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药店行业发展趋势范文

药店行业发展趋势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7: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药店行业发展趋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药店行业发展趋势

篇1

关键字:工业电气;自动化;自动化系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21世纪正是我国全面地实现信息化、工业化和高科技化的崭新时代。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方式将会在社会的各个城市领域得到广泛地关注和普及。

1 我国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世界开始进入新技术革命时代。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自动化设备来监视和控制整个生产过程,使各个设备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呈现出最佳状态,生产出最好的产品。因此,没有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代化生产也就失去了根基。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到来,信息化时代已经先一步到达,如果我们没有实现工业化,那信息化就更不可能完成,因为信息和工业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也不可能先把工业化发展的很好再去发展信息化,这样做只会使我们的发展速度变的更慢。所以,工业自动化就是将信息化和工业化一起发展。大力发展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既可以对传统产业有所帮助,又可以加快信息化的发展,以实现我国电气的全面工业化。

2 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2.1 平台开放式发展

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技术的出现,IEC61131的颁布,以及Microsoft的Windows平台的广泛应用,使得未来的电气技术的结合,计算机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1.1 IEC61131标准使得编程接口标准化

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家PLC厂商,近400种PLC产品,不同产品的编程语言和表达方式各不相同,IEC61131使得各控制系统厂商的产品的编程接口标准化。IEC61131同时定义了它们的语法和语义。这就意味着不会有其他的非标准的方言。IEC61131已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标准,正被各大控制系统厂商广泛采纳。结构化的编程方式使得程序更易管理,也提高了代码的使用效率,缩短了程序编程的周期。

2.1.2 Windows正成为事实上的工控标准平台

微软的技术如 Windows NT、Windows CE 和Internet Explorer已经正在成为工业控制的标准平台、语言和规范。PC和网络技术已经在商业和企业管理中得到普及。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基于PC的人机界面已经成为主流,基于PC的控制系统以其灵活性和易于集成的特点正在被更多的用户所采纳。

在控制层采用Windows作为操作系统平台的好处就是其易于使用和维护以及与办公平台简单的集成。

3 现场总线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应用

现场总线(Profibus、FF、Interbus等)是一种串行的连接智能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的分支结构的通讯总线。它通过一根串行电缆将位于中央控制室内的工业计算机、监视/控制软件和PLC的CPU与位于现场的远程I/O站、变频器、智能仪表、马达启动器、低压断路器等连接起来,并将这些现场设备的大量信息采集到中央控制器上来。分布式控制意味着PLC、I/O模块和现场设备通过总线连接起来,将输入输出模块转换成现场检测器和执行器。

4 技术与电气工业自动化

PC、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以太网和Internet技术引发了电气自动化的一次又一次革命。正是市场的需求驱动着自动化和IT平台的融合,电子商务的普及将加速着这一过程。信息技术对工业世界的渗透来自于两个独立的方向:一方面是从管理层纵向的渗透。企业的业务数据处理系统要对当前生产过程的数据进行实时的存取;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横向扩展到自动化的设备、机器和系统中。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产品所有的层面,不仅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而且包括控制器和仪表。

Internet/Intranet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自动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企业的管理层利用标准的浏览器可以存取企业的财务、人事等管理数据,也可以对当前生产过程的动态画面进行监控,在第一时间了解最全面和准确的生产信息。虚拟现实技术和视频处理技术的应用,将对未来的自动化产品,如人机界面和设备维护系统的设计产生直接的影响。

5 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策略

5.1 采用统一的系统开发平台

统一的系统开发平台应当可以支持一个自动化项目周期中的设计、实施和测试、调试和开机、运行及维护等各个阶段和环节。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从设计到完成的时间和费用。统一的系统开发平台还应满足用户另一个重要需求即开发平立于最终的运行平台。根据项目的特点和最终用户的需求决定将统一的运行代码下载到硬件PLC、基于Windows NT的软件PLC、嵌入式NT系统还是基于Windows CE的控制系统中。

在这方面,基于PC的自动化产品满足了以上要求。

5.2 通用的网络结构通用的网络结构对于一个成功的自动化系统来说非常重要。整个企业的网络结构应保证现场控制设备、计算机监督系统、企业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讯畅通无阻。企业管理层可通过Intemet/Intranet对现场设备进行实时监督。在进行系统网络规划时,无论选择与现场设备通讯的现场总线还是与上级计算机或办公系统通讯的以太网,所选择的网络产品必须能够保证从办公自动化环境到控制级直至元件级的整个系统范围内的通讯。而且,在整个网络中贯穿着集成 的网络配置和编程、集成的数据管理以及集成的通讯等功能,即所谓的全集成自动化技术。

5.3 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分布式、开放化和信息化。

分布式的结构是一种能确保网络中每个智能的模块能够独立的工作的网络,达到系统危险分散的概念;开放化则是系统结构具有与外界的借口,实现系统与外界网络的连接;信息化则是使系统信息能够进行综合处理能力与网络技术结合实现网络自动化和管控一体化。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大型商业建筑;设计感悟;发展趋势

前言

城市大型商业建筑的建设不仅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对提升城市的影响力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中,小型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迫切需要新建大型商业建筑,而商业发展的主力模式,我认为目前是以市中心为基点,向各个居住区组团扩展,这样对城市的建设和人性化发展都有着极大推动作用。

一、大型商业建筑的概念

大型商业建筑是用于满足购物者消费、餐饮、休闲、娱乐等活动或开展促销等商业行为的场所,它通常将商业、办公、酒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等三项以上功能进行组合,并在其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裨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商业体系。大型商业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需要在遵循整体化原则、人性化原则和风格化原则的基础上完成对商业综合体整体空间、界面和环境的全方位设计,同时它又提供了一定的消费社交空间,发挥一定的城市功能。

由目前我个人参与设计的几个商业综合体的一点经验来总结,设计出成功的商业建筑,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尤其需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开发商对自己拿到的这块商业用地进行综合理性的市场评估,了解受众群体,评估周边竞争情况,找到合理市场定位。

(2)设计院和开发商共同制定准确的商业业态组合模式,推敲出合理的商业布局,并借助合理的出入口布置,形成闭合人流,不留死角商铺,同时做好无障碍设计,保证室内路线通畅,做好防火和排烟设计,保证人员安全。

(3)物业功能设计合理:把握好垂直交通设计需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场位置和交通,有效连接物业交通与城市交通。

(4)专业公司按照每个区域不同业态,对商业内外的灯光,绿化进行设计。

二、大型商业建筑空间设计

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地加快,对大型商业建筑要求也越来越高。通常情况下,消费者要求大型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除了要具有开放性、文化性、舒适性以及娱乐性这些基础要求,在现在越发需要注重消费者感性诉求。这样,可通过提高商业空间的舒适度和互动性来提高消费者停留时间和消费次数,从而大致提高人流量和销售量的目的。

现就大型商业建筑空间设计的重要类型进行归类说明:

(1)聚合性空间。聚合性空间是以一个空间为主导,其它空间在其周围聚集、向其靠拢。主导空间在形式上应当突出,如中庭空间、中央大厅等。

(2)线性组合空间。线性组合空间主要采用一条路径将各个空间组合在一起。路径通常是直线式、曲线式或者拆线式的,当然也可以是明显的街道式。通过直线、曲线或拆线对空间内的各区域进行组合贯通。这种组合适用于空间小的结构,能有效利用空间。

(3)辐射性空间。辐射性空间以大型建筑中心为圆心,向四周辐射展开,这种辐射性空间不受建筑形式的影响,辐射路线可长可短,有效节约了人们在建筑内步行的距离;形成以某一区域为中心的、可根据需求进行具体划分的空间。

(4)环绕性空间。环线性空间通常是指大型商业建筑的路径在空间外形成一个环形路,商业空间沿此环形路布置,也可设计同时多个环形路,这样就是多环形商业路线,能有效利用空间。

(5)并列性空间。并列性空间是指将空间并行排列,组合成的一种建筑风格,没有明显的主次区别,将各空间均匀分布在建筑中,形成很多独立的小空间。

三、 城市大型商业建筑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

1、整体尺度原则

城市大型商业建筑设计的整体尺度原则是指建筑各组成主体间的有机联系及产生的视觉效果。整体尺度原则主要强调的是建筑物整体性,在大型商业建筑整体性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主体、裙房以及屋面三个主要因素,将三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按照统一的内部尺度及外部设计风格进行设计,而不是将三者单独地按照各自的参数体系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使三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协调统一,打造形态美感与功能设施合理兼备的优秀建筑工程设计作品。

2、近人尺度的原则

近人尺度原则在城市大型商业建筑设计中的内涵是建筑物的进出口以及底层部分的尺寸大小能给人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又能方便人们使用。其中,建筑物进出 口是用户每天都要使用的部分,进出口设计质量对能否吸引消费者,带给他们愉悦感有很大的能动性。所以在大型商业建筑设计时要将近人尺度设计理念充分地融入到设计思路中,合理地划分建筑物入口处的细节把控,指定设计风格,符合当地的文化和审美诉求,使每一部分都能在满足用户对建筑功能性需求的基础上,又能给人们带来感官享受。

3、细部尺度的原则

细部尺度是指大型商业建筑所采用的施工材料的质感,是更为细腻的建筑尺度划分。在大型商业建筑设计时应透彻地了解人们对建筑材质的标准要求及喜好程度。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事物的评价,都是通过眼观以及手摸的方式去对事物进行进一步的了解,然后从主、客观角度对该项事物做出综合性评价,所以消费者不仅对大型商业的设计有一个宏观的概念和体验,对细部设计的成熟度,美观度,舒适度也是有非常高的要求的。设计人员应遵循细部尺度原则,采用人们能够接受的喜爱的建筑材质,色彩塑造建筑工程作品。

四、大型商业建筑的发展趋势DD主题商业

主题式商业中心,是将商业中心细分成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教育,社交,商务等多元化消费场所,可以让消费者有广泛的选择,感受到便捷效率,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质和文化方面需求的目的。从经营角度解释,就是让消费者在目标主题区完成一个消费目的,所以也称之为“一站式消费”。主题式购物中心有着传统商场无法比拟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正成为21世纪商业发展的主流。

