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09:56: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对历史课的评价及建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全科医护团队;中医健康管理;老年;慢性疾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10-245-03
Evaluation of application effect of TCM health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general medicine health care team in improving satisfac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JIANG Ming1 SHEN Manxuan2
1.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Dongshan Street, Yuexiu District, Guangdong, Guangzhou 5106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Geriatrics,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dong, Guangzhou 51008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CM health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general medicine health care team in improving satisfac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Methods 200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who were registered in outpatient service from June 2016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management group and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management group was given TCM health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general medicine health care team while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follow-up. Quality of life and satisfaction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Scores of health, emotion, cognition, life, work and physiology of the management group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reference group (P
[Key words] General medicine health care team; TCM health management; Elderly; Chronic diseases; Satisfaction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老年慢性疾病在临床中占有比例显著升高,为影响老年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主要影响因素[1-2]。临床调查显示,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心、肺等慢性疾病均好发于老年患者,且在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发病率[3-5]。健康管理为延缓慢性疾病发生、发展,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关键[6]。为探究基于全科医护团队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中实施对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影响效果,笔者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12月本中心慢病门诊就诊
的200例老年慢病患者进行研究,将信息录入计算机中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参照组,每组100例。管理组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65~88岁,平均(73.8±5.3)岁;合并症:高血压病44例,糖尿病43例,高脂血症46例,冠心病39例;病程6月~22年,平均(7.3±2.1)年。⒄兆橹心54例,女46例;年龄65~89岁,平均(73.5±5.9)岁;合并症:高血压病48例,糖尿病42例,高脂血症45例,冠心病36例;病程6个月~23年,平均(7.4±2.2)年。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分组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入组患者诊断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下自愿配合完成本次干预
和研究,年龄发65~89岁。(2)排除标准:合并残疾、精神疾病、痴呆等不能配合完成本次干预和研究;干预途中退出患者;不能按时进行治疗、复诊,依从性差患者。
1.3 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随访,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治疗、干预、预防措施,指导患者正确用药、饮食、运动,制定健康管理计划,患者定期进行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和管理。管理组患者基于全科医护团队为基础,对患者进行中医健康管理:(1)全科医师统筹整体工作,公卫医师、康复医师和全科护士配合共同参与管理,将入组患者一般健康资料录入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根据患者不同疾病类型、文化程度、兴趣酆玫仁凳攵孕越】倒芾怼#2)对患者进行亚健康及中医体质评估,对患者心理、饮食、起居、病症、运动、中医治疗及目前保健方法等情况进行了解,观察患者神色、形体、步态、语气、舌象、脉象、气息,确定患者中医体质,告知患者中医体质辨析结果并进行相应干预。(3)对已确诊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分别纳入社区相应病种中医健康管理范畴内,对中医偏颇体质患者进行针对性养生保健指导。(4)对正常病症患者进行体穴、耳穴、饮食及推拿等养生保健指导,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饮食调养、心理干预、运动保健、起居调摄等养生保健知识宣讲。患者每半月进行一次中医健康指导,两组连续干预3个月。
1.4 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包括健康、情感、认知、生活、工作、生理6条,总计36问,由调查者问,被调查者选答方式完成 [7]。(2)满意度:干预结束后用自制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0~80分,0~47分为不满意,48~63分为满意,64~80分为非常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用SPSS22.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的形式表示生活质量评分,t检验,率表示干预满意度,χ2检验,如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管理组患者健康、情感、认知、生活、工作、生理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
管理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
3 讨论
慢性疾病为老年患者主要疾病特征,以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为最常见,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慢性疾病具有病史长、并发症多、不能治愈等特点,患者需终身治疗和干预[8-10]。研究指出,慢病管理为长期治疗和防控关键,管理目的在于提高患者保护因素,降低危险因素,降低慢病引起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延缓疾病发展,保障患者健康[11-13]。社区为老年慢性疾病管理主要场所,社区全科医护团队承担基础疾病诊治、慢性病管理、疾病预防及保健等重要工作,在慢性疾病管理中采取综合管理模式,不仅对疾病进行诊治,还重视疾病预防和保健。
中医辨证在慢性疾病中管理具有完整理论体系,认为基本能够发生、发展与机体不同体质特征有相关性,针对每一种偏颇体质,中医均有建立一套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对策[14]。本次研究将全科医护团队和中医体质辨证思想相结合对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相对常规随访患者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临床中多有报道中医体质辨证方法在慢性疾病患者中管理效果良好案例,许在安等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中医体质辨证健康管理,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82.56%[15]。王玉霞等在社区代谢综合征患者中采用中医体质辨证健康管理模式,显著降低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发生危险因素[16]。基于全科医护团队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将全科医护团队运营模式和中医体质辨证思想结合,将疾病管理思想、管理行动完整相结合,通过中医体质测评对患者疾病和体制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疾病和体质类型实施管理方法和措施,提高对慢病患者管理效果。本次研究同样得出,管理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
综上所述,基于全科医护团队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在老年慢病患者中应用,能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质量和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丽,常利杰,吴浩,等.医护绑定式团队中社区护士对慢性病管理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6):743-747.
