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范文

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6: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

篇1

关键词:安全生产;成本投入;经济效益;相互关系

一、事故致因关系

凡是发生事故都是有规律和原因的。之所以发生事故都是能量的失控,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存在的缺陷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通过对北露天煤矿2010年至2012年发生的一起轻伤事故,二起不列级非伤亡事故。对三起事故进行分析,就可以折射出成本投入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案例一:2010年12月21日推土机司机包某在保养时,不慎将左手小指和无名指夹伤,造成轻伤事故。案例二:2011年9月7日 12号前装机司机徐某在地销煤现场作业清煤向后倒车时,不慎与星火3909号常某的拉煤上站自卸车相撞,造成前装机水箱漏防冻液和发动机护罩变形串位轻微非伤亡事故,经济损失为9500元左右。案例三:2012年4月23日挖掘机司机李某在保养时,由于未挂牌检修和进行交底,盲目起车,造成发动机粘缸发生一起一般分伤亡事故。经济损失10余万元。

发生上述三起事故原因的共同点:(1)不安全行为是操作者安全意识不强,存在着侥幸和麻痹大意思想;(2)不安全状态是设备检修没有排除完故障危险点,盲目操作,倒车不认真观察,明知有危险,在没有采取措施的情况下,冒险操作;(3)管理上的问题是不重视参加安全教育培训,不严格执行规程,违反规程和制度。

整改对策:(1)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和安全投入,严格执行检修挂牌和检修交接班制度,坚持班前检查制度,强化安全检查与监督。(2)加强设备保养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教育,杜绝违章行为,举一反三,落实各级安全责任。(3)结合事故案例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注意观察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归根到底就是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管理存在缺陷,安全责任、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员工自身素质不强,防范事故能力差。要逐步解决这些薄弱环节,需要适当加大成本投入作为依托,才能做到安全生产重在落实,才能有效避免或减少各类事故发生。

二、事故与成本的关系

良好的安全环境是靠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那么怎样才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呢?从上述事故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要保证不发生事故或少发生事故,必须要根据本单位特点,对安全措施的落实给予适当投入。要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就必须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投入,使其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提高安全操作技能;要保证人员安全就必须在危险场所或道路特殊地段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遵守安全警示提示,做好自我保安;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就要为一线员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口罩,定期组织职业健康检查,设置职业危害警示标志,定期公布检测数据;控制粉尘最有效的方法是持续对采场和运输道路洒水降尘;开采采场底部煤炭,就必须加大疏干排水的投入。如此种种都离不开有效的安全投入作保障才能实现。因此说,保证安全离不开安全资金投入,没有适当的安全投入,不发生或少发生事故只是一句空话。

三、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就煤矿整体而言,企业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花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煤矿成本除了人力、设备投入外,那就是安全成本。一些急功近利者错误认为安全投入就是白花钱,属于肉包子打狗式的投入。结果,事故隐患增多,人员安全素质下降,“本质安全”度降低,必然事故事件不断发生,甚至酿成大事故。所以,有头脑、聪明的煤矿负责人都对安全成本“情有独钟”,决不追求“最小化”投入,换取事故不断出现作为代价。而是根据实际需要有计划、有目的适当投入安全成本,以保证生产顺利可靠进行,保证安全与经济效益得协调统一。

四、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篇2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意识;可持续发展

一、前言

在企业生产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煤矿企业也是如此。保证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可以有效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为此,研究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防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本文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煤矿安全与煤矿生产的关系以及安全在煤矿生产管理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防护措施。最后得出:在以后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全面强化煤矿工人的安全技能,提高职工安全操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才能确保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煤矿安全与煤矿生产的关系

总体来说,安全和生产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认识两者的关系,对于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们常说安全为天就说的是这个道理,为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理念,坚持不安全不生产,生产必安全,安全才生产。这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所在。由此可见,安全和生产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也可以说两者是同时出现的,没有单纯的安全也没用单纯的生产。所以,我们在煤矿企业的生产中,必须把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三、安全在煤矿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安全管理在煤矿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第一,对周边的环境和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要有较深的认识;第二,要有对安全隐患进行防范的措施;第三,时刻要有安全生产的意识。因此,只有矿工安全意识到位、隐患排查到位、操作技能到位、处置措施到位,才能真正达到本质安全状态,实现煤矿企业的长治久安、高效稳定生产。

四、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防护措施

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结合相关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资料和文献,总结出如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防护措施:强化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责任考核长效机制;有效的开展事故反思学习;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推行。

(1)强化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

注重安全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人员自身要求条件。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只有人人增强了安全防护意识,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安全生产的质量和水平。为此,企业要定期进行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另外,要多渠道、多方位地招收和录用思想文化素质比较高的人员充实安监员队伍。通过这些素质教育,才能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2)建立责任考核长效机制

安全责任考核长效机制的建立是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通过制定有效的安全考核和激励制度,让煤矿企业的所有职工都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安全生产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出现事故的单位进行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在全矿上下形成人人保安全的局面。这样,有效的责任考核长效机制和职工的收益挂钩,可以让职工更加的注重安全生产,注重标准化工作。

(3)有效的开展事故反思学习

事故反思学习可以让每位煤矿员工认识到不遵守安全标准的危害性。这样通过反思学习,寻找事故原因,有效的落实事故防范措施。具体的做法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进行题目加案例培训教育。根据现场实际,制定出职工不规范操作的考试题,结合历史上因同类型不正规操作发生的事故,给家庭带来的痛苦,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第二,让三违人员进行现身说法。通过思想教育让三违人员认识到讲解自身违法行为的重要性,通过他们的实际违法问题,来对身边的同事进行教育,通过现身说法,来增强意识。

(4)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推行

精细化管理是近年来煤矿企业提及的一种较多的安全管理模式。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煤矿职工的质量标准化意识,培养职工的安全管理意识,从被动的安全管理到主动的参与安全管理。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发展。具体的做法为:各项安全文件的精细化管理体系;精细化管理在环境上的体现;精细化管理在外部环境的有效使用。

第一,各项安全文件的精细化管理体系

精细化体系文件的建立是管理控制体系形成的体系,四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整理和总结。有效的科学的体系管理文件,可以让员工做到有法可依。对于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随意性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将各项工作标准化正规化。这是各项安全文件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另外,通过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推行,可以在管理上实现层次化、制度化,做到安全生产工作人人有责,使各项工作协调配合,实现预定的目标。

第二,精细化管理对于生产环境上的影响

精细化管理本身对于煤矿井下作业环境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对于“三违”人员要进行深刻的教育和惩罚,坚决做到杜绝“三违”事件。另外,还有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进一步的加深。管理制度的刚性,客观要求煤矿生产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到首位,将产值产量放到次要位置,这就决定了在不安全的环境面前,其他因素,只能为安全让路。

第三,精细化管理在外部环境的有效使用

煤矿安全的外部环境中,具体的精细化管理为: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广播,张贴安全标语,座谈,走访等形式开展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文化,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要安全”的安全氛围。

通过以上三点,有效的说明了,精细化管理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也是让煤矿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措施。

参考文献

[1]罗恒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防护措施浅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4)

[2]李晓峰.培育企业安全文化初探[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01)

[3]刘静娟.浅谈安全生产管理[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4)

[4]杨延平.安全文化建设在企业的重要作用[J]. 隧道建设,2008(01)

篇3

【关键词】 地质测量 煤矿 安全生产 作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在向管理要效益,煤矿企业也不例外。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煤矿安全生产是一个全方位、全员、全过程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化的工程决定了地质测量对煤矿安全生产也会有一定的影响[1]。因而本文对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1 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分析

从现有的煤矿安全生产情况来看,井下生产工作有着一定的危险性,这些危险性与煤矿安全生产中所要面临的诸多不确定影响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地质条件的限制等等[2]。这就决定了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必然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地质测量是我国现有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地质测量工作水平的高低,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有着重要的影响,地质测量是煤矿企业开展各类开采作业的关键和基础。换句话说,地质测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地质资料预报的准确性,这些地质资料直接关系着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这是由地质测量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预防性工具决定的。比如,在煤矿掘进和井下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地质测量加强对现场地质状况的测量与分析,为具体的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与此相关准确的断层状况,促进施工作业水平的提高。

