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产业规模化发展范文

产业规模化发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6: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产业规模化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产业规模化发展

篇1

一、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一)三大主导产业根基稳固

目前,全县已形成一批布局相对集中、区域特色明显的刺葡萄、南酸枣、毛竹林等三大主导产业。据统计,全县已种植刺葡萄1500亩,南酸枣人工栽种5万亩,年产南酸枣鲜果3000吨以上。全县现有毛竹林面积67.6万亩,活立竹9861万根,年加工产品竹200万根,竹笋产量20000吨,实现产值2.6亿元,实现税收500万元,林农来自竹产业人均年收入达1200元。

(二)六大特色产业区域化生产格局已成雏形

基本形成了茶叶、油茶、花卉苗木、有机水稻、畜禽养殖、脐橙等六大区域性特色产业。

(1)茶叶:以横水、铅厂、上堡、乐洞等乡镇为主产区的茶叶生产初具规模,全县茶叶面积25120亩,年产茶叶982吨。

(2)油茶:全县现有油茶总面积达8.3万亩,主要分布在金坑、杰坝、思顺、上堡、过埠等乡镇,2013年全县油茶籽产量750吨,茶油产量250吨,实现茶油产值2000万元,有油茶专业合作社3家,油茶协会8家。

(3)花卉苗木产业蒸蒸日上。等乡镇共有花卉苗木基地200个(处),总面积超过8000亩,主要品种有红豆杉、香樟、桂花、罗汉松等,2013年全县花卉苗木产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

(4)畜禽养殖:有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30家,其中出栏4000-10000头养殖场4家;有年出笼8000羽的家禽养殖场1家。2013年生猪出栏9.5万头,家禽出笼77万羽。

(5)以新世野农业开发公司为龙头的有机水稻种植1500亩,年产有机大米40万斤,市场前景看好。

(6)脐橙种植面积7.3万亩,产量达9.2万吨,实现产值2.2亿元,主要分布在龙勾、扬眉、铅厂、横水等乡镇。脐橙果品分级、包装销售企业43家,其中规模以上脐橙加工企业12家。

(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用逐步显现

县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贵竹发展有限公司、省华森竹业有限公司、齐云山食品有限公司、县林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市级龙头企业4家(县宝龙果业有限公司、县鑫丰人造板厂、县赤水仙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君子谷野生水果世界有限公司),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59家(其中:种植业81家,林业25家,畜牧业23家,渔业1家,农业服务业6家),2013年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有7家(涵盖种稻大户、苗圃基地、特种养殖等行业)。

(四)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优惠措施,努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2013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从2013年起每年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1000万元,共计2000万元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尤其在刺葡萄、南酸枣、大棚蔬菜等产业的种植、加工和销售给予了大力支持,激发了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五)农产品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我县目前有8个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了农产品质量认证,认证产品涉及茶叶、脐橙、大米等21个产品,认证面积达到83591亩,其中无公害认证3万亩,绿色认证5万亩,有机认证3591亩。“高山茶”正式被国家工商总局受理,“野生刺葡萄原产地”正在申报国家地理标志。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无论是从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来看,还是从满足农民持续增收的迫切要求来看,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还不强。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较大的只有齐云山食品有限公司南酸枣加工企业,年产值突破亿元,君子谷公司、新世野有机大米、崇峰罐头食品等企业正处在发展壮大时期,还有很多拓展空间。从龙头企业对主导产业的带动面上来看,还没有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而形成的产业集群。

2、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与农户分散经营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的矛盾,农民恋土情结与土地规模经营的矛盾,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矛盾,如何通过现行土地制度的创新、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是现阶段农村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3、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程度不高。就农业投入的风险评估而言,农业产业面临市场价格、自然灾害、政策调整等方面风险,使产业集约化经营很难建立完善的价格体系,市场价格好,农户不按合同向企业提供农产品,市场价格低,企业不愿按订单收购,造成分散生产与集中加工销售的矛盾相当突出。

4、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特色产业发展缺乏有力支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对农业技术服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当前的一些服务内容、措施、办法、手段已跟不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对市场信息的调研、对科技含量较高的特种种养业技术支撑还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特别是在农民急需的销售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资金服务、法律和文化等公益服务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农业产业化是新时期工业反哺农业的新形式,推进农业产业化不仅可以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且有利于加强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我们要把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贯穿整个新农村建设的始终。按照“做强龙头、做大基地、做精加工、做活营销”的发展理念,通过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政策扶持、政府服务、着力提升农产品专业化、规模化种养加工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对农民增收带动能力,推动我县农业产业化的跨越发展。

1、培育壮大本地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我县要围绕主导优势产业,加快扶持,像“君子谷”、“齐云山”等一批拉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力争强的行业“航母”。从而彻底改变我县经济结构单一的“一钨独大”的经济格局。一是从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二是引导企业强强联合,用市场的方式,积极引导和督促全县同类型的龙头企业具备条件的加强横向联合,实行品牌、技术、产品、信息、资源共享,搞好分工合作,努力整合建设跨区域的大型龙头企业。例如我县茶叶、脐橙、竹业都不同程度出现厂家多、品牌多、“小而全”、竞争力低下等现象,非常有必要进行整合经营;三是推动科技创新,帮助企业在发展中做强做大,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企合作,引导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生产、储运、保鲜、精深加工、包装和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与国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密切合作,开展联合研究、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

2、强化农业项目建设。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围绕南酸枣、刺葡萄、茶叶、竹笋、有机大米、油茶等产业,切实利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并制订优惠的政策,千方百计引进几个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来我县落户,建设规模农产品基地、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和加工营销等,利用他们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畅达的市场销售网络,建成一批一头连接农户,一头紧贴市场的农业产、加、销企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加大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化建设力度。围绕刺葡萄、南酸枣、竹业、茶叶、油茶、有机大米等主导(优势)产业,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制定发展规划,搞好产业布局。采取订单农业等形式,加强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的联系,引导龙头企业,采取企业+基地、企业+合作社+基地、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形式,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解决好农产品基地建设与企业加工能力不相适应的矛盾,使合作社、农户按照龙头企业的要求组织生产,使基地建设与企业加工所要求的品种、质量和加工能力相匹配。

4、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作机制。一是通过签订合约,合理确定农产品收购价格,实行最低保护价;二是在再生产各环节上建立统一的管理组织,调整各利益主体间的分配关系;三是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以资金、技术、土地、劳力入股,建立股份合作制企业,使龙头企业和农户共享平均利润或超额利润;四是建立风险保障制度,从再生产各个环节经营额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风险基金,以调节市场供求变化和自然灾害给各方所带来的损失;五是加强对合约的法律监督和仲裁,维护合约的严肃性。

篇2

关键词: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需求分析;科技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6-0055-02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江苏省各地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进程。苏北、苏中土地流转率达到30%~40%,据沭阳统计,该县土地流转达到50%,规模经营面积达到60%,在苏南土地流转的进程更快,吴江县已在80%以上。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泗阳县裴圩镇全镇约有70%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以前一对夫妻只能种几亩地,现在一对夫妻可以经营几十亩地到几百亩地,一个经营大户只要雇几个人,可以经营几千亩地;以前一户农户只能养几头猪,现在一个专业户可以养几十头到几百头猪,工厂化养猪,一个工人可负责2 000头猪。随着土地规模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村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现代农业规模化经营与传统的小农经营有着本质的区别。不仅经营方式不同,其生产的技术体系也完全不一样。传统的小农生产,主要依靠手工劳作,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要求精耕细作,劳动强度大,产品整齐度差,其技术主要是长期生产过程中的经验。如陈永康的水稻生产经验就是传统的小农生产的技术典型。现代农业是规模化的生产方式、产业化经营形式,主要借助于农业机械化,只要少量的职业化的农民,劳动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产品整齐划一,是标准化的生产,它的技术体系是在综合各种环境条件,依据成本核算,科学设计出来的精确农业。因此在现阶段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过程中,了解掌握规模化、产业化农业发展的技术需求,研究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产业技术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迫切需要着力解决农艺与农机脱节问题

长期以来,农艺与农机的脱节是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的一大诟病。从事农艺科技的人员与农机设计者之间的沟通较少,搞农艺的不懂农机设计和生产的复杂,搞农机的也不了解农艺发展需求的不断变化。农机与农艺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农机与作物品种之间的矛盾,农机与耕作制度之间的矛盾,农机的单一性与农艺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农机的固定性与农艺的多变性之间的矛盾,农机有限的可靠性与农艺较强的农时性之间的矛盾,国外农机与中国农艺之间的矛盾。农机与农艺的矛盾不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且牵涉到农业部门和农机部门体制方面的问题。

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为农业机械化打开了发展的空间。农业机械正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2011年中国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54%,“十二五”末要超过 60%,也就是说目前大多数的农业生产操作是由机器完成。而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又对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机化正深刻影响着作物品种选育方向、耕作制度变革方向、栽培模式改进方向。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日益从以生物技术为主向生物技术与机械化技术并重及轻简栽培方向转变。

当前,要从培育适合机械化生产的作物品种,制定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研制适合农艺要求的农业机械等三个方面着手解决矛盾,推进农机、农艺融合。要立足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需求,大力研发推广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针对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战略需求,以基本实现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和经济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为目标,重点突破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等机械化技术瓶颈,形成适宜不同区域、农机农艺融合的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针对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重点研发推广果蔬茶、设施园艺、设施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关键技术与装备。针对丘陵山区种植制度多样、规模小、种植分散的特点,大力研发推广小型、轻简型农机化技术与装备。针对促进节能减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研发以精准变量作业技术为核心的高效农机装备,加快普及保护性耕作、旱作节水、土地深松、秸秆还田、高效施肥施药等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节地农机化技术。

三、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需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主导产业技术支撑体系

近年来,农业新的经营主体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私营农场、种养大户不断发展壮大。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延伸产业链,其生产过程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多个环节。产前品种的选择、农业生产资料等投入品的准备,产中育苗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后的产品收获、加工保鲜,每个环节都有很高的技术含量,需要多项技术的配套。沭阳种粮大户滕云飞,以前水稻曾达1 400斤亩,现在只有1 000斤左右,小麦曾达1 000斤,现在只有700斤,产量越来越低,问题出在秸秆全量还田上,技术不过关,播种质量差,田间发酵严重。还有一个食用菌合作社,夏季日产草菇四五千斤销往上海,就是解决不了采后运输过程中的“开伞”问题,使得效益大降。产业链上的技术“瓶颈”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单项技术的推广又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生产上因技术不配套而影响产业发展的现象屡有发生。因此,加快构建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对农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环节提供技术支持,成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保证。

长期以来,我们的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侧重于单项技术突破,解决生产中的某个关键技术问题,产生的科技成果在生产中应用往往受到其他条件的制约,转化效率低,推广时间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整合多方面的科研力量和科技资源,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产业技术支撑体系。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是科技支撑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的重大创新。要认真梳理产业技术需求,完善产业技术链条,突破关键技术,快速形成一批能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技术体系。重点开展优质高效粮棉油生产、现代设施农业、生态规模养殖、循环农业、观光农业等技术体系研究。根据产业发展特点顶层设计好各个技术环节。充分利用省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的调节作用,推动跨行业、跨区域、跨领域科研力量协作,纵横交错,协同配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三大领域主要科技需求和技术体系构架

