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09:56: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传统文化与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想要在传统文化影响下提升旅游管理水平,就需要紧随时展,将市场作为引导,然后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作为辅导。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旅游业管理需要更加健全、完善,要努力提升旅游产业的规模,不断提升旅游企业的整体素质,提升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重视旅游企业融资与资本经营并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等。与此同时,更应该重视政府的作用,将政府作为对付市场失灵时重要的补充手段。另外,还要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在当前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旅游管理工作中,旅游行业协会的作用和力量不可小觑。它可以加强政府与旅游企业从业者的联系与沟通,从旅游管理者的角度向政府提出具体建议。同时在旅游企业之间可起到沟通信息,规范旅游企业的行为,使其严格地遵守政府的政策法规,以更加谨慎的态度从事经营行为,使旅游行业的行为统一到最佳状态。
二、传统文化影响与旅游管理理论构建分析
虽然我国的旅游产业有了快速的发展,旅游管理理念也在不断的完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看到在旅游管理上存在着一些不足,而如何协调旅游管理理念和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努力促进双方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了旅游管理工作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具体说来,传统文化影响与旅游管理理论构建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考虑:
(一)重视挖掘旅游资源的精神文化内涵
旅游业想要更好地发展,就不能够仅仅局限于自然风光,而是应该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精神文化内涵,提升其内在的美,从而使旅游业能够向高层次的形式进一步发展。在旅游管理过程中,应该重视对那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旅游项目的开发管理,对旅游资源中蕴含的文化特质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建立起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需要的旅游文化。然后让员工将旅游资源中的传统文化牢记于心,这样就让员工拥有了一种责任感,认识到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从而就更加认真地管理旅游资源,开展更为高效的旅游管理工作。
(二)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提升旅游管理工作水平
我国传统文化讲究“以人为本”,正因为如此,在对旅游管理进行完善时应该充分利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人”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从“人”出发来管理和完善旅游管理工作。比如旅游管理中可以采用“参与式管理”的模式,让旅游企业的每一名员工都能够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使每一名员工都拥有主人公意识,能够真正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旅游管理工作做好提供支持。
(三)重视将“以和为贵”的理念融入到旅游管理工作中
旅游管理工作需要旅游企业各个部门共同的努力,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管理过程。对于旅游产业来说,其要管理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娱乐项目、餐饮、住宿以及购物、安全等。可以说,这些环节只要有一个地方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旅游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只有将每一个环节都做好,才能为游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的理念能够有效提升旅游管理的质量。“以和为贵”的思想能够让管理者重视互相间的合作,能够增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从而可以让整个旅游管理工作更加协调,让所有的员工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去,从而让整个管理工作更加和谐、更加高效,从整体上达到了“无为”的状态。
三、结语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管理
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同时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被称为金砖四国,中国国门的敞开也为西方国家提供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机遇,西方一些大的管理咨询公司纷纷着陆中国市场,希望以它们丰富的管理经验从中国大陆掘金挖宝,譬如麦肯锡、德勤、罗兰.贝格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外来和尚都能念好经,从麦肯锡与实达的合作败笔,到大批“海龟(归)”的水土不服,在众多国际化的大公司纷纷将《孙子兵法》作为高级管理人员必读书目,哈佛大学商学院将其融入其高级管理战略课程时,我们开始反思西方的管理哲学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到底谁最适合中国的土壤。
作为中国民航第一家A股和B股同时上市的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创造了一个奇迹,其运行成本控制和运行效率都在行业中排行第一,其成功依赖于背后蕴藏着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公司董事长陈峰要求员工阅读《中国传统文化导读》,高级管理干部都要研习《大学微言》,在海航任何一名员工要转为正式员工必须参加考试,而题目中往往是摘自《论语》等国学的内容。海航的成功使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翻阅《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其中玄妙无法言表。现代的企业管理格外重视人的因素,提倡以人为本,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所传达的理念相吻合,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宣扬做人是做事的基础,不会做人,便不能成事。当企业具备了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谐的文化环境,个人与企业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同心协力一致朝着企业既定的战略方向努力时,做大做强就不再是一个梦想和奢望。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别,中国文化注重的是“情、理、法”,而西方则为“法、理、情”,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管理更需要侧重于人的管理,因为人情往往是绕不开的结,而现实的管理中管理者面对成本的压力、追求经营效益的最佳化,将注意力集中于各种报表显示的数字,单纯追寻引起报表数字不佳背后的技术性因素,不去考虑人的影响,舍本逐末,自然不能求得最佳答案。常有管理者无视员工的建议,自认为拥有无上权力,丝毫不考虑员工的想法,以种种制度约束员工行为,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只有从上而下的命令执行,没有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靠的是强权管理,一则企业没有创新能力,缺乏活力,二则员工凝聚力降低,工作的意愿只为获得生活必需的报酬,企业效率不断降低,竞争力逐渐减弱直至灭亡。细数世界上知名企业,无不具有其鲜明的企业文化,没有自己文化的企业注定没有长久的生命力,所以在企业管理中要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吸收精华,并依赖于人,也就是企业员工的努力来达到企业发展的目标。须把“以人为本”、“任人唯贤”、“贵在人和、”“敬天爱人”等作为企业的经营信条,管理者则必须做到正人先正己,严于律己宽于待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管理作为一门学问,不同于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化学,需严谨的推理演绎和认真的实验来证明其正确性,且存在各种公理、定理,为人们所统一认识。管理无定式,尤其是西方管理学派的多样化足以说明这一点,如经验主义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行为学派等等。当然西方的管理学也建立有大量的数理模型,从无数经营管理的数据中归纳其特点。然而无论哪一种管理学派,其落脚点都必须是解决管理的有效性,唯有有效的管理才是真正的管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就在于其文化内涵中可体现种种管理流派的思想,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代表国学论作中汲取精华,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当受益无穷,读国学一本,胜杂书万千,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管理者正将中国的国学作为治理企业的妙方。
