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石油化工相关专业范文

石油化工相关专业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7:0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石油化工相关专业,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石油化工相关专业

篇1

关键词:石油化工 能源建设项目安全

中图分类号:TU276.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是以大量的能源消耗为基础的,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石油作为工业的血液,随着需求量的增大,各种石油化工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但是石油化工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时刻面临着火灾、爆炸、泄漏和中毒等安全事故,石油化工行业的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时刻都伴随着高强度和高风险。这不仅给一线工作人员造成了庞大的压力,同时也给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为了改善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状况,主要从两方面出发,首先是在日常的生产管理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其次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保证工程质量,从源头上降低危险发生的概率。本文所讨论的就是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一、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内部控制

1.1 项目内部控制的定义

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本文给出项目内部控制的定义。为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建设目标实现,以及保障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人力、物资、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合法性、真实性,按照工程项目内在的逻辑规律,在项目建设整个生命周期内采取的一系列具有控制作用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

1.2 项目内部控制的功能

1)控制功能

一般所指的控制功能,是指管理者按照一定的规则获取某种实际状况,与预期目标或标准作一比较,如果两者的差异超出了一定的程度,则管理者必须查明原因,并采取改正行动,以保证实际行为不脱离原有目标的设计。

2)防护职能

内部控制是以计划目标为依据的控制,通过对计划的鉴定与分析,使计划更加正确可靠,更有利于制约管理过程中的各种消极因素,因此说内部控制具有防护性职能。

3)调节职能

内部控制不仅有防护职能,更重要的有调节职能,只有通过调节,才能达到监督考核与制约的目的。

4)反馈职能

内部控制一般采取闭环控制的方式,无论是目标控制还是程序控制,均是闭环控制。闭环控制有利于各种信息的反馈,也就是说管理目标的执行、存在的差异及应采取的措施等能够及时准确地报告给有关管理者。

二、项目准备阶段的安全管理

一个好的决策,一个好的规划,对生产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工程项目设计初级准备阶段,建设单位应该对建设地区和环境进行测评,即由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经验丰富的专业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对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油、罐、气、水、电、热、通讯等地下管线资料进行分析和现场调查,并将所做的分析结果清单交由设计部门作为施工设计依据。

建设单位在申请施工许可证之前,应当对该项目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措施,使突发事故能得到及时的预防;同时制定质量保证计划和质量管理活动计划,确保以后的施工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为了有效地落实安全保障措施,根据各个工种的专业特点,还应列出危险点源,找出安全隐患,制定相应对策,真正有的放矢地把安全工作做好。

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方必须对其提供的建筑材料和安全防护用品出具产品的生产许可证、有关技术标准规范、有关图纸及技术资料、技术性能和安全防护装置说明等,并对该产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检测、测评、验收管理。

三、项目实施阶段的安全管理与培训

要做好油田建设施工现场安全工作,就要求施工人员提高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了解和掌握施工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甚至设备性能、操作规程以及安全法规等。

在施工单位进入厂区时,必须进行安全培训,所有承包商、作业人员到厂部接受厂级和车间级安全教育和考试。由承包商项目主管人员给施工人员讲解施工方案、安全措施;厂部、车间安全管理人员给施工单位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讲解装置工艺状况、安全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现场存在的风险以及控制措施和防护方法等。由于施工人员情况复杂、素质不高等现象较普遍,因此安全教育教材可以编制成通俗易懂的漫画图片或电视短片,以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考试合格者发放安全教育卡和入厂证,不合格者不得进入现场作业。只有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才能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作业危险点所采取的预防措施进行预控,并切实搞好自控,真正达到对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另外,由于油田工程都是大型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安全技术要求高,特别是对于从事电气、起重、建筑登高架设作业、焊接、汽车驾驶、爆破等特殊工种的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获得合格证书后方准持证上岗。因此,在油田施工现场要对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进行严格审查,保证持证率,确保安全生产。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也应当经过上级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还应该对工程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参与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防护设施验收,纠正和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验证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同时,利用《安全监理周报》、《安全月报》、《安全检查情况通报》、《监理通知单》等,扩大安全工作的影响范围,畅通信息渠道,使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及公司领导及时掌握安全方面的真实情况,便于指导和改进工程项目的安全工作。另外,油田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应当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周围环境和天气条件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由于油田现场施工各个工种的交叉施工,势必造成危险性大、不安全因素多等特点,因此在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时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协调,做好立体交叉作业图,标明参加单位、工种、人数、项目位置地点、所需检修时间、具体开始时间、安全措施、安全督促负责人等,并由总负责人进行审批,按目标进展统筹指挥,然后下分到各个安全督促负责人,确保各个部署安全到位,以预防现场施工的混乱。施工现场或装置区内动土、动火、动电比较频繁,这就必须严格坚持动火、动土、用电票证管理制度,并认真监察,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施工动火作业票必须一天一开,重点装置区一天两开(上午、下午),只准定点动火,不准随意变更地点。施工单位动火作业时,由生产厂派出监火员实施监护。动土和临时用电均严格按规定办理手续,对违反票证管理制度的单位进行严厉处罚。

四、实施作业安全分析制度

推广作业安全分析制度,应严格执行,并进行跟踪检查和落实。在每次现场作业实施前,项目公司都组织作业班长、了解作业现场和建设流程的操作人员和现场24小时监督一起负责完成作业安全分析表,并且要求现场甲方监督、承包商24小时和HSE监督三人以及所有班组工人签字。借助作业安全分析表和节点风险分析方法,分析作业中的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环节。所谓节点风险分析就是针对每一个风险管理模块或某一项活动层层剖析为若干连续的步骤,列出所有的工作环节或节点,分析每一步骤或节点上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潜在隐患,然后按风险来划分工作节点,最后针对每一节点制定相应的节点风险应对措施和操作程序。节点风险分析是一个无穷尽的过程。每个节点上的隐患和风险不同,管理的重点也不同。使用节点分析方法,可以识别每个工序、每个环节、每个岗位中最主要的风险。

结语:

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石油作为工业的血液,需求量也与日俱增,各项石油化工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为了加强建设项目施工的安全专业管理,首先要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施工单位要严格的按照设计方案来施工,强化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并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和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只有保证了建设项目的合理和施工质量,才能够从源头上控制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事故发生率。

参考文献:

篇2

2018年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考研调剂信息公布

一、接收预调剂的专业:

1、全日制:

工学、理学、管理学、法学、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翻译硕士、艺术硕士门类相关专业均有调剂名额。(会计专硕不接收调剂)

2、非全日制:

工学、理学、管理学、法学、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翻译硕士、艺术硕士门类相关专业均有调剂名额。

二、预调剂网址:

请考生登录以下网址进行预调剂:

114.215.47.42:33651//ASPX/Student/StuLogin.aspx

三、接收考生调剂的基本分数要求及相关流程

预调剂报名只是基本的信息登记,并不是正式的调剂,在预调剂系统报名后的考生请耐心等待国家分数线。

国家分数线公布后,若调剂考生达到国家一区分数线并符合国家和我校调剂政策的相关要求,请在第一时间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究生考试报名时的网址)中的调剂系统中向我校提交调剂申请,我校审核后将择优向符合调剂条件的考生发出复试通知。

篇3

一、石油化工企业质量检验化验的作用

检验指的是根据具体观察结果来进行精准的判断,并综合各种实验数据、测量结果以及各种评价的过程。质量检验工作主要是依据不同性质对象的度量以及试验而进行的。将最终所得结果与相关标准要求进行一系列细致的对比,进而能够全面、准确的检验出各种产品质量。大家都知道,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特点,因此必须对工艺流程进行规范。所以这就将生产检验化验的重要性全面突显出来。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开展质量检验化验能够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异常情况,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帮助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二、石油化工企业质量检验化验存在的问题

(1)质量检验化验工作不规范

结合实践来看,石油化工企业质量检验化验中工作不规范是其所存在首要问题。而一旦出现质量检验化验工作不规范,那么极易导致石油化工企业所生产产品质量出现不合格情况。根据笔者研究发现,导致石油化工企业质量检验化验工作不规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质检工作人员缺乏对生产工艺熟悉或对新检验技术掌握程度较低等,又比如部分石油化工企业基于节约成本考虑而在质量检验化验上采取降低标准或采用较低技术、设备等。这些情况地出现势必造成石油化工企业所生产产品质量因质检工作不规范而无法保障。

(2)质量检验化验部门职能无法有效发挥

当前部分石油化工企业质量检验化验部门存在着无法有效发挥出其职能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有受诸多因素所影响质检部门在开石化产品质量检验化验工作中并没有依据相关规章制度开展,又或是质检化验过程中工作人员依赖于经验进行等,这些现象地出现便会导致质量检验化验部门无法有效地发挥其确保石化产品质量的重要职能,如此一来势必会造成企业产品无法达到市场所需,从而致使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3)缺乏健全的责任机制

