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市发展规模范文

城市发展规模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1:4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城市发展规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城市发展规模

篇1

关键词:城市规模 规模效益 规模规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050-01

一、城市规模涵义

所谓城市规模,通常是指城市的土地、人口及经济等方面的数量规定,它主要表现为在一定的时间内,构成城市的各种物质和经济要素的集聚程度和数量多寡。通俗地说,城市规模就是城市的大小,它是城市吸引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大小的标志,是一个含有社会经济意义的数量概念。

按照城市内集聚的要素不同,可以把城市规模分为城市空间规模、城市人口规模及城市经济规模这三个互相关联的部分。其中,城市空间规模是指城市占用、使用土地范围的大小,通常是指城市建成区的土地面积;城市人口规模是指城市人口的数量,通常以市区的常住非农业人口作为标准;城市经济规模是指城市经济中诸经济成分,诸产业部门以及社会再生产的诸方面在城市空间范围内量的聚集程度,它是城市经济实力的具体体现,一般用城市资产规模、城市市场规模和经济当量等复合指标来表示。城市资产规模是指城市自身所拥有的财产规模,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它是城市规模扩张的基础,城市资产规模越大,城市规模相对也越大。城市市场规模是指城市市场的数量、等级、辐射力以及市场交易流量。市场规模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城市规模扩张是否具有较强的张力,市场规模越大,这种张力也就越大。经济当量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表示,主要反映在一定城市规模下的单位经济实力。

按照城市内各种要素集聚的程度和数量多寡,一般可以把城市规模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以及小城市等几种类型。这种类型划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具体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面积大小、人口总数、城市人口数、城市化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政治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则将200万人以上的城市列为超大城市。人们一般都把中国的城市规模划分为五个等级,即超大城市(城市人口在200万以上)、特大城市(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大城市(城市人口在50万―100万人)、中等城市(城市人口在20万―50万人)和小城市(城市人口在20万以下)。

二、城市规模经济

城市规模经济是一种外部规模经济,它是指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大,城市生产、生活以及建设与运营的单位成本递减、经济效益递增的现象。城市较高生产力和递增收益首先来自城市规模经济,城市规模经济还表现在居民个人、企业和城市。

从居民个人的角度来看,城市规模经济主要表现在居民工资收入的增加和福利水平的提高两个方面。美国的有关研究表明,城市的工资水平是城市规模的一种函数,不同城市之间工资水平的差异可以用城市规模的大小不同来解释,并且工资水平大致上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上升的。在消费上,一个更大规模的城市会具有更加多样化的消费品和生产投入品,这种多样性可以增加产出和效用,使大城市具有更高的生产力,城市居民的福利水平也会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在规模较大的城市中生活的居民能够得到相对较多的便利或相对较高的福利水平。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城市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城市规模效益主要表现在生产效率的提高及市场容量的扩大。美国58个大城市研究结果表明,2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生产率要比规模较小的城市生产率高出8%。城市人口增加一倍,与之相联系的劳动生产率大约增长6%,市场容量大小与城市规模大小成正相关,市场容量越大,企业获得的需求支撑也越大,而且市场容量增大势必带来劳动力队伍的壮大和劳动技能的提高,企业更会因市场容量的扩大而享受到更多更便捷的服务。这些因素,都将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从城市角度来看,城市规模经济带来的城市规模效益是指整个城市范围内的规模经济。是由于中间投入品的规模经济,生产中的范围经济,商品交易中的规模经济以及信息传递的规模经济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城市范围内的规模经济的出现。以信息传递的规模经济为例,信息和知识的交流由行业内部扩展到了行业之间,不仅使人力资本的形成获得了正外部性,而且交流作用于生产活动,提高了生产力和工资水平。

一般来说,城市规模与城市规模经济存在一定的正的相关性。超大、特大、大、中等以及小城市的规模经济效益存在较大的不同,这一点有不少研究并得到相同或相似的结论。在我国,城市规模经济效益也十分明显。韩士元(2004)选取了2000年的20个超大城市、20个大城市、20个中等城市的GDP和利税总额数据,分别计算这些城市的人均GDP和利税总额数据,分别计算这些城市的人均GDP、人均实现利税指标,通过计算得到以下结果:2000年,20个大城市的人均GDP和人均实现利税分别为20个超大城市的49%和50%;20个中等城市的人均GDP和人均实现利税分别为20个大城市的88%和65%,20个超大城市的人均GDP和人均实现利税分别为20个中等城市的2.32和3.08倍。

城市增长与城市规模发展所谓城市增长,其实是指城市综合体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很显然,城市增长包括量的增长和质的增长。城市量的增长包括城市规模和城市数量增长,城市规模的增长具体表现为空间规模、人口规模、经济规模等量方面的增长。城市质的增长是指城市素质的增长,表现为城市自组织能力的增强,城市结构的优化、技术的进步、文化的发展、制度的变迁、管理的改善、环境的优化以及市民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城市质的增长会使城市更为美丽、更清洁、更和谐、更文明、更富裕、更高效、更民主、更富有活力。

