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6: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拿来主义问题探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

篇1

一、品味语言,感悟杂文语言特色

杂文以短小精悍的讽刺幽默为主来鞭挞丑恶时弊,用求索真理来诠释人生。因此,通过语言视角,能精准地把握文章主旨以及文本情感。语言是杂文的情感语言之一,有言外之意也有无穷意味,是生动概括的“意”。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就是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来衬托具有明显战斗力的讽刺。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语言,它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须自主参与到语言实践之中,要用自己的语言活动来表达对文本的感悟。因此,品味语言是个性化阅读、感悟文本的第一步。

作为经典杂文,《拿来主义》犀利风趣的言语中所蕴藏的就是独到的艺术性和独特的思想性。如果将教参的要求强加给学生,就会造成一味的灌输行为,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却没有丝毫的兴趣听。而以杂文语言特点为切入点,倡导个性化阅读就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论证中主动接受知识,学生也会情不自禁地融入到文本中,在探究文本的过程中品味语言,完成与文本、作者之间的亲密接触。这既体现了课堂的民主性,也增强了学生思维创新的能力。

教师在课前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文本:“众所周知,鲁迅的杂文一直被冠以具有标枪、匕首般的力量,在文中有哪些句子能感受到这种力量?为什么鲁迅先生的杂文会有如此大的力量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各抒己见。”在阅读完课文后,有的学生说:“送古董送活人一直到什么都送光了,说的是堕落与倒退,不是讲进步,这是典型的反话。而不知后事如何恰恰说明了这是一种数落,讽刺那些人热脸贴了冷屁股,甚至是不受欢迎。”有的学生说:“数量有限的几张画,却挂了数个国家,这根本不是发扬国光,恰恰是民族的耻辱,这也是在讽刺。当时国力衰竭国库空虚得可怜,根本就是在打肿脸充胖子,一味的送和败家子没什么区别。”还有的学生说:“作为当时时尚词语的‘摩登’,恰恰说明了当时‘送去主义’已经变成了一种流行趋势,其实质就是卖国求荣、崇洋。作者用了‘摩登’一词,正是在诠释对比‘拿来主义’和‘送去主义’,这两种主义的错误态度是相同的,谁是谁非不言自明。”由此可见,阅读后的对话是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充当的是引导者,学生是解决问题的实践者,自主个性化的阅读是学生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步骤。只有学生精准地把握文本语言,才能在品味中理解讽刺幽默的独特效果,也间接掌握了文本的深意。

二、品味语言,探究杂文人物形象

众所周知,杂文中的人物是一类人一群人,而非一个单独存在的个体,因此,杂文对人物的刻画是最生动传神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第二个问题:“以往大家读过的小说中,都是通过外貌描写和肢体语言等形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那杂文是不是也是如此呢?请大家带着思考继续阅读课文。”这个问题一提出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因为分析杂文人物形象的教师少之又少,但是学生还是很有兴趣地去分析语言,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有的学生说:“闭关让国力衰竭却还硬撑着说不让别人来,其实已经无法阻止别人来了,这种闭关主义者的可怜与无奈把‘自己不去还不许别人来’写得淋漓尽致,一个‘捧’字恰恰说明了奴才狗腿子不知廉耻的丑恶嘴脸。”有的学生说:“文章的第三段,尼采疯了,中国疯了,这正是说明送去主义者不仅是掩耳盗铃的疯子,也是地地道道的败家子。‘徘徊’更是说明了这帮胆小懦弱的疯子在极度愚蠢在外强内干中洋洋自得。”有的学生说:“拿来主义者是自私的,他们只与所谓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自己的东西,借此来说自己宽容有礼,其实这正是值得同情的地方,摇尾乞怜的亡国奴不仅行为懦弱可怜,更是主观思想行动上的矮子,拿来‘废物’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奢侈地生活。这里正是说明了作者的勇敢和拿来主义的勇猛。”

没想到一个问题会引来这么大的反响,教师切实地体会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回答和思考多数都是教科书上没有的,正说明学生已经找到了个性化解读作品的钥匙。同时,也说明文本解读应从文本主体出发,只有走进文本的精神世界才能完成对作者的心灵解读。精神上的对话就是对文本内容和思想情感的探究,只有感悟文本,灵魂才能触碰到作者的精神世界。正如王尚文先生说的那样:课文只是学生与作者内心对话的桥梁,只有将文本主体变成自身感悟,才能完成心灵与心灵融合的微妙境界,才是语文素养融入人文素养的过程。

三、品味语言,把握情感走向

个性化阅读不能背离作者,作者的精神世界会完全体现在文本之中。同时,个性化阅读不是复制作者思想的过程,而是一种实际性的创造过程,要实现作者精神世界与学生精神世界的对接,首先要充分开发学生的精神创新和思维活跃能力。针对这个目标教师可以设计第三个问题:“找到文本中的情感倾向与打动内心的句子,并加以阐述。”通过学生对语言的反复咀嚼,不拘泥于旧说,大胆说出各自的看法,不仅在品读中感受到了杂文的独特魅力,也精准掌握了作者的情感倾向,逐渐形成了属于学生自己的阅读情感。

同时,在追寻情感走向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主题和主旨,如鲁迅创作《拿来主义》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同时展示作品的创作背景,然后让学生思考:“拿来要怎样拿?拿来的根本意义是什么?”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批判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用脑髓放飞眼光自己拿来。作者不仅是在呼唤拿来主义,更重要的是指导我们在外国文化和旧文化面前要懂得吸收和集成。”

篇2

关键词:构建 语文教学 和谐之美 策略

“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主动把和谐理念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让语文课堂随时跳跃着“和谐”的音符,让学生收获和谐之乐。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课堂展现出和谐之美呢?

一.在处理教学内容上体现和谐之美

教学内容主要指以教材为基本依据,向学生提供的语文教育信息。它是由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系列训练三个要素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而每个要素又是一个相对的独立的系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使各要素处于一个和谐的统一的整体中。

语文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把审美的和谐与伦理的完善结合起来。因此,“情”“理”相济,“情”“理”交融,是服从这一整体目标的正常之道。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地把握课文中的“情”和“理”的关系,既要明确它们各自的特征和功能,又不要将两者对立起来。比如教《荷塘月色》,既要让学生领会其中哀愁、忧闷、沉郁、悲愤的情感,又要给学生做一定的理性分析,介绍作者所处的特定环境,评价作品的社会意义,指出其时代和思想上的局限性。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应讲究“疏”与“密”的技巧。疏与密的结合本是中国画的内邃,“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运用于教学中,即对非重点的内容,学生自己可以学得懂的部分,则或放手自学,或以读代讲,是教学上的粗线条,是“疏”;而对重点部分,特别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部分,则必须是“工笔画”,浓墨重彩,认真描画,是“密”。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课堂,还应重视教学内容的丰富,尽可能地增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阅读量,激发对问题的思考,以期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如教授朱自清的《春》,作者热情洋溢地描绘春草、春花、春雨的图景,喜悦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在学生被感染的同时,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古今中外描摹春天的诗文,如孟浩然的《春晓》,杜甫的《春雨》等。这些诗文不仅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也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认识到,春天历来是人们歌咏赞美的对象,爱春之情油然而生。

