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09:56:5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电子商务社会调研,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四川地区;大学生;网络消费;问卷调查;建议
网络消费是指人们以互联网络工具为手段来实现其自身需要的满足过程。21世纪的今天,电子商务的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网络消费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对相对比较闭塞的四川地区而言,网络消费的发展还相对较慢,又由于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在性,所以,本课题组选择以四川地区的几所高校作为网络消费调查研究对象,初步的对网络消费在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的覆盖程度和发展程度进行一个了解。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宜宾学院等四川地区部分高校1200名在校大学生
1.2 调查方法
问卷;访谈;数据分析;总结
2、问卷结果分析
2.1 对网购频率和月消费水平的调查
在接受问卷的大学生中,月消费在1000元以下的占69%,1000-2000元的占25%,2000-3000元的占4%,3000元以上的占2%;虽然这1200名大学生中几乎所有人都有过网络消费经历,但其中有27%的人很少进行网络消费,68%的人偶尔进行网络消费,但只有5%的大学生频繁进行网络消费,有15%的人以网购作为主要消费方式;在这些大学生中,靠自己的劳动在大学期间取得收入的占有效问卷人数的34%,还未取得过收入的占66%;这说明他们的网购频率与其月消费水平是相对应的,呈正比关系。
2.2 对生活背景和网络熟悉度的调查
在这些问卷调查对象中,有24%来自城市,76%来自农村,他们中只有7%的人对网络社会熟悉,有70%的人对网络社会有了解,还有23%的人对网络社会还不够熟悉;这说明,生活环境、经济条件、网络熟悉度对消费者是否选择网络消费有一定影响。
2.3 对选择网络消费的原因调查
此次问卷调查显示,44%的大学生是出于省钱的目的选择网络消费,有32%的大学生出于网购的方便快捷而选择网络消费,只有10%的大学生是出于对网络的信任才进行网购;这说明相对较低的商品价格和网络消费的快捷方便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网络消费的重要因素,相反,这说明网络消费信用体系的不健全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
2.4 对网络消费的评价调查
从这次的问卷调查来看,有26%的人对物流服务质量和态度满意,有高达68%的人对物流服务质量和态度只表示一般,有6%的人对物流服务质量和态度不满意,这说明在物流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另外,此次问卷显示,有高达67%的人对卖家评价仅为一般,有5%的人对卖家评价差。所以,物流业和卖家两方面都需要做好工作。
3、对发展网络消费的建议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处于经济崛起时期,但其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代价是巨大的,这种现象在我国西南地区尤为明显。尽管西南地区拥有占全国12%左右的土地面积和占全国40%左右的水资源量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其大部分地区由山地、丘陵、石山和一些高寒区组成,使得其交通十分不便,主要发展以利用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农业和旅游业,所以,长期以来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十分严重;而对于古人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的四川而言,也同样如此。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落后的交通因此使得四川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在这种情况下,提倡网络消费,可以减少其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环保发展,科学发展。对于怎样发展网络消费,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3.1 大力发展经济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只有人们包里有钱了,才有更多可能进行消费,所以,发展经济是根本。
3.2 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网络消费理念
完善的网络设施是进行网络消费的一大前提,而消费理念又指导着消费者的消费趋向。因此,完善基础设施,提倡网络消费理念,才能更好地促进网络消费的发展
3.3 完善网络信息平台
完善的网络信息平台能够及时搜集网络信息,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及时向卖方进行反馈,为买卖双方搭建一个畅通的网络交易平台,从而促进网络交易的自我发展。
3.4 加强我国网络消费诚信体制的建设
提高网络诚信度,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可以为网络消费释放出更多的活力,为网络消费营造出和谐安全的氛围,让消费者放心大胆的消费。
3.5 再次就是要提高网络消费服务水平
由于现在大多数网络营销主体都是以个体形式存在,所以,网络消费市场还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局面,缺乏统一专业的管理,各自经营水平和理念也不一。因此,各自对待买方的服务态度也不一样。因此,规范网络市场,完善服务体系,不断追求高服务标准,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才能让消费者成为依依不舍的回头客。
3.6 推动物流业的发展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不过十几年,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并且像四川地区这样的西南省区,交通闭塞,物流发展就更难一些;加快发展专业化商品物流,把物流深入到每一个消费者身边,可以为网络消费的发展提供充足后劲,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满意。
一、电子商务初级技术类从业者
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对电子商务企业以及有进军电商行业意向的企业共计两百家进行人才类型需求调查。对于电子商务初级技术类从业者的职业核心能力方面,调研结果如图1所示。
对企业网络信息处理能力的调研结果为:很需要此项能力的企业31.85%;这项能力基本需要的企业54.86%;部分需要的企业13.21%;没有该类人才需求的企业0.08%。
对商务网页设计制作能力需求量的调研结果为:很需要此项能力的企业26.55%;这项能力基本需要的企业54.8%;部分需要的企业16.23%;没有该类人才需求的企业2.42%。
对网络客户服务能力需求量的调研结果为:很需要此项能力的企业41%;这项能力基本需要的企业46.25%;部分需要的企业9.56%;没有该类人才需求的企业3.19%。
对网络营销能力需求量的调研结果为:很需要此项能力的企业43.89%;这项能力基本需要的企业44.03%;部分需要的企业6.82%;没有该类人才需求的企业5.26%。
由此可知,对于初级技术类的从业者,电子商务企业最喜欢网络营销的能力,也就是个人或集体基于互联网技术、支付中介、物流快递满足顾客欲望及购买力的能力。所以在学校开设的课程中要重视这些技术的培养。同样网络客户服务能力也是关键,其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客户服务工作,是网络购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细分出来的一个工种,跟传统商店售货员的工作类似。
二、电子商务中级技术类从业者
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对电子商务企业以及有进军电商行业意向的企业共计两百家进行人才类型需求调查。对于电子商务中级技术类从业者的职业核心能力方面,调研结果如图2所示。
对网络信息处理能力需求量的调研结果为:很需要此项能力的企业34.86%;这项能力基本需要的企业50.23%;部分需要的企业8.1%;没有该类人才需求的企业6.81%。
对商务网页设计制作能力需求量的调研结果为:很需要此项能力的企业15.54%;这项能力基本需要的企业61.23%;部分需要的企业18.35%;没有该类人才需求的企业4.88%。
对网络客户服务能力需求量的调研结果为:很需要此项能力的企业42.56%;这项能力基本需要的企业48.32%;部分需要的企业4.23%;没有该类人才需求的企业4.89%。
对网络营销能力需求量的调研结果为:很需要此项能力的企业34.85%;这项能力基本需要的企业52.86%;部分需要的企业7.23%;没有该类人才需求的企业5.06%。
由此可知,对于中级技术类的从业者最重要的能力是网络客户服务能力,其次是网络信息处理能力和网络营销服务能力。网络信息的处理能力是网络信息获取、存储、、交流、检索、传输、安全等信息处理和管理的能力。高校对这方面的课程也要引起重视。
三、电子商务高级技术类从业者
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对电子商务企业以及有进军电商行业意向的企业共计两百家进行人才类型需求调查。对于电子商务高级技术类从业者的职业核心能力方面,调研结果如图3所示。
对网络信息处理能力需求量的调研结果为:很需要此项能力的企业33.45%;这项能力基本需要的企业59.23%;部分需要的企业4.59%;没有该类人才需求的企业2.73%。
对商务网页设计制作能力需求量的调研结果为:很需要此项能力的企业37.26%;这项能力基本需要的企业43.59%;部分需要的企业16.82%;没有该类人才需求的企业2.33%。
对网络客户服务能力需求量的调研结果为:很需要此项能力的企业48.33%;这项能力基本需要的企业34.25%;部分需要的企业14%;没有该类人才需求的企业3.42%。
对网络营销能力需求量的调研结果为:很需要此项能力的企业53.56%;这项能力基本需要的企业33.86%;部分需要的企业6.15%;没有该类人才需求的企业6.43%。(以上所有数据来源教育统计年鉴以及湖北省六所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的调研结果。)
由此可知,电子商务高级技术类从业者最核心的能力是网络营销能力和网络客服能力。在校期间,学校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资料搜集能力、用户体验能力、自己动手能力、代码了解能力、网页制作能力、资源利用能力、参与交流能力、适应变化能力、终生学习能力、了解企业架构能力、深入了解网名的能力、掌握政策能力。
四、结论
关键词:高职电子商务;工学结合;专业建设
这些年来,尽管各高校积极努力,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紧缺的电子商务人才,但目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仍存在严峻问题。一方面,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迫切,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专业却成了入学的热门专业,毕业的冷门专业,造成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人才培养系统性的偏差,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偏离。
一、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存在的问题
1.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定位不明确
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一直没有突破在专业的人才是应该重技术还是重商务的争论,导致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不清,学生的专业特点不鲜明,就业去向不明确。
2.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突破学科性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还是建立在以学科为中心的学科知识体系上,这种模式下培养的人才与市场上需要的实用型的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
3.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与高职人才培养要求不相适应
以培养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用型的技术人才是面向市场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人,他们掌握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工程化、为了应用。而我们目前的课程体系还是建立在学科体系上的,与职业岗位的对应性不明晰,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对应性不明了,导致培养的人才不符合职业岗位的需求。
4.缺乏双师素质教师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建立一支既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技能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而目前我们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一毕业就走上教学的岗位,对企业电子商务实际的开展情况,需要掌握什么实践技能不清楚。
5.实训基地建设还很薄弱
经过这几年的专业建设,建立了一些校内模拟教学实训室,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教学的需求,但模拟实训,毕竟离企业实战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也试图与企业合作建立一些校外的实训基地,但目前无论在实训基地的数量上,还是能接受实习生的数量上以及合作的方式,管理的体制都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职业岗位分析
电子商务专业是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市场学、市场营销学等基础学科和技术学科的综合性应用技术专业,就业面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也冲击了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的传统观念、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这就对各行各业的经贸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经贸人才懂得数据库技术、电子支付系统、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技术等。
1.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岗位分析
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方向、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客户服务。三个岗位对人才的素质和技能都有各自不同的要求,基本明确了其工作任务。(1)网络营销:包括客户开发、信息收集与处理、客户沟通、营销策略执行、网络搜索、系统推广等;(2)电子商务客户服务:包括客户咨询问题回答、根据规则处理客户投诉、举报和客服数据整理分析等;(3)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包括网站运营、网站维护、产品推广和信息采编等。
2.职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调研,目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可从事的工作岗位:客户服务、网络客服、办公文秘、网络销售、电话营销、网站策划、网站推广、网站美工设计、网站设计开发、网站维护管理、物流管理等岗位,他们主要的工作任务见下表。
三、电子商务专业建设
1.建立起基于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加强与电子商务业内的典型企业的联系,在专业现有的合作企业的基础上,既要开拓新的合作企业,同时更要深化与现有合作企业的合作模式。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剖析电子商务典型企业和关键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知识和能力的需求。
2.能力结构分析
建立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的,突出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明确专业的电子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网络营销策划、电子商务客户服务四门核心课程。
3.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
