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09:57: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股票投资的基本分析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公司财务分析的哈佛框架
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并不是有效分析公司经营活动的全部,而只是其中一个较为技术化的组成部分。有效的公司经营活动分析,必须首先了解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战略,分析公司经营范围和竞争优势,识别关键成功因素和风险,然后才能进行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由于公司管理层拥有公司的完整信息,且财务报表由他们来完成,这样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的外部人士、包括股票投资者就很难把正确信息与可能的歪曲或噪声区别开来。通过有效的财务分析,可以从公开或公司提供的财务报表数据中提取管理者的部分内部信息,但由于分析者不能直接或完全得到内部信息,转而只能依靠对公司所在行业及其竞争战略的了解来解释财务报表。一个称职或成功的财务分析者必须像公司管理者一样了解行业经济特征,而且应很好地把握公司的竞争战略。只有这样才能透过报表数字还原经营活动,从而较为全面和客观地掌握公司的财务状况。正是基于如上考虑,哈佛大学的佩普、希利和伯纳德三位教授在其著作《运用财务报表进行公司分析与估价》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公司财务分析框架———哈佛分析框架。哈佛框架的核心是:阅读和分析公司财务报表的基本顺序是:“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前景分析。”也就是说,先分析公司的战略及其定位;然后进行会计分析,评估公司财务报表的会计数据及其质量;再进行财务分析,评价公司的经营绩效;最后进行前景分析,诊断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可见,哈佛框架完全超越了传统的“报表结构介绍———报表项目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的体例安排,跳出了会计数字的迷宫,以公司经营环境为背景,以战略为导向,立足于公司经营活动,讨论公司经营活动(过程)与公司财务报表(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构造了公司财务分析的基本框架,展示了公司财务分析的新思维。
二、基于股票投资决策的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框架
基于股票投资决策的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是一般性财务分析在股票投资决策领域的具体应用。也就是说,借鉴一般性公司财务分析的理论框架,再紧密结合股票投资的具体目的,就可以形成基于股票投资决策的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框架。本书借鉴哈佛财务分析框架,结合股票投资决策目的,提出一个基于投资决策的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框架:131框架。即:1个起点———问题界定3个步骤———财务情况预判、报表结构及指标分析、财务前景预测1个结果———服务于投资决策这一框架可用图1表示。
1.问题界定。这是解决问题的首要一步。在对问题进行界定时,关键是问题本身,而不是问题的表象。如公司收入增长乏力或许是问题,但也可能是行业衰退、经济下行、公司管理落后、职工激励不足的表象。抓错药方的最普遍的原因是没有正确地界定病症。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如果问题表述得准确,就等于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半。所以问题界定是进行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第一步,那基于投资决策目的对公司进行财务分析,要解决的真正问题是什么?是评价公司的财务风险,还是评价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小?是评价公司目前的财务实力,还是评价未来的发展潜力?进一步而言,这些是分析的问题本身还是问题表象?目前股票投资者可能倾向于把问题界定为:评价公司的财务风险:评价公司收益的稳定性;评价公司的盈利能力;评价公司目前的财务实力;评价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评价公司是否能给投资者带来合理的预期收益;评价对该公司投资是否能使投资风险降低。这些都是基于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具体目标而言的,若提升一下目标的层次,是否有更本质的发现?本书在此尝试提出一个新的观点:评价公司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股票投资者无论是进行投资的基本面分析还是技术分析,目的无非是为获得有助于评估股票期望收益和风险的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无论投资者个人对风险的态度如何,理性的投资者都希望在一定收益率下,把投资风险降到最低。在股票投资的基本面分析中,对被投资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是核心,由于投资者进行股票投资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找出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公司是股票的载体,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定这个公司的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这才是股票投资者进行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根本或问题所在,而评价公司的财务风险或盈利能力等仅仅是表象。
2.财务情况预判。这里主要是指股票投资者在对上市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和行业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评价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的反应了公司的经营情况,识别报表可能存在的重大错误和舞弊,并加以调整,从而尽可能准确的对公司财务情况进行初步的预判。财务情况预判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环节:宏观环境分析和会计调整。宏观环境分析是财务情况预判的基础,而会计调整是财务情况预判结果的报表体现。其中宏观环境分析属于定性分析,主要是确定公司的主要利润驱动因素、辨识公司的经营风险,以及定性评估公司的盈利潜力。首先,宏观环境分析能帮助股票投资者更好地、有针对性地找出报表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调整,即使报表没有问题,也可以作为合理评价报表结构和报表指标的基础和依据。例如,确定了主要的利润驱动因素和经营风险后,可以更好地评价公司的会计政策,以及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等;对公司行业背景和竞争战略的评估有助于评价公司当前盈利水平的可持续性。其次,宏观环境分析还可以帮助股票投资者在预测公司的未来业绩时,做出合理的假设,从而保证对公司前景进行更为准确的判断。所谓会计调整是在宏观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公司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处理进行基本的评价,特别是要对那些存在较大灵活性的环节重点进行关注,评价其会计政策和估计的适宜性。对公司报表可能存在的重大错误和舞弊进行识别,找出公司在会计处理上偏离准则制度、偏离行业惯例、偏离公司既往、不能恰当反映公司经营事实的事项。找到存在的问题之后,重新计算公司财务报表中相应的会计数字,通过数据或报表调整,形成没有重大偏差的会计数据,从而修正原先对会计数据的歪曲。可以说,经过会计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既是财务情况预判的结果,也是确保下一步报表结构分析和指标分析结论可靠性的必要基础。
3.报表结构分析及指标分析。这里所指的报表结构分析是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各自的内部结构分析,通过这一分析有助于投资者理解会计报表项目的经济内涵。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将报表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就是指标分析。指标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的核心,目标是运用会计数据定量地评价公司的当前和过去的业绩,以及公司的财务风险和盈利能力等,并评估其可持续性。进行指标分析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形成系统有效的分析体系,从而正确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一般的报表分析指标包括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四大类指标。通过指标分析,投资者还要达到明了公司现状问题的功能。在上述分析中,股票投资者可根据需要使用比较分析、趋势分析、结构分析、比率分析等报表分析方法,对公司做出全面评价,借此形成公司流动性与盈利能力的准确判断,对公司财务风险、财务弹性及其盈利能力做出最佳测算。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分析中一定要运用权衡和变通的理念,灵活使用分析方法和分析指标,使分析结果最终能有助于“评价该公司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4.前景预测。财务报表数据是历史数据,而决策要面向未来。因此,以报表中的历史数据为基础,对未来进行前瞻性预测,是实现财务报表的“投资决策有用性”的关键步骤。故在前述分析步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恰当的前景分析。前景分析中主要运用财务预测的工具,财务预测基于具体分析目的,可以是报表预测、指标预测,也可采用判别模型进行预测等。前景预测对股票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因为股票投资是要在未来获得投资收益的,是公司的未来而不是现在的盈利能力所决定的。
【关键词】PEG理论 资本市场有效性 净利润增长率
一、绪论
股票投资通常分为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技术分析通过趋势,形态,K线等分析方法。基本分析主要通过研究股票的盈利性等方面,综合判断一个公司的综合状况从而确定是否进行长期投资。此外,著名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在《战胜华尔街》一书中提到PEG(市盈率相对盈率增长指标)理论,并将PEG指标作为投资股票的重要指标在其研究中得以成功应用。在国内,该理论尚未得到十足的认证。
在国内价值投资的概念以及关于价值投资最有效的方法没有得到普遍的关注。由彼得林奇提出的PEG理论和欧奈尔提出的长期投资的方法也在中国股市尚未得到大众股民的普遍关注。现状如此,但随着资本制度的日趋完善以及中国审计质量的逐渐提高,国家政策法规的监管日趋严格以及群众普遍意识的提高,中国股市的价值投资将会越来越得到投资者的关注和重视。
二、相关概念
(一)PEG概念及理论模型
PEG理论首次提出时由英国著名投资大师Jim Slater(1992)在他的著作《The Zulu Principle》中。首次为投资者所推崇是在2000年美国著名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所著书《战胜华尔街》中,PEG方法是其选择股票的主要方法,PEG理论是综合衡量了股票成长性与盈利性的指标。能够反映公司未来盈利的预期。当然,它也有其局限性。PEG=PE/G,即PEG等于市盈率除以盈利增长率。在其后,Peter D.Easton完善了PEG在学术上未经推到的遗憾,在学术上对PEG给出严密推理,并与彼得林奇在实践中的结果完全吻合。
(二)资本市场有效性
有效市场理论即有效市场假说由著名经济学家法玛于1970年研究提出:若在一个证券市场中,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那么就称这样的市场为有效市场。后有许多知名学者对有效市场理论进行延伸与进一步证明。
依据法玛的研究,有效市场假说有三种形式:弱式有效市场假说,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和强式有效市场假说。在弱式有效市场下,不能通过技术分析获得超额收益;在半强式有效市场下,不能通过基本面获得超额收益;在强式有效市场下不能通过任何一种投资分析获得投资超额收益。
三、数据研究及结论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论证PEG理论的方法与以往其他学者研究方法有所不同。本研究着眼于PEG指标的重要影响因素净利润增长率入手。PEG(市盈率增长率)等于市盈率除以利润增长率。因此,PEG指标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利润增长率。因为市盈率的高低并不足以反映正确的投资决策。研究方法为不同区间数据分析法。通过提取满足自变量即净年利润与第一季度同比利润率持续增长的股票,比较其相应阶段股票收益情况与该时间段对应股票市场收益情况。此外,在筛选出满足净利润增长条件的股票的基础上通过计算PEG指标进一步筛选出PEG小于等于1的股票,比较其考察期间股票池个股回报率与市场回报率的情况,从而得出结论。
(二)操作步骤
一是从国泰安数据库中选择2003~2013年度所有上市公司的“股票代码”;“市场类型”;衡量公司利润的指标“每股收益”;衡量单只股票收益情况“年个股回报率”;衡量市场平均收益情况“年市场回报率”等指标。年市场回报率指标是指国泰安数据库中考虑现金红利再投资的年市场回报率(等权平均法),其中包括上证A股年市场回报率,上证B股年市场回报率,深证A股年市场回报率,深证B股年市场回报率。
二是对2003~2013年度所有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处理:剔除银行业数据。
三是分别筛选出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的前三年年每股收益增长率,当年第一季度同比前一年的每股收益增长率均保持在20%以上的股票。
四是筛选出满足以上每股收益增长率条件的股票并查找这些股票对应的市场分类,股票池中股票在研究年的年个股回报率。
五是按照年份,市场类型分类;并计算研究年份股票池中个股年回报率与所属的股票市场在当年的年市场回报率差额;计算各市场筛选出的股票池平均年个股回报率,并与对应的股票市场的年市场回报率比较。
(三)数据分析
由图可知上证B股中有三年没有满足每股收益增长率的股票。在其余五年里,绝大多数股票个股回报率高于市场回报率。
(四)结论
由此可见,在前三年的每股收益增长率及当年第一季度同比每股收益增长率维持在20%以上时,大部分股票的年个股回报率高于年市场回报率,只有少数股票当每股收益率满足增长率条件时,其年个股回报率低于年市场回报率。
参考文献
[1]樊越.PE,PEG指标在选股中的有效性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20).
[2]彼得林奇.成功投资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4.