二.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展现和谐之美

所谓探究,本意是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就本质而言,探究式教学就是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或学术研究的情境,引领并指导学生自己去阅读文本,探索问题,发展能力。对探究式教学来说,看重的是通过教学中的探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养成敢于质疑、敢于发问的习惯,具备初步的质疑与发问的能力。因此,实施探究式教学,必须有适当的问题来引领学生的学习与探究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起点。

从根本上来说,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根据课文实际联系现实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就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比如教学《拿来主义》,设计这样两个问题:(1)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各有哪些表现?会带来怎样的后果?(2)结尾部分,“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联系现实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在探讨问题(1)时,我们引导学生联系近代中国从闭关锁国到被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史实进行思考,既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又开阔了眼界,充分认识到大清帝国闭关锁国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以及由此带来的被迫送出和接受的恶果,从而促进了学生对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的理解。问题(2)明确要求学生联系现实来谈理解,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学以致用,根据文中拿来主义的主张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的实际及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加深对“拿来主义”的理解,充分认识到实行“拿来主义”对个人成长乃至整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意义。

篇3

“少教多学”这个理念既古老又新鲜。早在1632年,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着作《大教学论》开篇就提出“少教多学”这一教学理想,着作中提出,“寻求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现如今,在我们国家很多基层学校里已经渐渐开始在尝试着做,并将培养发展学生的能力作为目标。

在以“少教多学”为宗旨的前提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位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当下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四个问题:学生对新授内容不知情;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踊跃参与的积极性;教师不清楚“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哪些是学生最疑惑、最想解决的问题”;教师的备课是单项的,师生间缺乏双向的交流。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计划以学生“预习”为突破口进行“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少教多学”的核心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教”,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让他们大胆地提问、思考。而课前预习,是少教多学的前提,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好方法,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又可以使每位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要求,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便于因材施教。

在课前预习中,这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怎样认识和对待课前预习的呢?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提几点浅薄的见解:

一、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

在以往的学习活动中,许多学生对预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他们认为既然老师要讲,为什么还要预习呢?甚至有的学生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事实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我们必须重视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所以在开展这项活动之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二、提高学生的预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针对经常无预习习惯的高中生来说,要求他们预习课文是件难事。但是,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这就需要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三、重视预习方法的指导,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但需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知识,会用知识。预习也是一样的,只有掌握了好的方法,才能更好应用到实践中,才能更有条理地、循序渐进地先学预习。预习方法具体介绍:

1.任务落实预习法。即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去进行预习。

2.课本、学案标记预习法。即在预习时,边阅读边用特定的符号做出标记,并在书上或学案的空白处提疑问、写心得。

3.温故知新预习法。在预习的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习、巩固、补充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旧知识。

四、借助导学案的帮助

导学案包括早读配餐、学习目标、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练习这五个环节。我们一般提前一周把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按照学案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进行适当辅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课前预习的阶梯。比如,在预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时,我们的导学案是这样设计预习的:

【课前预习】1.知识积累:(1)了解作家作品;(2)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2.字词积累:(1)给生字注音;(2)改正错别字;(3)成语积累;3.诵读并理清文章思路:(1)诵读文章;(2)回答问题:a.什么是“拿来主义”,b.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c.怎样实行“拿来主义”,d.实行“拿来主义”的作用与效果。这样具体的预习学案有助于学生较全面地预习课文,为上好课做了充分的准备。

篇4

【关键词】议论文 阅读 新课标 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现代议论文教学的具体要求是:

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注重个性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提高学生想象能力、思辩能力和批判能力。

针对以上两段课标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应用、审美和探究质疑的方法,养成应用、审美和探究的良好习惯,在重视过程和方法的同时,挑起两头,一头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头是只是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水到渠成达到目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这次集体备课的理念,我们明确:高中议论文教学中应落实以下教学任务:

1.教师应指导学生从整体把握全文,理清全文的思路,弄明白作者说了什么,阐述了什么观点?

例如《拿来主义》这篇杂文,教学思路上可以追问,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拿来?怎样拿来?

一般说来,议论文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先要弄明白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过渡句和过渡词语,以便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更好地理解,阅读议论文的内容。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潜心阅读,精研细思典范文本,学过通过理清思路,概括主旨的练习,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学生应主动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质疑或阐发,悟出新意,悟出感悟,领会文章的哲理美和语言美,学会理性思考和表达见解。

篇5

关键词:互动式;探究式;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1-0039-01

一、互动式探究法的内涵

随着现代教育的进步以及课程内容的改革,互动式探究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互动式探究法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也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启发与诱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发散自己思维,敞开探究思路,与他们进行探究内容讨论,最终得出探究的结果。整个教学法是以学生的主动独立思考和互动合作学习为核心,其实质是让学生“会学、爱学、善学”。这也体现了现代教育“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这将有助于学生创新、主动、合作、研究等学习精神的培养。

二、互动式探究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 语文教学中课前“双主互动”预习,确定方向

课前预习是教师进行每门课程教学之前所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也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创新探索、自学合作能力的主要方式。课前预习是开启师生互动模式的开始阶段。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熟知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中才能跟上教师的节奏,把握主动权,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尝试方式。作为教师,要更好地做好引导作用,做好预习设计,确定检测反馈方式。教师在课前可以通过引导式问题来促使学生在课前主动去阅读文章,进行探究,提前了解课堂内容,在正式课堂中去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进行各种创新,各种尝试。在课前阅读教学内容,有利于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某些方式进行阅读。如在《拿来主义》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将文中的某些内容进行批注,如核心词汇、精彩语句,并对这些内容进行情感体验得出感悟。除此之外,在预习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好方向,不能偏离主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如可以借鉴课后的某些练习,教师也可以给出有一定梯度和难度的问题等进行引导。比如,教授《拿来主义》一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一些预习内容:什么是拿来主义、文章总共可以分为几个段落、每个大段落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文中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 语文教学中课中的“互动探究”,明确主题,合作探究

