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09:56: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公共治理 学生管理 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4-0031-02
一 公共治理理论
1.公共治理的内涵
公共治理,作为一种新的行政管理的范式转换,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现已逐渐被各国政府应用于社会管理的社会实践中。公共治理含义主要包括:(1)公共治理的主体除了政府也可以是私人机构,还可以公私合作。(2)公共治理主张由各种私营部门或第三部门承担以往由政府部门承担的功能,将政府的部分职能转移给社会。(3)公共治理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和合作,注重管理对象的参与性和主动性。(4)公共治理主张政府在管理社会事务方面可以而且应当拥有多种手段与方法。
因此,我们可把公共治理理解为:公共治理是政府与多种公私机构共同管理社会,以市场为基础,以公共利益为共同利益,并且政府在管理社会事务时可通过多种方式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新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模式。①
2.公共治理的社会基础——公民参与
治理是对管理的扬弃和对行政的深化。公共治理的核心在于打破公私界限,通过政府与社会、公共部门和私人机构共同行使公共权力,强调合作,最大限度地增进和实现公共利益。公民参与是其存在的社会基础。②
3.公民参与对公共治理的重要性
公民参与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公共治理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从政治上看,公民参与可对公共权力和政府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督,避免“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社会失灵”等由于权力扩张而带来的不良后果,对整个社会政治生活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从经济上看,公民参与可让市场更有活力、经济主体更加自由,这有
利于市场主体的完善以及经济主体的利益诉求和权益维护,弥补政府无暇顾及的市场空白,是经济现代化驱动的综合动力之一。从文化上看,公民参与有利于“公民社会”、“法制观念”的形成,对各种新的需求和机会做出迅速反应,在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组织方式、制度安排等各个领域,承担新职能,积极引导社会发展的潮流。
二 目前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满意度调查及结果
1.温州医学院学生满意度调查案例研究
2.调查结果
就调查结果来看,温州医学院向来以友好校园的形象示人,在校园里学生有安全感并能得到帮助。学生对校园安全的满意度极大地肯定了这一看法。在学生满意度调查的16个项目中,有11个项目的满意度超过了美国同类院校的相关数据,仅有5个项目低于美国同类院校的数据,这5项分数较低的调查项目均是学生自益不能完全表达的项目,究其原因主要有:
第一,“学生自治”精神缺失。学生自治制度在国外大学比较流行。19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在推进选课制时,就有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接受成败,自我管理的意思。④ 复旦大学李登辉校长管理学校时,曾提倡“师生合作”。⑤ 而对于学生而言,则“提倡学生自治”。当初的复旦学生,维持校内治安,还自理膳食,自办各类义务小学、合作银行、平民学社等,直接为社会服务。学校倡导这种精神用意深远,目的是让学生将来置身社会,能时时处处都顾全大局,任劳任怨,努力奋斗。但是这种学生自治精神无论是对于学校还是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实行的。它要求学校管理者敢于放手,学生具备良好的素质,学校有严明的校风和规章,教师有强大的模范力量等。但是,所有这些都与教育实践互为前提。
第二,高校学生管理体制存在障碍,学生参与学校事务渠道不畅。我国高校在制度设计方面侧重于管理和规范。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上旧观念的思想惯性,政府将学校与大学生的关系定义为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基于这种管理与被管理关系上建立起来的相关制度存在严重的弊端,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们真实想法的反馈。校园内,学生们自主参与学校事务的渠道很少,只有向教育主管部门投诉和向学校申诉等。但事实上,这些渠道在我国当前的执法和管理水平下,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管理的路径
1.培育“治理”学生管理文化
治理理论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强化自主意识。但根本在于营造校园文化,以文化管人,实现学生管理的“治理”精神。目前,多数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是直接性的管理行为和强制性的管理方式,但是这种管理在实践中被证明是粗放而低效的,治理理念的管理意味着管理需要以间接、柔软的行为方式来对学生思想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对学生行为的软约束,而这种软约束主要是通过校园文化来实现的。⑥ 校园文化的管理理念的实现途径则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学生在这种理念统领下,感觉身心是轻松的、校园管理是柔和的。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主体精神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其个性也能得以自由展示,学生能够在自我意识引导下、在自我约束中实现自由发展。这正是今后各高校所要追求的主体价值之一。
2.学生事务管理的民主化
民主化的学生事务管理的本质在于平等地对待学生,保障学生权益,支持学生参与校政。学生的校政参与也称“学生参与”,是指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关于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笔者认为,关于学生的许多事务应该尽量由学生负责参与。这些事务主要包括学生纪律、学生生活和咨询服务等。学生纪律管理是学生参与中典型的方面,借助旨在促进学生自律的“荣誉准则”和有众多学生参与的学生纪律委员会,许多高校的学生实际上负起了学生纪律的主要责任,学生事务处处于辅的行政业务支援地位。在学生生活方面,许多高校学生生活服务的大部分事务是由学生会承担的。学生会活动的内容和作用在于为学生提供各种服务、组织开展学生课外活动、代表学生参与校务、与社区联系提供社区服务计划。此外,它还根据自己的章程在学校内部发挥管理、协调自律的作用。在咨询服务方面,学生可以参与新生接待与入学定向指导,住宿安排与住宿生活指导、学术问题等。
3.建立大学生参与诉求表达机制
笔者认为,参与诉求的表达主要可从三个方面完善:(1)建立听证制度,是大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尤其是参与涉及自身重大利益事项的决策。(2)建立校务公开制度,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有针对性地公开有关校务,如招生、新生收费、毕业生就业、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各类奖学金和荣誉称号的评定等。(3)完善大学生自治组织建设。几年来,各高校中越来越多地涌现出大学生自治组织,学校也日益重视学生的自治组织。但是,学生自治组织的规范性、运作的科学性、模式的有效性仍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如何完善大学生自治组织,使其作用有效地发挥出来仍是高校学生工作中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注 释
①任维德.公共治理:内涵 基础 途径[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
②刘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公共治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
③韩玉志.现代大学管理:以美国大学学生满意度调查为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④舸昕.从哈弗到斯坦福——美国著名大学今夕纵横谈[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182
⑤刊登于2005年9月1日“复旦校刊”百年校庆专刊。
⑥李荣华.论“无为而治”的高校学生管理[J].求实,2009(S1)
参考文献
[1]赵军山.大学生维权误区与对策探析[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2]孙磊.试论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引导语匡正[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73)
生命是需要价值来体现,当生命的旅程充斥了充实的忙碌、足够的认可和时刻安全稳定时,企业员工才觉得此生无憾;因为安全工作着才是企业员工真正的理想。每个人可能有诸多的渴望,但唯一能真实把握便是眼前、将进行的工作安全,把握住了工作中的安全才是生活永恒的可持续。而员工心态在变电站安全管理工作中有着核心作用,因为心态决定一切。而员工的社会需要满足感决定着员工心态。经济学认为,人是经济人,这至少是人的一般属性。而工作目的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满足社会的需要;二是创造有利于个人的需要,即获得物质上的报酬,成为精神上的支柱。工作安全质量往往决定着生活的质量,工作安全是生存最直接的保障。人生年复一年的维系,主要依靠于工作安全的可持续。因为工作安全,解决了衣食住行,生计得以维持;因为工作安全,养老育幼,生命得以延续。而工作安全便成了生存的最直接标签,生命最重要状态。
当前社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不少员工产生相对被剥夺感;群体性焦虑情绪严重,这加剧了急功近利、肤浅急躁的工作氛围。并且员工在相互认知之间,形成有关他人印象的过程中,由于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及环境因素的作用,社会知觉往往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这些偏差无非是由于某些特殊心态规律作用的结果.而这种心态规律就是员工对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不一致、内在的、综合性的心理和行为倾向。而要科学理性把握住这种心态规律我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端正积极的自我认识心态.诚实清楚地了解自己,找到适宜自己的健康精神负担水准,以此为基础采取适时的思考方式,正确分析现状,不把自己的主张强加于人,宽容而理性非感性地思绪去决断和行动,进而挖掘和培养自己的才能、兴趣、目标;从而把精神压抑感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之内。让自己处于一种放松状态,实际上是处于一种任何紧急情况发生时都能随时随地应变地伺机状态。摒弃那种对身上的一些“累赘”“包袱”怨天尤人,树立自我约束意识。站在问题矛盾立场上思考问题,使自己与事物浑然一体,使自己与他人的区别尽可能缩小,以产生共鸣与和谐。尽可能全面考虑问题,在思想上和方法上有充足的应变能力,不管自己身处在何种景况中,也要保持广阔的视野,用不失平衡的目光洞析世界。而思想心态一旦无所畏惧地与目的相结合它就能够成为一种创造性力量。
其次是理性控制工作中情绪心态管理。情绪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能发挥情绪的积极作用,进行良好的情绪管理,有助于员工增加自我监控,提高工作有效性;树立科学的工作安全预期,其实就是一种尚未上升到明确意识状态的安全潜在意识,如果员工能使自己确信“我是成功的人物”那就和“事实上已经成功了”起同样效果;在自我可能的范围内尽最大的努力,以想象的可能性去形象化安全工作。正视情绪劳动,就是员工付出努力进而控制情绪的表达方式。1、注重情感方面的个性修养;2、建立情感诉求,进行情感教育;3、树立乐观主义人生观;4、学会使用幽默语言,制造和谐工作氛围。员工不应该仅仅把工作视作是取得面包、衣服、房子,养家糊口的一种“需要”、一种无可避免的苦役,而应该把它当作一座塑造能力的熔炉、锤炼品格的学校。
三是建立员工亲情档案。活跃工作环境,培养“安全第一”的企业文化。把安全提升为企业文化,让每个职工在工作的过程中都有一种“谨慎”的态度,养成“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的工作习惯。积极了解员工家庭生活状况,开展各项民主活动,处处为员工着想;不定期进行谈心和互访活动,交换看法,稳定思想情绪;解决生活中各种困难,以绝员工后顾之忧,展现集体温暖,人世亲情。
四是建立科学、行之有效的变电站安全管理评价机制,强化安全管理模式;完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确立精细地安全指标衡量标准;充分利用制度规范的一切评价活动,进行综合、统一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与不定期分析;也就是说安全管理工作评价的常态化。当然,评价关键不是对错,是在对的时候你从中得到了什么,错的时候,你从错中失去了什么。再者就是应疏浚员工的晋升通道,防止阶层固化;重塑变电站安全管理价值体系,建立激励和约束对称的激励机制。事实止,管理者永远没有办法知道员工内心里有什么,只有在他受到驱动和激励之后,才可以看得出来你能不能把他发动起来,只要激励与约束用的适当,把大门打开,让员工发挥出潜能来,他就会表现的比以前更好!当然管理者能够以区分个性心态差异进行管理,根据个性心态的特质合理安排工作,根据差异相辅和互补进行人员配置、设计和维持一种差异心态成长的氛围,也是变电站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手段。
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会想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员工心态在电站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配套效应”也是一样。当员工拥有了积极、乐观的心态,员工心态在变电站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核心价值也就凸现出来了。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管理;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control is the whole projec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anagement, it is related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project participants, directly affects the engineering of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This article from the phases of cost control of characteristics, briefly discusses current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control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eliminary solution.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Project the life cycl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建筑企业非常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想取得预期的、最大经济效果,这就要求建筑工程造价必须进行有效合理的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然而在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新形势下建筑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正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通过合理竞争使产品价格趋近于价值。而建设产品与其他产品相比具有生产周期长、生产要素价格变化频繁、以及固定不动等特殊性,加之生产过程中,项目决策、建筑设计、施工管理、材料价格、竣工结算等各个环节交织在一起,因而构成了建设产品价格的复杂性和可变性,这就客观上要求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必须由传统的单的定额管理转向全面的、动态的造价管理。新形势下建筑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往往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重点在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只重视建设项目的承包价、实施过程的变更造价以及结算价,而对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造价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一些人存在着一个错误的认识,即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和初步设计阶段设计概算是虚拟资金、是非现实的,而在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所发生的资金才是真实的。
工程造价管理一直重视造价的控制,轻视造价的合理确定,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使我们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我们一直在寻找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但收效甚微,因而出现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片面现象。造成了在建筑材料价格不稳定时把工程造价的失控归根于材料价格上涨,在材料价格较平稳时把工程造价的失控归根于没有足够重视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而很少有人提到工程造价失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没有足够重视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
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一)建筑工程应该重点把握造价目标
把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前移到设计阶段。工程造价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关键在于设计。据有关专家分析:建筑设计方案在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工程的影响分别达75%~95%、35%~75%、5%~35%而在施工阶段,通过优化组织施工设计节约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有5%~10%。所以应该把重点前移到设计阶段,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它是把投资转化为建筑产品的关键环节,仍需重视。
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控制的目标。建设工程投资控制必须有明确的控制目标并且不同控制阶段的控制目标是不同的。例如,投资估算应是设计方案选择和初步设计阶段的控制目标;设计概算应是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控制目标;投资包干额应是包干单位在建设实施过程的控制目标;施工图预算或工程承包合同价是施工阶段控制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的目标。这些阶段目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补充,逐步清晰、准确共同组成投资控制的目标系统。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问题复杂这就要求设置控制目标时严肃和科学实事求是。
(二)建筑工程应该合理控制全阶段造价
项目管理是由多个过程组成的活动,每个项目的全过程必然经过启动、规划、实施、收尾几个阶段,每个项目的过程都不可避免有这些阶段,没有这些阶段就不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过程。程项目费用管理是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动态控制。对建设工程项目来说,就是贯穿于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发包阶段、工程施工阶段,直到竣工验收等阶段,即从项目设计任务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开始至项目竣工验收决算为止,并与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紧密结合。
在项目设计阶段,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工程设计招投标管理,加强对设计单位、设计图纸质量的外部监督与审查,积极推行“限额设计”,确保设计阶段工程造价不突破限额。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
在项目决策阶段,采用市场调查及头脑风暴法对项目进行识别和构思,项目组织应鼓励本组织所有成员积极参与,大胆地提出各种新项目设想,集思广益,减少少数人决策时的失误。对每一个备选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及时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判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在施工阶段中前期就必须按项目、按时间进度对建设投资进行合理分配,对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认真审查,作好技术经济分析;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工程进度计时支付工程款,搞好项目投资的动态结算,并严格控制工程变更,按规定程序确定工程变更价款。以此为基础,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以合同为依据,处理好建设项目和施工企业的关系,做好投资支出分析,帮助承建企业加强建安成本管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在项目招标发包阶段积极推行公开招投标和提供工程量清单报价招标方式,在工程量清单报价招标过程中,采用编制投标控制价方法,在投标控制价范围内,通过竞争降低成本,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加强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是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建筑市场的基础,是推动建筑业有序发展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对规范建筑市场交易,增强廉政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建筑工程应该合理运用造价管理方法
