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思想政治的定义范文

思想政治的定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6: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思想政治的定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思想政治的定义

篇1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XGY201237。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自我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使其正确自我认知,无论对其的现在与将来、现状与发展,均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大学生的成熟人格尚未完善,心理素质存在缺陷,自我认知往往出现一定偏差,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不能客观对待得失[1],不能正确自我定位,对未来的就业、求学、发展、生活等常常带来负面影响[2]。正确的自我认知来源于正确的思想素质,纠正具有偏差的自我认知,要注重从提高思想素质抓起。

一自我认知的形成基础

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关乎自身发展大局,甚至影响一生;如何正确评价自己,客观、准确地判定自己的行为准则,决定荣辱成败。

大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是从哪里来的?显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亦非与生俱来,人的正确自我认知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说:“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当然包括自我认知。

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形成,与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有关,是自我认知形成的基础。在学龄前,受家庭成员与幼儿园老师影响,这一启蒙阶段,对其一生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与中学阶段,其自我认知有很大发展,对外界事情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到大学阶段,随着年龄增大,接触社会的机会明显增多,从自身纵向与横向的经历,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自我认知。由于此时的学习和生活相对独立,自我认知对自己的行为影响越来越大。

大学时段自我认知的特点,具有非常大的差异,尽管接受的教育基本相同。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他们的社会实践不同,所感知的环境有异,来自于家庭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家庭经济状况的区别。家庭环境优越、父母过度溺爱、其自我认知情况与家庭环境贫寒、从小受苦受难者,其表现明显不同。

大学生入校时,自我认知状况差异颇大,思想素质良莠不齐。有的大学生思想素质较高,处事稳重,自理能力强,具有主见;也有一些大学生与此相反,思想素质较差,做事偏激,自理能力差,行为盲目。这种差异,主要是家庭环境与教育的差异。

自幼形成的缺憾,如果在成年后未加纠正,往往对一生产生不良影响。

在大学期间,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重点了解自我认知容易出现偏差的大学生,加强针对性教育,特别要重视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这对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标准,纠正错误的思想认识,及时的、恰当的思想意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3]。

虽然这些大学生教育存在较大的难度,但只要以心交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长远角度进行说服教育,尚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事实上,对大学生自我认知思想意识教育方面,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够,正是我们需要在工作中加强的[4]。

二自我认知的正确辨别

大学生自我认知是否正确,首先需要自我正确判断。自我认知就是对自己的认识,这种认识提高的过程,正如所说,“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

大学生是心理问题高发群体,其基本特征是常态下的心理失衡,是自我认知的判断出现偏差,甚至迷茫。在行为上,常表现为认知的自我肯定———犹豫彷徨———肯定———再否定,也就是对自己的认知没有把握,不能正确判断,往往处于自我认知的矛盾之中。

这种现象与思想素质较低、辨别能力较差、社会实践较少等有关。其原因虽多,但最重要的是思想素质低下所致。有些行为偏激者,对一些事件显示出明显的幼稚特征,在做事之前总自以为是,自我评价良好,对自己的不正确想法缺乏正确的判断,对前因后果没有正确的认知。比如震惊全国的药家鑫案、马加爵案……他们做事之前,总认为自己的思维方式是正确的,并将此想法付诸实施。直至走向犯罪、难以收场时才恍然大悟、悔恨至极。如果在事发之前能够确信会发生如此后果、倘若事后再有如前之事,他们再重复以往手段的可能微乎其微。

正确的自我认知,是正确判断自己行为、正确判断与分析事件、正确处理与解决问题的基础与前提。一旦出现偏差,就将失去正确的判断能力,不能准确判别正确与错误,使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处理日常事务处于无知乃至盲目状态。要改变这一状态必须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找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行为易生偏激者,其重点要提高其自我认知水平,提高辨别正确与否的能力,使一些存在自我认知偏差的大学生尽快走出误区。一些存在自我认知偏差的大学生,并未意识到自己存在问题,而有些意识到者则明知自己可能存在问题也不乐意纠正。此种情况,应通过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5],使他们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和正确的认知方法,如此方可掌握正确的自我认知标准与正确的自我认知方法。

三自我认知与思想意识

影响自我认知的因素较多。通常情况下,所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所接受的政治思想教育环境、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均为重要影响因素。不可否认,目前家庭教育的淡化、社会负面影响的增多、思想政治教育的旁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发生信仰危机、诚信危机、心理危机、就业危机、人际关系危机等,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影响颇大,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自我认知水准,影响到判断事件的准确性。

自我认知的思想意识基础。一旦思想意识出现“高傲”偏差,做事总会唯我独尊,行为经常自私自利,看待周围环境乏善可陈……这种思想意识,对自我认知自然会产生重大的、甚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现实生活中,有的大学生狂妄自大、目空一切,总是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使自我认知发生“强势”偏差;而有些大学生与上述情况相反,思想意识出现“低落”偏差,做事往往缺乏信心,行为处于自卑状态,使自我认知发生“弱势”偏差。

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一旦形成相对稳定的思维模式,对自我认知影响是巨大的,出现“固执”的性格。为什么有些大学生总是犯同样的错误,为什么有的大学生很难听取与采纳他人的正确意见,正是思想意识所决定。

一些大学生自我认知出现偏差,缺乏自知之明,或多或少地与思想意识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一些偏激的大学生,在出现严重后果之前,并非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结局一无所料,甚至人明明知晓后果的严重而执意为之,思想意识上采取无所谓态度,这显然不是认知不足,而是放任或故意,是思想意识出现偏差。

四自我认知的纠偏要点

在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纠正认知偏差过程中,要改变其错误的思想意识。目前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离现实要求存在很大差距,这正是导致自我认知偏差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中应注重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树立崇高的道德品质人生观,克服极端的利己主义思想,把规范自己的行为当成人生基本准则与底线。但在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淡化,而不健康的思想意识、思潮、虚无主义等无孔不入,甚至达到非常令人担忧的地步。

要注重教育大学生知晓正确自我认知的重要意义。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旁征博引,以人为鉴,引经据典,利用活生生的案例引导、提醒和警示他们,使其充分认识到正确的自我认知对自己未来的影响,充分认识到提高自我认知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而提高纠正自我认知偏差的积极性与自觉性。避免在自我认知纠偏过程中出现两个极端,既不要垂头丧气,妄自菲薄,也防止自鸣得意,孤芳自赏。

自我认知具有阶级的烙印。一位伟人有正确伟大的自我认知,而一个无所作为的人、低级趣味的人、无益于人民的人,自我认知则是错误的、偏执的。人们的理想高下、目标迥异、道德善恶,自我认知大相径庭。如何使错误的自我认知转变为正确的自我认知,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大学生积极的自我认知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加强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管理和自我期望的能力尤其重要[6]。

大学生是自我认知容易出现偏差的高发群体。成熟与完善的自我认知,对大学生生活中的负性事件的认知就会比较客观,情绪体验较为适度,能够积极地进行调解和控制,因此也具有较强的承受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与目的,是用人类最先进、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教育、启发、解决立场和思想问题,不断提高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热情,端正处事与人际关系。人的思绪、观点和立场的转变,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一些被边缘化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心理预防等诸多方面,应用心理学教育和思想启发相结合的方法,从心理、思想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防其发生偏激事件,是教育的重要议题。这种教育,既要重视以教师为主导的他人教育,也要重视以自学为主的自我教育。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不可偏废。前者主要是教授技巧,具有启蒙、领路等作用;后者则通过自学、特别自学一些进步思想的哲学书籍、进步文学书籍等,以提高思想觉悟,纠正错误的思想意识。

总之,大学生所存在的自我认知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正确的思想尤其重要。认知教育从道德品质入手,从思想教育入手,对大学生自我认知的提高非常有益。把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人们关注的自我认知问题、心理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会收到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郭韶敏.大学生自我认知偏差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2010,24(6):215-217.

