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09:56: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物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 2017年商业印刷行业前景展望 2015年,热点行业预测 2017年高考历史学科涉及的时政热点预测 全球电力行业交易市场2016年回顾和2017年展望 2017年经济展望:微妙的平衡 浅析无人机航拍的行业竞争结构和行业前景预测 2017年高考三角热点考向预测 2017年中考语文“新闻热点”类题目预测与演练 2017年高考周年热点问题选择题预测 2008-2017年全球商业卫星需求预测及展望 回顾2016年农药行业 展望2017年发展趋势 网络电视的运营策略和展望 2017年上市银行展望 GPON技术的简介和前景展望 物联网的应用和前景展望 2011年化纤行业运行分析和2012年预测 2017年申论热点解析 2017年政治时政热点大猜想 聚焦技术热点 展望行业趋势 ISDN的技术热点和发展前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工I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物联网发展报告(2014~2015)[R]. 2015.
[4] 舒华英,赵淑娟,车培荣. 电信发展趋势与运营转型[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9(1): 34-38.
[5] 于化龙. 中国电信在物联网领域的发展分析[D].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2011.
[6] 葛华勇. 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新阶段[J]. 中国金融, 2016(6): 9-11.
[7] 李斌,续鹏,赵一诗. 商业智能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研究与应用[J]. 无线电工程, 2011,41(6): 47-49.
[8] 钟明华,吴洪. 电信运营商移动支付发展研究[J]. 移动通信, 2016,40(7): 45-50.
【关键词】电信运营商 物联网 应用层 网络层 感知层
1 引言
IBM认为“计算模式存在十五年周期定律”(如图1)。自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及“物联网”概念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意识到“以信息感知为特征的物联网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信息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纷纷将物联网发展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目前欧美及日韩等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与地区在物联网应用深度、广度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如美国成为物联网应用最广泛的国家,其RFID应用案例占全球59%。(数据来源:工信部电信研究院)
从国内物联网发展看,2009年8月国务院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提出要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从此拉开了我国物联网发展序幕。当前学术界和企业界纷纷响应,已在物联网的概念、内涵、发展瓶颈及商业模式、示范基地建设、行业应用项目推广、高校学科建设等领域取得一定成果,但从电信运营商的视角深入认知物联网定义及其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将就此命题展开研究。
2 物联网定义及认识
关于“物联网”的定义,传感、通讯、网络、处理、云计算等领域都从自身角度去阐述和放大,麻省理工学院(MIT)、国际电信联盟(ITU)、欧盟(EU)、维基百科(Wikipedia)、工信部电信研究院(CATR)等机构和相关学者亦各有观点。本文将从“说文解字”及电信运营商实践的角度来探讨物联网定义及认识:
从“说文解字”的角度看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nternet”指计算机通过标准协议连接形成的全球性网络,“Things”指客观世界的物理实体;因此,“Internet of Things”指由可唯一标识的物理实体通过标准协议形成的全球性网络。
从电信运营商实践角度看,利用感知技术,通过物体上装载的电子标签(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经过接口与网络传输互联,从而赋予物体智能,进行感知、传递、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随时随地的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目的,这种将物体联接起来的网络被称为“物联网”。它具备规模性(只有具备规模,物体的智能化才能显现)、流动性(必须保证物体在运动甚至高速运动状态下都能随时随地沟通)以及安全性(涉及国家安全、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保护,需要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等三个特点。
3 相关研究评述
近年来,我国物联网研究成果主要涵盖学术理论与电信运营商实践两个层面,主要集中在物联网概念、本质、产业链、技术体系、商业模式、演进路径、发展现状及瓶颈、对策等方面,基于运营商视角的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研究成果较少,具体如表2所示。
4 基于运营商视角的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
分析
当前社会各界对于物联网技术体系架构的认识基本一致,一般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等,本文基于运营商实践对各层再细分,得到基于电信运营商视角的物联网技术体系架构,其中终端接入层、平台层及应用层为运营商关注重点,具体架构见图2。
4.1 应用层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应用先行。从国内外物联网应用发展情况预判,国内物联网将率先在规模大、信息化程度高的重点行业领域实现突破并形成规模,同时物联网应用还将不断发展和纵向延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潜力型应用领域见表3。
要使物联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需要功能强大的信息系统来实现智能处理,而云计算的三种服务模型提供了与物联网无缝融合的切入点,即软件即服务(SAAS,Software-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PAAS,Platform-as-a-Service)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于电信运营商视角的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架构融合如图3所示。
智能识别技术将极大拓展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领域和能力。计算机智能识别技术可精确帮助视频监控系统从纷繁的视频图像中分辨出目标信息,一旦目标在场景中出现并违反预定规则,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具体优势如下:
(1)主动式服务:在事件发生过程中及时分析事件发展趋势,避免恶性事件发生;
(2)7*24小时服务:可进行不间断的视频分析,提供全天候防范;
(3)加快响应速度:对于安防应用,能自动发现监控画面异常情况,使安防人员可以更迅速地处理紧急事件;
(4)挖掘商业价值:从视频画面中分析得出有价值的商业信息。
4.2 网络层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接入自由权是固定通信网(重点指光纤网)与物联网融合的焦点。光纤网可让物联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实现更便捷、更智能、更足量带宽、更安全的接入。
德国弗劳恩霍夫对过去几十年德国的物流技术发展路径进行了描述,我主要把它分为两个阶段介绍:30年黄金发展期,从1974-2004;近十年物流发展趋势,2004年至今。从第一台叉车,从第一个集装箱,从第一个高架库,到现在的智能化的物流装备和未来展望,一直展望到2020年,就是未来的物流技术发展是什么样的走向。在这个领域我们做了很详细的研究。
我们研究发现,不同行业的物流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比如说医药行业,整体的物流水平和技术能力是领先于其他行业的。另外是汽车行业,然后是快速消费品领域。物流发展不平衡与这个行业本身的一些特点有关系。比如医药,德国的医药物流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是因为有社会需求。
我们再看一下欧洲物流装备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1950年代,托盘系统在欧洲得到了推广。叉车在1917年研发出来之后,在50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到了1960年代,堆垛机、高架库等等成为主要产品。1970年代,自动分拣系统、悬挂系统、输送系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80年代,随着柔性生产尤其是精益生产的推广,分拣设备、条形码的应用更加普遍,尤其是数据传输技术、分拣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仓库管理系统已经上升到个人电脑的层面。1990年以后有了分拣机器人,整个物流系统的控制平台得到了很好的应用。2000年之后,物联网技术,尤其是在互联网支持下物联网技术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数字化工厂在往前推进,软件已经走向了标准化、模块化(参见图1)。
今天的德国正在研究的领域是细胞式的智能物流系统,每个系统都很精细,它的功能看着很相似,完成的功能却不一样。这是一种智能的,有生命的,组成一个大的像生命体一样的物流体系,相互协调,不需要中心控制的一种系统。这是我们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现在正在面临一个新的工业革命,德国人说现在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物流技术会在其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和互联网相结合之后形成了物联网的技术,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
下面我想跟大家分享两个实际的案例。一个是现在世界物流装备领域老大公司胜斐迩的发展情况,另外一个是德国的永恒力公司(略)。
那么,从整体上看,我们应该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物流装备行业的哪些经验呢?
