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1: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1

1.1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简述、特点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包括整体性: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个体系,是完整的,子系统的不协调会限制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整体系统也要控制子系统,实现共同的目标;公平性:只有做到公平,当代人才能获得和后代人同样的发展机会;动态性:整个体系当中的子系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要注意子系统的协调;效率性:因为效率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如果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把效率性作为重要特征;可控性:在整个体系的运作当中,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体系造成影响,这就需要调控来保证整个体系的顺利进行;地域性:区域发展并不平衡,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突出地域特点。

1.2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在整个世界范围之内,不恰当的消费模式所导致的贫困加剧、环境恶化以及各个国家之间的发展失去平衡是地球人所面临的严重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建立合理的生产模式,做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很多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就是高消耗,高消费,然后造成高污染。这种方式是靠对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加快经济的增长,靠高消费生活资料来带动经济的增长。这种模式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按照这种模式发展 下去,机会出现资源危机以及环境危机。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这种模式,把经济增长的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这是区域经济想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次,要保持企业各个环节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要生产,要流通,要使消费者消费,这是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只要在社会当中生存,就需要消耗各种资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生产、流通和消费都要可持续发展,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环境和生产的良性循环。

最后,要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想可持续利用,就需要人们充分并且有效使用自然资源,不应该过度的索取和对自然资源浪费。环境的污染是因为人们的知识水平有限,技术条件有限,废物不能被循环利用,这极大的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所以,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这样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要做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生态因素和社会因素,要做到以下几点:

2.1 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人口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要做到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实现区域人口的再生产的可持续性。要在特定的时期内,制定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具体人口政策,使劳动力的再生产符合经济发展需求,保持人口的规模适度。提高人口的素质,可以通过对教育进行投资来提高人口的教育程度,发展文化建设,提高区域人口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通过公共的政策来促进区域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使收入结构合理化,实现区域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2.2 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实施环境保护战略,尽量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双赢的战略目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战略首先要求人类活动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尤其要注意区域在开发开放中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程度不要超过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其次,区域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必须顺应其发展规律,维持自然界固有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潜能,使自然环境的潜力与优势得到发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第三,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较严重的区域,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人工干预,使其恢复环境的自平衡能力。同时,对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客观上要有一定的经济前提,不仅要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也要遵循社会经济规律,避免盲目开发给环境带来负面效应。

2.3 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要实施节约型战略,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实施有效的保护策略,改变传统的高消耗的生产方式,保持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张的是不浪费和集约型的方针。要简历资源的价值体系,引导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消费市场的市场经济模式,促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优化资源的配置,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通过政府的调控来明确资源的使用权,规范自然自然的使用活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2.4 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科教兴国战略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驻澳策略,应该把高科技以及技术研究结合起来,加速科技的进步,提高科技的贡献率。要坚持教育为本,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名的整体教育水平,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5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把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作为中心,把高产和高校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内在的动力,逐渐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转变为集约型经济模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转变。

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和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从整个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协调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因而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3).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42-151.

篇2

[关键词] 区域循环经济 水权 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多,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合作增强了区域间的整体经济实力,使不同地区能够得到共同发展。但这种增长方式仍然是以粗放型方式为主,是以无计划的利用环境资源而换来的。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继续飞速发展,其与自然生态、资源之间的矛盾会日益尖锐。一方面,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另一方面,资源环境遭到破坏后,经济赖以飞速发展的基础减弱,对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要平衡两者,达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大力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在环境资源中,水资源是各行各业生产发展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自然环境生存并自我修复的关键要素。因此,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就应首先面对我国现有的水资源特点,利用建设有效的水权制度使水资源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同志曾经指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这句话表明,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从理论层面上讲,区域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区域经济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上的经济形式。即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循环经济理论原理为指导,以区域经济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经济模式。区域循环经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首先区域本身就既可以表示一个企业或一个工业园区,也可以表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可以是在其区域内部的企业、工业园区等单元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在更高层面、更广范围和更大深度上实发展的循环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的组成单元,只有区域循环经济很好的建立并发展起来,才能带动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优化,真正建立起节约型社会,实现整个社会的循环经济发展。

从实践角度上讲,区域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最终目标是使区域内的经济、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达到共同的和谐发展,其实质是在充分贯彻实施循环经济的“4R”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重组化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种生产原材料和生产废弃物相互之间的交换建立起来生态产业链。

区域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有:

1.由点及面的发展模式。一个区域内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不同,发展程度有差异,因此不能全面铺开发展循环经济。首先根据区位优势理论和自然资源的实际禀赋,选择区域内的重点地区;接着选取该地区内的核心企业,利用循环经济原理对该企业进行试点,从而带动整个地区,进而整个区域发展循环经济。

2.与区域资源紧密结合。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离不开目标区域的自然资源条件。充分的了解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有助于建立合理高效的产业群,大大提高对原材料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3.生态化产业链。在实现循环经济的区域内,各产业的原材料和废弃物均会被其他产业利用。一个产业的废弃物作为另一产业的原料得以再次进入生产循环,使整个区域的资源投入减量化,并大大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降低了环境压力。

可以说区域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消除了一个地区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冲突。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作为建设区域生态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工程,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创造富裕、文明、健康的生活,这与我们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是一致的,从而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的决心。

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重点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不仅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同时环境资源本身的一些特点也会成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瓶颈。

二、水权制度的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水资源在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构建和管理是实现区域循环经济,进而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水资源管理手段的一种,水权制度的建设是为了维护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最终目的是通过水权的合理有效配置,平衡人类用水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们有序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世界各主要国家对水权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为我国的水权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澳大利亚的水资源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水权指水资源的使用权。澳大利亚建立了水权分配制度,并培育水市场,鼓励通过市场合理配置水资源。其最早的水权是实行河岸权制度,即与河道毗连的土地所有者拥有用水权,并可继承。20世纪初,联邦政府又通过立法明确了水资源是公共资源,归州政府所有,由州政府调整和分配水权。澳大利亚的水权交易从1983年开始,到目前为止交易额越来越大,有关的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水市场已基本形成。这一水权管理制度的实际实施促进了节约用水,同时也促使水资源按市场规律自行合理配置,提高了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与效益。

美国的水权制度以层层详细的法律形式体现,且因州而异,如在水资源丰富的东部采用的是河岸权,在干旱的西部采用的是优先专用权。法律中包括地表水权、地下水权、州际间的水权配置等多个方面,具体又分为滨岸使用权、优先专用权、公共水权等各层次。而美国联邦政府对水资源管理的介入不以水资源分配为目的,其主要是针对水质保护。

在加拿大必须持有用水许可证或根据水法获得批准才有权使用地表水。用水许可证是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审批的有效法律文件,规定了水权的条件和期限,其中包括取水地点、优先日期、最大引用量、用水时间等详细规定。而通过水法获得的批准是由水资源管理部门发行的时间短于一年的用水证明。[4]

南非是一个缺水国家,降水分部不均,用水压力大。1997年的《供水法》确定了水是一种非常稀有的资源,交由政府相应的权力来确定水资源的获取人和获取量。该法提倡梯级收费,想要使用更多水资源的用户需交纳更多的水费,既等同于对超额用水的罚款。印度、墨西哥、菲律宾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尝试通过建立水市场进行水权转让。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分布不均,以东南部水量最为充沛,西北部多为缺水地区。随着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此外我国国情复杂,各流域水资源丰贫不均,各区域发展程度不同,个别地区对水资源的归属问题还存在很大的争议,致使水资源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制约了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更不用说建设区域循环经济达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了。

因此如何建立合理的水权制度,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管理,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建立合理的水权制度,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合理的利用水权能够很好的解决水资源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使水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缓解或解决不同地区争水吃的现象,促进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和水资源分布情况,我国应当建立适应自己的水权制度。目前关于水权制度的概念和建立方式尚未完全形成定论,我国在这个领域内尚处于探索阶段。而水权制度可从不同方面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1.水权制度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

我国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别很大,其中水资源的丰缺度是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一般沿海或沿江城市和地区较为富裕,经济发展较快,而西北部缺水地区则相对发展速度较慢。因此我国陆续的进行了多个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就是要把水源充沛地区的水资源引入水资源缺乏的地区,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当地的自然环境得到改善,进一步达到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正是基于此目的,使受水区的城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各产业用水得到基本满足。

在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的水资源配置中,应当引入水权的概念。因为是跨流域调水工程,所以水资源的配置就会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区和城市,那么这些地区和城市就会面临如何分配新增调水的问题,将水权概念引入则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的引入方法可以将水权作为某种因子加入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中,建立基于水权因子的优化配置模型,从而算出受水地区或城市的分配水量。

2.水权制度对水资源的保护

在我国,水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使用权属于人们。而这种使用权不是无限制的,一旦水权问题得到明确,一定地区的人口,其可支配的水资源是定量的,有限的,因而在开发和使用时就不得不考虑投入产出效益,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上游地区不能因为取水便利而无节制用水,下游地区也不会因为取水机会差而失去生活、生产的基本用水条件,同样会以水权限度内的水资源来安排和发挥出最佳综合效益。从经济学的原理来看,水权确定之前,使用水资源不具有排他性,而水权一旦界定明确,使用水资源就具有排他性,这对用水者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合理的水权制度的建立,能够使水权得到合理的分配,从而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节约了用水,保护了水资源环境。

3.通过水权转让,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权制度的建立必定会赋予水资源一定的经济价值,作为水资源的使用者来说,水资源的使用权本身就具有经济价值,因此更多的用水者不会只将水资源当成一般的自然资源对待,而会更多的考虑其内部的经济价值。建立水交易市场正是顺应水资源经济价值的结果。水市场建立后,更多地区或城市对水资源的使用会更加有效率,因为对水资源的使用率和利用率越高,就会节约越多的水资源。而这些多余的水资源不会像之前被浪费掉,而是将其拿到水交易市场,将这部分水转让给缺水的地区或城市,或者是用水效益更高的地区。这样以来可以间接的起到避免用水浪费、节约用水的目的,还可以通过水资源的交易对初始水资源配置结果进行修正,使水资源整体配置进一步优化,水资源得到极大有效的利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水权制度的建立能够对水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使水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和接近实际要求,从而提高了用水效率,节约了水资源。在使各个地区、城市的各产业用水得到基本保障的同时,保护了自然环境,同时提供给自然界自我更新所需要的生态用水。使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再因为争用水资源而互相制约,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进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金铎王树恩: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推进经济集约型增长[J].天津大学学报,2006,(7)

[2]江西省水利厅赴澳大利亚培训团: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及水权制度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江西水利经济,2008,(3)

[3]沙景华王倩宜张亚男等:国外水权及水资源管理制度模式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1)

篇3

1.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和人们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死亡率日趋降低,福建省总体人口实现了较快的增长,由于死亡率总体上趋于平稳,因此福建省各年份总人口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由福建省人口出生率的波动引起的[5]。由图1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人口出生率处于较高的水平,1982年人口出生率为27.91‰,由于死亡率趋于平稳,所以自然增长率达到最高值。1990年以后,三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至2012年,人口出生率达到12.74‰,全省已形成“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类型。2.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根据福建省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福建省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表1)。表1的数据表明,福建省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呈逐步上升趋势,从1964年的54.5%上升到2010年的76.7%,在计划生育政策和人们生育观念转变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自2000年以来,0~14岁少儿人口的比重开始下降,从1964年的42.3%下降至2010年的15.5%,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呈递增趋势,至2010年,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9%,根据国际通用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指标(0~14岁人口比重小于30%,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大于7%),福建省人口进入成年型的同时,开始向老年型过渡,出现老龄化加快的趋势[6]。3.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按照国际标准,人口负担系数是指0~14岁少儿人口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之和和劳动年龄的百分比成为总抚养比,即人口负担系数[7]。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使福建省人口负担系数也发生了重要变化。福建省主要年份的人口负担系数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总抚养比呈下降趋势,由1982年的69.2%下降至2012年的31.6%,根据“总抚养比低于50%,社会进入人口红利期”这一界定,福建省目前还是处于人口红利期,但是由表2也可以看出,福建省少儿抚养比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12年,少儿抚养比系数下降至20.7%,而老年抚养比却呈上升趋势,2011年和2012年老年抚养比均达到10.8%。这一数据说明福建省老龄化的趋势正呈递增的态势,将面临着较重的养老负担,到时将会出现人口红利的降低,直至消失。以上三点分析表明,福建省的老年人口比和老年抚养比都在不断地上升,老龄化的趋势正呈递增的态势,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使得人口红利的优势将逐渐降低甚至枯竭。因此,如何提高人口红利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兑现人口红利以加速福建省经济增长显得尤为重要。