1、文化主题购物中心

代表案例:东京维纳斯城堡、台北诚品书店、香港青衣城及首尔乐天乐园。

成功要点:独树一帜的空间设计与业态布置,精准诠释主题特色,让顾客在购物中心营造的特定氛围中感受除购物外的惊喜。女性主题如东京维纳斯城堡、阅读主题如诚品书店、海洋主题如香港青衣城,青少年互动性主题如首尔乐天乐园等都极具特色,在整体商业运营中也极好的运用了各自主题的特点,是其中较为成功的代表。

2、特色主题购物中心

代表案例:Dream Mall

成功要点:特色主题与空间业态的全面整合。Dream Mall以水、花卉、自然、宇宙为四大主题概念,以鱼形建筑和主题建筑构成,融合了自然与海洋概念。其汇集了全台湾独特商店,并规划举办各种文艺展览活动会馆,结合奇美博物馆、时尚故宫等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一个集购物娱乐、休闲餐饮、欢乐时尚、建筑美学与文化艺术品位于一身的完美体验空间。

3、艺术类主题购物中心

代表案例:上海K11

成功要点:当地艺术文化与购物体验的无缝对接。上海K11破解同质化、实现差异化的成功范本。K11定位为购物艺术中心和艺术舞台,其独特的主题性购物中心定位、浓重的小资情调吸纳了众多上海年轻时尚的消费群体。它不仅是一座购物中心,更是一间艺术博物馆、环保体验中心、主题旅游景点和展示人文历史的绝佳场所。

4、家庭式主题购物中心

代表案例:上海正大广场

成功要点:“家庭娱乐消费中心”的精准定位。上海正大广场作为中国知名的购物中心,刚开业时由于定位的失误,运营困难,后经过几轮人事及运营思路的调整,后提出“家庭娱乐消费中心”的定位概念后,在调整后取得巨大的成功。

5、休闲主题购物中心

代表案例:深圳COCOPARK

成功要点:多功能公园情景式购物中心。作为一个公园版情景式购物中心,COCOPARK以公园为主题,集中文化、艺术、餐饮、购物、娱乐、休闲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购物中心。自然光中庭,增加消费者的娱乐休验。

结束语

目前大型商业建筑的设计中还存在某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大型商业建筑的使用效率,也影响了城市的经济效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相关的建设单位要从各个方面对其设计进行进一步的诗水蛇山神庙研究,使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使用效率提高,促进城市的商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武浅谈绿色建筑设计在商业建筑中的必要性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年第10期

[2]张天衡绿色建筑设计在商业建筑中的必要性分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5期

[3]马晨霞树立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第05期

篇3

1、 围绕消费者这个核心,传统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正在发生裂变,医药工业正面临什么样的变

化趋势?如何看待这个趋势带来的影响?

王亮:医药行业发展至今,从传统的产品和渠道主导,已经逐步进入终端主导的新阶段了。但是,目前这个终端主导,依然是零售终端或医疗终端(医院、诊所等),而不是我们所说的消费者(患者)。但是,我们可喜的看到,目前的医药工业企业正越来越重视对普通消费者(患者)的教育和引导,从而提升企业和产品的影响力。虽然这种趋势还是停留着电视广告、互联网和保媒广告,或社区的终端宣传活动等。但是通过这样一个趋势,我们可以大胆的预测,未来的医药生产企业的经营行为,在充分考虑渠道的巨大推动作用的前提下,将开始通过对消费者(患者)的影响,来补充零售等渠道对消费者(患者)的影响力,从而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从这个趋势来讲,未来更考验企业的产品力和与消费者(患者)的互动力或体验力,或者企业通过零售等渠道面向消费者(患者)的有效传播性。这将不仅仅是OTC产品的专利,临床产品伴随着处方的开放,也将从争夺大夫的笔杆子一个方向,逐步向影响消费者(患者)的自我判断来使得其有自主购药的主导能力。只要这样,医药行业才会真正进入消费者为王的时代。

2、 有观点认为,医药生产企业在健康产业重构过程中受影响最小,因为只要做好产品就可以,

篇4

关键词: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趋势;拓展方向

我国医药流通企业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各级医药供应站,由于长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经济效益低、市场竞争意识薄弱,资金人才缺乏。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医疗行业投入的增大,一些大型医药集团的出现,各类资金的进入,促进了医药行业的发展,竞争程度有了实质性提高,医药商业流通也逐渐呈现扁平化趋势,但总体上依然是“一小二多三低”,即企业规模小;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企业集约度低,利润率低,管理效益低。据SFDA数据查询,至2012年1月为止,拥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药品批发企业仍有一万三千多家,平均每个省就有300多家医药批发企业。另外也有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医药商业平均利润率为1.29%,毛利率也只有7.09%。

2012年随着卫生部、商务部、工信部以及科技部等部门的医药相关的十二五规划的出台,预示着医药流通行业又一次改革和整合的开始。

1、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趋势

多种业态并存。药品批发企业的数量减少和规模扩大,既是政府政策导向的结果,也是市场竞争所导致的的必然趋势。在竞争越发激烈的医药批发行业里面,需要各个企业拥有更加详细的市场定位,这样的定位势必会引导行业内多种业态共存的局面出现,诸如综合批发、批零一体化经营、制经营、零售连锁、特色单体药店、药品配送、第三方医药物流、学术推广等多种业态会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并共同发展,这样的多业态趋势对于促进医药流通行业产业链的优化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样也有助整个行业整体效率的提升。

利润来源的多样化。传统的医药流通企业主要靠进销差价获利,这种方式主要是建立在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下。然后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信息渠道日益多样化的促使价格趋向透明化,再加上国家招投标政策的实施,同类企业价格竞争的加剧,也使得批零差价逐渐缩小。与此同时,供应链的扁平化成为趋势,厂家返点逐渐增多,即和厂家签订一定数量的购销合同,批发企业按供货价出货,完成任务后厂家返点。近年来,为上游生产企业提供仓储和配送服务来获取相应佣金的仓储配送式业态也已出现。专业营销公司或商型的批发企业目前已经普遍存在,他们凭借自己的市场运作经验和网络资源,对少量品种进行市场运作,承担了制药企业的部分销售功能。当然,竞争使得整个行业的微利化成为一种常态。

企业规模的扩大。医药流通企业只有规模经营,才能产生规模效益,通过市场竞争,联合、兼并、关闭、破产,医药流通行业逐步形成以区域核心批发企业为物流配送中心的医药商品流通主渠道。

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物流将作为第三利润的源泉得到重视。IT 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一些比较成熟的管理信息系统(如ERP/CRM/WMS)和信息及自动化技术和设备(如RFID)提升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另一方面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新的商务模式必将影响市场的拓展方式。

企业的发展将主要依靠创新、知识和人才。流通企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决定着企业的未来。这种服务不仅仅是物流配送的服务,还包括提供医药信息服务的能力。企业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2、医药流通企业拓展方向

市场拓展方向:农村销售仅占全国医药销售总额的8%左右,随着国家农村医疗保险的全覆盖,农村和社区等将成为潜力最大的市场。而且随着医药市场营销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的发展,市场的深度开发成为必然。此外,医院药房托管的出现,是医药分家的必然一步。

向第三方物流发展:以物流中心为平台,与药品生产企业(上游企业)和药品销售终端及其他药品流通企业(下游企业)建立一种面向市场的供需互动系统,提高药品流通效率。现代化仓储和物流运作水平的提高将使“第三利润”成为可能。

医药电子商务:截止到2013年3月国内已有133家企业获得网上售药资格证。据中国网上药店理事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医药B2C的规模为4亿元,2012年医药B2C的交易规模达16亿元,出现了数家销售额超千万的企业。当然电子商务不仅仅是依靠互联网销售产品,更多的是建立在企业运营和管理的信息化基础上的。新兴电商企业与传统医药流通企业的结合将有可能改变医药流通的格局。

篇5

而对在医药行业三大终端活跃的个人商而言,基本药物制度、药品价格管控带来的对第三终端和OTC市场的现实影响远远比犹抱琵琶半遮面迟迟不能有所推进的临床渠道更为严峻。所以,我们看到的很多原来以招商为主要操作手段的企业,也纷纷在所在优势区域进行人员配置,开发相关市场。特别是我们熟知的OTC市场,从最近召开的药店博览会不难发现,伴随着南方所“医药行业黄金十年”理念的提出,以及药店发展的相关研讨,已经对对OTC渠道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较为明晰的判断。

既然有这样的利好在,医药企业开发OTC渠道的激情就不会缺失。针对目前OTC渠道的4个构成部分:大医超、大连锁、中小连锁和单体店(社区店),大医超和大连锁已经被生产企业占据,其对于品牌、利益的追求和合作门槛也相当高,中小生产企业或商业企业进入的难度相当大。作为没有品牌优势、产品优势和价格优势的中小企业和商业企业,定位于合作门槛低、产品经营利润需求不是特别高的中小连锁和单体药店,还是切实可行的一条道路。与中小连锁或单体店合作,虽然单次进货额度不大,但是可以有效保证现款合作,并且双方的是平等的关系,互惠互利才能发展。只是,在当前产品同质化和信息多元化的行业背景下,企业开发中小连锁和单体店的过程中,也要格外注意合作过程中满足其对于不同利益的索取,找准合作的利益链!

