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社会经济效益,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Abstract: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asic industries of national economy. It has not only its own production efficiency as a production department, but also has some stimulating and promoting effect on other production departments of economy and society, resulting in indirect economic benefits. In this paper, taking the Input and Output Table of Beijing in 2012 as the data base, adjustment is done to highlight the air transport sector. The input-output method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civil aviation for Beij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direct economic benefits brought by civil aviation to Beijing are far greater than the direct economic benefits.
Key words: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industry relevance degree;social and economic efficiency;input-output method
中图分类号:F5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6-0025-03
0 引言
民航运输业作为生产部门,其自身的生产发展必定会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直接经济效益。由于其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拉动现代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航运输业所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将在总效益中占据很大的比重。正确估价北京市民航运输业的社会经济效益,认识其在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贡献,对于北京市民航的宏观战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于1977年开始对民航运输业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随后很多国家都开展了类似的研究。国际民航组织(ICAO)于2007年颁布了292号文件,建议各国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来分析民航业对当地经济社会的贡献。[1]本文参照ICAO的研究方法,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北京市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研究分析。
最新的《北京市投入产出表》是于2012年颁布的,包括42部门和139部门两张。本文以北京市42部门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为基础,从139部门流量表中获取航空运输业(代码为56107)的相关数据,将其从42部门流量表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代码为30)中分离开来,并与42部门流量表合并后得到调整后的43部门流量表。新表中新增43部门命名为“航空运输业”,原来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更名为“调整后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1 北京市民航产业关联度分析
1.1 后向关联关系
民航运输业对其他经济部门的后向关联关系即直接消耗关系是指民航业对其他产业部门的依赖关系,可以用直接消耗系数来分析其依赖程度,即民航业对于其他产业部门产品的需求量大小。直接消耗系数为aij=Xij/Xj(i,j=1,2,…,n),Xij是第j部门对第i部门产品的消耗量,Xj是第j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总投入,其构成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表示为A=(aij)n*n。
通过对调整后的投入产出表进行计算,得出民航业对其他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居前10位的产业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北京民航业对于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部门的依赖程度最大,需求量占比高达30%且远大于其他部门,这主要是与民航业对航空油料等能源的大量消耗有关。同时机场等民航企业的发展促进了租赁和商务服务、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商务餐饮、住宅开发、高新技术产业等临空产业的发展。
1.2 前向关联关系
前向关联关系是指民航运输业对那些将本产业的产品或服务作为投入品或生产资料的产业的影响,即通过供给关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2]一般用直接分配系数来描述其他产业对民航业的依赖程度。直接分配系数为rij=Xij/Xi(i,j=1,2,…,n),其构成的矩阵为R=(rij)n*n,其中Xij为第i部门分配给第j部门作为中间产品使用的数量;Xi为第i部门的总产出量。
其他产业对于航空运输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居前10位的如表2所示。
如表2所示,北京民航业对其他产业的分配系数前12位占航空运输业总产出的42%。其中对航空运输业自身的直接分配系数达到16.06%,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达到5.63%,成为其主要流向产业。其次与北京民航有密切前向关联的产业还包括批发和零售、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等高科技产业和商业贸易。这些行业的产品具有附加值高、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特征,产品对运输时间的要求很高,因此对民航运输的依赖性较大[3]。
1.3 影响力系数
影响力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需求波及程度。当Fj1时,表示第j部门的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水平。