(一)粮棉油生产

粮棉油生产面广量大,由于不同作物的特殊性,机械化水平发展不一。稻麦机械化水平最高,油菜、玉米次之,棉花、甘薯、花生等作物还在探索之中。秸秆利用难度依然较大。要积极探索利用机械化进行深耕深松、精量播种、精准栽培、均衡施肥、地膜覆盖、保护性耕作、统防统治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1.水稻生产。移栽水稻:(1)选育优质、高产、多抗粳稻品种,特别是要抗水稻条纹叶枯病、抗倒伏。(2)适合机械化栽插的工厂化育秧技术。(3)机械化栽插的高产农艺要求。(4)高效农药及植保设备研制。(5)水稻机械化收割、烘干。(6)秸秆还田技术。

直播水稻:(1)选育适宜直播的水稻品种,主要对生育期有严格要求。优质、高产、多抗粳稻品种,特别是要抗水稻条纹叶枯病、抗倒伏。抗除草剂水稻品种。(2)机直播技术及农艺要求。(3)直播稻田的除草剂应用技术(直播稻杂草是一大难题)。(4)其他同移栽水稻。

2.小麦生产。(1)选育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小麦品种。抗除草剂小麦品种。(2)一次完成碎秆、灭茬、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等项作业。难点是一播全苗。(3)除草剂应用技术。(4)小麦机械化收割、烘干。(5)秸秆还田技术。

3.棉花生产。(1)选育早熟、适合机械化采收的棉花品种。高产、优质抗虫棉品种。(2)机械化高效育苗、移栽技术。(3)机械化直播地膜覆盖技术。(4)适合机械化要求的化控技术。(5)适合农田使用的高效农药及植保设备研制。(6)机械化采收设备研制。(7)秸秆处理装备研制。

4.油菜生产。(1)选育适合本地栽培机械化采收的高产、“双低”、抗病油菜品种(株型紧凑、抗裂角、抗倒伏、菜籽成熟趋于一致)。(2)直播技术、除草剂使用技术。(3)育苗技术、机械化移栽、合理密植技术。(4)机械化收割、烘干。(5)秸秆还田技术。

(二)规模养殖

规模化养殖的技术需求主要在养殖设施的建设、设备的更新和畜禽粪便的处理上。

1.规模养猪。(1)优良种猪的选育。(2)现代化猪场的选址、可移动、不固化土地猪舍的建设。(3)“猪―沼―菜”种养结合循环技术。沼气发酵技术,沼液的输送肥田技术。(4)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5)母猪繁育技术。提高繁殖系数和仔猪成活率。(6)饲料加工和营养配方技术。(7)疫病防治技术体系。(8)猪场监控技术及装备。

2.规模养禽。(1)优良种禽的选育。(2)养禽场的选址。(3)养禽场的建设、设备的研制和创新。(4)网床养鸡技术。(5)林地规模化生态养鸡技术。(6)孵化繁殖技术。(7)疫病防治技术体系。(8)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

(三)园艺作物

园艺作物用工量大,种类繁多,特别是丘陵山区的果树生产,地势高低不平,种植模式多样化,给果树机械化生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产品的保鲜加工是一重点。

篇3

临沭县柳编产业的发展,受到了省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得到省轻工联社、省工艺美术协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山东省轻工联社于2009年7月16日在临沭县召开了全省农村手工艺产业化促进工作现场会。时任省委常委、副省长的王军民同志到会做重要讲话,并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山共同为临沭县“中国柳编之都”授牌,省及市经信委、市轻工联社领导以及工艺美术特色区域县领导、龙头企业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对于推动全省手工艺产业化,促进特色县域经济发展,弘扬齐鲁文化、传承和保护传统工艺美术技艺发挥了积极作用。2009年温总理到临沭县视察工作,对临沭柳编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给予充分肯定。2011年副部长申维辰对临沭柳编的产业化发展给予高度评价。

临沭县委、县政府一贯重视柳编产业发展,成立县柳编产业发展机构,出台支持产业发展政策,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促进柳编产业升级,促进全县柳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成立组织机构,强化产业发展领导

2009年4月份,县政府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临沭县柳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临沭县柳编产业发展管理办公室”,并以沭政办发〔2009〕12号文件出台了《支持柳编产业发展的十三项措施》,以沭政办发〔2009〕26号出台了支持柳编种植基地建设的政策文件,为柳编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加大基地投入,搞好“中国柳编之都”建设

一是加强白旄、青云两个条柳种植基地建设。2009年至 2011年杞柳种植基地建设总投资达到1.64亿元,其中,白旄、青云2个杞柳种植基地灌溉区投资8000万元,灌溉拦河蓄水工程投资8400万元。共恢复改善条柳灌溉面积达到 10万多亩,大大改善了临沭杞柳基地的种植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白旄、青云基地建设区域化种植。

二是建立北大荒条柳种植基地。随着临沭柳编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临沭杞柳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县政府积极与黑龙江农垦总局农垦北安分局合作。2009年临沭与农垦北安分局签署了《临沭—农垦北安分局柳条产业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临沭县派出3名技术员常年为北大荒柳条种植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2012年已在北安分局的长水河农场、锦河农场发展杞柳面积7万亩,为临沭柳编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切实搞好柳编特色园区规划,加大对临沭和青云两个柳编特色园区投入。自2008年以来,规划面积2000亩的临沭特色工艺品园区,完善了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共有50家柳编加工企业入园,已投资12.6亿元。为加大对园区内的招商引资,拟投资15亿元,规划和筹建“中国柳编文化城”、“中国柳编研发中心”和“中国柳制品集散中心”,搞好临沭柳编的物流建设,2013年6月拟举办“中国柳编工艺品国际博览会”和“中国柳制品艺术节”,积极宣传“中国柳编之都”。

(三)搞好品牌建设,提高柳编产业竞争力

一是积极组织企业品牌认定,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各职能部门鼓励柳编企业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培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已正式批准注册了“金柳”、“欧拉”、“欧拉拉”、“晴朗”、“白云”等商标品牌10多个,申请专利 160多项;已有6家柳编加工企业被批准为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0家柳编企业为市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全县柳编产业集群申报省级优质产品基地,金柳、荣华、晴朗、白云等4家企业被商务部确定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金柳、美艺、荣华等3家企业被推荐申报为省级优质产品基地骨干龙头企业。

二是加强区域品牌建设,促进临沭柳编品牌营销。县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品牌建设,注重产品质量监督,搞好标准制定,扩大产业规模,加强行业管理,打造临沭柳编的区域品牌,积极进行区域品牌申报。2009年4月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柳编之都”,2009年9月被山东农业厅确定为“山东优质杞柳加工创业基地”,2010年4月国家工商总局已正式公示临沐县“临沭柳编”为国家地理标志,2010年10份被临沂市质检局推荐申报为山东省优质产品基地;2011年确定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2012年已申报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

三是建设中国柳编文化艺术馆,加大临沭柳编宣传。为弘扬柳编文化,促进柳编文化交流与研究,县政府投资6800万元建设《中国柳编文化艺术馆》。艺术馆的建设是中国柳编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弘扬柳编文化事业、挖掘柳编艺术内涵、促进柳编文化交流、引导柳编产业开发、保护柳编文化遗产起到重要作用。

(四)建设研发平台,提高临沭柳编研发能力

篇4

一、河北省文化资源的基本特征

1.河北省是华夏轴心文明的重要诞生地。距今约4600余年前,黄帝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在涿鹿(现河北省涿鹿县)进行了一次艰苦激烈的大战,在冀州之野(现河北省冀州)擒杀敌方首领蚩尤。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并被逐步神化。河北地域还曾存在战国七雄中的两大诸侯国燕国和赵国。为了富国强兵,赵武灵王提出“胡服骑射”,而发生在燕国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更为我们留下了“燕赵多感慨悲歌之士”这样的名言。河北省的地域文明正是从这种文化气氛与文化需求中不断孕育造就的,成熟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从这里开始向四面八方延展开去,织就成绵密、明快的智慧画卷的。

2.河北省保持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多重结点。封建时代燕赵地域繁华的鼎盛是在明清时期。宋元以后华夏政治文化中心东移,明代都城的北上和清代统治的南下促成了京杭大运河的进一步开挖和利用,见证了华夏传统文明最后的繁荣,而河北正处在京杭大运河水运的北起始地。进入近代,京汉、石太、津浦等多条铁路的修建勾勒了中国现代化的早期图景,铁路像一条金属河流,负载着华夏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进。这时冀东地区的煤矿资源正好可以为这条经济动脉提供动力支持,于是传统与现代的交通脉络再次交汇于此,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亦随之在此交融。随着北京作为现代中国的首都坐落于河北腹地,当代立体交通的形成使河北省在全国乃至全球交通中处于枢纽地位。

3.河北省目前处在多重发展机遇的交汇处。河北省新的发展必然面对经济结构调整或产业升级的新的转型。从传统重工业、制造业、纺织业向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新型服务业的转移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无论是从华夏文明诞生地和传统文化发展的意义上(传统文化资源),还是从现代交通枢纽和环抱京津(接近最大旅游客源地和最具可进入性)的意义上,她都完全具备了实现新的转化的条件。应该看到河北地域存在一个巨大的“中国结”:各种经济、文化、历史的线索都在这里编织在一起,成为一幅华夏文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美丽图案。

二、文化意义的整理、评估到文化产品开发

1.在文化观念层面上,实现对传统文化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中华文化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深厚精神内涵,曾经对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新时代应该有新的文化观念及其文化标志,才能起到新的认同和凝聚作用。因此,河北任何文化产品的开发,都不应该是对传统文化单纯的接受和展示,而是对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华夏文化在观念层面的创造性转化,是基于河北地域文化的积极内涵,实现对传统的儒、释、道思想主题的创造性转化。

2.在规划设计层面上,实现从传统文化观念向现代标志性符号的创造性转化。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华夏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上,也曾经发展出自己的标志性符号系统,我们目前最为常见的“龙凤”就是代表。在我们燕赵地域,这样的文化符号更是渗透到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武强木版年画、蔚县民间剪纸、衡水内画、以及各地传统戏曲歌舞等等,都是非常有开发价值的文化项目。基于新的文化观念,对燕赵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创造性转化,为现代社会提供文化产品,为后人留下新的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也是一项规模巨大的艺术创作、创造、乃至创收的工作。

3.实际运作层面上,实现从区域性产业运作向全球华人对儒家文化复兴运动广泛参与的创造性转化。经过创造性转化,就为形成系列性的、大量的、具有独特文化意义和标志性符号特征的、各类人群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开发提供了基础。从政府部门着眼,需要进行必要的文化机构的调整;从河北各界文化人士方面说,需要他们积极参与亲力亲为;从全国的视角着眼,还要将其转化为各界经济人士投资并能够取得丰厚回报的一个新的目标;从全球视角说,还应该是向往燕赵文化的各地区乃至各国人民普遍参与的社会工程。燕赵地域是华夏轴心文明的诞生地,全世界炎黄子孙以及憧憬华夏文化的各国人民的文化纽带,任何一种基于如此深厚传统的文化产品的开发都具有不容置疑的广泛社会参与基础。因此完全有条件将深厚而热烈的乡情、亲情、民族情感转化为文化产品开发的实际运作。

三、文化品牌的整合传播

现代文化品牌的形成过程往往伴随着重大的文化庆典活动。河北文化人利用“吴桥杂技”这样非常具有河北文化特征的项目,开发了“吴桥杂技节”,已历经十届二十年,在国内外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其做大做强的空间十分巨大,但持续性、延展性、辐射性和创收能力还亟待加强。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江苏省,他们早在2003年挂牌成立了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首家由省级政府投资组建、省委宣传部直接管理并被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资格、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新型国有独资大型文化企业。主要从事文化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目前已形成跨所有制、跨经营领域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涉及数码文化、影视、电视广告、大型演出、文化产业投融资、数字电视等多个领域。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河北旅游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各种重大旅游文化活动越来越有影响,推出了一批又一批旅游文化产品。我们应该借重大文化庆典性活动的契机整合现有文化产品,推广和提升文化品牌。