1、 保障经营安全

在行业监管力度加大,渠道竞争加剧的当前,企业或终端药店经营的第一法则不是发展而是生存。所以就不难发现,现在与药店、诊所等终端合作过程中,出库单、税票等合法正规手续的使用明显比以前多了起来。因为无论是对于产品供应方还是产品销售方,一旦因为产品手续不全、缺失、不正规而被相关部门查处,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鉴于此,企业在与药店合作,首先要保证所提供药品有疗效,有正规合法的手续,保证双方经营的安全,不要挑战政策的威严。

2、 给予销售利益

而对于中小企业和商业企业而言,与中小连锁或单体店合作,还要满足其对于销售利润的追求,毕竟经营的根本目的是盈利。从这个方面讲,就要求企业所提品有较为严格的市场价格体系,不能出现同一个地方销售价格有高有低,供货价格有高有低的现象。

另外,如果产品本身空间有限,就要给药店做好销售保护,实行一定区域的专销策略。这样虽然单次产品销售空间有限,但是因为有效的保证了药店所辐射区域销售的排他性和唯一性,使得药店可以长期稳定的销售该产品,也能有效的保证合作药店的销售利润。

3、 协助管理提升

对中小连锁或者单体店而言,其与大医超和大连锁相比较,其所缺乏的不是产品的数量或者质量,也不是人员和经营面积的差别,而是药店日常经营过程中管理问题。中小连锁和单体店的这种迫切需求,也就是产品供应企业与之加强合作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企业对于自己已经合作或即将合作的中小连锁或单体药店,可以不定期的举行经营研讨会或行业发展研讨会,请相关专家或者大连锁的优秀管理人员就这些药店关心的问题进行培训和解答,能很好的拉近合作双方的距离,为今后的全面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 解除后顾之忧

篇6

>> 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16年中国零售药店数量、规模及发展趋势预测 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分析 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预测 新10年中国旅游发展趋势预测(2011~2020) 2013年中国电商未来发展趋势解读 2012年中国化纤行业运行分析及2013年预测 2013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2014年中国家纺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2007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发展趋势分析 2017年中国金融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3年中考作文命题分析及2014年命题趋势预测 2013年中国零售业发展20大预测(二) 2013年中国零售业发展20大预测(一) 2013年中国零售业发展20大预测(三) 2013―2014年中国媒体广告市场现状与趋势 2012—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 2006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分析及2007年预测 2010年中国热点趋势连锁发展预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科技 > 2013年中国农药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2013年中国农药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随着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的加大,粮食价格的上涨,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得到了有效调动,加之今年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及气候变化导致病虫害密度大等因素,将稳定增大农药市场需求。

农业部农情调度数据显示,去年冬小麦面积比前年增加100多万亩,冬油菜面积增加180万亩左右,秋冬种蔬菜面积增加3.4%。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对农药的需求将会进一步提高。同时,根据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分析,预计2013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呈重发态势,发生总面积约为55亿亩次,其中水稻"两迁"害虫、小麦蚜虫、玉米螟偏重至大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6.8亿亩次、2.5亿亩次、3.5亿亩次;粘虫、小麦赤霉病重发风险较高,发生面积分别为1亿亩次、8000万亩;二点委夜蛾、小麦条锈病在部分地区有偏重发生的可能,防治压力增加有望拉动国内市场需求。预计全国农药需求总量为33.43万吨(折百量),比上年增长4.68%。除草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2013年,农药产品的价格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外贸形势将更加严峻,外贸可能会返销内贸市场,内贸竞争会更加激烈,因此,价格难于预估。预计农药价格大部分将维持2012年水平,部分产品会随着病虫害的发生上下浮动,但整体价格不会提升。预计2013年多菌灵、丁草胺、毒死蜱、草甘膦、阿维菌素、甲维盐、吡虫啉、烯啶虫胺、高效氯氰菊酯、三唑磷、乙草胺、百草枯等会有较好的市场表现。

篇7

但是,2008年各季度的增幅极不平稳:一季度同比增长20%至30%,二季度维持在20%左右,三季度普遍滑落至10%,到四季度一般维持在0%至5%。金融危机给连锁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快速发展与调整的契机。2008年,“中国连锁百强”销售规模达到11999亿元,同比增长18.4%,是“连锁百强”统计以来首次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的增幅,且销售规模增幅继续放缓(2003年至2007年:45%、39%、42%、25%、21%)。而“连锁百强”门店总数达到120775个,同比增长10.6%,是10年来增幅最低的一年。

从业态情况看,得益于快速消费品的刚性需求,食品零售企业保持稳定增长,并以55家入围数构成“连锁百强”的主体,其中以家乐福、大润发、沃尔玛为代表的13家外资企业的市场领先优势进一步凸显;百货企业面临下半年经济回落、市场不振的压力,通过加大促销力度、及时调整商品结构等措施,依然保持了较好的业绩,以10%的门店增幅带来21%的销售增长;家电、家居建材连锁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更为严峻,家电企业2008年销售增幅和店铺增幅分别为7.1%和10.8%,家居建材企业分别为8.7%和14.1%,销售增长明显低于店铺增长。从区域分布看,二、三线城市的销售增幅快于一线城市的情况较为普遍;有15家百强企业的销售增幅超过30%,其中8家总部在二、三线城市,另有5家为海外品牌。

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连锁经营的迅速发展,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得益于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得益于条形码的开发和应用,得益于销售时点系统、电子转账作业系统、电子订货系统和物流配送系统等的发展。日本的连锁店在总部(本部)与各连锁分店、物流配送中心之间都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使庞大的连锁店网络得以高效运作等等,可以断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连锁经营手段将更趋现代化和电子化。

连锁经营竞争将表现为:集约式的价值竞争取代粗放式的价格竞争,开放式竞争将进一步取代封闭式竞争,流通领域提供商品和营销技术服务将在相互依赖中产生,国内流通竞争将进一步体现出全球性的有形与无形资产的多种竞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的公开式竞争;信息武装下的专业化连锁企业竞争将取代传统式综合化竞争。商业街的建设、改造将成为大城市增强城市竞争力、走向国际化的举措之一,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商业街将出现共同投资、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采购的现象。布局合理、网点多的商业街将成为网络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对象,进而引入连锁经营管理的理念。在零售业态竞争发展中,以经营鲜活商品、食品等为主的中型超级市场、便利店,将伴随消费者需求的改变,成为提高消费者生活质量的购物好去处,并进一步与大型综合超市和部分餐饮业形成竞争态势。

另外,各种商品的大型专业店将呈现更大的发展,并与百货店形成既竞争又介入的关系。连锁经营企业强强联合,跨区域、跨省间的合并、兼并等将不断出现,我国将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内资连锁大企业,并与外资合资企业形成更加明显的对抗局面。

本研究咨询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全国及海外多种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国内连锁经营发展的大量数据和资料,结合对连锁经营企业和研究单位的实地调查走访,对连锁经营模式的发展规律、国内外连锁经营的发展情况、发展前景作了详尽的分析说明。连锁经营模式在零售、餐饮和服务三个行业的具体应用部分是本报告的重点之一,其中,零售行业是连锁经营应用最为成熟的行业,餐饮业特许经营的发展也不可小视,服务业的连锁经营作为连锁经营最新的拓展领域,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本报告结合了我国连锁经营、零售商业方面的政策,并对国家连锁经营模式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行研判,是连锁企业和研究单位准确了解目前连锁经营发展动态,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的重要参考资料,将对我国各类连锁企业构建竞争力,克服经营风险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录

第一部分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章中国零售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中国零售业发展概况

一、零售业态定义

二、零售业态分类和基本特点

三、中国零售业市场规模

第二节我国商业零售业发展分析

一、2009年上半年零售行业发展态势

二、2008-2009年中国零售业发展态势

三、我国商业零售业发展存在问题

四、我国商业零售业发展策略

第三节零售业市场竞争分析

一、中国零售民企竞争发展状况

二、本土零售企业优劣势分析

三、中国零售业竞争格局

四、2009年中国区域零售业竞争格局

五、我国零售业竞争战略

第四节零售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零售业公司品牌化趋势

二、零售业发展趋势分析

三、零售业发展趋向分析

第二章中国连锁经营发展分析

第一节中国连锁经营发展概况

一、连锁经营定义

二、连锁经营发展历程

三、连锁经营特点

四、连锁经营条件分析

五、连锁经营分类

第二节中国连锁经营分析

一、连锁经营困惑分析

二、创业者加盟连锁困惑分析

三、中国连锁经营沿革情况

四、连锁经营市场机会分析

五、连锁经营基本内容

六、连锁经营“四化”管理

七、连锁经营特征

八、连锁经营条件

九、中国连锁经营现状

十、2009年中国连锁业发展趋向

第三节中国连锁经营人才策略分析

一、连锁经营人才状况分析

二、连锁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三、连锁企业人才战略

第三章连锁经营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第一节2009年行业发展分析

一、2009年连锁行业总量扩张速率分析

二、2009年连锁行业结构变化和特点分析

第二节2009年连锁行业发展分析

一、2009年行业总量变化及速率预测分析

二、行业结构变化趋势

第三节中国商业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中国商业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二、中国商业连锁经营的对策和措施

第四节中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二、按业态情况分析

三、按登记注册类型分析

四、各地区状况分析

五、中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集团(企业)状况

第四章连锁超经营业态发展分析

第一节连锁超市经营业发展分析

一、2008-2009年行业发展现状

二、2008-2009年行业竞争格局

三、2008-2009年行业市场规模

四、2009-2012年行业发展趋势

第二节连锁百货业发展分析

一、2008-2009年行业发展现状

二、2008-2009年行业竞争格局

三、2008-2009年行业市场规模

四、2009-2012年行业发展趋势

第三节家电业的连锁经营市场分析

一、2008-2009年行业发展现状

二、2008-2009年行业竞争格局

三、2008-2009年行业市场规模

四、2009-2012年行业发展趋势

第四节餐饮业的连锁经营市场分析

一、2008-2009年行业发展现状

二、2008-2009年行业竞争格局

三、2008-2009年行业市场规模

四、2009-2012年行业发展趋势

第五节医药的连锁经营市场分析

一、2008-2009年行业发展现状

二、2008-2009年行业竞争格局

三、2008-2009年行业市场规模

四、2009-2012年行业发展趋势

第六节图书零售连锁经营分析

一、2008-2009年行业发展现状

二、2008-2009年行业竞争格局

三、2008-2009年行业市场规模

四、2009-2012年行业发展趋势

第七节美容化妆品连锁经营

一、2008-2009年行业发展现状

二、2008-2009年行业竞争格局

三、2008-2009年行业市场规模

四、2009-2012年行业发展趋势

第八节建材连锁经营分析

一、2008-2009年行业发展现状

二、2008-2009年行业竞争格局

三、2008-2009年行业市场规模

四、2009-2012年行业发展趋势

第九节酒店连锁经营发展分析

一、2008-2009年行业发展现状

二、2008-2009年行业竞争格局

三、2008-2009年行业市场规模

四、2009-2012年行业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行业竞争格局

第五章连锁经营行业竞争分析

第一节国外连锁经营在华竞争状况

一、国外连锁经营在华发展问题

二、国外连锁经营在华发展状况

三、本土与国外连锁经营竞争状况

第二节中国连锁经营产业竞争环境分析

一、目前市场上的参与者之间的竞争

二、有威胁的替代行业现状

三、具有进入可能性或进入中的新参与者

四、上游供应商、参与者与下游客户的关系

第三节2008-2009年中国连锁经营行业竞争分析及预测

一、2008年连锁经营市场竞争情况分析

二、2009年连锁经营市场竞争形势分析

三、2008-2009年集中度分析及预测

四、2008-2009年SWOT分析及预测

五、2008-2009年进入退出状况分析及预测

六、2008-2009年生命周期分析及预测

第六章连锁经营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一节连锁经营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一、2009年连锁经营市场增长潜力分析

