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4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心理疾病症自愈的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低分子肝素钠在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心肌梗塞时使用比较广泛。2010.1~2011.8对30例心肌梗塞病人采用了低分子肝素钠配合治疗,为4000u皮下注射,其中有5例发生瘀斑,1例左臀部约10cm~50cm的瘀斑,4例注射部位硬结,针对以上并发症,均给予了相应的处理。
1资料与方法
本组30例病人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5~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6岁,全部为心肌梗塞的病人,低分子肝素钠4000u/日/次,均为皮下注射,注射前所有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均正常。
2结果
5例发生局部瘀斑,其中1例左臀部约10cm~50cm的瘀斑;4例注射部位硬结直径约1cm,病人自诉局部有轻微的疼痛感,无其它不适。
3处理
遵医嘱先暂停注射药物,化验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均正常,使用25%硫酸镁纱布湿敷,配合理疗照射,3-4次/日,促进皮下瘀血和局部硬结的吸收,9例全部在3~7天恢复正常。
4预防
4.1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注射部位必须是肚脐向外1.5cm至10cm的环形范围,注射要上下左右交换部位,注射时要捏起皮肤,以增加药物吸收的面积,应避开硬结、瘢痕。由于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接近90%,而腹部皮下脂肪较厚,皮下疏松组织对药物的渗透性较好,毛细血管相对较少,所以首选腹部皮下注射[1]。但是脐周有丰富的静脉网,应避开外脐周1cm以免引起出血。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所致的局部出血与其抑制凝血因子和凝血酶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及皮下注射后局部浓度高有关[2]。
4.2严格掌握注射方法和给药时间: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选择部位多为脐周10cm,皮下注射所导致的皮下出血与其抑制凝血因子和凝血酶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及皮下注射后局部浓度高有关[3],要求严格掌握注射部位和方法,正确按压,各班严格巡视、交接班,多与病人沟通,并仔细倾听病人的诉说。注射过程及吸收过程,均可破坏局部毛细血管壁,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注射后局部淤血是否发生与注射间距、注射部位、压迫时间长短密切相关[4],在注射时嘱病人平卧、放松,同时请家人与其聊天,尽可能的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每次注射完后用棉签短时间按压后更换输液胶贴用指腹按压,不可用力过大,以下陷1cm左右即可,时间3~5分钟即可,如有凝血时间长者应延长按压时间,注射后平卧15~30分钟再起床。如发现有瘀斑仔细范围、颜色,判断程度,必要时间报告医生以便及时处理。给药时间严格按照医嘱要求做,提前不能超过30分钟,后推也不要超过30分钟。
4.3端正工作态度加强责任心:要求护士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部位、时间及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注意事项,必要给予警示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及健康宣教注射前应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及有无出血倾向,要认真与患者做好沟通,使患者明白各项要求的重要性,禁忌按揉、揉搓、热敷腹部。定期监测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
5总结
虽然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出现并发症是不可避免的,但护士在工作中更应仔细观察,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专业技巧,从而尽早发现其造成的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同时加强了护患关系,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信任感,这样才能更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伍翠云,曹玉鸿,茆荣华,等.低分子肝素注射引起皮下出血238例原因分析及对策.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1):61.
[2]侯岩芳,赵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不同进针方法对出血的影响.实用护理杂志,2007,19(10):46.