1.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所谓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Life Cycle Management,简称LCM),是将三个相互独立的管理过程DIM,OPM和FM通过集成和统一化,形成一个新的管理系统。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要求项目策划、建设面向运营,以项目的运营目标导向决策和实施,使项目策划、建设和运营的资源、组织、技术、过程一体化,在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运营的情况,通过建设项目决策、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的充分结合,实现相关参与方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信息共享。在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通过及时的信息沟通,使各参与方充分了解项目情况和项目及市场信息,为下一阶段项目管理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
2.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控制。项目管理是由多个过程组成的活动,每个项目的全过程必然经过启动、规划、实施、收尾几个阶段,每个项目的过程都不可避免有这些阶段,没有这些阶段就不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过程。程项目费用管理是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动态控制。对建设项目来说,就是贯穿于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发包阶段、工程施工阶段,直到竣工验收等阶段,即从项目设计任务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开始至项目竣工验收决算为止,并与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紧密结合。
【关键词】 工作价值观 心理契约 组织公民行为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企业员工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工作价值观和心态上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人们所重视的工作的生存意义随着社会物质资料的丰富、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开始下降,而更加注重工作所带来的心理和社会效应,如个人成长和工作成就感、工作满意度等;一些传统的伦理观念如无私奉献、忠诚、责任、从一而终等正在逐渐转变,认为离职跳槽并非不道德,人们开始追求自身价值等。诸如上述员工工作价值观和心态上的变化,常常给当前的企业管理者带来众多的困惑。那么,如何改变员工的工作价值观,使其工作价值观与企业所强调的工作价值观相匹配,以促使员工能够产生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就成为了摆在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西方组织心理学对于工作价值观的探讨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一般认为,个人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表现与个人的价值观有密切的关系,个人对工作价值观的看法会影响其职业的选择、发展及表现(陈铭宗、刘兆明,1995;Vianen、Pater&Dijk,2007;杨玉美、李秋洁和赵术菊,2008)。Brenner (1988)等人的研究发现,当个人本身的价值观与组织无法配合时,可能导致工作满意度下降,甚至可能离职。因此,了解员工个人的工作价值观,对组织而言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纵观国内外的研究可以发现,工作价值观在国外的研究长达几十年,在国内的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较少。
Shrigley等人(1988)研究认为,工作价值观不会直接导致员工行为的发生,它必然要通过影响员工的态度、认知和情感等影响员工一系列行为的发生。而作为一种内在的、隐含的契约形式,心理契约已被国内外众多研究者认可为是导致员工行为变化的极为重要的因素(Cullinane&Dundon,2006;Lester& Kickul,2001;Rusbult等,1988;Withey&Cooper,1989;Lemire&Rouillard,2005;Zhao等,2007;Cantisano等,2008)。然而,综观过去对于心理契约的研究,多数是从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对心理契约的影响及程序公平、分配公平对心理契约的影响进行探讨的,而对于员工工作价值观与心理契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则很少涉及。另外,过去的研究中,学者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工作价值观对组织公民行为有影响,而对于心理契约是否会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则较为缺乏。
李燕萍和侯方(2012)研究认为,员工的工作价值观会因为员工成长的环境、文化、历史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探讨员工的工作价值观对心理契约、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有助于了解在不同的工作价值观下,员工对组织的心理契约及组织公民行为是否有所差异。作者认为,心理契约在工作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应该扮演着中介效果,即员工的工作价值观会透过心理契约的形成,而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希望透过实证数据的收集,来验证这一假设,此为本文的研究动机。
针对本研究的研究动机,作者希望达到以下研究目的:一是了解员工工作价值观对心理契约的影响;二是了解员工心理契约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三是了解心理契约是否在员工工作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二、文献探讨
1、工作价值观
工作价值观是人们对各种人生需求之重视程度的反映,它在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上起重要的作用(Hegney & Plank,2006;Siu,2003)。工作价值观表示工作中的行为和事件对于个体的价值、重要性和希冀程度,是个体关于工作行为及其在工作环境中获得的某种结果的价值判断,是一种直接影响行为的内在思想体系。尽管许多中外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工作价值观下定义,但学者们普遍认为,工作价值观乃是个体所赋予工作的意义,并希望藉由工作获得个人需求的满足。
对于工作价值观的衡量,不同学者对于工作价值观的分类,在名称、数目及组织上都不尽相同。Rokeach(1973)将工作价值分为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两大类,前者为个人或社会的目标或终极状态,如:自我价值实现、生活方式的选择、家庭幸福等等;后者则为个人的行为方式,如:诚实、野心等,又称为手段价值。Vaus和McAllister (l991)认为工作价值观是指个人希望从工作中得到他所重视的事物,将工作价值观简要地分为内在价值观与外在价值观。但是,由于社会文化会影响个人工作价值观,国外学者的分类方式未必能完全反映本土员工的价值观(Redfem、戴复和马小木,2005)。王丛桂(1993)应用Rokeach(1973)价值观分类的概念,将工作价值观分为工作目的价值观与工具性工作价值观。黄国隆(1995)也认为,工作价值观包含目的性工作价值观和工具性工作价值观两大类。其中,目的性工作价值观涵盖内在酬赏、集体利益、外在酬赏、平安和谐;工具性工作价值观涵盖能力和理性、谦和与宽容、尊重传统。金盛华和李雪(2005)也将工作价值观分为目的性工作价值观和手段性工作价值观,前者是指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内隐的动机性标准;后者是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外显的条件性标准,目的性工作价值观影响手段性工作价值。
2、心理契约
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下,组织用经济契约去约束员工的行为,但任何正式契约都是不完全的,它其中能够包含的条款十分有限,不可能涉及雇佣关系的方方面面,而在组织和员工之间还存在着诸多“心照不宣”和“不言而喻”的内容,虽然它没有写明,但它是影响员工对待组织态度和行为的强有力决定性因素(Schein,1980),这就是心理契约的内容。Robbins(1991)认为心理契约是一种非书面的协议,这种协议制订出了管理者对员工的期望,以及员工对管理者的期望。而Rousseau(1989)认为心理契约是员工个人对于雇主与员工之间相互责任的信念。Rousseau和Parks(1993)认为心理契约同时包含了关系性契约及交易性契约。而两者所占比例的多寡,则决定于雇用型态及年资,对临时性员工而言,交易性契约所占的比例较重,而对专职的员工而言,较偏重于关系性契约。而年资久者亦较年资浅者重视关系性契约。Hui等人(2004)认为,所谓的心理契约,并非是一种书面的协议,隐含着员工与组织之间存着对相互的期望及需求的满足。它牵涉到员工与组织之间施与受的关系。心理契约涵盖着对权利与责任的期望,它虽然没有正式的契约规范,但是却对员工的行为有极大的影响(Stalker,2000)。Shore和Tetrick(1994)认为心理契约的发展,是来自于个人与组织的互动。由以上各个学者的探讨可以得知,心理契约是不同于一般正式且书面的协定,而这种协议是员工个人对雇主与员工之间相互责任与权利的期望,而心理契约的形成对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是有很大影响的。
3、组织公民行为
Organ (1988)最先提出“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他指出,组织系统设计不可能完美无缺,只靠员工执行份内角色行为,可能难以有效达成组织目标,必须依赖员工主动执行某些角色要求以外的行为,以弥补角色定义之不足,并促进组织目标的达成。Organ (1988)将此类型行为称为“组织公民行为”,并定义为:自觉表现出来的,在组织正式的薪酬体系中没有得到明确或直接的确认,但就整体而言有益于组织绩效的个体行为。在组织公民行为研究中,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于此类工作行为的定义与名称并不完全一致,但唯一的共通点是认为此类行为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极大的正相关。
目前国内外关于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中,大多数认可Organ(1988)所提出的研究及测量模式。但是,在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研究中,通常把文化和经济制度等因素作为一个常数不加以考虑。因此,在对其他文化背景下的组织公民行为进行研究时,首先应该探索在该文化背景下的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和维度。Farh、Earley及Lin(1997)采用华人的样本,在华人社会中以中国台湾文化为背景,定义出华人本土的组织公民行为维度,共有五个维度:认同组织、协助同事、人际和睦、公私分明、敬业精神。
4、工作价值观、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
霍娜和李超平(2009)认为个人的价值观会强烈响到个人的态度,而态度与行为的因果关系,一直是许多行为研究学者研究的焦点。施加华(2007)及Siu (2003)认为员工的工作价值观会影响员工工作的意愿、目标,进而影响其努力程度与工作表现。Rokeach认为价值观具有引导个体行为、帮助个体做决策、解决冲突以及激励个体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Sparrow(1996)和王垒等人(2003)认为员工的心理契约可能会受到员工个人差异的影响,例如人格特质、工作价值观、生涯定位以及能力的影响。
综合上述讨论,虽然过去的研究并没有针对工作价值观与心理契约的关系进行探讨,但根据以上学者所述,工作价值观会影响态度,而态度会影响个体的行为,而心理契约又存在着个别的差异。因此本研究认为,不同的工作价值观,会导致员工心理契约的不同。本研究将透过实证资料的收集予以验证本研究的论点。
关于工作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Ryan(2002)发现工作价值观的努力工作维度和组织公民行为的人际帮助及公民道德维度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独立自主与人际帮助间有显著的负相关。秦启文、姚景照和李根强(2007)证实工作价值观中的能力发展、地位两个因素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公司认同、个人主动性有显著影响;能力发展对保护公司资源有显著影响;地位对同事间的利他行为有显著影响。在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方面,Robinson和Morison (1995)以126位MBA毕业生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心理契约愈低者,愈不愿意表现出组织公民行为。李枫和李成江(2009)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心理契约通过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对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于桂兰、陈明和于楠(2013)认为,心理契约履行与组织公民行为正相关,心理契约违背与组织公民行为负相关,二者的主要中介变量中,信任起主要作用。
三、公司简介
宁夏启元药业公司由宁夏制药厂、宁夏中药厂改制合并重组建立,作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兴贸全国百家重点出口企业,宁夏启元药业公司以其企业运行机制新、产品及市场定位准确、生产经营效益好、产品创新能力强而发展成长为中国医药行业抗生素领域的优势企业。同时作为中国西部的大型综合制药企业,启元公司还具备原料药、片剂、丸剂、颗粒剂、胶囊剂、粉针剂、注射剂、栓剂类300多个品种规格的药品生产能力。主导产品盐酸四环素原料药以其品质优良、生产规模大、技术领先而树誉中外,畅销欧洲、南美、非洲、东南亚、香港、台湾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投产的红霉素扩建项目更使企业的总发酵能力和生产水平跻身中国大型抗生素生产企业前列。
近年来,随着国内抗生素产品竞争加剧及抗生素企业之间的整合洗牌,能源价格的上涨,国家货币紧缩政策的实施,对现阶段启元公司经营的外部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较大的冲击。与此同时,启元公司内部管理上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中层管理人员责任心淡化,公司高层的决策执行不力;制剂产品缺乏有效销售,形成一些呆、死账务;由于监控不严,销售人员投机行为增多,出现了“坑公司、富个人”的现象。在生产方面,由于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不力,导致生产不稳定,基层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人心浮动,尤其是绩效考评体系的不完善和效力不足,无法正确地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有效评价,形成了中层管理人员自以为是、本位思想严重、管理麻木等现象。更重要的是,启元公司高层、中层、员工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个体、团队和公司的各个目标无法紧密有机结合,影响了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四、研究方法
1、研究架构
依据前述文献的探讨及本研究的动机及目的,作者以宁夏启元药业公司的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并验证工作价值观对心理契约的影响,以及工作价值观是否会透过心理契约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进行实证数据的收集,并加以验证。
2、研究假设
本研究依据本研究的目的及研究架构,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工作价值观对心理契约有显著的影响力。
假设2:心理契约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力。
假设3:心理契约在工作价值观和组织公民行为间起中介作用。
3、研究变项之衡量
(1)工作价值观。本研究对工作价值观的测量,参考了黄国隆与戚树诚(1998)的“工作价值观量表”,分别针对“目的性工作价值观”及“工具性工作价值观”来进行测量,量表共有38题,其中“目的性工作价值观”有16题,“工具性工作价值观”有22题,以6点尺度方式予以测量。本研究针对工作价值观量表作信度检验,其目的性工作价值观各维度的Cronbach ?琢系数分别为内在酬赏0.887、集体和谐0.795、外在酬赏0.702、平安和谐0.572,而工具性价值观各维度的Cronbach ?琢系数分别为能力与理智0.883、宽容谦和0.867、尊重传统0.583。
(2)心理契约。在心理契约的衡量方面,本研究同时采用Eisenberger等人(1986)所发展出来的认知组织支持量表及Robinson等人(1994)所发展出来的心理契约量表作为测量的基础,量表共有24题,以5点尺度方式予以测量。本研究针对心理契约量表作信度检验,其Cronbach’s ?琢系数为0.943。
(3)组织公民行为。在组织公民行为方面,本研究采用Farth等人(1997)所提出的“中国人组织公民行为量表”,分别以6点尺度针对认同公司、利他主义、勤劳、和谐以及保护公司资源等五种行为进行衡量。本研究针对组织公民行为量表作信度检验,其各维度的Cronbach ?琢系数分别为爱护组织0.797、协助同事0.781、敬业守法0.829、不惹事争利0.932、公私分明0.879。
(4)人口统计变项。在人口统计变项方面,则针对员工的性别、年龄、家乡、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位、年资、部门来衡量。
4、资料收集
本研究以宁夏启元药业公司的员工为主要研究对象。事先以电话联络宁夏启元药业公司的高级管理者,依据员工人数对不同部门及不同职位的员工数进行数据收集。本研究采取人员访问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回收有效问卷230份。
五、研究结果
本研究通过实证资料的收集比较宁夏启元药业公司员工之工作价值观、心理契约、组织公民行为的差异,并验证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同时验证研究假设。
1、心理契约与工作价值观、组织公民行为关系之验证
针对假设1关于心理契约与工作价值观的关系,本研究以相关分析来加以验证,其研究结果发现(见表1),除了集体和谐和尊重传统与心理契约之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余均达到显著正相关,因此假设1的验证获得部分支持。
针对假设2关于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本研究以相关分析来加以验证,研究结果显示(见表1),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各个维度均达到显著正相关,因此假设2的验证获得支持。
2、心理契约在工作价值观及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验证
在针对假设3中介作用验证方面,本研究采取Baron和Kenny(1986)的建议,认为中介变量的验证:首先,中介变量必须与自变量的回归达到显著性;其次,自变量必须与因变量的回归达到显著性;再次,因变量必须同时与自变量及中介变量的回归模式达到显著水平;最后,第三项回归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力必须小于第二项的回归模式的解释力,如果当控制中介变量后,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不显著则中介变量具有完全中介效果,如果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仍然显著,则中介变量具有部分中介效果。
由模式一可发现(见表2),心理契约在工作价值观上均具有显著性。目的性价值观的集体和谐、外在酬赏及工具性价值观的宽容谦和对于心理契约具有显著性。其次在工作价值观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回归式中发现,能力与理智、尊重传统对爱护组织达到显著水平;协助同事则在内在酬赏、能力与理智、尊重传统上达到显著水平;敬业手法则与平安和谐、能力与理智达到显著水平;集体和谐、能力与理智与不惹事争利达到显著水平;公私分明在平安和谐、宽容谦和中具有显著性。
由模式二可知(见表2),集体和谐会透过心理契约对不惹事争利的组织公民行为产生间接影响;宽容谦和也会透过心理契约对公司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产生间接影响。以上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契约在工作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中具有部分中介效果,所以假设3也获得部分支持。
六、结果讨论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有,第一,验证工作价值观对心理契约的影响;第二,验证员工心理契约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第三,对心理契约在工作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中扮演中介效果的验证。其研究结果及在学术与实务上的相关重要含义探讨如下。
1、工作价值观对心理契约有显著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契约与目的价值观中的内在酬赏、外在酬赏、平安和谐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工具性价值观的能力与理智、宽容谦和有显著的正相关,体恤认知差异与心理契约有显著正相关,员工期望的体恤因素高于管理者实际对员工体恤的表现,则员工会提高其对公司的期望。本研究结果以实证的观点验证了Sparrow(1996)认为工作价值观的不同,所产生的心理契约也会有所不同的说法。另一方面,发现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此结果与Robinson和Morison(1995)、Van Dyne等人(1998)所获得的结果相同。
2、心理契约在集体和谐、宽容谦和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就宁夏启元药业公司而言,心理契约在工作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之关系中起着微弱的中介作用,即心理契约仅在集体和谐、宽容谦和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而对其他部分而言,员工的价值观并不会透过心理契约对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有所影响。这与董玉娟(2002)针对不同国家企业的研究结果有很大的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内在酬赏、平安和谐、能力与理智、尊重传统与心理契约未达到显著的关系,而外在酬赏则未能与组织公民行为达到显著的关系所致。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过去学者着重于探讨工作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以及验证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而缺乏将工作价值观、心理契约、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联结起来进行探讨,本研究结果验证了工作价值观会透过心理契约的形成,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心理契约在工作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这可对未来研究者相关方面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注: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 陈名综、刘兆明:工作价值观及其形成探讨[J].应用心理学,1995(4).
