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会经济建设范文

社会经济建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社会经济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社会经济建设

篇1

新“国十条”强调发挥责任保险化解矛盾纠纷的功能作用,将商业保险机制各个重点行业的方式和途径正在被积极探索。保险业应当认真研究社会风险管理的现状与需求,政府的职责边界在哪里,保险业能够承接的区域是什么。近年来,有关电梯事故屡屡发生,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发很多关注和争议。根据这一风险保障需要,保险公司可在深入研究了电梯事故的特性(涉及主体多、责任难以认定、损失情况复杂)基础上,针对传统电梯安全责任险存在的诸多不足,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以电梯维保和检验工作为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建立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制度,并且在统颁条款基础上积极改进,开发了新的条款,把被受害人群涵盖至操作人员和维保工人,保险责任扩展至自然灾害,赔偿项目延伸至急救费用、精神损害赔偿等项目,在保险产品设计上充分体现轻责任划分和认定,重补偿额度和范围这一经济补偿思路,关注社会热点,争取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利用现代保险制度,开展管理制度创新

国家治理方式的转型中,要求加强改革的协同性,改变原来部门“单打独斗”的思维定式,用一种整体合作的态度,实现一举多得的效用。而利用现代保险制度,开展管理制度创新,无疑是破解改革难题的重要模式。医患纠纷问题就是一个长期困扰社会的问题,医责险一直以来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在于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医责险专业性强且经验积累不足、责任认定耗时耗力、医疗机构存在一定的逆选择风险、保险赔付额被认为相对偏低等,导致医疗机构参保率过低,保险大数法则和规模效应难以发挥。实践表明,单一手段不足以化解医患矛盾,政府综合治理与市场化补偿机制两种力量结合起来方能显效。财产保险公司应积极探索医责险业务,积极探索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与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相衔接的医疗纠纷预防处理体系,通过“政府搭台、各方参与、全省统保、市场运作,专业调解、调赔结合、调援结合”的模式,将医患矛盾从“院内”转移到“院外”,采取“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各方参与、专业调解”的运行模式,通过制度创新,探索医责险发展新思路。

三、提升社会风险管理水平,扩大社会风险管理服务领域

从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看,保险经营将从产品时代逐步过渡到解决方案时代。保险业要以更广的视野,从社会管理的角度,从与各项改革任务互动的角度,去观察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并提出基于保险参与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在实现各项改革任务的同时发展保险业。以海南互联网农业休闲小镇建设为例,作为海南“互联网+农业”战略的一部分,将以现代农业建设为依托,以镇为中心,以镇带村、村镇融合,拓展“互联网+金融+全媒体+文化+旅游”等服务,搭建互联网平台,结合物联网、农业示范基地、休闲农业等特色,打造互联网农业小镇。政府希望随着“互联网农业小镇”的建设推进,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互联网和三农两者相叠加,而是希望能够实现深度的产业融合,使网络金融、农技农资、代购代销代办服务、现代物流等能够逐步进村入户,贯穿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以及服务全产业链。根据以上案例,财产保险公司可积极探索以下业务:针对小镇建设中各参与主体的融资质押及担保需求,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提供信贷保证保险、农业保险成本保单、农机综合保险、农资质量保证保险等;结合不同小镇的功能定位,提供赛事综合责任保险、农产品食用安全责任险;结全小镇居民及游客的需要,提供农居财产综合保险、游客个人意外及三者责任险等,产品全部在网上投保平台上线,只需扫描二维码,通过网上支付即可完成投保手续。通过探索以上业务的积极建设,打造面向农村保险市场的平台建设。

四、思考和建议

1.目前保险公司对市场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对真实需求不甚了解,相关产品不够丰富,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参与社会管理的业务还只是零星和小范围的,监管机构应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动重点业务领域发展。建议监管机构牵头,根据政策导向,紧扣全省发展的重点,积极组织研讨,鼓励和引导保险机构根据省情,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险种,推动保险业积极参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篇2

关键词:道德建设 市场经济 应然选择。

市场经济是一种市场力量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模式,能够使人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市场也是有缺陷的,市场失灵、利益冲突是市场经济无法避免的,因而需要一定的社会规范加以约束。道德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能够完善市场经营秩序和竞争秩序,对市场经济起到规范化、秩序化的作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政府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模式。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传统道德面临着极大挑战。我国要及时构建适应并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问题的实然表现。

(一)道德失范问题的出现。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引发了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道德观念多元化,传统道德与社会生活的矛盾、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逐渐出现。同时,市场经济具有利益驱动性,能够激发人们对利益的追求,这其中既包括合理的利益,也包括不合理甚至非法的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够完备,市场规范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缺失,道德约束力弱化,经济行为过度凸显自利而忽视道德规则造成道德缺位或错位,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这些问题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亟待加强。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急需道德建设为市场经济及其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双向需求

现实中,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是一种双向需求、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同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相适应。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为之服务的。市场行为主体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范,在全社会范围培育良好的经济信用和商业环境,协调经济发展,避免行业间的恶性竞争。道德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承担着调节市场经济社会各种内在矛盾的任务。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同社会主义道德导向相吻合。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在不同价值观引导下会形成不同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导向和目标需求。市场经济具有逐利性、自发性和盲目性,容易导致金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社会问题,需要道德原则的约束。合理健康的道德信念和规范成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原则解析。

(一)诚信原则。

诚信原则是我国传统道德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我国的经济生活产生持续影响。营造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道德生活,人们需要相互信任的关系。所谓诚信,就是在经济活动中,不以坑蒙拐骗等欺诈手段和假冒伪劣产品从对方那里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一度出现严重的诚信危机,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这种风险难以通过制度设计避免,因此需要依靠市场主体的道德自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内涵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龙静云,2002)。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必须要构建以诚信为重点的道德体系,增强公民的诚信意识,培养公民的诚信品质,营造人人讲诚信的社会环境,来维系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二)公平原则。

公平是造就良好社会秩序和道德风尚的关键。公平作为一种价值尺度,要求人们按照特定的道德规范调解社会关系,从道德角度评价人们的行为。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指出所谓公平,就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行为、习惯的道德的实施,每一个人都应得到属于他的权利。这里的公平是同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的原则相适应的基本要求。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这就决定了市场竞争是平等的竞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既要遏制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也要改变平均主义的观念,清除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大锅饭现象,把市场经济的竞争精神与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既不能一味强调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也不能一味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是要在动态发展中实现二者的统一。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效率与涉及重大原则的社会公平问题相冲突时,效率应服从社会公平,这也就意味着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这也是集体主义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权利为本,这意味着每个人都享有普遍且平等的权利,都应受到尊重。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每个人都拥有分享社会财富的权利。

(三)利益兼顾原则。

道德的本质是利己与利他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道德应该兼顾自利和他利。在追求和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考虑和顾及他人的利益,增进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市场经济必须以不同的经济制度作为载体,从而决定着市场经济所内生的互利主义必然向个人主义一端或向集体主义一端倾斜(陶德麟,1999)。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动力,但是如果市场行为主体只考虑利己不考虑利他,不顾其他行为主体的利益,市场经济将无法进行下去。我国是一个传统的礼仪之邦,传统道德信奉的是克己、重义轻利,严重抑制了人们对利益的天然性的追求,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时期需要道德的影响力调节个人的逐利行为与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协调一致。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扬的应该是理性的自利。

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必须接受社会理性的引导,重视法律和道德的制约,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高度统一。在不得损害他人利益的约束下,实现自利最大化的行为才是道德的。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人民当家作主,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这为集体主义精神的弘扬提供了前提。个人是集体的一分子,利己更要利他。集体主义将利己与利他相结合,既把社会集体利益摆在首位,同时又充分肯定和保障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努力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统一起来,实现义与利的结合,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

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这里的全人类的利益就是自利和他利的道德因素的统一,就是集体利益的体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应然选择。

(一)道德建设与现实国情的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道德建设既要反映市场经济伦理道德的一般特征,又要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吻合。首先,道德建设应该正视和承认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正当性,形成通过正当途径获取权益的道德观念。社会主义并不反对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而是反对极端功利主义。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维护个人财产权益的道德共识,同时使个人通过努力后的收益同社会收益相匹配,从而提高个人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其次,在承认个人权益的基础上,弘扬集体主义精神,使利己与利他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另外,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必然受着社会历史条件和人类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斯密在《国富论》中就曾指出:良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将能够给那些既有益于个人完善又有助于其他人幸福的品质提供培养和发挥作用的环境,同时,又能够有效地控制那些损人利己的恶劣品质和行径。因此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推进需要整个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向前发展。