时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为中国市场的开发和中国经济的崛起所初步证明;随着全世界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热衷以及喜爱,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纪,也必然会随着中国语言文字的传播而勃兴,传统文化将不仅仅作为文化而传播,未来的中国式企业管理将会随之而兴。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需要把握好继承和发扬的辩证关系,区别精华和糟粕,依靠科学精神、态度和方法,结合时代特征,立足现实,把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促进企业管理的健康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它对每一个中国人的发展产生了持续而强烈的影响。自古以来便有了“仁、义、礼”只说,仁:讲求尊重、敬重,有爱人和安人知道。义:讲求经权变通之道;礼:规矩之学,讲求行为规范之道。
“仁”是以人为本,其核心为“爱人”正所谓“仁者爱人”“爱人能仁”,其本义是友爱、互助、同情之意。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美德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构成了人类社会中最本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仁学注重人与人际关系,抬高人的地位,强调人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仁学就是人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学说。
作为现代企业,要想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应树立为民、为国,服务社会的企业理想,把仁爱之德施之于人民大众,真诚、友好地对待别的企业或客户,加强双方的沟通、理解和联系。企业在贯彻以人为本的过程中,要突出人的理想信念,关注人的理想信念,只有关注并指导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将企业目标与个人理想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激发出员工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促进企业的蓬勃发展。
未来企业的发展趋势,必将形成“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必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和认可。因为一滴水在大海中才能永远奔流不息!只有融入“大海”的企业家才能成就百年伟业。
“义”是儒家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指人的思想和行为要符合一定的标准。“义利观”是其思想的精髓,最根本的主张是“先义后利、以义统利”。
凡是功勋卓著、业绩辉煌的企业家,都非常注重“义”在企业行为中的作用和效果,把“义”视为企业精神支柱的主要方面,既谈赚钱又讲友谊,既注重经济效益,又重社会效益,舍小利而求企业大利,以期达到个体与团体的双赢。
现代企业水桶原理。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水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水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这就是说任何一个企业,人人必须团结一致,共同提升企业的短板,而不是只注重自己的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样企业的整体利益将无从保障,个人利益将无所存在,所以只有以义为利,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个人与企业双赢。
现代企业经营者可以把“义以生利”的思想转化成一种经营理念,在管理企业的活动中,就是精神价值创造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制约物质价值的过程。做到行为上的“取之有义”,实际效果中的“先义后利”。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要坚持“义”与“利”相统一的原则,以平等、互利、讲信用为基准,就定能实现企业的兴旺发达。众多华商在致力于发展自己的事业时,都注重对待“义”与“利”的关系,力求使之达到圆满的统一。
“礼”通理,不单指礼仪,还指规范规则。
“礼”是外在的伦理行为与社会制度,它起到调节人际关系,达到社会和谐安宁的作用,强调的是要制定一套严密的法规制度,更强调的是法制与人本思想的结合。
1.日本文化的特征
个体团体来看,日本传统文化的“忠”、“诚”的观念和身份意识非常顽固。形成自己和团体的相互依存拥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此为基础,日本人是命运共同体意识。“忠、诚、义”的核心伦理体系日本人的理论价值观表示:“忠”。“诚”是行为的评价标准。日本人认为履行义务是人生的最高任务。把追求幸福作为人生重大目标是不道德的行为。幸福仅仅是消遣,是否幸福以国家和家庭的评价为标准。武士道精神武士道是职业中与日常生活中一定坚守武士阶层身份出来的义务。其内容为义——“不害怕或没有顾虑地大胆行事”、“堅忍不抜”的精神,仁——“同情心”、“礼”、“名誉”、“忠义”、“克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精神被全体国民所景仰和得到灵感。“大和魂”成为岛国的民族精神,武士道精神到目前为止一直都对日本人产生影响。
2.日本的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关系
没有日本的传统文化,就没有其特有的企业管理制度。但如果说日本传统文化决定了日本企业也是不确切的。客观的说传统文化对企业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日本文化在日本企业之前生成。与自然的变迁不同,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是强制性的制度移植。因此,企业制度和文化之间有关系也有区别。因此,日本文化的特性决定了日本企业制度的特性。然后,雇佣制度,产权制度、企业合并制度、经营制度、分配制度、企业家精神的背后是日本传统的“家”的观念、独特的“继承”的思想,团体主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武士道精神等文化观念浮起。这一传统文化对日本近代企业制度的形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日本的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制度的影响
我国作为历史大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结合发展旅游行业。我国传统文化对旅游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当前将自然与人文结合起来的旅游已经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无论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还是对旅游行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结合旅游元素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经过历时的积淀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了相应的特点。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对人文思想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所以,可以影响旅游行业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也就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通过二者的相辅相助,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并推动着旅游行业当中的人文资源的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作用
旅游管理理念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旅游企业在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同时注重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提高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并且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旅游管理理念的当中。
(一)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树立正确旅游管理观念的重要思想。在旅游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应当与我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保持一致。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重要管理思想,发挥以人为本思想的注重性,提倡贵民的民主思想,从而促进我国旅游行业可以持续发展。
(二)以和为贵的管理模式
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儒家思想主张以和为贵,只有在旅游企业的管理模式当中注入以和为贵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才能提高旅游企业的凝聚力。只有打破传统的旅游管理模式,将旅游管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传统的硬性管制的管理模式抛弃,采用含有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管理模式,促进旅游企业的发展。
(三)以德服人的管理方法
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思想就是以德服人,通过将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与以和为贵的管理模式结合起来,通过以德服人的管理方法,将中国传统文化完全融入到旅游企业管理当中,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旅游行业持续发展。
三、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理论构建的影响
(一)加强旅游资源中精神文化的挖掘