二、2009年连锁经营主要潜力项目分析

三、现有连锁经营竞争策略分析

四、连锁经营潜力项目竞争策略选择

五、典型企业项目竞争策略分析

第二节连锁经营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金融危机对连锁经营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二、金融危机后连锁经营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

三、2009-2012年我国连锁经营市场竞争趋势

四、2009-2012年连锁经营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五、2009-2012年连锁经营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六、2009-2012年连锁经营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七章重点连锁经营企业分析

第一节超市连锁主要竞争企业

一、北京华联综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二、华润集团—华润创业有限公司

三、家世界

第二节百货业连锁主要竞争企业

一、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三、百盛商业集团有限公司

第三节家电连锁业主要竞争企业

一、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

二、苏宁电器

第四节餐饮连锁主要竞争企业

一、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

二、上海锦江国际酒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节医药连锁主要竞争企业

一、深圳海王星辰医药有限公司

二、北京金象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

第三部分行业前景预测

第八章连锁经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第一节连锁经营行业前景分析

一、未来连锁经营的发展趋势展望

二、中国连锁经营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三、2009年我国连锁经营产业发展趋势

四、2009年中国连锁经营市场发展预测

五、2009-2012年连锁经营发展方向探讨

六、2008-2011年连锁经营市场规模预测

第二节2009-2012年连锁经营市场趋势分析

一、2008-2009年连锁经营市场趋势总结

二、2009-2012年连锁经营发展趋势分析

三、2009-2012年连锁经营市场发展空间

四、2009-2012年连锁经营产业政策趋向

五、2009-2012年连锁经营价格走势分析

第三节2009-2012年连锁经营市场预测

一、2009-2012年连锁经营市场结构预测

二、2009-2012年连锁经营市场需求前景

三、2009-2012年连锁经营市场价格预测

四、2009-2012年连锁经营行业集中度预测

第四部分投资战略研究

第九章连锁经营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第一节2008年连锁经营行业投资情况分析

一、2008年总体投资及结构

二、2008年投资规模情况

三、2008年投资增速情况

四、2008年分行业投资分析

五、2008年分地区投资分析

六、2008年外商投资情况

第二节2009年上半年连锁经营行业投资情况分析

一、2009年上半年总体投资及结构

二、2009年上半年投资规模情况

三、2009年上半年投资增速情况

四、2009年上半年分行业投资分析

五、2009年上半年分地区投资分析

六、2009年上半年外商投资情况

第十章连锁经营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第一节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2008-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二、2009-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三、2009-2012年投资趋势及其影响预测

第二节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一、2009年连锁经营行业政策环境

二、2009年国内宏观政策对其影响

三、2009年行业产业政策对其影响

第三节社会发展环境分析

一、国内社会环境发展现状

二、2009年社会环境发展分析

三、2009-2012年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十一章连锁经营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

第一节连锁经营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一、2008-2009年连锁经营行业投资状况分析

二、2009-2012年连锁经营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三、2009-2012年连锁经营行业投资趋势预测

四、2009-2012年连锁经营行业的投资方向

五、2009-2012年连锁经营行业投资的建议

六、新进入者应注意的障碍因素分析

第二节影响连锁经营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2009-2012年影响连锁经营行业运行的有利因素分析

二、2009-2012年影响连锁经营行业运行的稳定因素分析

三、2009-2012年影响连锁经营行业运行的不利因素分析

四、2009-2012年我国连锁经营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

五、2009-2012年我国连锁经营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分析

第三节连锁经营行业投资风险及控制策略分析

一、2009-2012年连锁经营行业市场风险及控制策略

二、2009-2012年连锁经营行业政策风险及控制策略

三、2009-2012年连锁经营行业经营风险及控制策略

四、2009-2012年连锁经营同业竞争风险及控制策略

五、2009-2012年连锁经营行业其他风险及控制策略

第十二章连锁经营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第一节连锁经营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业务组合战略

三、区域战略规划

四、产业战略规划

五、营销品牌战略

六、竞争战略规划

第二节对连锁经营品牌的战略思考

一、企业品牌的重要性

二、连锁经营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连锁经营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连锁经营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连锁经营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三节连锁经营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一、2008年连锁经营行业投资战略

二、2009年连锁经营行业投资战略

三、2009-2012年连锁经营行业投资战略

四、2009-2012年细分行业投资战略

图表目录

图表:服务业三种类型的营销

图表:西方连锁商店的兴起

图表:顾客在超市选购商品时最看重的因素

图表:影响顾客光顾超市的因素

图表:顾客判断超市价位的依据

图表:顾客对卖场人员服务的需求情况

图表:顾客对超市叫卖和促销员推销商品的看法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顾客满意度验证性因子分析

图表:综合超市消费者满意度测量模型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顾客满意度PLS模型系数与结构变量的平均分值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顾客满意度影响要素重要性与企业表现二维平面图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价对格顾客的影响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品牌对顾客的影响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店内商品对顾客的影响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购物环境对顾客的影响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人员服务对顾客的影响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结账过程对顾客的影响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售后服务对顾客的影响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商店政策对顾客的影响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商店设施对顾客的影响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购物便利对顾客的影响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顾客忠诚度调查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顾客对内外资超市比较

图表:中外连锁超市毛利率对比

图表:中外食品超市平均利率对比

图表:中外大型超市平均利率对比

图表:中外连锁超市长期负债/中资产对比

图表:中外连锁超市短期负债/总资产对比

图表:中外连锁超市长短期负债/总资产对比

图表:2008-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图表:2009年上半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类别零售额同比增长

图表:2009年上半年预增零售上市公司

图表:2009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图表:2009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

图表:2008-2009年零售业数据预测与估值

图表:家乐福发展历程图

图表:家乐福在中国发展情况

图表:2008-2009年5月CPI、PPI涨幅走势图

图表:2008-2009年5月全国70大中城市房价涨幅走势图

图表:2008-2009年5月进出口总值

图表:2009年上半年GDP累计增速

图表:2009年6月CPI增速情况

图表:2009年上半年货币供应量情况

图表:2009年上半年投资、消费及出口增长情况

图表:2009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速情况

图表:2009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分析

图表:2009年上半年宏观经济价格指标

图表:2009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增长指标

图表:2009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外贸指标

图表:2009年上半年宏观经济金融指标

图表:1995-2009年6月我国CPI走势图

图表:1995-2009年6月我国PPI走势图

图表:1991-2009年上半年GDP增长趋势

图表:2008-2009年6月CPI&PPI走势图

图表:2008-2009年上半年银行新增信贷走势

图表:2008-2009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增幅走势图

图表:2008-2009年上半年外储余额走势图

图表:2008-2009年上半年FDI趋势图

图表:2008-2009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幅走势

图表:2008-2009年上半年我国主要税种同比增幅

图表:2008-2009年7月我国财政收入同比、环比增长速度走势图

图表:2008-2009年7月进出口总值

图表:2008-2009年7月CPI、PPI涨幅走势图

图表:2009年7月工业增加值增幅走势

图表:2008-2009年7月房价走势图

图表:2008-2009年7月银行新增信贷走势

图表:2008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8年2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8年3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8年4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8年5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8年6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8年7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8年8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8年9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8年10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8年11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8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9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9年2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9年3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9年4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9年5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9年6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9年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图表:2009年1-3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图表:2009年1-4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图表:2009年1-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图表:2009年1-6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图表:2009年1-2月各行业城镇投资情况

图表:2009年1-3月各行业城镇投资情况

图表:2009年1-4月各行业城镇投资情况

图表:2009年1-5月各行业城镇投资情况

图表:2009年1-6月各行业城镇投资情况

图表:2009年1-2月各地区城镇投资情况

图表:2009年1-3月各地区城镇投资情况

图表:2009年1-4月各地区城镇投资情况

篇8

医药零售市场,作为满足消费购买的交易平台,在此大环境下,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这也无形中吸引了更多的竞争者加入,使得医药零售行业进入白热化竞争格局,同时整个行业运营成本(人力成本、场所租赁成本、信贷成本、等)不断增高,经营效益却每况愈下,企业在此好坏参半的经营环境下,为了更好的生存、发展,在整体战略的驱动下,连锁化战略发展是必然趋势,

一、工业企业必须重视与零售药店的战略合作

面对医药零售市场的变化趋势,医药工商业企业应该从意识、战略、战术、组织、资源等方面予以应对,必须系统、全面、长期的思考、规划实践与零售药店的战略合作。

(一)全员连锁意识:

1:企业决策层,通过市场专业数据公司、政府网站、行业协会、药交会,的信息、数据,时刻关注零售业态市场、区划市场结构变化趋势、份额占比,结合企业资源、能力,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规划,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实现企业战略愿景

2:企业管理层,深入市场,了解连锁业态组织架构、岗位职责、绩效考核指标,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品类管理、客类管理、运营管理,同时了解连锁与企业合作模式,组织形式 、资源配置结构,为企业开展连锁业务作策略智库准备

3:企业执行层 ,企业可选择全国样板连锁,并由专人、专项资金,进行实践操作,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调整思路,实现连锁系统运营模式,培养连锁运营专业人才,为后续全国启动连锁市场作模式准备

(二)战略规划:

1、组织建立,战略要落地,首当其冲是组织结构中设置连锁业务部,建立完整的运营平台,独立于企业现有业态销售体系,并建立独立财务预算、薪酬体系、绩效考核体系、管理链条,

2、产品规划,随着宏观产业环境、市场环境、竞争环境的变化,连锁企业,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经营模式经历,平价、高毛利、贴牌、品类管理、多元化经营等多种模式,相对应的,为了实现连锁企业经营目标,为了实现企业经营模式的变化,医药工业企业与连锁合作产品特性也会有所区别,不同于其他市场业态,为此,医药工业企业应根据连锁经营需求,结合企业现有产品资源,形成双方共赢的产品集群。

