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节能环保分析范文

节能环保分析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6:5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节能环保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节能环保分析

篇1

【关键词】节能环保技术; 建筑施工;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节能环保是现如今各项工程的焦点,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材料、技术、设备的管理,培养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污染,积极营造环境友好型社会,让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

一、建筑施工中存在的节能环保问题

1、普遍缺乏节能施工管理的意识

近期我国政府和社会已经开始重视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工作,但是大众仍然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社会整体环保氛围比较差。我国建筑施工行业中也普遍地存在这样的现象,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对节能施工概念模糊、意识缺乏。另外,许多施工人员本身文化和素质水平相对较低,对节能环保概念淡薄甚至空白。加之我国现阶段施工工艺水平较低,往往采购人员为了节省短期成本对施工材料的选择放弃环保节能概念。这些都使节能施工管理面临很大的挫折,管理人员对节能施工更多的是采取消极态度。

2、缺乏节能施工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建筑工程节能项目管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节能管理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大量技术和经验的积累作为支撑。虽然国家已经开始注重,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建立或完善,现有的关于环境保护的制度无法与节能施工管理形成紧密的联系,很多不合法的行为也无法可究。另外,很多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更多地将重点放在经济利益最大化上,而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则很少重视,这导致企业节能施工管理缺乏强制性法律法规的约束和管理。

3、施工企业追求目标不利于节能施工管理

施工企业更多的关注的是经济利益,所以多数施工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控制开支、提高投资回报率,往往会牺牲环境和生态。这种思想在施工企业中根深蒂固,导致企业缺乏坚持节能施工管理的人才,常年缺乏针对节能管理的环保理念和推广培训计划、措施,更缺乏资金投入。

二、建筑施工中节能环保问题的解决措施

1、 完善环保管理模式

目前,环保管理模式的最大问题就是监督力度不够,这使得环保管理无法实现,因而在执行环保管理措施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制定相关环保惩罚条例和建立环保监督机构,建筑方应与环保行政部门相配合,对施工过程中的行为进行监督。并对施工方环境污染收取一定抗污染费用,对于不利于环保的措施和操作程序及时提出意见建议。

2、加强资源管理

首先,建筑工程施工时应以节能环保作为管理工作中心,最大程度做到能源节约,在此基础上对施工技术、工艺以及材料等进行优化,并保证施工人员熟练掌握各项施工技术,所有施工行为都在规范要求内进行。对于施工材料的选择,应尽量选择可再生能源,并且可重复利用材料。建筑材料为施工成本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材料管理不但可以实现节能施工要求,同时还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其次,做好设备管理,在设备进场前应做好质量验收工作,确保其安装以及各构件质量与性能满足要求,进场后还需要做好放置管理,避免其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应做好保养与维护工作,最大程度的降低其折旧速度,使其能够以较低的损耗来维持基本运转。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对老旧、耗能大以及污染严重的设备进行淘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是否合理决定了节能建筑施工的最终效果,在工程正式施工前,应结合施工方案来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确保每个施工环节都能够正常进行。首先,做好墙体节能施工,以满足墙体保温性能为主要目的,对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技术进行详细分析,选择用密度小、强度高的墙体材料,以复合式墙体砌筑方式施工,例如现在常见的空心砖砌筑墙体,其中选择空心砖进行施工时,不能选择用断裂空心砖或者不完整空心砖,预留砌筑位置应高于实际砖尺寸大小。另外,还需要结合工程施工地点,做好地震、自重、风荷载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分析,降低各因素对墙体保温系统的影响,提高墙体结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耐久性。其次,做好门窗节能施工,提高门窗安装质量。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图纸来进行施工,安装时做好严密性能分析与检测,并最空气渗透指标进行系统分析。门窗材料的应用,需要保证建筑结构的热阻性与密闭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4、加强施工污染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造成各种各样的污染,例如粉尘污染、噪音污染等,对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生活影响比较大。建筑工程施工工期比较长,涉及专业众多,在不同阶段所需材料以及设备不同,例如在土方施工阶段,经常使用运输设备与大型挖掘机等,不但会造成噪音污染,同时如果运输管理不当很容易出现粉尘污染。针对此,应做好土方运输道路与车辆的管理,对运输通道进行洒水处理,而运输车辆则可以进行覆盖降低扬尘。或者是在打桩阶段,使用打桩机与混凝土搅拌机频率比较高,对周围环境影响比较大,在施工时应做好管理,对设备进行降噪处理,并对存在的设备及时进行维修。另外,工程施工会产生大量废料,需要集中运输到郊外进行填埋处理,对于混凝土碎块、石块以及砂料等则可以进行再次利用。