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旅游的概念也不仅停留在对景色的欣赏,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旅游区域的精神文明感受。所以,在对旅游企业管理理念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在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项目投入资金,满足当前人们的旅游需求。在旅游行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注重结合当地旅游特色以及传统文化,通过不断的完善与进步,为旅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对于历史建筑,应当注重定期进行维护,在挖掘其价值的过程中,注重对其中精神文化的挖掘,将历史建筑中含有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宣传与推广,带动旅游行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二)对文化旅游区域进行合理规划与管理
旅游行业的发展会带动当地旅游区域附近的金融、食品、商贸、住宅等多方面共同发展。在对城市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体现出当地旅游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对历史性的建筑进行规划或者扩建时,应当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而不是对古城本身进行改造。在建设规划过程中应当注重将景区内部的绿地率与森林覆盖率设为规划建设的重点。通过科学合理的旅游管理模式,对旅游区域进行实质规划,促进旅游行业的持续发展。
(三)做好传统文化旅游管理理论的推广工作
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的精髓,在旅游行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时刻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对旅游地区的旅游者、居民与相关工作者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提高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在旅游景点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将旅游推广融入到传统文化当红总,通过开展展会、文艺活动等形式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推广。同时可以利用我国传统的节假日对 我国传统文化思想进行宣传,将传统节日当中的人文文化、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元素介绍给旅游者,在提高旅游行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提高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发展了人文。
四、结束语
旅游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旅游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注入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对旅游管理理念有着重要的影响,旅游企业应当深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人文精神,做好旅游景点的规划与宣传工作,通过完善景点建设,不断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并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促进旅游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一)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品质
中华民族凭借着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中国历史上涌现了一大批以拯救和发展国家为目的的民族英雄,奠定了中国特色的爱国主义思想。也正因为爱国主义思想与爱国主义行为一直延续着,所以中国才可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领先于世界。在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践行爱国主义行为,培养爱国主义品质。
(二)和谐是传统文化的主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和谐人际交往观
从老子“清静无为”“小国寡民”开始,一直到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佛教“一切随缘”,无一不体现和谐。正因为这些和谐思想,才塑造了中国人温文尔雅、中正和谐的处事方式。而和谐思想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体会并学思想,有利于缓和人际关系,发展良性的人际关系。
(三)理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一个个中国人民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所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精神也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都从天、地、人高度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具有一定的高度。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理想教育,有利于树立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基于传统文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创新
(一)加强传统文化建设的引导、组织与规范
1、加强传统文化宣传,引导大学生进行学习、借鉴高校应该定期开展宣传会,开设选修课程,让大学生自己来体会传统文化的美,结合学生的原有经验和知识,进行合理宣传,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学校也可以通过专题学习、举办文化艺术节等形式,让大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学习,拉近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中,把“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传统文化符号张贴在食堂、走廊等场所,创设良好的传统文化环境。
2、合理规划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统文化,组织大学生建立系统的文化知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等代表性文化,并共同融合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内。在传统文化的视角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充分整合传统文化,建立系统的传统文化体系,真正把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二)加强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融合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都以枯燥的纯理论为主,没有同学生的原有文化联系起来,也缺少与学生的时代、生活联系起来,以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划不合理。同时,高校也没有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变成了“传教”的过程,学生普遍不能接受。因此,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根据学生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另一方面,学校还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规划和管理工作,防止思想政治教育流于表面。
(三)批判性地学习、接受传统文化
一.引言
文化管理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旅游业在逐步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贴近文化底蕴这一深层次的东西。而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文化旅游业发展较为迅速,并从多个方面得到了支持与发展。但是,发展就会带来相关的问题。文化的渲染逐步被商业化所取代,一些传统文化在旅游业的发展与带动下变得偏离了主旋律。这些现象表明,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文化旅游需要进行适当妥善管理,从而保证文化与旅游的双重保障。
二.结合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发展
文化旅游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文化传播方式,结合传统文化的旅游模式能够在某种意义上带动传统文化的发展,从文化传播的角度上分析,其更好地传播了传统文化,以吸引游客的目的,让游客在游玩中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底蕴与内涵。而从能动关系的角度分析,也正是因为作为游客身份的国民对于传统文化也有着非常大的兴趣,才促使了这一新兴文化旅游形式的发展。从基本形式分析,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在文化旅游具体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很容易找到众多较为成功的文化旅游的案例。北京故宫作为封建王朝的历史遗产,对于我国国民而言,充满着莫大的吸引力。故宫是清代君王生活、从政的地方,人们都有一颗帝王之心,都憧憬着这一代表着权利与地位的圣地。因此,这一简单的理由,就足以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鱼参观。如此,文化旅游的游客源就有了保证,对于其发展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