[2] Vianen,A. E. V.,Pater,I. E. D.,& Dijk,F. V.:Work value fit and turnover intention: same-source or different-source fit [J].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2007,22(2).
[3] 杨玉美、李秋洁、赵术菊:护士工作价值观与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7).
[4] Brenner,O.C.,Blazini, A.P.,Greenhaus, J.H.:An examination of race and sex differences in managerial work values[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88,32(3).
[5] Shrigley,R.L.,Koballa,T.R.,&Simpson,R.D.:Defining attitude for science educators[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1988, 25(8).
[6] Cullinane,N.&Dundon,T.: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A critical review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6,8(2).
[7] Lester,S.W.&Kickul,J.:Psychological contracts in the 21st century:What employees value most and how well organizations are responding to these expectations [J].Human Resource Planning,2001,24(1).
[8] Rusbult,C.,Farrell,D.,Rogers,G.&
Mainus,A.:Impact of exchange variables on exit,voice,loyalty,and neglect:An integrative model of responses to declining job satisfac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8,31(3).
[9] Withey,M. J.&Cooper,W. H.:Predicting exit,voice,loyalty,and neglect [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9,34(4).
[10] Lemire,L.&Rouillard,C.:An empirical exploration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 and individual behaviour [J].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2005,20(2).
[11] Zhao,H.,Wayne,S. J.,Glibkowski,B. C.,&Bravo,J.:The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 on work-related outcomes:A meta-analysis [J].Personnel Psychology, 2007,60(3).
[12] Cantisano,G.T.,Dominguez,F. M.,&Depolo,M.: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 and outcomes:Combining meta-analysi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J].Psicothema, 2008,20(3).
[13] 李燕萍、侯方:新生代员工工作价值观结构及其对工作行为的影响机理[J].经济管理,2012(5).
[14] Hegney,D.,&Plank,A.:Victoria Parker. Extrinsic and intrinsic work values:their impact on job satisfaction in nursing [J]. 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2006(14).
[15] Siu,O-ling:Job stress and job performance among employees in Hong Kong:The role of Chinese work values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8,38(6).
[16] Rokeach, M.: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M].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73.
[17] Vanus,D.&Mcallister,I.:Gender and Work Orientation [J].Work and Occupations,1991,18(1).
[18] Redfern,K.、戴复、马小木:中国各地管理价值观之差异[J].管理世界, 2005(5).
[19] 王丛桂:三个世代大学毕业工作者的价值观[J].本土心理学研究,1993(2).
[20] 黄国隆:台湾与大陆企业员工工作价值观之比较[J].本土心理学研究,1995(4).
[21] 金盛华、李雪: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手段与目的[J].心理学报,2005(5).
[22] Schein,E.H.:Organization psychology,(3rd Ed)[M]. Prentice-Hall,Englewood Cliffs, NJ.1980.
[23] Robbins,S.P.:Organizational Behavior:concept,Controversies,and Application [M].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1991.
[24] Rousseau,D.:Psychological and implicit contracts in organizations[J].Employee Responsibilities and Rights Journal,1989,2(2).
[25] Hui,C.,Lee,C.,&Rousseau,D.M.:Psychological contract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ur in China:Investigating generalizability and instrumentality[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4,89(2).
[26] Stalker,K.:The individual,the organisation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J].The British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2000(21).
[27] Shore,L.M.,&Tetrick,L. E.: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s an explanatory framework in employment relationship.In:Cooper,C.L.&Rousseau,D.M.(Eds.),Trends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ur [M].Lawrence Erlbaum,Hillsdale,NJ.1994.
[28] Organ,D.W.: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The good soldier syndrome [M].Lexington,MA:Lexington Books.1988.
[29] Farh,J.P.,Earley,C.&Lin,S.:Impetus for Action:A Cultural Analysis of Justice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n Chinese Society [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2).
[30] 霍娜、李超平:工作价值观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4).
[31] 施加华: 医院员工工作价值观与组织承诺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4).
[32] Sparrow,P.R.:Transitions in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Some evidence from the banking sector[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 1996,6(4).
[33] 王垒、马宏波、姚翔:当代北京大学生工作价值观结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1).
[34] Ryan, J. J.:Work values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values that work for employees and organizations [J].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2002,17(1).
[35] 秦启文、姚景照、李根强:企业员工工作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4).
[36] Robinson, S.L. & Morrison, E.W.:Psychological contracts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The effects of unfulfilled obligations [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5(15).
[37] 李枫、李成江:高校教师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研究――基于组织认同中介作用的分析[J].江海学刊,2009(5).
[38] 于桂兰、陈明、于楠: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元分析回顾及样本选择与测量方法的调节作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53(2).
[39] 黄国隆、戚树诚:台湾与大陆企业员工工作价值观之比较[J].本土心理学研究,1998(4).
[40] Eisenberger,R.,Huntington,R.,Huchison,S.&Sowa,D.: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86,71(3).
[41] Robinson,S.L. Kraatz,M.S.&Rousseau,D.M.:Changing the obligations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4(37).
[42] Farh,J. P.,Earley,C.&Lin,S.:Impetus for Action:A Cultural Analysis of Justice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n Chinese Society [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2).
关键词:施工阶段合同管理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施工阶段施工合同管理是指发、承包双方按照合同约定,发包人要求承包人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施工任务并控制好工程造价;承包人要求发包人按合同约定提供必要的施工条件,并及时支付工程款。在实际工作中,工程纠纷主要是由于施工合同约定不清、工期违约、进度款支付违约、变更签证洽商过滥造成的。因此,要搞好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必须加强施工合同的管理。
一、完善施工合同内容,减少施工合同纠纷
施工合同是发、承包双方共同约定用以指导整个工程施工、结算、保修等纲领性文件,严密的施工合同有利于减少合同履行中的纠纷,维护双方利益,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因此,合同订立伊始,就要注意尽量准确全面约定有关事项,对工程承包范围、合同价款、变更、价格调整、计量与支付、索赔、竣工结算等主要影响工程造价的条款进行完整约定、准确表述,并明确争议解决办法,违约应承担的责任,索赔应具备的条件等,尽量避免以后纠纷。
(一)准确界定工程承包范围。许多纠纷来自工程承包范围界定不清,导致结算时互相扯皮。如有的工程项目,在招标时标段划分不科学,标段或专业之间相互交叉;有的工程项目,在施工期间还有新的施工承包人加入,而发承包双方又没有理清相应的工程量;还有发包人凭借自身优势,肆意从总包方拿出项目单独发包,造成发包项目标的零碎,结算困难。因此,施工合同应清楚准确界定工程承包范围,分清总包与发包人单独分包的工程范围,对招标项目不含而又有可能交有承包人施工的项目,应在施工合同中明确计量办法,防止以后工程造价失控或引起争议。
(二)合理约定有关风险。一方面,要对人材机市场价格风险进行约定,应根据工程建设规模、特点、复杂程度、技术水平等选定合同类型,合同类型确定工程风险分担办法。应特别注意采用固定单价或固定总价合同面临的人材机价格风险,充分认识施工合同的效力是法律赋予的,只要不是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变化引起的税费增减,就不能以任何理由调整合同价格,如施工合同采用固定价格,即约定了人材机价格固定不变,那么在施工期间,即使造价管理部门公布了相应的人材机价格调整信息,也应以施工合同的约定为准,而不能在结算时调整相应的费用。另一方面,对法律变化风险管理进行约定,基准日期后,法律变化导致承包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费用发生除市场价格波动引起的调整以外的增加时,由发包人承担由此增加的费用;减少时,应从合同价格中予以扣减。基准日期后,因法律变化造成工期延误时,工期应予以顺延。因承包人原因造成工期延误,在工期延误期间出现法律变化的,由此增加的费用和(或)延误的工期由承包人承担。
(三)严格约定计量与支付程序。工程进度款计量与支付程序是经常引起双方争执的重要因素,有的是因发包人资金不到位,拖欠资金,影响工程进度;有的因承包人没有按计划完成施工,其工程进度款拨付受到影响;还有的是双方在工程计量、支付上认识存在差异,不能确定价款而延迟拨款,进而影响工程进度。在签订施工合同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约定,特别是约定好工程量与工程价款确认办法,并在实际工作中按约定执行。应约定发包人有工程进度款支付控制权,承包人如果没有按约定完成施工内容,发包人除不能拨付工程进度款外,在下次拨付工程款时还将扣减部分进度款予以警示。同时,应明确发包人拖欠资金、不按时支付工程进度款,对工期延长、材料价格上涨等造成承包人损失应承担的责任。特殊情况下,发包人资金不到位,可约定给发包人一定的筹款时间,并由发包人承担相应逾期付款的利息。
(四)准确约定材料设备采购、接收、保管、使用。因同一材料设备在不同时间地点,其价格差别很大,发承包人应掌握材料设备市场行情,及时认定价格。一方面分清发包人应承担的材料设备责任,发包人应按合同约定提供合格的材料设备,若因供货延迟,影响关键线路上的关键工作施工进度,造成工期延误,除工期顺延外,给承包人造成的损失还应赔偿。如发包人采购的材料设备质量不合格,承包人有权拒绝接收,已进场的材料设备,由发包人负责撤出场地;不合格的材料设备在施工中已经使用,需要拆除或返工的,承包人负责拆除或返工,但其损失由发包人承担,影响工程进度的工期顺延。另一方面,明确约定承包人应承担的责任,承包人应按施工进度计划及时采购施工材料设备,因承包人原因,造成工期延误、材料设备涨价,应按原确定的材料设备价格执行;材料设备价格下降,则按降价后的价格执行;承包人采购的材料和工程设备,应保证产品质量合格,承包人应在材料和工程设备到货前24小时通知监理人检验。承包人进行永久设备、材料的制造和生产的,应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并向监理人提交材料的样本以及有关资料,并应在使用该材料或工程设备之前获得监理人同意。
此外,在合同约定时还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约定不得违法或与相关法律法规相抵触。如某施工合同约定“工程延期竣工每天违约金为万分之十。最高不得超过百分之三十”。
而有关规定分别为万分之三、百分之三。一旦发承包双方放生纠纷,类似约定将得不到法律支持和保护。二是用语要规范严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很多争议是由于在签订施工合同时个别条款用此模糊,履行过程中一旦一方处于优势地位时,就可能以此为借口,要求提高或减少工程造价,甚至以停工或撕毁合同相威胁。
二、依照施工合同严格进度控制,为搞好造价控制打下良好基础
加快施工进度,争取早日竣工,是发承包人共同追求的施工目标。但在实际工程中,有许多影响施工工期的因素,如地质勘测资料深度不够,特别是地质资料错误或遗漏;设计深度不够,规范应用不恰当;临时停水停电断路;组织协调不力以及发承包人为了赶进度而违规压缩施工工期,或随意追加工程量导致工期延长,这些因素既容易产生工程质量问题,又容易造成工程造价失控。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合同进行进度控制、造价控制。
(一)合理确定施工合同工期。发包人应当依据当地现行《工期定额》计算施工工期,同时应充分考虑影响工期的各种因素,招标文件中应列出定额工期和招标工期,招标工期不得小于定额工期的70%;投标人承诺的投标工期不得小于定额工期的70%;投标工期小于定额工期的85%时,投标人应根据投标工期编制完成且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施工方案,承担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责任,并计算抢工费。
(二)清楚记录开竣工时间。开工、竣工时间是进度控制的重要环节。承包人应按照约定的期限,向监理人提交工程开工报审表,经监理人报发包人批准后执行。开工报审表应详细说明按施工进度计划正常施工所需的施工道路、临时设施、材料、工程设备、施工设备、施工人员等落实情况以及工程的进度安排。合同当事人应按约定完成开工准备工作。经发包人同意后,监理人发出的开工通知应符合法律规定。监理人应在计划开工日期7天前向承包人发出开工通知,工期自开工通知中载明的开工日期起算。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的,以承包人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之日为实际竣工日期,并在工程接收证书中载明;因发包人原因,未在监理人收到承包人提交的竣工验收申请报告42天内完成竣工验收,或完成竣工验收不予签发工程接收证书的,以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的日期为实际竣工日期;工程未经竣工验收,发包人擅自使用的,以转移占有工程之日为实际竣工日期。
(三)明确工期提前与延迟的费用计算办法。发包人要求承包人提前竣工的,发包人应通过监理人向承包人下达提前竣工指示,承包人应向发包人和监理人提交提前竣工建议书,提前竣工建议书应包括实施的方案、缩短的时间、增加的合同价格等内容。发包人接受该提前竣工建议书的,监理人应与发包人和承包人协商采取加快工程进度的措施,并修订施工进度计划,由此增加的费用由发包人承担。承包人认为提前竣工指示无法执行的,应向监理人和发包人提出书面异议,发包人和监理人应在收到异议后7天内予以答复。任何情况下,发包人不得压缩合理工期。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发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和(或)费用增加的,由发包人承担,且发包人应支付承包人合理的利润;因发包人原因未按计划开工日期开工的,发包人应按实际开工日期顺延竣工日期,确保实际工期不低于合同约定的工期总日历天数。因发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需要修订施工进度计划的,按照修订的施工进度计划执行。
因承包人原因造成工期延误的,应约定逾期竣工违约金的计算方法和逾期竣工违约金的上限。承包人支付逾期竣工违约金后,不免除承包人继续完成工程及修补缺陷的义务。
三、规范变更、签证、洽商,有效进行造价控制
施工变更、签证、洽商是施工合同的补充文件,运用它解决施工问题,即有利于完善设计,也有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但变更、签证、洽商过多、过滥,既影响设计意图的实现,又可能增加工程造价。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规范变更、签证、洽商,达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一)保证变更的质量。一方面,发包人应针对施工遇到的问题,及时与设计人、监理人、承包人研究,选择既科学又经济可行的方案通过变更及时解决。另一方面,变更应内容具体、表述准确,有具体的变更部位、变更原因、变更项目和数量以及特殊情况的技术处理等,同时做到有编号、有台帐,保证变更的质量,杜绝盲目与不准确的变更。
(二)严格现场签证管理。施工时引起现场签证的原因很多,如工程设计深度不够,使工程实际与发包时提供的图纸不符,市场供应的材料规格型号不符合设计要求等。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发承包双方都应认识到签证只是设计的补充、完善,发包人应严格控制签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坚持按图施工。如施工图本身存在较多缺陷,应通过施工图会审,找出存在的问题,而不是通过签证解决施工图本身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做好各种资料的管理与签证记录,保证签证的准确性。签证要尽量缩小范围,限制签证授权,严格签办审批手续,明确签证要求。
