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范文

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6: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

篇1

通过分析青少年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并结合法制教育实际内容,体现出法制教育在青少年健全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一)法制教育在青少年健全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性分析健全的人格

是现代社会优秀人才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在一个人的青少年阶段,就要有意识促进自身健全人格的形成。从心理学领域来探讨健全人格,专家学者则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始于青少年时期,可见,该阶段教育的重要性。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国家的法制环境有了较大的变化,知法、懂法是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也是构建其健全人格的重要奠基石。既然人格是随着一个人心理的日益成熟而逐渐形成的,那么就要从青少年阶段开始,通过学校等组织机构以及家庭熏陶等方式来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提升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避免青少年在不成熟心理状态的情况下,做出过激的违法行为。从整个教育过程来看,法制教育对于青少年群体而言至关重要,是我国现代整个教育体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育内容,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全面发展,以及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快速形成,令其在融入社会以后能够在其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指引下,做一名对国家及社会发展有用的优秀人才。

(二)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实际内容

青少年法制教育实质上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借助社会各方的努力以及法制活动的开展,来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有效性,促进青少年各项能力全面发展。在新时期的环境中,由于社会发展较为开放,很多青少年在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法律思想意识没有形成之前,过早地接触社会,往往会对其健康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青少年犯罪是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目前,对于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而言,需要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共同来完善教育体系。在我国实际推行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进程中,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都相继结合了各自的教育状况,积极开展了针对青少年群体的法制教育,尤其是我国某省在经过了五个“五年普法”教育以后,青少年群体的法律意识有所提升,同时,各地区中小学校加强了与学生所在家庭间联系的紧密度,构建了学生健康法制教育的平台,以便于及时掌握青少年的思想动向。

二、法制教育在青少年健全人格培养过程中所起到的实际作用

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政治及文化的渗入,我国步入了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多元化价值体系的构建对于青少年的法制观念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像。在其成长过程中,要面临融合社会的难题,青少年处于青春期阶段,很可能在法律意识淡薄、漠视组织观念的情况下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甚至会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而法制教育在帮助青少年正确思政观念的形成、犯罪率的降低、形成健全的人格等方面上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可以将其运用在青少年健康人格培养工作中。

(一)法制教育对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有帮助

1.法制教育起到了完善青少年思想观念的功用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整个人生当中十分关键的时期,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即将或正在经历一场巨变。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内容的编排需要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而展开,围绕着这一特殊时期人们所可能产生的心理变化来推进法制教育。在这一人生阶段中,青少年的求知欲增强,人际间交往需要增加,同时,他们当中的一些人虚荣心极强,且乐于幻想,做事易冲动,情绪化较为严重,尽管青少年阶段的心理及生理不够成熟,但其也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事,这就可能会在其片面的分析判断思想意识之下,做出不理性的行为,甚至会引起不良的犯罪事件。基于此种情况,需要通过中小学等教育机构对我国青少年群体施行法制教育,从点滴的普法教育过程中,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避免其误入歧途,给自己及他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从以往的实践过程中了解到,法制教育对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有帮助。

2.法制教育对于降低青少年群体犯罪率有帮助

从社会总体法制建设的角度来看,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12岁-18岁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案率的增长较快,尤其是侵犯财产型犯罪与犯居多,且团伙作案的数量有所增加。这就不得不因其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来进一步加强针对青少年群体的法制教育的力度,进而辅助青少年建立健全的人格,这对其未来人生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就当前的法制教育情况来看,尽管中小学校等机构当中,大多开展的法律教育课堂,或是进行过普法教育,但其效果不够明显。事实上,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或是了解了一些法律条文,并不意味着人们就具备相应的法律素养,因此,需要法制教育的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教育跟踪,通过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等活动,时刻提醒大家遵纪守法,为其敲响警钟。与此同时,对于青少年而言,要将所学的法律知识与自我修养进行充分的融合,进而形成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习惯,这对青少年独立人格的形成十分关键,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已然成为现代人独立人格当中的一部分内容。

