文献库或本体知识库;或将课题服务过程中已专业加工过的知识资源建成Web数据库[11]。通过对文献信息的有序组织、有效整合与深度加工,能够更深入地开发、利用馆藏资源。
3.2建立完善的科研情报服务平台
学术活动的本质是高级认知活动,认知能力要依靠学术活动来增强,而学术活动主要体现在科研方面,因此,图书馆首先应建立完整的定题服务平台。定题服务是依据科研人员的需要,搜集筛选信息、提供文献资料、评述发展方向的综合服务。该服务将从事情报工作的个体组成整体,运用工作流程技术使定题服务在网络平台透明展开,并保证服务流程中人的任务、行为与系统的统一。其次,建立知识共享管理模式系统,如将WIKI、RSS、BLOG等社会软件融入定题知识体系,对服务团队内外知识资源进行集成、分类重组、建立知识库,以提高学术人对显性与隐性知识的利用率。还可以运用知识特征提取、引文分析、分类聚类和关联规则等核心知识挖掘技术,提供课题研究不同阶段所需的、经情报人员提炼过的情报知识。在申报项目与开题时提供研究背景及现状综述、预测信息;在课题进行中,提供动态跟踪数据与相关知识技术、决策性情报分析;在结题与论文进行中提供同类课题的对比分析、论证;在项目完成后,提供查新、引证分析、创新性论证报告等科研评价信息。
3.3提高学术主体信息能力
学术主体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智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它们是带有决定性质的因素。与传统文献利用教育模式相比,信息能力教育应是立体、综合式教育模式。该模式宜采用三级教育模式,将信息能力教育分为初级培养、中级教育与高级培训三个层次[12]。针对培养初级用户最基本信息获取能力的目标,可进行基础知识信息利用基本技能教育;针对使中级用户获取信息资源利用与专业检索方法的培养目标,可开设文献检索课,向用户介绍各类中外文数据库及网络资源使用方法;针对培养高级用户专业信息运用、评价的能力,可以开展专题讲座,使师生掌握专题文献资源利用的途径,或开通各种信息检索咨询,使用户独立承担研究课题。其次,提升学术人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从事科研创新工作的基础,开办信息学理论、信息分析、文献资源利用、信息检索课程能加深师生对学术研究功用的认知。信息素质教育还应引导师生合理合法利用文献资源,尊重知识产权,如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举办知识产权学术报告或图书情报专题讲座,使读者提高学术甄别力与敏感度,掌握科学的学术评价方法,提早发现学术中存在的问题,预防学术危机发生。
3.4设立学术成果评价中心
上世纪90年代,科学计量与文献计量学指标先后被引入英、德、奥地利等国家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学术评价。图书馆专深的二次文献资源为学术成果评价提供了扎实的资源基础,对学者进行自助式学术引征、对跟踪学术成果引征都有积极作用。目前,许多高校都采购了SCI、EI、ISTP、CSSCI等二次文献数据库,这为学术成果评价提供了可能[13]。同时图书馆参考咨询系统为学术成果评价提供了极大便利。传统意义上,处在两地的引征人员和服务无法实施远距离成果评价,而通过虚拟咨询系统以远程方式开展学术引征,可使原本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可行。如清华大学图书馆为学术引征设计了一套专门服务系统,在已有资源、人力、技术条件下成立学术成果评价中心,学校正式文件确认图书馆出具学术引征报告的权威性;在人员构成上,清华大学精选从事参考咨询、情报服务的人员,在业务上主要负责搜集整理本校被SCI、EI、ISTP、CSSCI收录的学术成果数据及被SCI、CSSCI等引用的成果数据,并负责校内外用户科研成果的引征与查新,同时将引征数据提供给院系。这样可使院系及时把握全校学术成果总体情况,从而制订出相应的科研政策,为学科建设服务。学术成果评价中心的设立,不管是对情报服务的深度和学术影响力的提升,还是对整个学术研究的引导及对学术成果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的促进都大有裨益。
3.5 建设和谐学术发展环境
建立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便是建立一个相对平衡、协调共进的学术生态系统。为此图书馆应以读者为中心,努力推进和谐学术生态环境的建立与发展。如可积极创新教育模式,开展大学生学术文本阅读指导,从学术文本的主要特点、阅读方法、选择方式及学术写作等方面指导读者创造性地利用学术文献,全面提升读者学习能力[14];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学术报告、专家讲坛、精品课程视频、信息知识竞赛、精选科技展览、大学生读书论坛等传播科学知识,为学术主体构建良好学术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当前高校图书馆已冲破封闭的“疆土”观念,将自身服务融入社会化服务,以多元化社会知识需求促进自身知识体系发展。如许多图书馆通过举办公益讲座、展览书评等各种形式文化活动,为社区、企业、社会读者提供学习空间,由满足人们基本的阅读需求、信息需求到满足专业学科知识需求。这有利于促进高校图书馆共享学习空间与交互式学习环境的构建。
学术生态系统以学术持续发展为关注对象,是在“生态本位”指导下的教学、科研与智力服务活动。实践证明,高校以独有的学术生态环境保证了在其存在的各种群、群落的生命力,只有优化和建立一个良好的学术生态系统,才能保证学科、学术、学术人的良性发展。图书馆作为大学学术资源的承载者和教学科研活动的平台,在构建学术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其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学术人的认知行为与高校学术生态发展平衡。图书馆与高校学术生态系统的共生、共荣与协同进化是学术生态发展的本质。图书馆发挥对教学、科研文献资源的保障功能,促进学术内、外环境之间的融会贯通,并对学术主体产生影响,是学术生态系统稳步发展的关键,也是高校图书馆促进自我发展的最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蒲春梅,刘玥伶.图书馆对高校学术生态的影响[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9):27—28.
[2] 刘玥伶,游强华,尹益民.论高校图书馆对高校学术生态的作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0,19(7):53—54.
[3] 戚业国,宋永刚.论大学的学术生态环境建设[J].江苏高教,2004(2):16—18.
[4] 文中晴,文彩霞,于睿.高等教育系统的无序局面及其协调——读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 2006(9):130—132.
[6] 刘贵华.论大学发展型学术生态模式[J].比较教育研究,2004,166(3):7—11.
[7] 彭玉池.从重点学科发展要求看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J].现代情报,2004,24(11):37—38.
[8] 杨移贻.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术生态[J].未来与发展,2000(6):55—58.
[9] 颜世伟.学术服务团队: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模式探索[J].现代情报,2010,30(2)62—64.
[10] 景海燕.网络学术资源组织—高校图书馆建设重点学科导航系统的思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27(5):38—40.
[11] 周薇,张燕.学术图书馆科研情报服务探索[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9,18(1):11—13.
[12] 马桂艳.论图书馆文献利用教育向信息能力教育的嬗变[J].情报探索,2010,158(12):127—128.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目 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差异及优势互补
学 号
院、 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
财务管理
指导教师 xxxx
职称/学历 本科
2011年09月22日
填 表 说 明
1、指导教师意见由指导教师填写;
2、开题小组意见由开题指导小组负责人填写;
3、其余由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填写.
4、此表供学院参考使用,各学院可根据各自学科专业的学术规范作适当调整.