当前虽然我国大部分石油化工企业均建立了实验室,但是却未建立起完善的质量检验机构责任体制;存在产品分析检验机构由生产部门的下设机构构成的情况;此外,由于部分石油化工企业领导并未对质量检验化验予以充分重视,并未将分析机构归为旁系监督部门,而是将其列为管理体系直系部门,使得其监督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从而致使分析检验机构工作开展受阻。

三、 解决石油化工企业质量检验化验存在问题的策略

(1)实现检验化验标准化

由于检验与化验某一石油化工项目通常会有不同的方法,而该类方法原理不同,其相应的干扰因素也各不相同,所得结果也有所差异。不仅如此,由于该类方法灵敏度各异,其对相关的操作与设备也有不同要求。如若对同一项目采用不同检验方法来进行测定时,会使所得结果出现不可比的问题。所以必须实现质量检验化验标准化,确保石油化工企业质量检验化验工作得以规范化进行。首先,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可参照国际惯例来设置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实验室设置与环境。其次,可采用或经过修改后使用与国际标准相符的石油化工产品检验化验方法,提高产品检验的规范化,从而促使我国石油化工企业更好的参与到国际化的竞争当中。

(2)构建起完善的质量检验化验部门

鉴于质量检验化验部门在确保产品质量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石油化工企业就应当在加强重视程度前提下构建起完善的质检部门。首先,石油化工企业要在充分结合自身生产产品种类、质检化验工作等实际前提下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质量检验化验部门组织结构,随后在此基础上选择责任心强、专业技术水平高的检测人员进该部门中去。其次,在建立起完善质量检验化验部门后,石油化工企业还应当根据部门中各人员工作内容制定出针对性的职责,并将其落实到人,从而为保障质检化验工作严格规范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为了确保质量检验化验部门职能得以有效地发挥,石油化工企业在该部门构建中还必须从相应制度制定着手,比如制定出质检化验工作人员工作奖惩考核制度。

(3)加强质量检验化验部门的职责权利

石油化工企业的质量检验化验部门要求具有较高的技术性与权威性,所以应当确保其具有一套完善、规范的计算标准,以确保对每项产品的各项规格以及工序均有着明确的检测标准。此外,还需明确划分石油化工企业质量检验化验部门的权利与责任。由质量检验部门负责产品检验文件的准确性负责、质量检验部门必须对质量检验中的漏洞或错误负责、对工作任务未完成的情况负责、对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负责。不仅如此,还需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技术过硬的质量检查队伍,对于部分的产品能够独立的行驶相应的职权。因为质量检验队伍综合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品质量,只有检查队伍分析能力缜密、专业技术过硬,才能有效把控石油化工产品的质量。所以,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建立相关培训体制,一方面通过招聘信息,在社会上积极引进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此外,还应通过相关培训来不断提升原有质量检查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后通过考核的则可以继续聘用,而考核不合格联系超过3次则可将其辞退,以提高质量检测人员的危机意识以及工作责任感,促使全体质量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进而全面提升石油化工产品质量检验化验水平。

篇4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产生石油化工行业国内与国际上的变化,现如今我国越来越多的采用采购施工的承包方式,虽然我国石油化工项目利润空间较小,但石油化工项目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必须保证石油化工项目质量安全并如期完成。在本文章中,笔者将注重分析石油化工项目的采购施工总承包施工现场管理问题,并提出石油化工项目采购施工总承包施工现场管理加强的措施方法。

关键词:

石油化工;施工现场;管理

社会生活基本迈向小康,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石油化工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石油化工项目的施工管理已刻不容缓,只有科学的施工管理,才能进一步提升石油化工项目质量。二十一世纪,石油化工项目的工程量不断增加,为石油化工项目的承包单位的施工现场管理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而我国目前石油行业的施工管理还有待加强,为了更高的提高石油化工项目的质量,采取科学合理的有效措施,促进石油化工项目的进一步发展。

1要求采购时加强对相关供货商的选择

在石油化工项目中,对于采购过程中供货商的选择,除了要考虑供货商所提供的设备是否是否符合工程技术要求以外,还要对供货商的生产能力以及供货商是否能及时的运输货物。由于石油化工项目的采购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另外其运输周期也较长,所以其物流能力是极为重要的。选择是一定要格外谨慎,筛选出运输能力较强的供货商,其中对供货商的物流能力其决定作用的是供货方用于订购货物所使用的价格,可使用到岸价格进行采购的生产商的物流能力才是合格的。

1.1建立供货商管理系统建立合理的供货商管理系统可采用构建数据库的方法,这一方法对于石油工程项目采购施工现场管理具有明显的益处,相关工作人员可根据系统的数据库,更为全面准确的查阅供货商的基本情况,但进行监理供货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较长时间通过在采购过程中的反复比较记录得出的,只有前期不断的进行完善工作,才能在今后的项目采购发挥真正的作用。

1.2采购前调查制造商项目采购工作人员可根据供货商所提供的制造商调查表,进行对制造商全面的调查工作,其中需要对其制造规模进行考察工作,还要对制造商其中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对专业技能的把握进行摸底工作,另外其生产设备和产品检测系统也要进行反复检测。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总结调查报告,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2采购材料的后续使用~~~~~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2.1提高采购施工材料的质量首先采购时,施工总承包要认真控制好施工材料的品质,保障石油化工项目整体的总体品质,控制施工成本费用。其次要进行对材料的抽查和检验以及进行人员培训计划,要求施工材料必须符合施工质量,保证工程整体质量的合格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进行采购材料,确保材料品质优秀,不为减少成本而采购性能差的材料,确保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保证工程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经济利益。

2.2加强检查采购材料的力度石油化工项目的材料多种多样,众多的材料型号,各具不同的材料性能和质量。只有进行正确的选择,才能更为完善的保证工程质量。由于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石油化工项目的质量,石油化工项目施工管理者必须熟知各个不同材料的相同之处与区别,更有效的利用施工材料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负责采购材料的人员必须要按照订货以及运输标准进行对材料的采购。并且对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做好充分的检查工作和妥善保管工作,检查施工材料的外观和性能是否符合标准,以及要求材料必须具有材料合格证、说明书及测试报告等,确保使用材料的质量问题,只有对其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投入施工。保证石油化工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3采购施工管理体系不完善

石油化工项目管理方式比较落后,无论是人员还是材料的采购管理都没有建立一个健全的执法体系。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化工项目规模和数量不断的加大,但同时其采购施工管理却没有进行同步发展。产生了较多的工程问题,同时也会出于节约成本的目前的,在采购人员的专业性配备上不完善,不进行专职的采购管理人员岗位的设置和培训。另外,在施工中缺少人力和物力,有关负责部门的工作人员推脱责任,使施工现场管理不能顺利进行,施工进度和安全管理信息无法及时传达。

4结语

石油化工项目是一项涉及专业性较强、施工内容繁杂、风险高、成本投入大的复杂系统工程。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施工现场管理难度非常大,不仅要加强与石油化工相关专业间的配合力度,同时还要加强石油化工项目内部间的协调,确保工程施工建设准确无误、克服安装工序制约,提高石油化工项目采购水平,推动石油化工项目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的建设发展。结合工程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各施工要素和细节。负责人加强对施工管理的重视,建立质量监督体系,并落实到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笔者希望更多专业人士投身石油化工项目建设中,为推动我国石油化工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序岩.浅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8):144~146.

[2]芦平荣,宝春.大型煤化工施工总承包项目配合协作管理模式的探讨与实践.石油化工建设,2014,36(6):39~41.

篇5

关键词:石化工程、设计项目、管理措施、控制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十二五期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从之前的高速跨越式发展逐步趋于平稳,国家的总体发展思路为“调节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中国石化行业的“由大变强”,应对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十二五”期间结构调整的核心任务是,发展高端石化产品,以差异化、高价值的产品技术引领发展。中石油的资源、市场、国际化三大战略重点,与国家总体发展思路正好契合。而实现石化产品的优质高端,正是由诸如中石油等国企投资建设的一个个国内与国际石化工程项目所担当承载。石油化工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工程质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众所周知,石化工程主要有工程投入大、风险高、工期紧、任务重,涉及专业多、相关界面多,技术复杂多变等诸多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如何保证工程质量尤为重要,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设计、采购、施工管理等执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作用和地位不可或缺。作为工程的龙头,项目的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造、安装能否顺利实施,工程能否安全投产、以致项目的经济效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项目运行前期重要准备工作,细致全面的质量策划是石化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决定性的第一步,做好设计项目质量策划,将会为设计项目执行和设计成果质量奠定成功的基础。

二、石化工程设计项目质量策划准备

1、合同评审

设计项目正式开工后,项目组应及时开展合同评审,组织项目组成员对合同进行全面充分理解,主要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合同工作范围、工期、技术要求、项目特点、工艺特点难点、相关界面以及业主要求。通过对合同和业主需求的深入解读,为下一步设计工作顺利开展理清思路。

2、启动条件评估

项目组在理解合同要求的基础上,对目前项目开工启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和相关资源进行分析评价,主要包括设计基础数据资料完整性、上阶段设计成果深度和合理性、关键设计方案审查情况、人力配备情况、设计手段等。