二、福建省经济增长中的人口红利效应检验(1978—2012)

人口红利不意味着经济必然增长,但经济增长一旦步入快车道,则人口红利势必会成为经济增长的有力助推剂。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已经使福建省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为了更进一步地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红利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福建省经济增长,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来检验人口红利的贡献度,假设经济总产出符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ALαKβ(1)其中,Y是经济总产出,以地区生产总值来表示,L为劳动力投入,用从业人员表示,K为资本投入,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表示,A为全要素生产率参数,α表示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β表示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对式(1)两边取自然对数得:lnY=lnA+αlnL+βlnK本文数据来自《福建统计年鉴1978—2013》,选取如下指标对各变量进行度量:产出Y以福建各相应年度的GDP表示,并按1978年的不变价进行平减。物质资本K以福建各年固定资产存量衡量,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其基本公式是KTt=KTt-1(1-δ)+It。其中KTt为第t年的资本存量,It为第t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以1978年为基期计算,δ为原有资本存量的折旧率。KTt-1为基准年固定资本存量的净值,本文参照张军等在《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2004)中所做的估计。1978年福建物质资本存量为68亿元(1978年价),固定资产折旧率δ采用王小鲁和樊纲(2000)的方法,按5%的折旧率进行计算[10]。当年就业人数L采用福建省就业人员年末数表示。由于大多数的时间序列数据是非平稳的,如果在回归分析中直接采用非平稳时间,就有可能产生“伪回归”的现象,因此,需要对三组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以得到三者之间长期稳定的关系,本文计量分析采用Eview3.1。1.变量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要先对三者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来考察它们的平稳性,结果如表3。对数化后,原序列非平稳,进过二阶差分后序列平稳,因此,三者都是(2)阶单整序列。2.协整分析由于lnY、lnL、lnK都是I(2)阶单整序列,满足协整检验的条件,因此采用AEG检验法。第一步:进行协整回归用lnL、lnK对lnY进行OLS回归,得方程:其中括号里的数字是t值,e是回归残差。第二步:对残差序列e进行平稳性检验。如果序列e是平稳的,则说明三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方程中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反之,变量之间不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回归方程是一个“伪回归”。在检验残差序列e是否平稳时,同样采用ADF检验法。表4数据表明,ADF值小于5%临界值,由此可得序列e为平稳序列,故lnY、lnL、lnK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lnY=-24.86+4.15lnL+0.14lnK+e。从模型的各项检验指标来看,R2=0.97,可以看出方程拟合优度。由于该模型的F值为728.9,因此可以说明方程的总体对数线性显著,该模型通过方程总体的显著性检验。从模型中可以看出,福建省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为4.15。说明劳动每增加一单位,产出增加4.15单位。根据公式:劳动力投入对经济的贡献率=劳动力产出弹性×(劳动力增长率/GDP增长率),可计算出近10年来福建省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表5所示。从表5可以看出,劳动力投入对福建省经济增长贡献率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约为21%,到了90年代后期达到约78%,呈上升趋势,但进入21世纪后劳动力投入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开始下降,从68%下降到约32%。由此可见,自21世纪以来劳动力投入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正在逐渐下降,福建省经济增长仍保持较高速度的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技术进步以及政治制度建设等。但随着出生率、死亡率下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正在悄悄影响着福建省经济发展的步伐。

三、应对福建省人口红利转变的对策

1.加大人力资本的积累,提高劳动生产率当前,福建省劳动力的数量增长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在不断降低,而人力资本将逐步成为福建省经济实现持续增长越来越重要的因素。从短期来看,低成本的劳动力可以促进经济的短暂发展,但是从长期来看,劳动力的低成本将会反映出劳动力素质和生产率水平的低下,因此,它将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福建省14~64周岁的人口中农业人口占大多数。不少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但都得不到应有的教育与培训。由于低成本劳动力具有相对较低的创造力,因此,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降低劳动力成本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还应当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福建省农业劳动力在进入非农产业就业之前,获取必要的职业技术技能。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充分挖掘福建省人口红利效应。

2.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减少,劳动力的成本将会逐步提高,福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将会逐渐失去,产业梯度将会发生转变,福建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将逐步失效,需要探寻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就必须舍弃比较优势较弱的低技术产品和产业,研发自主创新产品,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首先,通过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推进二、三产业共同发展,通过第三产业最大限度地吸收富余的人力资源。同时,政府在财政、税收等政策上要研究和出台鼓励自主创业和弹性就业的措施,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和人力资源的同步调整。其次,在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的趋势下,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等商务服务业成为制造业竞争力越来越重要的元素,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之与第二产业一起成为福建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支撑,促进福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来自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3.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未来城市劳动力的供给,必须依赖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福建省的总人口中有60%左右是农村户口,其大部分劳动力来源也是农村,但是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政策严重阻碍了劳动力的转移。因此,为了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就必须取消这种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政策措施,以降低农村中剩余劳动力的沉淀。具体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消除制度,及时疏导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畅通无阻的转移;其次,在就业机会上,消除户籍对就业范围的限制,根据岗位的需要,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在待遇上,规范目前非正规的劳动力市场,降低农民的进城成本,保护农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得到有效转移,人口红利的潜在效应才能被释放出来。

篇4

关键词:生态足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足迹和生态足迹计算模型的概念

(一)生态足迹的原理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ing)指的是一种计算方法,这个概念最早是在1992年初,被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名教授所提出。在生态足迹被提出以后,由于它的计算方法较为准确、简单,所以很快在各个国家发展开来,成为重要的衡量各国家生态的平衡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在多次运用此概念以后,生态足迹显现了更加明显的可操作性,这种计算方法可以用来计算六类土地,它所计算的这些土地都被划分在生产生态的土地类型中,主要指的是:草地、林地、化石燃料、耕地、建筑用地、水域等等。不同的用地计算方法因而结果也就不一样,例如:林产品消费折算的就是林地面积通过农产品消费折算出耕地面积,根据动物产品消费折算出草地面积,根据煤、石油、天然气等消费折算出化石燃料用地,根据消耗的电力和热力折算出所消费的建筑用地。由于每一种土地都有其不同的用途,可以通过这些不同的土地资源的分类进行计算,假设每一种土地的功能都存在相互排斥的情况,通过对某种单一土地功能的研究分析,可以得知人类对与这种功能的土地的依赖性,和大自然对其的需求。

(二)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

想要进行生态足迹的计算主要有三种类型: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

1. 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的计算方法

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指的是将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做以精确的对比,如果在对比之后发现生态足迹小于生态承载力,则证明这种情况属于生态盈余,但如果生态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则证明这种情况属于生态赤字,计算生态足迹的公式如下:

ED=EC-EF=N×(ec-ef)

这个运算法则当中,每个字母都代表着不同的涵义,ef所表示的是每个人所占用的生态足迹,ec表示的是每个人所能承受的生态承载量,ef和ec的计算单位是(hm2),N所表示的是人口数量,ED表示人均生态盈余数目,在这个平计算公式当中,如果0

2. 生态承载力计算公式

EC=N・ec

生态承载力指的是一个固定的区域内。自然资源可以提供给人类的所有需求,例如水、土地资源等,将这些的综合算出一个数值就可以代表生态承载力。在上述的这个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当中,N表示人口数量,EC所表示的是在固定范围内,所有生态承载力的的总和,其单位是(hm2)。

3. 生态足迹的计算法则

生态足迹主要是针对六大类生产、生活用的土地面积,这其中包括草地、森林、水域、耕地、建筑用地以及化石燃料用地这六大类,计算这六大类土地要采用加权平均数的办法:

EF=N・ef

这个公式还要同时满足ef=N・∑(rici/pi)这个公式,在这个公式当中,EF所表示的是生态足迹的总量,如上面的计算一样,生态的足迹的表示单位依然是(hm2),N依然用来代表人口的数量,i表示的是被消耗的物品以及投入的种类,pi指的是如果在不停地进行i类物品的消耗,所需要的全球范围内的平均生产能力;ri指的是在整个生态足迹计算的过程中所显现的均衡因子。在进行生态足迹的计算时,由于不同的土地单位面积下的生产能力是不一样的,甚至有个别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差距极大,所以在这种巨大的差异下要想使得计算结果能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比较性,就一定需要将生产生物面积进行统一的转化。

二、可持续发展的指标

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否一直保持下去,这要取决于区域经济与环境是否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自然资源作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环境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想要维持一种最佳的状态就必须找到生态系统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的一个微妙的平衡点,所谓生态足迹指的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一种开发足迹的测算,这种测算方式是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种有效衡量工具。最近几年关于生态足迹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了专家和学者的高度关注,根据笔者的实际走访和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地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随着环境的恶化,更多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不良的影响。

三、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论与政策

本文在前半部分简单介绍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在我国想要通过生态足迹保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做到尽量减小东西部地区在持续发展之中所存在的不平衡差距,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下几点建议。

(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数

对于整个生态系统这个大的环境而言,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样性指数越高就越表示在这个限定区域内,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越强。我国于2009年,曾对各省的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进行了测算,通过计算得出,我国大部分都是环境成分较为脆弱的土地,这些土地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都用于放牧、耕植还有开发能源,大量资料显示几乎每个省的生态多样性指数都不高,这些土地的使用力度并不够,导致了很大一部分都有明显的土地生产力下降的趋势。对上述计算方案中提到的六大类生物生产土地的利用程度,要进行严格控制,对农业较为发达的省份,要出台相关的政策,通过退耕还林等方式减少土地的过分使用。在我国西部,例如、青海等地要适度的减少放牧,以此来减少对草原过度利用后出现的荒芜现象。国家有权利利用职能,并将权利下放到各级政府机关,用经济手段等方式进行宏观调控,从而达到合理利用土地的目的,相关部门制定的措施,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发挥政府的各项职责,努力提高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标。

(二)落实国家政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在五中全会上曾提出了“建立节约型社会,共创社会友好氛围”,在这一政策提出的最初几年里,确实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我国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依然没有可持续发展可谈,几乎全都属于严重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所以要想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证自然生态环境的良好,严格控制当前我国的人口数量,通过政府干预等方法,对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法律、经济、等综合治理,把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作为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通过最少的能源消耗,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益和最大的经济收益,以此来达成“建立节约型社会,共创社会友好氛围”这一要求。

(三)发展生态经济,提高科技水平

某地要想发展生态经济,需要基于该地的生态承载力来进行资源的利用,但这种方式只能持续维护生态经济的发展,并不能做到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所以在这方面,我国要依赖于当前的先进科学技术,通过科技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坚持绿色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这样可以一改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加快科研脚步,建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生态足迹,对落后区域给予经济、政策上的政策,通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的计算方式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预估。虽然就目前而言,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但相信通过相关部门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每个人的努力,在区域经济建设以及生态发展方面都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彭利民,贾永飞,邵波,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山东半岛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2011(05).

[2]郭惠丽.基于生态足迹和物质流分析的长海县可持续发展评价[D].青岛大学,2011.

[3]刘斌,林益光.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河北省廊坊市为例[J].卷宗,2012(07).