论文(设计)题目 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差异及优势互补 学科分类(二级) 790.37
题目来源(a.教师拟题;b.学生自拟;c.教师科研课题;d.其他) c
本选题的依据:
1)说明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2)简述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和自己的见解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1、研究意义: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电算化会计逐步的将代替传统手工会计,而手工会计的发展历史悠久,有着较为成熟的思路与规范,而电算化会计则有许多的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该搞清楚电算化会计与传统会计的优势,差异,达到优势互补.
2、应用价值:
网络经济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使会计在网络经济时代面临着更加巨大的责任,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与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尖锐矛盾.那么如何使电算化会计更好的运用,并逐步代替传统会计,使得会计事业发展得更加简洁,完善,快速,那就是会计的电算化.
主要内容:
一、传统会计
(一) 传统会计的含义
(二) 当前传统会计的发展
1、发展速度慢
2、发展范围广
3、发展潜力小
二、电算化会计
(一) 电算化快的的含义
(二) 电算化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冲击及影响
(三) 电算化会计的未来发展
三、电算化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差异
四、电算化会计与传统会计的优缺点对比
五,电算化会计与传统会计的优势互补
主要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文献资料收集法、分析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案例分析法
实际操作法
研究进度计划:
2011.10.01到2011.11.05 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2011.11.06到2011.11.06开题报告答辩
2011.11.06到2011.12.30完成初稿
2012.01.01到2012.02完成修改初稿
2012.02到2012.03完成初稿
2012.03到2012.04定稿
2012.04到2012.05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资料:
[1] 秦荣生,卢春泉.审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于庆华.审计学与审计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按照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管理的有关规定,决定自2011年1月19日起组织2011年度课题申报工作。现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印发给你们,并将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研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促进教育科研向更高质量迈进,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教育科学事业,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二、申报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要着眼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国“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要点,以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建设中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同时注重推动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的创新,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增强科学预见性,着力推出代表国家水平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基础研究要力求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深刻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关注学理问题的研究,促进学科建设,形成精品力作;应用研究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解决教育政策和实践问题;开发研究要注重社会效益和使用价值。
三、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当于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申报青年课题者(包括课题组成员)年龄不得超过39岁(1972年3月31日之后出生)。不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须由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国家重大(重点)课题实行招标制度,申请人要求具备主持省部级相关教育科研课题的经历和良好信誉。申请人必须从事实际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课题申请•评审书》中所涉及的课题组参加者或推荐人须征得本人同意和亲笔签名方为有效,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四、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承担单位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雄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实力;设有科研管理的职能部门;能够提供开展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在以往的课题过程管理中认真负责,信用良好。凡课题按时完成率高且优秀率高的单位增额申报,按时完成率不高且合格率不高的单位限额申报,按时完成率低于60%且不合格率偏高以及管理不到位的单位不得申报。
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涉及13个学科,课题申请人根据《课题指南》所列示的研究领域进行选题论证。招标课题申请人填写《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重点)课题投标申请•评审书》(2011年版),届时等候通知到京参加现场答辩,不参加答辩视为放弃;其他课题申请人通过网络申报,填写《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录入系统》(2011年版,以下简称网络版)。申请人根据所报课题的性质依照《课题申请•评审书》(网络版)列出的学科分类代码填写相应学科,跨学科课题应根据主要研究内容按照“尽量靠近”原则,选定为主的学科进行申报。中小学和幼儿园系列课题申报基础教育学科,单列单评。
六、本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设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和青年专项课题,均有不同额度的经费资助。申请人要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参考资助标准,提出拟申请的资助额度,并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进行合理的经费预算。本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资助标准为20-25万元、一般课题资助标准为12-15万元,青年基金课题资助标准为10-12万元;教育部重点课题平均为3万元、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平均为2万元。申报招标课题和一般课题互不交叉,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和教育部级课题互不贯通,申请人只能从中选一。实际资助经费额度参照同级别课题经费资助标准,以最终评审结果为准。
七、《课题指南》中列示的招标课题名称即为研究题目,申请人不得自行命题、随意扩大和缩小研究范围,否则不予受理。一般课题申请人可参照《课题指南》所提出的研究领域,自拟课题名称,鼓励反映国家需要和国际趋势的前瞻性、创新性课题,不支持以编译著作、编写教材、编写丛书、编写工具书为直接目的课题研究。申请人要在《课题申请•评审书》封面上标明所申报课题属于《课题指南》所列示的研究领域或自选课题。在涉及西部教育问题研究时,优先考虑西部地区的课题申请人。
八、本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将实行限额申报,限额指标另行下达到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部直属高校和部内司局、直属单位,坚持标准,保障底线,鼓励先进。各地要参考教育科研生产力布局情况及历年申报情况,以及立项率、优秀率、不合格率、违规率等因素,科学合理分配指标,努力提高申报质量和层次。
九、本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要求在1-3年完成,最迟在5年内完成。决策性研究应在1年内完成,其他类型研究课题适当延长。研究期限自课题批准立项之日起计算,课题延期或调整人员须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课题研究成果须符合学术规范,体现创新,有所建树,着力形成代表作。不同课题研究成果数量、形式和质量分别要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最终成果要求出版专著,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上发表系列学术论文,并在学术界和实践领域产生重要的影响;教育部课题成果形式可选择著作或论文;所有课题最终研究成果均包括研究报告。不同课题成果具体要求参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结题细则》等。
