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电子商务的认知范文

电子商务的认知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电子商务的认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论文摘要]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含义与范围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从对电子商务概念的新认知切入,到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支撑:诚信、安全、创新和相关行业等方面进行阐述,从而对电子商务作一个全新的解读。

伴随着网络的兴起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随之兴起而得到发展。什么是电子商务呢?国际商会关于电子商务最权威的概念阐述: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指实现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从涵盖范围方面可以定义为:交易各方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任何形式的商业交易;从技术方面可以定义为:电子商务是一种多技术的集合体,包括交换数据(如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获得数据(共享数据库、电子公告牌)以及自动捕获数据(条形码)等。

电子商务从狭义的角度讲,是以互联网为主题,以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为支撑的先进的商务模式;广义的角度讲是基于电子信息网络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新的社会经济活动。电子商务的涵盖范围在不断扩展,电子信息网络不仅仅是互联网,还包括电信网、电视网和其他的电子信息网络,这个网络是广泛的。

国家现在强调重视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目的就是将交易电子化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获得更大的利益。要达到电子商务的这样一个目标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诚信是基石

2009年2月23日《电脑报》头版写到:“‘淘宝此前假货超过70%,现在也还有30%。’当当网CEO李国庆炮轰淘宝是中国最大的假货交易平台。按照这种说法,淘宝2008年999.6亿人民币的规模,其假货价值超过300亿人民币,这已经超过一个小国的GDP。”这多么令人触目惊心。电子商务诚信问题现在已经处在了风口浪尖。

诚信,从电子商务登陆中国以来,一直都是电子商务在中国快速发展的瓶颈。由于消费者同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网页交流,双方很难有面对面直接沟通的机会,彼此的信任是通过感受和体验等比较初级的手段来建立的,并没有成熟的体制或者适合的载体来支持开放性的真实信息的传递。消费者无法准确地知道经营者的信用状况,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判断进行消费;经营者无法完全地了解消费者的真实程度,只能遵循着对方的需要和要求实现销售。双方在交易中的诚信度的衡量,没有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控制体系,这使中国的电子商务难免有许多尴尬和无奈,极低的交易成功率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要建立完善的诚信体制有以下三点:(1)完善健全的信用管理体系,包括国家关于信用方面的立法、执法;政府对诚信行业的监督管理;行业自律等。(2)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管理体制。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与监管机构;进一步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建立信用奖惩机制等,由此逐步建立一个实实在在的诚信社会。(3)培养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诚信消费习惯。

二、安全是保障

众多的调查发现,另一个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是安全问题。美国密执安大学一个调查机构通过对23000名互联网用户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人由于担心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而不愿进行网上购物。由于互联网的全球性、开放性、无缝连通性、共享性、动态性发展,使得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接入互联网,特别是“黑客”们可能会采用各种攻击手段进行破坏等犯罪活动。此外“黑客”的犯罪行为大都具有瞬时性、广域性、专业性、时空分离性等特点,通常“黑客”很难留下犯罪证据。可见,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所带来的安全问题远比传统商务的安全问题复杂得多。因此,建立完善的安全体制和安全技术的提高是电子商务顺利发展的保障。

提高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在技术层面上通过网络安全技术提高电子商务系统的自身安全能力;2.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手段保障电子商务的安全;3.通过各种形式的以第三方交易平台与认证平台等机构为电子商务安全提供保障。加强网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方面的工作,切实提高电子商务安全。

三、交易模式的创新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源动力

中国电子商务大多数处于电子信息的层次,没有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作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创新的交易模式。大多数电子商务网站基本上都是货架式的交易模式,网站将产品信息陈列于网页之上,这些交易模式的共同特征就是交易形式的电子化,没有什么创新。在现有的交易的模式下,可以考虑发展下面两种模式:

(一)发展拍卖型的交易模式。通过控制合理竞价,提高交易效率,减少效益双方的风险。这种模式在如今的电子商务交易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个模式的要点是控制合理竞价。