杨小姐的男友弃她而去。20多岁的她,在此前衣着华丽,浓妆艳抹,容光焕发。而如今,身材修长的她在盛夏中仍穿着灰色长衫。她面色苍白,不修边幅,不想活动,对任何事情都失去兴趣,时常想哭。尤其使她害怕的是,近一个月来胸部隐隐作痛,有时难以忍受。她想自己一定是患了“冠心病”。但医生详细检查后认为:她没患任何心脏病。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频繁出入医院各科室,认为自己患有冠心病而实际并没患任何心脏病的男男女女实在不少。他们实际上患的是心理疾病。经心理医生诊断,王女士所表现的是焦虑症的惊恐障碍,杨小姐所表现的则是抑郁症的躯体化障碍。还有不少疑病症的患者整日担心心脏出毛病,看到一本介绍冠心病的书,就会认为自己也有同样的症状。一旦生气和各种心理压力加大时,也常感到心脏不适。
心理障碍常导致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引起心脏反映。心脏又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容易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这些都是心理疾病患者出现心脏症状的原因。因此,请记住以下的忠告:在注重心脏健康的同时,也要注重心理健康。在你怀疑自己患有冠心病时,还要想到自己有无心理疾病。
仅仅知道以上这些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应了解到。心理因素有时也是促发冠心病的重要因素。
40多岁的常先生经常焦虑。他想问题总是往不好的方向去想。工作中出现压力,他总是感到难以克服。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总是感到担忧。这使得他较同龄人更显憔悴――头上已经谢顶,皱纹爬满了眼角和额头。他总是认为自己心脏不好而不敢运动,对爬山、散步从不感兴趣。以往并没有患冠心病,而长期的焦虑使他真的患了冠心病。
李先生是一位总工程师,几十年来很少休息,大部分节假日都被用来工作。他工作效率很高,仍感到时间紧迫,整日忙忙碌碌。他对属下要求很严格,同时也常常缺乏耐心,时常生气。这种典型的A型行为模式,最终导致他患了冠心病。
还有许多和李先生一样的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经理,都整日忙于工作和社会应酬,常常半夜1~2点钟才回家。他们很少与家人一起漫步在青山绿水之间,也难得有自己的轻松一刻。他们总认为自己做得很对,是珍惜时间、争分夺秒。但不久他们发现自己除患了冠心病外,还易怒,与他人关系紧张。此时他们最好应该去看心理医生。
知道了心理因素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就知道,在众多的冠心病预防措施中,保持心理健康是最为重要的措施。
下面,我们再介绍一下人们在患了冠心病之后常有的心理障碍和克服方法。
赵女士患冠心病10年,经常头晕,头痛,心烦意乱,有时感到要晕倒。这些都是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赵女士因此抑郁于心,认为自己心脏有病,可能会不久于人世。于是,她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常为小事与家人生气,并认为家人对她关心不够。她时常怀疑自己病情在加重,失去了治疗的信心,给医务人员的工作造成很大的难度。
从赵女士身上我们知道,心理障碍与躯体障碍一样,都是冠心病症状的组成部分。可现在不少患者,甚至医务人员,都只重视躯体症状而忽视心理症状。
孙先生是位冠心病患者,他以往只在内科开些治疗冠心病的药。而如今他开始进行心理调整,感到自己的疾病有了很大的好转。
那么,心理医生是怎样使孙先生的心理得到调整的呢?
心理医生首先对孙先生的心理症状进行了诊断。他们了解到孙先生对患病有着恐惧和抑郁心理,就指导他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疾病。人生中“日日是好日”,患病的日子仍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积极配合治疗、适当运动、合理膳食外,调正自己的情绪也很重要。通过努力,孙先生发现自己的冠心病得到了控制,生活质量和心态也都有很大的改善。
食补就是化解压力
中国人爱吃,这是常识。
且不论春节前那一日一日从不重叠的菜谱,也不论端午的粽子中秋的元宵,只看中国人把所有的洋节都挪来做食品节,也能发现“食补”在中国文化里所处的地位。
感恩节本是为了感谢上天赐予食物,可挪过来以后大多数人却是冲着能大吃一顿火鸡去的;情人节的浪漫,最终凝结为巧克力和烛光晚餐……更不用提那些本土的节日:立春的春卷春饼、入伏的饺子、立秋的“贴秋膘”……似乎大家借着种种借口大吃特吃。
中国人真的这么喜欢吃东西吗?一群研究临床医学的学者说:不。中国人只是习惯把心理问题“身体化”,所以才培养出了如此独特的饮食文化。
在中国社会里,人际关系的结构相当紧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位置,需要扮演一定的角色和行为。因此,当个人发生心理冲突、内在焦虑,以及人际适应症等各种心理问题时,都很容易威胁到强调“保持团体和谐”的文化法则。因此,公开表达或者讨论心理问题,在历史上就被视为破坏性、惩罚性的行为,可能为自己或家人带来耻辱。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总是抱有一种“多多少少有点儿病,只要这病不要命”想法的原因吧。既然心理疾病属于犯忌讳的事,那么除非它严重到精神崩溃(甚至有些地方对于精神崩溃也当做羞耻之事),否则人们宁可以“身体不适”的名义来代替轻微的心理失调。而这,就是“心理问题身体化”。
“身体化”的一般表现为失眠、没胃口、肌肉酸痛、视力或听力减退、月经不调、哮喘、易疲劳或偏头痛等等。这些算不上“大病”的小毛病,常常也没有什么具体的生理原因,但确实很困扰人。在中国文化里,它们常常被算为“虚”或“亏”,需要进补调养。而进补,最常见的自然就是食补,通过食物来补充元气,化解自身压力。
食补效果的内在心理原因
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人们自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什么稀罕吃什么也不足为奇。不过说来也奇怪,尽管并不对症,可“食补”却仍然有它的心理效果。很多人在这样“进补调养”之后,那些小毛病却全都不药而愈。越是补得好、补得稀奇的,病症的好转速度就越快,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食补”已经成为了一种民族性的文化烙印。经过几千年来的历史演变,它已经被赋予了“安慰剂”的意义。进补,变成了一种“个别的心理辅导”,透过令人信服的技巧与原料(体现为种种美食),来对心理问题进行疏导。那些将心理问题“身体化”的人,信服食补的效力,自然接受其中的暗示和开导,从而使心理问题得到化解。
“身体化”的现象,其实表明了中国人处理焦虑性心理困扰的方式。食补并非真的可以治病,也并没有确切的生理基础。当困扰人的情绪得到解决时,那些小毛病自然就不翼而飞了。