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为国家财政支持的社会公益项目,资助在公共部门服务的教育科学工作者。为减少重复,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课题。在研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负责人不得再申报新课题。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负责人同年度不能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其他项目或其他国家科研项目,其课题组成员不能作为负责人以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课题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其他项目或其他国家科研项目。得到政府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其他部委办以及省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的课题负责人不得再次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不支持已有两个以上其他来源的在研项目的研究者再次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上述各类课题的结题均以结题证书注明的时间为准,并须提供结题证书复印件。
十一、申请人应如实填写申请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取消个人3年申报资格,如获准立项一律按撤项处理和通报批评,并追究申请人所在单位的管理责任。
十二、从2011年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申报课题全部实行同行专家网络初评和专家会议集中复评。初评采用活页匿名方式,活页论证字数不超过4000字,复评重点考察前期相关研究基础和研究能力。
十三、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实行信用管理制度。课题承担单位要履行承诺,保证信誉。获准立项的课题负责人在课题执行期间要遵守各项规定,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实行结题鉴定制度,鉴定等级予以公示。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为不合格或有不良信誉记录者,课题负责人3年内不得申请新课题。除涉及政治、国际关系、宗教、种族、民族、性别等敏感问题外,计划发表出版的成果必须以课题资助名义先发表出版后鉴定,违反规定视为自行终止相关资助协议。成果鉴定为优秀或社会影响良好的课题负责人,在申报新课题时享受优先政策。
十四、本年度招标课题通过课题投标、资格审查、会议评标的程序进行;其他课题通过课题申报、资格审查、网络初评、学科组会议复评的程序进行。课题评审坚持公平公正,凡申报课题的学科规划组专家须回避课题评审工作。课题评审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专家评审结果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定后公示,无异议后下达课题通知并拨付课题经费。
十五、课题申报单位、各省(区、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相应的教育科研主管机构)、教育部各司局、部直属高等学校和国家级教育科研机构要加强对本年度课题申报工作的宣传、组织、管理和指导,既要积极鼓励,又要严格把关,应依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和本通知的要求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认真审核申请人的资质和信誉、前期研究基础、课题组研究实力和支撑条件,签署明确意见,保证申请人所填写内容的真实性,确保课题申报工作的质量,并认真履行课题立项后的日常管理,帮助课题负责人按期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
十六、课题申报实行三级申报制度,申请人按照所在单位隶属关系,经所在单位审查盖章后,由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统一分别报送省(区、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相应的科研主管机构)、教育部各司局办公室、部直属高等学校科研处(社科处)和国家级教育科研机构科研管理部门,再由上述机构统一报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级科研管理部门不得收取任何申报评审费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不直接受理个人和基层单位申报。
十七、课题申报所需的各种材料(包括《2011年度课题指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投标申请•评审书》)均可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网址:onsgep.moe.省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单列学科栏目(网址:npopss-cn.省略)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网址:省略ier.省略)下载。申请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招标课题的申请人可通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录入系统进行填报,通过各自的管理系统按程序报送所在省级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直属高校科研处(社科处)。省(区、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相应的科研主管机构)、教育部各司局办公室、部直属高等学校科研处(社科处)和国家级教育科研机构科研管理部门将汇总后的电子版审核后通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管理系统上传至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报送纸质材料《课题申请•评审书》一式6份(原件1份,复印件5份)。课题申请书要求统一用计算机填写、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经所在单位审查盖章后,逐级报送相关科研管理部门,要确保电子申报数据和纸质申报数据的一致性,基本信息不得遗漏。
十八、本年度课题受理申报时间从2011年1月19日起至3月31日止。各省(区、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相应的科研主管机构)、教育部各司局办公室、部直属高等学校科研处(社科处)和国家级教育科研机构科研管理部门务必认真负责,做好本系统课题申报数据录入、打印报表和申请书汇总报送等工作,确保数据录入准确和报送材料完整,列出本系统课题申请书清单和各学科分类申报数量汇总统计表。于2011年3月31日前将审查合格的《课题申请•评审书》汇总后统一报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逾期不予受理。办公室咨询电话:010―62003305,62003307;邮政编码:100088;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
十九、本通知及所附《课题指南》将同时在教育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专门网站上,并在《中国教育报》等教育媒体申报公告,请有关部门及时将有关信息传达至各所属有关单位,供教育科学工作者选题申报时参考。国防军事教育课题申报评审工作由全军军事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负责另行组织。
教育科学作为教育事业和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改革发展和先进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组织实施《课题指南》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充分利用专业力量、发挥专家咨询作用问计、问政的体现,努力实现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具体体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机构和学校要给予充分重视,积极鼓励,大力支持,确保这项工作顺利开展。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基层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课题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努力提高申报质量,签署明确意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要认真对待,积极申报,以高质量的研究工作繁荣发展教育科学事业,为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供有力支持,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全国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指南
教育部办公厅
二零一一年一月十八日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指南
选题说明:课题指南旨在引领和团结广大教育科学工作者,围绕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大局,研究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回应国家需要和群众关切的教育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问题。重视以创新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加强基于证据的决策研究,强化以标准和模式 为主导的实践研究,体现教育科学研究的战略性、前瞻性,提高选题的针对性、实效性,形成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创意、经验、理论、制度、模式、标准,促进研究 成果转化,使教育研究为人所信、所思、所悟、所用。
……
(十)教育技术与传播研究
教育信息技术开发转化研究;电子教科书研究;师生信息素养研究;数字化资源共享及其权益保护机制研究;教育信息化使用效益研究;数字化校园网研究;学生数字化学习研究;农村智能学校研究;网络新技术对教学方式的影响研究;网络交互教学成效研究等。
[关键词]Web2.0 Lib2.0 渗透 互动 个性化
[分类号]G250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广泛运用,用户逐渐习惯于从网络获取信息资源,图书馆在学术交流环境中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为了应对网络的挑战,高校图书馆必须把服务渗透到学科用户之中,实现与用户的互动,并为用户开展个性化服务。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学科馆员深刻理解Lib2.0理念,把Lib2.0理念与学科服务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为学科服务的功能。
1 Lib2.0时代学科馆员的职责
高校图书馆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学科建设服务。“学科建设是指学科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一切必要的、可行的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图书文献资源作为学科建设的手段之一,必然要主动适应和满足学科建设的需要。