其次,地质测量是我国现有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保证。不同的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区别,煤矿生产中所面临的地质环境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性,这就决定了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煤层、规模以及开采方式和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区别,其上覆地层的岩性与厚度因此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3]。这些情况的存在,导致煤矿生产环境地质问题模式与影响程度等因素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而地质测量工作能够通过自身的工作结果,为煤矿安全生产提高地质测量方面的保障,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如地质部门要对有岩浆岩侵入的煤炭测定煤的变质带范围及变质程度进行地质测量,测定煤层冲刷及其他原因导致的薄煤带范围对煤质及回采的影响,通过核实后的煤厚计算工作面储量,为煤矿安全生产衔接提供可靠的依据。地质测量部门还应经常分析研究周围已采工作面资料,结合现工作面的地质情况,预报未开拓区的地质变化,每季度末对该季度内的地质预报的准确程度做一次全面总结,为下一季度地质预报提供借鉴等等。

总之,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的存在,决定了地质测量工作中应关注到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需求,并结合这些需求不断的优化地质测量工作。

2 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建议

结合上文对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分析,本文以地质测量工作联系密切的人、技术以及工作流程等为基础,确定以下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建议:

2.1 全面提升地质测量工作人员素质

地质测量工作本身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技术科学,这就决定了地质测量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对煤矿安全生产作用的发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培养高素质的地质测量工作人员就必须注意知识更新与相关业务培训;做好地质测量的研究基础工作,地质测量资料的编制和管理;研究地质测量基础资料,提高对矿区地质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能力。提高地质测量工作人员对煤矿灾害的预测精度,最大程度的减少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损失。

2.2 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效果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质测量的数字化与信息化工作开展得很顺利。信息化是我国现有煤矿安全生产的助力器。煤矿地质状况本身是动态的,测量资料也是活跃、动态变化的,不确定性较强。伴随着地质测量以及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不断推动,煤矿地质测量资料的积累会增多[4]。人工检索、分析和处理地质测量信息资料是无法满足煤矿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中作用发挥的需要。必须要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来实现煤矿地质测量数据的自动化管理,进而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服务。

2.3 优化地质测量工作流程

煤矿安全生产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这与生产系统本身复杂与环节众多有着密切的联系。地质测量工作流程的优化能够有效的提高其在煤矿安全生产中作用的发挥,有效的减少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煤炭在地质测量工作中应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为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与处理提供可靠的资料。对于煤矿安全生产来说,是否有精确的测量数据,是有效地控制、应付各种地质和水文灾害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2.4 保证地质资料的准确性

煤矿安全生产环境有着特殊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地质环境复杂为开采作业带来困难。因而,准确的地质资料是安全生产的保证。准确的测量数据能够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对井下测量导线点与高程点的控制,其精确度是地质安全的根据。地质测量提供的精测量数据是采掘作业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巷道贯通工作的基础[5]。能有效的预防误透空区,最大限度的预防瓦斯或者透水事故的出现。

3 结语

综上所述,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中作用的有效发挥,要从提高人员素质、先进技术应用水平以及确保资料准确性等方面入手,通过企业上下重视,齐抓共管,从管理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发挥。进而在创建满意矿区、和谐社会的活动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毕全贵,王广岩,王广红.矿井地质预报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科技向导,2012.(18):236.

[2]刘磊.矿山测量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科技,2013.(7):32.

[3]白文明.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J].工程技术,2013.(9):192.

篇4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原因;生产技术;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6-0111-02

煤矿的安全生产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坚持不懈的工作,同时也是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共同为安全生产努力的产业。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煤矿安全保证工作在不断加强,可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一些特大的安全事故也是偶然见报,安全生产依然至关重要。煤矿的工作人员应该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对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从中找到更适宜安全生产的技术与措施。

1 我国煤矿生产的现状

我国的煤矿产量名列世界前茅,据调查显示,已经探明的煤矿可采储量达到1145亿吨,同时,煤层气储量同样惊人。煤炭是一种低价的能源,在我国能源储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对洁净煤技术的革新后,煤炭燃烧对环境的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所以说煤炭在我国是具有相当高经济效益的能源。

随着我国对煤炭资源的消费需求增加,煤矿的开采速度加快。相应的,因开采煤矿而造成的煤矿工人死亡人数也是很高的,占世界煤矿死亡人数的79%,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国家政府部门更是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高度重视,强化煤矿的安全管理,煤矿的安全事故发生率已经显著下降。但煤矿的事故发生率,同比其他工业产业,仍是居高不下的,与国外的差距也很大。煤矿的安全生产已经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 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较为复杂,相关人员进行分析得出,煤炭的消费需求对煤矿的死亡人数有较大影响;同时,行业所有制结构也对煤矿的安全生产起到不可忽视的影响,因为所有制的区别使煤矿企业的技术设备支持有所差别,造成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

2.1 地质条件复杂

我国的煤矿多位于地质条件较复杂、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煤矿井工矿较多,水文条件复杂,主采煤层变化大,厚度不均且不稳定,开采深度大。煤矿开采地区灾害多而且分布广,同时瓦斯、火灾等因素也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生产。

2.2 观念陈旧,重生产轻安全

当前,我国煤炭市场发展迅速,对煤炭等系列能源需求大,煤价在不断的加升,致使一些煤矿投资商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将安全生产置于脑后,只求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增加,严重损害了煤矿的安全生产。疏于管理,煤矿安全事故频发,严重时则会导致矿井的坍塌和人员的伤亡。尤其是一些小型的煤矿,甚至连基本的防护措施都不具备,井下作业工人完全依靠经验来工作,对事故的处理能力有限,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2.3 生产技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煤矿的安全生产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同时也带动了煤矿上的技术发展,煤矿开采机械化程度加深,但在某些煤矿,依然在用较落后的煤矿生产设备,生产技术也同样较为落后。生产设备的落后制约了煤矿的发展,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3 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

3.1 强化煤炭源头管理

对于煤矿的源头管理主要关系到煤矿的后续工作管理,在煤矿的建立、改建、扩建等工作中,必须加强审批。同时,在地质灾害多发区建立预防灾害站,及时监控煤矿地区的自然情况,发现异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专职人员专职管理,实行个人责任制,强化煤炭源头的管理。

3.2 加紧对煤炭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

不论是什么产业,工作人员都应该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在煤矿工作的人员都要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制定严格的安全培训计划以及相应的安全培训管理办法,将此教育培训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同时,加紧实行工作人员安全资格认证制度,对安全培训不过关的工作人员一律不许上岗,还有在岗前进行身体检查,生病或者有不舒服的人员同样不许上岗,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对中小型煤矿的安全管理,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协助煤矿进行培训或者强制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可以上岗。

3.3 加紧煤矿技术革新的脚步

我国的煤矿开采力度在不断的加强,开采煤层也在不断加深,所需要的技术支持也在越来越向先进化迈进。同时,对于煤层的厚度不均与不稳定性等问题,也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才能将煤矿的安全生产提到生产的第一位。所以,在各个煤矿开采过程中,应该大力开展煤矿的技术革新脚步,推广先进的灾害预防技术,安装安全监控设备,将生产技术提高到新的层面,积极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进程,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力水平。

最后,在煤矿安全事故的排查方面也应该加紧脚步,定期对煤矿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乡镇小煤矿的产量,减少事故发生率;加强煤炭企业的管理,从上到下积极投入到煤矿安全管理的行列中,保证安全生产。

4 结语

煤矿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对煤矿的开采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稳固我国的煤矿生产力以及国家的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同时,将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安全生产的第一位,充分认识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保证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的基础上,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改革,合理进行煤矿开采,创造经济收入,配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参考文献

[1] 管辉,缪拥正,胡梦苏.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矿安全生产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煤炭科技,2010,(1).

[2] 梅国栋,刘璐,王云海.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6).

[3] 代少军.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及对策[J].现代矿业,2010,(4).

[4] 刘璐,刘晓,梅国栋.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致因因素分析[J].中国煤炭(煤矿安全),2008,(10).

