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美丽乡村人文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农村人居环境问题却日渐严重,这制约着农村生产生活水平及经济的发展。
1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理论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下,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不仅要对乡村环境进行美化,也需要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这要求在发展时立足于自然、人类和社会三大系统进行人居环境的建设。自然系统是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的基础,在进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时,应当注重对农村自然系统的保护和利用,真正做到尊重自然。人类系统是农户的生活生产需求,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应当做到以人为本,从需求出发对环境进行改造。社会系统是指农村社会关系、人口趋势、文化特征等社会性内容,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大背景,只要将这三者进行有机结合,就能够更好地实现人居环境建设的目标[1]。
2达州市农村人居环境现状问题分析
达州市地处四川大巴山山脉,东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在650米左右,属西部丘陵地区,物产丰富,资源富饶。总面积达1.66万平方公里,有“中国气都”之称,其处于重庆、西安、武汉、成都四大城市交汇地带,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2.1居住区缺少规划设计,缺乏鲜明特色
居民区的设计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很多景观设计公司在对农村民居进行设计时,很少真正去了解当地最原始的乡土文化特色,并未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有的农村地区政府部门为了追求形象工程,强行将农民住宅刷成统一的颜色,并未真正考虑当地的环境特点,破坏了原有村庄的传统乡土文化特色。
2.2环境污染严重,地域特色、乡土景观面临严重破坏
达州素有“气都”之称,但达州农村家用生活能源主要来源于直接燃烧柴草、木材等,冬天取暖以煤为主要燃料,不但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所排放的烟尘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除此之外,一些电站的建设也污染了河流的水源,使得流动的河流变成一滩死水。在某些新农村建设中,并未因地制宜地对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人文景观加以保护和利用,反而为搞面子工程大量破坏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观。
2.3缺乏对农村生产生活性质的考虑
达州市在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势分别进行了不同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设计。这种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农户的居住水平,却忽略了农民生产劳作的需求,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这种建设模式并未从农户的实际需求出发,只是盲目将城市住宅设计照搬到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中,使其不仅在功能上无法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之需,而且在美学设计的角度也无法与农村环境相适应。
3改善达州市人居环境的措施
3.1有效利用原生态乡土景观
达州地处大巴山山脉,因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较差,因此形成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经过几百年的变迁已然形成了一道靓丽的乡土景观,保持着传统的建筑风貌和文化氛围。在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应当对实际环境进行调查之后再进行改造,在尊重原有的自然生态、人文景观的前提下,做到因地制宜,有效利用原有景观,建设生态与经济和谐共生的农村人居环境。
3.2以人为本进行人居环境设计
农村人居环境与农户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时应当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而有的乡村为提高?r户的经济水平,大量占用了农户生产农田,破坏了乡村的环境,严重干扰了农户的生产生活[2]。一是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到村落的功能性;二是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应当遵循生态的原则,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和发掘当地的自然地形地貌,不肆意破坏原有村落的风貌,寻找适合当地的建筑形式和风格。
3.3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达州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情况看,基础设施的完善,要注重满足农村居民的实际所需,要在保障道路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加强农村居民的体育设施、活动设施、照明体系等的建设。
【关键词】 美好乡村建设 农村人居环境 策略
一、美好乡村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概述
1、美好乡村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的概念
(1)美好乡村建设
党的十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思想,而“美丽中国”的实现离不开美好乡村的建设。建设美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城乡人民的共同福祉。
美好乡村建设,顾名思义就是建设又“美”又“好”的乡村。所谓“美”,主要体现在乡村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具体表现为乡村的生活美、自然美、环境美、特色美;而“好”则是内在的,是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前提下,通过采取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等措施,来最终实现乡村的宜居、宜业、富裕、文明与和谐。
(2)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人居环境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地,也是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人居环境的关键在于“人”,农村人居环境是以满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要为目的而进行物质生产生活等相关活动的空间场所,包括农村环境、文化交流、生态保护、社区交往等方面的要素。它是以农村为特定区域,以农村居住人群为主体,以农业为对象的半人工化的人类栖息活动的地理空间;是由多个乡村空间聚落形态和多种生态环境要素、生产要素、生活要素、生态景观、人文景观等镶嵌于一体的生态与人文经济社会系统;是城市向自然过渡的半人工化生态环境。
2、美好乡村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关系
(1)美好乡村建设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战略背景
美好乡村的总体目标是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通过美好乡村建设,可以保护农村原始山水田园生态资源,构建绿色乡村体系,形成生态宜居农村新亮点;美好乡村建设可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创收,改善落后的生活环境,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美好乡村建设有助于挖掘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各地民俗文化,拓展农村文化展示和传承的新空间。总之美好乡村建设为今后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的战略背景。
(2)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是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基础
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建设美好乡村,首先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是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关系到美好乡村建设的好坏。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安徽省紧紧围绕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在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树立新风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部分地区在建设新农村之时,政府通过整治农村土地、改造农村危房、保护农村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等方式,保障了村庄规划的落实,有效改变了村容村貌,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与优化,也为美好乡村的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美好乡村建设,建设美好乡村是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的最终结果,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力支持,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靠保证。
二、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农村人居环境现状
这几年的新农村建设和村庄整治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总体上看,开展村庄整治的面不广,力度不大,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相比于快速推进的城市建设和迅速变化的城市面貌,县域农村的村庄建设、环境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城乡差距依然呈扩大趋势,农村人居环境未得到良好改善,美好乡村建设之路还很艰辛。
据调查,农村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污水随处倾倒等现象仍十分普遍,农村人居环境环境质量较差。此外,农田化肥、农药及畜禽粪便等污染也很突出,饮用水质量难以保证。“脏、乱、差”既影响村容村貌,妨碍生产,更给村居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不少农民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都很薄弱,他们仍保持着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在投入美好乡村建设的队列中的积极性不高。
2、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
(1)人居环境规划体系不健全
随着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农村人居环境规划较以前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实施建设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很多规划不是十分明确。由于规划设计人员农村生活背景较少,使得部分规划脱离了农村实际情况,或者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起不到多少实质性作用。此外,很多乡镇的规划基本相同,没有因地制宜的指导意义;就是有切实可行的规划指导,其执行力度也不够,有些地方忽略了规划的细节方面,缺乏长期有效的维护。
(2)资金来源资金投入太有限
长期以来,政府财政投入主要是面对城市建设,农村很多时候只能依靠基层政策微薄的资金投入和农民自己集资。由于基层政府筹集的资金有限,农民收入较低,严重制约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3)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很不足
由于农村财政投入有限,基层干部和农民普遍存在“重经济、轻环保”的意识,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基本都放在发展经济上,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投入很少。有些农村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比如为了吸引一些小企业、加工厂的加入,当地政府对企业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噪音、病菌、烟尘、垃圾等的要求很低,这些小成本企业基本上没有防护和治理措施,导致农村人居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4)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太落后
目前,在广大农村地区,垃圾随意堆放、污水随处倾倒等现象十分普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仍是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农村仍然存在着基础性设施不完善、配套设施严重不足、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等问题。比如安徽省肥东县元瞳镇80%以上的村庄没有集中供水,90%以上的村庄没有任何消防设施,几乎100%的村庄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村民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威胁,美好乡村的建设也受到很大影响。
(5)农民参与建设热情不高
现如今农村中的大部分年轻劳动力都选择外出务工挣钱,常年在外使得他们对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和美好乡村缺乏认识与了解,而农村中剩下的一些老人、妇女、小孩文化层次较低,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弱,对美好乡村建设没有积极性、主动性,农民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主体,他们的消极态度使得美好乡村建设缺乏人员支持而举步维艰。
