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社会经济背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从50年代起,世界进入了一个更新的时代(有人称为后工业时代或突变时代)。进入50年代后,顾客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与过去相比竞争更加激烈,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从而使企业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和许多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是:(1)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基本消费品的需求已经达到饱和,社会已从对生活“数量”的需要转向对生活“质量”的需要,需求发生了多样化的转变。(2)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推动和加速了产品和制造工艺的发展,生产了许多属于“创造需要”性的产品,同时,也加强了企业间的竞争。(3)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资本输出、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既给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也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4)社会、政府和顾客等提高了对企业的要求和限制。由于经济波动、通货膨胀、垄断行为、环境污染等,引起了社会、政府、顾客对企业的不满,从而提高了对企业的要求,并提出了许多对企业的限制。(5)资源短缺,突发事件不断出现。这些特点,使企业外部成为一种特别庞大的、复杂的、不熟悉的、变化的、难以预料的环境,企业面临着许多生死攸关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界必须对环境进行深入分析,采取新的管理方式,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强化企业经营战略等战略管理势在必行。随着管理观念的变化,许多新的管理技术出现了,如质量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等。
正是由于时代的变革导致了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经营环境的变化推动了管理科学的发展,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战略管理就应运而生。战略管理的核心是要寻求企业持之以恒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一切战略的核心,它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能够为客户创造的价值,这一价值要超过该企业创造它的成本。价值是客户愿意为其所需要的东西所付的价款。超额价值来自于以低于竞争厂商的价格而提供同等的受益,或提供的非同一般的受益足以抵消其高价而有余。竞争优势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成本领先和别具一格(标新立异)。一个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需要做出抉择,即企业要就争取哪一种优势和在什么范围内争取优势的问题做出选择。“万事都要领先,事事都要每人满意”的想法只会造成战略上的平庸和经济效益的低下,因为这往往意味着一个企业根本没有竞争优势可言。
企业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上述变化,对传统的成本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要求成本管理更新观念。变革技术。成本管理专家和学者必然面对这样的事实:(1)战略管理要求获得具有竞争优势的成本资料,如果成本管理者不能提供相关信息,则生产主管、营销经理就会去扩展自己获得的信息系统,如果这样,必将引起企业管理的混乱。一个组织只能有一个成本信息系统。(2)在新的管理环境下,传统成本管理会计自身的缺陷(如管理观念、管理方法、管理对象等)显露无疑,要改变这些缺陷,必须寻求新的管理思想、技术和方法。为了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一方面将成本管理会计导入企业战略管理并与之相融合。另一方面,在成本管理会计中引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从而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StratehicCostManagement,SCM)。战略成本管理最早于80年代由英国学者提出,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两书中列专章探讨“成本优势”。成本优势是企业可能拥有的两种竞争优势之一。成本对于别具一格战略也极为重要,因为别具一格的企业必须保持与其竞争者近似的成本。除非由此而得的溢价超过别具一格的成本,否则别具一格者就不能取得出色的业绩。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了成本在竞争中的重要地位,许多战略计划都把建立“成本领先”(costleadership)或“成本削减”(costreduction)作为目标。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取得并保持全面的成本领先,那么,它只要能使价格相等或接近产业的平均价格水平,就会成为所在产业的佼佼者。当成本领先的企业的价格相当于或低于其竞争厂商时,它的成本地位就会转化为高收益。然而,一个在成本上领先地位的企业也不能忽视产品的别具一格,一旦成本领先的企业的产品在客户眼里不被看作是与其他厂商的产品不相上下或可被接受时,该企业就不得不削减价格,使其售价低于竞争者,以增加销售额。这就可能抵消了它有利的成本地位所带来的好处。在波特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学者于1993年出版了《战略成本管理》(J.K.shank等)的专著,使战略成本管理更加具体化。近年来,在英美日等发达国家战略成本管理已成为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取得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日本学者又进一步将战略成本管理推广到企业界(夏宽云,1998)。
不难看出,战略成本管理的产生一方面是为了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则企业传统成本管理体系自身缺陷、自身变革的需要。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战略成本管理指管理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战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关注成本战略空间、过程、业绩,可表述为“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整个循环过程之中,通过对公司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正如波特所讲的取得“成本优势”(Porter,1985)。成本优势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而传统的成本管理是要实现“降低成本”。不难看出,“降低成本”与“成本优势”是两个有着不同内涵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通过分析比较传统成本管理和战略成本管理,可以总结出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1.长期性。战略成本管理的宗旨,是为了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以便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而传统的成本管理则立足于短期的成本管理,而未从长远的持续地降低成本的策略上考虑,属于战术性的成本管理。比如企业进行人工成本管理,按“降低成本”,企业宜雇佣年龄相对较大、技术熟练程度高的员工以便降低人工成本。以“成本优势”标准衡量,企业宜从长远出发雇佣对年轻、文化程度高的员工,利用学习曲线,以获得较长时期的成本优势。
2.全局性。战略成本管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它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企业的价值链贯穿于企业内部自身价值创造作业和企业外部价值转移作业的二维空间,价值链不同于价值增值,它是更广阔的外在于企业的价值系统链,企业不过是整个价值创造作业全部链节中的一部分,一个链节。因此,战略成本管理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其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而传统成本管理的“降低成本”则是站在某一企业的角度,加强成本管理使其成本最低,成本最低并不表明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获得成本优势。如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代用材料,可能使产品质量有所下降。而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可能导致企业的成本略有上升,但同时可以使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最佳的成本效益比,从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成本领先。
3.外延性。战略成本管理的着眼点是外部环境,将成本管理外延向前延伸到采购环节,乃至研究开发与设计环节,向后还必须考虑售后服务环节。既要重视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也应重视与下游客户和经销商的联结。总之,应把企业成本管理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只有对企业所处环境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才能预测和控制风险,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确定和实施正确适当的管理战略,把握机遇,主动积极地适应和驾驭外界环境,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最终实现预定的企业战略目标。而传统成本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
4.抗争性。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优势,是关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与竞争对手抗衡的基本竞争战略之一,同时也是企业针对来自各方面的许多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迎接这些挑战的行动方案。它与传统的较少考虑竞争、挑战而单纯为了改善企业现状、增加经济效益的成本管理方法不同。只有当这些成本管理工作与强化企业竞争力量和迎接挑战直接相关、具有战略意义时,才能构成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正如前文所述,战略成本管理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就是因为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严峻的挑战,企业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就是为了实现成本领先,取得竞争优势,战胜对手,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三、战略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
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质是寻求成本优势(或成本领先)。研究和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战略成本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和竞争的必然结果。前文已述,近二十年来企业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为了适应这种竞争的需要,战略成本管理应运而生。不言而喻,成本是决定企业产品或劳务在竞争中能否取得份额以及占有多少份额的关键因素,而影响竞争成本的核心是企业的战略成本,而非传统的经营成本。在战略成本管理中,波特为我们提出了战略分析的方法:即首先分析企业的产品所处的市场生命周期和市场份额等,然后确定其应采取的战略。对于不同的产品应采取不同的市场战略,是以产品差异战略取胜(在成本差距不可能拉大的情况下生产比对手更优、更独特的产品以显示差异,吸引顾客),还是以成本领先战略取胜(在产品性能与质量不可能会有差别的情况下努力降低成本、降低售价来取得竞争优势)。采取产品差异战略可以通过培养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优良服务,产品设计等方法实现;而成本领先战略则可以通过大量生产、学习曲线效应,严格的成本控制等方法来实现。
2.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实施,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战略管理在理论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外已出版了许多著作,发表了许多研究文章。在实践中,许多大公司设立了诸如“研究开发部”“战略研究部”等企业战略研究机构,而在实际运用中更多的着眼于战略等经营战略管理方面,较少涉及战略成本管理。企业管理作为一个完善的系统,战略成本管理是不可或缺部分,如何正确引进和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是我国会计管理值得深思的问题。版权所有
企业资产重组与并购是当前我国企业界的热门话题,我们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简要分析一下四川峨铁重组的价值链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和竞争优势。
川投集团通过电冶结合的方式整体兼并峨铁厂从而控制四川峨铁(现更名为“川投控股”)一举带动搞活了嘉阳电厂、嘉阳煤矿和峨铁三个国有企业,这样将几家劣势企业重组从而发挥出整体效应的办法,在我国资产重组中具有典型意义(见《四川金融投资报》1998年10月29日)。重组后对峨铁而言,占生产成本60%的电价将大幅降低,每年由此可节约成本几千万元,同时通过调整,峨铁的铁合金产量可以上一个台阶,实现规模经济,单位固定费用大为降低。对嘉阳电厂、煤矿而言也有一个稳定的销售市场,使其销售费用大为降低。同时川投集团还购并了长钢股份,也为峨铁的铁合金销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难发现,这一系列重组并购的内部价值链可以简化为:嘉阳煤矿――煤嘉阳电厂――电峨铁厂――铁合金长钢厂等,上述价值链中每一作业消耗资源,导致成本和产出效益。
3.是建立和完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必然要求。现代成本管理是企业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环节管理和全方位管理,是商品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结合的管理,是经济和技术结合的管理。在现代成本管理中,战略成本管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把成本局限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领域,把重心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诸如生产关联、采购关联、技术关联、财务关联、竞争对手关联中的成本分析等,有利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从而正确地选择企业的经营战略,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加强成本管理的关系,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在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目标需要更加适应整个经济市场的需求,从而促进自身企业更加适应市场的发展脚步和节奏。根据当前的市场状态以及供给需求为基准,财务会计的目标设定需要站在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统一前提下,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企业财务工作的规范发展,也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财务会计效益的最大化。针对财务会计目标的制定和创新工作来说,其积极深远并深入,同时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的发展情况,满足市场供给需求变化,使财务工作更加具有效益性,促进企业的合理经营,以此来推动我国企业整体财务系统的全面进步。
―、财务会计目标概念的界定
财务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中的开端,凝聚了—系列财务会计工作开展的中心思想,具有引导后续财务会计工作陆续进行的关键意义。从财务会计目标的自身性质来说,其作为企业整体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又涵盖着企业财务工作的期望目标定位,是建立在一段时期内具体经营活动规划的基础之上。总的来说,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即作为一个经济主体高效发展的主观愿望集合,其真正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效果最终是取决于企业内部财务会计活动的基本职能与具体效益。
二、社会经济背景下财务会计目标应满足的条件
首先,财务会计目标需要满足我国统一调控的宏观经济发展路线和发展要求。由于财务会计目标涵盖了财务工作理想目标的具体定位,而企业的良好发展要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实现,因此企业制定的财务会计目标需要与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形势相协调,在相互促进和整体统筹的标准下,完成对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建设工作。