(二)易货交易模式,就是以定量货物作为交易媒介(充当一般等价物),交易各方均由交易中心(独立第三方机构)接管。这种易货交易应该说是最原始的一种交易,在原始的时代只能做到一对一,如今有网络的支持,可以多方参与易货。多方易货的魅力就是依托网络的空间,为了交易的实现可以有第三方、第四方等多方的参与,加速货物的流转。同时这种交易模式可以产生一种新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定量货物,就是一种虚拟的货币。

四、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相关行业的强力支撑

电子商务是通过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相互制约与协调来完成交易的。

(一)信息流是电子商务交易前提,包括数据采集、归纳、分析、处理等等,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将这一部分进行业务外包,由其相关行业(如:专业网络公司和软件公司)来完成,这样会更专业、更高效。

(二)资金流是电子商务交易顺利完成的保障,而资金流的安全需要第三方支持,如:网上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

(三)物流是电子商务交易由虚拟转换到现实,将货物送达买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达到高效率和高利益而产生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形式,使物流独立于交易双方,促进了物流与相关行业的发展。

相关行业的支撑使得电子商务顺利、合理发展;同时电子商务也促进的相关行业的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五、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地扩展,对电子商务的理解也会不断的深入,这样能够更好的发挥电子商务的作用,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月波,电子商务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篇2

    [论文摘要]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含义与范围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从对电子商务概念的新认知切入,到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支撑:诚信、安全、创新和相关行业等方面进行阐述,从而对电子商务作一个全新的解读。

    伴随着网络的兴起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随之兴起而得到发展。什么是电子商务呢?国际商会关于电子商务最权威的概念阐述: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指实现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从涵盖范围方面可以定义为:交易各方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任何形式的商业交易;从技术方面可以定义为:电子商务是一种多技术的集合体,包括交换数据(如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获得数据(共享数据库、电子公告牌)以及自动捕获数据(条形码)等。

    电子商务从狭义的角度讲,是以互联网为主题,以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为支撑的先进的商务模式;广义的角度讲是基于电子信息网络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新的社会经济活动。电子商务的涵盖范围在不断扩展,电子信息网络不仅仅是互联网,还包括电信网、电视网和其他的电子信息网络,这个网络是广泛的。

    国家现在强调重视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目的就是将交易电子化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获得更大的利益。要达到电子商务的这样一个目标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诚信是基石

    2009年2月23日《电脑报》头版写到:“‘淘宝此前假货超过70%,现在也还有30%。’当当网CEO李国庆炮轰淘宝是中国最大的假货交易平台。按照这种说法,淘宝2008年999.6亿人民币的规模,其假货价值超过300亿人民币,这已经超过一个小国的GDP。”这多么令人触目惊心。电子商务诚信问题现在已经处在了风口浪尖。

    诚信,从电子商务登陆中国以来,一直都是电子商务在中国快速发展的瓶颈。由于消费者同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网页交流,双方很难有面对面直接沟通的机会,彼此的信任是通过感受和体验等比较初级的手段来建立的,并没有成熟的体制或者适合的载体来支持开放性的真实信息的传递。消费者无法准确地知道经营者的信用状况,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判断进行消费;经营者无法完全地了解消费者的真实程度,只能遵循着对方的需要和要求实现销售。双方在交易中的诚信度的衡量,没有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控制体系,这使中国的电子商务难免有许多尴尬和无奈,极低的交易成功率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要建立完善的诚信体制有以下三点:(1)完善健全的信用管理体系,包括国家关于信用方面的立法、执法;政府对诚信行业的监督管理;行业自律等。(2)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管理体制。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与监管机构;进一步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建立信用奖惩机制等,由此逐步建立一个实实在在的诚信社会。(3)培养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诚信消费习惯。

    二、安全是保障

    众多的调查发现,另一个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是安全问题。美国密执安大学一个调查机构通过对23000名互联网用户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人由于担心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而不愿进行网上购物。由于互联网的全球性、开放性、无缝连通性、共享性、动态性发展,使得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接入互联网,特别是“黑客”们可能会采用各种攻击手段进行破坏等犯罪活动。此外“黑客”的犯罪行为大都具有瞬时性、广域性、专业性、时空分离性等特点,通常“黑客”很难留下犯罪证据。可见,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所带来的安全问题远比传统商务的安全问题复杂得多。因此,建立完善的安全体制和安全技术的提高是电子商务顺利发展的保障。

