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09:57:1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中生健康教育教案,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内容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课型
新授课,以陈述型知识为主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二、教育目的
1.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体会心理健康的重要,并且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兴趣
2.通过讲述使学生知道心理健康的标准
3.通过写名片的形式达到教师对学生初步了解的目的,且让他们提出建议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三、重点
让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的重要,知道心理健康的标准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四、难点
能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心理健康的重要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五、教学过程
(一)简单介绍心理活动课及自我介绍
首先说明本课无教材,指出无教材的好处??这是一节心理活动课,本来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关于心理方面的问题,不必按照教材按部就班。但同时,这要求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动,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想要学习什么,由此安排好适合这个班级的课程。随后,自我介绍及留下联系方式。
师:简单介绍心理健康课的特点??互动,体验与参与
本课不同于其它课,更注重学生自己的体验,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条路。在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中,很注重当事人自己的想法,通过谈话等手段可以获得比心理测验多无数倍的资料。许多心理学家想了很多方法让当事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举例:如箱庭疗法??在一个盒子里,由当事人自己放玩具进去,看他们放的玩具和放的方式来了解他们的内心。所以,在这堂课中也需要学生更主动积极的表现自己。
心理活动课是一节相对轻松的课,但是为什么要上这节课呢,引入心理健康的重要。
(二)心理健康的重要
1.讲述心理健康对生活态度及身体的影响
(1)以张国荣为例说明对生活态度的影响
师:同学们知道几年前的愚人节那天,发生了张国荣跳楼自杀事情吗?
师:因为他承受了太大的心理压力,心理素质没有强到可以抵抗这些压力。有一个世界性的研究,发现城市里的自杀率高于农村的,男性的高于女性的。这说明随着压力的增大,心理素质差的人更有可能选择极端。
(2)说明心理对生理的影响
举例:有一个死刑犯人,听说自己会被割腕而死,行刑那天,他被带到了一个小房间,眼睛蒙上了黑布。他感觉到手被划开,随后听到了“滴答,滴答”的声音,感觉到自己的血慢慢的流尽。死亡。但实际上,他的手只是被轻轻的划开,而他所听到的只是滴自来水的声音,但他认为自己在滴血,最终心力衰竭而亡。这就说明,心理对客观的生理也有着影响。
2. 指出良好的心理,会帮助人们做出准确的应对
师:天堂和地狱的例子
地狱中,人人拿着长勺企图喂饱自己,因为其不可能而使生活十分痛苦。在天堂中,人人拿着长勺互相喂食,所以这是天堂。
这个小故事中包含着许多哲理,我想说的是:
生活中,人们往往面对一样的困境,重要的是你的选择,怎样的心态想法,决定了你的生活道路。
3.总结心理健康的重要
师:由此可见人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现代。
有位教授曾经指出??心理健康在贫困时代是奢侈品,在发展中国家是点缀品,在发达国家是必需品。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学生:物质是精神的基础
在贫穷的时候,人和人之间都差不多,到富裕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拉大,竞争更激烈,压力大,所以心理健康显得重要。
师:有一个参考的理论,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
师:介绍马斯洛的背景。马斯洛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提倡人文主义。同学们对他可能不太熟悉,在他之前,盛行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弗洛伊德注重本能,认为人只是动物的简单进化,人所做的一切事都是出于本能的驱使。而马斯洛反对这个观点,认为人不同于动物,本能的需要只是较为低级的需要,人还受其它需要的驱使。需要是有不同的层次的,于是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师:介绍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提出人有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及尊重的需要。请大家思考一下,哪一个是是最基本的,需要首先被满足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基本需要,在能保证生命延续的前提下,才可以去满足其他的需要,那些都属于心理需要。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心理健康也日益重要。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师: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心理健康。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有许多标准,比如前面提到的马斯洛,他就提出了十条标准:
1、充分的适应力;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度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
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当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作有限度的个人发挥;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基本需求作恰当的满足。
认识自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短处与缺点,就会丧失信心、缺乏朝气;如果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又会自以为是,自我欣赏。这种自卑与自负皆不利于自我成长,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算是心理健康。
悦纳自己
自己对自己是喜欢还是讨厌,是衡量心理健康的又一条标准。心理健康不仅要求自己能如实了解自己,而且要对自己愉快地接纳。悦纳自己不是说要宽容或欣赏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而是说自己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我仍然喜欢我自己、不憎恨自己、不欺骗自己,并设法使自己发展得更好。每个人要懂得正确的扬长避短。尤其在青春期的时候,生理上的发育和心理上的发展不协调,会产生很多的矛盾。
调适自己:
个人的行为总是受社会的规范和环境的约束,两个人的需求又往往与规范和环境不符,并发生冲突。因此,个人必须经常调适自己,以使个人和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不能或不会调适自己的人,就会经常产生心理问题,只有经常很好地调适自己的人,才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最后,还有一个小内容,希望大家做一张名片。
(四)小活动??做名片
1.讲述名片的目标??为了彼此交流
2.告知名片的要求:姓名,最喜欢的一件事,最不喜欢的一件事,最能代表你的特征,你的偶像。另外也可以附上你对课的提议。
3.收齐名片
听课教师反馈::
1.同学们在听到例子的时候,都显得很有兴趣。应该注意例子的安排。
2. 马斯洛关于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尽管很有用,但是相对比较枯燥,只捡几条相关的讲一下,效果比较好。
对这堂课,应该加入一个关于心理健康的小测试,能引起学生更多的兴趣。但是,缺少这方面的资料。可以就心理健康的一方面,来给他们做一下测试。
看过“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的人还看了:
2.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教案
3.高中生心理健康教案
4.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陈一鸣
一、背景
2019年1月中旬,我带的毕业班准备复习血糖平衡调节与人体健康这一内容。这节内容无论对学生复习迎考,还是对学生获得健康知识都是很重要的,怎样才能提高复习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参与,高效愉快地完成复习任务呢?课前,我让五位同学提前复习相关内容,并把课堂设计方法告诉他们,让这五位同学各自做好自己的准备。上课时,一节别开生面,趣味盎然的课呈现在了同学的面前。
二、措施
让五位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甲:病人,乙:医生,丙:糖卡,丁:胰岛,戊:糖元。上课时主要由他们“表演”,其他同学倾听、思考并适时回答问题。
三、过程
1、甲乙两同学走上讲台。
甲:大夫,最近我的饭量很大,却常感饥饿,身体也日见“苗条”,不知是啥毛病?
(同学们想:甲亢?糖尿糖?)
乙:你除了以上情况有没有其他状况?
甲:小便次数多,尿得也多,还老感觉口渴。
同学们说出:“三多一少”。
乙:那你可能得了糖尿病。下面我给你做个尿样检查,看看尿中是否会有葡萄糖。
(同学们:回顾还原性糖的鉴定)
甲:怎样才知道尿中含有葡萄糖呢?
乙:可将尿液与斐林试剂与班氏试剂混合,然后进行沸水浴观察颜色,如果出现砖红色沉淀,就说明尿中有葡萄糖。
甲:检验尿中出现了葡萄糖,就一定是糖尿病患者吗?
(同学们思考糖尿和糖尿病的关系)
乙:不一定,如果你一次性吃糖太多,血糖浓度高于肾糖阈(160—180mg/dl),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尿液中就会出现葡萄糖。如果肾功能出现障碍,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尿液中也会出现葡萄糖。
甲:那糖尿病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为什么患糖尿病的人吃得多,尿中会出现葡萄糖呢?
(同学们回忆糖尿病的成因)
乙:糖尿病人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氧化利用发生障碍,而肝脏释放和非糖物质转化而使得血液中葡萄糖增多,从而出现高血糖。由于细胞内供能不足,患者总觉得饥饿而多食,多食进一步使血糖升高,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时,葡萄糖就从肾脏中排出,出现糖尿。
甲:那为什么尿会多呢?
乙:血液流经肾小球滤过后,形成原尿,原尿中葡萄糖太多,浓度高,影响肾小管时水分的重吸收,因而尿量多。
甲:怪不得我老觉得口渴,想要喝水。
乙:当然了,要保持体内水的平衡嘛!
甲:吃得多为什么人反而会消瘦?
(同学们回忆相关知识)
乙:糖的氧化分解发生障碍,使得体内脂肪、蛋白质分解加强,所以人会消瘦,体重减轻。
甲:像我这样的患者,如何治疗呢?
同学们说出:注射胰岛素。
乙:目前,我们只能通过药物来治疗,对较严重的患者要定期注射胰岛素。
甲:我从小怕打针,可不可以口服?
同学们:不可以,胰岛素是蛋白质。
乙:大家说得很对,如果口服胰岛素将会被消化而失去疗效。
甲:这种药物的价格如何?
乙:以前,胰岛素主要从牛、猪等动物的胰脏中提取,产量很低,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因此价格昂贵。
甲:那现在可不可以大批量地生产呢?
(同学们回想基因工程的内容,说出可以)
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可以通过基因工程将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重组再通过发酵工程大大提高了胰岛素的产量,价格也比以前降低了很多。
甲:科学发展了,我们受益不少啊,注射胰岛素能从根本上治愈糖尿病吗?
同学们:不能。
乙:这种方法是“治标不治本”,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基因治疗的方法,相信将来一定能成功,将来人们看病,就像机器换零件一样,把坏的基因换成好的基因。
甲:我们在平时治疗时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乙:平时要注意调节,控制饮食。不要吃糖、巧克力等,少吃马铃薯、芋头等含糖量多的食物,多吃一些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蔬菜、粗粮等。同时还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甲:谢谢医生。
乙:不用谢,祝您健康。
甲、乙两同学走下讲台。
2、乙、丙、丁三位同学走上讲台。
丙:我是“糖卡”,我手里的11张黄色卡片,每张正面写着“每1L血液中的0.1g葡萄糖”,背面写着“糖原”,(将其中9张“糖卡正面朝上放在桌子上)这是血液中我的正常水平(0.9g/L)。(其余2卡“糖卡”正面朝上拿着)
丁:我是胰岛,我可以根据需要分泌胰岛素(举起左手的两张蓝色卡片)和胰高血糖素(举起右手的两张红色卡片),从而使体内的血糖保持衡定,你看我的本领可以吧!
戊:我是肝糖原(手里拿着四张“糖卡”(正面朝下),代表储存的糖原),血糖高的时候,葡萄糖变成我,血糖低的时候,我又变成葡萄糖。
丙、丁、戊:下面看我们的变化吧。
(丙,说一声“吃完饭后”)
丙将2张“糖卡”放在桌子上丁将左手的“胰岛素卡”拿高,将右手的“胰高血糖素卡”放低戊将桌上2张“糖卡”收起来,正面朝下,表示储存的糖原增多。
丙、丁、戊:我们变得怎么样?
同学们:好!