三、美好乡村建设背景下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的策略
1、制定科学村庄规划,保障规划贯彻落实
建设农村人居环境与美好乡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作为指导和规范农村人居环境和美好乡村建设的保障。在编制村庄规划时,既要充分考虑广大村民在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上的要求,尊重他们的意愿,又要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区域差异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当地地域特征和规模,采用拆迁新建、改造提升、旧村整治、特色保护四种模式来体现各自特色,完善村庄布点规划,确定中心村和需要保留的自然村,并与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土地整治等专项规划相衔接,将粮仓、晒场、水利、机耕路及机械库棚、维修点等一并纳入规划。尊重自然,不破坏自然环境、不破坏自然水系、不破坏村庄肌理、不破坏传统风貌,积极主动地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好乡村。
2、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化与美好乡村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农民群众是建设工作的主体,而政府才是真正的倡导者和带队人,在工作实施时,政府在资金上要给予实质性的支持,加大财政投入,设立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保证资金数额逐年增长。此外,政府还需加大对农村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益事业的资金投入。在投资方式上,应该倡导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改变传统的乡镇政府“一手抓”的做法,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融资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建设工作。
3、加强思想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环保意识
农民是建设美好乡村的主力军,也是建设的主体。美好乡村的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化,都离不开广大农民的支持与参与。因此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改善自己居住环境的重要性,是非常必要的。
在制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措施时应时刻以农民为主体,加强对农民群众环保方面的宣传教育,使农民对美好乡村建设和优化人居环境的目标、措施、意义等有深刻而具体的了解。帮助农民群众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资源,不断增强其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此外,政府宣传部门可通过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美好乡村建设后带来的村庄风貌的大改变以及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等方面的好处,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宣传力度,发动群众、引导群众、带领群众壮大建设队伍。
4、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建设美好乡村与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的落脚点在于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完善农村基础性配套设施,提升农村公共配套设施。要从改造水、电、路、污等方面入手,同时配套相应的文化生活设施,并与农村医疗点、农村新型社区、公共服务站等公益事业相衔接,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
为满足广大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首先,村委会在乡村建设村庄整治工作实施时,可在村内修建文化墙,在加强党的建设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其次,“广场舞”已成为当今时下潮流,为了与时俱进,配备音响、光盘、扇子等相关设施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使村民在响应号召的同时,又能够锻炼身体,丰富其娱乐生活。再次,开展各式健身活动,配备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桌等设备,推进和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丰富广大村民的文体生活。最后,加强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加快义务教育发展并提高其质量。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配备,有利于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健康、文明、和谐、美好的乡村建设。
5、结合各地地方特色,大力发展乡村经济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美好乡村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除了政府的支持,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也显得尤为重要。在经济发展上,针对各地发展基础与资源特色的差异,以产业转型为途径,立足环境优势、资源条件和人文特色,以发展乡村经济为目的,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发展。同时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产业发展是建设农村人居环境与建设美好乡村的支撑,没有产业,两个“建设”就不能落到实处。此外,还要积极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业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新型现代农业模式,实现两个“建设”和产业培育的有机结合,结合地方特色,努力形成“村美人富”的局面。
四、结语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美好乡村建设、构建和谐文明乡村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农村发展的实际状况。随着政府在政策和财政上支持力度的加大,科学合理村庄规划的具体落实,农民参与程度的提高,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将会得到大面积的治理和改善。未来农村将会呈现崭新的风貌,美好乡村的建设将步入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轨道,农民生活水平将会大幅度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课题来源:池州学院校级人文重点课题“农村宅基地退出问题的研究”,课题编号:2015RWZ005。)
促乡村振兴 建美丽蒋巷-惠山区前洲街道蒋巷社区争创美丽乡村示范点
蒋巷社区地处唐平湖畔,堰玉路从中穿过与洛洲路交汇于社区工业集中区,北接沪宁高速公路出入口,南邻无锡城铁惠山站,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惠山区前洲街道的西北门户。全社区下辖10个自然村,17个居民小组,总面积1.4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850人。社区村道都修建成一条条的柏油路,两旁绿化郁郁葱葱,现代化厂房在工业区连成一片,整齐的农村住宅挺立在居民集中区。
在此次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蒋巷社区注重挖掘生态禀赋和人文底蕴。社区两委班子坚持规划先行,多次邀请设计院的专家实地考察社区环境,在此基础上,又广泛的听取了社区居民意见和建议。以地方风貌为参考,以居民意愿为导向,在辖区内的周二自然村确定了空间布局,建设了综合市民广场,活动健身中心、文化宣传长廊等公共基础设施,修葺了园林景观,墙绘装饰,道路绿化等江南地方特色文化建筑。在施工修建过程中,居民祖坟搬迁是社区工作遇到的一大难题。为此,社区工作人员充分发挥老年干部多动嘴,年轻同志多跑腿的精神,利用休息时间,摆政策讲道理,在未影响工程进度的前提下完成了迁坟工作。社区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环境面貌有了巨大改观。
在提升“颜值”的同时,蒋巷社区为美丽乡村注入了内涵。多年以来,社区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居民素质提升为着力点,树立社区党建品牌,传承优秀民俗、村风家训等特色文化,切实增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动员居民积极组织和参与社区活动,是建设美丽乡村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社区在去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双零”试点单位,辖区内的红宝油墨公司成立了惠山区第一家台企党支部。今年,社区也开展了创建老年文体特色团队示范村(社区)活动,辖区内的长庆庵争创“三星级宗教场所”。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关键就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在系统治理、长效治理中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水平质的飞跃。蒋巷社区以此次争创美丽乡村示范点为契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改善环境、补齐短板,大力推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一、 重组织、造氛围,凝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合力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前提在统筹。针对环境综合整治任务重、难度大的工作实际,我们按照“县主导、乡组织、村自治、社会参与、村民唱主角”的工作原则,层层压实责任,处处宣传引导,最大限度调动工作积极性,实现了城乡联动、统筹规划、梯次推进的工作态势。工作中,做到了“四动”:一是谋划先动。按照我市城乡做美战略安排,在农村环境建设上确定了“点上示范、面上推进”的总要求和“一年打点、两年连线、三年铺面”的工作思路,形成建点连线、以线促点、串线扩面的梯次推进模式。即:利用一年时间集中力量完成我市溪河镇、白旗镇、法特镇、开原镇、上营镇等区域节点镇环境整治,特别是着力打造西部美丽乡村示范带,实现美丽乡村“典型化”;利用两年时间以点连线,集中力量整治国道、省道沿线乡镇村屯的环境,形成“远看有形象,近看有亮点”,实现美丽乡村“整齐化”;利用三年时间,以线带面,促进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巩固、扩面、提升,实现美丽乡村“全面化”。二是责任推动。市委、市政府切实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摆上日程、抓在手上,多次召开常委会、常务会,研究部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逐级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确保环境整治工作层层有人抓、有人管。制定了《舒兰市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市级领导包乡、部门包村、干部包屯、党员包户”的“四包”责任机制,形成市、乡、村三级联动、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部门联动。建立了由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牵头,12个责任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优化整合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安排和项目实施,形成了推进环境整治的合力。累计召开联席会议11次,协调解决重大问题18个。四是群众主动。我们通过电视、网站、农村广播等媒体,采取建立宣传队、设立宣传栏、发放倡议书、悬挂宣传标语、开展科普讲座等方式,发挥村级组织作用,强化宣传引导,增强村民对环境整治工作的认识,使村民“唱起主角”,积极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来。在溪河镇溪河村集中开展“清柴草”整治行动中,村民开始都不理解、不配合,全村124个柴草垛经村干部反复做工作才搬走43个。但随着砌边沟、植树绿化、修建文化墙、改厨改厕等工程的深入开展,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庭院成为绝大多数村民的共识,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支持村里的工作,81个柴草垛仅用一周的时间就搬到了村里指定的存放地点。溪河村在这些柴草垛的存放原址建设了一个村民休闲广场,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补短板、强建设,配套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在建设。我们结合东中西三大产业带布局,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重点,着力打造了节点型乡镇政府所在地和西部美丽乡村示范带,有效示范带动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中,做到了“三个突出”:一是突出资金支撑。为了破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难题,我们采取市里补资、村里出资、部门助资、社会筹资、农民自筹、向上争资的办法,有效整合了农村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农村道路、植树绿化等涉农资金,打捆使用,集中投入,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资金保障。2016年,全市投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7560万元,其中,用于西部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资金3750万元,用于其他乡镇人居环境整治资金3810余万元。资金来源,争取上级资金3570万元;农民筹资筹劳760万元;社会捐款捐物价值达到480万元;本级财政投入2750万元。二是突出规划引领。结合人文资源、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制定乡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建设等规划,努力形成建设有序、环境整洁、特色鲜明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风貌。在西部美丽乡村示范带规划设计上,我们坚持“一镇一特”和“一村一策”,充分聚合各种资源和发掘村庄元素,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着力打造溪河镇凤凰山乡村游、白旗镇农特产品集散中心、法特镇满族民俗小镇,提升美丽乡村的吸引力和发展力。三是突出设施建设。加快农村道路、文化广场、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和承载能力。2016年,改建乡村公路101公里,铺设上下水管线12575延长米,新建文化广场20340平方米,安装路灯615盏。
