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范文

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6: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

篇1

【关键词】家庭经济学 丁克家庭

【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0-0014-02

在人口学课程授课中,需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人口增长问题。就微观角度而言,我们经常从家庭经济学角度分析人口生育问题。

一 丁克家庭简介

经济发展和文化观念的演进使中国家庭的生活方式更为开放、多元和现代化,并为丁克家庭的产生创造了条件。“Dink”一词为Double income no kids的缩写,即双收入、无子女的家庭结构。丁克家庭模式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在欧美等地流行,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它悄然地侵入到我们这个素来鼓吹“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国度。目前中国选择这种家庭模式的夫妇已经突破60万,主要集中在京、津、沪、穗等大城市。虽然丁克家庭不是目前家庭结构的代表,却冲击了几千年来生育作为家庭永恒主题的现实。根据蔡洪福等对上海育龄妇女在1983年和1994年的两次调查,上海育龄妇女不想生育的比例从1983年的0.5% 上升到1994的1.7%,到2002年调查时,上海市民不愿生育的人数已达4.9%;北京育龄男女中约有10% 选择不要小孩;深圳白领女性中21.7% 的人明确表示不打算要孩子。2003年8月,北京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网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与1997年的同期调查结果相比,选择丁克家庭的人数上升了1.1%,总人数比例达到10.51%。

二 丁克家庭的特点

丁克家庭作为一种新型家庭模式,有以下几项鲜明的特点:

第一,丁克家庭中的成员呈现年轻化、高学历、高收入的特点。丁克家庭正在成为一种“高层次”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据北京市的一项调查可知,自愿不育者中身份为干部、知识分子的比例占73.7%,具有大专以上教育水平的男性占65.8%,女性占68.4%。在白领中,20~24岁和25~29岁人群中不想生孩子的比例高达20%和13.5%,而45~49岁不想生孩子的比例仅为9.5%。在不同学历的人群中,大专以上学历者选择丁克家庭的比例最高,达到10.3%;家庭月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受访者中选择丁克家庭的比例达到13.7%,而在1500元以下的人群中仅为5.5%。

第二,丁克一族极其现实,一方面,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属于事业型;另一方面,注重消费与享受精神世界,追求生活质量。他们以个性独立为基础,强调两性平等。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激烈的竞争,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在业余的时间为子女操劳,不愿被生育拖累事业,影响个人奋斗和物质与精神上的享受,而是集中精力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拼搏。

第三,从地域上看,城市中选择丁克家庭的人数比例要大于农村。原因主要有四项:城市妇女结婚较晚,其生育率本身就比农村妇女低;城市的年轻人高学历、高收入、追求高层次的生活方式的特点决定了选择不育的概率更高;城市的激烈竞争让一些人喘不过气,容不得他们将时间过多地耗费在抚养孩子身上;城市人接受新观念、新文化较快,而在农村,“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观念较深,选择丁克的社会压力要远远大于城市。

第四,从性别决策上来看,女性选择丁克的愿意要大过男性。因为从抚育子女的机会成本来看,女性的机会成本显著大于男性,养育子女会影响到女性的工作、学习、经济收入以及社会参与,所以女性和男性相比,女性选择丁克的意愿更强。

三 从家庭经济学角度分析其原因

著名人口经济学家莱宾斯坦教授认为,家庭规模的确定由父母对生育子女的选择来完成,而父母对生育子女的选择取决于该孩子的预期的成本—效益。孩子的成本可分作两部分:一部分为直接成本,即从母亲怀孕到将孩子抚养自立所花费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婚姻等的费用,即直接的货币支出;另一部分为间接成本,即父母主要是母亲因哺育照料孩子耗去时间而丧失受教育、获得更有利岗位和升迁而减少收入的机会,又称机会成本。而父母选择生育孩子是因为孩子给父母带来效益,孩子对父母的效益包括:第一,劳动—经济效用,即孩子作为劳动力直接为家庭提供经济收入;第二,养老—保险效用;第三,消费—享乐效益,孩子作为“消费品”,具有满足父母感情和精神需要上的效益,能够带来“天伦之乐”;第四,维系家庭地位的效益;第五,安全保卫效益;第六,扩展家庭效益,一般发展中国家多希望“多子多福”,家庭子女多,安全有保障,保持家庭的昌盛。

莱宾斯坦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家庭人均收入的增加,边际孩子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上升,而边际孩子的劳动—经济效益、养老—保险效益等却明显下降。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经济学家贝克尔在莱宾斯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孩子效用最大化理论。人们在追求孩子效用最大化时,往往偏好选择将投入放在提高孩子的质量而非数量上,即对孩子的投入由数量成本向质量成本转移。这种孩子的成本—效益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生育意愿的选择,从微观角度揭示了家庭为什么选择少生或丁克的原因。

父母在生育孩子时总是寄期望于孩子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以便到老年时可以享受到儿女们带来的效益。如图1所示,根据孩子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父母选择生育Q0个孩子。事实上,如果考虑到未来孩子的效益和成本与父母们所期待的不同时,很可能父母对孩子数量的选择将不在Q0水平上。

首先,分析孩子的效益。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统社会中子女所能提供给父母或家庭的利益发生改变,子女在家庭生产中作为家庭劳动力的效用降低了。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养老保险体系的健全,使人们的养老问题有了经济保障,孩子的养老—保险效益降低,养儿防老的观念受到冲击,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发生变化,作为家庭未来的顶梁柱、防老的重要性日渐减弱。家庭生育功能大大减弱,孩子对家庭的安全保卫效益、扩展家庭效益等同时降低。由此,传统家庭受到了威胁,父母从子女那里得来的收益趋于减少,这些原因使得孩子的实际收益远远小于预期收益,而且这种收益的减少以及减少的程度是未来20~25年内不能估算的。综上考虑,一些拥有超前思想、生活水平高、文化层次高的年轻夫妇为了不降低目前的生活质量不愿意冒这种实际收益降低的风险,因此打算生育的孩子数目减少,即Q1<Q0(如图2)。对于丁克一族来说,Q1趋向于零是最好的选择。

其次,分析孩子的成本。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消费观的出现以及迅速变化着的新鲜事物让人们措手不及,养育孩子的实际成本往往远大于预期成本:一是用于孩子人力资本的投资额越来越大,孩子本身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等也使得抚养孩子的成本与日俱增,这会降低人们对子女数量的需求动机,将投入放在提高孩子的质量而非数量上;二是社会处于转型期,随着人的自主性、流动性的增强,感情的风险和婚姻的难度也在提高。一些青年对婚姻的稳定性没有把握或为了追求更自由的空间,惧怕将来婚姻会发生变故,而孩子的抚育等经济负担和麻烦会增加离婚的成本;三是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才的竞争,生育孩子就意味着在孩子身上要花费许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会失去很多机会成本,因此,选择少生或不育而集中精力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拼搏。考虑到上面的几方面,抚育孩子的真实成本会大于预期成本,而且这种风险的大小在变化万千的社会中难以预测,人们选择的孩子数量Q2<Q0,而追求自由、极为现实的丁克一族拒绝生育,Q2趋向于零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如图3)。

事实上,对丁克家庭的选择更多的是对上述两方面的同时考虑: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而实际成本高于预期成本。毕竟,家庭的生育职能经历了人类历史很长的一段时间,单就其中一种原因似乎还不足以使人们下定决心选择丁克、放弃生育,但往往是两方面的共同压力作用使得选择丁克家庭的人们坚定不生育的决心。子女对父母的效用、价值不断下降,而养育孩子的成本却越来越高(如图4),在两方面压力的作用下,本打算生育Q0个孩子,却最终选择生育Q3个,而Q3更趋向于零,出现丁克家庭。

四 结束语

不论什么原因,丁克家庭体现了现代人承担的社会压力正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期望能从哺育后代的重压中解脱出来。丁克家庭的出现只是多元家庭格局中的一种,比例很少,但国内外的一些资料表明,这种家庭模式在扩大,预示着这种特殊的家庭格局在未来可能会对整个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松.京城“丁克一族”为自由而“断后”[EB /OL].新华网?北京频道,2004.7.25

[2]蔡洪福、傅成文等.上海市20~34岁育龄夫妇生育意愿调查[J].人口与计划生育,1995(4)

[3]陈胜利、张世琨.当代择偶与生育意愿研究——2002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调查[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

[4]嘉男.婚姻家庭:中国“丁克家庭”突破60万——拒绝生育到底能坚持多久?[N].中国妇女报,2004.1.29

篇2

【关键词】毒奶粉;市场失灵;负外部性;政府职能

从2004年安徽阜阳的问题奶粉造成大头娃娃事件发生以来,问题奶粉问题层出不穷,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奶粉,牵涉出多家乳制品企业奶粉中存在违规添加现象。包括伊利蒙牛等多家知名奶制品企业产品中都存在三聚氰胺的添加。2009年浙江等地发现多名婴儿在饮用多美滋婴儿配方奶粉后出现肾结石的症状,怀疑奶粉遭到污染。紧接着,蒙牛公司因向特仑苏牛奶添加OMP(人造骨牛奶蛋白)而被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叫停。乳制品行业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给我们敲醒了警钟,从我国目前奶制品行业的质量安全情况来看,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奶制品中含有非食用物质或滥用食品添加剂,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在奶制品行业几乎是约定俗成的行为。消费者对产品所含营养成分越来越关注,这企业想方设法提高产品营养成分含量指标。企业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抢占市场份额,使用了多种添加剂。一方面添加剂是更加便捷而成本低的途径,另一方面在添加剂的检测方面我国现在检测手段还不健全,对各项添加剂的使用量定义又比较模糊,这使得厂商有空可钻。同时,相当多的被检测出问题的企业是已经获得了国家“免检”资质的大企业,这更给企业使用添加剂创造了便利。

(二)乡镇农村市场中充斥着大量中小奶制品企业产品,伪劣奶粉和过期产品给消费者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农村市场充斥的产品多为小企业或小生产作坊所生产。小生产企业多生产设备老旧,生产环境差,运输与储存条件无法保证,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自然质量难以保证。而农村的行政监督机构在实际操作监督执法力度不够,给了这样的劣质产品以生存空间。同时,农村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单薄,对健康产品需求不足,消费者收入较低,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容易倾向于购买低价产品。农民在购买商品时没有良好的消费习惯,不注重产品的成分、是否有合格证、是否有相关认证标志、商品是否过期,并且在所购买商品出现问题时,维权意识差,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很少能主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使得很多食品问题在发生时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往往是事故累积到一定程度才爆发出来,而所造成的危害已经无法挽回。

在市场对乳制品需求不断扩大的今天,层出不穷的乳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对我国国民健康安全构成直接威胁。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在最不应该受到伤害的婴儿身上,以最让人痛心的方式,暴露出来[5]。而在食品安全问题的背后,则是社会转型期市场失效的本质。显然,追求效率和利益的市场,天生不可能、也不愿意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全民的福利。以最无辜的婴儿为代价,中国又一次领教。本文将运用经济学相关原理对奶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进行解析。

一、正负外部效应

外部性:当某一经济活动的社会总成本或社会总收益大于经济活动主体实际支付的成本或获得的收益时,则称这项活动具有外部性[1]。外部性的影响又被分为正负两种。正外部性:如果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全部社会收益大于经济活动主体获得的收益,即存在外部收益,则称这一经济活动存在正外部性[2]。与之相对应若经济活动所付出的社会成本大于经济活动主体所支付的成本及存在外部成本,则称之具有负外部性。[3]就食品安全问题而言其外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就奶制品市场而言,正外部性体现在大厂商正轨厂商生产合格商品在消费者的长期使用中创造出良好的口碑,为消费者传递了安全和可信赖的信息。而出问题的企业中有一些都是获得了“免检产品”的资质,便是这种正效应的集中体现。而大量中小企业的存在又不可避免的为市场带来了负的外部性,中小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条件很难保证,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大量劣质奶粉涌入市场使消费者使用的不安全性增加,消费者对奶粉质量难以分辨.由此带来负的外部性。