由计算可得,影响力系数为0.812143926,稍小于1,表示北京市民航运输业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接近于社会平均影响水平。
1.4 感应度系数
感应度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当Ei1时,表明第i部门受到的感应程度大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计算公式为:
由计算可得,北京市民航运输业的感应度系数为0.605145068,低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说明其对国民经济的感应程度不够。北京市民航在今后的发展中,其速度应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上保持一致。
2 民航对北京市的社会经济效益
民航运输业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航空运输业与社会经济其他产业部门具有密切的关系,它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远远超过了其自身的生产效益[4]。下文将对北京市民航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测算。
2.1 直接经济效益
北京民航运输业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指民航业自身的生产效益,即其本身对于北京市GDP所做的净贡献。
2.2 间接经济效益
由于产业间后向关联联系的存在,民航运输业的发展可以拉动其他部门的发展从而相应拉动区域GDP水平的提高,即产生后向关联经济效益。由于前向关联的存在, 民航运输业的发展可以推动其他部门的发展从而相应推动区域GDP水平的提高,即产生前向关联经济效益。上述两者统称为航空运输业的波及效果,即可量化的间接经济效益[5]。
2.2.1 后向关联经济效益
指民航运输业带动其生产所需产品所属的生产部门的发展而带来的经济效益。本文采用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对航空运输业的后向关联效益进行测算。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I-A)-1-I,其中I为单位矩阵;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完全消耗是直接消耗和全部间接消耗之和。
3 结语
通过投入产出法的运用,计算出2012年北京市民航运输业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为724906.5万元,间接经济效益远大于直接经济效益为2910600万元,完全经济效益为3635506.5万元。据经验,机场每年每服务100万旅客就要提供大约1000个直接工作,支持大约2950个全国性职位、2000个区域性职位、1425个区域职位[6]。经测算,2012年民航业为北京市可提供大约63890个直接工作,支持大约188475个全国性职位,以及127780个区域性职位、91043个子区域职位。由此可见,民航对北京市的国民经济和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拉动和推动作用。因此准确测算北京市民航运输业创造的整体社会经济效益,充分认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于北京市制定民航业的宏观战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山,王志清,姚津津,刘雪妮.北京首都机场经济社会效益评价[J].综合运输,2009(5):16-20.
[2]张莉.航空运输业产业关联度实证分析――基于2002、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J].产业经济,2013(13):159-163.
[3]孙淑芬.民航运输机场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2011.
[4]陈林.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北京民航社会经济效益研究[J].2013,26(2):61-63.
【关键词】电子商务;商务应用;社会效益;发展前景
当前的电子商务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并且在社会各经济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商务相比传统商务,具有诸多优点,主要体现在打破了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促使企业物流以及信息的交流渠道得到了有效增加,最为主要的是电子商务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一般情况下,人们常说的电子商务其实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并且处于开放的形式下,世界各国或者各地区之间进行的商业贸易活动,其主要依靠计算机上的浏览器或者服务器的应用,买卖双方在不相互碰面的背景下进行各种商贸活动以及服务贸易活动。换一种说法,就是消费者能够依靠网络实现购物以及消费,企业之间能够在网上进行一系列商业活动,从而实现经济贸易以及电子支付等经济活动。值得注意的是,电子商务主要是依靠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工程技术,同时加以其他辅助互联网技术形成的电子商业贸易活动。
一、电子商务对经济社会效益的作用
电子商务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日益强大,目前,泉州市形成了一批以泉州购、一品嘉供应链云平台、环球鞋网、茶多网、拍鞋网、中兴尚品、58食品网为代表的电商平台。这些电商平台各具特色,成绩斐然。泉州购平台短短5个多月时间地方馆的供应商入驻数量迅速增长到808家,产品数量近30万个,总交易额约276万元;一品嘉供应链云平台、环球鞋网、茶多网、拍鞋网等年销售额超10亿元。同时,培育了迈途户外运动、家世比家具、新时颖服饰、千纸鹤服饰、唐丰陶瓷等国内外知名的网络品牌。跨境电商方面,建成了泉州跨境通公共服务平台。2016年9月13日泉州跨境通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营,全年平台累计报关单量407.19万件。随着社会经济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产生,打破了传统商务活动时间以及控制的限制,对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现对其进行一一分析:(一)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电子商务主要是依靠现代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实现了企业之间的网上交易活动,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分别是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寻找更好的贸易伙伴。1.