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范文

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7: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

篇1

[关键词]广告学;现当代文学作品;美育;创新能力

现当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课,而作品选读则是其中最基础的一部分,学生必须通过阅读原著来了解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当代文学史课程安排的课时是192学时,相对比较宽松,可以考虑到史论与选读结合,让学生在充分阅读作品的同时了解文学史发展的规律和现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96学时,课程学习同样需要把作品与史论结合起来,不同的是后者要求知识面广,但无需深入。相比之下,广告学专业开设的现当代文学课程只有48课时,时间紧,任务重,性质不同,故广告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广告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特点

广告学专业隶属于新闻传播学学科,文学大类,所发学士学位为文学学士。依其人才能力体系,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即是人文素养,支撑课程主要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美学、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等。前两门课程属文学作品选读,是广告学专业人才能力体系中人文素养支撑课程最重要的课程。文学作品选读的教学旨在通过让学生大量地阅读带有审美意义的作品,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陶冶审美情操,打开对美的事物的发现、鉴赏和创新的艺术道路。孙绍振说:“文学教学基础的基础就是对文本直接的解读和体悟。”[1]广告学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主要依托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实现。在实现过程中,广告学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能力培养不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文学作品,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将此能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语言,或文字,或口语。而广告学专业学生的文学课程教学,人才能力培养有其独特之处,即将审美鉴赏能力内化于心的同时,不仅要外化于语言,还要将其外化于形象,以形象来反映情感与主题。因此,广告学专业文学课程教学在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时,更要注重如何将审美情感形象化。这就要求该课程的教学区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与史论结合的讲授法,在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上势必有所革新。

二、教材内容的甄选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跨度大,从(1917)至当代,其中现代文学30年,当代文学近70年。如果仅以48课时来学习跨度大、内容多的现当代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挑战。故广告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首要改革即是教材内容的甄选,不能再像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一样追求大而全,而应该根据广告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和人才能力培养的需求,有选择性地甄选一部分文学作品加以重点教学。但目前广泛使用的现当代文学作品教材都是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服务对象,所选教学内容并非完全适合广告学专业。所以,需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广告学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结合广告文案写作等相关课程,突出美育特色。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出发,广告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材内容甄选在文体上倾向于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而在具体内容上侧重具有较强的文学审美性的作品。之所以选取侧重文学审美的作品,主要是为了提升广告学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需求,回归文学本身。“我们今天所迫切需要的文学教育是那种回归文学本体的教育,是充分张扬文学性的教育。”[2]对广告学专业来说,文学史、文学理论并不是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美以及培养鉴赏、创造美的能力才是重中之重。而在有限的学时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文学作品的选择不能求全而应求精,不一定选择那些在文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或思想深刻的作品,而应该关注那些具有审美性、文学性较高的作品。如文学大师鲁迅的《野草》《狂人日记》《阿Q正传》、茅盾的《子夜》、郭沫若的《女神》等作品,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解读的作品,但对广告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思想过于深刻,缺乏文学史的背景难以很好地理解。所以,这些作品可以课后阅读,不构成教学重点。相反,文学史上被忽略的那些有着美感和意境的作品则入选为讲解篇目。整体上看,诗歌方面的可选择性较大,比方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沙扬娜拉》、戴望舒的《雨巷》、卞之琳的《断章》、谢冰心的《繁星》与《春水》、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闻捷的《吐鲁番情歌》、余光中的《乡愁》、舒婷的《致橡树》《神女峰》《思念》、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顾城的《一代人》、北岛的《回答》等优秀作品适合于广告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需要,可以让学生重点揣摩。在散文方面,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如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钦文的《鉴湖风景如画》、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杨朔的《香山红叶》《雪浪花》、贾平凹的《静虚村记》、汪曾祺的《昆明的雨》等散文脍炙人口,可塑性强,不仅有诗歌的意象、意境美,还能给人更多的画面感,利于启发广告学专业学生在文字、意象、画面三者之间把握情感。到于小说方面,以短篇小说为主,兼顾中长篇,比如《伤逝》《边城》《百合花》《红豆》《骆驼祥子》等。总之,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打破现当代文学的选择惯性,建构凸显美学特色、广告学专业特点的选文体系。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授内容以文学史和作品选读相结合,故其教学方法常以讲授法为主,对于重要作家作品时则采用文本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以讲授法为主,重传授知识。与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不同的是,广告学专业该课程如上所述,教学内容的甄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再加上广告学专业学科性质和学生能力需求的独特性,该课程教学方法也势必做出相应调整,需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诗歌教学,诵读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传统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重理论深度和文学史体系的完整性,容易忽略诵读,也就没有安排太多时间让学生去感知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意境,造成学生对现当代诗歌误读的现象。在浩若星辰的诗词作品中,现当代诗歌的成就虽然比不上古典诗词,也不乏优秀之作。诵读有助于领悟诗歌的音韵之美、情感之美、意象之美。因此,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诵读诗歌,提高对美的感知力,同时,从意象入手提高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往往在广告中被运用得最多的是诗词中的一些意象,那么意象的捕捉与分析也就成为美育中的重要一环。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先诵读诗歌,初步感知诗的节奏、韵律、情感,然后找出诗歌中的意象比较、分析其内涵,充分理解诗歌的内容与艺术特色,最后再通过诵读进一步感知其中的美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便会逐渐学会在诵读中锻炼自己对中国元素的审美感知能力,课后会有意识地去关注或搜集相关广告素材。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长篇小说,相对而言不适宜放置于课堂教授,比较适合课外阅读。正如袁志成博士指出:“过去一味的讲授式教学在广告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体系中没有作用,再加之广告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只开两个学期,共计九十六学时,只有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一半,面对如此浩瀚的古典文学知识,小说文体教学更是需要挤占时间。”[3]袁博士此处所言虽然涉及的是广告学专业中的古代文学小说文体教学,同样也适用于广告学专业中的现当代小说文体教学。现当代小说文体教学可以采用课外学习与课堂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带着搜集广告语的意识去阅读相关小说,形成广告语言的语料库,与古代小说文体的学习相配合,形成古典、现代广告语言语料库,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广告语和广告文案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当然,一堂课的教学仅用一种方法过于单一,它可以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讲解文学作品时,可以把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戏曲、绘画等穿来,营造一种美的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在经历了审美感知、审美鉴赏之后,鼓励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广告创意和写作中。广告学专业比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更注重实践性,文学课不能培养某种技能的形成,却可以培养感知力和提升创造力。也就是说,审美创造才是现当代文学课程开设的终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美育的最后一环。与此相应,该课程的实践环节应该鼓励学生设计一些带有中国元素的广告作品,可以是文案、影视等形式。总之,广告学专业设置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必须改变它在其他专业学科体系中的传统面貌,契合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它可以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相配合,发挥其学科作用。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应该从专业视角出发,结合学生的需求,在重视德育、智育目标的基础上,实现美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微观分析是宏观理论的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2]吴晓东.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篇2

一、国学热现象对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一)国学热现象对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冲击

近年来,我国现当代文学在文化界、思想界的影响力逐步降低,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并开始追求感官刺激与娱乐,现当代文学包含的部分革命精神与热情,已经无法激发人们的兴趣,且从学术层面而言,我国传统的古代文学也更具优势。从娱乐元素方面来看,古代文学的丰富内涵更能够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国学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其内涵极为丰富,不管是在审美体验方面,还是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此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传统文化都更具有民族代表性,可以极大地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帮助相关的文化产品树立品牌形象。可见,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国学热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现当代文学。

(二)国学热现象对我国现当代文学的促进

国学热现象的出现虽然对现当代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现当代文学的消亡,与之相反,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现当代文学应当被赋予新的意义。现当代文学是五四文学革命的产物,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合法性,因此,不能因为国学热现象就一味的否定现当代文学的价值和魅力。现当代文学与国学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与特殊性,国学热潮流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逐渐研究和思考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与存在价值,进而促进现当代文学的发展。

二、国学热现象下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和研究

传统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文化前进的基础和动力。国学热潮流一方面为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也为其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促使现当代文学研究者不得不正视时展的现实需求,并及时革新现当代文学的表现方式和传播方式,赋予其新的生命力。笔者认为,若要在国学热潮流下促进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就必须深入研究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促使现当代文学充分吸收我国国学的内在精髓,除此之外,还应当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当前现当代文学的特点,灵活运用,提升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效率。文学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尝试和大胆的改革,若要积极应对国学热现象,增强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活力,就必须及时革新现当代文学。当然,这种变革应当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关键之处在于和国学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现当代文学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方面,相较于国学,我国现当代文学具有更强的开放性特点,更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只有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引导,才能够增强现当代文学的方向性,避免其出现僵化模仿的现象,坚持与国学相结合,才能够增强现当代文学的民族色彩和个性价值。另一方面,我国现当代文学还处于发展时期,只有将其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增强其发展动力,促使现当代文学更好更快地发展。总之,应当明确国学热潮流下,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积极应对国学热现象带来的挑战,并学习借鉴国学的内涵和形式,及时革新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模式。