3、平台战略,医药零售连锁组织体系健全,管理规范,运营有序,流程高效,职业素养高,依托工业企业一线人员能力素质,无法与其对接,所以要想快速启动连锁市场,必须借助企业总部各职能部门、各层级的力量,搭建一个多元化、多种形式级的沟通平台,创造一个良好的战略合作平台,和和谐人际环境氛围,总部搭台,一线唱戏,是开展连锁业务的重要战略举措

4、运营系统,为了实现连锁业务在企业内部快速、高效的运营,提高企业市场一线响应速度,提高连锁服务水平,重建运营流程,重建管理体系,重设流程关键环节标准,是必须之举,

5、资源战略,连锁业务是医药企业的战略型业务,不少企业对连锁的资源投入力度相当,但却未实现预想的产出效果,究其原因,关键是并未了解连锁的价值资源是什么,结合企业的产品属性、资源状况,以哪一种合作模式最为有效,目前医药企业与连锁合作基本模式有两种,资源换平台,终端营销换销量的营销型合作;资源换首荐,合同包销量,选择何种合作,还需企业结合自身资源、进行系统思考,方能决定

二、工商战略合作模式

(一)、战略合作两种模式示意图

(二)、资源换平台战略合作模式

基于品牌企业、连锁营销运营体系健全的企业,资源配置重点是消费者

1:货柜陈列;解决消费者买得到的问题,企业可通过陈列位的闪牌、柜托、柜贴等使产品生动化,提升消费者关注度,产品卖点传播度

2:店内、店外POP,通过POP的陈列,条消费者店内、店外关注度、兴趣度、吸引度

3:通过试用装的终端派发,解决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疗效的体验认知,形成产品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公信力。

4:通过参与连锁的社区推广、主体性促销、企业自主开展的消费者促销活动,提高销售到成率,提高销售份额

注:资源换平台的具体含义,企业在连锁实现销量目标,必须通过陈列,POP,店员首荐,消费者终端体验,促销实现,这些资源是药店的有偿性资源,连锁通过有偿性的提供,实现连锁非盈利性收入,企业可以通过购买实现产品在终端的流转,经营目标的实现。

总之,通过目标顾客在药店购买决策过程认知、认同、认购,来决定所购买资源,进而确保销售形成,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

(三)、资源换首荐战略合作模式

合同包销量,资源换首荐是这一模式的核心。合同包销量,基于企业现有品牌不具竞争力、影响力,无法形成集客能力,企业连锁运营平台尚未建立,为了实现连锁市场份额,企业可以进行成本核算、进行成本加成定价,在确保企业微利、并达到连锁首产品毛利空间情况下,进行包量、首荐合作,该模式资源配置关键环节  连锁店员

1:店员产品知识培训,通过对店员一对一式、集中式,信息平台有奖问答式、神秘使者、市调表等形式、公关式,对店员进行产品知识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达到对产品组方、药理、概念、卖点、推销技巧、推销话术的掌握,及对产品品质、疗效的认同,同时也提高了店员推荐达成率

2:店员客情建立,国民是一个情感丰富的民族,中国是一个讲就关系的社会,关系是第一生产率,通过组织多种店员联谊活动、节假短信问候、协助店员完成任务等手段,让店员对企业,对接代表产生情感,爱屋及乌,无形中提升了对公司产品的关注、关爱,进而提高了产品推荐的频度、提高了产品销售份额

3:物质激励,马斯洛五项需求理论指出,人的需求是递进式的,先满足低层次的需求,在

满足搞成次的需求,连锁店员消费意识超前,收入相对较低,数典型的月光族,最紧迫的需求,是收入的提升,企业可以通过多种与企业产品关联的竞赛形式,设定一定的奖金,提高店员的参与度,同时间接提升了企业产品销售份额,常规形式,销售竞赛、陈列竞赛、推荐技巧竞技、等

4:联合用药、疗程用药,连锁对首荐产品有层次之分,出首推保量外,二推、三推等不保量,店员也无任务考核,店员因此会选择规格大的,毛利率相对较高的产品进行优先推荐,企业基于此前规则,可通过联合用药、疗程用药概念,提升客单价,解决店员销量选择推荐取向;另外,企业也可以通过竞赛形式,设立奖金,提高店推荐位次,进而提高销售可能。

5:阶段性提供资源,在连锁店开展消费者促销活动,通过消费者的促销活动,可降低店员推荐难度、、,提高销售份额

注:资源换首荐的具体方法,企业根据自身运营资源,,结合连锁首荐管理制度所明确的首荐条件,所要求的综合毛利率,通过合约的规定实现资源换首荐的目的。

篇9

要想认清零售药店未来健康的发展趋势,必须对零售药店发展有个整体认识,包括对过去零售药店发展进程的分析和总结。

过去五年是中国零售药店和零售连锁公司的迅猛发展的五年,有资料显示2000年中国的零售药店数量只有7万家,而到2005年已经突破了25万家,门店数量增幅高达357%。其中,零售连锁数量从2000年的169家发展到2005年的1753家,而在2002年到2003年是连锁药店门店数量迅速扩张的一年,从2002年的503家迅速发展到2003年的1216家,首次突破千家大关。2005年零售连锁药店的门店总数已经达到36240,其中有71.35%为连锁药店的加盟店。相比之下,药品零售市场份额只增长了282%。零售药店增速过快,药品零售市场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市场竞争加剧,门店盈利模式的探寻成为各零售药店经营管理中最主要的工作任务。据《中国药店》百强连锁数据统计结果显示,零售连锁公司的市场销售份额占比增长也非常迅速,市场集中度进一步集中,连锁百强销售总额占药品零售销售总额比例从2002年的25.8%迅速增长到了2005年的43.5%。这些数据显示药品零售市场竞争格局的进一步加剧,门店盈利模式的创新成为了药店经营管理的核心竞争力;零售连锁的市场竞争潜力大于社会单体药店;零售连锁加盟店的数量占比还较大,如何规范管理连锁药店各门店资源,包括对加盟店的逐步管理到位,是连锁药店发展壮大的潜在驱动力。2007年零售药店的发展已经到了集合并营造门店资源换利润的管理盈利时代。

零售药店的发展我们可以把他分为四个阶段,发展的主线是零售连锁药店发展和成长历程。在过去的五年中零售药店在激烈甚至血腥的竞争中走来,逐步形成了目前各地区主流连锁药店格局的形成,为连锁药店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过去的五年零售药店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药店发展的前二个阶段,即从以门店经营的基本盈利模式为主的第一阶段,其核心思想是建立在产品销售利差价基础上的寻求产品利润最大化。包括零售行业最基本的盈利手段产品销售差价,门店产品价格竞争来吸引消费者,寻求高毛利产品的销售,提升店员零售行业服务质量来吸引消费者,药店进行简单的多品类经营思路,门店格局与销售氛围提升吸引消费者等等。再到以全面提升门店盈利水平模式的第二阶段,其核心思想是总结各种盈利模式并适时运用。包括连锁药店公司有组织地组织门店营业员进行高毛利产品的统一推荐促销和拦截工作,以公司出面全面底价企业产品并利用自身门店人员优势进行产品终端推广和促销活动,并以此产品有意识地拦截同类高价低利润的品牌产品;针对销售较好的产品联合生产企业进行联合采购或进行贴牌加工,甚至一些门店数量和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连锁企业开始运用发展自有品牌(PB)产品来增加产品销售的利润率;门店产品多元化经营模式,如引入非药品产品的销售,个人护理产品的销售,以及改造目前普通药店为药妆店的赢利模式;开展个性化专业化药店模式,如肿瘤药房、糖尿病药房等等;规模化、系统化有组织地店员团队促销模式,驻店店员促销模式,平价大卖场模式,社区便利店模式,数据库营销赢利模式等等。

在零售药店发展的前两个阶段始终贯穿始终的焦点问题依然是价格和利润,即以价格竞争为主要竞争手段的市场现实,其对市场的影响作用随着零售药店规模化和经营管理统一性进程的加快而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脱离价格竞争泥潭,演变门店资源优势,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药店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内容。2007年零售药店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谁能真正解决好零售药店在第三阶段进程中的经营管理的诸多核心问题,谁能在下阶段的行业竞争中取胜。药店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内容主要包括门店客流资源充分合理挖掘,门店产品品类合理组合,季节性产品的合理上柜,门店店员角色合理扮演,店员素质提升与产品合理推荐,店员管理与产品组合营销,相同品类合理价格带和密度的选择等等门店经营管理技巧上的提升。其核心盈利思想是通过精心经营、创造和积累门店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转化门店资源优势,并通过上游供应厂商实现门店资源价值的现金转化,增加门店的盈利水平。这一阶段的核心经营思想就是苦练内功,建设和打造自身资源优势,并以此为本钱向上游生产厂商要经营利润和发展空间,其重点工作在于两个方面:一、建立和完善自身经营优势资源。二、通过有效途径换取药店经营利润和发展机会。

篇10

【关键词】课程改革 项目教学 药学服务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31-02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主线,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施过程中,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专业核心课程是改革中的重中之重,《药品经营实用药学综合知识》是我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经过5年的改革实践,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与企业技术人员密切合作,深度调研,分析行业发展、专业面向职业岗位群及企业所需人才的结构要求,最终建立了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对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以及职业资格标准的新的项目课程体系。

一、课程改革背景

山东省是全国医药大省,生产总值全国名列前茅,山东省由医药生产大省到商业大省的发展趋势必将为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提供一个广阔就业的空间。经营专业近5年毕业生就业调研,近50%在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相关岗位工作。

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药品流通十二五规划出台,零售连锁药店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对药品价格统一调控,零售连锁药店想在市场竞争中增强核心竞争力,必须要注重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建立药学服务的模式,药店店员也要向药学服务转型,必须具备一定医药学专业知识、销售技能和沟通能力,才能满足行业和岗位的发展要求。

结合以上两点,本专业必须要加强药学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才能满足医药流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药品经营实用药学综合知识》是培养医药流通过程中药学综合服务技能的核心课程。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改革思路