对于项目人力配备,应从成员资质、能力、项目执行经验并结合公司发展需求和人力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考量,为项目成功运行从技术层面上提供保障基础。

3、风险辨识和评价

针对设计项目的特点和难点,项目正式启动后,由项目经理组织对影响项目运行过程质量的风险进行全面辨识和评价,重点从设计方案、专业技术能力、总体院或分包管理等方面进行识别,根据对设计过程和设计成果质量、工程进度的

影响程度,找出关键风险点和控制点,辨识和评估应覆盖整个项目运行的全过程:所有专业、各环节涉及活动和分阶段成果,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落实责任人,从而为项目质量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并为过程质量控制实施提供指南。

4、明确质量责任和目标

为了保证项目有序运行,项目成员能够各司其责、各尽其职,必须在项目初期明确项目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责任的明确必须覆盖从项目经理等管理人员、专业负责人到各级设、校、审人员,分工明确,责权清晰。

同时还应根据合同要求确定项目需要达到的质量目标,质量目标的设定应在满足国家法律法规、石化等行业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特点,工程进度安排,针对设计成果质量进行设定,尽量具体并可量化,同时还应是通过努力能够达成的结果。

三、如何提高石化工程设计项目质量管理

1、设计前期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是将项目决策阶段和前期研究所确定的工程、质量、经济目标具体化的过程,是工程项目质量的决定性环节,而设计前期准备是否充分,是整个工程项目设计成败的重要因素。精心全面的设计前期准备是设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

石油化工工程的前期面对的是成熟资料不确定,基础资料分散,数据、方案很难确定等难题。业主思路多变,前后方案差异大,同时项目可能面临对外分包和外协工作,管理头绪复杂。在设计前期,设计质量管理主要的工作是进行设计合同评审、设计人员选择、设计项目执行模式和策略制定、设计标准选取以及制定设计质量控制计划。

2、设计阶段质量控制

经过设计前期的充分准备,设计活动就正式启动了。前期的计划、目标、程序都是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出来,各个专业的设计人员根据分工、互相协作,设计成果最终是以设计文件和图纸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而设计质量控制程序和计划的正确和顺利执行是设计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

(1)设计计划编制和进度控制。石油化工工程是高投资、高风险的工程,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为了确定一个最优的设计方案,而需要从技术、费用、施工等多方面去考虑以保证设计质量。这个时候经常会碰上设计质量、费用和进度的矛盾,如何解决好这三者之间的矛盾也是设计项目组经常遇到的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设计质量的问题,在保证设计质量能满足规范、标准以及业主要求的前提下,统一考虑费用和进度。作为任何一个EPC的合同,如何控制成本,降低费用是必须考虑的。这其中工程设计所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一个技术参数或者要求的变化,带来的设备价格变化就有可能很大。同时和国外的优秀设计公司相比较,国内的设计水平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在质量、费用和进度控制及三者之间的协调的问题上,国内的石油化工工程设计公司包括中石油公司在内的很多工程大公司尚有许多空间需要学习提升。具体从我执行的项目来说,不仅要制定三者协调的计划,专业条件协作表的制定实施,也是实现设计目标保证设计进度的有力保障。

(2)专业设计风险分析。针对石油化工工程的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不同专业,现在都有各个针对性很强的项目风险识别和决策机制,比如有专门针对项目投资的风险分析、针对技术的风险分析、针对安装的风险分析等。而石化行业设计风险分析,首先是从石化工程设计的龙头专业工艺来掌控。这其中在石化行业运用较广的HAZOP分析(即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是项目初步设计阶段重要的分析评价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带仪表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P&ID)结合工艺管线和仪表图、3D模型,全面严谨地研究评估整个工艺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工程项目或生产装置中潜在的危险和可操作性进行预先的识别、分析和评价,识别出生产装置设计及操作和维修程序,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提高装置工艺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为制定基本防灾措施和应急预案决策提供依据。

(3)专业设计质量控制要点。专业设计质量控制要点是每个专业在进行设计和完成各类图纸文件的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的地方。由于每个设计人员的设计习惯、设计经验及设计能力不同,同时大家对问题的理解、判断能力、考虑角度也不尽一致,如果不规定出每个专业的设计质量控制要点,就有可能在某些专业出现设计缺漏,甚至是大的错误。因此加强设计质量控制要点管理是设计过程中的设计质量控制的重点。这有赖于专业负责人去牵头实现,其质量管理意识和方法对整个项目质量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各专业在初步设计基础设计或者详细设计中,专业负责人针对各个设计阶段制定的工程设计规定,为统一设计方法、内容、深度、手段做出了全面规定。为一些多方合作的项目面临的多头协同设计也做好了铺垫。

其次,执行过程中输入与输出的设计条件评阅反馈是控制好设计质量至关重要的环节。如在输入的设计条件面对诸如上游专业要求、外部厂商设备条件等,对条件深度、合理可行性、以及领会程度不能及时作出正确恰当的评阅或者反馈,势必对相关后续的一系列设计产生大小不同的影响,有时候甚至对施工和工程实现是致命的。同理,上游对下游专业输出的设计条件也是一样,必须经过至少设校两个环节的把控校正确保无误、重要方案须审核论证通过后才能正式对外部或下游专业。这其中设计专业负责人给各设计人针对吸收上游输出下游专业的设计意图、思路、设计要点难点的宣贯讲解、同时按工作分工与流程层层落实责任人,对专业内部各环节质量把控应该是行之有效的。

(4)整体设计过程控制。石油化工工程设计的专业多,界面多,各个专业之间的制约也比较多。如果只是单纯的采用条件单提交的方式或者专业直线沟通的方式,并不能及时将问题解决好,有可能一个专业的设计问题刚解决,但是又引起了另外一个专业的问题,而且这个时候就需要设计项目组出面,对涉及专业比较多的子项采用专业一起交流讨论的方式来共同解决存在问题和矛盾。这种方式可以很好的解决多个专业间存在的共同问题,加快设计进度,保证设计质量。

具体从我经历执行的详细设计阶段的项目来说,主导专业负责制和cross check(交叉检查工作法)对项目整体和具体专业设计质量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详细设计启动后,项目组即要求各专业充分熟悉基础或初设资料,理解吃透工艺流程和上游专业要求,明确各专业设计内容和需实现的功能目标,根据装置和子项主要功能,项目组确定出各装置各子项主导专业。由主导专业召集相关专业参与,共同规划项目的整体空间布置,如地面地下各类设备与管道布置、地面地下各类路径及各种需求空间规划等等,经各专业充分协商讨论确认后,制定出统一的整体布置原则。如此一来不仅使整体规划布置更加完善空间利用更合理,既实现了各单元独立功能又使上下衔接无缝流畅,减少了冲撞和错漏;也使专业相互协作更富有成效并强化了全局设计理念。启动各装置区各子项设计时也同样适用此法,由此项目通过一个个子项或单元,通过主导专业利用crosscheck协调统筹好其间交叉点面的关系,各个出击分别击破,整个项目设计质量随之上了新的台阶,为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夯实了坚实基础。

(5)设计手段。石油化工的设计成果是一个个生产装置、生产储存运输系统承载的系统工程,各种管线、设备、建构筑物纵横交错,布置紧密繁复,相互独立又交叉衔接,运用专业cross check方法确定好各单元各专业间相互衔接的原则理念,而利用直观明确的3D 模型软件又为实现高质量无硬伤的工程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持。尤其是各专业在同一个三维空间里协同设计,更是极大提高了专业协作效益和效率,减少设计盲点和误区,是工程设计人的强大利器。随着设计深入,通过项目不同阶段的3D 模型检查,相关专业查找问题核对碰撞评估布置清理设计内容是否遗漏。一般我们执行的详设项目,通常进行两到三个阶段的模型检查,如30%、60%、90%检查等。其中60%和90%review通常是检查必备的两个阶段。

(5)沟通管理。石油化工工程设计过程涉及到众多的专业及内外界面,因此专业间的沟通和内外界面间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沟通形式有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也有口头和书面沟通形式等。通过各种不同的沟通方式,减少人为因素对设计的影响,借助良好的沟通,将专业间的设计问题消灭在初始阶段,而不是等到问题解决不了再提出来解决。专业间的沟通既需要各个设计人员从设计大局出发,积极及时互相沟通同时设计项目组也积极创造专业间互相沟通的机制和时间,为大家能及时沟通做好桥梁工作。通过良好的专业沟通,解决设计问题和隐患,保证设计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

3、设计中后期质量控制

(1)设备资料评阅。设计中期提出询价文件后,后续需配合设备采购完成技术评标、对设备供货商的设备资料进行评阅和批准、设备验货以及对发现的设计问题进行分析、修正和总结。设计中后期质量控制的重点是对设备的技术评标和厂家资料的审查,设计的功能是否能完成和设备的选择有很大关系,通过对设备技术评标和相关资料审查,确保能满足设计要求,设计质量能实现既定的合格标准。此外,项目中后期,为了满足施工进度和招标要求,通常会提出非终版专业材料量以备询价采购。材料管理也是需要留心的一个重要环节。材料规格型号与材料量同样是决定施工招标合同以及未来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尤其长周期国外采购的设备和材料。材料建库人和校核人必须加强质量意识提升业务水准并严格遵守设计程序。