三、抓整治、改方式,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关键在整治。我们在注重保持田园风貌,在不损毁乡土元素、不破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围绕“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文化”开展“三大工程”,着力改变农村环境面貌,提升农民群众生活质量。一是开展生活环境整治工程。突出公路沿线,小城镇和农贸集市、畜禽养殖小区、乡村旅游区、卫生管理死角等“八个重点部位”,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集中力量解决了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2016年,仅西部美丽乡村示范带就建设边沟34840延长米、围栏13320延长米,铺设条石彩砖27500平方米,绿化植树17000株、美化栽花90万株,喷绘墙体9200平方米,布置移动花箱180个。二是开展乡风文明营造工程。我们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强化文化营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自觉讲文明、树新风、讲卫生、爱环境,持续提升农民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特别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以文化墙建设为突破口,充分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突出村居风貌和地域文化,努力在文化特色上实现一村一“符号”。2016年,新建文化墙12860延长米,大型户外宣传牌7块。同时,加大文化惠民力度,不断完善乡镇图书馆、村屯农家书屋等文化服务设施,广泛开展全民阅读以及环境卫生星级户、“干净人家”和“美丽庭院”等特色评比活动,实现了以文化营造引领农村道德新风尚,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三是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在全面打造优美生活环境的同时,以大气改善、厨房改造、厕所革命为重点,积极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在工作中,积极推进实施秸秆“五化”利用项目。目前,聚烽生物质5万吨秸秆成型燃料、天众和8万吨生物质成型燃料等19个项目已落地实施。实施了生物质锅炉改燃试点工程和生物质粲寐具示范推广工程,全市已改燃吨位36.5蒸吨,改燃供热面积12.6万平方米。已试点整屯推广生物质户用炉具2000台,改造卫生厕所1900户。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推广户用生物质炉具1万台,改造室内卫生厕所5000户以上。
(一)乡村规划先行,在分类指导上做文章。
要坚持以“多规合一”为引领,对全市农村进行深入调查,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按客观规律办事。在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群众发展意愿的同时,加强对村容村貌建设的管控,留住X特有的地域环境、历史人文特色和建筑风格,坚持保护、治理和建设“三位一体”,对村庄规划布局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完善总体和专项规划,实行分类指导,不搞大拆大建,不能千村一面,体现农村特色,将一张蓝图绘到底,建设好美丽新X。
每年选定一批条件较好的村开展规划建设管理的试验示范,不追求固定模式,注重从细节入手,因村制宜,突出特色,追求个性,彰显魅力,打造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多元化乡村,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建设一批山水人文特色的精品村,一片一片的推进,形成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片区。
(二)文化建设先行,在乡村文明上见行动。
要把文化建设充实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深层次挖掘村庄文化元素,提升村庄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旧建筑、古民居、老祠堂等,搞好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注意挖掘文化资源,利用好村里现有的文化阵地,传承文化,宣传文化,传播正能量,提升乡风文明程度;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宣讲、家风家训征集、晒晒我们的好家风、家风故事会等活动,以好家风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宣传活动,坚持“除陋习”、“树新风”相结合,从整治丧葬陋习入手,从禁止“黄赌毒”着力,向优秀传统文化借力,强化道德教育作用,加强孝善教育、家风教育,推进农村文明诚信建设,推进乡村文明大行动,力促移风易俗、乡风文明。
(三)产业优化先行,在转型升级上花心思。
要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亮点,走特色发展之路,坚持以文化为魂、以水系为韵、以花卉为媒、以投资为要、创新为最,大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使农业品牌成为“别人没有我有、别人有我大、别人大我好、别人好我精、别人精我极品、别人极品我唯一”。把产业培植当做美丽乡村发展的动力源,让X特色变为现实。
要抓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养老、文化创意、文明公益等新型业态,并结合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全域旅游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形成全域化的旅游产品和业态,做好旅游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休闲农场、观光农业、特色民宿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让农村产业的发展愿望变成现实;按照服务小农户、提高小农户、富裕小农户的要求,加快构建扶持小农户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小农户生产经营能力,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拓宽小农户增收空间,促进传统小农户向现代小农户转变,使小农户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
要以脱贫攻坚为契机,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美丽经济,有效解决村美和民富的关系,逐渐引导美丽村庄变“输血”为“造血”,促进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四)人才建设先行,在智力支持上下功夫。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参与。首先,优化发展环境。制定政策措施,提高待遇水平,解决后顾之忧,吸引各类人才到农村去。其次,大力培养乡土人才,通过制定一些务实、具体的政策措施,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引进大学生村官、在外就业的大学生、外出务工的人员、成功的本土企业家、退伍的老战士等回乡发展产业。第三,通过产业吸引人才,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支持,好的产业有丰厚的利润,就会吸引资金进入,人才就会随着资金流动而进入。第四,乡村振兴帮扶,机关单位、院校主动介入,结帮扶对子,对乡村振兴开展针对性指导和帮扶。第五,激发内生动力。通过教育、培训、宣传、典型引导、边干边学等方式,帮助农民增强生产、经营、管理的本领,提升参与村级事务决策、协商、监督的能力和水平,让广大农民群众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五)生态建设先行,在绿色发展上求实效。
关键词:人居环境教育;历史文化名村;对策;文山村
1文山村概括
文山村是古琼州四大文化名村之一,建村于宋孝宗隆兴年间,距今有700多年,是海南历史上底蕴浓厚、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村。人口近2000,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海口市龙华区西南部的新坡镇南部,紧邻东线高速和南渡江,距离海口市区约30km;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文山湖、火山岩石、湿地和热带动植物独具特色。
2文山村人居环境现状
通过对文山村村民人居环境现状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出存在的问题有:乡村水污染问题依然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历史建筑景观风貌破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等问题。住宅情况———该村目前的农房均为村民自建,建设呈无序发展。访谈中有2位受访村民家庭在今后几年内有建房或者买房的打算,理想的建房方式为自建或者委托施工方代建。而村民对政府提供图集的态度也是积极的。大多数都会利用图纸。设施及公共事业———受访村民孩子上幼儿园和小学的地点主要就在本村。一般看病的地点还是在村卫生服务站或镇上。在调研中发现,受访村民心目中的特色场所主要体现在庙会、村口广场及节日活动。其中可以发现乡村公共事业及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滞后的问题。乡村经济发展———根据调查发现,该乡村由于大多数年轻力壮的人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多为空穴老人以及留守儿童,该村本身具备的历史文化条件也未得到正确引导,导致乡村的经济未得到可持续发展。村庄环境———目前,对于村庄的环境,受访村民持有不同的态度,村民对于村庄环境整治整体认可程度不高。50%以上的调研对象认为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有待改善。其中有人认为自己现在生活的环境很好,绿化好、空气好、建筑有特色、村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和谐自然。而部分村民认为村庄环境已经遭到了破坏。水污染问题———村庄最主要的生活水来源于环绕村庄的水体,村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向湖中,露天放养生猪和鹅,甚至临湖还建公共厕所,水质受到污染。周围湿地已有水葫芦(Eichhorniacrassipes)和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等外来植物的入侵,本地植物生境受到影响。总之,面对一些老旧建筑的墙体脱落,生活垃圾的随意处理,以及历史建筑的废弃,“历史名村”已经出现严重的环境困难,亟待改善。
3文山村人居环境教育的对策
(1)由于村庄内的人口逐年减少,村内出现的大量废弃建筑应该拆除,或者利用现有的建筑条件对其进行整修,恢复其原有的历史面貌,并使其与周围的植物环境相融合。在考察过程中通过调查发现,村落格局的保护:由道路、水系、住宅系统、公共活动场系统所构成的村落格局的保护方面仍存在着不够完善和规范的地方,在后期建设过程当中应着重注意。(2)对于公共事业及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的问题,政府应加大对村庄的支持力度。如临湖的公共广场是村民交往最为频繁的空间,很多老人和小孩几乎天天都在该处休憩玩耍,却只能随意坐在旁边的石头上,出行到此处游玩的游客也只能站立在旁边,无法落座欣赏风景或是休息。因此,配套的坐凳等休憩设施和公共厕所等服务设施必须完善起来,以确保当地人或游客的使用。(3)对于村庄面临的严重水污染:村庄的南面和西面边被大片湖泊包围,但是当地却将其荒废在一边,无人问津。经过分析建议可利用现有的水体打造公共互动空间,使水塘及其周边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公共交流空间。其中更有效的注意生态格局的保护。即田、地、水构成的生态系统保护。同时也要注意处理好紧挨水体的村庄用地与水域的关系。通过河道清淤、生态驳岸营建、湿地保护和渠、井利用,使生态梯度变得更加完善,使当地人工规划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4)重点保护当地特色植物。村庄内有大量抬头可见的百年榕树(Ficusmicrocarpa),但有相当一部分一直被忽视。鉴于此建议通过环境的改造,在对其进行保护的同时又能够加以利用并形成另一个户外公共空间。尽管这种方式可以对当地植物进行一定的保护,但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也不容忽视。传统村落的生物多样性本身十分丰富。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也明显有些退化。因此,建议在过程中加强保护原生动植物栖息地,并可以适当引进外来适生植物,从而使得当地本土植物物种和多样性都有较好的保护和发展。(5)村庄建设中不仅是要处理好垃圾回收,污水纳管,露天改厕等要求,更要求村庄规划中的规划者应具有生态保护的意识,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时要保护自然的空间构架,要维护乡村式的基本风貌特征。自然形态是环境运动漫长岁月中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乡村的发展与这种自然选择联系紧密。此外,每一个乡村其特定的地理、生态、资源条件及其空间组合也常会构成该地区特殊的人类建设背景,故乡村规划建设必须尊重这种选择和价值,顺应和维护这种状态。
4建议
古村落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载体,我们要正确认识文山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关注乡村景观文化的体现,地域景观风貌的保护,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的营造,增添野趣和艺术感染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整治乡村的环境,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岚,刘大威.江苏乡村调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美丽乡村建设高度重视,在科学梳理以往新农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出台了《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实施意见》,并首批启动了77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中,__县被评为“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先进县”,__县__村被农业部确认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__市__村被授予“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