首先是重视标准化建设,不仅物流设备实现了标准化,还有作业流程的标准化、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对企业的评价也有相应的评估标准。像这种标准化的建设,对一个国家的一个行业的发展非常重受。
第二是重视研发。重视研发就意味着你的产品有你的技术含量,有你的独特的竞争能力。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一下德国人他们在研发方面的一些做法,就是集中力量去做好一些关键技术的研发。
第三是国家提供政策与经费支持。德国政府会定期地对物流战略进行思考,同时拿出经费去支持企业在这个领域发展。这和中国的科技部把钱分配到各个大学去搞研究这种模式不太一样。(案例:打造鲁尔区物流高地)
第四,重视科学、系统的规划方法。德国人在物流规划方面非常注重科学性、系统性、严谨性和发展性。德国人坚持科学的顺向的规划原则,先要把业务流程考虑清楚,战略考虑清楚,然后考虑工艺,最后考虑建筑。
第五,重视中立规划与咨询机构的支持。一个100%代表甲方利益的专业规划与咨询机构有利于保障项目的质量和全面成功。
第六,德国非常重视中小物流装备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现状;前景
物联网是一种应用于多种技术领域的新技术,通信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关键。对物联网技术的定位: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EPC技术以及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成的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基于万物互联趋势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智能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物联网技术拥有的商业价值也越来越大,因此研究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对促进我国互联网+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
物联网技术是继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发展之后兴起的第三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Ashton教授于1999年提出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已经在社会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当前我国物流网技术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物联网技术。基于物联网技术巨大的商业价值,我国将物联网技术纳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并且加大了对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力度,实现了物联网技术在社会领域的应用;二是高校开设了物联网专业课程,例如我院就针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立了物联网实训室,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实践能力,使其具备物联网组建、管理、维护、应用等能力;三是物联网技术不断创新。NB-IoT技术重大突破,技术标准快速确立,该技术有效解决了物联网技术此前无法进行长距离、大规模广泛部署的技术空白,提高了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水平。
2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发展瓶颈
物联网技术在通信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量约为60亿个,根据这一速度,在2025年前,物联网连网设备数量将达到270亿个,因此发展物联网技术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分析当前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需求,实现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关键技术为:一是传感控制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技术实现价值的关键部件,传感器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并且将采集的信息传递给终端处理系统。二是中间件技术。中间件主要承担的是为底层与上层之间的数据传递提供互动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因此该技术的关键是对数据的处理。三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实现云计算,因此在智能技术时代背景下,云计算实现了数据的空间转移,提高了智能家居的模式发展。当然,物联网技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物联网技术应用价值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物联网技术的标准规范有待统一。标准统一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各国对物联网标准体系的规定还不统一,这影响到物联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2015年国际标准组织(ISO/IEC)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物联网标准化(WG10)大会,新成立的WG10物联网标准工作组同步转移原中国主导的物联网体系架构国际标准项目(ISO/IEC30141),并由中国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专家继续担任该体系架构项目组主编辑,这标志着我国继续拥有国际物联网标准最高话语权。其次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有待解决。物联网技术应用最大的瓶颈就是如何保护信息安全和用户隐私,以智能停车场为例,虽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自动控制,但是当前市场中存在的仿制门禁卡的现象也影响用户的信息安全,因此如何解决安全问题一直是物联网技术发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最后物联网技术的终端设备性能、价格等也是影响其发展的瓶颈之一。
3物联网技术应用前景展望
通过实践观察,在大力发展大数据技术的时代背景下,物联网技术已经融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家居行业、交通行业、工业生产以及通信行业等等。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物联网技术应用将朝以下几个领域发展:3.1通信行业目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通信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开发与发展,尤其是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技术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通信网络技术。LoRaWAN的技术是物联网领域最受关注的技术,实现了长期间的运作,并且具有低功耗、远距离传输的特点,大大提高了物联网技术数据传输的速度,进而满足了公共资源数据传递的需要。3.2智慧城市建设当物联网这一新兴的信息技术日益成熟时,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技术问题便得到了有效解决。基于物联网蓬勃兴起的业务与应用逐渐成为智慧城市的主流应用,并且物联网能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使城市环境完备智能、城市服务高效灵活、城市治理精准高效,使城市更加智慧,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当然物联网技术还应用到智能家居建设中,将实现家居的智能控制。3.3智能工业制造石油天然气与工厂环境工业领域是目前物联网项目最多的应用领域。物联网技术的远程监控和优化重资产的能力,使得很多石油天然气项目的实施和运行得到了技术与效益方面的支持。尤其近年来,国内传感器市场持续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在智能化电子产品不断涌现、物联网智能终端与整机产品制造市场稳定发展的带动下,传感器产品国产化需求不断加大,为国内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赵静.低速率物联网蜂窝通信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移动通信,2016.7.
记者:回首2010年的智能家居市场,您认为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市场热点?
马传荣:智能家居行业在2010年的发展有目共睹,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大品牌,已经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可视对讲融入智能家居系统成为行业发展方向之一,二者因为共同发展而相互促进。
根据市场反应和国家的相关政策,2010年值得关注的市场热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物联网发展迅速,已经开始家庭化应用;另一方面,三网融合成为社会发展趋势;此外,iPad开始成为更多移动终端的选择。无论是智能家居市场,还是数字对讲市场,势必会围绕这几个方面为核心。
以海尔智能家居为例,海尔U-home智能终端融合安防监控、数字对讲、娱乐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已经引领了行业的发展趋势。在物联网方面,从今年5月份海尔U-home在上海世博会推出“物联之家”并落户上海世博园引起了各界的关注,也就此引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方向。我们也将程序与iPad应用程序相融合,建立海尔U-home界面,将iPad作为移动终端实现远程控制等功能。海尔与电信、联通、移动、广电四大运营商进行了紧密合作,共同推进物联网在家庭方面的应用。海尔U-home物联技术目前已经在无锡物联网基地以及上海、杭州、江苏、太原、青岛等地的运营商样板间进行展示。整个智能家居、数字对讲行业的发展趋势要求企业越来越向这些市场热点靠拢。
记者:随着品牌厂商从各角度的涉足进入,智能家居的受关注度与日俱增。而在数字对讲产品上的比拼同样成为了不少厂商关注的焦点,海尔推出的建立在数字对讲基础上的智能终端产品也成为了U-home系统的控制核心,您如何看待数字对讲产品过去一年中的市场表现?
马传荣:从整个行业发展的进程来看,第一代的数字机产生于2002年。2005-2007年这一时期,数字对讲产品开始大规模开发。数字对讲行业的快速成长期应该是2008年以后,无论是产品的外观、功能、稳定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水平的提升。
首先从产品来看,生产厂商大规模投入研发和生产,整个行业开始规模化。在数字对讲产品规模化的过程中,产品性能、功能得到了长足提升,生产成本也大幅降低,价格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这种发展趋势的最好证明就是应用项目的日臻成熟。从行业内应用项目来看,一些大生产商的产品应用于项目中会更加稳定,也将引导行业的发展。但随着用户对楼宇对讲系统功能的提高及住宅小区规模和户数的扩大,楼宇对讲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给生产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些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资源整合能力差的企业面临着极大的考验。相反,一些大企业特别是智能家居行业内的领军企业越来越掌握着数字对讲的发展方向,比如芯片处理能力的提高、与智能家居系统的完美结合等。
记者:目前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选择应用与高端楼盘的数字化可视对讲系统时,对于项目的规划往往止步于以智能终端代替传统对讲分机,相关配套的智能家居产品仍出于少有人问津的状态,部分扩展功能也难以实现,对于这一现象您如何看待?