[2] 高裕,罗洁,郭惠环,等.全科融合慢性病为一体管理模式构建的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3):342-344.
[3] Evans N,Pasman HRW,Donker GA, et al.End-of-life care in general practice: A cross-sectional, retrospective survey of 'cancer', 'organ failure' and 'old-age/ dementia' patients[J].Palliative medicine,2014,28(7):965-975.
[4] 刘文睿,朱焱.贵阳市主城区全科医生团队社区慢性病服务流程及存在问题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8):3476-3480.
[5] Pilgrim JL,Taylor MJ,Drummer OH, et al.Realigning Medicare: Further changes in general practitioner consultation delivery rates[J].The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 Journal of the Australian Medical Association,2014,200(3):151-152.
[6] 杜兆辉,黄倩,蔡丞俊,等.全科医学与慢性病管理[J].医学与哲学,2015,36(16):1-2.
[7] 王丽,常利杰,吴浩,等.北京方庄医护“一对一”绑定式社区护士参与慢病健康管理模式的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0):3722-3725.
[8] 周育松,张宁,赵娟,等.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效果观察[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6,32(2):128-130.
[9] 何嘉炜,林基伟,彭苏元,等.慢病管理在临床科研中的作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6):964-967.
[10] 肖宁,王家伟.药师将互联网大数据引入慢病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考[J].中国药房,2016,27(22):3158-3160.
[11] 贺婷,刘星,李莹,等.大数据分析在慢病管理中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6,32(7):981-984.
[12] 王欣月,严丽萍,常春,等.多水平模型在居民慢病患病的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4):291-295.
[13] 谭教旺,黄琼,叶美琴,等.论慢病管理的重要性和中医介入的优势[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6):972-977.
[14] 于德华,潘莹,张斌,等.三级医院中全科医学的定位和作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7):1061-1063,1110.
[15] 许在安,王素美,林金萍,等.中医体质辨析计算机智能分析模型在干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0,4(2):116-117.
活动课程理论最早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由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现代教育的创导者、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教授约翰·.杜威依据自己独特的哲学观、心理学观和社会观,在对教育问题、教育现象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基本理论是:以问题为中心,师生共同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融汇多种学科知识,打破传统的学校课程单一化的倾向。提出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培养科学的思想、态度和思维方法。相对于以教授知识为主的课程来说,活动课程具有以下特点:1.以探究体验为主要方式,把学习知识和亲自实践结合起来,强调“做中学”,重视直接体验。2.不受本学科知识体系的局限,涉及多学科的综合体系。3.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探索和创造精神。
由此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课型——活动课,而历史活动课也作为历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以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历史,在活动中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的表述为: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历史课程标准还在“内容标准”部分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活动建议中都提出了2~3个活动建议,并在“实施建议”中附有9个教学活动案例。所以从课程标准的设计层面上讲,对历史活动课程的价值给予了较高的期望,但从我们对历史新课程实施的调研以及收集的大量案例来看,目前历史活动课的价值开发远远不够。
一、加深历史教师对历史活动课程价值的认识,确保历史活动课程的正常开设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是集中体现、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而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在人教版的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要“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这个目标体现了杜威活动课程的思想。课标在教学建议中专门为活动课程做了较具体且操作性强的建议:“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通讯、刊物,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等。”在课标中赋予活动课以课程意义,要求按照课程规范开设。
然而,从我们所做的调查来看,在今天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历史活动课程的实施并不理想。很多教师对历史活动课程的价值认识不足,历史活动课最终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课程。事实上,由于教材内容安排,活动课被单列在每个单元正常的教学内容之后,且由于活动课程内容的性质,活动课的内容与前后的历史关联度不大,所以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历史活动课上与不上不影响正常的历史教学任务完成,具体地说不影响学生的考试分数(或者说不影响教师所追求的分数效果)。主要的问题是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师对有效教学理念的认识错误,只注重显性的分数评价,忽视学生的能力、素质发展,与新课程理念相悖。所以要确保活动课程的实施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切实提高教师对历史活动课程价值的认识。历史活动课作为历史常规课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是历史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历史活动课可以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目标的全面真正实现,我们历史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活动课程对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严格执行课程标准要求,认真开设好历史活动课。