一是部分干部群众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个别干部却简单地认为美丽乡村建设就是建新村、建新房,也有的人认为就是单纯打扫卫生、美化环境,还没有真正理解美丽乡村建设的丰富内容和深刻内涵。二是基层干部群众还不同程度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一些地方宣传教育不到位,发动群众不够,群众的主体意识还不强,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比较弱,主体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三是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以来,许多村新建了一些景观和设施,但后期后续的资金如果解决不好的话,势必影响到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推进。四是涉农资金整合还不到位,美丽乡村建设的合力还没有真正形成。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资金整合难度较大,难以统筹安排使用。自上而下没有建立专门的议事协调机构,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农办单打独斗唱独角戏的现象。由于历史和政策原因,一些市辖区下辖的行政村,比如我市湖滨区的一些行政村,虽然美丽乡村建设搞得很有特点,但还进入不到省级示范村行列,享受不到省财政奖补的优惠政策。
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接地气、合民意、为民办实事的惠民工程、德政工程,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必须持续做好美丽乡村建设这篇大文章,努力打造具有豫西特点、田园风光、宜居宜业、民富村美的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为扮靓创新开放、富裕文明、平安和谐、生态宜居__提供强力支撑。
(一)突出规划先行,让干部群众明白美丽乡村建什么。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前提、基础和保障。在规划上要按照“五规合一”的要求,坚持宜大则大、宜小则小、豫西特色、田园风光的基本思路,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指导性、持续性,彰显豫西民居特色和生态文明,体现“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真正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风光,实现自然美、构建美、人文美的有机统一,真正传承历史文化,体现乡村特色,反映时代特征,引领科学发展。
(二)突出产业支撑,让干部群众明白美丽乡村重什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产业是核心、是根本、是关键,没有产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提升特色农业,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市场的意识、科技的支撑,以抓大户上规模、抓特色建基地、抓服务建体系、抓龙头促工贸、抓典型带全面为基本路径,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推动农村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要拓展新兴产业,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传承优秀文化紧密结合,巧借山水、盘活资源、经营村庄、繁荣文化,深度挖掘__县西张村镇人马寨等传统文化保护村落中凝结的文化因子,加快构建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要壮大集体经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股份制改造,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经济支撑,形成环境美化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三)突出统筹兼顾,让干部群众明白美丽乡村怎么建。要坚持试点先行,整体推进,注重点线结合、串点连线,每个县市规划出2—3条旅游结合型、文化保护型、农业观光型等不同类型的美丽乡村风景带,增强示范带动能力,推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由零星开花走向百花盛开。要坚持整合资源,凝聚合力,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点定到哪里,项目和服务就配套到哪里”的要求,整合资源、集中使用,把农村危房改造、扶贫搬迁、乡村公路、乡村文化中心、卫生室、幸福院、敬老院等项目纳入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要坚持物人共建,全面发展,强化“物的新农村”,进一步完善农村水、电、路、房等公共服务设施;强化“人的新农村”,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健全养老、教育、医疗等农村公共服务。
关键词:城乡统筹;美丽乡村;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2.030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Nanjing
MA Lu
(Jiangshu Nanji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Nanjing, Jiangsu 210042, China)
Abstract: To find the balanc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of metropolis to drive new rural roads,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iconic city beautiful real path, closely with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Nanjing cities, rural and urban and rural gap is still large,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beau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reality conditions, constraints, and put forward the planning guide, interactive, pilot demonstration area,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farmers subject cultivatio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effective investment agglomeration and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areas as a whole;beautiful rural;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南京市作为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特大型城市,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已经显著增强。2012年,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 202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超过1.4万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2.6∶44.0∶53.4,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接近80%。建设美丽乡村成为南京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现实需求和战略选择。
1 南京郊区发展的基本情况
1.1 区划人口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中部富庶地区,江苏省西南部,全市行政区域总面积6 587.02 km2,共辖11个区。全市户籍总人口636万人。包括栖霞、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6区,面积6 322 km2,占市域总面积94%,耕地面积24万hm2,涉农镇街56个,行政村707个,7 300个自然村,农户64万,乡村人口203万人,农村劳动力120万人。
1.2 经济发展
在以区县为单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郊区正在奋力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2012年,郊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 589.99亿元,与2007年相比,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从37.5%提高到49.9%,实现从“三分天下有其一”到“半壁江山”的跨越。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78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达到51.5%。完成工业投资超过2 000亿元,占全市比重由72.7%升至91.9%,郊区县作为全市经济主战场的地位更加凸显,南京经济发展慢在郊县、弱在农村的格局正在发生趋势性改变。
1.3 都市农业
全面落实总面积超过23.3万hm2的“1115”农业布局规划,高效农业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1%,高标准农田占耕地总面积的47.6%,建成各类农业园区171个,有一定接待规模的休闲农业景点(区)200多个,都市型现代农业初显雏形。5年来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近2 000 km;完成近4万hm2农田水利连片治理。涉农镇街建成区用水和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100%和99.3%。“绿色南京”深入推进,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17.9万hm2,林木覆盖率达27.6%。郊区生态本底良好,后发优势逐步显现,涌现出高淳国际慢城、江宁“五朵金花”等一批景色秀美、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新农村典范,初显美丽乡村现实模样[1]。
1.4 人民生活
2010年以来,南京大力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不断拓宽就业、创业、社保和帮扶等增收渠道,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 000元左右,连续3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以2007年为基数,基本实现了5年倍增。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9年的2.59∶1缩小为2.45∶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已经逐步得到遏制和扭转[2]。
2 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难点
2.1 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高
目前,郊区农业生产仍呈小规模和弱质化态势,农民人均承包耕地只有0.08 hm2,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业抵抗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还不强,农业效益难以大幅提高。对照江苏省定指标,南京2011年农业基本现代化水平为76.61分,虽然排名全省第三,但与目标值差距较大,特别是少数指标完成进度较慢、部分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一些区县实现进度不快。2011年,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例为57.8%,而目标值是80%;持证农民占比为11.68%,与目标值35%差距很大;农业增加值、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等指标低于江苏省平均水平,粮食亩产和高效农业保险占比排名省内靠后。
2.2 生态承载能力不强
郊区是全市工业和农业经济发展主战场以及生态建设主阵地,承担着保发展和保环境双重责任。郊区土地空间不足、自然资源稀缺、环境容量受限,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很大。目前郊区工业集聚度和产业层次仍然不高,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单位GDP能耗较高。做大郊区经济总量,面临着淘汰落后产能和严控单位GDP建设用地耗用量的双重压力;推进郊区新型工业化进程,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等环保指标倒闭的双重压力。
2.3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农村基础设施在建设水平、功能配套等方面与城市差距较大。目前,全市农村公路等级普遍不高,农村公交化程度偏低,农村水利建设欠账较多。郊县供水、供电、供气和农村生活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溧水、高淳和六合北部地区还有数10万人口未喝上长江水,涉农镇街建成区污水处理率只有50%。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农民只占到城市居民的一半左右。全市城市化率80.81%,江宁和浦口区不足70%,六合、溧水和高淳刚过50%,人口城镇化远远滞后于产业非农化水平(全市经济非农化水平达到97.4%,就业非农化水平超过90%)。
2.4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不健全
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体,但受宏观经济和就业形势影响,农民进一步转移就业空间有限,难以支撑农民收入的高平台增长。财产性收入和创业型收入是南京农民收入的短板,2011年,南京市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仅占3.8%,而苏州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含投资物业收入)占比超过35%。由于郊县农民普遍缺乏资金资本的原始积累、缺乏自主创业所需素质能力、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胆识,创业富民路径尚未完全打通。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为14.4%,未能达到新一轮倍增计划序时进度要求。
3 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思想
美丽乡村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统领新农村建设工作全局的新提法。当前和今后的指导思想至少要突出以下几点。
(1)美丽乡村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城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的又一重大创新。