图1 市场均衡、负外部性与效率

如图1所示,负的外部效应显示了生产者据以做出生产决策的是私人边际成本,市场均衡点在A点,MPC=MSB.而效率要求做出一种产品的生产决策时应考虑到全部的边际社会成本,MSC=MPC+MEC.社会有效率的平衡点应在B点。图1显示具有负外部性的产品被私人过度生产了,而三角形ABG为社会福利。

图2显示正外部性的存在使得产品的边际社会收益(MSB)大于消费者获得的边际私人收益(MPB),私人满足最大话的产量MSC=MPB,社会最有效率的产量:MSC=MSB。可见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私人生产不足,社会福利损失为三角形UVZ的面积。

外部性是非排他的因而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自动设置价格来管制,从而导致了市场失灵。在奶制品市场中,高质量产品厂商没有因其正的社会收益带来补偿,而劣质奶粉厂商也没有因其负的社会成本付出代价,市场的价格机制无法反映出各自产品的真实价值,正规厂商没有动机生产高质量具有正外部效应的产品,小厂商也没有措施促使其改进生产质量,高质量产品产量低估,劣质产品产量低估,由此造成社会福利损失,体现了市场失灵。

二、劣币驱逐良币

劣币驱逐良币定律,也称格雷欣法则,它指的是在双本位货币制度下,如果称币值(重量或成色)高的货币为良币,币值低的货币为劣币,则二者并行流通时,良币功能将转化为收藏而退出流通领域。[4]造成市场中劣币驱逐良币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在某种商品购买过程中消费者无法获得足够的信息判断商品的质量,于是会为所有商品定一个中间的价格,高于这个价格商品会自然的退出市场,然后随着消费者对于商品质量的判断越降越低,优质商品逐渐退出市场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消费者判断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信息不对称。最终高质量产品遭淘汰,低质量产品生存下,这是一个典型的逆向选择的过程。奶制品是一种营养成分含量非常丰富的产品,也因此生产链的任何一环都有可能受到污染而破坏产品质量。随着消费者对于营养保健越加关注,乳制品需求增长迅速。但与市场的快速发展相比,产品信息披露、相关食品标准、检验检测技术相对落后。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前无法获得充足的产品信息,产品质量高低无法判断。大量中小乳品企业的低质低价产品使得整个市场进入一个低价竞争的恶性竞争状态。大品牌正规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不得不采取降低产品成本的手段。这意味着科研和管理生产环节的投入相应减少,问题随之而生。这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自古商人趋利,这是不争的事实。每每在市场失灵,政府监管不力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乳品行业在最近几年接连曝出重大安全事故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而政府在这里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在市场中应该扮演更加有力的角色,发挥政府市场调节职能。

(一)政府应该扮演好消息披露者的角色

做好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一方面政府要从企业获得充足信息。建立科学严谨的检查监督体系,对于产品生产加强监督和控制,依据行业标准,法律法规对产品做好检验工作。其次做好信息工作。将相关信息及时公布,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信息透明及时的传递给消费者。同时还要注意保证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注意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数据转化成消费者便于利用的信息。方便消费者对于产品进行选择。同时关注消费者反馈信息。

(二)政府应该制定科学的行业规范和产品质量标准。

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加工乃至包装销售的各个环节制定详细行业规范,提高检验力度,提高检验的技术手段。同时职能部门应该将相关的检验标准及时提供给厂商以供参考,在选取检测样本应遵循随机抽查和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做到质量检验的常规化,科学化。

(三)政府应该加强执法力度,完善法制体系。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应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加大处罚力度。监督部门要积极履行法律职能,对于违规违法生产依法严惩。只有这样,才能落实监管职能的机制体系,杜绝食品危机的再发生。

提高不法商人制假售假坑害消费者的成本,用高额赔偿处罚到让他们不敢再犯为止。

综上所述,我国乳制品行业出现的问题凸显了外部性和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由此带来市场失灵。而市场本身无法通过自身调节消除安全隐患的情况下,政府的调节缺失凸现,政府职能亟待加强。

参考文献:

[1]大卫・N・海曼 《财政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2]韩廷春 《公共财政》教案.

[3]韩廷春 《公共财政》教案.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供求关系;失衡;解决策略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数量的供求失衡

供求理论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供求关系是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关系,它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在市场上的反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商品的供给量恰好等于商品的需求量,就是供求平衡,可以理解为毕业大学生的数量大致等于社会需求的数量;如果商品的供给量大于商品的需求量,就是供大于求,会使得商品停滞,积压,很久都卖不出去,甚至降价卖出,导致亏本,公司倒闭破产;如果是商品的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就是供不应求,商品紧俏,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供应方,需求方没有选择的余地。

2.中国高等教育的需求与供给

从需求角度看,因为大学生对工资要求较高,而社会更多的需求的是廉价的劳动力,这样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就很小。可以根据需求法则的影响,假设其他的条件都不变,则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比变动,社会所需要的大学生,即劳动力,是一种商品,其价格可以类似为工资,需求量会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增加而减少。其次,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急需要高端的专业性强的精英人才,大学生显然还欠缺一些,也导致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很小。再者,企业往往都需要一些经验丰富、老成持重的人才,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又不符合这一点了,使得企业对大学生的需要量不大。

从供给角度看,1999年以前高考制度未改革,高校招录的大学生不多,自1999年以后,各大高校都扩展,使得大学生人数猛增,导致供给量大于需求量,一部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这部分劳动力也暂且闲置下来了,随着不断扩展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就有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被闲置,供给量远远大于需求量了,即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供不应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市场上的生产部门生产出的商品,也就是提供给人们消费的商品总额,小于人们在这段时间内满足的物质资料生活所需的产品的总额。

3.毕业生向大中型城市流动趋势增强

生活城市的选择与生活水平有一定的关联。我国沿海地区近年来发展迅速,因而发达城市与较发达城市和一些发展相对缓慢的乡镇之间的生活水平的差距不断增大,在高薪、高福利、高待遇、高生活水平的诱惑下,大多数毕业大学生的观念也会随之改变,倾向于去选择大中型、沿海、发达城市的工作,而不选择较为落后的乡镇地区的工作,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毕业大学生向大中型城市流动的趋势。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策略及个人建议

1.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毕业生的质量

其一,就大学生而言,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首先从自身问题解决,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掌握的过硬的本领、技术,才会被企业所留用。大学生应该在学习之余,多多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例如能力、专长、团队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等等,让自己在寻求职业的时候占取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

其二,高校在课程的设定上,应该更多的结合市场需求,更加合理地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更加合理地调整各专业招收人数等等,全面为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同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在领导学生走向社会化之前,学校可以专门开一门课程引导学生找工作。学校也可以设立专门的快捷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准确可靠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供求关系,便于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及时找到工作,而不成为闲置资源。

2.政府部门在体制、政策上的改革

政府要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把毕业生的就业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政府管理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加快劳动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的改革,因为许多企事业单位用人有很大的局限性,经常会优先考虑户籍在本地的大学生,这样既影响了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又造成了对人才合理流动的阻碍,政府可以对其进行改革,淡化各单位对户籍的歧视与不平等待遇。

3.大学生应认清形势,适当改变就业观

如今大学生所处地位尴尬,某些大学生仍然存在认为自己是社会精英的现象,因此在搜寻工作的时候,高不成低不就,不愿意去基层单位锻炼自己,又无法再科技发达的领地站住脚。大学毕业生可以适当的转变思维,因为在很多小城市、乡镇急需人才,有很多的职位可以挑选,还有很多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存在大量用人的需求。大学生可以适当的改变就业观,先去基层做起,锻炼自己,挖掘潜能,毕竟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积累经验,脚踏实地地从基础做起,可以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将眼光适当放低一些,毕竟找不到工作总比工作稍差一点好。

其次,大学生可以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打拼,自己解决就业问题,毕业生可以看准商机,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与其他大学生一起走自主创业的道路,这样不仅在解决自己就业问题的同时,也为社会的职位少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提供更多职位、使得更多人有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篇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行驶的机动车数量也越来越多,2012年1-8月,我国汽车销量1247.47万辆,而仅去年8月,我国汽车销售就达到了149.52万辆。如此快的增长速度给城市的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得城市交通的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在每年新增的车辆中,大部分属于私人家用汽车,原本人们购买汽车是为了节约出行时间,提高出行的舒适度,而现在拥堵的道路却适得其反,给开车出行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与困扰,不仅如此,每年(或者每月)新车上路的数量却还在持续增长,使得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据此,本文试通过使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之道。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

所谓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正如科斯所说,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经济学。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对经济现象丧失解释力之后兴起的。一般认为,新制度经济学是由科斯的《企业的性质》这篇文章所开创的。它放宽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系列假设,增强了解释力。

新制度经济学包括四个基本理论:

(一)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是科斯在1937年的论文《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交易费用应包括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订立合同的费用,督促契约条款严格履行的费用等等。交易费用的提出,对于新制度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交易费用理论表明交易活动是稀缺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交易也是冒风险的,因而交易也有代价,从而也就有如何配置的问题。资源配置问题就是经济效率问题。所以,一定的制度必须提高经济效率,否则旧的制度将会被新的制度所取代。这样,制度分析才被认为真正纳入了经济学分析之中。[1]

(二)产权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权利,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规定人们相互行为关系的一种规则,并且是社会的基础性规则。产权经济学大师阿尔钦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物品的使用的权利。”这揭示了产权的本质是社会关系。产权是一个权利束,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影响和激励行为,是产权的一个基本功能。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安排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一个社会的经济绩效如何,最终取决于产权安排对个人行为所提供的激励。

(三)企业理论。科斯运用其首创的交易费用分析工具,对企业的性质以及企业与市场并存于现实经济世界这一事实做出了先驱性的解释,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单一生产制度体系——市场机制,拓展为彼此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的、包括企业与市场的二重生产制度体系。科斯认为,市场机制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企业也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二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在科斯看来,市场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交易费用的节省是企业产生、存在以及替代市场机制的惟一动力。

(四)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代表人物是诺斯,他强调,技术的革新固然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但人们如果没有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冲动,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包括产权制度、法律制度等)构建把技术创新的成果巩固下来,那么人类社会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不可设想的。制度变迁的原因之一就是相对节约交易费用,即降低制度成本,提高制度效益。所以,制度变迁可以理解为一种收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收益较低的制度的替代过程。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构成制度变迁理论的三块基石。制度变迁理论涉及制度变迁的原因或制度的起源问题、制度变迁的动力、制度变迁的过程、制度变迁的形式、制度移植、路径依赖等。 [2]

三、囚徒困境理论

囚徒困境的故事讲的是,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警察告诉每个人: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一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十年。于是,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然而,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不坦白的话判一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八年,不坦白的话判十年,坦白还是比不坦白好。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八年。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一年,显然这个结果好。但这个帕累托改进办不到,因为它不能满足人类的理性要求。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

四、城市拥堵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联系到城市交通问题,我们可以用以上的经济学理论来进行分析。

