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世界古典文化成就范文

世界古典文化成就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7: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世界古典文化成就,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世界古典文化成就

篇1

保护传统文化的名言【精选篇】

1.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 用东方智慧优化您的生活。

3. 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创造先进灿烂中华文化。

4.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

5. 传古今文化,播东方神韵。

6. 传播古典文化,成就华夏修养。

7. 弘扬传统文化,缔造华夏智慧。

8. 东方文化之源,当代修身之所。

9. 尊重人才,鼓励创造;尊重学术,发扬民主。

10. 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创造人类先进精神文明。

11.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12. 往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

13. 培养中国魂,树立中国心。

14. 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

15. 弘扬文化遗产,构建文明世界

16. 保护历史文化,启迪现代文明。

17. 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

18. 保护文化遗产,珍藏历史精华。

19.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魅力。

20.我 们的古迹,我们的祖国,你不爱护,我不爱护,谁来爱护。

保护传统文化的名言【热门篇】

1. 传古今经典,树当代风范。

2. 吸千秋文化,立万代基业。

3. 秉承祖先智慧,传播华夏文明。

4. 传承古文化,塑造新人才。

5. 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6. 知儒道孝易,看学苑汶林。

7. 传承弘扬文化,成就美好人生。

8. 传承国学精华,陶冶精神情操。

9. 传授东方经典,培训传统文化。

10.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明祥和社会氛围。

11. 学古人的智慧,致今天的财富。

12. 传播传统文化,修身美家平天下。

13. 穿越时空的魔法武器——文化遗产。

14. 保护文化遗产,我们仍需努力。

15. 文化遗产不可再生,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16. 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17. 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

18. 纵有金山银山 , 难买文化遗产。

19. 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

20. 破坏古迹,就是破坏你的未来。

保护传统文化的名言【经典篇】

1. 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立足本国,面向世界。

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 温习东方文化,修身齐家平天下。

4. 复古代文化,展今朝风采。

5. 汇集东方智慧,传播华夏精神。

6.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7. 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土壤,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8.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9. 留下历史, 保护古迹。

10. 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后人爱护薪火传承。

11. 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

12. 感受文化色彩,领悟遗产真谛。

13. 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

14. 保护昨天的遗产就是扞卫明天的文化。

15. 先人神力绝技,鬼斧神工天姿。

16.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精神。

17. 文化遗产是民族发展的航标。

18. 印证过去,见证未来。

19. 文化遗产是凝聚中华民族的桥梁和纽带。

20. 爱我中华,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1.弘扬传统文化标语

2.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标语

3.保护传统文化议论文800字

4.保护传统文化的倡议书

篇2

保护文化遗产的标语【精选篇】

1. 传统文化播神州,华夏文明永流传。

2. 传圣贤道、授大成业、解精神惑。

3. 博学助君明志,笃行助力致远。

4. 借助先贤成就,打造现代经典。

5. 学古人文化,成今人圣德。

6. 授古人之德,开今人之风。

7. 国学经典智慧,创造美好人生。

8. 传承华夏文明,引领立志修身。

9. 知儒道孝易,看学苑汶林。

10. 传承弘扬文明,鼎立世界中华。

11. 传东方智慧,品华夏文化。

12. 珍爱优良民族传统,传承民族文化精髓。

13. 修身齐家有道,汶林学院传教。

14. 集古人智慧,创当代精英。

15. 传播东方智慧,文化润泽心灵。

16. 传播东方智慧,重塑中国精神。

17. 习四书五经,修德蕴之人。

18. 传播东方智慧,共享华夏文明。

19. 承圣贤之德,解天下之事。

20. 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保护文化遗产的标语【热门篇】

1. 传承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2. 学传统文化,做当代圣贤。

3. 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大力推动文化创新。

4. 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5.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6. 播传统文化,不再迷茫畅天下。

7. 传播古典文化,成就华夏修养。

8. 弘扬传统文化,缔造华夏智慧。

9. 东方文化之源,当代修身之所。

10. 尊重人才,鼓励创造;尊重学术,发扬民主。

11. 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创造人类先进精神文明。

1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魅力。

13. 立足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14.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15. 保护古迹,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16. 提高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增强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7. 从我做起,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18.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明创新。

19. 习文通古今,惠民在人心。

20. 传古今经典,树当代风范。

21. 吸千秋文化,立万代基业。

22. 秉承祖先智慧,传播华夏文明。

23. 传承古文化,塑造新人才。

24. 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25. 知儒道孝易,看学苑汶林。

保护文化遗产的标语【经典篇】

1. 传承弘扬文化,成就美好人生。

2.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3. 用东方智慧优化您的生活。

4. 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创造先进灿烂中华文化。

5.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

6. 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立足本国,面向世界。

7.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8. 温习东方文化,修身齐家平天下。

9. 复古代文化,展今朝风采。

10. 汇集东方智慧,传播华夏精神。

11.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12. 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土壤,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13.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14. 留下历史, 保护古迹。

15. 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后人爱护薪火传承。

16. 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

17. 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

18.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19. 往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

20. 培养中国魂,树立中国心。

看了“保护文化遗产的标语”的人还看了:

1.保护文化遗产的公益广告词

2.关于保护文化遗产的公益广告词

3.保护文物古迹宣传标语有哪些

4.2017如何保护文物的警示语

篇3

我们在美术馆观看的大多数艺术作品,不是归属于流派的演变就是标志着时代的精神,能有机会从原作中看到艺术家生的创作轨迹,对从事艺术创作工作的人来说,的确是很幸运的事情。贾科梅蒂展览在上海的举办,启发我们从中看到余德耀美术馆的团队所想展现的目标,也体会到作为贾科梅蒂发展基金会想要确立的全球方向以及为之所做出的努力。我不清楚这个展览会对中国的艺术家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力?有些中国的艺术家公开表示出,贾科梅蒂的作品风格介于当代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甚至认为他的作品语言是搭建中西方艺术的桥梁,并对他们个人的艺术创作方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人们终将以人文的角度理应给予的尊重与敬仰,献给这个勤于创作的艺术家。整个展览的作品让我感受到种虚无、孤独的存在感,这种虚无或许来源于对人性探讨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恰恰又带出了强烈的孤独感,并引发出对人类生存的偶然性的探讨。我们所能看到的每件贾科梅蒂的作品,都标志着明确的时间段落,写实中头像式的个人表述,寻找空问化的平面转换,群体风景转变到个人化的自然风景,展览中我们也看到了超现实的影子以及他脱离超现实主义之后的困境,这些风格特点也同时展现在他的作品中。

1920年,19岁的贾科梅蒂曾随他父亲去意大利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当他看到丁托列托和乔托的绘画作品之后,他决定又多呆了9个月的时间。在罗马,他研究巴洛克以及早期的基督教作品表现风格,并研究埃及的艺术形式。从他买来罗丹的画册生病辍学回到日内瓦到21岁去巴黎到布德尔工作室学习,多重层面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当他完成了3年的工作室学习后终于以个独立的姿态展示出他自己时,他的母亲却说:“无论如何他没有做出什么美丽的东西”。确实,在展览中除了看到个前后空间推深的极远的略带埃及气息的头像外,我们没有看到任何件属于“美”的范畴的作品。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更是无关远近的距离感存在于他的雕塑作品成就了他的表象。“贾科梅蒂的艺术是想揭示所有存在者甚至所有物体的隐秘的伤痛,最终让这伤痛照亮他们”。热内是这样评价他,或许那只是对于那个时代比较适合的描述。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人生经历,这些是展厅给观者带来的感受,又将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文化层面的思考呢?我们学习古典,又去颠覆古典,甚至有天我们又想往回归古典。中国文化讲求“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这大概就是古人所尊崇的宇宙观了。有人说中国人的教训历来都是具体的,现实的。但是运用到文学,艺术,境界就不同了。风花雪月,流水行云,都仿佛脱离了人世间而全都凌空了。这种形容似乎使我们的文化看起来完整得多,我们才会了解这是个文化中完整和庞大的体系,缺不可,什么样的文化成就什么样的艺术;也有人说,西方刚好和中国相反,西方的艺术现实的让人紧张,观看贾科梅蒂展览这种感受更强烈了。这种感受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完全不懂,甚至于体会不到――即从物质到群体到心灵,该如何对艺术与人生作出诠释与解读?

