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心理缺失的表现范文

心理缺失的表现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心理缺失的表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心理缺失的表现

篇1

我们在办学工作中采取的新举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教育规划纲要》及学校实际确立发展目标

我们依据《教育规划纲要》,结合学校客观实际确立学校的发展目标,并以此指导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以共同的价值取向凝聚人心、激励大家向新的发展目标奋进。

我校位于吉林省通榆县城乡结合部,是相对贫困落后地区,以往办学条件落后,生源素质较差,学校对师生的吸引力不强,部分教师、学生有离开学校,重新择校的想法。面对这一窘境,我们在认真学习《教育规划纲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改革创新,精于管理,追求卓越”新的办学指导思想,确立了努力追求“优美的育人环境,优良的教学秩序,优秀的教师群体,优质的办学成果”的新的办学目标,积极培育“文明进步,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我们把“抢先一步”的机遇意识,“精细到位”的细节意识,“日事日毕”的效率意识,“追求卓越”的精品意识,“路在人走、业在人创、事在人为”的创业意识等优秀的管理文化结合到学校管理之中,转化为学校重要的文化资产,在全校师生中建立起强大的精神磁场。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为贯彻落实“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我们根据学校现有的发展水平又进一步提出“把明德小学办成教学环境幽雅、教育设施先进、教师队伍优秀、教育质量上乘、教育科研领先、教育特色鲜明的研究型、服务型、精品型、创新型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国内交流能力的现代小学”的办学目标,进一步确立了“以人为本、育人至上、求实创新、着眼未来”的办学思想。以此,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实现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跨越。

二、完善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转,离不开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的约束引导。我们依法完善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明确设定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的岗位职责。始终坚持抓教学质量管理不动摇,制定并严格实施《课堂教学常规与考核》、《教师备课规范化要求与考核》、《学生作业书写与教师批改要求》、《教研组考核评价办法》、《教师教学忌语》等教学管理制度。这一系列工作规范,切实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许多内容是《教师法》条款的具体化。我们把学习贯彻《规范》与学典型、树典型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全校教师有作为的教育实践。我们根据教师的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向“山区人民的好教师马宪华”、“舍身救学生的英雄教师殷雪梅”、“‘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一人撑起瑶家小学的盘振玉”等先进教师学习活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学习事迹谈体会,重在思想发动;登台演讲谈心声,重在营造氛围;总结交流谈经验,重在落实行动。通过学习交流实践,全校教师的思想认识得到升华,工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三、实施科学民主管理,激励教职工努力奉献、创新争优

教师是实行依法治校真正意义上的管理者和实施者。我们提出“学校是大家的,事业是共同的,主意大家出,意见大家拿,事情大家做”,推进民主管理。学校制定发展目标,规划发展远景,拟定重要制度,做出重大决策等,都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我们把那些有思想、有方法、有创新、可操作的建议命名为“金点子”并给予相关人员一定奖励,体现出对教职工参与谋划学校发展的尊重和认可。我们在办学治校过程中,始终坚持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学校重大事务、资金使用以及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全部公开。这样做的结果,既满足了师生参与学校管理与决策的要求,也由此引发教师强烈的创新意识、奉献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我们坚持了“学校要管人,管人要管心,管心要知心,知心要关心”的领导班子服务理念。当教职工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或困难时,领导班子出面安慰鼓励,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寻思路找方法积极应对;当教职工情绪低落、状态不佳时,领导班子与其促膝谈心,帮助他们重拾信心、振奋精神;当教职工取得工作成绩时,领导班子给予赞扬,鼓励他们向更高目标迈进;当教职工有好的思路和想法时,领导班子引导他们说出来、写出来,创造更多的展示机会。

我们还实行了“高站位决策、低重心运行、近距离服务”的管理模式。班子成员每天至少和一名教师进行一次交流,至少发现教师一处工作亮点;每周至少参加一次教研活动,至少分别听评两个年级的一节课,在每周五的班子例会上详细汇报。营造了领导班子与教职工相互尊重、分享、关注、信任的工作氛围,激发了教职工自我发展的良好愿望。

篇2

第一,对事业要有良心。校长,虽然称不上什么“官”,但是却肩负着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校园就是校长的阵地,一位校长守住了这块阵地,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把校园打造成了一个精神的高地、一个知识的殿堂、一个美好的家园,那么,也就实现了人生的最大价值。校长是职位、是荣誉、更是责任,因此,我们每一位校长都要珍惜自己的职位,珍惜自己的事业,珍惜自己的荣誉;要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老师,对得起广大人民群众;要发自内心敬业,勤勤恳恳工作,凭良心做事,全心全意地做教育;要时时刻刻注意自身的形象,为学生、教师做出杰出的榜样。学生看老师,老师看校长,校长看局长,局长的形象不属于自己,而属于整个桥教育;同样,校长的形象也不仅代表校长自身,更代表整个学校。我们每一位校长,都要像珍惜家人、珍惜自己生命一样,珍惜来之不易的职位,珍惜自己崇高而神圣的事业。要常怀感恩之心,不愧对祖国与人民的重托,不愧对自己的良心。

第二,对同志要有爱心。我们的学校负责人,一定要关心部下,带好同志。普通教师需要校长的关心爱护。我们很多教师工作很辛苦,生活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是他们工作却很努力,不怕困难,不怕吃苦,不怕受累。校长关爱他们,是对他们成绩的肯定,是对他们情感的激励,是对他们价值的尊重。校长关爱教师,不仅仅是对教师本人好,而且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关心教师,教师才会支持校长的工作,才会支持学校的教育事业,才会心甘情愿地想干事,才会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每个人都要生活,都有老人和孩子,校长关心教师一点点,教师就会记住校长一辈子。学校的管理错综复杂,要将各种关系捋顺,要将潜在的问题处理好,要将各类矛盾处理掉,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爱心。对于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对于学校中的每一位教师,当你想不通的时候,都要用爱心去面对、去包容,去理解。爱能应对一切,有了爱心,你就会把这个世界看得很透,就会对名与利看得很淡,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和谐,变得美好。人要达到这个境界,需要自身的修炼,校长要主动提高自身素质,锤炼自己的爱心与包容之心。晚清重臣曾说过:“为官者要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在他的手下,全国各地数千精英,为其出谋划策,积极效力,也成就了李鸿章、左宗棠等一代名臣,原因就在于的包容力,在于他对下属的耐心,对下属的宽容,对下属的理解,对下属的信任,对下属的关心,对下属的爱护,可以说是我们校长学习的榜样。

第三,对自己要有狠心。校长对教师要有爱心,对自己则要有狠心。所谓狠心,一是要肯吃苦,校长勇于吃苦,是对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对教师的无声引领,是对教师的有效激励。校长吃得了苦,才有资格让教师吃苦,才能带动别人吃苦,才能集团队的力量,融集体的智慧,凝心聚力,共谋学校发展。二是要甘于清贫。教育是神圣的职业,也是清贫的职业。校长是学校的引领者,应当有立志成长为教育家的理想与决心。因而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要执著于清灯黄卷,坐得了冷板凳,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丰富自己。三是要严格自律,管住自己的口,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心。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吃的不吃,不该要的不要。校长只有时刻约束自己、限制自己、要求自己,才能保证自己光明磊落,才能保证自己清正廉洁,才能保证今后不出事。所以对自己的狠心,亦是对自己的爱护,是珍惜事业、珍惜自己的重要内涵。

二、以新思维开创新局面

第一,要真正以人为本。教育的本质是管理人、解脱人、塑造人、影响人,因而需要以人为本。教师与医生不一样,教育与治病也有着本质的区别,病人出现了毛病,医生对症下药,一针见效。而教育却是慢工夫,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有半点形式主义。每一个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的精神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意识、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精神世界。教师的教育只能是潜移默化的渗透与影响,而不能硬性地灌输与压制。教师要想改变学生,引领学生积极向上,就需要对学生实施无声的影响,教师经常性的影响,也许就可能由量变到质变,让学生产生根本性的转变。“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教师眼中要有学生,要关注学生,了解学生,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我们有的教师,课堂上滔滔不绝,只顾自己的讲授,而不顾学生的学习,甚至有的学生课上睡大觉也不理睬。还有的教师,课堂上要求学生身子直挺,注意听讲,却不讲究授课的艺术,没有关注学生愿不愿意听,听得有没有兴趣,完全无视学生的学,而只顾自己的讲。这些现象,正是教师没有践行“以人为本”的体现,也是教师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20多年前我在师范学校教书之时,学生们都喜欢听我的物理课,就像喜欢体育课一般,下午两点钟,学生都早早地到教室等候。原因就在于我善于体察学生,肯于关注学生,时刻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愿望摆在第一位。为了能让自己的课吸引学生,上课的前一晚,我都会付出极大的努力,广泛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如,上牛顿第一定律之时,我会将牛顿的生平、简历、故事,甚至牛顿一辈子为什么没有结婚这样的趣闻强制自己牢记。之所以做这些,就是要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上的旁征博引,让学生想听、愿听、肯听,而且下课后还会主动拓展学习。我这个教师的作用,就是给学生一个引线,将学生带进自主学习的园地。与其说我教学成功,倒不如说我将学生摆在了第一位,真正地做到了“以生为本”,我们的学校管理者,我们的普通教师,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如此,才能将课程改革深入推进,才能将素质教育目标有效落实。