(丙,说一声“运动过程中”)
丙将桌子上的2张糖卡收起丁将右手的“胰高血糖素卡”升高,左手的“胰岛素卡”稍降低戊将手里的“糖卡”翻过来(正面朝上)放在桌子上,表示一部分糖原分解成血糖。
同学们给以热烈的掌声。
四、点评
这节课以学生表演的形式,完成了血糖平衡调节与人体健康的复习。前面两位同学的活动,不仅复习了糖尿病的症状、成因、治疗等内容,还将“基因工程”、“基因治疗”等内容穿插在其中,后面的血糖调节模型演示,直观形象,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整节课学生兴趣非常浓厚,个性张扬,自主性得到了尊重,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思维比较活跃,能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并牢牢记住、理解所学知识,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生物 健康教育 微课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在中学实施健康教育是实行全国健康教育的重要h节。健康教育包括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社会适应健康教育三块内容,与高中生物的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健康教育渗透是中学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之一。但由于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繁重,加上健康教育不是生物教学要求的内容,大部分教师不愿意在课堂上花费时间进行健康教育,因此,寻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势在必行。
1 微课
微课是以5~8 min的微视频为核心,配以“微教案”“微课件”“微反思”等一系列配套资源的课程。由于微课只针对一到两个知识点进行教学,因此微课具有主题突出、短小精悍等特点。除此之外,微课的出现能满足学习者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进行学习的要求,为其带来极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这种优点,以此为教学载体,解决高中生物课时紧张、难以进行健康教育渗透等问题。
2 利用微课渗透健康教育
2.1 健康教育渗透内容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为例。本节内容分别介绍了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和作用,让学生在学完本节内容后能认识到生物物质在组成上的统一性。明确课本内容后,对比《中学生健康教育大纲》,确定健康教育渗透内容为“合理营养与健康”模块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2.2 健康教育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2.2.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糖类的功能与作用;必需脂肪酸(以DHA为例)对人体健康的作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者的关系。
能力目标:能说出糖类、脂肪的作用,以及能对“为什么提倡食用植物油”作出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糖类和脂肪有更全面的认识,不盲目减肥。
2.2.2 教学重难点
必需脂肪酸对人体的作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者的关系。
2.2.3 微课的制作
按照教学设计搜集材料,进行微课件的制作(表1)。微课件制作好后采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进行微课的录制。在录制之前需要调试好音调、录屏范围等,录制完毕后需对视频进行后期处理,如字幕的添加等,最后生成微课。
2.3 健康教育微课的实施
将制作好的健康教育微课推送到微信公众平台、学生QQ群、微博等,让学生进行观看。对于无法便利使用网络的学生,可以让其拷贝回家进行观看。或者在讲完“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这一节新课后,利用课后几分钟空余的时间播放给学生观看。
3 优点与展望
3.1 解决课时紧张、健康教育难以实施等实际问题
生物课程中所蕴含的知识与中学生健康教育内容有密切关系,因此生物课程可以作为普及健康教育的载体。但由于高中教学任务繁重,课时紧张,很多教师都不愿意在课堂上花费时间普及健康知识,导致健康教育难以进行。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将所对应的健康教育内容制作成微课,在课后播放给学生观看,不仅解决了课时紧张、健康教育难以实施的问题,还以一种新颖的形式吸引学生观看,可以达到普及健康教育的效果。
3.2 结合教材制作而成的健康教育微课有望成为一种课后资源
王竹立表示“微课难以改变传统课堂模式,但却可以被传统课堂利用”。像这样一种结合教材内容制作而成的健康教育微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学到健康知识的同时,还能回顾教材中的生物知识,并且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生物知识去解释与日常生活健康相关的问题。因此,结合高中生物知识制作而成的一系列健康教育微课可以成为一种课后资源供给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学生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四川地震灾区学校在经过重建恢复正常教学以来,全部中小学校均对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测试,但由于灾后重建恢复时间较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地震灾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现女生下滑、男生基本保持原状的趋势,其中男、女生50m跑、立定跳远和铅球,女生仰卧起坐、肺活量均下降幅度较大。在常见病预防方面,学生肥胖率低于全省水平;贫血、蛔虫检出率上升;龋患率流行程度较高;中度营养不良者检出率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视率较高,其中高中生为73.45%,初中生为58.92%,小学生为28.32%。学校卫生保健地震灾后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呈现不均衡发展态势,总体合格率达93.0%。环境卫生合格率达98.0%,饮食卫生合格率达97.5%,但是有68.25%的学校未按时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体检。所调查学校的教学硬件条件均是宽敞明亮,富有现代化与信息化特色,所使用的教学设施配备齐全,但在一些教学设施的维护上存在管理不到位、使用率较低的状况。
健康教育状况地震灾后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比例不容乐观,有13.2%的高中、28.5%的初中和39.8%的小学没有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由于没有正式的国家规定教材,81.0%的高中、75.0%的初中和52.0%的小学使用了自编健康教育教材,有82.0%的学校能够制定学校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和完备的教案及课件,但在中学和小学健康教育内容的衔接上存在一定的重复。在学校开展健康咨询活动方面,有95.0%的高中、88.0%的初中和77.0%的小学开展了健康咨询活动,有82.5%的高中、79.5%的初中和88.0%的小学没有定期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在经历地震之后,学校校舍的恢复,教学秩序的重构使灾后学校教育得以正常运行。
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在学校卫生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1)管理松散和不到位,致使灾后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不能够正常运行,不能将援建方所援建的卫生设备良好地运用到日常之中。(2)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齐,尤其是在镇(乡)和村级学校更为突出。(3)学校卫生设施存在城乡差异,边远小学的卫生设施相对于城市还显简陋,学校在利用卫生设施上未形成正规的管理、维护制度,让卫生设施处于无人管理的局面。(4)现有学校卫生环境发展不平衡,在教学环境上处于较好状态,但在饮食卫生与环境卫生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尤其是学校食堂的规范管理和定期检查及对食堂从业人员的定期体检应到位。(5)学校健康教育制度不规范,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未开展健康教育课程与健康咨询活动。(6)学校在恢复正常教学之后,没有依据自身实际形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机制,这对于刚刚重建走上正轨甚至身处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学校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应当引起有关部门及学校领导的重视。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深化管理、强化观念,严格遵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将学校卫生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制定与规范学校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建设。(2)灾后学校教育是事关灾区青少年健康成长乃至灾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应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的学校卫生工作检查监督机制,让灾区学校卫生得到保障。(3)进一步加强落实对口援建政策,不断促进一对一的帮扶,加快灾区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校卫生工作的借鉴学习。(4)加大卫生工作的社会媒介宣传,搭建学校、医院和保健院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将学校卫生工作与当地医疗工作一体化,促进学校卫生工作的持续推进。(5)多渠道筹集专项资金,定期开展学校卫生工作自检、自查与评价,不断提高学校卫生工作质量与管理水平。
作者:李秋良 张晓林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健康教育对象为在校高中生共827人。男407人。女420人。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方法选用2001年全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学术会议推荐,中国健康教育协会监制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光盘为健康教育材料,播放时间为50 min。光盘播放后休息15 min,再观看专业人员做“换水游戏”演戏实验。实验按“预防艾滋病换水游戏教案”进行。播放和实验前后分别用同一个问题进行两次调查。填写问卷前。阅读指导语,强调独立完成:调查员检查、补漏后收回。调查员由经过省级艾防会培训的专业人员承担。
1.2.2调查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除个人一般情况外。问卷主要包括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等问题。问卷不记班级和姓名,以单选题为主,经专业人员评定和预查后确定。本次调查选定样本共应调查827人,健康教育前收回有效问卷806份,占调查人数的97.5%;健康教育后收回有效问卷817人,占调查人数的98.8%。
1.3统计学方法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用Spss10.0做统计分析,组间率的比较用x2检验,均数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见表1。
2.2对待艾滋病相关问题的态度
2.2.1对待艾滋病病人,感染者的态度表2所列三个问题反映学生对艾滋病病人、感染者的歧视、恐惧及相关态度。健康教育前后对待艾滋病病人/感染者态度的比较,统计学分析,教育前后呈高度显著性差异(均P0.05)。其中小于18岁组与18岁以上组比较亦未见统计学差异(均P>0.05)。
2.2.2对待婚前及婚外的态度针对婚前和婚外这两个问题,在“赞成”“反对”和“无所谓”这三个选择中,学生均持有不同的态度,对婚前和婚外表示“反对”的人数比例由健康教育前的70.2%上升到健康教育后的90.9%,经统计学分析,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
2.2.3对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态度健康教育前,学生选择“有必要”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人数占90.6%;健康教育后。学生选择“有必要”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人数占98.6%。
3 讨论
【关键词】生涯规划;专业博览;行业展示;职业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3-0070-03
【作者简介】杨雁,江苏省怀仁中学(江K无锡,214196)校长,高级教师。
一、课程提出背景
我校地处无锡市锡山区东北角,与江阴市、张家港市和常熟市交界,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学校生源主要来自锡山区和无锡市区,对多数生源地学生来说,家与学校的距离较远,交通不够便利。由于历史原因和区域内高中的固有格局,我校近几年招收优质生源比例较少,不满生源总数的10%,优质生源群体效应较弱,升学的社会效应较低。在高考后,大部分学生只能进入一般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大部分毕业生缺乏对自我的职业定位。基于这些现状,促使我们在办学过程中一直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为什么普遍对学业、职业和前途感到迷茫?高中阶段除了高考,学校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应该“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高中教育将实现学业、专业、职业的定位选择与通道设计,这必然要求学校教育应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并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个体的自我选择与自我发展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高中学生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也将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15~24岁是人生中的探索阶段,这一时期的探索与选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今后职业的定位、事业的开拓甚至人生的走向。如何在专业与职业上进行准确而又科学的定位是正处于这个阶段的高中生需要重视与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此,学校开设生涯规划课程有利于高中学生确定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职业规划,实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学校德育工作团队通过深入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与教育专家进行交流研讨,进一步认识到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从2011年起,学校提出“以生涯规划引领德育工作”这一思路,近几年来,学校先后与北森生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师范大学顾雪英工作室合作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其中,北森公司为我们提供了“北森CareerSky高中生涯发展教育系统”,这套系统是专门为学校教师开展生涯发展教育而设计的,是我国第一个以学生生涯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辅助系统。系统基于强大的信息库,涵盖高中生关心的600多个专业、1000多所高校、近1000个职业等重要信息,结合学生特点,针对高中生职业生涯有重大影响的文理分科和专业选择,以完整、科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做出适合自己的生涯规划。
2015年5月,我校申报的“高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基地”被列入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后,根据省教育厅要求,学校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不断推动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基地的建设。
二、课程结构体系
1.课程目标。
学校在培养“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健康发展”的现代公民理念指导下,建立以“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为主导、“生涯规划信息平台”为支撑、“生涯规划实践基地”为路径,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学校、家长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合作互助的学生生涯教育体系。
生涯规划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等途径来实施。学校通过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兴趣、能力优势以及性格和价值观对生涯发展的影响,掌握探索自我各方面特点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对个人生涯发展的影响,认识个人与社会的依存关系,学习利用环境资源促进自我发展;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与抱负,能够制定明确且可行的发展目标与计划,初步思考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向,认识各种内外部因素对决策的影响,初步掌握生涯决策的方法,尝试自主决策。
2.课程内容。
学校开发并编制生涯规划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教案、课外活动方案、课程基地实践设计方案等,为生涯规划教育提供蓝本。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内容包括:主题融合式课程、拓展衍生式课程、测评反馈式课程。