篇3

一、我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存在的问题

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在叙述模式上,一直是先进行理论,后进行创作,该思维模式就是指,文学史家对某个时期的文学创作理论进行研究,掌握该时期文学创作的特点,在此情况下继续文学史的阐述。另外,现当代文学史还有另一个思维模式,就是先思想后形成,说的就是文学史家在文学史叙述的过程中,觉得文学创作工作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内容所构成,即文学形式、思想主体。因此,在现如今,现代文学史的叙述工作,该思维模式一直对现代文学史造成巨大的影响。为此,当文学史家进行文学创作时,存在固定的几种思维,第一,社会背景与文学理论紧密相连,前者可决定后者;第二,文学理论、主张、创作在同一时间形成,第三,文学创造建立在文学理论的基层上,而文学创作的形式,完全取决于文学史家的思想。进行文学创作时,文学创作者,首先对作品做全面的分析,掌握作品的主要思想、人物特征等,最后再对其中的艺术价值进行分析。文学界在80年代得到人们的重视,并有重写文学史的历史事件,即便如此,具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却少之又好,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先理论后创作,先思想后形式这样一个固定思维模式的影响,该思维模式忽略了文学作品本身的特殊性,文学作品已经转变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

二、重构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有效方法

1.认识到文学思潮史重构的必要性

我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进行重构,首先要使人们对文学思潮史具有一定的认识度,掌握中国文学思潮史发展中存在的特点,并对认识到文学思潮史构建的必要性。在重构的过程中,分析古代文学思潮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当代文学思潮的情况,进行重构,保证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顺利开展,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建立在古代文学思潮史、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基础之上,为现代文学重构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使我国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认识到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重构的意义,了解到文学思潮史在发展中具有长期性、整体性两大特征,为此,在文学思发展中,要将文学思潮史质量放在第一位,对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当代人积极参与到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工作当中。

2.进行文学思潮分类工作

文学思潮史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社会背景的影响,每一个时期的文学思潮都具有该时期的特点。在传统的文学思潮史研究中,通常是从时间的角度出发,对文学思潮史进行研究,理清文学思潮的脉络。但是,该研究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时间出发进行研究,会受到历史事件的影响,将文学思潮史与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导致文学思潮史演变成为社会思潮史。在现当代文学思潮重构工作中,为了预防此类问题的出现,在文学研究上要做改变,不再采纳以时间为线索的研究方式,应对文学思潮做分类,根据文学思潮本身的特点进行划分,该分类是文学思潮本身的一种类别区分。此分类方法,可将文学作品的整体结构进行优化,将文学思潮按照专题分类,分类处理后,文学思潮内在逻辑更加清晰明了,有效预防社会思潮混入到文学思潮史当中。

3.文学思潮史重构符合发展规律

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需要符合发展规律,并兼顾着各种思潮,现代文学思潮分为三类,人性、社会以及审美,这三种文学思潮在现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兼顾文学思潮,去除时间化,避免文学思潮受到时间的制约,但是,并不可完全将时间概念所摒除,而是在文学思潮的叙述当中,对时间意识做适当的调整,使用互见性的叙述方法。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需要兼顾人性、社会以及审美这三类思潮,并顺应文学思潮史的发展规律。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保证其符合文学思潮史的发展规律,意思就是在文学思潮重构过程中,要全面认识到文学思潮史的发展规律,确保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顺应思潮史的发展规律,另外,还需要对现当代文学史重构工作的实际情况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顺应思潮史发展规律的同时,提高文学思潮重构的质量。

篇4

 前言

近些年国学的兴盛在文学界掀起了一股很大的浪潮,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把目光转向国学,对国学热的原因进行认真的思考。

一、国学对现当代文学的冲击和影响

(一)国学兴盛的原因

国学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发展的精华,它在文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国学热的出现也符合文学发展的规律。同时反应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和认同,是一种传统文化精神的回归,传承了我国千百年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思想。[1]

当今社会,无论是文学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建设,都与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道德秩序的建立离不开传统道德文化,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则是现代文学的宝库。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起着任何其他文化不能替代的作用,它推动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文学的发展。所以说,国学热的兴起不是偶然,是一种必然。

(二)现当代文学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

在现当代文学发展到今天的过程中,文学作品的出现如雨后春笋,但是总体走势呈现低俗化、商业化和娱乐化的倾向。在现当代文学过度繁荣的背后,是一片繁乱的景象,理念和思想的复杂以及观点的混乱,让读者对现当代文学想要表达的内容模糊不清。我们很难去辨认哪些作品具有文学价值,能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汲取更多的养分。科技迅速发展,文学的传播模式也趋于广泛,但网络文学的兴起似乎并没有给文学带来想象中的繁荣。人们接触文学的途径越来越多,所得到的知识和所阅读的作品却越来越少。一些作家的创作不再是为了文学而文学,更多的是为了附和大众的需求,迎合现代社会广泛的娱乐口味,导致作品的内容呈现肤浅的模式,文学作品的高雅品位和崇高精神也逐渐消散。的确,现当代文学发展到现在,优秀的作品越来越少,现代都市的浮夸和躁动对现当代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品的内涵和深度都有所减弱,但这并不能代表现当代文学总体的水平。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很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他们的作品亦堪称经典。[1]

(三)国学对现当代文学的冲击

很多学者认为国学的兴盛对中国现当代文学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对国学的热衷和推崇,使人产生一种错觉,认为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质与量比不上传统文学,这使得现当代文学的地位遭到压低。对国学盲目的推崇,不仅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被更好的诠释,而且对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起不到任何推动作用。[2]

二、国学在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发展历程

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学术,它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有着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但是我们也需用客观的态度去对待它。

在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初期,人们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学持批判和怀疑的态度。对国学的盲目否定和抗拒,把国学统统拒之门外,这种盲目的态度对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发展没有起到半点积极作用。在20世纪末,一方面由于现当代文学呈现出止步不前的颓势,作品商业化的味道越来越浓厚,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信心得到恢复,在抛弃传统文化很久之后迫切的想拾起祖先的勤劳智慧,这就使对国学资源的全面需求成为一种必然性。正是因为急切的想要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出现了国学热,但随之便是盲目的国学崇拜,混杂的国学知识不断的出现,混淆了人们的视野。

在现当代文学发展到今天的时候,人们开始用一种理性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文学,用客观的态度来对待传统文学中的糟粕和精髓。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现当代文学学科内容的深入和发展有着很好的引导作用。儒家的传统文化尤为经典,在当今社会和文学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和影响。和谐社会的理念来自于儒家;于丹在央视主讲《论语》受到热捧,百家讲坛国学经典被广泛的解读等等。所以我们要全面看待国学,使国学更好的为现当代文学服务;要以积极地态度对待国学,辩证地看待国学和现当代文学的关系;要与时俱进,把国学和现当代文学巧妙融合在一起。

三、国学自身的发展以及对现当代文学未来发展的引导作用

在现当代文学发展呈现低迷态势的时候,国学的出现显得更有价值,给予文学以适当的刺激,使现当代文学学科进行更加深入的反思和总结,这有利于现当代文学肃清频频出现的低俗作品和仅仅是为了娱乐而出现的作品。通过对国学的重温,汲取古代传统文化的精粹,使现当代文学学科拓宽研究领域。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国学也应当具备当代价值,才能更好的促进当下文学的发展和进步。国学的当代价值主要在于寻找民族的文化之根,这包括民族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这些在现当代文学中普遍的缺失。我们要使国学与时俱进,使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使其与西方文学及文学相互影响、和谐共处,来推动现当代文学的发展。[3]

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危机意识日益显现出来,需要国学的支撑来寻找新的出路,这就需要我们立足民族文化的内部。当文学走向肤浅,走向虚无的时候,需要能振奋精神的传统文化来拯救,来引导。我们要通过对国学的新的运用和阐释使现当代的文学学科和文化对思想界产生有教育意义的影响力。现当代文学初期对传统文学片面的理解,就需要我们在充分了解传统文学的基础上来解读现当代文学,来引导现当代文学新的发展。传统文化经典的内容被放在现当代文学中以现代的观点和思想来解读别有一番风味,还可以避免现当代文学片面注重西方文学而疏离传统文学。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学,特别是国学精粹;要学会汲取传统国学的精华,使之为现当代文学服务;要把古代传统文学作为一个基石,让我们在现当代文学发展的道路上看的更高,走的更远。

四、加强对传统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的研究

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使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向着更深远的方向发展。“加强与古代文学及近代文学关系的研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重点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借鉴国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现当代文学,丰富了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内容。”[1]

当代中国文化的全面建设,需要以传统的中国文化为根基,在此基础上实现自我的超越。中国现代文学学科自身的开放性以及西方文化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都需要民族传统文化来引导。现当代文学学科和古代传统文学学科一样,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文学功用,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虽然有独立存在的必要性,但二者的巧妙融合也是必要的。国学在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且使整个世界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化是正在发展中的文化,所以我们应当努力推进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以此作为推动现当代文化发展的契机,实现国学和现当代文学的现代化。借鉴国学的研究方法,使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内容更加丰富,有利于改变当下现当代文学学术研究出现的低迷和浮夸的状态。[4]