对于贾科梅蒂个人形象的感受,我试想着当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在贾科梅蒂的对面拍摄下雨中行走的人影,他仅仅是路过雨中,就像我们路过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样,也许确实没有什么可说的。

篇4

关键词:古典园林;特点;价值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中国古典园林从艺术欣赏角度而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欣赏价值一直受到世人的赞叹,享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称。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点

第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点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是一颗闪耀着东方神韵的明珠,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自然风貌是统御古典园林的主题,因而造园就尽可能地避免人工斧斫的痕迹,通过精心设计达到自然而然的美感效果,即“妙造自然”。自然山水是美的典型,中国古典园林凭山临水,山因水活,水得山势,青山绿水构成古典园林的基调。山是园林的骨架,叠石堆山既有伏地千尺的大手笔,也有精妙绝伦的小品。园林假山,讲究“做假为真,以假乱真”,以小山之形,传大山之神,在很小的面积内,展现出重峦叠障、峰峦起伏的气势,从而增添古典园林的自然之美。水是古典园林的灵魂。水既可以成景以供观赏,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温度和湿度;既可以种植藕、莲花,又可以划水行舟。平静似带的河流、潺潺有声的溪涧、深邃空灵的渊潭、气势雄壮的瀑布、精巧细腻的泉水把浓浓的生命力融入了古典园林。水绕山行,山静水流,动中有静,静中伏动,山水相得益彰,赋予了古典园林无穷活力。

第二,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中国古典园林追求自然天成之美,也强调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风景与人文建筑巧妙融合,从总体效果上看,园林建筑依存于自然景观,而不是像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处于支配园林整体景观的地位。为了妙造自然,古典园林就要讲究建筑形态的丰富多样,不同的山水条件,不同的地形地势,就有不同的人文建筑与之相称。比如,楼阁是古典园林中的制高点,涵容全园景色,近可以浏览园内风光,远可眺望园外景色;亭有傲立山巅的山亭,有安居水际的水亭,有轻骑隔水的桥亭,由于选址精心,营造精巧,而与山水浑然一体;榭是水边紧贴水面的凌水亭阁,形式自由灵活;廊仪态万千,有游廊、回廊、直廊、曲廊、花廊、水廊、爬山廊等,环山绕水,灵活别致;桥或如飞虹横跨水面,或曲径贴水而行。总之,园林建筑的主要功能是修饰、装点自然山水,主要的审美特征在于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重视“写意”手法的运用,创造出一种含蓄幽深的美。古典园林寓情于景,它的艺术魅力在于立意深邃,造景奇妙,给人留下充分的联想和回味的余地。陈从周先生说,中国古典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这句话概括了中国古典园林形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中国古典园林在景点的空间布置上追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因此,在园林内布局设景,要尽量避免形成一览无遗的视觉效果,使人在有限的园林空间内,仿佛置身于变幻的仙境中。园名景名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表情达意的一种手法,文人骚客把处世入世的人生态度、对景物的理解转化成充满个性和诗情画意的文字,由此引发他人的思索,激发人的情感,从而使景不单纯成为景,而是融合了人文情怀的景观。扬州有座“个园”,相传是郑板桥的私家园林,“个”是竹的象形,竹有高尚的品德。园林主人的用意既在于标榜其自身的“高风亮节”,又可获得“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景,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的自然美和艺术效果。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价值

第一,写意的山水艺术思想。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特别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中国园林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带,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两者在规模、布局、体量、风格、色彩等方面有明显差别,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而苏州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由于后者更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因而发展到晚期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创作思想、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也大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园的“写意”手法。

第二,完美的居住条件与生活环境。中国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可以体验让人舒畅的生活,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中国的四大名园颐和园、拙政园、留园、避暑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第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的。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以其“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再造乾坤的审美理念,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其富丽堂皇的大气,杨柳扶风的娟秀,白墙灰瓦的内敛,无不折射出中华文化的深邃意境,给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欣赏空间和宝贵财富,值得我们世世代代继承,并加以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篇5

作为一个中国读者,处于国内文学界对于这个“诺奖”的焦虑、期盼、争取、自信、失望、阿Q式的拒绝等等如此复杂的情绪和文化语境中,我也十分关心这次“诺奖”得主的一些基本情况。

在勒・克莱齐奥获得“诺奖”这一殊荣之前,《今日法国》杂志曾经对他有过一个专访,勒・克莱齐奥谈到了自己的家族渊源、异域气质、混合文化的影响和文学思想。他在小说中,比如《虚构的祖国》,所描述的人物经常给人这样一种印象,“那就是他们都在寻找祖国,一个超越传统概念和狭隘民族观念的祖国”。对这种评论,勒・克莱齐奥谈到他对想像中的祖国的认识:“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流亡者,因为我的家族来自毛里求斯,我们从毛里求斯的民俗、饮食、传说和文化中汲取营养。这是一种混合性的文化,它结合了印度、非洲和欧洲文化成分。我在法国出生,在法国接受教育。长大的我对自己说,另外一个地方才是我真正的故乡。有一天,我会去那里,我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在法国,我经常有点‘外来人’的感觉。可是,我非常喜欢法语,或许它就是我真正的故乡?但是,如果人们把法国看作一个民族,那么我还是难以认同它的专制倾向……”

对于勒・克莱齐奥来说,这是一种“寻找”。“寻找”,其实是我们当代社会许多人面临的精神问题。当人类被从稳固的庇护所里拉出来,抛入现代生活当中,失却了理想和信仰,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越来越与传统、与源自的那个古典世界渐行渐远时,这种文化的、精神的和灵魂的寻找就开始了。而对于一个从事心灵和精神工作的作家来说,这种“寻找”会来得更加焦急、更加迫切、更加刻骨铭心。勒・克莱齐奥的“寻找”,是寻找他的生命的生存之地、精神之乡和灵魂的皈依的栖所,是要找到他的真正的“根”。但这种“寻找”,他现在却仍然感到的是精神和灵魂的困惑、焦灼的抉择。这是对于一种“历史”和“传统”的寻找,因为,这种“历史”和“传统”,是他建构文学、建构生命和建构自我的需要和基础。没有这种“历史”和“传统”的寻找,作家在文学表现中的自我意识就无法产生,绝对的东西就无法稳固地建构自身,作家的生命自身、文学自身和精神自身与历史的同一性就无法成为可能……

篇6

在当今科技文明社会提倡人文精神,是否依然具有意义呢?答案是肯定的。

现代化是什么?如果失去了民族性,现代化能够带给我们心灵一个安身立命的归宿吗?因此,我们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还是提倡人文精神,培育核心价值观念,为中华民族打造心灵的归宿。

提倡人文精神,有助于国民文化素质的内化与提升,幸福感和人格尊严的提高,建立起自觉的风范意识。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并不能以知识的学习掌握程度作为衡量标准,关键是要体会认同在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和借鉴世界文明成就基础上形成的核心价值观,并自觉内化为提升自我的动力。

对于个人而言,道德的完善应是自觉追求的目标,只有人人坚守个人行为道德底线和行业道德底线,社会才有可能达致和谐,国民的幸福感和人格尊严才有可能得到保证。

贵州提倡人文精神,以“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作为核心内涵,可谓是立足当地,有效化用传统思想资源的范例。

我们在今天提倡“天人合一”应主要汲取其积极因素,以天为自然的化身,人类当遵天之则,对自然心存敬畏,进而与之和谐共生。贵州优越的地理环境是大自然的赐予,我们应该倍加珍视,并努力建设与之和谐共生的人文环境以相适应。“知行合一”是大儒王阳明龙场悟道的结晶,应该说贵州有别于中原的独特文化氛围,为其悟道创造了契机。

篇7

学者余虹注意到在当代生活中,文学艺术越来越无足轻重,它接受了虚无主义的立场,拒绝精神价值:“当代文艺愈来愈彻底地融入大众文化工业,成为日常消费的一部分,其精神性品质几乎消失殆尽” 。 而我们当代人蓬勃的朝气也为之躁动,漂泊的灵魂使精神痛苦而日益浮躁。在这么一个思潮泛滥,灵魂碎片四溅的时代,寻找我们的家园归宿,寻找自我灵魂的完整,就具有更为现实迫切的意义。而这种寻找根基就在于——“古典精神”,这也是写作本文的意图所在。

一、人类精神产品中的古典精神

虽然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自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不是作为个体独立存在,人作为主体是在同宇宙秩序的关系中得到规定的,那是“天人合一”的阶段;中世纪时代,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即人性的解放,人欲的满足,个性的张扬,人权的尊重,平等自由博爱的人文哲学的基石;工业革命时期的浪漫情怀,重在情感、价值观的体验;启蒙运动号召人们用理性力量构建更符合理性和人性的社会的历史阶段,有曾出现过的的思想文化成果。但我们在这里重视的背后是人类古往今来那种不变的高尚情感,那种与永恒、崇高、理想以及爱相关的情感;那种与正义、同情之心、怜悯之心相关的情感;那种在人类历代精神产品中体现的人与命运搏斗的过程中体现的那种豪迈、感叹——这是本文中使用“古典精神”这个概念的内涵。 在这样一个繁华盛世却又不乏精神落魄的时代,我们应彻底敞开心扉 ,以我们真诚的灵魂去拥有她,以艺术家般悲悯泪水去洗涤她 ,以诗人般的情怀提升她。也许古典精神不能矫正现实,但确实在鼓舞人类不断作矫正现实的努力。