(2)美丽乡村建设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方面做出探索,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人文绿都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开辟“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的现代化建设道路,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安排,加快形成城乡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利用高效、设施功能完善、经济实力倍增、农民生活安康、人居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新局面。
(3)美丽乡村建设要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要尊重自然美,以生态为背景,彰显山水灵秀和人文特色;侧重现代美,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把生活富裕作为前提,把开放理念全部融入;注重个性美,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构建整体美,城乡联动、产业相融、示范带动、覆盖全域。最终成为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
(4)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综合评估实力和潜力,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借鉴外地做法、倾听基层心声,统筹兼顾工作传承和思路创新,努力做到结对共建、握指成拳、互融互利、共同推进,建成一批顺应生态文明发展潮流、彰显南京城乡特质、体现宜居品质的美丽中国示范区,促进生态文明和惠及全市人民的现代化建设,形成美丽中国建设的“南京乡村模式”。
4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4.1 以城乡一体规划统领美丽乡村建设
当前,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的相对落后与城市的繁荣繁华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美丽乡村规划起点要高、布局要优、功能要完善。坚持“全域统筹、一体规划”,统筹城市和乡村,统筹农村、农业和农民,统筹生态、生产、生活,统筹产业结构、城镇布局、人口居住及基础设施等,统筹城乡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五规合一”,以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城镇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为导向,做到城乡布局更科学,美丽乡村和城区之间功能各有区分,产业发展各有侧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覆盖,把城市消费引入农村,把中心城市人口向郊区、农村疏散。系统设计、因地制宜,培育特点特色特质,精雕细琢。聘请设计师进行一村一规划、一家一美景的设计,形成各具韵味的建设格局,把“家园”与“田园”结合好,让自然人文环境和人工雕琢相互协调。决不能是现有试点,包括城镇化试点、“1115”试点、土地整治试点等的简单拼凑和叠加,需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抓手。
4.2 以新型城镇化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相伴相生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偏废。新型城镇化以新市镇建设为核心,美丽乡村建设以新社区为龙头,二者互为促进、互为依托,共同构建起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框架和承载平台。新型城镇化可以带动和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反过来又可以为新型城镇化拓展空间、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只有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才能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才能凸显农村地域的多元化和多样性,促进农村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缩小城乡差距,让人民群众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美丽乡村建设内涵的丰富性还决定了新农村建设载体抓手的不断创新发展,而其中的一个重要抓手和载体就是新型城镇化。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导下,积极研究苏南现代化示范区、江北新市区、溧水高淳县改区等一系列重大决定政策的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3]。
4.3 以示范区建设探索美丽乡村建设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南京市已经在在高淳“慢城”200多km2、江宁谷里-横溪、高淳桠溪-漆桥、浦口汤泉-老山、六合竹镇-金牛湖、溧水白马-无想山等5个片区规划了1 000多km2的美丽乡村建设区域,大部分区县都已经开始编制建设规划,先做好试点,分类分步推进。研究启动生态人居建设工程,重点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农村人口集聚、生态家园建设、农村节能节材、基础设施配套等工作;研究启动乡村生态环境提升行动,重点建设农村环保设施,推进连线成片整治,建立长效管护制度;研究启动乡村产业腾飞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工业、农村服务业,加快发展物业经济、合作经济等新型机体经济,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研究启动乡村田园文化培育工程,重点培育特色文化村,开展宣传教育,转变生产方式、促进乡村社会和谐[4-5]。
4.4 以农业现代化夯实美丽乡村建设
按照生活保供、生态涵养、都市休闲3大功能定位,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加工流通、基础设施、生产组织和支持保护体系,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2015年农业现代化实现分值达90分以上。落实农业“1115”布局。建设6.67万hm2高标准粮田、6.67万hm2经济林果、6.67万hm2高效养殖和3.33万hm2标准化菜地,对纳入规划的农田和水面实行永久保护。深入整合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源,开展高标准农田连片整治,推动农业高效规模集约发展,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强化农业科技引领。以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等18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促进人才、科技、资金要素向园区集聚,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科技创业。大力发展生物农业、高效设施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科技贡献率。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加快发展都市型休闲旅游农业,打造郊区“春赏梅花、夏摘葡萄、秋品螃蟹、冬购年货”四季品牌,提升高淳国际慢城、江宁“五朵金花”等10条精品线路,建设一批农家乐村,带动“百万市民下郊县”活动深入开展。
4.4 以培育现代农民保障新农村建设
从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实事入手,鼓励农民投工投劳参与建设,确保农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一是尊重农民意愿。坚持群众自愿,始终把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放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首位。二是真正让农民获益。三是让居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积极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并轨,加快推动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社会保障待遇。
4.5 以资金有效投入支撑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公共性强、周期长,在现有市场体系下,资源要素很难主动配置到生态建设领域,需要政府集中要素配置,通过财政补助、贴息、税收返还等办法,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要素资源向乡村集聚。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捐资,增强共建共享的美丽乡村的合力。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为基础,探索经营品牌(生态品牌、旅游品牌)、经营村庄(创新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运作,盘活生态资源)、经营资本(以生态项目为抓手),实现生态资源的资本化。
参考文献:
[1]张蕾,史佳林,张明亮.天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1):63-67.
[2]李建华.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和建议[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3):83-86.
[3]宁淼,邹秀萍,叶文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及其关键技术[J].中国科技论坛,2008(10):102-106.
全面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近年来,**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有效推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先后建成各种类型美丽乡村28个,万村整洁村34个,全县71.8%的农户住上了小康房。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做法
(一)规划先行,统筹推进。合理编制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根据不同特点,将全县所有村庄区分为城郊融合村、景区景点村、中心社区村、一般整治村、整合撤并村等5种类型。投入820万元,一次性编制完成了9个镇的总体规划和119个村庄整治规划。注重“多规合一”,将美丽乡村规划和其他各类规划有效衔接,使生产、生活、商贸服务等各功能区科学布局、协调配套。坚持“边远村向中心村集中、周边村向集镇集中、城郊村向县城集中”和“宜平房则平房、宜楼房则楼房”原则,有效促进了有限公共资源重点配置。
(二)健全机制,整体联动。着力加强组织领导,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探索形成了县级领导联点、帮扶单位包点、镇村合力建点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了资金投入、长效管护、督查考核等制度,全县每年整合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达到1亿元以上,县级财政每年都要专项预算环境整治经费,每个镇也要有相应的配套资金。目前,全县基本实现了“片区有垃圾填埋场、镇镇有垃圾转运车、村村有管理组织、社社有垃圾转运斗和保洁员队伍”的“五有”目标。
(三)助农增收,夯实基础。注重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成面积1.8万亩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281个中小型农牧循环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达到897个,产业龙头带动蔬菜、玉米制种、番茄、肉牛、肉羊等主导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以完善的产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有力推动了水、路、房、渠、电、网、医、养、学等基础条件综合改善。
(四)综合施策,全面提升。专门研究制定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梯次建设五年规划,先后部署落实了“四改六清六治”、“百村整洁”、“五化覆盖”等行动,确保镇镇有任务、村村有行动、年年有变化。在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农民素质提升,先后累计培训农民14.3万人(次),力促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通过深入开展“文明村镇”、“五星文明户”创评等活动,有效促进了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提升。
二、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全县以新农村“四化”示范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生态建设、环境卫生整治、持续推进柴草清理,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建成“千村美丽”示范村6个,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7个,“万村整洁”村29个,建成新农村“四化”示范村30个,带动全县建成100户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小区19个、133栋、4434户。
(一)注重谋划逐步推进,规划意识不断增强。全县已编制完成9个镇、119个村的村庄规划,实现了乡镇及村庄建设规划的基本覆盖。尤其是近年在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过程中,在贯彻“三集中”原则的同时,按照城市社区服务功能的要求进行基础设施规划配套,建设档次和水平不断提升。
(二)统分结合建设新居,居住条件不断改善。把整村整社推进、建设农村社区、农村危旧房改造、鼓励农民进城购房结合起来,强化对示范点的政策扶持和危困对象补助政策落实,农民群众居住条件大幅改善。新建小康住宅8713户;其中:建农民公寓楼165栋5598户,连片20户以上平房小康住宅示范点9个228户,连片20户以上二层田园式住宅示范点3个80户。累计农村小康住宅达到25022户,占全县总农户的71.8%。