关键词:大学生网瘾现象 形成原因 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而且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正因为如此,许多大学生把上网视为生活中不可少的活动。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大学生上网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游戏、聊天等。大学生玩网络游戏已成为一种风气,有些人甚至为此荒废了学业。这种过度沉迷网络的行为,不仅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给社会带来了危害。所以。大学生网瘾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成为高校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识别网瘾
网瘾的心理学定义为:网络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冲动失控的上网行为,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的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大学生有相对较强的理智感,也有一定的自制力,所以大学生网瘾者的表现不如中小学生般肆无忌惮,他们在网上驰骋,损害的是自己的时间、金钱、健康和学业,较少用暴力对抗社会和他人。可大学生是即将走向社会的栋梁之材,网瘾大学生这样浪费生命和资源的所作所为就更令教师和家长疼惜。为拯救他们,我们要细心观察,及时识别有网瘾倾向的大学生。一般而言,我们要特别关注有以下表现的学生:
迷恋“星际”、“魔幻”等网络,而且近乎疯狂,表现兴奋、焦虑、抑郁等。
留恋网络。只要一睁眼就开机,觉得洗脸吃饭都是耽误时间,总挂在网上;一有空就往电脑桌前钻,甚至逃课上网。抄袭甚至不做作业;经常整夜待在网吧,一学期有多门课不及格。
逃避现实,现实中遇到学习压力或人际关系等问题,习惯于在网上找心理平衡,逐渐疏远了与集体、同学、朋友的交往,不愿意再与他们交往,行动上逃避,行为上觉得不自在,甚至厌恶与外界交往,自我封闭。不再主动关心网络以外的事务,不愿意接受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只想尽快躲到网络中去。觉得只有网络才是安全的“家”。
生活与学习过分依赖电脑。不愿意动笔写字,打字很快但写字很差,许多常用字不会写;手指关节、颈椎、腰椎等隐隐作痛。
不惜用饭钱来支付上网费、购买游戏卡,借同学钱不能按期还,同学都躲着他,但依然不知悔改。有的人甚至发展到偷窃或盗用别人帐号上网的地方。
上网成为习惯,一天不上网就有失落感;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时依依不舍,离网后头昏脑胀、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
综合以上网瘾表现,我们发现,一些大学生对网络过分迷恋,对现实趋于冷淡,明知不好,但不能自拔。
二、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原因
大学生上网的初衷是希望获得更多的知识。结交更多的朋友,了解更多的信息,适当放松心情,但网络内容的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大学生大多在以下几方面易于成瘾:一是网络交友;二是网上看小说,因为成本低,而且比较方便:三是网络游戏:四是浏览暴力、黄色等不健康网站。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社会原因。以营利为目的的网吧包围了学校,这些网吧不仅不劝阻学生彻夜上网,反而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加以怂恿。如我校南门外一网吧甚至推出其会员上通宵网只需4元,会员一次充值100元赠50元等所谓优惠。
2 学校原因。较多地强调考试成绩和竞争,较少关注学生心理需要,而满足学生自尊的活动未能照顾到每个个体。当学生在网络游戏中升级,在网络聊天中获得安慰时,他们便会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从而逐渐上瘾。另外,许多学生感觉在现实生活中缺乏交友平台,特别是内向羞涩的学生更趋向于网上交友,因为在那里可以匿名交友,没有现实生活中的紧张感。
3 家庭原因。与父母关系不融洽,受父母管束较多,而受家长的独立、坚毅品格影响少,从而形成了既依赖父母又逆反父母的心理,于是到网上寻找理解、友情甚至爱情。
4 学生性格缺陷。内向、自卑、耐挫力差的学生陷入网瘾的原因多是对现实不满,选择到虚拟世界里寻求慰籍。最终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有的学生坦陈:“在网上,没有人问我考几分。”“游戏中我可以统帅千军万马,攻城拔寨,让大家对我俯首称臣。”“网上我有很多朋友关心我,欣赏我。”
5 学生自制力不足。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是人的宝贵品质,刚接触网络的人们普遍兴趣十足,而初步了解之后,多数人只是把它当作工具或适当的消遣用品,网瘾者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是自制力不足的表现。大学生有一定的自我控制力和约束力。可一旦脱离了家长和学校的监管,再加上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刻苦学习的精神状态,面对信息量大、图像丰富的网络、有挑战性的游戏、“理解人”的网聊,便会“一见钟情”,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挚友的帮助,这些大学生就会被网络淹没。
6 学生补偿心理影响。通过网上聊天或游戏。可以暂时忘却大学学习与就业的紧张与压力,甚至得到陌生人的理解、夸奖;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中,游戏不断升级、不断获得积分,经过时间的积累最终变得无敌,极大地满足了人的占有欲和成就感。而他们一旦回到现实生活中,生活的不顺利,学习的困难,立刻让他们的信心变得脆弱,于是他们只能去网上寻求虚拟的成功。如此循环下去,最终导致网络游戏的成功,现实生活的失败。
7 学生其它心理影响。大学生成为网瘾者的过程中往往有一个契机,或者是恋爱失败,自己苦闷的情绪无从发泄;或者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委屈的心理无处倾诉:或者是刚从中学进入大学,没有了以前考大学时的冲劲和明确的生活目的,对大学生活感到无趣、空虚,害怕进入紧张艰苦的学习状态,这时就易于迷上网络游戏。