二、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课程开发能力,确保历史活动课有效开展
课程开发能力指教师在理解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把潜在的课程资源发展成显性课程,把理论上的课程资源发展成现实性课程的能力,主要包括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发掘整合、应用和评价等方面的能力。以历史课程为例,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是准确解读历史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立足本校本班学生的学力基础等学情,利用教材、教学环境、信息技术等各种课程资源,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对教学要求进行校本化的实施以实现课程目标。如一节活动课的主题为调查近二十年来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其活动目标可确定为:1.了解近二十年来家庭生活状况,尤其是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并探究其原因。2.掌握开展社会调查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撰写小型调查报告。3.从二十年家庭生活的变化以及原因思考感受到党的政策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然而,我们从大量的历史活动课案例中了解到,教师对活动课的课程目标确立存在误区。较为典型的是,历史活动课中教师最容易忽视历史的认知目标,认为活动课就是“学生活动”,只要学生动了就是活动课,所以往往一节看似热热闹闹的活动课,却没有“历史味”。既然是历史课,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应该为实现特定的历史教育目标服务,如果历史课没有三维目标的体现,就不能叫历史课了。
三、正确处理好历史课程实施中的几个关系,确保学生在历史活动课程中得到发展
1.处理好历史活动课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主体关系
教师不能取代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剥夺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同时,也不能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缺位。
当然,处理好主体关系的关键,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门学科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障。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理念的创新,以学生为本,创设历史情境,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需要,促使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并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出发提出要求,指导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分工合作;在思想和学习方式上大胆创新,使学生能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注重探究;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智;要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正确、及时的评价和鼓励,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体验、个性的发展。
从我们了解的历史活动课案例分析,历史活动课中教师缺位的情况较为普遍,往往是学生一唱主角教师就退到了“局外”,等学生“表演”结束,教师站出来让全班学生鼓鼓掌。所以我们认为,教师只有在活动课程的全过程中都积极发挥指导、帮助、评价作用,才能更好地实现历史活动课程的价值。活动课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统一活动,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2.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历史活动课的组织形式是内容的展示方式,组织形式很多,例如编写历史剧本,表演历史剧,搜集、整理、展示历史文字、图片资料,探讨热点历史问题,参观、调查历史文化古迹,采访历史见证人,举办历史故事会和历史辩论会等等。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其方案设计必须体现历史性,都应该为实现特定的历史教育目标服务,因此历史活动课的设计也应该遵循一些原则:如学生体验原则(以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为主)、简约原则(在同样能达到学习目标的前提下,选择活动形式时,首先选择省时省力的)。
3.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与生成是活动课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两者缺一不可,没有充分地预设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就无法保证教学有序进行,预设是生成的基础。
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心的预设,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分析和经验回顾,这些都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需要在全面分析学生和教材的基础上,对历史活动课的教学包括教学目标进行充分预设,对每个教学环节作出多种可能的预设,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答案等等。预设是生成的方向标,是课堂富有成效的保证,它为生成播下种子并使自身在生成中升华。有效的生成就是在预设中不断调整的,没有精心预设的生成,学生是活跃了,课堂看似是热闹了,但表面的热闹掩盖不了实质的苍白——好看不中用。
但是把预设当成圣经,不顾学生实际情况,一味照搬,也不能体现活动课特有的价值。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太多的动态需要教师去促成、引导。例如从学生的答案中生成,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答案的起点,并由此及彼,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学生的回答有偏差,可因势利导,还要善于从学生的问题中顺势延伸,趁热打铁。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一旦课堂上出现“意料之外的预设”,教师要沉着冷静,牢记围绕教学目标,调整预设,持续生成;或顺应学情,因势利导;或借机施教,放大生成。总之,要处理好课堂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需要较多的教学艺术与智慧。
参考文献
[1]朱汉国等主编.历史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汤文科,胡桂英.“杜威经验课程理论对当前活动课程的启示”[J].教学研究,2010(15).
[3]黄翠华.论新课程背景下高师学生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09(1).