(二)道德人与经济人的统一。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不仅处在一定的物质利益关系中,而且也处于一定的精神关系中。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存在各种利益关系,实践主体的价值定位往往是个人本位,使经济人趋向于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对于这类弊病,必须借助于道德人的培养才能超越。因此,道德建设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人类自我完善的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应该使行为主体达到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和追求社会利益的道德人的完美统一,在这一基础上所产生的道德激励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市场经济对竞争原则的公正性和遵守规则的严肃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完善经济人的交易行为,人们才能逐步培养成守合同、重信誉的良好道德风范。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提倡文明经商,重视职业道德,讲究社会公德,使社会正气深入人心,形成市场秩序的良性循环。

(三)法治与德治的整合。

市场经济既是法律经济,也是道德经济。没有法律,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将会遭到破坏;同时,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等价交换等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道德建设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就在于对市场行为主体的规范。法治与德治的整合是实现社会转型的必要条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但在社会转型时期,有关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又不能完全离开伦理道德的支持。法律和道德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两种基本机制,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法律以强制方式规范市场秩序,是一种他律的手段,具有强制性,是保障市场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往往需要相应的成本;而道德是市场行为主体在道德意识支配下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行为自律的体现,具有自觉性。道德约束的力度越大,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影响越大,社会运行的成本就会越低。在实践中,法治是德治的重要保障,也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手段。德治是法治建设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因此,法治与德治的相互协调将共同促进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只有与社会道德价值相吻合的良法,才能被社会成员所认同而产生实际的持续效力。同样,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体系并发挥应有的功能,就必须有配套的道德体系与之相适应,才能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内含新道德规范的法治经济,需要法治和德治两种手段的结合,行为主体实现道德人与经济人的统一。道德建设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而逐步提高,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引导和道德约束。这一环境下所培育的道德作为内在影响力可以塑造和强化人格的可靠性,作为外在约束力可以抑制不诚信行为的出现。同时,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也将为道德建设铺平道路。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扬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旗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加强道德建设,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23卷)。人民出版社,1972

2.[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出版社,1 9 9 1

3.[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译。伦理经济学原理(中文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英]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商务印书馆,1997

5.龙静云。以诚信进德立业。江汉论坛,2002(2)

篇3

【关键词】市场经济 电子商务 道德建设 法制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已经建立并在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不断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如由于现在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更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购买自己需要和喜欢的产品,不仅为店家开辟了新的渠道,带动或创造了新的行业,还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切实可见的便利。但在这过程中也出现了“道德滑坡”,如在网上购物这一平台上,有些店家在双11期间打着降价的名头实则变相涨价。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立合理规范的道德秩序,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已是刻不容缓。

一、道德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

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人与人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经济基础比较直接的反映。因此,目前我国形成的道德体系必然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建设同样需要道德建设的强大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的影响——以电子商务为例

首先,市场经济发展赋予了道德建设新的内涵。随着经济的不断深入,新的社会组织、行业纷纷涌现,在新时期,道德除了保留传统优秀的道德标准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更新,出现了一些新的道德准则。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在激发着道德建设的新活力,一方面为道德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的道德建设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日趋浓郁。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走进千家万户,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们通过网上交易平台开办自己的店面,不仅成本低,而且市场可以遍布全国。这一新的交易方式,解决了长久以来卖家和买家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打破了现实中买家由于没有其他选择只能任由奸商摆布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因利益关系,产生了不同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虽然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为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但是市场也有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如利益趋势严重,导致道德的丧失。目前我国还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市场具有无序性,导致了社会意识形态的混乱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传统的道德约束力受到冲击,功能逐渐转弱,但新的道德约束体系又尚未形成。因此,道德缺位和错位现象比比皆是。

三、电子商务的道德问题

商业信用问题。CNNIC2003年的报告显示,39.3%的用户认为目前网上交易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厂商信用得不到保障。2011年5月2日,中国经营报报道称:电子商务平台面临假货侵袭,目前在通常情况下,在正规专卖店里卖几千元的商品,到淘宝“几百元几十元能到手”的基本都是“A货”或者干脆就是裸的假货。同时,商业欺诈行为也比比皆是,而且欺诈金额持续上涨。

知识产权的侵犯。由于互联网特殊的性能及超常规性,使得对有关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一直还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再加之在保护知识产权与互联网之间存在的复杂矛盾:如单纯强调保护知识产权如版权、专利和商标时,可能会损害网络的资源共享性,反之则可能造成对知识产权的危害。因此在电子商务中,对知识产权的侵犯比在其他活动中更为严重和猖獗。

四、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一)建设与现实国情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首先,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市场经济本身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加强道德建设,规范人们在市场经济中的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道德建设既要反映市场经济伦理道德的一般特征,又要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应充分鼓励和承认经济主体追求自身正当利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也要对他们进行上岗前的职业道德培训等,提高电子商务卖家的职业道德。

另外,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良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将能够给那些既有益于个人完善又有助于其他人幸福的品质提供培养和发挥作用的环境,同时,又能够有效地控制那些损人利己的恶劣品质和行径。”因此,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归根结底还是需要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完善电子商务中的体系制度,将法治与德制相结合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我国的市场经济在很多方面存在漏洞,需要不断的完善。在完善市场经济法治的同时还需要伦理的支持。法律和道德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两种基本机制。法律以强制的方式规范市场秩序,是一种他律,我国的电子商务在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还存在缺陷,应实时完善对电子商务的法律监管,完善法制体系,同时也要进行德制建设,提高人们的道德意识。

(三)不断完善电子商务行业内制度

淘宝上之所以充斥着如此之多的假冒产品,跟淘宝的开店审核条件及店铺管理制度也有着关系。如何保证交易平台的规范和诚信,是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环节。严格商家注册审核制度,完善交易平台的内部管理细则,规范入注商家行为,保证货物质量,形成良好的行业道德氛围,是电子商务深入发展的必然选择。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进步的社会,无论是市场经济中的哪一个发展领域,只有与道德建设相结合,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篇4

关于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用研究分析

一、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意识形态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意识形态同样适用于辩证唯物主义社会观,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物质发展变化而变化的。意识形态能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成熟的思想理论体系,其主要特征就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所谓实践性就是指它来源于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能反过来指导实践,为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从而引领人们的实践活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这种实践性反映其对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时,就是它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建设丰富和发展了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为龙头,通过更新设备,加快技术引进、消化和创新,拓展产业链,发展各种特色产业,不断提升总体竞争实力。通过实施“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原崛起”等经济建设战略,不断增强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提高了全国的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实现了GDP数值的较快增长,但在一些经济高速增长地区出现了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贫富两极严重分化等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对资源过度依赖等问题制约着发展可持续。由此可见,仅仅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并不能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下,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和迫切需要解决可持续的问题。迫切需要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思想指导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创造性应用和发展马克思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理论。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方式的改变,而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深层次变革,突出的表现是从经济开始,再逐步向社会和政治领域渗透。

二、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对经济建设作用

1.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导向作用

引领经济建设方向,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的,并为全体人民共有的。因为它是人民共同拥有的认知体系,所以它有助于人民彼此达成认识上的一致与行动上的统一。而处于党政地位的意识形态都是与对经济制度特别是对交换关系的正义或公平的判断联系在一起,目的在于说服人们相信现存的经济规则是与正义共存的。成功意识形态的制度变迁和经济改革会促进经济增长。社会意识形态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制度解释和价值支撑,使人们从内心认可经济建设中各种财产关系的合理性、交换关系的公平性以及分配关系的正当性,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各种规则的“认同感”,以减少体制在转轨及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摩擦费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节约机制,这种机制是由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决定的。

2.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动力

经济建设的客观进程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产生、发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十五规划以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现重大飞跃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在本质上与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发展的互动性和价值的契合性。虽然国家处于全面经济振兴阶段,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面临着重重困难,迫切要求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上的发展和创新。人民思想意识的更新和社会的不断变革对社会意识形态提出了全新考验。应对这些考验,需要各级党政组织从自身做起,为推进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社会意识形态不断解放思想,打破因循守旧、平凡干事的思维方式,在具体工作中敢闯、敢试、敢争;坚持开放创新,摒弃落后的体制机制,以敢于担当、追求卓越执政理念,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审视自我、谋划发展。并对全国总体格局进行了正确判断和分析,提出了新的理论概括。特别是在基本认清了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发展大势,总结过去经验,汲取历史教训,抓住历史机遇,实现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

