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校美育教育研究课题范文

高校美育教育研究课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6: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校美育教育研究课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校美育教育研究课题

篇1

【关键词】多媒体;高校教育教学;对策

1 多媒体课堂教学特点与原则

1.1 多媒体教学主要特点

多媒体技术具有良好的集成性、操作的可控性和实时性。能够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有机地结合,集图、文、声、像、动画于一身;操作者可灵活控制各种媒体信息,根据实际需求参与到媒体的加工创作处理过程中,随时操作控制文本、声音、图形、图像等媒体信息,实现实时演示的目标和效果。通过网络还可以及时、便捷地获取有效信息,进行交流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1.2 多媒体课堂教学原则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课堂的广泛使用,教师会在工作之余通过观看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多媒体技术是大学课堂众多教学手段中的一种,教学的重点还是要以讲授为主,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理解讲授内容,切不可本末倒置。

2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对策实施

2.1 形成正确的多媒体教学理念

2.1.1 科学构建教学模式。进行多媒体教学,必须贯通教学设计思想,真正从教学规律和学科自身特点出发,适时有效地加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潜能。克服盲从性,了解课堂特点,灵活合理地享受网络资源,让课件服务于教学。针对实际需要,选择题材,做到内容精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版式规范,文字简洁,且配图得当、色彩鲜明,声音协调,画面清新。体现价值最大化、效率最高化。

2.1.2 发挥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价值。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理论及生产过程,通过直观的、易于理解的图像、动画及视频等形式表现出来,但不可过分依赖或实施全盘化多媒体教学。

2.1.3 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和交流。遵从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与学生互动,坚持以学生为本,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把握教学节奏,加深记忆等优势和功能,转变教学方法与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合理融合传统教学方式,使传统教学和多媒体辅教学手段相互配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2.2 最小化多媒体教学中学生的认知负荷

2.2.1 多媒体教学带给学生的主要认知负荷。研究认为是处理被给信息所需要的心智能量的水平。学生认知负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的认知资源具有有限性。学生在接收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文字、声音、图像等素材的同时还要对所学内容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选择和分辨,这就占用了学生大量的认知资源;多媒体界面设计如果不合理、不清晰或者学生对多媒体不适应都会增加学生的外部认知负荷;多媒体图文并茂的信息阻碍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所呈现出的信息多元性及复杂性容易使学生远离学习的初衷,学生注意力分散,想象力受限,无形中又增加了其内部认知负荷;多媒体教学减少了师生间的交流,教师不能在第一时间掌控学生学习的动态,也会增加学生的关联认知负荷。

2.2.2 降低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认知负荷的策略。教师应从环境、任务特征、个体特征等大方向着手,降低其关联负荷从而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即从降低外在和内在负荷入手,采取措施降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减小认知负荷对学习效率带来的负面影响。教师可采用仿真模拟、演示说明、时空变换、资源共享等方式,合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降低学习难度,缓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恐惧心理,降低其内部负荷;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教学策略,做到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并用;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注意对情境的设置,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说出自己的感受发表个人观点,帮助学生理解为目的从而达到揭示事物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多媒体教学中,增强师生间的互动,降低学生的关联认知负荷。

2.3 完善制度与评价体系

最大化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避免其缺点,应考虑建立以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为核心,教务处、督导室、学生处和各教学院系部及教研室等基层单位相互配合的监控机构。让拥有教育理论水平、专业水平的优秀教师组成的督导队伍,深入到课堂,共同参与指导教学工作,以提高多媒体教学的质量。其优越性必然使其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3 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

3.1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优化、整合

课程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媒体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遇到的问题,起“辅助”的作用;再有使信息技术作为探究学习环境的要素来支撑学习。信息技术不仅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而且是学生学习内容和教师教学内容的有机组合,起到了“整合”的作用。

3.2 多媒体资源库建设和利用

建设具有平台共享和互操作性的高校优质教学资源,需要使用国家颁布的网络教育标准。为了使资源建设在质量、共享、跨平台等方面得到保证,避免重复建设,对各类学习资源应进行规范建设和管理。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颁布的教学资源相关标准为指导。

3.3 媒体技术的综合应用

3.3.1 网络化多媒体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对传统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课堂学习、协作学习、网络交流等多种模式并存,使学习者从被动转变为主动的构建知识,通过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真实地模拟实验现象,及时得到教师和相关专家的在线辅导,教学过程中,优化了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结构、学生认知结构、课堂时间结构、师生活动结构。借助投影仪、触摸屏、电子白板、PC机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电子课件,通过互联网,实现把课件从教学资料中心直接读取并传输到各个教学课堂。

3.3.2 基于云计算的多媒体教学公共服务。利用云计算技术的先进性,将硬件资源、应用系统、数据资源、网络、管理维护等众多方面要素作为一个体系来考虑,为教学活动各个环节提供全过程公共服务支撑。充分发挥已有基础资源条件的作用,设计形成现代高校多媒体教学一体化环境体系。

3.3.3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双语教学软件。我国是以汉族居多数人口的多民族国家,教育和先进的知识大都使用汉语传播。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能力,激发他们对新科技、新知识的兴趣和途径。从双语师资、汉语言环境、适应性学习资源、信息化基础等几方面入手,提高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效果。我们提出的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在汉族地区实施的教学实验中已经得到了有效验证,进而根据民族地区学生的特点及民族地区的教学环境,探究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效果的信息化途径。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运用多媒体技术与软件,为民族地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辅助,弥补教学资源不足,同时也拓宽了教师的视野,增加了教师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荣曼生.普通高校多媒体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2]于秀娜.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探索与研究[J].科技创业,2012(10).

篇2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件;指标体系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于高等学校的教学中.并以其强大优势在教育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高校多媒体课件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入探索、研究多媒体课件评价技术,正确评价多媒体课件对提高多媒体课件的质量与管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2制定课件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建立多媒体教学课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保证科学、全面、准确、有效评价的基础,因此制定多媒体教学课件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指标的完备性。完备性原则是指指标体系的全面、完整、整体性原则,它要求制定的指标体系能够全面、系统、本质地反映、再现和涵盖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目标,不遗漏反映目标本质属性的重要标准。指标如果不具有完备性,遗漏了一些重要指标,评价者就不能多角度、多侧面地观察、分析和评价,评价的结果也会有偏差,从而造成评价工作的失误。

(2)指标的独立性。独立性原则是指同一层级的指标不得出现重复、交叉、互推现象,从逻辑上讲,不得具有同一关系、交叉关系、因果关系,而必须是并列关系。如果指标不独立,在评价过程中就会出现偏差。例如:按照具有同一关系和交叉关系的指标进行评价,要么漏评、要么重评,而这都将影响评价的准确性:按照具有因果关系的指标进行评价,将会无意中给一些指标增加权重,影响评价的科学性。指标互不独立,有些标准重复或多余,这不但没有意义,而且会增加评价的工作量,影响评价的进程。

(3)指标的和谐性。和谐性原则是指各指标之间必须互相衔接、协调一致、和谐相容、不互相矛盾,并具有一定的比例性。比例性反映了指标体系量的统一性和配比性。从逻辑角度,不得出现矛盾关系,按照具有矛盾关系的指标进行评价,会造成人们思想混乱、无所适从。

(4)指标的可测性。可测性原则是指指标体系的内容具有可以用操作化的语言概括表达。通过一定的测量手段获得信息、取得结论的性质。一般具体、定量的指标容易测量,而抽象、定性的指标难以测量。因此,要善于运用抽象和具体逻辑的方法,努力把抽象的指标转化为具体的指标、定性的指标转化为定量的指标。

(5)指标与目标的一致性。一致性原则是指指标体系必须充分反映目标,并与目标一致,应是目标的具体化、可测化和操作化。课件评价既是软件质量的评价,也是教学质量的评价,因此既有软件目标,也有教学目标,但评价的重点应放在教学目标上,因为采用课件进行教学和学习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3多媒体课件评价体系的建立

在制定课件评价指标体系时要科学、严格,对共性的标准可以统一,而对特殊性的标准就应灵活掌握.绝不可以机械化、教条化。在制定出课件评价标准后,要反复运用指标对实际教学课件进行评价,以考察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收集评价结果数据和评价人员对指标指标体系的意见,再对课件的评价体系作进一步的修改.如此反复直至完善。

在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第十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的评分标准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课件作为一种教育软件的主要特性.可以作为建立高校多媒体教学课件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参考(见表1)。

篇3

摘 要:在高中生物教W中进行美育,能使学生在获得生物知识中发现美、感受美和表达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参透美育:认识细胞,触及绿色之美;分裂增殖,演绎生命之美;光合作用,展现力量之美。

关键词:美育渗透;生物课堂;生物知识;触及;演绎;展现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7-0033-01

高中生物的研究触及宏观生命和微观生命,教师要在学生熟悉各种各样的生命现象的基础上,将生命表象与理论相融合,让学生了解生命形成过程、外向之美和生命力量之源。文章以人教版高中生物1(分子与细胞)为参考,以植物细胞为例,对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方法进行研究。

一、认识细胞,触及绿色之美

地球生命千姿百态,每个生命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组成个体的,是各种器官、组织、细胞。在显微镜的帮助下,人们了解到细胞才是生命体最微观的本质,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大大小小的生命活动,都是细胞的活动。有些细胞带有某些特殊“介质”,让它本身呈现不同的色彩,比如人们经常接触的绿色植物。

生物学习的最好方式,是通过实验模拟和观察。教师可指导学生将某个藓类植物的叶细胞切片,置于显微镜下,就能清楚地观察到细胞的各个部分及了解其功能。细胞核是系统的控制中心,如同人体大脑控制机体一样,线粒体有氧呼吸为细胞提供能量和动力,内质网合成和加工蛋白质以及脂肪,高尔基复合体加工蛋白质,核糖体也加工蛋白质,液泡控制细胞内压,细胞壁为整个细胞活动提供安全的保护屏障。那么,为什么植物细胞呈现绿色?是因为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存在大量的叶绿体,在高倍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叶绿体散布在细胞质中。叶绿体含有几种色素,但含量最多的是叶绿素,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将绿色反射,因此便有了绿色的灵动和美丽。

知识拓展:植物茎叶显示绿色,是因为反射了绿色;红花显示红色,是因为液泡中的花青素(一种水溶性色素)吸收了除红色外的太阳光。但很多颜色的反映,绝大多数是基于太阳光照和能量。