相比于上述两种证券,资本证券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此证券并非直接性的金融投资产品,而是与金融投资活动存在相关联系下形成的证券。这种证券的市场弹性较大,易受到供需关系、价格因素、政策调整等方面的影响。资本证券最典型的代表是股票,也是金融投资风险最高的项目之一。股票投资根据价格涨跌选择购买、出售,若市场供需量发生变化,股票价格大幅度亏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二、证券投资中经济学分析法的应用研究
针对上述提到的三种有价证券风险,投资方必须要详细分析证券投资的风险系数,拟定最佳投资方案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经济学分析法是比较实用的研究模型,其根据市场信息分析出投资项目的利弊,为投资人决策提供可靠的指导。证券投资中经济学分析法包括:
(一)基本分析法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购买股票、债券、基金券等有价证券以及这些有价证券的衍生品,以获取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的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基本分析法是以传统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企业价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决定企业内在价值和影响股票价格的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前景、企业经营状况等进行详尽分析。以大概测算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和安全边际,并与当前的股票价格进行比较,形成相应的投资建议。
(二)技术分析法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产业的重要构成,金融产业凭借其独特经营方式在市场上占据了较大的比例。技术分析法是以传统证券学理论为基础,以股票价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预测股价波动趋势为主要目的,从股价变化的历史图表入手,对股票市场波动规律进行分析的方法总和。技术分析认为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股价波动可以定量分析和预测,如道氏理论、波浪理论、江恩理论等。
(三)演化分析法
新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朝着开放式方向发展,为资金持有者提供了诸多的投资平台,不断创造了预期的经济收益。演化分析法是以演化证券学理论为基础,将股市波动的生命运动特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股市的代谢性、趋利性、适应性、可塑性、应激性、变异性和节律性等方面入手,对市场波动方向与空间进行动态跟踪研究,为股票交易决策提供机会和风险评估的方法总和。
三、结束语
摘要:股票投资确实是一种高风险的经济活动,不掌握一定的技术方法是绝对不行的。本文对我国证券市场股票买卖方法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对海立公司(600619)历史价格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总结规律,提出方法,经过实证检验,证实这是一种盈利模式的炒股好方法。此方法也可推广到各种价格波动型的投资对象的投资活动中。
关键词 :金融市场;股票买卖;总结规律;买卖定价公式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怎样投资理财也成为很多个人或家庭非常重视的问题,以求得资产的保值增值。买卖股票是否能盈利或有没有风险,主要在于定价是否合理。如何把握住时机对股票进行合理地运作,已成为广大股票投资者所十分重视的技术问题。本文将以中国A 股“海立股份(代码600619)”的实证研究为例,说明怎样给股票的买卖制定出合理的买卖价格,才能确保盈利。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传统股票分析研究方法,一种是基本分析方法,注重的是股票价值分析,通过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分析,对股票的价值得出一个基本的判断。另一种是技术分析法,技术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股票交易价格变化的走势分析,运用一些定量分析方法或直观的图形来研究股票价格的变化规律以得出对未来走势的基本判断,进而做出买卖上的决策。本研究课题采用的是技术分析法,研究的课题命名为股票高低点分批买卖法。
(二)选材和搜索研究数据
本研究的思路是通过对某只股票大量历史价格资料的分析计算,找到一只股票价格的变动规律,然后按照变动规律制定出股票买卖的定价模型。此项研究选择了“海立股份(600619)”这只股票2010 年的价格资料作为研究样本,以2011 年的价格资料作为模拟炒股的数据,以检验方法的是否可行。
(三)分析股票价格变动规律
在股市中,股票的市场价格每日(或其它各种周期)都是在波动着的。每天中都有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只要把反映价格波动幅度的平均值计算出来,股票价格的变动规律也就基本反映出来了。为了分析价格变动规律,做以下几方面的计算:
1.计算出某只股票的每日最低价和上个交易日的最高价格之比值,然后计算该一系列比值的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
2.计算出某只股票的每日最高价和上个交易日的最低价之比值,然后计算出该这一系列比值的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
3.计算股票价格买卖系数
(1)用一系列的平均最低比值减去两个或三个标准差,得买入定价系数;
(2)用一系列的平均最高比值加上两个或三个标准差,得卖出定价系数。
上述最低平均比值及标准差,最高比值及标准差,都可用统计方法求得。
(四)确定股票的买卖价格
每日股票买价= 股票上日的最高价格×买入价格定价系数
每日股票卖价= 股票上日的最低价格×卖出价格定价系数
这样的定价顺应了股票价格波动的规律,使得低买高卖。保障了买卖点制定的科学性。
(五)风险与盈利兼顾的提示
1.参考趋势决策。若股票价格处在上升趋势中,如果赢利不大,应该减少卖出操作,等到积累到更大的赢利额度再适时卖出;若股票价格处在下降趋势中,即使盈利不大,也应该及时卖出,以避免股票价格急剧下降造成价值的损失。
2.买入股票要分批进行。分批进行的好处在于买卖点能包容更大的价格变动区间,这样才能分散一部分风险和兼顾更大赢利。例如,按定价公式计算的买点实际到了,但后来价格又继续下降,显得股票被套,出现了较大的亏损,但如果分批买入就会使总平均单位成本下降,不至于全军覆没。在成本较低的前提下,股价一回升,就可较早盈利或盈利较多。又如,当股价到达计算的卖价了,但后来股票价格继续升高,如果在计算的卖点上全部卖出,以后更高价格下的更多盈利就没有得到,但如果分批卖出就可以把更高价位上的利润也能得赚到一部分,从而总体上取得较多的盈利。
本方法是一种按股票价格变动规律进行买卖的低买高卖的盈利模式,只有经过较长时间的历史资料验证,才能证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如何。下面就是对该股票长达一年(2011年全年)的历史资料进行验证的过程。
三、实证检验与评价
以“海立股份(600619)”为例子,经过对其2010 年全年每日价格数据的统计研究,得出每日最高价与上日最低价之比的平均比值(叫平均最低比值)是0.961,标准差为0.029;得出每日最高价与上日最高价之比的平均比值(叫平均最高比值)是1.043,标准差为0.033。为了确保风险小和可盈利,设计用按平均最低比值减2 个标准差作为买价系数,把平均最高比值加1 个标准差作为卖价系数。于是,可得出第一组买卖的定价模型为:
每日买价=上日最高价×0.902
每日卖价=上日最低价×1.076
每日实际到达这个计算的买价就可以买入股票。每日实际到达这个计算的卖价就可以卖出股票。假设每次只买卖一股,为了能分批买卖,专门用于买卖股票的初始投资额按股票价款的二倍注资,则股票买卖定价及盈亏情况如下:
这样做的买卖的结果是:在一年当中按公式计算的可进行的可买卖次数为:可买入17次,可卖出32次。假如每次都是一买一卖,那么也只能卖17 次,最后那次买的股票,由于到年底也没到按公式所计算的卖价,为了结算,所以就按收盘价卖出。这17 次买卖中,买卖的盈利次数有13次,亏损4次,累计盈利额为5.84元。若以每次买卖实现盈利为成功,则买卖的成功率、股票投资报酬率分别为:
买卖成功率=买卖盈利次数/买卖次数=13/17=76.47%
股票年投资报酬率=累积盈利额/股票投资额=5.82/25=23.28%
取得这样的年投资报酬率是比较高的,这样的年收益率高出银行利率(按约5%)的四倍以上,比社会平均投资报酬率(约10%左右)高出一倍以上。若和当代股票投资大师巴菲特相比也是不相上下的。可见,作为一般的股票投资者应该是很满意的。
四、结论
期货和期权、互换、贝塔值调整、套期保值、在值风险测度,虽然模块化课程设计强调教学与实践的统一,与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但是不能走到“轻理论,重实验”的另一个极端[4]特别是基本理论部分应该包括:收益和风险、Markowitz的组合投资、单指数模型、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套利定价理论、多指数模型。对于这些投资理论如何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的使用、教学软件的练习和相关实验内容的制定非常重要。我们拟通过加强运用现代计算机软件辅助计算,让学生掌握这部分理论内容。如Markowitz的组合投资理论、单指数模型、贝塔值估计、财务分析、久期和凸度的计算、股票和债券的估值、二叉树期权定价等大量运用EXCEL进行计算。技术分析更是实践教学的强项,运用现代证券软件的强大功能,让学生掌握K线理论、切线理论、形态理论、波浪理论的技术要领,结合基本面分析的结论,得出市场未来可能的运行轨迹。道氏技术分析是技术分析中较为经典,是判断市场趋势的重要方法。市场变化有其自身规律,介绍一些技术分析方法也是有此必要。但是,在学界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夸大技术分析,甚至达到迷信的程度,技术分析方法不下几十种,要求学生竟量多地掌握;另一种是放弃技术分析方法,认为是对投资的一种误导,从而独崇基本分析方法。我们认为投资应两种方法兼取,因为技术分析主要是判断市场行情,基本分析方法是判断证券的内在价值。但也不宜夸大技术分析的作用,把主要教学内容集中于此是个错误。原因在于市场行情的判断仅为投资的“择时”提供参考,一般的证券市场都已达到“弱有效市场”,技术分析并不能提供超额收益。
二、证券投资模块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完善
现代证券投资用到许多数学方法帮助分析,如果数学基础好,学习相对轻松。但是,对于不少国内本科院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文理兼收,并且多数学校课程设置偏“文”,许多学生数理基础不好,一遇到模型或公式就“发晕”。对于这种现象,一方面,这类院校应加强经济数学课程内容,或添加数理经济学或金融数学等课程;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经济数学应用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和学习兴趣。在教授组合投资、衍生证券定价等数理推导的同时,更应结合实际理解推导的结果和变量的含义,而不应追求数学方法的艰深。布置较多题目来强化知识的掌握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证券投资学模块化教学也不例外。但现在学生的课程设置科目较多,时间有限,如何提高学生的掌握投资理论的效率和应用分析能力,是我们教授知识不得不考虑的。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考核模式,如组合投资有关内容,可以限定在一定风险要求下,选择8只股票的组合,计算各自选择的股票,并计算最优组合比例,并持续跟踪自己组合的股票,比较未来一段时间的绩效,同时与指数组合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掌握组合投资的内容。对于一些内容,可以让学生集体参加学院、金融组织或协会组织的投资大赛。如外汇投资大赛、期货投资大赛、股票投资大赛等,学生在参加这些比赛时,会在兴趣的推动下,投入更多和精力学习相关内容,并立即投入实际应用,积累经验。作业不宜过多,防止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可以只要求完成几次较高质量的报告即可。例如,在组合投资环节,可以要求学生运用EXCEL完成一个含有十只股票的组合;在单指数模型中运用EXCEL求出某几类股票中的一些股票的β值等等。既提高了理解水平,又提高动手能力。实验的内容也主要为熟练理解和掌握理论服务,同时增强感性认识。例如,固定收益债券中有关久期的概念和影响久期的因素。我们如果仅仅告诉学生久期的计算公式和影响因素有:到期时间、息票率、到期收益率等。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都很困难。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比如改变某个变量或某几个变量对久期的影响。进而为下一步理解债券的免疫和债券的凸性等概念打好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分析技术,是证券投资能力提高的重要内容。在理论上要让学生理解基本分析的要点:宏观经济分析的要点、行业分析的要点、公司分析的要点,这些影响股票估值的哪些变量,影响程度如何,等等,然后通过提交分析报告的形式,检查知识的掌握情况。运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可以较多的信息量,可以通过案例讲解概念,提高对证券投资的感性认识,同时便于掌握概念[5]。证券的种类、证券的发行、证券分析等有大量的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效果会更好。
关键词 金融实务模拟 积极性 技术分析
0 引言
金融实务模拟课程是证券投资学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是我校国际贸易、会计等专业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学习的一门课,共20课时,全部上机操作。由于大部分同学毕业工作后都会进入股市,因此本门课程可以做为提前的练习。本课程用世华财讯软件,首先通过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联网的系统,将证券投资学课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由学生先进行基本面分析,选择一只股票,然后进行技术分析,选择这只股票的最佳买卖点。从而将知识进行实践运用。本课程的考核考虑以下几点:(1)了解什么是K线,K线的起源及单根K线的含义;(2)掌握形态理论中的头肩顶、头肩底、双顶、双底等形态及其运用;(3)掌握切线理论;(4)掌握MA\RSI\BIAS\MACD等指标的含义和运用;(5)运用以上知识对所选的股票进行模拟交易。
1 本课程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的优势
1.1 将证券投资学课程和金融实务模拟课程融为一体
