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包装设计教程范文

包装设计教程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7: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包装设计教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包装设计教程

篇1

2、我们先任意绘制三个图形,不一样的颜色和形状。

3、然后我们拖动到图案里,新生成三个图案,代表三个面。

4、矩形工具绘制一个正方形。

5、对正方形进行3D凸出和斜角的处理。

6、我们在贴图里面选择三个面,并且把刚刚保存的图案贴到每个面上。

7、确定后我们进行外观的扩展。

8、这个时候我们加一点阴影的感觉。

9、然后设置一下每个面的基本颜色。看光源来设置即可。

篇2

一、广西的本土文化元素概述

世界各地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风俗、习惯、爱好、文化,对于现代的包装而言,单一的相同的设计不会表现出富有民族风格且具有创新的设计,现代的包装需要领会民族设计中的文化特征、地域差异、风俗差异并且进行相应的包装。“本土文化”是指在历史上共同区域的人群形成的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的文化认同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稳定的共同体。换言之,即是指具有民族特色的特色文化。广西地处祖国的南疆,历史悠久,聚居着壮、瑶、苗等在内的11个世居少数民族,境内还有44个少数民族居住。这些少数民族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和传统、风俗和习惯,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工艺特产、风土人情等,正是这些与众不同的少数民族的风情习惯,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元素。这些文化都是广西人民文化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现代设计理念提供了新的创作源泉。广西本土文化的典型代表有铜鼓、花山壁画、壮锦和绣球等,以下简单介绍。(一)壮锦。壮锦是壮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广西民族文化的瑰宝,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壮锦是一种风格各异、生动图案、色彩斑斓美的精致工艺品,它由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整个工艺品充满了热烈友好的民族格调,体现着壮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壮族人民最精彩绝伦的历史文化创造。(二)铜鼓。铜鼓是一种有两千七百多年历史的古代打击乐器,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其外形设计就颇有造型艺术感:无底腹空,腰曲胸鼓,均展示了铜鼓稳重大气之态。铜鼓的鼓面更为重点装饰部分,均配以夸张、有力、庄重等绘画图案,并且这些图案往往是重复排列的,拥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铜鼓的装饰图案抽象或写实,都融入古人的审美意识,是我们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三)花山壁画。花山壁画是壮族的艺术瑰宝,于2016年7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壁画的涂绘笔法古朴粗犷且作画的风格简单明了,所表现的主要特点是古人在壁画上刻画出各种人物形象以及物品、动物的简图,譬如牛、羊、狗、刀剑以及太阳、月亮等简要图画。同时笔画采用平涂剪影方式涂上赭红色彩,将当时人类所生活的社会景象描绘出来。(四)绣球。绣球在广西壮族人民眼中代表着吉祥如意,是壮族人民世代相传比较普遍的一种手工艺品。绣球不仅代表吉祥物品,也是壮族青年男女定情的信物。古代抛绣球只存在男女之间的爱情活动,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抛绣球已经成为一种体育项目,这项体育项目已经逐渐进入广西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广西的绣球主要以红、黄和绿三种颜色作底及面料。绣球的具体制作过程是:先用自己喜欢的布裁剪成12瓣花瓣形状,然后在每个花瓣上用不同颜色的线绣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者吉祥文字,如有的人喜欢绣龙凤呈祥、鸳鸯戏水、梅兰竹样,有的人也喜欢在花瓣上绣上吉祥如意、百年好合等字样。再将这些花瓣组合成一个花球状,在里面填充一些棉花、绿豆等代表壮族时代农耕、对种子孕育新生命寓意的种子,再将花瓣组合成花球,在最低端系一条五彩丝坠,最后在顶端系一条彩带方便携带或挂饰。

二、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商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传统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存在很多的不足,如何探索出一条更好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使之有利于培养出适应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包装设计类人才,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一)对应用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包装设计理解肤浅,不能体现传统文化的精华。传统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缺乏活力,学生对包装设计的理解出现误区,不敢进行大胆的创新。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照本宣读,将包装设计中的传统元素毫无新意地表达出来,不能从根本上理解传统文化元素的真正含义,更不用谈如何创作、升华。一个产品如果只是运用传统文化设计方法而忽略其自身的特点,即使是设计出来的产品也会缺乏美感,不具备时尚性,设计出的产品只能起到简单的装饰作用,并不能体现出传统文化元素中的精华部分。(二)过于重视包装设计的结构造型,设计的产品缺少艺术性。一些教师在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包装设计的结构造型,却忽略了如何将本土文化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使学生设计出的产品过于保守,没有视觉冲击力,不能吸引到观众的注意力,从而不能引导消费。在包装设计教学中不能完全地应用设计中的造型训练,只有巧妙地运用传统元素才能提高包装设计教学的质量。(三)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知识来源于实践,灵感来源于生活。在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安排中,往往重视理论方面的教学,而忽视对学生的实践培训,导致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发现有所欠缺,设计出的产品缺少灵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加深对学生的理论培养,使之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要重视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好的点子,将之运用到产品的设计中,使产品具有生活的气息,设计出产品造型美观、时尚,并具有本土文化的特点,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三、将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措施

(一)将壮锦元素融入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壮锦元素来自生活和大自然的设计,其图形元素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文化的沉淀,图形样式间接有序且每个图形色彩鲜明,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因此壮锦图形也成为广西壮族一种特色图形语言。壮锦图案繁多,种类丰富,凝聚着伟大民族的智慧结晶,是宝贵的艺术财富,老师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壮锦图形,从两方面引导学生。一方面,引导学生从壮锦的图形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定位入手,突出自身的特色,思考壮锦所表达的信息是否与产品相匹配,并且表达出强烈的情感、浓烈的民族风情。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将壮锦图形的色彩与现代包装相结合,将文字与图案相结合,体现广西少数民族的地域特色,给消费者造成视觉冲击,使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例如,在将棉麻、纸张、陶罐和稻草等原生态的材料融入壮锦几何图形的设计中,使产品既具有自己的特色,又能吸引消费者。(二)将铜鼓元素融入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壮族铜鼓造型、物像图纹、物饰等文化元素具有强烈的壮族文化特色,但由于其存在的广泛性,我们在设计包装时,要对铜鼓造型、物像图纹、物饰等元素加以提炼,再进行创新,并将之融入现代包装设计中。这样既体现了一定的民族地域特色,又保留了铜鼓的神秘,使之更加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我们在进行再创新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照抄照搬原有的东西,应当结合现代时代的特点,丰富其内容,找到其精华,抓住其精髓进行改变再创造,呈现出新的作品。教师可以将铜鼓的古朴元素中传统的要点,融合一定的现代元素后,设计一种全新的产品,并将壮族铜鼓元素延伸阐释,不仅将以往的民俗传统文化表现出来,而且能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既保留了其原有的风味,又加入了新的时代特征。例如,将铜鼓造型的高度说明清楚,再将铜鼓古朴元素与现代奢华元素相结合。不仅可以将设计出来的产品当作家中艺术摆件,也可以赠予亲朋好友。(三)将壮族花山岩画元素融入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花山岩画地处广西崇左市左江流域,与河流、山体、台地共同构成宏伟的花山岩画,占地面大、作画程度难、分布面积广是世界罕见的,具有很强的艺术内涵和重要的考古科研价值。花山岩画所存在的主要特点是简而不繁,每件产品都取了人、物最典型的特点,然后再采用排比或者重复的手法将图画进行绘制。这其中还表现出了我国少数民族原始的体育运动元素,教师在进行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产品的造型和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规律以及在花山岩上作画的特点以及绘制风格,了解其内蕴,明白其活态的体育文化元素,再通过平涂剪影的绘画方法,将产品简练概括描绘出来再平涂上色,抓住其精髓部分加以发挥,设计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加深学生对壮族花山岩画文化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将壮族花山岩画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中带来的一系列不可思议的改变,激发学生对于民族文化花山岩画的创新应用。例如,广西传统民族企业代表之一的丹泉酒业,在设计丹泉酱香型酒包装时,就运用了花山壁画中的舞蹈图形,表现出丹泉酒业昂首阔步、充满活力的特点,提升了特色产品的商业价值、品牌价值,提高了酒业的竞争力。(四)将绣球元素融入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在包装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绣球造型呈立体球状、多个花瓣结构、色彩艳丽夺目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借鉴,指导学生设计出现具有壮族绣球元素的包装产品,并且最大限度地突出绣球的特点;也可以指导学生以绣球上吊坠为突破口,创新设计,根据要求或者想法将吊坠设计为绣球容器的开关或语音开关。绣球在古时候最开始一点一点演变成为男女之间的表达爱情的媒介,那么老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告诉学生在包装上可以表达出其内涵,表现出绣球是壮族人民对爱情的敬重与向往,对花婆的崇拜与尊敬,突出情感这一个方面;也可以绣球的花瓣为突破口,将绣球花瓣独立设计为新的饰品,摆出花状造型,也能吸引部分消费者;可以将绣球整个作为设计绘画的重要元素,整体运用到平面设计当中,并且加入体育运动的因素,这样的设计不仅具有时代性,还具有应用性。

作者:卢钢强 单位:广西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B4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1-0000-02

《产品包装设计》是我校平面广告设计专业最后一个阶段的一门课程;是平面广告专业学生在进入社会实践前的一门综合课程;也是Photoshop和CorelDraw(或Illustrator)两大软件结合各自长处来设计制作产品包装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面对中职学生起点水平的参差不齐以及个人兴趣、审美能力的差异,如何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学习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面临的问题。笔者经过一年多的课改教学实践,在提高教学效益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该门课程改革的理解。下面谈谈笔者如何改进《产品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及设计能力。