在与企业广泛和深入的合作过程中建立了包括阿里巴巴、淘宝网、宏创等企业在内的电子商务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在校外的实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利用校内的场所与资源,与企业合作开展比短期实习更为持久、也更有深度的合作。例如目前与淘宝网共建的淘宝创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4.建立结构合理、具备“双师”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电子商务专业要求课教师既要懂电脑又要懂商务,既懂理论又懂实践操作。因此必须建立和健全教师参与企业挂职锻炼或进修制度,使专职教师“双师”素质达到90%以上,能真正掌握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实践技能;并积极引进和聘请来自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高技能人员担任实践技能课程的兼职教师,从而优化师资结构。基于工学结合的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开发、教学场景和实训环境的设计、师资的培养等专业建设的具体内容的改革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初步理清思路、完善建设方案,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一种创新和突破,在此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因此,我们要建立起阶段性工作总结制度,找出问题、制订解决方案,通过不断的总结、反馈和实践,逐步建立起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四、结束语
通过我院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明确了专业的定位、合理的人才培养规格,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才能不断推动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使专业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课题来源: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课题
关键词: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创新;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率并不高,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人才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作为企业,不仅要求毕业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功底,更重要的是要求毕业生必须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娴熟的岗位技能、希望自己的员工上岗后就能独当一面。为了使学生获得实践经验,许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都开展了教学实践周活动,以达到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巩固和消化课堂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等目的。
目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各不相同,有的偏重技术,有的偏重商务。本文以技术型人才培养为例,探讨教学实践周内容的设置。
对于技术型的人才的培养,通常要求学生具有管理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掌握信息技术和商务原理的基本知识,熟悉网络技术及应用、商务运作过程,了解电子商务应用的相关知识、方法与技术,能够有效地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等。教学实践周活动内容的确定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同时要与教学计划有机集合,还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据上述原则,教学实践周的内容设计如下:
第二学期安排两周。在此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程序设计基础和数据库技术基础,为了帮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让学生结合这两门课程做课程设计;同时,安排专业调研,让学生接触社会、提高对专业的认识,学会社会调查基本方法。具体安排如下:
1 专业调研,时间一周。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手段,了解某个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运作流程、存在问题。由指导老师提出调查的内容、方法,由学生具体实施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2 课程设计,二选一,时间一周。
(1)程序设计: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小型实用程序。由指导老师提出程序设计要求,由学生完成代码编写。
(2)小型数据库系统开发:结合VisualFoxPro开发小型管理信息系统。由指导老师提出系统要求,由学生完成前台界面和后台数据库设计。
第四学期安排两周。在此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公共基础课和大部分学科基础课以及部分专业基础课,即将学习专业课,通过教学实践周应该使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流程有深刻认识,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要结合理论教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实践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1 电子商务认知实习,时间一周。
(1)由指导老师演示介绍不同电子商务模式的运作流程,使学生对电子商务前台、后台工作流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参观企业,请企业技术人员介绍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情况,参观电子商务设施。
(3)参观电子商务网站,了解电子商务网站内部运作过程,包括后台管理、订单处理、各种服务器及其之间的关系,了解网络服务模式,
(4)参观物流中心,了解物流配送过程,特别是了解电子商务在物流中的运用。
2 课程设计,二选一,时间一周。
(1)计算机网络设计。根据企业需求设计一个网络,要求画出网络拓扑结构,选择主要设备并提出具体实施方案。由指导老师提出虚拟企业环境和设计要求,由学生进行网络拓扑结构设计,设备选型,布线实施方案设计。
(2)网站服务器建设与管理。根据企业需求,建设一个网站,并说明网站服务器建设、管理的过程。由指导老师提出网站环境要求,由学生设计实施方案、实施过程。
第六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通过教学实践周应该让学生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应该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开展创业、创新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1 创新性实践活动,多选一,时间一周。
(1)建设一个小型电子商务网站,实现电子商务网站简单功能。由指导老师提出网站要求,由学生进行网站功能模块设计和代码设计。
(2)组织电子商务竞赛,由指导教师拟定竞赛题目,学生自愿参赛。
(3)电子商务实践活动。由学生在C2C网站开设店铺卖东西,申请和使用数字证书,在B2B、B2C网站进行交易活动等。
(4)网络营销策划。由指导教师提出营销目标,由学生进行营销策划。
(5)由学生提出的、经指导老师认可的内容。
2 实习基地职业培训,时间一周。到实习基地从事电子商务前后台管理工作。
2016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范文一:
今年暑期,在团省委和院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关心下,我院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本着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指导思想,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为活动主题,以走进企业、走进行业、走进职业调研活动为内容,来深入了解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标准以及企业家的人才观,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进行研究与分析,促成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接轨,更好地整合学校教学资源,促进学校提高自身服务质量,由此我们开展了关于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查。
从7月6号正式去往温州到7月10号,我们用了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走访了温州三十家服装企业,这些企业大都属于市级企业,以有限责任制的形式存在的,以私营企业居多,我们采访的这些企业大多是中型的,大型的我们只采访到一家,有XX多名员工的庄吉集团。
这次我们调查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企业的基本情况,二是企业对所聘人才的要求,三是关于企业的招聘情况,四是关于企业已聘毕业生的情况。所有问题的回答都是由企业的部门主管所回答,其准确性是值得信赖的。以下,我从四个方面来分析我们这次的调查结果。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这个我在以上就有提到,如企业属于哪种性质,哪种行业,在温州服装企业大都是私营的,这跟当地的政策带有一定的关系。温州是中国经济较繁华的城市,温州是大都以私营性质而致富的,所以这边的企业大都是私营企业。
二、企业对所聘人才的要求。一般来说企业需要的大多是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在调查中,结果显示,不管哪个公司对于人才要求主要还是会看是哪个缺哪种岗位,再筛选人才,也就是不同岗位有不同的需求,现在这些企业最需要的主要是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在学历上,虽然都说看不同的岗位再决定需哪种学历的人才,但是大多数的企业还是比较偏重于大中专学历的人才,原因虽词不同,但大意大同小异,认为本科学历的学生眼高,容易跳槽,且大多数在技术上也并不是很优异,在薪资与学历上,挂钩并不是很大,若是刚入某企业,大多数企业并不会根据学历的高低来平定薪资的多少。企业在录用应届毕业生时对于其毕业院校声誉、成绩优秀、学历的高低、或党员的身份及或是学生干部并不是很看重,只是做一个参考,并不是一个决定因素,而在社会实践、专业学习及实践工作经验上大多数企业是非常看重的,除专业能力,在思想素质能力上也非常的重视,在调查的这些企业上,大多数企业认为员工的思想素质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息息相关的,且相关程度达80%以上,思想素质能力与专业能力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多数服装企业认为是同样的重要,在企业招聘时,他们是认为能力比专业更重要,会优先考虑能力,这也应证了许多毕业生在毕业后走了以自己专业相关不是太大的路。还有,现在有很多的大学生在考各种的证书,根据我们这次的调查,对毕业生所持的各种证书及证明,企业单位有以下看法:学历证书上,企业认为学位证与毕业证稍微重要点,其他的如辅修证,双学位证只是起一个参考的作用;在国家等级考试证书上,企业单位较重视英语四级或六级的证书或分数及计算机二级证书,对于计算机三级要求不高,只是起参考;在荣誉证书上,如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奖学金等,只是参考;在竞赛获奖证书上,如全国比赛、省市比赛,校级比赛在应聘时大多数企业也只是把它们当做个参考物;在职业证书上,企业就较重视,如管理认证,技术认证,这些就很重视,而对于英语重视不是很高,只做个参考;在他人评价证明上,如实践单位、老师同学等,他们的评价中是做个参考,不起决定作用;以上这几条关于证书证明的,在这只是大多数服装企业对于服装专业证书的看法。总的来说,企业看中的是综合能力,专业能力,思想素质能力,实践能力,实践经验,而对于学历的或是一些现在大学生特别看重的那些证书的,企业单位并没将其做为决定因素,只是做为一个证明,一个参考物。所以在校大学生别只以为拿个学历证书就可以,重要的还是要培养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实践能力,思想素质能力,交际能力等综合能力。
三、主要是调查关于企业的招聘情况。服装企业的服装专业毕业生主要是来自综合类性质的学校,服装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专业工作,与其所学专业一点都没有关系的非专业工作很少。现在,大多数服装企业很难完成招聘服装专业毕业生的计划,而影响其的主要是单位的发展需要。一些大学生毕业后心态未调好,眼界过高,不符合企业的发展需要,这也是导致企业难以完成服装专业毕业生招收的计划的原因之一,再者,有很多企业,其发展需要与一些大学生的需求存在着异处,这也是一些大学生跳槽的一因素。总的来说,在今后的三年里,对于服装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总体需求将呈上长升趋势。现在的服装企业一般是通过该校校友在单位的工作表现,或其他用人单位的反馈或其他途径来了解毕业生所毕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情况,接下来,我来讲讲企业在各种招聘渠道的使用频率及招聘后人才的使用效果及选拔方式的使用频率与其效果:1)、在调查的这三十家企业中,经常使用的渠道有公司现有员工的推荐但是效果一般;只是有时使用下渠道有主动来求职的、去大专院校招收的、在人才交流会上的、在职业中介机构的或是在internet网上做广告的,这些渠道都只是有时用下,效果呈现只是一般,而在另几种渠道上,虽然只是也只是有时使用下,但是效果不错,较好,如在报纸上做广告招收的及在杂志上做广告招收的这些人才,最后的使用效果都不错;2)关于选拔方法的使用频率及其效果:现在企业经常用的有求职简历、面试、专业知识或技能考试、工作取样(实际操作),这些常用的方法除了简历形式的效果只是一般外,其它几样效果都不错,简历只是一个参考,其实也相当一个毕业生的名片一样,而那些通过评价中心或是推荐资料的方法,只是偶尔用下,而且效果也不是很好,另外如心理测验的或体检的方式的很少使用,就算用了效果也只是一般般。在这个方面里,主要是希望学生懂得调整心态,知道选择或是了解何种应聘方式。
四、关于企业已聘毕业生的情况。调查的三十家中,对已在该单位工作的各类高校服装专业的毕业生的整体评价还是不错,满高的。敝开来讲,在思想道德素质上,如关心集体,遵守纪律,服从岗位分配,自律能力强上;在职业精神上,如上进心,团队精神,职业道德等:在诚信素养上,如忠诚所属企业,保守企业秘密,平等竞争等;在劳动技能上,如外语,计算机的运用和动手能力,在这些能力上,企业对这些已毕业的服装专业的毕业生的评价都非常的高,还有在专业能力上,心理素质上和商务能力上,企业的评价也不错。这体现了留下来的毕业生在各方面的都不错,值得企业单位的信赖。同时,各企业也给我校提了点建议:一在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上需做哪些改革:建议加强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加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及协作精神的培养,加强专业知识的培养,加强人生观、职业道德和劳动态度方面的培养及加强个人道德和修养;二对在校大学生所提的一些建议:如温州拜丽德服饰有限公司的一位部门负责人说:实践加实践;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切实掌握;调整工作心态,合理规划个人职业生涯。还有温州透秀服饰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也说到了:在学校期间学好理论的同时,暑期可到企业实习,多接触现代企业工作模式,要调整好心态,要从基层做起。及温州爱蔓斯服饰有限公司的设计师也说到了: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知识的同时,职业道德与综合性的思想素质尤其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团队精神也是关键。等等,有很多公司都给了我们很多宝贵的建议,希望我们这些新一代的~人能紧记这些建议,完善自我,提高自我,让自己成为一个能被社会认可的有用人才。
通过一个星期的实践,在这实践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加深他们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增长知识和才干;更有利于青年知识分子克服自身的弱点,在实践中砥砺品格、升华思想,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16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范文二:
近几年,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开设电子商务课程,学生反映强烈。北方交通大学是我国率先开展电子商务教学的高校之一,1992年就开设了《条码技术与电子数据交换(edi)》的选修课,1996年该课被列为物资管理和国际企业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新制订的九八级教学大纲中,《电子商务》被列为管理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北方交大已经形成由教师的电子教案、学生的电子作业、交互式的远程网络教学系统以及电子商务网络案例教学模拟试验等构成的全方位多媒体教学体系。作为教育部远程网络教育试点,已经在因特网上实现了电子商务课程的远程网络教学。电子商务是北方交大学生们的热门话题之一。
那么,在校大学生们是怎样看待电子商务这个问题的呢?1999年底,由XX与北方交通大学电子商务协会共同对北方交大的在校学生做了有关电子商务的问卷调查。调查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受访大学生575人,研究生38人(其中mba20人),这些学生分别来自各个年级,涵盖了电信、经济、管理、法律、运输等多个专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调查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包括以下几个问题:1、你知道什么是电子商务吗?2、你能就电子商务对社会的影响谈谈自己的认识吗?3、你能说出电子商务的一般流程吗?4、你知道什么是edi吗?5、你对电子货币了解吗?第二部分是获得电子商务的途径,包括以下几个问题:1、除了上课外,平时你从哪些方面了解电子商务的知识(依次举出三种途径)。2、请列出你阅读电子商务论文的具体报刊名称。3、你参观过电子商务的展览会吗?
