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语文诗歌大全范文

语文诗歌大全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6: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语文诗歌大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语文诗歌大全

篇1

关键词:国家文化安全;外来文化;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044-02

一、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

1.国家文化安全的内涵。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价值理念、文明传承和精神追求的外在体现。国家文化安全根源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文化,是随着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冲突而出现的。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安全、风俗习惯安全、价值观念安全和生活方式安全四个方面。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潘一禾认为:国家文化安全是“指一国的观念形态的文化(如民族精神、政治价值理念、信仰追求等)生存和发展不受威胁的客观状态,它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指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文化自信与自觉、文化自立与自强的教育,使青年大学生对我国观念形态的文化生存和发展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对外来文化入侵有高度的警觉意识。具体包括:一对国家文化发展的强烈责任意识。对国家文化发展的强烈责任意识,就是大学生应清楚认识到自己在建设文化强国中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和肩负的使命,认真履行社会职责,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二对外来文化入侵的高度警觉意识。对外来文化入侵的高度警觉意识,就是在面对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外来文化的源源渗入时,一方面敢于和善于吸收和借鉴国外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一切国家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和消费观念等;另一方面又对外来文化入侵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觉,坚决的对以强权形式向我国输出、推销西方价值观念,否定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以实现文化“入侵”和“占领”的文化帝国主义说“不”。

二、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外来文化影响高校文化安全的表现

1.对大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中国与外国交流合作的不断加深,学好外语成为我们更好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需要。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高校对外语的过分重视和崇尚潜伏着外来文化对高校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危机。俘虏女大学生芳心的韩剧、来势凶猛的日本动漫、老少皆宜的好莱坞大片通过原声放送配以中文字幕的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听觉系统,使大学生在无意识的观看影片的过程中“耳濡目染”外来语言,并不自觉地模仿运用。高校学生中托福、雅思考试的日益升温,日语、韩语的大行其道,尤其是学生中脱口而出的“SORRY、MY GOD、YES OR NO、卡哇伊、欧巴”等无不显现着外来文化对大学生语言文字影响的痕迹。

2.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航船破浪前行的动力引擎,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青年大学生不仅是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受益人,更是全面推进改革的参与者。但全面推进改革需要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这不可避免地触及部分人的利益,加上当前中国的改革确实面临教育、就业、医疗、养老、食品安全、环境等大量突出矛盾和问题。而在有图谋的错误舆论引导和西方思潮影响下,部分青年大学生出现了是非观念不清、价值观模糊,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前途悲观等错误倾向,更有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灯红酒绿的侵蚀下缴械投降的。这在不同程度上瓦解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阻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冲击着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日常生活方式是思想文化的外在表现,伴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广度、深度的拓展,外来文化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日趋增强。外来文化,尤其是欧美、日韩文化在大学生中的过度渗透,使得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西化,诞生哈韩、哈日一族。圣诞节里意义非凡的苹果和挂满彩灯的圣诞树,情人节里价格暴涨的玫瑰花,随处可见人气爆棚的肯德基、麦当劳、哈根达斯、星巴克,充斥大学校园的日韩装扮、破了洞的牛仔裤……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里,文化全球化加剧,但是部分青年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存在盲目崇拜、迷恋,进而跟风的倾向,并因此而自诩为“潮人”。中华民族不拒绝好的外来文化,但也绝不接受恶意的阴谋的文化入侵。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条件下,外来文化泥沙俱下、大量涌进,严重地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并潜伏着大学生社会认同的危机,使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面临挑战。

文化安全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改革的深化、民族的生存发展和国家复兴大业的兴衰成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内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外来文化的入侵更加隐蔽,我国的文化安全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大学校园是外来文化入侵的重灾区,大学生是外来文化入侵的重点人群。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使他们在深化改革中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义务,承担起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

三、深化改革背景下需全面加强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

1.重视大学生汉字的学习与传承教育。现在中小学教育都已经将经典诵读和书法课作为必修内容,因此在大学除了开设大学生人文这一必修课外,可以考虑开设汉语言文字必修课,专门讲授汉字的发展历史和传承,鼓励学生开展汉字文化寻根之旅,使学生对汉字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于汉字的兴趣和热爱。

2.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学教育。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和形成了以诸子百家为代表、以诗词曲赋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传统文学。现代大学生往往热衷于网络小说和影视剧作,但对传统文学却知之甚少。高校应该加强引导,以课堂教学、主题讲座、板报宣传等多种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营造学习中国传统经典的氛围,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增强青年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他们承担起维护民族文化安全和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重任。

3.加强大学生对传统节日重视的引导。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全国统一或地方和民族各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在深化改革的今天,热衷于过洋节的大学生不少,且对洋节如数家珍,而对中国节日的认识和了解却仅限于“吃”,春节吃团年饭、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传统节日在大学生面前显得苍白而尴尬。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加强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体验势在必行。如高校以实践作业的形式要求W生春节参与准备团年饭、元宵节自己做汤圆、端午节亲手包粽子等,并要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撰写实践报告(包括对传统节日的探究、参与的过程、活动感悟等)。

4.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深化改革背景下,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显而易见,高校应不断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于学生的心中,外化于学生的日常行为中。高校要有全员育人和“大思政”的视野,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任务,而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因此鼓励所有高校教师都要发掘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巧妙利用图片、视频、故事等资源,通过讨论、辩论等视听冲击加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的认同教育,开展党团组织活动,提升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使大学生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活动中主动承担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潘一禾.文化安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篇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网络生活的形式与内容也变得越来越丰富。社交网络、微博、微信以及QQ软件成了大家相互之间交流、沟通的有效工具;淘宝、京东、唯品会等多种网络消费平台及相关的物流服务提高了用户购物体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为用户的消费搭建了便捷途径。随着网民数量的提升,各种网络信息资源游走在网络平台上,当今社会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种形式的网络生活体验也引发出了许多问题,其中由于个人信息资料遭到泄露,对网民的信息安全和个人利益形成的危害是大数据背景下的一个重要的安全问题。公司拥有庞大的用户数据就会占有庞大的市场份额,在大数据背景下对于用户个人信息的“分享”可以提高公司对于市场行为方向的预测水平,为公司高管提供正确且有效的决策,从而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与之相反,大多数当事人并不希望信息共享,所以许多未经当事人允许的非法“共享”信息行为,给人们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许多公司通过第三方机构获得用户个人信息,从而使用户的个人信息资料泄露,损害用户个人的信息安全与利益。由于我国法律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对用户个人信息资料的获取、使用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也没有基本的体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用户面对自己信息资料泄露后的维权困难。

 

1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泄露途径分析

 

1.1 开放的网络聊天平台使得个人信息的获得非常容易

 

社交网络、微信以及QQ等成了大家相互之间交流、沟通的有效工具,但是在平台上分享的信息也成为别有用心之人获取信息的便利途径。例如,用户个人在微博中使用昵称,却有朋友在评论时对其直呼其名,无意中泄露了个人真实信息。此外,在QQ空间或写日志或照片,朋友评论或者转发中,会出现一些如姓名、职务、单位等个人信息。虽然在网络空间里,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信息将身份虚拟化,但是在公开的数据中,或多或少都会包含些个人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取之后几乎可以得到个人的完整信息。

 

1.2 从商业机构中泄露的客户信息

 

用户在办理旅馆住宿、办理保险业务,办理银行业务、办理电话及上网业务以及购买住房,邮递信件,使用网络服务软件等方面需要进行身份证件实名登记,这些部门或机构会拥有大量客户的真实的个人信息,个别工作人员利用工作职务的便利条件,将大量的客户个人信息非法买卖给第三方机构以获取高额利益,在有第三方机构进行整理提取转卖给有非法意图之人,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1.3 个人非法获取他人信息

 

随着互联网技术对生活方式的改变,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多种途径套取用户个人信息,导致用户个人信息泄露,是目前比较常见的形式。比如经常会遇到的由商家以丰厚奖品为诱饵发起的朋友圈点赞活动,吸引用户填写个人详细信息,并转发至个人朋友圈中,形成级联式推广效应,这样商家就可以获得大量的用户个人信息。此外,由于用户的防范心比较弱,用户在使用终端安装应用软件或游戏软件,或者用户在使用终端操作过程中,点击了嵌入木马等恶意病毒程序的链接,被黑客通过电脑或手机植入病毒并被动进行传播。这样就可以轻易地获取用户的手机号码、通讯录、地理位置、消费习惯等敏感信息。

 

2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泄露引发的安全隐患

 

人们可以利用的信息技术工具无处不在,有关个人的各种信息也同样无处不在。上网聊天、即时通讯、网络购物等网络行为都有可能造成大量信息泄露,使得用户的个人生活频受骚扰和个人财产受到威胁。例如,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导致人们频受短信、电话骚扰进行产品推销,此外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泄露的个人信息进行诈骗活动,例如冒充银行、电视台以及互联网公司等进行中奖诈骗,冒充伪基站和公众机构进行电话诈骗等,导致人们受到经济损失。

 

大量个人信息的泄露进一步助长了各类网络诈骗的流行。网购泄密以及遭受诈骗,已成为造成网民经济损失之最。随着便捷支付的发展,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领域的风险备受关注,最常见的风险类型是信息泄露引起的账户被盗和个人欺诈,占网上支付风险八成以上。其中,账户被盗主要由于个人身份信息和手机校验码泄露引起。通过伪装聊天软件好友、假冒客服、中奖及兼职等设置骗局,套取用户身份信息、手机校验码或植入木马,以最终达到盗取账户资金的目的。

 

3 大数据背景下进行个人信息保护的改进措施

 

3.1 增强个人信息保护的安全意识

 

对于大数据时代网络下的个人信息保护策略的实施要从多方面加以考虑,首先要将个人的信息保护意识进行积极加强,加强对网络用户宣传教育,日常交往中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网络消费过程中也要注意选择安全网络和卖家进行交易,在个人的安全意识层面要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加强个人对钓鱼网站的辨别能力,个人也要能够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为自己的权益维护做好基础工作,通过采用司法途径来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

 

3.2 不断创新技术,提升个人信息安全保护

 

