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戒烟的心理辅导范文

戒烟的心理辅导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戒烟的心理辅导,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戒烟的心理辅导

篇1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和品种

试验地点为红卫农场科技园区,试验品种为空育131

1.2试验设计

大区试验,不设重复,试验共设2个处理。

处理1:富利尔锌肥在孕穗初期和齐穗期各喷洒一次,亩用量10克,兑水20-30升。

处理2:空白对照。与药剂处理相同时期喷洒等量清水。

2、调查标准

病害采用对角线取样的方法调查,每小区取5点,每点取20株,共100株,计算出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纹枯病:

发病级别 发病情况

0级 不发病;

1级 一穴中少数植株发病或多数病斑的高度在稻株的1/4以下;

2级 多数病株病斑在1/4~1/2之间;

3级 多数病株病斑在1/2~3/4之间;

4级 多数病株病斑在3/4以上;

5级 多数病株发病枯死。

叶瘟:

发病级别

0级 无病;

1级 叶片病斑少于5个,病斑长度小于1cm;

3级 叶片病斑6—10个,部分病斑长度大于1cm;

5级 叶片病斑11—25个,部分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的10%~25%,;

7级 叶片病斑26个以上,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的26%~50%,;

9级 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的50%以上或全叶枯死。

穗茎瘟:

发病级别

0级 无病斑;

1级 受害粒数占全穗粒数5%以下,或个别枝梗发病;

3级 受害粒数占全穗粒数6%~20 %,或1/3左右枝梗发病;

5级 受害粒数占全穗粒数21%~50%,或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

7级 受害粒数占全穗粒数51%~70%,或穗颈发病,大部瘪谷;

9级 受害粒数占全穗粒数70%以上,穗颈发病,造成白穗。

注:叶瘟:1-3(高抗)、4-6级(中抗)、7-8级(感病)、9级(高感)。

穗茎瘟:1级(高抗)、3级(抗病)、5级(中抗)、7级(感病)、9级(高感)。

褐变穗:

发病级别

0级 无病;

1级 感病粒数占全总粒数6%以下;

3级 感病粒数占全总粒数7%~13 %;

5级 感病粒数占全总粒数14%~38%;

7级 感病粒数占全总粒数39%~63%;

9级 感病粒数占全总粒数64%以上。

3、结果与分析

3.1病害调查结果

数据显示:由于今年天气的因素,没有纹枯病的发生,导致富利尔锌肥对纹枯病防治效果不明显。

数据显示:由于今年天气的因素,没有稻瘟病的发生,导致富利尔锌肥对稻瘟病防治效果尚不明确。

数据显示:由于今年天气的因素,普遍有褐变穗病的发生,使用福利尔锌肥的处理1与对照相比发病株数较少,防效为21.25%,具有效果但不是十分明显。

3.2 产量性状

由表可知,施用锌肥后,水稻的结实率增加了0.23%,但平方米穗数比对照低,最终实收后的产量对比后,增产3.01%。由此可见,施用锌肥对水稻产量有一定影响。

4 讨论与小结

篇2

【关键词】 独立学院;朋辈心理辅导;朋辈心理辅导员;人格特质;实效性;研 究

Study on the Personality Traits of Peer Counsellor and the Substantial Results o f Psychological Counselling in Private College. Kui Yabo, Li Hui, Wang K unlai, et al. Business School,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106, P.R.Chi na

【Abstract】 Objective By discussing the correlative factors of the re sult of Peer Counselling,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foundation for theselection of Peer Counsellors. Methods To recruit 50 volunteerPeer Counsellors and 100 students, dividing them into two groups in the form ofone-to-one relationship. Studying the personality traits of Peer Counse llors and the substantial results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ling by multi-regress ion analysis. Results The companionability, stability, constancy,sensitivity, self-discipline of Peer Coun sellor is negatively relevant to the dumps, anxiety, human relationship sensitiv ity,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and hostility of the client, and the delibe ration is positively relevant. Conclusion The charact er of the Peer Counsellor is relevant to the counselling effect, thus primarilyestablish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election of Peer Counsellors.

