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特色范文

传统文化特色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6:3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传统文化特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传统文化特色

篇1

2008年10月30日,新华区新程街小学收到了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寄来的奖牌和奖状,该校在全国中小学硬笔书法比赛中有115名学生获奖,部分学生作品及学校写字教学材料和图片被刊登在中国艺术报上,学校也荣获“全国写字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是河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小学。

走进新程街小学,站在绿色文化长廊下,看到了“做人需立志,读书应惜时”,“养成习惯乃见真,顺其自然方成道”等一副副励志对联,听到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琅琅的经典诵读声,感受到了浓郁的书香氛围。三年来,学校以“读经典、练书法”为载体,深化内涵发展,走特色强校之路,取得了累累硕果。学校先后荣获“省德育先进单位”、“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实验学校”、“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重点课题实验基地学校”等十几项荣誉。

新程街小学把“汉字演义”作为十一五国家级科研课题来研究,校长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成立了以各年级语文教研组长为课题组骨干,以全体语文老师和班主任为实验老师的写字科研队伍。大家上网、买书,深入研究汉字的演变,搜集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汉字的魅力。学生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在低年级开展“快速识字,写规范字”,中年级开展“了解汉字演义,写正楷字”,高年级开展“走近书法大家,写风格字”的研究与实践。学校给各年级写字教育定时间、定要求、定效果,加强督促与检查评比,积极改革写字教学评价方案,促使学生养成“提笔就写书法字”的习惯。2008年6月河南省举办的中小学生硬笔书法大赛中,新程街小学参赛作品多、质量高,受到专家的高度赞誉,20多位教师获书法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在写字教育过程中,学校把写字和做人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习惯。通过三年的课前练字活动,学生不浮躁了,坐得住了,学习更加沉潜,言谈举止温文尔雅,写字教育带动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其精华足以滋养一个民族,学校的天职是在孩子幼小的心田里播种读书的种子,并精心培育它生根、发芽和成长,使学生成长为一个高尚的人。新程街小学把经典阅读规范化、序列化和习惯化。学生利用小学六年时间,分阶段背完《三字经》、《弟子规》的全部内容,读完《论语》、《唐诗》、《宋词》全部内容,选背经典内容。学生利用每天上午课前20分钟时间,由班主任带领集体读背。学校设立各种奖励措施,使经典阅读落到实处。目前,经典阅读已实施三年,每个学生至少已读背三本经典。在与师生的交流中,学生说:“经典阅读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开阔了我的心胸,丰富了我的语言积累,与周围人交流时,我再也不会感到无话可说了,连写作文也不觉得是难事了”。老师说:“经典阅读改变着我们的做人观念,处事方式和工作、学习态度,我们已经爱上了经典诵读”。参观阅读的场面,笔者也深切地感受到:孩子们读得太投入了,没有一点虚假成分,那专注情景,那端正坐姿,多少年都不曾见到了。

新程街小学在继承、弘扬传统中坚持创新,让传统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开发了“责任——爱之前提”校本课程,以“亲仁”、“尚礼”、“志学”作为课程的框架和内容,贴近学生实际进行德育教育;开展了各学科教学比武活动。学校要求:语文课里有情感,数学课中有思想,思品课中有故事,科学课中有动手,音乐课中有欣赏,美术课中有审美,体育课中有游戏。课下要:广猎、精读、细研、巧设、真上、深思,充分备课,课上要:有根、有思、有情、有果,创精彩课堂。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同课异构”和“异课同构”教学,组内人人上公开课,然后推出精品课,代表教研组参加学校教学比武,学校采取参赛者与教研组捆绑奖励的方法,促进集体教研。在此举措之下,教师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实现教材的二次开发,精心玩味教材,亲吻作品文章,挖掘教材的社会化、生活化因素,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注重学习载体的多元化,从根本上拓展学习的空间,优化学习环境,实现了学科间、课内外、校内外、课本学习和实践活动、学和用的大整合。经过一次次课堂教学比武的打磨,一批年轻教师脱颖而出:自2005年9月学校划归新华区政府以来,涌现出国家级优质课教师5人,省级优质课教师6人,市级优质课教师8人,区级优质课教师6人,培养了第二残奥会冠军许庆,“星星火炬”全国舞蹈大赛冠军韩雨迪,“世界华人”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董庆森等一大批优秀人才。让人深切的感受到,新程街小学立足课堂,行走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坚持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实现了教育教学的全方位提高。

篇2

立足实际 继承传统

甘谷县,古称冀,有“华夏第一县”之称。位于甘肃省东南、天水市西北部,地处渭河上游。勤劳智慧的甘谷人民历来就有“重教兴学、崇尚文明”的传统,这里曾是人文初祖伏羲开辟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甘谷县累计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人才6.3万名,其中获得博士学位400余人、硕士学位2300余人、学士学位近1.6万人。2000年国家“普九”验收以来,全县高考上线人数和上级率连续十二年位列全市第一,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全县教育各具特色,齐头并进,形成了树树开花结果、均衡发展的良好局面。

甘谷县是个贫困县,自然资源贫乏,经济发展滞后,教育基础薄弱。但历届县委、县政府并没有畏缩,而是立足县情,审时度势,坚持“科教兴县”方针,把教育作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根本出路,牢固树立“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办学理念,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不动摇,把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教育资金优先保障、教育资源优先配置、教育人才优先录用、教育政策优先落实。如何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有效对接,做到“一校一品、一校一色”,做到“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如何全力提升中小学办学水平,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且学有专长的人才;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教育需求,着眼于未来教育发展,是该县近年来积极探索的课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甘谷教育已步入内涵发展的新阶段,随之创建特色学校就成为深化教育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

抓住契机 强化特色

作为贫困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在特色名校方面我们还是空白。在此情况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吴鸿清教授来到了甘谷,带着他对传统教育独特的思考和理念,填补了这一空白,由新兴镇土桥小学创办的教学改革实验班“伏羲班”应运而生。

甘肃省甘谷县永安伏羲学校(原名新兴镇土桥小学,2012年5月1日更名)始建于1917年。“伏羲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办学宗旨,通过学习《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以及书法、武术、绘画、器乐等,弘扬传统文化,涵养人文情怀,塑造文化人格,提升人格境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为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服务,努力培养品格高尚、抱负远大、意志坚韧、体魄强健、才智杰出、情趣高雅、发展全面的现代人才。“伏羲班”教学实验不受现行教育大纲限制,自主设置课程,自主选择教材。通过教学和各种活动,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

历时六年的探索,“伏羲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成果。创办六年来,学生们坚持以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耳濡目染,诵读启智,涵养道德,诗书礼乐成为他们成长的助推器。2011年四年级学生李明远荣获天水市少儿书法特等奖;“伏羲班”学生书法作品受到原国务院总理朱镐基同志的称赞并题词;10月,“伏羲班”25名学生应邀赴香港、澳门参加纪念100周年展演活动,其书法、美术作品及音乐、武术表演在当地引起巨大的反响。他们与当地4所学校师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受到了邀请方、参与活动的知名人士和当地有识之士的高度赞誉与充分肯定;六年级张亚慧、张听雅的作品“四尺中堂”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举行的慈善活动中以11万元拍卖出:2012年6月,学校在第三届“书香天水读书节”上荣获一等奖;2012年7月,中央电视台《城市1+1》节目播出了有关甘谷永安伏羲学校的专题片,引起了各级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7月17日,甘谷永安伏羲学校荣获“全国特色学校”称号,受到了教育部的表彰奖励。

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以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为动力,按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加强师资和设施设备建设,积极探索、完善、总结和推广“伏羲模式”,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各育有机结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加强特色学校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争创全省教育强县。

以课促教,突显特色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改进,甘谷教育已经拥有了一套紧贴本土特色的课程,在特色课程建设目标、特色课程设计思路以及特色课程实施方面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特色实验课的总目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新的课程体系下将武术课融入课堂,是学校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弥补了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还有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打造学校品牌,满足个性化的发展,更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要。

特色课程的设计思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紧紧围绕着品德修养、智力开发、能力培养、体魄健全几个方面来安排教学课程,课程目标整体设计为十二年一贯制(暂时设计六年制)。在实验的“总目标”下,按幼儿班教育、1~2年级、3~4年级、5~6年级这四个学段进行学习。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设置,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语文、数学(每天各2节)、英语(六年级集中开设)、书法、武术是每天的必修课。其中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教材以古代经典为主干,现行的语文教材作为课外读物进行阅读。重视阅读,鼓励、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优秀经典。各学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阶段目标:分为“背诵”、“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四个阶段,其中小学1~2年级为“背诵”,3~6年级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四个方面要求。书法和武术是每天的必修课(各一节),包括学五步拳、练习基本礼仪、基本功;语文课把《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古代经典作为主干教材。一年级学习《弟子规》、《三字经》,二年级学习《千字文》、《学对歌诀》,三年级学习《论语》,四年级学习《孟子》,五年级学习《大学》、《中庸》。六年级专门学习英语(一年时间)。此外,一年级下学期到三年级认读、背诵《常用汉字歌》:各年级都安排诗词和散文的学习i汉字教学认字、写字分开,一、二年级认识常用字,三年级学会写常用字,三年级第二学期解决写规范字的问题,使学生尽快具备阅读能力,到四、五、六年级时能有一定的阅读及写作的能力。所有的学习内容在学校完成,适量安排家庭作业(一少、二精)。比如,一、二年级数学以珠心算为主,切实减轻作业负担:一、二年级零书写作业,三年级起平均各科作业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

篇3

面对我国五千年来文明留下的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日渐萎缩,保护和发扬就更显得迫在眉睫,本文从实际出发,探讨高校艺术特色构建应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产学结合三方面提升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把华夏文明弘扬光大。

【关键词】

传统文化;高校艺术;传承;发扬

我国五千年来文明的一脉相承,留下了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对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日渐萎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就更显得迫在眉睫,例如那些优秀的传统工艺制作技艺就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状况,作为高校理应有责任、有义务、有担当的承担起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把华夏文明弘扬光大。

我国很多高校之间的艺术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形式等方面十分雷同,毫无特色可言,这就造成了很多高校艺术专业毕业生无特色,就业难的现象。面对丰富的地方传统文化,如何古为今用,从中汲取营养,对那些“口口相传”“手手相传”的地方传统文化加以深入学习就迫在眉睫,然而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应仅是从理论的研究出发流于文字形式,而是要实实在在的把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引入到高校的艺术教育教学中来,让学生在系统的教学中实际的操作中切实了解、学习、掌握其制作工艺流程最终达到独立操作的目的并运用到今后的设计创作中,开发产学合作项目走出高校独有的艺术特色。