每一个出行的个体,都可以看做是囚徒困境里的一个囚徒,当然我们这个“囚徒困境”里包含更多的“囚徒”。如果所有人都选择公共交通出行,那么,所有人都将有一个良好的出行感受。在这时,如果有极少数人选择驾驶私人车辆出行,那么,在没有对道路交通产生拥堵压力的前提下,这部分选择驾驶私人车辆出行的个体将有一个更好的出行感受。此时,作为理性的个体,有能力选择私人车辆的人,他们都将选择驾驶自己的车辆上路,从而迅速对城市道路造成极大的负担。而此时,不会有人主动退出自驾行列,而去选择公共交通。原因很简单:首先,选择自驾的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选择放弃自驾而乘坐公共交通的人,是牺牲自己的利益,来使别人获得更好的满足。这便是城市交通的“囚徒困境”问题,每个个体的理,导致集体的非理性,从而造成整体利益的下降。

对于这一问题,要从制度的建立入手,通过制度与规则的确立,来到达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制度存在的理由是节约的交易费用,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人类在从事各类活动时总是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交易费用和经济效益,恰是人类所遵循的某些准则。制度的存在规范了经济主体的活动方法和利益界限,界定了交易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处罚违约行为的规则和秩序是人们的损人利己的机会主义得到抑制,为降低交易费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套健全的经济制度,维护了社会经济主体的各方利益,使人们遵循一定得规则从事经济活动,遵守既定的契约,降低了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篇5

    一、独立学院美术专业教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出现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在美术专业教学定位上也有自己明确目标,本科教学应用型高校,类型介于教学研究型和教学技能型之间,即学生既要有动手绘画的能力也要有科研能力。

    人才培养目标是鉴于普通本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间,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在整体优势的对比上,这种类型的人才与普通本科生相比,具有较强的动手应用能力;与高职学生相比,具有较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具有二次创新的能力。

    二、独立学院美术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说教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都非常明确,但往往在美术基础教学过程中出现“画匠”型人才和“理论”型人才,学生往往缺少创新精神。我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具体体现如下:

    1.教学理念缺乏创新

    美术专业的基础课包括两门:一门是素描;一门是色彩;另一门是速写。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在美术基础课教学中重视基本功,这本无可厚非,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独立学院是依附于本部的一个二级学院,在教学理念及方法上也是继承本部的教学方式,过去建立几十年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基础课教学体系直接照搬照抄到独立学院来,其实面对现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过去教学模式已经与当今社会产生了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教学理念及模式缺乏创新,容易导致学生对绘画失去信心与兴趣,束缚学生在专业上的个性发挥。

    2.基础课与创作相脱节

    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具有错误的观念,认为素描、色彩、速写课只是基础课程,与创作毫不相干,以为只要打好基础,认真完成基础课的作业,能顺理成章的创作出见解独到的作品。基础课的重要性不可否认,若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只会培养出“画匠”,学生会成为人工的照相机。甚至在无形之中把基础训练与创作实践分割并对立起来,在二者之间划了一道鸿沟。到高年级需要做毕业创作时,学生往往因为平时缺乏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导致无从下手,甚至扎实的基础功底会成为束缚,只会照画现实存在物体。

    3.忽视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是采用灌鸭式教学,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本来美术教育中,有很多学生是因为文化成绩不好,才转而学习美术,所以本身这些学生学习就是被动的,他们认为是为了父母而学,是为了考试而学。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我们不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很容易厌倦,绘画的水平也难以提高。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美术学习产生喜好甚至是热爱,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的进行绘画创作。

    4.基础课程内容和时间安排缺乏现实性和科学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设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很多高校还是固定原有的模式进行课程的安排。如工业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等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基础课的安排上与美术学学生课程安排的一致。可以说这是时间和资源的浪费,这种传统的教学安排远远跟不上今天新形势、新产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美术学和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在课程安排需进一步的合理适当比例的区分。

    三、深化独立学院美术基础课之我见

    美术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艺术能力、创造能力与境界的自由有序的系统教育活动;在专业的美术教育中是一个阶段性教学范畴的概念,是美术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具有的基本技能和艺术素养的训练阶段。如此重要的阶段性训练中,却存在许多的问题,就本人所上独立学院美术基础课后提出一些拙见。

    1.教师要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特别是年轻的教师不能满足于自我的成就,满足于对形式、技术上的沾沾自喜,对社会的急速发展视而不见,安于现状、心浮气躁,思想观念落后是无法满足社会对艺术教育的要求。为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美术基础课教育应该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授课,同时也应该是思想观念上的指导。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跨专业的学习,从多个学科、多个领域指导学生,启迪学生去进行绘画创作而不是单纯的照相机式描画物体。不同的时代知识背景,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各个时期的绘画创作作品,洞察过去艺术家的思考方式和创作手法,把握人类文化的行进脉络,并从中得到启发,创造出具有各自特色的绘画作品。

    美术基础课的教授是非常枯燥、辛苦的,只有教师从各个角度全面分析绘画技巧及绘画理论,也可以带来创作的快乐。这要求教师必须对基础课教学作出重新的认识,改变教学方法,努力从各个角度、学科提高自身的素质。

    2.示范教学法的合理使用

    示范教学法在美术基础课教学中是极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示范教学法就是让学生观看整个的绘画过程,也可以称为感知授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目的,学生观看到整个绘画的过程时,带着目的进行观察,观看的越仔细越好;再次,在示范的过程中,教师要讲解每一个步骤的目的,都要讲解清楚。

    例如,在基础课程素描课的教学中,黑、白、灰关系、虚实关系的处理上只是头口上的讲述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关系的处理上必须通过实际的绘画操作,学生才能更直观的理解。在虚实处理时,我们常使用抹搽法;黑、白、灰的区别上,我们都是在动笔前先区分清楚等等。不论是绘画技术上还是头脑中的构思都要通过示范、口述教授于学生,让学生先在感知上有一定的认识。

    3.注意课堂气氛的调节

    反复的进行素描、色彩和速写的练习,学生常常表现出厌学的情绪,为了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热情,教师就必须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授以新颖的教学内容,比如写生对象的改变,讲授如何塑造不同材料的静物并具有质感等等。也可以采用多样的授课形式,如教师的示范与学生作品的点评相结合,甚至可以让学生看些美术大师绘画过程的录像吸取众家之长,为己所用。组织学生到户外去写生,这样也可以激发起学生的绘画激情。教师还应该正确的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放下老师的架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要老师课余时间多专研,很多种方法都可以帮助教师活跃教学气氛。

    4.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基础绘画有了兴趣,有了专研的精神,那么枯燥的绘画也会变得有乐趣。当前的高校美术基础教学中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考生都是因为文化成绩较弱,转而学习美术,这些考生lunwen.1KEjian.com都是在短期性、突击式加上普遍性的临摹、机械地复制等单一和僵化的训练而考上大学的,造成学生对于美术基础课的认识非常狭义,只是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技能的掌握,失去了创作性。学生从内心本身来说对绘画就没有兴趣,只是机械的为了考试而画画。

    美术基础课的教授是相对枯燥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例如,在材料的使用上,素描课上可以采用炭笔、铅笔甚至粉笔相结合,作出与先前不同的黑白灰对比效果;色彩课上可以教学生做肌理效果,不一定是用画笔来表现物体,也可以采用刮刀等其他的工具进行作画;速写更是可以采用面表现方法和线表现方法等等。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起学生的兴趣。

    5.因材施教,加强与专业联系的针对性训练

    高校中美术基础课都是安排在大一以大课的形式上,不分美术学和设计的集体一起上课,导致针对性不强。由于目前多数教学活动都是采用传统模式的训练,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经常会看到学生大二分专业后,涉及到专业课的绘画上,常常会出现创作思维被束缚的现象,无从下手,这主要是因为在大一基础课训练时没有针对性所导致。

    本人经过几年的美术基础课教学得出这样的经验,针对今后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如,之后选择纯艺术的同学要求在基础课联系时,必须掌握不同材质、不同物体的绘画基础;选择环境艺术的学生主要侧重于建筑速写能力的训练,培养空间感;视觉艺术设计的同学侧重于构图与色彩搭配的训练;服装设计则侧重于人体结构和人物速写能力的训练;动画专业则侧重于人体动态和默写的能力训练等等。美术基础课的目的在于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做好铺垫。

    四、结语

    美术基础是其他美术专业课的源泉,素描、色彩和速写是基本功,是美术作品创作的基本保证。美术基础课虽如此重要,但是我们更应该打破素描、色彩和速写传统的授课方式,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建立起一套独有的教学方法,这将对独立学院美术专业的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万秦文加强和改进美术基础教学的思考[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6月第21卷第2期

篇6

关键词:西方财政学;财政学理论;理论基础

Abstract:Since1892Bastable(Bastable,CF)publishedinthe"publicfinance",morethan100years,WesternFinancehasdeveloped,buttheirtheoryonthebasisoftheproblemistherearealwaysdifferences.Thisarticle,fromthefinancepointofviewbelongstothefundamentaleconomics,butcontainsacertaindegreeofpoliticalscience,economicsandpoliticalscienceofcross-disciplinary;thefinancialactivitiesofmajorandfundamentalisthemicro-economicactivities,butalsoincludesderivativeMacro-economiccontent.

Keywords:Westernfinance;financialtheory;theoreticalbasis

财政学仅是经济学,还是政治学和经济学交叉学科?

最初的专著性西方财政学是从经济学角度展开论述的,巴斯塔布尔指出,“从最初意义上看,财政科学是经济研究的产物。”(注:Bastable,C.F.PublicFinance.London:Macmillan&Co.,1892,P7.)汉特(Hunter,M.H.)1921年《公共财政学大纲》第一章第三节标题就是“公共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注:Hunter,M.H.OutlineofPublicFinance.NewYork:Harper&BrothersPublishers,1921,P4.),尽管作者接着于下一节“公共财政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中,也指出了财政学与政治学、历史学的密切关系,(注:Hunter,M.H.OutlineofPublicFinance.NewYork:Harper&BrothersPublishers,1921,P4,PP5-7.)但并不否定他的关于财政学是经济学分支的观点。

与这种经济学观相反,西方财政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开始出现了经济学与政治学交叉学科观。道尔顿(Dalton,H.)1922年的《公共财政学原理》一书,第一句就指出,“财政学是介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一门学科。”(注:Dalton,H.PrinciplesofPublicFinance.London:GeorgeRoutledge&Sons,Ltd.,1922,P3.)不过,由于英美早期财政思想传统的影响,直至本世纪50年代末为止,认为财政学是经济学分支的看法在西方财政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主张随着社会抉择理论从60年代开始逐步被纳入西方财政学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社会抉择论从威克塞尔开始,就是主张政治程序进入财政分析视野的。为此,作为社会抉择学派代表人物的布坎南,在1960年《公共财政学:教科书导论》一书“前言”中就指出,财政学是涉及经济学与政治学两个方面的学科。(注:Buchanan,J.M.ThePublicFinances:AnIntroductoryTextbook.Homewood:RichardD.Irwin,Inc.,1960,pvii.)此后尽管许多财政学著作不再指出财政属于何种学科,但由于它们所包含的有关社会抉择论的内容,总或多或少涉及到政治学的分析。所以,现代西方财政学尽管从根本上看属于经济学,但又具有经济学与政治学交叉学科的性质,将其视为纯经济学科的看法,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

财政学仅属于微观经济学还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学兼有?