【Key Words】 Private college; Peer counselling; Peer counsellor; Perso nality traits Substantial results; Study

朋辈心理辅导是在同辈及朋友之间进行的咨询活动,它是指受训和督导过的学生向前来 寻求帮助的学生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提供倾听、支持及其他帮助的过程。朋辈咨询疗效 的相关因素包含4个方面[1]:①咨询员因素;②咨客因素;③咨询员―咨客关 系水平;④咨询过程本身。本研究着眼于从咨询员人格特质角度探讨朋辈咨询疗效的相关 因素。咨询员在与咨客的交流过程中,性格必然展示,以及由性格所带来的对外界及自我的 适应,可能影响咨询过程及效果[2]。Ross(1999)等[3]的研究显示个性在 咨询员和咨客的关系中起到关键作用,聪慧、情绪的稳定性、好奇心及良好的沟通能力与疗 效相关。Combs[4]也认为个体 因素对于疗效与技术因素具有同等的要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具有个人吸引力,友好,令 人感到舒适和可信。

国外朋辈咨询的理论和技术已经渐趋成熟,各高校、中学、小学广泛采纳,甚至作为学 校教育和心理卫生服务的常规项目。我国于近些年引进了这一项目,各级学校也在纷纷应用 ,但是关于这一项目的实证性研究少之又少,况且作为心理咨询的一种形式,其文化适用性 也值得研究。独立学院是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需要,继民办高校产生之后出现的 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它介于公办与民办之间,在学校和学生方面都有其鲜明的独特性。 朋辈心理辅导在独立学院开展的具体情景有所不同,其疗效也有可能不同。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的基本步骤 招募50名自愿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专业培训、督导和支持,并进 行性格测量。在全院心理普查的结果当中,选取症状自评量表分值高于常模的同学100名作 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研究对象称为来访者,与朋辈辅导员形 成一对一的咨询关系,共历时一个学期;对照组不予干预。

1.2 研究对象 入组标准:根据大学新生心理普查结果,症状自评量表分值高于全国青年 常模并且自愿参加、知情同意;排除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的精神障碍。符合入 组标准的研究对象共100名,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项目研究中,试验组45例完成,3例 转诊,2例脱落;对照组全部完成。发出调查包100份,收回95份,回收率95。其中男43例, 女52例;年龄19~23岁,平均20±2岁。

1.3 方法

1.3.1 调查和测量内容 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专业,系别等。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 SCL-90是一个症状校核表,项目来自于 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广泛,涉及感觉、思维、情感、行为、意识、人际关系、生活习惯、饮 食、睡眠等方面[5]。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the 16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16PF) 是广泛应 用的自我评分的性格测量工具,用来测量性格的全面特征,可应用于咨询、临床和人力资源 等,对正常人之间16种基本的人格因素及其各种次级人格因素水平有良好的区分能力[ 6]。

1.3.2 偏差控制 问卷采用定式问卷,有统一的指导语和填表方法说明。培训督导专家小 组指导朋辈辅导员完成一般情况表和16PF。经过培训的朋辈辅导员指导研究对象完成一般情 况表和SCL-90;统一发放和收回调查包。

1.3.3 统计方法 所收集的资料应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1.3.4 关于安全性 建立了转诊、危机预警、干预机制;朋辈辅导项目开展的全程进行监 控、督导,以保证安全性和项目的顺利实施。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表1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一般人口学资料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2.2 朋辈辅导实效性的相关因素 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朋辈辅导实效性与试验 组、朋辈辅导员16PF的相关性。

从表2可以看出,16PF中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敏感性、自律性和世故性与SCL-90 各因子相关性较大;而16PF的各因子与SCL-90的躯体化和精神病性均未显示出相关性。

3 讨 论

朋辈咨询的相关因素可以从4个层面观察,咨询员本人即是重要的方面。性格在咨询效 果中起到相当作用。Ross和Combs分别进行的独立研究均证实了这一点。

Carkhuff(1965)认为咨询师的个性与治疗效果有关,这些因素包括:共情、真诚、可信 赖、无条件的正性关怀和鼓励以及守职奉献。这与本研究得到的结果有不谋而合之处。乐群 性、敏感性、世故性、稳定性的内在涵义与共情、真诚、正性关怀鼓励有相近之处;而有恒 性和自律性与守职奉献和可信赖有共通之处[7]。

本研究发现朋辈辅导员的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敏感性、世故性、自律性与来访者 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和敌对相关。其中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敏感性 越高,上述症状分值越小;世故性则反之。

即对于愿意成为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同学,为达到更好的疗效,倾向于选择乐群性、稳定 性、有恒性、敏感性分值较高而世故性较低,其它因子分适中的同学。

4 结 论

朋辈辅导员的性格与咨询效果有关;初步为朋辈辅导员的筛选打下了基础。

5 参考文献

[1]Horvath AO, Luborsky L. The role of the the rapeutic alliance in psy chotherapy. J Consult Clin Psycho1, 1993,61:561-573