第二,要强化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很重要,它代表着一种气势,一种境界,一种上进心。如果校长能够将教师团结起来,齐心聚力,那么我们的教育工作则无往而不胜,而这样的校长也是最潇洒、最高超、最智慧的。强化团队精神首先要充分认识每一位员工的重要性。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学校管理者要正视学校的每一位员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虽然他们不可能尽善尽美,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他们终究有自己的优点,有自己的优势。校长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势,发现他们的能力,发掘他们的潜力,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包容他们的缺点与不足。其次,强化团队精神要用好人,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潜能。最后,强化团队精神要放好权,校长要不惜权,敢放权,相信下属,相信中层班子,相信普通教师,宏观调控、整体把握,而非事无巨细、样样过问。校长只有肯放权,才能激励团队精神,调动团队每一个人积极主动工作,才能集中团队

智慧,实现学校工作的全面突破。

第三,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体现了学校的内涵与生命。2010年我到美国考察,参观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四所世界级顶尖名校,深深地感受到了校园文化的深厚魅力。在哈佛大学,我没有看到气派的门楼,没有看到硕大的校牌,更没有看到漫天的标语。校园是开放式的,通过狭长的小道都可进入,没有正门,也没有门卫岗哨。但是当步入校园的那一刻,一种历史的积淀、文化的气息、优雅的气质随即包围了我。校园很安静,每一位学生举止也很文明,特别是图书馆,无论是本校的学生,还是社区的居民都在静静地看书,学校不但是学生学习的地方,而且成了社区居民精神的高地。这就是校园文化的魅力所在,自然而不造作,博大而不浮躁,深厚而不肤浅,以无形之状,与学校的生命融为一体。相比我们的一些校园,提及校园文化,就是悬挂标语,高呼口号,不乏形式主义,也不乏急功近利。有些学校,门卫岗哨,戒备森严,步入其中,感受到的只是压抑而非快乐,这样的校园何谈文化?因而,对于校园文化,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要站在更高的视域、更深的层次、更远的规划上,思考校园的文化建设,将校园文化建设向深度、高度、厚度推进。

三、以新目标寻求新突破

人生苦短,精华部分就那么一点点,因而我们要用有限的时光、有限的权力做最好的事、最实在的事、最有价值的事。目标是方向、是引领、是动力、也是干好工作与事业的基础性保障。我们校长,要在有限的职业生涯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就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以新目标寻求工作与事业的新突破。

第一,目标要切合实际。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与层次之上。因此,目标的设定也要因校而异,紧密地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校园硬性条件、外部环境、师资力量、发展潜力等多方因素考虑,力求适合校情,适当超前,经过努力能够实现。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发展目标,只能是空想,对工作无益,也不能起到促进工作的作用。

篇3

关键词:心理安全感;初中生;心理健康;安全感缺失

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心理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可见安全感是来自一方的表现带给另一方的感受。是否能产生安全感来自多方面的因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

近年来,影响人们社会安全感的因素和社会事件越来越多,导致了人们社会安全感的缺失,初中生处于一个特殊的青春期阶段,同样也存在社会安全感的担忧。在现实面前,不少初中生会因思想准备的不足而感到茫然失措,可能会导致行为上的错位、无序,甚至盲目、冲动、犯错。作为教育者,我就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缺失的原因做了一些探究,以期引起教师对初中生心理、生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和思考。

一、对新环境适应不良

孩子在初中阶段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期,对于他们来说,中学和小学显然不同,他们需要对新环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初中的学习远不像小学那样把作业做完了就可以,而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自主学习上。同时初中不像小学那样,老师会经常跟随自己,时时事事提点自己,很多时候在学习和习惯的养成上还是要靠自己的自觉性。此外,出现在自己身边的“不良学生”和徘徊在学校附近的社会青年多了,经常会对他们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有些学生甚至因为跟不上学习而放弃学习,纪律散漫,经常旷课,整天通宵玩游戏、聊天,寻求心灵的安慰。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甚至觉得这样读书不过是消磨时间。因此,他们常常陷入茫然不知所措的苦恼中,表现得无心向学。

二、对青春期发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感到不适

身高、体重迅猛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趋向成年人。女生月经来潮,迅速发育;男生喉结突出,肌肉发达,胡须生长和声音变粗等。这样的生理变化下,使得处于青春期的男女,意识到性差异,会产生害羞、好奇的心理和情绪不稳定等一系列的成人化的心理改变。但同时又存在考虑问题不全面,容易自高、自大、冲动、莽撞等半成人化的缺点。因而时常和父母、老师、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内心常常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

三、面对家庭变故

父母离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的出现,最受伤害的是孩子。家庭破裂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安全缺失感,一方面自己的问题还未消化,另一方面有的孩子还成了父母倾诉的对象、仲裁者甚至出气筒,被迫承担父母的情绪。有的孩子成了父母争夺的对象,而有的成了双方的遗弃物。种种的变化,有些中学生显得无所适从,迷失了自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内心深处既有对爱的渴望,又缺失安全感,严重了就会出现泛化,对周围的人不相信,继而出现与同学相处困难,成绩下降,厌学甚至辍学;有些还会由于安全感缺失严重,阴郁过度而发展成心理障碍,甚至心理变态、精神扭曲;有的在外寻求温暖,走上了堕落甚至犯罪的道路。

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当

家长和教师过度的批评教育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心理安全感的缺失。对于初中生来说,错误是在成长过程中必然需要经历和体验的。应该说,每一个人都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但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却容不得学生出现半点失误,对学生的犯错表现得异常焦虑。在这种焦虑状态下,时常不分原因和场合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甚至打骂、讽刺挖苦学生,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这无异于揠苗助长。这些伤害很容易造成学生心理安全感的缺失,引发焦虑感。于是,学生就会本能地开启自己的防御机制,与外界建立起一道高墙,封闭自我,拒绝与家长和教师进行正常的沟通,把心思重点放在防御外界,甚至与他们对峙对抗。严重者容易患自闭症或忧郁症,还有可能表现出暴躁情绪和暴力倾向。很多青少年出现杀害父母和亲人的现象,正是因为感受到心理疆界被侵犯,想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心理安全和尊严。因此,教育不当是导致青少年安全感的缺失而走上违法犯罪的原因之一。

篇4

一、情感缺失对高中生的影响

1. 人格方面:自卑、嫉妒。高中生的情感缺失首先对人格的塑造带来负面影响,他们往往会对自身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在心里很担心会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或者议论,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他们在学习上力不从心,失去明确的学习方向,遇到的事情只会恐惧与逃避。而这种人格上的自卑也会进一步促使学生产生妒忌的心理,把他人的优异成绩与优势当做自己的最大威胁,所以他们对别人的一言一语都会很敏感,很容易对事物的认识产生不平衡的想法,严重的还会利用语言和行为去攻击他人,以此来获得自我心理的补偿。

2. 情绪方面:抑郁冷漠。情感缺失很容易致使高中生整天都遭受低落情绪的压抑,整日都感到很忧愁,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出淡漠、无视的情感态度,而他们的心底却极为不堪一击。同时,情绪上的失落与压抑也会导致高中生失去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对将来感到迷茫,失去学习的方向和目标,甚至幻想不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取得成功。

3. 行为方面:急于求成。遭遇情感缺失的学生往往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障碍,在行为上则表现为急于看到事物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只要一面临失败与困难,就不愿意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而是妄想一步就能成功。这种行为表现很容易导致高中生误入歧途,甚至受到意图不轨者的蒙骗。

二、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

针对当前高中生存在情感缺失的问题,在学校教育中,任课教师都应正视这些问题,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家庭中,家长更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注重与孩子的心灵沟通。

1. 加强学校情感教育。面向高中生展开的情感教育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教育工作,它要求班主任与相关的任课教师进行相互配合,在日常的教学中真正贯彻情感教育,尊重和关心每一位学生。情感缺失的高中生往往局限于个人的圈子内,他们不敢、甚至恐惧融入大圈子中。因此,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创设条件让他们接触广大的社会环境,逐步地指引他们要摆着心态,用真诚的心灵与其人事物进行沟通。同时,也要注重学生错误情感态度的矫正,尤其是对事物冷漠与无情的行为态度,教师更应该通过创设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去感染他们的情绪。此外,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等方面,也应做好一个榜样的作用,通过榜样的作用去引导学生的行为作风。