[2]邹宏秋.论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学生自我认知教育[J].教育探索,2005(12):40-42.

[3]孙倩.论思想政治工作中自我实现的有效控制[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20(2):98-99.

篇2

关键词:数学作业;伪订正;知其意;对策

在小学数学作业订正过程中,有的学生答案是正确的,但是当你追问学生这道题当时为什么会做对呢,或者请说明具体的解释过程时,学生给出的答案往往是“我刚才会做,现在忘了”,或者给出的解题过程风马牛不相及。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会下降,还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何谓“伪订正”

数学作业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作业是让学生巩固知识、联系课堂内外的重要工具。但教师在订正作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当学生将错题改正之后,教师问起具体的解题过程时,学生经常支支吾吾说了些毫无关系的解题方法。作业的答案中正确而实际的解决过程却没有掌握,这就是数学作业中的“伪订正”。

二、数学作业中出现“伪订正”的原因

1.教师反馈不准确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但是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还是以正确率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忽略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是否合理。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曾经遇到这样一道题目,一个直径为50米的花园,在这个花园的边线每隔两米就要栽树,问实际情况中能栽树多少?很多学生都给出了正确答案78棵,但是当我问一位学生的解决过程时,学生则这样回答:“π*d=3.14*50=157,157-1=156,156÷2=78。”看似很对的结果,学生却是这样理解的。教师不准确的反馈表面上加快了订正作业的速度,实际上学生对于题目的解法还是不明白,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慢慢下降。

2.学生思考能力差

小学生由于年龄问题,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和学习的自律性还是较差。大部分学生都是想着应付作业,而不是用脑、用心去完成作业。缺乏主动思考错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例如,在教师批改错题的过程中,思考能力较差的学生遇到相同错题,很少与原来的错题进行比较,大多数学生都是参考其他学生的答案或者等着教师统一讲解,这样缺乏思考能力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显得很被动,思考能力也就逐渐变差了。

3.教师、学生对作业的思想认识

教师、学生在面对数学作业时普遍存在不重视的现象。例如,忽略了数学作业订正过程的重要性,将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数学作业的答案上,有的教师认为答案正确了学生基本上也就会了;学生一看教师没有问自己解题过程,对自己的错题也就敷衍了事,这种思想上的不重视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同时学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抄袭现象严重,造成了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教师变成了订正作业的机器,学生变成了写作业的机器,“伪订正”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数学作业难以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根本作用。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整体成绩下滑。

三、如何从“伪订正”到“知其意”

教师如何改变数学作业中的伪订正现象,并让学生真正地“知其意”还需要不断地研究对策。下面将简介几条策略。

1.加强思想认识

小学生的思想往往是天马行空的,同时学生的思想也是很容易纠正的。教师在订正作业时,应该先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让学生重视作业的订正过程,了解订正作业的目的,真正理解错题的错误之处。

2.加强师生合作

教师在批改作业过程中应该将每个学生的错误之处记录下来,并在订正作业之前应先将学生作业中的共同问题讲述一遍,之后让有特殊问题的学生把自己的错误之处讲解一遍,并用彩色笔将错误标记出来,之后教师再针对有特殊问题的学生进行指导,通过画图、举反例、实验等方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错误之处。

3.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

在订正过程中,为了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将学生编成学习小组,将学习能力强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将个人订正与小组订正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减少“伪订正”的现象。

总之,数学教师在订正作业过程中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作业中的这种不和谐的现象。为了能让学生了解真正的解题过程、明白题目真正的含义,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上文中的对策指导学生。让批改作业中不再出现“伪订正”的现象,让学生都能“知其意”。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想政治教育;经济稳定;价值

中图分类号:F27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225-01

经济稳定是指社会经济生活有序可控、经济结构合理、宏观调控有效、微观经济搞活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状态。经济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整个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稳定强有力的保障。提出,“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科技、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思想道德建设和人们崇高精神的培育”。 党的十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现在的企业、集团想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下实现自身的经济发展目标必须借助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一、思想政治教育有益于应对经济发展的风险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思想功能,有利于人们接受正确的政治理论,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决维护党的领导,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集体主义精神。导向作用能够抵制落后、腐败的价值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和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具有其他教育方式不具有的重要作用。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是应对经济风险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变现为:一是目标导向,即在一定时间内经济发展的既定目标;二是政策导向,即引导群众学习党最新的政策、路线、方针,增强人们的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保障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三是舆论导向,即通过激励、监督、惩处等不同手段形成一定的正确舆论导向;四是自主导向,即群众通过自主教育的方式提高自己对于经济发展的理解能力。只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才能培养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平意识。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经济发展具有保证作用。保证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的具体体现,能够保证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基本原理规定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政治和经济是密不可分的,缺少有力的政治保证经济发展就会脱离原有的轨道。应对经济风险,保证作用就是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产方式、工作秩序,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只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人们在面对经济风险时才能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提高自觉性,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发展。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经济发展具有激励作用。激励作用是通过设定一定的目标来激发人们的动力,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民主激励,民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作用是使群众行使自己应有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积极参与到经济过程和经济决策中去;二是榜样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能够激发人们的上进心,促进各方面人才的发展;三是情感激励,情感的投入能够更多地保障人民大众的感情;四是奖励激励,奖励激励包括奖励和惩处两方面,一方面积极促进人们对于经济活动的合理性主张,另一方面否定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的不合理要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通过思想、感情、行为各方面的投入保证市场经济正常、有序进行。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具体来说有经济结构不协调、贫富差距过大、环境污染过重等。想要消除这些问题需要政府采取积极的措施,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揭示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加人们对于社会发展的认同感。

三、思想政治教育调节各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

“人们奋斗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矛盾指的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以及它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差异而形成的矛盾的一面。现阶段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调节能够解决这一矛盾。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一些原有的经济利益格局被打破,但是新的经济利益格局尚未形成,各利益主体为争夺更多利益使得利益矛盾加剧。想打破这一局面需要政府采取各种经济、政治、法律等手段对经济利益进行调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调节矛盾的重要手段能够通过非强制性的手段来提高各利益主体的自身觉悟和思想水平,从而从根本上调节利益矛盾,维护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四、进一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稳定的价值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于经济发展的规律应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血液,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能更好地为人们对于处理和分析市场经济提供新的方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加强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经济稳定价值的重要基础。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观念的联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一定的管理观念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水平,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指导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的认识程度。二是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思路,扩大其教育范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于人的素质的提高,注重人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具体来说主要方法有:从“填鸭式”转变为“互动式”;利用科学手段,采用先进、现代的教育方法;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立体式的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篇4

摘要:高职辅导员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随着我国高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使高职辅导员的工作面临着更大的考验和挑战。思想政治工作兼及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双重性质要求辅导员必须同时胜任多种角色。高职辅导员其个人能力和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质量。因此,一名辅导员能否具有正确的角色意识,并准确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辅导员;角色定位;意义

一、 高职辅导员工作出现在的问题分析

(一)目前大多数高职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职责并不是特别明确,也没有较准的定位,而是错误地把自己捆绑在 “保姆”的位置上,终日奔忙于繁杂的日常管理,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处处操心,无微不至。我们现在的学生,大部学生都是背井离乡第一次远离父母和亲人,离开自己的家乡,独自到陌生的城市开始为期不短的学习和生活,刚开始都会产生不适。而我们的辅导员则是学生刚开始唯一的依靠,很多同学,特别是女生,会直接把辅导员假当成家长,会不自觉地产生依赖的情绪。而大学生活恰恰让学生离开父母的怀抱,走出父母庇护,培养和训练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时期,作为辅导员,这时候如果有求必应,一味地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看似关爱学生无微不至,实际却则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性,对学生的成长尤为不利。