篇5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6-0071-03

我国马世骏院士从生态学角度于20世纪70年代起先后提出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从国内经济学方向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状况看,主要集中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仅就国内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进行简要的述评和展望。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梁晓波(1998)认为区域经济由区域经济要素、区域经济结构、区际关系三大部分构成。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区域经济要素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以及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三部分决定,其实质是生态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的和谐统一。魏建中等(2004)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概括为:在现有自然资源(包括环境)约束条件下,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有效增长。其中,经济增长是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基础上的专业化集约型经济增长;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要小于其再生速度,不可再生资源利用应约束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之下;废物的产生应小于环境的吸纳能力。何爱平(2005)认为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不同区域尺度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即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发展要建立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逐渐改善环境质量的基础上,使其保持良性循环,并且应当促进不同类型区域发展的协调,缩小区际发展水平的差距。朱国传(2007)认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经济区域范围内,以人为中心的主系统与自然、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协调的发展关系,即在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前提下,建立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不危害和削弱其他区域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显然,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就是人类生产经济活动的持续经济增长和可获利性,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其他子系统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中,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处于主导地位。

笔者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应当是在协调区域经济、区域资源、区域生态环境以及注重区域民众生存的基础之上的共同发展。区域资源的开采,小则影响区域民众的生存与发展,中则影响区域所在国家的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大则波及到世界上引进该区域资源以获取生存与发展动力的国家的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阎聪线(2001)认为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以可持续观点分析研究了甘肃省区域经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城市为主提出了甘肃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及具体政策和配套措施。李林等(2001)通过运用模糊可拓经济控制论原理,提出了一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模型。运用该模型,在确定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当前状态和最终目标后,于中间设立阶段性目标——驿站,再经过各个具体的实施步骤逐步达到各个驿站,继而实现最终目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致的,但在考虑地区利益时又有所区别,因此,学者依据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和相关文献,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发展状况评价指标定义为:S=﹛地方经济增长水平,地方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地方技术进步水平,地方经营管理水平,地方对外贸易水平,地方就业水平,地方区域发展平衡程度﹜,其中,地方经济增长水平、地方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等指标亦可看作是为实现总目标S而设立的各个分目标,每个分目标按满意度又可进一步分为快(合理、平衡、高、充分)、较快、一般、较慢、慢(不合理、不平衡、低、不充分)等五级,每个分目标达到其满意度的上限值时即可视为其已达到发展的最终目标。通过案例研究,利用所构建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湖南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阶段策略。

关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任务方面的研究,学者们往往运用案例研究分析方法,主要依据其研究的具体区域发展的现实特点,提出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总目标、分目标等,鲜见通用的指导性较强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任务模型研究。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已有研究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展开了系列探讨,主要观点集中于发展、协调、可持续、共同、公平等原则。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先事项在于“发展”,而“发展”的核心应当归结于“人的发展”,特别是“人力资本的发展”,在涉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应遵循的原则问题时,应当将“以人为本原则”视为首要原则。

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均衡发展模式。关注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均衡性,注重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的投入、支持力度,努力促进经济欠发达区域与经济发达区域的基本同步发展,以实现社会公平、缩小经济欠发达区域与经济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维护社会稳定;侧重于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2.梯度推进模式。首要关注经济发展效率,重视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非均衡性,注重进一步加快经济发达区域的发展步伐,继而通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列要素(人力资本、技术等)从高梯度的经济发达区域向低梯度的经济欠发达区域的转移,促进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3.增长极模式。主张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部门和区位,使增长点的经济势力增强,同周边经济区域形成一个势差,增长点再通过市场机制的传导媒介力量引导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从而促成整个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点轴发展模式。组成点轴发展模式中的“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强劲增长极,发挥着特有的极化和扩散功能,它可以是城市、城镇,也可以是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特区等;“轴”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强劲增长带,它或是由自然轴线(海岸轴等)组成,或是由人文轴线(铁路轴、公路轴等)组成,也可以由自然轴和人文轴共同交叉组成复合轴线。点轴开发是一种地带开发,它不仅重视“点”增长极的作用,而且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的作用,因此,点轴开发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增长极开发,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网络发展模式。所谓网络,在区域发展研究中是指一定区域内结点与结点之间的经济联系以及经济增长轴线和轴线之间按照一定的经济技术规律经纬交织而发展成的点、线、面统一体。其中,结点是指区域内部的各级中心城市和城镇,它们充当着各级层次的增长极;相互交叉的轴线则是指在接点间起链接作用的线状通道,这些通道可以是河流等自然通道,也可以是铁路、通讯(包括信息高速公路网)等基础设施类的人文通道。该模式侧重于加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注重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五、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界观点主要集中于人力资本、创新(科技创新)、产业集群等。王翊(2006)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城郊生态公园建设综合效益的测算,从生态公园建设对带动短期经济增长、提高长期经济增长质量、平衡代际间利益、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方面分析了城郊生态公园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郊生态公园建设对城郊当前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未来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更为显著。在充分考虑当代人与后代人利益平衡及效率的基础上确定最佳建设规模有利于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并举的目标,从而不断带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姜玉鹏(2007)认为在资本体系中,人力资本具有智能性的特征,可以聚合自然资本和创造资本,可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以人力资本为载体的知识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开发人力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命脉,人力资本的再创造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总而言之,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叶宝忠等(2008)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业集群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在我国,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催生了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浪潮,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的龙型产业集群隆起带,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先进产业制造基地,支撑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永恒推动力。李雪峰(2009)认为西部地区作为欠发达地区,要想迎头赶上,须不断识别和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因为只有具备了核心竞争力;才能保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而区域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在于创新。该研究集中探索西部经济欠发达区域如何通过创新形成特有的西部欠发达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以使得西部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获得永久动力。

六、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即研究如何衡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状况,为相关决策者提供进一步的决策支持。目前的研究主要方向为指标体系的选取方法、权重的确定方法、综合指标的求取方法及协调度模型的建立,但研究中有的侧重于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性,有的偏向于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性或技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性分析,评价指标的选取庞杂而缺乏实用性,有的指标过于片面,有的指标获取的成本太高。权重的确定及评价方法的选取也都没有突破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缺乏创新性,而且在评价方法的说明上,很多论文过于简单,有些变量的解释模糊不清。指标无量纲处理过程中,往往忽略了指标间的相互作用。现有的种种协调度测量方法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协调发展测度问题。如有系统并不要求子系统的相似性、同步性,如果用相似性方法测度就会产生大的偏差。在协调度研究方面,不同的研究者研究的切入点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各个角度全面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程度,否则不仅不能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咨询,而且有可能形成信息误导。

七、区域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研究

关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互动关系的主要观点包括:1.循环经济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2.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3.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4.循环经济是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5.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在研究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时,应当合理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在发展区域经济时,区域资源必须得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区域环境必须得以充分有效的保护,即在发展区域经济时,保持“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这个过程的循环往复,从而将“节约区域资源、保护区域环境”的理念转化成不间断地实践活动,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八、结论与展望

总的来说,国内现有的经济学方向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方法略显单薄。在相关研究中,学者们往往主要采用融入案例分析的规范研究方法,鲜见实证研究;往往仅就一个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展开研究,而缺乏对该区域纵向经济发展状况的历史比较以及该区域与其他国内的或者是国际的类似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横向国内、国际比较。因而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应当首先关注以下研究方法的革新:

1.加强实证研究力度,将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2.注重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研究方法,不能总是孤立地去研究某个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要积极主动、科学合理地借鉴国内、国际类似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所研究的理论须源于实践活动,研究的最终目的须归根于指导实践活动;

4.在相关研究所需数据的搜集处理方面,可采用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在内的技术集成或者说是强大的数据采集、更新、处理、分析的技术体系,对所需区域数据进行科学、及时地搜集处理。

综合考察以上述评内容,国内经济学方向可持续发展理论需要深入、细化研究的问题还应包括:

1.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不同的区域划分,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各异。一般而言,自然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乃是该区域目前尚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石油、天然气、煤等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乃是该区域目前尚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低廉的劳动力资源;而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往往囊括了自然资源以及低廉的劳动力资源。

2.“资源诅咒”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李天籽(2007)利用1989—200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自然资源丰裕度对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地区层面检验了“资源诅咒”命题。邵帅等(2008)以1991—2006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证明了西部大规模的能源开发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经济增长,“资源诅咒”效应确实存在。如何走出“资源诅咒”魔圈以实现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迫在眉睫。

3.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有关此方面的文献资料相当匮乏。今后可主要从如下几方面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1)法律法规制度保障;(2)产业制度保障;(3)金融制度保障;(4)投融资制度保障;(5)教育制度保障;(6)就业制度保障;(7)科技创新制度保障;(8)产权制度保障等。

4.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分类后的进一步细化研究。将区域划分为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区域;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型区域,自然资源型、人力资源型和科技型区域;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等,针对各个具体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一步强化专门的研究,以期科学化、全面化指导相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实践活动的理论内容,继而注重展开每一大类中具体类别间的比较研究,以调动区域实践活动的互动、共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除此以外,还可针对一些特型区域,如土壤沙漠化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专门的研究。

5.循环经济与不可再生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应当展开的研究如何在不可再生资源型区域引入并实践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循环经济产业,与此同时,扩大经营范围、延伸产品链和价值链,走出一条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的开发生态化、生态循环产业化、产业发展持续化、产业与区域共同发展的新路径,最终实现不可再生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梁飞.海洋经济和海洋可持续发展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

[2]梁晓波.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理论与改革,1998(4):94-95.

[3]魏建中,李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多目标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科研管理,2004(5):140-144.

[4]何爱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篇6

关键词:区域经济 均衡发展 协调发展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环境、资源、生态等几个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人口多、相对资源不足、环境和生态问题严峻、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等问题日益突出,再加上长期存在的资源消耗型、资本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与环境保护及保障不能协调一致,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发展。如何改变过去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协调好各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能建立在以破坏自然资源和降低环境质量为代价的基础之上,而是以科学合理的长期经济规划发展为前提,走绿色的、可持续的、良性循环的经济增长发展模式。

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区域经济非均衡状态下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承认和发现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所带来的矛盾前提下,开始注重各区域经济间的均衡发展,兼顾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全局规划和局部规划,长远规划和近期规划,充分在意识和行为上把自然资源的长期供给能力作为出发点进行考虑,把生态环境的未来长期承受能力纳入经济发展规划中来,从根本上把区域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制定科学合理的整体发展目标。其内容应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发展过程中自我运行和调控机制得到不断的健全和完善,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平衡、自我调控能力,有较强的抗变化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可以不断的相互起到作用,得到均衡协调循环发展。

(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民的人均实际收入能够得到持续的稳定的增长。

(三)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所包含的自然生态环境、公共福利环境、政治社会环境等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改善,居民满意度较高,有较强的安全感。

(四)经济发展中的物力、人力、社会等资本得到长期持续的稳定增长,以此满足不断的生产投入。

(五)居民收入和分配趋向合理和公平,居民贫富差距不断缩小,社会不在产生更多的贫富阶级,使社会结构日趋稳定、协调。

(六)经济结构中的生产关系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等发生不断的进步和转变,实现持续的向更高一级的转变和发展。

(七)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障体系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相一致,并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形成良性的循环,并成为一种长效的运营机制,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遵循的原则

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从经济发展观方面来说,经济的发展应建立在保护地球生态平衡基础之上;就社会发展观方面来说,经济的发展应主张横向和纵向的分配公平;从经济发展的自然观方面来说,人类应和自然做到协调和谐发展,把自己作为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一分子。其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可持续原则

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基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要建立在资源和生态的永续利用上,并根据可持续的发展适时的调整自身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以此在生态和环境允许的范围内保证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不受重大影响。

(二)共同性原则

地球是个有机的整体,是全人类赖以生存、共同生活的家园。虽然全世界每个国家的人口、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阶段、历史、文化存在着差异,但是其共同生存的系统是唯一的,任何国家都不能在损害其它国家的基础上满足自己的利益,世界各国必须协调一致、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协调性原则

社会、自然、生态、经济、环境共同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系统,系统中的每个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及存在和发展都不会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在这个复杂的系统中,子系统和子构成元素间互为条件、互相依赖、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相互促进和激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所以,可持续发展必须建议在遵循资源、环境、人口、社会、经济的协调一致发展。

(四)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机会给予和选择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公平性原则,应首先要在同代人的横向代内建立健全的公平机制,解决和消除贫困,特别近年来日益突出的贫富差距、富贵阶层、财富垄断阶层、两极分化、两级世界等亟待解决;在不同代人的纵向代际关系中体现公平性原则,自然资源是极其有限的,要让当代人明白不能因为自身的生存生活需要,而损害或剥夺下一代拥有自然资源的权利。

三、实现区域经济非均衡状态下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及建议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主要是指集中发展某一区域的生产力,以达到促使各地区经济迅速膨胀发展,其主要特点是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某点,使得该区域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形成较大的反差,再加上该区域的高速发展需要极大的依托于其它区域的原材料资源,使得不发达地区的资源、材料蒙受利润损失,导致区域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大。这种非均衡发展战略,有效的推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使我国的国民经济总之和综合国力得到迅速提高,但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实施以来,造成中西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水平严重脱节,中西部的经济总值在全国的经济总值比例不断下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区域经济非均衡状态下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既不同于不平衡发展,也不同于平衡发展,它是充分借鉴两者的优点,是我国现阶段保持经济稳定高效发展的最好选择,其着力点和策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点”、“轴”发展,科学布局生产力

在做好沿海、沿江的轴线地带的同时,要重点选择中西部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区域作为增长极来进行培育。中西部地区由于工农业基础薄弱、面积大、基础设施落后且发展不均衡,都有着迫切发展的要求,如果一哄而上,不但得不到良性发展,还会造成投资盲目,造成社会财富和国家利益的损失;所以,中西部的发展一定要进行统筹规划,选择基础好、潜力大的区域作为重点,促使形成产业聚集区,形成新的增长极,然后再以此点带动周边区域的共同发展。

(二)推进东部沿海地区技术和中西部地区技术交流与合作

中西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在资源、原材料、人力资源构成、技术、资金等生产发展要素有着极强的互补性,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中西部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适合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性产业、高耗能产业的转移和流动。同时,中西部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伴随着近几年就业形势的不断加剧和一线城市生活压力的不断增长,中西部地区要抓住机遇,在人才引进上做足功课,不断加大中西部技术人才的培训和学习,对于优秀人才要给予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保障。