(2)图纸校审与会签。设计完成图纸前,图纸设计人将提交校核审核,校审完成修改无误后再召集相关专业就图纸进行会审签署。这是图纸前最后的质量把关。实际中,通过了cross check和模型检查后,仍然可能因为人为疏忽、输入条件版次等其他原因导致图纸存在图面、标注及其他不符设计要求的错漏。通过严格的校审程序把控及相关专业的会签核对,进一步将失误消灭在成图前,确保施工图的正确严谨完整,有效正确地指导建造安装。

篇6

关键词:石油化工;危险源;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X92 文献标识码:A

一、石油化工企业常见危险源分析

1石油化工的生产原料及产品的危险性分析

石油化工产业中采用的燃料气体主要成分有氢气、甲烷、乙烷、乙烯、丙烯等甲类火灾危险性气体,同时石油化工生产的装置中一般有生产原料的残渣,如柴油、液化石油气、汽油等属于甲类丙类危险性物质。在石油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各阶段生产控制温度不一,内部装置压强也不一样,所产生的物料涉及多种有害化学物质,另有甲基苯、二甲苯等易燃性液体,增加了易燃易爆等不安全的因素。因此,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危险性化学物质伴随着石油化工生产的整个过程,从石油化工的生产原料到产品、半产品或者中间产物、加工处理等,此类危险的化学物质在各个生产环节都大量存在,具有极大的危险性。所以加强危险性化学物质的管理势在必行,同时要提高石油化工装置的存储条件,严格控制加工生产条件,贯彻执行危险化学物质登记制度,进而控制石油化工危险源。

2石油化工反应装置的危险源分析

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中的主要原料是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半成品,因生产设备、工艺条件、生产的综合原料不同、制作装置不同,其危险性强弱也随之不同。

(1)常减压蒸馏装置。该生产装置的条件是高温高压,主要设备有电脱盐脱水器、分馏塔和加热炉,原料特性易燃易爆,整个蒸馏过程中,装置内始终处于气液混合态,蒸汽会随着装置中贮槽逸出,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此外,原油和石油分馏后自燃点较低,一旦油品泄漏会引起自燃。

(2) 催化裂化装置。该装置系统分为反应再生系统、分馏系统、吸收稳定系统、能量回收系统,生产的过程主要是原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再生及产物最终分离。以原油催化后形成的馏分油位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到一定条件产生裂化反应,形成轻质油质(如液化气、柴油、油浆等),遇到空气产生易燃易爆性混合气体,有较低的爆炸极限,而且产生的副产品硫化物等是有毒有害气体,一旦泄漏就会影响人身安全。

(3)聚丙烯装置。该装置主要设备是聚合斧和闪蒸斧,以丙烯为原料、氢气为辅料,经过相对应的聚合反应和置换反应。聚合反应在温度和压力不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对设备有一定的损伤,易造成事故。置换反应过程中易在装置区形成大量氮气,接触后容易发生窒息事故。同时丙烯和氢气沸点较低,与空气接触易形成混合性爆炸气体。

(4)延迟焦化装置。该装置属于易燃、易爆、高压、强温装置,以减压油炸为原料采用间歇式生产。全过程所用的物料有蜡油、渣油、干气、焦炭、汽油等火灾危险性物品,其设备有加热炉、分馏塔、焦炭塔等,焦炭塔部分处于温度、压力极不稳定的过程中,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且高温状态下,装置易被产生的硫化物腐蚀。

(5) 汽油加氢装置。该装置的生产过程主要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加氢反应,所需要的燃料性气体主要是甲烷、乙烷、乙烯(均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等,设备室加热炉、加氢反应器和氢压缩机,三者均属于火灾性危险设备。反应过程中产生硫化氢和氢气,对装置管道有一定的腐蚀性。生产过程处于高温状态下,一旦出现泄漏就会造成严重的爆炸事故。

二、石油化工危险源安全措施及管理

石油化工企业规模较大,安全措施管理必须以人为本,以制度为准则,加强生产各环节防护意识,才能有效保证石油化工中危险生产事件少发生。

(1)石油化工危险安全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企业员工为本,宣传安全防范意识,防微杜渐,加强石油化工危险安全管理知识教育。

(2)对石油生产企业的领导进行相关组织和指导,提高领导者的管理才能和相关专业知识,加强领导安全防范意识。

(3)建立安全生产作业制度,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对安全生产作业的实施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某部门违规违纪,需严格处理,树立典型。

(4)石油化工反应装置主要进行催化裂化反应、聚合反应、置换反应等,大部分是高温高压生产操作,爆炸性危险极高。产生的各种副产品如硫化物等对装置管道有一定的腐蚀性损害,因此对装置的各个设备、管道等要定期仔细检查更新,采用的各种设备及材料要严格审查,符合相关规定,加强管理,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及生产条件规定,防止爆炸、自燃、设备损坏等危险事故的发生。

(5)对相关设备加大安全性投入,从原料采用、设备更新、生产条件等各个细节仔细考量,从本质上保证人员安全。并对企业现阶段生产状况及时进行安全评估,在评估过程中一旦发现安全隐患,便将其扼杀在爆发的摇篮之中。

结语

石油化工行业与其它行业相比而言,防爆与安全生产至关重要。石油化工生产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多是易燃易爆的化学气体,这类物质有一定的腐蚀性和助燃性,并且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有害。制作工艺需要采用高温高压、真空、深冷等条件,增加了危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彻底详细的分析石油化工危险源,进而总结相对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对石油化工的安全生产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天平,程凌,韩辉,张丽.重大危险源辨识若干问题的探讨与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08) .

篇7

关键词:石油化工专业 “2+2” 生产实习模式

1 概述

由于石油化工生产的特殊性和安全要求,在实习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化工企业都只允许学生参观,而不允许学生操作,即只能“看”而不能“动”,这无形之中加大了学生与生产过程的距离,学生无法在实习过程中接触到生产的实际问题,使生产实习的预期效果大打折扣。为了克服传统实习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强化实践能力为手段,2013年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在生产实习方面进行改革,实行了“2+2”生产实习模式教学。

2 石油化工专业“2+2”生产实习模式的优势

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2+2”生产实习模式改革后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传统的生产实习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生产实际过程理解和掌握的需求。为了保证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必须要进行“2+2”生产实习模式改革。

3 化工专业“2+2”生产实习模式设计与安排

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充分体现校企合作“2+2”生产实习模式的优势,为此,按照企业岗位技能要求,我们设计出四周的生产实习教学模式,即系统仿真教学与现场实训操作(2周),下厂实习(2周),并采用不同的培训和考核方式。

3.1 “2+2”生产实习模块的主要内容

3.1.1 系统仿真培训模块

2013年我院引进了常减压生产装置、催化裂化生产装置及乙醛氧化制醋酸装置的系统仿真软件,学生经过2周的企业现场实习,在基本了解生产工艺和操作的情况下,在计算机仿真系统上进行模拟操作培训,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生产操作技能。计算机仿真训练主要内容包括装置正常生产操作调节,装置开、停工过程操作,装置主要事故处理。通过计算机仿真摸拟训练,熟练掌握石化生产装置典型操作单元操作技能,基本具备主要生产装置开停工和事故处理操作技能。

3.1.2 化工单元实训操作培训模块

我院化工单元实训装置主要包括换热器、离心泵、反应器、萃取、精馏及管路拆装。学生在下厂实习及系统仿真操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化工单元的实操训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工单元生产过程基本技能,掌握化工单元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能够对设备的基本参数进行分析,使学生将化工相关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灵活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

3.1.3 生产装置实习模块

生产装置主要包括常减压、催化裂化、焦化、重整、油品装置、聚丙烯及催化剂等炼油化工装置。学生通过下厂实习,了解目前该生产装置的基本情况、工艺原理、主要设备及操作方法;了解最新的DCS先进技术,掌握DCS的控制方法;学习车间先进的管理模式;在生产装置实习中,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并能学习工人师傅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为顶岗实习创造条件。

3.2 “2+2”生产实习模式的考核制度

“2+2”生产实习模块的考核制度采用灵活的考核手段。系统仿真考核采用计算机自动评分考核;化工单元实训考核分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即理论采用抽题方式,实践采用现场操作;下厂实习分两部分:一是采用生产装置随机抽题进行现场回答,二是要求学生写生产实习报告,包括:平时考核、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等形式。所占的考核比例如下图。

4 石油化工专业“2+2”生产实习模式运行效果

今年我们已经承担了2011级学生六个班约400名学生的生产实习任务,为了了解“2+2”生产实习模式运行效果,我们对已经参加生产实习的学生发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由表中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90%的学生认为“2+2”生产实习模块教学效果很好,80%学生认为训练内容丰富,可以培养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90%学生认为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很大,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经过一个月的生产实习,90%的学生对这种模式很感兴趣。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这种模式还不太适应,认为时间比较短,所学的内容太多,有些内容没有完全吸收,学生们反映如果能再延长2周,可以将训练的内容更加巩固。

总的来说,学生对这种生产实习模式很感兴趣,达到或超过了预期效果,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5 结论与展望

5.1 石油化工专业“2+2”生产实习模式,由于能充分利用生产装置实习、系统仿真训练、化工单元实训等各自优势,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教学内容符合企业需求,学生专业针对性、岗位适应性强,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5.2 石油化工专业“2+2”生产实习模式优势重在解决了传统的生产实习长期依赖生产装置的问题;解决了培训费用高,人员难于管理的问题;解决了学生只能“看”,不能 “动”问题;解决了理论与实践各成体系,无法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问题;解决了老师“双师”素质的培养、实践操作技能提升的问题。

5.3 石油化工专业“2+2”生产实习模式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及考核,对其他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对相关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工作起到了示范和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冷士良主编.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M].化学工业出版社.