我校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会计专业的学生会在大三学习证券投资学课程,大四上学期学习金融实务模拟课程,在时间上正好接洽,也有利于课程体系的统一性。同时大四毕业后大部分学生要步入社会,在此前学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也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这也对任课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证券投资学课程只是要求理论知识,那么金融实务模拟课程则是要求实践居多。为了满足教学要求,我参观了北京一些证券公司,同时也开户购买了股票、债券、基金等投资品种,并且在投资过程中运用本人的理论知识,这也使得课上内容更有说服力。
1.2 活跃了课堂气氛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算是有的学生经常会问一些问题,但也只是对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中有不懂的地方来问。而老师讲课其实只是起一个提纲作用,因为课上时间毕竟有限,大部分的内容要靠课下学生自己去拓展知识,可是这一点很多学生无法做到,在金融实务模拟课程中,选股是要学生自己选,老师只是教授选股的方法,但要由学生自己来了解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了解国家产业政策和各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最终选择一只感兴趣的股票,每个人选的都会不一样。在买卖过程中,也是由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的各种技术指标和理论来独立做出判断,虽然资金是虚拟的,但学生的积极性却非常高。
1.3 模拟交易模块受到学生追捧
在金融实务模拟课程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模拟交易。老师会在软件中分配给每位学生10万元的虚拟资金,然后学生每天关注自己所选股票的交易情况,对第二天做预测决定买或卖。最后课程结束时,系统会对所有学生的盈亏做统计,并且有按班级的排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盈或亏都或兴奋,或遗憾,同时还不断检讨自己以往的交易行为。因此,虽然资金是虚拟的,但学生们通过演练,为自己日后真正进入股市做了准备。有的同学表示,通过模拟交易,真正地理解了“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话的涵义。笔者相信这对学生日后的投资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2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因全部在机房上课,学生会经常玩游戏、看电影及浏览无关网页等。这是机房上课所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尤其是现在网购如此发达的时代,笔者发现绝大部分开小差的学生都是在购物网站上浏览。有的是作业做完后做别的事情,有的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影,还有的同学在关注股市走势的同时还在浏览别的网页。以上这几类同学当自认为是没有影响上课,因为有的已经完成作业,有的正在做作业,而且能保证在上课时间内完成,因此这个问题一直存在。
(2)学生对此知识掌握程度不一。因这门课在大学生活快结束时开设,此时有的学生在证券公司实习过,有的已经考过证券从业资格证书,甚至有少数同学自己正在炒股,但是大部分同学对此知识还是比较陌生,因此课堂还是讲授一些基础知识,这样一些同学的积极性就会不高,因此如何平衡不同层次同学的需求是一个问题。
3 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的建议
3.1 课堂教学的改革
(1)课堂安排进行改革。每次两个课时大概的分配如下:三分之一时间讲课,三分之一时间做作业,三分之一时间学生自由拓展知识。在第一个三分之一的时间里,一般笔者会先跟大家回顾前一个交易日的涨跌情况,然后讲本次课的内容。为从一开始上课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对这个时间段进行了改革。开始上课后先拿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己查询前一天有什么基本面的利空或利好的消息,会听到学生在下面七嘴八舌地说自己在网上看到的新闻如央行又有什么新动作了,经济数据又有什么更新的,或者周边股市有什么表现等等,然后再根据他们所查询到的新闻引导到股市的涨跌上面,学生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其中的因果关系,而且自己动手查询的信息,比上课给他们直接讲印象要深刻,上了几次后有的同学养成了习惯,一到机房还没有上课时就先浏览一下前一天的经济新闻,大大提高了上课积极性。
(2)硬性约束。针对学生玩游戏等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行为,也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方法。机房里的教师机器下载了教师程序,用这个程序可以监控所有的学生机器,可以看到他们在干什么,如果发现有在做与上课无关的内容,可以强行关掉,大大减少玩游戏的可能性。
(3)因材施教。既然学生的层次不一,有的已经在炒股,有的连K线也不知道,那就将不同的学生分出层次来,以便于因材施教。对于每次课布置的要交的作业,可以简单一些,对于基本知识较为缺乏的同学做完作业就算是完成了课堂任务。还可以布置一些不需要交的作业,也就是选修的作业,如果做了加分,不做也不减分,以利于学生的提高和拔尖人才的培养。
(4)增加基本分析的内容。基本分析是股票投资中很重要的一项。证券投资学中的基本分析流派也是西方主要的流派之一,尤其是在我国,股市受政府政策及宏观经济形势变动还比较明显的阶段,基本分析显得尤其重要。很多同学在一开始上这个课时无法选出一只自己感兴趣的股票,这就是不会进行基本分析的结果。因此,基本分析是这门课的开篇。
当前我国股市中的投机现象过于严重,而投资却不足,证监会最近出台大量政策目的是引导投资者从投机转向投资,而基本分析是投资的关键。大部分的投机者不会重视基本分析,而只是盯着大盘寻找买卖点,这样短期内或可获利,但从长期来看收益率一定会低于投资者。因此要从学校开始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当然,这也避免了学生一边盯着大盘走势图,一边还浏览无关网页的情况。
(5)改革考试制度。本课程最后没有纸质的卷面,最终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报告成绩。平时除了第一次课和最后一次课,中间的八次课每次会有一个作业,共40分,考勤占10分,最后一次课要提交一个综合的实验报告,运用所学的知识包括K线和技术指标等,分析自己所操作的那只股票在整个上课过程中的盈亏情况,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程度。
3.2 针对本课程设置的建议
(1)力争使金融实务模拟活动日常化。目前我们的课程课时也非常有限,限制了股票实务模拟教学的效果。目前我们商学院有两个实验室,分别都装有金融实务模拟的软件,关系在于这两个实验室的课程排得比较紧张,学生难以有自由的上机时间。因为股市瞬息万变,如果学生能经常到实验室来进行模拟交易,课上的效果延续到了课下,更加能发挥本课程的作用。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或地区的模拟交易大赛,以对课程做进一步的提升。
(2)课程内容应全面。当前我们的课程仅是以股票交易为主,但金融中不仅仅包括股票,随着实务模拟教学形式的不断成熟和模拟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应适当地增加一些其他内容,如外汇交易、债券交易等,以适应我国证券市场业务创新的实际需要。例如在本学期增加了模拟交易部分。分配给每位同学一些虚拟资金,在开盘时间内进行模拟交易,除了交易额是虚拟的不会计入两市市值外,其他一切都是和两市联网的,是真实的。学生利用上课学的内容选择几支感兴趣的股票,经过分析后在交易时间买入或卖出。尽管交易是虚拟的,而且笔者已经声明最终结果不会影响这门课的成绩,但大家依然热情高涨,经常能听到盈利时的高兴和亏损时的沮丧,还有同学之前相互交流经验,当笔者讲课时大家听得也更加认真,因为模拟交易时会用得上,效果很好。
参考文献
[1] 杨玉凤.艾弗外汇交易所:实务模拟教学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0:5.
一、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实践教学
1.1财务管理概述。学生通过会计学原理的学习,对财务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财务管理是站在企业管理一个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资金的运作。在能力目标方面学生能对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有比较清晰的理解,并对财务管理所面临的各种环境和财务管理的目标有清楚的认识。知识目标培养方面,财务管理的五个工作环节: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学生应该熟练掌握。
1.2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对于一般人来讲,是一个比较新鲜的名词。在教学能力目标培养方面,学生能够对资金时间价值进行各种运算。知识目标培养方面,能够进行单利的计算、复利的计算、年金的计算和贴现率的计算。教学训练步骤是:①演示:单利的现值和终值计算;②演示:复利的现值和终值计算;③演示:各种年金的计算:普通年金、预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重点是普通年金的计算;④演示:贴现率的计算。可展示的结果是居民买房的计算。
二、筹资管理实践教学
2.1财务预算。在能力目标培养方面,学生能够认识财务预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同时学生要能够掌握财务预算的基本理论知识。在知识目标培养方面,学生能够掌握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定期预算和滚动预算的编制方法,熟练掌握现金预算和预算财务报表的基本编制程序。教学训练步骤是:①分析:各种财务预算的方法;②分析:现金预算和财务报表的编制。
2.2企业筹资方式分析。在学生能力目标方面,能对企业筹资的相关理论和各种筹资的方式有详细理解,并且对企业的筹资渠道有深刻认识。在知识目标培养方面,学生能够详细了解各种权益资金的筹集和负债资金的筹集。教学训练步骤是:①分析:各种权益资金的筹集;②分析:各种负债资金的筹集;③比较:各种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筹集的优缺点。可展示的结果是大企业筹资与学生自己创业筹资的不同。
2.3资本成本及资本结构。在能力目标方面,学生能够阐述资本成本的概念,熟悉资本结构的含义以及如何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能够计算个别资本成本、加权资本成本,了解经营杠杠、财务杠杠和总杠杠的含义和计算与分析。教学训练步骤是:①分析:个别资本成本、加权资本成本的计算;②讨论:经营杠杠、财务杠杠和总杠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③讨论:资本结构对企业筹资成本的影响。可展示的结果是大企业的资本结构与学生自己创业的资本结构的不同。
三、投资管理实践教学
3.1项目投资管理。在能力目标方面,学生能了解投资的概念和种类,熟悉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基本内容,掌握投资回收期、平均报酬率的计算和运用。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能够重点掌握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的计算和运用,了解投资决策指标的基本运用。教学训练步骤是:①认识:投资的含义和种类;②分析:现金流量分析;③计算: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计算。可展示的结果是学生创业的投资可行性分析。
3.2营运资金管理。在能力目标方面,学生能了解营运资金的含义,认识流动资产的类型以及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懂得各种营营运资金的基本内容。在知识目标方面,掌握各种营运资金的作用、成本与风险,重点掌握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教学训练步骤是:①现金管理;②应收账款管理;③存货管理。选取一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可展示的结果是能对某一上市公司进行经营决策的基本分析。
3.3证券投资管理。在能力目标方面,学生能认识股票、债券、基金的概念和种类,了解证劵投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能够掌握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及基金投资的价格确定和收益计算,教学训练步骤是:①认识:股票、债券、基金;②计算:股票、债券、基金投资的收益计算;③分析:股票、债券、基金投资收益评价。可展示的结果是不同的证券产品适合不同企业的投资。
四、收入与利润分配管理实践教学
4.1收入管理。在能力目标方面,学生能够认识主营业务收入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能够掌握销售预测分析和销售定价管理的基本内容。教学训练步骤是:①全班同学分组进行讨论:主营业务收入的重要性;②各小组讨论各种销售预测方法;③各小组讨论销售定价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定价方法和策略。可展示的结果是学生今后自己创业应注意的问题。
4.2利润分配管理。在能力目标方面,学生能够掌握几种比较常见的利润分配政策以及利润分配原则,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基本内容。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应了解我国企业利润分配的一般步骤以及影响利润分配的一些因素,了解股利分配支付的程序。教学训练步骤是:①利润分配的基本原则和内容②利润分配的股利理论和股利政策;③股利形式和股利分配程序。可展示的结果是各种股利分配的优缺点。
五、财务分析与评价实践教学
5.1企业财务分析。在能力目标方面,学生能够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以及分析意义;熟悉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对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的计算应该熟练掌握,而且对财务分析的局限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对上市公司的特殊财务指标的分析的计算应熟练掌握;理解杜邦分析法和沃尔评分法的含义和计算。教学训练步骤是:①财务分析的含义和内容;②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③讨论对比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的优缺点;④每股收益、每股股利、市盈率、每股净资产的计算;⑤杜邦分析法和沃尔评分法的计算。选取一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可展示的结果是能对某一上市公司进行财务的基本分析。