宏观经济学是本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出现之后的产物,在此之前西方财政学是谈不上以宏观经济学为基础的。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财政政策的成功运用,它逐步进入西方财政学中而成为其重要内容,就很自然了。这样,西方财政学除了原有的微观经济分析之外,同时出现了宏观经济分析的内容,威廉斯(Williams,A.)1963年的《公共财政与预算政策》一书,就鲜明地体现了这点。该书体系分为两大部分,即“A编:微观经济学”和“B编:宏观经济学”,前者分析的内容包括税收、政府支出和预算范围等问题,后者则分析了经济结构、经济稳定与增长、预算与经济政策等问题。(注:Williams,A.PublicFinanceandBudgetPolicy.NewYork:PrederickA.Praeger,Publisher,1963.)纽曼(Newman,H.E.)1968年的《公共财政学引论》指出,公共财政学所分析的政府三大任务,即穆斯格雷夫所指出的效率、公平和稳定,前二者属于微观经济学,而后者即稳定任务则属于宏观经济学。(注:Newman,H.E.AnIntroductiontoPublicFinance.NewYork:JohnWiley&Sons,Inc.,1968,P223.)温弗雷(Winfrey,J.C.)1973年的《公共财政学:公共抉择与公共经济》,也将财政的微观与宏观问题分开论述,即该书第三篇为“微观经济学与公共部门”,分析税收与公共支出;第四篇为“宏观经济学与公共部门”,分析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等的财政政策。(注:Winfrey,J.C.PublicFinance:PublicChoicesandthePublicEconomy.NewYork:Harper&Row,Publishers,1973.)此外,其后还有许多西方财政学也包括了财政政策的内容,表明传统地只局限于微观经济分析的西方财政学,已开始接纳宏观经济内容了。

但与此同时,许多西方财政论著仍坚持了原有的微观经济分析传统。这点,只要看一看许多西方财政学仍然不包括财政政策的内容就可明了。布朗(Brown,C.V.)和杰克逊(Jackson,P.M.)1978年的《公共部门经济学》就明确指出:“……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发展,是限制在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知识范围内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尤其是一般均衡分析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使公共部门经济学发生了质的飞跃。目前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应直接归功于微观经济理论。”(注:Brown,C.V.&P.M.Jackson.PublicSectorEconomics.Oxford:MartinRober-taon,1978,P7.)瓦格纳(Wagner,R.E.)1983年的《公共财政学:民主社会中的收支》一书,也将财政学研究对象归入微观经济学中。他指出:“公共财政学的研究有两个主要分支:公共抉择和运用微观经济学。……运用微观经济学,检验的是公民个人对公共抉择的反映。”(注:Wagner,R.E.PublicFinance:RevenuesandExpendituresinaDemocraticSociety.LittleBrown&Co.,1983,P4.)罗森(Rosen,H.S.)的《公共财政学》在1995年的第四版中,仍未将财政政策内容包括在内,并且也如同其他许多主张财政学仅属微观经济学的财政学论著一样,设有专门的微观经济学基本内容的篇章,作为全书的理论基础。(注:Rosen,H.S.PublicFinance.4thed,Homewood:Irwin,1995.)这些,都清楚地表明了作者的财政学属于微观经济学的主张。

进一步看,就是并不反对财政学也包括宏观经济分析内容的许多学者,也仍将财政学的分析基点和重点放在微观经济分析上。在西方财政学界有着很大影响的阿特金森(Atkinson,A.B.)和斯蒂格里兹(Stiglitz,J.E.),在其1980年的《公共经济学教程》引言中指出,“最认真地说,(本书)不打算包括稳定和宏观经济政策内容。……在穆斯格雷夫时代,他可以在其《公共财政学理论》(1959)中包括210页的有关稳定政策的内容。然而,自那时以来,经济学出版状况变了,人们在文献中对该问题作了大量的精彩描述。所以,我们的重点仅放在(政府)目标而不是稳定政策上。”(注:Atkinson,A.B.&J.E.Stig-litz.LecturesonPublicEconomics.NewYork:McGraw—Hill,1980,pxv&P4.)尽管这段话表明了作者并不反对财政学也包含有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但至少表明了作者仍是将财政学重点和基点放在微观经济学上的。对此,米尔利斯(Mirrlees,J.A.)在奎格里(Quigley,J.M.)和斯莫琳斯基(Smolensky,E.)1994年主编的《现代公共财政学》中总结性地指出:“在穆斯格雷夫的《公共财政学理论》中,他以三个政策目标:配置、分配和稳定等术语,概括了他的主题,……。该书以超过200页的篇幅研究了稳定问题,即我们现在称之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问题。在较后的教科书即阿金森与斯蒂格里兹的《公共经济学教程》(1980)中,宏观经济政策问题被排除了。……公共经济学,甚至公共财政学,被认为仅涉及配置和分配问题。而稳定问题则被留给宏观经济学及其教科书。”(注:Quigley,J.M.&E.Smolensky,ed:ModernPublicFinance.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4,P213.)

然而,西方经济学关于微观和宏观的划分,本身就存在许多问题而争论不休,这造成了西方财政学的争论和困惑。也是在奎格里与斯莫琳斯基主编的《现代公共财政学》中,由戴门德(Diamond,P.)撰写的第八章名为“配置与稳定混一的预算”,资源的配置属于微观经济学问题,而经济的稳定属于宏观经济学问题,因而该标题清楚表明了作者将宏观经济分析和微观经济分析两大内容统一于财政的意图。(注:Quigley,J.M.&E.Smolensky,ed:ModernPublicFinance.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4,P213.)

附带应指出的是,即使在主张财政也应包括宏观经济学内容的西方财政学著作中,其体系内容的大部分以及基础部分仍然是微观经济分析。因此,西方财政学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不在于有没有包括微观经济学基础,而在于有没有包括宏观经济分析的内容。

总之,尽管现代西方财政学已或多或少地加入了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但从根本上看,它沿袭的仍然是微观经济学的传统。此外,西方财政学在其上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还随着微观经济学的变化而变化。早期西方财政学专著已包含了福利经济学思想,这在道尔顿《公共财政学原理》第二章“社会利益最大化原则”中就有反映。作者在该章中批判了萨伊的“金律”,即“最好的政府是支出最少的政府,最佳的税收是数额最低的税收”的观点,反对了传统的“税收邪恶论”,提出了财政和税收的社会利益最大化原则。(注:Dalton,H.PrinciplesofPublicFinance.London:GeorgeRoutledge&Sons,Ltd.,1922,PP7—15.)此后,作为微观经济学分支的福利经济成为西方财政学的理论基础,关于公共产品最佳供应问题的分析,最终落实到社会福利函数所确定的最大效用点上。这使得西方经济学关于公共经济学的效率分析,与私人经济学的效率分析一样,都统一到福利经济学基础上来了。这是西方财政学完全建立于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理论表现。

西方财政学的价值理论基础

不管是主张财政学具有何种学科性质,西方财政论著都必须对财政问题进行大量经济分析,因而必然要受到当时流行的经济学价值理论和概念影响,必然或迟或早地按照已变化了的经济学价值理论和概念来修正与重构自身的理论体系。

在英语财政学专著出现之前,西方经济学上的“边际革命”已经发生,边际效用价值论很自然地成为西方财政学的价值论基础。道尔顿的《公共财政学原理》鲜明地体现了这点。他在该书第三章第二节提出,私人分配支出所应遵循的边际效用相等原则也应运用到公共支出的使用分配上来,指出:“除了法律上的意义以外,公共当局并不是一个人,难以象一个人那样预计各种支出的边际效用。但政治家们据以开展行动的总原则仍是相同的。对于公共当局来说,各种公共支出的边际效用应该相等。从理论上看,既定支出总量在不同项目之间分配就是这样决定的”(注:Dalton,H.PrinciplesofPublicFinance.London:GeorgeRoutledge&Sons,Ltd.,1922,PP17—18.)

在1928年的《公共财政学研究》一书中,皮古也有相同的表述:“就如一个私人应当通过在不同支出类别之间保持平衡,从而以其收入获得更大的满足一样,作为一个共同体通过其政府的活动也应如此。”(注:Pigou,A.C.AStudyinPublicFinance.London:Macmillan&Co.,Ltd.,1928,P50.)皮古接着还运用这些原则,去解决公共部门如何决定哪些公共服务应予提供的难题,指出“支出应当用于战舰还是用于济贫,应按此种明智的方式,即由它们各自所提供的最后一先令所产生的相同的真实报酬来决定。”(注:Pigou,A.C.AStudyinPublicFinance.London:Macmillan&Co.,Ltd.,1928,P50.)按皮古的看法,这一方式可用来得出某一精确的社会平衡点,即如果共同体是一个统一的存在体,“支出就应在各方面逐步增加到这一点,此时花费的最后一先令所获得的满足,应等于由于政府服务而相应要求的最后一先令所损失的满足。”(注:Pigou,A.C.AStudyinPublicFinance.London:Macmillan&Co.,Ltd.,1928,P50.)皮古所建立的这一模型被称为皮古模型,是现代西方财政学关于公共产品最佳供应若干著名模型中的一个。这样,皮古就从边际效用价值论出发,在理论上界定了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资源配置的最佳点。

不过,皮古等人引入西方财政学的,是当时通行的可测度的、可比较的、同一的基数效用函数。这一效用函数在本世纪30年代,随着帕累托新福利经济学取代了皮古的旧福利经济学而被否定,取而代之的是主观的个人评价的序数效用函数,等效用曲线等帕累托概念也被运用到财政学上来。其后西方财政学对于公共产品最佳供应模型问题的分析,对于税收以及其他各种财政效率问题的分析等,也都建立在效用无差异曲线上了。

这样,私人经济分析所能适用的价值理论和其他基本概念,都被运用到公共经济分析上来了,公共财政学不再是与经济学的其他分支相抵触的一门学说了。与西方经济学在价值论上的统一,无疑为西方财政学在本世纪60年代及其以后的大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条件。

西方财政学理论基础分析的借鉴意义

第一,财政学从根本上看是一门经济学,但又具有与政治学交叉学科的性质

关于财政学仅是经济学分支,还是经济学与政治学交叉学科的问题,我国财政理论界也曾有过类似争议,即关于“财政是上层建筑还是经济基础”问题的争议,这是本世纪60年代初由于财政本质问题争议而引发的。此后,在后的80年代初,我国财政理论界结合着新的历史背景旧话重提,又一次以财政本质问题为中心形成了对此问题的争论。这些争议大致形成了三大类不同的观点:(1)主张财政属于经济基础,仅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认为只能从经济的角度去分析财政问题;(2)主张财政属于经济基础,但又兼有上层建筑的性质,或者主张财政既是经济基础又是上层建筑。这就不能仅从经济角度来看待财政问题;(3)主张财政属于上层建筑。在我国财政理论界,持第三种观点的人数很少,大部分持第一、二种观点,并且第一种观点还有逐步占据优势的趋势。但如同财政本质问题一样,这一争议在当时被视为是一种纯学术的探讨,经过那两次争议之后,至今已极少有人问津,除了在高校教学中作为一种理论问题介绍外,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在实践中,人们则是将财政作为经济工作来对待的。

然而,财政作为政府的分配活动,它采用的不是市场自愿等价交换的方式,而是由政府以强制形式完成的;它不是以市场为媒介和通过市场渠道来完成的,而是由政府在国家预算的形式下,通过政治程序的安排与运作来展开的。这样,财政的运作过程就直接表现为是对市场的否定,具有强烈的政治内容和因素。对于计划经济来说,由于其本身就否定着市场,本身就政企不分,因而财政这种非市场性与计划经济本质上是相通的,只提财政的经济性而不提政治性,并不影响问题的实质,即不影响人们实际上从经济和政治两重角度去考虑财政问题。

但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同。由于此时政企必须分开,这样财政所包含的两重属性合一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财政作为一种分配,它是经济活动的一部分;但作为通过政治程序直接安排和操作的活动,它又与政府的具体政治制度和规则密不可分。此时如果只谈论财政的经济性,其结果只能是忽略政治程序在财政活动中的作用,忽略政治权力凭籍财政分配介入和干预企业正常市场活动的可能性,这显然是不利于根据财政的特性去指导财政实践的。