篇5

关键词:煤矿技术管理 高度危险性事故 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TD8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煤矿事故,特别是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大多是煤矿生产中某个环节或某些人员的失误或疏忽造成的,而煤矿技术管理上出现的漏洞,往往是造成煤矿事故的一个主要因素。众所周知,煤矿技术管理具有超前性、规划性和指导性,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加强煤矿技术管理工作,提高买煤矿技术管理水平,改善煤矿安全技术面貌,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煤矿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贯穿于煤矿生产活动的全过程。

煤矿安全管理时刻存在于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之中,它涉及到煤矿生产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而煤矿生产的过程十分复杂,环节众多,要做到安全生产,就必须综合地运用多种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因此,我们必须把技术管理看成是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到煤矿生产管理全过程中去,指导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使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适应,避免因某一环节发生故障而打乱正常的生产秩序,甚至酿成重大事故。

第二、煤矿技术管理是制定合理的开拓开采设计方案和完善的《作业规程》的核心。

矿井开拓开采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生产。矿井的开拓和开采设计是对巷道布置、采区划分、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选型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等的总体规划和安排,为满足矿井开拓开采部署合理化的需要,在设计时就必须对地质勘探、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和使用、先进工艺流程的发展水平作广泛的了解。设计应贯彻集中化、机械化和技术经济合理化原则,巷道布置力求简单,各系统的设计和设备能力的选型要经济实用,全矿性的防治事故措施要有力,这些都必须有技术的支持,必须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技术分析和技术方案对比,最终制定出最佳方案。一座矿井的开拓设计,甚至一个采区的开采设计,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寿命和效益,是煤矿的基础,所以技术管理在制定开拓开采设计时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

第三、煤矿技术管理是排查治理煤矿事故隐患的有效手段。

在地下开采的煤矿中,客观上存在着水、火、瓦斯、粉尘、顶板等危害因素,在生产过程中采、掘、机、运、通等工序和环节配合不当就会酿成故障或事故,严重危及职工的安全。不论何种条件的煤矿,均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只有通过不断排查事故隐患,全面认识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及其严重程度,明确安全上的工作要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措施,安排治理隐患工程,才能为预防事故奠定基础。

第四、突出抓好“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搞好“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应从以下两点着手:

(1) 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及各业务部门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责任制,实行齐抓共管,协同作战。明确正职是“一通三防”工作的第一责任者,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并重点把好5关:即设计关、生产布局关、措施审查关、隐患处理关和“一通三防”安措资金使用关。

(2) 高度重视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工作。它是矿井防治瓦斯、粉尘和防灭火工作的基础,在具体工作中,要加强矿井通风系统的管理,调整改造不合理的通风系统,管好用好通风设施,建立完善的矿井通风管理制度,合理供给和分配风量,确保矿井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供风充足。

第五、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

煤矿安全状况不佳,除了受制于地质和开采的特殊条件以外,还与装备和工艺落后,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素质和煤矿职工的综合素质等有很大关系。要实现煤矿安全的根本好转,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改进采煤方法,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煤矿职工的综合素质,尽量降低劳动强度,努力改善井下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使煤矿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第六、建立和完善技术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和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煤矿安全生产的大量事实已经说明,加强对生产技术的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建立以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责任制的技术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没有一套有效的技术管理机制,没有一个完善的技术管理机构,技术管理就必然带有随意性、盲目性,也必然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为了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从组织上充实技术管理人员,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前,部分煤矿经济效益较差,甚至不能按时发放工资,影响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一些工程技术人员离开煤矿向行业外流动。其次,技术工作责任较大,而得到的待遇偏低,也影响了一部分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致使有些工程技术人员产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不能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三是技术创新机制和激励机制尚不完善,甚至存在干好干差一个样情形,因而使广大职工包括工程技术人员缺乏技术创新的热情。这些问题若能得到较好的解决,使广大煤矿职工热爱矿山,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安全技术,则肯定会对安全生产作出较大贡献。

总之,在煤矿安全管理体制和安全监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要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好转,稳定煤矿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必须大力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经济学;制度完善;第三方监管

一、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我国对煤矿安全生产从来也没有停止过整顿和治理,一直重拳出击煤矿安全生产问题,但是触目惊心的煤矿事故依然频繁发生。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统计,2010年我国煤矿总共发生事故109起,死亡认识达612人,其中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有13起,与2009年相比,2010年煤矿事故发生起数同比增加11起,死亡人数同比减少69起死亡人数在10人以上的事故同比增加了2起。2003年我国煤炭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35%,事故死亡人数则占近80%;我国采煤效率仅为美国的2.2%,南非的8.1%,百万吨死亡率却是美国的100倍。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上说,问题的严峻性,已经摆在了煤炭企业面前,非解决不可。

二、从经济学角度看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的原因

矿难的发生固然有其自然的因素,由于瓦斯、煤尘、洪水、地震等原因,决定了煤矿生产属于高危行业,但是更多的矿难都有其经济和社会的原因。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煤矿企业里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国家设立的煤炭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共同对煤炭生产安全状况进行监督管理的机制,煤矿企业里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主要的责任是向煤矿工人宣传讲解煤矿安全生产相关知识,加强煤矿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也就是企业内部按照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进行生产经营的内部行为,煤矿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也只能随领导对安全生产的态度和生产煤炭总量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在不出现大的事故时,企业里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更多的体现为只见投入不见产出,有时常被误解为一种摆设机构。当然,这也导致了中央政府近年来整顿煤矿安全生产秩序、抑制煤矿事故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1.成本投入不足,安全意识薄弱

我国煤矿存在着地质结构复杂、煤层薄、煤层不稳定和灾害严重等问题。近年来钢铁、电力、冶金等高能耗工业的大发展极大地刺激和拉动了煤炭的过量需求。在煤炭逐步放开经营的环境下,投入问题暴露了出来,凸显了国家在投入机制上调控政策和扶持政策的不足。一些承包的煤矿存在短期行为,拼命消耗,矿山资源枯竭,无法治理环境,无法可持续发展,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

2.产权关系不清,价格机制乏力

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实际上一直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产权分离的企业制度改革中,煤矿企业产权关系并不清晰,作为国家所有权的资源,归地方分配使用,不仅开采成本未进入价格形成机制,而且回采率非常低,尤其是小煤窑极大地浪费了资源。煤炭资源的稀缺性和下游产业发展过热必然导致煤炭价格的需求拉动型上涨。这种上涨一方面导致国家价格调控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导致煤炭企业因价格飙升的利益驱动引发生产失控。造成煤炭市场秩序的混乱,而价格一旦上涨,产煤集中的地方就会发生安全事故。

3.监管责任失察,没有尽到职责

政府职能部门对煤矿生产的责任监管所产生的问题,主要是监管机构的设置和权力配置存在失衡,对权力运用过程中的监督机制不健全。现行的权力运行中产生的腐败现象,是煤矿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国家设立的煤矿安全监察局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对各省市地方煤矿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监督,在煤矿企业进行生产时,定期对该单位生产过程中配备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在事故发生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对事故进行调查,并且处理事故善后的一些赔偿工作。然而,这里面存在很多弊端,比如说,由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下设到地方的一些部门,因为人员配置等条件限制,会定期对当地的煤矿企业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因为是定期的,煤矿企业就做一些“面子工程”,这样就可能成为以后事故的导火索。

三、完善制度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

煤矿安全生产离不开制度规范化,制度规范化当然离不开生产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科学管理水平等内部制度环境建设,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期,更离不开外部的制度环境建设。煤矿安全生产作为国民经济安全运行的一个缩影,直接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没有安全就没有长治久安,就没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而要安全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保障。

1.增强安全意识,完善投入机制

增强安全意识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让安全意识与风险意识结合,把安全始终放在预防的基础上。增强安全意识要突出煤矿企业的特殊性,严格节能降耗,把安全生产目标纳入管理者的考核目标。煤炭作为开发型产业,一直是在过渡开采和掠夺性开采中配置煤炭资源,久而久之造成了安全生产的基础脆弱,投入不足。增强安全意识要增加开发型投入,尤其是科技创新的投入,解决煤炭产业深加工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得问题。煤矿生产的基础投入需要大量成本,在煤矿生产设施暂时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技术力量,缓解煤矿现场、设备等弱化的局面。增强安全意识要健全安全信息披露机制,公开信息渠道,公开社会监督。

