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范文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6: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篇1

太平洋岛国主要位于南太平洋地区,分布于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三大岛群之上,陆地总面积 55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750 多万,地处亚太的枢纽地带,同时扼守着印度洋至太平洋的战略通道,地理位置重要。因此,其在近代以来一直是世界大国争霸海洋的重要场所之一。

二、太平洋岛国的历史发展状况

1   殖民统治前的历史

南太平洋岛屿上的人类活动历史悠久,但在殖民入侵前,基本保持着原始的社会形态。发展程度落后,未形成农耕时代的文化、宗教和政治。

早在公元前 8000 年以前,新几内亚高地就已经有人类居住。三、四千年前,萨摩亚、汤加、所罗门群岛、基里巴斯等地居民发展到较高的社会水平,岛上居民大部分为波利尼西亚人、美拉尼西亚人和巴布亚人等人种。在大约 3500 年前,一批来自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移民进入南太平洋群岛,在随后的五百年中,拉皮塔人散布于南太平洋的大部分地区。大约 3000 年前,美拉尼西亚人来到斐济。在这一时期,汤加、萨摩亚、斐济等地,有着大体相似的文化,因为他们来源于相同的祖先——波利尼西亚人。此后,汤加人和摩萨摩亚人孤立地朝前发展着;而斐济则不同,各地移民相继涌入,形成了今天斐济人种多样化的形态。人们进入南太平洋群岛后,最初在一些岛屿的沿海以及近海岛屿定居下来,并从事一些贸易及采掘沿海资源的活动,如在海边捕鱼等。

随着人口的增加,定居点沿海岸线扩散,并向内地扩展。于是农业开始在内地发展起来,并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产生了沿海与内地之间的区别。在一些较大的岛屿上,如斐济、萨摩亚等地,也和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样,产生了原始的氏族,在同一祖先之下,分解扩大为若干个不同的部落,具有同一祖先的部落从血源上来说属于同一谱系。在南太平洋岛屿上,有着许多分属不同谱系的部落。岛屿部落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等级结构,但仅限于男性,分为从农奴到高级酋长六个等级。由于战争、内部分裂、移民及人口增减等原因,部落和氏族的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

到殖民入侵之前,南太平洋各岛屿形成了较为相似的村社结构。绝大多数人口分布于若干村落群当中,一个村落群有几百人。村社经济以初级的自给农业为主,村庄是经济生活的自给自足的细胞,松散但级别不断升高的政治联合把这些细胞结合起来。村庄本身有时包括几个分开的聚落单位,但他们仍保持着坚强的政治团结,村庄的生活格调受首领支配,组织严密而稳定。在村庄内,亲属关系是社会组织、居住关系和聚落形态的最重要依据。氏族是社会结构的支点,氏族土地是农业活动中的基本地域单位。不同的氏族和村庄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但从总的来说,是新石器时期的文化。该地区作为整体却呈现不稳定状态,主要表现在部落间经久不息的敌对和残杀上。在欧洲人最初登上南太平洋岛屿时,他们看到岛上各部落之间争战不断,仇杀不断,当地土著人在他们眼中是凶残野蛮的“食人族”。早期的传教士詹姆斯卡尔弗特(James Calvert)是这样描述他们所见到的社会的:在这块与世隔绝的海岸上,邪恶无节制地发展,带来闻所未闻的骚动……,物质与精神的力量也只是为了培育各种罪恶,直到它侵蚀了每个人的灵魂,玷污每一个家庭,占据社会与政治体制的各个角落,就连宗教崇拜也成了极度恐怖的狂欢。许多美拉尼西亚血统的村庄奉行平等主义,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许多地方,土著人中至今仍存在强烈平等主义思想(至少在男性中是如此)。在这种社会中,社会成员较平等,酋长的权力也是有条件的,受到一定制约。

殖民前,各个岛屿孤立存在,人们受限于地势阻隔、语言不通、部落仇恨,以及传统的宗教信仰等,各自束缚在村庄或部落内,只有斐济、汤加、所罗门群岛等个别岛屿之间存在偶尔的交往。例如考古证明,斐济与邻近的波利尼西亚岛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与汤加,在汤加与斐济之间定期有小股移民往返;在1000 年前,汤加曾对斐济进行过大规模的入侵,并对斐济群岛的东部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争战与仇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部落间的交往,但这种联系是偶然的,稀少的。后来在这些岛屿上也出现了部落联盟,但即使最大的部落联盟也只占领了沿海的小块土地和邻近的几个小岛,而且这种联盟十分不牢固。在南太平洋地区,也存在酋长部落,但很少有较统一的政治实体,邦国、王国等都没有在此形成。

2   殖民统治的历史

1521 年 3 月 6 日,西班牙航海家麦哲伦登上关岛,太平洋岛屿的历史从此进入了急剧变化的新时代。在 16 世纪剩余的时间里,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探险家是在这一地区进行探险活动的主角,他们先后发现了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马奎萨斯群岛等,并据为己有。在 17 世纪初,荷兰航海家经过几次探险活动,发现了澳大利亚、新西兰、汤加和斐济的部分地区、复活岛、萨摩亚等。随后英、法、德的探险家纷至沓来,从 1788 年开始,英国殖民者大量涌入大洋洲,南太平洋岛屿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19 世纪下半叶,德、英、法等国瓜分了南太平洋群岛,开始了对南太平洋岛国长达两个世纪的殖民统治。

马克思曾经指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他们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西方列强对南太平洋群岛进行殖民统治的历史,正是如此。他们在通过武力征服疯狂屠杀当地土著人,掠夺资源、贩卖奴隶的同时,利用传教士传播西方的宗教信仰、文化、价值观念,摧毁当地土著人原有的宗教信仰,以巩固其殖民统治的成果。西方列强对南太平洋地区的殖民统治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向本国领地派遣官员进行直接统治;另一种是间接统治,即通过当地的土著势力来实施对殖民地的统治,其最大特点就是利用当地酋长来达到殖民统治的目的。不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为了强行把自己的制度和文化移植于南太地区,从而将其纳入西方的现代化进程。西方对南太岛国地区的殖民统治,不仅将资本主义经济的要素强行注入当地经济社会,同时也给南太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打上了“西方文明”的政治烙印,这些殖民统治的遗产,在南太岛国取得独立后,仍然发挥了重要影响。

3   岛国独立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大洋洲人民中间引起了新的政治觉醒,促进了争取自治和独立的运动。二战后,联合国的催促加快了地区自治或独立的步伐。这一趋势在该地区的反映是不平衡的。1962 年 1 月 1 日,西萨摩亚取得独立,成为第一个获得独立的太平洋岛国。西萨摩亚的独立对这一地区的非殖民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库克群岛 1965 年建立了完全的内部自治政府,与新西兰政府保持自由的松散联系。在瑙鲁,尽管有英国的不情愿撤出和澳大利亚的反对,但是在其内部强大的民族主义以及国际社会的压力下,这个太平洋最小的岛国于 1968 年建立了独立的共和国。70 年代是太平洋地区大规模的非殖民化时代。斐济和汤加均于 1970 年割断了与英帝国的联系,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国家。1974 年,纽埃获得了自治,并同新西兰保持自由联系。1975 年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1978 年,所罗门群岛独立。在非殖民化进程中,自身族群矛盾较多的吉尔伯特和艾利斯群岛干脆一分为二,前者于 1979 年独立,取名基里巴斯,后者于 1978 年独立,命名为图瓦卢。1980 年,英国在太平洋地区最后一块殖民地——新赫布里底实现了非殖民化,改名为瓦努阿图。至此,南太平洋地区的政治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但是,由于南太平洋地区的非殖民化运动起步较晚,且都是通过和平的手段实现的,所以,获得自治的岛屿基本上都与原宗主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其依附的本质一如既往。从这个意义上看,太平洋岛国并没有实质性地登上国际舞台,其处在国际政治舞台边缘地位的处境并没有因为独立而发生根本的改观。

三、太平洋岛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1   产业结构落后

太平洋岛国大多属于传统的农业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大部分居民属于农民,其中巴布亚新几内亚农业人口占 83%,斐济和西萨摩亚占 60%,瓦努阿图占 80%,国民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出口在外贸中占极其重要的位置。由于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经济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单一,仍有许多岛国至今依然实行自然经济,处于欠发达状态。岛国取得独立后开始大力发展经济,并为此做出了多方努力,包括出台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拓宽经济发展渠道、寻求经济多元化和发展多样化等,这些举措对于促进岛国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经济发展的基础的差异以及殖民统治时期融入资本主义体系经济要素的程度不同,导致了岛国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2   现代化进程仍处于开启阶段

20 世纪中后叶,各岛国在取得独立之后,开始了建立现代化的国家政治和经济体制的艰难探索。

在政治现代化方面。各岛国现代政治构建的基础,是西方殖民统治时由宗主国移植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这种移植使各岛国跨越了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由尚处于原始落后的社会形态,直接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这对于各个岛国来说无疑是历史性的飞跃,但是这种移植来的政治制度,缺乏当地使其生根成长的根基和土壤,如何使其尽快本土化,减少殖民统治残余的影响,是各岛国独立后推进政治现代化所遇到的首要问题。此外,影响南太岛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还有:联合国对岛国政治制度形成的重要作用、以及岛国当地地缘政治和历史传统势力的影响。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各岛国间出现政治发展的多样性,导致其缺乏一个统一的政治权威中心,是严重阻碍政治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原因。

经济现代化方面。南太岛国进行经济建设、推进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与推进政治现代化相比更加艰难。首先,它们面对的是殖民统治留下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岛国目前存在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二元经济形态)、经济结构畸形(依赖单一产品或初级产品)的基础;其次是科技落后、环境和人口问题;再次是影响其生存发展的气象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羁绊,使其经济现代化进程缓慢。 虽然各岛国取得政治独立后,走上了较独立的现代化发展道路,逐步摆脱了殖民统治的影响,建立了与其地区特色相适应的政治、经济体制,推动政治民主和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就整体而言,太平洋岛国仍属世界欠发达地区,其现代化程度仍处于艰难的起步阶段。

3   太平洋岛国发展的困境

太平洋岛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篇2

(一)xx乡基本情况

我市乡镇撤并前共有16个xx乡(其中13个瑶族乡、2个苗族乡、1个瑶族苗族乡),占全市乡镇总数的8.74%。辖154 个村民委,1666个村民小组,50135户,总人口223550人(其中汉族24137人,占总人口的10.8%;壮族131680人,占总人口的58.9%;瑶族55269人,占总人口的24.72%;苗族11651人,占总人口的5.21%;彝族124人,占总人口的0.06%;仡佬族135人,占总人口的0.06%;其他xx2人,占总人口的0.001%)。xx乡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07%。行政区划面积4560.4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2.58%。耕地面积330273.5亩(其中水田89839亩,旱地199746.5亩),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8.56%。

(二)xx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着

1984年建乡以来,我市xx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克服困难,努力奋斗,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调查统计,XX年,全市xx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8080.15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70670万元,粮食产量达78206吨,财政收入达865.6423万元,人均产粮达349.8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13.06元。

1、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特色产业逐步形成规模。近几年来,我市xx乡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使农业产业结构呈现出许多新的亮点。如右江区汪甸瑶族乡充分利用国家对xx乡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xx发展资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甘蔗、香蕉、八角、西瓜、芒果、大肉姜为主导产业的高效农业。XX年全乡甘蔗种植面积2.6万亩、香蕉0.25万亩、西瓜0.8万亩、水果1.55万亩,“三田”建设达1.53万亩。良种良法得到较快推广,全乡推广优质谷0.715万亩,推广良种玉米0.81万亩;全乡甘蔗基本实现良种化,良种推广率达到95%。

篇3

摘要:本文主要就现阶段社会中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之间的发展现状,并根据两者之间所存在的相应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策略,旨在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互动双赢,以及两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景象。

关键词:高校;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现状;对策

伴随着素质教育现代化的进展,我国的高校教育也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若干所高校中兴办的一些高校场所,大多都是由地方有关政府给予高校大的投资,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但是相互合作同时还是相互抑制。但是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问题在近些年来却越来越突出,如果是想能够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就需要从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根源问题出发,并且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积极的采取相应的对策,只有这样这两者之间的互动问题才能够得到真正的解决。针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现状,首先需要做的额就是认真的分析两者之间所存在的问题出现在哪里,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分析之后,再采取相应的策略去解决问题。

1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现状

1.1缺乏对高校意识的认知

虽然近些年来大众对高校的教育程度越来越关注,但是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在地方经济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合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上,仍然是社会公众和一些地方政府所缺乏的,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到科技发展社会生产力才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一个宗旨,通过对科技加以利用,才能够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因此,加快对经济和科学这两者的结合,在现代化国家发展的进程中显得尤其的重要的关键,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科学和经济的相互结合也显得更加的紧迫。

1.2缺乏对社会服务意识的认知

传统教学模式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仍然对部分高校的开展建设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部分高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和市场经济建设要求相符合。部分高校思想观念的落后和创新思维的缺乏,对其社会服务的功能也没有加强重视,从而也导致其激励体制的缺乏。比如,在实际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部分高校的有关领导就会经常心存疑惑,担心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用经济的产品研究,会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进而会干扰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计划,甚至更为严重时会在高校中有一些社会经济纠纷的产生,这些都是在实际高校中经常感到非常忧虑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的发展来讲,有着非常大的阻碍,影响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还有一些高校教师只关注科研教学等活动,但是却没有主动服务地方社会的意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阻碍。学校本来就是用来培养人才的地方,其最终的宗旨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大众,高校早人才培养上,如果通过和社会经济的结合,并且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经济实力发展,以及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