其次,企业设定的具体目标要与企业内部的相关经济活动相适应,这里的经济活动包括了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只有大程度的满足实际经济活动的需求,以及细致的掌握企业的具体发展概况,财务会计目标才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实现财务会计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相统一,才是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根基。
最后,财务会计目标的设立要站在社会总体的大环境中进行。由于企业作为一个独立法人,其利益相关人的数量非常多,为了使企业利益相关人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以及整体发展目标等,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财务会计目标来实现。
三、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具体发展方向
第一,企业财务会计的发展目标需要更加具有国际市场性。在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发展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为了促进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针对财务会计目标的制定需要更加具有国际市场性和多元性,从而更加切合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动,也能够使自身企业对财务风险的评估工作更加全面、更加综合。同时,企业也要树立起正确的财务会计目标制定理念,积极学习国际会计准则的先进观点,从而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即能够满足中国经济及国情的发展标准,也具有国际先进的财务会计理念,实现财务会计目标的国际化与多样化,为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的经济活动中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第二,企业财务会计目标需要朝着标准化和公共化的方向发展。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背景中,如果财务会计的目标脱离于大环境的中心思想,会使企业的财务工作失去坚实的依靠,成为了"无头苍蝇"抓不住市场的变动规律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因此,为了积极推动企业财务工作完全融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财务会计目标的制定要更加符合整个市场的标准,实现标准化的规范经营。同时,要站在社会公共集体利益作为财务会计目标制定的出发点,为促进社会统一发展而做出努力。
第三,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变化规律。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即作为一个经济主体高效发展的主观愿望集合,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标准,作为市场个体的企业来说需要在会计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更加灵敏的抓住市场变化规律。比如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中,要制定紧缩性的会计发展目标;相反,如果在面对经济危机时,需要采取扩张性的会计目标,做到伴随社会经济的变动而发生的相应的改变。同时,为了推动财务工作更加创新化和先进化,会计目标也要根据整体市场的需求变动进行调整,不断为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注入新鲜血液。
引言
学龄前阶段是每一位儿童的黄金时段,是激发他们内在潜能、开拓大脑功能的黄金期。孩子此时心灵纯净、天真无邪,接受事物往往可以高速度高质量。这一时期利用好了将大有裨益。此阶段对孩子进行教育是必须的,比如,可以让他们学习唐诗宋词、读经典书籍、发展一门特殊的技能等等。如不进行学前教育,势必使儿童起步更晚,发展更慢。因此,关注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已是燃眉之急。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世界之大,总有更好的地方吸引着更多的人前去。为了生计,多少父母选择了背井离乡,去另外一个城市打拼。这便涉及到一个现实问题,相比而言,幸运的孩子被父母带走,同去外地,彼此相见不曾是梦,他们成为了流动儿童;不幸运的是那些被留在了老家,孤苦伶仃,盼星星盼月亮,多少年都见不到父母的,这便是留守儿童。国家前几年实行了一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使流动儿童入学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一、何为流动儿童与学前教育
(一)何为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早在15岁之前就随父母迁至异地,户口仍为出生所在地。如此一来,他们并不能像迁移地儿童一样享受地方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据统计,2013年流动儿童规模比2005年同比增加41.37%,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这是一个极度需要被关注的群体,他们一直被社会排斥着,亟须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二)何为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即为学龄前的教育,这个阶段的孩子接受新鲜事物灵活且快,是开发儿童脑力的关键时刻。天才的形成,往往与这个时期适时正确的引导大有关系。老师或家长可以对儿童进行多方面诱导,以激发他们大脑的无限潜能,提前激活他们的水平。聪明的有智慧的家长,大多数都会紧把这个时期,督促引导学生,无限地挖掘他们的潜力,发掘孩子的闪光点。
二、现存状况
据统计,迁移人群中迁移方向大多是由农村到城市,且农民工居多。他们为了生计,为了家庭,离开祖籍不远千里去拼搏,且这几年数量每每增多。每五个城市儿童中就大概有一个来自农村的流动儿童,可想而知,上学难的问题困扰着每一位流动儿童。其实,也存在城市向农村、城市向城市迁移的情况,这里面就不乏一些高级知识分子、有涵养的人物。
另外发现,父母文化水平高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学前教育,这部分父母往往阅历丰富,有独到的见解,能为孩子的教育时时刻刻去着想;还有,迁移到省内的往往比迁移到省外的家庭儿童更容易接受?W前教育,迁移到省外必定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户籍未变但人却进入另一个省,这样一来迁移地政府便不会让其享受免费教育,所以不难想象,迁移到省外的流动儿童想要得到学前教育实非易事。
三、现存状况原因分析
(一)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及迁移状况
这是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很多家庭迫于经济压力或者工作需求,不得不迁移外地,其中家庭经济背景贫困还是占大多数。人人都有上进心,总想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于是就会起身去更大的城市、更繁华的地界。这里会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给予他们以心灵的抚慰。
(二)我国国情
我国现存国情为东部地区发达,西部地区落后;城市地区发达,农村地区落后,这就引起了很多打工一族的游离迁移。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少有年轻一代愿意继续留在农村务农,相反,他们纷纷外出,以求更多钱财,这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迁移人口的增多及流动儿童数量的上升。
(三)教育体制的缺陷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政府只对本地儿童履行免费教育的义务,而对户口为外地的流动儿童则受到跨域户籍的限制,导致流动儿童上学难的问题。
四、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及迁移状况对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选择的影响
据一项调查显示,迁移人口当中农村儿童比城市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情况更少,可能因为农村家长思想觉悟较低,文化水平不够,故而没有对孩子的学前教育引起足够重视。另外,可能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女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比男儿童少得多。
从一个省迁移到另一个省的儿童比在同一个省内迁移的儿童更易接受到学前教育,原因可想而知,某些体制的限制导致外省的儿童并不能随心所愿地在迁移地接受学前教育。
能够知道为子女教育积极筹划存钱的父母,其教育的流动儿童进行学前教育的几率往往更大。这主要与父母的素质涵养有关,这些父母常常有预见性,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各种教育。
最后调查发现,父母文化水平也与流动儿童学前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这些父母大都是高学历群体,他们有素质、有涵养,可以以自己接受教育的过去来启发如今对孩子的教育,从而让孩子更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
五、建议
(一)国家修改完善相应政策
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严重阻碍了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选择,尤其是跨省流动的儿童得不到当地政府的扶持,被教育拒之门外。国家曾搞过“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笔者认为,有关政策还有必要继续修正和完善,譬如针对跨省儿童入学难的问题,针对户籍难以变动的问题等等。只有国家做出引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格局。
(二)政府积极行动
如果说国家是事件的引领者,那么政府就是事件的实行者,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情况与政府有着直接的关系。政府可以扩建幼儿园,以期收纳更多的流动儿童,对流动儿童持平等态度,从思想上纠正对流动儿童的排斥。另外,政府可以统计流动儿童的多少,让他们办临时户口,并积极容纳有临时户口的流动儿童。政府也可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以使更多农村儿童在本地接受教育,而不会像在迁移地那样无助。
(三)家长提高自己、积极督促
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家长的一举一动将直接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首先,要尽量少搬迁,非到迫不得已不要迁居异地;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增强自己的文化水平,从自身去真切地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尽最大努力让孩子得到应有的教育;再有,家长要合理规划、积极存钱,有条不紊地为孩子的教育打算好每一步。
(四)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
目前,社会各行各业普遍对流动儿童关注度不够,导致他们在社会愈加没有地位,愈加难以上学。我们必须要让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流动儿童,了解流动儿童,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关爱流动儿童的良好风气。这样将会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他们值得被关注,因为他们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一、公平贸易运动的发展演变
公平贸易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其提倡者为了援减南方国家的极度贫困,试图通过与生产者和劳工的紧密合作,使他们经济上自给自足,缩小南北贫困差距,降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公平性。从纵向来看,公平贸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为20世纪40-50年代。公平贸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46年,美国门诺派教会中负责社会服务、救济与发展的部门,分别从波多黎各、海地等贫穷村落进口一些当地的编织或木刻等手工艺品,然后分销给教友或社会人士,以协助弱势的农村妇女脱贫。这只算小型、私下、善意的作法,但也是公平贸易在美国的一个倪端。门诺派教会随后于1958年设立起工艺品专卖店。在欧洲,英国的“乐施会”(Oxfam)是其中的先驱。它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香港协助把穷人的工艺品,通过在英国乐施会的商店销售出去。但这个时期的公平贸易除了表明捐款目的外,几乎没有别的功能。产品不外乎是手工艺品,从黄麻制品到十字绣,其中的绝大部分都在世界商店(Worldshops)销售。
第二阶段为20世纪60-70年代。真正把公平贸易拉上全球舞台是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是由于北方国家社会运动及南方国家反对新帝国主义的政治运动的兴起,尤其是1968年联合国在印度德里的第二届“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中,发出了“要贸易,而非援助”(Trade not Aid)的呼声。要求联合国协助建立公正的南北贸易关系,而不再只是北方国家获取国际贸易中的绝大部分利益。因此,到60年代末期,公平贸易已具备大致清楚的方向和初步的运作。倡导者多为欧美的慈善及宗教组织。这些团体在1969年首度成立起公平贸易商店,专售南方国家农村的工艺品。乐施会“贸易要公平”(make badefair)的行动,也快速传播到邻近欧洲国家,一些关注南方小农脱贫的团体,也设立起“第三世界商店”进口蔗糖。70年代,在欧洲出现大量公平贸易商店。这一时期,公平贸易达到一个小,这一方面是由于欧美社会对公平买卖工艺品的需求快速提升,异国情调的产品,为生活起居的环境添加了新意与实用。另一方面,南方国家的许多小农生产者或组织,如合作社、农民协会等,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然而当时这种贸易思想比较激进,它将公平贸易与传统贸易对立起来,试图通过世界商店在传统贸易所占领的主流市场之外寻找另一个市场,并逐渐取代传统贸易,占领主流市场。这种激进的贸易思想限制了公平贸易商品市场化及广泛普及。
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的公平贸易与此前的公平贸易有很大的不同,它主张通过一种比较缓和的方式来扩大其产品的市场份额,即在现有的市场中寻求自己的市场,而不是与主流市场对立起来。这便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平贸易,它有两大主要特点:
一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非传统贸易组织(Alternative TradeOrganization,ATO)开始大规模联盟。欧洲公平贸易协会(Euro-pean Fair Trade Association,EF-TA)就诞生于这一时期,它由来自10个欧洲国家的13个非传统进口组织组成,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游说将公平贸易的原则延伸至欧洲的一般贸易实践。1989年,由47个国家150个组织形成的国际非传统贸易基金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1br AlternativeTrade,IFAT)成立,它的主要使命是通过贸易和信息交换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1997年,国际公平贸易标签组织(FakTradeLabeling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FLO)成立,它的总部设在德国柏林。FLO及其成员组织主要负责标签产品的认证,向符合公平贸易原则的生产商和进口商颁发认证标签。公平贸易组织的大量出现及融合并没有完全排挤非传统贸易世界商店存在。1998年更广泛的联合促使FINE的诞生,它是由国际公平贸易标签组织FLO,国际非传统贸易基金会IFAT,欧洲世界商店网络NEWS(Network of European World-shop,NEWS)和欧洲公平贸易协会EFTA组织组成,FINE是这些组织英文名的首字母的缩写。
二是公平贸易标签(FairTrade Label)开始出现并广泛应用。虽然公平贸易概念已经出现了五十多年,但是正式的标签策划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被使用。直到第一次公平贸易标签行动开始,公平贸易商品的销售量才真正的大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平贸易标签的出现使公平贸易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公平贸易标签是一个总的概念,是公平贸易标识的全称,包括各种公平贸易标识,如Transfair,Max Havelaar,FairtradeMark。Max Havelaar是最早的公平贸易标识,1988年,芬兰的Max Havelaar基金会发起了第一个公平贸易消费者保护标签。1992年,由CAFOD、基督救济会(Christian Aid)、乐施会、Traid-craft以及世界发展运动(WorldDevelopment Movement)组成的公平贸易基金会(Fairtrade Foun-dation)在英国成立。1994年,该基金会推出了其第一个带有公平贸易标识(FAIRTRADEMark)的产品。为了统一公平贸易标签,1997年由包括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在内的欧洲13个国家和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公平贸易联合组织——国际公平贸易标签组织(FLO)成立,它是公平贸易标准制订和认证的主要机构。2002年,国际公平贸易组织发行了一个新的国际公平贸易标识,发行这个标签的作用主要是提高该标签在超市货架上的识别度,便利跨境贸易,以及为进出口商简化出口程序。公平贸易标识的使用促进了公平贸易市场的扩大,除了现有市场的扩大外,新的市场也不断地开放发展起来了。2007年,公平贸易最大的市场——美国和英国市场分别增长了72%和46%。瑞典和挪威分别以166%和110%的增长率成为增长最快的市场,瑞士是世界上平均消费量最高的国家,该国消费者平均花费14.25欧元购买公平贸易产品。由于标签的使用,公平贸易产品的种类也出现了多样化,由传统的咖啡、可可、茶发展到果汁、白酒、香蕉、鲜果、干果、糖、大米、蜂蜜、花束、棉花等。2007年,果汁的销售额几乎翻了两番,糖增长了两倍,香蕉增长了72%。老牌公平贸易产品咖啡依然稳定增长了19%。发展中国家的棉农见证了他们的产品——公平贸易棉花的需求一年之内增长了两倍的奇迹。