[2]Lawrence A. pervin: The Science of Personality, 1996:411-416

[3]Rose GL. (1999). What do doctoral students want in a mentor? Develop ment of t he ideal mentor scale. Retrieved March 26, 2001, from Dissertation Abstracts: Wo rldCat File: OCLC FirstSearch Item: 45474343

[4]Combs A. Helping Relationships. Boston Allyn Bacon, 1982:115-121

[5]汪向东,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6]Russell MT, Karol DL. The 16PF Fifth Edition Administrator's Manual.Champaign, IL: Institute for Personality and Ability Testing, 1994:64-71

篇3

关键词:高职学生;能力;团体心理辅导

职业核心能力是成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地区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近年来,在高职业院校中,职业核心能力的研究也有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开发了一系列关于核心能力的课程,形成了核心能力测试体系。目前研究普遍认为,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6项: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技术、与人合作、自我提高、解决问题[1],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点工作之一。

一、高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现状

(一)高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较低

作为高职学生的辅导员,笔者有深刻体会,高职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较为低下,大部分同学当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一般不会自己动脑动手去解决,会选择两个方式,一种方式是第一时间就会进行求助,有的问题只要自己上网查一下就会解决,但是他们习惯性的就会让别人来帮助。第二种方式就会采取回避,有的同学即使尝试自己去解决,一旦遇到小挫折就会马上退缩。

(二)高职学生单项能力较差

在高职学生核心能力训练越多也就越强,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并没有专门针对学生核心能力训练的课程,学生大多是从学习生活中习得而来,加上高职学生自我能动性差,导致他们单项能力薄弱,掌握不系统。核心能力中的很多内容是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需要用到的,如与人交流,但是很多学生只限于能够将自己的意思传达出来,甚至有些学生连与老师正常的交流都困难;再如与人合作的能力,很多学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更谈不上跟他人合作。

(三)高职学生能力结构不完整且整合不佳

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点在于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与掌握专业知识相关的核心能力的涉及就会频繁一些,也就有助于获得。而一些与此关系不大的核心能力则训练较少,导致学生核心能力结构不完整,处于相对缺失状态。比如数字应用能力等。同时核心能力中的每一项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各项能力之间是相互合作、相互补充的,只有各项能力协调一致,相互服务,才能够在完成某一项工作时使各项能力得到最佳体现,使各项能力为完成工作更好地服务。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要懂得如何处理各种信息,运用发散性的思维,与人沟通交流合作,才能去解决问题[2]。

二、高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差的原因分析

(一)自控和自学能力差

大部分高职学生欠缺吃苦耐劳的精神,懒惰,旷课迟到成为家常便饭,学习动力不足,生活学习比较迷茫,没有明确目标,考试作弊现象严重,有相当多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谈恋爱,打麻将等各种玩乐当中,对专业以外的知识不了解,大部分同学只是想混个文凭,有的同学是为了应付父母而来的。

(二)心理素质较差

高职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家庭条件很好,是家里的小太阳,处处呈现出养尊处优的状态,他们的抗挫折能力较差,心智不成熟,任性妄为;规则意识、组织管理意识淡漠;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不强;自我意识强,不善于接受和服从,对于发生的问题,不善解决,易冲动激化矛盾;还有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学历低,学校不是重点院校,出现自卑现象,在找工作时,不敢参加招聘会,不敢和其他学生同场竞技等[3]。

三、团体辅导对高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和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在现代社会中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人,首先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所以在当今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的情况下要开展相应的心理素质培训,增强他们的心理抗挫折能力,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学校可以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心理讲座,开设一些心理教育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讲授有关学生就业的问题,强化高职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摆脱劣势[3]。

团体辅导又称为团体心理咨询、集体咨询、小组咨询、群体咨询,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体验、学习,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4]。多项研究显示,班级团体辅导可以增进班级成员之间的友谊,改善新生的不适应性,可以使班级成员在实现具体而有意义的集体目标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和集体生活的快乐,并懂得尊重别人、欣赏别人,意识到自己的任何活动都必须与班级成员合作才能取得成功,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社交能力、组织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体意识,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班级团体辅导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团体辅导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会识别、认识自己,从成员间的交往中获得自信,从集体中获得力量和支持,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拥有健康的心理[5]。

四、结语

目前,团体心理辅导在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广泛运用,对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完善学生人格等各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足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玲.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01):148-149.

[2]童山东.职业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3]李霞.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4]于兴艳.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113+145-146.

