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范文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6:5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篇1

[关键词]生活经验;建模;实践操作;课堂教学;数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4-0074-01

所谓“数感”是指对数与数量、数理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时下,关于“核心素养”这个新兴的名词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呢?笔者认为,核心素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不是指一种具体的知识或技能,也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能力,具体到数学教学中,它是指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数学知识技能的,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感也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途径之一。

一、提取生活素材,在感知中培养数感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学生来说,在生活中大都已经具备了对数的感知体会与了解,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就要善于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提取素材。

如,教学“数的认识”时,教师展示“0~9”的各数字卡片,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数字吗?想一想在什么地方见过?”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被唤醒,有学生说:“这是1,我在卡片上见过,1像小棒细又长。”有学生说:“这是2,我家就在2号楼。”有学生说:“我在1元、2元店见过这些数字。”还有学生说:“我在人民币上见过5,有5角的,有5元的。”就这样,在生活经验的启发下,学生纷纷表达自己对数的认识,学习效果显著。

从上述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生活处处充满与数有关的数学活动。教学时,教师就要善于从生活入手,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感知数、体验数,这样一来,学生的数感就能得到自然的生长与发展。

二、经历建模过程,在计算中培养数感

所谓模型思想,就是指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刻画和帮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借助模型思想可以极大降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难度。因此,对于学生数感的培养,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知识到模型创造的具体过程。

如,教学“路程问题”时,有一道习题:一条公路长2000千米,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求这辆汽车行驶完这条公路需要多长时间。教师先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建构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学生根据题意得出t=s÷v=2000÷80。此时,教师没有止步,而是让学生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改变原题的已知条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适当的练习。

从上述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出,数学建模过程就是学生不断经历和体验各种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以学生数学模型思想的构建为媒介、以学生的灵活运用为平台,对学生进行数感的培养。

三、重视实践操作,在活动中培养数感

在教学中,一些概念以及数学思想方法如果单纯依靠教师讲解,学生很难获得深刻的认识。在这种教学情形下,教师可以把动手操作引入课堂,在具体的活动中帮助学生培养数感。

如,教学“认识千克”时,教师可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感知的教学方法,使之在操作的过程中培养数感。根据本课所学知识的特点,教师设计了如下活动:

1.称一称。学生亲自动手称1袋盐、1袋洗衣粉与1袋苹果的重量,并且说一说它分别是多少克。

2.算一算。算一算,市场上的盐几袋是1千克?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

3.掂一掂。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油、橘子、饼干、西红柿等,掂一掂,并说说它们大概是多少克。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没有把教学的重点放在1千克等于多少克的简单认识与教学上,而是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充分地进行称一称、算一算或者掂一掂等操作。这样一来,学生在亲自操作中深化了对千克的认识,数感自然得到有效地培养与发展。

篇2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情境体验;现在进行时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186-02

一、设计简述

本案例是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6 I’m watching TV(Section A Grammar Focus3a-3c)的教学设计。其指导思想是依据十提出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本案例设计通过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整体发展,来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本课程学习的主题是现在进行时,第5单元刚刚学习过世界各地的典型动物。在本案例中老师创设了一个情境:假设老师和同学们是各种各样的动物,教室就是一个动物园,同学们身临其境地参与各种活动,并用现在进行时的句式把活动内容表述出来。老师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同学戴有一种小动物的面具,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小组做出评价。把动物面具引入课堂,让教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充满乐趣。真正实现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西方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语言和学习能力,这是本案例设计的一个亮点。

二、教材分析

本案例是七年级下册第6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是现在进行时的语法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Grammar Focus3a-3c,共分四个步骤:第一步用表格呈现现在进行时的特殊疑问句,一般疑问句及其回答。第二步(3a),给定单词编写句子。第三步(3b)创设情境,给句子正确排序;第四步(3c),以小组游戏形式开展活动,小组成员轮流表演动作,其他成员猜出活动。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现在进行时谓语动词的构成;(2)现在进行时肯定句及否定句式;(3)现在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及相应答语。学生不仅要学会谓语部分“be+doing”的结构表达,还必须学会区分主语的单复数,注意选择不同的be动词“am、is、are”,这个知识点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也是本节课学生需要掌握的一个重点。

在设计本案例时,我对原教材内容作了适当地调整。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10张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快速说出10个用现在进行时表达的词组或者单词,对谓语部分“be+doing”的结构重点训练和突破,从字词的训练过渡到句子的训练也符合由易到难的规律。接下来让学生猜图片,猜猜他/她在做什么?训练句子的表达。然后让同学们总结现在进行时态的形式以及表达方式,并且适时地给出10个具有代表性的单词进行训练。在时态总结的最后一个环节,给出一幅图片,区分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的不同。

另外对课文3a和3b的处理方式也力求灵活有趣,老师把单词和句子打印出来,让学生在黑板上亲手摆放单词和句子的顺序,让学生体会在玩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最后的一个环节是学生表演,学生边表演动作,边用英语表述出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得到成长的经验。课堂的最后10分钟,学生把表演活动用报告的方式呈现出来。整节课的设计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落实了教学目标,重难点得到了突破,并且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各项技能均得到发展。

亮点与反思:本案例的设计力求对教材深度开发并整合利用,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课堂既不能枯燥无趣,也不能天马行空,既要有趣生动,也要脚踏实地。本案例充分强调语言和学习能力的训练,情景设置让学生有一种不一样的文化体验,学生在活动中展示个性,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学习过一般现在时,对于名词单复数等语法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由于英语与汉语两种语言的差别,部分学生掌握现在进行时态谓语动词“be+doing”结构有困难,教师力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首先,从单词和词组入手,强调动词的变化,让学生一下子就抓住重点。图片呈现的都是小动物,学生们假设自己就是小动物,亲近感一下子就建立起来了。接下来呈现出句式,循序渐进,让学生在体验中观察对比,发现总结现在进行时的规律。对于时态之间的差别,也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分析比较。

亮点与反思:本案例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进行分析,教学步骤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从简到难、从模仿到创新,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另外,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准确预判学生学习可能遇到的语言学习困难,重点突破。引入了小动物的形象,让学生们都来扮演小动物,学生们也更愿意主动地参与课堂,也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新事物存在好奇的心理特点。

四、教学目标设计

1.语言知识目标。

语言知识:要求学生掌握以下词汇(house,drink,tea,drink tea,tomorrow);

Z言功能:学会谈论人们正在做什么,能就发生的事情做现场报道;

语言结构:现在进行时的特殊疑问句、一般疑问句及简单的答语;

What are you / they doing?

I’m / We’re/ They’re watching TV/doing homework.

Is he/ she watching TV?

Yes,he/ she is. / No,he/ she isn’t.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Yes,I do. When do you want to go?At three o’clock

2.语言技能。能用现在进行时的各种形式进行准确地描述和表达正在发生的动作,能掌握现在进行时态及一些表示具体动作的词组搭配,能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和运用本单元的话题范围内的单词和习惯用语。

3.情感目标。培养同学间友好相处,规范自己行为,同时能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激发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在接近生活常态的交际中能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

4.文化意识。了解西方人是如何表达或描述正在进行的动作。

5.学习策略。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帮助学生实现语言的交际和交流,观察其他同学的行为和活动,用现在进行时来准确地表达正在发生的动作。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What’s he doing?

――He’s reading.

难点:现在进行时的用法和动词V-ing形式的构成在交际中准确地运用现在进行时来描述或表达正在进行的动作。

六、教W策略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老师和学生都戴一个面具,假设人人都是动物,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中学习语言,在学习新的语言知识后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开展多种任务型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完成任务,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样增加了直观性和趣味性,保证了教学效果。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并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七、问题研讨

1.如何设置生动而真实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并乐于积极地参与活动?