(三)政府要利用宏观调控,加大中西部地区投资和扶持

作为国家战略层面,应把非均衡发展战略在中西部地区倾斜,逐步加大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政策性贷款,允许中西部地区采取多种融资手段和渠道,用以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农业技术设施建设。同时从国家层面应积极引导境外企业和商人到中西部投资和发展,给予好的土地和税收优惠政策,逐渐鼓励和加大支持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三资企业向内地落后地区转移和投资,尤其是技术和人才的转移。但是要注意的是,由于中西部地区区域间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利益冲突,作为政府,一定要及时了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科学合理的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及时调整和调节,对于一些具体的特定的政策手段,要出台相应的法律和法规,以此来保证政策的持续性和规范性,真正的使政策落到实处。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充分注重人才培养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科技是经济发展的高效催化剂,社会的发展更大程度上要依靠人口素质的提高,而人口素质的提高又依赖于教育的发展,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西部地区综合科技能力的提高,所以,作为中西部地区,从国家层面到政府层面都应有一定的战略高度,加大教育投入和支出,把教育和科技技能培训作为基础工作来做,着眼于长远,把教育作为优先“产业”进行大力发展。对于依靠矿产资源发展的区域,要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加强循环利用能力,制止一些私采乱挖、破坏资源、造成浪费的行为;并要重视环境保护,对人们进行环保意识普及,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落实好退耕还林政策,加大沙漠治理力度,保护好水源地,并要严格控制东部和境外高污染性工业转移内地,要在新兴可再生资源上加大投资力度,尤其要重视和鼓励绿色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资源约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7-0038-02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约束

1、从全国的角度看,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受到资源的结构性约束。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在消费结构升级、国际制造业转移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经济呈现重化工业特征,并且出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中国经济高增长对能源、矿产等资源的需求大幅上升。经济增长幅度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与自给供给能力,从这种角度说,中国正面临着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这种资源结构约束主要体现:第一,自然资源约束。中国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利资源、林木资源和矿产资源等。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1公顷/人,占世界人均水平的33.1%;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有2176.8立方米,还不到人均3000立方米的轻度缺水标准;人均淡水资源总量为221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6%。中国以世界土地的7%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这固然说明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的自然资源实际上是十分匮乏的。第二,经济资源约束。经济资源主要是包括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以能源为主的资源、以金属和水泥等为主的原材料、外资和国内资本。随着中国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其面临的能源、原材料和资本等经济资源的约束也日益显露出来。第三,社会资源约束。如今,中国经济发展保持着较快的速度,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地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而且社会资源在人力资源、科技创新、政府等方面也对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约束。第四,生态资源约束。目前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一些高污染企业排放出了大量的污染物,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随着国际产业链逐渐向中国转移,许多污染比较严重、环境保护效率比较低的企业也在不断迁往中国,生态资源约束的程度也会越来越严重。

2、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中国一些区域已出现资源枯竭的现象。由于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投入,致使资源存量限制增大。资源供给表现为资源流量供给和存量供给。资源流量供给是以存量供给为基础的。我国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大大加剧了资源流量,资源存量很快暴露出严重不足的问题。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未来20年的发展中,除煤炭、铁矿石、铅、锌等少部分矿物资源可以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外,其他大部分矿物资源都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资源开采的不断加剧、资源开采企业的逐渐老化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资源枯竭”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出现大批的“资源枯竭型城市”。

二、资源约束下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1、资源结构约束地区采取资源替代路径。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制度、资金、技术与市场等资源的相对稀缺,使之成为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凭借制度、资金、技术与市场等主导性资源的资源配置力(率)优势,大量吸纳中西部地区的廉价劳动力,广泛利用中西部地区的低价资源,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了区域经济的率先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由于这些资源阶段性供过于求而面临竞争性贬值,资源重要程度与资源配置力(率)下降,既缺乏对资金、技术等相关资源的吸纳能力,也难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出现了资源结构约束现象。所谓的资源结构约束是指制度、资金、技术与市场等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地区分布不均衡造成约束现象。一种是资源类型的结构约束,如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等;一种是资源地区分布的结构约束,如资源的配置和资源的禀赋等。资源基础的大小是一个相对概念,当某种资源稀缺性增强时。其价格将上升,人们将由此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并将致力于寻找新的资源,新资源对稀缺资源的替代将释放原有资源的供给压力。因此,资源的制约实质上并非资源本身量的制约,而是人们寻找新的替代资源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存在的局限。因此,针对资源结构约束地区应采取资源替代的路径,具体措施:第一,依靠自主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近50年的历史表明,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出现递减趋势,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将明显上升。我国现实国情表明,以消耗资源、环境和生态为代价的传统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必须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依靠自主创新突破资源约束,重点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技术市场、资本市场、资源市场,形成合理的资源价格,完善创新的激励机制。第二,建立“市场一政府”资源调控机制。根据我国的国情,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或单纯依靠政府调控都无法解决资源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因此,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资源调控机制,就是建立“市场一政府”互相协调互相配合的复合机制。资源产业的一个特征在于,市场周期性波动,产能间歇式扩张或减少。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所消费的各类资源量是不尽相同的。一般认为,我国已经从工业化初期逐步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资源需求较以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必须根据这一阶段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如地理环境、探明储量等,矿产资源存在刚性较强的供给能力上限。短期内扩张产能的可能性不大。资源总体开采利用必然考虑世界的总储量、开采能力和替代产品的开发等。

篇8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

Abstract: real estat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national economic lifeline, so we should from the quick mind to come up on how to realiz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industry, through the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scientific planning, build a system of methods and ultimately the industry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real estate investment; regional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目前房地产经济投资不仅要促进经济的稳步增长,还要建设一个适宜于人类居住和生活,生态环境优美、舒适的社会环境,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全方位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房地产业的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对各种房地产品的要求,又要满足子孙后代未来发展的需要。其中,包括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住宅业的稳定协调发展、房地产市场的完善及人居环境的改善等。二是既要保持产业自身不断增长,又要与社会以及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主要包括社会的公平性;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如土地资源、空间资源、建材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产业发展的协调性等等。

一、房地产经济的重要意义

1.1 房地产业在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绝对不能否定房地产业在促进经济特别是地方经济发展、满足社会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过程中的积极而重大的作用,必须要明确目前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在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房地产业仍然是我国基础性、支柱性产业之一。

1.2 房产业的最终产品为国民经济许多部门和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场所。房屋能为商业、家具业、家用电器业、房屋装修业、园林花木业、家庭通讯业、房屋金融保险业、物业管理业、家庭特约服务业、搬家公司、房屋买卖中介业等等的发展提供前提和发展场所。如果没有房地产业为这些部门和行业的发展提供前提和场所,这些部门和行业的发展难免会受到瓶颈的制约。

1.3 房地产业作为一个龙头产业,可以带动诸多产业的发展。房地产业需要国民经济中的建材、设备、机械、冶金、陶瓷、仪表、森工、化塑、玻璃、五金、燃料动力等许多物资生产部门和服务行业的产品生产和劳务提供相配合,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性十分明显。据测算,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每投入200 元的住房资金,可创造相关产业140~440 元的需求;每销售200 元的住宅,便可带动260~300 元的其他商品销售。因此,住宅建设若增加20 个百分点,可望带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 个百分点,住宅行业每吸纳200 人就业,可带动相关行业300~400 人就业。由此可以看出,房地产业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两者之间如何协调发展

房地产存在投资周期长、回收慢、环节多等特点,而且投资规模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呈现相同的趋势性,基本和宏观经济周期同向,但也有房地产行业本身的特点。一方面,在两者协调发展时,房地产投资可以大力促进经济繁荣,另一方面,两者无法实现协调发展时,房地产投资很可能导致区域经济走向衰退,甚至进入萧条。

首先来看两者协调发展的情况。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房地产投资的正面促进作用,经济必须增长,才能取得发展,才有基本动力,获得进步,为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经济增长只有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同样地,经济发展了,能回过头来促进经济增长。因为区域经济健康向上,能给经济增长提供更好的环境,使经济得到协调、持续、稳定增长,带动整个社会向好的方向转变。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一直是正相关的关系,经济增长,必然促进投资扩大,而投资因为需要垫付资金,必须取决于社会总产品增长后的资金转化成果,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的成果直接影响投资额度,而投资的增长一般也能促进经济增长。这两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经济的增量水平影响投资总量,投资总量反向推动经济增长,在给定的科技水平和资源条件下,经济增长的速度由投资总量和增长率决定,长期看,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消费需求和能力的增长,短期内主要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投资增长主要靠扩大政府支出类型的积极财政政策,民间自主型投资缺位,或者增长无力。而从投资结构看,房地产投资增长一直比较快,其它方面的投资水平较低,所以,在其它类型的消费需求难以启动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的速度实际上由房地产投资的增速决定。

其次,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有两种主要影响方式和前进路线,一是在该项投资还没变成现实中的物业前,因房地产投资总量变动而发生的影响,也即投资分配量超出GDP 增长速度,则会造成资金膨胀,比例失衡,引起投资泡沫;二是成为物业后,不同产业部门,直接到其生产能力和平衡发展,如果过于偏重消费类物业,像饭店、宾馆,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住宅或商业类物业的建设规模,导致区域经济的不均衡。由于国内经济增长一直以来习惯于依靠增加固定投资来拉动,而固定投资属于房地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果产生投资乘数效应,大幅提高房地产行业对gdp 的贡献度。因此,国内的gdp 增长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严重依赖于房地产投资,并且几倍于国内经济的增长率,使住房价格不断上扬,吸引大批实业型企业进入该市场,导致一些地方的房地产投资不单单是过热,已面临泡沫破灭的巨大风险。

三、房地产投资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关键

经济的内部因素结合外部的环境条件,两者共同作用,形成综合性经济的增长,事实上,在正常的社会实践中,资源环境甚至人口的优劣变化都将极大地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但是,已有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式绝大多数都假定外部环境不变,只从经济内部的运行体制分析和研究经济增长,忽略了外部环境条件对经济增长的巨大影响。

3.1 首先来看看何谓“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会危害到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从传统的数量增长方式改变成有数量、有质量、有效益的广义增长方式。其特征是增长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有效管理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付出尽可能小的自然资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利益。可持续发展和一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特点关系密切,运行环境的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与此同时,经济增长有利于稳定和维持社会政治构架。

3.2 从生产要素看,土地是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资金则是紧缺资源,两者的有机结合形成房地产投资。但是,人们过去只侧重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忽略了对社会和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严重脱节。

3.3 从生态环境看,房地产投资需要占用大量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稀缺,不可再生,这些资源被占用必然制约其它行业发展,所以要合理配置协调已有资源。房地产投资后,房屋直接改变当地的空间状况,不但大量分割原有环境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还额外创造了房屋的内外空间,消耗大量空间资源。密集的楼群和高层建筑把空间分割得过于细碎,使人与自然互相隔离,产生强烈的窒息感和压抑感,不断侵害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长期以来,这种靠消耗土地、水资源的粗放式发展,忽略了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规划。所以,房地产投资应当把城市规划专家和生态保护专家纳入其中,听取他们的意见,使房子与自然生态环境无缝衔接。

3.4 从资金融通看,由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因此,当房地产投资的发展严重超出真实需求,或者投资结构根本不适合社会需要,容易积压大量资金,造成金融行业的坏帐,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甚至引起金融危机。所以,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配以合理的投资结构,使房地产投资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此外,不可忽视的是,应给房地产投资保证一个畅通的融资渠道。完善金融体系,建立和发展房地产金融二级市场。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房地产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根据我国目前的房地产金融发展现状,应重点做好房地产贷款结构的调整,增加消费贷款比重,并注意防范风险。另外,为解决房地产金融进一步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期限错配问题,资产流动性问题,我国的房地产金融业还应着手研究并建立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实现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将一、二级市场作为一个整体纳入金融大循环,打通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建立和发展房地产金融二级市场,还能有效分散银行贷款风险,提高房地产金融的市场化程度,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向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转轨,提高整个房地产金融的效率。

3.5 加强市场监管与宏观调控,保障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对公平、高效的外部环境的创造。一方面,政府应将制度建设作为重点,减少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政府行为,根除腐败、杜绝暗箱操作、严格执法、取消不合理收费。另一方面,完善现有房地产经济法律法规,包括制定各项明细的实施规则,尽量做到法律、条令、规则之间能相互配套,创造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依靠市场原则优胜劣汰,提高开发商的

素质,使房地产项目与人口、源、环境相协调,与市场需求相协调,将房地产开发的短期行为和投机减至最低。

四、结束语

总的说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为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等两方面。社会环境是特定范围内人们的生存交往环境,是特殊的社会文化,不单单要适应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实现“安居”和“乐居”,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另外,还要尊重和保护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把社会文化和人文景观紧密结合,结合社会各方面的具体要求,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静岩.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J].特区经济.2006(5).