3.社会意识形态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文化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之重点。在经济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各国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更趋激烈,其中的文化产业竞争又是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重要载体。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内核;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文化看似无形,但对经济发展的引领、鼓舞、凝聚和保障作用是现实而且巨大的。

文化发展问题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以解决的。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既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文化建设事业受到高度重视,文化氛围更加融洽和谐,文化创新更加活跃,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从而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进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走过了30多年发展历程。30多年来,中国人民走出困境,夯实了发展基础,并积蓄起了强大的发展势能。而当前,中国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跨越发展、推进全面转型的历史新阶段。新阶段更加突显的新特征、新任务是加速发展,释放后发优势,在这个“经济建设升级”跨越发展的进程中,“文化兴国”应势而生,深入挖掘我国丰厚的文化底蕴,改造或摒弃那些原有的落后文化,加快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城市文化,培育和弘扬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的“民族精神”,并使之成为引导、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4.创新社会意识形态有效促进经济建设发展

篇5

对当前市场经济立法工作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是最重要的部分,同时,行政法规在市场经济法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地方性法规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我国的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与此同时,在立法中也存在一些函待解决的问题。如:立法仍滞后于改革;有的地方立法质量还不很高;地方立法中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地方立法从大局出发不够等。这些问题必须根据宪法的原则,以改革的精神,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战略高度,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解决:L要加快立法,必须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指导思想。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系中,立法要以宪法为依据,进一步解决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使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紧密结合起来。一些应兴应改的事情,尽可能先立法后行动,开始粗一些,逐步完善起来,用法律引导和推进改革开放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立法同改革开放进程相适应,避免因无法可依造成的严重损失。

2.要加快立法,必须认真体现党的关于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在制订法律法规中,只有认真体现党的方针、政策,使党的关于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法律化、规范化,使党的主张经过立法变为国家意志,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关于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法律化、规范化,使党的主张经过立法变为国家意志,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国家的法律法规相连接,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和权威性。

3.要加快立法,必须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立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制订的法律量大面广,统筹规则,突出重点,急需先立,不断完善。根据中央精神,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我国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的原则,制订规范市场主体法律。其次,为了保障市场主体进行公平交易和正当竞争,应按照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订调整市场交易关系,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法律。第三,为了使宏观调控、管理和服务依法进行,保障市场正常、有效运转,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应当制订加强宏观调控和促进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法律。第四,为了在开展公平竞争的同时,维护社会的安定,应当制订、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法律。第五,为了扶持基础产业,保障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应当制订发展基础产业、改善经济环境及其他方面的经济法律。

4.加快立法,必须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党的以来的这些法律法规的制订和实施,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了引导、规范、保障和约束的作用。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现有的法律还远远不能满足不同区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目前在地方立法工作中,仍存在责任不清、部门扯皮,法律条文冲突和立法程序不顺等现象,造成立法效率低、周期长、进展慢。要改进这一工作现状,首先要改进地方立法方式,按照有关要求,有些法规草案,可以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起草:有些涉及改革和建设全局的法规草案,可以由地方人大常委会或有关专门委员会牵头,组织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起草,注意吸收专家、学者参加地方立法工作,实行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相结合。

篇6

卫生经济管理工作是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卫生系统经济关系的经济管理活动,目标是要实现卫生资源最优的筹集、分配、使用,使卫生资源发挥最佳绩效的一门应用经济科学。近些年来,我国社会卫生经济管理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的关注,因此把握好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是实现社会卫生经济管理的必然途径,也是社会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一、我国现阶段社会卫生经济管理工作的现状改革开放的深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社会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社会卫生经济管理活动在新的体制下有了空前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给社会创造了良好的卫生环境。目前我国社会卫生经济管理工作的现状大致如下:

(一)工作落实彻底,管理效益显著

目前我国社会卫生经济管理部门已经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合理的将管理目标、管理任务和管理责任细分到了每个部门,每个职员都有明确的工作。这使得卫生经济管理在成本核算上更加科学具体了,有效的减少了违规操作的现象。岗位责任制的建立,大大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很好的控制了成本,降低了消耗,管理效益明显提高。

(二)管理氛围逐步浓厚

我国社会卫生经济管理工作一直秉性着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近些年来,伴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切实的转变了发展方式,建立了许多创新模式,在新的平台上营造了浓厚的管理氛围。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卫生经济管理工作,不断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大力弘扬了卫生管理,人人有责的精神主旨。

(三)持续深化管理内涵

现阶段,社会卫生经济管理工作有效的权衡了各项细节的关系,突出了管理工作的重点。逐步在管理内涵范围这个层面实现了由注重管钱向管钱管物并重延伸,管理的着力点由控制支出向节能降耗和挖潜增效过度延伸。同时,我们还坚持实行适度规模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提高社会卫生管理有关部门资本运作效率。合理的衔接了投入、消耗、收益、再投入的问题。资金呈现着良好的循环的趋势,保持了社会建设资金的充足供应和效益的稳步增长。

(四)管理机制不断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普及,目前我们形成了以社会卫生经济管理建设质量效益为主题的管理机制。以统管为核心,不断运用新机制,合理的深化了综合绩效管理,促进了规范建设。现在我们的管理机制集以推行全成本核算提升经济效益为宗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了管理效能。

二、社会卫生经济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认清当前社会卫生经济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形势,有利于我们权衡好机遇与挑战的问题。市场化导向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社会卫生经济管理工作质量效益。高度发展的经济状态,我们的管理工作中还受制于多个方面,未来我们还将面临新的挑战:

(一)多样化任务,赋予了卫生经济管理新使命

社会经济的高度发达,使得我们的社会卫生经济管理面临着多样化的任务,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对于构成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的医院来说,完成多样化任务多也是最根本、最基础的的任务。为了迎合新时代的发展,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我们必须实现以使命任务到契机的转换过度。坚持效益为出发点,培养管理人员处理多样化任务的能力。全面提升经费利用效益和综合保障能力,有效的处理好社会卫生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多样化任务。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赋予了卫生经济管理新内涵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大力推行卫生经济管理,加大科学管理力度,实现管理机制创新。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卫生经济管理工作关系到我们每一个居民的切身利益。在管理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要求、服务至上的管理理念。因此,我们要加大管控力度,有效提高社会卫生经济管理的质量效益。

(三)实施数字化管理工程,给卫生经济管理提出了新目标

数字化管理是时代进步的产物,是卫生信息化的高级阶段,也是现代社会卫生经济的发展方向。我们必须以信息化平台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全面推动卫生经济管理工作全流程贯通、全方位覆盖和全领域应用。积极引进电子操作系统等科学技术,实现智能化决策、精细化管理和精确化保障能力,促进社会的卫生经济建设向“精确、高效、优质”转型,使卫生经济管理成为实施数字化工程的“推进器”。

(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要求卫生经济管理新课题

后勤工作在任何一个企业和部门都是整个企业或者生产的顺利进行必不可少的因素。卫生经济管理的后勤管理,同样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基础工程和重要保证。要实现社会卫生经济管理的新目标,我们必须有新的课题来支持它的运行和发展。这要求我们转变以往的经验管理等模式,逐步实施现代的系统管理、精确管理和矩阵管理,真正推动卫生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和社会的建设。

三、加强社会卫生经济管理的措施

虽然,我国社会卫生经济管理工作在近些年取得了很大的改善,也呈现出了可喜的走势。但是仅凭目前的设施设备条件,以及管理方法与管理机制的现状还无法满足未来的发展,面临着未来时代赋予我们的挑战,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找方法,不断加强社会卫生经济管理工作的建设。

(一)完善信息平台的建设

信息平台对于社会卫生经济管理工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今后我们要科学谋划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体系架构,完善功能模块、信息流程和扩充并梳理数据库内容。此外,我们还要继续加强网络、软件、数据库一体化工作平台为重点的信息化基础建设。在现有设施设备的基础上,以智能化管理系统,不断改进网络系统的布局和结构。我们还要积极的应用先进手段,拓展“条形码”可视保障、“零库存”直达保障。让信息平台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二)规范管理

管理的规范性对于社会卫生经济管理工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管理工作的运行和开展。所以我们必须要建立在客观的认识到现在的现状以及未来面对的挑战,规范管理。首先我们要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坚持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其次我们要规范管理部门的运行机制,以提高科学管理效益作为出发点,深入研究内部机构设置、职责职能划分和工作流程安排等,切实理顺管理关系,提高运行效率。同样数据的规范也是相当重要的,我们要通过规范交换和共享机制,实现数据采集、传输、汇总、报表生成自动化,为全成本核算管理提供服务。#p#分页标题#e#