要真正发展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拥有了游客源这一基础后,还要进行文化的结合以及文化的旅游式传播演示。仍然以故宫为例,游客来到了故宫必然是有目的性的去探寻这里的奥秘。但是故宫的奥秘众多,如果没有一定的秩序性供游客参考,必然会如走马观花般毫无收获。因此,作为相关的文化旅游管理人员,应该从传统文化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将故宫的整体脉络进行必要的划分。例如,将故宫的整体景致进行分块处理,在进行游览的时候就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游览。这样目的性较强,也能保证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了解最多的文化内容以及文化魅力。让游客真正有不虚此行的感觉,并在游览过程中体味其中的文化底蕴。
总体上可以这样总结,即文化旅游的发展首先要保证有值得游客游览的文化景观;在拥有了这一基础的情况下,再进行相关内容的搭建与设计,从而大力发展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业。
三.结合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管理
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得以大力发展,在收获利益与效益的同时,却也伴随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复杂而多样化,无法从单一的角度去分析其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但是,却可以从管理的角度去分层解析,避免一些弊端的发生,减少问题的出现,从而保证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
(一)文化旅游带来了文化的破坏。文化旅游的文化破坏主要体现在一些实体传统文化,例如洛阳的龙门石窟等这样的文化圣地,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正确的举动,造成文化古迹的损坏。很多传统文化的旅游景点经常会遭受一些有意或者是无意的破坏。因此,相关部门就要重点加强对文化古迹的保护。在一些重要的景区添加游客提示牌,提示以及警示游客注意对这些重点景点的保护。
(二)文化景区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旅游出行游客必然会携带一些用品,而这些用品就成为了景区的主要污染源。游客往往在游览的过程中,会因为比较劳累或者一些其他的原因而随手扔掉这些垃圾,造成了文化景区的污染。对于此类问题的管理,相关部门应该重视景区内垃圾箱的分布密度,在各处路口以及不同的景区节点处安置垃圾投放设备。并采用一些劝导式话语,提醒游客要保护景区自然环境,注意环保。
总之,妥善合适的管理对于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发展非常有利。
四.结语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企业管理;理念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在我国老百姓的观念里,已经世世代代形成了中国式的五伦“孝道”,这就是常说的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除了五伦外还有五德,即:仁、义、礼、智、信。个人行动也多以这些道德规范为依据,每个人都按照社会定位的角色履行自己的义务,确保“名实一致”,这样每个人就处于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中。因此,在我国民族中小型企业中,形成了以家族管理为出发点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传统管理思想及实践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伦理型文化传统。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要把古代优秀的文化与我国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促进管理的发展,形成中国中小型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在我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家邦”关系中诞生的企业“老板”是与员工有一种父子似的共融性关系,由此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产生了一种信赖、亲情,管理中也就形成了宽容、仁爱、平均为准则的伦理型管理模式。这样的传统文化对企业行政管理的产生较大影响:1、重形式轻效率。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决策迟缓。2、重人治轻法治。传统文化中重人轻法,人情风盛行。3、重权威而轻民主。传统社会的“家邦”关系使得企业行政民主难以实现。4、缺乏创新和活力。5、注重大一统集权缺乏必要的分权意识。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及伦理观念根深蒂固,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假如企业在管理上完全用中国传统式家庭管理方式进行,可能在创业时期有积极的作用,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它肯定会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如果照搬西方的现代管理理论会因国人心理抵触,其效果将大打折扣。若企业在行政思想、行政心理、行政道德、行政观念和意识、行政传统和行政习惯当中不革除传统文化的不良影响,不对家族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和创新,不尽快跳出“家族主义”的框架,将肯定阻碍企事业的发展。聪明的企业家应该保留和发扬优秀的传统,在行政管理方面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建设廉洁、高效、健康的行政管理体制,才能跟上历史的滚滚车轮而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
在我国做事情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讲的就是要把人的活动与环境条件协调起来。同样道理,企业的管理理念从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走向以知识为本。所以企业生存、发展与人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互动发展的关系。每个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所处的环境来决定各自的发展目标,建立自己的完善的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长期发展必不可少的竞争法宝,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信念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思想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我们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既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思想的精髓,又学习西方制度化管理的优势,实施组织化、科学化管理,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的明智选择。
参考文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和谐发展对社会和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今,中国企业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因素,诸如环境污染、诚信缺失、商业贿赂、忠诚度匮乏,以及生产安全等问题,极大地困扰着我们市场经济的有序运作。因此,置身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有效培植和谐管理理念。这是我们讨论和谐管理问题毋庸置疑的现实语境和逻辑前提。
企业和谐管理理念的生成途径显然是多维的,但是,对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和智慧的继承与发扬应该是我们在营造企业和谐管理文化过程中必须着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事实上,正如许多学者已经论述过的那样,以儒家为“道统”的传统文化为我们今天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了诸多东方式的智慧启迪。
本文拟从儒家中庸之道的当掘角度对和谐管理问题作一论述。
二、中庸与和谐的内在一致性
中庸之道作为儒家推崇的处世之道,一直贯穿于“独尊儒术”的整个中国古代的文化之中。“中庸”一语始见于《论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但是,对于中庸的含义与具体内容,孔子在《论语》中并未作说明。按照后世儒家的解释,“中庸”的“中”有中正、中和、不偏不倚等含义,“庸”则是“用”的意思,“中庸”即“以中为用”之意。所以,中庸意即把两个极端统一起来,采取适度的中间立场,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
其实,从历史上看,中正平和的思想在孔子之前就已经被提倡。譬如尧在让位于舜时就强调治理社会要公正、执中;《周易》中也体现了“尚中”的观点。因此,它的中爻的爻辞大多是吉利的,亦即只要不走极端是不太会有不利的局面出现的。春秋时期,中正平和的思想进一步扩展到其他领域,譬如晏子就认为,食物、色彩、声音等以能使人们心平德和为善。