技术手段是法律措施的重要补充。国家和社会各界应积极鼓励个人信息保护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从技术层面来保障个人信息安全。从数据、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出发,在数据库自身安全、面向数据挖掘的个人信息保护以及面向数据过程的个人信息保护进行相应技术创新研究。数据匿名的保护本身就很复杂,大数据的匿名保护更为复杂,大数据中多元数据之间的集成 融合以及相关性分析是的上述那些针对小数据的被动式保护方法失效,与主动式隐私管理框架相比,传统匿名技术存在缺陷是被动式地防止隐私泄露,结合单一数据集上的攻击假设来制定相应的匿名化策略。然而,大数据的大规模性、多样性是的传统匿名化技术顾此失彼。对于大数据中的结构化数据而言,数据匿名保护是实现其隐私保护的核心关键技术与基本手段,目前仍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阶段。在大数据场景中,数据匿名保护问题较之更为复杂:攻击者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数据,而不仅 仅是同一源。对网络用户中的匿名技术以及对于大数据网络下的数据分析技术和相关的预测技术对于网络的营销业务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相关的企业还要进一步对匿名技术进行研究,保证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以及数据之间的应用安全。

 

3.3 行业加强数据的监管

 

加强数据的监管,海量数据的汇集加大了隐私信息暴露的可能性,对大数 据的无序使用也增加了信息泄露的风险。在监管层面,明确重点领域数据库范围,制定完善的数据库管理和安全操作制度,加大对重点领数据库的日常监管。在企业层面,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制定设备尤其是移动设备的安全使用规程,规范大数据的使用流程和使用权限。

 

3.4 从国家立法,行业自律和监管等方面进行完善

 

对于个人信息缺乏统一、严格的法律保护,只会使个人信息沦为商家互相争抢的资源,从而加深企业间的竞争和戒备,统一的信息交流空间被切割成相互隔绝的片块,最终便走向开放、共享的反面。

 

中国网络行业协会曾相继制定《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垃圾邮件防范处理指南》等,但这些公约缺少具体规范标准和责任落实条款,对于信息泄露、倒卖信息等行为实际约束性不强。要建立个人信息保护法,首先必须对企业采集、使用个人信息予以全程监管,这不仅是落实公平原则的需要,也能改变被侵害人“状告无门”的情况。另一方面,企业必须公开其信息采集和使用情况,消费者对自己的信息使用情况拥有知情权和决定权,必须切实保护他们的个人信息权和财产权,这在短期内或许会令个别企业“利益受损”,却能在更宽广的领域打开企业间相互合作、进步的可能。

 

4总结

 

大数据时代需要一个全新的机制来保护个人信息,我们知道“没有信任就没有大数据”,这需要政府来建立新的法律法规来明确,基于怎样目的的数据可以被利用,其他目的则禁止使用。尽可能通过政策和法规来保护个人信息和网络安全,解决用户权益、责任分配、基础设施和冲突管理等问题。

篇3

关键词:古诗鉴赏,表达训练研读例文,课堂实践,准确表达

 

在进行了读懂诗歌的训练后,我进行了一次测验。随即我又作了一次学情调查。结果令人深思。现举一个例子。阅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回答问题⑴一、二两句主要写了“静”,请简析作者写“静”的手法。⑵简析三、四句的表现手法。本来,这首诗学生很熟悉,小学就已经学过。论文大全。我想,这个题学生答起来不会有多大问题。可试卷结果却令人意外,这个题学生得分并不高,许多学生只能得一半分。原因多是表达不准和答非所问。通过调查,学生说,他们对诗很熟悉,可要说出好在哪里,又说不出来,更谈不上简析了。至于手法,那更不知该答什么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学生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对诗歌的阅读还处于最初的感知层次,要让他们对诗歌作出理性的评价,还需进一步训练准确表达的能力。论文大全。

如何进行有效的训练呢,讲理论,枯燥;再说,时间也不允许;况且,诗歌确实需要学生自己的领悟,别人是很难帮上忙的。因此,我们要架起作者、作品和读者的桥梁,帮助学生学会鉴赏。忽然想起书法课上的做法。学习书法,首先要临帖。这里就有一个读帖的过程,所谓“读”,主要是研究范例的运笔轻重、字的结构、前后呼应、风格等。那么对于一个初学诗歌的学生来说,也应该有一个“读帖”的过程。所以,训练的第一步:研读例文。论文大全。

例文分两类,一类是有关的浅显易懂的理论文章,如谢冕的《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林庚的《说“木叶”》袁行霈的《中国文学的欣赏》《感受·联想·修养——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等。通过这些文章,学生初步懂得了诗歌鉴赏的一般规律,如欣赏要“泡”“找”“猜”“补”要充分进行联想和想象,仔细咀嚼等要求。一类是关于具体诗篇的鉴赏文字。从感性入手,从学生熟悉的诗作入手,先阅读一定量的古诗鉴赏文章,初步感知鉴赏的一般规律,掌握古诗鉴赏常识。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阅读了大量的古诗词,但是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还建立在听老师讲解的层次,自己很难独立鉴赏,更谈不上准确表达了。所以,教学古诗时,我们先给学生印发了100首古诗鉴赏的文章,并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初步感知鉴赏诗歌的角度,掌握古诗鉴赏常识。如阅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的鉴赏文字。阅读时提出几点要求:鉴赏文字共几段,每段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文章分别从哪些角度对诗作做出了评价,文中用到了哪些术语等。通过本篇文字的阅读,学生明白了本文主要是从诗作的思想内容,诗句的具体含义和表现手法,前人的评价,意境的特点等角度对诗作作出了评价。积累了诸如以动衬静,烘托,境情结合等鉴赏常识。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对诗歌鉴赏就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归纳出了古诗鉴赏的一般常识。当然,这只是鉴赏的第一步,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还需要课堂上的具体学习。

记得我的一位书法老师曾说:“谁能把《九成宫》帖练习10遍,我就拜他为师。”书法学习的关键在实践。要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同样需要不断的实践。第二步,课堂实践。

㈠ 课堂讲解重在帮助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理解诗句内容,并帮助学生进一步辨识古诗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体会评价鉴赏古诗的角度和方法。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安排了两个古诗鉴赏的单元,从《诗经》到宋词的内容,第五册安排了李白杜甫的专题鉴赏,教学时,结合课本内容,我们着重从诗句的理解,古诗的语言特点、表现手法的辨识、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等方面予以讲解。如乐府诗的赋、比、兴的手法,反复咏叹,回环往复的抒情手法;杜甫《登高》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的多层理解;柳永《雨霖铃》中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手法;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壮阔的意境等。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一步认识了古诗鉴赏的规律和方法,从而为准确表达打下基础。

㈡ 课堂学习多角度练习学生的评价表达能力,使学生充分学习体会古诗鉴赏的要求。

课堂上除了让学生体会诗歌鉴赏的规律外,我们还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评价表达能力。常常采取简析诗作某个特点,评价作者的思想,改写诗句的意境,回述精彩片断,搜集评价其他观点等方式,力求学生准确表达。如学习完杜甫的《登高》一诗,提问:杜甫的诗以沉郁顿挫的风格著称,试以《登高》为例,从情景交融的角度简析之。要点:诗人当时的心境,首联景物的特点和表现的情感,颔联景物的特点和引发的感想,颈联表现的感情,尾联的诗意,总结意境特点——雄浑高阔,情感特点——忧国伤时,突出沉郁顿挫。又如同是用典,同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的事迹,杜甫的《蜀相》和陆游的《书愤》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古人用典有哪些作用?另外,学完一首或几首诗后,你印象最深的或你认为最精彩的一点是什么,试作分析。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仅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诗歌妙处,而且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㈢ 课后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教会学生抓住评论要点,根据要求踩点答题。

课后,结合试题特点和高考要求,我们设计了不同层次的训练题。先从客观选择题入手。客观题难度相对较低,各个选项也给学生提供了鉴赏的格式,有助于训练学生答题的准确性。所以我们在讲解试题时,先引导学生观察试题角度,然后研究表达选词,最后找出答案。

例如2004年北京12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①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②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①题主要告诉我们诗句的含义,也给了我们分析诗句意思时应注意的东西,即表面意思和深层感情。②题主要是对诗歌的表达手法,诗作的主旨,梅花的形象以及描述的意境等作的评价。同时,也告诉我们,诸如拟人手法,红梅的品格的的叙述要准确无误。这样,学生在自己表达时就开始斟酌怎样用词了。

接着,又选择了一些填空题,从课本到课外。填空题已经给出了表达的格式,只是空出了关键的部分,练习这类题,有助于学生把握表达的关键,从而知道答题要点。如阅读刘禹锡的《石头城》完成1~2题。1、诗人写沉寂的群山,写潮打空城,写朦胧的月色,都是为了烘托———。2、诗中的景物都染上了浓重的——色彩,暗藏着深沉的感情潜流,抒发了—————的感慨。第一题考查了烘托的对象,实际上告诉我们怎样表达诗作的表现手法。第二题考查了景与情的关系,也告诉我们对诗歌主旨的回答要注意说明,诗作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答案:1、今日的没落荒凉 2、凄凉对金陵昔盛今衰 又如2003年春季上海四:(17)题这两首诗所咏对象相同,但写法不同:甲诗是通过描述—————,讽刺了—————;乙诗是通过描绘华清宫凄清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历代王朝的感慨。研究这类题,学生很容易就体会到了表达的内容和格式,并且重视了关键词的选择。答案:送荔枝一事 唐玄宗、杨贵妃的逸误国 兴衰(兴废、更替)

最后,选择主观表达题,通过对题型的归纳,进一步提高学生答题的准确率。

面对主观表达题,首先应当引导学生审清题目方向,看看应该从哪个角度入手,然后确定答题要点,最后才是准确表达。就此,我们引导学生对赏析体的问答模式作了归纳,如分析意境型,分析技巧型,分析语言型,分析炼字型,一词领全诗型,观点评价型等,并且一一对答题要点作了总结,如分析炼字型,要点包括解释该字在句中的意思;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形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这样,学生在答题时就不会盲目了。答题的准确率逐渐提高。

书法最终是融他人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鉴赏最终是形成能力。所以,第三步,准确表达。

通过一段集中学习后,我让学生归纳总结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常见的表现手法,并形成文字,写一些诗歌短评,规律总结等内容的文章,最终形成较高的对古诗鉴赏的能力。

通过上面的训练,学生对诗歌鉴赏有了较深的认识,为了加深印象,巩固所学,我们还借助写作训练,对所学现象进行总结。诗歌鉴赏重点训练了一段后,我们随即作了一次写作专题练习。以“我心中的诗歌”为话题,要求学生总结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并对这些意象的含义做出分类;或者归纳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并对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做出评价;或者归纳诗歌语言上的特点;或者归纳表现同一思想或者同一主旨的诗歌等。总之,针对诗歌某一方面的特点,或总结,或归纳,或评价,写成短小的评论文章,并在全体学生中交流。这种做法,激起了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诗作的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是我们学生的部分题目:《李白和月的缘分》《古诗中的落日》《也说衬托》《诗词中的情和景》《王维和空山》《怎一个“愁”字了得》《怀古诗中的悲情》《梅花的赞歌》《陶潜和他的酒》《千古流芳——爱情诗》《一片冰心在玉壶》《割不断的乡愁》《古诗中的蝉》《杨花点点》《同一首歌》《婉约和豪放》等。