篇2

关键词: 城市规模;经济发展;公共支出效率;随机前沿方法

中图分类号:F81045;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2-0011-05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政府逐步从 “经营性政府”转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提供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和公共安全等服务,在公共支出上的投入不断增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客观上要求各城市具有相同需求的社会民众享受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务,但各城市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成本却有明显差异,即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受到最多关注和存在较大争议的是城市规模对公共支出效率的影响,以及城市经济发展对公共支出效率的影响。研究城市最优规模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有效地提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在经济高速增长和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公共品供给效率的下降将会直接造成巨量资源的浪费。因此,这两个问题也是城市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本研究希望为此提供一些实证依据。

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1 公共支出效率的测度

在城市规模、经济发展与公共支出效率的关系研究中,公共支出效率的准确有效度量是基础。目前影响其准确测度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测度方法局限于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方法不需要提供生产函数或成本函数的形式,也没有考虑随机误差因素的干扰,将产出或投入对生产或成本前沿的所有偏离都视作无效项,故无效项容易被高估。事实上,作为对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度的参数方法,随机前沿方法(SFA,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基于生产或成本函数,设定了非对称无效项的分布,区分和测度了随机误差项和无效项各自的影响,经济涵义明确。Greene [1]

利用随机前沿面板分析方法对191个国家的医疗卫生支出效率进行了研究。Boetti,Piacenza和Turati[2]利用该方法研究了意大利地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财政支出效率。国内仅有唐齐鸣和王彪[3]采用SFA方法对我国26个省级地方政府1978~2008年的财政支出效率进行了测算。

二是不适当的数据层面。现有地区公共支出效率度量成果绝大多数基于省级面板数据,但在省和自治区层面,中央财政投入和地方财政投入获得的产出很难区分,影响了对地方财政投入效率测度的准确性。因此,更理想的研究层面是市或县,能大大降低中央财政对地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测算更加准确。

1.2 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公共支出效率的影响

影响政府公共支出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学术界对部分因素的作用已达成共识:如本地区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对经济资源有效分配的技能越强,政府的运作效率也就越高;政府出于内生的扩张本能而不断扩大,带来过度的行政干预和过多的显性成本,导致政府规模与政府效率负相关;市场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政府合理配置资源和改善公共产品和服务现状,提高经济效率。

关于地方公共品的供给效率与人口规模问题(如果辖区面积差异较小,即等同于人口密度问题),布坎南的“俱乐部理论”认为存在两种相反的效应:“拥挤效应”和“网络效应”,因此在城市规模与政府公共支出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中也得出不同的结论。Athanassopoulos和Triantis[4]与其他学者对欧洲不同地区上百个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的成本和效率分别进行了评估,发现人口众多会对交通条件、环境污染等方面产生压力,产生“拥挤效应”,从而对政府支出产生负面影响。而Grossman,Mavros和Wassmer[5]通过对美国大型城市的研究认为,管理和监督成本与地区人口呈现负相关,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随着居民规模的扩大而产生规模效应。其他学者对欧洲一些城市的政府公共品供给效率评估进一步验证了Grossman的结论。中国绝大部分研究都认为地市、县人口增加产生的“规模效应”大于“拥挤效应”,即人口增加有助于降低人均公共服务成本、提高公共品供给效率。而王德祥和张权[6]通过对中国126个地级市的研究得出相反结论,认为城市化进程中劳动技能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带来的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本文认为这些争议产生的原因在于公共支出效率与城市规模的非线性关系:城市小于一定规模时,规模效应占优,公共支出效率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增进;城市超过一定规模时,拥挤效应更为突出,公共支出效率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下降。另外,王小鲁[7]从经济增长角度研究城市最优规模问题的实证成果也证明了城市的净规模收益(城市规模收益减去外部成本)与城市规模呈现倒U型关系。

经济增长与公共支出效率具有相互作用:公共支出效率能正向且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已得到学界一致认同,但经济增长对公共支出效率的影响作用却存在争议。现有研究普遍认为经济发达地区拥有提供公共服务更好的技术和制度优势,经济发展对政府公共支出效率有正面影响。Athanassopoulos和Triantis[4],王德祥和张权