篇5

关键词:家庭教育;安全观;健康成长

安全感是社会人进行正常生活的基础心理条件,只有其本人觉得安全,才能积极乐观地生活,这是每一个成年人在社会上能够正常工作、生活、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由此可以推断出,儿童成长时期安全感的存在是其成长时期至关重要的。在社会上,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许多儿童容易焦躁、自卑、无理取闹,负面情绪极多,其背后的深层意义便是他们缺乏安全感。经过教育界的多年观察研究发现,学前儿童成长阶段恰恰是儿童安全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阶段安全感的缺失,是引发儿童各种问题的重要原因,而家庭教育方式与此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家庭是儿童的第一生活空间,家庭的生长环境可以影响儿童成长的一生,此时家长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是关乎儿童未来的重要的举措。

一、中国家庭教育方式类型

(一)极端型

极端型教育方式的表现一般为,父母在教育儿童过程中,存在过分的保护迁就或者过分冷漠、不关心;或者过分训斥、体罚孩子。这一类父母要求孩子要绝对服从自己,一般不会考虑到孩子自己的想法。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培育出的儿童一般具有胆小、自卑的心理,极度缺乏安全感,并且一般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见,其主观意识会在父母极端教育中出现消退或者越积越烈两种趋势。

(二)严厉型

严厉型的教育方式一般表现为,父母在教育儿童过程中,较少迁就和保护孩子,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的观点和指令,更多采用体罚、指责、不管不问的方式教育儿童,一般不会同孩子讲道理,往往根据自己的想法支配孩子。这种教育方式所产生的影响与极端性相似,都不会让孩子拥有安全感,使其教育出现反向的教育后果。

(三)溺爱型

溺爱型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过分保护和迁就孩子,对孩子很是热爱,具有“孩子就是我的宝贝,得宠着、惯着”这种思想方式,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对孩子体罚、责骂现象。这种教育方式培育出的儿童在家中甚至外面都会有安全感,但是容易引起孩子自负、自满的心理。

(四)成就压力型

成就压力型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家长对孩子具有较高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够学习成绩优秀,各种事情都要做得很好。在与孩子的交往中一般会听取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很少会对孩子做出体罚、责骂的行为。这种教育方式下的儿童会具有很强的自主意见能力,对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具有较多的安全感。

(五)积极型

积极型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民主意识,可以接受孩子的合理想法和建议,尊重孩子的意见和个性,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经常会采用讲道理的方式教育孩子,很少责骂、体罚。这种方式培育出来的儿童具有较高的安全感,其自主意识和个性也会在未来的发展中表现得更优秀。

二、选择正确教育方式的意义

(一)安全感的缺失不利于幼儿的心智发展

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是通过探究,而安全感的存在有利于幼儿探究世界的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在幼儿探究好奇的事物的时候,总是会拽着父母的手,让其陪同去一看究竟,或者自己一个人过去,但是总会回到父母身边,这正是体现了安全感在其中产生的作用。因此给予幼儿充足的安全感,才能使健康幼儿正常发展其心智。

(二)安全感的缺失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

安全感的满足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如果儿童缺乏安全感,就不会相信周围的人和事,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如果安全感得不到满足,就算生活再富裕,家庭条件再好,其以后的发展也会存在多种问题,孤独感、被抛弃感、恐惧感油然而生。从而身体健康也受到威胁,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身体不适等等。因此给予幼儿充足的安全感,才能使其心理健康,从而身体健康,不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三)安全感的缺失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这里的社会化指的是儿童在家庭以外的社交活动中,与其他人的沟通交流。儿童缺乏安全感,在社交中往往有两种极端表现:退缩行为,攻击行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当儿童在一起游戏时,会有两种独特的孩子出现,一种是躲在角落自己玩耍,另外一种是频繁攻击其他游戏的伙伴,这都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现。因此安全感的缺失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给予儿童充足的安全感,才能使其享受快乐的拥有伙伴的童年。

参考文献:

[1]蒋红斌,肖晓娟.有助于儿童安全感确立的家庭教育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2(9):63-66.

篇6

【关键词】牙缺失;心理学

牙齿缺失是口腔修复中常见病,造成的原因一般为龋齿、牙周病、外伤、发育异常等,由于缺牙部位和缺牙数量的不同,主要会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牙周组织改变、发音、美观以及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等。本文随机对2010年8月至2012年10月在我科就诊的牙齿缺失患者52例修复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52例。女38例,男24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44.8岁,均为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的口腔修复患者,无其他精神性疾病。

1.1.1 典型病例

患者张某,女,19岁,外伤引起右上侧切牙折断半年。家长反映,患者原来性格外向,喜欢参加社交活动,自缺牙后,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家经常沉默不语,变的孤僻,易激怒,爱发脾气,入睡困难,在学校也不愿和同学一起玩,拒绝参加一切集体活动,甚至有终止学业的想法。

患者李某,女,63岁,口内多个残根,经检查残根、残冠无法保留,逐步拔除,全口牙列缺失。患者缺牙后,对自己的年龄产生怀疑,认为自己真的老了,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思,为此常常出现失眠、胃肠不适以及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

1.2 研究方法

在患者进行牙齿修复治疗前、治疗后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进行情绪测试,结合临床心理反应进行修复前后评估分析。HAMA>7分者确定为有焦虑情绪, HRSD>17分者确定为有抑郁情绪。

选择治疗前有焦虑、抑郁情绪的老年患者,结合修复治疗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心理护理、心理疏导等),观察治疗后的情绪变化。

2 结果

52例口腔修复患者治疗前后汉密顿焦虑(HAMA)、汉密顿抑郁(HRSD)量表测量的结果见表1。总体来说,口腔修复患者治疗前的HAMA平均得分高于7分,HRSD平均得分略高于17分;治疗后的HAMA平均得分低于7分,HRSD平均得分低于17分;治疗后的HAMA、HRSD平均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平均分。

治疗前HAMA>7分和HRSD>17分的患者人数比较多,主要表现为患者在孤独、不幸感、自卑感、不能集中注意力、体重减轻、绝望、交往受限、多疑等项目上得分较高。结合修复治疗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心理护理、心理疏导等)后,治疗后HAMA>7分和HRSD>17分的患者人数明显减少。

3 讨论

3.1 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患者的心理分析

人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任何一种缺陷及功能障碍都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和心理美感。由于缺牙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可使病人出现交往受限、孤僻、不愿参加社交活动、情绪低沉,表现为出门带口罩、与人交谈时用手捂住面部、怕见生人,惟恐别人瞧不起。有资料表明,缺牙患者较同龄人更缺乏自信,生理功能和生活能力均降低。口腔修复患者治疗前的HAMA平均得分高于7分、HRSD平均得分略高于17分,说明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情绪和轻微的抑郁情绪。这个结果和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现是一致的。

3.2 结合修复治疗对患者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长期以来,修复学在临床上一直注重修复效果的生理学评估,很少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这就导致一些患者在功能上得到改善的同时,并不能在心理上得到完全康复,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心理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固位、稳定、磨损等问题,也要认真解决。对初戴义齿产生急躁情绪,一时无法接受义齿,稍有问题便认为过去不戴假牙也能吃饭,戴牙问题多,反而太麻烦各种原因牙大部缺失的患者,要配戴活动义齿,需要医生耐心解释,嘱其需要适应,出现问题及时复诊解决。并让患者知道不戴义齿的不良后果。遇到个别患者对义齿期望值过高时,应让其认识义齿的咀嚼功能仅能达到自然牙列的30%~50%。另外,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神经衰弱等全身性系统性疾病的患者,应在治疗前给予必要的安慰,仔细向病人解释钻磨牙齿的疼痛程度,以解除其恐惧心理。同时注意防止在进行牙体预备时紧张、疼痛、过敏而发生意外。

4 小结

通过心理学知识的临床应用,改善认知,提高心理应对能力,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笔者的调查结果也说明修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较修复前明显改善。所以,口腔修复不仅是单纯恢复病人生理功能,而且是可以同时满足病人生理和心理需要。建议缺牙患者应及时修复,以减少在生理、病理、心理方面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曾剑玉,洪 流.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满意度与个性因素关系的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1999,34(3):184-1861.

