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语文教学的问题范文

语文教学的问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7: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语文教学的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语文教学的问题

篇1

首先,从延伸的内容上看,主要是思想品德方面的延伸。学习杨振宁的《邓稼先》,教师是需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科学主义教育的。但不少教师往往是抛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谈应该向邓稼先学习什么,并且都是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带有表决心立誓愿的味道。学生遇到这样的情况,往往也是不假思索,空洞地习惯性地说爱国,爱科学,刻苦学习,报效国家的话。

其次,从延伸的时机和时间上看,主要的问题是脱离文本和详略失当。学习《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要学生谈庄子的精神世界究竟是怎样的。这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但教师不是让学生结合文本进行论述,而是谈自己的体会。学生谈的不是庄子的精神世界,而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了。

在时间的掌握上也有问题,还是很早以前听了一节课,是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一个片段,文章题目叫做《生命的意义》。教师只讲了大概十分钟的课文,就叫学生谈论关于一个人“回首往事怎样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的话题。这节课一是基本抛开了文本,二是基本上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进行思想教育。没有了文本,没有了语文。不少课堂就是这样,特别是在对文本内容偏难的教学中,教师就趁势回避,进行课外延伸,造成了跑题、偏题的现象。

另外,在延伸过程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忽略了对语文学习技巧的延伸。特别是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我们还是津津乐道于思想品德的延伸,而对写作技巧诸如精致的构思,像欧・亨利、莫泊桑等的作品;缜密的表达,像表现主义代表人物弗兰茨・卡夫卡、意识流小说代表人物弗吉尼亚・伍尔芙等,都没有从写作技巧和风格上进行必要的延伸。语文教学的延伸几乎被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所淹没,而似乎每个教师又乐此不疲。

语文教学毫无疑问要延伸,但不是每篇课文都要延伸,每节课都要延伸。也不是每节课在行将结束的时候都要留出一段时间进行延伸,更不是丢掉书本无限拓展或者过度拔高地进行延伸。在语文的延伸性教学中,我们需要特别明确几个思路:

其一,延伸教学,实际上是语文教学个性化培育的机会。我们在基本的教学中,完成的只是“官方”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语文教材和教学指导用书里提到的教学目标,这是规定的指标任务,体现的是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应该不打折扣地完成。但除了“官方”的目标外,还应该有“民间”目标,民间目标是个性化的属于自由发展区域的目标。

其二,延伸教学,可以给学生多种表达渠道和方式。我们一般看到的就是让学生侃侃而谈,也有让学生写一段话的,但也只是叫学生读一下自己写的内容。并且往往是一个班级的学生都在奋笔疾书,快下课的时候,教师找一个学生象征性地匆忙读一下就结束了。

其实,延伸更多的方式应该是讨论、交流、甚至争论,叫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展示不同的个性,表达不同的学习体会,不一定要异口同声地表决心,答案相同地说体会。学习语文毕竟不是开统一思想的会议,学生完全可以表达自己的学习看法。

篇2

关键词:中职;语文;理念;方法;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1-0061-01

语文课程是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结合教学实践,对此进行相关研究。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部分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对上课内容不感兴趣,自娱自乐,教师束手无策、不愿上课。同时,有的中职语文教研已成形式,无安排,无实践,无探究,无成果,教师在教研会上无所事事,无“教”可“研”,导致语文教学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对于无须参加对口高考的中专语文,更是教无目标、教无秩序。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原因有多方面。从学生角度讲,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浓厚,自控能力差,语文学习基础差;从教师角度讲,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态度不积极,专业功底不扎实;从社会的角度讲,多数企业只需要能动手、会听话的学生,忽视企业员工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语文的功能和作用。

二、中职语文教学对策

面对上述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在当今社会强调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实用性的前提下,中职学校应该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革新中职语文教学迫在眉睫。

(1)教学理念的时代性。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跟紧当前人才培养需求,体现时代性。比如,大多数语文教师上课依然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其原因就是没有转变教学理念。过去,语文教学是强调以知识为本位的,即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传授知识,并且以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来评价学生。未来社会需要的是会操作、能实践的高素质人才,而非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因此,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即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次,要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是学生将来进入社会、企业从事任何一种职业的必然要求。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更要使学生获取获得知识的方法。

(2)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大多数职校学生认为自己学了十几年语文,已经“够用”,无须再学。如果能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的“空白”或缺陷,就会促成他们主动学习,这就需要教师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在充分当好主导、“导演”角色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也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自然不会理想。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讨论式、启发式,引导学生主动去分析课文,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学习孙犁的《荷花淀》时,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明确该文的学习目标,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刚刚学过的《药》,与《荷花淀》进行对比并得出结论,鉴赏景物描写、人物对话及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的作用成为《荷花淀》的教学目标。起初学生不明就里,仍然按照以往的思路去划分情节,寻找主要人物。后来,教师结合课文的“阅读提示”加以引导,学生才得以明白。实践证明,灵活的教学方法,不仅深受学生欢迎,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评价结果的有效性。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习过程,淡化卷面分数。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也不能只看分数,而要看实际能力。教学的评价重点应该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教学的重点也应该放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而不是单一的考试和试卷上。每一次考试都要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本,重专业知识的运用,反对死记硬背。对中职语文教学要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体现学生的学习现状、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有利于培养终身学习习惯,同时要兼顾课本知识、实践应用、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考查,坚持“三结合”(学习成绩与平时表现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考查相结合、教师考评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从而实现评价的有效性、实用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职业教育应针对职业岗位的要素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服务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当然,要改变中职校语文教学现状,不可能一蹴而就。中职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增强学生把握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就必须切实面对现状,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实施改革,发挥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周丽.“开放式”高职语文教学实践的探讨[J].现代语文,2006(07).

[2]刘瑞斌.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01).