[6]的研究都说明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提高城市政府经营效率的有利外部环境。但也有研究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府公共支出效率呈现负相关,比如:De Borger和Kerstens[8]认为富裕地区的政府财政能力较强,容易人浮于事,同时富裕地区的居民对政府进行监管的机会成本较高,导致政府控制成本及居民积极监管的动力都较弱。陈诗一和张军[9]、续竞秦和杨永恒[10]、唐齐鸣和王彪的研究也提供了人均GDP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有显著负面影响的证据。本文认为不发达地区公共基础设施普遍薄弱,公共支出投入具有较高回报,随着经济增长和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回报逐步下降;但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制度、技术以及人口素质得到质的飞跃,居民监管的动力和能力也增强了,公共支出效率则会得以改善。因此,地区公共支出效率与经济发展可能呈现正U型的二次曲线关系。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目前既缺乏城市层面公共支出效率的准确测算,也缺乏从政府服务效率角度对城市最优规模等问题的定量研究成果。为此,本文收集了2004~2010年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市总共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成本前沿模型测度这些城市的公共支出效率;并基于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支出效率的二次非线性关系假设,建立了计量模型,验证该假设并得到公共支出效率最大化视角的最优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转折点。

2 研究方法

篇3

我国大城市交通正面临着城市化、机动化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和环境、土地资源的双重制约。任何正确或错误的规划和决策都将对大城市未来的发展产生长远而重大的影响,因此,妥善地处理好大城市发展与综合交通系统的相互关系,对于像青岛这样的大城市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关于优先发展大城市的再认识

从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和经验看,规模化和集约化是现代城市发达和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的大型化乃至巨型化不仅是现阶段社会文明发展的最集中体现和经济发展的直接结果,也是进一步促进人类文明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和载体。

(一)优先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成为我国城市化的基本趋势

在有关城市化道路选择的问题上,笔者认为,未来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必须要以发挥大城市的集聚效应为基本前提。从世界城市发展的经验来看,大城市在资本聚集、人口聚集、规模效应、辐射带动效应及经济高速、持续增长方面都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据有关学者研究,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国民收入分别是2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2.38倍和2.40倍。由于大城市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吸引力是中小城市所无法替代的,而且现代化大城市存在的数量和质量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因而大城市的超前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虽然大城市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但相对于中小城市来说具有更高的城市效能,更低的运行成本,更强的发展动力。

(二)大城市超前发展的不可逆性并不必然伴生“城市病”

伴随着近代大城市的出现,就有了所谓的“城市病”,如居住拥挤、交通阻塞、城市污染、治安混乱、犯罪上升等。但由于伦敦、巴黎、东京、纽约、香港、新加坡等城市通过认真治理,逐渐摆脱“城市病”的困扰,人们已不再把大城市和“城市病”必然地联系在一起,而是突出强调了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从而找到一些能医治“城市病”的共同规律。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已说过,“人们为了生存而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而居留于城市”,这一命题也因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而得到再现。可见,城市发展是人类的一个永恒追求,城市也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可以从根本上防止“城市病”的产生和蔓延。

(三)区域城市集群化已成为大城市发展的主要空间组织形式

近200年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大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随着大城市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快,必然会出现若干片城市群,而在实力最强的城市群中又会崛起具有全球意义的大城市。至今,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公认的全球化城市能够游离于城市群之外而独立发展,区域化和网络化正在成为大城市支撑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空间组织形式。

我国继“十一五”进一步加快推动城市化进程之后,未来十数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川渝和关中等十大城市群将更进一步长足发展,并以不到全国1/10的土地面积,承载起1/3以上的人口,创造1/2以上的GDP。

二、大城市发展与综合交通系统构建的内在关联

大城市发展合理与否,其主要标志之一就是该城市的交通运输是否畅通无阻。合理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拥挤和城市出入通不畅的状况,实现城市交通的顺畅与城市的繁荣。关于大城市发展与综合交通系统的关系问题,笔者结合青岛市正在进行的城市空间布局战略研究谈几点认识。

(一)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是大城市发展的主要引导因素

城市的集聚效应主要来源于产业在地域上的集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城市发展格局演变的实质是产业地域分布和空间组织的演变,在此过程中交通发挥着主导作用。对外交通正是通过影响城市各组成要素尤其是产业要素的空间分布影响城市发展格局。在青岛百年发展史上,港口始终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功能,胶济铁路始终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联系方向,胶济线市区段始终是南北带状城市格局的主轴线。基于“华北第一良港”的青岛港,解放前青岛当局雄心勃勃,不仅要与天津一争高下,同时,与其他四区(东北、燕蒙、长江、珠江区)交通形势比较,显然更为优越,发展前景更趋明朗。然而解放以来,山东省主要以济南为中心进行路网规划和建设,造成青岛缺乏直接沟通山东西南部及其以远的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缺乏与陇海线的有效连接,也缺乏与纵贯山东南北的大通道京沪、京九铁路线的多点连接,与长三角、京津冀、中原等经济区联通不畅,使青岛失去了对外经济发展大好时机。目前,青岛的外向发展平台仍未完全形成,正在规划建设的串接胶东半岛的青荣城际铁路、连接南方的青连铁路、连通山东省两大东西铁路干线并向北缩短抵京路程的海青铁路等客货运干线等还有待时日,仅依靠胶济线以及荣乌、青银、青兰、青新、威青等几条高速公路和一些国道与腹地进行经济沟通,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青岛城市发展和对腹地的拉动与互动联系。正因为如此,青岛城市地位也由解放前中国五大出海口之一下降为当前《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环渤海经济圈南翼”的一个点。