[5]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篇4

1 中职生吸烟行为的危害

中职生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吸烟酗酒得得比率均高于同龄段的高中生。他们抽烟的动机有“交友需要、消遣、应付礼节、享受、仿效他人”。对抽烟的错误认识与体验是导致抽烟的主要心理原因。如认为抽烟能“促使社交成功”、 “可以调节情绪,提高学习效率”、“抽烟是男孩成熟的标志”、“女孩抽烟可显示男女平等”、“女孩抽烟更有魅力”等。此外周围成人及影视的示范作用、结交社会上不良青年也是重要的诱因条件。中职生抽烟的一个重要动因是活的团体认同,体验成熟感和独立感。

吸烟的危害性在于吸烟时产生大量的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一氧化碳、尼古丁、烟焦油等。一氧化碳可以使人体的红细胞失去吸氧功能,尼古丁使人产生依赖性而成瘾,焦油可以直接产生致癌作用,进而破坏人体的免疫能力。处于新陈代谢旺盛期的青少年,如果染上吸烟的毛病,会加快对烟草中有害成分的吸收过程,从而影响大脑功能,促使心脏、消化器官及其他组织器官的功能紊乱和减弱,更容易造成呼吸道炎症,易患哮喘和消化道疾病,使体质虚弱,记忆力和学习效率降低,甚至有生命危险。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全世界近年来每年死于吸烟所诱发的各种疾病的人数为300万,即每分钟有6人死于吸烟。调查报告还显示,90%的肺癌、75%的慢性气管炎和肺气肿、25%的冠心病患者都死于吸烟。

同时,吸烟对未成年人可以造成心理行为的不良影响。未成年人开始吸烟往往同意志消沉、自暴自弃、失恋、模仿偶像等有关。未成年人吸烟之后一方面使得正常的人际交往出现障碍;另一方面则强化了他们与社会上不法分子交往的倾向,并且随着吸烟的数量和档次越来越高,经济开销也越来越大,常常由于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而走向偷盗、抢劫的犯罪道路。

2 中职生酗酒行为的危害

中职生酗酒的动机有“饮酒助兴”,“饮酒豪爽时尚”,“调节心情”等。专家指出,青少年发育尚未完全,各器官功能尚不完备,对酒精的耐受力低,肝脏处理酒精的能力差,因而更容易发生酒精中毒及肝脏器官损害,影响记忆力及正常的生长发育,还可以埋下肝硬化、胃癌、心血管病等疾病隐患。同时,青少年神经系统还较稚嫩,自制能力差,酒后易行为失控,诱发各种事故甚至危及生命,如偷吃禁果、与人争斗、擅自驾车等。

3 中职生吸烟、酗酒行为矫治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种不良嗜好或不良习惯一旦形成,改掉确实不易。在对中职生进行吸烟、酗酒行为的心理辅导时,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辅导:

3.1 加强意志监督。这是改变不良嗜好的关键。所谓意志监督,即一个人必须依靠顽强的意志对其行为进行有力的监督,以改变某种不良习惯和嗜好。以戒烟为例:刚开始戒烟,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与旧习惯相应的行为,饭后可能常会想吸烟。这时必须坚守自己的戒烟原则,去克制习惯的发生。

3.2 创造良好环境。学校可以开展“无烟校园促健康活动”,要求全校教师、学生掌握控烟知识,尽量做到不抽烟,创造无烟校园。研究表明,爱抽烟的人在一个房间里生活,由于互相感染、互相加强,抽烟的次数要比单独条件下高得多。因此,要戒烟就尽量与不抽烟的同学在一起,让周围的人对自己的抽烟行为加以监督,这既可以避免产生互动影响,也可以形成一种有助于戒烟的群体压力,帮助自己戒烟成功。

篇5

【关 键 词】学困生;吸烟动机;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77-02

吸烟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嗜好,可以由个人选择与控制,通常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对身心健康有一定的损害,容易使人产生依赖。而动机是一种由需要推动的,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譬如,肚子饿了,需要吃东西,便产生了寻找食物的行为动力。