马传荣:随着社会发展和需求发展,智能家居系统和数字化社区已经成为未来趋势。因此,这也给生产商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对系统稳定性的要求在不断提升;二是数字化对讲对芯片的处理能力要求提高。
这样的状况下,依然只有行业内的领军企业才能实现。因此,像这种状况行业内确实存在就不足为奇了,但是数字对讲的发展趋势是不可挡的,关键在于可视对讲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二是可视对讲能否实现标准化。现在,有很多大企业和大制造商已经开始致力于产品标准接口的研究和生产,这样房地产商只要应用管控平台,用户可以随意选择产品,即可实现互通;这样就意味着A家主机可以用B家分机,不同产品、不同品牌之间实现兼容。
另外,产品改进是个制造商面临的一大问题。产品要在稳定性、宜用性和人机交互性上有所提高,因此行业内厂商要达成共识,建立标准。
记者:随着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稳步推进,势必将对于住宅小区中网络架构产生新的影响,您如何看待三网融合对于数字对讲系统未来发展的影响?
马传荣:三网融合是数字对讲的助推器,它促使数字对讲发展更加系统化,与智能家居的联系性更加紧密。同样,数字对讲的发展也推动了三网融合的进程。三网融合与数字对讲之间合理搭上关系是厂商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未来数字对讲的发展势必会与电视、电脑、iPad等设备结合,功能上不再仅仅局限于可视对讲、安防监控,更重要的是与社区相联,实现信息查询、社区购物等功能。
记者:数字对讲技术的发展势必也将带来从可视对讲向智能家居的新变革。从技术、产品、应用以及市场等方面看,在这一变革过程当中还有哪些关键节点尚待突破?
关键词:物联网;推广应用;现代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一种利用互联网、传感等技术的新兴网络,目前是全球关注的信息技术领域的“热点”,被公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从本质上讲,物联网是先进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它的发展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变革的契机。
物流是国际上公认的继原材料、劳动力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物联网发展所带的机遇,何时启动物联网的应用、如何推动物联网的应用,这些都是政府与行业在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时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正是紧密结合以上这些问题,从利于物联网在我国物流行业推广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科学地进行推广物联网应用工作的策略与相应的保障措施。
1 物联网对物流行业的影响
物联网的应用,将会有效解决现有物流信息系统与物体之间存在的信息鸿沟问题,大幅度提升物流作业信息化水平,实现物流全程的可视化管理,实现各个物流作业环节的无缝衔接,从而对物流服务各环节运作产生积极影响。在生产环节,通过应用EPC与RFID技术,可以实现生产资料与产成品的全程识别与跟踪,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在运输环节,通过RFID、GPS、GIS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运输全程的可视化管理,在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保障货物在途安全;在仓储环节,通过RFID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出入库、货物盘点等仓储作业的无纸化、自动化,避免人工操作出现的失误,提高仓储管理的整体效率;在配送环节,综合应用物联网技术后则可以大大缩短拣选时间,提高货物的配送效率等;在销售环节,智能货架自动识别并随时报警,通过网络实现敏捷反应,有利于供应链上的各个主体及时掌握市场上的最新动态,消除牛鞭现象等,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2 物联网在物流行业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应用现状
物联网与物流行业具有天然的“耦合”性,物联网理念提出后,物联网技术便率先在物流行业中得到了应用。通过对物流行业物联网的应用情况进行调研以及相关案例的分析发现,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的各个作业环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运输与配送环节。运输和配送环节应用的物联网技术主要包括GPS、GIS、RFID等技术。如医药物流应用GPS与GIS技术实现药品运输全程可视化管理,应用RFID电子标签提高药品的分拣效率;运输企业应用车辆定位系统进行车辆的调度管理,并通过应用物流运输信息系统实现货物运输过程中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三流合一。
(2)仓储管理环节。仓储环节应用的物联网技术主要包括RFID、无线传感、红外等技术。如英特尔医药物流应用温度感应器实时监控药品仓库的温度,从而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珍诚医药物流应用RFID电子标签实现药品库内定位,提高了仓储管理的效率;嘉兴电力局的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应用RFID技术,实现了物资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
总体来说,物联网在物流行业的应用还只是局部的、闭环的应用。而在已有的应用中,基本以感知技术的应用为主,智能处理技术的应用比例很低,仅仅实现了物流信息由过去被动的“告知”到现在主动的“感知”,离真正的“智慧物流”还有很大的距离。市场需求方面,目前仅有部分大型物流企业萌发出物联网的应用需求。
2.2 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
整体而言,物联网在我国物流行业的应用处于快速发展的起始阶段。实现物联网的普遍性应用,仍存在一系列的障碍,如关键技术有待突破、政策环境有待完善、技术标准有待统一、商业模式有待完善等。而作为物联网应用的主体,物流企业的情况也是在推广应用物联网时必须要重点考虑的。从物流企业的角度出发,影响物联网在物流行业推广应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物流企业应用意愿不高。从我国物联网发展情况来看,物联网技术尚处于技术研发与准备阶段,离行业级的规模化应用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现在谈利用物联网技术降低物流成本为时尚早。物流行业属于利润率偏低的行业,物联网的应用有时不仅不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甚至是增加企业的物流支出。对于以人工操作为主要业务操作方式的我国物流企业而言,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前,大多数的物流企业仍无足够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动力。
(2)无成熟应用经验可供借鉴。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企业只是将GPS等物联网感知技术应用于运输、仓储环节,用于信息的准确及时采集。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物流行业内尚无应用物联网覆盖所有的物品,实现所有物品的远端感知和控制,并形成完全智慧的物流体系的企业。而物联网技术属于新兴技术的一种,企业在应用新兴技术时,除了考虑实用性、稳定性及安全性外,也会特别重视同行业其它企业的经验。因此,无典型成熟应用经验可供借鉴,将会是物联网物流行业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
2.3 发展趋势分析
5月18日,首个国产汽车电子基础软件平台在上海。此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从中可以看出基础软件发展、互联网行业整合、物联网和汽车电子本身的多重技术发展趋势和潮流的特点。为此略作一个剖析。
趋势与潮流之一:以应用带动基础研发
“核高基”是“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的简称。首个国产汽车电子基础软件平台,属于“核高基”中的“基”,具体归在项目3“实时控制类嵌入式操作系统”名下,是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3-1课题汽车电子“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开发环境”的成果。从这个项目,我们看出的新意在哪里呢?我认为在研发与应用的整合上。
“核高基”计划是我国推进技术创新的重大战略举措,但从以往国家推进研发的经验教训看,最大的问题是研发强,而应用弱。研发出的东西,只是举例说明式地找几个应用,接着就没有下文了。但从汽车电子操作系统这个项目来说,人们看到了研发与实际应用结合的希望。
具体表现在,普华在研发一开始,就准备将课题成果应用于荣威,名爵、天津威志、J5、J6、奇瑞A3、奇云等10种以上主流车型。而据最新的了解,嵌入式基础软件,迄今为止。至少在上汽,已应用于2个投产中级车平台8款车型15种零部件,达到每年数十万零部件装机量。荣威350一亮相。已让看到武装到牙齿的信息化装备。这才是研发的一种希望。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国基础软件操作系统的主要开发者之一,这次的成功,也有赖于国家的全力支持。其中,中瑞政府合作,在瑞典成立的普华欧洲公司,由普华与多家瑞典领先的汽车电子厂商联合建立,主要致力于汽车电子基础软件产品的开发与服务,对于提高普华的创新水平。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国家一开始,就把实时控制类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重心,放在具有浓厚应用背景的汽车电子上,也反映了国家战略的一种取向。
这条路一旦走通,将对我国自主研发模式的转变发出重要的激励信号,转向应用带动型的自主创新。因此说,首个国产汽车电子基础软件平台的,意义不仅在于汽车电子,更在于中国研发模式的战略转型。
趋势与潮流之二:操作系统是互联网与各行各业整合的切入点
国产汽车电子基础软件平台项目让人发现,互联网与行业整合,可以用操作系统作为整合点。
过去,操作系统只是IT内部的事,只听说办公有操作系统,没听说电子商务有操作系统,汽车有操作系统,化工有操作系统。实际上,这种状况,既不利于IT,也不利于行业应用。
