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09:56:2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小学科学探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创设形成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有疑问。
学生探究的过程就是一个由发现新问题为起点,到解决新问题,再次发现新问题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不仅要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且还要看学生发现了多少问题;不仅要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要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创设形成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能主动发现问题,在头脑中形成各种各样的问题。
1.1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图画、文字、声音、动画等鲜活的现代教育媒体,多渠道地对学生展示事物和现象的动态画面,学生的多个感官同时受到刺激,思维活跃,问题火花由此进发。不管是一些事物,还是一些变化过程和科学现象,当学生亲眼看到有声有色的视频资料时,他们的头脑中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1.2借助具体的实物、有趣的实验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观察具体、形象的实物和有趣、新奇的实验,就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对一些事物和现象的元认知,引发他们的思考和知识冲突,头脑中会形成很多的问题。
1.3观察、研究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大自然是教学的大课堂。让学生走进生活,回归大自然,那里会有许多未知的事物和现象,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是培养和提高问题意识,是学生“有疑可问”最生动的教材。学生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即便是看到了一群毫不起眼的小蚂蚁,他们也会情不自禁地在地上趴半天,一边观察小蚂蚁,一边还没完没了地提问:“小蚂蚁在干什么?”、“它们是怎么吃饭的?”、“它们待会儿认得回家的路吗?”、“蚂蚁会说话吗?”“它们为什么打架?”、“蚂蚁身体这么小,怎么能搬动比它身体大的食物?”、“蚂蚁也喜欢吃巧克力吗?”等等。所有这些问题,虽然都不复杂,甚至有的也不成为“问题”,但这些问题却来自于学生对身边生活、环境的直接观察及其感受。我们进行科学课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像观察、研究蚂蚁那样,去观察、研究其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并由此不断地、自主地去发现一个个问题。只有当学生能主动地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多角度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研究的时候,他们的头脑中会冒出许许多多的问题。
2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敢提问
小学生好奇心强,遇见任何问题都爱问个“为什么”。然而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许多小学生在遇见问题时都不敢向老师提问。所以我们在科学探究中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激励学生勇于思考,正确引导和热情鼓励那些爱提问的学生,促使他们勇于提出问题。无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简单的也好,甚至是错误的也罢,我们都应该以认真并赞许的态度去倾听,多一些肯定、帮助、指导,少一些训斥、指责、嘲笑、讥讽,以培养孩子“敢问”的勇气,逐渐训练并引导他们向更有价值的问题前进。
科学是小学教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对于学生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可以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为了使学生的科学学习真正走向深入,教师可以采取探究学习的方式,以使学生真正获得科学知识,提升学习能力。
关键词: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课堂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好奇心,求知欲为核心,以具体问题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在探究中获得对所学知识深刻认知的一种学习活动。科学本身就是一门与探究有着密切关系的学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并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为学生创设出适宜学生探究学习的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去发现,主动去获取,那么,学生的科学学习过程将会向一个更深的方向发展,进而为全面提升学生科学探究学习效果奠定基础。
一、创造条件,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能够激发学生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中的内驱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的学生本来就对科学探究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也有一些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不是很感兴趣。作为一名科学教师,要根据科学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创设出恰当的情境,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兴趣被激发,为提高学生探究学习效果奠定基础。如在教学苏教版科学《太阳和影子》一课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到太阳与影子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这种变化是由太阳(视)运动造成的,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科学的意识。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感受到探究学习的快乐呢?在课堂教学时,笔者主要采取了以谜语导入的形式来吸引学生: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白天跟着你,晚上离开你。(影子)在学生猜出谜语之后,教师再接着询问学生你知道太阳与影子有什么关系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最后,教师再让学生走出教室,在有阳光的地方放上标杆,画出它的影子,最后再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探究出影子是怎样形成的,以及随着太阳的变化影子有什么变化规律。如此一来,在兴趣的激发下,学生的探究将会更加深入、有效。由此可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探究真正走向深入,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创造条件,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使学生在探究兴趣的引导下,真正获得对所学科学的深刻认识。
二、关注过程,落实探究核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接受新知识,内化新知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光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还要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从而使学生在亲自操作中获得新知识,正确认识事物本质,如此一来,在具体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也就自然获得了对科学知识的丰富认知,进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效果。如在教学《力在哪里》一课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对物体运动、形状的影响。教学的情感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的科学,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且能够从中感受和体验到科学学习的乐趣。在课堂教学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对所学知识的深刻认识,在学生探究活动时,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的:力在哪里?请用动作把力表示出来。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学生用手掌表示力;有学生用跺脚来表现力……在学生初步表现出力以后,教师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关于力你想知道哪些知识”?如果要把一个大箱子移动开来,需要哪些力?请同学通过具体实验来验证,如此一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光要注重科学知识的获取,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确保学生探究活动的有质有量,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学生探究活动向深处发展。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在力在哪里的课堂教学中,笔者主要采取了具体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真正经历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如此一来,在学生亲自探究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也不是仅仅停留在表层,而是在一步一个脚印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深刻认识与发展。
三、倡导质疑,挖掘探究深度
科学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否定肯定的过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探究真正走向深度,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否定,如此一来,学生在探究中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将更加深刻,进而推动着学生科学的学习与发展,达到优化学生科学学习的目的。如在教学苏教版科学《精心保护我们的大脑》一课时,虽然对学生来说,大脑与我们每日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学生对于大脑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学生对于大脑的作用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对大脑的认识,在教学之初,笔者主要采取了质疑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或者全面探究的深度的。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学生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大脑有什么作用?如何保护大脑呢?关于自身身体健康,我们应该做些什等等,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通过探究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得更加深刻全面,而且也促进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向更深处发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效果。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巧妙地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如此一来,才可以使学生养成多角度,全面看待问题的习惯,从而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真正走向深入,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1-0230-01