[2] 岳华丽.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5).

[3] 余凯.论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的构建[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5期.

篇9

企业如何通过不断创新探索来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循环经济 综合利用 可持续发展

一、前言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显著增加。然而,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自然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环境质量持续下降等问题。如何解决日益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

对此,中央从战略高度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指出:未来五年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将加快节能环保标准体系建设,建立“领跑者”标准制度;适时扩大低碳试点内容和范围;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过快增长,强化节能、环保等指标的约束,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调整能源的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到“十二五”期末,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8%;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下降10%[1]。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性,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工业方面,循环经济主要体现在“节能降耗减本治污、再生利用发展增效” 。

下面就以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春环保”或“公司”)为实例,浅析企业如何通过不断创新来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热电联产,走上循环经济产业之路

热电联产是一种高效能源生产方式,与热电分产相比,可以显著提高燃料利用率,是全球公认的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并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技术手段。因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推动热电联产行业的发展。

富阳被誉为“中国白板纸基地”,白板纸年产量占全国白板纸总产量50%以上。造纸生产由于工艺的特殊性,其生产过程中除了需大量用电之外,还会消耗大量的蒸汽。2003年,依据富阳市《江南造纸企业集中供热热力规划》,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落户富阳市江南造纸工业功能区,主要承担区内近180家造纸企业和今后功能区发展企业的集中供热任务,电力产品则并入国家华东电网公司。通过集中供热,功能区内拆除造纸企业重污染小型燃煤锅炉230余台,烟囱160支,大大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改善了当地环境。各造纸企业关停锅炉后,不仅消除了造纸企业的安全隐患,而且热效率提高50%左右,大大降低了园区内GDP能耗,综合效益十分明显。

同时,公司并没有把生产后的废灰、废渣当作废弃物来处理,而是把它当作是一种再生资源来对待。产生的废灰、废渣经过监测,污染排放指标均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限值,废灰恰好可作水泥厂的添加剂,而废渣可作为新型轻质建材原料,现在公司已与富阳、萧山等地多家水泥厂、新型建材厂签订了长期利用合同,有效地处理了废灰、废渣问题。

富春环保热电联产项目的顺利投产,不仅缓解了地方用电紧张的矛盾,同时解决了功能区内造纸企业集中供热的问题,并且实现废弃物再利用。从此,公司真正走上了循环经济产业之路。

三、引进垃圾、污泥处理新技术,创新循环经济产业模式

富阳造纸业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造纸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纸渣和造纸污泥,污泥的简单填埋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同时由于这些废弃物里含有大量的有机纤维成分,具有一定的热量,将其适当处理后进行焚烧,既可以最大限度的对该部分废弃物实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又可以通过综合回收利用其焚烧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供应造纸企业生产用热及发电,真正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目标[2]。

公司引进先进的循环流化床垃圾、污泥焚烧技术进一步实现热电联产,使富阳城区以及附近20个乡镇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全部得到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并为公司制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富春环保于2010年上市后加快了发展的步伐,为充分实现循环经济产业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公司总建设规模为“九炉六机”,装机容量达108.5MW,供热能力达850t/h,日处理垃圾800吨,日处理污泥2035吨(含水率80%),年节约标煤20万吨。

富春环保的垃圾、污泥焚烧发电技术作为少有的一种能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的废弃物处理方式,使得富春环保与造纸企业之间形成了共生耦合的循环关系,有力地推动了造纸功能区的生态建设,大大创新了循环经济产业模式(见图1)。

四、利用先进工艺,提高循环经济效益

由于循环经济设备投资大,效益低,公司的着眼点并不完全放在“废弃物回收利用”上,而是全方位地考虑循环经济方式。通过不断研究探索进行技术研发,引进先进工艺,改进工艺、节能降耗,通过组织企业内的物料循环,减少生产过程中能源的使用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使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达到循环利用或再生利用,例如:

1、采用先进的节能设备,减少电能损耗。

富春环保采用的绿色节能灯、汽动给水泵、高效节能风机和高压变频调速都是节电的“好把式”,普遍使用的10KV高压电气设备也能大大减少升压和降压过程中对电能的损耗。现有节能设备每年可节电2400万千瓦时,相当于富阳市两个城镇居民的全年用电量。

篇10

Abstract: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regional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ynamic mechanism in Heilongjiang, the dynamic factors and the function mechanism of the factors are analyzed in depth. And based on this, countermeasures for Heilongjiang's regional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

Key words: Heilongjiang Province;regional economy;sustainable development;dynamic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4-0148-02

0 引言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下,黑龙江省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势头迅猛,GDP的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例如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大量使用不可再生能源,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就会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出现。所以进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结果。

1 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机制的内涵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是指由社会、资源、经济和环境四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开放的、动态的和循环的复杂系统,这样就能通过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制约,建立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转需要获得足够的动力,它是维持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的力量。可持续发展系统内部涉及众多的利益主体和复杂的结构,不可能靠系统自组织的生成和演进,需要在系统内外因素的耦合下形成驱动力,才能使这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有效运转,因此,构建高效的驱动机制是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转的首要前提。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动力机制是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驱动力的形成和作用方式。作为一个由社会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子系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驱动机制由两方面组成:一是动力要素;一是动力的机理。

2 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动力要素

2.1 企业的动力因素 企业的基本目标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界要求企业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当前企业的经营目标不仅包括经济利益,还包括社会利益。因此,企业内在的生态化动力要求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的内部动力。企业内在的生态化动力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竞争的需要。在绿色消费已成时尚的今天,绿色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动力之一。②企业成本降低的需要。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都以同样的方式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链上的上下游企业都会大幅度降低成本,整条价值链的竞争力就会增强,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受到政府和公众的支持,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③企业社会责任的需要。为了成为行业中的领先者,具有远见的企业率先承担环境污染治理的社会责任,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这既促进了社会进步,也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2.2 政府的动力因素 政府制定的各项制度和法律是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消除制度障碍的根本措施。通过政府的决策作用,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上升为城市发展战略,而且由战略层面深入到技术层面,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技术改造,增加可操作性。就需要通过主导作用,制定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建立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制度体系、各项节能设计规范和标准。通过示范作用,政府部门为了拒绝使用高耗能的产品,就需要正确引导群众消费观,起到表率作用,从而净化社会风气,节省社会资源。还要加强宣传,让节能减排的观念融入到政府的执政理念,融入到企业发展中,融入到群众的具体行动中,有效提高企业、公民的节能减排意识。通过保障作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严格的约束机制,构建市场对污染权、资源使用权的交易机制,实现政府对环境的管理,保证污染总量和资源使用最优,控制成本最少。完善政府管理与市场机制的协调和平衡,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和公众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性,上下联动,全方位推进整个社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2.3 社会公众的动力因素 公众的环境意识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的参与能够使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利益进行集中和整合,更好地实现利益诉求,为政府和公众之间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搭建平台,成为公众维护和实现自身环境权益的有效途径;公众参与环境污染治理可以有效地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众多利益相关主体中的一部分,有时也会存在政策制度偏离公共利益的情形,产生政府失灵。此外,市场中的某些利益主体也会做出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产生市场失灵。公众为维护自身的利益会对政府和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督,防范环境风险,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公众意识的提高可以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有力推进低碳经济的开展。

2.4 技术的动力因素 经济发展对技术创新具有导向作用,反之,技术创新又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相关产品和产业也迅速发展,可再生能源等一些绿色能源正在替代化石能源,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这些新兴的技术将成功推动全球发展,成为新的推动动力。而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科学技术能力,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依托技术创新,可以淘汰落后技术,实现产业升级。提倡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制定有关技术创新的政策和制度,其目的就是要把有关环境污染治理的技术创新融入经济社会的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是区域经济获得长远发展的动力。

3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政府应营造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应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入手,加快体制和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投资、创业和发展环境。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垄断,促进省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努力寻求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的最优匹配,将政府的主要职能定位于弥补市场缺陷。凡是市场能够自发调节的领域,应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干预,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一是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二是改革政府投资管理方式,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各级政府创造条件,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有合理回报和一定投资回收能力的公益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具有垄断性的项目,试行特许经营,通过业主投标制,开展公平竞争选定项目业主。三是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政府部门的主要精力转向创造法制环境、政策环境,提供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公共产品以及高效率的服务。着眼于充实政府的服务职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公私合作等方式,加强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环境保护、社会弱势群体扶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方筹措和补充社保资金。四是建立制约政府行为的有效机制。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主要指标,把政府追求其目标函数的行为纳入法制的轨道,依法约束政府自身利益的扩张和膨胀,从根本上清除政府行为所引致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障碍,实现政府约束机制的法治化。

3.2 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黑龙江省未来的发展必须要超越现有的发展模式,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必须要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以产业的生态转型为核心,建立集约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土地用量少的新型工业,推行绿色制造、绿色采购和绿色消费,要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增长行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大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延长产业链条,引进、消化和吸收核心技术,培育发展自主品牌。

3.3 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和人才战略 全面实施创新战略,切实增强黑龙江省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采取自主开发为主、引进为辅的技术创新发展模式,集中资源发展带动性强的技术和产业,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建立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科研力量与企业的对接机制,大力推进科研院所企业化经营,鼓励和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联合,共同组建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新型企业或战略联盟,支持大中型骨干企业成立技术开发中心,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黑龙江省应继续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兴业战略,积极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全面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实现科技、教育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把握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搞好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产业技术工人培育,努力造就一支能够支撑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产业工人队伍。打破地区、部门与单位的分割和壁垒,消除人才进入各种产业的所有障碍;启动人才柔性流动和管理机制,加强人才的引进和现有人才资源的整合。

3.4 完善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参与机制 应从多方面提高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一是加强环境教育,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开设环境保护课程,提高领导干部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二是加大环境宣传力度,开展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保护型社会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及环境意识。三是要建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要将环境质量状况、环境建设、企业排污等情况向社会公开,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等,采用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公众参与环保决策。

4 结语

实现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的发展要解决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一定的动力推动可持续系统的有效运转。在企业、政府、公众、技术等驱动力的作用下,信息、物质和能量在区域社会经济内部合理流动,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能源的合理利用,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

参考文献:

[1]江红莉,何建敏.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的数据[J].软科学,2010,24(3):63-68.

篇11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品牌经济

中图分类号 F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4-0030-05

传统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个定义对协调当代人与后代人间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当代人的发展不能危害后代人的发展,仅仅是可持续发展的最低要求,而且是被动的、防守性的要求。当代人的发展应该有一个更高、更主动的要求,就是当代人的发展必须有利于后代人的发展。实践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更多的是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收费、税收和排放标准等限制角度进行实施。作为主要利益相关方的企业处在被调整和被管理的地位,企业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是被动的,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挖掘。随着政府从资源配置参与型向资源配置干预型角色转换,要求充分发挥企业参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理论,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经济学理论之上。从微观经济考察,我们认为,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与企业密切关联的三个问题:一是个人收入与企业的关系。个人的收入不仅是当代人发展的前提,也是决定后代人发展的基础。从广义上讲,当代人为后代人的教育支出,决定了后代人的发展。但是,个人的收入恰恰是作为企业的支出,只有企业能够持久稳定的发展,才能确保当代人的持久收入,后代人的发展才有物质保证。二是短期与长期的关系。据统计,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有60%的民企在5年内破产,有85%的在10年内死亡,其平均寿命只有2.9年;而集团企业的寿命也仅7~8年。如果全部企业都处于成立与倒闭的循环中,将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当代人发展基础十分脆弱。三是自然资源与无形资产利用的关系问题。我国目前正处于资源消耗型的产业经济阶段,资源消耗了,环境污染了,利润却外流了。大量的贴牌加工企业,在雇佣了大量廉价劳动力,消耗了大量的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之后,本身仅仅获得微薄的利润。而发达国家依托自身的无形资产优势,特别是品牌和营销优势占有了绝大部分利润。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哪一天还有更低劳动力的国家或地区参与竞争,这些企业大量的订单被转移,我国最严重的问题是什么?就是大量的失业。在一个大量失业的区域或社会里,是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的。