一、理论教学方面

认识梳理广博的传统文化资源,理论教学是基础,只有认识了才能更好的进行下一步的深入。分析传统文化资源发展、变迁现状,探讨制约传统文化发展的深层次因素,包括传统观念约束、生产创作方式约束、生存环境约束、后继无人的传承约束等。对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的不同类别、风格流派的分类进行收集整理学习,包括剪纸、风筝、织绣、刺绣、面人、泥塑、木版画、面塑、皮影、陶瓷等。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着各具特色丰富多样的地方传统文化艺术,对这些文明瑰宝的理论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二、实践教学方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实践也是传承的最佳手段,如果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仅仅停留在书本理论的层面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实践经验表明,在艺术类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课程的理论与操作的实践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没有严格的界限,例如素描、色彩等课程,老师只是在教师里讲授理论是没有用的,只有让学生亲自操作,提高动手能力,技艺才能有所提升。[1]同理,传统艺术文化的学习也要进行亲身的实践才能很好地掌握其中的技艺和奥秘。可是高校针对传统文化艺术实践教学方面的资料和场地等都相对欠缺和匮乏,面对这些困扰因素我认为传统文化资源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举办展览,广泛开展民间交流,将民间艺人请进高校讲堂,言传身教;木版年画是历史悠久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作为中国独有的一朵艺术奇葩,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精华。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年画并称中国四大年画。朱仙镇的木版年画,不但具有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而且极具观赏价值。2006年5月20日,朱仙镇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加强广大师生对木板年画的认识学习我校专门邀请了河南开封朱仙镇木板年画在我校进行展览,观看展出的学生络绎不绝,大家在感慨如此精美的年画的同时对木版年画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2、把专职教师送进传统文化发源地、制作第一现场进行学习获得第一手资料,把最原汁原味的传统艺术灌输给学生,使埋没在民间的传统文化技艺生动起来。陶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景德镇拥有着瓷都的称号,景德镇陶瓷“始于汉世”,五代时的景德镇以为南方最早烧造白瓷之地和其白瓷的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对于宋代青白瓷制作以及元、明、清瓷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景德镇陶瓷以白瓷为著称,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之称,瓷质优良,造型轻巧,装饰多样。产品誉满全球。2013年的假期我系专门选派专职教师赶赴景德镇学习,在景德镇八方工艺瓷画院跟随国家级的工艺师学习陶瓷的传统制作工艺和现代工艺的制作方法,学习期间记录了大量资料图片,包括了拉坯、造型、施釉、烧窑、彩绘的整个过程。除此之外,我系的教师们还会经常性的前往神垕探访钧瓷的故乡,在那里领略钧瓷之美。产于河南禹州神垕的钧瓷,以其独特的窑变艺术被誉为“中华之魂,国之瑰宝”,它位于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始于唐,盛于宋,钧瓷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盛誉。钧瓷最为神奇的就是它的窑变艺术,其它瓷器上的釉色及花纹、图案全是人工着色描绘的,而钧瓷釉色则靠自然窑变而来,所以有“钧瓷无对,窑变无双”之说。在神垕卢家世代钧窑里老师们学习了钧瓷的传统工艺和现代造型以及现代陶艺制作。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艺术文化,目前我系的陶瓷工作室正在全面筹建过程中。

3、置入课程教学,使传统艺术在后期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贯串其中,为以后学生的艺术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面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如何学以致用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装饰基础材料与表现技法》课程中,我会鼓励引导学生利用密度板雕刻版画、年画等,利用毛线绳索进行编制或者刺绣,利用废弃的瓷片或布头重新拼贴组织画面等等;在《字体设计》课程中我会以传统节日例如:谷雨、七夕、清明、仲秋、重阳等等为题让学生进行文字创作,要求字体的设计要从图案形式、色彩、内涵等方面来阐释传统的节日艺术;在《包装设计》课程中启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传统工艺品进行包装设计,例如对“河南剪纸”、“朱仙镇年画”、“汴京灯笼张”等等的包装,恰当的包装总是能够很好地展现出产品的气息品质,增强产品的附加值,要求既要美观实用又要突出地方特点等等。在《标志设计》、《型录设计》以及其他设计类课程中老师都会有意识的针对传统文化艺术开展作业实践项目,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教学置入,使得原本遥远、陌生、逐渐被人淡忘的传统艺术重新回到学生的视野里,扎根在学生的心田里。

三、产学结合方面

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不应只是简单的复制再现过程,以直观的形式封存对历史文化形态的记忆,这样,它将成为死去的“遗产”。如何让传统工艺以鲜活的形态为当代手工生产提供借鉴和参照才是真正的保护与传承方式。[2]加强产学结合,加强传统文化、艺术设计、市场开发三界的合作努力开拓发扬新的“传统产品”才是传统艺术与现代高校艺术教育的完美结合。面对许多优秀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技艺,高校应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养分,充分发挥高校的师资优势和生源优势在于市场企业间的合作中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学生自身价值的体现。例如旅游纪念品的开发、陶吧、创意手工坊的开设和建立等。

面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资源,和日渐萎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的状况,尽快构建传统文化资源与高校艺术特色办学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无疑对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以传统文化资源为基础的产学结合形式对高校的艺术特色办学提供了新思路,为今后高校学生毕业就业提供了新选择,为传统文化的发展继承提供了新鲜血液。但是,我们也深知,在继承复兴源远流长的地方传统文化艺术的道路上,我们也还是刚刚起步任重道远,还会有很多的因素制约,尤其是经济和人力上的困难,但是我们会排出困难积极创造条件勇于探索,不断提升研究成果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篇4

实践中,学校通过开展毽球运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形成毽球课内外一体化的格局,有效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为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辟了一条新路。

创新为先 打造“健身毽球”校本项目

为进一步落实阳光体育运动“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的要求,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构建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积极开展“健身毽球”校本项目,形成学校体育特色,让每一个在校大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加强毽球体育课程建设 目前,教育部重视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与要求,学校应积极因时因地因宜地进行课程内容的拓展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此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将体育竞技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融单一的体育竞技活动与传统的民族精神内容为一体的文化活动,毽球运动被纳入到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学校制定了毽球体育课程的教学大纲,配备了完善的毽球教学设施,聘请了原国家毽球队教练、国家级毽球裁判担任任课教师,每年有近1000名在校大学生参加毽球专项体育课程学习。这些学生通过毽球课程的教学,了解了毽球运动的特点,系统学习了毽球技术,掌握了毽球运动技能,也体会了毽球运动愉悦人的身心所带来的快乐,成为学校开展毽球运动的骨干。

注重毽球体育文化的传播 在开展毽球活动的同时,学校广泛宣传与毽球运动相关的传统民族文化,使之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亮点。学校举行了毽球队队标、毽球运动口号的征集活动,并面向学生多次开设“毽球运动与民族传统文化”讲座;开展毽球特色体育运动的摄影比赛和图片展览;建设“毽球体育文化”网站,充分利用网络,连续三年组织学生参加 “毽球知识竞赛”;组建“毽球社”学生体育社团,在全校学生中普及毽球体育文化知识,挖掘了毽球运动所蕴含的民族传统文化。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逐步建立毽球的文化品格,让打造有学校特色文化品牌的意识深入到师生心中。由此带动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层次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高度。

普及和开展毽球特色运动 自开展毽球校园文化建设以来,学校连续举办了四届“千人百队”毽球比赛。学校通过毽球运动网站,公布了毽球运动竞赛规则,并在网上举行了“千人百队”毽球比赛启动仪式,受到大学生的普遍关注。每一届比赛赛事启动后,向全校各个班级分发训练用毽子,校园内各班级举行了毽球比赛的预赛。各学院在预赛的基础上举行复赛,每个学院参赛队伍达100支以上,全校参赛的学生近2500人。在毽球比赛的总决赛上,全校近百支队伍竞争男女单人“一枝独秀”、男女双人混合“二龙戏珠”以及毽球比赛团体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桂冠。

拓展毽球文化的辐射功能 2009年6月5日,隶属于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的“中国藤(毽)球协会训练基地”揭牌仪式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举行,同时“上海市大学生体育协会毽球分会”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成立。学校充分利用毽球基地和毽球分会的发展平台,举办了有全市各高校60余人参加的“毽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开设了“毽球运动发展方向研究”的系列讲座,培养了一批毽球运动专项人才。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举办上海市阳光体育大联赛高校组毽球比赛,在此基础上,2012年又成功举办了上海市大学生毽球锦标赛,进一步在全市高校推广毽球运动,将毽球体育文化建设辐射到全市各高校。与此同时,学校先后为浦东新区、普陀区、长宁区部分中小学培训毽球教练员与学生运动员,为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公司员工普及毽球运动进行培训,使毽球运动逐步在全市得到普及和推广。

发挥毽球运动优秀团体的引领作用 2009年12月,学校女子毽球队代表上海市参加第四届全国妇女健身活动展示大赛获得毽球比赛第四名。2010年5月校男女毽球队代表上海市参加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获得两个三等奖,校毽球队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2010年10月,校男女毽球队在上海市高校毽球比赛中双双荣获一等奖。2011年9月,学校毽球队代表上海市参加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获得女子团体三等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的团体,突出的竞赛成绩,通过在毽球校园文化建设中对校毽球队的风貌展示活动,为大学生树立了模范标杆形象。

以人为本 校园文化特色建设成效显著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自2009年在全校学生中推广“健身毽球”校本体育项目以来,通过组织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课课练”和学生课余时间的“自主练习”方法,使每个学生在校期间人人都会踢毽子、人人都能参加毽球体育活动。学校还将学生“健身毽球”的达标情况列入学业考核,每年全校有近6000名学生通过“健身毽球”的达标考核。

提高了在校大学生健康水平 由于毽球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对活动场地的质地、面积大小都没有严格的要求,活动方式可多种多样,在校大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在很小的空间也能参加毽球运动。同时,踢毽球是一种典型的有氧运动,通过运动,可以增加有氧代谢能力,提高人体内脏系统和神经系统机能,改善人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和均衡性。

近几年来,学校通过毽球校园文化建设的推进和毽球运动的普及,大学生对毽球运动的关注度、参与度不断提高,每天锻炼的时间不断增加,毽球运动已成为在校学生参加科学健身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持之以恒的经常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2012年,全校一万余名学生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合格率达86.5%,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篇5

[关键词]文化特色;酒店餐饮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1-0057-01

1.酒店餐饮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特色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和时代的不断进步,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品位的生活。饮食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内涵也从原本的满足生理需求逐步转变为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现如今,民不再以食为天,而是以食为乐。本文所要研究的酒店餐饮建筑位于旅游度假区内,这使得该建筑具有了景区餐饮建筑的特点,其不同于城市中的综合体餐厅,它不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且还兼具景观建筑的特征,同时,在建筑设计中还应当着重突出文化内涵。