[2]崔克清主编.化工单元运行安全技术[M].化工工业出版社.

篇8

【关键词】地方高校 质量工程 后评估

【基金项目】2015年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特色创新类项目(教育科研类)《地方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的后评估机制探究――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5GXJK098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15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等项目―《地方高校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的后评估机制探究―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项目编号JY20152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53-01

一、前言

目前,全国范围内各地方高校都能够以“质量工程”项目为抓手,在促进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取得良好成效,但随着“质量工程”项目的增多,其在建设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学校重申报、轻建设,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重评审、轻监督等,究其原因在于缺乏对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价和反馈机制,没有形成横向、纵向的一套完整的项目管理机制。

我国在“质量工程”项目管理中一直采取传统的项目验收的形式。由于评审或验收的结果与未得到项目参与方足够重视,评审会或验收会便容易流于形式,难以达到对项目运行过程和项目成果进行检验的目的。特别是项目的事后评估,尤其绩效的评估较为缺乏。本文根据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质量工程”项目实施现状,分析“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据查阅文献可知,美国高等教育项目管理体制较为完善,如美国教育部网站对项目建设目标、项目申请资格及程序、项目监控、实施成效等做了详细介绍并及时更新。地方各州、各学校也建立专题项目网站。此外,国外在20世纪 80 年代就在国际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关于科技项目评估的文章。从研究成果来看,国外对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评估、验收评估研究较多,目前这两部分研究文献数量占70%以上,并同时构建了大量模型。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工作起步较晚,通过笔者查阅文献发现,目前我国“质量工程”项目的评估侧重于局部内容单项评估,如各高校对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特色专业等建设立项的评估。在项目后评估方面,主要集中在项目后评估研究的理论、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研究,在教育类建设项目中引用较为缺乏。目前,国内项目后评估的理论体系不够成熟,缺乏纵向的各级项目后评估组织机构,后评估范围不广且重视程度不够。

(三)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现状

截止2015年,我校在建的“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共分为26类,各级项目共立项96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35项,省级385项,校级580项。从2014年开始,“质量工程”项目类型从原来的14类增加到26类,相应的经费投入力度随之增大。但目前我校在建的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数目仍偏少,国家级项目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占96.3%;省级项目中,大创项目占73.73%;可见除大创项目外,我校“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在高级别项目中所占比例较少。截至2015年,我校共有14类“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按照建设要求完成建设任务,目前所有到期结题的项目均顺利完成验收结项工作。

从我校“质量工程”项目管理情况来看,目前主要工作仅在建设评估及验收评估,省级以上项目还包括建设中期评估,校级项目尤其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缺乏建设中期评估。此外,我校各级“质量工程”项目后评估工作尚未开展。

三、构建我校“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估组织机构

通过对我校“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文献研究结果,可从几个方面开展评估工作。

(一)建立由校、院(系)二级后评估管理机制

学校方面,由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牵头成立后评估工作小组,负责全面贯彻教育部、省厅下发的有关政策,制定开展后评估实施管理办法及相关工作程序。构建后评估专家队伍,组织相关培训,审核工作,并协同学校督导组对评估执行单位所做工作进行监督。

院系方面,负责对学校后评估工作小祖的任务进行安排,对本院系需验收的“质量工程”项目进行自评、提出整改措施并撰写后评估自评报告。

(二)构建多元后评估主体

组建一批由社会中介、高校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评估专家组。如实践基地类及专业类项目后评估专家组可由评估专家、相关专业学生、同行教师、用人单位代表、行业代表、校友组成评估专家组;而课程类项目后评估专家组可由评估专家、相关专业学生、同行教师、行业代表组成。

(三)建立有效的“质量工程”项目后评估工作程序

在建立“质量工程”项目后评估管理部门及专家组后,构建有效的“质量工程”项目后评估工作程序,具体包括:指标体系政策制定―专家组成立―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估―形成项目后评估报告和建议―院系自评―反馈学校后评估工作组。

参考文献:

[1]蓝勋.本科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实施的后评估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6.

[2]高思.“质量工程”:提高高校本科教学质量重大举措[N].中国教育报,2007,1.

[3]韩映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政策目标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9,(5).

篇9

【摘要】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探讨“中高本衔接”高级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高分子专业(广东省中高衔接的试点专业)为例,探讨 “3+2”中高职教育“宽口径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及高职本科“对口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满足区域产业需求,促进产业升级培养高级技术型专业人才。

【关键词】 中高职“宽口径衔接”模式、高职本科“对口衔接”模式、高分子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

[作者简介]吴丽旋(1965- ),女,广东人惠州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和职业教育;王玫瑰(1965- ),女,广东省汕头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和职业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职教育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的建设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zzd2011016,课题主持人:王玫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一、 中高职、本科教育衔接的现状分析

(一)广东省中高职招生方面衔接现状

到2009 年底,广东省中职毕业生升学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3+X 考试,与高考相似,为中职毕业生专门设置。1995年由广东省统一组织单独命题考试, 实行“3+1” 考试模式,“3” 为语文、数学、英语三科, “1” 为专业技能课程。从1998开始,普通高等院校高职班面向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考试由原来的“3+1” 改为“3+证书”[1] “证书” 为广东省职业技能证书。 二是成人高考,这是中职毕业生主要选择的升学方式。

从2010年开始广东省实施“3+2”中高职教育,到2012年,有32所高职院校与149所中职学校对接, 开展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培养技能型人才招生试点工作[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分子专业作为2012年试点专业,面向广东省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化工大类专业的中职毕业生,实行自主招生三二分段“宽口径”专业衔接。

(二)中高职专业设置方面的衔接现状

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多为文科、计算机、汽车等办学要求没那么高的专业,没有围绕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设置专业,已不能满足广东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实现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广东省是塑料大省,产值位居全国第一,从业人员超过50万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体。由于高分子专业涉及面广,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深度,本科院校开设较多;广东地区有四所高职院校开设了高分子材料加工相关专业;而广东省中职学校没有高分子专业,不能适应塑料产业升级的需要。

(三)高职、本科专业设置方面的衔接现状

虽然广东省有27 所高职和100 所中职的10个专业大类参与中高衔接三二分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但是目前还没有进行高职、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虽然本科院校有设置高分子专业,但是以“学术目的为主”的学科型的本科。2011年第二次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高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序数为5,相当于专科、本科和硕士生教育;第二阶段序数为6,相当于博士生教育。第一阶段又分为理论型5A和实用型、技术型5B。其中5A又分为5A1和5A2,前者按学科分设专业,后者按行业分设专业[3],见图1。

第三级教育(中学后教育)

图1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

参照该分类框架,我国大部分研究者将5A和5B分别对应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一般而言,5A1系列的高校在我国被认为包括“985”大学、部分“211”大学, 5A2则包括一部分“211”大学以及大量地方本科大学,人才规格由高到低有硕士、本科和专科;5B则是指高职高专院校,也包括硕士、本科、专科层次院校,但目前我国只有专科层次院校。在我国,研究者和普通大众通常以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为标准来区分三类高校:5A1高校培养学术型人才,教学内容一般以纯理论知识为主;5A2高校培养技术型人才,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化;5B高校则培养技能型人才,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但偏重实践性技能。毫无疑问,5A1与5B的人才类型界限比较明确,5A2与5B的界限则不太明显,但基于我国地方大学培养的主要是本科层次人才,而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主要是专科层次人才。在普通高等教育系统,很多高校都是按学术型人才模式进行培养,即便是本应定位培养技术型人才的5A2类高校也都有意无意地按学术型人才方向去办学,导致学术型人才过剩而技术型人才匮乏,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间极不匹配。

