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小学教育课程范文

中小学教育课程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6:5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中小学教育课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小学教育课程

篇1

[关键词]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改革;发展

计算机教育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加入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方法都经历了不断的改进与变革,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更是突飞猛进,几乎所有行业都与计算机密切相关,因此中小学基础教育对计算机教育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加。只有探寻新时期的计算机教育创新方法及模式,才能更好地将计算机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全面发挥,实现对中小学生计算机技能的稳定提升。

一、计算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

计算机课程改革与发展一直是与时代同步的任务,而且中小学生在接收学校教育之前,大部分就已经接触过计算机技术和操作,可以说这些已经与计算机有过接触的中小学生无论是在中小学教育之前,还是在中小学教育阶段,都与计算机的学习活动密切相关,除了在课堂上接收计算机的操作学习与训练之外,日常生活与计算机的联系更为密切,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中小学生塑造出正确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技巧,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其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有效提升,因此只有针对当前的计算机技术形势实施一定的课程改革,才能更好地将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的质量有效提升。

二、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安排现状

(一)缺少与实践教学的密切关联

实践教学是计算机教育的基本要求,如果仅仅以大量的理论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手段,而缺少实质性的能够与计算机操作相关的实践教学,必然会无法使计算机教学取得应有的效果。目前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课程设计上,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理论教学,而这些理论内容往往缺少与实践操作的密切相关性,使理论在操作中的实践价值较低,而且教师的教学活动又没有针对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展开,更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极大的影响了中小学生计算机能力的综合提升。

(二)课程设置的动态性不足

计算机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面临着不断更新的技术与不断发展的功能,要实现计算机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制定与计算机技术同步发展的动态性课程计划是必要的,只有将课程与技术发展动态性连接起来,才能使计算机教学取得实质性效果。目前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课程在设置上的动态性不足,主要是由教师对教材的调整能力较弱决定的,由于缺少能够实施动态性的课程规划,学生接收的计算机教育也往往无法实现与时代技术的同步更新和发展。

(三)课程设置不利于差异性教学

计算机在中小学生中的影响仍然是极不均等的,有的学生偏爱计算机操作,对计算机强大的功能充满着兴趣与开发欲望,这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较高,但对于教学课程的兴趣差异也比较明显;有的学生在计算机的操作兴趣上相对较低,但对于教育所学课程也能够均衡接收,这些具有不同教育需求的学生无法在当前统一的课程安排模式下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改革与发展策略

(一)创新计算机课程

计算机课程的创新是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要求,由于计算机技术水平不断发展,课程安排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与技术发展水平相同步。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计算机课程的设置缺少创新性,大部分以教材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合计算机教学的需求,因此要实现计算机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就必然能够与技术的创新同步,实施一定的课程创新。例如在学习基本软件的操作时,学生应当得到一定的自主性选择空间,在软件操作上不必以过于严格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的实践行为,而是给以足够的自由发挥机会,以布置一个特定任务的形式,让学生自行寻找解决的途径,不同学生寻求的不同解决途径,将会成为创新能力培养主要手段。此外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动态性教学课程的创新也是极为必要的,对学生布置的实践操作或课后练习任务可设置为两个或几个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计算机使用习惯进行自主选择,既保留了对学生自主性的尊重,又能够为学生提供选择适合自身计算机实践练习需求的机会。

(二)提高对计算机课程本身的关注度

在网络化技术的支持下计算机的功能得以更大发挥,如果学生的计算机教育不能与网络技术有效结合,其教学效果也必然是无法完善的。根据当前计算机教学中对课程本身设计安排的习惯,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对计算机课程本身的关注度,使之能够多元化发展,将能够与计算机能力相关的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对象,必然能够使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改革实现对教育效果的有效推动。例如运用网络化手段开拓计算机教学课程内容,使学生在网络资源的学习与影响下,实现对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不断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更具实践性的能力。

(三)提高与课程与学生的互动性

计算机课程与学生的互动性具有极大关联,教师应当通过互动性手段为学生实施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学习者的角色,而非被教育者的角色。例如运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开发能力,学生能够通过问题引导及时提出个人的见解,最终在讨论的过程中实现问题的解决。

四、结语

计算机课程设置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作为一种新时代背景下的科技产物,计算机技术有着极快的发展速度,因此对于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来说,也只有根据技术水平的发展不断调整和更新教育课程,才能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代技术密切相关,使中小学接收的计算机教育能够具有实质性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鑫.论计算机教育与创新教育[J].才智,2015,25:186.

[2]李冰.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思考[J].才智,2015,27:105.

篇2

课程改革后中小学德育教育发生了重大改变,不仅对学科教学和教材进行了改革,而且进行了超越学科体系的全方位改革,改变了传统教育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闭塞、时效性低的弊端。下面我将简要阐述传统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和教育关系不明确

问题德育和教育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取向相同的,从我国古代来看,德育是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德育与教育是大致相同的,相辅相成。而发展到近代,教育与德育的关系越来越不明朗,尤其是近代以来,科学进入学校,使学校“大一统”局面发生了改变,德育与教育关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随着现代工业生活的不断发展,进入知识就力量的时代,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比较德育的地位越来越低,德育与教育的关系“破裂”开来,造成了现代教育只求真不求善的局面,一味追求知识和本领的进步,忽视了自身的精神修养,创造出高层面的生产机器,加工各种精密零件,而精神层面配不上技术的进步,因此,在现代教育工作中,德育和教育的关系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二)德育与教师关系问题

现代社会不断向产业化靠拢,不断进步,学校不仅是学习现代知识的场所,更是一个修身养性,提高自身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的场所,并且随着现代教育的日益进步,学校也成为竞争激烈的场所。在这种大环境下就需要搞好教师和教育的关系,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尤其是中小学阶段是价值观定位的重要阶段,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而在传统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更多地是充当引起学校激烈竞争的加剧者,使教师和学生处于两个层面,不能很好地互动。更恶劣的是伴有体罚,对于思维意识较弱的学生进行辱骂和讽刺,实行所谓的严师出高徒,这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思想意识的健全和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

二、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更加强调德育的地位,重视德育的发展,培养综合型人才。需要学校不断进行创新,创造出新方法和新途径来强化教育的时效性,从知识传递过渡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各学科的教育中都强化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不断上进的优秀品质。在课程改革中,尽量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示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上的不同价值,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德育课程面貌,强调在真实、客观的生命体中感受构建个体的道德成长经验。就此,新课程的改革解决了传统教育背景下道德与生活的分离局面,学校开始从教学向教育转变,引发了教学工作者对传统教育新的定位和思考,更加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性,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等,有利于德育工作的继续发展和探索。

三、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针对中小学生思想特点

构建道德教育体系课程改革下中小学遇见域的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就目前中小学生的思想年龄特点来制定教育对策,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完善德育教育体系。现在中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爱,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不是很理想,依赖心理严重,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学校要制定有效的对策,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以往单纯的说教式教育方式已经行不通,要创建新的渠道,将教育的理念深化到学生内心,付诸实践,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学校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教学方式,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方式的转变,并且还可以运用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转变。

(二)将中小学的教育工作回归生活

回归生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课程的研究视野,直接表现为德育课程类型从理论体系开始向生活体系转变,同时,在实践中一些新德育课程类型逐步发展起来,德育隐性课程如校园文化、人际关系和精神环境等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进一步提高了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并且从个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自然生活等各个层面上设计活动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使学生在不自觉中接受道德教育。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场所,更是加强德育教育的场所,还是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成熟的重要场所。

(三)重视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独立人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育机构要重视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对教师的导入方式、提问方式、行为举止和工作态度等方面严格要求,做到为人师表应有的道德观念。比如,备课充分、守时和负责等优良品质,要以身作则,给中小学生起到良好榜样,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并且根据难易程度的不同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评价体系 范围方法过程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7.075

Research on Evaluation System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s

DONG Shuhan

(Education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Institute,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as become a new topic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uppor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system. In the course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process, curriculum evaluation is essential, accurate, objective, and effective course evaluation will be carried out primary and secondar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lay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ole.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of the scope and content including evaluation of teachers, student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curriculum evaluation method includes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portfolio assessment and situational evalu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process consists of three stages and other prepar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feedback.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 evaluation system; range method procedure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一些地方的学校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着手开展了诸多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2002年,教育部出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策文件的指导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得到了长足进步。

课程是学校教育实施的重要载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也需要依托课程获得进一步深入。就目前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持续不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应当受到充分的重视。课程运作由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多个环节组成,它不是一个单向线性过程,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其中,课程评价对于课程实施过程的监督以及课程实施效果的质量保证都具有重要意义。不当的课程评价,只会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转变为简单的培养工具,最后只能是徒劳无功。因此,要保证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有效、持久、规范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外,就要把焦点集中在如何更好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具体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实施的、有效的课程评价将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取得预期成效。