本案例的设计是一个情景,假设我们都是小动物,人人都戴一个面具,努力去营造一种轻松有趣的氛围,尽量地使学生能感受到一个真实的交际情景,使他们能够自如地展开交际活动。

2.如何使语法总结课生动高效?

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语法的基础并不是那么深厚,语法课的设计比较难处理,需要找到一种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的训练方法,教师试图对语法教学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

[3]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05).

篇3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内容。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核心素养引导学生科学地学习历史课程。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让人们能够由浅及深地通过历史史料看到历史的本质内涵,让人们对历史的进行科学的认知。历史的时空观念的二维性。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对其有客观、全面的理解。由于历史的不可逆性,只有通过对史料进行科学地搜集、整理和解读,才能对历史进行理性和客观分析,揭示其本质,并得到正确的历史解释。与此同时,在学习研究历史的过程中,教师应教导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让历史服务于时展和国家建设。由于历史核心素养包含了以上丰富和重要的内容,因此,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也就具有了十分深刻和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立足于实际,结合历史学科自身特点,不断创新和改善教学方式,进行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

二、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历史教学方法和策略

1.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历史内容产生了兴趣,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质量。兴趣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其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进而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如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对相关的历史内容以图片、影音等形式展示给学生,增加学生的直观印象,通过感观刺激,来激发其兴趣。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明清文化”这一内容时,通过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放映电影《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或者《西游记》的电影精彩片段,因此作为导入,引入正文教学,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整理中国四大名著的故事梗概,并开展讨论与交流,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一些由历史典故形成的成语,如“鸡鸣狗盗”“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经过,以此总结归纳出知识点。

2.合理构建知识结构。在教师进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实际中,教师可以根据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以时间为主线,以历史事件为断点,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以此来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内容,使得学生对于历史脉络更加清晰明确,加深其学习印象。在次基础之上,教师再系统地讲解每一节课的知识细节,通过对时代背景的分析、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提取相关信息、对历史进行归纳概括,最终学习和了解历史的本质。在次过程中,教师要?r空通过让学生在对史料收集、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锻炼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对历史与社会进程进行讲解,将历史与经济、政治、文化进行联系,以此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还应注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教学,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3.传授和教导学生合理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和质量。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导学生学习和认知历史规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递进式地学习运用历史研究方法,使得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简而言之,教师在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独立判断和逻辑分析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主学校能力,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分组讨论和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动讨论与交流,最后解决问题。

篇4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想政治教育;高中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范围普及和实施,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成为了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高中阶段的政治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对学生的精神意识进行引导,通过科学思想观念的灌输来对学生的言行起到规范作用,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这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是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对于它的具体培养对策需要教学管理者结合学生实际,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高中政治教学的核心素养简述

在现阶段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谓的思想政治素养指的是学生可以在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以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从中得到相关的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其中也包含有情感、观念以及品质等等的素养。基于此,对于高中政治教师来说,就要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所讲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就是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引导学生从更高的角度来对社会和人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形成具有当代青少年的责任品质。

二、高中政治教育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

从教学的角度来讲,思想政治课程是德育教育和教学发展的一个典范,也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和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有效途径。

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形势下,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并且也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多种客观性原因的限制,使得在现实实际中的思想政治教学中,以学生的升学为中心的压力还很大,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会过于看重知识点的讲解,通过大量的练习或讲解等形式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并且在掌握的基础上将其运用在具体的题型解答中,这种形式虽然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其实质上并不具有长远性,缺少了对学生未来发展的一种长远规划和思考,看重的只是学生的眼前利益,这样就与政治学科教学的内在相违背,失去了其应有的存在价值。从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来看,它对于人才的培养更多的是全面性和综合性,以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综合技能掌握,这样所培养出的人才就会不同程度的对政治教育发展中的德育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就可以说,培养高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就非常重要。

三、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在高中教学中,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科学的方法和指导,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可以为己所用的知识财富。从教师的这一职能来看,教师并不能直接的创造出物质财富,但是,它可以为社会创造出更多可以创造物质财富的人。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学中,需要尽可能的确保每一节课可以至少有一个环节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欲望,引起学生共鸣,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1.注重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提高

根据多元智能观点,人的智能并不是单一的,它包含有多方面,例如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以及运动智能等等,这几个方面的智能彼此之间的重要性是相同的,没有明显的差异和独立性,那么按照这一理论,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教育就要从多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情感、心理、责任、适应能力、生存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培养,提升学生这些方面的技能素质,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那么要在课堂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思维案例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参与到其中,从案例的分析中来感悟人生道理。例如:在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哲理知识进行讲解前,教师就可以通过智力回答题来将学生的思维集中在某一个点上,使其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在一个著名的博物馆日常管理中,一旦发生了火灾事故,而且抢救的时间非常有限,假设只允许抢救一件物品,那么你会选择哪一个物品来抢救?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学生的答案肯定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抢救最昂贵的、抢救最有价值的、抢救最易抢救的等等,教师在学生的回答结束之后,给出最满意的答案,就是抢救离窗口距离最近的物品,并将选择的理由向学生讲解,也就是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这样学生就会在彼此思维的交流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对这种类型的问题充满兴趣,进而逐渐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会对人生和社会有更多的思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题的时候要注意与学生实际相贴近,尽可能的从生活中取材。

2.在问题对话的带入下添加情感素材

在高中政治教学汇总,要保持整个课堂有一定的深度和温度。所谓的深度就是从知识角度来讲,教师要遵循由浅到深原则,对知识进行逐层深化,从而提高知识的挑战性,这会对学生的思维思考提出更高要求;而所谓的有温度就是从情感方面来讲的,教师要通过情境来带入情感,保证所提问的问题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近,引发学生心灵触动。那么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实际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对问题的对话或情感素材进行分析,通过此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所悟,最终实现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为人处事,在情感体验中实现思想品质的升华,提高核心素养。

问题对话带入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进行开放式、发展型的讨论,学生在相互之间的课堂交流和讨论中能够对问题进行正确分析和解答,从而确定正确解决方法。例如在对“量变和质变”的内容学习中,教师就可以设置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不好的习惯?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生活入手来列举实例,学生会不假思索的回答出包括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乘车不排队以及说脏话等等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学生身边十分常见的,学生很容易联想得到,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在更深一步的提问,对于这些不好的习惯我们该怎么解决呢?有的学生会回答运用制度强制性管理,有的学生会回答只需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就可以了,教师在汇聚学生意见之后再提出问题,大家都知道这些习惯是不好的,可是为什么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屡见不鲜呢?学生可能会回答说因为这是小事情,不需要过多在意,这时候教师在列举一些著名景点的不文明行为,讲述其中的意义,这些事情虽然看似很小,但是,如果不及时改变的话就会形成习惯,会将其看作是理所当然,这不仅会影响到个人形象,严重的话还会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形象,这就成为了大事情了。正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量变在达到一定程度后机会引起质变。

从上述就可以看出,情感素材的带入是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情感变化,有针对性的选择情感素材,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入手对这些素材进行多个角度的解读,并且在解读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吧理解和体验外在化,采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真实感受,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

3.通过实践练习来引领思想政治教育

从练习的作用来看,它属于是教材知识的一种课外补充和延伸,而本文所讲的练习主要指的是具有一般练习题巩固知识、检查教学效果以及巩固和深化教学观点的基本功能,同时还具有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道德认识和觉悟的训练内容。对于教师来说,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学生的真实状况,以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对每一堂课的练习进行精心设计,将思想道德素养合理融入到学生所感兴趣的信息和生活领域中,这样就可以起到多种不同效果,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眼界,健全人格。