(三)加强洽商的审核监督。实践中,很多发包人急于项目的开工,既没有对投资、建设标准、设计深度等进行认真深入的审查,也没有对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性与完善性严格把关,造成边设计、边施工、边洽商,有的项目甚至一变再变。因此发包人必须对洽商的行为加强监督,因洽商造成损失的应追究相应人员的责任。严禁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洽商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等。
四、依据施工合同,强化结算审核
工程结算是发承包人的后期合作阶段,也是确定工程造价的实质性阶段,在此阶段,发承包双方容易撇开施工合同就事论事,有的不按约定规则计算工程量或重复计算工程量,有的不按约定的计价方式计价,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为维护发承包人的合法权益,必须以施工合同为依据进行工程结算。
(一)认真审核工程量。工程量审核是工程结算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造价管理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工程量的计算规则,还应对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过程有系统的认识。一方面,应审核承包人是否完成施工合同或变更签证洽商约定的全部工程量,剔出未完成或未施工部分的工程量,尤其要剔出发包人另行分包的项目。另一方面,要审核工程量的计算是否符合现行计算规则,实际工程量与结算所报工程量是否一致,有无重复计算工程量等问题。
(二)准确核定变更、签证、洽商费用。按施工合同约定的计价管理办法审查变更、签证、洽商内容与投标内容,特别是固定总价合同是否重复列项,审查变更、签证、洽商手续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有发包人授权的现场代表、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有关人员签字、盖章,如果内容模糊,应向相关人员了解情况甚至现场勘测。审查是否准确,有无把不属于变更、签证、洽商范围的内容列入参与结算的情况,诸如承包人自身的原因返工的项目,施工现场临时设施项目,及承包人现场自身用工等。
(三)依约确定项目单价。无论采用工程量清单还是预算定额计算造价,都应该按施工合同约定进行核查。执行预算定额进行结算的项目,应按照施工合同约定确定使用定额,审查有无乱套定额、混用新建与修缮定额的情况,有无高套定额字目或不套用定额字目的情况,审查工程内容是否与定额子目不符的问题。执行工程量清单的项目结算,应对招标时所依据的施工图纸以外实际发生的工程量变更和由于发包人原因造成的工程量清单漏项或计算误差进行调整,工程量清单中原有的项目,应按中标的综合单价确定;工程量清单中有类似的项目,应参照中标的类似项目综合单价确定;工程量清单中没有的项目,可按预算定额或施工合同的约定计价原则予以相应处理。人材机价差按施工合同约定计算确定。
(四)按施工合同约定的费率计算。主要根据投标人报价或施工合同确定的计费标准,审查承包人结算有无抬高计费基数的情况,计费类别是否与施工合同或投标文件确定的标准一致,计费是否准确,是否存在已由发包人向外发包又重复计费的情况,项目之间是否存在交叉取费,是否存在高套计费标准等问题。
总之。施工合同管理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手段。签订严密的施工合同,严格执行合同,并依据施工合同进行结算,才能既搞好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又能搞好造价控制。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质量管理;问题;策略;工程施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追求的建筑工程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这样的新环境背景下,我们应该对当前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并且采用新的思路、新的理念和新的举措,坚持早发现、早控制、早整改的原则,将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对于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从当前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
一是在质量控制制度方面,存在着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将质量控制片面地理解为仅仅是质量检查管理部门的职责。有的只规定了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控制制度,却没有建立全员质量控制机制,导致质量控制的执行面不广,执行力度不大,难以真正落实到位。二是质量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不完善。有的施工企业仅仅只规定了施工管理层的职责和奖罚措施,没有讲质量控制目标分解到每一个施工人员的身上,与施工人员的个人利益联系不紧密,造成一般的施工人员误认为质量控制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从而导致对自己的施工质量要求不严格、施工行为不规范、施工要求不落实等问题。有的施工队还一味地赶进度、降成本,甚至偷工减料,造成了严重的质量问题。
1.2 没有严格控制好材料及工程成品质量
一是购买材料时只注重一味地降低成本,却忽略了质量要求,以次充好。此时,如果对材料入场时的质量控制不严格,就会是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投入到施工中去,从而给建筑工程带来严重的质量问题。譬如对建筑工程所需的水泥等材料的质量与性能没有严格地进行“三检”,就可能是使过期、变质或水泥强度不符合要求的劣质水泥材料流入施工现场。二是对工序质量检查不严格。在工序交接环节,对上一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没有进行严格的验收,容易导致质量不合格的工程成品或半成品流入到下一个环节。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振捣不到位,而质量管理人员没有实行工序质量验收,就难以发现振捣问题,从而使其流入下一道施工工序,就会因为振捣不到位而出现混凝土裂缝等问题。三是对不同工种的控制不到位,导致工程成品、半成品受到损坏。在不同工序施工时,如果质量控制不到位,就容易使上道工序成品受到损坏。在施工现场多个工种进行交叉作业时,容易相互干扰,从而使工程成品或半成品被破坏。
1.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与管理不到位
一是岗前培训没有落实到位,致使施工技术交底不过关。很多施工人员没有全面、准确、熟练地掌握施工要点和质量要求,就盲目地投入施工,这样就十分容易出现施工行为不符合工艺要求、施工质量不到位等情况。二是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从质量控制方式来看,没有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与管理,往往只是在出现质量问题之后才进行处罚,对已经造成的损失往往无法挽回,还会浪费成本,又耽搁施工进程。从管理责任来看,有的质量检查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加上施工技术专业素质缺乏,不能够对施工过程从技术、质量方面予以指导和监控,使质量控制与管理难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2 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2.1 把好材料入场质量关,严格控制成品管理
一是必须对施工原材料入场时进行严格地质量把关,按照要求进行质量“三检”,严防质量较差的材料混入施工现场。二是做好施工界面的合理安排,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交叉施工,错开施工时间,对于交叉施工加强现场质量监督和责任追究,严防造成工程成品、半成品被破坏。此外,对于施工工序交接,应该严格做好质量验收。
2.2 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提高质量管理执行力
实施工质量的奖惩制度。一方面,对施工控制比较突出的员工进行奖励,如发放奖励工资,住房方面可以优先考虑,在工作岗位调整时优先照顾。同时加强精神奖励,对于施工质量控制突出的个人,可以评为优秀员工;对于施工质量优秀的施工班组,可以授予“优秀团队”荣誉称号。另一方面,对于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给工程带来一定经济损失或造成重大事故的,可以按照有关制度进行罚款等责任追究。以此提高施工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紧迫感,从而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
2.3 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提升施工人员素质
一是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培训。针对施工人员存在技术不高,质量意识不强的问题,经过技术培训,达到提高施工人员技术的目的。可以采用岗前技术交底培训,施工过程中也可以采用以师带徒、用老员工带新员工的培训方式,发挥传、帮、带作用。二是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责任感,进行奖励与处罚;另一方面提高施工人员管理水平,采用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三是我们在施工应该注意哪些部位是工程重点,哪些环节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对于这些重点部位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在工程中使用旁站式监控,如果发现问题,就可以第一时间解决,这样就可以尽可能的减少质量问题。
3 结语
综上所述,质量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主要措施,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重要现实意义。在新环境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时,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全员参与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断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从而促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曲杰.浅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2(11).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aning, dema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mode of "integration of work and study and work-study program" in detail, and explains the management status of students majored in project cost under this mode and explores the innovation of the student management system, hoping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educational mode.
关键词: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创新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work and study;work-study program;project cost;management system;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4-0241-02
0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逐渐深化。工程造价是一门对口、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加入建筑工地实习这一环节,才能使学生适应并走入社会。目前这种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日益被社会、学校、学生广泛接受,国家也因此加大了对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关注度,为了进一步推动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模式的开展,2006年3月,国家教育部就此提出《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意见称要职业院校提高认识、深化改革、完善管理体制、加强校企合作等等,为各级各类高职院校提供发展方向的同时,也为学校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育模式提供政策保障。但是,针对工程造价专业到建筑工地参加见习、顶岗实习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学习场地的转换、学习内容、工地环境艰苦等等问题,给学生管理人员提出了更多的难题。目前学者对于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这一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方面,对于学生的管理体制论述较少,本文希冀就学生管理体制方面做相关的研究探讨。
1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育模式概述
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最早可追溯到1903年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工程与土木建筑系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具体到我国可上溯到近代推行的实业教育。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一种“注重实践、技能”和“为未来工作”的教育思想,是一种直接通向生产岗位,为职业、为未来而工作的教育,强调的是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它的目标指向集中在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上。[1]
针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当学生在学校完成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学习之后,通过与学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的企业协商,安排学生到企业当中参观、学习、顶岗实习。通过实地到建筑工地现场考察,组织学生了解工程构造和结构、工程施工的主要流程和管理组织工作,为将来从事工程施工和造价管理打下坚实基础;跟随工程师学习工程量的计算与审核工作,熟悉施工规范、文件设计、资料勘察与验收,能够达到熟练识图、土石方量、钢筋混凝土工程量、砌筑工程量等的计算,以便学生掌握实际工程造价的基本技能。
从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内涵解读中,我们得出其基本特征为:①实施开放性教学: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打破原来学校只在课堂进行封闭教学的模式,将教学课堂转移向社会企业,组织学生到建筑工地当中去实践、学习,将学校企业、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②明显的职业教育倾向: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走向企业当中,参加顶岗实习,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社会和职业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身份的转变。③注重实践:工学结合要求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践生产当中,改变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更加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2 学生管理体制面临的新挑战
学生管理体制是高校教育管理体制中的重要环节,与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思想品德等息息相关。因此,学生管理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稳定运行、未来发展以及学生的人格塑造。[2]目前,高职院校采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教育模式,组织学生进入到社会企业当中实习,实习过程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首先,由于部分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差,刚进社会容易碰到挫折,有可能导致学生离岗情况的出现;其次,学生在实习期间,远离学校,与社会闲散人员接触机会相对比较多,可能会受到一些不良的影响;第三,学生离开学校到工地参加实习期间,由于自身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掌握的不充分,生产安全教育学习不到位,这些可能导致在实习工作期间频遇挫折,严重者可能发生意外事故。以上这些问题都给学校管理工作者管理学生增加了难度,显现了传统的校、院两级学生管理体制的局限性。
除了实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隐患,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本身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了很大的改变。首先,在教育环境方面,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将原来单纯在学校开展学生教育的场所延伸到社会企业当中,学生离开熟悉的校园和同龄伙伴,投入到复杂的社会企业洪流之中,复杂的人际关系、繁重的生产劳动、严格的企业管理等会使学生产生很多新的想法[3]。其次,进入企业参加实习,学生兼具员工与学生的双重身份,在能力和素质上面对学生都产生更高的要求。如何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和技能提升,成为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一大难题。第三,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在学校接受教师传授知识。当进入企业当中,在项目部或者建筑施工场地,实习生碰到不懂的问题必须向工程师或者建筑师傅请教,教育主体的改变使学生在思想上很难适应。
学校为了维护正常的校园秩序,保证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进而制定一系列制度措施对学生实施管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育模式带来的转变对于学生心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管理的难度。
3 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管理体制创新探索
3.1 校企携手共建高校的管理机制 ①学校和企业都要设置专门负责学生管理的机构,企业当中要对实习的学生进行监督观察,有问题适时向学校反映,及时与学校相关负责人员取得联系,真正做到责任到人。②学校与企业应该做到互相信任,一切以学生利益为重。不定期的召开学生情况研讨会,互通学生情况,对学生切实做到预防为主,避免大错误的出现。③学校与企业经常保持联系,切实做好校企合作办学,学校可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适当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及招生情况,企业也要考虑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设置合理的实习岗位。
3.2 完善学生参加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制度 首先,申请半工半读制度,学生在自愿原则下,征得家长同意,与学校、企业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其次,对于学生实训制度的规定,学生要到企业中参加实习,除了条件艰苦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避免出现意外事故。最后,学校还要委派专人负责到企业中,对实习学生进行跟踪管理,负责学生的生产、纪律、安全等问题,及时向学校反映情况。
3.3 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构建师生网络交流平台 现代科技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班级QQ群、专业BBS论坛等方式,与学生互动联系,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笔者在分析近年来教育实践实施基础上,认真总结实施“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实习期间容易出现问题的原因,最后创造性地提出了加强学生管理的一些措施意见,希望能够促进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2]李翠芳.书院制――学生管理体制的新探索[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2.
