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历史课的评价及建议范文

对历史课的评价及建议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6: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对历史课的评价及建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对历史课的评价及建议

篇1

[关键词] 全科医护团队;中医健康管理;老年;慢性疾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10-245-03

Evaluation of application effect of TCM health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general medicine health care team in improving satisfac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JIANG Ming1 SHEN Manxuan2

1.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Dongshan Street, Yuexiu District, Guangdong, Guangzhou 5106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Geriatrics,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dong, Guangzhou 51008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CM health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general medicine health care team in improving satisfac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Methods 200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who were registered in outpatient service from June 2016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management group and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management group was given TCM health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general medicine health care team while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follow-up. Quality of life and satisfaction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Scores of health, emotion, cognition, life, work and physiology of the management group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reference group (P

[Key words] General medicine health care team; TCM health management; Elderly; Chronic diseases; Satisfaction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老年慢性疾病在临床中占有比例显著升高,为影响老年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主要影响因素[1-2]。临床调查显示,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心、肺等慢性疾病均好发于老年患者,且在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发病率[3-5]。健康管理为延缓慢性疾病发生、发展,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关键[6]。为探究基于全科医护团队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中实施对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影响效果,笔者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12月本中心慢病门诊就诊

的200例老年慢病患者进行研究,将信息录入计算机中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参照组,每组100例。管理组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65~88岁,平均(73.8±5.3)岁;合并症:高血压病44例,糖尿病43例,高脂血症46例,冠心病39例;病程6月~22年,平均(7.3±2.1)年。⒄兆橹心54例,女46例;年龄65~89岁,平均(73.5±5.9)岁;合并症:高血压病48例,糖尿病42例,高脂血症45例,冠心病36例;病程6个月~23年,平均(7.4±2.2)年。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分组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入组患者诊断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下自愿配合完成本次干预

和研究,年龄发65~89岁。(2)排除标准:合并残疾、精神疾病、痴呆等不能配合完成本次干预和研究;干预途中退出患者;不能按时进行治疗、复诊,依从性差患者。

1.3 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随访,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治疗、干预、预防措施,指导患者正确用药、饮食、运动,制定健康管理计划,患者定期进行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和管理。管理组患者基于全科医护团队为基础,对患者进行中医健康管理:(1)全科医师统筹整体工作,公卫医师、康复医师和全科护士配合共同参与管理,将入组患者一般健康资料录入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根据患者不同疾病类型、文化程度、兴趣酆玫仁凳攵孕越】倒芾怼#2)对患者进行亚健康及中医体质评估,对患者心理、饮食、起居、病症、运动、中医治疗及目前保健方法等情况进行了解,观察患者神色、形体、步态、语气、舌象、脉象、气息,确定患者中医体质,告知患者中医体质辨析结果并进行相应干预。(3)对已确诊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分别纳入社区相应病种中医健康管理范畴内,对中医偏颇体质患者进行针对性养生保健指导。(4)对正常病症患者进行体穴、耳穴、饮食及推拿等养生保健指导,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饮食调养、心理干预、运动保健、起居调摄等养生保健知识宣讲。患者每半月进行一次中医健康指导,两组连续干预3个月。

1.4 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包括健康、情感、认知、生活、工作、生理6条,总计36问,由调查者问,被调查者选答方式完成 [7]。(2)满意度:干预结束后用自制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0~80分,0~47分为不满意,48~63分为满意,64~80分为非常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用SPSS22.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的形式表示生活质量评分,t检验,率表示干预满意度,χ2检验,如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管理组患者健康、情感、认知、生活、工作、生理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

管理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

3 讨论

慢性疾病为老年患者主要疾病特征,以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为最常见,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慢性疾病具有病史长、并发症多、不能治愈等特点,患者需终身治疗和干预[8-10]。研究指出,慢病管理为长期治疗和防控关键,管理目的在于提高患者保护因素,降低危险因素,降低慢病引起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延缓疾病发展,保障患者健康[11-13]。社区为老年慢性疾病管理主要场所,社区全科医护团队承担基础疾病诊治、慢性病管理、疾病预防及保健等重要工作,在慢性疾病管理中采取综合管理模式,不仅对疾病进行诊治,还重视疾病预防和保健。

中医辨证在慢性疾病中管理具有完整理论体系,认为基本能够发生、发展与机体不同体质特征有相关性,针对每一种偏颇体质,中医均有建立一套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对策[14]。本次研究将全科医护团队和中医体质辨证思想相结合对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相对常规随访患者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临床中多有报道中医体质辨证方法在慢性疾病患者中管理效果良好案例,许在安等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中医体质辨证健康管理,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82.56%[15]。王玉霞等在社区代谢综合征患者中采用中医体质辨证健康管理模式,显著降低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发生危险因素[16]。基于全科医护团队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将全科医护团队运营模式和中医体质辨证思想结合,将疾病管理思想、管理行动完整相结合,通过中医体质测评对患者疾病和体制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疾病和体质类型实施管理方法和措施,提高对慢病患者管理效果。本次研究同样得出,管理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

综上所述,基于全科医护团队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在老年慢病患者中应用,能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质量和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丽,常利杰,吴浩,等.医护绑定式团队中社区护士对慢性病管理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6):743-747.

[2] 高裕,罗洁,郭惠环,等.全科融合慢性病为一体管理模式构建的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3):342-344.

[3] Evans N,Pasman HRW,Donker GA, et al.End-of-life care in general practice: A cross-sectional, retrospective survey of 'cancer', 'organ failure' and 'old-age/ dementia' patients[J].Palliative medicine,2014,28(7):965-975.

[4] 刘文睿,朱焱.贵阳市主城区全科医生团队社区慢性病服务流程及存在问题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8):3476-3480.

[5] Pilgrim JL,Taylor MJ,Drummer OH, et al.Realigning Medicare: Further changes in general practitioner consultation delivery rates[J].The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 Journal of the Australian Medical Association,2014,200(3):151-152.

[6] 杜兆辉,黄倩,蔡丞俊,等.全科医学与慢性病管理[J].医学与哲学,2015,36(16):1-2.

[7] 王丽,常利杰,吴浩,等.北京方庄医护“一对一”绑定式社区护士参与慢病健康管理模式的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0):3722-3725.

[8] 周育松,张宁,赵娟,等.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效果观察[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6,32(2):128-130.

[9] 何嘉炜,林基伟,彭苏元,等.慢病管理在临床科研中的作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6):964-967.

[10] 肖宁,王家伟.药师将互联网大数据引入慢病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考[J].中国药房,2016,27(22):3158-3160.

[11] 贺婷,刘星,李莹,等.大数据分析在慢病管理中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6,32(7):981-984.

[12] 王欣月,严丽萍,常春,等.多水平模型在居民慢病患病的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4):291-295.

[13] 谭教旺,黄琼,叶美琴,等.论慢病管理的重要性和中医介入的优势[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6):972-977.

[14] 于德华,潘莹,张斌,等.三级医院中全科医学的定位和作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7):1061-1063,1110.