    提高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在技术层面上通过网络安全技术提高电子商务系统的自身安全能力;2.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手段保障电子商务的安全;3.通过各种形式的以第三方交易平台与认证平台等机构为电子商务安全提供保障。加强网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方面的工作,切实提高电子商务安全。

    三、交易模式的创新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源动力

    中国电子商务大多数处于电子信息的层次,没有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作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创新的交易模式。大多数电子商务网站基本上都是货架式的交易模式,网站将产品信息陈列于网页之上,这些交易模式的共同特征就是交易形式的电子化,没有什么创新。在现有的交易的模式下,可以考虑发展下面两种模式:

    (一)发展拍卖型的交易模式。通过控制合理竞价,提高交易效率,减少效益双方的风险。这种模式在如今的电子商务交易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个模式的要点是控制合理竞价。

    (二)易货交易模式,就是以定量货物作为交易媒介(充当一般等价物),交易各方均由交易中心(独立第三方机构)接管。这种易货交易应该说是最原始的一种交易,在原始的时代只能做到一对一,如今有网络的支持,可以多方参与易货。多方易货的魅力就是依托网络的空间,为了交易的实现可以有第三方、第四方等多方的参与,加速货物的流转。同时这种交易模式可以产生一种新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定量货物,就是一种虚拟的货币。

    四、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相关行业的强力支撑

    电子商务是通过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相互制约与协调来完成交易的。

    (一)信息流是电子商务交易前提,包括数据采集、归纳、分析、处理等等,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将这一部分进行业务外包,由其相关行业(如:专业网络公司和软件公司)来完成,这样会更专业、更高效。

    (二)资金流是电子商务交易顺利完成的保障,而资金流的安全需要第三方支持,如:网上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

    (三)物流是电子商务交易由虚拟转换到现实,将货物送达买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达到高效率和高利益而产生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形式,使物流独立于交易双方,促进了物流与相关行业的发展。

    相关行业的支撑使得电子商务顺利、合理发展;同时电子商务也促进的相关行业的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五、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地扩展,对电子商务的理解也会不断的深入,这样能够更好的发挥电子商务的作用,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月波,电子商务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信息安全;安全管理体系

1.调查方法和对象

1.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的选择采取随机选取的方式。

1.2调查方法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填写和反馈,实现调查目的。

1.3调查时间

2014年9月1日至9月30日。

1.4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实地调查,在人群密集处随机发放纸质调查问卷,请调查对象现场填写和反馈。另一种是利用网络调查平台,和回收调查问卷。两种调查方式相结合,使本次调查达到了覆盖范围较广,形式多样的效果。同时以不记名方式填答,保证了答卷结果的真实性。

本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去除无效问卷146份,共回收有效问卷854份,回收率为85.4%。调查问卷回收后,对相关数据进行详细地统计和汇总,并做出分析。

2.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包含三个内容:一是公众对个人信息及其安全的认识;二是公众对电子商务及其安全的认识;三是公众对电子商务中信息安全的态度。

2.1公众对个人信息及其安全的认识方面

在公众对个人信息安全的关注度上,“一般关注”所占比例略高于“非常关注”,两者所占比例均达到40%以上,“不关注”所占比例很小。调查情况与“非常关注”比例应高于“一般关注”的理想状态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在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渠道方面,“各种业务的办理”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自愿告知”、“聊天交友”。这说明公众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大多是出于实际需要或个人意愿,“自愿告知”和“聊天交友”所占比例均高于理想状态。这说明调查对象对个人信息安全普遍有较为充分和准确的认识,对待个人信息的基本态度是正确的,但对个人信息安全的关注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主要表现为大部分人对个人信息安全的关注程度不够高,还有相当一部分个人信息是主动泄露的。因此,为提高公众对个人信息安全的认识,有必要借助各类媒体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个人信息的重视程度,增强保护意识,防止因主观原因造成的信息泄漏。