关键词:上市公司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经过十余年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框架已初步形成,其基本功能逐渐显现,股票市场的规模和流动性指标与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相比,已达到较高水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们的金融意识和投资意识日益增强,而作为市场经济组成部分的股票市场,正逐步走向成熟与规范,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把眼光投向了股票,实践已经证明股票是一种不仅在过去提供了投资者可观的长期利益,并且在将来也将提供良好机遇的投资工具。然而,股价涨跌无常,股市变幻莫测,投资者要想在股市投资中赢取丰厚的投资回报,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就需要认真研究上市公司的历史、业绩和发展前景,详细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找出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进行长期投资。
股票投资的基本分析分为宏观分析、中观分析、微观分析三大部分,宏观分析指对国家的国民经济以及政治、文化的分析,微观分析指公司分析,而中观分析主要指行业分析和地区分析等,板块分析主要归属于中观分析,兼有微观分析。我国股市从无到有,发展至今已颇具规模。在我国股市发展的初生阶段,由于市场规模小,上市公司数量不多,再加上股民的投资思维和操作方法不太成熟,因此这个阶段的股市投机性很强,这时板块分析的作用难以发挥。但是,随着股市发展、投资技术的成熟和证券监管的完善,以及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多,如果投资者继续效仿早期的股票投机做法甚至盲目被各种股评和谣言所左右,则很难走向理性化,进而难以最终取得投资成功。因此,在成熟股市中,股民需要理性操作,树立板块投资理念。
板块是指具有共同特征的股票群。股市中的板块可以从行业和产业、地域、时间、特殊题材等多种角度来划分,而在每一板块中又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股票。面对众多股票及每个公司的众多财务数据,怎样才能客观、全面、准确地分析并选出各板块及板块内的绩优龙头股和潜力股呢?笔者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对此问题作一些探讨。本文试图另辟新径尝试一种新的分类方法,从而为投资者提供一种更好的参考模型。
分类方法的现状及问题
现在的分类法最为常用的就是行业分类,如著名的道―琼斯分类法。当然各种分类都必然有其出发点。不同的行业为公司投资价值的增长提供不同的空间。行业是直接决定公司投资价值的主要因素之一,但行业分类的分析主要是界定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同时对不同的行业进行横向比较,为最终确定投资对象提供准确的行业背景。但这种分类指标单一,更重要的是投资者不能明确一千多家上市公司中,哪支为绩优股,或其行业中该钟情于哪个公司。目前在我国公认的品种把握上,能源、电力、公路是比较稳健的品种。在这样的前提下,行业分类似乎对一般投资者来讲意义有限。再如板块分类中,经过分类比较之后能得到甲板块总体优于乙板块,即建议投资者购买前者,但究竟该板块中哪一支股票更好,在这里板块分类的作用还是有些模糊。
崇尚绩优的理念已经越来越得到市场的认可,然而一些绩优公司频频出现“一年绩优,二年绩平,三年绩差”的状况,让很多投资者心有余悸,“时间是检验一家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的最好试金石”。所以除业绩的优秀外,同时具有一定的成长性和持续能力的公司更让人放心。充分利用公开的会计报表信息,分析上市公司素质,这将是投资者决策时的最有效方法。
新分类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财务分析及其重要性
本文提出的分类方法就是从基本分析入手,主要着眼于公司分析,用此模型评估股票的投资价值,并对这种评估作精确的量化。
公司分析是基本分析的重点,无论什么样的分析报告最终都要落实在公司股价的走势上。如果没有对发行股票的公司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就不可能准确地预测其股票的价格走势。
所谓投资分析,是指对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而进行的财务分析。借助于财务报表中两个相关项目数值的比率,用以判断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分析方法称为比率分析法。选用比率分析法是因为比率是相对指标,这样在做个案比较时检验公司经营业绩相对于绝对指标更加科学。
聚类分析的必要性及其优点
聚类分析起源于分类学,而在分类学中人们主要依靠经验和专业知识来实现分类。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认识不断加深,分类越来越细,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有时光凭经验和专业知识是不能进行确切分类的,往往需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共同来分析才能趋于准确。于是数学工具被逐渐引进分类学中形成了数值分类学。之后,聚类分析又综合了多元分析的方法,从而成为一种更加独立而又科学的研究分类问题的多元统计方法被应用于实践活动中。
聚类模型又称为群分析,它是研究样品或指标分类问题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它是使同类个体尽可能相似而不同类间差异尽可能大。从未知开始,既不知道具体的分类标准,也不知道会有些什么类,按照给定的聚类参数(如距离)进行分解、合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甄别。如果不满足目标,需要改动聚类参数重新聚类,一旦达到目的,分类规则也就通过聚类参数得到。
财务报表信息含量很大,投资者中完全理解会计报表的人毕竟不多,这样如何挖掘报表中潜在价值就变得至关重要了。本文就是把财务分析和聚类分析结合起来建立这样一种模型,这种思路的优点在于:为大众投资者对参考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时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投资者需要做的仅仅是把各指标值代入方程式就可综合各指标值得到其财务状况是否良好的结果;为证券分析机构提供一种捷径,他们可以将其编入程序做为智能选股的一部分,因为本模型全部结果都由SPSS统计软件完成,其本身就是程序运行的结果,这样对编程序者提供很大的方便。毫无疑问,该模型是将股票分类量化,形成定量认识,这是不同于以往的分类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推动,社会分工的细划,由于不同机构认同的行业分类标准不尽相同,即使是成熟的行业分类也会产生不同的划分结果。再如公认的蓝筹股概念,不同的机构也有多种认定,比如有的定义为每股收益大于某固定值,有的选择标准将几项指标综合使用;流通股本为1.5亿股以上;在行业中具有行业代表性;市场份额居于前列或者品牌领先;连续三年业绩水平稳定等。这些不同的定义中存在大量的定性认识,而剩下的一部分简单的定量认识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不再有效果。
而本模型得到的结果是严格的定量分析,每一个步骤都有其科学的数学依据或统计学依据,这符合国际上流行的将数理工具和经济学理论相结合的潮流。并且本模型可随时替换原分类样品得到新的聚类,以适应时展的需求。
判别分析检验效果
本文选择若干比率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样本做分类,然后对分类结果用判别分析法检验聚类效果。
判别分析是判别样品所属类型的一种统计方法。它是在已知研究对象分成若干类型(或组别)并已取得各种类型的一批已知样品的观测数据,在此基础上根据某些准则建立判别式,然后对未知类型的样品进行判别分类。
分析步骤
选择聚类的基本变量指标 比率分析所用的比率有很多种,这些比率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本文选用了以下六项作聚类的基本变量: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偿债能力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经营效率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盈利能力分析)。
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成长能力分析)。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可以反映短期偿债能力。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比流动比率更进一步的反映有关变现能力。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反映资产总额的周转速度。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其是一个综合指标,表明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
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基期净利润1。
总资产增长率=本期总资产/基期总资产1。
净利润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是增长比率,用来衡量公司扩展业务的情况,是价值评估的一种关键标准。
本研究较为全面的考察了在目前上市公司年报信息范围内可能获得的各种财务比率指标,选取上述六个指标都是极具代表意义的,也是经过谨慎比较和测试的,此六项指标基本能够反映一个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数据采集 本文所有数据来自于金融街网站(省略),选取46个上市公司的财务比率数据作样本;选取9个上市公司进行应用(见表1)。
选择聚类方法 不同的系统聚类方法是指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定义距离,如较常使用的Nearast neighbor(最近距离法),Furthest neighbor(最远距离法),Median clustering(加权距离法),Ward’s method。
样本之间的距离也有不同的测量标准,即将一个样品看作P维空间的一个点,并在空间定义距离,距离越近的归为一类,距离越远的归为不同的类,常用距离选择如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Pearson Correlation(相似性距离),Minkowski等方法。
一般情况下,不同类型的变量在选择聚类方法和样品间距离时,其结果是不会完全一致的。如果用几种方法的某些结果一致,则说明这样的聚类确实反映了事物的本质。
本文在具体操作时,选用了以下几种系统聚类法和不同的样本间距离相结合的方法:Furthest neighbor Pearson Correlation,Median clustering Pearson Correlation,Furthest neighbor Minkowski,Nearest neighbor Pearson Correlation等四种方法并做比较。由F-P与M-P得到的效果谱系图基本一致,且F-P谱系图效果更佳,最终选择F-P相结合的方法。
选择判别分析方法 常用的判别分析有两种,即Enter independents together(Fisher判别法)和Use stepwise method (逐步判别法)。前者是指将所有变量在判别分析时一次性强制进入模型;后者则以逐一进入模型的方式进入模型,如果变量的判别能力随着新引入变量而变得不显著,会及时将其从判别式中剔除去。
表1(点击看大图)
由二者的判别结果可知,逐步判别最终将全部六个变量中的五个剔除掉,且其检验效果很差;而Fisher判别法检验效果良好,且将已分类的样品各指标代入模型,与分类结果大体相同,所以本文最终选择了Fisher法。
使用统计软件SPSS12.0来实现聚类结果并作判别分析。
结论及启示
从聚类分析谱系图中,可以看到其将46个样品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22个样品,第二类3个样品,第三类21个样品。
聚类之后就得到一个确定的分类总体,这正是判别分析的前提。
由Group Statistics 得到:
第一类最显著的是净利润增长率均值为-51.95,其它指标都与第二类,三类相差无几;各项指标方差中,净利润增长率与总资产增长率很突出,而其它项方差都很小。
第三类最显著的是净利润增长率很高达到71.07,总资产增长率也达到31.38,分别是三类中最高值,且其四项也都强于一、二类,其各项方差均较高。
第二类各指标均值居一、三类之间,各项方差都较稳定。
综合而看,第一类样品属于财务状况较差的类;第二类样品居中;第三类样品财务状况良好。在Wilks’ Lambda 检验中,Sig值分别是0.000和0.031,均小于0.05,所以拒绝原假设,即认为组间均值不相等,存在显著差异。
从判别分析结果得到两个判别方程式:
Y1=-0.827X1+1.288X2+0.054X3-0.026X4+0.015X5+0.005X6-0.248
Y2=1.45X1-1.496X2-0.986X3-0.008X4-0.003X5+0.031X6-0.459
判别规则为:以Y1为横坐标,Y2为纵坐标,把样本各指标值代入上述两个判别式,得到(y1,y2)若落在谱系坐标图第一类的区间就属于第一类,以此类推。
对已划分类别的原样本作回判,回代判对率达98%,其表明回判效果显著。
应用此模型时,只要在拥有上市公司模型中必须的六项指标数据的前提下,就可以代入两个判别方程式,进而判别其所属类别(见表1)。
本模型把46个样本按财务状况是否良好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相对最没有投资价值的股票,第三类是财务状况良好的类,最具有投资价值,第二类居于两者之间。这样的分类只是相对而言,其重要之处在于把这种多元统计方法引入股票分析中的思路。
毕竟影响股市的偶然因素太多,不能和对自然现象或医学的聚类相提并论。相对而言,经济现象具有更大不稳定性和波动性。因此由经济现象得出的分析结果可能会不够严格,存在偏差,这些情况有可能导致对正确思路的置疑。由上述模型得出的聚类谱系图是比较清晰的,且判别分析效果也显著,能得到这样的结论相当不易。
不过,实证分析的目的并不局限于一定要将其结果推广至普遍成立的定律。本文只就表2中46个数据作了一个初步而简单的统计分析,由于样本量较少,其结果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但它对我们以后的研究会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注册会计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财务成本管理[Z].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集[C].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3.(美)杰佛里•C•胡克.华尔街证券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阮桂海,蔡建琼,朱志海.统计分析应用教程[Z].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股票化率;市销率;投资价值;分析指标;指标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B