1 合理的教学设计

学生经过基础软件训练后,在《产品包装设计》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重点问题是如何利用所学的软件知识去设计产品包装。虽然我校该专业也开设了《色彩构成》等课程,但因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起点水平参差不齐,审美能力有限,所以笔者将传统的“照葫芦画瓢”的教学设计改成了“欣赏——模仿——顿悟——设计——反馈”的教学模式。

1.1 欣赏:做个有心人,善于观察身边“实例”

通过身边接触到的一些产品包装,对学生进行启迪教学。学生虽然审美能力有限,但学生可以通过生活日用品的包装盒进行学习。我们向学生提供一些优秀设计图片进行适当的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1.2 模仿:练好功底,思考中学习

我们需要的是创新和设计,但仍需要以旧的知识作为自身前进的桥梁,而模仿就是这样的桥梁。通过必要的“模仿”使学生熟悉包装设计流程及方法,为将来自己设计和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顿悟:深入体验,豁然开朗

顿悟就是通过梳理产生的“感受、领悟”,达到内化的目的。这种顿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也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关键一环。在此过程中,我们主要是激励、引导、评价学生的实践活动。

1.4 设计(拓展):拓宽思路,应用迁移

设计阶段是学生在初步获取的知识后进行深入理解和强化教育的阶段,目的是巩固已学知识、强化记忆,达到能够应用迁移的目的。在该环节中,学生可以分组完成生活实例,达到自己设计和制作的教学目的。

1.5 反馈:理清思路,不断创新

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学生反馈是对自己设计作品的总结,为不断创新打下基础。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是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和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和总结,不断改进教学。

2 科学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产品包装设计》课程中,不同的教学章节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将整个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成三部分:包装设计的理论知识、包装设计教学案例、自己设计一个包装。

2.1 包装设计的理论知识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主要采用讲授及包装设计流程视频来完成。在讲授过程中展示一些精美的包装图例和包装实物,帮助学生形象的了解包装设计知识,从而为以后的设计制作过程打下一个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让他们对自己所学的课程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2 包装设计的教学案例

《产品包装设计》的教材来自于和我校联合办学的企业。该公司提供的教学案例来自于各大广告设计公司,案例的设计都比较优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将整个教学案例分成了不同的项目,并注意启发学生去主动发现身边的素材,完成教学案例。通过对这些典型的教学案例的练习,逐步对学生进行美学素养的培养,让他们在完成案例的同时发现美的眼,领悟美的心。

2.3 自己设计一个产品包装

一个成功的教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对学生的创造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完成了产品包装设计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案例的学习后,学生要自己完成一个包装的完整设计过程。这个阶段是研究性学习阶段,考查学生的包装设计能力即创造能力。此阶段,我们采用团结协作的分组教学法来完成设计任务。这一教学法有利于促进学生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健康的情感意识与价值观,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

3 教学评价实施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人们从肯定中获得幸福感,而强烈的幸福感能促生人类更大的行动力。一直以来,我们认为在平面设计课程中,以“评”促“教”是保持学生持久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产品包装课程中,我们仍然采用了以“评”促“教”的方法,学生在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后想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和认可,从而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在《产品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评价中,我们主要采用学生作品展示、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这四种形式。

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评价机制,让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展示,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自我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作品的质量有大幅度的提高。

4 教学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课程改革,使我们的观念得到的更新。我们认为专业课要把时间留给学生操作,真正落实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则要把工夫花在教学项目和学习环节的设计上去。通过教学课程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下表是教学课程改革前和改革后的比较。

通过教学课程改革及实践,我们发现在以下方面还有待更新和提高:①教学项目的设计案例应更贴近将来的实际工作,这需要教师平时深入到相关企业参观学习,不能光靠几本书就能完成教学任务;②应根据行业产品标准制定学生作品评价标准,帮助学生提高作品设计质量,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③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更好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使他们从简单的模仿作品和完善作品升华到创新作品。

参考文献:

[1]王春鹏,梁东伟,朱仁成.Photoshop 包装设计艺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尚峰,王国胜,陆.Photoshop CorelDraw 包装设计详解[M].科学出版社,2010.

篇4

关键词 趣味包装 包装设计 过程教学 发散性思维 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包装作为一种有效的商品宣传手段已逐步与产品价值、企业形象、社会公益效果等愈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目前从色彩搭配到图形构成、从材料选择到结构设计、从字体板式到促销手段无不体现了包装设计的博大精深与兼容并蓄。

包装设计教育如何顺应社会的发展、如何确立完善的设计教学体系、如何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如何完善学科建设、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①在本教学案例中,教师将趣味包装课程导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趣味性案例训练学生思考及实践能力,使其在包装的创意、设计、造型等各方面得到长足进步。

1 课程导入

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进行过半,在学生了解了包装的概念、历史、各构成要素之后,可以进入到设计实践环节。在最初进入到训练阶段,学生的创作一般会局限于包装的表面化设计,只注重形式的表现,忽略了包装的功能与内涵。所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是本阶段的重点,同时也是成就成功设计师的关键。因此,趣味包装设计课题是很好的训练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制作兴趣,也能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技能。

学生在构思阶段可以选择不同的品牌与产品类型,包括:食品、玩具、化妆品、服饰等等。学生也可以尝试突破性的视觉风格,以带来全新的包装视觉感受。风格视觉感知的主要决定因素,不在于造型风格本身的陌生程度,而在于观察者能否理解和认可风格本身的形式。②教师在本阶段应起到辅助作用,不过多干预学生的选择,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限制,而是鼓励他们多做可能性的假设,开拓思维,甚至将不相关的事物结合在一起考虑。

整体作业要求如下:设计一款产品的包装。结合自身经验,运用趣味性的视觉语言和构思来进行创作表达,强调突破和不同元素的融合。

以电子文件形式提交,210mm?90mm,Tiff格式,300dpi。

作业提示:在看似无关联的事物中寻求有趣的关联点作为设计表达的关键。设计独特新颖,不得使用市场上常见的包装形式。简要说明设计构思。

2 训练学生发散思维

在学生选择好产品载体之后,进入到草图设计阶段。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设计师,这一阶段都是很重要的。虽然最后的正稿只要求一套包装设计即可,但草图阶段应鼓励学生多做几套方案,多方案的优势在于选择余地较大,并且不同方案之间也可以互相提供灵感,从中选优之后再相互借鉴创意,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某学生牛奶包装的设计初期,选择了牛奶包装与骰子、手风琴、俄罗斯方块、换装游戏、拼图游戏等元素的创意结合,并将几种想法绘制成草图,与同学、老师共同讨论,最后选出牛奶包装与骰子结合并优化的设计概念,得到了不错的效果。虽然最后只完成了一套成品包装设计,但是在整个创意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模式被打开了,并不局限于牛奶只是一种饮品,或袋装或盒装、瓶装的结构,也不会仅仅在包装材料与形态上进行思考,而是从多角度思考包装的可能性。这种创造性的思考能力,不仅在包装设计中使学生受益,也会对他们即将面对的各类设计起到提升作用。

3 实践操作

学生实践操作阶段是课程最重要的部分,此环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辅导答疑为主,帮助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有逻辑地进行设计制作。

以下为两例优秀学生作业的案例。

作品一:Six Square 眼彩包装设计

在本设计案例中学生选择化妆品作为设计载体,化妆品门类众多,考虑到趣味的出发点,学生选择了眼彩系列作为包装目标。彩妆系列主要特点是色彩丰富,消费者通过商品包装上的色彩、图形和文字内容获取了简单的商品信息,通过对信息的了解与解读,以及日常生活经验的判断,来认知该商品。③此款眼彩设计的特点在于体积小、色彩丰富,如果用正方形包装,那么其将有六个等面积的面,于是从这一出发点考虑,学生有了将魔方元素与眼彩包装相结合的基本构思理念。

基于基本的创意学生开始寻找魔方与眼彩这二者的结合点,最后将切入点定位于“色彩”和“排列”两个关键词上。眼彩魔方的特点:第一在于可以以基本个体为单位重复罗列堆叠,形成更大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提供大中小不同包装设计的可能,也可以在展示过程中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第二是眼彩的色彩搭配可以根据色系进行搭配,如:橙色系、暗色系、淡色系等等。学生在考虑到以上创意特点之后,再从设计的可行性和用户体验方面进行思考,对包装形式、包装结构、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设计思考,从而做到了前期发散思维与中期逻辑思考、后期理性制作的结合训练,很好地达到了设计训练的效果。

作品二:巧克力包装设计

作品二中学生选择巧克力包装作为设计对象,其出发角度考虑到了购买巧克力的人群、巧克力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传达情感的作用、巧克力适合赠送等特点进行发散性思考。最终并没有仅仅将本次设计内容的趣味点定位在与其他元素的联系上,而是将赠送巧克力的行为变成了更为有趣的过程。其创意更生动地表现在了巧克力名称上:“SweetNote(甜蜜便笺)”,也就是把巧克力的包装和便笺相结合,通过巧克力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

众所周知,巧克力本身有着在年轻人之间互传爱意的意义,那么在包装设计上稍作加工,就可以让这种意义更为广泛、更为博大,可以是朋友之间的邀约、子女与父母之间的问候、同事之间的默契等等。学生在包装上预留出空白位置,使消费者参与到包装的设计过程中,不同的巧克力口味搭配不同的信息,送给身边的人。整个包装设计考虑到了交互性、信息传递性等设计要素,不仅使包装视觉形式上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更深层次上也体现了包装的趣味性。并且学生不仅完成了巧克力包装,还配合巧克力各类型包装设计了售卖台及售卖细节。学生在本次设计训练中挖掘了自己的潜在设计规划能力,不仅将这种设计的创造性应用在实验性作品中,也证明了学生可以将商业作品与趣味包装可以很好地契合在一起。同时锻炼了学生对产品销售过程的规划能力,包装如何与展台结合、包装在售卖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包装如何与消费者沟通等问题都被学生一一解决,很好地达到了课题的训练目的。

4 课程总结

通过趣味包装阶段课程的教学规划、教学实施、教学效果验收等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找到设计的乐趣,并且很大程度上挖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趣味包装课题实施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发散性思维,增强想象力。与上一阶段理论知识相结合能更好地使学生将创意融入到今后的设计中,也为后面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注释

① 汪兰川.包装色彩设计.印刷工业出版社,2009.