篇5

关键词:应用能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在谈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时指出:“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这个规划为本阶段的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那就是教学改革必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而其中提到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质上就是应用能力。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内各高校,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关注,并且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办学定位。2015年随着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的出台,不仅地方本科院校,部分重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也逐渐向应用型教育转型。这说明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已在众多高校中达成共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已经成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

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比,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相对特殊的专业,它以语言、文化和教育为学科中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特征,因而在课程设置上往往倾向于语言文字表达的训练。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具有文化课的特征,在专业课程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其他课程所无法取代的。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来说,开设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语言能素养和讲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了解中国文化与文学,进而承担起跨文化交流的重任。因此在应用能力的培养上,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应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所不同。

一、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基础性和实用性。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着明确规定: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在各职能部门、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这说明基于基础性、应用型、国际化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在语言素养方面的要求远高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文学类课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教学内容上,不管是古代文学、外国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都应根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点进行相应调整,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就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来说,其内容一般包括1917到当下的文学史和作家作品,非常繁杂,时间跨度也非常大。从学时上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当代文学的学时一般都少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以百色学院为例,该校是一所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被设置为文学史和系列作品赏析课,其中文学史为基础必修课,作品赏析为选修课。现当代文学史的学习时间为48学时,作品赏析分为现代和当代两部分,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分别设置36至16不同的学时,这是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开课情况,明显是弱化了文学史,而加重了作品赏析。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只开设现当代文学史48学时,没有系列作品赏析课。面对有限的学时和庞杂的教学内容,教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按基础性和实用性原则进行筛选和调整。如现当代文学发展中出现众多的文学社团和文学现象,不可能全部讲解,只能精选精讲,即在整体梳理现当代文学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弱化文学史知识,将教学目标重点放在中国文化的介绍和作家作品的阅读与讲析上,而一般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论争和作家作品这些内容只能蜻蜓点水般介绍或布置学生课外自学和归纳。在作品选择方面,也应坚持名家名篇原则,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张爱玲、赵树理等作家的重要代表作品,而像老舍的《茶馆》、莫言的《红高粱》、王安忆的《小鲍庄》、韩少功的 《马桥词典》、阿城的《棋王》、汪曾祺的《胡同文化》、贾平凹的《秦腔》等这样的当代文学作品也应该在入选之列。因为这些作品比较贴近当代生活,文化底蕴丰富,语言鲜活、实用,学生比较感兴趣,容易接受。不管是选择哪些教学内容,在保证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重视语言和文化元素的融入,以突出学生的专业特点。

二、加强文本细读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文本细读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文学作品的一种教学方式和阅读文学作品的一种态度。从字面上看,文本细读就是仔细地、认真地、深入地阅读文本,真切地感知和理解文本。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来说,只有深入细读,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体味其魅力。正如霍松林所说:“文艺作品只有通过品鉴,才能使读者沉浸于艺术享受之中。陶冶情操,开拓视野,提高精神境界,文学作品潜在的智育、德育、美育作用,才能得到实现和发挥”(霍松林《唐宋名篇品鉴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然而随着消费主义思潮和网络时代的到来,部分学生的学习越来越功利化,他们宁愿把大把时间花在网络游戏、刷朋友圈、兼职和考证上,而不肯花心思在作品阅读上,在他们看来,与其花两个小时阅读,还不如做两个小时的兼职来得实惠。就中国现当代文学来说,尽管其内容与当下社会生活最贴近,但真正对本门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并不多,作品阅读量明显不足,阅读技能明显薄弱。

从教材与教学上看,开设中现当代文学课程的院系使用的教材大多为文学史和作品选相配套。但在实际教学中,由此学时的限制,教师们在讲授时往往偏重于有关文学史常识的讲解,作品常常只是用来印证文学史的某个观点而简单地提及或泛读。这就造成了文学史与具体作品的相互脱离,学生因缺乏对作品的深入阅读和品鉴,也就体会不到作品的艺术魅力,学到的知识更多的时候也只是抽象的条条框框,难以转化为能力。这种现象不只存在于现当代文学教学,其他如外国文学、古代文学等课程教学中也较为常见。事实上,大家都知道文学史的阐释是建立在具体作品的分析和研究之上的,离开对具体文学作品的细读、研读,而专注于对文学史知识的讲授,无异于舍本逐末。所以,在教学时,应重视学生的作品阅读,并在保证作品阅读量的基础上加强文本细读引导,挖掘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妙之处,以作品的魅力吸引学生,这是任何文学课程教学中都不可忽视的。

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上看,细读作品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如果说写作技能的提高有所谓秘诀的话,这个秘诀无非就是多读多写,读写结合。人们常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除了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体会其艺术魅力外,可以尝试着进行各种文体的模拟写作练习,以写作带动阅读,x写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作品的效果,激发学生的积极阅读状态。教师应该将学生的作品阅读情况纳入课程考核体系当中,以考核促进阅读。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是不能少的,如列出具体阅读书目,提出明确要求,让学生有方向、有计划、有目的地阅读和笔记。对于学生在阅读和研讨中碰到的难题,教师要给予及时帮助和解答,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如网站推荐、资料查询渠道、工具书等,做学生阅读和学习的引导者。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一种重要能力,其本质就是一种应用能力。在现当代文学学习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提供真实可行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然而长期以来,高校文学课程教学基本上是采用作家介绍+作品评述的讲授方式进行,具体内容大多为作家生平与创作,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或特色), 教学程序简单僵化,教学方法单一乏味,实践机会较少,学生学习被动,缺乏思考和活力,在经历记笔记、背笔记、考笔记等流程后,对所学课程知识的记忆不多,甚至有的学生考完试后连自己是否上过这门课都说不上来,这是一种非常尴尬的局面。这样的教学显然不利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当然,讲授法作为既传统又现代的基本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还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对于较难的知识,教师不讲授是不可能的,不管是文学史,还是作品赏析,教师必要的讲解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体会。但是教师讲得太多,甚至从课程开始到结束,从课堂的第1分钟到最后一分钟都是满堂灌,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主动性的发挥。为改变这种现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根据这个要求,现当代文学教学应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并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积极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构建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一)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是一种头脑风暴式的教学,是国内外都比较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欲望,也是辩证处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关系,实现师生平等对话的有效方式。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开展讨论式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创造机会。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将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也可以设置问题让学生分组研讨。如讲《妻妾成群》时,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与讨论:小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认为颂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她是真疯还是假疯?小说中是如何描写陈佐千这个形象的?他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讲《红高粱》时,可以让学生讨论:如何看待戴凤莲和余占鳌的爱情?红高粱这个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讲《雷雨》可以提出问题:繁漪到底有没有病?引导学生阅读与讨论。 讲《棋王》,可以让学生想象并描述王一生在九局连环车轮大战中的场面。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深入阅读和思考作品,并在不断思考中体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而且通过讨论发言,也能有效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知识和建构知识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用于各类课程教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习需要学生深入阅读具体作品或文学原典,以一个文学接受者的身份置身于阅读活动之中,才能感受和体会文学的情感和美感。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如学习《茶馆》,课前可以布置学生自主阅读作品,小组研讨,梳理其中的人物关系,并根据作品绘制一张茶馆场景图。由于此剧中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学生要理清其中的人物关系,绘制茶馆场景图,必须细读作品,发挥想象。课堂上,让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进行比对,大家互评;课外,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自主选择剧中片断进行阅读和揣摩,然后角色表演。教学《妻妾成群》可以让学生探究小说与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不同;讲《金锁记》,可以让学生课后搜集、查阅关于该作品的研究成果,然后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该作品的研究现状,并提出自己的研究设想。这样的探究式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教会了学生学习方法,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促进。

(三)形式多样的文学活动

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从来都不是仅靠课内时间就可以实现的,必须由课内到课外加强学习,现当代文学更是如此。为提高学生学习现当代文学的兴趣,教师还应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锻炼中提升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如举行现当代文学读书笔记交流会、读书报告会,现当代经典诗文背诵与朗诵,现当代经典诗文书法展,现当代文学专题辩论赛,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现当代文学影视改编作品鉴赏,话剧排演,小说改编,微电影创作与演出,这样的活动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学习。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现当代文学作品编写流行歌词,写广告语,激发学生阅读现当代文学经典的热情,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就业特点,开展教案写作和教学演练,模仿经典作品写作各种应用文、美文、学术文等,使学生将现当代文学的语言艺术化为己有,进而转化为一种实用的技能。

以上教学改革是笔者在教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粗浅尝试。常言道“教无定法”,“因材施教”。在课程教学中,不管是作何改革,以何种方法施教,都应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篇6

1.1课时大幅缩减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大量需求,高职高专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转变了人才培养目标。由传统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模式向“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人才培养的职业化和技能化以及实践性更加的占据重要地位。为此将现当代文学的课程时间一减再减,最终课时缩减了大约一半。