[15] 许在安,王素美,林金萍,等.中医体质辨析计算机智能分析模型在干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0,4(2):116-117.

篇2

活动课程理论最早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由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现代教育的创导者、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教授约翰·.杜威依据自己独特的哲学观、心理学观和社会观,在对教育问题、教育现象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基本理论是:以问题为中心,师生共同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融汇多种学科知识,打破传统的学校课程单一化的倾向。提出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培养科学的思想、态度和思维方法。相对于以教授知识为主的课程来说,活动课程具有以下特点:1.以探究体验为主要方式,把学习知识和亲自实践结合起来,强调“做中学”,重视直接体验。2.不受本学科知识体系的局限,涉及多学科的综合体系。3.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探索和创造精神。

由此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课型——活动课,而历史活动课也作为历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以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历史,在活动中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的表述为: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历史课程标准还在“内容标准”部分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活动建议中都提出了2~3个活动建议,并在“实施建议”中附有9个教学活动案例。所以从课程标准的设计层面上讲,对历史活动课程的价值给予了较高的期望,但从我们对历史新课程实施的调研以及收集的大量案例来看,目前历史活动课的价值开发远远不够。

一、加深历史教师对历史活动课程价值的认识,确保历史活动课程的正常开设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是集中体现、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而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在人教版的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要“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这个目标体现了杜威活动课程的思想。课标在教学建议中专门为活动课程做了较具体且操作性强的建议:“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通讯、刊物,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等。”在课标中赋予活动课以课程意义,要求按照课程规范开设。

然而,从我们所做的调查来看,在今天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历史活动课程的实施并不理想。很多教师对历史活动课程的价值认识不足,历史活动课最终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课程。事实上,由于教材内容安排,活动课被单列在每个单元正常的教学内容之后,且由于活动课程内容的性质,活动课的内容与前后的历史关联度不大,所以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历史活动课上与不上不影响正常的历史教学任务完成,具体地说不影响学生的考试分数(或者说不影响教师所追求的分数效果)。主要的问题是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师对有效教学理念的认识错误,只注重显性的分数评价,忽视学生的能力、素质发展,与新课程理念相悖。所以要确保活动课程的实施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切实提高教师对历史活动课程价值的认识。历史活动课作为历史常规课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是历史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历史活动课可以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目标的全面真正实现,我们历史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活动课程对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严格执行课程标准要求,认真开设好历史活动课。

二、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课程开发能力,确保历史活动课有效开展

课程开发能力指教师在理解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把潜在的课程资源发展成显性课程,把理论上的课程资源发展成现实性课程的能力,主要包括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发掘整合、应用和评价等方面的能力。以历史课程为例,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是准确解读历史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立足本校本班学生的学力基础等学情,利用教材、教学环境、信息技术等各种课程资源,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对教学要求进行校本化的实施以实现课程目标。如一节活动课的主题为调查近二十年来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其活动目标可确定为:1.了解近二十年来家庭生活状况,尤其是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并探究其原因。2.掌握开展社会调查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撰写小型调查报告。3.从二十年家庭生活的变化以及原因思考感受到党的政策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然而,我们从大量的历史活动课案例中了解到,教师对活动课的课程目标确立存在误区。较为典型的是,历史活动课中教师最容易忽视历史的认知目标,认为活动课就是“学生活动”,只要学生动了就是活动课,所以往往一节看似热热闹闹的活动课,却没有“历史味”。既然是历史课,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应该为实现特定的历史教育目标服务,如果历史课没有三维目标的体现,就不能叫历史课了。

三、正确处理好历史课程实施中的几个关系,确保学生在历史活动课程中得到发展

1.处理好历史活动课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主体关系

教师不能取代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剥夺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同时,也不能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缺位。

当然,处理好主体关系的关键,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门学科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障。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理念的创新,以学生为本,创设历史情境,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需要,促使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并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出发提出要求,指导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分工合作;在思想和学习方式上大胆创新,使学生能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注重探究;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智;要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正确、及时的评价和鼓励,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体验、个性的发展。

从我们了解的历史活动课案例分析,历史活动课中教师缺位的情况较为普遍,往往是学生一唱主角教师就退到了“局外”,等学生“表演”结束,教师站出来让全班学生鼓鼓掌。所以我们认为,教师只有在活动课程的全过程中都积极发挥指导、帮助、评价作用,才能更好地实现历史活动课程的价值。活动课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统一活动,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2.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历史活动课的组织形式是内容的展示方式,组织形式很多,例如编写历史剧本,表演历史剧,搜集、整理、展示历史文字、图片资料,探讨热点历史问题,参观、调查历史文化古迹,采访历史见证人,举办历史故事会和历史辩论会等等。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其方案设计必须体现历史性,都应该为实现特定的历史教育目标服务,因此历史活动课的设计也应该遵循一些原则:如学生体验原则(以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为主)、简约原则(在同样能达到学习目标的前提下,选择活动形式时,首先选择省时省力的)。

3.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与生成是活动课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两者缺一不可,没有充分地预设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就无法保证教学有序进行,预设是生成的基础。

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心的预设,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分析和经验回顾,这些都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需要在全面分析学生和教材的基础上,对历史活动课的教学包括教学目标进行充分预设,对每个教学环节作出多种可能的预设,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答案等等。预设是生成的方向标,是课堂富有成效的保证,它为生成播下种子并使自身在生成中升华。有效的生成就是在预设中不断调整的,没有精心预设的生成,学生是活跃了,课堂看似是热闹了,但表面的热闹掩盖不了实质的苍白——好看不中用。

但是把预设当成圣经,不顾学生实际情况,一味照搬,也不能体现活动课特有的价值。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太多的动态需要教师去促成、引导。例如从学生的答案中生成,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答案的起点,并由此及彼,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学生的回答有偏差,可因势利导,还要善于从学生的问题中顺势延伸,趁热打铁。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一旦课堂上出现“意料之外的预设”,教师要沉着冷静,牢记围绕教学目标,调整预设,持续生成;或顺应学情,因势利导;或借机施教,放大生成。总之,要处理好课堂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需要较多的教学艺术与智慧。

参考文献

[1]朱汉国等主编.历史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汤文科,胡桂英.“杜威经验课程理论对当前活动课程的启示”[J].教学研究,2010(15).

[3]黄翠华.论新课程背景下高师学生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09(1).