二、分裂增殖,演绎生命之美

细胞是一个独立的形态,独立的个体。动物、植物、真菌、蕨类等生物,都有一个生命周期,在这个周期过程中,细胞以自己独有的形态伴随生物体的变化。生命机体形成了无数小细胞,由于细胞本身高速工作,使得细胞间物质高速传输,这样就完成了个体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废物的排放,以及对这两类物质的传送。细胞分裂分为三种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形成新的细胞本身,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是形成新的个体。下面以有丝分裂为例,讲述细胞的形成过程。第一阶段,细胞是一个独立的细胞个体,每条染色体已经完成了自身的复制,形成姐妹染色体,由共同的着丝点连接,核仁解体核膜消失;第二阶段,姐妹染色于赤道板,为细胞的分裂做准备;第三阶段,所有的着丝点从中间断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在纺锤体的牵引下移向两级;第四阶段,纺锤体消失,出现了新的核膜和核仁,核膜把染色体包围起来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一个细胞变成两个细胞,完成细胞自身生长的过程。两个细胞DNA完全相同,保持了细胞遗传属性的稳定性。

课程拓展:不管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细胞的属性并不一定能够达到完全稳定。比如癌细胞的形成和21三体综合征,都是由于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基因受到干扰导致突变或者染色体分裂异常所致。遗传病的主因是病态基因的传承,说到底,生命的表象和生命体征的活动,都是基因控制细胞运动的过程。

三、光合作用,展现力量之美

植物和气体的交互作用方式有两种,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单纯的气体交互方式,二者相反。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光合作用,是万物生长的源头。光合作用,就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借助相关酶等辅助工具,将其转换为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参加光合作用的外界物质是光、水和二氧化碳,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氧气和有机物。光合作用包括两个反应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阶段,植物吸收光能、水和二氧化碳,生成能量和氧气,该能量是暗反应顺利完成的前提。暗反应消耗能量,在酶的作用下,生成有机物,为光反应提供合成能量的物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植物的光合作用。上述反应写成化学方程式是:CO2+H2O(CH2O)+O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动物提供了食物,维系着地球上个体生命的延续。现代社会提倡绿色生态,积极宣传绿色食品,说到底,人类本身需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获得食物,获得更多的能量,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生命状态和体能。

四、结束语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进行美育,让学生在获得生物知识中,发现美、感受美和表达美,师生都可以享受到愉悦、和谐的美的体验。文章阐述了细胞的组成、形态,细胞的分化以及最基本的能量体系,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本质,从而激发他们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怀。高中生物教学要将实验与课本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借助各种辅助工具,让生物课堂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黄玲.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2(36).

篇4

【关键词】多媒体;体育术科;应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30-02

前言

我国从事体育教育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对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体育教学的研究己进行了十多年了,目前几乎所有院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引进了多媒体及网络辅助教学手段[1],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经念,在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体育专业术科中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总结及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高校体育专业多媒体教学在术科教学中的运用提出自己的看法。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高校体育院系的多媒体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国内三十多所体育院系85名体育术科教师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向体育技术科教师发放问卷85份,回收有效问卷75份。

1.2.2 文献资料法。 通过互联网查询近十年的相关文献资料,查得利用多媒体进行体育教学的文章443篇,并进行整理,为以问题的分析提供佐证。

1.2.3 专家访谈法。 通过校际联系、利用参加各种会议的机会与专家进行座谈、交流对现行多媒体教学的意见及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术科多媒体教学使用频率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高校体育专业术科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比率相当低。75名被访教师中只有6人经常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占被访者比例的8%,39人只是偶你使用,占被访者比例的52%,30人几乎没有使用,占被访者比例40%.(见表1)。

2.2 对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内容统计分析

通过对网上论文搜索,查得1999年至2010年共发表体育多媒体教学相关论文443,其中研究体育多媒体教学理论(体系)及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的238篇,占总数的53.7%。在理论课教学或技术分析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有156篇,占总数的35.2%,而术科现场教学或应用效果总结的有49篇,占11.1%(见表2)。通过对教师的问卷调查也发现相同的问题。通过体育术科教师回收问卷得知,技术科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时教材的选用理论和技术分析,分别占40%和56%,术科教学课堂只占比例的4%(表3). 因此多媒体技术在术科课堂上的落实使用是需要极大的关注与投入。

2. 3 多媒体课件的系统性及协作性。 从问卷调查情况看(表4),体育术科教师的多媒体课件缺乏系统性及协作性。90.7%被访教师只有针对某方面或某一个专题的课件,只有1.3%的被访者有本课程的系统的多媒体教学方案(电子教案除外)。100%教师认为校内同一课程教师注重集体备课,但在多媒体课件的研制方面的集体协作精神不够;在对多媒体技术对外交流方面,教师们认为几乎没有进行过校际间的交流,应加强校际间的多媒体教学交流。

3 结论与建议

3. 1 结论

3. 1 .1 在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已经得到广泛运用,尤其在体育理论课中的运用比较普遍。

3. 1.2 目前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术科课程中的运用仅局限于视频播放等比较简单的应用上,但在如何改进和提高在多媒体技术在术科教学中的运用,促进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有待增强和改进。

3.2 建议

3. 2.1 加强校内的基础设施,创建良好的使用环境。 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体育院系必须大力搞好硬软件教学环境建设,完善互联网、多媒体机房、体育场馆的基础设施及配套的摄录和采集设备,在体育场馆设立电脑终端;同时完善教师教案及课件上网机制,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

3.2.2 加大校内及校际间交流,提高课件质量。 好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较复杂,但更容易聚思广益。学校应组织攻关小组,实现多专业及学科的分工与协作,甚至可以借鉴电子游戏软件的开发模式,形成体育教学软件的产业链。多媒体走进体育术科教学课堂毕竟是新生事物,除要搞好校内交流外,还应积极组织与参与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术科多媒体教学的健康发展。

3.2.3 建立合理的引导及评价机制。 合理的引导及评价机制是教学改革的动力。多媒体进入体育课堂是一个新生事物,允许教师在教学探索过程中出现失误,必要时在资金、政策方面给以扶持。同时建立合理的考核、比赛、评比等措施,推动体育技术科多媒体教学的发展。

篇5

长久以来,我国文科的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都没有被足够的重视,文科知识的学习一般集中在理论知识和阅读相关的书本知识上。而且在一般的观念中,实验教学是理科教学的常见教学手段,这对于文科实验教学的开展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文科人才。文科各科课程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影响,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文科类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为了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打破文科学习主要依赖于理论知识而忽略实验教学的局限,在实验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高校需要借助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不断的探索实践,形成适合高校教学实际的系统化管理的实验教学与管理体系,使培养的人才能更加符合社会与市场的需求。

一、加强高校文科实验教学与管理的必要性

1.课程发展的需要。“文科”就是指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的人文社科类的学科以及专业,主要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管理学、艺术学这类及其下属的专业。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只有理科、工科类的专业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才需要实验,文科教学只需要教材和粉笔,只要教师讲,学生听就可以了。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时集中采取的就是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两种,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2.市场和学生就业的需要。如今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对人才的要求更加苛刻和严格。要求人才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满足专业性的工作岗位的需求,还要具备一定的创造性、创新性和实践性。但是市场中却比较缺乏创造型、创新型、实践型的人才。在高校的文科教学中实验教学开展不足,学生缺乏参与实践和创新的机会。学生在就业后,面对市场中的一些需要自己解决的问题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就出现很多企业拒绝高校的人才,却选择知识程度不高,创新能力较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高校学生的就业难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校的形象。

3.文科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虽然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已经开始重视文科实验教学在文科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学校对文科实验教学的认识还存在局限性,对于文科实验教学的投入不足;其次,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文科实验室管理系统,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很难形成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的各个科目之间缺乏系统性,也不符合文科教学未来的发展;最后,具有专业性较高的文科实验性教学的教师较少,没有形成相当数量的文科实验教学的教师队伍。高校中没有形成系统的文科实验教学的管理体制,在管理上比较松散,没有完整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和考核标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不利于文科实验教学的发展。

二、高校文科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对策

随着新课改的进程不断加深,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的不断优化,高校的文科实验教学渐渐得到了发展,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促使高校在文科教学实践应用的同时要对校内的有效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并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方法,使文科实验教学能够将市场、学校实际和文科教学发展的需求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促进文科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1.转变教学观念,贯彻文科实验教学的观念。要想不断发展实验教学,提高高校文科实验教学的水平,首先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文科实验教学的观念贯彻到文科的实际教学中。充分的认识到高校文科实验的重要性是开展文科实验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认识到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文科教学中只依赖于理论教学的教学模式。要将“基础实验教学注重共享、专业实验教学注重方向、综合实验教学注重个性”的新型教学理念应用到文科实验教学中,并结合如今先进的科学技术,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把文科实验教学管理同学校的常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学校的相关领导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文科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提高对文科实验教学的重视。

2.创新和完善实验教学的管理体制,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高校在文科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新的教学模式时,要根据学校文科教学的需要以及学校的发展需要,对学校的文科教学资源和实验室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对实验室面积、实验室内的设备、实验室的技术等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形成系统的文科教学实验的教学中心。为了满足学校教学的需要,提高教学的水平,学校就如何创新和完善实验教学的管理体制,对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队伍、实验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明确的条文规定,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并在实践中使文科实验教学各个学科之间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这样就使得文科实验教学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都得到了保证,文科实验教学可以良性、有序的发展下去,同时还要构建其完善的课程体系,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实验教学和综合实践相结合,在文科教学内容中增加创造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内容,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媒体时代的需求,构建起实验平台和网络资源共享的教学体系,提高文科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来使文科实验教学的内涵更加丰富。

3.优化实验教学教师队伍结构。在高校文科实验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就要保证教师的专业素养。因为教师的教学素养、人文素养、扎实的学科基础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关键的。因此,为了能够不断的提高文科实验教学的质量,就要优化文科实验教学的教师队伍结构,建立一支专业素养较高且能够熟练的使用富含现代科学技术的教学教具的教师队伍。因此,高校为了加强文科实验教学的质量,首先可以大力引进新型的人才,可以要求刚毕业分配到学校工作的研究生必须有一年以上的在实验室工作的经历,并根据其在实际的工作表现来考虑是否可以加入文科实验教学的教师队伍。其次,可以采取积极的鼓励政策,鼓励教师不断探索文科实验教学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最后,可以在教师的职称评价中,根据教师在文科实验教学中的业务进修、专业素养培训的表现来有所倾斜,优化实验教学的岗位配置,提高文科实验教学教师的待遇,优化实验室的教学设备,并及时更新教学所需的教学技术。

4.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不断提高文科实验教学的质量。高校在多媒体的背景下建立起文科实验教学体系,还要建立起科学的考核体系,通过考核来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才能促进文科实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学校要在保证日常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对文科实验教学的内容要求和教学目标进行考核。可以成立专门的文科实验教学监督小组,将定时检查和不定时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而有侧重的考核,对实验教学中的实验计划、实验组织和实验教学等内容进行不定时的随机抽查。要完善教学评价指标,对实验教学中的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师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评价等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指标,对学生、教师、教学质量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要使教师能够及时的明确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正并完善。

篇6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体育学;课程设置;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119-02