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在近些年获得了快速发展,这间接带动了景区内的餐饮消费,因而与之相配套的餐饮建筑设计也必须紧跟其发展步伐。目前,有很多旅游景区内的餐饮建筑都非常老旧和简陋,这很难满足人们消费品位不断提高的需要,并且也不利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一些新建的景区餐饮建筑进行研究后发现,很多设计者都过于追求标新立异,从而使得建筑造型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极不协调,给人们造成非常不好的视觉效果。同时,还有部分旅游景区打着地域性设计的旗号,但却并未从建筑的平面功能以及结构等方面着手,而只是采用了一些比较常见的布景手法,简单的把一些地方乡土元素拼贴在建筑外表上,试图以此来模拟出古典建筑或是乡土建筑的轮廓,更有甚者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根本没有对地域性因素进行考虑,直接按照建设方喜好进行设计,在原本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当中插入了一些仿欧式建筑风格,一味追求高档次的装饰装潢,这种建筑不但华而不实,而且啊还破坏了景区的自然环境。鉴于此,在进行景区酒店餐饮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立足于传统文化,并以尊重自然环境为基础,对空间合理布局,运用审美的特点将建筑、绿地、道路等设施有机融为一体,这样才能给游人带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由此可见,在酒店餐饮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酒店餐饮建筑设计

为本文依托工程实例,对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酒店餐饮建筑设计进行研究。无锡耿湾禅意小镇为灵山五期工程,该地块坐落于无锡市灵山旅游度假区规划道路的东面,东至山湾,基地位于度假区的东侧,与山谷毗邻,面向太湖,如图1所示。总体规划占地面积约为1200亩,总用地约为755040。本工程的设计范围是其中的H地块,建筑用地面积约为44598。建筑设计理念如下:H地块位于基地中部的北侧,西侧与基地内的规划路相连接,东侧与山谷毗邻,由一幢6层高的酒店主楼、一幢一层的会议群体建筑、地下停车场和地下辅助用房组成。规划以禅作为主题,主要是为了吸引游客,建筑用材以古拙、自然为特色,构造手法则以精致、时尚为主,在不经意之间禅意尽显。

图1 耿湾禅意小镇

2.1建筑结构设计

2.1.1平面布局。①酒店客房区。其主楼位于基地东侧的山脚下,布局中充分结合了入口位置处的景观设计,同时还突出了建筑本身独特的立面造型,这也是整个建筑最为瞩目的核心之所在。②会议群体建筑。其位于基地的南侧,建筑立面采用了毛石基座、干挂木纹石材以及格栅的独特材质,并配以单元式的屋顶造型,使建筑结构凸显出了独特的个性。

2.1.2单体设计。①酒店主楼与裙房。酒店主楼主要是由大堂、餐饮和两翼客房组成,客房采用的是对称式布置;立面设计采用的是向天空方向发现的竖向线条以及逐渐跌落的弧线式造型,在建筑形体上充分体现出了抱残守缺之势,并一空间体现禅韵之意境。主楼每个标准层的建筑面积约为5000左右,全部按照5星级酒店的标注设置电梯,为了确保房间良好的采光,所有房间的进深均控制在8.1-9.0m左右;位于两翼的客房区是整个酒店的中心服务区,共计6层,层高为3.8m,高低区分别设置两部电梯。②会议中心。其由多个会议室组成,最大的会议室能够容纳1200人,主厅面积约为700,净高9m,各个单体通过连廊进行连接,这使其具有了便捷的到达性,同时在附近设置了出入地下车库的车道,方便进出。

2.1.3立面设计。整个建筑群的立面设计以大气为主,虽内敛拙朴但却又不是现代感,其中酒店主楼以泥巴墙配以玻璃作为主体材料,会议中心的立面则运用了单元式结合金属材质的设计,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立面观感。

2.2建筑消防设计

2.2.1地上部分的消防设计。酒店主楼和会议中心全部按照多层建筑的防火标准进行设计,疏散楼梯为封闭楼梯间,单个防火分区的面积全部小于5000,均设有两个直接疏散出口。

2.2.2地下部分的消防设计。地下一层的机动车库的防火分区面积全部小于4000,非机动车库、机房、配套餐饮用房的防火分区面积均小于1000;防烟分区的设置不跨越防火分区;地下室楼梯间采用自然通风,疏散楼梯在首层以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非燃烧隔墙和乙级防火门与地上部分隔开并直通室外;由于本建筑为多层建筑,故此未设置消防电梯。

2.3无障碍设计

在建筑基地范围内的人行通路、城市公共绿地入口设有无障碍盲道;地下一层停车库在靠近每主楼竖向交通核最近的位置,设置无障碍停车位;建筑入口为无障碍入口;各楼均设有无障碍电梯;入口大厅在需要的地方设置无障碍专用坡道,以及无障碍电梯。

2.4环保设计

本工程采用低噪声设备、隔振处理,并在管道上设置了消声器,使各项指标达到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排风口和新风口布置合理,有效防止了排风污染新风的情况发生。同时,对有油雾污染的餐饮厨房排风,加装了油雾过滤器和静电除油烟装置,并对出风口的位置进行了适当布置,即高空排放,有效避免了含油烟的空气进入新风及其它空调系统中;所有水泵均设隔振基础,进出水管上设减振、消声软接头。

3.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依托工程实例,对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酒店餐饮建筑设计进行了深入具体的研究。在旅游景区内进行酒店餐饮建筑设计时,除了应当彰显出传统文化特色这一理念之外,还应当使建筑融入到周围的自然环境当中,这有助于促进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茂.广东地区高星级商务酒店餐饮宴会空间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6).

篇6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专用词汇 英语翻译特色

引言

现在世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逐渐呈现出网络信息共享化、一体化以及全球化经济的状况。国际上大多数国家之间都有着更加亲密的关系,期间的交流也更加活跃以及频繁,慢慢地将各个国家之间存在的不同文化以及思想进行有效地融合。所以,在国际竞争中,逐渐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专用词汇的英语翻译特色,文化的主要地位逐渐凸显出来,慢慢地也加强国际之间的相互影响力。

一、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和翻译之间存在的关系

在二十世纪的时候,我国人们就一直希望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翻译研究之间建立起良好的练习,那时候就有相关的研究者提出“翻译的本质是翻译本国的文化,而并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言论。之后就慢慢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翻译研究进行合理的融合以及将两者慢慢地相互渗透。所以,从那时候开始翻译就不是单纯的文字翻译,而是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涵盖进去,将中国的传统的文化进行更好的传播和转换,促进文化的构建以及社会的进步,同时文学之间的演变也变得常见。文化在特定的意境中,才能够根据相关的意境进行想象和发挥,才能够将更具有内涵的文化翻译凸显出来,这也是对翻译者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大多数的翻译者都具有很好的文化理解能力以及非常深刻的文化意识,并且在翻译相关的原语文本的时候,善于借助科学的方法完成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二、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专用词汇的英语翻译特色

1.翻译策略。在汉英翻译中国传统文化专用词汇时,需要利用特殊化以及异化方式进行归化,主要是异化,而归化只是起着辅助翻译的作用,在进行英译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意译、音译以及直译一起,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保留中国民族的语言风格以及传统文化的特色。然而,一般情况下常常会见到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浓厚气息的专用词汇,倘若无法正确掌握好英译这些专用词汇内涵的方法,就会容易失去中国传统专用词汇所独有的特点以及文化内涵。所以,在选择英译的过程中,就需要利用意译策略进行翻译,这样可以很好地将专用词汇所含有的内涵翻译出来,尽可能地避免出现其存在的文化背景。尤其是当前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专用词汇,读者在不理解作品含义的时候,就无法正常翻译出来其所涵盖的特点和内涵,这样的翻译就不具有文化特色。例如,儒家文化的礼被翻译成ceremony、义被翻译成justice、仁被翻译成benevolence、智被翻译成wisdom,这样的英译成果明显地将中外语言文化差异体现出来。但是,对于专用词汇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那么其具有的含义很本身的内涵就具有相似性,可以进行直译,例如,庙会就可以直译成temple fair等。

2.典型代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论语》,在网络中可以搜索相关的孔子学院资料,可以了解到在全世界已经存在上百所所孔子学堂以及上百所孔子学院。所以,慢慢地中外学者越来越关注中国的《论语》的翻译,相关的翻译人员就更加重视《论语》中专用词汇英译的特色,像《论语》中主要的专用词汇“君子”就会被翻译成“gentleman”、“仁义”就被翻译成“righteousness”、“礼仪”就被翻译成“niceties”。但是,如果只是一个“仁”,其就会具有另外一种意味和内涵,尤其是“仁”这个专用词汇使用在本书中的次数非常多,其具有的内涵也非常深刻,在孔子《论语》这个作品中,通过这个词汇就形象地将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体现出来。一直以来,相关的翻译工作者用心寻找最能够体现其内涵的翻译,然而由于仁具有非常广泛的含义,翻译也各具特色,最容易让人想起的英文翻译有:“kindness”,这是林语堂英译的仁;“humanity”,则是辜鸿铭英译的仁;都各具特色,让学者对仁的英译无从选择,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只有对《论语》原文可以进行正确的理解以及解读,那么自然能够起到促进选择英译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全球化经济中,一直在加强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专用词汇的英语翻译特色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翻译的精准性直接关系到文化的丰富内涵,也会严重影响到我国文化走向国际舞台的状况。只有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专用词汇的英语翻译特色,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精准地翻译出来,并且呈现在世界的舞台上,才能够发扬中华名族精神。另外,我国人们也要一直坚持强化推广以及翻译中国传统文化的工作,不断提升翻译的效果,才能够更好地将中国文化进行传播以及更好地将其进行语言的转换。

参考文献:

[1]王英鹏.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翻译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2]周统权.文化・词汇・翻译──试论英语词汇的翻译与文化的关系[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2:65-68.