篇3

    活动探究课将学生查找历史资料,参观历史文物古迹、阅读分析史料、辩论、表演小话剧等整合在一起,构成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核心的新课型,充分体现了《历史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但是,由于处于探索阶段,教师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在实践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笔者曾听过一些历史活动探究课,感觉是在演戏,其他听课老师也有同感。而且,由于要突出学生的活动,体现教学形式的多样性,短短45分钟内安排了太多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每一项活动都是匆匆忙忙,草草了事。谈不上有什么吸引力,更不能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另外,活动安排比较多也使得教学内容分散,不知道通过这节课要给学生什么东西。总之,历史活动探究课虽然在形式上已经体现了《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教学理念,但是活动之后能留给学生些什么?是否达到了历史教育的目标?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要使历史活动探究课做到既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实现历史教育的目的,就必须首先澄清一些历史活动教学的理论问题。只有理清了思路,才能使历史活动探究课设计得比较合理。

    一、历史活动探究课的定位

    目前我国中等学校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课外活动三部分组成,他们都是学校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在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不可相互替代、相辅相成的作用。“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推动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必须正确地把握三者的性质和相互关系,注意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实现功能互补”[2]。

    历史活动探究课属于学科课程还是属于活动课程?澄清这一问题非常关键,它决定了历史活动探究课的目标、内容和评价标准。课程定位不同,其目标、内容和评价标准都会有所不同。对于活动课程来说成功的课,对于学科课程来说不一定就是成功的。反之亦然。

    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确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

    学科课程是根据学校的教育任务和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按照一定的学习顺序、学习周期和学习课时,分科进行教学安排的课程。这种课程能够系统高效地向学生传授人类通过长期实践积累起来的各种经验,但是由于这些经验主要是以记录在书本上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形式保存下来的,学生只能通过语言文字来学习,获得的只是间接经验。如果长期使用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就会使学生失去对现实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应变能力,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活动课程在某种意义上讲正是针对传统的学科课程的弊端而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它是以综合性信息和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以学生主体的学习活动及体验学习为主要形式,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及教学组织形态[2]。与学科课程相比,活动课程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活动课程是以探究体验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它把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强调“做中学”,重视直接体验和经验学习;其次,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其内容可以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局限,常以涉及多学科的综合信息和直接经验为主。第三,活动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强调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探索和创造精神。

    从活动课程的上述特征来看,历史活动探究课似乎更接近于活动课程。尽管如此,笔者还是倾向于将它定位为学科课程。理由如下:

    第一,目前的课程设置是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并行,历史活动探究课是历史学科课程中的一种活动教学形式,它由历史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我们不能把学科中的活动教学和活动课程相混淆,它们有着各自的目标指向和功能,不能简单地替代。否则我们就可以干脆把历史活动探究课并入活动课程中去,历史课本身无需再开展活动课教学了。

    第二,尽管历史学科课程中的活动教学所依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与活动课程有共同之处,但它毕竟是为学科教学目标服务的,其活动局限于历史领域,其综合性也主要是历史学科范围内的综合。而活动课程则具有更强的跨学科性和综合性,而且在目标和内容方面比历史学科的活动教学更广泛。

    第三,历史学科课程中的活动学习虽然是学生的主动学习,但是其获得的仍然是间接经验和对间接经验的认识,因为历史上的事情一去不复返,人们不可能让时光倒转,亲身去经历过去的事件,从而获得直接经验。而活动课程中的活动内容则是直接来源于现实,通过让学生研究解决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来获得直接经验。

    总之,历史学科课程的教学活动可以积极吸取活动课程的思想和教学组织策略,以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不能将这种活动教学方式混同于活动课程,否则会造成历史教育目标的混乱。

    二、历史活动探究课的目标

    明确了历史活动探究课的历史学科课程定位,我们就可以专心解决其课程目标了。《历史课程标准》将历史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部分。虽然这种分类方法和每部分的具体表述尚有值得推敲之处,但其表达的基本思想还是比以往的《历史教学大纲》前进了一大步,它对历史能力的表述更具体明确:“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在课程目标别重视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注重探究式学习”,要求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这些历史课程目标已经涉及了历史学的本质问题。

    历史学研究过去发生过的事情,其基本依据是史料。搜集史料并进行考证、辨别真伪,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工作和进一步研究的前提。通过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史料进行梳理,得出自己对某一历史现象的认识则是史学家的主要工作。用一定的语言形式把这些史学家的研究成果表述出来,就成为我们通常所看到的历史。可以说,我们今天在历史课上学习的历史,并非客观存在的历史,那种历史我们已经看不到了,我们看到的只是历史学家对历史认识的成果。传统的灌输式历史教学方式最大的缺陷在于,它使学生误以为书本上的东西就是真实的历史,就是真理。而事实上,由于历史学家的个体差异,对同一史料会得出不同或相反的结论,形成不同的史学观点,书本上仅仅选择了某一种观点。另外,即便是一些已经成为定论的东西,随着历史理论的发展,历史研究方法的进步和新史料的发现,书本上原有的结论也可能会改变。这是历史学科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学习历史最科学的方法是掌握研究历史的理论和方法,至少应该知道历史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历史识别能力,从历史学习中受益。但是,用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较难做到这一点,因为传统教学方法注重历史知识的传授,而较少关注历史知识本身的特点,较少关注学生判断历史知识的能力,难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而利用活动教学方式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说,历史活动探究课在历史学科课程体系中起到了拾遗补阙的作用,它弥补了以历史知识传授为主的各种传统历史教学法的不足,能够实现传统历史教学法所不能实现或较难实现的历史教育目标。

    有鉴于此,历史活动探究课的目标,应该定位为教会学生研究历史的方法,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来看待历史现象、解决历史问题。初中学生不可能掌握高深的历史理论,但是最起码应该知道,回答历史问题应该有史料做依据,不能信口开河,完全凭自己的想像来解答。如果不明确历史活动探究课的这一目标,就会使这种课偏离主题,成了与历史无关的活动课。学生在活动中满足了自己的娱乐需求,教师却没有达到历史教育的目的。学生们与历史无关的需求可以通过历史课以外的其他途径来满足,没有必要占用本来就不多的历史课的时间。

    笔者曾经利用指导大学本科生教育实习的机会到实习中学作过调查,许多初中学生在实习教师的历史课上积极性很高,但是并不是因为对历史课本身有兴趣,而是因为现在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多,给了初中学生们表现自己的机会。一遇到教师提问,全班学生们争先恐后,抢着回答,但是答非所问,目的是为了引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是实习教师上历史课时的亲身体验。如果是原来的任课教师上课,则会出现另一种现象:只有坐在前排的少数几个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其他学生都趴在课桌上睡觉。这说明仅仅靠改变教学方式、增加提问次数,并不一定能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样确实为学生提供了乐趣,但是并不能达到历史教学的目标。这是常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果是活动教学,类似的问题可能会更多,学生参与活动的目的可能并不是为了学习历史,而是出于好奇、好玩,组织得不好,就会偏离教育者的本意。因此,依据历史活动探究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周密的活动计划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的活动指向特定的历史教育目标,是保障历史活动探究课成功的关键。

篇4

一、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1.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例如“”这一节,新教材有意识地留下了对的评价不写,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过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历史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这一节对旧教材中评价前期成就进行了删除,而设计了一道课后习题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并建议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文章加以分析得出答案,它的设问向开放性试题发展。类似例子有许多,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二、目前高中历史教学,高一年级是关键,培养历史情结是重点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而必修课只有高一年级开设,这实际上使大多数高中生接受历史知识学习的时间就只有宝贵的一年,所以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学习就显得颇为重要了。重视高一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也是势所必然,历史教师虽难上加难,但却责无旁贷。