四、突破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实现整体性的产业升级

文化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现代产业,涉及到许多传统产业部门,文化产业的发展突破了传统产业发展的逻辑,是一种以产业融合的方式实现跨越式增长的发展模式,因此实现其发展尤其需要有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启动。

河北省发展文化产业需要有整体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需要文化观念的创新与转换,需要借助于国内外各种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的支持与协助,以及海内外学术界、艺术界与华人社会的广泛参与。现阶段河北省文化团体生存状态堪忧,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纠其原因我们现有的文化产业机制和文化人才的凝聚力,已不能适应现代文化和经济发展需要。政府应当尽快建立有效的创意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改革分配制度,探索以“创意资本”为主的新型分配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和资助制度,为企业投融资和产权交易提供高效、便捷和规范的服务。

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资金数额巨大,回收期较长,有很多项目可能是公益项目,暂时无法通过市场解决资金问题,或者无法仅仅通过市场解决资金问题,因此需要政府给予财政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开发各种社会融资方式和渠道。

篇5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现状与问题;障碍因素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4-0113-03

近年来,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悄然兴起,并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中新的亮点。但是相对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规模化发展而言,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无论从发展规模、企业数量还是从市场需求、消费水平来看都与河北省作为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尚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依赖资源消耗的产业结构,影响了河北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深入研究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障碍因素,提出破解制约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难题,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河北省地域广阔,东接渤海、西邻太行、北及朔漠、南近中原,地势多变,形态各一,山河壮丽,风光秀美,历史悠久,起于商周,兴于战国,绵延及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既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首届一指的文物大省,既有着体现古代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物质文化,也有着展现中华民族优良品质的精神文化,拥有独具特色的燕赵文化。丰富的文化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近年来,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目前河北省内已形成一批具有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共有文化创意产业项目765个。主要包括河北出版集团文化创意园区、山海关影视拍摄基地、石家庄动漫基地、吴桥世界杂技博览园、清朝皇家猎场等众多产业项目。其中,位于石家庄的河北出版集团文化创意园区由综合商务区、主题商业区和文化产业区三部分组成,旨在建成以网络出版、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研发为主的现代文化创意基地;以“梦文化”为主题邯郸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和邯郸赵王城遗址公园的建设;保定也以河北软件学院为依托,将建设在全国有影响的、规模较大的动漫基地。

2.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企业、从业人数持续上升。据有关统计,截至2008年底,河北省从事文化文物机构个数达到13690个,从业人员达到69524人。如果将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行业从业人员如新闻出版、信息服务、教育卫生、科学研究、文化开发等计算其中,那么从业人员可能超过70万人。据悉,河北省的文化产业已至少有37亿元的产值。

3.文化创意产业聚集效应明显。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聚集性发展,主要集中在石家庄、保定、邯郸等省会城市或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河北省大型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或项目主要集中于石家庄、保定、邯郸,形成了以石家庄现代文化创意区、保定动漫软件创意区和邯郸历史文化开发区为特色的地方文化品牌,并且在国内外影响不断提升。

(二)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问题分析

尽管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发展规模、经济贡献、投资数量上,河北省严重落后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不仅与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而且在深层影响着河北省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偏小。河北省虽然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无论是文化产业占经济的比重,还是居民文化消费水平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不仅落后于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省市,也落后于相邻的河南、山东等省。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左右,其中河南为3.1%,湖南为4.8%,吉林为4.96%,上海为5.7%,而河北仅为2.32%;2008年河北省省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为559.8元,比江苏少489元,比浙江少457.2元,比上海少1149.2元;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为250.1元,比江苏、浙江、上海分别少462.9元、482.5元、599.9元。文化消费能力的低下,致使许多企业资本运作困难,企业开工不足,部分建设项目搁浅。

2.市场集中程度较低。受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河北省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主体,特别是企业,多属于原国有文化企业,主要由原新闻出版、影视、旅游、科研院所等构成,前身多为事业性单位或财政支持性企业,资本额度小,市场意识薄弱,竞争能力较差,导致企业缺少推进技术进步的实力,进而导致规模化难以继续得以推进。虽然现在也有一些大型企业参与文化创意产业,并逐步建立起一些规模较大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示范基础和园区,但是还没有形成以品牌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链条,分散经营、短期运作仍然是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

上述分析表明,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虽然有所发展,但是当前仍然是一个市场不成熟、需求不稳定的产业,与河北省文化资源大省和经济大省的地位极为不相匹配,严重影响着河北省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制约着河北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制约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社会转型时期管理体制之间的摩擦、冲突而导致的发展规划、政策体系、激励机制残缺或缺失具有密切关联。

(一)缺乏长远和整体规划,政府政策支持不到位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发展,特别是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与作用的提升,目前世界上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1997年5月,英国政府为振兴英国经济,提议并推动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并于1998年出台了《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也都相继颁布了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确立了创意产业发展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并以此来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提高本国或本地区在知识创新时代的国际竞争力。

从国内来看,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也先后制定了适合本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

河北省虽然在国务院颁布《振兴文化产业规划》后,也曾制定了相应的文化产业振兴计划,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宏观性的计划,缺乏相应的全面、系统的政策支持体系及相应的配套措施来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地区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作为参与主体的企业、文化事业单位或创意主体等各方均无法承担起协调和组织重任。因此,其规模化的发展不仅需要市场的调节,更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和指导作用,加强组织和协调。但是,目前河北省各级政府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缺乏现实的支持。在一些地方政府的支持主要还是在纸面上,而缺乏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科学的组织协调。

(二)对原有文化创意产业投入不足、支持不够

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一样,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才能形成系统的产业链。因此,无论从创意思想到产品化、工业化,还是从创意思想产品化、工业化到市场化,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才能实现。否则文化创意产业连正常运作都难以保证,更遑论实现规模化发展了。从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际来看,其规模化发展之所以难以形成,除缺乏必要的规划外,更缺乏外部金融资本的支持。政府投资力度不足,企业融资渠道狭窄成为制约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的瓶颈。据有关资料显示,河北省2008年人均文化事业经费7.36元,列全国最末一位。占财政支出比重为0.28%,也是全国倒数第一。2009年人均文化事业费最高的地区为上海市,达93.51元,最低的为河北省,仅为9.60元,两者相差近10倍。

(三)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匮乏

从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经验来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而河北省目前仅有少数院校进行相关人才的培养,主要侧重于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和演艺人员的培养,不仅在创意产业人才的总体数量上相对偏少,而且在层次和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称得上国际国内文化艺术大家的寥寥无几,而且受现行人事管理体制、工作生活环境的影响,人才外流现象严重。文化创意人才的严重匮乏,成为目前制约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文化资源所发挥的作用不够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对文化资源有着强烈的依赖特征。河北省因为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先天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有关数据统计也表明,特殊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资源对河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因为缺乏合理的政策支持,再加之资金的短缺和文化的匮乏,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现代化的商业运作尚未全面展开,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彰显,具有燕赵特色的文化创意品牌也没有很好地打造出来,只能望宝山而空叹。

(五)缺乏规模化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实质上区域企业、政府、民间团体、银行以及自然人等多个主体参与的多要素流动和组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流动和组合,都基于利益至上的原则来进行的。各参与主体各自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导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产生扭曲和畸变。

从国内外成功的实践来看,政府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规范参与主体之间的产权归属、利益分享的比例、利益实现的方式,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以组织、协调各方关系,保证文化创意产业的运行持续健康。但从河北省来看,受社会转型的影响,社会管理体制不健全,以及各种管理体制之间的摩擦冲突也时有发生,缺少此方面具体立法和政策,从而难以保障参与主体之间的合理竞争和利益实现,盲目竞争、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也阻碍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进程。

三、推进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对策

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要实现规模化发展,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尤其是政府,作为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者,更应该从转变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高度来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采取合宜政策和方式来推动其规模化的发展。具体要从以下五个方面人手。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

如前所述,推进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不仅涉及企业、政府等参与主体,而且牵扯到经济管理体制、文化管理体制、金融投资管理体制、人事管理体现、教育管理体制和科研管理体制等多个方面。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地方高校、企业、政府功能的改变,而且牵涉到教育管理体制、人事管理体制、科学管理政策、金融投资管理体制等多个领域。因此,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是推动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前提。要充分发挥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信息传播的功能,强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重大意义、作用和成功经验的宣传,使之成为区域内的社会共识,营造全社会支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制定发展规划,加强宏观管理

河北省内各级政府作为本区域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组织者、协调者和管理者,应及时跟踪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趋势,规划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理顺社会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协调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参与主体之间的竞争、合作和利益分配;建立公共信息交流平台,促进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三)建立多元投资机制,鼓励和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资金投入

与其他任何产业一样,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同样需要充裕的资金支持。因此,必须建立多元的资本投入机制,鼓励金融行业、投资企业甚至个人投资文化创意产业。

第一,尽快建立健全公共文化事业运行和保障机制,根据文化设施运营和文化创意活动的需要,将经费预算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由各级财政予以全额保障。

第二,转变现行投资体制,建立由政府、金融、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制,通过各种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从房产等热门投资转向文化创意产业,既可以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也可以平衡和稳定社会经济结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

(四)加强对河北省现有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河北省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拥有先天的资源优势,各级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优惠政策,适当集中政府、企业、研究和教育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的力量,在兴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同时,重点支持一些具有特殊地域特色的城市或行业。如以打造邯郸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发展邯郸赵文化、梦文化的开发;依托河北省特有的吴桥杂技、武强年画、唐山皮影、永年太极等形成优势行业,提高河北省知名度和产业竞争力;依托教育和研究机构,大力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改革人事管理制度,不拘形式开发人才,努力挖掘河北省现有人才资源,实现资源优势最大化展现。

(五)发展特色产业,树立地方品牌

任何区域都有着自己特殊的自然禀赋、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因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立足区域特色,发挥资源、企业的聚集效应,培育打造地方品牌,以地方品牌为龙头,努力形成具体而微产业链形态的规模化发展格局。

河北省应该以燕赵文化为背景,以各地市自身的优势树立河北省特色品牌。如打造邯郸以赵文化为背景的文化交流、出版、旅游的特色文化品牌,石家庄以红色革命为主题的文化品牌等。当然,各地要依据自身特色,合理规划选择,避免重复和雷同。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提升河北省文化竞争力,而且提升河北省整体区域竞争力,为实现打造品牌河北奠定基础。

注释:

①《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转引自王丽琦《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载于《艺术教育》2010年第12期。

②2009年河北经济统计年鉴,河北省统计局。

篇6

关键词 蚕桑产业;规模化;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安徽霍山

中图分类号 S8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9-0324-02

蚕桑产业是霍山县农业产业化六大优势产业之一。全县现有桑园逾3 333.33 hm2,1家蚕种场,2家缫丝企业,是全省蚕桑重点县之一。目前,霍山县户均桑园2 200 hm2,户均养蚕不足2盒,养蚕户年均养蚕收入逾5 800元;年养蚕10盒以上的大户436户,占蚕农户数比3%;养蚕大户桑园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25.1%,2 hm2及以上规模桑园占62.5%。随着霍山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蚕桑产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往日的比较优势被削弱,产业发展遇到新难题。霍山县积极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培育专业大户,推广适度规模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蚕农收益,稳定了蚕桑生产,并初见成效。