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范围与内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范围与内容,需要我们通过相关可测量指标来体现,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测量具体的项目反映抽象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别于其他传统的文化课程,当然在课程评价具体指标的选择上也有所区别。对我国当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评价,可以从主体取向的三个维度出发,即参与课程的教师、学生以及介于主客体之间教学过程。

对教师的评价:着眼于教师的评价首先要看教师对自己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否有正确的目的观和价值观,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并做到适度的自我开放;其次要看教师对整个课程活动的设计、监控和评价是否到位,所设计的课程是否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最后要看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否真诚,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是否愿意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是否愿意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心声。

对学生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各项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展开的工作说到底都是为了学生。因此,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也可以说是对学生展开的评价。具体而言,对学生的评价又可以分为对学生个体评价和对学生集体评价。对学生个体评价包括: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与生存;学生是否形成了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品德;是否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耐挫折能力;是否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对学生心理问题起到一定的预防与矫治。对学生集体评价包括:是否提高学生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责任感、荣誉感;是否形成良好班风与校风;班集体的自主、自立和自我教育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对教学过程的评价:首先要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学生需要,是否能够为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心理发展的空间;其次要看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活动设计是否有针对性、创新性,能否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形成浓厚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态度;最后要看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否高效,能否营造出宽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

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方法

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范围与内容外,其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课程的评价方法是否正确、课程的评价方法运用是否得当,都直接会影响到评价的效果与质量。常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方法包括情境式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心理测量评价法。

2.1 心理测量评价法

心理测量评价法是指运用科学的心理测量量表,在课程开展之前和之后分别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进行对比,观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之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是否产生了积极的、显著的变化,进而凭借前后数据变化,就课程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影响作出评定。心理测量评价法在实践中主要应用于对课程实施效果的测量。这类方法依托专业的心理测验量表,通过测量学生的外显行为来揭示其内在的心理特征,具有较高的定量化程度,其结果较之以往使用的观察法、访谈法,更加准确、客观、详细。

2.2 档案袋评价法

档案袋评价法是指将一些与学生相关的、能给充分反映学生心理和行为变化过程的作品或材料,例如日记、作业、试卷、绘画作品等,将其收集起来后作为档案袋内容,运用一定方法对所收集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据此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个性风格、价值观念、心理发展历程等多方面进行客观评价。该方法属于典型质性评价方法,它通过描述和记录的方式,能够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的心理变化特征。但由于资料收集的过程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且所搜集到的资料往往缺乏一致性,标准化程度较低,所以运用档案评价法得出的结果往往更适合作为参考。

2.3 情境式评价法

情境式评价法是指通过创设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真实活动场景,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并记录学生各项表现,进而对其心理变化情况进行评价。在这种评价方法之下,学生的表现是自然的、真实的,其结果也更加客观可信。运用情境式评价方法需要注意:所创设的情境必须是真实的或者与学生参与学习的实际情境相似,这种情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鼓励或唤起需要学生表现出的行为。情境式评价法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同时还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参与。

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过程

方法为课程评价搭建了桥梁,但关键还在于如何操作与实施。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说,其课程本身所产生的效果具有内隐性、长期性、个人化等特点,它很难像其他学科一样有一套硬性的、统一的考核评估标准,这也就为该课程评价的实施过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简单来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过程可以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反馈阶段。

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的工作是否充分,会直接影响到最终评价结果的质量好坏,更关系到评价活动能否取得预期评价目的。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工作之前,首先要成立专门的评价委员会或工作小组,并聘请有关的专家学者提供指导,确定参与评价工作的相关人员。在人员确定之后,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方案,包括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步骤和评价结果的应用,确保评价方案细致周密、具有可行性。

实施阶段:实施阶段的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预评价和正式评价。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性和有效性,在进行正式评价之前,首先要根据提前制定好的评价方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试评,并在试评结果的基础上对方案进行调整。在正式开展评价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全面地获取信息,并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加工与处理,根据提前确定好的评价标准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反馈阶段:所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工作的开展说到底都是为了最后的结果反馈。反馈阶段的工作首先是形成评价报告,报告以书面形式为主,要求能够准确、客观、详细地反映评价结果;其次是将评价结果予以公布,其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书面汇报、座谈会、个别交谈等等;最后是对课程评价的再评价,课程评价本身也是整个课程运作的环节之一,评价活动本身也应成为评价对象,我们应站在更高层次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工作进行再评价,从而更好地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达到预期评价目的。

总而言之,考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殊性,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仍处于不成熟阶段,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根本上就区别于其他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学科课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工作自然也不同于其他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采取的是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其课程评价方法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其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就是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的过程,课程评价既要涉及到教学过程,也要涉及课程的参与主体――教师和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力争多角度、多层面地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的各种信息,形成最终的评价报告,并将结果进行及时反馈,进一步推动现阶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工作的有序进行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何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初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2.

篇4

关键词:继续教;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贯彻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国各教育部门都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教师培训计划,可以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极大地推动了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虽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己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展开,但目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大多情况下依然在传统的道路上跋涉,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又可以采用什么措施加以应对?在此,笔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受训教师存在模糊认识,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许多参训教师认为在师范院校学过的知识完全能应付目前的常规教学,满足于“一张文凭吃到老”,特别是一些教龄长,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对学习培训的效果持怀疑态度,甚至把继续教育看作可有可无的事情。即使是受训的教师,大多数人也认为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与任教学科的联系程度不紧密,学科以外的教育对他们没什么作用,只是因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有规定,才不得不参加培训。因此,大多数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不高。

(二)培训模式僵化,实效性不强

在目前的培训机构所使用的培训模式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面授,并且面授又多采用几十甚至几百人大会的形式,一讲到底。教师培训中最令人不满意的首选问题就是培训模式比较单一,方法手段比较传统。

现有的教师培训往往在倡导先进、科学的教育观念的同时,却采用了与这种观念不符,甚至是相悖的培训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培训者讲,参训者听”的模式。这种培训模式,不仅不能有效地转变教师的观念,反而成为强化教师错误教育观念的"榜样",而且,由于观念没有更新,即使培训中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策略和技巧,教师也不会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自觉地运用,更不可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创造出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工学矛盾影响教师安心听课

工学矛盾也是听课教师无法安心听课的-个原因。现在的教师工作压力大,教学要竞争,否则就会使学生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学校更不满意,就有优胜劣汰的危险。教师们普遍认为,现在当教师除了教学要求,还有科研的要求,参加继续教育的要求,家访的要求等,这是他们工作学习不能两全的重要原因。

从以上可以看出,目前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基本上属于一种“粗放式”培训方式,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单-化,方法手段传统化,仍停留在"补偿式"继续教育状况中,与教师所需要的多种培训模式相背离,在一定情况下教师素质的全面性培养被忽视。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二、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宣传、提高认识,建立激励机制,确保继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作为教师,如不注意终身学习和更新知识,就无法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教师对继续教育工作的认识,使广大教师乐于参加师资培训,努力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要根据教育部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制定和完善提高继续教育的工作规范和评估体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过硬的政策措施,把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列入各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班子总体目标和政绩考核指标;把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作为晋升职称、评选先进、提拔的必要条件,使参加培训成为各校在职教师的自觉行为。

(二)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教师进修院校要狠抓施训师资队伍的教学质量,一是聘请实践经验丰富、政策理论水平高的教师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师资力量;二是花大力气抓好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注意解决教师进修院校教师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现状不够熟悉,指导中小学教师能力不够强等问题,可通过下派教师到中小学锻炼或兼课,建立教学实践和调研制度,积累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同时加强进修院校间的横向联系,学习先进的师训经验。

此外,教师一面从事教学,一面又要参加学习,困难较多,只有继续教育形式多样性,才能使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出成果,学得进,不半途而废。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是成人,有一定的教育经验,有些甚至是骨干教师。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继续教育应突破传统的“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从成人的特点和教师的实际出发,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教育方法。总结以往经验,根据工学矛盾突出的实际情况,做到集中听课、参观学习、个人自学等相结合,面授时间尽量利用寒暑假、双休日,减少学习与工作的矛盾。同时必须突出“校本培训”,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在岗自学,结合短期脱产培训。校本培训是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最现实途径,它既可以提高在职教师的业务水平,又可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受影响。还可以节省费用,多样兼顾、事半功倍。而且校本培训还有利于同事间的共同切磋、相互促进,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因此应该把校本培训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这种培训方式的作用。另外,随着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进入了培训领域,以往面对面的培训方式和单一的培训手段,应该被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中心的网络化培训所替代。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关于中小学继续教育的思考[J].教育评论,1998,(05).