(二)很多高职辅导员们在做学生工作时一副过来人的模样,动不动就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进行说教,让学生极为反感。现在,很多高职的辅导员都非常年轻,比如我刚开始当辅导员的时候,班上有学生只比我小两岁,几乎是同龄人。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还经常以教育者的口气和自以为洞察一切的态度来和学生进行思想沟通的话,会很难为学生接受,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辅导员工作没有办法开展。

(三)多数辅导员每天被上传下达、监督出勤、寝室卫生,教室卫生……等等繁杂的琐事所累,无暇顾及学生的思想动态。高职辅导员所面对的大学生,他们正处于从高中到大学,从青少年到成年的过渡期。这个阶段非常重要,作为辅导员,应该时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实时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避免学生出现思想误偏。而实际工作中却事与愿违,高职辅导员的事务过于繁杂,行政工作取代了政治思想工作,无法达到真正教育和引导学生的目的。此外,有些辅导员会不自觉地像学生干部一样,亲自承担各项班级活动的组织工作,这就使得有的辅导员事事亲力亲为,整日忙个不停而收效甚微,班级管理一团乱麻,很难达到教育和培养人才的目的。

二、高职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一)辅导员是学生的思想指引者

高职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那么,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主要由他们来组织实施和引导。辅导员要做的并不是一味的灌输,而是要适时引导。当然,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生活习惯都不同,辅导员不可能要求大家高度一致,但是,辅导员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善良,诚信有崇高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要引导学生关心时事,了解我们国家的现实和社会的现实;要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的建设,培养学生党员和学生骨干。

(二)辅导员是学生的人生导师

大学教育是灵魂的教育,大学是培养国家有用人才的地方。高职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完成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定形塑造。学生在在校期间,会遇到学习、生活、感情、交往等各种问题,他们需要一个人能在他们困惑的时候给出有参考的建议和意见。辅导员要起的作用就是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变化的关键时期,发挥重要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帮助引导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并指出正确的发展方向,使大学生成为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建设人才。

(三)辅导员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高职辅导员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是前面两项角色的前提条件。只有和学生成为朋友,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学习状况和思想状况,学生才愿意和辅导员进行无障碍的交流和沟通。这样,辅导员才能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才能成为学生所信赖和尊敬的人,才能更加顺利地完成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

三、辅导员角色定位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意义

做一名优秀的高职辅导员是每一个高职辅导员的共同心声。而辅导员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必定会同时担任多种角色。在这些个不同角色中进行正确的定位和转换,是辅导员工作是否有成效的一根标杆,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很多学生对高职辅导员的期望值较低,信任度不够。这就要求辅导员工作要从管理者的角色中不断适应和提高,调整工作态度,改进工作方法以应适学生的各种需求。要从过去那种主动的保姆式的管理方法转变为指引咨询的被动方式。不要再一副高高在上的冷酷模样,淡化管理者的身份,尽量改善高职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必要的时候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要把他们当成小孩,而是一个个成熟的个体,去尊重他们,真正做到走入学生的内心。这样才能更好地树立高职辅导员在大学生中亲和的形象。才能在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

(二)绝大多数高职辅导员对于学生的各种事情都非常热心,只要学生有需求,有困难,辅导员都会觉得是自己的事情,毫不犹豫地尽量满足。但是如果辅导员经常替学生解决他们本该自己解决的问题和困难,长尔久之,学生会逐渐养成依赖心理,遇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求助,失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非常不利于大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这就同我们的育人宗旨相违背。因此,服务学生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说不的时候就要说不。学校说的服务学生,其内涵实际上不是真的让辅导员做学生的保姆和服务员,是希望能对学生进行帮助。而帮助他人最高的境界就是助人自助。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在这个“教”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有能力自己决定和解决事情。使学生学会生存与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辅导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要想做好高职辅导员工作,就必须有正确的角色定位。高职辅导员也只有在学生工作中正确地进行角色定位和角色转换,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才能真正在学生中树立起必要的威信,让学生工作如鱼得水,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优秀高职辅导员。(作者单位:四川财经职业学院艺体部)

参考文献:

[1]陈钦华,张晶,李小红:由《一份辅导员的来信》引发的思考——关注高校辅导员自身状况[J],兰州:卫生职业教育,2007(19).

[2]曹连众.略论辅导员角色的嬗变与定位.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篇5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会计制度; 修订; 意见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自1998年1月1日施行以来,在15年的时间里,对高校会计行为的规范及会计管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及高校资金筹措的多元化等发展,原制度已不能适应高校发展的需求。为此,财政部颁布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在兼顾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信息需求的同时适当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原则,体现了预算会计体系的特点,既满足了财政预算管理和高校内部财务管理的需要,又充实完善了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成果,创造性地增加了成本核算的设计,对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笔者在认真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学财务工作实践对《征求意见稿》的部分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力图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征求意见稿》中值得商榷的内容

(一)关于成本费用

笔者认为《征求意见稿》中没有充分体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十章六十二条中关于成本核算的要求,《征求意见稿》中“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离退休支出”的分类也与《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十章六十条中关于费用的分类不一致,《征求意见稿》中设计的支出与成本费用调节表的设计也过于简单。

(二)关于支出科目

支出科目不需要区分“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离退休支出”五个总账科目,统一用“事业支出”总账科目。因为“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离退休支出”这些项目是学校内部管理或成本核算费用归集与分配的主体,直接升级为或者说把“事业支出”分解为五个总账科目,然后在这五个科目之下再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这样一方面给总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统计带来不便,另一方面也给期末结账带来不便。

另外,《征求意见稿》中对“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的划分也不十分明确,存在内容交叉,如果真要划分应当明确按学校部门分类还是按费用性质分类。

(三)关于收入科目

1.收入科目不需要区分“教育事业收入”和“科研事业收入”两个总账科目。因为财政的拨款按用途分为财政教育拨款、财政科研拨款、财政其他拨款,但是按财政预算安排的分类所有拨款都在“财政补助收入”科目下区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然后在两个一级明细科目之下再细分。而如果把“教育事业收入”、“科研事业收入”和“财政补助收入”并列设为总账目,在科目体系上容易产生误解,在记账时也有可能误记,即应当计入财政补助收入的款项可能会计入“教育事业收入”、“科研事业收入”。

“教育”和“科研”在高等学校都应属于其基本的事业活动,在高等院校按照其职能定位科研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其教育活动的辅助活动,因此,在高等院校,“教育”和“科研”活动也应当是在“事业收入”之下进行区分。

总的来看,单设一个“科研事业收入”,既容易与“财政补助收入”相混淆,也容易与“教育事业收入”相混淆。

2.“其他收入”科目中列举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等应进一步明确为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地方。因为有些地区对高等学校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等全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返还的款项不属“其他收入”,而应当计入“事业收入”。

(四)关于校内独立核算单位会计信息的编报

1.建议在制度中以附注或题注的形式详细解释 “校内非独立法人单位”、“校内独立核算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附属单位”等概念及“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的界定。因为,学校的附属单位有后勤部门(如食堂、招待所、车队、物业等),有附属医院、附属中小学,有高职院校以校企合作形式建立的生产性实训业务,有挂靠高校的出版社、校办厂、印刷厂等。学校的这些附属单位在产权关系上、人事关系上、管理形式上差异较大,情况也比较复杂,是高校财务管理亟待规范的内容,在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上如果操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形成“小金库”,容易失控。

2.由于校内独立核算单位种类较多,情况也比较复杂,体现财务统管的做法应当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来体现,而非收支平行并入。所以,笔者赞同《征求意见稿》对高校校内独立核算单位的会计信息应区分情况纳入学校财务报表,最好采用以收支相抵后的净额“并表”的方法,并建议按年并表。