2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问题

2.1地方政府经费投入少

众所周知,高校的建设经营和地方政府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而高校的建设经营是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的,对于高校这样一个具有社会型服务性质的场所,在其建设经营的过程中更是非常需要得到地方政府对其的大力支持。而现阶段地方高校无法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很大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乏地方政府的经费投入,社会政府所给予的地方高校支持环境并不是非常完善。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公立院校在进行市场经营的过程中,更多的都是处于一种负债经营的处境,这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同时地方政府对地方经费的投入少,对地方高校培养社会人才的脚步有着非常大的阻碍,这在一定意义上导致了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缓慢。

2.2高校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均衡

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高校的总体结构布局主要集中在社会经济较为繁荣的地区,当前我国这种现象非常普遍,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的互动的贫乏。从大多数高校都分布在我国的省会城市以及中心城市的情况来看,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由于高校分布格局的不合理,导致了我国城市中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城市只分布着很少的高校,高校在发达城市和欠发达分布差异的这种显著差异性,直接导致了一些高校无法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将其的战略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互动的贫乏,不管是对于高校,还是对于地方经济社会自身都是没有任何益处的的,就会对双方之间的互赢局面造成很大的负作用。

2.3专业设置和经济发展不符合

高校的专业设置对地方高校和地方社会经济互动之间也起着一定的影响。从当前各个高校的实际专业设置情况来看,虽然在进行专业设置时所展现的都是非常具有特色而又全面,但其中也存在着大量专业重复进行设置的现实问题。这样的高校专业设置对高校的教学效果并不能起到显著作用,由于在进行高校的专业设置时,并没有加强重视地方高校和地方的特色之间的结合,在这种情形下也导致了高校专业设置和经济发展并不相符合,于此同时在无形中也给学生未来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从专业设置和经济发展不相符合这个层面上来看,地方高校无法为地方经济提供更好的服务。

2.4缺乏文化之间的互动

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合作所体现的问题是多个层面的,同时也是全方位的,这其中不但包括了经济政治层面的因素在其中,同时也包括了人文生活层面的因素在其中。但是结合当前高校和地方的整个互动情况上来看,更多的是在体现经济政治层面,而对人文生活层面却没有给予更多的重视,这种现象在普遍存在的原因,主要是还是说明人们并没有加以对人文文化的重视。高校和地方合作工作的健康发展因为人们表现的轻文化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一个和谐社会主义的构建是离不开文化内涵的,只有全面协调和稳定经济文化的发展,才能够进一步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文化内涵在其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和地方之间因为没有对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加以重视,因此也对两者之间的合作工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缺乏文化之间的互动,对于双方之间的合作而言是非常不利的,这种现象的存在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改善,只会对两者全方位和多层面的合作带来消极的作用。

3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的改善对策

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的互动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需要,因此对于这两者之间的互动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它不但需要地方政府给予其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同时也需要社会给予相应的支持和鼓励,以便能够更好的促进两者之间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基于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就需要针对当前的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所存在的现状,积极的采取相应的对策,这对两者之间的互动显得非常的重要。

3.1提高认知,相互协调发展

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要想得到真正的改善,就需要提高对这两者之间的认知。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来看,可以加大对地方高校的支持力度,并对地方高校的环境条件加强改善,进而促进高校综合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而另外一个方面从地方高校的角度出发来看,要积极的和地方经济社会相融合,并对传统的教学学习模式进行转化,于此同时在社会上要不断的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并对自身所学的知识进行充分的利用,以便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大众,将高校科研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认知要进一步加以提升,只有这样两者之间才能够更好的相互协调发展。通过相互了解和支持,才能共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3.2调整结构,共同促进发展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高校的合理布局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针对当前地方高校合理布局的策略上,应该根据当前地方高校分布的不合理,从而进行多元化地方高校教育的构建,在构建不同的高校特色时,需要对地方城市的特色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定位,并根据各个地方特色的不同,进而去发挥各个地方的特长。除此之外在进行高校专业设置时,要对地方的发展历史、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规划进行认真的分析和了解,并在进行专业的设置时要尽可能的保持和地方经济特色相符合,这样能够对高校的专业设置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使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地方特色真正的相符合,旨在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3.3健全机制,实现持续发展制定一个健全的法律法规,对于改善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互动的问题上,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两者之间在互动的过程中如何更加规范和科学化显得至关的重要,因为两者之间在进行互动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定的问题和矛盾,而这个时候通过健全的法律法规就能够针对两者之间在互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两者之间互动过程的矛盾。为了能够更好的鼓励高校和地方社会的互动和合作,可以在进行法制法规制度制定时,可以针对高校和地方合作的有关的财政问题,然后进行相关优惠政策的制定,这样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能提升高校人才质量,让科学研究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当然要想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定期的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更新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跟进时展的步伐,以便能够保证在高校和地方政府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有相应的明确的法律法规对这两者进行正确的引导和不断的创新。

4结语

对于国家的发展而言,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对其起着一定的作用,通过两者之间的合作不但能够互利互惠、相互促进,还能够更好的将这两者的作用发挥出来,因此对于高校和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所存在的现状而言,一个合理的建设性方法显得至关的重要,这就需要人们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对两者之间所存在的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从中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对比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进而在对其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现状进行改善的过程中,就能够对症下药,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高校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效果才会更加的显著。高校和地方社会要想更好的协调发展,就要始终坚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构建,进而实现地方经济能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校和地方经济双赢的一个局面。

参考文献:

[1]田瑞霞.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问题与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16(9):73~74.

[2]王冬平.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3]林腾辉.新时期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探讨———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5~59.

[4]贾素娟,陈爱祖,王会君.高校实验室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41~46.

篇4

一、全盟社会事业发展现状与形势

(一)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近三年来,累计争取投入611.79万元,重点完善了沿山、沿河、沿交通线和人口相对集中地区的36个苏木文化站、117个嘎查文化室建设。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加强优秀精神文化作品创作。“一团三队”共创作舞台艺术作品247部,其中3部歌曲等作品入选全区“五个一”工程奖,盟歌舞团在2004年全区文艺调演中获银奖。“西新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全盟广播电视工作得到加强,认真实施了“村村通工程”,更新了部分设备,完成了308个广播电视盲点的覆盖,解决了部分地区长期听不到、看不到广播电视的问题;全盟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由2000年的76.l%提高到2003年的88.3%。

(二)教育体育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结合“转移发展战略”的实施,撤并改造了部分中小学,进一步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通过实施“义务教育”、“危房改造”等项工程,投入资金7600多万元,改善了办学条件,优化了教学环境。民族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得到长足发展。“两基”成果得到巩固,基础教育以旗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得到全面落实,目前全盟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99.16%,辍学率控制在0.02%和0.74%以内,青壮年非文盲率稳定在97%以上。全民健身计划得到实施,群众体育普及化程度明显提高,竞技体育工作稳步发展。

(三)医疗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

积极推进农村牧区卫生和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03年,全面完成苏木镇卫生院经费、人事、业务管理权上划,实行“旗办旗管”管理体制。逐步完善了“病人选择医生”、住院患者费用一日清单制度。完成了城乡居民疾病普查工作,普查率达91%以上,建立了全盟城乡居民健康数据平台。加大了疾病信息网络、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三大体系建设力度,已建成盟、阿右旗疾控中心、盟急救中心、三旗传染病区。重点加强了农牧区卫生、预防保健、民族医药、科教兴医四项工作。阿左旗积极开展了新型农牧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参保农牧民达3万人。预防保健体系逐步完善;儿童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达97%以上;孕产妇、婴儿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全盟“十五”以来未发生重大疫情。

(四)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得到全面落实

坚持把计生工作作为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了对综合保证指标和工作服务指标的考核力度。进一步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维护了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继续稳定了低生育水平。促进了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创新了政策推动、优质服务、综合治理“三项机制”,建立和完善了利益导向机制。三旗均结合自身实际创建了1―2个“三结合”示范基地,盟直和三旗旗直部门启动了生育保险实施方案。

(五)旅游事业蓬勃发展

制定了《阿拉善盟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加大宣传力度和招商引资力度,使旅游业逐步成长为全盟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和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先后完成了主要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使旅游基础条件及配套设施逐步完善。组建国内旅行社3家,星级宾馆3家,旅游景区(点)13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家),旅游定点单位23家,旅游商品及纪念品生产销售企业若干家。加大了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和宣传促销工作力度。2003年全盟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3.8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1亿元。“十五”期间,旅游项目建设总投资将达到1亿元人民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文广事业发展积欠债务多

由于阿盟“两基”达标属低水平欠债达标,目前仅“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所欠债务已高达5950万元;盟民中、一中,为了满足高中教育规模扩大的需求,近年来贷款1856万元实施改扩建工程,每年支付利息就达136万元;与盟卫校、技校、师范合并后的电大承担的教学任务日益繁重,2004年基础建设缺口资金200万元。高额的债务已影响到各级教育部门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阿盟贷款1700万元率先在全区成立广电网络公司,但自治区网络公司至今没有接收阿盟分公司,不仅给阿盟广电事业发展和运营管理带来困难,而且每年需支付100多万元的利息,文广部门已到了无力承担的地步。目前全盟教育、文广口积欠债务已高达9706万元。

(二)服务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全盟社会事业部门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有367人,占到全盟高级职称技术人员总数的60%以上。但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速度不快,继续教育力度不大,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职称高、学历高、自身能力素质低”的现象。全盟社会系统82%的专业人员集中在盟旗所在地,不足18%的专业人员分布在基层苏木镇、嘎查村,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呆在机关、浮在上面,基层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人才资源闲置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矛盾,直接导致了各部门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要求之间的明显差距,也是目前全社会比较关注的病源和高中生源大量流失现象发生的症结所在。

(三)社会事业发展经费投入不足

近三年来,全盟社会事业部门累计投入11561万元,其中国家、自治区投入的比重为60.2%,旗县为27.4%(其中49%以教育附加费形式投入),盟市仅占总投入的12.4%(其中52%以教育附加费形式投入),盟、旗财政对社会事业投入的增幅远远低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事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健康需求,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四)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社会事业发展的欠账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和设备上。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陈旧老化,更新速度缓慢。2003年以前,医疗系统没有增添先进的医疗设备,目前全盟10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仅有1台(中心医院CT机),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只有23台,且91%集中在旗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中,部分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苏木镇卫生院、计生所设备简陋,正常的业务工作运转都难以保证,严重影响了三级卫生、计生服务网络中苏木镇枢纽基础作用的发挥。文化设施严重滞后,难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娱乐需求。全盟苏木镇文化站房舍大部分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旧房屋,年久失修,破损严重,文化活动设施设备单一陈旧,专业艺术团体排练场所破损严重;演出器材、设备严重老化,无法适应舞台艺术演出的需要,遇到大型演出只能向周边地区租赁。作为城市文明的象征,盟旗所在地缺乏高标准、现代化的文化设施,严重束缚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五)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

社会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一是引不进、留不住人才。从2002年至今已外流优秀教师54名,近4年全盟卫生系统已累计减员296名专业技术人员。二是用不活现有人才。由于出口不畅、进口所限、激励机制不健全、用人制度不配套、新陈代谢功能不完善,使各单位急需人才不能引进,胜任不了工作的人员不能正常流出,院校毕业生不能及时吸纳,致使各单位冗员臃肿、效率低下、缺乏活力,发展后劲不足。

三、“十一五”发展重点和前景展望

(一)文化广播电视方面,“十一五”期间建设阿拉善盟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基层文化馆站建设工程等;文物保护和利用方面积极进行定远营古城、曼德拉山岩画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工作、定远营古城民居保护和修缮工作,继续做好居延遗址保护和管理工作,进行全盟文物普查;文化精品创作方面,抓好《阿拉善风韵》、《土尔扈特婚礼》等重点剧目创作;同时要做好传统文化抢救和保护,人才开发培养及重点专业艺术团体建设

广播电视要以广播电视网络建设为重点,逐步形成广播电视网络一体化的综合信息交换平台。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广播电视的产业化、集团化发展,初步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以提高广播电视的制作、播出、传输、收看质量。继续加强广播电视的覆盖工作,在“十一五”期间人口覆盖率达98%以上。

(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按照“高起点建校,高质量办学”的思路,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满足社会接受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的需求。重点抓好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及相关项目建设,实施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把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结合起来,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三)全盟卫生事业发展要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长效机制;加快农牧区卫生发展与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有效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加强行风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健康需求基本相适应的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和卫生监督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强卫生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重点建设好盟、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区和急救中心两个救治体系,苏木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

(四)旅游工作要以资源为依托、产品为基础、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大力开发旅游产品,努力开拓客源市场,提高旅游队伍素质,加强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力争在2010年以前,树立“中国秘境阿拉善”的旅游总体形象,把阿盟初步建设成为中国西部特色旅游目的地和国家级沙漠探险基地

重点建设四大旅游功能区:阿左旗山漠湖生态旅游区、巴丹吉林沙漠探险旅游区、居延文化旅游区、东风航天城高科技旅游区;五项旅游精品工程:贺兰山森林生态旅游精品工程、腾格里沙漠湖泊度假旅游精品工程、巴丹吉林世界级沙漠探险旅游精品工程、额济纳居延文化旅游精品工程、东风航天城高科技旅游精品工程。

(五)民政工作要建立以低保为主体,临时救助为补充,社会互助和优惠政策相配套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以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为基础,对口支援、临时帮困和送温暖活动为补充的社会互助体系;在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与之相配套的管理措施和帮扶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以老年人福利服务为重点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重点建设巴彦浩特殡仪馆、老年人活动中心、敬老院等项目。

(六)继续加强乡镇以上计划生育服务网络的建设,全面推行“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工程”,积极开展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建立健全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牧区逐步建立实行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的保障制度和农牧区医疗保障制度