篇5

关键词:课程;教与学;教师;目标;定位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025-03

现阶段的师范类教育已经形成了统一的模式,即:专业课程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相关课程。这就产生了师范院校中的师范类与非师范类的课程并无本质差异的状况。

一、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几个困惑

1. 课程“拼盘”

作为小学教师,其专业知识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以数学专业为例,其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专业基础课学习与非师范生差异不大是无可厚非的。

南昌师专的定位与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类似,均以小学教师为培养方向,因此其课程的难度、广度以及侧重点必然存在差异,不能简单地拼凑专业课与教育类课而形成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

小学教师有其特殊性,简单地照搬高等数学的课程,或为降低难度对现有教材进行删减后的课程,在教学中并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建立高等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联系,发现小学数学教学需要的特定知识与课程建设迫在眉睫。

更深层次讨论小学教师的特殊性,与现阶段小学教师人力资源分配不均有关。在小学教师稀缺的地区,教师专业性要求与通才性要求并重。学生毕业时就业的岗位往往和自己所学专业不一致,数学专业的学生教各种科目的都有:语文、科学、英语甚至还身兼数类科目。对于他们而言,学校学习到的能力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

2. 有教无学

教师日日辛勤耕耘,少则每周十几节课,多则每周上二十甚至三十节课。各个环节也有部门负责督促完成,需要从备课、考勤、授课、练习、反馈到最终的总结等方面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按部就班地一一认真完成学习任务。整个教学过程全面而充实,层层考核也通过了。但是,学生真正掌握了多少,又会用多少,在将来的工作学习中又能有多少知识能运用于实际呢?许多的疑问,并不是每个学期末的一张考卷、一个分数就能体现的。答案是明确的:教师教学生学,学完只为那张考卷,考试只为那一纸证书。

有教无学成为普遍的问题,也就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教师时时在寻求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实践课、实验课、见习实习等方式应运而生。教师的课堂也逐步从教师讲授向学生主导的方向转变,倡导应用性强于理论性的课程,放手让学生自学并试讲后由教师点评,提出不足与改进方案的方式也产生了,课堂教学形式向多元化发展。这种趋势是积极的,力度也是应当给予加大的。

3. 考完就忘

以一类“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为例,每周3节课,一学期54课时,共3学分。采取教师讲授的方式,学生以课本为蓝本,听课、完成作业、期末考试。考试前的复习阶段,不论自查还是教师提问,从基本概念到实际例子基本能答全。临考的强行记忆是有效的,但记忆强度以及记忆深度则都是有限的。

考试结束,记忆内容如果没有衔接的课程,在一两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全为其它内容所取代。从而导致一个学期的54节课、几十个小时教师学生共同的努力成为了无用功,一门课达不到基本要求而成为无效课。

无效课的存在是办学资源的严重浪费,减少或消除无效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目标。

二、解决困惑的途径

困惑提出来,如何解决,需要深入研究,寻求出路。亟待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课程内容的正确筛选

一门课的开设有其定位和目标,教学内容是为目标服务的。一方面,教材的选定要紧扣定位和目标,切合学生的实际;但另一方面,对于许多针对性较强的课程,现有的一本或几本相关教材中,却没有完全匹配地用于教学的内容。如小学教师数学专业学习的深度广度、内容选择,都需要教师发挥积极主动性,在对现有相关书籍的学习领会基础上,结合课程目标对书中内容,不仅进行增删,更应进行整合。

2. 合理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孔子有“无言之教”之说,教师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而学生作为学的主体,教师应给予其更大的空间,像现今的婴幼儿教育中,对越小的孩子越应该为其创造安全丰富的环境,给他们提供自己探索的机会。相比而言,对于已经身经百考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自我意识更成熟,能力也更强,发挥的余地也更大,教师是否应该更能放手放心呢?

“最好的学法是做,最坏的教法是说”。教师的作用不是知识的搬运工,也不是学生的监工。教师,尤其是一位合格的教师,应该做到的是为学生选择内容、创设问题、引起关注、引导方向,最终为学生提供一个舞台,将其所思所想所做予以展示。

3. 明确考试的目的

考试的目的很明确,即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给予评价,将学生学习效果反馈到任课教师,进而指导教师的教学。考试能达到既定目的吗?且不说试卷的信度效度,就是一份复合标准的试卷,其内容的覆盖程度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实用性的知识点在纸笔之间不能充分地体现。有的教师就提出“纸笔考试一定是最坏的”观点。

教师进行了种种尝试,包括将成绩四六分,百分之四十平时分、百分之六十考试分;教学教法类课以学生的说课或讲课作为成绩;理论性课程以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查,等等。结果有了些许改善,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部分体现,但应试的痕迹还是明显的。

4. 确定教学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方式

确定教学目标有三条原则:一是具体:指目标的内涵明确,不空泛。比如很多教师都常用的“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之类,就未免空泛。教学目标不能拘泥于某节或某几节课,而是需要致力于长期培养的课程目标。二是集中:是指一节课的目标不能过多,但能真正做到“一课一得”是很不易的。三是恰当:恰当的依据是课程体系与单元结构中的位置,文本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

传统课堂教学强调“双基”目标,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培养。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目标,这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是现今教学的努力方向。

5. 教师自身的准确定位

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有了新的标准,良好的品德修养已成为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在当今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背景下,教师必须及时地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审视自身所充当的角色,以适应新的教育要求。教育本是一项特殊的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具有丰富而复杂的思想的人,要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品德的、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首先就要求教育工作者的品德高于一切,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引路人。

教师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自然地物质化的社会评价方式会影响到他们对诸事的价值判断。教师固然需要实现自我价值,要得到领导、家长与社会的认可,要提高收入,要晋升职务,要有尊严,要体面,这些,都是应该的。教师心灵成长的关键还在于能够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服从于社会趋势,又不能完全被同化。所以,不能一味屈从于成绩第一的价值判断,虽然这还是社会主流价值观所认可的。心灵成长着的教师能够有清醒的意识,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往往在规则之外拼搏着,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

教师不能一味追求物质第一的价值判断。教师的职业是相对比较清贫的,如果动点“脑筋”, 教师也是可以发家致富的,问题是背离职业道德而追求物质利益,不符合教师职业的道德属性。

教师不能一味顾及自己的专业成就。在现行体制之下,有时一张纸的作用很大。不少教师热衷参加各种专业竞赛,搞各种级别的课题研究,认为这就是资本,就是成就,这也是很不全面的。教师的舞台更多的是学生的身影,许多默默奉献的教师尽管拿不出什么高级别的论文,没有获得这个、那个奖项,但他们奉献的精神品质却是值得肯定的。

教师的心灵成长,不求速度,关键是内在体验,在乎外界因素,更讲究内在修炼。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有各种路径,可以有各种评价方式,只有心灵在成长的教师才是快乐的、幸福的。

6. 备课应当如何备和备什么

备课并不等价于写教案。当然,教案的准备是备课的一部分,但绝不是全部内容。备课是一种预设和生成。教师应该为学生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评价方式;教师须了解整个学科的知识、方法以及思想方面的种种相关性内容。

备课更应该备学生。对学生这个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应充分重视其共性以及个性。帮助学生解决其想不想学、学不学得成以及忘了以后怎样自学的问题。

总而言之,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的知识结构因其教育的学科、层次不同有较大的区别,但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是相通的。简而言之为“一德、二懂、三力”,即尊重师德,懂学生、懂知识,具有表现力、感知力、判断力。每一位教师都应为共同的事业——教育,提高自身素质,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美术课程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业对技能人才广泛需求,给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基于这一现状,一些中职学校便过分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培养,却忽略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往往令美术教学等素质教育课程的投入发展较为欠缺,学生则更是提不起兴趣,重视度不高。当前伴随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全面推行,给中职教育带来了全新发展的广泛机遇,并令其面临着新一轮挑战。为此我们只有抓住这一契机,基于学生主体探索教学创新,制定科学教育策略,有效的解决教学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提升教育水平,培养出素质全面的综合人才。本文以中职学校美术课程教育为例进行探讨,并就现实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实践应对策略。

一、中职学校美术课程教育现状及存在在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投入不足

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中小学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是教育中的主流,无论是上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及学生都对这些主流教育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而中等职业教育一直是被众人冷落的对象,因此对中职学校教育投入明显不足,学校教育经费非常紧张。同时,在中职学校中,美术课程又是被歧视的对象,因此对于美术课程教育的投入更微乎其微。

(二)中职学生自身特点

中职学生在初中、小学大部分是待进步生,他们在初中、小学阶段有更多的精力去追寻社会潮流,他们的审美意识不强,艺术兴趣不高,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差,思维方式比较守旧。此外,有意考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在学校除了无法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以外,还缺乏学校对学生的美术素养的教育。

(三)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生生源水平有限,学生进校分数较低,基础较差,导致他们无法对专业课程提起兴趣,进而对自身的思想品德与学风形成了不良影响。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提不起兴趣,无法做好人生规划,向着既定目标努力奋斗,进一步对美术课程学习效果造成了不良影响。我国悠远的历史积淀令人们在从事教育阶段中,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加之高考体制的影响,令应试教育仍旧占据教学主体地位,并作用至今。虽然各大中职学校均树立了素质教育旗帜,明晰了创新发展目标,然而在实际执行阶段中,却效果不佳,这一点在美术课程教育中则较为明显。

