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旅游开发建设规划,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剑川风景区; 规划;设计;历史文化。
剑川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东邻鹤庆,南接洱源,西与兰坪、云龙接壤,北和丽江毗连,总面积2250平方千米。剑川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只要山脉有老君山、金华山、盐路山等,山区面积87、87℅;水系属澜沧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金龙河、海尾河、白石江等。县内著名的坝子有金华、沙溪、马登、上兰坝;高原明珠剑湖镶嵌在金华坝。县内地貌类型复杂,海拔高低悬殊2300米。气候属南温带季风型,干湿分明,雨热同季的特点比较明显。年平均气温12.30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休闲度假的理想地方。
一、游区背景要素分析
1、文化赋存
文化被认为是旅游业的灵魂,它不仅是一种潜在的旅游产品,还是旅游形象的内核,也是旅游活动生机勃勃的精髓。秦汉时期,剑川就开辟了“茶马古道”,很早以前就与中原及东南亚各国进行交流。剑川自古就是滇西北交通要衢,北经丽江、中甸,可达四川、西藏;南由大理可至南亚、东南亚,是印度、缅甸等各国与我国汉文化、藏文化,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点,也是滇西北各民族文化的交汇点。数千年的历史交汇让剑川在剑川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剑川形成了众多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文化优势。
2、资源特色
人文自然景观:剑川湖光山色风姿绚丽,石宝山是国家级风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存有大量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石刻艺术珍品。石宝山雕塑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线条细腻、造型优美,其中佛像艺术造诣最高,南诏王雕像更是生动地展示了南诏时期宫廷生活场景,是游人了解南诏历史的主要实物资料。高原明珠剑湖镶嵌在美丽的松花坝;海门口铜石并用文化遗址价值独特,沙溪镇寺登街区域被列为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宝相寺、景风公园等元明清古建筑引人入胜,满贤林世界双绝工程千狮山和狮王已成为旅游新热。多姿多彩的人文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足以让旅游者应接不暇。
民族文化艺术:剑川是全国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白族
文化积淀深厚,文化资源较为丰富集中。木雕工艺巧夺天工,远销海外,国家文化部命名剑川为“中国木雕艺术之乡”;被誉为“白族歌城”的石宝山歌会是白族风情的集中展现,万人对唱的“白曲”已成为国际歌团;民族文化内涵丰富,白族服饰、白族民居特色浓郁,“本主”崇拜引人注目,“阿吒力”乐舞令人陶醉,古老的东山打歌、本子曲、木匠故事等民间艺术灿如繁星,剑川被誉为“文献名邦”和“白族文化聚宝盆”。
丰富独特的饮食文化:剑川由于地形复杂,海拔高低悬殊相差极大,所以由此带来了丰富独特的物产,造成了诱人的饮食文化。剑川境内仅珍稀野生菌就有20多种,包括松茸、牛肝菌等,野生菌不论烹、煮、炒、炸均是美味可口,受人欢迎。羊乳饼味道鲜美,富含维生素。地参形似虫草,甘甜香脆,堪称山珍。剑川芸豆,品种纯正,获“aa级绿色食品”证书。石花菜、龙须菜、白杜鹃花用不同的做工,可品尝出不同的风味。“碗”荤素搭配,烹调有序,味美可口。得姆勒资汤,汤味独特,极宜入口。不同的民族对不同饮食材料有不同的做工,所以独特美味的饮食在剑川旅游中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3、市场要求
当今,由于城市规模日益扩大,高楼林立,随之而来的是人口聚集、环境恶化。同时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的步伐越来越快,精神日益处于高度紧张集中,“城市病”充塞人们的耳鼓。很多城市居民为了逃避城市生活每天紧张的节奏,暂时疏松以下喧闹的环境所带来的压力,迫切的追求回归自然,静谧优美的旅游景区就成了他们向往的胜地。因此,富含优美环境与绚烂多姿民族风情文化的剑川毫无疑问的就成了旅游者梦中的追求胜地。
二、规划设计理念和总体构思
1、规划设计理念
首先,宏扬民族历史文化。剑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素有“白族之乡”、文献名邦“的美誉,是电影《五朵金花》中阿鹏的故乡。古老的《山海经》即对剑湖有过描述;明代杨升庵、李元阳、徐霞客对剑川景物风土人情有过赞美和考察;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曾履迹于剑川。其
次倡导游与学相结合,让每一位来剑川的旅游者可以在观赏人间仙境般的自然人文风光的同时尽情的沉醉于其漫长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寓游于学,相得益彰。再次,剑川设计旅游景观时务必注意淳真自然,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民族历史,达到观赏与享受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总体构思
空间总体布局:剑川旅游区规划设计应遵循人文自然、民族文化、饮食文化三大设计理念,采用步步推进的总体构思,分成三个层次布局:①人文自然层,以石宝山石窟为核心部分,以海门口铜石并用文化遗址—寺登街“茶马文化”—景风阁、满贤林、宝乡寺为主轴线,融人文自然为一体,此层构自然层。②民族风情层:此层在人文自然层之外,以白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为主体,让旅游者感受独具民族特色的口承文化、民歌文化、古乐文化、民间乐器文化、民间舞蹈文化、民间曲艺文化及戏曲文化、民间工艺美术文化、节日文化,此层加深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领略,让其融入少数民族文化,轻松自如的游赏;同时促进白族文化的传播与工艺品的销售。③饮食文化层:与以上两层相衔接,在连续旅游观光之后,选择具有独特民族风情的宾馆或饭店,在幽雅的葫芦丝声中去品味诱人的美食,既可让一天的疲惫尽情的放松,又品尝了甘甜可口的美食,可谓一举两得。
总体景观设计:剑川旅游区是印度、缅甸等各国与我国汉文化、藏文化,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点,也是滇西北各民族文化的交汇点。无独有偶,剑川寺登街又形成了一种既连接高原又相通平原的独特的过度带文化,即引人向往的“茶马文化”。所以整体设计既应体现汉文化,又要展限民族文化和茶马文化。风景区设计应以雅致、朴实无华、独特为手法,体现民族文化、东南亚文化与汉文化相交融的特点。风景区自然景观以原生态的原则进行设计,突出自然、人文、生态保护的原则,既要彰显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要展示民族文化的绚丽多彩,坚决避免纯商业化的旅游倾销。
【关键词】旅游规划与开发 4A教学平台 教学设计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027-02
“4A网络教学平台”是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国家现代远程教育支撑系统开发”的研究成果,是我国最早研究开发的网络教学平台。4A分别指代Anyone(任何人)、Anywhere(任何地方)、Anytime(任何时间)、Anything(任何内容)。目前在全国各地近200所高校都得到良好运用。我校引入该教学平台的时间并不长,网络课程的建设正在逐步展开。旅游规划与开发属于较早建立起来的网络课程之一,经投入使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虽然仍有很多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但对于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起到了很大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思路。
4A平台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本人将相关建设内容划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提示板块,包括课程首页和课程公告两个内容。第二板块为学习、互动板块,包括授课计划管理、课程、作业、答疑、课程论坛、学习活动、资源库七个内容。第三个板块为信息板块,包括课程笔记、课程调查、学习档案、课程属性、课程门户、资源管理。如何把系统设定板块灵活地应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是所有教师面临的最紧迫的课题。不同性质的课程、不同教学思路的教师势必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去深思。现在本门网络课程建设还不完善,下面就具体的建设情况展开论述。
一 4A平台页面建设
1.提示板块的应用
学生通过这一板块,可以了解本门课程最新的公告信息,提示学生需要完成的作业、目前主要的讨论内容等。这一板块中,需要教师进行管理操作的主要是课程公告项目。其实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一项经常被人忽视,很多教师认为用处不大,往往课程建设之初一条类似“欢迎进入本课程的学习”的公告就不再更新。事实上,这一项目做得好,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清晰、明了,有助于相关知识的学习或互动。教师可以随时就一些需要引起学生注意的内容公告,如某一知识点可以参阅的参考书目、提示学生交作业的时间、更新的资料信息等,能够更加明确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2.学习、互动板块的建设
这部分内容属于4A网络课程的核心,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需要教师极其认真、细致地管理。
第一,授课计划管理。根据授课计划学生可以清晰了解各部分知识内容所占学时的比重,从而自己判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这一板块还可以和活动板块配合使用,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哪部分内容有相关活动。这样学生就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并能随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第二,课程。这部分内容是课程管理的重点,课程学习的主要资料,如教学团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都需要进行管理。为了便于学习,教师最好按章节内容进行分解。由于教师的计算机水平不同,对相应资料的制作处理效果也就不尽相同。为了条理清晰,本人将大纲、教案、讲稿、多媒体课件、思考题等按章节上传、关联。学生学习时,点击某一章节名称即可浏览所有相关资料,也便于学生全面了解授课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行学习时的主要参考内容,所占比重最大,也是最为详细、全面的。
第三,作业。通过这些条目,教师建立本门课程的试题库,向学生布置作业题并及时批阅修改。布置的方式分为手动作业和附件作业。学生可以通过相关的作业或自测题,适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是督促学生进行网络课程学习的手段之一。
第四,答疑、课堂讨论。答疑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可以就课堂内容、相关外延知识点、学习方法等内容进行提问。课堂讨论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内容,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就学习、生活情况展开讨论,往往成为学生登录该平台后最先点击的内容。该平台的很好运用既有助于学生学习,又有利于加深师生间感情。
第五,资源库。这部分是本人重点建设的内容,可以向学生介绍推荐的参考书的书目信息及主要内容,此外,教学中涉及的详细案例、文本、图片、相关的视频文件等内容均可以链接到这个板块中。由此可看出,该板块是开阔学生视野、完善相关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是课堂上无法全面展示或没有课时展示的内容。
3.信息板块的应用