(五)关于附属单位返还人员费用处理

笔者认为对于高校收回附属单位返还的人员经费应当作冲减相关支出处理。因为,高校附属单位返还的水电费、福利费等各学校目前的做法都是作冲减相关支出处理,附属单位返还的人员经费与返还的水电费、福利费等一并作冲减相关支出处理较为方便,既符合一贯性原则,也便于学校进行绩效考核。

二、具体修订建议

1.高校的成本核算应首先确定成本核算对象。《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十章六十二条中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分为学校、院系、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及科研项目,成本范围包括各个层次的总成本和生均成本,成本要素分为教育费用、科研费用、管理费用、离退休费用和其他费用。

2.各个层次的总成本应该界定成本包括的具体要素,如院系成本中就不应当包括折旧和摊销等,折旧和摊销应当放在学校总成本,科研项目成本应当单独归集(也应当包括其使用设备的折旧及无形资产的 摊销)。

3.核算各个层次成本应在“事业支出”核算的同时,按学校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科室分别归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然后逐级分摊。目前的科目编码也能实现这个要求,一些高校已有比较成熟的作法。

另外,根据《高校财务制度》要求,高等学校成本核算实施细则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教育主管部门制定,《高校会计制度》最好应与成本核算实施细则同时出台。

4.“事业支出”总账科目应当按照“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等层级进行明细核算,并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相关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明细科目下应当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同时,在“基本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进行明细核算,在“项目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5.取消“财政应返还额度”的明细科目。根据各地对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的具体情况,“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属年终过渡性科目,仅用于反映财拨款预算数与当年已拨款数的差额,年底财政也仅作总额核对,多数地方没有区分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因此无明细核算的必要。

6.“事业收入”总账科目应当按照事业收入类别、项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相关科目等进行明细核算。事业收入中如有专项资金收入,还应按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高等学校承担或参与非同级财政部门委托的科研项目取得的科研事业收入,应当作为委托项目放在“财政补助收入”中的“其他财政拨款”的项目支出拨款,或在“上级补助收入”、“其他收入”进行明细核算。

7.建议在“其他应收款”科目下增设“应收学费”、“应收住宿费”明细科目,借方反映学校应收学费总额,上缴财政专户时从贷方转出,科目余额反映应收未收学费、住宿费。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司.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修订)(征求意见稿)[S].财办会〔2013〕25号,2013.

[2] 财政部教科文司.高等学校财务制度[S].财教〔2012〕488号,2012.

[3] 林钢.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研究——基于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二维体系[J].会计之友,2011(1):4-6.

[4] 彭华.高等学校新会计制度的创新及意义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3):131-133.

[5] 陈胜权.试论高等学校新旧会计制度比较[J].会计之友,2010(10):55-57.

篇6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语言艺术;教学

如今,不少学生因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太强、晦涩难懂、答题无法入手厌恶该学科,这种想法与该学科的特点、教师们的读书、画书、默写的传统做法肯定有关。但是作为该学科教师来讲,除了将一些政治内容生活化引导学生理解,还应学会将一些政治术语深入浅出。这就需要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前提下,深入剖析一些知识后学会使用语言的艺术,改善自己的语言风格,增强高中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在听得进听得懂上花功夫,进而在此基础上互动,让课堂逐渐活起来,最终增添思想政治的学科魅力。笔者试从生动情感性、幽默风趣性、逻辑严谨性这几个方面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语言艺术进行研究,以期提高学习的效度和教学的质量。

一、教学的语言艺术———生动情感性

思想政治是文科中必学且不易理解的学科,主要是因为它是由教师通过口头表述一些事例进而采取何种方式解决,理论性强,论证点多。如今,仍有不少教师仅用画、读、记、默等一些过时的简单方式进行教学,这就造成了思想政治课程枯燥无味的现象。学生一直去听教师的讲述、说明知识点,无法融入到教学中去,感到课程的无聊,进而降低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应掌握并能运用教学语言艺术的生动情感性,使教学语言里既有激情、感染力,在讲解知识的同时,感染高中生的情感和教学产生共鸣,从而使高中生对思想政治的知识点理解得更加深刻,加深记忆,拓展高中生的思维,提高学习和教学的效率。教学语言的生动性必不可少。通过提升教学语言的生动性,加强教学内容对高中生的刺激性,吸引高中生的眼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语言的生动情感性,加强与高中生的情感交流,依据语言的独特性创设教学意境,从而帮助高中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想要增强教学语言的生动性,需要教师在讲解基本理论、观点的时候,将所讲的知识点融入到生活实际中或者相应的例子中,让枯燥无聊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生动化、简单易懂,便于高中生的学习与记忆,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和思想政治的学科魅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效率。没有教学语言艺术的课堂就好比佳肴里缺少了调味品,必然枯燥无味,不会有什么吸引力。所以,只有运用教学语言艺术的生动情感性,才能让高中生更乐于去学习政治。

二、教学的语言艺术———幽默风趣性

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学语言艺术的幽默风趣性,让他们的讲课内容变得更加诙谐,帮助高中生理解和接受新知识点,展现出思想政治的魅力。结合自身的钻研和一些公开课教师的展示,我觉得关于如何使教学语言艺术具有幽默风趣性的问题,不妨对下面这个例子进行适当的参考。比如,在阐释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时,教师可以将部分比作一滴水,整体比作长江。长江由每一滴水构成,离开了每一滴水,长江将不复存在。然而,没有长江,每一滴水的存在价值将不能体现。所以,整体与部分是有区别的,整体和部分又是彼此联系、密不可分的。部分的变化会引起整体的变化,部分是整体中的一部分,离开整体,部分就构不成其部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就如同一滴水与长江的关系。这样,用教学语言艺术中的幽默风趣性,使死板无味的、抽象的知识理论变得更加有趣,简单易懂,感染高中生的情感,提高高中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点的记忆力,进一步加强学习和教学效率。体现幽默风趣性,还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学习,语言的节奏和表现出的情感。语言节奏性的改变需要较强的语言的掌控力,控制语言的速度、力度和语调。控制好语言的节奏,增强教师语言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让高中生伴随着教师语言魅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政治的学习中去。运用教学语言的幽默风趣性,让高中生积极地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教学的语言艺术———逻辑严谨性

理论知识的讲解都要求教师拥有极强的逻辑严谨性,尤其是思想政治的教学,要由浅入深讲解基础知识,再根据知识的联系进行层层推进,引出更多更难以理解的知识,最后将所有知识环环相扣。做到这些的同时,在讲解的过程中还要做到层次清晰、语言严谨、充分论证,让每位学生在教师逻辑严谨的语言中对知识拥有清晰深入的了解。例如,在讲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中,要注意语言的逻辑与严谨性。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切记不可互相矛盾。当知识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时,可以进行简单的类比,变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地进行知识讲解。思想政治课堂是进行高中生思想教育的基础又必要的课程,也是对和社会常识教育的系统教学,所以教学语言必须具有严谨性、科学性。教学语言要求用词符合,简洁利索和具有科学性。在传授知识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所讲的知识,不能含糊其辞,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具有严谨性、科学性的语言往往拥有让人难言的征服力量,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度和教学质量。思想政治教师在对概念、定义等易混词解释时更要注意语言的逻辑严谨性,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来误导高中生的学习,使学生陷入误区。运用教学语言的逻辑严谨性,让每位学生了解思想政治课程对语言的准确要求,进而养成学习严谨的习惯。在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中,语言清晰规范,再加上以上几种语言艺术的应用,会让思想政治课堂锦上添花,极具感染力。另外,教师们应该不断进行语言艺术的学习和培养,将教学语言艺术完美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去,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网络文化;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目前的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化以及网络化的新时代。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新的思想和价值取向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现在的中学生,这种影响也在不断受到社会的关注。由于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年轻人上网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他们正在越来越多地将网络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来。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高达4.85亿,较2010年年底增加277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较2010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①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它开拓了中学生的视野,扩大了中学生的知识和信息量,还可以增强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及内容的多样性,这就使得心理、生理发育都不太成熟的中学生,由于辨别能力及自控能力相对比较弱,很容易陷入网络中不能自拔,有些中学生甚至会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据实地访谈与调查,宜州市的部分中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大概在1至2小时(在校园内多使用手机上网),而他们上网所选择的也多为娱乐类、游戏类和聊天类等。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也影响了中学生的视听。这样虚拟的网络空间就会模糊了中学生的道德意识,由此引起中学生上网时的价值观、人格失衡,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道德滑落和行为越轨的现象。由于网络使用不当而引发的多种事件,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如果不加强网络管理,那么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就会模糊不清,很难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1.网络文化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1 网络文化的含义