引言
新课程改革后,《科学》代替了《自然》。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包含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两个部分。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通过探究既让学生获得准确的科学知识,又让他们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这也是一个使学生既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又培养他们科学思维方法的有效途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贯彻《科学》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尽量为学生提供实验动手操作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树立科学思想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
1.1 明确实验目标。教师在科学课上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实验目标,理解实验步骤和方法,提高实验效果。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有不同的指导,让学生有不同的发现或意见,然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让他们感到有不同层次的收获。逐渐提高学生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科学、 获取知识的基本目标,判断学生学得好与不好,不仅要看学生回答了多少问题,还要看学生提出了多少问题及问题的价值。所以,教师应创设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情境,培养学生发散性提问的能力,指导学生在实验中思考、去发现更多的想法,让学生在不断的失败中体验成功,最后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1.2 重视实验后的汇报交流方式。这种方式能展示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帮助学生把隐性的思维活动显性化,引导学生把一些零碎的思维活动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使之条理化。只有让学生真正经历提出问题――假设猜想――制订计划――观察、 实验、 制作――收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的整个研究过程, 科学素养的培养才能真正有效。
1.3 多鼓励并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改变观念,努力创设实验条件,积极组织学生完成更多的实验探究活动。 在充分了解学生兴趣基础上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 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见解、技能和经验,但是, 在一些基础知识问题上一定要给学生正确的指引,防止 "因小失大"的淡漠。教师应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和好奇心,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树立学习科学的信心和勇气。在探究活动中应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学习。这可以利用协作小组,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探究活动中去,让学生分工合作,相互监督,进行交流,最终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
1.4 贴近生活,丰富课外小实验。课外实验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也是体现《科学》新课标的学习理念的一个重要途径。家庭小科学实验是拓展延伸课堂教学的一种课外实验,如何结合学生所学知识,贴近实际生活,帮助学生设计家庭小实验,并以此激发、丰富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能力,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首先,在给小学生设计课外及家庭小实验时,既要大胆地设计出学生喜爱的小实验,即实验中所涉及到的事物,应是学生所熟知且比较熟悉,又要在设计中细心地为学生考虑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或出现的问题,并用"还可以想出多少种实验方法"等提问,使学生对原以为自己很熟悉的事物又感到陌生起来,激发学生的实验欲望,从而产生探究的愿望。例如,让沉在水底的鸡蛋或马铃薯浮起来的实验,要事先准备一些马铃薯、鸡蛋和盐这类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鼓励学生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思考,多想出一些实验方法,并付诸于实践。在实验现象观察和实验结果分析、整理等环节上,教师也要让学生自己解决,然后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归纳和总结。其次,设计课外小实验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每次实验过程所需时间不宜过长。此外,考虑到小学生缺乏实验经验和观察不够仔细的特点,要严密注意实验器材和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并注意设计现象比较容易观察到的实验。
总之,与课堂实验相比,课外实验更能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逐步掌握实验的知识、方法、技能,形成良好的科学实验素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此,要积极创造条件,激发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鼓励他们自己去设计实验,去动手实验, 去亲身经历探究实验的全过程,这些必将有助于学生的各种技能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2.实验教学中应注意的地方
2.1 注意实验安全问题。小学科学实验一般都是步骤简单、易操作的实验,但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处处、事事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以预防为主,把事故的隐患消除在萌芽中。毕竟小学生年龄小,天性活泼好动,安全意识还不够高,需要教师的时时叮咛。实验时,教师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学生实验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以免发生意外,并需要教师仔细审察不安全因素,消除隐患。此外,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们也要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实验室伤害救护常识,以做好急救工作。
2.2 课前教师要试做实验,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要想提高课堂上实验的教学效果,指导学生熟练地进行实验操作,就必须在课前试做实验,体验实验过程,检验实验效果,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即使是以前曾经做过多遍的实验,也要重新试做,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防止课上打"哑炮"。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可以使教师自己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规范而熟练地演示实验,并得心应手地指导学生的实验与操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过程、体验实验效果,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3.总结
总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科学教师,我们应把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放在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位置上,努力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以真正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陈小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思考[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11).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是一门综合性极强、信息量极大、知识面极宽的基础性课程。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自主性的学习活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意识、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小学科学课本是以单元编排为特征的教材,系统性、针对性较强,那么如何运用网络资源的优势,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有利于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如何提供网络资源的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拓展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的空间,进一步激活课堂,使科学教学更具有生命力呢?
一、依据教学内容,丰富网站材料,营造学习环境
通常的专题学习网站一般由“教材知识”、“拓展资源”、“讨论协作”和“评价检测”四个模块组成。在实践中,我们从学科“学”的实际出发,以科学教材为基础线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在网站建设中突出内容的丰富性和有序性,以达到资源、平台、工具的优化合理组合。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和搭建自主互动学习的平台。
1、选择材料,丰富内容,创设环境。
在网络环境下,使科学教材信息与学生之间产生作用,达到科学教学的目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所提供的教材信息更适合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展开,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者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要求有针对性地寻找选择丰富网站内容的资源。例如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
在网站中除了提供动植物繁殖后代过程性资料之外还针对学生平时能接近培植的特点,单独增加了繁殖后代具体的操作过程,使学生有机会进一步学习并指导其实践操作。同时,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的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教者在网站中增加了一位医生的介说并配上图片,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既有兴趣又比较形象直观,从而使学生“我是怎样出生的”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懂得生命来之不易,应珍惜生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2、优化结构,丰富内容,营造环境。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自主学习,如果将搜集到的信息和科学教材上的所有内容堆砌在文本上,自主学习时随时点击,那么学生的学习就比较乱,其认知过程就缺少一个有序的进程。那么,就会影响在有限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因此,教者认为必须对其内容依据问题进行排序,突出资源的主题性、序列性。例如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教者设计了“导读台”提供学习问题序列,以激发学生保护资源的意识。将与教材有关的内容制作成导航图,指点学生阅读信息与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助于学生在整体浏览中围绕中心问题自主学习,在部分品读中围绕重点问题自主探究,在独立思考中围绕解答问题阅读信息,在自主学习中围绕解决问题处理信息提高发展。
二、依据学生需求,丰富网站形式,细化学习流程