四、今后社会事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和改善对社会事业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工作,要把社会事业建设置于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实施。要进一步完善机构、加强领导、细化措施、量化目标、责任到人,为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组织保证。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方面分工负责的社会事业领导体制;要广泛调动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推进社会事业建设的整体合力、要认真抓好中央和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发展社会事业的政策贯彻落实工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要把社会事业发展经费纳入到各级财政预算,力争做到财政预算中用于社会事业的经费在逐年递增的基础上,增长速度要高于财政增收的幅度。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积极创造经济效益,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深化社会事业投资体制改革,依法放开社会事业投资领域;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资社会事业和社会产业,逐步形成政府、社会和自身投入相结合的社会事业投资体制。

(三)加快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要大力实施以规划为先导,以资源整合和项目争取为切入点的重塑重组工程。要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重点加强盟民中和一中的建设,努力建设成为全区一流的民族学校和重点高中。要全面实施农牧区卫生帮扶工程,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重点加强中心医院和盟蒙医院建设。要继续实施好“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不断提高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建设好多功能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要加强三旗、重点苏木镇计划生育服务站(所)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三旗服务站达到甲级服务站标准;全盟二分之一的苏木镇达到甲级服务所标准。

(四)深化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

要牢牢把握经营性与非经营性、公益性与非公益性的界限,依据不同性质加以分类指导,在不搞齐步走、一刀切的原则下,该推向市场的要果断推向市场,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该政府承办的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其加快发展。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大力实施以激发活力为目的、以人事制度和分配激励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能力建设工程。要重点抓好基础教育课程和中小学人事制度两项改革,大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要全力推进农牧区卫生和城镇医疗卫生体制两项改革,建立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努力构筑城镇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要在文广系统中引入竞争机制,畅通进出渠道,不断增强各单位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和经营意识。要深化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全力推进依法管理进程,逐步建立健全对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服务水平。

篇5

**委会位于乡政府东南部,东、南面与元阳县俄扎乡接壤,北面与托牛村委会相邻,西面与埃倮村委会相望。距县政府驻地38公里,乡政府驻地25公里。辖加梅、迷丕、格波、梅东、普朵等5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562户2462人,均为农业人口;世哈尼族。全村土地面积2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06亩,其中:水田924亩,干亩187亩,梯地1295亩。农民人均耕地1.1亩。20xx年末,全村粮食总产量99.4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304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17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5.00元。

一、基础设施状况

1、通路。该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都建设了简陋的进村公路,但由于路窄、路基不稳,里程长,无力经常修复等原因,导致进村公路利用率相对较低,运输成本高。2、通电。该村5个村民小组已全部解决通电问题。3、通水。该村5个村民小组已通人畜饮水,迷丕村民小组挖进村公路挖断了人饮水管,因没有物资资金修善导致饮水困难,其余村民小组虽然已通水,但只通到村内,没有入户。4、通讯。5个村民小组部分农户安装了无线电话,移动通讯信号已经覆盖整个村委会。5、住房。5个村民小组多数住房简陋,为土房或土堆房,县人畜不分离,属于改造范围。6、卫生路。**民小组20xx年铺设卫生路2公里,但由于资金物资不足还没有覆盖完成整个村子,格保村民小组利用一事一议项目基本铺设了卫生路,普朵村民小组已经整合各类资金计划20xx年完成卫生路等基础设施项目,梅东村民小组、迷丕村民小组(迷丕、哈塔东)还没有铺设卫生路。7、公厕。5个村民小组都建设有农村公厕,但数量不够、质量不高,无法满足农民入厕需要。

二、公益事业发展情况

1、教育。**委会有1所寄宿制小学和2所初小,基本能满足适龄儿童受教育的需要。2、卫生。该村委会有1个卫生室,1名乡村医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看病难问题。3、文化活动。目前,**委会5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还没有一个图书室、科技室、文化活动室及篮球场等活动场所,农民学科技难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农民群众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一直以来都较低。

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全境为山区,沟壑纵横,山峰林立,境内最高海拔1800米,最低海拔1250米,年平均气温18.4℃,最高气温26℃,最低气温2℃,年降雨量1620毫米。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草果、核桃,但由于山高坡陡,经济基础薄弱,劳动者素质低,生产生活中科技含量低等原因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多数农民处于贫困线。20x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725.00元,比国务院确定的贫困线1196元低471元,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是全县典型的贫困村。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基础设施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进村公路处于情通雨堵的局面,运输成本高,阻碍了该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住房条件差,人畜没有分离,村容村貌没得到改善。

(二)学科技难。整个村委会没有一个图书室、科技室、文化活动室,学科学技术难,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无法利用科技提高生产生活质量。

(三)劳动者素质低。全村适龄儿童辍学率高,村民文化素质低,“等、靠、要”思想突出,没有主动参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经济的思想。

五、解决的办法和建议

(一)改善基础设施。州、县委、政府计划建设元绿二级路经过加梅,充分利用这机遇,改善进村公路,解决交通的问题;利用当前各种惠农政策,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建设人饮工程到户、卫生路、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篮球场、公厕、排水设施等工程,解决村容村貌差、学科技难、入厕难等问题。

篇6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以县域经济为抓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保定作为一个农业大市,以什么样的战略途径和根本举措,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突破与发展?今年以来,保定市委、市政府在广泛调研、认真思考和深入研讨的基础上,提出大力实施“强县兴市”的战略,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抓手,可以说是抓住了要害,抓住了关键。

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保定是农业大市,也是人口大市,目前县域占据了全市近九成的人口、3/4强的经济总量和1/2的财政收入。近年来,保定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把县域经济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全市县域经济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民营经济、特色经济、劳务经济得到发展,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全部财政收入翻了一番多。县域经济总量增幅超过了全市平均水平,财政收入增长与全市保持了同步。但同先进地区相比,我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由于市大县多,发展不平衡,形成了“小马拉大车”的格局,制约了全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体现在“三农”方面,表现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因此只有把县域经济做大做强,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奠定扎实的基础。

首先,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有效破解“三农”难题、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县域涵盖“三农”、联结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阵地。只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巩固,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村经济才能繁荣,农村社会才能稳定。没有殷实的财力,就没有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没有农民的增收,就失去了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只有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强县富民,积累财力,新农村建设才能有坚实基础。

其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县域经济长期落后,将会导致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扩大,造成新的两极分化。只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才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加快农村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改变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向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转变。同时,只有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其迸发的经济活力、外在张力和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才能成为助推县域经济实现大发展、快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而实现县域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

第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农村稳定才能实现全社会的稳定,只有农村和谐才能构建全社会的和谐。目前我市大部分县(市)经济规模小,属于吃饭财政,给农民办实事、让农民得实惠的力量还比较薄弱,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情况表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县、乡财政实力越强,就越能为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就越能更好地扶持帮助困难群众,农村社会就越和谐,基层政权就越巩固。只有进一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不断增强财政实力,有效解决民生问题,在农村形成安定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才能拥有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和可靠保障。

二、牢牢把握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发展县域经济应当紧紧把握“立足现状、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当前,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入加速时期,区域间体制性和政策性差异缩小,“南资北移”、“南企北扩”趋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都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立足保定实际,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做强特色。重点要抓好五个关键环节:

第一,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要用现代工业的管理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农业,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传统农业向饲料农业、原料农业和能源农业等现代农业转变,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畜牧养殖业和名特优林果业,努力打造面向京津的绿色农副产品供应基地。重点加快“工”字型高效农业产业带、畜牧业“一带六区”和果品业“六大基地”23个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机制,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重点扶持一批经济实力强、有产业优势、能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市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5家。

第二,以工业化为主导。先进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无工不富”,工业化上不去,经济总量就大不了,财富总量也上不来。因此,必须树牢工业强县的观念,把加快工业经济提速、增效,提高工业比重作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优先目标。一是抓好产业集群发展。“十一五”期间,围绕汽车、新能源、纺织服装等10大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优势产业链条经济,构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集群。重点抓好白沟箱包、安国药业、高阳纺织、容城服装、雄县革塑包、蠡县纺织和皮毛皮革、徐水制酒等一批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增强竞争力。二是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引导农村工业集聚发展,努力实现县域经济集约化、集群化发展。重点抓好高阳三利纺织工业园、徐水巨力索具产业园、容城大河服装工业园、中国农大涿州农业科技园区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三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品牌就是市场、效益和财富。我市现有中国驰名商标8个,排全省第1;省级著名商标89个、省名牌产品47项,均排全省第2,但都规模偏小,影响力不大。要逐步把品牌作为一个产业来经营,大力推进品牌兴企、品牌兴县,确立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品牌,叫响“保定制造”。

第三,以城镇化为支撑。工业创造财富,城市增值财富。城镇化可以得到最佳的资源配置效益。对县域来说,城镇建设首先是县城建设。一是要抓改革,理顺规划、建设、管理的机构和体制,加强综合执法。要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统一户籍登记、市场就业、城市公共资源居民共享等制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县城和城镇转移。二是要抓规划。按照适度超前、体现特色、彰显文化的要求,做好县城和重点中心镇的总体规划及修编,同时搞好村庄建设规划,做到城乡规划全覆盖。三是要抓统筹。要把城市资源统筹起来,强化“经营城镇”理念,引导各种力量参与城镇建设,通过经营来增值,通过市场来融资,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四是要抓管理。着力体现以人为本,在科学化、人性化上下功夫。

第四,以民营经济为着眼点。当前我市县域经济中活力最强、比重最大的,当属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必须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实施“催生、助长、扶强”战略,废除一切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规定,让更多的中小企业成长起来。要加快建立以民营企业为重点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一步完善创业辅导体系和人才培训体系,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整体拓展。要针对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经营理念陈旧、管理水平低等问题,从转变企业家观念入手,帮助企业改革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企业在观念上由创业型向创新型转变,在产权上由家族型向多元型转变,在管理上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

第五,着力培育打造发展亮点。一是要建设一批“四梁八柱”大项目。紧紧抓住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机遇,加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力度,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上,重点抓牵动力强的大项目;各种类型项目一起上,重点抓工业和财源项目。特别是千方百计谋划和建设一批立得住、放得大、有优势的立县大项目。二是培育做强特色产业。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有特色才能赢得市场,基业常青。我市经过多年的培育,形成了类型十三大产业,即资源依托型、旅游带动型、中小企业集群型、大型企业集团型、外资拉动型、农业龙头企业型、市场引导型和城市服务型,成为全市县域经济的主体。今后要从抓专业市场、基地建设和品牌推广宣传入手,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寻求突破,活跃全局,把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去年全市农民人均收中,工资性收占到40%以上,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重点抓好劳务转出机构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劳力输出的组织化程度。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择业能力和就业水平,实现输出人员由体力型向智能型的转变,打造保定劳务经济品牌。

三、加大组织推动力度,努力开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思路决定出路。制约县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资金,不是资源,不是基础,而是思想。今年以来,保定市委、市政府就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派出十个调研组分赴各县(市、区)开展了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召开了全市领导干部县域经济发展专题研讨班,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在此基础上,将出台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总体规划,为全市县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篇7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al testing as the main means to monitor the pollutant emission situation in recent years, is gradually paid attention by the society, and the social testing company undertaking the environmental testing business in recent years is also booming.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rnal composition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al testing organization, work flow,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 well as the status of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Suzhou,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ries to give advice and methods to solve problems.

关键词: 环境检测机构;环境检测市场现状;问题;建议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testing organization;status of environmental testing market;problems;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5-0028-03

0 引言

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作为环保工作技术支撑的环境检测业务的需求量也急速增长。目前环保部门的监测力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求,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发展遇到了最好的春天。但社会环境检测行业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存在问题很多。本文论述了目前苏州市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试图针对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藉此,既可以为苏州市环境检测机构的管理提供决策建议,另一方面,也为江苏乃至全国其他城市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检测行业提供可行的借鉴。

1 苏州市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现状

1.1 内部结构完整

苏州市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发展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了,其内部结构都相对完整,包括了环境业务部、现场采样组、接样分样组、理化实验室、报告编制组、技术质量办公室以及客服等部门。

环境I务部主要负责开拓和接洽环境检测业务,对项目进行现场调查,拟定合同后制作环境检测方案并跟进整个项目进度等工作。现场采样组主要负责对接收到的检测方案进行审核并现场采样,采样结束后按照实际情况填写采样记录表并将采得的样品按照规定交给接样分样组。接样分样组接收到样品后填写接样单,按照不同样品不同保存方式将样品分类并通知理化实验室取样分析。

理化实验室取得样品后进行科学分析,记录数据,理化实验室只对来样负责,归总的数据交由报告编制组。报告编制组在接收到检测数据后按照相关法规标准、参照方案要求编制环境检测报告,并将编制好的报告交给技术质量办公室。技术质量办公室审核报告,如无问题盖章转交客服,如有问题则返回相关环节重新进行。

除此,技术质量办公室还需要对整个环境检测项目跟踪监管,包括方案制定是否合理,采样方法是否科学,分析方法是否符合规范等,并将整个项目资料归总存档。客服接收到报告后寄发报告,并对客户进行回访。目前苏州市各社会环境检测机构都有完整的内部结构,工作分工明确。

1.2 机构实力强大

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可分为综合检测机构和专项检测机构,因为后者所能承接的业务数量更多,故目前苏州市绝大多数的社会环境检测机构都属于综合检测机构[1]。综合检测机构通过计量认证的监测能力都在八十项以上,绝大多数都涵盖了废水、废气(有组织以及无组织)、噪声、固体废物等检测能力,其中也有少数能涵盖二f英、烷基汞等特殊因子检测能力的机构。