(三)培养专业性人才

社会卫生经济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复杂性,还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综合性。它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学科、多个岗位,对人员综合素质、管理能力、知识结构的要求都很高。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我们必须在众多的管理人员中发现并且选出一批表现突出的作为重点培养的对象,朝着骨干人才方向发展,他们是管理工作的中流砥柱。其次我们还要专门的的培养信息技术专业管理人员,专业的处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信息的汇总和传输。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对社会卫生经济管理部门也是不可忽视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很好的处理成本,在成本预算,经费支出方面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篇7

关键词:西方经济思维方式;中国经济;社会体系

由于历史文化发展的不同,东西方的国家在,文化观念、行为习惯、政治体系、民俗风情等许多领域都存在着差异。东西方人们思维模式是导致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而思维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思维方式的不同从根本上导致了东西方经济思维的不同。我国一直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多年来许多经济学家以哲学代替传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随着时代的变革,经济的不断发展,西方经济学思维方式逐渐进入我国经济学的研究理论中,西方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但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学的发展,也对我国构建现代文明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1西方经济思维的定义

西方经济学是运用西方线性非对称思维方式建立的经济学范式,与东方经济的发展状况有着一定的不同,因此并不能全面地反映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西方经济思维是以线性思维方式、抽象思维方式为基础,具有线性、抽象性以及片面性的基本特征。经济学包含的领域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微观经济学以及宏观经济学最为重要。微观经济学主要以研究家庭、厂商以及市场调配为主要经济资源,以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模式和解决资源的合理配置为主;宏观经济学则是以研究整体国民经济的经济资源运用状况为主,以整体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总量分析为思维方式。

2西方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发展

2.1科技进步推动发展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认知水平也得到了提升,这就使人们的思维模式不断地更新。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第一次提到经济学这一学术理论,标志着经济学的产生,被当时的人们用作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到17世纪末,随着牛顿三大定律以及万有引力的提出,人们开始着重对经济学的实际经验考察,转变了以往形而上的唯物主义思维模式。19实际随着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定律得到人类的证实,以马克思的经典经济学著作《资本论》为代表,人们的思维模式开始转变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模式。20世纪以来,人们通过相对论以及量子物理理论的知识,对经济学的思维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例如从一般均衡到非均衡、稳定均衡到动态均衡、线性模型到非线性模型等。

2.2多种学科交叉促进创新改革

经济学是集多种学科为一身的交叉性学科,经济学的思维模式需要多角度研究问题,结合多种学科理论,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

(1)数学与经济学。1838年法国学者古诺层发表了《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研究》,将数学逻辑思维运用到经济学发展之中。在随后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更是离不开数学逻辑思维模式,统计学的思维方式结合经济学理论知识产生了计量经济学,使经济学的实证思维得到了完善。

(2)伦理学与经济学。减少社会贫富差距是经济学发展中的基本目标。社会伦理学中的“公平”概念,能够帮助经济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真正做到满足每个人的基本经济需求,达到经济学的最大价值。

(3)法学与经济学。有效的法律制度体系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领域和谐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要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复杂的经济活动,保护产权知识和契约效益,保证企业以及国家的财产安全,维护市场的发展秩序。

(4)心理学与经济学。心理学在许多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有人活动的地方就能运用到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在经济学中,心理学与经济学交叉产生了“心理—行为分析方法”,改变了传统理性人假设的思维方式,转变为对行为的心理形成动态进行分析。

3西方经济思维对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启迪

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研究始于西方,我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之初都借鉴了西方的经济学理论,西方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对于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起到引导的作用。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体系深入发展,人们开始依据的发展理论借鉴西方经济学的优点,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从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西方经济思维始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以维护资本主义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根本目标,与我国经济状况从根本上存在巨大差异。那么,如何将西方经济学的借鉴价值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坚持实事求是为原则对西方经济学进行理性分析。我们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理性客观的根据我国国情进行分析,西方经济学虽然是以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但同时也蕴含了对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与分析,适当的加以借鉴,避免对西方经济思维产生依赖,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发展。

(2)结合我国国情对西方经济思维进行借鉴。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处于起步期,需要对经济体制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相关观点、理论以及政策,从而适应全球经济化大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设与发展。

(3)西方经济思维模式与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体制仍需加强改革创新,这种改革必须建立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国情基础上,照搬西方的经济政策体系,必定会出现严重的问题。但是西方已经成型的经济管理体制仍是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可以借鉴的范本,对于国家整体经济的宏观把握可以参考西方经济发展的经验,从而减少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

4总结

西方经济学虽然是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实质理论学说,其研究对象也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但是我国在经济发展中,仍然可以借鉴它的优缺点,建立有特色的社会经济发展体制。因此,西方经济学思维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有效的借鉴作用,将马克思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相结合,能够使我国和谐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得到更好的发展,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管德华.西方经济学与我国经济建设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9-12.

篇8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是一种“双向需求”的关系。由于目前我国在市场经济过程中道德失范等现象的出现影响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需要我们重新审视道德建设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应当同国情相结合,实现“道德人”与“经济人”的统一,完成德治与法治的整合,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道德建设 市场经济 应然选择

市场经济是一种市场力量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模式,能够使人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市场也是有缺陷的,市场失灵、利益冲突是市场经济无法避免的,因而需要一定的社会规范加以约束。道德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能够完善市场经营秩序和竞争秩序,对市场经济起到规范化、秩序化的作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政府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模式。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传统道德面临着极大挑战。我国要及时构建适应并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问题的实然表现

(一)道德失范问题的出现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引发了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道德观念多元化,传统道德与社会生活的矛盾、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逐渐出现。同时,市场经济具有利益驱动性,能够激发人们对利益的追求,这其中既包括合理的利益,也包括不合理甚至非法的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够完备,市场规范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缺失,道德约束力弱化,经济行为过度凸显自利而忽视道德规则造成道德缺位或错位,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这些问题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亟待加强。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急需道德建设为市场经济及其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双向需求”

现实中,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是一种“双向需求”、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同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相适应。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为之服务的。市场行为主体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范,在全社会范围培育良好的经济信用和商业环境,协调经济发展,避免行业间的恶性竞争。道德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承担着调节市场经济社会各种内在矛盾的任务。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同社会主义道德导向相吻合。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在不同价值观引导下会形成不同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导向和目标需求。市场经济具有逐利性、自发性和盲目性,容易导致金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社会问题,需要道德原则的约束。合理健康的道德信念和规范成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原则解析

(一)诚信原则

诚信原则是我国传统道德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我国的经济生活产生持续影响。营造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道德生活,人们需要相互信任的关系。所谓“诚信”,就是在经济活动中,不以坑蒙拐骗等欺诈手段和假冒伪劣产品从对方那里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一度出现严重的诚信危机,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这种风险难以通过制度设计避免,因此需要依靠市场主体的道德自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内涵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龙静云,2002)。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必须要构建以诚信为重点的道德体系,增强公民的诚信意识,培养公民的诚信品质,营造人人讲诚信的社会环境,来维系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二)公平原则

公平是造就良好社会秩序和道德风尚的关键。公平作为一种价值尺度,要求人们按照特定的道德规范调解社会关系,从道德角度评价人们的行为。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指出所谓“公平”,“就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行为、习惯的道德的实施,每一个人都应得到属于他的权利”。这里的公平是同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的原则相适应的基本要求。“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这就决定了市场竞争是平等的竞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既要遏制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也要改变平均主义的观念,清除“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大锅饭”现象,把市场经济的竞争精神与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既不能一味强调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也不能一味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是要在动态发展中实现二者的统一。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效率与涉及重大原则的社会公平问题相冲突时,效率应服从社会公平,这也就意味着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这也是集体主义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权利为本”,这意味着每个人都享有普遍且平等的权利,都应受到尊重。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每个人都拥有分享社会财富的权利。

(三)利益兼顾原则

道德的本质是利己与利他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道德应该兼顾自利和他利。在追求和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考虑和顾及他人的利益,增进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市场经济必须以不同的经济制度作为载体,从而决定着市场经济所内生的互利主义必然向个人主义一端或向集体主义一端倾斜”(陶德麟,1999)。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动力,但是如果市场行为主体只考虑“利己”不考虑“利他”,不顾其他行为主体的利益,市场经济将无法进行下去。我国是一个传统的礼仪之邦,传统道德信奉的是“克己”、“重义轻利”,严重抑制了人们对利益的天然性的追求,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时期需要道德的影响力调节个人的逐利行为与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协调一致。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扬的应该是理性的自利。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必须接受社会理性的引导,重视法律和道德的制约,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高度统一。在不得损害他人利益的约束下,实现自利最大化的行为才是道德的。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人民当家作主,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这为集体主义精神的弘扬提供了前提。个人是集体的一分子,利己更要利他。集体主义将利己与利他相结合,既把社会集体利益摆在首位,同时又充分肯定和保障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努力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统一起来,实现义与利的结合,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这里的“全人类的利益”就是自利和他利的道德因素的统一,就是集体利益的体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应然选择