(三)立足实际积极探索,示范效应不断显现。按照“三集中”和宜楼房则楼房、宜平房则平房的原则,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建成了怡馨嘉苑、新城家园、六三嘉苑等一批农村新型社区,探索建设了西滩村、暖泉村等一批整村整社推进型的农村平房新建模式,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项目支撑群众参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把项目支持、单位帮扶、村级自筹、“一事一议”有机结合,整合各类建设项目,全面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全县各部门(单位)共向示范镇(村)集中安排水、电、路及文教卫生等惠农项目180多项、整合各类资金达5.25亿元。新(翻)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达到110个;建成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5个,新建并完善配套小区广场12个3.5万平方米,完成道路建设230公里,渠道衬砌120公里,架设路灯928盏,使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五)环境治理持续推进,农村面貌不断改观。按照全县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通过“三清”、“三改”、环境卫生评比等活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配套完善农民集中居住区的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健身广场、卫生室、农家书屋、农民培训中心、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采取项目支持、单位帮扶、群众自筹等方式,先后投入资金5447.8万元,指导帮助示范村积极开展住宅门面维修及粉刷、硬化通村社道路、衬砌渠道、架设路灯、农电网改造、村庄绿化美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建设,农村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观。
(六)施行单位部门帮扶,助推美丽乡村建设。采取县级领导联系乡镇、部门帮扶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方法。由县上四大班子领导牵头、其他领导积极参与,每个示范村选择5个部门(单位)进行全方位联系帮扶。各联系帮扶部门(单位)先后为示范村联系协调道路建设、渠道衬砌、打井架电、美化绿化、阵地建设等建设项目50多项,直接帮钱帮物(折合现金)400多万元,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七)加强督促检查,做好协调指导。县委农办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在示范村建设中采取每月上报进度、每季度开展实地督查、半年进行观摩检查、不定期通报等办法,狠抓示范村各项建设任务的落实。县上分管领导和农办相关领导经常深入各示范村现场指导、掌握进度、协调解决问题,推动“千村美丽”示范村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同时,督促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各尽所能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确保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三、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启示
(一)全域规划重点打造。以科学规划统筹美丽乡村建设。科学规划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提,规划不仅仅要重视点的打造,还要同步推进线和面的提升,规划的应该是一条线、一个面而不单单是一个点,形成点线面结合的靓丽风景。首先,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要全面涵盖在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以及产业发展规划的规划体系,实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思路规划化,规划项目化,项目资金化。其次,规划是重点打造而不是全面开花,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科学研判村庄的自然环境、基础条件、所处区位等多方面因素,有重点的选择一批自然条件优越、自身特色明显、交通相对便利、区位相对较优的村进行重点打造,而不是全面开花。
(二)文化增色提升内涵。文化是一个地方最能够打动人心、嵌入记忆的符号。美丽乡村建设要把地域文化作为提升内涵的灵魂,不遗余力的进行精准定位、深入挖掘。在民居保护和文化展示中要突出原真性,实现差异性,即在民居的外部改造上严格按照地方风格和特色进行打造,同时在内部装修上融合现代生活方式,做到简约而不简陋,乡土而不老土,纯朴而不落后,实现传统风貌与现代设施有机统一。做强了文旅创意综合体,既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又丰富乡村旅游内涵。
(三)政府引导全员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线长面广,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发挥好引导作用,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各种手段,高质量的做好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强配好村两委班子,打好里子,铺好底子。同时始终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观点,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来打造,让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看到效果、得到实惠,从而调动其参与建设管理的积极性。项目实施主管部门共同对支农项目申报立项、实施、考核验收、资金拨付全面审核把关,使各类建设项目和资金优先安排给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镇村。在推进农民创业增收上,构建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创业带就业工作机制,帮助农民创业就业、致富增收,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可喜景象。着力加强基层基础,不断完善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一体化、服务均等化水平要明显提高。大力开展生态人居建设行动、生态环境提升行动、生态经济推进行动、生态文化培育行动,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护农民权益,赢得农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实现稳定发展、和谐发展、健康发展。
关键词:从化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旅游产品;空间布局;对策
发展旅游活动,进一步带动农村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拓展农业多功能性,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
1从化区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状情况
20世纪90年代末,从化区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兴起,经过10多年发展,目前全市已建立30多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近年来,从化区积极实施“旅游旺市”战略,开展了农家乐评星级、扶贫、美丽乡村等一系列工作,2011年更是获得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号。
2从化区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分类
根据收集到的景点资料,参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3年5月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对从化区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可分为水域风光、生物景观、遗址遗迹、乡村建筑与设施、乡村旅游商品、乡村人文活动等。
3从化区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分级
根据现有旅游资源的评定,将生态庄园定位6级、五星级农家乐为5级、四星级农家乐为4级,以此类推,一星级农家乐,未评定景点为零级,共计7个级别。
4从化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特征
4.1资源以旅游商品类居多
目前,从化区旅游资源以旅游商品类居多,大多是依托城区、景区的菜品饮食类,乡村建筑与设施次之,以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和动物与植物展示地为主,人文活动、生物景观较少。
4.2分布以道路及重点
景区为导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的分布道路导向特征明显,主要沿105国道延伸发展,呈现西南———东北方向带状分布的特征。
5发展对策
5.1旅游产品开发对策
从化区市乡村旅游现有产品主要以生态观光、特色美食、生活体验类居多,而这些产品大多属于资源消耗型,针对从化区现状,未来发展产品主要在以下3个方面:(1)增加绿野田园游览、野菜野果采摘、教育劳作体验等产品;(2)丰富和挖掘民俗节庆类活动产品;(3)扶持完善乡村民宿类产品。
5.2空间布局发展对策
根据从化区地形地貌特征、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将从化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布局总体规划为“一带一轴五片”的空间结构形态。“一带”指沿105国道发展的旅游休闲汇集带;“一轴”指沿355省道发展的旅游休闲延伸轴;“五片”指将从化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划分为5大片区,分别为:山野乡村、温泉乡村、田园乡村、古风乡村、西部乡村。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景点分布特征,划出12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具体如下:万花园名花示范区、大金峰花果示范区、外婆家兰花生态示范区、良口镇美食休闲示范区、温泉乡村教育示范区、溪头乡村生态示范区、灌村果园度假示范区、响水峡农家野趣示范区、蝴蝶谷科普示范区、太平街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钱岗古村落示范区、茂墩水库库区养殖示范区。
5.3基础设施建设
5.3.1道路交通设施。拓宽、改建一批镇村级道路,建立合理的道路系统,增加停车设施、路标指示,完善道路管理、修缮部分山道,对于一些难、险路段增加防护措施。5.3.2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完善细致的从化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网络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平台软硬件建设和维护,实现各示范村“村村上网、户户可查、双语宣传”。5.3.3服务网点建设。根据需求建立旅游服务网络,建设旅游集散地6处,乡村旅游服务点11处,结合从化区绿道9处驿站,共同形成旅游服务网络,承担旅游宣传、指导、问询、安全、卫生等工作。
参考文献
1从化区农业局.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之从化区市[R],2011(10)
1.乡村旅游景观的概念
乡村景观指的是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在农村地区开展人类活动的同时所造就的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其具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双重价值。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到来,都市化在自然景观中不断蔓延,人们对于原始农耕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随着而来的就是为农村景观缔造了优越的生态旅游价值。因而农村地区的自然、文化风景便成为该地区乡村旅游景观的重要设计要素,其所具有的历史性、文化性以及审美性,都深深影响了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乡村旅游景观和其他的景观存在着关键性的不同点,例如乡村旅游景观在自然风光上受到农耕业、养殖业的影响,因而具有农耕环境的生产景观以及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还有乡村独特的田园文化景观和田园生活等①,这些都会是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的重要因素。乡村景观就类型性质而言具有特定的景观行为,在形态和内涵上和其他景观设计存在着显著的不同点,其中主要体现在乡村的聚落形态、人口疏密、土地利用程度以及田园特征等方面,乡村景观一般是由零星分布的农舍来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具有土地利用粗放、人口密度小的田园特征②。乡村景观开展旅游业主要集中在自然秀美的自然农村景观和悠久淳朴的农耕乡土文化景观,因而其具有多重性。桂林山水作为拥有多重旅游性质的优秀自然、人文景观,其在乡村旅游发展建设的新格局③主要体现在桂林山水乡村旅游的活动对象、可变分散性时空结构、主体行为以及文化层次上④。桂林山水由于独特的乡村自然风貌,在聚落形态、人口疏密、土地利用程度以及田园特征等方面均占有显著优势,人们在领略桂林山水文化的同时,还能够欣赏到秀丽的乡村地理风光。因此,在桂林开展乡村旅游景观设计具有必要性。
2.桂林山水开展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实现意义
桂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胜地,其有名的山水旅游景观打动了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除了秀丽的自然风光,桂林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乡村旅游景观越来越迎合现代都市人对于自然风景的向往。面对新世纪乡村发展的新趋势和发展机遇,乡村景观已逐步成为综合研究乡村产业发展与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社会进步的综合课题,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一般具有旅游地的鲜明特征,用于满足旅客旅游需求的景观产品,应该体现旅游胜地的审美价值,考虑旅游过程对于游客的基本需求,景观设计同时还应该具有艺术性、时代性以及纪念价值,既要能够体现旅游胜地的文化历史、自然魅力,又要基于旅客的消费需求,二者结合才是适合游客需要的旅游景观。乡村作为人类最初的聚居地,它荷载着集镇与城市人群的生长基因,在长期的农业社会中形成了一定的地缘关系。地缘就是由乡村地域衍生的类似亲缘关系,每个城里人都与乡村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地域联系,并且时时有意或无意地在维持保护着,乡村旅游实际上是对地域、亲缘、血缘关系的维系或重续⑤。
二、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景观的相关要素
1.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文化的历史性