由于具备客观性、时效性及互补性等多种优势,指标分析法在股票投资价值的研究评判中被广泛采用。但是,传统分析指标又因为单一指标视角孤立、指标之间关联关系揭示不清等内在缺陷而受掣肘。鉴此,如杜邦分析法以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作为关键性指标一样,寻求研判投资价值的综合性指标,并由此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创新,既是理论探讨之所需,也是实践指向之所在。
一、股票投资价值分析指标的重要性与传统分析指标的不足
在对股票投资分析的四个主要流派中,尤以基本分析流派和技术分析流派体系最为完善,应用也最为广泛。基本分析是以上市公司的基本财务数据为基础,设计有关分析指标,对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进行研判,从而作出理性投资决策。本文所涉及的股票投资价值分析是以基本分析为主的研判方法。股票作为公司所有权凭证,其价格的涨跌最终取决于自身投资价值的大小,即使股票价格可以在短期内脱离其内在价值。从长期来看,价格的波动必定与公司的内在价值呈强相关的特征,即价格会向价值回归。在充分有效的市场体系中,价值的大小通常由价格的高低来折射反映,所以价值分析的核心环节便是分析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既与其内在素质(如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有关,也与其外部条件有关。在股票投资价值的分析方法上,价值分析指标的选取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何从综合、全面的角度构建股票价值分析指标则具有相当的难度。
传统的价值分析指标指的是证券投资类书刊中常用的财务指标,或者是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在定期财务报告如年报、中报、季报中必须计算并披露的财务指标,主要包括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利润率及净资产收益率等,反映公司偿债能力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以及反映公司成长能力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等。这些指标对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效率和获利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和经营安全性以及后期的成长性,分析股票的投资价值有较大的帮助作用和参考价值。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由于这些指标自身的局限性及应用的时效性,很难全面、准确、及时、有效地反映股票投资价值的全貌[1]。鉴此,构建股票投资价值分析的综合指标,力求从综合、创新的视角反映股票投资价值极具学术和操作价值。在吸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市值角度出发,将宏观市值(即股票市场市值)与宏观经济指标GDP相比,及微观市值(即单个上市公司市值)与微观经济指标公司销售收入相比,得到包含诸多子乘积因子和子影响因素的两大综合指标。
二、宏观价值指标:证券化率或股票化率
证券化率指的是一国(或地区,下同)各类证券总市值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证券化率=证券市值/GDP 。该指标可以用来测度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量化关系,进而可用于衡量前者对后者的反映情况。虚拟经济的存在主要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既不能过于低迷拖累实体经济的增速,也不可过于膨胀脱离实体经济的基础。与此伴随,证券化率既不可过低也不可过高,过低意味着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反映不够,过高则意味着证券市场存在泡沫。由于证券市场中可流通交易的证券主要包括股票和债券两大类,而本文重点研究股票投资价值中的指标体系,故现需从分子证券市值中去除债券市值,所剩为股票市值,该指标相应改称为股票化率,其公式与证券化率类比可得:
股票化率(Stock ratio,简称R) =[SX(](股市)市值(TMV)[]GDP[SX)] (1)
从公式(1)可以看出股市总市值的增长会带来股票化率的提高,而GDP的增长会导致股票化率的降低。总市值的增长率应与GDP的增长率保持一定的适应性,若前者增速较于后者过慢,则说明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较低;若前者增速明显快于后者,则说明股市存在较大泡沫。因此,一国股市投资价值(从反方向来看即投机泡沫)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国证券化率的大小。由证券化率演绎而来的股票化率即为宏观价值分析指标,故公式(1)中市值为股市总市值,它在数值上等于总股本乘以股票价格。总股本即市场发行股票的总股数,属于数量因素;股票价格由股价指数来反映,即指市场的总价格水平。GDP为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在对GDP指标进行核算时,假定社会所生产出的全部商品Q以社会平均价格P卖出来实现其价值即形成收入,由此得GDP=P×Q。
下面来分析股票化率的两个构成要素――股市市值与GDP及其影响因素。从公式1可以看出,股票化率R的高低既取决于TMV的大小又取决于GDP的大小,合理水平的股票化率应该通过较高水平的TMV与较高水平的GDP两者并存来达到,并且应与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一是R受分母GDP的影响。在实体经济的循环过程中,社会总需求使生产和销售产品成为必要,产品的销售(P×Q)形成社会总收入,总收入在数值上即等于名义GDP,这是从核算的角度。也就是说,名义GDP 可看作是经济中的平均价格水平和真实产量水平的乘积。如果以现行市场价格计算GDP,实质上其应该等于价格指数P与真实国内生产总值Q(实际产量指数)的乘积:GDP=P×Q,而真实国内生产总值即是对社会生产出的全部商品进行的分配。从支出法的角度,名义GDP即为整个经济的最终支出之和,包括家庭消费(C)、政府支出(G)、对新资本投资(I)和净出口(NX)。由真实GDP(Q)即为真实支出的和:Q = C+I+G+NX [2]。综上所述,Q的增大与P的提高均能带来GDP的增长,政府可通过实施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影响P和Q,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等目标。
二是R受分子TMV的影响。TMV=市场总价格水平×市场总股本,市场总股本即股市总股本规模,等于市场中所有股票的股数之和。显而易见,市场总股本规模扩大,在总价格水平没有明显降低的情况下,TMV增大,反之亦然。股价指数是一个相对指标,是用各时期的股票总价格水平与基期(假设为100)得出的,现用股票价格指数来动态地反映市场总价格水平。TMV虽不能简单地用股价指数与市场总股本相乘得到,但股指作为市场总价格水平的代表,其变动会对TMV产生直接影响。股指上升会引起股票价格不同程度地上涨,在总股本没有明显缩减的情况下,TMV增大,反之亦然。
具体而言,股价指数的涨跌变动受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市场预期及股市中资金流动性等的综合影响,且各因素之间亦相互影响。首先,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周期,利率、汇率、税率的波动等。理论上讲股指的波动趋势与宏观经济走势是基本一致的,在经济周期的复苏和繁荣阶段,股指上涨;在经济周期的衰退和危机阶段,股指下跌;而利率、汇率、税率的调整也会导致股指不同程度的波动。其次,国家通过财政、货币政策能够明显影响投资者的未来预期,从而对股票价格产生上冲或下推的作用。政策因素包括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扩张和紧缩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扩张政策指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和增加货币供应等来刺激总需求的增加,进而导致大量资金流入股市,带来股指上涨;反之,若政府实施紧缩政策,会引致股指下跌。再次,各市场参与者如投资者、分析师等对股市的中、短期走势的乐观或悲观预期也会对股价指数产生影响,若为前者,则刺激股指上涨;若为后者,则可能引致股指下跌。
此外,股市中资金流动性的充沛程度也会直接导致股指的波动。股票也同普通商品一样,价格的涨跌根本上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若市场流动性较好,资金充裕,则对股票的需求增大,在供给没有明显变动的情况下会直接导致股价上涨,反之亦然。股市总股本规模的增减变动主要受上市公司的决策及行为的影响。企业在一级市场的IPO(首次公开发行)行为及在二级市场的再融资(如配股、增发、转增等)与替代性股本(如债转股)等行为会引起市场总股本的扩张,而上市公司回购部分或全部股本、注销部分或全部股本、退市等行为则会引起市场总股本的减少。
事实上股价指数和市场总股本的变动并不是孤立的,两者之间也不无关联。具体来讲,股市总股本规模的增大(扩容)会引起股价指数的波动,而股指的持续上涨(或下跌)也会影响股市的扩容速度。理论上讲,股市扩容会通过资金面的减少影响股价指数,无论是一级市场扩容(IPO),还是二级市场扩容(再融资),都需要吸收相对应的资金量,从而使股市中流通的资金减少,引起股指下跌。而从我国的实践来看,扩容速度加快时,股价指数往往处于上涨周期,扩容速度放慢时,股价指数则处于下跌周期。这是因为股市扩容只能在股价指数保持一定水平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股价指数越高说明股市中资金充沛,对股市扩容的消化能力越强;反之,股价指数越低,股市资金不足,扩容难度相应增大[3]。
从以上分析可知,市场总价格水平的上涨和总股本的扩张均会引起总市值的增加,但两者的效应不同。由于股票价格瞬息万变,而股本规模在短期内则相对稳定,因此总市值的变动大多数时候都由股价指数的波动带来。若一段时间内股市出现“非理性上涨或下跌”,由此带来的总市值的急剧扩张或收缩并不能真实反映股市的内在价值。总市值的波动会带来股票化率的同步波动,因此股票化率具有不稳定性,股票化率偏离一个合理区间的程度,即可视作股市投资价值彰显或投机泡沫过大的判断依据之一。
对股票化率进行理论分层的审视之后,有必要对中国股票化率进行实证分析。由图1可看出,20世纪90年代后半段股票化率一路走高,从1995年的不到10%逐年提高到2000年的50%。在以后的五年中沪深两市表现不佳,与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出现背离。至2005年,股票化率又跌落至十年前20%的水平。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开始实施,我国股市迅速开启发展之路――股指的连续上涨,总股本的不断扩张导致总市值的急速增长,至2007年股票化率已高达150%,而彼时并无实体经济的同步增长作为支撑,泡沫现象异常明显。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股市大幅下挫,但近两年股票化率又回升到70%左右。该图均显示股票化率在每次阶段性冲高之后,必然回落至平均水平附近,这说明长期而言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股市总市值的增长速度应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一致[4]。经比较可知我国股市仅用短短20年的时间,其股票化率已基本达到美国股市经200年发展之后的水平。由于我国股市成立较晚,股票化率起点较低,一段时期内的较快增长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隐见政府“赶超”的“推手”作用,必导致股市出现一定程度的“虚胖”现象,即较之于美国等成熟股市,我国股市内在泡沫较大,波动性也更为明显。
三、微观价值指标:市销率
市销率(Price-to-sales ratio,简称P/S),是上市公司市值与公司销售收入(一般以主营业务收入代替)的比率,亦可用每股市价除以每股销售收入得到,用公式表示:
市销率(P/S)= [SX(](单个公司)市值(MV)[]销售收入(S)[SX)]=[SX(]当前股价×总股本[]销售收入[SX)]=[SX(]当前股价[]每股销售收入[SX)](2)
该指标用于确定股票相对于公司经营业绩(收入乃绩效之源)的价值,它告诉投资者每股销售收入能够支撑多少股价,或者说单位销售收入所反映的股价水平,以此来判断企业的估值是偏高或偏低。同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一样,市销率也属于相对估值法的范畴,其使用时也应与同行业其它股票或其它行业乃至整个市场中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才有意义。在进行比较时,公司之间在各方面的相似度越高,该估值方法越有效。理论上讲市销率越小,表示上市公司相对于其每股销售收入的每股价格越低,股票的投资价值越高。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运用市销率指标分析股票投资价值具有现实意义,这是因为传统指标均以利润为基础构建,而利润是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和税金后的余额,是一个经计算得来的间接指标,因而容易出现人为运用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调节和操纵的情形。由于销售收入为企业的实际销售所得,影响销售收入的技术性因素不多,相关会计准则可利用的空间不大,其受反复操控的难度大得多。换言之,以销售收入为基础的市销率指标更有利于让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实际的经营能力、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等状况[5]。下面来具体分析市销率两个构成要素上市公司市值与公司销售收入及其影响因素。从公式(2)可以看出,市销率P/S比值的大小由公司市值和销售收入的大小共同决定。