孔子及以后的儒者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中庸思想作了广泛的发挥。在政治上,依照中庸之道的原则,既不能一味宽容、宽厚,采取无为的态度,也不能使政策过于刚猛,刑罚过重,二者要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以中和的态度处理治理方面的矛盾问题。在经济上,依照中庸之道的原则,要给予百姓实惠,但不能浪费;要使百姓勤于劳作,但不能过度压榨,使他们产生怨恨;要允许各种欲望得到满足,但不能鼓励贪婪,没有限度。在伦理道德上,中庸更是被视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只有遵循中庸原则的人,才能成为君子;行为过激的人,只能被看做是小人。在日常行为方面,依中庸之道看来,做事只考虑实际的质朴以致忽视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只考虑外表的文采以致忽视了质朴,又会显得虚浮。在处世态度方面,主观、武断而不留余地,自我中心,固执己见等都不符合中庸之道。在审美欣赏上,依照中庸之道的原则,可以追求美的享受,但不能沉溺于其中;可以有各种忧思悲哀的情绪,但要适度,不能伤害身体,如此等等。可见,在儒家那里,中庸与和谐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从儒家对中庸思想所作的如上发挥来看,它显然已涉及到和谐管理的诸多方面。
孔子曾简洁地以一句“过犹不及”来概括中庸之道。《论语·先进》曾有这么一段记载:“子贡问:‘师与商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曰:‘过犹不及’”这意思是说,子贡问孔子:颛孙师(子张)和卜商(子夏)相比,谁更强些?孔子回答说:颛孙师做事易过,而卜商则不及。子贡又问:是否可以说颛孙强一些呢?孔子回答说:过的危害和不及的危害是一样的。孔子这一句“过犹不及”后来被许多儒家学者所引用(如《荀子·王霸》、贾谊《新书·容经》),它几乎成为古代思想家的一种理论共识。
中庸之道还被后世儒家进一步概括为世界的普遍规律,认为它不但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运行规律,也构成了人们实践所必须遵循的普遍原则。所以,中庸之道成为“学而优则仕”的学问之道,被视为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所必须达到的理想境界。《礼记·中庸》把这种境界称为“极高明而道中庸”。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儒家的这一中庸之道并不是无原则的不偏不倚,而是遵循着“时中”的原则,以朱熹的话说是“中无定体,随时而在”。这就表明,儒家的中庸之道并非一些人所批评的那样是无原则的调和,也不是教人圆滑处世,恰恰相反,中庸所体现的是一种平衡的管理智慧。所以,有“宋代孔子”之誉的朱熹曾对中庸之“中”的含义作过这样的定义:“中只是个恰好的道理。”这里的“恰好”二字可谓精妙绝伦。
三、中庸之道对和谐管理的三大智慧启迪
可以肯定的是,儒家中庸之道的智慧有着多方面的开掘价值。我们在这里仅就其对和谐管理的智慧启迪作一具体的论述。如果进一步展开,那么我们或许可以把中庸之道对和谐管理的智慧启迪归纳为如下三大原则:
其一是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中庸之道:天人合一。这是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中庸平衡之道,其平衡的理想状态是达到“天人和谐”的境界。它应该成为我们企业追求和谐管理的基本决策原则。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诚然,中国古代如荀子也有过“明于天人之分”和“人能胜乎天”的思想,但这种思想并非占主导地位。以儒家为代表的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的观念与做法,而是竭力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在先哲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理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完全可以达到天人和谐统一的境界。
按照中国哲学史家张岱年先生的划分,在天人关系问题上,中国古代思想家主要有三种学说:一是道家的“任自然”之说,即庄子认为的“不以人助天”;二是荀子的改造自然之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三是儒家的“辅相天地”之说,“天地交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儒道互补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方面,因而道家和儒家在对天人关系的观点上也基本一致,这就是强调天人合一的和谐之道。但是,从尔后历史发展的影响来看,道家的天人合一却往往容易走向消极无为。因为道家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是无为的,因此“惟道是从”的人类也应该“自然”、“无为”。而儒家在主张“敬天”、“畏天”的同时又强调“平治天下”,以实现其“王道”理想。所以,在天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儒家与道家相比更体现出“恰好的道理”。作为儒家主要经典的《易传》对天人和谐的基本内涵曾作了如下的概括:“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时,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亦即是说,人应遵循不违天的天人和谐原则。在“究天人之际”的如上诸家思想中,应该说儒家的解决方案最能体现智慧。
儒家把安身立命的理想目标立为“天人和谐”,其积极意义是明显的。近代西方尤其是16世纪开始发展起来的自然观,在“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等戡天思想的支配下,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文明成就;但另一方面,随着工业文明的发达,生态平衡、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令人忧虑的社会问题迭起,这无疑是破坏“天人和谐”的结果。正因如此,当代西方许多学者对中国儒家文化中“敬天”、“畏天”从而追求“天人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开始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向往。
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思想意识与政策法规的当今社会,儒家“天人合一”的中庸和谐思想显然给我们的企业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智慧启迪。它启迪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关注人与自然的良性平衡,否则我国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将难以承受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将因此无法得以持续地提升。
其二是人与他人关系上的中庸之道:人我合一。这是人与他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中庸平衡之道,其平衡的理想状态是达到“致中和”的和谐境界。它为我们的企业追求和谐管理提供了最基本的管理伦理原则。
在儒家那里,“人我合一”的管理原则一方面具体地体现在居上位的管理者要谨守“仁道”。对于“仁道”管理的基本要求,孔子明确将其理解为爱人。《论语·颜渊》里有如下一则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儒家思想史上的后继者均继承了这一思想,譬如孟子说:“仁者,爱人”,“仁者,爱人之名”。
儒家认为,仁者爱人的基本点是视他人为自己的同类,即将别人看做是与自己一样的人。所以,《中庸》说:“仁者,人也”。意思是说,仁道首先是承认他人是人,将他人当做人来对待。有了这一前提,就能关怀、同情、尊重、体贴他人,这乃是仁道的基本要求。以孟子的话说就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所以,作为仁者的一种管理之道,儒家要求统治者“爱人”。其具体内容就是孔子曾一再希望的统治者应养民、利民、富民、惠民、教民、博施于民。汉代董仲舒曾这样形象地说过:“王者爱及四夷,霸者爱及诸侯,安者爱及封内,危者爱及旁侧,亡者爱及独身。”这就是说,统治者所爱之层面的广狭,直接关系到他统治范围的广狭和统治地位稳固的程度。因此,儒家始终劝勉统治者为政施仁。孟子就认为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并且认为“仁人无敌于天下”。在“独尊儒术”的中国古代,仁者爱人的仁道管理一直是明君治国的主导理念,并构成悠久的德治传统。它以一种“将心比心”的人性逻辑,用柔性的管理智慧,不仅使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达到和谐的状态,而且在理想的状态下还有效地培养了因感恩而产生的赤胆忠诚。
“人我合一”的管理原则还具体地体现在人与人之间谨守“和为贵”的管理理念上。在《论语》中,“和为贵”这个理念是借孔子的学生有子之口提出来的。“礼之用,和为贵。”孟子则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以,《四书》之一的《中庸》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董仲舒则直截了当断言:“德莫大于和。”可见,儒家对这一思想的高度重视。而且我们还可以发现,自汉代“独尊儒术”以来,在历代的年号中“和”字使用率甚高。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儒家“和为贵”管理思想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
需要指出的是,在理解儒家“和为贵”管理思想的过程中,流行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和为贵”就是讲一团和气。更有人据此指责儒家是在逃避矛盾、回避斗争,主张人与人之间与世无争,在矛盾出现之时“和稀泥”。其实,这是对儒家“和为贵”思想的片面理解。事实上,在儒家思想中“和”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原则,绝不是无原则地调和折中,因为其本身遵循着“和而不同”与“和而不流”这两个基本原则,这就保证了“和”本身是以对道义的遵循为前提的。所以,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庸》的作者进而提倡“君子和而不流”。以二程的话说:“世以随俗为和,非也,流徇而已矣。君子之和,和于义。”可见,“和为贵”意味着对人际关系中各种矛盾的承认,并以一种智慧的方式解决矛盾,从而探求一种和谐、和合的管理之道。
在构建和谐管理的过程中,人与他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和谐关系同样是我们企业管理者必须着力营造的。因此,儒家倡导的“人我合一”的中庸平衡智慧也给我们极大的启迪。事实上,正如我们在一些信奉“儒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企业所看到的那样,人我之间的和谐包容,追求“致中和”的人际关系境界,一方面能营造一个“同归而殊途”的祥和稳定团队,而这样的团队因为有了个人与他人的祥和与稳定,才能有凝聚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力量去战胜任何困难;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团队内部培养认同度、执行力和忠诚的有效途径。置身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企业界,儒家“和为贵”以及“和而不同”、“和而不流”的处世智慧正日益凸显其全球性的价值。