桂林的山水艺术于古代诗词歌赋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其赞美声音不绝于耳。中国对于桂林山水的艺术文化解析不仅是山峰和流水这些景观的描述这样简单。山水艺术是指根据地貌特征上的典型性、生态环境上的优良性、文化历史上的影响性,对地方山水文化的各方面属性进行汇总。人们了解的桂林山水单单是景观艺术,而山水文化对桂林山水的评价则是综合考虑桂林山水的各方面特性。山水文化是人化的山水,具有人一样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结合的产物。山水文化更多地是体现人类对于山水景观的认识、感官和心理影响。桂林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灿烂文化影响下的桂林山水具有十足的文化底蕴,经过历史文化的衬托和熏陶,桂林山水文化具有浓重的文化风格,壮丽的地貌特征使得人们牢记桂林山水的美丽,就算没去过桂林的人也在印象里面多多少少有着桂林山水在书本上的模样,这就是桂林山水文化艺术历史性的重要作用,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陪伴着一辈又一辈的人,经历过一代又一代的朝代更迭,目睹过一天又一天的日升月落。
2.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文化的独特性
桂林山水之所以能够“甲天下”,这得益于它的独特性,但凡相仿就不可以用“甲”字来形容。独特性使得桂林山水一枝独秀,在中国以及世界山水文化之林屹立不倒。对于桂林而言,越是地域性的山水景观就越有可观赏的价值所在,地域性的山水具有独特性,同样也是最贴近自然的。对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日益严重的中国来说,人们越发渴望自然美丽的山水景观能够常伴身边,感悟自然和健康的气息,了解未曾了解过的美好景色,观赏未曾领略过的秀美风光。所以桂林山水文化的独特性为桂林山水景观的设计带来了可观的价值。桂林山水自然和人文上的艺术魅力让人们感受到了其在中国的山水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文化的美学性
桂林山水在美学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和价值。桂林山水在地貌上具有显著的喀斯特地形,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群山倒影山浮水的美妙意境深深地缔造了桂林山水的诗情画意。正可谓是“无山无水不入神”,在历史文化古城的影响下,自然上的美和人文上的美一同构建了真正的桂林山水文化。古今传唱下的桂林山水已经是人与山,与水共同融入后的文化瑰宝。清代诗人吴迈作诗形容桂林山水是“群山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桂林山水的景观包括俊朗的山峰、潺潺的水流、鲜明的喀斯特岩洞、名胜古迹以及那些古代灵工巧匠雕刻留下的历史石刻等。桂林山水的美学性还体现在其灿烂的传统文化上,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优美诗句都已成为桂林山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韩愈笔下的桂林是“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清代袁牧笔下的桂林是“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这些都是用来形容桂林山水的特征的,诗中山水形象逼真,人与自然相映成趣,使得桂林山水具有人化的特征。
4.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文化的自然性
山水文化的源头在乎于山水之间,山水所赋予的自然秉性使得山水文化具有本质上的自然性,人们通过对自然的热爱,便更加深了对于山水文化的青睐。山水文化经历了历史的变迁依然生机盎然,因为它具有“青山不倒绿水长流”的自然价值。山水画家通过笔墨描述出来的山水,虽然经过了想象和思考,但其本源依旧在于自然景观中的山水景物。山水景观已经成为桂林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必需品,旅游业已然成为带动经济所不可缺少的活力素,认真研究桂林山水的文化景观设计对于维护桂林的景观和环境十分重要。
三、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思路和模式
1.桂林山水的乡村自然景观设计
对于桂林山水的乡村自然景观设计而言,应该首先抓住山水文化的自然定位元素,其主要指的是山水文化的形态元素,山水文化形态元素的主要价值就是体现在山水文化的物化价值,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性的山水景观是山水文化的重要部分,同时山水景观也是山水文化的衍生产品,是山水文化的缩影。通过提炼山水文化中的组成元素能够发现山水文化景观的内在价值以及文化魅力。桂林山水在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时候,能够凭借天然的山水文化形态元素,不单单能够实现现代都市人返璞归真的精神需求以及心理需求,还能够充分丰富桂林地区旅游业的建设内容,而且繁荣了当地的农村经济以及山水文化,在积极带动农村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还为桂林山水的农耕地理环境提供了宣传计划,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化,实现了桂林山水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社会价值以及旅游价值。
2.桂林山水的乡村人文景观设计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市场上对于乡村人文旅游景观的设计情况比较复杂,种类也很多,一般可根据文化风格的不同以及民俗习惯的不同概括为多种不同类型的旅游景观。因此桂林山水在人文旅游景观的设计方面应该更加注意对本地特色元素创意设计的加强,可以通过提炼本地风俗文化、民间文化的方式增强桂林山水文化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种类和风格,使其丰富起来,还可以根据桂林山水的特色来进行设计,例如根据桂林山水景观的实用性和纪念性进行大胆创新,一改平时的传统路线,将重点放到山水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上去,利用新颖的设计路线和富有创意的设计想法来吸引旅客的注意力。
3.发挥数码网络媒体对乡村旅游与“桂林山水”的契合作用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不仅事关贵州省农业农村的未来,还直接关系到全省生态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近年来,贵州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下一步,贵州省农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使全省乡村大地实现“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成为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建设美丽乡村。
“十二五”期间,全省共整合资金32.8亿元,开展了“整乡推进”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农村示范点创建工作。通过五年时间,在全省打造了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在全国打响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品牌,农村面貌焕然一新。2015年,启动了全省美丽乡村“百村大战”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联动制度,充分整合资源,上下合力,全面推进。充分利用贵州独特的气候、生态环境,田园风光等优势,注重人居环境改造,保护生态环境、传统文化、传统村落。结合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推进农业“接二连三”,不断丰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内涵,使农民安居乐业,让乡村与城镇、自然与人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实现美丽乡村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
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相结合,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十二五”期间,特别是2014年省委、省政府出台《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 2016年)》以来,全省立足生态优势和产业基础,茶产业从做大基地规模向品牌创建、市场拓展等八个方面发展,推进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截至2015年底,全省茶园面积达689万亩,跃居全国第一位,茶叶产量22万吨;有注册茶叶企业及合作社3040家,较2010年底增加2424家;打造出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等在国内外市场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贵州茶品牌。
同时,从贵州岩溶地貌和气候特点实际出发,通过草地封育、天然草地改良、人工草地建植等措施,开展草地生态建设,形成良好植被,防治草地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此外,加强牧草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使全省草地生态向良性恢复方向健康发展,2015年底全省草地(草山、草坡)保有面积为6430万亩,人工草地710万亩,良好的草地生态环境促进了生态畜牧业的快速蓬勃发展。
推进农业废弃物利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建设户用沼气23万余户、大型沼气工程133个、小型沼气工程629个、规模化生物天然气试点工程1个、村级集中供气工程35个、“三沼”综合利用循环农业示范项目22个。为适应新常态,加快农村沼气转型升级步伐,引进了中节能公司在仁怀市、遵义县、习水县建设特大型沼气工程,目前在遵义县鸭溪镇建设的4.8万方沼气工程已接近尾声。
同时,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新型能源化为主要途径,大力推广秸秆直接还田、过腹还田等技术,探索建设一批生物质综合利用工程,通过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延长秸秆综合利用链条。2015年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达1012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65%以上。
此外,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将畜、禽、渔等养殖有机结合,通过“立体型”“节能型”等模式类型的运用,实现生态能源、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共同发展。加强对农业资源减量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的研发,强化技术集成配套,形成适宜于不同地区的技术模式。
实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工程,推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随着畜禽养殖方式的转变,为切实解决好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污染问题,省农委下发了《关于印发〈贵州省“十二五”期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污染物减排工作方案〉的通知》,与省环保厅共同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业污染减排工作的通知》,按照相关要求,对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五类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小区)采取全过程综合治理技术处理污染物。大力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发展生态畜牧业,积极倡导“猪-沼-粮(茶、果)”的循环模式。
开展环境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是开展新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2014、2015年,贵州省政府连续两年召开全省新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现场会,明确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沼气集中供气项目建设为抓手,对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2015年,通过资金整合,共安排补助资金8432万元,投入71个省级试点建设。
二是推进流域农业农村污染整治。2014年启动赤水河流域农业农村污染合力整治工作,制定了工作方案。围绕赤水河流域8个县(市、区)102个乡镇实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生态化养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四大类16个项目。2015年启动清水江流域和乌江流域农业农村污染合力整治工作,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另外,《贵州草海高原喀斯特湖泊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已获国家批复。
三是实施农村清洁工程。2011年起,重点在乡村旅游区、水源保护地、现代农业园区进行布局,与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农村能源建设等相结合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全省共投入省级以上财政资金9800万元,带动地方和群众投入15000多万元,建设示范村432个,项目实施村寨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化肥、农药施用量减少10~20%,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率达80%以上。
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推进质量品牌建设。
一是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普查监测,摸清污染底数,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档案,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鼓励和支持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规范农业投入品记录,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可追溯。
二是提升农产品质量。认真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建设,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积极推进特色农产品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信誉度不断提升。2015年,全省新增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947个、面积858万亩;累计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31家58个产品,有25个农产品获地理标志保护登记。