篇3

首先,在师生相互交流的方式上,多限于课堂上机械的的单向交流,学生的积极讨论和探究较少,因此课堂气氛显得沉闷,这就要求我们解决这个问题。语文课堂重在强调对文学作品的感性分析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感官思维,通过学生的各感觉器官来感受文章的内容。教师上课时能让人“伸颈、侧目、默叹”,这样的课就是调动学生感官去感受课文内容的好的方式。例如老舍的《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有个写母亲伤心的情节:“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如果教师启发学生感受这个场景,学生会很受触动,能充分地理解母亲那颗爱女之心,课堂便不会沉闷。再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这首小诗,会使每个人都能调动感官寻找到独特的自我感受,这种感受是那么朦胧,又是那么清晰,是那么平淡,又是那么强烈,是那么单纯,又是那么回味悠长。这些感受需要调动眼、鼻、手等身体器官来体会,正因如此,千百年来,令每一个读到它的人都会心驰神往,使人思绪无法平静。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得过多,学生思考活动较少。硬性要求学生有一种普遍的共性,而缺乏个性的培养,这就造成了学生的死记硬背学习的现象,缺失了创新求变。表现在学习方式上就是学习单一,被动地接受知识,产生一种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限制了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在这种目前较流行的“问一答”式课上,首先由教师提前设计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一一作答。整个教学过程好像是流水线,环环相扣。但是,教师“问――问”,学生“答――答”,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始终牵着学生的鼻子向前走,学生始终被动地跟着教师学习,丧失了个体的独立思考表达与发挥,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仍教师牢牢地控制在手中。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去让学生自由想象,自由思考,肯定学生积极正确的观点,修正不成熟的想法,使学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间。

第三,目前的作文教学捆绑了学生的表达,作文要求给学生设置了若干限制。命题作文和指导构思没有给学生的自由写作、自由表达、自由探究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写作题目单一,构思内容雷同,使学生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没有合适的机会自由地感悟、思索和表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由地写作,很好地支持学生进行富有创意的表达,发表独到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写作兴趣,迅速提高学生写作上的水平。

第四,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已经固定了阅读分析的模式,这种模式是教师强行固定的,这使学生缺乏自己的感悟和探究,分析出来的观点都是程式化的,脱离不开八股的印记,学生无法有自己真正的感受和看法,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被剥夺了话语权,只是不停地按着应试的要求进行“结构”性的学习。目前有一种“不同见解”的阅读方法比较流行,其原因就是学生已经厌倦了被固定在框框里,想超越束缚自由表达。因此很多学生追求表达自己的见解。为了支持这种阅读方法,首先要求学生要有自信的意识,相信自己能读懂作品,而不能完全依赖他人或参考书,要勤于用脑、独立思考根。

第五,目前的教学中,教师未能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学生不能够熟读文章,这样容易造成一知半解,学生还不能产生产生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使学习思考流于形式,以致学生不能够深入探究;另外,虽然经过了充分的讨论探究,但未能充分给予学生时间展示探究思考的成果和产生的情感体验,使教学服从于大纲的时间要求,脱离了教学效果的获得。另外,教师总是抓着课本不放手,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使大多数学生认为课外书不如教材重要,忽视了语文学环境的必要性。这要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过程中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相关文章来阅读,让学生明白学好语文并不仅仅只是学好课本,课外阅读是学好语文必要条件。

第六,合理使用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所谓内部资源指教育者本身具有的素质及把这种素质释放出来进而转化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能力。语文教学重心在于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在教学中要追求这种良好的教学效果。这首先要求教师应该具有更好的的听说读写能力,但事实是很多教师在这方面距正常要求有着比较大的差距。以普通话为例:目前,很多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令人堪忧,尽管教师们都能拿出合格的普通话证书,但是实际使用普通话却很难让人满意。加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较多,方言很多,各地普通话的发音都带有本地的语音特征,由此标准的语音资源十分缺乏,造成了一种普遍性的不良影响。所以我们应该使用普通话教学,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准确地释解文学作品的意蕴。所以,教师要合理使用教学资源,将语文教学搞好。

篇4

一、不合适的背景引发兴奋点转移

在电化教学中有时会出现由于背景选用不当而影响教学的状况。如:某些幻灯课件添加了带动画效果的图片,以提示学生思考相关问题,可是那些小图片不停的动来动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起了兴奋点的转移。从生理学上来说,就是人的大脑皮层中与形成知识点无关的兴奋灶兴奋起来,从而抑止了有关兴奋灶的贯通。这就启迪我们有关教学片的背景设计要充分考虑不能太“花”,这样学生的注意力才会集中在相关知识点上,而不是使知识点产生负迁移。

二、不合适的配音影响学生的信息接受

在电化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在课堂教学中插播一些音乐片段,音乐在提升课堂气氛的同时也分散了学生对知识信息的接受,不能很好地进行思考和练习,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如某教师在教授课文《云南的歌会》时把云南民歌作为音乐背景,可是那个民歌节奏稍快,声音穿透力强,老师、学生的声音被遮住,以至于影响了信息的交流。因此,在布置学习任务、阅读课文和进行讲解时,不宜采用音乐伴奏;在进行教学示范、学习新的知识点时,也不宜采用音乐伴奏;在竞赛性练习和讨论时,同样不宜采用音乐伴奏,特别不易采用高音伴奏,如《青藏高原》、《山路十八弯》等。如果选择,要慎之又慎。因为上述情况下要求学生集中最大的注意力使信息到位。而不合适的音乐伴奏却会干扰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延迟大脑的应激反应,降低授课效果。