主题融合式课程。该课程以主题作为教育活动的载体,每个教育活动都体现各学习领域内容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主题融合式课程包括专题教育(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合唱节),典礼仪式(开学典礼、新生军训、成人仪式、毕业典礼)和名家讲坛(励志教育、成长故事、心理辅导、专题讲座)。
拓展衍生式课程。该课程以培育学生主体意识、完善学生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拓展衍生式课程包括校本课程(生活与健康、文化与探索、科学与创造、艺术与人生、体育与欣赏),社团活动(人文社团、体艺社团、科技社团、生活社团、服务社团),综合实践(认识家乡、走访企业、走进大学、班团活动、志愿服务),研究性学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
测评反馈式课程。该课程依据课程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及其教育价值,做出价值判断,根据实施过程反馈的信息,调整生涯规划教育行为。测评反馈式课程包括网络测评平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决策行动),发展指导中心(专业博览、行业展示、职业体验、导师工程、家长驿站),生涯评价系统(导师手册、学生手册、成长档案、评估量表)。
3.课程评价。
评价目的:考查学生在生涯认知、生涯规划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帮助学生梳理课程学习的收获,对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效果进行检测,促进教师不断完善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式。
评价原则: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将学生在活动中的各种想法、感悟、活动方式和活动作品(如行动计划书、生涯访谈报告、职业体验感想等)有机结合起来,作为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依据。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对学生成长变化的评价,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优势,实现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避免用单一标准衡量学生的发展情况,评价主体应包括学生、教师、家长等。从发展的视角看待评价结果,充分重视学生的可塑性和生涯发展的广阔空间,根据学生的发展趋势适时改进教学方式。
评价方法: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基础。科学严谨地使用测评工具,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对课程学习效果的综合考察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积极探索“成长记录评价”“协商研讨式评价”等评价方式。
三、课程平台建设
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离不开各类平台的建设,为此,我们重点建设了如下各类场馆。
1.生涯规划馆。
生涯规划馆分为探索区、测评区和规划区。学生通过在该馆开展活动,可以不断发现自己内心的诉求,认识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潜质,明确生涯发展方向,学会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2.健康教育馆。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视听欣赏、专题研讨、自我调整等多种方式,了解青春期健康知识,包括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青春期生理健康知识、青春期人际交往、青春期亲子关系调试和青春期心理调整等内容。该馆分为观摩区、阅读区、视听区和咨询区。
3.生活体验馆。
生活体验馆配置冰箱、电饭锅、油烟机、微波炉、消毒柜、锅具等硬件设备,学校聘请厨师指导学生安全使用各类厨房电器设备,教学生烹饪技巧,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每周聘请专业厨师对学生进行烹饪指导与考核,一般每十名学生一组,合作完成超市采购、整理菜品、烹调、享用、清洗等程序。
4.能力_标馆。
该馆展示了学生的书写演讲能力、课外阅读能力、文娱活动能力、艺术欣赏能力、社会交往实践能力、自我服务能力、动手制作能力、体育欣赏能力、健康休闲能力、自救自护能力等十项基本能力的考核方案、考核工具和考核作品。对学生十项基本能力达标考核有利于引导教师与家长关注学生基本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全面、健康、充分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行业展示厅。
厅内展示了《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中的20个行业,通过对行业的具体内容、行业精英人物、行业发展前景和我校各行业毕业生代表的展示,让学生对各行各业有深刻的认识,引导他们选对专业、入对行业、从对职业,启发他们在创新、创业上有所思考。
6.职业体验馆。
划分为六个职业体验馆:臻美创意馆、天籁琴行、博爱诊所、红豆服饰、怀仁村委、农业银行,学生依托职业体验馆开展模拟活动和基地实践活动,提升对相关职业的直观认识。
7.高校展示区。
关键词:心理健康;渗透;课堂教学
良好的心理健康有助于个人潜质的发挥及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结合多年数学教学的实践经验,结合数学教学特点谈几点想法和做法:
一、注重教学目标渗透心理教育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决定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实施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数学教学目标之中,是实现学科教学渗透的前提条件。
第一,制订教学目标要注重挖掘其内在规律性。如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据史记载,我国对该项的发现和证明,比西方国家要早四五百年。对此,教师可以这样设定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勾股定理,感受祖国文化的悠久历史,教育学生用功学习,努力使祖国文明发扬光大。
第二,要充分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了解学生心理的共性和个性,有针对性地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不要“一刀切”,应该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学目标的实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也有所不同,应针对性地因具体情况不同而灵活施行。数学教学目标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径直外露的形式,而是潜移默化的融合。
二、课堂是数学教学的阵地,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数学课堂上,每一步教学环节的拟订和实施都要适应学生的心理水平,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轨迹进行教学,这样恰恰满足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在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同时,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受到训练,原有的心理认知水平也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学科。学生难于理解题意,容易对数学失去兴趣。教师要在课堂活动中创设情境,提供机会,启发引导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我抛开自己原有的设计思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喜欢什么,愿意学什么,怎样学习他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接受,从而让他们尝到收获的喜悦,经过深思熟虑后再精心编写教案,针对实际授课,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觉得教师和他们离的很近,教学活动得以开展。
2.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学生往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求知欲比较强。教师要在课堂活动中创设情境,提供机会,启发引导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我在教学中充分注意到这点,如让学生通过动手画、拼、剪等方式将枯燥的书本知识变为有趣的、直观的画面,当学生发现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成功完成任务时,成功的喜悦刺激强化了主动学习的过程,从而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愿望。直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于接受新的知识。学生感到直观易懂没有压力和困惑,心理健康教育同样水到渠成地获得良好效果。
3.精心设计作业,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是一种可贵的心理状态,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充分调动起来,让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达到最佳状态。但学生的自信心在不同程度也存在着差异,这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和其他各种活动中。如: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家庭教育背景也不同,同样的作业练习布置下去达到的效果也不一样。
作业练习设计得好,不仅可以把学生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三、教师的言谈举止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利用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对教学工作高度负责,深入钻研教材教法,讲课的时候能全身心地投入,就会获取全体学生在心理上的认可和配合,促使学生心无旁骛地投入学习。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动作、一句赞扬的话,都会使学生情绪振奋,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他们的优点,适时加以表扬,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让他们伴随着快乐的情感体验来参与学习过程,提
高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学过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学科教学都要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充分挖掘课本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努力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只有重视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才能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主动性、竞争性和创造性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晨怡.小学生的衣着[J].金色少年,2008(4).
[2]胡群芳.浅谈根据小学生心理特征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1(28).
[3]杨勇.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新课程(中),2011(06).
一、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幸福成长
海南中学是海南省教育厅直属的省重点中学、海南省示范性学校,学生均是来自全省各地的佼佼者,因此,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育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优秀学生,使其成为面向未来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海南中学是全寄宿学校,学生除了面临环境适应、学习内容及人际适应外,还面临着学习方面的激烈竞争,这些状况都需要心理教师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做充分考虑。在实践中,我们以中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幸福课)为核心创建校本课程体系,立足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实际操作,校本课程体系的内容及开展形式则是根据各年级情况而设计,主要涵盖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及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等内容。
初中阶段初一至初三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均是学校校本必修模块的学习内容,两周一次课。
初一的课程设计以“适应与养成”为核心目标,培养学生“适应”初中新的学习环境和养成更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同时加强自我认识,使之能够客观评价自己,积极与新同学新老师沟通,主要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友善、热情、开放思想等积极心理品质。
初二的课程设计以“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为核心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主要培养谦虚、自律、幽默、感恩、希望等积极心理品质。
初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计以“顺利应对中考”为目标,培养对各种挫折的耐受力,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升学观,学会调节情绪,排解学习压力,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和技能,以感恩的心态去看待中考等,促进自己心灵的成长,主要培养学生感恩、坚持、创造力、团队精神等积极心理品质。
而高中阶段将高一年级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学校校本必修模块的学习内容。课程以“适应”及“规划”为核心目标,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适应”高中新的学习和人际;学习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做好选科、选考的准备及探索未来职业规划等,主要培养学生的热情、好奇心、好W、善于交际、善良、爱、合作等积极心理品质。
高二年级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校本选修模块的内容,以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形式开展。课程以培养学生“多元化发展”为核心目标,目的是帮助学生培养及确定自己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学会处理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领导才能、公平、诚实、谦虚、幽默等积极心理品质。
高三年级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排入了班级周会课,心理教师、班主任互相配合,在心理教师的指导下,由班主任负责实施安排。课程以“个性化成长”为核心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升学观和择业观;学会感恩、调节情绪,排解学习压力;激发潜能,高效学习,科学应考;积极应对挫折,体验心灵成长,以感恩的心态去看待高考,看待自己心灵的成长。主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宽恕、感恩、希望、坚持、勇敢等积极心理品质。
海南中学还开发了多套校本实验教材。2008年10月,出版了高中校本心理实验教材《心灵俱乐部》;2008年8月,出版了《德育实践与探索》,收录了部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及心理主题班会设计,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的特色教育课程;2009年3月,出版了实验教材《放飞理想 相信自己――高考成功心理》《中考成功心理宝典》;2009年11月,出版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及咨询案例集》;2009年4月,开始每学年编印一辑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手册《阳光手册》;2010年,“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程研究获海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评比二等奖,“‘中高考成功心理’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施”获三等奖;2016年开始,我们又着手汇编初一到高一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幸福课)系列课程,也将结集出版。我们在不断地思考和完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体系,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幸福成长。
二、以“融入式”生涯教育,为学生幸福人生助力
2014年,海南中学全面启动了学校生涯教育。学校首先成立生涯规划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挂帅,党委书记负责主抓,调动全员参与,对多方面资源整合利用,多渠道融入,由此形成教育合力来推动这项重要工作。
2015年10月,申报的课题“新高考制度下普通高中‘融入式’生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获得海南省“十二五”重点课题立项,学校也进一步以课题研究来推动生涯教育工作。
1.学校心理教师参与到生涯教育的顶层设计中来,推动生涯教育在学校的全面开展。心理教师除了在传统的心理课上渗透生涯规划教育外,还开设了生涯选修课“电影人生DD开启幸福生涯之旅”,以对学生喜爱的电影进行观摩与研讨的形式,与积极心理辅导相融合,为学生开启了了解自我、了解世界的生涯选修课程,得到学生的欢迎并让他们获益匪浅。