二、诗与画的关系

本文从画和诗各自立场出发,来谈论诗与画中的古典精神。是基于诗与画的融通,及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是生活的提炼,这表现在诗歌中也同样是极为明显的。文学和艺术的融通,是艺术思维发展的根本法则,也是文艺创作的基本运动规律。中国文学发展史及中国艺术发展史都充分证实这个问题。 达·芬奇对艺术进行比较时说道:“绘画是看得见听不着的诗,而诗是听得见但看不着的画”。屈莱顿称:“绘画和诗歌是两姐妹,它们在那个方面都如此相象,乃至互借名称和职能”。也有人说“诗歌像绘画”。诗歌与绘画,从根本上说,都属于模仿艺术。 但不同的是画有着笔墨美,而诗有着音韵美;绘画是一种绘画语言,而诗歌则是文学语言;绘画表现的是形象,而诗歌表现的则是意向;绘画描绘的是线中的一个剖面,是空间性的;而诗歌描绘的则是一条线,是时间性的。读诗,读出的是一种心情,读出的是一种氛围,所得到的所感到的是一种说不出的美! 而观画则讲究画和诗的完美结合。绘画,显示出的是视觉的享受,是绘画艺术家把体验到的美经过巧妙加工后呈现在观者眼前的美,很是难以言述。 诗歌与绘画既是通融的,又是辩证统一的。当然,无论是诗情还是画意,都是神圣的存在,也是灵魂高贵的存在。 的确,当我们看到一件优秀的绘画作品时,或许无法分清诗歌与绘画的界限。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得到了双重的享受,站在绘画或者诗歌的立场上审视诗歌或者绘画,亦是欣赏其中的古典精神,那是来自于文字与图像的心灵对话。

(一)画——无言的诗

1、当代画家朝戈与丁方

画家朝戈与丁方,正是当代中国坚守精神生活与人文价值的艺术家。当众多的艺术家被艺术现代性的风暴席卷而去的时候,他们在神圣的启示下抗拒了这种席卷,当众多的艺术家沉溺于人性放纵的狂欢时刻,他们在神圣启示下抗拒了这种狂欢。 他们所探求的是人类有史以来具有支撑作用的那种人文精神的理念,虽然在我们的时代这是少数,但它却是一种重要的存在。 他们的作品都将广阔的风景与人类思想史所拥有的深邃底蕴结合起来,显示出了对自然的崇敬,这样一种神圣感。 朝戈一直把艺术和它所经历的时代的某种真实的存在联系在一起,他认为艺术的困难就在于它必须跟那个时代所产生的思想感情,以及那种莫名的、难以捉摸的情绪以及一种精神本质联系在一起。他作品中的人物都不同程度的具有某种紧张与不安,这也正是这个时代的普遍精神状态的映射。他的作品为达到这一目的作了极大的努力,进而获得了一种历史感。有人称这些作品似乎回到了其早期的平面性,在语言的平面化中却加强了历史的维度与精神的厚度。 丁方的作品之中,人与自然的融合,具有了某种“天人合一”的永恒意味。他将“神圣”称为价值上的“更高的存在形态”,在向往神圣存在不断跃动姿势之中,人才获得了自己价值身位,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读他的艺术,就能够读出他精神上的痛感,他是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又是一个悲情的理想主义者。但是唯其悲观,才具深度;唯其积极,才存希望。 不可否认,在古典精神的引导下,他们以自己质朴的,精神的,以及心灵的方式,引起本民族对于所生活的自然地貌的自豪感、一种诗意的依恋与生存的联系。

2、荷兰后印象派梵高

梵高短暂的一生,围绕着宗教、艺术和文学三个焦点打转。他的创作主旨是力图表现画家对自然和尘世中一切真实东西的敏锐感受及独特理解。这不单纯指视觉艺术本身的表现力,还有其宗教、文学上的精神,因而他的绘画是要表达某些像音乐一样抚慰人心的东西。他要画出那些曾经用神圣的光环来象征的,现在则以实际发光和颤动的色彩来表现的,永垂不朽的男男女女。 梵高注重绘画与文学之间的沟通,是因为他要像无数关注人类命运的作家一样来思考问题,然而这是一些超出画家们普遍关心的技巧之外的,而在他看来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例如农民的生活、人性的本质等。 他将神置于自然当中,又将其融入了自己的画面。在自然中寻求超自然。他画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向日葵代表着平民之花,但却表达着神圣的情思,表达着对崇高者的爱。 他在不可遏止的疾病的焦灼中说:“我以生命为赌注作画,为了它,我已丧失了正常人的理智,面对一种把我毁掉的,使我害怕的病。我的信仰仍然不会动摇!” 加歇医生说这是一个神经错乱者最清醒的话,他甚至比健康人更清醒、更自觉。也许精神病毁掉了梵高本人,但成就了他的艺术。

梵高的一生里,充满了世俗意义的“失败”:名利皆空,情爱亦无,贫困交加,受尽冷遇与摧残。他一生只卖出一幅画,但是在商业化的今天,为什么梵高每一个纸片反倒成了“全人类的财富”?我想正是他所拥有着的这种崇高的﹑献身的以及神性光辉的穿越,才是人们对他拼死为人间换来了艺术的崇高与辉煌肃然起敬。

(二)诗——有声的画

1、国内诗人海子

对于诗歌,只能说是爱好,无从谈精通,在此只能说是班门弄斧的浅谈一下我喜爱的诗人,以及他们的古典精神。 在评论界有很多评论家自作主张将海子与西川、骆一禾归为“新古典主义”,我想是有道理的。因为海子曾说:《诗经》和《楚辞》像两条大河哺育了我。 在此,我想强调的并非他是古典主义,而是谈及折服了我,又启迪了我,同时令世人景仰,叹服的他的古典精神。海子诗歌的神性感悟首先表现在精神信仰上,诗人先写到人对神的爱,又写了神对人的爱,这两种声音的相互交织,和谐有序。一如他诗歌中的两个世界,爱使人类和神祗两个世界的存在变得生动而又有意义。 1987年,也就

是我出生的那一年,海子完成了他七部书里最完整、最有涵括力的一部,是七部书的“顶峰”——《土地》。土地构成了海子诗歌最为辽阔吧,最为原始的语境,为海子提供了无尽的源泉。这块神性的土地里的一颦一笑都构成了他全部的记忆,使他产生了创作的激情。 他渴望使自己居于这样的一个大地,充满神性与诗意光辉的大地之上,大地不仅是他的栖居地,更是他精神的故乡。 虽然我也伴随每季麦子的成长,对他的“精神乡愁”深深体会,那种让人难以企及的美。他把乡土情结独自揽入怀里扎根于生命中纠结着!给中国农业诗歌带来了一次回光返照! 海子25岁,他走了,但留下了灵魂。他的离去是献给农业文明的祭品,他是一位诗人,亦是一个善良而偏执的农民。他选择了“殉诗”,他对大自然的爱是无私的,是博大的,是崇高的,是宽容的。 另外,海子是一个有基督情结的人,尽管他不是受洗的教徒,但是《圣经》一直是他随身携带的书。没有哪一样宗教像基督那样关照人类与世界,真正以救赎世界与人类为目的。而他极度渴望成为神子,来拯救他认为需要拯救的事物。正如荷尔德林所说:“哪里有危难,哪里便出现拯救。”最近电影《阿凡达》火热上映后,我一直在想,如果海子在,他一定可以担当那个阿凡达,因为他们一样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渴望已久的具有一种伟大的创造性人格,成为一种崇高而意义非凡的献祭的仪典,使得他的作品的神性得以发挥,在诗歌王国的天空中光彩夺目。他,一个靠精神过活的诗人走了,但精神永恒。 可以说,海子将古典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也正是如此让世人震撼的。有他的精神:“如论怎样的境遇,都会春暖花开。”