前言

从时展的背景来看,新媒体业已成为社会广泛应用的一种潮流。新媒体的广泛使用必将给社会结构的其他关节带来必不可少的改变,在高校方面,高校培养的学生最终面向社会工作岗位,这种衔接的关系就把社会中存在着的脉搏变化迁延到学生群体中间。学生在思想的开放性以及社会事物的接受度上高于其他事物,正是这层关系将学生以及高校课程和新媒体变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新媒体环境下,每一个主动参与者都为其方便而实现与他人间的互动,将这种媒介引入到体育学教学环节中也将产生合力的作用拉动课程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及人才与社会标准的对接。

一、新媒体对体育教育的影响

新媒体是一种由技术引发的潮流,在信息手段的更新裹挟下,信息实现爆炸式的扩散,群体在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同时分散化的信息汇聚也给群体带来信息盲症,即群体在信息真伪的甄别上出现误区,群体在信息的读取上也出现选择的恐慌。如在社会上有关身体体质锻炼的信息多样化,个体在对信息建议的采取中如果悉数纳入实践活动就会造成高昂的时间成本,个体并未在信息建议下获得益处。

当然新媒体也给社会塑造一个有利的氛围,就高校而言,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中,教育教学模式的更新以及课程的改革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验点线面的扩展。而在新媒体的帮助下,信息交流扁平化,高校可以及时的获知相关学科的发展现状并及时的汲取经验教训,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的手段了解同专业学生练习的状况,新媒体环境下个性的表达平台载体将学生的情感尽情地表现出来。

新媒体从精神层面上给予个体知识的给养,而体育学教育则从身体素质上为健康把关,两者对于人的生存以及生活都是必不可少的。体育教学需要正确的信息引导,也需要更多的信息交流途径。两者作用于学生就需要学生能够在权衡新媒体所带来的利弊,驾驭新媒体所给人带来的不良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以及课程设置上需要利用新媒体的便利功能,将其技术嵌入到课程教学中。

二、高校体育学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

高校体育学在学科结构安排中实现区别对待,即专业性的和非专业性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接受体育锻炼的程度不相同。在体育课程设置上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两种类别,课时安排上必修课的学生能够享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详细深入的学习,因此教学现状上必然会出现不均质化的分布。

(一)教师自身言行不规范

教师在体育教学课堂上是积极的主体,如果教师的作用没有体现出来,学生就会在教学中失去参与的动力,所以说作为核心人物的教师要给学生树立好榜样,无论在言行上还是理论素养上都能成为学生进一步发挥其自觉性成为的模范人物。在一些学校的教学中,教师因为没有主动的融入到自己的角色中,错误地认为体育教学重要性不在于教学中,教学的本质在学生自己日常的体育锻炼,所以对理论的讲解以及体育锻炼上都不是很重视,在言行上给学生以误导,导致体育教学效果改善不是很明显。

(二)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安排不协调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获取体育理论知识通过教师课堂讲授以及课外文献的阅读,这种接受知识的途径狭窄。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获取相关的知识,但是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在实践教学中却会出现瓶颈。学生在接受理论上的教学时间较之实践课程时间要长,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需要考虑到新媒体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还要考虑到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时间以及教育方式的安排。

(三)教学考核不科学

作为外力因素推动教学质量改善的教学考核是对教学质量的检验以及客观测评。教学考核数字化形象化的让人感知教师在教学中的效果,学生测评方面体现了学生对教师的期望,通过新媒体手段将学生融入到教学效果的考核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特别是在一些高校中,学生的选课资格以及成绩与对教师的考核挂钩,学生不得以参与考核评价中,学生权衡自己的专业成绩并未认真地对待体育教师教学的考核,这就造成考核成绩的不真实性。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学考核的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问卷调查设计的合理性也关乎教学的真实性是否得到呈现。

三、高校体育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高校体育教学课程设置模式还是延续着历史的惯性,对传统的课程设置继承较多,在时代环境变化的现实性情况下,高校体育学课程设置就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有着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不相适应的培养模式,也有着课程结构与国际学科设置标准相比矮化的倾向。

(一)课程内容不能体现培养目标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根据体育教学大纲而定,教学依据书本来扩展教学内容,但是由于体育基础理论教学在教科书的编辑中缺乏与前沿理论的融会,所以大多的书本教材没有反应出最新的体育理论,高校在课程改革中因此而出现迟滞。同时,课程内容主要根据学科体系来安排,而社会工作需要的人才又有一套自身的逻辑体系,两套机制不能协调,也就是说课程培养的人才是没有反应出未来工作的需要。高校在教学中趋于保守,传统性的课程较多,培养的卓越目标较少。

(二)课程内容标准不一

高校在自身的课程设置上是没有统一的标准。课程内容的重复性较大,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体育项目教学有相似性,学生在接受教育时感觉的差别在于教师的系统化教学。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根据自己的知识框架来授课,脱离教材的现象出现表明教师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有很大的随意性,学生很难被教师的授课产生兴趣。在非专业性的学生授课中,学生自主的进行体育活动,也就没有了所谓的课程内容标准。

(三)课程内容比例失调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中将必修课和选修课分开,首先在意识方面就会造成对必修课的重视,在选修课上对课程内容的讲解以及体育实践课不予重视的现象。专业学生在接受必修课中将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在理论素养方面要比其他学生更具优势,但是同样作为体育受教育者,课程内容在设置上偏向某一模块将会给学生在接受知识时“营养不良”的现象发生。

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体育学课程设置优化对策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体育教育可以利用技术平台丰富体育教育内容以及形式,学生可以将现实中的交往空间转移到虚拟的空间中,学生利用平台相互交流学习,教师也可以利用平台来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播,通过互动来营造学习的氛围,同时将信息的最大价值充分地发挥出来。

(一)整合主干课程内容

课程设置过多将会导致学校教学精力的扩散,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充分的利用资源来提高课堂效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日益普及化以及获取渠道广泛化,经济发展与知识获取的速度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利用最短的时间来掌握最多的知识才是最佳的课程设置标准。课程设置时要考虑课程间的联系,对传统课程发展的现状进行准确的定位,剔除不合理的内容,打破知识结构的固化现状,根据教学实践进行系统的整合资源,合理配置教学任务及目标。

(二)重视边缘课程的设置

经济的发展将各个学科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传统的学科分类在进一步细化中实现精细化。学科间的差距变得愈来愈模糊,在体育产业的发展中,体育用品以及体育健身等深入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可以在自己的生活感触到体育的影响,作为一个学科设置,在高校不仅要重视专业的体育训练教育还有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积极的开发新的课程门类使得学生能够掌握社会发展的动态,在工作中提前了解行业的发展情况。

篇7

论文摘要:为了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cai课件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教学中。本文结合生物化学课程及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分析了cai课件应用于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优势和目前使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我们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提高生物化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等。 

 

生物化学是生命领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从分子水平解释各种生命现象。它理论性强,内容抽象,代谢途径相互联系,错综复杂,学生感到枯燥,难以理解记忆。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有许多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可以动态、形象、直观地展现各种复杂结构及其代谢变化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可以扩大课堂信息容量,随时补充学科新进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然而如果使用不当,效果并不理想。近几年围绕多媒体和传统方式孰优孰劣在高校经常引起争论。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是辅助手段,决定效果好坏的是使用者的思想、学识、能力和方法。不能将使用不当导致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归咎于多媒体手段。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简称cai)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的交互式特点,编制出cai课件,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它不仅成为现代教育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并且是深化教育改革和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多媒体教学特点,分析总结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生物化学课程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效果。 

 

一、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原因剖析 

任何教学手段都有其优劣、适应的条件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有传统方式不具有的优势,但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和合理使用也会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根据我们的观察、调查、座谈和总结,存在于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中的下列问题是导致效果下降的主要原因。 

1.未能真正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应用于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最大优势是能够把复杂的结构和抽象的机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容易理解,记忆深刻。但现实中有些教师却把使用多媒体当作赶时尚,不管课程内容是否需要、是否适宜,都要借助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做的课件也并未发挥出多媒体的优势,该用动画模拟的不用,课件充其量只是电子教案的翻版。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比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效果好。 

2.陷入课件内容堆砌和电子教案的误区 

使用多媒体时,有些教师疏于对讲授的知识进行认真梳理,将上课要讲的内容全抛在投影上,课件内容堆砌,幻灯片之间往往缺乏有机的联系,无条理可循,重点不突出。讲解过程更是一字不漏地从头念到尾,讲课形式呆板、单调,课堂气氛沉闷。许多知识在电脑屏幕上只是一晃而过,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深,不利于学生对整节课内容的学习掌握。这种做法当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3.抛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不管使用何种媒体,教师始终都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各种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但很多教师过分依赖媒体,电脑操作者取代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课堂见物不见人,教师由幕前退到了幕后”,好像整个课堂授课的是媒体,教师成了机械的电脑操作者,播放员。授课方式程式化,缺乏灵活性,教师的教学思路完全被一张张幻灯片束缚着,毫无自我发挥的余地,不注意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不注意唤起学生的想象力及思考空间,也弱化了教师课堂驾御能力和个人教学技能风格等在教学中的作用。 

4.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能力,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但有的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完全让学生顺着设计的幻灯片思路来思考问题,而不是围绕学生的兴趣、问题一展教学,忘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思维火花就容易被窒息,主动学习就会变成被动学习。 

5.出现了新的现代化式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 

启发式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但目前在使用了多媒体以后,却出现了新的现代化式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有些教师教学中只顾操作讲解,一路“马不停蹄”,硬灌硬塞,学生目不暇接。课堂看似丰富而精彩,但学生有许多知识点并未掌握。有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走入了“使用多媒体信息越多越好”的误区,只是一味地想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却忽略了学生的承受力和教学的反馈调整。 

6.失去了探究教学方法的动力 

传统方式下,教师上课前反复备课、备思路、备教材、备教案、备教法、备学生,不停地探究教学方法。但在多媒体环境下,有不少教师认为只要有了课件就有了依靠,探究教学方法的动因减弱了,每节课都是一个模式。要知道备好了课件并不等于万事大吉。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去讲授,教学过程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每节课都要有创新,每节课的设计都要独具匠心,才能企望收到好的效果。 

 

二、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的探索 

多媒体教学能否有效发挥辅助教学作用,使用者是决定因素。关键在于教师本人课前科学合理地制作课件和课堂遵循教学规律使用课件,在于教师驾驭教学的能力和教学中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和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 

1.多媒体使用要根据课程内容选择 

运用多媒体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传统黑板加挂图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教材中抽象的概念、理论、复杂的物质结构和代谢机理要做成画面清晰、形象逼真的动画图片课件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建立感性认识,使原来很难想象,甚至不能想象和理解的问题一目了然,迎刃而解。如生物氧化过程中的电子传递链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该知识点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如利用flash课件形象地展示电子传递链在细胞膜上的定位、电子传递过程及与adp磷酸化的偶联机制,学生对该过程能有真切的直观认识,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又如核酸、蛋白质的结构,dna复制和蛋白质生物合成等内容,就需要用图片和精细动画来精彩展现。生物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理论课程中涵盖了很多实验的理论和原理,如分子筛层析、离子交换柱层析、电泳等,如果不结合实物和操作过程来讲,学生总是难于想象。如果利用课件把层析装置和电泳仪的实物图像以及操作过程中的变化模拟演示出来,学生就很容易理解。 