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程度
在被调查者中,60、5%的本科生和100%的研究生表示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一定了解。数据显示,大学生们对电子商务表现了较大的关注,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此的认识也越深。在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中,认为电子商务对社会
有很大影响的占23%;认为有一定影响,但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的学生占46%;认为中国目前发展电子商务尚有难度,对老百姓影响力有限的占31%。这一方面说明在校大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对社会的影响的认识还较为冷静,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和在校教育与社会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
这不能不让我们担心,电子商务正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高速度发展,而目前的教育及受教育者能否适应市场的需要?在对电子商务的了解程度进行深入调查时发现,问题确实很多。
表示对电子商务流程有明确认识的同学中,本科生仅占32%,mba占80%,大部分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电子商务具体贸易流程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
在对edi的认识上,仅有不到9%的人(研究生32%)表示曾有过了解;4%的人(研究生18%)能就edi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且这部分人全部是经济管理类学生。可见,在深入系统的学习中,电子商务逐渐体现了它的学科性以经济管理为主。在这方面,经济管理类的学生有其专业的优势。但是所占比例之少,尤其是其他专业无人了解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
在对电子货币的调查中,仅有1人在网上使用过电子货币。本科生中仅有9人表示对此作过专门的研习,而且都集中在计算机专业和信息通信专业。研究生中也仅有4人表示自己曾钻研过此类问题。另有10人表示对此很有兴趣,这个数字是相当低的,仅占总人数的2%。电子商务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在涉及到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金融电子化与贸易安全上,电子专业、法律专业的学生有独特的优势,但尚未引起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视。就目前而言,真正认识到电子货币与自己已经很近的学生并不多,对此投入很大精力的学生更少。
对电子商务的学习途径
第二部分的调查主要是想了解学生学习电子商务知识的途径,了解哪些报刊上刊载的文章学生引用次数最多。经分析,除去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的专业,大部分本科生是通过计算机类的杂志(43%)和报纸(30%)来了解电子商务知识的,从专业书籍与广播电视上学习相关知识的并不多。
调查数据显示,被学生引用的电子商务方面的论文来自91种中英文报刊,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的阅读面很大,另一方面反映了媒体对电子商务的报道数量也在加大,同时也反映了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的专业报刊尚未面世,面向大众的宣传方式仍是以面为主的普及,较少涉及具体的实施细节,系统介绍电子商务知识的报刊并不多。
在普及电子商务方面受到学生们认可的媒介主要有《计算机世界》、《互联网世界》、《信息与电脑》、《中国计算机用户》、《市场与电脑》等几家刊物。经过进一步调查了解到,这些排名靠前的报刊,在1999年都专门设立了电子商务普及类的专栏或专题讲座。在人们迫切想了解电子商务知识的时候,选择系列刊载的报刊无疑是读者的首选。但是没有一家刊物所占的比例超过15%。
[关键词]“互联网+物流”;电商物流;课程群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3177
1“互联网+物流”的建设背景
互联网时代,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与不断发展,以电子商务为显著代表的网络经济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存在着紧密联系,研究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两个专业的课程群建设与改革,需基于“互联网+物流”的视角展开研究和实践。
(1)物流活动是电子商务过程的基本要素:电子商务活动过程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是由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组成,物流是最特殊的一种。
(2)现代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基本保证:只有合理化、现代化的物流活动,才能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压、保障现代化生产的高效进行。
(3)现代物流发展制约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快,若物流发展水平无法与之共进,会成为电子商务的阻碍因素。
(4)电子商务引导现代物流的发展:电子商务高效率和全球性的特点,要求物流也必须达到这一目标。而物流要达到这一目标,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则是最基本的保证。
(5)电子商务提供现代物流发展的信息处理平台和技术。
(6)电子商务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实现供应链短路化;使供应链中货物流动方向由“推动式”变成“拉动式”。
基于上述分析[1],电子商务与物流作为现代流通的两大手段,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电商物流课程群的建设,以“互联网+物流”为视角,对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物流服务、物流成本管理、物流配送、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进行分析和探讨,探究互联网时代下电商与物流的内在联系和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因此我们提出在“互联网+物流”背景下建设电商物流课程群。
2电商物流课程群建设的内容
2.1电商物流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定位,配合省重点特色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我们依托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专业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物流”视角的电商物流课程体系,分为三个学习领域,学习重点是以核心课程为主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2]
(1)素质与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此领域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如思政课、体育、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学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社会实践等课程。
(2)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此领域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电商物流作业、运营和管理技能。设计的核心课程包括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电商物流配送实务、物流成本管理、物流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开发技术、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支撑性的专业课程,包括电子商务概论、物流管理基础、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等课程。还有重在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专业实践课程:物流专业认识调研、物流运作流程调研、物流专题调研、电子商务认识实习、电子商务社会调查、电子商务专业实习等课程。
(3)专业拓展领域课程。此领域课程主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职业拓展技能,主要有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物流系统设计技术、物流技术与装备、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等课程。
2.2电商物流课程中心平台课程群建设
在学校教务处课程中心平台进行电商物流课程群的建设[3],通过课程群网站各个栏目的建设过程,最终完成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等方面的具体建设。[4]
2.2.1专业概览栏目的建设
通过深入开展电商物流市场调研和人才需求分析,确定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形成两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逐年对培养方案进行补充完善,以适应新经济常态下的新要求。在对两个专业培养方案认真研究和修订的基础上,理解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紧密关系,对电商物流业务流程和主要岗位及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以更好地将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融合发展,拓展两个专业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专业水平。[5]
2.2.2课程群简介栏目的建设
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物流专业发展的要求,基于“互联网+物流”视角,构建电商物流课程群,进行相关课程的一体化建设。以课程群的方式建设专业课程,探寻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不断拓宽课程群的外延课,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系统、整体综合地梳理专业脉络,把握专业课程体系,拓展专业视野,提高专业水平。[6]
2.2.3教学团队栏目的建设
物流与电商专业教学团队注重老、中、青相结合,教师队伍里不但有教学经验丰富的高职称教师,留学海外的高学历专业人才,同时还有在本行业中工作多年、有着丰富专业工作经验的企业负责人。根据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定位,通过师资队伍的建设,力争使高职称、双师型教师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专业科研工作中,通过专业研究课题带动专业教师对电商物流理论与教学工作进一步深入研究,争取发表更多专业论文和出版教材。[7]
2.2.4实践教学栏目的建设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校内课程实验、校外专业调研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与论文等。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努力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形成“立体化、交互式”的实践教学模式。采用虚拟、仿真、硬件实验、设计、创新相结合,独立设课、课程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制作、学科竞赛活动、创新创业相结合,将电商物流实验教学体系分为基础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自主创新型实验三个层次,形成了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实验教学方法,实现了立体化、交互式的实验教学模式。[8]经管学院具有电商物流实务实训室与物流仿真实验室,将电商物流多项专业基础课程融入于实训课程之中,使学生通过实训课程的学习,达到深入领会与掌握电商物流各项专业理论与技能的目的。
专业调研利用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安排学生参观行业企业专业运作流程,进行现场教学,丰富学生的视野,了解相关管理系统以及设施,通过与本行业企业从业者和管理者的讲座交流,了解电商物流业发展现状和问题,保持学校教学与职业技能的一致性。社会实践通过学生顶岗实践和实习工作,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真正掌握从事电商物流实际工作应具备的各项能力。
充分利用课程中心平台电商物流课程群网站,邀请企业导师作为共建教师,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站平台与企业人员建立联系、交流互动,在论坛和答疑板块,可与企业在职人员提问和讨论,接触到实际工作流程和企业各种岗位的角色,以便直接了解电商物流市场,把握行业动态,掌握专业技能,实现学与用的零距离,学习更具有全面性、应用性和操作性。这一网站也为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大激发了学生课下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拓展师生交流渠道,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学习互动。[9]
2.2.5行业动态栏目的建设
本栏目展示电商物流行业相关企业,使学生能更充分的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和具体工作流程,做到学以致用,缩短适应社会和上岗培训时间,为企业更加顺畅地提供相关人才。电商物流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技术工种信息,以及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相关信息资源,帮助学生对接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促进学生在专业职业资格认证方面的自我学习,为将来顺利就业准备好职业技能方面的训练。利用专业教师和企业人员的社会资源,提供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专业在职人员的岗位说明书和职业经验供学生参考学习,以便在校学生能充分了解职业岗位性质、岗位要求、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任职资格、所需技能,从而在校学习期间充分做好面向职业的准备,找准个人定位,有针对性的学习,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2.6教学资料栏目的建设
教学资料中的内容是电商物流课程群网站中集中所有相关教学资料的栏目,在课程群网站建设过程中需不断完善。硬件方面,建成运作良好的课程群相关信息及时上网的机制的开放式课程网站。软件方面,建立完善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案、课件、案例及习题中心、参考文献目录、视频教学、实验指导,实现优质专业资源共享功能,链接课程群相关专业课程网站,带动专业课程的建设。在课程内容上,经过专业教师长期教学经验积累,课程内容设计更加合理,对教材、教学资源提出较高的要求,同时对于在线实训以及视频教学模块有针对性的突破。首先,在线实训模块配备用于指导的实训指导书,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网上实训。其次,课程视频对教材的重点章节提供较深刻的讲解,同时,相应章节配有专门的习题与案例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这对于在校学生的自我学习以及远程教学具有很强针对性。
3电商物流课程群网站特色
基于“互联网+物流”视角建设电商物流课程中心平台课程群,将电商的商业模式与物流各环节的管理紧密结合,通过课程群的建设构建完整系统的电商物流课程体系,挖掘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课程中心平台建设的不断完善,加大了课程信息量,丰富了专业教学资源,注重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不仅可以满足校内学生加强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构建企业与高校的线上与线下互动,也可以进一步满足教师专业教学以及企业员工技术培训与社会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