1 霍山推广蚕桑规模化生产的主要做法

1.1 调查研究,明确思路,推广规模化生产

通过调查比较,大户规模化养蚕较小户零散养蚕有四大优势:一是生产效率高。小户零散养蚕盒种用工量15 d,而大户规模化养蚕盒种用工量10 d,降低33%。二是户均养蚕收入高。户均1 333.33~2 000.00 m2桑园的蚕农年养蚕收入不到1万元,而1.33 hm2桑园规模化生产,年养蚕收入可达11.2万元。三是单位面积效益高。小户零散养蚕只能养30盒/hm2,收益5.1万元/hm2,而大户规模化养蚕能养49.5盒/hm2,收益达8.4万元/hm2,增加了65%。四是蚕茧质量优。小户零散养蚕管理粗放,蚕茧质量较低,而大户规模化养蚕精心管理,蚕茧质量好,价格也高出1~2元/kg。因此,霍山县在2008年就明确提出了实施“1631”工程的发展思路(即打造1条省道“318”线百里蚕桑高效产业带,培育6个重点产茧乡镇、30个主产村、1 000个养蚕大户),把推广蚕桑规模化生产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1.2 引导示范,培育大户,推动规模化发展

一是合理流转土地。鼓励引导懂技术、善经营的蚕农承包弃管、弃养桑园,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向大户倾斜,安排专门技术人员上门服务,指导大户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二是实行反租倒包。龙头企业整体租赁农户集中连片的土地,对土地进行改造治理,再以较低的租赁费反租给养蚕大户。不仅实现了土地的优化配置,也促进了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三是开展“3个培养”。即:在千家万户中培养优质茧户,在优质茧户中培养养蚕大户,在养蚕大户中培养示范户。现已培育年养蚕10盒蚕种以上的大户430余户,他们已成为通过规模化栽桑养蚕发家致富的示范户。如钱家店龙华桑园某反租倒包户承包桑园2.6 hm2,2012年养蚕128张,产茧5 760 kg,单价达到38.8元/kg,售茧收入逾22万元。

1.3 增加投入,夯实基地,加快规模化发展

多方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将国家扶贫开发、退耕还林和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等涉农项目资金用于蚕桑基地建设,加快规模化发展。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落实到位,争取龙头企业和蚕农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基地建设。全面落实新辟、低改桑园分别按3 000元/hm2、1 500元/hm2、使用优良蚕品种的给予15元/张补助政策;对大户和优质茧户免费发放病虫害防治药品和蚕用物资;对新建省力化养蚕大棚、使用方格簇营茧、规模化养蚕的养蚕大户给予补贴,年均投入资金逾400万元。各类补贴足额及时到位,有效规避了蚕农养蚕的风险,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

1.4 多措并举,解决用工,保障规模化发展

针对养蚕大户用工紧张的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指导农户分批饲养,避开用工高峰。分批催青、分批发放蚕种,大大提高了蚕室蚕具的利用率,减轻了短期内用工紧缺的困难。二是大力推广省力化,减轻用工强度。推广桑树伐条机、切桑机等省力化机械,以及小蚕共育、蚕台育和自动上簇等省力化饲养技术,解决用工成本高的问题。省力化养蚕盒种用工比传统用工平均减少5个用工,节约用工成本400元。三是鼓励多元化发展,把临时雇工变成长年雇工。积极探索“桑枝食用菌”、“桑园栽培花卉苗木”、“桑禽”、“桑畜”等套种套养多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有效地缓解了养蚕期间用工难的问题。

2 存在的问题

虽然霍山县在推广规模化蚕桑生产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一是规模化生产刚刚起步,生产方式落后。二是产业投入较少,融资机制不活,制约规模化发展。三是产业链较短,综合利用率偏低,农户收益没有得到最大化。四是临时用工数量较大,时间短,用工难的困扰仍然存在。

3 对策

规模化生产是推动蚕桑产业发展和进步的可行之路、必由之路,是促进蚕桑产业增效和蚕农增收行之有效的途径。现针对发展蚕桑规模化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3.1 科学规划,创造规模化发展的自然环境

当前,各地都在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对蚕桑生产的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蚕桑生产对环境要求比较严格,所以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和标准化的要求,因地制宜地科学制定蚕桑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区域布局,划分禁养区、可养区和宜养区,明确不同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1]。在宜养区域大力发展标准化养蚕区,推进规模化生产。

3.2 创新理念,积极探索规模化发展新模式

按照“合理布局、适度规模”原则,积极引导并逐渐向宜养区转移,实行种养结合,把规模化生产同套养花卉苗木、食用菌、畜禽养殖、沼气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有机结合起来,剩桑残叶养猪、喂鸡,蚕沙、粪便生产沼气,残渣肥田,逐步形成“养蚕—养猪(鸡)—沼气—肥田—养蚕”为一体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实现物质能量循环使用,增加蚕农的收入[2]。

3.3 打造品牌,激发规模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完善蚕桑技术服务体系,推广新技术,促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在保证和提高蚕茧质量的同时,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品牌认证,使其成为名牌产品的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和原料供应基地。鼓励和支持生产加工企业创品牌、树品牌[3]。争取打造出像江台星云牌干茧、富安牌桑蚕丝等荣获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名特优产品。使广大蚕农收入能够稳中有增,常年有事干、四季有钱赚,保持栽桑养蚕的积极性。

3.4 加大扶持,优化规模化发展的政策环境

建立涉农项目投入倾斜机制。集中打捆现代农业、扶贫开发、农村沼气、水土保持、土地整理、退耕还林等项目,支持蚕桑规模化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搭建农业投融资平台,把大户规模化养蚕纳入信贷担保范围,为种养大户提供融资担保[4]。积极推进涉农保险,把规模化养蚕大户纳入保险范围。建立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相结合的银保互动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以蚕桑专业合作社(或大户)为主体、政府支持、保险公司参与的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养蚕风险防范基金,提高蚕桑产业抗风险能力。

4 参考文献

[1] 陈从明,王保.浅谈金寨县蚕桑产业发展的优势、现状与对策[J].中国蚕业,2013(2):46-48.

[2] 陈康伟,杨约生,陈田飞.淳安县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蚕业,2008(4):64-67.

篇7

[关键词]烟叶 规模化种植 优质丰产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7-0051-02

随着大农业水平的不断发展,传统烟叶生产模式困难重重。一是,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农民收入逐年提高,种烟收入比重降低,影响烟农的积极性,部分烟农弃烟改种其他经济作物或从事二、三产业。二是植烟地块生态环境变化给烤烟生产带来潜在威胁,土壤板结、理化性状变差、保护地栽培面积越来越多等影响着烟叶种植。三是国家相关惠农政策的出台对烟叶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农民种粮得到的实惠逐步增加,刺激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部分地区的农民回现了种地热情,惜地情况显现。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加快,导致烟农队伍日趋老龄化,年龄结构和知识水平呈下降趋势。所以发展烟叶规模化种植是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的必然选择。

结合阜新地区近年来推进规模化种植烟叶的实践经验,可分析出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基础是规模化种植。实行基本烟田保护制度,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方式,主动转变生产组织模式,充分优化土地资源是发展烟草规模化种植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亟待研究和探索的主要问题。

一、影响烟叶规模化种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流转方式不健全

目前,农村的土地流转很多是农户间自发进行的私下流转,流转双方多是亲戚、朋友,流转规模较小,很难形成规模。烟草企业和地方政府很难进行行政干预,对适宜烟叶生长的土地不能有效进行连片集中整合规划。绝大部分烟田的土地承包权都掌握在以各家各户为单位的小面积土地上,很难进行集中统一的规划分配。烟草部门即使有主动意识,但是缺乏调控的权利和手段,对集中调整完的土地也缺乏控制的主动权,很难形成约束力。这也使基本烟田保护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形成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对前茬作物的选择权上也处于被动地位。加之阜新地区烟田列当发生较重且难以根治,造成烟田连续耕种两三年就难以维持烟叶正常生长的现象,土地如何轮作倒茬,适应烟叶生产规模化发展,更成为影响土地合理利用的障碍。

2.从事烟叶生产劳动力结构不合理

由于国家对农村产业化和城镇化政策的不多深入,使得传统意义上靠种地为生的农民越来越少,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和头脑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绝大部分都放弃了自己土地,到城市或者乡镇企业务工发展。这使得烟叶生产劳动力也随之大幅减少,以前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以不复存在。粮食作物与其它经济作物在价格上的不断冲击,和劳动力价格的水涨船高,使生产环节繁琐且生产投入较大的烟叶生产以不再具有竞争优势。很多“老烟农”都放弃了曾经使他们发家致富的烟叶种植改投其它行业,现有烟叶生产劳动力逐渐向老龄化和妇女化转变。

3.薄弱的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现在的生产形式与规模化种植的差距很大的原因之一是部分地区育苗设施、农事操作机械欠缺的问题。如烟水、烟路、烤房、烟站等综合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灌溉能力差、室内温度与湿度调控能力较弱,造成烟叶产量和质量不稳定、生产机械化及信息化程度较低。绝大所数烟农

4.单一落后的生产组织形式

解决制约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推进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促进我区主要的烟叶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目前,我区主要的烟叶生产组织方式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种户多、区域分散、户均种植面积小等问题,导致烟叶种植集中度低。其次,改善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绝大部分烟农自己实施整个过程,从而难以完全掌握技术难度较大的环节。烟叶生产水平低、烟叶质量差异性和波动性大的另一个原因是农村劳动力缺乏,导致的管理粗放。

二、提高烟叶种植规模化水平的对策

1.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程明显加快,流转规模扩大,从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已呈现多样化。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建立健全是极大的有利于促进烟草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迈进。

首先,烟草行业一定要牵头联合县、乡各级政府,制定基本烟田保护政策,对个人、村、集体土地的集中与分配都要有不同的划分,坚持形式多样化的原则。对重点发展烟叶生产的乡、村要进行基本烟田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规划。并根据规划进行宣传、指导,鼓励引导盘活土地资源、明确土地流转的形式、补偿及期限、依法签订相应的流转合同,并做好流转合同的鉴证和备案工作。加强补偿植烟土地流转力度,加大支持对土地流转承租者的资金、技术、物资等的力度,并妥善处理土地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矛盾和问题,有效提高土地流转的成功率。积极鼓励土地向种烟能手、种烟大户要打破传统旧观念,转租种植,整合烟地资源,发挥规模种植效益。实施土地流转还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正确有序进行流转规范,从而促进烟叶生产健康持续发展。

对烟区进行布局和规划,将烟叶生产逐步向烟叶种植适宜区转移,要根据各地区水源、土壤等生态环境因素的科学分析。实现烟叶规模化种植,保障烟叶原料上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利用合理开发、集约、集中连片土地资源。同时,充分考虑规模化、机械化水平,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发展连片种植,有利于机械化操作的区域。在尊重烟农意愿的前提下,建立以烟为主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确保烟叶合理轮作。

2.探索创新烟叶生产组织形式近几年来,我国烟叶产区出现了烟叶生产合作社、烟叶农场、烟农协会、烟农互助组等烟叶生产组织形式,我地区也产生了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烟叶生产组织模式。烟农协会和互助组的主要作用是服务烟叶生产,维护烟农利益,管理模式比较松散。结合近几年生产实践,我地区烟叶规模化种植的组织形式以烟叶生产合作社和烟叶农场最为适宜。各级烟草部门也大力号召基层单位扶植发展烤烟专业合作化组织。各地区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寻找适合当地发展的生产组织形式。