篇7

【论文摘 要】社会的发展,民族的融合,全球化的快速进程,使得文化之间的差异愈发的模糊,传统文化和现代风格的矛盾十分明显,并不是简单依靠使用马头墙就能够表现和传承徽派建筑。近现代各国建筑师纷纷投入了对地域建筑文化的探索与实践。

前言

动车组的上马、高速铁路的通车、区域经济圈的形成,过去显得遥远的距离如今日益缩短,上午还在南方感受沿海的炎热,中午已到达北方体会寒风的凛冽。交通方式的飞速发展,不仅加快了各地人员之间的流动,也加快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融合的步伐。在这种快速的融合过程中,地域的界限日益模糊,社会变得大一同,地域的特色在此过程中却逐渐消失。这就是“全球化”在国内这个小环境里的直接体现,而在国际社会这个大环境里,中国日益开放,与世界融合的步伐日益加速: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全球金融风暴的潜在作用、以及即将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一系列的大事件都在强力地推动着中国全球化的速度。

“全球化”这个字眼已经没有新意,在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存在多年,已成常态。全球化是社会必然的发展趋势,这已经成为社会人士的普遍共识。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逆的巨大力量,正将世界推向一个全面融合的时代。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既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也有着令人遗憾的破坏作用。单一的世界文明化的过程是对过去伟大的文化历史资源的一种消磨和腐蚀,它不可挽回地破坏了宝贵的传统文化和形形的地域特色,这种破坏事实上构成了对人类创造力的削弱,它使世界面貌变得平庸无奇:无论你在世界哪个角落,我们使用着同样的电器、开着同样的车、看着同样的新闻、住在同样的钢铁森林里,每一个城市都变得一摸一样、无法分辨。

看起来我们离理想的西方文明的生活日益接近,我们的文化也越来越接近于所谓的发达国家的文化。于是,一个严肃地问题变得越来越迫切:为了实现现代化,我们整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古老文化传统还要做出多大的牺牲?但是,同时另外一个矛盾是,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势不可挡,传统文化在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的层层包围与碾压下,必将难逃被抛弃的命运。这不仅仅是我国所独自面对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无法直面来自于现代文明的冲击。

建筑领域的全球化

在建筑领域,全球化的一个典型特征和具体表现就是当今建筑学体系与文化的国际化以及城市形态、建筑空间的雷同现象。随着全球化进程多年的推进,随着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和民族文化的危机意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关于如何保护传统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的讨论也越来越多,相关的问题也受到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更多的重视。在我们的一堂口语课上,外教如是说:中国这些年发展太快了,上海跟伦敦、纽约已经没什么区别。我们可以将其算做一种正面的评价,但是对于一个从事建筑行业的人而言,这并不是一种褒奖,相反,是一种讽刺:是的,无论是北京、上海,或是香港、台北、东京、伦敦、纽约,或是曼谷、首尔,城市的绝大多数个性都逐渐丧失,彼此之间变得如此相似。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矛盾

建筑界的当前现实直接源自于全球化的影响,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著名的国外建筑师和事务所在中国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中所向披靡,拿下了众多的项目,本土建筑师在节节败退的同时,变得更加的迷茫,本土文化的特点日渐流失。严峻的局面迫使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目前的局面进行批评和思考。“中国已经成为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等各种言论尘嚣日上,各种学术性的讨论也变得尖锐和激烈。

转贴于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地方和传统特性的东西逐渐弱化甚至消亡,这是一个虽不情愿却又不可阻挡的趋势。建筑是时代的附属物,是时代特征的直接体现,不同的时代有其相适应的不同建筑体系;因此,时代的进步和改变,随之的生活方式必将改变。建筑设计追求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的东西是很自然的,但并不是简单等价于使用过去时代或特定地域的建筑符号、形式或风格,那显然十分肤浅;就像徽派建筑并不是简单依靠使用马头墙就能够表现一样。

所谓建筑的地域性

所谓“地域性”,虽然主要是反映在建筑的外在直观形态上,但更多的内涵是表现在地域文化的价值取向上。建筑的地域性文化体现在其自身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性的东西,是其所属时代所属地域中符合其人民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的特殊的解决方式。不过到了今天,这样具有自觉的地域文化特色又获得成功的建筑已经不多见了,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都趋向大一同的局面。

直面建筑界的全球化

中国正在走向世界经济的中心,这是谁也不能否认不可阻止的;而中国建筑与中国建筑师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被边缘化的状态也是不能回避的。如何应对建筑界的全球化,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对待。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领域,一方面我们应当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正视全球化的冲击下的影响,要保护并发展我国的城市和建筑特色。如何建立适应于现代中国的建筑理论,如何设计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如何奠定中国建筑在世界未来建筑史的地位,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位中国建筑师共同面对、群策群力的任务。

近年来,在我国许多有国外事务所或境外建筑师参与的重大项目中,既有很多成功的尊重我国国情注重保护地域特色的案例,也有很多对中国文化十分无知和充满偏见的设计。作为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我首推华裔建筑师“贝律铭”,无论是其在苏州设计建造的苏州博物馆,还是位于香港的中银大厦,我都亲身观赏了,实在让人感动;不仅能体现中国文化和地域性的特色,同时在设计中能感受出设计师对中国建筑传统的一种尊重。而某些建筑,实在对中国文化缺乏一种真诚的态度,比方说国家大剧院、CCTV新楼等项目的争议直到现在仍未平息。问题的症结不在于你设计师的国籍,也不在于你的文化背景;而是关乎一种态度、一种思想。

一点实践

在前不久参与的一个概念型设计,正好是关于地域性文化特色的保护和设计具有民族传统特色建筑。该设计的背景是出于安徽经济发展和安徽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旨在弘扬和保护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在合肥地区设计建造一座历史文化艺术博物馆或称民俗博物馆。

我们的方案构思源于我国春秋时期《周礼.考工记》中对于我国古代都城规划布局的描写,考工记中所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依次我们将地块划分为3X3的九方格。同时,设计规划中再融合进书法史上临帖写仿的一种界格“九方格”,构成园区路网骨骼与参观流线的关系。整个完整的设计过程本身就是对设计中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和保护地域性文化的一种很好的探索和尝试。

总结

总之,全球化和地域化并不是一对矛盾体,两者的关系也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地域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全球化则是一个永无终点的过程。全球化的本质并不是文化的单一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也绝不是世界的大一同;全球化的实质应该是多中心的,才能是今天世界多元化文化依然存在的理由。在敞开国门后的一百多年间,尽管中华民族和人民经历了许多的坎坷和曲折,但中国人始终以一种自主开放的姿态跟世界打交道,并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智慧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

而作为建筑业的从业者,我们要以更开放、更包容、更批判的态度认真学习和吸收全世界优秀的建筑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正面应对强势文化的挑战,自发保护建筑文化的地域性和多样性,并且将其发掘、传承和弘扬。只有这样,在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才能贡献出一份积极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费麟.匠人钩沉录(节选).建筑创,2009年7期

[2]郑时龄.全球化影响下的中国城市与建筑.建筑学报,2003年2期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4]李敏泉.国际性“话语系统”与中国建筑的文化战略.(北京)建筑学报,2003年6期

篇8

Abstract: Contributing to regional social, economic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s the tertiary institutions’ compelling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 The Central Plains characteristic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whole Henan province as well as all the Chinese people’s common wealth, In-depth studying, sorting and arranging about it is the whole society’s common duty.

关键词:中原传统文化 河南高等院校 相互促进

Keywords:Central Plains Traditional Culture Henan Tertiary Institutions Mutual Promotion

作者简介:刘斌(1979-),男,河南许昌人,许昌学院音乐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艺术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政府2009年度决策招标课题《高等学校在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的责任与功能》的研究成果。

在一般的认识中,高等学校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职责是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需要的人;而研究、保护、发展传统文化则应该是文化行政部门的工作范围。将高等教育同传统文化联系起来,貌似风马牛不相及,但通过认真的分析研究将不难发现,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保护,不仅是历史赋予高等学校的使命和高等学院与生俱来的职责,更是高等院校培养自身特色,增强自身活力和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服务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高等院校是一种社会资源,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而且肩负着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我们应该对高校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科学的认识并进行积极的引导,杜绝高等院校同社会发展的脱节,发挥高等院校自身的特长,以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一)高等院校是一种社会公共资源,应该担负起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责任

高等院校是汇聚各种社会资源发展起来的,具有人才优势、设备优势,这些资源源于社会,理应为社会服务。河南高等院校在省委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近些年来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从招生人数到教学质量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相对而言,河南省内为数众多的高等院校对于河南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却略显不足,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河南高等院校有能力、有条件承担起传承发展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的任务

首先,高等院校是人才的摇篮,也是高级知识分子的集散地,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有能力投入到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研究中去,通过研究,不仅可以解决挖掘整理的问题,还可以解决传承发展的问题。

其次,高等院校具有设备优势,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人才,各个高校都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实验设备,建立了保存有大量文献资料的图书馆,无论数量还是价值总额都是其他机构所无法比拟的。

(三)将中原特色传统文化引入河南高等院校中,可以提高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

将中原特色传统文化引入到河南高等院校中,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输送新鲜的血液,通过教学和研究,使得受教育者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的特点和规律,认同和接受中原传统文化的熏陶影响,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

二、与区域文化相结合,是高等院校凝聚办学特色,增强自身实力的有效途径

办学特色指的是一所高等院校在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它是高等院校的个性体现和社会名片,同时也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一)同中原传统文化的结合是河南高等院校打造特色品牌的有效手段

历史上河南曾长期处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遗留下来丰富的无形文化遗产,厚重的历史积淀为当代河南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这是一笔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库,有无数的亮点足够高等院校来挖掘和利用。将自身的办学特色定位在中原特色传统文化上,是河南高等院校培养自身办学特色的捷径,同时依托于如此丰富的文化资源,也保证了办学特色的质量和文化层次,以及以后发展的可拓展性,这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路。

(二)同中原传统文化的结合是河南高等院校提高自身实力、扩大社会影响的有效途径

立足于中原传统文化,合理规划利用河南独特的自然条件、地域文化、人文资源和经济基础,是高等院校生存发展的有力保障,也理应成为学校增强自身实力的着眼点和切入点。

中原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重大的影响,河南高等院校应该牢牢把握住这得天独厚的优势,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智力投入其中,依据自身特色寻找突破点,借助于中原传统文化广大的社会关注力和巨大的辐射影响力,来提高自身的层次和社会知名度,这对于河南新建的本科院校来讲,显得尤为重要。

河南高等院校在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高等院校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也是高等院校获得培育办学特色、增强自身实力的有效途径。将中原特色传统文化引入到高等院校中,对于双方的健康发展都大有益处,能够促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徐光春.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篇9

空竹文化,即空竹运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它有着丰厚的社会底蕴和文化积淀,有着别具特色的运动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从欣赏的角度看,它技巧全面、动作优美、形象多姿、品位更高。从历史文化延续方面说,它更值得我们挖掘、整理、继承、发展、普及和创新。