篇5

关键词:教学理念;项目导入;创新;转变

在信息化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特色是培养出创新、实用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同时提出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将企业运营过程、学校与企业间的互动、企业工作模式融入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具备审美创新能力的同时也拥有较强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目前,部分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还不能完全与时俱进,因此本人结合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试从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来思索如何提升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

1 教学理念的创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过程中首先明确高技能设计人才的培养涵盖专业岗位技能及专业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包装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是本着职业教育项目为导向,在任务驱动下进行工学结合的职业教学理念来组织教育教学工作的。在教学理念创新过程中也注重开发校企合作项目推进实践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重实践的特色,因此我把教学的基点定位在相关的职业岗位群上。实践教学内容突出反映前沿技术发展水平的实效性,让学生了解到设计最前沿信息。在重实践教育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协作。下面总结了几点创新理念:

(1)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企业化。在职业教育教学培养方针指导下,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带到企业第一线。让企业参与教学,利用企业教学资源条件,使学生能及时地将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企业得以验证。通过此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确了学生的学习方向以及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巩固。通过实际的课程教学尝试逐渐实现企业化,并重组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构建理论课程新体系。将陈旧重复性内容及时调整,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与企业合作开辟满足企业生产所需要的课程,让学生“学、做”结合,大大提高职业技能。

(2)设计课程教学过程市场化。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主体”的理念,根据市场调研与毕业生的信息反馈,建立相关专业研究团体,通过调查研究,进行教学模式及课程方案等方面的改革。在《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本着以专业市场需求为指导,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以及对专业教材的选择与调整。通过对近十年现有的包装设计教材进行分析与整理,本着教材涵盖面宽、通俗易懂、丰富实用、案例新颖等新的标准原则,挑选出适用于当今设计市场的需求及适合学生专业学习的教材。通过不断分析与整合,完成新的教学教案设计。

(3)设计课程教学过程全面化。在教学过程中深化课程改革,推行工学结合的理念,将企业设计流程引入到教学过程中,进行全新的企业设计工作模式教学。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增加应用性强的专业实训,设计了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强的设计实训项目。同时增加现场教学,强化设计专业岗位技能训练,及时引进本专业领域科技发展新成果的专业教学设计,逐步实现教学过程全面化。

(4)设计课程教学过程长期化。在专业实训课程实践的过程中主动寻找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方案,最终提高解决问题的职业素质与能力,这是将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也是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与时俱进方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 重视教学方法的完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在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把成功的设计项目引入教学过程,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专业实践以及日后的专业工作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按照企业、设计公司的工作流程进行课程学习,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设计了不同的专题项目,学生在实训实践过程中加强对包装设计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有效地指导自己的专业设计工作。学生自行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成功案例对其进行全面研究。

通过对企业、包装市场调研及实地认知考察,对市场的研究把握、对企业的设计与制作环境、条件及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市场调研内容包括:包装设计与市场、包装设计营销、包装视觉设计、包装设计与材料,进一步对企业认知考察,设计第一线参观,以及对印刷原理、工艺,印刷器材,印刷后期制作等内容进行认知学习。通过对专业设计、专业合作部门的接触,逐步了解整个设计过程及专业方向。

(2)将工学结合作为导向教学方式融入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将真实项目、课程教学、企业实践交替,实现课堂教学向企业设计工作岗位的过渡。鼓励支持学生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与企业取得联系。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将自己实践企业包装项目带回课堂,并与教师一起交流,教师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实现在“学中做、做中学”的学习氛围,有效地实施一体化教学。

(3)运用多形式教学方法,全面启发学生潜力。将案例分析、启发认知引导、指导实践教学演示、提出问题角色扮演、个人问题及分组分析问题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实训项目综合训练。运用成功案例分析法、实际项目学习教学法、企业包装设计第一线等一体化教学、工学结合为导向的方法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团体合作能力。大大促进了教学的有效进行,提升学生的学习节奏及积极性,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3 创新完善考核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将考核的方式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团体合作能力的考核、校内校外结合的考核评价、企业内专业实践的评价、考证合一的考核、设计大赛参与的考核、整体阶段专业表现的多方面考核。通过校内评价的方式:从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手绘表现能力、设计软件操作能力、专业制作能力、口头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进行考核。从设计大赛的参与率、企业内专业人士实践评价等方面进行社会评价。调整后的课程考核标准,更完善、更具人性化;学生积极性得到提升,教学质量也相应提高。

4 积极融入数字与信息元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环境,通过专业渠道(网络论坛与行业设计师)进行交流学习,掌握设计师的创作表现,提升自身专业水平。运用多种途径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利用网络教学环境,实现以专业领域竞赛促进教学、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专业大赛获得相关奖项,为日后就业及职业素养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实现对教学方式以及效果的验证。不仅如此,通过网络也在师生间搭建了交流平台,构建了网络教学环境。通过QQ交流群、微信、微博、交流论坛等多方位网络的建立,实现促进学生问题的解决,及时有效地与学生沟通,实现课后辅导学生、与学生交流的作用。

5 结语

本人通过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对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质量进行思考。本人认为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应坚持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教学并重,以基础理论知识为前提,以专业知识为核心。为实现知识与技能培养之间的有效衔接。为使学生能真正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教学质量的优化与提升不容忽视。

篇6

关键词:包装设计;创意;课程教育;中国特色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全球变暖、资源的逐渐的匮乏、环境持续恶化、粮食短缺等等以及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导致人们的内心的焦虑与孤独感越来越突出对于包装设计来说,全新的社会现实情况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包装设计的发展与革新迎来了新的创新契机,当代的包装设计已不应再是以追求使用功能为主导的设计形态,如何满足消费者更多元的需求(心理需求、情感需求、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绿色需求)同时兼顾创造性的和谐、环保、健康的包装形态,是当代包装设计所面临的一个最重要课题。本文力图通过对创意产业与包装设计的“交叉、融合”来探析创意产业对包装设计的创新性影响。创意产业是当前极具生命力的一种产业发展模式,是以创意为动力源出发点,以精神文化创造为落脚点,并从创意开始,一直延续到产品的后续开发、形成产业基本链条,在这里文化和创意因素具有重要地位。在创意产业备受关注的今天,我国却面临“制造大国却缺乏自主品牌”的尴尬,那么“创意”应该在整个包装设计课程教育当中应该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也应该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

1 创意产业的发展概况

创意产业主要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它通常包括广告、建筑艺术、手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与录像、交互式互动软件、表演艺术、出版业等等。此外,还包括旅游、博物馆和美术馆、遗产和体育等。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又因各方面条件的不同而各有侧重点。创意产业的概念是由英国政府提出。现在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的创意产业也于近几年开始如火如荼的发展,特别是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大型城市尤其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给予了很多资金投入和优惠政策。我国发展创意产业,强调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为了提升品牌形象,强化品牌附加值,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依赖广告传播与产品包装在这方面的巨大作用。由于产品同质化和品牌竞争的全球化,包装除了促销和帮助建立品牌形象之外,它更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增加和强化品牌的附加值。所以,中国发展创意产业就必然不能忽视包装设计的发展。以上海为例,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思路与重点是从产业发展出发,重点推进以研发设计(包括工业、服装、软件和广告设计等)、建筑设计、时尚消费设计为主的创意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发展5大创意产业:研发设计、建筑设计、文化艺术、时尚消费和咨询策划创意。包装设计也被包含其中。2006年11月在上海举行的题为“创意设计,创造生活”的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其活动内容中有4项直接关系包装设计的发展,它们是:2006APD亚洲包装设计展;和谐社会与包装设计论坛;亚洲百位包装设计师上海大聚会、“东方之星”包装设计展。从这一活动安排来看,包装设计作为商品生产和品牌宣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创意产业大发展的今天受到了应有的关注和重视,是创意产业要推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2 包装设计的发展道路

在今天创意产业备受重视的机遇面前,我国的包装设计应该走出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呢?首先应该明确发展包装设计的目的。包装设计应以提高大众生活质量、方便人们生活和工作、美化视觉环境为目的:其次,要持有坚决立足本国文化,虚心借鉴学习国外先进包装技术和方法的自主、开放的态度:再次,以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手段:最后,包装设计要寻找产业链化的发展道路,融入到创意产业发展的大流中,为“中国制造”添上世界范围内发展的翅膀。包装设计要坚定地立足我国文化,虚心地借鉴学习国外先进的包装技术和方法。文化是最具有民族特色,也是最有吸引力的。法国现任总统希拉克就很喜欢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曾经孕育出了汉唐那样的盛世,不能不说明她有着独特的魅力。与中国现状相适应的现代的中华民族文化,是在我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的更有活力和生命力的文化。今天要以这样的文化为基础设计我国的包装,创造有中国味道的包装设计。从日、韩等国创意产业的发展不难看出,民族的设计才是世界的设计。日本的包装设计获得成功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对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有一种端正而有简单实用的认识:一切为了利于推动销售。今天的日本在来自传统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日本特有的民族文化,并在此之上找到了日本民族化的气息和时尚语境,走出令人们赞叹的日本包装艺术风格的新道路。有些国内的包装设计师,就是从日本的包装设计中学习借鉴来做自己的设计项目。而这种做法只能使我国的包装设计一直活在日本设计的阴影里面。只有从我们中华民族的当代文化内寻找美、寻找能够打动中国人的设计,才能够形成中华民族特色的设计,才能够在世界设计界占领一席之地。