青岛城市发展历史证明,对外交通是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它决定着城市主要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向、城镇体系的延伸轴线和城市发展腹地的纵深范围。青岛城市沿胶济铁路拓展的历史和腹地拉动力减弱的现实均表明,对外交通线路的走向决定着城市的空间分布及发展方向;对外交通线路的空间组合状况决定着城市在市域甚至更大范围内的空间组织方式;对外主要交通方式的选择决定着城市内部及城市与其他区域之间联系的灵活性与高效性。

(二)城区内交通模式的选择是大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

从世界各主要城市交通发展模式来看,交通模式的选择和确立主要依赖于城市的人口规模与密度、用地规模与密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人口规模比较大、人口密度比较高的中心城市往往容易选择公共交通模式,在交通需求达到一定强度后更会选择运输效率高、快捷的轨道交通模式,而在城市郊区则强调个体交通(包括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等)模式。1995年的《北京宣言》提出:城市道路交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和物的移动,而不是运输车辆的移动。根据这一原则,大城市交通运输就应当根据各种交通方式运送人和货的效率来分配道路空间的优先使用权,确切地说,就是要为公共交通、自行车和行人提供优先。巴西库里蒂巴是世界上采用公共交通模式最成功的城市之一,市区人口180万,比青岛(207万人)略小,但平均2.6人一辆小汽车,小汽车总拥有量(70万辆)比青岛(40万辆)多出许多,却没有产生交通和空气污染问题。库里蒂巴公共交通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现在市内75%的上班族都利用公共交通,这个比率在全世界所有的城市中是最高的,库里蒂巴因此成为巴西小汽车使用率最低的城市。与此相比,2010年青岛中心城区居民常规公交出行方式比重仅为22.1%,小汽车出行比重则达到28.4%,交通拥堵情况日益严重,并呈加剧趋势。库里蒂巴交通建设实践已经证明,完全依赖公交的大众运输系统在大城市发展过程中是完全可行的,大城市不必仅因为旅客量的增加就将运输方式从常规公交转向地铁,地面交通仍具有诸多创造性,在这方面青岛显然还有很大的差距。

库里蒂巴交通建设的实践为我国大城市中心区交通模式的选择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样本,即地铁是大运量快速公交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热衷于修建地铁,但如果认为通过地铁就可以解决大城市的全部交通问题,则是不现实的。从青岛交通实际情况来看,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很多,机动车增长速度过快与城市道路增长速度过慢造成的比例失调只是其中之一,路网密度不成比例、交通结构失衡、道路节点不通畅、城市规划不合理、交通管理不科学等均是交通拥堵的原因。事实上,目前青岛22.1%的公交出行方式比重已确切表明,城市解决交通问题还有很大的潜力,过分迷信地铁的作用可能会使青岛在交通模式选择上陷入一种误区,即市区的交通拥堵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可医治的“城市病”。青岛必须以更具创造性的眼光看待地面交通,选择更适合青岛特点的交通模式,从根本上解决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三)区域内轴向交通组织方式决定着集群化城市发展的基本方略

由于促使城市发展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变化,现代城市的布局结构形态正由内聚的、封闭的单核城市,快速演变为开放的多核的城市体系。20世纪4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地区开始出现了带有卫星城的城市体系,城市的多核化围绕分级中心系统进行城市的再构建,其中城市或城市地区沿轴发展成为一种影响深远的方式,如丹麦哥本哈根市依托五条轨道交通线形成“指状辐射”城市空间格局的规划实践,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典范并延用至今。应该讲,依托交通走廊拓展城市空间的模式,有利于中心城区与城市区域的密切联系,增强辐射力和吸引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效率,有利于轴线与轴线之间的生态保护,其规划原则到现在都没有过时。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审视青岛的城市空间布局,必须明确把握中心城区和各城市组团之间内在的轴线关系,注重各轴线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要兼顾城市与半岛城市群乃至腹地范围之间的经济发展联系方向,形成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肌理,才能有助于青岛城市空间的有序拓展。