2、德国诗人荷尔德林

谈到海子就不得不提及荷尔德林,因为他是海子十分推崇的一位诗人。以前读过他的一些诗,写的很好,但是却很难懂,需要反复体会、品味。 他给人类留下了崇高的、永恒的、神圣的精神。有人说他是一位“真正的民族青年”,是人民之声的宣告者。在纳粹时期,他担当了“预言家”和“宣告者”。他曾含泪表白:“我想要并且继续是德国人”。 他追问:“如此深藏于内心的宝藏,爱怎样才能认识它?”代替精神的“于自身-存在”,他宣告曙光的来临:“神圣朝着爱走来。身内为无,身外才是万有。” “自然的神圣性,与自然赋予的理念不同,它是基于人性赠予自身的自然。”神和人不分离,而是相向走来:“人是神,只要他是人。他是神,他才如此美。”美升华为神圣。 很喜欢他的一句话:“假如大师使你们恐惧,向伟大的自然请求忠告”。那是他忠告青年诗人的,但我觉得,这将受用于每一个人。这也是我的老师徐福厚先生曾对我说的一句话:“不要凭空画,要向大师学习,向自然学习。” 他把风景和元素完美的结合成大自然,并将自然和生命融入诗歌,从此便成就了永恒——在古典精神的引导下所成就的永恒。

(三)诗画通融

篇8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中的历史元素主要分布在高年段,高年段4册书中有4个单元相对集中地呈现了历史内容,五上第四单元集中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成就,五下第三、四单元集中介绍了近代中国遭受的屈辱和中华民族的不屈抗争,六上第三单元集中介绍了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和古代希腊的文明成就。其余的历史元素都是散在地分布于各个单元,总体上呈现出“散点式”分布的形态,历史元素呈现的重点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历史知识,而是从学生的生活现实和生活需要出发,强调借助这些历史元素加深学生对当今社会生活的认识。这些历史元素往往以古典诗词、格言警句、传统节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历史叙述、历史照片、历史图画、历史图表、历史回忆等多种形式广泛分布于各课之中。从年段上看,中年段多以古诗格言、节日来历、历史故事和历史图画等形式呈现,往往借助一些有明显教育意义的历史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彰显本门课程的本质特征,如借“一诺千金”、“曾子杀猪”的故事来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借《弟子规》来介绍尊敬长辈应有的礼节,借各类实物图片来展示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高年段则多以历史故事、历史资料配合历史照片、图画、图表等相对集中地反映历史内容。大量生动翔实的文字材料和丰富直观的图片配合出现,使历史显得有血有肉,对于达成课程的培育目标有着较好的作用,也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求知识的系统与全面,只求其与生活的连结”,强调历史学习的感受和体会,注重借助历史学习加深学生对社会生活认识的特点。

    历史元素的呈现方式

    (一)图文并茂教科书在以文字描述各种历史现象时,不管是历史传说、神话故事、传统习俗,还是考古资料、历史遗迹、实证材料,都配备了大量相关联的图片,图片是文字的一种形象化表达和佐证材料,文字则是对图片的阐释和进一步说明,图文两相对照,互为补充和印证,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二)同一页面中的文字往往使用不同字体、不同颜色和不同的背景图案,视觉上较为活泼在表述方式上,有些文字材料直接以第一人称叙述,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如六下第三单元第10课《战争何时了》开头,以一名伊拉克儿童对自己悲惨经历的自述来控诉战争给儿童带来的伤害,第11课《科学技术的喜与忧》以一名俄裔美国人在原子弹爆炸3周后到广岛的见闻来突出核武器的可怕。涉及到需要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时,往往采用第二人称,以学生和文本对话的形式展开,如五上第四单元第12、13课《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上、下),多处出现询问的表述语气:“你知道在没有纸张的时候,人们书写文字用的是什么材料?”“你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名医?”“你所知道的孔子的得意门生有哪几位?”“咦,这么漂亮的艺术品你知道它们出自哪里吗”等等。有时还以学生同龄人的亲身经历来导入历史内容的学习,如六上第三单元第8课《金字塔下留个影》,从放暑假了,李小佳要去探望在埃及工作的父亲,她对金字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入古代埃及文明史的学习。

    (三)历史图片类型的多样化教科书中的相关历史图片有实景照片、艺术作品、漫画、卡通画、历史地图、历史示意图、统计表格等多种样式,照片使学生感到真实,艺术作品能让学生获得形象的感受,漫画使学生印象深刻,卡通图片让学生感到有趣容易接受,历史地图、示意图和统计表格则让学生学习的思路更明了,条理更清晰。

    几点思考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编写以种种方式着力体现了诸多的历史元素,充分显示了历史教育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培育未来公民素质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然而,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历史元素应如何定位才能与课程理念实现更加密切的契合?如何呈现才能更加合理地实现课程的培育目标?历史元素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结构中的形态分布、内容选择和结构配比如何进一步改进和优化?这其中仍有不少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一)历史知识的学习问题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中,历史知识更多时候不是作为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而是作为学生的学习媒介和体验材料而呈现的。历史知识的这样一种定位表明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历史学习与系统的历史学科课程学习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也体现了本门课程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特点。然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它却可能会带来师生认识上的困惑和实践中的错位。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仅仅将教科书中出现的历史知识视为学生道德学习的媒介和情感体验的材料的话,那么在课堂上就往往会将其处理为渲染课堂气氛、完成道德塑造和达成体验目标的工具,而忽略了历史知识本身的价值及其应有的科学性。据笔者在小学听课所见,日常教学中,即便是很优秀的老师,也常常会犯许多常识性的错误。这固然与老师的知识储备和课前准备不充分有关,但与一些老师对于品德与社会课上知识学习价值的认识偏差恐怕也有着莫大的干系。在一些一线教师的眼中,历史不仅是可以在课堂上被改造的,甚至讲错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而如果教师课堂上不能清楚准确地讲解,则学生的理解也可能会出现偏差,甚至把道听途说得来的知识或影视媒体的戏说和网络的歪曲大量搬到课堂上来,从而把历史变成了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任何学习都不可能离开正确的知识。没有正确的知识,何来正确的道德认知和恰当的体验感受?又如何能够达成课程的理想目标?道德教育不应是无知的教育,道德教育也必须建立在丰厚的社会科学学习的基础上。如果作为一个国民连起码的历史常识都不懂,何谈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又何谈各种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历史知识本身既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素材,又是培育学生历史地、辩证地、发展地、多角度地进行思维的根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真正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没有历史知识积淀,教学起来就会言之无物;而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则也很难空穴来风地进行课堂创造和意义生成。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中的历史知识究竟应该以怎样的一种面貌呈现在师生面前?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好历史知识教学与课堂体验创造生成的关系?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

篇9

关键词:偷菜游戏 互联网 大众文化 视觉化图解

“偷菜”游戏是近年风靡全国的一款网络游戏,也成为近年网络中的热门词汇,该游戏是由开心网推出的一款通过在网络上虚拟的种植、收获农作物,而进行娱乐的社交游戏。游戏一经推出便在网民中掀起一股“偷”莱热潮,参与年龄层次之大,风靡程度之热,在网络中也实属罕见。在偷菜在网民中热捧时,国家文化局对此游戏又进行的限制,一时间网民对此游戏褒贬不一,学者专家纷纷从各个角度对此现象进行剖析,本文欲从大众文化的角度进行切入,偷莱游戏进行大众文化的解读。

一、互联网,偷菜游戏的运行平台

当前大众文化与传统的文化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文化是大众媒介传播的文化,大众是媒介影响下的大众。电视机、录相机、录音机进入家庭,使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自然与由媒介负载的大众文化相连,使大众文化成为了与日常生活镶嵌在一起的组成部分,不是专门的、独立的业余文化生活。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导致大众传播手段的迅速普及,也导致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能很快被大众熟悉和消费。偷菜游戏的载体是互联网,互联网是当前大众文化媒介当中综台性最高的平台,其传播速度、传播效果、互动性、都是其他大众媒介所不能具有的。互联网本身也成为大众文化最繁荣的区域,代表了大众文化的前沿,近年来互联网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大众文化现象,更是让这个判断无容置疑。互联网成为一个与精英文化相对抗的阵地,它将崇高、严肃消解。娱乐性与欲望化成为互联网的关键词,人们的听觉、视觉、感官刺激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延伸。在互联网中网络游戏是互联网大众文化的代表性的一个方面。在传奇世界,魔兽世界等近年来热门的网络游戏将人们的原始的攻击欲发泄殆尽,网络里模拟的的攻击、成就也变的真切化。偷菜游戏也是近来兴起的网络游戏之一,它的寄生载体是校内网,和QQ聊天程序,这些在年轻人中有较高普及率的网站、软件。这些网站往往具有一些共性,都是彼此熟知的朋友群体,本身就具有游戏参与的互动性。游戏中的互动性也弥补了忙碌生活中所缺失的交流感,增加了彼此间日常交流的话题性。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当代社会面临的未来冲击之一就是短暂性,既人与物的关系的短暂性,人与地点关系的短暂性,人与人关系的短暂性、人与信息关系的短暂性,这种短暂性打破了人们的情感和期望长久性和稳定性,这样大众文化就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粘合剂。偷菜游戏是建立在朋友之间的游戏形式,朋友之间相互在农场里的种菜、偷莱、杀虫、简单性的互动交流活动,让朋友之间产生了更多的集体心理认同。这样不同程度的消解了人们的孤独感,成为粘合大众心理的粘合剂。