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电子商务主要依靠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能够有助于降低公司成立的门槛,其原因在于电子商务不需要过多的资金投入,从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多的机会。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的经营方式,即不需要固定在同一地点进行经营、面对固定的消费者。中小型企业内能够有效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并且基于互联网技术,面对广大消费者进行经济贸易活动。值得注意的是,一旦一个企业利用电子商务进行经济贸易活动,将会带动相关产业的经济活动,从而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最为主要的是能够促进国民就业,从而有效增加内需。2.寻找更好的贸易伙伴,在上述分析中,可以了解到电子商务是依靠互联网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企业能够借助互联网寻找对自身发展有利的经济贸易伙伴,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能够借助互联网查询更多的经济贸易伙伴,能够从中加以对比挑选,有利于寻找更好的贸易伙伴。(二)电子商务有利于企业之间交易成本的降低。电子商务的应用对交易成本的降低,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降低办公用地与办公用品成本、降低宣传成本以及降低人力资源成本。1.降低办公用地与办公用品成本,电子商务主要依靠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不像传统商务经济贸易一样,需要固定的销售场地以及销售时间,其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网上在线经济贸易活动,从而减少了办公用地与办公用品成本。2.降低宣传成本,企业进行经济贸易活动,其主要是通过电子商务技术实现交易活动,所有的商品销售都是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商品的宣传,不需要像传统经营模式一样,耗费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进行商品宣传,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商品的宣传不仅仅有利于提高宣传效果,还有利于降低资金支出,从而有效提高了经济社会效益。3.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采取电子商务技术相对而言较为灵活,最为主要的是经营时间、经营地点比较灵活,并且可以减少销售部门的建立,从而有利于减少人力资源成本。(三)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电子商务在中小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上述分析中,已经说明电子商务有助于企业商品的生产成本以及经营成本的降低,从而有利于商品降低销售价格的情况下,保障经济效益。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在面对同一类型的商品时,往往是选择价格较低的购买,为此企业生产的商品就能够在价格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而有效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四)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电子商务的出现,促使网上购物得以实现,人们在家就能够进行购物,根本不需要出门即可完成交易活动。由此可见,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能够加快商品的流通,促使企业之间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从而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提高。与此同时,企业在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将会扩大生产,从而使得其规模得到进一步的扩大。
二、电子商务应用的主要措施
(一)企业领导重视,目标明确。为使电子商务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就需要企业领导重视,并且制定相对应的发展目标。需要企业领导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具体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倡导企业经济业务流程的电子化,从而使得电子商务的应用在企业经济活动当中得到推广应用。(二)组织机构保障,实施高效。为更好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落实电子商务项目的实施,就需要企业在组织机构上提供保障,促使电子商务的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基础。对于组织结构的建立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其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企业各部门管理人员、企业经济业务骨干,对于机构的具体事务的开展需要总调度室带头处理,对于机构组成人员,一般情况下根据具体的经济业务加以确定,并且在确定之后,根据经济活动的需求进行人员的调整。如此一来,就可以确保电子商务项目的高效实施。(三)创新技术,提高能力。为使电子商务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就需要重视技术的创新。基于此,企业需要紧跟互联网技术进步发展的脚步,不断重视互联网有关技术的发展,促使电子商务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障。与此同时,需要注重技术的创新,才能够构建业界主流设备以及技术的新构架,从而使得电子商务应用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四)业务驱动研发,全员参与。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不同一般的商务业务流程,其有着较强的特殊性,并且极易发生变化。为此,企业在应用电子商务时,有必要采取自主开发模式,从而有利于满足市场快速变化需求。此外,在日常的电子商务系统运行当中,需要结合实际问题,不断对电子商务系统进行完善,从而有利于电子商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型的电子商务贸易模式的产生是必然的,满足了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当电子商务得到广泛的应用之后,就说明一个全新经济时代的来临。为此,有必要创新电子商务应用,不仅仅有利于电子商务模式的完善,还有利于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振兴,吴岩松,林春景.创新电子商务应用提高经济社会效益[J].厦门科技,2015(04):13-16.