2001年,FINE对公平贸易进行了权威定义:公平交易是一种基于对话、透明及互相尊重基础之上的贸易伙伴关系,它旨在追求国际交易的更大公平性,以提供更公平的交易条件、确保被边缘化的劳动工人及生产者的权益(特别是南半球)为基础,致力于永续发展。在交易关系中,公平交易运动倡导支持以下一般原则与做法:为经济弱势的生产者创造机会;商业关系的透明度及可责性;生产者的能力建构;公平价格(fairprice)和社会溢价(so-cial premium)的付款;性别平等;健康安全的劳动条件;环境保护。式
二、公平贸易的运作方式
公平贸易运动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发展中国家弱势生产者的合理收入,改善贫困状况。在公平贸易中,预期受益人群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小生产者,他们拥有自己的土地,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农产品的生产、销售,从进出口商那里获得销售收入。另一类是劳动工人,他们为大型农场或种植园工作,取得劳动报酬。在实践中小生产者和劳动工人参与公平贸易活动的形式有所不同,一种为分散的小生产者参与形式,一种为种植园形式。
图1为小生产者形式,发展中国家的小生产者将收获的咖啡、可可、香蕉等农产品出售给当地的公平贸易组织(Fajr trade or-ganization)——合作社(Co-cop-erative),从合作社那里得到公平贸易价格(fairprice)和社会溢价(social premium)。合作社再将这些农产品卖给出口商和进口商,并从进出口商那里获得上述两项收入,出口商和进口商通过批发和零售的形式将这些产品出售给超市、专卖店、世界商店、零售商或消费者。这样,贸易过程中产生的商品流和收入流就以相反的方向通过非传统贸易渠道流向了各自的归属——贴有公平贸易标签的农产品从小生产者流向了发达国家市场,而公平价格和社会溢价则从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流向了发展中国家。
种植园形式与合作社形式稍有不同(见图2),劳动工人没有生产资料,不是自主的生产者,他们向大型种植园出售自己的劳动力,这些种植园都参加了公平贸易组织——联合组织(Joint Body)。劳动工人为种植园工作,同时在联合组织中具有选举权——投票决定社会溢价该如何使用的权利。种植园将其产品卖给进口商或出口商,进出口商将公平贸易价格支付给种植园,并将社会溢价给联合组织。种植园付给劳动工人合理的报酬。联合社会与劳动工人共同决定社会溢价的使用。
由于小生产者和劳动工人是公平贸易的预期受益者,他们必须符合公平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定,通过认证才能成为公平贸易产品的供应者和生产者。同样,公平贸易产品的购买者也必须遵守一定的规范,才可以进行公平贸易活动。例如,想要通过国际公平贸易标签组织(FLO)的认证,成为公平贸易咖啡的供应者,生产者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小规模农场主必须参加民主组织;(2)种植园或工厂的工人拥有参加工会活动的权利,并且能够得到体面的报酬、住房,以及安全卫生的生产条件;(3)无强迫劳工和童工;(4)有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计划。而如果想要使用公平贸易标签,咖啡进口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必须通过购买协议从种植者组织直接购买,并且这个协议要超过一个收获周期;(2)进口商必须支付最低价格(1,26美元每磅)和溢价(0.5美元每磅);(3)进口商必须预支合同总金额的60%。
近年来,公平贸易组织的数目增长迅猛。据统计,2005年,50多个国家的100多万生产者和劳动工人参加了公平贸易生产者认证组织。获得认证的组织从2004年的432个增加到2005年的508个,增长率为18%。通过公平贸易运动,许多贫困者摆脱了贫困。
三、公平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公平贸易运动从最开始的南北对话的政治工具,从国际贸易中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协调器,逐渐自上而下演变为一场持续的、深远的社会文化运动。尤其在公平贸易迅猛发展的十年间,更多主流商业企业加入公平贸易的动力来自于消费者的压力。与传统的主流商业体系相比较,公平贸易无疑是一种另类市场模式,它不是以单纯的利益驱动为基础构建自己的商业模式。很大程度上,这种姿态是理想主义的,是对自由市场秩序的冲击。回顾公平贸易的主流化进程,正是这种冲击为主流商业体系带来了新鲜空气,从英国玛莎斯宾赛超市规模化采购公平贸易产品,到星巴克的公平咖啡采购计划,我们看到主流商业体系内部的公平贸易通道,在逐渐帮助建立一种更健康、更负责任、更加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环境。
虽然公平贸易获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伴随着公平贸易的实践,各种争论的声音也一直没有停歇,目前其发展仍面临的许多挑战和争议。表现在:
(一)公平贸易究竟意味着什么?
从自由贸易的角度来看公平贸易运动,二者之间在理念上会产生一些冲突,孰是孰非是一个值得充分讨论的话题。有学者认为,推广公平贸易的目的和精神是不错的,但是论其目的和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现实看,目前的国际贸易关系的确存在一些不公平的因素。一是发达国家对农产品进行补贴,日美一些大的企业,还在人为地压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或是一些初级产品的价格。从这个角度看,公平贸易坚持为农民保证最低价格水平是合理的,但是这样做的确违背了最基本的商业规则——价格应该是供给和需求增减变化的信号。一种不公平,是否应该用另一种不公平来纠正?公平贸易的产品价格高于普通的自由贸易的产品价格,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另外一种不公平。二是消费者即使是出于一种扶贫的意愿,或是慈善的意愿来购买这种产品,它仍然不是一种正常的市场价格产品,高于市场价格,也是一种扭曲。如果说农业补贴是一个扭曲的自由贸易、扭曲的市场价格,那么我们现在所说的这个公平贸易,就是用另外一种对市场价格的扭曲来改变现有的扭曲,这两种扭曲中和起来对市场来说意味着什么?
(二)公平贸易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际改善农民的生活?
南方国家的中小生产者由于参与了公平贸易,获得了与以往任何扶助方式均不相同的能力建设平台。如南方国家的许多生产者合作社利用从公平贸易中获得的社区发展基金,组织技术培训,改建社区基础设施,并进行市场能力建设。而对南方国家中的诸多生产国而言,以主要农产品出口增加及生产者的综合能力提升为基础,公平贸易成为其地区经济一体化及国内市场建设的重要工具。但是现行体制下公平贸易对发展的潜在贡献程度仍然存在着争论,包括受益人群、受益产品的数量和种类方面的局限性。目前公平贸易对合作社的供应量的限制制约了企业参与公平贸易的可能性。早期研究表明,在某些案例中,公平贸易的受益程度受到需求不足的制约,并且有时候农民根本就不清楚公平贸易是如何运作或合作社是如何由分配公平贸易收入的。例如大多数咖啡是在大的种植园生产出来的,许多无地工人为种植园工作,这些无地工人的状况比那些有地的小生产者差得多。目前,公平贸易潜在地为那些没有获得认证的种植者创造了一个拥有和缺失(haves and have-not)的情形。如果大型农场有资格获得公平贸易认证,那么更多的农民将会受益,并且企业的参与度会极大的放开。但是,这与公平贸易运动的核心原则和发展历程是相违背的,并且不会轻易地被倡导者所容许,他们都是将公平贸易与合作社紧紧联系起来的。另外,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农业产品本身没有任何变化(不像工业制成品如汽车、计算机和照相机),它的附加值很低,这就使得在总体价格上很难为生产者增加新的价值。所以公平贸易多大程度上能够实质性地改变农民的生活,目前仍然存在疑问。
一、战略成本管理产生的经济背景
从50年代起,世界进入了一个更新的时代(有人称为后时代或突变时代)。进入50年代后,顾客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的、经济、文化和环境与过去相比竞争更加激烈,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从而使企业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和许多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是:(1)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基本消费品的需求已经达到饱和,社会已从对生活“数量”的需要转向对生活“质量”的需要,需求发生了多样化的转变。(2)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推动和加速了产品和制造工艺的发展,生产了许多属于“创造需要”性的产品,同时,也加强了企业间的竞争。(3)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资本输出、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既给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也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4)社会、政府和顾客等提高了对企业的要求和限制。由于经济波动、通货膨胀、垄断行为、环境污染等,引起了社会、政府、顾客对企业的不满,从而提高了对企业的要求,并提出了许多对企业的限制。(5)资源短缺,突发事件不断出现。这些特点,使企业外部成为一种特别庞大的、复杂的、不熟悉的、变化的、难以预料的环境,企业面临着许多生死攸关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界必须对环境进行深入,采取新的管理方式,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强化企业经营战略等战略管理势在必行。随着管理观念的变化,许多新的管理技术出现了,如质量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等。
正是由于时代的变革导致了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经营环境的变化推动了管理科学的发展,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战略管理就应运而生。战略管理的核心是要寻求企业持之以恒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一切战略的核心,它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能够为客户创造的价值,这一价值要超过该企业创造它的成本。价值是客户愿意为其所需要的东西所付的价款。超额价值来自于以低于竞争厂商的价格而提供同等的受益,或提供的非同一般的受益足以抵消其高价而有余。竞争优势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成本领先和别具一格(标新立异)。一个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需要做出抉择,即企业要就争取哪一种优势和在什么范围内争取优势的做出选择。“万事都要领先,事事都要每人满意”的想法只会造成战略上的平庸和经济效益的低下,因为这往往意味着一个企业根本没有竞争优势可言。
企业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上述变化,对传统的成本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要求成本管理更新观念。变革技术。成本管理专家和学者必然面对这样的事实:(1)战略管理要求获得具有竞争优势的成本资料,如果成本管理者不能提供相关信息,则生产主管、营销经理就会去扩展自己获得的信息系统,如果这样,必将引起企业管理的混乱。一个组织只能有一个成本信息系统。(2)在新的管理环境下,传统成本管理自身的缺陷(如管理观念、管理、管理对象等)显露无疑,要改变这些缺陷,必须寻求新的管理思想、技术和方法。为了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一方面将成本管理会计导入企业战略管理并与之相融合。另一方面,在成本管理会计中引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从而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Stratehic Cost Management,SCM)。战略成本管理最早于80年代由英国学者提出,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两书中列专章探讨“成本优势”。成本优势是企业可能拥有的两种竞争优势之一。成本对于别具一格战略也极为重要,因为别具一格的企业必须保持与其竞争者近似的成本。除非由此而得的溢价超过别具一格的成本,否则别具一格者就不能取得出色的业绩。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了成本在竞争中的重要地位,许多战略计划都把建立“成本领先”(cost leadership)或“成本削减”(cost reduction)作为目标。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取得并保持全面的成本领先,那么,它只要能使价格相等或接近产业的平均价格水平,就会成为所在产业的佼佼者。当成本领先的企业的价格相当于或低于其竞争厂商时,它的成本地位就会转化为高收益。然而,一个在成本上领先地位的企业也不能忽视产品的别具一格,一旦成本领先的企业的产品在客户眼里不被看作是与其他厂商的产品不相上下或可被接受时,该企业就不得不削减价格,使其售价低于竞争者,以增加销售额。这就可能抵消了它有利的成本地位所带来的好处。在波特的基础上,美国学者于1993年出版了《战略成本管理》(J.K.shank等)的专著,使战略成本管理更加具体化。近年来,在英美日等发达国家战略成本管理已成为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取得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日本学者又进一步将战略成本管理推广到企业界(夏宽云,1998)。
不难看出,战略成本管理的产生一方面是为了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则企业传统成本管理体系自身缺陷、自身变革的需要。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战略成本管理指管理人员运用专门提供企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战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关注成本战略空间、过程、业绩,可表述为“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整个循环过程之中,通过对公司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正如波特所讲的取得“成本优势”(Porter,1985)。成本优势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而传统的成本管理是要实现“降低成本”。不难看出,“降低成本”与“成本优势”是两个有着不同内涵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通过分析比较传统成本管理和战略成本管理,可以出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1.长期性。战略成本管理的宗旨,是为了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以便企业长期生存和,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而传统的成本管理则立足于短期的成本管理,而未从长远的持续地降低成本的策略上考虑,属于战术性的成本管理。比如企业进行人工成本管理,按“降低成本”,企业宜雇佣年龄相对较大、技术熟练程度高的员工以便降低人工成本。以“成本优势”标准衡量,企业宜从长远出发雇佣对年轻、文化程度高的员工,利用曲线,以获得较长时期的成本优势。
2.全局性。战略成本管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它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企业的价值链贯穿于企业内部自身价值创造作业和企业外部价值转移作业的二维空间,价值链不同于价值增值,它是更广阔的外在于企业的价值系统链,企业不过是整个价值创造作业全部链节中的一部分,一个链节。因此,战略成本管理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其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而传统成本管理的“降低成本”则是站在某一企业的角度,加强成本管理使其成本最低,成本最低并不表明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获得成本优势。如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代用材料,可能使产品质量有所下降。而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可能导致企业的成本略有上升,但同时可以使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最佳的成本效益比,从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成本领先。
3.外延性。战略成本管理的着眼点是外部环境,将成本管理外延向前延伸到采购环节,乃至开发与设计环节,向后还必须考虑售后服务环节。既要重视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也应重视与下游客户和经销商的联结。总之,应把企业成本管理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只有对企业所处环境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才能预测和控制风险,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确定和实施正确适当的管理战略,把握机遇,主动积极地适应和驾驭外界环境,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最终实现预定的企业战略目标。而传统成本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
4.抗争性。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优势,是关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与竞争对手抗衡的基本竞争战略之一,同时也是企业针对来自各方面的许多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迎接这些挑战的行动方案。它与传统的较少考虑竞争、挑战而单纯为了改善企业现状、增加效益的成本管理方法不同。只有当这些成本管理工作与强化企业竞争力量和迎接挑战直接相关、具有战略意义时,才能构成战略成本管理的。正如前文所述,战略成本管理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就是因为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严峻的挑战,企业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就是为了实现成本领先,取得竞争优势,战胜对手,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三、战略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