一是受公司市值(分子)的影响。上市公司市值MV= ps×qs ,ps为上市公司股价,qs为上市公司股本,上市公司股价的上涨和股本的扩张均会引起公司市值的增加。股票价格从上市公司本身及所处环境的角度,受到股票估值、公司成长性、经营预期及市场和政策的影响。股票估值是指通过对上市公司历史及当前的基本面分析和对未来反映公司经营状况的财务数据的预测来获得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而影响股票估值的主要因素是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每股经营现金流等指标。若投资者能在合适的时机买入估值较低的股票,将可获得较大收益。公司成长性主要从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两方面来考察,若两者均有较大增幅,表明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大,业务扩张能力强,经营业绩突出,则该公司具备较好的成长性,长期来看股价亦会有良好表现。经营预期的好坏主要从预期净资产收益率(ROE)的高低和预期经营现金流(C)的大小来反映,若预期未来ROE较高且C较大,则上市公司的预期经营向好,对公司的股价将产生助推作用。此外,金融市场波动和货币、财政政策的调整也会对股票价格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上市公司股本的扩张必会凭籍一级市场的IPO,二级市场的再融资如配股、增发以及公积金转增股本来实现,而公司的这一系列行为会受股市周期与政策的共同影响。
二是P/S受公司销售收入(分母)的影响。上市公司的销售收入S=pc×qc, pc为公司产品的销售价格,qc为公司产品产量(此处隐含假定:产量=销量,即应收账款为零),产品销售价格的提高及产量的扩大均会增加公司的销售收入。由于公司经营的基本目的是获取利润,故pc应由生产产品的保本价格p0加成一定的目标利润率p得到,即pc= p0(1+p)。保本价格指产品处于保本销售状态时的价格,其应包括产品的生产成本、期间费用和生产性税金。考虑到生产的连续性,保本价格应该在前期生产成本、三项费用和生产性税金的基础上,加上当期成本、费用和税金的变动。而目标利润率的形式包括产品毛利率和产品净利率,其中,毛利率=(产品销售收入-产品成本)/产品销售收入,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产品毛利率和净利率的提升会引起销售价格上涨,进而带来销售收入的增加。与pc类似,qc也包括保本产量q0和有盈利产量q,即qc=q0+q,而q0包括前期总成本率下产量和当期总成本变动率下的产量,q包括老项目扩产、新项目投产所增加的产量以及购销净增额。
作为综合性指标较之于其它价值类指标,市销率既有独特的理论特点,也具鲜明的应用功能。其一,与其它的相对估值方法如市盈率法、市净率等不同,市销率不会因为利润、净资产为负数或者为微利而使指标失去意义;同时,由于上市公司的每股销售收入都是正的,因此在计算市场或行业平均市销率时,可将所有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几乎无需剔除任何一家,保证了计算数据的完整性和客观性。其二,由于销售收入对经济形势的敏感性相较于利润要弱,且在会计处理上比利润难以操纵,故其波动性也小得多,尤其是周期性强的上市公司,市销率的波动要大大小于其市盈率的波动,即市销率指标不易受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年度变化的影响,更能体现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6]。其三,运用市销率指标进行比较选股时,还要考虑上市公司毛利率水平的高低和成长性的优劣。销售毛利率是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的差额与销售收入的比值,如果销售毛利率很低,表明企业没有足够多的毛利额,补偿期间费用后的盈利水平就不会高,甚至无法弥补期间费用,出现亏损局面。一般而言,毛利率较高的公司,其产品竞争力强,增长确定性好。因此,市销率相似的上市公司,毛利率高的更具投资价值。而成长性是从利润增长率的角度来考察,同样是2倍市销率的两个股市或上市公司,利润增长率较高的市场或公司就更有投资价值。从成长性角度来看,新兴市场比成熟市场的平均市销率较高,创业板比主板的平均市销率要高,新兴产业比传统产业的平均市销率要高,都有一定的内在合理性。
四、从股票化率与市销率两大指标公式的分解中进一步考察综合性特征
从影响因素出发,对股票化率和市销率进行分解,从而可以定性观察两大指标与构成要素的交互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两大指标进一步分解,还可定量认知两者对其它指标产生影响的传导路径。
首先,股票化率之所以能作为判断股市投资价值的指标,因为它同衡量市场投资价值最常用的指标有着直接的数量关系。
其中pe代表单个公司市盈率,eps代表单个公司每股收益,np代表单个公司净利润,PE代表某个时点整个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NP代表上市公司净利润总和,NP′代表全体上市公司利润率。
通过公式分解可以看出股票化率R与市场平均市盈率PE、上市公司利润率NP′呈正相关关系,而PE是衡量整个市场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因此,一国股票化率的高低取决于该国股票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的高低和上市公司平均利润率的大小,即股票化率由该国股市估值水平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决定。在假定NP′不变的情况下,PE的提高会导致股票化率的增大,此为资本市场产生泡沫的过程;而在假定PE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现有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或让更多盈利的企业上市,就可提高NP′,进而提高股票化率,此为经济证券化的过程。因此,一国在宏观经济管理中既要努力推动经济证券化进程,又要时刻警惕经济过度泡沫化。合理水平的股票化率可以通过调节上市公司整体市盈率、利润率水平及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来实现,但采用财政、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调节也会同时影响到股市的运行,故政府在采取政策措施时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7]。
其次,市销率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反映企业价值的关键性指标,是因为其它同类指标能够而且必然会从其“分解”得出。传统理论认为公司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公司净利润上,净利润受公司费用影响显著,而市销率指标不考虑费用等因素影响。恰恰相反,通过公式的进一步分解却能清楚寻找到市销率与费用指标的关系,并最终指导上市公司通过费用管理来影响公司市销率。
通过公式分解可以看出市销率与上市公司税后经营利润率、市盈率水平正相关,与公司财务费用负担呈负相关关系[8]。具体来说,一方面税后经营利润是企业销售收入扣除制造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以及经营活动中所承担的所得税后的企业利润,因此公司税后经营利润率(pt′)的表达式是:
税后经营利润率剔除了财务费用对企业价值分析的影响,准确反映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成本费用控制水平、企业议价能力、日常管理制度等诸方面原因,综合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同时,企业财务费用比率是净利润与税后经营利润的比值,若企业有借款并归还利息时,该比率就小于1,它的数值反映了借款利息对企业获利能力所起负作用的大小,该比率越接近于1,说明企业的财务负担越低。具体来看,企业财务费用比率的表达式为:
从中不难看出市销率与公司财务费用比率呈正相关,即与公司财务费用负担呈负相关。由于公司财务费用负担又与银行基准利率呈正相关,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基准利率与股票市销率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
最后,弄清了两大指标的各自分解脉络之后,接着进一步审视两者之间的内含逻辑。股票化率将虚拟经济的股市总市值TMV与实体经济的总产值GDP进行比较,旨在衡量某时刻一股市的估值水平。一国的股票化率水平并非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还受到国家的金融体制、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市销率将单个上市公司市值与企业的总产值销售收入进行比较,旨在考察单个股票的投资价值。个股的市销率由上市公司的成长性、销售收入和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等决定,是衡量股票是否被高估的一个重要指标。若假定社会上所有的企业都成为了上市公司,则全社会的总产值即为所有企业的销售收入之和,即GDP=∑p,则R=TMV/GDP=∑mv/∑ps,即R为宏观视角的P/S,两者之间相互影响。若市场上每只股票的P/S均提高,则R也会相应增大。反之,若R出现大幅提高,则意味着总市值相对GDP的大幅增长,单只股票的P/S亦会增大。
虽不能用一个具体的等式表达两者的数量关系,但两者均作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价值比率指标,分别立足不同的视角,其存在内在相关性,即R与P/S是对股票宏观和微观投资价值的分别研判,两者为“面”与“点”的关系。若一股市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则意味整个市场的投资环境较好,个股的投资价值相应较高。换言之,在具体应用到分析股票投资价值时,R与P/S相互补充,起协同作用:对投资者而言,股票投资价值分析的核心在于运用相关指标对个股的投资价值进行评估,但应先通过对市场估值水平的研判确定买入或卖出时机。在实际操作中也可根据一国股票化率的高低先来判断股市的估值,再选取较低市销率和较好成长性的股票进行价值投资。无论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的方法,路径虽异结果类似。
总之,传统的投资价值分析指标多是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的一个或几个财务指标为基础构建,单一性和静态性较强,如对上市公司估值常用到的每股收益(E)、每股净资产(B)、每股经营现金流(C)以及以此为基础结合股票价格构建的市盈率(PE)、市净率(PB)、市现率(PC)、净资产收益率(ROE)等,均可包含在股票化率与市销率两大指标当中。股票化率和市销率作为虚拟经济市值与实体经济产值的比率指标,分别从宏、微观的角度度量股票的投资价值。换言之,对两者的构成要素及指标公式进行深入分解分析后较易发现,此两指标涵盖问题较为全面,影响范围较大,称其为股票价值分析中的两大综合指标,无论在理论还是操作层面,均有创新与导向价值。
五、基于两大综合指标的后续新型指标的构建指向
虽然两大综合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探索了股市及股票的宏、微观价值问题,但值得指出的是要构建科学而系统的投资价值指标体系,还要进行更深入更艰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下述一些与两大综合指标密切相关的创新型指标,虽非系统构建之全部,但至少对系统构建应考虑的具体指标无疑有一定的创新指向作用:
1.市值贡献度。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股市进入全流通时代,市值成为一个衡量上市公司业绩、公司治理、管理层绩效、投资者关系等方面的综合性指标。市值贡献度分析即是对市值结构进行分析,分析在市值的变化中股价和股本的贡献比率。从公式看,股价贡献度=ps/V×100% (V: value即公司市值) ,股本贡献度=qs/V×100%。若公司市值的增长主要由股价的大幅上涨带来,即股价贡献度较大,在缺乏业绩支撑、收益未有大幅上涨的情形下,由高股价支撑的大市值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并不能代表公司价值的提升,应警惕股价短期快速下跌导致市值缩水的风险;若公司市值的增长若主要由股本扩张所致,则此市值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同时也应清楚分析该公司股本扩张是否源于其发展所需,扩张背后是否有良好的经营业绩来支撑。
2.股本泡沫度。股本泡沫是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中发行的超出其市场价值的股份资本,很多经营业绩差的中小盘股经常会通过高送转来扩张股本规模,吸引投资者眼球。这类企业的股本扩张速度远远赶不上其净利润增长速度,最终会导致每股收益不断下降的现象。笔者尚没有找出能够精确衡量上市公司股本泡沫程度的指标,但股本泡沫与股价泡沫关系密切,股价泡沫化率指股价超过每股净资产的部分在股价中所占的比重。两种泡沫都有每股收益、股息率偏低和市盈率高企的表现;但同时两者也有区别,即公司股本规模在急剧扩张后,每股收益偏低的状况极易造成市盈率激增,因此股价泡沫有时是股本泡沫的转变,泡沫的形成源于上市公司筹资决策而非市场不理,投资者在面对股票泡沫时应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泡沫。
3.公司增长适应率。现有理论在分析利润与收入关系时多采用两者比值来反映公司盈利能力,属静态指标,而公司增长适应率则是两者增长率比值,是动态变化率指标。公司增长适应率公式表达如下:
公司增长适应率=[SX(]利润增长率(p′)[]收入增长率(S′)[SX)]
该指标反映上市公司利润增长与收入增长关系适应程度,比值越接近1,说明公司收入增长与利润增长越同步,比值增大,反映公司利润增长快于收入增长,说明公司的期间费用得到改善。若能照此良性循环,上市公司势必会提高其产品议价能力,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对公司的利润率提升起到明显推动作用,公司股价也会有良好表现。
4.公司现金流净利率(EOC)。在衡量公司获利能力时,传统指标中的分母较多采用资产平均总额、股东权益平均总额等,以衡量企业利用此类资源的效率。同时,现金也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能够产生收益的资源,现金流净利率表述为公司经营过程中每1元现金所能带来的净利润,反映了公司的现金利用效率及整体利润质量状况。从公式分解来看,EOC与市现率水平呈正相关,与市盈率、公司股本规模呈负相关。
5.市场占有增长率。不同行业的企业都强调销售收入的重要性,公司若想成为行业内的领先者,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是先决条件。前文所述的市销率综合指标中提到的销售收入(S)指企业当期销售收入,属静态指标,而我们在研究公司发展能力时则更需要动态指标的体现,市场相对占有率增长率反映了公司在该行业地位的变化情况,该比例持续、较快的增长往往意味着企业经营业绩的迅速提高和市场地位的提升,表明公司拥有较强的发展能力。
市场相对占有率增长率=[SX(]qc2[]Qc2[SX)]-[SX(]qc1[]Qc1[SX)]
其中qc1、qc2分别代表企业上一期、本期的产量,Qc1、Qc2分别代表该行业上期、本期的总产量。
本文对证券化率与市销率两大综合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给出了若干创新指向,试图对现有的股票投资价值分析及其方法进行一定程度的完善与创新。正如“理论是灰色的,唯实践之树常青”所言,股票投资价值问题乃理论与实践属性十分显著的重大问题,只有通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探索,一个相对完善而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才可能真正得以构建。
参考文献:
[1] 顾纪生,吕厚军.论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中的指标创新[J].现代管理科学,2001(4):31-34.