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的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课题结束时,我们又进行了一次测验和调查,这回,学生的得分大大提高,60分的试卷,得48分以上的占过一半。学情调查时,学生们说,现在我们知道怎样答题了,原来,诗歌鉴赏并不神秘,只要用心体会,诗句的妙处是可以意会也可以言传的。

当然,诗歌鉴赏是重点也是难点,仅仅通过这样的集中训练还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还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熏陶,所以,我们的教学仍然是任重而道远。以上,只是我们的一点探索,还很不完备,现在拿出来,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参考资料:

1、人教版中学语文二、三、五册教材

2、人教版教材第三册教学参考

3、《唐诗鉴赏辞典》

4、《高考总复习轻松1﹢1》

5、《十年高考题解析》

篇4

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著作有诗集《钱万成诗选》,儿童诗集《快快乐乐你的世界》、《365日歌谣》、《温馨的世界》,散文集《黑土魂》、《青春睿语》,并出版《老狼哈克》、《小兔灰灰?等童话多种。作品入选《中国儿童文学大系》、《中国儿童文学50年精品库》等多种选本。其诗歌作品《留住童年》、《同学》、《妈妈》,儿歌《小毛驴盖房》、《友谊糖》分别入选沪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中国高中生诗歌阅读指导大全》、《幼儿园新诗朗诵》、教科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和幼儿园实验教材。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且有作品译介海外。

系吉林省作家协会理事,吉林省儿童文学工作委员会委员,长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小语”不是格言――

格言是沉积于历史与社会,经过无数次淘洗,依然熠熠生辉,言简意赅,能够启迪人们心智、规范人们行为的先哲或圣贤的语录。

“小语”不是名言――

名言是出自古今中外名人之口,能得到社会广泛认同,能指导人们的行为,且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箴言慧语。

“小浯”只是小语,是我几十年来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对现实、对事业、对爱情、对自然、对文化思考的记录,是生活抛掷在我心海之岸的贝壳,是闪烁在我心灵宇宙中的星星。

本来这些没有上题、又不生动的语言片段只是写给自己看的,现在应朋友之邀拿出来发表,绝没行以此来教育他人,指点迷津的意思、我不是名人,不是哲人,更不是圣人。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善于思考的民族,因此,文化人就都有惯于胡思乱想的毛病。大则忧国忧民,小则忧人忧己。我大抵该归属这后一类吧。因此,我的小语是纯粹的小语,绝没有醒世救民的奢望。

我这个人生性固执。做人处世又很有原则,口舌木讷,宁不说话也不说假话。但心肠尚可,能与人为善,自认为还算做真挚老实,故将挚诚二字放到小语前面,意在表明我所说的可能是疯话、混话、废话、傻话、痴话,但绝不会是假话。

一九九三年,也是应朋友之邀,在几家报刊上开设专栏发表这些不是作品的作品,但后来因为俗务困扰,亦因懒于整理,没能坚持开下去。在当时乃至后来,一些年轻朋友写信或打电话给我,表明个人的态度,并鼓励我继续写下去,这令我十分感动。这也是我能在政务之余坚持作记的重要原因之一。

小人物,小文章,些微小语。

篇5

关键词:初中古诗文;颂读;鉴赏

曾一度未列入考点的古诗词、名句的考查以填空的形式又回到了现在的试卷中,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对古诗词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关于诗词的教学,要侧重于诵读与鉴赏两个方面,主要依靠学生反复审读和自行领悟。我们面对的是中学生,不能仅强调背诵,还应注重对学生鉴赏能力的训练,让他们从能读诗过渡到能读懂诗上来,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关于诵读

诵读是读诗的基础,读诗而不能背,等于不读,能背诵则日后必有领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点:把朗读和背诵放到教学的中心环节上来,用读来带动诗歌的学习并加深对其领悟。

而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最感棘手的问题也就是背诵,如何才能激发学生背诵诗文,提高背诵效果,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几条方法。

(一)要求课前背诵。古诗词的最大特点就是语言简练,意蕴丰富,有的篇章前后的跳跃性特大,背诵起来难度颇大。而学生普遍而言记忆力较强,鉴于此,我要求学生在背诵诗歌时先不全篇背,而是一句一句读熟直到背诵,然后将每句开头的字写在纸上,照着这一顺序像线穿珠子最后全文背下来。这样反复几次,一首诗或词就基本能背诵了。

(二)结合课堂分析背诵。有了第一步的初步背诵,学生对全诗就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教师在课堂上就应注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促使学生加深印象,让他们通过对诗歌的理解来巩固记忆。

1、提问法。教师通过对文章设计一些针对性强的必须用原文回答的问题来力回答学生对内容的把握。

2、图示法。教师通过设计一些图示引导学生有条理、层次清晰地记住文中内容。如在《指南录》后序中,可根剧作者的逃亡路线制定一个路线图来进行背诵。在《梦游天姥吟留剧》中,可抓住作者梦游的路线、所见所闻来指导背诵。在《木兰诗》中可按准备出征、奔赴战场、辛苦生活、辞官归乡、换上女儿装的脉络来背诵。

3、设计画面法。诗歌的意蕴丰富,可以调动学生发挥想象力,自己设计图画来促进理解背诵。如在讲吉马致远的《秋思》、王维的《山居秋瞑》、辛弃疾《清贫乐・村居》、“踏花归去马蹄香”等均可采用此法。

(四)课后巩固背诵。许多东西是很难永久地记住的,学生所背的东西也一样。时间长,再熟悉的也会生疏。因此,对于课后巩固这一环节也是不可小看的。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每天辅导时抽几分钟把以前所学的记忆,这样花时不多,却能做到事半功倍。当然,利用课堂促进学生背诵不只这些方法,还可提据学生实际采取灵活的方法,如讲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以唱歌的方式教大家背诵。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都应注意学生的反应,尽量做到让他们在愉快中完成诗词背诵,这样才有利于学习的进步。

二、关于鉴赏

(一)作者及作品创作背景。每一个作家都有其独特的风格,这就决定了他的作品与众不同。比如李白,他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他的作品中多用奇特的夸张,丰富的想象,知道了这一点,要理解他“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不感困难了。而作品的创作背景直接影响到作品的主题,因此在鉴赏中也是不能忽略的,比如我们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了解了他的写作背景,就不难理解他发出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强烈期盼了。

(二)意象。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客观事物。它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审美创造结品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是鉴赏诗歌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审美单元。鉴赏时,把握了意象,就有利于理解诗歌的意想和想象力,将各组意象串联起来,然后再从整体上解渎。同时,还应辨析意象的色彩、虚实、动静等来鉴赏诗歌,如马致远《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给人一种萧瑟之感;而王维《山居秋瞑》中“空山新雨”、“明月”、“清泉”,则给人一种幽静恬适之美。再如“风静花犹落”静中风动、“鸟鸣山更幽”是动中见静等等。总之,无论是意象的串联还是辨析,都得靠平时的积累和领悟。因为任何一个意象都想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方面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在历史的适应中被赋予了某些言外之意和情感色彩。例如,中国诗歌中的“月亮”就是一个含有愁恩、别情的象征意象“床前明月光”、“月是故乡明”;“杜鹃”是悲切的象征,如“梨花雪,不胜姜断,杜鹊啼血”,“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鹊声里斜阳暮”;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些意象已成为汉民族表达情感的独特方式,在教学中只有指导学生广积博览,提高文化素养,才能提高鉴赏水平。

(三)意境。意境是由意象构成的。“意”就是情意,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也即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因此,我们常说的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它是表现古典诗词主题思想的最重要的手段。

对于诗歌意境的鉴赏,主要就应抓住这几点,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在帮式中应对自如。

篇6

下面本文拟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对作文的开头设计作一粗浅探讨。

高考作文想达到吸引人的眼球,获得高分效果,开头必须要讲究形式和文采。例如在作文中,开头的形式大体有题记、短片日记、诗歌铺垫、名言警句、寓言故事、句式点题、问题引导等等。如何做到形式和文采的有机结合,需要多积累,多思考,多辨析,多运用,进而达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那时你就会明白这些形式和技巧便是可以洞悉和掌握的,即到达所谓的“游目骋怀远迷宫,万变难离皆其宗”的境界。

一、题记:提纲挈领扣精魂,一语破定乾坤。

题记能够凸显文章的主题和要旨。它是指能够揭示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句子。贵在含蓄简洁一语中的。但在具体运用题记的时候务必要注意,题记不是随手拿来的,更不是直接从文章中摘抄的。它是文章主旨的概括和点睛之笔,也可以说是神来之笔,贵乎神,就是要让题记奠定作文的品质和韵致。此外题记一般不宜太长。

例如《好样的同桌》一文的题记:“人生的真谛,别人无法教你,只能在生存的过程中自己体味。”这里引用了名言,一言既出,分量不可小觑。再如《五彩的幸福》题记:“生活如花,姹紫嫣红;生活如歌,美妙动听;生活如酒,芳香清醇”,把生活中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短片日记:抛砖引玉尽文气,彩头花絮添新意。

日记体本来就是作文行文的一种形式之一。它能够打破一般文章整章整段的单调,给人以灵活清新的印象。这里讲的短片日记,就是利用了日记体的这一优点,加以运用的。如《邂逅》的开头:“某年月日,雨,星期天――长久的冬季,使人窒息,抑郁的星期天,压抑着情思,无聊之处,便顺着意识的流动,双脚开始了漫无目的的远游……在公园拐角处的梧桐树上,遇见了你――嫩芽,哦,美丽的春天!”这片小小的日记,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却把作者的情感变化展现的一览无余,可谓妙哉!