1.2教师依然以传统讲授为主高职高专院校的现当代文学教学与本科院校的现当代文学教学应该是有所区别的,不同于本科院校现当代文学教学的理论教学,高职高专院校应该更加注重学科的“实践性”。传统的高职高专院校课堂教学方式满堂灌,学生整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不起来,导致课堂的教学十分的枯燥和毫无生气。忽略教师讲的神采飞扬的情形,学生本身对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的兴趣和热情就不高,为此这门课程整体上的教学情况不是很好。

1.3学生阅读的兴趣不重阻碍了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健康发展根据调查,学生不读原著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学习时间紧,也可能是忙于听课、考试和修学分,更或者是活动和拿证等。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对阅读原著的兴趣不高。进入高职高专院校选修中文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被调剂的,没得选择。平时除了上课,学生将时间都分配给了其他的事情,为此阅读原著的时间基本没有,目前不读原著已经成为中文专业学生的通病。因为不阅读作品,教师讲的再神采飞扬,学生对文本陌生,很难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不阅读文学作品成为阻碍现当代文学健康发展的障碍。

1.4商品大潮影响下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吸引力逐渐弱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现当代文学的吸引力在逐渐的被弱化,日渐枯萎和暗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当代文学由最初的“辉煌”开始出现“下坡”的趋势呢?原因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分析:第一建国之后的文学随着政治的时起时落命运一度大起大落,因为建国之后文学与政治十分的紧密,为此时而受到人们的关注,时而沦为“阶下囚”,发展时起时落。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开始从与政治的关系冷淡下来,但是又受到了商品经济大潮的影响,在功利化的环境下不断的“边缘化”和世俗化。随着写出的文学作品日益的充满金钱和欲望,读者逐渐的对现当代的文学失去了信心。甚至有的读者会说“现代文学就是垃圾”,对现当代的文学作品无疑充满了嘲讽和无奈。第二现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相比本身发展的时间就较晚,学科内涵与学养积累等存在着不足之处,在受到环境的冲击之下显得更加的“落魄”。

1.5传统的期末考试的课程评价方式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传统的高职高专院校对课程的评价方式采用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方式,主要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为此大多数的学生都是考前死记硬背,考完之后全部忘光。实际上这种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仅仅考查了学生的基础性的知识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2新时期高职高专的现当代文学教学优化策略

2.1精选教学内容高职高专院校扩招以前,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课时时间较多,但是随着进入21世纪,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渐的增多,高职高专院校对现当代文学的课时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课时大约缩减了一半。为此在有限的课时之内,教师就应该精选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调整教学内容最主要的就是处理好文学史与作品选之间的关系。针对当代的大学教育多样化的特点,应该有选择的进行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比如高职高专院校可以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可以是以基础性的以史带论,代表性的作家导读为主;研究性的强调学术性与史实的结合。进入21世纪,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发生了转变,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非研究型人才。为此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应该以作品为基础,侧重于文本的阅读。通过精选重要作家的作品,引导学生阅读,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和写作的基本技能,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2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现代的教育理论中注重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但是传统的现当代文学教学中依然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处于很被动的局面。学生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缺少主动阅读作品的动力和勤于思考、质疑以及创新的习惯和能力。但是并不能因为这样就完全的摒弃掉传统的讲授法,因为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此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查阅资料和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先讲史学部分,然后为学生设定问题,让学生查阅资料,最后再进入讨论环节。教师在整个的环节中起着引导的作用,加上调动了学生动手和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3重视文本阅读的教学当前很大的一批学生很少阅读文本,不阅读已经成为制约现当代文学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为此针对学生不阅读的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作品的方法。可以精读也可以泛读,具体的步骤分为下面三个:第一是直观文本,能够对作品的整体蕴含的情感有一个大至了解;第二是观看影像资料,在直观文本的基础之上辅以影像资料,能够对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和形象等有更为深刻的理解;第三是查看相关的文献或者是教材,能够让学生对作品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和理解。

2.4营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学生的成长是离不开文化背景的,这种文化背景投射到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其实就是一种价值取向。进入21世纪,现当代文学发展受到商品大潮的冲击,作品逐渐的功利化。而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为了避免使学生受到不良的风气和错误观点的影响,应该构建一种能够体现人文关怀、尊重科学和追求自由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内的广大学生能够接受这种文化的熏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此教师在开始第一堂课时就应该将该门课程的性质和正确的学习方法阐明,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重拾对现当代文学的兴趣和信心。

2.5改革课程评价体系针对传统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以期末考试为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缺陷,新时期对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评价方式侧重于将基础性知识和培养发展能力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中闭卷考试依然是必要的手段,可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但是考试的成绩只占到学生整体评价的一部分,将学生的课堂发言和讨论以及写作等也纳入到课程的考核中。另外教师对学生的上课笔记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点评,落实到年终的考核项目中。以上这些考核方式的融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兴趣,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这种综合性的评价方式相比较于单一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考察学生的能力。

3总结

篇7

汉语言文学专业分为语言和汉语两大部分。

1、语言主要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汉字学、汉语史、中外语言学史、语言文字信息处。

2、文学主要课程有: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献学、文学概论、文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民间文学、比较文学。

3、其他还有:文艺心理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语文教学论、自然科学基础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一、以“文”为点,解读经典

众多的“文”形成了特定的“史”,因此,以“文”为点进入文学史,是学好文学史的关键,也是让文学课堂富有生机的方法之一。中国古代的教育与外国的文学教学一直都很重视文学作品的解读,古代文学中的“批注法”与“点评法”可以证明文本学习的重要性。20世纪20至50年代在英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批评”派也强调文本的重要性,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的有机体。文学的感性及其人文关怀都是在具体的作品中体现的,学生的文学修养及其能力的培养也是在对文本的分析解读中形成的。因此,解读经典既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文学“史”的知识点,也是更好地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目标的保证。不能为了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目前,由于网络、影视等媒体的发达,纸质文本的阅读受到很大的冲击,学生阅读量不足和学生不爱读是如今文学课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是先选择学生爱读的还是选择文学“史”爱选的,是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如果学生之爱与文学“史”之爱存在着很大的跨度,该怎么办?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取“过渡法”,也就是说在两者之间建一座可以走向彼此的桥。先让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作家与读过的文学作品,以便对学生的欣赏趣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对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进行解读时,寻找两者的相似点。比如说“十七年文学”中的《林海雪原》,现在的90后大学生很难安静地读完这部“红色经典”,也不愿意读。但他们对“英雄传奇”类的网络小说和网络游戏很感兴趣,因此,先从中国传统通俗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等谈起,谈报恩与复仇的观念,谈传统观念上英雄人物的形象,或是张飞、武松式的粗豪英雄,或是诸葛亮式的儒将。逐步引出《林海雪原》中的“英雄形象”———少剑波,然后再分析这部作品,论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及影响。在学习当代文学,尤其是90年代的文学时,可以将流行的作家作品选出来讲一下,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在扩展学生阅读视野、培养审美能力的同时也练习了写作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多么优秀的教育理念都敌不过学生的“兴趣”二字。学生的兴趣显然不是文学课程中的“史”,而是文学作品。相比较“史”的冷静与机械,文学作品就显得温情与灵动了许多,尤其是经典的作品,总是能够引发人的共鸣,在情感的净化作用中升华个人的认识。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文学课是最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课程。其次是解读经典,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产生于学生积极自觉的主动性和强烈的兴趣。既要选“好”书,又要“读”好书。鼓励学生就文学作品或某一“史”的文学观点发表个人的看法,尊重学生的艺术感受,不随便否定或指责学生的欣赏水平。教师应尽可能地从理论上加以引导,或者将学生的看法与“史”上存在的意见相比较来探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自由的研讨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分析经典作品时,不能将教师本人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让学生一边读一边试着和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想象一下假如自己是作品中的那个人,或者假如自己是作者。试着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作品之间建立一个对话,“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上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创造”。经典的作品超越时空,经典的文学观点也能超越时代,这种对话的作用既有潜移默化的,又有显而易见的,在这种平等的状态下,学生把握了作品,也更容易接受“史”的论述。以解读经典作品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在解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巩固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训练学生分析、鉴赏现代作家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