(二)法制教育对于青少年更好地融入多元社会有积极意义

1.法制教育能够提升青少年对复杂事物的认知能力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当中思想不够成熟的特殊阶段,他们在看待事物、判断事情发展趋势等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青少年在面对复杂事物时的决断能力相对较差,因此,一些青少年往往就会在感性情绪的助推下,做出不合理或是不合法的行为举动,很可能就会给其他人的人身安全或财产安全带来威胁。通过法制教育的过程能够使之产生深入了解社会文化的兴趣,法制教育所涉及的内容都与社会发展的联系紧密。从实际教育过程中了解到,我国中小学机构所开展的法制教育教学采用的是传统单一式教学模式,也有部分学校采取了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策略。教师要能够找到法制教育与社会新生事物间的微妙关系,从而激发其对社会复杂事物及各类人群身份的领悟能力,避免受到不法分子的游说,误入歧途。从现代法制教育的落实情况来看,通过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教育,以及有关青少年犯罪等法律案例的教学,能够促使他们的心理更为成熟,加深其对法律内容的理解,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在正确思想政治观念以及价值观的引领下,能够有助于青少年把精力放在积极地探索未知领域之中,吸收更多有价值的信息,相信新一代青少年的青春时光将会更加有价值、有意义。

2.法制教育的开展为培养青少年形成健全人格、融入社会助力

从现实的角度来分析,法制教育不仅仅能够提升青少年对复杂事物的认知能力,而且,还对培养其健全人格以及融入群体组织有着积极的意义。我国社会是由一个个的社会群体所构成,而这些社会群体的类型不尽相同,但从中可以了解到,社会群体在生活中都有着近乎统一的价值观念,以及较为类似的工作和家庭背景,正所谓“人以群分”所表达的意义也是如此,为了能够让青少年正确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当中的不同人群,以及不同人的行为所能够带来的影响,则法制教育是扩展青少年视野的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其形成健全人格的主要策略,这对于他们在日后更好地融入集体、融入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HPS教育;小学科学;人工智能

随着我国教育的迅猛发展,作为科学教育重中之重的小学科学教育逐渐开始被大众所关注,所以探索小学科学教育的新思路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一。多年来,我国不断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理念与经验,并进行本土化研究,促进我国教育发展。

一、研究背景

HPS教育作为西方20世纪80年代盛行的理论,引入中国已有20余年。作为极其受欢迎的教育理念,凭借着自身优势在中国教育课程改革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也为中国科学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一)HPS的概念界定

HPS的提出源自科学内部对科学反思和科学外部人员对科学本质认识的思考。最初,HPS指的是科学史(HistoryofScience)和科学哲学(PhilosophyofScience)两大学科领域,但在20世纪90年代科学建构论流行后,科学社会学与科学知识社会学被引入科学教育,HPS逐渐演化成科学史(HistoryofScience)、科学哲学(PhilosophyofScience)和科学社会学(SociologyofScience)三者的统称[1]:科学史即研究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和科学知识的历史;科学哲学则是对科学本性的理性分析,以及对科学概念、科学话语的哲学思辨,比如科学这把“双刃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科学社会学则讨论科学处在社会大系统中,社会种种因素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信仰等因素[2]。在国外,德国科学家和史学家马赫最早提倡HPS教育,突出强调哲学与历史应用至科学教学中的作用。我国HPS相关研究开始晚且研究规模较小,首都师范大学的丁邦平教授认为HPS融入科学课程与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一个重要途径[3]。

(二)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程的必要性

运用科学史、科学哲学等进行教学是目前国际上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一种新趋势。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标志着我国科学教育步入了新阶段,其不仅要求达成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的相应目标,也要养成相应的科学态度,思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融洽相处。该标准提出了“初步了解在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需要考虑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取向,提倡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提高保护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HPS教育与小学科学课程的结合是教学内容由知识到能力再到素养的过程,是小学科学教育的新维度,改变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环境。将科学课程中融入HPS教育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研究科学知识是如何产生的,科学对社会的多方面影响以及科学和科学方法的优、缺点等。当《小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态度和价值观视为科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时,小学科学课程就有望成为HPS教育的天然载体,同时为小学科学课程渗透HPS教育提出了挑战。目前,我国小学科学课程虽已有部分设计融入了HPS教育理念,但该融入过程仍停留在表面,融入程度低,融入方式单一。所以,研究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程十分有必要。