有人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统计表明:表示很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占41%,表示不置可否的学生占55%,而明确表示不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仅占2%。学生没说不喜欢历史,可教师却在抱怨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原因何在?无外乎两个因素:(1)因主课学业繁重紧张,把学习历史当作类似看小说看电视等缓释紧张情绪的功能。(2)某些历史知识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产生了一时的冲动。这些统计表明,目前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这可能受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影响),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我们知道,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易懂、概念重复讲述、结论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再加上其他学科学习压力,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改善之法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如前所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学。

2.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我们至少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等。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篇5

【关键词】课程改革 高中历史教学

一、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例如“”这一节,新教材有意识地留下了对的评价不写,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过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历史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这一节对旧教材中评价前期成就进行了删除,而设计了一道课后习题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并建议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文章加以分析得出答案,它的设问向开放性试题发展。类似例子有许多,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二、目前高中历史教学,高一年级是关键,培养历史情结是重点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而必修课只有高一年级开设,这实际上使大多数高中生接受历史知识学习的时间就只有宝贵的一年,所以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学习就显得颇为重要了。重视高一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也是势所必然,历史教师虽难上加难,但却责无旁贷。

有人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统计表明:表示很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占41.9%,表示不置可否的学生占55.3%,而明确表示不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仅占2.8%。学生没说不喜欢历史,可教师却在抱怨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原因何在?无外乎两个因素:(1)因主课学业繁重紧张,把学习历史当作类似看小说看电视等缓释紧张情绪的功能。(2)某些历史知识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产生了一时的冲动。这些统计表明,目前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这可能受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影响),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我们知道,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易懂、概念重复讲述、结论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再加上其他学科学习压力,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改善之法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如前所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学。

二是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我们至少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等。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探究;因材施教;评价反馈

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的意义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当今的信息技术条件下,引入历史视频、图片、文字、让学生从视觉等多重角度获取生动形象的历史体验,首先会使枯燥无味的历史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新颖有趣,创设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其次更能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走进历史,感同深受地理解历史,理性深刻地思考历史,深入浅出地表达历史,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得到升华。其实也就是说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是指把以多媒体或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有机地与中学历史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为一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师生的交流工具及评价工具。从而有助于学生直观地感知过去的历史事件、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认清历史发展规律、提升人文素养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那么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在一起有什么好处呢?现就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有利于历史教学的自主探究

1.历史课外的自主探究活动。①把历史教学中的一些疑点、焦点、热点问题,分成众多小主题,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②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小组,每组三到五人。③每周根据成员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个探究主题。④学生自主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各小组将研究成果制成专题网页或者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教师通过事先设计好的评价表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的任务。⑤当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到某小组研究的相关主题的时候,就让选择这个主题的小组的学生代表来当主持人,用自己做的课件给同学们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2.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课堂教学。网络环境下,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程序包括: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教师小结、反馈练习等六个环节。教师在课前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对教材进行分析处理,创设学习情境,用问题的形式推动教学过程,情境和问题要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3.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教师作为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要充分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中的互动技术、网络技术,学会自主学习,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和探究的手段。

二、有利于历史教学的因材施教

历史教学在现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需要和兴趣有选择性的进行学习,由学生自己操作电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在讲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课程。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精心制作“以学生为主”的“学件”或构建“资源库”,合理设计供学生学习用的教学资源和思考题,设置热键,把自、选择权教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各种学习活动。学生点击热键,通过超级链接进入基础网页,这些网页上面的知识都是课本上的内容;在这些知识的关键词上面都设置了热链接,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点开学习。学生对本知识点学习完毕之后,如果要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则要先接受知识检测的挑战,检查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否则就要重新学习。如果在学习过程中碰到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按钮或者进入网上聊天室与老师、同学通过聊天的形式解决。进入练习巩固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练习,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在电脑里完成,电脑自动评分;还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程度的不同,在练习中设计坡度,让学生通过这一关后自然进入下一关,也可供不同层次水平的同学选用。

三、有利于历史教学的互动切磋

教师首先要筛选有效资料设计和设计成网页,合理归类,科学利用。授课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先浏览与课本相关的网上资源,从而为学生的讨论提供充足的资料,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然后通过bbs论坛进行网上讨论,可以使全体同学在同一时间段发表总计的观点,并与之交流;教师则可以通过留言板随时提供指导和帮助,并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对学生给予及时合理的评价;特别是论坛可以增强历史课的延续性,学生和教师可以在课后继续讨论研究。例如,在讲授完《美国南北战争》这一课后,围绕“林肯的生平”这一主题,我要求学生上网收集相关资料,结合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谈谈对林肯的看法,并思考为什么战后林肯要遭刺杀呢?学生通过网络浏览器查询了各种信息,可以通过班级QQ的形式让全班同学参加讨论或是请求教师的指导。这一过程使学生了解了历史上真实的林肯,全方位的了解林肯。这样不仅节省了课堂时间,更加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有利于历史教学的评价反馈

篇7

一、对学生课前预习方式提出科学性指导

初中学生学业负担重,各学科老师都强调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有具体的预习任务,还有科代表的责任检查,学生还要完成大量作业,作为非主科的历史学科当然不能去与其它主科争时间加任务。如何做到在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科学指导学生预习是历史课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我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状况,提出不同的预习方案,供各类学生自由选择:

(1)针对学习基础能力较弱的学生,建议他们根据每课的子目录内容写出知识要点,另外在笔记本上留出一块空间,待课堂内根据老师的分析作必要补充;

(2)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我的要求是预习时直接在课本上作出注脚,并提出本课重难点,及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应着重解决的问题,科代表负责在每节新课前将学生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反馈到教师处,为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有的放矢提供有效信息。

通过这一环节训练,使师生间的教学互动有更明确的目标,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主动学习的习惯,对老师的有效性教学也是一个推动。

二、对学生课前预习内容做出明确性规定

(1)预习时要注意看教材每课开头的引言,看本节课的小标题主要讲哪个问题,制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书面语言的概括和提炼能力。

现行初中教材每课的篇首都有一段简短引言,每节课有几个小标题就是主要讲几个问题,且语言概括、精炼。上课前应该精读,从而对本课内容有一个浅层次的整体印象。

(2)预习教材的文献资料,培养自己的史料阅读和材料处理能力

现行教材,突出历史学科特点,针对初中学生实际,适当地增添了文献资料的数量和份量,采取了在一段史实的旁边设置一则史料,或在一些重要历史问题的叙述中穿插一段史料的方式。

近年历史中考大量引人教材之外的新材料,来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而教材原始材料的引人,无疑为培养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和材料处理的应变能力提供了极好素材,奠定良好基础。因而学生在预习历史的过程中不能熟视无睹、轻意放过,不要冷落或遗忘了它们,要主动地学习史料—读懂史料—理解史料,把教材的正文部分和文献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文献资料融人正文部分之中。

(3)预习要利用好材料图表,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现行初中教材,图表数量增多了,有原始照片图、后人画图、表格图、地图等。这些图表简洁明快,但功能各异,学生在预习时应该学会看图学史、看图说话、看图复述正文部分相关的史实,可以以此来培养口语组织和表达能力。