二、“史”“文”相应,回归审美

一系列的现当代文学作品构成了文学史,文学史是文学作品的历史。先有作品的存在,才有文学史的形成,“史”是构架,“文”是构成要素。教好文学课离不开宏观的“史”的讲解,也离不开微观的作品解读与文献分析。毕竟,“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如何找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呢?这一点必须通过阅读获得。语言形式的美可以直接感知,内在情感的意蕴则要靠反复品味才能知晓。贺拉斯提出的“寓教于乐”原则同样适用于文学教学,在一种愉快的形式中学习,获得知识。如果“史”是要学习掌握的知识,那么文学作品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选出两篇两个时期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自己分析文本,找出两者的异同,再与文学史上的观点相对比。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巩固教材中的知识点,也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是审美的,以情感人的,让人愉悦的,这也决定了文学课程的教学不能只注重相关“史”的积累,在课堂教学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要更多的关注“文”,审美感受的获得与文学素养的形成最终还要靠文学作品的学习来实现。现当代文学,尤其是当代文学,还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新的作家作品不断出现,新的研究视点也不断出现,“史”在“文”的丰富中形成。因此在学习现有教材的基础上,还要关注新的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让学生把文本阅读与欣赏能力的培养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的文学,与日常生活很近。在“新写实小说”中我们所见的是以凡人琐事为中心的故事,叙述语言也很朴实,所反映的生活也是我们日常所见的。因此,在对这样的文本进行分析时,可以让学生试着把对生活的评价和对作品的理解相对比。吴晓东指出:我们今天所需要的文学教育是那种回归文学本体的教育,是充分张扬文学性的教育。“本体”原本是哲学概念,提出“文学本体”也就意味着文学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有着自身的性质,“张扬文学性”不是说忽视对“史”的学习,而是指在这一课程的学习中应该注重“文学”的一面。现当代文学课不是文学理论课,也不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它是以感性体验为基础的理论升华。它的学习与教学也应该从感性的作品入手,这样才不至于忽略这门课让人愉悦的一面。从时代的发展来看,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还要注重这一课程的“实用”性,尽可能将课堂教学与时代的要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这也是现当代文学课程与时俱进的一个方面。综合来看,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现当代文学史,掌握重要的知识点,又要注重分析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争取做到“史”“文”相应,回归审美。

作者:李贤单位:蚌埠学院

篇9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124-02

面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全面开放和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陆续启动,如何提升自己的课程开发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施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高校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2013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推荐要求,现阶段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开放式教学理念的贯彻

开放式教学最初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幼儿教育的。但实际上高校的教育更适合开放式教学。这种开放式的教育,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学贯穿其中,体现了自由与约束,原则与发散的思维模式。

(一)学科的定位和建设

学科定位应顺应学校的总体部署,做好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的建设规划,努力打造省级精品、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而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的建设规划可将进度设计为三个阶段:课程体系建设阶段、课程平台建设阶段和课程质量建设阶段。

课程体系建设阶段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设立、发展与稳步深化的基础阶段,是按照精品课程评价体系建设并申报立项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是本课程的历史发展阶段。教学课件平台和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要的建设内容。课件平台建设阶段是初级阶段,是平台内容的基本部分。而网络平台建设是课程内容的拓展部分,能扩大教学的有效范围,更大地发挥教育的时效性。课程质量建设阶段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终极阶段,也是课程的存在价值得以最终体现的一种标志。

(二)课程的原则和目标

教育原则应适合逐步建立和完善合理人才培养的格局。以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技能强、拥有专业特色、具备发展潜力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专业人才为目标,切实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环节的管理;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科发展要求,适度调整课程的设置,加大教研成果培育力度。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从微观上重点赏析重要作家作品,进而提高其文学作品的赏析、批评及创作能力,为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以及从事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宣传等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三)教师的理论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要确定一个教育理念: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的主体。韩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传统教师角色的定位。美国威廉姆、多尔(W.DOLL)教授对教师的角色的定位是“平等中的首席”(first among equal)。现今,教师不再是知识与管理的权威,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者。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将不断让位于师生的互教互学,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主宰到主导的角色转换。

1.始终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在任何的教学中,教师的导的地位都不可忽视,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就不易找到方向。作为引路人,教师要适应现代不断更新的知识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要站好位置,把好度,宁可片面展现,无须面面俱到,让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中国现当代文学》横跨了近现代至当代,时间跨度大,且当代的作家层出不穷,文学知识点会越来越多,知识的广度也会越来越大,但课时并没有增多,这就更要求教师加强引导,以点带面,以有限的讲解带动学生面的自学,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2.鼓励学生质疑析疑,开发学习自主性。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改革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教师可设计问题情境,提出疑问,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疑点、分析思考,自行解决问题。在这种自主学习氛围中,教师要积极地听,积极地看,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随时调整气氛,激发学生的质疑冲动,掀起质疑、析疑的师生互动,这样让学生在质疑、析疑的过程中体验生活、活跃气氛,实现知识的升华。

3.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南开大学顾沛教授指出:“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学生应该既是观众,又是演员。”“I hear,I forget.I see,I know.I do,I understand!”这美国教育教学流行的一句话,即“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我做了,我懂了!”这是要让学生真正当课堂的主人,提高其参与的热情,让课堂生动活泼起来。作为一名现代教师,要与时俱进,注重实践教学,充分考虑知识点的更新以及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组织学生多看、多做、多参与,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课堂上开展讨论、辩论、朗诵、剧本表演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课外鼓励、引导学生开展采访、调查、参观、义务宣传等实际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收集更多的素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让课堂“活”起来。

二、多样化课程设计的应用

近年来,专业课程的课时压缩,因而在授课时必需不拘泥于教材,不断探索教材辅导性资料的选取和积累,课程设计上,尽量做到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应用性的统一。在传统讲授法基础上,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创新教学方式,融新入旧。在教学过程中,讲授课本原有知识的同时,融入新的学术成果。运用“案例分析法”与“问题驱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深化基础知识的讲解。同时,以问题设计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现学生思维能力、赏析能力和批评能力的提升。注重实践教学,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准备,把课堂交给他们,由他们主讲。另外,还可以把拟定好的几个问题交给学生,供他们在课堂上和课堂外思考。

2.运用“EEPO有效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来深化课程重难点的学习,对关键的知识点通过学生讨论来巩固。或以要素组合和平台互动来开展课堂教学,或以营造虚拟情境以开展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地加强学生角色意识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深入学习基础知识,较为深入浅出地理解抽象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另外,还可以举办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诵读比赛、经典话剧排演比赛、文学作品创作评奖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发表和展示成果的空间,以激发学习热情,促成优良学风的养成。

3.合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增强视听效果,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教学手段,创建新型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当面辅导和网上答疑等手段做好课后教学辅导工作。同时,着力于当代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加大学生的课程自学能力,开发网络课堂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强化学生的课程问题意识,真正实现大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实践性精品课程的改革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改革方向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全面优化课程结构,注重求新、求变。具体改革思路:把文学思潮教学背景化,把文学史知识教学纲要化,把作家作品教学主体化。同时,加强对课程网站与相关网络平台资源的利用率,利用课外的学习与交流来弥补课堂时数的不足。

1.逐步完善《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网站。强化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网络平台意识,在此平台基础上,不断充实和建设课程数字资源,将日常教学资源的上传与教学改革内容的增加作为丰富课程数字资源的主要方式,深化师生互动环节,创造性地推进网络平台建设。同时,注重专业的互撑。与同时开设的《现代汉语》、《写作》、《古代文学》等专业课程衔接紧密,构成了一个较为系统、严谨的专业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2.建立课程数字资源库,创建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积极开发、制作多媒体课件,建立课程的素材、信息、课堂教学、课程习题、作家作品等数字资源库,加大师生互动栏目的使用功能和教学效果,最终创建网络课程的教学平台。网络课程是基于网络技术的课程,更多地呈现为一种特定教育情境下的“体验课程”,这就要求课程目标必须突破传统课程目标的局限性,更多地体现网络教学活动的特点,让教师和学生在对课程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中融入个人独特的生活经验,具有全面性特征。教师可以用Frontpage、Dreamweaver、flash50等平台制作交互性的网络课件。教师在课件中设计教学过程,提供教学素材和情景,并设计论坛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学生还可在网上回答问题和提交作业。

3.求新、求变,适应整体的教育改革趋势。课程改革要针对理论课时紧缩的现实而开展。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及教材,应对中国现当代的主要文学现象、文流、作家作品做出精要的分析和中肯的评价,揭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基本规律,结合时代背景和文学发展进程考察其影响,使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有较为清晰的概念和整体性的印象。

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总体方向,总的来说,可基于精品课程网站平台,基于三个着力点,即以问题为中心,以中国现当代名家名作为载体,以文本细读为主要方法。通过改革,侧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品评鉴赏能力和论文写作以及作品创作能力等,最终达成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10

何志清

身份证号码

性 别

年 龄

25岁

政治面貌

婚姻状况

未婚

视 力 状 况

1.5

身高(厘米)

175cm

体重(公斤)

69kg

民 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江西南昌

技术职称

中级

最 高 学 历

本科

现居住地

南昌市(含区市县)

毕业时间

2011

求 职 状 态

目前正在找工作

电话、手机

1895212****

EMAIL

个人主页

地 址

江西省南昌市南京东路33号

邮编

330000

受教

育及

培训

状况

2005年9 月 至 2008年12月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汉语言文学 本科

专业描述: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文艺心理学、民间文学、比较文学、美学、汉语史、写作、中国现代文学史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等.

2005年9 月 至 2008年12月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汉语言文学 本科

专业描述: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文艺心理学、民间文学、比较文学、美学、汉语史、写作、中国现代文学史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等.