2.将生涯教育融入班级建设和主题班会课中,创建生涯规划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除了利用教室黑板报外,还指导学生自主创建了生涯规划班刊,分享生涯教育资讯,以及记录学生在生涯规划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另外,心理教师和班主任一起设计及开展系列生涯主题班会,充分发挥心理教师的专业指导作用和班主任的具体落实作用,从而调动每位教师在生涯教育中的优势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热情。
3.学校对家长开展了大量的生涯规划普及讲座,进一步帮助家长认识生涯教育的重要性,以此开发家长资源,发挥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生涯教育合力。如开展“家长进课堂”的职场分享活动,以及“家长进校园”的职业推荐大会。前者家长进课堂分享职场经历和人生感悟;后者家长们进校园,和学生面对面进行类似招聘会的现场职业介绍大会,让学生可以接触及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同时这些活动也是为了寒暑假开展的“JA职业见习日活动”(工作影子活动)做准备。
4.学校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生涯教育。“走出去”活动之一就是沿袭我们学校具有特色传统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调查、职业体验,人物访谈等,并撰写研究或调查报告,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另外,每年的寒暑假,学生也要“走出去”参与社区服务,例如我们暑假开展的“职场体验与探访”主题社区服务活动、“JA职业见习日活动”(工作影子活动),寒假开展的“幸福生涯人访谈”主题社区服务活动等。
“请进来”是利用校友及社会相关人士的资源,请他们到学校来开展各种活动,如学校的“衍林讲坛”,邀请专家学者和社会各行各业人士来做演讲,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角度分享知识,分享人生阅历或见识等。学校还邀请大学校友返校开展活动,让大学校友和在校学生分享自己的高中生涯和高考经历,以及上大学后的收获和感悟,来帮助在校学生明确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增进对不同大学院校与专业的认识了解,更好地珍惜及把握高中的学习和生活,及加强相关能力素养的培养,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些“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活动都为学生的生涯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资讯和强大动力,引导其朝着自己的梦想,更科学更理智地规划自己的幸福人生。当“融入式”生涯教育形成合力的时候,可以说为学生的生涯发展增添了更为有利的成长助力。
在生涯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觉得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值得记录的,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不断回顾和反思自我,同时也是对自我的肯定和激励。因此,我们请每个学生为自己建立一份生涯成长记录袋,汇编一份自己的生涯成长记录册,同时也将为学生建立生涯成长电子档案,帮助学生把成长中的方方面面的信息和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汇编,作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珍贵礼物。
三、营造幸福温暖气氛,帮助学生绽放美丽心灵
海南中学的高中部幸福教育中心、初中部心理辅导中心都是基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建成的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服罩行模配有较为完善的软硬件设施,旨在创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环境,多渠道营造幸福温暖的氛围,使师生的心灵像花儿一样绽放,负能量得到释放,正能量得到提升,个人得到成长,使其真正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精神家园。
高中部幸福教育中心建筑面积四百余平方米,于2014年底建成,投入三百余万,中心整个装修设计风格结合了海南的海洋文化特点。中心所有天花板都是明亮的蓝天白云,地板则是海洋、沙滩、溪流的灵动呈现。中心设有不同功能室(区)九个,并以海洋特色命名:心理阅览区(沐风阁)、宣泄室(海螺屋)、悦纳室(紫贝居)、咨询室(星语房)、沙盘室(沙海苑)、团体室(海豚湾)、潜能室(珍珠屿)等。中心购置了先进的心理仪器和设备,如音乐放松椅、按摩椅、身心反馈仪、自信天使、拥抱使者、注意力挑战仪、团体音乐放松仪等,还购置了大量的心理阅读书籍。初中部心理辅导中心位于初中部办公楼六楼、教学楼七楼,由四个功能室组成,分别是个体咨询室(畅心园)、沙盘游戏室(沙海苑)、宣泄室(清心阁)和团体心理辅导室。
学校初高中的心理中心,由心理教师均轮流值班,主要针对个别存在心理困扰或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排忧解难。采用心理热线、“心灵小屋”、心理信箱及网上心理咨询等方式,多渠道为学生进行咨询辅导。学生还可以在这里通过音乐放松椅、按摩椅、自信天使、个体沙盘等享受自助服务,以达到放松身心、增强自信心的目的。特别是高中部的幸福教育中心,利用场地和设备资源面向全体师生开展幸福自助活动,如周一的海豚湾“幸福K歌会”、周三的沙海苑“沙盘心灵花园”、周五的海豚湾“幸福电影院”等,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宣泄及调整,以达到放飞心灵、调整身心、体验幸福的目的。
四、家校联动,共同呵护学生的美丽心灵
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需要家庭的参与、社会的支持。海南中学于2006年成立家长学校,由学校相关领导、心理教师及外讲专家为各年级家长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及针对性强的专题亲子教育讲座,如对初一家长开展“改变从您开始――亲子沟通训练讲座”,对初二学生家长开展“知‘性’话题――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对高一家长开展“和孩子共同成长――高一新生适应性讲座”“文理分科指导”,对高二家长开展“如何面对青春期孩子的情感问题”“高二学生的理想教育”,针对初三、高三家长开展“爱的鼓励――考前家长心理讲座”等。通过这些专题教育,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宣传,同时提升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水平,形成家校教育合力,进一步扩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2012年10月,海南中学的两位心理教师撰写的家长专题讲座教案在全国家长学校优秀教案征集评选活动中均荣获三等奖。2013年,海南中学被海南省教育厅授予“海南省首批示范家长学校”荣誉称号,同时被海南省教育厅授予海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很清楚的记得一节有关体外受精生物课堂教学。当我讲完了有关卵母细胞的采集,而体外的采集我实在不愿意去讲而有意回避时。只听见有学生小声在议“老师您讲吧,没关系的,我们想知道”。我无语……。是啊,这些都是知识呀,我怎么能阻止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无知领域的兴趣。我怎么能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教师呢?做为高中生物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生物学知识,还应该结合本学科特点,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责无旁贷地对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潜移默化地把性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性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让青少年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身心也能得到健康发展。
第一:生物教师要跨越自己的鸿沟
其实两性教育在国外已经开设了一些学生要掌握课程。而在中国由于历史原因,虽然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有了飞速的发展,但两性教育还相当的落后,至今还停留在“谈性色变”的阶段。在我们的中学课程中也没有涉及或很少的涉及,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也就很多,如青少年心理障碍,青少年犯罪等。当然,两性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更是我们生物教师的责任。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果一味地回避、压抑与性有关的内容,甚至“谈性色变”,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自然渗透和过渡。例如在讲《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时,教师可在重温初中的《生殖系统》中男女性器官的发育、第二性征、月经等知识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在高中《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这节渗透性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方法比较性别差异,消除性神秘感、性罪恶等思想,正确对待异往。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生物教师要有正确的姿态。站在科学的角度用专业的知识语言去正视她,剖析她。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满足他们对知识渴求的欲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也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第二:生物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性科学知识与修养
首先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使授课内容具有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性科学给“性”的定义包括:在生理学上是指性染色体的差别;在心理学上的含义是指性别差异,即男性和女性在心理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社会学上的含义,是指性角色的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写好教案、认真备课、恰当表述,利用现代化手段等,充分体现学科特点,保证教学质量。
其次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修养,以科学的态度看待性,以坦然、真诚的心态来感染学生,解除学生的顾虑和罪恶感,从而实现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和谐交流。在教学中尝试转变观念,与学生之间采用了多种方式的沟通和交流,把握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的渗透教育。比如在教学中实施了感恩教育、生命教育、机会教育等教学模式的实践,使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从朦胧、神秘和困惑中解脱出来,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集中精力学习,身心健康成长。
第三:两性教育是一种美的教育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 选项教学 分层教学
长期以来,多数体育教师习惯运用传统的组织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把精力放在全体学生的提高上,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分析,区别对待,造成成绩好的学生因觉得简单、容易达到要求而产生自满的情绪,成绩差的学生因而觉得有难度、达不到要求而产生自卑心理的局面,造成两极分化现象愈加严重,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整体提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了选项教学、分层教学的摸索,目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创设一种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个性化教学。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下面我就谈谈具体做法。
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很清楚,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选项教学中的学生而言,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喜欢的项目,再根据自身水平进行分层学习,使每个学生在相同的起点起步,在适合于自己的环境里,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另外,教师还要尽力促进师生情感融洽,对后进生不提过去、不揭短、不冷落、不公开批评,而是帮助他们找出原因,教育他们“对症下药”,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组织教学实施选项教学
调查发现,发达国家的高中课程与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项目上体育课。我校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要求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选修项目,将体育教材内容分成健康教育、体育基础知识、田径、体操、游泳、排球、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健康教育、体育基础知识、田径、排球是必修的,在高一年级实施;高二年级开始实行选项教学,选修的内容有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项目,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有重大作用。
三、对教学对象选项、分层
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不可一味地照顾一部分学生,而忽略和淡化对其他学生教学精力的投入。对学生的选项、分层实施以前必须以深入调查为前提,观察每个学生在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并根据其特长、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分析,进而分项、分层。近几年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校一直致力于运用选项、分层进行体育与健康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课的组织方面,打破原有行政班建制,将四个班级合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相对集中选课,教学对象即学生分项后,按起始的身体素质、技能技术水平划分出强、中、弱三个等级班,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观察,教师适当地进行相应的调整。
四、对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既能使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相对应的目标进行教学,又能为最后的考核评估确定方向。我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按学生的层次都制定了优、中、差三个由浅入深的目标。在制定每个课时目标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分层,区别对待,让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都享有充分的学习机会,并有所获得。例如:对身体素质和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要求不断地改进运动技术,明确运动技能目标,要求不断挑战新的高度;对身体素质和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让他们较好地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明确参与运动的目的,使他们稳中求进;对身体素质差并且学习水平低的学生,消除他们的自卑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努力获得成功,让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运动技能,完成一般教学目标,使各层次学生相对本身而言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五、精通教材,分层备课、授课
分层备课是分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了解各层次学生、精通教材的基础上,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确定适合于各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手段,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进行不同深度、广度的教学内容准备,不能一个教案用到底,一个方法教到底。在具体的在教学中要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与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进取,大胆探索,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对教学考核评价分层
[关键词]中职学校 心理健康课 问题 有效教学
心理健康课是中职学校的一门基础公共课,是加强中职学生德育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中西文化碰撞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能看到心理健康课程存在教师重视,学生轻视,学校投入大、产出少和实效性低的现象。究其原因,复杂且有多方面,其中包括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比如教材陈旧、思想保守、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落后等等,都是影响心理健康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学必须改革。如何改革中职心理健康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提高心理健康教学的功能性和实效性,并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中职生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