三、诗歌铺垫:缘情造境起风云, 辞采风流力万钧。

诗歌具有精炼、概括、含蓄、意味隽永等特点,诗歌铺垫不仅能够更好的表达文章的情感旨趣,而且还能够增添文采,让你的文章意气飞动,辞采飞扬。诗歌铺垫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引用现成的诗歌;一种是原创。

引用现成的诗歌是多数人的首选,因为只要你能够记忆起适合文题、切合题意的诗歌都可以运用。如《真正的天堂》(2005高考优秀作文?湖南卷):“你站在窗台上看别人/别人站在桥上看你/你装饰了别人的风景/别人装饰了你的梦/”这里引用卞之琳的小诗,使文章的意味突显隽永,余味幽长。

至于诗歌原创,第一、可以弥补作者因一时紧张或者失忆而想不出适合情境的诗歌的不足;第二、因为是原创,就是根据题目来创作的,它比引用的诗歌更为切题,它就是文章的直接组成部分,所以能更好地营造意境,表达情感。如《逝者如斯的轮回》的开头:“‘江南旧日采莲女,红妆裹,藕花深处恨难求。纤腰束,牵延步,首徐回,杯盘笙歌五更躇。东风破,明月缺,一行相思泪双眸。’生命中的轮回,有时就如偶遇一佳人,有沉鱼落雁之容,碧月羞花之貌,性行贤淑,但仅是一面之缘,复见难矣,空余一怀愁苦。”此处把轮回比喻为偶遇一佳人,有情有境,可遇而不可求,大有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怅惘失落之感。

四、名言警句:春花秋月露华浓,文渊阁楼写情重。

这是在作文中运用的较多的一种,它比起引用诗歌来,一则少了记忆的难度;二则可以信手拈来,灵活机动。如《明月,照着我们的脸》(2005高考优秀作文?江西卷):“唐时的风,吹动多少公子的飘飘白衣;宋时的雨,打湿了多少女子的乌黑鬓发?那是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将含有月的诗句连串和组合,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奇特效果。

五、寓言故事:言微旨小笔犀利,醒世谕理有张力

寓言故事适合一些记叙或者议论性较强的作文,因为引用寓言故事一方面可以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另一方面,这寓言故事本身就是文章的例证之一。它出现的目的就是作为补充或例证之用的。如《胜与败》中开头引用《伊索寓言》中《蚊子和狮子》的故事来补充说明胜败是相对的,胜败会因时因地相互转化的道理。

六、句式点题:势如破竹添虎翼,华首余芳造英奇。

句式点题是指用一组句子来点明文章的主旨,当然这些句子大多借助于一定的修辞手法。诸如排比、比喻等等,如《我们美丽的往昔》的开头:“曾经冬去春来,春暖花开;曾经沧海桑田,天地轮回;曾经潮来潮去,海浪翻滚;曾经月桥花院,锁窗朱户;曾经……曾经的一切良辰美景如东逝的春水,虽然一去不回,但是在你心灵的河流中定会留下朵朵晶莹的浪花……”,这里运用排比,不仅能点题,还能增加语势和文采。

七、问题引导:名装丽服须善剪,二月春风作针线

篇7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2、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2、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6、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0、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1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1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注释:《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中学语文课本中节选了文中的四段,着重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劝,是劝勉、鼓励的意义。唐代颜真卿也做过一首《劝学》诗。2007年,日本朝日电视台播出了一部名为《劝学》的电视剧。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注释: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14、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B.V

1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18、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1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注释:《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成为士人必读之书。

20、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21、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22、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23、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篇8

一.“渔翁真的是在钓鱼吗?”——文本解读忌无主导价值

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高低,决定着课堂达到怎样一种状态。这正如人们常说的,“视野决定高度”。我曾经听过两位老师教《江雪》这篇课文,先摘录其中一位老师的教学片断:

师:读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

生1: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帮帮他?

生2:我知道。因为那老翁爱吃鱼。

生3:我认为是老翁家里穷,没什么吃的了。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你明白了吗?

生1:(一脸茫然)。

生4:(突然站起来提问)老师,现在江面结着冰,不可能钓鱼的。

师:是吗?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5:我看到电视里介绍爱斯基摩人就是这样捕鱼的。

师:你真不错,看电视也是学语文啊!同学们明白了吗?

“渔翁真的是在钓鱼吗?”这个鲜活的问题其实并没有解决。这样的对话学生会明白些什么?能明白些什么?很明显这位老师的课已经游离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应当说对话是无效的,无效首先就是无价值。而另一位老师面对“渔翁真的是在钓鱼吗?”同样的问题,他却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步,面对学生的提问,当即认可同学们找到了一个富含语文意义和价值的问题。

第二步,提议大家共同思考来解决这一问题:“那位老人真的在钓鱼吗?”而后,在与学生对话中逐步明确文章隐含两层意思:第一,老人不是在钓鱼,或者说,老人钓鱼志不在鱼;第二,那么,老人钓鱼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即他还有更深入的一种意境、一种意蕴在。

第三步,教师运用投影适时打出柳宗元的生平概况,特别是他写这首诗的背景资料。这首诗是柳宗元参与王叔文政治集团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湖南永州司马的情况下写成的。永州是蛮荒之地。特别是政治上的失意、苦闷和彷徨。

第四步,介绍“诗言志”,言的是一种情志、一种心绪、一种感怀!

第五步,师生交流:

……

生1:老人不是在钓鱼,他是在钓一个春天。你想,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生2:老人根本不是在钓鱼,他是在告诉我们,他的内心非常孤独。因为我发现这是一首“藏头诗”,每一句话的第一个字连在一起,就是“千万孤独”,就是说太孤独了!

真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哪位老师对文本研读更深入、更具主导价值、进而更有效。当然,我们也要切记不能以教师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和实践。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文本研读中的问题,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性化的阅读。

二.“‘君子’之‘好’,仅是‘窈窕’吗?”——文本解读忌平面化

语文老师由于受“个性化阅读”“多元化解读”等时髦话题的影响,少说为宜已经成为不少教师解读文本的一种主张。有人认为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直接对话活动,读者是阅读的核心,是解读文本的权威。受其影响,因而不少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解读文本时,不敢再“外加”一些东西,就文本而文本,忽略了作家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忽略了作者的情感世界与实际立意,忽略了文本思想原有的深度,浅尝辄止。如此的阅读,或许可以“个性化”、“多元化”,但却割断了文本与读者之间的纽带,根本无法让读者与文本之间形成心灵的对话与交流,更谈不上碰撞了,而文本本有的文化传承功能便被弱化、淡化了。

在一次初中语文“同课异构”评比活动中,课题恰巧就是人教版第六单元中的《关雎》,其中一位老师在教学中与学生有如下一段对话:

师:诗歌中的君子对女子有一种怎样的情感?

……

生1:喜爱。

师:这是一种爱慕之情。此外,还有吗?

生2:渴望。

师:他的渴望之情表现在哪里呢?

生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生4:辗转反侧。

师:可见,渴望之情是多么的浓厚,这是一种深深的思慕之情啊。

师:君子为何有强烈的“爱慕”和“思慕”之情呢?

生(齐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师:哦!原来是一位“窈窕淑女”啊!太有魅力了!

……

听到此处,我对该位老师对文本这种索然无味的平面化的解读产生了很大的疑惑:“君子”之“好”,仅是“窈窕”吗?太缺少创意的解读和思维空间的拓展了。然而,让我欣喜的是接下来的一位老师。他对文本的处理让我眼前一亮,感觉一股语文之气扑面而来:

师:你认为“窈窕淑女”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呢?

生1:一个“文静美好”的女子。

生2:一个“善良”的女子。

师:概括得不错!她的确是一个“文静美好善良”的女子。

师:君子“好逑”的“窈窕淑女”在诗歌中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呢?

生(众):淑女采摘荇菜的动作!

师:我们一起找出那些形象的动作描绘的句子,声情并茂地朗诵它们。

师生:“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师:《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行为是性情的表征。我们设想一下那“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毛之”的淑女采摘荇菜的动作,诗歌反复细致地描写这些细节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师(出示幻灯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中有双鲤鱼,相戏碧波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蓬叶深处谁家女,隔水笑抛一枝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东家莫愁女,其貌淑且妍。十四能诵书,十五能缝衫。十六采莲去,菱歌意闲闲。日下戴莲叶,笑倚南塘边。 ——乐府《江南》

师:细细品味莫愁女采莲的细微动作,你们觉得她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呢?

生1:莫愁女性情开朗。

生2:楚楚动人。

生3:美丽。

生4:善良。

生5:我读过《江南》全诗,莫愁女应该是一个端庄的女子。

师:正如大家所说,莫愁女是一个善良快乐端庄秀丽的女子,她使人产生的是一种“思无邪”的审美愉悦。

师:莫愁女采莲犹如淑女采摘荇菜,她们轻舟短棹,在琉璃水面之上的动作给读者带来种种审美愉悦。诵读全诗并重点品味淑女采摘荇菜的语言,感受君子“好逑”的“窈窕淑女”还有哪些品性?

……

文本解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我们应当提倡多角度研读文本,利用文本阅读期待、反思和批判等环节,进一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文本研读的质量。

三.“山的那边是海吗?”——文本解读忌定义化

在文本解读中,定义化容易走向机械。读诗歌就必求意象的象征意义,读小说就必探求人物性格的闪光点(阴暗面),读散文就谈抒情为主还是叙事为主,的确能把文本读“死”。

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山的那边》课文里有这样几句诗:“——山的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我说过:海……——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几乎所有教这篇课文的老师都是这样理解的,这里的“山”,就是实际生活的世界,封闭、灰暗、压抑。这里的“海”,是一个想象性的世界,开阔、光亮、自由。

但只要我们打破这种思维定势,就会有新的解读,文本过于妖魔化生活,泛美化理想,把现实的艰辛和未来的美好相割裂,以虚饰的未来的美好来代替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追求。人生并没有这样一个可见的“海”可待追寻,人生也不能只在意追逐这样一个“海”。也许本来就没有大海,而“山”自有其意义,现实中,也没有人可以停止追逐大海的脚步,大海无限接近,却难以到达。“山”是人生的常态,而“海”却虚渺无迹。

其实,“山的那边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清楚我们生活的目标在前方。这里本来就无需一个标准化的、放之四海皆准的一种说法。我们必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四.“其他孩子的父亲爱自己的孩子吗?”——文本解读忌伪圣化

在语文教材的有些课文中,存在着一种较为恶劣的价值取向。他们选择的一些价值取向偏离了正常范畴,往往显得过于神圣、过于崇高、过于清正、过于滥情等。我在指导学生阅读人教版七年级自读课本《地震中的父与子》“伟大父爱”主题后,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那14位孩子的父亲是否爱他们的孩子?”