8 网络本身独特的吸引力。平等的地位,超越时空界限,广泛的人际交往,以及交往的间接性和虚拟性,等等,使得网络人际交往比较容易突破传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的限制,为性格内向、羞于言谈、社会交往能力较弱的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防止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对策
大学生长期迷恋网络,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这已成为一种社会性公害。所以,学校、家庭、社会要形成一种合力,共同关注和解决好这一问题。
1 制定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同时加大执行力度。“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规范一个人行为的有效措施,目前各高校都有一些规章制度,但还比较笼统。有的制度完善,但是执行的力度不够。这些宽松的制度环境不能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所以,为了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学校要有相应的校纪加以防范。具体内容应该包括:禁止通宵上网,遵守网络公共道德规范,严格自律,杜绝不健康的上网方式等。与此同时,高校还应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与子女之间加强交流与沟通,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交友、处事等。事实证明,一些网络成瘾大学生的转变,家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生对网络游戏上瘾,完全出于一种对内部动机的趋使。要真正激发和培养大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就必须培养学生爱学习的习惯,并不断予以强化。由于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生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往往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一要不断提高授课水平,提高教学的艺术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要想学习上获得成功,一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学习条件,加强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掌握、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3 发挥校园网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许多网络成瘾的学生除了对网络游戏感兴趣外,对电脑知识也非常感兴趣,动手能力也比较强。学校应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些特点,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让他们参与网站的建设,比如:学校主页设计大赛,校园论坛最佳版主评选,利用学校机房电脑进行专业电子课程设计等主题活动,网络成瘾的大学生被校园有益的活动所吸引,沉迷网络的病症也就不治自愈了。
4 创造大学生健康、和谐的人际沟通环境。一所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大学生除了学习、生活之外,平时还要处理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长期以来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一直处于一种相对单纯的状态。但是随着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日渐密切,一些社会不良风气也渗入到大学校园中,大学生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功利心态有增长的趋势。有些大学生不能面对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使得“同学之间不易吐露真实思想,容易产生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感”,当这种不良心理产生时,网络就成为他们最好的朋友,使他们最终迷上了网络。因此,辅导员要多和学生接触、交流,主动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与学生交朋友,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另外,还要多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不仅可以增加和同伴的交往和接触,提高交往能力,而且可以锻炼意志力、自我控制能力等,从而使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5 适当的心理咨询和生理治疗。一些医学专家认为,对于网络成瘾比较严重的学生来说,这不仅是一种心理疾病,还是一种内分泌紊乱的精神类疾病。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网络成瘾防治中心,如总医院成立了首家专门的网络成瘾病房,在那里网络成瘾者可以得到正规的心理治疗,医院通过心理和药物治疗已为不少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戒瘾。所以,我们不要把学生对网络的痴迷单纯地当作一种心理问题,而要通过有效的药物和心理配合治疗来达到戒瘾的目的。
网瘾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已成为一种社会性公害,所以家庭、高校、社会要形成一种合力,共同关注和解决好这一问题,积极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从机制、管理、健康网络的建设上着手,最重要的是使他们把对网络的热情运用到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丁海燕.网络成瘾研究综述.大学时代杂志.2006.04.
[2]周之泉.大学生沉迷网络的成因及对策.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3]吴杰,王岩等.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成因分析及矫治方法探讨.中国学校卫生.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