二、 中高职教育“宽口径”衔接及高职本科“对口衔接”的必要性(一)能够满足区域产业需求,促进产业升级

随着广东省“三促进一保持以及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的实施,对人才结构和素质也产生了新的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密切的广东职业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考验,实现中高本教育的有效衔接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国家的利好政策推动了中高职的衔接,在政策支持下,广东省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中高职衔接也几经波折并逐渐优化。广东省是塑料大省,从业人员超过50万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体,初、中级层次人员严重缺失,亟需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由于高分子专业涉及面广,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深度,本科院校开设较多;广东地区有四所高职院校开设了高分子材料加工相关专业;而广东省中职学校没有高分子专业,所以,与广东省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化工类专业“3+2”合作,通过中职学校招生,实行“宽口径”专业衔接。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相关产业是广东省支柱产业,广东省“十二五”优先发展产业LED、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等产业与高分子材料加工相关,又由于高分子加工专业涵盖了化工、机电、控制及高分子材料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宽泛性和专精要求,培养目标的定位要随着相关产业的发展不断更新。从广东省的人才培养来看,开设有高分子相关专业的本科院校偏重于科研,实训时间及条件严重不足,对加工生产线缺乏总体认识;而高职院校由于学制短了一年,在基础理论方面和思维提升锻炼方面存在不足,工作中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提升空间不足。因此,目前的教育培养的人才出现了“本科的学生深入不下去,高职学生提升不上来”的尴尬局面,使技术型人才匮乏;教育发展的规律及生产力发展都要求双方改革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资源互补,专业“对口衔接”协同培养新型高级技术型人才。

(二)发挥中高本教育资源效益,构建广东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广东省2012 年度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广东将进一步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中高等职业教育纵向衔接、职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横向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打通以后,从职业教育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面向广东省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等中职学校化工大类的中职毕业生,实行自主招生三二分段试点,打通中职学生继续深造的通道,探索中高衔接培养应用型人才新路子,构建广东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实现职业教育优秀人才梯队建设。

本科院校具有雄厚的学科优势及师资等资源,高职院院校具有丰富的校企合作等资源。根据国家、省教育规划改革文件精神,选择石油化工特色院校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合作,协同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高级技术型人才,既符合教育改革的大方向要求,在获得政策支持的基础上也充分发挥了两种类型院校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为打造新型办学模式、最终实现培养高质量的高级技术型人才的目标提供有效途径与措施。探索高职、应用本科对口衔接,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新路子,构建广东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实现职业教育优秀人才梯队建设。

三、 中高职教育“宽口径”衔接及高职本科“对口衔接”的可行性

1.国家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中高本”衔接提供了契机

201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政策推动了中高职的衔接,广东省教育厅以“通知”或者“意见”的形式,也出台了一系列中高衔接执行条例;2012年广东省出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2]103号)文件,要求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在政策支持下,广东省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广东中高职衔接渐成体系;高职院校也开始与应用型本科合作,专业对口衔接,协同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充分发挥了两种类型院校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打造新型办学模式。

2.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对“中高本衔接”提出了要求

广东省是塑料大省, 截止2009年,广东省规模以上企业3796家,中小企业星罗棋布,从业人员超过50万,年产值2372亿元,产值位居全国第一;广东同时也是高分子材料加工新技术发源地。塑料企业行业调研表明,高分子行业的从业人员涵盖了初级、中级、高级等几个层次,初、中级层次人员严重缺失,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体,亟需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另外,另外,教育部的数据显示,1997年~2005年,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人数持续九年走低,已从2574万人降低到1694万人,此后四年,该数据保持在1700万人左右。高中毕业生的生源逐渐减少,未来高职的主要生源是中职生,中高职如何衔接,研究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日显迫切。

“十二五”时期是广东省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相关产业是广东省支柱产业,广东省“十二五”优先发展产业LED、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等产业与高分子材料加工相关,又由于高分子加工专业涵盖了化工、机电、控制及高分子材料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宽泛性和专精要求,培养目标的定位要随着相关产业的发展不断更新,这要求高校提供大批本科层次的高级技术型人才,因此,通过开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协同培养的改革,形成四年的高级技术型人才培养,满足广东省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的变化。

3.国家示范性重点专业为“中高本衔接”提供了保障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始创于1960年,办学历史长,基础扎实,是国家示范性建设重点专业,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勤奋务实,勇于创新的专兼并举的教师队伍;建立了以小型生产为依托,融教学、生产、研究、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功能“五位一体”的综合化实训基地,这些教育资源为“中高本衔接”提供有力保障。

4.职业资格标准实施为“中高本”课程衔接提供了依据

中高本教育衔接模式的核心是课程体系一体化,而中高本一体化课程设计的关键是根据产业行业的需求,认真分析职业岗位的要求,按照企业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研究技术型人才由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层次结构,构建中职、高职、本科院校整体育人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明确区分中、高职、本科培养技术人才的目标差异。[4]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牵头,联合多家高职院校、相关企业,制订的《塑料制品配料工》、《塑料成型制作工》国家职业标准,已上报劳动部审批,每个工种均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4个等级,为合理构建中高本专业课程标准提供了依据。

四、 中高职教育“宽口径”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中高职“宽口径”专业衔接

根据“3+2”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一体原则,无论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都是为区域经济或者行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两所院校的培养目标、课程改革与设置要一体化。专业是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条件,只有中高职专业建设规范化,才能促进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5]。本案例,选择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分子专业与广东省石油化工学校化学工艺专业、石油化工专业进行三二分段“宽口径”衔接,以期达到优化中职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为经济发展加力。

(二)“3+2”分段人才培养模式的衔接

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合理衔接,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源头,也是确定课程内容的基础。根据高分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院校的代表到我校参加《材料类专业中高衔接专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研讨会》的研讨意见,再结合与中职学校化工大类专业宽口径衔接的特点,高分子专业三二分段五年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按2+0.5+0.5+1.5+0.5形式进行,具体见图1:

图1高分子专业三二分段五年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一般安排在第一至第三学期完成,职业技术课与专业综合实践课一般安排在第三至第四学期完成,衔接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第六学期顶岗实习。高职学校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完成,职业技术课与专业综合实践课一般安排在第八至第期完成,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十学期进行。

五、 高职、本科教育“对口”专业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围绕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双方办学现状等方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和论证。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现有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现有的“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其专业群建设基础扎实,并可依托双方的校外实训基地、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现有的省级工程中心(广东高校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开展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采用“2+1+1”的“对口衔接”协同培养模式,即:第1~4学期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就读,主要由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第5~6学期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就读,主要由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第7~8学期在企业进行顶岗学习,由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教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以及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谢文静. 广东省高职院校达标性考试加开放式招生模式的思考. 高教探索,2008 (4)

(2)赖红英, 广东中高职衔接试点再扩大, 中国教育报, 2012-5-15.

(3)方泽强,分类视角下高职本科与应用型本科探略,职业技术教育,2012(13)

(4)吕江毅,刘敏杰,“3+2”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研究,教育与职业,2012(11)

篇10

【关键词】石油;总图运输;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由于我国石油行业的不断壮大,企业总图运输设计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虽然我国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我国人多地少的新时期,加强石油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的分析,对提高我国的土地利用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概述

总图运输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工程项目如果想要获得满意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总图运输的设计就必须是符合我同的国情,同时还应该是因地制宜的。总图运输设计的过程所涉及到的因素是非常多的,因此影响其设计好坏的干扰因素也是很多的,所以负责总图运输设计的相关人员不但要具备非常熟练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求他们在设计之前必须研究和调查工作,在应用与其相关各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政府的方针和政策等一系列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协调设计中的基础设施以及各个专业的设备,也才能使他们发挥最优异的作用。

三、总图运输及总图运输设计的主要内容

总图运输是一门政策性强、知识面广的学科,它以研究厂址场地选择、场地内各建构筑物、管线、交通运输设施等空问配置以及企业内、外部运输为对象,能全面反映工业企业建设和生产的综合技术水平。总图运输设计是多对象、多因素、多专业学科且综合性极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实践过程,该过程极其复杂,涉及面相当广泛,它不仅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密切相关,还受到历史条件、时间阶段、地域场所的制约,加之人们对宏观事物的认识能力及创造精神的发挥存在着差别,亦导致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内容的差异。总图运输的性质,决定了总图运输专业人员必须要有强烈的全局观念,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必须要了解历史和掌握未来发展的长远设想,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和工程概念,技术业务要精益求精。国内外大量的工程实例已充分说明总图运输的重要性:如果厂址选择不好,总平面布置不合理,就会给工程留下遗憾,给施工、生产、生活造成不便,甚至对安全、经济、环境等方面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国外对总图设计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如美国总图设计是由项目工程师负主要责任,直接领导和协调各专业部门的作业活动,并汇总成符合各种法律、规定及委托人要求的“项目总布置图准则”,在设计中与设计人员密切联系以保证正确表达准则的意图。

四、石油化工企业的总图运输设计

1、总平面布置

(1)处理好总平面与国家法规、行业标准及当地规划之间的关系

首先,每本国家及行业规范编制的角度不一样,例如,从防火、安全出发,相关规范及标准主要有《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从卫生、环保出发,相关规范及标准主要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等,从防洪出发,相关规范及标准主要有《防洪标准》和《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等。