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教师以“问题及主题”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情境学习去发现问题,并通过互动探究来解决发现的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式探究法。(1)创造情境,才能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学习,发现问题。比如《老人与海》,在上述环节中,学生已经对该文进行了预习,教师可以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在活生生的动态情境中去感受文章,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与情绪,会发现很多学生对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露出反感的表情。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细节让学生讨论:文章中的“鲨鱼”和“海”是否是真实的?通过这样的问题抛出,让学生进行探究讨论,最终发现其实文中的鲨鱼与海都只是象征着某种东西,文中采用的都是象征手法,最终可以通过象征内容引出文中的主题:表达人在与自然和社会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和力量。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是互动式探究教学法的主要手段,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语文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而应是学生人格发展、情感健全的过程。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也要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课本内容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共鸣。比如在探究《道士塔》语言艺术特点的教学中,教学目的是“感受文章的情感内容,关注语言的艺术特点”。教师针对这一目的,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对余秋雨的语言描述特点等进行讨论,形成探究合作式的主题并获得情感体验。(2)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思路,鼓励提出问题,进行开放式的合作探究教学。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在预习过程中所发现的疑问,并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引导式讨论,鼓励学生多思考、多交流、多质疑、多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比如《孔雀东南飞》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会对以下几个问题有疑问:文中的刘兰芝那么完美,为什么焦母不喜欢她,还要棒打鸳鸯?刘兰芝与焦仲卿如此相爱,为何不私奔?面对学生的这些质疑,教师应该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碰撞,进行探究互动式学习。

3. 语文教学中课后的“互动式探究”,课后复习,反思巩固

课后复习与反思是课堂教学的收尾环节,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堂的结论等内容通过练习、背诵、反思、消化等方式进行巩固,并且在此基础上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已建立的知识架构中进行创新。平时,教师要为学生多提供练习的机会。比如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针对课堂内容与结论,通过课后问题以及课后写作作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李白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模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行探究式写作,提高学生写作才能,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篇6

一、课堂导入的原则

1.紧扣教学目标

教师的导入设计必须围绕具体的三维学习目标,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一个好的导语既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要有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有熏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不可为了让学生产生兴趣而脱离目标,离题万里。

2.适应不同的文体和课型

抒情散文的导入要突出情,以情动人,说明文的导入要突出趣,激发学生的兴趣,议论文导入突出理,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同时,教学导入要根据不同的课型具体设计,如新授课的导入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自然衔接,自然过渡,复习课时要注意方法的总结归纳。

3.体现“精、新、奇、巧”

“精”指一节课的导入时间不能过长,要明白导入与整节课的关系,千万不可喧宾夺主,不分主次,时间上的安排一般不能超过5分钟。“新”指创新,如果一种方法经常使用,势必引起学生反感,不可形成定势。

“奇”是指要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设计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导入语。“巧”是指导入要有悬念设置,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

1.温故知新,引入新知

联系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是导入新课经常使用的方法。教师采用检查旧知的方式导入新课,既复习了已学过的知识,又为新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而且能把新旧知识逻辑打通,使教师的授课做到循序渐进,承上启下。这种导入法能使课堂有效、自然、准确地衔接。如在讲李煜的《浪淘沙令》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快速回顾我们前面一节课学过的课文《乌夜啼》,接着再自然回到新课的学习上来,这样,学生就能够快速进入状态,而且还复习了已经学过的知识。

2.巧用音乐,营造氛围

教育心理学表明,音乐教育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营造出让学生心情愉悦的氛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课堂教学导入时播放与课文基调一致的音乐,会使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新课。如讲《我的母亲》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感人泪下的《烛光里的妈妈》这首名曲,让学生沉浸在对母亲的回忆和感恩的情景中,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

3.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能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把问题弄清楚,转变学习的观念,由老师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自己要学习。如在讲《烛之武退秦师》时,在学生充分预习课文的基础上,一开始教师就可以发问:“同学们,你们了解三十六计吗?本文使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呢?”这样提问一下子就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又如《诗经・氓》一课,我问:“诗中描写的女子聪明、勤劳、专一,这么好的一位女子最后为什么被抛弃呢?”学生听后,就认真阅读文本,主动思考。

4.讲述故事,启迪思维

有些课文偏重说理,有些抽象,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如我教《拿来主义》时,这样导入:“作家冯骥才访问法国时,有位外国记者问:‘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东西,你们难道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的回答幽默机智,得到满堂喝彩。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先进之处,当然不会成为资本主义,同样,我们如何对待文化遗产?只要有正确的方法并能坚持原则,就能成功,这个原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拿来主义’。”学生在这时就迫切想知道什么是“拿来主义”,怎样实行“拿来主义”,这样一来就吊足了学生胃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制作课件,引人入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已普及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它有传统教学不具备的优势。如我在讲解说明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时,在给学生讲解荔枝的外部和内部构造,尤其讲到内部构造的薄膜、果肉、果核时,制作了优美的、形象生动的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对本文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篇7

一、解决“教什么”是“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

就笔者了解到的情况,实施此类教学活动的单位或个人,目前所主要关心的还是“怎么教”“怎么异”这些单纯的教学方法的翻新问题。我们认为,只有使每个从教者明确与解决好“教什么”的问题,才能使“同课异构”活动收到预期之效。而解决好“教什么”的问题,建立在教师对课文精致的解读基础之上,只有以此为基础的“异构”才能出现独特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与高水平教学构思。用徐江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语文教师要有精致的解读能力,教师通过对课文独特的理解,启发并引导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读出文中独有的味道,让他们领略他们自己不能领略出的东西。联系杜甫的《蜀相》一诗,这首诗的教学要解决与突破的知识点有哪些?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就明确了本诗究竟应该“教什么”的问题。

“教什么”是由三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课文的内容本身,二是学生的水平与层次,三是教学的目标定位。结合这三方面因素,可知本诗有以下六个突破点:

一是字词知识。“自”(“孤自、独自”)、“空”(“白白、徒劳”)、“映”(“遮蔽、遮掩”)、“好”(“美妙、好听”)。

二是古今语法现象。古:三顾频烦;今:频烦(地)三顾。古:两朝开济;今:开济了两朝。

三是诗句内容。“天下计”和“三顾频烦”内含有目的关系,即刘备为了恢复汉室统一天下的大计而频烦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老臣心”与“两朝开济”内含有条件关系,即诸葛亮用开济了两朝的丰功伟绩才表明了他对刘备的知遇之恩。

四是“英雄”的所指。“英雄”在本诗中表面指一切壮志未酬之士,实际上也暗指诗人自己。

五是情感的起伏。首联表达在锦官城外寻找到“丞相祠堂”的喜悦。颔联描写的是来到祠堂之后碧草自春色、黄鹂空好音的“无人问津”的荒凉之景。颈联抒发的是对一代英雄诸葛亮被刘备重视、辅佐两代建功立业伟绩的感慨。尾联写的是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整首诗的情感表现为“起伏起伏”的波线。用文字可简化为“好壮美!好凄凉!好羡慕!好伤感!”这四个感叹句,大体可以形象的刻画出杜甫诗作的情感流动的脉络。