学术界对“文化”这一概念的理解是很广泛的,《辞海》上的解释是: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化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关住。网络文化(Internet Culture、Network Culture)其实是一种社会亚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网络文化可以是以传统现实文化为基础而形成的,比如一些经典名著和社会价值观上网之后就成为了网络文化的一部分;网络文化也可以是在数字化和信息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文化形式,纯粹诞生于网络之中,并不能在现实社会中找到根源,比如博客、微博文化。从网络文化本身的形式来说,网络不仅是一种技术与社会的现实,更是一种文化的现实,网络本身就是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

1.2 网络文化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1.2.1 网络文化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结合为一体的

根据网络文化的定义可知,网络文化是以信息技术为物质基础,以接收和发送信息为核心的一种新文化。正由于它是新鲜事物,而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阶段,但是还没完全形成定性,中学生还是充满着好奇心,对新鲜的东西充满好奇和欲望,所以他们对网络文化比较感兴趣,而网络的特点很多符合他们的需要,因而很容易接受它,甚至迷恋它。网络文化与教育是结合一体的,所以教育者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中学生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

1.2.2 网络文化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中学生的思想一般都是比较简单、幼稚的,对世界充满着理想化,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由于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所以网络文化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有着密切的联系的。但是它们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关系,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匿名性等特征,这就有待于思想工作者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新的网络文化,而且这是一个长期教育的过程;如果教育不当,将有可能会事倍功半。

2.网络文化对中学生思想政治的影响

由于网络文化多元和开放的特点,它对中学生思想政治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它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因此,网络给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不一样的机遇和挑战。

2.1 网络文化对中学生思想政治的积极影响

网络是接受信息的便捷渠道,对青少年有极强的吸引力。网络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和信息源。它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增大了中学生的知识量与信息量。其积极影响有:

2.1.1 丰富中学生的知识和生活

网络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使中学生从网站里获得丰富的信息。中学生可以开阔视野,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除此以外,上网还能使中学生学到更多课外的知识,这样有利于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他们还可以在网上参与讨论、评论,发表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另外,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中学生很容易在其中找到与自己性格、爱好和志趣相投的人,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篇8

张志娟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 楚雄 675000)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方面,新媒体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载体,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相应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的内涵,并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下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创新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环境下,新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对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如何做好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工作,提高教学的效率是现今的首要任务,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1   新媒体内涵的界定

现今,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虽然它的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却发展的较为迅速。关于新媒体的界定,有些研究者认为新媒体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等为人们提供信息技术的服务,这种方式和电话、报刊、电影和广播等传统的媒体相比更胜一筹。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新媒体是高新技术应用于传媒的文化成果,而广义的新媒体则是指其形成于二战以后,是依托网络化和数字化处理技术和通信网络的一种新型的信息媒介的总称。但是这种定义较为宏大,不利于研究者进行实证研究,因此,为了方便研究一般定义新媒体为依托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等新技术的向人们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

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策略

2.1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即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本,全面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既把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对象,又把学生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在新媒体环境下,想要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应该更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建立良性的认知循环系统,新媒体的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和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前传统面对面的教育手段,可以极大程度的保护学生的隐私,使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思想政治的学习中来,例如在网上设立相应的咨询室,可以让学生自由的参与进来,不但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备针对性和实效性。

2.2 构建学生红客队伍,加强校园的舆论引导

采取构建学生红客队伍,可以有效的引导校园网络的舆论,使网上不良的信息从被动的围堵,转变成为主动进行疏导,学生红客队伍的建立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关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责任,通过网上交流的方式可以及时的收集学生的思想反应,使教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样做不但可以把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拉回到现实当中,从而有效的拓展素质教育。除此之外,校园网络的建立应该接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积极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以此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3 将新媒体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构筑新媒体教育阵地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该把新媒体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构建新媒体教育阵地。高校可以建设相应的主体教育网站,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的效应,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并且通过校园网站的建立可以及时的更新网站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加强网络平台监管力度,对垃圾信息进行删除,加大对正面事件和先进事例的宣传工作,以此来有效的净化网络环境,放大精彩的评论,从而形成先进网络文化,有效增加正面控制力,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好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工作。

2.4 重视对新媒体的运用, 充分发挥新旧媒体各自的作用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应该在传统媒体教育的基础上,重视对新媒体的运用,使新旧媒体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现今人们对需求越来越高,利用手机媒体来传播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高校应该开辟手机论坛和网络访谈的工作来提高学生对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关注,并且高校应该采取报纸和杂志等来报道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以此来引领校园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

2.5 发挥新媒体的技术优势,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以前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受到时间、方法的限制,使得学生觉得思想政治教育课较为枯燥,有些甚至会出现抵触的情绪,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质量。发挥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利用QQ、BBS、E- mail等新媒体技术,通过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不但可以解决以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无法做到的工作,还可以使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中袒露心声,让教师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真正想法,才可以更好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备针对性。

2.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还应该了解新媒体的技术发展动态,设法将多媒体技术有效的运用到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建设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并且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来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做好对学生引导,关注网上的信息和言论,开展相应的调研工作,以此来提升思想者恒指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应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师资队伍的建设,根据班级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改进教育的方式,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到思想政治学习当中,从而有效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2.7 建立和完善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评价体系

想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就应该建立和完善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评价体系,以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为主要目标。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以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为主,以前传统的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无法起到推到的作用,而且无法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要求。因此,采取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评价体系,可以从大学生各个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充分反映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状况,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从而有效地做好大学生素质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8 积极推进辅导员博客建设,运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

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媒体形式,其具备个性突出、趣味性强和操作简便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应用。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最基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引导学生具备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立场和武装学生头脑的关键,在新媒体环境下,积极推进辅导员博客建设,运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利用真实的情感来引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实现思想对接,还可以使学生和教师出现观点碰撞。除此之外,大学生辅导员通过博客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可以让学生充分的了解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情况,并且对辅导员工作进行相应的监督,辅导员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学生的思想政治理念的建立,所以辅导员向学生传播主流文化,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博客作为辅导员实施思想政治的重要传输工具,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关键,也是引领学生健康成才的重要基础,只有这样做才可以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应该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构建学生红客队伍,加强校园的舆论引导,将新媒体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构筑新媒体教育阵地,并且充分发挥新旧媒体各自的作用,发挥新媒体的技术优势,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手段。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建立和完善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评价体系,积极推进辅导员博客建设,运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霭.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创新[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

[2] 余东晖. 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

[3] 魏立娜.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4] 郁海波.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教育与职业, 2011,(11) .