强调区域内轴向交通组织方式,必须重视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问题。只有把交通枢纽与轴向交通切实融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轴向交通组织的原初意图。青岛当前正在进行半岛新机场的选址工作,如何以新机场为核心形成综合交通枢纽,继而形成中心城区与各城市组团的交通联系网络,将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中心课题之一。大型空港一般占地面积大,对净空和地形条件要求高,且服务空间半径大,客流量和货物周转量都很大,时效性强,对集散交通的可靠性要求很高,需要海陆空衔接快捷,着陆后能得到快速疏散,与地面交通的联系十分密切和重要,因此选址要同时考虑与城市中心、市域各城市节点、半岛服务范围内各城市节点的通勤时间和通勤距离,是形成综合交通枢纽的理想选择。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实现航空、高铁、磁浮、城际、轨交、巴士、出租、高速公路、社会机动车等9种交通方式零换乘,同时实施空铁联运,成为综合交通枢纽的典范。受此启示,青岛借新机场选址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建设一个与上海虹桥相媲美的综合交通枢纽,对加强青岛对内对外的交通联系,对促进青岛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推动大城市发展的交通适应策略

青岛市“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坚持紧凑集约、生态间隔的城市功能组团发展理念,构建“环湾型、组团式、多层次”的大青岛发展新格局。因此,加快城市对内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合理架构特大型环湾国际现代化城市空间格局,对促进青岛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新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契机着力重构对内对外综合交通体系

青岛对外综合交通体系重构的关键在于要以空港、海港和陆港为核心构筑综合交通走廊。如果空港和陆港能共同形成综合交通枢纽,那么青岛的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将近乎完美。打造以港口为核心的综合交通走廊是为了实现港口腹地拓展的目的,促进港口背后腹地的产业开发。其铁路网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向西和向南两个方向:向西将依托胶济铁路延长线,逐步将自身的吸引范围向中西部延伸,吸引中西部等腹地归属尚不十分明确的地区,如河北南部、河南、山西、陕西等;向南的主要指向是陇海铁路,除积极争取已立项的青日连铁路早日建成外,还应积极争取新建青岛前湾港(董家口)-五莲-沂水-蒙阴-曲阜-济宁-菏泽-兰考的铁路线,以打通青岛通往陇海线的通道。其公路网的重要目标是适应大型港口发展和客货运输的需要,加强青岛董家口港与东营、潍坊、临沂等地市的联系,打通疏港通道,形成与荣乌、青银、济青、青兰、日兰、京沪等高速公路的短距离联系,提升港口的发展和对腹地的拉动与互动联系。打造以空港和陆港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是为了实现空港与陆路交通的无缝对接,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零换乘,有利于快速疏散地面庞大的人流和物流。青岛应及早调整对外交通发展策略,把胶州作为进出山东半岛各地的门户,规划以胶州为中心,建设航空、铁路、公路综合通枢纽,注意与西海岸前湾港和董家口港的连接,形成青岛陆港中心。

青岛市域综合交通体系重构的思路在于如何重新选择市域内各组团之间的交通方式以及如何重新架构各组团内部的交通网络。除了原有的青黄高速、204国道、正阳路外,争取修建火车北站-城阳-红岛高新区-胶州新城区-胶州湾新产业团地-王台-红石崖-黄岛的环湾快速轻轨,形成各组团之间的快速通道。在各组团内部以快速路、轨道交通为骨架构建内外相连的交通网络系统。

(二)以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统(BRT)建设为基础加快实施TOD模式

城市空间形态对交通质量具有很大影响,其中,中心城区圈层式向外无限扩展是对道路交通最不利的形式,而TOD则是一种可以借鉴的发展模式。TOD模式是以公交站点为社区中心,通过合理的设计,通过大运量公共交通串联起一个个城市社区,鼓励人们更多地乘坐公共交通的交通方式。对于一些特大城市而言,选择基于轨道交通的TOD模式是成熟和理想的模式。但对于青岛而言,短期内依靠轨道交通线路成网支持TOD模式发展并不现实。国际上BRT的成功实践,提供了构建大容量客运交通走廊更经济和现实的途径和方法。以BRT为依托,按TOD原则来布局和整合土地利用,围绕BRT站点实施一体化集约开发,可立即或在短期内付诸实施,对于遏制蔓延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但BRT的成功绝非只是设计和实施一条高标准的BRT走廊,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有效地整合BRT系统本身各个要素以及BRT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一种全新的公共交通营运模式。其中,实施无障碍换乘公交票制以及围绕BRT形成不同功能和等级的换乘设施,是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两个方面。

在当今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当中,“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小汽车适度发展、非机动化交通得到提倡、多种交通方式并存的交通发展模式”已占主导地位,但如何在实践中发挥公共交通的作用,中国目前还没有实施有效的案例。BRT作为一种新的交通解决方案,在中国的实践刚进入起步阶段,其在中国城市交通系统中的普适性、效率和服务品质还有待证明。不过从当前国内外许多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经验来看,发展大容量的快速公交系统仍然是公共交通发展的普遍趋势,而〔2005〕46号文也提出各城市要“适度发展大运量快速公共汽车系统”,但青岛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并没有将BRT列入。与轨道交通相比,BRT具有投资少、灵活性高的特点,建设1公里地铁线所需要的资金可以建成10~20公里的快速公交网络,而一个完善的快速公交网络对整个城市公共交通所起的作用往往高于一条轨道交通走廊。青岛市规划的轨道交通线的主要功能是承载东西、南北向长距离交通。在轨道交通网不健全的情况下,常规公交由于严重受制于城市空间结构,很难满通需求,青岛市须尽快启动BRT系统的研究和规划,建立一套符合市情的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并以TOD模式为引导,不断满足城市健康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高标准需求,并弥补轨道交通网不完善的缺憾。