二、视觉化感性化的图像模式

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主要区别在于大众媒介以科技含量极高的声音影像的传播与接受方式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视听文化。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无可质疑,随着从播放型到数字化、新媒介的传播模式的全新构型,大众媒介己进入第四媒介阶段。媒介的革新必将会使大众文化发生更为深刻的变化,因为传播模式的改变必将影响所传播的文化本身。

大众文化的感性气息无处不在。大众文化把人性从长期政治和道德意识形态的压抑和束缚下解放出来,把欲望、需求、本能、无意识、想象、激情等感性力量充分显现出来,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为人的日常生活的丰富与升华提供了无限可能性。“大众文化作为一种中性文化,它消解一切意识形态,又竭力迎合大众,不追求精神的超越性,因而以轻松、快乐、狂欢的姿态赢得各个阶层大众的欢’喻。它唯一的约束来自于市场规律的支配,因此它没有一贯的立场,随时迎合大众的口味,并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随时来调节自己的文化立场。而最能够迎取大众口味的,惟有欢乐”。马克思关于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的论述,是对主体人性的极好总结。他认为这种历史工作的结果造成了“属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它表现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一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官能”方面,因此,“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把自己的全面本质据为己有”,并且,“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这种肯定不能仅仅理解为对物的直接的片面的享受和拥有,而应理解为一种全面的对对象化了的人和属人的创造物的感性占有,它“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故而“对我来说任何一个对象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能感知的程度为限。

篇10

相对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大气磅礴、井然有序、场面恢宏和现代豪华,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给人的震撼则是颇富创意。从田园风光到工业革命再到网络时代,从古典交响乐到现代英伦摇滚,从“007” 到女王再到“憨豆先生”……,为全球观众奉献了一场“很英国”的视听盛宴:既有特定场景的细腻抒情,也有深刻的历史反思,全场充斥着别具特色的英国文化符号和历史元素,在复调的主线结构中讲述了地道的英国故事。正如美国《纽约时报》的评论称,奥运开幕式以“欢庆、幻想、传统和古怪大胆混搭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英国国家形象中“不常为人知”的一面,体现了英国“后帝国”时代自我身份的认同。

最具英国表情的文化符号

夏季奥运会作为全球最大的体育盛会,同样是最具多样化色彩的文化盛会,可谓各种文化形象、文化符号尽情绽放。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诸多精彩可圈可点。仅就音乐而言,就充分展现了英国音乐的魅力,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英国音乐从未失掉自己的天赋。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出彩,再次证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成就和国家形象绝非花钱“烧”出来的,而是靠创意、创新和文化底蕴创作出来的。

或许由于开幕式导演丹尼·博伊尔是著名电影导演的缘故,在整场华彩乐章中融入了太多文学、电影、音乐的元素和色彩,以最具创意的形式展示了英国具有世界知名度的文化名片,和最具英国表情的文化符号。英国合唱团及其儿童唱诗班演绎的英伦三岛的田园风光,莎士比亚诗句引领下的工业革命的喧嚣与失序,展示了狄更斯笔下的“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还有对一战阵亡将士“红罂粟花的反思”、现代梦幻故事的穿插。开幕式首个是由新一任邦德以“微电影”的形式拉开,进入人们的视线,同时也进入了英国女王的办公室。86岁的女王有史以来第一次在电影里真人秀,并和邦德一同坐上直升机,飞过伦敦的地标性建筑,最终空降开幕式举办地——伦敦碗。虽然最终跳伞的是两位替身,但不得不承认其匠心独运。《华盛顿邮报》撰文称,伦敦奥运会传达了非常明确的信息,“我们(展示的)可能不会总是你们喜欢的,但是,通常情况下,你们还会热爱我们的文化。”

创意支撑起“伦敦风格”

伦敦是全球最负盛名的文化创意之都,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让人领略了创意之都的风采。在伦敦,文化创意产业是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不仅驱动了经济发展、带动了人口就业,还改善了城区的文化环境,打造了伦敦的文化形象,成就了伦敦极富创意的活力氛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所展现的人类庆典的“伦敦风格”,让人充分感受到了创意带来的震撼与惊喜。“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不仅适用于赛场上激烈竞技的运动员,适用于为奥运会服务的志愿者和企业,更适用于文化创意的展示与博弈。令人自豪的是,伦敦开幕式的创意制胜也有中国文化企业的功劳,其中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制作了吉祥物动画宣传片,吉祥物的样品模型也是“中国制造”,中国企业的创意让“中国制造”在奥运会上大显身手。

正是有着无限创意的支撑,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从布局到设计、从场景到人物、从表演者到运动员入场式,处处闪现创意的火花和色彩。其中,五百多名戴头盔的奥运会建筑工人夹道欢迎火炬入场,令人意想不到,这既是向劳动者致敬,也是向奥林匹克致敬。尤为特别的是,七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用自己手中已传递了1万3千多公里的火炬,点燃了志愿者怀中刻有每个参赛国(地区)标识的铜花瓣,最终204个铜花瓣汇聚成熊熊燃烧的主火炬,揭开了各方揣测已久的主火炬悬疑。一切的一切,在惊喜中让人感到创意的力量,既诙谐,也不乏严肃;既展示了辉煌,也给人开心愉悦的感觉。

整个开幕式并非整齐划一,但却转场自如,显现出参与者的淡定、从容,和个体的被尊重,也展示出人性的美好和善良,与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很好地诠释了用和平的方式解决纷争的奥运理念。让7个年轻人而不是体坛重量级“名人”点燃火炬,更充分体现了伦敦奥运会“激励一代人”的宗旨,在奥运会的竞技舞台上,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普通人都有机会参与融入。这或许是最大和最富有激情的文化创意。

不同文化 不同气派

相较于奥运庆典的“伦敦风格”,“北京气派”的奥运会开幕式至今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北京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皇城古都,呈现着高贵典雅而又现代开放的气质,故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磅礴气势和现代豪华、井然有序恰好显现出初次承办奥运会的“北京气派”。一定意义上讲,北京既古老又现代,北京奥运会是一个走在现代化途中的新兴国家崛起的表演,全民一心、全力以赴、举国欢腾,并向全世界传达出融入国际主流社会的心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而伦敦奥运会则是一个举办过三次奥运会、最早迈入工业化的老大帝国的复兴仪式,数百年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慢下来后,它需要重新释放激情和张扬个性——“一个城市,一个梦想”。

其实,奥运会是一个国家展现自己文化的最好机会。英国这样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如何在世界面前展现自己,如何应对这个世界?近年来,英国为了改变“衰落帝国”的形象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地举办一系列“创意英国”活动,并取得不菲的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全新的英国形象。在开幕式上,他们选择以创意和惊奇重新赢得世界,用奥运精神激励年青一代人。因英国走过艰难而惨烈的历史进程,故现今更加重视人文精神,更加尊重普通劳动者,更加注重大型活动的情趣娱乐。因而,伦敦奥运开幕式显得轻松随意,整个开幕式充满了喜乐感与体验感,使每个参与者都能在淡定中释放心情和快乐。

不同风格的奥运会开幕式,实际上是两种不同文化的表达,是文化差异性的显现。一个在仪式中诉求整体、整洁和整齐划一;一个在开幕式上追求轻松、人性和淡定。这其实恰恰是处于不同社会发展形态的显现,英国以其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而率先进入了后工业的消费社会状态,在文化和美学风格上体现了后现代的无中心、平面化、随意性的特征,追求娱乐、追求体验和融入,成为“伦敦风格”的表征,令人感觉随意亲切好玩;而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虽说同样有着后现代消费社会的某些特征,但总体而言,其主体精神是现代性诉求,文化发展更多指向的是现代性的建构,而不是后现代的解构。因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虽然热烈、豪华、震撼,但给人的感觉似乎端着架子,在全民振奋中有一种远离普通人的感觉。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激情创意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气势磅礴,可以说各有千秋,是两种文化风格、两种文化底蕴、两种文化走向差异的最好注释。我们在此不必评说高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也许是最佳的态度。