我们有理由相信,普天之下,父母舐犊之情都是一样的,那14位父亲对儿女的无与伦比的爱以及丧子之痛,在文中并未体现,相反却一味地渲染那位不顾一切拯救孩子的父亲的伟大,这是一种不人道的典型“伪圣化”,用违背天伦的贬低别人的方法,塑造所谓“高大全”的形象。我想假如我们老师不能解读出这一点,任这种误解泛滥,必将会衍生出一种扭曲的人性观。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从文中去寻找“其他父亲爱自己孩子”的句子。此时此刻,学生们再也不会将人类在大灾难这样特殊时刻所表现出的正常的理性误解为爱孩子爱得不深了。而这一切源于教师对文本反“伪圣化”的解读。

篇9

一、确立导读书目

教师要使教材成为港口和指南,引导学生走出课本的小天地,遨游于浩瀚的认知空间。教师要做有心人,有预见性、计划性、针对性地制订阅读计划,按年级顺序,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确定名家书目,建立阅读书目列表,做到“心中有书,导读有数”。教师在教学中因势利导,让童话、诗歌、寓言、名人传记以及《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等适合少儿阅读的书目,润物细无声般地来到孩子视野里。

二、以篇带本,适时引导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时代感强。教师在教材文本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理解、体验、积累语言的同时,经受着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升华、心灵的震撼,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文字阅读的魅力,借此教师可以相机推荐与文本教材语言特点或主人公精神相关联的整本的书。一学期如果向学生推荐两本著作,再加上寒暑假,小学阶段最少可阅读相关名著几十本。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有这反复揣摩阅读几十本书的经历,学生的精神世界该多么充实、丰富;语言表达功底该会多么厚实;阅读习惯的养成,兴趣的培养更是不言而喻。教学中可以广泛开发课外阅读资源,如:低年级学习《狐狸和乌鸦》时,学生从中感悟到故事很有趣,加上教师的点拨,学生也轻松地明白了其中蕴含的道理。在学生兴趣盎然时,老师随机告诉学生:这个故事是从《伊索寓言》这本书选来的。《伊索寓言》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你们可以尝试读拼音版的《伊索寓言》。童话故事对于儿童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教师在讲到相关内容时,可以讲一两个童话故事或半个故事,然后简单地介绍童话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产生渴望阅读的内动力,促进学生去寻找童话故事书籍阅读。中高年级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对读什么书,有时也很模糊,往往需要借助课堂上的展示、感悟,激发他们读书的热望。

三、营造氛围,注重检查

教师如果只是单一地向学生推荐书目,而不落到实处,让学生自由翻读,这往往达不到预定效果。在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巧妙引导,甚至需要老师以身作则,参与其中。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在任教四年级语文时,我照例推荐阅读书目,学生也读了,但常发现多数同学是流于形式,纯属应付差事,交流时,往往只是几位老面孔。经留心观察、分析,学生还缺乏一定的阅读兴趣,不能静心走进主人公角色中,只是三分钟热度,翻翻而已。在推荐《三国演义》一书时,我也特地从图书馆中借一本,每天中午陪学生一起静静地阅读,我担心学生只有粗读没有精读,这样读再多的书也难以形成语文能力。在读书时,我有时告诉他们阅读方法,精彩之处可采用精读法,情节平淡的可略读,有时特地安排学生读精彩片段,从实例中明白该精读的内容,对学生读书起到导向作用。如今,每天清晨、中午教室内总出现一道亮丽的风景,学生个个神情专注地遨游于书海。

四、搭建平台,着眼激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只通过交流汇报,做做读书笔记等简单的形式,来评估学生的阅读收获,往往会适得其反,学生长期下去将会产生懈怠心理,读书热情逐渐会被冲淡,尤其是低中年级的学生表现得更为明显。要使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真正达到丰富语言积累的目的,还应当适时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热情,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开展藏书活动,激励学生阅读

班级设立图书角,可将自认为值得阅读的书籍提供给大家欣赏,这样也解决部分学生无书读的难题,同时也让好动的学生视线中有书的踪影,能受到感染。在图书角处,张贴学生拥有的图书目录表,以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开通“点播”热线,激起阅读热望

书读进去,还要能说出来,说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晨会课、周会课,让学生通过“你点我播”的形式,将冗长的书本内容,通过“成语天地”“故事集锦”“歇后语大全”“乐哈哈”等栏目,在轻松作答或简要复述故事中,勾起学生美好回忆,激发学生将阅读融入自己的生活。

3.开展朗诵活动,激发学生阅读

“诵”是学生学习语言比较有效的手段之一。“诵”能更好地理解语言、表达感情;“诵”能声情并茂,培养语感;“诵”能更好地积累语言。每日一诗诵读,或每日一文诵读。还可以利用校园活动时间,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利用红领巾广播台,开办“美文欣赏”节目。

篇10

关键词:十四行诗 文体学视角 分析

1.引言

诗歌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一般来说,诗不传授知识,不叙述真实事件和描写真实人物,诗歌强调想象,具有音乐性,其语言特别优美和精炼[1]。本文从文体学的视角阐释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以期更好地理解、欣赏其作品。徐有志认为诗人通常会充分利用语言的所有层面来吸引读者。[2]因此我们在欣赏一首诗时,通常会被其音韵学和字系学层面的声音和视觉所冲击、为其富有内涵词组的运用所折服、对其非惯常搭配和不规则词序所感叹、被其语义层面的压缩表达方式及修辞手段的灵活运用所震撼。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在英国诗坛举足轻重。本文从文体学视角对其主题、构型、节奏、修辞手段等文体特征进行分析以发掘其魅力。

2.诗歌主题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主要歌颂爱情和友谊。在莎翁眼中,友情弥足珍贵,甚至超过爱情。一般认为,其诗的第1到126首诗人歌颂友人(一位美貌的贵族男青年)的的美貌和他们的友谊;第127到152首是写给诗人的情人、一位黑肤女郎的。其他几首与主题无情节上的联系。诗人通过对一系列事物的歌颂,表达了他进步的世界观和艺术观;通过对友谊和爱情的歌颂,提出了他所主张的生活最高准则——真、善、美和这三者的结合。

3.诗歌构型

十四行诗体原是流行在民间的为歌唱而作的一种诗歌体裁,诞生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是最早的著名十四行诗作者,他用拉丁文写的十四行诗由两个四行组和两个三行组构成,即四四三三排列。传入英国以后,十四行诗逐渐繁荣,深受人们喜爱,后来人们把它改成了三个四行组和一个二行组,即四四四二排列。莎士比亚用的就是这种诗体。这种排列使诗更加紧凑集中,更好地发挥起承转合的性质,前三节围绕主题进行叙述、辩论或抒情。结论在最后两行,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更加明确,往往成为全诗的警句。

4.节奏

节奏主要由重读和轻读音节的有规律的重复组成。一个重读音节和一个或两个轻读音节搭配构成一个音步[1]。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采用五音步十音节抑扬格。为了避免诗歌显得单调或为了强调某一个词,诗人不时变化重音。其诗歌节奏展示如下(轻读用“∨”表示,重读用“—”表示,音步用“—”表示)。

∨-| ∨ - | ∨ - |∨ - | ∨ - |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or eyes can see,

∨- | ∨- |∨- | ∨ - | ∨ - |

So long lives this,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通过使用节奏,该诗读起来悦耳动听,而通过节奏又起到了强调重要字词的目的,如18首第5行的hot,eye,heaven,shines,18首第14行的long,this,this,?life, thee。他的十四行诗大都如此。

5.修辞手段

5.1尾韵

诗歌用得最多的是尾韵,即两行或更多的行以押韵的词结束。诗歌的节奏和押韵决定了诗歌的音乐性。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读起来就十分和谐悦耳,它们节奏有规律、韵律整齐:每节的单行和双行都押韵。我们把每行的尾韵用字母a,b,c,d等表示,用同一字母的诗行相互押尾韵。如18首韵脚可以表示为abab cdcd efef gg。

尾韵不仅加强了诗的音乐性,还有助于诗的意思的表达。从这首诗的韵律的变化来看,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基本可以分为四节,每个诗节在句法和意思上都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单元。比如前三节,在读每一个诗节时,通过尾韵,读完前三行,根据尾韵就可以知道这个诗节不完整,一定要读到第四行才感觉这是一个完整的诗节,同时通过前三行也能预感第四行要表达的某种重要意思。

莎士比亚通过大量运用修辞手段,如头韵、歧义、明喻、词首脱落、拟人、交错重复、隐喻等,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5.2头韵

所谓头韵就是通过使用相同字母或声韵开头的一组词或一行诗歌。通过采用头韵可使整首诗在朗读时音律铿锵,节奏和谐。如12首就广泛运用了头韵,第一行中的两个c和两个t,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重读音节的开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朗读起来仿佛时钟有规律的滴答滴答声:

When I do count the clock that tells the time,

And see the brave day sunk in hideous night;

When I behold the violet past prime,

And sable curls all silver’d o’er with white;

5.3歧义

歧义是在特定的语境中有意识地利用一词多义的特点,造成语义分歧的修辞手段。运用歧义,可以使语言生动有趣,收到幽默诙谐、揭示矛盾、增加含义、引起联想等效果。莎士比亚在运用歧义时往往独具匠心,妙笔生花,在字里行间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回味无穷。比如说138首的最后四行:

O, love’s best habit is in seeming trust,

And age in love loves not to have years told:

Therefore I lie with her and she with me,

And in our faults by lies we flattered be.