各专业教师负责的专业课程的模块完整,包括教学的各个部分,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资源等,通过课程群网站提供的链接即可到达,界面具有美观大方、效果清晰、操作简单的特点,符合网络开放式课程的各项基本要求。课程群网站在布局上,体现出科学性与合理性的设计,在充分保证专业课程体系的各项基础部分的同时,对重点部分有明显的突出效果,例如:网上实训(实践教学栏目)、培训与考证(行业动态栏目)、教学资源(教学资料栏目)、教学论坛(互动栏目)等环节采用单独的模块,简洁明了,对学生的远程操作提供良好的指示作用。
电商物流课程群网站拟逐步建立在校学生与企业员工沟通的桥梁,为在校学生提供来自企业的实践机会,为企业人员提供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的平台。逐步做到教师利用资源库备课,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素材(案例、动画、视频、图形);学生利用资源库学习,实现自主学习,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社会利用资源库培训,包括基本培训和定制培训。
4结论
基于“互联网+物流”视角的电商物流课程群以“互联网+”的思维进行课程群建设,经过精心设计和严谨建设,将成为多学科专业交叉的较完善且具有特色的网络教学学习平台,在课程教学、学生学习、企业培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深入探索跨学科、跨专业、多层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开展教育教学的综合研究和创新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通过课程中心平台建设电商物流课程群网站,有效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师生课外互动和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联合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专业以及其他涉及的相关专业,共建电商物流课程群,对于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我们将以建设专业课程群为指导思想,群策群力,将我校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专业进行一体化建设,建成较具特色和知名度的专业课程群网站。
参考文献:
[1]燕春蓉.电子商务与物流[M].2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张德洲,夏文燕,巩向玮.电商物流课程体系构建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3).
[3]洪怡恬,刘松先,姜红波,等.电商物流课程群.http:///G2S/Template/View.aspx?action=view &courseType=0&courseId=2005339.
[4]秦惠民,鞠光宇.基于网络的大学开放式课程现象研究――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
[5]陶荣湘.台湾地区高校开放式课程发展状况及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4(4).
[6]曹刚,于欣言,杨晨.深度课程改革下Moodle开放式课程平台的应用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
[7]张周,郑琼,吕立伟.国外著名高校财经类开放式课程研究与启示[J].财会月刊,2012(36).
关键词 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质量
我系近三年的就业率均保持在99% 以上,签约率也达到85%以上。但从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对我校毕业生的调查来看,我系的就业质量却不容乐观,特别是电子商务专业,其就业竞争力在所抽取的38个样本中排名28。本人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辅导员,为进一步提高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实现学校提出的高比例和高质量就业的目标,特进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对我系电子商务专业 2010、2011、2012 届毕业生进行的抽样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通过班级QQ群、电子邮件、电话询问和发放调查问卷、走访毕业生几种方式。回收问卷147 份,有效问卷139份,占总调查问卷的95%。
1 调查结果分析
1.1 就业单位性质:
由于不同性质单位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截然不同,因此,大学生就业单位性质也能反应出他们就业质量的高低。调查结果为,我系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职于民营企业。其中2% 的毕业生在机关事业单位就业,5% 的毕业生就职于国有企业,85% 的毕业生就职于民营企业,而有8% 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
1.2 从事的工作岗位:调查结果为,毕业生中担任部门主管占14%,从事营销工作占69%从事基本技术的比例占14%,从事生产一线工作的毕业生仅占3%。从结果来看,营销类岗位占了主导,主要包括产品在线推广、销售、客户服务以及物流方面,这个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与人才市场对营销类岗位需求量大有直接的关联。电子商务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低也主要是这个原因。
1.3 工作报酬:工作报酬是基本的生活保障,是高质量就业的一个侧面反映,调查显示,目前,我系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报酬主要集中在1200-2500元之间,比例占61%,2500-3000的占23%,3000-4000 的占10%,5000元以上的占到4%,仍有2% 的毕业生薪酬在1200以下。与我校的其他专业相比,居于中间位置。
1.4 学生换岗情况:调查结果为,我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换岗频繁,岗位稳定性较差。其中毕业后半年内换岗的比例高达59%,有的同学一年换过三次。换岗的原因有45%的同学是由于报酬不高,工作岗位没有技术性,未来没有发展空间等。
1.5 人岗匹配度:人岗匹配度是指人的特性与职业因素的适应性,即大学毕业生所具备的职业性格、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能力等方面能够胜任岗位需要的程度,它是一项反映就业主体意愿的尊重性指标。调查结果为,电子商务毕业生人岗匹配度偏低,139名毕业生中,较匹配的占22%,一般的占46%,不太匹配的占32%。
1.6 就业满意度:就业满意度是指毕业生对现有工作的心理满足度,是反映就业主体内在感受的主观性指标。调查结果为,139名毕业生中,满意的占19%,一般的占48%,不满意的占33%,我系电子商务的毕业生就业的满意度偏低。
1.7 职业发展空间:职业发展空间是指毕业生就业后能否在工作中以参与培训等方式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术、具有良好的晋升发展空间。调查结果为,139名毕业生中,较好的占24%,一般的占46%,不好的占30%,可见,我系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并不太看好。
2 电子商务专业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升建议
从调查结果分析,我系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单位性质、从事工作岗位、学生换岗情况、人岗匹配度、就业满意度以及发展空间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致使整体就业竞争力偏低。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对问题的解决起到一定作用。
2.1 多方位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指毕业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与积累所具备的专业能力、适应能力、求职能力等方面所体现出的综合素质,它决定毕业生能否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能否把工作做好。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还要借助包括参与校内外的竞赛、社团组织、学生会等机构、寒暑假社会调研、各种兼职等社会实践平台,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和危机处理等综合素质,提升学习、适应、创新等多方面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认知水平。
2.2 强化校企合作,注重校外实训对就业的推动作用。以项目为载体、以兴趣为指引,将专业学生分方向教学,借助企业的平台让学生在做中学,另外通过这种模式可以挖掘出网站建设方面的优秀人才,大大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上的技术方向比例,另外网络营销岗位可以通过和企业合作,组建团队,帮助企业整合营销以及做相关的策划工作,通过实际项目来带动学生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工作经验,积累工作成果,从而提高学生未来在这方面的就业就业质量。
2.3 合理设置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让学生掌握用人单位所急需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由市场决定,由用人单位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制定。通过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和定位,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要强调理论知识体系的宽度和广度,涉及面要覆盖所有电子商务职业化岗位,不必过于强调理论知识体系的深度和精度,要能体现高职学生" 理论知识够用、实践动手能力强、直接上岗快" 的特色。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要以" 偏方向重特色"为原则把专业培养目标细化为商务平台建设与推广和网上贸易方向。
参考文献
[1] Mycox:苏州市职业大学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1)
[2] 郭汝惠: 浅析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及发展前景[J],教育与职业,(36 )
关键词:商务英语;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就是以英语为媒介,以商务活动为载体,整合商务与英语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商务活动能力。
一、项目实施的现有基础
通过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完成了对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剖析,对商务英语的办学体系进行了一次完整的梳理;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重新定位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并通过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标准、各类课程标准以及实训环节的各类课程实训指导书的修订,为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与行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改革和建设内容
1、深入分析社会、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所服务职业的岗位群职业能力和商务知识的需求,重新定位专业目标,修订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胜任涉外企、事业及宾馆、酒店、商务中心等单位基层一线的商务翻译、文秘、经理助理、前台服务、客房服务等工作,具备技术素质强、吃苦精神强、实干能力强、团队意识强“四强”素质的商务英语专业高级职业应用型人才。毕业生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又要有扎实的实践技能,特别具备较强的服务和管理能力。
2、从职业岗位出发分析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职业能力结构,从而设计出学习领域课程,经过多轮岗位分析优化完善,实现课程体系重构的目标。重构后的新课程体系应该能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起到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且前后课程衔接得当,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与行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实施,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结构 专项能力 能力要素 课程设置 能力测试
基本素质 思想政治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初步掌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 合格
职业素质 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沟通协作、积极进取的职业素养;较强的就业、创业和生存能力;继续教育、学习和创新能力;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 就业指导 公共关系证书
身心素质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调节技巧 军训;体育 大学生体育达标测试
基本能力 计算机应用 熟练的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 计算机基础 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
英语语言 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大学英语(精读);大学英语(泛读);英语听说 PETS-3或CET-4证书
社会认知 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能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报告
专业
知识
与专
业技
能 商务英语应用能力 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具备基本的英汉互译能力;书写、阅读商务信函的能力;熟悉中西文化传统,了解各国地理,历史,发展现状 剑桥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口语;商务应用文写作;英美概况及西方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 合格
商务领域应用能力 掌握市场经济基本知识,国际贸易规则和相关贸易规则;熟练制作各种商务单证,处理外贸函电、进出口等外贸业务的能力;具备进行市场开拓、企业营销、商务谈判等商务活动的能力 国际贸易实务;报关业务实务;电子商务;商务谈判 合格
酒店业务应用 从事现代宾馆业经营、管理、服务工作的能力 酒店经营管理;酒店前厅与客户管理实务 合格
3、按照各类商务英语工作流程的逻辑环节,找出商务英语活动主要工作节点,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模块;根据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导出“行动领域”;经过教学整合形成“学习领域”,并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进行教学实施。
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 学习领域
岗位群 典型工作任务 行动领域(听说读写译综合应用、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 学习领域