长期以来,社会上一直流行这样的顺口溜:“职中、职中,差生集中,调皮捣蛋,学习放松,老师辛苦,劳而无功。”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在学习成绩方面他们与大多数高中生相比有较大差距,而更显著的差异是在学习动机、情感及意志个性等方面,具体表现是教学中相当部分学生根本不听课或者听不懂课,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困难重重;班级管理中教育和管理的难度很大,学生经常出现各种违纪现象甚至违法。中职学生普遍具有以下不良心理:
1.我是失败者。
中职学生在中考竞争中失利,被迫选择中职学校,见到其他同学纷纷考到重点学校或普通高中,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尤其是初三同学聚会聊天的时候,感觉低人一等,缺乏自信。加上社会各方面的多重诋毁,自卑心理更重,久而久之,自己都觉得是失败者。
2.怕学习、怕失败。
中职学生内心都想学好、做好,但由于基础差,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或经常做错事。学习上的多次失败使得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遇到比较喜欢的科目或对任课老师有好感,成绩会好些;多数科目分数较低。因挫折缺乏信心,自卑心理严重,特别害怕别人瞧不起,部分同学变得脾气暴躁而古怪,部分同学变得沉默而怕事。
3.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理严重。
中职学生的自我封闭意识较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容不得同学的冷落和欺负,稍有不顺,冲突一触即发。在接受老师和家长批评教育过程中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有时会故意和师长对着干。
4.无奋斗目标,追求新奇刺激的事物。
中职生的课业压力较轻,因为缺乏明确具体的奋斗目标,又有父母提供足够的伙食费,普遍感觉学习无动力,生活无聊,于是通过上网、抽烟、喝酒、赌博、早恋等方式来消磨时间,填充空虚的心灵,个别的因此而酿成大错。
5.爱攀比,人云亦云。
十五到十八岁的年龄,是人生成长中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身体发育已趋向成人,但由于社会阅历不足,心智思想不成熟,导致中职生的言行经常出现很多的误区。他们会有意识去模仿成年人或同学,追求时髦、个性,如手机要新推出的,头发要剪成不一般的,衣服要最流行的,总希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以求实现自己的虚荣感。当目标不能实现时,意志力薄弱的同学就会想到去偷甚至去抢。我校就曾有过学生因父母拒绝其无理要求而以不读书相威胁的事件。
由此看来,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很严重。他们面对学习、就业以及人际交往等诸多外界压力和内部矛盾时容易出现许多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有些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或处理,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将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损。
二、上好心理健康课的主要途径
了解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他们的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是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关键所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逐步认识到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经过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摸索、总结、思考、调整,我逐渐形成了以下的思路和做法:
1.根据学生特点,备好教案。
职中学校的学生主流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特别是随着职业教育的稳步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迎来了欣欣向荣的春天,全社会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的认识,越来越多的学生报读职业学校,这是我们职业教育和职教人的幸事。但是,多数高分初三毕业生选择了普通高中,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源整体素质较低,是不争的事实,中职学生中存在的不良倾向和不良行为普遍存在,还需要我们共同重视,共同矫正。我们要根据任教班学生的特点,如学历层次、兴趣、性格、家庭条件等,结合教材,有侧重地选择讲授内容,增补一些生活中遇到、见到或听到的实际案例,使教案深入浅出,既不脱离教学大纲,又生动有趣,学生既容易进入角色,又入心入脑,教学效果当然不会差。
2.抓住学生心理,以趣促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学生是懵懂而又好奇的。面对从未真正接触过心理方面知识的学生,我从第一堂课起就以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为内容。如从身体的疾病到心理的“病”,从少时的立志到现在的职业生涯规划,引起了学生对心理世界的好奇,进而讲述提高心理素质的好处,提高学习效率;合理调节情绪;形成良好性格;学会与人交往等,同时说明这些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后要涉及的内容。这些课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兴趣和重视,阐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和目的,并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心理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也为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坚持根据学生不同层次、不同时期出现不同心理来进行教学,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不断渗透情商意识,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最大化。
3.重视学生体验,以动制静。
记得曾经有人说过:让我听,我会很快忘记;让我做,我会刻骨铭心。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点不在于学生记住了多少,而在于学生感悟了多少。因此,心理健康课中的活动体验内容很重要,体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要十分重视教材设置的心灵探索、健心活动、趣味阅读、心理驿站等内容,绝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应该有主题,有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应该坚持一个核心,即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围绕这个核心,做到“形散神不散”,舒展学生身心,着重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学习和体验到对自己的终生发展有价值的核心观念。
4.根据学校实际,巧用多媒体。
现在的中职学校,基本具备无线网络到课室、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图画等设施设备,这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物质保障。心理健康课堂上充分利用好这些器材,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讲到青春期心理减压问题时,我利用录像机播放《减压健身操》,让同学们边学边做,课堂气氛很活跃;在讲《直面困难,战胜挫折》时,网上下载播放电影《隐形的翅膀》片段,学生看了之后,感动之余更多的是收获,教师轻松,学生乐学,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5.善用名人名言,他为我用。
名人,众所周知,他们的事迹影响重大,如:孔融让梨、孟母三迁、鲁迅“弃医从文”等;名言,简明扼要,容易记忆,含义深远。如:“志当存高远”(诸葛亮)、“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等。在讲授课文时,我们可根据内容插入相应名人故事或名言名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爱听爱学,又会起到画龙点睛或触类旁通的作用,学生有收获,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6.聆听他人故事,因势利导。
心理健康教育课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得的心理体验和感悟程度。学生总是非常关注他人在同一问题上的表现,喜欢聆听他人的“故事”。
(1)心灵感悟:在课堂上,我经常会给同学们讲同龄人的“故事”和邀请已毕业的师兄师姐回校谈他们的成长历程。试图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别人都有,而且就发生在身边,自己有也是很正常的,并相信这些问题可以解决,进而学习和掌握方法。其实学生在聆听他人故事的同时,也在审视自己。
(2)自我开放:作为一名学生,除了喜欢听同龄人的故事外,也很想知道老师的故事。如果我们能在适当和必要的时候,作真诚的自我剖析、自我开放,学生也会减轻自我防卫心理,真实地表达自己、安全地探索自己。我们作为一名心理教师,最重要的角色始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7.实行角色扮演,举一反三。
心理剧的创设,其初衷是让角色扮演者体会其中的情境冲突,在冲突中宣泄自己、发现自己、改变自己。通过让学生进行某角色的扮演,大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主体参与性,使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举一反三,及时地运用课堂所学去分析、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不断地成长。
8.实施比较学习,突出重点。
比较学习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实施比较学习,加强同类或反类知识内容的对比,利于知识的归类和总结,利于同学们的学习和记忆。如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男和女青春期的身心变化,网络的利与弊,友情与爱情,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责任与义务等,无不可以通过比较达成教学目标。
9.加强社会接触,规划未来。
中职学生普遍喜动厌静,长期的学校课堂环境会令学生产生疲倦感。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或学校的人脉资源关系,主动联系外面企事业单位,组织同学们参观与学习,或者进行短期的实习,让同学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按社会规范去为人处事,朝自己既定目标努力,心理健康课就能有的放矢,水到渠成。
近年来,相继有高校青年教师、文史少年天才自杀,高等学府大学生涉嫌弑母的消息传出,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 这一起起触目惊心的事实都反映了一些青少年对生命愈来愈冷漠、甚至冷酷的现实. 青少年对生命的漠视与践踏,令我们既痛心又担忧. 究其原因,除了心理、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青少年没有正确而又科学的生命意识,导致其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1].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家庭的希望,只有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才能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可贵.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已经成为生物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使学生正确科学地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且珍惜生命,是生物教师的使命.
1生命意识与唤醒学生生命意识的涵义
生命意识是人对自身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的发生、发展和完善机制的总体认识与把握.也就是让学生认识生命,了解生命,懂得生命成长和发展过程的内在规律.生命意识就是人对自我存在的一种体验和感悟,对自我存在价值的终极审视,最终成为一种对人的生命尊重和关爱的自觉意识,并转化为尊重生命和关爱生命的自觉行为. 笔者认为具有生命意识就是要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进而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唤醒学生生命意识,就是开展珍惜生命的教育,让学生加深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认识,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意识提高,启迪自我的精神世界. 专家冯建军指出: 我们的教育若不能引导学生去认识理解生命,而是用情感的麻木和冷漠作为代价,来培养学生的一些知识与技能,最终只能导致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怀疑、虚幻与破灭.所以在生物教学中,通过多种渠道唤醒学生生命意识,是我们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北师大教授肖川的观点是: 生命教育的中心内容是教育孩子如何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润泽生命.其核心是唤醒学生对美好生命的憧憬,从而使学生成为积极的生活者和劳动者.由此,本 人认 为 在 生 物课 堂教学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就是在学生认识生命的基础上,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让学生尊重、热爱生命,理解生命价值,提升生命质量. 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就是帮助学生科学地掌握生命的知识,并尊重他人的生命,从而珍惜人类所共同生存的环境,同时使学生能主动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本身存在的价值与社会定位,能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
2 提升教师的生命意识,做学生积极的表率
生物教师在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中起着积极的表率作用,生命意识能否得到唤醒关键在于教师. 提升教师的生命意识就是教师自身生命意识的觉醒.老师在重视提升自己职业意识、反思自己职业行为的同时,应努力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主体. 传统教育观中将教师比喻为红烛、园丁,赞颂教师燃烧自己崇高奉献精神. 但是这种奉献精神却忽视了教师对生命愉悦体验和感受. 一位没有生命意识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必然缺少情感交流. 只有教师具备高尚的生命素养,对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感染力、人格魅力,才能对学生有正确和科学的生命观引导. 尤其是教师具有自觉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智慧,才能做到言传身教. 一位真正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的教师才能给学生以积极的正面影响,从而感化和引导学生. 教师既是学生精神生命的创造者,也是自己精神生命的创造者. 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教师应该是和学生共同提高自己的生命意识. 只有教师具备自觉的生命意识,才能培养出智商和智慧、知识和思想、个性和品行、理想和实践并存的热血青少年.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说: 作为一个教师,我拥有让一个孩子的生活痛苦或幸福的权利孩子长大后是仁慈还是残忍,都是我的言行所致.在生物课堂中创设友好的民主氛围,尊重学生,给学生适宜的发展空间,给自卑胆怯的学生以鼓励,给疑惑的学生以引导,给困难的学生以帮助,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关怀,体会成长的快乐. 二十年的教学经验,让我对此观点感同身受.
3 重视基础知识学习,培养学生探索生命科学的精神
要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就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 因为不懂得自身结构和生理,不懂得生命的奥妙,就不可能做到尊重生命.例如: 学生知道生命的新陈代谢,才会科学合理地调配营养,才不会挑食; 学生了解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及无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可让其感受生命的严谨与神奇. 学生从微观到宏观知道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及各层次间的相互关系,才能了解生命的严谨结构与美好. 学生知道遗传和变异的规律才能初步理解生活中的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感受生命传承的奇妙,并初步对生活中的遗传和变异现象进行科学解释. 学生学习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受精作用过程,才能了解到生命诞生的过程,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来之不易,让其学会欣赏并珍惜生命,认同自己的唯一,增强自己的自信. 学习了伴性遗传的基础知识,学生才能理解遗传病的概率计算方法,了解患者是不幸的,才能提高优生意识. 通过对酶的发现史、生长素的发现史、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等科学史的学习,才能让学生体会科学家设计实验的思路,了解科学家通过探究发现真理的过程,使学生能明白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和作风去认真对待学习、对待每一件事才能够成功的道理. 只有掌握这些生命科学知识,才会使学生在认知能力和生命意识两个方面的都得到提高.