篇11

1906年,美丽而宁静的汉堡郊区――令无数收藏家心动不已的万宝龙名笔就诞生于此。旖旎的风光,古老的建筑,坐落在这样世外桃源般的景色之中,万宝龙(Montblanc)以卓越的书写工具延续了近一个世纪的辉煌,让书写艺术备受尊崇。笔顶的六角白星标志,象征着欧洲的最高峰勃朗峰,也代表着高雅、优美、卓越的品质与完美的工艺。在万宝龙的产品中,古典与经典往往集于一身,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用时间磨砺出的精神光芒,看到一段沉淀了近百年的文化。

万宝龙(Montblanc)、奔驰汽车、德国马克,因其名字的开头字母都是“M”,而被德国人引以为荣地称为“德国的3M”。如今奔驰与克莱斯勒合并,马克也被欧元所替代,只剩下万宝龙像欧洲最高峰勃朗峰一样还挺立在德国人骄傲的心中。万宝龙,这颗高雅而又热情四溢的六角白星恰恰是欧洲最高的山峰勃朗峰俯瞰的形状,而每支笔尖上的“4810”字样,正是勃朗峰的高度。纯手工制作、经过25道工序打造的笔头,更使得MONTBLANC书写工具如勃朗峰般坚实而又高贵。勃朗峰高耸入云的巍峨气魄,正好象征万宝龙工艺登峰造极和力臻完美的宗旨,它代表着高雅恒久的生活精品,反映着今日社会对文化、素质、设计、传统和优秀工艺的追求和礼赞。

万宝龙带给我们的除了不朽的精品,还有生活的艺术和哲学。古典与经典往往集于一身。当科技在我们的生活中日新月异地发展时,古老文化的魔力演化成了心中的艺术品。“放缓脚步,尽享生命”正是万宝龙的哲学。1908年发表第一款高品质安全钢笔――“红与黑”。1910年以“MONTBLANC”注册成为正式商标。1924年万宝龙经典之件MEISTERSTUCK大班笔隆重面世。1935年开始生产小皮件。1992年推出限量发行的大文豪系列及艺术赞助人系列(又名帝皇系列)。同年成立的万宝龙文化基金,以一年一度的“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人大奖”表彰全球范围内长期支持艺术事业的艺术赞助人,并长期赞助和支持由多国青年音乐才俊组成的国际管弦乐团,以此弘扬高雅艺术,促进世界和平。1997年,万宝龙腕表系列进入市场。2000年,万宝龙以波希米亚系列开创了书写艺术的新篇章,设计简洁流畅,小巧典雅,成为现代流行文化的新符号。

作为世界两大奢侈品集团之一的励峰集团旗下的著名品牌万宝龙,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的高档品牌。作为生活品位的倡导者,万宝龙的产品总可以让人感受到对人类伟大文化的敬仰。为向灿烂悠久的中国文化致敬,万宝龙特别在2000年推出了别具收藏价值的“千禧金龙年限量纪念墨水笔”。1992年起,万宝龙限量发行的 “艺术赞助人系列”和“大文豪系列”,更是表达了万宝龙对历史上推动文化艺术发展的人物以及伟大作家的崇高敬意。

万宝龙名笔系列

卡拉扬音乐家系列

正如音乐是艺术家表达心声的载体,书写工具则是平凡者演奏心灵舞曲的乐器。为了表达对古典音乐界最杰出人物的敬意,万宝龙推出以他们名字命名的高雅而优美的墨水笔和圆珠笔是对这些乐坛泰斗最忠实的纪念。万宝龙先后推出了三款音乐家系列书写工具,分别纪念伯恩斯坦、梅纽因和卡拉扬这三位杰出的艺术家。

这款墨水笔和圆珠笔的笔夹是一个特别制作的象牙色指挥棒。两款笔的笔帽圆环上都刻有象牙色和黑色相间的琴键,以表示对卡拉扬钢琴成就的纪念。笔嘴由18K黄金雕刻而成,并刻有卡拉扬的签名。

向哈里逊致敬

面对大海的神秘和诱惑,远航、征服世界是很多人的梦想,还记得曾经被辛巴达航海历险的故事深深吸引吗?是否依旧对哥伦布的无畏探索精神心怀崇敬?把玩一支万宝龙精心设计的“向哈里逊致敬”限量镂空墨水笔,你的梦想将被重新开启。

18世纪,英国的钟表专家约翰・哈里逊在当时尚不发达的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下,以卓越的远见、坚毅的精神及过人的才智,发明了首座航海天文钟,提高了人类的航海能力,大大推动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表达对哈里逊这一重大发明的敬意,万宝龙特别推出了“向哈里逊致敬”限量发行系列镂空墨水笔,以此颂扬哈里逊对人类探索世界的努力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向哈里逊致敬”镂空墨水笔代表了万宝龙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传统,表现出万宝龙产品特有的精美绝伦的工艺、优雅别致的设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大班149作为设计蓝本,在18K黄金笔杆及笔帽上镂刻出陆地的图案,露出蓝色透明树脂部分象征海洋,18K黄金笔嘴上,哈里逊的肖像雕刻得栩栩如生。笔的整体设计浑然一体、流畅饱满,极富创意和气魄,以珍珠贝母制造的万宝龙星形标志,更为这款限量生产的精品增添了非凡的气派。

新传奇时代

1924年推出的万宝龙大班系列一直是当代最知名的书写工具,从千禧年开始推出的波希米亚系列则尽显现代波希米亚人的想像力,为他们提供了集快乐与奢华于一体的书写工具。

篇12

关键词:音乐剧;社会变革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7(C)-0092-01

关于音乐剧的起源,国内外说法甚多。一说起源于19世纪欧洲古典轻歌剧和喜歌剧;一说起源于美国本土的乡村歌曲、黑人灵歌与爵士音乐和流行的歌舞杂耍;一说起源于19世纪后期英国人创造的“音乐滑稽戏”和“音乐喜剧”。然而,无论哪种说法,都无法否认社会的变革,对音乐剧的形成与发展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一、英国音乐喜剧是美国百老汇的老师

到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和公众的心理节奏大为加快,社会审美意识也发生巨大变化。在英国伦敦,有一位头脑灵活名叫乔治•爱德华兹的剧院经理,在他的太子剧院推出了一部名叫《快活姑娘》的新剧,并第一次使用了“音乐喜剧”这个称谓。移居美国的大量欧洲移民把高度发达的欧洲文化带入这片神奇土地上来,其中就有古典轻歌剧和喜歌剧。毫无疑问,以爱德华兹为代表的英国音乐喜剧给了美国人以极大的启发。他们仿照英国音乐喜剧的模式,创作了几部实验性作品,为来日美国音乐剧强劲崛起奠定了基础。

二、音乐剧使百老汇名扬全美

其实,20世纪初百老汇只是纽约普通的一条街道。但自从美国音乐剧在这里安家并渐趋成熟,百老汇的名声便逐渐改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百老汇首演了许多的音乐剧,培养了许多的音乐剧大师和明星,伴随美国音乐剧近百年的历程,创造出音乐剧产业令人咂舌的神话。它是美国音乐剧从幼稚走向辉煌的历史见证。因此说百老汇哺育了美国音乐剧毫不为过。

三、《俄克拉荷马》,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

在整个20世纪40年代,百老汇音乐剧得到了迅猛发展,诞生了大批生机勃勃的思想性艺术性商业性俱佳的剧目,受到了美国公众狂热的欢迎。其中最有生命力,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当推1943年首演的《俄克拉荷马》。

《俄》是由被称为“百老汇黄金搭档”之一的作曲家R・罗杰斯和剧作家D•小哈默斯坦联袂创作的剧目。它以热烈、奔放而又幽默的笔调表现美国西南部俄克拉荷马地区一群纯正勤奋的拓荒者的生活。故事生动曲折、妙趣横生。其中许多极有乡村风味的音乐场面、歌曲和舞曲,旋律之准确生动,令观众闻之难忘。它汇聚了美国人的文化性格,正直、豁达、幽默、率真、热情、奔放,被人认为自有百老汇音乐剧以来,第一部对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作了典型概括和充分表现的划时代杰作。而纽约百老汇也理所当然的成了世界音乐剧的“首都”。

四、战后百老汇――令世界疯狂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美国音乐剧佳作迭出,大师辈出,音乐剧的天空群星璀璨,光芒四射,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在20世纪50―60年代,堪称百老汇经典杰作确实不少,例如1951年《国王与我》、1954年《康之舞》、1956年《窈窕淑女》、1957年《西区的故事》、1959年《弦乐之声》、1964年《屋顶上的提琴手》和《哈喽!道莉》、1966年《来自拉曼察的人》。