2.2公众对电子商务及其安全的认识方面

与实体交易相比,在对电子商务的信任程度上,调查对象表示“一般信任”的接近80%,“非常信任”和“非常不信任”的比例相当,在10%左右;在电子商务的安全性的考虑上,大部分调查对象“比较关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调查对象表示“一般不会考虑”。以上结果表明,公众对目前的电子商务安全状况还不是十分满意,只是基本接受。有相当一部分调查对象“一般不会考虑”电子商务的安全性说明,公众在信息技术方面普遍存在知识欠缺的情况,对电子商务安全性的认识不足,容易造成盲目信赖或跟风。在使用电子商务时会否考虑采取安全措施方面,“经常采取”的所比例最大,接近40%,其次是“一般不会采取”的接近30%,“必须采取”和“没考虑过”的分别占20%和10%左右。这说明,公众有意愿采取安全措施,抵御电子商务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但是,实际采取的比例并不高。这主要受限于公众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不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有意愿采取安全措施,但自己又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只能坐以待毙。这组数据表明在电子商务及其安全性上:一方面,无论电子商务的安全现状,还是公众对电子商务安全问题的认知,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另一方面,公众对电子商务及其安全性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现在还比较幼稚,但正在不断成熟、发展,具有一定的改善趋势。

2.3对电子商务中信息安全的态度方面

针对第三个内容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超过70%的调查对象表面对电子商务中信息安全现状“基本满意”,但是,与此同时,认为“大部分已经泄漏,安全感明显降低”和“不是很多,还可以接受”的比例都超过了25%。这表明,电子商务中信息安全的现状不容乐观。大多数调查对象表示基本满意,并不能说明电子商务中信息安全现状真的可以满足实际需求,而是因为现状长期得不到改善,致使公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陷入麻木状态。所以,我国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不容小视,个人信息的安全保障水平亟待提高,而单方面的改善是难以见效的。公众对提高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水平的要求是迫切的,并且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要保障电子商务中个人信息的安全,必须采取多种措施,齐抓共管,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才能全面消除安全隐患,建立一个健康安全的电子商务环境。

2.4改进建议

本次调查最后一题采取了开放式的答题模式,收集到了一部分公众对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方面提出的建议。这些建议主要集中在:提高用户安全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从业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安全保障技术水平四个方面上。通过本次调查,可以进一步总结出应对各种安全风险的有效措施,并提高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5调查评价

为提高调查的效度[1],本次调查采用了网络调查和实际调查两种调查方式,提高了抽取样本的随机性。网络调查的对象主要是经常上网的人群,而实际调查由于调查时间、地点和方式的不同,则具有更大的随机性。

为提高调查的信度[1],本次调查抽取了的足够多的调查样本。大量的调查对象,扩大了调查的人群覆盖面;网络调查方式有效的避免了实地调查的地理局限性,而实地调查克服了网络调查真实度低的问题,二者相互弥补。

3.构建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基于问卷调查所得数据,有必要构建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以实现全面保障电子商务中信息的安全为目标,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和监督机制,配置精良设备,掌握核心技术,增加安全投入,强化培训和准入,配备精干力量,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等各种措施配合与协调,构建全方位高层次的保障体系,从根本上提高信息的安全管理水平。该体系可大体分为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

3.1技术方面

3.1.1反病毒和安全扫描技术

通过病毒查杀和实时防御,可以及时清除已存在的病毒并防止新病毒植入,防止病毒对数据的破坏和窃取。安全扫描可以发现软件中存在的漏洞和“后门”程序,通过添加补丁,防止漏洞和“后门”程序被恶意利用,危及信息安全。

3.1.2防火墙和入侵检测技术

防火墙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体,能根据安全策略对进出网络的数据行为及其流向实行控制,并保留日志,进行审计。入侵检测技术实时监控数据传输状况,并对数据访问请求进行甄别,能够及时拒绝、中断、抵御可疑的访问和传输行为。

3.1.3身份识别技术

密码作为使用最方便也最普遍的身份识别技术得到极为广泛地使用。为了加强身份识别技术的可靠性,密码常与生物技术、物理令牌等识别方式联合使用。[2]

3.1.4访问控制技术

主要用于控制用户、进程、计算机等对主体对系统资源或个人信息的访问。访问控制可以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和合法用户的非法行为,有效防止信息被非法访问、窃取或篡改。

3.1.5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是在安全工程领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达到对明文进行伪装处理,输出密文的作用。这样即使数据被窃取,非法入侵者得到的也只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无用信息。数据加密技术在使用中应以适用、高效为原则,选择功能适当、操作简便的,可以单独使用一种加密技术,也可以多种技术结合使用。