我国财政理论否定政治程序是财政活动的内容之一,在实践上导致了忽视乃至否定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财政制度与程序的结果,使得我国实际财政工作缺乏必要的制度和程序的规范、制衡与监督。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进展,由于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政治权力本身的不规范行为,导致了我国财政新老问题和弊端的急剧膨胀与扩大,是目前我国财政经济工作分配秩序严重混乱,腐败浪费低效猖獗的关键原因所在。因此,承认基本上是一门经济学的财政学,具有一定的经济学与政治学交叉学科的性质,正视财政活动中所具有的政治性质与内容,在实际的财政工作中相应地从整顿规范与财政相关的政治程序和规则入手,使之从原有的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基点转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基点上来,才是对症下药之举。为此,在以经济学为基础理论的同时,也有必要从政治学角度来开展我国的财政研究。

第二,财政学以微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也包括着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关于财政学以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问题。我国财政学从未讨论过这一问题,但由于我国财政理论强调财政是国家作为社会中心组织进行的一种分配,是从整个社会角度进行的活动,因而人们理所当然地视财政为一种宏观经济活动,而否定从微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待财政问题。在最近的政府机构改革中,财政部被列入宏观部门之内,就充分地说明了这点。对此,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下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当时正是以否定企业的独立自主性和以国家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直接安排国民经济活动为体制特征的,并且此时的财政是国家从整个社会角度安排经济建设资金的主要和基本手段。但在市场经济下则不同。此时社会的经济单位已不再是国家而是企业了,此时财政从宏观上调控经济尽管是其极为重要的内容,但尊重企业的独立市场运营主体地位,确保国家不干预企业正常的市场活动,则是我国政府和财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学会的崭新内容。

西方财政学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待财政问题,对我国是具有重要借鉴作用的:

1.西方财政学从微观角度分析财政问题,是隐含着这么一种涵义的,即此时的政府参与社会资源配置,其地位如同企业和个人一样,都是身份相等的市场活动主体,即企业和个人是处于市场有效运行领域的活动主体,而政府则是处于市场失效领域的活动主体,它们进行的都是同等的资源配置活动。这样,它们之间除了依法正常交往如照章征税纳税之外,只能是互相尊重,互不侵犯和干预,而不能是国家凌驾于企业和个人之上,可以随心所欲地干预它们的市场正常活动。

篇7

首先,政治经济学属于规范分析,解答的是“应该怎样的问题”,所以课堂教学很容易落入“说教陷阱”,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而问题导向式教学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有利于消除学生在价值判断方面对授课内容的质疑,这对于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互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政治经济学是逻辑严谨的科学体系,课堂教学过程要求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而问题导向式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每位从事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教师都知道,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随着研究视角的拓宽揭示的问题越来越深刻,而每一部分内容的学习都需要前面的知识作为基础,这就需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并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在问题导向式教学中,一个个鲜活的问题在引出新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将新旧知识有机联系起来,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而且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再次,政治经济学理论性很强,相对比较抽象,实际教学只能以教师讲授为主。因此,如何对传统的讲授方法进行边际调整成为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从这个角度而言,问题导向式教学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是因为:首先,在问题导向式教学中,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设计多少问题、在哪一章节设计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模式进行问题导向式教学都由教师掌控,所以问题导向式教学适合于对传统教师讲授法进行边际调整。其次,在问题导向式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而改变传统讲授方法中学生被边缘化的弊端。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推断问题导向式教学是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最佳选择。因为在原有教学方法不能进行根本调整的情况下,问题导向式教学是最佳的边际调整方案,它的改革成本最小,对原有教学方法弊端的弥补作用最强。而且,问题导向式教学也符合政治经济学规范分析、逻辑严谨、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等课程特点的内在要求。

二、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不同的课程特点不同,因此实施问题导向式教学不能完全一个模式。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进行问题导向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要点问题。

(一)问题创设

问题导向式教学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问题的质量。如果问题的质量较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不仅能够顺利地引出所要讲授的内容,而且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如果问题的质量较差,不仅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成为画蛇添足的败笔。针对政治经济学的课程特点,本文认为应该突出理论争论方面的问题创设。这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是失业、经济危机、两极分化等复杂的经济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的理论研究很多,各经济学派的解释千差万别,如果在争论中创设问题可以彰显政治经济学的独特魅力;二是政治经济学应用的是规范分析方法,回答的是应该怎样的问题,如果不介绍其他的理论解释,从教材中来,到教材中去,有说教嫌疑,让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产生质疑。如果以问题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其他主要经济学派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介绍政治经学的解释,学生不仅会从比较的角度理解政治经济学,而且会减少学生对政治经济学规范分析和价值判断的抵触。

(二)问题包装

问题包装是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又一重要环节,如果问题太直白或太枯燥,很难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也就很难取得预期效果。那么如何进行问题包装呢?就政治经济学而言,本文认为应该突出理论背景方面的包装。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讲授的很多内容涉及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而古典政治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产生的标志,一个学科从无到有显然有很多理论背景可讲,因此问题包装的素材取之不尽。其次,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所讲授的内容主要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在人类历史上同样从未发生过,改革每前进一步学者们都进行了激烈的理论争论,因此从理论产生背景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包装可以取得引人入胜的效果。比如,在讲授劳动价值论时,我们就可以借助该理论的产生背景对“为什么1件上衣等于2把斧头”的问题进行包装。通过经济史的学习我们知道,最初学者认为,1件上衣之所以与2把斧头相交换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但经过争论学者们发现,供求关系只能解释交换价值的变化,却不能解释最原始的交换价值。于是,有的学者提出了使用价值决定论。也就是说,1件上衣之所以等于2把斧头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但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比如亚里士多德从理论抽象的角度指出:“没有等同性就不能相交换,没有可同约性就不能等同”,由于使用价值不具有可通约性,因此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亚当•斯密则从现实角度对使用价值决定交换价值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他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有用了,然而它不能购买任何东西,也不能交换任何东西。相反,钻石没有任何使用价值,但它却往往可以交换到许许多多的其他商品。”通过上述包装,1件上衣为什么等于2把斧头的问题就变得特别耐人寻味,学生有强烈的愿望想知道答案,此时讲授劳动价值论往往事半功倍。

(三)模式选择

根据学生参与程度的不同问题导向式教学可分为“学生主动型”问题导向式教学和“学生刺激型”问题导向式教学。“学生主动型”问题导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以自主学习的形式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刺激型”问题导向式教学以教师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教师自问自答的形式引导学生,刺激学生学习兴趣。问题导向式教学的两种模式优缺点各异。“学生主动型”问题导向式教学的缺点是要求学生有更高的参与热情并且占用的教学时间较多,优点就是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刺激型”问题导向式教学正相反,它对学生的参与热情要求不高,占用的教学时间也不多,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不足。本文认为,在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刺激型”问题导向式教学为主,理由主要有三点:首先,政治经济学的课时不足以支持“学生自主型”问题导向式教学。目前各大院校政治经济学的授课学时一般都被压缩了,完成教学任务已经非常紧张,没有更多学时开展“学生自主型”问题导向式教学。其次,政治经济学的授课对象是新生,他们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查阅资料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实施“学生自主型”问题导向式教学难以取得预期效果。最后,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向式教学其目的主要是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因此“学生刺激型”问题导向式教学更适合。

三、结论

篇8

目前,对于行为的理解仍然是基于物质理性的功利主义维度,研究层次浅。传统的主流经济学和现代的非主流经济学,都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讨论的,都是在理性的认知范围之内,超出理性的认知范围,经济学就变得无能为力。在研究行为动机和过程时,应将主体和客体两个分离的世界融合,在更加广阔的视域里进行认识,将行为从现有的经济理性认知局限中解脱出来,加入社会理性、精神理性、超理性的理念来重新审视行为合理性。

[关键词]

经济与哲学;理性人范式;新路径;反思和超越

一、前言

经济学教授韦森(2007)指出:“经济学的伦理基础和道德判断问题的复杂性,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一起,正急切地呼唤着中国经济学界重视对福利经济学和社会选择理论问题的研究。中国的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学以及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进步,也要求中国的学人对这些学科交叉领域中构成人类社会运作之深层理性基础的一些基本价值进行评判和审视。这无疑是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所提出的一项非常紧迫的时论要求。”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充满了功利主义的色彩,而现代经济学中在这一假设中已经越走越远,我们必须要回归理性人原点,从根本上做出重新阐释和分析。

二、经济哲学的融合路径的新范式分析———以理性人为例

新古典经济学是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之上对理性人的构造和逻辑推演,阐述了个体(消费者———生产者)、组织(企业———产业———市场)、行为(竞争———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垄断)、价值(配置———规制)等概念。虽然说心理学和经济学分析范式都是基于个人主义,但是心理学更倾向于对个人感觉的描述,而经济学更倾向与对个人理性的描述。从这个层面上讲,心理学应该起源于主观唯心主义,因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被这门学科归纳为心理的感应—触发—行为模式,当代经济学应该起源于客观唯心主义,因为在当代经济学的世界中很多的概念(市场、竞争、垄断等)可以通过抽象逻辑推理展现给我们一个完美的世界,而在这个完美的世界之后起因———“看不见的手”却只能归根于某种神秘的力量。威廉•詹姆斯提出:“从最广义的所谓自我说起,而后逐步寻求到自我之最微妙最精深的方式,由德国人所谓经验的自我之研究到纯粹自我之研究。从最广义的自我说,我们可以将它的历史分成三部,关于:

一是它的成分;

二是这些成分所引起的感情和情绪———自我情感;

三是这些成分所激发的行为———自营与自保。

这个自我的成分可以分成几类,即构成(甲)物质的自我;(乙)社群的自我;(丙)精神的自我的成分;(丁)纯粹的自我的成分。物质的自我指的是个人的身体、衣着、家人、居所和财产等。社会的自我来自于同伴的认可,有多少同伴就有多少个社会的自我。精神的自我指监控内在思想和情感的自我,指一个人对自身意识状态、态度、气质、个人兴趣等内在精神生活的意识。纯粹的自我指在人格恒同感下的自我感知、判断与行为。汪丁丁指出,理解个体行为可以放在三个维度的思考框架之内:第一个维度是“物的秩序”,完全从技术、物质的角度进行考察;第二个维度是“社会秩序”,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来考察概念;第三个维度是“精神秩序”,它包含精神的诉求、自我的诉求,比较抽象。对于亚当•斯密所指出的:“这种倾向(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是不是一种不能进一步分析的本然的性能,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不是理性和言语能力的必然结果,这不属于我们现在研究的范围。”如果讲斯密时代的知识与技术还不足以认识到意识和理性问题,那么对于当下,我们已经有足够的技术和知识来分析交易的动机,如果我们选择漠视,这无疑是对文明的一次背离。理性是意识的规律性的实在,实质上说明理性是人类有限认知层次上的秩序。在秩序范围内,人类依据相关的标准及其经验评判行为、目的、价值的理性,范围之外便感到无能为力。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理性被单独置放在通过货币计算效用的功利主义维度,将理性人假设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纯粹权衡成本收益的工具。理性等同于利益及其利益的追求,这无疑是偏狭的,不符合事实的。无论哪种理论都不能忽略作为人本身存在的意义以及价值,经济学理性假设应该建立在人本主义视角之上进行研究,在此笔者将经济学理性拓展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物质理性,基于生存发展的需要,以物质的角度来衡量生存的价值以及意义。