(一)道德建设与现实国情的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道德建设既要反映市场经济伦理道德的一般特征,又要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吻合。首先,道德建设应该正视和承认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正当性,形成通过正当途径获取权益的道德观念。社会主义并不反对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而是反对极端功利主义。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维护个人财产权益的道德共识,同时使个人通过努力后的收益同社会收益相匹配,从而提高个人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其次,在承认个人权益的基础上,弘扬集体主义精神,使利己与利他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另外,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必然受着社会历史条件和人类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斯密在《国富论》中就曾指出:“良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将能够给那些既有益于个人完善又有助于其他人幸福的品质提供培养和发挥作用的环境,同时,又能够有效地控制那些损人利己的恶劣品质和行径”。因此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推进需要整个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向前发展。

(二)“道德人”与“经济人”的统一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不仅处在一定的物质利益关系中,而且也处于一定的精神关系中。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存在各种利益关系,实践主体的价值定位往往是个人本位,使“经济人”趋向于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对于这类弊病,必须借助于“道德人”的培养才能超越。因此,道德建设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人类自我完善的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应该使行为主体达到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和追求社会利益的“道德人”的完美统一,在这一基础上所产生的道德激励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市场经济对竞争原则的公正性和遵守规则的严肃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完善“经济人”的交易行为,人们才能逐步培养成守合同、重信誉的良好道德风范。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提倡文明经商,重视职业道德,讲究社会公德,使社会正气深入人心,形成市场秩序的良性循环。

(三)法治与德治的整合

市场经济既是法律经济,也是道德经济。没有法律,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将会遭到破坏;同时,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等价交换等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道德建设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就在于对市场行为主体的规范。法治与德治的整合是实现社会转型的必要条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但在社会转型时期,有关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又不能完全离开伦理道德的支持。法律和道德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两种基本机制,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法律以强制方式规范市场秩序,是一种他律的手段,具有强制性,是保障市场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往往需要相应的成本;而道德是市场行为主体在道德意识支配下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行为自律的体现,具有自觉性。道德约束的力度越大,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影响越大,社会运行的成本就会越低。在实践中,法治是德治的重要保障,也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手段。德治是法治建设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因此,法治与德治的相互协调将共同促进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只有与社会道德价值相吻合的“良法”,才能被社会成员所认同而产生实际的持续效力。同样,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体系并发挥应有的功能,就必须有配套的道德体系与之相适应,才能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内含新道德规范的法治经济,需要法治和德治两种手段的结合,行为主体实现“道德人”与“经济人”的统一。道德建设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而逐步提高,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引导和道德约束。这一环境下所培育的道德作为内在影响力可以塑造和强化人格的可靠性,作为外在约束力可以抑制不诚信行为的出现。同时,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也将为道德建设铺平道路。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扬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旗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加强道德建设,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23卷).人民出版社,1972

2.[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

3.[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译.伦理经济学原理(中文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英]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商务印书馆,1997

5.龙静云.以诚信进德立业.江汉论坛,2002(2)

篇9

[关键字] 环境监测 经济社会 地位 作用

[中图分类号] X83 [文献码] B[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61-1

在经济日趋发展的今天,随着全球环境的变化,世界各国已清醒的认识到保护环境必须成为全人类的一致行动,保护环境主要是改变发展的模式,人类必须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协调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测取、运用环境质量数据资料的科学活动,是用科学的方法监视和检测反映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的过程[1]。环境监测工作与经济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为环境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因此,认识环境监测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一般人们认为环境监测的成果就只是各类数据,这种认识不全面、不完整,也没有真正认识到环境监测的效应。环境监测的最终目的绝不是为了获取各种监测数据,这不是环境监测的终点, 只能视为一个起点。环境监测主要是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服务,这种服务不单单是提供大量纷繁庞杂的数据,更重要的是提供对环境现状的分析和预测,为各项环境管理措施提供决策建议。环境监测是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管理环境和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是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在实践中常被形象地称为"环境保护的眼睛"。在国家的"十五"计划纲要中,也开始写入了环境监测的内容,明确地提出"要健全环境监测体系"的要求。环境监测的重要成果之一的环境质量报告书,即以环境监测实测数据为主,适当辅以环境统计数据,报告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并分析环境变化原因及提出改善环境质量建议,对环境决策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很高的参考价值[2]。

1 环境监测与城市建设

在现行的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其中的重要一个组成部分,而要有一个科学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评价,而科学的环境评价来源于切实可靠的环境监测工作,即进行环境背景值调查。在城市规划中,往往是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季节的环境监测数据,确定某一区域的功能性能。如果监测的方法不对,或监测的数据不准确,据此而制定的环境规划将会导致城市布局上的失误,建设的项目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从而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对城市整体建设也造成影响。又如,现在的重大项目建设中要求有环境影响评价,而对环境进行评价的基础也是各种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如果环境监测的数据不准确,就有可能造成项目在审批上的延误。尤其是在针对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处理上,环境监测的作用更为突出,它不仅仅可以确定污染物的来源,解决环境污染纠纷,更可以通过监测结果了解污染物组成,为解决污染事故提供科学依据。

2 环境监测与企业发展

近几年来,以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绿色经济的蓬勃发展,它要求企业提高效率,开发清洁的技术,更新、替代对环境有害的产品和原材料,实现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和有效管理。环境监测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企业进行监督性监测,及时了解企业的污染现状。这样企业就可以通过监督性监测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污染现状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同时企业可以根据原材料投入、产出及排放状况进行物料衡算,了解原材料利用效率及能源利用率,而这些都是企业想要进行清洁生产所首先要了解的数据,有了这些数据的分析,企业才能针对现状,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企业创造新的效益。还有城市综合定量考核,企业单位上等级,治理工程建成验收以及创建卫生城市的一些监测,如:烟水控制区的监测,环境和区域噪声监测,废水废气的监测,污染源排放状况监测等,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另外,企业或城市选择水源时。如果由于环境监测忽视质量控制,报出了错误的数据,一是可能出现本来可以利用的水源不能利用。舍近求远,舍易求难,增加了给水的投资;还可能出现把本来不可使用的水源错报成符合用水标准,结果花了一大笔资金,却因水质不符合标准而不能投入使用。这也说明了监测工作及监测数据事关重大。

3 环境监测与产品

商品是在整个社会中流通和使用的。产品质量的好坏,不仅从适用、美观、耐用方面去衡量,还从它对人和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来衡量。如灶具排放烟气的指标;生物中所含的各种有害物质的指标: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冷气机、机动车等的噪声指标,机动车排放有害废气指标;酒类中有害杂醇指标;卷烟中尼古丁、焦油指标;化妆品中刺激有害物的最高允许含量指标;室内装饰、装潢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工作产品中各种有害物质含量指标等,大都需要进行测定。尤其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合成化学品越来越多,若不对这些化学品的致病性,致癌性、致畸性、致突变性进行鉴定和监测以确定其使用限量,则对人类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4 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

篇10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重要性

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可概括为三十二个字,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原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新时期,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遭受到了很多挑战,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逐利原则的驱动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现象日益严重。会计职业道德问题已经成为会计领域普遍关注的焦点,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必须采取种种有效的措施,全面完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

(一)会计顺利开展的需要

作为会计人员要通过爱岗敬业的热情和态度不断培养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掌握必要的会计职业技能以及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以充分有效地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全面及完整。要实现会计目标,其前提是会计人员要提供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如果会计职业者故意或非故意地提供了不相关、不可靠的会计信息,会严重背离会计目标,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服务对象的决策失误,甚至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

(二)物质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

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价值观念以及由此导致人际关系协调状态将直接影响物质资源的合理配置方式和程度。在拜金主义、个人主义道德观念引导下出现的假合同、假商标、行贿受贿、偷税漏税,直接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不仅破坏了物质资源的合理配置原则,也必将阻碍物质资源合理配置过程和效益。

(三)市场经济合理调节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离不开高效的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需要有效的规章制度。发挥规章制度的应有作用,则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作为会计职业的从此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使不同个体将道德原则变成自身信念,自觉地抵制和排除各种负面效应,从而达到经济行为合理的“持久效应”。从功能的调节范围上看,道德的功能比法律要广泛得多。在市场经济中还有许多法律触及不到的领域,这需要道德来调节。

