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会经济关系范文

社会经济关系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社会经济关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社会经济关系

篇1

关键词:会计发展;社会经济环境相互作用

一、引言

在经济管理中,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对于各个行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也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建设。伴随着当今社会环境的变化,会计的发展也应该及时做出相应性和适应性的调整。这不仅是因为,会计必须在适应环境的时候才能发展,更是因为会计能够直接影响正常的经济秩序,对世界的经济环境做出重大影响。只有在会计环境的宏观视野内研究会计的一些科学问题,才能更准确的把握会计发生与发展的规律,进而更好的认识和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目前学者对于此问题的探讨分别从经济、科技、法律、文化等因素进行,我则主要是对经济因素进行讨论。

二、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1.经济体制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会计的发展极大一部分受到经济体制的影响,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体制和理论,会计模式必须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体制相适应。例如,对于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决定了占主导地位的必须是会计的计划性,企业会计主要是为上级管理部门和国家计划服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服务的对象扩大为与企业相关的所有利害人,这是因为在当今市场开放的格局下,会计主体拥有相对来说极大的自,实时清楚和细致的披露企业的会计信息给企业的债权人和投资者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和资本主义经济相比,则相差更大。

会计的发展需要适应经济体制的变革:从微观方面来看,需要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的经营和管理制度,建立发展观,进一步提升面对困难和危机的抗压能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会计的良好稳定发展,提供一个可靠的环境;从宏观方面来看,则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共同调节,建立一个稳定的以各种市场为主体的经济环境,以使会计行业更健康的发展。

2.经济发展水平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会计的理论与实践等影响很大。从整个会计发展史来看,经济发展的水平与会计实务的复杂程度成正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关系越复杂,会使得其会计实务的复杂程度更高,会计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更广泛,会计的发展更科学,会计各方面的工作更完善。

3.知识经济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为主的经济,是以知识投入为导向的经济。在知识经济体系中,这种无形资产相对于有形资产会发挥无可比拟的作用,经济的发展也由资源依赖型向知识依赖型转变。作为可以保持长期持续发展的知识经济,它的发展,必会导致产业结构发生重大的调整,促使产品成本迅速降低,加快产品更新速度,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网络与信息技术在经济活动中会扮演重要角色。这就要求财会的重心应及时的向无形资产倾斜,衡量生产效率的标准也应从以劳动生产率为标准过渡到以知识生产率为标准,并且应将企业的无形资产放在企业财务报告的显要位置,详尽地予以披露,恰当的反映企业资产的实际情况和价值,突出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下的地位。

4.经济全球化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当今世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和资金技术流动的加快,各国的经济市场进一步紧密联系,并且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使得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也逐渐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这在客观上会将本国的经济机制与财政政策扩展到全球范围内。因此,就要求各国在对经济环境的认识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行动上要有积极的措施,使本国的会计理论和准则与国际接轨。这样,才能以一种主动的姿态使会计与经济环境融为一体,使会计这项经济管理活动在新的环境里有着全面的发展。

5.企业组织形式及规模的变化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企业的组织形式决定着会计核算的方法。因为企业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等呈现着欣欣向荣的景象,不同的组织形式通常会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这是因为它们的所有者权益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于独资企业来说,业主独资出资并承担无限责任,所以业益无需分类;而对于合伙企业,由于是合伙人共同出资,其权益分配就应该按照合伙企业的规定进行。并且,企业规模的不同也会导致会计核算方法的不同。例如,同样是对于一笔宣传广告的费用,在一个大公司里,可能会直接被作为当期费用,但是对于一个小公司来说,这笔费用可能相对来说占了公司支出的绝大部分,这时,在小公司中,则可能会采用递延的方法进行处理。

三、会计发展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1.会计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

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效益好的企业会吸引会计信息流向本企业。理论上,如果每个经济主体都做出了对社会而言最合理正确的经济决策,就意味着全社会做出了最合理正确的经济决策,就可以使宏观经济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分配。并且,通过运用会计手段,政府有关部门不仅可以正确评价宏观经济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和结果,还可以监督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发挥预警作用,以便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避免限制、阻碍国民经济运行的情况,有效促进经济发展。

2.会计对微观经济管理的影响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会计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结构复杂,替代品多,价格波动大,仅仅凭借和依靠个人的管理经验或直觉已经很难及时有效的制定出科学的经济决策。所以这决定了企业管理者必须要采用科学合理可行的方法和手段,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决策,明确企业主体经济活动中不同方面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责任,使得企业既能满足市场需求,也能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但是,不合理的使用会计信息系统,会使得生产环节日益增多,生产过程也越来越复杂,因此要想合理降低自身生产成本,就要依靠管理者将生产的各个环节所发生的成本进行科学的计算与记录,使得企业内部能够积极有效地执行经济活动,促进微观经济的健康发展。

3.会计对经济秩序的影响

在新时期下,会计发展的重要职能就是对经济秩序的维护。市场经济在一步步地建立、完善和发展,在这整个过程中,正常并且稳定的经济秩序是一道重要保障。当然,有时候会不可避免的发生经济秩序混乱的现象,这就要通过会计职能的发挥,尽最大可能减少市场混乱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总体而言,经济秩序的混乱总会反映在会计活动中,无论是在票据管理还是收入管理,会计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总之,会计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在不断进行,社会经济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并且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对会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会计在维持和创新自己强势的同时,针对劣势采取对策,积极探索改变劣势的方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对于政府来说,政府应制定完善的会计准则,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营造良好的会计法制环境,对于会计行业来说,应该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扩大对外交流,在会计国际化中做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

如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管理经济活动的功能,如何尽快实现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更好地融入国际惯例,将成为我们今后要致力解决的问题,此路任重道远,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正刚.浅析会计与经济环境[J].当代经济,2008,(2).

[2]小丽.现代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的关系[J].现代商业,2000,(3).

[3]刘永祥,刘晓春,杨秀兰.论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06).

[4]汪小英.会计与知识经济的适应性分析[J].财务与会计,2000.

[5]姜亚南.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相互作用的探讨[J].财会天地,2013.

篇2

城市水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关系密切,其协调关系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聊城市近5年(2008~2012)水环境中的控制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的排放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地表水资源量、环保投资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城市污水处理率、万元GDP用水量之间的关联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最后根据水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各相关量之间的关联度大小提出进一步改善聊城市水环境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一、聊城市水环境质量现状

聊城市境内河流属于海河流域,主要有徒骇河、马颊河、卫运河、金堤河、赵牛河和京杭运河6条河流,共设置27个断面。监测指标为23项,其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是必测指标。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主要来源于工业和生活污染两方面。近十年,聊城市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2003年河流水质达标率为0%,2012年河流达标率为33.3%,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其余污染物污染较轻。

二、灰色关联度分析基本原理

对于2个系统之间的因素,其随时间或不同对象而变化的关联性大小的量度,称为关联度。在系统发展过程中,若2个因素变化的趋势具有一致性,即同步变化程度较高,即两者关联程度较高;反之,则较低。因此,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亦即“灰色关联度”,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对各子系统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概念,旨在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寻求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因素)之间的数值关系。因此,灰色关联度分析对于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提供了量化的度量,适合动态历程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将研究对象及影响因素的因子值视为一条线上的点,与待识别对象及影响因素的因子值所绘制的曲线进行比较,比较它们之间的贴近度,并分别量化,计算出研究对象与待识别对象各影响因素之间的贴近程度的关联度,通过比较各关联度的大小来判断待识别对象对研究对象的影响程度。

三、计算灰色关联度

本次选取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为评价指标,分别计算其与地表水资源量、环保投资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城市污水处理率、万元GDP用水量等各相关指标的灰色关联度,找出其关联关系,计算结果见表1。

从表2计算结果可知:在选取的评价指标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各项指标的关联度都在0.7以上,与城市污水处理率的关联系数最大,与万元GDP用水量的关联系数最小;氨氮排放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各项指标的关联度都在0.6以上,与城市污水处理率的关联系数最大,与万元GDP用水量的关联系数最小。

由此可以看出,聊城市水环境质量与地表水资源量、环保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城市污水处理率及万元GDP用水量的关系都比较紧密,尤其是城市污水处理率。

四、改善对策建议

1 加快污水直排口治理工程,严格控制污水直排。聊城各河流沿程仍有一些入河直排口,造成部分断面水质波动,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直排口治理工程力度,确保污水全部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河流。

篇3

实习时间:年10月13—18日

实习地点:北京

实习内容:

年10月13日星期二晴

今天是来北京的第一天,对于从来没有来过北京的我心里是万分激动。下午我们便去了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结构和内部歌剧院、音乐厅、剧场和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在水面上的地面建筑是一个巨型壳体。建筑物在水面中的倒影构成了大剧院的外部景观。

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外环绕人工湖,人工湖四周为大片绿地组成的文化休闲广场。

年10月14日星期三晴

今天的天气晴朗,秋高气爽,我们便来到了故宫。故宫的建筑气势恢弘,规模巨大。城墙四角各矗立着一座精巧别致的角楼。故宫宫殿建筑布局沿南北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故宫的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之作。故宫南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三大殿建在高8米多的呈"工"字形的须弥座式三层平台上,四周环绕着石雕栏杆,气势磅礴,为故宫中最壮观的建筑群,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崇高地位。故宫的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社会的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下午俩点我们有来到了神话中的“一池三仙山”的北海公园。这里水面开阔,湖光塔影、苍松翠柏、垂柳依依、亭台楼阁、层层叠石、构思布局、形式独特,园内亭台别致,游廊曲折,富有浓厚的幻想的意境。

北海公园主要的景点有:琼华岛、永安桥、永安寺、善因殿、昆仑石、万福楼、静心斋、白塔、、、、、、这些景点齐集了北海与众不同的特点。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北海公园继承了中国历代的造园传统,博采各地造园技艺所长,兼有北方园林的宏阔气势和江南私家园林婉约多姿的风韵,并蓄帝王宫苑的富丽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而又浑然一体,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接着又来到了闻名响耳的王府井大街,王府井外部空间构成和商店内部环境给人以美感;建筑景观特点独特;是北京最有名的商业区。栉次鳞比到处富丽堂皇,流光溢彩尽显泱泱大气,逛不够的商场,看不够的美景,数不清的游人,顾不及的变化。它是城市一个最耀眼的平台,展示了物华天宝的精致商品,它是城市一个人气指数最高的商业中心,弘扬着中国传统的和现代的商业文化。

年10月15日星期四晴

我们来到了清代的皇家花园——颐和园。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集中了全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构思最巧妙、最有特色的是她的长达728米的长廊,长廊和廊中的绘画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另外她还起到了将园内各个景点有机地联系起来的作用,烘托出园林整体的美。在堤岸上建起“西堤六桥”,形成优美的“六桥烟柳”,景色丝毫不亚于杭州西湖的苏堤,六座桥中最美的是玉带桥。颐和园展示了中国园林传统的风貌,高峻的楼台,清幽的庭院,其间曲折密

布的小径相连接。

接着又来到圆明园,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中还建有西洋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大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海晏堂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圆明园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王”。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7日-19日,园中的建筑被烧毁。至今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

年10月16日星期五阴

篇4

Abstract: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human society enters into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radically changing the way we live. Environment we live is always showing a digit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eatures. People’s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also change with a digital living environment, and it is showing new features. In this context, urban landscape design more and more draws people’s attention. We should explore the new design strategy on the content and methods of landscape design based on people's environment 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关键词:信息社会;环境心理;城市景观;景观设计

Key words: information society;environmental psychology;urban landscape;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325-02

0引言

进入21世纪,信息科技以其迅猛发展、广泛影响、深刻变革,在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着明显的主导作用,对人类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被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渗透和包围着,人和环境的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环境心理和环境行为表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核心的城市景观设计,在内容和方法上都要根据信息社会人们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探索新的设计策略。

1信息社会的环境心理特征分析

1.1 环境心理学和环境艺术设计

1.1.1 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依据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涉及到工程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边缘性学科,其中环境心理学是支撑这个专业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处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环境艺术设计首先应做的工作,应从人们的心理和生理上营造一种蕴含美感和舒适的环境,洞悉人们在各种环境下的心理特征以及行为规律,把环境设计的各要素科学、合理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同需求相吻合的空间环境。

1.1.2 环境心理学及环境艺术设计的时代特征由于构成我们生存环境因素总是处于变化发展之中,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也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人类改造自然创造生存环境的能力也总是与一定的时代相适应,因而环境艺术总是表现出时代性。从设计和环境的形式来看,就是所谓的风格和流派变化。人类从农业时展到工业时代,又从工业时展到现在的信息时代,诸多设计风格和流派此消彼长,波澜壮阔,理应反映不同时代人类改造环境适应环境能力的发展和进步。

1.2 信息社会的环境心理与环境行为特征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广泛深度渗透到我们生存环境的各方面,以信息技术为内涵的环境各要素,与人类活动各要素相互作用,构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信息社会环境。信息社会环境下的人际关系、距离、个人的空间以及人的行为方式与特征表现出了信息化、高效化、虚拟化等一系列新的特征。

1.2.1 信息社会的环境构成及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从环境构成来看,分为四个层次:人处于中心地位;与人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是人工环境;再一层次是社会环境,其中人工环境中渗透着社会环境因素;最外层是自然环境,它以无法抗拒的力量制约着一切环境因素。信息社会的环境也包含这四个层次,但各层次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处于中心地位的人是正在享受着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并逐渐掌握高新科技的人,其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达到空前的发达;人工环境是以发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为内涵,逐渐高度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虚拟化的人造环境;社会环境中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关系逐渐变得密不可分,在信息化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自然环境逐渐受到人类高智能、高效率的生产活动更多的影响,有限的能源、资源和空间环境与人类无限的占有欲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

在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之中,人和环境的作用是其中的核心和主体。环境心理学认为,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刺激与效应。环境作用于人的过程就是环境对人给与刺激的过程,人受到环境因子的刺激,就要产生改造环境、适应环境心理,从而表现出环境设计的行为,这就是效应。信息社会的环境各要素对人的刺激的信息量和传递方式比以往的农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速度要快的多、数量要大的多变化更迅速快捷,各种环境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以及发达的通讯设备随时随地都给人提供着刺激,人们不得不应对飞速发展变化着的环境,改造环境的活动空前的活跃,城市的不断扩张、不断建起的高层楼房快节奏的工作方式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另外,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还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个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人的社会性日益增强,从而也影响到个人空间和人际距离以及人的行为方式变化。