2.课件制作和呈现要体现知识的逻辑结构 

多媒体教学不能搞知识搬家,幻灯片堆砌,按部就班只会让学生感到一头雾水。生物化学是一门充满联系的课程,课程内各部分内容之间有着纵横交织的联系。课件制作应根据课程内容的逻辑层次和重点、要点构建出知识主线框架。至于框架之外的文字,教师通过讲解去添加,不宜全部打上屏幕。知识框架通常应采取关键词、主题句、要素语、线图、树图、对比表、代表例等呈现在屏幕上,这样化繁为简,浓缩量提升质,简明而有条理,便于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精髓。知识框架不仅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基础,而且可引领学生思维不断拓展。每节课开始时,教师应利用多媒体展现内容目录,对重点、难点和顺序逻辑关系等作整体分析,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 

在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制作中按如下的程式进行就会提高课件的质量:以学科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为依据,把教材的某个内容看成是一个主题干,然后把它支解为若干个题支,接着再将题支支解为若干个亚题支,依次支解。如氨基酸的分解代谢内容,按蛋白质水解、氨基酸脱氨作用、脱羧作用、脱氨脱羧产物接着分解,二氧化碳和氨的进一步去路的顺序,层层递进地列出教学线索框架,这样不但层次结构鲜明,而且符合人的思维顺序,能加强理解,有利记忆。 

3.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教学中更要注意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要做到媒体为我用而不是被媒体所束缚。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驾驭课件,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中主要应从教学思路组织和环节调控两个方面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组织教学 

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组织主要应体现在课件的巧妙设计和教师的语言引领中。教师要善于在课件中设计问题,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组织教学,因为质疑是激发兴趣促进思考的动力。当然质疑并不等于停下来提问,它应策略地隐含于教师的语言引领之中。如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结合氧和传氧机理是很精妙的,讲解时要结合幻灯图片不断向学生质疑,让学生思考结合氧时,血红素辅基和蛋白质之间的结合如何巧妙?然后分析它们之间的空间位阻及其变化如何恰好使与氧的结合该紧密时紧密,该脱离时脱离?又是如何克服一氧化碳与它结合的?这种层层递进的教学思路对学生起着引领导航作用,是适合多媒体教学的有效组织方法。 

(2)注意教学进程和环节的调控 

多媒体教学最忌“平铺直叙”,要按一定的节奏往前推进。导课、过渡和总结这个基本的“三段式”在多媒体教学别需要加以体现。每节课开始时用精彩的导语调动学生进入学习情景。导课要紧扣知识的联系,可利用多媒体从某个画面、某个背景知识、某个现象或课程内部或相关课程出发。如讲dna复制时从静态部分的双螺旋结构特点和细胞分裂引入,讲代谢调节时从生活中熟悉的动植物各种应激反应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例子引入,讲糖类在细胞识别中的作用从病源微生物入侵细胞引入等。为了使一张张课件幻灯片联系起来,要精心设计各个片段之间的过渡衔接方式,使学生始终感到听课过程有一根主线贯穿其中。这根主线既指导教师把握讲解的轻重缓急,又牵引学生的学习兴致和思考。考虑到媒体无法保留的特点,小结宜采用简要归纳回顾的方式,同时也是学生笔记的内容。起、承、转、合关系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重点研究的,它是体现课堂教学艺术性的关键环节,是调节课堂教学并为学生“思维之火”添油的重要手段。 

4.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教学中,学生不可动摇地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注重张扬学生个性,先学后导,把学生的“学”作为教学的首要环节,把“学”置于突出位置,实现教学活动的重心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的真正转移。 

(1)开展课堂讨论 

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不应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应根据课程进行的阶段和内容不失时机地展开课堂讨论,这有利于巩固多媒体教学效果,如小结课可通过多媒体画面背景材料设计情景,提出一些涉及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性问题,让学生用学过的相应知识点全面剖析。如:试分析胰高血糖素对糖代谢调控的基本机制(可将共价修饰酶的调控机制、细胞表面受体的信号传递过程以及糖代谢的调节等多个重要知识点内容全部串起来);试总结糖、脂、蛋白质及核酸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将动态生物化学,物质代谢各章节串起来);试比较糖和脂作为机体提供能量形式的不同特点及其差异(可将葡萄糖的代谢、糖原合成与分解、脂肪合成与分解以及酮体的合成与利用等各个知识段串在一起)等。先展开课堂讨论,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教师进行思路点拨与综合分析评价,最后归纳总结出结果展现在屏幕上。通过讨论,不仅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联系实际应用的能力,而且克服了多媒体教学中容易出现的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正确发挥。 

(2)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在多媒体教学中更要贯彻启发式这一原则,教师不要在任何情况下都将课件内容和盘托出。屏幕上现成的结果会使学生失去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应结合不同内容灵活启发学生在已知基础上举一反三,发展新知。如讲完原核和真核生物dna的复制后,让学生对二者复制的特点、过程和参与的酶进行总结,学生总结出一条,教师敲击键盘使屏幕上浮现出一条,如此设计,逐步诱导出结论,逐步呈现课件内容,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积极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教学效果不言而喻。适合这种形式教学的内容在生化中很多。 

5.吸收传统方式的优势 

虽然多媒体有传统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但仍要与传统方式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如过去没有多媒体演示时,许多抽象的概念都是通过类比联想等方法讲解的。好多大家像爱因斯坦、华罗庚讲抽象理论时都用过类比方法。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中加入类比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如虽然我们制作了演示酶活性中心催化作用的幻灯片,但讲解时我们也用口腔和锁子进行类比,牙齿、舌头、上下颚的排布及其对食物包围咀嚼过程中的结构改变和作用施加,锁簧区的结构及其在开锁中的诱导互补结合都可与酶和底物的结合和催化作用相联系。抽象的东西一经类比不仅通俗易懂,而且能启迪思维,激发灵感。类比完后再使学生认识到,酶与底物经诱导契合形成不稳定的中间产物,最后到达产物这个过程体现着事物发展由稳定经不稳定上升到新的稳定的辩证法规理,到此学生的思维就会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有时更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记忆能力、归纳能力和学习效率。如物质代谢各途径的讲解,如全部应用多媒体,由于一条代谢途径由多张幻灯片表述,讲完之后学生一时难以把各个不同的反应相连成串。若巧妙利用板书,边讲解、边板书,学生更易理解反应的方向、阶段和一些重大变化,效果会更好些。 

 

三、结束语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手段的优势,同时要把各种教学方式方法融合其中,传统教学强调讲解的轻重缓急、表情、声调、语气乃至各种肢体语言也是多媒体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中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给学生以情感熏陶和人文关怀,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和谐发展,这都是提高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效果必需的。 

 

参考文献 

[1]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生物化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8

论文摘要:从信息传播理论的视角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种“点对面”的信息传播活动和过程。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教材信息内容编码为各种形式的符号传送出去,学生对接收的符号进行译码,理解教材所表达的信息内容。教师对教学信息内容进行正确、合理的编码传递,分析影响编码决策的因素,化解编码的障碍,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是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借助计算机,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接受与反馈,以达到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享、共识、认同、践行的活动和过程。本文从信息传播的视角,运用传播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借鉴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方法,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设计的思路和路径。

一、基于编码与译码的信息传播模式

从信息传播的视角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我们开展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把它作为一个信息传播的结构和过程来看待。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信息传播作为一个过程存在,实际上是由众多回路、多层网络组成的复杂传播模式。简化起来,则基本由信息源、教师、信息内容、编码、媒介、译码、学生、反馈和效果等要素构成。从信息科学的角度来理解,信息的传递和接收是一个编码与译码的过程。编码是基于传递方式的要求,把信息内容转换成符号形式,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成为一定的序列。编码过程就是信息内容符号化、符号排列的过程。用信息传播理论的方法对教学过程作一番考察,旨在启发我们从多侧面揭示教学过程的内在机制及其规律性,以深化我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及其效果的认识。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过程发起者的教师要根据一定目的,从信息源(包括教材)中挑选相关的内容进行传递。在确定了传播内容之后,教师还要通过多媒体课件把信息内容转化为适宜于传播媒介和能够使学生接纳和理解的各种符号(文本、图像、视频等),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认知—表述过程,即信息内容符号化的过程,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编码”。学生要把接受到的符号重新还原为信息内容,以便得出它的意义。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表述—理解过程,即符号还原(解读)的过程,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译码”。如果符号没有办法还原,信息内容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信息传播就会中断。如果传递的信息内容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引发其认知、情感等需求,学生一般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内容进行译码接受。学生在接收教师发出的信息内容后所作出的反应过程,我们称为“反馈”。从理论上讲,没有反馈的传播是不完整的传播。

二、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接收与接受模式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思想实际,把握他们的信息接受模式非常重要。从传播学角度看,学生在教师传递信息的刺激下,产生了选择性心理。其中,选择性注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息传向学生的通道上的第一关。当今大学生在接受信息方面,具有很大的选择性。他们大多在“读图时代”成长起来,对视觉的敏感多于文字,因此,视觉上具有差异性的东西最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嘴巴和黑板(声音和板书)、表情和形体等教学媒介向学生传递信息,能起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这对当今大学生来说,信息内容的表现形式比较单一,信息刺激的强度、对比度、重复率、新鲜度等相对有限。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选择性注意的关联度和强度。

学生在信息的刺激下接收了该信息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接受了该信息的内容,学生还要面临选择性理解这一关。传播不是教师传递意义,而是学生“引出”意义,引出意义越接近传递意义,传播的效果越好。因此,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及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宰”和知识灌输者。因此,了解当今大学生的需要、情绪、经验、挫折以及价值观念等因素,了解学生对信息的选择性理解这一特点,将有助于提高师生关于信息沟通和传播的自觉性。接收体现在选择性注意,接受则反映在选择性理解与选择性记忆。影响学生对信息接受的选择性记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息在传播通道上设下的最后一关。选择性记忆在记忆信息的倾向性上不仅受学生的需要,学生对信息的态度、情绪等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信息传播的环境、形式、强度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前提条件,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使教学内容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短时间内以直观、生动的形象,有声有色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和感染学生。