(4)预习教材后的练习题,培养学生理解记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本后的一些练习题虽是一个较低层次的训练,但其作用不可小视。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低层次能力的积累是高层次能力的基础和载体。

这些练习题有的再现本节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有的是针对教材重点内容进行设疑。通过练习,有助于学生把握重点并培养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对学生课前预习作业做出阶段性评价

(1)教师事先设置好预习问题,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将设置的预习问题留给学生,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任务、目标和方向。

(2)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学生的预习以学习小组单位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的预习集中进行,由于对学生进行督促和监督,使预习有时间保障。

(3)加强对学习小组组长的培训,每次预习结束后由组长对组内学生预习结果进行检查,及时督促预习不认真的同学,并在组内进行预习结果交流,有利于培养小组合作探究精神。

篇8

【关键词】《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精品课程,问题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4—0070—03

精品课程是“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历史课程与教学論学科隶属于教育学的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論”的子学科,该学科的主干课程通常是《历史课程与教学論》。关注已有《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精品课程建设,有利于开发和利用该课程优质资源,有利于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甚至历史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精品课程建设现状

1 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精品课程建设情况

目前,全国《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精品课程的数量有限,其中省级以上的精品课程更是较少,笔者将《历史课程与教学論》和“其他学科教学論”精品课程分别进行了统计,具体见表1和表2。

2 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精品课程建设内容分析

就已有的《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精品课程内容看,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见表3。

3 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整体数量少,高级别、高水平精品课程较欠缺

从表1可以看出,《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精品课程目前只有四门,与表2比,数量显得不足。在仅有的四门课程中,只有一门是省级,其余都是校级项目。

(2)共建共享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该课程在共建共享意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师资队伍方面,四门课程主要还是依托高师院校本院(系)的教学法老师、也吸收了一些中学一线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笔者认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論》建设应该尽量扩大参与者的范围,从而共同分享,实现开放式的建设模式。如《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研究队伍中应该加大中学教师、教研员的参与比例,他们是真正的中学教学权威,请他们讲授中学历史教材分析、历史试卷分析评价、学生管理等,都是非常合适和必要的。

(3)相关优质资源的开发应该加强

精品课程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其开发出的优质资源必将对同行产生重大影响。四门《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精品课程在开发优质资源方面都作了一些工作,如朱煜老师主持项目就将该课程的详细教学设计、PPT、学生试讲上传到网站上,陈辉教授主持的项目将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试题样卷、授课课件等都上传到了网站,这些都有利于其他同行的借鉴和学习,但是就精品课程本身的价值来说,还可以继续加大《历史课程与教学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如出版并上传相关《历史课程与教学論》优质系列教材,包括中学历史教材分析方法、历史学习策略、历史教学设计等。近几年,《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相关纸质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但是对许多高师院校和中学教师来说,将优质系列教材上传到网络,对大家更为方便。

二、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为加快推进《历史课程与教学論》课程的完善,有效对接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与中学历史教学,我们应该大力加强该课程的建设,笔者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1 建设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在目前的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中,历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带有很强的理論性,学生在校实践的机会只有试讲和实习,实践平台不足。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其对中学课程驾驭的能力是整个教师教育职前培养的必然趋势。教育部刚刚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师范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加强教育见习,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机会。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精品课程建设要立足于实践,力争将理論和实践完美结合,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加快专业成长。

(2)共建共享原则。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团队、科研队伍建设等方面,我们应该充分吸纳不同高师院校的历史教学法教师、史学专业教师、中学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及其他相关人力资源,不断开发各种网络交流平台和工具,征求各种建设意见和建议,共同完善《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精品课程体系和内容。

(3)教师专业化原则。该精品课程建设要有利于历史师范生教师专业化发展,设计一条从新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的成长路径,为历史师范生的专业发展指明方向,多增加一些中学优秀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案例、历史教师职后培训等内容。

2 建设的思考

(1)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从四门已有精品课程来看,其建设内容大致包括:历史教学目标、历史教学模式(方法)、历史教学内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历史教学技能训练等。这样的模块设计本身比较全面和系统,但是缺少变化。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该课程建设内容也应该及时调整,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模块,如中学历史教材分析、中学历史课标分析、中学历史教学测量与评价、中学历史说课评课训练、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指导、中学历史科研训练、中学历史微格教学、史学理論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历史实践教学,等等。只有这样,《历史课程与教学論》课程体系建设才会得以充实和完善,才能及时为历史课改提供支持和保障。

(2)加大教学团队的建设。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专家聂幼犁先生指出:“历史教师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最活跃、最积极因素,对历史教育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力。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这句话放到高师院校历史教育教学中同样适合,教师及教学团队的建设关系到《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的质量。该课程教学团队应重点建设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科教学法老师的学历和职称应不断提升,现有大多高师院校的历史教学法教师都是硕士学历,副教授以下职称,博士学历和教授职称的很少,应加强这方面建设;二是应加大史学研究者的参与比重,《历史课程与教学論》虽属于教育学范畴,但它离开了历史学的支撑是不行的,而课程与教学論专业毕业的教学法教师往往在史学功底上还不够深厚,这就需要专门从事历史学研究的学者和专家的参与,他们能在历史理論、新史观、历史哲学方面可以给予该课程很大帮助;三是吸纳中学优秀历史教师、教研员参与到教学团队中,充分利用他们的教学实践经验,丰富和完善该课程,加强中学与高师院校的交流,共建平台、共享资源、共促发展。

(3)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建设。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教育教学水平的直接途径,除了继续加强试教、实习工作外,《历史课程与教学論》课程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资源,设计微格教学、组织学生备课、试教、听课、评课,参加教育调查研究、社会实践与生产劳动等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大职后教师培训内容的介绍等。

(4)保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行为,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精品课程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具备几个条件:一是经费保障,主要是指经费的合理分配和后续追加,精品课程建设初期,最好设计不同阶段的使用经费,精品课程建设后期因为经费不足,导致课程老化的现象已经有研究者专门論述过翻。二是建设团队要及时更新课程资料,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三是尽量开通与浏览者的交流平台,让读者有一个表达意见和建议的地方,促进课程的完善和发展。

篇9

关键词:初中历史;初中生;教学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1-0030-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1.016

初中历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在初中教育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不仅可以优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够及时对初中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初中历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涵盖内容较广,不仅包括国内国外历史,还涉及近代史以及古代史的知识。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必须转变传统观念,以初中生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深度挖掘学生的潜力,并给予学生展示的平台,促进他们健康的成长。但是,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限制了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学生对历史重视程度不够,历史课堂教学缺乏创新,学科设置不科学等。因此,每一个初中历史教师都必须秉承生本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不断探究和创新,增强师生互动,让初中生真正喜欢上历史课。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通过分析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一)初中生对历史重视程度不够,无法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

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初中生不重视历史课的现象,即学生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上,认为历史课并不重要,而且也没有什么可学的,只要期末考试的时候背一背就可以了。甚至还有初中生在历史课堂上做其他学科的作业,不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无法配合历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导致历史教学效率低。而且,有一些学生家长也对历史学科漠不关心,通常以主科成绩作为评价孩子进步与否的标准。其实,初中生并没有认识到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忽视了历史学科的教学价值,没有感受到学习历史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和感悟,所以才会在心中形成不重视,不关注,不主动的想法。