另外苏州市社会环境检测机构数量多,不论是从业人员、设备数量还是实验室面积都远超系统内部,而且分布均匀、范围广泛,四市六区均有覆盖。

另外,苏州市社会环境检测机构所涉及的环境检测业务也相对全面,主要包括有:环评监测、验收监测、环境质量监测、排污情况调查、科研调查等。这些监测业务中有企业采购用于自身情况了解、技术申报、体系认证等,也有政府采购用于监督管理等。

2 苏州市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苏州市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内部结构完整、检测能力领先、基础实力强大、发展势头迅猛、业务范围广泛,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苏州市社会环境检测行业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环境监测的质量,也对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带来巨大冲击。

2.1 社会认可度不高

从国家层面来说,目前尚没有颁布专门针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市场管理的法律。因为国家或者地方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因此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社会性质不明,所得到的社会认可度不高,权责也不对等。很多企业把自己当作是社会检测机构的顾客,某种程度上存在顾客即上帝的心态,认为检测机构应该按照他们的要求出具报告,甚至还会出现以数据的达标作为付费的标准,数据不达标就不付款,这直接促使了检测数据造假。另外,在检测过程中,针对检测工作的内容、性质等对被测企业提出相应要求时,也很难得到企业的支持,这主要体现在对监测工况的要求[2]。

2.2 监管体系落后

苏州市尚未形成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监管体系,还处于监测部门开展常规质量控制的阶段,并且常规控制的范围也很局限,主要还是集中在实验室分析、报告编制环节。在大多数政府采购的项目中前期还有盲样考核,但类似环评监测、验收监测的项目,对监测质量的监管非常缺乏。另外,对机构的的考核没有采取惩罚的措施,仅通报批评或整改,没有更加严格的淘汰机制。除了监管部门尚未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有完善的监管体系外,检测机构内部的监管也很混乱。

目前苏州市内社会环境检测机构都设有技术质量办公室,但是技术质量办对内部的监管却远远不够。首先是对采样过程的监管。采样过程中对采样工况、仪器、布点、采样方法、采样环境是否符合检测要求的监督等都是技术质量监督的重灾区[3]。

另外对实验室的监督不到位,很多实验室的管理仅仅停留在体系文件的建立上,而对体系文件的执行却疲于应付,对于每一步实验操作是否规范,仪器是否正常运行,实验环境是否科学,实验的记录是否真实有效,数据运算是否正确,样品的流D、处置是否能满足检测要求等等都无法细致监督[4]。

2.3 价格市场混乱

伴随着社会环境检测市场的不断扩大,大量资本开始入侵,为了获得更大的客户量,多数机构采用价格战。目前《江苏省环境监测专业服务收费标准》是大多数苏州市社会环境检测机构所使用的收费标准,这个标准颁布于2006年,距今已经十余年,其本身定价就不高,再加上2008年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降低收费标准和实施收费减免的通知》,这使得所有的费用在2006年的基础上又打了七折,当然在实际报价中,各机构报出的价格仍然低于这个价格。

此外,各个检测机构将与和环保部门的合作作为自己的招牌,也可以借此机会跟企业接触了解情况以便于后期洽谈其他业务,所以在政府的采购过程中各机构大幅压价,甚至有低于成本的价格。这不仅给机构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更对检测数据的真实性蒙上了让人怀疑的面纱,而对整个价格市场秩序的冲击才是最让人担忧的。

2.4 服务能力不足

另外苏州市社会环境检测机构普遍存在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其主要在三个方面:①业务人员专业性不强。在苏州市,大多数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业务人员都不是环保或者相关专业毕业的,机构中很少有学习环保或者相关工作背景的业务人员,这就给检测带来了很多的隐患,比如前期对项目的勘探不够专业,导致所签订价格过低,无法保证后期项目的规范实施。

②现场采样人员职业素养不高。现场采样作为整个检测的最关键环节,如果现场采的样品缺乏真实性和科学性,那么后面的实验分析以及数据处理将失去意义。但是现场采样工作的流动性是整个检测过程中最大的,监管难度也是最大的,这就使得采样人员更可能地违规操作。另外,大多数情况下现场采样工作环境都比较恶劣,采样人员很容易在工作中“偷工减料”。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苏州市某机构在某次采样前对采样仪器的准备不充分,到了现场发现仪器没有电,但是为了完成任务却便硬着头皮用着没有电无法开机的仪器完成了采样,期间受到采购企业的质疑,其回答说“我们的仪器使用的是省电模式”。

③目前苏州市内的环境检测机构大多数都只能出具客户要求的检测报告,并不能为企业提供类似解决企业环境保护问题方案的增值服务,这也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健康发展的建议

环境检测的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其不仅能说明当前的环境污染情况,更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让我们找到环境发展变化规律,为环境管理和规划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5]。因此针对上述已经发现的问题,我们应该结合苏州市地方特色,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

3.1 明确机构权责

尽管社会环境检测的市场广阔,但因为政策的缺失,企业未能形成内涵式发展,行业未能形成良性竞争。目前我们应当尽快呼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明确检测机构性质,让检测机构权责能够对等,再而完善监管体系,帮助机构自身提高服务能力,规范内部管理,创建高端品牌。

3.2 完善监管体系

在政策完善的情况下,应尽快建立健全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监督体系,同时建立起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信任评估体系。环保监管部门应针对社会检测机构建立信息系统,对检测机构的公司基本信息、换证信息、检测能力信息、信用信息、参与的大型或代表性检测项目等信息进行公示[6]。对辖区内的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管应包括其项目概况、合同订单、监测方案、监测进度、现场采样、样品流转、实验室分析、报告编制、质量体系运行状况等,要求辖区内的所有检测机构的每一个项目都上传相应网络,以便于随时核查。

除此,对辖区内的检测机构不定期考核检查,对于考核不合格的、操作违规的应采取重罚制度。

另外,利用建立起的信息系统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信任情况进行评估,将机构的基本情况以及每一次的考核成绩计入档案,并按照评估成绩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实行等级划分,等级越高的机构下一年将享有优先推荐并在政府采购招标时附加分数。优良中差,等级划分清晰后在网站公示。在上述完善的监督体系中,将成交价格以及各项单价也作为必须上报选项,对于价格过高或者过低者保持关注,长期异常价格实施检测的机构将进行重点关注并要求其尽快做出调整。同时,在政府的采购招标中,强化质量考核分量,弱化价格的考核分量,对价格低于成本价的机构不予录用。

3.3 引导内部管理

同时,监管部门也要引导环境检测机构规范内部监管,内部管理的规范是检测机构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在人才招聘的过程中,严格实施考核,对没有上岗证、对制度不了解、对规范不掌握的员工坚决不予录用。在项目的监管过程中,对每个流程都要留档存案,尤其是外出采样,更要求上传操作照片、记录使用仪器等,坚决杜绝违规操作的情况。另外,积极响应监管部门号召,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学习,对监管部门的要求严格履行。

3.4 提高服务能力

社会环境检测公司自身也需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一方面积极参加监管部门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组织的业务培训、专题讲座、技术以及经验交流会;另一方面,社会环境检测机构除了鼓励员工参与监管部门的培训,内部也要营造学习和进步氛围,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培养员工高尚的职业素养。除此,还应支持和帮助员工广泛学习,以便能在检测之余给客户更多的增值服务。

3.5 创造品牌效应

各检测机构应该争创高端品牌,打造品牌效应,提高自身竞争力和影响力,并加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向国际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努力!

4 结语

伴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环保工作的持续推进,环境监测市场社会化也到了新的突破时期,规范社会环境检测行业也迫在眉睫。希望本文能帮助苏州市环保部门更好地了解当地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实际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能为江苏乃至全国其他城市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检测行业提供可行的借鉴,同时也期待社会环境检测行业能尽快完善制度化、市场化,为环保监察工作做好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姜达胜.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策略试谈――以江苏省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为例[J].污染防治技术,2015(3):84-86.

[2]姜国兵.环境监测社会化改革探析――基于广东省D市的调研[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5,27(3):21-26.

[3]闻欣,王合生,杨丽莉,等.对社会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环境现场监测活动管理模式的思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4(3):1-4.

[4]蒋军.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7):268.

篇8

【关键词】旅游产业;华阴;经济社会;文化;亚核心

一、陕西省华阴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华阴市委、市政府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按照“依山兴城,以城带乡,旅游牵头,全面带动”的发展思路,积极实施“旅游立市、工业富市、开放开发、项目带动”四大战略,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旅游产业为龙头,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环境建设为关键,以提高执政能力为保障”的5项工作格局,团结和带领华阴人民,抓旅游、争项目、促发展、保稳定,使华阴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二、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对华阴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分析

(一)经济意义

作为关中平原东部的重要城市,华阴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这里有雄居五岳之尊,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西岳华山,有在道教文化的发展起着深远影响的名园玉泉院,有被誉为“陕西故宫”的帝王行宫西岳庙,还有比万里长城早建百余年的魏长城遗址等,旅游景点多达500多处。华山景区是全国风景名胜40佳,全国文明旅游景区示范点和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入选中华十大名山,并被国家建设部列入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华阴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国内外源源不断的旅游者,旅游业累积的经济价值在城市经济总量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为城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了一大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并带动城市餐饮、宾馆、运输等大批行业的发展,同时增加了城市税收,优化了城市经济结构。

(二)环境意义

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差,生态脆弱,近些年的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旅游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直接成本,而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尤其应当注意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协调统一,保证西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华山旅游体制调整的机遇和挑战,华阴市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依托华山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树立“大华山、大旅游”的发展理念,按照“登山、戏水、论道”和“山、城、庙、水”一体化建设的生态发展思路,坚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准则,结合华阴市城市发展与旅游业现状,全力构建“山水绿色华阴”。

(三)社会意义

加快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提升城市的基础设施等级,不断创造社会效益。华阴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构建山水绿色华阴,打造中国西部旅游休闲之都”的目标,按照“东扩南接,城景一体”的城市发展思路,以十大民心工程为重心,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进一步落实重点建设项目包联责任制,不断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力度,着力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强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政府进一步强化规划管理,严格把关,实行责任追究,坚决制止乱占乱建行为,依法拆除违章建筑。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华阴市狠抓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作,积极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的建设水平。

(四)文化意义

西部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华阴市位于关中平原东部,秦晋豫三省结合地带,西距西安120km,东距洛阳230km,南依秦岭,北临黄渭,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西岳华山所在地。华阴春秋设邑,战国置县,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1993年被陕西省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为华阴市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城市整体品质,不断更新当地居民的社会文化意识。

三、对发展壮大华阴旅游产业的建议

(一)“亚核心”视角的旅游产业化模式

所谓“核心区”,一般是指城市或城市集聚区,其工业发达、技术水平较高、资本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增长速度快。边缘区是一个区域中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通常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区域的边远位置,在经济上对区域的贡献不大,在生产上处于被支配地位,是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所谓“亚核心”,是指经济地位和功能介于核心区和边缘区之间的次级核心,是局部边缘区的核心区。

如果把整个华阴市看作一个区域,“核心区”就是以华山山岳区为核心的旅

游经济发达的华阴市区,而华阴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偏远地区就可定义为“边缘区”。因此,华阴县域经济“亚核心”视角的旅游产业化模式是以华阴市的旅游资源、旅游服务设施等为依托,建立多个次级核心,通过“亚核心”的极化作用聚集市区周围“边缘区”的旅游、人力、科技等资源,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集聚区,培育华阴市特色的旅游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华阴县域经济发展。

(二)充分依托自然地理条件发展特色旅游业

分析县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培育农产品种植基地,依托基地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和以食宿、采摘、娱乐、休闲为主的“农家乐”,建立农业旅游体系。华阴市有些地区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单纯依靠传统的农业种植无法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利用这些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培育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种植基地,不仅能为当地群众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还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素材。

以大规模农产品种植基地为基础,发展植物观赏、水上运动、垂钓、农产品采摘、生态就餐等旅游活动,形成景观优美、旅游功能相对完善的农产品景观旅游区,使当地群众通过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农产品景观旅游区发展食宿、采摘、娱乐、休闲为主的“农家乐”,实现统一管理、集体化经营,既能增强旅游区的服务功能,又能使当地群众实现多渠道创收,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三)重点发掘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开发华阴市旅游资源应该在突出特色的前提下彰显人文,把华阴市自然与人文并重齐驱。人文旅游是文化在旅游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缺乏文化的旅游就会缺乏魅力。受季节性影响的旅游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走生态旅游之路就要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深度发掘旅游的文化底蕴,发展文化旅游,促使地方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特色人文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华阴旅游胜地的文化形象。

1.温泉文化。

华阴温泉资源丰富,在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温泉旅游的开发规划与华山壮丽的自然风光与西岳文化、关中文化、道教文化等相融合,符合当地的文化特色。这样既开发了温泉资源,同时也将华山地区优良的文化传统很好的保留并传承下来。可以借鉴温泉旅游开发成功的案例,比如华清池温泉,华清池旅游开发的成功之处在于有效的利用温泉资源,同时把唐文化融入到景区的开发过程中,像在华清池景区可以看到杨贵妃的身影,听到关于李杨的爱情故事。这些都为华清池的发展创造了文化氛围。

2.道教文化。

道教文化是我国主流文化之一,完美应取精华,将这一优良文化发扬光大。华山景区建设发展应联手道教文化研究机构,组织社会道教文化爱好者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华山道教文化的发源、流传,以及文化地位与价值等进行系统地整理与研究,修饰改建华山道教宫观,使其作为道家文化场所吸引游客前去 拜谒。并广泛组织区域或全国性的道教文化活动,弘扬积极的道教精神,以拉动华阴旅游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在当今“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时代背景和陕西省“全面提升陕西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使旅游产业在加快西部强省建设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的目标下,华阴应依托自身旅游资源特色,积极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进一步促进华阴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社会资本 民间借贷 信任 社会网络 兴衰