对于课堂引领内容的设置,通常情况下,它是在每一次的练习中将部分政治核心素养内容融入其中,这样学生可以在对问题的解读中或者是教师的讲解中领悟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例如在对《经济生活》的学习中,教师在将正确的消费观讲解传达之后,就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来安排相应的家庭理财任务,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到家庭理财中,每个月末进行结算一次,同时还要对家庭消费的具体项目进行分析,进而逐渐形成正确理财意识。那么在这种练习模式下,学生就会从中了解到生活的不易,会养成节约意识,珍惜劳动成果,并且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逐渐养成拼搏奋斗,不怕困难的品质,对父母的给予形成感恩意识,会理解和体会到父母的不易之处。

在当前素质教育广泛普及下,高中政治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对于学生来说,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重点,这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是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在具体的教学对策上,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在把握学生状况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其未来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罗燕芬.高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3(5):85-87

[2] 王哲. 高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0):26-26

篇5

关键词 高中生 核心素养 生物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 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即中心,主要部分。

素养指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研究认为,素养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能成功地满足情境的复杂要求与挑战,并能顺利地执行生活任务的内在先决条件,是知识、能力、态度之整合与情境间的互动体系。

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这就是“核心”的含义。在个体终身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许多素养来应对生活的各种情况,所有人都需要的共同素养可以分为核心素养以及由核心素养延伸出来的素养。其中,最关键、最必要、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被称为“核心素养”。OECD认为一个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y)必须满足3个要件:(1) 能够产生对社会和个体有价值的结果;(2) 帮助个体在多样化情境中满足重要需求;(3) 不仅对学科专家重要,而且对所有人重要。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的融合,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其获得是后天的、可教可学的,具有发展连续性,也存在发展阶段的敏感性。

2 关于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的关系

2.1 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学科核心素养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综合运用学科观念、方法、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学科与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共同素养,是通过学科教育而习得的,它具有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2.2 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的关系

由于学校课程的学科之间拥有共性、个性与多样性的特征,因此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之间的关系是全局与局部、共性与特性、抽象与具象的关系。在“核心素养”牵引下,界定“学科素养”需要有三点认识:① 独特性,即体现学科自身的本质特征,也就是学科的固有性。② 层级化,即学科教学目标按其权重形成如下序列:兴趣、动机、态度;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观察技能、实验技能等;知识及其背后的价值观。这种序列表明,学科教学的根本诉求是学科的素养或能力,而不是单纯知识点的堆积。③ 学科群,即语文、外语学科或文史哲学科,数学与理化生等学科,音体美或艺术、戏剧类学科,它们之间承担着相同或相似的学力诉求,如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自然体验与科学体验,动作的、图像的、语言的表达能力等,可以构成各自的学科群。

3 高中生物学科素养的内容

3.1 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在高中,学生会学习关于生命的一些基本特征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的代谢、遗传与变异、稳态与调节、适应与进化等。通过学习,学生一定会感受到生命的复杂、神奇、高效、协调等特性,一定会领悟到生命活动和生物世界的博大精深,由此产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物的情感。

3.2 对自然的珍爱与敬畏

通过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学习,学生会了解到“和谐”的重要性,会对生物生活的环境(无机的和有机的)更加敬畏,适者能生存、不适者即淘汰是自然选择,只有珍爱自然、保护环境,才能让生物和环境和谐“相处”,社会也才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3.3 对科技的认知与实践

生物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通过光合作用发现的历史、探索遗传物质的实验、生长素的发现等例证的分析,以及微生物的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种群数量变化模型的构建、克隆羊多莉的培育等过程的了解,梳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领悟科技发展的神奇魅力。在感叹生物科学迅猛发展和生物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科技发展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克隆技术带来的伦理的问题,试管婴儿技术带来的性别歧视问题、转基因技术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基因芯片带来的个人隐私问题、生物武器带来的莫大危害等。生物学的发展和研究离不开科学实验,高中生只有动手实践,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技能,才能为将来的创新努力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实践,也会加深对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认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潜能的发展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3.4 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通过高中生物学的学习,学生会了解许多健康知识、饮食常识、遗传原理、环保知识等,不仅对个人和家庭成员有益,还要对社会有所担当并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如积极传播生物学知识(如宣传防传染病特别是防艾知识、环保理念、遗传病的预防、食品安全、营养全面均衡理念、吸烟的危害、对转基因食品的正确认识等),争当环保的宣传员、执行员和监督员,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等,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生物学知识,让生物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以上4个方面,“对生命的理解与尊重”从生物学的知识出发应该是生物学科独有的学科素养,其他学科从自己的视角出发也可能会有这样的内容;“对自然的珍爱与敬畏”“对科技的认知与实践”“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其他学科素养也会涉及,但这里强调的是基于生物学视角的核心素养。每一点都是知识、技能、情感的融合,兼具个人和社会价值,都是基于生物、是高中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建议

4.1 要体现生命性

生命科学要体现生命性。① 课堂要成为生命与生命对话、交流的地方,成为生命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团结合作的地方,成为生命主动学习、提炼感悟的地方。② 作为生命体本身,学习者要联系自身实际、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活学、活用。③ 大自然中到处都是鲜活的生物,所以生物学的学习不能局限于书本、课堂、实验室,要把课堂延伸到大自然中、延伸到现实生活中。

4.2 要体现实践性

生物科学的特性之一就是实验性很强,许多重大发现都来源于科学实验,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因此要特别重视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师不仅要重视课本上应知应会的实验,还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书本上的一些探究活动和课题研究,重视校园外的社会调查实践和野外考察学习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技能的掌握、对学科思想的领悟。

4.3 要体现科学性

生物学科作为自然科学一大分支之一,要体现科学性。除了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之外,学生要学会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并通过对一些科学发现史、数学模型的建立、物理模型的建立等内容的学习,了解科学家是怎样思考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从而学会理性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还要积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历程,分享探究成功的喜悦;并且通过学习,领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质疑创新的科学精神,从而涵养自身的科学情怀。

4.4 要体现融合性

① 要将知识、技能、情感融为一体,这是作为素养的特点之一,也是在复杂情境中利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必然要求。② 要将所学生物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生物学与当代的许多重大问题都紧密相关,如人口、粮食、自然资源、环境污染、健康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与生物学的发展有关。③ 要把个体与社会融合起来,充分认识到个体是社会的一分子,个体组成整体,个体影响整体,整体也会影响个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尽力为社会多添一份力量。④ 要把生物学科和其他学科,特别是理科学科融合起来。生物学科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其他学科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及技术,理科的思维和方法也有诸多的共性。只有把相关的学科素养融合起来,才能汇成个体的核心素养。⑤ 教师要将校内资源和校外教育资源融合起来,汇成学生生物学科素养养成的沃土,为学生开阔视野、强化应用、联系社会提供丰富的营养。

总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今后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而学科素养的研究与实践也会不断进行下去,期待有更多、更新的发现,一起与大家分享。

参考文献:

篇6

一、搭建支架,辅导学生自主预习

适性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作为终极追求。如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呢?那就要设计学习支架。导学案是比较合理的学习辅助,是能够符合学生多样发展需求的支架形式。我们根据对学生学情和课程内容的精准分析,为学生提供导学案,为学生提供“前帮后扶”的学习载体,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探究

历史适性课堂强调以生为主,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共同参与中习得历史学习的方法和途径。那么如何让学生有效参与呢?问题教学是能让学生真正介入课堂,调动学生思维的重要媒介,也是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培养历史思维的前提、保证。