科学教材编排单元性比较强,因而就为网络环境下开展问题探究自主学习提供了主题性明显的特点,教者如何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再根据教材特点,编排呈现网站形式非常重要。总体上其网站内容形式的呈现上可归纳为三种形式:学前浏览、学中导航和学后延伸。
1、学前浏览,拓展概念,激发兴趣。
科学课导入新课时,由于学生学前概念比较肤浅,对新的学习内容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好奇心,因此,教者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设计整体学前浏览内容,以拓展学生的已有概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这一单元,教者提供了的主题的内容,以丰富的地球信息与呈现形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快速浏览,然后再让学生提出更进一步探究学习的问题,为本单元或本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中导航,提供信息,培养能力。
科学课堂教学中教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学习形态,适当提供有助于开展问题探究自主学习的主题内容,让学生围绕中心问题探索学习信息,解答学习问题。例如《我们的地球》就设计了这样三个中心问题,这实际上为本单元的教学建构了一个知识体系,形成了知识网络,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导航,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引路。
3、学后延伸,丰富概念,陶冶情操。
学生通过学前浏览和学中导航两个阶段的自主学习,其知识更加丰富、兴趣更加浓厚,但脑海中所产生的问题可能也更多,这就更需教者在此时提供更多的知识信息,让学生进一步去搜寻,以满足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和探索未来的精神。例如《我们的地球》这一单元学习后,教者认为,可依据学生的所提出的问题再次提供一些网站信息让学生再去浏览学习,也可编排一些主题让学生自己去搜集相关信息,让学生永远做学习的主人,研究的主人。
三、依据学科特点,丰富网站途径,优化教学方法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教师作为引导者,进行着问题设置、资源提供、内容设计、任务提出以及组织协调等学习导航的工作,而学生作为探究者,则进行着明确任务、围绕问题、探索实践、自主学习等实践的任务。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空间,途径与方法。教者认为,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方法有别于常规性的课堂,特别是科学课也有别于其它学科。因而通过实践与研究,笔者依据科学学科的特点将网络环境下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操作归纳为“问题探究”教学方式及“主题探究”教学方式两种。
1、问题探究,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根据科学教学内容,相当一部分教材的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实验活动,那么这样的课型就可运用“问题探究“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例如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中的《折形状》一课的教学,教者在网站中提供了关于形状方面的模型、建筑以动植物的外形等,让学生点击浏览,提出问题导入新课。然后组织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体会各种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最后组织讨论,再次点击进入网络,说一说,网络中的物体为什么这样设计。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始终围绕本节课的学习中心,展开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互相交流、共同探讨,而教师则是课前作好准备,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并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之中,适时进行个别指导,及时捕捉动态信息,调控教学进程。师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共同分享集体的智慧和探究的成果。
2、主题探究,拓展知识,增强意识。
科学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不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实验,而只要进行主题式学习与讨论,就能达到学习目标。因此,教者建议这一类型的课堂教学可选用“主题探究”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
例如: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中《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一课。首先让学生说一说矿物资源对人类有何作用,你对地球上的矿物资源有何思考,并出示开采、提炼、运用的相关图片,确定本节的学习主题是:矿物资源日益减少,人类怎么办?围绕这一主题组织的探究活动。接着组织小组讨论。在整个课堂教学结束前还可以上学生对资源开发与保护,新能源研发等进行创造性的设计,课后进一步打开网站,搜集相关信息。这样的教学活动自然而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距离,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网络环境下小学科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丰富了科学教学内容,拓展了课堂教学时空,激活了课堂教学活动。同时,也进一步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了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尝试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来投身信息化时代进行终身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科学性原则
探究活动科学性的保证是有效开展探究活动的前提基础。探究活动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探究材料要科学,探究方法要科学,探究过程要科学三个方面,教师应该根据探究主题合理地选择探究材料,根据探究内容科学地选择探究方法,根据学情有目的地设计探究过程,关注科学探究活动的科学性,让科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开放性原则
科学探究活动是一个可变的、在探索中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科学探究活动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时间、空间、资源、内容、过程、结论、评价等多个方面,教师应该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来面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时刻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民主、和谐的探究环境,让学生有选择的机会和创造的空间,同时满足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教师将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有助于帮助学生拓展对科学现象的体验,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3.实践性原则
科学探究活动是一种以动手操作为载体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在方式上,有课件演示、教师示范、学生动手操作等;在空间上,不受教室所限制,有专门的实验室或相关的活动场所;在安排上,可以按知识的逻辑进行,也可以按活动的逻辑进行。实践性是学生动手、动脑,动全身的真正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主体性原则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指导、协助和排难解惑的作用。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探究主题,自主设计探究内容与形式,最后也是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汇报。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启发性原则
陶行知说:“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思维,而启发式教学是实现这种教学的重要手段。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更应该遵循启发式教学的原则,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教师在必要时才予以启发,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6.层次性原则
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心理特点和逻辑思维特点来进行安排设计,遵循内容从小到大,活动从易到难,要求从低到高这样的层次性原则,让科学知识逐步深入,不让科学探究太过简单,也不过度拔高探究难度,让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都有获得成功体验的可能,同时保证探究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时刻让学生感受到探究的乐趣,从而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地修正和提高。8.创新性原则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创新是科学探究的生命力。创新型的科学探究活动旨在从改革传统的“满堂灌”、“一师言”的科学课堂出发,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潜能开发和创新心理品质形成的教学方式。只有不断创新,科学才会不断向前发展。
二、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的策略
1.精心设计,激发探究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做一系列的编排和预设。精心巧妙的活动设计有利于营造浓烈的科学探究氛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其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内容的选择、探究重点的确定、探究类型的选择、课堂组织形式的选择、活动计划和仪器的准备。
1.1探究内容的选择。教师要有所选择的开展探究活动,应选择一些蕴含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的内容来让学生探究。如“摩擦力”一课,其中会用到“数据测量”、“数据处理”、“控制变量”等科学方法,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又可以学会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
1.2探究重点的确定。在确立了探究主题后,就应认真分析设计的每个环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确定探究的重点。如在探究“摩擦力”时,在科学知识上的探究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决定因素和产生条件;在科学方法上的探究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应侧重于某一点或某一方面,让学生深刻体会科学探究的实质。
1.3探究类型的选择。很多教师对科学探究存在狭隘的理解,他们认为只有让学生动手实验的才算是探究,其实探究的形式有很多,笔者认为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把科学探究分为如下几种类型:(1)操作实验型:科学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很多现象和规律都需要通过实验操作来进行探究,再得出结论。(2)理想实验型:从教科版的小学科学教材来看,很多科学规律和结论是无法在小学科学课堂用实验来完成的,这就需要通过科学思维来建立。如“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绝对零度”等。(3)访问调查型:调查访问也是一种科学探究方式,让学生在调查访问中,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4)讨论交流型: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交流,可以活跃学生思维,达到互补的作用。(5)资料研究型: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学会分析、处理各种资料,获取所需要的知识等等。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探究内容,来选择不同的探究类型,促使探究活动有效地开展。