2.变革审批制度,实行产权分离

煤矿安全生产是否落实到位直接体现政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要改变政府职能运转方式。审批过程要以安全生产为中心,以煤矿生产能力为尺度,确定以规模遏制超采率,从而使不合乎开采标准的煤矿在审批源头上予以杜绝。要是审批职能规范化和透明化。应从遏制审批不作为做起,严把入关口。审批是政府的职能行为,它在制度流程上约束行政能力的去向,产权是审批的前提,只有产权是清晰的,审批才不会糊涂。这样既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又可以遏制野蛮和非法开采。

3.推行第三方监管,提高煤矿安全保障

篇7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机电技术管理

煤矿生产业是我国各行各业顺利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进步以及各种新技术、新设备在煤矿生产中的使用,使得我国煤矿生产业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纵观我国煤矿生产业的管理现状可以发现,其机电技术管理较为落后,并不能完全满足煤矿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导致煤矿在生产过程中机电安全事故频出,严重威胁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性。因此,在煤矿安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要加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1煤矿安全生产中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对于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1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必要前提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往往会用到较多的机电设备,而这些机电设备的正确操作则需要专业化技术知识来支撑,以确保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此外,有些煤矿企业在进行煤矿生产的过程中虽然有些机电设备老化较为严重,但仍投入使用,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则需要更加专业化的技能以及更加严格的管理体系以加强对这些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因此,有必要加强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机电技术管理,以促进煤矿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使用的规范性和管理的严密性,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1.2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必然要求

煤矿企业作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其最终的经营目标在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将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应用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可以大大降低煤矿在生产过程中由机电设备或者是操作不当等引起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从而降低煤矿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以便于更好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1.3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是提高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是煤矿生产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其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关系着整个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水平。因此,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必须要重视对煤矿机电技术的管理,不断提高煤矿生产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实现机电设备和施工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2煤矿安全生产中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存在的漏洞

2.1对煤矿机电技术管理重要性的忽视

很多煤矿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将其摆在安全生产管理的突出位置上,电缆、配件管理不当以及机电设备维修不到位、维修技术不达标等现象层出不穷,这就导致了在实际的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管理和技术人员既很难全面把握整体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亦很难及时发现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2操作和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落后性

操作和管理人员是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主体,其专业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关系着机电技术管理质量。但是纵观我国煤矿生产企业机电技术管理现状可以发现,操作和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和知识与智能化、自动化的机电设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脱节现象,且我国煤矿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多采用粗放式作业,导致整体操作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普遍偏低,很难对机电系统各子系统及操作流程进行全面的把握,导致机电设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2.3健全管理制度的缺乏

有效的管理制度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中各项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必要制度性前提,是规范生产及管理人员各项操作行为的必然要求。但是纵观我国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形状可以发现,其存在着明显的制度欠缺现象,导致各项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很难做到“有章可循”,影响了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此外,在实际的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过程中,亦存在着明显的制度执行力不足现象,限制了各项相关技术管理制度的切实落实,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机电技术管理及操作人员的欠缺,使得各项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监管人员监管力度的不足,导致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多的漏洞。

3有效应对煤矿安全生产中机电技术管理漏洞的相关策略

为有效应对煤矿安全生产中机电技术管理存在的漏洞问题,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可以积极采取以下策略:

3.1充分认识到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引导工作人员树立起安全生产意识

充分认识到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是确保各项机电技术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因此,在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具体策略包括:一是通过全员教育等活动,使煤矿生产企业从上级领导部分及管理部门到基层操作和管理人员都充分认识到机电技术管理对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及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树立起“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引导全体工作人员树立起安全生产意识,以规范其各项操作行为,提高机电技术管理水平。

3.2重视员工专业技能及知识的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机电技术管理队伍

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是确保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质量的必要前提。因此,在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员工专业技能及知识的培训,具体策略包括:一是增强机电技术管理人才的引进力度,在人员招聘环节重视对应聘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知识考核,并做好岗前培训工作;二是对在岗员工进行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并加强对其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三是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薪资和福利待遇以及上升空间,以便于留住人才。

3.3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机电技术管理体系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确保各项机电技术管理及操作行为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必要前提。因此,在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过程中要健全管理制度,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具体策略包括: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机电技术操作和管理制度,实现操作和管理行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二是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纳入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中,实施“一岗双责”,以将机电技术管理职责明确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上;三是建立起完善的监管制度,以提高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保障各项机电技术管理制度的切实落实。

4结语

纵观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中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现状可以发现,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但仍存在一些漏洞,影响了煤矿生产安全性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在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解决机电技术管理存在的漏洞问题,提高其管理水平,以为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岩 单位:同煤集团同生浩然煤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有双.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能源与节能,2013,(08).

篇8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 国外经验 启示 措施

1 概述

我国是世界煤炭产量最大但也是煤矿事故伤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每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约占世界煤矿事故死亡总人数的80%左右,煤矿安全问题严重。近年来,煤矿企业的安全事故频发,特别是重特大安全事故不断上升,很难有效遏制。2010年全国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1403起、死亡2433人;2011年为1201起、死亡1973人。虽然安全事故发生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煤矿安全重大事故的发生率却在上升,2012年上半年全国煤矿先后发生7起重大事故,死亡98人,同比增加1起、18人,分别上升16.7%和22.5%。安全事故不仅给国家财产和煤矿职工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危害,而且还引起更大范围的社会影响,造成恶劣影响。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世界多个产煤大国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的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在上世纪80年代末已降到1人以下,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善。

2 中国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随着煤矿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煤矿事故整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在煤矿开采和生产过程中,各种事故仍有发生,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并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使得煤矿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目前造成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煤矿开采技术落后 在煤炭开采技术方面,虽然国有重点煤矿开采技术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在众多的中小型煤矿和乡镇煤矿中,依然靠落后的工艺方式生产,不仅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而且从业人员劳动强度非常大,安全隐患多。

2.2 安全管理技术落后 由于煤炭行业效益具有一定的起伏,许多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一线有经验的工人流失严重,造成煤矿企业技术人才和有经验的管理人才匮乏,导致部分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技术方面基本为粗放式管理,相关管理制度和措施没有或者不落实。

2.3 安全生产管理观念落后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常出现采掘接替紧张时,采用非正规工作面开采和不使用防爆设备,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作为应付检查的工具,探头随意布置的情况。这些都是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和观念落后的体现。安全生产管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也能创造效益。

2.4 安全培训工作组织落后 目前我国煤矿生产的一线作业人员大都是矿业技校毕业技工和经简单培训上岗的农民工。从业人员整体文化水平偏低、专业技能不足,很多工人没有经过专业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不能适应高强度的集约化、机械化的采煤作业。

3 国外煤矿安全生产制度的成功经验

3.1 美国:通过综合治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美国的煤矿安全生产也经历了从事故多发到加强立法和管理、最终进入“高产量、低伤亡”时期的变化过程。美国煤矿安全生产的高效率主要缘于美国管理层面基本技术的成熟。首先,由于美国市场环境以竞争和多元化的企业结构为主,高新技术得以更快速地广泛使用,特别是信息化技术的广泛采用,增强了煤矿开采的计划性和对安全隐患的预见性。其次,提高机械化自动化采掘来降低一线作业人员数量以及推广新型通风设备、坑道加固材料等,从而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指标。与此同时,在煤矿安全执法领域,美国加强煤矿安全立法,建立安全检查、事故责任追究制和连带责任制,贯彻严格执法,先后制定了10多部法律,安全标准也逐年提高。通过“技术-法规-管理-监控”的综合治理,美国煤矿安全生产成为各国主要参考的对象。