1.预设问题是适性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根据学情和学生能力,提出一组较为合适的问题,在课堂引导学生参与探讨,让知识在思维活跃中有效生成,在问题解决中自主构建,让能力和历史思维在过程中自然提升。

2.民主参与,积极探究。

适性课堂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在参与过程中要秉承课堂师生民主。民主的课堂要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给学生提供合适的载体,同时也充分尊重学生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引领学生理解历史、认识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三、史料教学,引领学生习得方法

对于历史学科而言,要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当然不能仅靠一些现成的结论,史料是历史学科研究与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选好史料,开展有效的史料教学,是引领学生习得历史学习方法,形成历史思维的根本途径,也是适性课堂的基本要求。

1.史料教学助学生形成更加具体、更加准确的历史时空观。

历史时间和历史空间是认识历史的重要切入点,唯有准确的时间、空间概念才能对特定的历史事实形成客观公正的认识。

2.史料教学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对历史的解释能力。

史料教学是老师在课堂上为历史的演进发展提供相关史料,帮助学生形成发展历史的解释能力,让学生在质疑、释疑中获得对历史的更合理、科学的认识。

3.史料教学助学生提升史料实证能力。

对史料的研习与运用,既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历史和评判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

四、关注过程,促进学生构建认识

适性课堂要关注过程,立足“九度”开展多维的效度评价:学生学习参与度、学习方式自主度、合作学习有效度、师生关系融洽度、学情掌握准确度、体系构建清晰度、学习目标适切度、练习设计层级度、拓展延伸合适度。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关注学习过程,关注习得的学习方法,关注过程中获得的体验与理性认识。

五、问题与困惑

适性课堂建设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探索和实践,是历史课堂教学深度改革的体现。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依然发现有困惑,比如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学习时间大量减少,那么适性课堂如何真正落地?

篇7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自21世纪以来,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相继在教育领域建立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模型。

我国也于2014年3月在教育部印发的文件中提出将研制不同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化学在生命、材料、环境、能源等领域中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中协同发展,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包含的核心素养主要有: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二、课堂教学实录

【化学接龙游戏】规则:由Na开始接龙,后一种物质必须是前一种物质通过一步化学反应生成。每种物质都必须含有Na元素。

【新闻链接一】放下水枪,穿火搜寻金属钠。

2010年9月22日中午12时50分左右,九眼桥附近某高校一实验楼突发大火。正当消防队员端起水枪准备灭火时,却被告知起火房间的隔壁还存放有10公斤金属钠!一时间,端起的水枪全都放了下去,干粉消防车呼啸着赶来,119值班总指挥坐镇现场……(提示: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铵盐,用于扑灭可燃固体)

【探究一】将一小块钠放到煤油和水的混合物中,预测会有什么现象?

【问题解决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钠是活泼金属,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

B.钠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C.制钠钾合金,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D.在呼吸面具中过氧化钠常用作供氧剂,而且过氧化钠也可以做漂白剂

【新闻链接二】莲子漂白竟用过氧化钠。

近日有某食品厂员工向记者报料称,很多生产月饼的企业用来加工莲蓉馅料的莲子是用“过氧化钠”来漂白的。而莲子进货的时候都是黄色和灰色的,要把莲子的杂色去掉,就要添加漂白剂。该员工称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他通过多次试验发现“过氧化纳”漂白莲子之后生成的物质有强碱,附在物体上很难清洗干净,身体摄入过量碱是有害的!

【探究二】如何证明Na与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的是Na2O2?

【问题解决2】向无色酚酞中加入过量的过氧化钠粉末,振荡,下列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仍为无色 B.最后溶液变为红色

C.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D.有无色气泡产生

【新闻链接三】苏打水真能改善体质吗?

近来,喝苏打水似乎成了一股潮流。男女老少纷纷喝上了苏打水,有关苏打水能够延年益寿、调节体内酸碱的广告更是铺天盖地。那么,苏打水真的有这种神奇的功效呢?

资料一:碳酸氢钠片说明书

[药品名称]碳酸氢钠片

[作用类别]本品为抗酸类非处方药药品。

[药理作用]本品为抗酸剂,口服后可迅速中和胃酸,解除胃酸过多或烧心症状,但作用较弱,持续时间较短。

资料二:发酵粉

小苏打的化学名称叫碳酸氢钠,

[适应症]用于胃酸过多症。

家庭中经常用它当发酵粉做馒头。

这样做出的馒头就比较松软。

【探究三】如何区别苏打和小苏打两种固体?

【问题解决3】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钠不如碳酸氢钠易溶于水

B.碳酸氢钠比碳酸钠稳定

C.石灰水能与碳酸钠反应,不与碳酸氢钠反应

D.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三、教学反思

1.深入挖掘教材资源,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本课开设于学生学习钠及其化合物知识之后,意在培养学生深度学习习惯以及化学核心素养。基于这样的考虑,将学生学习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方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化学事实和反应现象为支撑,以“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这个核心思想的应用为载体展开教学,将化学观念转化为一些较为具体的概念,为学生思维过程指明方向,培养学生在新情景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化学核心素养。

2.强化实验探究,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对化学课最感兴趣的往往是实验。除了趣味实验之外,真实的实验情境、精心设计的实验过程、富有张力的实验探究活动都会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又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科学创新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并最终形成团结互助、取长补短的合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3.关注化学事件,树立正确的化学观

篇8

关键词:核心素养;化学课程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0-0020-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0.007

一、核心素养的提出

OECD (2005)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 Executive Summary]中指出: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一个“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y)必须满足三个要件:

1. 对社会和个体产生有价值的结果;

2. 帮助个体在多样化情境中满足重要需要;

3. 不仅对学科专家重要,而且对所有人重要。

核心素养亦称“21世纪素养”,是对农业和工业时代“基本技能”的发展与超越,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复杂交往能力。核心素养具有时代性、综合性、跨领域性与复杂性。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研究提出各学段的学生应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个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核心素养的研究正方兴未艾。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化学课程设计原则

1. 重兴趣之培养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

兴趣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本条件。初三刚开设化学课时很多学生都是怀着对化学的好奇和学好化学的愿望参与到化学课程的学习中来。伴随着学习的深入,难度的加深,很多学生开始对学好化学望而却步。

化学是天然的以实验为主要研究手段的科学,以实验为基础设计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甚至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仅要努力完成课堂上的经典演示实验,还要不断探索新的生成实验,学会用实验来说话才使得课堂教学既生动且更有说服力。如设计探究可燃物燃烧现象异同剖析的教学时,从发光、有火焰、有火星等多维度分别选取镁、硫粉和铁丝等不同物质进行实验,再从数据分析和成分分析中引导学生探究燃烧现象的异同背后的化学原理。

兴趣究其根本源自于生活,来自生活的知识在学生眼中是有用的知识,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因此教师应努力在课程设计中融入生活要素,如在进行纯净物元素质量分数和混合物纯度的计算教学时引入化学成分标签,在酸碱盐的教学中引入厨房中的酸碱盐,在燃烧与灭火的教学中引入新型的防火材料及重大的火灾新闻事件等。

教师在设计课程教学时若坚持把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放在首位,不仅会涌现出更多异彩纷呈的优课好课,使学生念念不忘上化学课,且能促进更多的学生投身化学研究的积极性和热情。

2. 重方法之引领

很多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受到化学的“死记硬背”,逐渐把化学划归为文科学习一类。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却发现很多学生背得好却用不好,成绩依然不理想。学生很困惑,信心很受打击。归纳原因不外乎学生不会用、用得少、用不好。化学教学不仅有知识和概念的教学,还应该有方法的教学。譬如有位教师设计了一节认识、绘制和应用流程图的课,分成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认识流程图――解构化学流程图的要素。