[2]郑国凯.论大数据与电子商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J].电子商务,2015(11):70-71.
[3]张艳秋.浅谈电子商务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J].科技视界,2013(32):242.
[4]殷佳雪.电子商务时代网络财务软件的发展趋势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7):79-80.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项目自2003年启动以来,已连续执行了10年,连续出版了年度监测报告,对系统、深入、连续反映我国林业建设成效,扩大林业对外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
10年来,按照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关于大力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从2003年开始,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连续对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县(重点森工企业和自然保护区)、村(林场)和农户(职工家庭)进行定点跟踪监测,利用布局广泛和入村入户入企业的独特优势,及时、准确跟踪林业重点工程进展和政策落实情况,深入反映林业重点工程在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和惠及民生等方面的积极贡献,为准确把握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发挥了特殊作用。
会上,国家林业局保护司、计资司、天保办、退耕办和治沙办的参会领导对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开展监测工作以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广大基层调查员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
济的发展,形成了新的区域经济格局,客观上为沿线产业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
了前提条件,诱发了各类产业的崛起和产业群的聚集,最终导致了高速公路产
业带的产生。新的高速公路产业带能够产生社会与经济上的多重效益,这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高速公路产业带;社会经济效益
高速公路打破了原有的区域经济格局,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一般来说,高速公路具有较强的集聚效应,可以使产品的生产向出入口支线或向消费地转移,从而引起原有生产力布局的变化,新的区域经济布局,客观上为沿线产业带发展提供了条件。
所谓高速公路产业带,是指以高速公路为基本走向并扩延至高速公路两侧,产业群体相对集中,经济发展水平或速度高于所在经济区域平均水平的带状区域。德国经济学家萨巴特(Sombart)提出的“生长轴”理论认为:连接各中心的重要交通千线的建设形成了新的有利区位,方便了人口的流动,降低了原料、成品的运输费用,从而降低了产品成本,新的交通干线将对产业和人口产生吸引作用,沿交通千线集聚,并产生了新的居民点,从而形成了产业的集聚带。
根据区位经济理论,一个区域只要具备某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则该区域与其他区域的差异会形成一种优势,产生一种引力,把相关企业和生产力要素吸引过来,在利益原则的驱动下,形成产业布局上的相对集中和聚集.对于高速公路来说,由于它能为人们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大大提高了行车速度,提高了旅途舒适度、安全性,同时缩短了运输距离,降低了运输成本,从而在沿线地区形成交通优势,这就为高速公路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根据区位经济理论,高速公路沿线必然形成产业带。高速公路产业带可以形成众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种社会经济效益从扩散途径来看有五种类型。
1,用户直接使用效益。用户直接效益是指高速公路使用者从运营中直接收取的经济利益,是高速公路产业带效益中与高速公路联系最直接的一种效益类型,其受益主体是运输部门和使用高速公路的各种机动车辆拥有者。用户直接效益的来源渠道主要有:用户工资、成本费用的节约、原料及车辆磨损等费用的节约、安全性能提高而减少的事故损失费用等。
2,开发效益。开发效益是指高速公路带动沿线地域资源开发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包括高速公路沿线影响区域内的地产增值、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吸引力增强等内容,是产业带效益中与高速公路直接联系的一种效益类型。开发效益的收益主体为:以高速公路的建设为发展前提条件,以交通状况的改善或交通流量的增长为持续发展重要支撑的产业。
3,波及效益。波及效益是指由于高速公路带来交通条件显著变化,导致沿线地区区位优势增加、竞争优势提高而产生的经济效益。波及效益多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加工制造业及农业领域,对第三产业影响相对较小。高速公路的建设使交通条件显著改善,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减少,沿线区域可达性提高,沿线区域的经济势能和区位优势增加,比较经济优势提高,从而诱发新的投资,使产业带效益增加。
4,传递效益。传递效益是指受益对象本身与高速公路并无紧密联系,但受产业间投入产出因果关系的影响,或是由于其他主要受益产业的发展出现新需求,致使连带产业从高速公路中间接受益.其特点是:与高速公路的直接使用相对联系较弱,产业带的形成和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其获益的前提条件和主要途径.高速公路产业带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典型的传递效益。