3.2 澳大利亚:打造矿业安全文化,强调安全风险评估 澳大利亚煤矿安全被誉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澳大利亚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主要源于对矿业安全文化的打造。尽管澳大利亚煤矿生产已经采用综合机械化采掘,煤矿的安全管理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但是,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培养员工做出正确的安全决定的能力一直是澳大利亚追求的目标。其鼓励作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寻找潜在的事故和安全隐患,通过实施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即安全风险评估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坚持长期对煤矿作业人员的培训,促进他们掌握全面的煤矿生产技能和安全风险评估能力。澳大利亚对煤矿员工进行培训,实行考核通过制度。由各州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机构通过考核,合格后发给培训合格证书,才能从事煤矿生产,并要求持续培训学习。先进的开发技术和安全管理技术(安全风险评估)使得澳大利亚每百万吨死亡率为0.014左右。

3.3 德国:完备的法律规程和先进的安全控制技术 德国的煤矿安全在全球主要产煤国家名列前茅,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是0.04。从19世纪初期,德国就开始注重煤矿安全问题,并主张通过加强立法来控制煤矿企业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由于是欧盟成员和联邦制的国家,德国煤炭行业对于安全和矿工健康保护有三个层次的法律法规,分别是欧盟的框架法规、德国国内法、煤矿同业工伤事故保险联合会制定的法规。除此之外,先进的安全控制技术也是德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德国的矿山设备制造技术是世界一流的,矿井装备自动化程度较高。为保证法律规程和安全控制技术能产生准确的效果,德国建立了严格的执法监督机构。德国的煤矿安全执法监督机构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企业经济能源与交通部、矿山与能源管理处、安全监察部和煤炭行业协会。这些机构从不同角度对煤矿安全生产实施监督和监察,共同协调处理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问题。

4 国外启示与加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措施建议

4.1 加强煤矿安全法律规程的制定 从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的煤矿安全生产体系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法律规程是规范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我国煤矿企业类型负责,既有国有大中型企业,也有乡镇企业,而且政企关系相对混乱,行政命令时常处于主导作用,急需建立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体系。目前,应在推进《刑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等相关法律修订的基础上,加快《安全生产法》等配套法规建设,修订《煤矿安全规程》并提升其法律位阶。

4.2 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制度的执法监督 国外先进经验告诉我们法律规程的建立是安全生产制度上的基本保障,除非能全面贯彻实施,否则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保障将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制度的执法监督。现阶段,应成立由第三方中立机构为主导,地方政府、企业和工会共同参与的安全监察机制。第三方机构作为安全评估、风险评估和事故评估的主导方,可在煤矿企业设立安全生产监事进行监察监督;地方政府则对所有辖区煤矿实行监督,落实监察监督结果;企业设立安全员,代表企业对井下采煤作业实行安全监察。最后,工会负责委派工人作为安检员,对企业生产实施安全检查。

4.3 加强技术研发和技术引进 国外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较低的原因,除了相关规程的保障,煤矿开采技术水平也是关键因素。煤矿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改进采煤工艺。根据煤矿企业规模大小,大中型煤矿应以发展综合机械化采煤为重点,提高装备现代化水平。中小型煤矿应装备完善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对矿井上下各环节主要设备运行状态和瓦斯、煤尘、火、水、顶板压力等灾害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监测监控。

4.4 制定煤矿安全生产培训体系 各种技术的应用和法律规程的实施,落脚点都是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企业和政府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加强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与在职教育,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和安全知识及防范风险的意识与技能。培训体系应当包括入职基本技能资格培训、入职前的特殊生产技能培训、入职前安全风险评估技能培训以及岗位技能继续教育培训和安全继续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实行严格的煤矿人员安全培训制度和一线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准入制度。培训不达标的企业和个人不允许开展煤矿作业生产。

5 结束语

煤矿安全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预防是关键。从国外先进国家的煤矿安全生产经验中学习,可以帮助我国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加强制度保障和技术保障才能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性能,减少事故发生,保障煤矿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使煤矿安全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平凡,周健奇.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R].中国经济导报,2013.

[2]林柏泉,常建华,翟成.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05).

[3]张宏宇.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2).

[4]徐阳.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06).

[5]乔利平.浅析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05).

篇9

县人民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其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2008年煤矿安全生产,安排部署2009年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狠抓监管措施落实,努力开创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刚才,县煤炭管理局、安监局、国土资源局、监察局、公安局就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各自的职能作了很好的发言,我表示完全赞同。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去年全县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008年,我县煤矿安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产煤乡(镇)和有关部门站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极端负责的高度,真正把煤矿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使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扭转了全县煤矿生产的被动局面,安全生产基础明显加强,煤矿整改的力度和投入明显加大,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明显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得到增强。截止2008年末,全年发生煤矿安全事故2起,死亡1人,轻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36万元,无论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还是经济损失都比上年明显下降,杜绝了重(特)大以上事故发生。二是加大了培训力度。县煤炭管理部门和乡镇及时督促企业法人、安全生产副矿长、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积极参加安全培训,各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基本做到持证上岗。三是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和检查力度明显加大,煤矿安全日常工作的开展取得明显成效。各乡镇和煤矿安全管理部门及煤矿企业定期开展煤矿安全大检查和联合执法工作,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煤矿安全例会,对发现的问题做到及时通报和处理。四是通过狠抓煤矿整改措施和投入的落实,全县23家预保留煤矿已有13家煤矿通过省级验收,基本达到安全生产条件,正在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五是认真贯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文件精神,建立健全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强化了监管责任,调整充实了领导机构。六是各煤矿足额提取了安全风险抵押金,安全生产经费做到专户储存、专户管理、专款专用,足额投保了井下职工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工伤保险金,煤矿企业抵御灾害的能力得到增强。

但是,从全县煤矿安全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上看,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从客观上讲,主要是煤炭企业的发展还不均衡,煤矿技术装备还十分落后,从业人员专业技术素质总体不高,煤矿安全投入不够,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历史欠帐还大,加之有的矿井资源枯竭,发展前景并不乐观,说到底。从煤矿安全和生产的深层次上分析思想认识上还有差距,抓落实还不够,煤矿安全制度“落实不下去,严不起来”,“制度挂在墙上,管理停留在嘴上,落实停留在会上”这是当前煤矿安全工作领域最突出的问题。一是个别乡镇对上级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及主管部门的安排部署,贯彻执行不力,责任制不落实。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存在死角,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存在重大隐患的煤矿,该整改的没有彻底整改;二是部分煤矿整改力度不够,安全投入不到位;还有极少数煤矿企业重查轻改,避重就轻,敷衍了事,对整改持观望态度,仍抱侥幸心理。三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职责不清。特别是在当前煤炭供应仍然紧张,价格依然偏高的情况下,有的煤矿受利益驱动,超能力生产现象时有发生,“重生产、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比较严重。大家不防可以闷心自问一下,县政府说一千道一万,语重心长,百计千方,竭尽全力,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和办法,但到底执行多少,落实得如何呢?据了解,元月份县煤矿安全检查考核组在履行检查考核职责时,还有极个别乡镇分管领导不主动接受的安全检查考核,导致县里派出的检查考核组工作无法开展,吃夹生饭。这是抓煤矿安全工作不扎实典型的表现,也是作为一个国家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工作极端不负责任的典型表现。

二、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抓好煤矿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贯彻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推进煤矿安全管理上新台阶

(一)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各产煤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增强抓好煤矿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抓好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党早已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随着这一目标的实现,安全将成为社会文明进一步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和提高的重要标志。就我县来说,2004年zz煤矿“zz”透水事故的发生,使我们吸取了深刻的教训;我们务必要不忘过去,警钟长鸣。重不重视安全生产,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讲不讲政治的重要标志。我认为: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是领导干部的首要职责。安全工作绝非是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很严肃的政治问题。因此,抓好煤矿安全工作是社会全面进步需要,是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课题。

(二)认真贯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把法律法规和各级政策贯穿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全过程,把理性的东西通过实际工作转化为工作成果。一是各产煤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行证许可法》、《煤炭法》、《矿产资源法》、《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条例》、《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特别规定》和《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县政府出台的《zz县煤矿安全检查制度》、《zz县煤矿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制度》、《zz县煤矿安全风险抵押金管理办法》、《思南县煤矿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办法》、《思南县煤矿瓦斯防治办法》、《思南县煤矿防治水办法》、《zz县煤矿复产验收办法》、《煤矿事故应急预案》、《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意见》等制度和办法,着重要在落实煤矿安全管理办法和措施上狠下功夫。二是要严格煤矿安全生产市场准入,强化源头管理,建立完善行政审批责任制。三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律观念,真正做到依法办矿、安全办矿。