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质是寻求成本优势(或成本领先)。和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战略成本管理的形成和是市场和竞争的必然结果。前文已述,近二十年来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为了适应这种竞争的需要,战略成本管理应运而生。不言而喻,成本是决定企业产品或劳务在竞争中能否取得份额以及占有多少份额的关键因素,而竞争成本的核心是企业的战略成本,而非传统的经营成本。在战略成本管理中,波特为我们提出了战略的:即首先分析企业的产品所处的市场生命周期和市场份额等,然后确定其应采取的战略。对于不同的产品应采取不同的市场战略,是以产品差异战略取胜(在成本差距不可能拉大的情况下生产比对手更优、更独特的产品以显示差异,吸引顾客),还是以成本领先战略取胜(在产品性能与质量不可能会有差别的情况下努力降低成本、降低售价来取得竞争优势)。采取产品差异战略可以通过培养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优良服务,产品设计等方法实现;而成本领先战略则可以通过大量生产、曲线效应,严格的成本控制等方法来实现。
2.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实施,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战略管理在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外已出版了许多著作,发表了许多研究文章。在实践中,许多大公司设立了诸如“研究开发部”“战略研究部”等企业战略研究机构,而在实际运用中更多的着眼于战略等经营战略管理方面,较少涉及战略成本管理。企业管理作为一个完善的系统,战略成本管理是不可或缺部分,如何正确引进和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是我国管理值得深思的。
企业资产重组与并购是当前我国企业界的热门话题,我们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简要分析一下四川峨铁重组的价值链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和竞争优势。
川投集团通过电冶结合的方式整体兼并峨铁厂从而控制四川峨铁(现更名为“川投控股”)一举带动搞活了嘉阳电厂、嘉阳煤矿和峨铁三个国有企业,这样将几家劣势企业重组从而发挥出整体效应的办法,在我国资产重组中具有典型意义(见《四川投资报》1998年10月29日)。重组后对峨铁而言,占生产成本60%的电价将大幅降低,每年由此可节约成本几千万元,同时通过调整,峨铁的铁合金产量可以上一个台阶,实现规模经济,单位固定费用大为降低。对嘉阳电厂、煤矿而言也有一个稳定的销售市场,使其销售费用大为降低。同时川投集团还购并了长钢股份,也为峨铁的铁合金销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难发现,这一系列重组并购的内部价值链可以简化为:嘉阳煤矿——煤嘉阳电厂——电峨铁厂——铁合金长钢厂等,上述价值链中每一作业消耗资源,导致成本和产出效益。
3.是建立和完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必然要求。现代成本管理是企业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环节管理和全方位管理,是商品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结合的管理,是经济和技术结合的管理。在现代成本管理中,战略成本管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把成本局限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领域,把重心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诸如生产关联、采购关联、技术关联、财务关联、竞争对手关联中的成本分析等,有利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从而正确地选择企业的经营战略,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加强成本管理的关系,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金融危机
文章编号 1008-5807(2011)03-003-0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经济形态。它即迎合了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对市场机制高效运行和自由竞争的要求,又与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相结合,突出政府和国家在经济调控、弥补市场缺陷方面的作用。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实践基础上和具体运行中也迸发了许多新的认识,开始反对新自由主义的私有化观点和对公有制经济的歪曲,但并不完全否定私有制经济的存在,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赞同私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合理性与积极作用,认为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并不符合初级阶段的国情。这一论点被广泛应用到了我国的具体建设中。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创新就在于实现了两个结合:既结合了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原则,又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实现了对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核心观点的思想承接,但与两者相比更科学、更全面地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更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同时,我们还认识到,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核心在于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在于国有企业能够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并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为我国的宏观调控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经过20年的改革,我国建立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不仅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还实现了从封闭经济到开放经济的跨步性转变,积极融入到了全球化的浪潮之中。
由美国引发的次贷危机,随着全球金融系统累计性风险的逐渐暴露,已经扩大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将萧条扩散到了实体经济,形成了严重的经济衰退。2008年下半年,我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断然转变了宏观经济调控方向,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推出了一个4万亿元人民币的庞大投资计划和旨在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10项措施。经过中国政府刺激经济的扩张性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发展初见成效,经济已经有所增长,这不仅为我国经济的后续平稳增长提供了支撑,同时也为全球应对国际性金融危机及世界经济恢复带来了有益经验和初步信心。
我国目前处于国家经济主义的全盛阶段,无论是官督商办的清末维新,还是民国时期将大型商业银行收归国有的历史阶段,就政府控制的经济总量而言,都无法与目前的资源控制程度相比较。政府出台积极财政政策与行业振兴规划,不仅没有遭到市场派人士的反对,而且各行各业都在盼望着行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显示出国家经济主义在金融危机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影响。然而,与美式的政府管制不同,我国对付金融危机的办法不是拆散垄断企业,而是将资源更多的聚集到政府项目、大型企业中,希望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达到增加投资与扩大内需的双重功效。增加政府投资进行基础行业建设在短期内的确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政府消费必定抑制居民消费增长,并不能熨平经济周期,积极财政政策主导下的政府投资永远无法满足不断扩张的产能需求,只有市场的高效运行的与健康发展才能真正带动经济恢复。
同时,政府期望依靠内需增长来拉动经济恢复的举措在具体实施时存在缺陷。比如,依靠政府补贴的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行动,依靠发放消费券,将有利于建立民间信用和商业信用的基础,会取得暂时弥补消费缺口的应急作用,获得短暂平衡,然而政府没有为内销企业提供相关保障,也没有尊重法律等机制在建立统一市场中的作用,单单只依靠政府的补贴而没有相关市场机制的配套运行,很快将面临更大的失衡。总而言之,内需经济需要的是市场领域的深入改革,意味着资源配置和分配领域的彻底市场化,只有政府干预和市场改革同步深化,才能真正解决我国的内部经济结构问题和外部金融危机的压力。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依靠外向型经济走强国富民之路,然而当今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币升值使中国以出口为生存根基的中小企业遭遇困难,全球金融危机让中国低成本外向型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加上国家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投资增加产能,经济主要靠政府投资拉动,民间投资没有跟进,投资拉动效率日益下降,未来的经济矛盾将更加突出。因此,要有效地应对世界性金融危机,在危机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政府在采取积极的国家干预政策的同时还必须注意调整财富分配和产权结构,实行资源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形成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推行全面的税费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进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从既得利益阶层手中拯救市场经济。
综上所述,我国在危机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切实集中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和主要矛盾,认清拉动内需的力量到底在哪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平等对待中小企业,将政府干预与市场改革相协调同步推进,坚持自由支撑市场、国家结合干预,最终才能切实带动我国经济恢复及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和谐社会 环境会计 关系 构建措施
环境会计已经成为多数国家和相关会计组织采用的一种经济管理模式,以求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应该了解环境会计的基础理论以及和谐社会和环境会计的关系并且针对环境会计的构建提出必要的措施。通过以上方法达到协调企业经济效益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同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会有所提高。
一、环境会计基础理论
环境资产、费用、效益等会计因素为核算的内容组成环境会计,环境会计的核算一般都是用货币来计量的。随着人口和需求的不断增加,自然资源能源有了进一步的消耗,能源紧张已经是颇为紧要的问题。环境也随着自然能源的消耗日趋恶化。自然物质基础动摇和制约有关国家的经济发展,迫使人们开始反思生态经济以及人与自然是关系。如果长期以往下去,社会经济变回停滞不前。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使经济、社会、环境平衡发展,环境会计就因此产生了。把环境问题和会计理论相结合成为了西方会计理论界的一项发展方向。用会计来计量、反应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是环境会计的核心。通过此方式可以将社会环境与资源问题得到有效改善。环境会计还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因为环境的控制需要通过经济控制来制衡,一定程度上,环境指标控制可以决定经济的走向。环境会计的产生也是为了是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着经济管理和决策。
二、和谐社会与环境会计的关系
首先,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企业的加入,而企业也通过环境会计的形式进来。因为“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导向会促进企业客观的反应对环境资源的消耗以及补偿情况。有效的环境信息也会提供给某些利益相关者。其次,保护自然环境资源是企业的经济活动前提,后代的发展与消费要与当代人持平均水平。所以企业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引应该遵循和谐社会的建设。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保证环境与经济活动是否处于一种良性的发展关系。要使保护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三者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经济社会的发展造就了环境会计的产生,它的出现使人类理性反思了自然环境与自身行为的关系。因此企业需对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不仅保护环境还使企业与环境的友好关系有所加强,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会计推动着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作用。
三、和谐社会背景下环境会计的构建
(一)构建的必要性
环境会计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首先是我国环境现状使得毕竟构建环境会计。自然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恶化,社会需求膨胀,科技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都会自然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所以为了保护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构建环境会计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监督和引导作用。其次,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过度开发消耗资源都来自传统企业的高投入低产出的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的补偿严重滞后,要想保持竞争的优势,必须重视环境会计和增大环保投入。再有是企业向外扩张的必然结果,企业发展经济时必须注重生态环境和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环境会计可以反映和控制企业对资源环境等问题,企业的环境成本和效益也会计算和记录下来并对外公布。
(二)构建措施
1、观念的转变
环境会计有效实施的保证来自科学的政绩观与发展观,因此要转变观念,绿色教育社会氛围的营造,社会责任企业要积极履行。通过绿色教育使提高企业管理者对环境会计的重视程度,为了保证环境会计的有效实施,加强会计人员运用环境会计的专业素质是必然的。环境会计只是反映了企业的另一面,应该在企业管理中主动的把环境管理加入进来并且采取实施措施。对于环境会计信息要真实可靠的向大众披露。社会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企业,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了促使企业能更好的履行责任应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去监督企业。
2、相关机构的组建以及制度的建立
环境会计最有力的保障措施是法律。对于环境会计我国目前尚未定法,从而给环境会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要想改变情境的话首先要先修改会计法,现行的会计法中要将环境会计给包含其中,肯定它的地位和作用,为以后的实践工作提供了有力手段和保障。其次,会计专责的完善。会计要素中要将涉及环境的内容给涵盖进去,为了防止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短期行为必须有所披露;对于环境原则的设计需要依据会计准则有规定来建立会计制度,使会计人员更加容易掌握和具有操作性。最后,为了促使环境理论早日与会计实物相结合,使我国环境会计的理论水平有所提高,政府应该恰当的引导会计理论在环境会计方面进行探究。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结束语
环境会计的构建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益处,企业作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对环境的保护自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应该运用环境会计能更好的使自身服务于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钟颖.和谐社会背景下环境会计构建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2012,(17):98-99
[2]钟洪燕.和谐社会背景下环境会计构建探析[J].会计之友,2013,(13):44-46
[3]高俊伟,王宗树.环境会计与和谐社会建设[J].商业经济,2007,(7):87-88.