三、多媒体教学设计的编码决策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传播中,教师作为传播过程的控制者,发挥着传播效果定向作用的重要机制。教师编码知识、能力、水平的多少、强弱、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符号解读、意义接收和接受,其发挥的作用会对传播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现实的传播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信息内容实际上有三种表现形态:第一种是教材文本语言所承载的实际信息内容;第二种是多媒体课件客观上所表达的信息内容;第三种是学生对符号进行译码所认知的信息内容。我们以教师编码是否正确与学生译码是否正确为划分依据,分析信息内容的三种表现形态,可以得出下列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教师编码正确,学生译码正确;第二种情况是,教师编码错误,学生译码错误;第三种情况是,教师编码正确,学生译码错误。学生译码是否正确关键在于教师编码后能否与学生实现语法层次上的知识共识、语义层次上的经验共享和语用层次上的价值同义。下面分别对不种情况加以说明:

(一)第一种情况:“一传即通”—编码正确而且译码也正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文本信息内容,传递给学生的思想、理论和观念,与所选用媒体符号客观上所表示的信息内容,正好是教师想要传递的思想、理论和观念,即编码正确。教师想要传递的思想、理论和观念,被学生完全正确地认知和接受,即译码正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编码、译码都是正确的,从而保证了教材文本语言所承载的实际信息内容与多媒体课件客观上所表达的信息内容相一致,并且多媒体课件客观上所表达的信息内容与学生对符号进行译码所认知的信息内容相一致。根据信息一致且具有传递性的特点,所以,教材文本语言所承载的实际信息内容与学生对符号进行译码所认知的信息内容相一致。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传播过程及其效果中最理想的状态。但是,在现实的传播活动中,这种理想的状态不是以常态出现的。

(二)第二种情况:“传而不通”—编码不正确并且译码也不正确

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播过程及其效果中,属于无效的状态。对教师来说,出现“传而不通”的情况可能与下述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一是错编和误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传播活动中,学生现有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状况,是教师实施传播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教师在制作和传递符号时,脑海里应该有一幅学生的“图像”。一般来说,教师是根据这幅“图像”来选择其传播的内容、媒介、手段与方法的。教师要想达到有效传播效果,就必须对学生进行研究,内容涉及学生的自我价值和自我属性,即价值观和统计学上的属性,’人格、性格特点及其自信心等。只有这样,教师得到的“图像”才有可能真实、完整和清晰,否则,“图像”失真就导致传播效果的失效。

二是教师可信性要素。可信性要素主要涉及两个要素,第一是教师的信誉,包括是否真诚、客观、公正等品格条件;第二是专业权威性,指教师对特定问题是否具有发言权和发言资格。这二者构成了可信性的基础。一般来说,教师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因此,对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师来说,其自身素质必然会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效果。必须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以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正确有效的传播。

(三)第三种情况:“传而半通”—编码正确但译码不完全正确

这种情况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及其效果中属于最常见的情景。这种情况通常有以下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学生只接收了符号(多媒体课件)的表面意思而没有接受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

这里,符号(多媒体课件)的表面意思属于信息内容的语法和部分的语义层次,它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属于语义层次的深层结构和语用层次。如传播者在阐述“坚持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把握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时,受传者可能只是理解到“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等信息内容的语法和部分的语义层次;至于“坚持用发展着的指导实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文化追求,在坚持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囚等在语义层次的深层结构和语用层次上,由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则没有接受和领会。

第二种类型是,学生只接收了局部的意思而没有接受符号(多媒体课件)所表达的整体意义。

篇9

研究者单位:

在《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这个课题研究工作中我们做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工作,现将我们的工作总结如下:

•          课题的选题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学校工作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以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为载体,开展初中生的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在课堂中渗透,在细节中体现,在活动中发展,在家校联动中巩固,切实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道德教育既是中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个人今后成长成材的必要保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及时的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表现不够积极,道德教育效果不尽理想。此外,家庭、社会也没有为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都是制约现阶段中小学生道德教育质量的因素。因此,必须要客观看待道德中小学教育现状,探究提升道德教育质量的可行性措施。

•          课题的选题意义

1.是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客观要求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对外界事物的辨识能力较弱。如果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法,提升思想品德课堂的兴趣性,给予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念指导,就可以使学生不断的实现自我提升和发展;反之,如果学生不能接受到正确的道德教育和价值教育,就容易受外界不良信息的诱惑,形成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价值观念,严重情况下还会走向违法犯罪道路。通过在思想 品德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使学生具备是非辨别能力和价值判断意识,提高对外界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这也是道德教育的目的所在。

2.是贯彻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的现实需要

思想品德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是教育基础,社会道德实践是关键。因此,新课程改革后,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实践方面,通过参加具体的社会活动,或是在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践行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例如,在学习完“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这一章节内容后,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尊重他人,并在下节课让同学们讲一件自己在生活、学习中尊重他人的事。通过这种实践性的课后作业,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能够让学生将所学道德教育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希望通过本课题《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既符合我校特点又符合学生实际的方式,能够行之有效地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思想品德学科相结合,使他们能够尽快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学生发展观理论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引导下,研究教育科学,讲究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每一名学生个性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开掘学生的潜能,促进所有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马克思人的发展的学说

根据的基本原理,人的素质的发展和完善就是一个人类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改造的过程。教育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中介环节,通过这个中介,使人类个体从接受人类文化遗产发展到创造新文化,人的素质正是沿着这样的历史过程不断得到改造、提升和完善。将中华传统美德与中小学品德教育相结合就是通过教育促进人类传承与弘扬的过程。

•          课题的研究目标

通过《初中语文新课程与弘扬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传统的根基。

1.使学生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剔除各种不良文化的糟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2.通过研究使教师明确的重要性,通过培训使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与中华传统美德结合的意识与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用多媒体突破时空限制,创设教学情境,丰富课堂的教学容量。

3.以“品德教学跟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为指导思想,初步形成“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品德课程教学策略及“品德课程与弘扬民族文化”课堂教学模式。

4.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使中小学校思想品德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

•          课题研究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不可能面面俱到,首先是“新课标视野下”的一种研究,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以新的课程标准理念作统帅,抓住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一基本特点,从中小学生的特点出发,确定了研究的价值取向。

因此,我们立足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如何宣扬中小学思想品德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诸如刚毅奋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以及如何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民族文化典籍和如何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升华为做人的行为作为研究重点,结合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好了相关的思想品德学习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从而制定了弘扬民族文化的途径和策略。

课题研究的重点:

1.现代中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了解的现状调查分析;

2.中小学品德教材所蕴涵的本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弘扬;

3.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民族文化典籍的策略研究;

4.家乡传统文化的发掘与研究;

5.在新课标下弘扬本民族文化的策略以及文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6.研究如何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升华为做人的行为。

•          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有关体现民族文化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

3.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品德课程的实践活动(如勤学篇、励志篇等以及课本剧表演、观看有关展示民族文化的影视录象等)寻求新品德课程与弘扬民族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中小学品德教学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各个课题组的负责组织小组成员从收集整理资料、编写教案、编写教学设计、制作课件、撰写教学反思、撰写教学论文、开展观察课并择优拍成视频、撰写研究成效、撰写研究子课题结题报告等方法研究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

•          课题研究的具体发展

设计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16年6月--2016年7月

主要组织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让全校教师知道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然后针对学科特点开展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研究的主题,同时填报申请表,研究形成研究方案。

第二个阶段:2016年8月—2017年1月

进行课题研究中期小结,整理汇总研究产生的效果、产生的资料、讨论研究过程中的不足并讨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三个阶段:2017年2月—2017年8月

进行第三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

1.进行中期评估

2.布置下阶段工作

第四个阶段:2017年9月一一2017年10月

进行课题研究全面总结,形成研究的实践和理论成果,并上报总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结题。

八、课题研究成果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表了相关论文,对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意义、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完善措施与思路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录制了课堂教学视频音像、制作了微课课件以及教学课例,为以后的品德课程教学提供了经验借鉴。

从教育教学工作而言,开展本项目研究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条的新路子,完善了“科研兴校”工作体系,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参加教研教改的积极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教育教学成绩更上一个台阶。

对教师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教学观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充分意识到:教师要坚持先进的课改理念,要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教师要完成角色定位的转变,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开发意识;教师要敢于创设标新立异的课型;教师要确立以情感沟通与心智互动为核心的教学交往。切切实实感受到教改带了带来的好处:课好上了,学生变聪明多了,成绩也上去了,自己的教学视野也开阔了,不再是个“教书匠了。

九、分析“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的意义

1.让全校教师初步认识到将传统中华优秀文化引进品德教学课堂的真正意义,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2.丰富了我校教师的教学素材,让全校教师能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提高了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3.使我们学校的教学跟上了全国乃至世界的步伐。

4.增加了课堂趣味,从最大限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十、分析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与今后的打算

当然,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课题研究还没有彻底“深入人心”,部分老师认为这些试验研究仅仅是“做秀”,无益于成绩的提高,尤其是对中小学生没有什么帮助,甚至会影响中考,这种观点也得到一些家长和学生的认同,因而一些老师对课题研究存在抵触情绪;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存在误解,有些老师花了很多力气设计教学过程,只重视教学形式,而忽视了教学效果,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在加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下,试验研究中老师们基本都能做到或意识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却重视不够甚至认为完全不必要;

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自觉地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努力克服课题研究中和其他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使教育教学改革结出累累硕果。

十一、“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的问题和思考

经过课题研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

1.有些申报小组不够重视,到要求结题时间没有完成预定的目标,或是完成极少,甚至有些申报成员并没有收集到任何资料,更没有自己制作课件和提交体会。

2.有些申报成员并有真正认识到这个课题的意义,而是出于应付,所以收集到的资料并没有什么价值,对教学不起任何作用。

3.有些课件和课例和收集到的资料没有体现这个课题的最初宗旨――有效性。

4.部分成员在媒体选择上比较随意,出现完全使用下载材料,不考虑自己的学生特点,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5.部分成员在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引进中小学品德课堂中后,没有及时反思课堂效果,或是反思和说明太过简单,失去说明和反思的意义。不能体现课题“研究”的目的。

所以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要加大课题研究指导,让所有申报成员理解这个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同时要加大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和验收工作,让这个课题研究在我校产生更大效果,从而带动全市的课题工作的开展,推动我校我市的教育。

十二、分析“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下阶段研究设想

在总结以往的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不足,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设计了两方面的设想:

1.初步确定2017年10月以后加强教师研究能力的培训,在现在研究的基础上拓展与中华传统美德与品德课程教学有关的多个子课题。多方面提高教师的与教学相关能力。

2.加大学习研究性学习开展力度,确实落实学生研究性学习工作。

篇10

蒋晓妹 山东省济宁市育英中学

各种图像、影像充斥于当下社会,人们更多地从图像、影像中获得信息,人类已进入“视觉文化”时代。当代视觉文化语境下,时刻都有各种吸引眼球的视觉信息冲击着学生的神经,他们对图像、影像表现出超乎前人的强烈兴趣。按理说,在这种“强烈兴趣”的驱动下,美术鉴赏课堂的气氛应该是活跃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充满陕乐的。然而,实际情况如何呢?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课本上罗列的艺术经典的漠不关心,对于教师抛出的各式问题反应冷淡。究其原因,视觉文化的冲击作用不容忽视。视觉文化时代所带来的各种变化,对于今天的美术鉴赏教学来说,是挑战也是契机,如何应对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在当今视觉文化的影响下,美术鉴赏课堂中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因素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对教学技巧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课堂状况。就问题设定而言,美术鉴赏课中涉及的内容有其自身特点,它与其他学科在设问的侧重点上也应有所不同。另外,在“视觉文化”语境下,关于美术鉴赏问题的设定也必然随大环境的变化而出现新的特征。在课堂上,如何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使学生获得“分析”与“理解”作品的能力,进而学会批判地阅读作品,从而提高审美能力,是解决美术鉴赏课当前窘境的有效途径。