我们引入这个项目的初衷,一是基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据了解,该项运动虽然历史悠久,但就全国而言,从事该项运动者相对不多,虽然全国有多个省、市在民间成立了空竹协会,但尚未形成规模,活动状态多以老年人为健身而在街头巷尾或广场进行非集体性的活动形式,也就是说,离普及、形成规模的目标尚远。那么,我们几年来从农村小学这个层面引进并全校普及这个项目,并且形成了特色,不能不说是一个创举,起码在东北三省校园体育文化中,抖空竹项目我们填补的是一项空白;二是就空竹文化本身而言,它虽不属于竞技运动的范畴,但是其独特的运动形式,其潜在的技法是无穷无尽的,在运动中思考、探索、创新,自然地就给予了小学生相互学习、自主探究、开发动作、创新技巧的一个极大的空间和平台,它也同样在充分地展现着竞技运动的规则性、挑战性、娱乐性的特点,不但对技巧、难度、耐力、协调等有严格的要求,同时对参与者形成了强烈的争胜意识、规则意识、创新意识、协作意识、平等观念和集体主义观念。

身体素质得以全面发展。空竹运动技巧、动作种类繁多,它提供了多元化的身体运动形式,也融入了杂技、艺术的元素,从而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生理机能、智力表现提出较为全面的要求,自然而然地服务于学校的育人宗旨。尤其是像我们这个自然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开展的这样一项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吸引力和凝聚力。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人才培养的关键。我们引进该项目四年来,由最初的基本动作学起,发展到现在,所有的动作、招式基本上是师生自由探究的结果,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学生能独立地完成多种难度较高的动作,比如“玉带缠身”、“风火轮”、“高抛”等动作,能整齐划一地进行集体九个系列的空竹动作展示,并参与多次大型活动展示和受邀表演,培养了表现意识,增强了心理承受能力,强化了集体主义意识与协作理念。

虽然空竹运动有着很大活动价值和发展空间,但目前就我校而言,空竹运动作为一种新兴事物,作为我校的校园体育文化特色,尚存在一些问题:客观上受传统教育观念、人才观念和我国体育战略的影响,小学体育作为基础课程处于的位置不是很理想,会不会舍本求末,仍然是我们探讨的问题,场地的限制、安全保障、难度设置都是值得考虑的因素。所以说,要想让小学空竹文化顺利开展,日渐兴盛,我们还要做很多的努力。

篇10

关键词:体育课程 地方特色体育文化 传承

一、通过中小学体育课程实现地方体育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等价值,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功能,同时,还有继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断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地方特色体育文化是相对于流行于全世界或整个国家的体育文化,仅仅存在于相对较小的范围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因此,体育文化,特别是地方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学习传承、发展创新便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都必须通过中小学体育课程来逐渐渗透,即结合地方特色和学校实际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其意义主要在于:

1.有利于充分注意经济文化类型差异。有学者在研究中提出,学校课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课程目标忽视“经济文化类型差异”。事实上,我们国家因地域辽阔,再加之民族众多,各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经济和文化差异,即使是在同一地区,乃至同一城市的不同学校之间,往往也存在着方方面面的不同。这种差异会使得同一门课程的实施必须面临各种不同的问题。充分结合各地区和各学校的差异,鼓励各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开发校本课程,无疑是最有利的选择。

2.有助于学校与社区沟通的加强。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区居民的健身意识也普遍增强,但学校与社区之间在体育文化方面的交流却遇到了很大的阻力。这种阻力一方面来自学校场地向社区开放,另一方面在于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无法与社区居民顺利接轨,简言之,就是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与社区体育文化不兼容。若能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通过结合地方体育文化特色进行校本体育课程开发,在教学中加入本地居民普遍从事的地方特色体育运动项目,可以较好解决这一问题。

3.有利于地方传统特色体育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地方传统特色体育文化具有封闭性和相对静态性,这使得地方传统文化向外扩张的能力相对较差,同时又更为易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如果能够通过一定程度的开发与合理利用,使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走进校园,为青少年儿童所习得并接受,这种文化必将能够较好地传承下去,并有可能得以发展和振兴。

4.有利于人类体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通过中小学体育课程中地方特色体育项目的引入,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地方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得以保持,从而增强体育文化的多样性,最大限度地保证体育文化间的沟通、碰撞、融合的普遍化和经常化,这也是维持体育文化生态平衡与稳定、发展与繁荣的先决条件。

二、中小学体育课程传承地方特色传统体育文化作用的发挥现状分析

我们在对15所被选取的学校进行调查后发现,无一例外地以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为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课上辅以游戏。在被调查学校中没有一所在体育教学中加入具有本地特色的地方传统体育内容。

主要原因是:

1.认识不足。在所有被调查学校中,除了两所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增加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外,其他学校全是以田径和篮、排、足、乒、羽等球类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普遍认为上述项目才是“正宗”,民族传统体育难登大雅之堂,就更别说土得掉渣的本地体育文化了。而且学生们绝大多数生于此长于此,对于本地体育文化的兴趣不高,在学校开设地方特色体育项目可行性差。

2.课程资源开发不够。本地体育文化由于其形式不一定适合学校体育教学需要,有的可能是难度大,或对抗性太强,造成伤害的可能性大,如果不对其加以改造根本不适于课堂教学,尤其是小学体育课教学。若要通过中小学体育课程对此类地方特色体育文化加以继承与发扬,开发和改造就成为必需。然而这种费力又充满不确定性的工作很少有人愿意做。在研究小组对被调查单位的体育教师进行走访时,大家一致称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与打算。

3.地方特色传统体育文化普及程度低,推广难度大。地方特色体育文化因其相对静态性和封闭性,虽然使其存续成为可能,但也严重影响了其普及与推广,从而也就造成了研习群体小的结果。这种情况下,少年儿童更多地把目光投向社会流行、认同度高、普及范围广的体育运动项目。由于这种原因,也就使得地方特色体育文化进校园出现了困难。

4.地方特色体育文化推广普及投入不足。这里所称的投入不仅仅是经费的投入,更包括设施、精力的投入和相关政策的支持。在调查中发现,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并未在体育校本课程方面做出相关的明确规定,甚至连指导性的条文也没有。因此学校和相关教师缺乏主动意识,从未考试过要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本地体育文化纳入体育教学之中,从而为传承和光大地方体育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结论及建议

1.结论:鼓励各学校充分结合本地区和自身的具体特点开发校本体育课程,将本地特色体育文化纳入校本体育课程中来,不仅有助于较好解决地区及校际差异给体育课程实施带来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学校与社区沟通的加强,更为重要的是,这将有利于地方传统特色体育文化的继承与传播,还能促进类体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但在这方面,学校的实践中还存在中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认识不足。根据调查,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普通教师和学生,均把奥运项目视为“正宗”,很少关注本地特色体育文化;(2)不重视课程资源开发;(3)地方特色体育文化推广普及投入不足。

2.建议:(1)开展竞赛活动以保障地方特色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首先是各地方教育、文体管理部门应在地方运动会上下功夫,增加本地特色体育项目,通过竞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熟悉本地特色体育文化,从而带动更多的人从事这类运动,建立地方特色体育文化立足和发展的基础;其次是在学校的课外活动中举行涉及地方特色体育文化的体育竞赛活动,把这种特色体育运动项目引入校园,让更多的学生加入进来,建设一支能够将本地特色体育文化传承下去的后备力量。

(2)鼓励学校体育教师开发相关的校本体育课程。要保证地方特色传统体育文化走入校园,发挥其娱乐、育人的功能,首要任务是要将其开发、改造成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材料,这项工作无疑要由体育教师来完成。地方教育文体主管部门应通过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体育教师通过合作来实现地方体统体育文化的教材化,从而促进本地特色体育文化的发展繁荣。

篇11

(菏泽学院 图书馆,山东 菏泽 274000)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也随之增高.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具有开放性.菏泽学院图书馆这种公共图书馆,其建筑、服务等更是可以显示出其传统的文化和地方特色.在图书馆的内部设施和服务都向着社会的开放性靠拢,以此来展现其文化风采.本文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加快地方文献特色信息建设,以带动发展本地的经济文化建设,打造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地方特色;特色文献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147-02

菏泽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与江苏、安徽等三省接壤.这里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有灿烂的传统文化景观.人们称菏泽为牡丹之乡、戏曲之乡、书画之乡和武术之乡.“菏泽”原系天然古泽,为“菏山”和“雷泽”简称.菏泽是司马迁笔下的“天下之中”,曾数度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仍保留着永丰塔、尧王墓、蚩尤冢、陈王台、范蠡湖、孙膑故里、秦王洞、宋江故里等100多处名胜古迹.“近代有何思远,何鲁丽,周自齐.历史学家何兹全,水利学家张含英,还有文艺明星,李雪健,刘和刚等等,著名画家吴东魁等等,体育名人穆铁柱,马文广,马文辉.这些人物在他们所处的时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菏泽的当地人物,在本土上进行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高校图书馆以其巨大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为研究具有“资政、励志、存史”重要价值的地方文献提供了丰富的大量的信息.

1 开发地方特色资源建设的文化影响和社会价值

1.1 文化影响

地方文献指一切与地区有关的文献,换一句话说就是当地的出版物、地方的传统文化等,以一个特定的地区范围,展现其当地的民风、民俗,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地方文化,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地方文献属于历史区域的产物[1],在不同的时间会展现不同的特色,把历史的文化和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地方文献有极其丰富的内容,涉及到各个领域,它的种类繁多,可以按照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例如从内容到形式上来说,具有普遍性.一般的地理文献都是由当地人士编写,记录的内容真实、可靠、详细,具有权威性.

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特色,而在地方特色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地方文化,因为它是一个地方的文化代表.地方文献在修建具有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时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地方文献内记载着许多的文学资料,可以提供许多的参考依据.同时地方文献内又记载着大量的地方文化特色,人们可以通过记载找到那些失传已久的传统风俗,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这些失传已久的传统风俗发扬光大,让大家都了解这些传统的特色文化.

菏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产品从2007年提出了“一城三乡”的品牌.地方的历史人物、文化是城市精神品格的基础,因此想要建设文化特色城市,就要在突出重点、思维创新的基础上建设好“一城三乡”的品牌.在建设时要加大对历史人文景观的挖掘力度,把菏泽建设成为一个以特色文化和精神为主体的文化强市,展现其开放大气、诚心向上的精神文明风貌,铸造具有独特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

1.2 社会价值

菏泽学院图书馆在服务学校教学科研的同时,还要努力地搜集和保存好当地的地方文献.为了更好地为广大的读者们服务和调研,进一步弘扬地方文化,图书馆组建了地方文献保障与研究中心,着手于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中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将地方文献对外开放,达到资源共享,以此来加快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

在集藏内容时,可以以一些著名的代表人物为主线,集藏一些他们相关事物的地方文献.菏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曾出现过许多的人才,但是我国现今历史学界对于他们的探究较少,特别是对于近代史人物的探究更加的少.作为菏泽的当地人物,在本土上进行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2],在对历史文化研究做出贡献的同时,又可以以人文景观为基础开展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旅游业建设,以此来招商引资,打造菏泽城市的传统文化精神,以此来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在菏泽当地有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因此可以在民间广泛的收集历史人物的相关资料,这对于开发菏泽的人文精神文化有较大的益处,同时这样做还可以加大菏泽的宣传力度.