篇9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机制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定义

目前,教育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规定。之所以形成一个固定的定义,这不仅与学者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角有关,还与学者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和理解有关。在研究视角方面,候惠君学者认为:“学生的工作机制是指以一定的思想理论为基础,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过程,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形成的活动结构、操作方法的体系。”张崇生从长效机制的研究视角来给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定义,他认为应该重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性、结构性、实时性和协调性,张崇生认为一个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非常有助于发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方面,好多学者也有不同的观点,但是这些学者的观点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有效结合。两者在实施过程中虽然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是在定义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张敏在她的著作中提到大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以及科学和合理的工作机制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推进作用。同时学者石其在他的著作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过程性、动态性和系统性也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目前,学者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概念的界定方面,在“物本主义”和“人本主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第一,高校在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时候,总是从宏观角度来研究,往往重点研究的是整个高校,这样的弊端就是只把教育者作为整个主体,研究的比较片面。但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不只是从高校的角度理解教育机制的运作,更重要的是要大学生自己理解教育机制的整体运行。第二,两者在主体上也有差异,教育者和管理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被教育者和被管理者是大学生,充当着教育机制中的客体。但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中,大学生是整个教育机制的主体,而高校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另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中,“物化”思维的方式显得特别的重要,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更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非正式教育和非正式管理。从上面很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论中,我们可以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定义为:在相关制度的指导下,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认知、实践能力,高校各部门、团体之间应该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协调。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主要问题

1.内容残缺化

所谓的“制度内容残缺”指的是制度不完善,这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没有制定制度,造成这种制度缺失主要是因为是大制度方面的缺失,也有可能是小制度方面的缺失。另外一种是只是制定了一部分制度,制定的制度不全面。这种情况就是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大制度,但是与其配套的小制度还没有制定,因此,就会导致制度不能完全实现的状况发生。国际交换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就是制度不能完全实现的一个重要体现。目前,全世界各地都会有大批量的交流生往世界各地交流学习,这种现象在我国也非常常见。我国的高校每年也会输送大批的人才往世界各地。一些西方国家会对一些国际交流生进行思想的转变,他们打着“民主”和“人权”的口号,扭曲大学生对思想的认识。因此,对于这种现象,就应该在国际交流生出国之前,首先对他们进行爱国教育,让他们知道如何坚持自己的立场,如何捍卫祖国的尊严等。同时在他们进行交流期间,还要通过网络及时关注和纠正他们的思想动态,一旦发现他们的思想有不良的变化,就应该及时与他们沟通,帮助他们矫正,促进他们身心教育的发展。目前,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还非常缺失,上面所述的那些工作具体由谁来做、怎么做,都还是一片空白。

2.制度过密化

所谓的“制度过密化”主要指的是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方面制定的制度太过密集,不是为了规范学生的思想去制定制度,而是为了盲目地崇拜制度而制定制度。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刚刚建立的时候,往往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善很大,这不仅是因为实际情况需要这种制度,更是因为不存在更多的制度问题。因此,就会过分的一来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因此,就会毫无节制的制定太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想以此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因此,好多学生就会对这些制度感到厌烦和逃避,或者是对这些制度胡乱的遵守,导致最后效果不佳,互相推诿的效果。最后会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健康发展。

3.实际参与度不高

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实指的就是规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在这一过程当中,师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老师基本上都是给予一些原则性的指导,但是由于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缺乏主体变革的意识,这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与时代进行有效的配合和发展,不能达到新时代所要求的教学目标。

4.时效性维持不长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起步较晚,我国大学生,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依然对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偏差。同时,我国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研究还不是很多,“制度万能论”和“制度无用论”等现象依然还频繁出现。好多大学生都没有深刻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行,因此,对于高校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好多大学生都是一带而过,并没有真正认真学习,因此,这种活动在他们的过程中维持的时效不长。

三、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途径

1.加强制度建设

各个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一定要制定出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制度和规定。专门安排相关的人员监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在对政府的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进行改革时,应从长远利益进行考虑,专门成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机构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该包括很多方面。例如,经济、生活和社会等很多方面。因此,成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机构是保证各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领导、组织、协调制度化各组成要素机制的必要条件。在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时,一定要以全局为重,从整个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出发,一定要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各个高校一定要根据上级的文件,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一定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较的研究规律,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学任务中来。

2.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的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持有坚定的信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对高校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落后手段和陈旧方法给出了纠正。老师直接对大学生进行直接受教是传统教学的主要模式。但是这种方法往往缺乏实际性,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同时在教学手段上也没有很好的创新,致使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枯燥无味,非常有必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一定要符合大学生思想到的发展的基本规律,时刻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要随时和学生形成互动,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具有很高的积极性。同时,应该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融入思想政治的教学中来,老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所谓的高新信息技术教学指的是不再依靠传统的板书或者是口述的方式进行教学,而是通过多媒体演示更加生动的课堂效内容,达到生动的课堂效果。传播速度快、内容生动、形声结合是多媒体教学的主要特点。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形成互动。

3.加强大学生实践教学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践互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由于社会和高校的种种原因,大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没有很多的实践活动。通常教师习惯于为学生一味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从不注重大学生在实践中能力的提升,因此,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是高校培养思想政治人才的主要任务。

一是,从思想观念上要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思想政治型的符合人才,要从思想上和观念上优化实践教学活动,要将实践教学放在教学中的首要地位,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巨大作用。

二是,要加强实践教学的保障。首先,高校必须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一定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高校还应该定时让教师走出去,积极学习一些企业的实践能力。其次,一定要成立实践教学的组织机构,使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都很好的统筹规划起来。明确实践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规范化和制度化。最后,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育的硬件设施一定要到位。鼓励大学生通过媒体深入学习,收集信息,促进理性思考。

三是,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推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区分专业时,可以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教学方案时,可以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制定出教学体系。特别是在社会实践、实习、实验或者毕业论文中,充分利用时间,利用相关的资源研究探索。争取建设出功能强大、具有自己独特的优点的实践教学基地。可以通过在社会上的实践,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品质。假期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不可获得的有利资源,通过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很快融入社会工作当中,还能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

至今,高校一直以来很鼓励大学生能积极投入工作当中,加大实践管理力度,在这过程中,取得了不可估量的效果。比如,动员大学生定期参加“三下乡”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还增强了学生们的责任感。还可以引导他们到山区支教,既锻炼了大学生的能力,又为我国的教育做出了微薄的贡献。在这期间,还可以建立多种社会实践团队和项目,各个团队可以根据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特点,打破传统型、局限性。假期实践是大学生的财富,而且不可缺少的过程。通过实践教学,大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具专业性,实践能力也会逐步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有了深深地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提升,培育除了完整的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中,思想政治教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只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才能充分适应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力量,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才能充分拓宽大学生的眼界,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及时的监督,时刻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互动,为学生及时排解他们心中的烦恼,充分保证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将大学生的主动性和自我管理相结合,发挥最大的实际性。同时,在教育过程中,教学方法一定要及时创新,随时开拓新的教育理念,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不断改进教育者的教育方式。但是在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教育者也应该对教育的客体进行相关的评价,这种评价和协调的过程就是在积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黄志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2]史向军,张琼.“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

[3]胡清.科学发展观下高校德育变革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11

[4]李正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原则[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篇10

【关键词】政治课;差异化教学法;拓展教学法

1 在差异化教学方法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差异化教学方法的实质是以新课改提出的因材施教作为基础理论,突破性的把学生进行“分类”,“分类”的真正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开展教学。也就是说,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对政治知识了解的基础之上获得新的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提高区”体验自己的成长,从而提高每个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比如,在讲“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一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对公民义务和权利一致性的学习,让学生养成自觉履行义务的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明确后,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理解能力和理解方式,制定出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采用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应用哲理的形式感染学生、应用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深化学生对该课堂知识认识的深度等。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最终的教学目标只有一个,改变的只是学生对知识获得的方式。