3 包装设计课程教育中“创意”的作用与重要性

篇7

关键词: 《服装陈列设计》课程 教学改革 研究报告

我国服装行业现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该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近几年来,伴随着国外先进营销理念的引入,服装企业越来越注重发掘自身品牌价值,塑造其销售终端形象。由此,服装陈列师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应运而生。面对广泛的人才需求,各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纷纷开设此类课程。

图1 《服装陈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示意图

一、调研内容

1.课程简介

《服装陈列设计》是现有服装设计(服装营销与表演方向)和新专业“服装陈列与展示设计”专业的一门岗位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服装陈列设计中的色彩、灯光、道具、卖场通道设计及服装搭配等方面的能力,为毕业生从事服装陈列师、服装营销师、助理服装设计师、服装品牌广告与策划员及设计展览等相关职业打下基础。课程共72学时,其中理论知识16学时,实践操作练习56学时。

2.对企业需求的调研

在研究《服装陈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课题伊始,为了解用人单位所需,本着“按需培养”的原则,课题组成员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具体内容包括:①企业对所需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②企业对所需人才的职业技能要求;③企业对我院相关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评价。调研资料如表1—3所示。

表1 服装企业对从事陈列设计毕业生应具备专业素质的要求

表2 服装企业对从事陈列设计毕业生应具备职业技能的要求

表3 毕业生专业素质评价(企业评价和毕业生自评)

3.对学生既有专业能力的调研

结合对企业的调研结果,为找出我院学生能力与就业市场所需之间的差距,我们特在学生中进行了既有专业能力的调研,得到学生的积极反馈。内容包括:①相关课程重要性及掌握程度;②学生作业;③企业对我院相关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评价。调研资料如表3—4所示:

表4 《服装陈列设计》相关课程重要性及掌握程度

4.对职业资格要求的调研

为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以考工考证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结合企业需求和专业特点,我们特对服装陈列师及陈列员的职业技能要求进行分析。服装陈列师行业共分为三个职业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服装陈列员、服装陈列师、高级服装陈列师。我院毕业生为高职高专学历,有资格报考服装陈列员。综合《陈列设计师专业资格考评总则》和《陈列设计师专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现对服装陈列师和陈列员(Visual Merchandising Designer)的职业资格要求作如下统计。

表5 服装陈列师(员)的职业资格要求

5.相关专业院校课程体系的调研

为促进院校之间的交流,课题组成员走访了许多开设相关课程的职业院校进行课程调研,听取专家意见、吸收经验、取长补短。

二、调研结果分析

1.对服装企业调研结果的分析

(1)服装企业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

通过对企业的走访调研,我们发现其对毕业生的学历多为专科毕业生,我院毕业生满足该方面硬性指标。但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是绝大多数企业在选择人才时注重工作经验。面对动手能力较弱的应届毕业生,企业只能无奈地选择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培养新人。这种情况表明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实践课程偏少,动手能力弱。在本次课程改革中,我们应当注意加强实训方面的课程,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使其适应激烈的就业环境。

(2)服装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素质要求

从表1的调查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在服装陈列技巧、色彩搭配组合、创意精神和时尚敏感度三方面的要求最高,而在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和审美素养等方面也有较高要求。我们可以调整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着重培养,促进学生向企业所需方向发展。

(3)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

从表2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中可以明确服装及配饰的陈列展示、品牌形象宣传、陈列培训这三方面为核心技能。在课程内容上要向这三方面重点倾斜,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出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另外,企业对陈列管理监督、视觉营销、陈列道具研发等方面的技能也有较高要求。而这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尚属空白,需要在本次课程改革中加以侧重。

2.对服装陈列师资格要求的调研结果分析

《服装陈列师资格考试大纲》要求专业资格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两部分。我们可以按照考试内容来划分课程的理论知识将手和实践技能训练。

(1)理论知识要求

理论知识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陈列概论、陈列师的职能、商业空间规划、陈列色彩、服饰色彩搭配原理和方法、陈列构成、橱窗设计、照明设计、陈列管理及陈列手册等。考试大纲对知识要求详细,我们可以直接引入课程,构架课程理论知识体系。同时,结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商业空间规划、陈列色彩、服装色彩搭配原理和方法、陈列构成、橱窗设计为其中的重点。

(2)实践技能要求

考核大纲中实践技能考核的主要内容为:在指定商业卖场环境或模拟卖场中进行陈列操作。具体为利用平面道具进行模拟操作和在给定场地中进行实际操作。这两种考核形式最能直观反映设计师的专业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在实践教学部分,我们可以借鉴这两种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对学生既有专业能力的调研分析

改革前课程的重点内容为服装CI、服装展示设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技巧。学生主要学习展示基础知识、展示工程制图、展示表现形式、展示表现和专卖店展示模型制作。其中,由于授课教师专业限制,对于展示工程制图和展示表现的相关软件学生掌握不牢固。而专卖店展示模型的制作又因为缺乏对时尚审美等相关方面的培养,作业水平较一般,不具备时装前沿性。具体作业展示如图2、图3。

图2 学生上课场景 图3 学生作业

4.对其他院校相关课程的调研结果分析

服装陈列设计课程基本在每所设有服装专业的院校均有开设。随着近年来行业的发展,也有很多院校开设了陈列展示专业,专门培养从事服装陈列、服装营销、品牌策划等工作的人才。我院也拟开此专业,补充该方面空白。相对于我们将所有精力投入陈列技巧的教学中,很多院校着眼于服装营销、卖场氛围的营造甚至环艺设计等相关知识内容,学生的知识面广,流行趋势把握能力强,就业面宽泛,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个别院校开设了参观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实际参观服装展,用最直接的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本次教学改革中我们亦可向其学习,增强课程的效果。

三、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在新专业建立之初,结合课程教学现状和调研结果,对《服装陈列设计》课程进行改革是有必要的。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从企业需求和职业资格认定要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先提出从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操作两方面进行改革。

1.理论知识体系构建

根据调研的结果,我们重新构建了课程理论知识体系,其可划分为陈列专业理论知识和与陈列相关的其他理论知识两方面内容。其中陈列专业理论知识为核心内容,包括陈列概论、陈列色彩、陈列构成、橱窗设计、商业空间规划、照明设计、陈列管理及陈列手册。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我院实际情况,陈列概论、陈列色彩、陈列构成、陈列管理及陈列手册等方面知识可由服装专业教师讲授。而涉及商业空间规划、照明设计、橱窗设计方面的内容则由室内设计专业教师授课更为有效。与陈列相关的其他理论知识尽管不是最核心的陈列技能知识,但通过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提升专业修养、拓宽就业面,因此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其具体内容包括:国际服装流行趋势、服装品牌认知、服装材料知识、陈列管理等。

2.实践技能培训

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可以使学生满足企业有经验、上手快的要求。同时可以使学生从容面对职业资格考试中的实际操作环节。现有课程实践环节为展示模型的制作,属于模拟陈列操作,具备一定的直观性。但较用人企业的需求和其他院校情况,此实践技能培训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所需。因此,在改进原有模拟操作的前提下,增加现场操作环节,学生所学即所用,才能适应先进的就业环境。原有的模拟操作环节制作周期长,成效甚微。学生将大量精力投入于无用的模型材料选择和制作上。改进后的模拟操作将提供给学生不同的商业空间模板,学生利用各种平面道具在指定范围内根据给定主题进行实践训练(如图4),直观地培养学生陈列色彩、陈列构成等核心专业技能。现场操作环节拟建立实训室,搭建若干实际卖场空间。学生在此空间内调配展柜、展架、展台、照明、模特、服装、道具,培养全面的陈列操作技能。同时该实训场地也可为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作品展示的场所。在软件操作环节上,改用室内设计专业教师教授学生AutoCAD、3DMAX、Coreldraw、Photoshop等制作服装陈列手册的软件操作技能。

四、课程改革总结

总结现阶段试运行的课改方案,有收效也有不足,很多方面需要继续研究改进。成效如下:①改革后的课程与行业发展接轨,课程内容丰富,知识面覆盖全面;②授课手段多样化,学生反映良好,课堂效率提高;③学生专业知识素养和实践操作技能水平提高显著。然而由于时间和经费的限制,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有:①课改试运行时间较短,学生还未毕业,尚未经受就业考验;②拟建的陈列实训室未正式建成使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

总之,在《服装陈列设计》课程改革的研究上,我们将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放眼行业发展的未来,根据当今学生特点制订符合企业所需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形式,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努力提升学生的就业水平,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林松涛.服装零售店的陈列与设计[J].四川纺织科技,2001,(5).