(三)以城市支路系统建设为导向全力改变路网布局模式

路网密度决定一个城市的交通效率,我国城市出现的交通拥堵,究其原因不是路窄了而是路少了。根据我国现有的城市道路设计要求,干道间距可以达到700m到1200m,即使小城市,干道网间距也可以达到500m左右。由于支路不断被大型居住区封闭,或改变为街区内部道路,实际上单一的干道网系统构成了我国城市路网的主骨架,形成了“宽道路-大地块-稀路网”的城市路网-街区结构。西方城市经验表明,以60m到180m的临街面和1:1.5~1.3的地块临街宽度和进深比例,最能发挥基础设施的效率。道路分割的土地最小可以是60×90m,最大可以是180×180m。巴塞罗那的规划被认为是欧洲最成功的规划范例之一,其街道几乎完全是由130m×130m的街道组成;曼哈顿密集的路网结构和狭小的街道所表现出的巨大弹性,已经成为规划的经典。这些道路都呈现一种“窄道路-高密度-小街区”的特征。事实证明,这样的路网结构的一个最大优点是分流能力强,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纠错能力,市区内交通大拥堵现象很少发生。而“宽道路-大地块”模式,由于缺少干道下层次的路网,微循环不畅,快速路交通容易堵在出入口上,干道交通则容易卡在交叉口上,难以达到设计速度要求。

从青岛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路网密度同样不容乐观。青岛两条主干道之间距离大都在500米以上,往往中间没有任何分支道。一旦出现交通流过大问题时,500-1000米的两条主干道之间无任何出口,无法有效分流过大的交通流,必然发生持续化的交通拥堵现象,且呈不断加剧的态势,同时周边的主干道也会发生相似的情况,无法分流。新的《青岛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已经确定,城市到2020年路网密度将达到8.4km/km2,但由于城市整体的规划建设思路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规划目标将很难成为现实。因此,除了要加大次干道、支路系统的建设外,还应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城市规划建设中各个单位和各个小区围大院子的“围院文化”,不再进行大型封闭型居住区的规划和建设,转而采用小街坊,形成高密度的道路网络,一些地方可以设置单向交通。这样汽车可以很快从一些窄而密的道路上走到快速路,然后又很快下到窄而密的道路上。高密度的道路网络使得居民出行可以选择多条道路到达主路或者目的地,避免了交通流过于集中。青岛城市道路规划和建设应以“小街坊、多道路,加上疏导型快速路”为基本原则,逐步改变“疏密度、宽马路”的传统布局模式,提倡“高密度、小尺度”路网布局模式。

(四)以城市整体交通体系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加大停车系统建设

近年来,停车难已成为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紧缺、机动车出行量相对集中,青岛市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停车管理问题。青岛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目标在于用较短的时间迅速拉开大城市框架,构建起“环湾型、组团式、多层次”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因此,未来停车需求将会加速膨胀。目前来看,现有的城市停车系统建设思路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某种程度上还加剧了城市停车难问题。笔者认为,停车系统建设不仅需要涉及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定位、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城市布局形态、环境保护和城市交通状况等密切相关的因素,同时又必须充分考虑停车需求的现状、特点和变化趋势,特别应注意城市地区停车——换乘(P&R)停车场的分布、市区公共停车场库的分布、路内外停车设施的相互关系以及其他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停车设施布局。

从青岛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讲,有几个问题需要我们特别注意:一是配建停车设施必须成为城市停车设施供给的主体,而且从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相协调的角度考虑,应加大居住地停车位的规划供应,基本满足未来居住地的停车需求,调整工作地停车位的规划供应,控制城市中心区上班停车需求。二是路内停车设施只能作为公共停车设施的有益补充,提供临时和短时停车服务,不提倡大量增加路内停车设施,以防止将停车矛盾转移到动态交通,加剧城市交通问题。三是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方向,正确把握城市客流走廊及客流往返规律,结合大容量公共交通线路站点的布局,进行停车-换乘(P&R)停车场的设置,最大程度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停车-换乘(P&R)停车场运营应采取低费用或凭公交票根可以免费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彼得・霍尔.世界城市[M].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2]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城市交通对策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模式研究[R].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3—3—2).1990.