网络时代,Web2.0具有开放性与互动性以及信息的丰富性和服务的多样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已经渗透到用户信息获取之中。用户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式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信息内容更加生动、新颖、丰富;信息交流与碰撞,知识的创新无处不在。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科用户对信息获取和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学科馆员服务已经不适应网络时代的需求,因此,Lib2.0时代的学科馆员不仅需要懂得图书情报专业知识,更需要更新服务理念,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学会通过网络开展服务。
与传统学科馆员职能相比,Lib2.0要求在服务理念上强调运用Web2.0手段,更新服务理念;服务形式上渗透教学科研与用户,为学科建设服务;服务过程中强调与用户的互动,引导用户参与知识创造、体验知识服务;服务方式上注重以个性化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不同的高校对学科馆员有不同的要求。如“美国高校图书馆一般都设有学科馆员,学科馆员的职责十分明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沟通与交流;②调研学科资源需求与揭示资源导航;③指导与合作;④专业课程及服务项目的咨询与评价;⑤大型课题的文献综述及建议;⑥长期跟踪服务等。”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职责被鲜明地概括为“CRIO”,即Collectlon(c)――馆藏建设;Reference(R)――参考咨询;In-struction(I)――教学培训;Outreach(O)――院系联络。从国外学科馆员服务职能来看,更加注重与用户的交流、互动,并通过Web2.0手段来实现学科服务。
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学科馆员主要职责按照其服务实现的途径和方式可概括表述为:一是渗透:将服务渗透教学、嵌入科研、融入用户;二是互动:关注用户参与、用户表达、用户体验;三是个性化:利用Web2.0虚拟平台,对应用户个性化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成为学科信息作者与者、信息资源的管理者、虚拟交流的组织者等。
2 渗透是学科馆员实现服务的途径
渗透,就是指学科馆员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融入教学、科研和用户,围绕学科建设要求,提供信息和知识服务。渗透的本质就是融合,渗透的对象就是教学、科研与用户,渗透的目的是为学科建设和用户服务。
2.1 渗透教学
学科馆员要关注学科资源建设。根据学科建设需要和学科用户的使用情况,协助图书采编馆员选购适合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纸质文献(包括图书、期刊、工具书和报纸);试用和评价本学科的电子资源,提高资源配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资源和服务连接起来,如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提出学科服务要“广泛地宣传、推介、揭示已有的各种资源(各种数据库),服务系统(如网络参考咨询、跨库检索、集成期刊目录,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等)和信息工具(随易通、e划通、科技新闻聚合服务系统、文献管理软件印dnate等)”;同时,做到定期学科资源情况,为学科专业人员有效利用学科资源提供帮助。
学科馆员要参与学科教学活动。首先要作为图书馆学科代表深入教学活动之中,参与教学计划制订和教学研讨,掌握本学科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状况等教学动态;了解学科的历史与发展趋势,为用户提供最新的国内外教学研究动态和前沿信息;通过深入课堂、与教师交流,提供教学必要的信息资源,帮助教师和学生搞好教和学。如乐山师院图书馆要求学科馆员填写工作日志,整理参加教学活动的情况,包括学科培养方案、主要课程、学科专业教师情况、提供服务情况等内容,目的是促进学科馆员渗透教学之中,为教学服务。
学科馆员要注重提升用户信息能力。提升用户信息能力,有助于减轻学科馆员的工作量,因而,学科馆员要“授人以渔”,教会用户信息获取和利用的方法。只有将学科馆员的信息获取利用能力转化为用户的能力,学科服务才能实现,学科馆员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和价值。
2.2 嵌入科研
・掌握本学科科研动向。作为学科馆员,应通过向教师、学生了解科研课题和项目,作为制订工作目标的基础。经常参加本学科学术活动,如:学术研讨会、科研项目与课题评审会等,以科研合作伙伴的角色,甚至以课题组成员身份深入到科研一线,面向重点科研用户,主动与科研用户保持密切联系,了解用户需求。根据科研项目研究进展,提供信息资源,推动科研项目的实施和课题的顺利进行。
・学术动态信息。掌握学科动态是体现学科馆员服务能力和价值的标志。学科馆员要根据本学科科研需要,密切跟踪相关课题的学术研究动态与学术前沿,利用信息分析工具,对学科发展现状、比较研究和发展态势等经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并通过学术研究动态信息,给用户的科研指明方向。
总之,学科馆员嵌入科研工作,要做到:“在开题与项目申报时,提供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综述与研究进展信息;在课题进行中提供实验方案、数据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动态;在结题和论文撰写中提供比较研究、检索查新、投稿指南等;在新产品研发或申请专利中,提供市场竞争力分析;在项目进行时,提供有关评审报奖信息;在项目完成后,提供查新、引证分析等科研评价信息。”
2.3 融入用户
学科馆员应走近用户,与教师、科研人员结成合作伙伴,亲自参与到教学科研活动之中,在参与中准确把握教学科研活动信息需求的方向和特点,主动为他们的科研和教学活动提供相关的专业信息。学科馆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应由明确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转变为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双方相互融
合,成为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如美国康奈尔大学(CUL)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强调主动与师生联系,走出图书馆,很多学科服务的机会都是学科馆员主动争取来的,例如,与教授合作授课、参加院系会议、在系馆设立咨询台等。CUL不仅强调走进读者的物理空间,而且重视将图书馆服务渗透到读者的虚拟空间”。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说:“在某种文化史境中,思想与思想的接触往往明显地刺激了观察与创造性,没有相互接触,观念和经验将严格地属于个人,但通过交流,观念和经验就可以变成创新和发现。”因此,学科馆员要实现将服务渗透于学科建设,不能坐等用户提出要求,只有深入院系,走到用户身边,渗透教学、嵌入科研、融入用户并与用户互动,在互动中进行“创造和发现”,实现学科服务功能。
3 互动是学科馆员实现服务的重要特点
Web2.0技术的出现,使得用户的信息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用户参与并创造信息,不再仅仅是信息的索取者,更是信息的提供者,因此,互动是Lib2.0的显著特点。学科馆员应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引导用户参与、用户表达、用户体验,增强用户与学科馆员的互动性,提高学科服务的水平。
3.1 强化用户参与,提高学科服务水平
Lib2.0利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服务,其服务内容不仅仅是来自图书馆的纸质资源、数据库商资源或二次文献资源,而且还包括由网络提供的个人化、平民化、草根化信息。用户自主编辑或标引资源,体现了用户参与信息生产的主导地位。因此,网络时代是一个互动的时代,用户参与信息和知识创造是显著特点。
学科馆员应利用互动特点,加强与用户沟通,也可以说是营销服务。一方面,要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科用户推展图书馆资源。因为传统纸质文献和纸质文献数字化资源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靠的质量,是学科建设可靠的信息来源,对学科建设起着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科建设和用户需要对网络信息进行“过滤”,根据用户的要求对信息进行识别、组织和筛选,将有价值的信息推荐给用户。然而,学科馆员毕竟不是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对于学科前沿理论、学术动态掌握的水平是有限的,因此,学科馆员要善于与学科专家进行互动,从他们那里吸取学科知识的营养,提升自己的学术修养,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以期提高学科服务的水准。
3.2 关注用户体验,改善学科服务模式
“用户体验(Liser experience)指的是用户在操作或使用一件产品或一项服务时的所做、所想、所感,涉及到通过产品或服务提供给用户的理性价值和感性体验。”学科馆员要融入用户,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就应该关心用户,关注用户体验,不断调整服务策略。
学科馆员要关注用户体验的内容。用户体验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功能体验――描述个性化系统或信息资源“能否帮助用户完成任务”的属性,包括系统或信息资源可供用户获取和使用的“可用”以及对用户来说具有价值的“有用”;技术体验――描述个性化系统或信息资源“能否帮助用户高效率地完成任务”的属性,包括系统或信息资源能使用户快速完成任务的“省时”,对用户来说操作简单的“省力”和花费较少的“省钱”;美学体验――描述个性化系统或信息资源“能否使用户身心愉悦地完成任务”的属性,包括系统或信息资源能给用户带来视觉享受的“好看”和听觉享受的“好听”以及满足用户心理需求的“好感”。
良好的用户体验能促进不常利用图书馆的用户和潜在用户积极参与图书馆互动,拉近学科馆员与用户的心理距离,提高资源利用率。学科馆员在与用户资源服务的互动中,要注意引导用户参与知识创造,体验知识服务,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并根据用户体验效果进行服务策略和服务方式的调整。
4 个性化是学科馆员实现学科服务的手段
个性化是指用户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个人爱好、体验、兴趣、方式、行为习惯等。由于用户所具有的经验、知识、兴趣和爱好以及信息获取的日的不同,对于信息的需求也会有差异,因而,就需要学科馆员促供个性化服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就是针对用户的特定需求,主动地向用户提供经过集成的相对完整的信息集合或知识集合,或者说是根据网络用户的需求,定制相应的网页、信息资源,以达到服务的个性化”学科馆员要结合学科特点,进行用户需求分析,以个性化的方式,采用适当的个性化平台,开展好学科服务。