(三)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程的可行性

纵观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将HPS教育融入小学科学课程可分为基于传统课堂模式的正式教育课程和基于科技馆、研学机构等的非正式教育课程。由皖新传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新媒体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三方通力合作、联合打造的《人工智能读本》系列丛书自出版以来已发行八万套,在安徽省多个市区的小学得以应用,是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上的一次全新探索。该套丛书分三年级至六年级共四套,涵盖了16个人工智能前沿研究领域知识点,每一节课都设有场景引入、读一读、看一看、试一试4个模块。小学《人工智能读本》作为阐述新兴科技的读本,以亲切的场景对话和可爱幽默的插画等形式吸引了众多小学生的兴趣,不仅可作为学校科学课读本,也可以应用于课外场景。本文则以小学《人工智能读本》为例,对HPS教育进行初步摸索与实践,以期对小学科学教育带来教益。

二、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的典型案例

《人工智能读本》作为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实践的典型案例,侧重引导学生多维度、科学辩证地认识人工智能,内容包括机器学习、决策职能和类脑智能,以及人工智能的不同发展阶段,带领学生思考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问题以及其他挑战,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研究将以《人工智能读本》六年级第四单元“人工智能伦理与其他挑战”为例,分析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的实践。

(一)科学史:提升课程趣味性

小学科学教育作为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公众的重要步骤,提升过程的趣味性则十分重要。过去传统的小学科学教育注重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学习过程,填鸭式教学导致学生失去对科学的兴趣与探索欲,不利于公民科学素养的整体提高。而科学史作为研究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和科学知识的历史,已经逐渐渗透到科学教育中来。科学史常常介绍科学家的事迹,某一知识诞生所面临的困难和曲折过程,而将科学史融入课程可以带学生重回知识诞生的时刻,切身体会科学。读本作为在小学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利用科学史内容,以叙事方式可以将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的思想融入教学过程中,在读本中融入历史,可以提升课程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加容易探求科学本质,感受科学家不懈努力、敢于质疑的精神,提升科学素养。例如《人工智能读本》六年级第四单元“人工智能伦理与其他挑战”引入部分即以时间顺序展开,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与面临的困境。在“看一看”中机器人索菲亚是否可以结婚的故事不仅为本章节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提升了课程的趣味性,而且还融入了科学与哲学,引发读者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

(二)科学社会学:提升课程社会性

科学社会学是研究一切科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包含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和社会对科学的影响。科学是一种社会活动,同时也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影响,比如蒸汽机的诞生表明科学促进社会的发展。在科学教育的课堂中融入科学社会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问题,还可以通过介绍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培养学生灵活、批判看待科学问题的思维能力。如六年级第四单元“人工智能伦理与其他挑战”中,在介绍个人与技术的基础上引入了政府和环境这两个要素,使学生在更宏观的背景下,获得这样一种认知:环境与技术之间有一把“双刃剑”,个人与技术、政府与技术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主客体关系。《人工智能读本》并不全是说教性质的文字,在“试一试”中的辩论赛环节让同学通过亲身实践,更加了解人工智能对于社会的多方面影响。通过对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这一事实的了解,同学们可以更好地将学习知识与社会的背景联系在一起,深刻体会科学中的人文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科学哲学:提升课程思辨性

以往研究发现,国内学科教材中关于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内容较多而且呈显性,而对于科学哲学的融入内容不够,且不鲜明。[3]科学哲学融入科学教育无疑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辨性,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于科学正确而全面的认识。例如,《人工智能读本》六年级第四单元“人工智能伦理与其他挑战”中,引入人工智能伦理,通过介绍人工智能面对的挑战、人工智能的具体应对策略,让小学生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可能引发的法律和伦理道德问题,明白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准则。通过“读一读”先让学生明白伦理概念,再用一幅画让学生思考在算法的发展下,人类与机器人的关系如何定义,向学生传递树立人类与人工智能和谐共生的技术伦理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完整的科学观,全面且思辨地看待科学,提升学生思辨性,进而提升科学素养。