篇7

Abstract: Post practi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ining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innovation spirit, especially for improving their professional quality so that they can meet the talent training goal.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ost practice and proposes new cultivation methods from job psychograph,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morality,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and vocational psychological quality.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职业素质;缺失;培养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post practice;professional quality;lack;cultivate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276-02

0 引言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安排学生在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上所进行的一种带薪生产实践活动,通常安排在学生毕业前进行。它是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和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体现,是学校与企业、学生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的桥梁,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特别是提高职业素养,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整体要求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出现的职业素质缺失问题日益突出,故研究和实践如何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直接影响着顶岗实习工作能否真正取得实效,关系着高职院校和一批优秀企业实习基地能否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1 职业素质的涵义及其培养职业素质的必要性

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从事相应的职业活动所具备的个性心理品质,是从事专门工作的人自身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它具体表现为职业心态(情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意识、职业心理素质等。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因此,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职业素质的培养,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拓宽高职生的职业发展空间是十分必要并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职业素质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拓宽职业发展空间的需要。“十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选择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十一五”关于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又进一步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高职教育大力发展和不同学历层次大学生不断增多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这一现象是由高校专业设置与规模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就业市场建设不充分等综合因素造成的,但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因素,在实际顶岗实习、择业期及试用期表现出的缺失问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基于市场对人才和人才素质的需求,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以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就显得十分迫切和

重要。

1.2 职业素质的培养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行业第一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进行改革,面向社会,培养具备较高职业素质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只有如此,高职院校才有可能生存、持续发展下去,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发展壮大。如果培养的学生职业素质不高,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就业率低,会严重影响学校声誉,学校的发展必定会受到影响。同时,一个国家经济速度发展直接取决于是否拥有高质量的人才。而是否具有职业素质是衡量人才的基本标志,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人未来工作的成就。因此,高职院校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符合世界经济的发展

趋势。

2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职业素质缺失问题的主要表现

2.1 对顶岗实习缺乏正确认识的职业心态的扭曲 顶岗实习是教育部下发的一项教改政策,部分经济条件好的高职学生和家长对于顶岗实习的规定仍存在抵触情绪,甚至存在着“顶岗实习是学校要把自己卖给企业从中谋取利益”等错误想法。更有家长直接说:“我们每个月给学校几百块钱,不用让我的孩子再实习了吧。”对于顶岗实习缺乏的正确认识,导致学生的不愿意、不配合,极大程度阻碍了顶岗实习的有效推行,阻断了学生在校学习与顶岗实习相衔接的路径。

2.2 艰苦奋斗等优良职业道德品质的缺失 对企业来说,员工的知识技能固然重要,但敬业风险的精神更加可贵。有些高职学生到生产一线进行顶岗工作后表现出不适应,或因工作条件艰苦半途而废。主要原因不是专业素质差,而是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不仅反映的是顶岗实习岗位无法有效利用,而且也可能影响到学校与实习基地的长久合作。这令学校和用人单位都颇为苦恼。

2.3 过于追求功利性等职业意识的错位 职业意识,就是职业认识和职业定位。当下,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增加了许多追求实惠的成分。学校在给学生安排顶岗实习单位进行实习时,出现了部分学生过于追求顶岗实习报酬的高低、是否提供住宿饮食等过于注重功利性的职业意识,而忽视企业对于个人能力提升与职业发展所提供的空间。此外,在实习过程中,不求上进,没有把当前工作与事业目标结合起来,目标取向不明,工作责任心不强,不想从基层干起,妄想在企业实习能直接到科室,做管理、拿高薪。这是缺乏职业理想的职业意识偏差的表现。当然,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成功的职业人,应当具备的而学生在顶岗过程仍表现出缺失的的职业意识有很多,比如质量意识、客户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等等。

2.4 人际交往障碍等职业心理素质的缺失 部分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由于对实习单位的环境不适应,人际交往存在心理障碍,与他人发生矛盾或摩擦后难免心生孤独,有的学生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差害怕与人交往,甚至表现出过分压抑和焦虑的情绪;有些学生因为性格不合群而遭排斥,有的学生独来独往,极少与人接触,久而久之就表现为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3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职业素质缺失问题原因初探

一是政府相关部门及学校缺乏与顶岗实习相配套的规章制度,特别是约束与激励机制,造成高职学生对于顶岗实习认识不足、不重视;学校的层面亦无法对实习过程职业素质缺失的异常状况进行监控;出现问题无法有效干预或给予相关的教育及处分措施。二是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严重割裂。一方面缺乏学校与企业有效的文化衔接课程。造成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时心理有突兀感,无法一下子从学校的课堂学习“断奶”从而立即转变角色参与到顶岗实习中去。另一方面,思想道德修养、就业指导等思政、指导类课程教学实效性不足,再综合学生个体的原因造成学生诚信等实习过程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的缺失。三是社会上重实惠的风气正影响着高职学生。造成学生不爱吃苦,想一蹴而就,或是觉得一毕业甚至是顶岗实习就应该要有好的工作环境,一线岗位不愿意去等不良想法。四是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不具备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同时企业和学校都缺乏对顶岗实习过程学生出现的不良心理进行疏导的有效手段。

4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职业素质培养路径

4.1 向学生及家长宣传顶岗实习相关事项,统一思想认识,端正职业心态和强化岗前学习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座谈等形式,由专业教师、学生工作队伍老师做好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沟通工作,解释相关的规定与政策、讲清道理,让学生接受并尽最大可能地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端正职业心态,让即将成为“职业人”的高职学生以积极、主动、包容、感恩、自信、学习、奉献、服从、专注、等心态投入顶岗实习中。

顶岗实习主要集中在大学三年级时进行。学校负责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学生对企业和岗位的认识,缩短对岗位的不适应期,帮助其尽快融入社会环境。

4.2 优化课程设置,注重沟通技巧、艰苦奋斗等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的培养。根据目前高职学生在职业素质方面有缺失的状况,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逐渐把以理论为主转变为以培养实际能力为主的主线上来。高职学生正处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期,缺少端正的工作态度及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艰苦奋斗的工作精神,这恰恰是用人单位对职业人的基本要求。所以,在课程设置中应加大心理健康、就业与创业、心理指导、公关礼仪等课程的比重,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等思政类课程的教学与改革,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和基本的人际沟通能力,以达到作为职业人的基本标准,使其尽快适应工作环境。

4.3 营造校园企业文化,注重校企文化相互对接,紧抓功利性职业意识的转变和良好职业行为的养成。校企文化的差异是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必须克服的问题。为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校企双方应该就学生实习这一课题达成共识。校方除了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还应该根据企业的规则做好实训项目规划,参考企业标准制定实训任务和考核评价标准;企业应指派专家或劳模进校开办职业生涯的讲座,使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实现良好对接,从而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督促其养成良好职业行为。

4.4 实行顶岗实习全过程跟踪与规范管理制度,对个体心理异常等状况实时进行干预和矫正,注重职业心理素质的养成。实行顶岗实习全过程跟踪与管理,建立约束与激励机制。在高职学生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学校应根据相关内容安排就业指导教师、辅导员及实习指导教师,规范顶岗实习管理体系,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顶岗实习教育。在顶岗实习开始后,特别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性地做好个体的心理辅导。此外,对正在顶岗实习的学生介入开展专题讲座,与顶岗实习的学生交流,重点做好过程心理的调试与辅导,以此对他们进行心理方面的强化教育,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引导高职学生树立信心和正确的择业观,帮助其树立人际交往的信心,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从而,养成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王雅芹,王璐,温伟.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7(7).

[2]李琼,吴晓光.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几点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2).

篇8

关键词:童年经验;缺失经验;痛苦经验

在心理学领域中,各派心理学家之间尽管有许多分歧,但都十分重视童年经验对个人成长的意义,认为童年时期的经验,特别是那些印象深刻的经验往往给艺术家的一生涂上一种特殊的基调和底色,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艺术家对于创作题材的选择和作品情感或情绪的基调。

“童年经验”即“童年体验”。童年经验是指一个人在童年(包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识、意志等。

童年经验对艺术家的体验生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童年经验与一个人日后体验生成的关系,精神分析学说曾有许多富于启发性的见解。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思想发展过程的每个早期阶段仍同由它发展而来的后期阶段并驾齐驱,同时存在。早期的精神状态可能在后来多少年内不显露出来,但是,其力量却丝毫不会减弱,随时都可能成为头脑中各种势力的表现形式。”[1]也就是说,虽然早期的(即童年时期的)经验对后期的心理意向、人格结构等的形成有到关重要的影响,但反过来,个体以后的各种经验也会反作用于早期经验,重塑并改造它们。所以它已不完全是原来的样子。弗洛伊德说:“童年以后的诸种强烈力量往往改塑了我们婴儿期经验的忘忆容量,可能也就是这一种力量的作用,才使得我们的童年朦胧似梦。”[2]所以回忆并不完全是“准确的”,它由于时间的作用与以后的生活体验的影响,而进行重塑,发生变形。

霍妮承认,“童年经历对一个人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这是毫无疑问的。”确认早期经验的重要性是弗洛伊德众多的功绩之一。问题不在于早期经验对一个人的发展是否有影响,而在于如何影响。霍妮认为,早期经验的影响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方式是早期经验留下了可被直接追溯的痕迹。自发地喜欢一个人,或不喜欢一个人,可能与早期记忆中父亲、母亲、女佣、兄弟姐妹的类似品质有直接关系。例如一个教师受到校长的批评,可能会造成创伤性经验。因为这时校长代表了她父亲的形象。校长的批评意味着往昔父亲拒绝的重复,还可能激起因曾幻想得到父亲(伊赖克辍情结)而负的内疚感。早期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经历与后期感到受虐待的倾向有某种直接联系。