政治课程差异化的教学方式的基础得益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体现的是学生学习的“主角”位置,以及教师从“保姆型”到“自由型”角色的转变。自主学习倡导的是把更多的学习时间留给学生,把更多的发挥空间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比如,我们提到的“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一课,在讲这一课前,学生肯定先要知道,公民的含义、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如果单纯的靠教师用抽象的文字去论述两者的定义,那么学生对两者的定义的理解便在无形中增加了约束成分。但是,作为政治教师要意识到,政治知识只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素材,高效的学习方法才是学生受益终生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不妨把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来掌握,让每个学生的不同的理解能力和不同的思维模式都能得到开发。最后,让学生自己去“说”对政治知识和观点的认识。这样一来,不但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且还展示了学生对知识的驾驭能力,从而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为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也给教师下一步教学的目标的确立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 回归生活,让政治理论及时得到实践

政治知识学习的内在意义在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身心修养、价值观念的影响。众所周知,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自己人生的发展定位尚处在“雏形期”,因此,如何让政治知识发挥出特有的导向和基础作用,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了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生活场景,要用生活化的思路去叩开学生的理解的闸门,从而培养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发散性思维。

我们知道,每一个政治观点都是在事实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如果,我们单纯的从知识的关键字眼的理解和讲解去开展教学,将会使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变得抽象,反过来讲,我们用生活中的事实去验证观点,也就是运用不同的“数据”去倒推一个“数学等式”,那么这个政治观点将会变得真实,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会更加深刻。例如在讲“正确认识自我”一课时,教师可以把课堂模拟成一场综合性的拓展活动,比如可以播放“我相信”等带有激励作用的歌曲等,来营造一种挑战自我的气氛,然后,教师可以出一些带有政治观点题目,让学生用自己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课堂的知识,而且还对自己平生生活中的表现做了比较准确的定位。可见,通过教学过程中生活场景化生活片段的引入,增加了学生与课堂的粘着力,使课堂气氛一直处在活跃的状态,提高了教学质量。

3 政治知识点的迁移、拓展教学法

众所周知,政治知识是学生的思想支柱,是开展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之一。政治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的教学法,是以政治知识的网络构建为基础,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的基础知识的结构框架,让学生具备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的结构脉络。然后采用关联发散思维的方式从新编排教学内容,从学生认知的发展模式出发,提出知识拓展的方向。例如,在讲“正常情绪”一课时,教师可以发出这样的提问:“情绪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当人产生情绪时,人的身体各部分将发生什么变化?”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样,通过政治知识与生物知识的结合,让学生对政治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对生物知识也有了突破性的认识。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政治课堂,教学方法只是被定义为教师培养学生的一种手段,学生懂得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掌握对人生的认知规律才是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开展层次教学,通过对学生的差异化培养让学生一起进步,共同提高;要善于应用生活中的素材,深化政治知识,让学生懂得学习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方法;要给学生提供知识迁移与拓展的方向,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欢.初中思想政治课接受有效性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

2 王立范.初中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目标的建构与实践[D].东北师

范大学,2004

篇11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实现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指作为价值客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作为价值主体的大学生的需要满足、引导和提升的效应关系。所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实际效应,产生积极影响。价值实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目的和归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要通过价值的实现程度来体现。

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困境

1.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含义模糊。要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顺利实现,首先必须要科学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当前,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要存在三种偏见:“万能论”推演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万能的,认定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解决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问题。 “无用论”则是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感和忧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无用的。“代替论”是人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一定要有的,是可以用其它的手段代替的。 以上这些看法都停留在表面现象的归纳上,从而把思想政治教育已有的某些相对负价值绝对化,错误地当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绝对负价值,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应该全面科学的分析,深入本性的分析。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忽视了主体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落后性表现在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没有充分丰富和发展主体需要,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和理念,过于局限于思想性的理论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将会导致受教育者并不能真正的认同,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再如很多高校教育者就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就是上政治课,完全忽视了实际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僵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应当以人为本,而且还要将这种精神灌输到日常的教育活动中。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单一性。很多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要采用硬性的课堂灌输法,这样也显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单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价值也不能充分实现。单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缺乏了内化动力与调节,不能在学生思想深处扎根,在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的冲击下便显得苍白无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性必须得到改善。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更新落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引起了物质生产发生了以下变化:一是生产物质财富的条件发生了变化。二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提高了。知识经济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如知识的更新快、现代化工具的运用等,也给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教育环境等都需要及时的改进。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

1.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指作为价值客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作为价值主体的大学生的需要满足、引导和提升的效应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实际效应,产生积极影响。这就是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实际效应,这个定义从本质上是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程度,因此,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顺利的实现,首先要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2.丰富受教育者主体需要。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面对的是动态的社会和复杂的学生,要充公尊重思想政治受教育的主体性,尽最大努力来丰富和发挥主体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彰显学生的主体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以学生主体性的理念,重视学生的思想变化,根据学生的思想变化来进行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具有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

3.坚持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以高度的热情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扎实而又有人情味的工作,为大学生成人成才起到领航员的作用。如何使大学生能够实现自我教育,这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而且也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心愿。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内在驱动力,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篇12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

一、因材施教,推进个体差异化教学

传统的初中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志是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识记程度,也正是教师这种过于对政治课程知识性的定位,使得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学习陷入了单一的状态中,也就出现了传统意义下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的方式。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此类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但忽视了对学生思维以及探索能力方面的培养,而且影响到了政治课堂结构的改革,成为课堂教学内容、方法及组织形式改革和优化的制约瓶颈。

差异化教学方法的实质是以新课改提出的因材施教作为基础理论,突破性的把学生进行“分类”,“分类”的真正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开展教学。也就是说,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对政治知识了解的基础之上获得新的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提高区”体验自己的成长,从而提高每个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比如,在讲“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一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对公民义务和权利一致性的学习,让学生养成自觉履行义务的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明确后,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理解能力和理解方式,制定出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采用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应用哲理的形式感染学生、应用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深化学生对该课堂知识认识的深度等。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最终的教学目标只有一个,改变的只是学生对知识的获得的方式。

政治课程差异化的教学方式的基础得益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体现的是学生学习的“主角”位置,以及教师从“保姆型”到“自由型”角色的转变。自主学习倡导的是把更多的学习时间留个学生,把更多的发挥空间还给学生的教学的理念。比如,我们提到的“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一课,在讲这一课前,学生肯定先要知道,公民的含义,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如果单纯的靠教师用抽象的文字去论述两者的定义,那么学生对两者的定义的理解变在无形中增加了约束成分。但是,最为政治教师要意识到,政治知识只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素材,高效的学习方法才是学生受益终生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不妨,把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来掌握,让每个学生的不同的理解能力和不同的思维模式都能得到开发。最后,让学生自己去“说”对政治知识和观点的认识。这样一来,不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且还展示了学生对知识的驽驾能力,从而让学生在主动学子中,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为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也给教师下一步的教学的目标的确立提供第一手资料。

二、 回归生活,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

政治知识学习的内在意义在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身心修养、价值观念的影响。众所周知,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自己人生的发展定位尚处在“雏形期”,因此,如何让政治知识发挥出特有的导向和基础作用,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了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生活场景,用生活化的思路去叩开学生的理解的闸门,从而培养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发散性思维。

我们知道,每一个政治观点都是在事实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如果,我们单纯的从知识的关键字眼的理解和讲解去开展教学,将会使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变得抽象,反过来讲,我们用生活中的事实去验证观点,也就是运用不同的“数据”去倒推一个“数学等式”,那么这个政治观点将会变得真实,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会更加深刻。例如在讲“正确认识自我”一课时,教师可以把课堂模拟成一场综合性的拓展活动,比如可以播放“我相信”等带有激烈作用的歌曲等,来营造一种挑战自我的气氛,然后,教师可以出一些带有政治观点题目,让学生用自己实际生活的例子进行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课堂的知识,而且还对自己平生生活中的表现做了比较准确的定位。可见通过教学过程中生活场景化生活片段的引入,增加了学生与课堂的粘着力,使课堂气氛一直处在活跃的状态,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 散发思维,促进思想政治知识迁移拓展