三、直观图片约束思维能力的发散

电化教学能把有关教学的内容形象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对某些抽象复杂的内容“一目了然”,但也正因为这种“一目了然”影响束缚并阻碍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因为学生通过画面接受信息虽有必要,但它不等于学生的再造想象,这种第一印象会束缚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的思维无法跳出某种圈子。如某教师在教《陌上桑》讲到写罗敷的身体与面目之美时,出示了几张罗敷面貌的幻灯,这就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为诗人所要表达的,是无上的、至高的美,而这种美是无法具体描绘的。谁能说出什么样的身材、体态、眉目、唇齿算是达到了完善无缺的程度?作者也不可能满足所有读者的各具标准的审美要求。于是笔势一荡,作者不再写罗敷本身,而去描述周围的人,用他们被为罗敷的美貌所吸引的神态进一步刻画罗敷的美。其效果,一是增添了诗歌的戏剧性,使得场面、气氛都活跃起来;更重要的是,通过从虚处落笔,无中生有,表达了不可描摹的美。反正,你爱怎么想象就怎么想象,总之罗敷是天下最美的。这本来是绝妙之笔,却在这节课中被出现的图片抹杀了。同时,从心理学上讲,观察属于感知阶段,它与想象相联系,但又不同于想象,更不能以感知代替语言刺激后的理解。现实中的美是无法超越想象中的美,因而现实中的美的图片也影响了学生抽象能力的形成。

四、易得答案影响学生兴趣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学科知识的训练,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智力能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教学的效果。在教学中,只有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有可能使之主动探究,我们的教学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如果让学生考虑一下假设你有这样的三种马跟人比赛,你会怎样做?然后再学习课文,很多学生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方法与孙膑的一样而终生难忘这篇课文,这比一上来就让学生先读课文知道答案好得多。

语文学习比其它学科更有特点,理性的知识看似简单,却需要大量的感性知识作为铺垫,电化教学所展示的画面往往是设计直接的画面和层出的答案,这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理性知识点的学习,但问题的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对语文仅建立在浅层的认识上,其实语文的深层实质上是让学生在通过认真思考、练习后所取得的内心“成功感”的欢乐心情,这种出于内心的喜悦心情才是学习的快乐。因此,我们在设计画面时,要使答案的出示有一定的技巧,使学生真正努力后“豁然开朗”。

五、内容的偏差引起文本价值的异化

篇5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不适

对于部分群体来讲,对现代化知识更新速度的认识性相对不足。从而导致部分教师固守一直沿袭的教学方法,并视为经典,在很长的时间内难于突破习惯性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变,知识点在更新,而教师则未表现出应有的知识体系更新能力,进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与个体能力的拓展。从根本上来讲,学生个体兴趣的调动、学生学习源动力的产生大部分源于教师与管理人员的集体智慧。对于语文这一传统的学科来讲,固守传统的教学思路固然可以满足一部分学生的所需,但是,长期拘泥于这一教学思路与方法,容易给学生的思路和思维限定在一个具体的范围内,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思维的思考才能对语文教学这一传统教学提供新的视角与观点,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源动力。

二、语文教学中的反思与研究

从总体上来讲,语文教学对于大部分群体来说其地位与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也常常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语文教学可以在个体的自然成长中实现。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视而不见,严重地影响了语文学科知识的教授与巩固。因此,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定的审视观点,实现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这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来说,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合理运用外界环境、融合社会相关的知识进行实践教学这种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较为关键。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信息化媒体充斥每个个体的空间,对知识的接触内容较广,甚至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家庭环境与社区环境的所见闻知识都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能力。然而,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使学生个体学会学习语文知识更为关键,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如何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培养语文学习观以及培养对语文学习内涵的思考与深化,则成为更加深入的话题。通过对学生进行生活常识与社会事物相关内容的教学与提示,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与理解能力,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关键问题。大多情况下,教师应通过网络学习、外出学习等方式进行自身素质的提高。尤其是语文教师的言语表达,更应该给予一定的重视,通过为人师表的行为,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语文教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发散性思维的提高等一系列问题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四、结束语中学语文教学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层,有着承上启下的中枢功用。中学生处于成长期,活跃的思维通常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得到发挥与发展。同时,文字的表达也是对生活美、心灵美的表露。教师要通过语文教学的实践性作用,给学生以较大的发挥空间。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作用,通过教师有效的、有方向的引导,使学生得到诸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作者:顾广智单位:内蒙古突泉县第二中学

篇6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问题教学 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语文是小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中国的汉字字形不仅复杂,而且难学难记,再加上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差,如何有效地完成小学阶段的识字任务,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新课标指出,教师要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进行识字教学,多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继而喜欢上汉字。阅读训练能够教会学生如何读书,如何形成良好的读书品质。写作水平是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是学生学习、生活和体验的重要表现形式。

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基于传统的提问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精心设计、充满思想的问题推进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会表达自己的成功感,同时反思思维过程。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在问题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教学有效性,需要考虑问题是否符合学生的要求,是否拔高或者简单,能否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反思等。因此,教师要实现问题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

二、让问题引领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问题要难易适中、因材施教。

教学对象是班级的全体学生,而不是针对中上等学生。教师在设置问题时需要考虑各个层次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尽量设置一些易于回答的问题,问题内容要有内涵和价值,是需要学生经过探讨后能回答的问题,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例如在学习《田忌赛马》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实战演习,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表演。针对学困生设置如下问题:在第一场比赛中为田忌会输给齐威王?为何同样的马被孙膑重新安排顺序后就会赢呢?通过演练,学生能很快给出正确答案。此外,教师也要设置问题关注优等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问题:孙膑是通过观看比赛才给田忌出的答案,则孙膑到底是看到了什么才有重新赛一场的想法?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联系上下文,充分调动思考能力,找出关键词和句子,才能找出答案。设置问题要多层次、多角度,难易适中,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需求,强化教学效果。

(二)问题内容要精心设计。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内容是每个优秀教师的必备技能,新课标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开发智力。优化课堂提问内容已成为一门教学艺术,教师要高度重视问题内容,提高问题教学有效性。