第二种更为重要的方式是童年的整个经历带来了某种性格结构,或更确切地说,开始了它的发展。这种发展在不同的人的身上有不同的停止时间。因此,事实上我们很难划分所谓早期与后期的反映的联系,更不能一一对应的去解释早期行为与后期行为的联系,重要的是应从整个性格结构上来理解后期行为。因为性格结构不仅受早期行为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还受到以后各因素的重要影响。脱离这一点,理论假设就会变得不完全,而弗洛伊德的理论恰恰在这一点上暴露了其不完全的弱点。霍妮从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仅仅是给病人指出他当前的行为是早期某一行为的重构,并不能给病人带来中止某种冲动的效果。“重构激起的记忆是病人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但是,重构或者说用童年记忆来解释当前行为,越没有证据就越无价值,或者证据多时与只是一种可能性。”更何况,由于记忆模糊,有时甚至很难断定所谓的早期经验到底是真实的经历还是幻想。加上,与现在怪僻相关的幼儿经历往往是散乱无章的,不能解释任何事情。因此,“当童年的真实图画给蒙上了一层迷雾时,人们便强做努力穿破迷雾,这实际使用知之依旧甚少的东西(童年)来解释尚且不知的东西(现在的怪僻)。”霍妮认为,重要的是“理解现在人格的复杂性以及构成他心里均衡的条件。然后,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特定的事件一定会扰乱这种均衡。”事实上,平静的、心态平衡的人不会成为心理失衡的受害者,受害者只能是那些为内在冲突所撕裂的人。一个人的性格结构越不稳定就越容易受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的扰乱,使心理失去平衡,呈现出焦虑、消沉或其它病症。因此,霍妮坚持认为,“我相信不必从记忆中寻找最终答案,而应当努力根据具体的实际性格结构来理解那些直接事件……意味着什么。

同样的,艺术家童年时父母亡故或离异、家道中落等的痛苦经验对其性格和气质的影响尤其巨大,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他的创作的题材选择、人物原型、情感基调、艺术风格等。海明威在回答什么是作家最好的训练这一问题时,很干脆地说:“不愉快的童年。”[3]

童庆炳先生在论及童年经验对创作的影响时,将童年经验分为丰富性经验和缺失性经验两类:“所谓丰富性经验,即他的童年生活很幸福,物质、精神两方面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生活充实而绚丽多彩。所谓缺失性经验,即他的童年生活很不幸,或是物质匮乏,或是精神遭受摧残、压抑,生活极端抑郁、沉重”[4]童先生认为这两种童年经验虽然都可以成为创作的“动力源”,但缺失经验比之丰富性经验,在激发创作动机的内在心理趋动力上更为强烈,这一点是颇有见地的。事实正是如此,童年的缺失经验之所以在艺术家心灵世界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原因在于童年以其弱小的身体和纯真无知的心灵承受生活施与他的痛苦,这种毫无反抗和改变命运的自身处境,甚至无法知道造成某种缺失痛苦的原因,使童年的缺失经验更具的悲剧的意味和色彩。作家莫言12岁那年,在一个桥梁工地当小工,由于饥饿难握,到生产队的萝卜地拨了一个红萝卜,被发现后,工地领导让他跪在像前请罪。这段经历对作家一生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在那个贫穷的年代,一个孩子正常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为了满足这种生理需求,却要承担社会对他的惩罚,这无疑是对孩子心灵的一次厚大的栽害。所以,莫言把充满黑暗、恐怖和饥饿的童年看成他成为作家的重要原因。足见童年缺失经验在创作中所振发的趋动力作用。

在童年缺失经验中,对艺术家后来的创作最具影响力便是体验的因素,以及由某种缺失体验导致的渴望填补缺失的强烈欲望。一般来说,痛苦的童年经历对人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影响,生活使他过早地体验到了生存的艰难与困苦。现实的生存环境与恶劣的条件,以一种无情的挤压方式改变着儿童的命运,甚至造成终生的心理和精神的变形。生活中的磨折与苦难,泯灭了儿童快乐的天性,却造就了敏感、抑郁、坚忍的性格。这是生活以具独特的方式赋予人的另一种品格和悲剧精神。童年时期造成的缺失体验,有时在后来的生活能够得到满足和补偿,如物质的丰富使童年的饥饿感成为一种记忆,人也由于物质的逐渐满足为向更高的物质需要层次迈进,虽然也会产生需要的匾乏意识,但这是更高层次的需要,它不同于童年的缺失状况。在缺失中寻求补偿,这是人的正常心理,但有些精神上造成的缺失在现实中却永远无法补偿。譬如亲人的离去便可造成爱的永远缺失。这会在人的一生中造成永久的痛苦。日本著名学者长谷川泉在谈到川端康成的孤儿体验与创作的关系时说:“《十六岁的日记》所予示的孤儿的恐怖,及其后来的孤儿的感觉,反映川端的饥渴和对它的弥补的作品是很多的。怯弱的被扭曲的心,在文学上非常容易沉浸于爱之中。正是如此产生了反映这种纯真感应的作品。《伊豆》如此,《少年》中如果去掉那种颠倒了的同性恋的话,也可以说是对爱的饥饿的一种满足,是被爱所浸染的记录。对爱的渴望,是川端永远的主题。·····一般情况下,在得到慈爱的至亲的爱护下成长的孩子,不会直接体味世间的酸辛。但是,作为一个孤儿。只有依仗自己,这种心情是从幼小时代就形成的东西。对待人生的这种羞怯的心理姿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实际上,精神的内核却是相当强韧的。……这种心理反映在文学上表现出一种无比强韧的特征,象川端这样对自己的秉性持续不断地歌唱的作家是罕见的。”[5]这说明,现实给川端童年造成的爱的缺失体验,导致了对爱的渴求的补偿心理动力,经过青年时代的“同性恋”的畸变,最终在艺术创作中完成了对女性美理想化追求。童年的苦难经历,造成了他沉默寡言、孤独强韧的秉性和精神品格,“体质孱弱,反映缠绕着死影的为亲人送殡的内心空虚、孤儿环境中的渴望爱情、轮回转世的听天由命等等,形成了川端康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6]这种人生观和世界观必然影响着川端文学的思想风格,使他的作品映现出个人的精神品格和审美理想的光环,成为独特多彩的艺术世界。

其实,只要我们仔细地研究那些杰出人物的传记,都能发现这些人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萌芽。孔子很小的时候不喜嬉闹而愿意玩祭祖的游戏;拿破仑儿时不愿听大人的话,但却总是一个深孚众望的孩子王;爱迪生无法在学校接受教育,可其好奇心却日甚一日……伟人的成长都可以追溯到童年,追溯到童年的经验,而这童年的经验对日后的“支援意识”优势区域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人总是在这种影响下寻找自己最擅长的方法、领域表现自己的价值,因此,儿时的经验决非是不重要的,相反,是非常重要的!

童年的痛苦体验对艺术家的影响是深刻的、内在的,它造就了艺术家的心理结构和意志结构,艺术家一生的体验都要经过这个结构的过滤和折光,因此即使不是直接表现,也常常会作为一种基调渗透在作品中。童年经验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我们在以后创作中也多多少少加进了自己童年的记忆。

参考文献:

[1][奥地得]弗洛伊德.目前对战争和死亡的看法[A],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C].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217

[2][奥地得]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M],上海文学杂志社,39~40

[3]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5

[4]童庆炳.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J].文学评论,1993,04

篇9

缺失是一种现象。世间万物极少完美,残缺随处可见。当人们见到客观物体不完全的形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为其添加不完整的部分,因此,设计者们常常在平面广告中刻意地制造出某种缺失,以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古人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说的就是著书、说话要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完、把意表尽。一些平面广告设计也是这样,不去“尽言尽意”,留下些许空白,省去部分内容,让受众主动去感悟、去体味、去补充。一直以来,心理学家都在研究视觉过程中人的眼和脑是如何共同起作用的,什么样的视觉对象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通常情况下,缺失主要从形体或色彩上表现出来,而人们对于形体或色彩的感知是靠视知觉起作用的。当人们看到的东西和自己心中的主观印象发生冲突时,反而会引起视觉关注。原则上是冲突越强,引起关注的程度越大,记忆指数也会越高,这种心理现象叫做:格式塔心理。格式塔心理学始于视觉领域的研究,是德文“整体”的译音。我们可利用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去分析缺失在设计上的应用。缺失的魅力在于能够激发想象,开拓思路,打开新的视野。而且,靠想象去补充的部分,永远都是最美的。因此,在这里可以把缺失的现象理解成一种美,一种缺失的美。在平面广告设计中,我们也会经常利用缺失美理论去完成在设计上的应用。