5、对机械设备的管理

施工过程中,对机械设备的妥善保管和使用能够极大的提高施工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要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并且对使用者进行责任追求,每个操作者负责一台设备,负责对设备的维修、保养,防止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机械损耗。还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国际先进机械设备。这些设备具备一机多能的特点,可以替代几种机械而进行流水操作与循环操作,极大的降低了机械损耗与环境噪音污染,并且有效减少操作机械的工作人员数量。一体化机械设备将极大的减少建筑工程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促进了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

6、对施工质量的管理

施工质量管理是实现建筑工程节能环保的重要环节,也是见证节能施工管理理念的重要成果,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最好体现。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变被动为主动,使企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更加科学合理、规范化、正规化。这种做法将极大发挥节能施工管理理念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也能增加节能的经济性效果,降低建设单位的资金风险,提升施工单位的工作热情。实施节能施工,尽可能减少场地干扰,提高资源和材料利用效率,增加材料的回收利用等,但采用这些手段的前提是要确保工程质量。好的工程质量,可延长项目寿命、降低项目日常运行费用,利于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本身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节能环保施工管理理念不仅能够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也能够实现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使施工管理更趋科学性与合理化。因此,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应树立节能环保施工管理理念,以节能减排、节能施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点,用科学的管理来实现我国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向着节能、减排、快速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洪欣,陈远,王大海. 我国节能施工发展的思索[J]. 节能建筑. 2012(01)

篇2

关键词: 建筑设计 节能 环保

Abstract: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eople's energy consumption demand and consumption rate also gradually to increase, and 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also increased, so how to effectively use energy,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 new society, become we have to face a major issue. The design of the modern architecture in a certain degree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trol, the main requirement is building to do as much as possible use of natural energy and reduce pollution, truly achieve the purpose of green energy conserva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ideas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importance of saving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emise architectural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discussed analysis.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节能与环保的途径

1.屋面材料的选择对于节能的影响。

众所周知,我国的能源占有量与可利用量是极为有限的,如何有效的利用能源,达到能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就成为了建筑节能的关键。 屋顶作为建筑设计比较重要的部分,其耗热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能源消耗量,因此建筑屋顶要想达到节能的目的,要尽量选用隔热性能十分好的材料。

2.墙体材料的选择对于节能的影响。

墙体在建筑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视的,做为建筑结构防护的主体部分,墙体的耗能率相对较高, 那么对于墙体的节能设计就显得极为重要了,目前行业中运用热反射隔热涂料配合外墙保温自保温体系使用能够有效达到65%。而且能够降低保温层厚度,减少建筑物负重载荷。与涂刷普通涂料的建筑外墙可以直接降低物体表面10-15摄氏度左右,这样就降低了空调的使用量,从而达到节能目的。这是目前最新的节能涂料技术,不紧节能环保,减低建筑物负重,还能降低工程的造价,节约材料的使用,使整个建筑物更安全更可靠。

3.门窗选择对于节能控制的影响。

我们早期在进行建筑设计素的时候,往往对于门窗建筑节能这一点上考虑的相对来说比较少,导致建筑物由于门窗设计的不合理,造成能耗非常大的情况发生。 在对于门窗的设计中,要选择热工性能比较高的材料,比如说建筑玻璃材料就是不错的选择。我们知道,玻璃的传热能力要比一般的砖墙大,所以冬夏对于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效果非常好,提高了门窗的保湿隔热性能之后,就从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能耗,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此外,另一个主要的方法就是,在选择了玻璃作为门窗主材料的同时,我们可以适当的增加窗层数数,使得在内外玻璃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空气层,这样门窗的保温隔热效果会更好,同时有的设计者还会在窗上增加一个聚酯膜,也能够起到同样的效果。