三是做好农业面源污染监测。2012年以来,全省6840万亩耕地开展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普查工作,完成全部54357个土壤样品的采集任务,启动了全省水稻主要产区稻米重金属污染协同监测项目。目前已建成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基本掌握农业面源污染总体状况及动态。
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多措施防控种植业污染。
一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目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已覆盖全省,涉及到1.47万个行政村,主要粮食作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467万亩,施用配方肥24.68万吨(折纯),示范面积累计163万亩次,发展绿肥550万亩,农家肥施用600~800公斤/亩,节约肥料投入约90~110元/亩,促进农作物总增产82万吨,总增产节支8.39亿元。
二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减轻农残。严格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坚持绿色植保理念,高度重视生物灾害防控,采取农业、生物、化学和物理等防治方法,推广病虫害配套技术1350万亩,带动完成面上防治面积5416万亩次。
三是提高种植水平,优化种植模式。在栽培方式上采取农作物的轮作、间作、套种;在使用良种上,实施种子包衣工程,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提高虫害综合防治水平,降低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四是严把农药和肥料进出市场关口。
“晴天垃圾满天飞,雨天道路插不进脚”、“文化活动没法搞,没事只能蹲墙根儿”、“好闺女谁愿意嫁到这穷村来啊”,回忆起头些年的克尔台村,村民这样说着。这几年,在县乡两级政府的引导扶持下克尔台乡克尔台村大力改善村屯环境,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村庄面貌发牛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南一个“后进村”向美丽乡村渐变。
克尔台村共有6个自然屯,600余户村民,2000多口人。日前,笔者走进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切身感受这里的喜人变化。在寒冬阳光的照耀下,穿行在村屯的街巷,家家户户房屋挺拔,庭院整洁,巷道干净,路灯、垃圾箱等配备齐全,一幅秀美的美丽乡村画卷呈现在眼前。
72岁的杨绍香土生土长在克尔台,对于小村发牛的变化,她是见证人,更是受益者。杨绍香告诉我们,前些年,村里基本没什么可圈点的地方,环境也不好,收入也不高,别说跟远的比了,就是在周边村屯比一比都是最差的。
“你想象不到,两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土房林立、道路狭窄、一片脏乱的落后村庄。”村党支部书记路德智笑着说。这座村庄的变化源于村民“改出一片新天地”的决心,也来自乡党委、政府对打造美丽乡村的引导和支持。
从2013年开始,通过乡村两级的积极争取,在泥草房改造项目的扶持下,克尔台人的住房由冬季不保温的土坯房变成了冬暖夏凉的大砖房。目前,全村砖瓦化率达到了80%以上。2014年开始,路德智和村“两委”一班人又积极争取扶贫、发改等项目支持,并白筹资金改善村屯环境,先后硬化了村屯巷道、安装了路灯、铺装了步道板、设置了垃圾箱、修建了排水边沟等。如今,自来水流进了农家院、夏季道路两旁花草萋萋、路灯把夜晚的村庄照得亮堂堂,一件件民生工程造福了小村百姓。
“俺村不光环境好了,风气也好了,每天晚上还有娱乐牛活呢,扭秧歌、跳广场舞,可热闹了。”杨绍香说。
现在克尔台村共有4个文体广场,屯屯都有秧歌队、健身舞队。每天傍晚,小广场就成了全村的中心。环境变化了,克尔台村人的思想也在与时俱进。这两年,不少农民不再拘泥于现有的几亩耕地,有条件的就多承包耕地,有养殖经验的大力发展养殖业,村里还张罗帮大家找到了打包、捆草、运输等很多适合的务工岗位,并培养出了不少农民经纪人,农民收入直线上升。
去年秋天,在村党支部的引荐下,村民范宏伟干了3个多月的牧草打包工作,赚了近3万块钱。“过去谁管你挣钱不挣钱,现在村里帮着找活干,加上种植养殖挣的钱,一年可没少赚。”范宏伟说,村干部帮俺们改善环境,还想着帮俺们研究挣钱道,真是得了民心。
齐齐哈尔市重点推进产业、县(市)区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项目工作会议上,将旅游业确定为我市今后一个时期倾全市之力、集聚全要素全面推进的重点产业之一。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深入挖掘、利用乡村旅游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对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带动我市农村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的关系
1.美丽乡村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坚实平台。要在激烈的旅游竞争中吸引住城镇游客,就必须以独具乡村风情的生态环境、文化景观、农耕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文化习俗等旅游资源为载体。美丽乡村建设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农村的山地、平原、河流、森林、湿地等多样性的自然生态资源,就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金山银山。美丽乡村建设还要求注重环境卫生整治,促进村容村貌的改变,村庄绿化、垃圾收集、污水治理、道路硬化等措施为现代旅游接待提供了基础。美丽乡村建设要依托乡土文化,不是千村一面,更不是按照城市模式改造乡村,而是要更加尊重和突出地域特色、注重特色风貌的保持和延续,以此来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2.乡村旅游发展能够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为了使乡村环境更加优美,其实质是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幸福指数的提升。乡村旅游事业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产业之一,深度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完善食、住、行、游、购、娱等功能,改善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延长了旅游产业链,增加地方财政税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促使农村居民安居乐业,共同致力于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的开展,还有助于促进农村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游客到乡村旅游,看重的除了当地的自然生态,还有独特的文化习俗。因旅游市场的需要,很多原先未受到重视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传统手工艺等都有了获得新生或发扬光大的机会,推动了美丽乡村的文化建设。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城市游客的到来扩大了乡村居民与城市居民接触的机会和范围,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加,给农村带来新思想和新文化,有利于农民开阔眼界、抛弃陈旧观念、改变传统生活中的陋习,提高农民思想观念和文明程度。
二、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1.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齐齐哈尔市是中国绿色食品之都、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畜牧业基地,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自然条件。市区周边有扎龙温泉小镇、飞鹤乳业现代观光牧场以及多个采摘园、农家乐等旅游项目,下辖县区也各具特色,如拜泉县的生态农业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认定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甘南县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向日葵之乡”、马铃薯之乡讷河市、白鹅之乡依安县等。经多年发展,我市乡村旅游从最初形式较为单一的“农家乐”,发展成观光游、民俗游、采摘、垂钓、漂流、登山、休闲娱乐等多种旅游项目。现有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四个:铁锋区铁农园艺园、梅里斯达斡尔族自治区哈拉新村、甘南县兴十四村、依安县新合村;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六个:铁峰区扎龙村满族风情园、达斡尔族哈拉新村乡村旅游区、泰来县江桥抗战纪念地乡村旅游区、甘南县兴十四村现代农业旅游区、泰来县辽金遗址塔子城乡村旅游区、昂昂溪区水师营乡村旅游区。据我市各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市接待游客人数及旅游收入逐年上升。乡村旅游业在解决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齐齐哈尔市经济发展中最具潜力和活力的支柱产业之一。
2.我市乡村旅游存在问题分析
总体看来,我市乡村旅游事业发展较快,但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一是乡村旅游产品较为粗糙、模式单一。目前,我市乡村旅游产品主要以农家乐形式吸引游客,项目多为用餐、打牌、采摘等,缺少人文景观,与当地的乡土文化、民俗风情联系不紧密,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体验类项目少、精品旅游项目少,难以留住游客。例如有“龙江第一村”之称的甘南兴十四村,田园景色优美,但游客入村多是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参观,项目的可参与性不高。多数乡村旅游代表产品还处在仅能提供餐饮服务的水平,一些景点规模小、卫生条件差、基础设施不齐全,缺乏能同时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消费需求的综合性乡村旅游产品,难以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要。
二是品牌不突出、市场影响力不足。与我市其他重点旅游项目相比,乡村旅游得到的财政投入相对较少,个人投资与经营规模小。地域分散,整合开发难度大,缺乏品牌效应,知名度低,辐射范围小,经济效益总体不高。各乡村旅游项目缺乏独特性、易被复制,目标市场雷同,旅游竞争力较弱。品牌营销观念落后、促销手段单一,农户自我销售意识不强,主要靠口碑效应和“回头客”来进行宣传,景点知名度不高,导致客流规模有限。
三是缺乏规划,相关人才储备不足。目前,我市乡村旅游多以家庭式经营为主,开发层次较低,许多乡村旅游景点建立时仅注重短期利益,缺乏近期或长远规划,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乡村旅游专业管理人员匮乏,从业人员多为周边村民,对乡村旅游认识不足,未经过相关业务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其经营理念、管理方法、审美眼光、价值取向等都比较落后,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质量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影响当地乡村旅游的形象。
三、促进我市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要推动我市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打造旅游精品项目,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全面提升我市乡村旅游的品质。
1.科学引导,打造鹤城乡村旅游品牌
我市乡村旅游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着缺乏长远规划、行业标准不明确、经营秩序有待规范等问题,需要政府加强引导。要借我市重点推进产业、县(市)区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项目工作会议的东风,明确乡村旅游发展目标,做好发展规划,根据各地区的特点,准确定位,因地制宜,将乡村地区特色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纳入发展规划,利用好当地的旅游资源。深入挖掘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努力打造出独树一帜的旅游品牌。精心策划一批旅游项目,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实现景点之间资源共享、联动发展,扩大旅游网络规模,引导游客从浅层次的观光游变成体验式的深度游。
2.多方筹资,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产业,旅游业投入大、投资回报周期长,仅依靠政府财政支持难以真正将乡村旅游业做大做强,必须吸纳更多社会资金加入,拓宽旅游产业发展资金渠道。强化融资平台建设和金融服务,在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上适当放宽,加大对民营及中小旅游企业的融资支持。充分挖掘地方企业潜能,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跨行业、多领域投资,通过税费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地方企业参与乡村旅游投资,激发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拓多样化的招商渠道,吸引国内知名企业共同参与我市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与经营。
3.夯实基础,增强旅游接待能力
针对目前各旅游项目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的情况,要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在尊重自然生态规律、保护乡村地区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整治优化人居环境,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和旅游氛围。加强通信、互联网、供水、供电、排污、医院、银行、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提升游客满意度。项目设计上,要转变过去单一的就餐、游览、采摘形式,可增加乡村度假、认领地块耕种、民间手工艺品制作等内容,提升对游客的吸引力。对于交通条件不十分便利的个别县区,要加快县乡公路改造升级并开通旅游公交专线,解决游客“进不来、出不去、散不开”的问题。
4.大力宣传,提高我市旅游景点知名度
利用好电视台、电台、公交广告等市民经常接触的媒体,大力宣传我市乡村旅游特色项目,使市民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我市乡村旅游项目信息。借助“东北旅游推广联盟”等平台,推动齐齐哈尔市旅游产业融入大东北旅游圈,宣传我市旅游品牌。除推介会、传统媒体宣传等方式,要积极探索新媒体宣传渠道。建立电子信息平台,开发智能手机应用,宣传我市乡村人文、景点、特产、美食等相关品牌,实现网上销售旅游商品、食宿预定、景区门票购买等交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