烟叶生产合作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烟农从事烟叶生产,自己管理自己的股份制、群众性经济组织。它实行“入股自愿,互惠互利,利益共享”的原则,其目的是组织烟农连片种植,规模经营,提高品质,增加收入。烟农以土地和资金入股,依托烟草公司技术、物资扶持,按照优质烟叶生产技术方案搞好生产技术服务和生产销售。合作社多采取模式是“公司+合作社+种烟户”。根据生产情况划定烟叶生产区域,对规划片内的土地实行统一管理,并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在烟农不能自行流转的情况下,由集体进行反租倒包,有效提高了规模化种植水平。这种由烤烟合作社出面引导承包经营的土地流转方式在烟草行业被积极探索采用,这是当前种烟土地流转形成规模化种植的一个发展方向。承包经营者根据烟叶统一规划及自己烤烟种植面积向烤烟专业合作社申请再由烤烟专业合作社向外出打工、有闲田、想出租的农户手中有偿租田,达到各自的目的。

烟叶农场是一种以租赁承包形式集中土地并统一管理的生产模式,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种烟户数量较少的区域,一部分有技术,有意愿的,可鼓励烟农发展成为、规模种植的种烟专业户,兴办种烟农场。一般由烟草公司或烟叶大户租地,进行机械化、集约化、规范化生产。可以安排转让土地的农户到农场打工,这样既满足了烟叶规模化生产的需求,又解决了转让土地的农户的就业问题,同时便于技术员统一指导,提高技术到位率。它能有效配置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有利于持续改进烟叶质量,加快科技兴烟进程。

3.科学布局同时要切实做好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基础工程,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的必要条件是建设实施烟叶基础。在国家实施烟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来,我区生产配套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进,为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从规模化种植方面,烟叶基础建设还需要继续改进及完善。要以“规划先行”的观念,注重科学规划,坚持“因地制宜、整体推进、适度规模”的原则设施建设烟叶基础,发挥综合效益。同时要经得起烟农、实践和时间的检验,就要实时注重工程质量和工程管护,使烟叶基础发挥长久效应。

三、发展规模化种植还需要不断研究探索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阜新地区已初步探索出了适合本地实际的规模化种植模式,但我们面临的难题还有很多方面。一是缺乏一套科学、系统的烤烟规模化种植管理体系,并与烤烟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衔接。二是如何把合作社和农场化等生产组织模式更好的纳入到规模化种植中来,使之互为其用。三是土地流转方面我们还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出更多、更好的形式和办法。这些问题都要我们在今后的生产中积极探索实践,为不断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何泽华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N].中国烟草学报,2005年03期.

篇8

一、我市旅游业发展有长足进步,更有巨大潜力

(一)产业规模逐年壮大。“*”前三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96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1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5.7%和33.5%,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幅。仅2008年,接待国内游客就达1948万人次、入境游客24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16.9%和25%;实现旅游总收入132亿元、旅游外汇收入8688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1%和27.9%。特别是近几年“农家乐”旅游迅速兴起,在致富农民、发展经济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市已经拥有省星级乡村旅游点6家,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20个,农家乐经营户861家,其中三星级以上农家乐经营户50多家。

(二)品牌特色初步形成。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了“*、古镇、竹乡、名山、湿地、古生态”六大旅游品牌,各县区都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相当带动力的旅游项目,对周边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正在逐步加大。旅游产品开始从单一的观光游向休闲度假、商务会展、购物娱乐等综合型、多元化方向发展,名镇名湖名山观光游、古城古镇古生态文化游、*竹乡休闲游、乡村山林体验游等一批组合线路收到了良好的市场反响。*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迈出新步伐,*明珠、*码头等项目加快推进。

(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我市与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周边城市的快捷交通圈已经基本形成,市域内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成效明显,旅游交通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力度逐步加大,目前全市已拥有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1个;A级旅游区(点)10个,其中4A级景区4个。加快宾馆饭店和旅行社的发展,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市已有星级饭店57家,其中四星级6家、三星级23家,一批五星级饭店正在建设中;有旅行社61家。

(四)营销推介切实加强。发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效应,积极与上海等周边地市开展区域旅游合作,主动参与和推动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区建设。注重“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积极组织和参与省内外各类旅游交易会,成功举办了“绝色江南·吴越经典”四城市整体旅游形象推介、“接轨世博·相约*”上海旅游节花车大巡游、“世博之旅在*”旅游推介、“长三角世博体验之旅*高峰论坛”、惠民旅游工程等一系列宣传促销活动。特别是在古镇旅游推介上,“游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的宣传口号已经打响。这一系列举措,在宣传推介*旅游产品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的来看,这几年我市旅游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周边旅游经济发达的地区作比较,以自身相对比较丰富的旅游资源来衡量,我市旅游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够。在长三角区域中,*具有生态环境良好、人文底蕴深厚的独特组合优势,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我们在长三角真正拿得出手、能够一枝独秀的旅游项目、旅游品牌是不多的,“只见星星、不见月亮”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把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水平仍然不高。市区范围内散落在多个部门的旅游资源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造成旅游资源的闲置与浪费。现在一些景点能够吸引很多人,但留不住人。特别是市区旅游资源内容不少,但缺乏主题,形不成气候。不可替代的资源是最大的优势,如果不可替代性没有了,那么优势也就减弱了。为此,我们必须学会推陈出新,不断创造、推出、深化旅游主题。

二是市场需求很大,但集聚辐射不够。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具实力和活力的地区,居民旅游消费需求很大,出行旅游档次也相对比较高。而且,随着高速公路网络化格局的形成以及宁杭铁路的建设,我市对外交通条件越来越完善,理应在发展旅游业方面有更大的作为。但是,*旅游对周边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还不够强,缺乏成熟的、大型的、知名的旅游项目。我们仍然更多地停留在传统的观光游产品上,没有很好地发展和占领休闲游、度假游、体验游等高端旅游市场。

二、注重资源开发,努力实现旅游业发展提档升级

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中心环节,是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关键所在,也是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鲜明标志。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没有旅游产品体系的支撑,就谈不上旅游业的大发展;没有旅游精品线路的打造,就很难做“火”旅游市场。目前,我市旅游业发展正处在由传统观光游为主向生态观光游、文化体验游、休闲度假游并行发展的转型期,按照“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的基本要求,抓紧开发一批与之相适应的有特色、有品位、有影响的旅游项目和产品,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兴衰,这既是长远战略,也是当务之急。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注重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注重休闲性。天人同序、颐乐养年、静心休闲是人的本能和向往,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善生之道,也是现代社会缓解压力的重要方式。在今后生活中,人们在这方面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人们将普遍产生休闲需求,达到3000美元时城市就会有休闲经济的爆发。目前,在发达国家,人们休闲度假的比重达到50%。在长三角区域内,各个城市的人均GDP基本上都已经突破5000美元,到了休闲经济的旺盛期,发展休闲旅游业的时机非常之好。旅游产品的开发有一定的周期性,特别是大的休闲旅游项目更需要相对超前的运作。我们要按照旅游休闲项目开发的规律,加快发展都市休闲、生态休闲、体育休闲、湖滨度假、山林度假、温泉度假等旅游项目。特别是*旅游度假区,要建成融酒店、商务、居住、娱乐、旅游景观和生态保护于一体,有国际水准、国内一流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二)注重娱乐性。娱乐,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是人类追求愉悦与欢快的一种天性,是一种本质意义上的文化现象。娱乐性是旅游产品文化力和生命力的综合体现。旅游项目的开发只有注重娱乐性,才会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目前*旅游景点不少、游客不少,住客不多,原因在于*旅游还缺乏娱乐性的元素。我们要加快开发一批娱乐性强的旅游项目,使游客不仅有地方可看可游,还要有地方可休闲可娱乐,快乐于全程。

(三)注重体验性。现代旅游业,从本质上讲是充分人性化的体验经济。人们出行旅游,说到底就是要获得平时得不到的美好体验。*旅游资源开发成功与否,关键是旅游者能否在*获得独到的一种幸福体验。这是一门大学问。现在,游客需求心理和需求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对旅游活动的内容有着更多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游客已经不再满足“下车拍照、上车睡觉”的陈旧模式,更多的是注重参与其中、身心愉悦、过程体验。每一个旅游板块、旅游项目、旅游产品,都要让大家参与其中。

(四)注重商业性。旅游产品既有文化属性,更有商业属性。旅游产品的商业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像商务旅游、会展旅游、购物旅游、美食旅游等旅游项目,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度开发、提升水平。*中心城区的步行街区(爱山广场)、衣裳街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是城市改造、文化保护的项目,同时也是旅游开发的项目,必须切实做好结合文章,使之成为城市建设、人文涵养、休闲旅游的一个重要内容。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是最美满的联姻,只有文化没有旅游,就缺乏活力;只有旅游没有文化,就缺少灵魂。现在一些文化性项目缺乏活力,我们要借助旅游开发的作用使其更具生命力。

(五)注重差异性。差异出特色,差异就是吸引力,也是难以替代性。差异能产生巨大的人流、物流、商流,能产生巨大的效益。旅游产品的开发本身是全球性、国际性的。作为*,必须具有全球化眼光,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把生态、人文的文章做深做透,彰显*旅游的独特魅力。

三、落实工作举措,加快推动旅游业发展取得大突破

(一)加强规划引导。要根据浙江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加快制订公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和旅游国际化行动计划,科学编制各类旅游专项规划,重点编制*城市旅游规划、*城区水上景观与水上旅游规划、全市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山——*山生态文化景区规划等,并做好《总规》与*经济、社会、城市等规划的衔接工作。按照“布局优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域联动”的要求,加快形成*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南*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旅游、安吉竹乡生态文化旅游、德清名山湿地古镇旅游、长兴古生态茶文化旅游、南浔水乡古镇文化旅游等六大板块。如果我们把如此密集的旅游目的地资源开发利用好,将对*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加快项目推进。全面实施旅游项目“十大百亿”工程,推进以*华东世界名牌旗舰现代服务产业区、长兴*湾旅游度假区项目、*山度假区、*明珠——*码头、市区旅游资源整合提升及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下渚湖湿地风景区、西山景区、大场坪休闲度假项目、南浔古镇保护与利用项目、丰华五星酒店项目等为重点的十大项目建设,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培育有重大影响的十大品牌景区、十大精品旅游线路和十大特色旅游商品。

(三)抓紧整合资源。制定出台《*市区旅游景点整合提升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市区旅游景点整合提升计划,使旅游资源加快整合、联成一体、对外推介。充分利用并提升法华寺、万寿寺、莲花庄、飞英公园、飞英塔、铁佛寺、中国湖笔博物馆等市区现有景点,开拓挖掘赵孟兆页、陈英士、沈家本等名人资源,引入新的旅游主题和内涵;充分依托*旅游度假区,精心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品牌;充分利用市民广场和旄儿港公园等设施,重点策划推出大型水景夜游项目,吸引市民和游客夜间游览消费,形成仁皇山新区的旅游和商业氛围,打造市区旅游新亮点;整合挖掘*山茶文化景区、*山等名人名山名词资源,规划*山——*山生态文化景区项目,打造融名人观光、茶文化旅游、乡村休闲等于一体的精品旅游区。计划组建*旅游发展总公司,并成立*市区旅游景点整合提升管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统一协调解决市区旅游景点整合提升实施和运行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四)强化宣传推介。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旅游业要发展,虽有“天生丽质”,但“蓬头垢面”是不行的,还要“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加强宣传促销,推动深度营销,把人的目光吸引过来。要进一步开拓以上海为龙头、杭州和南京为两翼的长三角客源市场;大力拓展华东、珠三角、环渤海湾客源市场。加强海内外市场的宣传推介工作。紧紧抓住海峡两岸实现“三通”、空中航线“截弯取直”、旅游成本降低的机遇,充分发挥*现有的名人效应,打造“民国文化”旅游产品,逐步开拓以台港澳为主体,东南亚、欧美等为重点的境外旅游市场。