拿中国的汽车业来说,以前吃亏在引入技术不包括引入软件平台。结果用国外产品价格居高不下,不同车型须多次支付版权费;而且后续成本昂贵,响应较慢。
随着汽车行业越来越倚重电子产品,利用软件开发新品的代码量日益增大,开发成本越来越高;客观上要求加强基础软件,以压缩开发周期,降低软件开发和售后成本。
目前,嵌入式基础软件产品已占汽车电子软件成本的10%之多。事实证明,操作系统或系统软件平台。正成为互联网与行业业务的结合点,掌握了这一个致高点,两化融合就顺利,否则就会交更多学费。在这一背景下再看国产汽车电子基础软件平台这个项目,就具有了特别的意义,启示人们,各行各业都要与互联网结合,但如果只是在应用级结合,忽略了操作系统,必吃大亏,必走弯路。
趋势与潮流之三:智能化是下一代物联网的康庄大道
国产汽车电子基础软件平台项目还给人一个特别的启示。下一代物联网的技术趋势,恐怕要超越传感网的思路。进入智能网时代。汽车就是物联网殊的一个“物”,但以当前汽车电子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并不是把汽车当作传感器,而是当作智能化终端。实践昭示的这种趋势信号十分重要。
我们到底要什么样的物联网?吕廷杰教授这个月在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会上讲物联网,就对现在中国物联网的主流思路大加抨击,认为单纯基于传感的物联网只是第一代物联网的理念,落后于智慧地球的世界潮流。我深以为然。看看汽车这个物与互联网结合的实际,就可以证明吕教授此官不虚,
汽车不可能满足于简单当个传感器。它一定会发展成智能终端,这是客观趋势,谁也挡不住。
从五大车展反馈回的信息看。汽车非但不会向传感器的方向发展,而且没有物联网推动,它已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福特和微软联合的车内信息娱乐系统“sync”,可在车内实现各种手机,便携音乐播放器等设备的无缝连接,世界名车“信息娱乐之势”由此可见一斑,从荣威350上。我们已能够看出国内汽车电子也在向这个方向迈进,汽车电子基础软件平台的发展,必将推动汽车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而不止限于向传感器方向发展。我国发展物联网,一定要跟上世界潮流,不要落在后面,由此一叶,可知物联网泰山,一念之差,可能谬以千里。
趋势与潮流之四:汽车电子本身出现业态分化趋势
最后,才轮到就事论事。说到汽车电子本身。这方面最重要的趋势,是汽车信息平台业务与信息增值应用业务进行业态分工。
汽车电子基础软件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挽救了汽车业本身。把汽车仅仅当作交通工具。是大材小用,暴殄天物。因为汽车一旦成为信息增值服务业,其产业规模,要远远大于现在仅仅作为交通运输工具的汽车工业的总和。汽车从本质上来说。应该属于手机业,是兼具交通运输功能的一种大号移动通信设备。以这种观点发展汽车业,汽车业的电子属性就会远大于钢铁属性。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物联网产业发展
通过分析美、日、欧、韩物联网产业可以看出,全球物联网发展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1.从地域格局看,在未来的十年里,发达经济体中将可能创造更多的物联网价值,因为其每个部署相关的价值更高。
2.从时间格局看,全球物联网整体上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未来几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出现快速增长。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3.从物联网发展思路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大差异。
4.从物联网发展的技术条件看,互联网是物联网的发展基础之一,互联网的发展程度关系着物联网发展进程。
二、物联网产业的市场特征及发展趋势
受各国战略引领和市场推动,全球物联网应用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物联网对行业和市场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已经广受关注。
1.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是以应用为先导,存在着从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到企业、行业应用市场,再到个人家庭市场逐步发展成熟的细分市场递进趋势。
2.传感器等物联网关键技术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3.物联网的价值链重心将从硬件到云端,再到数据分析的转移初现。
4.商业模式的选择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三、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物联网在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培育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物联网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需要解决。
1.支撑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滞后。
2.物联网发展顶层设计缺位,导致各地各自为战,物联网发展的有效推进机制尚待建立。
3. 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环节分散,物联网发展脉络难以把握。
4.没有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协调机制。
5.传感器等关键技术有待突破,RFID等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缺乏。
6.信息安全问题制约物联网在中国大规模应用。
【关键词】物联网 运营商 智能硬件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elecom operators’ new opportunities brought by Internet of things, how to seize these opportunities, what kinds of business models and environmental support are needed, the paper used the combination of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analysis and synthesis method to firstly estimate the IOT industry’s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n analyzed the telecom operators’ opportunities and strategies. Finally, the paper studied the needed policy environm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Internet of things brought three kinds of opportunities for telecom operators: connection, terminal, platform, which need to be differentiated.
[Key words]IoT telecom operator intelligent hardware
1 引言
根据目前电信行业的发展和相关研究成果,全球电信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电话网阶段、互联网阶段和物联网阶段,而目前正处在电话网衰落期、互联网成熟期和物联网起步期三期叠加的发展阶段。对于运营商来说,物联网阶段发展优势虽不及电话网阶段,但优于互联网阶段,虽没有如话音般的杀手级应用,但相对互联网公司而已,有庞大的政企客户资源、不可替代的网络资源、相对成熟的规模化经营积累等优势,因此物联网阶段对运营商来说是更大的机遇期。在当前这个新旧发展阶段交替、行业收入新动力逐渐培育的时期,运营商需要高度关注新业态、新技术的动态,及时挖掘万物互联带来的新机遇,因此,本文接下来将针对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物联网为运营商带来的三大发展机遇及应对策略、运营商发展物联网需要的政策环境支持三个层面展开研究。
2 物联网产业研判
(1)物联网产业链价值分布趋势研判
物联网产业有三层架构,应用层价值占比最大且持续走高,其中平台服务潜力最大。从产业链构成来看,物联网产业链自下而上可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层级,其中设备层的功能是实现持续、实时、精确的信息获取;网络层的功能是实现高效、可靠、安全的信息传输;应用层的功能是实现智能、精确、多样的信息处理。从产业链价值分布来看,应用层价值占比最好,未来受益于平台聚合效应,应用层价值占比持续上升。根据麦肯锡报告,包括硬件、芯片在内的感知层占比为25%,但随着IT技术升级,摩尔定律逐步显现,未来硬件价值将走低,预计到2020年占比降为20%;网络层占比最低为20%,但由于网络的不可替代性、规模效益型,未来价值占比相对恒定;应用层价值占比最高,达到55%,其中平台服务增长强劲,将带动应用层价值提升,预计2020年达到60%。
(2)感知层发展趋势研判
智能硬件回归理性增长,2016年有望实现新跨越。2011年至2014年以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智能硬件行业迅速发展,行业投资额从18亿元增加到120亿元,增加了6倍多,但高热的行业投资并不能掩盖产品自身的缺陷,集中体现在产品不能切中用户的刚需、用户体验较差、配套服务不完善等,2015年行业投资额有所下降,开始回归理性发展。从2016年1月的CES展(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到2月的MWC(Mobile World Congress,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从VR到AR,围绕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健康医疗四大领域,智能硬件聚焦用户需求和体验,推出一系列创新产品。经历了2015年这一年的沉淀和反思,2016年智能硬件有望实现新的突破。
(3)网络层发展趋势研判