可持续发展只有建立在个人与企业持久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使当代人的发展,不仅不会危害后代人发展,而且有利于后代人的发展。中国经过近30年来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已经逐步成型,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短缺经济时代已不复存在,产品、资本、劳动力等的过剩成为常态。在过剩经济条件下,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固然仍然能够增加,但是,产品积压,资金沉淀,资源浪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面临严重挑战。在过剩经济条件下,品牌成为消费者选择的标准和工具。综观发达国家的发展现实,我们发现,只有建立在品牌基础上的个人与企业,才能有持久的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现有的研究中,不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一直是个重点。在这个研究过程中,将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作为命题。其实,从经济学角度看,所有的不可再生资源都不可能被用光。以石油为例,随着石油储量的减少,石油价格将增加,而石油价格的增加,反过来抑制石油的需求。当石油价格超过某种新能源如乙醇价格或太阳能电池价格时,新能源将自然替代石油。虽然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对某一个具体区域而言,其可持续发展研究宜集中于三个方面,即物种保护、环境保护和有效就业。本文重点探讨,品牌经济在这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1 品牌经济与物种保护

全球生物链是一个整体,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解释各种物种之间的关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物种多样化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远远高于物种单一的生态系统。因此,由于当代人的经济行为,导致某个或某些物种消失,从而使整个生物链出现缺损,这对后代人的发展将是极大的潜在危害。

1.1 特产物种保护

在物种保护中,最为现实的是各地出现的特产保护。由于自然环境和人工努力,我国很多地区都形成了地方特产,例如俗称的烟台苹果、莱阳梨、青州牛等。地方特产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护其品质,由于地方特产的品牌属于公共品牌,导致没有人对其负责,从而致使很多地方特产因片面的追求产量而乱嫁接,乱推广,最终导致品质退化,例如,山东的莱阳梨、青州蜜桃、沾化冬枣、肥城桃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品质退化现象。

为了保护地方特产和消费者的利益,国际上很早就出现了原产地保护的制度。但是,某种特产的“原产地”是一个内涵很清楚,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区位,但“原产地”的外延却是非常模糊。例如,莱阳梨的最佳生态位就是一片坡地,但是,莱阳却是一个很大的地区名称。

在缺乏明确的品牌保护下,最价区位的莱阳梨一定被品质不佳的外缘莱阳梨打败。在图1中,L0是莱阳梨的最佳区位,Lm是莱阳梨的市场地,假设是烟台市,L1L2是莱阳梨的品质曲线,L3不佳品质莱阳梨但仍然属于莱阳行政地界范围内,P0P1是最佳品质莱阳梨的价格距离曲线,P3P4是区位L3即不良品质莱阳梨的从产地到市场地的价格距离曲线。

很清楚的可以看出,在市场地的烟台市区,地处L3的不良品质莱阳梨的价格P4低于最佳品质莱阳梨的价格P1。在缺乏品牌保护下,消费者仅靠外观是无法区别最佳品质与不良品质的,在真假难分的情况下,只能选择低价格,因为消费者心里明白正宗莱阳梨是不多的,选择价格低的,即使是假的损失也小。

那么,如何保证莱阳梨的正宗性呢?采取“私人商标”的方法比采用原产地更好。所谓“私人商标”,就是只允许在莱阳梨生长的典型条件的土地上,种植莱阳梨的农户,以农户个人名义来注册。例如,如果种植农户名字叫王卫东,则注册“王卫东”牌莱阳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王卫东必须保护该商标的信用,因为一旦他提供了虚假莱阳梨,则将被市场抛弃。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各地的地方特产,如果不尽快采取这种特产物种私人品牌经营与保护的方式,仍然将地方特产这个“品牌”公共化,则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品质下降,直至被市场彻底抛弃。

1.2 野生动物保护

野生物种被大量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某些消费者对这些物种的需求。包括饮食和皮毛。其实,野生动物并不是人类的必须生活品。目前,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我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见效并不如预期。

在图2中,目前的保护措施集中在偷猎者、偷运者、交易者和加工者,属于中间环节。按照经济学观点,就是供应方。但是,整个野生动物产业链之所以会产生,或者规模大小,不取决于这些供应方,而是取决于消费者即需求方。只要存在对野生动物的需求,就一定存在供应,这是经济利益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从阻止野生动物供应的角度,是难以奏效的。为此,我们构造野生动物供应方的行为方程:

野生动物供应方违法决策(Ds)=违法收益(R)-违法成本(C)×破案率(β)

从该公式可见,野生动物供应方是否采取违法行为,取决于三个重要因素:第一是违法收益,违法收益等于需求量和价格的乘积,用Q代表需求量,P代表价格,则R=QP。如果没有需求,则R=0,也就不存在违法问题。目前采取的取缔公开交易的措施,但只要有需要,就会形成地下交易市场即黑市,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黑市的交易价格取决于打击力度,力度越大,黑市交易价格越高,越会诱导偷猎。第二是违法成本,违法成本包括实施违法行为所需要的投入(CI)和被抓获的法律惩处费用(CL)。法律惩处费用最高值是死刑,但是死刑由来已久,并没有多大的惩戒价值。原因是第三因素,即破案率。如果违法者认为破案率β=0,则在有收益的前提下,再高的违法成本,他们也将采取违法行为。但是,要提高破案率,本身又需要更高的投入。

因此,要降低野生动物破坏行为,除了现有的提高破案率之外,最持久的就是需求控制,降低野生动物的消费。

其实,绝大多数珍贵的野生动物都被某些特殊消费群体消费了。在整个社会中,从人数上看,这些特殊消费群体永远属于小数。为此,政府或民间保护野生动物协会,运用大众媒介或各种活动,让全社会知道:凡是消费野生动物的人,不管是吃野生动物还是穿野生动物皮毛,不仅是违法行为,而且是危害整个人类利益的道德问题者。换言之,通过给这种野生动物消费者打上违法者和道德问题者的品牌,才能使这个特殊消费群体处于在社会上无法生存的地步。可以试想,如果通过宣传使全社会都知道藏羚羊的皮毛是什么样子,并且告诉大家没有任何必要穿戴其皮毛。凡是看到穿戴藏羚羊皮毛,悬挂藏羚羊羊头的行为,就是违法者和道德问题者。为此,可以通过立法,要求公共新闻媒介,必须拿出一定比率的版面或时间,用于此类公益广告。

2 品牌经济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的核心是三废排放问题,在生产过程中,三废排放具有必然性。目前提倡的循环经济,就是从资源角度,将各种排放物作为资源加以利用,而不是作为废物放弃。特别是能源循环、水循环、固体废碴循环、废气循环。但是,所有的循环都必须建立在产品能够销售出去,也就是要通过销售完成价值转换。否则,一切循环全都停留在技术层面。例如,利用发电厂粉煤灰和煤渣制作彩色路砖,前提是这些路砖不仅要符合安全标准,而且必须能够销售出去。但问题也就在于凭什么能够销售出去?

目前,最为关注的是废水处理,特别是化工、造纸、食品、制药等。这些企业在投资时都要求必须建设配套的污水处理设备。但是,从大量的实践看,相当多的企业即使建成了这些处理设备,也没有投入运行,因为存在运行费用。特别是在过剩竞争的条件下,每个行业的企业之间采取了价格战,企业内部自然采取降低成本的策略。此时,关闭废水处理设备以节省费用,就成为首要选择。而当地政府部门为了确保此类企业的税收和就业,也不会采取坚决的关闭措施,最多是罚款了事。其实,对该类企业来讲,只要罚款小于运行费用即可接受。对政府罚款部门来讲,此类罚款还是本部门的收入,因此,该政府部门的最大化利益就是将罚款额限定在运行成本之下。

目前关于区域三废排放控制问题,主要有三种办法,即税收、许可证、限定标准。许可证和限定标准都要求有很高的监督成本,否则,形同虚设。而且在我国目前的政府体制下,绝对无法避免企业与政府监督部门之间的交易行为。税收的办法则取决于区域对企业投资的竞争。如果其他区域都不对三废排放征税,则某个区域就不会开征,因为开征此税将增加企业成本。即使开征,如果属于地方税,则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或争夺投资者,也有可能减免该税。如果属于国税,也必须返还地方以用于地方环境整治,而一旦返还又有可能被地方政府以各种方式返还给企业。

实践已经对这些措施的失效给出了证明,没有必要再讨论下去,可以转换思路。对企业来讲,是否采取三废处理,关键在于三废处理的投资和运行费用。投资属于固定费用,运行属于变动费用,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愿意采取三废处理投资和运行呢?本文认为,只有那些追求品牌的企业,才有内在的意愿或动机。也只有追求品牌的企业,才能避免价格战。

因为品牌经济是在价格一定的前提下,思考如何增加收益,而不是简单的通过价格战来增加销量。但当品牌价格一定时,市场容量即目标顾客总数也就限定了。设具有品牌价格支付能力的最大年需求量是Q(Pm)m,则存在图3关系。在地理空间一定时,价格即Pm越高,Q(Pm)m越小。但随地理空间的扩大,Q(Pm)m也增加。这就是价格越高的品牌,必须以全球市场为舞台。在这个价位(Pm)上,存在N个品牌争夺总量为Q(P)m的市场,品牌i的销量为Q(Pm)i。则品牌i的销量取决于品类度和品牌策略。但该品牌不可能独占该价位市场,因为该品牌的品类度一旦确定,就决定了该品牌不是为了每个人的需要。

在价格已定且稳定的条件下,厂商通过提高品牌品类度并采取精确的品牌策略,仍然可以获得销量的增长。但在竞争条件下,其销量永远小于该价格限定的市场总容量,即Q(Pm)i<Q(Pm)m,但ΣQ(Pm)i = Q(Pm)m。则在一定地理空间市场内,该品牌的短期均衡就是:Yt=PmQ(Pm)i。其长期均衡是:YL=Yt[(1+r)n-1]/r(1+r)n。r为厂商在价格Pm条件下满意的投资收益率,对厂商来讲,此收益率是作为经营盈利基准的,低于此值将放弃选择。

当n=bs/(1-b),且b1时,n∞,则该品牌的长期均衡是YL=Yt/r。

如果品牌品类度b和品牌策略s都远远小于1,则该品牌在市场上持续的年数n将很短,在这种情况下,存在Yn<YL。换言之,在价格、地理空间、策略一定的前提下,品牌品类度越高,短期最大即均衡销量也是一定的,但可以拥有持久的销量,这就是品牌价值所在。

在这个品牌建设过程中,如果该品牌不愿意进行三废处理,被民间环保组织列入环境破坏者的名单并予以公布,特别是通过网络,传播速度将非常快,传播范围也将非常广泛。由此以来,将极大的降低消费者对该品牌的认可,从而减少选购。由此以来,该品牌就难以生存下去。换言之,对于这些追求长期品牌的厂商来讲,不进行三废处理的风险远远大于进行三废处理的费用,他们当然要采取三废处理的措施。单纯从财务角度看,凡是追求品牌建设的企业,最终都将成为大规模企业,而大规模企业有能力承担降低三废排放的技术,也有能力承受三废处理的费用。

3 品牌经济与有效就业

所谓有效就业,是指通过就业所得收入,能够满足自身生活、承担子女教育和基本医疗费用。但是,我国目前的以贴牌加工贸易为主的加工业,由于利润极其微薄,员工的工资也非常低。仅仅处于维持自己的生活水平,根本不可能承担子女教育和自身的基本医疗费用。在这种经济体系下,一切可持续发展都是空谈。

按照主流经济学的产品同一性假设,深圳产的康佳彩电,永远卖不到青岛,而青岛产的海信彩电,也永远卖不到深圳。因为按此假设,影响彩电价格就只能是运输距离。以A、B分别代表深圳和青岛。见图4。首先假设该产品在区位A和区位B的生产成本是一样的,即Ca=Cb,单纯考虑运费对销售成本的影响,则从区位A的产品向区位B运输,产品A的总成本是TCA=Ca+RLAB。而区位B的产品向区位B运输,产品B的总成本是TCB=Cb+RLBA。R为单位运输价格,L是运输距离。

根据生产成本即Ca和Cb的不同,可以有三种情况:

如果Ca=Cb,令TCA=TCB,则LAB=LBA。即由AEDCa构成了区位A产品的市场区域,而DEBCb构成了区位B的市场区域,且面积AEDCa等于面积DEBCb。

如果Ca>Cb,即区位A的产品成本高于区位B的成本,则区位A和区位B之间的市场临界线ED向区位A方向移动,即面积AEDCa小于面积DEBCb。

如果Ca<Cb,即区位B的产品成本高于区位A的成本,则区位A和区位B之间的市场临界线ED向区位B方向移动,即面积AEDCa大于面积DEBCb。

因此,按照产品同一性假设,同一种产品,区位A的产品,绝对不可能卖到区位B,而区位B的产品,也绝对买不到区位A。

再从几何图形上看,以区位A或B为核心,向外扩张是以A或B为圆心,以AE或BE为半径的圆形面积。如果区位A外部有N个区位,圆与圆之间将出现空白点,而现实市场不会出现空间空白点。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同时,又符合每个厂商空间市场最大化假设,克里斯塔勒提出了正六边形的中心地理论模型,因为只有正六边形既保证了相邻厂商每个厂商的市场空间最大而又没有空白点。

按照这样的假设,各个产地的彩电必定有各自的市场地,不会跨区域销售。可现实却是几乎每个区位生产的彩电,不仅都能卖到对方区位中,而且在定价时,为避免窜货更愿意与距离无关的区位同价。为什么会这样呢?本文认为,正是品牌的存在,突破了地理距离,改变了上述假设。

追求品牌建设的企业,才能突破品牌诞生地,从而不断扩大市场空间和市场规模,从而发展成为行业领导者。品牌企业的持续增长和盈利,将有效保证相对安全、稳定的就业和员工收入水平。

4 结束语

品牌经济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是个新兴课题。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模型化初探。在过剩经济条件下,品牌经济是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经济,是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途径。在消费者绿色环保意识日益提高的前提下,企业注重品牌绿色化,是将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起来共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品牌经济在区域环境保护、物种保护、促进充分就业、提升区域可持续的竞争力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本文的探讨是初步的,需要进一步做好案例研究和计量分析。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孙曰瑶,刘华军.经济永续增长的品牌经济模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7~71.[Sun Yueyao, Liu Huajun. Brand Economy Model for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J]. Fujian Forum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6,(2): 67~71. ]

[2] 奥古斯特・勒施.经济空间秩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August Lsch. Economic Spatial System [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95.]