4.合理选址

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之初,我们都要对建筑物周围的环境状况进行分析,通过对周围建筑环境的分析, 得到其地质、土质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选择最合适的位置来建造建筑物,使得建筑物能够很好的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可再生资源,同时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附近的生态平衡。

5.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

建筑物的地址确定了之后,就要考虑和研究当地的微气候环境,充分结合建筑物的功能, 对外部的环境进行科学与合理的设计与布局,从而改善周围的微气候环境,使之与周围外部环境形成一个有效的节能环保体系。

二.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一)我们的设计人员在做设计的时候,要有这样一个主观意识,我们设计的建筑物,可以突出自己的设计风格, 但是也要充分考虑到百姓的需要,设计的各个环节要充分考虑如何解决百姓的实际困难,使得人们在使用建筑物的时候充分更加方便,那么基于此点,我们在设计建筑的时候,要尽量遵守以科学发展的角度进行设计,凡事力求节俭,选用新型绿色材料,力求利用可持续再生能源这一原则。

(二)目前全世界都在倡导低碳生活,我们国家正处于高速发展中,对于低碳节能环保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增加, 我们的建筑设计人员要通过自己的设计,传达给百姓这样一个思想,即不可过度追求奢华的精神污染,要有一种简朴的生活习惯,同时我们的建筑设计者,在设计时,也要尽可能的遵循这一原则,但是简朴的设计风格不同于简单的设计风格,其是在满足了真正需要之后在设计上的对于细节的一种提炼加工,更讲究实效性。

(三)在做设计时,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比如在建筑物的坡屋顶上安装太阳能集热板,用于供应家庭热水。 在建筑立面的设计上,将太阳能光电板与窗体一体化,产生的电用于给电动力车充电;房屋均为南向,屋顶流线型设计,充分吸收太阳光。从而减少对于电能等其它能源的使用。

三、节能环保前提下的建筑设计原则

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每设计一项工程,自工程施工建设开始,设计者就开始对它承担起终身的社会责任。 工程责任的范围广,且责任重大,所负责任的时间长(直至设计使用周期结束)。能源是我国的战略物质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又是后代人生存的必要条件,建筑节能是贯彻国家节约能源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事,所以低碳节能建筑的设计者又实际上承担了一份牵涉到国家发展战略和后代人生存条件的社会责任。现今社会,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能源短缺的压力也在渐渐显现出来,所以对于能源的有效利用,如何最大限度的节能,就成为了当今比较受人关注的话题。那么我们国家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必然节能绿色环保,在这种思想下,设计人员在做设计时,要尽可能的遵循以下这些原则:首先就是充分利用资源,使得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它的是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对于能源、土地、水等各种资源都要做到精细的用量分析,尽可能地节省资源。其次就是尽可能的减少建筑物对于环境的影响程度,要达到对环境影响最小,就要求我们建筑施工时防止由于操作不当对土壤、空气和水的污染,同时我们要尽量选择本地的建材,这样做的好处可以减少运输成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运输这些建材对于环境的影响,还有就是要充分发掘建筑材料的可重复利用性,在选用材料的时候,尽量选择那些可循环利用与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尽可能的通过合理的设计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最后就是要再要加强我们的建筑设计人员主观的节能环保意识,只有增强了这部分人的主观意识,才能使得其设计出来的建筑物符合我们经济社会环境下的节能环保的需求,另外也要增强我们每个人对于节能环保的意识,使得全社会都投入到节能环保建设中来。

结语:

环保节能型的建筑不同以往的传统建筑,它能产生出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我们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在建筑设计中要不断地增强这方面的意识,这种设计思想在未来中肯定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未来建筑设计的主导思想就是节能环保,所以我们的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节能与环保性,从而真正的使得建筑物达到绿色节能环保的要求,为社会与人民带来福音。建筑设计的节能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这需要我们的相关工作人员付出艰辛的努力与艰苦卓绝的优良作风,不断地吸取国外先进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来增强我们的设计水平与能力,同时也需要我们全社会的理解与大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国的节能环保得长远发展,在这里笔者希望同时也有信心认为,中国建筑业的节能环保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一定会得到飞跃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保;节能;对策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能源枯竭以及环境的恶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入节能与环保的理念已经成为了必然。城市规划作为一个城市发展的基调,在其内融入环保与节能的理念能够更好的建设低能耗与环保可持续型的城市。城市规划中的节能环保主要从降低非必要施工与城府施工,建设环保设施以及基于节能角度的开发等层面展开与体现。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经验以及自身的工作经历在城市规划中的环保与节能环节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从理论层面为城市规划中的节能环保的落实奠定基础。