近阶段,浙江省部分企业由于企业资金断裂,发生经营困难,直至跑路逃债的新闻,引起了国人的高度关注。据统计,浙江省今年非正常倒闭的企业高达244家,其主要原因均是由于融资困难而依赖不稳定的民间借贷造成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民间借贷与百姓的生活越来越紧密,成为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风险性徒增,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社会的稳定。浙江企业倒闭事件发生后,引发了人们对民间借贷的担忧。

民间借贷,主要指发生在非金融机构的社会个人、企业及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以货币为标准的价值让渡及本息偿付的活动。它游离于官方正规金融机构之外的经济现象,不受金融法规对资本金、流动性及资本充足率等要求的约束,没有纳入国家信用控制和金融监管等常规管理系统(林声,2008)。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加大,银行信贷资金趋紧,微观经济主体资金需求助推了民间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或居民在创业起步、生产经营中的资金急需,在浙江、广东、福建等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中小企业的发展,几年来,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不断上调,客观上造成许多银行无款可贷。中小企业在人工成本上涨和回收货币困难的双重压力下,无法从银行借款融资以求得生存,民间借贷便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黄月冬、赵静芳,2008)。

目前,民间借贷的规模不断地扩大,其发展也呈现了一系列新趋势。第一,借贷规模明显扩张。根据央行温州中心支行上半年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达到1100亿元,有89%的家庭或个人、59.67%的企业参与,这个规模在当地约占民间资本总量六分之一左右,相当于温州全市银行贷款的五分之一。第二,借贷手续日趋完善,企业借贷方式呈现多样化。目前,通过民间融资手段来满足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的行为已获得多数民众的认同,从借贷手续上看大部分借贷双方能够订立书面协议,协议内容较为完善。从借贷方式上看,家庭民间融资方式较为单一,属于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企业之间的借贷方式则可分为直接接待、商业信用和票据贴现等。第三,为了解决临时性资金不足,民间借贷的利率不断攀升。借贷利率视借款人和贷款人的关系和借款人偿还能力、期限长短而定,定价决策具有分散性(林声,2008)。总而言之,民间借贷具有参与主体和资金来源的广泛性,借贷方式的灵活性,借贷金额的扩大化,期限逐步的长期化,借贷的利率市场化等特点。

正是基于现状,民间资本的存在具有现实的必要性。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角度考察民间借贷的兴衰状况及其原因,是基于信任和社会网络的视角。社会资本最早是由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引入社会学研究的,他将其界定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成人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科尔曼(James S.Coleman)从理性行动理论出发,扩展了社会资本的概念,他把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划分为义务和期望、信息网络、规范和有效惩罚等等。本文主要采用罗伯特・D・普特南(Robert D.Putnam)的社会资本概念,即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他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和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社会资本提高了投资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普特南认为,像信任、管理以及网络这样的社会资本存量有自我强化和积累的倾向。一次成功的合作会建立起联系和信任,这种社会资本的形成有利于未来充分和连续的合作(李惠斌、杨冬雪,2000)。从笔者看来,信任和网络是民间借贷的主要影响因素(将于后文阐述),从社会资本中得信任和网络来阐述民间借贷的兴衰,具有重要的意义。

借用社会资本的概念,民间资本快速发展的原因可以从社会学和经济学两个视角进行分析。

首先,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以血缘、亲缘、地缘为纽带的人缘关系本位是民间信贷运作机制的重要基础。中国人历来重视亲缘、地缘的关系,喜欢讲人情面子,民间风险借贷风险的保障机制依靠亲缘和熟人关系来维护。在一个固定范围的地域内,亲缘网络或熟人圈子,往往具有安全可靠、风险共担、互惠互利等综合功能。而以血缘、亲缘、地缘为中心的人际关系网络成为民间经济活动最根本的信用基础。在熟人朋友圈子和亲缘性关系网络所进行的交往活动中,都具有真诚相待、讲求信用等行为特征。这就引出了“信任”这个概念。有学者指出,社会资本是指人们之间的一套横向联系包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效率的信任、网络以及与网络相联系的规范。社会资本的特征在于推动组织成员间互利性的配合和写作(张婷,2011)。肯尼斯・纽顿认为,社会资本主要是与公民的信任、互惠和合作有关的一系列态度和价值观构成的,是社会和政治文化的主要表现,社会资本的主要特征体现在那些将朋友、家庭、社区、工作及公私生活的联系起来的人格性网络,包括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组织(黄晓波,2006)。Coleman(1990)和Spagnolo(1999)也提出过社会资本强化了信任的普遍程度,即信任是社会活动的均衡结果,客观上促进了人们的相互合作。通过文献查阅发现,国内学者主要从网络或者信任方面解释中小企业的民间借贷行为。在社区内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其具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是,他形成于彼此较为熟悉的人群内部,也就是说,非正规金融是嵌入于某种社会网络或者社会纽带之中的。从社会资本的网络理论可以发现,网络的关键特征在于它的可达成性及网络中各结点之间的紧密程度。如果行动者能够彼此接触相互联系,交流资源,网络则可有达成性。网络的可达成性事产生网络内聚力首要的结构性条件。这种内聚力的结构性条件只靠自身并不足以产生信任,他除了要求行动者必须建构一种持久和相对较强的链接和配置之外,还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情感,情感是粘合剂,建立并维持行为主体间的各种联结和配置,以防止网络的过度分散和破裂。布劳也认为,行为主体间的互动就越频繁,由这样的互动产生的情感越积极,关系性凝聚力的水平越高,从而便会产生义务性的行为(王丽娜,2006)。民间借贷,尤其是个人性质的民间借贷,往往是在这样一个亲缘关系的网络中,凭借着对借款人情感上的信任,将自己手头上的闲散资金借贷给他人(林声,2008)。在笔者的老家福建泉州,这样的民间借贷也屡见不鲜,通过中间人介绍,笔者对一名长期从事私人借贷的人士进行了电话采访,经他介绍,进入这行业的人,一开始都是凭借着熟人的介绍,选择借、贷款人,贷款人愿意将资金借给借款人,除了获得比银行利息更高的利率外,交易成功的因素取决于对借款人情感上的信任,并且在借贷关系发生后,要随时地跟踪借款人的资金流向,一旦发现贷款人有不良举动或是对其产生不信任感后,他们之间的情感联系将会破裂,最终导致终止这样的借贷行为。民间借贷在中国能够红火发展,中国血亲的传统文化功不可没。他虽然为民间的经济活动,但同样也必须遵循具有传统特征的行为规范直至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传统的民间借贷往往发生在亲人、朋友之间,因而其信任链条不会太长,同一笔借贷中参与人数和参与规模也不会太大。通过朋友、亲戚的介绍,一些民间借贷组织对个人或企业的背景环境极为熟悉,加之发放贷款手续简单方便,很少需要抵押和担保,民间借贷便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并得以延续。

其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要形成民间借贷,离不开行两个条件、民间借贷的供给双方及当前市场上存在的借贷机制。第一,从民间借贷的供给双方看,正规的金融机构(只要是国有商业银行)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和非公有制经济强烈的资金需求之间不相吻合。由于中国的流动性资本过剩的背景,出于对信贷资金“安全性、流动性、效益型”的考虑,各商业银行普遍对基层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加以限制,实行“高门槛”的信贷政策,这首当其冲的是提高对中小企业、农村地区的信贷准入门槛(林声,2008;马中杰、杨得芳、李玉霖,2007)。面对经济的发展与产业需求增大,部分企业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却面临着资金流动紧张的局面。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金融制度,使得国家控制了大部分的金融资金,金融资源也相应地分配给了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惠及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则少之又少。近年来,一些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了严格的评级授信制度,贷款支持的重点转变为“四重”和“三大”,即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重点客户和大企业、大行业、大项目。同时实行了“双小退出”的政策,即从小企业贷款和小额贷款退出(郑侠,2008)。而出于供给方的民间借贷组织与个人,拥有较多的闲置资金,但缺少投资渠道,为民间的融资活动提供了资金来源(毛金明,2005)。可以这样说,是国家金融机构对小型企业、个人的不信任感,使民间借贷行业一枝独秀、茁壮成长。

第三,从当前市场上存在的借贷机制看,我国缺少正规的民间融资服务体系,即官方的正规金融机构为民间借贷提供的相关服务很少。由此产生了许多为民间借贷双方提供相关资金融通服务的中介,这些民间借贷中介和民间借贷的供求双方一起构成了民间借贷体系,促进了民间借贷的发展。笔者电话采访了解到,在民间,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类似的民间借贷中介数量不少,尽管他们没有在法律上得到合法的身份地位,但由于长期建立的信任关系使其能在借贷领域获得了相应的支持,从而维系了行业的发展链条。在一些农村地区,正规的金融机构支农力度不足,“存多贷少”的现象十分普遍,资金“外流”的趋势较为严重,而这些资金,极大一部分是投入于民间借贷市场中(林声,2008)。民间借贷主要为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民间经济服务,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主要为国有经济服务的缺陷,其资金主要流向民间中小企业、个体户和农户,弥补了正规借贷的不足之处。

除此之外,银行存款利率持续走低,民间资金积极寻找投资渠道,中小企业及“三农”的资金需求具有“急、少、快”的特点,为民间借贷活跃创造了条件。鉴于本文采取“社会资本中信任与网络的视角”,在这方面就不做过多的阐述。

民间借贷作为民间融资的一种方式,民间资本作为社会资本的一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一是民间融资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满足了中小企业和农村新兴特色产业发展初期的资金需求,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资金为民间资金提供方便、快捷的投资渠道,扩展了经济增长空间,提高了资金使用率,实现了资金的优化配置(尤元旭,2010;马中杰、杨得芳、李玉霖,2007)。在这里,必须强调的一点是民间借贷解决了农村市场对资金的大量需求的问题。众所周知,我国大部分农村生产组织的特点为劳动生产率低,经营规模小,利润收入少,抵抗不可抗力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不高,加之农副产品容易腐烂变质的原因,农民极易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局。在正规途径无法满足农民资金需求的情况下,民间借贷应运而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民间借贷所具备的信息优势,可以使放款者在小范围内深入地对投资项目的风险大小、潜在的发展前景和贷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并选择一个风险和收益相对合理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这就创造了更大的社会财富,从现实生活中论证了社会资本理论中的“信任”原则。二是民间借贷与正规借贷相辅相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借贷的不足(毛金明,2005)。民间借贷在贷款涉及的范围、金额、利率的协商及方便程度等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与正规借贷相比,民间借贷的运作效率更高,交易方式更为灵活,手续更简便,信息更加对称,交易成本更低,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同时也给正规借贷造成竞争压力,促使正规借贷机构转变工作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然而,尽管民间借贷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但浙江民间借贷引发的一系列小企业倒闭、捐款而逃的事件必须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民间借贷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障碍:一是信用体制障碍,即市场经济主体的自身信用不足,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着结构性缺陷。现代市场经济不仅仅是商品经济、法制经济,也是一种信用经济(周锋、邹晓明,2010)。正规金融机构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门槛”,部分原因是其自身规模小、竞争能力相对较弱、自有资金不足、银行融资不易、市场信息不畅、人才缺乏等先天不足,使得信用缺失行为更为严重。一些中小企业的诈骗行为引发的一系列信用问题,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正如前文所述,在个人的借贷中,借款人一方面必须经过对贷款人的信用评估后才将资金借出,另一方面也因为信任机制的不完善,必须得随时跟踪贷款人的资金流动取向,以防贷款者“携款潜逃”。从这个角度看,信任是借贷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人们通过“信任”的桥梁发生借贷行为,又因为“信任”桥梁的倒塌而终止这种行为。二是法律性缺陷。由于国家法律未能明文规定民间借贷在金融体系中得作用,致使其不能光明正大地开展业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间借贷的规范行为。民间借贷又往往是自发形成的,存在高利贷的嫌疑,政府缺乏相当手段来约束和规范,由此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纠纷和社会问题。同时,国家缺少相关法律对民间借贷双方的合法利益进行保护,一旦借款方失信,贷款方将很难挽回经济损失。浙江省民间借贷导致企业倒闭的事件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就是典型的教训。三是监管。由于对民间借贷监管的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的缺乏,监管技术不够先进,金融监管对民间借贷的市场准入、经营活动及市场推出等监督管理调控力度不够,无法及时获取民间借贷的真正活动情况和准确的数据资料。

民间借贷出现浙江温州企业倒闭的困境,对社会经济发展必将相应地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影响。具体表现在:第一,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国家的货币政策执行力度,过多的资金流入民间市场,降低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民间借贷交易的隐蔽性又导致有关民间组织活动的税收无法及时征缴,造成国家税收流失,损害正规金融部门的利益,影响国家的货币政策执行(陈蕾燕,2007)。第二,民间借贷加剧正规金融组织信贷的风险,由于其风险危害性大,同时基于社会资本中“信任”的影响,容易导致信用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业和个人的负担,债权人权益得不到保障,从而危害社会安全。

现阶段,民间借贷这棵幼苗已经深入扎根于社会经济生活德沃土之中,尤其是在我国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民间借贷在融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利率的民间借贷对社会经济发展必将产生极其复杂的负面影响。它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可见,对于民间借贷的影响,我们应该持一分为二的辩证态度,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可全盘否认。笔者在研究民间借贷的出路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几条具体的对策。

第一,从企业角度而言,应该大力提升民营企业素质,增强融资能力,尤其是目前处于贷款门槛之外的中小型企业,应该努力推进其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拓宽其直接融资的渠道(马中杰、杨得芳、李玉霖,2007;周锋、邹晓明,2010)。许多中小企业存在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不真实等问题,应采取完善治理结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合理性等措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信用度,以此赢得金融机构的信任和支持。从更微观的角度来看,应延伸为提高个人的信用水平,增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和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信用是进行市场经济交易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信用是一种财富,也是一种资源。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信用水平,才能提高包括民间借贷和金融借贷在内的融资能力。从社会资本的角度而言,社会信用体系除了需要法律法规来规范,更需要有信用文化的支撑,需要培养社会主体信用理念来维系。企业必须加强培育经济发展的信用文化,加强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教育,把依法诚信经营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奠基石。