其次,每本规范有其相应的适用性及局限性并互为补充,例如,《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防火设计,对于石油化工企业内一些厂房及仓库等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则应结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石油化工全厂性仓库及堆场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再三,不同的厂址选址,其对总平面的布置也有不同的要求,如在工业园区,总平面布置中厂区进出口得满足当地规划部门要求,污水处理场等设施应就近接入当地规划部门指定的排放点。

(2)处理好总平面与工艺流程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工艺流程决定着物流方向,工艺水平决定着物流强度,总平面布置是将石油化工企业新建工程的所有内容在空间进行定位,因此总平面布置需处理好平面布置与工艺流程的关系。

例如,新建一座石油化工工厂,其中有些原料需不间断、连续性供给,其配套的仓储设施要尽可能的靠近主要生产装置,全厂公用工程设施应集中或分区集中布置,尽可能靠近负荷中心,并应方便公用工程各类主干管和线路的布置,宜短捷地与用户相连通。因此,总图设计人员不能只简单服从工艺等上游专业的要求,要充分配合工艺等相关专业,在综合其他专业的过程中对总平面提出修改意见,以达到设计总体最优。

(3)处理好总平面与交通物流之间的关系

总平面是将各个单体进行定位,各个单体之间有相应的“物流”,“物流”就是相应的物的流通,包括实实在在的物品运输,也可以包括相应的信息流通、能源流通,在交通物流的组织下,厂区各单体紧密地衔接在一起,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搞好厂区的物流分析,对整个总平面设计有很大的优化作用,物流的衔接紧凑,就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投资,节约用地面积。

石油化工企业总图设计,应该在物流运输上做到人流、货流相互并行而不干扰,同时兼顾做到原料、产品进出优化布置,使系统管廊及电缆布置尽可能的最优布置,减少工程投资。

2、竖向布置

竖向布置作为总图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总平面布置同时进行,并应结合厂区外部现有或规划的运输线路、排水系统、周围场地标高等相协调。竖向设计方案应根据工艺生产、运输、防洪、排水以及土石方工程等要求,结合地形和地质条件进行综合比较后确定。同时,当工厂分期建设时,尚应符合分期建设的要求。

建设场地是不可能全都处在设想的地势地段,建设用地的自然地形往往不能满足建(构)筑物对场地布置的要求,因此需充分利用和合理改造自然地形,为建(构)筑物提供合理的高程。常见的竖向布置形式有平坡式、阶梯式及混合式。当自然地形坡度小于2%,厂区宽度不大时,宜采用平坡式布置。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2%且厂区宽度较大时,宜采用阶梯式。如厂区自然地形存在非单一的走势时,可采用混合式布置形式。

3、交通运输设计

(1)厂内的货运线路、装卸车站或码头作业区都是操作繁忙、环境较差的地带,不适于大量人、车穿行,而且外部人员较多,从生产管理和职工人身安全出发,做到货运和人流线路布置清楚,这跟总平面布置的要求相一致。

(2)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交通运输设计的时候应考虑运输及装卸设备、运输线路、码头设施以及部门定员的确定,无不因管理体制的不同而有巨大差异,从而严重影响设计项目,对总平面布置产生重大影响,这一问题,如前期被忽视,等工程进行到一定阶段再提出时,有时会引起整个设计的较大变动。如某国企新建一个石油化工工厂,与老厂区隔江相望,其企业用工主要从老厂调配,因地处我国南方,冬季长江上偶有大雾,会封过江大桥,因此在平面设计时要统筹考虑上班人员的休息安排以及通勤车辆的组织。

(3)从石油化工生产所需的大宗长途或批量短途运输的散装、件装以及可燃、易燃、剧毒、腐蚀性的原料及产品,此类运输尽量选择安性高的运输方式,并应考虑装卸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对此类物品装卸线不应与其他物品的装卸车流交叉,以免发生危害性较大的交通事故。

五、意义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人多地少”是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作为总图运输设计人员,在工厂企业的总图设计中,有义务有责任对国家负责、对土地负责,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置,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总图运输设是企业项目设计阶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在石油化工企业的后续总图运输设计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方案,确保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英文名称:Natural Gas Technology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3-9035

国内刊号:51-1701/TE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川渝油气田,面向天然气(石油)行业,宣传天然气产业政策,宣传天然气与环境关系,宣传天然气安全知识,为天然气界提高管理水平和提升形象服务。为专业技术性刊物。报道石油化工与天然气化工领域的科技成果,包括油气处理与加工、天然气及其凝液的下游产品开发、油田化学药剂、天然气分析测试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成果、技术开发展动向等。栏目有天然气及其凝液的利用、油气处理与加工、油田化学、分析测试、环境监测与保护、油气简讯等。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相关专业领域从事研究、生产、应用和管理的人员以及相关大专院校师生。

篇12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办学质量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适应转型发展形势,开拓视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内涵建设,全方位提升办学质量,创新管理思路,探究管理策略,完善制度设计和规章制度,进一步明晰学校、系部、处室职责范围,强化过程管理,加强管理监控,促进思路转型、管理转型和内涵转型,不断探索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模式。

1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与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龙头,担负着培养、输送社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可概括为:文化、质量、特色、效益,其中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内容。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对于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突出办学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助推高职院校的科学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历史名城湖南岳阳,毗邻湘北十里油城中石化长岭炼化公司,北通长江,西邻洞庭,南达京珠,迄今已有33年的办学历史。2003年4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高职学院,学院成为一所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导、中石化长岭炼化公司举办,集高职教育和职工培训于一体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设有三系二部,即:石化技术工程系、石化装备工程系、石化管理工程系、基础课部和思想政治课部,具有20多个专业的开设资格和能力,目前开设有高职专业12个,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为龙头,石油化工装备、石油化工储运、营销与管理等相关专业为支撑的、基本能满足石化行业岗位群需要的专业体系。学院是全国仅有的三所石化高职院校之一,也是中南地区唯一的石化高职院校。

2 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的主要工作思路

2011年,湖南石化职院研究确定了申报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项目,并申报成功。在湖南省教育厅公布的文件中(湘教通(2011)379号,关于公布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2011年度入围项目的通知),我院的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被正式立项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在“十一五”期间,我院还有9个项目(石油化工专业课教师专业技能教学水平认证培训基地、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省级精品专业、石油炼制技术省级精品课程、石油化工仿真省级精品课程、焊条电弧焊技术省级精品课程、4名省级专业带头人)被立项为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立项为湖南省高职教育省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我院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的主要工作思路是:

2.1 加强课程标准建设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包括课程规划、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环节,是一项难度很高的系统工程,其中课程标准又是最基础性的文件。我院在此方面,一是要完成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标准建设;二是通过重点立项,展开对化工设备维修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的部分核心专业课的课程标准建设;三是通过一般立项,展开对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基础课及其他课程和其他专业各课程的课程标准建设。同时要通过课程标准建设,引领和带动学院所有课程的建设,全面提升学院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打破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必须培养与打造一支政治、业务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我院将进一步实行合同制,签订校内教师带徒合同和校外兼职教师、兼职导师带徒合同,继续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适当引进核心课专业教师,修订并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编制年度兼职教师使用计划,开展教研室主任培训工作,着力培养3-5名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领军人物和企业名师。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选派专业课教师轮流到相关企业和高校进行培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2.3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实训体系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是促进学生就业的有效措施。我院将在中石化长岭炼化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仿真基地建设,完善石化、分析、电气、自控、焊接、化机、物流、营销等几大专业实训场所。通过校企合作、引企入校等方式,建设多层次的高职实习实训体系,达到四个零距离标准要求,即: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零距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零距离、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零距离、教学课题与生产课题零距离。

2.4 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和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就是要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从教师的教学过程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课程设置、专业内容到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全员性、全方位和诸多环节的全面管理。对高职院校而言,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质量的人才源于高水平的培养工作,高水平的培养工作源于科学的质量管理。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管理,包括教学质量、学习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方面,教学质量管理是整个高职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中心环节。要重点抓好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设施的质量管理、测评和改进。

此外,要加强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向管理要效益。要创新管理思路,探究管理策略,完善制度设计,继续深入推进院系二级管理模式,强化系部管理职能,增强系部自主发展的意识,完善规章制度,进一步明晰学院、系部、处室职责范围,强化过程管理,加强管理监控,促进思路转型和管理转型,不断探索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模式。要按照教学巡视、听课等制度要求,规范和执行教学各环节标准,落实学生信息员反馈制度、月报告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启动教学质量考评体系。

2.5 完善生产实训和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质量标准 通过实施“2+1”教学模式,在做好学生在校两年的教学工作的同时,要进一步做好学生第三年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管理工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实施多元评价体系,企业指导师傅和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第三年的实习情况进行评价,以决定学生的实习成绩是否合格,是否可以正常毕业。

2.6 推进职教新干线空间建设 湖南省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举措――职教新干线空间建设是时展的需要,是学院发展的需要,是创新教育教学手段的需要,我院上下将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搞好职教新干线空间建设。要进一步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思想意识、强化责任落实。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专任教师空间开通率达到100%,所有教学类重点建设项目均要按要求建设好职教新干线空间,在部分班级也将启动学生空间建设工作。

2.7 积极做好省级及以上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工作 一是按建设规划推进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及湖南省“十一五”、“十二五”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重点提高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三个专业的建设水平。二是积极开展湖南省“十二五”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支持实习实训基地申报工作,力争取得新的突破。三是推进已立项七大省级教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和过程管理工作,按期结题部分项目。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和机遇。我们湖南石化职院在办学思想、管理模式、招生工作、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可喜的探索与尝试,今后将进一步结合本院实际,务实创新,克难求进,切实加强学院的内涵建设,促进学院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全面提升,力争早日建成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参考文献:

[1]邢平均.大力加强内涵建设 助推高等职业院校科学发展[N]. 中国教育报,2011.3.30.