二、城市规划中的环境问题

城市中建设过程中体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按照污染的类型分为空气质量的降低、水环境的污染、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等三个方面。具体环境污染出现的原因以及污染现状如下:

2.1 空气质量的下降

空气质量的下降主要表现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增加,烟尘的增加、以及有害气体的增加以及一些其他包括了气相因素在内的如酸雨、光化学烟雾等问题的存在。具体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两方面原因而造成的,一方面是由于工业的发展对废弃的排放所造成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废弃污染,废弃中成分复杂,大部分添加废物属于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此种污染物长时间的直接排放到空气之中,增加空气中有害其气体以及粉尘含量的增加进而降低了城市内的环境质量。另一方面是由于城市的汽车规模与数量的不断增加造成了汽车尾气排放量的增加,而其中的诸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更是直接排入空气之中对空气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由于缺乏绿色植物的净化功能以及城市建筑对城市空气对流的影响而导致了城市中空气污染现象更为严重。

2.2 水环境的污染

城市内的水环境污染主要分为地表水与地下水污染,针对地表水污染主要来源于人们生活废水以及工业废水对地表水的污染,居民的生活用水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以及微生物,对水体排的直接排放容易造成水环境的污染以及富营养化。而工业废水中根据工业生产的种类不同而成分不同。主要有重金属污染以及其他有毒物质的污染,此种污水对地表径流的直接排放容易导致水体以及水体周围的环境恶化,危害生物圈以及微生物群落的发展。进而威胁到整个城市环境。而针对地下水的污染则主要表现为农业污染以及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地下水资源枯竭。

2.3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固体废弃物的来源主要有居民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以及工业生产废料等等。其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影响为侵占土地,滋生微生物以及造成城市其他污染(如:水污染,空气污染等)。

三、城市规划中的环保对策

根据不同的污染类型以及整体规划对策在城市规划中对环保的体现措施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3.1 加强道路及其绿化带的规划

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来源有工业排放以及汽车尾气。汽车尾气的排放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并随城市发展的加速而加速。对于室内的汽车数量等问题不在城市规划的范畴之内,对于城市的汽车尾气的处理可以通过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对公路两旁的隔离带与绿化带的加强规划、绕城高速规划等相关规划过程进行有效的规避。从而使得更多的的汽车尾气被植物、地表水稀释,避免了大量尾气存在于城市空气中降低空气的污染程度。

3.2 加强对工业园区的规划

将工业以工业园区的方式进行规划,一方面方便企业自身的集约化发展,另一方面此种规划能够有效的对工业进行整合,对于重污染的工业能够通过集中管理,集中监督,集中处理的方式对其污染废物的排放进行处置。另外,通过打破了工业零散分布的局面,更有利于工业针对城市的选址。在水源方面依据环保理论工业的排污地点应该处于水源下游,对于风向方面应该处于主导风向相对于城市下游。通过此种方式降低工业对城市水环境以及空气质量的不良影响。

3.3 规划垃圾处理厂

城市有大量的生活垃圾,有研究报道一个30万人的小型城市每天产出的生活垃圾超过10吨,因此需要通过城市规划体系对垃圾处理体系进行系统的规划,并做好及处理的分级规划体系,按照大型垃圾处理厂(填埋场)――中级中转站――垃圾搜集处等规划体系进行划分,具体比例为1:10:100进行规划。在规划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三方面原则:一方面是垃圾搜集处的高覆盖面,要求垃圾搜集处的分布需要覆盖城市的全部区域。一方面是垃圾搜集处的不均等分布原则,采用垃圾产出量为基本数据依据对垃圾搜集处进行按照需求的分布。另一方面是总站的最优路线原则。垃圾中级转运站到垃圾搜集处以及垃圾处理厂的路线规划需要合理,满足优化分配的原则。