4.1 用户需求分析是个性化服务的前提
在网络环境下,不同类型的用户、不同地区的用户、不同文化的用户对服务有不同的要求,用户的个体特征及个体需求特征表现明显。因此,学科馆员开展个性化服务,要根据本学科特点,结合用户的个性化需要,提供知识化深层次的服务。
学科馆员掌握用户需求要注意“搜集用户的个人信息,生成用户个体特征描述,需要对用户的资料数据进行深入的统计与分析,找出不同用户兴趣所在,透视隐藏在这些数据之后的更重要的用户兴趣模式信息以及关于这些数据的整体特征的描述。从用户信息来看,它不仅包括用户的基本情况(如姓名、联系方式及电话等),还包括用户与图书馆的资源使用记录、用户的个人爱好等。这些信息是进行用户分析的重要基础,它能帮助学科馆员准确地分析和定位用户信息,了解用户需求,并据此为用户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服务策略。
4.2 个性化学科服务策略
根据高校学科建设的特点,个性化服务应实现普遍服务和重点服务相结合。
所谓普遍服务,就是指学科馆员要面向所有学科用户信息需求的共性而开展常规性的服务,如用户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动态、学科领域前沿动态等。普遍服务是对学科馆员服务的基本要求,其目的是通过普遍性的服务来提高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
重点服务是学科馆员针对学科学术团队或学科用户个体进行针对。搞好重点服务要注意面向教学骨干、重点课题组和学科带头人,提供学科或课题所需的信息情报,跟踪学科领域的前沿发展,对学科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和提炼,形成知识产品,为重点用户和课题研究者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
图书馆提供的个性化服务方式主要包括分类定制、界面定制、信息推送、信息检索帮助、个性空间等。近年来,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就是“一对一”的个别服务。例如浙江大学图书馆组织以咨询部老师为主的专家队伍,采取一一对应的服务方式,对读者提出的每一个个性化需求,都指定12位负责老师,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和交流,直到解决相关问题为止。强调针对性的个别服务不仅是Lib2.0时代对学科馆员的本质要求,而且通过个性化服务可以提升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层次,体现学科馆员服务的水平。
4.3 个性化服务实现途径
目前,Lib2.0从理论到实践都还在不断探索、不断发展,因此,学科馆员开展学科服务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展的服务理念。从研究文献来看,学科馆员开展个性化服务,主要是借助于Web2.0技术。成熟的网络虚拟平台包括:博客、播客、秀客、维客、信息聚合与推送、社会性网络、标签与民间分类、即时通讯等,其中常用的平台为RSS服务和QQ在线咨询。
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应根据学科建设和用户需要对网络信息进行“过滤”。利用RSS信息聚合功能按学科分类将学科的信息聚合起来,使相关信息有序化,便于用户有效利用。“RSS是一种基于XML的信息内容描述、和聚合技术,通过支持标准的RSS Feed(RSS信息源)格式实现信息内容的聚合和订阅”。如台湾大学图书馆开通的RSS资讯服务,则集馆内新闻与分类新到资料通告于一体。传统的定题服务(SDI)采用RSS后可以最大限度地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内容,用户一次订阅后,无需每天浏览图书馆主页,只需利用RSS阅读器即可看到最新的消息。
[关键词]高校 实验室 建设 存在问题 对策分析
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应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必须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大实践环节的资金投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和条件。
一、目前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几年来,大多数高校对本校的教学实验室进行了统一整合组建,但其基本框架还是没有摆脱系(或教研室)管实验室的格局,实验室建设中的种种问题依然存在,并直接影响和阻碍我院实验室建设与发展。
1.实验室建设缺少整体规划。在知识经济的新形势下,新专业不断增多,招生人数也不断扩大,各实验室之间不能整体协调,各自为政,设备利用率低,投资效益差,实验室功能小,实验室利用率极低。
2.实验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偏低。高校实验技术人员中普遍学历偏低,且许多人员所学专业不对口,往往缺乏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如不更新知识,则很难适应实验室工作的需要。无法进行实验项目的开发和创新。
3.实验技术人员的待遇不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津贴偏低。由于实验室工作强度相对较大,而且灵活性也较大,如果存在待遇偏低、考核不合理等现象,就很容易造成干与不干,干多干少都一样的情况,因此极易挫伤实验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二、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对策
高等院校是出人才出成果的基地,而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头。无论是过去或是现成,所有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无一不是从实验开始。
1.强化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提高实验教学水平,首先要解决好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隶属关系。实验教学已经不是理论教学的简单补充和验证,实际上,实验教学已经是科学技术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是科学成果的生产转化的雏形,是新产品诞生的基地。
2.加强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目前实验室承担全校的实验教学任务,以及部分对外服务任务。但这丝毫也没有改变过去实验室附属于各系(或教研室)的状态,实验室小而全、实验仪器设备重合购置、各自为政等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种关系理顺不好,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就不能彻底,这样就很难将《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的精神贯彻到底了。鉴于此,可以从以下三类实验室进行考虑:
(1)基础中心实验室:基础中心实验室应把各系负责的基础实验课统一管理起来,并从各系管理中分离出来,不受各系的约束,进行独立运作,独立开展基础课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任务。
(2)专业中心实验室:专业中心实验室以承担专业实验教学和学生课外开放实验为主要任务。该中心将实验项目内容以学科分类,形成学科实验链,寻找交叉点,形成学科实验群,以满足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创新能力和参与“挑战杯”等活动的要求。
(3)开放性实验室:开放性实验室以承担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性实验任务、接受学生开放性实验和对外开展服务的任务。
(4)以大型仪器为依托的测试中心实验室:建立大型仪器测试中心,实现资源共享,方便科研教学,开展对外业务活动,提高学校竞争力与知名度。
3.改善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及“粉笔+黑板”教学手段,因人制宜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例如:学生主体式教学法、教师主导式教学法、课堂讨论式教学法、角色置换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丰富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思考、操作和提高。
4.造就一支业务精、水平高,乐于奉献的实验技术队伍。首先,必须培养、选拔一个有学术造诣深、治学严谨、具有创新学术思想和攻关能力的学术带头人担任实验室主任。建立以学术带头人为主,集实验教学、科研、技术开发为一体,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带开发,反过来用科研、开发成果扩展教学实验,推进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二,要制订良好的政策激励机制,全面提高实验人员,特别是实验学术带头人的待遇,缩小从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人员之间的待遇差别,稳定实验教学人员,确保实验教学的质量,为培养创新人才做出贡献。
第三,打破实验教学人员和理论教学人员的界限[5],要鼓励双向交流,互换岗位,促进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整体提高。
第四,加强实验人员的培训、进修和学术交流,不断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适应新时期高校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要求。
第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队伍梯队,积极保住和引进高层次,高学历的人才加入实验队伍,进入实验室工作,从事实验教学。使实验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等更加合理。
5.统一协调,积极开展对外服务活动。根据当前的实际状况,社会各企业公司经常面临着各种测试、分析问题,需要高校给予解决。鉴于此,高校实验室应该组织起来,积极开展对外服务活动,一方面为社会各企业公司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加强与社会沟通,扩大交流,了解当前先进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可增加实验经费,更为重要的是可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志敏,李元高,黄可龙.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5(2):141-143.
[2]陈六平,毛宗万,石建新,等.“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21(s1):153-154.
[3]张文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25(1):1-4.