2016年是窄带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关键年,2017年有望进入规模部署阶段。3GPP计划在今年6月冻结并基于蜂窝网络的窄带物联网技术标准NB-IoT,2016年是以NB-IoT为代表的窄带物联技术发展非常关键的一年。之所以说NB-IoT是物联网实现突破式发展的关键,是在于它无可比拟的优势:相比Wi-Fi、蓝牙等短距离通信技术,NB-IoT具有广范围、远距离的连接优势,更能够满足远程控制、物流追踪等长距离连接应用场景。相对于2G、3G、4G等蜂窝网络,NB-IoT具有低功耗、低成本的优势,这正是物联网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华为2015年11月份公布的NB-IoT发展计划中声称要将LPWA通信模块成本降至5美元以下。随着今年6月份标准的确定,预计将有一大批测试网络出现,而且商用网络也会出现,2017年将进入规模部署阶段。
(4)应用层发展趋势研判
应用层发展进度相对其他层滞后,未来将首先在部分领域取得突破,再逐步推广到其他行业,预计2020年会有突破性进展。应用层是终端、网络、平台、软件等各环节各要素的集成层,应用层与其他层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目前应用层发展相对滞后,一方面受制于其他层的发展瓶颈制约,另一方面应用层本身尚有待突破的难题,如商业模式尚不清晰、消费习惯有待培养等。根据国内外研究以及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判断出未来应用层将首先在交通、家居、医疗、工业等领域取得突破,聚焦重点领域,打造精品应用,再逐步做大做强。随着终端设备性能的提升、网络质量的优化升级、应用产品的日渐成熟以及消费习惯的逐步培养,预计2020年物联网应用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3 运营商在万物互联时代的机遇
根据国内外研究,从物联网产业整体来看,以IBM、Intel、Cisco等为代表的IT企业属于产业的领导者,运营商属于产业的跟随者,互联网公司属于产业链的助推者,因此运营商一方面要清醒地认识自己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不可过高地自我定位,另一方面也不能过于悲观,相对于互联网时代,万物互联中企业用户占比将近七成,运营商在政企客户经营方面比互联网公司更具优势,因此只要合理定位,寻找到正确的商业模式,物联网将是运营商大有可为的领域。从物联网对运营商收入的实际贡献来看,对运营商最大、最直接的收入来自连接,设备和应用层虽然收入贡献不会很大,但战略意义十分重要,因为蕴藏于其中的数据挖掘是物联网价值开发的核心所在。
(1)新连接带来最直接、最大的收入贡献
万物互联带来大规模的新连接,为运营商创造最直接的连接收入。从连接的主体来看,物联网阶段连接的主体不再局限于手机、电脑等传统终端,而是扩展到汽车、家具家电、建筑物等,是万物互联的时代;从连接的性质来看,万物互联带来的是新叠加的连接,而不是对原有连接的替代;从连接的价值来看,虽然单个连接价值不高,但海量连接带来的收入不容小觑。
优先发展窄带物联网技术以及多网协同发展是运营商做好连接的根本策略。根据连接的距离,物联网通信技术分为短距离连接技术和长距离连接技术,两者各有所长。以Wi-Fi、蓝牙为代表的短距离通信技术具有成本低、功耗低、传输速率高的优势,但劣势也很明显:传输距离短(一般几十米以内),因此更加适用于智能家居、工业数据采集等局域网通信场景。以2G、3G、4G等蜂窝网络为代表的长距离通信技术具有覆盖距离广、传输距离远、连接安全性高等优势,但也有功耗大、成本高等劣势,而基于4.5G的NB-IoT技术恰好弥补这些缺陷。因此,当前运营商一方面需要加大对窄带物联网技术的研究投入,积极部署和商用。另一方面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发挥各类通信技术的优势,制定多网协同的差异化网络连接方案。以Vodafone、AT&T、德国电信等为代表的国际运营商在推动物联网发展时,一方面在积极部署和推广NB-IoT技术、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及时跟进最新技术标准。另一方面也在加大5G研发,积极推动蜂窝网络技术升级,以便于多种网络协同助推物联网业务发展。
(2)智能硬件带来设备收入,更带来海量的用户行为数据
智能硬件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设备收入,更在于统一数据标准,获得可操作的用户行为数据。随着物联网的迅速推广,市场对各类终端、模组、芯片的需求也会迅速攀升,因此发展终端设备能为运营商带来直接的收入,但智能硬件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运营商并不比设备厂商更具优势,同时比硬件本身价值更高的收益来自智能硬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因此对运营商来说,获得基于终端使用产生的数据要比终端本身的战略意义更大。
与设备商合作,走终端模块化发展之路。运营商自身并不擅长于识别技术、终端、芯片的研发和制造,因此在布局终端设备领域,运营商与设备商合作是必不可少的。西班牙电信与三星合作,充分发挥三星在终端和感应技术方面的优势,与自己的Thinking Things平台结合,推出了一套低成本的模块化设备,每个块具有不同的功能。该设备包括环境、位置、电量、信息等模块,用户可以随意组合,不同的组合对应不同的资费。硬件收入只是布局智能硬件的一方面,更深的战略意义在于通过终端统一数据标准,获取可读取、可操作的用为行为数据,为上层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提供基础支撑。
(3)平台服务是新价值创新创造的基石
平台是数据流的集中、处理和疏散中心,也是物联网的核心价值所在,更是运营商创新商业模式的关键。从位置上看,平台层是物联网的心脏,牵动着整个产业链。从功能上看,平台层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需要聚合设备层的数据,也需要对数据进行存储、加工,再向上层应用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从价值上看,由于平台层汇集了大量的数据,又具备高级的算法和分析能力,因此平台层的价值远不在于现有的存储和分析价值,更在于潜在的商业模式创新。对于运营商来说,布局平台运营商不一定具备优势,也不一定能带来收益,但如果不布局平台,运营商将失去物联网价值挖潜的机会。
能力开放和产品孵化式是平台服务的两大核心抓手。能力开放的关键是实现自有能力产品化和合作伙伴产品共享化,运营商将自身具有的测试、认证、计费、安全等能力打包对外开放,一方面带来直接收益,另一方面可以聚集优质合作伙伴。AT&T向合作伙伴提供M2X、Flow、Connection Kite等平台服务,提供包括网络、存储、测试、认证等能力,并采取分阶段收费模式,在开发、测试初期采取免费模式,在推向市场化阶段和定制化服务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三大开发平台有独立的资费体系,也有打包套餐的资费体系。产品孵化的关键在于针对特定行业,主动聚合相关企业,孵化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产品,迅速打造精品业务。AT&T成立了车联网研究室,联合了包括三星、Voice box、Jasper、Accenture等公司,集中创意创新,推出车联网平台AT&T Drive,并推出Connected Car产品,目前已经与Audi、BMW、GM、Ford、Tesla、Nissan、Volvo等10余家汽车厂商合作,2015年用户规模达700万,2016年预计将达1000万。
4 对我国监管政策建议
(1)加强物联网标准的统筹部署,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进一步强化物联网基础通用标准的组织建设,扩充物联网应用标准组织,进一步梳理物联网标准的立项流程,协调物联网标准的立项归口,协调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关系;建设物联网标准化的信息平台,加强物联网标准技术机构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同时注重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相衔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传感器及芯片技术、传输、信息处理技术研发,在智能传感器设计、智能传感器制造、智能传感器安装与集成、多传感器集成与数据融合、智能传感器可靠性领域的高性能、低成本、智能化传感器及芯片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2)培育物联网骨干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发展
鼓励物联网骨干企业通过承担债务、出资购买、控股等形式进行企业兼并,壮大物联网企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在传感器、核心芯片、无线射频识别、传感器网络、信息通信网、嵌入式软件、系统集成等领域打造一批品牌企业;提出物联网优秀企业评定办法,并组织实施;支持物联网骨干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转变中小企业资金扶持方式,引导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一方面选择应用服务能力强或产品技术领先的中小企业,据其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不同程度的后补助和资金奖励,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政府财政可补贴给购买服务的企业用户或最终消费者,有利于培育市场环境,促进物联网应用服务的推广。
(3)完善市场化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鼓励物联网产业联盟或协会组织,联合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建立完善市场化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建立技术持有者、投资机构、公共服务机构等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收益分成模式,使公共服务实现健康可持续运营;通过整合利用各类技术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载体和服务资源,以及面向重点应用领域构建技术验证服务体系和规模化试验测试环境,提升公共服务实力。
5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尽管运营商所在的网络层在物联网产业链中是价值占比最低的一层,但却是运营商进入物联网领域的立足点和基石。为了进一步提升价值空间,运营商需要向下布局终端层、向上延伸至平台层,最终以平台为核心、以连接为基础、以终端为牵引,积极团结产业链上下游,构建开放式生态系统,提升运营商在物联网产业生态中的话语权。本文主要研究了运营商在物联网产业链中的机遇和发展策略,接下来将进一步研究运营商在组织、人才、产品、营销等细分领域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 孙亮,高寅欣,孙一平. 电信运营商物联网发展挑战及策略建议[J]. 邮电设计技术, 2015(2): 83-87.