一、有效设问

课堂设问的意义和作用不言而喻。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课堂设问与回答是师生互动的常用方式,其引发的师生对话是美术鉴赏课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重要方式。教师正是利用问题作为脚手架来帮助学生达到思维和学习水平的提升的。事实上,当教师提出较好的问题时,也正在向学生模拟思维的过程。课堂上的提问不在于考查学生掌握了多少美术常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观察和表达,尤其在当今的视觉文化时代。所谓思维起于问题而止于结论,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的提出,便意味着一段思维之旅的展开。“为了让你的学生参与教与学之间的对话,你必须在课堂讲授中添加两个至关重要的成分:问题和重要性(隐含的意义)。这样你可以把信息传递变为对意义的追寻。”美国课堂提问研究专家丹东尼奥( Marylou Dantonio)和贝森赫兹(Paulc.Beisenherz)共同开发了“Qu:Est教学策I咯”(Questioning for Understanding: Empowering Stu-dent Thinking)。该教学策略最大的特点是,将师生对话过程作为研究的重点。该策略强调的就是利用学生的回答,完善其思维,侧重以有效提问促进教学对话,使学生在参与对话的过程中发展认知能力。

钱初熹在《美术鉴赏及其教学》一书中,将“问答型”作为美术鉴赏教学的类型之一,并且明确指出了这种教学的优缺点:优点在于根据教师的问题引导,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缺点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大多都有预设答案,实际上学生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她认为,在“问答型”的教学策略下,学生易于获得美术知识和鉴赏方法,但不利于发展他们基于视觉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这种策略没有实现所谓的有效设问。王大根在《美术教学论》一书中提到,设问的目的在于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并且激发学生的思维。该书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给出了应对方法。对于设问后学生的反应以及教师的评价策略,他在书中做了详细阐述,这为改变“重设问而轻反馈”的课堂提问行为提供了可行性参考。

有效设问强调的是设问的有效性。在《课堂提问的艺术》—书中,作者总结了有效提问的相关论述:“为了实现有效提问,必须用教学目标来指导提问。……教师在提问时,必须及时发现和灵活应对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美国教师Wilen经过20多年的研究,就教师应当如何进行有效提问给出了九条建议:(1)设计提示课文结构和指导的关键问题;(2)问题的措辞必须清晰、明确;(3)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4)要有逻辑地、连续地提问题;(5)设计的问题要有水平区分度;(6)问题要紧追学生的反馈;(7)回答问题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8)采用能调动更多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问题;(9)鼓励学生提问。

需要指出的是,以教学目标指导提问,是有效设问成为可能的前提。教学过程包含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但很多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计划教什么、怎么教,而对学生将会做什么、应该怎样做等问题,却缺乏兴趣、少有关注。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把构成教与学之间对话的两个部分——教学目标和学习结果——加以确定。因此,在设计课堂问题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即先对自己提出问题。美国学者彼得·法林将其称为“对教学之旅作出承诺”,具体内容包括:

1.你对学生的课程承诺——你的课程将覆盖哪些内容,你的学生将学会更好地做哪些事情(更清楚地理解哪些议题,解决哪些问题,等等)。

2.你如何实现你的承诺——为了实现这些承诺,你和你的学生要怎样去做(也就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课程要求”)。

3.学习进展的测定——对于课程承诺的实现程度,你和你的学生将如何了解(也就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评分”)。

提出这些问题,正是为自己的教学设计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将会为之后包括问题在内的具体的教学过程提供—个思维地图,这个地图会提示教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

有效设问,不仅包含对于教师问题设计的要求,还涉及问题提出后的相关行为,如等待、反馈、新问题的生成等。由于涉及到诸多环节,需要综合考虑许多方面和细节。可以说,有效设问是一个过程、—个系统,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教学实践。

作为连接教与学的桥梁,有效的设问会让教学变成一种理想的类似掷飞碟的游戏,而不是像一场棒球比赛。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加入问题的讨论,抓住某个观点,然后再把它掷给别人。于是,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而变得生机勃勃。

二、课堂设问的程序

美国教育专家杰基·阿克里·沃尔什和贝思·丹克特·萨特斯共同研究开发了“通过提问和理解促进学习和思考”的专业发展模式——“QUILT”框架。他们在《优质提问教学法》一书中阐述了该框架的五个阶段,即准备问题、陈述问题、激发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加工和对提问行为的反思。并且,将整个课堂设问看成是一个系统,从“准备问题”到“对提问行为的反思”基本涵盖了设问与评价的全过程。按照这种思路,我们可以把课堂设问的程序分为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倾听回答、反馈/评价、反思等五个步骤。这五个部分是一个连贯的整体,应作为一个完整系统加以运用。(图1)

第一步,设计问题。笔者认为,问题设计应遵循注意关联性与合理性、强调普适性与针对性、突出创新性与可行性等原则,提出对学生有诱导性、有明确目的的问题,且措辞准确,以确保问题没有歧义和所提问的内容易于理解。

第二步,提出问题。采用恰当的组织方式,让全体学生参与思考。必要时重复问题,或者改变问题的表达方式,以保证所有人都能理解问题是什么。

第三步,倾听回答。教师应表现出对每一个答案的兴趣,并且引导全班学生尊重别人的思维方式。

第四步,反馈/评价。当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必须跟进,给予适当的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决定是否继续提出加工性问题、提供回答线索或是进行评价。如需继续提问,则返回到第二步。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整堂课结束后,进入第五步,自我反思。除反思课堂教学过程之外,还需要专门对整个课堂设问的全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因为在课堂设问中,学生答案不可能是唯一的、固定的,所以课堂设问过程中蕴藏了诸多可能性和不可预知的状况,教师需要进行总结并反思自己的设问行为,以促进有效设问技能的提高。

三、课堂设问的策略

教学对话中,教师需要牢记课堂教学目标,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和机敏的引导者。此外,这一过程中还必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并成为积极的思考者。

围绕相关主题进行的课堂对话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从问题的设计一直到课后反思,这一流程要求教师必须做出系统的规划,并且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提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

(一)问题设计的策略

《优质提问教学法》中列举了优质问题的四个特征:(1)能够达成一个或更多教学目标;(2)关注重要的课程内容;(3)能够促进在规定的认知水平上的思考;(4)清晰地阐明所要问的内容。

参照以上优质问题的特征,再结合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实际,笔者总结出以下问题设计的策略。

1.问题设计的技巧

面对课堂中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教师如何设计和选择问题?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和感知的基本问题外,在问题中怎样将学生的个体知识和经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本学科知识相关联?怎样扩大问题的所指范围,适当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优质提问教学法》中提到了一个选择问题的方法——问题环。课堂上的问题按照所涉内容的来源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学科内容问题、个体知识问题、其他学科领域的问题。根据实际需要,笔者将其作了适当改动。如图2所示,三者有单独的部分、两者结合的部分,以及三者相结合的部分。这意味着问题可以分为三大类:首先是单独的问题,如美术学科、个人知识或者其他学科;第二是两者结合的问题,如将美术学科与个人知识结合的问题;第三是三者结合的问题,如将美术学科与个人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相结合的问题。在视觉文化影响下的美术鉴赏课堂中,问题的设计强调与学生个人经验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结合,问题环可以帮助教师设计出引发学生兴趣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

以《中西古典园林》一课为例,针对中西古典园林的特点和造园手法的差异这一部分内容,问题设计样本如下:

单独领域的问题

①学科知识:中西古典园林在特点和造园手法上有哪些差异?

②个体知识:你在生活中遇到或者听说过哪些由文化观差异所导致的问题?

③其他学科知识:中西方在自然观方面有什么差异?

两者重叠的问题

学科知识与个体知识(①+②):当你走进中西不同风格的古典园林中时,产生的感受会有什么不同?

学科知识和个体知识的问题都涉及“差异性”。学科知识的问题“中西古典园林在特点和造园手法上的差异”,旨在探讨由中西不同的观念导致的表现在园林方面的外显现象;个体知识的问题突出了个人对于中西文化差异会产生什么样的直观感受。两者内涵相结合而形成的这个新问题,既强调中西古典园林的差异性,又突出个人对于这种差异的感受。

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①+③):中西文化中自然观的差异是怎样影响中西古典园林特点和造园手法的?

其他学科知识和学科知识的问题同样强调“差异性”,区别在于其他学科知识的问题突出了内在的自然观方面的差异,而学科知识突出了差异的外在表现。两者相结合所形成的新问题,将“差异”的外显现象和内隐原因相联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前面学到的知识搭建起连接两者的桥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

个体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②+③):中西自然观的差异有哪些外在表现?

个体知识的问题强调由差异带来怎样的外在体验,其他学科知识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强调中西文化的内在不同,两者结合形成的这个新问题,既强调了外在体验,又关注到了内在差异。

三者结合的问题

举例说明,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什么情况下应该坚守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

三个方面的问题综合起来看,是关于中西文化观的外在表现、内在差异,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所以将三方涉及的提问点结合在—起,形成了以上问题。

2.巧妙安排问题顺序,由观察到感受,由表及里,培养感知能力

美术鉴赏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审美活动。感性认识是基础,从作品中获得丰富和细腻的感性认识也是获得审美快乐的重要途径。问题设计遵循由观察到感受、由表及里的层次递进,有助于学生深入地体会、欣赏和评价作品。“作品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作品使你有怎样的联想?”此类问题,意在唤起观看者的审美感受。笔者本以为“感受”人人都有,见到任何—件作品和一种现象第一时间都会产生某些感受,这种问题自然不难回答。可事实并非如此。每次播放作品图片后问到此类问题,学生的反应往往出乎意料,有的一脸茫然,更有甚者直接回答“我没感觉”,只有少部分情感细腻的学生能够表达出自己看到作品时产生的感受。这种状况不禁令笔者反思自己设计的问题及问题的顺序。根据美术作品鉴赏的需要,引导学生描述“感受”这一导向没有错,那么尝试调整一下问题的顺序,情况又会怎样呢?由于视觉信息的过剩及复制技术的巨大进步,原本独一无二的作品被大量复制品所替代,人们的视觉对于这种静止的、无“震撼”视觉效果的作品习以为常,进而削弱了感官知觉的能力。针对当今视觉文化这一背景,笔者把“作品中表现了怎样的景象”或者“你看到了什么?”这种直观地观察描述性问题放在最前,旨在引导学生看作品,看得进去作品,然后再提问关于作品感受的问题。在几次课堂试验之后,学生的表现给了笔者很大启发。