四、城市规划中的能源浪费

城市规划中的能源浪费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重复建设方面,比如道路的施工、管道的施工、光缆的施工等施工不同阶段需要对路面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重复施工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而造成能源的浪费;一方面是在城市的照明规划以及相关的电气规划过程中没有引入清洁能源或者在规划过程中产生奢侈规划的现象浪费了城市的能源;另一方面城市的供暖(包括热水等)空调系统存在大量的重复建设问题,更加加剧了城市的能源浪费。

五、城市规划中的节能对策

基于上文所讨论的城市规划中能源浪费的现象具体的城市规划节能对策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规划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建设、供(下)水系统建设,电线的铺设、天然气管道的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集约施工的可能性,通过统一规划,一次施工多种功能共同实现的原则降低重复施工的比例,进而降低城市建设中的能源损耗。

其次,开发城市的新能源,比如在对路灯、信号灯、监控录像、亮化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为其进行供电。进而降低自身的电能消耗,达成城市的节能规划。

最后,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充分考虑采用集中供暖、集中大型的空调系统等方法来降低单人对暖、冷的需求。进而降低以家庭为单位的能源损耗,达到降低城市整体能耗的目的、

六、总结

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对能源进行掠夺以及对环境造成破坏,尤其是城市的发展在此方面的问题上表现的更为突出。本文从基本的现状出发讨论了城市规划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城市规划中的能源浪费现象。并从开源节流、严格控制、深度治理等角度分别对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与能源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未来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引入节能环保的概念提供理论基础。并在实际的对策与措施层面提供可行的指导。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城市;沥青道路;材料;节能环保;分析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今社会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的,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宗旨,以实现“绿色交通”为目标,积极研究应用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沥青路面新技术已成为公路建设发展的必然。沥青路面节能减排技术必将有崭新的发展,这对公路建设将产生重大影响。

1 沥青路面概述

沥青路面是指在柔性基层或半刚性基层上由沥青混合料铺筑成面层的路面结构。在公路交通事业中,沥青路面因其行车舒适、噪音小,容易养护和使用性能易恢复,对路基变形的适应性强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道路建设中。沥青路面有很多优点并且也被广泛应用,但沥青混凝土产业属于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不符合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政策,所以有必要研究沥青路面的节能减排。本文将从温拌沥青混合料、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低噪声沥青路面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沥青路面的节能减排。沥青路面具有行车舒适、噪音小、施工周期短,对路基变形的适应性强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道路建设中。为响应国家政策,沥青路面应积极使用橡胶沥青、路基再生、沥青路面再生等新技术,节约能源,减少排放。

2 温拌沥青混合料

2.1 热拌沥青混合料存在的问题

目前,道路建设中的沥青路面基本上采用的是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HMA(Hot Mixture Asphalt)。HMA是一种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它是将沥青从常温加热到140℃左右,矿料从常温加热到160~180℃,然后再将沥青和矿料于160℃的高温下进行拌和,拌和后的HMA温度不低于150℃,摊铺和碾压时的温度不低于120℃。将沥青和矿料加热到如此高的温度,不仅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在生产和施工的过程中还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和粉尘,严重影响周围的环境质量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2.2 温拌沥青混合料概述

温拌沥青混合料(简称WMA)是一类拌和温度介于热拌沥青混合料(150℃~180℃)和冷拌(常温)沥青混合料之间,而性能达到(或接近)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新型沥青混合料。就国外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WMA的拌和温度一般保持在100~120℃,摊铺和压实路面的温度为80~90℃,相对于HMA,温度降低了30℃左右,而WMA却具备和HMA一样的施工和易性和路用性能。

2.3 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节能减排特性

WMA通过物理、化学手段改变沥青胶结料黏温曲线,降低沥青材料的黏度,使沥青混合料在较低温度下获得良好的可拌合性。这样得到的沥青混合料不仅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而且加热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废气的排放也大为减少,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特性。

2.3.1 节约能源。现有资料显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可以比HMA降低30℃左右,燃料消耗由此可减少30%左右,具有较大的节能效益。由于生产温度的降低,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对钢铁制的生产设备的损耗也相应降低,可以延长设备使用期,降低成本。