[2]马德秀.高校党委提高执政能力的四点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02).

篇13

Abstract: To meet needs of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Liaoning Shihua University fully uses quality resources, actively explores innov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chooses the omni-directional innovation mechanism for the top-notch person, and founds top innovation talent class, implements series new exploration in training plans, implementation programm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and other areas, and made significant results, laying foundation for innovation of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our school.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探索

Key words: top-notch creative talents;personnel training;explore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265-02

0引言

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为石油石化产业发展培育拔尖创新人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以学生为本,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实验班依托学校优秀的教师队伍和科研环境作为学生培养的优势资源,不断探索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在全新的办学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采用多元化的培养模式、灵活化的管理模式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质,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实验学院作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和教学改革试验基地,全面负责学生的培养和日常管理工作。

1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构建

1.1 成立教育实验学院,统筹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我校于2003年为本科教学改革尝试而成立理论实验班,理论实验班由各专业学院管理,学生在完成正常教学计划内容外,利用周六时间强化数学、英语教学,夯实学生理论基础。2007年,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质量工程,学校成立了3个教学改革试验班,共招收90名学生,以学校管理为主,由教务处统管。为全面细化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我校于2009年3月5日正式成立教育实验学院。教育实验学院成立后,从学校教务处接管2007级、2008级教学改革试验班162名学生,并将教学改革实验班更名为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教育实验学院成立以来,2009年招收学生92名,2010年招收学生150名,2011年招收学生220名。目前,学生数已达到580人的规模。

1.2 明确了指导思想及培养目标为加大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贯彻“因材施教,优才优育”的原则,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资源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选拔部分学习成绩优异的本科新生组成石化类、机械类、信息类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实验班注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基础知识传授,并通过宽厚扎实的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是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示范和先导。根据学校对实验班学生的培养思路,学院规定了实验班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现代石油石化产业需要,从事相关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生产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1.3 确立了培养模式根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确定了“2+2”的两阶段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即基础阶段培养和专业阶段培养相结合。

基础教育阶段是指本科一、二年级阶段,该阶段强调宽基础的通识培养,强化学生基础学科知识的精深教育,并为各大类学生统一搭建公共基础课平台。学生进入二年级按学科大类进行重点培养,突出其学科基础及应用的教育。此阶段的学习重点是打好理论基础,使学生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加强数学、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专业教育阶段是指本科三、四年级阶段,实验班学生第五学期转入相关专业学院进行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学籍仍保留在教育实验学院。该阶段加强专业理论和技能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参加一定的创新实验和科学研究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优秀学生能脱颖而出。

1.4 制定了学生选拔及管理制度学生选拔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尽可能将那些高考成绩优秀、具有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热爱科学、在学科方向具有特殊禀赋的学生挑选出来。选拔过程包括初选和复选两个阶段。初选在新生入学后由各学院按既定标准组织实施考核,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复选。复选进行数理化综合、英语课程的选拔考试,择优选拔通过面试后,方可进入教育实验学院学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立动态选拔机制,使首次没能入选的优秀学生通过自身努力也能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行导师制。在第五学期,教育实验学院为学生配备具有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资格的教师担任导师,实现“一生一师”。导师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长,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后续的选课计划和实施进程,指导参加科研实践,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初步成效

我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已经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初步的明显效果。

篇14

招生人数:2

招生简介: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领域-管道腐蚀与防护,表面工程课题组接收调剂生

调剂要求:

1. 总分及单科达到2018年A类地区国家线;

2. 本科为机械相关、材料相关专业;

3. 积极向上、勤奋努力,英语至少通过四级,通过六级者优先。

如感兴趣,发送个人简历、本科成绩单和考研成绩到邮箱:QQ:41691181

学校网站 bipt.edu.cn,

奖助政策及复试等信息请参考 bipt.edu.cn/pub/graduate/

顾艳红,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7年9月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访学,2012年美国阿拉斯加大学获得机械工程博士学位,2007年选派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语教学培训;主要从事管道的腐蚀与防护、水下焊接接头的腐蚀评价、镁铝钛合金的降解与表面耐磨耐蚀防护研究.近5年以第一/通讯30余篇,其中17篇被SCI/EI收录;一部分发表在Elsevier期刊JCR1区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JCR2区Applied Surface Science、Materials & Design及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上。指导硕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2人次;15级硕士研究生2人和16级硕士研究生1人分别选派到美国Villanova University和美国纽约Columbia University 进行短期访学。研究生毕业1人考取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1人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他就业。

代表性论文:

[1]Yang, Y.H., Gu, Y.H.*, A Proposal for Modified Galvanic Corrosion Model Investigating Effects of Micro-Arc Oxidation on Al alloy Surface reviews and letters, 2018 online. (SCI/EI)

[2] Ma, H.J., Gu, Y.H.*, Microstructur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Local Corrosion Behavior of Friction Stud Welding Joint.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 2018 online. (SCI/EI)

[3] Yang, Y.H., Gu, Y.H.*, Zhang, L., Jiao, X., Che, J., Influence of MAO Treatment on the Galvanic Corrosion Between Aluminum Alloy and 316L Steel.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 2017 SCI. 26(12): p. 6099-6106. (SCI/EI)

[4] Ma, H.J., Gu, Y.H.*, Liu, S., Che, J., Yang, D., Local corrosion behavior and model of micro-arc oxidation HA coating on AZ31 magnesium alloy.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2017 SCI. 331: p. 179-188. (SCI/EI)

[5] Gu, Y.H., Ma, H.J., Yue, W., et. al., Microstructure and corrosion model of MAO coating on nano grained AA2024 pretreated by ultrasonic cold forging technology.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6; 681:120-7. (SCI/EI)

[6] Gu, Y.H., Chen, L.L., Yue, W., et. al., Corrosion behavior and mechanism of MAO coated Ti6Al4V with a grain-fined surface layer.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6; 664:770-6. (SCI/EI)

[7] Chen, L.L., Gu, Y.H.*, Influence of HA in the electrolyte on the properties and corrosion behavior of MAO Ca/P coating. Materials and corrosion. 2016; 67(7): 702-709. (SCI/EI)

[8] Chen, L.L., Gu, Y.H.*, Liu, L., Liu, S.J.. Effect of ultrasonic cold forging technology as the pretreatment on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MAO Ca/P coating on AZ31B Mg alloy [J].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5, 635: 278-288.(SCI/EI)

[9] Gu, Y.H., Ning, C.Y., Yu, Z.X. Effect of Pulse Frequency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Microarc Oxidation Coating on Mg Alloys in SBF [J]. Rare Metal Mat Eng, 2014, 43(10): 2463-2468. (SCI/EI)

[10] Gu, Y.H., Cai, X.J., Guo, Y.J., Ning, C.Y. Effect of chloride ion level on the corrosion performance of MAO modified AZ31 alloy in NaCl solutions [J]. Materials & Design, 2013, 43: 542-548. (SCI/EI)

[11] Gu, Y.H., Bandopadhyay, S., Chen. Long-term corrosion inhibition mechanism of microarc oxidation coated AZ31 Mg alloy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J]. Materials & Design, 2013, 46(0): 66-75. (SCI/EI)

[12] Gu, Y.H., Bandopadhyay, S., Chen, C.-F. Effect of oxidation time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micro-arc oxidation produced AZ31 magnesium alloys in simulated body fluid [J].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2, 543(0): 109-117. (SCI/EI)

[13] Gu, Y.H., Chen, C.-F., Bandopadhyay, S., Ning, C.Y., Zhang, Y.J., Guo, Y.J. Corrosion mechanism and model of pulsed DC microarc oxidation treated AZ31 alloy in simulated body fluid [J].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12, 258(16): 6116-6126. (SCI/EI)

[14] Gu, Y.H., Xiong, W.M., Ning, C.Y., Zhang, J. Residual Stresses in Microarc Oxidation Ceramic Coatings on Biocompatible AZ31 Magnesium Alloys [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 2012, 21(6): 1085-1090. (SCI/EI)

[15] Gu, Y.H., Chen, C.F., Bandopadhyay, S. Residual stress in pulsed dc microarc oxidation treated AZ31 alloy [J]. Surface Engineering, 2012, 28(7): 498-502. (SCI/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