活动探究课将学生查找历史资料,参观历史文物古迹、阅读分析史料、辩论、表演小话剧等整合在一起,构成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核心的新课型,充分体现了《历史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但是,由于处于探索阶段,教师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在实践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笔者曾听过一些历史活动探究课,感觉是在演戏,其他听课老师也有同感。而且,由于要突出学生的活动,体现教学形式的多样性,短短45分钟内安排了太多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每一项活动都是匆匆忙忙,草草了事。谈不上有什么吸引力,更不能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另外,活动安排比较多也使得教学内容分散,不知道通过这节课要给学生什么东西。总之,历史活动探究课虽然在形式上已经体现了《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教学理念,但是活动之后能留给学生些什么?是否达到了历史教育的目标?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要使历史活动探究课做到既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实现历史教育的目的,就必须首先澄清一些历史活动教学的理论问题。只有理清了思路,才能使历史活动探究课设计得比较合理。
一、历史活动探究课的定位
目前我国中等学校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课外活动三部分组成,他们都是学校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在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不可相互替代、相辅相成的作用。“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推动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必须正确地把握三者的性质和相互关系,注意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实现功能互补”[2]。
历史活动探究课属于学科课程还是属于活动课程?澄清这一问题非常关键,它决定了历史活动探究课的目标、内容和评价标准。课程定位不同,其目标、内容和评价标准都会有所不同。对于活动课程来说成功的课,对于学科课程来说不一定就是成功的。反之亦然。
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确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
学科课程是根据学校的教育任务和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按照一定的学习顺序、学习周期和学习课时,分科进行教学安排的课程。这种课程能够系统高效地向学生传授人类通过长期实践积累起来的各种经验,但是由于这些经验主要是以记录在书本上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形式保存下来的,学生只能通过语言文字来学习,获得的只是间接经验。如果长期使用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就会使学生失去对现实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应变能力,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活动课程在某种意义上讲正是针对传统的学科课程的弊端而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它是以综合性信息和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以学生主体的学习活动及体验学习为主要形式,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及教学组织形态[2]。与学科课程相比,活动课程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活动课程是以探究体验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它把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强调“做中学”,重视直接体验和经验学习;其次,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其内容可以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局限,常以涉及多学科的综合信息和直接经验为主。第三,活动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强调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探索和创造精神。
从活动课程的上述特征来看,历史活动探究课似乎更接近于活动课程。尽管如此,笔者还是倾向于将它定位为学科课程。理由如下:
第一,目前的课程设置是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并行,历史活动探究课是历史学科课程中的一种活动教学形式,它由历史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我们不能把学科中的活动教学和活动课程相混淆,它们有着各自的目标指向和功能,不能简单地替代。否则我们就可以干脆把历史活动探究课并入活动课程中去,历史课本身无需再开展活动课教学了。
第二,尽管历史学科课程中的活动教学所依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与活动课程有共同之处,但它毕竟是为学科教学目标服务的,其活动局限于历史领域,其综合性也主要是历史学科范围内的综合。而活动课程则具有更强的跨学科性和综合性,而且在目标和内容方面比历史学科的活动教学更广泛。
第三,历史学科课程中的活动学习虽然是学生的主动学习,但是其获得的仍然是间接经验和对间接经验的认识,因为历史上的事情一去不复返,人们不可能让时光倒转,亲身去经历过去的事件,从而获得直接经验。而活动课程中的活动内容则是直接来源于现实,通过让学生研究解决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来获得直接经验。
总之,历史学科课程的教学活动可以积极吸取活动课程的思想和教学组织策略,以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不能将这种活动教学方式混同于活动课程,否则会造成历史教育目标的混乱。
二、历史活动探究课的目标
明确了历史活动探究课的历史学科课程定位,我们就可以专心解决其课程目标了。《历史课程标准》将历史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部分。虽然这种分类方法和每部分的具体表述尚有值得推敲之处,但其表达的基本思想还是比以往的《历史教学大纲》前进了一大步,它对历史能力的表述更具体明确:“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在课程目标别重视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注重探究式学习”,要求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这些历史课程目标已经涉及了历史学的本质问题。
历史学研究过去发生过的事情,其基本依据是史料。搜集史料并进行考证、辨别真伪,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工作和进一步研究的前提。通过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史料进行梳理,得出自己对某一历史现象的认识则是史学家的主要工作。用一定的语言形式把这些史学家的研究成果表述出来,就成为我们通常所看到的历史。可以说,我们今天在历史课上学习的历史,并非客观存在的历史,那种历史我们已经看不到了,我们看到的只是历史学家对历史认识的成果。传统的灌输式历史教学方式最大的缺陷在于,它使学生误以为书本上的东西就是真实的历史,就是真理。而事实上,由于历史学家的个体差异,对同一史料会得出不同或相反的结论,形成不同的史学观点,书本上仅仅选择了某一种观点。另外,即便是一些已经成为定论的东西,随着历史理论的发展,历史研究方法的进步和新史料的发现,书本上原有的结论也可能会改变。这是历史学科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学习历史最科学的方法是掌握研究历史的理论和方法,至少应该知道历史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历史识别能力,从历史学习中受益。但是,用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较难做到这一点,因为传统教学方法注重历史知识的传授,而较少关注历史知识本身的特点,较少关注学生判断历史知识的能力,难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而利用活动教学方式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说,历史活动探究课在历史学科课程体系中起到了拾遗补阙的作用,它弥补了以历史知识传授为主的各种传统历史教学法的不足,能够实现传统历史教学法所不能实现或较难实现的历史教育目标。