[3]陈书田,黎家龙.“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初探[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8(1).
――――――――――――
关键词: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能力;加强措施
中图分类号:D4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1
医院作为服务社会、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医院内部的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和精神面貌是业务素质与思想政治水平是最直接的反映。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各方面素质更好地去为病人服务。同时医院的管理创新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管理上的创新才能让医院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和管理理念规范合理。
一、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分析
1.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性化管理结合,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的对象是医护人员。因为医护人员在防治疾病的最前端,患者首先接触的就是医务人员,所以医护人员对于医院缺少哪些物品以及患者需要什么都是最清楚的。同样医护人员每天都会承受医疗风险的压力和医疗纠纷的困扰,务必要把它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想要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医院管理层在进行医院运营的决策时一定要让工作在第一线的医务人员加入,学会倾听并且采纳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在医护人员履行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天职时,时常引导他们要有“患者就是衣食父母”的观念;在日常的工作中,多与医护人员沟通,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关心人、理解人、和尊重人。
2.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与规章制度结合,医护人员是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特长的社会人群,也是医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针对对象。为医务人员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医院的管理者要建立一套有效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用管理规章制度来规范和引导医护人员的言行。医院的管理规章制度是刚柔并存的,所谓的刚是要求医护人员无条件的遵照执行,也是为广大的患者健康和生命负责任。所谓的柔是激励激发医护人员的潜在能力,所以在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双管齐下效果会更明显。
3.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与丰富内容的结合,想要医护人政治思想得到提高,医院就一定要让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更加丰富一些。首先围绕着经济建设为核心,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内容去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医院是一个集合知识、技能为一身的单位,医护人员是把情感、体力、脑力集合在一起去承担救死扶伤的重任,同时还要做患者的思想工作,可以说压力很大任务很艰巨。所以医院要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多去关心医护人员的需要和需求,不仅仅在工作范围内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而且要以真诚热情的态度去对待医务人员,让医护人员感到温暖真正的得到帮助,这样从工作到生活全面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定一些列奖罚政策,评选医院优秀榜样,让医护人员的工作氛围中良性的竞争,也可以更好的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更好地加强了医院思想政治工作。
4.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要创新,首先思路要有科学性和超前性,科学性是指以遵循思想教育为原则,借鉴科学方法以及运用科学知识。超前性是指针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根据自身和社会环境影响的分析,将医护人员消极的思想和不良的行为扼杀在摇篮中。
其次形式由统一、分散、集中到大型、小型都要创新,日常中医护人员任务繁重,这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是不小的阻力。医院方面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方面干部要深入到基层,去关心医务人员,从被动转为主动,从单方面灌输思想到结合实际问题讨论。同时多沟通多交流多种形式和场合去展开思想政治工作,最后思想政治工作会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最后医院在载体方面的创新,医院可以把教育活动与文化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行学习,树立医院的形象、弘扬医院的文化、提高职业道德的建设,让医院职工在浓厚的文化气氛之下得到心灵的升华。
二、加强医院创新能力的分析
1.理念创新,医院管理就是“以人为本”,去激发人的潜能,去调动人的积极性,医院最宝贵最基本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医护人员追求的物质利益与医护人员的智慧、能得到发挥和运用,是医院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最佳状态。医护人员想得到的不仅仅是付出劳动的劳动报酬,同时也需要充分的运用到他们的专业技术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因此医护人员的个人利益和医院的整体利益要在共同进步的基础上,实现医院和医护人员的统一和谐是医院成功管理的关键。
2.战略创新,首先医院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重视这种隐性、无形赋有感召力的医院文化,要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氛,深入地挖掘文化底蕴,将医院无私奉献的精神投入到医院品牌形象的建立中。其次医院为了长久发展就要施行医疗服务的经营战略,要不断地创新医疗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流程、扩展服务范围以及完善服务质量,建立起一个固定医疗群体去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服务在医疗经营中对于医院的品牌形象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医疗服务的创新也是医疗经营竞争的主要核心。
3.管理制度创新,部门与部门之间的隔阂必须消除,重视建立起一个更灵活、更高效的组织结构。内部的管理制度创新是要逐步的摆脱传统医疗管理模式,改善医院的行政机构和医院科室的内部管理。将一些懂得管理的人才引入到医院的内部管理中,运用专业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去管理医院。制度的创新随着实施措施和变化组织结构进行规范的基础管理,同时也会对业务的流程进行更新整理和调整。
4.管理模式创新,医院的管理模式中文化建设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医院的管理模式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里面包含着信息、资金、人流、物流等多种资源的管理。尽最大能力去压低医疗的服务成本,把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到改善医院环境、提高医疗设备。有创新精神的管理模式是以发展的需求为导向、是以文化的建设为依托、是以科技的力量为支撑、是以完善的服务为诉求的。
5.人力资源创新,人力资源是医院要加强管理开发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最稀缺的宝贵资源。招引一些文化素质政治素质较高、专业医疗技术较好的人才作为医院管理重点培养的对象。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壮大,医院要实行个性化管理,拥有大批量的人才,最终实现人力资源带来的巨大收获。
三、总结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快速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保证。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建立规范的管理体制,把思想政治内容充分融入到医护人员的日常生活中去。要坚持“以人为本”,时刻关心员工积极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城镇的医疗保险以及新型乡镇医疗体系逐步健全,给医院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不小的挑战,医院只有不断创新扩展医院的管理才能创造出最高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孟复.解决当前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的思考[J].现代医院管理,2008(06).
[2]马.新形势下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初探[J].法制与社会,2010(20).
[3]周巧敏.以思想政治教育促医院发展的探索[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03).
目的:探讨改进分离系统在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中的关键控制点和优势。方法:将随机抽取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01)的献血者血液100例分成常规分离系统组和改进分离系统组,通过相同的制备方法生产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比较其血小板回收率;专人采用改进分离系统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45例以确定改进分离系统标准操作规程;再依据此标准操作规程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随机抽检130例,验证产品质量。结果:常规分离系统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其血小板回收率为(57.44±14.59)%,改进分离系统血小板回收率为(82.94±9.31)%,通过随机抽检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产品,其质量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01)。结论:利用改进分离系统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其血小板的回收率高于常规分离系统,该制备方法优于常规分离系统且能够保证产品质量。
【关键词】 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常规分离系统;改进分离系统;回收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key control point and superiority of the improved isolation system in manually preparing condensed platelet. Methods:Divided 100 blood samples fitting with criteria for blood donors(GB184672001)by stochastic sampling test into two groups, regular isolation system group and improved isolation system group.Manually prepared condensed platelet by the same method, and compared the recovery rate. With improved isolation system, prepared 45 samples of condensed platelet to make the operation standard, based on which randomly tested other 130 samples for quality checking.Results:The recovery rate of manually condensed platelet with regular isolation system was (57.44±14.59)%, and (82.94±9.31)% with improved isolation system. Stochastic sampling test showed that all samples tested randomly were qualified based on the standards for whole blood and blood component quality(GB184692001).Conclusion:The recovery rate of manually condensed platelet by the improved isolation system is higher than that with regular one,and the improved siolation system is better in guaranteeing the quality of manually condensed platelet.
[KEY WORDS]Manually condensed platelet; Regular isolation system; Improved isolation system;Recovery rate
新型分离系统制备手工浓缩血小板的关键控制点和效果评价 近年来,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的推广应用,机采血小板的用量明显大于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随着卫生部318号令的颁布实施,目前在我国许多省市出现机采血小板和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并存的现象。那么如何控制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的质量就成为尤为重要的问题,以往用白膜回浆法生产制备手工浓缩血小板时,常常是利用常规分离系统即一次性采血三联袋用无菌接口机连续接口转移袋2次,生产制备该产品。由于需连续接口转移袋2次,使分离白膜后用血浆将管路中的白膜冲回白膜袋难以实现;再者转移袋的空辫长,常使白膜层附着于管路中,导致血小板回收率不够高。为此,我中心与某公司联合开发了改进分离系统即一次性采血五联袋生产制备手工浓缩血小板,大大提高了血小板回收率,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
常规分离系统即一次性采血三联袋,改进分离系统即一次性采血五联袋(图1a、图1b),无菌接口机(德国费森尤斯,日本泰尔茂),SORVALL3BP离心机(美国索福公司)。
1.2 血液来源和方法
依据1997版《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的要求[1],随机抽取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01)体检合格的全血100袋[2],将100袋全血随机分成常规分离系统和改进分离系统两组,每组50袋,通过相同的制备方法生产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比较其血小板回收率;专人采用改进分离系统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45例以确定改进分离系统标准操作规程;再依据标准操作规程,培训工作人员,经能力评估合格上岗后,随机抽检所制备的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130例,验证产品质量。
全血经过重离心,将白细胞和血小板沉降在红细胞的上层,形成白膜层,收集白膜层,用血浆悬浮白膜层,轻离心后制备分离出浓缩血小板。
1.4 制备过程
1.4.1 技术培训
所有上岗人员必须具有相关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经血液安全及专业技术培训,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通过能力评估能够胜任所分配的职责。
1.4.2 常规分离系统制备
即应用常规一次性采血三联袋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在全血袋血辫上利用无菌接管机连接一个50 mL消毒空袋后离心。第一次重离心,转速2 800转,时间15 min,分离白膜于50 mL空袋中;热合下白膜袋再利用无菌接管机连接一个50 mL消毒空袋后第2次轻离心,转速1 000转,时间 5 min,分出上层浓缩血小板。离心温度均为20~24℃。
1.4.3 改进分离系统制备
即在常规一次性采血三联袋的基础上增加两个50 mL二联袋,将采集在改进后的联袋的全血离心,第一次重离心的条件同常规分离系统,分离少许血浆于50 mL二联袋中的血小板袋中,再分离白膜于50 mL二联袋中的白膜袋中,再用血小板袋中的少许血浆控制好容量回冲管路中的白膜于白膜袋中实现"白膜回浆法",将血小板袋中的剩余血浆返回采血袋中,热合下二联袋,第二次轻离心,离心的条件同常规分离系统,分出上层浓缩血小板。离心温度均为20~24℃。
1.5 统计学处理
总体均值根据大样本的均数采用μ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改进分离系统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其血小板的回收率高于常规分离系统,说明该制备过程优于常规分离系统见表1。表1 常规分离系统和改进分离系统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略)
由同一人采用改进分离系统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其分离手法和分离系统均是最佳的制备过程,可作为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的标准操作规程见表2。表2 专人采用改进分离系统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略)
随机抽检所有具有上岗资格人员,采用经确认的改进分离系统标准操作规程制备的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其产品质量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01)[3],见表3。表3 130份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质量检测结果(略)
3 讨论
3.1 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的优越性
欧美临床应用的血小板始终以手工采集为主,欧洲14个成员国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占临床所需血小板的51.3%,单采血小板占48.7%。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首先可以使采集的全血中的血小板得到充分利用,避免这一资源的浪费;其次,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价格较机采血小板低,容易为经济条件差的病人所接受;第三,从全血中分离白膜再获得血小板,可以减少全血保存后微聚物的形成,降低受血者发生肺部、脑部栓塞的危险性,使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下降。
3.2 改进分离系统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的关键控制点
只要建立全程质量控制,保证产品质量,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产品在当前仍然是临床输血治疗中一个重要的品种。而全程质量控制关键点包括:(1)人员上岗资格确认;(2)关键设备的质量控制:离心机使用前必须由设备科对其转速、温度、时间等性能指标进行确认,并每半年确认一次。(3)材料的质量控制:耗材依据《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关键物料检测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4)制备过程的质量控制:用于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的血液于室温保存,需采血后6 h 内在20~24 ℃的全封闭制成。严禁放入2~6 ℃储存[4];离心过程的关键控制点是离心机预先调温度到20~24 ℃,离心过程中温度也控制在20~24 ℃;离心机刹车档次不能设置过高,防止因刹车过快,红细胞与血小板界面比较疏松而红细胞荡起;在转移离心好的血袋时一定要轻拿轻放,尽量缩短移动距离[5];分离手法的质量控制:第一次离心后分离白膜层时,用双手食指及中指尽力推挤压白膜,将剩余血浆、白膜层及靠近白膜层11.5厚的红细胞挤入转移袋中;第二次离心后分离最上层呈淡黄色云雾状浓缩血小板时,要使之缓慢流入50 mL转移袋中,排出空气,操作中控制红细胞混入量。其关键控制点是离心后的血液应尽快分离血小板,放置时间过长白膜中的部分血小板会自动沉入白细胞层,降低血小板获得率;分离血小板时流速不能太快,以防止形成涡流将下层的白细胞、红细胞带入血小板中;分离白膜层时一定要控制容量,使终产品容量在25~30 mL。产品的容量与最终产品血小板的数量在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过程中是一对矛盾体,在回收率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单位体积中血小板的数量是固定的,若产品容量大,则血小板的计数自然成比例增高;而产品容量小,则血小板的计数自然成比例降低。因此,白膜回浆法制备血小板的最大难点也在于如何有效地控制中间产品的容量以保证最终产品容量和血小板计数符合国标的要求,笔者认为这也是大家应该共同关注的问题。
3.3 改进分离系统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的效果评价
结果显示在全血血小板量总体均数无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利用改进分离系统制备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其血小板的回收率高于常规分离系统,随机抽检所有具有上岗资格人员,采用经确认的改进分离系统标准操作规程制备的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其产品质量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01),说明该制备方法优于常规分离系统且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其特点是采用双通路,使分离悬浮红细胞和血小板由两个堵头分别控制,管径长度非常短,为10 cm,无需接袋真正实现"白膜回浆法",减少分离中黏附在管路中白膜的浪费,有效的控制终产品容量,从而提高血小板回收率;白膜袋及血小板袋内无沟槽,以减少血小板在袋壁的附着,提高血小板回收率;五联袋可减少因用无菌接管机连接血袋而造成的成本增加和细菌污染的可能性。
近年来,随着全自动全血血液成分分离机在欧美国家悄然应用,使手工血小板实现了自动化、标准化;如果血小板5 d保存国产袋能够成功投放市场,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在临床输血中会有更广阔的空间,为节约血液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46T2001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1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4692001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89.