【关键词】经济发展 社会环境
湖北省是农业大省、水利大省、教育强省,资源丰富,有“九省通衢”的地理区位优势,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战略大支点作用和较强的节点传导效应。湖北经济连续15年保持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在全国各省排名中均呈下滑趋势。受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湖北居民收入在全国排名中一直徘徊不前, 2008年湖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153元,在各省人均收入排名中列第17位,低于全国人均收入水平,湖北落后成为不争的事实。近期武汉被定位为中部中心城市,在新形势下,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湖北省要摆脱落后局面、加快经济发展、促进湖北和谐社会建设,就要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主要可以从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物质环境、行政服务环境等方面加以改进。
一、法制环境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制是建立安全稳定的社会秩序、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的主要力量。要吸引外部资金发展本省经济并维护省内正常经济秩序,应从以下方面改善法制环境。
1、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保护经营者的安全。目前,阻碍新企业正常营业、索要保护费等违法乱纪现象的存在,是一些大企业感到不安全、不敢来湖北投资的主要原因。例如某经济型连锁酒店,在江浙、四川等地都有很多直营店、加盟店,但在汉口开了四家分店后,店里时有人滋扰,甚至出现违法分子追杀入店致客死亡事件,虽然该酒店CEO认为经济型酒店在湖北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因考虑安全稳定保障问题,迟迟不敢开辟武汉市场。武汉现有开发区多在远城区,周边环境复杂,新企业入驻进行建设,有的会碰到抢要建筑权、沙霸等现象,社会治安问题阻碍了地方招商引资的进程。如江夏区2009年共发生命案7起,重大险情1000多起,日均2.7起,这样的统计数据让投资商望而却步。整顿社会秩序,创造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2、创造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而假冒伪劣、欺行霸市、偷税诈骗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公平竞争。武汉有名的汉正街,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其中;科技一条街,险成盗版碟、山寨机的天下。假冒伪劣产品的存在,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压抑了投资和创业的冲动。满街的神龙汽车让我们看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地方保护主义虽然暂时看来有利于湖北的税收,但从长远看不利于本地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不利于统一、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的建立,地方保护主义下的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应严惩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经营活动,保证公平竞争,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行业垄断,建立安全公平规范有序的经济秩序,努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3、制定完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法规和政策。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在经济发展中起引领作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一是应根据湖北实际确定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工作路径,以使全省上下思想统一,指向明确。二是围绕工作重点,出台配套相关政策。湖北是农业大省,应围绕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出台湖北新农村建设、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民工培训就业等具体操作方法,为湖北第一产业发展搭建政策框架。三是抓好政策文件的规范清理工作。结合我省实际,修改、补充、完善法律法规和各项经济政策,既要招商引资,又要防治污染,以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文环境
经济是人的基本活动,人的价值观念、道德素养、科技文化水平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影响。湖北科教实力雄厚,但人文气息不浓,公众的伦理道德教育、文明规范教育和文化素养教育不够。
1、加强素质教育,强化文明规范教育。湖北高校多,教育事业发展快,中小学素质教育近几年也有飞跃发展,但还须进一步加大力度。如在很多中小学,还存在教师歧视成绩差学生的现象,以人为本观念缺乏;有的农村小学只上语数外,体育、美术等素质课一概不开设,部分儿童学习好但身体协调能力差,连踢键子、跳绳等传统项目都不会,加上父母外出务工、祖父母溺爱,性格发展也不健全,农村儿童教育问题多。武汉市为加强文明规范教育,自1988年起,出台了《市民文明公约》,进行了市民“十不”行为规范教育,推行市民学校学习市民礼仪,铺开“告别不文明行为,塑造武汉人新形象”活动,开展了用先进文化提高市民素质的“四个百万”活动,即百万市民进课堂、百万市民参与道德实践、百万市民学科学、百万市民看武汉。经过二十年的实践,武汉人文明规范有所增强,但市民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转变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在发达国家中,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一般在70%左右,而湖北2008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6∶43∶41,湖北历来重制造业重学技术的传统观念使高校学生选择专业是重理轻文,导致第三产业人才匮乏,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反观沿海及江浙经济发达地区,学生愿学管理胜过技术,毕业后直接创业者多。专业人才培养机制重升学率轻创造力培养,部分中小学教师还是一味要求学生听话,作业都按统一模式做,不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较缺乏,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3、文化熏陶,陶冶情操。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文化氛围、文化活动也是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文化是一种无形但有效的力量,经过长期的渗透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接受文化熏陶对于愉悦精神、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水平和道德素养有重要意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文化影响的结果,同时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具有持久影响。文化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要发展,要着力挖掘湖北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用传统的优势文化提升湖北城市品位和经济品牌,同时努力开创全新的现代文化,用好的文化氛围陶冶情操,为经济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讲文明、有文化、守法制、开放进取的高素质公民。
三、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市容市貌、生态环境等,湖北省经济发展的物质环境在不断改善,但与发达地区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武汉本为“九省通衢”,铁路和航空发展起来后,交通优势地位受到了削弱。要想富,先修路,除对外联系的交通要道外,省内道路情况也较差,急需改造,武汉市内交通问题位列市民2010年期望政府有所改观的事情之首。
1、市容市貌直接关系到地方形象。良好的地方形象往往成为一种重要的投资环境。武汉曾一度成脏、乱、差城市代名词,市容市貌不是仅靠修些高层建筑、做些“亮起来工程”就能改善的,更多的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处环境,如道路的修整、绿化、临街房屋店铺的整洁、不出店经营等。如果市容市貌杂乱无张,本地公众出门会生烦躁之感,不利于文明规范的实施和素养的提高,也难使人们产生地域自豪感,并有损湖北形象,难以吸引外来资金和人才。
2、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必要条件。要想富,先修路,发展经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适度超前。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也是我国当前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政府要努力组织好交通、通信、能源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硬环境,同时要优化结构,把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3、良好生态环境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湖北是“千湖之省”,自然环境优美。“东湖更比西湖美,长江更比钱塘长”。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实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目前,湖北人口的增加以及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加剧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面积的扩大,破坏了生态环境,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需统筹规划,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突出重点,着力改善重点流域、区域、城镇的环境质量;标本兼治,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既有利于旅游经济的发展,也是塑造湖北形象、提高区域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人才和资金的流入、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四、行政服务环境
党政部门的行为和形象对经济发展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力,党务工作者和政府公务员的行为本身就构成经济发展环境,因此,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从党政部门抓起。只有这样,才能为全面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目前,在经济发展环境中存在地方保护主义问题、“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集资”问题、“索、拿、卡、要”问题、审批手续复杂与办事难的问题,其症结归根到底都在政府部门和公务员身上。通过各种措施,尽快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行政服务环境。
1、理顺服务职能。各级政府部门要与生产经营活动和中介机构脱钩,把工作转向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进一步梳理、削减行政审批事项, 对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者可以用市场机制代替的行政审批,必须坚决予以废止。积极推行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加强行政办事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从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2、树立良好服务形象。例如武昌火车站一些服务窗口上午九点开门、十一点停止放号,下午三点才开始营业,笔者亲眼看到两个外国留学生在前面无等候者的情况下一上午都没办好港澳通行证。服务窗口也是城市的名片,须端正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对党员和公职人员的教育,强化广大公职人员的服务意识,切实提高道德素养,真正做到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服务意识深入人心。
3、提高服务能力。在公民中营造学习气氛,鼓励广大公务人员提高业务素质,不断学习新的经济理论、经济政策、公共管理及现代科技知识,努力提高业务工作能力,提高窗口服务单位和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准。
从当前形势看,湖北经济发展已进入“起飞”阶段: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湖北将成为重要战略支点;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两型社会”试验区,把湖北推向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最前沿;境外和沿海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湖北将成为重要的资本及产业承接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基,不如待时”,只要我们紧紧抓住并充分运用难得的机遇,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湖北就一定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振兴崛起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 罗清泉:优化结构 保护环境 努力实现湖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EB/OL].中国网,2007-09-08.
[2] 周长城:谈谈湖北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1994(2).