该板块属于系统默认、自动衍生的内容,主要作用体现在让学生了解课程动态、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等,属于辅内容。
――――――――――――――――――――――――――
* 黑河学院校级教改课题“‘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实践”(编号:Xjg1210)
二 课程建设中教学方式的设计
传统的旅游规划与开发教学方法主要以“灌输式”为主,教师占主导地位,疏于引导,只重接受,忽视探索。虽然很多教师认识到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开始探索其他教学方式,但收效甚微。4A网络平台的建设可从根本上改变师生的互动方式。
1.课堂教学方式
引入这一平台后教学中可以更广泛地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启发式、研讨式、专题式等教学方式。如在讲授“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项目创意设计”时,为了扩展学生思路,引入案例式教学。笔者采取的案例是――瑞金“红色中国旅游区”策划。上课之前把相关资料上传到网络平台,让学生们在讨论区讨论如何建设“红色旅游区”,然后由学生自己形成一个项目策划思路。课堂上结合原本的规划思路,对比学生的思考方向,分析其优缺点,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既节省了课堂讨论时间,又充分扩展了学生思维,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2.实践教学方式
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不可能完全割裂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少存在着一节课完全是理论课,或者完全是实践课。在旅游规划的教学过程中,尤其体现出这一特点。我们在强调实践教学时,往往更加关注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如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考察等。对于本门课程而言,实践教学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动脑能力的培养体现在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报告的撰写、旅游产品的设计等方面。动手能力体现在资料的整理、图库的制作等方面。这些内容并不完全依靠教学基地的建设,很多内容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使学生得到锻炼。
如前面所涉及的旅游项目的策划创意,这也属于实践活动。再如,在讲授完“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和“项目创意设计”后,我要求学生完成一项作业,即在黑河市规划设计一座城市公园,要求学生根据理论知识的设计重点和黑河市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既能够检查学生理论内容的掌握情况,又可以检验学生的动脑情况。
传统的课后自主学习,师生处于时空分离状态,学生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学习方法以及情绪情感等方面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反馈和解决。课堂教学和网络平台在线学习相结合,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赋予学生充分的课堂话语权。通过学生在4A平台的交流,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思想,学生的积极性能大大得到提高。
三 4A平台教学评价的改革
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一般包括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
通过4A平台的建设,教师的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可以在“授课计划管理”板块一目了然,而且其相关教学内容之间的过渡、检验情况也清晰可见。学生的评价更多的是依靠于卷面成绩,这种考评方法对于考量理论知识效果更为明显,但对于其实践能力的检验就受到限制。而这一点完全可以通过平台上的“作业”板块得到弥补,借助资源库、作业、自测试题等来完成。教师可以增加主观开放性题目,也可由学生随机抽取试题组成自测试卷进行自我评价。学生每次作业或自测,系统都会给教师提供一个统计表,是教师进行教学调整的依据。
当然,具体评价时不能仅仅依靠系统提供的结果进行。但是4A平台为我们改革教学评价,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思路,而且是完全依托于教学,其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情况。
四 课程建设的不足
综上所述,通过4A网络平台的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得以培养,而且加强了师生交流。但是,网络平台课程的建设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4A平台的稳定性有待加强
由于4A平台在我校推广不久,很多功能还处于尚需完善阶段,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障碍大多和平台稳定性不够有关,进而影响了学习进程和学习者的积极性。
2.知识框架需要进一步组织
由于本门课程属于边缘性学科,所涉及的内容较广,涉及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生态学等,致使课堂讲授的内容较多,部分学生不能完全消化。教师在4A平台中提供的学习资料与学生先前知识储备不匹配,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组织课堂与网络知识框架体系,从而保障学习效果。
3.师生互动还需加强
虽然4A平台为师生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媒介,但是目前的师生互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监督。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只浏览不发言,参与性不佳,这就需要教师督促其参与到讨论中来,多给予鼓励和支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互动主题,积极引发思考和交流。
虽然仍存在很多问题,但通过实际教学效果的检验,笔者相信,4A教学平台的运用对于旅游规划与开发这门课程的教学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效果,为我们探索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吴艳茹.《旅游规划》课程教学设计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前,XX水库正积极争创国家水利风景区和AA级旅游景区。我们提出了“振奋精神,克难攻坚,倾力打造精品旅游景区”的创建口号,制定了“以点联线,以线带面,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创建思路,力争三个月完成创建A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年内完成国家水利风景区的创建目标。
旅游业是新世纪的朝阳产业。为了单位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决心进一步整合水库的水土资源和水利风景资源,加大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力度,大力推进水利风景旅游的开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努力:
1、争创一块国家级牌子。即国家水利风景区的金字招牌,扛着这块牌子,我们的发展步伐将会加快,我们的信心将会倍增,我们的发展道路必将越来越广阔。
2、打造一个精品旅游景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六城联创”的要求,突出特点、突出特色、突出优势、突出魅力,将泼河水库风景区建成AA级精品旅游景区。
3、完善一套班子,培养造就一支队伍。谋事在人,我们将把引进人才,培养使用人才,建设一套班子,锻炼一支队伍作为风景区开发建设的抓手,努力推动水利风景区的旅游业发展,为风景区的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智力人才支持。
4、制定一个开发建设规划。为了保证旅游开发规划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充分突出地域特点和资源特色,我们计划邀请相当资质的风景区规划设计单位对景区进行全面规划,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约束力,围绕规划谋发展。
5、催生一种招商引资的办法。在风景区旅游开发上,一方面要坚持以我为主,充分利用水库除险加固的良好机遇,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工程建成景点。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外援,制定互惠互利的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广泛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金来开发建设我们的景区。
[关键词]地质资源 开发 保护
[中图分类号] P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7-2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复杂,经过漫长、复杂的地质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种类繁多的地质资源。地质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人类在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必然会对地质环境产生影响,甚至形成地质灾害。因此,如何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地质资源,如何协调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开发,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主题。
1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1.1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1.1.1水文地质环境的破坏
井巷开掘,使地下水的赋存状态发生变化,矿床疏干排水改变了地下水的天然径流和排泄条件,使区域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造成矿区水文地质环境的恶化。此外疏干碳酸盐围岩含水层时,其溶洞构成了地面塌陷的隐患。当塌陷区或井巷与地表储水体存在水力联系时,会酿成淹没矿井的重大事故。岩层疏干影响的预测和设计不合理时,还会导致边坡、台阶的场动和过滤变形而引发地质灾害。
1.1.2地面形变
由于采矿掏空、矿坑疏干或长期抽排地下水等原因,常造成矿区地面下沉、开裂等现象发生岩溶充水矿区,常发生地面塌陷。地面形变严重破坏地表建筑、交通道路和农田,危害人身安全和生产建设。在矿井开采前,矿区岩层处于平衡状态,当矿体开采后,岩层中的应力平衡状态受到破坏随着矿体开采强度的增加,采空区不断扩大,应力不断改变,导致矿体上覆岩层在重力作用下产生裂隙、变形、下沉、塌陷等地面形变地面形变与矿体采深、采厚以及矿体上覆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条件等密切相关。
1.2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1.2.1强化开采管理,保护资源
由一名采矿专业的副矿长负责,除组织人员对采场的生产安全进行管理外,负责人天天深入采矿现场,监督开采进度,并督促矿区按照有关规程进行生产,同时,也对采矿爆破、布孔、用药量等进行指导。
1.2.2重点的推广成熟技术,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
要发展安全、高效、资源节约型采矿技术,有效保护我国有限的矿产资源,重点是发展大型深凹露天矿的高效开采,深部及复杂地下矿的高效、安全开采,深井及无废开采综合技术。发展和完善二次采油技术、三次采油技术,发展低渗透油、稠油的开采技术。加强大宗短缺矿产的综合利用和保护性开采的技术研究、工程示范和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是铁矿、铜矿、锰矿、铝土矿、铬矿、钾盐、硼矿等国家紧缺资源的综合利用,煤炭生产中排放瓦斯的回收利用,煤层气有计划的开发利用。