1.4课堂组织形式的选择。①指导型:使用这种组织形式,教师应处理好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的关系,属于学生独立探究的部分,就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独立去完成,对于不属于本探究主题的过程目标,教师应大胆指导,让学生把精力集中于本次探究需要强化的环节。②合作型:在科学探究中,很多探究主题都需要多人合作完成,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教师应组织学生以学习对子或四人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③开放型:根据探究内容的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和方向来开展探究活动。
1.5活动计划和仪器的准备。针对一个具体的探究活动,教师应根据活动的内容和性质来确定活动计划,设计出探究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并准备必要的材料和仪器。当然,也可以让学生选择生活中的器材制作简单的实验仪器,或用其他设备改造成所需要的仪器。
2.适时指导,自主探究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新课程倡导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但笔者认为这种放手绝不是放任自流,教师在探究过程中要做好指导工作,及时调控全班学生的探究活动,并在合适、必要的时候对学生加以指导和帮助。笔者在对小学科学探究课堂的跟踪调查中发现,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直击要点,做到恰如其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探究方向。教师在课堂导入的时候,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创设虚拟情境,引导学生围绕探究主题自己提出问题,再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提出对问题的看法并作出相应的假设,让学生明确探究的方向和研究的思路。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得出结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了一定的资源和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想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对获取的事实进行自主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自己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例如在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完成第一个实验(热在金属棒上的传递)后,观察到了“离酒精灯火焰近的牙签先掉落,离酒精灯火焰远的牙签后掉落”这一实验现象,教师追问:从刚才的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结果很多学生只能总结出“热是从酒精灯火焰的这一端向另一端传递的”这一结论,这时教师可以及时引导:金属棒两端的温度怎么样?经过教师的这一点拨,学生很快就可以发现“热是从物体热的一端向冷的一端传递的”。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在探究活动中,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活动本身,而往往忽略了自己的体验和收获。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应留有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真情实感,组织学生相互点评、相互启发,让学生在反思中领悟科学真谛,让科学思想真正内化成学生的科学理念和科学知识。
3.抓住生成,深入探究
生成是以教师的预设为基础的,没有很充分的课堂预设,就不会有很精彩的生成,而生成又是对预设很好的补充和提升,只有当教师在充分预设的前提下抓住生成,探究才会深入,才会出彩。为了保证科学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进行课堂预设是必不可少的。在对一些小学科学教师的观察和了解中,发现教师在上课前都会进行认真备课,有些教师的教案设计得还非常巧妙,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但是,也常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力求“完美”,给学生留有的空白不够,在课堂教学中,只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课前预设走,让学生“补白”和“润色”的机会很少。笔者认为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一个临场的智者,不要被自己课前的设计所禁锢,而应顺应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源,抓住动态生成的机会,形成动态生成的教学艺术,为学生提升能力开辟“最近发展区”。例如在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磁铁的两极》一课教学中,教师准备了条形磁铁、圆形磁铁、蹄形磁铁,正准备给学生讲解磁铁的磁极时,突然蹄形磁铁因为吸附力不够,从黑板上掉了下来,摔得支离破碎,当时教师也慌乱了,不知所措。其实当时教师可以跳出之前的预设,设计一个“寻找不规则磁铁磁极”的探究活动,然后把接下来的探究交给学生,让大家一起来研究判断磁极的方法。这时学生可能会提出用已知磁极的磁铁靠近看它的吸引情况;把破碎的磁铁悬挂看它的指向;用小铁钉测试等方法。这样教师既可以很好地处理课堂突况,同时又可以抓住亮点生成,以一块掉落的磁铁带动全班学生对不规则磁铁磁极的探究,体现生成的魅力和探究课堂的精彩,让探究课堂更具灵活性。
4.给足时间,充分探究
我们常常见到的现象就是:教师因为时间原因,简化探究过程,让探究草草结束,直接抛出结论,这样就致使探究未能充分进行,也不利于学生对科学规律和方法的理解。充足的时间是学生进行探究的保证,没有足够的时间,探究就会流于形式,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给足时间,让学生尽情探究、充分探究。
三、强化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的意义
1.提高科学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科学教学的宗旨就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同时关注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教师应在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简单地介绍科学方法和思维,让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科学的真正含义。
2.激发探究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是科学探究的生命力。如何引导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强调教师要轻结论、重过程,注重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学习,鼓励学生创新性学习的思维活动,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转变学习方式,激发自主探究学习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然而,在实际的科学探究过程中,由于受时间和教师课堂安排的限制,很多学生都不能尽兴探究,从而失去了再认识、再实践和再发展的机会。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推行“同主题拓展探究活动”的学习方式,也就是在一个探究活动结束后,围绕该探究主题,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发散和逆向等创新性思考,再小组合作设计改进的探究活动方案,然后进行后续的探究活动,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比较,并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抽象得出合理的、科学的结论。这样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让其积极参与到探究中,在探究中获得成功体验,从而乐于探究。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 探究 开放 转变观念 体验乐趣 增长能力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探究作为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教与学的策略。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很重视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获得发展。但是,怎样的探究活动才是有价值的,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下面就本人多年来在科学课上的一点浅显的体会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一、如何在科学实验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儿童具有共同的独立的能力,渴望了解他们生活周围的更多事物是一种天赋的好奇,他们具有潜在的创造性和天赋,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和发展的。互相信任和尊重的气氛有助于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使获取知识能力他们的自觉行为。
传统的科学实验课,往往是教师先演示实验,然后由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去做,按部就班,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还钳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应该让学生学会学习,把广阔的空间还给学生,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把更多的内容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争辩、去研究、去创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由教学的主角变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协作者、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使教和学的过程成为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如讲《摩擦力》一课,我先给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他们从平时经常玩的“在地上拉着玩”的游戏中理解什么是摩擦力。并适时提出问题:穿什么样的鞋、在什么样的地面上比较容易滑?拉着体重不同的同学感觉有什么不同?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索的兴趣。在学习“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时,我给了学生20分钟的时间,让他们根据桌上的研究材料合作设计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最后小组共同形成实验报告。在实验过程中,我不断地巡视,时而是指导者,时而是参与者,时而是领路者。在实验方法的采用上,孰优孰劣,我并不表态,而是更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试,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实验完毕填好实验报告后,各小组轮流汇报实验结果,其它组可提问、反驳、赞同,使全体学生在积极浓郁的探究氛围中达成一致,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名符其实的“小科学家”。
因此,在学科实验中,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主张学生自主地活动和独立地获取知识,是重中之重。因为科学教学是让全体学生参与以探索为目的的研究活动,教师应为这种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环境,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小科学家”把中国推向繁荣富强的巅峰。