六是诗名为“蜀相”而非“诸葛祠”的用意。作者借去“诸葛祠”吊古,重在表达对“蜀相”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惊世伟业的羡慕,并借“出师未捷身先死”之历史遗憾抒发自己壮志难酬之现实感伤。以“蜀相”为题,重点放在了对蜀相本人命运的感慨上,而以“诸葛祠”为题,则重点放在记事与状物上。故而以“蜀相”为题更能切合本诗借蜀相之事来抒发诗人对自身命运感慨的主题。

由以上我们疏理出的知识点可知,教师不管如何“异构”,都不应撇开这几个知识点与突破口来进行。如果讲课结束,学生对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或知识点还未弄清楚,再怎么技术层面的“异”都可能是无效的。当然,不是说教师要将这六个方面的知识点不分轻重、面面俱到,都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而是要求教师的课程内容设计应该关注这几个方面,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将其纳入教学内容之中,在此基础上而进行的“异构”才不至于挂一漏万,使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对《蜀相》一诗的精致解读之上。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本次的讲课过程中,教师“异构”分别采用了“朗读教学”“学案教学”和“点评教学”三种方法。使用朗读教学“异构”的教师,比较合理地把字词的知识、诗歌情感的脉络分层次地进行了讲解。使用学案教学“异构”的教师,把重点字词的理解、“英雄”的含义、诗名为“蜀相”而非“诸葛祠”的用意等三个方面设计成思考练习题让学生事先思考。使用点评教学“异构”的教师,重点对字词、情感的起伏变化进行讲解。如果单纯以独立一节课的角度来评价,教学效果都不错,但是,从“重点有突破、难点有方法”的整体来评价,特别是从教给学生“精致解读诗歌”的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观察,他们都没有涉及古今语法之差异。没有涉及颈联两句诗中所蕴含着的逻辑关系的简要说明,故而这些“异构”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是明显不足的。

二、“异构”应以激活课堂活力为中心

“异构”说白了就是要对同一内容换一种讲法,它表现为对同一内容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等方面。但这些不同(“异构”),都不能脱离“激活课堂活力”这一中心。否则,就会把“异构”变成玩花样,变成哗众取宠的“技术”游戏。我们欣喜地看到,用“学案教学”来“异构”的教师在讲授《蜀相》时,采用了“学案导学”,把诗歌中的重点内容事先发给学生预习,并辅以在课堂教学中小组轮流讲授、答疑解难与教师及时提示总结的教学方法,学生发言踊跃,活动积极,教师点拨到位,真正实践了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这样,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角色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教学的任务,而且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但是,有的教师在“异构”时,虽然采用的朗读教学法很有新意,课堂气氛也很活跃,由于教师缺乏对诗歌内容的深度理解,没能把握诗歌的情感变化的起伏层次,所以六次朗读设计的层次感与目标性不明显。而采用点评教学的教师,由于不能完美地做到启发学生思考进而及时准确地点评总结,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不够,所以,尽管课堂学生活动不少,他们主动发言、主动地质疑解难,课堂也很活跃,但收效并不大。特别是这位教师一开始放了一段电视剧《三国演义》诸葛亮病死五丈原的视频,用时五分钟,只是说了句“这段视频就是本诗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故事,我们看杜甫是如何写他心目中的这个英雄的。”这样的花拳绣腿的导入新课,与诗歌的重点内容联系不紧,似无必要。

三、“异构”重在突破本本主义倾向,展现个性与创造性

我们看到,三位作课的教师所进行的“异构”,只是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区别而已,真正体现教师对内容的深度理解与对知识点的个性化教学处理的地方仍然空缺。

笔者看来,在讲课或总结时,有的知识点,教师有必要稍加提示,或以课后练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如“三顾频烦”“两朝开济”现代汉语的语序如何?“天下计”和“三顾频烦”之间、“老臣心”与“两朝开济”之间分别包含了什么样的逻辑关系?有的知识点可以再深化,形成语文知识的合理链接,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比如,“映阶碧草自春色”中的“自”,可以与姜夔《扬州慢》序言中“寒水自碧”中的“自”作比:两个“自”字义等同,均为“孤自、独自”之意。而与李清照《一剪梅》中“花自飘零水自流”中的“自”作比则是:两个“自”字义只是近似,决不等同。李词中的“自”是词人因相思而无心留意花与水的变化,所以这个“自”既有“孤自、独自”之意,还有主观上“任自、任由”之意。杜甫诗中的“自”纯粹是客观观察的结果,台阶上的碧草“孤自、独自”地显示春色是客观上无人问津而造成的。丞相祠堂的凄凉,暗示了安史之乱后唐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政治环境,由此更能够体验杜甫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报国无门的无奈的心情。

四、“异构”要在教出语文味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由于授课者过多地注重教学方法的“异构”,造成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综合几位教师的情况来看,各种方法手段提供了不少,各有各的一套,五花八门,很是热闹。但是,集中到单个教师的身上却是教学方法单一,为“异”而“构”,其结果是语文味的减弱。我们都知道,教学方法是服从于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多种方法的使用不见得就不能叫“异构”。以杜甫的《蜀相》而论,它是律诗,这种特殊的文体决定了其教学处理不能与普通的文章一样,总该有一些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展示给学生。也就是通过《蜀相》这首古诗的教学,让学生在读懂诗的内容的基础上,或多或少地懂得一点如何鉴赏古诗词方面的知识。如本诗中意象与情感表达的特殊性,韵律节奏所制约所形成的特殊的句法特点、诗中重点字句的提炼与理解,等等。通过简单的讲解,让学生有所得。我们看到,所有授课的教师只是热衷于展示自己的“异构”之法,“异构”完毕则讲课随之了事。除了让人感到眼花缭乱,并没有留下多少值得回味的东西。

徐江先生对教科书的不少处理方法特别值得我们关注,他对鲁迅《拿来主义》一文的教学就是一次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异构”的成功范例。他对《拿来主义》一文的两处质疑,很有启发性,很有语文味,这是徐先生精致的文本解读能力带来的洞见。

对教科书中津津乐道的“大宅子”的比喻论证法,徐先生别有新见,指出这是一个极其明显的错误。文中一开始大讲“送去主义”,针对此,鲁迅先生根据“礼尚往来”提出“拿来主义”,显然,要解释“拿来主义”,要以国外的事物为例才能对应。而“大宅子”是国产货,以青年人对待“大宅子”的故事不能准确解释“拿来主义”。因为“大宅子”是我们自己的祖宗留下的,与对待外国文化无关。这是典型的逻辑“不相干”的错误。有人误以为《拿来主义》是讲如何对待我们祖宗的文化遗产就是喻体选择失当造成的。