有鉴于此,历史活动探究课的目标,应该定位为教会学生研究历史的方法,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来看待历史现象、解决历史问题。初中学生不可能掌握高深的历史理论,但是最起码应该知道,回答历史问题应该有史料做依据,不能信口开河,完全凭自己的想像来解答。如果不明确历史活动探究课的这一目标,就会使这种课偏离主题,成了与历史无关的活动课。学生在活动中满足了自己的娱乐需求,教师却没有达到历史教育的目的。学生们与历史无关的需求可以通过历史课以外的其他途径来满足,没有必要占用本来就不多的历史课的时间。
笔者曾经利用指导大学本科生教育实习的机会到实习中学作过调查,许多初中学生在实习教师的历史课上积极性很高,但是并不是因为对历史课本身有兴趣,而是因为现在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多,给了初中学生们表现自己的机会。一遇到教师提问,全班学生们争先恐后,抢着回答,但是答非所问,目的是为了引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是实习教师上历史课时的亲身体验。如果是原来的任课教师上课,则会出现另一种现象:只有坐在前排的少数几个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其他学生都趴在课桌上睡觉。这说明仅仅靠改变教学方式、增加提问次数,并不一定能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样确实为学生提供了乐趣,但是并不能达到历史教学的目标。这是常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果是活动教学,类似的问题可能会更多,学生参与活动的目的可能并不是为了学习历史,而是出于好奇、好玩,组织得不好,就会偏离教育者的本意。因此,依据历史活动探究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周密的活动计划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的活动指向特定的历史教育目标,是保障历史活动探究课成功的关键。
一、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1.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例如“”这一节,新教材有意识地留下了对的评价不写,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过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历史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这一节对旧教材中评价前期成就进行了删除,而设计了一道课后习题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并建议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文章加以分析得出答案,它的设问向开放性试题发展。类似例子有许多,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二、目前高中历史教学,高一年级是关键,培养历史情结是重点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而必修课只有高一年级开设,这实际上使大多数高中生接受历史知识学习的时间就只有宝贵的一年,所以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学习就显得颇为重要了。重视高一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也是势所必然,历史教师虽难上加难,但却责无旁贷。
有人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统计表明:表示很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占41%,表示不置可否的学生占55%,而明确表示不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仅占2%。学生没说不喜欢历史,可教师却在抱怨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原因何在?无外乎两个因素:(1)因主课学业繁重紧张,把学习历史当作类似看小说看电视等缓释紧张情绪的功能。(2)某些历史知识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产生了一时的冲动。这些统计表明,目前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这可能受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影响),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我们知道,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易懂、概念重复讲述、结论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再加上其他学科学习压力,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改善之法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如前所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学。
2.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我们至少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等。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关键词】课程改革 高中历史教学
一、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例如“”这一节,新教材有意识地留下了对的评价不写,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过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历史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这一节对旧教材中评价前期成就进行了删除,而设计了一道课后习题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并建议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文章加以分析得出答案,它的设问向开放性试题发展。类似例子有许多,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二、目前高中历史教学,高一年级是关键,培养历史情结是重点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而必修课只有高一年级开设,这实际上使大多数高中生接受历史知识学习的时间就只有宝贵的一年,所以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学习就显得颇为重要了。重视高一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也是势所必然,历史教师虽难上加难,但却责无旁贷。
有人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统计表明:表示很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占41.9%,表示不置可否的学生占55.3%,而明确表示不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仅占2.8%。学生没说不喜欢历史,可教师却在抱怨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原因何在?无外乎两个因素:(1)因主课学业繁重紧张,把学习历史当作类似看小说看电视等缓释紧张情绪的功能。(2)某些历史知识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产生了一时的冲动。这些统计表明,目前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这可能受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影响),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我们知道,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易懂、概念重复讲述、结论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再加上其他学科学习压力,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改善之法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如前所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学。
二是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我们至少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等。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