一、企业绿色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绿色社会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升级版,是实施绿色发展和实现绿色崛起背景下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的更高要求,其内涵更加丰富,体现了时代特色和要求。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的概念理论界一直未形成统一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如利益相关者理论、三重底线理论(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投资理论等。王新爱(2011)在其论文中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除了包括为社会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及服务和为投资人创造利润的有效经营责任之外,还包括对员工、消费者、政府、社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和进行环境保护的环境责任,依法经营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关注提高社会效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高层次价值追求。所以,企业社会责任本质上是一种企业价值观念,一种经营理念,一套管理原则,强调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性 。
企业绿色社会责任进一步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关于企业绿色社会责任的定义,国内学者的研究还尚属初步,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叶六奇等(2010)认为企业的绿色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要降低能耗,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产品安全,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存。蔡叶利(2008)提出公司承担绿色社会责任是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在环保领域的延伸。可见,多数对于企业绿色社会责任的描述主要是把环境责任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本文认为,企业绿色社会责任是对企业以科学发展为宗旨,以绿色发展为手段,以营造健康的内外部环境为线索,实现组织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健康经营理念和管理原则。其本质就是要求企业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态度,自觉做到人与自然、组织与公众、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强调企业对相关公众以及社会、自然的贡献性。
企业作为法人,拥有一定的社会权利,因此有责任参与解决一些超出自己正常范围之外的社会问题。当然,权利要得到约束,才可以有效规避寻租行为。因此,无论从经济还是法律或者社会管理的角度看,公司应树立承担绿色社会责任的新理念,对于建设协调可持续的经济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践行企业绿色社会责任的阻力分析
1.企业经营的短视效应
多数企业经营都在寻求一种“短、平、快”的发展模式,醉心于降成本、抓效率等可以实现更高经济效益的管理研究,从而忽视了社会效益的实现以及由此给企业长远发展带来的问题。此外,环境治理的成本短期内无法回收,即使有回报,收益也难于测量;另一方面,良好的社会生态、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等绿色环境也非一日之功、一家之力就可以实现的,所以,在这样的企业价值观以及竞争压力的影响下,一部分企业选择忽视社会责任、漠视环境恶化、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就不足为奇了。
2.企业经营的义利相悖论
企业之“义”,即企业的社会责任,更高一层的涵义是企业绿色社会责任,“利”是企业的经济效益,那么“义利”之间是一种怎样的辩证关系呢?长期以来,很多经营者认为承担社会责任,意味着更多的投入,如购置环保设备、研发新技术、提供丰富的员工福利、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等等,无一不需要大把的资金投入,这就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而上升的成本短期内又不能在产品价格中得到补偿,因此降低了盈利能力,于市场竞争不利。所以义利是相悖的,是不可兼得的。在这种认识下,企业很难有积极性履行社会责任。表面上看这种观点有理有据,然而这正是企业急功近利思想指导下产生的错误逻辑。
关于义利之间的关系,古语有诸多论述,如:《易?乾传?文言》中有“利者,义之和也”的话,是说人们如果都按照义的要求行事,相互之间关系协调,社会稳定,则每个人都能得到与自己社会地位相应的一份利益。孔子也说过“义以生利”(《左传?成公二年》)的话,即代表名誉的义是可以生利的,他教导人们在认识上要“见利思义”,在行为上要“取之有义”,在实际效果上要“先义后利”,在价值上要“重义轻利”等。由此可见,义利之间不是表面上的相悖相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要做到“见利思义”,“取之有义”,“先义后利”,“重义轻利”就能够实现责任与利益的对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多赢,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如今,社会责任投资(SRI)的概念正在悄然兴起,它是指在传统的财务指标之外,加入对社会伦理性标准,如企业对法律的遵守、对人权的尊重、对社会的贡献和对环境等问题的关注。以此作为选择投资对象的尺度。社会责任指数良好的企业,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关注和追逐。这表明负责任的社会投资可以给企业带来赢利的同时为社会创造财富,实现更大意义上的社会价值。
三、实现企业绿色社会责任的路径分析
实现企业绿色社会责任,一方面要依靠外部力量的监督和约束,另一方面是提高企业履行绿色社会责任的自觉性。正如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中所言,“只有当企业、工厂成为问题(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问题的制造者的时候,人类才能真正解决环境问题”。
1.完善制度建设是保障
(1)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对于企业实现绿色社会责任,一方面我们强调这应是企业的自觉行为;另一方面,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完全寄希望于企业经营者的道德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在道德与利益的天平上,经营者往往被利益所引诱。因此,必须引入外部约束机制,即完善制度的建设。一方面,制度的刚性约束对不遵守规则的个体或组织进行约束和惩罚,为环境问题的解决买单,使之付出违规的高昂代价;另一方面,对守法经营者起到了保护作用,防止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倒逼效应。
(2)制度建设的内容分析
制度建设要靠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依靠行政管制。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转型,实现绿色发展,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制定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执法等综合行政手段,如制定完善环境补偿制度、绿色税收制度、绿色信贷制度、市场绿色门槛准入制度等,对企业履行绿色社会责任给予外部的强制和引导,继而内化为企业的自觉行为。
另一方面是完善绿色市场化机制。传统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能实现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建立与绿色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生态化与市场化有机统一的现代市场制度,即绿色市场经济制度,包括绿色经济运行目标机制、绿色经济动力机制、绿色经济要素优化配置机制、绿色经济激励机制、绿色经济保障机制、绿色经济决策机制、绿色经济协调机制等。只有建立绿色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的生态要素和社会要素“内生化”的生成体制机制问题,真正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绿色转型和绿色崛起之路。
因此,完善制度建设是企业履行绿色社会责任,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保障。
2.树立绿色发展观是关键
企业经营者必须认识到,发展绿色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潮流。发展绿色经济履行绿色责任,不是只要“绿色”不要“经济”,而是以“绿色”为前提,以“经济”为核心,以“绿色”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即“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因此,企业经营者必须树立正确的绿色发展观,从长远角度出发,克服短视效应,自觉履行绿色社会责任,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3.开展绿色生产经营是基础
随着绿色经济的兴起人类即将发起一场绿色工业革命,绿色工厂、绿色生产的概念应运而生。履行企业的绿色社会责任,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实现生产经营管理过程的“绿色”化,即设计绿色产品、创新绿色技术、采用绿色工艺、使用绿色包装和运输、强化绿色营销、申请绿色认证、建设绿色企业文化和企业绿色环境以及引导绿色消费等,即在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绿色”为前提,评估生产经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需求;高职会计;教学改革
会计学属于技术应用性比较强的经济性管理学科,社会经济发展的越快会计的工作性质就显得越为重要。同时伴随着社会对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的需求不断的增加会计专业成为了高职中的重点学科。会计这个专业作为传统的行业,传统的高职教学模式早已经不能满足和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了。
在高职教育中不管是教学内容、方式、手段都显得尤为落后。改革高职会计专业必须以当今社会经济为前提,不断创新会计专业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高职会计专业将全面的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并使学生熟练的掌握理论上的知识,运用财务软件进行操作。成为一个以诚信、敬业和责任集一身的高素质性全能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中所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对会计的课程缺乏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引导老师,想要让学生学习并且掌握一门新的学科,引起学生的兴趣是整个教研的重点。老师成天强调学好会计学的重要性,却始终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原因就在于开场教育就的失败,连兴趣都没有提起来怎么让学生去做进一步了解?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可是在学生入门的时候就并没有做准备充分,这就为后期的工作带来了隐患。
(二)教学模式的老化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采取的仍旧是传统是教学模式。会计专业的教学体系还是老师和课本做为主体,学生只能被动的去接受单项式的传统教育模式。老师的课时没有结束,学生笔记也不能停,课时就只出现做笔记这个动作。这种强制性的注入式教育模式使得学生在学习上相当的被动,甚至出现了抵制情绪。只有凭借着记忆应付考试,造成了当今学生高分低能的普遍现象。
同样的只注重书本理论,忽略实践性的教学也是高职会计专业的一个弊端。没有去实践技巧、技能都是纸上谈兵。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中重视理论性的教学,从而使得实践性的教学课时偏少。同时教学还会受到师资水平、场地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实践教学也只是象征性课程。
(三)过于被动的接受知识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都是以教师讲课为主体。整个课时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很少去和学生做一些沟通和交流,根本不知道学生的疑点、难点在什么地方。而教师教授的知识也只是基本的理论和技能,给学生的实践动手机会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四)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的经验
高职院校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都是属于从本科院校或者是研究生毕业以后直接到学校去任教,实践的经历也只是校门对校门。我们国家的本科与研究生的教育着重于与理论教育的,对于实践的要求可以说是基本上没有。老师自身严重的缺乏实践经验,致使整个教学的流程中没有生动形象的案例,整个课时乏味没有趣味性。如果想通过这些教师的授课体现出高职院校的特性更是无从谈起。
(五)教材的内容体现不出高职的教育特色
传统的教材内容都是按照一个目标,也就是把企业的价值扩大到最大化。四个模块,也就是筹资决策、投资的决策、利润的分配以及流动资产的管理。四把工具,是时间价值、风险模型、期权定价的模型和会计报表的分析。以此为框架进行编写。而编写的内容和形式都与社会的实际状况有明显的出入,理论上的分析也占了整个教材的大面积篇幅,使得实际的情境模拟实践很少。同时选取的案列缺乏一定的连贯性和整体的系统性,使学生不能清晰理解到自己所学专业内容的重点是什么。
二、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以财务管理为教学导向
以在工作流程中的财务管理作为整个教学体系的导向,进一步的去强化实践的技能和理论上的知识。改变在传统教学中以老师为主体的局面,转变为以老师为主同时也以学生为主的形式。通过教师的启发式课程和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出学习知识的新方法。并以突出实践教育,注重实践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的基本指导思想。
(二)课程模式的改革
为了更加适应社会需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高职会计专业体系的改革是必要的。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以职业定向性为基础,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满足社会岗位的需要。专业的会计人员不但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同时还要具备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处理问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所以整个教育体系应该是由专业的技能、基础素质、能力的延伸三个部分组成的。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在教学中更有效的将理论技能相结合。注重职业道德和素质的培养,实行体验性的学习模式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延伸。
以“教、学、做”为一体的方案去推行教学模式,开展体验式的学习重点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学习相结合,也可以激起学生对于会计专业的兴趣。
学习领域的课程模式是以职业能力做为重点,开展体验性的教学模式寓教于乐,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更好的巩固。而实行大规模的班级课时并不能确保教学的效果。实施不超过40人的小班级课时,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让每一门专业的课程的设计目标得以顺利的完成。
(四)评定成绩的改革
随着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在不断的改革,而评定学生成绩的方式同样也要进行一定的改革。以实践能力做为成绩评定的核心,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就业的能力。
为了使成绩评定更快的适应教育模式的改革,应该注重多样化的形式。让学生去注重和体验整个实践学习的过程,并以实践作为主要测试内容,笔试作为辅助的测试内容去评定。评定成绩还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不以学年为期限而是以课程内容的具体情况来定。评价学生的主体不仅只有老师来评定还有同学也参加,这样可以全方位的考察到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都必须上交一份自我评价,对实践工作进行自我总结。这样学生可以在自我总结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的改正从而提升整体水平。
(五)加大力度建设毕业生的质量跟踪体系
不停的去加大与各个企业交流的力度,以及建设出对毕业生质量跟踪的全套体系,以此作为借鉴来改革教学的模式。就是以就业作为改革教学模式的导向,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专业人员,就培养什么样的会计专业人员,才能保证毕业生的质量和快速的融入社会。教育部门的相关机构要多与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积极的开展毕业生的质量跟踪工作。这样即可以掌握到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特长是什么,不足的地方是什么。这样才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改革的教学内容进行完善,扬长避短,提高用企业对于毕业生的好评。
(六)合理运用网络平台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俨然已经成为了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要重视这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平台,利用网络的优势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的方便和快捷。可以先建立一个财务管理教学的平台,把教学课件和练习题传上去供学生学习。还可以建立一个问题的咨询平台,给学生提防一个方便的学习交流场所。
三、结束语
社会经济的迅速壮大,使得社会对会计的需求量大大的增加。会计专业作为传统的专业在高职教育一成不变的老模式下,不管是教学理论还是教学方式都明显的落后。为了是高职会计专业尽快的适应社会的经济发展,对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和理念进行改革是刻不容缓的。运用新的教学不断去加强学生实的践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注重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为国家不断的提供高素质性全能型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寥秀珍.基于社会需求背景下的高职会计教学改革[J].中国经贸,2011,(6):184-185
[2] 李惠珍,邬庆莲.浅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J].职业时空,2010,06(5):64-65
[3] 徐丽君.关于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改革的分析[J].管理学家,2011,(6):60.