第二环节:分析流程图――1.框内有物质,箭头上写操作;2.框内写操作,箭头上写物质。

第三环节:绘制流程图――以从大豆中提取油脂为例。

第四环节:应用流程图――1.图解题意;2.据图编题。

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师引导学生从一种认识、分析和解答化学流程图的方法逐渐上升为指导学生运用流程图去解决更多的化学问题和生活问题。方法的引领在一节课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水到渠成。

仅仅为考试而教学生解题,学生便只会解题,仅仅为让学生完成实验而实验,学生便只会完成规定的实验操作。教师教会学生思考也就是在当下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更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领,正应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

3. 重创新之思维

说创新能力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创新是民族的进步之魂。创新能力源于创新思维。教师要培育有创新思维的学生,自己有没有创新意识至关重要。很多教师一份教案用十年,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学生课堂上打瞌睡,教学变得索然无味。其实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因为所关注的学习对象不同,可创新的领域无处不在。如课堂教学形式,时下既有翻转课堂又有传统课堂;实验教学,既可以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也可以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来完成;复习课教学,既可以运用概念图也可以运用归类法;试卷评讲既可以是学生为主讲也可以是教师为主讲。

教师若立意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也会潜移默化受其影响。当创新思维演变成一种习惯,学生踏入社会在寻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也会不断追求创新。

4. 重质疑与反思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的作者戴维・铂金斯认为:学习者只有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理解力之后,才会对错综复杂的世界产生更深的好奇心。理想的情况是,知识和理解除了在已知的范围内扩展外,还应不断创造出让人困惑和好奇的新领域。明智的教育者的任务即帮助学生从学习的主题中发现意外、悖论、技巧、戏剧性、幽默和令人好奇不已的事物的特性。

教师需认识到学生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素养,据此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才有成效。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引导学生思考若干问题和解决若干问题,更应鼓励学生提出若干问题,多角度地反思自己的学习,保持质疑和反思的态度。

笔者在设计《魔术中的酸碱盐――酸碱盐的复习专题》课时,在课程最后总结道: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请同学打开手机微信APP扫描二维码提出对本节课的疑问,老师将对问题提得好的同学给予微信红包奖励。

孔子曰:每日必三省吾身。反思才能促成长,质疑才能促创新。

5. 重体验与生成

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由低到高包括经历、体验、感受;认同、意识、体会、认识、关注、遵守;内化、初步形成、树立、保持、发展、增强。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见解。有些学生习惯了不思考、不表达、不分享,学习的眼界不宽,学习僵化,难以触类旁通。学习是一种体验活动,学生学习化学可以通过参观访问造纸厂、炼钢厂、污水处理厂来了解化学工业的真面目;也可以通过课堂完成分组实验来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学生的体验性学习即感受化学实验之美、体会化学学科的现实价值及树立团队合作的伙伴意识。

精彩的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体验化学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实验操作的规范合理和同伴之间的交流互助,教师为此所作的课堂预设直指生成性目标,即通过一节课学生能做什么、怎么做和为什么做。

6. 重道德与责任

社会上的“毒胶囊”“瘦肉精”“苏丹红”“地沟油”等负面新闻抹黑了化学这门学科,很多社会人士认为因为有了化学才会有这些毒物的问世。为了正本清源,还化学学科的本来面目,笔者设计的第一堂化学课是“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or坏?”,通过列举社会上的一些典型案例,和学生分析化学给人们的生活究竟带来了什么?学生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将发现化学本无对与错,关键是人类如何运用化学。合理运用化学知识为人类造福迫切需要广大有道德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同学的参与。

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向学生传输重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的课程理念。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增强化学知识的辩证性,如“防火与灭火――火的两面性”“难兄难弟――CO2和CO”“舌尖上的美食:金华火腿――NaCl和NaNO2”。很多化学物质都具有两面性,少量有益大量有害。辩证地看待化学,加强学习者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将伴随社会发展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研究课题。

三、总结

学教材和用教材学,笔者一直推崇后者。在用多种教材学习之外,教师应不断地总结自己的新想法新理念,打造出更多精彩别样的课堂,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去躬身践行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使更多的学习者充满热忱地投身化学研究,造福人类,化学就会在未来继续焕发勃然生机。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课堂转型 教材分析

修订中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五个维度构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将原来的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并提升至更上位的学科哲学层面,凸显了化学学科在育人方面的教育价值[1]。然而,如何将其有效地转化为教师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层面,是高中化学教师当前最为关注并困惑的问题。笔者认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并非要求教师们对课堂教学目标另起炉灶,而是要整合三维目标,核心是对教学文本中知识载体的教育价值的认识提升和有效的教学设计(转化)。

一、公开课的教师教学行为效度分析

本节公开课选自苏教版《化学2》专题二第二单元的“化学反应中的能量”[2],该节公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环节见表1。本节课基本以苏教版教材中知识的呈现顺序进行教学设计,从时间分布可看出,教学目标是纸笔测验中的高频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这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重点则放在以任务驱动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关试题的当堂练习,难点为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完整规范的解决,课堂实施则贯穿从练习中发现问题、从教师点评中修正问题的教学思路。可以说,基于教师对学科教育的应试经验与功利思考,这样的教学设计似乎合理有效,许多中学听课的同行也持肯定的意见。然而,笔者听完课后心里总感觉不能释怀的是,该节课到底该给孩子的人生留下什么?我们教师到底为什么而教?为什么要这样教?教的效果到底如何?

评价一堂课基于不同的视角,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但是,评价的效标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点:一是教学目标是否定位准确,其定位依据是什么?二是贯彻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是否合理,其合理的依据是什么?三是课堂调控是否流畅,流畅的内涵是什么?四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辅助有否特色,特色的意义又是什么?因此,教学设计中如何对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需要深刻理解教材内容的教育价值,才能充分挖掘其教育功能。

二、教材文本中知R载体的教育价值及功能分析

对教材知识载体的教育价值与功能的分析,首先应回归于课程标准(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化学反应与能量”这一内容领域的中学学习要求分成三个阶段。本节课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知道化学反应总会伴有能量变化”的基础上,承上启下进一步“知道化学反应伴有能量变化的原因”,为高中选修的进阶“认识这一原因可以为我们人类如何利用”打下基础。学习对象则是不分文理的所有受教育的学生。基于课程标准要求的本节课教学目标分析,该知识载体对本阶段学生的学习要求可以从三个认识维度展开。

1.对学生世界观会形成怎样的基本态度和情感

依据课程标准可以看出,本节课教学的核心要点有两个:一是知道化学反应总会伴有能量变化的原因,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反应物与生成物两者的能量有差异,这些能量必然会通过宏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二是知道这一原因后,学会用一种简单的符号化方式将这一变化表征出来。显然,这样的学习过程和认识结果,会使学生形成对化学科学独特的认识物质世界的方法和视角的赏析与价值认同:世界万物万千变化的宏观现象,深入其微观探索,可以得到规律性认识,并且对于这些规律性,化学学科还能用特有的符号化方式进行表达。这样的影响,远比掌握某个具体知识要有意义得多。因此,如何帮助学生自我建构起化学反应总伴随有能量变化的微观视角并获得认知,从教育的本原来讲才应该是本节课最核心的目标!