5,潜在效益。潜在效益是指由于交通功能的加强,而使经济信息交流得到发展、市场范围扩大,沿线地区思想观念转变、竞争意识增强,这种无形的社会功能是产业带效益中的潜在效益。
从效益产生时间来看高速公路产业有两种同步效益与延迟效益。
1,同步效益。同步效益是指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其产业带效益与高速公路的建成运营在时间上同步发生,并直接从高速公路交通流量的增长中获得经济利益,同步效益的产生期与高速公路的有效使用期基本吻合。通常情况下,拥有用户直接使用效益和开发效益的产业或部门,其产业带效益与高速公路同步特征明显,是同步效益的主要受益主体。
2,延迟效益。延迟效益是指某些产业的发展除了需要良好的运输环境外,受其固有属性的制约,投入产出周期较长,并以其他相应的配套设施或经济条件的完善作为其发展的先决条件,从而使这些产业的效益产生期与高速公路的建设期在时间上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延迟或滞后。延迟效益受益主体包括很多产业部门,它们与高速公路的关联形式多样,其延迟的时间长短受投资见效期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延迟效益一旦产生,往往能转化为循环累积的经济优势,对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长期影响。
从产生空间地域来看高速公路产业带社会经济效益有集聚效益与回波效益。
1,集聚效益。集聚效益是指在高速公路产业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和运输可达性的提高,导致沿线地域的不同点位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而形成的产业带效益。在产业带发展初期,各种经济活动总是最先集中于高速公路沿线若干最具有区位优势和吸引力的点位,致使相关产业集聚于此,构成产业带发展中的“极核”,在空间上表现为高速公路沿线若干点位的优先集聚增长。
2,回波效益。产业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空间上表现为以高经济密度点位为中心向周围地区波浪状扩散,并最终连接成带状区域经济系统,由此所带来的产业带效益称为回波效益。随着产业带的发展,沿线各种配套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高速公路两侧地区的区位优势差异逐渐缩小,同时产业带“极核”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受投资、土地需求等因素影响,产业布局的重心开始由集中转向分散,沿线其他待开发地区成为这一时期产业带发展的重点,从而形成回波效益。回波效益多见于产业带发展的中后期,是与高级形式的产业带发展相适应的一种效益类型。
结语
高速公路所形成的产业带对社会经济效益的带动显而易见,高速公路产业带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让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获得了极大改善,同时也有力地推动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参考文献
【1】那恩崇.公路经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65)
【2】李海东.高速公路产业带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4.6
一、电子商务对经济社会效益的作用
电子商务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日益强大,目前,泉州市形成了一批以泉州购、一品嘉供应链云平台、环球鞋网、茶多网、拍鞋网、中兴尚品、58食品网为代表的电商平台。这些电商平台各具特色,成绩斐然。泉州购平台短短5个多月时间地方馆的供应商入驻数量迅速增长到808家,产品数量近30万个,总交易额约276万元;一品嘉供应链云平台、环球鞋网、茶多网、拍鞋网等年销售额超10亿元。同时,培育了迈途户外运动、家世比家具、新时颖服饰、千纸鹤服饰、唐丰陶瓷等国内外知名的网络品牌。跨境电商方面,建成了泉州跨境通公共服务平台。2016年9月13日泉州跨境通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营,全年平台累计报关单量407.19万件。随着社会经济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产生,打破了传统商务活动时间以及控制的限制,对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现对其进行一一分析:
(一)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电子商务主要是依靠现代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实现了企业之间的网上交易活动,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分别是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寻找更好的贸易伙伴。1.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电子商务主要依靠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能够有助于降低公司成立的门槛,其原因在于电子商务不需要过多的资金投入,从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多的机会。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的经营方式,即不需要固定在同一地点进行经营、面对固定的消费者。中小型企业内能够有效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并且基于互联网技术,面对广大消费者进行经济贸易活动。值得注意的是,一旦一个企业利用电子商务进行经济贸易活动,将会带动相关产业的经济活动,从而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最为主要的是能够促进国民就业,从而有效增加内需。2.寻找更好的贸易伙伴,在上述分析中,可以了解到电子商务是依靠互联网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企业能够借助互联网寻找对自身发展有利的经济贸易伙伴,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能够借助互联网查询更多的经济贸易伙伴,能够从中加以对比挑选,有利于?ふ腋?好的贸易伙伴。