五、躁动的时代和躁动的百老汇

20世纪60年代爆发的旷日持久的越南战争,以及美苏冷战,政治低迷,经济滑坡,失业率上升,种族歧视等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百老汇音乐剧也进入了变化莫测的时代,作品从不同侧面反应了美国社会动荡不安、风气低下、文化心态普遍浮躁的严酷现实。

六、衰落与崛起,伦敦向纽约挑战

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百老汇业已元气大伤,犹如一个病入膏肓的老者。

正当百老汇为自己的生存危机绞尽脑汁之时,一批雄心勃勃的英国人已经羽翼丰满,正待展翅高飞,也预示着英国人驰骋天下的时代业已到来。

七、20世纪末,英国人征服百老汇

1981年5月1日,有劳埃德•韦伯作曲的《猫》在伦敦首演。它取材于艾略特的诗集,是一部拟人化,充满幻想色彩的舞台杰作。作者通过各色各样猫的故事,诉说人间的悲欢。《猫》的首演,轰动了伦敦,也轰动了整个欧洲大陆。从1982年10月,《猫》移师纽约,分别上演于纽约第50街温特花园剧院和百老汇,同样在美国人中间掀起狂潮。并获得第37届托尼奖之最佳音乐、最佳剧本等多项大奖。此后十余年来,《猫》在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常演不衰,累计上演场次高达4万余场。这个神奇纪录,是任何百老汇剧目均无法望其项背的。

八、整个世界为你疯狂

在音乐剧发展史上,美英两国艺术家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正是由于他们的创造,才使音乐剧这门新型的戏剧形式从一种粗糙的文化快餐发展成为风靡世界的娱乐艺术和市民文化,才使音乐剧从艺术创造、舞台呈现到商业运作等各个环节都逐渐成熟起来,并使之成为20世纪人类创造的最杰出的文化成果之一而载入史册。然而,如果我们据此认为音乐剧艺术仅是美英两家的专利,有失偏颇。世界上许多国家艺术家都为音乐剧艺术发展成长做出过重要贡献。亚洲的音乐剧正在积蓄力量,以期来日一击冲天,欧洲、南美、大洋洲各国的音乐剧亦处在风起云涌之中。音乐剧艺术恰如春风中的小草,在世界每一块土地上昂首摇曳。由此不难看出,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决定着音乐剧的兴衰。或者说,社会就是音乐剧形成与发展的最直接的土壤。

在21世纪的社会变革浪潮中,音乐剧又将走向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百老汇音乐剧》.慕羽著.海南出版社.2002版.

篇13

这是我在读了黎炜《淮源子》后的感受。被《淮源子》打动的感觉一直在日子里氤氲。

《淮源子》的丰和生动出人意料,诗一般的语言随处可见。黎炜是以诗人的感觉来写小说,她借了小说这个可以包罗万象的文学形式,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思所爱,她把她的温情和梦想,展现成了一首爱与艺术交融的生命长诗。

在科学主义的强大作用下,中国式的美,中国式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被淡化甚至被遗弃。黎炜笔下的主人公淮源子的生命,守着的那种血缘种姓,是以大禹治水和汉画像石作为精神轴线。他的爱,他的艺术,他的奋斗,透着中国人的气息和中原人的秉性。她笔下这些沉甸甸的厚重和坚定,是一个巨大的梦,一个祖先的信念凝结的梦,是当代那些不愿沉沦于物质主义的人们的悠悠思古情结。

黎炜是这么地善于驾驭素材、经营情节。“陌生”是读者产生阅读欲望和美感冲动的砝码。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淮源、无支祁是陌生的,汉画像石和汉石中交尾并颈的人首蛇躯画像是陌生的;深入进入油画和西方美学的概念,读者亦然是陌生的;大教授的千金爱上了临时工模特,姐妹俩共同深爱着大山里走出来混沌未开的淮源子,同样陌生;包括“”的狂乱、山村的荒蛮粗陋……诸多的“陌生”构划了一个新鲜生动的文学场,让主人公的生活生命,与读者的生活知识和阅读经验产生出多重距离、多方冲突,成就了《淮源子》新鲜生动的文学形象。

尽管西方油画的语境情调很响亮、很华丽,有世界艺术的大背景支撑,但是以淮源子作为轴线的文学发展,深深植根于淮源的神话传说,植根于父母乃至于治水的大禹一脉传承的文脉,植根于原汁原味的中国本土艺术汉画像石,同样植根于中原人天性的纯朴与浑厚。

艺术家、油画家、雕塑家、爱情、三角恋爱,都是普通的共性概念,这些词却在淮源子的生命中,赋予了这个具有独立个性的南阳人的时代印记和历史语境。黎炜让她的淮源子向着艺术和爱情模糊而坚定地摸索前行,他不能走出自己,因为淮源神话是他的灵感,过早寂灭的母亲、后来废了的父亲,烙印给他了永不磨灭的民族胎记。淮源子是一个东西方艺术完美结合的精灵。小说里面大量的西方美术铺陈,有时几乎来得激烈暴烈,扑天抢地,但淮源神话、汉画像石无时无刻不像一个凝重而空灵的潜主线,贯穿着一切,浸润着一切,托举着一切。西方文化乃至科学主义的强霸,在淮源神话和汉画像石的光晕里,获得某种消解,这种消解,使小说中的东西方观念理念、文化艺术,形成了一种相互的抵抗、磨合、吸吮、融通,终于升华成互为一体的巨大力量,浓墨重彩地渲染着淮源子的艺术生命,演绎着生命的乐趣和灵性的惊喜。

男人的笔更多的是冷峻,它植根于理性、价值、意义和秩序。女人的笔是奇妙的,它启发于情,启动于心,启蒙于无序。所以,男人的作品,总在告谕我们、教益我们;女艺术家,则是给我们吐诉,给我们分享,给我们暖暖的期盼和温柔的感动。

淮源子在黎炜笔下一直是被动的。黎炜的笔像是一柄女巫的藤杖,她要凭借她的文学形象,把女人的爱铺陈成一种至大至真至纯的绿色莽原。在女作家那里,男人几乎都是被动的。淮源子被生下来,被艺术,被姐爱被妹爱,被获奖,被最终送入汉代画像石堆筑的汉画馆。淮源子实在是黎炜以及黎炜这样的女艺术家情感罗盘上,一个镶着钻石的指针。

可以说,淮源子是被黎炜“魔”出来的。

妹妹对淮源子的爱很像姐姐爱的重叠和影子,正是这种文学的叠加手法,把作品中爱的力量、能量和重量,渲染到最大化。爱与艺术是人类享受自然、表达天性的两条腿,作者用这种强烈的爱、强烈的艺术氛围,营造出天性人性社会性的纵横冲突。两条腿步频之快,步伐之有力,突出地表达了黎炜作为一个小说家的掌控素材、锤炼风格、实现艺术自我的功力和潜力。

黎炜笔下的爱情和艺术,是一种倾吐,一种大雨如注般的渲染宣泄。她让本来就是最具有生命力的爱情和艺术这两种能量,交汇成一股激情四溢的意识流,刀劈斧凿地雕塑着淮源子栩栩如生的体魄和心魂。

黎炜文学世界弥漫着神话的、民族的、原始的、城市的乃至世界的悲情主义。黎炜把她的小说,置于开始的淮源锁蛟古井和篇末的象征着汉墓的汉画馆,以古代神话灵迹无状的空虚,回应现代爱情和艺术归宿地的虚寂。在充斥着本山大叔轻快幽默的时代,亮相在一切舞台上的诙谐幽默的总和,无论如何也匹配不了来自天命、国运、自身命运的巨大厚度和重量。黎炜借神话故事和古老艺术精和魂之赋予,为这个时代的艺术家开拓了全新的艺术生命。她笔下所寻找的艺术之路和爱情之路,是一条能够创造神话的个人奋斗之路,她用她内心蓬勃燃烧的能量和驱力,凿开这条生命之路。她告诉我们,跳出自我,跳出有限,历史永在,天地永在,世界永在。我们只要爱着,只要把爱的生命表达成一种感染人生,感恩天地的至美艺术、至真纯情,无论命运把我们写成什么,我们都将趋于完整完美。

爱情千百年来被无数次地演绎。在《淮源子》中,爱情亦然那么生动,那么感人,她远离物质层面、性层面上的,她让她笔下的爱情走向至纯至美,走向正大光明。没有出场的爱情并不苍白,相反多了更多的诗意和圣洁。淮源子和二姐妹的生命追求,似乎在呼唤着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的中国式英雄主义的复活,呼唤着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的东方女性对生命和爱的坚贞。在香艳弥漫、泛滥、自甘堕落的时下,《淮源子》的爱情春兰秋菊般的馨美,令我们心仪神往。