(二)历史教师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给初中生的自主空间较少

导致初中历史教学效率偏低的原因与历史教师有直接的关系。一些历史教师观念守旧,教学缺乏创新,沿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不注重初中生的个人感受和主体地位,致使学生在课堂上个性得不到发展,思维得不到发散,自然而然就对历史不感兴趣了。还有些历史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历史成绩,忽视对学生历史素养和应用技能的训练,导致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历史教师把初中生当成学习的工具,在课堂教学中以“填鸭式”的教学为主,没有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也限制了学生潜力的发挥;历史教学脱离现实生活,让学生通过简单的记忆代替深入的思考,让学生真正遇到问题时便无从下手。

(三)历史学科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科设置存在不科学因素

很多初中的学科设置不合理,存在片面性和主观性因素。比如,给历史课安排的课时量较少,无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对历史课的重视远远低于其他学科。还有一些初中受到师资力量的限制,把主要师资投入到放到了主科上,导致历史教学困难重重。有些学校的历史教师不是师范专业或者历史专业毕业,还有的学校历史教师是由其他教师兼任。这些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在授课时无法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的教学方案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初中历史课被占用的现象日益增多,尤其是临近期末的时候,很多其他学科的教师会占用历史课带领学生复习或者给学生做模拟考试。

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措施

(一)改变学生对历史的错误认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对陶冶初中生的情操,净化初中生的心灵,启迪初中生的情感具有重要作用。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改变学生对历史的错误认识,使学生全面认识历史,从而更好地融入历史课堂。比如当讲课时发现有学生在座位上做其他学科的作业,这时我不会直接批评他,而是会耐心地给他分析历史学科的重要性,给他讲“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的哲理,并还会在课下找他交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想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就要在教学时渗透情感教育,让初中生切实体会到历史学科的价值。

(二)巧妙设计历史教学策略,为初中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一堂高效率的初中历史课应该是历史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形成的,教师具有亲和力,学生主动参与。所以,初中历史教师要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水平,学习前沿的教学理论和知识,巧妙设计教学方案,实现从知识本位向关注学生发展的大跨越。比如讲冀教版《的胜利》时,我让学生先进行讨论,说说自己身边有没有参加过抗日的老八路,或者听没听过一些老八路的故事。学生这时非常踊跃,课堂一下就活跃了起来。然后,我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初中生播放的视频,让学生从视频中感受到八路军的坚定信念和抗日胜利的意义等,之后再进行教材讲解就会变得更加轻松。学生不仅掌握了历史知识,还提高了探究意识。此外,我还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以“纪念”为题的演讲活动,给初中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三)不断整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增强历史教学质量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各学科之间联系的日益密切,历史课堂教学需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确保教学顺利进行。有效整合历史教学资源是提高历史教学效率的基础,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将各学科的知识引入到历史教学中,以培养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比如,教师可以将初中政治引入历史课堂。政治是现实的历史,历史是凝固的政治。比如在讲冀教版《》时,历史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哲学原理去分析的真正作用以及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等。这样,初中生就会逐渐学会用政治知识去解释历史事件,从而认识到历史的内在发展规律。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学在新时期需要勇于面对挑战,让初中生在课堂上拥有发言权,从而提高课堂参与度,使初中历史课堂焕发活力。此外,历史教师必须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深入研究历史教材,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将最全面、最权威的历史知识教授给初中生。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习能力;责任心

在接到课题时,我就在想,什么样的历史课堂才是好的课堂,才是有价值的课堂?毋庸讳言,就升学、就历史教学的功利性目的来讲,对历史史实的记忆永远是历史学习的基点。尤其是在学生学习习惯不好、课余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学习环境欠佳的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而从人的成长和终身发展着眼,引导学生喜爱历史,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历史思维方式,形成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意识,才是历史课堂的意义所在,这也是历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对《三国鼎立》一课教学设计的思路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中关于本课的内容标准描述是“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给的教学建议是“阅读《三国演义》片段,讲述史实与《三国演义》描述的区别”。在课标的指导下,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去实现我的教学目标呢?从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我把“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两个古代战争史上最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相关概况分解成“时间、双方兵力、结果、作用”等几个要素并设计成比较型的表格,辅以两场战役的地图,用在本课学案和课件中。在上课操作上,让同桌之间相互复述战争概况,教会学生学习战争史的一般方法。对“三国鼎立的形成”,让学生读一读三国政权概况的内容,通过“填一填三国形势图”“自己动手设计三国鼎立示意图”等环节来引导学生养成左图右史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历史形势示意图的意识和能力,使本课的重难点在学生的“讲”“填”“画”“议”等活动中得到落实。通过曹操、诸葛亮、周瑜的戏剧形象和史实作对比,去引导学生区别文艺作品与历史史实,并科学评价历史人物。通过“课前酝酿”“火烧赤壁”等视频的运用来营造氛围、促进认知。通过《嵩里行》(节选)诗句引领学生关注民生,加深学生对战争造成的苦难的认识,理解分裂中渴望统一,战乱中期盼安定的民心所向,为本课“许多军阀混战,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蕴含的统一趋势作铺垫。在教学设计的格式上,我以表格的形式加以呈现,并在“教学内容、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之外,单独列出了“多媒体使用及功能评析”一栏。在附件中,我还用心设计了“教学流程图”,让教学设计者的意图一目了然。

通过“学情分析及教法应对预设”和上课的实际情况对照,“教”与“学”的衔接和对位是准确的。许多优秀学生的出色表现甚至超越了教者的预设。如,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讨论,比较全面地概括出原因;对“诸葛亮借东风”的认识,学生能答出“诸葛亮长期关注气象,有较好的气象素养”;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作用,学生能准确地结合战后的形势图给出恰当、准确的回答;对“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原因”,学生能结合已学知识,准确地描述曹、刘、孙三方的势力调整范围;在填写《三国鼎立形势图》、自主设计《三国鼎立示意图》环节中,很多学生竟然能熟练地填图,准确、快速地设计好示意图……这些表现有效地实现了重难点的突破,让教者感到欣喜。

从教者的课堂应对角度看,有几个环节让我记忆犹新。如,在“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讨论中,我用了“曹操是如何利用形式上仍存在的东汉皇帝为统一北方服务的,又是如何壮大自己的实力,刚结束的官渡之战与他统一北方有什么关系,曹操赤脚迎许攸反映了什么?”等一系列引导语,让学生顺利地找到了思路。在这一难点突破后,我又适时地总结,并指导学生要从“政治、经济、军事、人才”等角度和从“主观”“客观”等方面来分析历史原因,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一些常规方法。在“客观原因”的分析上,我以《嵩里行》诗句为引子,与学生互动,形成了一条“军阀混战―人民苦难―渴望安居乐业―实现统一成为民心所向、历史趋势”的问答链,将问题加以解决。这是解决“课堂生成资源”的一个很好的应对。在“赤壁之战”结果分析上,这套应对策略得到了再次运用。在对“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讨论中,有的学生能将下一课的西晋统一提前用到本课上,说明从许多军阀混战到三国鼎立,完成了局部统一,为西晋统一奠定基础。