[2]洪麦恩,唐颖.现代商业空间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篇8

关键词: 包装专业 陶艺教学 课程设计

包装专业陶艺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创作能力,提高器型设计的想象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包装专业中的容器设计要求学生充分调研调查企业和市场等相关信息,当然学生对各种容器的造型和成型方法,材料的前期研究也必不可少。此外,陶艺课程可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发展个性,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包装专业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一、包装专业陶艺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部分高校的包装专业开设了陶艺课程,这一以泥和水为基本材料的造型艺术,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方便在课堂上以简易的工具材料展开创作,其材料可塑性强,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也可以进行比较有针对性的包装产品设计。目前市面上流通的酒类包装就有不少是以陶泥为主要材料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如湖南湘西的酒鬼酒,通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结合产品的品牌及营销诉求,其包装迅速被广大消费者认知,成功跻身一流酒企品牌行列。可见包装在产品的营销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在我们的教学中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更多的包装材料、成型方法,为今后的包装项目策划与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

高校包装专业陶艺课程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艺术想象力,满足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整体的教学目标,首先应该建立在发掘学生的个性和爱好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对材料的感知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意。教师的课程教学设计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的效果。课程设置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几个方面,如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是强调实践还是强调基础设计,教师可以在其中只起调节和管理的作用,将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权交由学生,由学生决定教学的进度和方向。

从我校前两届的学生授课情况看,陶艺教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教学手段趋于单一,存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不够等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主要通过技法讲解和示范,指导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些常规器型的制作,器型也多是模仿和借鉴,主要解决技术问题,大部分时间用于了解材料性能和成型技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短期内完成一个或一组完整的作品,但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性,不能促进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

(二)课程设计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课程教学设计,64个课时的教学被零散地分割成几个小单元,学生盲目地跟随课程的进度完成相关阶段的课程作业。这一模式来源于陶艺专业的课程教学,强调学生对陶艺基本技能技法的掌握和对材料的了解,由于课程时间所限,学生难以在短期内进入创作的状态,包装专业的学生难以实现设定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不明确。以基础训练为目标的陶艺课程教学,大部分时间会消耗在作品的成型、烧制上。陶艺的制作工艺和流程相对复杂,揉泥、成型、晒坯、上釉、烧窑等工作比较细致,且相当耗费时间,这就造成创作过程需要占用许多课余时间,而且效果不明显。

二、包装专业陶艺课程教学策略设计

包装专业陶艺课程教学策略设计,首先应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要参与整个设计制作的流程,而且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创意创新设计。如何在课程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学生的创意思想,举一个具体的实例,在刚刚结束的毕业创作指导过程中,由于联谊的需要,临时增加了乐烧的环节,当时没有现成的乐烧窑,只能购买相关的材料自己动手组装,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乐烧的学生,接到这个任务并没有为难,而是根据指导一步步实现了。这是一个寓教于乐的过程,完成乐烧后,其中一个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由柴烧改为乐烧,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这个案例充分说明实践的重要性,在实践中获取的知识更有主动性。

其次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包装专业的陶艺课课程设置,应根据包装设计的需要,突出包装专业的形式和内容要求。包装专业开设陶艺课程,其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丰富学生的专业认识。在此基础上,陶艺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围绕包装容器的器型设计展开,在课程设计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单形元素的设计和复形元素的设计;(2)组合形的设计和主题性的设计;(3)艺术化的处理及相关装饰性的设计。

其中主题性设计即项目化教学,以结果为导向,强调设计的有序性,设计的内在逻辑性。如需要设计一组黑茶包装容器,黑茶的相关要素及其文化特点都将渗透到这组设计中,而不是随心所欲的造型表达。

三、结语

包装专业陶艺课程教学设计应从社会大趋势着眼,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为企业所用的专业人才。同时应于小处着力,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课程教学的设计,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至于是培养综合能力还是专业技能,都需要通过不同的课程一起实现和权衡。要建立进行包装专业的陶艺课程教学设计,探索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需要从本专业的整个培养体系入手。当然,可以首先通过项目化改革促进课程的设计实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增强学生的自信,逐步完善,在实践中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黄春平.作为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陶艺教学实践[J].装饰,2010(10).

[2]杨珩.论陶艺介入现代包装容器设计研究的现实意义[J].中国陶瓷,2008(05).

篇9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包装设计课程 应用

包装设计课程是技校广告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它是一门实践性要求较强的课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将这门课程以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呈现,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学完课程后虽然能够对包装设计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但依然没有学会如何灵活运用各种软件、工具进行作品的创作,未能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鉴于这种现状,笔者学院在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项目教学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锻炼了能力。

二、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1.分析专业岗位要求,设定教学目标

包装设计课程的针对性非常强,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后应该能够担当包装设计师,即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包装设计。具体来说,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1)最终目标: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包装艺术设计。

(2)促成目标:熟悉包装设计的基本流程,理解客户对包装设计的需求,根据需求进行创意设计,采用合理的表现方法进行包装设计制作(包括平面展开图及立体效果图)。

2.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包装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及课程特点,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学校将这门课程中的设计项目采用并列式编排,并以开放式项目为主,具体的项目编排为:模块一饮品包装设计,其中有四个项目,分别是葡萄酒包装盒设计、柠檬冰茶包装设计、雪糕包装设计、中式茶叶包装设计;模块二食品包装设计,其中有四个项目,分别是月饼包装礼盒设计、椰子糖包装设计、陈醋包装设计、桶装米粉包装盒设计;模块三日用品包装设计,其中有三个项目,分别是梦丝卫生纸包装设计、液体香皂包装瓶设计、迅达牙膏包装设计;模块四药品包装设计,其中有两个项目,分别是保健品包装盒设计、西药包装设计。

3.项目教学法的课堂实施

根据包装设计这门专业课程的特点,项目教学法在进行课堂实施时,可以按照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施。下面以“柠檬冰茶饮品包装项目”为例,具体展开说明项目教学法实施的七个步骤。

教师下达项目任务书。一开始,教师先向学生下达项目任务书,指出项目的具体要求。

学生制定项目方案。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根据项目任务书的要求,充分利用资源制定项目方案,包括:项目计划,确定实施步骤和程序、时间安排。

方案评估。根据学生制定的项目方案,由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实施计划。根据可行性方案,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内的分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形式,按照已确定的工作方案和程序开展工作。

项目施工。对于较复杂的项目或所需时间较长的项目,学生要记好工作日志,并填写项目任务书。

成果展示。项目结束后,学生将自己的成果进行展示,向全体同学进行演示、讲解。

评估总结。教师根据每位学生在该项目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及成果等进行评价。可先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之后再由教师对项目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通过对比师生的评价结果,找出造成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

4.改变评价方式

项目教学法指向现实项目,通过学习者的合作和自觉行动,使其个性发展成为可能。教学既注重教学结果,又注重教学过程。因此,笔者在评价中安排了结果评价、过程评价两个纬度以及组内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三个经度。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篇10

关键词: 包装设计;“RCPD”;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2

在《包装设计》课程里,要把传统文化设计思想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本文试图通过“RCPD”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搜集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和图案元素,并把在平时生活中发现的设计素材进行整理与归纳,将对传统文化的自我消化与理解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同时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从刚开始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至理性认识的层次,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设计相融合,使传统文化与现代视觉语言表达相互沟通和互补,从而实现传承历史、服务于现代社会的设计目的。

一、《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随着各行各业对广告宣传的重视,平面设计学科得到了迅速发展,各高校的视觉传达专业成了热门专业,包装设计成为一门集艺术性、实践性于一体的专业设计课程,肩负着重要的教学任务。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状况。

(一)理论脱离实践,项目引领教学意识薄弱

目前高校中,包装设计课程过于注重理论的教学,导致了学生完成的设计方案与规划脱离实际市场的需求,而一些关键的环节如:调研工作、品牌与市场的定位、设计思路的沟通与交流等却被忽视。因此,包装设计教学要模拟项目引入课堂,以完整的设计课题方案为基准,注重包装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现代包装设计行业所需求的专业人才。

(二)缺乏培养学生设计思维创作的过程

传统《包装设计》课程教学长期以来采用的教学方法过多注重于设计的技术与结果。忽略了整个设计教学中思维引导与启发过程。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在查阅资料的时候所看到的只是设计好的成品,完全看不到其设计本身的内涵,及设计思维的演变过程。因此学生学会的只是临摹,用别人的设计素材与形式来套用自己的设计课题,更多依赖于各种设计资料的抄袭与拼凑,并不是从设计本体出发进行研究。

(三)课题实践过程中欠缺合理的设计定位

《包装设计》作为高校视觉传达专业里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一般前后分两个阶段。如表1所示。

表1 传统《包装设计》教学两个阶段

教学安排看似非常合理,结果却问题重重。如在课题实践中的设计定位,往往一开始就脱离市场、偏离产品自身定位。大部分学生在做包装设计时不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解、提炼和运用,喜欢盲目追随市场潮流,追求形式化表现,往往错误地诠释包装设计的本质理念,不挖掘商品本身的文化价值与民族底蕴。这样的情况直接导致学生最后的设计思路紊乱,设计构想无法实现,或者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

(四)误解包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包装设计中并不是找几个传统书法字或几个传统纹样作为元素集中展示就可称之为传统设计,设计最终还是要用艺术化的视觉语言进行综合表达,一味地注重形式,不深刻了解元素中独特的文化内涵及意义,就会陷入单纯的“拿来主义”的死板硬套的误区。

因此设计中所涉及的内容决不可以生搬硬套,它需要经过不断提炼与语言转换的过程,最终呈现完善、和谐的表达。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往往更注重于技能性教授、不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缺乏对人文元素的融合和创新。概括起来说就是“重技术、轻思维、缺人文”,这些将直接影响到包装设计教学今后的发展与质量。

二、《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引导学生了解包装设计与文化符号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某一个种族或民族在悠久历史及传统生活中所延续而成的。换言之,文化是由于人类长久的生活习俗中所培养出的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要让学生了解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特色。这种浓郁的传统或民族的文化资产具有相当高度的吸引力。

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要体现包装整体的“意境”,追求的是像外之像,需要发掘真正的具有中国精神的内涵。最后通过学生设计能力的展现,将传统文化与包装设计,以统合的方式呈现。