1.问题内容围绕教学目的

激起学生兴趣、发展智力、受到教育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问题教学内容应该紧紧围绕这一教学目的而设置。如教学《你们想错了》一课时,教师可设置一系列问题:你们想错了中的“你们”指的是谁?他们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说他们这样想是错的?具有连贯性的问题内容要求学生全面阅读课文,连贯课文内容进行思考,从而准确理解课文,知道的良好品质,掌握文章要点,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2.问题内容要明确具体

明确具体的问题内容才能为学生思考指明方向,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例如在学习《穷人》这一课时,教师提问:“对课文用穷人做题目,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回答道:“因为桑拿收养的是穷人家的孩子,所以用《穷人》做题目。”“因为桑拿是穷人,所以用‘穷人’做题目。”从学生回答的内容可以看出,学生没有正确理解教师提问的意图。于是教师接着问道:“这篇课文的重点内容是桑拿,为何不用‘桑拿’做题目,而是用‘穷人’呢?请联系课文描写的人物和事件仔细想一想。”问题内容具体明确,学生思考后便能得出正确答案:“课文描写的三个人物,但都是穷人。”教师可继续追问:“课文描写这些穷人,并详细叙述他们之间发生事,意欲为何?”学生思考后有所感悟“为了歌颂穷人的良好、高尚品质”。

(三)问题要有指向性,突破重难点。

问题教学有效性务必要有指向性,能够突破课文的重难点。对于全篇课文来说,重点内容犹如全文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是整篇文章的“文眼”。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紧抓文章“文眼”,设置指向明确的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习《游园不值》时,“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也是本首诗的理解重点和难点,若教师仅仅让学生联系前两句诗句进行理解,学生就可能无法准确理解和体会这两句诗字面意思后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师可提问:“读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你的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呢?这两句诗除了字面意思外,还有没有更深刻的意思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兴趣浓厚,仿佛看到院内林木葱茏,繁花似锦,红杏灿若云霞,进一步感受到新生事物无法阻挡,总是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这样的问题教学不仅让学生感悟到诗句的意境,还深刻体会到人生哲理,提高阅读理解力和语文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问题教学是一门艺术,具有独特性和多样化,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优化问题教学,努力使问题教学更精彩,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打牢语文基础,强化阅读、写作综合能力,促使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温荣华.把握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4(Z5).

篇7

【关键词】 藏语言 教学 问题 建议

唐朝时期的被称为吐蕃,他们拥有自己的文字、语言和习俗,这种积淀了千百年的历史文化的民族,足以引起每一个民主国家的高度重视。发展经济、弘扬藏民族文化是多民族国家发展壮大的重要使命。通过在地区设立藏语文课程,确立孩子从小学阶段开始截止到高中为止都学习藏语文的教学方略,为地区藏民族文化的弘扬、藏语言文字的广泛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不容忽视的是,现阶段的藏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追本溯源,找出藏语文教学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政策和指导意见。

一、藏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不同地区的受教育条件和水平仍然高低不一。处于西部高原地区的自治区,先天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再加上交通不发达,以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为主,致使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受教育条件相对较好,而越是那些毗邻山区的乡村聚集地,孩子的受教育水平就较低,这也给教育条件的改善、教学水平提高带来了阻碍。

其次,有关藏语言的研究成果仍然凤毛麟角。对藏语文的研究,不仅其研究者少,研究成果较少,而且研究资金也相对匮乏,至于研究机构更是少之又少。藏语文的研究涉及的发音规则、词汇、句法、语意等方面,特别是藏语文的语法、藏语文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藏语文翻译事业等方面都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

再次,藏语文规范标准的发展较迟缓。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文化传播速度不断加快的当下,各种新型词语的出现“如日之新,如月之异”。虽然,2002年颁布的《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规定》,把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工作纳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但是,藏语文规范标准的发展仍然较迟缓。对各种新型词语的翻译速度还是差之千里。

二、解决藏语文教学的一些建议

首先,要培养和组建一批高文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科研队伍,来进一步提高藏语文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在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的过程中,特别是要把对双语师资的培养和培训规划纳入到整个教育发展的体系之中。通过政策支持或制度上的优惠,鼓励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投入到藏语文的教学行列,特别是较偏远地区、教育教学条件较恶劣的地区;要激励更多的学者研究藏语文,提高藏语文的科研成果,将藏语文逐步纳入到军事、医药、生物、电子等高科技领域中来,为文化的更深层次的挖掘和探索创造更大的空间。

其次,要加快藏语文规范标准的出台和制定,以促进翻译事业的更好发展。新时期的藏语文教学与研究需要由新的规范标准做指导,面对《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规定》存在的滞后性,国家有必要与时俱进,出台和制定新藏语文规范标准,以促进藏语文教学与研究领域的稳步前进。另外,在鼓励藏语言翻译方面,国家要从政策上鼓励藏语文的翻译事业,加大资金投入,设置科研机构;学校要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一定数量的专业翻译人才,同时还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和研讨会,甚至有必要同国外合作联合培养翻译人才。

再次,要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要素在教学过程中的比重,来为藏语文教学的更优良的发展提供动力。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长期践行的一个重要战略,在发展藏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也应不断积极的引入各种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在各大中小学教学中普及运用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网路技术,将网络课、电教课等课堂形式搬入学生的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要推动地区的图书出版业的发展,重点关注翻译软件开发领域,进而提高教学的条件。

四、结语

自治区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主要的省份之一,自其和平解放以来就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不仅关注经济发展,也关注的文化建设。藏语文教学作为文化发扬光大的重要途径,作为推动特色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剂,必须从娃娃抓起。通过培养一批高文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科研队伍,来进一步提高藏语文教学水平、科研水平;通过加快藏语文规范标准的出台和制定,来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通过提高信息技术要素在教学过程中的比重,来为藏语文教学的更优良的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篇8