1.2.2 信息社会的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交通与通信的进步使得城镇在地理上的分散成为可能,因而更接近自然,但在另一方面,又对环境构成新的破坏。长达半个世纪信息革命,致使电脑网络覆盖全球,电子货币、电子图像、电子声音、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生产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家庭自动化,重新定义了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信息革命使人们到郊外或家里工作而通过网络到市中心娱乐消费社交,使城市的建设时空关系发生革命性变革,“全球村庄”,“城市解体”引起人类的生活工作模式重大变化,通过现代信息网络,家庭将重新与工作场所相结合,电子社区、虚拟银行等的出现改变了过去的人际工作关系,但人们更盼望共享空间、交往场合、更多新类型建筑的涌现,新的城市建筑形式成为新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体现为信息传递与信息共享,并且信息量的需求与流动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日益变得频繁复杂,不管在家庭、饭店、办公室还是广场、公园,人们每时每刻都要从周围环境获取信息。因此,从个人和社会需要来看,人际距离应当是趋于缩短。但是,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通讯手段又使得信息的传递不需要直接的人际交往,电视、网络、多媒体成了信息交流的理想界面,甚至网络技术可以制造出虚拟现实,人们只需在个人空间范围内就可远距离顺利地完成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1.2.3 信息社会的行为方式特征环境心理学要求把心理和行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人的行为方式特征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时代的烙印。农业时代人的行为一般表现为缓慢、悠闲、工作效率低下、保守等特征,而工业时代则表现为快节奏、忙碌、高效率、开放等特征。到了信息时代因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信息交流与共享日益剧增,人的行为方式必然表现为更快的节奏、更高的效率以及更加开放的思维。焦虑、恐惧等剥夺了人们享受生活的乐趣,“诗意”在“速度”中丧失,“空间”在“繁忙”中消失,因此环境的设计应当把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减少人的疲劳、最大限度满足信息的交流作为首要的内容考虑,为信息社会的环境设计增添更多艺术性与文化性。

2信息社会环境下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2.1 景观的时代特征和属性

2.1.1 景观的时代特征景观,犹如散落在茫茫大千世界的璀璨星辰,装点着人类的环境。它们有的是鬼斧神工的天然生成,有的是精雕细琢的人为创造,焕发出不同时代的奇光异彩,成为人类共享的艺术珍品。它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的反映,是人类的爱和恨,欲望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农业时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不敢有违天地之格局与过程,便用心目中的宇宙模式来设计神圣的景观,以祈天赐福;中世纪的欧洲,神权高于一切,万能的上帝成为人类生活和设计的中心,因此有了以教堂为中心的城市和乡村的布局形式;文艺复兴解放了人性和科学,因为有以人为中心和推崇理性分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产生了几何对称和图案化的理想城市模式,甚至于将自然几何化;工业革命带来了新的设计美学,但在工业化过程中,人炸,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整体生活水平和物质能量消耗成倍增长,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这些症候已使人类认识到其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到了威胁自身发展和后代生存的地步。今天,进入新世纪和步入信息时代,人类一方面在深刻的反省中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谋求建立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关系,以图重建已遭破坏的家园;另一方面,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人们更加需要建立一个融和当下社会形态、文化内涵、生活方式、面向未来的更具人性的、多元综合的理想生存环境空间。

2.1.2 景观的社会属性景观设计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创造一个具有形态、形式因素构成的较为独立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它必须具有两个属性:一是自然属性,它必须作为一个有光、形、色、体的可感因素,一定的空间形态,较为独立的并易从区域形态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客体。二是社会属性,其必须拥有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具有观赏作用以及改善环境和使用功能,能够通过景观的内涵,将人们的心理反映,诸如移情、情感、联想以及意境等引发出来,也就是所说的景观效应。

2.2 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2.2.1 生态化设计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化设计”一直是近年来人们关心的热点,生态设计在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其概念的阐释也是各有不同。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生态环境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使其在对环境的破坏影响最小的前提下,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的统一,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景观环境。

生态化设计中,首先应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吸取当地人的经验和其文化传统给予的启示。其次,应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尽量避免对它们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维护场所的生态环境健康运行。第三,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景观。第四保护不可再生资源,作为自然遗产,不在万不得已,不予以使用。第五应大量应用绿色科技、绿色能源等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在发达国家的城市景观设计中,把关闭和废弃的工厂在生态恢复后变成市民的休闲地已成为一种潮流。材料选用应以能循环使用,能降解再生为主,而且应提高景观的使用寿命。第六景观生态设计是对人类生态系统整体进行全面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是一种多目标设计,为人类需要,也为动植物需要,为高产值需要,也为审美需要,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整体优化。第七多学科综合,联合多学科共同研究、分工协作,才能保证一个景观整体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创造出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高质量的景观。

2.2.2 人性化设计在人性化设计理念中,首要展现物理层次的关怀,而人的基本需求就是物理层次的需要,其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最为主要的是让使用人员和景观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与融合,其会大幅度地迁就人们的行动方式,体谅人们的感情,让他们感到舒适,并不是使使用人员去理解并适应它。在设计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年龄与文化层次的人在活动时的特点,应有鲜明的功能分区,形成一种开敞和封闭相结合、动静有序的空间结构,表现在设计细节方面,以实现各层次人群的需求。其次要体现心理层次的关怀,心理层次上的满足感不直观,难以言说和察觉,甚至连许多使用者也无法说明为什么会对它情有独钟。心理感知是人性化景观感知过程,在景观设计中,要让人触景生情,还要使“情”升为“意”,这时“景”升为“境”,即“境界”,达到情景交融,成为感情上的升华、结晶,以满足人们得到高层次的文化精神享受的需要。

3信息社会环境下城市景观设计的策略

3.1 运用新材料、新技术的策略设计材料是文明大厦的基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迅猛发展为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新型材料、新型工艺可给室内外环境带来好处和美感。安全环保的材料和良好的工艺技术进一步保证了安全。呈现出了智能化、系统集成化等新特色。如可视对讲、防盗系统,包括像电话远程关闭家中的水煤气、照明电,本地声光报警,远程查询家中情况等人性化服务,科学技术的人文思想、高科技产品也正在成为景观走进各种设计中。信息社会发达的通讯和咨询方式能够保证人们时刻关注科研的最新动态,对新材料、新技术的敏锐觉察能力提高,在环境设计中能够满足人们追求时尚追求科学的心理需求。

3.2 以人为本的策略设计景观设计,应把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人是核心。从功能来说,就是要合理设计、安排、组织空间。空间的设计首先不仅要确保人们在活动时具有便捷性、安全性和高效性,而且应使人们在环境中可以通畅地取得需要的信息。在信息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关系的日趋疏远同人际交往需求的扩大之间的矛盾要利用良好的空间设计进行解决。换句话来说,就是在空间的安排过程中,应合理把握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的尺度,若有必要,则适当减小人际交往的距离,进而加大人们间更多当面聚会与交流的机会。对人的精神层面需求的关注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一面。目前,信息社会的审美观念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体现在景观设计上就是多种形式的空间形态设计。空旷开阔的空间和光洁冰冷的界面设计,温馨小巧的空间和自然朴素的装饰,不同的审美取向需要不同风格的景观设计,多元化的设计思维必须以人为本。

3.3 以环境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信息社会环境构成的层次中,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社会环境相比,似乎离我们人这个中心较远,但它是制约一切环境因素的力量。

景观设计应当从宏观方面来统筹,从长远观念来思考,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和思维来设计,从以人为本上升到以环境为本,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充分利用环保绿色材料、节能新工艺、减少污染排放、节约型设计的理念来完成设计。把握好空间利用的效率和弹性,最大限度减少空间的浪费,使有限的空间发挥其功能,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增加空间利用的弹性,使得空间的功能具有可变性。

4结束语

以上关于信息社会环境下的特征分析及城市景观设计的策略,需要切合当前社会的正确理念作引导,时代已经毫无选择地进入了信息社会,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人的环境心理行为分析方面比较薄弱,如何创造更好的环境、更高质量和更安全的景观,还需要做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探索。

现代景观环境中要充分考虑景观的时代特征、环境属性,要体现为人所用的根本目的,应始终围绕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每一个细部的规划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应只局限在当前的规划,服务于当代的人类,而且应是长远的、尊重自然的、尊重人文历史的、维护生态的、切实为人类的发展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

[2]陈六汀,梁梅.景观艺术设计[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3]米切尔,W J.伊托邦,吴启迪,乔非,俞晓译.数字化时代的城市生活,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

篇5

1.1水利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减少水土流失,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收入。要想实现水土的有效保持和预防,不仅要建造相应的水利工程进行治理,而且需要人们加强生态意识,实现退耕还林或是退牧还草等措施,这样既可以调整结构、解决人们的生活难题,而且可以帮助农民实现土地的稳产高产,逐渐地实现自身的富裕。在降水量少的地区,常容易有干旱、荒芜现象的发生,如果修建了水利工程,就可以解决植被的缺水问题,合理地利用资源,减少灾害的发生,提高农田的旱涝灾害,有效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利工程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1.2经济发展带动水利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我国的财富不断增多,政府对水利工程的投资也越来越大。水利工程的技术和设备不断得到改革,将会极大地促进水利工程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用水质量。目前,我国政府积极引进市场的机制,吸引社会各界的资金投入到污水的处理以及水利工程的建设上面,不断加宽水利工程融资的渠道,对相关的水利工程设备进行相应的折旧处理,从而实现了水利建设的步伐的加速。比如目前各级政府正在操作运行的PPP项目建设。我国政府以及企业对水利工程的不断关注以及持续投资,都将促进水利工程更为快速的发展,从而实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增加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的资金投入,从而使我国水利工程得到快速的发展。

2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2.1防洪标准比较低

我国有很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位于江河中下游的地方,经常会遭受到洪水的威胁。如果防洪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那么洪水就极容易经常发生灾害。最近几年,我国政府用于防洪的资金达到了1200多亿元,再加上地方投资的一些资金,一共达到了2000多亿元,使我国防洪防灾建设得到了很大的资金保障。但是,由于我国领土面积广阔,全国需要进行防洪建设的项目太多,所以不可避免地仍会有一些地区的防洪建设不尽如人意。目前,我国防洪工程的建设仍旧是任重而道远。如果这些地区的水利建设不到位,不能够进行有效的防洪,那么在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就很有可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损失以及危害。

2.2过度开发

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对水的需求量很大。在北方地区,由于水资源缺乏而人口数量比较多,所以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河水断流的现象。当某一段河流发生断流以后,就很有可能加重断流的现象。虽然我国政府对水资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管理,但是却经常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些问题,杜绝这些现象的发生。目前,北方的地区开始大量的使用地下水来满足自身对于水资源的需求。由于人们对地下水的过度使用,我国北方的地下水水位开始大幅度的下降,造成了水质变硬或是地面下沉以及海水倒灌等现象的发生。中国缺水的程度已经是位于世界的前列,处于十分严重的状况。

2.3污染严重

由于我国工业企业的不断发展,污水的排放量也不断地增加。虽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企业也增强了污水处理的意识,但是我国目前仍然有大量的污水直接排到了河道里面,给地表水以及地下水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也使我国的用水质量极大地下降。由于水体的污染,我国渤海以及东海等海域都发生了赤潮现象,并且发生的频率也逐渐在增加。这些已经遭受很大污染的水如果用于直接的饮用,可能对饮用者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如果污水用于灌溉,就很有可能会造成农作物的减产,从而使农民的收入大大减少。

3加强地方经济发展的措施

3.1合理利用水资源

随着地方政府不断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用水量急剧增长的态势得到了高效的控制,极大地减轻了水资源浪费的现象。虽然随着我国农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灌溉面积不断地增加,但是我国依旧实现不了水利的全面现代化建设,在某些偏远或是丘陵的地区,供水率依旧不高。再加上我国水资源的浪费比较严重,就更加加重了某些地区的缺水状况。要想提高我国人民的用水效率,满足人们正常的用水需求,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关键是严格执行水资源的管理制度,全面建设节水型的社会。比如:最严格的水资源的三条红线的控制。另外,我国政府也要加大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尽可能地实现水利工程的全面建设,弥补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3.2防灾减灾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大,地区防洪减灾的工作将会遭受很大的风险,这就要求我国政府要尽快加大防洪减灾的力度,尽快实施防洪的措施以及减灾的对策。尽管随着我国对区域的治理不断加大力度,我国的防洪建设力度也不断加大,但是我国防洪体系的达标率依旧远远比发达国家落后。这就需要我国尽早建立高标准的防洪体系,使我国的防洪建设达到现代化的要求。

3.3加强管理

要想实现水利建设的高效进行,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大对水利项目的管理力度,具体包括水利规划同意书以及取水许可等。要想实现水利工程从粗放型到现代化的转变,一定要提升水利建设的管理水平以及效率,组织高水平的管理队伍以及人才。

4加强水利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4.1加强基础建设

随着我国财政收入不断增加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水利建设中,我国不仅需要增强水力资源的开发,而且需要完成水利以及库区的发展,积极开展通信以及交通等设备建设,从而带动产业的发展,并且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加强我国水利建设的发展水平,也就是增强我国的基础建设,甚至可以极大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4.2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篇6

关键词:经济活动;生态系统;民族文化;资源;发展

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注定了人类不仅是社会性动物,也是一种靠消耗生命物质和生物能而生存的动物。人类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通过社会实践这一中介,人与自然才能实现具体的依存统一。因而,人类的一切科学技术发明从终极意义上讲都仅体现为利用资源能力的提升,而决不能制造任何形式的资源。①然而,这个关系纽带是基于人类社会实践的最基本形式就是通过生产劳动过程来实现的,从人、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三要素的结合过程来看,首先是自然界为劳动提供对象(资源),劳动把资源转变为财富②,实事上就是人与自然界的物质转换过程,就在这种物质变换的同时也实现了能量和信息的变换,从而促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实施运行的过程中,人类显然是生命有机体的最高形式,对生态的需要显然是要利用人类文化的最基本生存环境作为基础,这并非文化能给人以其所有的一切万能理想和需要,关键在于各民族利用所掌握的生计策略和特长,去操纵掌控好各民族的文化去作用和指示人类以创造和改观各种物质形态之后,发挥人类特有的智能水平,以新的产品和物质为目标去实现和提高人类所需的各种需求和生存的舒适度。正因为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在自然条件下展开,自然条件的优劣与持续稳定,必然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实施成效。因为任何一个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并非纯客观的自然空间,而是经由该民族文化作用意识下的加工改造结果。在这一活动中,为了保证民族经济活动的运行成功,民族文化作用的构建和选择除了依附人类社会先天赋予的自然资源以外,从反思民族文化作用下的资源配置、利用方式以及与民族文化相并存的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下的各种社会发展关系,对我们的社会存在和发展即充满了各种探索,同时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开拓了崭新的研究领域。