其三是人与自身关系上的中庸之道:欲理合一。这是人自身内部欲望与理智关系问题上的中庸平衡之道,其平衡的理想目标是达到“中行”的内心和谐状态。它为我们的企业经营者追求和谐管理提供了最基本的修行原则。
从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今天的中国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必须有效地抵御来自两方面的诱惑:一是做企业过程中市场经济必然内含的利润最大化法则的诱惑;二是做人过程中刚性递进的财富占有欲的诱惑。儒家“欲理合一”的中庸智慧无疑为我们在利润最大化诱惑面前拥有一份定力,从而守持住一颗道义之心提供了诸多的智慧指引。
从中庸的要求出发,儒家认为要达到欲与理之间的“中行”状态,必须确立“寡欲”、“导欲”、“不使可欲”等理智原则。
“寡欲”是说在自我人生活动中对不断勃发的生命之欲应有一个规范整理的过程,在确立一些最基本的欲望作为生命的理想去孜孜追求以外,对其他的欲望应持一种淡泊或漠然的态度。从中庸的要求看,儒家主张的“寡欲”当然不是一味消极地减损欲望,而是在确立生命中最基本的对自我生命的存在和发展最有意义的那些欲望之后,对其他次要的欲望作一理性的舍弃。孟子在讲“养心莫善于寡欲”的道理时,对“寡欲”的具体要求曾作过如下的解释:“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所以,“寡欲”绝不是禁欲,而是基于不同欲望之于自我人生有不同的意义而作出的一种理性而明智的抉择。更何况自我生命是如此短促,这正如古人在《诗经》中喟叹的那样:“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一方面,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人的欲望又是无限的。倘若以有限的生命精力去追逐无限的欲望冲动,那我们的人生就注定会是徒劳无益的。可见,“寡欲”恰恰是自我理性的智慧抉择,是欲与理之间恰到好处的平衡之道。
在儒家那里,这一欲与理之间恰到好处的平衡之道也体现为“导欲”的智慧。“导欲”是指在自我人生的活动过程中,自我凭借理性的认知,对生命之欲进行引导、规范和改造,以达到“中行”的过程。儒家在承认欲望之合理性的同时,几乎毫不例外地主张对欲望必须进行德性方面的引导,所以孔子称:“克己复礼为仁”。朱熹的解释为:“‘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由此可见,“克己”就是抑制自己的私欲,引导这一私欲符合礼的社会规范,从而形成仁义的道德理性。而且在孔子看来,只要对欲望进行引导,通过长期的自觉与自律,最终就能达到自由的境界,即“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荀子则从人天生有之恶的本性来论述导欲的必要性。在他看来,人“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因此,他的结论是“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在荀子看来,以一定的礼义规范引导人之欲望才能使人“乐而不乱”。
欲与理之间恰到好处的平衡之道也体现为“不使可欲”的智慧。“不使可欲”是指自我在对待那些学习之前尚未成为我们生命欲望的欲望时采取一种自我节制和回避的理性态度。生命之欲是丰富多样的,其中一部分欲望是需要经过后天的了解或学习才能成为自我生命之欲的。对待这种需学习而后才能成为生命之欲的欲望,除非这些欲望是自我人生价值实现所必须追求的,否则,儒家明确主张应该对它持“不使可欲”的节制态度。它往往表现为对声色犬马等诱惑的一种理性回避。
正如许多论者已指出的那样,儒家哲学带有浓厚的禁欲主义色彩。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先秦儒家那里无论是讲“寡欲”、“导欲”,还是“不使可欲”,都无禁欲主义的苛求。只是到了宋明理学时期,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禁欲主义传统才开始形成。因为宋明理学家片面发展了孔孟的节欲、寡欲思想,把天理与人欲截然对立起来。譬如理学的创始人周敦颐就认为,孟子讲“寡欲”还不够,还必须进而寡之又寡,以至于无。朱熹则更是时刻不忘“存天理灭人欲”的教条,在他看来,“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因为宋明理学家把人欲与天理对立起来,所以在他们看来,人生的一切都充塞着人欲:本出于天性的男女、夫妇之爱被视为欲;对饮食之道稍加讲究则是贪口腹之欲;寡妇迫于生计再嫁他人,则被视为失节,如此等等。以宋明理学为代表的这种禁欲主义人生哲学传统,再加上自隋唐以来传人中国本来就主张禁欲的佛教学说,以及在老子那里就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思想,致使儒、释(佛)、道三者糅合在一起,终于在中国文化中形成了带有浓厚禁欲主义色彩的人生哲学传统。这当然是宋明以来儒家传统中必须批判的糟粕。
其实,宋明儒家在欲理关系问题上的失误恰恰在于他们离开了中庸的立场。事实上,在欲望与理智关系问题上的中庸平衡之道,对今天和谐管理理念的有效构建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可以为和谐管理提供主体心灵方面的保障,这个心灵保障的主要内容就是在欲与理之间确立起恰到好处的平衡之道。
事实上,许多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事业败局恰恰源于他们内心过于执著的财富欲望,这种欲望使他们漠视道德理性。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如果在财富欲望与道德理性之间没有营造和谐的身心关系,就不可能有和谐的自我人生;没有和谐的自我人生自然,就不可能构建和谐企业。但是,现代人在自我人生追求中由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而造成价值体系瓦解、心理障碍、道德滑坡和生活无序,人为物欲所异化,已经被许多学者视为“现代病”。这一“现代病”同样流行于企业经营者中间。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儒家文化所倡导的欲理合一原则显然从最高的价值观上给现代管理者提出了自我修行的基本原则。
四、结论
李泽厚在其《论语今读》中将孔子的中庸之道称为“实用理性”。这一“实用理性”的价值在于它没有空玄的义理探究,而是直接指引世人如何更好地处世。从处世的现实性看,人与世界的关系不外乎人与自然、与他人(社会)、与自身这样三重关系。儒家以中庸为基本原则,对解决这三重关系所给出的三大命题,即天人合
一、人我合
一、欲理合一,充分体现了其“恰好的”平衡智慧。因此它对我们和谐管理的构建无疑给出了非常具有“实用理性”的价值指引。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作为一种根本的处世之道,中庸之道一方面使人们普遍认识到行为的适度性,从而避免过激行为的出现,这使得中国社会有着某种特殊的稳定性,这是它积极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它也为折中主义、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提供了理论土壤,而这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显然,这是我们在开掘这一文化传统所内含的管理智慧时所必须注意的。
[摘要]置身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有效培植和谐管理理念。中庸之道是儒家推崇的处世智慧,其实质以朱熹的话说是把握两极之间“恰好的”和谐智慧。儒家以中庸为基本原则,对人与自然、与他人、与自身这样三重关系所给出的三大命题,即天人合
一、人我合
关键词:体育文化 特质 儒、道、佛 传统文化
任何体育文化都是体现民族、本土的传统,民族心理的文化,都显示出本土、民族的特色,这种根植于本土的民族体育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较稳定、坚韧的形态,世代相承,从而成为一种文化模式,积淀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之中,成为传统体育文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儒、道、佛等传统理论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儒、道、佛三家思想已深深融入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之中,中国的武术,养生及其娱乐性体育文化,如围棋、蹴鞠等与儒、道、佛等传统理论主要方面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质和基本精神
宏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了极其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古时代的易经八卦,汉唐前后,儒、道、佛、墨四大流派,经过碰撞和整合形成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其基本精神是一个包含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以德服人”、“刚健有为”和“贵和尚中”等。从总体上来看,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本位的文化,无论是儒家的“三纲要”,还是道家的修道积德,无不以道德实践为第一要义。中国传统体育以“天人合一”、“气一元论”为哲学基础形成了独特的崇尚礼让,宽厚平和为价值取向的体育形态。
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都反映了身与心,机体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之整体效益的价值观,但缺乏积极探索自然的精神,缺乏对人体单项技能的开发。中国的传统体育由于受儒家伦理道德观的影响,在体育的价值取向上重视伦理教化而忽视其他,如为儒家先哲推崇的射礼,要求射者“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牢固,然后可言中”。唐代木射,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作为取胜的标记。西周的射礼,不仅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之分,而且对同属于统治阶层的不同等级身份的人,所使用弓箭靶、伴奏乐曲及司职人员都有严格的规定和区别,目的在于“明君臣之礼,长幼之序”。这种竞赛的不平等性,运动的过于伦理教化性,不仅有损于公平竞争精神,也不利于人的智能和体能的开发。在儒家学说里,体育的健身功能和娱乐功能显得微不足道。崇礼风尚,等级制度,使中国围棋也蒙上了“温、良、恭、俭、让”的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竞技围棋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宗法性使中国吸收异质文化的能力较弱。孔子曾提出“刚健有为”的思想,但,从汉代起“崇文尚柔”的风气开始流行,文武严重失衡,到宋元时“重文轻武”之风愈演愈烈。