可以说,高中的教学要求在初中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由于初高中语文教师对自己执教学段的语文课程标准一般都比较了解,但对另一学段的课程标准就有些忽略了。因此,在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上往往会出现盲点,甚至出现互相埋怨的现象。本工作坊将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借助我坊成员初高中骨干教师集中的特点,通过专题研讨等形式,探讨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策略,尽量使语文教学走出初高中脱节的误区。

就初高中语文教学如何衔接的问题,本工作坊自2011年10月成立以来,共举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研讨,探讨内容有初高中作文教学如何衔接、初高中语法教学如何衔接、初高中文言文教学如何衔接。每次研讨,由初高中各展示一节课例,从中我们看到,在语法教学、文言文教学、作文教学方面,初高中教师在教学规律方面保持了相对的一致性,但在教学目标、教学容量、教学方法上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要解决的是,通过什么途径缩小这些差距,使初高中语文教学做到互相弥补,共同构建语文学习的大系统。

首先是作文教学中的记叙文写作,初中生写记叙文存在以下问题:①内容简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②写作思路不够清晰,逻辑不够严密。③写作过程欠科学。④缺乏修改作文的习惯,修改能力较差。高一学生的记叙文写作也存在不足,表现在:①写人记叙文与叙事记叙文不分。②典型材料和非典型材料不分。③概括叙述太多,细致描写不足。因此,在作文教学衔接上要注意几点:教师要调动学生练习写作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讲故事,关注细节;鼓励学生接触现实生活,扩大作文的容量,增强议论能力;弄清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的基本要素与要求;注重学生写作速度的训练,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语法教学在初高中差异较大,首要的问题是,现在的初中教材对语法教学的要求提得不够具体,并且一再强调对语法知识不做考试要求,要“淡化语法”,许多初中老师上语法课较随意。到了高中,文言文的篇目增多了,要求掌握词类活用、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特殊句式,现代文语句也变得更长更复杂了,这就对学生的语法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面临复杂、容易混淆的语法知识无所适从。其次是怎样教的问题,工作坊成员黄敏老师认为,课标要求“淡化语法”,不是说“不教”,而应“随文而教”,进行阅读教学时,应把语法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对语法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而高中老师认为,对语法知识的教学,不管是从考试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学生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讲,都是必要的。初中在讲授语法时可以简单一点,但是不能缺少相对集中和完整的语法知识的讲授及练习,高中应该讲得更深更透彻些。

文言文教什么?选入课本的文言文不仅是中国古代文人在语言、写作技巧和布局谋篇方面的典范,也是彰显文人个性和思想的典范,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集成。我们在教高中文言文时,常把关注的目光放在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翻译技巧等内容上,而忽略了对文章内涵的深入挖掘。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障碍 方法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上死气沉沉的局面少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场景多了……但是,冷静地审视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繁荣”、“热闹”的场面,我们也不能不感到一丝隐忧,有必要对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就目前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观点和具体的应对措施。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1.课堂评价重鼓励,但滥用失真。

现在的课堂上经常能听到“嗨、嗨、嗨,你真棒”的赞扬,经常能听到“啪、啪、啪”的表扬的掌声。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位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老师说:“讲得很好,表扬他!”其余学生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另一个学生又回答了一个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

2.教学手段重先进,却为之所困。

(1)形式主义严重。很多教师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一种“包装”,凡是能使用多媒体的环节都努力使用,不能使用的也想方设法添加,认为用就比不用好、用多就比用少好,结果乱七八糟用了一大堆,讲课的老师手忙脚乱,听课的学生眼花缭乱,教学效果却华而不实。

(2)目标定位不准。有很多教师在备课时花费了很多精力制作课件,而往往把学科的特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规律等忽略了,结果偏离了教学目标,上成了“四不象”的课。

(3)运用不科学。有些老师为了给课堂加些点缀,结果学生们都把精力集中到课件上。不科学地运用教学手段往往会限制或误导学生,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还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新课改对语文教师角色转变的要求

1.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进行多方位的学习。现在的语文教学,已经不是单一的语文知识,而是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其次,就是学会和同行合作,吸取多人的智慧,协调一致;对学生的评价,不仅看学生成绩,还要多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重视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搞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2.语文教师转变教学行为,那如何去备好课?语文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根本转变,这样才能主动适应并投入新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然而,以学生为中心,意味着教师转为合作者,那么一堂课,教师如何去备课,如何去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去主动寻找问题?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后,教师由权威变成合作者,那么教师跟学生是平等关系,在学习中、备课中,可以去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根据学生的学习个性去发现问题,通过课堂组织,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产生兴趣与个性,这样能大大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运用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找问题,可以同学提、老师提,再一起解决;还可以利用学生最感兴趣的字、词、句、画等入手,让学生产生兴趣,再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优化课堂主体结构的具体做法

1.多一些自我展示。人人都有表现欲望,尤其是小学生,表现欲望更为强烈。教师应多创设机会、搭建平台,让学生展现自我。但是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展示的机会呢?我认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让他们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感受学习的乐趣。如在低年级教学生生字时,教师一开始不必急于教学哪一个,而是先让学生认读。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认识的字,个个跃跃欲试,纷纷举手读出所认识的字。学生展示了自己的能力,自豪之情洋溢在脸上。

篇10

关键词:问题;语文教学;思维

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问题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

现在的课堂改革也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而问题设计就像行走于知识山峰的阶梯,经历每一个问题,并解决一个问题,就会离知识顶峰越来越近。在教学中,教师的问题就像烟花的引线,轻轻点燃,就会引出满天空的绚丽。

一、当前语文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现状分析

当前进行的新课改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有些教师就为了有问题而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出现了一些误区。

首先,有些教师问题设计相对简单,缺乏一定的梯度。例如,“你们觉得作者这样描写,好不好呢?”“作者进行这样的景物描写,美不美呢?”这些单一选择的问题,并不能起到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探究的目的。