2地质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2.1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存在的问题
2.1.1旅游开发中的“破坏性建设”
建设性破坏主要指工程建设、市镇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中的规划不当,导致资源被严重破坏。如直接拆毁或占用文物古迹,工程建设对景区环境的破坏等;在旅游区内的建设不当,破坏了旅游区周围景观的和谐及古建筑的风格意境,添加了与景观及旅游环境不协调的设施,破坏了景观的完整性等。城市建设中的“三无”(无规划、无计划、无设计)、“三乱”(乱分地、乱选址、乱搭建),对文物古迹及环境破坏更为严重。
2.1.2旅游开发与规划不当造成的破坏
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规划不当也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旅游景观,失去旅游资源特色。有着悠久的历史的北京四合院,是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建筑,是老北京的骄傲,已驰名中外,世人皆知。建国后,为兴建国际大都市,大搞城市建设,拆除了大量的四合院,不当的开发严重破坏了四合院原有的生态,其景观价值和历史价值已大打折扣。近年来,如何保护好北京的历史文化,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2.2地质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2.2.1建立统一管理体系
多方筹措资金,使各级管理到位。利用先进的设备、手段和技术方法实现科学管理。要把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放在第一位,努力使旅游环境质量上档次,上品位,而不要盲目建旅游设施,破坏景区的自然美、和谐美、整体美。加强治理,尽量减少对景区环境的污染,创造高质量的旅游环境。
2.2.2合理规划
应采取果断措施,对违法建筑该拆的就拆,该铲的就铲,为可持续发展留下空间,制定切实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旅游开发不能只强调收益,更不能夸大收益,不能忽视风险,不能不计成本,不能只强调综合收益而不考虑综合损失。不适当的旅游开发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导致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降低。规划保护和法律保护一样,同属于旅游资源保护的指导性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整体的、有条理的的规划是必要的,大众旅游使一些政府认识到旅游的经济优势,认识到必须促进机构性和协调的旅游规划,在规划方面应该考虑全面的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3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3.1土地资源的开发存在的问题
3.1.1对土地缺乏严格管理,土地浪费严重
尽管有了土地管理法,但由于执法力量不足,特别是一些地方从局部眼前利益出发开发利用土地,致使滥占滥用土地现象严重。许多基建项目用地不报请批准或先用后报,宽打宽用,少征多用,早征晚用,多征少用,甚至征而不用,可以用劣地、空地、荒地的占用良田现象普遍。
3.1.2水土地资源开发欠合理
主要表现为:大量的农田被城市、乡镇建设所占,特别是乡村建设和农民建房的占地总量远远超过城市,从而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在一些地形、高程、气候等条件复杂多样的山区,为片面强调粮食自给而进行毁林开荒,停牧种地,其结果不但不利于经济发展,反而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而导致生态(自然)环境恶化等。
3.2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3.2.1规划管理制度逐步健全
建立了省、市、县、乡四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实施管理。严格实行土地供应指令性计划管理,坚持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建立和完善了规划实施监督机制。通过规划、计划,对用地有保有压,有效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提高了规划民主决策和公众参与意识,各级政府和群众依法依规用地意识不断增强。
3.2.2搞好林地建设规划
搞好林地建设规划是非常重要的,林地建设规划重点放在调整林木结构上。搞好水源涵养林建设,在疏林地,荒山和退耕的超坡地上种植人工林,恢复林地生态环境,建立以林养农、以林养牧、以林养土特产,以农、牧、土特产促林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苏稽古镇;古镇保护;旅游开发
近年来,随着乐山城市的快速发展,处于城区边缘的苏稽古镇已悄然纳入乐山中心城区建设范围。苏稽古镇保护与乐山城市和谐发展已成为乐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的重要课题。苏稽古镇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但其保护与旅游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苏稽古镇虽名声在外,历史遗迹众多,但却未被列入历史文化名镇,就其原因主要是历史遗迹保护不佳,许多遗迹仅有记载而已,现状却荡然无存。本文通过对苏稽古镇现状旅游资源的分析,在苏稽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方面,提出几点建议和策略。
1.苏稽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
(1)乐山城区发展与古镇传统形态、景观风貌保护的矛盾。
随着乐山城区发展,苏稽古镇与乐山城区渐渐连成一片。古镇周边土地价值倍增,开发建设强度逐年加大,高楼拔地而起,古镇传统形态、周边景观环境正在遭到破坏。古镇内老街建筑物年久失修,生活设施短缺,已不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不少居民为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随意改建、搭建,近年修建的住宅建筑多为平顶,其外观与传统民居很不协调,严重影响了传统历史街区的景观风貌。古镇周边地区建筑高度没有经过控制,缺乏良好的外部空间轮廓和景观风貌。
(2)古镇原真性受到破坏,旅游资源亟待保护。
随着乐山城市的发展,古镇原住居民大量外迁,致使古镇旅游人文环境的原真性面临丧失的危险,古镇文化传统面临失传,古镇保护问题日益凸现。当地居民对于文物的保护意识不强,随意改建、重建现象突出,致使很多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古遗存受到损坏。古镇原有建筑多为木结构,街道狭窄,消防安全隐患严重。
(3)资金欠缺,古镇旅游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和管理。
苏稽城镇发展主要集中在新城区,古镇区域发展相对滞后。古镇道路交通,给、排水等基础设施条件差,公共建设不配套,古镇缺乏完善的旅游接待设施,镇内旅游吃、住、行条件都较差,致使旅游规模上不去,知名度和效益均受影响。另外,古镇缺乏必要的配套保障措施和制度,尤其是管理制度、服务保障、建设规划和公民环保意识等方面的制度还很缺乏,由此导致古镇保护和发展投入不足,一些古遗址、古民居、碑刻等破损严重,亟需维修。
(4)旅游开发滞后,旅游策划需加强
苏稽古镇旅游开发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古镇旅游以接待零星散客为主,统一的旅游市场尚未形成,旅游景点散,不能形成有效的观光游览产品,旅游形象定位尚不明确,旅游条件亟待改善。
2.苏稽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
2.1 古镇保护对策
(1)自然环境保护
在自然环境方面,实施整体环境保护,保护好峨眉河水系的生态环境以及西侧狄坪山的绿化环境。空间格局上延续“一桥连两端”的整体空间格局与传统机理和风貌,保护峨眉河岸古树名木、 埠头以及独具特色的石桥。
保护好古镇自然环境应从旅游者、当地居民和企业入手。首先,增强保护意识,制订古镇环境保护条例。对综合开发的小镇要将吃、住、娱、停车场等设施放置在古镇的核心保护区之外,对保护区以内的经营者要规范其行为,严禁污染源的出现。其次,设符合古镇格调的垃圾箱,严禁生活垃圾向峨眉河倾倒;建立完善的排污系统,防止生活污水向峨眉河水系排放,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三,改变古镇传统的能源结构,逐步摒弃不利于环保的生活方式,改柴禾、木材、煤等燃料为少污染的清洁型能源。
(2)历史建筑保护
峨眉河上的古石桥,是古镇发展的历史见证,同时承担着重要的南北沟通功能,应加强古石桥本体和周边风貌的保护。
古镇内分布有19处历史建筑与337栋传统风貌建筑。历史建筑不得拆除,以修缮为主,适当进行改善,要求做到“修旧如故,以存其真”。传统风貌建筑也不得随意拆除,以改善和保留为主,历史建筑改善时应维持原有建筑风格特征,可以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对室内进行空间优化和设施配备。必要新建一些新建筑时,必须与古镇原有风格相协调,最好是仿古建筑,不能新旧风格建筑混杂,破坏古镇风貌,要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在对古镇进行保护和修善的同时,也要注意古镇内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自来水、电、排污管道等服务设施要进入古镇,让古镇的游客和居民能享受到现代化生活的质量,一切线管均应埋入地下,不要与古镇建筑风格相左。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点是传承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苏稽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苏稽香油米花糖制作技艺和跷脚牛肉汤锅习俗。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从两方面做起:一是保护物,一方面是有效的、多种方式的保存遗产原物,另一方面针对传统技艺在制作过程中,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品”以“有形化”的方式记录或保存下来,主要包括文字记录、照片、影像等。二是将保护重心直接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身上,可建立传承人培训体制,保证这些遗产的原真性,鼓励艺人收徒授艺,进行民间艺术传承活动。
(4)保护宣传与政策措施
在保护管理方面,苏稽镇政府应成立古镇保护委员会,协调各方面的事务,全方位保护古镇,大到旅游安全,小到增加古镇的必要文字说明,不仅保护自然环境,也保护社会环境。全面制订古镇保护条例,调查摸清古镇的现有资源,建立保护管理档案,划定保护范围,标注保护层次;整顿旅游市场,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塑造古镇旅游的良好形象。
2.2 古镇旅游开发对策
(1)科学规划,创新开发思路
古镇旅游发展规划应政府主导、专家领衔、公众参与。规划重点加强古镇区域及古迹遗址保护与开发、环境治理、社区居民参与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古镇旅游资源开发要抓住其独有的特色,对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进行重点保护和发掘整理,以形成特有的建筑风格,要有创新,要有典型性。通过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把古镇建设成为集中展示嘉州风土人情、节庆文化、民居建筑、宗教文化、民族民间工艺、餐饮小吃等地方传统文化的“活化博物馆”。
(2)挖掘地域文化,塑造古镇旅游形象
要塑造苏稽古镇特色鲜明的旅游形象,需充分其挖掘地域文化,找准定位。苏稽古镇有着千年历史,沉淀了丰富的民俗文化。提到苏稽古镇,大家会想到古石桥、古榕树、翘脚牛肉和米花糖等。因此,在古镇旅游形象定位上应以乐山——峨眉山旅游文化为大背景,结合古镇“山、水、桥、树、城”自然资源,地理区位和特有的饮食文化,形成“峨眉山朝拜始驿,嘉州美食文化古镇”的旅游形象定位。
(3)加强旅游产品开发,扩大对外宣传
根据古镇旅游资源本身的特点和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古镇旅游产品可设计出观光、休闲度假、科学考察等内容多样的旅游产品,融娱乐性、参与性、知识性与文化性为一体,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旅游者,高品位地开发利用古镇资源的旅游价值。