公共基础 专业基础 核心
外贸业务员 贸易政策分析;产品市场调研;制定产品市场营销方案;客户开发与分类管理;询盘、报盘、还盘、接受;合同条款设计、签订、履行;商务文书;商务会谈;货运、保险办理;单据、单证制作;商品检验、报关;业务资料归档 国际商务知识理论与实践;英语日常、商务交际;商务文体撰写;收集资料、运用信息、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创新;计算机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体育;计算机基础;
商务礼仪;应用文写作 精读;泛读;听说;商务英语原著选读 剑桥商务英语;商务应用文写作;国际贸易实务;报关业务实务;商务谈判
电子商务业务员 网络市场调研;网络产品销售;网络推广;订单处理;网络支付与结算;电子商务配送;客户服务与管理 国际商务知识理论与实践;电子商务应用;商务文体撰写;收集资料、运用信息、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创新;计算机 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听说 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谈判
初、中级翻译人员 外事活动接待;中英文商务文书笔译;一般商务会谈口译 英语日常、商务交际;商务文体撰写;收集资料、运用信息、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创新 精读;泛读;听说;英美概况;西方文化 翻译理论与实践;剑桥商务英语;商务应用文写作;商务英语口语
商务谈判代表(助理) 国际贸易合同谈判;国际货物运输合同谈判;商品采购合同谈判;业务沟通 国际商务知识理论与实践;英语日常、商务交际;收集资料、运用信息、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创新;商务谈判;计算机 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听说 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实务
行政文员(秘书、助理、企化) 文件撰写;文件处理;档案管理;会议及商务旅行安排;会议记录;公关接待 英语日常、商务交际;商务文体;收集资料、运用信息、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创新;计算机;文秘 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听说 剑桥商务英语;商务应用文写作;商务英语口语
酒店、旅行社和度假村的初级管理和服务 前台服务;酒店管理(客房产品设计、价格制定、客房销售、经营效益分析);客房服务;客房设备物资管理;餐饮服务;餐饮销售、服务管理;公关接待 英语日常、商务交际;收集资料、运用信息、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创新;计算机操作;酒店服务 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听说 酒店经营管理;酒店前厅与客户管理实务;剑桥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口语
英语教学、少儿英语培训 备课;授课;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作业布置、批改 英语日常、商务交际;收集资料、运用信息、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创新;计算机操作 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听说 翻译理论与实践;剑桥商务英语;商务应用文写作;商务英语口语
4、遵循科学的认知规律,以适当的载体,按照“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构建学习情境,进行教学设计。
商务英语专业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结合社会调研的具体情况,并派遣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岗位调研,经过讨论并归纳总结出商务英语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与其对应的职业行动领域。在对行动领域的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聘请了大量的行业专家、教育专家,与课程开发组全体教师一起,基于完整的工作过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确定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是关系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点,而这当中《剑桥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报关业务实务》、《电子商务》、《商务谈判》、《酒店前厅与客户管理实务》6个学习领域又最为关键,是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
参考文献:
1、纪淑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J],职教论坛,2010年06期
2、廖素清,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大学的课程体系不断发生变化,但始终都围绕着培养学生能力这一核心理念,致力于提高人才的质量水平[1-2]。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相关研究发现移动电子商务有着较高的行业需求,其改变了传统电子商务经营方式,提出新的岗位需求与职业技能[3-4]。我们结合岗位调查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R邓刂逝嘌?和能力培养提出几点改革建议,同时针对课程规划进行调整[5],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能力评价几方面进行调整,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及实现培养目标。
1 移动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研究
本次研究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进行课程设计,随后采用实践检验的方式对移动电子商务课程进行规划,具体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1.1 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分析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分析由两部分组成:文献研究,通过分析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研究文献,了解我国行业研究现状;社会调查,对电子商务相关企业进行岗位调研,了解岗位需求情况。
1.1.1 电子商务行业研究可视化分析
通过收集和汇总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研究相关文献,发现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研究现状与电子商务的应用[6]、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对策研究联系密切[7]。对电子商务应用的相关研究发现移动电子商务是移动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解决电子商务面临问题的重要途径[8-9];同时,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同物流创新有较高联系,并且物流创新同跨境电子商务与商务对策研究联系密切[10-11]。因此,在对电子商务专业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商务决策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在此基础上也要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对电子商务专业来说,移动电子商务将是电子商务的重点。
1.1.2 电子商务行业岗位需求分析
对大连市周边企业进行岗位调研,通过调查发现移动电子商务岗位有设计开发类岗位和策划运营类岗位。设计开发岗位要求掌握Web前端开发技术、交互设计技术等,策划运营类岗位需要掌握产品策划、运营数据分析、网络编辑等,由此可见移动电子商务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又应该掌握必要的技术能力。
1.1.3 移动电子商务课程目标
学生需要理解移动商务与应用领域的结合创新趋势,并通过分析学习资料理解移动电子商务的概念,此外还应掌握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见表1。
1.2 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设计由可行性分析、课时安排、教材选取、授课方式、考核方式6部分组成[12-14],教师可按照该流程对移动电子商务课程进行设计。
1.2.1 可行性分析
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才能够实现能力培养。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已修课程统计,发现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网页设计、营销管理等相关能力以及学习移动电子商务的前提条件。对教学环境进行可行性分析发现,学校提供实验室能够满足学生实践操作的需求。成立移动电子商务教研团队,为该门课程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师资。从以上3方面来看,具备了教学的可行性,能够开展课程。
1.2.2 教材选取
进行文献检索共得出中文核心文献1.2万,其中移动电子商务图书25种。组织专职教师A、B、C进行教学研讨,最后得出文献[15-18]4本教材;组织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进行二次评审,按照教学目标与本校学生具体情况选择参考教材,确定教材为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外,我们经过多次研讨得出移动电子商务时间能动性较强,因此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
1.2.3 课时安排
为考查学生实际应用情况,需要安排学生活动实践,在学时分配上采用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相结合的方式。本次实践由一个完整的移动商务策划贯穿整个学期,具体的学时安排见表2。
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可将该门课程分为移动商务概述、移动商务技术基础、移动商务价值链模式、移动商务安全、移动商务支付、云计算、移动商务信息服务、移动娱乐、移动学习、移动商务应用10部分。具体课时安排与重难点分布见表3。
1.3 专家访谈
1.3.1 专家选择
本次专家访谈采用校内与校外结合方式进行,由于环境限制选取本校教师5名、校外教师3名,教师具体情况如下:副教授,数据分析团队成员;副教授,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团队成员;副教授,网站策划与运营团队成员;副教授,国际贸易专业教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专业教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专业教师;副教授,物流工程专业教师;副教授,供应链管理教师。
1.3.2 访谈提纲设计与实施
为了了解移动电子商务教材选取、教学内容设计、课时安排、理论与实践比例设计、教学方法、考核方式6方面的设计[19], 可参考表2与表3设计教材、教学内容题目、理论与实践安排题目,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闭卷考试、项目实践、大作业3种考核方式,选取讲授教学、实践教学两种教学方式,采用录音的方式记录。
1.3.3 访谈分析
1)学时安排与理论实践比。
每周2学时或者4学时,或者采用单双周上课的方式,故学时为32学时、48学时、64学时。大三上学期还开设移动平台建设、市场营销等课程,故选取32学时。学生在其他课程中也会有其他项目实践,应适当降低实践比例。移动电子商务类课程需要以理论为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对课程的设计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课程内容需以实时事件为依托。关于课程内容的访谈汇总见表4。将实践学时调为4学时,缩短实践学时的比例,将学生的项目实践更多放在课外。
3)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单一的理论教授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移动电子商务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平时考核以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末考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为主。平时成绩评定由学生考勤、课堂发言、三级项目、课堂作业4部分组成;终结性考核在题型上需要多元化,加入案例分析和模式设计的题目。教师可按照能力要求比例设计期末能力考核评定表,见表5。
2 移动电子商务教学效果分析
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及学习安排,教师制订教学大纲和教案设计,收集教学资料,编写教学进度安排,进行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为课程改革提供建议。
2.1 形成性考核分析
我们对学生平时成绩进行标准化处理与描述统计。在统计过程中没有出现该项为0 的学生,并且超过半数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结合能力考核标准得出的成绩统计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实践环节表现良好,3组实验超过半数的学生为B级,超过1/4的学生为A级。本次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设计较为合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课堂参与性;同时,采用应用项目实践教学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项目策划能力。
2.2 终结性考核分析
单项选择与填空题的频次变化情况较为相似,仅有1~2名学生的成绩为C。案例分析选项频次波动范围较小,策划设计类题目较案例分析类成绩较差,半数以上学生能够运用移动商务思维设计商务活动。论述类环节有15名学生能够达到B级以上成绩,有3名学生成绩为D,占整体的12.5%。
通过考核分析发现,学生掌握了部分移动电子商务理论知识,并且部分学生能够运用该理论分析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仅有少数学生能够运用移动电子商务进行策划,部分学生不能够运用移动电子商务模式进行商务活动。
2.3 回归分析
我们采用极大自然数估计的方式对各项考核成绩进行回归分析,采用线性建模的方式构建学生能力考核模型。统计发现本次建模的准确度为0.95,具有较高的模拟系数。
(1)课堂表现、实验1对整体影响程度较高,需要提高课堂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也应提高对移动电子商务技术的学习,减小学生之间由技术带来的差异。
(2)考勤、三级项目、实验2与填空类项目回归系数较为接近,且系数值较低。学生上课情况良好,能够按时完成平时作业,故学生在该环节表现良好。
(3)在终结性能力考核项目中,各能力指标的回归系数较为相近,由此可见考核标准与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较为符合。本次终结性考核方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题型的选择、内容的选取符合考试要求,既能够涵盖较多知识点,又能够保证考核的公平性。
(4)三级项目的预测系数与贡献度分别为0.39、0.308,可见本环节在整个考核中占据重要位置,与人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但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不均衡,需要进一步改进教学计划。
3 结论与建议
采用文献研究、专家研讨方式制定的教学计划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与社会实际需求相匹配,有效降低了教师教学设计的工作量,此外经过多次论证研讨确定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时设计和动态式教学内容设计。结合教学效果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文献资源质量保证。在进行文献研究时,应确保文献质量与数量,尽可能多地收集文献资源,根据内容、主题等进行文献筛选,确保选取的文献与研究具有较高的契合度。