[2] 范鹏飞,林婷婷,朱静毅. 基于电信企业的物联网产业布局对策建议[J]. 互联网天地, 2014(8): 29-33.
[3] 常晓宁. 中国移动的物联网发展策略[J]. 通讯世界, 2010(4): 45-47.
[4] 姜雅丽,刘丽丽. 三大电信运营商布局物联网新蓝海[J]. 通讯世界, 2010(4): 50-51.
[5] 曹亚东,范鹏飞. 基于电信运营商视角的物联网产业链培育研究[J]. 互联网天地, 2015(3): 6-10.
[6] 吴义杰,张仲金,许盛,等. 中国物联网产业化商业模式与路径选择[J]. 现代管理科学, 2014(1): 57-59.
[7] 郑欣. 物联网商业模式发展研究[D].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2011.
[8] 叶晓敏. 双边市场视角下运营商主导的物联网产业链构建研究[D]. 南京: 南京邮电大学, 2013.
[9] 杜惠英,郑欣. 物联网盈利模式分析[J]. 互联网天地, 2015(9): 67-72.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互动;融合;思考
一、互联网金融
随着全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与金融业的关系日益密切,两者之间相互融合,互联网金融时代已经到来。马云在外滩金融论坛上说过:未来,互联网和金融将不断融合,互联网企业做金融,叫互联网金融;传统银行深化互联网,叫金融互联网。招行前行长马蔚华说过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金融。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是不一样的。单独来看,金融并不代表消费者的最终需求,它是属于商业交易,不能解决消费者生活方面的各个需求,而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却解决了这一问题。比如,滴滴打车中的“专车”,如果绑定了信用卡,下车结算最终费用时,系统会自动从绑定的信用卡中扣除费用,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使得金融改变了自己的位置,成为商业交易的最后一环。另一方面,在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金融行业的组织体系和金融市场的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使互联网与金融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互联网金融可以说是近几年来一个新兴的行业,它是对传统金融的改变与创新,也是互联网与金融互动与融合的结果。
二、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互动与融合
1.金融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不同的营销模式
互联网金融已经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金融企业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而获得自己的发展是重中之重。一些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客户端等催生出新的消费者模式,改变着金融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方式与交易模式。金融企业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也开展了符合自己发展特点的不同的营销模式,使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得到深化与提高。
金融的本质就是经营信用和信任,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是金融行业市场人员必须做到的要求,互联网金融时代为金融企业提供了互联网这一有效的平台。为了取得金融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大中型金融企业频频利用情感营销,以实现品牌与消费者情感上的互动,达到互联网与金融的互动与融合。美利金融在2015年的时候了一个品牌形象宣传片:演员黄觉朴实独白演绎“我是个Loser吗?我有时候会问自己……”黄觉在广告片中可以说是本色出演,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淋漓尽致地呈现给广大观众,在喧闹的片场中被大声唤醒,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不停地接戏,即使再累都要继续。因为他是一位丈夫,是一位父亲,他必须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片尾,黄觉说道:“一个平凡的演员,撑着一个还算合格的男人和一个挺安全的家庭,我觉得我还行。”最后点出宣传片的主题:用更多金融可能,支持更美丽的人生,美利金融。这个宣传片使人们对生活与工作、人生与理财产生思考,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同时也让人们记住了美利金融这一品牌概念。情感营销是可以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实现金融宣传与交易,因为不论是处于传统营销时代,还是处于数字营销时代,成功的营销都是可以直击人的内心。这样的营销是在充分了解消费者真正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直击内心的内容,引发消费者间的情感共鸣,从而使消费者接收品牌信息进而接受品牌。不仅是情感营销,还有视觉营销、品牌代言、视频营销等等都是金融企业利用互联网这一开放自由的平台而采取的不同的营销模式,极大地调动了消费者对金融的热度与积极性。金融企业一改之前不变的观念与金融服务,顺应了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趋势,增强了消费者对金融企业的信任度,实现了互联网与金融的互动与融合以及互利互惠的利益要求。
2.金融业的互联网化
金融,相对于互联网这一个新的行业来说,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但两个行业最本质的特点在于融通,主要体现在金融是财富的融通,而互联网是信息的融通。所以,互联网与金融相辅相成,互动与融合是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新格局。金融业面对这一新格局也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逐步向互联网化转变。
(1)多元化具体化的金融服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金融行业的弊端日益显露,相比较而言,互联网具有低成本、高效率,更新速度快等特征,所以互联网与金融得到迅速的融合。互联网金融的核心优势在于,金融行业能够使用互联网的手段与工具来提升金融业效率,改善用户体验,使金融服务更加多元化与具体化。百度和中信银行联合成立了“百信银行”;平安集团金融业务上在互联网化的基础上推出了网上银行、保险与信托、网上基金超市等,形成了一系列的互联网金融布局,为用户提供了多方面的金融服务。金融业想要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背景下幸存下来,要想可持续发展下去,必须要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发展多元化具体化的金融服务,这样才能赢得用户的好感与使用,使自己具备竞争的优势与存在的价值。
(2)金融业的创新能力
互联网金融时代要求金融行业进行投资理财与产品服务等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在各种模式创新上的多元化。互联网金融平台大部分是网络中介平台,解决的是信息不集中不对称和时间、空间上的阻碍,而且能够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切入,将生活中的关系反映到互联网平台上。金融只是金融产品间的交易,因此金融业要借助知识与互联网的力量做出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一些金融企业基于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实现了线上的保全及理赔处理,中间环节尤其是销售部分的减少,使得金融行业直面客户的机会增多,使得信息不对称这一缺点得到克服。因此金融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改变传统业务的销售方式,实行新的运营模式。金融与互联网紧密联系着,金融业的创新能力在逐步提高着,那么金融服务与运营流程就可以满足客户的自主选择,金融业就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和费用投入到产品研发、理赔等客户服务领域中,达到创新能力的最大发挥。
(3)金融市场的发展活力
互联网通过观察和分析出消费者的具体需求来吸引消费者完成消费,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利用了互联网这一优势,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设置不同的金融场景和内容,来增加消费者的选择,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最后完成金融消费,这样就丰富了金融市场的活力,展现了金融市场的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不仅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而且加大了对金融业的投资与对金融业提高创新能力的支持,以此来吸引民间和国外资本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投资,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广的机会,使金融市场的发展不断被注入新的要素与活力,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稳定发展。因此金融环境的变化与金融市场的发展活力是密不可分的,伴随着金融市场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推动下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金融市场的发展活力的多变性也随之增加,使得互联网与金融的互动与融合越来越凸显。
3.金融企业必须顺应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全方位拓展竞争优势
目前,金融在互联网下的业务品种趋于多元化与具体化,而互联网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金融业的发展。首先是移动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具有即时性、便捷性、广泛性和可搜索性。这一趋势将使产品到产业化,最终形成互联网产业集群。其次是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运用,提高了金融业的风险防范能力,降低了金融业的交易成本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最后是互联网用户的多样化,使得用户的需求在变化,金融业如何把握用户的实际需求做出调整是不可忽视的要素。从另一方面来看,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一特点决定了互联网金融的相关从业人员必须是复合型的。首先是掌握金融业务和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从业人员必须同时理解互联网与金融这两种不同的逻辑,不仅要掌握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如何定位金融产品和防范金融风险等金融业务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具备互联网思维与分析互联网的能力,对互联网有着深刻的认识与认知,掌握必要的互联网技术。其次是既具备创新思维又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互联网金融在金融的创新中产生,为适应这一新的发展模式,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与思维,来拓展互联网金融的业务,使互联网金融不断在发展。最后是具备风险意识和法治思维的管理型人才。虽然互联网金融属于新型事物,但本质还是属于金融,仍然脱离不了金融方面的风险。与此同时,从业人员要对全国以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相对熟悉。所以金融业要能够清晰的认识到互联网金融人才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加紧对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并提供一定的平台进行实践,使其真正投入到互联网金融工作中,在最大程度上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是无比开阔的,也是不可阻挡的,金融企业必须顺应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做出多方面的努力,这样才能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赢得自身的竞争优势。
三、总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广泛运用,互联网业与金融业间的界线日渐模糊,两者间的融合逐渐深入,互联网金融时代已经来临,并且成为未来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互联网与金融的互动与融合也是互联网金融下的发展格局,给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带来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对金融行业。金融行业要顺应互联网金融这一发展趋势,拓展不同种类的金融服务与产品,提高创新能力,利用金融市场的发展活力与互联网金融人才赢得自身的竞争优势,使自身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得到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唐雪薇.互动与融合--浅议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新趋势[J].经营者,2016,30(1):178.