科学营销,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保持古镇对游客的吸引力,维持和延续古镇的生命周期,促进古镇旅游的发展。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开展相关研讨会,举办有关节庆活动等事宜,配合新闻媒体,积极开展市场营销,扩大古镇名气,提升旅游资源品位。
参考文献:
2.1阻力面理论的基本含义
景观生态学家俞孔坚博士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生物物种迁移过程中的阻力面概念,并建立了判别模型,俞孔坚博士用阻力面理论来识别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状态。在阻力面理论中物种对景观的利用被看作是对空间的竞争性控制和覆盖过程,而控制和覆盖必须通过克服阻力来实现,即阻力面反映了物种的空间运动趋势[1]。
2.2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分析
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引入的阻力面概念,则应当是反映具有相当价值的旅游资源点、资源区克服阻力实现开发建设规划,不断扩大规模,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能力在空间的运动趋势。因而,建立这样的阻力面的旅游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TMCR)的因素则应从资源点、资源扩展阻力及其影响因子等几方面考虑。旅游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公式如下:
附图
式中:TMCR——某个地区内所有资源点扩散到空间某一点的最小累积阻力;
f——某个待定的正函数;
D[(K),ij]——以资源点i为圆心,以其中心开发建设的景区j向外辐射的半径;
R[,i]——以资源点为主要开发对象的景区j在开发建设中的阻力,由当地的基面特性和资源点本身的扩散能力(市场竞争力)决定;
n、m——分别是资源点和景区类型的数目。
K[,i]——从源j到空间某一点的路径数目。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确定模型中的R[,i]值时,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的情况,一是当地基面特性,二是资源点本身的扩散能力(市场竞争力),其包括的具体影响因子可如图1所示。
附图
图1影响资源点本身的扩散能力(市场竞争力)因子分析
Fig.1Theanalysisofthefactorsthatinfluencethecapabilitycompletion
2.3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意义分析
在旅游区规划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影响阻力面的各个构建各因子D[(k),ij]、R[,i]、及n、m、K[,j]等的分析确定,利用旅游资源点的最小累积阻力模型(TMCR)来确定阻力特征,再用相等的阻力特征值绘制旅游地等阻力线图(图2),旅游地等阻力线图可以很好的表明旅游资源点、资源区在扩大规模和参与旅游市场竞争能力中其空间阻力的分布状态,在旅游地的规划和开发建设中通过对旅游地等阻力线图的分析可以找出旅游资源点或资源区的运动趋势。从旅游地阻力线图中可以得到以下结论:资源点或资源区的扩散阻力在源区呈区域性下陷(图中的大面积黑色区域,已经将源包含在其中);在空间扩散最难的区域,其阻力最强,等阻力线分布类似于地形图中的山脊区域,区域阻力线分布集中且呈蜂状突起;在两下陷区域之间有低阻力分布区域,类似于地形图中的山谷区域,等阻力线分布稀疏或没有分布,可用谷地线相连,即旅游地阻力线图中的源间通道;两峰之间可用代表高阻力面的脊线相连[2]。
在指导实践上方面,可以根据阻力面进行空间分析,以判别资源点和资源区的在空间运动过程中的区间连接线、辐射道和战略点[3];根据旅游地阻力线图进行空间分析,可建立一组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相对应的旅游地规划要素,即:
以上述分析为基础而进行景区规划,可以达到地方旅游地科学合理开发的目的,其中,旅游地阻力面理论的实践意义可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①旅游区的功能分区规划;②旅游线路的设计;③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④旅游产品的建设布局;⑤旅游区的范围界线。
3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在旅游开发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本文采用我们参与完成的黑龙江省计划委员会和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项目“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中,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研究为基础,对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加以点滴应用,以阐明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意义。
3.1指导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作用
按照旅游者的市场需求,结合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有效地组织合理的空间结构和旅游线路,是区域旅游开发和规划过程中需要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而阻力面理论的构建正是基于对当地旅游资源开发阻力的空间分析。在旅游地阻力线图中,其点、线、面三类空间要素均可成为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要素的选择基点,为优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提供分析依据。
附图
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风景区)面积为1,060km[2],按其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特征来看,可分为7个景区[4]。其中,药泉湖景区、药泉山景区、老黑山景区和火烧山景区之间相距较近,是整个风景区的核心景区,目前的开发层次较高,也是旅游者必然游览之景区。而旅游资源品质相当的南北格拉球山景区、龙门山景区、笔架山景区和两个以火山堰塞湖为基础的水域景区等,或由于旅游资源开发水平较低,或由于距核心景区较远等因素,而旅游客流很少,在浪费了旅游资源合理利用价值的同时,严重影响了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例如,南北格拉球山景区的旅游资源在火山地质景观中实数罕见的景观类型,对五大连池这一以火山地质景观资源为旅游资源基础的风景区,其“火山地质博物馆”的美誉就是产生于火山地质景观的典型性、系列性和完整性,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足严重影响了风景区的景观形象,减少了风景区的旅游容量,降低了游客的滞留时间,影响了风景区的开发效益。如何降低景区开发劣势,科学合理的开发这一景区,旅游地阻力面分析可为其提供联系中心景区的最小阻力线和最佳战略点提供依据(图3)。在战略点设置具有吸引旅游者游览参与的景观,以有利于旅游活动的空间扩散,如可设置火山活动模拟演示馆。战略点的景观建设,在空间上将南北格拉球山景区和核心旅游区连接了起来。
3.2优化旅游路线,提高旅游产品丰度
旅游产品是地区旅游规划的核心所在,其独特性和丰富程度是吸引客源和发展地区旅游产业的关键。阻力面理论通过对各影响因子定量分析而确定的区域旅游发展阻力线图,可为旅游资源实现产品开发提供指导。就线状空间的利用而言,有两种重要的线状空间区域有待发现和利用,其一,旅游区域内景点与景点之间、景区与景区之间所形成的最小阻力线作为设计旅游线路的选址依据;其二,源间通道的选定为考察地文景观资源提供了最好的路线,以便于风景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旅游产品设计新的内容,例如,源间通道的地文为森林景观则可设计为林间浴场或狩猎观鸟道;再如源间通道为是河流等水域景观的则可设计漂流项目;如果地文景观为陡峻的山体则可将其设计为探险攀登旅游产品。这两种旅游空间区域的发现,为旅游路线的设计和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有利的依据,使旅游路线设计即达到了连接景点与景点、景区与景区的作用,同时又丰富了该旅游路线上的旅游产品,提高了景区整体旅游产品的丰度。
在五大连池风景区,岩浆流动形成的五个火山堰塞湖,湖面清澈、两岸风景秀丽,有温泊和灰鹤湿地等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又与火山景观形成完好的景区空间结构,然而由于水域景观长期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发,使相当的水域已遭到周边农业污染和沿湖水土流失的破坏。运用旅游地阻力面理论来分析,可将五个湖泊作为五个旅游资源点——源,源之间有天然流水通道,将各源之间的流水施以少量工程便可开发出一条以船为交通工具的优质旅游路线,将旅游接待区、水域观光娱乐景区、老黑山景区、南北格拉球山景区有机的连接成一体,沿源间通道可建设的旅游景点、景区主要有:温泊云雾奇观、垂钓乐园、连池矿泉水上餐厅、湖滨浴场、灰鹤湿地以及野外度假区等,在湖的两岸还可以开发大量的湖滨园林或其它人造景观,这不但丰富了旅游产品,增加了旅游路线,同时开辟了其它旅游产品的新的观赏角度,有力地提升该风景区的旅游产品品位。
3.3建立风景区间的联系形成旅游网络体系
按照等级一尺度理论,地方旅游区仅是更大时空尺度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1],在对区域旅游开发规划的研究和管理中,不仅要注重风景区内旅游资源和产品的空间特性研究,而更应注重某风景区与相邻地域其它风景区或旅游影响要素间的关系研究,以及旅游区与旅游区之间的关系研究。在更为广泛的时空尺度上进行旅游区的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并将不同层次的旅游区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旅游空间网络体系。
阻力面理论可将不同等级和不同空间规模的风景区或旅游区确定为不同的因子层次,确定其模型分析中的因子等级尺度,并根据实际研究区域范围的大小进行分析,设计出更大空间的旅游区域网络体系,并用以指导具体风景区的旅游规划和建设。在小尺度上研究景区内各资源点,例如,五大连池风景区内的一个泉眼、一个火山口、一片石海等的空间阻力特征;在中尺度上则可将风景区内不同的景区作为点要素来考虑,例如,五大连池风景区内的10个景区,以景区与景区所形成的空间阻力面特征分析来实现整个风景区的各景区之间的空间结构优化组合关系,制定出整个风景区旅游业发展建设的理论依据;在大尺度上着眼于五大连池风景区与黑龙江省(乃至东北地区)其它风景区间的主力特征分析,建立以风景区为区域单位的旅游源之间的点状要素,其阻力面特征分析则是用来研究更大空间范围区域或国家之间旅游空间结构特征。这样不同尺度旅游空间阻力面分析一方面为确定空间范围内旅游发展的构建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各确定区域的比较优势分析提供建设依据,同时有利于建设更大空间的旅游网络体系,该研究策略的应用对以省或国家为区域单位的旅游发展规划的制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结论
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将旅游资源点看作是具有可扩张性发展的能动主体,实现这种资源的扩张价值则需要克服以当地基面特征和资源本身竞争力两要素所决定的阻力来完成。从不同空间尺度进行分析,则特定范围内的旅游空间结构可以通过旅游地阻力面分析得到体现,其发展趋势也可以通过对阻力面的分析得到预测和调控。因而,可以得出结论,旅游阻力面的研究可以在旅游规划和开发实践中起到优化资源配置和合理设计旅游地空间结构的指导作用。本文对于旅游地阻力面的论述仅仅是该理论初步的提出和探讨,在模型的构建和因子的选择上仍有待完善,而其意义则需在实践中得以检验。
附图
图2旅游地阻力线图
Fig.2Theequalresistanceside
附图
图3五大连池格拉球山景区的阻力面空间分析示意图
Fig.3TheanalysisoftheresistancesidebetweenthecentralbeautyspotandGelaqiushaninWudalianchi
【参考文献】
[1]徐海根.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设计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29-37.