二是社会理性,基于交往的需要,以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衡量生存的价值以及意义。

三是精神理性,基于思想的需要,以精神的满足的角度来衡量生存的价值以及意义。

四是超理性,基于理念(价值观)的需要,以自我实现的角度来衡量生存的价值以及意义。

韦森提出:“经济学家作为一个‘学术人’所面临的问题,首先是如何透过自己的文化信念和价值观,去发现人类社会中的某些‘自然秩序’。”在此笔者将经济学理性从物质理性的功利主义维度束缚中解脱出来,在更广阔的视域中寻找物质理性、社会理性、精神理性以及超理性共融的理论,使经济学理论走向新的纪元,笔者认为这才是人类社会自然秩序的正确路径。亚当•斯密指出:“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马歇尔指出:“经济学既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宗教力量和经济力量共同塑造了世界历史。(第一章导论)经济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的动力和阻力,这种动力和阻力的数量只能大略用货币来进行衡量。不过,这种衡量仅指动力和阻力的数量而言。不论是高尚的还是卑鄙的动机的质量,在性质上都是无法衡量的。如果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还不能由正确而可靠的知识来解决,或者如果是一个一般的经济分析及推论方法还不能解决的问题,那么,在我们纯粹的经济研究之中,就将它放置在一边好了。不过,我们之所以这样做,只是因为如果要将这种问题包括在所有问题研究当中,反而会减少我们经济知识的正确性和精密性,以致一无所获。(第二章经济学的实质)”萨繆尔森指出:“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产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分配。经济学的精髓之一在于承认稀缺性是一种现实存在,并探究一个社会如何组织才能最有效地利用其资源。”对于亚当•斯密的利己心,经济史学家艾玛•罗斯柴尔德提出:“我将要说明的观点是,斯密并没有特别推崇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的比喻最好理解为一个温和的讽刺笑话。在这些情况下,看不见的手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个体商人是否选择通过政治影响、权力的使用以及其他方式去追求他们自己的利益。……也就是说,看不见的手既要求有良好的制度也要求有良好的规范,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在明确界定的游戏规则中追求他们的利益,而不是通过试图影响制度与规则来追求利益。”对于新古典经济学所存在的问题,贺京同教授(2007)指出:“新古典经济学作为科学的经济学理论,仍然逃不脱它的相对真理性,即它所适用的范围是有限的和相对的:大量现实经济中的所谓‘异常现象’无法用新古典理论框架进行解释和预测,比如股票溢价之谜和非自愿失业的根源问题等。其原因是,新古典经济学由于把经济分析的出发点锁定为‘刚性的’经济理性人,因而其分析过程必然带有机械主义色彩,这使得各种社会关系也被作为一种机械而非人格化的关系来对待,从而导致以它为前提的经济学分析显得过于僵化,因为非人格化的‘机械人’并不能再现复杂社会中人的思考、喜好和相互行为,这忽视了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事实。”在当代经济学中,对于行为的描叙以功利主义哲学为准则,建立在偏好基础之上,为人类理性的呈现形式。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可描述为“行为偏好+利润最大化”。新制度经济学将信息和环境的不确定性引入经济分析,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上更进一步,弥补解释现实问题的不足,但从在社会角度和心理角度上的分析有着先天的缺憾。何大安(2006)将其模式概括为“有限理性+效用最大化”。行为经济学关于人类选择行为的分析,将功利的观念引入了时间维度,划分为“当下的功利”和“长期的功利”;拓宽了心理维度的解析内涵,强调认知局限,创立了以非理性选择为中心内容的展望理论。何大安教授(2006)将其概括为“认知局限+偏差行为”。新古典经济学中理性所要追求的目标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效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理性所要衡量与计算的效用范围之内加入了个人心理、制度文化等因素,行为经济学的理性是以心理效用为标准的自然人快乐。

三、小结

对于行为理解的潜在意义仍然是基于物质理性的功利主义维度,缺乏对行为更深层次的研究。笔者认为无论是传统的主流经济学还是现代的非主流经济学,都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讨论的,在理性的认知范围之内,经济学可以自由的使用理性人、完全竞争、一般均衡和市场等概念,而超出理性的认知范围,经济学就变得无能为力。这样会直接剥离了人类存在的价值感及意义。而本文认为对行为动机和过程意义的研究,会将主体和客体两个分离的世界融合,融合成为一个自洽的可认知的世界,使人类行为更具有实践意义和价值意义。要理解人类行为的动机和过程,就要放在更加广阔的视域里进行认识。从单单物质理性的功利主义维度中,将行为从现有的经济理性认知局限中解脱出来,加入社会理性、精神理性、超理性的理念来重新审视行为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韦森.经济学的性质与哲学视角审视下的经济学———一个基于经济思想史的理论回顾与展望[J].经济学季刊,2007(4)

[2]詹姆斯/唐钺.心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阿弗里德•马歇尔/廉运杰.经济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5]保罗•萨繆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萧琛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6]艾玛•罗斯柴尔德/赵劲松,等.经济学情操论———亚当•斯密、孔多赛与启蒙运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7]贺京同,那艺.传承而非颠覆:从古典、新古典到行为经济学[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篇9

一、经济学与管理学基本界定

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1999,中译本)认为,传统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周三多等(1999)认为,管理学以提高组织的绩效为目标,研究和探讨组织资源配置的构造、过程、方式方法的应用性理论学科,它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生态经济时提出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基本特征,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科学发展观,它不仅体现在经济形态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变革。这说明循环经济已经影响经济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这必然使经济学与管理学呈现一定的循环经济特征。这些新特征使得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二、循环经济下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相互关系分析

循环经济使经济学与管理学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研究,从而使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呈现出新的变化。

(一)人性假设。传统经济学假定人是经济人、理性人,或者是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人,使用均衡理论分析和研究,说明世界的均衡规律与变动趋势,因此更讲求科学性。在循环经济下,经济学的科学性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即在循环经济下,人的需求层次的假定,已经由生理需求阶段上升到安全需求阶段,甚至更高,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已经不再仅仅把眼光放在眼前与单个自我个体,而更多地关注未来与后代,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循环经济下经济人假设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传统管理学多层次、多环境、多时空地研究人性,从而产生了复杂人、社会人、管理人等理论。管理是具体化的、相对的,要解决的问题更趋于动态化与多样化,更讲求艺术性。在循环经济下,管理学的艺术被赋予了新内容,即管理学里的艺术性被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重要性所规制。管理学假设更显社会人特性。

在循环经济下,经济学与管理学在人性假设上趋近,同时,赋予了人与自然、企业与自然的和谐等内容,但经济学仍偏重于解释世界,管理学仍偏重于改造世界。

(二)研究对象和目的。传统经济学更多强调从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角度,或者站在市场与企业之间的平衡问题上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追求整个社会或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传统经济学关注企业,目的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在循环经济下,经济学研究对象被扩展,生态环境资源被列入研究范围之内,同时,更多关注企业和自然,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目的就不一定与企业最大化目标一致。传统管理学更多强调从单个企业的资源配置角度,或者站在企业或企业集团的角度对现在市场条件下如何实现企业或企业集团内部资源配置最优化角度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在循环经济下,管理学研究对象也同样被扩展,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被广泛考虑,企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管理学追求的目标。

(三)研究内容。传统经济学与传统管理学都研究企业与市场及其相互关系;都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经济学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管理学也有国民经济管理与企业管理;都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但传统经济学研究的更多的是一个更为宏观的问题,强调理论研究和模型分析;传统管理学研究的是更为微观的问题。经济学更多关注的是企业如何在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均衡实现趋势下实现利润最大化,管理学更多关注的是企业如何顺应市场合理配置内部资源下实现利润最大化。在循环经济下,由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问题被纳入经济学研究领域,传统经济学中的宏观性与整体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在循环经济下,管理学也同样因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问题引入,更多的从整体或者长远的角度思考问题。当然经济学与管理从整体或长远角度看问题基本出发点可能不完全相同,经济学主要为了探寻人与自然、企业与自然整体均衡问题,管理学主要是为了在人与自然、企业与自然和谐发展下追求企业内部利润最大化问题。在人、企业与自然和谐发展下,管理学更显示出其重要性。

(四)研究方法。传统经济学和传统管理学在各自的发展中,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方法论。什么是经济分析方法呢?杨小凯认为当代主流经济学家采用的分析框架包含四个层次,即用函数和集合的数学概念来描述经济环境;用数学规划来描述个体的自得行为;更为复杂的数学工具,诸如拓扑学中的不动点定理,则被用来描述自利决策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经济学家提出的问题涉及价值判断,被称为福利或规范分析。这种框架中集中使用了数学模型化方法,这主要是因为借助数学可以降低经济学家之间的沟通费用,数学模型有助于经济学知识的积累。经济学的这种研究方法使经济学与其它社会科学相比,内在逻辑统一,论证严密,知识可积累性强,更符合科学性原则。与经济学相比,管理学缺乏这种内在逻辑统一的方法论。孔茨在1961年和1980年的两篇文章中将管理学研究方法或学派描述为“管理理论丛林”。罗珉(2005)则把管理学研究方法纳入范式研究中。他管理学方法论范式区分为职能主义范式、激进的结构主义范式、诠释型范式和激进的人体模型主义范式四个方面。

在循环经济下,由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引入,经济学研究方法或工具也进一步扩展,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生态学和资源系统工程等都被应用之列,如吴季松(2005b,2006)的研究。这使得经济学更多的引入了大量管理学方法。但经济学在利用数学工具方面仍然是重要的,这维持了经济学内存逻辑性。

三、趋势与建议

(一)趋势。研究认为:在循环经济下,经济学与管理学在人性假设上从“经济人”向“社会人”方向发展;在研究对象和目的上,两者都考虑生态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以追求人、企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目的;在研究内容上,由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问题被纳入研究领域,传统经济学中的宏观性与整体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管理学则更多的从整体或者长远的角度思考问题;经济学主要为了探寻人与自然、企业与自然整体均衡问题,管理学主要是为了在人与自然、企业与自然和谐发展下追求企业内部利润最大化问题;在研究方法上,由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引入,经济学研究方法或工具也进一步扩展,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生态学和资源系统工程等都被应用之列。这使得管理学与经济学在方法与工具上更为趋近。

(二)建议。根据上述结论,在进行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学习、教学和研究时,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 人性假设的重新研究和定位。经济学“经济人”假设应顺应人、企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而改变。管理学也将因此加深“社会人”等非完全理性假设的研究。

(2) 研究对象和目的的重新界定。经济学中企业和市场的均衡研究,由此对企业单向主体的利润最大化问题和市场均衡问题的研究,应转向人、企业和自然的和谐研究,由此对人、企业与自然的多向主体的福利最大化问题和三位一体均衡问题的研究转变。管理学中企业内部分工和资源利用问题,由此对企业利润最大化问题研究,应转向企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研究。

篇10

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不仅是解决各种复杂经济学问题的必要工具,同时也给经济学家带来了很多的灵感,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学的进步与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经济学中应用数学的重要性,然后就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策略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发挥数学在经济学中作用。

关键词:

数学;经济学;应用策略

随着数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频繁地将数学工具应用到经济学研究之中,促使经济学获得了更加科学、精密的发展。如今,数学已成为经济学分析所不可缺少的一门工具,加强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经济学中应用数学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人们开始用数学工具来分析、解释一些经济学现象及问题,并逐渐形成了现代经济学这门重要的理论体系。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主要起到了三点作用:首先,在经济学中,经常需要对一些前提条件提出假设,这时就需要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从而使问题更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其次,利用数学思维分析、论证经济学的某些观点,能够使研究更有逻辑性和条理性。再次,在得出某些经济学结论时,如果用相应的数学统计数据加以说明,将使结论更具可靠性和说服性。