(四)廉政建设大力开展的需要

现实中,诸多的贪污、行贿受贿、大吃大喝、铺张浪费都要经过会计人之手,当然,这些现象的主要责任人可能不在会计人员,但与我们的会计人员屈从压力,不坚持原则大有关系。,有赖于各种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会计人员必须坚持原则,用好《会计法》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同时,必须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使之能用会计职业道德来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逐渐形成会计职业道德责任心和荣誉感,正确使用自己的会计权力,忠实地履行自己的会计义务。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自我教育

要引导会计人员自觉履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检查自己的言行,思考自己的得失,增强会计人员自省、自律、自重的意识。会计人员必须在职业生活中对自己的思想品质、思想意识方面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要把履行会计职责转变为自觉遵守的道德行业准则。作为会计人员只有真正地热爱本职工作,才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真正地培养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净化会计工作环境,加强外部监管

净化会计工作环境,会计人员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其道德品质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特别是单位负责人的影响。面对当前环境“出污泥而不染”应成为会计职业界的一种高尚追求,以赢得社会对会计职业的尊敬与信任。政府的工商、财政、税务等部门要切实维护起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其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与指导作用。要通过外部的监管来为会计行为保驾护航,为会计行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独立性。良好的会计行为环境是会计人员良好的完成工作的基础。

(三)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涉及到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修养、职业道德评价和奖惩规定等。要通过监督和检查、督促和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对检查中发现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各级会计管理部门应予表彰和奖励,对其中的典型案例应予大力宣传;而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制度,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应给予必要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应依法追究其责任。在实际工作中,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形式有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三种,具体可采用考核评定的办法,由会计学会或注册会计师协会设立的会计职业道德委员会组织进行。考核办法一般分为个人鉴定、集体鉴定、社会鉴定和综合鉴定四部分。

(四)加强会计法律制度建设

作为企业雇员的会计人员由于物质利益受企业制约,在其从业时首先要考虑企业的需要,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道德品质和意识来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是不现实的,必须通过某种法律规范的形式给予保证。必须切实贯彻实施《会计法》,加大会计工作执法力度,强化对会计工作的监管。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必须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对于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我们会计行业应积极营造职业道德的良好氛围,广泛开展教育机构,从而赢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使会计工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自此以后,建设“两型”社会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并逐渐受到了各阶层日益广泛的关注。

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

所谓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通过采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多种措施,规范和约束资源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资源浪费,提高资源使用率,在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同时实现资源的最小消耗。资源节约型社会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更大的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

所谓环境友好型社会,概括来讲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其目标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础,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环境友好型社会,强调人类的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超过周围环境的承载能力,不能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发展绿色科技,实现生态文明,坚持合理规划、有序开发,旨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意义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在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低的水平。与此同时,在资源使用方面,从勘探、开发到利用,走的一直是高消耗、粗放式的路线,投入高、产出低、浪费严重等现象普遍存在,在对资源造成巨大损耗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加之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对资源的需求增长迅速,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这些都深刻地表明了,我国在资源使用、环境保护等方面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危机和挑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健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要实现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首先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和保障,各级相关法律法规和发展规划都要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首要位置。要抓紧研究制定资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法规,组织修订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规范,严格控制高能耗行业的准入,完善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标准,对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行严格控制。要建立健全配套的监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重点检查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整改。

(二)制定合理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在以往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中,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资源的巨大消耗甚至浪费为代价,缺乏长期发展的动力。要真正实现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制定和坚持合理的发展战略。

以九华示范区为例,九华示范区位于长株潭城市群的中央,既是长株潭的绿色生态屏障,又是长株潭未来发展的生态型功能用地,同时作为湘潭市“两型”社会建设的先行区,被时代赋予了重要的使用。在九华示范区的规划中,我们通过多层面的分析研究发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能充分利用地区现有基础和集群优势,具有生态性,且符合“两型”社会的特点,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适合九化示范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建议九华示范区应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为主,大力营造产业氛围;同时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尤其是职业教育、现代物流、金融等生产业的发展,为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进一步营造产业成长空间;培育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为九华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内在升级动力。

九华示范区规划时确定了以下经济发展战略:一是以开放带动发展,通过营建产业发展平台,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以建立稳定、持续和高质量的生态网络体系为核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塑造良好的工作、生活、休闲娱乐环境;三是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九华与长株潭城市群的功能互动,构筑分工明确、开放和谐、有序推进的空间结构,实现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些战略的选择,为实现九华示范区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

(三)倡导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

消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资源的使用消耗。合理、健康的消费方式,必须基于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承受度;过度的、不合理的消费必将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长期来看,也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消费品质。因此,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大力倡导合理、节约的消费方式。

在九华示范区的规划中,我们充分运用了现代的节能方式,大力推广循环经济试点,积极倡导节能减排、中水回用和清洁生产;同时利用地势构筑小型湖泊,调节径流,蓄洪补枯,减少核心都市区的热岛效应;我们将废弃的锰矿化废为宝,将其转变为科教、创意、探险、休闲的大本营,在更深层面上体现“两型”社会主题。

五、小结

在国家大力倡导和高度重视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全社会应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中央关于建设“两型”社会的相关指示精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为加快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李娜.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J]. 中国科技信息,2009(13).

篇12

论文 关键词:水资源  经济 属性 节水型社会

论文摘要:基于我国水资源的现状,通过对水资源与社会经济 发展 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联系水资源中的经济因素.从经济角度分析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以水资源的经济属性为突破口,提出了若干相关的经济对策.包括 科学 水价体系、水资源外部成本内部化、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虚拟水控制手段等几大方面,以期能为我国水资源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理论分析依据。

一、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关系

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物质基础,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水量将大大增加。水资源问题正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特别是 工业 革命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改造 自然 的能力,以至于工业化大生产排出的大量污水、废水超过了水资源再生的能力,从而造成了水环境的恶化;而水环境的恶化又造成水资源短缺,进而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所以,水资源问题与经济社会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联动关系。正是这种联动关系,要求传统水资源概念向 现代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等概念转变,并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最佳配置,保护水资源是确保我国经济建设具有良好物质环境、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经济的发展又为水资源保护提供了技术、经济的保障和支持,使水资源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经济发展必须与水资源保护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建设节水型社会需要注意的若干经济措施

1.赋予水以价值,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是利用市场机制解决当前国内水资源问题的首要举措。水资源的供需关系本来就是一种市场经济关系,而水价正是调节这种关系的杠杆。提高水价可以促进工农业和生活的全面节水,节水投入限度和调水决策等则依靠水价来调节。当然,水价调整后应科学合理地分配,做到了科学分配,水价机制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政府才尽到经济调控责任。同时,在实施中还要考虑到农民、 企业 和居民的承受能力。所以,科学的水价体系是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也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调节器。

2.使节水资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水资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是科学水价体系实施的重要辅助经济措施。经济学观点认为,水资源在市场竞争中,水价机制将自动配置水资源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水价并不能反映市场主体作出决策时所需的全部信息,由此产生了水资源的外部性。针对这种外部性导致的水资源市场的失效,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①福利经济学家庇古提出了征税(或补贴)的主张,他认为,为了使整个社会的总经济福利最大化,任何行动的边际社会收益与此行动造成的边际社会成本之间的任一背离都应被消除,这就是黄金法则。因此,他提出两种方法来矫正这种背离,即税收和政府补贴。②产权经济学家科斯则认为外部性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产权没有界定清楚,如果把产权主体的责任和权利边界划分清楚,就不存在所谓的外部性。科斯定理的简单表述为:如果交易成本等于零,那么权利初始界定条件下的自愿交易总可以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产权最大化)。因此,提出了通过明确界定产权将外部性内部化,再通过市场进行自愿交易的解决办法,即提出了所谓的水权交换机制:研究水权理论和可操作性的交换机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分配。

3.实现考虑“水资源”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基于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水资源经济管理措施。当前国际上通用的两种宏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和国民账户体系(sna)均没有把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的核算纳入其中,只是注重经济产值和增长速度,而并不反映资源的耗减,从而使得核算体系建立在“资源无限,任意取用”的基础上,以至于gdp的虚幻增长与自然资源的持久减少并存,形成所谓的“资源空心化”现象。因此,必须将水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之成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需要建立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在内的实物账户和价值账户,这样可以明晰水资源的盈亏、供水与用水的轻重缓急、节水与浪费水的效益差异,并可指导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水资源的两个特性,以便使水资源核算既与其他资源核算有机结合,又能突出水资源自身核算的特性。①资源的区域性:不同地区水量差别很大,很难进行区域资源利用的调剂,而且水资源利用与人口密度、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有关,因此,该特点要求在实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时应该尽量划小核算区域的范围。②水资源的流动性: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相互渗透,因此,该特点要求进行实物量核算时应准确估算出重复 计算 的水量。