建设以何思远和周自齐为主的研究基地.在建设时,可以由历史人物的家乡带头大力开发历史人物,以此加大招商引资的有利条件.同时可以开展何思远和周自齐的研究大会,广泛宣传.在菏泽当地开展近代人物的宣传工作,可以加大开发和研究力度,同时还可以加大广大人民群众的创业积极性.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打造菏泽的地方影响力、加快经济建设的发展.

2 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开发

互联网作为一种便捷、快速、广泛的信息传播工具,是当代信息传输技术的重大突破,在网络环境中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数据库是图书馆网络化服务的竞争力所在,图书馆品牌突出的是产品的价值,追求的是特色化服务的方式、内容和效果.菏泽地方文献数字化存储,网络化传播,是图书馆保护当地文献资源的独特性职能的充分体现,而其产生的独特品牌更代表一个地方主体对历史的认知和对现实的感受,是当地独特文明的体现.

2.1 建设与开发地方特色全文数据库,其途径有以下几点:

(1)从历史文献中捞珍.中国历史文献资料极其丰富,其中不乏菏泽当地历史变革、风土习俗、生产经济状况、名胜古迹、当地风俗文化、人物的记载,开发当地特色文化,各部“正史”应纳入搜集范围.从其列传、地理志、艺文志中进行详细摘选,把有关记载进行归纳总汇,加工成新的载体文献;(2)从杂史、别史、野史、稗史、私史、专史等史籍文献国,提取有关菏泽的记载;(3)人物传记和菏泽当地名人的著作.(4)通过宣传部门、党史办、地方志及年鉴、政策研究部门、档案馆、民政局、公安局、博物馆等单位进行收集复制,通过相互交流收集这些单位丰富的情报信息.进行资料收集的同时要动员说服这些部门和个人将其所编撰或收藏的相关文献资料捐赠给图书馆收藏.(5)建立健全地方文献呈缴制.(6)利用电视、图书、报刊或网络收集零散资料.(7)运用采购方式从市场、书店以及藏书家手中收集地方文献.工作人员要留心旧书店、旧书摊、祠堂、庙宇等地方,如果看到珍贵的地方文献就购买,及时收集,这种方式便捷又可以填补薄弱环节,还可以节省经费.尽管文献来源困难,只要有目的地进行开发,就不难搜集到有价值的文献.

2.2 建设与开发地方特色全文数据库,征集内容和范围

2.2.1 由地区的各级领导、社会团体等公众事业单位及个人共同收集、寻找具有地方特色有具有保护价值的刊物、资料,包括地图、年画、年鉴、图像、文献资料、报刊、简报、影响、通讯、史志或是各个乡村的村志等.

2.2.2 当地人民流传的家谱、族谱、账本、古典书籍、书画、年限久远的图书[3]、图片、地契、金石拓片、历史实物、绘画作品,或是可以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影响等.

2.2.3 原籍菏泽或曾在菏泽任职、具有时代特征或是一定影响力的人士土著、信件、回忆录、传记、字画、手稿、日记或是影像资料等.

总之,收集整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职责.地方文献的收集是一项长期而又细致的工作,图书馆文献工作者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地方文献进行收集,这样地方文献的收集才比较全面.

3 地方文献收集的地位和作用

在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一些地方文献的记载形式和内涵与以前相比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方文献中不仅包含专著、期刊、家谱、具有搜藏价值的名家手稿等,还包括文学论文等新形势.现今不仅有了印刷的书籍,还有许多的光盘、磁盘、印象资料等,因此地方文献的收集在图书馆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地方文献不仅仅是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人物的事迹和历史久远的内容,还可以让大家感受于现在不同的民风民俗.以此来加大菏泽的建设,让更多的人了解菏泽的风貌、人文景观,这样可以加大菏泽的经济建设,促进菏泽的发展.

近几年,随着全国范围内的编史和修志工作的开展,让大家直观、方便的看到,不管是久远的家谱还是原始地图,对于经济发展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4].这些资料手机号后应该注意其分类、整理和保存工作.这对于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有很大的帮助,在开发文献资料时可以利用时,其内容的收集及意义可以作为当时历史阶段的代表,表现在那个阶段的发展状况等.

地方文献是一定区域风貌的“百科全书”,它反映特定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沿革、发展和现状.地方文献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系统、一个单位的文化、科学、教育水平的标志之一;是认识地方、了解地方和宣传地方的可靠资料;是当地党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制定本地国民经济计划和进行决策的参考依据,它在研究、开发利用地区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等方面,将会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地方文献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家文献和历史文献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实用性.同时,地方文献是图书馆、特别是藏书建设的重点之一,它对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越来越显示它的咨询与决策作用.

地方文献拥有较高的收藏和保存价值,它对于传统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在21世纪信息化的时代,在人们的生活逐渐变得信息化,所以对于高校的图书馆建设来说地方文献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的有利条件.作为具有收藏、保存、励志价值的地方文献,一直被文化部列入到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工作重点之中,然而各大高校同样以此作为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图书馆通过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表明收集、分类、管理、开发这些地方文献资料,可以促进当地的传统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城市的影响力,这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志兰.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特色信息建设[J].现代情报,2004(5).

〔2〕3edu.net.浅谈如何做好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J].图书馆学刊,1999(2).

篇12

羌族是中国民族中一支古老民族,发源于岷江上游,是最早创造游牧文明的民族之一。羌族的饮食与其地域因素息息相关,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羌族美食以“就地取材”为主,有着明显的地域性;主要有玉米、小麦、土豆、荞麦、蔬菜等。用这些材料烹饪的美食风味朴实自然。较为典型的羌族主食有金裹银、银裹金、各式馍馍、洋芋糍粑、搅团等。蔬菜有自种的和山野菜,野菜主要有核桃花、香椿、青蕨等;尽显天然质朴,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何谓美食?我们常说“色、香、味、美”俱全,称之为美食。但羌族传统美食与其他美食不同的地方在于,羌族传统美食不仅能体现食材本身的“美”,同时也传扬了其文化“美”。

洋芋糍粑

“洋芋糍粑”与近年来流行的分子美食类似,是通过改变食材的分子结构,创造出与众不同的食物。当下有许多美食家对其进行研究,希望借此烹饪出别出心裁的美食。其实这样烹饪的方式在羌族很早就出现了,“洋芋糍粑”便是其中的代表。

“洋芋糍粑”是以土豆为原料的羌族特色小吃。在选材上大有讲究,主要选用羌族海拔两千米以上的高山土豆。将其煮熟后去皮,待到土豆都晾冷后放入石臼或木臼中用杵用力舂;直到土豆舂成粘稠的土豆泥,再进行加工。羌族传统做法是以高山野菜“飘带葱”腌制的酸菜为主要配料,一起熬煮。随着现代人口味的改变,也出现了“油炸洋芋糍粑”等吃法。

“洋芋糍粑”的制作较为复杂,一般宴请宾客时才制作;且多人参与,场面极为热闹。这也是羌族传统美食中设计最为精巧的部分。大锅的洋芋煮熟后热气腾腾,羌人们围坐在一起,边聊天边剥洋芋。由于舂糍粑需要很大的力气,所以大家轮流舂,其余的人则在一旁打气助威,整个过程及场面都显得其乐融融。

“洋芋糍粑”选用普通的粗粮,在羌族人的创造下,呈现出不同的口感。配以本地野菜制作的酸菜加以烹饪,不仅饱含本地特色风味,在色彩的搭配上也相得益彰。给人以视觉与味觉上的美感。不同于其他美食的是,“洋芋糍粑”体现了一种羌族人的待客之道,让客人参与到制作中,除去了漫长等待食物的过程,将食物制作的本身变为一项共同娱乐的项目,从而传达出主人对招待客人的精心设计与思考,不仅给客人味觉、视觉上的享受,还赋予了一种娱乐的体验。

金裹银、银裹金

羌族的“金裹银”与“银裹金”是羌族传统主食中的上等主食,在重大节日、喜事或招待贵客时才制作以款待客人。“金裹银”主要是由普通大米与玉米粉混合制成。将大米淘洗后掺入极细的玉米粉在甑子上蒸熟后即可食用。“金裹银”与“银裹金”取决于掺入玉米粉的多少;少一些的呈浅金黄,即为“银裹金”;多一些的呈金黄色,称为“金裹银”。

在羌族地区玉米产量远大于大米的产量,所以在羌族地区大米是非常珍贵的,在米饭中加入玉米,不但可以节省大米,且在口感与视觉上都相得益彰。营养也更佳丰富。“金裹银”与“银裹金”体现了羌族人在传统美食中无限的创造力;在立足于民族的具体情况下对食物进行加工改造,并从色彩搭配、食材搭配、营养搭配等角度考虑后烹煮的“金裹银”也是羌族人民待客之道的又一体现。

核桃花

核桃花,羌语“核德喇叭”,是羌族野菜的代表,也是羌族的一大特产。核桃花为每年四月初采摘,处理后直接晾晒干,作为脱水野菜以备食用。核桃花的烹饪主要有凉拌、炒肉两种。烹饪前将和桃花在清水中浸泡后用沸水小煮10分钟,然后捞出晾冷,以备使用。核桃花色泽较深,所以羌族人在配菜上多以青椒、红椒相配,红红绿绿使整个菜肴色泽更佳,配菜的搭配也使核桃花制作的菜肴更佳美味。

羌族核桃花的制作,不仅合理利用了本土资源,还注重颜色的搭配,其烹饪方法能够很好的保留核桃花的营养成分,野菜的风味更是别具一格。

太阳馍馍 、月亮馍馍

“太阳馍馍”是羌族的传统礼俗食物,一般在羌族传统民俗活动中,羌族人都要烤制以敬日月诸神。在一些节日庆典上,羌族人也会制作与族人共同分享。“太阳馍馍”的原料主要以小麦粉和玉米粉混合为主,将面揉好后擀成圆形面饼,再用木片或竹筷在面饼上刻画图案;为了节省时间,也有用带印花的木板压印的。印好后,放入平底锅烤熟即可。“月亮馍馍”与“太阳馍馍”的制作方法如出一辙,只是形似月亮,故而称其为“月亮馍馍”。