然而,人类的需要又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特点,在人类的生存需求中,也存在永恒不变的需求,只是这种需要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需要程度有所不同罢了。诸如生存背景下的自然环境就客观的存在差异,相关民族对各种资源的利用程度、取用的方式、方法都会不尽相同,因而从认定的价值上也就各不相同。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对相关民族来说可以较为丰富,所遭受到的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可能较小甚至没有被破坏的情况下,人类则感觉不到自然环境存在的重要性,因而对环境的依存度往往会在无意间偏离所处环境甚至是酿成灾变,在这样的无意识干预下,人类对资源取用的便捷度和需要往往会偏离所处社会环境的使用初衷。因而,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忽视对自然资源的需要,对生态环境的无意识破坏也会由此相伴随出现。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注定了人类不仅是社会性动物,也是一种靠消耗生命物质和生物能而生存的动物。然而,人类的实则存在,不仅要把对自然资源的需要当成生存的基本需求,同时又是人类的享受需要,更是人类追求经济利益的保障。具体体现在:其一,自然资源所能提供给人类的生存空间,都将直接或间接的为人类的生存提供生活资料,没有自然资源,人类就不可能存在。其二,自然资源都能提供给人类的享受需要,它包含了人类的物质享受和精神需求,归结到底就是对自然界的享受。其三,当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便捷开发和利用,几乎可以囊括在对自然资源的最大限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当中,但同时也要受到相关民族文化左右的偏好和作用,对一些自然资源的价值认定和过度利用,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暂时损毁和破坏,甚至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了。

然而,人类的一切科学技术发明从终极意义上讲都仅体现为利用资源能力的提升,而决不能制造任何形式的资源。自然资源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其中一部分是在人类没有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对人类经济生活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工和改造利用对象,没有人类的经济活动,自然资源就只是个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说不上任何意义的人类效用和价值。纵观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它都掌握着一定的自然资源,只要相关的民族文化能够妥善充分地利用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相关民族都会得以正常延续和发展。但历史和现实证明,人类会启用文化机制来进行妥善的调节,因为人类是以民族为分野的,具体体现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其并存文化间会很自然地形成对资源价值认定上的信息隔膜,信息隔膜的存在又使得文化制衡机制的运作将比生物制衡更为复杂而多变。这样,文化制衡以生物制衡为蓝本,但却获得了比自然生物制衡复杂程度的超越,这种超越却恰好是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特殊寄生并存关系。既有生物性的寄生性一面,又有并存稳定的社会特性一面。因而,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偏离与包容体现为能动地谋求生存与种群的社会性适应以保持稳定延续。要改变这种发展困境,就要坚决的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需求置于人类发展需要的中心环节,并使其与经济利益的需求具有同等地位。只有这样,资源要能成为各民族的经济优势,就得经过劳动的改造和加工形成产品。因此,资源无一例外的都是被相关民族的文化用意后才赋有特定意义的,资源是具有特定民族文化产品用意的物化表现形式。一些民族生存于地球表面,会感觉到自然资源的匮乏,并不是它没有自然资源,而是它们对某些资源的消耗已经超过了当地所能提供的资源量或是利用资源的方式未加转变。从特定意义上说,没有哪一个民族完全具备发展生产的一切资源,一切都在于相关民族从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文化的等方式转变利用资源的产品方式。也就是资源是被相关民族的文化所赋予用意的,资源是具有特定民族的文化产品用意的。

由此可见,从民族经济发展的角度来思考自然资源的开发与转换问题时,不仅要看到这些物质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开发,更重要的是要看到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条件是否可以实现各民族利用经济资源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只有将达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效性和合理性,才是真正为了保证民族经济活动的运行成功,因而笔者试图从反思民族文化作用下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方式以及民族文化的并存关系研究入手,目是想偿试拓展研究的视觉和领域新思想。从经济人类学视野下的资源配置来关注民族文化产品用意的各种物化表现形式,目的则不仅提高了各民族生存所需的物质基础和舒适度,同时更是保证了民族经济活动的运行成功。

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界,是由人的本质对象化了的或是人化的自然界,劳动资源则是人的知识力量的物化表现形式。尽管人类的生产过程是一个使其从对自然力的直接依赖,向能动的运用自然力而过渡的过程,但人在借以使自身获得独立的经济过程,始终得依托于自然界的基础资源。经济发展的这一自然基础,不仅为人的经济活动提供了对象和手段,而且就是人类整个经济活动的生存空间,如何利用资源来发展或制约经济,使同一劳动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得到多寡不一的劳动成果,或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投入等量的劳动所得到的经济效益仍然多寡不一。主要是是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决定劳动的自然生产率,不能由一定的投资创造出来,自然资源的优势或制约成为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重大因素。同时,技术变化也是增加各生态系统可能性作用发挥的因素,技术的并存拓宽使各种资源的开采率和变化幅度以及活动成本都将成为新的经济作用因素。然而,自然资源的优势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它仅表现为一种生产要素的存在。如不能把这种潜在的要素开发转换为现实的生产优势,就不能把潜在的要素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从而更不能直接把自然资源的丰歉度与经济水平的发展相等同。一方面是技术手段的发展将使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非再生性突破限制和约束条件。由技术进步带来的物资资源的相互替代性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技术结构的高度发展,还会赋予自然资源一定程度的再生性。这就表明技术结构的状况不仅决定着人们对已开发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而且扩展着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的新领域。它不仅表现为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双层利用,还表现为人们对物质资源的替代使用和创新改造。但从终极意义上讲,人类的一切科学技术发明都仅体现为对所处自然资源利用能力的提升,而决不能抛开自然环境这一依存的基础资源存在。

诚然,经济社会发展是文化的决定性因素,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反过来又会有推动作用,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文化又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经济社会发展状态,就有什么样的民族文化随之相伴,文化是不能脱离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独立存在,没有无文化的社会经济形态,也没有无社会经济的文化存在。③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充当决定性因素,文化成其为促进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亦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从四方说明:

首先,从历史形成的过程分析,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的发展中,需要经过文化的积累、沉淀、改造、利用和创新文化机制牵联的多种因素考虑对自然生态资源作出合理的挖掘和资源整合,调适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得综合熟知各种资源的属性和外在复合因素的制约,必然会形成该民族特有的活文化,这种特有的活文化并存和存在,将成为支撑该民族壮大、发展的力量。其次,从民族凝聚力来讲,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力文化,其引导力会增强和丰富该民族的社会内涵、提高民族素质、展示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精神、能够团结和凝聚民族的力量,成为该民族的精神动力,同时会鼓舞民族人心,激励民族斗志;再次,从国际民族的竞争力剖析,它能够优化和吸引外来投资者的趋动动力,吸引人才引进,促进对外交流的窗口,扩大民族信仰和对外的影响力、凝聚力;最后,从生产力面探讨,文化资源开发可直接转化为经济资源,如区域民族特色促使旅游和经济特区开放,能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与牵动多产业的复合兴盛,同时拉动经济产业增长的链条,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共同繁荣。

资源要能成为经济优势,首先就得形成产品和经过劳动的加工。可见,从民族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考察自然资源的开发转换问题时,不仅要看这些物质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开发,更要看到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条件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由此可见,这种经由具体文化加工改造后形成的自然资源,是特定社会的产物,不但具有了特定的社会性,也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而获得了特定的民族性与文化性。

物质资源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基础。无论哪个民族在对自身所处环境的改造时,其意图都是要进行有利于本民族物质、经济、文化、环境等为利进步的生产、生活方式去发展而进行的社会生产活动。

首先,人们要进行物质生产劳动的对象资源是自然界提供的。它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通常是由人类及其相关的人类民族文化来界定利弊的,是人类的文化起着主宰社会的、经济的活动干预与制约。在任一时段内,关于资源基础没有单一的定义,在一种社会形态生活中,当时在相关民族认为具有很高资源价值的定义,其实只不过是相关的民族及其民族文化人为扣上的象征而已。即人为界定的这种价值高昂的东西在相关人类社会及其民族文化中适用。转而换成其他人类环境及其民族成员,就可能只是中性材料。④终极作用的活动目的受制于特定的民族和文化,以及与之匹配的生存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和认可。由此引发的系列民族文化及文化事实体系会干预支配相关的民族文化实现他们认为可利经济的、政治的、宗教的、文化的等主持者的意图。然而,任何一个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并非纯客观的自然空间,而是经由该民族加工改造的结果。文化是指导人类生存发展延续的信息体系。⑤不同的民族(人群)所面对的自然环境不同,所经历的历史过程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大有差异,在这样的过程中不同民族创造出了各自有别、丰富多彩的相关文化事实体系。这些相关的文化事实体系在各民族作用中体现优劣,被人为的扣上优劣的价值界定,即民族聚落仅是文化事实之一的表呈现象。这既是社会的需要,又是文化的产物,体现为民族文化与它建立的民族生境耦合关系。就这个意义而言,没有什么“原生态文化”可言,保持与创新并存,保持是文化事实体系的常态,而创新则是对环境变迁的文化适应。文化遗产是文化事实保持的样态,也是创新的基础与源泉。民族文化的保持与创新在民族文化与民族生境的耦合中延续。因为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是特定的,为了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每个民族都具备其特有的传统生计方式和对资源的取用、加工和改造利用办法。一个民族的本土文化与生态知识能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并具有规避民族生境中生态脆弱环节的禀赋。⑥因此,在生态资源的取用中应当充分借助与利用民族传统知识、资源和技能来认识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循环运行,促使人们在高效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更好的维护人们生态区域内的资源,在模塑中促进人类与生态的和谐。

其次,鉴于特定的生态环境。生息于特定生态背景下的民族,其文化建构必然受制于该生态系统的调适和模塑,并突出的表现在直接调适和制约该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鉴于我国复员辽阔的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因而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系统的生态建设必然要做出有针对性的研究思路和对策,切不可都整齐划一。从事生态人类学研究的目的是与本土性的生计经验打交道,是希望发掘和利用各民族的传统知识和技术技能来维护人们的社区资源。因而从事生态人类学研究的学仁都一贯主张需要通过文化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其主要内容就是把人们生活的社区资源合理的规范到舒适度较高的人与社会的和谐共荣,以实现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⑦如风俗、宗教、组织、语言、生计方式等的差异性存在,加之地球资源的分配不均,那么人们就会很自然的根据所处环境的差异迥别去实现更为舒适的生活所求。因而各民族社会所动用的文化策略就会不同。在这样的人为建构起来的信息系统指导下,由于其具体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不同而产生出了呈差异性的文化事实体系。⑧显明例证,诸如武陵山区土家族对牲畜厩肥的加工处置和利用办法与其诸如高原寒漠带厩肥处置、利用和操纵办法显然不同,这就是生境存在的两个面,即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差异性所导致的文化事实体系不同。例如粪便是由各类动物排泄的客观存在物,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效用价值评判就各不相同,在侗民族看来,可作为施用鱼田的饵料,在其他民族看来,取用方式和效用可能大不相同,无论是把粪便资源化还是垃圾化,其研究目的是更多的关注生活社区周围的一个个文化事实,要从这个文化事实的例案中去关注其后的本质问题,那就是各民族传统经验对所处环境资源经长期模塑和总结经验的特长,认为生态建设的关键不在于工程,也不在于投资,而是在于如何利用文化改变资源的利用方式。

再次,鉴于人类社会的生物性与社会性并存。人类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既具有生物性也具有社会性。人类除了拥有生命遗传信息系统外,还有专属于自己的社会信息系统,但这种系统的建构前提是人类必须寄生于自然生态系统为其提供物质、能量和信息。但与此同时,人类又能将专属于他自己的物质形式渗透到生态系统的生态空间之中,与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自然生态系统相并存,因而人类社会的生物性在发挥着终极作用。所以,人类在建构社会与文化时始终得以人类的生物性为蓝本,以便人类能以遵循生物原则的角色去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运作。加之人类的特殊性在于它具备了能动认识外部世界的禀赋,并可以将认知的结果加以整合,建构专属于自己的信息体系――即人类特有的文化信息,它不是先天获得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区别在于文化信息不像生命遗传信息那样可以代代相传,只要人类世代沿袭生命遗传就可以世代沿袭,但文化的世代沿袭却不同,趋于人类的建构蓝本为意图,有可能丧失旧内容而获得新的内容,还可能通过文化重构的方式能动地修改和新生更为复杂的新内容,且有其可能文化信息系统与自然生态信息并行但不重合,更有可能是用不同的文化信息系统架构、诱导出了差异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样式来。正因为这些具有差异文化信息的类型和样式的体现,根据不同的文化类型规约出不同的民族来。这样,由人类文化建构塑造的人类社会也就会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凭借人类特有的文化信息建构起一个多种因果关系交互制衡的复杂稳态延续系统。只不过也有多层次的结构,如从人类社会的总体到并行的族系,再到族属,直至到一个个单一类型的民族和不同民族类型下数目不等的民族成员,以及含下属支系、宗族、社区和家庭等。⑨可以说,人类社会结构层次的复杂性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仿,同样具有自组织能力,能生长、发育和壮大。但这些子系统具体到对适应外界的环境和自我修复、能动调适的能力时都迥然有别。

总之,人类社会是自然生态系统派生的产物,没有自然生态系统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人类也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特定物种,它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仅仅占据一个结构功能点。区别仅在于人类具有他自身独特的创造物――文化。但同时要兼顾到人类的生物性和社会性,这种双重性自然会使得文化自身的结构、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表现得更其复杂化。为此,显然有必要从文化的视角去反思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最终表现就是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在自然条件下展开,自然条件的优劣与持续稳定,必然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实施成效。(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基金项目: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研究”(课题编号:11AZD071)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解:

① 杨庭硕等《生态人类学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5:109.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1.

③ 孙叔平,《论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构成和发展的规律》[J].学术月刊,1957.08:4~12.

④ [英]丽斯著,蔡运龙等译:《自然资源DD分配、经济学一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1~22.

⑤ 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31~32.

⑥ 罗康隆著:《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59~60.

⑦ 罗康隆著:《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28~32.

⑧ 罗康隆著:《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3~35.

⑨ 罗康隆著:《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46.

参考文献:

[1] 罗康隆:《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 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3] 罗康隆、黄贻修:《发展与代价――中国少数民族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16.

[4] 陈庆德:《资源配置与制度变迁DD人学学视野中的多民族经济共生形态》[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93.

[5] 田红:《喀斯特石漠化灾变求治的文化思路探析――苗族复合种养生计对环境的适应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40~46.

[6] 谢贻发:《我国竹类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与前景》[J].热带农业科学,2004(6):46~52.

[7] 罗康隆、田广:.《论经济人类学中国本土化实践及理论贡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7~66.

[8] 李正荣:民族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3):123~125.