[2]巴曙松,谌鹏.互动与融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新格局[J].中国农村金融, 2012(24):15-17.
[3]赵月若雪.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下的创新与融合[J].工会信息, 2014(29):14-16.
以下为报告要点摘编:
一、全球技术创新趋势:AI、机器人和物联网的对比
科技行业将继续推动前所未有的全球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总的来说,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有四:
IoT(物联网)在数据的集合上将呈现指数级增长。依靠物联网连接的设备将变得更加智能。
依靠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灵活性、智能程度以及传感器也将得到增强。机器正在拓宽人类的能力。
AI的下一波发展将在认知智能上有较大发展,进一步模拟人类大脑如何学习、理解,并作出决定和行动。
计算能力的增强,在未来几年将大大改善数据处理能力。
1 “互联网+”的相关概述
1.1 “互联网+”
“互联网+”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该发展趋势下,能够将各个生产要素进行集成运用以及实现优化分配工作。在互联网这种创新手段下,将其运用到各个领域中高效利用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也能提高各个行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其中,可以将互联网作为主体,促进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经济发展的新形态趋势。“互联网+”的存在主要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技术,使其广泛应用到制造行业、服务行业等各个领域,促进“互联网+”时代的综合应用和创新性发展。在“互联网+”基础上,为各个行业发展提供了创新性手段,增长了营业数值,不仅促进了大众创业发展,还为其提供了创新性环境,同时,也为其他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有利支撑,增强新时期的经济发展动力,从而保证我国经济水平的稳定提升和产业升级。
1.2 云计算
云计算作为互联网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其中的“云”能够实现自我保护以及虚拟资源管理工作,在各个大型服务器上得以利用。云计算的使用具备自动管理优点,能够将被利用的信息集中、汇总,在无人管理方式下,利用应用软件实现合理的操作工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为其提供较大方便,还减少人工操作期间面对的复杂现象,为工作人员节省大量时间,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成,实现成本节约目的,促进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同时,云计算的应用还可以应用到大规模、无形空间内,为其创造无限空间应用规模,也能为使用人员提供有用的数据信息。云计算存在一定的虚拟化特征,能够将无限网络服务器连接起来,也能对信息有效传递,不仅为信息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还实现了信息的安全与可靠。云计算也具备通用性特征,实现信息的高效利用,根据各个行业在发展进程中的服务需求,对资源合理利用,达到成本节约的目的。
1.3 物联网
物联网是新时期发展下的一种技术,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创新性,在现有发展阶段,能够实现网络的信息化发展,促使其工作的进步。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来实现的,在该基础上,不断深化与应用,使用户端逐渐扩展到各个事物中,促进各个事物信息的相互联系,从而获得良好的发展效果。物联网与互联网相比,深入到社会中是互联网应用的扩展性,也是互联网的创新性发展。利用通信技术,将各个信息相互联系起来,在该趋势下,不仅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性,还能实现远程控制工作,促进事物的智能化发展。
1.4 大数据
大数据的大小与一般的数据库是不同的,在一般数据库基础上,其具备的储存性、管理性等,促进数据的组合,形成数据集。大数据适合应用到各个行业中,符合现代社会与时代的发展需要,也是一种信息多样化信息模式。在当前竞争趋势下,大数据存在较大的开发价值和使用价值,所以,实现大数据的升级与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数据的应用具有的优势为快速、多样以及大量,在大量数据模式下,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不仅能将发挥时效性,信息的多样性,将其应用到各个领域中,还能发挥独有的价值,促进数据流与信息流的相互结合,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整体。
2 会计要素概况
会计要素主要对最基本的会计对象进行分类,不仅能促进会计核算对象更具体,还能将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实际的经营成果展现出来。会计要素是会计报表中最为基本的要素,基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分析,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个要素。同时,对于会计要素能够促进会计对象的具体化表现,不仅能为会计基本理论工作的研究提供条件,还能在会计准则建设中发挥其核心要素。对会计要素定义的是否合理,与会计实际工作质量存在较大联系。我国学习了国际会计准则,并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为企业的会计准则提出六大要素。该准则的产生和构建为会计工作的执行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水平的提升,新经济业务形式不断产生,促使我国具体准则的出现,基本准则的使用对会计要素还存在较大局限性,不仅无法促进具体准则的优化建设,也无法对会计工作进行有效指导,所以,对会计要素进行修订是必然的。尽管如此,会计要素在使用期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其中的资产、负债、所有权,能够组成资产负债表。资产为资金主要的占有形态,负债、所有者权益与资产相对应,为取得的主要途径,这些要素能够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充分展现出来。收入与费用、利润,这三个要素能够组成利润表,收入是经济活动中的流入,费用为经济活动中的?流出,实现收入与费用的相互配比,能够获得良好的资金利用效果,也能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充分展现出来。基于对会计要素的分析,在“互联网+”时展下,也产生较大变化,不仅自身的范围得以扩展,实现计量属性之间的完善性,还明确了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3 “互联网+”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3.1 范围的扩展
根据我国企业对会计的相关规定,会计要素主要分为6个方面,其中,不仅包括企业财务状况的相关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的权益,还包括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收入、费用以及利润等。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与发展,该模式的积极推动,使我国的会计要素也产生较大变化。对于资产来说,是企业传统经营交易、各个事项形成的,由企业对其控制并拥有,给企业的经济发展带来重要基础条件。但是,相对应的,现展中对资产有了新的界定,是个体受传统事件的影响,对当前存在的经济资源进行控制[6]。经济资源是经济利益产生过程中存在的潜在权利,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明确看出,“互联网+”对会计要素产生的影响不仅仅是一种权利的利用,将其应用到各个行业中也是一种扩大使用现象。在确认资产的同时,也需要对其改进。传统模式下,对其存在的标准和要求只要符合资产定义,就能认为资产计量更安全、更可靠。新标准要求,确认并扩大模式下,当符合相关性的同时,遵循表述与成本效益原则,才能确认出资产。基于资产要素中存在的无形资产会计科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互联网下的会计要素范围在不断扩大,尤其是一些无形流通程序、无形能量储存等,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可以确定出无形资产。基于以上对资产传统标准与新标准的分析和阐述,在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技术下,会计要素随着网络时代也得以改变。因此,为了在互联网发展下满足当前的会计应用需求,需要基于各个行业的发展需求进行分析,充分理解会计要素应用范围,保证会计要素在互联网发展趋势下,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3.2 计量属性的完善