结合近几年向社会输送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调研,我们把社会零售连锁药店作为课程依托主体,以常见疾病为载体来设计该课程。

设计理念:对接专业就业岗位,通过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来设计该课程,以培养学生药品销售相关岗位中所需药学综合知识和药学服务技能为重点,体现课程的实用性;课程的实施及考核要求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企业规范相接轨,以医药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为推动,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和开放性;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做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基于企业实际岗位工作过程来设计,增强实践技能为主,使学生到企业后能很快上手,做到“无缝对接”,体现了课程的实践性。

改革思路:校企密切合作开发课程,确定学习领域。成立由医院社会药房、 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我院的专业教师参加的课程开发与建设小组,通过多种方式调研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状况和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任职要求,课程设计过程结合国家职业资格“医用商品购销员”技能鉴定考核和全国医药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考核要求,最终确定课程的学习领域,明确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内容。

三、课程实施―虚实双境、项目驱动

该课程以常见疾病为载体,依托企业实际岗位工作过程―药品零售药店的药学服务岗位,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模拟大药房和学院大药房,营造虚实双境教学情境,与企业相关技术专家合作,共设十个学习项目,由浅入深,由简单疾病到复杂疾病,由最常见疾病感冒往外扩展延伸到其他常见疾病,按照实际工作岗位任务的完整过程(从顾客引导―判断顾客―疾病症状诊断―介绍药品―合理用药指导―药品售后服务),将药品知识、销售技巧、沟通能力等知识有机融合到项目中,项目实施将学生分为项目团队小组,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方式,按照教师串讲理论知识―布置实践训练任务―任务实施―评价总结的过程进行,先后完成在模拟大药房的仿真模拟训练到学院大药房的实战演练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而且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及团队合作的意识,拓宽了学习空间,优化了教学内容,最终实现对学生实践应用技能和综合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使学生终生受益。

四、考核评价―项目过程考核为主的多元化、全程性的考核体系

在整个课程体系改革实施过程中,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效果的重要保障,是检验教学实施质量过程的重要评价手段。

1.开展项目教学,实施过程性考核

每个项目的实施过程都是按PDCA循环法进行,计划―实施―检查―行动,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改进与提高。在每个项目的过程考核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将教师评价的主体地位转变为主导地位,加强学生的自主性评价,包括:学生个人评价、小组互评等形式,学生的成绩评价由“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组成,每个项目完成后,及时进行项目评估与考核,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分出等级,而是为了及时改正缺点,以便更好地完成下一个项目。

2.引入企业项目和企业标准

一方面,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引入企业的任务项目,获取企业真实的考核标准;另一方面,通过聘请企业专家与校内教师联合指导学生,并按企业标准来衡量学生,使学生真正获得企业一线实践技能。

3.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

(1)建立技能竞赛机制。结合课程特点,参考国家职业竞赛的标准,经常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药综技能竞赛,并遴选优秀的学生为将来参加国家级特有职业技能比赛打好基础,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氛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引入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注意恰当渗透职业资格考试的教育,提高技能鉴定通过率,以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总之,我们不能把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一句空话,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核心课程等必须时刻紧跟行业企业需求,与专业面向职业岗位群密切结合,注重人才培养目标中专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社会能力目标的不断完善发展,这样我们培养的人才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企业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可持续发展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麦影. 高职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3)

篇11

【关键词】保健品应用 高职 课程建设 中药专业

1 背景

《保健品应用》是我院中药专业新开设的一门实用性课程。中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即使学生毕业后可在药品经营企业从事药品销售以及药学服务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我院中药专业教师对学生就业单位进行调研时,药品经营企业提出,近年来我国保健食品行业持续快速发展,保健食品在药品零售企业销售量可占到总销售额的30%。因此,《保健品应用》课程是为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零售药店的相关具备职业岗位需要而设置的课程。

2 课程结构和内容建设

2.1 课程内容描述

保健品,即保健食品。《保健品应用》课程教学任务要求学生掌握保健食品的定义 、特点、分类、质量管理及各类保健食品的应用。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保健食品的作用机理、配方与应用实例。了解国内外保健食品发展概况,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动态。

2.2 课程结构设计

按照课程描述的要求,本课程在建设中设置了如下模块:

2.2.1 保健食品通识:包括保健食品的定义、特点、分类、功能和国内外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以及中国保健食品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一部分内容以我国《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内容为基础。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等内容,则以行业及相关企业最新调研报告为基础进行撰写。

2.2.2 营养保健基础知识:这一部分内容的设置是为学生补充人体主要构成和功能系统,特别是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及其功能的实现。通过这些知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保健食品的功能及功能的实现。

2.2.3 保健食品功能各论:本模块内容是基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27种保健食品功能,将每一种功能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功能原理、相关生理学和营养保健知识、适用人群和不适用人群、注意事项和相关产品举例。通过这一模块,学生将掌握常见保健食品的功能、成分和适用人群,并在销售过程中为消费者正确推荐产品。

2.2.4 保健食品行业法律法规:本模块为保健食品相关法律法规介绍。重点在于保健食品法律法规对保健食品说明书和标签的要求,以及对保健食品宣传、营销的要求。该模块属于拓展模块,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为规范我国保健食品经营销售环节打下基础。

2.2.5 保健英语:本模块属于拓展模块,以保健食品常用单词和短语为主,包括常见保健食品功能、成分、剂型、生理学和营养学常用词汇等。学生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应能对英文保健食品说明书进行翻译,并为消费者进行说明。

3 教学方法与手段

3.1 理论教学方法建设

《保健品应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不能单纯依靠传统课堂讲授,还要使用直观性的教学手段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授课过程中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弥补传统授课方式信息量有限的不足,以各种保健食品基本知识配以真实的保健食品商品图片、产品信息以及广告宣传等实例,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直观地接触更多保健食品知识与市场信息。

3.2 实训教学方法建设

现场参观的教学方式往往信息量更多、印象深刻,同时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参观我院模拟药品超市和模拟药店等实训场所,可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生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学生实训报告不采取传统的“实验报告”形式,而采取对特定保健食品整体情况进行调研,并根据调研材料撰写报告的形式。学生采取分组进行的方式,由教师规定调研项目,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数据库、市场调查等多种途径获取相关材料,最后按照规定格式将材料整理成报告。

4 成绩评定方法建设

根据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和课程特点,考试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在《保健品应用》课程考核改革基本思路是:总成绩=30%平时成绩+70%考核成绩。其中:平时成绩=30%课堂表现+30%平时作业+40%分期调研情况汇报。考核成绩=20%笔试+80%调研报告。

总成绩中,调研报告部分占到将近70%的比重,体现了本课程注重实用性和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的特点。

5 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加强对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基于这一思路,我们将调研报告作为成绩评定的主要部分,教师在其完成过程中只起引导作用,具体内容由学生分组操作完成。这一方式既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各种现代化手段获取信息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为今后的就业打好基础。

综上所述,《保健品应用》作为我院中药专业新开发的一门课程,是立足高职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顺应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而开设的一门课程,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上述课程建设思路还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反复验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篇12

(一)“十五”期间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环境

1、 加入WTO带来环境变化。近期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药品知识产权保护。我国近年来生产的837种西药中97.4%为仿制。WTO中知识产权保护条款使我国制药业的发展今后只能走自主开发新药,或仿制国外专利期已过药品的道路。由于仿制专利期已过药品竞争激烈,利润微薄,而开发新药又得面对资金与科研等难题,很可能出现国内制药企业在普药市场激烈竞争、而利润丰厚的新药市场被外资公司控制的格局。

二是降低药品进口关税。药品进口关税税率从14%逐步降低到2003年的6%不会对国内造成冲击。因为一方面我国制剂药市场进口产品与国内产品价格差距很大,降低部分关税不能构成很大冲击。另一方面药品进口关税目前并不太高,从14%降到6%缺少下降空间。国外制药厂商由于制造成本高,没有价格优势,同时国外制药厂商在中国执行的是高定价、高促销费用的营销策略,目标市场定位为高端市场。因此不会进入国内普药市场与国内制药企业打价格战。

三是开放药品分销服务和开放医疗服务市场。中国承诺在2003年1月1日开放药品分销服务业务,外商可在中国从事采购、仓储、运输、配送、批发、零售及售后服务。由于有3年的缓冲时间,并采取先合资、后独资,先零售、后批发,先试点、后放开到全国的渐进开放方式,另外,由于国内正在实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只保证基本的医疗需求,价格较高的进口药较少收入其中,因此进口药的市场份额难以大增。

2、国家医药产业政策导向。近年来,国务院调整药品监管机构,重新划分职能,规范医药行业发展方面的政策陆续出台。这些政策总的原则是鼓励创新、强化监管,淘汰落后小规模企业,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引致的恶性竞争,提高行业整体水平。主要的内容是以下几方面:

一是鼓励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1999年修订的《新药审批办法》突出了鼓励创新、加强新药保护的精神。首先,延长了1~5类新药的保护期限,其中一类新药从8年保护期延长到12年保护期,其它各类新药的保护期均有所延长。在新药保护期内只允许取得新药证书的企业生产销售新药,其它企业不得仿制,以保护新药研制生产企业享受到创新的利益、不致遭受激烈的价格竞争。其次,在药品价格管理方面,法规规定新药可以在定价时取得更高的毛利率,以使新药生产企业获得更好的利润。第三,严格管理和控制新药证书的转让、允许在企业集团内进行药品的委托加工和异地加工等一系列措施,将大大地改善医药企业的研究生产环境,推动企业对新药开发的投入,加快新药的产业化。“入世”以后,我国新药审批正在作重大改变,新药的概念将由原来的“首次在我国生产的药品”修改为“首次在我国上市的药品”。这将刺激在我国进行“抢仿”。今后的趋势是,国家由重点保护新药转向重点保护专利,这将进一步促进研究开发和创新。