[4] 刘英.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2):192-192
关键词:和谐体育 基本框架体系 实现途径
自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大致经历了全面恢复期、曲折发展期、基本停滞期、大力发展期、全面发展期、和谐发展期,其中和谐体育以全面协调发展为发展目标,同时其价值取向呈多样化。目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依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发展和谐体育则是实现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和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和谐社会为研究背景,就和谐体育的基本框架体系和实现途径展开讨论。
一、和谐体育的基本框架体系
和谐体育的基本框架体系大致包括和谐体育环境、和谐体育意识、和谐体育资源、和谐体育目标、和谐体育系统发展环境等五大方面。下文主要从上述五大方面就和谐体育的基本框架体系做进一步阐述。
(一)和谐体育环境
体育环境是一切体育运动要素及围绕人类体育运动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总称。体育环境通常由人工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组成,其中自然环境的和谐即为人类与体育活动和自然环境间的和谐;人工环境的和谐即为体育活动场所与周边自然环境和人类间的和谐;社会环境的和谐即为体育事业发展所面临的体制环境、经济环境、政策保护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等的和谐。
(二)和谐体育意识
和谐体育所提及的体育意识是人们就体育认识所形成的一切意识形态的总称,其通常由体育参与意识、体育政策意识、体育管理体制意识、体育组织体系意识、体育法规意识的外在表现形式组成。
(三)和谐体育资源
体育资源是人们生产体育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及进行体育活动所需的各类资源。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通常应坚持“高效运用、合理开发”的原则,其主要由体育场地设施资源、体育自然环境资源、体育人力资源、体育信息资源、体育社会资源等组成,其中和谐的体育资源主张就各类体育资源予以重组和优化配置。
(四)和谐体育目标
和谐体育主要体育事业的发展应该树立和谐的体育目标,即综合考虑体育的线性目标、体育的传统目标、体育的全方位目标及与体育发展优势和体育发展规律相符的和谐目标。一般而言,和谐的体育目标由经济目标、社会目标、教育目标、文化目标组成。
(五)和谐体育系统发展环境
众所周知,体育主要由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组成,三者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其中三者的衔接点便为研究体育协调发展的突破口。和谐体育通常需重点强调如下内容: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体育事业发展的后续性与连续性,区域体育、城乡体育、体育的社会部门三者间的统筹发展,即城乡体育、三大体育及区域体育一体化发展模式。
二、和谐体育的实现途径
结合和谐体育的基本框架体系,本文主要从如下方面探究和谐体育的实现途径:
(一)体育事业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同步发展
由前文可知,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制约条件并不单一,其中体育的发展程度直接受制于社会的发展程度,而任何与社会发展规律不相符的体育超前发展观点或行为皆存在盲目性。体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程度通常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由此可把体育运动与社会变迁的关联性做如下归纳:体育发展的规模和方向受到经济变迁的影响;体育的价值观念和性质受到社会制度变迁的影响;体育的发展速度受到科技变迁的影响;体育的功能和发展目标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体育的文化形态受到文化变迁的影响。由此可见,和谐体育必须坚持“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同步发展”的发展理念。
(二)体育的“五个统筹”发展
“五个统筹”是和谐社会时期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思想。目前,我国体育事业与我国社会结构一样呈现出城乡二元化特征。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和谐社会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中体育事业的发展程度对和谐社会时期社会的发展程度存在直接性的影响。人是任何体育活动的直接作用者,自然环境是体育活动的前提条件,则必须确保人与体育、体育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体育的内外统筹发展即为国内外体育项目的合作与交流,也就是统筹我国国内具体情况和国外先进发展经验,以达到发展国内体育事业的目的。研究证实,“五个统筹”是我国和谐体育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
(三)大力发展农村体育事业
众所周知,我国农村体育一直为我国和谐体育发展的薄弱环境,其甚至直接影响着我国和谐体育的大范围实现,究其原因为农村地区经济滞后、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体育场地设施不够、地方城府机构重视程度不足、农村人口健康意识和体育锻炼意识薄弱、地方性体育资源利用率不高且体育资源大范围紧缺等。近年来,我国“三农”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观,这为建设农村体育文化事业提供了契机。结合农村劳动力、农业稳定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体育的构建四者间的相互关联性,本文认为我国社会体育事业必须把农村体育事业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亦或把农村体育事业当作首要问题予以解决。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具体做法如下: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体育知识与健康知识讲座或宣传活动;结合地区特色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结合地区特点和人文习俗大力发展身体娱乐项目、特俗运动项目、乡土体育、民俗体育等;加强政府对农村体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农村体育资源的利用率等。
目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尚未摆脱经济、文化、资源、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尤其是农村体育事业,其已经成为了我国和谐体育发展的最薄弱环节。总体而言,和谐体育是时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实现途径包括体育事业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同步发展;体育的“五个统筹”发展;大力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等。
参考文献:
[1]罗仕贵.和谐社会背景下和谐体育的构建及其实现[N].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3):148-151.
[2]黄宝哲.儒家“中和”哲学与社会主义和谐体育的构建[D].山东大学,2008.
[3]刘会平.论大众体育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D].南京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会计核算;对策
前言: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指高校管理人员参考市场运作的形式和原则,将高校后勤的设施和服务项目等,从高校行政管理中独立出来,组成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后勤中心,为学校中教师、学生和职工的生活提供后勤服务。这样,既可以减轻学校的负担,使学校管理人员可以专心于教学管理工作,提升教学质量,又可以节约学校运营成本,减少资金的浪费,还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后勤服务,保证服务质量。因此,对高校后勤进行社会化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由于经验的缺乏以及市场的不断变化,高校后勤的会计预算体系难以适应其发展,产生了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管理人员的关注和解决。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对于会计核算的影响
在高校后勤进行社会化改革之前,其后勤的会计核算模式多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后勤财务管理部门隶属于学校的行政管理机构,属于学校中的二级部门或者基层财务部门,在对后勤财务进行管理时,按照收付实现制的原则,对账目进行记录和管理,其主要工作内容是以预算拨款和事业支出为对象,满足学校向一级财务部门进行账务汇报的目的。
高校后勤实行社会化改革后,原有的预算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后勤的成本核算需求,也改变了传统的行政管理体系,学校后勤实现了职能的分离,后勤成为独立的财务主体。就目前而言,高校后勤的运作方式可以分为三类,即托管型、服务型和经营型,三类运作方式相互联系,却又相互独立,使得财务关系极其复杂,会计核算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后勤社会化类似于市场运作的经营模式,使得后勤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树立会计主体意识,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改进和创新,引进先进的会计理念和方法,促进高校后勤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性,促进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提高。
二.高校后勤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体系不完善
由于高校属于教育型事业单位,其自身较为特殊,加上认识上的不足,使得当前我国的会计制度中,对于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也就使得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人员在面对会计核算问题时,缺乏统一的财务制度指导,工作没有相应的标准,会计核算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
高校后勤对于高校的正常运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涉及餐饮、修缮、绿化、医疗保健等多个领域,是高校中必不可少的服务保障机构。高校后勤行业的多样性,使得其经济业务相对复杂,会计核算工作数据庞大且多样,工作难度较大。而会计核算制度的不足和缺陷,使得相关的财务信息和会计核算结果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无法及时有效地反映高校的后勤经营状况以及财务收支状态,使得财务管理工作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缺乏健全的成本核算机制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人员对于成本核算不够重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按照相关会计制度的要求,对后勤工作进行成本核算,认为成本核算可有可无,作用不大;其次,对于成本核算的认识不够全面,只片面注重对于资金成本的记录和核算,而忽略了对于固定资产的成本管理,在对学校的固定资产如交通工具、建筑等进行使用时,没有向学校交纳相应的使用费用,也没有进行计提折旧,使得成本核算工作不够全面;然后,对于自身购买的固定资产,也只是在购买时计算成本,而没有关注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折旧费用和维修费用,设备的利用率低下,造成了固定资产的隐性流失。这种不完全的成本核算,导致成本核算的结果缺乏完整性和真实性,使得后勤经营利润虚增。
3.存在财务信息失真现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学也逐渐成为一门内容丰富、体系完备的学科,先进的会计核算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层出不穷,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更加高效,更加轻松。而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由于受到高校自身特点的影响,其会计核算方法较为落后,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虽然最近几年得到了重视和发展,也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会计核算方法,但是整体上仍然不够科学和严谨,信息失真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高校后勤在存货管理中,其物资大部分仍然是由学校供给,存在重财轻物,重购轻管的现象,购置时没有对实际需求进行分析,随意购置和重复购置,使得资金浪费严重,会计核算工作没有及时对存货进行盘点,也没有对需求进行及时了解,使得账目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信息失真情况严重。
4.其他问题
除了上述主要问题之外,高校后勤会计核算工作还存在会计主体不明、控制薄弱等多种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进行和作用的发挥,影响后勤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甚至会对管理决策造成误导。因此,加强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后勤服务财务管理的行为,促进资金的合理利用,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三.社会化背景下加强高校会计核算的对策
1.对会计核算体系进行健全和完善
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体系,是进行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可以为会计核算工作和财务收支管理提供参考和规范,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参考。高校后勤进行社会化改革之后,对于会计核算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后勤财务管理人员要加强对于内部的管理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后勤经营的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以经营服务的成本和收益为对象,加强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高校后勤的管理部门而言,可以参考企业中的会计核算模式,结合自身特点,建立适合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科学有效的会计核算体系,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对后勤经营的收益和成本进行核算,准确反映高校后勤的实际经营状况和财务收支状况,为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及时而准确的会计信息。
2.完善成本核算体系
成本核算成为高校后勤社会化之后,后勤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后勤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加强高校后勤的成本核算,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在满足后勤服务需求的前提下,确保成本的最小化,提升经济效益。
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加强成本管理,高校后勤管理人员要参考企业的会计制度要求,对资金的收支情况进行明确,合理确定成本支出的具体项目,逐步完善成本核算的内容。同时,要根据高校后勤经营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完全成本核算的会计项目,并利用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对后勤进行全面成本核算,不仅要对资金成本进行管理,还要对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员工福利费用、工会运营费用等进行管理,并将其纳入成本核算的范围,确保成本核算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使得会计核算的作用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3.加强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
首先,要对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的管理和使用,避免浪费。高校后勤社会化后,要对固定资产如房屋建筑、机械设备等进行盘点和审核,明确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防止出现重复投资等现象,使得资金的浪费严重。
其次,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理念。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对自身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进行转变,加强对于固定资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对固定资产以及其折旧费用、使用费用、维修费用等做到充分地重视,并及时纳入成本管理,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准确和真实。
4.引进先进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对会计信息的处理方法,对于会计核算的效率和质量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在高校后勤会计核算中引入先进的核算方法,可以正确反映后勤的经营发展情况,同时准确核算经营管理的成果,确保后勤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结语:总而言之,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对其会计核算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后勤财务管理人员要立足实际,学习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促进后勤会计核算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为后勤管理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确保管理决策的有效性,提高高校后勤的管理水平,促进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作者单位:沈阳医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惠,黄冰.浅谈高校后勤社会化后的会计核算问题[J].管理学家,2012,(2):40.
[2]王坚强.高校后勤社会化中的几个会计问题[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9(5):105-106.
[3]周涛.高校后勤社会化财务管理浅谈[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7(6):203-204.