[4] 孙斌栋. 我国特大城市交通发展的空间战略研究:以上海为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篇4

关键词:规划;低碳城市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低碳指的是更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碳城市指的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坚持低消耗和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现象,将高效率、高效能和低排放作为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的特征。我国在城市建设之中坚持低碳模式,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人和自然的关系,使用节约型能源,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低碳的内涵和定义

我国的低碳城市,是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之下,节约使用能源,实现人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可量化和可行的发展模式,我国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理念,贯彻科学发展观,着重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口环境资源和经济的共同发展,促进城市建设向生态良好、生活富裕和生产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国民生产总值连续几年以百分之十的速度递增,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在城市繁荣和发展的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水平也不断增加,早在2002年,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就位居世界前几位,并且连续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的加快,使温室气体的排放和能源消耗不断增高,使我国城市发展的能源消耗、生态脆弱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不断加剧,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住房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出现了刚性增加,导致了能源耗费无法在短期内下降。

2、低碳战略和城市发展模式的关系

我国目前的城市发展主要有一个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是高增长的模式,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十分快。第二,能源的消耗水平很高,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土地和能源。第三,高排放。单位的国民生产总值需要消耗很多的能源,三废的排放水平很高,远远多于世界的平均水平。第四,存在着严重的乱开发的现象,同以往片面开发的情况不同,很多沿海城市的能源开发水平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四十,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开发水平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第五,城市的发展不协调。区域之间的城市发展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增长速度缓慢。城市和农村之间发展不协调,存在着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同时,在用地方面也存在着不协调的现象。城市之中的生态用地和居住用地很少,但是工业用地的比重很大。第四,土地和人口急剧扩张,在近几年之中,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增加,因此,生活方式、人口素质的转变和程式化进程不相适应。

落实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就是在节约使用资源环境的基础之上,解决我国目前在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挑战和矛盾。在城市化进程中落实低碳理论,通过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目标需求,应该坚持人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国的低碳城市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将之作为一条完善的产业链,实现集约化程度高的资源,使公共事业、就业与之协调发展,让全体居民都可以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建设改善民生、经济发展、安全运行、适宜居住、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城市。应该从容量和环境条件出发,确立完善的城市发展原则、区域发展原则,应该在完善主体功能的条件之下,保证城市的正确发展方向,同时转变消费和生产的发展,实现低碳城市的推广和试点。不断完善低碳理念的建筑节能、交通系统和城市规划的政策落实和政策制定,并且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推广和建设有效的绿色建筑、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等技术手段。

3、城市规划的引导手段和引导措施

城市的产业结构会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产生影响,在传统的生产之中只需要使用辅的能源,减少了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能源,交通运输、建筑和工业制造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之中,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完善工业用地的用地规模、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对产业结构进行引导,减少污染水平高的产业,对印染、制革、造纸、有色金属、水泥、钢铁、煤炭和电力行业,应该提高行业的准入标准,对发展规模和备用地进行控制,坚持低排放和高能效的建设目标,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保证城市的持久化发展,对城市生活进行改善。

应该通过两个方面,提高交通规划的水平。第一,应该转变以往的交通模式,对交通体系进行绿色化的改造,对私人交通的数量进行控制,例如,使用单双号制度,减少城市交通体系的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时,对多种运输系统进行开发,对公共汽车进行辅助,能够方便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将自然车和公交车的换乘相结合,最终使交通的能耗不断降低,减少空气污染水平,同时,还能够增加人们的锻炼时间,实现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建设文明绿色的城市。

在进行低碳城市的规划之中,应该重视推广和普及节能建筑,在建筑的施工和设计方面,应该使用节能的建筑标准,大力推动太阳能建设,提高太阳能的适用范围,加快太阳能建筑的发展,在住宅区的规划过程中,应该将风能和太阳能相结合,最终实现可再生的能源网络。使用低冲击的模式,实现环境和人的共同发展,保证道路、小区和城市建筑能够对雨水充分的吸收,最终实现水循环。

在进行低碳规划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加强绿色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做好城市内部的绿洲建设、自然绿化带建设,还应该对城市内外的整个系统进行综合性的考虑,通过光合作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浓度,使用再造林和绿化森林等措施,使土壤和植物的固碳能力不断增强。

4、结语

我国的低碳城市,是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之下,节约使用能源,实现人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可量化和可行的发展模式。在城市化进程中落实低碳理论,通过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目标需求,应该坚持人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顾朝林,谭纵波,刘宛.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9(3):38-45.

[2]仇保兴.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 (a) :1-6

篇5

关键词:城市 轨道交通 发展 模式 影响

Abstract: urban rail transit is the urban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stage of the objective request, is to improve the high density of urban life, meet the demand of the important way culture is one of the city as a whol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alize the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way of concrete. However, urban rail traffic will give the mode of city development bring which influenc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issue.