[2] 杰弗里•萨克斯,费利普•拉雷恩.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 李惠男,付晓梅.对股价指数变动影响因素的几点思考[J].学术交流,2001(1):82-85.
[4] 刘国芳.加强市值管理,协调虚拟与实体经济发展[N].中国证券报,2008-09-16.
[5] 杜惠芬,平仕涛.在A股市场使用市销率系列指标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0):35-38.
[6] 蔡飞.市销率指标在股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综合),2008(2):19-20.
关键词:证券投资 交易风险 经济学分析法 应用
对外开放金融产品是行业营销的主要方式,通过销售证券以带动营运收益的增长,这是证券交易活动兴起的推动因素。证券投资是许多投资爱好者的首选,因证券产品形式多样、收益较高而受到了投资方的认可。为了避免市场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投资前应采用经济学分析法详细研究。
一、三种证券投资的风险特点
证券投资是目前比较兴起的一类,资金持有方通过购买有价证券参与投资,最终获取相应的收益回报。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证券投资还存在明显的风险性特点,这是投资企业或个人必须慎重考虑的。结合三种有价证券,对其证券投资风险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商品证券
以具体的商品形式存在,并且有商品证券表示商品的所有权、使用权,这些都归属于证券持有人。商品证券交易本质上是对商品物权的转让,包括:提货单、栈单、运货单等。虽说商品证券以具体的商品形式存在,但其在投资过程中也有着潜在的风险,尤其是商品物权的归属问题,若处理不当会造成证券交易纠纷。例如,证券持有人的商品所有权、使用权等存在争议,投资者购买后易产生权利纠纷、交易纠纷。
(二)货币证券
货币是金融市场交易的价值媒介,用其可以衡量一件商品的市场价值与价格。货币证券是针对货币所有权的出让,由持券人向他人出售或转让货币证券,从中赚取相应的差价收益,收益高低取决于市场行情。投资货币证券需要考虑商业证券、银行证券的价值变动,特别是货币贬值、升值对证券的影响。以银行汇票为例,汇款人将资金存入出票银行之后,银行签发票据时能否按照实际金额、利息支付款项是很重要的。
(三)资本证券
相比于上述两种证券,资本证券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此证券并非直接性的金融投资产品,而是与金融投资活动存在相关联系下形成的证券。这种证券的市场弹性较大,易受到供需关系、价格因素、政策调整等方面的影响。资本证券最典型的代表是股票,也是金融投资风险最高的项目之一。股票投资根据价格涨跌选择购买、出售,若市场供需量发生变化,股票价格大幅度亏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二、证券投资中经济学分析法的应用研究
针对上述提到的三种有价证券风险,投资方必须要详细分析证券投资的风险系数,拟定最佳投资方案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经济学分析法是比较实用的研究模型,其根据市场信息分析出投资项目的利弊,为投资人决策提供可靠的指导。证券投资中经济学分析法包括:
(一)基本分析法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购买股票、债券、基金券等有价证券以及这些有价证券的衍生品,以获取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的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基本分析法是以传统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企业价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决定企业内在价值和影响股票价格的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前景、企业经营状况等进行详尽分析。以大概测算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和安全边际,并与当前的股票价格进行比较,形成相应的投资建议。
(二)技术分析法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产业的重要构成,金融产业凭借其独特经营方式在市场上占据了较大的比例。技术分析法是以传统证券学理论为基础,以股票价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预测股价波动趋势为主要目的,从股价变化的历史图表入手,对股票市场波动规律进行分析的方法总和。技术分析认为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股价波动可以定量分析和预测,如道氏理论、波浪理论、江恩理论等。
(三)演化分析法
新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朝着开放式方向发展,为资金持有者提供了诸多的投资平台,不断创造了预期的经济收益。演化分析法是以演化证券学理论为基础,将股市波动的生命运动特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股市的代谢性、趋利性、适应性、可塑性、应激性、变异性和节律性等方面入手,对市场波动方向与空间进行动态跟踪研究,为股票交易决策提供机会和风险评估的方法总和。
三、结束语
资金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也是用于衡量商品价值或购买商品的唯一工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开放性改革,金融产业也推出了一系列的营销方式,以金融产品优化调整为主要代表,向市场投放了更多类型的金融投资项目。应用经济学分析法对证券投资项目进行探讨,有助于提高投资人市场决策的正确性,为其创造更加丰厚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吕从明.金融产业经营存在的市场风险及管理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2011,19(7):52-54
[2]范蕾.证券投资方案设计需考虑风险隐患的防御措施[J].金融经济,2010,28(6):18-21
(1)没有适合的案例。案例是非常重要的工具。而教科书缺少与时俱进的案例,表现一是案例缺乏,二是案例更新慢,尤其是在这几年中国证券市场飞速发展的时期,从股权分置改革推行到期权的推出,再到股指期货和卖空机制的推出。学生学习要能跟上时代,亟需研究正在发生的各种案例,使学生能够融入时代。
(2)学生主动性不强。由于学生一开始什么都不知道,一下子让他们炒股票不知道如何参与。可把参加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充当上市公司、证券公司或机构投资者,在模拟的股票市场中,从事上市公司包装上市、证券公司包销股票和机构投资者买卖二级市场股票等一系列经营活动。通过模拟炒股票与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达到体验股票市场博弈、应用证券市场理论、培养创新炒股票思维和提高炒股票操作技能的目的。
(3)教学效果不明显。证券投资模拟如何为学生设想,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学生心理为依据,全面完成教学实验任务呢?经过比较,发现案例设计教学法能够比任何其他的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由于学生必须担负主要的学习责任,因此能够训练学生担当责任的能力。和其他教学法相比,案例设计教学法是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最佳教学法。此外,案例设计教学法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可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用设计教学法是完全可行的。
2案例设计在证券投资模拟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设计教学法就是采用设计方式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方法。设计教学法体现了杜威实用主义的教学程及其理论。可以简单地把设计教学法分为5步:安排真实的情境;根据情境设定刺激思维的课题;查找资料做出解决疑难的假定;以活动去证验假定;根据证验成败得出结论。
(1)案例设计。案例设计教学法要有针对性地选取动态案例替代和验证教材中的静态案例。我在运用证券投资学模拟炒股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有一些经验教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让学生理解股票实战与模拟交易的区别。模拟抄股,你买卖股票,无论买卖多少都对股票的价格没有影响。模拟股票的价格是由现实生活中的股票价格而决定的。也就是说,也许你在模拟中赚了很多钱。但是如果你真把等同于模拟股票的钱投入到现实股票当中,你赚的钱可能要比模拟中的钱要少。因为现实股票中你的介入会影响到股票的价格。而模拟股票中无论你买多少都不会影响到股票的价格。因为模拟的股票价格是由现实股票价格决定的。炒股对于散户而言最重要的是心态问题,模拟炒股因为没有资金上的投入,所以在操作中往往比实战中更放得开,更准确。二是模拟炒股战绩只是大学生一门课程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模拟炒股票对学生掌握证券投资学的相关理论帮助很大,不过,由于大学生模拟炒股票的赚钱的多少存在运气的成分,考核的时间也比较短,有一些学生可能很认真,可是模拟炒股不但没有赚钱,还可能亏钱。因此,在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时,对于这样的学生,要做区别对待,不要让学生丧失后续学习的信心;三是对于比较好的学生实时进行点评。在一个学期证券投资的授课时间里,证券市场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新闻和热点个股及板块轮动,在提示学生关注这些信息的同时,对每个学生的模拟炒股票进行实时的点评。
(2)基本分析。一是宏观经济分析。证券投资宏观经济运行趋好,企业总体盈利水平上升,证券市场市值自然上涨。宏观经济趋好对公司效益及自身收入水平预期上升,人气上升,证券市场平均股价走高。财政政策对证券投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增加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刺激经济主体的投资需求,从而扩大社会供给。证券投资风险的评价和管理由于投资债券可能遭遇到各种风险,造成损失,投资者需要对所投资对象的风险状况进行必要的分析与评估,以减少可能的损失。证券的风险管理对于债券、基金、期货、股票投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风险,投资者应认真对待,利用各种方法去理解风险、辨别风险,探寻风险产生的根源。制定正确的风险管理的原则和策略,学会利用各种方法去回避风险,减少炒股票损失,力求获取最大效益。证券的评级企业债券风险等级发生变化后,会对投资者的炒股票收益产生影响,带来意外的收益或承受更多的风险,因而学生们要密切注意影响企业风险的各种因素,推测债券、基金、期货、股票等级的变化方向,进而分析其价格变化趋势,学会从中获利。股票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则是指实际获得的收益低于预期的收益的可能性。造成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的原因是股息的减少和股票价格的非预期变动。二是行业分析。行业分析主要是界定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同时对不同的行业进行横向比较,为最终确定投资对象提供准确的行业背景。有些行业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而有些行业已经日薄西山。行业分析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挖掘最具投资潜力的行业,从而选出具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三是小组讨论。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笔者在证券投资学教学中大量应用小组讨论方法,让学生集思广益,运用各自掌握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实战的经验和教训,让学生在今后的炒股票时终身受益。通过同学们互相讨论,观点日益成熟,最终形成成熟的思路。
(3)国内外投资大师经典投资案例讲评。改革思路:证券投资模拟原来是在讲解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教授学生实盘买卖股票的方法,包括软件的使用方法、界面的含义、基本面分析法、技术面分析法等等。现在要重点讲案例,安排每节课重点介绍1位中外股票投资大师的经典案例,如巴菲特在1993年开始大量买入港股中石油,1.02元的平均成本,1997年又全盘卖出,卖出均价12.00元。每股净赚10港币以上。那么,当时市场的基本面是什么情况,他买入中石油的理由是什么,卖出的理由是什么?等等。这样结合实际的教学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课堂教学改革的难点是案例的收集和分析,筛选的案例必须经典;对每个案例的分析必须独到,现有的资料基本上没有分析,必须结合当时的宏观大势、基本面与技术面的情况独立分析,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投资理念。
1、买卖股票,要想方设法收集第一手资料才能获胜。
2、不因小利益而耽误了大行情,不因小变动而迷惑了大方向。
3、大户常设计出人意外的线路,诳骗那专门看线作股票的人,以便利自己进货出货。任何公司能否有更进一步的发展,都要看其是否具备稳定的财务基础,而你必须要准备的就是学好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4、券商是股民的业务,不是股民的投资顾问。
5、买入的时点是股票投资中最重要一环。
6、股市回跌超过三分之一,就是响起警报了。
7、股价上涨三步曲--盘底、突破、飞涨!
8、对于一件事具有兴趣,您就成功了一半。
9、股价指数连续三天更新,但成交量却依次递减,后市可能不妙。
10、绝大多数人看好时,股市就要下跌;绝大多数人看淡时,股价就要上升。
11、任何股票操作的理论,都有其缺点,最值得信赖的是股民自己。
12、长期领先上涨的股票,必随之有大幅度的下跌。
13、股票市场中小户被大户套牢,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14、股价的升降并非漫无规则的!