2.3.2 减少废气排放。温拌沥青混合料在拌和、摊铺时,会大大减少粉尘、CO2及其他有害的散射物质,这将极大的减轻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造成的潜在伤害,维护施工建设人员的身体健康。

3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3.1 概述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网络已逐步趋于完善,新建公路的比重逐年减少,改建、大修工程比例不断扩大。而我国沥青路面所占比例较大,沥青路面改造如果继续采用传统方式,不利于环保,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进入2l世纪后,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符合我国环保、节约的基本国策,更加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3.2 沥青路面再生施工方法

3.2.1 现场冷再生法。现场冷再生技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大功率路面跣刨拌和机将沥青层跣刨、破碎后、加入新料、拌合、摊铺和预压,再由压路机进一步压实。另一种方式是在旧路面上洒布再生剂封层,再生剂能渗入路面5-6mm,恢复表层被氧化沥青的活性,并形成抵抗燃油泄漏的封层,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2-3年。

3.2.2 厂拌冷再生法。厂拌冷再生技术一般先将旧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运回搅拌厂,经过破碎作为骨料,加入水泥或石灰、粉煤灰、乳化沥青等一种或多种稳定剂和新料进行搅拌,然后铺筑于基层或底基层。

3.2.3 现场热再生法。现场热再生技术它是通过用一台大型沥青路面热再生联合机组,现加热软化路面,铲起路面废料,再和沥青粘合剂混合,有时可能还需要添加一些新的骨料,然后通过机组的摊铺器将再生料重新铺在原来的路面上。

3.2.4 厂拌热再生法。 厂拌热再生技术是一种实用、灵活简便而又能保证质量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按不同路面层的技术要求灵活调整旧沥青混合料新骨料和新沥青的加入比例,在加热状态下充分搅拌。废旧沥青混合料用普通跣刨机跣刨回收,运回搅拌厂储存备用。利用一种可添加旧沥青混合料的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喷洒再生剂,添加新沥青。

3.3 发展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意义

3.3.1 节约资源。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能最大限度利用废旧混合料,直接节省大量的砂石料和沥青资源,同时有效节约开采砂石料和废弃旧料占用的大量土地资源。我国石油沥青产量很低,大多满足不了重交通石油沥青的路用性能技术要求。可见重复利用废旧沥青混合料,节约沥青资源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3.2 环境保护。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通过重复利用沥青混合料,防止沥青混凝土废料对弃置场所及其周边环境的污染,同时通过减少石料的开采,能有效保护林地,维护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4 低噪声沥青路面

4.1 交通噪声的现状及其危害

近年来,伴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交通噪声环境污染日渐严重,交通噪声污染具有干扰持续、危害性大的特点。有证据表明噪声对语言交流、休息睡眠,甚至人们的脾气性格都有不利影响,同时对心脑血管疾病有负面影响,更有甚者可造成听力损伤。

4.2 低噪路面

为了减少交通噪声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危害,一般提倡修筑低噪音沥青路面。所谓低噪声沥青路面是在普通的沥青路面结构层上铺筑一层具有很高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其空隙率通常在15%-25%之间,有的甚至高达30%。国外研究资料表明,与普通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这种路面可降低交通噪声3-8dB。目前普遍认为更多的推广修筑低噪声沥青路面以减弱噪声是一种有效的环保途径。

5 结束语

节能减排是大势所趋,作为一名工程人员更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方针,在沥青路面的铺筑过程中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力争做到节约能源、减少排放。

参考文献:

[1] 拾方治,马卫民,吕伟民.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 朱建东.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工艺在沪宁高速公路的应用[J].华东公路,2007.

[3] 蔡春华,曹亚东,严 军.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应用研究[J].上海建设科技,2011,27(6).

[4] 王江平.节能减排型温拌沥青混凝土特性与应用[M]. 山西建筑,2010,(3).