(五)提升企业素质。加快培育“十大旅游企业集团”,积极鼓励以大旅行社、大饭店为主体的旅游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使之上规模、上档次,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六)创新体制机制。一要放宽准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激发广大市场主体的创业活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二要推进整合。推进旅游资源的深度整合,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推动产业融合集聚发展。推进经营主体的整合,以资本为纽带,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升竞争力。推进旅游管理资源的整合,支持各地开展文化与旅游、林业与旅游等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合力推进旅游发展。三要拓展网络。以品牌建设和经营方式创新为重点,推进连锁经营和集约式服务,加强网上旅游市场建设,构建旅游营销体系。四要集聚人才。大力引进高端旅游人才,加强旅游职业教育和从业人员培训,强化旅游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五要保障安全。落实旅游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点部位、关键环节、重要时段的安全隐患排查,完善应急预案,加强现场管理,进一步树立文明安全的*旅游形象。

篇9

即使是在国家“节能惠民”政策驱动下,今年上半年我国空调产业的发展速度也开始放慢增长的步伐。奥维咨询白电监测数据显示:于今年7月底结束的2013冷年,空调销量4369万台、同比增长5.8%,空调销售额1526亿元、同比增长8.1%。

今年上半年,格力电器(000651)空调总营收为468.22亿元、同比增长9.33%,毛利率为29.15%。美的电器(000527)空调总营收达352.62亿元、同比增长13.83%,毛利率为23.44%。青岛海尔(600690)空调总营收为99.73亿元、同比增长8.64%,毛利率达28.34%。志高控股(00449)总营收为54.36亿元、同比增长0.2%,毛利率达14.6%。海信科龙(000921)空调总营收为50.56亿元、同比增长34.6%,毛利率达21.36%。春兰股份(600854)空调总营收为32.02亿元、同比增长17.6%,毛利率为17.6%。

单从营收增速看来,格力、美的、海尔、志高四家企业中,美的空调基于自身的“转型升级”战略调整取得了高于其它三家的增长速度,但四家整体增速较过去几年相比,已出现明显的回落放缓。其中志高空调的国内市场甚至还出现了下滑,表明企业在国内市场的拓展正面临新的破局。

海信科龙、春兰股份两家企业的增速高于上述四家企业,一方面是基于自身整体规模基数不大,还存在进一步上涨空间。另一方面也是受到自身在经营策略、产品结构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调整,再借助政策外力实现协同发力,找到了与此前相比更快的发展通道。

以格力电器为例,其2010年、2011年、2012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42.62%、37.35%、19.87%。今年上半年9.33%的增速,显然是格力电器的空调业务增长创下的新低。再结合当期格力电器销售费用支出同比增长39.43%,销售费用增长是营收增长近4倍,这反映出格力电器上半年的增长,主要依靠积极主动的营销手段在推动,自身的内生性增长体系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透过格力电器以及美的电器、青岛海尔、志高控股等主要空调上市公司的2013年半年报也不难看出,空调产业的增长速度和整体规模已经触碰到产业增长“天花板”。未来5年发展周期内,市场增速将回归个位数时代的低增长,甚至是微增长。特别是对于格力电器这样的领军企业,在行业整体规模碰到天花板的背景下,未来几年将很难再取得两位数的增长。

另外,从经营毛利率来看,格力、海尔、美的、海信科龙四家企业的毛利率都保持在20%以上,这反映出近年来空调企业产品结构转型升级策略初见成效。但是,对于志高这类海外市场主要以代工贴牌为主的企业以及春兰这样整体营收规模偏小的企业来说,经营毛利率分别只有14.6%、17.6%,这也进一步折射出整个空调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继续向规模、向中高端产品、向品牌价值要效益。一大批因“家电下乡”政策而复活,但缺少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中小空调企业,将会在2014年面临被再度“踢出局”的困境。

篇10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情况来看,陕西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落后于养殖业发展,畜禽粪污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偏低,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忽视畜禽粪污的生物质资源特性而采取工业废水治理模式,工业治污模式投资大且商业化产品回报率低,养殖业自身缺乏大量资金进行粪污处理,从而导致企业治污积极性下降、粪污处理效率低;二是虽然认识到了畜禽粪污的生物质资源特性但没能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有效且高效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由于畜禽养殖业利润空间较小,又存在高风险,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措施必须考虑经济性。一般工程的经济性体现在对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的控制,但畜禽养殖污染的实质是生物质资源的浪费。如果将畜禽粪污进行资源化利用,产生的再生资源效益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投资成本,从而提高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的经济性。因此,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采取合适的畜禽粪污资源化技术来实现。

    新环境形势下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思路

    1面临的新环境形势

    (1)严格的排放标准。2011年陕西省实施《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11)(以下称新标准),在新标准出台之前陕西省畜禽养殖废水排放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从表1来看,新标准的COD、BOD5、NH3-N三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均严于国家行业标准,分别比国家行业标准排放限值严格了87.5%、86.7%、85%。由于新标准取消执行行业标准,所有排污单位执行统一标准,因此新标准的出台使得全省尤其黄河流域地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排污成本将大幅度增加。(2)严峻的减排形势。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农业污染排放主要来自畜禽养殖业,其COD、TP、TN排放量分别占农业源污染排放总量的96%、56%和38%,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已经给环保施加了巨大压力,“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纳入水污染物总量减排体系。2010年陕西省农业源污染物COD与NH3-N排放基数分别为19.9万t和1.5万t,按照2015年COD与NH3-N排放量分别下降7.6%和9.8%的减排目标测算,2015年COD与NH3-N排放量分别为18.4万t和1.4万t,其中畜禽养殖业的COD与NH3-N目标排放量为18.3万t和1.1万t,相比2010年排放基数降幅分别达到7.6%和8.3%。随着污染物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导向作用逐渐凸显,“十二五”期间陕西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物减排面临的压力不小。

    2畜禽粪污资源能源化技术方向

    畜禽粪污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是新环境形势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方向,也是推动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根据畜禽粪污的资源特性,其资源化利用的形式包括肥料化、饲料化和能源化[3],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形式的代表工艺及其局限性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畜禽粪污的肥料化利用和饲料化利用形式是单纯的固体粪便资源化利用,不能对养殖废水进行处理,未能全面考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就目前看来,庞大的市场需求使得高温堆肥和烘干技术会继续存在发展,但在越来越严格的环境要求和严峻的减排形势下它们并不是全面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的最佳选择。以沼气发酵为代表的能源化利用方向,通过厌氧发酵获取沼气,沼气用于燃料、发电等,沼渣沼液制有机肥来实现畜禽粪污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沼气工程兼具能源效益、肥料效益、环境效益,能够实现畜禽粪污处理从单纯的用肥用能、末端治理向综合利用转变。对于规模化养殖企业,实现热、电、肥联产的沼气工程将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4]。因此沼气化是理想的畜禽粪污资源化途径,是全面应对畜禽养殖污染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

    3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产业化思路

    近年来,我国养殖业水平不断提高,畜禽产品需求日益增长,加快了畜禽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进程,在成本控制、管理水平、产品质量保障、抵御市场风险等方面规模化养殖比散户养殖优势明显。规模化、产业化是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方向,规模化养殖场成为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的主战场。针对规模化养殖发展趋势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采取以资源化利用为核心的畜禽粪污处理产业化方式能够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与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相比单纯的污染防治行为,以资源化利用为核心的产业化方式能够将畜禽粪污从产生到消纳的整个过程形成产业链条,协调上下游物质能量的流动,最大程度提升粪污的利用价值;同时产业化方式有利于将污染治理成本转化为经济投入,将治理投资转化为产业投资,促进环保产业与养殖业共同发展[5]。综上所述,按照畜禽粪便资源化综合利用的防治方向,选择合适的资源化技术,并借用商业运作模式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形成产业,将是未来陕西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重要思路。陕西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思路见图1。

    陕西省畜禽养殖沼气产业化发展

    沼气工程通过厌氧发酵获取沼气、沼渣沼液制有机肥来实现畜禽粪污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沼气、沼渣、沼液均具备商品化、产业化条件,因此沼气工程是一项利于实现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产业化的资源化技术。随着养殖的规模化发展,养殖业沼气工程也呈规模化发展趋势,规模化养殖能为沼气工程保证充足的原料,资金、技术、设备、管理等条件都有利于沼气产品实现高值高效利用。国家“十二五”规划大力支持推动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陕西省农业厅已经将规模化养殖场的大型沼气工程确定为“十二五”期间全省沼气普及的重点任务之一,颇具前景的沼气产业势必推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向资源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1畜禽养殖业潜在的沼气产量与分布

    2010年陕西省畜禽粪便产生量约4381.7万t,若将畜禽养殖业粪便资源全部进行沼气化开发利用,陕西省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可产生约22.5亿m3沼气(替代煤炭量[6]约为225.0万t)。沼气的开发利用价值与养殖规模和粪便收集程度相关,因此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更具备实际开发利用价值,2010年陕西省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产生总量约374万t,可产生约2.1亿m3沼气(替代煤炭量约为21.0万t)。2010年陕西省各市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潜在的沼气产生量从多到少依次为宝鸡(0.51亿m3)、渭南(0.42亿m3)、西安(0.35亿m3)、咸阳(0.29亿m3)、榆林(0.15亿m3)、铜川(0.14亿m3)、延安(0.12亿m3)、商洛(0.08亿m3)、汉中(0.05亿m3)、安康(0.02亿m3)。沿渭河四市(即宝鸡、渭南、西安、咸阳)所在的关中平原经济条件好、城市发展迅速,种植业、养殖业较为发达,是全省集约化养殖水平较高的区域,该区潜在的沼气产量占到全省总数的73%。陕北两市(即延安、榆林)及渭北的铜川属于煤炭资源富集区和工业集中区,工矿业发达,规模化养殖活动开展较晚,但凭借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广阔的地域,近年来该区规模化养殖发展较快,潜在的沼气产量占到全省总数的20%。陕南三市(即商洛、汉中、安康)整体规模化养殖水平不高,近年来政府一直倡导陕南养殖业以区域适度集中、家庭适度规模养殖为主,这与陕南经济实力薄弱、可利用土地资源有限、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等因素有一定关联,该区潜在的沼气产量只占到全省总数的7%。

    2规模化养殖沼气产业优先布局区域

    养殖业沼气工程的分布受其载体规模化养殖企业分布的限制,关中平原沿渭四市是目前陕西省发展沼气产业最有潜力的地区。沿渭四市所在的关中地区人口数量、粮食产量、耕地面积分别占到全省总量的62%、77%和53%。区内布局有大中城市群和渭河干流,2010年渭河干流水质属重度污染(以劣Ⅴ类水质为主),为了减少畜禽养殖活动对城镇环境和渭河水质的影响,该区应该积极发展沼气产业。根据《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关中地区是我国小麦、棉花、苹果等农产品的优势产区,丰富的耕地资源有利于粪污资源化利用。2010年沿渭四市范围内仅14%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建有沼气工程,沼气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根据沿渭四市畜禽养殖规模化水平、种养结合程度,划定沼气产业优先布局区域,涉及西安市临潼区、长安区、周至县、户县;宝鸡市陈仓区、岐山县、眉县;咸阳市杨凌区、渭城区、三原县、泾阳县、乾县、礼泉县、武功县、兴平市;渭南市临渭区、大荔县、合阳县、澄城县、蒲城县等区县。规模化养殖沼气产业优先布局区域在养殖区域集中化进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畜禽粪污沼气化开发利用,逐步推进集中养殖、集中收集粪污和集中沼气化利用;积极培养沼气发电、有机肥加工等相关产业,与种植业、养殖业、社会服务、工业生产等形成产业链条,促进沼气产业化进程。