其次,问题设计缺乏针对性。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没有认真地研究教材,问题的提出也缺乏针对性,往往是东敲一锄,西砍一斧,问题不具备连贯性,学生对于问题的解答结果不能有效帮助理解文章。

最后,问题的设计角度不新颖。有些教师尽管在讲课过程中注意了问题的设计,但是问题设计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没有任何新意。例如,“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句子有哪些?说一说每段的大意”等。

二、问题设计要立足学生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因此,问题设计要立足学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差异,学生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教师要在充分分析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设计问题。例如,《看雪》一课,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前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冬天你盼望什么?课文写了什么?谁在看雪?在什么地方看雪?看见的雪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样看雪?你希望他们看到什么样的雪?”这些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文章的主题。

问题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学生只对他好奇的问题感兴趣,问题也应该来自学生的生活,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例如,《师恩难忘》中,教师可以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在你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过很多老师,哪个老师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说说老师最令你难忘的事是什么吗?”这个问题,是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学生能够很简单地从头脑中检索出相关的情景和事件,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说出自己老师令自己难忘的事情,因此很容易就可以和课文“难忘师恩的情感体验”融合渗透在一起。

三、问题设计要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生探究的欲望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原动力。语文教学中,教师的问题设计要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尝试的勇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有悬念,要能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不断研读获得一些知识和答案。例如,老舍的《猫》中,教师在上课之初就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你喜爱小动物吗?能说一说你是如何表达你的喜爱吗?想知道老舍先生是如何喜爱猫的吗?通过什么事情知道的?”学生开始阅读,有的学生指出文章中老舍在客人来后摸着猫的头说:“客人来了,让个座吧。”老舍还曾经想为猫举办婚礼,这些表达了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教师继续提问:“老猫和小猫各有什么特点?老舍对猫的感情是虚情假意还是情真意切?你如何理解‘爱可以包容一切,哪怕是缺点’的意思呢?”这些问题就像沙滩上绚丽的五彩石,引导学生探究的脚步不断前进。

四、问题设计要能点燃学生的思维

一节成功的课堂要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对于语文课堂来说,要能够让学生在语文的熏染下获得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全面观察的能力得到开发。例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提出这样的问题李时珍和弟子庞宪为什么要夜宿古寺?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古寺呢?课文中‘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通过这句话,你觉得李时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夜宿古寺后,李时珍师徒又做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给你什么感觉?你又觉得李时珍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让学生从各个侧面去分析、了解李时珍的个性品质,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对事情多角度、多层面观察分析的能力。

五、问题设计要能引发学生课后的探究欲望

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是起于课堂止于课堂,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要延伸至课堂之外。教师的问题设计,要能引导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要不断探究和思考。例如,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通过雨中让衣的情景,说明了一家人的和谐,森林里的美好。教师还要把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感悟让学生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在课堂之后也能够有探究生命的美好。基于这个目的,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萨沙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你在生活中是最弱小的吗?你是怎样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你在生活中还看到过这样的事情吗?能用自己的笔写出来吗?”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有意识、有目的地去观察,用自己善良、敏感的心灵去感悟,从而把教学延伸至课堂之外。

参考文献:

[1]张明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特点与实施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0(9).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127-01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如火如荼地进行,教师们都在认真体会新课改的新理念,不断地实践与反思,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同时也出现了值得我们思考的若干问题。

一、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

(一)过于注重“情感熏陶”,忽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笔者在听课中发现,教师很注意学生情感培养和熏陶,师生互动、情感交流都比较好。但似乎又不约而同地走了另一个极端:忽视了基础知识传授。笔者认为,语文知识传承与情感态度培养同等重要,在教学中不能顾此失彼。如,某教师教学《月光曲》,教师的课堂内容是这样的:配合录像讲解《月光曲》的情感意境;让学生欣赏音乐后畅谈感受;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一幅图画。课文中的字、词、句基本不讲,课文内容也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结果整整两节课就在音乐声、放映录像、教师的煽情语言和学生的抒感的交谈和绘画中完成的。这课很浓情,可怎么看都不像语文课,倒像是音乐欣赏课。课后笔者对学生进行知识检查,发现不少学生把“券”“恬”等字读错或写错,不少学生没能真正理解“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兄妹俩听”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的朗读水平不如意,等等。这些最基础的语文知识都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需要教师的传授和训练。

(二)过于注重“课堂氛围”,忽视文本阅读指导

许多老师不管什么语文课学生还没进行充分自主地学习,还没有仔仔细细地阅读,就来演一演,唱一唱,只求外显的热闹的形式。一堂课就这样片面地追求形式,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学习活动缺乏内涵与深度。看似气氛热烈,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未真正得到提高。如课文《这儿真好》:学生刚读完一遍,老师就忙着给每个小组的学生发小草、鲜花、树苗、小岛等图片,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帮助小熊打扮荒岛,学生们兴奋异常大呼小叫,忙这忙那。这样的一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是预料之中的。事实上,教师忽略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读的指导。

(三)过于注重教学媒体,忽视学生能力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它们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工具与方法丰富了语文教学的信息载体与传输梁道,为语文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为用而用”,似乎不用多媒体,就不能,体现现代化,这种不顾教学内容而滥用多媒体的教学反而弄巧成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与精力。比如盛夏时节,南方的学生学习《荷花》,老师完全可以带学生到荷池边观赏、欣赏荷花的千姿百态,近距离感受荷花的美,甚至还能让学生摸一摸荷叶、闻一闻荷花的清香,可偏偏有的老师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制作课件,这样做的实际效果值得怀疑。更有甚者部分老师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强化视听影响,弱化文本解读。