篇5

介绍了神华天津国华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盘山电厂)打孔抽汽供热改造方案,对采用该方案进行供热的节能、环保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供热方案每年可节约标煤13.82万t,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将分别减排约1388.1t/a、1755.5t/a和2307.5t/a,投资回收期约5年。

关键词:

打孔抽汽供热;安全;节能环保;经济性

1引言

盘山电厂位于风景秀丽的盘山脚下,地处京津唐电网负荷的中心,是国家“八五”期间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装机容量2×500MW,2台50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由俄罗斯设计并供货,分别于1995年12月和1996年5月投产。2#、1#机组分别于2009年和2012年实施低压缸通流部分改造,已增容到530MW。蓟县城区规划建筑面积约2500万m2,现有建筑面积约500万m2,其中已实现较大面积的连片集中供热面积约200万m2,采暖集中供热普及率约35%。蓟县城区目前尚未建立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分别以小型集中供热系统、区域供热系统和家用土暖气及小煤炉供热3种方式为主,供热面积约480万m2。2011年,蓟县新城建设一期工程80万m2开始建设,5年规划建设345万m2,根据国家节能环保政策不得新增用能指标,“节能减排”压力巨大,靠新建传统锅炉房已无法满足供热需求,燃气和新能源供热又有不可承受的成本压力。蓟县急需利用大型热电联产热源来替代当前分散小锅炉,并满足目前新城建设的供热需求。在此背景下,天津市供热办公室2011年9月,发函确认将盘山电厂1#、2#机组抽汽供热技术改造工程纳入《天津市供热发展“十二五”规划》,以盘山电厂为热源,形成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替代部分现有区域供热系统,满足现有老城区及规划近几年开发的新城区集中供热需求。

2打孔抽汽供热改造方案

盘山电厂1#、2#机组汽轮机为К-500-240-4型超临界压力、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四缸四排汽凝汽式汽轮机。该汽轮机主汽压力为23.54MPa、温度为540℃,再热蒸汽压力为3.51MPa、温度540℃。该汽轮机共设有8段回热抽汽,分别供给3台高压加热器、2台小汽泵、1台除氧器和4台低压加热器。抽汽供热改造方案:汽轮机采用打孔抽汽,抽汽口在中压缸两排汽口连通管之间部位(见图1),在连通管上安装蝶阀进行可调整抽汽,抽汽调节系统由蝶阀、安全阀、逆止阀、抽汽快关调节阀等组成。当抽汽工况运行时将蝶阀关闭到某一位置,适当提高中压缸的排气压力,控制抽汽压力不小于0.25MPa,保证抽汽时中压缸不低于冷凝工况响应值。这样在抽汽时,中压末几级的压力没有降低,中压末几级叶片的焓降没有增加,可以保证机组运行安全。同时,为保证机组供热安全性,抽汽运行时,保持中压排气压力与调节级压力关系不变(即与纯凝工况一致)。抽汽供热管道由连通管引出至运行平台上方后,加装安全阀、逆止阀和快关阀。为防止连通管的振动及膨胀传递到抽汽管道上,在连通管与供热管道接口处,需加装弹性补偿节,并将补偿节后的抽汽管道固定在基础上,见图2。在充分保证机组安全的前提下,额定抽汽参数0.252MPa/194℃,单机额定抽汽量300t/h,最大抽汽量400t/h,单机额定供热能力194MW,最大供热能力258MW;改造后机组凝汽工况运行时的效率不低于原设计值,设备运行应力控制值,能适应原机组运行参数变化的要求;抽汽供热工况运行时,采暖抽汽疏水回收至主机热力系统,额定抽汽时机组出力475MW,最大抽汽时机组出力460MW。