三、狠抓煤矿安全生产的基层基础工作,努力提高科学办矿水平

(一)继续加大煤矿整改力度,深化煤矿专项治理,以“一通三防”为重点,制定切实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各产煤乡镇及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一通三防”管理措施,严格督促执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防治十二字方针,实施重点监控,重点治理,跟踪督查,严禁煤矿企业超通风能力生产。一是各煤矿企业要加大煤矿安全生产的基层基础工作,对老、旧、杂和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行业安全标准的设备、器材、仪器仪表、防护用品等,要及时检修或更换,达不到要求的,要立即停止作业。二是煤矿企业必须配备符合要求的备用电源,满足矿井通风、排水、提升等要求,要保持电源处于良好状态。三是抓好“一通三防”监测监控系统建设,今年上半年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硬任务来抓,各煤矿企业必须要保证投入和装备到位,在县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全面完成“一通三防”监测监控系统的安装。四是继续深化水害防治工作措施,进一步加强煤矿水患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坚决贯彻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掘后采”的防治管理方针,完善防排水系统和地面防洪设施,配备配齐探放水设备和探放水人员,做到专职专用。要按照物探报告要求,控制好开采标高和开采范围,严禁在禁采标高和禁采区作业。五是大力推进“科技兴安”战略,努力提高采煤方法和采掘支护改革,从根本上提高煤矿生产技术水平、安全状况和资源回收率,大力推进壁式采煤法,普遍推行金属支护,遏制顶板事故发生。六是加强井下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防治,建立洒水系统,完善综合防尘措施,依法做好职工健康监护工作,足额投保井下职工意外伤害保险金和工伤保险金。七是加大煤矿安全投入,努力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和综合防范能力,继续抓好煤矿安全风险抵押金、煤矿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维简费的提取和使用,加强煤矿安全资金管理,对提取不足或挪用煤矿安全资金的要严肃处理。

(二)强化安全培训,努力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素质。从今年起,要完善培训网络,提高培训质量,煤矿企业负责人及有关经营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规范的安全培训。对煤矿矿长不具备安全专业知识,未经培训取得《矿长资格证书》;对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操作资格证书》的不得上岗;煤矿一线职工上岗前未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不懂基本安全知识的也不得上岗。煤矿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要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要通过安全培训,提高煤矿从业人员对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的预防和自救能力,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四、落实监管措施,明确监管职责,加大工作力度

(一)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责任不落实,安全生产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要把落实责任作为搞好安全的根本措施来抓,进一步强化日常监管和行业监管;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建立自我约束、持续稳定的煤矿安全长效机制。一是明确责任,重点完善和落实三项制度,即检查制度、隐患整改制度、培训教育制度。今年要在贯彻执行好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煤矿安全管理办法及制度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检查制度、隐患整改制度、培训教育制度的落实和完善。紧紧抓住这三个重要环节,开展监管监察工作。二是要做到“五个必须落实”和“四个创新”。即必须落实好煤矿负责人和经营人员下井带班制度,各产煤乡(镇)及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县政府出台的《思南县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班作业制度》规定狠抓落实,明确好下井带班的作业种类,下井带班的人员范围,每天下井带班的次数,在井下工作的时间,下井带班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对负责人或者生产经营管理人员没有按规定下井带班,或者下井档案虚假的,根据[2008]53号文件对该矿处15万元罚款。必须落实煤矿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各煤矿企业要对照《特别规定》定时期不定期的开展自查,并要采取措施及时排查各种安全隐患。同时,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和报告制度,凡未及时排查隐患、未及时进行隐患处理或未按时向有关监部门报告排查、处理情况的,要责令停产整顿一个月,并对煤矿企业负责人处15万元罚款,由安监部门负责督促落实。必须落实煤矿安全保障制度,各煤矿企业要尽快制定和完善煤矿安全保障制度,确保安全投入到位、管理措施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教育到位等,因投入不到位导致发生事故的,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由安监部门督促落实。必须落实煤矿安全监管职责,各产煤乡镇及有关部门要负责对煤矿安全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及时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实施监督检查,督促煤矿企业消除事故隐患,检查督促煤矿企业制定和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制,积极组织企业开展煤矿安全专项整治,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凡驻矿安全督查员没有履行职责引发事故的,给予开除、辞退处理,并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各安监站和乡企站要加强对煤矿重大安全隐患的监控,对不依法履行职责,不及时查处所辖区域的煤矿重大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的,或不跟踪督促整改到位的,对有关人员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必须落实煤矿停产整顿规定,煤矿停产整顿要由煤炭管理和安监部门发出指令书,提出整改内容、时间等具体要求,被责令停产整顿的煤矿必须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和安全技术规定,对擅自组织生产的,依法予以关闭,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由安监部门、煤炭部门负责督促落实。“四个创新”,即做到机制创新,体制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三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强化煤矿安全工作的领导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各产煤乡(镇)的行政主要领导是煤矿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对本辖区煤矿安全工作全面负责,要认真执行与县人民政府签订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状,将工作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到人、落实到企业、落实煤矿、落实岗位,特别要落实好国家干部驻矿监管煤矿安全,要做到专职专用,确保煤矿安全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问,形成监管合力。煤炭企业法人代表是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主体责任,矿长要具体负责本企业的安全工作,对安全管理负总责制。按照层层签订的安全责任状的要求,落实企业各级领导、各职能机构和各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落实监管责任,真正形成责、权、利相统一,做到安全、生产、监管、收费“四位一体”的煤炭管理体制,更好地促进煤炭产业长足发展。

(二)明确监管职责,细化监管措施,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全力以赴搞好煤矿安全工作。

县煤炭管理部门要加大煤炭产、供、销、运和“五统一”管理的工作力度,严禁非法矿井产品流入市场;要加强培训工作,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安全生产的自我保卫能力;认真组织贯彻落实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加强对煤矿矿矿长及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和上岗管理。县安监部门要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矿安全进行日常性的监督检查,对煤矿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现场处理或实施行政处罚;监督煤矿企业事故隐患的整改并组织复查;依法组织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定期不定期组织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对煤矿职工培训进行监督检查;参与煤矿事故调查处理,认真搞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及监管工作。县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大矿产资源动态巡查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打击已关闭煤窑死灰复燃和非法采矿,做到发现一处取缔一处;对越界越层、破坏矿产资源、不按批准的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实施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查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县环保部门要督促煤矿企业按照规定完善环保设施,落实排污治理措施,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以及环保治理不达标的煤矿进行查处。县公安部门加大对煤矿企业民用爆炸物品的管理力度,强化对煤矿企业购买、运输、储存、使用民用爆炸物品情况的监督,向合法煤矿企业提供合格的煤矿专用炸药;对非法生产和违规生产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要积极配合各有关部门加大行政执法的力度,对不听劝阻,各项非法生产的采矿业主,要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给予行政处罚。县监察部门要加大行政监察力度,认真进行行政责任追究,特别要严肃查处事故背后的腐败行为。

(三)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凡在乡镇辖区内发现有非法煤矿,按照规定对产煤乡(镇)主要负责人给予降级以上处分,对发生事故的要从重处罚;凡因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不作为、乱作为、不严格执法、失职渎职等违法违规行为造成事故的,严格实行问责制,并要按照有关规定从严处理;因违法违章作业造成死亡事故的企业,由职能部门督促煤矿企业严格按省政府的标准进行赔付,并对事故单位依法进行处罚,确保我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四)积极探索煤矿安全监方式和手段的创新。各产煤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努力探索,在煤矿监管中不断发现问题、了解情况,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推进监管体制和机制、监管方式和手段的创新,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上新台阶。

五、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一)各产煤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抓好乡镇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强化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抓好基层、夯实基础,逐步建立安全长效机制。因此,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不仅是各煤矿企业的重要职责,更是各级各部门的重要历史使命,要把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要在监管上下功夫,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监管靠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狠抓目标管理和责任制的落实,加大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投入;建立完善各项保障措施,提高企业防御事故的能力,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篇10