羌族的“太阳馍馍”体现了羌族人对礼俗食物的设计,将对诸神的敬畏与感恩之情赋予食物。使食物精神化、艺术化的情怀是羌族传统美食文化的精粹。

结语

在食材的设计中,羌族人“粗粮细作”,注重外形的美化。在搭配上,羌族人考虑营养与健康的同时,还注重色彩搭配。在食物的体验上,客人的感受与体验是羌人最为看重的,他们通过设计,在呈现美味的同时给人以娱乐的体验。羌族人通过对于美食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将羌族文化传达给世人,这是羌族传统美食文化的体现,也是羌族人待客之道的体现;展现了羌族人热情好客的性格与喜爱分享美食的特点。羌族人通过对于传统美食的精心考虑与设计再经制作,将羌族文化,在食物中得以发扬。所以羌族的特色美食中传达出的的不仅是食物本身,更多的是民族文化。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篇13

[摘要]贵州黄平革家传统蜡染蓝底白花,具有纹样丰富、工艺精致、手工意味浓厚的乡土风情。革家妇女的盛装以及各种生活用品,都喜欢使用蜡染花布装饰,而且革家本民族的文字、历史神话和典故都记载在传统蜡染纹样中,革家传统蜡染已成为革家人精神符号的象征。本文通过对革家传统蜡染的历史演变、造型特征、发展传承等方面的研究,认为它在造型、工艺等方面均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通过对革家传统蜡染文化的解读,对进一步保护这一古老传统技艺、更好地传承中国民俗文化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黄平革家;蜡染艺术;民族文化

黄平革家地处我国贵州东南地区,历史上是在56个民族之外存在争议的一族,目前它被归类在苗族中,成为苗族的一个支系。革家在历史上以蜡染著称于世,其传统蜡染造型别致,图案纹样有均称且富于变化的独特风格,成为我国民族工艺中的一朵奇葩。

一、革家传统蜡染渊源

蜡染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印染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夹缬”一起构成了我国古代染缬技艺的三大基本类型。黄平是革家人聚居之地,素有“蜡染之乡”的美誉,是贵州省三大蜡染文化基地之一。黄平革家传统蜡染文化历史悠久,我国先秦两汉时期,便开始在史料文献中出现。隋唐时称为“葛结”,应用普遍,唐代达到鼎盛。宋代以后因蓝印花布的兴盛而使蜡染衰退,并逐渐退至西南山区。明清以后,由于各地修志风兴起,革家蜡染这一传统民间工艺被频频编入志书,《贵州通志》记载:“用蜡织于布而染之,既取蜡,则花纹如织。”至今,这一古老技术仍保存在云贵山中,保留下来的革家传统蜡染工艺,与宋代典籍中记述的“点蜡慢”工序大致相同,目前看到的现存的蜡染盛装即是在朝时的遗物,见证了革家历史悠久的蜡染文化。

二、革家传统蜡染的形态特征

革家在历史上是少数民族使用蜡染最广泛的民族,除了制作服饰以外,也用蜡染制作门帘、挎包、被单、枕套、桌布、包袱巾等各种生活用品,显示了浓厚的地域民族特色。

革家传统蜡染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多取材于与民众生活相关的事物。首先,纹样组合主要以民族信仰、图腾神话为主,更多的则是植物动与物的简化形式,常见的纹样为蝴蝶、燕子、鱼、蝙蝠、石榴、缠枝花、野花、太阳、水波等。其次,造型以线条、几何形为主,通常以点线装饰其间,形成物中有物、物连物的形状,并且普遍应用二方或四方连续骨架构成图案,形象大胆变形,给人一种强烈的装饰性感受。最后,艺术形象中含有丰富的文化隐喻。通过运用感性形象 “龙凤图”、“山水雀鸟”、“蜂蝶飞舞”等图案,把革家民族内在的情感投射到视觉感知中,对其进行形象化观照,使其人格化、理想化,由超越世俗的现实生活进入自由的主观审美世界,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演绎出了革家民族淳朴而炽热的精神情感。

革家传统蜡染既来源于生活,又摆脱了自然观念形态的束缚。它并不以模拟自然为追求目标,很多具象的事物经过抽象、夸张而提炼出新的视感形象,这些图案纹样虽与自然形态具有较大反差,但却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获得纯美的享受。

三、革家传统蜡染工艺特征

蜡染在贵州称为“蜡花”,制作蜡花则称之为“点蜡花”或“点蜡幔”。革家传统蜡染不仅融合了贵州其他少数民族蜡染工艺的特质,而且在自身工艺方面对选材、制作过程等都细细考究,工艺制作更趋精细、复杂。

(一)材料选取

革家传统蜡染主要原料是布,以棉胚布为主,也常使用白麻布,蜡为蜂蜡,现因白蜡松脆、易出现裂纹价钱便宜等特性多选用之,染料为卤灰汁、适量蓝靛、白酒调制而成的泥状兰靛染料。其他辅助材料是瓦钵、火盆,用以熔蜡,染桶用来染色,平木板用来垫布块描蜡,铁锅与肥皂用来皂煮与脱蜡,草杆或竹片用来量取距离,剪纸花样用来调整造型位置。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革家传统蜡染绘制工具较为特别,它是用两块铜片制成刀口微开而中间略空的半圆形、三角形、斧形与木柄组成的数把大小不等的点蜡工具铜蜡刀,名“点蜡刀”。这种铜刀不仅可以用来描绘不同粗细的蜡线,而且使做蜡更容易冷却凝固,蘸蓄蜡料更加方便。

(二)工艺制作过程

革家传统蜡染的制作方法一般是先用蜡绘花于棉布上,后用蓝靛染缸染之,再用水皂煮,最后去其蜡质,清洗而成。得到的蜡染花布其色彩丰富,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

1. 练布

将含有胶质、蜡质、浆料和杂质的棉麻等天然纤维布料,经过若干程序处理,使其去除各种杂质,这个过程称之为“练布”。一般,练布有泡水、搓揉、捶打、草木灰汁练煮、日晒、清洗等步骤,这样处理的结果可以使白布更加洁白、柔软,而且使后续的白布吸色度高,蜡染花纹清晰。

2. 布局

将洗练好的白布平铺在一块平面光滑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木板上,接着将各种预先剪好的花草、动物纸模安排在布的适当位置,然后顺着纸模的轮廓外缘按压出暗线痕迹,完成主要的图案结构,再依照实际造型的疏密关系与制作者情感主旨的需要,添加局部性的装饰线条。

3. 点蜡幔

将蜡块装于瓦钵或铁制小碟中,再将其放置于火盆上用炭火烧成溶液,蜡液之温度控制在130℃左右,然后用铜蜡刀点描蜡花,小的铜蜡刀用以描绘细线,大的铜蜡刀描绘粗纹,描蜡时,蜡刀依顺着布上压痕,先描绘关键性的大轮廓,再逐步装点其中细节。

4. 蓝靛浸染

将描画好的蜡花片投进装有含蓝靛染料的木制染桶里浸泡,泡二三十分钟提离水面一次,如此重复三五回,直到染至所需颜色深度为止。一般情况下,浅色染色二三回即可,深色则多至十余次。总之,染色蓝靛,依据布料多少、持续时间与色彩效果确定用量,染深色者所需染靛量稍多一些, 浅色反之。除此之外,染色过程中应注意在每天晚上补充蓝靛与白酒,需要染制较好的著色效果,应多选择在热天进行。

5. 脱蜡与皂煮

将染好蓝靛的蜡花片先用清水漂洗去残留在布面上的浮色,然后再放入锅中煮沸,经过脱蜡,如布上还残留浮色,这时还可以再放入干净的锅中皂煮一到两次,最后取出彻底清洗干净即可。

四、革家传统蜡染的传承与创新

革家传统蜡染是贵州文化产业中地域精神符号的体现。它作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在现代设计中,我们应对其文化艺术进行重新诠释,使其成为一个富于感染力的艺术符号,并得到更广泛的传承与发展。

(一)教育文化传承中的角色演进

革家传统蜡染民间艺术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得到有序发展,应该需要一个很好的传承方式。这其中应以教育为先,重在加强革家传统蜡染文化后备人才的培养,通过社会、学校与家庭等方式,广泛开展对革家青少年蜡染文化的教育普及工作,使更多的革家青少年了解革家传统蜡染文化和民族风情,并在相应的院校设置课程,编写特色鲜明的乡土教材,开设民艺讲座,设置民艺专栏,树立民族自信心,从而营造出一个自觉发扬革家传统蜡染文化而又具有艺术气氛的革家传统蜡染文化发展空间。

(二)创新革家传统蜡染设计

革家传统蜡染是革家民族文化内涵与形式符号的统一,其艺术发展革新之路的核心点在于表现内容与手法的再创新。现代设计中,应正确认识和处理革家传统蜡染文化发展与民族文化现代化之间的矛盾,通过将革家传统蜡染元素融入现代设计的创新方式,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并采用其传统形式的整体与局部的造型艺术,抽象简化、空间化、放大化,提炼精华,并以一定的夸张、变形的现代设计观念改装它,使其在传统与现代的两极对撞中相互转换、完美结合,与都市人文环境相互协调,形成一种物质实用、心理情感等方面相呼应的综合性设计,从而完成具有区域文化与现代设计风格双重性格特色的革家传统蜡染文化的传承,赋予革家传统蜡染设计新的艺术文化特征,实现革家传统传统蜡染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三)铸造革家传统蜡染品牌特色

革家传统蜡染文化不只应限于收集、研究和展示,而是在整合革家传统蜡染民俗文化资源的同时,积极打造革家传统蜡染文化品牌培育、产业链设计研发、品牌工程三效合一的平台建设。实施生态化技术、分层化管理机制、创意产业文化模式等策略,使其真正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载体,成为推动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的坚强柱石,从而铸造革家传统蜡染品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在革家传统蜡染品牌的拓展过程中,应紧密联系现代生活,建成与革家传统蜡染文化相关的资源数据库,并以此作为资源,使其参与到品牌创作设计领域。同时,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充分强化和利用它的生活功能,利用节日、假日经济等多种渠道,促使革家传统蜡染以品牌发展带来经济效益,实现其品牌生存的广阔空间。

五、结语

革家传统蜡染既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又是民间文化不断创新的艺术创造,它不仅继承和发扬了贵州蜡染工艺,完好地保留了革家传统蜡染手工艺的实用性特点,而且在其上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伴随着革家民族的生存与繁衍形成了丰富的艺术效果与特有的气质,表述着革家民族朴实的意念追求和浓厚的感彩,孕育着革家民族丰富的民俗内涵和哲理。应将革家传统蜡染作为品牌特色符号,提取其文化元素,恰当地处理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创新表现手段,实现文化资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使之成为当代及未来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丽荣.从革家人说起[J].西部论丛,2007,(10):83~91.