二、缺失美现象在平面广告中的应用

一则成功的平面广告能够使人“为之侧目,引人入胜”,对销售品产生兴趣,引起强烈的购买欲望,最终产生购买行动。基于这样的考虑,创作者总是用画面的完美来喻示产品或服务的无懈可击。但画面的不完整一样可以传达很出色的诉求。受众总是对不同寻常的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渴望知道原委,在求知欲的驱动下,人们会读完整个广告。这样,广告创作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另一方面,画面残缺还可以成功地表达一些广告诉求,展示给诉求对象一个信息:如果没有,那么就是这样。激发受众主观改变这种状况的欲求,直接起到推广产品或服务的作用。

例如:某涂料的宣传力度重在产品颜色,他们的广告语是“我们可以调出任何色彩”。这组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主体都是人们熟悉的卡通形象,创作者利用缺失的部分来说明本涂料颜色的丰富多彩。(图1、图2)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在色彩和线条的缺失下,我们会不自觉地在心中把缺失的部分补充起来,从而使这则广告更加记忆犹新。再如:某染发剂的一则户外广告,将广告中美丽女人的头发位置变成无色空白的部分。于是,头发的颜色随着日出、日落、白天、深夜的变化而变化,天地之精华全部浓缩到这头发上。(图3、图4、图5、图6)如图所示,人们在观看这种广告的同时,会主动地与广告所传达的信息互动,广告的效果不言而喻。

例3:台湾的黛安芬百年企业形象设计平面广告系列,其中第一则(图7),用大面积的黑色,鲜明地衬托出简练的曲线,将女性优美的体态表露无余,同时也为人们勾勒出神秘、含蓄的女性世界,体现了“戴安芬”女性用品对女性娇嫩身体的爱护,呈现出为女性带来的舒适感。“广告标题”———人是上帝造的,女人是撒旦造的……“广告正文”———100年来,女人,是黛安芬的唯一兴趣。

第二则(图8),其画面是全黑底上两条红色荧光线,勾勒出女性胸线。“广告标题”———女人,永不嫌穿得太少……第三则(图9),在全黑底的画面上,蓝色荧光线勾勒出女性的臀线,用特殊的形式表现了黛安芬企业对女性的爱心和女性对该企业的信任。“广告标题”———女人的阴谋藏在黛安芬里……企业巧妙地运用残缺的形式来吸引大众的注意和参与。这样,在“完形压强”的作用下,一个但又不的女性形象就浮现在人们面前。再加上文字部分的适度说明,不仅完整地表现了公司的形象和产品的定位,还让受众得到美的享受。这则平面广告的形式显然是不完整的,但设计者正是充分利用了这种缺失,大大增加了视觉冲击力,给人以充分的联想空间。

三、结语

大量实践发现,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缺失的表现手法能够进一步增强视觉的关注,扩大联想的空间,突出事物的本质。事实上,这些作品正是基于打破一般人心中的“格式塔”,打破一般人经验中的一种组织结构和视知觉而完成的。这种图形不是那些被组织得最规则的(对称、统一、和谐)形,而是有着自身特有的倾向和规律,它们看起来也许不是完美的标准形,但是却通过视觉使图形在大脑皮层产生强烈的兴奋点。观者在面对这些图形时,通过直接而统一的方式把它们的各个要素知觉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把它知觉为一群色彩、形状、大小、位置和要素。

篇10

关键词:心理学视角;大学生;发展;关键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046-02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年以后,“90后”群体以主体的方式步入大学校园,8年来,“90后”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特征逐渐显露。与之前的大学生相比,影响“90后”大学生心理、思想以及行为发展的主、客观环境均发生较大变化,也意味着高校教育者的思想理念、教育方式以及引导策略等将受到全面的挑战。

当代大学生与前几代青少年相比是成长环境最优越的一代,他们出生、成长在信息时代,享受着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当代大学生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他们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不断受到冲击并重新建构,形成了新一代大学生独特的精神形象、价值认同和生活方式。那么,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关键期?关键期在哪些阶段?这个问题正日益受到高校教育者的关注。

二、大学生发展“关键期”的概念

“关键期”的概念源自生物学,原指生物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行为的习得和发展特别容易且迅速。大学生发展的“关键期”,指大学生心理、思想及行为发展的关键点和关键阶段,这一思路的基本假设是:大学四年,大学生的发展并非等量齐观、价值同一,而是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在大学的不同阶段,大学生都有其自身的发展任务,大学生的发展伴随着每一个发展阶段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大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某些阶段或事件更为关键,抓好了这些关键点或关键阶段,会对大学生的心理、思想及行为发展起到因势利导、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大学生发展的“关键期”及其启示

1.适应与探索的关键期――“心理断乳期”和“理想的间歇期”。(1)心理断乳期。“心理断乳”的概念源自发展心理学,是指从青春期到成年早期,个体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独立自主的过渡阶段,也是个体思想发展、人格完善的最关键阶段。我国高校大一新生的平均年龄为18岁,随着身心的成长发育,大多数大学生远离家乡,独自到异地求学,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业内容的同时,也迎来了人生中诸多的“第一次”。他们必须要逐渐从依赖于父母的心理状态中独立出来,自己判断、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不断的适应与探索并实现最终的心理和生理平衡。这个阶段,青少年非常容易出现心理矛盾甚至危机事件,其心理调适能力也在应对这些矛盾和危机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升。总体上讲,“心理断乳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进步,是大学生完成社会化的必然过程,也是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时期。伴随着“心理断乳期”的完成,大学生不断探索和体味着独立与成长,并最终达到身心平衡的良好状态。(2)理想间歇期。“理想间歇期”,它主要表现在“心理适应”方面,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指“理想的满足与缺失”。高考结束步入大学之初的第一年,新生们多年苦读,终于等来一朝“金榜题名”,往日“考大学”的理想已经实现,而新的理想尚未建立,新生普遍出现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松懈心理,主要表现为入校后没有目标、迷茫又彷徨等,这些症状往往出现在入学之初,此阶段为“理想的真空带”。第二层含义指“理想的冲突和停滞”。以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大学校园总是被描绘成完美、理想的“象牙塔”,大学似乎是“轻松、快乐、自由”的“圣地”……抱着这样心理的“准大学生”入校后,不能尽快调整心态。学生在大一阶段适应“紧张、忙碌而又充实”的大学生活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难以适应大学生活、缺乏学习动力等,这个时期甚至出现了暂时的“停滞”甚至“倒退”现象,此阶段为“现实的缓冲带”。“心理断乳期”和“理想的间歇期”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几乎在入校之初就是“暴风骤雨”式的冲击,因此,这一阶段大学生发展的最主要任务便是“适应与探索”。

2.定位和规划的关键期――“动机缺失期”。步入大二阶段,大学生对自己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随着自我意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学习上,大二的学生开始逐步接受专业知识的学习;在生活上,他们更加关注自我之外的环境和社会。此时,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学习并投身其中,成为大二学生的重要分野,而影响他们是否顺利实现自身主动成长的关键问题便是“动机的缺失”。目前,我国心理学家对大学生动机缺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动机缺失上,包括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和学习动力不足两大问题。在对西安高校大学生2011―2014年连续四年开展的一项调查中显示,没有目标感的学生比例2011年为23.8%,2012年为24.5%,2013年为29.5%,2014年则达到36.6%。目标缺乏性动机缺失的比例逐年上升,大学生在入校后存在“动机缺失期”,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状态不佳的重要原因。较之大学之初,大二学生已经基本熟悉了大学的生活和学习规律,经过一年的“适应与探索”,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动机缺失期”带来的困惑和苦恼,其主要的发展任务转变为明确合理的“定位和规划”。

3.思考和转变的关键期――“思想转型期”。大三阶段,大学生已逐渐认同了自己“老生”的身份,而其思想经历了大一和大二的发展,在大三期间完成转型的过程。进入思想转型期,大学生首先表现的特点就是思想活跃。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快速发展,以及大学与中学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自我主动发展的充分空间,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极为广泛,从书本到网络,从教师到朋友,从校园到社会,从身边人到榜样力量……他们的思想空前活跃,既有新的理念,更有新的行动,为思想结构的变动奠定了基础。思想转型的第二个阶段表现为思想动荡。尤其是步入大三,大学生开始认同自己的“老生”身份,随着对大学生活的不断深入了解,大学生活的神秘面纱也逐步揭开,学生对诸多问题的思考少了理想的色彩而更趋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冲击在这个阶段最为强烈,大学生面临着思想内容体系的重新建构,人生目标的确立和调整以及诸多观念的转变等多重矛盾,思想结构发生重大变动。思想转型的第三个阶段表现为意识形态和行为的变迁。大学生在入校之初面临的往往是适应性的问题,包括生活适应和心理适应,因此,新生最初的意识形态和行为往往表现为积极的适应大学生活带来的种种问题,这种适应包括改变和妥协。而任何系统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以平衡作为其目标的,新生一方面要处理好与大学生活的适应性问题,另一方面则不断解决现实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以达到整体平衡发展的状态。在不断的适应―平衡这种意识形态和行为的变迁过程中,大三学生最终实现了思想的转型与发展。