4.建立 经济 约束机制和经济激励机制等相应 法律 法规建立相应经济约束与激励法规是实现利用经济杠杆调控水资源利用的经济制约措施。拉动经济杠杆,建立节水型经济激励机制,包括补偿奖励机制,国家或政府根据节水的实际情况,给予供水单位适当的补偿奖励,对节水产品予以政策上倾斜等;惩罚奖励机制,对于完成节水指标的用户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没有完成的用户,给予适当的惩罚,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与此同时,在具体法律法规上,应进一步修订完善《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加快对水资源保护配套法律的制定,强化执法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执法监督,特别是一些有影响的违法案件,要公开处理,严厉打击, 教育 民众。

5.引入“虚拟水”概念,面向国际市场,开展“水资源贸易”开展“水资源贸易”是解决国际市场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的重要经济手段。对于国际市场,由于水资源运输的不经济性,开展水资源直接贸易存在一定困难,可以通过间接的办法来实现。这里我们需要引入“虚拟水”概念。在贸易过程中,多出口消耗水量小的产品,多进口消耗水量大的产品,通过这种方式,便可以达到水资源的国际贸易目的。

篇13

关键词:低碳经济;“两型”社会;金融支持

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能源危机的凸显,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全球经济发展模式面临重大挑战,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与“两型社会”建设构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低碳经济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存在着内在一致性,旨在建设生态文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实现生态、经济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决定着全社会资金融通效率与资源配置水平,对经济发展结构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是低碳经济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推动力。为此,开行湖南省分行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全面把握低碳经济及“两型社会”建设内涵要义的基础上,对湖南省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建设的金融支持现状及存在的约束进行了深入剖析,结合湖南省“十二五”战略发展规划,明确金融服务支持的未来取向,最终构建起低碳经济发展的区域碳金融体系框架,并对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建设的金融支持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低碳经济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切入口

低碳经济,直接理解就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广义上说,是以能源的可持续供应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上,“两型社会”是对可持续发展社会形态的描述,而低碳经济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本质的经济模式。要建设“两型社会”必须抓住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而低碳经济就是体现可持续发展本质的经济模式,因此,它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建设“两型社会”与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具有一致性,两者都要求转变人类行为方式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调整经济结构,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双赢。

二、湖南省碳排放的发展趋势及碳金融体系建设路径

(一)湖南省碳排放的发展趋势

同全国平均水平比,湖南人均碳排放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湖南碳排放平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是与湖南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有关,但湖南化石燃料燃烧碳排放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逐年增加,人均碳排放同步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00年人均化石燃料燃烧碳排放约0.39吨,到2010年人均排放量接近1.13吨,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则由2000年的1.42吨左右上升到2010年的3.92吨。

湖南省经济发展模式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任重道远:

一是高碳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性转变。2008年全省能源消费中煤和石油的消耗合计占总能耗的84.37%,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高碳特征明显,如图7-4。同时由于湖南当前整体仍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受经济条件和技术的制约,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是湖南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是高碳“路径锁定效应”客观存在。历史以来形成的高碳发展模式客观上会产生路径锁定效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传统技术的依赖。二是能源消费受经济发展条件和生产生活习惯影响,高碳结构短期内不可能更本性改变,高碳能耗路径依赖比较明显。三是高碳的投资结构可能会强化高碳路径,总体上高碳行业投资仍然占绝对优势。

三是高碳消费模式短期难以转型。长期形成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等消费观念还普遍存在,绿色消费理念刚刚起步,消费中浪费现象比较严重,非常不利用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据有关调查,湖南低碳消费结构明显偏低,目前全省真正的“绿色消费者”只有1/4,“非绿色消费者”接近1/3,“准绿色消费者”不到1/2。

(二)构建湖南省碳金融体系的路径分析

湖南省于2005年成立“湖南省CDM项目服务中心”,致力于开展CDM、VERs项目资源的调查、申报及国际融资等服务,目前已经与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0多家国际碳买家、银行及金融机构进行商务洽淡,并与部分买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其中,CDM项目开发活跃,截止2011年2月,中心已向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提交项目40余个;至2012年项目总减排量为3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2010年节能减排项目交易总额达到10亿元人民币,碳交易合同成交额达到20亿元人民币。

总体来看,湖南省碳金融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类市场主体对碳交易的价值认识不足;现有的碳金融产品种类少,以发展CDM机制和项目融资为主,缺乏对碳金融产品的包装、开发及衍生品创造;统一的区域性碳交易平台尚未形成,缺乏完整的碳交易体系及完善的碳交易机制;碳金融市场缺乏层次性,要素流动性不高,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持力明显不足。因此,构建出具备湖南特色的、能够带动碳金融要素有效流动的碳金融体系是当前湖南省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两型四化”社会的必由之路。

“碳金融”是指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涵盖市场、机制、工具、服务及制度等要素,具体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碳金融一般划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贷款型碳金融,主要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低碳项目的投融资;二是资本型碳金融,主要指低碳项目的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的上市融资;三是交易型碳金融,主要指碳排放权的实物交易;四是投机型碳金融,主要指碳排放权和其他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四个层次各有侧重,包括了传统金融与衍生金融的各个方面,共同组成完整的碳金融体系。

碳金融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湖南的碳金融发展还比较落后,需要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地方特色,走传统金融“低碳”化改造与传统金融“低碳”化创新相结合的道路,统一区域碳交易平台、完善碳金融制度、发展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及产品组合,实现金融体系的重构,充分发挥各类金融对低碳经济的支持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成立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完善碳交易市场、优化碳交易环境、规范企业碳交易运作,提高省内企业在国内、国际碳交易中的话语权、定价权,以平台建设抢占碳金融发展先机。

2. 发展碳交易机制,以CDM项目开发为主引导各类企业参与自愿减排;创新CDM项目融资模式,优化节能减排项目融资;扩大CDM项目开发领域及规模,鼓励潜在领域开发CDM资源,以CDM项目开发促低碳、两型社会建设。

3. 加快碳金融服务模式及产品创新,设立低碳产业基金、推进绿色信贷、开辟绿色融资通道、创立绿色碳基金、发挥政策性金融指导作用,以金融服务方式转变促低碳经济发展。

三、湖南省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碳金融体系构建

(一) 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及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年来湖南金融业发展劲头十足、不同类别的金融支持规模均不断扩张,但从金融深化的角度来看,湖南金融业的发展仍然欠缺活力,金融内生性发展不到位,呈现出“总量不足、结构欠佳、市场化程度不高”的特点。

1.总量不足

从纵向发展历程来看,近四年来湖南省信贷总规模与经济生产总值保持同向增长;信贷资金对GDP的支持力度总体上呈增长趋势、期间略有起伏。从横向比较来看,2007~2010年间金融机构平均信贷水平为67.48%,与发达地区比较相对较低。譬如金融发展比较活跃的珠三角地区,2008年该地区金融机构信贷比率已经达到104%,远远高出湖南省现实水平。

2.结构欠佳

目前湖南省三大产业的融资结构与其产业发展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匹配。首先,湖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发展“农业现代化”已成为湖南“十二五”期间“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实施路径。从产业发展结构来看,近四年来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据地区总产值的1/7以上,而相应的资金投入却始终保持在3%左右,当前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支持力度严重不足。其次应进一步强化金融体系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及新兴战略性产业建设的参与度,转变金融服务方式,以创新型金融模式、创新型金融产品及组合引领湖南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3.市场化程度不高

湖南作为欠发达的内陆省份,其对外开放及资本市场发展程度均不高,全社会经济发展资金投入以内源性渠道为主,主要依靠自筹方式。资本市场发展程度不高,信贷融资占据主导地位,较少采用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金融要素的流动性明显不足。湖南“十二五”期间拟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对资金的需求缺口很大,单纯依靠现有的内源性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恐难以满足经济建设资金需求;需在此基础上加强资本市场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开展多样化市场融资方式,促进金融要素充分流动,引导社会各项资金参与经济建设。