2.学生能够掌握哪些化学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能力

学生已经具有了化学反应基本特征及其反应本质基本了解的知识。因此,借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类比与迁移,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对化学反应总伴有能量变化的本质的探讨这样一个新认识,是该节课教学对学生学习方法与能力发展培养上的教育功能所在。课堂教学应该从这样一条教学主线出发,即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反应物发生了什么变化?生成物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除了导致物质组成的改变,还导致哪些变化?这样的变化有可能导致哪些宏观结果?物质的变化过程可以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也能否用这种符号化的方式表达?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的差异在哪?为什么?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串解决与演绎思维,逐步养成学生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习惯,完成学科素养有关“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要求。这种自主解决问题获得新认知的过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它远比知识的记忆来得重要。

3.学生能够掌握哪些有关的化学知识与技能

该节课的核心是如何认识化学反应总会伴随能量变化的本质的认知培养和能力培养,核心知识与技能应该是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通过自我建构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本质的了解,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为什么与化学方程式有不同的要求,其不同点所反映的本质是什么。因此,这样的认知结构形成,可以更加有效地固化并转化为学生的化学学科思维及素养。

三、基于化学学科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探讨

由该节课教学内容的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价值分析可见,课堂教学中的学科素养教育功能的挖掘与利用,应该紧紧围绕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即“为什么化学反应总会伴随能量变化”这一主线,以帮助学生自我建构化学反应与能量关系的初步认识为教学目标,以真正理解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要求为教学效果评价的效标。由此,进行教学再设计实例的过程分析见表3。

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能体现学科本质特征的关键成就[4]。这种关键成就不是先天而是通过学习以及其他活动逐渐养成的后天行为,它的形成不仅需要结构化的知识技能,更需要基本方法和思维模式。因此,教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转型,教学强调的不是记住了“是什么”,而是解决了“为什么”。十四年的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反思表明,就化学这门科学课程而言,阻碍教师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理念,而是教师对课程教育的上位认识和学科本体知识的教育价值与功能的认知水平。因此,构建一个专业教师发展的体系与机制,是推动课程改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真正落实的核心问题。

――――――――

参考文献

[1] 王云生.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确定―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

[2] 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 陈树杰.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担当―我的“核心素养”观[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

篇10

在高中阶段,学生们会有九个文化科目的学习,也会有体育课和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的课开设,大多数的人都会认为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仅仅与思想政治课上老师们所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关系,用那些观念来指导化学实验, 但这样的分析是片面的。 如何培养高中生们的化学核心素养呢? 首先要从形成化学核心素养的主客观因素着手,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通常都希望学生们对周围的事物都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毫无疑问这是促进核心素养的客观因素;其次,学生们自己要明确核心素养所包括的内容,众所周知,素养可以拓词为素质修养,那么这就与思想道德品质和能力才干分不开了,虽然说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低不一定能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依据, 但这也从侧面体现和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化学核心素养是一个人关键的能力以及精神面貌,那么它对时代和社会而言也就显得不可或缺了。

二、高中生们化学核心素养的体现方面

首先是身心健康的素养,一个人只有拥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在化学实验室里来去自如的做一些化学实验,只有平和以及情绪稳定才能为化学核心素养注入新鲜的源泉和能量;其次是化学思维的素养,学校是一个系统学习知识的地方,当然也是化学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场所,尤其是化学逻辑思维素养的培养, 在学生心智形成的重要阶段,让化学逻辑思维悄然形成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再者是学生的人文素养,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份子,都会参与相应的社会活动, 将来我们的社会发展文明程度一定会越来越高,那么就需要教育的目标朝着民主法治、公平公正、勇敢诚信和文明友善的方向去完善; 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与高中生们未来的专业素养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化学也是一门专业课程,专业素养一般指的是一个人比较突出的特长,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分工只会越来越细致,工作的分工协作也显得尤为重要, 这样才能完成各式各样的复杂的工作任务和目标,相信高中生们在拥有了这几方面的核心素养之后一定能够开拓出属于自己的未来,用化学核心素养解决生活中的系列问题。。

三、探索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策略

身处在21世纪的高中生们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既有新兴技术的挑战又有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然而思想道德的核心素养的缺乏一直是令社会和家庭头疼的问题。一个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没有同情心的人是无法真正了解到其他人的感受的,也就更加不懂得什么叫做换位思考了,而化学核心素养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于是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就迫不及待了。虽然高中生即将要面临的是高考的转折点,但是这也不能成为核心素养欠缺的托词,高考的确像一根指挥棒似的指引着教师和学生的方向,然而在某个方面也确实影响了教学的高效性。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家长和老师们的协同配合,在学校里,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们遵守实验室的相关警告规定,在家里也可以适当的用一些化学现象来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尽可能的为核心素养助力,同时,高中生们之间的化学核心素养的交流学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篇11

【关键词】核心素养跨文化意识外语教学

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但在以全球化、国际化、多元化和信息化为时代特征的当今世界,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冲突更是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回避的内容。费南姆与伯克纳对在英语留学的外国学生关于社会交往方面所遭遇的困难做了一项实验,实验数据说明留学生的文化背景与英国差异大,他们在社交往来方面遭受的困难也大,留学生在英国遭遇的最大困难在交友方面。因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外国留学生由于和英国人接触少,不易获得在英国从事社交活动的技巧,文化方面的适应能力很难提高,因此产生文化休克现象。他们建议组织针对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文化训练。本文主要探讨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传授文化知识,真正做到在真实有效的环境中进行语言教学,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一、 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作为记录人类历史和思想的工具,每种语言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特色。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但据张伊娜研究发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英语课堂上,文化教学主要是对英语世界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各层面精神文化内容的介绍。这种将中西文化的学习完全割裂的做法易产生两种倾向:一是对英语学习越感兴趣的学生越容易忽略母语文化的学习;二是能力很强的学生不能就母语文化的相关话题进行顺畅的英语表达。

笔者认为学习外语的重点是为了提高语言交际效能,而提高语言交际效能的前提是掌握已有知识间的联系及相应的文化知识。学习者通过比较目的语与母语以及目的语文化和本族文化的区别,不仅增强了对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的认识,而且也认识了语言和文化的本质,了解了文化差异可能导致的交际困难。跨文化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促进学生对人类不同文化间差异的理解和尊重,承认文化差异的价值,尊重差异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对世界各个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只有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才能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二、 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途径

跨文化教育是指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互动,是一个动态的教育过程,它是随着多元文化教育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是国际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理念。课标五级标准中有关文化意识培养的12条细则大致涉及以下四个板块:道德与价值观,文化与内涵,社交礼仪与非语言交际。

(一) 道德与价值观

西方人崇尚个性自由,崇拜个人奋斗,尤其善于表达自己,从不掩饰成功的喜悦。而中国文化崇尚中庸,不主张炫耀,尤其避免锋芒太露,招人嫉妒。在西方很多国家,在出席常规会议和讲座时都有提前到达会场的习惯,只是,西方人提前到_的目的是为了占据前排比较显眼的位置,并在纸牌上书写自己的姓名,折叠后作为桌签方便被提问。而在中国,很多时候,提前到的目的是为了抢个不显眼的位置,避开他人视线,方便开小差而已。

在西方国家,强调自己为自己负责,而不习惯过分关心他人,尤其是不能过问和干涉他人的私事。而在中国,判断一个人道德是否高尚常常通过他的奉献精神来衡量的。在中国,主动关心他人、热心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而在西方国家,一般人都不愿意接受陌生人的帮助,即使是善意的关心也会让人感到不自然。所以,在西方,你时不时地看到在公交车上有些老太太宁可站在座位旁,也不愿意接受你的让座,因为他们不愿意因为接受这种“照顾”而让自己显得老态龙钟,一无是处。