篇7

摘要:社会管理创新需要创建多元化社会管理体制,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权于社会,依靠社会自身力量来治理社会的理念逐渐兴起。随着国内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工作机构日益成为其中的一股重要民间力量。但作为新兴事物,社会工作机构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具体参与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关键词:社会工作;公共政策;社会管理;社会工作机构

一、社会工作机构参与社会管理的意义

长期以来,中国都是政府高度集权的国家,社会管理几乎等同于行政管理。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单一主体的社会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层出不穷的多类型、多领域社会问题,加快社会管理创新,形成多元化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总格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必经之路。

当代中国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社会体制与经济结构双重转型的大背景下,涌现出许多不能为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所解决的社会问题和个人需要,社会工作机构则以其民间性、公益性、专业性、组织性等特点融于创新社会管理大格局中,有助于以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和谐型新社会。首先,作为民间组织,它可以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带来的问题。社工机构在参与社会管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志愿机制既具有政府机制中提供公益服务的宗旨,又具有市场机制中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其次,有助于完善多元化社会参与运作机制,倡导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方式;再次,有助于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推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多元的民间组织是公民参与的必要基础,其重要性不仅在于提供公共服务,更主要在于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往往形成很多利益诉求,它是公民表达的重要渠道之一。

二、社会工作机构面临的困境

(一)机构独立性不足

虽然社会工作机构属于民间组织,但由于我国长期体制问题,它实际上在成立与运作的过程中对政府依赖性很强。当前社会福利资源大多集中在政府,如果缺乏政府的推动和支持,这些机构都将难以为继,更不用说协同社会管理。当前,社会工作大部分采取的是政府购买服务的运作方式,由社工机构派驻社工到岗位所在的单位开展服务,这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机构与案主、机构与政府、机构与用人单位间、政府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问题,在服务过程中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则难以按照专业要求为案主提供个性化的专业服务,更谈不上社会管理中第三方的调节作用。

(二)职能划分不规范

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内地社工机构的部门设置还不够完善,职责界限也不够清晰,职能划分不够规范,直接影响了其在社会管理创新中作用的发挥。首先,机构理事会的成员除了创办人之外,都是兼职人员,总干事主要也由创办人提拔,所以对社工机构往往不能用心经营,对关键问题的共同协商机会也较少,导致决策主要由创办人制定;其次,监事会的作用也微乎其微,目前社工机构的规章制度主要由内部自行制定,内部存在一定的人情因素,监理会的存在形同虚设;再次,一些机构管理人员轻视财务部和人事部的工作职能,这些部门的员工多属于兼职性质,既无专业的社会工作知识也不够了解本机构的运作情况。

(三)人力资源缺乏

目前,社工机构的人才机制尚有很多不足,导致内部人力资源的流失,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是工作人员薪酬不高。在中国,社会工作者的平均工资仍处于中下等,这与国外社会工作者的薪酬相比存在很大差距,难以吸引和留住社会工作的优秀人才;其次是工作人员缺乏晋升空间,目前国内主要是以购买岗位的方式发展社会工作,同时逐步向购买项目过渡,而岗位社工的晋升只有督导职级提升这一个可能性,项目社工则由于项目服务没有督导的配备而无晋升的可能性,机构内的行政管理人员也无晋升的可能性,这很容易打击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再次,缺乏相应的绩效评估体系,导致社工的工作不能得到有效的考核,奖惩不能反映真实的工作绩效,无法调动社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更难以有效地提高社会工作的服务水平。

(四)社会认知和社会信任程度低

中国的社工机构近几年虽发展迅猛,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公民基础相对薄弱,大多数公众对其价值理念知之甚少,这让社工机构没有足够的空间自我发展。因此,内地的志愿者力量及募捐程度都大大弱于公民社会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另外,在现有的一些公益组织中出现的诚信问题使得公众对其运作模式产生怀疑,更对其社会管理的协同作用不置可否,第三方组织的社会公信力急剧下降。2011年在红十字会发生的“郭美美事件”便是一个例证,这件事直接导致红十字会的“公信力”大大降低,同时也影响了社会公众对其他公益性组织的信任度。

篇8

【关键词】 社会交换 规则 规范 交换资源 经济交换

社会交换理论来源于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该理论的创始人Hormans认为,这门学科主要是用来解释在经济活动中人的社会行为。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对待行为的方式。社会交换理论将行为人(个人或企业)看作是与市场的交易,而不是与另一个行为人交换,根据不同的市场特征,社会交换理论将具体行为人之间的交换关系看作是“不同行为人的报答互动行为”。

本文撇开社会交换理论的各种形式上的差异,从理论的最核心的构架入手,来勾勒出社会交换的脉络。由于作者的研究背景及对象的差异,社会交换理论形成了多个分支,本文主要从这些分支的共同基础出发进行总结。在众多社会交换理论文献中,关于交换的规则与规范、交换资源的类型、交换与交易的关系这三者是其核心内容。

一、社会交换的规则和规范

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行为人之间的关系会演变出信任、忠诚和相互承诺。为实现这个过程,双方都必须遵守交换规则。交换规则形成了“在交换关系中参与人之间必须遵守的、以规范的形式的情形”。这样交换的规则指导了交换的过程。在这些规则中学者们讨论最多的是互惠,当然有学者提出了其他规则。下面介绍社会交换理论中常用的几种规则或规范。

1、互惠规则

互惠或者回报(repayment)在某种程度上说是该理论最广为接受的交换规则。从互惠规则的本质上来说有三种不同类型的互惠:相互依赖模式下的互惠;作为民间信念互惠;作为道德规范的互惠。

相互依赖模式下的互惠:在关系中,对另一方,参与人至少有三种姿态:独立(交换的结果依赖于一个人独自的努力程度);依赖(交换的结果完全依赖于另一个人的努力);相互依赖(交换的结果依赖于双方共同的努力)。值得注意的是完全的依赖和完全的独立是不适用于社会交换的,因为交换是基于双向关系的。鉴于此,相互依赖,包含着双方相互补充性的合约,才是社会交换的特征。

民间信念的互惠:互惠作为一种民间信念,涉及人们对对方满足其道德需求的一种文化预期。在这种互惠类似于农民与渔民之间的交易关系。参与的双方得到的是一种组合:一种感受,随着时间的发展所有的交易需求都会得到满足;没有帮助他人的人将会得到惩罚;为他人提供帮助的人将会在未来获得帮助。通俗的说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作为规范或个人向标的互惠:互惠同样也一直被看作文化控制,也就是说在这种文化下不遵守互惠原则的人将要受到惩罚。规范和民间信念的关键区别在于规范包含着“必须”,“一个人应该做的”等的含义,一个人遵守了互惠,其他人也会对他采用互惠行为。在这种逻辑下,互惠是一种广泛原则,也就是说其他人也遵循互惠原则。当然,就算互惠是人类所普遍遵循的原则,每个人对其价值的衡量也不尽相同。事实上,不同的文化以及个人的差异,人们很难对互惠价值进行统一。总而言之,虽然互惠的规范是广泛接受的原则,但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的文化对互惠原则的遵守是不尽相同的。

2、协商(谈判)规则

交换的双方为达到有利的合约,在交换过程中必须进行协商(谈判)。与互惠交换相比,协商合约一般更加详细,更具有补偿性。另外,交换的责任和义务也相当的详细,双方不会产生歧义。值得一提的是交换协商的内容随着合约的长短、受不受法律约束以及制裁等的不同而有区别。协商交换通常是经济交易的一部分。很多学者都对协商交换与互惠交换进行了对比。一般认为互惠比协商交换能产生更好的工作关系,使彼此信任和相互承诺。

3、其他交换规则

虽然大多数学社会交换理论都集中讨论互惠和协商合约,但很多其他交换规则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这里简要列举其中四种重要的规则。

(1)理性规则。理性是指运用逻辑确定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一个人怎样实现这个目标。一个理由两部分组成——目标价值的最大化和逻辑手段。当然,人们的行为不总是理性的,因而也就必须需要其他交换规则。

(2)利他主义规则。利他主义是指人们努力地去满足他人的利益,就算这种利益会对自己造成一定的成本。在过去的很多年里,社会心理学领域一直在讨论这种现象是否可能。然而,当代很多研究认为利他主义在交换规则中占有一席之地。

(3)群体收益规则。也就是收益统一放入共同的“池”内。每个人从这个池内获取他们的需要,但并不考虑他们具体的贡献。同样的,在他们有能力的时候,他们必须对“池”做出应有的贡献。要注意,这种交换并不是个人之间的直接交换。相反,所用的东西都是公共的。群体收益并不涉及对偶的或人际间的交换。

(4)竞争规则。竞争规则可以看作利他主义的对立面。利他主义意味着就算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也去帮助他人,竞争是冒着自己收益受损的风险也要去伤害他人。从感情上讲,这种情景是不理智的。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交换存在这种现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寻仇。一些人有些时候会寻找机会进行报复,就算这样会对自己造成财务损失。

二、社会交换的资源

大多数的社会交换理论的共同特点就是从经济价值看待交换。但是,也有很多交换表现出与社会符号相关。也就是说,交换的基础不仅仅是物质收益。这些也是当前许多学者坚持的观点。

1、六种交换资源

资源理论提出,交换涉及六种资源:爱、地位、信息、金钱、商品和服务。这六种收益可以进行两维度的划分。一个维度是指资源的排他性(对应的是“普遍性”),这种资源的价值根据它的来源不同而变化。金钱的排他性较低,因为不管谁提供了金钱,它的价值都不会改变。但是,爱具有高度的排他性,它的重要性取决于来源。第二个维度指资源的实体性,也就是说资源的可视性和具体性。大多数符合和商品是实体。非实体资源提供的则是社会符号收益。社会符号资源意味着人们的收益往往不仅仅是资源的客观价值。虽然资源理论基本界定了交换物,Foa等人提出不同资源交换的方式各有不同。一般来说,低排他性和高实体性的收益更倾向于短期交换。相反,那种高排他性和社会符号类型的利益则以非限制方式交换。

2、经济和社会情感结果

在组织科学领域,学者经常将资源折合成两种形式:经济和社会情感结果。经济结果强调财务需求,一般是可视的。社会情感结果强调一个人的社会和尊重需求,一般是社会符号性的和排他性的。而且,社会情感结果传达了必须从尊严来衡量或对待思想。

不同的资源的交换模式不同,因此可以推断出经济和社会情感结果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交换规则的影响。不同资源的交换规则也略有不同。例如,Martin、Harder发现在欧美文化背景下每个人倾向于平等地分配社会情感资源,而根据绩效高低来分配经济资源。然而,Chen发现中国的管理人员都是根据绩效的高低来成比例地分配经济和社会情感资源。

三、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的关系

社会交换理论的核心定义是“交换”。似乎所有的学者都同意一系列相互依赖的交易会产生某种类型的人际联系,这也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基础概念。但对于“关系”这个概念的定义还比较模糊。在当下的文献中承认了两种关系的概念。其一,关系可以解释为一系列相互依赖的交换。其二,可以解释为导致相互依赖交换的人际联系这两者的区别,也就是作为“交易的关系”以及作为“人际联系的关系”两者的区别,意义重大。

如果交易过程和关系没有区别,很有可能造成相互定义的窘境。对于区别来说,两者可以理解为相关的,这主要基于人们怎么进行交换以及交换后获取什么样的收益。从交换的形式来区别交换关系,我们可以从图1来进行理解。

单元1表现的是社会交换关系条件下的社会交换交易。单元4表现的是经济交换关系条件下的经济交换交易。这两个单元成为匹配,因为交易的类型和关系的类型相一致。当然从图1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单元2中,社会交换关系配对的是经济交易,这种情况为双方带来收益,也带来风险。首先,如果没有明确说明双方的责任,就有可能出现背叛行为,这进一步会带来更大的心理伤害,也许会永久性地损害双方关系。但是,在这种社会交换关系中也存在有利的一面,例如更多的信任,或者对风险的感知,都会降低欺诈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可以预计在单元2中,如果发生背叛,要么背叛的情况较少,要么产生较多的负面情感。

单元3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情形。双方都处于经济关系中,但是却达成了社会交换交易。例如,在有些情况下,一个进行的经济交换而去寻求一种亲近的或无法预知结果的支持。这种情况也很普遍,例如精神健康工作者必须满足客户的精神需求,这是他们的职业责任。

有学者提出交易从本质上会说就是一种交换关系,也有人认为其是成功交换的结果。这种分歧可以追溯到Blau进行的模棱两可的评论:“对于两者的因果关系是什么?有些人认为权变的交换改变了人际间的关系,也有人认为人际间关系的改变了交换”。为了理解两者的因果次序,最好把这两种观念区分开。

模型一:交换改变了关系的性质。Molm提出,有些交换过程的类型(例如:互惠)在强化人际联系的强度的影响方面要大于其他类型(例如:谈判)。Graen及研究伙伴在LMX(领导成员交换理论)模型中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领导首先对下属释放出想建立更亲近关系的信号,然后领导者等待回应,如果下属回应,则进行更进一步的动作。通过这种释放和回应信号的方式,可以培育出高质量的LMX关系。

模型二:关系改变了交换的性质。虽然交易的形式看起来可以转变某种关系,但是反之亦然。还是以LMX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前文已经说过,领导者的释放和跟随者的回应可以产生高质量的LMX。然而,随着高质量状态的出现,这种关系本身也将改变交易的性质例如,领导者可以听从下属的建议或给予他或她更多的机会。

鉴于关系和交换间含糊的因果关系,Foa & Foa认为不同类型的资源在不同的关系中交换方式不同。大众化的资源更有可能在偶发的环境中交换,而特殊资源的交换更强调更亲近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 Shore,L.M.,Tetrick,L.E.,Barksdale,K.Social and economic exchanges as mediators of commitment and performance[M].Unpublished manuscript,2001.