2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2.1函数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函数”是反映量与量之间依存关系的一种数学映衬形式,也是经济学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数学工具。在经济学分析中,经常涉及的经济量有价格、成本、效益等,当需要分析这些经济量之间的关系时,就要用到数学的思维和方法,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建模分析,理清该问题中存在哪些函数关系,进而总结出经济学问题的规律和实质。在经济学研究中,主要存在以下经济函数:收益函数、利润函数、成本函数、供给函数、利息函数等。

2.2最值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最值问题是经济学研究中最常见的一类问题,如怎样分配物料才能达到最高产量、怎样安排生产计划才能获得最高利润等,对于此类问题,可从数学角度归结为求函数最值的问题。例如,在研究收入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的问题时,假设产品的价格一定,则产量越高收入越多,然而,取得最大收入并不等同于获得最高利润,仅在产量达到某一数值时,才能获得最大利润,这就涉及到函数最值的求解。通过求解函数的一阶导数,找出其中可能出现最值的点,比如驻点、区间端点、不可导点等,再分别比较各点的函数值大小,就能得出最佳利润方案。

2.3导数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导数是因变量变化量与自变量变化量之比,它反映了因变量相较于自变量变化的快慢程度。导数在经济学问题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如经济学分析中往往涉及变化率的问题,具体包括瞬时变化率与平均变化率两个方面。其中,平均变化率主要用来描述年产量、成本以及利润等在某个区间内平均变化,而瞬时变化率就相当于数学函数中的导数,在经济学中主要用来分析一些边际问题,如边际成本、边际需求、边际效益等。在一些具体的经济问题中,商家不但要关注边际分析,也要进行相应的弹性分析,例如,原价10元与原价100元的商品同时涨价1元,其涨价幅度是不一样的,虽然变化的绝对量都是1元,但该变化量与原价的比值明显不同,这其实就涉及到了经济学中经常提到的弹性原理。在实际生产中,若商家忽视边际分析而一味的生产,必然导致资源的无端浪费;若商家忽视需求和价格的弹性分析,则很难取得最大利润。而在边际分析与弹性分析方面,最有效的数学工具就是导数,其能够给决策者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帮助其制定最佳的决策方案。

2.4积分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积分与微分互为逆运算,积分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对已知函数求积分,从而求得总经济量的函数关系。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主要是定积分这一概念,通过定积分可以求得原函数在某范围内的具体变化量,因此可以用于分析经济学与自然科学中的一些问题。在实际经济问题中,往往要用改变上限的定积分来对总经济量函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例如,某产品的价格y随销量x的变化而变化,即y是x的函数,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求出销量由a变化为b时的收益,便可以采用定积分的方式进行计算。

3经济学中应用数学的注意事项

数学是经济学分析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经济学分析中不可或缺的计算工具,只要掌握了数学这门工具,就能把一些的复杂的经济问题抽象化,从数学角度进行思考和论证,从而大大推动了经济学的进步与发展。但经济学除了数学属性之外,还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因此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不是万能的,而是存在着很多局限之处,必须在经济学的体系框架下分析问题,才能发挥数学的真正作用。具体应注意以下方面:首先,经济学问题不是数学问题的简单叠加,并非所有的经济学要素都可以进行数字化的转化,在分析经济学问题时,必须意识到,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的分支之一,其影响因素无处不在,如社会制度、文化哲学、法律道德等都会给经济学研究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次,经济学的发展必须以经济理论的研究视觉为基础,只有抓住经济学的学科本质,发现现实中的经济规律,方能得出合理、可靠的经济学结论。在这个前提下,可以提出特定条件的假设,并运用相应的数学方法来进行分析,从而使经济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再次,数学不是经济学研究的唯一工具,在分析实际的经济问题时,出了数学建模之外,也要灵活地运用物理、生物等其他学科,以免研究方向的单一化,促使经济学取得更加多元化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在经济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数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对于经济问题的研究越来越离不开数学的帮助与支持。因此,要善于利用数学这门工具,在充分认识到数学重要性和局限性的基础上,全面发挥数学在经济学分析中的优势与作用,为经济学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作者:左晋成 单位:山东海阳市中英文中学

参考文献

篇11

Abstract: In accordance with different subjects of study, western economics are divided into microeconomics and macroeconomics, and the microeconomics is the basis of macroeconomics. However, in the specific contents, they are strictly divided into two parts again, and they remain independent, and basically do not matter in content. For example: in the theory of the firms profits maximization, it only studies the conditions of a single firm's profit maximization (resource utilization), but does not contact macroeconomics to consider the issues about resources allocation and does not contact the consumer behavior theory to consider the utility maximization problem of consumers and does not contact price elasticity of commodity price to consider the issues about decision of makers.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explore these issues.

关键词: 厂商理论;利润最大化;边际分析法;思考

Key words: manufacturer's theory;profit maximization marginal analysis;thinking

中图分类号:F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138-02

0引言

传统西方经济学依据高等数学中关于连续函数取得最大值的必要条件,论证了生产者(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MR=MC,对此结论,本文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对厂商利润最大化理论的分析和探讨,除必然需要站在生产者的角度分析外,还需要把它放在更加广泛的环境中考察,这样才可能得到更加客观和更加实际的结论。

1传统生产者行为理论的具体内容

1.1 传统厂商利润最大化理论边际分析法的基本推导西方经济学中的厂商利润最大化理论主要探讨厂商如何在投入(成本)既定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利润(产出)。具体包括了边际成本分析法和边际收益分析法。边际分析法利用高等数学中原函数(总利润函数)的一阶导函数(边际效用函数)的值为零时,原函数可取到最大值的原理,论证了生产者在投入(成本)即定的前提下(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生产某种商品要取得总利润最大(即:TR-TC的值最大)的原则是MR-MC=0,亦即MR=MC,实际上,(TR)′=MR,(TC)′=MC。也就是说,能满足MR=MC时的商品生产量能够保证生产者实现利润最大化。

1.2 传统厂商利润最大化理论边际分析法的基本分析框架西方经济学把生产者生产商品所付出的所有投入称为总成本(TC),把生产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称为边际成本(MC);把生产者销售商品所得到的所有收入称为总收益(TR),同时,把生产者每增加一单位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称为边际收益(MR)。依据传统厂商利润最大化理论,以下(如表1)是一个生产者生产(销售)一种商品的短期均衡表(以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为例)。

单纯从数学角度分析:当一个连续函数的一阶导函数的值为零时,该函数能够取到最大值[实际上,MR=(TR)']。按照这一数学结论,在假设TP函数为连续函数的前提下,TP要取得最大值,即TR-TC的值要最大的必要条件是MR-MC=0,亦即当MR=MC时,厂商的总利润TP为最大。从表1的情况来看,当厂商的生产(销售)数量为5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厂商得到最大的总利润60。

1.3 基本作图根据以上表格,传统教课书作出了MR,MC曲线和TP曲线,如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当销售量Q=5时,MR曲线与MC曲线有唯一交点,此时MR=MC,同时,TP取得最大值60。

2对传统厂商利润最大化理论的思考及修正

2.1 对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生产量(销售量)和TP曲线图形做法的思考及修正依据上表1可知,实际上能满足总利润TP的值为最大的销售(生产)量可以是4也可以是5,亦既在(生产)销售量为4到5这个阶段存在一个总利润保持最大值的平台期。所以,严格来讲,TP函数的图象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抛物线,而是在抛物线的顶端应该有一条平行于Q轴的线段AB,如图2。

图2才真正反映了表一中厂商销售(生产)量、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和最大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

2.2 对厂商利润最大化条件的思考和修正从表一和图二能够看出,厂商利润最大(60)时的销售(生产)量可以是4也可以是5,但是从不同的角度并把宏微观经济学其他理论结合起来分析,利润最大时的销售(生产)量则有不同的结论。

2.2.1 单纯从厂商的角度来考虑,最优生产(销售)量应该为4。这是因为在保证总利润TP为最大的基础上,厂商生产(销售)更多的产品意味着厂商在生产技术不变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前提下需要增加一种要素的投入,这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也意味着固定资产(机器设备)的更大损耗。我们知道,西方经济学假设厂商生产的根本目的是利润最大化,而利润最大化首先要满足的必要条件则是成本最小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单纯从厂商角度考虑,其最优的生产(销售)量为4,而并不是大多数传统教材中认为的5。

2.2.2 从商品价格弹性理论和厂商所生产产品的可替代程度的角度来考虑,如果该厂商生产(销售)的产品需求弹性很小甚或无弹性,并且该产品的替代品(包括完全替代品和不完全替代品)很少甚或没有,则意味着该厂商有能力在产品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向市场(消费者)索要更高的价格,牟取更大的超额利润。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厂商最优的生产(销售)量应该为5。

2.2.3 单纯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厂商的最优生产(销售)量应该为5。这是因为当厂商生产并向市场投入更多的产品时,既市场供给量加大时,依据供求定理,产品的价格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产品价格的下降意味着在消费者收入既定的条件约束下,花费相同的收入会取得更大的效用(即收入效应:产品价格下降,消费者收入不变但其实际购买力增加)。

2.2.4 抛开以上三种考虑角度,单纯站在宏观经济学资源配置的角度来分析,厂商的最优生产(销售)量应该为4。这是因为在销售量为4时,厂商已经取得了总利润TP最大。如果厂商继续生产,不但意味着厂商自身生产成本和固定资产损耗加大,而且意味着资源配置的低效和无效。多生产一单位产品(生产量从4增加到5)而投入的生产要素可以在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下配置到能够更有效利用(或更需要)该生产要素的生产上去,最终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综上所述,对西方经济学中厂商总收益最大化问题的探讨不能仅仅局限在厂商自身的角度来思考,而应该同时结合宏微观经济学中的其他相关理论综合进行考虑,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宏微观经济理论的融合,不至于让人们产生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完全割裂和西方经济学中各个理论相互割裂的印象。也只有这样,对具体经济问题的分析,才能得到更加客观和更符合实际的结论。

参考文献:

篇12

Abstract: Western economic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udy were divided into micro-and macroeconomics, microeconomics is the basis of macroeconomics. However, in the specific contents of the arrangement, it is strictly divided into two parts again, the two remained independent, basically has not matter in content. For example: in production theory, only study a single firm's total revenue maximization conditions (resource utilization), but not at the same time to contact macroeconomic issues and consider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contact the consumer behavior theory to consider the consumer's utility maximization problem and the associated price elasticity of commodity price decision makers to consider the issue.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explore these issues.