二、使课堂成为开放的空间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每一个现代人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而早期的科学启蒙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实现新的理念,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动手、动脑,使学生能独立地、自主地探究科学知识,将知识加以综合分析,然后用之于实践活动中,从而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未来人才。
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过程中,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少一点约束性,多一点开放性,让学生体会方法的多元性,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磁铁》一课的学习中,我设计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你用桌上的材料玩一玩,磁铁有哪些本领,看谁发现的多?”这时学生迫不及待地利用材料做起实验来。有的同学用磁铁吸起了许多小铁钉,而且小铁钉连着小铁钉;有的同学把大头针放进装有水的烧杯里,用磁铁隔着玻璃和水把大头针吸出来;有的学生利用学具中的硬纸板、铁垫圈、棉线等,设计了“小猫钓鱼”“蝴蝶飞舞”的游戏;还有的同学发现两块磁铁能做“推、拉”的游戏。在汇报“发现”时,同学们争先恐后,他们不仅发现了磁铁的性质,还发现了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两块磁铁相互接近时会出现“斥、吸”现象。为学生们创设了思维的空间,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因此,在教学中,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为学生创设自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自行探究,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潜能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自由观察,自行获取知识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究式学习作为科学课学习的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与学生所认可,探究式教学已成为科学课教学的主流。下面浅谈我对科学实验课的认识。
一、备实验材料,提出探究问题。
我们要依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有机的结合学生生活中熟知的生活现象,准备实验材料,对学生提出问题。
如《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一课,我准备了几种同学们熟悉的几种液体有:纯牛奶、果汁、水、酱油等。先让学生对这几种液体进行观察,之后提问:你能详细地介绍这几种液体吗?从而激发学生研究这几种液体性质的兴趣,再让学生动手去操作,进行探究和记录。
二、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
猜想与假设已成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对科学活动预见性的重要实施渠道。
我们要引导学生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针对要研究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预测或作假设性解释,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在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畅所欲言。
例如:在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时,提前量出一定量水的质量,再根据液体的粘稠度,让同学们猜想不同液体的质量会是多少。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假设猜想要有所预见,并有应对预案。学生出现多个错误假设时,教师应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由学生自己作必要的整理,否定掉一些假设,而不是教师武断地决定探究方向。
三、实施探究
根据探究方案实施探究是科学探究课的中心环节。新课程的实施和推广,更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学生在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掌握科学方法,感悟科学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探究活动主要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研究方案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探索,在一定范围内收集和处理信息。一般不要求学生在本环节能够解决全部问题,只是先给学生提供一个参与探究、亲历探究的机会。
四、展示与交流
课堂上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倾听他人意见中使自己成长、在肯定自我中培养自主意识、在交流评价中发现新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展示与交流环节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要创设民主氛围。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受情绪因素影响的,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于交流的催化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完全放松,全身心投入,才会有活跃的思维,才敢畅所欲言。第二、允许学生犯错。在交流时,给予学生犯错误的权利,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而无所顾忌。
五、拓展与创新
关键词:科学探究;小学科学教学;应用
1引言
小学科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启蒙课程,使学生具有科学的思考方式,但是仅仅是凭借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对学生的帮助并不是很大,关于小学科学的教学会为以后初高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现代科学探究中存在的问题
2.1科学探究的低效性
学生在学校组织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并没有完全参与到其中去,只是看热闹的态度,对科学探究的参与度不够,相互之间的互动程度也不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表层的,也是单向的。只有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并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在科学探究实验中,学生只是关心着自己小组内的事情或者并不理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也没有真正被实验激起兴趣,导致科学研究效率低,课堂效果不好。并且教师也没有采取人文主义教学的模式,不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教师也不会去主动地关心学生。并且只有简单的课程上的互动或者是在有听课的时候才会采取的表层性互动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真正成长,也不利于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
2.2教师教学模式老化
课堂上教学活动的单一,使学生出现了疲惫的现象,他们不愿意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活动当中来,与教师之间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教学课堂上只有教师的讲解并没有多余的课堂活动去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又或者是即使是有教学活动,但是也不会有太多的样式,每天都是一样的活动会令学生反感,没有新意的教学也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学生的参与度会低。教师在课堂上面并没有引入科学探究或者是引入科学探究的深度不够,都会导致学生对学习的疲惫。教师还在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思想,还是坚持老一套的教学思维,并没有很重视科学探究对于小学学科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不是很高,在课堂上即使是学校安排了相关的科学探究课程但是教师为了节省上课的时间也不会为学生进行动手操作。
2.3学校的科学探究设备不足
小学在科学教学当中对于科学设备所投入的资金不足,相应的教学设备不完善,主要重视一些专业化的教学设备,也只是购买对于教师教学有帮助的设备,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是却忽视了科学探究对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性,这也可以说明学校重视的仅仅是基础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的操作能力。设备不足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正确理解以及深刻的记忆,只有在自己动手操作以后才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兴趣性。
3解决对策
3.1重视在科学探究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过程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结果并不是那么的重要,探究过程才是教师应该关注的重要地方,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以及他们的认真程度,为教师以后的教学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自己的教学也可以变得很轻松,在课堂上面教师讲究的是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而科学探究的过程是观察学生特点的重要一点,并且学生只要能主动参与,就证明他们喜欢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兴趣,兴趣教学是最重要的,只有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参与到其中来会对实验产生很大的兴趣。
3.2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
现在的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不只是知识的讲解者也不仅仅是班级的领导者,他们更是班级的组织者,活跃气氛的人,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思想,学会尊重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并且也要时时的互动,在每节课为同学们做相关的科学实验,勾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上课时教师可以用20分钟注重知识的讲解,在这之后为同学们做相关的科学实验,在做实验时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具有一定的实验所需要的燃料以及设备,教师为学生看着时间,在特定时间内完成程度最好,动作最快的一组获胜。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究实验的参与度,让同学们更加热爱学习。
3.3加大对设备的资金投入、充分利用校园的实验资源
学校在以前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视程度并不是很高,并没有将科学探究作为小学科学教学的辅助教学工具之一,以至于他们在购买相关设备时也只是购买对于教师讲解基础知识有关的设备,而对于科学探究的相关设备的资金投入很小,设备的缺失对科学探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学校应该注重起来,小学科学的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只是简单地基础知识的了解,会将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所淹没,学校设备的不完善,教师在课堂上面的严肃教学,都不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开启。
4结语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方面是现代科学探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方面是解决对策,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描述希望对于小学科学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孟令红,石新妹.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60-64.