4.选择和提升的关键期――“价值重塑期”。大四的学生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是选择和提升,面临着未来人生道路的重要抉择,正是大学生的“价值重塑期”。随着多元价值观念的潜移默化,传统价值体系不断面临冲击和挑战,大四学生迎来了选择和提升的关键期――“价值重塑期”。这种重塑,既包括传统价值观不断的选择和强化,也包括不同价值观间的转变和过渡。大学生价值重塑的方式,既有渐进式的,也可能是爆发式的。这种重塑,是在多元的价值观标准下,大学生在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评价等方面,经历不断的冲突和选择,不断的提升和重塑,最终形成其稳定的价值观念,并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选择。从“价值迷失”到“价值重塑”,要经过一定的时间,经历了三年多的大学生活,大学生的心理、思想以及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更加稳定和多元的价值观逐渐形成。大四作为大学生活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大学生选择和提升的关键期,如何在大学生价值重塑的关键期,给他们最及时有效的指导,切实弘扬、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摆在所有高校面前重要而具有挑战性的一项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恒滨,石兆,常韬.四位一体,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10,(02):6-8.

[2]万美容,曾兰.“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其引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8):10-13.

篇11

关健词:大学生;道德缺失;心理分析

当代社会,人们在普遍注重物质利益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和共同遵守行为准则及道德理念,从而来规范和调节公共场合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既反映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共同需要,也提供了个体发展的基本保证。毋庸置疑,道德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更为明显和重要。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周围,甚至连文化层次较高的大学里,不遵守社会道德的人和事也屡见不鲜。有人对道德视而不见,我行我素;有人对道德嗤之以鼻,弃如敝屣,以至于道德失范成了我们今天社会的一大顽疾。那么这些不讲道德的人究意是怎么想的?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不同层次的样本进行道德缺失行为者的心理动机的调查、分析并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加强相关方面的教育建议。

一、道德缺失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

为了解大学生中道德缺失的心理情况,笔者在某地区三所高校中随机抽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200名在校大学生,对其进行了有关道德缺失问题问卷调查,其中一半题目前为道德缺失表现,如选后则对其缺失心理进行分析,即“当你坐公交车的时候,你占坐了“老、弱、病、残、孕”专坐后,一个怀孕只有二个月的上车,请问你会让坐吗?如果不让造成这一原因是因为――”。从所有回答者的答案中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果:

(1)无知心理:“不知道其怀孕”。有126人将其列为第一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63%。

(2)从众心理:“大家都不让,所以我也不让”。有48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24%。

(3)侥幸心理:“坐老、弱、病、残、孕”专坐没什么不好意思”。有22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11%。

(4)反叛心理:“对社会和周围的人有反叛心理”。反叛心理中应包含过去我们常说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常常是莫名的,而反叛心理却通常是有原因的。大学生们不太愿意选择该项,只有4个人首选该项,仅占2%。

以上分析仅代表了一个小小的侧面,但这些数据可以高校的素质教育和心理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二、形成道德缺失行为的心理分析

一个正常的人,他的一言一行都受心理因素的支配,哪怕“言不由衷”、“身不由己”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因此,做道德缺失的事,必然有其心理基础。由上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道德缺失行为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从心理角度对这些道德缺失行为的同学进行一下简要的分析。

1.无知心理

无知心理主要是道德教育问题,道德作为人的基本理性,并非与生俱来。道德同人类其他的知识有相同的一面,都需要通过教育或其他渠道进行传授;又有不同的一面,即道德不仅要求每个人都知道,而且要求每个人都将道德作为自己发展自内心的理念,认识到作为社会上的人必须这样做,不这样做不行,哪怕这样做眼前可能要吃亏受损。道德教育往往需要贯穿人的一生,从稍一懂事的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以至社会教育。道德教育环境需要使社会成员如同置身于按摩式浴缸里,不断流动的水从四面八方溢出随时按摩着你的全身,道德教育需要这样的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我国是一个注重道德教育传统的国家,每个小学生都能讲出类似“孔融让梨”的动人故事。但目前道德教育尚存在很多“盲区”,道德知识传授不足是道德滑坡的因素之一。就大学生来说,小到城里来的独生子女不懂得谦让,农村来的孩子不太讲卫生;大到竞争的需要往往使得道德尴尬地退居二线,科学的发展又出现一些新的道德问题等等。大学生对于道德的无知心理,不仅说明了大学前道德教育的欠缺,也说明了大学期间道德教育的艰巨。道德教育“盲区”的存在,使得学生成长各阶段的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的新课题,值得引起道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篇12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表现 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046-02

【Abstract】Compared with ordinary children, parents-absent children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earning, character and mentality. For solve the problem, we can take actions that cultivating key school ability, making up parents affec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ir emotion, exerting peer relation effect, developing children self-respect and attribution style.

【Key words】Parents-absent children Mentality Education strategies

贵州是我国劳务输出的主要省份之一,有3900万人口,其中留守儿童占全国留守儿童的4.41%,占本省儿童总数的9.5%。[1]贵州省留守儿童的数量较多,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留守儿童的主要特征是父母亲情相对缺失,日常生活中缺少成人的指导和教育,放任较多,容易产生多种问题。当前对留守儿童的探讨,主要涉及监护与教育保障等生存发展问题,以及情绪与社会适应等心理健康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表现

多数研究认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相比,在诸多方面没有非留守儿童发展的好,主要有以下心理特点:

1.留守儿童在心理控制源和社会适应性上处于明显的劣势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得分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在社会适应性发展方面,留守儿童也明显差于非留守儿童。[1]

2.与一般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孤独感强。

他们遇到麻烦后无助感较强,缺乏父母支持和有效指导,难以形成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应对压力的效能感降低。

3.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能力,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

4.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较强的逆反心理。调查显示,54%的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临时监护人有矛盾,53%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上遇到困难感到无助,39%的留守儿童表示曾经受到同学的欺负。

5.进入初中教育阶段后,留守儿童在校率急剧下降。

有研究分析了留守儿童在校率,发现进入初中教育阶段后,留守儿童在校率急剧下降,他们在完成初中教育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3]

有人指出,已有研究过多地关注留守儿童的消极方面,也曾有过留守经历并且发展的较好的大学生,他们的主要表现为:接受贫穷的现状,把贫困看成是一种磨练,并保持了对留守经历的积极认知;一般成就动机都较强;有较为明确的目标定向并且意志坚强;生活态度积极乐观,有良好的社会支持;善于学习;能够有效调控自己的情绪。[4]

二、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应该有一个综合的方案,要发挥政府和全社会的力量。目前,作为学校层面能够做好的事情,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关键的学校能力

关键的学校能力由学业技能和学校生存技能组成。优秀的学业能力,包括语文、数学、写作等方面的成绩,在获取学生的个人成功和幸福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基本的学业能力非常重要。这些技能包括在教室里有适当行为表现,与他人形成积极关系、发展友谊、以非暴力的方式解决冲突、对同伴压力的果断与抵制,以及与成人关系的协调。如果缺乏这些实质性的技能,青少年就容易发生高危问题行为。[5]

2.弥补缺失的亲情

亲情缺失是留守儿童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也是造成留守儿童诸多问题的主要因素。加强亲情缺失型留守儿童的心理干预应以真诚的关爱为基础,帮助留守儿童弥补缺失的亲情,让他们在学校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人”的关爱。一是学会宣泄心中压抑的感情。老师要鼓励他们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来表达、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还可以组织他们在一起讨论和交流在遇到问题时自己的感受及采取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增进交流并给其他人提供经验。二是搭建亲子沟通的平台。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在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搭建一个桥梁,在规定的时间让他们进行语音或视频交流,让他们看到父母的样子、听到父母的声音不再是奢侈,这是弥补亲情缺失的重要途径。

3.关注情绪波动

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情绪稳定。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深受焦虑和压力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情绪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研究表明,放松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疲劳、避免对压力的负面反应、减轻焦虑、改善社会技能及人际关系、增强自我肯定,有助于减缓抑郁,提高自尊。视觉想象既可以用来减轻压力、增进舒适度、动员各部分肌肉群、提示放松的反映情境。也可以帮助儿童或青少年应对困难、学习任务,以及发展自我控制的能力。此外,还可以采用放松疗法和积极想象法。