3.1.6设备及数据备份技术

设备备份为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关键设备配备冗余和备份,数据备份为重要数据提供备份,并具有恢复重要数据的功能。

3.1.7日志和审计

日志用于实时记录系统的主要运转情况,审计是在事后对日志进行分析研究。根据日志和审计报告,可以及时发现系统的异常状况,甄别可疑事件和可疑行为,并作出警报或采取必要的抵御措施。[3]

3.1.8推广使用国产软硬件

一是安全可控。国产产品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成果,制造维护过程完全符合国家的相关安全标准,消除了“后门”程序、植入代码的危险。二是国产产品充分考虑我国国情,更适应我国电力供应状况及技术人员操作习惯,后期维护和保障水平高等。

3.2管理方面

3.2.1完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通过进一步完善立法,加强执法,提高制度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健全监督机制,发展社会监督,才能促进信息安全工作的进步。也可借鉴他国经验,引入第三方评测机构,对收集和保有个人信息的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进行测评,为政府执法提供可靠依据,规范企业的信息保护行为。

3.2.2增加安全投入

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支出要占到总支出的8%以上才能达到设备齐全,人员充足,制度规范的管理状态。大中型网站有必要配备专职安全工程师和隐私工程师,人员数量由网站的规模和访问流量决定。 [4]小型网站则可以将安全工作外包,由专业安全企业对网站的安全事务进行管理。

3.2.3强化培训和准入

对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可以借鉴网络工程师及软件工程师的认证方式。同时,由于安全管理不同于其他技术工作,其对专业要求的强制性更高,标准更严,因此有必要借鉴会计从业的相关规定,采取准入制度,并打破职业资格终身制,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再教育和资格考核。

3.2.4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一方面,政府和电子商务企业,有责任和义务利用媒体等多种渠道开展宣传,使公众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提高公众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能力。一是指导公众掌握辨别不安全网站的基本方法,识别和抵御网络钓鱼、身份伪装、恶意传播病毒等不法行为;二是帮助公众掌握必要的安全保障手段,如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查杀病毒漏洞、维护计算机系统等,以保护信息存储和运行环境的安全。

【参考文献】

[1]Floyd J.Fowler.Improving Survey Questions:Design And Evaluation[M].USA: Sage Publications,Inc,1995:5.

[2]Ross Anderson.SecurityEngineering:AGuide to Building Dependable Distributed Systems,Second Edition[M].UK:John Wiley & Sons,Inc,2012:23.

篇4

传统P2P电子商务中用户使用“好评”“中评”“差评”对交易对象做信任度评价,系统只根据“好评”“差评”的次数计算卖家的信任度,由于好评差评只是买家主观判断,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且信任度的计算没有结合交易时间及各交易对象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与现实中的信任度有一定差距。为了建立一个有效的P2P电子商务信任模型,处理网络中节点之间的信任关系,帮助节点进行信任决策,这里利用模糊一致矩阵和模糊决策分析方法研究P2P电子商务中节点的信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P2P电子商务信任模型,为节点间信任评估提供了一种有用的参考。

1基于FAHP的P2P电子商务信任模型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是一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工具,以模糊一致矩阵为基础,把人的决策思维过程层次化、数量化、模型化,并用数学手段为分析决策提供定量依据,是一种对非定量事件进行定量分析的有效方法,与人类思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实践中证明是进行信任评估的最佳工具。P2P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商务,每个用户就是一个节点,用户与用户之间互不相识,分散在世界各个角落,买卖双方交易前要建立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对于一个新加入网络的节点,网络内的节点如何确定它的信任度,新节点该如何计算网络内节点的信任度,当双方有过交易记录后又应怎样确定对方的信任度,这些是这里提出的P2P电子商务信任模型要解决的问题。