关键词: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保护;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168-2
1 基本概况
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城区东南面,南邻烟波浩淼的松花湖,西衔玉带逶迤的松花江;在吉林市诸多奇山秀水之中,朱雀山居吉林四大名山之首。总体规划面积5662公顷。朱雀山的历史成因可追溯到地质年代的新生代第四纪沉积岩。千百年来,在地壳岩层受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形成了连绵起伏的褶皱状山体地表面貌,造就了朱雀山独特的奇石风光。园内山势挺拔,溪谷众多,最高峰朱雀峰海拔871米,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7%,森林恢复几近原始状态,是最典型的亚温带生态系统。
森林植被属长白山植物区系,植物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有北方植物园、动物园、风光园的美誉。林分质量极高,枝繁叶茂,苍郁如海,以柞、榆、松、椴、桦、色为主的天然次生林和以落叶松为主的人工林,其中天然林占80%以上,林相好,生长繁茂,面积大,成片成块,林木葱郁,郁闭度高,是朱雀山森林资源的主体,也是应严加保护的森林资源。
朱雀山与清灵的松花湖和美丽的松花江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一幅奇山秀水的瑰丽画廊。站在朱雀山巅,居高放眼,奇石古木,湖光山色,松江九曲,江城美景一览无余。
2 风景资源评价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包括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3部分。对森林公园进行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并由此评定风景资源质量等级,有利于确定森林公园资源的保护标准、利用形式、开发规模和服务功能,为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提供指导性依据。
2.1 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按照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分类,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可分为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及特色附加三个部分。其中自然景观资源包括:地文资源、水文资源、生物资源及天象资源;人文景观主要就指人文资源。按“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的国家标准(GB/T18005—1999),对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的实地调查考察,对照标准进行评分,公园的资源基本质量加权值22.1分,资源质量评价值为25.1分(满分为30分)。
2.2 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是森林公园开发建设的环境条件,主要的评价项目有大气质量、地面水质量、土壤质量、负离子含量、空气细菌含量等。通过实地调查和收集相关部门检测数据,对照标准,其评价分值为7.5分(满分为10分)。
2.3 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指标评价
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是公园开发建设综合评价的一个重要条件。评价项目主要从公园面积、旅游适游期、区位条件、内外部交通条件和水、电、接待等基础设施条件。通过调查,对照标准的评价分值为8分(满分为10分)。
根据以上3个方面的评价,总分合计为40.6分(满分为50分),按照风景资源评价等级表,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达到一级,其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高,难以人工再造,应加强保护,制定保全、保存和发展的具体措施。
3 总体规划构思
3.1 指导思想
在保护中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公园规划以当前国内外关于森林公园或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的发展趋势和设计理念为先导,紧扣吉林冰雪城市特色和朱雀山的自然、地理、景观特征优势,提出其建设发展的规划理念、总体目标、总体布局、功能定位。应用生态学观点进行环境设计,最大限度保存和恢复多生物完备的繁衍演替环境。
将朱雀山森林风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与保护及旅游者的森林游憩体验双重目标统一起来,实现森林资源及其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在不破坏森林生态正常运作循环的体系下,发展民众所需要的活动空间及游憩康乐设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游憩休闲的需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设计有特色的游憩项目和游览线路,并完善森林游憩解说系统。
3.2 规划性质与规模
3.2.1 规划性质 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以良好的森林景观、森林自然生态环境为主体,为游客提供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森林科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彰显地方特色并与周边协调发展的国家级城市型森林公园。
3.2.2 规模 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规模主要由公园的面积范围、游人规模、建设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构成,其中以游人规模起决定性因素。游人规模的确定应考虑环境容量与旅游市场两方面的因素。游人规模不得超过游人环境容量。
朱雀山范围同紧邻的松花湖风景名胜区有部分面积相重合。所以将松花湖风景名胜区中规划的内容纳入到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有利于更好的协调保护与开发森林资源,保护山湖的生态环境。同时朱雀山能吸引和分流松花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部分游客前往朱雀山,增加游客来源。
经计算,到规划末期,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游人规模约为180万人次/年(2022年),日平均游客量在5000-6000人,公园的日环境容量约为21000人,所以游客规模在公园的生态环境容量之内。不包含公园范围的村民用地,公园游览设施的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76公顷之内,仅占公园规划总面积的1.3%。
3.3 规划主题与目标
根据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专题培训班教学安排,全体学员于2016年12月10日-11日赴黄山区谭家桥镇参观考察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深受启发。现就结合该镇打造东黄山知青小镇的成功经验,谈谈对我县荻港板子矶开发建设的初略思路。
一、黄山区谭家桥镇的优势及作法
该镇位于黄山东麓,地处安徽省“两山一湖”黄金旅游线上,205国道、103省道、合铜黄高速和即将建设的巢黄高速在此交汇,与城区(甘棠)相距27公里,距黄山南大门(汤口)18公里,距黄山机场和黄山火车站仅78公里,距九华山机场88公里,是进入著名世界遗产黄山风景区的东部门户和二级旅游服务基地,可谓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境内山峰林立,河流纵横,森林覆盖率达76%,镇内空气负氧离子浓度长年稳定在每立方厘米15000-20000个,是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数十倍,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是华东地区少有的生态绝佳、环境优美之地。
该区域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人文荟萃,历史悠久。境内的“隋唐”古官道,始建于隋朝末年,全程约20公里,是连接古徽州府和安c府的重要官道,也是目前保护最好,长度最长的一条徽州古道。著名的谭家桥战役发生在这里,黄山市最早的党支部诞生在这里,现建有安徽省廉政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这里的上海市黄山茶林场曾有近万名知青工作和生活,素有“安徽小上海”之称。
借助“黄山东大门、上海后花园、交通枢纽地、红色谭家桥”等诸多优势,该镇于2005年委托清华大学编制了镇总体规划,通过规划科学确定该镇的总体发展目标、发展方向。规划用地布局将该镇划分为北、东、南三个组团,北组团为镇老城区,规划建设的重点为完善镇区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配套,提升镇区人居环境;南组团围绕黄山风景区“开发东海、打开东大门” 战略部署,打造黄山门户和旅游集散地;东组团充分利用上海市黄山茶林场遗址,着力打造“东黄山知青小镇”。知青小镇的打造是依托国家4A级景区东黄山度假区,深化知青文化内涵,引进上海旅游开发企业,按照镇总体规划的定位规划建设夏家湖山林度假别墅酒店、黄山东街、黄山化谷、知青文化保护纪念地、农耕文化体验等项目,着力构建海派知青文化特色小镇。
先后建成了独具海派特色山林别墅型的心族之旅酒店、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国际青年旅舍、国内首批建成的园林式拓展基地东黄山拓展训练营、设备完善的健康养老中心、东黄山球类运动中心等项目,把黄山茶林场改建成了集游览观光、美食养生、休闲度假、康体疗养、运动健身、耕读修学、素质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大型山水型度假小镇。
二、东黄山知青小镇建设的启示
1、科学规划、准确定位、依规实施。东黄山知青小镇打造之所以成功,首先是得益于2005年编制的镇总体规划和严格依据镇总体规划功能定位进行规划布局。该镇及时编制总体规划,依据交通、区位、资源、人文和历史优势,科学确定总体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功能定位和各功能区规划用地布局;局部区域规划定位要服从全局规划总体要求,项目引进要符合规划定位,择优选择;项目建设要符合规划用地布局要求,严格按规划布局。
2、尊重历史、传承文脉、后劲无限。东黄山知青小镇原为上海市黄山茶林场,期间曾有上万名上海知青在这里生活劳动,当时建设的食堂、礼堂、宿舍及建筑布局和海派建筑风格就是知青小镇宝贵的历史遗产;保留原有建筑布局形式和海派建筑风格,修缮原有食堂、礼堂和宿舍,就是尊重历史、传承文脉;增加与上海知青关联的70年代我国自行制造的火车头展览,同时增建符合现代生活标准和健身要求的心族之旅酒店、国际青年旅舍、健康养老中心、东黄山球类运动中心等项目,满足了当年上海知青及后代的乡愁愿望,大大激发了上海知青及后代来此重游和休闲度假的欲望,同时也为国外游客来黄山体验洋家乐提供了好去处,大大拓展了知青小镇游客量,知青小镇发展后劲无限。
3、尊重地形,就地取材、和谐共生。独具海派特色山林别墅型的心族之旅酒店依据自然地形布局,保留了原有建筑外形、水塘和当地青石铺就的石板路,对原有建筑内部新增符合现代生活标准的配套设施;新建建筑内部功能齐全,建筑风格与原海派风格一致,建筑外部材料及色彩与周围原有建筑及山体浑然、一体,和谐共生,从外表丝毫看不到新建建筑 “新”的痕迹,仿佛建筑从此处生长。
三、繁昌县荻港板子矶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板子矶现状基本情况
板子矶被誉为“长江二十四矶之首”,座落在荻港镇区北约1公里的长江之中,岛礁面积2.35万平方米(约32亩),东、南、西、北四面邻江,东距江岸约 50 米,江岸东临上海711造船厂。
板子矶虽然不大、不够雄伟壮丽,但却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有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鹊起庵与龙王庙,有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重修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悬崖壁立板子矶头古明塔,繁昌知县洪占鳌为纪念抗清名将黄得功战死板子矶修建于清嘉庆年间黄公阁;有传说大仙铁拐李驾祥云东行中途歇脚的金鸡洞,有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明代几百余年间古铜矿遗址,有传说姜子牙出走游行“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古钓台,有清代曾国潘于此设立盐卡为政府征税古代盐税碑,有传说中的长江水底千年金龟望月石,有东、南、西三面布置的妈祖、观音、龙王、财神雄伟庄严四大神像,有位于鹊起庵前树围5米、高达18米、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安徽省第10号名木的千年古银杏树。同时因其为第一船的登岸地而斐声中外。板子矶现为繁昌县重点文保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根据繁昌县县城总体规划和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板之矶被定位为三级旅游资源区域。
2007年,安徽国游投资集团公司与繁昌县旅游局签署了板之矶旅游开发协议。同年,该公司依据当时的繁昌县县城总体规划和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了板之矶建设规划,并将江岸东侧上海711造船厂等陆域用地纳入规划范围统筹规划。根据该规划,项目将分两期实施:一期为板之矶地块,规划为公园用地,仅设置与板之矶环境容量相匹配、文物古迹相协调的配套设施项目,主要是游客接待中心、游客休闲中心;二期为上海711造船厂等陆域用地,主要规划为与板之矶配套的旅游房地产开发项目,主要是渡江纪念馆、民俗博物馆、宾馆、游客度假中心和商业街。由于上海711造船厂属上海的飞地,尽管该企业目前不景气,但仍在断断续续的生产过程中,因当时该厂没有合作开发板之矶的明确意向,安徽国游投资集团公司在没有规划许可的情况下于2008年先行启动板之矶公园的规划建设。目前板子矶上已建的项目有:渡江纪念馆、长江渔岛饭店、外购扬子江号游轮一首(永久停放,可容纳100游客入住)、环岛临水栈道、渡江雕塑群(芜湖市原五一广场废弃)及儿童游乐设施。
(二)现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设单位未按照审批的板之矶公园规划方案规划建设,擅自调整方案内容和项目位置,将上海711造船厂等陆域二期用地中的宾馆(扬子江号游轮)、渡江纪念馆纳入其中,导致现状板之矶公园功能杂乱,规划布局不合理。
2、已建成的渡江纪念馆、长江渔岛饭店、外购扬子江号游轮一艘、渡江雕塑群(芜湖市原五一广场废弃)、儿童游乐设施等,与公园环境、文物古迹格调不相协调,且存在环境污染;渡江雕塑群、儿童游乐设施、外购扬子江号游轮和渡江纪念馆、长江渔岛饭店之间视觉环境相互冲突,缺乏统一元素,既有建筑的体量、风格都与公园环境不相容。
(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1、当初县旅游局与安徽国游投资集团公司签订的板之矶风景区旅游开发合同,部分条款不严谨,限定条件不明确,给安徽国游投资集团公司在建设过程中钻了空子。
2、安徽国游投资集团公司在二期开发无望、无法获得其他建设用地的情况下,受经营期限影响和利益驱使,只能将所有项目建设放在板之矶有限的空间之内,不会考虑这些混杂、高密度的项目建设对板之矶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四、对板子矶开发建设的几点建议