篇9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讨审计与社会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审计的历史发展的回顾与发展,进而理清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及经济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审计 社会经济结构

1991年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给出的审计定义是:审计是指对某一企业的财务报表或有关的财务信息进行的独立的审查并进而发表意见。当然,这个定义也许并不完整,但它指出了审计的最基本的活动是对财务信息的审查与发表意见。其他的活动如评价、咨询等都是从基本的活动中发展而来的。而社会经济结构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从审计的历史发展看审计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关系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及经济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的产生

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是不需要审计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剩余产品并为少数人所占有,而财产物资的所有者往往不能直接管理和经营这些剩余产品而委托他人代为管理和经营。为了保证委托经营的财产的安全完整,就需要另有他人去了解经营者是否忠于职守、财产物资是否安全完整,等等。这就是最初的审计活动,它萌生于奴隶社会,因为只有到了奴隶社会,才会有少数人占有剩余产品。

我国审计大约产生于奴隶制的西周时代,其主要标志是主持审计工作的“宰夫”官员的出现。宰夫的职责是全面审查各官府的财政收支,监视群吏执行朝法并向上级乃至帝王报告。但宰夫自己并不负责任何财务及财政收支。

西方国家的审计,同样萌生于奴隶制度下的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审计人员以“听政”(audit)的形式,对掌管国家财务和赋税的官吏进行审查。这种“听政”实质上就是一种经济监督工作,即萌芽状态的审计。

2.审计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也发展起来。在奴隶社会中,经济不发达,剩余产品很少,因此,审计只是一种附属的工作。审计的规模很狭窄,同会计往往合二为一。如在西周的宰夫一职,从属于小宰、大宰,并非一个独立的审计机构。到了封建社会,社会经济结构进一步复杂,审查规模进一步扩大,简单从属的审计工作无法满足需要。在中国的秦汉时期,国家政治经济制度实行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法制比西周时代更为健全,同时会计核算也得到加强,审计开始同会计分离,逐步趋向独立。故考证,在秦汉两朝,国家的中央政府设置御史大夫的官职,主管全国民政、财政和财务的监察工作。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标准都必须呈报御史大夫审核,这就是所谓的“上计”制度。在今天看来,“上计”制度就是审计监督制度的雏形。

而西方的封建社会经济远不如中国发达,相应的那里的审计活动、审计制度也远不及中国活跃和健全。

3.现代审计的诞生

尽管古代审计制度中国比西方更健全完善,但现代审计则诞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变革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生产规模比封建时代大为扩张。这就促进了经济管理的发展。而审计作为经济管理的一部分,也相应发展起来。与此同时,社会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小农经济结构被扬弃,而代之以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变革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股份公司的出现,从而导致两权进一步分离。公司股东为了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专门聘请会计专家,对公司帐目进行独立审核,以查实公司的财务状况及利润数额。这些独立从事查账业务的人员,被称为“注册会计师”。1862年,英国修订后的公司法正式规定,股东可以聘用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审计人员”对公司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进行审查,并提出查账报告书,供股东查阅。这种审计的特征是:它开创了由与被审计者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个人对财务报表进行独立的审查鉴证。

二、从现代审计的发展看审计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关系

现代经济结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在更大规模上的分离。这一点使现代审计的职能、作用和规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纵观审计的发展史,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和前提。然而这并不足以充分解释审计的根源。如果所有的公司经理和政府官员都能全心全意的为股东、为人民服务,那样审计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客观事实并非如此,这是因为资产所有者的目标和经营者的目标并不一致。所有者是通过资产的经营管理达到利润(效用)最大化,而资产管理者的目标则是使其自身的利润最大化,而这个利润是其获得的报酬的利润与其付出的努力的负效用之和。由于两者的目标不同,所以常常会发生冲突。虽然在现在的委托――理论中,通过使管理者的报酬等于其努力的边际成本,也等于他努力创造的边际利润,双方能达到一种均衡,双方的利润最大化,但是,这种均衡往往只存在与理论之中,因为,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并非完全有效率。低效率市场的存在是因为信息不完全或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当人为委托人工作时,工作的成果同时取决于投入的努力和不由主观意识决定的各种客观因素,且这两种因素对委托人来说无法完全区别时,就会产生人的“道德风险”。人的努力状况只有其自身清楚,所有者很难直接观察到,这就形成了一种信息不对称情况。

如果人对工作有很高的忠诚与责任心,就不存在道德风险,或者人类社会到达了这样一个阶段,劳动本身成为第一需要或愉快的消费而非谋生手段,那么也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在这之前,只要存在两权分离,这个问题就必然存在。那么在市场经济的体系中,这个问题应当如何解决呢?首先,劳动力的市场机制约束了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尽管道德风险难以观察,但在一段较长时期还是会逐渐暴露出来。一旦暴露,对经营者来说就不是一件好事了。其次,还可通过报告制度、激励机制、监督体系来解决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问题。要使这些机制有效的发挥作用,就离不开审计活动。

首先,来看报告制度。企业的财务报告是有经营者编写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这是纠正不对称信息以及考核经营人员业绩的客观依据。更重要的,这是投资人进行决策的基础。但是,由于报告由经营者编写,难免会有溢美之词,甚至会由误导或虚假的信息。因此,财务报告应当由与企业无利害关系的第三者进行独立坚定,以保证财务报表真实公允,这就是审计存在的根本原因。没有审计,很难保证客观公允的财务报告。

其次,来看激励机制的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同样离不开审计。众多的激励机制将企业的利润同经营者的奖励挂钩,企业的利润越高、经济利益越好,经营者的报酬也会水涨船高。但是,这种激励机制也给予经营者欺骗的动机。他们常会人为的调节利润水平,使自己获得较多的报酬,而这是以降低企业价值为代价的。由此可见,无利害关系的第三者的独立审计,是使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效力的必要措施。

最后,审计不但是整个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其他监督控制措施成功实施的必要条件。例如,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和其他信息给监事会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董事会还可以委托独立审计人员评价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检验经营管理方针的合理性、有效性,等等。

此外,在现代社会两权严重分离的经济结构下,信息不对称越来越向资产管理人倾斜。众多股东只能依靠有限的资料,如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了解企业状况,进行投资决策。这样监督成本必然越来越高。由独立、专门、有经验的作为第三者的人员代表股东的审计是降低监督成本、提高监督效率的有效途径。企业规模越大、股东数目越多、股权越分离,审计在降低审计成本的作用就越明显。这就是现代审计发展成熟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董佳.关于审计期望差距问题的探讨.交通财会.2009.7.

篇10

关键词 :社会资本;经济增长;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02-0068-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2.012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我们曾走过自然资源和生态服务十分巨大、人类影响相对较小的时期,而现在我们已从这一个相对“空的世界”进入到了一个相对“满的世界”[1]。在这个满的世界里,人类影响更深远、更全球化,面临的问题也更复杂。在研究这些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学者们发现具有类似自然禀赋、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和个人收入水平却大相径庭;同时,生产投入质量与数量上的差异也难以全面解释各种项目工程绩效差异及各社团在管理公共资源、协调共同利益及环境影响方面的差异[2]。为解释原因,研究人员从剩余性范畴里找到了一种新的结构型成分――社会资本[3,4]。社会资本是指在社会中通过创造、维持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模式来增强发展潜力的因素 。在20世纪早期,社会资本已开始零星使用,但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早期,由 于Coleman、Bourdieu和Putnam的研究才使其得以广泛使用。1995年以来,社会资本的应用 迅速增加,这种激增带来了新经验主义研究的潮流,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社会资本对促进 经济增长、缓解贫困、提高工程绩效、集成管理自然资源与保护坏境非常关键,高水平的社 会资本将是生态、社会和经济职责和谐过程的先决条件[4]。本文在对社会资本概 念、主 要维度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了国际上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环境影响关系的研 究进展,分析了作用机理,以期对我国开展社会资本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1 社会资本的概念与主要维度

1.1 社会资本的概念

社会资本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概念,它有多种定义[5-10],这种定义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社会资本研究与讨论尚处于初级阶段。其中,最经典的定义是由Bourdieu、Coleman、Putnam分别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提出的。

Bourdieu提出“社会资本是资源集合体,这些资源与对某种持久性关系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这一关系网络是集体的每一个成员都拥有这些资源”[5];而Coleman增加了社会资本的垂直组成部分,将社会资本定义为“在社会结构中促使行动者――不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参加某种活动的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该定义扩展了社会资本的内涵,使之不仅包括水平型联盟、还包括了垂直型集团以及不同实体(厂商)之间的行为[6];Putnam则将社会资本定义为“所有‘社会网络’的集体价值和从这些网络中产生的彼此相互帮助倾向(互惠规范)”[8]。

很多社会资本的争论都源自于对上述三个概念基本起点的不同认识,Bourdieu强调了关系网络的体制化,关注个体对有意投资的关系资源的利用;Coleman则从社会结构的功能出发定义社会资本,他注重的不仅是社会结构资源对个体行动目标的有用性,而且强调社会资本对于达成集体行动的作用,其研究试图实现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过渡;Putnam考察的是社会资本对于制度绩效和制度成功的作用,他强调的是社会资本作为一种公共精神影响着经济发展和民主治理的进程。这三个层面的定义也反映了目前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三个层次。1.2 社会资本的主要维度尽管不同研究者间存在定义与用法上的差别,但社会资本的全部类型已经确定。这种类型可合并为社会资本的三种维度:主要成分(网络、规范、制裁);分析层次(个体、中观、宏观);主要类型(结合型、沟通型、联系型)[11]。

1.2.1 主要成分

社会资本由网络,集体成员共享的规范、价值与期望,制裁――有助于维持规范与网络的惩罚与回报等三部分组成。其中,网络是指个人、集体或国家之间形成的一组独特的联系,在维持共同价值观中担任重要角色,是建立授权、信任、合作和集体规范的途径,网络可以用规模、密度、同质性、异质性、闭合度等来描述;规范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和人类的社会生活模式,主要包括道德性规范(如舆论、习俗、道德) 、契约性规范(如组织规则) 和行政性规范(如法律)等正式和非正式形式,这些规范更多的是特殊的互惠习惯[11 ]。

1.2.2 主要类型

最近的理论研究把社会资本分解成不同的次级类型。Norman Uphoff将社会资本分为认知型和结构型两部分,结构型社会资本指关系、网络和协会,可促进分享信息、采取集体行动和制定政策制度;而认知型社会资本是指共享的规范、价值观、信任、态度和信仰,可促使人们更倾向于采取互惠的共同行为[12]。Gittell 和Vidal[13]、Woolcock[14]提出社会资本存在两种不同功能的类型――结合型社会资本与沟通型社会资本,结合型社会资本指与行为人有较为紧密联系的人群之间的关系,例如家庭成员之间、同一种族之间的关系等;而沟通型社会资本则指处于不同阶层 的人之间的关系, 例如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人群、不 同种族和民族的人们之间的关系;联系型社会资本是 跨越不均匀能力与资源的垂直桥梁,主要指水平组织与不同阶层之间的关系。 Michael Woolcock指出结合型与沟通型社会资本的不同组合可产生不同的社会类型,他建立了一个四个维度的交叉矩阵,形成了16种不同类型的国家,但他并没有详细说明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但最近的研究显示,沟通型和结合型社会资本有不同的经验性质,沟通型比结合型社会资本衰减得快[15]。

2 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1 不同层次上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虽然社会资本不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但是微观、中观、宏观的数据都显示社会资本可以改善通过经济的信息流、降低交易成本;此外,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有间接的积极影响。

在微观层面上,拥有更广泛的社会网络-尤其是沟通型网络社会资本――以及你信任他人的感情(标准社会资本)是与较低的失业[16]及较高收入[17,18]相联系的,可以说,社会网络是解释收入与就业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观层面的证据证明了社会资本对经济生产力与增长有贡献。社会资本在企业的失败或成功中扮演着中心角色,起到“粘合剂”与“剂”的作用[19]。不同形式的社会资本在创新过程中扮演着不同角色,企业和集群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某种形式的社会资本,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如果一个企业内部结合紧密,它可能忽视沟通型社会资本――它与外界的关系,这种风险会使它遗漏与自己的市场、供货者、竞争者的接触;而仅投资于它的沟通型社会资本,忽视在它内部建立强大的社会网络与企业文化,容易丧失企业特性。成功的公司与区域经济显示出结合型社会资本(公司内部)、沟通型社会资本(公司之间)与联系型社会资本(例如,公司与他们的调控者之间)的投资平衡[20,21]。

宏观层面的数据强烈地支持了社会资本促使经济增长的观点。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尤其与国家经济增长率之间具有强烈联系。Fukuyama[22]指出世界上政治经济的差别反映了他们的社会资本差异,经济绩效突出的国家源于陌生人之间有较高的信任,而经济低效的国家源于他们自己之间缺乏信任,他提出社会资本的形式影响着国家发展的经济类型,并预言国家间社会资本的差异在未来会变得更重要;Whiteley[23]指出社会资本是解释不同国家经济增长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大量的经济增长模型中不能被忽视;Knack 和Keefer[24]的研究得出了与Whiteley相同的结论,而且发现在贫困国家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尤为强烈。在国家内部社会资本与增长也有显著的关系[10,25],其中Florida[26]对美国206个地区的研究发现一个地区的创新活动与社会容忍力、多样化有强烈的关系。从政府与制度、文化的关系来看,高度社会信任通过它对政府正式结构的积极影响而推动着经济增长[27]。

2.2 社会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社会资本的时间维度与能力在产生未来收益流方面与自然资本、人力资本有一些相似之处,这些收益包括信息分享、人们的经济机会的匹配、相互帮助与保险,以及有效的集体行动。

Paul Collier用一个微观经济学框架揭示了社会资本的运行机制,首先,社会资本有利于传播有关其他人行为的信息,通过重复交易来建立信任和声誉,从而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其次,社会资本有利于传播技术和市场信息,从而减少市场在信息传播中的失败;最后,依靠规范和规则,社会资本可以减少“搭便车”行为,因而能够促进集体行为。总之,社会资本通过改变交易条件而降低了交易成本;消除或大幅度减少了昂贵契约协议的需要,增加了决策的灵活性,节约了时间[2]。

Yuan K. Chou等人指出社会资本是通过补充其他资本形式而促进集体行动、经济增 长与社会发展的。基于典型内生增长框架的逻辑发展思路,通过扩展Romer (1986)、Lucas(1988)、Romer (1990)以及Jones (1995)提出的干中学、人力资本、研究与发展等传统经济模型论证了社会资本的经济影响,提出了三个简略模型,每一个模型都力求建立社会资本的一个特殊领域与增长之间观察经验关系的理论基础。在第一个模型中,微观层面的结合型社会资本通过帮助人力资本的积累而影响增长,在这个模型中社会资本的建立与在现实世界中父母离开工作的时间或与孩子一起呆在家里的时间相符;第二个模型中,沟通型社会资本通过对集体信任与规范的影响而引起金熔发展,从而影响增长,在这个模型中,社会资本积累与参与社团俱乐部或参加其他形式的协会活动相符;在第三个模型中,中观层面的联系型社会资本起因于网络和公司的集体行动,它引起了有效的商业创造与扩散以及技术革新。在这三个模型中,解决了对社会资本创造与维持的人力资源的最佳稳定状态分配,并检验了模型的相对静态性与过渡动态性[28]。

3 社会资本与环境影响的关系

目前,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人类面临着复杂的环境问题,例如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损失、水土流失、沙漠化、水资源短缺、主要营养物质在全球循环中的扰动……这些问题是动态联系的,任何一个地区或国家都不可能单独处理,因为它们很多都跨越传统管辖区域和地方能力,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新方法、框架、参与者和工具,仅提高当前操作模型是不够的,需要社会、经济和政府结构以及文化和习惯的改变。这种必要的重大变化需要全世界人们的集体行动,而只有高水平的社会资本才能为集体行动提供潜力,才能够集体“看到”问题,并在地方、国家乃至全球采取人类行为和价值观上的必要行动,否则集体行动将不能进行。很多证据证明,社会资本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资本[4]。

3.1 集体行动与环境

很多文献[29-31]都提到,地方社团与制度的缺失会导致自然资源恶化。Jodha[30]对印度7个州82个村庄的典型研究发现,与1950年代相比,只有10%的村庄仍然控制放牧或提供看守人,没有人征收放牧税或对违反当地规定的行为进行惩罚,仅有16%的村庄仍然责成使用者维护和修复公共资源,这种公共资源管理系统的缺失成为过度开发日益严峻的关键因子;Cernea[32]对25项已完成的世界银行农业项目的研究也发现,项目可持续性是与地方制度建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2项获得长期可持续性的项目都处于地方制度严格的地区,在那些不关注制度发展与当地参与的地区,项目不可持续。地方社团和协会为环境与经济持续发展做出的贡献被逐渐认识到,只要人们管理自然资源,他们就要参与某种形式的集体行动,这就意味着需要在地方层面上发展适合自然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的社会组织形式[33]。目前,建设性的资源管理规则与规范已经体现在许多文化与社会中,农户在水管理、共享劳动力与市场、草场管理、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已经开展了广泛的合作,这种合作已经以多种地方协会的形式而制度化。最近几年,随着对社会资本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认识加深,世界上团体与协会形式的社会资本显著增加,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迅速,已建立了408 000-478 000个组织,约有82万-143万人参加,涉及流域管理、灌溉管理、森林管理、有害物质的管理以及农业等多个领域,这些团体大部分规模都比较小,一般有20-30个活动成员。大多数团体显示了集体努力与改善社团福利、产出持续的特征。