关键词:石油工程 造价管理 信息化 风险 控制措施
一、前言
信息技术在石油工程造价上主要运用在下面几个方面:运用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对编制进行预结算,还可以管理造价;利用计算机编制软件,对石油工程造价进行定额处理;将价格信息以信息网为平台对公众公开;石油造价信息管理可以更加有效的处理相应的造价管理,可以很好的提高工作效率;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智能化的数据库报表,然后通过信息平台对系统进行分析。信息技术在石油工程造价这个行业上虽然有着非常大多的优点,可是同时这些信息化还会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缺点,这些缺点体现在信息化存在组织和技术上存在着风险,这就会导致信息化的效果和效率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存在风险
(一)工程造价的信息滞后
由于现在工程造价更新的相关信息很快,但是现存的石油工程造价信息明显的存在着滞后性,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目前状况下,对于工程造价的相关管理系统的建设不完善,由于石油工程造价涉及的专业广,资料数量众多,短时期内归纳整理及全面掌握相关资料难度较大。而且宽带的稳定性以及网络的覆盖面都会影响石油工程造价的信息。
(二)信息化机制不完善
作为一个特殊的信息化建设石油工程造价管理过程非常的复杂,知识的涉及面比较广、综合性也很强,有着很大的组织难度,和其他的项目相比难度非常大。如果想要最好信息化管理就要把经济、定额管理、信息技术以及工程技术等方面综合运用,我们在信息化的时候不仅仅要照顾好各级的职能部门,还要将甲方、乙方、施工、设计等石油工程链上的公司和部门包括进去,这就意味着工程造价的各个环节、层次,比如说底层的结算编程工作者到石油工程的中高层的管理人员,如果一旦哪个环节上发生疏忽就会产生风险。
现在使用的计算机技术实际上仍然还存在不少技术方面的缺陷和风险,还有就是信息惟一、安全、共享、集成性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在实践中比较突出的几个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和风险:信息丢失、泄露、破坏以及虚假信息等。还有比如说黑客线路窃听、非法侵入、计算机病毒的侵袭等,尤其是中小企业在传递重要数据的时候更加的容易发生泄漏,石油工程造价方面的信息就会发生危险。
(三)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石油工程造价的相关工作人员从目前的状况下来看的综合素质还不错,但是随着石油开采的难度越来越大,他们无法达到和符合理想要求社会和石油工程行业的需要。所以,我门迫切的想要建设一支人才队伍,提高相关技术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虽然我们已经设置了相应的系统信息管理网络,但是没有花费足够的力气去对信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而且信息队伍的技术实力也不过关,石油工程造价的技术水平和人员结构没有得到合理的分布。
三、控制措施
虽然说石油工程造价现在还存在着很多的风险,但是要想将石油工程造价全面做好管理信息化的推进,就一定会承担风险。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退缩,而是做好控制的措施,虽然信息化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后果也很难预料,可是我们只要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向以前的失败吸取经验、教训,避免石油工程造价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做好合理科学的控制措施,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提前控制和管理,这样可以做好风险防备,使得信息化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措施来控制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危险。
(一)科学的做好造价管理的前期规划
要想控制好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风险就要做好前期规划,要做好造价管理的前期规划不仅要支持石油工程造价管理的业务发展,还要关注计算机技术的趋势。做好信息化的规划,找准建设的方向和路径,科学的结合实施单位和信息化战略的一致性。在规划阶段,还要站在整体信息化发展的角度来通盘考虑问题,注重实施信息化单位信息资源的整合,尽量避免信息孤岛现象的发生,对现有的石油工程信息资源要充分利用,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完善造价管理信息化机制
为了能够保证信息化连续不断的实施,我们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信息化机制。做到这一要求,首先需要对相关的组织机构以及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分析与梳理。设定相应的目标,并基于目标,实现对于相关组织的设计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然后针对相关工作岗位的职责,进行有效的人才队伍的建设。除此之外,还需制定一套系统化的流程,这一流程主要包括决策、实施、推行等方面。这样一来,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相关单位的执行力,保证信息化实施的持续有效。
(三)注重本单位人员的培训
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 可以委托服务商代为培训本单位的信息技术人员, 以满足加强数据日常安全管理及系统后期维护需要,化解技术风险及后期维护风险。
四、总结
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工程造价管理发展一个必要的条件,作为发展的需要,我们要理想的看待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要认识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做好石油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风险管理。只有做好了风险控制,才能将各个石油工程造价管理的环节联系起来,才能够共享信息资源,并完成信息的传递。做好风险控制的前期规划、完善造价管理信息化机制,做好人才的培养,用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来提高石油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的意义和作用
1、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助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转换新视角。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一种工作理念的创新,也是方法的创新。人文关怀中渗透着心理疏导,选择心理疏导方式本身就体现着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是实现人文关怀的一种手段。二者都是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为宗旨,而不是脱离政治思想、意识形态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二者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元素,必将引发新一轮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和创新。
2、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助于企业践行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一切发展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企业的中心工作是发展经济,企业党的工作要融入经济工作这个中心,不断促进企业的和谐有序发展。因此“以人为本”的概念在企业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工作中,一方面要注重对企业职工本身的关心,充分发挥、激发职工的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还要实现“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企业与职工共享成果”的理想境界。在此意义上而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仅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3、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助于和谐企业的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的基础是人的心理和谐。心理和谐是一种能力和力量,也需要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付出积极的努力去构建和营造。因此,心理和谐需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做坚实的后盾。在企业里,只有职工的心理和谐了,才能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有和谐有序的内心世界,才能够具备应对市场经济、改革改制中给职工所带来的各种心理矛盾冲突和巨大的心理压力,才能不断增强职工应对不同变化的心理的承受能力,也才能不断培养其应对岗位、企业和社会的适应能力。只有这样,也才能够保障和谐企业的和谐建立及和谐发展。
二、当前企业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企业各个层次和部门的管理者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都能积极运用和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工作理念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受到了广大职工的充分肯定,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是,也存在重视不够,方法简单,效果不好等问题和现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管理人员对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在管理中,有的管理人员,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不是先冷静的分析问题的原因,然后再找出解决问题办法,而是急于下结论说“行与不行”或“是与不是”,他的理由是“都忙忙的,哪有时间做思想工作”。其实这种简单、生硬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显然是不妥当的,这样不仅伤害了职工的思想感情,也会在一定范围内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企业管理干部在职工中的形象。
2、关心人方面相对欠缺。有些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只关心“事”不关心“人”,在日常的接触中不注意关注职工的心态变化、情感起伏和言行倾向,不知道“帮人所需、解人所惑、排人所难”是管理人员必备的素质。关心应当是全方位的,体现在方方面面,关心人应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可以从物质上去关心,也可以从思想上去沟通,还可以从精神上去鼓励。
3、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意识相对较弱,对职工心理健康关心不够。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 改革人事制度、用工制度,竞争日趋激烈,职工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的产生,将直接影响到职工思想情绪和执行力。
以上问题的存在,对于充分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是非常不利的,职工带着思想情绪上岗,对于完成工作任务,确保安全生产是十分有害的。
三、对加强人文关怀和心里疏导做法的思考
1、注重调查研究职工思想变化的特点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职工的正常生活和思想状况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部分职工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世界观和人生观发生了偏移。就目前而言,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悲观心理。有些职工本来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提拔到管理岗位或技术岗位施展才华,但是现在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优势,对自身的发展失去信心,产生了不能适应新形势而落伍掉队的悲观心理。
(2)厌倦心理。有的职工长期在同一岗位上,每天从事着同一种工作,时间久了感到工作和生活的单调和枯燥无味,对工作产生厌倦心理。对工作中计划不如变化快的状况感到难以应付从而产生了厌倦的心理。
(3)安逸心理。存在这种心理的职工主要是一些年龄较大的职工,安于现状,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没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感。
2、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
“人文关怀”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心理疏导”是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帮助人们进行一定的心理调适,使其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因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重视人文关怀,加强对职工的心理疏导。
(1)人文关怀要渗透在企业文化中
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能创造出一种奋发、进取、和谐、平等的工作氛围和人文精神,为职工塑造强大的精神支柱。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可以通过搭建企业文化平台来实现,一方面弘扬了企业文化,一方面使企业文化的操作方法生动、灵活,职工乐意参加,使思想政治工作不再是单纯的理论说教,而是变得生动有活力,这样既增加了本部门的凝聚力,又培养了职工的团队精神,把职工逐步引导到企业的文化中来。做好思想引导工作,把危险和不良的想法扼杀在萌芽状态;出现矛盾必须谈话,用晓之以礼,动之以情的调解方法,送上一份合理公正的解决;评上先进或获得奖励必须谈话,送上一份一份鼓励、一份祝贺;生病住院必须探望,送上一份关怀和慰问;家中有难必须访问,送上一份关爱和帮助。我们认为这些都将成为职工工作的力量之源,因为职工思想理顺了、压力舒缓了释放了、困难解决了、心情舒畅了,干劲就足了,工作的凝聚力也就体现出来了。
(2)人文关怀要体现到激励机制中
激励就是要用精神或物质的东西去激发、引导、鼓舞和推动职工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执着与热情。尤其是在企业改制改革过程中,职工更加需要正确的激励和引导。所以,在我们生产经营和生存发展的过程中,经常组织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只要职工的建议被采纳,领导就会给予物质奖励,近年来被采纳的合理化建议在10条以上,对我们的发展起到推进的作用。实践证明激励可以激发人身上的某种潜能和“闪光点”,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人文关怀要加强到对职工的培训中
加强对职工队伍的培训,努力提高广大职工参与竞争的能力,这同样是人文关怀的重要环节。因为职工竞技能力加强后,可以适应企业发展,他的“悲观心里”、“厌倦心里”也就随之消失了,这样既稳定了职工队伍,又提高了整体职工队伍的素质,对企业发展起到了技术支撑的作用。
(4)人文关怀要实现到服务上
随着企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各项任务、指标不断增加,给广大职工的工作、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心理负荷也在加重。因此,各级领导要加倍的关心他们,提倡“上级为下级服务的理念,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营造出团结、互助、和谐的人文环境,使广大职工真切感受到四公司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企业发展的能力。
3、立足工作实际,健全心理疏导工作的长效机制
(1)建立一种上下沟通的良性机制
第一,职工心理动态分析要作为思想形势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到常分析,常落实,常督导,就要健全心理疏导工作的领导机制,帮助职工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念,增强心理上的自我修养,自我调控的意识,并运用这些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实践。
第二,定期或不定期地与职工进行深层次会谈。通过谈话关心职工的成长,对职工存在的问题,积极引导、分析,找出对策,并创造机会让职工发挥个性和自主意识,参与决策,提出建议,使他们在关心组织的发展过程中,自我价值得到认可。
第三,完善绩效挂钩制度。要多看到职工工作中的成绩和亮点,多一些关心、理解、支持和鼓励,多给职工一些精神上的认可。同时要特别注意应加强沟通,做好职工的绩效解释工作,让职工增强“公平”感。
第四,扩大交流渠道,增进上下级的沟通。管理人员必须深入群众,广泛听取职工意见,系统了解职工意愿,全面把握职工思想脉搏,深入掌握情况,形成有针对性的、富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教育引导职工正确看待建筑市场形势,关心职工,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增强职工对企业发展的信心。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平;公共权力
公平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核心价值范畴。在学术界,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对公平作出了不同的理解,主要包括边沁功利主义的公平观、亚当斯管理学角度的公平观、罗尔斯社会学角度的公平观以及平均主义的公平观。公共管理是一个由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与管理学等学科构成的综合性学科,对公共管理中公平的理解也就由于人们学术背景的差异而不同。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重新理解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是十分必要的。
一、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针对不同社会群体进行的社会价值分配
这决定了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应该是社会学意义的群体公平。即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实现的公平
虽然学术界基于不同学科背景的公平观为我们解读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提供了基本的学科视角,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套用上述公平观来理解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理解任何一项社会活动的核心价值理念,都必须从这项社会活动的本质属性出发,使这一核心理念符合这项社会活动的本质属性。那么,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呢?