(2)多种研究方法?C合使用。使用文献研究得出的更多的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研究热点等,而课程所教内容更多的是教学管理方面的。
(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质量管理八项原则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之精髓。本文以泉州理工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探讨高职院校如何利用质量管理八项原则指导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阐述如何贯彻“以学生为关注焦点”、如何实施“与供方互利的关系”、如何实现“持续改进”,强调在专业建设中领导应从内(全员参与)外(与供方互利的关系)两个方向努力,同时还必须应用好控制论三方法:过程方法、系统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才能提升领导作用的有效性。
关键词 :ISO9000质量管理原则;高职;专业建设;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8-0038-03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 176)在吸纳国际上最受推崇的一批质量管理专家思想的基础上于2000年提出了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它体现了质量管理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并成为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依据。教育作为适合实施ISO标准的行业之一,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也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
泉州理工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创办于2002年,2006年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2009年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年冲刺专升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将ISO9000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应用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本文旨在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总结这一过程。
以学生为关注焦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学生为关注焦点”的诠释
质量管理原则之首是“顾客为关注焦点”。纵观ISO9000标准,它渗透着这样一种科学管理理念,即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了解顾客当前与未来的要求,满足顾客要求并尽量超越顾客的期望。
当学生交了学费,学校为其提供教育教学服务,此时,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组织与顾客的关系;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学校的“产成品”——学生将服务于企业等机构。这时,企业等用人单位成为学校的顾客,他们最关注的当然是学校的“产成品”——学生的质量。因此,“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在高校就可诠释为“以学生为关注焦点”。
以学生为关注焦点,本质是以学生的“需求”为关注焦点,确保学生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取得成功的关键是提供的教育教学服务能够持续地符合学生要求,并得到学生的信赖,从而确保“产品”(学生)的适用性质量和符合性质量。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学生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那么,学生的需求是什么呢?我校通过以下做法来准确理清学生的需求:(1)通过社会人才需求调研;(2)通过本专业在校学生座谈会;(3)通过毕业1年、3年、5年学生的问卷调研和访谈;(4)调研学生对专业教学的满意度和需要改进之处。
(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突出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
通过一系列调研,获取如下信息:(1)学生求职过程最具竞争实力的是实践实习经历、专业技能、个人综合素质;(2)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最需要改进的是实习与实践环节、职业技能训练、动手能力培养;(3)学生对电子商务教学的直观感觉是:学得不少,但似学非学,好像会又好像不会。
根据调研结果,我校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较大的改革:(1)强调“通过掌握网上购物、网上客服、网店和建设并运营一个网店等四项技能来完成高职阶段的学习”;(2)提出“集中性实践环节”,每学期腾出二周作为集中性实践时间,每次集中解决一个问题;(3)每个学生跟踪调研一个企业或行业,并进行交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4)设置素质教育模块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模块,并纳入教学计划中,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分,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目前,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实施中。
(四)如何贯彻“以学生为关注焦点”
贯彻“以学生为关注焦点”,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必须调查、沟通并理解学生的需求和期望,确保学校的目标和学生的需求期望相一致;其次,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需求和期望;第三,管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断测定学生的满意度并为此而努力;第四,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采取相应的措施,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有用之才。
实施“与供方互利的关系”原则,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一)“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的理解
学校的供方就是为人才培养提供“采购品”或“技术服务”的组织或个人,以及提供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及就业机会的合作企业。随着社会发展,社会活动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囊括从原材料——产品生产——销售的整个过程,都会与周围单位发生协作关系,都不可能置身于社会之外。企业是这样,高校也是这样。尤其是民办院校,师资薄弱,资金有限,物资设备短缺,更需要来自外部的资源支持和技术服务。于是,校企合作、借助外力对于民办高职来说将具有双重意义:一是符合教育部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要求;二是学校本身办学生存之需要。
(二)抓住关键供方,专业生存发展
我校刚开办电子商务专业的最初几年,最头疼的是实践环节。首先,我们利用电脑公司软件建设了经管网络实验室,开展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计算机模拟,开展erp实训。同时,构建了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将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社会调研等形式贯彻到三年教学中,以弥补学校实训手段不足之缺憾。2007年,一个偶然机会,我校与当时已有名气的阿里巴巴开始合作。首先,参加阿里巴巴的职业技能认证,参加阿里巴巴主办的两届“明日网商”比赛,参加阿里巴巴推出的大学生暑假实习计划,合作举办电子商务外贸班、特色班和实训基地,与阿里巴巴几个主要业务部门诚信通、中国供应商、淘宝、天猫等签订实习、就业合作协议,合作的层次、深度、广度不断提升。由于抓住了这一关键供方,依靠阿里巴巴,我校电子商务专业顺利渡过了电子商务的冬天而生存下来。
(三)发展地区供方,扎根区域经济
2009年之前,学校所在地区的电子商务薄弱,因此,学校紧紧依靠阿里巴巴的技术服务和阿里巴巴所提供的诚信通企业开展实训。近三年来,泉州一带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因此,我校将校企合作由阿里巴巴扩展到地方电商企业和当地电子商务协会。目前,我校已与十几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将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植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沃土中。
(四)如何发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首先,优先选择一些有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主观愿望、环境条件较好、技术力量较强的企业。其次,与供方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有事及时沟通。第三,与供方合作,确认其过程能力,通过学生对其产品、服务、技术进行满意度调查。第四,与供方合作,利在高校,学校要主动与供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第五,对供方不能只讲利用不讲合作互利,特别是对于关键供方或合作者,更要建立起互利关系,实现共赢。
以“持续改进”为目标,永不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一)“持续改进”的内涵
“持续改进”原则指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是组织在管理、过程和产品方面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主要方法。改进不应是等问题发生才改进,而是在“符合性”基础上的改进提高,其关注焦点是提升目标值,提升过程能力和产品质量,以追求更高的目标、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和卓越的绩效。持续改进是一种管理理念,它贯穿于ISO9000系列标准中。
(二)专业建设过程就是一个持续改进过程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开办11年来就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根据高职教育要求和市场变化,我们先后进行七次教改,使得课程体系改革不断深入,课程设置不断优化,实践环节不断深化,学生业务能力、职业素养不断提升。同时,我们总结了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过程,提炼出本专业建设的六大特色,即教学系统立体化、教学内容常新化、教学方法多样化、课程教学与职业认证同步化、工学结合长期化、以赛促学常态化,以进一步指导持续改进的实施,并为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指明方向。
(三)如何做到“持续改进”
首先,持续改进是组织永恒的目标。将持续改进和创新理念贯穿于专业建设质量监控全过程。其次,将专业建设质量监控活动,按照PDCA管理循环模式不停运作,每一次循环都实现教学质量螺旋式上升。第三,建立自我发现问题、自我纠正问题、自觉完善管理的一种持续改进机制,来保证教学质量提升的长期性和有效性。第四,通过采取激励措施等方法,使每位教职工都将教学服务过程和质量体系改进作为自己的目标。第五,为教职工提供有关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手段培训。第六,不断总结持续改进的经验,以指导未来的专业建设。
领导者的作用是专业建设的关键
质量管理体系十分强调领导者的作用。ISO9000强调:“领导具有决策和领导组织的关键作用”、“最高管理者应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
依据ISO9000思想,在专业建设中,校、系领导应从两个方向努力,注意三个方法,即对内充分发挥教职工作用,对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同时还必须掌握和应用控制论三方法:过程方法、系统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才能提升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一)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原则强调“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唯有其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为组织的利益发挥其才干”,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关心教育教学质量入手,从做好本职工作入手,全员参与教学质量管理。
(二)借助外力
校系领导应发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同供方(或合作方)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既符合教育部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同时也可弥补学校在人、财、物方面之不足。
(三)过程控制
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的核心是把质量管理从传统的对结果(产品)实行评估转为对过程实施控制。过程控制住了,也就控制住过程的结果。一个组织或管理系统内存在许多过程,每一过程都存在一个最适宜的过程方法,而这个完善的过程方法是通过PDCA多次循环的结果。
(四)系统管理
ISO9000标准指出: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一个专业的建设需要通过很多的具体工作、活动或措施(即各种过程),对于这些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过程,领导要加以识别,分轻重缓急予以处理,如同下棋一样,要有全局观点。
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时,最常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教学与学校各种活动之间的关系。因为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作为领导者,应按照管理的系统方法,注意协调各子系统、子过程之间的关系,召集相关方统筹安排,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达到专业技能、素质双丰收。
(五)科学决策
科学决策,即基于事实基础上的决策,不是凭空“拍板”。我校提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基于事实的决策,即我们通过对2008、2010、2012届百位电子商务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在获得大量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做出的。因此,它是一种科学决策,获得在校电子商务学生的广泛认可。
ISO9000质量管理八项原则是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也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模式。当一个学校还无力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时,我们可以抓住质量管理体系的精髓——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为指导,进行专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刘松先,李艳波.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在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与管理,2005(2).