4.制度不健全

目前金融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仍十分薄弱。一是由于考核机制存在缺陷,流程设计仍不完善,信贷投向存在偏差和利率结构不尽科学,国有商业金融不能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融资需求;现有的三大政策银行与低碳经济项目或企业融资之间并无直接联系,大部分低碳经济项目和企业难以从政策性银行获得融资支持。二是由于缺乏风险补偿机制和社会担保体系,面对区域规划科学评估的复杂性、项目投资收益与风险的不确定及不对称性,资金趋利避险的本性导致资金难以快速有效地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加之整体社会信用环境不佳,极大地制约着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5.资金利用效率低

金融监管的垂直领导导致“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内金融业之间的分割状态,商业银行跨区合作及跨行合作的阻力很大。金融服务没有从区域资源和动态角度确立金融服务模式以实现金融资源更大范围的有效配置。没有针对试验区的区域特点,开发出能够抢占区域金融竞争的制高点,没有新产品,没有组织试验区区域内的联合营销。这导致虽然试验区储蓄总量很大,但信贷规模过小,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不高,资金利用率不高,投资的资金来源仍然以银行贷款为主,结构单一。

(二)推进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建设金融支持的建议

1. 建设现代金融体系,促进金融系统内生性转变

实现低碳经济内生性发展,就必须建立一个发达的,安全的、结构合理的、具有内生性的金融体系。要构建一个既能优化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又能分散风险、贮藏财富并使财富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的“多元均衡”的内生性现代金融体系,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加快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相比商业银行体系,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的风险区间更宽,配置效率更高。由于资本市场提供了直接融资渠道,可以让不同风险偏好的资金提供方和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资金需求方在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易,而且较高的流动性和公开的信息披露机制也使得资本市场具有较强的价值发现功能。加快发展资本市场,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对于经济结构转型意义重大。二是要大力发展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丰富金融业态提高金融体系活力。应大力发展中小银行,充分发挥其在服务中小企业和居民财富增长方面的潜力;大力推动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业的发展,为新兴产业的成长和经济转型中的并购活动提供支持;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鼓励融资租赁公司为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提供金融支持;继续推动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为建立普惠式的金融服务提供基础。三是要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充分发挥债券市场的功能。应尽快改变目前债券市场多头监管、市场割裂的状态,建立统一监管、统一互联的债券市场,加大债券市场的创新,发展包括市政债在内的多样化的债券品种。也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使其成为政府部门和大中型企业的债务融资的主流渠道之一,才能对商业银行带来“金融脱媒”压力,更加积极主动服务中小企业,发展零售业务,这对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大有裨益。

2. 深化银行体系内生性,带动低碳经济结构调整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银行金融的作用特别。金融是现代服务业,金融业平稳健康发展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之一;金融又是资源配置的手段,是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

我国的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国金融体系的内生性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银行体系的内生性。银行业在经济发展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就是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安排与运用,充分发挥金融资源的引导、撬动、融合等功能,在产业之间、需求结构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主体之间合理配置,并通过自身经营模式对接、结构调整和服务升级,因地制宜、收放得当,审时度势、进退有序,实现金融资源配置与经济转型升级良性互动的过程。

反过来,低碳经济内生性增长进一步要求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体系向内生性转变,要求银行在信贷引导等方面要做出新的调整,要求银行加大对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投资力度,限制资金流向落后的产能和高耗能的企业。使地区的经济真正实现全面、可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引导金融业从单一的向综合性方面转变。从经济总量向优化结构转变,使金融业要成为现代服务业一个重要的主导产业,以符合低碳产业的发展需求。

3. 加强金融要素流动性,促进低碳经济内生增长

要素是产业最上游的竞争条件,是影响竞争优势因素之一。随着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会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完善满足两型需求的要素流动机制,对促进低碳经济的内生性增长有重要意义。

完善市场要素流动机制需要建立一个市场化的融资体系,所谓市场化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引进各项社会资本参与低碳经济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提高资本在两型区域的流动型,增强资本活力,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降低筹资成本,同时提高资金和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引导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内生增长。

融资的市场化运作分为四个环节:融资主体的市场化、融资项目的市场化、融资条件的市场化以及融资工具的市场化。为此,必须在政府主导下构建完备的融资体系,配置增信资源,同时构建均衡现金流,完善信用结构,设计多元化融资工具,确保融资目标的实现。融资主体的市场化是前提,没有融资主体的市场化,融资就会因缺少平台而难以进行;融资项目的市场化是基础,没有融资项目的市场化,融资就会因缺少载体而无法实施;融资条件的市场化是保障,没有融资条件的市场化,融资就会遇到障碍;融资工具的市场化是关键,没有融资工具的市场化,融资就难以达到目标。所以四个市场化是相辅相成的。融资主体的市场化包括法人制度建设和治理结构建设,融资项目的市场可以从项目的区分和转换、增信资源配置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融资条件的市场化可从构建现金流和完善信用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融资工具的市场化则包括融资工具选择和融资工具组合设计。

四、结论

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建设方兴未艾、任重而道远。湖南省作为国家重点试验区,需要大胆创新、积极改革,在已有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与包括融资制度在内的具体机制安排。本课题以低碳经济建设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碳金融体系构建的框架与实践步骤,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省两型社会建设的金融支持体系现有的缺陷,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及具体融资方案,为我省的实践工作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篇14

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后倡导的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一产品一排污”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效。在这种经济运行中,人们高强度地将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里,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宋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的是,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特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少的程度。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能源供应的90%以上来自矿物能源,制造业原材料的80%以上来自矿产品,建筑业对矿产品的依赖程度己接近了制造业。我国既是材料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巨大的材料产品产量,需要开发大量的矿产资源作为支撑。我国矿产资源虽然品种齐全,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在经济发展中占支柱地位的大宗矿产储量不足,以中小矿产多,缺少特大型矿产和富矿石。对我国45种主要矿产可供利用储量对消费需求的最新研究表明:至2010年可以保证需求的矿产为21种,其它24种矿产难以保证需求,而2020年可以保证需求的矿产仅为9种,其他36种矿产难以保证需求。尤其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铁矿、锰矿、铜矿、铝矿和钾盐等大宗矿石将严重短缺。同时,我国还是化石能源紧缺的国家,媒、石油、天然气只占世界可开采资源量的12%、3%、和2%,人均占有量只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6%、15%和10%。

目前,我国正在构建和谐社会,今后二十年仍将维持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因此,能源和原材料的总使用量在绝对值上仍将继续保持增长,特别是量大面广材料的使用强度将不断增长,由此将导致能源和资源的加速枯竭和环境负荷不堪重负。从技术层面上看,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产生于三个方面:其一是资源消耗增长过快;其二是资源利用效率过低;其三是资源再生化串不高。无论是单位GNP资源、能源消耗率,还是矿产资源的回收利用率,都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发展循环经济的直接目的,就是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串,减少资源消耗的浪费,而工业物特的循环效率是整个循环经济的核心。因此,必须实施科学发展观,依靠技术创新,全面建立和健全符合国情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在国民经济快速和持续增长的带动下,我国能源要求和能源生产迅速增长,迫切需要大力提倡和发展循环经济。现实表明,我国当今在资源和能源大量短缺的同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破坏和能源浪费又非常突出。滥采滥挖现象在各地屡禁不止,资源的产出率、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均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生产、流通、生活和消费各项环节中的浪费现象仍十分惊人,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由此不难看出,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如果不构建节约型和高效率的国家循环经济体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就只能过分的依赖国际市场,这样不但要投入大量的外汇和增加大量的风险,而且国家安全也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所以说,发展循环经济与建立和谐社会,不仅是国家发展和国际关系的矛盾焦点和关注重点,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们应该借助于经济全球化和发达国家环境贸易壁垒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加强国内区域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同时,全面推进产业升级和清洁生产,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步伐,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国际环保标准。从本质上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入手,调整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不平衡的物质交换关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

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经。测算表明: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400万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以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近4000万吨,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的改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循环经济的发展,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奠定了战略性的理论模式,以求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所带来的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循环经济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根据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统筹规划区域经济建设,可以从源头上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使区域经济和谐快速发展。必须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建设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渣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由于我们走的是一条:赶超型工业化道路,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都是发达国家未经历过的。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更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发展中国家物质生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灾祸。一方面,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又把习;保作为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谈判的砝码,逼使发展中国家作出更大让步。这就要求我们实实在在的通过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来实现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被称作“促进人类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全新经济模式,成为一般世界各国公认的新经济的潮流和趋势,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对此表示认同并纷纷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政策,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使和谐社会的构建落到实处。

走循环经济之路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资源产业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和重要障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走循环经济之路也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趋削弱,包括“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当今,一些发达国家在资源环境方面,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我们应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尤其是要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