4.发挥同伴交往的促进作用

与他人的交往状况在人们的生活中至关重要,也是更有效的生活技能训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积极的反应以及同伴的接受有助于儿童形成友好且积极的人际关系,这对于社会生活中幸福感的建立非常重要。促进沟通技能的建立包括提供语言及非语言的沟通训练、建立健康的友谊、避免误解、发展长期的友爱关系等。可以开展果断性训练,设定限制训练和自我接纳训练等。同伴之间经常会进行一些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等,还能帮助他们缓解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而带来的自卑心理与焦虑情绪。

5.提高儿童的自尊和内控归因风格

留守儿童更可能具有消极的自我概念和低自尊,通常归因偏见会影响他们的知觉和自我知觉。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提供调整归因偏见的干预。一是社会性问题的旧解决办法,让儿童学习在行动前考虑结果,列出应对各种问题的可能的解决方式,鼓励他们衡量赞成和反对各种选择的理由,并作出最后的决定。二是基于埃利斯(Ellis,1962,1985,1996)、贝克(Beck,1976)和塞利格曼(Seligman,1990)的理论来调整认知,使儿童能够识别消极的观念,并通过权衡支持的和反对的证据,对这些观念进行评估,使他们能够建立更切实际、更乐观的替代性解释。

留守儿童的成长关系到千万个留守儿童家庭,关系到留守儿童的未来。其心理健康已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针对不同类型的留守儿童,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真正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是每位教育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张娜.农村留守儿童研究[D].贵州大学,2008

2 周宗奎、孙晓军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3 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3):62~65

篇13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调查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9-0159-01

留守儿童(the “left-behind” children),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祖辈,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依照家庭环境及监护性质,对留守儿童做如下分类:

(1)“自生自灭”型:这类儿童主要存在于那些生活条件差、临时监护人监护能力低下的家庭。临时监护人群年老、体弱、文化程度低、负担重。他们天天忙于农活,无暇顾及孩子。能够做到的仅仅是给孩子做做饭、洗洗衣。到了农忙季节,很多孩子中午放学不回家,在学校啃干馍,或在校外游荡。在劳动力缺乏的家庭,部分孩子还要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至于如何教育孩子,则完全取决于孩子的天性,乖巧听话者让人顺心,顽劣淘气者无计可施。孩子心里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任其自然、放任自流,故称“自生自灭”型。

(2)娇生惯养型: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爷爷奶奶更心痛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事事顺着孩子,过分的庇护与溺爱使孩子心理发展畸形:娇气、任性,自私自利、情感脆弱,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互爱体验,怕困难、怕挫折。由于宠爱过度,家庭教育举步维艰。

(3)寄人篱下型:被父母寄养在亲戚、朋友家中的孩子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总感觉在亲戚家里毕竟没有在自己家里那样自由,束手束脚的,看起来胆小怕事,很本份。一旦离开了亲戚,就像老鼠离开了猫,无法无天了。也有一些孩子胆子很大,亲戚根本管不住,稍微说重了,就怀恨在心或是逃离出走,使得亲戚无可奈何,又不敢当自己孩子一样管教,只能将就凑合,以不出大问题为原则。寄养监护人和孩子心照不宣,彼此“躲猫猫”。

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发现他们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学习成绩每况愈下,行为表现越来越差。进入学龄阶段的儿童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造。据观察,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小学阶段学习兴趣还比较浓,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都还较好,优秀的也不少。但到了初中阶段,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极少的留守儿童能表现为优秀。我们调查中发现,初中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学习和行为习惯都很差且出现问题的儿童约占30%,而且在所有“问题儿童”中,留守儿童占80%。

2.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异常。少年儿童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农村留守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得不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着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父母很少见面,缺少沟通。其中,与父母见面半年一次的为23%,一年一次的为54%,两年一次的有23%,还有一个孩子的父母双双外出六年未曾回过一次家。农村留守儿童在个性心理上表现极为异常,有这样两种典型“症状”: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

3.父母关爱失常,孩子志向模糊。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感。因此,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弥补缺失的爱,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从不迟疑也从不打半点折扣。这种爱的方式,在儿童的心里逐渐形成了“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和“逍遥享乐”的人生观。他们没有任何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的概念,没有人情味,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与人生取向。

篇14

关键词:父性教育;青少年;心理发展;社会化

湖南卫视2013年全新推出的大型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可谓是家喻户晓,除了耳目一新的娱乐性之外,这个节目也让人们深切关注到一个重要的家庭人物――爸爸。

以往的青少年及青少年发展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一直将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以及母子关系作为研究的主题,使得父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长期受到忽视。然而,近几年来,家庭教育的历史到了掀开新的篇章的时候,父性教育,不仅是孩子成长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

一、“父性教育”的概念

教育专家陈建翔博士首先提出“父性教育”这一概念。父性代表了父亲这一角色的全部人格与特征,所谓父性教育,就是给孩子提供充满父亲角色特征的教育,即由父亲来实施、体现父亲人格的家庭教育。

从古至今,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中代表着力量、安全。我们的家庭也通常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然而,这种传统的家庭模式注定了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往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而缺失了父性这一半。目前,我们的社会有着“阴盛阳衰”的现象,而且许多男孩子也有女性化的倾向,这些都与家庭中父性教育的缺失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为什么父性教育的缺失会不利于孩子的身心灵健康发展呢?

家庭是一个整体,父母各自代表着自己的性别及个性特征,同时,这不同的性别与个性特征也注定了父母会对孩子产生绝对不一样的影响。母亲是温柔亲切,注重感性,而父亲是阳刚果断,注重理性。两者对孩子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关注父性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父性教育对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根据以往的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社会化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其中,父亲对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与母亲的影响是一致的,甚至有时会超过母亲的影响。

(一)父性教育对青少年性别社会化的影响

父亲往往在孩子眼中是伟岸的榜样,父亲经常参与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对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性别角色的获得尤为重要。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会影响青少年性别同一性的形成。父亲在生活中向男孩提供一中男人的基本行为模式,同时父亲身上的许多行为品质和习惯都会在儿子身上体现出来。父性教育在家庭中体现出来的是对待男孩的行为与对待女孩的行为差别较大,特别是在家庭外部活动中,父性教育往往更加注重训练和培养男孩的坚强意志和社会交往能力。父亲在教育中提供给孩子一种男人的基本模式,从父亲身上,男孩子开始懂得男人婴孩怎样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

(二)父性教育对青少年社交能力发展的影响

研究表明父性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提高,从而发展更好的社交关系。父亲与孩子接触的越多,孩子的交往能力就越强,就越容易适应社会生活。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婴儿如果与父亲有较多的接触,那么当他被陌生人围观是就会有很好的适应性。而且,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父性教育多的青少年有更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和适应功能,在学校表现较好,有比较少的行为。父性教育中,父亲与孩子的互动能使得孩子更好的掌握丰富的社交经验,因此,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父性教育充分的孩子就不会因为没有行为模板而惊慌失措。

三、父性教育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

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而积极的父性教育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的改善有着积极的影响。大量研究证明,家庭教育中缺失父性教育的青少年比有正常父性教育的青少年表现出更多的行为问题。

父性教育强调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作用,当然,不同的父亲有不一样的父性教育。父亲的过分关心会使得孩子缺乏对公正的理解,因此可能表现出张扬跋扈、不能忍受挫折等问题行为。然而积极的父性教育可以使得孩子表现出勇敢、强悍、意志力坚强而且富有生命的激情。尤其是男孩子,父性教育非常重要,男孩子通常在与父亲做互动的过程中,得到现实生活中重要的男性品质。而对于女孩子来说,在父性教育的影响下会更加果断、乐观、积极向上、更加坚韧,反之,则会表现出敏感、焦虑、孤独和自卑等消极的情绪特征。

父亲是青少年积极情感的源泉,父性教育中与孩子建立起积极情感,让孩子对父亲与家庭产生正确的依恋,鼓励孩子勇于独立,帮助孩子发展强大的自律能力,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的解决都是很有帮助的。

四、父性教育对青少年幸福感的影响

近几年,父爱的缺失与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生活幸福感的关系被广泛关注。研究者对父性教育和青少年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的探索一直都在持续,而国内的父性教育的缺失对青少年发展问题逐渐凸现。

有调查研究表明,父性教育的缺失让青少年在生活满意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父性教育未缺失的青少年。往常研究父母―子女关系是从父母角度来探索的,现在用一个新的探索角度,通过让女性用回忆性报告的方式探索单身年轻女性的自尊和生活幸福感与少年青少年时期父亲参与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父亲参与三个层面中的互动性、易接近性与儿女的自尊和生活幸福感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关系,且成年女儿的生活幸福感与其对父亲参与或抚养行为的回忆性感知有着强烈的关联。

总之,父性教育对青少年心理的各个方面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当引起研究者、家长和教师的高度关注。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父性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并非具有绝对的固定模式。父性教育的影响是互动的,作用的结果也是复杂的。由于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素质、气质特点,而且他们接受的学校与社会环境都不一样,因此形成的价值观、思维模式也不同,所以父性教育就需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才能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艳苹,2006.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江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