[2]水卿梅.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能力;方法探索
“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作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由此我们知道,学生的科学探究式学习活动在本质上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很多相似之处。探究式学习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科学可以使教育进入美好的境界,让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伴随生命的始终。小学的科学教学为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种训练的机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三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应当改变以往旧的教育观念,树立“学为主体”的观念,并根据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等特点,及时地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在课堂中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两点粗浅的认识。
一、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避免单纯地靠一本教科书来灌输知识,必须把它转化为利用课件、实物、标本等多种教学媒体启发、引导学生掌握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主持、评价来激励和指导学生学习,完成教学任务。如以我曾上的四年级上册《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一课为例:
1、指导观察,分组实验:教师首先要展示四幅反映实验内容的图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寻找铜、铁、铝、锡的四个共同特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2、启发引导,设计实验:教师要善于借助实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第一组实验方法自行设计第二组实验,研究木棍、粉笔、瓦片与铜、铁、铝、锡不属于同一类物体。这样,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 ,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3、组织讨论,归纳总结:在学生已经完成两组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金属有哪些共同特征。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各实验小组讨论完毕之后,教师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出金属的共同特征。
4、强化记忆,扩散思维:为了进一步掌握金属的共同特征,我运用了投影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多种物体中辨别金属,既做到了新授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同时,也扩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启发设计实验、组织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总结、强化记忆、扩散思维等活动中完成。
二、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科学课的教学活动中,应该通过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口、亲自动手 参与做实验的活动,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喜欢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分析、探索、研究,学会进行科学试验的本领,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真正的主体。
1、观察思考,分组实验;学生对教师展示的四幅反映实验内容的图片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并大胆地进行实验。
2、自行设计实验过程:学生由第一组实验获取的知识联想与第二组实验之间的关系,然后各实验小组展开讨论,自行设计并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3、小组讨论,大胆发言:由于学生在获取两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掌握了知识,有话可说,就会踊跃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主动参与实验小组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形成一个课堂教学。
4、运用概念辩别金属:众所周知,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在本课中,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学会识别金属,知道有些物质的状态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由于教学活动组织得充分,学生掌握了金属的特性、共性,根据金属的共性、特色,学生能够很快从多种常见的物体中辨别出金属,并说出辨别的方法,教学目的实现就成为一种可能。
5、阅读教材,提出质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教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掌握新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教学情境生活化;探究材料生活化;科学作业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229-0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与社会生活、学习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学生的科学素养获得发展。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
科学教学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这种探究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渗透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
在《溶解》一课教学中,老师提出----“现在很口渴,想泡一杯果珍来解解渴。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好办法,让我快一点喝到这杯糖水啊?”泡果珍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一听到能够为老师献计献策更是来劲了,学生马上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给我献上了计策来:“用筷子不停的搅拌能够使果珍快一点溶解在水里。”“用热水来泡溶解起来也很快的。” “把果珍放进水里,然后再用两个杯子倒来倒去。”……从这样的生活情景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 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学生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的亲近,对实验设计也就非常的感兴趣了。很多学生都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但学生并没有认真的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把它“搬”到课堂上以后,一下子成为了学生关注的焦点。
二、探究材料生活化
科学是一个个有趣的而富有探究性的实验,学生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实现儿童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提供学生科学的实验仪器有的时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实验室的仪器容易使学生一定的陌生感,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
在教学中,我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学生生活中的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等都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比如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用专门的实验器材――音叉,而是提供给学生生活中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使直尺等物体发出声音来。又如,在教学“热胀冷缩”实验的时候,我提供给学生的实验材料是盐水瓶和学生喝牛奶用的透明塑料管,而不是实验室的烧瓶和玻璃管,实验的效果同样很理想。
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的天地。教学中如果一味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会制约了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
三、科学作业生活化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的巩固而忽略学生的动手能力、情感体验等的作业形式,合理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由教室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
例如,在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知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我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实验继续去探究生活中的植物油、酱油等是不是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了前面生活化的实验材料的铺垫,这样的课外探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学习了《植物的花》以后,我设计了一份实验表格,让学生观察菜园中开花植物的花萼、花瓣、花蕊(雄蕊、雌蕊)各自的数量。菜园是学生课余生活非常关注的一个地方,观察研究这些开花的蔬菜,学生并没有感到这是一种作业的负担,都欣然圆满完成了任务。在教学《家乡的地形》之后,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的沙坑里边去动手做一做盆地、丘陵等各种地形。玩泥、玩沙是小学生很感兴趣的活动,学生利用课余休息的时间玩沙造地形,在玩的活动中进一步建构知识。
生活化的课外作业既巩固扩展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久而久之,学生乐于对周围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自己想办法探究解决,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尝到这样的甜头以后,学生对生活化的科学探究的兴趣就更加的浓厚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小学科学教学应以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为对象,提供给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材料进行科学探究,并适当地将这样的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堂以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学生在这样的生活化情境中,熟悉的材料下,习得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好科学在生活中的用处是那么的广泛。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获得真正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科学探究;科学态度;探究问题;探究过程