二、中职美术课程教育对策

中职学校美术课程教学应基于素质教育理念,挖掘学科特征,适应学生的综合发展需求,创新教学手段与模式。应由教育实践入手,凸显美术教育课程对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进而激发其陶冶人们心智的功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正确人生观,实现全面的智能发展。

(一)令学生挖掘贴近生活的美术元素

信息时代,任何一类教育形式均不能将所有的信息知识传授给学生,中职学校更是如此。因而,美术课程教学应摒弃应试教育观念,避免将学生视为被动承纳知识的载体,应令学生通过主动观察、深入探究,挖掘生活之中的美术元素,积极参与同生命活动紧密联系的美术活动,进而激发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例如令学生积极欣赏绘画作品,参与生活之中装饰物的亲自设计、创新与动手制作等。该类来源于生活的美术知识将体现广泛的概括性、全面的适用性与良好的通用性。学生则可在探究与掌握生活之中渗透的美术元素基础上,提升学习兴趣,幻化为主观能动性,进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更好学习美术,获取显著的进步与提升。

(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精神

美术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化,需要全面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精神,为其创造自由、开放、民主、活泼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勇于拼搏、善于挑战、敢于进取的学习精神。中职学校学生,由于文化功底较为薄弱,能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便已不易,主动对教学内容、教材质疑对他们来讲更为困难。为此,教师应令学生明晰,教材之中呈现的一些艺术作品并非完美的毫无缺陷,因而需要学生的主动探究、深入挖掘、全面发现及适当评价。在此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与创新意识精神,进而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创新素养,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逐步形成艺术审美能力,积淀美术文化内涵,进而逐步成长为新时期的优秀美术行业人才。

(三)以学生为主体,优化学习效果

篇7

【论文摘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实施的基础和条件。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应该是综合多样的,家庭教育资源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适应了小学生课程应与生活相结合的特点,对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科学课程资源的理解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为实现教育目标提供了基本的素材.是课程实现的基本条件。在教育的全过程中,有了教育的资源并加以利用,才可以谈及后面的步骤。科学课程资源的来源是广泛的,一切能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资源都可以转化成为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运用做出了如下说明:“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不应该局限于以前单一的以科学知识教授为主的课堂与教材方面,而是要以一个全新的广泛的课程理念来指导小学生的科学教育。这也是与新课程提倡的在小学阶段课程以综合性课程为主的理念相吻合的,也是适合小学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的特点的。

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按照科学资源空间上的划分,可以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在现代信息化社会,又可以将其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以及网络资源三类。从性质上来看.则包括人力、物力和环境三大类。一般而言,学校资源是科学教育中最主要的资源,是有组织、有目的、系统的教育教学资源,主要体现形式是科学教材和教师的科学教学活动。尤其是教材和实验室中的教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一直都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主要资源。这种局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对科学教育过于知识化、偏重于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所以往往只把眼光放在校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而家庭资源与社区资源这些校外的资源由于长期不受关注和重视,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在资源应广泛化的今天,没有对小学生的科学教育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为一种资源上的浪费。

二、家庭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和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新课程观的指导下,家庭资源是小学生进行科学学习和探究的重要资源,做好家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将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有重要意义。

家庭是小学生除了学校以外,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家长是孩子学习的启蒙者。对于科学教育而言,家庭也是孩子最经常性接触的、最早发生的一个学习场所。小学生的科学教育也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提倡与孩子的生活相结合,在生活中学科学、在生活中用科学,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孩子的科学素养。

家庭中科学资源的开发可以从家庭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两个方面来挖掘。

1.第一个方面是家庭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人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活的课程资源,在家庭中,主要是孩子的家长担负起孩子科学教育的指导者的角色。一般来说,家长都具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和生活经历,与孩子有比较多的接触时间.完全有能力为孩子的科学教育提供良好的支持。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家长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需要家长提高对孩子的科学教育意识。作为家长,都应该明白,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科学素质的高低是一个人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表现之一。现代社会里,一个人需要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尤其是在目前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更需要有仓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科学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是中小学教育中可有可无的课程。家长应该改变过去只看重孩子的语、数、外等所谓的“主科”的成绩的观点,努力从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孩子所有的学习。只有这样。在家长有了很好的科学教育意识的情况下,家长才有可能主动积极为孩子的科学教育提供良好的支持。

其次,家长要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科学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创造一个科学学习的家庭氛围。以家长的阅历和职业背景来说,无论家长自身的文化水平怎样,从事的职业如何,都有可能为孩子创造科学学习的条件。这也是由小学生科学学习应该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特点决定的,只要家长具备一些最基本的科学知识或者是常识.或者是生活经验,都可以为孩子提供帮助,因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能将家长在某一方面的专长与孩子的科学学习和探究活动结合起来。做到良好的亲子沟通合作,可以说是家庭科学教育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一个主要的途径。如有的学生家长恰好是某方面的权威或者是某领域的专家,不仅可以为自己的孩子在家庭中提供良好的指导和帮助.而且可以为学校科学教育提供帮助,到学校给学生做讲座,或是为学生提供到所在单位参观学习的机会。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广大家长的支持与参与.正是家长的全力支持与合作才能保证家庭科学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科学课程资源。

2.第二方面是家庭物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家庭生活中的所有一切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开发成为孩子的科学教育资源,这些东西的使用需要在第一个方面的参与下完成,即要有家庭人力资源发挥作用.自然包括家长和孩子自己。在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下的科学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多彩的,下面仅举几个例子.作为家庭科学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具体方法的范例。

(1)家长引导下的科技阅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言而喻,它同样是科技进步的阶梯。家长作为孩子的科学教育的启蒙者,其职责在于适时选择符合孩子心智发育时机的科技读物,指导孩子阅读。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图文并茂的科技图书,也可以提供电子音像读物(如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等)。像《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科普读物,家长可以多买一些,为孩子建立自己的科普读物小书架。收集孩子喜欢读、读得懂的读物。另外,家长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时问,看看《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反映科学的电视节目,给孩子适当的讲解。

(2)科技游戏。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进行有意识的科学教育,起到的效果可能会比生硬地教孩子强记一些科学知识更好。因为这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在家庭愉悦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可谓寓教于乐,把“教学做”、手脑有机结合在一起。这类游戏可以是手工拼装、拼图比赛、玩电子游戏等,也有很多益智玩具,都可以作为家庭中家长与孩子共同游戏、加强亲子交流的素材。

(3)旅游考察。在有条件的地方和家庭里,特别是对城市中的孩子而言,家长有机会一定要多带孩子“到自然中去观察”,让孩子与大自然有近距离的亲密接触。因为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包含了很多很好的科学教育资源。名山大川,天空海洋、地貌植被、鸟兽虫鱼、古代与现代建筑等,可以说处处是课堂、处处是教材,资源丰富多样,而且生动实在,在潜移默化中,科技教育的素材和资源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入到孩子的心灵,这对于激发孩子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进一步产生科学探究的愿望是十分有意义的。另外,有条件的地方,家长可以多陪同孩子去参观科技馆、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园等场馆,因为这些地方也是科学教育的基地,孩子在这些地方可以看到很多东西,既开拓了眼界,又增长了知识。

(4)植物种植和动物养殖。在家庭当中,可以让孩子亲手参与进来,在与植物、动物的亲密接触过程中做全程的仔细观察,深入了解动植物的属性特征。这是一种很有实践意义、能全方面培养孩子科学素养的资源。比如说在家里种植一盆花,甚至可以从种子开始,在家长的指导下,让孩子负责照料这盆花。通过整理花盆、播种、浇水,施肥等等一系列的过程,直到开花、结果.让孩子亲身经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引导孩子做一些观察记录,这其实就是在引导孩子用科学的方法来做一件事情。孩子可能没意识到这是在进行科学活动,但是家长一定要有这个意识,才不至于让很好的科学教育资源流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说孩子可能会认为浇的水越多、施的肥越多,花就越长得好,如果家长指导适当的话,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实验,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通过结果的对比,小孩明白了自己原来的想法可能并不正确,然后会继续问~些“为什么”,这时候家长又给以适当的指导。这样下去的话,孩子探究的兴趣就越来越浓厚,逐渐就养成了一些科学的思维与方法。这样通过孩子亲自参与得到的东西,比只从书本上看到或是家长、老师告知得到的东西理解要深刻得多。

(5)家庭日常生活的科学教育价值。日常家居生活也隐含了许多可以进入小学生科学学习范畴的资源。很多不经意的小事蕴含了科学的道理,在生活中让孩子结合课堂所学去解释这些现象,一来可以检验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二来也可以利用知识指导生活实践。比如.在小学的科学课本中,有介绍食物的营养结构合理膳食的部分,根据这个知识,孩子可以先记录自己家每天的食物结构,然后分析是否合理健康,最后提出一个修改意见,制定一个合理的食谱。又比如,看到家里烧水用的锅子锅底结了一层厚厚的水垢,可以启发孩子思考这层水垢是怎样形成的,与家庭用水的水质有没有关系,怎样才能除掉这些水垢等.让孩子多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也是给孩子科学教育的绝好机会,家长应该充分利用起来。