[3] 彼得・尼茨坎普等.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Peter Nijkamp,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M], Beijing: Economics Science Press, 2001.]

[4] 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Arthur O'Sullivan. Urban Economics [M] . Beijing: CITIC Publishing House, 2003. ]

[5] 孙曰瑶.品牌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Sun Yueyao. Brand Economics [M]. Beijing: Economics Science Press, 2004.]

[6] 孙曰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形象设计[J] .经济地理,1996,(2). [Sun Yueyao.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mage Design [J]. Economic Geography. 1996,(2) .]

[7] 孙曰瑶.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 [Sun Yueyao.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egional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 Jinan: Shandong University Press, 1995.]

[8] 阿尔・里斯,劳拉・里斯.品牌之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Ries A, Ries L. Origin of Brands [M]. Shanhai: Shanghai Remin Press, 2005.]

[9] 孙瑛,刘呈庆.可持续发展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Sun Ying, Liu Chengqing. Introductory Discu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nagement [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3.]

篇12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意义

一国的国民经济总是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而存在的,其根本的发展目标是实现整体的经济发展,即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在中国,这一目标集中表现为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国民经济的整体系统是由各个区域经济所构成的,是各个区域经济间的有机联系。可以从地区的差异性出发,对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各不同区域经济之间进行研究,得出不同地域经济发展特色,从而为国家经济整体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1)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口因素。人口与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需求,使人生活得更加幸福和美好。适度的人口总量、优良的人口素质和合理的人口结构将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前进步伐。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适龄劳动人口,适度的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可以充分满足这种要求。从中国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看,中国众多的人口为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农业劳动力、熟练产业工人,以及一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科学技术人才、文化艺术人才,为中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做出了极大贡献。

(2)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推动着人类发展。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资金资源已成为当今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四种主要资源,互为关联。人类科学合理的经济行为,有利于资源相互间的促动和良性发展。人类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将引起一系列不良的连锁反应。若自然资源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即使耗费巨大的人力、技术和资金资源去拯救,也难以在短时期内恢复,不仅发展受阻,而且生存也将受到威胁。

(3)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因素。环境问题与人口、经济发展问题是密切相关的。随着地球上人口的急剧增长,给生态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加上资本缺乏和技术落后,因而不得不以拓展生存空间的粗放方式来维持国计民生,甚至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推动其经济增长。这种巨大的社会成本既是这些国家社会经济技术落后的结果,同时又是其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的原因。

(4)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科学技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柱。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导致了产业技术革命,加速了社会发展进程,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今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日益依存于科技进步。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所造成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等问题,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逐步得到解决。只有依靠科技进步,人类才能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要”,即实现可持续发展。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可持续发展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振兴科技是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5)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因素。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理论一直忽视对传统的非经济因素的分析,这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理论“危机”产生的一大根源。随着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兴起和繁荣,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应该将传统的“非经济”因素(如文化、传统及制度等)纳入经济发展理论的分析框架之中。一些经济学家走得更远,他们认为制度安排的不同是造成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甚至国家兴衰的根本原因。可持续发展强调了制度因素对维持一国长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

由于区域复合系统结构复杂、层次多变,子系统之间既有相互作用,又有相互间的输入和输出。某些层次、某些元素及某些子系统的改变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由优到劣或由劣到优的变化。因此,要在众多的指标中筛选出那些最灵敏的、便于度量且内涵丰富的主导性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对于区域复合系统这样的复杂巨系统而言,不可能用少数几个指标来描述系统的状态和变化,需要用多个指标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来描述系统的发展状况。在设置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时,除了要符合统计学的基本规范外,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一定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指标概念必须明确,并且有一定的科学内涵,能够科学、客观、真实地度量和反映区域复合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现状以及发展的趋势、发展潜力。

(2)动态性原则。区域复合系统运行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衡量只有通过动态指标来描述,才能够对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长期的动态评价。因此,应尽可能选择能够量化又能描述系统运行的动态变化值的指标。

(3)协调性原则。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各方面相互协调发展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发展,它是在代际、代内公平、区域内外公平、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与提高前提下的充分协调。这种协调既要求人与人、人与地的协调,也要求物质、能量、信息的有序流通和交换。

(4)相对独立性原则。描述区域复合系统发展状况的指标往往存在指标间信息的重叠,因此在选择指标时,应尽可能选择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指标,从而增加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5)代表性原则。在完备性的基础上,指标体系力求简洁,尽量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主要指标。

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根据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考虑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的因素,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六大子系统。它们分别是社会子系统、人口子系统、经济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科技和教育子系统。衡量可持续发展是由多指标综合评价而定。

(1)社会子系统。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高目标。社会子系统的质量是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和科教协调发展的关键,合理的政治制度和分配机制、良好的社会伦理道德和历史文化以及稳定的社会环境因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2)人口子系统。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人口数量和质量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当人口数量超过区域承载力时,就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从而阻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会减轻压力。因此,加强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只有经济快速发展,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增强综合实力,才能解决贫困问题,才能为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

(4)资源子系统。这里的资源是指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能源、其他矿产、森林、水、草地、海洋和野生动植物。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可持续发展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础,没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存量和人均资源占有量是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5)环境子系统。优美适宜的生态环境可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力的保障,而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则会制约人类的发展。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环境质量的好坏是可持续发展与否的主要标志。

(6)科技和教育子系统。科技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不断进步可以缓解人口、资源和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压力。发展经济,关键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教育的发展是根本大计。

五、结论

通过对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因素的研究,可得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各个不同影响因素协调一致,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评价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时,应以系统的观点,来分析各不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同地区应从地区特色出发,考虑地区特点,充分比较与其他地区存在的差异性,根据提供的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地看待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便能够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现科,武玺,魏百钧,等.短板――应如何提升[J].经济论坛,2005,(16):4-7.

[2]肖金成,刘勇.“十五”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布局构想[J].财经界,2005,(2):108-111.

篇13

[关键词] 环鄱阳湖 区域品牌 环境保护 中介机构 品牌梯度 品牌防御 人才培养

发展区域品牌已成为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施环鄱阳湖区域品牌发展战略,需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以更为宽广的眼光,将区域发展的目标和区域品牌的发展联系起来,进行全面规划和布局。要立足区域实际情况,规划出品牌发展的近、中、远期目标,坚决避免只注重区域内品牌数量的增长而忽视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不计环境代价和社会成本的短视、窄视的区域品牌建设行为。加大对区域品牌的宣传、引导和扶持力度,营造全区域保护区域品牌的良好氛围,助推整个环鄱阳湖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搭建绿色生态平台

“可持续发展”是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提出的,已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先进的发展观,它强调最终要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江西省共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全省有94%的面积属于鄱阳湖水系,整个的水陆相生态系统是我国少见的省级封闭式自然地理单元。江西省打造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也正是要突出生态这一特点。“鄱阳湖”区域品牌具备“绿色、生态”的显著特征,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逐渐演变成为了该区域品牌的竞争优势。

落实区域品牌建设科学发展观,搭建绿色生态平台,保持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良好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区域内的各工业园区和生产基地的污染控制对“鄱阳湖”区域品牌的可持续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绿色GDP,必须清醒面对当前资源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的严峻形势,使区域内企业树立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有效控制和克服污染,应由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并逐项落实企业经常性的环保教育计划,并增设专门的环保预测、监督、处理机构,加强环保技术研究,指导企业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安装环保设备,开展企业控污、治污的经常性监管,建立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生态工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对违反者按照国家法律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要求进行严厉处罚,直至关闭企业,形成政府、企业、公众等多层面共同参与和协力推进的环境监管体系,逐步实现持续清洁生产的环境保护一体化目标。

借助绿色平台,环湖区域各相关产业可凭借区域的生态环境优势,将“鄱阳湖”牌产品定位于“绿色、生态”。企业抓生产既要尊重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又要尊重自然规律,最终促使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成为资源节约、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经济的产业集群典范,促使“鄱阳湖”区域品牌成为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全国乃至国际知名品牌,塑造产业、经济模式和社会和谐的区域品牌形象。

二、组建专业中介机构

推进区域品牌的可持续发展,高层次的专业中介机构在行业规划、行业自律、信息交流、市场评价、品牌共享、品牌维护等方面发挥着引导和支持服务作用。

目前江西省行业协会有渔业协会、动物保健品协会、家禽业协会、养猪行业协会、奶业协会等,但没有专门成立针对环鄱阳湖区域的生态农、牧、渔、旅游业的行业协会。为了提升环鄱区域各产业的竞争力,必须加快成立鄱湖农业协会、鄱湖畜牧业协会、鄱湖旅游协会等行业组织,以便扶持区域内支柱产业、促进产业集聚。行业协会通过自治和自律的方式规范各企业间的竞争行为,提倡公平竞争和适度竞争,防止不正当竞争和过度竞争。

建立由骨干企业入股投资或各级政府专项资金支持的“鄱阳湖水产品工程中心”、“鄱阳湖生态农产品工程中心”、“鄱阳湖禽畜产品工程中心”。这些“工程中心”作为区域内相关行业的各企业共享平台,为区域品牌提供技术性保障。主要承担两项职能:一是加强产品技术研究,建立权威性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设计、制定和定期修改各种相关标准,推进标准化工作的逐步国际化,为标准化提供技术性保障,使区域产品更具国际竞争力和高附加值;二是搭建国内国际交流、共享资源的信息平台,做好动态信息,定期举办一些高层次的国内国际交流和人员培训活动,成为国际性产品交易会的重要承办机构。

三、建设品牌梯度体系

2009年,江西省财政新增安排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3000万元,总量达1.3亿元,培育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具有江西特色的“鄱阳湖牌”农产品品牌。环鄱阳湖各城市要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发掘具有江西地方特色品牌的潜力,完善品牌发展规划。把区域作为一个品牌来经营,以品牌的形式参与市场竞争,实现联动发展。首先是把中心城市做强做大,使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能带动周边市县的发展。同时周边市县在拥有良好的用地和环境资源的基础上,寻求与中心城市的协作配套,并在发展中保持自身的特色,从原来的大一统的产品过渡到差异化的特色产品上。建设以南昌为核心城市,以九江为沿江口岸城市,以上饶为江西东大门展示城市,以鹰潭、景德镇、抚州为特色城市,使它们有较强的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形成区域经济中心。创建完善的县乡级、省级、国家级和世界级四级品牌金字塔型梯度体系,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区域内一些有竞争实力的品牌,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名牌。一个全国知名的区域性品牌背后,必定有一批名牌企业的支撑,离开了这些名牌企业的支撑,区域性品牌也就不复存在。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环鄱阳湖地区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计划、有步骤地筛选、确定重点培育扶持的企业和产品,力争每年新增国内名牌2~3个,国家免检产品3~4个。形成一批争创名牌的企业群体、产品群体,构筑梯次推进、动态发展的培育模式。如图1:

四、构建品牌防御体系

区域品牌属于公共物品,有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是“搭便车”现象。“鄱阳湖”区域品牌,如果缺乏强有力的管制措施,某些经济主体,就可能利用该区域品牌形象进行掠夺性经营,生产、贩卖假冒伪劣产品,损害区域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声誉,使该区域内所有共享该区域品牌的经济主体无辜地受到牵连。因此,必须构建“鄱阳湖”区域品牌防御体系,保护品牌无形资产。