二是限制审批,强制实施GMP。针对我国目前制药企业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行业整体素质不高的状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主要举措是通过药品生产企业换证及强制实施GMP(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优良药品制造管理规范)认证,提高制药企业进入门槛,限制企业数量。国家药监局规定,2004年6月30日前全国所有药品制剂和原料药生产必须符合GMP要求并取得GMP证书。同时推行的还有GSP(Good Supply Practice:优良药品流通管理规范)认证。根据认证标准,制药企业完善或重建一个标准生产线的软硬件投资在4000万-2亿元人民币之间。新建药厂除有标准化的GMP车间外,还要有一个二类或两个三类新药才允许开办。同时,GMP和非GMP企业相同产品实行差别订价。制药企业实施GMP管理是国际通行做法,我国制药企业通过GMP认证的为数不多。估计现有6000余家制药厂和17000家批发公司在认证后将减少大半。通过GMP认证,短期内会增加企业投入和加大成本,但有利于保证药品质量、淘汰落后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制药基础较好、有一定实力的地区制药行业发展。

三是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医药分业经营。在药品零售中,医院所占市场份额约85%,药店所占市场份额约为15%。2000年以来,药品分类管理制度正式实施,“医药分业经营”开始在部分地区试点,促进了零售药店的快速发展。自2000年国家药监局批准50家零售连锁企业试点跨区域经营以来,各地零售市场的竞争逐步走向白热化。云南、成都、南京等地出现了以削价为主要形式的激烈竞争。我国加入WTO后,不少省市放开接受申办零售药店,使零售网点快速增加。以广东省广州市为例,1998年共有零售药店1700多家,2001年增至3200多家。随着非处方药制度的深入实施和患者“自我药疗”能力的提高,药店所占市场份额将会逐步增高。

但是,我国也面临着药品批发企业过多、缺少规模经营效益的问题。据统计,目前全国具备“三证”的药品批发企业有1.65万家,但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不足5%,名列前10位的批发企业销售额占市场总销售额的20%左右。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药品市场规模为我国10倍的美国只有近百家药品批发企业,大公司的年销售额均在20亿美元以上,目前排名前3位的公司销售收入占全国的96%。这种状况使我国在2003年1月1日起放开药品分销服务后面临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种状况,国家药监部门对药品企业的淘汰率2001年达到26.8%,2002年将淘汰约10%。

四是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药品强制降价。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从2000年起在全国逐渐推行,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制药企业来说,参加各地的医院招标,成交量过于分散导致企业营销费用增加。就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而言,突出的问题是执行者没有利益驱动或者中形成新的利益团体,监督者不到位。1997年以来国家计委先后10多次降低中央管理药品价格。2002年西药降价药品达199种,平均降价幅度15%,降价总额达20亿元。按国家计委的降价政策,药品价格下降针对的是流通环节,实际出厂价不降。但在实际经营活动中,拥有渠道优势的医院和经销商必然将利润损失向生产厂家转移,要求降低实际出厂价。面对药品价格下降,生产企业的对策一般是改变包装规格、改变剂型甚至停产。药店和医院也采用替代药品,降价药品在药店下架、医生处方不开降价药品。克服上述弊端,“医药分家”势在必行。

3、“十五”期间医药产业发展方向

“十五”期间,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总体趋势是: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生物和现代医药产业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增长速度和盈利都将进入新的阶段;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为医药产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将使人均药物用量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促进生物医药和现代医药产品市场的更大扩张;随着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环境的改善,新品种的上市将比以前有所加快;国际医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移,使我国面临接收制造和研究开发能力转移的机遇,大力发挥成本和资源优势,我国将有可能成为世界制药产业重要的加工制造中心。预计 “十五”期间,我国药品需求年平均递增幅度有可能达到12%(见表1),到 2005年,全国药品需求将达到 2180亿元,比2000年净增940亿元。

表1 医药行业发展及预测(年均增速,%)

年份

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

世界药品市场销售额

1996-2000

13.4

2000年

17.5

10.6

2001-2005

12

8

注: 来自国家经贸委“医药行业十五规划”数据。

未来五至十年期间,我国医药市场以化学药为主、中药为辅、生物制药为补充的格局不会改变。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和制药产业状况,“十五”期间,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发展现代生物制药、推进中药现代化和发展优势原料药。具体内容如下。

(1)发展现代生物制药。生物工程技术方面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小。预计未来五年内,我国将开发10-15种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工程药物。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在重点发展生物工程药物的同时,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生物工程技术对化学制药、中药、生化制药进行技术改造,促进产品升级,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五”期间发展的重点领域是:一是重点利用重组DAN技术和原生质融合技术构建新菌种,或改造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等产品的生产菌种,提高工艺技术水平,降低消耗。二是开发预防、诊断与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及免疫缺陷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疾病的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和生物技术药物。三是开发现有的生物技术产品新剂型。四是采用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技术和传统生产相结合的方法,生产稀缺的中药材。“十五”期间,优选一批已取得研究成果且有较好市场前景的产品实现产业化,发展医药高新技术产品,促进生物制药产业更快发展。

(2)推进中药现代化。中药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但由于现代化水平较低,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在加入WTO之后将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保持优势,尽快提高国际竞争力,应对“洋中成药”及国外天然药物的冲击和影响,需要在生产技术、质量标准、产品开发等方面加快现代化步伐。一是加强国际性合作,促使我国中药的药理基础、疗效功能、品牌信誉获得国际上的认可(特别是要努力争取美国FDA即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的认可),并解决中药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和不科学问题,使我国传统中药的生产方式与国际上天然药物的现代化生产方式接轨。二是在充分发掘传统中药的同时,要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中药新产品新品种,加快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的改造、更新和升级,加强中药材和中成药的产业化基础和标准化生产,提高中药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和规模化生产水平。三是积极推进中药材的生产规范化、产业化和集约化进程,建立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推广GAP(Good Agriculture Praactice:优良药材种植规范),鼓励和支持中药提取物的标准化、商品化生产。

(3)发展优势原料药。要继续扩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和产业整体素质,增强化学原料药的国际竞争力。重点领域:一是分层次发展化学原料药。在满足基本医疗用药需求的同时,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国内紧缺的产品,更多地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二是重点突破一批大宗原料药的关键生产技术,如维生素类、大环内脂类、氨基酸类产品及其中间体生产中的发酵、结晶及分离、提取等技术。开发一批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率、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共性技术。三是充分发挥石家庄、哈尔滨、沈阳、重庆等老医药工业基地的作用,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改进工艺,提高竞争力。同时,建立浙东南(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中心)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形成规模化和国际化的原料药生产中心。

(二)近期医药产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2002年,医药产业和市场中各种因素集中交汇,相互作用。2002年是医药三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的一年;是医药生产企业发挥“九五”技改达到生产能力的一年。总体上看,医药产业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生产经营形势较好。2002年前11个月,全国医药行业按可比价格计算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895.4亿元,同比增长17.4%;完成工业增加值852.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在全国重点监测的12个工业行业中,医药行业生产以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7个百分点而位居第四,仅次于机械、煤炭、电子行业的生产增长速度。

从医药行业对外贸易情况来看,2001年医药商品进出口总额71.54亿美元,同比增长24.3%;其中,出口增长10.06%;进口增长37.1%。2002年前10个月,医药进出口总额达到61.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6%,其中出口总额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4.47%;进口总额30.2亿美元,同比增长8.46%。总体上看,全年出口形势明显好于预期,能够完成全年预定目标。从内部结构来看,在出口贸易中,化学原料药出口贸易占全部医药商品出口的47.8%。整体上讲,医药行业出口格局未发生较大变化,仍然主要是依靠化学原料药出口拉动。化学原料药是我国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稳定的市场份额。2002年以来增长势头较好,有利于这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具体来讲,医药经济运行在2002年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医药产业进入稳定发展时期。总体上讲,我国医药产业今年来发展态势良好,工业生产增势较为明显,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经济效益保持较好水平。这种运行和发展格局得来不容易。自2002年年初以来,国际医药市场上不确定因素急剧增多,国内市场波动加剧,上游相关产业价格上扬。这种国内外产业发展环境要求医药产业积极应对国内外市场波动、适应政策调整变化、降低上游产品价格提高对成本的影响。医药产业正是在实现了上述调整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这种状况也说明,我国医药产业已经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这为“十五”计划后三年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地。

2、全球制药产业转移效应进一步显现。2002年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我国加入WTO,我国逐步成为国际制药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目前我国许多化学原料药已经形成规模生产能力,其中许多产品已经在国际医药产品市场中名列前茅。基于降低制造成本、扩大销售市场等方面的考虑,一些跨国制药公司纷纷在中国设厂,寻求转移生产的合作,我国正在成为全球重要的医药产品生产和分销基地。在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中,一批国内医药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全球制药产业转移生产对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积极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和扩大。

3、化学制药工业已经具备成熟工业的特征。2002年以来,国内各项结构调整政策对化学制药工业产生积极影响,产品升级加快。从化学制药工业的经济运行、资产结构及盈利能力状况上看,产业整体运行平稳,盈利水平较好,结构调整已经初见成效,从而促进该行业基本进入成熟工业发展行列。

4、生物制药工业成为产业亮点。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目前已经基本走出低谷,高科技产业“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特征初步显现。虽然目前行业规模还比较小,但是已经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截止2002年10月底,生物制药行业资产总计划3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比全行业总资产增幅高3.54个百分点;生物制药行业销售收入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增长17.23%和9.13%,特别是费用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分别达到13.67%和12.82%,是全部医药行业中最高的,显示出生物制药行业盈利能力较强。但是,该行业资金运行绩效相对不尽理想,销售成本费用增长过快,反映出该行业总体资产运营、销售模式尚不够成熟,有待于在适应医药市场发展中通过销售能力、管理水平的提高,大幅度地降低成本费用而拓展赢利空间。而从产业发展深层次的问题来看,主要制药因素仍然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自主创新产品较少,适应当前医药保障和市场需求的产品结构尚未形成。因此,下一步发展要在加快创仿结合上下功夫,尽快建立与我国医疗消费不同层次相适应的产品结构,以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5、中药产业发展稳健,外贸出口提升产业整体水平。中药工业具有相对较好的产业基地和较为稳定的国内市场,因而2002年经济运行、资产结构和盈利状况相对较好。特别是今年中药产业出口有较大增长。1-9月份,中药类产品出口总值达到4.8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9%,创1996年以来的最好水平。特别是植物提取物出口达到1.37亿美元,同比增长68.8%。中药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极力推动下,各国政府纷纷将植物药、传统药纳入医药主管部门管理范畴,中药出口环境得到改善;二是与国际接轨的出口技术标准正在逐步完善并得到国际认可。2001年外经贸部颁布实施的?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改变了我国中药进入国际市场无法使用自己标准的历史。三是新兴和传统市场需求同步攀升。美、欧、非、大洋州是中药出口的新开发市场,上半年占出份额近1/4。其中对北美洲出口增长13.2%,达2983万美元;对大洋州和南美洲出口共增长200万美元。中成药保健品对欧洲出口增长62.1%,其中对西班牙出口增长17倍,对法国出口增长12倍,对英国出口增长近2倍。传统市场也保持快速增长,对香港出口增长了28.2%;对泰、韩、越、俄出口增速均在20%以上。