篇8

一、信息技术课程及其职业素养教育的定位

信息素养及其职业素养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信息素养是图书馆系统提出来的,简单讲就是指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懂得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认为,信息素养就是“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职业素养是从事职业的劳动者应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和素养,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职业技能)、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等。信息技术课程中职业素养教育,是指在信息技术素养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直接从事信息技术、信息服务等相关职业或其他职业时所需信息素养的教育。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通过计算机与网络教学实施信息技术素养教育。正如其他学科一样,学科教学并不一定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学科专家,将来从事相关职业。但是,蕴含其中的职业素养教育对学科素养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牵引力、推动力从来就不可或缺,更不能削弱。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实施信息技术职业素养教育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全面发展,而且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没有中考、高考压力,反而能够更好地实践素质教育理念。

二、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及其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上述定位要求,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及其职业素养教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一是信息与技术割裂。在其他学科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有信息但缺乏技术;在当前信息技术课程中有技术但缺乏信息。由于我们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从计算机与网络课程发展而来,还没有完全构建起包括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科学、信息哲学等在内的信息技术课程基本范畴,以及基于此范畴的信息技术课程逻辑体系,可以说当前中学教育阶段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适合学生全科学习和全面发展需要的信息技术课程。目前,我们正在着手研究并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在当前人生职业规划教育逐渐向中小学教育介入的趋势下,要防止将学科教学与人生职业规划教育割裂开来的做法,不能单搞一门所谓的人生职业规划课程,因为对于人生职业的规划本质上是一个人将来偏重于以什么信息和技术谋取幸福的选择和规划,因此应该将其融入到新的信息技术课程及其职业素养教育体系中来。

二是技术色彩太浓。狭义的信息技术技能的学习当然是基础,学生通过这种学习,能够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制作电子文档、网页、动画、编程,上网、发邮件、搜信息等,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目前信息技术课程的重点内容,然而由于“信息与技术割裂”,将大量课时、资源和人力耗费在“技术活”上,致使信息技术及其职业素养教育本身被湮没。而且,所谓计算机网络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也仅仅是将计算机及其网络作为一种手段、工具来使用,对学生信息技术及其职业素养的培养并不是该类研究课题的重点。另一方面,现行信息技术课程强调技术而缺乏信息,是造成学生厌学,而热衷于游戏厅的原因之一。

三是窄化信息技术及其职业素养教育。当前,还没有形成以计算机教师为主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学科教学为阵地,整合学校图书馆,其他学科教师全员承担信息技术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机制。学校校长应该主动思考如何在本校进行全员信息技术职业素养教育研究,从而推动信息社会的全员信息教育进程。其中,最可行的变革应该是打通学校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网络教室等信息节点,成立学校信息中心,统筹实施信息技术及其职业素养教育,并使其成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智囊机构。对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从制度安排上加以引导和支持。

三、建设新信息技术课程及其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

打破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技术活”的尴尬局面,需要我们敢于杀出重围,敢于走出新路,建设新的信息技术课程及其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和机制。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如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是课程的基础性。新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将整合散布在各个学科学习中的信息技术需求、学生职业理想所需的共性信息素养需求,按照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科学、信息哲学的范畴,着眼于奠定学生信息基础,进行编排,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构成一个基础的学习领域。

二是课程的信息技术性。新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一条主线就是信息技术本身的学习安排,毫无疑问,这是新体系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信息的本质在于交流,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交流和创造为核心的课程,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三是课程的应用性。学生将在新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营造出的信息技术环境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掌握技术、发展技能,培养信息技术素养及其职业素养。这就决定了要在新体系中正确处理变与不变的关系、信息与技术的关系、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的关系。

四是课程的统筹性。新的体系和机制最大特色在于全员参与,全学科参与,全信息节点参与,统筹实施。一方面,它立足于为全科学习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体现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和综合运用。

五是课程的阶段性。打破现行按年级划分的旧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按四个阶段实施新体系,即小学中低年级段、小学高年级段、初中段、高中段。与年级段相应的是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自身的阶段性划分,划分的依据是全科学习阶段性发展理论。

篇9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理论中,早就提出了课堂动态生成的观点:“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所谓“预设”,就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任务及学生的现状,预先对课堂教学环节、教学过程等作一系列展望性的设计,而“生成”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兴趣、学习状况,根据学情、课堂环境等对教学程序进行调整,进而灵活地因材施教,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非常关注和提倡生成,但并不否定“预设”的重要性。“预设”是“生成”的立足点,没有事先的“预设”,也就没有课堂中的“生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将这一矛盾优势互补,有效整合,全面发展,使课堂教学充满灵动的魅力。

一、预设是生成的基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更是生成的基础,离开了预设,生成无从谈起。

我在执教科学活动《有趣的磁铁》的课堂上,引导孩子们尝试用磁铁去吸不同的材料(很多材料都是课前准备的,也有一部分来自幼儿),汇报交流了,我说:“来,说说你们的结果好吗?”

幼:磁铁能吸铁钉、大头针、回形针

师:其他组是否也都能吸呢?

幼儿齐说:都能。

师:还能吸什么呢?

幼:还能吸桌子铁的部分

幼:还能吸一元的硬币和五毛的硬币

……

幼:还能吸一毛的硬币。

我一愣,一元的硬币是镍,都能吸,五毛的有些行,有些不行,可是一毛的硬币都是铝做的,课前自己也试过了,都不行。于是我不假思索就否定了他:“不会吧,你自己搞错了吧?”话刚说出我就后悔了,应该让他验证一下。其他的孩子也都喊起来:不会的,不会的,一毛钱的硬币吸不住的,我们早就试过了!因此在我的教案中早就确定一毛的硬币属于不能被磁铁吸引的一类物体。没想到他居然也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大声说:“一毛的硬币的确能吸,你们瞧!”他举起用磁铁吸住的一毛硬币的一霎那,我的尴尬使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怎么办?教师的威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沉默几秒之后,我才回过神来,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科学就是需要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谢谢这位小朋友!”我走到这位同学的身边,拿起他的一毛硬币一看,原来是二五年新版的一角硬币,也是镍币,我还没在市面上看到过呢!看来我的准备还不够充分啊。

在这个片段中,幼儿有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这是我最感到欣慰的,因为科学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培养幼儿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从教师的设计意图看,只要幼儿通过自主探究,知道铁一类的物质能被磁铁吸引就达到了预定的目标,然而,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教师的预设与学幼儿的探究出现了矛盾,根据教师的准备,一角硬币是肯定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此时如何处理?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让这位幼儿在大家面前验证。虽然最后的结果证明教师的观点是错误的,但是我从幼儿那里懂得了:我们备的不仅仅是教案,更应该备好学生;路培琦老师说过:不要把我们的科学课上成假装幼儿什么都不知道!有时侯幼儿比我们知道得更多!我们钻研的不仅仅是教材,更应该好好钻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因为自己原来的知识和经验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过时了。在充分的备课和备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游仞有余处理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预设和生成并不矛盾,充分的预设准备正是很好地处理生成性问题的前提。

二、生成是预设的提升

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常会生成一些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其中既有教师预设的成果,更多的是预料之外的“生成”,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时,这种意料之外的“生成”要比预定的、计划的更加生动、活泼、丰富。

科学课堂是焕发师生生命活力的开放场,它不完全受教师事先的主观设计所框定,在课堂上,我们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教学任务要解决这个问题,可有人非要解决另一个问题,这说明他们被更重要的问题所吸引,迫切希望先解决那个问题。这时如果转而引导幼儿围绕他们的问题去探究,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兴致必然高昂。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种种疏忽失误,很多是教师难以一一预测的,而成为课堂教学生成的重要内容,教师对于幼儿的认知错误,用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加以点拨,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谈话,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交流。

在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叶》一课,我在让幼儿想办法比较叶子时,巡视发现他们的比较方法有很多,有的比较颜色的、有的比较形状的,还有比较大小。活动中,孩子们都在摆弄自己的叶;有的认真地端详着,靠视觉分辨叶的大小、颜色;还有的组在量叶的宽窄以比较大小;更多的组则将几片叶子重叠起来进行排列……在汇报的时候有一小组提出了疑义:“老师如果我们在野外没有工具,那我们怎么观察呢?”对呀,这得想一个好办法。幼儿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用手比划,有的说用手去量,有的说捡些石头什么去量,有的说用指甲盖去量。幼儿的回答真叫老师惊喜。是的,科学课学习以来,幼儿已逐步养成了观察的习惯,他们随时随地地进行观察,如果没有工具就要自己想办法去寻找身边的材料去观察比较。课堂紧紧抓住这一生成资源,鼓励幼儿向他学习,这要求我们正视这每时每刻不断生成的东西,渐渐地积累、改造和更新,从而建构起幼儿的科学素养。教师也只有时时保持着“非预期”和“多种可能性”的意识。