设计专业在传统文化中,传达人与传统文化所相关的认知,追求传统文化的凝聚与特色的表现形式。现代包装设计应该在传统文化与时代相互结合的基础上寻找自身的突破口,创造出一种新的设计形式。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并以包装作为最终呈现的载体,融入传统文化,在满足消费者的审美心理诉求的同时,取得他们对商品的价值文化认同感。

(二)启发学生在包装设计中体现传统文化底蕴

设计作品的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要让学生们了解到设计的不只是某一包装,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学生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包装视觉设计里的色彩、造型、文字、线条、插画及装饰等因素及组合。更应透过精心设计的外观包装,以揉合文化传承,地方特色,塑造出既带有传统文化色彩,又能迅速抓住消费者眼球的时尚作品。

包装设计除了担任商品视觉传达任务外,更是兼具有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从古迹、古物、自然景观、民族艺术、图腾纹样、民俗民风等多个角度启发学生,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与生活轨迹,也是在创造及设计上取之不尽的文化资产。然而,作为最具现代性的产品及其包装,却往往与文化的本质特征相悖,所以我们在承载和体现文化的发展链中,要找到一个适合的度和表现点,使包装的现代性、社会性和文化性得到充分的体现。[1]

(三)积极触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包装设计是一个特殊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它是一个将抽象概念视觉具体化、符号化的过程,学生在整个课题设计中的思维应该根据包装形式的法则,对包装形态、平面排版、基本色调、纸盒结构等视觉要素进行挑选、变换、组合、将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关联、整合,形成可感可触的东西。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可以不受限制地大胆思考,把自己的设计构思通过各种图示手段加以记录、表现出来。此时,虽然设计是围绕较具体的包装设计定位风格展开的,但创意的思维一开始也可以不必拘泥于具体的限制,哪怕是不切实际的思绪,只要在课题设计的中后期进行评估挑选,选择与前面定义的概念方向符合的方案,就可以继续深入发展下去进行优化。总之,包装设计的过程总是理性和感错,无所谓何者为主、何者为辅,要鼓励广开思路,激发创造的热情。

三、《包装设计》课程“RCPD”方法应用

(一)“RCPD”教学原则与流程

进行传统包装设计时,学生应对相应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与认知,亦需对设计课题背景有所认识,使学生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不断去发现传统文化元素与包装设计间最为契合的点,同时引导和启发学生运用发展、延伸的形式把元素进行概括和提炼,把握物象的本质特征,创作出既有现代感,又具有深层次文化内涵的包装设计。为此,笔者提出应用“RCPD”法的教学改革方案。

表2 “RCPD”课程实践教学原则

R C

D P

“RCPD”课程教学是将设计的流程分为调查研究(R)、概念提炼(C)、计划方案(P)、设计执行(D)的四个阶段,并在各个阶段中,一边意识到传统文化表现到某一点上,一边着手前进中的课题设计。其流程如表3所示。

表3 运用传统文化特色融入包装教学设计流程图

(二)“RCPD”教学过程的三大核心板块

1、调研报告板块

“RCPD”教学方法的第一个板块是“调研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包装设计的调研专题策划文案。应该说来自传统元素、商品、社会、文化各方面的调研资料纷繁复杂,并非每条都对设计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面对这些资料,如果不注重收集和整理并最后以文案形式呈现的话,学生往往会陷于资料而找不到设计的方向。

调研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包装设计准确定位,提炼传统文化元素,同时结合设计营销知识进行合理分析。教师在此过程中既要鼓励学生有突破性创意,又要把握课程作品符合市场的可行性,不可过于理想化而影响课题作业的实现。为了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设计项目流程,最终应以调研汇报形式模拟设计公司竞标现场进行提案汇报。并由教师和学生组成评审小组进行审核。

2、设计思维风暴板块

面对一个具体课题,在这一板块中,要让学生对“传统”相关的关键词在短时间内展开头脑风暴,而不拘泥于现实所谓一些常态的规律。课程的活跃部分是要求每个学生将传统图形草图和创意设计导图贴在墙上,大家就方案进行讨论和分析、归纳、类比、筛选出独特的创意想法,在渐渐清晰的思路下再进行构思的延展和推理,进一步深化创意的推演。这一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相互促进,又使学生彼此间开拓了设计思路,在设计元素概念提炼的过程中学到更多传统授课模式下学不到的东西。

这个过程不必着急定稿,也不需要在电脑上展示效果。学生尽量多的以图形草图去表现基本的构思,大胆地进行创意主题的推理和分析,挖掘生活现象当中的相关传统元素和细节,寻找多可能的旧元素新组合的契机,草图的表现可大胆,也可细致表达。[2]同时,也可以从概念上用文字去释义和联想其本质的内涵和外延。把关键的要素和核心概念确定下来后,学生可以将同类传统包装设计作品进行对比和分析,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

3、课题设计手册板块

这一板块培养学生理性思考设计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和设计创造积极性。通过具体课题把学生的设计思路引向市场,放眼于赋有时代感的设计大平台,从而促进学生设计思维的升华与表现手段的提高。

在这一阶段最终要求学生完成整套包装设计之后,提交一份有关自己课题的设计手册。其中包含课题的来源、课题的意义、设计的过程及实物展示。设计手册其实就是一份全程记录学生在全部包装设计形态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思维的产生与演变的文本。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创造力思维的经验积累,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

四、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作为一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应该将传承文化视为己任,在“RCPD”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如何重树传统文化的新生命,如何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包装设计的新形态,去赋予包装设计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内涵。通过课程中每一个阶段,使得学生能够积极的与老师交换意见和想法产生思维的导视概念,这才是真正学习进程的体现。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将激发学生对传统,对专业,对创意,对执行的热切关注和理解。这是开放式教学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的有形化展现。这必将把《包装设计》课程置于多样性、综合性、高社会价值和谐互动的良性循环之中。

参考文献:

[1]朱和平,颜艳. 试论包装设计的文化性及价值取向[J].民间文学(文化理论版),2006

[2]黄军. 激发与推演:广告图形创意课题训练[M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3]郭彦延. 商品包装设计教科书[M].博硕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3.

[4]陆蕾.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中传承与发展研究[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3.

篇11

每到毕业季新闻报道都在说,今年又有多少毕业生涌入社会,就业形势如何如何严峻,然而市场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大学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呢?我总结的原因大致也就是这几方面吧,像学生不了解社会现状,没有做好踏入社会的准备,心理素质不佳,导致了在找工作的时候定位不准确等,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学校培养的设计人才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跟能力,他在找到工作后不能迅速投入到自己的设计岗位上面去,企业也不会白白养闲人,最终造成了对接问题。结构包装设计可以说是实践操作占主导的课程,这里面囊括了许多动手的操作,如纸盒结构的设计、包装设计平面图和效果图的绘制设计样品的制作等等。那么学校就必须安排大量的实践操作课程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性设计思维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然而,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学校更加注重理论知识讲解,使得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能得到很好地锻炼。那学校到底该如何做才能既让学生掌握结构包装设计的理论知识,又能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呢,这样的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最好。我个人觉得,为了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对于广告设计跟制作专业的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而且是刻不容缓。

二、结构包装设计教学改革的建议

结构包装设计对于21世纪的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兴学科,且这个学科具备科学合理性、审美特征、多样性等等特征的综合性学科,它使得我们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社会得到了一个和谐相处的点,为此,结构包装设计必将会成为现代设计的后起之秀。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要想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我们的结构包装设计刚刚好可以充当企业产品形象与消费者之间的中介角色,让我们更好的利用人类的智慧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下面让我们看一下,结构包装设计教学改革的建议,如下:

(一)对教科书进行调整,对包装设计的知识结构进行完善对商品进行包装设计就是为了更好地把商品消费出去,而我们商品的消费主体就是人,为此,我们针对于商品进行的包装设计就要符合人的审美及感知,迎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那我们设计的第一步就是针对产品的销售市场进行市场调研,因为企业只有把握了销售市场最新的包装导向及产品销售市场动态,只有知己知彼,我们才能为企业产品设计出令人视觉满意的企业包装产品。所以,结构包装设计的教学中一定要把市场调研学放到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可以学会怎么去调研包装市场最前端的设计动态,再结合自己的设计理论,把自己的市场调研信息结合到教师的教学课堂中,让学生真正的去热爱关心市场的发展动态,并且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根据市场信息去调整自己的设计方案,可以让自己的设计方案能够做到创新性、实用性与引导性结合在一起。而且能够让学生明白,我们的设计过程与学习的知识是变化的、即时的、动态的。第二步的就是我们的学校教学要加强我们的包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运用软件的能力,让我们的学生把设计中要运用到的软件: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3dsrnax等都能够活学活用,最好是做到举一反三,把学习的软件真正用到设计中去。第三步的就是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对包装材料、印刷制作工艺的认识程度。我们的商品要进行的包装设计所要用到的材料,其中里面的构成成分是有非常明确的。我们所选用的材料对商品品质有直接的影响,因为消费者看商品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包装,包装的好坏决定了消费者对产品的第一印象,我们的印刷制作则最终确定了包装设计最后呈现到大众面前的观感效果。所以说,教师不仅要对学生针对设计材料进行理论讲解,还要多带领学生见识真正的材料,从而了解多种包装材料的属性,还有他的优劣处,适用范围,这样才能把我们的设计真正完美的展现在大众面前。教师只有把学生带领到那个印刷的过程中,让学生见证印刷的全过程,他们才能最终从理性与感性的认识中做到真正的转换。

篇12

关键词:平面装潢设计;食品包装;教学改革;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203-03

一、引言

现代包装工程学科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性的、高度综合交叉的新兴技术学科,发展十分迅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营养、卫生,贮藏期间的色、香、味以及食用过程中的方便性等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包装市场份额巨大,食品包装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契机,对兼具专业知识与岗位职业技能的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大,要求毕业生能系统、全面地考虑产品包装的问题,而不是单一的某个方面,涵盖包装材料、设备、工艺、检测、装潢、结构、印刷、管理等具体问题,因此更注重实践与能力的培养。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顺利适应社会,减小就业压力,是我们应该长期探索的方向。