关键词 高中 学科带头人 教师培训 培训需求
自2010年起,国家组织实施“国培计划”,培训一批“种子”教师,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学科带头人能够在教学、科研上影响、引领、带动整个地域。他们的存在可以带动一个区或者一个市学科的发展,能够带动青年教师的成长。2014年,我们申报的对某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的“国培计划”项目通过教育部审批,并于去年下半年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集中培训和一个月的网络研修。我们对所有参培学员进行了“培训需求”前期调研,目的之一是提高培训针对性,增强培训效果,同时也是为了挖掘教师交流的抗阻原因,探寻消解策略。本研究主要针对参加培训的40名高中学科带头人,发放问卷40份,回收问卷4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40份,有效率100%。为深入了解参训学员的培训需求,培训期间随机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结束后,我们对参加培训的40名高中学科带头人的基本情况分析发现,63.3%的来自城市学校,16.7%来自农村学校,10%来自县或市教研室,6.7%来自教师进修学校,另有3.3%来自其他岗位。从被调查者参加培训经历看,所有老师都参加过多次培训,其中,43.3%的教师参加过省级培训,6.7%已经参加过全国级培训。被调查者的其他基本情况如下表。
二、培训现状分析
1.关于培训内容
基于当前专业发展,教师的困惑主要有:科研能力弱(46.7%)、学校平台低且支持力度不足(20%)、缺乏进取的动力(10%)、教学技能停滞不前(3.3%)、其他(13.3%)。所在单位地域不同,主要困惑也随之改变。农村学校教师的困惑以“学校平台低且支持力度不足”为主。访谈中,Y老师强调:“自己想发展但是缺乏一个平台。科研课题缺乏团队,缺乏资金,缺乏试验点。”城市学校教师的困惑以“科研能力弱”为主。来自农村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在访谈中抱怨学校提供发展平台有限的同时,更感叹农村学校教师自身发展意识淡薄,自己虽是学科带头人,但却无人可带,处于孤掌难鸣的尴尬局面。谈到教师交流时,所有城市教师都没有到农村学校的意愿,农村教师则不假思索地说,有机会我们当然也想到城市学校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解释为什么城乡教师交流困难重重。
调查发现,教师参加培训的目的多种多样,排名前三的:一是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二是作为一种自我完善与更新;三是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更新。为了评优评职称和服从上级安排等目的较少或几乎没有教师选择。目前高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最需要的知识,按教师需求程度依次排列为:教育科研方法(63.3%)、专业学科知识(13.3%)、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13.3%)、新课程标准的解读(3.3%)、其他(6.7%)。学科带头人急须培训的内容有:科研能力指导(60.6%)、教学智慧(21.2%)、师德研修(6.1%)、课标解读(3.1%)。另外,访谈中,S老师说:“我希望听到语文方面的本来的、学科专业的东西,还希望听到语文教学方面的,一个是汉语言文学的理论,也希望听到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总之,高中教师认为要把前沿理念培训、知识培训以及技能培训相结合。
对于以前参加过的培训活动,超过半数的教师认为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与教学工作结合不紧密,20.69%的教师认为培训计划过于“一刀切”,17.24%的教师认为培训单向灌输,忽视了学员的感受,3.45%的教师认为当前教师培训受金钱驱使,不顾质量,另有3.45%的教师认为还存在其他问题。针对目前培训过多、目的不明确,缺乏主题、缺乏前期调研的情况,开展有效的培训首先就要了解培训对象的需求。
2.关于培训组织
学科带头人在学员管理方面应采用的方式:小班制(30人以下)(86.7%)、大班制(3.3%)、不分班(6.7%)、分不分班都可(6.7%)。在培训的形式上,教师认为最适合于骨干教师培训的组织形式是:集中培训(53.1%)、专家个别指导(34.4%)、远程培训(6.25%)、校本培训(3.1%)。关于学段和学科分类方式上,超过半数的高中教师选择分学科集中培训。
在培训模式上,教师们认为最有效的途径是:观摩教学(听课、观课、议课)(37.5%)、名师引领(35%)、课题研究(15%)、上示范课(12.5%)。另外,高中教师都认为学科带头人培训适合采用“走进高校”的方式进行高级研修,除此之外,同时采用“影子教师”环节,如与本地中小学一线优秀导师互动开展教研活动。在有准备的情况下,90%的教师自愿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3.关于培训的师资与考核
在培训师资方面,被调查者最希望接受高校教育教学专家作为培训师资,其余依次是中小学学科带头人、教学研究人员、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师。高中教师认为担任学科带头人培训的授课教师最需要的素质是:对专业学科的前沿知识了解(61.1%)、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19.4%)、新课程理念(11.1%)、敬业精神(5.6%)、对教师的人文关怀(2.8%)。
对于高中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应该用什么方式进行考核评价时,教师们的选择依次是:根据培训课程完成相应的作业(26.7%)、提交经验论文(17%)、建立基于培训课堂表现的纪实档案(16.7%)、提交教育教学案例或现场说课(15%)、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在学科教学中运用能力的考核(10%)、对理论知识的检测(8.3%)、其他(1.7%)。
三、培训建议
基于上述调查结果,在进一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高中学科带头人培训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前期调研,关注参培教师需求
应该在学员来参加培训之前,进行广泛的前期调研,主要包括实地调研和网络调研。实地调研可以确保那些网络覆盖率低的地区的教师参与调研活动,而网络调研可以使那些没有参加实地调研的教师也能在网上参与调研活动。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准参训教师的培训需求,设置相应的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这样才能确保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2.开发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从上面的调查发现,参培的各科高中教师不仅有颇丰的科研成果,教学上也已经是经验丰富的骨干,他们最希望解决的困惑和问题:一是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二是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更新;三是自我完善与发展。因此,在培训的目标设置和内容选择上要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学科带头人的培训,不仅要安排通识性的学科讲座,例如老师怎么写科研论文、老师如何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基础教育若干证明问题、师德方面案例教育等等,同时,要增加各学科前沿知识,分科分学段进行培训。
3.灵活培训形式,鼓励学员积极参与
培训学员组织上,最好是分学科分学段小班制有针对性地进行骨干教师培训。在培训的方式上,注重几个方面相结合:一是集中培训与专家个别指导相结合。发挥专家教授的引领作用,帮助学员更新观念、丰富理论、指点迷津、增长见识。二是观摩教学、名师引领、课题研究、上示范课相结合。除了大学里教授的指导,也要到当地中小学进行参观与一线特级教师进行经验交流。三是在网络平台上与线下交流相结合。例如,学员以心得体会、培训简报等形式将自己的感悟时刻上传到网络与学员共享、与专家探讨,实现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相结合。以多种方式鼓励学员积极参与,从听众、配角转变为合作者、主角,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针对农村学校教师发展平台弱、教师提升意识淡薄的现象,要对农村学校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有实效性的教师培训。我们认为,仅仅依靠教师外出培训和进修学习很难对教师的专业提升提供有效保障。农村学校在走出去的同时,也可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榜样示范和纽带作用,聘请高校或一线教学名师来校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同时,可基于学校实际开展校本教研。研究表明,校本教研是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上述活动,增强农村学校教研氛围,提高农村学校的吸引力,这或许也是破解城乡教师交流难题的一剂良药。
4.强化培训师资,确保培训效果
培训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培训效果,应该多方选聘师资,组建专家团队,建立专兼结合、动态更新的专业培训师资队伍。既要有高水平的教育教学专家教授,也要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优秀名师,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研究人员等。培训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对专业学科前沿知识有深入的了解,而且要理论联系实际,以学员的困惑和问题为中心,通过案例讲解等方法,使得讲课受到教师的欢迎。
――――――――
参考文献
[l] 方彬.国培计划――参训幼儿教师培训需求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2] 刘加霞.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培训需求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3(6).
[3] 任春亮.江西省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需求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5).
[4] 张雪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培训――农村教师培训需求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5] 颜钰梅.宜宾市中学教师培训需求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08.