关键词:生产理论;利润最大化;问题;思考

Key words: production theory;profit maximization;problem;thinking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088-02

0引言

西方经济学传统生产理论对厂商总收益最大化的讨论是基于高等数学中原函数(总效用函数)的一阶导函数(边际效用函数)的值为零时,原函数可取到最大值的原理,论证了生产者在投入(成本)即定的前提下(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生产和销售某种商品要取得总收益最大的条件是边际收益MR为零。即边际收益为零时的商品销售量能够保证生产者实现总收益最大化。对此结论,本文认为:对厂商(生产者)行为理论的分析,除必然需要站在生产者的角度分析外,还需要把它放在更加广泛的环境中去进行更加全面的考察,这样才可能得到更加客观、更加实际的结论。

1传统生产理论的具体内容

1.1 传统生产理论基本分析框架依据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一般而言,厂商的销售价格由市场供求状况所决定,即厂商的价格会随着销售数量的变动而发生改变。通常,如果厂商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那么厂商则面临着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这就意味着厂商要想销售更多的产品,就必须以更低的价格销售。同时,微观经济学还假定市场是出清的,所以,这种情况下,厂商的生产数量等于销售数量。以下(如表1)是一个厂商的销售(收益)情况表。

单纯从数学角度分析:当一个连续函数的一阶导函数的值为零时,该函数能够取到最大值[实际上,MR=(TR)′]。按照这一数学结论,在假设TR函数为连续函数的前提下,当MR=0时,厂商的总收益TR为最大。从上表的情况来看,当厂商的生产(销售)数量为5时,厂商得到最大的总收益20。

1.2 基本作图根据以上表格,传统教课书作出了MR曲线和TR曲线,如图1。从图1可以看出,当销售量Q=5时,MR=0,同时,TR取得最大值20。

2对传统生产理论的思考及修正

2.1 对边际产量和总产量曲线图形做法的思考及修正依据上表1可知,实际上能满足总收益TR的值为最大的销售(生产)量可以是4也可以是5,亦既在销售量为4到5这个阶段存在一个总收益保持最大值的平台期。所以,严格来讲,TR函数的图象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抛物线,而是在抛物线的顶端应该有一条平行于Q轴的线段AB,如图2。图2才真正反映了表一中商品销售(生产)量、边际收益和总收益之间的相互关系。

2.2 对厂商总收益最大化条件的思考及修正从表1和图2能够看出,厂商总收益最大(20)时的销售(生产)量可以是4也可以是5,但是从不同的角度并把宏微观经济学其他理论结合起来分析,总收益最大时的销售(生产)量则有不同的结论。

2.2.1 单纯从厂商的角度来考虑,最优生产(销售)量应该为4。这是因为在保证总收益为最大的基础上,厂商生产(销售)更多的产品意味着厂商在生产技术不变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前提下需要增加一种要素的投入,这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也意味着固定资产(机器设备)的更大损耗。我们知道,西方经济学假设厂商生产的根本目的是利润最大化,而利润最大化首先要满足的必要条件则是成本最小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单纯从厂商角度考虑,其最优的生产(销售)量为4,而并不是大多数传统教材中认为的5。

2.2.2 从商品价格弹性理论和厂商所生产产品的可替代程度的角度来考虑,如果该厂商生产(销售)的产品需求弹性很小甚或无弹性,并且该产品的替代品(包括完全替代品和不完全替代品)很少甚或没有,则意味着该厂商有能力在产品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向市场(消费者)索要更高的价格,牟取更大的超额利润。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厂商最优的生产(销售)量应该为5。

2.2.3 单纯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厂商的最优生产(销售)量应该为5。这是因为当厂商生产并向市场投入更多的产品时,既市场供给量加大时,依据供求定理,产品的价格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产品价格的下降意味着在消费者收入既定的条件约束下,花费相同的收入会取得更大的效用(即收入效应:产品价格下降,消费者收入不变但其实际购买力增加)。

2.2.4 抛开以上三种考虑角度,单纯站在宏观经济学资源配置的角度来分析,厂商的最优生产(销售)量应该为4。这是因为在销售量为4时,厂商已经取得了总收益TR最大。如果厂商继续生产,不但意味着厂商自身生产成本和固定资产损耗加大,而且意味着资源配置的低效甚至无效。多生产一单位产品(生产量从4增加到5)而投入的生产要素可以在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下配置到能够更有效利用该生产要素的生产上去,最终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总之,对西方经济学中厂商总收益最大化问题的探讨不能仅仅局限在厂商自身的角度来思考,而应该同时结合宏微观经济学中的其他相关理论综合进行考虑,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宏微观经济理论的融合,不至于让人们产生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完全割裂和西方经济学中各个理论相互割裂的印象。也只有这样,对具体经济问题的分析,才能得到更加客观,更加实际的结论。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 “老龄健康” 经济学

一、前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老龄健康逐渐受到社会关注,我国政府与各地区也正在制定相关政策,以更好地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在之前的研究中,“老龄健康”更多地作为一种医学问题。而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老龄健康”问题,进而阐述经济与“老龄健康”的关系,希望能从经济学角度寻找解决老年健康的新途径。

二、从微观层面的分析

(一)“老龄健康”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

老年人的身体条件是影响其社会参与度的重要因素。当前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的背景下,老年健康人口在劳动力市场上较为活跃。例如,日本是当前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几个国家之一,因此在劳动人口中,经常可以看到70岁甚至80岁的老年健康人口依然活跃在工作岗位上;而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当前农民工的主要群体就是年龄从40~65岁之间的健康人群,其中年龄高于60岁的农民工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由此可见,老年健康人口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有着推动作用,使其能更好地面对社会劳动要求,进而加快经济发展。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经济压力是导致老年人继续劳动的关键原因。由于老年人经常要面临各种健康支出,这就促使老年人必须寻找力所能及的工作,达到保证生存与维持健康的目的。

(二)老年人健康对个人经济行为的影响

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健康属于一种耐用消费品,个人健康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发生损耗、折旧,而人们为了维持健康,就需要产生相应的支出。[1]同时,老年时期具有特殊性,人们在该阶段的健康支出要明显多于其他阶段。这样,老年健康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就会得到体现。例如,老年人为了保证自身健康,经常会采用购买保险的方式,进而产生经济支出。健康对老年人个体福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财富效应等方面,具体表现为“财富-健康”梯度。老年人的财富越多,则所享受的健康服务也就越多,在正常情况下,其健康水平也会优于财富较少的老年人。

而从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来看,生活质量等因素对老年人使用医疗保健的水平产生影响,多数贫困的老人在与家庭、朋友沟通之间存在困难,这些本身就会对老年人接受健康服务的能力产生影响。[2]

三、从宏观层面的分析

从宏观层面来讲,政府为了保证老年人健康,经常会通过制定各种法律的方法配置健康资源,引导老年人承担相应的支出,达到改善老年人健康的目的。

(一)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是宏观层面实现老年健康的最常见手段。国家为了保证老年人的养老与健康问题,通常会采用缴纳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的方式满足老年人健康要求。同时从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来看,退休年龄、预期寿命等都会对老年人养老保险水平产生影响。

(二)医疗保障中的经济

医疗保障是现阶段经济学家在老龄健康问题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例如,在医疗保障完善的情况下,老年人往往会在发现潜在病因的情况下接受医疗护理,而不是需要在生病之后再接受治疗。两者相比,在发现潜在病因就接受医疗护理自然更有助于老年人健康。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能保证老年人具有足够的资金,就需要国家在宏观方面对医疗保障进行投入,才能确保老年人能在发现健康隐患之后就能得到及时处理,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影响治疗。

(三)长期照护方面

对老年人而言,医疗保障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老年人更加健康,能做到“病有所医”。在这种背景下,对身体残疾、虚弱的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医疗护理环境,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平均健康水平。本文所分析的长期照护,主要是指提供照护者或者专业人员开展的一种针对老年人群的护理活动,以提高老年人口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使老年人能享有人格尊重、独立、自主等。

在长期照护方面,已经有国家进行了实践。例如,德国确定了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将私人保险与商业保险结合在一起,保证老年人能享受到高质量照护。从应用效果来看,这种强制性的社会保险体系明确了老年人养老的问题,促使养老体系进行改革,最终形成了长期照护机制,因此对其他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结语

本文重点研究了“老龄健康”经济学的相关问题,并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总体而言,“老龄健康”已经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在当前情况下,相关单位必须要重新认识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能从经济学角度对老龄健康问题进行处理,以切实保证老年人的利益得到维护。

(作者单位为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 李军.老龄健康的经济学意义分析[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05):27-31.

[2] 考沙伦德拉・库马尔,刘霓.老年人口中财富与健康的联系:中印比较[J].国外社会科学,2016(05):152-154.

篇14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传统经济学:差异;研究

1.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定义及两者之间的差别

如果深度挖掘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两者的内容会发现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又是可以相互补充的两门经济学科,从高一层次的角度看待两者,生态经济学主张整体上控制投入和输出,并且在严格控制投入和输出的基础上扣除生态成本,非常重视生态环境问题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如果将重心仅仅放在经济发展上忽略了生态环境,最后其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而传统经济学忽略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在概念上两者的差异为:怎样来看待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

1.1生态经济学概述

生态经济学是近年来衍生出来的新兴学科,介于生态学和经济学两者之间,它以更广泛的视角来看待生态学和经济学两者之间的关系,现阶段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采不可再生资源,造成能源损耗严重,开始将发展目标转移到可持续发展方向上,人们往往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忽略了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问题,生态经济学的作用就是呼吁人们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懂得保护生态系统,常常通过缩小企业的生产规模,提高工人们的生产效率来达到经济环境共同发展的目的。

1.2传统经济学概述

传统经济学认为在经济发展方向上,资源环境是相对有限的,并且环境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当其遭到破坏后可以自我修复。人们在追求经济增长期间可以先不用考虑资源问题,传统经济学在一些西方国家比较受欢迎,它主张经济发展不受限制,可以一直发展下去,它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经济,因此一些贫困国家常用这种方法解决燃眉之急,但人们没有意识到经济赠长迅速伴随的是资源消耗加剧,经济发展了承担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又要花费大量资金来治理环境问题,显然这一观点不具有客观性。

2.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之间的具体差别

2.1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愿景差别

2.1.1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定位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和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的关系紧密结合不能离开任何一方,而传统经济学认为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的整体,人类及其周围环境构成了庞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微不足道,因此传统经济学主张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可以无限制的发展经济,不用考虑资源问题,即使资源枯竭也可以寻找新能源来代替传统能源,而生态经济认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承受范围,只要不超过这个范围,可以随意发展经济,简而言之,生态经济学认为只有合理利用资源,经济才能无限增长。2.1.2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在生产框架上的差别生态经济学认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资源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资料是生产框架的一部分,传统经济学将重点放在生产上,废弃资料不会产生较大利益不应划分在生产框架内,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是否包括能源、自然资源以及废弃物处理部分,总之传统经济学侧重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资料会产生多大的经济价值,对于废弃物由于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去处理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生态经济学更加注重对废弃物的处理上尽可能的转废为宝,循环使用减少生产成本。2.1.3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关于生产配置的矛盾无论是哪一种经济观点,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都需要考虑配置和分配规模之间的矛盾,生态经济学认为资源环境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制的索取,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适度发展,并且要限制企业的生产规模,而传统经济学的观点与其存在较大的差异。它首先考虑的是资源的配置问题,把分配问题放在最后考虑,其次不但不会限制企业的生产规模,还将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的人数,总之生态经济学考虑的问题比较周全,将配置、分配规模全部纳入考虑的范围内,传统经济学在这一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2.2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差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从微观经济学角度还是从宏观经济学角度,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差异都比较大,从微观经济学角度,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最大的差异在于对社会市场的认识,传统经济学认为市场是预想商品销售情况的最好途径,而传统经济学认为社会市场能发挥出巨大作用只是相对于某些产品而论的并不能代表全部,两者之间观点得差别在于前者过度依赖市场,市场经济具有不确定性,会给经济的增长带来较大的波动。

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生态经济学作为一种交叉学科对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是生态学和经济学两者交叉产生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观察问题的视角,从高一层次看待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的关系,本文阐述了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具体差异,在系统定位、生产框架、愿景上差异明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为更多的学者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异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呼吁社会关注环境保护,各级政府应当打破传统观念,立法采取具体防控措施。例如,目前一些城镇还没有禁止燃放鞭炮和焚烧垃圾,环境令人担忧。

参考文献:

[1]王森.基于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生态经济区划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

[2]沈广起.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差异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3,Z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