《平面装潢设计》作为我院食品包装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课程设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将来从事食品包装创意设计及应用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学校实行“3+1”的教学模式,强调“以能力为中心”,注重实践,加强基本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因此《平面装潢设计》课程的理论教学仅安排32学时,如何在有限的课程教学时间内力求高效,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是教学的关键。针对课程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专业认同感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本文从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入手,分析并提出了一定的想法与见解。

二、课程定位与性质

《平面装潢设计》以“视觉”语言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是通过符号、文字和图像来解决问题并传达商品信息的艺术,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与专业性。包装研究的对象不同,其内涵大不相同,食品包装专业的学生不同于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应该突出食品专业课程体系的特色,通过特色先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各类食品(粮油、食品的成品和半成品、果蔬及鲜活食品等)的物料特性、微生物的特点、包装材料的选择原则和包装结构设计技巧等。《平面装潢设计》在实现专业培养中所承担的任务就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方法,在对各类食品进行包装设计时,能够结合被包装对象的特点,关联专业知识,在正确选择包装材料、容器及结构的前提下,能够采用各种技巧及方法融汇视觉审美进行装潢设计,以准确地定位、充分地表达被包装食品的信息。

三、基于任务驱动的整体式课程教学策略的尝试

教学是由教学目标、计划、过程、评价等一系列教学要素构成的完整系统,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协调好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各种教学要素有机地配合起来,在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产生良好的整体作用。课程教学中的整体式教学策略则强调系统内各个部分的协调,使系统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有机整体,注重事物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后构成的整体功能,强调整体超越局部之和[1]。

实行“3+1”教学模式后,各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学时都有所缩减,《平面装潢设计》仅安排32学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以教师系统讲授知识点为主,仅能使学生大致了解软件功能,无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容易产生课堂疲劳,束缚学生的自由发挥,扼杀优秀的设计创意和灵感,更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并应用所学知识,缺乏学习动力。为什么学,学了有什么用,将来能干什么……一系列的疑问,加上看不到摸不着的未来,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与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定位严重脱节。课堂教学如果可以模拟职场情境,学生能切实感受到工作氛围、竞争与压力、成就与快乐,那么教学效果会大大提升。

采用基于任务驱动的整体式教学策略,就是通过构建完整的学习过程,以实际的工作过程需求来引导,使整个学习过程系统化[2]。要求教师在课程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合理整合,建立团队,给学生拟定明确的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我们要完成一个什么样的大项目,这个大的架构下分解了多少子单元,每一部分涉及哪些知识点,对完成整个项目的重要性,最终的项目目标是什么。各个团队之间的项目进展实行中期考核,进行互评,在评比与展示中寻找差距,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在团队交流中掌握沟通的技巧,建立自信,挖掘灵感,形成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这样的表现形式学生的热情被激发,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体现。

四、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分段式过程教学模式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更着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古希腊哲学家帕拉图有这样的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课堂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升课堂的效率。因此我们的课堂不应该是简单地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去模仿结果,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课程教学资源,挖掘、整理教学素材,拟定一系列可以刺激学生神经的课堂小项目,以任务为驱动,依据知识点的难度循序渐进,分段制定实战项目与目标,再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新学工具自主设计制作,完成项目,最终掌握知识技能,并能展示和自我评价。这样学习的重点是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可以激发大家的学习欲望与动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小项目和大课题的有机融合[3]。

1.以“小项目”为核心的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教师可以借用教材丰富的实例,讲解平面设计的基本操作、创意技巧等各种知识点,给出可以运用的工具、制作方法。该阶段学生的设计任务“支持模仿,鼓励创新”,教师可以选用现有产品的成功设计案例,比如肉、蛋、奶或烟酒、茶叶等品牌产品的系列包装设计案例,将一个大的设计案例分割成几个小部分,让学生能够掌握各类设计环节的要素,支持他们对现有的一些LOGO设计、品牌标志、产品标识设计、广告设计、企业员工名片设计、宣传海报设计、包装策划、礼盒设计等作品进行模仿。对于初学者来说,模仿实际上就是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模仿中我们可以积累经验,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也可以培养信心,激发创作的热情。模仿不是抄袭,在模仿与借鉴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就是创新,在创新中我们慢慢成长、成熟,完成属于自己的创作。因此在该阶段强调课程内容的随堂实践,培养学生利用软件实现设计的能力,以软件的熟练使用为主,紧密联系课堂知识点,通过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争取在每一部分的学习中,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完整的小作品。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找到成就感,可以大大提高学习兴趣,会自发地寻找大量的案例进行课后强化。

2.以“大课题”为核心的提升阶段。课堂教学仅仅是基础,真正掌握并付诸于实践才是其价值所在,因此我们要注重课堂知识与技能的延续性,也就是引导学生进入提升阶段。教师要重视平面设计的综合实训环节、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以及各种形式的包装设计大赛等,鼓励、支持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作。这个阶段不再是一个个小项目的拼凑,而是要完成一项系统工程,一个完整的“大课题”。这个课题可以教师拟定也可以学生自选设定题目,结合食品的专业特色,从被包装产品的概念设计、包材选择、结构设计到装潢设计,构建一个整体性的大项目。教师仅仅是引导者,学生拥有设计制作的主动权。整体性的任务可以有效地融合课程内容,将相关知识点联系到食品包装设计的实际案例制作中,同时还可以将不同科目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学生要分析被包装原料的特性,了解包装材料的特点与适用范围,优选安全的包装材料,设计合理的容器结构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在这样一个明确的任务驱动及统一主题的引导下,学生还要认真地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现状、消费群体,进行需求分析、产品定位,形成清晰的产品规划,制定实施开发战略的具体方案,以优秀的创意迎合目标市场,从视觉、感觉及技术上全方位体现包装设计的绝对价值。在这种锻炼下,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会发挥得淋漓尽致,也会收获到让我们惊喜的真正适合产品开发定位、符合目标消费群心理、令人激动的创新产品包装。

五、基于数字化包装设计的二维设计与三维教学的有机结合

食品包装专业的学生开设《平面装潢设计》课程,是为了辅助学生在设计食品外包装时,能正确进行版面、图形的设计与处理,增强设计感染力,提升设计水准[4]。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包装技术必然进入数字化的时代,掌握常用的平面设计软件及三维造型软件,实现数字化包装设计是大势所趋。数字化设计技术是基于产品描述的数字化平台,包装本身就是一个三维空间结构,三维可视化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设计者丰富的创造性构思,最直接地体现设计者的创作意图,是平面设计二维表现的升华。在平面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二维平面设计的教学与三维实体造型的动态实效进行结合[5]。将传统的平面设计课程乏味、枯燥的理论灌输,转化为图形以及符号和创意的欣赏,融合平面设计和造型设计,通过三维实体模型来形象地体现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混维空间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体会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营造宽松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由自在的空间内,恣意展开灵感的双翅[6]。

六、结束语

包装可以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从属于品牌管理范畴,它承载着与目标群体沟通、传播产品价值体系、有效区隔同类产品的职责。在课程教学的探索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将静态的知识强化为动态的实践教学[4],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摸索实践,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以任务为驱动,强化项目教学模式,以有限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和创作设计的无限热爱,找到学习的动力、发展的方向,对专业的自豪与认同,使学生可以自觉自愿地去投入。在师生的互动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之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从而克服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

参考文献:

[1]屠芸.中职Photoshop教学中整体性策略的尝试[J].职业,2014,(06):99-100.

[2]顾容,金丽燕,王琼.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改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6):38-40,66.

[3]李冰.高职院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09):116-117.

[4]何煦.工作过程为导向的“Photoshop”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考试周刊,2011,(13):24-26.

[5]冯华.数字包装及其实施对策[J].上海包装,2007,(12):15-17.

篇13

关键词:包装工程;包装设计;专业方向;工程素质;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032-02

我国包装高等教育自上世纪70年代开办以来还不过30多年,人才培养模式和方式方法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与研讨中。如何紧密联系包装科研机构、广大包装企业及包装高等院校,构筑和指导现代包装工程专业的学科体系结构和产学研网络,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和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及内容,以期能逐步完善和适应包装企业对工程素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

一、构建专业方向“4+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与多样性,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师徒制口传身授的方式,方便教学生只能靠感悟才能学到的知识,最大可能地把师傅的手艺和品质传给徒弟,师徒制教学有悠久的历史,当代的师徒制教学依然焕发着活力。我们提出“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受益于英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对设计类人才培养的启发,包装工程设计方向不同于其他专业方向,包装学科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也要求培养包装工程拔尖人才时需要针对学生个人的潜质、兴趣、特长等对部分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使学生能够学有所长学有所精,促进就业率的提高,为全国包装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积累经验。

1.目前考研已是部分理论基础好的学生的强烈愿望,将他们组成考研小组,学院和系里都充分给予支持和关心,指派专业教师定期给予指导。

2.包装工程设计方向对学生的绘画基础有一定要求,集中选拔一批有较好基础的学生,指派艺术专业的指导教师,加强学生对平面设计和三维立体设计的强化训练,让学生去参与各类级别的包装设计大赛。

3.还有一部分同学对实践动手和科研很感兴趣,可以直接参与大学生研创项目或教师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力行实验,成果在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