[2]赵常学.ISO9000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关键词]电子商务 行为导向 教学改革
互联网诞生至今已20年了,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应用发展迅猛,经历了政府主导、网店网商阶段,目前正进入了以大规模中小企业应用为主体的第三个阶段,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对人才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从教育部2001年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以来,我国高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但同时也暴露出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据统计,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其中电子商务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不得当以及学生缺乏电子商务就业岗位的实践训练是阻碍学生就业的首要原因。因此,改革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一、以任务驱动,行动导向设计链路课程
在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以任务驱动,行动导向设计链路课程”。一个专业的职业专门技术应按不同的职业任务培训方向开发专业课程。其任务之一就是设计围绕职业专门技术能力“任务课程链路”。每条链路课程可以由一组内容相关和循序渐进的单元课程组成,目标是完成一项专门技术的学习和训练,一条链路课程也可以看成一个课程模块。链路课程可以通过把职业专门技术的培养看成一项职业工作任务及职业综合性任务,并考虑劳动组织形式的时空特点,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即从整体上可以实施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和课程教学原则。同时在对学生的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和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开展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建设,推动专业教学改革
项目课程的总体理念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即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项目课程建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要通过社会调研、与企业的行业专家进行访谈和座谈来明确学生的就业岗位定位和工作任务。通过第一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分析,我们进一步明确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因此我们可以按照工作岗位的不同来划分专门化的方向,根据该方向的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来进行课程的设置。有效地解决了电子商务专业多年来难以解决的、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导致的专业课程体系为多学科的课程大杂烩的现状。
在课程内容的开发和建设上,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工作中的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来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并能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
按照项目课程的教学要求,要按照行动任务来设计学习过程,学习过程的设计要以工作的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进行,教师的教学围绕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展开。学生学习的典型产品(服务)来自于企业。这样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工程师必然要进行紧密的合作,这种合作是建立在配合学生完成学习过程的教学活动上的,这时,教师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得以明确,而且这些技能是直接可以从合作的企业中学习获得的,同时,哪些教学活动是需要由企业的工程师或技能能手来负责完成的也得以明确。这样,根据课程的教学活动需要,明确了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具体技能需求,综合专业的所有项目课程,可以构建出专业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教师去什么企业,具体挂职锻炼的内容也得以明确,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就可以建设成一支专兼结合的、具有“双师”素质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团队。
另外,电子商务专业“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的另一好处是,无论是技术类专业背景的教师,还是经管类专业背景的教师,能够理解电子商务的内涵,理解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如何在电子商务的具体应用中发挥作用的。这样,他们在教学中就能够围绕电子商务的具体应用来教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学生也就不再会感到电子商务是一个多学科知识的大杂烩。
这项工作目前还处于项目探索阶段,还需要通过艰苦的探索和实践。这期间,既需要专业教师积极、大胆地进行探索,同时也需要学校和合作单位的配合。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PowerBuilder管理信息系统完整项目实例剖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一、电子商务的产生及发展
根据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指发生在开放网络上的、包含企业之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商业交易。由定义看出,电子商务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来完成商品或产品的交易、结算等一系列商业活动的一种方式,以其高效率、低支付、高收益及全球性的特点,冲击着传统的手工操作式的商务活动,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其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界的重视与积极的投入。
与此同时,随着电子商务在目前的世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建设及普及,电子商务应用的蓬勃发展,社会急需大量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电子商务学科及其人才的培养也就显得越来越迫切。
二、电子商务的现状
面对目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巨大的市场需求,国内许多高校纷纷设立了电子商务专业,其中包括高职高专、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培养。但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本科层次为主。从2001年开始设立电子商务专业以来,2001年教育部首批批准13所高校设立电子商务专业,2002年增加到96所,2003年增加到153所,2004年增加到近200所,增长速度非常快,充分反映了国内高校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和饱满热情。但随之而来的用户的信息来源渠道日益增多,信息的时效性、容量和内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根据目前的信息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逐渐向媒体化、网络化和实践性转变。
2005年8月,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协作组联席会议对电子商务教学做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统计。据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在全国高校中,本科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已有275所,较2001年的13所已经有了近20倍的增长。如果算上开办电子商务专业的专科与高职院校,已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在短短四五年的时间里,一个崭新的专业,能够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一方面说明这个专业正倍受社会青睐,另一方面也说明电子商务在其发展过程中必定存在着尚待解决的问题。
三、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作为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只有短短一年的时间,但在这不长的实际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我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电子商务的相关理论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完善的理论体系。因此,在教学上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教材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
据我所了解情况,目前,国内先后出版了好几套电子商务的系列教材,分别由各相关高校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情况组织编写,所以在教材的内容上差别很大。同时还有一些不成系列的教材,可以看出电子商务教材的编写滞后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落后于教学内容的更新。虽然是系列教材,但并不系统和完整,也不具备一定的规范性,因此同系列的教材之间相互有重复和冲突,不同的系列教材之间的重复和冲突更加严重,最终造成各高校在教材的选择上难度较大。
(二)实践教学的缺乏
电子商务是一个交叉学科,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都很强。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既有商务和管理的内容,又有相关的技术内容,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因此,更迫切需要丰富的实践教学。从我国各所高校的目前情况来看,许多学校仅仅设立了一个简单的电子商务实验室,安装了一套简单的模拟实验系统,部分学校还没有实验室,甚至不具备上网的条件。大部分学校缺乏必要的实习基地,学生无法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理论和实践难以结合,培养的学生只会动口,不会动手,这样就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太低
在一般高校的专业课程中,涉及商务方面课程仅占20%左右,大部分为计算机课程。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教学思想不应该仅局限在加强网络和编程语言的学习,而更应该注重在线商务理念的培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果不注重学生在线商务策划,那么也只能学到一些基本原理和简单操作,根本谈不上系统掌握电子商务网站的策划及应付瞬息万变的商务网络环境。
(四)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较低
据该调查统计显示,目前从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老师平均教龄不到两年,其中大多是直接从应届毕业生走上讲台。领域的差异和经验不足等因素,造成了如今(下转第60页)
(上接第34页)这些年轻的教师采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教学方式,从而也造成了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不高的原因之一。这也正好说明我国现阶段电子商务人才的匮乏,没有本专业出身的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时候必定不能满足学生对于专业的期望和要求。
四、加强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措施与对策
(一)加强教师电子商务软件应用能力的培训力度
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加强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电子商务是一门应用型,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它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电子商务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电子商务的系统管理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进行常用电子商务软件系统个模块操作的培训,长期以来教师普遍重视理论课的备课,对于实验课,由于很少进行社会调研,所以几乎普遍缺乏充分的备课过程。因此作为专业课教师要在实践课的教学准备上下很大的功夫,对上机内容、流程、目标等必须非常熟练。
(二)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知识结构水平
电子商务教学要求教师具备全面、体系化的素质,即使跨专业的老师和电子商务领域沾边,但是没有对这个领域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也是没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的。在目前专业电子商务教师普遍缺乏的情况下,要充分地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积极地探索新路子来教好学生相当必要。这就要求教师们应该从电子商务这个专业的特点出发来安排自己所教的每一门课程,而不能仍然局限于原来的专业。自己所代的每门课程,在电子商务学科中处于什么地位,心里要清楚。做到这一点,既非难事,也非易事。教师必须做到对其他相关课程内容基本熟悉,对专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各门课程之间的接口和逻辑关系胸有成竹,这样才能应付自如。
(三)处理好教学质量与教学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要高度重视学生对自己教学的反馈意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但学生的意见也要辨证分析,特别对当前不少学生抱着混文凭、应付考试的态度,教师就更不能放松对其教育引导。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为学生终身负责,有了这个认识,才能以严谨的态度克服现在的困难,投身到教学事业中去。
(四)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网络教学技术等成为现代教学手段的典型代表。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与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特点和课程要求相吻合,充分利用这些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大大提高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五)加强实践性教学
首先,要加强实验室建设。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许多课程都要进行实验,而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的基本条件。加强实验室建设,主要包括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的建设投入,建立电子商务教学实验所必需的计算机、网络等硬件设施,同时还要开发和引进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所需的各种软件和模拟系统。其次,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学校可以通过自建或与电子商务企业联建等方式建立电子商务专业实践基地,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电子商务的实际活动,体会电子商务的运营情况,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马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4,(6).
[2]吴应良.电子商务学科建设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9).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课程体系
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来看,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巨大。事实上,一方面市场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却不高。[1]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多种,但普遍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2],那么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到底出了哪些问题?