1.1影响信任的因素

在P2P电子商务中影响节点信任的因素有很多方面[5],现按照信任的特点,将其影响因素分为三类:节点属性、历史信任度和推荐信任度。节点属性有助于提高其他节点对它的信任度,知道越多关于节点的属性,越容易对它产生信任。节点属性指标主要有用户名、用户的地址、电话及用户是否经过实名认证注册、出售的商品是否有质保、提供的交易是否有第三方担保等。这些信息越完善,这个节点的可信度越高。历史信任度指用户自身与这个节点多次交易得到的信任度的累积。节点服务质量的历史记录越好节点的信任度越高,相反如果节点有多次欺骗交易历史,其信任度必然会降低。此外,历史信任度还与时间相关,与当前时间相距越远的交易在信任度中占的比重越小。推荐信任度指与这个节点有过交易历史的其他用户对其所作的信用评价。推荐这个节点可信的用户越多,节点的信任度越高。由于人们总是倾向于更加相信自己熟知的人提供的消息,考虑到节点推荐信任度的可信度,因此可以把推荐节点分为好友节点、陌生节点和恶意节点[5]。

1.2信任模型

这里提出的信任模型通过采集节点上述相关信息,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3个因素及其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并进行综合决策得到目标交易节点的信任度,观察节点根据计算结果进行信任决策。信任模型处理步骤如下:①建立层次结构模型;②采集节点相关信息,根据各指标取值建立评价隶属矩阵;③两两比较各指标重要性,建立优先关系矩阵;④将优先关系矩阵改造成模糊一致矩阵;⑤层次单排序,层次综合[6],计算各指标相对该因素的重要性;⑥综合决策,得到该模块的信任隶属度。为了便于处理,可以把每个因素用一个模块处理,模块1、2、3分别处理影响信任度的3个因素,依次为节点属性分析模块、历史信任度分析模块和推荐信任度分析模块,这三个模块将输入信息处理后输入模块4,模块4作为决策模块,对前3个模块的输出隶属度进行整合得出综合信任度。下面详细介绍各模块的信任度的计算过程。

1.2.1节点属性信任隶属度的计算

根据节点属性的各指标信息有无情况得到评价隶属矩阵126V=(VV,,V),然后利用FAHP确定各指标对节点属性信任度的权重矩阵γ=(γ1γ2…γ6)T,用符号NAR(j)表示节点j的节点属性信任隶属度,计算公式如下:T126126NAR(j)=(V,V,,V)i(γ,γ,,γ)。(1)

1.2.2历史信任度的计算

用符号THRn(i,j)表示n次交易后节点i对节点j的历史信任度评价。经过信息采集得到评价隶属矩阵V=(Rn(i,j),THRn-1(i,j)),其中Rn(i,j)表示节点i和节点j在第n次交易后,节点i对此次交易中节点j的评价,即最近一次的交易评价。由模糊层次分析法得到上述两个指标的相对权重矩阵λ=(λ1λ2)T,V与λ相乘进行综合决策。为了区分大额交易与小额交易,引入了交易规模系数Pn,并预先在系统中设定交易额度阀值,Pn取值如下:nP>=<1,交易金额交易额度阀值,交易金额,交易金额交易额度阀值。交易额度阀值(2)从而导出历史信任度计算公式:()(),(,),112THRijpRijTHRijnnnn=λ+λ,(3)其中THR0(i,j)=0,表示i、j节点没有交易记录时初始历史信任度为0。

1.2.3推荐信任度的计算

推荐信任度指与节点j交易过的其他节点对节点j的信任评价,用符号WRR(j)表示。为了区分推荐节点的信任度,将推荐节点分为三类:好友节点、陌生节点和恶意节点,通过权重实现对上述3类节点的推荐信任度的区别对待。观察节点通过向P2P网络中发送广播包,询问目标交易节点的历史交易情况,得到评价隶属矩阵V=(好友节点的平均推荐信任度,陌生节点的平均推荐信任度,恶意节点的平均推荐信任度),由模糊层次分析法获得对应的权重矩阵η=(η1η2η3)T,综合决策后获得推荐信任度的计算公式为:312111(,)(,)(,)()qmnpklTHRpjTHRkjTHRljWRRjmnqηηη====∑∑∑++,(4)其中m、n、q分别指好友节点、陌生节点及恶意节点的个数。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一般抛弃恶意节点的信任评价,即η3=0,故η1+η2=1。实现对不同信任程度的节点分类管理的方法是在本地存储一个好友节点和恶意节点的ID名单,这个ID名单可由节点i自由调整。当节点i收到节点j的一个推荐信任评价时,按照ID名单,对节点进行分类,将其推荐信任度带入公式4中相应的权值部分,最后计算出节点j最终的推荐信任度。