以鉴赏《米洛斯的阿芙洛狄忒》为例,笔者设计了两个核心问题:第一,观察作品中表现了怎样的一个女神?第二,这尊雕塑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以下是部分教学实录:

师:作品中表现了—个怎样的女神?请你尽可能详细地去描述看到的形象。

生1:……(停顿了片刻,有些茫然,不知从何说起)

师:那你认为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这个女神呢?(从具体问题转到一般性常识,目的在于找到学生能够接近作品的切入点)

生1:面容特征、神态、身形、动作。

师:这位同学给出了一些描述女神的角度,还有其他同学需要补充吗?(扩大提问范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

生2:还有雕像的高度。

师:这一点也很关键,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我们看雕塑的视觉感受。(及时肯定学生的观察视角)现在还有同学需要补充吗?(停顿片刻)那我们姑且默认这些描述角度。(板书:面容特征、神态、身形、动作、高度)哪位同学可以详细地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女神?(通过板书理顺学生的思维。同时,回到初始问题)

生3:鹅蛋形的脸型、高鼻梁、深深的眼窝,挽着发髻。

师:这是女神的面容特点,描述得很具体。那么,她的神态如何呢?(边听边在板书上勾出学生所描述的内容)

生4:没有特别明显的表情,看起来很平静,她看着远方。

师:哪位同学可以继续描述她的身形和动作?(将描述引向更加全面的观察角度)

生5:上半身是状态,看起来比较结实,下半身好像穿着长裙,看起来有种自然下垂的感觉。一条腿弯曲,感觉很放松。

师:刚才我们还提到了她的高度。作品2米多的高度,会给人带来怎样的视觉感受?

生6:高2米多,人们看她肯定是仰视。

师:仰视会带来什么感觉?

生6:显得很高大,会有种崇高感。

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停顿片刻,没有学生回应)好,刚刚我们已经非常详细地观察和描述了这座雕像所展示的形象。根据你自己的观察,细细品味一下,这尊雕塑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过渡到关于“感受”的问题)

生7:我觉得她看起来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

师:“不食人间烟火”在这里具体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回答进行阐释)

生7:感觉没有缺点,很完美。

生8:她看起来显得平静、优雅而且很崇高。

《米洛斯的阿芙洛狄忒》是一尊经典的古希腊雕塑,学生们对此非常熟悉。也正是因为这种“熟悉”,使得我们平时看到关于她的图像时常常是匆匆一瞥,很难真正看得进去,这也代表了大多数曝光率较高的经典作品在美术鉴赏课上的尴尬地位。笔者安排问题顺序时,首先把问题的落脚点放在了视觉信息的读取上,引导学生进行“发声思考”,让学生用语言详细描述这尊雕塑的造型特征。正是因为需要用语言进行描述,那么就迫使匆匆一瞥式的观赏状态变成了仔细的观察和用心的品味。然后,从细节描述再回到对作品的整体感受。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并不是对作品难以产生感受,而是很难看得进去,一旦认真去看作品,感受自然会产生,而且更容易用语言来表达。以上两个问题遵循由观察到感受的顺序,完成“感知”这一步骤。对于作品感性层面的把握,为进一步理性的分析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笔者由问题引发的一系列师生对话也为学习美术作品鉴赏的方法搭建了脚手架,引导学生由已知的信息和知识逐渐过渡到未知领域,并初步体验美术作品鉴赏的过程。

3.问题表达清晰具体、措辞准确

问题的表达要遵循准确性原则,以保证问题容易理解、没有歧义。

在讲授《自由引导人民》时,笔者打算以一个核心问题打开学生的思维。问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找出作品中的虚构形象——女神,进而了解浪漫主义作品强调想象这一关键点。

问题是这样表述的:作品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再现吗?以下是部分学生的回答。

生1:我认为不是真实的。因为画家不可能亲临战争现场,这个景象肯定是画家虚构出来的。

生2:我也认为不是。艺术是高于生活的,我认为这幅画的用意在于对战争参与者的褒奖,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者文字记载创作出来的。

生3:我认为不是真实的。画面中有女权主义的倾向,因为作者把一个女人放在了画面的中间。我认为这是—幅以宣扬女权主义为目的的作品。

通过课堂提问,笔者发现,即使是那些理解和表达能力很强的学生,也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很多学生是从内容和意义出发考虑问题的,并没有立足于画面来思考。于是,笔者开始反思问题的表述是否清晰明确。问题本身是希望引导学生从画面出发,通过观察找到看起来不合时宜的人物,进而推测她的身份。问题中提到“你认为”,这是鼓励学生进行推测和猜想的词语,而非设计问题的初衷——进行观察。而且问题表述中并没有强调“立足画面”这一点,限定不够准确,致使学生的答案过于宽泛。所以,在这个问题的表述中,动词运用不当,且没有限定思考方向,最终导致回答效果不太理想。

如何做到问题表述清晰、具体、准确?首先,根据教学需要,为问题设定范围,使问题有明确的指向。也就是说,问题一定要具体。比如,上面的教学实例中,教师提问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关注画面中的视觉信息,发现并理解浪漫主义的主要特点,这就需要从画面人手,而不是其故事内容,那么,在问题中就需要点明“画面中……”。倘若教师希望学生就这幅画的整体表现展开讨论,那么,就不需要给予具体限定条件了。

其次,注意措辞。问题中涉及到的词语、句子结构应该清晰、容易理解、没有歧义。问题表述中出现的词汇应该是学生能够理解的,与其年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我们需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我们的问题:学生们理解了问题的意思吗?他们能够将问题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吗?学生对于该问题所希望的答案有一个普遍的认识吗?”当教师完成问题设计工作以后,将问题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并且仔细阅读几次,阅读过程中可以发现问题的含义和表述是否清晰,是否有歧义。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经过思考,笔者对问题的表述做了如下更改:观察画面,画面中表现的人物和场景是对现实的真实再现吗?这样的表述既规定了认知操作的动词“观察”,又限定了思考范围:是在对画面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基于画面中表现的人物和场景进行分析和判断。

再次,在问题表述中尽量避免使用封闭式问题的结构。如:你能……吗?你会……吗?你知道……吗?这类问题最直接引出的答案是“能/不能、会/不会、知道/不知道”。教师需要紧接着问下—个问题以使课堂对话得以继续进行。而由“什么”“怎样”“为什么”等词语开始的开放式问题,往往能够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篇11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先如数家珍般将舞蹈的美育功能一一道来:舞蹈被誉为艺术之母,它古老而又具青春活力。舞蹈是可以直接作用于人自身生命质量的一门艺术,是通过人自身的形体运动来实现的艺术行为,其本体特质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作用于人的生理、心理的特殊效用和不可替代的功能。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舞蹈美育不可或缺。

资华筠从80年代起率先在全国普通高校进行舞蹈美育讲座,她边讲边舞,身体力行地把舞蹈美育灌输给莘莘学子。普及中遇到的最大困惑是什么?资华筠认为是人们头脑中,甚至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对美育功能理解上的差距。

当然现在情况好多了,虽然舞蹈美育与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目相比仍是弱项,但它毕竟有了发展。尤其当前艺术教育、美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被日益看重,舞蹈美育面临着发展的大好时机,舞蹈教育工作者无不欢欣鼓舞。高兴之余也不乏忧虑,因为大好形势下也出现了一些偏差,资华筠谓之为:大干快上,一哄而起,滥编教材,影响了舞蹈美育事业发展的质量。她在本次政协会议上的提案便是就此有感而发的。她说,最近一段时间舞蹈教材编写之风盛行,由于看好市场,往往突击出版舞蹈美育教材,有人甚至不到一个月就编出一本。她本人也接到不少要她担任美育丛书主编的邀请,要求完稿的期限极短,她觉得短时间内赶出来的教材质量难保,便一一谢绝了。

我们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美育教学体系,要制定艺术教育标准,进行舞蹈美育基础理论攻关,使之逐步完善。资华筠认为,美育不同于一般美学课程,也并非只是传授某种技艺,它是人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无论是专业艺术院校的舞蹈专业人才培养,还是普通学校的舞蹈普及教育,都应该站在一个高起点上,要明确舞蹈美育的宗旨、作用和科学化标准,才能使其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多的潜在功效,在提高人的情商、智商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资华筠介绍说,美国曾制订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规定舞蹈是所有学校规定性课目,同时提出了实施方法和具体标准。目前,西方国家的高等院校也普遍将舞蹈作为必修或选修课,这显示出当今世界艺术教育的发展潮流。在我国,艺术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普及发展方兴未艾,但至今仍没有一个科学化的统一评估标准。其实,美国搞的这个艺术教育标准是有局限性的,我们完全可以制定出比它更好的。

资华筠最近正主持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国民素质教育中舞蹈美育训材科学化探讨。该课题涉及多门学科,立足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美育和具有可操作性、可判定的学科科学化标准。资华筠希望该课题的研究将对美育师资具有指导作用,它不是简单的提供教材,而是给出科学化、规范化的标准和示范性例证,教师可据此创造性地开展教学,而不是束手束脚地“照猫画虎”。

篇12

 

关键词:高校教育 校园音乐 文化建设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校园音乐文化的地位也随之不断得到提高、巩固。在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把素质教育中的美育正式列入国家教育方针,明确了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实施美育教育,最根本的就是实施艺术教育(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和美术等),艺术比其它学科的审美含量充盈而集中,而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教育由于它独特的情操陶冶、深化认识、智能开发和心理平衡等功能,是其它类教育不可比拟的。校园音乐文化恰恰是这些功能的综合体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确立了校园音乐文化在培养全方面发展人才中的重要地位。

    加强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校园音乐文化是一种独特鲜明的多样性文化。相对独立的校园环境、深厚丰富的学术理论以及优秀传统的历史积淀,是发展先进校园音乐文化的重要资源。利用校园文化资源丰富多样的特点,发展出有特色、个性化的先进校园音乐文化,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及综合素质,而且对实现高校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教育领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教育,是培养全面素质人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校园音乐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种,特指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享受的学校音乐文化形态的总和。

    我们认为,校园音乐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内、课外音乐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的一种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音乐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学校实施美育最重要的内容和途径。校园音乐文化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美育的实施,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校园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培养全方面发展人才,是普通高校的目的,而校园音乐文化对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校园音乐文化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其独特作用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非常重要,具体可从其作用中体现出来:

    首先,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

    校园音乐文化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校园文化形式。大学中,开展什么样的审美活动,倡导什么样的审美情趣,如何使音乐更好地为审美服务,直接涉及到一个学校的风气乃至社会风气的形成。因此,在校园音乐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充分发挥音乐在美育中独特的作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从而达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乃至塑造完美的人格,促进精神文明素质的不断提高。音乐通过其优美的旋律,和谐的音调,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我们在欣赏贝多芬的《英雄》时,听到的不是别的,而是我们伟大时代精神的召唤,是我们自己的觉醒,是我们自己的英雄气概,是我们这整整思考的一代所深深感受到的人生使命,民族使命,时代使命,以及落在我们肩上的历史责任。这是对音乐内在美的感知。音乐的审美优势在于培养人的审美情感,学生之所以从音乐作品中感受到政治、道德、伦理方面的影响,主要是音乐中的情感对他们发生了巨大的作用,而审美情感往往和人们的道德情感相联系。

篇13

一、改变目前国内高校美术教育重技能培养、轻素质教育倾向,注重学生人文品格的培养,以德树人、以美育人。

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素质教育薄弱,学生缺乏对国家民族的荣誉感和远大理想。重视传统中国文化,呼吁高度的责任感,重视对学生素质培养已刻不容缓。

中国目前的美术教育,基本上沿用50年代全面引进前苏联教育模式。总体来说取得很大成就,但也存在着很尖锐的问题。由于大多数学校采用的是“全盘西化”的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持轻视甚至排斥态度;更偏重技能的学习,重知识和技能传授,忽视对学生道德和人格的培养,使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功利主义急剧抬头,很多学院素质教育技能化,技能教育功利化已成为普遍现象。学生普遍缺乏信仰和社会责任感,成为功利主义的奴隶。

中国古代道、儒文化,最为重视的是对人道德的培养,如老子《道德经》中说:“道生之,德畜之”。《易经》中指出“厚德载物”。孔子认为道德应居于教育中的首要位置,他强调,在“德”与“艺”之间,修习的顺序应该是“志于道,据于法,依于仁,游于艺”。高校美术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应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应该是拥有崇高审美素质和境界,身心健康的人。近代教育家说:“道德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学生人格塑造的过程。这就要求教育应重新回到最终的起点:以德树人、以美育人。以道、儒为主的中华道德文化的精华,可以肩负起道德教育的重任。

鉴于以上思考,高校美术教育道德素质培养应有以下应对措施:

(一)针对美术高考生文化课分数偏低、高校美术教育素质教育薄弱现状,可增设哲学史、文学史、历史、社会学等人文课程。人文素质课程能启蒙人的思想、传承文明、教化育人、规范行为、丰富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1)讲授应以简史为主,重点选择经典名作进行分析和导读。倡导学生读原著,规定必读书目,用检查、课堂讨论、写读书笔记等形式完成。读概论不如读作品,在其中可以得到更真实的体验。(2)要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使道德教育生活化。以人为本,以美育人,即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人。人性化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人格;知识性、灌输式、外塑型教育的方法,学生形成的往往是言行不一的双重人格和驯服型人格。要突破以往道德教育理论的窠臼,使道德教育回到人的本真,使学生形成高尚的“私德”和良好的“公德”。承认个性和尊重个性的发展,培养具有高度人文精神的文明人和自由人。

(二)目前国内美术院校多数专业和课程设置内容西化模式占比例程度高,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针对这种现状,可在油画、版画、雕塑、设计师范类等专业设置中国绘画、书法等课程。此课程的学习目的以熟练掌握知识与技法为评判标准,重在学习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精神,提高民族审美意识,由此提升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荣誉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从而树立美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审美观。

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民族凝聚力与国家和谐发展的核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步都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至今为许多国家学习和借鉴。民族文化独特特色的丧失,意味着在全球语境下民族意识的丧失。中国美术教育要挖掘民族传统的精华。我国历代许多绘画大师,都是在作品中彰显出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面貌,而在世界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

(三)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品格的培养。在传授知识和技法的同时,将人文精神、人文思想贯穿其中。如:技法中包含情操美、道德美、自然美等。教授大师的品格、风范,对真善美执着的追求精神,以及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天人合一”、 “返璞归真”等中国文化哲学思想,以此陶冶学生情感、情操。

二、淡化学科概念,跨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应淡化学科概念,各学科兼容并蓄、相互渗透。促进学科发展与创新。培养国家需要的研究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学科划分过细,长久发展下去导致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狭窄,造成对事物本质认识的偏移。特别是社会发展到近现代,人们对世界的许多误读已被证实。很多科学发明与常识相矛盾,一些自然现象科学家无法做出解释,现代艺术与现代科学比之前人都缺乏直观的表现性和明确性。[1]艺术与科学本是同根生,都来自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发端于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它们研究的目的也是相同的,就是对自然宇宙、生命本质、人类命运的探究。艺术家创造新思想、新形式的过程,需要运用科学家般严谨的探索,不断的试验;而科学家也需要像艺术家一样敏感、一样奇思妙想。法国作家福娄拜说:“越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要艺术化。两者在塔底分开,在塔顶会和。”

二十一世纪的科技创新,主要是不同学科间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创新发展。目前世界一流大学大都是综合性大学,具有文、理、医、艺术等学科和专业。学校还要求学生保证一定学分的跨学科学习,理工科要选三分之一文科课程,文科要选三分之一理科课程,人文学科是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2]

我国高校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较差,基本上是“拷贝型”和“模仿型”人才,缺少原创人才。而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建立新的知识结构,是国内高校教育未来必然的发展。

(一)开设跨学科新型综合课程。1、将学科框架内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如美术、文学、诗歌、音乐等有关创作的课程进行整合。音乐创作中节奏的表现、诗歌创作中意境和想象的表现、美术创作中图形与画面形式的表现,相互融合并借鉴,都会在各自艺术作品中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2、可以将相近学科的某些主题安排在同一时间教学。如哲学简史、美术简史、数学简史、地理简史等。将各学科历史的发展及研究现状放在一起比较,更容易明确对问题的思考,并找出知识的创新点。3、围绕一个共同主题,将多个相关学科整合在一个单元或学程里。如美术对某一自然现象的观察、写生与创作,数学对某一自然现象的观察、假设与求证,化学对某一自然物体的观察、构成成分的分析及实验,物理对某一自然物体的观察、内在结构运动及剖析等。学科的不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也不同。学生通过各学科的“贯通”学习,新的美术图形、新的推理方法会不断行成,同时对创立新学派、新研究方向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4、学生从自然生活和好奇心出发开展活动,教师现场教学。

(二)建立综合学科研究工作室,由不同学科老师和学生组成,开展研究教学活动。课上课下有机结合,研讨与理论穿行,学生与老师“奇文共赏”、“疑义相析”。定期举办课程展览进行观摩讨论,以实践带理论,重在实践的探索。

(三)建立起一套较完整的综合教学理论体系,积累经验。

三、增大美术创作课比例,以实践带理论,以创作带习作,重在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创作是美术学习的最终归宿,是培养学生的最高目标,也是体现教与学完整过程的全面成果。任何的理论和技法都是为创作服务的,盲目的知识学习犹如“盲人拉车”。所以在美术学习中应“创作带习作”,实践带理论,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缺什么补什么,是学以致用最好的方法。

(一)多数美术高校创作课在四年级进行。建议在一至三年级安排适量的生活采风与创作。同时增加创作理论课程。

(二)从新生入学开始,重视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每2―3周,要求学生完成创作一张草图并进行点评。

(三)在一些基础课训练中,应把创作意识贯穿始终。如人物写生,应把特定人物的气氛、情绪、神气充分表达出来。

(四)开设名作欣赏与分析课程,使学生在对大师作品的解读中进步成长。

参考文献:

1、柳冠中:《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清华艺术大讲堂》,中央编辑出版社2007年版。

2、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编著:《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篇14

一件好的美术作品是美术家的文化理念与精神的体现,这种文化理念逐步形成了与社会进步和发展相一致的关系,进而在人格的完善和精神方面推动着社会与文化的进步。“每个人都有肩负促进人类文明的责任,艺术鼓励承担这种责任,并为实现这种责任提供技能和观点。”所以,美术教育在推动整个社会文明进程中也有着责无旁贷的作用。研究表明,美术教育与科学和人们精神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它不但起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相关学科的启发与联系也起到了延伸的效果,如科学、数学和语言,并在创意性、流畅性、创造性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实践证明,科学的研究探索,充溢着生动的艺术灵感,使人们创造出利用电脑、科幻美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艺术样式。所以,科技不仅是改造经济的一种力量,而且是推动艺术的动力。艺术能启发学生认识运用科技手段与达到预想目的之间的关系。艺术的心智方法恰恰与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开发的思维过程相仿。从广度的教育和教学的焦点看,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和高层次思维技能的发展是生活和工作中的成功所必需的,因而在教学中必须受到严肃的关注。而同时,美术教育在人文素质与国民人格的完善方面,艺术中提倡的正义、朴实、诚实、纯洁与知足,使人们保持刚毅的气质,并学会尊重与合作,这应是美术教育的本质问题。美术的教育作用,不仅是作品本身,美术家所创作的作品本身已融入画家对社会、人生的评价过程,由此提出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表达自己对人生与世界的体验和感受。当然,美术作品的功能并不是通过概念化、公式化的说教来实现的,因为美术作为一种语言形式,不是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证明一种观念、一种道德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形象也不是披在某种道德观念和真理上的一件外衣,这意味着美术作品中形象与观念包括道德观念,应水融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起到教育人的作用。在国外,艺术学习是培养学生成为具备科学知识、专业道德和遵纪守法的有用之才的重要方式。最近有学者提出,美术学习作为艺术学习中的一部分,其目的是赋予青年人以文明感,培养创造力,传授有效的沟通能力,提供所读、所观和所闻对象的工具。并对艺术学习提出了四点建议:艺术学习教育理应引导学生培养一种文明世界的艺术感;一种艺术过程中创造艺术交流的语言表达能力;一种鉴别艺术产品进行艺术交流的语言表达能力;一种对艺术产品必不可少的甄别能力。艺术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艺术意识,帮助人们认识和提高生活质量,丰富生活的意义和审美敏感性,最终帮助他们通过艺术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二、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应进一步提升

目前,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加强应为一个重要内容,大多数人认为高校美术教育过于强调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学生在美术理论中感受美术创作情感的体验和审美意识的引导,高校美术教育在技能传递的同时也应通过技能传授美术中的文化与人文精神,提高学生审美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仍占据主导地位,激励、唤醒和引导相对缺少,重技轻文的意识比较强,对社会学、自然科学、哲学、宗教等综合文化知识相对理解不足,一些美术课理论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有一些文人相轻的现象,特别是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部分教师不是潜心研究学问,要么画行画,要么开装饰公司。其次,高校美术教育也需要高校整体文化氛围的支持,人文精神在文学诗歌中,在历史、地理中,在政治实践中都存在。目前各学科与美术教育的横向联系相对缺乏,大的人文背景还没形成,所以人文精神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期学习研究和培养的结果。

三、人文精神与国民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