[2] 熊忆.贵州麻塘革家人传统服饰[J].装饰,2007(10):127~128.

[3] 彭香忠.贵州民族服饰[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143~162.

[4] 潘光华.贵州蜡染工艺浅谈[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65~88.

[5] 陈景林.斑衣卉服,蜡染之乡[J].芙蓉坊,1999(9): 88~89.

篇14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发展;变迁;蒙古族婚丧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8-0076-02

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指的是蒙古人在饮食起居、婚丧嫁娶以及祭祀礼仪等方面形成的风俗,它是蒙古族历史的展现,也是蒙古族文化发展的结晶。蒙古族民俗充分展现出与历史发展相一致的发展特征,很好地体现这个民族的生产状况、生活水平和情感表达方式,是民族特征的重要展示,对蒙古族民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所逐渐完善的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本质意义上是人民情感和心理的体现。例如,蒙古族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它虽然是以物质作为存在的前提条件,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穿衣要求、居住习惯、饮食方式等,具有十分浓郁的主观臆想。

一、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

(一)蒙古族饮食文化

1.苏台柴

用蒙古族的语言翻译过来就是奶茶的意思。苏台柴作为蒙古族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饮料,常常被用来招待客人。它是以砖茶作为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加水并在锅中逐渐烧成紫红色,再加入一定量新挤的牛奶或是羊奶,小火烧到锅里沸腾即可。苏台柴富含营养价值,能够有效地提神、开胃、解渴等,是深受蒙古族人民喜爱的饮料之一。

2.马奶酒

马奶酒用蒙古族的语言来讲就是“乞戈”或是“艾日戈”,它起源于蒙古族大草原的东西地区,最初是由马奶简单制作而成的含酒精量较低的饮料,具有味道浓厚、凉爽止渴等特点,是蒙古族人民招待来客的必备饮料之一。后来马奶酒的做法逐渐精致,要求将新鲜的马奶先放入生皮囊中,在阳光充裕处用特殊制定的木棍定期搅拌,促进马奶的发酵。直到生皮囊的马奶呈现出近似透明状态、味道带辣时,才发酵结束成为真正的马奶酒。事实上,马奶酒的发展历史十分久远,自《马可・波罗行记》和元朝诗人耶律楚材的诗中都有所提及,并对马奶酒的味道大力赞扬。经常饮用马奶酒,有利于胃溃疡、肺结核的病人恢复身体健康。

3.酸

作为蒙古族广为流传的饮料之一,一直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大多数人都不喜欢直接饮用新挤的牛奶,而是将之制作成为酸之后再饮用。酸的制作有两种方法,一是将新挤的牛奶放入锅里大火烧开,再放置阴凉处进行通风,促进其发酵,形成酸味;二是将新鲜的牛奶直接放到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暴晒,促进其自然发酵,形成酸味之后便可直接饮用。酸的营养价值很高,味道纯正,香气扑鼻,是降火化痰、清凉解渴的最佳饮料之一。

4.全羊席

全羊席用蒙古族的语言来讲也可称之为“秀什”或“不禾勒”,是蒙古族招待重要客人的传统菜。全羊席作为传统菜肴中最隆重的一种,通常情况下只会出现在重要晚会或是婚礼中。全羊席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它要将烤熟的整只羊置于长方形的大碗盘中,呈现出活羊的形状,味道十分鲜美,香气浓郁,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在正式用餐之前,主人还要进行一场仪式来赞美这只整羊,并做真挚的祷告等。

(二)蒙古族住房与交通文化

1.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居住的传统房屋,十分便于搭建和推移,在古代也被称之为“穹庐”、“毡包”或“毡帐”。蒙古包的上方呈现出尖状,整体是一个圆形,通常是采用柳木杆制作成为篱笆的形状,设有大量的木头椽子作为整个的支撑,搭建成为伞状,屋顶上用厚厚的一层羊毛覆盖住,屋顶中央设有通风的窗口,门朝南或东南方向。12个哈那的巨大蒙古包,占地面积近70平方米,十分少见,只有在20世纪末期的锡林郭勒盟第七届那达慕大会上见到过,是目前为止最大的蒙古包。

2.勒勒车

勒勒车作为蒙古族常见的交通工具,最初是由桦木或是榆木构建而成。全车重量有百余斤,可承担数百斤或是上千斤的重量。勒勒车的车轮十分巨大,车身反而很小很轻,大多是由十辆及其以下相连接,再由一到两个的牧民(主要是女性)来驾驶,凸显出蒙古族独有的地域特色。通常情况下,勒勒车适用于短距离内的水运输,也能够进行远距离的生活必需品的运输。目前经过不断完善之后的勒勒车,原先木质的车轮已经改为铁轮,仍然是由马或者是牛来拉,但速度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三)蒙古族婚丧嫁娶文化

1.婚嫁

蒙古族的婚嫁分为抢婚和聘婚这两种。抢婚是在奴隶制时期就已经存在的一种婚嫁制度,例如成吉思汗的父母的结合就是采取的这种形式;在奴隶制时期过后,蒙古族进入了封建制时期,开始推行婚聘制度。所谓的婚聘制度即男方在正式定亲之前要多次向女方求亲,并在定亲之后根据实际情况给女方家送聘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彩礼。蒙古族牧区通常是以牲畜作为聘礼,而农区基本是以衣服、珠宝作为聘礼。在牧民认为“久”是十分吉祥的数字,因此聘礼是从“久”开始,遵循“一九”到“久久”的规律,其中牲口最多可以有八十一头。而对于部分贫困的牧民而言,聘礼牲口的数量可以是比九小的奇数,如三、五、七,但绝对不能是二、四、六、八的偶数。因此,在蒙古族流传着一句俗语“媳妇娶得了,聘礼出不了”。事实上,蒙古族娶亲的仪式也十分盛大,并继承了传统的男方去女方家过宿娶亲的风俗。首先,娶亲仪式会进行占卦选取良辰吉日,男方要在娶亲的前一天穿上正装,由专门的人驾驶彩车,与迎亲的共同骑马,带上礼品去女方家里。到了女方家门前,先要围绕女方家走上一圈,并献上“碰门羊”一只以及带来的所有礼品。其次,男方和女方要双手持哈达,向父母长辈逐一献上并敬酒,行跪拜叩首的大礼之后才算完成。随后,男方及其同来的人一起入席用餐,到了夜晚还要举行隆重的求名问庚的典礼。直到第二天早上,准新娘由其家人抱到迎亲的彩车中去,准新郎要骑马绕三圈彩车,之后迎亲和送亲的队伍才能共同出发前往准新郎家里。在前往的过程中,迎亲人和送亲人的队伍要进行竞赛,开展“刁帽子”的友谊比赛。最后,在达到准新郎家里后,要进行盛大的婚礼仪式,也就是准新郎和准新娘不允许下马车,而是先围绕新郎家绕三圈,举行拜火仪式,让新娘和新郎一起从火堆上走过去,寓意着双方的爱情更加圣洁纯粹,婚后生活和谐美满。在新娘和新郎共同进入蒙古包之后,要先叩拜佛祖和灶神,再叩见新郎的父母以及长辈。叩拜礼仪完成之后,由专门的梳头妇人为新娘梳头打扮,之后新娘便可等待婚宴的正式举行。婚宴大多都是摆设蒙古传统菜式之一的“羊背子”,将整个的羊分为七个大块,卸除胸部放入锅中大火煮熟,加入适量的盐,煮熟之后用大铜盘盛放,除此以外,婚宴上还有全羊、奶制品、糖果等菜式。婚宴进行的过程中,新郎要手拿银质的酒壶,新娘手拿银质的酒碗,向家中长辈、来者宾客一一敬酒,并献上代表真挚情感的哈达,众人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姑娘们则与马头琴曲共同欢唱。这样的婚宴要连续进行三天,亲朋好友们才会尽兴而归。

2.葬礼

蒙古族的葬礼通常是采取的天葬,这是一种牧区推行的葬式,也被称之为“野葬”“弃葬”。在人去世之后要先脱去其身上的旧衣服,换上新的衣服或是用白布包裹好,把尸体抬到勒勒车上,快速赶车前进,让车剧烈颠簸起来,尸体受到颠簸掉下来的地方即最合适的葬地。随后,快速地沿路返回,切忌回头观看。三天以后,死者家人去往葬地查看,倘若尸体被来往的野兽吃掉,则可以看作死者已经升入天堂;相反地,倘若尸体没有被吃掉,则可以看作死者的魂魄还在,不利于后世的发展,因此要请喇嘛超度,驱散灵魂,并涂上厚厚的黄油在尸体上,吸引野兽前来。在葬礼举行的49天之内,死者的后人不能剪发、不能有娱乐活动,在路上遇到熟悉的人也不能打招呼,以此来表达对死者的凭吊。

二、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对当代的启示

(一)大力弘扬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培养出高素质蒙古族文化人才

蒙古族没有得到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缺乏高素质水平的人才和先进的科学生产力,教育教学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科学生产力的第一推动力。因此,受到蒙古族传统民族文化的启示,我们要大力弘扬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培养出高素质蒙古族文化人才,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动摇。一方面,我们要先建立健全鼓励政策和人才培养制度,尤其是要着手于蒙古族干部的选取。同志就这样说过:“要吸收蒙古族的高素质水平人才,做好干部的培养工作,教育好蒙古族人民。”同志之所以这样认为,是由于在蒙古族地区,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干部能够起到汉族干部无法起到的作用,而蒙古族干部本就成长在蒙古族地区,十分熟悉本民族的民俗文化,与蒙古族人民关系非常密切,能够表达蒙古族人民的真正需求,所以说只有蒙古族干部才能发挥领导作用。另外,不断提高对这种作用的认识,不仅能够有效地加强蒙古族干部的责任意识,还能够促进多个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要能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教育环境的建设,多途径、多方面地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提高蒙古族人民的整体素质,培养出高素质蒙古族文化人才。

(二)大力研究蒙古族的民俗文化,促进其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民族文化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的积淀,民族文化具有特殊的含义,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存在价值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的存在根基。只有大力研究蒙古族的民俗文化,促进其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才能真正使这个民族发展壮大起来。本民族民俗文化的学习,能够带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有益于其他民族加深对这个民族发展历史的了解,更好地完成民族工作。一个民族要能够完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一定要能够加强对本民族民俗文化以及各种优秀文化遗产的研究。在社会前进的历史潮流中,在现代化开放发展的过程中,民俗文化肯定会受到影响发生新的改变,但绝对不能忽视对它的研究。与此同时,已经在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上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果实,大大提升了蒙古族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陈岗龙.蒙古民俗学的现代转型与民俗志写作的反思[J].民间文化论坛,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