篇11

[关键词] 规模化 养殖业 模式 发展

[中图分类号] S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3)03-0200-01

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养殖产业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从分散型向规模化,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农户经营为主题,龙头企业为主导,把分散的农户养殖逐渐集中起来,形成养殖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和社会化,逐渐形成规模化养殖、加工运输、市场营业的产业链,从而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规模化养殖模式概述

规模化养殖业就是从栏舍建设、生产设施配备、良种选择、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满足科学合理以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规利用现代化的建筑设施和设备及环境调控技术为畜禽养殖创造比较适宜的生活环境,及为畜禽的规模化、工厂化、集约化生产创造适宜的工艺模式和工程配套技术。参与创建的规模养殖场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参与创建的规模养殖场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养殖档案完整,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且无非法添加物使用记录;种畜禽场须具备《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二、规模化养殖业在我国发展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养殖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其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为以引进消化吸收发展方式为主的快速发展年代,我国先后引进并研制改良了国外现代化养鸡、养猪等养殖模式与装备,快速推动了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是我国成为世界生产大国,并基本解决了我国人民的吃肉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畜禽舍纵向通风和湿帘降温技术改造及新型畜舍为代表的第二个发展阶段,解决了畜禽舍原先横向通风的死角和夏季高温问题。21世纪为我国养殖业寻求自主创新发展的清洁生产健康养殖工艺模式的设施养殖工程新技术阶段。为我国的规模化养殖产业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持。我国畜牧养殖事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从过去的以引进消化吸收为主,转变为现在的开发我国特色的设施畜牧工程技术模式、提升我国畜禽健康养殖产业自主支撑技术为主的发展方向。

在下一步的发展方向里,只有进一步做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才能实现生产与市场的对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建设标准化产业基地,采取“公司+规模养殖场户”等形式发展标准化生产。主管单位加强信息引导和服务,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机制,推动标准化养殖产品品牌建立,努力实现努力实现生产上水平、产品有出路、效益有保障。

三、我国规模化养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规模化养殖在我国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和国外比起来,依旧比较落后,受地域影响比较大,下面就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出路做一简单论述:

1.养殖规模化程度偏低,从业人员的投资能力薄弱。在我国,仍然以农户小规模养殖为主,农民的投资能力低是影响养殖规模的主要因素。一般农户因为收资金限制,无法扩大经营规模,购买不起正规的养殖产品设备,以至于无法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品质,所以,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优惠政策,通过项目倾斜、以奖代补等手段引导生产经营活动,对规模化养殖场户给予更多的扶持措施,支持、保障产品安全,是我国养殖产业升级的关键。

2.养殖工程技术的标准化、成套化程度低。我国至今未能从养殖模式定型研究入手,形成成套化、标准化、系列化的养殖装备产业。更没有实力研究适合于我国不同畜种和不同规模要求的不同生产工艺模式的养殖装备技术,也谈不上对养殖户使用的简单经济型设备的研制开发等。由此严重影响养殖业的成本和相对竞争力。只有重点做好符合我国国情和地域特色的养殖工程的研究开发,集中地域优势进行适宜的规模化生产,逐步实现农村养殖户专业化,养殖小区标准化,规模化,才能为我国有集散型养殖向规模化养殖升级提供基础,保证我国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

篇12

关键词:生猪;转型升级;规模化养殖;路径;福建省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11-0092-04

生猪产业是关系国家食物安全的基础产业,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受成本上涨、环境压力增大、供求关系波动以及食品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传统的以散户养殖为主的模式迫切需要转型升级,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福建全省有7个国家重点支持的生猪调出大县(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福建省生猪养殖业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结合国内外生猪养殖发展的趋势和福建省生猪养殖的现实条件探讨福建省生猪养殖转型升级的路径对促进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国内外生猪养殖业总体发展形势

1.1 世界生猪养殖发展趋势

生猪养殖在畜牧业乃至整个农业生产中始终占据重要位置。世界生猪生产养殖发展呈现以下特点:第一,逐渐趋向工业化,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第二,猪品种和类型不断转变,肉用型和瘦肉型猪种在不断增加;第三,饲料工业发达,加大研制开发能符合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标准和全价配合饲料,并从原粮的选择、加工配合、营养的需求、饲料的运输等各方面入手,提高饲料的质量和转化效率;第四,采用饲养管理新技术,如采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种猪繁育体系、杂交优势利用、猪的人工授精、肥猪的全进全出饲养、仔猪的早期隔离断乳和理想蛋白质理论等高效益饲养管理新技术。

1.2 我国生猪养殖转型发展趋势

我国既是养猪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生猪的年存栏数和年出栏头数及年产肉量基本呈逐年增长趋势,多年来生猪出栏量保持在6亿头以上,市场规模在5 000亿元以上[1]。2012年全国猪肉产量5 335万t,年末生猪存栏47 492万头、出栏69 628万头[2]。根据USDA2013年5月推出的预测报告,2013年我国猪肉消费量预计将达到5 261.5万t,占全球猪肉消费总量50.2%,远高于第二大的消费地区欧盟27国和第三大的美国。而我国对猪肉的进口依赖度极低,每年进口、出口占消费量比例仅为1%~2%[3]。

虽然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但生猪养殖产业化水平落后,市场集中度极低。根据中国畜牧业年鉴统计,2010年我国生猪出栏头数在3 000以上的养殖场出栏数量占全国的比例为15.4%,出栏规模在50 000头以上养殖场年出栏占全国比重仅为1%。从养殖场(户)数来看,年出栏50头以下的养殖场(户)占总数的95.71%,50 000头以上全国仅有121家养殖场(户)(见表1)。而美国2011年生猪存栏量达到5 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存栏占比为78%,存栏规模50 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存栏占比达到54.7%;日本存栏规模在3 000头以上的猪场存栏占比低于美国,但也达到了56.3%。与产业化程度高的国家相比,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提升潜力空间很大。在生猪养殖业技术壁垒方面,我国长期以来都是传统饲喂方式,技术壁垒较低。虽然近几年养殖专业化水平在提高,规模化养殖不断兴起,但总体上农户圈养、散养仍占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一直把规模化养殖作为生猪产业长期发展的战略加以扶持,实践中由于生猪生产成本的提高和农民工工资水平的上升,散养模式的机会成本逐渐加大,市场的波动进一步加大“小、弱”养殖户的风险,而随着规模化养殖经济效益的体现以及规模化养殖下游加工销售渠道的拓宽,生猪规模化养殖趋势日益明显,规模化养殖比例不断上升。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年出栏500头以上(按业内认定的标准,规模以上为500头)的规模养殖场(户)出栏生猪数量占总出栏量的比例为34.54%,与1990年以前散养模式年出栏生猪占比达到90%相比有很大进步。散养户的不断退出,为规模化养殖留出更大的市场空间。

“十二五”期间我国更鼓励大企业进入,促使生猪养殖业朝规模化、信息化、集约化方向整合。未来,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和资源与资本的全球化,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潜力更大,但同时也面临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和提升产业竞争能力等转型升级的压力。此外,从地方政府的意识层面看,普遍存在不支持和实际反对扩大生猪生产规模的意识和导向。生猪养殖不用纳税,不仅不能为各地政府带来税收,反而带来大量污染,地方政府需要投入资金去配套上级相关扶持政策,大多地方政府实际上没有动力去发展生猪养殖业。

2 福建省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

2.1 总体状况

近几年福建省的生猪养殖发展比较快,10年前福建省的生猪自给率还很低,猪肉要靠从外省调配,但是目前福建生猪量不仅可以自给自足,每年将近一半的富余生猪还卖到广东、浙江、江西等外省。

从规模上看,福建省生猪规模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化养殖呈快速发展的趋势。福建省生猪业总产量占全省肉类总产量的80%以上,2009年生猪业产值超过了200亿。2010年,福建省大小猪场(户)共611 591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户)有7473个,占总数的1.22%(全国为0.36%),这些养殖场(户)出栏生猪占总出栏数的52.36%(全国为34.54%),年出栏5 0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424个,10 000头以上的148个,10 000头以上养殖场(户)出栏生猪占总数的10.14%(全国为6.63%)(见表1)。年产10万头猪的特大型养殖企业有光华、鸿达、南阳、福丰、森鲜猪场等,还有计划年产50万头的南阳猪场等。从产区分布看,主要集中在龙岩、福州、漳州、泉州和南平等市,五个地区的总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近80%,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猪养殖业正逐渐由沿海向内陆地区转移。

从养殖水平看,福建省生猪饲养技术居全国平均水平之上,在行业中有相对优势。2012猪肉产量155.55万t(占全国总量的2.92%),年末生猪存栏1 340.86万头(占全国总量的2.82%)、出栏2 069.05万头(占全国总量的2.97%)[4]。生猪年出栏率159.4%(全国生猪年出栏率平均为 146.6%,且为历史最高)。2010年福建省平均每头母猪出栏大猪14.42头(全国平均为13.3头/母猪)。种繁育体系日臻完善。全省共有200多家种猪生产企业领取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基本满足全省养猪业发展对种猪及猪苗的需求,猪苗外调减少。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不断推进,近年来每年扶持多个标准化示范场,国家也连续数年资助部分标准化场建设。

2.2 突出问题

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福建省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规模化养殖,也面临着土地与环保的双重关键制约、疫病防控难度加大、养殖综合成本上涨快、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产业与技术服务体系滞后、地方政府缺乏实际支持动力等问题,但同时也面临一些独特的问题和挑战:

第一,在土地问题上,福建省用于规模化养猪的土地资源缺乏,尤其是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紧缺,而传统生猪养殖占地多,污染大,“猪肉要吃,生猪少养、不养”已成为一些沿海县市,特别是工商业发达县市心照不宣的“发展战略”。

第二,在上游饲料供应上,饲料粮(玉米、豆粕、麦皮)几乎全部要从省外调入,饲料粮供应受省外制约,而且价格比其他省份更贵,饲料资源没有优势。

第三,在环保问题上,福建省政府出台了比较严格的环境及水源保护要求,全省养猪业目前每年产生近1 000万吨猪粪、1 700万t猪尿和7 000万t的养殖污水,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加上福建省的山形地势和种植习惯,由于没能形成种养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猪粪污染问题还无法有效消纳解决。

第四,在养殖规模上,全省仍以小规模和散养户为主。2010年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小规模和散养猪场有604 118个,占总数的98.78%,其中年出栏50头以下的养殖场(户)占总数的91.18%,出栏生猪占总数的18.99%(见表1)。小规模和散养猪场,疫病多,生产水平低下,存在添加违禁药物,乱用抗生素等现象,不仅提供市场产品总量少,而且所提供的猪肉产品质量和安全没有保证。随着今后城市超市供应猪肉进货渠道朝订单农业发展,小规模猪场将更难生存。