处理知识的方法、分析问题的习惯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去点点滴滴的培养。学生的进步是一点一点地,教师的付出是长年累月的。对人民的朴素情感、对民生的关切、对发展是硬道理的认同、对史学和文学的热爱、对战争的历史作用与造成的苦难辩证的认识、对维护统一的责任意识等等都要通过教师的语言、通过课堂的活动、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培养。

冷静地回顾本节课备课、上课的过程,也留下了许多的遗憾与不足。如,在课前没有充分熟悉学生、指导学生,学案在课前五分钟才匆匆下发,未能很好地实现“先学后教”。这就使得课上学生训练的内容进行得不够充分,展示学生学习成果、教师评价纠错等环节处理得略显粗糙。导入环节设计不太理想,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由于操作失误,使得“火烧赤壁”视频没有呈现。课前又临时去掉了“隆中对”,使课堂在生动性上打了折扣。在一些问题分析上,教师引导得过于深入,占用了时间,使得尾声环节未能充分实施。

教也无涯,学也无涯。课堂教学就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缺憾的艺术。也正因如此,才促使我们产生自主发展的愿望,才让我们渴望锻炼和成长。我一直认为,热热闹闹、欢声笑语未必是好课的标准。好课不一定好看,好看的不一定是好课。通过课堂,实现教师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实现教师与学生思维的碰撞与生成,实现教师与学生责任意识、历史情感的深化,这才是历史教学的价值所在、意义所在。

篇11

关键词:中职历史;有效教学;主体能动性;考核方式;学习兴趣

所谓有效教学,指的是在有限教学时间内,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投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精力,获取最高的教学效益。身为一名中职历史教师,我对中职历史有效教学多多少少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发现,中职历史教学还存在着一些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我就先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梳理,然后对如何实现中职历史的有效教学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目前中职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大部分中职历史教师由于深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对中职历史教学缺乏长远和整体的教学效益意识。他们认为学习这门学科只是单纯地用来应付考试,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用处,因此,中职历史教师总是强行对学生进行历史概念和知识要点的灌输,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历史学科对人类发展所起的重要意义就被简化为空洞的历史说教了,也无法真正体现出历史学科在课堂中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另外,这种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念使学生的个性被压抑,潜能得不到开发,历史学科的魅力自然也荡然无存。

2.在传统、陈旧教学观念的驱使下,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往往也采用“一言堂”“注入式”教学模式,即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本教科书就完成了整节课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感受,整节课的教学控制权由教师一人把持着,调动不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且,历史教学永远远离现实生活,脱离现实实际,历史学科重要性的收益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导致学生对它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

3.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会有形形的人物出现,如威震天下的英雄、臭名远扬的小丑,也会有表现人类丑行的罪恶和战争……总之,历史的画卷是绚丽多彩的。然而,当前中职历史教材中一些历史事件常常只见事件不见人物,通篇只是枯燥呆板的叙述,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无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4.相对于普通学校的学生,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而且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毅力和恒心,甚至有自卑心理。而中职历史教师在教学时从不对这种特殊的学生群体进行研究,不备学情,所有程序都按照常规的教法授课,这样自然无法培养起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更别说提高历史学科教学的有效性了。

……

当然,目前中职历史课堂上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在这里由于篇幅和时间的关系,我无法将其一一列出,只是对其中比较典型的问题作了简单的描述,希望广大中职历史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这些问题,及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使中职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工作得以顺利展开和进行。

下面,我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中职历史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与大家进行详细的探讨和交流。

二、中职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1.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以往中职历史教学,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师总是单纯地向学生讲解各种历史事件的背景或原因、经过、意义或影响,从不给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学生只需要带着耳朵坐在教室认真听,不需要用脑子想。其实,这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传统教育模式非常不利于学生大脑思维的开发,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而且,新课程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指挥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其作用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如果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及地位在课堂中发生错位,自然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会引起反效果。

《中职历史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是学生的个人主观行为,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应当占据绝对主体地位,所以,教师不可过多干预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活动,更不可直接剥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其主要职责是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在中职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应试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所有历史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来进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良好目的。

比如,在学习第一编第一章《古代亚非文明》中“古代亚非文化”这一节内容时,我并没有上来就给学生讲解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历史概念和知识要点,而是在课前将学生四人分为一组,使各组在网上搜集有关古代亚非人民在文字、天文、历法、建筑、数学、医学等方面的成就,然后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在课堂上每组派一名成员对本组的搜集成果进行陈述和总结。这样,我们既做到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而且,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亚非文化,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并养成了批判、继承的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2.采取丰富多彩的课堂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进行一切学习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它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以及乐于学习的情绪体验。而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不喜欢读书,对于枯燥乏味、单调死板的历史知识更是没有学习的兴趣。试想,学生连最基本的学习动力都没有,又何谈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呢?因此,在中职历史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促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这就需要作为中职历史教师的我们除了利用历史学科本身所具有的有趣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外,还应当采取丰富多彩的课堂组织形式,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比如,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将游戏引入历史课堂,当然游戏内容必须贴近教学进度的设置,这样就能保证全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课堂;也可以根据历史事件组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历史短剧,使历史教学融生动、形象于一体;也可以针对一些历史事件组织辩论赛,学生通过激烈的争论,既锻炼了口才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之,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组织形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强化了学生对某些历史知识点的记忆,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3.根据不同专业适当改变讲解内容,突出不同专业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人才时基本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因此,根据社会需要,中等职业学校设有不同专业,每个专业需要了解的历史侧重点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在中职历史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不同专业适当改变讲解内容,并将不同的历史侧重点作为不同专业的教学重点,以突出不同专业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从而为学生将来参加社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面对美术专业的学生,我们可以向学生详细介绍达・芬奇、梵高等这些传奇人物,让学生了解这些传奇人物的创作背景,以使学生明白历史知识对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我不会要求他们掌握过于深奥的内容,而是偏向故事性、趣味性较强的历史内容的传授,以为他们将来从事幼师教育工作提供可以开发儿童智力的学习材料;对于旅游专业学生,我则会比较偏重古代史,向学生重点讲述文物古迹和著名景点等内容。这样,在中职历史教学中针对不同专业选择不同授课内容,既突出了中职历史的教学特色,同时也加强了培养不同专业学生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有利于为中职学校学生将来参加社会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可谓一举两得。