一、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综合素质

要做好煤矿安全监督工作,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因此,我要加强学习,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上级部门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文件精神。通过学习,使自己熟悉和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及煤矿安全生产的文件精神,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增强履行安全监督工作的能力,切实做好煤矿安全监督工作。

二、履行职责,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我要充分履行驻矿安全监督员的工作职责,依照《煤炭法》、《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煤矿安全实施全面监督检查。要监督煤矿贯彻落实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监督煤矿执行落实上级下达的安全生产指令、决定和规定,监督煤矿依法进行安全生产和建设。要监督煤矿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监督煤矿严格执行采掘计划和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监督和指导煤矿按有关规程、规范、规定做好安全基础工作和安全技术工作。与此同时,我要深入煤矿井下作业场所进行检查,保证每月入井天数不少于天,查看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掌握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手资料,定期向上级汇报,发现重大情况立即报告,确保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维护煤矿财产与职工生命的安全。

三、依法行政,制止一切不安全行为

篇11

1)新《安全生产法》的颁发2014年正式实施的新版《安全生产法》,着眼于安全生产存在的实际问题及发展要求,并在认真贯切落实关于安全生产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指示下,补充完善了相关的法律制度。新法明确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十二字方针,明确了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强化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了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并建立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其中,新法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包括两方面,一是“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二是建立注册安全工程师按专业分类管理制度,授权国务院人力资源、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等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新法中首次将注册安全工程师写入了安全生产法,打破了近十年来安全工程师从未被写入我们国家任何一部法律的禁锢,其意义重大,说明了注册安全工程师这一群体引起了国家立法机关的重视并寄于厚望,为注册安全工程师开辟了法律通道,确立了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初步法律地位。2)其他“十三五”规划(2015-2020年)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绿色协调、改革、农业及民生六大领域勾勒出了改革的路线图。“十三五”时期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结合,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重要时期。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煤矿的安全生产,不仅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民意,同时也适应了时展要求。

二、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1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只要提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才能增强煤矿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感。1)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改变当前安全生产现状,促进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每年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多达二百万起,死亡人数多达十万,一些煤矿企业多起的伤亡事故,严峻的形势逼迫我们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安全生产也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2)加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法律、法规的強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2.2目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问题煤矿安全生产的隐患始终存在,暴露了不少问题:1)安全成本投入不足,安全意识薄弱。煤矿生产门槛低、无证开采、盲目开采广泛存在,煤矿普遍安全投入不足。一些承包的煤矿存在短期行为,过度消耗使得矿山资源枯竭。一些管理者安全意识薄弱,漠视弱势群体,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埋下极大的隐患;2)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不健全。安全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发展不平衡,未能融入安全生产的核心内涵,安全信息化在加强政府及企业单位安全监管、应急处理及事故预防等方面的整体保障效果不明显;3)煤矿企业安全事故预防措施不落实或不完善,煤矿本身生产条件差,作业环境恶劣,一些企业领导缺乏对安全工作的关注,也没能很好地开展一些事故自救演习活动,一旦矿难发生,就陷入了被动状态,极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4)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隐患治理。冰山理论指出人的不安全行为才是最大的事故隐患,规范人的操作程序,人的行为安全才是根治一切是事故的根本对策。

三、实施煤矿安全生产的措施

3.1强化安全意识所谓安全意识,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的必须遵循的安全观念,也是人们生产活动中应对外界环境影响而建立的安全警惕性、安全价值观。强化安全意识,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加强对煤矿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及培训,强化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及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要注意的是要根据煤矿自身实际情况培训到位,企业要在思想上根植“以人为本“,从而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2)强化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责任,提高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3)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煤炭行业要进一步完善煤矿采掘作业流程,按规程操作,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3.2加强安全生产软件设施的投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在各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煤矿安全生产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企业除了投入资金到硬件设施中,也要加强对安全生产软件设施的投入。通过建立井上、井下的信息化预警机制,通过对井下巷道瓦斯含量,通风有效性、矿压显现、超前探放水、煤层自燃等进行动态测量及数据采集分析,并实时监控作业环境,减少安全隐患。3.3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在积极落实国家安全生产制度的前提下,煤矿企业也要制定相应的内部规章制度,不断提高矿工的工作能力和安全意识,做好制度落实的监督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日监测、周报告、月分析”。

四、小结

篇12

1)新《安全生产法》的颁发2014年正式实施的新版《安全生产法》,着眼于安全生产存在的实际问题及发展要求,并在认真贯切落实关于安全生产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指示下,补充完善了相关的法律制度。新法明确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十二字方针,明确了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强化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了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并建立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其中,新法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包括两方面,一是“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二是建立注册安全工程师按专业分类管理制度,授权国务院人力资源、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等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新法中首次将注册安全工程师写入了安全生产法,打破了近十年来安全工程师从未被写入我们国家任何一部法律的禁锢,其意义重大,说明了注册安全工程师这一群体引起了国家立法机关的重视并寄于厚望,为注册安全工程师开辟了法律通道,确立了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初步法律地位。

2)其他“十三五”规划(2015-2020年)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绿色协调、改革、农业及民生六大领域勾勒出了改革的路线图。“十三五”时期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结合,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重要时期。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煤矿的安全生产,不仅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民意,同时也适应了时展要求。

二、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1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只要提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才能增强煤矿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感。1)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改变当前安全生产现状,促进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每年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多达二百万起,死亡人数多达十万,一些煤矿企业多起的伤亡事故,严峻的形势逼迫我们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安全生产也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2)加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法律、法规的強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2.2目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问题煤矿安全生产的隐患始终存在,暴露了不少问题:1)安全成本投入不足,安全意识薄弱。煤矿生产门槛低、无证开采、盲目开采广泛存在,煤矿普遍安全投入不足。一些承包的煤矿存在短期行为,过度消耗使得矿山资源枯竭。一些管理者安全意识薄弱,漠视弱势群体,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埋下极大的隐患;2)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不健全。安全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发展不平衡,未能融入安全生产的核心内涵,安全信息化在加强政府及企业单位安全监管、应急处理及事故预防等方面的整体保障效果不明显;3)煤矿企业安全事故预防措施不落实或不完善,煤矿本身生产条件差,作业环境恶劣,一些企业领导缺乏对安全工作的关注,也没能很好地开展一些事故自救演习活动,一旦矿难发生,就陷入了被动状态,极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4)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隐患治理。冰山理论指出人的不安全行为才是最大的事故隐患,规范人的操作程序,人的行为安全才是根治一切是事故的根本对策。

三、实施煤矿安全生产的措施

3.1强化安全意识所谓安全意识,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的必须遵循的安全观念,也是人们生产活动中应对外界环境影响而建立的安全警惕性、安全价值观。强化安全意识,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加强对煤矿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及培训,强化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及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要注意的是要根据煤矿自身实际情况培训到位,企业要在思想上根植“以人为本“,从而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2)强化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责任,提高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3)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煤炭行业要进一步完善煤矿采掘作业流程,按规程操作,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

3.2加强安全生产软件设施的投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在各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煤矿安全生产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企业除了投入资金到硬件设施中,也要加强对安全生产软件设施的投入。通过建立井上、井下的信息化预警机制,通过对井下巷道瓦斯含量,通风有效性、矿压显现、超前探放水、煤层自燃等进行动态测量及数据采集分析,并实时监控作业环境,减少安全隐患。

3.3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在积极落实国家安全生产制度的前提下,煤矿企业也要制定相应的内部规章制度,不断提高矿工的工作能力和安全意识,做好制度落实的监督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日监测、周报告、月分析”。

四、小结

篇13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方法;途径

近年来,随着煤矿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矿的安全事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由于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不高,使得很多煤矿依然存在着安全隐患,安全管理事故层出不穷等。我们需要对煤矿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进而提出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1.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