三、预设与生成的整合

篇10

关键词: 中小学 信息技术 教师边缘化 现象分析

自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现在,在计算机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随计算机发展而发生巨大变化,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发达、计算机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必然趋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是势在必行,但是往往教育实践过程中,信息技术教育被忽略,同时各种因素导致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现象,使信息技术教育出现教育空白和漏洞,不能真正让信息技术教育得到很好地发展。

一、信息技术教育教师边缘化的概念

边缘化,从字面意思理解,指靠近边沿的趋势。

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是指,教授信息技术课程的老师较其他课程授课教师的地位,处于边沿状态,相较于其他课程处于非主体课程的地位,即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的作用和地位与其他课程教师相比处于次要地位,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处于被忽略的状态[1]。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的原因

(一)信息技术教师实践知识匮乏

针对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问题进行研究,笔者分析了陕西省某学者对于陕西省信息技术教师的问卷调查情况[2]

由上表可以看出,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男教师比女教师多,从毕业院校来看该地区信息技术教师来源符合中小学教师来源的历史发展,同时从学历可看出符合我国对中小学教育中整体人才培养,教师招聘做得也很到位,大部分都是本科学历,符合中小学教师要求。从教龄和教师年龄看,大部分教师是年轻教师,并且在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中实践知识比较匮乏,影响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教授和教育手段的创新。

(二)信息技术教师身兼数职

上述调查问卷当中,同时发现实际教育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工作中担任多份工作[2]:

由上表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教授之外,更多地从事电教设备维护、校信息化管理等工作,而对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和信息技术教育方式研究的老师少之又少。同时反映出信息技术教师对自我职业认知不足,不能清晰制定自己的工作目标,纷繁复杂的工作使老师工作中容易疲惫厌倦,导致为了应付检查、学校评比等活动工作失去教学创新的兴趣。

(三)缺乏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

由于“考试制度”的存在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3],使学校、家长对于信息技术课的认知不足。学校在信息教育课中往往将其视为计算机的使用、各种办公软件的简单应用等,采用教师示范办公软件使用方法,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的传统授课方式,导致教师简单授课,学生失去兴趣等;家长眼里,分数比其他应用技术类课程更加重要,导致信息技术课程难以进入家长的视野之中,并且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家长担心孩子受到不良网络影响,沉迷于游戏、网络社交等,对信息技术课有一定的怀疑态度,造成难以开展信息技术课的局面。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改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从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转变学校及家长的教育理念,中小学教育是为人生打下基础,使其拥有基本的社会辨识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定位方向。信息技术课不能直接决定学生的升学情况,但是不能认为不重要。学校可以进行信息技术学科宣传活动,采用游戏方式请家长共同参与,在孩子与家长参与中,孩子在玩中学知识,家长活动中体会和认识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

(二)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

基于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学校教学过程中身兼数职的现象,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认识和教学目标[4]。在明确职业目标的同时,提升自我素养,从教师主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师教学设计的创新性。

(三)学校教学体制的完善

学校应对每一门课程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和规划,防止学生或教师偏科现象出现,加大对教师的教育监督力度,确保信息技术所需的一切设备和教师资源完好。减轻信息技术教师的负担,让老师各司其职,做到教师与电教设备技术人员职责的清晰划分,保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工作积极性。

四、结语

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是一项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提升,需要不断创新的教育项目,优质的教育需要优秀的教师、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学生的努力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信息技术教育同样需要三方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庆国,颜丽华,张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问题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03:53-55.

[2]李晓敏.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生存状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篇11

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即使是不熟悉的小动物、小植物,他们也充满热情。那么,农村小学孩子们怎样在原有热情的基础上对生命世界的本质的认识上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呢?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远程教育资源,通过声音、图象等信息直接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能促使学生感知迅速、思维灵敏、想象丰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六年级科学《奇妙的人体》一单元时,讲到身体内部结构这一教学内容时,学生对自己身体内部的研究很感兴趣,如果只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通过抽象的想象去理解,去回答问题,这样的学习,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而采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播放身体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动态的心跳、胃的蠕动等,再加上教师以讲解员的形式进行旁白。学生观看到了平时不可能看到的画面,倾听老师的旁白,兴趣顿生,求知欲受到激发,注意力被画面和动画吸引过来,学生就在愉悦的心境中,进入了学习的佳境。在讲五年级科学《生命的延续》这一单元时,利用多媒体课件适时播放各种动植物的生殖过程的视频资料片,让学生真正明白新生命是如何的诞生的。激发了学生热爱生命,探索生命世界的兴趣。

二、远程教育资源是老师、学生教与学的“催化剂”

在小学科学阶段涉及到地球与宇宙的知识,包括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还有天空中的星体。面对这些内容,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容易地学习和掌握所学知识呢?如果靠简单的讲解与看挂图或者做几个模拟试验,是远远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的的。远程教育资源给我和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让我们对习以为常的地球物质“刮目相看”,意识到地球物质的价值;对天空中的星体撩起了神秘面纱,认识到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给科学带来了生机。记得在讲《多样的天气》一课时,我利用教科书所提供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多样的天气,描述各种天气现象。虽然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看图说,但感觉学生的积极性没有激发出来,在领悟多样天气的科学术语上还有一些欠佳。今年在讲这一课之前,我就利用学校的远程教育,大量的搜集与课上有关的教学图片、教学课件,课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多样天气的图片,立刻把学生的目光都聚在一点上,学生欣赏着多样的天气所带来的美,不时还发出“哇”的赞叹声。学生在看完图片后,学生的思维火花立即喷发,说出“阳光普照、乌云密布、晴空万里、大雨滂沱、白雪皑皑、骄阳似火、春暖花开”等等许许多多的描绘天气的词汇,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涨。我还利用课件,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如出示视频课件,让学生自己边看课件边听,并用科学术语描述天气晴、阴、雨、雪的变化的过程,然后老师再组织学生交流,这样就已经把教学难点解决掉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远程教育资源是老师、学生教与学的“添加剂”

远程教育里不仅有随年级的课本知识、文本资料、视频课件,还有许多其它资源:《时事动态》《专题教育》《少年文化》《为农服务》等栏目。在这些栏目里,学生最喜欢《少年文化》里的《文史大观》《人物星空》《科普之窗》《军事迷彩》《戏剧欣赏》栏目。他们在看这些栏目时,就会调动自己所有的知识、经验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判断能力等。自然地掌握了科学课学习上最重要的科学认识、思考、处理方法,学到课本及课本以外的知识,提高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极大的弥补了作为农村孩子在这方面内容的匮乏,使我们的孩子得以快乐成长。我比较忠爱远程教育里的《教师发展》,让我聆听专家的讲座,观看课堂实录课,使我的教学理念得以提升,同时又学到先进的教学经验。在远程教育里查找资料,搜索课件,成了我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能让我的课上得更精彩。正是在远程教育的伴随下,我和我孩子们在提高,在成长。

四、结语

篇12

一、 国外高师教育课程设置分析

1.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广泛、形式灵活

教育专业课程比重大,学时比重高在西方发达国家高师教育课程中是普遍的。国外教育专业课程具有涉及面广、实用性强的特点,所教授的科目涉猎广泛,便于学生全面把握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例如美国的教育专业课程种类繁多,既包括教育基础理论,又包括教育方法和技能课程(如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评价和测量、教材教法、普通教法、教育技术学等)。其他国家教育专业课程种类也是涉猎广泛,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学习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另外,国外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形式也呈现出灵活和多样性的特点。主要形式有讲座、专题讨论,也有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即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共同进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然后小组展开讨论,然后共同讨论解决方法。

2.教育实践时间长,形式多样

国外高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注重学生教学实践。学生教学实践时间长、形式多样、实习时间普遍较长,认为教育见习、实习是提高师范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英国的 BED课程(教育学士学位课程)和PGCE课程(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在基地学校的教育教学时间分别达到24周和32周,以保证师范生有更多的机会在学校教学第一线接受培训和经受锻炼。德国要求师范生在大学阶段要安排实践,还规定大学阶段毕业后还需要进行2年见习时间以保证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得心应手地投入工作。而法国在教育实践方面更呈现系统化和制度化。在两年的学习中,学生将进行三类教育实习,即熟悉性实习(stage de sensibilisation);(指导教师)陪同实践实习(stage de pratique accompagne);责任实习 (stage en responsabilite)。三个学习阶段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逐步掌握教学技巧,掌握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实习内容上看,国外非常重视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活动中,英国、美国等国对师范生的实习尤其重视,一般都由校长、教育专家和非常有经验的教师组成指导小组对师范生进行指导,防止学生实习受到错误行为和方式的影响。

3.注重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

国外高师教育课程很注重教育职业技能的培养。例如,英国的师范生职业技能培训中就包括:口语表达、与学生交往、组织管理、设计教学、演示教具等多个方面,基本反映了一个合格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法国未来的教师都要接受关于新技术的职业技能培训。以视听技术和计算机技能方面为例,要求教师应当具备最低的能力,其中包括:自主地使用图像和声音传播设备;能够制作合成性资料(图像、图表、曲线图等);能够使用获取信息的新工具,如地方或在线的资料库,计算机资料查询,多媒体等等。