[论文摘要]“科学商店”对社会而言是科学和社会的联系纽带,是新的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输出口,是生机勃勃、富有创新活力的科学普及力量。对大学而言是联系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纽带;是学生研究和实践的平台;是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途径。21世纪世界经济是以知识经济为主体,以知识创新、方法创新、应用创新为灵魂的时代。文章拟通过研究“科学商店”的特点和其创新人才培养所扮演的角色与定位,更好地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科学商店 创新人才 角色
“科学商店” SCIENCE SHOPS在中国是全新事物,是植根社区,开展科学普及与身边科学研究的公益性组织;是连接大学和社会的桥梁,也是科学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其模式运行方式和类型都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大学有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的三大基本功能。大学做科研开发出成果,这是一种“显服务”,为社会的“今天”发展服务;大学同样也要为社会“明天”服务,这就是要提高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这是一种“潜服务”;大学更要为社会的“后天”着想,这就是培养创新人才。本文旨在分析科学商店的发展特点并结合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研究“科学商店”在其培养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助推作用。
一、“科学商店”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1.科学商店的发展历程。科学商店,取名“商店”,并不是买卖意义上“商店”的概念,是一种植根于社区,主要由大学支持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科学商店首创于上世纪70年代早期荷兰的学生运动。当时,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和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学生在大学教师的支持下,组织起来帮助非营利客户解决有关科学问题,慢慢在社区建立这种组织。受荷兰经验的影响,在欧洲的不少国家两次掀起了建立科学商店以及其他类似机构的。第一次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第二次是在20世纪90年代。如今,科学商店已扩展到十多个国家,成为一种植根于当地社区,服务于当地民众的普遍形式。2006年,上海诞生国内首个“科学商店”,这一创意来自欧盟的计划在我国得到首次实践。现已走过近5年,12所上海高校建立“科学商店”,九十多家科学商店服务部在各大街道、居委会、中小企业等利用本校的学科优势开展贴近生活、贴近民生、促进技术进步的贴心公益服务,取得了非常好的口碑与影响力。
2.科学商店的特点分析。第一,科学商店“店员”的主体是高校大学生。面向社区传播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大学生和社区居民科学素质。同时大学生在社区与企业服务中寻求研究课题的切入口,研究成果反哺于社区与企业服务。第二,科学商店服务主体面向社区和中小企业。不以营利为目的,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开展贴心服务,根据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人员不足而又需技术创新的需求开展成本服务。第三,科学商店运作机制与方式无定制。科学商店遍布全球多个城市,由于各国国情与文化不一样,因而其机制与形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类型及运作方式并无定制。上海科学商店有的落脚在宣传部,有的在教务处,有的在团委,体制机制完全不一样,只求效果不过于追求形式。第四,科学商店的商品是科技创新成果,服务研究学科多元化,但注重应用型综合学科。商店中陈列的不是一般商品,而是大学科技成果及服务项目。科学商店的研究服务项目面向社区需要,范围很广,涉及的学科既有自然科学和技术,又有人文社会科学,如社会学、心理学、卫生保健、法律,环境、信息技术、艺术、商业和当地历史研究、农业等,科学商店所开展的研究内容通常打破了传统学术的学科分类,更多的是针对社区需要的应用型交叉或综合学科。第五,科学商店的目的是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造福社会。学生通过服务培养研究创新能力并服务于社会。街道社区为科学商店提供无偿的优质资源,共同提升居民科学素养。无论是对学校、对大学生、对街道社区企业、对政府来说都是双赢的。
二、“科学商店”在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角色与定位
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院校是培养“现场工程师”的摇篮,其不以基础研究为重点,而是特别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刻苦实干精神、特别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特别注重学生有效沟通与交流能力的培养。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更应突破学时有限的课堂教学,打通一课与二课渠道,针对性地借助社会资源,可以依托贴近基层与中小企业的科学商店,培养融入基层一线、脚踏实地的精神,培养敢于突破技术应用瓶颈、勇于创新精神。
1.科学商店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创新意识的源泉。创新人才的成长要有能启发思考的培养模式。爱因斯坦在《物理学进化》一书中强调:“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这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一般地提出问题,还不能表明科研课题的形成,只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即以往实践和认识没有解决过的问题才能构成一个课题。发现新课题不只是着眼于新奇,更多的在于善于发现我们身边平常、简单却带有普遍典型意义的课题和问题。“科学商店”正是为广大学生提出身边问题提供了平台,把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作为重要任务,这是原始创新的直接动力,鼓励学生在社区或工业园区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多角度思考问题,积极主动获取信息。对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通过辨析、讨论,让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想办法解决问题。
2.科学商店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创新知识的传播站。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爱好,属非智力因素,必须在平等的、新型的关系中培育。在社区,学生与居民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学生的思想、意见、情感、体验、意志、愿望以及他们的行为方式都被得到尊重。平等交流,共同学习,和谐的服务关系,更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服务热情,学生时时要把握住居民最关心的问题,把最新的科学知识以通俗的语言进行科学普及,科学商店成为广泛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群众科学素养的传播站。
3.科学商店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创新实践的无偿实验基地。传统教育是以教室为主要教学载体。对学校以外的事物,我们很少接触,它通常只能培养学生一些基础的能力,包括阅读、计算、分析、判断能力,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学校获得的这点基础知识,不能适应新经济的要求。因此,学会如何寻找并掌握社会所需要的新知识,显得格外重要。
无论是研究过程中还是创意点子的实验,各街道社区都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科学商店正是学生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实验基地。如果教师带领学生以问题或某个项目为导向走向科学商店平台,将真正改变“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由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转变,由学生被动接受式向探究式转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与兴趣点将被充分提升,使学生真正在科学实践中锻炼创新思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转贴于
4.科学商店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创新成果的竞技舞台。科学商店一方面在“校区、园区、社区”三区大平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上海高校通过科学商店争取社会资源支持也取得实际的效果。另一方面,学生们之所以非常积极参与科学商店,除了提高综合能力,还可以获得课题研究项目的资助,出一些创新成果。学生科学研究项目不但可以在科学商店竞技展示,而且把自己的创新成果服务社区,形成良性竞争的研究氛围。部分技术应用型本科生凭其突出的科学商店研究服务成果而获得了落沪的资格。
5.科学商店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全面发展的服务平台。创新人才除了要勇于追求真理,有科学的态度、方法和批判精神,富有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外,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品质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为了既定目标能锲而不舍,遇到挫折不退却,牺牲个人利益也在所不惜。在这个多变的新时代,人们遭受挫折的概率将远远高于传统社会。我们必须正视时展的特点,适应时代要求,做好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心理准备。科学商店不仅对于人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领导才能、人际关系、团队精神与综合运用能力等给予很大的锻炼平台,更为培养学生具备创新人才的品质提供锻炼机会,让学生对把自己、他人、家庭的爱进而扩展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大爱,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三、建议思考
1.进一步加强科学商店的宣传及推广。首先,科学商店的理念在中国还是一种新生事物,由于各高校运行机制体制不一样,重视程度不一,还没有引起广大高校普遍重视;其次,科学商店所涉及服务对象也没有完全认识科学商店的作用,这就需要加强多元参与者的互动与交流,加强对科学商店理念的推广,让老百姓与中小企业真正得到实惠,让更广泛学生在服务社区中走向社会中真正寻找到与自己发展的差距而得到提升。由于国情不一样,对科学商店本身也要加强宣传。