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无疑,探究已经成为小学科学教育的灵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许多先进的教学思想已深入人心,课程改革成果展示活动也搞得红红火火,但我们的不少教师对《科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科学探究"的理念和要求还不能很快适应和接受、理解和实践。于是一方面教师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当前的课程改革中,积极地在教学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另一方面又出现了一些令教师们困惑不解的、有碍于科学探究活动健康开展的问题。为此,谈谈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1.科学探究活动中的问题
1.1 在教学实践中机械地理解和实践"科学探究"
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往往表现出很强的程序性,不敢漏掉一个环节,并且每个环节都试图充分展开。我们以为只有这样才是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习活动。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我们在教学设计上时常出现偏差,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时间不够,课的中期轰轰烈烈,后期草草收场的现象。
1.2 不能有效地选取和利用材料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教师为选取活动材料伤透了脑筋,有时为学生准备了很多材料,而在课堂上能正真派上用场的又很少,而眼花缭乱的材料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而探究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探究材料的选取,而有结构的材料能提示科学概念,能反映自然现象的某种关系,能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探究,从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精心设计、选择、提供的有结构材料是探究式教学得以开展的根本,是学生参与实践,自行探究的前提,也是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素养的关键。
2.问题的解决策略
2.1 认真做好学生探究前的准备工作
探究前的准备对整个探究活动来说非常重要,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2.1.1 探究前预备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态度的培养
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主要是科学探究精神的萌发。也许他们根据现有的认识水平,还不能完全掌握客观的科学方法,得出客观的科学结论,但是他们完全能够相信这个神奇的世界同时也是有秩序的、有规律的,并且养成通过自己的研究去探索它的态度。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向学生展示大自然神奇的一面,激起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的探索,保持学生心中的好奇,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客观事实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学习依据实际的经验而不是头脑中的想法得出结论,从而走上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之路。
2.1.2 学生探究欲望的激发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学生思维的过程受情境的影响,在学生探究前精心创设情境,就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催生出强烈的探究愿望,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加以引导: 引导学生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注意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感受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萌发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大胆探索。
2.2 悉心指导探究过程
科学探究是要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搞科学,体验科学,理解科学。科学探究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促进者,不能忽视其指导作用,要提高科学探究实效,教师更要加以悉心指导。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应着重从学生的思维、方法、态度上悉心加以指导,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的科学素养。
2.2.1 指导学生选择探究问题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利用或创设一定情景,借助一定材料,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引发思考,会提出一系列科学探究问题,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一一探究,要选择有价值的科学问题进行探究。既然问题是学生提出的,要探究什么就得由学生自我选择,真正把探究主动权交给学生。也就是说,我们不光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培养学生选择问题的能力。
2.2.2 指导学生选择探究方法
探究一个事物或一种现象的方法很多,可以是定性的、定量的;可以是直接感知的、分析比较的等。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就要指导学生采用合适的科学的探究方法,才能提高探究实效。但科学探究方法不能是教师预定的,而是学生根据自我选择的问题需要而选用的,只有是学生自我选用的,才是他们主动积极地探究科学问题的动力。
例如,《磁铁的磁性》:在本课重难点的问题--磁铁各部分的磁性一样强吗?,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小组去讨论实验方法,学生的思维都很活跃,方法有很多的,如:"看哪里挂的回形针多","放一个铁珠上去","用磁铁去'碰'回形针"等,这时候教师应该有实验器材和工具的情况下,尽可能让学生去选择自己讨论的实验方法去探究。
一、操作活动中进行探究
由于学生实践经验少,具体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因此,要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就必须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积累经验,使认识不断深化,从而获得真知。科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大多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也是他们非常渴望了解的知识。这些知识大多是学生能够亲自观察和操作的。如上《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一课时,三年级学生对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已有一定的认识了解,如常见的铁钉、石子、铜钥匙会沉入水底,木块、泡沫会浮在水面上等自然现象,我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突破口,让学生自己做石块、木块在水中的沉浮实验,从而引出课题,然后提出“这些物体在水中为什么会沉浮”的问题,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会根据思考出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积极投入到探究物体浮沉的实验中。
在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做,参与研究,掌握基本的各种操作方法,亲自感受操作的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快乐地学。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获得了真知,从实践中获得了认识,这种由亲自体验获得的经验是刻骨铭心的,是教师任何说教都无法代替的,这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的探索过程。
二、游戏活动中深入探究
学习科学知识时以组织游戏的形式尤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学生年龄越小,有意注意的时间就越短。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小学生有意注意一般只能持续15~20分钟,好动、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学生在游戏中学,能主动愉快地探索科学知识,精神愉快,不知疲倦。我认为组织学生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秋游、踏青、竞赛、参观等。如学习三年级《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一课时,我带学生到野外踏青,让每个学生明确踏青的任务是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踏青中考察的重点是认识有生命的物体,以及它们各自生活的地点等,并要求学生一边踏青一边把观察到的物体记下来或画下来,把能采集的实物带到课堂上展示。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会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学习气氛活跃,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讨论活动中激活探究
讨论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使学生踊跃参与讨论,通过语言描绘学习过程获得的感性认识。学生对科学的认识会从未知到已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在这样一个转化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靠学生的语言了解他们理解的程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应限制学生说话自由,而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想说就说,想提问题就提,有不同的认识允许展开讨论,要启发学生大胆提出疑难问题。如授完《声音的产生》一课后,我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有学生不假思索地说:“老师,动物的叫声是怎样产生的?”有学生忍不住地说:“老师已经讲过了还问。”这时,我微笑地说:“问题提得好,想一想,你能不能根据这节课学习的知识自己解答这个问题?”这个学生默默地想了一会儿,说:“我知道了,动物的叫声和人的叫声一样,都是由于声带的振动产生的。”“说得好,你敢于举手提出问题,并且自己解决问题,让我们为他鼓掌!但是,老师要提醒同学们,有些动物的声音不是声带发出的,课后大家自己上网查资料,下节课我们再一起交流。”在这节课上,学生从动物想到乐器,从电器想到汽笛……思路活跃,问题非常多。我采用讲解、讨论、实验、阅读课外读物等方法,一一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真正获得了知识,懂得了应用知识,还养成了遇事爱问为什么、探个究竟和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课后活动中拓展探究