4.教师教育课程培养规格高

尽管本科水平的师资培养目前仍然是西方发达国家教师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已经出现了师资培训在规格上上升的趋势。例如,现在美国的很多学校要求新任教师应拥有硕士学位,有的甚至提出博士学位的要求。研究生水平的高师教育方案数量正在夸大,招生人数也在上升。英国规定小学教师必须具有本科学历,而初中以上教师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历。

5.课程要加强和中小学的联系

如英国主张中小学应参与对师范生的培训工作,并促进大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从事理论教学的大学教师的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践性,也使中小学指导教师有机会提高理论素养。美国的古德莱德创造了“中小学――大学互结伙伴”这一概念,并论述了二者之间互补互益关系。

二、 我国高师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等师范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无论从课程设置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极大提高,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

(1)教育专业课程比重偏低,内容陈旧单一

我国高师教育专业课程课时量仅为西方发达国家的1/4,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课所占比例不足10%,与西方发达国际相比有较大差距。教育课程设置内容陈旧、僵化,跟不上时展的要求。专业课内容空洞,只讲理论,较少结合教学实际。脱离高师教育培养目标。教育专业课程比例偏低。科目也只有心理学、教育学、教材教法三门,且内容陈旧,政策说教成分大,对如何解决教育中的现实问题缺乏指导性;教材教法课程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避重就轻,过多介绍教学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如各种流派及其发展,将其作为一种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忽视对特定学科特殊性的探讨和教学技能的培养,学生学了却不会用。从教学方法来看也比较单一,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看。学生根本参与不进教学活动中去,因此学生毕业后适应能力较差,角色转换很慢。

(2)选修课比例较低

在传统的高师教育课程设置体系中,必修课一统天下,选修课开设较少,学生没有自,整个课程体系缺乏灵活性和弹性。即使开设一些选修课比重也不大,可供学生选择的科目也很少,内容跟不上时展的步伐。

(3)学科专业课比重过大

我国高师教育学科专业课程比重较大,大约为70%,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学科专业课最多也仅为40%,师范院校除了多了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课程外,和其他综合性大学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缺乏师范大学的办学特色,也体现不出师范大学培养教育人才的目的。

2.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欠缺

我国高师教育存在的另一大不足之处就是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欠缺。与国外教师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相比,我国在这方面对师范生的教育和投入少得可怜。导致师范毕业生职业意识薄弱,职业技能缺失。很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师范毕业生大多知识面窄,语言表达能力弱,不善于表达;文字写作能力差,板书不规范;不会制作教具,不会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化教学等先进教学工具。组织管理能力欠缺,很难胜任班主任工作,不能有效地组织和学生的课外活动。这些都是由于师范生在校期间没有受过正规、系统、先进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所致。

3.教育实践时间短,质量差

我国高师教育在教育实践环节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很少。教育实概为6周左右时间。除去实习开始一周的准备以及实习结束时的一周总结,实际上真正用于实习的时间仅为4周,占四年总学时的4%。实习时间集中,教育见习时间不定,流于形式。因此造成学生在实习学校还没有进入教师状态实习期就结束了。学生根本无法把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更谈不上教育临床经验和教育学理念的形成。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诸多基本技能都要从头学起,大大延长了从新手教师向专业教师的过渡时间,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甚至影响了他们对教师职业的热爱。

4.教师培养规格偏低

至2001年底,全国小学专任教师学历96.81%为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其中专科以上27.40%;初中教师88.81%为师范专科或其他大专毕业,其中本科以上16.95%;普通高中教师70.71%为师范本科或其他本科为起点。其中研究生0.63%。虽然教师学历水平在逐步提高,但是和国外师资力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5.师范院校缺少和中小学的联系

如果按照社会的发展变化家长、学生新需求中小学课程的调整师范院校的课程调整的模式来设置课程,师范课程往往会滞后于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例如,自1993年开始全面实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新教学计划已把带有较大综合程度的“社会”课列入小学必修课,许多学校借鉴外国经验,在校本课程中开设了培养学生综合组织的STS 课程,但师范院校至今不仅没有与之对应的学科课程,甚至连学科教法课程也没有。这主要是由于师范院校缺少和中小学联系所致。他们盲目地认为师范院校是大学,和中小学是两个层次上的教育,但是他们忘记了师范院校的培养目的就是为了给中小学培养教师。因此,我们不能不说师范院校的教育课程设置在把握时代脉搏、有预见地超前发展并及时满足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三、 改革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高师教育课程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师范毕业生专业口径狭窄、专业基础薄弱、综合素质差和创造能力不强的现状,特提出以下改革措施。

1.改革课程结构――强化教育类课程,浓缩学科专业课程,增加选修课比重

针对我国高师教师课程中教育类课程比重小,学科专业课程比重大的情况,应当适当增加教育类课程的比重。在已开设的心理学、教育学和教材教法课程的基础上新增新兴教育学科课程;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技术;学生就业指导、心理测验和咨询技术、教育管理等实用性很强的教育课程,提高教育类课程的课时比例,使之占到总学时的30%左右。

适当削减学科专业课程的总课时,强调专业课程的基础性、广博性和系统性,重在思维训练,削减课程难度,使之降低到总学时的30%左右。

同时应适当增加选修课,压缩必修课。增加课程门类,特别是增加一些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有关的课程。选修课可按照对于培养学生的重要性分为限定性选修课和非限定性选修课,授课时数可长可短,授课形式多种多样。

2.增加教学实践时间,重视教学实践质量

增加学生的实习时间,最少应该达到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10 - 12 周左右;另一方面,增加学生的见习机会和时间,并分散到各个学期进行。另一方面改变单打一的集中实习方式,我们认为结合我国的实际可以采用分段实习的方式,这有利于学生将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整合,使学生学完一段理论知识后就亲身去实践体验一下,这使新毕业的学生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能站在教学的最前沿。

3.加强教师职业技能培训

各师范院校结合学校实际,通过多种途径,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如开设教师职业技能课程、教师口语、书法课等,使师范生在校期间接受必要的职业技能训练,掌握从事教育和教学的基本能力、技巧和方法,为将要从事的教师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如采用微格教学实践,由师生组成微型课堂,用录音、录像等方法对师范生的教学行为进行实况记录,为了使师范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要重放录音、录像,并与事先设计相对照找出不足,及时修改之后,再次实践,这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另外,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与一些中学长期建立联系,很多学生在四年中有机会到中学去兼做课外辅导员,可以锻炼组织管理班级的能力;除此之外,在教育学和教材教法等课上,教师组织学生去中学搞教育见习活动,以听课为主,学习中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

在教学技能训练上,教师应掌握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进行教学设计,要求师范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熟悉多媒体教学,会自己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要注意与常规教学媒体结合起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促进教学现代化,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不断提高教师职业技能的水平。

4.提升教师培训规格

虽然我们的目的不只是提高教师的学历,因为毕竟学历不代表能力,但是我们必须相信在一定程度上,高学历水平的师资队伍对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教育部在2001年颁发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五”计划》中提出:到2005年,已实现“两基”的农村地区,新补充的小学教师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者、新补充的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均力争达到50%左右;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新补充的小学教师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者、新补充的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均力争达到80%以上;高中教师中研究生学历要达到一定比例。

5.加强师范院校和中小学的联系

篇13

【关键词】愤排情境 结构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发展。但无论是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哪方面的改革,核心都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从中职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思想实际、学习兴趣等出发,如何正确处理好德育课“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效性,是德育课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创设愤悱情境,唤起学生的能动参与意识

在愤悱情景下进行教学活动是大教育家孔子提倡的,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心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这就是说,教师要极力诱导学生处于求知的欲望和兴奋状态,在他迫不及待想获取知识时,再传授知识。如何创设愤悱情景呢?