在中国,社会对女性的照顾和礼节要少很多,而且一些汉学专家研究发现很多带有“女”字旁的汉字含有贬低女性的含义,如“妖,妓,奸,奴,妒,嫉,姘,,”等。虽然一直强调男女平等,而事实上,在中国,无论上学还是就业,男女很难真正平等,近日广州4位女学生在文塔下一起剃光头以抗议“性别分数线”。而在西方国家,女性却能享受很多尊重和保护妇女的传统习俗,如男女同行时,男士有义务保护同行的女士,马路上,男士通常走在外侧,而让女士走在相对安全的内侧;进出公共场所,男士会主动为女士开门,扶女士下车;餐桌前,主动为女士移开椅子,等女士站好位置后,在将椅子送回女士身后,请女士就座。

(二) 文化与内涵

中国受男耕女织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多节日都是按照农历上的节令产生的,如春节(正月初一)、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等等。再比如我们熟悉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在西方,由于受宗教和商业经济的影响,衍生出很多与宗教相关的节日,如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介绍的万圣节(Halloween)、圣诞节(Christmas)、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

在节日的庆祝方式上中国人喜欢用大团圆的方式营造和表达欢乐之情,比如除夕的团圆饭,中秋的月饼,重阳的登高感怀,无不营造了一种人与人之间对于节日庆祝的同乐氛围。比如我们常说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普天同庆”“四海欢腾”等等,都强调在中国注重分享快乐、传递幸福这样一种庆祝理念。而在西方,人们则常常用一种个性张扬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西班牙的西红柿节最能体现这一特点。人们约用100多吨西红柿捏烂后作武器展开激战,使整个市中心变成了“西红柿的海洋”。一个小时以后,斗士们个个“弹尽粮绝”,“番茄大战”宣告结束。接着,成千上万的志愿者把所有能够利用的自来水龙头全部打开,一个小时后,整个广场和街道被打扫得干净如初。文化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学习外语时要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这样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西方人的言行,使交际顺利开展下去。

(三) 社交礼仪

在中西方宴请礼仪上存在很大差别,在中国,人们常常会准备一桌子的菜肴,然后很谦虚地说:“没什么好菜,随便吃点,千万不要客气。”用餐前,经常要主人三番五次邀请之后客人才能动筷子,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常常会主动将一些特色菜强塞给客人,经常是客人看着一碗堆积如山的菜肴,不知所措。英美国家通常的家宴是一张长桌子上摆着一大盘沙拉、一大盘烤鸡或烤肉、各种凉菜、一盘炒饭、一盘面包片以及甜食、水果、冷饮、酒类等。宾主围桌而坐,主人说一声“请”,每个人端起一个盘子,取食自己所喜欢的菜饭,吃完后随意添加,边吃边谈,无拘无束。主人通常用“Help yourself!”(请自便)邀请客人开始宴席。在英美国家,客人在用餐时一定会不停地夸赞主人的厨艺好,烹饪水平高,如Everything is so delicious等赞美的话,而主人也会欣然接受赞美。但在中国人们似乎还没有这个习惯,经常女主人在厨房忙得不可开交,男主人在席间陪的不亦乐乎,只有等客人差不多吃完的时候,女主人才有片刻闲暇。在宴会结束时,西方人经常用“Bye-bye!”“See you later!”等简单与客人告别,而中国人则要一边说着客套话,一边将客人送出大门。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职务甚至收入等私人信息,而西方人则很反感别人问及这些私事。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们经常用“吃了吗?”来开始与他人的谈话,而这种打招呼的方式让西方人吃不消,他们常常会很疑惑对方是不是在邀请他们就餐,两种不同的文化会导致理解的误区。再比如中国人收到礼物后,由于担心他人说他贪心,所以都是将礼物放在一边,而西方人则要当着客人的面将礼物打开并当面表扬一番。

(四) 非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包括哪些内容似乎仍未最后划定,但胡文仲认为,非语言交际包括手势、姿势、体态、服饰、眼神、表情、体矩等。

肢体语言是表情达意的一种有效补充,如果能正确理解他人的体态语对于我们顺利开展交际是很有帮助的。布罗斯纳安在研究了中西方在非语言交际方面的异同后注意到:“英语国家的男子借火抽烟时坐着不动,也许只是用手遮挡一下,以防火被风吹灭,中国人要站起来,就是难以站起来也绝不偷懒,还要用另一只手帮助对方帮自己点烟。”再如请求搭便车,在美国与英国是举起一只拇指,在某些南美国家是手背向车,伸出食指手势。而在中国,此类手势只表示“棒”的意思。伸出右手,竖起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把食指和拇指组成一个圈,表示“行吗?”“行。”一般用于征求对方意见,相当于“OK?”“OK!”

牛津英语9A Unit 2 Colours中详细介绍有关颜色和心情的相关知识,如中国人婚礼上穿着红色服装象征喜庆,而西方人则选择白色婚纱以示纯洁。“黄”与“紫”两种普通的颜色,在中西方文化中也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在中国,黄色代表皇亲国戚,象征着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如清代皇帝赐与有军功的臣子一件黄马褂,以示皇恩浩荡。而在西方,紫色则象征尊贵和王权,如to raise to the purple(升为红衣主教),to be born in the purple(生于帝王之家)等。

三、 结论

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播在跨文化交际中至关重要,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巧妙设计真实的语言环境,将文化背景知识融入语言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跨文化意识,逐步提升社会文化交际能力。课标对我国教学改革起着导航作用,是所有一线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的基本依据,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笔者就如何利用现行教材有效培养我国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旨在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一线教师能关注这个问题,使我国初中生的英语Z言水平出现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李明远,彭华清.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 2016(28).

篇12

弗洛伊德对心理结构提出潜意识(unconscious)、前意识(preconscious)和意识(conscious)三层次的理论观点,与之大致对应的人格结构是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在心理结构中,前意识介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并起着调节二者的作用。在人格结构中,自我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也起着调节二者的作用。不过,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有不协调的地方:他一方面强调潜意识-本我层次的动力功能,另一方面把意识人格的最高阶段看作意识-超我。这样,人格发展的动力和目标之间就发生了矛盾,作为仲裁者的前意识-自我便处于困难的境地,用弗洛伊德的话说:“自我像一个受气包”,处在本我和超我的夹缝中。可以说,这样的人格是分裂的,因而是病态的。

我认为,导致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不协调的关键在于,他的“前意识”的概念是含糊的甚至是错误的,应该代之以“反思”。相应的结构次序是:潜意识、意识和反思,分别对应于本我、超我和自我。从哲学的角度看,其关系是正、反、合。反思是潜意识和意识的合,是思维的最高阶段;自我是本我和超我的合,是人格的最高阶段。基于反思的自我相当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既是动力又是目标,即动力和目标的统一。这样的人格是协调的,因而是健康的。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揭示了正常人的行为动机结构。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从低到高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求即求知需求和审美需求虽被马斯洛提到,但未被正式列入需求层次的排列中,不过有时他又说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

在我看来,求知需求和审美需求是重要的,但其作为行为动机的重要性还不至于同那五种需求相并列,而是可以作为自我实现之需求的必要成分。前面提到,自我实现之需求奠基于较高的思维水平即反思,而求知和审美正是反思的必要成分。这样,我们便可把马斯洛的动机人格结构与经过我们改进的弗洛伊德的意识人格结构对应起来。具体说:“生理―安全需求”对应于“潜意识―本我”,“爱―尊重需求”对应于“意识―超我”,“自我实现需求”对应于“反思―自我”。

意识人格和动机人格是对立统一关系:意识人格是动机人格的内在基础,动机人格是意识人格的外在表现。意识人格分为由下而上的三个层次:“潜意识―本我”“意识―超我”“反思―自我”。动机人格也分为由下而上的三个层次:“生理―安全需求”“爱―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三个层次也可更简单地称为:生理需求、社会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健全的意识人格主要体现在“反思―自我”层次的健全性,健全的动机人格主要体现在自我实现的健全性。因此,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反思自我的能力和自我实现的能力。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自我和自我实现的能力。显然,培养的过程是一个由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地处于“潜意识―本我”的意识人格,表现为“生理―安全需求”的动机人格。相应的教育方式应该比较地接近学生的本能,要给学生们较为充足的玩耍的时间和空间,书本学习的负担不应太重,尽可能地做到寓教于乐。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使他们有安全感。