2.科学商店平台融入于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100名院士的传记启示我们,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有三大要素:一是创新人才的成长要有能激励志气的培养模式。要有大成,必须有大志。二是创新人才的成长要有能激发兴趣的培养模式。兴趣作为一种特定的认识倾向、指向,缘于好奇心和探究的需要,学校教育一定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三是“问题意识”强,善于分析问题。科学商店的“店员”是学生,学生是科学商店的主体。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离不开为了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如何让更多学生参与科学商店的项目研究,需要经费、指导教师等方面的支持。只有纳入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整体方案中,才有可能让更多学生有公平机会争取得到实践。
>> 高校图书馆如何拓宽期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渠道 高校图书馆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利用 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研究 基于图书馆参与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研究 论新时期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基于图书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 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整合策略分析 新世纪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利用 浅谈高校图书馆过刊资源的开发利用 我国高校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中学数字图书馆英语学习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现代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网融合”与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融合利用 分析高校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利用的对策 浅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整合 浅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宣传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谈高校图书馆报纸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谈高校图书馆报纸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李亚娟")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报纸是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介之一,是一种重要的文献信息源,也是人们在现代生活中获得情报的一种最普及、最广泛的知识载体。本文论述了报纸作为实用信息源的重要性,并对高校图书馆充分开发利用报纸信息资源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 【关键词】报纸 信息源 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2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1-0143-02
报纸具有出版快、新闻性强、内容新颖真实、发行量和信息量大的特点。因此,报纸信息已成为人们了解市场、科学决策、拓宽思路、开发产品、开发新技术的一个重要工具来源,也使它成为图书馆一种重要的文献类型。当前高校图书馆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应首先保证报纸、期刊的订购数量。
近年来,全国不少高校图书馆已开始重视报纸信息的开发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各馆报纸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处于规模小、层次低、“销路”面不广、开发利用率低等状况。究其原因在于目前高校师生的信息意识不强,教学科研活动中信息的意义尚未被充分认识,除教师、学生对从报纸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尚不习惯因而未予以重视外,而图书馆报纸资源开发工作存在的问题,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本文就如何开发利用高校图书馆报纸信息资源进行了分析。
一 要建立严格的报纸订购、管理、收集制度
高校图书馆订购报纸要根据各专业师生、教学科研队伍的信息需求,有选择地订购。在保证全国性、地方性的主要报纸体系完整的基础上,重点订购一些学术性、思想性、权威性、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报纸;适时订购一些反映时展的交叉学科、综合学科、新兴学科的专业报纸;适当订购一些富有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晚报、周报、文摘报,力争做到以较少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用户的需求。对所订报纸要加强管理,在阅览中不能缺少一张一页,阅后按月妥善保管,年终装订成册以备阅读。在报刊栏目中公共阅读的报纸,要及时更换,精心收集、整理,再作剪报利用。
二 要做好报纸的导读工作
高校图书馆数量最大的读者群是学生。图书馆要充分发挥报纸有关时事政策的教育功能,要精心组织报纸的阅览和导读工作。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对于图书馆中的报纸的导读也是颇具挑战性的。
1.做好准备工作
准备环节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1)前期调研使导读更具针对性。从读者中获得的意见才是最有效的,这样可以在安排报纸的位置时更加符合大众的口味,使大部分人能最快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2)检索体系的完善,是针对报纸的信息量而言的,报纸的种类和期数数量庞大,所以一定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归类。(3)报纸的标架,是针对读者在进行上述的检索工作之后,在找所需资料的过程时设立的,标架醒目、准确可以大大缩短找资料的时间。(4)构建好的阅读环境和加强宣传方面,主要是构建好的图书馆环境之后,读者才更加有兴趣进行阅读,有良好的阅读情绪,阅读的效率会得到显著提升。
2.做好专业的辅导工作
图书馆将报纸放置在阅览室,开架阅览,但很多读者并不能及时地找到所需要的资料。因此,图书馆要加大辅导力度。首先,高校图书馆开设检索课程,有针对性地定期开设公开课,进行简单的文献检索相关知识的培训。这样,对于读者快速找到需要的报纸资源很有帮助。其次,一些读者对于资料库的结构布局不是很清楚,图书馆一定要在各个资料库设立咨询点,针对读者提出的问题耐心地解答,也可以进行示范,使读者下一次可以很快实现信息检索。再次,在进行检索之后,读者会去相对应的资料室索取所需要的报纸,这时馆员需要让读者了解刊号和分类号的关系,帮助读者快速索取文献。
报纸的剪报是报纸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报纸的信息量日益增大,而读者需要的信息往往会分散在不同的报纸、不同时间和版面上,这就需要将报纸上的有关文章加以选择及时剪贴,分门别类地向读者用户提供。因此,报纸的剪辑过程是信息加工再创造过程。
1.依靠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和丰富的报纸来源渠道
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依靠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和丰富的报纸来源渠道,来进行知识信息、科技动态的深入揭示,及时有目的、有重点地加以编辑,将剪报编制成信息资源,使原来报纸上分散、零乱、静止、低质的信息变成有序、集中、高质、传递的新型信息资源,以新的形式、新的面目呈现在读者用户的面前,这不仅能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同时也进一步补充和丰富了馆藏建设,成为图书馆新的文献信息资源。
2.根据教学科研的需要选择急需的资料
高校图书馆应有专人从事剪报工作。高校图书馆的剪报要根据教学科研的需要,选择急需的资料,编制成专题信息剪报,使之成为内容新颖丰富、综合性强、专业性突出、主题集中的信息产品。剪辑的报纸应该有统一的规格,标明资料的出处。同一专题的资料分册装订、登记、编目,以便查阅和保存。要坚持经常创造性地制作专题剪报,选择、有特色的专题剪报上互联网,主动为读者提供服务,也可按照读者用户需要提供专题剪报服务。
3.按专题类目选择信息内容
高校图书馆可以按专题类目选择信息内容,筛选出有实用价值的信息,标明出处、时间,进行剪裁、归类整理和粘贴,并及时将加工好的剪报信息资料以专栏形式向读者展出,以保证信息资料的及时性。高校图书馆要定期设计剪报信息窗。定期设计剪报信息窗是为读者提供最新、最专业、最实用信息资料的一种服务方式。它具有形式直观、内容集中的特点,还能够让读者通过剪报一目了然地掌握信息内容。剪报信息窗口要按一定的时间,一定的专题内容设计,要详尽,可读性要强,对不同层次的读者提供不同内容的信息资源。剪报资料服务不仅能节省读者查阅同类信息资料所需要的时间,同时也提高了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四 要开发利用互联网上的报纸资源
当前互联网上的报纸信息发展迅速。互联网上的报纸信息可以随意放大或缩小显示。对有版权限制的资料经付费后可以打印、下载。利用互联网上图书馆的功能,可以把一些新旧报纸重要内容下载到本馆的电脑里,以供读者随时浏览、使用。
1.建立电子报纸网址导航,为读者提供便利
利用网络提供的免费报纸资源是加强虚拟馆藏建设,弥补馆藏不足的较好方法。凭借网络平台,搜集、整理电子报纸网址,并且进行有序的链接,可以按照专业报纸、地方类报纸、综合类报纸等进行分类。在专业报纸中再按学科分类,在地方报纸中再按地域分类,形成电子报纸网址导航,利用网络技术传送到图书馆主页,为读者提供直观、快捷的信息资源。
2.开发利用可回溯检索的馆藏电子报纸
报纸信息进入互联网后,读者很容易看到全球各地的报纸,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在多数报纸网站中查询到以往报纸的信息内容,为读者提供回溯式检索服务。多数专业报纸网站都提供了旧报查询服务,大多数专业报纸网站都具备了信息检索功能,而且可以提供全文检索。由于电子专业报纸的检索角度多、查询方便,高校图书馆如果能够按照学校的专业设置、教授的研究方向、教师的科研课题开发专业报纸信息资源,那么,既能利用免费的网络资源,又能节省高校图书馆的采购经费,也能为教学与科研提供前沿的科技信息资源。
3.引进时效性较强的网络报纸检索工具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存储与媒体内容的多样化发展,使人们对检索工具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无论是信息工作者还是信息用户都无不渴望时效性强、功能齐全的检索工具的开发和引进。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储备信息资源的同时,还肩负着引进或开发检索工具的重任。高校图书馆应重点引进报道及时、更新周期快、信息量大的专业网络报刊检索工具,购买网络报纸数据库的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