3.2 社会资本影响环境的机理

Jules Pretty提出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是自然资本改善的先决条件[34]。虽然短期内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即使不改变,自然资本也会被改善,例如通过建立严格的保护区、制定侵蚀控制法规或农业保护法规、栖息地保护激励机制、杀虫剂税征收等规章与经济激励机制,会鼓励私人行为的改变,使生态环境得以改善。但大量证据显示,尽管这些规则及经济激励改变了私人行为,但对他们的态度却很少或没有积极影响,当经济激励结束或法规不再被执行的时候,农民通常会采取旧的行为。但是,当人们被很好地组织在团体中时,基于信任、互惠、行为的同一规则与规范的社会制度能够调停这种无拘无束的私人行动。

由于共同规则、规范与制裁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体利益之上,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承担责任与义务,规则、规范确保他们的权益不受侵害,而那些违犯共同规则、规范的人也知道他们将受到惩罚,这无形中增强了个人投资集体或参与团体活动的信心,他们知道不需要监督,集体中的每个人都相信别人会像期望的那样做,这不仅节约了资金与时间,而且也建立了一种社会责任感――信任别人引起相互信任,这种互惠将增加人们之间的联系,引起更大的信任、信心与改革能力,使社会资本自我强化。高度信任由于减少交易成本、释放资源而使合作变得顺利,这有助于长期相互责任与义务的培养,确保集体中的成员不参与引起环境恶化的私人活动;同时,增强了人们改革和采用技术与实践以适应新条件的能力,从而促使自然资本得以改善,取得积极的环境效果。然而,已建立的集体能否确保持续、公平地管理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有赖于该集体能否从依赖阶段走向相互依存阶段[34]。

3.3 社会资本与适应能力

Ohlsson[35,36]强调在所有的基础性资源中,应当考虑社会适应能力,即适应自然资源稀缺时必需的可调用的社会资源的量。社会资本是检验适应能力的透镜,通过社会资本可以了解人类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社会资本作为一种分析范畴与工具,将打开深入研究适应行为的大门[37]。Mark Pelling与Chris High对社会资本在适应未来气候变化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他们指出社会资本是理解适应行为的工具,作为一种减轻风险的资源,社会资本可以产生针对减少气候变化脆弱性与响应背景压力的物质干涉以及制度变革,以增加适应能力[38](图3)。Rayner and Malone[39]也指出当面对气候变化与其他外部压力时,组成社会生活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密度是促进个体与集体变化的基础资源。

正如图3所示,通过社会资本可以理解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图3中,适应能力沿着两条轴被分解,纵轴区分了目的性干预与偶然性干预,其中目的性干预针对特定气候变化,偶然性干预针对影响气候变化脆弱性的背景压力;横轴区分了物质干预与制度修正,在物质干预中社会资本作为一种减轻风险的资源被动员,而制度修正的目的在于改变最终限制资源使用的决策力量的平衡。两条轴对分建立了社会行动的4个领域。在第一象限,社会资本产生减少气候变化脆弱性的物质干预,例如通过集体行动可以提高河流堤坝水平;在第二象限,社会资本产生响应背景压力的物质干预,例如通过投资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的人力与社会资本以增加家庭应对未来社会-经济风险的抵抗力;在第三象限,社会资本产生响应气候变化压力的制度修正,例如,刺激潜在的社会资本;在第四象限,社会资本产生响应背景压力的制度修正,例如在当地或国家选举中投票。实际上,这四个领域并不相互排除,可以同时采取两个或更多的行动;这些领域也不是独立的,一个领域的行动会影响另一个领域的行动。

当前国际上关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为理解和研究社会系统与关键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提供了一种思想框架[40,41]。社会生态系统可以分解为社会系统和关键资源两个系统,其中社会系统又可分解为社会制度、社会循环和社会秩序三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是维持社会系统的基本因子,社会制度是构建社会资本的可更新的能量来源,社会循环如同生态循环控制物质活动一样控制着人类活动,社会秩序规定了发生在社会圈层的各种过程的方向,这三个子系统组成了一个封闭循环,通过补偿性反馈机制构建社会资本;关键资源分为社会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三个子系统。在社会生态系统中,关键资源为整个社会生态系统提供必要的资源供给,它们的流量和分布对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非常关键;社会系统调节着关键资源,是关键资源的配置机制;在关键资源中,充足的社会资源可以有效地缓解自然资源稀缺,社会系统和关键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指导人类的行为,从而决定着生态职责、社会职责、经济职责是否和谐。

4 研究展望

尽管国际上对于社会资本与环境影响、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零散成果,但缺乏统一的研究框架来系统解耦社会资本与环境影响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此外,社会资本的内涵界定及其测量等方面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今后,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①当前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主要基于经验 数据的分析,模型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弄清社会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建立包含社会资本在内的经济增长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②当前大量研究发现人的文化价值观对环境态度及人类行为都有影响,可以将Thompson的文化理论与社会资本结合起来,引入环境变化中人文因素作用的影响研究,用于诊断人们的环境态度,评价文化、环境政策及其相互作用关系;③需要进一步以社会生态学思想为指导,探索一个系统解耦社会资本与环境影响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框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Daly H E. Allocation, Distribution, and Scale: Towards an Economics That is Efficient, Just and Sustainable[M].Eool.Econ.1992,6:185-193.

[2]Grootaert C, Bastelaer T. 社会资本在发展中的作用[M].黄载曦,杜卓君,黄治康,译.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Grootaert C, Bastelaer T. 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in Development[M].Huang Zaiyi, Du Zhuojun, Huang Zhikang, Translate. Chengdu: South 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Press, 2004]

[3]徐中民,程国栋.人地系统中人文因素作用的分析框架探讨[J].科技导报,2008,26(3):86-92. [Xu Zhongmin, Cheng Guodong. Framework to Address Human Factors in a Humanearth System[J].Revi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26(3):86-92.]

[4]Ann Dale, Jenny Onyx. A Dynamic Balance: Social Capital and SustainableCommunity Development[M ]. British Columbia:UBC Press, 2005.

[5]Bourdieu P. The Forms of Capital[A]. In:J G Richardson. Handbook of T heory of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C].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1985.

[6]Coleman J.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8,94: 95-120.

[7]Fukuyama F. Trust: 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M].London: Penguin Press, 1995.

[8]Putnam R. Turn in, Turning out: The Strange Disappearance of Social Capital in America [J].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tics,1995, 28: 664-83.

[9]Michael Woolcock, Deepa Narayan. Social Capital: Implications for Devel op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Policy[J].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2000, 15(2): 225-249.

[10]Putnam R.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11]David Halpern. Social Capital[M]. Polity Press, 2005.

[12]Norman Uphoff, Wijayaratna C M. Demonstrated Benefits From Social Capital: The Productivity of Farmer Organizations in Gal Oya, SriLanka[J].World Development, 2000, 28(11): 1875-1890.

[13]Gittell R, Vidal A. Community Organizing: Building Social Capital as a Development Strategy[J]. Thousand Oaks,CA:Sage,1998.

[14]Woolcock M. Social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wards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and Policy Framework[J].Theory and Society,1998,27:151-208.

[15]Burt R S. Bridge decay[J]. Social Networks,2002,24(4):333-363.

[16]Aguilera M B. The Impact of Social Capital on Labour Force Participati on: Evidence From the 2000 Social Capital Benchmark Survey[J]. Social Science Quar terly,2002,83(3):853-874.

[17]Aldridge S. Social Mobility[K]. Performance and Innovation Unit. Number10.gov.uk, 2001.

[18]Fafchamps M, Minten B. Returns to Social Network Capital Among Traders[J]. Oxford Economic Paper, New Series,2002,54(20):173-206.

[19]Anderson A. R, Jack S L. The Articulation of Social Capital in Entrepr eneurial Networks: a Gule or Lubricant?[J].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2002,14(3):193-210.

[20]Anand V, Glick W H, Manz C C. Thriving on the Knowledge of Outsiders:Tapping, Organizational Social Capital[J]. Academy ofManagement Executive,2002,16(1):87-101.

[21]Uzzi B. 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 TheParadox of Embeddednes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19(3):35-67.

[22]Fukufama F. Social Capital and the Global Economy[J]. Foreign Affair s,1995,74(5):89-103.

[23]Whiteley P.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Capital[M]. Sheffield: Politi cal Economy Research Certre,1997.

[24]Knack S, Keefer P. Does Social Capital Have an Economic Payoff ? A Crosscountry Investigation[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7,112(4):1251-1288.

[25]Casey T. The Social Context of Economic Change in Britain: Between Policy and Performance [M].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3.

[26]Florida R, Cushing R, Gates G.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M].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2.

[27]Szreter S. The State of Social Capital: Bringing Back in Power, Politics, and History[J].Theory and Society,2002,31(5):573-621.

[28]Yuan K Chou. Three Simple Models of Social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J]. The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 2006, 35 :889-912.

[29]Huxley E. A New Earth: An Experiment in Colonialism[M]. London: Chatto and Windus, 1960.

[30]Jodha N S. Common Property Resources and Rural Poor in Dry Regions of India[J].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1990,21:1169-1181.

[31]Pretty J, Frank B R. Participation and Social Capital Formation in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Achievements and Lessons[C]. In Plenary Paper for International Landcare 2000 Conference. Melbourne, Australia. 2000.

[32]Cernea M M. Farmer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 Building for Sustaina ble Development[J]. Regional Development Dialogue, 1987,8: 1-24.

[33]Jules Pretty. Social Capital and the Collective Management of Resources[J].Science,2003, 302(12): 1912-1914.

[34]Jules Pretty, Hugh Ward. Social Capital and the Environment[J]. World Development,2001, 29(2):209-227.

[35]Ohlsson L. The Turning of a Screw: Social Resource Scarcity as a Bottleneck in Adaptation to Water Scarity[J]. Stockholm Water Front.2000,1:10-11.

[36]Ohlsson L. Water Conflicts and Social Resource Scarcity[J]. Physical Chemistry Earth, 2000b, 25(3):213-220.

[37]Adger W N. Social capital, Collective Action and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J]. Economic Geography,2003,79 (4): 387-404.

[38]Mark Pelling, Chris High. Understanding Adaptation: What can Social Capital Offer Assessments ofAdaptive Capacity? [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5,15 :308-319.

[39]Rayner S, Malone E L. Climate Change, Poverty and Intergenerational Equity: The National Leve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Issues,2001,1 (2):175-202.

[40]Hill S B. Redesign as Deep Industrial Ecology: Lessons from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Social Ecology. In R. Cote,j. Tansey, and A.. Dale, eds. Industrial Ecology[C]. Vancouver: USC Press, 2004.

[41]Hill S B. Social Ecology as Future Stories[J]. Social Ecology Journal,1999, 1:197-208.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 Environment Imapct

ZHAO Xueyan1,2

(1.The 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North 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2.CAREERI, CAS, Lanzhou Gansu 730000, China)

篇11

社会整体利益概述

(一)社会整体利益

普遍意义上的“利益”有三种,分别为个人利益、群体利益以及社会整体利益,社会整体利益是一种将人类社会利益作为研究主体的一种利益(覃甫政,2012)。并且,如果对社会整体利益进行研究,就要明白社会整体利益包含的所有内容和利益关系,因此为了研究社会整体利益,就要对“社会”、“整体”、“利益”进行分别研究。“社会”是由现实中生存发展的人们组成的一个利益共同体,对于“整体”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和“部分”相对的,“整体”和“部分”都是属于哲学的研究范畴的,而社会整体利益的关键也在于“整体”这两个字。相对于“社会”、“整体”,“利益”的概念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指好处,它是客观存在的,而并不是所有的利益在法律上都是受到保护的,一些利益群体是法律所拒绝承认和认可的。综上可以发现,社会整体利益目前在我国法学界的地位已经有了很高的提升,法学界中社会整体利益的研究主要就是为了解决社会中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问题和矛盾,它和社会利益、国家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都有着很大的关联系,对于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进行细致全面的研究和了解能够使我们更加明确社会整体利益的概念。

在所有的利益关系中,社会利益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高的利益,它是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产物,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是和社会整体利益具有较大差异性的。尽管二者的含义以及相关的概念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和相似性,而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整体”,“整体”限制了利益的主体,同时社会效益也具有较大的长期实践性。由此可以发现,相比社会整体利益,社会利益的范围、影响以及稳定程度都比较高。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相比社会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也更弱一点,但是在现实中很多人将国家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看的更紧密,甚至认为两者为同一种利益。但是国家利益是一种政治学概念,它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应用范畴和研究的领域是具有较大差异性的,但是二者又具有较大的关联性。比如为了国家利益,不断扩张范围,那么社会整体利益必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其次是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没有差别的,甚至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中,二者是可以相互交换使用。

(二)社会整体利益观在经济法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社会整体利益在经济法论的整个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并且经济法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维护和实现社会整体利益(覃甫政,2012)。这是目前经济法与社会整体利益关系的真实反映,并将作为今后两者关系发展的方向。但是,对于社会整体利益在经济法中的地位研究必须弄清两个问题,一即是否只有经济法才能保证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二即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与实现是否是经济法建立的主要目的。这是在研究经济法与社会整体利益关系时必须进行深刻研究论证的问题(李长健等,2010)。

对于上述两个问题,笔者认为,首先,经济法的建立不单单是为了保证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和实现。一部法律的目的也即一部法律的本位,纵观世界各国的法律建设及法律发展历程,任何法律的本位都是社会本位和权力本位。经济法作为我国详细研究颁布的法律,其法律本位也不例外,社会整体利益只是其本位的表现之一,但并不是其本位的全部表现。其次,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是多方综合作用和维护的结果,仅靠经济法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是不可能的。社会整体利益涉及范围相当广泛,除了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有研究之外,其他很多社会学科、自然学科对社会整体利益也有相关研究,因此,并不是只靠经济法可以保证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和实现,还要靠其他很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但是,经济法以法律规定的形式来维护和实现社会整体利益,对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是无可置疑的。

社会整体利益的经济法之维

(一)经济法中社会整体利益的独特性

1.经济法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调整手段具有多样性。经济法的调整手段具有多样性的看法在法学界是很少有持反对意见的。在经济法进行调整的时候,既使用到了公法调整手段,又使用了私法调整手段,它既没有公法调整手段那样更强调权利的制衡,也没有私法调整手段那样强调权利的激励和保护,它是介于二者中间一种特殊的调整手段。经济法本身调整手段的多样性导致经济法应用于社会正义利益的实现便表现为调整手段的多样性。