众所周知,政治知识是学生的思想支柱,是开展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之一。政治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的教学法,是以政治知识的网络构建为基础,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的基础知识的结构框架,让学生具备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的结构脉络。然后采用关联发散思维的方式从新编排教学内容,从学生认知的发展模式出发,提出知识拓展的方向。例如,在讲“正常情绪”一课时,教师可以发出这样的提问:“情绪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当人产生情绪时,人的身体各部分将发生什么变化?”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样,通过政治知识与生物知识的结合,让学生对政治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对生物知识也有了突破性的认识。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背景的政治课堂,教学方法只是可被定义为教师培养学生的一种手段,学生懂得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掌握对人生的认知规律才是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开展层次教学,通过对学生差异化培养让学生一起进步,共同提高;要善于应用生活中的素材,深化政治知识,让学生懂得学习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方法;要给学生提供知识迁移与拓展的方向,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全面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欢.初中思想政治课接受有效性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篇13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作业;存在问题

从目前高中思想政治作业的情况来看,作业设计主要强调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没有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热情。在新课改要求下,对思想政治作业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将思想政治课堂作业个性化设计作为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当前思想政治课堂作业存在的误区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采用的是让学生进行知识点背诵,适用于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在教学上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上也做出了改进,在给学生讲授基本的思想政治知识外,还给学生安排自我研究的活动。但是,目前课堂留给学生进行自我探究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课堂的课外作业上,而许多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设置。比如,有的教师给学生留下了一些背诵和抄写的题型,这就使得即使学生了解思想政治重点却还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誊写,僵化了学生的思维。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学的快速发展,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如何设计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课堂作业就有了重要的意义。

二、如何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作业

1.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在我国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经常可以看见教师单纯讲解而缺乏与学生互动的情况,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所以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新课改要求学生建立自我学习的意识,即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课堂讨论,展开相互协作。这种方法不仅能够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政治学习环境,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来理解知识。例如,在学习“货币”章节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表演,其中一个学生拿着不同时代的等价物问其他成员这是否是货币,这就使得学生根据已经学到的关于货币的知识展开发挥。对于小组学习而言,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查阅资料并在小组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布置一些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和实验的课堂,让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汇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写作能力。

2.作业要具有全面性

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作业而言,作业不仅仅要设计得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还应该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减少学生之间的思想政治学习差距。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的作业布置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作业策略,不能让作业出现因为盲目追求创新而让学生难以理解的情况。因此,思想政治教学作业应该注重实际性和全面性,对于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的学生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些带有时事政治信息的作业,而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多做一些考察基础知识的题目,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意识。

3.作业应该具有实用性

知识来源于生活,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也是如此。在思想政治课堂的作业设计中,应该让作业更加贴近生活,应用于生活。例如,在学习“我国公民所拥有的选举权”时,可以让学生回家询问自己的父母,亲身感受到自己作为我国公民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并写下感悟;在学习哲学中的矛盾一课时,给学生布置发生在身边的小案例,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理解矛盾的基本定义;在学习文化生活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创作黑板报展示不同民族的风采等。这些都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且能够让学生贴近生活的合理思想政治作业设计,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作业来说,教师不应该只发挥作业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作用,还应该发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造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的作用。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国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作业设计应该充分体现创新教育思想,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具有创造力的作业设计落实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以此来提高整个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 高中思想 政治教学 过程思想 政治教学 教学创新

所谓过程思想就是在高中政治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实施教学创新,包括课程内容设计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等。高中教学的过程创新是素质教育和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改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现状的最佳手段。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学习兴趣较低。

高中生面临高考这一任务,高中教学过于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在教学内容方面,教材的政治概念成为主要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现象相距甚远。为了应付高考任务,教师力求面面俱到,且对大纲要求的内容精讲细讲,对于学生感兴趣但属于选修的内容很少提及,这就造成学生学习兴趣较低。政治思想不仅是学生时代所需的思想,而且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依然具有指导意义,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观念。总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同时,政治教学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被磨灭,失去了学习动力。

(二)教学理论与实践分离,教学考核制度不合理。

受高中阶段考试任务和学校师资力量的限制,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往往只具有单纯的理论教学。这种理论教学与实践存在严重脱节。教学计划混乱,即使有一定的实践计划,但往往比较随意,并且教师无法在实践中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引导和教学考核制度。高中政治考试几乎以笔试为主,一纸成绩很难决定学生的真实水平,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考核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提高,创新能力降低。高中生正处于思想进步阶段,不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考核使学生的兴趣下降,政治思想无法提高。

二、过程思想引领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创新

(一)建立过程思想下高中政治教学管理机制。

过程思想要求高中政治教学的创新涉及教育体系的全部,并且贯穿教学始终。基于此,高中政治教学应从管理机制开始进行改革。首先,党委是思想政治的主要领导机构,应负责调动学生积极性,并与其他部门之间进行合理协调,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管理负责。对于直接管理部门,应构建实践教学的实施和考评制度,从管理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思想政治教学提供创新基础。另外,在教学考评上,教师应调整传统的考核模式,重视政治思想实践考核,将教学环境拓展到课外,调动学生积极性。过程思想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改革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但符合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在此要求下,思想政治教学还应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二)过程思想下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改革。

我们从三个方面分析过程思想下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改革,即课时调整、教学内容调整和教学方式改革。

首先是课时调整。根据高中思想政治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进一步增加政治实践课程的课时数。在期末考试中增设实践教学效果考核,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其政治思想,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践。

其次是教学内容的调整。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思想政治教学必须避免讲解上的面面俱到,而是要做到重点突出,内容新颖,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调整为专题化教学,并针对每个专题进行实践引导,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使政治教学更具吸引力,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

最后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上力求师生互动是高中政治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随着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提出,一些学校实施了接力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接力教学即将教学内容分为多个片段,每个片段由不同的教师讲解,在安排合理的情况下,教师对政治内容的讲解将更加精确,并且学生在感受不同教学方法的同时感受到了创新。为了使学生参与教学,教师应设置学生分组讨论环节,关注学生知识学习情况,并且在讨论中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教师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并且给学生提出适当意见,使其获得进步。另外,一些学校直接采取了互动教学,师生一样成为教学主体,在互动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活跃了其政治思维,使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但无论是互动式教学还是讨论式教学,都需要做好必要的引导工作。

(三)建立全过程理念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要从根本上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改革,就要形成全过程下的思想政治理念。其中包括实践教学的规范化定义和教学资源的整合。

实践教学的规范化定义,确定高中政治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模式,进一步明确政治教学目的。基于此的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个方面。课内实践以政治思想表述、演讲和相关电影欣赏为主。课外实践的形式较多,根据高中生课堂教学内容较紧的这一现状,应引导学生适当参加社团活动,包括校内社团和校外社团,在课外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观念。对高中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高中思想政治专业课教学方法与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及学生党团建设有机结合的具体途径。与各个部门之间建立资源共享、实施分工协作,教师应参与高中阶段的社团组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一部分学校还开展了家访活动,构建了家庭、学校和学生为一体的新的教学模式,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四、结语

过程思想是高中政治改革中的主要思想,面对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合理因素,其教学改革成为必然。高中阶段,学生的思想处于形成中,变化较大,如何正确抓住学生的心理,提高其政治学习积极性是教学的关键。全过程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起着积极作用。目前,很多学校开始实施这一教学方式,只是在具体实施中一些学校偏离了政治教学的初衷。在全过程的要求下,高中政治应实现全员参与,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董浩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反思与建构[J].黑河学刊,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