(一)教师以情施教,创设感染气氛。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生动感人的情景能增强学生内心体验,引起学生的共鸣、情感的认同、探索未知的兴趣。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知识、情感交流的过程。所以,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教学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有善于沟通丰富感情方法。例如,《 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观》这一内容的教学,在导入新课时我先问全班学生:“毕业后,你们怎样实现就业?”,学生回答:“主动出击、靠家长或亲戚朋友、自己创业等方式”,接着我说:“老师有着丰富的阅历,将来也可帮助同学们。”这样学生都很高兴,有的甚至鼓掌叫好,一下拉近了师生距离,这一节课学生非常认真听讲。可见,情感是师生关系的剂和沟通的桥梁,能使师生情感交融、心灵相通,激发起学生学习情感。

(二)变换教学手段,创设乐学情境。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努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运用各种手段,寓教于乐,以乐引思,是引导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的有效途径。

(1)幽默可以激发学生乐学情绪。法国演讲家雷曼麦认为:“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事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易让人接受”。德育课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大多是“严肃”、“正统”、“枯燥”、“抽象”的内容,教师若能有效运用幽默诙谐的方法,风趣、巧妙地表述问题,抓住生活中的有趣之处,分寸恰当的语言和动作,可以使人际关系变得亲切和谐,可以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情趣和思维。例如,在教学《求职礼仪》时,我向同学们出示了两副漫画,其中一幅漫画一位求职者衣冠整洁,面带微笑,彬彬有礼,求职成功。另一幅漫画中另一位求职者衣衫褴褛,头发凌乱,不懂礼节,求职失败。接着我用抑扬顿挫的语言总结:“不学习,不讲礼仪,只能上街卖老鼠药;不讲礼仪是流氓,是无赖。”学生哄堂大笑,这两幅形似轻松实则沉重的漫画,加上幽默的语言,深深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从中接受了教育,从中了解本课基本内容。

(2)制造悬念可以极好地诱导学生的积极思维。利用学生期待学习知识的心理来设置悬而未决、曲折跌宕的矛盾或结果,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如讲授《有勇有谋,应对犯罪》时,我先用一个案例导入新课:小红放学回家路上发现一歹徒抢了一女青年挎包后逃跑,其做法是尾随跟踪后报警。小红的做法是否正确?这一案例激发了学生兴趣,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探讨,主动学习,力求通过这一课学习,获得该案例答案。

(3)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创设乐学情境提供良好的条件。在教学中看一段直观生动的录像或听一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等都可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轻松学习本课知识。如在《展示吐露心声的文明语言》教学中,我播放了一段反映两位同学相反的文明用语的视频,其中一位同学常把“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文明礼貌用语挂嘴边,很受其他同学好评。另一位同学在下课或上学放学路上常说粗话甚至脏话,动作粗鲁,请人帮忙从不说“请”、“谢谢”等文明用语,深受其他同学厌恶。通过这段视频让学生知道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的重要性和语言粗俗的危害,要自觉强化文明意识。

(4)注重提问艺术,创设疑问情境。教育家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需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且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无疑无思无获,小疑小思小获,大疑大思大获”。教师通过精心设问,将学生的认识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揭示出来,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使他们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如诱导式提问,教师设计的问题,能使学生“伸手不得,跳而有得”,并当他们苦苦思索至“山穷水复疑无路”时,教师给予点化,以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之顿悟境界,使学生在老师的置疑、解疑中油然而生萌发求知欲和参与意识。另外在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上,运用对比、反比等方式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

(5)注意竞争意识的培养,创设“激奋”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好胜、上进、企求奖励的心理需要。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一是竞赛抢答式,如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知识》时进行知识竞赛抢答,使学生在愉快、激烈的竞争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辩论式。根据教材设计辩题推荐代表正反方进行辩论。因为,有效的推理过程,也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三是演讲式。演讲不只是“讲”,而且要“演”,它要求通人的语言、姿势、情感、神态的综合运用,去打动听众,学生台上几分钟的演讲,台下几十分钟进行准备、分析、推理,形成了激烈的氛围,很好地引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优化教学结构,实施“教”、“学”易位,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能集中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适应学生心理状态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实施“教”、“学”合理配置,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首先,改变教师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实现主导和主体的有机统一。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时间多,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实践的时间少,因此优化教学结构已成为新改的方向。在教学中,我用“化整为零”、“化零为整”的手法,把整个教学过程分化为若干部分,由学生独自或协助老师来完成,教师主要起点拨、归纳的作用。例如在《就业形势与择业观》这一教学中,课前要求学生查找关于我国当前就业形势的资料。上课时又要求学生结合查找的材料和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当前就业形势对我们中职生有何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应对?针对当前形势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职业?这几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有机组成部分,由学生独自来说、析,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起引导作用,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主体地位,改变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的现象。

其次,改变单一教育的传统,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职生易接受和采纳同龄人的意见和想法,同时也渴望自己被接纳,他们相互的交流过程,也是认识水平提高的过程。故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是促进学生自我完善的好途径。为此。我们通过时政新闻评述、“现身说法”、“案例分析”、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等自我教育形式,针对学生思想行为实际进行引导,真正让学生相互之间认识到某些言行的错误及其产生的不良后果,这样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有利于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且能促进学生由知到行的转变,达到课堂教学不容易实现的教学目的,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

[2]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

篇14

关键词:课前预设;课堂生成;孪生姐妹;同等重要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124-02

1.问题的提出

自从教以来,我任教小学数学这门学科已有十多年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教学现象。那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模糊思路、突然发问、错误回答等突如其来的“课堂生成”时,有的教师能够机智筛选、准确把握、巧妙利用,使课堂教学妙处横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教学效果;而有的教师却是一头雾水、不知所措,甚至是粗暴的打断、生硬的批评,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学效果低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呢?我想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课前准备是不是很充分,有没有为学生的“学”竭尽全力;二是教师对生成性问题(确切地说是资源)的处理方式,是利用还是回避,是有效利用还是形式主义。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挑战和超越。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前要精心预设,在课堂上要有效引导动态生成,使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2.准确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课堂生成’是课堂最为宝贵的资源。它是师生心灵碰撞产生的火花,是师生与知识对话结出的硕果,更是师生深入研究与探索的明灯。但在关注‘生成’的同时,千万不能轻视‘预设’,更不能忽视‘预设’。‘预设’是‘生成’的基石,没有精巧的预设,不可能有高层次的生成;即使偶然有'始料未及'的生成,教师也很难把握,让她悄然而去。”[1]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成”与“预设”像是一对孪生姐妹,谁也离不开谁,两者同等重要!

3.精心设计预设,关注动态生成

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对预设的超越和发展。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为了更好地生成,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解读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并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案。预设教案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益。

3.1 理性思考、认识生成。没有充分的预设就没有有效的生成。可以说教学和预设是矛盾的统一体,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缺一不可。但是,课堂生成不是盲目生成,它必须围绕“课堂与教学目标”来生成。否则课堂生成就很容易导致盲目生成。这即不符合学校教育规律,又有损于学生的最终发展。

例如,教学“角的认识”,教师提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关于角你知道些什么?这下可好,学生说羊角、牛角、尺的尖尖头、甚至于人民币中的角样样都有。这正是学生认识的生活中的角,教师要耐心等待,多加鼓励,巧妙引导。教师可以启发,数学中的角与刚才说到的生活中的角有所不同,请画出一个你认为的角。学生在画角的过程中,充分暴露思维水平,互相启发、交流,步步为营,逐步完善。

3.2 提高素养,厚积薄发。曾看过一则案例,教学“直线、射线、线段”这一内容,老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三线”的例子,当一学生回答说“知识是直线”这一意外生成信息时,就与学生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对话。“老师,知识是直线,因为直线是无限长的,而知识也是无止境的”、“不,知识是射线。我们的学有一个起点,从这个起点出发向一方无限延伸”、“知识是线段,我们的学习是有始有终,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时老师说:“或许,对于某一个人而言,知识是有限的,是线段,但对整个人类而言,知识是无止境的,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又一学生提出异议:“不,知识是曲线,因为学习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困难,不可能是一条直线!”老师小结道:“对,知识是一条螺旋上升的曲线,谢谢同学们精彩的发言!”

3.3 积极的赏识评价是课堂生成的促进点。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有激起无穷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教师要善于分享学生自我表现后的成功体验。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为学生持续发展注入鲜活的动力。“你的想法很有创造性,真了不起。”或许这句话令那位学生终生受益。因此老师不能吝啬自己的语言,象“老师看到你的进步,真高兴。”“你更加勇敢,更加有主见了。”“虽然因病你休息了几天,但你的表现依然很出色,已经接近完美了。”要经常说。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被赏识的渴望,教师只有蹲下身来看儿童世界,才会发自内心地欣赏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进步喝彩。或许一句鼓励的话语,或许一个会意的动作(竖大拇指、摸摸头、一个眼神),学生便拥有和体验做人的全部尊严,享受着被人认可和欣赏的快乐。奇妙的情趣、奇妙的思维、奇妙的想象,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积极的情感体验、愉悦的感受,同样也体现在教师那里。在这种互动状态下生成出精彩,是随时可能发生的。精彩会无法错过的。

4.预设与生成并举,构建和谐课堂

数学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我们应该精心预设,但我们提倡生成、期待生成,同时应能够关注生成、驾驭生成,让学生的问题带着我们的课堂进行飞翔。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只有学生不怕了,学生才会提出他们心中的疑惑。不怕,不仅仅是不怕老师,同时还要不怕教材,对教材的一些观点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便是观点存在着错误性;不怕同学,很多学生的心理有一种疑问,我的问题的提出会不会遭到同学们的耻笑。学生更应该不怕的是他自己,敢于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只有这样课堂才会活跃,学生的问题会接踵而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中,我们应该注重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精心预设,动态生成,才能构建起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

总之,“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两者间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因势利导,达成预设,促其生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在“精心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动态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努力达成“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平衡,让“动态生成”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绽放教学的精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