2. 经济法整合功能独特性。在上文辨析社会整体利益时,提到了哲学领域中的“整体”和“部分”,而经济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固有的整合功能。社会整体利益不是作为社会基础的人的个体利益的简单相加,社会整体利益所包含的内容和作用远远超过所有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社会整体利益形成和经济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经济法通过不断的整合形成了社会整体利益,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对社会整体利益进行维护和实现。经济法的整合产生社会整体利益,之后又要对社会整体利益进行整合,这个过程中需要对经济法的各项利益进行正确的认识,如果对于各项利益都认识不清楚,那么也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社会整体利益整合效果。社会整体利益能够在经济法的整合过程中产生是因为经济法调整功能具有独特性,它能够在对社会中存在的各项利益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将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进行融合,维护和保证稳定的社会经济秩序,并且通过这种独特的调整功能能够产生某种群体或者组织用于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对于产生的群体或组织,通过国家管理或其自治来保障更多公民的利益,从而增进社会整体利益。

3. 经济法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路径具有独特性。经济法能够维护和保障社会整体利益,但是它不是唯一能够维护和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方法,但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发现,经济法在维护和保障社会整体利益上也具有自身独特性,其最佳目标是既保护社会的整体利益,也可以对个人利益进行有效保障,保证实现个人利益(马丽平,2001)。因此,可以发现,经济法对于社会整体利益的保障方式是先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对个人利益进行保护,与其他法律法规的保护路径和方式具有明显区别,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当然对于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途径问题,尽管经济法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但在某些地方还是应该向公法以及私法的利益保护方式进行借鉴和完善。

(二)实质公平是经济法中社会整体利益所体现的核心价值

一般来讲社会整体利益是不存在特殊性的,但是通过上述研究发现,从法律角度来看社会整体利益,它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具有多种调节手段,特殊的整合功能以及独特的保护路径等(卢代富,2013)。即使这样,也要牢牢把握实质公平这个经济法在社会整体利益保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核心价值。如果不能正确把握这一核心价值的话,一切的特性也将失去价值,因此经济法在追求实质公平这一核心价值的过程中对社会整体利益也提出了一些要求。

首先,在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进行有效保护过程中,必须要尊重个人利益的实现,不能只顾社会整体利益而不顾个人利益,甚至还要损坏个人利益,这是不允许的,这种行为不是实质公平的体现。如果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要对于个人利益受损者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精神上的救助,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其次,在经济法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研究中,必须同时重视实质公平与形式公平,这两个公平的关系关系到经济法对于社会整体利益的保护效果问题。实质公平和形式公平是总体公平的两种体现,两者互相作用的结果才是总体公平,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不能保证总体公平。

最后,权利和权利的制衡问题是通过经济法维护和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的问题。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和微观控制两者结合产物的经济法,既能体现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力度,也能对市场环境下存在的微观环境进行全面调节。因此,在经济法运用过程中,既要激励某些权利也要限制某些权利,使各种关系和权利之间制衡,防止破坏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现象发生。

经济法维护和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策略

(一)经济法将社会整体利益作为立法宗旨和终极目标

为了能够使经济法维护和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在经济法的产生和商议确定的过程中,将社会整体利益作为所有工作的终极目标,贯彻维护和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理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与经济和法制相关的制度和法律的完善工作也在进行不断的深化和落实,这对规范现有的经济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经济法通过社会整体调节机制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

经济法在产生与制定的过程中以社会整体利益作为基本宗旨和终极目标,所以它的任何工作都以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为基础,在实际中通过宏观调控和微观控制两种手段实现对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法本身就是受到国家宏观调控与微观控制两只手的作用产生的,所以其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必然对两方面都产生影响,不管是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还是微观控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经济法都能够通过它们,通过社会整体的调节机制,对社会整体利益进行保护。

(三)经济法通过对社会个体协调达到维护和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目的

如上所述,经济法在维护和保障社会整体利益实现的过程中要注意实质公平,不能因为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而不顾个人利益,或甚至损害个人利益,这不是经济法的社会整体利益的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是保证社会整体利益实现的基础上,保证社会中每个个体利益的有效保障。经济法通过对社会整体利益的调节,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同时借助微观控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对市场大环境的个人利益进行有效调整,解决个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保障个人利益的实现,反过来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

篇12

到目前为止,政府启动内需的政策是战术性的,没有包含战略性的调整和深层次改革。多数经济预测和研究,并没有认识,或不愿意承认中国进入了通货紧缩,理论界一些人甚至把深层次矛盾排除在经济学研究之外。1998年政府增发国债投入基础设施,国内工业稍有增长,即有不少“名家”出来宣布“中国经济增长到7。8%已经见底。1999年3月,中央货币当局负责人公开否认有“通货紧缩”的存在,说仅仅价格下降不证明有通货紧缩,必须同时出现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但统计数字马上就显示出:3月份储蓄超常增加,不仅说明消费难以启动,而且表明相当一部分个体户的经营资金退出了投资领域,政府投资没有能够有效地带动民间投资。

1988年夏天,我所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室,由我的博士导师光主持的宏观经济分析课题,指出中国经济进入“大调整”;二是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联办)研究开发部主办的《每周述评》,宋国青,任若恩等人,提出中国经济进入了通货紧缩。胡鞍纲亦认为中国进入严重的通货紧缩。我认为,通货紧缩直接所指,就是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20年所积累的泡沫,远远没有挤干净,需要一个以通货紧缩或者危机的形式,降低价格,工资和成本,促使企业兼并的时期,通货紧缩不仅难以迅速摆脱,而且在向深层次发展。通货紧缩的第一个表现,是商品价格持续下降。我国消费物价指数1994年为最高点,同比增加21。7%1995年下降到14。8%,1998年竟然下降为负3%的水平。

1994年4月,通货紧缩没有任何缓解。零售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7%,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8%。1-----4月,零售价格指数共下降2%,折年率为6%,这是有记录以来4个月积累的空前跌幅。4个月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为9。1%,但是工业生产绝对水平低于1998年11月的水平。货币数量增长率正在下降,这是一个预示短期内紧缩持续或者加剧的信号。商品价格缩水的代表性事件,是长虹再次降价。1996年,长虹彩电降价30%,这次,长虹从降价50----1000元,降幅15%左右;康佳降价100-----1500元,降幅10%左右;创维降价18%。通货紧缩的第二个表现,是资产缩水。

1.股票市场持续下跌。

自1997年5月最高点以后,中国股票市场就一路下跌。四川长虹的股票价格,竟然从46元下跌到了12元。从1998年12月到1999年春节,讨论证券法,和连续不断的新股发行,都给股市雪上加霜,与直线飚升的美国股市,日趋恢复的香港股市,形成鲜明的对比。1999年5月17日,当两只新基金跌破发行价以后,政府出面托市,股市过度飚升,但上市公司却在下滑。

2.豪宅大幅度降价。

海南豪宅降价出售,是第二项资产缩水。全国积压的8000万平方米豪宅,已经数年,房地产公司的利益,和各项中间环节的费用,已经打入房产成本,豪宅积压,资金是压在银行,损失早晚由存款人或者纳税人承担。海南豪宅的成本至少每平方米数千元,此次降价出售,每平方米在1000元左右,降价幅度超过60%,简直是亏血本大甩卖,这难道不是一次严重的资产缩水吗?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彻底改造房地产供给体制,不清除中间环节的情况下,大量增加住宅建设投资,仍旧可能出现价格过高,居民难以承受的问题。到明年再出现积压,降价处理,资产缩水将更加严重。

3.正在缩水的另一项资产,是人民币自身。人民币对内价值是利率,已经连续降低,对外价值是汇率,在资本外流和未来国际收支的压力下,缩水亦在所难免。

即使按照广义的通货紧缩定义,将经济增长率的下降考虑在内,未来数年经济增长率的下降亦在所难免。一个重要的信号是,1999年5月份,净出口将出现负数,国际贸易收支的逆差,进口的上升与国内经济增长并不同步,绝非好事。一是由于去年打击走私,将前几年已经存在的走私进口正式记入进口,扩大了贸易收支逆差,这正是一种缩水效应。二是国内启动内需所增加的收入,没有扩大内部需求,反而扩大了外部需求,如大量进口手机,经济学称为收入的“漏出效应”。4类国内需求,消费,投资均为疲软,净出口由正变为负,正是紧缩效应,只剩下一个政府开支。扩大国债发行的扩张效应被增加税收的收缩效应所抵消。资本外流使国家外汇储备不再增加,阻碍了中央银行基础货币发行渠道;另一条渠道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由于多年积累的不良贷款需要清理,自动产生贷款紧缩;最后一条渠道是财政赤字在银行透支,已经被法律明文禁止。

目前就宏观经济政策而言,余地不大。短期可以贬值人民币并强制结汇,同时促进基础货币发行。中期可采取结构调整政策,包括第一进入WTO,以未来国内市场换取目前外资的大量流入,以缓和国际收支的逆差趋势;第二,出售国有资产;第三,提高低收入阶层的工资。长期则必须进行根本性的体制改革和战略转换,我已经提出8条措施,主要包括:采取低成本的反腐败措施,坚决清除腐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建立信誉记录;以国债带动劳动积累,提高农民收入,进行国土整治和农村城市化;继续以开放促进改革,改变过分的纵向一体化,政府集中权力强化垄断的倾向,发展社会横向组织;将部分国有资产存量转化为社会保障基金,进入股票市场;改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西方高消费的战略,发展独立的高科技和国防;采取有力措施降低教育,司法,管理和工程项目的成本,等等。

总之,我们必须从历史阶段的变迁,把中国目前的通货紧缩看成是战略转换的不可避免的“变盘时的滑坡”,抓紧时机解决中国改革的深层次矛盾,为未来中国数十年的经济持续稳定有效益增长,创造条件。

一.需求主体转换与利益结构调整

1999年6月份,通货紧缩已成事实,政府和学术界在认识上有重要的深化,就是各方面才逐步达成了共识,我国需求和供给结构都出现结构性断层,社会收入分配严重不公;越来越多的改革成本要居民承担,居民预期收入降低而支出增加,影响了消费和投资,不进行利益结构的调整,经济难以启动。目前的政策限于以政府财政力量承担改革成本,在增量上调整社会分配关系。扩大总需求,关键是调整需求结构,进行需求主体的转换。过去20年带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是3部分人的需求:

第一,外国人的需求。这是中国的出口。

第二,国内单位购买力。

第三,暴富阶层的需求。后两部分包括相当比例的进口轿车和手机,这是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在国内是豪华别墅,高档消费品,贵族教育,高速公路,都是一些高成本,高附加价值,高价格的东西,这就决定了中国的供给结构,过度追求高利润,高资本技术密集,依靠进口原材料,高工资,低就业。这样的由少数单位和富人带动的需求结构,和为他们服务的供给结构不能带动大众消费,社会的需求和供给出现断层。当少数人的需求饱和以后,那些高成本豪华产品与大众无缘,相对生产过剩必然出现,而且靠经济总量的扩张,难以摆脱。所谓启动内需,就是要让另外3部分需求成为主体:

一是以政府为主体的社会投资需求,即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国土整治,医疗卫生,国防公安,农村城市化等8个方面,应该由政府进行基本投资,提高民间投资的边际收益率,吸引民间投资进入。投资成功需要政府非常高的威信和组织动员能力,必须以低成本的反腐败措施,迅速有效地解决腐败和暴富阶层没有合法性的问题。

二是农民需求,主要是住宅,教育,农用汽车和家用电器。

三是城市居民需求,主要是轿车和住宅。但是城乡居民的需求似乎难以启动。大家奇怪,老百姓为什么有钱不愿意花?银行里不是有60000亿居民存款吗?中国经济的研究者们长期忽视和忌讳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有人根据公开的统计数字,说中国没有两极分化,他们没有计算隐蔽收入和灰色收入;有人因为缺乏数字就不去研究。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有少数人以非常不正当的手段实现了暴富,大多数居民手头仍旧比较紧张,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一直被忽视,或被掩盖,似乎谁去研究,就没有“实证性”,就有“否定改革开放”之嫌疑。

许多人估计,目前中国80%的银行存款,掌握在20%的人手里,其余80%的居民,只掌握大约20%的存款------这个“20:80”格局,是一个两极分化的格局,足以引起我们警惕。

治病,必须对症下药。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到今天,已经面临着“20:80”格局,暴富阶层的消费已经饱和,由于没有合法性又不愿在国内投资,出现大批资本外逃。

国家投资很难带动民间投资,少数人的需求又带不动社会总需求。居民的即期收入并不太高,预期收入更不乐观;由于改革方向的偏差,其收益越来越多地被少数人所占有,而成本越来越多地由大多数人承担,居民预期支出增加超过了预期收入的增加,有限的收入要准备买房,治病,为子女交学费,直接抑制了消费。靠启动股票市场,可以为国有企业筹资,但是对消费刺激不会太大:牛市时大家只要赚了钱,就要再买股票;熊市时股票被“套”,有谁会“割肉消费”?进一步启动内需的政策,带有一定的社会收入分配的性质但是限制在增量方面,进行小幅度调整,如提高工资和对低收入阶层的补贴;进一步扩大消费信贷,由政府财政承担下岗工人的社会保障等。但是如果只限于从增量调整,肯定会增加财政赤字,最后转化成通货膨胀,使经济增长难以持续。因此需要从存量上调整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解决历史遗留的老职工没有社会保障的问题。

三.以国有资产存量转化为社会保障基金

以部分国有资产直接转化为社会保障基金加入股票市场,是我5年以来多次提出的建议,至今没有被采纳。我的建议是:在我国企业改革中,我们必须对于受到损失的工人,给予适当的补偿。除去待业保险以外,最主要的是:要把过去计划经济下由国家财政集中起来的,国营企事业单位职工干部多年积累的退休金和医疗费,在建立社会医疗保险的过程中,一次性地予以承认和补偿。

按国际惯例,高工资里包括了医疗和住房部分,难怪美国和香港人要用一生积蓄的三分之一来买房子。退休金,是经国家立法,由政府,企业和个人按比例,每月存到保险公司的,一个人劳动40年,按复利计算,可以储蓄一大笔钱为养老之用。保险公司亦作为投资机构,使这些资金保值增殖,从投资利润中按月偿付养老金。在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这部分钱也是有的,只不过没有给个人和保险公司,而是由国家财政统一集中投资,形成了现有的国营企业。因此,按每个职工干部的工龄,解决住房,实行工费医疗是应该的,改革住房和医疗制度,是把这部分基金发给个人,同时把以前存下的也应补给个人

如果国家和单位不再负担职工的住房和医疗的话。对于退休金更应如此。按照工龄计算,一个30年工龄的职工或干部,如果被企业辞退或本人下海,应该按照工龄将以前存款补齐。在建立社会退休保险制度时,应该按照工龄,将全体职工的过去的养老金,由国家财政补齐。资金的筹集办法,一是拍卖一部分赢利的国营企业,二是发放一部分国营资产股票,三是发放一部分国库券因为养老金只有在退休以后才能按月领取,所以一次性补偿,并不是将这笔钱一次发给职工,而只是给每人在保险公司立一个帐户,将国家欠职工的暗帐变为明帐。无论工作调动还是被辞退,这个存折都应随着职工本人走。新晨