三、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程的实践建议

《人工智能读本》作为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儿童科普读物,着重引导小学生培养科学创新意识,提升人工智能素养,产生求知探索欲望。但《人工智能读本》作为HPS融入小学科学课程的初始,仍存在教育资源不充分、内容结合较浅等不足,为了将HPS教育更好融入小学科学课程,可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改进。

(一)开发HPS教育资源

HPS教育需要教育资源的支撑。HPS教育资源来源广泛,无论是学生的现实生活,还是历史资料,都可以提供契机和灵感。《人工智能读本》中收集了大量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故事和现实案例,都可以作为教育资源,从各个角度达到科普的目的。在新媒体时代,进行HPS教育资源开发时,应当注意借助最新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增强资源的互动性,如互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科学可视化技术等。在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图片文字讲解,实验演示及互动来开展。这种形式对于现实中能接触到的实验内容,如常见的动植物、可操作的物理化学实验等,比较容易开展。而对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知识,或者一些已经不存在的动植物,则只能通过图片视频进行展示,不容易进行实验展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则可以虚拟出世界万物,如不易操作的物理化学实验、已消失的动植物等都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的手段得以呈现。这些技术或能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或通过营造沉浸感以使学生有更佳的情境体验,或让学生与教学资源进行交互从而自定义内容,服务于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终极目的。

(二)对小学科学教师进行培训

HPS教育的关键是从社会、历史、哲学等角度对自然科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并不是将大量的内容或学科知识简单相加,这对教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人工智能教学领域常常出现“学生不会学、老师不会教”的状况,《人工智能读本》作为内容翔实有趣的读本可以弥补一部分缺失。但与此同时,也需要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知识储备。HPS教育理念不仅仅针对历史中的科学人物,所有的学生主体也是历史中的主体,他们也身处于社会中,并且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科学现象有着自己的思考。所以教师身为引导者,需要注意到学生的思考,深入挖掘,鼓励他们对所思内容进行反思并付诸实践。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应当成为科学教师教育项目中的一部分,这能让科学教师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社会责任。为此,对职业科学教师进行HPS培训便是必要的。

(三)多场景开展小学科学教育

科学素养不是空洞的,它来自学生的认识体验,并从中获得生动、具体的理解和收获。《人工智能读本》作为方便携带的读本,不仅可以在小学科学课堂中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以应用在其他场景,如研学旅行、科技馆等场所。课堂学习只是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一个环节,家庭、科技馆等也可以进行科学教育。例如,科技馆与博物馆可以以科学家和历史科学仪器为主题举办展览,展览中融入HPS教育理念,学生在参观和学习过程中学习有关科学内容。一些历史上大型的科学实验,学校教室或实验室无法满足条件,但在大型的场馆中可以实现。例如,研学旅行作为目前科学教育中最受欢迎的方式之一,已被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列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正逐渐成为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另一个途径。研学旅行作为一种集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旅游形式,通常伴随着知识教育的过程,包括科学知识的普及,所以也是开展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该场景下,运用《人工智能读本》等新兴手段进行科学教育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目前,HPS教育理念已经积极尝试运用到小学科学教育中,包括学校内的正式学习以及学校外如科技馆、博物馆、研学旅游中的非正式学习之中。其中,科技史以时间维度为线索创造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可以提升课程趣味性;科学社会学以科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提升科学素养;科学哲学则以哲学的视域审视科学的诞生提升学生思辨能力。未来,HPS教育结合小学科学则需要更深入,在资源开发、教师培训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加以改进,为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袁维新.国外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0):62-67.

[2]张晶.HPS(科学史,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一种新的科学教育范式[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4(9):83-87.

[3]丁邦平.HPS教育与科学课程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0(06):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