任职公司名称: pp点点通南昌开发部 。

php程序员

工作职责和业绩:

php mysql程序员 网页游戏开发

任职公司名称: 南昌之窗 。

2009年2 月 至 2012年3月

php程序员

工作职责和业绩:

任职公司名称: 恒远贸易 。

php 开发工程师

工作职责和业绩:

求职意向

现从事行业:

互联网

现从事职业:

网页设计/制作/美工

现职位级别:

中级职位(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期望月薪:

4500-6000元

目前月薪:

4500-6000元

可到岗时间:

面谈

期望工作性质:

全职

欲工作地区:

江西省、广东省、江苏省

欲从事行业:

互联网、广告/营销/公关、建筑工程/房地产/建材

欲从事职业:

广告、文案/策划、高级秘书/助理、网页设计/制作/美工、网站编辑

技能特长

熟练掌握PHP,html,CSS,MYSQL,JavaScript(jquery) 语言。了解pyhton, linux 服务器操作。

外语水平

第一外语:英语 普通英语四级

第二外语:英语 普通英语四级

兴趣爱好

熟练掌握PHP,html,CSS,MYSQL,JavaScript(jquery) 语言。了解pyhton, linux 服务器操作。

自我简评

篇11

需掌握的知识能力有:

1、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深的文学功底、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评价能力。

2、能阅读所有现当代文献作品和一般古典文献文论。

3、普通话达到国家二级甲等水平。

4、能书写规范的三笔字即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

5、英语达到三级水平。

6、能熟练操作office办公软件,如word、ppt、excel等。具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篇12

关键词:比较视域 世界文学 总体文学

我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世界文学(外国文学)课程作为必修课普遍在高年级阶段开设。先修的文学类课程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等。高年级的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世界文学课应该利用学科优势加强与先修文学类课程的横向联系与统合,使学生构建起较为完整的“总体文学”的意识。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将原有的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学科合并,确立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一学科。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靠拢,使得世界文学课程理所当然地更自觉地以比较文学的观念、视野加强文学总体意识的培养和中西文学、文化的比较研究。

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意识到世界文学学科的比较特性。曾艳兵教授说:“任何世界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必然是‘比较’的,因为任何的研究者和教学者都必定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用自己的眼光,凭自己的好恶,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文化积累去研究和教学世界文学的。”[1]聂珍钊教授更是直言:“我国原有的外国文学或世界文学本质上就是比较文学”。[2]由于这种学科特点,中文系世界文学(外国文学)课教师更是应该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中运用比较视域进行中西文学比较和中外文化比较。

一、认识“他者”,更能认识自我

中文系的世界文学课主要讲授除中国文学外的其他国家的文学史和作品。学生们在大学一、二年级系统地了解了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传统,但这种自我认识和自我学习难免会留有认知的死角。世界文学课的学习将开阔学生们的视野,不仅可以习得不同国家的文学史知识,通过阅读各国重要作家的经典作品获取丰富的人文资源,而且还能在彼此的观照中进一步加强对中国文学的认识。有时候认识自己,了解本民族的文学、文化,不仅仅需要自我审视,也需要别人的视角。打个比方,苍茫的大海上黑夜中有两座灯塔,虽然每座灯塔都能照到远处,也能照见另一座灯塔,但灯塔的下面是最黑暗的,它需要另一座灯塔才能照亮。巴赫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中提出“超位”与“外位”两个概念,用它们来形容中文系的中国文学课与世界文学课的地位和彼此观照的必要性非常合适。“超位”即“位置法则”,指没有两个人的身体能够同时占据一个位置,“我”的位置是独一无二的。“外位”指的是他人眼中的“我”。我们自己对中国文学的认识因为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因素无疑是独特的视角。但用巴赫金自己的例子说,当两个人面对面,你身后的墙壁、头上的云彩和你自己的前额你是没有办法看到的,对方亦然。所以有时候认识自我需要他者的视角。具体到文学课上是指它的学习要突破文化交流和文化学习中的视域限制。

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中西文学比较引入他者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文学对世界文学的教师来说是很自然的。比如在讲授古希腊神话时,教材上归纳出古希腊神话的特点为神人同形同性、人本主义、重哲理等,这些特点的得出其实是以其它文学、文化作为参照得出的,这些参照坐标里也有中国文学。通过比较,加深了对中国古代文学神话的同体、重伦理等的特点的认识。又比如讲授20世纪初美国新诗运动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中国古典诗歌的文言文句式、语法特点,并与欧洲诗歌传统作比较。通过这种审视,想必同学们不仅了解了美国新诗运动的特点,也会加深对中国古典诗歌特点的认识。

在全球化背景下谁都不能忽视中西方文学与文化的交流。中国的现当代文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文学的合力下成长起来的。如果完全忽略现代西方文化、文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不探索现代文学与现代西方文学的关系,就不可能真正研究好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课程安排上,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先修课程,学生那时还没有世界文学的知识背景,那么教师在教授中国现当代作家与西方文学、文化的关系时,只能是点到即止,印象也不够深刻。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对这样的知识点也只能凭着记忆来识记。但如果认识鲁迅不能从全球化背景下出发,理解便有偏差。鲁迅谈自己的文学创作时说,“记得当时最爱看的作者,是俄国的果戈理和波兰的显克微支。日本的,是夏目漱石和森欧外。”[3]鲁迅的《狂人日记》在作品体裁(日记体小说)、人物形象(狂人)、表现手法(反语讽刺)和结尾(救救孩子)等方面,都和果戈理的同名小说有相似之处。如果没有这个全球化的角度,没有比较视域的背景,没有这些作为参照,就不能真正认识鲁迅。当外国文学课教授到果戈理等人的时候,再提及其对鲁迅的影响,学生们便有了一种融会贯通的感觉。

我国的外国文学史教材是由我国研究者自行编写的,它们的编写者本身都有中国文学的素养,他们心中有中国文学的参照所在,所以由他们编写的教材无处不显示出比较的意识。

2.比较可以深化对世界文学、国别文学的认识

世界文学课程本身就是关于多个国家的文学史研究,而这些国家之间的文学关系、作家间的互相影响本身就属于比较文学。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学就非常强调文学关系。日本比较文学学者大塚幸男指出:“18世纪至19世纪初掀起的浪漫主义潮流,因其国际性特征的缘故,形成了即便是研究异国文学之际,也不能无视它同外国文学关系的风气。”[4]法国浪漫派强烈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主张文学超越国界,十分注重文学的国际性,喜欢描写异国风光,表现异国情调。这一时期欧洲各国作家的交流更加频繁,作家之间的影响和作品的事实联系更加密切,教师不经意地提到拜伦和普希金、司各特与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那就是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目前的教学和教材本身都是模块化教学,以时间和文学思潮为经线,逐一介绍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文学情况。如在讲授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时,虽同是欧美19世纪主流文学,但每个国家也因其社会文化经济状况不同,而是有一些区别,这就是比较视域下的世界文学学习。

3.比较可以建立总体文学意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世界文学课一般在三年级开设。此前大学一、二年级开设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为学生较为完整地勾勒了中国文学传统的脉络。世界文学课教学又向学生抛出欧洲文学传统、日本文学传统、印度文学传统等不同的文学模子,这些文学传统和中国文学传统共同组成了“总体文学”。

最早提出世界文学这一概念的是歌德。歌德在1827年1月31日,对秘书盛赞中国文学,指出:“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5]世界文学是与民族文学相对而言的。此后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又提出了“总体文学”的概念。真正的总体文学意味着东西方文学、文化、文明的平等交流,从多元的总体文学的角度既能深化我们对世界文学(外国文学)的认识,也能促进我们对民族文学的认识。如世界文学课在讲授荷马史诗时,我们会对史诗这种文类从总体文学的角度引发同学们的思考,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古代有没有大规模叙事诗的传统?中国有没有西方那样的史诗?这是比较文学的缺类现象,有人说这是比较文学课的内容,但是笔者认为在世界文学课上蜻蜓点水略加提及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立总体文学意识,对推进民族文学发展、推动各民族文学的反思和借鉴,有着重要的意义。世界各民族文学的差异、对立、互补最终构成多样性的总体文学。世界文学课教学起码要在两个层面上强调民族文学的差异性和异质性。一是世界文学(除中国外)各民族文学的差异性。现有的世界文学(外国文学)教材多不包含中国文学,而世界各民族文学之中存在着差异性,如法国文学和英国文学的差异性。二是西方文学和东方文学、西方文学和中国文学异质性,如英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异质性。现在有些学者甚至建议在世界文学史教材中引入中国文学,这样也是为了让学生们建立总体文学的意识。

(本文为2011年玉林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教改项目:“文学课教学改革与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以广西本科院校为考察中心”)

注释:

[1]曾艳兵:《关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第2期。

[2]聂珍钊:《外国文学就是比较文学》,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4期。

[3]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07页。

[4][日] 大塚幸男著,陈秋峰,杨国华译:《比较文学原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13页。

篇13

关键词新闻专业 文学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ing the Teaching Reform on Colledge Literature of Journalism

He Xuejun

(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Shangqiu,476000)

Abstract Literature of journalism should enclose the professional charateristic to decide the course orientation and name, draw up the teaching programe and outline.And carrying out teaching methodological reform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charateristic of literature.