该诗主题是女友黑美人并不真正爱恋诗人,只是敷衍他,其实一味地追求他人,但发誓说她对诗人忠贞不二,诗人也假装相信她的忠实,两人同床异梦,这种相互欺骗的关系更加令人痛苦。如habit有“习惯”和“外衣”的意思,told有“提到”和“计算”的意思,lie有“撒谎”和“睡觉”的意思,flatter有“满足”和“欺骗”的意思,由这些词所构成的含混能很好地表达莎士比亚对爱情的独特见解。

5.4明喻

冯翠华把明喻解释为在至少有一个性质或特征相似的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纯粹通过想象进行比较的修辞手段[3]。比如说以上诗篇诗人就把友人比作“夏日”。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英国的夏天是温暖而宜人的,是人们最舒服自在的感受。通过把友人比作“夏日”,让人觉得“友人”是如此地可爱而温和,而且使这种可爱与温和似乎变得触手可及,似乎人们都能拥抱夏日,拥抱友人。

5.5词首脱落

词首脱落是去掉词首音节的修辞手段。运用该手段可以符合英语韵律的需要,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如75首中As ‘twixt a miser and his wealth is found一句中’twist是betwixt去掉词首音节be的变体。去掉一个音节,从而使该诗行维持抑扬五步格。

5.6拟人

冯翠华把拟人定义为赋予动物以人的形式或情感,或赋予无生命物质、思想或抽象的东西以生命或人的性质[3]。通过拟人,我们可以赋予动植物、物体等以人所特有的感情和性格,从而引起人们的丰富联想,使无生命的事物显得栩栩如生[4]。

比如18首第5行诗人把夏日的太阳比作“the eye of heaven(天空之巨眼)”,第6行把夏日光辉比作是“gold complexion(金颜)”。通过拟人的手法,可以使没有生命的夏日变得富有人情味,充满人的情感,而如此美丽的夏日却没有友人的美有魅力,让人愈发觉得友人之美胜天日。第116首里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段,如第6行,诗人这样形容爱“looks on tempests and is never shaken(它坚定地面对风暴,毫不动摇)”。

5.7交错重复

交错重复是按倒转的次序重复一个词或陈述的修辞手段。运用交错重复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揭示出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且形成语意勾连,往复回荡,铿锵入耳。比如说64首的5至8行:

When I have seen the hungry ocean gain

Advantage on the kingdom of the shore,

And the firm soil win of he wat’ry main,

Increasing store with loss and loss with store;…

这首诗写诗人想到时间会夺去爱友时就战栗,一如面对死神似的;但诗人执着于爱,他抓住爱友,抵抗死的袭来。在第8行,诗人运用了交错重复修辞手段,不但使诗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而且似非而是,辩证同意,富有深刻的哲理。

5.7隐喻

隐喻就是用比较暗含的而不是直陈的方式对两个不同事物进行比较[3]。隐喻没有喻词,直接把喻体说成是本体[5]。从逻辑学角度老说,明喻就是“X像Y”,隐喻就是“X是Y”。显然命题“X是Y”显然要比命题“X像Y”要有力而生动[4]。

如18首第9行诗人直接把“长夏”说成是“友人永恒的美”,即“X是Y”。通过搜寻我们脑海中的图式,英国是海洋性气候,虽然纬度较高,夏天格外温暖宜人。通过使用隐喻,我们潜意识里就认为“友人的美”就是“温暖和宜人的夏天”,而这种美是触手可及的,是每个英国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的。再如116首第5、7行,诗人说“爱”是“an ever fixéd mark(亘古长明的灯塔)”和“the star(星星)”,即“X是Y”。灯塔和星星都是永恒的,象征着爱的永恒。

本文从从文体学的角度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分析。从这些文体特征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在诗歌主题上,还是在构型以及节奏韵律等方面上,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既受传统的影响,但又摆脱了传统的限制。而诗所采用的一些修辞手段也有助于诗意的表达,增强了感染力和表现力。

参考书目:

[1]王佐良,丁望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365-379.

[2]徐有志,现代英语文体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220.

[3]冯翠华,英语修辞大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159,177.

[4]李国南,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32.

篇11

2007年12月28日清晨,刚过完86岁生日的孙道临在上海华东医院猝然辞世。由于突发恶症,妻子和惟一的女儿甚至来不及赶至身边。

银幕上,王子为复家国之仇满身披挂,死于朝堂;银幕下,他须发枯槁,面容平静,如一位普通的弄堂老人。

如果可以选择,相信这不是孙道临喜欢的告别世间的方式。事实上,由于严重的面部三叉神经疾病,2005年以后,他对过往人事几乎完全丧失记忆,只认得妻子王文娟。2006年,最后一次接受电视采访时,他用自己的方式向影迷平静道别:“现在我已经不是我了,你们认识的那个孙道临其实已经死了。”

不过,人们依然怀念他在银幕上塑造的经典人物形象:《渡江侦察记》里的李连长、《家》里的觉新、《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李侠、《早春二月》里的萧涧秋;怀念他在《王子复仇记》里不可复制的金石之音:“活着,还是不活?这是个问题”……

作为赵丹之后最成功的电影小生,银幕上最富诗人气质的儒者,孙道临在中国电影史上自有自己的地位,虽然这并非他的全部。

在一些影迷眼里,孙道临与其说是演员,不如说是知识分子。

他原名孙以亮,以艺名行世,1921年12月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少年就读于北平崇德中学,与杨振宁、邓稼先、黄宗江等人同窗。1938年考入燕京大学,初习法学,后因“对人生观很有兴趣”,改学哲学,期间以“孙羽”的笔名,在《燕园集》上发表诗歌、小说、散文多篇,其中32首收入《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诗歌卷》。

这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很多诗人、作家的标准履历。如果不是发小黄宗江的怂恿,诗人孙羽可能还会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更浓重的痕迹。阴差阳错,弃文从影,数十年后孙道临曾感慨:无论当年念哲学,还是后来拍电影,都是“历史的误会”。

1948年,孙道临完成了因抗战中断的燕京学业。其时父亲已因病故去,他在北京尚有亲人,但已没有家。遂变卖房产,决意南下。起初签约演员金山开办的清华影业公司,拍摄了黄宗江编剧的《大团圆》;后加入昆仑影业公司,与赵丹一起拍摄名片《乌鸦与麻雀》,从此寄籍上海,成为一名职业演员。

从影是命运拨弄下的被动选择,但孙道临是认真对待的。也许是没有经历过“东方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浸,直接融入革命新时代,孙道临的挣扎反而比赵丹等人要小。他最擅长的角色是苦闷徘徊的小知识分子,但是1949年之后,银幕的主角是英雄人物。孙道临自觉深入前线体验生活,真心向时代要求靠拢,努力适应。他终其一生都没有创造出李向阳那样“高大全”式的人物,但是,在那个以粗犷为美的时代,他毕竟在革命者身上烙下了自己沉郁内敛的气质。经过时间的漏选,他扮演的李侠、李连长,反而成为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种。

“”中,孙道临亦因为出演《早春二月》受到冲击。但他不愿意谈论自己的辉煌,也不愿意谈论自己的苦难。他的内敛,大概不仅仅是出于艺术家的完美主义,也有本性的孤傲和经历苦难后的审慎。

惟一的一次心迹流露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有关方面举行文化活动,邀请“老艺术家”们捧场。应酬散席,老友送孙道临返回寓所。从不以喜怒示人的孙道临突然自嘲:“我快八十的人了,还一直挤眉弄眼,我容易吗?”闻者一愣,继而同病相怜。

这个“最陌生片段”,见于一位上海文坛耆宿后代的怀念文章中。作者感慨:你怎能想象一个哈姆雷特王子去喊口号呢!

但是,“最陌生片段”毕竟只是片段。在中国民间语文里,“老艺术家”是一个有着特殊涵义的词汇。他们通常居住在政府提供的旧式高级公寓里,以艺术之名为人民服务;他们曾是风华绝代的英雄、绅士、名媛,现在多只在官方节庆场合列队出现,接受人们的尊崇和礼赞;他们是一代人的记忆,又事实上处于被遗忘的角落;他们曾经被权力深深伤害,又对权力有着莫名的依赖。对于一般民众而言,他们深居简出,就如同所居住的老式公寓一样,华丽而难掩衰败,寂寞仍不无矜持。滚滚红尘难掩他们青春的光芒,只有盛宴过后,人们才翻检出这位天才演员曾经的诗行:

即使我能在筵席中寻觅得一个座位/明日仍会有我的地位么/你们所欣赏的是江上北风的歌吹/而我岂能满足那样一点/没有回响的声调/……

篇12

关键词:语文课例;创新;思维;培养

一、语文教学适宜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首先,语文课例的传授媒介决定了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沃土。语文,顾名思义,即指中国的语言文字和文学,而我们通过学习语文课文,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等体裁的文学作品为依托,进而向学生传授字、词、句、段乃至读、写等知识技能。文学作品,正是作者的创作,是作者思维的充分体现,具有鲜明的个性,因此,它可以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的过程中去思考、去理解、去再现、甚至再创作,而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沃土。

其次,语文学科丰富的知识底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力保证。我国是最早创造文字的文明古国之一,文化宝藏丰富、文字底蕴深厚,几千年的文学创作给后人留下大量的文学财产,字、词、句的妙用及丰富的内涵,给了学者更多思索的空间。语文教学中,古诗文的理解,固然能造就学生很多创新的思想,现当代的文学作品,同样能产生很多富有创意的见解。

第三、语文课例中的写作训练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具体体现。作文,是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具体运用,是学生个体的创作。写作,是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正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具体体现,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往往能写出立意新颖、个性鲜明、内容充实的文章,反之,则只能写出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的作品。

二、如何在日常语文课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在我的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我将语文课例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基本形式归纳如下:

第一、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多种理解,开拓发散性创新思维。

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课,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经过泛读——理解——渐悟(顿悟)——共鸣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渐悟(顿悟)是学生创新思维最活跃的阶段,是创新思维开始,而此时,教师的引导也是最为有效的。因此,在《再别康桥》这首诗中,我将引导学生去感悟诗意作为切入点,在对作品的理解中,由课后《问题讨论与实践》三:“体味其中选取哪些意象来表达他对康桥的深深依恋?”这一问题的引导,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对康桥的怀念,寄托了作者深深的春恋之情。这时,有一调皮捣蛋的学生大声的说:“他变态的。”引起一片起哄,我没有责怪他,反而请他告诉我:为什么会这样理解?该学生认为,诗中字里行间透着一股诡异的暧昧(能用这样字眼让我颇为惊讶)。这使我想起现代一些徐志摩研究者的观点,即认为《再别康桥》是徐志摩人格中某种歧恋情结的体现。该生的理解不正是与此观点有相似之处吗?于是,我告诉同学们文学作品的理解是多元的,并非要求按一定模式去理解,不同思路不同人物不同环境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的:“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你能感悟到作品的意境,领悟到作品的内涵,就达到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作多种理解,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初级阶段。

第二、利用文章的“不完美”,充分发挥学生想象空间。

很多文章,作者为了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给予读者更多的思考。往往给文章留下一个不那么完美的结局,而这则正好可以被语文教师所利用,作为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大好良机。例如:《项链》一课,我就曾进行过情境创设,在一班,我提出的问题是:如果玛蒂尔德在舞会上没有丢掉那挂项链,会怎么样?问题一经提出,如一石击起千层浪,即刻引起一片喧哗,同学们思维踊跃,充分发挥想象力,让自己的思维自由地驰骋,各种各样的结局接踵而来,以下是部份同学设想的结局:

1.玛蒂尔德在舞会上出尽了风头后,傍上了部长,成了小蜜。

2.玛蒂尔德认识到舞会上的荣耀犹如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返,决心做个循规蹈矩、安于现状的贤妻。

3.玛蒂尔德在舞会上结识了很多男宾,越来越看路瓦栽不顺眼,终于与他离婚。

4.玛蒂尔德一夜风光,留恋不尽,为了过上她梦想的生活,不惜出卖肉体,沦为妓。

诸如此类,许多文章我们都可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去想象、创新,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想象是创新的基础。

第三、引导学生多作逆向思维,培养学生辩证创新思维。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多善于作顺向思维,不善于逆向思维,在学数字、物理等理科课程时,逆向思维运用较多,如代数或立体几何的证明题,经常有时正面论证证明不出来,就反过来论证,往往可以取得成功,学语文也一样,学生的理解不要拘泥于一种模式或一种思维,多方面多方向交叉思维,往往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地理解课文,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逆思维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如《鸿门宴》中沛公这一人物形象,这一人物形象非常饱满,既不是那种“高大全”的英雄形象,也不是一脸奸贼像的坏蛋形象,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既是英雄,也是袅雄的人物,那么,在分析人物时,我既引导学生看到其胆大心细,雄滔武略,善待属下,善于用人的一面,同时,也引导学生看到其人格中的另一面,如狡猾、残忍(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等性格特点。这样,从多角度多方向去理解作品,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全面,同时,经常性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也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更为灵活,更有利于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

第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教给探究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重点是培养学生提出有效问题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鉴赏评价的能力。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是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的关键。语文教学应以“启”“导”为主,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创造的火花,给予学生更多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应从单向型的教学模式向网络辐射型的教学模式转变。保持这种网络辐教学课型必须经常的更换创新,应蕴涵科学化、个性化的教育理念。应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创新兴趣。

第六、不断研究课例,总结反思教学得失。

研究课例内容,评估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效果,同时,对学生学习成效的检测,不是通过考试获得,而是通过整个教学过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来评估。

总而言之,语文课例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良好途径,语文的课例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过,课例研究还有待不断探索和实践。

参考书目:

[1]杜草甬,叶圣陶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2]秦训刚、蒋红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13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读赏式教法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93-01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积极发挥,他们需要我们的肯定和鼓励,期待我们的赏识与赞许。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情感,那么,他们就能主动参与阅读课堂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1 读赏式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和习惯的重要途径。而我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长期曾经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老师对学生的学习不放心、不放手,往往是实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发展,阻碍影响学生潜力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小学生字词积累和运用少,因而阅读理解能力差,阅读的情况往往不能达成老师的要求和期望。如此,我们教师处理不当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情感。因此,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我们要和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关爱、鼓励他们的积极参与课堂学生,敢于思考和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见解。如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就会充满活力。

我们的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要有145万字,但是,我们学生没有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即使读的内容达到规定的文字数量,在语文素养上提高也是甚微的;只有采用读品、赏析才能让他们获得阅读的乐趣和阅读的效果。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读赏式教学,让学生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中,获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增强文学知识和情感体验,激发语文学科学习的兴趣,从而获得阅读的方法和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动机,实现学生语文素养水平的提高。

2 读赏式阅读法开展有效途径

学生的学习要以激发兴趣为起点,凸显情感的激发,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形成积极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在被鼓励、赏识中提高自主阅读能力,是我们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2.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与情感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侧重对文字的教学,突出老师在课堂上的传授;因此,学生被动参与、机械学习,在老师的强行灌输中获得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阅读方法的掌握。久之,学生养成依赖和等待心理,缺乏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耐心,生成不了兴趣和积极性,形成不了自主的阅读方法。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加强作品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那么学生就会有兴趣进行自主性的阅读活动。如在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说说在幼儿园、小学前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对哪些老师印象深刻,值得自己尊敬的、爱戴的或感恩的老师的原因。等学生学情浓厚之后,进入课文学习,让他们自学生字词、自读课文,找出刘绍棠回忆的是件什么样的事情 怎样叙写这一事件的?这样,学生有兴趣阅读,也能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继而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能够获得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的方法,获得阅读能力的提高。另外,让学生自主阅读陈刚、刘桂松主编的《中国小学生作文大全(续编)》中的《师恩难忘》,让学生在对比赏读中提高品读能力和阅读方法的掌握。

可见,积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点燃他们的生活情感和体验,让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充满兴趣,学会自主进行阅读和鉴赏。那么,学生就能主动积极地去提高学习能力,获得语文素养。

2.2挖掘人文性提升品质素养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的学科,我们语文学习以前较多的重视工具性,即语文知识、语文积累和文学知识的学习。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着重引导学生自主的去学习、掌握一些基础性的知识,更要突出对学生的思想精神和道德素养教学和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对经典范文思想性的学习,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学习中,我们首先要学生自己阅读,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即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的栽花赏花、写信教子两件事情。可以让学生思考高尔基看到儿子的花的感受、心情。如此,学生就能很好的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能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使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品质得到熏陶和感染。

可见,让有思想性的文学作品感染学生,提高他们道德文化素养,增强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就能让学生获得文化和素养的提高。

2.3加强指导提高学生阅读效果

教无定法,读赏式阅读法需要我们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探索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阅读的方法掌握。文学作品是作者的生活经历、人生感悟、思想提炼的产物,其思想观念、写作特色和精神文化都是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的。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加强对内容的理解,阅读中再现情景、联想想象,体悟作者思想与情感。如《长江之歌》的学习,我们可让让学生充分朗读,结合自己的情感来理解作者的情感,运用诗歌的学习方法,研究语言、体悟情感、把握结构,从而获得从空间、时间描写特点,体悟对长江的赞美之情、依恋之情,获得崇敬与热爱的情感。

另外,读赏式阅读教学法的开展需要我们为学生选择切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情感需求的课文阅读作品;合理安排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任务,保证阅读的效果和质量。

总之,读赏式阅读教学发挥着学生阅读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加强引导,精要点拨,让学生具有自主阅读和提高的能力,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就能让学生唱主角,让他们语文能力和素养获得提升,从而提高我们的阅读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 托马斯·格雷 《墓畔哀歌》 创造性 翻译策略

一、概述

一首好诗总是流传久远。《墓畔哀歌》最早的中文版本,是郭沫若1928年翻译过来的,之后便是1983年卞之琳的译本。翻译者对这首诗的热情并未随着时间而消退,相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文译本,译本的数量已经达到16种之多,见表1(黄杲新,2007)。

黄杲新认为,这16个译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译为诗歌行数和节数与原诗相同的自由体,自由体在韵律和音步上都与原诗不同;第二类是译为中国传统的五言律诗;第三类介于第一类和第二类之间,它考虑到原诗的韵律、音步、行数和节数,但并未严格按照原诗每一行的音节来翻译(2007:10)。本文通过对这三类译文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译者在哪些方面在何种程度上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总体来说,对《墓畔哀歌》的译本所作的研究不多。黄杲新在《英译汉诗歌研究》一书前言里,第一次列出《墓畔哀歌》的16个中文译本,并指出这16个译本大致分为三类,这也是本论文从这16个译本中选取三个进行比较研究的一个理论基础。这三个中文译本代表了诗歌翻译的三个走向。1986年,肖时占对郭沫若译诗的第一节发表评论,认为郭沫若的译文对原诗的理解有些错误,并且增加了原诗中本没有的一些内容。2008年,肖曼琼在研究中指出,卞之琳的译文是成功的译文,因为他的译文几乎再现了原诗的所有特点,尤其是形式上。2009年,李榕榕发文称,丰华瞻的译文才是真正忠实原文的,虽然在形式上采用中国传统的五言律诗,似乎与原诗的形式出入较大。而且,她认为,译者不仅有权以自己的方式处理和理解原作,读者也应该对不同的译文一视同仁。除此之外,王宝童曾在1995年明确指出,丰华瞻用中国传统的五言律诗翻译托马斯·格雷的《墓畔哀歌》对英语诗歌译为汉语诗歌产生了积极影响。2009年,曾奇做了一个以证明和阐释诗歌翻译多样性的实验性研究,研究材料正是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的五个中文译本。五个译本的译者分别是卞之琳、郭沫若、丰华瞻、何功杰和李明。2010年,丁志斌第一次从美学的角度对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其结论是,译本对原文的忠实度的不同来源于译者,但每一个译本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郭沫若、卞之琳和丰华瞻的译文为上面三类译文的代表。

二、《墓畔哀歌》三个中文译本在语音上的创造性

诗歌翻译即创作。台湾作家和翻译家余光中认为,文学翻译中绝对涉及译者的创造性,而翻译就是模仿原作的创作。他认为,人们创作原作时,是用自己的经验创作,或者说,是创作者将自己的经验用文字按照某种特定的顺序表达出来;而译者的工作则是用另一种文字再一次将用这些文字承载的经验表达出来。另外,Yves Bonnefoy在《诗歌翻译》(译者为John Alexander和Clive Wilmer)一书中声称,在诗歌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重现诗歌创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有权表达自己的想法。Clement Wood,《押韵词典大全》(The Complete Rhyming Dictionary)的主编,在诗歌翻译与创作的问题上,表达更直白,“诗歌是不能被翻译的,它只可能用另一种语言来创作”(Clifford E.Landers 2001:97)。

诗歌是形式和内容的有机整体,“诗歌的形式和内容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正如人的身体和心灵一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Bengt Jangfeldt 1999:121)。语音是形式上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语音上对三个译本进行比较。

一般来说,英语格律诗的形式有四个要素:体裁、结构(节与行)、节奏、韵律(杨德豫,1991:298)。在讨论诗歌的语音特点时,会重点讨论节奏与韵律。

1.三个中文译本中的节奏

人们读诗时都会感受到节奏,节奏有两个构成要素:音步和格律。英语格律诗中的音步,指的是由同一行里固定数目音节组成的部分。一般而言,英语诗歌中有八种类型的音步:单音步(比较少见)、双音步、三音步、四音步、五音步、六音步、七音步和八音步。同样,在中文诗歌里,也有类似的顿或音群,只是它们是按照最小的意义单位划分的,而不是单纯按汉语拼音。由此可见,英语格律诗有可能在形式上获得一个对等的汉语译作。

如上所说,音步是由几个音节构成的,如果这些音节以某种规律的方式组合成行,就形成了格律。格律指的是一首诗的诗行当中,重音和非重音的排列规律。英语格律诗有八种格律:(1)抑扬格(iambus,非重音+重音)、扬抑格(trochee,重音+非重音)、抑抑扬格(anapest,非重音+非重音+重音)、扬抑抑(dactyl,重音+非重音+非重音)、抑抑(spondee,非重音+非重音)、扬扬(pyrrhic,重音+重音)、抑扬抑(amphibrach,非重音+重音+非重音)及扬抑扬(amphimacer,重音+非重音+重音)。前四种格律较为常见,后四种较少见。与英语格律诗不同,汉语格律诗的调格为平和仄(汉语中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属于平调,而阳平、上声和去声属于仄调。)。很明显,英语格律诗和汉语格律诗在格律上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同一行诗内,重音和非重音是以某种方式排列起来形成节奏,使得诗歌具有音乐性从而适于吟诵。“诗歌的音乐性是最重要的,不管是自由诗还是格律诗”(杨德豫,1991:298)。

具体到《墓畔哀歌》,它采用的是五音步四行诗。这首诗的前四节介绍了诗人兴起写诗念头的氛围,在这里且对这四节作分析。

“The cur/few tolls/ the knell/ of par/ting day,

The low/ing herd /winds slow/ly o’er/ the lea,

The plough/man home/ward plods /his wea/ry way,

And /leaves/ the world/ to darkness/ and to /me.