第二,对政府角度而言,应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企业信用担保系统,完善民间资本的法律规范。通过加强政策引导,鼓励金融创新,将民间金融纳入金融监管体系,促进社会资金融通,强化社会监管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国家的相应法律、法规,来规范融资行为(董俊峰,2010,齐美东、王莲芬,2004)。市场经济客观上是建立在法制上的诚信经济,没有法制就不能构建一个有效地社会信用体系。天下熙熙,皆为利往。无论是企业或是个人借贷行为,都不可避免地追求着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无可厚非。但我个人认为,唯有立法制度和监管手段,才足以规范市场,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信用必须靠法制来维护,法制必须靠信用来彰显。同时,在运用市场和法律的手段的基础上,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激励和惩罚机制,才能使企业诚信制度真正发挥作用。

第三,对金融机构角度而言,应认真考虑企业或个人的自身发展状况,加大其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发展适合小型的金融机构,改进与创新贷款服务方式(毛金明,2005)。比如,推行银行自主贷款,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积极开展个人委托贷款业务,促进中小企业及个人的融资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综上所述,民间借贷是我国社会自发生长起来的融资形式,是正规金融机构不能满足民间融资的需要产生的,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民间借贷作为一种社会资本的融资方式,其存在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并将会不断地发展下去,但民间借贷目前暴露出的许多问题,令人深思。为此,政府应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大力发展民间借贷行为,在国家完善法制和加强管理的基础上,扬长避短,促进民间借贷的良性发展。从信任和网络的社会资本视角,只有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积极作用,克服其现存的消极影响,化解金融体系存在的风险,才能有利于信用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蕾燕,2007,《浅析中国民间金融的发展》,《现代商业》2007年17期。

[2]董俊峰,2010,《企业家市场社会资本与民间融资的关系研究》,《法制与经济》2010年第6期。

[3]黄晓波,2006,《西方“社会资本”概念综述》,《理论界》2006年第7期。

[4]黄月冬、赵静芳,2008,《当前民间借贷的特点、风险及对策》,《金融发展研究》2008年第3期。

[5]李惠斌、杨冬雪,2000,《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林声,2008,《民间借贷的发展动因、发展效应与有序引导――以莆田市为例》,《经济学研究》2008年第3期。

[7]罗来军,2007,《浅议民间借贷的产生及其存在的原因》,《世纪桥》2007年第10期。

[8]马中杰、杨得芳、李玉霖,2007,《我国当前民间借贷活跃的原因及发展建议》,《资本市场》2007年第8期。

[9]毛金明,2005,《民间融资市场研究――对陕西省民间融资的典型调查与分析》,《金融研究》,2005年第1期。

[10]齐美东,2005,《试析我国发展民间金融的必然性》,《商业研究》2005年第15期。

[11]齐美东、王莲芬,2004,《我国发展民间金融的对策分析》,《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2]王丽娜,2006,《企业家社会资本向企业社会资本转化研究》,《市场论坛》2006年第3期。尤元旭,2010,《反思浙江民间融资的危与机》,《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年2月下旬刊。

[13]张婷,2011,《社会资本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效应分析》,《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6期。

[14]郑侠,2008,《民间融资存在的现实和法律基础分析》,《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5期。

[15]Coleman,J.1990,“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篇10

一、区域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

德裔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A.O.Hirschman)提出了不平衡发展理论,他认为经济增长过程实质是一个不平衡发展过程,发展中国家应该在资源和资本有限的实际情况下,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通过“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带动后向联系部门、前向联系部门和整个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经济增长。不平衡发展理论蕴涵了通过有计划发展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促进经济整体增长的思想,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应用于区域发展规划,并产生了两种重要观点――增长极理论与累积性因果循环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的概念,他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后来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对佩鲁的抽象理论进行了具体化。布代维尔(J.B.boudeville)把抽象的经济空间转换为地理空间,认为增长极是若干推进型企业在地域上的聚集,主张在经济落后地区建立大型推进型企业,并以此为增长极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结合城市中心论,提出经济的空间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第一阶段,只存在一些孤立的区域性中心;第二阶段,以中心点为基础形成了一些区域中心城市;第三阶段,以中心城市为极核向周围地区扩散,形成第二级城市;第四阶段,中心城市和第二级城市相辅相成,形成现代化的城市体系和完整的空间点轴网络系统。增长极理论在政策操作上带有强烈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其政策主张使城市成为所在地区的增长极,围绕城市建立区域发展规划。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以社会过程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累积性因果循环关系”原理。该理论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看成是一种动态发展过程,并把经济社会环境内的各种因素看成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经济社会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均衡或趋于均衡,而是以具有积累效果的循环方式运动,是累积性因果循环关系。他把一个国家分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地理上的二元结构。发达地区产生两种效应: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正在扩张的产业中心地区对周围地区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以及储蓄的吸引所形成的地区发展向心力引起这些要素向发达地区流动,并导致周围地区的衰退;扩散效应起相反方向的作用,指的是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各种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向外扩散又流向周围落后地区,从而促进了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二者从不同的方面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累积性因果循环理论关于地区经济由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发展的过程和条件的合理阐释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认可,并被广泛用于各国的地区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制定。

二、不同层级区域发展规划模式及评述

伴随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我国也在学术上和实务上探索编制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自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20世纪末的宏伟目标后,各省、市、区先后开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并根据本地条件制定了相应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区(县)四级规划体系,各级规划形成了自身的模式和特点。

全国性的发展规划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十一五”之前称“五年计划”),除规划总体发展指标外,主要以部门和地区发展时序、生产力布局等为主要内容,形成了梯度推进的规划模式。如我国“七五计划”把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发展区域,指出要先重点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再逐次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具体应用实施了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移发展的梯度推进模式。

省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大多以点轴规划模式为主。随着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一些城市或区域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各省将这些城市或区域看作增长极,通过规划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

市及市级以下区域发展规划主要是中心城镇规划模式,即以区域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为规划的主要对象,通过中心城镇对周围地区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发展的一体化。市县一级由于区域层级较低,不可能像省级发展规划的点轴模式一样多“点”开花,一般确定一个主体城镇作为中心,资源、人口向中心城镇集中。

总体来说,现有国家、省、市、区(县)四级规划体系和规划模式与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是基本适应的,但并非十全十美,还有着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发展目标体系和目标值的设计存在局限。由于政府体系的层级性,本级发展目标体系的主体框架多由上一级发展目标体系引申而来,体系中主要指标的目标值也多由上一级指标的目标值分解而来,但由于各区域特点的不同,这种依葫芦画瓢规划方式并非完全科学。第二,省、市、区(县)规划模式中增长极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局限。不论是省一级的点轴规划模式还是市县一级的中心城镇规划模式,其规划的核心是对增长极的选择,并且大多以城市或区域现有发展水平作为选择增长极的基础,即将当前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的城市或区域作为增长极。但选择增长极最主要的标准应该是其具有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来源于经济地理位置、要素禀赋以及政策资源等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现有的发展水平并不代表着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三,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存在局限性。市县一级中心城镇规划往往将城镇化与工业化结合,重视经济发展目标,忽视社会和环保目标的规划,重视工业发展和规划,忽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规划,等等。

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模式设计

为弥补现有区域发展规划模式的不足,本文尝试建立一个系统的规划模式,以适用于各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一)规划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

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可供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资源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这些资源和条件确定了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之所在。因此对一个区域进行发展规划的前提是对一个地区自然禀赋、区位条件和经济社会资源做出准确的分析评价。

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说明了区域发展的优势和潜力,而现状是这些优势和潜力发挥的结果。这些优势和潜力发挥的效果如何,区域的发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和水平,需要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正确评价。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一个地区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它们通过资源、劳动输入以及自身的功能运动,生产出物质和精神的产品,以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需要。评价一个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时,应从系统论的角度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对这个地区的各个子系统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并综合各个系统的指数,形成这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

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对未来进行设计,在充分利用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准确评估现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及技术经济、数理统计的方法,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指标的目标值,并建立发展目标体系。对照发展目标,就基础设施与生产力要素等直接影响发展目标实现的方方面面,展开定性定量分析,找准区域发展“瓶颈”制约,确定相应对策。

(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模式构建

根据综合评价的思路,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对策建议四个层次构建综合评价模式。框架图如图2所示:

1.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评价

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某一区域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资金、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全面了解一个区域的发展基础,确定区域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之所在。主要包括区位条件评价、自然条件评价、经济社会条件评价等方面。

区位条件评价包括对区域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的评价。通过自然地理位置的评价明确区域所在区位的优劣势;通过对经济地理位置的评价明确该区域的经济资源和一段时期内某些资源的突出价值。

自然条件评价包括自然地理评价和自然资源评价。其中自然地理评价主要通过对区域气象气候、水文、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情况的描述、评价,摸清区域生活生产的基本条件。这些因子虽然不能进行开发,并投入生产过程,但对经济社会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地质地貌主要影响资源和市场的可达性,气候、水文、土壤主要影响农业的生产。自然资源评价主要通过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明确区域自然禀赋方面的优劣势,这些资源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差异的关键因子,其优劣和丰歉程度表现了一个区域的基础素质。对自然资源的评价一看丰度,二看可开发性,三看多项资源的配合情况。

经济社会条件评价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分析,主要包括对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设施、能源、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分析、评价,明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优势与“瓶颈”,这些环境因子对市场微观主体的发展极为重要。

2.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发展现状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评价的关键在于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体系主要由综合指标体系、参照系以及相关技术方法有机组合而成。一套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科学衡量现阶段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的协调程度,集评价、分析、监测和预测多功能于一体。

参照国内外评估标准和要求,结合中国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遵循系统全面性、稳定可比性、简明科学性、灵活可操作性等原则,尝试从经济、社会、生态、制度四个方面,设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人口素质与科教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进步五个大类指标,构建区域经济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类指标。主要评价经济水平、经济结构与经济效益,包括人均GDP、经济增长率、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出口额占GDP比重、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等。

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类指标。包括城镇实际失业率、每万人医生数、平均预期寿命、恩格尔系数、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话、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城乡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每万人治安案件发生率、基尼系数。

人口素质和科教发展类指标。包括R&D占GDP比重、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人均受教育年限、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

生态环境保护类指标。包括耕地保有量、工业“三废”处理率、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城镇绿地覆盖率及森林覆盖率、水环境质量指数、大气环境质量指数、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情况。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制度环境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制度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生产力,但是它影响了市场运行效率和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从而影响到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诺斯认为:“一种经济长期变化的主要来源是结构变迁,……结构变迁的参数包括技术、人口、产权和政府对资源的控制。政治―经济组织的变迁及其相应的激励效应是将结构变迁的所有来源理论化的基础,而且还有包含着有目的的人类活动的制度改变。”根据中国发展的政府主导的特征,在制度评价中将重点放在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的评价。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以建立行政体系为中心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反映政府行政管理和行政效率等方面的情况。在具体指标的选择时尽量选择能反映制度因素的指标来评价,这样可以避免与经济社会评价指标的重复。

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的合理性与完备性最终都会以各种方式对处于制度环境中的经济、社会及政府自身产生影响,得到直观的体现。因此,对制度建设的评价可以通过以定量的方式构建与行政体制相关制度实施后的绩效评价体系并结合行政体制相关制度的合理性和完备性的定性分析来进行。

定量评价内容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机构的评价。经济制度方面,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运行环境(财税制度、信贷制度)、非国有经济发展、商品市场发育、要素市场发育等。社会制度包括:社会安全(城镇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等)、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教育与培训。环境制度包括:环保投入、三废处理率等。机构及能力包括:政府运行效率、中介机构发展状况。

定性评价从制度建设自身的合理性、完备性和现实性出发,对定量评价进行解释(原因)和补充(定量评价未包含的内容),关注三方面:①政策法规的完备性(制度有无)。如: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方面、招商引资政策、城乡统筹、民办教育制度问题、政府信息公开、市场体系及管理制度、非政府组织发展等。②制度的现实合理性,如是否与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是否与非正式制度相协调。③制度落实执行情况和制度创新情况。明确制度绩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度建设的方向和措施。

3.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预测

在确定具体发展目标之前,需要总体把握区域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确定区域发展战略。根据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的分析评价,通过SWOT等技术手段进行要素的匹配综合,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内部条件和面临的外部环境。

发展目标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保持对应,这样即便于运用历史数据对发展目标进行预测,也便于将规划目标与现实状况比较,体现规划的效果。

综合评价体系说明了“现在是什么样”,发展目标设计了“未来会成什么样”。如何实现现实到未来的飞跃,关键在于基础设施和各种生产要素支撑。根据所确定的发展目标指标值,可以分析、测算实现发展目标对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对比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现状,计算出相应的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能源等要素需求缺口和交通、城市建设、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

弥补要素缺口和打通“瓶颈”制约的载体是项目,也就是解决“应当做什么”的问题。如交通运输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就应该设计交通建设项目。各级政府都制定了中长期重大项目规划,通过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缺口分析,可以评价政府中长期重大项目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不足之处提出项目设计建议。通过项目设计,找到了区域规划走向实用性的途径,从而实现 “区域分析―区域规划―项目设计”的高度统一。

4.参照系的选取与运用

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评价还是发展目标的预测,仅仅局限于本区域进行历史分析,并不能判断区域发展的水平和程度,必须与其他区域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比作出更加准确的评价和预测。参照系可以选取国家或省(市)的平均水平,省内其他区域或周边区域,及国内条件相似的其他同级区域等也是选择的对象。