篇13

1、定位定天下

医药招商企业往往存在一个通病,就是为了招商而招商。无论什么渠道、什么区域、什么性质的客户,只要要货就合作。这样就必然出现企业手里合作的客户一大把,有临床的、也有OTC的,还有走炒作和第三终端市场的,不同渠道的产品和客户产生抵触,销量迟迟做不上去;并且,同一产品不同的市场价格不一,甚至落差较大,为串货发生制造了条件;而同一种产品在一个县城一条街道上的几家药店同时放货,使得几个商打起价格战,伤害企业本身经营的情况则更是司空见惯……以上这些问题的频频出现,核心还是源于企业的经营定位不清楚造成。没有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进行以市场为核心的渠道和市场定位,从而造成了企业经营秩序的混乱,并走火入魔不可收拾。

当中国的医药发展进入以渠道深挖和专业化营销推广为核心的新时代的时候,整个行业大环境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快速跟进。这就要求企业务必按照这样一个行业发展大趋势转变,根据自己现有的产品资源和市场客户资源,定位好企业的主要渠道或市场,然后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渠道在专业化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招商企业可以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一席之地。招商企业之中一些从几年前开始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例如河南医保药业以专科医院为切入点的临业部营销和第三终端市场开发,广东永正药业的临床专业化招商操作等,都为依然存在迷茫期的中小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2、以“政策营销”为战略

任何企业的经营,都是在行业发展趋势和政府指导方向下进行的,医药招商企业也不例外。当我行我素的医药招商企业习惯了的不诚信经营、通过吸引挂靠个人收取点扣谋取利润、通过打个擦边球获得效益的时代渐行渐远的时候,才逐渐意识到,合理解读市场发展和政策导向,才是企业未来经营的核心。

医药行业从2006年开始,国家政策调控医药市场的手段就层出不穷。从反商业贿赂开始、新的药品管理办法实施、处方药管理办法,药品广告管理办法出台、药品包装的24号令等等,直到2009年姗姗来迟才出台的新医改方案,一条政策主导的医药行业发展脉络清晰可见。所以,当医药行业经历了“产品为王时代”、“策划为王时代”、“渠道为王时代”之后,医药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我们不妨称之为“政策为王时代”。

目前,以政策为核心的营销趋势正在逐渐明显,并且这种趋势会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伴随着中国医改推进的步伐而逐渐升华。未来的几年时间里,政府主导下的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将更加的细化,这个时候“跟着政策走,才能顿顿吃肉”。如何把握政策,适应政策,解读政策,营销政策,将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所有医药招商企业的一个重大大课题。

3、挖掘产品价值

随着新医改的逐步落实推进,众多药企都一窝蜂的向医保品种、农保品种和基本药物等热门产品靠拢,似乎企业只要掌握了这些品种经营就可以衣食无忧了。这样问题就出现了,那些不在这三种范围内的品种怎么办?如何营销呢?

我们同时应该看到的是,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出台,企业申报品种的审核程序更加规范,导致了最近两年新药面市寥寥无几,这从今年以来的国药会和新特药会上可以看出端倪。这种新药品“短缺”局面的出现,就注定了新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必然成为药企的稀缺资源。目前医药招商企业所拥有的这些非医保、农保和基本药物,因为不用受到国家限价等硬性指标的限制,并且目前的各级医疗机构和销售渠道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这些品种则仍然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角。招商企业要做的不是逐渐从企业的产品经营体系中将这些品种淘汰出局,而是通过专业化的手段重新研究定位、挖掘这些产品的潜在价值,把每一个品种都当成新上市的临床用药来研究,用专业化的手段保持这些产品的市场销售生命周期,并作为企业通过基本药物等占据市场之后的一个利益补充来源,尽可能的将这些品种做大做强。  4、严格保护市场利益链

医药招商企业的经营模式,决定了市场保护这个核心问题是所有招商企业难以解决而又不得不面对的核心问题。往往是一个产品好不容易打了广告、做了宣传招到商做起来了,结果由于缺乏对市场的把握、不注意市场保护或盲目追求客户数量和销量,导致市场冲串货现象明显,在很短时间内导致成功招出来的市场迅速衰落,招商企业和商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益。所以,医药招商企业要发展提升,市场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对于市场保护,就是要切实保证整个经营过程中所有涉及单位和个人的利益,也就是所谓的“利益链保护”。真正做出在招商之初承诺商的区域保护、价格保护,严格遵照一个区域市场只合作一个客户,并千方百计的利用公司的资源扶持商销售和成长。这样,在有利的保护了区域产品的独家销售优势和价格体系后,区域销量有了保障,商可以获得利益,业务人员也可以获得利益,公司自然也可以获得利益。

5、由自然人向实体转变

医药招商企业的合作客户主体目前还是以自然人为主,而现有的各项政策都在压缩各种个人行为的药品经营者的生存空间,也就是说政策在强制性减少招商企业的客户。笔者曾经对所在企业两年内合作的自然人客户从事医药销售情况进行过一项专门的调查,从中选择了100个客户进行跟踪,发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客户继续做医药的比例逐年降低,从100人的基数最终递减至63人。虽然这样的例子只是在笔者所在企业,但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啊。由此可见,自然人的行业经营不确定性在增大,风险系数在增高。

鉴于以上的情况,医药招商企业的客户选择也要顺势而行。在下一步的招商过程中,逐渐以实体客户的合作为主,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保证经营秩序稳定。这些实体客户,可以是医药商业公司、也可以是实体药店、诊所、卫生院、专科医院等。

同时,在这些客户的管理方面,要引入“客户满意度战略”。从简单提供节日问候、礼品、产品、吃喝等基础性利益,逐渐转向更高层次的新思维、新模式、新体系方面的探索和合作。以研究这些实体客户的发展和需求为切入点,通过企业的市场部或外脑咨询公司,不定期为这些合作方提供他们急需、感兴趣的服务内容,不断强化招商企业与合作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并最终形成企业形象、品牌和产品在客户中的依赖性和忠诚度,从而打造出医药招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6、先试点,后直营

不可否认的是,未来医药企业的竞争核心将不可避免的向强势市场、强势终端方向转变。单独进行招商运作的企业,势必要被重新洗牌、优胜劣汰。这就要求医药招商企业要学会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不轻易放弃全国市场的招商开发工作,另一方面有计划的在企业所在地域或省份进行自营市场的开发。

篇14

药学专业职业素养途径随着医药行业的蓬勃发展,从事医药行业工作人员不断增多,医药院校的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近几年药学市场出现人才逐渐饱和的现象,药学专业毕业生面临着就业竞争激烈的严峻挑战。当今职业素质的好坏已成为衡量职业人才的重要标志,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因此,药学专业的学生只有加强自身的职业能力素质,才能在人才竞争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职业院校因生源质量不如本科院校,在培养药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是职业院校提升药学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药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1.高职学生自身特点的需要

职业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生源质量的大幅下降,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受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忽视了素质教育,使学生的基本素质较差。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职业院校的学生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多数存在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对学习能动性差,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职业院校是药学专业的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而且肩负着培养高素质药学技术人才的社会重任。因此,加强药学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是职业院校面临的现实而艰巨的任务。

2.医药企业人才需求的高标准的需要

当前,我国医药行业正经历着由仿制为主向创造为主的战略转移,对药学人才的需求也从操作技能型向技能复合型、创新型转变,对药学人才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医药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既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还包括良好的人文素质以及创新精神,即医药企业需要的是集理论、知识、技能和素质于一身的药学技术人才。职业院校作为药学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必须顺应企业对人才标准的新要求,在传授传统知识和和强化技能的同时,还应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不仅是企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更是职业院校提升人才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3.药学学科特点其发展趋势的需要

随着我国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专业人才短缺,全国目前医药企业中大专以上学历仅占12%左右,可见医药企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量较大。然而,药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自然学科,具有科技含量高、技术密集、学科范围广、应用性强的特点成为了药学人员的职业准入屏障。更重要的是,由药学支撑的医药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其发展日新月异,技术和成果不断更新。加之人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不断变化,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及健康观念的改变,都使得药学工作人员在知识、技能上必须与时俱进,同时还应具有创新素质、自我学习的能力、综合知识运用等职业素质,才能适应医药知识的快速更新和变革。因此,药学人员的教育和培养也要随之不断改进,加强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既要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及终生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够顺利就业,还能适应医药知识日新月异的更新和变革,实现个人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提高药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途径

1.深入调研,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学标准及课程标准都应紧扣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在专业课程设置时,一方面要通过广泛的调研,了解当前药品生产企业、药店、医药公司对药学相关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结合药品生产企业岗位群的要求和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对所设置的课程体系进行分析、评价、改进,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课程体系设置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在未来职业中不仅能够适应岗位需求、履行岗位职责,同时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实现自我提升和发展。如药品质量检测专业课程除设置基本文化素质课(如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职业生涯规划、形势与政策等)和职业技术课(如药用化学基础、药物化学、化验室组织与管理、中药鉴定、药品生物检定等)外,还设置了新药研制技术、生物制品技术及由学生自行选择的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紧跟市场发展取向,并请行业专业进行分析和改进,课程设置兼顾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

2.产学结合,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要培养出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学生,必须配备精锐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精湛的专业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规范的职业行为。学院可以企业为依托,利用寒暑假时间或定期选派专业教师深入药厂、药店等企业一线,通过岗位培训、挂职顶岗、跟班研讨等方式,提高教师动手实践能力,使教师及时地将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于教学之中,促使教师由单一教学型转变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双师型教师。另外,学院也可吸纳企业精英,弥补教师队伍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可从生产一线选聘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经过学校培训做兼职教师,也可直接将企业具有扎实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员引进学院作为专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