关键词:社会变革;犯罪内涵;犯罪外延;犯罪预防
1 对社会转型背景下犯罪变化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处在变化剧烈的转型时期,社会变革既带来经济快速增长的成果,也引发了较为严重的犯罪问题,给社会稳定带来巨大的挑战。因而加大对犯罪的有效打击势在必行。但在加大对社会犯罪打击力度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刑法的人道性,不能为打击犯罪而牺牲公民的人权利益,必须实现准确地打击犯罪。研究社会转型对犯罪内涵及外延的影响,可以科学地把握犯罪现象在社会转型影响下变化的规律,准确定位当今时代对犯罪的打击面和打击力度,实现在有力打击犯罪的同时,防止国家公权力对公民人权的过度侵害。
2 社会转型对犯罪内涵的影响
2.1 犯罪构成要件随社会转型的进程而嬗变
在犯罪主观要件方面,以罪过形式为例,在农业社会,由于整个社会的技术水平较低,生活生产方式简单,过失犯罪案件比较少,并且因果关系比较明晰,易于防范。而当社会从农业社会变革进入工业社会直至目前的知识经济时代,过失犯罪理论亦由“旧过失论”发展至“新过失论”再至“新新过失论”。在此过程中,社会转型的影响明晰可见。在犯罪的客观要件方面,以行为方式为例。作为犯罪具有外显性,是人们最早认识到的一种犯罪,并且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演变。而不作为犯罪在理论上受到关注则始于近代。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的社会变革,信用诚实被普遍认识并渗透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后,不作为构成犯罪的思想才逐渐发展。后来,团体主义或全体主义抬头,重视生活之互相帮助,对于不实施在生活上所期待之行为,视之为违反公序良俗而构成违法行为,由此不作为犯罪的观念逐渐普及,终于成为犯罪的题中应有之义。
2.2 犯罪构成要件随社会转型发生相应敛缩
为适应社会变革需要而产生的社会相当性理论、期待可能性理论、信赖原则对犯罪构成要件的敛缩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社会相当性理论”的提出,使得劳动争议、医疗行为、相扑、拳击等社会通念所认可的行为因其原则上欠缺性并且往往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大的促进性职能而被看成是社会生活中正当的、自然的行为类型,让犯罪构成的设定和把握与生动、鲜活、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为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于具有社会相当性的行为,即使存在法益侵害,也要排除于犯罪构成之外,因而限定了犯罪构成要件的范围。而根据社会进步而产生的“期待可能性理论”则从另一方面促成犯罪构成要件的敛缩。该理论将犯罪构成与社会现状予以联网,以此说明认定犯罪应是以脆弱的人性和现实主义为基础,而不应以英雄标准和理想主义为基础,认为如果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不能期待行为人实施合法行为,就不能认为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责任,从而不能令其承担刑事责任。这无疑限制了犯罪成立的范围,使犯罪构成要件受到敛缩。随着交通运输业领域的迅猛变革,“信赖原则”顺应社会的要求得以创诞。在信赖原则之下,把预见可能与注意义务予以分离,即在某种条件下,行为人虽有预见危害结果的可能,但却不一定就有预见的义务。由此免除了行为人遇见他人可能实施不正常的非法行为的义务,并使行为人负责任的范围得到限缩。
2.3 犯罪构成要件发生相应的扩张
随着近代工业的高度社会化,经济活动异常频繁和复杂,高度危险行业的迅速增长,各种业务性犯罪激增,导致社会经济领域产生一系列变革,无过失犯罪应运而生。无过失犯罪即要求一定情况下,某种行为构成犯罪并对之追究刑事责任不以本人具有罪过或犯罪的心理状态为必要条件,只要本人或他人具备一定的危害行为并造成一定的危害结果,就要负刑事责任。由此,“无过失犯罪”理论使犯罪主观方面要件相应扩张。犯罪主体为(特定的)自然人,是传统刑法的一般规则,其以犯罪行为是身体动作和罪责自负的原则为基础,而随着社会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在一些国家法人也能作为犯罪的主体,这无疑使犯罪主体要件得到了扩张。伴随着贪贿严重、枪支泛滥等社会消极变革现象出现,社会出于同犯罪斗争的需要,为了便利司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有些国家刑法中出现了既非典型“作为”亦非典型“不作为”的犯罪构成,即持有型犯罪。持有型犯罪的出现使得原本难以认定的一些行为被刑法明文规定为犯罪,从而实现了犯罪客观方面要件的扩张。因为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诸方面的深入变革,出现了一些新类型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为了对这些行为予以打击,刑法不断增加新的罪名。新罪名的创立导致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得到扩大,从而实现了犯罪客体要件的扩张。
2.4 社会转型对犯罪学术研究的影响
犯罪研究的方向因社会转型而向犯罪表现出的突出矛盾转变。因为社会转型中因为政策疏漏或制度真空,使得犯罪会在某一时期内出现爆发性增长,如此一来,不断高涨的犯罪与有限的刑罚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使得刑法领域最有价值的资源——学术研究性资源流向对当前犯罪爆发性增长问题的解决之中。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转型反映到社会意识领域,即引起学术研究的转变,促进学术的进步。
3 社会转型对犯罪外延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阶层;心理学;公平研究
阶层是一种社会的现象,阶层分化是社会各阶层因为掌握经济资源、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而在社会结构中逐步形成比较明晰的层次划分。阶层的分化除了能长期的存在,另外还会在部分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科学地研究社会的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一二十年社会经济政治的变迁也使社会分层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财富的增长速度也以过去数倍的速度聚集,贫富差距的增加也引发了学术界很强烈的兴趣,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均介入研究。短期的时间里,不管是研究上还是理论上,都有很多比较重要的成果,从而开始产生社会阶层的心理学。
一、不同阶层感知公平的差异性
(一)社会分层的研究
当代社会阶层分层研究的主流,目标被简化为描述社会阶级或阶层结构以及这些阶层产生或持续的过程。据此,他们主要是关注以下四个问题:一是社会分层的方式和来源,二是当代社会分层的结构,三是社会分层的制造过程,四是社会分层的后果。
(二)贫富差距
人是怎样感知公平,又是怎样觉得社会不公平呢?研究发现,预测公平感最强的就是个体的归因方式,也就是能否感到公平,决定于个体对于事件的结果归因。例如,个体对贫穷以及富裕的归因倾向,对分配公平感而言有非常大的影响,假如倾向于机会不平等(外归因),分配公平感就不强,假如倾向于个体的能力,(内归因),分配公平感就比较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的样本中,这一结果都得到了强大的支持。当前在微信中流传最多的就是“阶层固化”,这固然是对阶层上升通道关闭的忧虑,也是对于暴富群体的仇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分配制度的调整和变化,商品市场促使了贫富悬殊的现象。贫富差距的加剧引起的分配不公平感已经成为较为热门的话题,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由于个体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而有着相异的不公平感受。从而得知,个体感知社会公平的一个基础因素就是怎样对经济结果进行归因。从某种观点来讲,一些低阶层者倾向于对事件做外归因,但是高阶层者更倾向于做内归因[1]。
(三)社会不同阶层的公平感差异
一项研究的很多项指标显示,处于社会低阶层的人反会觉得社会是公平的。而且在此前后,也有一些研究在不同样本的基础上,得出相似的结论。这种低阶层认为社会是公平的观点被称作为地位公正化假设。但由于研究不断深入,很多的研究结果对此种观点也提出了质疑。由于在研究的过程中,有一定的争议,所以,在中国样本的基础上,课题组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有两个指标可以对社会公平感进行反映,系统性正当性感知就是其中一个指标,而在生活当中常常会被提到的分配公平感就是另外的一个指标。在全国各地,这两项研究都在广泛地取样,而结果上也显示,不管是社会分配的公平感还是系统正当性感知,还是个人分配公平感,主观高阶层都明显的高于主观低阶层,这也与国外所研究出的结果相一致。而且在社会认知视角的基础上,我们也考察了归因的倾向在此所起到的作用,而且在实际当中也得到了证实,有一些低阶层之所以感到不公,主要是由于了解到了更多社会因素对个人的经济困境当中所起到的作用。但在目前,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全的揭示,此外研究会为什么会支持公正化假设,有哪些深层的因素,还有待下一步探究[2]。
二、社会公平对阶层的影响作用
(一)社会阶层对低阶层产生的影响
要想改变我国的贫富差距太大的状况,就要让低阶层能够顺利地向上流动,但是这又决定于低阶层的人群追求的个人目标。但是,通常而言,低阶层一些比较重要的人生目标是比较难实现的。那么有哪些因素会对低阶层者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应用目标动机理论来解释,在支持性的这种环境下,个体目标更利于实现。但目标支持环境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公平,会在目标设定的期间,对目标的可得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决定了不同社会阶层者追求目标的目的以及动机。在组织行为学这一领域,一些研究者说组织公平可以对目标承诺进行预测,但是很少有研究将组织公平这种领域延伸到社会公平这种领域,这样才能对社会公平对个体目标的实现和承诺的影响进行考察[3]。社会分化的急速发展,使中国在极短的时间内走过了由学历社会向业绩社会的过度。学历社会有着身份社会的痕迹,同时又和业绩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都对于低阶层的发展没有可以占据的任何优势。社会阶层之间界限的清晰化,在阶层之间和阶层内部的成员之间,仍然有着流动化和灵活化的关系,而且不同阶层的人们均依靠法律契约保护自己。但是特权的荫庇又影响着穷人子弟向上的通道,没有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源的人,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越发困难。在八十年代初期通过高考获得分配工作以至改变出身的情况不再出现,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也缀跬耆封闭。
(二)公正的世界信念
假如说人们能够直接地感知社会的公平感,那么公正的世界信念就是人们更深的认识到自己所在的世界是不是公正。拥有公平的世界信念的人愿意去相信这个世界是公平并且是公正的,每个人所得到的都是应该得到的,而这种观念也和善恶终有报这种思想有着几分相似之处。公正理论指出:“对不公平的事件的再次认知,会使个体产生不舒服感和痛苦的情绪体验。”拥有这种公正公平的信念,首先是需要成年人要具有健全的人格,心理学家认为健全人格是生物进化所赋予人的本性在充分发挥时所能达到的境界,也是人类应该追求的价值目标。心理健康的层次可分为心理疾病或障碍、心理机能正常和人格健全三个层次。但是不一样阶层,要面对不同的生活实际善,他们也分别存在低层次的心理健康问题,如过度紧张和焦虑、对周围环境的顺从或反感、内心的冲突和挣扎等。阶层分化的过程中,阶层之间的政治差距逐步缩小,而经济差距则越来越大。对于一些高阶层,他们控制着资源分配的渠道,他们不公平的社会运作方式,也影响威胁到低阶层群体成员的信念和价值观。这种公正的世界信念可以更好地对其自身地位合理性以及自尊进行维护。一旦他们的优势权利受到威胁,他们也会做出反击以维持现状并消除威胁。而低阶层的如何则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而有改变现状的动机。社会公平在阶层的分化中对于民主和法制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些具有经济实力的阶层不断通过非程序手段谋求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甚至有些超越法制的念头。但是对于一些低阶层而言,情况就比较地复杂。低阶层者会按照情境信息来进行判断,当他们保持着这种信念的时候,就会认为自身所处的糟糕的处境是环境造成的,也是应当的,而这对低阶层者改变群体的地位是非常不利的。
三、阶层分化和社会和谐
(一)阶级分化的是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
社会的分化实质上是社会分工在不同成员之间的差异体现。国家的市场机制调整了各阶层在各方面的比例关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全体成员起到了激励的作用。“阶层”可以体现社会群体划分的稳定性,而阶层之间的相互评价和阶层的自我评价也都是多角度的。人们之间地位和收入的差别,对于协调各阶层的关系也有着根本的影响。当前已经从“学历从社会认知视角进行分析,是客观物质资源和主观感知的社会地位差异,造就了人们对于不同社会阶层的认知。而处在同一社会阶层中的人们有着相对稳定的心理和情感认知,客观环境又导致了不同阶层者的认知倾向差异,这些差异也影响到不同群体的生活状态。
(二)阶层分化与社会和谐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高级成果,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经济上的共同富裕和政治上的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根本目的。一百多年前的社会科学家们就从社会和群体的层面对社会阶层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进行了研究,近二三十年心理学家对于社会阶层和健康的研究也显示,高阶层者有着更好的健康状况和更长的寿命,体验到的幸福感更强。在目前的条件下,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前提下,社会阶层分化对人的上进心的激励,强过于空洞的政治说教。
当前社会科学界对我国阶层分化的研究整体还处在初级阶段,但随着政治实践的进展,尤其是十以来反腐力度的增加,社会竞争也趋于公平和透明,对于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社会阶层的心理学还处在不断地发展阶段,揭示高低阶层心理和行为差异,也让我们看到了阶层给人带来的深刻影响。在微观上,可以在探索心理根源的基础上,对低阶层难以向上流动的一些因素进行挖掘,这样才能培育出低阶层的社会创造性和适应性。在宏观上,也要将很多种社会上的因素把握住,建立综合的模型,寻找当下限制低阶层发展的缺陷,为低阶层追求成功提供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彭心安.阶层分化与社会和谐[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2]郭永玉,杨沈龙,李静等.社会阶层心理学视角下的公平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15(08):1299-1311.
[3]郭慧玲.由心至身:阶层影响身体的社会心理机制[J].社,2016(02):146-166.
[4]周春燕,黄海,刘陈陵等.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社会阶层对阶层刻板印象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04):511-515.
[5]刘宗粤;何苗;刘裔.没有过不去的坎:中国社会各阶层心理障碍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6]黄希庭;郑涌.心理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