篇8

关键词:新课堂改革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课堂效益

随着课堂改革的实施与深入,我们要倡导所有的学校和教师都积极投身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中来,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教材、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开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也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各自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才可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益得到提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而要达到这一点,要求广大的师生必须主动广泛地猎取各方面的知识与信息。例如教学《生活中的负数》一课时,如果学生闻所未闻气温的表示方法,不懂得零上和零下的一般知识,区别不开赚与亏的表示方法,想象不出海平面以上和以下的意思,那么要建构负数的概念是十分困难的。133229.CoM因此,要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并加以利用,优化课堂效益。

一、“广种薄收”,亦可丰收

1、鼓励学生多“看”。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客观上是由于拥有者教育服务意识不强,但是主观上,广大师生也缺乏积极主动的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基于这一点,我们不仅自己要主动参与,更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多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增加课外阅读量。对于身边缺乏了解途径的信息要多浏览因特网,网上冲浪不仅可获得感官的享受,更能给学生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作为教师,不仅要在平时给学生多加以引导,以防止学生误入不健康的书刊、网络陷阱之中,更要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丰富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教师的平时教学也不能受课堂的时空局限,而要突破课堂积极向课外延伸,为一些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个体学习的机会。如在《生活中的负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初步感知了负数的意义后让学生掌握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谷——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分别高于海平面8848米、低于海平面11034米,应记作+8848米、-11034米。这些知识的建构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熟悉珠穆朗玛峰、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的一些常识之上。

2、引导学生多“想”。对于学生从各方面获取的信息,教师要从适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宗旨,适时地引导学生对各方面获取的资源加以整理与揉合,使之成为受用的东西。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多“思”,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固有的知识结构相联系,唤起学生记忆;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解决问题,学生只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合情合理,都应给予肯定。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着极强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这样有利于对知识的迁移与延伸,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是大教育家孔子的至理名言,个中道理不言而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倡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种交流与对话中,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往往是直接的、平白的,也是教师所无法估计的。正是这种双赢互惠式的交流互动,使得学生成为开发课程资源的双方甚至是多向的互为利用者。我们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学会倾听。学会倾听是一种获取知识信息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倾听,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再融合自己的观点,这样形成的知识结构一定会比原先来得更扎实、更透彻。

二是学会表达。有位哲学家对于合作学习打过这样一个比方:甲方两人各有一个苹果,两人互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两人各有一个思想,交换思想后,每人就会有两个思想。而这个交换的完成,表达是重要的支撑,只有用科学而又严谨、生动而又活泼的表达方法,自己的观点才会使人乐于接受、甘于接受。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是学习者将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进行同化与顺应来构建知识的内部图式。

同样,在课改道路上,我们广大教师要善于挖掘、巧妙利用一切课程资源整合教学,在师生的“表述”中显现资源,让各种适合教学的资源走进数学课堂,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从而使他们获得有效发展。因此,每位教师之间都要加强交流和合作,共享资源,避免课件的低水平复制。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资源的开发,缩短开发的进程,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毕竟,“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三、“拿来主义”,未必不可取

这种“拿来主义”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渠道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并加以运用。这里的“拿来”是学习,是深化,而不是单纯的生搬硬套、照本宣科。

人类的进步,科学的发展,都是在无数的科学家亦或是社会个体成员在获取前人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内化,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得到创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征途中,不可避免地要实行“拿来主义”,毕竟,靠个人的奋斗、个人的探索终究力单势薄、难成大器。因此,对于前人已形成观点或成就,在人群中已形成共识的,我们不必让学生再事事去探究,也不必再浪费脑细胞——“拿来主义”,未必不可取。

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256页、第257页。

2、《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第37页、第38页。

篇9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一首《满江红》震撼人间、流芳千古,令多少人为之动容。每当读起这首诗,我的心中便充溢着一股报国热情,但其中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一句,总是读不懂,贺兰山在内蒙古与宁夏交界处,而金国的领土在中原、东北一带,岳飞在伐金,可为什么要进军西夏呢?

为此,我查了不少资料,有的说是“代指”少数民族势力,有的说是贺兰山是着名古战场,王维等唐代诗人都在诗中提到过此地,写贺兰山是为了指代古战场,使气魄更大,诸如此类。但我认为不可信,因为岳飞首先是一个军事家,他应该有理性的思维和超强的部署能力,如果说是宁夏的贺兰山则驴唇不对马嘴,当前大敌是金,无论如何也不会是西夏,即使代指,至少也应该是“踏破太行山缺。”于是上网问百度求解,有一种说法是我们邯郸磁山的贺兰山,“蜿蜒十多华里。”

支持这种说法的有很多种原因,原因一:“朱仙镇大捷”发生在河南朱仙镇,根据当时双方激战的情况和程度看,金兵的老窝而很可能就在离朱仙镇不远的地方,而磁县恰好离朱仙镇不远,其中的贺兰山则很可能是其直捣金兵老巢的必经之地。

原因二,《磁州志》中明确记载有贺兰山,并且宋真宗时此山即有此名。

原因三,许多专家学者经过考察,证实现在磁县贺兰山所在位置是宋代京师开封的南北官道,交通要冲。磁县贺兰山是岳飞早期军事生涯的活动中心,他曾六经此地,磁县南部的岳城有其驻兵操练的演兵场。贺兰山一带的人民,至今保留了许多军事活动遗址。

由此可见,磁县贺兰山应该是确凿无疑的。可令人失望的是,大多数人还是对宁县贺兰山深信不疑。很多参考文献上都说应该是宁贺,甚至有人怀疑此词不是岳飞所作。

唉,该怎么说呢?只能说发现了一个问题:国人有偷懒的天性,喜欢轻松的“拿来主义”。

据一个实验证明,一件事情,被十个人传就会变得面目全非,这说明什么?说明这十个人说话不过脑子,做事没有刨根问底,格物致知的精神。我想中国人说话的创作力好像远不及欧美,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大部分国人只是习惯于接收知识,只是喜欢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用,自己却不想搞点儿发明创造。习惯于这样,人就会失去创造力,成为知识的奴隶,而非创造的主人,这就造成了中国山寨泛滥的现象。

同样是父母,为什么大部分人的孩子一生庸庸碌碌,而有的父母就能培养出科学家?同样是小孩子提出的看似荒谬的问题,多数人的父母都会说这些问题没用,而爱迪生的妈妈就会为他找很多书,让他自己去寻找答案,爱因斯坦的父亲就会让他亲自去拆手表一探究竟。

我们的政府应去鼓励人们去搞发明创造,在60、70年代,我们国家一穷二白,却能搞出两弹一星,在今天,我们国家如此富裕,可为什么发明创造如此之少?相反海外华人却不断有人获诺贝尔奖,在某些国际科研大会上,华人甚至占据1/3的席位,我们变得有钱,但也变得浮躁,变得喜欢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变得喜欢搞山寨。