1、板子矶上文物古迹较多,而且整体被纳入了县重点文保单位;在荻港镇总体规划中,板子矶被作为公园定位,属于公益性用地,因此,毫无疑问政府应该作为板子矶规划和实施建设的主体,确保板子矶的公共、公益属性;必要时,政府可收回开发商对板子矶的旅游开发经营权。如必须由开发商开发,做大做强板子矶旅游地产,应由政府出面积极协调上海711造船厂与安徽国游投资集团公司合作开发,将上海711造船厂工业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同时通过招商,从上海引入有实力、有品质的商家参与投资开发。
关键词:旅游开发;民族文化;“前台、帷幕、后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旅游业迅速兴起并逐步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今天,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庞大产业规模并且最具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因而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黄金产业”。我国旅游业近年也得到较大发展,交通、住宿、景点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规模化的旅游产业,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也迅速增长。
我国西北内陆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当地除了已经为世人熟知的青海湖、塔尔寺等旅游景点,仍有大量未经充分开发的旅游资源。但是受制于资金和技术等原因,与其他旅游业发达省份相比,青海的旅游开发水平较低,存在着旅游服务质量低、旅游精品景点和景区开发建设落后、旅游市场的拓展能力弱和促销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地处省会西宁市周边湟源县城的丹噶尔古城旅游景点便是此类问题的一个典型实例。在对丹噶尔古城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其丰富而独特的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开发与保护,使其难以在西宁夏都旅游品牌中占据不可或缺的位置。几年前,我曾作为一名普通的游客到访丹噶尔古城,尽管只有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这里丰富的多民族历史和文化却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通过几次初步的田野调查,我对这里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目前丹噶尔古城的旅游开发现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当地的民族歌舞及仪式的表演趋于形式化与表面化,难以体现其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承载重要文化内容的古代壁画未能得到妥善的修复和保护,却修建了一些与其文化内涵不甚相关的新式建筑等。种种原因造成古城游客的游玩体验及评价低,游客普遍反映付出票价却没有得到物有所值的旅游体验这一现实。正因如此,我认为可以借鉴“前台、帷幕、后台”理论有关解决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矛盾冲突的新方法,将视线转向已开发的民族文化旅游景点,通过运用人类学研究方法,探寻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更好的保护其民族文化精髓的有效途径。
丹噶尔古城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县区,湟源县深居内陆,属大陆性气候。白天光照时间长,又因地处高原而有很强的太阳辐射。它又地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西端的日月山东麓,湟水上游,为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东距西宁市50公里,西邻蒙藏牧区。唐开元年二十二年这里由唐朝鄯城县地改为吐蕃属地,遂立碑于赤岭,以为唐朝疆土与吐蕃之界,成为汉藏“茶马互市”的重要集散地。自古以来这里便是内地通往青藏高原蒙藏牧区的门户,在古籍中被形容为“扼唐蕃古道之险要,据丝绸辅道之要冲”,因而得名“海藏咽喉”、“海藏通衢”。
丹噶尔古城景区由明清老街和丰盛街组成,全长802米。景区中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火祖阁、福音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关帝牌坊、玉皇牌坊等。除了这些历史建筑和宗教文化景观之外,丹噶尔古城也向游客展示了湟源当地的民俗文化,售卖具有当地特色的少数民族工艺产品,是夏都西宁旅游圈和青海湖旅游圈上的重要节点。
2007年开始,湟源县政府和县委组织人员,秉承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开始了对丹噶尔古城明清老街和丰盛街的保护性开发建设工程,旨在将丹噶尔古城打造成为展示民俗文化,兼有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功能的民俗文化旅游地。2009年,古城一期建设工程已经完工,修复新建了东西城门、洋行、牌坊、丹噶尔厅署、民俗宅院、博物馆、文庙、昌耀诗歌馆、丹噶尔演艺大厅、火祖阁等主要景点及100多间商铺,沿街设置具有浓郁民族地域文化特色的人物、场景等小品景观,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景区概念。从2009年5月开始,丹噶尔古城正式对外开放,截止目前共接待游客13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1.29亿元。
2012年开始,丹噶尔古城旅游景区改变经营方式,其管理权和经营权由湟源县政府交至湟源县丹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2014年公司提出丹噶尔古城二期建设规划的设想。规划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丹噶尔古城配套服务设施开发项目的建设,继承和完善原有的旧城结构,强化核心空间的主题功能和空间逻辑,并通过环境的重塑、商业形态的引导,保护丹噶尔古城的传统风貌和民俗文化,延续古城历史文脉;保护和发展相结合,满足游客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通过实地调查,笔者认为丹噶尔古城现阶段旅游开发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首先,当地存在“前台”中过分迎合消费者与民族文化展演不足的问题。演艺厅演职人员对自己穿戴的民族服饰文化的内涵几乎没有了解,仅仅向观众机械的展示,以“走过场”和“哄观众开心”的态度表演;“升堂表演”缺乏当地特色,只以空洞热闹的场面博得观众眼球。这些现状都显示古城中存在过分的迎合观众而将民族文化过度“快餐化”的问题。而古城景区将设计展现古羌人生产生活历史的“古羌流韵”演出取消,并且减少民族服装展示的时间;县衙展示的文物无人问津;导游的讲解简略难以深入古城文化内涵等现象也说明古城的“前台”没能充分展演当地历史和民族文化的特色。笔者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游客停留时间短,众多景点和几场表演要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参观完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在接待游客时景区选择舍弃一些原本希望向游客展示的民族文化以适应游客短暂的游览时间。此外,景区表演节目的设计缺乏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管理部门对导游较低的要求也造成了将东道主的社会真实“舞台化”的过程中民族文化展演的不足,使丹噶尔古城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也难以令游客充分体验东道主的生活,对这里留下深刻印象并给予好评。
其次,古城中还出现了地点、人、文化的双重割裂的问题。地点与文化的分离表现在旅游商品与古城的历史没有任何关联,也无法体现湟源本地的文化特色。这些异质文化的存在削弱了游客对古城本身文化的体验,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一地点与文化割裂的问题,古城文化就有可能渐渐失去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与展演舞台,造成对当地民族文化的破坏。人与文化的分离,这点表现在城隍文化虽然在当地仍有一定影响力,但在年轻一辈中已经失去了传承的动力。在现代化影响日益扩大的今天,湟源当地的传统文化也遭受着不断增长的冲击,其传统文化与当地人相分离的情况也将日益突显。此外在第三章最后一节也提到,当地的皮影戏艺术和传统曲艺都面临着后继无人,难以继续传承与发展的危机,也是当地人与文化分离的另一类体现。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善:首先公司应着力改善物业管理水平,并寻求出路解决今年以来客源不足的问题。其次,在间接商品化方面可以兴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宾馆客栈与餐馆,并以“视野”和“地方文化内涵”作为宣传点增加其吸引力和价值。此外,应在前台与后台之间建立一个类似舞台上的“帷幕”作为二者之间的一个“缓冲区”。在这个“缓冲区”里应当实行有节制的开发,不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不设置大型的宾馆、购物、娱乐等设施,只保留旅游功能上必须的设施。使后台的文化得以完整保存才是开发的同时保护民族文化,使其得以原汁原味留存的途径。丹噶尔古城旅游景点仍需要更好的建设,而规划者也应当充分考虑保护古城民族文化的问题,将帷幕的建设纳入规划之中,确保古城历史文脉的延续。(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西北民族大学中央专项资金资助研究生项目 项目号ycx14015
参考文献:
[1]杨振之.前台、帷幕、后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探索[J]民族研究,2006(2)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9-0101-02
生态文化是文化在特定环境下的一种延伸和创新,它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人文道德观念,进而使人们真实地了解自然、崇尚自然、保护自然;强化生态文化是森林公园建设的核心之所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
一、基本情况
龙岗森林公园位于汉阴县城北坡,面积1350亩。文物古迹有菩萨泉、卧龙岗、祖师庙。公园内地形地貌变化丰富,整个山地状似卧龙、山谷、山脊、山坡突出明显,最大高差约有110米,形成较为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现有各类森林植物100余种,森林覆盖率90%左右,公园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资源丰富,鸟语花香。建有1.5公里千步梯,4公里人行步道,4.5米宽通厨水泥路3公里。为人们休闲、散步、晨练提供了方便。
二、建设规划
龙岗森林公园是自然造化和人工智慧的结合体,无论您是在北城街仰视龙岗森林公园,还是站在龙岗阁府瞰月河大地。目之所及就感叹和谐自然,完美无暇,意味深长。以菩萨泉为核心的古树名木群落,使龙岗层林叠起,郁郁葱葱,充分体现了汉阴人爱护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一)弘扬生态文化是建设森林公园的目的和出发点
在建设中,把生态文化作为总体规划的原则,依据公园的实情,明确生态文化建设方向、重点和功能布局,边建设边补充、完善。2001年,编制了《汉阴县龙岗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02年,委托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汉阴县龙岗森林公园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充实了生态文化建设内容。
(二)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规划,一期建设,使林草覆盖率达90%以上,同时给树木挂牌铭志,介绍树木生物学特性、用途、绿化效果等。开设“状元林”、“青年林”邀请文化名人写诗植树;建设“陕南坑日第一军”纪念碑,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点;完善菩萨泉、祖师庙道观景点,发扬光大宗教文化。龙岗阁、凉亭、观景长廊的兴建,体现人性化思维;环境舒适优美的农家乐,为游客提供了品尝汉阴特产美味的乐园。
(三)开展科普教育,培训科技人才
充分挖掘森林公园各类自然文化资源,培训提升导游解说水平,增强其科学性、趣味性、启发性。拓展游客对自然的认识,从中感受,自然的博大,以达知性之目的。
(四)深入挖掘生态文化内涵
龙岗森林公园,深入挖掘人文、自然、森林、宗教、民间等方化内涵,将其延伸,为人们提供具有教育意义生态文化产品,从而不断丰富生态文化建设,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
(五)强化未成年人生态文化教育
利用该公园优势,积极开展未成年人科普教育,结合假期或春游,接受生态文化、宗教文化、爱国文化等的熏陶,让城市生态文化得到升华。
(六)让环境感染人,使教育感化人
人的心情受环境影响很大,一个清新舒适的自然环境,对人是一种陶冶。龙岗森林公园之所以能受到全县人民喜爱,关键在于它有自然美景、清新空气。公园始终以良好的环境感染人,以文化教育感化人,达到生态文化教育佳境。
三、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措施
森林公园中蕴含着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美学、生态教育、生态艺术、生态宗教文化等各种生态文化要素,是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的精髓。加强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构建林业生态文化体系,是大力提升森林公园建设内涵的本质需求。充分认识森林公园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潜力,将生态文化建设作为龙岗森林公园建设的一项长期的根本性任务抓紧、抓实、抓好,使森林公园切实担负起建设生态文化的重点,成为发展生态文化的先锋,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更丰富的生态文化成果,为繁荣林业生态文化体系作出重要贡献。
(一)完善规划,探索深层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深层生态旅游是提高层次的科普旅游、文化旅游、体验旅游,追求对自然知识、历史文化、生态体验的深度获取,把菩萨泉绿化起来,结合名胜古迹作为城区的小游园,使人地关系的和谐融洽上升为整个生态旅游系统的和谐“共赢”。在实践层面上,深层生态旅游对应着学习型社会和体验旅游,强调了景观生态文化的挖掘展示、游客的生态感知与生态体验,尽量做到以人为本,重点突出和充分展示园林的生态文化的内涵,满足人们对于生态文化和生态体验的需求。休闲方式也由单纯的在生态环境优美的区域进行的自然观光向生态文化的体验与感受方向发展。为此,必须完善龙岗生态旅游规划,借鉴生态旅游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注重生态科技的广泛使用,以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优美生态环境,用生态科技为深层生态旅游开发提供操作平台。
(二)开展环境教育。培育生态文化