通过对多家企业的调研,我们得知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较低。
一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调查研究,得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 专业定位不清,方向不明
电子商务是一个既宽又广的专业,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清晰的定位,这个专业的建设会有很多问题。许多高校不能清晰地界定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多数高校提出了过于宽泛的培养目标,以“万能”为应用目标的电子商务人才。这种“万能型”的培养目标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同时兼顾多个方向,可能造成学生没有“专长”,出现学生学过网页设计,但比不上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学过计算机程序设计,但不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精通;学过国际贸易理论,但不能胜任国际贸易实务工作等等。二是以“万能”为应用目标的电子商务人才并不符合中国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实际需求,企业需要的是能胜任某项具体工作的人,比如网页设计、系统开发、出口报关、客户服务等,而不是什么都懂但什么都干不好的“全才”。[3]
2 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缺乏对电子商务在国际上领先应用、在中国企业实际应用的理解,再加上电子商务专业的覆盖面过于宽泛,因此如何科学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既能全面了解与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又能体现专业特色和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而现在的电子商务的课程设置往往就是个大拼盘,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现有的有关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缺乏有机的结合;二是强于书本而弱于实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缺乏技能训练。
国内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在建设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三种取向:以经济为主的电子商务办学模式,以技术为主的电子商务办学模式,以管理为主的电子商务办学模式。经调查统计,全国327所本科高校中,分别以经济、技术、管理为主的高校比例约为3215,三种取向的毕业生分别授予经济学、工学、管理学学位。电子商务专业所在的院系也较混乱,分别有:商学院、信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等。
表2 不同专业取向所开设的核心课程
从课程设置可看出其培养方向模糊。虽然界定了取向,但许多高校不能清晰地界定并把握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在课程安排上提出了宽泛的设置方案,导致学生学而不精,学而不专,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3 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是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最活跃的因素。由于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开办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从2001年的13所猛增至目前的300多所,各高校对于电子商务的研究时间很短,在学术界还处于探索阶段。就我国目前而言,各高校还没有真正完全符合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现有师资大多数从计算机、管理、营销或其他专业调派,既不是毕业于电子商务专业的,也没有丰富的电子商务从业经验,甚至也没有受过系统的电子商务专业化师资培训。其基本上都是通过自学或者其他的有关电子商务的研讨会或培训来获得这些方面的知识,专业知识不够系统和深入,且现有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大多没有电子商务实战经验,学生难以学到真正意义上的来自实践的教学经验。按照传统的评价师资力量的指标来说,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低学历和低职称是公认的事实。
4 实践环节欠缺
缺乏电子商务应用的实践是各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培养与就业脱节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高校电子商务教育的现状是:教师以说为主,学生以听为主,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而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的商务学科,无论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商务策划、项目实施都需要大量的实训。而目前全国开办电子商务专业的院校达到1120多所(含高职高专),其中无专业实践基地的院校占36.14%。
二 面向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复合型专业,涉及到技术、经济、贸易、管理等学科,所以在知识体系方面要考虑全面,至于其专业如何建设,课程如何设置,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模型,国内外教育学者都在积极探索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与专业建设。
从分析的情况来看,学校教育模式是导致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脱节的直接原因。对症下药,应该从学校的专业建设入手。专业建设包括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的设置、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内容。
1 明确目标,对专业进行准确定位
电子商务是一门融合客户关系学、消费行为学、管理学、经济学、营销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学科为一体的边缘学科。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主要来自于企业,学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和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状况来确定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
针对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各学校必须要很好地对自己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进行定位,目前一些院校对电子商务专业进行了细分,比如电子商务专业分为三个方向:网站建设方向、网络营销方向和物流方向。在大专业的背景下有了具体的专业方向,在市场上就有竞争优势。[2]
2 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2008年3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普通本科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知识体系》开始试行。[4]知识体系是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核心,它在高校本科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将本专业人才培养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按照学科类别、知识层次、以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等多方面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划分和描述。
知识体系依据专业学科分类和知识内容分解形成知识领域、识模块、知识单元和知识点(或实践点)四个层次的树状结构分布。知识体系共有4个知识领域、24个知识模块、159个知识单元,其中核心类知识单元数94个,可选类知识单元数65个。表3列出了各个知识领域所关联的知识模块和知识单元汇总。
表3 知识领域关联的知识模块数和知识单元数
知识体系充分考虑到了各高校学科背景的水平、层次、特色和需求方面的差异,可以对核心知识单元和可选知识单元进行选择;同时对不同学科和学位方向进行了跨学科的知识选择要求。知识体系在保持专业核心知识统一性和专业性的前提下提供了各高校发挥自己学科优势和特色的环境,由学校自己定义新的知识单元或增加原有的知识单元中的知识点或实践点。
各个高校在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专业发展方向制订本专业教学计划和核心课程体系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指委编制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从而组合成符合教育部本科人才培养要求和体现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本校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和核心课程体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 加强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建设
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关键,教师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
(1)以行业为基地进行专业培训,加快与行业的联系。学校可以派遣教师前往协议单位进修学习,这样,既可以学到企业运用电子商务进行管理的经验,又可以掌握企业实际运用电子商务的状况,还可以了解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类型,对今后的教研活动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2)组织教师到其它兄弟学校进行交流和调研,召开电子商务教育和学术研讨会,参与各种电子商务协会活动,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还可经常请电子商务方面的专家来校进行讲座,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3)积极从国内外及相关行业引进、或者借用专家,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同时引进国外优秀的电子商务教材为我所用,组织编写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电子商务系列教材。
4 注重专业实践
电子商务活动是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展商务贸易的新型商务形式,在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注重实践训练,将理论知识积极应用于实际商务活动中。
(1)开展专业实践的措施。各高校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校园网为基础,利用Internet为教学实践营造良好的环境;搞好实验室建设,引进电子商务模拟教学软件,并及时更新,使学生能够借助计算机网络和相关软件进行实务训练,学会电子商务信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学会电子商务信息的收集、处理、以及网络营销、电子付款、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行校企合作,使学生能够参与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熟悉国际国内贸易、进出口业务、外贸函电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企业管理流程,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水平与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落实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中实训、技能训练、分阶段实习和综合模拟实习、产学合作教育与毕业论文等形式来完成。[5]
(2)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具体模式。实训性实践教学,教师根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考察,进行现场演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实际训练,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技能训练,通过安排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技能训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网上贸易模拟实训,通过学生上机操作,掌握网上贸易的业务流程,能进行网上购物的前、后台管理,及网上销售、网上支付、网上银行及物流配送的全部操作,提高学生从事网上贸易的能力;电子商务网站及相关电子商务软件的建设与开发实训,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利用所学网页制作工具建立电子商务网站。掌握电子商务网站的开发、运作及维护过程;综合素质实训,指通过模拟实习、社会调研、论文撰写(或毕业设计),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专业能力等融合成综合素质。
三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案
东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学院是最早获批试办电子商务专业的本科院校之一,从2001年开始招收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电子商务独立学院之一。经过8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依托我校经济类、管理类传统学科优势,遵循注重基础理论并且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教指委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为指导,加强电子商务最新发展的前沿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原则,制定了本教学计划。
1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理论课程设置
东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学院按照“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的框架,课程设置侧重于管理取向,并确定网站建设与推广、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企业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四个培养方向。我校把本科教学课程分为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四种类型。课程内容全部涵盖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知识单元,具体课程参见表4。
表4东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理论课程设置表
2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实验课程设置
东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实验课程本着根据社会需求、与理论教学内容相结合、将商务管理类实验与技术类实验结合的原则进行设置。实验课程可以分为课程实验环节和独立实验环节。课程实验环节指结合理论教学课程的实验,分为电子商务管理类、电子商务技术类、电子商务经济类、综合类。独立实验环节指需独立开课、集中课时完成的实验,独立实验一般是对一个阶段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与系统设计。
图1 东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实验课程设置图
四 结束语
针对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各学校必须要很好地
对自己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进行定位,从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建设、实践应用几个方面加强建设,培养出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应当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就是以其职业定位为出发点,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客观规律来建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模式和体系,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兴凯.社会需求细分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研究[J].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9):8-11.
[2] 郑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忧思录[J].电子商务世界,2005,(Z1):124-126.
[3] 杨丽光,张德军. 把脉电子商务人才培养[J]. 电子商务世界,2005,(10):84-86.
[4] 教育部电子商务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普通本科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知识体系[Z],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5] 杨赋立.电子商务实训课的尴尬[J]. 电子商务世界. 2006,(1):88-89.
Research on the Society-oriented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E-commerce
YANG Xing-kai
(School of E-commerce,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Liaoning 116025,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alent training through the study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and social demand for talent of E-commerce.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t presents concrete solutions in the light of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E-commerce. And it also provides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our university’s E-commerce specialty for counterpart's reference, in order to train the professional talent who satisfy the social demand better.
[关键词]电子商务 人才 培养
十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中。电子商务方式正在进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通过电子商务方式进行业务活动、与政府打交道成为社会时尚,电子商务人才的时代要求和培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时代赋予电子商务人才新的素质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在国际贸易和商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因特网实现商务活动的国际化、信息化和无线化已成为各国商务发展的一大趋势。电子商务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已经定位为专业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一)电子商务人才层次分析
一般来说,电子商务人才分为技术型人才、商务型人才和综合管理类人才。就是一些学者主张的电子商务人才“三层次论”:第一层是技术服务支持层,第二层是一般管理人员层,第三层是高级管理人员层。就当前形势而言,可以说电子商务在我国存在着巨大的人才需求,对于不同层次的需求,可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如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技术讲座,开展研讨活动等,而把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纳入高校教育是解决人才问题的一个长远的、根本的出路。
(二)电子商务人才的特征描述
电子商务人才具有“三性”即:实务性、复合性、多元化。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要突出实务性特征,要使电子商务人才能够迅速理解、适应和进入电子商务实务环境,能够熟练操作和运作电子商务活动,电子商务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无论其侧重哪一方面,都应该拥有足够的技术和商务两方面的知识,懂得电子商务技术手段,能将商务需求转化为电子商务应用,体现出其复杂性。由于电子商务的变革几乎涉及到人类经济生活的所有方面、所有层次,而每一个方面、每一个层次都有自身的特殊性,要求电子商务人才具有不同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或者说需要不同的电子商务人才,说明电子商务人才具有多元性。
二、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分析
企业信息化进程日趋加快,电子商务日益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手段。纵观国内外电子商务教育现状,我们应坚持需求导向、教育先行、学用结合、自主创新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对象,分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培训工作,这是保证我国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一)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国内外均在电子商务的教育领域进行不断的探索。在美国,各大著名院校的计算机学院都开设了ECOMMERCE研究方向、专题。我国在电子商务的教育方面也开始了一定的尝试,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于1998年曾对一些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进行了电子商务的培训,教学重点放在企业如何利用Internet、Intranet和Extranet来运作电子商务上。从2000年9月起开设系列电子商务课程,培养“3+2”双学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面向企业培训电子商务经理人才,与IBM公司合作开发电子商务应用方案的原形系统。
(二)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前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从培养机构来看,有院校教育、也有社会教育;从培养方式来看,有课堂授课方式,也有网络远程教育;从培养性质来看,有学历教育,也有职业教育;但是,电子商务后备人才队伍信心不够及隐藏着人才流失的可能性,究其原因如下:
1.师资力量薄弱:现有师资大多数从计算机、网络、管理、营销或其他专业调派,其知识储备大多来自以往电子商务资料,不够系统、不够深入、不够实用,由于师资大多没有电子商务实战经验,不少师资在从事电子商务教学时显得勉为其难。
2.人才定位不够准确:许多培养院校不能清晰地界定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多数培养机构提出了培养目标宽泛,以“万能”为应用目标的电子商务人才,但这并不符合中国企业目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实用的需求。
3.实践与理论脱节:现有高校电子商务教育的现状是教师以说为主,学生以听为主。尽管这两年很多高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推出了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供学生模拟练习,但是仍不能走出理论实践脱节的怪圈。
(三)因人施教,做好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跟随世界发展动态,学校必须脚踏实地,积极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和运作培养人才。
1.分层培养 因人施教。我们可以将国内需要学习电子商务的人员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类:一是IT领域中的技术人员;二是企业的决策者和各级领导;三是在校的学生,他们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四是电子商务所涉及的不同领域的有关人员;五是普通百姓。所以,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工作也应分不同层次分别开展短期强化训练、程控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等。无论采用那种方式,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在电子商务的现在与未来,新一代的集管理、计划、分析、编程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2.改革与创新培养体系。实践教学是落实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中实训、技能训练、分阶段实习和综合模拟实习、产学合作教育与毕业论文等形式来完成。具体模式包括:
(1)观摩实训教学。即教师根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考察,进行现场演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实际训练,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业务能力。
(2)课外拓展训练。通过安排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技能训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
(3)模拟操作实践。通过学生上机操作,掌握网上贸易的业务流程,能进行网上购物的前、后台管理,及网上销售、网上支付、网上银行及物流配送的全部操作,进一步提高学生从事网上贸易的能力。
(4)综合素质实训。指通过模拟实习、社会调研、论文撰写(或毕业设计),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专业能力等融合成综合素质。
3.确立“零适应期”的培养理念。电子商务是一门具有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复合性的崭新的学科。与其它专业相比较这即是它最显著的特点和优势。它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市场对大量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同时这也是它的弱点,要培养全能型的高标准的复合型人才,在目前教育体系下是难以做到的、不太现实的。过在教学过程中强化“零适应期”的培养理念,构建一种相对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基础宽厚、技能娴熟、特长突出、职业特征鲜明的受市场欢迎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来还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李小卯,《我国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的思考》.《中国软科学》,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