初看,《淮源子》爱情和艺术两大内容都是传统题材,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然而,《淮源子》确实是一部具有强烈后现代意识与地方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作品。黎炜用后现代的艺术手法,解构着她心中纯美的古典主义。古典主义原本是一面浑圆的铜镜,把世界和生活映照成一个整体一个主题。经由黎炜的手,通过后现代的解构,古典融进了现代,进而与地方主义亲密吻合,诞生出多棱多面的新世界新境界。

南阳只是全国区划的一小部分,只是中华文明的一瓢水、一簇绿。大禹治水、汉画像石、淮河源头、独山玉石等等这些,在全国全民族的背景中,有着强烈的地方属性。因了这些文化要素,南阳得以神秘、深厚。在南阳诞生的大禹治水和开天的神话,直追中华民族的根;而数千块汉画像石,是古代中国人与天地万物最浪漫最美丽的对话。作为一个南阳人,黎炜情牵南阳大地,情系南阳神话。《淮源子》不是广告、报告的口吻推介南阳,《淮源子》的构成,如果说油画雕塑诸艺术是她的骨,爱情是她的肉,南阳就是她的筋,就是她传递爱意、传递灵符的神经,是男主人公气质所在;南阳文化是赋予淮源子种姓血性的族徽臂章。虽然我们看到黎炜在小说中,地方主义与爱情和艺术的大主题之结合,在某些地方有一些裂痕甚至错位而不够圆融,但是,对于一个柔柔女子,能够这样地把生养她的一片热土,以一种文化情态,一种期望达到水融般的文学构造,把地方文化的品性升华成文学典型人物的个性风格、精神品性,没有高着眼、宽胸怀、大手笔,是不可能实现传统文化内涵到文学作品精神内涵的转化。

后现代的意识,能够更好使各种复杂的内容、情态、风格,容纳在一个有限的作品中。《淮源子》中,情节的复杂跳跃,矛盾的奔突激变,构成了作品饱的张力。淮源子生母的死节、淮源子与菊儿的初恋和情灭、罗楚童、罗楚北两姐妹镜像般的深爱着淮源子、艺侠化身的父亲以吸毒自废自焚、罗楚北的白血病、得了国际大奖艺术正如日中天的淮源子归宿到汉画馆……诸多情节,强烈刺眼,甚至突兀,但又都顺理成章地归拢于作品整体。开始读到淮源子父亲吸毒的情节和罗楚北得白血病的情节,觉着是作者的草率,但深入想来,只有这样浓笔重彩的非理性描写,才能更具密度地锻造淮源子的艺术生命。罗楚北乌托邦式的爱和乌托邦般的死,与父亲炼狱式的始和炼狱般的终作为两极,强力渲染了他的重载,他的罹难。一个女作家对爱与艺术的倾注倾吐,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被渲染到极致。女人使用毁灭,无疑是要最高地表达爱。涅与重生,在女人心中,往往昭示一种大美丽,有了这样的毁灭,淮源子的生命得以更加立体更加丰。

篇14

在《大转向:看世界如何步入现代》中,这个关键性的瞬间是:1417年的一个寒冷冬日里,一名“瘦小、和善、机警、年近40的男人”走进一家修道院的图书馆,从藏书室的书架上,“取下一本陈旧的手稿,一边翻阅一边为自己的发现而欣喜,紧接着他把手稿全部复制了一份。”

“这就是瞬间的全部了,这就足够了。”

这个男人名叫波焦·布拉乔利尼策。如果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他一点也不和善。英国历史学家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曾这样描述过包括文艺复兴时期在内的人文主义者:“其实人文主义者的队伍也不是清一色的正人君子,其中也不乏书呆子与趋炎附势之辈。他们就像今天的纽约、伦敦和巴黎的任何一个文化圈子一样,是一群自负好辩、脾气暴躁、性好妒忌的人,总是会不停地相互写信进行指责与抱怨。”

波焦受过良好教育,而且曾经身居高位。他做过一位教皇的私人秘书。按照格林布拉特的介绍,教皇法庭大约有100位文书,6位教皇秘书,在6位教皇秘书中,又有一位特别的“私人秘书”。波焦正是从文书开始,一步一步击退他的多位竞争对手,成为教皇私人秘书。

教廷是一个“谎言工厂”。教皇的秘书们会聚集在教廷的一个房间内,像今天的无聊男人们一样,交换各种笑话和故事,“他们之间的这些唠叨非常琐碎、虚假、狡猾、充满诽谤,还经常夹带着下流。”波焦后来将这些段子全都用拉丁语记录了下来,写成了一本叫《滑稽故事》的书。在这本书里,波焦写道:“在这里,才能和诚实几乎没有生存空间,做每一件事情都要依靠诡计、运气或是金钱。说到金钱,似乎在全世界都是最重要的。”

在1452年的一次争吵中,波焦和同为教皇秘书及人文主义者的乔治大打出手。争论的主题是“在翻译古代作品的过程中,谁应该获得更多的荣誉”。73岁的波焦称乔治是个骗子,53岁的乔治报以老拳。然后经过一段短暂的停顿和沉默,两个人又厮打在一起。波焦一手抓住乔治的脸,另一只手试图抠出对方的眼珠。后来在总结这次学者之间的斗殴时,乔治说:“说句实在话,刚才我可以把你伸进我嘴巴里的那只爪子咬下来,但我没有这么做。而且刚才我坐着你站着,我完全可以两手抓住你的,然后把它扯断,但我也没有这么做。”

这样的描述可能会让人大跌眼镜。但不要忘记这些好争吵的人文主义者也都是文艺复兴的骨干。而且他们创造力的炫目程度让后人惊叹。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引用了一位学者的统计说:“1420年至1540年,意大利总共出现了600多位富有创造力的精英人物。算上他们的上一辈人,总数也不超过一千。再加上那些不太著名的人也不会超过两千。然而正是这区区两千之众,创造出了令后世难以企及的文化成就。”

正如我们对“文艺复兴”的最粗浅的理解,这种文化上的创造力与贡献是建立在对古希腊和罗马作家哲学家作品的重新发掘上的。“对古代世界的重新发现不仅恢复了许多过去被湮没或扭曲的文化价值,而且还释放出了新的能量,刺激人们的想象力,从而最终触发了新的真理的发现与新的艺术形式的创造。”阿伦·布洛克说。

对古代世界的重新发现,最简单的形式就是“寻书”,在古迹之中、在权贵和修道院的图书馆中,将尘封的哲学著作发现,并且再次传播出去。波焦效仿的对象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诗人和学者彼特拉克,一位写入了历史教科书中的人物。彼特拉克在1330年代将古罗马历史学家李维的作品《罗马史》重新拼合,公之于众。他还找出了包括西塞罗和浦洛佩提乌斯等的作品。“彼特拉克的成就不仅为自己赢得了极大的荣誉,并为意大利人找书开了先河。彼特拉克的成就激励了其他人也开始寻找那些尘封已久的古代名著,这些名著都已被埋没长达数百年之久。这些重见天日的名著被复制、编校、评注,并迅速地传播开来。在找书之人的推动下,这些名著还获得了很好的社会认可度,并为日后的人文主义研究奠定了基础”。

波焦正是在彼特拉克的激励之下,翻遍中世纪的图书馆,想要找到失传古典名著的寻书人。由于印刷术发明之前的书籍稀少又珍贵,“它们”代表了整个修道院的“声名和威望”。因此,一个优秀的寻书人至少要具备以下条件:良好的教育带来的语言水平和鉴赏能力;誊抄书籍的能力—对,是誊抄;以及一定的声望和人脉帮他叩开图书馆紧闭的大门。

他在那个冬日找到的书是卢克莱修的《物性论》,一本“最终将会摧毁他的整个世界的书”。《物性论》是本高深的书,按照格林布拉特的概述,这本书的大概思想是:宇宙按照平等的进化原则构成了万事万物,地球或者是地球上的物种并非宇宙的核心,人类和动物也是平等的。“讨好与满足上帝没有任何意义,宗教狂热没有立足之地,苦行修道之人没有必要克己忘我,对无限权力和绝对安全的幻想失去了支撑,依靠战争获得征服与扩张的妄想失去了依据,挑战和战胜自然是不可能的,万事万物都无法摆脱不间断的形成—恢复—改造的过程。人类不仅可以而且应该战胜自身的恐惧,并接受一个事实:万事万物(包括人类自身)都是瞬息无常的,不可能永恒,所以,要学会享受当下,拥抱美丽的世界。”它否认上帝、否认永生,认为世界由原子构成,灵魂自然也无从说起。它认为当下更重要,苦行自然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