如课文《鸟岛》中有这样一段文字:6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小岛成了鸟的世界。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窝里窝外,到处是玉白色的、青绿色的鸟蛋……凭借这段文宇,我们很容易地想象到:这里的确是鸟的天堂。湖畔边、蓝天上,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叽叽啾啾,呼朋引伴翩翩起舞。这是多么热闹而壮观的场景。事实上学生根据课文语言展开的想象可能更加丰富。而有些老师不是让学生认真阅读文本,感悟课文语言,展开丰富的想象,而是迫不及待地出示多媒体课件:湖岸边,历历可数的几只鸟在漫步,隐隐约约的不远处,可见一些零零星星的一些鸟蛋。单调的画面毫无美感,与课文描写的情景相去甚远。这样运用的多媒体不仅束缚学生的思维还影响甚至破坏了学生的阅读品味。而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是不能离开对文字的感悟,用画面代替学生的想象这是与语文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二、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的反思

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一)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要防止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又放弃教师主导作用的状况出现。前提是尊重主体、相信主体,落实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与此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助于把学生的主体性引向正确轨道。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应削弱应加强。

(二)用好教科书和引进相关资源的关系

要否定“课本为中心”,不应把教科书适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但教科书仍然是教学的重要凭借。要用好教科书,落实教材的基本要求。更要用好教科书,凭借教材培养各项语文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警惕出现课文还没怎么研读就把教材甩在一边,过早、过多地补充其他内容(包括滥用多媒体)或花样翻新地过多安排与语文学习关系不大的活动的做法。

(三)课内和课外语文学习的关系

要否定“课堂为中心”,反对把师生禁锢在小小的课室里,小学语文教学要由封闭走向开放,但课堂教学仍然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形式,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首先,我们要大力研究课改形势下的语文教学,要在教室里上开放的语文课,要做到实而活,省时高效。我们还要探索在自然、在社会、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新路子。特别是加强课外自主识字的引导,课外阅读以及课外练笔的指导,逐步实现课程教学、课外活动、综合性学习的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的结合,形成语文教育的合力,提高母语教学的水平。

总之,我们要脚踏实地的不懈地探索语文教学的规律。语文教学是科学,需要学习,更需要自己求索。

篇12

问题较多,篇幅有限,只能选择性地概括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简析如下:

一、程式化、模式化教育风气盛行

其表现有以下两种:许多教师一走上讲台,就是按介绍时代背景、然后分段总结段落大意,接着概括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样的一种程序套路一直到教完本课,这是一种表现。第二种表现是照本宣科,教材上怎么说,我就怎么教。教材上说议论文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结构,教师就按这样的“三段论”去教学生,去要求指导学生先写作。就连学生答问,也只能与教参上一致,调动一下语序都不行。前者是拿一种模式、程式硬套在丰富多彩的教材上,后者是对教材作一种简单的处理。二者的共性在于不求变化,不作深入研究,不因人因地制宜,其结果必然导致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僵化、死板,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些教师对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体会是:中小学语文课其实也好教。言下之意就是有一套现成的教学模式,有一本现成的“教参”,“好教”就是如此。

二、重课内,轻课外,不重视课外学习

与其他学科教材相比较,语文教材的特点就在于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有着浓厚的生活色彩。这就决定语文教学是离不开课外生活的,从学生学习语文的角度考察,课外学习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大量的语文学习活动是在课堂外进行的。可以这样说,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课堂,课外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一句话,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这里所说的重课内,轻课外,主要是指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课外学习,缺乏有意识的给以引导和指导。表现一:只有百十篇传统名家名篇的教与学,而不寻找机会,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表现二:不给以正确的具体的指导,放任自流。认为学生一旦离开课堂或以走出校门,就于己无关。学生课外学些什么,有什么障碍,有哪些负面影响等,均不闻不问。有些教师出于完成学生作文训练任务的需要,虽然也喊喊“观察生活”,但是也只停留在口头上喊喊而已,从不具体引导和指导,这样就严重脱离了语文的教育教学。

三、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知识不等于能力,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自己能获取知识的能力。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结果,势必造成学生的“高分低能”,书本知识很丰富,在生活中却连基本常识都不清楚。

当然,重知识传授是应该的,因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是能力构成的基本条件。然而,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急需教师的培养和帮助,这样,可以减少转化过程中的许多弯路,缩短转化的时间。何况,学生的学习能力一旦形成,能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更快地接受知识,更好地完成学业任务,又何乐而不为呢?我们应取的态度是: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能力培养,双管齐下,二者并重,岂不美哉。

四、只重“一式”――讲授法教学,而不注重其他形式和手段的配合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采用系统讲授的方法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从其本身看,讲授并无不好,它能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阐明规律,抒感,还能有效地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由于教授法有以上特点,加之它在我国历史久远,使用广泛,操作起来又十分简便,所以教师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为了自己方便,为了“抢时间”,十分乐意接受,乐意采用这种传授方式。然而,讲授法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由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主动,学生被动,只有教师的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积极性;它虽不注定“满堂灌”,却很容易导致“满堂灌”。有人说得好:“课堂是学生的用武之地”,教师何必自我陶醉呢?