4 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是伟大的,培养学生尊重生命
地球的诞生和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尽管有几次物种大灭绝现象,但还是有很多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目前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地球从诞生到现在大约已有 46 亿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地球上的生物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丰富多彩、形形的生物. 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任何微小的自然条件都有可能将生命扼杀在摇篮之中. 从单细胞生命经过漫长的进化,到具有伟大智慧人类的出现,这更体现了我们人类的生命的伟大. 在生物进化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时,让学生认识生命产生的艰难和漫长,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及生命的发展规律,从而感悟生命的来之不易,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是伟大的,培养学生尊重生命. 同时让学生学会保护生命,珍惜生命. 在动植物的进化史中体会生命演化的艰难历程,认识人类对大自然肩负着神圣使命,同时自然的其他的物种的力量也很伟大,我们应爱护其他物种,共同维持生物圈的和谐. 在学习生物的应激性时、给学生介绍蝙蝠和鲸的回声定位系统、动物的语言、动物复杂性后天学习行为,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奇妙从而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 向学生介绍种子萌发时的力量可以把石块撑开; 许多昆虫一生要蜕多次皮; 蝴蝶还需要作茧自缚; 残疾人的精彩人生生命成长经历种种磨历,但勇气和力量为我们开辟前进的道路. 例如: 在生殖和发育教学中,观看人的受精卵如何变成一个成人的视频,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父母亲的艰辛,让他们更加尊敬父母和长辈; 通过讨论幼儿时期的生理特点,感受到幼儿是需要成人的呵护的,让学生能够爱护年幼的人. 通过这些学习让学生不仅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让学生的心中种下了珍惜并尊重生命的种子.
5 挖掘生物课程中的美育内容,激发学生感受美好的生命
生物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不同层次的美学教育,激发学生感受美好的生命. 生物教学中蕴含许多美育内容: 从细胞到组织、器官,从个体到生物圈间存在的和谐美,生物多种多样的形态美,生物表现的形态各异的行为美,以及科学史展现的科学家的人格之美. 例如: 基因表达过程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到生命形成的和谐美、逻辑美和简约美,进而让学生欣赏生命. 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感受生物的形态、结构、色泽等外在美,观察各种生物和谐生活在一起,能够发现生物界的和谐统一之美. 通过对孟德尔的简介及他所做的豌豆试验的相关情况的学习,让学生欣赏科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人格美. 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 通过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学习,让学生发现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内部和谐美. 细胞具备了和谐美、统一的整体之美,一个细胞如同一座精巧的工厂,细胞膜担负着防卫、控制物质出入的作用,线粒体是工厂的动力供应站,依靠叶绿体,细胞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细胞的各部分分工明确,有密切配合,使千头万绪的生命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细胞结构之完美是地球上任何一个工厂所不能比拟的. 又如,DNA 双螺旋结构以及 DNA 在复制时采取的边解旋边复制同时严格地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这充分体现出生物的对称美和生物科学的严谨美. 通过不同层面美学教育的,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体验美的情怀,进入美的境界,从而感觉生命的美好.
6 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生命
20世纪以前人们还沉浸在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中,沉浸在从大自然中摄取越来越多财富的激动心情中,一夜之间,人们忽然发现地球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仓库,它所贮藏的资源也是有限度的,许多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一去不返的. 这让人们必须重新认识大自然,进而保护大自然.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人是自然界一部分,大自然既是养育人类的母体,也是人类发展的最后屏障. 例如,在生物与环境的教学时,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去欣赏春天争奇斗艳的花朵,夏天枝繁叶茂的树木,秋天硕果累累的田野. 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对学校、家庭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 通过这些实地观察、欣赏和考察,让学生认识到绿色植物在大自然中是最重要的生物,意识到绿色植物对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与人类生活关系极其密切,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并使学生意识到生物与环境是个有机的统一体,让学生懂得善待生物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持生物圈的平衡与和谐. 通过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学习,让学生明白植物是自然界生物生存的基础,应该珍爱植物、保护植物,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再如,通过生物种内关系,种间的共生、共栖、寄生、腐生、竞争等关系,使学生领悟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明白人和其他生物一样只是大自然的一员,让学生学会做一个自然的人. 还可以结合世界地球日开展住在地球、美化地球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污染现状,思考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结合国际森林日进行教学时,让学生思考一次性木筷的使用情况; 让学生讨论干旱对人类的影响,人类在沙尘暴的形成和防治中的作用,又可结合世界动物日调查当地生物资源,对我国自然保护区及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现状进行研究. 这些做法既让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能培养学生热爱生命.
7 引导学生认识人生命的短暂,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每个生命对于生命个体来说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同时也是短暂的,值得每一个人去热爱. 比如在学习动物部分时,可以播放鱼类生殖的视频: 雌鱼每天能产卵几十万粒,一部分卵被水冲走,一部分卵被其他生物吃掉,只有极少部分能够孵化.孵化出的小鱼往往成为大鱼的美食,真正能生存下来的少之又少. 无论是动、植物还是人类生命都是来之不易的. 再如在学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时,了解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受精作用过程,为学生播放了从和卵细胞的结合到婴儿分娩的视频,让学生从视频中清楚感知生命的起源、让学生感知生命的来之不易. 同时让学生体会生命来到世界上是一个极偶然的机会,这一生命过程是极其短暂的和宝贵的,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来之不易,学会欣赏、珍惜生命,认同自己的唯一,增强自己的自信. 讲述生物的个体发育,让学生明白每个生命包含出生、成长、死亡的过程,这一生命过程是短暂和宝贵的. 人生短暂,一个人要怎样发挥生命潜能,才使自己生活得有意义、实现生命价值. 在学习细胞时,让学生了解细胞癌变的原因,认识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有损自身和他人健康,同时还可以带领学生到殡仪馆体验生活,让学生亲身感受死而不能复生的道理,一个人的死亡给家人、亲友带来的巨大悲痛,增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 学生只有认识到生命是短暂的,才能学会关爱他人,珍惜生命才能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唤醒青少年生命意识的上存在显著优势,是唤醒生命意识主阵地之一. 国家颁发的《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及终身发展作为其基本理念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应该珍爱生命,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生 物课 程的学 习,学生 可 以正确科学地认识生命,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与精妙,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因此,我们要在生物教学中注重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学生尊重、热爱生命.在生物教学中唤醒青少年的生命意识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各种积极因素,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就会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参 考 文 献
[1]吴翠霞.生物课堂教学中生命意识培养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2]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高春梅.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成长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的新视角[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4]江芸涵.关注生命,珍爱生命,生命教育登陆四川[N/OL].四川日报,[2006-05-09].
[5]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8.
[7]连中国.唤醒生命: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巨人[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3.
关键词: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1加强信息技术使用,构建可靠的安全管理系统
在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该体系建立的有效性,需要加强当前形势下信息技术使用,构建出可靠的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系统。具体表现为:①结合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实验室工作 人 员 与 教 师 应 强 化 生 物 安 全 管 理 方 面 的 意识,并在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支持下,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且在计算机网络的配合作用下,实现符合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需要的安全管理系统;②在既有的安全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等要素的作用下,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负责人应强化自身的信息化意识,并结合当前的形势变化,构建出与之相关的安全管理系统,促使动物医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得以及时处理,为其安全管理水平的日益提升提供科学保障;③对构建好的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系统的实践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估,使得该系统能够长期处于稳定、高效的运行状态,满足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实际需要。
2创新实验室安全管理方式,增强其实践应用效果
新形势下构建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时,需要实验室负责人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创新实验室既有的安全管理方式,以便增强其实践应用效果。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可从这些方面入手:①结合当前的形势变化,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式建立及完善的过程中,增强这些管理方式实践应用中的适用性,实现动物医学实验室创新管理,降低其工作落实中的问题发生率;②在动物医学实验室日常的管理工作落实中,应对其中存在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与总结,从而为其安全管理方式的不断优化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3提高实验室布局合理性,做好防护设施建设
做好实验室的布置以及防护设施的建设,能够为实验教学安全提供最基本的保证,虽然当前教学实验室还无法满足科研实验室的要求以及标准,但是在通风和清洁方面必须要达标。为了避免因为人员的流动导致出现交叉感染情况,需要改变传统按专业划分方式,从生物安全角度出发,与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做好实验室的划分,包含有清洁区、半污染区以及污染区三个方面。在不同区之间做好隔离,张贴相关的安全标志。
同时,根据实验项目类型,针对显微观察类、动物解剖类等实验进行合理的安排,降低生物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除此之外,高校应根据当前动物医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及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加大其投资力度,优化设备性能,将所有设施消毒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实验室安全管理效果良好性。
4采取安全责任制度,杜绝安全隐患
制定安全责任制,能够为生物安全事故的出现提供最基本的保证,当前安全事故的出现与责任心缺失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学校应健全安全责任制度,保证安全责任得到有效落实,杜绝安全隐患的出现。可以按校长-院长-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员工-教师-学生顺序逐级落实,在校长方面,需要负责整个学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在院长方面,需要做好整个学院的安全教育以及相关的培训管理;在实验室主任方面,需要做好安全事务的安排;在实验室人员方面,将实验室各项安全隐患及时消除;教师方面,应要向学生详细的讲解实验室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学生方面,实际操作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确保自身的实际操作规范性,保持实验室中良好的安全防护水平,降低问题发生率。
5结束语
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管理,其次要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还需要提高实验室布局合理性,做好防护设施建设,最后要采取安全责任制度,杜绝安全隐患,通过这些方式,使实验室安全得到保证,为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各项教学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蒿彩菊,李勤凡.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环境安全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1):305-307.
[2]陈省平,蓝 秀 健,彭 毅,等.实 验 室 生 物 安 全 管 理 体 系 的 文 件 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6):276-279.
[3]孔丽蕊.检验科二级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8):527-528.