3 福建省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路径

3.1 总体思路

根据国内外生猪养殖业发展趋势和国家保障生猪产业安全与稳定发展的战略,结合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确立“控制总量转方式、丢小扶大提质量”的发展主线,坚持规模大小适度化、生态养殖无害化、科学生产标准化、效益提升产业化,着力解决生猪养殖中的规模分散问题,缓解养殖带来的生态压力,重点扶持发展规模养殖场,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逐步探索“龙头企业+规模场”等生猪规模化养殖模式,通过延伸产业链、完善产业配套、加强标准化生产、提高猪肉产品质量安全等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推进福建省生猪规模化养殖走生态型、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生猪养殖发展道路,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3.2 主要路径

3.2.1 加强污染治理,促进生猪养殖可持续发展 采取“一拆、二控、三治、四关、五转”手段,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综合措施,推进阶段性生猪养殖业污染集中整治工作,运用生物、工程、生态等多种治理模式,有效控制生猪养殖面源污染。

强化属地管理,建立以乡镇(街道)为主的养殖业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把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列入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依法治污,土地、林业部门切实加强对养殖场用地、林地审批管理。环保部门要切实做好现有规模养殖场的环保审批工作,加强对新、改 、扩建养殖场的环境影响评估审批及环保“三同时”管理,对“未审批先建设”的养殖场,应依法予以处罚或予以关闭。同时,加强对规模养殖场排污达标情况的督查监控,对违规超标排放养殖场依法收取排污费。强化联合执法,坚决查处和打击各种养殖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对未批新建的养殖场坚决予以依法取缔,特别是对违法在禁养区和禁建区内抢建的养殖场的,坚决予以和行政处罚[6]。

3.2.2 坚持标准化生产,突出疫病防治 巩固提高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制定标准化、高水平的养殖发展规划,尽快建成标准化示范场,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通过改造使规模养猪场、养殖小区广泛应用标准化技术。用现代装备、现代工艺武装生猪生产,提升集约化生猪生产水平。在良种繁育、饲料供应、疫病防治、养殖过程、产品检测、屠宰销售等各个环节逐步探索建立标准化规程,强化标准控制,提升整体实力[7]。建立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强化产业链各环节的监管,逐步建立猪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体系。强化内部管理,严格按照无公害畜禽产品生产的要求提升产品质量。通过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识产品认证,做大产业品牌,增强产业素质。

做好疫情监测和疫病防治工作,保障疫苗安全供应,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和扑杀补贴机制。健全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加强基层兽医队伍建设,逐步提高基层兽医防疫人员的待遇。落实强制免疫制度,对严重危害生猪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严格实施免费强制免疫。建立重大动物疫情快速扑杀补贴机制,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及时处置、控制疫情。

3.2.3 发展立体农业,推动生猪养殖产业生态型发展 积极引进总量控制新技术和项目综合利用技术,以发展生态养殖模式为重点,建设生态型现代化养殖场。重点发展粪便加工有机肥、沼液转化能源,解决生猪养殖污染问题,实现生猪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各规模养殖场的生猪生产规模、地理位置,采取种养结合、沼气工程、有机肥生产、多级氧化塘、堆积发酵等多种处理方式,综合利用生猪粪便等废弃资源,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鼓励养殖场采用“猪-沼-果(草、林、菜、粮)”、生物发酵床等“零排放”生态治理模式,实现养殖排泄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切实提高养殖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率。扶持猪粪便加工利用企业的发展,鼓励沼气发电和粪便加工生物有机肥等,按照种养结合、综合利用、立体农业的发展方向,合理组织生猪养殖,促进循环经济和养猪业可持续发展。

3.2.4 加强产业链建设,完善产业服务体系 依托龙头企业,突出抓好生猪良种培育和供应,将良种作为生猪产业的重要环节来抓,加快良种繁育步伐,加快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以养猪业协会为平台,做好生猪养殖服务和销售信息沟通工作,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提高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做强饲料兽药产业,大力发展饲料工业,全面推行高效、环保、安全型饲料生产技术,积极发展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产业。推进生猪屠宰加工等产业链的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完善和推广以养殖排泄物为原料发酵沼气为村民、公司员工提供生活燃料,为欧柑、烟叶、蔬菜、百合花等提供肥料的做法和经验,发展现代生态养殖模式。适时建设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利用生猪养殖粪尿制作有机肥料。

完善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良种繁育、安全饲料生产、无公害生猪养殖、生猪养殖污染综合防治、生猪疫病快速诊断和监测等技术服务工作,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狠抓技术技能培训,加快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鼓励专业合作组织与养殖企业和农户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完善信息服务,实现生猪市场价格预测等信息资源共享,完善生猪的产销衔接,建立物流服务,稳定销售渠道。通过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体系建设,引导农民分工合作,走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猪养殖发展的路子。

3.2.5 探索“龙头企业+规模场”发展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 扶持壮大生猪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生猪产业的区域布局,重点培育带动力强、在业内知名度高、品牌信誉好的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从事产品深度开发。针对福建散户养殖较多的特点,引导和发展生猪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养殖企业组织化程度。引导加工企业、种猪繁育企业、饲料供应企业参与生猪产业基地建设。鼓励探索建立“龙头企业+规模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等多种发展模式,依托龙头企业提供种苗、饲料、药物、技术,“订单”进行生猪收购、加工等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逐步实现养殖模式内养殖企业统一采购原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供种、统一销售,拓展市场、降低成本,提高养殖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辜胜阻. 关于尽快上市生猪期货遏制肉价上涨的建议[N],证券时报,2007-11-26.

[2] 国家统计局.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3] 李方新.变革中的生猪养殖业-从全产业链的角度看生猪养殖[N]. 华泰证券,2013-08-28.

[4] 福建省统计局.2012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5] 王有木.南平市延平区畜牧养殖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福建畜牧兽医,2009,31(6):43.

篇13

关键词:优质肉鹅;养鹅业;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835.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2.015

养鹅业是我国众多家禽养殖产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生产规模最为庞大的一个产业。在我国科学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带动下,对养鹅产业的养殖技术以及发展方式都提出了全新内容及要求。如何才能将优质肉鹅的规模化养殖技术更好地应用在肉鹅养殖培育的过程之中,逐渐受到养殖户的广泛关注。

1肉鹅规模化养殖技术的前期准备阶段

想要通过规模化养殖技术培养出质量优良的肉鹅,相关技术人员就要格外注重肉鹅规模化养殖技术应用的前期准备阶段。养殖方式的选择、厂址的布置以及肉鹅养殖厂、养殖区域的设立,都是需要相关养殖技术工作人员重点关注的主要工作内容[1]。

现阶段,肉鹅养殖的方式主要有圈养和放养两种。相关技术工作人员要有效结合肉鹅的具体养殖方式,选择与养殖方式相适应的养殖厂址。一般情况下,养鹅厂址应该选择建立在地势较高且平坦、环境较为干燥、阳光充足的地方。鹅舍要远离重工业园区,并采用土质的建设方式,更好的保障鹅舍的透气和透水性。负责肉鹅规模化养殖工作的技术人员可以将养鹅厂分成生产和日常生活管理两个不同类型的养殖区域,实现肉鹅规模化养殖的有序管理。

2肉鹅规模化养殖的重点注意事项

2.1雏鹅规模化养殖的重点注意事项

所谓雏鹅指的是从破壳到4周时间内的小鹅。生长发育速度较快、消化机能较为低下以及自行调解体温的能力有限等,是雏鹅最显著的成长特征。要选择体质健硕、站立平稳有力以及破壳时间在准确生产预估时间段内的健康雏鹅,在雏鹅破壳而出后的24~26小时之间及时为其提供适量的饮水。必要时可以在雏鹅初次饮用水中添加适量的高锰酸钾、葡萄糖以及维生素B,并把饮用水的水温控制在25℃左右。

雏鹅的首次饮食称为开食,技术人员可以将开食撒在干净的场地内,引导雏鹅进行自由吃食。开料与青料的调配比例是需要技术人员尤其注意的重点内容。一般情况下,出生4天以内雏鹅的开食调节比例设定在1∶2,出生4~10天的雏鹅其开食比例的分配控制在1∶2.5,而当雏鹅出生满10天之后,其开食的比例则相应的变化为1∶4。

2.2中鹅规模化养殖的重点注意事项

所谓中鹅,指的是出生4~60天的肉鹅。这一生长期间内的肉鹅相当于人类的青壮年成长阶段,部分地区也将中鹅称之为青年鹅。处在中鹅成长阶段的肉鹅,其大体成长形态与成年肉鹅基本相同,各项消化机能相比雏鹅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和完善。中鹅相比雏鹅,对外界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肌肉、骨骼以及羽毛的增长速度较快。负责规模化养殖的技术工作人员要合理掌握中鹅食量较大、适宜粗粮饲养的生长特点,注重对中鹅在体重以及出栏率方面的控制,为育肥仔鹅的培育和养殖打好基础[2]。

2.3育肥仔鹅规模化养殖的重点注意事项

出壳天数达到60天以上到投入市场进行销售之前的肉鹅称之为育肥仔鹅。育肥仔鹅是优质肉鹅规模化养殖的最终培育阶段,也是最关键的养殖阶段。优质肉鹅的育肥时间一般情况下会被控制在10~15天,保证饲料食粮的充分供给,引导肉鹅进行自行进食是育肥仔鹅规模化养殖阶段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重点注意的养殖技巧。在育肥仔鹅的规模化养殖期间,技术工作人员要尽可能限制肉鹅的活动范围,保持肥育舍暗淡的光线和养殖环境的安静,最大限度的减少外界生长环境对肉鹅的刺激[3]。

3结语

随着市场对于肉鹅的需求增多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优质肉鹅规模化养殖技术的应用就是在市场推动下产生的必然趋势,认识到养鹅业在我国家禽养殖业发展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将规模化养殖技术更好地应用到肉鹅的养殖过程之中,才能最终促进养鹅业经济的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夏露,潘志雄,王继文.浅谈如何控制商品肉鹅规模化饲养成本[J].中国家禽,2011,(13):55-56+59.

[2]侯水生.我国肉鹅产业发展应重视的问题与建议[J]. 水禽世界,2014,(03):6-9.

篇14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从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迫切面临着升级与转型,实现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经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发展方向,也是在新时期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规模化和专业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如何利用新型城镇化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的规模化与专业化发展,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现阶段巫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早就被我国众多的学者所注意到。柯福艳认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互为依托,农业剩余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农产品以及剩余劳动力,而城镇化则是作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实现二者的同步推进时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曹俊杰等(2014>在分析我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以及二者之间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协调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在定性分析我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问题上,诸多学者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苏发金(2012,运用时间序列VAR模型,对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在短期内有负面影响,而在长期内则对其有促进作用。夏春萍等(2012 ) }"同样运用VAR方法,得出的结论为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有明显的正向带动作用,反之亦然。毛智勇等(2013)通过采用得分比较方法,对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度进行了国际比较,并定量分析了我国六个省域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现状。夏显力等(2013,利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1991-2010年陕西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影响显著,而短期内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会不利于城镇化的提高。此外,张勇民等(2014) }',利用DEA方法,对我国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实证检验。而韩国明等(2015)}e,则运用祸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31个省域2005-2012年的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进行了测量,并分析了其空间演变趋势。    

总而言之,既有的研究对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协调度进行了充分的探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我国各省两化之间相互关系的定量研究依然不够充分,现有的研究均是利用时间序列的VAR分析或是单独分析某个省份内部的发展情况。本文将利用PVAR模型,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若干政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