篇10

关键词:创造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 情境设置 教学理念 发散思维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现在中小学乃至大学教育的一个目标。具备创新能力,学生才能够将知识学以致用;具备创新能力,学生才能够在学习中创造更多的价值;具备创新能力,学生将来才能够更好地贡献社会。创新能力已经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基准。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学生思考问题的层面上将更加深入,学生的思想不至于被禁锢,发散式思维全面拓展开来。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具有适应社会新要求的基本素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注意方式,只有科学、正确的培养方式才能够让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得以提高。以下将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几点培养建议,力求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一,转变教学理念。

首先,教师在传播教材上的知识时,应该更好地结合课外知识,拓展学生受教育的层面,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高中语文教学材料不能够再仅仅局限于考纲和教材,还应该辅助以一些课外材料来进行授课。

其次,转变教学理念,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设想和思考,为学生设置一些开放式题目来供其思考。比如说,《勾践灭吴》一课,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外思考题,即如果勾践没有卧薪尝胆,那又会产生什么结果呢?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写成文章或者故事。

最后,转变教学理念,还要努力发展师生互动型关系。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给一些有意愿的或者有能力的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来讲解某个知识模块,教师来对其进行补充和评价。

第二,适当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很多课文内容是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的。比如说,有些文言文课文有较强的故事性,而且又比较难懂。这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化身某个角色,将课文以故事表演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化教学难点简单化,还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创新角色的扮演或者故事的发展。

设置教学情境,要根据课文的基本情调来为学生营造不同的学习氛围。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也是十分重要的。情境设置要融入不同的情感元素,愤慨、激昂等不同的情感元素都应该被包含进教学情境中。另外,情境设置还可以为学生预留悬念。对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进行授课时,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个悬念情境,比如《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个课文,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林冲个人故事的评书,让学生了解这个故事发生的大致背景,而当讲解到林冲命运即将发生重大变化时,就此打住,设下一个悬念情境。教师在课文讲解时,再解开这个悬念。这样一来,学生的好奇心将被极大地调动。

第三,课堂教学要巧妙设置问题,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能从头到尾循规蹈矩地讲解下来,还应该适当地设置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一场头脑风暴。只有巧妙地设置问题,才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高中语文课文很多具有批判性的文章,讲解到这些文章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比如说,鲁迅的《拿来主义》一课,教师在讲解到“拿来主义”的含义时,可以先反问学生,你认为的“拿来主义”有哪些?“拿来主义”指的是什么呢?对这种具有批判性的问题进行探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还能够让学生自我反思,以及引发他们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思索。设置问题是让学生开动脑经,锻炼思维的重要方式,在教师的一个个问题面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地得到锻炼,逐渐形成一种发散式思维的思考方式。让他们在看待问题时,能够看得更深入。

总的来说,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很大的意义。而培养创新能力首先应该做到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为课堂教学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对课文的情感共鸣,让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故事的结果等进行大胆的设想等。最后,巧妙地提问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学会用发散式思维来思考问题。高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任月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魅力中国,2010,15,(7),55-57。

篇11

关键词:阅读习惯;重要性;兴趣;交流平台

有人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的阅读水平。”可见,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学生全面地发展、健康地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经典美文的阅读来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一、目前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近年来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种现象:①缺少阅读兴趣。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阅读兴趣在于“言情类、武侠类、网络类”等小说上,很少有学生将精力放在经典美文上。②缺少方法指导。在经典美文的欣赏中,大多时候,我们采取的方法就是“自读法”,学生就像无头苍蝇一样,盲目地进行阅读,致使学生根本找不到阅读美文的兴趣点。③缺少交流的空间。在阅读方面,学生希望找到一个拥有“共鸣”的人,所以,他们选择了看“小说”,而放弃了读经典,这样好像可以获得更多的交流话题等等。这些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经典美文价值的实现。因此,随着课改的实施,我们要认识到学生阅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恰当的方法,逐步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二、阅读美文的重要性及意义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就要让学生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阅读美文的重要性和意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走进经典、走进美文。

有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阅读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借助经典美文的阅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而且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还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还有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总之,我们要借助经典美文的阅读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促使学生获得综合而全面的发展。

三、如何借助经典培养阅读习惯

1.培养阅读美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的教育者们都用不同的说法来指明这个道理,也就是说,教师要想真正借助经典美文的阅读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兴趣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借助个性化阅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在自由的阅读中找到兴趣。比如:我们可以引导阅读自己喜欢的经典美文,比如:有学生喜欢散文,有学生喜欢记叙文,有学生喜欢小说等等,我们都不要去限制,让学生自主去找寻自己喜欢阅读的内容,这样一来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来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阅读兴趣方向,进而为提高学生阅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2.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阅读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基础。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要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确保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提高经典美文阅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1)对比阅读法

对比阅读法是指在让学生比较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过程中,或者对比作者不同的文章中感受经典美文中所包含的情感态度,进而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例如:在阅读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时,为了能够让学生体验母爱的伟大无私,热爱母亲,在阅读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本中所给予的这份深情,我引导学生与朱自清的《背影》和的《我的母亲》进行对比阅读,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本中所包含的那份人间至情。而且,三篇文章虽然都描写的是自己的亲人,是自己的父母,但是,表达的方式不同,所以,这样的对比性阅读不仅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还能让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感悟文本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进而促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珍惜父母亲情。

(2)问题阅读法

问题阅读法的目的主要是要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鉴别欣赏能力,当然,有效的问题创设还能减少学生阅读的盲目性,对学生阅读质量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文本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以促使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例如:在阅读《拿来主义》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引导学生阅读之前,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①什么是“拿来主义”?②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③一味地采取“送去主义”会带来怎样的后果?④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来写“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问题阅读,这样一来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二来能够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最终在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也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3.搭建阅读交流的平台

阅读心理学认为,当阅读者读完某一文本时,总会有一种与人交流和对话的欲望,而这一欲望的达成,能促进阅读理解,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所以,在经典美文的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最近读过的书、文章,读完之后有什么感悟等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并鼓励学生向同学积极推荐,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在学生交流中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阅读平台的建立还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了解,使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书友”,进而为终身阅读意识的形成作出相应的贡献。

4.营造阅读美文的氛围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在考学的压力以及就业的压力下,大部分学生将时间用在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再加上受影视剧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宁愿将时间放在影视剧的观看和交流中,或者是明星的八卦上,都不愿意将时间放在美文的阅读和交流上。因此,为了给学生营造阅读美文的氛围,我们每周都设有阅读课,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思考、交流,进而让学生在浓厚的阅读氛围中重拾阅读的兴趣,进而为学生形成终身阅读习惯意识做好准备工作。

综上所述,教师要充分发挥经典美文的作用,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去美文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去体验美文中所展示的各种美,进而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12

一、课件演示。出现两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大的对小的说:“我三个角的度数和一定比你的大。”小的问道:“真是这样的吗?”