篇13

    【关键词】利益观 社会分析法学 和谐社会

    一、社会分析法学之利益观

    (一)人与利益

    利益自古即为哲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和经济学等诸多学科所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利益,并且用不同的方法界定利益。因此关于利益的定义可谓林林总总,但从根本上说,利益是“人们通过社会关系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需要”。〔1〕利益是主体对客体的主观诉求,但这种诉求表现为利益绝不是主体的任性,而是取决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并且通过其表现出来。这样看来利益的内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和变化也是毋庸置疑的。

    人与利益的关系如何密切极易证明,任何一个个体若想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都必须满足某些基本的条件,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即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利益需求,诸如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等。人与利益是共生共存的,有人的存在,就有利益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人生存和发展的过程就是追求利益 、维护利益的过程。任何一种政治的和法律的制度都旨在调和与平衡不同主体的利益需求,因此明确利益对于人的重要性,是构造合理的、符合人的需求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先决性条件。

    (二)法律和利益

    法律是调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而这种调整实际上就是对人们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这种利益关系在法律上即表现为权利,权利是法律的一个核心范畴,是利益在法律中的表现形式,是由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一种利益。法律制度是对相关领域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的确认和保护。利益作为权利的核心内容,通过权利类型及范围在法律规则中的确定而在相应主体间形成了一种配置机制。“法律从根本上说是调整利益关系的工具 ,利益调节或再分配是法律的一大职能。法律公平与否,取决于利益平衡与否。”〔2〕因此,利益的需求变化决定着法律制度的发展和演变。如果主体新的利益调整需求达到了由法律调整的高度,那么就会产生新的法律制度。

    (三)社会分析法学之公共利益观

    社会分析方法是随着社会学特别是随着社会法学的兴起所产生的法律分析方法。法律既是一种静态的官方文件体系,同时又必须在社会中予以实施,由此造成法律问题的分析,既可以从规范的层面来进行,也可以从社会的角度来进行的交叉现象。当然,是用法学的眼光还是用社会学的眼光来分析法律问题,两者在前提和结论上并不相同。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当我们用社会法学的眼光去审视分析法律时,它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如社会分析法学中“利益法学”学派发挥耶林关于法律是保护“社会利益”或“共同利益”、反对威胁“社会利益”的个人利益,他们将协调法律秩序范围中的各种利益作为法官的主要职责之一。而作为“社会连带主义"学说代表的狄骥的理论则体现出社会本位的价值观,强调并关注社会的整体利益以及社会义务。

    那么我们又应当如何界定公共利益呢?尽管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定义了公共利益,但却很难对其作出精确公认的分析,只是见仁见智,难以统一。因此我们只能从微观的角度和不同的方面对其定义进行把握。首先,公共利益须表达一定个人利益的需求,但不可能与所有的个体利益一致。公共利益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代表性,如果公共利益不能体现一定的个体利益要求 ,难以称为公共利益,同时由于不存在唯一被认可的价值观和标准,亦不可能使公共利益得到所有个体的承认。其次,公共利益是一个外延及其宽泛、内涵及其多样的概念,因此并非都可以由法律手段来调整,还需有习惯、道德等方式来调整。

    二、从经济法的不同范畴看社会公共利益观

    (一)理念

    经济法的理念是体现于经济法实践中的最高指导思想、精神及立法宗旨,是经济法的一个重要范畴 ,但目前法学界的认识分歧较大。结合经济法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存在基础综合考察,“平衡、协调”(实质即和谐)是各种观点都包含的思想。而平衡协调的客体则是各种利益关系。《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中所隐含着的这种理念就是很好的说明。就经济法的本质而言,平衡协调是其首要的基本原则。它所追求的社会效益,不只是局限在经济利益的范围之内,同时也涉及社会福利、人文和自然环境、人的自由和自身价值等诸多因素的优化和发展, 社会性是其本质特征 。它与公共性、公益性、干预性相联系。它调整经济关系的最高目标,应当是保障国民经济能够平稳持续地发展,即平衡各中利益需求,并加以协调,使得经济生活中的各方主体利益在其中取得某种平衡和一致,成为经济发展的调节器和平衡器。但是经济法又并非不加区别的保护所有的主体利益,它同以保护个体利益为己任的民法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必须在权衡各种利益的前提下使得社会公共利益的到最优化和最大化。因此,从经济法的理念来看,保护和提升社会公共利益是其必然的使命和职责。

    (二)调整对象

    经济法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是解决市场经济中所出现的问题 ,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市场秩序包括经营秩序和竞争秩序,它是公共经济生活的活动规则,是维系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机制。这一点集中体现了经济法的公共利益本位。尽管经济法学者对经济法的具体的调整对象意见并不一致,但是经济法有其独特的调整对象是不容置疑的,即将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作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这是决定经济利益本位的根本所在当然公共利益本位的确定并没有使经济法与其他的以公共利益为本位的部门法,如行政法、刑法等,在利益本位上区分开。实际上,任何以公共利益为本位的部门法都是维护着公共利益的某一方面。具体到经济法来说,它维护的是公共利益中的社会利益和公共经济利益确切地说,经济法的本位是社会公共经济利益。

    (三)调整模式

    法律与利益的密切联系在前文我们已有所阐述,法律作为各种利益的表达方式和手段,一旦形成却又可能对利益有能动的反作用。只有设置科学合理的法律才能保障法律所追求的利益目标的实现。而这些不同调整模式的区别就在于对权利、权力、义务的不同设置方式,因此,如何设置科学合理的调整模式来实现法律追求的利益目标,是法律也是经济法实现其社会调节功能的关键。不同的法律部门有不同的主要利益目标追求,这也就是利益本位问题。经济法相对传统的以个人利益本位的私法和以国家利益为本位的公法来说,其本质特征在于以社会利益为本位。这一点已经成为经济法学者的基本共识,也被充分论证,在此作为本文以下讨论的逻辑起点。社会利益由于具有本文上述的独特特征,以及对社会利益维护的多层次性决定了经济法自身的独特的调整模式:行政权力干预、社会权力实施、个体权利实施三种模式,实现经济法维护社会利益的法益目标。

    三、和谐社会理念下的经济法利益观

    社会分析法学派的利益观之中,社会本位是重要的价值观之一,用社会学的角度审视法律问题是其重要的方法。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我国政府新的历史任务,而从社会法学派的观点来看,它与经济法一以贯之的社会本位理念以及经济法的平衡协调之功能有着诸多的契合之处。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和谐社会的主题之一。而“以人为本”中 “人”多与 “民”联系,因此,以人为本理念明显区别于民法本质中的个人利益本位,而恰恰与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相契合。相对于行政法和民法对于单纯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保护来讲,经济法所保护的是更广义的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既非个体利益的简单相加,也并不可能永远与国家利益保持一致,而是将社会上最广泛的最合理的利益需求作为保护的对象,这与当前和谐社会中所涉及的以人为本理念是一致的。

    德国着名法学家耶林认为:“法律的目的是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实现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结合。”而经济法对于多元化利益的协调和平衡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者们将“经济法”定义为“协调解决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个体利益之间矛盾以及协调解决与社会整体利益直接相关的社会个体利益之间矛盾的法律部门”,其天然的平衡协调之本质决定了其应当责无旁贷地担负起重任。经济法立足于社会整体利益,强调社会责任本位的本质精神就得到了经济法学界的公认。当前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结构合理、社会资源有效合理、公民行为规范的社会,而这种理想状况的实现必须以客观面对并合理解决社会多元利益、多层次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为前提。但是各个法律部门的个性差异导致其对平衡理念的追求也不相同,而这中间能够适应调整多元化利益、构建和谐社会之重任的主要法律部门惟有经济法。因此经济法的平衡协调之功能和和谐社会对于利益协调的要求有着许多天然的耦合之处,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早已从现代经济法的不同层面和角度折射出来,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经济法的平衡协调必将获得新生,其发展将会更加科学和谐。

    综上所述,在法学的分析方法中可以看出,人与利益、法律与利益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从经济法的理念、调整对象、调整模式来看,经济法的利益观是与社会分析法学派的观点是一致的。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背景之下,社会分析法学派的经济法利益观又显示车了更为重要的意义,和谐社会的实现要以经济法理论为指导。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理念 、平衡协调功能与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以人为本、平衡和协调不同主体之间的多元化利益需求之间不谋而合,而正是这种天然的契合,决定了经济法必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途径和有效保障。

    注释:

    [1]《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2年,P483.

    [2]孙笑侠:《法的现象与观念》,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年,P65,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经营绩效 相关性

0 引言

企业传统的以追求财富创造积累为唯一目的的线性经济利益单极膨胀,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惨痛的教训。以我国为例,仅从2000年以来,山西的黑心煤窑、黑臭毒污的淮河与松花江、数例毒奶粉事件等诸多事实己经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经营不仅要考虑近期经济利润的增加,更需要关注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和企业价值的不断提高。但很多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会损害企业的经营成果,对社会责任和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本文将对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1 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

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是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美国管理学大师斯蒂芬·P·罗宾斯( Stephen P Robbins )认为: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超过社会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企业为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英国产业联合会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认识到自己具有公共责任,不仅仅是它们的经济绩效也应为它们所在社区和环境的质量负责”。社会责任国际认为:企业不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获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的目的,而且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

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超越了以往企业只把赚取利润作为唯一目标这样的传统理念,而更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注重企业对社会的贡献。

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和经营绩效评价

2.1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

2.1.1 “三废”处理率:是指企业综合处理“三废”的数量与企业排放的需要处理的“三废”总量的比值。计算公式为:“三废”处理率=已处理“三废”量÷同期排放“三废”量×100%。

2.1.2 环保投资率:是指企业对环保的投资额占当期企业总产值的比重。反映了企业对保护环境资源的重视程度。计算公式为:环保投资率=环保设施投资额÷技术改造投资的比率×100%。

2.1.3 环境质量成本指数:是指企业为了维护环境质量而付出的成本。计算公式为:环境质量成本指数=环境质量成本÷成本费用总额×100%。

2.1.4 社会贡献率:是指企业对社会所做的贡献的总额与企业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为:社会贡献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2.1.5 社会积累率:是指上交国家税金总额与企业社会贡献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为:社会积累率=税金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100%。

2.2 我国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 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价包括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和经营者业绩的评价。现阶段我国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2.2.1 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营业收入利润率等一系列指标。

2.2.2 资产营运的能力。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益通常是指企业资产的产出额和资产占用额之间的比率。评价指标包括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

2.2.3 偿债能力。通常被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在短期债务到期时可以变现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长期债务到期时,企业盈利或资产可用于偿还非流动负债的能力。

3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从国外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如果以发达国家,尤其是以欧洲发达国家的企业作为样本,研究结论呈正相关关系的较多。而以我国台湾地区或者印度尼西亚的企业做为样本的文献却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我国现阶段企业的社会责任水平与企业的经营绩效是否有关联性,还需我们进一步探讨。

3.1 指标选取 鉴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披露信息的内容和本文研究的可操作性考虑,文章从上述我国现行对社会责任的五个评价指标中选取企业社会贡献率指标作为衡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其计算公式为:社会贡献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企业平均资产总额×100%;其中,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增值税、应交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其他税收、净利润等。鉴于社会贡献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可比性,在计算企业社会贡献总额时剔除净利润一项。在社会贡献率这一指标中,既包含了企业的经济责任、同时包涵了企业的法律责任、伦理责任。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企业经营绩效的衡量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企业资本经营盈利能力的基本指标。计算公式是: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通过这两个指标的分析,说明企业社会责任和经营绩效之间关系。

本文选取食品业10家上市公司2000-200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企业社会贡献率和净资产收益率

3.2 两者相关性实证分析 就本文分析的食品行业而言,食品行业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不仅关系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而且关系到消费安全和国民健康,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食品业已经成为繁荣经济、活跃市场、扩大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样本公司而言,不同企业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并不相同。

上海梅林(600073)2000年至2007年净资产收益率和社会贡献率的关系示意图,在所列示的时间范围内企业的经营业绩就所选样本企业中处于中等水平,盈利能力基本稳定,但是可以看出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承担能力不强,企业运用全部资产为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并不高,企业占用社会经济资源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企业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与其经营绩效没有显现出相关的关系。

贵州茅台(600519)2001年至2007年净资产收益率与企业社会贡献率关系的示意图(注意:该企业2001年8月上市,2000年的数据不参与比较),在所列示的时间范围内贵州茅台的净资产收益率逐年上升,经营状况良好,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逐年提高,与企业的经营绩效显示出明显的正相关趋势;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随着企业业绩的提升而越来越多,就行业比较而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较强。

由于各个公司规模不同,企业发展的方向、特点不同,侧重点不一样也会影响企业经营绩效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下面计算出食品业净资产收益率和社会贡献率每年的平均水平

当净资产收益率逐渐上升,公司盈利能力加强时,企业对社会的贡献能力加强,社会贡献率提升。当净资产收益率下降时,企业的社会贡献率略有上升或者保持下降;总体来说,企业的经营状况越好即净资产收益率越大,其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也就是社会贡献率的值越高;即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经营绩效呈正相关趋势。

4 企业社会责任和经营绩效相关性实证分析结论

文章中显示我国有些企业所表现出来的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之间相关性并不太明显,但其所属行业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可能原因有以下几点:

4.1 中国企业比较重视短期经济效益,不注重企业长远发展 如今,大多数企业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是利润的多少,因此他们会为了利益不顾社会责任的承担甚至做出有损社会利益的事情。所以,经营绩效好的企业未必重视社会责任。

4.2 中国企业对于企业形象的树立多数还是追求广告效应,而不是承担社会责任 在年报中多描述其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为了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促进销售,这本质上是起因相关营销,是一种营销行为。

4.3 各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不同 就食品行业而言,个别企业经营绩效与其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关系不明显,并不影响整体行业两者的相关性趋势,由于食品行业企业整体履行社会责任状况良好,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存在着正相关趋势。

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企业所属行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与其经营绩效之间确实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其经营绩效,到底哪个因素是动因,哪个因素是结果,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才能真正解释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才能为企业行为提供理论指导。企业社会责任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成本,更多的是效益,因此,企业应该重视社会责任的承担,正确处理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关系,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相结合,将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张建同,朱立龙.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7):94-97.

[2]许艳艳,顾平,谢聪利.基于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企业经济增长质量指标的构建[J].价值工程.2008(7):106-108.

[3]张峰.我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及对策探讨[J].经济述评.2007(10):40-42.

[4]唐小兰.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相关性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万方数据资源服务系统.

[6]陈守明,施佳,蒲学青.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相关性实证研究[J].上海企业.2008(2):26-28.

[7]李宏旺.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商业时代,2008(8):111-1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