参照系选择和运用应该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可比性,参照系应该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近,或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和政策条件等相似的地区中选择;二是差距性,参照系中除了有代表平均水平的区域外,也要有与本区域拉开差距的区域,为目标设计提供空间;三是连贯性,选取的参照系既可以运用于现状的比较分析,评价现阶段的发展水平,也可以与预测目标实现后的综合效应比较,评价规划完成后的发展水平。通过与参照系的比较,在更加宽阔的视野上发掘本区域的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从而以此为基础,确定区域发展的定位。

5.区域发展规划的方法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要研究的对象是区域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所以规划应坚持系统论的观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除了定性研究外,常常应用一些模型来做定量研究,从而更简洁地揭示复杂经济过程中的本质特征,更准确地描述、评价区域发展的现状和基本趋势。

对于发展目标的预测设计主要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在收集统计资料的基础上,选取模型参数,并通过样本数据来做拟合对其结果进行检验,主要包括ARIMA模型预测、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线性回归预测、Logistic回归预测和组合预测。计量经济模型以模拟历史从已经发生的活动中找出变化规律为主要技术手段,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反映经济发展各部门间的相互关系。为了反映各经济生产部门投入与产出之间密切的生产技术联系和经济联系,还可以采用投入产出模型。由于投入产出模型结构复杂,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工作量十分巨大,在区域规划中运用的还不多。

对于发展规划,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正特征矢量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等。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决策者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子,在各因子之间进行简单的相对重要性比较,从而得到各相关因子相对重要性的矩阵形式,然后通过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计算出各因子的权重值。正特征矢量法是根据区域经济规划的实际背景,把正特征矢量法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给出一类区域经济网络模型,并提出一种寻求有效解的Pareto最优算法。系统动力学方法是一种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以仿真技术为手段的研究复杂社会经济系统的定量方法。系统动力学模型本质上是具时滞的一阶微分方程组,其特点是强调结构的描述,处理具有非线性和时变现象的系统问题,能对经济社会系统进行长期、动态、战略性的定量仿真分析与研究。

四、完善政府区域发展规划的建议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规划的作用,着手编制从经济社会发展到专项领域各个层级的规划,但由于政府规划模式自身的特点,政府主导的区域发展规划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1.发展目标的设计要以区域发展条件为基础

在政府主导的规划中,发展目标多数来源于上级规划目标的分解和政府的需要,带有很多主观性和指令性的成分。虽然政府能够对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的组织推动作用,但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是多方面的条件和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以及能源、资金、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经济社会资源存在着客观的可开发利用能力和承载能力,这种承载力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发展目标的设计一定要对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作出充分的分析和评估,尊重客观条件,尊重客观规律。

2.发展规划要注重要素瓶颈的分析

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为基础规划设计的发展目标,是经济社会各要素综合效用的结果,但要素的配置在各个区域并不是均衡的,必然存在部分要素的现有供给与实现发展目标的需求之间的缺口。这些要素供给不足的问题,很可能因为“短板效应”,成为制约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影响规划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政府区域发展规划中要注重对要素“瓶颈”的分析,对短缺要素的种类、数量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通过相应的政策引导和项目策划,增加这些要素的供给,打通“瓶颈”要素的制约。

3.发展规划要注重制度建设的规划

制度对经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剂和助推力。政府是基础设施的主要融资者和投资者,是区域发展的领导者,是政策制度的制定者与创新主体,担负着区域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的重任。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在整个制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的合理性与完备性最终都会以各种方式对处于制度环境中的经济、社会及政府自身产生影响。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要注重对制度建设的规划,尤其要注意政府对中央和上级政策的落实,对本地相关制度的创设、实施与调整,对自身良好、高效机制的构建。要将制度建设规划纳入规划的范围,作为整体规划的一部分。

4.发展规划要注重区域协作与配套

篇11

关键词:统计工作 创新 经济 推动作用 发挥

统计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显示器、预警器,也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天平。特别是在当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踏步跨进“十二五”发展快车道的今天,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的形势要求统计工作必须要创新理念、思路和方法,正确处理统计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以新《统计法》的视野来看待统计工作,更加注重统计工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实效性,提高对经济运行状态的监测水平。同时,要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对经济形势的预测功能,及时校正经济发展过程中偏离航向行为的发生,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

统计工作是通过及时采集各类经济发展信息,进而形成一定的经济发展指标,反映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状态与状况,反馈给领导决策层,有利于宏观掌握经济发展态势,科学判断经济发展形势,对经济发展进行前瞻性的预测,便于科学准确地制定相关经济发展决策与部署,促进当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1、搞好统计工作是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刚刚过去的“十一五”,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这与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分不开,更与经济部门依法统计、科学统计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统计部门及时提供准确详实的统计信息,为经济发展科学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矛盾更加突出、任务更加艰巨、使命更加光荣,统计工作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新的形势迫切需要各级统计部门要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准确可靠的数据、更加科学的分析来为经济发展助力。各级统计部门除了要在经济普查、人口抽样等常规性的调查统计中发挥作用,更要注重在对统计数据的挖掘、分析与利用,及时整理出统计数据的规律,查找统计数据背后隐藏的深层次规律,为地方经济发展准确把脉,实现地方经济发展的准确定位,优势整合,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2、搞好统计工作是应对挑战促进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面临的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和多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多,迫切需要统计部门提供科学的统计数据为正确判断形势,科学制定经济政策,合理安排经济工作提供依据和智力支持,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高效的统计工作可以为地方政府及各级决策机构提供宏观的经济决策指导,正确研判经济形势,科学有效地指导领导经济的运行与发展。时代的发展进步给统计工作的发展也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各级统计部门应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体制、机制,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统计事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统计工作发展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功能和作用。

3、搞好统计工作是促进民生改善的重要途径

统计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要深入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把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状态以数据和可视的形式反映到决策层,影响和引导决策层科学决策与思考。各级统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情民意调查工作,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对相关情况的搜集与整理,及时向决策层反馈事关民生的实际问题,发挥统计工作在党和政府连接人民群众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各类社会风险和矛盾,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提高社会和谐运行的水平。

二、创新统计方式方法,推动统计工作创新发展

新的形势要求统计工作要进一步创新思路、理念和方法,以全新的视角去审视统计工作,以探索的精神推动统计工作创新发展,更上一层楼。

1、积极拓展统计服务

传统的统计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预警、监测和分析这三大功能之中,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统计工作的对经济社会的运行监测功能发挥比较明显,而相对而言,统计工作的分析功能还不十分科学和突出,预警功能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突出表现在统计工作分析的前瞻性和预警的针对性和及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因此,应当积极拓展统计工作服务的领域,突出统计工作创新,积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认真开展调研,加大对深层次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与研究,提高经济形势预测的科学性。要积极倡树“领导的需要就是统计工作的开始,经济发展的需要就是统计工作的服务的目的地”的理念,及时跟踪经济形势变化,科学研判经济发展趋势,为各级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参谋服务。

2、健全统计指标体系

科学完善的统计指标体系是确保统计工作有序开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统计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统计指标体系,以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促进统计工作的科学开展。要坚持统计指标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原则,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科学设置和调整相关统计指标,以更好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篇12

关键词 中国; 生态经济系统; 能值; 资源

中图分类号 F0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9)05-0037-08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而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经济能力,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GNP为标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价值却并不包括在内。H.T.Odum等人创建的能值分析法,通过尽可能全面的整合研究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系统,计算分析生态-经济系统各项数据,以评估国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发展态势及其与资源环境的适宜性、协调性,为区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日益严峻的资源枯竭、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已对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构成障碍。本文采用能值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中国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展开分析,以研究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系统发展现状,并对1985-2005年20年间中国经济系统资源环境利用的动态演变趋势展开分析。

1 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概述

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法是美国生态学家H.T.Odum等人于20世纪80年代创建的,以动态、开放、整合的视角评估区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和潜力,是目前生态环保学界公认的最有发展前景的生态经济系统评价体系。该方法把生态环境系统与人类经济社会系统有机联系和统一起来,将生态经济系统内流动和储存的各种不同类别的能量和物质转换为同一标准的能值,定量分析研究资源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真实价值,以及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互动演变关系。其研究成果对于调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资源环境的科学评估与合理利用、国家经济方针政策的制定、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具体生产活动过程等,都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1]。

1.1 能值与能值转化率

由于现实生态经济系统中物质类型复杂多样,因此,不同类别、不同形式的物资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往往难以找到同一种标准进行度量和比较,因此,H.T.Odum提出了能值(emergy)的概念,并说明:能值即“包被能”(embodied energy),产品形成所需直接或间接投入应用的一种有效能的总量;由于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物质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某一物质的能值就是该产品形成所需的太阳能焦尔总量。太阳能值(solar emergy)单位为太阳能焦耳(Solar enjoule,缩写为sej)[1,2]。通过把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各种不同种类、不可比较的物资转化成同一标准――太阳能值,对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消耗、利用状况展开分析,以探索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和演变规律。能值转化率(emergy transformity)是将现实世界中各种纷繁复杂的物资转换为能值的媒介。在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系统中,低质量的物质能量总是通过相互作用和做功,转换成高质量、高等级物资所含能量。在能量转化链中,随着能量流动和转化,其数量逐步减少,能值逐渐增高[3]。因此,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资所含的能值量并不相同。处于能量转化链高端的物资有更高的能值转化率。因此,能值转化率也是衡量能量等级的尺度[4~6]。[KG)]能值-货币价值(emdollar value,Em$)是指某种能值对经济的贡献折算成货币,即能值相当的货币价值。其折算方法是将当年国家GNP与其所利用消耗的所有能值的比值,得到能值-货币比率,即单位能值对GNP的贡献率。不同类别能值的流量与能值-货币比率的乘积,也就是该类能值在当年对国家GNP的贡献价值。由于每年国家能值消耗总量与GNP都不同,因此,每年的能值货币-比率都不一样,相同的能值量对GDP年贡献值也不相同。H.T.Odum曾用“宏观经济价值”(macroeconomic value)来表达能值相当的经济价值,以表示资源能值对经济的价值[1,7],我国很多学者也沿用这样的说法。

1.2 能值指标体系

能值分析指标体系(见表1)是生态经济系统综合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决策的重要指标体系,在反映自然资源利用情况、环境与经济关系、人地关系的同时,综合反映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效率。可在绘制区域能值图、编制和计算区域能值分析表的基础上,计算、分析和利用能值指标体系,分析、评估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

2 基于能值的中国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运营现状分析

能值分析能较全面的反映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效率和运营机制。本文利用目前为止最新出版的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按照能值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将2005年中国自然、社会、经济数[CM)]据转化为能值分析数据,研究当前中国生态经济系统运营状况,力求客观真实的反映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其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

2.2 能值计算分析表

依据H.T.Odum的能值分析法,利用2006年中国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及2006年环境统计年鉴中2005的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数据,编制、计算与能值分析指标表,并作进一步分析。

2.2.1 可更新资源输入与可更新资源产品产出能值表

表2是根据2006年统计年鉴计算得出的2005年中国生态经济系统可再生资源输入与可再生资产产品能值分析表。外部输入的可更新资源能值量由地理位置、地域面积、气候、地形条件所决定,由于在大范围内气象气候条件的相对稳定性,一般而言,其能值量年变化极小,因此属于相对稳定值。而内部可再生资源产品与消耗能值量则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力水平及国民饮食、生活消费水平密切相关。

表1中各项能值数据说明,种植业、畜牧业以及渔业的生产和消费构成我国可再生资源利用和消费核心组成要素总能值为9.69×1024sej,能值货币价值为6 480亿$,其中畜禽产品、水产品、种植业(包括林业)产品能值产出和消费比重依次为59%、22%、19%,林产品消费所占比率相对较小,这说明多年来我国以林业建设与保护为核心的生态环保已得到社会共识,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依赖性减弱。因此,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已经基本实现了以“畜禽、水产养殖”为主,以粮食生产为核心的种植业居于次要地位,同时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中,肉、蛋、奶消费占主要地位,显示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畜禽养殖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禽畜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及污水总量超过17亿 t,再加上集约化生产的冲洗水,实际排放的污水总量还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城郊集约化大型鸡场、猪场畜禽粪尿污染已成为城郊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16]。

2.2.2 内部不可再生资源产品产出与消耗能值分析表

内部不可再生资源产品的产出与消耗能值分析表,建立在以区域内部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生产投入的基础之上,据此可以分析我国矿产、能源、土地开发利用情况和经济投入-产出水平。

表3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内部不可再生资源能值消耗总量为1.63×1025sej,能值货币价值为10 300亿$,远远超过对内部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量。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费中,化石能源、金属、水泥、土地损失所占比例最大,这是全国范围内高速城市化引起的城镇扩张、交通设施建设的必然结果。而能源消费中,煤炭所占比例为70%,符合我国当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当年过热的经济形势导致中国目前化石燃料、矿物、金属、水泥等能值消耗量巨大。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5.5%,但能源、钢材、水泥消耗量却居世界第一位。能源消耗总量折合24.6亿t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其中煤炭消耗占全世界消耗总量的36.93%,比美国、前苏联、欧盟(25国)三者煤炭消耗的总量还多,钢材消费量为3.88亿t,水泥消耗为12.4亿t,占世界比值依次为30%、54%。资源巨量消耗的结果不仅仅是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形势也日益严峻。目前中国CO2排放量超过欧盟25国总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同时,中国还是世界最大的化肥、农药生产、进口和使用国,化肥、农药以及耕地有机质损失在总不可再生资源投入中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是总量却足以引起我国大面积耕地土地酸化、板结和土壤肥力降低以及土地污染,并导致一系列生态退化问题。中国年化肥使用量达6 294万t(2005年我国化肥工业生产数据与进口数据之和),耕地每公顷化肥施用量高达610 kg/hm2,差不多是发达国家化肥平均使用量225 kg/hm2上限的3倍;每年农药使用量近120万t,但其中绝大部分农药残留在土壤、水体、作物和大气中,农业生产中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已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8,9]。