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依法禁止非原产地域范围内的企业生产假冒原产地域产品。对区域品牌共享资格执行年检制度,实施动态管理资质认证。

注册防御性商标。由于商标保护意识的淡薄,“鄱阳湖”商标有着曾经被外省抢注过的沉痛教训。为了防止他人侵犯“鄱阳湖”商标专用权,必须注册防御商标。商标的保护具有地域性,商标在中国的注册保护并不意味着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关国家也能得到保护,因此,国外注册也非常重要、不可忽略。“鄱阳湖”商标应及时实施马德里国际注册或到相关的国家逐一注册以消除隐患。

五、健全人才支撑体系

人才资源在推动区域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区域品牌的建设过程中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需要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大量的高生产力人才。通过持续不断地优化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的人才政策环境,对区域内部人才进行再教育和培训,从区域外引进各级各类人才,为建设科学发展的“鄱阳湖”区域品牌提供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1.优化人才政策环境

建立人才专项资金制度。设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专门用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开发、培养和奖励等。建立高层次人才跟踪服务制度,每年组织一至两次专项走访、慰问、座谈等活动,广泛听取高层次人才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建立高层次人才物质奖励制度,重奖各专业领域有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配套完善精神奖励机制。大力开展评选、表彰优秀人才活动,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开展人才工作的系列报道,广泛宣传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和重视人才工作的单位,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鼓励各类中高级人才到环湖区域内办企业、当顾问,鼓励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参与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的经济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硕士、博士培养点,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在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

2.教育和培训区域内现有人才

国内外很多成功的区域品牌都和良好的人力资源素质有关,这些地区的区域品牌建设都在人力资源培训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投入。江西省政府要提升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的产业水平,发展“鄱阳湖”区域品牌,必须加强人才教育和培训机构的建设和投资,培养既懂专业技术又懂品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加强品牌研究、策划、设计、营销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的培养。对区域内的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以及政府官员,由相关机构开展品牌知识、品牌经营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构筑区域品牌建设不可或缺的人才梯队。自1999年以来,江西省水产局与上海水产大学联合举办水产系统领导干部系列研修班,学习渔业产业化、生态渔业、水生动物防疫、国际渔业贸易规则、水产品质量安全与可追溯体系等知识,帮助水产系统管理干部和重点水产企业负责人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了全省水产业的发展。

为优秀人才搭建成长平台。配合全省的人才培养计划,每年组织选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内的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到国(境)外考察学习,或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办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学术活动,由用人单位及相关部门解决其差旅费、学费,出入境管理部门优先审批办理有关手续。鼓励优秀人才参加在职学习教育,在职人员参加学习并取得博士学历和学位的,由用人单位视情况解决部分学习费用。

加强基层业务骨干的培训。组织科技服务中心、示范基地等阵地的专业技术人才,进驻区域内各县、乡镇、村组,对基层业务骨干进行市场经济知识和实用种植、养殖技术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例如举办水产、禽畜养殖,绿色经济作物的种植等技术培训班。

3.引进区域外部人才

区域品牌进入成熟阶段之后,具备了一定的业内竞争优势。战略目标的要求使企业出现了对跨行业高级专业人才和具有大局观的优秀管理人才的需求。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特点,来进行人才资源规划,在外部市场上选择实际工作能力强、能驾驭企业整体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以成为能够辅佐主要经营者的优秀经营管理者,独立完成企业日常经营决策和协助投资人完成企业长期发展规划。对企业发展切实需要的人才,要注意调整、完善企业薪酬和激励制度,形成对内外部人才的吸引力。

组建“智囊团”扶持区域品牌的发展,引导和鼓励高层次人才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重点行业集聚。实行引进资金、项目与引进技术、人才相结合,采取高薪聘请、技术入股、项目合作、技贸结合等方式吸引拥有科技成果、发明专利或掌握高新技术及紧缺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来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工作、创业。鼓励国内外高级专家技术承包、指导咨询、联合设计、共同开发,重点支持区域内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改善经营管理和营销手段、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一个区域品牌要想获得可持续性的快速发展,区域内各参与主体要肩负起建立行业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使命,勇于承担责任,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资源的综合和永续利用,从长远利益考虑本区域内企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开发,保证核心产品优势,提升区域整体品牌。

参考文献:

[1]陈秋红 赵瑞安:区域品牌的特性与发展策略[J].商业时代,2008(13):31-34

[2]徐玉萍: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品牌防御体系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9(10):240-241

篇14

内容摘要:区域软实力是内蒙古地区综合实力与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阐释了区域软实力在内蒙古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内蒙古地区软实力的发展现状,进而提出了提升内蒙古地区软实力的对策。

关键词:区域软实力 内蒙古经济 可持续发展

引言

软实力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美国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学派代表人物约瑟夫·奈(Joseph·Nye)。在其1990年出版的《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一书,以及同年在美国著名的《对外政策》(Foreign Policy)杂志上发表的题为《软实力》(Soft Power)一文中,最早明确地提出和阐释了“软实力” 这个概念,所谓“区域软实力”就是指一个地区通过非物质的方式,发展和发挥区域内外的心智能力的作用来达到区域的社会和经济目标的能力,构成区域软实力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区域人口素质的作用力、区域政府的公信力、区域社会的凝聚力、区域特色文化的感召力、居民创造力和对区域外的吸引力。这种“软”的力量能够吸引区域外的生产与消费要素,协调本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运作,提升本区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品味,塑造良好的区域形象,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软实力对内蒙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一)区域软实力为内蒙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核心竞争力

人口素质是区域软实力最重要的组成要素。内蒙古地处我国北部边疆,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做到这些产业的创新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的集聚。近年来,内蒙古的教育水平和人才素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能源化工和生物技术方面的创新较为突出。内蒙古地区经济正处在由物本经济向人本经济转变的历史转折点,良好的区域人口素质,有利于增强内蒙古地区现实的竞争力与潜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内蒙古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实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与稳定;有利于改善内蒙古地区的形象,促进地区对外交往的全方位发展。良好的人口素质已经成为内蒙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区域软实力为内蒙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内蒙古属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民族团结的和谐局面形成了区域内较高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不仅能增强区域内部的吸引力和归属感,而且能增强内蒙古经济的整体协调性和整合性,产生强大的使命感和团结协作精神。内蒙古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攻坚阶段,也处于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阶段,区域内持续的创新力激励内蒙古人民勇于变革,激发其强烈的进取精神和高昂的创业热情以及坚忍的拼搏意志。持续的创新力根源于一个地区的良好人口素质和特色文化的开放性和进取性,根源于一个地区的制度创新。内蒙古地区在明确的战略定位指导和国家倾斜政策的支持下,各级政府不断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极大地调动和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和拼搏精神。内蒙古作为马背上的民族,有着坚韧顽强的优良民族品质,在科学政策的指引下,这种民族的优良品质会转化演变为高度的凝聚力和持续的创新力,成为内蒙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

(三)区域软实力为内蒙古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提升区域软实力可以为区域内提供和谐而稳定的社会环境,对外产生强烈而有力的辐射力。要实现内蒙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政府的公信力,而政府公信力的树立要靠内蒙古地方政府良好的行政行为和合理先进的社会体制来获得。良好的行政行为和合理而先进的社会体制可以保证各级机构的高效协调运转,避免或者及时梳理各种社会矛盾。区域文化所带有的浓厚区域特征与鲜明个性特质,能够深刻影响区域内人们的心理、性格和精神世界,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感召力,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从内蒙古同其他区域间的联系来看,高效、廉洁和公平的行政环境和富于感染力的诚信草原特色文化,会成为该地区区域魅力的自然表达及其生命力的自然挥洒,塑造出良好的草原形象与内蒙古品牌,形成内蒙古对外的自然辐射力和对区域外资源的强大吸引力,从而使内蒙古在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伴随人均GDP不断增长的步伐,使得个人可支配收入也不断增加,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营造和谐、富裕、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内蒙古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四)区域软实力为内蒙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的生产力

区域软实力是一种不占资源或少占资源但同样能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对内来说,区域软实力的建设客观上要求重视文化、教育和创新能力等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内蒙古现在已经步入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仅为5.5%,主要靠能源工业支撑的产业结构单一现象越来越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迫切要求提升知识资本在内蒙古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比例,逐渐增强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作用,从而引导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实现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不断由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依赖型向知识型经济转变,这既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实现内蒙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同时,区域软实力的发挥还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并有力促进其职业操守的提升,能够通过提供良好的区域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可以有效提升内蒙古经济发展中的工作效率。对外来说,如果具有软实力优势,良好的发展环境会产生强大的对外辐射力,这种对外的辐射力会极大影响和引导外部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内蒙古流入,从而不断增强内蒙古地区的整体发展实力与水平。因此,区域软实力不仅是保证内蒙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在生产力,更是促使经济腾飞的现实生产力。

提升内蒙古地区软实力的对策

(一)继续打造硬实力,奠定软实力提升的坚实基础

强调提升软实力,并不是轻视乃至忽视硬实力的发展。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软实力的提升要以雄厚的硬实力为支撑。一个地区的发展需要以高度的社会凝聚力为前提,而这种凝聚力的实现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内蒙古的各级政府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走富民强区之路,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各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使发展成果惠及各族人民。通过自治区自身努力与国家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原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外部政策对区域机制转换的引导作用,不断增强内蒙古的经济实力,为内蒙古软实力的提升创造广阔的依托空间,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不断提高内蒙古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二)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内蒙古地区人口的整体素质

人口素质是内蒙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由于地处边疆和历史原因,内蒙古的教育事业相对滞后,人才流失现象也非常严重,城乡(主要城市和广大农牧区)“二元制”文化体制非常明显。针对目前内蒙古的教育现状,各级政府应采取如下措施: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积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支持乡镇(苏木)、村(嘎查)幼儿园和边远艰苦农牧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改善特殊教育学校条件;积极发展技工教育,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鼓励内蒙古与国家重点高校联合办学,扩大中央部属高校和东部省市高校在内蒙古的招生规模,实施对口支援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推进“草原英才”工程,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完善人才储备制度。

(三)积极凝炼草原特色文化,铸造新时期的内蒙古精神

文化的形成需要悠久的历史积淀,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变革,要不断地学习和演进,在保持特色的同时对先进的思想和理念要兼收并蓄。内蒙古以蒙古族为主体形成的草原文化,凝练了草原人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勤劳勇敢和憨厚豪爽的民族性格,这既是草原民族的积极一面,长期的游牧生活又导致内蒙古人消极文化的一面,即随遇而安、重情义意气用事,换句话说就是因循守旧,缺乏进取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法制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已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魂,内蒙古人应改变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重塑并创新草原文化,将内蒙古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整合,根据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化、知识化、全球化的时代特征,积极重塑新的内蒙古文化与观念。总之,要按照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大力弘扬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加大开放力度,虚心向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积极凝练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的内蒙古文化,以此为基础打造内蒙古人共同的价值观。

(四)准确定位政府职能,增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公信力

政府的公信力主要源于公民对政府行政过程及其绩效的公正性、民主性、效率性的认可。内蒙古各级地方政府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运用经济杠杆、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等调控措施,积极引导经济发展的方向,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提高行政能力和效率,以“服务型政府”为宗旨,加大扶贫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维护边疆社会稳定,加强草原生态资源保护与建设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创造条件;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和文明诚信的人文环境,促进内蒙古资源化城市的转型、各种资源和要素的最优化配置,最大程度地发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五)发挥居民创造力,建立健全创新机制

居民的创造能力与居民的受教育水平以及文化环境密切相关,也是一个地区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不断进行创新,社会才会不断进步,经济发展才会突飞猛进。内蒙古地区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靠资源消耗维系的粗放式经营模式,走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现代化产业发展之路。

首先,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发展活力。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落实放宽市场准入的各项政策,支持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推进投资体制改革,落实企业投资决策自,降低民间资本市场准入门槛。健全土地、资本、人力资源、技术等要素市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其次,政府要鼓励各主体自主创新,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建设,加强核心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开发,支持建设大型数据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提升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和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物在科技进步中的作用。

此外,要扩大对外宣传力度,塑造良好的区域形象。内蒙古形象是内蒙古综合文明的表现,集内蒙古内在凝聚力和外在吸引力于一体,应该由政府成立专门的机构,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传媒和网络甚至游戏等现代传媒渠道打造内蒙古特有的区域形象。

参考文献:

1.李正治.试论区域软实力与区域经济的发展[J].理论月刊,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