二、量一量。(1)引导学生用量角器量自己手殊的三角形(三角板),得出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度,从而其他的三角形也有同样的一个结论,于是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师: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量一量三个角各是几度?然后算一下它们的和是多少度?生:老师,不用量的,因为以前量过,一块三角板上的三个角分别是45度、45度、90度,另一块三角板的三个角分别是30度、60度、90度。

这个意外的生成让我非常尴尬。

显然这是我课前备学生备得不够充分,没有注意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还一厢情愿地要求学生去量一量三角板上的角,多此一举,画蛇添足。都是照搬别人的教学设计惹的“祸”。

三、验证。师:刚才通过量一量我们发现了三角形内角的和接近180度,有没有其他办法来验证?等了一会儿,我看没有人能想出办法来,就开始推荐教材上的方法了。师:请同学们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三角形纸片,分别把它们三个角撕下来拼一拼……我们班的“数学王子”――孙威插嘴:“老师不用撕下来,我用三角板也能拼出来的。”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我硬着头皮让他到黑板上演示,没想到他真的办到了(他借了同桌的三角板一起拼的)。对于这个意外的生成,我只好自圆其说:如果只用自己的一副三角板,显然是办不到的。

课后交流时,有人对我的两个教学环节提出质疑。(1)在让学生量三角板上的角时,有学生说:“老师,不用量的……”思考:一副三角板中的六个角的度数,上学期就已经量过,学生都知道它们的度数分别是30度、60度、90度,45度、45度、90度。课上老师再引导他们量,是多此一举,这是老师没有关注学生学情引起的(其实心知肚明是照搬人家优秀教案所带来的后果)。(2)验证时,在没有学生想到用“撕”和“折”的办法时,老师介绍此方法时,一个学生插嘴说道:“老师,不用撕下来,我用三角板也能拼出来。”老师让他上去拼,结果拼成功了。思考:由于老师一开始就引导学生选择三角板作为探究对象,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在验证的环节里,学生很自然地又想到了三角板,由于三角板已经在学生脑海中“扎下了很深的根”,因此学生很难想到用“撕”和“折”的办法,所以出现了第二个不受欢迎的推销是不足为奇的,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综合大家的意见,我对这节课进行了重构。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同上)

1.猜一猜;2.量一量;3.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相等)

二、猜一猜

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

三、量一量(先分工后操作)

1.讨论:你们想量什么样的三角形?(相机提示按角分、按边分,尽可能让学生说出所有不同的三角形)2.分工:分小组让学生选择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来探究。3.操作:量一量。

四、观察发现得出结论

1.汇报量得的结果;2.观察发现得出结论。

五、验证

篇13

A神魔啊杰

郑州市郑铁九小5年级3班  我的真名叫陈俊杰

课改,你款款地向我们走来!你的新理论、新理念、新方法,曾经让我们为之痴迷,为之倾倒。经过与你一年有余的相识相恋的历程和经过自己的冷静思考,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向你表达:课改,爱你好难!

新课改的新理论先天不足!

新课改的新理念到底是什么?新在何处?也许是我太无知了,太浅薄了,我在研读各种课程文件、听取专家课改学术报告中也是没有感受出来,在各种是是而非的只言片语中,我感到无非 是杜威、加德纳、布鲁姆等一些外国人的构建主义、人本主义、合作学习等一些早已世人皆知的理论。对这些洋理论的照搬照抄,不经过消化,不经过吸收,不经过整合,拿来就用,好象只有他们几个专家看到过似的,讲起来头头是道,一脸的绝对真理。不经过实践的检验,伧促而就,用高理论、强理念来指导新课程,好象这些理论是他们在实践中检验过一样。新课程新理念不顾我们自己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顾我们自己的教育体制,不顾我们自己的文化背景,不顾我们自己的社会实际,这种拿来主义必将陷入更深的虚无主义,形式主义。

新课改的新理念一厢情愿!

对我们传统课程教学的尖锐批评和彻底的否定,是这个新课改新理念一厢情愿罢了。我们不否定传统基础教育中的一些弊端(新课程的各种文件中早已明确了以前的东东是难偏旧繁难,很多东东是很过份的)。但是你新课改的新理念又是怎么样来处理这些关系的呢?这些专家又是用怎么样的眼光和标准来衡量把握这些关系的呢?到底哪些东东是难的?哪些东东是偏的?哪些东东是旧的呢?新课改中到底有没有难偏旧繁难的东东呢?在一线课改实验的教师眼中是很多的。我们知道过分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是不对,但是理想的评价方法制度在当今的中国又有多少可行性呢?我们知道过分强调知识,过分强调学科本位,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是不对的。哪什么是合理的知识传授呢?哪怎么整合我们的学科呢?但我们又该怎么做呢?试问一下:现在的新课程中有没有难的?有没有偏的?有没有旧的?

新课改的新理念指代不明。

新课改对传统基础课程教育的尖锐批叛并彻底否定,那么如何合作?如何让学生探究?如何让学生自主?对这些问题为什么不提出一些更加切实而有效可行的方法措施来?而让我们瞎捉摸?不关注我们一线教师的实际情况,轻视实践,低毁传统的优秀教学理念,不吸收,不继承,不消化,强制实行,把这种指代不明美其名日为新理念,用我们的可爱学生当作临床试验品。新课改的新理念指代不明,已引起了许多问题,当然现在都讲得很好听叫“困惑”。某些教师一反以往的教学,强调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想体现新课改新理念,结果课堂成了大杂烩,成了大拼盘,把数学课上成了语文课,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报告课,啼笑皆非,哭笑不得。君不见;现在一些教师似乎不愿也不敢讨论“训练”的问题了,表现在课堂上便是不论教学 什么内容,都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都让学生小组讨论了,该训练的也不敢训练了,该讲也不讲了,往往生怕被别人冠以教学不新,理念不新的帽子。有时候,甚至离开课文进行所谓的“探究”,结果是有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却远离了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结果语文课上得很浮躁,长此下去,不出问题才怪了。

课改!没有你,我们为你而期盼!

课改!有了你!却爱你好难!