今天,在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的形势下,环境教育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它对于提高领导干部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与参与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提高环境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环境教育是终身教育,它要求每一个公民从儿童开始就接受环境教育,通过正规和非正规环境教育,建立起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价值观,使之成为人类的“自觉文化”。
(三)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
龙岗森林公园以生态、社会效益为主,必须强化森林资源的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包括林地资源以及林地上的动植物资源。结合龙岗的实际,一方面,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在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城乡等项目建设中,要充分分析对龙岗森林资源、生物多样性、生态效能、林业发展多方面的影响,提出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与水土保持、防灾减灾以及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把龙岗建成名副其实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另一方面,要加大龙岗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健全森林管护网络体系。
(四)加大投入,改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
森林生态文化是一种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文化,是山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机制,加大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投入,招商引资投入龙岗园林的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生态文化旅游开发步伐。
经过近10年开发建设,龙岗森林公园得到省、市领导好评,为科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增砖添瓦,加速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通过龙岗游,带动了城关镇龙岭、赵家河、麒麟等村农家乐的发展壮大,促进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进而解放思想,接受更先进的科学、民主、文化知识,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树立科学发展观。
一、张家界东线旅游的发展现状
1.现有旅游企业的发展概况。近几年,东线旅游已初具规模。张家界万龙旅游交通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龙王洞风景区,现已投资3300多万元;湖南省澧水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修建了张家界江垭温泉度假村;武陵源漂流公司投入520万元完成了索水漂流起点对外公路,起终点码头,办公大楼和漂流基础设施建设;张家界先锋农业物资有限公司总投资约1.5亿元兴建了万福温泉国际度假旅游风景区,并于**年9月12日正式营业;张家界五雷山旅游开发公司拟投资3000万元对五雷山开发建设,现已投资800万元对景区游道及部分景点进行了改扩建;世外桃源风景区共投资400多万元,已于**年9月8日对外开放。**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0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9%;实现旅游收入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
2.在建旅游项目发展概况。由张家界东线旅游公司投资建设的张家界大峪谷风景区,总投资约5.7个亿,总体投资分三期进行。2007-2010年为近期计划,主要开发峡谷漂流、峡谷观光、民俗民情、洞穴科考科普等旅游产品以及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2011-2015年为中期计划,主要是形成以休闲度假、户外拓展、自驾车接待为特色的省级著名的文化生态型旅游区;2016-2020为远期计划,建成我国“休闲度假与自驾车接待”的山地休闲度假基地。目前正进行景区公路和景点建设,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亿元。三官寺旅游配套区已由深圳市禾田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聘请国际知名旅游专家制定建设规划,建设期为三年,整个项目总投资2亿元。
二、东线旅游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1.规划滞后。目前,我县还没有东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精品景区景点发展详细规划,主要旅游景区景点都是由投资者规划设计,县政府批复,投资者进行建设,如阳和旅游商务区、三官寺旅游配套设施区、五雷山景区、龙王洞景区、江垭、万福温泉等。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开发理念各异,导致景区开发缺少科学规划,景区开发的前瞻性、互补性、融合性差,导致我县旅游的整体形象欠佳。
2.投入不足。近年来,旅游产业已成为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但由于县级财政困难,旅游事业经费奇缺,致使景区景点编制规划、包装、宣传促销等工作难以开展,招商引资仅限于“守株待兔”或电话联系,“捉襟见肘”的财力已成为制约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
3.环境欠优。个别行政单位“旅游带动”战略的意识不强,过多注重部门利益,导致办事效率不高,投资环境欠佳。如龙王洞景区附近的群众因土地出让金、企业用工问题,一直难以协调落实,严重影响企业的工作秩序;张家界大峡谷范围内乱砍滥伐、无序开采未得到有效治理,建设过程中的协调、规划批复等问题也难以落实到位。
4.保护乏力。景区内存在严重的森林资源过渡采伐及开采砂石等问题,资源破坏较大。如张家界大峡谷景区进山公路两旁的树木砍伐现象严重,规划区附近岩场开采也屡禁不止,这样将对景区的自然景观留下无法弥补的疮疤;五雷山风景区附近的群众乱砍滥伐,乱挖乱烧现象屡禁不止;张家界江垭平湖游有限公司未取得职能部门许可,而非法从事水上游乐活动,不符合《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5.交通不畅。省道S306线的“肠梗阻”,S305线的“羊肠道”等都严重制约我县旅游业的发展。
三、对策及建议
1.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建议组成专门的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聘请知名旅游专家教授编制高质量的《**县东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精品景区(点)详细规划,对我县的旅游产业进行准确定位,统一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旅游产业工作,为“打造张家界东线旅游精品”提供科学依据和先进的开发理念,变“投资者规划——投资者建设”为“县政府规划——投资者建设”,杜绝对我县旅游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重复性建设,分散性经营的弊端,使全县旅游产业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精品化的轨道。
2.加大投入,快速发展。要编制景区景点的详细规划,加大对景区景点的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着力进行包装,便于投资商“认养”,加快景区景点开发步伐。要加大对景区景点的宣传促销,充分展示**旅游产品的魅力,吸引和刺激各方游客来**消费观光旅游。做好这些工作需要财力保障,建议县政府可从三个方面予以解决:一是借鉴本市兄弟区县经验,由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一定的事业经费;二是根据省文件规定从景点门票收入中足额征收旅游发展专项基金;三是从旅游企业新增税收中按照2:8分成比例作为旅游产业发展专项经费。
二、创建两家3A级旅游景区(武侯祠景区和西和晚霞湖景区);
三、筹办三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
四、完成四个景区旅游开发建设规划(万象洞景区、姚寨沟休闲旅游风景区、鸡峰山景区、白马藏族风情和生态旅游风景区);
五、新发展五家星级宾馆和两家绿色饭店(梅园会展中心、白水江宾馆);
六、抓好六个方面的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旅行社服务体系、旅游交通标识体系、旅游客运服务体系、旅游餐饮住宿服务体系、旅游娱乐服务体系、旅游安全救助服务体系);
七、实施七项旅游提升计划(旅游品牌建设计划、旅游服务质量及农家乐休闲旅游提升计划、旅游宣传与市场拓展计划、旅游文化项目推进计划、旅游商品开发推进计划、旅游标准化建设推进计划、旅游信息化建设推进计划),将各项计划所确定的具体内容列入年度工作计划,认真付诸实施,努力完成三年翻番与质量提升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八、抓好八个旅游商品展销门点建设(除两当之外的其他八县区各一处);
九、抓好三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三个休闲旅游示范点建设和三个农家乐旅游示范点;
借助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依托全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五个一”(建设125个旅游扶贫村,发展100个旅游专业合作社(公司),发展1000户农家乐,发展1000户农家客栈,发展1000户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专业户)旅游扶贫工程。坚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富农”,建设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丰富品类、突出特色,强化管理、提升品质,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把乡村旅游业培育成为精准扶贫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以建设旅游示范村、旅游扶贫村、兴办农家乐、兴建农家客栈、发展旅游商品加工为抓手,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发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业态,通过农民的普遍参与,实现旅游扶贫、旅游富民的目的。
发展原则
1坚持“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发展乡村旅游扶贫村”的原则。
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把旅游扶贫村作为景点来规划设计,把乡村旅游作为重要产业来培育,把旅游扶贫村建成有个性、有特点、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精品,真正使乡村旅游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2坚持突出主题、农民普遍参与原则。
突出“旅游扶贫”这个主题,乡村旅游项目规划建设紧紧围绕旅游扶贫来做,尽可能吸收全体村民参与,村民既是旅游扶贫的对象,又是参与旅游发展的主力军和最大受益者。
3坚持“一村一品,突出特色”的原则。
旅游扶贫村建设要因地制宜,依托当地旅游生态环境,民俗风情,特色产业等优势资源,坚持“一村一品,突出特色”,把比较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4坚持留住“乡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
在旅游扶贫开发中,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充分体现“原乡”原真性,要把保护好历史遗存,留住“乡愁”作为规划设计和项目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体现在旅游开发建设的各个环节。
发展目标
从2015年起到2020年,全市力争建成125个旅游扶贫村,分两个阶段实施:2015—2017年,建成65个旅游扶贫村,新增650户农家客栈,6500张标准床位。其中,2015年每县(区)各建成1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2018—2020年底,建成60个旅游扶贫村,新增600户农家客栈,6000张标准床位。发展100个旅游专业合作社(公司),发展1000户农家乐,发展1000户农家客栈,发展1000户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专业户。通过农家乐、农家客栈、旅游专业合作社、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专业户的创建,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人员达到2万人,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人员达到5万人,力争每个扶贫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0万元,全市乡村旅游业总收入不少于50亿元。每年通过乡村旅游,直接拉动5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间接拉动1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重点任务
(一)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全面做好乡村旅游扶贫村开发建设规划。由市旅游局编制《全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县区旅游局牵头,扶贫办、农业部门配合,在深入调查辖区特色乡村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逐村编制《旅游扶贫村建设规划》。通过规划引领,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要素齐备、吸引力强的乡村旅游扶贫村。
(二)积极探索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有效机制。一是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农户参与”为原则,鼓励各类企业、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和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承包、租赁、托管、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组建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培育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富有活力的乡村旅游企业。二是按照“公司+农户”,组建乡村旅游公司、旅游专业合作社等形式,提高乡村旅游扶贫的组织化程度,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和市场运作能力。三是动员农户自主创业,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商品。