公共管理是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活动。为了有效地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公共管理必须解决为谁提供公共物品以及提供什么公共物品这两个公共管理的基本问题。在可以用来提供公共物品的社会公共资源稀缺(有限)的前提下,公共管理解决这两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分配的过程。具体说来:解决为谁提供公共物品的问题就是实现社会公共资源在消费主体方向上的分配(配置)过程(如,在有限公共财政支出的制约下,政府将这一财政支出用于为偏远地区修公路还是为城市建广场);解决提供什么公共物品的问题就是实现社会公共资源在消费形态方向上的分配(配置)过程(如,同样是在有限公共财政支出的制约下,政府利用这一公共财政支出是为贫困群体解决住房问题还是解决子女教育问题)。因此,从公共管理解决的基本问题出发考察,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的分配。从社会公共资源具有的价值角度分析,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也就是对社会价值的分配。
与针对个体进行分配的提供私人物品的市场管理活动不同,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的分配是针对社会不同的群体而不是个体进行的,这是因为公共管理直接提供的是公共物品而不是私人物品。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论述,公共物品是具有可分享性的物品,也是具有非排他性的物品。可分享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使用并不影响他人的使用;非排他性是指不能剥夺任何公民对公共物品的使用权利。在西方经济学对公共物品上述论述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的具体体现是什么?对此,我们的回答是:第一,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排他性是在一定的地区内实现的,是对一定地区内社会成员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社会成员可以平等分享该地区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普遍性提供的公共物品,但并不接受其他地区的社会成员分享这一公共物品。具体例证就是,在实行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的西方国家,社会福利主要由各成员国政府(州、省)负责提供,各成员国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是有差别的,各成员国的公民可以分享本成员国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但不可以分享其他成员国提供的社会福利。第二,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是在一定社会阶层(群体)内实现的,是对一定社会阶层成员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也就是说,一定社会阶层(群体)的社会成员可以分享社会为这一阶层(群体)成员选择性提供的公共物品,但并不接受其他阶层的社会成员分享这一公共物品。具体的例证就是,任何一位残疾人都可以免费享用市内公共交通、任何一位老年人都可以免费进入市内公园,但非残疾人、非老年人则不拥有这一权利。根据对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的理解,我们可以将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进一步表述为:针对社会不同群体进行的社会价值的分配。
既然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针对社会不同群体进行的社会价值的分配,公共管理中的公平也就应该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群体公平,是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实现的群体公平。
二、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
这决定了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应该是分配结果的公平。也就是使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分享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提供公共物品来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对于公共利益的认识,学术界存在着比较大的认识分歧,“甚至有些学者,如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肯尼斯·阿罗,根本否认公共利益的存在,认为‘公共利益是一种神话”~。布坎南等人之所以否认公共利益的存在,是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理性人(经济人)假设。他们认为:根据理性人(经济人)假设,人们在政治决策中的动机与在市场决策中的动机是一致的,都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个人的偏好是不同的,并且每个人都有充分的决策信息与足够的决策能力。因此,人们无法形成共同的需求,也就无法形成公共利益。事实上,公共利益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其内涵也是比较清晰的。公共利益这一概念,是由公共与利益两个基本概念构成的。公共的含义是共同的、公众的,而利益则是“人们为了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因此,我们可以将公共利益理解为:公共利益是公众为了生存、享受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如果将公众为了生存、享受与发展的需要概括为需求,我们也可以将公共利益理解为:公共利益是满足公共需求的资源和条件。显然,公共管理对公共利益的实现是通过满足公共需求完成的,公共需求的满足是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的结果。因此,与提供私人物品的市场管理不同,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应该是结果的公平,是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
如何考量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呢?公共管理的目标是满足公共利益,考量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对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公共利益是满足公共需求的资源和条件,公共需求的主体是民众,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也应该由民众评定。在现代民主制度的背景下,民众对公共利益的评定是通过民主机制、依据民主决策规则进行的。尽管不同政治体制下的民主机制是不同的,但是民主决策的规则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全体一致规则与绝对多数规则。在采取全体一致规则的情况下,实现了全体民众所需求的利益即民众的整体利益也就是实现了公共利益;在采取绝对多数规则的情况下,实现了大多数(含全体)民众所需求的利益即民众普遍需求的个体利益也就是实现了公共利益。所谓实现公共利益,包含两个要素:一是提供的利益为民众(全体或大多数)所需求,这是由公共利益的公共性决定的;二是提供的利益为民众(全体或大多数)所分享,这是由公共利益的可分享性决定的。我国学者陈庆云等人认为,公共利益应该具有分享性,而且“实际上分享人数的多寡并不是决定公共利益的惟一因素,决定是否真正构成公共利益的基本特征是“是否具有社会分享性”。由此可知,考量公共管理对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是否提供了为全体民众所需求或大多数民众所需求的利益以及这一利益是否为民众所分享。因此,考量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是否使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地分享了公共利益。
实现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分享公共利益,这是一个动态的、整体的平衡过程。由于公共资源的有限性与民众利益需求的多元性及差异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一项公共管理很难同时满足所有民众的利益需求。一般说来,一项公共管理总是在满足一部分民众利益需求的同时抑制另外一部分民众的利益需求或者是在满足民众某一方面利益需求的同时抑制民众另一方面的利益需求(这正是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这一本质属性的体现)。因此,公共管理要不断地对利益需求受抑制的群体(如弱势群体)或利益需求受抑制的方面予以补偿,用动态的、整体的利益平衡过程来渐进地实现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使公共管理尽可能地逼近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分享公共利益这一理想目标。
三、公平与效率分属公共管理的不同理性层面
公平是公共管理价值理性的核心。效率是公共管理工具理性的核心。效率是为实现公平服务的
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学术界已经多有论述,这些论述大都是抽象的,缺乏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放在具体的社会活动中的具体分析。事实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或不同的社会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含义是不同的,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同的。那么,公共管理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含义及其关系如何呢?
对于公共管理中公平的含义,我们已经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是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实现的分配结果的公平,是使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分享公共利益。我们再来讨论公共管理中效率的含义。公共管理中使用的效率概念来源于经济学。在经济学中,关于效率有两个含义:一是资源利用效率,是指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收益最大化的程度;二是资源配置效率,是指利用有限资源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程度。经济学中效率的概念涉及了微观与宏观经济两个方面:资源利用效率是微观经济问题,属于企业管理范畴;资源配置效率是宏观经济问题,属于政府宏观调控范畴。公共管理中,效率一词的含义仍然是经济学中的含义。惟一的问题是:公共物品的提供不以赢利为目的,有些公共物品也不存在经济收益。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将收益理解为社会收益与经济收益的统一。这样,在公共管理中使用效率这一概念时,既与经济学的效率概念保持了一致,又符合了公共管理的特点。
在公共管理中,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从公平原则出发并注重效率。这一基本准则有三个含义:(1)公共管理必须以公平为基本出发点。第一,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决定了公共管理必须从公平原则出发,不能以不公平的方式剥夺任一民众的消费权力。第二,公共管理的国民经济再分配性质,决定了公共管理必须从公平原则出发,将公平放在公共管理的首位。公共管理是国民经济的再分配过程,尽管各国的分配原则有所不同,但在国民经济再分配过程中,都要贯彻公平原则。从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角度出发,可将世界各国的收入分配原则分为两类:效率优先与公平优先(尽管公平优先的国家是少数)。在公平优先的国家,再分配过程必然要贯彻公平优先的分配原则,以进一步实现公平。在效率优先的国家,国民经济的一次分配必然要形成社会收入的差异,甚至会导致尖锐的社会矛盾。为缓和由一次分配形成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并在公共选择中获取大多数人的支持,政府在国民经济再分配中,也必然要贯彻公平原则。(2)公共管理也要充分注重效率。经济学基本原理表明,公共资源是有限(稀缺)的,在有限资源的制约下,公共管理必须注重利用有限资源提供更多与效用更大的公共物品,以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3)公共管理中的效率是在公平统领下的效率。同其他经济活动一样,作为国民经济再分配过程的公共管理也必须解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基本问题。与其他经济活动不同的是,公共管理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的顺序是:先解决为谁生产,再解决生产什么与怎样生产。这是因为: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的本质属性,要求公共管理首先要解决将社会价值分配给谁,即为谁生产公共物品的问题,在解决了为谁生产公共物品这一根本问题之后,公共管理才能考虑为这些人生产什么样的公共物品以及怎样生产这些公共物品。公共管理解决上述基本问题的顺序并以公平为基本出发点,决定了公共管理必须将公平放在首位,用公平来统领效率。具体说来就是:公共管理在决定为谁生产公共物品时从公平出发,在决定生产什么公共物品与怎样生产这些公共物品时注重效率。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公共管理中,公平作为公共管理价值理性的核心,始终是第一位的;效率作为公共管理工具理性的核心,是为价值理的,也就是为公平服务的。我国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是在借鉴西方公共管理理论与介绍西方公共管理改革运动的基础上展开的。诚然,西方的公共管理理论与英国撒切尔政府和美国里根政府率先开展的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是以提高公共管理效率为中心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一理论与运动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在公共管理中比较好地实现了公平的前提下进行的。认识到这一点,会使我们在努力提高我国公共管理效率的同时,始终坚持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并将其放在首位,避免再次出现前一时期我国社会某些公共管理领域(如医疗、教育等领域)存在的为了追求效率而显失公平的社会现象。
四、公共管理是以公共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只有实现公共管理中公共权力的合理分配,才能从根本意义上实现公共管理的公平
作为提供公共物品活动的公共管理,是以公共权力为核心展开的。按照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人们在提供公共物品过程中的动机与在提供私人物品中的动机是相同的,或者说,人们在非市场(政治)决策中的动机与市场决策中的动机是相同的,都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从集体行动的逻辑角度分析,与市场决策不同的是,在非市场决策中,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动机驱使下,个体的理性选择必然导致集体的非理性选择。这一非理性选择在提供公共物品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从公共物品的生产角度分析,由于存在“搭便车”或“逃票乘车”的现象,人们不可能有效支付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公共物品就无法生产出来;从公共物品的消费角度分析,由于存在“囚徒困境博弈”或“牧人博弈”,人们无法合理消费公共物品。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除非共同体成员极少,否则,共同体成员必须向来自心灵之外的强制力(利维坦)心眼,这一强制力电就是公共权力。只有公共权力的介入,公共物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才可能在公共权力的作用下通过个体的理性选择形成集体的理性选择,个体间的理性博弈才能在集体理性的制约下达成最优均衡。公共权力的介入,虽然增加了公共管理的成本,但是作为“必要的恶”,它可以使公共物品得到合理生产与消费,使公共利益得到较好的满足。换言之,没有公共权力也就没有公共管理,公共权力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公共管理以公共权力为核心,使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的分配具有了公共权力所决定的权威性。新晨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平公共权力
公平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核心价值范畴。在学术界,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对公平作出了不同的理解,主要包括边沁功利主义的公平观、亚当斯管理学角度的公平观、罗尔斯社会学角度的公平观以及平均主义的公平观。公共管理是一个由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与管理学等学科构成的综合性学科,对公共管理中公平的理解也就由于人们学术背景的差异而不同。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重新理解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是十分必要的。
一、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针对不同社会群体进行的社会价值分配,这决定了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应该是社会学意义的群体公平。即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实现的公平
虽然学术界基于不同学科背景的公平观为我们解读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提供了基本的学科视角,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套用上述公平观来理解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理解任何一项社会活动的核心价值理念,都必须从这项社会活动的本质属性出发,使这一核心理念符合这项社会活动的本质属性。那么,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呢?
公共管理是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活动。为了有效地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公共管理必须解决为谁提供公共物品以及提供什么公共物品这两个公共管理的基本问题。在可以用来提供公共物品的社会公共资源稀缺(有限)的前提下,公共管理解决这两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分配的过程。具体说来:解决为谁提供公共物品的问题就是实现社会公共资源在消费主体方向上的分配(配置)过程(如,在有限公共财政支出的制约下,政府将这一财政支出用于为偏远地区修公路还是为城市建广场);解决提供什么公共物品的问题就是实现社会公共资源在消费形态方向上的分配(配置)过程(如,同样是在有限公共财政支出的制约下,政府利用这一公共财政支出是为贫困群体解决住房问题还是解决子女教育问题)。因此,从公共管理解决的基本问题出发考察,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的分配。从社会公共资源具有的价值角度分析,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也就是对社会价值的分配。
与针对个体进行分配的提供私人物品的市场管理活动不同,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的分配是针对社会不同的群体而不是个体进行的,这是因为公共管理直接提供的是公共物品而不是私人物品。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论述,公共物品是具有可分享性的物品,也是具有非排他性的物品。可分享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使用并不影响他人的使用;非排他性是指不能剥夺任何公民对公共物品的使用权利。在西方经济学对公共物品上述论述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的具体体现是什么?对此,我们的回答是:第一,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排他性是在一定的地区内实现的,是对一定地区内社会成员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社会成员可以平等分享该地区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普遍性提供的公共物品,但并不接受其他地区的社会成员分享这一公共物品。具体例证就是,在实行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的西方国家,社会福利主要由各成员国政府(州、省)负责提供,各成员国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是有差别的,各成员国的公民可以分享本成员国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但不可以分享其他成员国提供的社会福利。第二,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是在一定社会阶层(群体)内实现的,是对一定社会阶层成员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也就是说,一定社会阶层(群体)的社会成员可以分享社会为这一阶层(群体)成员选择性提供的公共物品,但并不接受其他阶层的社会成员分享这一公共物品。具体的例证就是,任何一位残疾人都可以免费享用市内公共交通、任何一位老年人都可以免费进入市内公园,但非残疾人、非老年人则不拥有这一权利。根据对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的理解,我们可以将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进一步表述为:针对社会不同群体进行的社会价值的分配。
既然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针对社会不同群体进行的社会价值的分配,公共管理中的公平也就应该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群体公平,是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实现的群体公平。
二、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这决定了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应该是分配结果的公平。也就是使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分享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提供公共物品来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对于公共利益的认识,学术界存在着比较大的认识分歧,“甚至有些学者,如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肯尼斯·阿罗,根本否认公共利益的存在,认为‘公共利益是一种神话”~。布坎南等人之所以否认公共利益的存在,是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理性人(经济人)假设。他们认为:根据理性人(经济人)假设,人们在政治决策中的动机与在市场决策中的动机是一致的,都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个人的偏好是不同的,并且每个人都有充分的决策信息与足够的决策能力。因此,人们无法形成共同的需求,也就无法形成公共利益。事实上,公共利益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其内涵也是比较清晰的。公共利益这一概念,是由公共与利益两个基本概念构成的。公共的含义是共同的、公众的,而利益则是“人们为了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因此,我们可以将公共利益理解为:公共利益是公众为了生存、享受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如果将公众为了生存、享受与发展的需要概括为需求,我们也可以将公共利益理解为:公共利益是满足公共需求的资源和条件。显然,公共管理对公共利益的实现是通过满足公共需求完成的,公共需求的满足是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的结果。因此,与提供私人物品的市场管理不同,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应该是结果的公平,是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如何考量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呢?公共管理的目标是满足公共利益,考量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对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公共利益是满足公共需求的资源和条件,公共需求的主体是民众,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也应该由民众评定。在现代民主制度的背景下,民众对公共利益的评定是通过民主机制、依据民主决策规则进行的。尽管不同政治体制下的民主机制是不同的,但是民主决策的规则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全体一致规则与绝对多数规则。在采取全体一致规则的情况下,实现了全体民众所需求的利益即民众的整体利益也就是实现了公共利益;在采取绝对多数规则的情况下,实现了大多数(含全体)民众所需求的利益即民众普遍需求的个体利益也就是实现了公共利益。所谓实现公共利益,包含两个要素:一是提供的利益为民众(全体或大多数)所需求,这是由公共利益的公共性决定的;二是提供的利益为民众(全体或大多数)所分享,这是由公共利益的可分享性决定的。我国学者陈庆云等人认为,公共利益应该具有分享性,而且“实际上分享人数的多寡并不是决定公共利益的惟一因素,决定是否真正构成公共利益的基本特征是“是否具有社会分享性”。由此可知,考量公共管理对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是否提供了为全体民众所需求或大多数民众所需求的利益以及这一利益是否为民众所分享。因此,考量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是否使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地分享了公共利益。
实现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分享公共利益,这是一个动态的、整体的平衡过程。由于公共资源的有限性与民众利益需求的多元性及差异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一项公共管理很难同时满足所有民众的利益需求。一般说来,一项公共管理总是在满足一部分民众利益需求的同时抑制另外一部分民众的利益需求或者是在满足民众某一方面利益需求的同时抑制民众另一方面的利益需求(这正是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这一本质属性的体现)。因此,公共管理要不断地对利益需求受抑制的群体(如弱势群体)或利益需求受抑制的方面予以补偿,用动态的、整体的利益平衡过程来渐进地实现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使公共管理尽可能地逼近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分享公共利益这一理想目标。
三、公平与效率分属公共管理的不同理性层面。公平是公共管理价值理性的核心。效率是公共管理工具理性的核心。效率是为实现公平服务的
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学术界已经多有论述,这些论述大都是抽象的,缺乏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放在具体的社会活动中的具体分析。事实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或不同的社会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含义是不同的,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同的。那么,公共管理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含义及其关系如何呢?