二、佛家的“禅”道与道家思想在中国武术的内涵
儒、道、佛等传统理论对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影响非常深远,宗教以佛教影响最为广泛。“禅”是佛教的一派,与中国传统的老庄和儒家思想合流,成为支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门派。中国的少林武术,都是以“禅”为体,以“拳”为用,“禅拳一体”。假如习武者无“禅”之修养,则为偏离正道,必定从超然于胜负,生死之上的“禅机”,堕落到奸诈毒辣的“杀机”中去。正如姚广孝大师叹息的那样“禅机末了说戒机”。少林拳以“禅门心法”为指导思想和拳术灵魂。达摩祖师曰:“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宋圆悟克勤大师曰:“损诸如见,拔弃妄缘,长教胸中洒洒落落,无一尘事。”这些大师所言,无非教人在坐禅或立禅时,放下一切思虑,湛然平静,不为善恶、生死等两种对立的矛盾景象所动而已。
中国武术思想的认识论,就直接来源于道家的本体论。老子曰:“道者,万物之奥”,“似万物之宗”,老子认为万物之本的“道”即是“无”。王宗岳《太极拳经》说:“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这个“理”也就是老子所谓的“道”。中国武术的意境、神韵,武术之道的精微和真谛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气”是“道”的体现,武术的种种外在形态如功能、神韵绝技等,均为“气”的演化与体现。练功中的“元气”即易经的“太极”,亦即老庄的“道”,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道家本体论的一种表现。所谓“天”,并非指神灵主宰,而是“自然”代表,所谓“天人合一”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相通,强调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天人合一”在老子看来与“道”无本质差别。庄子更认为天人本是合一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记》)。中国武术在长期实践中认识到武术运动的客体――人体自身和宇宙自然和客体是内在联系着的。有着深厚内功的养生兼技击的《峨眉十二庄》其《天地庄合诀》说:“象天法地,圆空法生,大小开合,唯妙于心。”古人象天法地,体会到“圆”与“空”是大自然天地的基本特征,因此是动功的最佳方式和境界,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滞,圆而又空则能作到活泼自如,变化无穷。故不少拳种以圆空为基本架式与手法,太极拳、少林拳亦以圆、空为技击特色。
三、先秦尚武精神与儒家思想的融合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包含着大量的禅宗和儒家思想,其道德内容来源于儒家经典,中国先秦武士时代对武士已有:“礼、义、忠、敬、勇、死”之说。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仁”是一种道德品质,一种处世之道,“仁”成为儒家的修身之本,“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后“止于善”。“义”即荣誉的意识,孟子言“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先秦武士,人人带剑以示“义”。如中国之士所言:“士可杀不可辱。”“知书达礼”是儒家思想所要求的,礼就是维护等级制度,注重尊卑有别,礼即是法,要知礼,得读书修身,做到“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勇则害上,不登于明堂”(《左传、襄公二年》)为下犯上是头等罪恶,强调无条件服从,“敬”是一种“持诚”之道,“敬”的意义是自敬而敬人,“敬”与“忠”相配合。勇是一种“致诚”之力,勇是一种实现之力,所谓万恶怯为首。
朴素廉洁,追求享乐是人之常情,动物也有此本能,作为人中俊杰的武士必须压制自己的欲望,这是何等痛苦的事,武士们按照孔子的“君子居不求安”的精神来造就自己,把朴素廉洁看作一种追求,而不是一种负担。
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
中国古代从汤商到春秋战国的先秦时代,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尚武文化经久不衰。到春秋末期,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旧贵族的统治越来越腐败无能,礼崩乐坏,新兴地主阶级的出现,造成先秦贵族时代的土崩瓦解,文武分离的局面的开始呈现。鉴于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现状,孔子大力倡导礼仪教育,孔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重文轻武”教育的肇始。到了汉以后,重文轻武的思想才得以发展,并逐渐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汉高祖提倡文治,汉武帝采用董仲舒之策,崇尚儒术,“重文轻武”之风根深蒂固。汉代儒家提出“去武行文,废力尚德”批评“角抵戏”是“玩不用之器,”蹴鞠是费力劳体,不合“君子勤礼,小人尽力”之训。两汉之后,“重文轻武”的思想的日甚一日,好文者常为父兄所爱,好武者常为父兄所恶。南北朝时,不少贵族子弟,“肤脆骨柔,不堪行步,”宋明以后,由于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影响,重文轻武之风达到极至。儒家的“崇文尚柔”、“中庸”、“贵和”、“寡欲不争”、“以柔克刚”的思想,极大影响了中国体育的发展,以致射礼演变成投壶,蹴鞠变成“不以勇敢,不以力争”的捶丸等。中和之道使得极具观赏和技击的体育运动变得面目全非。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和身体活动的社会整体功能,而对单纯的体能性竞技活动不感兴趣。在中国古代“以礼法至上”的社会,严重缺少竞技体育所需要的自由、民主、平等原则。唐朝时期,是消闲娱乐性体育文化最昌盛时期,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的,如蹴鞠,马球等。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体育异常兴盛。清朝是民族传统体育的衰落时期,有些传统体育项目逐渐消亡。由于其封建王朝的宗法性,保守性,封闭性,非理性的影响,体育竞技性几乎消失殆尽,直到近代随着西方入侵,,维新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以及等,中国体育才有所起步。
随着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日益融通,通过碰撞、同化、调节、吸收,有的走向成熟和现代竞技相联系,有的通过挖掘、整理、保护、转型使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有的逐渐走向消亡,这些演进推动了共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承载几千年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国武术,已走出国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对符合体育原理的、适合于改良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以科学整理,譬如:武术、中国象棋、围棋、龙舟竞渡等,将实行“奥运战略”,真正体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但是,为了适应现代国际竞技运动而自我摒弃,它所蕴含的许多东方优秀传统文化也将面临较严重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黄文仁:《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曲线》,《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2。
[2]盖世才:《少林“禅”与太极“韵”》,《武林》,2002.9。
[3]肖 冲:《从社会文化诸因素看先秦尚武精神》,《体育文史选集》(1984-1991),成都体育史所。
[4]周西宽、胡小明:《体育文化泛论》,《体育文史选集》(1984-1991),成都体育史所。
[5]王铁新:《论中国传统文化的非理性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悖谬》,《体育文化导刊》,2002.1。
[6]何云波:《儒家与围棋》,《体育文化导刊》,2002.1。
《管子》中提出“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是讲对人不经考察就不能任用;不经试用,就不能作为人才储备。中国历代用人观,对人的考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如何考察一个人,中国传统文化也给出很过实用的策略:《论语》中提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意思是说要观察他因何去做这一事,再观察他如何去做,再观察他做此事时的心情如何,安或不安,如此观察,那个人品性就一览无余了。《将苑•知人性》提出了“七观法”即“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资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指出要在不同的情境下,在矛盾中观察人,才能考察出人的实际素质;此外还有战国时庄子提出的“九验之法”,荀子提出的“四观之法”,唐代魏徵提出“六观之法”等等。这些方法虽然考察人才的视角、方法和维度不同,但一个共同点就是要全面考察人,不能仅看重某个方面重,这不仅为古代的选人与用人提供了依据,对现代企业人才考察方面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启发。
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企业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且是长期持续的过程