3抽汽供热安全性分析

由于原始设计未对机组内部通流部分做抽汽的考虑,因此,要对通流部分进行强度校核。对于中压缸末3级叶片,在正常抽汽工况下,由于额定抽汽压力与纯凝状态下的中压缸排汽压力基本相同,中压缸末3级焓降与纯凝工况基本相同,其安全性可以保证。但在机组供热工况下,抽汽蝶阀的打开会使中压末3级的焓降瞬间增大,因此,需要对中压缸末3级叶片进行强度校核。通过对中压末三级进行了测绘,并对抽气工况的叶片强度进行校核,对末三级动叶片实物进行三坐标测绘,测绘时每隔20mm高度测绘一个截面,测绘截面约为52个。根据测绘数据判断末三级叶片出汽边高度约为:298mm、338mm、368mm,测绘后的型线见图3(分别为次次末级、次末级、末级)。由于三坐标测绘存在误差,每个截面数据点不在同一个平面上,需将每个截面投影到同一平面,生成spline曲线,将生成的spline曲线重新取点,在UG中进行光顺,重新生成截面数据。将全部50多个截面按照上述步骤完成,生成UG实体。根顶截面无法测绘,根据已经成型的UG叶片实体进行延伸成型。整理后的叶片实体见图4。在以上成型的UG实体上,重新抽取截面,整理叶片型线进行叶片强度计算。计算纯凝最大工况、最大抽汽工况(抽汽压力为0.20MPa)、最大抽汽工况(抽汽压力为0.25MPa)3种工况下中压末三级叶片的蒸汽弯应力。以上3种热力工况结果分析:机组在纯凝工况下运行,末三级叶片的蒸汽弯应力在许用范围内。抽汽工况与纯凝工况计算结果比较,各级有效焓降及蒸汽弯应力增加百分比,见表1、表2。根据以上结果对比分析,抽汽压力为0.25MPa时,中压缸末2、3级蒸汽弯应力,相比纯凝工况变化不大,末级叶片蒸汽弯应力增加7.46%,根据设计经验判断叶片蒸汽弯应力合格;抽汽压力降至0.20MPa时,中压缸末级叶片蒸汽弯应力增加约30%,根据设计经验判断,叶片蒸汽弯应力超标。因此,必须在中低压缸的连通管上安装蝶阀,对抽汽压力进行调节,控制抽汽压力不小于0.25MPa,确保机组安全运行。在最大抽汽工况下,进入低压缸的蒸汽流量,大于低压缸所需的最小冷却蒸汽流量,不会出现鼓风现象,所以低压缸通流部分是安全可靠的。

4节能效益和环境影响

将纯凝机组改造为热电联产机组后,由于发电厂锅炉燃烧效率高,且具备技术先进的烟气除尘、脱硫、脱硝设施。相对于供暖的小锅炉除尘设备落后,没有脱硫、脱硝设备,发电厂的烟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很小,并且发电厂高品位的热量先用于发电,最后的低品位的热量再用于供热,代替大量效率较低、耗煤量大、能源浪费、运行成本高、环保治理难的供热小锅炉,能源利用更充分、更环保。机组供热改造后,供热工况发电标准煤耗为282.48g/kWh,与纯凝工况的302.56g/kWh相比,发电标准煤耗降低约20.08g/kWh,2×500MW机组每年可节约发电标准煤耗量约11.04×104t/a;供热改造后供热标煤耗为39.31kg/GJ,全年供热量为2138112GJ/a。与目前蓟县采用小锅炉采暖供热相比,可节约供热标煤耗量约2.78×104t/a,发电和供热共可节约标煤耗量约13.82×104t/a。机组抽汽供热技术改造后,燃煤量增加了11×104t/a,相应增加大气污染物(SO2、烟尘、NOx)的排放量,分别为40.9t/a、12.5t/a、461.5t/a。由于机组集中供热与区域分散小锅炉比较,锅炉效率提高,同时替代了区域内的燃煤小锅炉(燃煤量约为29×104t/a),使得蓟县区域内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较大消减,减排量SO2消减1388.1t/a、烟尘消减2307.5t/a,NOx消减1755.5t/a,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5抽汽供热经济性和投资效益分析

在抽汽供热运行工况下,只是改变了低压缸的流量,高、中压缸运行工况基本没有变化,仅低压缸相当于在部分负荷下运行,效率有所降低。但是,由于运行在抽汽供热工况下,部分蒸汽被抽走,对汽轮机而言,减小了冷源损失,降低了热耗值,极大地提高了机组的经济性。在非供热期,以纯凝汽工况运行基本不受影响,只是在联通管上加装蝶阀后,联通管上的压损会稍有增加,使得机组的热耗稍有增加,但经过运行,实践证明影响微乎其微。1#、2#机组抽汽供热改造项目动态总投资为8470万元,供热热价为28元/GJ,2013年实现部分供热,首笔热费结算为1672万元。本项目投资回收期约7.92年,其中包含了约3年(2012~2014年)项目建设期。本项目于2015年全部投入运行后,于2019年可实现全部投资回收。因此本项目全部建成后,投资回收期约5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田增华,等.天津国华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2#机组抽汽供热技术改造工程初步设计,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