4.改进历史考核方式,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如今的中职历史考核方式,由于深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依然在采用传统考核方式,即闭卷考试,以学生的历史考试成绩当做对学生学习历史的评定标准。这种传统、守旧的考核方式是与新课程强调的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相违背的,它根本无法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历史水平,而且也违背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历史教学理念。《中职历史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中职历史教学要改进考试考核方式,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做考核学生的方式之一,并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因此,我们应当改进历史考核方式,不可再把学生的学业成绩当做评定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而是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进行综合性的考查,还应该把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所体现的学习态度、学习表现等列入考核范围,然后建立笔试测试和实践测试相结合的考核模式,使中职学校的学生既能掌握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具备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注重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原则,因为中职学校的学生与普通学校学生相比,心理压力大、自信心不足,甚至还有一定的自卑心理,所以我们在对这些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应当尽量使用一些鼓励和赞美式的语言,这样他们就会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欣赏和肯定,从而使他们焕发出更高的学习热情,并逐渐建立学好历史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目前的中职历史有效教学还处于不断的摸索和探索过程,对于一些标准体系还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希望广大中职历史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以创新研究出更多可以促进中职历史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使历史学科在中职教育这片土地上结出丰硕的果实。

篇12

1.统一性和自主性相结合的原则。由于每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力不同,对于教材的处理和把握,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对知识的理解都会存在一定差异,我们强调在统一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具备个性化的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为各类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

2.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原则。集体备课的实施并不意味着个体备课的消失。相反,个体备课是集体备课开展的前提,不仅主备人需提前个体备课,其余教师也需做好个人辅备工作。

3.制度与人性关怀相结合原则。集体备课需多人配合方可实施。制度的建设和管理是必需的,但如果完全依靠刚性制度而缺乏人性关怀,教师的积极性就很难调动,学校的发展也将失去前进动力。

二、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

1.个体初备。对于教师而言,备课的第一步就是如何研究、整合、理解教材内容。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所说:“轻而易举地掌握教材,甚至胜过教材,这是对优秀教师的起码要求。”要想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有的放矢地教,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摸清学生基础,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别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2.集体研讨。教学研讨是集体备课活动的核心环节。集体研讨一般的程序主要有三项:第一项由主备教师介绍对教材的解读、备课的思路、教学的设计、采用的方法、重难点的解决及自己在备课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等。第二项内容是由备课组长组织大家对主备人综合大家意见所形成的教学案进行最后的讨论和商议。第三项内容由备课组长主持就备课中每位教师所碰到的教学困惑、新课程理念的实践运用等问题组织大家讨论。

3.二次备课。集体研讨的完成所形成的教学案作为集体智慧的成果和结晶,每一位组内成员自然有分享的权利,备课组长在集体探讨结束后应督促主备教师尽快整理出初步的教学案提前发放到组内老师处。

三、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

1.备教材。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备课时一定要认真仔细研究教材,读透教材的内容,对于教材的顺序可以适当调整,重新编排和整合教材,大胆增加和删除部分内容,只要在符合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指导下教师就要发挥主导性和能动性,敢于突破,敢于尝试。在集体备课中,要发挥全组教师齐心协力,携手奋进的团结精神,备好每一课、每一知识点,设计好重难点的突破,衔接好每一自然段的过度。

2.备教情。集体备课中必然会大量引入课程资源,课程资源资源的有效利用必然会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但选择合适的课程资源也是一件工程量比较大的任务,需要整合集体的智慧,选择行之有效的内容。另外,教学设施水平也是在备课中必须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

3.备学情。备学情是集体备课的出发点,离开了学情的集体备课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教师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应该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差距很大。有些班级学生相对活跃,而有些班级学生相对沉闷,所以在集体备课中老教师可以多传授经验给年轻教师,针对不同班级提出不同的授课策略。

4.备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告诉我们教学方法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势,方法得当,效果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在集体备课中教师应结合所教班级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教学策略,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分析和讲解问题,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学法指导。同时,我们要改变单一传授知识型、填鸭应试型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于探索和研究的教学模式。

5.备反思。每节课结束后是教师思路最开阔、感悟最丰富的时候,静下心来仔细回顾,虚心聆听其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自己的触动还是非常大的。备课组应该在集体备课中突出教学反思的地位,可以在每一次集体备课的开始就前一次的教学实践要求大家积极踊跃提出想法和认识,实现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四、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倡导的意识

1.合作意识。集体备课是一项需全组人员共同参与的活动,是教师自身水平、能力、经验相互交流分享的过程。合作为教师之间经验的交流和借鉴创造了条件,也为最终实现教学的双赢奠定了良好基石。高中历史的内容比较多,并且深度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备好一节课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大量课外史料的选取,没有分工合作单靠个人完成几乎不现实,即使勉强完成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超前意识。提前备课有助于主备人拥有充足的时间修改和完善自己的备课,对自己在备课中遇到的疑惑能更明确地提出。教师应该超前备课,要尽力提出有独创性的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在教学环节上要有创新,要写出教学目标实现的具体方法[1]。

3.互惠意识。集体备课的成员一定要有大局意识特别是互惠意识。作为一个备课组的成员首先要明白个人与整体的关系,离开了整体团队的个体不可能获得成功,尤其是当今信息交流如此畅通的年代,没有相互之间的配合,靠单兵作战很难取得辉煌战绩。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在整体团队强大的基础上,教师个人的能力才有可能展露,教师个人的才华才能展现。

五、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的评价方式

1.教学品牌团队的塑造。科学有效的集体备课模式不是体现在培养出了个别优秀的教师,同样拥有众多优秀教师的备课组也未必会形成品牌团队效应。只有在团队中每一位教师懂得协同作战,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能量,融合集体的结晶,才能塑造强大的团体。

篇13

1.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例如“”这一节对旧教材中评价前期成就进行了删除,而设计了一道课后习题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并建议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文章加以分析得出答案,它的设问向开放性试题发展。类似例子有许多,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3.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新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这两种新课型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还可根据新大纲要求开展好其他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比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小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等。

二、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低年级是关键,培养历史情结是重点

有人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统计表明:表示很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占41.9%,表示不置可否的学生占55.3%,而明确表示不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仅占2.8%。学生没说不喜欢历史,可教师却在抱怨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原因何在?无外乎两个因素:(1)因主课学业繁重紧张,把学习历史当作类似看小说看电视等缓释紧张情绪的功能。(2)某些历史知识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产生了一时的冲动。这些统计表明,目前初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这可能受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影响),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易懂、概念重复讲述、结论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再加上其他学科学习压力,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改善之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如前所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学。

2.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至少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等。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篇14

初中历史 教学观念 历史情结

一、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1.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2.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例如“”这一节对旧教材中评价前期成就进行了删除,而设计了一道课后习题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并建议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文章加以分析得出答案,它的设问向开放性试题发展。类似例子有许多,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新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这两种新课型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还可根据新大纲要求开展好其他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比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小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等。

二、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低年级是关键,培养历史情结是重点

有人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统计表明:表示很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占41.9%,表示不置可否的学生占55.3%,而明确表示不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仅占2.8%。学生没说不喜欢历史,可教师却在抱怨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原因何在无外乎两个因素:(1)因主课学业繁重紧张,把学习历史当作类似看小说看电视等缓释紧张情绪的功能。(2)某些历史知识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产生了一时的冲动。这些统计表明,目前初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这可能受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影响),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易懂、概念重复讲述、结论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再加上其他学科学习压力,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改善之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如前所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学。

2.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至少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等。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