Key wordsjournalism literatureteaching reform

文学课是国内大多数高校新闻专业都要开设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在国内高校新闻专业多从中文系分出,在课程设置上与中文专业有较多的“姻亲”关系,但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新闻专业的学生要具备相应的写作能力、言语表达能力,文学课的开设无疑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其语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就目前高校新闻专业文学课的教学现状来看,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探索一条适合新闻专业教育的文学课教学之路。

一、新闻专业“文学化”误区与新闻专业文学课的定位。

近十年来,我国新闻教育持续升温,大小院校纷纷成立新闻传播方面的院(系)、专业, “全国设有新闻类院系的高校由1999 年前的66所100多个专业点,增加到2006年的460多所661个专业点,在校生达到13万多人,几乎接近目前全国新闻界持有记者证的人数”。①大多数新成立的新闻专业(特别是小院校)都是依托于原有的中文专业而建,很多新闻专业教师是由中文专业教师“改行”而成,在课程设置上则具有浓厚的中文专业特色,文学课、汉语课在课程设置中占据了很大比重。“一些新闻院系的新闻学教师和新闻教育管理者正在用文学的理念、文学的思维方式来从事新闻学教育, 新闻学教育变成了‘文学教育’。例如, 在一所师范大学新闻系新闻学专业的一份教学方案中, 该专业毕业所需学分为163学分。其专业系列课共分为四大系列, 其中, 中国语言文学系列的应选学分为43学分, 占专业系列课的68%, 占整个毕业所需学分的26%, 其比例不可谓不大。”②新闻专业“文学化”的误区导致一些院校(特别是小院校)新闻专业特色不突出,而成为中文系的附庸。可见,要使文学课在新闻专业教学中据有一个合理的位置,避免新闻专业“文学化”,必须明确其在新闻专业教学中的定位,那就是,文学课在新闻专业教学中应属于文化基础课,是对专业课程的必要的补充与辅助,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新闻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其文学欣赏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时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起到推动作用。因此,在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文学课的课时总量一定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将中文专业文学课的教学模式套用在新闻专业的文学课教学上。在中文专业中开设的文学课的课时量,在新闻专业教学中要大大压缩,同时在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方面必须进行改革,形成适合新闻专业的文学课教学体系。

二、新闻专业文学课的命名与教学计划和大纲的修订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基本没有专门针对新闻专业文学课而制订的正式的教学大纲。大多数院校新闻专业所开设的文学课程均沿用中文专业文学史教学大纲,其课程命名也是套用中文专业文学史课程的名称,即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这些课程教学大纲的对象一般都是中文专业学生,由于中文专业与新闻专业在学生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对中文专业文学课教学大纲的套用是否适合新闻专业的文学课教学,是存在很大疑问的。陈思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讨论了当代文学史教学的三种对象和三个层面:“在对全日制中文专业的大专生、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和成人教育的中文专业学生(包括本科生)的教学中,可以突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讲解,让学习者充分感受到现代汉语文学创作的魅力所在,从审美欣赏的层面上领悟现当代文学的存在价值。熟读作品,理解作家,能够如数家珍地举出上百篇现当代作家的作品,初步了解一些文学史知识,应该说就已经达到教学的要求。对于全日制高等院校的中文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说,光读作品当然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这百年来整个文学发展的过程及其经验教训,掌握中国知识分子的整个追求、奋斗和反思的大致历程,虽然不需要很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但应该对此有所了解和感悟。而在精神层面上的学习、感受、探讨,对现代知识分子人文传统的继往开来,薪尽桂传,则可以作为中文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深入思考的问题。”③这对于高校新闻专业的文学课教学很有启发。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其学习文学课的目的就是要“感受到现代汉语文学创作的魅力所在,从审美欣赏的层面上领悟现当代文学的存在价值”,在提高其文学欣赏水平的基础上,促进其写作、言语表达、审美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而对于文学发展的历史的把握与理解是很次要的。按照这种理解,新闻专业文学课的教学应当是作品教学。因此,我们在教学计划的修订中,将以往这些冠之以“文学史”的原中文专业的课程重新命名,代之以“作品选讲”,即《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外国文学作品选讲》。

课程名称的变化表现出的不仅仅是教学重心的转移,它也带来新闻专业文学课教学的系统性变动。首先是教学课时量的缩减。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例,按照中文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文学史的教学,它需要开设三个学期,200个学时左右,在我们新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进行作品教学,只安排了一个学期,72个学时。其他如中国古代文学,由中文专业的四个学期的课时量缩减为一个学期72学时,外国文学的课时量计划为54个学时。课时量的大幅度缩减既突出了新闻专业课的教学地位,突出了专业特色,同时又保证了新闻专业文学课教学目的的实现。

其次是教学大纲的制订。新闻专业文学课应该制订适用于本课程的、适合本专业特点的教学大纲,而不应与中文专业文学课相混淆。由于将新闻专业的这些文学课程命名为“作品选讲”,因而在教学大纲的制订中,对于作品的遴选与确定是关键所在。表面上看,“作品选讲”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对选讲哪些作品有更多的主动权,可以以自己的兴趣、喜好、价值观念等选择作品。但是,教学大纲的制订是要求具有稳定性的,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系统的、便于操作的教学及评价体系。因此,在制订教学大纲时,必须要求将学界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纳入大纲,而不能仅仅以个人好恶为标准,而且这样也便于教师选择教材。以我们制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教学大纲为例,依据北京大学中文系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选》及《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在现代部分我们选择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野草》、《灯下漫笔》(鲁迅),《凤凰涅》(郭沫若),《骆驼祥子》(老舍),《家》(巴金),《边城》(沈从文),《围城》(钱钟书),《金锁记》(张爱玲),《雷雨》(),《再别康桥》(徐志摩),《雨巷》(戴望舒),《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八首》(穆旦);在当代部分选择了《百合花》(茹志鹃)、《受戒》(汪曾祺)、《永远的尹雪艳》(白先勇)、《陈奂生上城》(高晓声)、《爱,是不能忘记的》(张洁)、《茶馆》(老舍)、《回答》(北岛)、《致橡树》(舒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怀念萧珊》(巴金)、《我与地坛》(史铁生),以作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些所选择的作品在不同版本的作品选教材中也基本都被选录,具有相当的权威性。

三、新闻专业文学课作品教学的特点

由于将新闻专业文学课定位为作品教学,因而必须把握文学作品教学的特点。文学作品教学的特点首先在于

其开放性。文学作品的读者接受过程充满了能动性,对于同一部(篇)作品,不同的人生经验、不同的审美观念、不同的价值标准等会带来不同的阅读感受,在阅读注意点、作品阐释、审美体验等方面会有很大不同,所以才会有“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文学作品是具有开放性的文本,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不能坐井观天、画地为牢,而应挖掘其内在的丰富性、复杂性。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界对于语文教育的理解的逐渐深入,这种开放性的观念已经这在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已经得到了体现,从而打破了传统的僵化的语文教学体制。在教育部制订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教学有着明确的建议:“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在大学阶段,由于学生经验的增长、视野的扩大、学识的进步、心智及情感的臻于成熟,其对于文学作品的学习更应具有开放的眼光、丰富的视角、多层次的解读。

其次是文学作品教学的美育性。审美是作为艺术的文学作品的本质属性,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美包含理性与感性两个层面。理性的美是由作品深刻的思想所焕发的知性魅力,感性的美来自于对作品丰富的情感、深远的意境、飞扬的文采、精巧的结构、曼妙的韵律等多方面的愉悦体验。因此,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应当将美育作为教学的重心,对作品的美有全方位、深层次的把握,引导学生从理性、感性的层面对文学作品的美进行深入的感受、理解,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逐渐提高,更能够以美育为出发点,丰富其心智,陶冶其情操,净化其心灵,提高其品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有裨益。

其三是文学作品教学的情感渗透性。文学作品的重要特点之一就在于它是作家用文字符号对社会生活进行的艺术化、形象化的表现,其间贯注着作家强烈的情感。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④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⑤文学作品的创作根植于作家的情感,对于文学作品的接受首先是情感上的濡染而非先入为主式的判断。因此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应当以情感为先导,营造浓郁的课堂情感氛围。教师在授课时应有情感的高度投入而不能隔靴搔痒照本宣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做到以自我情感应和作家、作品情感,诵“大江东去”我即苏轼,时空无隔,物我两忘,就能够引领学生进入作品,融入作品,在情感的体验中实现对现实的超越而进入审美的境界。