1.2.4综合信任度的计算

计算出上述3部分的信任度后,将各模块的输出作为输入值聚合到决策模块,获得评价隶属矩阵和对应的权重矩阵,综合决策后导出计算节点的综合信任度公式为:123(,)NAR()THR(,)WRR()nRij=ωij+ωiij+ωij,(5)式(5)中0<ω<1,ω值越大表明对应的因素对综合信任度的影响越大。观察节点根据综合信任度计算结果判断目标交易节点的可信程度,以决定是否与其交易。

1.2.5信任的更新

当两个节点建立信任关系,完成一次交易后需要为对方在此次交易中的表现做出信任评价,以更新节点的信任度记录。系统确立的满意度评语集合为{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十分不满意},用户只需从卖家发货速度、物流服务、货物相符程度、售后服务4个方面对此次交易进行满意度评价,由系统确定上述4个因素对信任度的影响权重,并将用户满意度评价结果量化,分别得到权重矩阵ω及评价矩阵V,再利用公式(6)计算用户对此次交易对方的信任度评价隶属度。T12341234(,)()()nRij=VVVViωωωω。(6)

1.2.6算法总结

观察节点与目标交易节点交易前要评估其信任度,首先询问目标交易节点的节点属性,根据公式(1)计算节点属性信任隶属度,接着查询本地节点中与目标交易节点的历史交易记录,利用公式(3)获得节点历史信任度,然后向其他节点询问目标交易节点的历史交易情况,通过公式(4)得出推荐信任度,最后利用公式(5)计算该节点的综合信任度,判断其是否可信,决定是否进行交易。当交易完成后节点为对方做出信任度评价,信任模型利用公式(6)计算该次交易的信任评价隶属度,并利用公式(3)计算出最新的历史信任度存储在本地节点上,最终真正完成该次交易。

2实验仿真

这里提出的信任度计算方法是对传统P2P电子商务信任度评价的改进,因此有必要对这两种算法的抗攻击能力做出比较。

2.1周期性欺骗

假定节点每15次交易中有5次欺骗交易,图1反映了普通算法下信任度的变化情况。从图1中可以看出,信任度随着诚实交易次数的增加而增大,虽然节点在交易过程中有1/3的欺骗交易,但信任度总体依然保持上升趋势。因此普通算法下高信任度并不能保证高诚信交易率。图2反映了这里算法在周期性欺骗攻击下,信任度变化情况。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恶意欺骗次数的变化,节点的信任度也呈周期性变化,信任度不会随着交易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只要出现恶意欺骗,信任度就会陡然下降。这里算法消除了信任度与交易次数的直接关系,更能反映交易诚信度的变化。

2.2恶意节点群体攻击

假设与某个观察节点交易的节点始终有20个,其中有若干个恶意节点,并相互串通以提高某目标节点的信任度,无论目标节点提供的交易诚实与否,恶意节点都给出“好评”,而其他节点则对交易做出如实评价。图3显示了节点在信任度累计到一定程度后(30),连续进行欺骗交易,在恶意节点数目不同的情况下,信任度的变化情况。从图2中可以看出当恶意节点数目超过总节点数目的一半,信任度不会随着欺骗交易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已经不能反映节点的真实交易状况。

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 高职 培养 知识 技能 素质

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发展高职教育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它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构建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在这个特定的培养基地里,为“电子商务”这个新的人才群体,构建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以下就从知识结构、职业技能结构、素质结构等三方面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

一、知识结构的构建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在特定的专业架构下,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相关知识在学生认知结构中所积淀的层次与比例关系。知识结构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尺度之一。从当前的情况看,电子商务知识的基础化、综合化是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主要内容。