关键词:发散思维;生物教学;能力培养
高中生物教学作为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尝试探讨发散思维能力在生物教学中的培养思路,对于促进今后该领域相关研究的深入与完善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一、发散思维能力内涵
发散思维在学术领域也称为求异思维或者说扩散性思维,它主要是指在日常的思维过程当中,通过遵循不同的思维方向和思维角度来探讨问题的思维解决方法。发散性思维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首先,注重个体主观想象力的发挥,在发散性思维能力体系中,个体的主观想象力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想象力水平高低在一定层面上直接影响着其发散性思维水平的程度;其次,打破思维定势,所谓的思维定势主要是指在长期的思维过程当中所形成的固有思考模式,发散性思维要求个体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当中,打破原有的知识圈,以问题为导向探讨多路径的解决方案。
二、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路径
在今后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系统地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是当前生物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探讨。首先,重视发散思维训练。在今后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当中,生物教师应该通过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逐渐地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水平。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可以通过扩散列举、同解变形以及引申发挥等方式实施。例如,在讲解生物与环境的相关知识之后,引导学生探讨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效地解决能源危机,通过列举训练不断提升学生对发散性思维能力的积极性。另外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教材中分析的基因分离规律,进行同解变形。例如,在基因分离中,围绕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进行分离这一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判断高茎DD和高茎Dd哪一个属于等位基因及其具体原因。基因型不同为什么表现型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是如何进行分离的?通过这种同解变形进一步地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训练水平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学生现有的思维方式进行引申发挥,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五章第一节《基因突变》中,教师可以采用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实例,从现象开始,追根溯源,让学生理解基因突变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碱基对发生了变化。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归纳哪些因素会导致基因突变。其次,重视联想训练。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不断地进行联想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水平。所谓的联想主要是指学生根据所感知的事物对相关事物进行感知的思维活动。虽然从某种角度来看联想并不能产生新的事物,但是却可以为相关新形象的创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日常的联想训练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尝试探讨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等。例如,在生物教材中,会对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特点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在细胞分裂后期会出现着丝点一分为二,两个姐妹染色体也会随着分开,这种联想其实就是一种接近联想。当然,学生在进行根的结构图的联想时,就会对植物的其他主干成分也进行接近联想。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联想,对比联想主要是指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例如,当引导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基本公式进行应用的时候,也可以引起学生产生对比联想与光合作用相对应的呼吸作用。两者在公式层面的差别除了进行对比联想、接近联想之外,高中生物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因果联想,因果联想主要是利用事物之间存在的必然因果联系而进行相应的分析。在生物学界好多著名的生活实验在很大层面上都是借助于因果联想。
最后,重视逆向思维训练。逆向思维训练主要是在日常的思维训练过程当中将通常的问题思考思路进行方向层面的反转,通过违背常规常理的方式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逆向思维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水平有着良好的助推作用。从宏观上来看,逆向思维主要包含逆向反转、被逆常规、重点转移等方面的应用方向。在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功能性反转、结构性反转来进行逆向思维水平的提高。例如,在生物学家对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进行了研究之后,就有学者尝试用RNA来进行DNA的合成,并且达到了理想的目标,这就是一种逆向反转作用的体现。
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常规的背逆,在进行具体操作的过程当中,就是通过一种与常规相反的方式来进行思维训练内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会涉及很多人体健康方面的内容,有研究者发现,长时间直立行走容易造成静脉曲张,所以,有的学者建议在日常的练习过程当中加入倒立,取得了一定的健身效果。另外,在进行逆向思维训练过程中,也可以进行重点转移。所谓的重点转移就是把问题的重点从某一方面向另一方面进行转换,这种思维跳跃从某种角度来说,可以有助于生物学说等新型知识的产生。例如,青霉素的发明在很大层面上就是一种重点转移的例子,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进行葡萄球菌人工培养的过程当中,由于青霉孢子的侵入而造成实验失败,可是他进行了实验对象的转移,最终发现了青霉素,为人类生命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结语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文中主要从发散性思维的基本内涵与特点出发,对今后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科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有助于促进高中生物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入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拉本,苏旭。新课改背景下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21)。
[2]齐鑫。高中生物教学中发散思维培养的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创新途径
生物在以往的观点中被视为副科,特别是在初中阶段,被教师以及学生所忽略,造成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学习难度突然加大,给学生造成实质性影响。如今,生物作为中考中重要的门科之一,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做好教学方案的探讨以及改进,从而最大程度上发挥教学的价值,实现质量提高。
一、做好课堂引入
课堂引入是我们进行教学的第一步,对于整体课堂的氛围优化,提升学生的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该对于所授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把握教学脉搏,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课堂氛围的优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列比,强化记忆等办法,让学生能够在尽快适应教学节奏,跟上教师思维,深入的理解教学基础,从而有利于教学逐层开展[1]。例如,在教学初中认识世界这一单元时,大多数的教师可能是认为内容太过简单,从而简略讲过,严重忽视了其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因此,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课本内容,总结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做到良好的启发作用。本文的重点是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师在进行引入的时候,可以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生物作为例子,如,家猫,虽然都是一种生物,但是因为遗传多样性的原因,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由此导出,其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而猫有生老病死,有繁殖,遇到刺激有反应,从而导出生物的基本特征,繁殖性,新陈代谢,生长以及应激性等[2]。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在启发学生理解课本内容的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观察生活的兴趣。
二、做好内容灌输
教学内容是固定的,但是由不同的教学方式能够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应该认真分析教学重点,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在总结前人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做好教案优化。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把握教学节奏,注意技巧灌输,善于合理互动,从而利用有限有效时间,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难点,疑点等[3]。教师在教学时,也应该做到灵活应对,善于利用有效资源,从而全面提升教学有效性。例如,在进行细胞这一章节教学时,因其涉及生物体内部结构,内容较多也较为复杂,相对于学生而言,也较为抽象,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时间的分配,把握教学重点内容,由此提升其有效性。本章中重点内容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生物的细胞结构,学会运用显微镜进行实验,了解并牢记各种生物细胞的差别,从而深入了解到细胞的功能。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该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与生物实验的时间,在巩固基础上,及时地了解学生的难点,与学生形成互动。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共同研究,进一步加深交流,提升实验技巧,从而促进教学质量有效性增加。
三、做好作业练习
合理选择课后练习内容是巩固学生基础,促进学生加深理解的重要途径,但是面对如今的教学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作业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几点:(1)符合教学内容,并在其基础上可以适当进行少量拓展,以此达到巩固学生基础的作用。(2)应该注意学生能力以及技巧的培养,因此,设计的方向应该针对于当堂内容,进行技巧性的启发,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3)注意学生思维及兴趣的培养,针对于学习内容以及相应的学习普遍能力,从而进一步优化作业设计,达到精细又不繁重的程度[4]。例如,在进行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学的内容涉及很多基础内容与实验,因此,学生在学习时,具有较大难度。而其中种子的结构需要加强基础练习,从而让学生在了解其基本结构的同时,可以区分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在种子时期的区别。教师在设计作业过程中,可以针对其不同进行设计,进一步巩固这一部分知识。其另一个重点为其生殖器官的内在结构和作用,对于绿色开花植物,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随机针对某种植物进行其生殖器官的分析,并作以形象的图示,既巩固了知识,也培养了兴趣。
四、做好兴趣培养
不论是学习哪种课程,兴趣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在巩固教学成果的基础上尽量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1)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在组合中放大学生的优点,既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正确的科学观,又能够最大可能地培养其动手实践技能。
(2)适当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结合授课内容,丰富课堂以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在改善教学环境的同时,发挥其优势,引导学生对于生物研究产生兴趣。
(3)利用实践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激发其研究潜力,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养成兴趣,持之以恒,让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例如,在进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这一节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相应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展示我国辽阔疆域的各种植物资源,通过形象地刻画,学生能明确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以及与其他生物的关联性。培养学生探究植物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生物观念。
五、结语
初中生物具有启发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究世界奥秘的作用,对于学生未来养成科学的生物观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应该通过生动的课堂引入,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后作业以及启发学生培养探究观念等方面进行教学,从而实现其质量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屠慧诗。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4(10):138。
[2]王帅。探讨提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30):149。
关键词:高中 生物 教学方法
一、反思式教学
(一) 课前反思
课前的教学反思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教学内容要重点突出,层次清晰。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生物教学也不例外。浅显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实现,二重难点则需要教师的引导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教而有思,思而有得。不仅要反思教学内容及学生,还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即不仅能够正确地分析问题,还要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涉及的教学方法等问题至关重要。首先,分析对象。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准确地分析学生能够促进教学科学合理地进行。在对教学对象有了正确认识的情况下再进行自我反思,才能够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
其次,分析教材。对教材要有全局观,然后精读教材,把握重难点。最后,调整教学内容。例如: 讲解呼吸作用之前,我做了充分的教学反思,合理设计课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储备了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但对于植物的呼吸作用往往容易忽视。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注意以人的呼吸作用作为参照,进行一系列演示实验和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使学生在动手动脑、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基础性知识,同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如为什么农业生产中对作物进行田间松土? 我们在种花时用粗糙的瓦盆还是光洁的瓷盆? 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如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 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二) 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考察的是教师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且能够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和谐完美的统一。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通过反思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课中的反思不仅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还有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反思。高中生物教学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进行知识互动。有关呼吸作用的知识内容,教师和学生可以围绕有氧呼吸的场所、有氧的过程等方面来进行互动交流。除此之外,也包括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情感形成的反思。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其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以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主,对存在的问题要有明确的应对方案。课后反思主要目的在于完善教学,并且能够指导和改进以后的教学。一堂课最主要的是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学习光合作用时,光合作用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如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掌握光合作用的色素与场所呢? 教材安排了一个实验: 绿色植物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本节课没有做具体的实验操作,而是首先进行实验理论的学习以及光合作用场所的学习和认识。因此,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的: 课前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上传到教学平台,通过学生阅读同时设置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再通过教师的讲述,虽然大部分学生理解了基本原理,但只是在知识层面有所发展,其他的就谈不上了。经过课后深刻的反思,我认为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 课前准备工作是由教师完成的,学生没有参与进来。
(2) 处理教材过于死板,没有考虑本校学生实际而有所创新,使得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3) 没有发挥教学平台优势,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趣味性教学
趣味性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物教学也要注重趣味性。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生物学科的趣味性有别于其他的学科。如何让学生有激情、感兴趣是每一位老师应该努力探索的重点。那么,增强生物学科的趣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趣味性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趣味性教学方法,即用幽默的语言及方式把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趣味性知识和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中,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及思考和探讨的积极性。最终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恰当使用带有趣味性的案例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SARS到AIDS,再到天花、鼠疫等,甚至可以联想到21世纪杀伤力大的生物武器研究。这些都是学生平时很感兴趣的话题,也是他们关注的热点。所以,无论是教材的编排还是教师教学设计都非常注重练习生活实际,并且结合社会实践。在高中的生物教学中,恰当并且巧妙地运用课本上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疑难问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学生听得轻松,学得也轻松。