其四是文学作品教学对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促进。由于新闻专业对学生书面写作与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这一点在新闻专业文学课教学中更有着特殊意义。虽然说文学课不是写作课,不进行专门的各文体的写作训练,也不是播音、演讲、节目主持等课程,不进行专业的言语技巧训练,但是文学课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大量阅读、欣赏、理解、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语感,促进其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把握的能力。著名语言学家夏尊在上世纪30年代就认为,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学的基础。叶圣陶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⑥要建立良好的语感一在于(紧转第180页)

(紧接第190页)通过语言的量的积累,达到语言的丰富性,二在于通过质的提升,获得精湛的语言技巧。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类语言文化的精华,新闻专业文学课为学生打开了通向这一语言宝藏的通道,通过文学课的学习促进学生在采访写作、播音主持等方面语言能力素质的提高,也正是文学课作为新闻专业文化基础课的意义所在。

四、对新闻专业文学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我们认为,根据上述新闻专业文学课的教学特点,探索与新闻专业的教学目标、专业特色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保证文学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首先,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教学机制。教师应充分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中,在保证教学大方向的前提下,应摒弃门户之见,引导学生展开多维度、多层面的思考与讨论,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在学生平时作业方面,可以布置专题作业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进行研究式学习;在学生成绩的评定上,教师也可以采取更灵活的形式,如加大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份额,以论文取代闭卷考试等。

其次,倡导以美育为核心的“移情”化教学方式。立普斯“移情说”认为,美感产生的原因在于主体将情感投射到事物上,使感情成为事物的属性,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因此在文学课教学中,应倡导教师采取“移情”化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自我的“移情”导引学生的“移情”,在课堂上营造充满艺术魅力的美的氛围,从而实现文学课的美育功能。

其三,结合新闻专业特色,开辟第二课堂。文学课的开设只是为了引导学生进入文学的美的殿堂,因而,文学课的学习不能囿于教学大纲所选择的有限的作品篇目,不能局限于课堂之内。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多读作品,读好作品,组建文学爱好者社团、小组,召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讨论会、座谈会、报告会;要结合新闻专业特点,开辟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如结合播音课、节目主持课开展名篇诵读,举行朗诵会,小话剧演出;结合摄影摄像课、节目制作课进行文学作品的改编摄制等,实现优秀文学作品与学生的接触“零距离”。

注释

①于松明:《也谈新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新闻记者》2007年第7期。

②杨雪梅:《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教育与职业》第24期,2007年8月下。

③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2页。

④刘勰:《文心雕龙・知音》,黄霖、蒋凡:《新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先秦至唐五代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篇14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 影视资源 课堂教学

在人类进入读图时代的今天,从影像兴盛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众多青年学子已经无法潜心阅读文学原著。特别是中国现代文学和新时期以前的当代文学作品,由于年代久远和政治人文环境的变迁,使青年学子对其有一种无法逾越的隔膜感,致使他们对文本的解读缺乏兴趣。所以,现当代文学课堂中以相对顺应的姿态融入了一定的影视资源成为势所必然,这样能够让学生通过影视片断来了解相关的时代背景和文学现象,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将影视资源融入现当代课堂这一教学手段并不成熟和完善,许多教师对运用这一教学手段的目的、意义以及其中存在的利弊也不甚明确。下面笔者就以上相关问题进行一些实践与学理层面的探讨。

笔者在最近所做的一次相关问卷调查中发现,有将近百分之四十的学生表示是通过影视作品了解文学名著的,有百分之六十的学生表示自己对文学作品的文本阅读缺乏兴趣,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表示有一半的作品阅读是在观看影视之后进行的。

这种阅读状况是由一些现实原因导致的。正如一些论者所言,影视与文学的联系是一种“自然”生成的文化现象。自从1895年12月28日电影在法国巴黎诞生以来,文学作品便受到电影人的青睐。外国文学名著如《荷马史诗》、《十日谈》、《唐吉诃德》、莎士比亚戏剧系列、《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复活》、《罗生门》……,中国文学作品如《封神榜》、唐传奇、四大古典小说、《聊斋志异》、鸳鸯蝴蝶派小说、《阿Q正传》、《骆驼祥子》、《边城》、《雷雨》、《围城》、《妻妾成群》、《金陵十三钗》、《集结号》、《温故一九四二》……,纷纷被搬上电影荧幕。众所周知,大部分改编的作品(小说),中长篇居多,自然字数不少,阅读时间少则花费半天一天,多则十几天,而电影通常都是两个小时左右的片长。在当下信息高度膨胀、生活内容日益繁杂的时代里,人们通常选择影视欣赏而非文本阅读。而在大学高校中,中文专业开设的文学课有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每一门课程的开设时间少则一学期,多则两至三个学期不等。在如此有限的时间里要通读重要的作家作品,显然是有难度的,所以中文专业的学生通过观看影视来了解文本也成了一个必然选择。

据调查,百分之九十的现当代文学授课教师都会对学生提出文本阅读的要求,可是大多数教师表示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难以完成任务,在这百分之八十的学生中,不少学生表示虽然没有进行文本细读,但还是会通过网络对作品进行一个简要的了解,或者通过影视剧来了解作品。基于此,许多授课教师在现当代文学的教授中会选择融入影视资源进行作品分析。的确,影视资源在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其优势大致体现在如下几点:

首先,影视作品的融入可以丰富现代文学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以“满堂灌”为主,学生对文本又生疏,除非教师满堂以说书的方式进行讲课,否则学生很容易感觉枯燥乏味,失去听课兴趣。而采用影视中的一些片段来进行直观的呈现,教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阐释启发,往往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阿Q正传》的讲授中,教师选择合适的电影版本,选取阿Q在土谷祠做梦的片段进行观赏,然后分析作品的主题意蕴,揭示作者对革命和启蒙以及国民劣根性的思考。

其次,巧妙运用影视资源,加以适当的启发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如由柔石的小说《二月》改编的《早春二月》,导演对原著进行了一定的处理,尤其是结尾,影片将其改为主人公萧涧秋投身革命了,然而文学作品中的萧涧秋依然沉浸在个人主义的圈子里,矛盾彷徨,并未能找到明确的生命方向;此处若结合影片加以引导提问:在当时的时代环境里,像萧涧秋这样的小知识分子,会有哪些生命姿态、人生选择?小我融入到大我的洪流,是不是当时的一种思想主潮?然后指出:其实,在柔石的原著里,对这个问题有着更为丰富深广的探寻。

最后,可以拓展学生对艺术作品欣赏的视角、宽度和高度。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往往会有情节或者主题上的分离,这是因为:其一,比起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的文化产业特征更为显著,它不仅要注重艺术价值,更注重迎合观众的审美情趣口味,也就是注重其市场效应;其二,导演或演员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诠释和理解,所以可能在影视拍摄中进行了一些思想主题的重新定位。基于此,教师在运用影视资源时,对以上问题应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探讨,在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审美的同时,更要引导他们从文化角度思考其背后的原因。

影视资源融入文学课堂这一教学手段显然也是一柄双刃剑,优劣势共存,其弊端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第一,容易以影视取代原作。有些教师过分依赖影片,对影视片断的选取不进行充分的分析选择。比如笔者听过一名教师讲授鲁迅的小说,其中分析了鲁迅的名篇《药》,当分析作品的主题意蕴时,截取了电影《药》的开篇部分取代了文本描写分析,然而从学生的表情反应来看效果差强人意。如果将一段话――“华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1]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强调一系列的动词,并配以肢体语言,定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影视材料选择不当可能引发对原著的误读。如前文所言,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因为各种原因可能在情节和主题表现上发生变化。对于是否将“忠实于原著”的改编当作影视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理论界历来对此众说纷纭。有些论者认为只要忠实于原著的主题思想,具体的细节是可以改编的。比如在改编鲁迅小说《祝福》时指出:“为了使没有读过原作以及对鲁迅先生的作品及作品中所写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人情风俗等等缺乏理解的观众易于接受,还得做一些通俗化的工作。”[2]然而有些细节的改编也将使主题精神发生变化,比如电影《祝福》中的祥林嫂拿起刀砍门槛,以示对封建礼教的反抗,这就大大削弱了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批判。

目前许多高校普遍反映,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存在“老化、僵化、不适应时代的问题”。所以,如何将影视资源融入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想扬长避短,完善这一教学形式,必须科学采用“两手抓”的教学形式,即坚持文学和影视的互读。在这个互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作出精心的准备安排,比如对作品阅读的安排要合理,对问题的设计要巧妙且具有吸引力,而在教学影视资源的截取选择中,要反复比较,力求选择在主题和细节上忠实于原著的作品进行分析。

总之,影视资源融入现当代文学课堂是一种不容回避的教学形式,教师应该在大量阅读和观赏影视资源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的组织准备,科学严谨地选择材料,以启发提问、讨论文本与影视的异同等为重要教学手段,让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尽量扬长避短,取得更为优良的教学效果。

(本文为2011年江西省高等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论现当代文学融入影视资源的得与失”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XJG-11-75-17。)

注释:

[1]金隐铭校刊:《鲁迅小说全编》,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年版,第30页。

[2]陈阳主编:《影视文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89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