1、电子商务知识基础化。要把知识结构的重心放在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基本应用上,这是应对电子商务实战环境的一个重要策略。一个人只有在工作和生活中凭借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的基础和自学能力,不断扩展、优化、更新自己的知识,才可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教育既要重基础,也要重专业,二者比例要适度,不能仅强调专业性、技术性而忽视基础性。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要准确,不可贪多求广,要真正体现其专业的基础性,把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内化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2、电子商务知识综合化。知识综合化不是知识的叠加,而是知识的整合,是“电子”与“商务”知识的相互渗透,形成整体性观念。在这方面,一是要注意“电子”与“商务”知识的相互渗透与综合,重视两者的沟通与转化,使学生学会用综合化的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二是要注意“电子”与“商务”的侧重比例,结合高职院校实际,其教学工作应围绕“电子手段,商务目的”这一思路展开,以此为中心思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二、职业技能结构的构建

职业技能一般由四部分所组成,即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造性开发的能力和就业与职业生存的能力。

1、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在获取相关知识能力的培养方面,应提倡教师主导与学生自学并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程设置上,要以专业特点和学习者为中心,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飞跃。同时,要在学习中构建整体知识网络,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知识的实用价值,为学生的不断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指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由此迁移到其他情景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与获取相关知识能力的核心都是思维,但运用知识的能力更偏重于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知识能力的关键,是让学生更多地参加实践活动。一方面,要针对专业特点、职业特点、技术特点、岗位特点开展实践活动,如到电子商务公司或公司的电子商务部门实习、进行电子商务软件的仿真操作等。另一方面,作为老师,应该引导、鼓励学生把实践融入一点一滴的生活当中。

“凡事留心,处处皆学问”,如与学生课下的一些交流可通过电子方式进行,告诉学生我们平时通过POS机“刷卡消费”其实就是电子支付的一些应用,毕业生完全可以进行一些网上应聘,学生可以注册成为网校的在线学员,可以通过CA申请个人数字证书……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融合。

3、创造性开发的能力。既要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重视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的培养,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挖掘,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标新立异”。同时,要尽可能让公司、企业和社会参与,引入复杂多变的应用需求环境。要培养创造性开发的能力,重要的是开展主体性教育和个性教育,鼓励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敢于突破常规。 转贴于

4、就业与职业生存的能力。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是今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应充分发挥本身的优势,创设良好的职业岗位环境,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毕业后具备强大的就业竞争力。如实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资格鉴定与培训适当纳入教学内容,科学设置优化课程体系,以实验实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把实践性教学和职业技能培养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三、素质结构的构建

素质结构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社会素质的培养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1、社会素质的培养。社会素质属于后天素质,它在素质结构中起调节作用。它一方面要以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为基础,另一方面又给这两种素质打上了一定的社会烙印;它既引导个体做人,也引导个体成才。内化是社会素质形成的重要机制,高职院校在培养教育“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社会素质时,要充分发挥正面教育的作用,多树立正面典型,要注意纠正学生在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中的一重一轻倾向,避免因这种倾向造成知识的偏差、人格的移位。

2、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是人所有素质中最容易产生危机的一部分。心理素质包括认知素质、情感素质、意志素质、个性素质等。在这些素质中,认知素质影响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思维水平;情感素质、意志素质影响个人的成就动机、情绪的管理水平;个性素质影响人的气质和人格特征。人的心理素质一旦潜藏危机,就会对个体的发展产生影响,甚至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因此,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应该加大力度,要通过深刻理解职业内涵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使学生懂得人人都可能成功;还要创建良好的职业氛围,促使学生构建积极、昂扬的良好心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塑造自我。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划分不是割裂的。知识不经内化,不能形成素质,内化了的知识不经运用,也不可能形成能力。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电子商务专业必须加快专业建设和改革,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改革,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好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能力标准、核心专业课程和真实的实践环境几个核心问题,从而培养出具有强烈的电子商务感、能使用电子商务手段解决实际问题、适应行业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随着电子商务发展步伐的加快,高职院校应抓住最新的就业契机,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机接轨,推动职业教育与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黎柏富 电子商务岗位指导[EB/OL].电子商务就业网。

[2]陈念 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探讨[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3]马继刚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电子商务,2006,(4)。

[4]杨志奎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再认识[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5)。

[5]杨丽光 把脉电子商务人才培养[J].电子商务世界,2005,(9)。

[6]赵莎 再聚焦电子商务人才培养[J].电子商务世界,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