Now/ fades/ the glimmer/ring landscape/ on the sight,

And all/ the air /a so/lemn still/ness /holds,

Save where/ the beetle/ wheels his/ droning/ flight,

And/ drowsy tink/lings lull/ the distant/ folds:

Save /that from/ yonder/ ivy-mantled/ tower

The moping/ owl/ does to/ the moon /complain

Of such/ as, wandering/ near her/ secret/ bower,

Mole/st her/ ancient/ solitary/ reign.

Beneath/ those/ rugged elms/, that yew-tree’s/ shade,

Where heaves/ the turf/ in many/ a moulde/ring heap,

Each/ in his/ narrow cell/ for ever/ laid,

The rude/ Forefa/thers of/ the hamlet/ sleep.

郭沫若译本:

“暮钟/鸣/,昼/已暝,

牛羊/相呼/,迂回/草径,

农人/荷锄归/,蹒跚/而行,

把/全盘的世界/剩给我/与黄昏。

昏朦的/四景/已/从眼前/消尽,

肃静的/寰空/之中/万籁/无声,

只有些/甲虫/纷飞/,鼓翼/营营,

幽渺的/铃音/待使/远处的/豢栏/安靜;

那儿有/高塔/嶙峋/,藤萝/掩映,

呆然的/一只/枭鸟/向着月/在哀吟,

好像/是在说/:她/不该来近

他的/幽棲,扰乱/他固有的/静境。

杈丫的/榆树之下/,扁柏/成荫,

草丛/累累/,堆著/一些古坟,

各个的/幽宮之中/永远/长眠,

长眠著/村上的/已故的/先人。”

卞之琳译本:

晚钟/响起来/一阵阵/给白昼/报丧,

牛群/在草原上/迂回/,吼声/起落,

耕地人/累了/,回家走/,脚步/踉跄,

把/整个世界/留给了/黄昏/与我。

苍茫的/景色/逐渐/从眼前/消退,

一片/肃穆的/寂静/盖遍了/尘寰,

只听见/嗡嗡的/甲虫/转圈子/纷飞,

昏沉的/铃声/催眠着/远处的/羊栏。

只听见/常春藤/披裹的/塔顶/底下

一只/阴郁的/鸱鸮/向月亮/诉苦,

怪人家/无端/走进/它秘密的/住家,

搅扰/它这个/悠久/而僻静的/领土。

峥嵘的/榆树/底下/,扁柏的/荫里,

草皮/鼓起了/许多/零落的/荒堆,

各自/在洞窟里/永远/放下了/身体,

小村里/粗鄙的/父老/在那里/安睡。

丰华瞻译本:

晚钟/殷殷响/,夕阳/已/西沉。

群牛/呼叫/归,迂回/走草径。

农夫/荷锄犁/,倦倦/回家门。

唯我/立旷野/,独自/对黄昏。

暮色/何/苍茫,景物/渐/朦胧。

四野/俱寂静,无声/亦/无风。

唯有/小甲虫,纷飞/声嗡嗡。

远处/玎玲/响,牲口/进/圈中。

附近/有/古塔,壁垣/生/萝藤。

塔内/有/枭鸟,对月/发/哀鸣。

似/嫌/人与兽,游荡/近塔门。

闯入/安定地,扰乱/幽静境。

丫杈/榆树下/,郁茂/紫杉荫,

蔓草/生/荒烟,累累/多/古坟。

农家/祖先辈/,埋葬/在土墩。

长眠/幽室中,千年/永不醒。”

三个译本里,郭沫若译本的节奏显得比较随意,读起来更像是散文,这是中国现代诗的特点;卞之琳译本的节奏与原诗的节奏一样,可以说是对原诗节奏的忠实再现;而丰华瞻译本,虽然模仿原诗的节奏,每一行诗里包含五个甚至更多的音群,但效果不显著。所以,卞之琳是逐字翻译,郭沫若是阐释翻译,而丰华瞻是模仿原诗。郭沫若译本和丰华瞻译本的节奏没有规律,并且诗歌行数也与原诗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诗歌在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与愉悦性。

在这个问题上,有两派观点。一派是如卞之琳这样,坚决认为译者需要忠实再现原诗节奏,另一派则认为译者有权利按照译入语语言中习以为常的节奏来翻译原诗。《墓畔哀歌》采用的是规律的五音步四行诗,是用来表达当他踏进那座墓园时,其低沉、缓慢及肃穆的思想。而且,采用这种经典的节奏,表达了诗人当时虽沉重却平静的心情,也表明诗人对于人生生命的思索超越了个体层面。所以,把原诗的节奏翻译出来更好。另一派观点认为,对原诗节奏机械的模仿对诗歌的形式的转换没有益处,因为译入语的读者会对这种陌生的形式感到不适应。在中国,归化已然为很多人接受。如果“译者或译入语读者只能接受自己熟悉的或与自己熟悉的区别不大的事物,那汉语诗歌的前途堪忧。译者的责任或义务是向那些不能阅读原作的人们告知原作中的内容并且这些内容的组合方式”(扬德豫,1991:302)。

2.三个译本中的韵律

除了自由诗外,韵律几乎是所有诗歌最重要的特点。除了常见的尾韵外,英语中还有头韵、腹韵、倒尾韵、侧押韵和重复(如下方表格所示,大写字母代表押韵的字母,c表示辅音,v表示元音。)。

《墓畔哀歌》里,使用较多的是头韵和腹尾韵。以前两节为例。

The curfew tolls the knell of parting day,(尾韵)

The lowing herd winds slowly o’er the lea, (倒尾韵)

The ploughman homeward plods his weary way, (头韵)

And leaves the world to darkness and to me. (重复)

Now fades the glimmering landscape on the sight, (腹韵)

And all the air a solemn stillness holds, (头韵)

Save where the beetle wheels his droning flight, (头韵)

And drowsy tinklings lull the distant folds: (尾韵)

可以看到,诗人用了许多长元音,如 /e/, /au/, /ei/ 和 /i:/,诗歌读起来庄严肃穆。辅音/?/出现了八次,创造出一种绵长的嗡嗡声,将读者引入墓园中昏暗的氛围中,与诗人一起思考。诗人采用的韵律格式为abab,汉语读者对此不太熟悉。

三个译本中,卞之琳的译本有规律的押韵,并且与原诗的韵律格式相同。郭沫若译本没有规律的押韵,但有自己的韵律。他试着在每一行诗的末尾汉字上押韵,有时是 “ing” ,如第一节中的“暝、径、行”;有时是 “en” 或 “in” ,如第四节中“荫、人、坟”。还有许多例子,可以看到郭沫若在译本押韵上下工夫。丰华瞻译本也没有规律的押韵,但他的译本不乏创造性,如第三节中的“藤、鸣、门、境”和第七节中的“好、漕、笑、条”。可见,三位译者都在韵律上下了工夫,虽然效果不同。

三、结语

在翻译《墓畔哀歌》时,三个译本选择了不同的翻译方法,于是有了三个各有特点的版本。通过对三个译本进行比较,可以发现:(1)三个译本都各有其创造性来竭力再现原诗的特点;(2)三个译本所选择的形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译者创造性的发挥,这点在丰华瞻译本上体现最明显;(3)三个译本似乎都比较侧重某方面而忽略另外一些方面,如郭沫若译本就倾向于表现原诗的古典主义,卞之琳译本尽力在节奏和韵律上取得与原诗同等的效果,而丰华瞻译本则主要将这首英语格律诗翻译成传统的汉语五言诗。

参考文献:

[1]Benedetto,Croce,translated by Douglas Ainslie.Aesthetic as Science of Expression and General Linguistic. MacMillan and Co.,Limited(St.Martin’s street, London),1909.

[2]Clifford, Landers, E.Literary Translation: A Practical Guide. Cromwell Press Ltd (Great Britain),2001.

[3]Mildred, L.Larson, edited.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John Benjamin Publishing Company, Amsterdam/ Philadelphia. Burton, Raffel. The Translation of Poetry,2008.

[4]Rainer Schulte & John Biguenet, edited.Theories of Translation: an anthology of essays from Dryden to Derrida.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60637;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td., London; John, Dryden. On Translation,1992.

[5]Rainer Schulte & John Biguenet, edited.Theories of Translation: an anthology of essays from Dryden to Derrida.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60637;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td., London; Yves, Bonnefoy. Translating Poetry.(Translated by John Alexander and Clive Wilmer),1992.

[6]方汉泉.综谈英语格律诗的几个问题.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1).

[7]丰华瞻.丰华瞻译诗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8]黄杲新.英诗汉译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9]海岸.中西诗歌翻译百年论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0]刘靖之.翻译论集.三联书店有限公司;余光中.翻译与创作,1981.

[11]李啸初.诗歌翻译的美学探索—李白诗歌翻译中的审美主客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

[12]李容蓉.解构主义看忠实—浅析《墓园挽歌》丰华瞻译本.文化研究,2009(9).

[13]凌继尧.西方美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4]刘雪峰.优雅古典的感伤—托马斯·格雷《墓园挽歌》文体特色研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

[15]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新订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16]毛荣贵.翻译美学.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17]沈建太,蒋杰.卞之琳的诗歌翻译理论与实践.晋阳学刊,1989(6).

[18]吴梅花,许国新.风韵译—郭沫若的翻译思想与实践.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