根据我国对会计的相关界定,会计要素中存在的会计计量属性为五个。其中,主要包括公允价值、现值、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在“互联网+”时展下,会计工作是根据网络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应用与传递,从而使其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灵活运行,促进信息的相互关联与融合,在该趋势下,才能使会计行业发挥良好的使用效果。同时,这种发展?_步也将传统会计存在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基础上,合理利用会计要素。随着互联网的逐渐创新与发展,为了使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潮流,会计计量属性也得以进步和发展。目前,历史成本法得以普遍利用,互联网发展趋势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需求,我国在会计计量工作中,存在的大部分资产都是利用历史成本实现属性计量的。随着互联网的介入,云计算、物联网以及大数据技术得以普遍利用,依靠历史成本法对资产价值进行衡量,是无法确定出企业资产的,也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更无法遵循可靠性发展原则。所以,基于这种情况,在“互联网+”时展趋势下,需要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并对会计要素进行优化调整,保证符合会计计量属性。
3.3 要素之间的联系
会计要素之间存在恒等式的关系,资产是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和,利润是收入与费用可得之差。当等式的一边产生变化后,要素也会发生变化,尤其是等式的另一边,会随着因果关系发生变化,这样才能实现等式具备的恒等性特点。在“互联网+”时展下,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已经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信息的连接和计算,将各个要素相互连接,不仅使其在应用过程中更方便、更快捷,也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使用成本。近几年,互联网以及网络信息时代在不断创新与完善,为了使会计要素满足一定的适应范围,促进要素的扩展性与会计计量属性的完善化,一定要明确出会计要素之间存在的关系,减少会计要素界定模糊现象,促进各个会计要素的准确计量,在这种会计要素恒等式发展下,才能使会计行业稳定进步,才能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使其朝着新时代方向发展。
[关键词]物联网;物流管理;GPS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4.063
[中图分类号]TP391.44;F2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4-00-01
1 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的核心还是互联网,但它是新一代信息网络的组成部分,也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定义为:通过射频识别技术(RFID)与互联网、热敏感应器、GPS、激光扫描设备、气体感应等传感设备,按照某种约定的协议,把指定的物品同互联网连起来,执行信息通讯、交换,来实现智能跟踪、识别、监控、定位、管理等目的。
物联网的三大技术体系包括:传感器技术、通信网络体系、智能体系。而通过这三大体系所包含的RFID、GPS系统、传感、红外、激光等物联网技术可完成对物的识别、定位、追踪、计数、分类、拣选的信息化操作。
2 物联网技术在现在物流领域当中的应用
2.1 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以托盘为例的集装设备的管理。在托盘等集装设备上加装射频标签,便于此类设备的管理及跟踪。如使用射频识别标识自动化立体仓库设备中的托盘,并对其动态的跟踪,通过监控系统把各个仓储流程的时间加以信息采集,以便仓储作业的信息化管理。目前这一技术在我国的高端物流、制药、奢侈品、餐饮行业有成功案例。同时,此类技术在货物识别、信息采集、查询、追踪过程中也发挥着巨大作用。为物资在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运用射频识别技术加强对运输物资的监控。通过RFID技术与传感技术的结合,可在感知在途运输货物状态的基础上对货物实施管理和控制。此项措施通过在运输线上安装RFID读写器和传感器,接受RFID标签信息来实现运输车辆及运输货物的识别、定位、跟踪及状态感知等。实现在途运输货物管理的透明化、可视化,保证货物运输的质量与安全。
配送中心管理中的物联网技术。通过在配送中心的收货处、使用RFID读写器、货物包装箱上加装的RFID标签;在搬运设备上安装移动式的RFID读写器并在仓库出入口、托盘、货架及其他物流关卡上安装、使用手持读写器,能实现对整体配送中心货物每个运行细节实现物品库存信息化管理。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及时掌握货物的库存情况以及其分配,自动补货系统可对商品进行及时补充,有效降低库存,提高库存控制能力。
此外,装车智能化过程中也可使用RFID技术,利用手持设备扫描驶入月台运输车辆上的RFID标识,将运输车辆的配送货物信息录入到车载终端,并将订单信息下载,暂存区的货物信息也可调度到月台并将其装车。
2.2 物流领域中GPS的应用
应用在车辆的GPS技术来进行运输管理,可对货物运输车辆进行全程的跟踪、定位。实现了突况下的车辆紧急救援。还可进行车辆调度,提供车辆的报警功能,使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变得更加安全。
货运车辆运行管理中使用的GPS技术。在长途货物运输的监控调度、特种车辆定位跟踪等领域,GPS技术应用也非常广泛,基于GPS技术对于所有车辆起到的追踪作用,实现在线配货信息服务,完成再返回途中的空车就近配货,降低空车返回率,为企业节约成本。目前许多的大型原油商已经引入此项技术,通过智能监控保障了货物的运输安全与效率。
港口物联网中使用的GPS技术。以集装箱卡车监控GPS软件、专用GPS车载监控系统为代表的智能港口系统,成为物联网技术在我国港口业的发展标志。也为物联网技术在港口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物流配送监控系统的GPS应用。首先可调整入库调度服务流程,避免由于仓促到货而引起的车辆到达后无法卸货、入库的问题。通过在途监控系统软件,对在途车辆进行全程跟踪,提高货源组织水平,加快周转效率,建立和配备GPS智能物流网络系统。
3 物联网将来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它在物流业中的应用具有规模性、广泛性、管理性、技术性等特征。并以智能运输、自动仓储、动态配送和信息控制等共同构成的新型物流业务体系得以形成。由于物联网贯穿在物流业的各个环节,使得物流产业的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形成无缝对接,进而构成物流服务链。
基于物联网的信息协同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物流行业的运营模式。并且物流企业内部的信息将得到高度的集成和整合,使得企业内部能实时了解货物动态,并根据货物的动态进行必要的物流控制。同时,物流信息在物联网的实现环境下,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使运行效率大大提高。有效的传输物流企业所需要的即时信息,帮助企业分析解决问题,及时、有效做出决策,提高内部的运作效率,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 基于LBS的网络窄告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究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浅谈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基于液压节能技术的工程机械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基于当前室内设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广西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饮料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三方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LBS发展现状及理性看待未来市场机会 林业机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海洋特种船舶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微电影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环保机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广告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环保机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究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讨论环保机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浅析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6] 陶闯. LBS市场发展趋势和挑战[J]. 卫星与网络,2012(10):31.
[7] 艾瑞咨询集团. 2014年中国综合类本地生活服务电商市场行业发展报告[EB/OL]. (2014-11-27)[2016-03-30]. ?from=search.
[8] 王韫文. 软件的价值[J]. 电子世界,2014(16):339.
[9] 卞晨洁. 国内LBS市场日渐火爆提升用户粘性成当务之急[N]. 通信信息报,2011-08-24(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