(二)电子商务有利于企业之间交易成本的降低。电子商务的应用对交易成本的降低,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降低办公用地与办公用品成本、降低宣传成本以及降低人力资源成本。1.降低办公用地与办公用品成本,电子商务主要依靠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不像传统商务经济贸易一样,需要固定的销售场地以及销售时间,其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网上在线经济贸易活动,从而减少了办公用地与办公用品成本。2.降低宣传成本,企业进行经济贸易活动,其主要是通过电子商务技术实现交易活动,所有的商品销售都是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商品的宣传,不需要像传统经营模式一样,耗费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进行商品宣传,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商品的宣传不仅仅有利于提高宣传效果,还有利于降低资金支出,从而有效提高了经济社会效益。3.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采取电子商务技术相对而言较为灵活,最为主要的是经营时间、经营地点比较灵活,并且可以减少销售部门的建立,从而有利于减少人力资源成本。
(三)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电子商务在中小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上述分析中,已经说明电子商务有助于企业商品的生产成本以及经营成本的降低,从而有利于商品降低销售价格的情况下,保障经济效益。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在面对同一类型的商品时,往往是选择价格较低的购买,为此企业生产的商品就能够在价格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而有效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四)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电子商务的出现,促使网上购物得以实现,人们在家就能够进行购物,根本不需要出门即可完成交易活动。由此可见,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能够加快商品的流通,促使企业之间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从而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提高。与此同时,企业在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将会扩大生产,从而使得其规模得到进一步的扩大。
二、电子商务应用的主要措施
(一)企业领导重视,目标明确。为使电子商务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就需要企业领导重视,并且制定相对应的发展目标。需要企业领导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具体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倡导企业经济业务流程的电子化,从而使得电子商务的应用在企业经济活动当中得到推广应用。
(二)组织机构保障,实施高效。为更好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落实电子商务项目的实施,就需要企业在组织机构上提供保障,促使电子商务的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基础。对于组织结构的建立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其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企业各部门管理人员、企业经济业务骨干,对于机构的具体事务的开展需要总调度室带头处理,对于机构组成人员,一般情况下根据具体的经济业务加以确定,并且在确定之后,根据经济活动的需求进行人员的调整。如此一来,就可以确保电子商务项目的高效实施。
(三)创新技术,提高能力。为使电子商务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就需要重视技术的创新。基于此,企业需要紧跟互联网技术进步发展的脚步,不断重视互联网有关技术的发展,促使电子商务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障。与此同时,需要注重技术的创新,才能够构建业界主流设备以及技术的新构架,从而使得电子商务应用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
(四)业务驱动研发,全员参与。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不同一般的商务业务流程,其有着较强的特殊性,并且极易发生变化。为此,企业在应用电子商务时,有必要采取自主开发模式,从而有利于满足市场快速变化需求。此外,在日常的电子商务系统运行当中,需要结合实际问题,不断对电子商务系统进行完善,从而有利于电子商务系统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