(三)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协调全社会力量,整合各方面资金,加大对旅游扶贫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切实改善旅游扶贫村道路、停车场、厕所、水电、通讯、旅游标识标牌等服务设施,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前提条件。对建成的旅游扶贫示范村加强规范管理和运营,营造良好的接待服务环境。并择优推荐申报全国或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A级旅游景区(点)。
(四)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一是依托乡村自然山水景观,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产品。二是深入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三是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大力发展以农村特色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科普旅游产品。四是借助城市近郊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五是选择生态环境优越,交通方便的旅游扶贫村开发养生养老旅游产品。形成“环城依景、融产托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和业态多样的旅游产品体系,努力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五)提升乡村旅游商品档次。一是重点扶持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度研发加工和精包装,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二是组织村民积极开发民间工艺品,依托当地民族民俗文化,发展民族服饰、傩面具、剪纸、刺绣、布鞋、绣花枕等手工艺品。三是组织开展旅游商品创新设计比赛,推进旅游商品设计创新。四是在旅游扶贫村扶持发展一批诚信规范的购物店,形成乡村旅游商品和地方特色文化产品生产销售体系。
(六)加强乡村旅游宣传营销。借助**美丽乡村已经形成的知名度,进一步加强宣传营销。一是编制乡村旅游营销策划,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宣传营销,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以乡村为单位,依托当地的特色产品和民俗文化,根据不同季节,举办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乡村节庆活动,通过对节庆活动的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到特色乡村旅游,拉动消费。三是系统策划推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特色旅游活动,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观光、休闲、度假、娱乐需求。四是鼓励有条件的村积极发展智慧旅游,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按照电子商务的“**模式”,强化政府引导扶持、公司协会组织协调、农户互助共享、微媒宣传助力,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活力,实现促农增收。
(七)加大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旅游、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教育、农业、林业、扶贫、文化、工信等部门要将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建立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基地,鼓励旅游企业或有资质的相关机构对农户进行运营管理、食宿服务、接待礼仪、传统技艺、导游解说、文艺表演、旅游商品设计、市场营销等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技能。
(八)加强资源保护和环境建设。加强对旅游扶贫村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的保护,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旅游扶贫工作控制在生态环境资源承载能力范围内。加强对示范村特色旅游资源的保护,结合当地城镇化建设和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做好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加强对扶贫村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及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领导力量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发展资金到位、分类指导到位、市场运作到位、项目落实到位、工作责任到位。要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组织实施,对乡村旅游发展集中谋划、定期研究、破解难题、跟踪服务。市、县(区)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旅游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各阶段发展任务,盯紧旅游开发项目,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督促落实开发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服务意识,紧密配合,通力协作,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合力推进旅游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大资金投入。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实施旅游扶贫工程。乡村旅游扶贫资金要争取多渠道解决。一是采取市县(区)财政补一点,帮扶部门帮一点,经营农户筹一点的办法解决。二是市、县两级旅游部门在旅游发展资金中安排一定的旅游扶贫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贫村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宣传推介、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项目补助。三是鼓励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旅游扶贫开发,投资发展旅游企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四是鼓励农行、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对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农户和有资源优势、有市场潜力的乡村旅游企业,给予信贷支持。
基本情况:
贡川镇古名为贡堡,距今已有1260年的历史,位于市北部,距市区16公里,交通便利,鹰夏铁路、国道205线纵贯境内,总面积137.8平方公里,小城镇规划区面积约6.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为34.1公顷;全镇下辖15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有8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432人(非农业人口1036人),全镇从业人员1634人,其中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778人。规划区内有攀龙等5个村、居委会,规划区外有新发冲等11个行政村。根据集镇建设总体规划,从所处的区域位置和经济发展的要求考虑,我们把贡川定位于城郊工业加旅游型小城镇。
我镇集镇建设的发展思路:
1、根据小城镇建设任务安排,我镇拟根据已完成的集镇6.5平方公里范围的数字化测绘地形图成果,结合2001年修订完成的集镇建设规划方案,2005年度完成的205国道沿线环境景观规划和水东工业集中区的建设控制性规划,聘请有规划设计资质单位对我镇的建设总体规划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坚持产业支撑、特色带动;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地完善修编,为加快我镇小城镇建设步伐提供科学蓝图。
2、结合我镇地处三明、两个城市联盟之间的特殊区位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景观和地貌特色,做好205国道沿线的环境绿色建设规划及分步实施:
1)利用数字化测绘地形图的基础,继续聘请有资质设计单位对205国道沿线景观进行环境绿化规划编制,作出详细控制性规划方案指导沿线各部门、单位进行建设;
2)在三明、市交界处(坑尾自然村)建设高标准的环境绿化景观,于国道与沙溪河中间地带规划建设150米的绿地,利用国道东侧一个小山头进行绿化建设,并设置反映特色的标志性构筑物或雕塑;
3)结合贡川电站已形成的厂区大坝和周围绿化,对原有景观进行改造设计,利用已建成的园木贯新村建设,规划设计新村大门,利用水电站形成的水面环境,做好该点的绿化及景观规划建设;
4)做好205国道6.5公里的沿路标准路灯安装规划,2005年已完成新发冲村至贡川电站2.5公里的标准路灯安装建设;
5)做好集镇水东路工业区段的企业门口环境景观规划设计,于进镇三叉路口处建设反映我镇产业特色及古文化资源的标志性雕塑。
3、按照“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方向,立足于区位与资源优势,把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实现工业城镇化相结合,认真抓好工业化小城镇的建设方案规划和设计。
1)为更加科学、合理和充分利用土地,形成良好的建设投资环境,优化乡镇工业布局,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集中连片发展,大力发展工业小区,我镇委托三明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对我镇205国道沿线水东路段用地约2150亩进行科学创新、功能齐全、建设标准、服务便利的控制性规划编制。目前为止,已完成开发400亩工业用地的平整并配套部分基础设施,做好二期自来水厂的规划建设工作,完成5000KV到16000KV的电力和输变线路改造,确定了入场项目标准和必备条件,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开发建设用地200亩,建成后,将形成以发展纺织、轻工业等项目为主的新型工业集中区,为我镇经济快速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2)以发展机械、建村项目为主的大坂工业区位于贡川最北端,是促进三明市区与城市联盟的重要承接点,重点抓好工业区2.5平方公里范围开发的规划工作;
3)同时,为扩大我镇小城镇规模,提升小城镇档次,规划沿205国道东侧水东路段京朋公司至三福机械公司长约1500米进行集镇建设规划,结合贡川集镇建设总体规划,安排居住用地2.5万平方米,可新建商业住宅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行政办公及公共设施用地3万平方米,可形成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和0.9万平方米的道路、绿化及文化娱乐用地,届时,将形成水东工业集中区山上建设标准厂房,公路沿线立面新颖、造型现代的建筑群,极大提高小城镇档次。
4、把发展小城镇建设和旅游开发项目相结合,继续做好古镇规划区的建设和保护工作。我镇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内有省、市级古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墙、会清桥、陈氏大宗祠、笋帮公栈、正顺庙等古建筑30余处,古文化气氛十分浓厚,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根据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项目工作安排,分步做好古镇内现存省级保护文物古城墙1300余米的完善维修,目前已完成笋帮公栈旧址的完善修复,建立市笋竹文化陈列馆;完成鲤鱼岛休闲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努力建成以“阳光、绿岛、碧水、人文”为主题的集种植、养殖、特色餐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绿色生态”休闲度假区。下一步,我镇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投入资金10万元,聘请专家做好我镇的古镇旅游保护开发规划建设方案编制;根据集镇建设规划方案,对划定的古建筑保护区内古建筑进行修缮,保护区内道路及其他基础设施进行修复和履行,逐步形成古建筑保护群落;投入30万元,修复杨氏公祠,作为笋竹博物展览馆;做好古城墙边旅游步行道路1.5公里修复建设;结合沙溪河防洪堤修建,建设贡川大桥至卫生院区域的古镇怡川体育公园,改善古镇的人居环境,力争充分利用古镇文化旅游资源,深化建设,建设进士巷、古井、古民居、古庙、机垣杨公祠,形成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会清桥、古城墙、陈氏大宗祠等连成一体的贡川古文化资源半日游,加大我镇的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以旅游带开发,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我镇小城镇建设的稳步进行;继续进行鲤鱼岛休闲山庄的二期开发建设,建设可容纳上百人居住的休闲宾馆,扩大休闲岛的规划;
5、继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继续做好集镇第二自来水厂的规划建设,投资约240万元,改善集镇范围饮水问题和解决新增工业用水难的难题;继续完善集镇范围内支路硬化(桥西路和部分新村小区)及排水沟建设(水东路国道边)等环境卫生问题;努力做好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做好集镇路灯改造完善工作;继续做好市场规划扩建,拟在原有集贸市场的基础上进行往南扩建集家禽交易合农副产品交易一体的标准综合市场,改善集镇墟日占道、拥挤通行难状况;同时进行公交及停车场所选址,改善交通环境,创建一流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要抓住市里实施205国道东改西工程(西门-益口-贡川)的机遇,结合贡川电站坝头工业区,超前规划好总面积3.5平方公里发展生物制药项目为主的水南工业区,重点抓好坝头200亩工业地块的扩建,打造好贡川的第二条经济走廊,做好集镇西侧观成村、延爽村、集凤村部分地段的集镇建设,加大集镇建设规模,促进小城镇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