Keywords: urban rail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mode and effect

中图分类号: U2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概述

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深入,城市因个人小汽车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高速提升、对道路交通的依赖也带来了城市交通的拥拥挤、秩序的混乱、停车场的不足、环境严重污染、交通事故繁多等一系列问题,部分城市开始越来越注重通过大规模发展大容量城市轨道文通来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

城市轨道交通发达的城市,其轨道交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信息交流工具和文化情感载体,集中承载了地域特色文化和城市个性主题文化,使传统与时尚、科技与经济交融。城市轨道交通所形成的特色文化,为城市凝聚了宝贵的无形资产,间接提高了城市已有各类资产的附加值,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采用电力牵引,其远行时对环境的影响除噪声、振动及电磁波污染外,对大气的污染很小,是十分清洁的公共交通工具。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经验证实,城市轨道交通的人均能源消耗量远远低于公共汽车、私人小汽车。采用城市轨道交通出行有利于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有利于城市发展、人口增长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2对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区域联系的纽带和载体,具有快捷、安全、准时、容量大、能耗低、污染轻、舒适性好等优势,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带动更多新城镇和新社区创建,而且还可以加快城郊发展步伐,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影响着我国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城市文化的融合交流。

2.1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推进城市化进程

目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人口、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群和城市带开始崛起。交通设施是城市形态的骨架,具有先行功能、从属功能、引导和调节功能,对城市形态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某一特定时间,城市交通结构和能力影响了城区内部交通的便易程度,决定了市区关于出行费用和出行时间的空间可达性,交通技术不断创新使得地域空间可达性成为一个相对的概念,空间可达性随交通技术创新的变化。又好、直接影响着土地价格和利用方式,进而导致城市地域功能结构的改变,最终引起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而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又往往进一步强化或弱化交通技术的应用范围和作用强度。

我国人多地少、能源后备不足、环境污染问题已相当严重,在城市交通的发展上不能将占用较大的行车和停车面积的私人机动车辆交通作为未来的主要交通方式。因此,发展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将成为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有效手段和必然选择,这适应了我国城市人口密度高、高峰期对交通需求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的特点。

从城市人口优化布局看,快捷、舒适、准时、安全的城市轨道交通有助于居住区布局于城市边缘区,工作集中在城市中心区,有效降低中心区的人口密度,提局边缘区居住质量。从产业布局看,一个城市总有其优势产业和相对弱势产业,利用便捷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围绕优势产业这一核心,呈带状或环状扩散和转移,可以实现区域内部或区域内外的优势互补利共同发展。从大城市群集聚看,世界大城市群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大城市群必须拥有大容景、无污染、高效率的交通基础设施。城市轨道交通能从整体上提高城际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改善交通条件,可以合理利用环境资源,改善投资环境,有利于发挥区位优势。

2.2城市轨道交通影响着城市的布局优化

城市交通作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纽带和命脉,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空间规模和布局。城市的较佳空间规模处于城市交通40分钟可达距离的空间范围内,一般不要超过一小时。在工业时代早期,有轨电车的使用,使得城市以星状方式在水平方向扩展,城市以市中心为原点,向外呈辐射状延伸,水平距离一般可达10~20km,该时期城市中心多为中央商务区(CBD),城市生活与居住沿交通线集中。大城市的发展需要按照区域承载力,以城市交通为主线,适当扩大和充实城市骨架,不断调节和优化区域功能,从而实现产业区和居住区的合理布局、都市区和功能圈的合理分工。按照现代交通理论研究和国外大城市发展实践,不影响生产和工作的城市最佳范围以40分钟内可达为标准,由此设定大城市客运交通距离的衡量指标为80%~90%的乘客从居住点到达目的地所花费时间单程不超过40分钟。

2.3城市轨道交通引导着城市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城市轨道交通特点是运量大、速度快、准点性强,能够有效满足城市客运交通需求。一方面,在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和人们出行距离逐渐增加的趋势下,客观要求采用地铁交通予以解决城市的正常生产生活问题;另―方面,健全地铁交通网络也是优化城市布局的先导性对策,能带动城市发展的优化与布局,进而促进城市整体功能的不断完善。同时,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对城市现有土地价格的刺激作用,带动沿线房地产开发,增加政府土地税收;利用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创造土地,在其上兴建开发保障性住房和商业楼盘,不但可缓解城市低收入人群住房难问题,也为城市在保持总体规模不变的前提下,提供了更大外发空间,有助于避免城市规模的无序盲目扩张。

2.4城市轨道交通影响着城市经济增长动力

城市轨道交通是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多环节的高投资、长周期复杂系统工程,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十分活跃的领域。根据国际经验,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从设计规划到建成通车一般需要8年左右的周期,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建立则需要一个更长的时间。因此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个长期性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正成为实现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和改善城市经济结构源头动力,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持久性的需求。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和运营包括了土木工程、机电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技术领域,涵盖了能源、信息、建筑、房地产、金融、装备制造、进出口贸易等行业领域,工程项目的巨大投资直接关系到了城市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互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