1.1缺乏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系

科学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系能够确保煤矿在生产的过程中按照国家和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和规范进行生产,有效地杜绝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的发生。但是,在现在的煤矿生产缺乏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系,这一体系的缺乏使得煤矿的安全生产过程中监督不严密,监督工作难以切实有效地落实,监督难以真正发挥作用等。[1]首先,煤矿现有的监督人员不能够保证煤矿可以按找国家的相关要求设置安全管理监督体系,完成安全管理监督任务。也就说,目前,我国煤矿数量较多,而现有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人员数量远远不够,不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任务。其次,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系难以实现事故的预警。我们对煤矿进行安全管理监督,就是要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排除,从而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但是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制很难预判生产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的隐患,而大部分的煤矿事故都是由这部分隐患引起的,所以,很容易造成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系的失察。最后,垂直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系设置不科学。科学的垂直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系能够保证对监管部门政策进行高效实施,同时能够及时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实现基层矿企与管理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但是我们现在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系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使得我们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系在监察的过程中工作不力,在利益的博弈之中会对相关问题进行瞒报等,使得监督失效。

1.2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技术落后

安全生产管理技术落后也是煤矿安全问题频发,煤矿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虽然近年来我国对产能不足的小煤矿进行了淘汰,整改等,但是很多中型乃至大型的煤矿依然存在生产技术不够先进,安全生产管理落后的现象,给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制约。在很多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只是为了追求眼前利益,而大肆进行煤炭开采,而没有及时进行设备更新等,老旧的设备在生产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诱发安全事故。其次,整个管理技术落后。很多煤矿对管理技术不够重视,使得管理技术较为落后,管理效率低下,导致安全事故频发。[2]

1.3煤矿从业者的素质不高

煤矿从业者素质不高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煤矿工作本身的危险性,很少有高学历的人才原因选择从事煤矿企业的一线工作,煤矿企业只能找到一些下岗工人或者学历不高的年轻人,这样的从业人员结构状况造成煤矿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底下,从而引发了煤矿事故的频发。首先,煤矿从业者缺乏安全生产和保护自己的技能。很多煤矿从业者在工作的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也引文没有接受系统的安全生产、逃生以及自我保护方面知识的培训,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这使得他们没有办法保障生产的安全进行,并且,在煤矿事故发生后,也缺乏足够的逃生知识以及自我保护技能。其次,煤矿长年缺人使得很多煤矿工人超负荷工作。这样的超负荷工作一来使得他们没有办法接受安全培训,二来也容易因为疲劳发生安全事故。

2.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方法

2.1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系

我们要想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就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系,只有建立了科学合理的体系,才能够保障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科学监督。我们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系的科学合理性。通过传感技术的利用来对煤矿的生产状况进行动态监控。将各种信息实时传往个个管理部门,实现对煤矿的有效监控,避免信息监督中出现的各种人为产生的瞒报和不合理现象。

2.2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技术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的提高能够有效地提高煤矿的安全性,通过采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技术进行井上和井下安全监控,能够有效地提高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从而大幅降低煤矿的安全隐患。通过采用煤矿安全智能监控系统能够有效地井下的情况进行监控,及时排除隐患等。通过建立人员安全监测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地对进入井下的人员进行监控,高效便捷地避免危险物品带入井下等,提升整个煤矿的安全度。

2.3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素质

煤矿从业人员的素质对于整个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他们的素质状况决定着安全管理条例能否被认真地执行,决定着能否实现安全高效地生产,决定着能否在发生事故时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自救等,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各种措施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素质。首先,设置进入门槛,从源头上实现对煤矿从业人员的素质控制。通过提高从业门槛,对从业人员的学历、身体素质等进行控制,能够有效地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其文化程度。[3]其次,加强对没空从业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对煤矿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能够不断地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够有效提升其对安全管理条例的理解和行为能力,有效提升其应对安全管理事故的能力等,有效减免安全管理事故的发生。最后,对井下工作时间进行控制,避免因为超负荷工作引起安全事故。

3.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极为重要,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避免煤矿安全管理事故的发生,最后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效率的提高。 [科]

【参考文献】

[1]汤世平.深化认识,切实抓好煤矿安全生产不放松[J].科技风,2011(05).

篇14

关键词:煤矿;安全培训 ;管理;重要性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the security situation in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not only depends on the enterprise technical level of equipment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level, also depends on the level of workforce quality. It requires technical training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of coal mine workers, improving their overall quality, awareness training, reflecting the important role of training on safety management, to build a strong basis of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fundamentally, take preventive measures.Key words: coal; safety training; management; the importance of

中图分类号:D412.6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一、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呈现了总体稳定、趋向好转的发展态势,事故总量逐年减少,主要指标持续下降。但我国煤矿事故总量仍然偏大,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仍然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挑战。2008年,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2007年的1.485下降到1.182,同比下降20.4;全国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9.3和15.1;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4.1和34.4。2009年全国煤矿共发生事故1616起,死亡2631人,同比分别下降17.3%、18.2%,其中,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0.2%和11.2%,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1.5%和59.3%,全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892,下降24.5%。2010年,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1403起、死亡2433人,同比减少213起、198人,分别下降13.2%和7.5%。2011年,全国较大事故同比减少25起、105人,分别下降21.7%和20.3%;重特大事故同比减少3起、182人,分别下降12.5%和34.2%;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同比下降24.7%。这一系列的数字,虽在逐年下降,但煤矿安全生产的形势依然严峻,煤矿安全工作仍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

二、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特殊性

煤矿开采是地下作业,井下生产的工艺繁多,工艺复杂,并且井下生产具有多工种、多方位、多系统的立体交叉连续不断的作用特点,不论是采煤、掘进、通风、机电、排水、供电、运输等,哪一个工种、哪一个方位、哪一个系统中的环节出现的问题,都有可能造成事故,甚至造成重特大事故。目前,我国国有重点煤矿机械化程度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从全国来说特别是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的机械化程度相对落后,造成我国煤矿整体装备水平与发达国家煤矿的差距很大。安全生产基层薄弱,特别是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职业素质较低、管理层中的业务素质也相对较低,特别是用工制度改革以来,煤矿职工队伍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国550万煤矿职工中,农民工约占半数,主要在井下一线工作,小煤矿从业人员几乎全部为农民工。这些农民工进入煤矿,成为煤矿井下采掘一线的主力军,这550万职工队伍的流动性很大,稳定性差,纪律观念、知识与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和煤矿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这就急需加强教育与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从而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安全技术培训的重要意义

1、安全技术培训是国家强制性的要求。“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基本方针要坚持“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原则,从中可看出安全技术培训的重要作用。《矿山安全法》规定:“矿山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未经安全教育、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经过有相应资质培训机构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具有领导安全生产和处理安全事故的能力,方可上岗作业”。《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也作了相关规定:“从事煤矿井下生产的职工,都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安全操作资格证书》。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指挥生产,不准上岗操作。”这些法律、法规针对煤矿井下的生产特点,强调了煤矿安全技术培训的极端重要性,是和煤矿实际相符合的。

2、安全技术培训是煤矿预防事故的主要途径之一。“预防为主”是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减少安全事故的必要措施。“预防”即来自于安全技术培训。通过安全技术培训,使煤矿职工掌握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的知识;通过安全技术培训,使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能熟练掌握事故救护技术,正确指挥抢险救灾;通过安全技术培训,使职工熟悉自救、互救的原则和方法,能正确开展自救、互救工作,减少人员伤亡,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

3、安全技术培训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纵观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煤矿事故,其直接原因大多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很多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因此,煤矿安全生产最关键的因素是人。职工素质和安全意识的高低来自于安全技术培训,只有通过教育、培训,才能增强他们的法律和安全意识,树立“安全无小事”的观念,从而减少或避免惨痛事故的发生。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推进采煤机械化,质量标准化矿井,这就对技能型人才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只有通过严格的培训,提高职工的操作技能,杜绝“三违”现象,才能使煤矿安全生产稳定发展。

4、安全技术培训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煤矿企业属高危行业,安全是企业的效益。常言道“成在安全,败在事故”。安全工作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关系到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的兴衰存亡,安全培训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和保障。只有加强安全技术培训,才能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提高职工的操作技能,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只有强化安全技术培训,才能使煤矿安全生产稳步发展,才能使煤矿企业出效益;只有狠抓安全技术培训,才能为煤矿安全生产稳步发展提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