对于公共管理中公平的含义,我们已经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是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实现的分配结果的公平,是使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分享公共利益。我们再来讨论公共管理中效率的含义。公共管理中使用的效率概念来源于经济学。在经济学中,关于效率有两个含义:一是资源利用效率,是指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收益最大化的程度;二是资源配置效率,是指利用有限资源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程度。经济学中效率的概念涉及了微观与宏观经济两个方面:资源利用效率是微观经济问题,属于企业管理范畴;资源配置效率是宏观经济问题,属于政府宏观调控范畴。公共管理中,效率一词的含义仍然是经济学中的含义。惟一的问题是:公共物品的提供不以赢利为目的,有些公共物品也不存在经济收益。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将收益理解为社会收益与经济收益的统一。这样,在公共管理中使用效率这一概念时,既与经济学的效率概念保持了一致,又符合了公共管理的特点。
在公共管理中,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从公平原则出发并注重效率。这一基本准则有三个含义:(1)公共管理必须以公平为基本出发点。第一,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决定了公共管理必须从公平原则出发,不能以不公平的方式剥夺任一民众的消费权力。第二,公共管理的国民经济再分配性质,决定了公共管理必须从公平原则出发,将公平放在公共管理的首位。公共管理是国民经济的再分配过程,尽管各国的分配原则有所不同,但在国民经济再分配过程中,都要贯彻公平原则。从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角度出发,可将世界各国的收入分配原则分为两类:效率优先与公平优先(尽管公平优先的国家是少数)。在公平优先的国家,再分配过程必然要贯彻公平优先的分配原则,以进一步实现公平。在效率优先的国家,国民经济的一次分配必然要形成社会收入的差异,甚至会导致尖锐的社会矛盾。为缓和由一次分配形成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并在公共选择中获取大多数人的支持,政府在国民经济再分配中,也必然要贯彻公平原则。(2)公共管理也要充分注重效率。经济学基本原理表明,公共资源是有限(稀缺)的,在有限资源的制约下,公共管理必须注重利用有限资源提供更多与效用更大的公共物品,以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3)公共管理中的效率是在公平统领下的效率。同其他经济活动一样,作为国民经济再分配过程的公共管理也必须解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基本问题。与其他经济活动不同的是,公共管理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的顺序是:先解决为谁生产,再解决生产什么与怎样生产。这是因为: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的本质属性,要求公共管理首先要解决将社会价值分配给谁,即为谁生产公共物品的问题,在解决了为谁生产公共物品这一根本问题之后,公共管理才能考虑为这些人生产什么样的公共物品以及怎样生产这些公共物品。公共管理解决上述基本问题的顺序并以公平为基本出发点,决定了公共管理必须将公平放在首位,用公平来统领效率。具体说来就是:公共管理在决定为谁生产公共物品时从公平出发,在决定生产什么公共物品与怎样生产这些公共物品时注重效率。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公共管理中,公平作为公共管理价值理性的核心,始终是第一位的;效率作为公共管理工具理性的核心,是为价值理的,也就是为公平服务的。我国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是在借鉴西方公共管理理论与介绍西方公共管理改革运动的基础上展开的。诚然,西方的公共管理理论与英国撒切尔政府和美国里根政府率先开展的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是以提高公共管理效率为中心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一理论与运动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在公共管理中比较好地实现了公平的前提下进行的。认识到这一点,会使我们在努力提高我国公共管理效率的同时,始终坚持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并将其放在首位,避免再次出现前一时期我国社会某些公共管理领域(如医疗、教育等领域)存在的为了追求效率而显失公平的社会现象。四、公共管理是以公共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只有实现公共管理中公共权力的合理分配,才能从根本意义上实现公共管理的公平
作为提供公共物品活动的公共管理,是以公共权力为核心展开的。按照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人们在提供公共物品过程中的动机与在提供私人物品中的动机是相同的,或者说,人们在非市场(政治)决策中的动机与市场决策中的动机是相同的,都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从集体行动的逻辑角度分析,与市场决策不同的是,在非市场决策中,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动机驱使下,个体的理性选择必然导致集体的非理性选择。这一非理性选择在提供公共物品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从公共物品的生产角度分析,由于存在“搭便车”或“逃票乘车”的现象,人们不可能有效支付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公共物品就无法生产出来;从公共物品的消费角度分析,由于存在“囚徒困境博弈”或“牧人博弈”,人们无法合理消费公共物品。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除非共同体成员极少,否则,共同体成员必须向来自心灵之外的强制力(利维坦)心眼,这一强制力电就是公共权力。只有公共权力的介入,公共物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才可能在公共权力的作用下通过个体的理性选择形成集体的理性选择,个体间的理性博弈才能在集体理性的制约下达成最优均衡。公共权力的介入,虽然增加了公共管理的成本,但是作为“必要的恶”,它可以使公共物品得到合理生产与消费,使公共利益得到较好的满足。换言之,没有公共权力也就没有公共管理,公共权力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公共管理以公共权力为核心,使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的分配具有了公共权力所决定的权威性。
随着行政生态模式的变化,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态势下,各种复杂因素和不确定的挑战,迫使传统的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加以调整和转型,在正视公共管理的困境前提下,需要注入治理理念,用全新的视角,创建以民众需求和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协同型、整合型公共管理创新模式。思考公共管理改革的方向和趋势,转变碎片化、官僚化的公共管理行政模式,全面建构公共管理的全新战略框架。
一、协同型公共管理背景及理论基础综述
随着公共管理高度复杂化,利益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公共管理牵涉众多部门、区域,这对于公共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跨地域、跨部门的治理,是当前改革中需要思考的重大课题。而协同型公共管理的兴起,是对传统官僚行政公共管理模式的反思,是对碎片化新公共管理模式的重组,它以公共需求为主导,通过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公共管理创新模式,它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资源依托论
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理论,由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有相互之间的协作与依赖关系的存在,从这个视角下,可以认为任何一个单一的组织都不具有全部的资源,只有在群体组织的相互作用之下,才能输入全部的能量,才能得以顺利运转或提供公共服务。由于政府面临众多复杂的问题,需要运用资源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并维系持久的互动伙伴关系,从而使协同型公共管理得以实现并运作。
(二)交易成本理论
在资源交换与合作的过程中,交易成本的降低是组织的追求目标,在现代公共管理过程中,组织是一个动态、复杂、系统的整体。单纯的市场机制和科层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公共管理的需要,它需要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寻求合适的协同合作伙伴,从而可以减少组织的监测成本、信息成本,防范机会主义对组织公共管理的威胁。
(三)跨部门协同治理理论
政府公共治理将跨部门协同治理视为网络,而公共管理者处于纵横交错的网络核心。因此,对于现代公共治理而言,协作网络是重要的核心内容,在这个网络之中的公共管理需要关注组织间的协同与合作,也意味着第三方政府、协同政府、顾客需求之间的融合,再利用信息技术将网络加以有效的整合,提供给社会公民更多的选择权。
二、当前公共管理面临的困境剖析
(一)显现出与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的不一致性
公共管理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要求是要实现公共治理的法治化、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总体来看,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稳定和谐,文化也处于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也在不断迈进。然而,这与公共管理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主要表现为:
第一,公共管理的法治化、民主化程度还不高。由于公共管理机制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基础,因而显现出刻板性,缺乏适宜的变通,对利益的调节和分配还有欠公平和公正。
第二,公共管理的治理能力还不足。在公共管理的治理主体结构中,主要有政府、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社会公众,显现出治理主体成员的素质和能力欠缺等问题,在治理主体各成员之间,也存在分工不合理、权责模糊的问题。
(二)公共管理技术在实践应用中存在单一性的问题
公共管理技术归属于社会技术领域,它包含众多的技术内容,并与现代管理技术相契合,成为政府的追捧对象,现代公共管理技术中的数字治理技术、智慧决策和政务技术、风险评估技术、绩效治理技术等,都具有前沿性特征和先进性特征,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然而,它在公共管理职能履行的政府治理行为中,存在应用意识上的偏差,将这些先进的、前沿的现代化公共管理技术僵化为“政绩展示手段”、“便利性手段”,而没有从社会民众的意愿和需求出发,没有充分发挥出公共管理的效能,无法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治理。由此,也引发了社会民众的质疑,从社会层面传来怀疑的声音,而导致社会信任危机、公共治理危机。
(三)组织文化与价值的偏离,降低了公共管理的效能
公共管理者所处的组织文化和伦理价值体系具有“染缸效应”,这种“染缸效应”会对身处其中的公共管理者产生浸染性影响,如果组织文化和伦理价值发育健康而良好,则身处其中的公共管理者会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组织文化和伦理价值发育不良,则身处其中的公共管理者难以形成道德自觉意识,而陷入道德困境。这种组织文化和伦理价值的“染缸效应”,使公共管理权力沦为个体谋求权利的工具,引发社会的异动,降低了公共管理的效能。
(四)由上而下发动的顶层设计在贯彻与落实上的困境
我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转型期,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是要全面推行依法治国和构建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在由上而下发动的顶层设计,配套制定了各项改革举措,如“大部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等。然而,这些由上而下发动的顶层设计在地方政府的贯彻与落实上陷入了困境,由于一些激励性措施缺乏法律性依据和制度性保障,难以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同时,社会组织和民众参与公共管理治理的话语体系还没有完全构建,因而较难实现多元治理主体制度化、法治化和协同化,在我国特有的行政生态环境中遭遇了“肠梗阻”的问题。
三、协同型公共管理的转型与组织创新启示
(一)转变公共管理观念,建立公共性和区域性公共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中央分权政策中的“理性经济人”塑造目标,迫使地方政府追求短期效益,打造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和“高税率产业”,而忽视了社会发展及公共利益。这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缺位”,亟须加以转变,要用整体治理的全新视野,突破行政区域和部门管辖的局限性,从公共性和区域性的视角,对公共管理服务进行审视,要由部分向整体转变,由破碎化向整合转变,抵消公共管理在行政区内和部门内的抵触和冲突,最大化地减少公共管理服务中的交易成本,达到各个利益主体共同的目标。
(二)创新构建以协同为特征的协同整体型公共管理组织模式
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无法解决跨区域的边界问题,而协同型的公共管理创新组织模式则可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整合与协同之下的组织设计或重组。基于这个视角,政府将公共管理的整体组织结构设计作为实现公共管理服务的工具,也即达成各个政府组织之间、各个部门之间的团结协同目标。
这种协同型公共管理组织机构模式是现代横向组织管理和网络化治理的主要模式,它的治理前提是不同组织结构之间的差异化,不同的组织结构有其不同的框架、职能和利益追求。因此,协同型公共管理模式正是符合了整体性治理的主旨和价值理念,实现了替代注重等级、注重程序的官僚政府体制与组织架构。
(三)创新以结果为导向的协同整体公共管理模式的目标
协同型公共管理模式强调的是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它的实现目标是要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最为有效的公共管理服务,在协同型公共管理模式下,要努力将复杂而分散的各个层级和机构进行整合,以满足不断提升的公众的需求。
协同型公共管理模式的服务目标,总体来说是要消除不同组织机构、不同部门之间的矛盾,在特定政策的规范之下,实现各组织、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更好地运用各种资源,为公众提供整体的或“无间隙”的公共管理服务。在这个目标结果中,牵涉到政府、公众、组织等不同层次的整合目标,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就是将所有活动相结合,达到各个层面的有益结果。
(四)创新以整合为核心的协同型公共管理运作机制
在协同型公共管理转型和创新的过程中,它的对立面是碎片化、分散化公共管理模式,在这个协同型公共管理运作机制构建的过程中,它需要的是有效的整合,是基于专业化上的整合,要注重全局战略的统筹眼光,它的整合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整合处于不同层次的公共治理过程;二是整合组织的功能内部治理过程;三是整合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治理过程。从这三个方面来看,我们不难看到协同型公共管理的信息分享、协同作战的宗旨和运作方式,在这个以整合为核心公共管理协同之下,可以有效地打破组织之间、部门之间的壁垒,形成一种无缝合作的协同体制。
从纵向的视角来看,以整合为核心的公共管理服务创新重新界定了中央和地方的公共服务职责,赋予了地方政府更多的公共产品、管理公共事务的权限。从横向的视角来看,以整合为核心的公共管理服务创新可以对政府机构的职能进行整合,生成综合性的“一站式”服务体系,避免公共管理服务职能交叉或重叠。
(五)协同型公共管理的参与主体多元化
在整合视角下的协同创新型公共管理模式,既不是科层管理模式,也不是市场治理模式,它强调政府和非政府之间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这就使协同型公共管理的参与主体显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地方政府再也不是唯一的公共服务提供者,不是垄断公共物品供给的垄断者,而要让这些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形成一种多元的网络形态,吸引各方的力量,实现地方公共管理服务的供给,以满足社会民众多元化的需求。当然,在这个多元化公共管理服务的格局之中, 要注重过程管理和结果控制,政府要融入其他主体的力量,提升公共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能。
四、结语
协同型公共管理的治理模式是一种新的、有益的探索模式,它可以基于利益整合的理念主导之下,促成地方利益集团的成长,从而有效地解决横向方面的跨行政区、跨部门的协同合作问题,也为社会公共管理与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整合资源的支撑,在政府与非政府力量通力合作的条件下,充分其战略协作的功能,从而消除狭隘的部门、层级的传统官僚观念,形成运转协调有序的公共管理治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