三、探究式教学
当前,教育学一直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只有改变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并且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科学合理地变化转变,还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能力,才有望实现教育设想。探究式教学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首次列入了综合实践活动,这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在课程结构上的改革的重大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只注重课堂、学科和书本,更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这样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而探究式教学有效地解决了问题,并且伴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越来越要求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去学习和亲身实践。再结合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由以往的间接经验向直接经验过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获取多种直接经验,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知识的运用,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可见,探究式学习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与以往课程相比有了深刻的变革。高中的生物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结合不断优化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作了一定的铺垫。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他们积极思考的潜在动力,长期坚持以兴趣激发疑问,再结合恰当的训练,一定会强化和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四、快乐式教学
古人尚且倡导寓教于乐,如今的教学更应该注重在快乐中学习。教师对学生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情绪情感,在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学习氛围中学,能够使学生身心愉悦,更容易掌握知识,解决疑难。一个人可以改变一个生态,我们要用我们的人格魅力来弥补学科教学的枯燥乏味。教师快乐,可以带动学生快乐。学习一直被认为枯燥乏味,多数学生也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那么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使命就是: 尽量让学生学得快乐,玩得快乐,有快乐的童年,有快乐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整合教学目标
根据三亚学院的“311”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职业倾向,笔者首先明确并整合了教学心理学的课程教学目标:突出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优势,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不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项技能,为以后成为一名教师打下必要的基础,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塑造健康人格。
优化教学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内容应该与日常教育教学联系紧密,对教育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目前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因此,在保持教材体系科学性、完整性的基础上,应该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增强课程实用性和趣味性。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的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和优化。
(一)弱化理论教学
总体而言,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由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构成,但传统的教育心理学重点内容为学习心理和学生心理,对教学心理和教师心理重视不够。因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尽可能选择与教学实际联系紧密、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教学。在“理论”与“应用”的选择上,弱化一些理论的教学,侧重点放在这些理论给现代教育教学带来的启示上面;依据把教育心理学课程分为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发展历史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教师和学生心理,分别介绍学生的心理和教师的心理;第三部分为一般学习心理(简单介绍各心理学流派的学习理论,对教材的第四、五、六、七章进行整合和概括)和学习动机,第四部分包括知识、技能、问题解决的学习和学习策略,第五部分为教学心理,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和教学评定。
(二)强化实践教学
在课程改革中设置较多的实践课时,增加了传统教育心理学教学中涉及不多的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师的礼仪和沟通等实践内容,并让学生亲自撰写教案并开展讲课比赛;联系本地的中小学, 让学生每周都有实习的机会,并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讲课方面的培训,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师沟通和礼仪培训,让学生能够胜任在中小学实习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去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在课程中吸纳教育心理学最新的研究进展以及当前教育改革实践中的热点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双向学习,成为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业人才,在就业时能具有更多的选择性。
改革教学方法
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法,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一)课前音乐熏陶
在每次上课之前的5分钟,给学生播放一些愉悦、轻松、平静的音乐,让学生有一个愉悦的心态去学习,做到愉快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二)讲授法
讲授法是本课程教学主要的方法。通过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授,使学生理解教育心理学基本内容的逻辑性和学科的逻辑体系,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三)讨论法
通过讨论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学生学习风格对教师教学的要求”部分,采用讨论形式,既强调由任课教师提出一些带普遍性的、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又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提出问题与自己的想法,针对典型问题开展讨论,做到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结合。
(四)案例教学法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如在“教师的基本品质”“课堂管理”等部分,运用经典正反案例教学,以增强学生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缩短教学情景与现实情景之间的距离,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案例的运用又反过来促进了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五)研究型教学
给学生列出一定的主题,如“教学空间设计”、“大学生学生特点”、“大学生学习风格”“教师的职业倦怠”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采取访谈法、问卷调查去做实际调查,形成研究报告并在班级开展研究报告汇报会。
(六)引入心理测验
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心理测验。在“学生的个性发展”、“学习风格”、“学习动机”等部分,随堂对学生进行气质测验、学习风格、学习动机等团体心理测验,
(七)引入团体心理训练
在掌握教育教学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恰当的心理训练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在每次课程开始之前,引入团体心理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大风吹”、“滚雪球”、“大胃王”、“幸福尺度”、“青蛙跳水”等。在课程中,根据课程内容将“信任之旅”、“信任背摔”、“有点大轰炸”、“我的自画像”、“20个我”、“头脑风暴”“心有千千结”等诸如此类的团体心理训练应用于教学中,这样,既增强学科兴趣,又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八)试教法
试教法是指运用角色置换原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扮演教师,变“学”为“教”,从“教”中“学”,“教”与“学”结合。将学生分为几个大组,以组为单位,先在组内开展合作学习,撰写教案,并在组内开展评比评选出优秀教案,然后在全班进行讲课比赛,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学生的个性化结合起来。
(九)运用演示法和实验法
如“知觉广度”、“从众心理”(阿希实验)、“问题解决模型”等等,通过这些课堂实验演示并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的实验,有利于学生掌握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并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十)引用电影教学法
把电影鉴赏引入到教学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部分,引入教学电影《铁血教练》,让学生的观看电影片段同时,并思考和讨论学习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
(十一)开展实践教学
要求学生完成听课任务,即听一位三亚学院优秀教师的课,进行观察学习并做出学习反思;通过讲课比赛挑选出一部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集体备课,针对三亚市一中这个实习基地的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授课,切实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找出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差距,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拓宽交流反馈平台
教学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有一个良好的交流反馈渠道。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班级QQ群、BBS专题讨论、电子邮件答疑、手机短消息平台、微信、微博、电话答疑等交互手段与学生进行交流反馈。如把多媒体课件、相关阅读资料在QQ群里共享,方便学生随时学习;在BBS里设置一些专题,鼓励学生就这些专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在微博里发表一些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以供学生进行学习。
革新评价机制
改变以往对学生的评价过多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轻视学生过程的状况,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重视发展型评价、过程性评价。更新单一静态的评价学生水平的标准,实施动态考核学生成绩的评价方式。
教学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
县禁毒办: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青少年预防教育规划(2016-2018年)》,扎实推进青少年预防教育“6.27”工程各项措施落实落地,我局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县禁毒办《关于开展青少年预防教育“6.27”工程自查活动的通知》(古禁毒办〔2018〕10号)精神,认真开展自查整改工作,现将自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确保预防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为了加强对预防教育工作的领导,县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局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和各学校校长任成员的&&&教育系统禁毒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站校也成立宣传教育工作小组,有力有效的加强了青少年预防教育“6.27”工程的实施。
为了加强预防教育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教育局按照市县文件要求和相关会议精神,结合我县教育工作实际,制定了《&&&教育局2018年实施青少年预防教育“6.27” 工程工作计划》,并将工作计划下发到全县各中小学校。将预防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将学生德育工作目标化,我县积极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将爱国、理想、文明、习惯、生态、责任、诚信、安全、健康、法治、感恩等德育主题落实到每个学年,其中6月、11月主要的德育工作是预防教育。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确保预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预防教育工作中,教育局实行禁毒工作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明确规定学校校长是禁毒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师生禁毒工作负首要责任,班主任、教职员工对学生禁毒工作负直接责任。通过严格管理,明确职责,杜绝吸毒事件的发生。每学年,教育局派出检查组,深入全县80多所学校、幼儿园,重点对各单位预防教育工作的落实情况、重视程度、制度建设、监督措施是否到位等进行了督查,确保了全县各学校“学生不服毒、校园无”。
三、开展培训,加强师资,有力提升预防教育工作水平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生预防专题教育大纲》,努力提升学校预防教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我县中小学预防教育骨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教育局积极开展预防教育骨干教师培训。春秋季开学教育工作会上,教育局分管领导就禁毒教育工作作了专门的安排布置,并对与会的校长、机关联系人进行培训。今年,教育局组织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师培训会”,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开展预防教育培训。
为了进一步加强禁毒师资队伍建设,在司法局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协作和大力支持下,为全县中小学各配备一名校外法治副校长。
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全面开展禁毒教育工作
1.从2016年春季学期起,全县各学校将预防教育纳入常规课程,分学期制定预防教育计划。小学五年级至高中每学年至少安排2课时的预防教育专题课程,中小学校结合《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并依托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例,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教育,同时将预防教育有机融入语文、历史、化学、生物、思想品德等相关课程,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预防教育进课堂有效落实教学计划、大纲、师资、课时、教材等要求。全县中小学校预防教育进课堂达到100%。
2、抓好青少年学生预防教育第二课堂。各中小学校聘请法治副校长、司法机关联系人和校外禁毒辅导员到学校开展安全、法治、禁毒等内容的法治教育讲座。
3、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班会课、集会组织学校全体师生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预防教育工作的通知》、《中小学生预防专题教育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等法律法规以及的知识和危害,学生对禁毒知识的知晓率达100%。
4、各中小学校通过张贴标语、校园广播、黑板报、学校法治宣传栏等途径,进行禁毒等预防教育。利用网络教室,组织学生登录“中国法治网”、“中国禁毒网”等网站,开展知识学习、了解的危害,观看预防教育专题教育片。
5、集中开展中小学预防教育宣传月活动。一是组织教育局机关职工和全县教师扫描禁毒二维码,订阅禁毒微信公众号。二是围绕“6.3”纪念日、“6.26”国际禁毒日创办预防教育宣传专栏。三是开展校内预防教育,通过国旗下讲话,广播、校讯通、班班通、手机微信等校园媒体,宣传防毒知识和禁毒法规,创办禁毒宣传专栏。四是积极参加国际禁毒日集中宣传,6月26日教育局通知全县中小学在国际禁毒日开展宣传活动,活动中同学们进行了禁毒宣誓、现场观看样品、拒绝签名并向广大人民群众发放禁毒宣传资料。
6.组织开展预防教育主题活动。各学校以“不让进校园”、“不让进我家”、“青少年远离”等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禁毒教育专题报告、主题班会和团队会,对学生进行预防教育。
7、上一堂预防教育法治课。春秋两季开学初和“全民禁毒集中宣传月”期间,各校积极邀请禁毒民警、法治副校长、校外禁毒辅导员走进学校,面向全体师生开展预防教育等法治宣传教育课活动。
8、开展预防教育知识竞赛。我县组织全县在校初中生、高中生、职业高中学生参加2018年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活动。
9、组织征文活动。每学年,我局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开展“珍爱生命,远离”的征文比赛。
五、积极探索构建学校、社会、家庭预防教育机制
1.教育局进一步加强与县公安局、法院、县妇联、团县委在禁毒教育工作上的配合协作,积极开展预防教育师资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协调县公安局、工商局等部门,开展校园环境周边治理,净化校园环境。
2.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通过家长会议途径向家长开展禁毒教育宣传。向家长发放拒绝倡议书,充分发挥“小手牵大手”作用,在校园内外形成强大的禁毒教育声势。学期结束时,部分学校结合实际编制了《暑期告学生家长书》,内容涵盖了品德、安全、法治、禁毒、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3、积极开展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古浪五中创建了预防教育基地。
六、探索建立禁毒教育工作考评督查机制
从2016年起,教育局把预防教育纳入对校长和学校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加强日常工作督导检查,实施预防教育工作约谈和问责制度,基本建立以学校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预防教育责任制。目前,我县中小学校已充分认识预防教育重要性,预防教育工作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重要议程,并制定各阶段工作计划,切实把预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预防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在实践工作中也碰到诸多的困难,同时我们也在进行着预防教育新途径、新方式的思考和探索,以求得更大、更好的预防教育成效。如:个别学校领导思想重视不够,预防教育意识不强;学校预防教育不能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预防教育材料收集不全等。
八、今后工作的打算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并实践更多形式的预防教育活动,扎扎实实做好青少年预防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师生的防毒、拒毒意识,确保学校这片“无毒”净土不受污染。
(一)完善预防教育机制建设。建立由学校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教科室及工会等为主要成员的预防教育工作小组,制订工作机制,落实预防教育工作职责。
(二)突出预防教育重点。要以宣传普及合成危害和强化青少年预防教育为重点,把预防和药物成瘾知识与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其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完善生理卫生、生物、历史等相关课程的预防教育,逐步建立全面系统的预防教育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