15、凡领先股市上涨的股票,必会领先大势下跌。
16、买卖股票切忌过多的转换,犹豫不决时不要轻举妄动。
17、成交量激增,价位不动,是股市近顶的讯号。
18、掌握不同行业的特性,才有获利的契机。
19、股价在低档盘旋愈久,上档的幅度愈大。
20、判断股票的成长或衰退,要看它与时代潮流的差距而定。
21、专买与经济专家观点相反的股票,也是一种别致的投机方式!股票市场只有相对性、原则性,而无绝对性。
22、买股票前要努力作好各种准备工作,要涉猎金融常识及国内外财径及政治动态,详细分析各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并锻炼好强壮的身体,以备心脏能承受大起大落的冲击。
23、于消息传出时买入(或卖出),于消息被证实时卖出(或买入)。
24、人老生病,会先发烧,同理,由成交量可以看出股市是否生病了。
25、选股不如选时,善买不如善卖。
26、不要把所有的财力都投资于一种股票,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27、财务效益不佳的股票,其应付经济形势变化的能力差,尤其是问题股,切忌认为价码低,空间大,而介入投机,须知一旦反转,抛出困难,跌幅也以倍论。
28、买入获利潜能稍差但股价偏低的公司股票,可能比购入获利能力稍好,但股利偏高的公司股票划算。
29、做股票要自己研究,自己判断行情,不可因未证实的传言而改变决心。
30、没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千万不要做买空卖空的交易。
31、确定长期的投资目标和原则,为股票交易的首要问题。
32、问题股,就是问题股,明知不对,少动为佳。
33、天天有不同的行情,是股票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但行情的变化是有轨迹可寻的,股民若掌握了这种轨迹,必能百战百胜。
34、股价涨幅日渐缩小,成交量又每况愈下,是股价接近顶部的明显征兆。
35、经验显示,技术因素市场所经历时间一般较短,约为基本因素市场的三分之一左右。
36、犹豫不决时,即应停止行动,这正表示行情尚未明朗。
37、任何直接投资都是专业投资,而专业投资需要专业知识作基础。
38、防止在高价位套牢,是学习买卖股票的最重要的一课。
39、自称对股市预测准确的人,为什么他自己还未发财?相信道听途说的人,十之八九都是输家。
40、好消息出尽是坏消息,坏消息出尽是好消息。该涨不涨,理应看坏;该跌不跌,理应看好。
41、不可用自己的财力估计行情,不应以赚赔多少而影响决心。
42、最徒劳无功的行为莫过于试图去猜测大户与炒手的心理。
43、股民是否具备经商的经验,与投资股票能否获利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44、如果股民不去分析和比较公司财务状况,购买股票全凭自己摸黑,万一选择了错误的投机对象,一生辛苦和积蓄就会泡了汤,落得个鸡飞蛋打,得不偿失!基本分析可以告诉你那些股票具有"内在美",而技术分析则告诉你挖掘这些股票的最佳时机。
45、在购买股票时,要注意公司未来的获利潜力与目前股价间的关系是否合理。
46、经验可以培养灵感,但灵感却不能完全依赖经验。
47、股市中的资金总是朝最有利的方向流动。()
48、低价格的股票,要比高价格的股票变动的幅度大。
49、可买时买,应卖时卖,须止时止,安全第一,稳当至上,莽撞则失,贪心则贫。
50、股价的短期变动与经济变化及公司业绩毫无关联。
51、不因突发性的好坏消息而改变初衷买进或卖出。
52、投资股票要切实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不可被一些不实数字所蒙骗。
53、不要买入太多的热门股,相反应选择那些前景不错,但热度尚不高的公司股票,因为热门股往往是涨得快,跌得也快。
54、不可将所有的资金都投资于一种股票,应尽量分散股票的种类。
55、成交量可显示股价变动的情况,当成交量开始增加时,应加以注意。
56、洞悉力强,快人一步可能稳操胜券。
57、所购的股票,迟早都要卖出。就算公司的业绩再好,还要时时注意股市的行情,评估自己所购买的股票。
58、股价变动过程中,有一种习性,即出货常在以前高价边,进货常在以前的底价边,所以过去所造成的最高价或最低价,易成为以后的顶价或低价。
站在悬崖上
听到召唤
我向悬崖靠近
再靠近
悬崖边上的我
就要掉下去了
我被推下去了
向着无底的深渊
是的
我掉下去了
也就在此时
我才知道
我是可以
飞翔的
每当遇到挑战、需要决断的时候,“可能思想”之父――罗伯特・舒勤的这首诗,能给犹豫不决、懦弱的人以信心和勇气。
通过对富人的长期观察,作者发现富人的智慧主要表现在创意上。要想成为富人,除了众所周知的理财投资以外,还需要学会从容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那些成为富人的人,通常不是跟在别人身后低头莽撞的人,而是看准方向,抢先一步冲到面前的人。他们不会朝着人多的方向盲目地奔跑,他们会发现一条暂时还没有人走的路,然后迅速占领,让别人来跟随他。这些都是富人的一些共同特征,要做到这些,需要的就是创意。这就是本书的点题,靠创意和智慧致富。
作者是通过观察富人,来研究成为富人的途径的。他之所以关注富人,是因为他发现周围总有一些这样的人,他们热切地想成为富人却不会去学习富人的智慧,他们偏执地认为富人都是些卑劣的骗子,同时又常常埋怨自己没有一个富爸爸。经过作者观察,在成为富人的过程中,有以下三个比较明显共同特征:
1、 要想成为富人,就站在少数人这边。
2、 富人是在一瞬间成就的。
3、 成为富人的唯一途径就是投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学习某个特定富人的成功经验是很危险的。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犯盲人摸象的错误。所以,在学习成功人士的经验时,首先要看清楚自己所处的现实环境,认真比较一下成功人士的处境和自己的处境,再作决定。
让我们根据自己的情况,一边学习富人的智慧,一边努力实践,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成功道路。我们需要的是坚持不放弃,需要学习富人的智慧。即使不是为了金钱,我们总还是有一些目标、愿望和梦想的。对于那些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愿望和梦想的人,也可以称之为富人。富人的范围应该很广,并不仅仅指那些拥有巨大财产的人。梦想是珍贵的。相信自己会成功飞翔吧!
《价值发现――中国基金经理的投资之道》
这是一本基金经理写的书,从基金经理的角度来观察基金投资,是一个有趣的角度。股票基金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提供比社会平均资金收益更高回报的金融理财工具。如果将银行利率作为社会资金回报的基准,那么,专业的基金管理人通过投资盈利能力强于基准的上市公司就可以创造超额收益。基金好比求富路上的公共汽车,基金经理就如同司机;不同的司机,开车的经验和习惯不一样,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和方法也各有不同。选择基金比选择股票要简单得多,但选择一个持续的赢家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读者可以从中体会投资基金的技巧。
基金经理投资的“秘密”――不因为一只股票会涨而买入,也不因为一只股票要跌而卖出。因为每天股价的起落不可把握,企业的利润增长才是最本质的价值决定因素。不过,建立于基本面的投资分析思想并不容易被每个投资者付诸行动。一个房地产市场上严谨的房地产投资人,很可能在股票市场上却是个追涨杀跌的趋势投资者。股票的高流动性和波动性害人不浅。
普通投资者可能无法轻易复制基金经理的成功,因为和“盘面”相比,企业的利润和估值是更加隐蔽的因素,缺乏实地调研的普通投资人依靠基本分析的方法投资可能会比通过价量关系判断股价趋势更加危险。所以,本书可能会满足读者对基金投资的好奇,但不是奉劝大家都来模仿基金经理。在股票投资上,不同的方法本身无对错可言,重要的是拥有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如果方法不当,屡战的结果只能是屡败。
《我的财富梦――成功实现财务自由的普通人的赚钱技巧》
韩国人达到财务自由的目标是拥有10亿韩元的家产,相当于700万人民币。为了实现这个理财目标,要从现在就开始积累。没有一个10亿富翁是懒惰的,大部分富翁年轻时都是工作狂。
年轻时领略了金钱的恐怖的人们,清楚地知道金钱的威力。因此,在金钱的管理上非常严谨,并且对金钱的感觉也很超然。但是,年轻时沉浸在金钱的甜美中的人们,会在失去金钱的瞬间陷入恐惧和不安之中。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证券投资学是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然而,目前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重视程度不够、实践教学内容陈旧以及师资队伍紧缺等方面。因此,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适合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具有的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一)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实践教学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环节,它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
(二)实践教学是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特色的必然要求
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有证券基本知识,包括证券投资工具、证券市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等;证券基本分析,包括宏观经济分析、产业分析、公司财务分析以及公司价值分析等;证券技术分析,包括技术分析的主要理论和方法等;证券组合管理,包括风险资产定价和证券组合管理的应用、投资组合管理业务评价等知识。它涉及到经济学、金融学以及财务管理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是对多方面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只有通过证券投资学的实践教学,如模拟交易、参加炒股大赛、实习基地见习等,才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一般原理,更充分掌握相应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手段。
2 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一)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很多院校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存在偏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仅把证券投资学课程当作一门普通的理论课程来讲授,在课程考核上也按照理论课程的要求来考核学生,案例教学、模拟交易、实习基地实习等方面的教学或严重不足,或流于形式,导致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很差。
(二)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内容陈旧
证券投资学在很多高校都是学生感兴趣的一门课程,但学过这门课程后却往往很失望,对证券交易的基本规则、交易技巧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知之甚少。学生学了证券投资这门课程后,照样看不懂市场行情,照样不知如何去选股操作,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所学的证券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证券投资严重脱节,甚至不符。
(三)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紧缺
证券投资学的教师往往是从高校到课堂,他们往往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但却并无证券实际操作和投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对证券公司的实际运作流程也不懂,因而不能满足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有时,即使学校有了证券模拟实训软件,可以进行证券模拟交易,教师由于经验欠缺,也并不能给学生在模拟交易上给予正确的指导。
3 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加强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对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主要考虑从以下几方面来构建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建立证券模拟实训室
购置相关的金融软件,建立证券模拟交易实训室。证券模拟实训室最主要的功能在于提供全方位的证券模拟交易系统,使学生通过运用该模拟交易系统,亲身参与金融市场的投资运作,体验金融投资风险,掌握金融投资技巧,从而达到积累金融投资经验、培养优秀金融投资人才的目的。实验项目可包括证券市场行情解读、证券投资基本分析以及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等,具体实验内容及要求见表1所示。
(二)举行模拟炒股大赛
目前,学生对金融理财有着极大的兴趣,股票投资也日益受到很多学生的青睐。但由于实践经验、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学生们虽然有着较大的兴趣,却缺少一个很好的平台,让他们更多的积累一些实际操作经验。模拟炒股大赛将为学生们提供必要的虚拟资金,学生可以虚拟开户,交易股票,并与同校好友交流炒股经验,在实践中体验掌握有关股票投资的知识。
例如,目前我们已经同镇江华泰证券连续举办了多届"华泰证券杯"模拟炒股大赛,较好地提高了大学生的炒股热情和实际操作经验。
(三)强化实习基地建设
在建设校内证券模拟交易实训室的同时,还要加强同当地证券公司、上市公司等单位的合作,共同努力建设好校外实习基地,这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证券交易操作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在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不仅仅开展实习实践教学层面的合作,即我们为证券公司输送实习生,而证券公司为我们提供实践岗位等方面开展合作,而要在此基础上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实习基地层次的提升,形成了各取所需、互利共赢的"多赢"格局。如学校可以为证券公司提供员工培训、智力支持,而证券公司可以为学生讲解证券市场基本知识、实战技巧、职业生涯等。双方共同致力于产学研的高层次合作的研究,立足基地服务社会。例如,目前我们已经同镇江的华泰证券、银河证券以及中信证券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信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重视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特色在于鼓励学员独立思考、引导学员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以及重视双向交流等。
证券投资学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些典型证券投资的案例进行讨论和研究,来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复杂的证券投资理论知识。在讲到证券投资学某些章节内容的时候,可结合当前证券领域热点话题进行分析,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到基本分析时,可探讨次贷危机对股市的影响;在讲到股票交易制度时,可联系2013年8月16日的光大证券乌龙事件进行分析;在讲到证券发行市场时,可联系阿里巴巴于美国时间2014年9月19日在纽交所正式进行IPO等进行分析。
(五)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证券投资学课程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各大证券公司的专业人员承担实验课程教学。教师也须加强同证券公司的深度接触,加深对证券公司业务流程的直观认识,促进证券投资理论和实践的有效融合。聘任"实务导师",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
参考文献:
[1]陈建忠. 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0(4): 90-93.
[2]吴晓求. 证券投资学(第四版)[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3).
[3]熊广勤. 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探析[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12): 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