美国阿瑟A卡琳等在《教作为探究的科学》一书中指出,数学被称作科学的语言,它是人类探索、再现和表达事物的终极方法。因此,它也是在调查、发现、模拟和交流有关客观世界的秩序和规律时所需要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2]。近年来,基于数字传感器的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其将科学现象、物质变化实时的量化、采集的功能有着传统实验器材无法比拟的优势。数字化实验系统(DigitalInformationSystem,即DIS)是一种新型实验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及实验软件包(专用软件、通用软件)等构成。作为系统核心的传感器可以认为是人类感觉器官的延伸,通过传感器可以测量pH值、CO2浓度、O2含量、光强度等各种数据,而数据采集器则是数字化实验的“显示器”,它能够显示各种测量数据,以数字的形式最直观地呈现给实验者。笔者从2013年开始参与广东省规划立项课题《数字探究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相关研究,具体负责小学科学领域的研究。通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数字化实验技术对实现科学探究过程中将自然现象从定性表达到定量表达的转变、从经验认识到规律认识的转变过程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同时对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运用数学进行定量表达的能力、“用数据说话”的科学意识、根据数据进行推理、总结归纳的能力等诸多方面有非常大的帮助。本文主要介绍自己对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运用数学方法的认识,以及通过实际案例的对比提出借助数字传感器,运用数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两种做法,供各位同行参考。
二、小学科学和数学
科学和数学学科有着天然的联系,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定量表达和使用逻辑推理。人类对自然现象从定性表达到定量表达的转变可以看作是从经验认识到规律认识的转变过程。伽利略经典物理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运用数学研究物体的运动并总结出物体的运动规律。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强调:科学要“运用数学收集、处理数据,运用数学进行推理,以形成概念、定律和理论。”[3]在小学科学探究中运用数学的常用方法如表1所示。
三、运用数字传感器开展小学科学探究教学
(一)发挥数字传感器的优势,将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测量
下面笔者以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蜡烛燃烧过程的物质变化》一课为例进行说明。《蜡烛燃烧过程的物质变化》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蜡烛在燃烧过程中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笔者对所教的6个平行班开展了传统方式和运用数字传感器两种教学方法的对比研究。1.教学对比(1)传统教学片段①探究问题:蜡烛燃烧后是否会产生新物质?②教师讲解“蜡烛燃烧过程的变化”实验的过程。(如图1、2、3所示)实验步骤:A.用烧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B.观察烧杯中是否有水雾的产生。C.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D.待蜡烛熄灭后,往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再倒出,观察残留在烧杯壁上的液滴是否变浑浊。(2)数字探究教学片段①探究问题:蜡烛燃烧后是否会产生新物质?②教师讲解“蜡烛燃烧过程的变化”实验的过程。(如图1、图2、图3所示)③学生猜测蜡烛燃烧过程的物质变化。④设计验证实验方案。⑤分组实验。实验步骤:A.将二氧化碳、氧气、相对湿度三个传感器插入三孔罩中。B.测量蜡烛燃烧前三孔罩内二氧化碳、氧气含量及相对湿度大小。C.用三孔罩罩住燃烧中的蜡烛。D.观察、记录数据采集器中三个传感器的数值。实验结论:蜡烛燃烧过程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其中要注意的是蜡烛熄灭后容器内氧气含量并不为零而是18.344%(如表2)。(3)两种教学方式中对数学的应用情况对比分析通过表3的对比,教学效果孰优孰劣已一目了然。笔者发现:基于数字传感器的科学探究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单靠人眼观察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本实验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一般情况下,面对这些探究问题,教师只能采取“讲实验”的方式,将知识告诉学生。如本实验中采用传统的方法,学生甚至教师都会感性地认为蜡烛熄灭是氧气烧没了导致的结果,这显然是知识性的错误。定量研究是科学的特征。一些传统实验受到实验条件、实验技术的限制,难以量化。借助数字化传感器就可以直接使许多科学探究中的定性实验升级成定量实验。数字化传感器的精度高,误差比较小,数据的定量显示,这些使科学规律的探究发现或者探究验证更具有严谨性和可信性。数字化实验系统为学生的“定量化”研究提供了研究平台,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
(二)运用变量转换思想,对不易观察和测量的现象进行研究
下面笔者以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为例。本课的重点是探究固体热胀冷缩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认识固体也存在热胀冷缩的现象。
四、结束语
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好任何事物的前提,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天生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总是觉得这也好玩,那也好玩,喜欢听教师讲解,但自己并不想去探索、去钻研。所以,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其任务就是要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科学原理,让学生在探究中激起学习兴趣,并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溶解现象这一节课时,教师先进行高锰酸钾和方糖溶于水的实验,让学生事先仔细观察,然后向学生提问,是不是所有的物品都能溶于水中呢?一边问教师一边让学生自己进行如下实验,让学生把自带的一些油、盐、粉笔末和面粉等等放入事先准备的水中,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学生通过亲自做实验找到了正确答案,显得特别兴奋,都对科学的学习十分感兴趣。又如,在教学物体沉浮的实验时,先让学生做木块和石头浮沉实验,先调动起学生对浮沉实验的积极性,这时教师再给学生讲有关死海的故事,然后拿出大小不一的两个鸡蛋,让学生把两个鸡蛋分别放进清水中,并在放大鸡蛋的清水中加入适量的盐并加以搅拌,再让学生观察浮沉的现象。学生观察过后都跃跃欲试,很多同学想到了从家里拿一些水果来做实验。这些实验让学生激起了学习兴趣,更调动了学生自我探索的精神。
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验探究科学的乐趣
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找到自我探索的兴趣,重点就在于教师要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能恰如其分的当好“导演”的角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自己只是课堂教学的总导演,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在讲解的时候尽量少讲一点,多给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不要用在一堂课中牵着学生的鼻子到处走的教条教学法。要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多一点自我表现的机会,多一些进行科学实践的机会,从而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喜悦。只有学生亲自参与到体验实践活动中去,才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能深刻地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从中体验到探究科学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例如,在教学不倒翁的实验演示时,教材中要求进行两组对比实验的操作,从中找到不倒翁不倒的真正秘密,懂得上轻下重的物体是最稳定的规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把教材稍作改动,先和学生一起来试着制作一个不倒翁,不管学生采用什么方法,什么材质来制作不倒翁,做完后就和学生一起玩,一起研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在做不倒翁的时候,学生们就会想方设法,寻找能制作出不倒翁的材料来,到底要用怎么样的物品来制作才能让不倒翁不倒呢?如此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探究的思维,也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足够的空间,还能保证学生全体参与,更直观、更形象、更有说服力,课堂结束后,足以让全班同学都能了解不倒翁的由来和不倒的规律。也就是说,学习只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和构建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信度,让学生勇于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探索者。
又如,在教学四年级的科学《浮力》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用提问导入法,问学生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们听教师这么一问,就会把平时自己知道的一些答案说出来,如:跟物体的重量有关,还有物体的材料有关等等。见学生这么回答,教师并不要当时就给予学生评价,而是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分组来进行实验操作。实验操作完后,再进行交流,这时不同小组的学生就会积极发言,木块在水中是浮起来的,而另一小组会说橡胶泥在水中会沉下去,可是把橡胶泥捏成船后就会浮在水面上了,还有一小组同学则说石头是沉到水底的,为什么不像木块一样上浮起来呢?这时另一小组又传来了笑声,原来是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一只鞋子放在水盆中了,他看自己的鞋子浮在水面上显得特别开心,虽然这位同学做得不太好,有点过了,但是教师并不要批评他,而应给予一定的表杨,赞许学生敢于探索的学习精神。并帮助这位同学来总结出鞋与石头一样重,石头沉下去了,而鞋却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是因为水的浮力的作用,说明体积大,水对它的浮力就大,体积小,小对它的浮力就小。因此,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体积、材质等一一相关的。所以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们进行科学地实验去证实科学道理,在实验中去进行科学探究,只有这样才是最有意义。
三、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创作能力
在小学科学课堂探究教学中,教师要重在发展学生的个性,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尽可能的把课堂的探究活动有意识地向科技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方面发展,让学生留有足够多的探究时间,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自主地开展探究活动,使探究活动不断得以延续。例如:在对镜子进行研究时,做一个潜望镜和万花筒;在对小灯泡电路进行研究时,做一个小台灯等。或启发学生用科学课所学的知识,利用身边的废旧塑料筒制作出造型美观的垃圾筒,能变废为宝。孩子们的智慧和潜能是无穷的,人人都是小小发明家,教师就要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发现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