一、初中学困生开始吸烟的动机

有的学困生想改头换面,摘掉戴在自己头上的“困”帽彻底脱困,于是拼命地学,以补上落下的知识,但总是事与愿违,屡考屡败,同时又遭老师、父母的批评,同学的嫌弃,心烦无比,又找不到恰当的解脱方式,于是便想到了烟,他们通过吸烟来寻找刺激,调节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力图借助烟的力量获得暂时的解脱;有的学困生由于学习不如别人,就破罐子破摔,凡事跟学校、老师对着干,对学校、老师禁止学生吸烟的教育认为是小题大做,是干涉学生自由,为了满足自己的逆反心理,于是便开始了吞云吐雾;有的学困生无坚强的意志和远大的理想,在学习上不思进取,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暗地里却拉帮结派,干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在小团体里,受“哥们义气”、“江湖义气”的不良影响,认为不和别人一样吸烟,会显得自己跟大家格格不入,会受到大家的排斥,于是为了寻求哥们间的行动一致,开始了吸烟行为;有的学困生平时在学习上引不起别人的重视,于是便采取吸烟的方式以引起别人的注意,从而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发泄怨恨和不满;有的学困生特别是女生盲目崇拜偶像,错误地认为女人抽烟是时尚、勇敢、魅力的象征,也是生活独立和男女平等的标志。在欣赏和陶醉偶像领衔主演的影视剧的同时,对偶像吸烟的镜头也大加模仿,从而增大了尝试吸烟的可能;有的学困生由于交友不慎,认识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在社会“劝烟”习惯的影响或坏人的唆使下,便开始了吸烟生涯;有的学困生学习不用功,贪图享乐,将强烈的好奇心用在成年人说过的“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上了,便想尝试体会一下“神仙”的滋味。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逐渐学会了抽烟。

二、初中学困生吸烟的教育对策

1. 建立全社会的戒烟大环境。吸烟有害健康,这已被科学研究所证实。烟草使人成瘾的关键在于心理作用,社会交际的需要在吸烟行为的心理动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劝阻、鼓励吸烟者戒烟时,除持续有效地进行正面的健康教育外,还需要积极在社会上开展控烟活动,形成一个以不吸烟为正常现象的文明环境。运用多种方式宣传戒烟,如宣传画、小册子、电视及通过中小学生的劝阻来戒烟等。采取逐步建立无烟区、提高烟税、严禁对未成年人销售香烟等措施,创造良好禁烟环境,这是预防和矫正学困生吸烟行为的根本前提。

2. 健全学校的控烟规章制度。国务院早在1979年就在《关于宣传吸烟与控制吸烟的通知》中指出:“鉴于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最容易受烟草中有害物质的毒害,建议教育部门在学校进行宣传教育,并作为纪律,禁止中小学生吸烟。”因此,作为青少年学习、活动主要场所的学校,必须要制定并健全控制青少年吸烟行为的规章制度,从而预防学困生吸烟。学校管理制度中应包含明确严禁吸烟的规章制度,并将控烟制度落到实处。同时,教师要起表率作用,绝不在校内或学生面前吸烟。要明确告诫学生,未成年吸烟是违反规定的行为,吸烟是越轨的第一步,发展下去不但有损健康,而且可能导致其他问题的发生。

三、重视校园的控烟教育活动

众所周知,初中生好奇、好动、好玩,活动是他们的天性,也是他们身心特点的必然需求。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食物更为强烈。对一种可能使出他们全部精力的活动,他们将感到一种本能的冲动,因为这正是自然使他的能力得以完善的道路。”可见,活动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身心,在寓教于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促进学生知、情、行的发展。因此,重视校园控烟教育活动的开展,是控制学困生吸烟的重要措施。一是要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切入点,适时开展《吸烟对健康的危害》的团体讲座。讲座中要利用生动的图片展示,让学生从感官上意识到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性,并通过典型的事例和翔实的数据给学生深入的介绍烟草、烟雾中的有害成分,对青少年的危害等,使之明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自觉做到不吸烟,并能劝导别人也不吸烟。二是要“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工作为中心”预防学困生吸烟。通过主题班会活动、班级的板报、墙报等活动,广泛持久地开展宣传吸烟危害健康的教育活动,还可组织学生座谈讨论,收看烟草对青春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的电影、展板等,使学生切实认识到吸烟是一种害人害己的行为,以促进他们果断地抵制吸烟。

四、加强学困生的心理辅导

从学困生吸烟的行为动机来看,更多的是由于学生的心理问题所导致的,譬如盲目模仿心理、挫折心理、交往需求心理、好奇心理、表现心理等。可见,加强学困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就显得意义重大。为此,教育者一定要对症下药,采取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对吸烟学困生进行心理调适,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消除不健康的心理,从而使他们明确人生的目标和责任,增加对吸烟行为的理智判断力和自控力,以达到自觉、理智地抵制吸烟。

参考文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