为了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弥补“讲授式”的不足,我觉得教师应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课堂方法上,要多种传授形式和教育手段相结合,注重多组织,引导学生活动。以求达到师生互动,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第二,提高自身调控课堂的能力。我们所采用的一切教法都应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可抓住“新、趣、情、思”四个字进行。无论是“引而不动”,还是“引而乱动”,都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课堂调控、驾驭能力。

篇13

[关键词]语文教学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张扬个性培养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04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在实施新课改理念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教学风格、教学艺术、教学手段等方面仍然存在着偏差,如“教师一言堂”“学生满堂哄”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理念陈旧。传统的教学注重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忽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受,忽视学生在学习课文时的思想和灵感的闪现,认为只要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言知识,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其实这种观念严重制约着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如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只是模仿别人新的教学模式,而忽略了新课改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文化意识的渗透、学生主体的体现等;有的教师对作者意图的揣测、语言风格的品味、写作手法的探究不够重视,没有进行较深入的讨论;有的教师虽然采用了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但效果不尽如人意,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

第二,思路缺乏创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一方面“教必有法”,教学中必须通过不断探究科学的、符合学情的、高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另一方面“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都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是因材施教。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如果说教学法是一把钥匙的话,那么在所有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的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这一切来源于教师思维的灵活,有了灵活的思维,就会有创新的教学方法。“语文学科交际性、工具性等特点本身就要求语文教学是生动活泼的、灵活多样的。”有些课堂就缺乏这样的灵活性。如课堂上仍存在着教师在上面“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或“窃窃私语”或“昏昏欲睡”的现象。这样的课堂就是学生厌倦了教师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的典型。

第三,课改存在“有名无实”的现象。从表象上看,每位教师都积极投身于课改热潮中,但事实上从教案设计到课堂活动都是教师“一手遮天”,容不得学生有自己的想法,甚至连教师给出的答案也是固定的。“语文课程是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和体验”。有些课堂淡化了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而把教师自己感悟和体验的结果直接灌输给学生,其结果只能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一知半解。

二、中学语文教学的思路及对策

教师的教学思路基于新颖的教学观念,基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基于学生的情感培养。

第一,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在语文教学中基础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我们要知道新的课程理念注重的是教学中的人文意识和学生整体感知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意识,用自己灵活的思维创造新的体现学生主体的教学思路。教师的教学思路来源于教学理念,新的理念带来新的思路。因此,教师首要的任务是认真钻研新的课程标准,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

第二,培养兴趣,张扬个性。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是张扬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是激发他们思维的条件,而激发兴趣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与作者发生“心灵的碰撞”,从而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这就需要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自己的话,抒自己的情,讲自己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只有张扬学生个性,才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篇14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问题教育困境

很长时间以来。语文――这个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基础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学科的教学一直在应试的规则下艰难跋涉,在如今的教学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重视教,把重点放在形式主义的课堂分析和知识教学。

老师们的空洞、刻板、俗套的讲解,原本文学最能扣动人的心弦,引发人的情感。使人产生无限的联想。然而在现阶段语文教师的课堂上,文学的精神与审美性的全功能不复存在了,只剩下些很实用的功能,只剩下对文章词句方面的层层追问,基本的过程包括:字词意义、句子成分、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种讲课方式以其简单性和通俗性而被每个老师在课堂上频频使用。

使用枯燥乏味的教科书进行教学,现阶段我国语文课堂教学主要凭借教材来完成。教材的使用教育可以很好的普及,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育的成本,但是在目前使用的教材不仅是高度统一,使得学生和老师都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个性,而且教材的编写者们用意识形态来指导教材的编写。以教材统一性垄断着需求量很大的教材市场,只要随意翻阅一本语文教材,都可以感受其内容的政论化和陈旧感。

在上述的教育方式中,应试这根指挥棒使我们的老师往往不经意问在思想以及行为上为学生设置道道框框。像诸如不乱说呀、要规矩呀、沉稳呀等词语。

长期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学生会变的个性缺失、没有勇气与自信、变得畏首畏、缺乏活泼幽默!如果想找到一些标准(除了学习成绩)而把他们区分开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老师在当初培养他们的时候,就是要他们把个性重重地裹住,就是要他们让它们低眉顺目和服服贴贴。深怕他们有什么“出格行为”。或许现实中有些开明的老师也要求学生要活出自我,对这种现象我们也只能说是“无力回天”。在考试的高压下,任何有悖于此最高目标的行动都在本质上是不可能的。最后只能被老师课堂上近乎机械的讲解所压倒,因为只有这样才是取得考分的最有效的方法,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如果不这么做家长也为未,必愿意,毕竟这是家长们期望自己孩子“成龙成凤”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家长们情愿让孩子现在呆板些,也不会希望孩子将来进不了高等学府。

当我们强调一种规规矩矩的教学方式时,它必然影响到学生的做人以及生活方式。从而会不知不觉的压抑着学生的个性,更为可怕的是它会影响学生的创造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个性的东西是共性的东西的存在形式,因此。要求一律,就会压制个性,从而也就压制了学生的精神力量,阻碍了学生发展可能性的发现与形成,也阻碍了学生的一般发展。”我们知道在人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在面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时候,我们一方面通过实践将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为量的因素,使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即客体的主体化,同时也要在实践中将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客观成果),即主体的客体化,只拥用了这两个维度之后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客体的主体化,总是想让学生尽可能的接收老师所传授给他们的“客体”,而不管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个性,缺少了主体客体化这个不得不具有的环节,这种做法一方面不去考虑作为主体与主体的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有差异。但现实是个体与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性,另一方面会使得培养的学生非常的缺乏创造性。所以教育要关注人的发展,更要关注人的个性的发展。

面对目前的这种教学的困境,想要深化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改变教师的教法和培养高素质的中学语文教师队伍。从根本上废除老师“满堂贯”的教学方式成为改革与优化教法的关键。在这个问题上要注意以下两点:一要尽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与教学手段,坚决制止传统的教学方式――依靠讲授法和作业法在习惯上的延续,从而使得教学方法更具有魅力,进而真正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二要打破学生与老师传统的角色关系。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把老师从一个主宰者变成一个指导者。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跟老师的指导十分不开的,所以在深化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中,也要加将对中学语文老师的培养。当前应根据培养出高素质教师的要求,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寻找创新。实施在职语文教师素质终身提高制度,终身教育时代在社会中已经开始慢慢形成,老师更应该终身接受教育,要求教师不断提高素质也将是语文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它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方面。为此,在现代的中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传受学生以知识、智力和能力等这些传统的智力因素,更要在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坚强的意志和完善的性格等这些非智力因素上下功夫。要想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就要求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