篇14

关键词:学为中心;摸清起点;学情重组;适性课堂

反思长期以来的初中数学课堂,尤其是师资队伍、学校建设相对落后的薄弱学校而言,一直拘泥于“本本主义”“师本主义”的怪圈,即一切按教材施教,基本以教师的经验教学,很大程度上置学情于不顾。这显然是导致初中数学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学业负担日趋加重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课改的大背景下,本文提出基于学情,重构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数学新课堂,这既是深化初中数学课改、减轻学生负担的有效切入点,更是重建富有生命力数学课程文化新语境的重要出路之一。

基础策略:摸清学情

因学生情况而重新组织教材,重新设计教学思路,则首要的基础无疑应该“摸清学情”。因为这是教材重组的出发点与现实依据。“摸清学情”即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设置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根据不同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人都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发展。

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学中针对存在的差异性制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有利于扬长避短,有利于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

传统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单一教授、学生机械接受的模式化教育,教师并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认知结构、能力水平千差万别,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知识制定统一的目标,用单一的方法,难易程度一样的练习,要求同样的步伐,从而导致学优生不愿意听,而学困生却不能完全接受的局面。学生犹如被填充的容器,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失去了自己的个性,这显然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这种教学容易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容易导致学困生产生厌学心理,使学生因为别扭、困难而厌学,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丧失了原有的灵性。

那么,教师如何“摸清学情”?又要摸清哪些“学情”?本文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和每个学生在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都要充分了解,以便从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教学。二是教学中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班级授课上,又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有针对性的发展。

关键策略:重组教材

实现基于“学情重组”数学课堂优化,在客观条件无法改变的现实情况下,教师只能从自身的主观教学设计来尝试改变,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深度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巩固与拓展练习,以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思想为指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甚至高效的,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起富有“学情重组”特点的数学课堂新文化。

教材重组的思维取向。第一,教学的素材不应该局限于教材。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后,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具有“拿来主义”。一切能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信息、内容,都可以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即使学生讨论不出,也可以使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开放,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

但是,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拿来主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进行有效学习。同时“拿来”后,教师也需要进行再“创造”,使它的价值更大化。

案例1:在教学浙教版八(下)《5.1.1矩形》后,为了巩固学生对矩形性质的掌握情况,教师从别的资料中“拿来”题目:在矩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AC、BD交于点O,且∠AOD=120°,你能说明AC=2AB吗?

真正有效的“拿来主义”,不是做完就过,应把此题作为一个问题来对待,以下“三步曲”是教师在“拿来”后,通过再创造,提升学生数学研究能力的方法。

在学生做完原题之后,展开探究。①改变条件,求解变式。如果∠AOD等于30°、60°、90°或其他角度,而不等于120°时,AC=2AB吗?②猜想,探求规律。把问题转化到RtABC中,猜想:是否在任何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③正反对比,验证规律,在一个含有30°角和一个不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中,量一量,证一证,看看30°角和非30°角所对的边的长度与斜边的长度有何关系。

点评:从以上学习的过程,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解决问题不同于解题,要善于把一个“拿来的题目”作为一个开放性问题进行研究,使其成为母题,把其中的条件或结论变一变,动静结合,通过变化寻求不变的规律。

第二,教学顺序的安排不必完全按照教材的编排。教材的编者在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上,有着他们自己的本意,有时,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改变教学引入,改变教材例题,改变教法等等,都属于重组教材范畴。

案例2:在教学浙教版八(上)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教学中,教材的思路是:实际问题给出不等式组概念给出不等式组的解的概念 例题演示课堂巩固。按这个思路进行教学,整节课可能比较沉闷。因此,把本节课的引入进行了重组,直接例题出发,设置问题情境。解下列不等式:①3x+2>x; ② 2x

学生活动:第一个问题:全班同学分成甲、乙两组,分别解不等式①②;第二个问题:甲、乙组各派1人板演,并点评对方作答情况;第三个问题:把不等式①②放在一起,给出“一元不等式组的概念”,请提出问题:此不等式组的解又是什么?由甲、乙组分别交流讨论,并派代表回答,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归纳得出“不等式组的解”的概念,并点评甲、乙组的回答情况。

通过这样重组,引入竞争机制使全班同学一下子兴奋起来,求知欲、求胜心蠢蠢欲动,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很快就呈现出来了。

此外,增补一些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内容。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已成为各发达国家课程内容改革的共同趋向。国外的数学教学非常重视数学的实用性,一些专家提出“用数学于现实世界”的口号。

例如,我们开设“生活数学”实践课,加强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比如“数码的应用”“生活中的测量”“计划购物”“城市道路的规划”等等,培养学生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策略之三:适当的“并”和“分”, 数学知识中有不少内容反映了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例如,等分与包含、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以及反映同一数量关系的应用题等,习惯上一般采用分别教学方式。这样安排使学生接触的知识单一,从一节课的狭小范围看,似乎减轻了负担,如果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思维呆板。而且把紧密联系的概念拆散,一个个地孤立出现,最后仍要用相当多的时间进行综合练习,才有可能完全掌握。试想,我们把这些联系紧密的概念和反映同一数量关系的应用题,集中在一节课或一段时间内,采用交叉对比的形式出现,目的在于有利于学生整体地把握知识结构,便于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 ,达到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能举一反三。

“分”,即有些课时内容份量较重或较难理解的分几个课时来教学,以此降低学习难度,保证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较充分地学习和掌握。

案例7:浙教版八(上)《2.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新教材在编制这节内容时,主要两块内容:①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其证明和应用;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其证明。而老教材这两块内容是分两课时上。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两块内容放在一起有点匆忙,而且也不能把等腰三角形判定的应用好好巩固。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建议还是可以分两课时上,这样教学效果更好。

保障策略:有效评价

优化课堂现场中的即时评价 评价内容:①关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观察学生是否自己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和积极与学习小组成员合作交流;②关注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③关注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考查学生能否针对观测数据、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一般性的规律,能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与同位角之间的关系进行演绎推理,或用实验等感性方法进行验证,感受数学系统逻辑性以及数学结论确定性。

评价方式:以学生课堂观察为主,看学生是否在积极思考,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参与程度,关注学生在情感与态度方面的表现。

评价结果的呈现:以评语为主,并给出恰当等级评价,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其进行引导转化,使其掌握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设计多样、多元的评价形式 在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一些改进,建立学科学习方案袋评价;个人学习资料册评价;日常学习表现评价;课堂纪律评价;持续激励式评价;考试成绩评价。与传统的评价方式相比,新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新的课堂建构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O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 在遵照灵活多样、简便易行的原则上,对学生的评价宜采取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法。为的是更好地诊断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落实情况以及全面评价学生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与发展情况,既注重评价过程性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情感及价值观方面的评价,我们一般采用评语式评价、模糊评价,对学生的各个方面给出适当评价,优势方面加以鼓励,弱势方面指出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导向作用。

结束语

在探索及推进基于“学情重组”的初中数学适性课堂后,一方面形成了“灵活组合”的数学课堂教学新格局,形成了适性学习的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另一方面,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实践数学的兴趣、学习能力都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国祥,卢兰馨著.智能开发与评价的实验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3]马忠林.数学教学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