因此,目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建立在资源消耗、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基础之上的,改变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已经迫在眉睫。

2.2.3 外部进口资源与产品能值计算分析表

为了说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演变与世界的关系,利用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2005年海关统计的进出口资源与产品相关数据进行能值计算分析。表4、表5分别为中国进口、出口资源产品能值计算数据。

表4数据显示,中国2005年进口能值资源总量为6.54×1024sej,能值货币价值为4 370亿元。进口资源以能源、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为主,其中,能源进口所占能值比重接近75%,其中石油能值占绝对核心地位。可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和消费量剧增,能源对外依赖性加大,自给能力减弱。在进口农产品中,主要以种植业产品为主,其中油料和粮食能值进口量最大。工业产品中,金属(包括钢材)、化学产品能值进口量较大,而其它产品进口量相对较小。另外,在吸引外资、发展对外旅游业等方面,也取得较好业绩。从总体进口物资类型来看,我国进口主要集中在资源和原材料上,工业成品进口量不大,显示我国工业制造能力、制造水平以及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已经实现了由资源、原材料出口、工业产品进口国向工业制造大国的转变。结合表3数据,可见工业化使中国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十分巨大,在大力开采本国矿产、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同时,还必须大量进口国外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资源对外依赖程度加大,同时工业“三废”排放引起的环境污染形势必然更加严峻。

2.2.4 出口资源与产品能值分析计算表

表5中出口资源与产品能值分析数据,以《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公布的2005年我国外贸出口物资类型及数量进行,用以分析我国出口贸易情况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表5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出口物资能值总量为3.38×1024sej,能值货币价值为213亿$。相当于进口资源产品能值总量的1/2。因此,在资源产品进出口方面,中国目前已是能值资源净进口国,显示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加剧。出口资源产品类型众多,主要以农产品、工业制成品以及能源为主。能源出口中,石油及成品油、煤炭和焦碳出口量大;农产品出口中,棉花、谷物、肉类、水产品、植物油、蔬菜比例较高,另外中国机械工业制品、服饰(包括纺织品、服装、皮革以及皮革制品)等工业成品出口量大,对外投资和对外劳动服务发展形势良好。结合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出口物资发展情况,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国出口物资已经实现由资源和原材料出口向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转变,并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实现了由消极被动接受市场变化向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中寻求市场、发展自我的重要变革。

但成品石油、焦碳炼制、皮革制造、机械制造等工业以及畜禽、水产养殖等严重污染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地环境,目前在中国已经造成十分严重而且难以恢复的环境后果。中国在融入世界市场、成为世界“工厂”,为世界大量输出工业产品的同时,把“三废”留在国内,经济发展是以本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

2.3 基于能值的中国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现状总体分析

为了从总体上分析中国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运营态势,将各项能值项目汇总后再进行总体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每年出口物资与日俱增,很多生态环境学家担心大量物资出口以及工业化进程加快,会导致我国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表6的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出口能值大大低于进口能值,大约只相当于进口能值的1/2,这说明在当前的国际经济贸易中,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外的依存度在加大,本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不足以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内部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总量在总能值消耗中占的比重达47.5%,说明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对不可再生资源如能源、矿藏、土地等消耗量极大,而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将降低我国经济社会自我发展的潜力,从而加大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总体情况而言,中国在国际市场中是大批工业产品的制造者和输出者,输出工业产品的同时工业三废留在国

内,因此,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建立在资源低效率利用和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基础上的,距离可持续经济模式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3 1985-2005年中国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动态变化分析

为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态经济系统运营态势的动态变化情况,我们利用1986年、1996年统计年鉴中1985年、1995年、2005年经济系统的运营数据,整理分析并编制能值分析表,此基础上计算各年各项能值生产消费情况,汇总统计见表7。表7中的年均增长幅度是以1985年和2005年的数据计算的算术平均数计算得出。

3.1 1985-2005年中国生态经济系统各项能值利用动态变化趋势分析

表7显示,在1995年以前(包括1995年),我国经济出口能值量都大于进口能值量,在1985年时出口能值量差不多是进口能值量的2倍,而当时的出口主要以自然资源和原材料为主。大约在1996-1997年进出口能值大体持平。此后进口能值量快速增加,在2005年进口能值已相当于出口能值的2倍,出现了与1985年相反的能值进出口贸易形势。可再生资源的产出也呈现良好增长态势,这和我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及农牧业产业结构适时转变密切相关。内部不可再生资源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变化相对较为缓慢,但年均增长幅度也达到5.45%。总体情况看,长期以来,我国内部不可再生资源的生产和消费量最大,其次是内部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同时都呈现较高幅度的增长态势。图3更加直观显示了同样的信息。

3.2 1985-2005年能值指标体系比较分析

为了深入分析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我们分别计算了1985年、1995年、2005年能值指标体系见表8。

表8中的能值来源指标各项数据显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进口能值的需求量在1995年以后迅速增长,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压力加大,对外依存度增高。社会经济亚系统能值指标显示我国人均能值消费量也呈增加态势,1995年人均能值消费量差不多是1985年的2倍,这说明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对物质财富的消费需求量加大。而国家内部资源的人口承载量的增加,则与科学技术进步使资源利用效率增大相关,但目前我国资源承载人口的能力仅为当前全国人口数量的一半,因此,我国人口依然使资源环境面临严峻压力。货币-能值比率呈下降趋势,显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1995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状况。能值交换率数据显示了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日益繁荣的发展形势,也说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能值投资率是衡量自然生态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容受力,表中显示变化不大,这与工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导致自然环境承载力增强有关,同样的原因也显示我国可再生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增加。

4 结 语

本文利用能值分析法,在收集整理相关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2005年中国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生产和消费情况做了运算和分析,以说明我国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运营机制和生态环境效应现状,并在对比分析1985年、1995年、2005年能值指标体系的前提下,说明我国生态经济系统演变的动态趋势。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取得长足发展,对外贸易结构和规模产生了巨大变化,已经由20世纪80年代以资源和原材料输出为主、工业成品输入为主转变为资源输入、工业成品输出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同时我国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水平明显提高,生活消费结构改善,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工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显著增强。但同时,资源自给能力减弱,对外依赖性加大,人口资源需求量大,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还是建立在资源低效开发利用的基础上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形势也日益严峻,距离可持续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蓝盛芳.钦佩等.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0~11.[Lan Sheng Fang.Qin Pei etc. Emergy Analysis in Ecological Economic System[M].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2002,10~11.]

[2]李双成,傅小锋,郑度.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水平的能值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4):297~304.[Li Shuangcheng, Fu XiaoShan. Zheng Du. Emergy Analysis on Sustainable Level of China[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01, 16(4): 297~304.]

[3]Ugiati S,Odum H T,Basfianoni S.Emergy Use,Environmental Loading and Sustainability:An Ernergy Analysis of Italy[J].Ecological Modeling, 1994(73):215~268.

[4]Odum H T.Environmental Accounting:Em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cision Making[J].New York:John wiley& sons,1996,(90):69~ 71.83~ 87.216~ 218.

[5]李寒娥.蓝盛芳等. H.T.奥德姆与中国的能值分析研究[J].生态科学,2005年,24(2):182~187.[Li Hane, Lan Shengfang and etc.H T.Odum and Emergy Research in China. Ecological Science May,2005,24(2): 182~187.]

[6]李秀花.吕光辉等.城市复合系统能值分析及可持续发展评估――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 农业科学研究,2005,26(2):31~34.[Li Xiuhua, Lǔ Guanghuietc. Emergy Analysis and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of an Urbansynthetic EcosystemA Case Study of Urumqi[J]. Journal of Agriculture Science,2005, 26(2): 31~34.]

[7]中国经济社会统计年鉴(1986年、1987年、1996年、2006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1986, 1987, 1996, 2006).Beijing:China statistics Press.]

篇13

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事关移民安稳致富,事关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事关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通知的通知》(渝办发〔2011〕150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协作联动机制

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后扶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由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后扶办”)负责日常事务。县发展改革、财政、教育、民政、人力社保、国土房管、环保、城乡建设、交通、农业、林业、畜牧、水务、扶贫、卫生、文化广电等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积极支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按照“渠道不乱,作用互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合力加快建立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移民持续增收、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

县后扶办要建立和完善日常协调机制,加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查,及时通报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范围、现状、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安排等相关资料,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提供指导;定期或不定期收集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支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动态情况,将各级各部门投入的资金和完成的工作量及时汇总统计上报,并适时对相关情况进行通报。

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职责,积极与县后扶办沟通衔接,在编制专项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时,结合《县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2011—2015)》,综合考虑发展需要和资金可能,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纳入专项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并在每年12月20日前向县政府和县后扶办报送支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二、拓宽投资渠道,整合公共资源,建立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大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扶持力度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合力加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投入,切实推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市上统筹下达的库区基金、后期扶持结余资金、0.5厘电价加价资金等移民专项资金全部用于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县级土地出让收益用于水利建设项目的资金优先用于投入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县民政部门要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优先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

(三)县发展改革、财政、教育、民政、人力社保、国土房管、环保、城乡建设、交通、农业、林业、畜牧、水务、扶贫、卫生、文化广电等部门在安排农村道路、农村饮水安全、危房改造、农田水利设施、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水土保持、扶贫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沼气、农村电网完善、空心村整治、农村社会服务、污水与垃圾处理、土地整治、基础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学前教育、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新农村建设、农户万元增收等涉农项目资金时,按照不低于涉农项目年度投资计划10%的比例,优先向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倾斜,逐步缩小和消除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差距。

三、突出项目扶持,创新管理模式,鼓励移民参与项目建设

支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以投放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为主,以解决当前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提高移民等农民群众收入水平为重点,以加快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及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等民生项目为主攻方向,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优先实施符合相关规划、前期工作基础较好的项目。

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积极探索创新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模式,项目的选择要尊重移民群众的意愿。项目管理要尽可能减少流转环节,简化审批程序,降低建设成本。对山坪塘改造、人行便道、土地整治等建设规模小、布局分散、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密集型项目,要探索建立移民自建和“先建后补”制度,实行移民自建,验收合格后兑现补助资金的办法;对具有一定规模、技术标准较高且主要由农民投工投劳建设的项目,可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统一编制规划,统一制定建设、投资和验收标准,统一采购材料及设备,由移民自行建设,验收合格后兑现补助资金;对技术标准高、规模较大的项目,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尽可能吸纳当地移民劳动力参与建设,增加移民收入。要完善项目管理办法,实行建管分离、相互制衡,确保项目建设全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取信于移民群众,坚决防止因信息公开不够,项目建设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引发新的问题或不稳定因素。

篇14

事关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事关移民安稳致富。事关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通知的通知》渝办发〔2011〕150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作联动机制

由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后扶办”负责日常事务。县发展改革、财政、教育、民政、人力社保、国土房管、环保、城乡建设、交通、农业、林业、畜牧、水务、扶贫、卫生、文化广电等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后扶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积极支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按照“渠道不乱,作用互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原则,合力加快建立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移民持续增收、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

加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查,县后扶办要建立和完善日常协调机制。及时通报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范围、现状、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安排等相关资料,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提供指导;定期或不定期收集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支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动态情况,将各级各部门投入的资金和完成的工作量及时汇总统计上报,并适时对相关情况进行通报。

积极与县后扶办沟通衔接,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职责。编制专项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时,结合《县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20112015综合考虑发展需要和资金可能,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纳入专项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并在每年12月20日前向县政府和县后扶办报送支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二、拓宽投资渠道。建立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

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大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扶持力度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建立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合力加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投入,切实推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市上统筹下达的库区基金、后期扶持结余资金、0.5厘电价加价资金等移民专项资金全部用于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县级土地出让收益用于水利建设项目的资金优先用于投入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县民政部门要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优先纳入低保范围。

(三)县发展改革、财政、教育、民政、人力社保、国土房管、环保、城乡建设、交通、农业、林业、畜牧、水务、扶贫、卫生、文化广电等部门在安排农村道路、农村饮水安全、危房改造、农田水利设施、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水土保持、扶贫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沼气、农村电网完善、空心村整治、农村社会服务、污水与垃圾处理、土地整治、基础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学前教育、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新农村建设、农户万元增收等涉农项目资金时。优先向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倾斜,逐步缩小和消除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差距。

三、突出项目扶持。鼓励移民参与项目建设

主要以投放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为主,支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以解决当前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生产生活中存在突出困难和提高移民等农民群众收入水平为重点,以加快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及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等民生项目为主攻方向,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优先实施符合相关规划、前期工作基础较好的项目。

项目的选择要尊重移民群众的意愿。项目管理要尽可能减少流转环节,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积极探索创新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模式。简化审批程序,降低建设成本。对山坪塘改造、人行便道、土地整治等建设规模小、布局分散、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密集型项目,要探索建立移民自建和“先建后补”制度,实行移民自建,验收合格后兑现补助资金的办法;对具有一定规模、技术标准较高且主要由农民投工投劳建设的项目,可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统一编制规划,统一制定建设、投资和验收标准,统一采购材料及设备,由移民自行建设,验收合格后兑现补助资金;对技术标准高、规模较大的项目,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尽可能吸纳当地移民劳动力参与建设,增加移民收入。要完善项目管理办法,实行建管分离、相互制衡,确保项目建设全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取信于移民群众,坚决防止因信息公开不够,项目建设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引发新的问题或不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