4.有的同学对工程设计课题感兴趣,则直接参加老师承接的企业项目,如同学们参加了老师承接的“美的空调运输包装的改进设计”,所得的成果被企业直接采用,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还有的同学参加老师承接的企业课题“时代橡塑的半导体散热器的缓冲包装设计”和“深圳三浦雨@能吸顶灯的包装设计”,所取得的成果直接被企业采用。

“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做到统一培养与个性培养相结合,而与现有培养方案不发生冲突,可以按照学生的潜能和兴趣因材施教,不仅符合教育基本规律,且师生自愿组合,便于推广实施。

二、以工程素质教育为主线,突出时代性、应用性,优化专业方向课程体系

工程素质是指从事工程实践的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一种能力,是面向工程实践活动时所具有的潜能和适应性。也就是说,包装工程设计方向一定要以工程设计为基准,培养具备工程素质的现代工程师。在课程改革上要注意跨学科综合与调整,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科学与人文相契合地优化课程内容。同时通过对包装工程设计方向核心课程的体系建设,促进专业建设。鼓励老师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改革。

三、多渠道、多方式构筑一个学科构架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

通过联合培养提升学历、出国访学深造、产学研实践等多种方式,逐步形成一支包装工程专业设计方向的教学团队。

1.鼓励团队内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为青年教师培养提供支持。目前团队中在中南大学读博的教师有3人,1人被推荐去瑞士皇家理工大学访学一年,1人已经去韩国首尔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一年。

2.建立“传帮带”制度,一对一为青年教师指陪导师,确定专业研究方向,打造梯队。

3.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多家包装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派驻青年教师去企业常驻调研,收集和参与解决企业难题,培植青年教师专业素养。

四、以研创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引导核心课程建设,拓展教学网络和凝练教学内容,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改革设计方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采用以实用技术为重点的教学方法,以教师科研成果为补充,使精品课程建设特色化、多样化。我们制作的纸包装结构设计多媒体课件,在2002年湖南省课件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在2007年湖南工业大学优秀教案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2002年,“包装容器结构设计与制造”课程获湖南省优秀课程;2006年获省级精品课程;2008年获得国家精品课程。将精品课程建设与特色课程特色专业建设紧密结合,为此我系获得了2008年校级特色专业、2009年省级特色专业的立项。

五、通过产学研基地建设,加强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有效提高青年教师专业技能

依托学院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建立的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单位,定期组织教师驻企业参加工程项目的开发和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青年教师工程素质和科研能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通过产学研网络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依托“产学研”基地,不仅提高了本科教学质量,特别是实践教学的质量。如有的老师指导的毕业设计(设计成果被企业采用)获得过一等奖、二等奖。有的老师通过产学研合作课题的锻炼,教学和科研水平明显提高,在我校讲课比赛中获奖,参与两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发表三大检索论文10多篇,被提拔到重要的教学管理岗位。

六、以工程素质培养为基础,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

包装工程专业包装设计与制造方向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方向,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理论上初步形成包装工程类学生一体化包装设计能力培养的独特方法。应用探究性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统一起来进行训练,同样实践环节非常重要,设计技能的训练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与时俱进,展开广泛调研和教学研讨,提高对实践性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我们从2001年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老师就中国包装工业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包装工程研究领域、学科内涵、与其它学科关系等方面进行广泛研讨。

2.以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标,构建符合行业需求的创新型包装设计实验教学体系。一是通过实验环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般包装容器和包装材料性能的测试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测试技能;二是通过课程设计环节使学生结合实际产品进行内、外包装容器的设计,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与创新能力;三是通过现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包装容器的加工制造过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设计观。

篇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通过旅游来放松心情、追求精神享受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在繁荣的旅游市场中,旅游纪念品的种类众多,琳琅满目,成为了旅游过程中的一道特别的、靓丽的风景。但人们对“旅游纪念品”的概念仍然比较模糊,在学术界也存在较大的争议,站在普通游客的角度,从通俗意义上讲:旅游纪念品就是指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带有纪念意义,富有地域或民族特色的商品。而旅游纪念品包装就是这种特殊商品的包装,通常比普通包装具有更强的功能性和艺术性,其包装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该纪念品的市场销售中的前途命运。在许多发达国家,旅游购物的收入已占旅游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而我国的旅游纪念品销售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之下相差甚远。究其原因,其中纪念品的包装设计就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包装出现的张冠李戴、千品一面的状况尤其严重。一个好的包装,通常需要在纪念品开发设计的同时开始整体规划设计,以便使纪念品开发、包装科研、生产等同步进展。但是在庞大的旅游市场需求下旅游纪念产品表现确不理想,即恰恰反映了高素质、高技能设计人才对旅游市场产品的要求知识缺乏和我们设计教育存在的不足。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至关重要,也是我们从事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职业化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和要求。

目前,在旅游市场上纪念品设计和生产单位解决纪念品包装问题主要还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企业内部自己解决,结合以往的经验和做法,参照甚至模仿市场同类产品设计;二是委托设计公司设计完成,而设计公司一般兼顾各种不同类型的设计项目,往往习惯性地把纪念品包装与其他普通商品包装设计等同对待。而不管是企业内部还是设计公司从事纪念品包装设计的设计人员,大多不具备专业设计能力和技术。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开设旅游纪念品设计的专业数量还不多,从培养人才的数量上讲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况且现在不管是旅游纪念品设计专业,还是其相关专业在人才教育培养过程中仍在基本沿用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仍以艺术教育和理论教学为重点。在本质上还是“旧瓶装新酒”,与其他设计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本质的区别。这样的人才当然不能够很快地适应行业市场的需求,更没办法改变目前纪念品包装设计的窘迫现状。因此发展旅游经济,加快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必须探索纪念品包装设计职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通过对相关院系教育教学的调查研究,结合教育发展规律和包装设计特点,主要从进课堂、进课程、进企业等方面展开探索研究。

对于有条件开设纪念品包装及相关课程的院校、专业,应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开展好课程教学。纪念品包装设计不仅是一门课程,还是门专业技能,需要很多的知识点相互结合,才能设计出游客满意的作品。我们在课程结构、课程衔接、课程开发、知识补充等方面都要创新思路、合理安排、统筹兼顾。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围绕纪念品包装设计构建课程教学模式。

优化整合课程结构,开设跨学科课程

现有包装设计课程缺乏人文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了解和掌握新知识(品牌学、市场营销知识)、新信息(产品的定位、品牌战略、企业整体经营决策).遵循一定的科学规范的操作程序(准确的调查与研究过程,进而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向和目标)等已成为包装设计的最终取向。”学生重视和不断学习包装相关领域的学科知识.注重调查和信息的搜集,同时以科学的工作态度进行实践操作,是包装设计的重要基础、必要环节,也是当今包装设计教学应该重视和加强的。装饰基础、三大构成、字体设计、版式设计、标志设计等都是包装设计的基础课程,有条件的院校包装设计教育还应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如设计心理学、文案写作、市场营销学、材料学、设计管理等课程,并在课程中培养学生多学科、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改变教育长期以来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做法,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更好地满足设计工作对知识的需求。

立足本土开发校本特色课程

对于“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国内外都有不同的标准,根据首都师范大学徐玉珍教授的界定:“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内容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生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个人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包装设计立足本土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经过情景分析—确定目标—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总结评价的信息加工和反馈过程,系统开发出面向学生、面向社会,特别是能够满足企业需要的校本特色课程。

主干课程与其它专业知识课程的板块比例及衔接关系

设计的基础课程应摆脱以美术课程为重点,以手工绘画为指导的传统设计教育思想,应该把精力放在培养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对造型和色彩的合理运用上。原有专业基础课、设计基础课和专业课中,有些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比如:“装饰基础”课主要强调培养学生图案设计和手绘表现能力,到了我们纪念品包装设计中很多学生图案会画,也画得也很漂亮,就是很难与产品内容、文化相结合;还有在“色彩构成”课上,学生能够很好地运用色彩,可到了包装中就出现“张冠李戴”,这些情况都会直接导致包装的视觉表现力不够。究其原因还是我们在课程安排总体规划上有欠缺,没有考虑知识的实践运用,以及前面基础课与后面专业课的课程衔接关系。

纪念品包装设计相关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关系

不管是包装专业还是其他临近设计专业都没办法满足全部包装相关课程的设置,只有在强化包装特色的主干课程同时,尽量增加相近选修课的课时。如印刷课和图文信息课程等,才能更好满足职业需求,培养学生一专多能。选修课设置可灵活机动,在内容和时间安排上都比较自由,是必修包装主干课程很好的补充和拓展。

包装设计课程与科研的关系

包装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包装设计的课程体系不仅要体现出综合性、科学性、先进性,还要充分考虑到可操作性以及设计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关系。材料的选择,容器的结构,包装的方法,同时还涉及到消费心理学、市场营销学、人体工程学、设计美学、印刷工艺等多方面的知识运用和不断更新。在课程建设的同时,相应的科研工作也必须齐头并进,与课程教学融合,相辅相成,共同提高。没有一定的科研作为基础和保障,我们的包装设计课程没办法顺利地开展,对于从事包装设计的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在教学和学习的同时加强对包装相关知识的科学研究和探索。

在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国内旅游市场中旅游纪念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旅游经济收入的保障,还是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传播的载体,更是提升旅游景点软、硬实力的关键。包装作为旅游纪念品实现价值功能的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形式,“第一印象”的好坏往往会直接影响一件纪念品的前途和命运。纪念品包装的设计和发展至关重要,从事专业包装设计的职业人才培养刻不容缓,职业化艺术设计教育探究是必由之路。设计就是生产力,教育就是第一生产力,包装观念的深入,包装能力的培养,包装技术的革新,都离不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无数的设计教育工作者潜心研究,悉心教育,用心实践,上下求索!

(作者单位:北海艺术设计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