《意林?晏子》指出:“和氏之璧,井里璞耳;良玉修之,则成国宝”,人只有经过培养才能成为有用之材;《孟子》中提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也是指出要想让一个人承担重要的使命,必须要通过各种方式去锻炼他。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多样性,除了通过引进来获取,更重要的是对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只有不断提高人员素质与能力,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说明了人才的培养是长久之计,十分不容易。对于企业来讲,人才的培养要有计划,要形成科学完善的机制,并要长期持续的进行,才能保持企业持久的人才优势。
三“、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主”,企业用人的时候要扬长避短,切勿求全责备,才能人尽其才
《论语•微子》中提到“无求备于一人”,指出不能要求一个人是完美无缺的,正如“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楚辞•卜居》),每个人都有长处,也有短处,都有可取之处,我们用人要用人的长处,这是古往今来用人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如何具体使用人才方面,《管子》中提出“授事以能,则人上功”就是在做人事安排、配置时,应当更多地考虑人能力,只有实现“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谏太宗十思疏》),根据才能分配工作任务,才能挖掘、发挥其个人潜力,以使其做出成绩,达到人才的高效合理的使用。
四“、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企业要利用多种手段,满足人的不同需求,达到留住人才的目的
关于如何满足人的需要,留住人才的办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提供很多可供借鉴的思想,《荀子》中提出“人生而有欲”“、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这里的“欲”就是人的欲望及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的欲望是多种样的,也是无限的。对于企业来讲,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核心工作,就是要分析、识别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采用各种激励措施,以满足员工的“欲”,吸引并留住人才,使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五、结语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启蒙阶段,做好小学教育工作能够为今后的深入教育打下重要的基础。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虽然经过了一些改革并取得了成效,但是在传统文化传承这方面的教育依然缺少重视。
1.1德、智发展的失衡: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古老国家,这个国家一直都崇尚道德的修养,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没有中华民族如此丰厚的道德文化遗产。从古代的仁义礼智信到当今的德智体美劳,德育在璀璨的中华文明始终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然而应试教育的推行致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将工作重心放在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德育的教育。因此在新课改推行以后,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然而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十分深远,使得当今的小学教育依然没有扭转孩子道德缺失这个局面。教育的本质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知识和真善美的追求。
1.2合作意识薄弱:合作意识是个体在群体中生存的重要因素,是个体能够与周围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最基本条件。虽然当今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然而竞争并不能否认合作,反而应通过一定范围内的合作来增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然而据调查显示,当今的小学生普遍存在合作意识薄弱、团队精神萎缩的问题。绝大多数小学生心中认为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关系就是竞争关系,就是要比其他同学考的分数高。很多小学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自我中心意识较为强烈,一切都要以自己为主,在与父母沟通中,当与父母发生冲突或矛盾时,只会一味的将责任推卸给父母,听不进去规劝。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谦让、孝顺的优良美德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有一定的缺失。
1.3爱心淡化:爱心是人类情感中最为纯真善良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有序运行最为强大的约束力。宽容和爱心在人类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能够在关键时刻拯救心灵、矫正人生之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当今的小学生中,爱心和宽容发生了重大的缺失,许多小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平时生活中通常都以自我为中心。小学阶段是学生自立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我们的教育应培养学生对他人、对社会的爱心宽容,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可以宽容他人、坚强的面对挫折和委屈,培养他们坚毅的品格。
2加强小学管理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2.1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是从文化修养中提炼出来的精粹,并不是明文的规定,而是人类长期生活中总结出的社会规则。道德教育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小学生的成长是成人和成才的统一,不但要成才更要成人,因此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应是相辅相成的。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教育的最初目标就是人文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道德品质的教育是人文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道德思想的教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完善不断丰富,对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教人向善的重要典故,“富贵不能、贫贱不能屈”的个人情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建议品格、“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襟等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教育小学生十分有意义的人文教材。因此,在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将这些中华民族的闪光点不断的渗透给学生,使学生从小受到传统教育的熏陶,帮助学生在成才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成人。
2.2结合小学生实际情况深化传统教育:小学生正是个人意识形成的阶段,在此期间,传统教育的深化需要切实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掌握小学生的情感发展历程,将具有深远影响的文章引入到小学语文教材中,以此来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不忘结合现代文明,使学生在接受现代科学知识的同时深刻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社会输送品德优良、知识丰富的综合性人才。
2.3加强社会实践: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已经编入了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内容,许多小学生都能够熟练背诵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章,然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不足,不能够将这些传统文化经典篇章中所讲述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因此要将理念和实践相结合。例如为了弘扬孝道,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回家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并将这些感受写进日记本中,以帮助学生培养孝敬父母、谦让他人的传统思想。
3结论
2、尽管多元文化、消费文化形成风潮,传统文化看似与社会生活疏离,但它其实是流淌在每个人血液中的。
3、文化自信要有支撑,这种支撑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传统。
4、面对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摒弃什么、传承什么,是一个时代的大命题。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作者:孔子)
知耻近乎勇。(作者:孔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作者:孔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作者:李商隐)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