篇13

关键词:核心素养;品德课堂;规则教育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舶来于西方,英文词是“Key competencies”,“核心素养”也即“关键素养”。褚宏启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关键素养”,不是“全面素养”,核心素养要反映“个体需求”,更要反映“社会需要”,核心素养是“高级素养”。巴蜀小学结合校本实际,将公正诚朴、头脑科学、身手劳工、世界眼光确定为巴蜀儿童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学校希冀,巴蜀孩子从全面发展到全人发展,进而外显,成长为具有“头脑科学,身手劳工,自信、豁达、优雅的现代公民”特质的巴蜀型儿童。在实践中,巴蜀小学不断加强学习转化,让核心素养在实践中落地。

具体到小学品德课程,我们立足已有研究成果、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巴蜀学校自身的追求,将巴蜀品德学科的核心素养界定为:有爱心、负责任、讲文明、守规则。在多年的学校德育实践中我们发现,规则教育是小学生道德养成的基础。因此,我们将“守规则”作为研究重点,探讨基于品德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策略。

一.研制品德课堂“守规则”核心素养图谱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中的《校园铃声》《平安回家》等规则教育内容,从“学校纪律”到“社会生活规则”“法律制度”,均遵循学生的年龄、心理、社会经验、认识规律编排,具有生活性、实效性、实践性等特点。以这些内容为基础,我们整合巴蜀儿童礼校本教材,设计了“守规则”核心素养图谱(见表1),并在拟定教学目标时注重体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

2.研究“守规则”课堂教学范式

杜威认为,理想的课程是以孩子的验和兴趣为基础,并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基于品德课堂、学生、教师和教学方式的现状,我们研究并出台了“活动体验式”品德课堂教学范式。它包括三大板块:课前初探、课中深究、课后践行。

课前初探主要结合教材和学生情况划分学习小组,进行调查、走访、查阅资料、参观访问、实地考查等活动,指导学生初步搜集并整理相关资料,为课中模拟体验活动做好必要准备。

40分钟的课中深究分为三个小板块。板块一是创设情景,引入规则,以联系生活、创设情景、引入规则为学习目标。提示如下要领:1.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找准切入点,使规则与现实生活、学生心理、相关学科等相联系,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所学主题内容;2.师生自由表达看法;3.引入规则。板块二是模拟生活,体验规则,意在通过模拟活动和体验感悟,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规则意识。其操作要领包括:1.围绕核心规则,小组内展示、交流、梳理资料,然后在班级内补充、感悟,达到资源共享。通过开展讨论,明白道理。2.通过模拟现实生活(校园规则、家庭规则、社会规则)中的情境,丰富学生感知,形成规则意识。3.开展过程性多元评价:采用赞扬、引导、矫正、激励等多种评价方式推进教学进程。板块三是拓展提升,内化规则,旨在通过活动,寻找生活与规则的共鸣点,让规则与现实对接,完善规则,内化道德品质。其操作要领包括1.总结评比:用积分、星级评价等方法,评选“最佳合作小组奖”“最佳小组发言人”“最佳创新小组”“最佳组员”等。2.通过拓展延伸活动,感悟、内化规则,真正做到从“他律”到“自律”,强化道德认识,提升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

三个小板块注重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与生活对话,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与他人对话,合作探究,展开思辨;与自己对话,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

课后践行则重在引导学生以规则指导生活,从自身做起,让规则内化为具体行为,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规则意识引领生活习惯,做一个讲“规范”的道德人。

这样的课堂范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探究,去模拟,去体验,去内化,从而构建了真实、思辨、轻松的活动体验式品德课堂文化。在教学中,我们注重结合学生实践,将规则运用于生活,帮助学生改变生活方式,解决生活问题,提升生活认识,通过规则建立互惠的人际关系,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渐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律”境界。

二、研制律动课堂评价量规

科学的评价量规是保障教学顺利进行及检验研究成果的重要工具。为此,我们研制了律动课堂评价体系(见表2)。

三、研究典型课例落实核心素养

课堂是教学研究的主渠道、主阵地,我们选择“讲规则”这一核心素养在各个年段的不同表现形式,研究典型课例,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

篇14

要使中学生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检索、评价、获取必要的信息,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与生活,就必须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信息时代为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发生了改变,使学生学会用计算机“写字”用信息化学习工具来学习数学、语文、英语和探索、学习其他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敏感的、主动的信息意识,能从丰富的信息中选择和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能简单通俗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将信息传给别人。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信息素养的人,以使之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未来世界,必须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来实现。

一、在整合过程中创设学习情景、培养中学生信息素养

整合中的情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形象、直观、生动的模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逐步形成学生的信息意识。因为学科过程中的许多内容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生动的形象把抽象概括了的东西,尤其是原理、法则等理性的知识呈现出来,由于这些理性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陌生的,是离开了自己生活现实的世界,学生往往不能全面地理解。学生要真正理解这些知识并构建起“意义”,教学中必须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情景,让学生有一定的直接经验、感性认识做基础;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如何创设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情景?根据学科教学目标,恰当的选择信息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的情景。例如: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不是过去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而是二者要逐渐融为一体。一方面,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语文学科,为语文学科教学创设教学情景;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以信息技术作为学与教的工具。也就是说,在“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二者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语文学科教学的教学目标、内容、模式、策略、评价等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呈现信息的媒体,肯定只能是和信息技术简单相加,那么语文教学中信息素养的培养就成了一句空话。如果信息技术不屑于关照语文教学的特点,就会成为累赘,成为勉强“贴”上去的负担,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所学的技能与知识不能用于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就谈不上信息素养的培养。如:因特网上海量的信息资源不但丰富多彩,而且直观、形象、有趣。在这样的学习情景中,如何有效的获得信息,如何熟练的、批判性的评价信息;如何精确的、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等等,都成为至关重要的素养。

二、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注意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过去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或其他教学媒体的运用中,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主动作用的体现,而且教师主导的越多,学生就越被动,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就越难得到保证。信息技术和课程郑和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资源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从而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和中也提倡教师的主导作用,而这种主导作用主要发挥在情景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学习的组织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以及自主媒体即辅助教的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在课程整合中强调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种信息化学习工具,学生利用信息化学习工具获取相关的学习资料,或开展学习讨论,或利用信息化学习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以来,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探究、自主求解,完成学习任务,提高信息素养。例如:在数学、物理等学科课程学习中,信息技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验”资源、适合的“实验”情景,使学生能够进行实验学习、发现学习、发现对问题的分析、解决、引申、变形等过程的模拟,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具体化,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逻辑演绎证明的本质把握。但是实验结果得到的结论或证明方法必须经过严谨得数学推理才能验证其正确性。直觉推理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是在数学教学、数学学习过程中需着力培养的两大能力,不能只注重直观演示而削弱数学的逻辑推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合理安排教学过程中每个步骤的时间,使信息技术真正与数学教学融为一体。

三、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效果的评价,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评价体系自然与传统的评价体系不同,它主要强调以人为本,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强调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和多维度,使其能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起到有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作用。

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主要以客观的态度、多层次的标准来正确地衡量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弹性。比如:对学生制作的网页的评价就可能来源于多方面: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表现、互动学习的参与程度、小组团结协作的表现;学生制作网页的水平以及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处理信息、创作能力的表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