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7:51: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0-119-02
新农村不是为村长而建设,也不是为某些个体而建设,它是为所有的普通农民建设的。在这个同质化的时代,在“千城一面”的背景下,我们的乡村也正在面临着“千村一面”的窘迫局面,乡土失去了“土”的味道。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同质化的时代,在“千城一面”,在大力发展新农村的背景下,我们的乡村也正在面临着“千村一面”的窘迫局面。乡村环境及其建筑风格也正在后工业化的洗礼中渐渐丧失自己的品格,深入乡间,到处是钢筋水泥的“豆腐块”、“火柴盒”,人与建筑、与空间、与自然的原生自然的联系日趋减弱,乡土失去了“土”的味道。
乡村的这些建筑比不上四合院那样有典型的布局,也没有大宅门那样讲究七进七出的格局,然而它们代表了一种记忆。在这里我并不是仅仅指某个村的这些事物,它代表当前中国存在的所有的村庄的事物。对于大多说中国人来讲,他们对于这种居住与生活环境的记忆与热爱是无以言表的,当然也是心底最深刻的影像。无论他们走道哪里,心底永远也抹不去的这些影像就是一种最珍贵的记忆。它影响着两代人甚至三代四代人。在这里我要赞美村庄里的一些事物,比如千年古树下的祭祀台、锈迹斑斑的水井、门口长满果子的果树……;当然,我也要驳斥其中的部分东西,他们的存在让我感觉有点“四不像”既不像城市也不像农村,比如一个个克隆的被瓷砖包裹的水泥方盒子……。
我为何要赞美乡土?这源于我对脚下乡土的怀念与热爱。在此我引用俞孔坚《生存的艺术》中的一句话来诠释“乡土”――“关于乡土我指的是日常和寻常、白话和方言,是平凡的人和平常的事物,它相对于繁华和异常。”陪伴我成长的农村老家是由三面土坯青砖灰瓦的建筑围合,另一面是精致的门楼,院子中有一口水井,旁边有三棵大枣树,树下是青石板铺地,那儿属于我们几个孩子的玩乐场所,鸟儿在树上觅食,偶尔抬头会有鸟屎掉在脸颊上,还有一个后门是通向池塘的,这个池塘环绕着整个村子,池塘里面是村民养的鱼儿和莲藕,夏天荷花开满池塘,孩子们划着小船在荷花丛中捕捉蜻蜓,接近年尾是最热闹的时候,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围在池塘边捕鱼,这些肥肥的鱼儿就是我们过年必不可缺的一道美味……这些景象如今已是面目全非了,再也听不到鸡鸣狗吠莺啼之声、看不到三五大汉蹲在门口抽着烟袋商量播种之事、找不到池塘边柳树下一群妇女边洗衣服边聊东西家长短之景、也闻不见一群孩子为挣一个谁先爬到树上的名分而奋勇的呐喊声了……取而代之的又是什么呢?两层的水泥房、干涸的池塘、枯死的的柳树、硬化的水泥路、没有人情味的自来水、互不相识的东西村的孩子……这是一种物质文明的进步但同时又是一种精神文明的消逝。
那些残破的围墙、院落,对于城市化的发展来说,也许已经过时了,甚至有些人还会觉得那是很丑陋的,但是,那些可都连接着几代人的感情和记忆啊,他们是一段长达几十年的历史的见证者!
《生存的艺术》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祖母告诉我,当树长大变老之后,会变成神,有精灵栖居;当一块石头陪伴我们的家园,日久也变为神,有精灵栖居。我们的山、水和土地本身又何尝不是?祖辈们修建庙宇和神龛用以供奉这些自然和先贤的神灵,它们保佑后代的幸福安康。我们曾相信是这些精神庇佑着我们的现实生活,还相信我们未来的生活需要这些精神的指引。正因为这些信仰和精神的存在,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意义”。
世界是一样的,唯物质主义正在迅速地覆盖着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侵蚀着我们的精神家园。世界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1872年被美国联邦政府划定为不准人们永久居住的保护区,而且至今仍然是最吸引人的休憩地:村前神圣而意味悠长的溪流和池塘被坡平了,或是被水泥渠化了;寄托世代祖先信仰的古树搬运到了城市景观大道上。土地和景观正在日益商品化,慢慢地我们失去了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失去了信仰,失去了文化归属感。要重建文化归属感和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我们就必须珍惜普通人的文化,关注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珍视脚下最真实最普通的土地,珍视这土地上最普通的人们的生活――乡土。
乡土文化是最大多数人共同创造的文化,为最大多数人服务,他最朴实、最真率、最生活化,因此最富有人情味。陈志华老先生说“它是中华民族文化中还没有充分开发的宝藏,没有乡土文化的中国文化史是残缺不全的。不研究乡土文化就不能真正了解我们这个民族。”建筑、人、山、水、动植物共同构成了不同地域的不同的乡土。这是一个整体的不可分割的没的系统,这个大系统规定着村庄、聚落的结构,使它更加成为功能完备的整体,满足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乡民们的物质和生活需求,以及社会的制度性需求。
(1)乡土之建筑:乡土建筑本身蕴含了认识价值、情感价值、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等许多价值,它既是人民的物质财富又是精神财富。图1所绘村民住宅,它体现的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模式,或者说是思维模式。图中,在自家门口聚集在一起讨论东西家常。
(2)乡土之人情:人们闲来无事坐在一起下象棋、聊天(图3),孩子们总会被闲聊打牌的大人使唤去干一些轻活儿,图中展现的是姊妹两个抬着油桶去榨油(图2)。也许有些人会说这是虐待儿童,然而这是一种生活模式,乡土中必然存在的一种规律,一种思想。
(3)乡土之劳动:在长期的农耕社会,农民都是自己种植加工粮食,自己栽培和收获蔬菜果木。秋收的季节,农家院落里晾晒着玉米、辣椒,勤劳的农民自给自足,这一片片金黄,伴着点点的鲜红所组成的大地景观比起艺术家们用上千把塑料伞铺在上坡上所创造的大地艺术显得更加壮观、气魄,更有生命力!(4、5、8)
(4)乡土之牲趣:村庄中的鸡鸣狗吠、羊群处处可见,它们都在农耕生活的环境中与人群和谐的相伴(图6)。
(5)乡土之树木:村口的百年古树,农户门口的果树,院中的大树,村子周围的树林,这似乎是一种象征,美好的象征,门前没有果树的人家会倒霉,树木之喻祖宗荫德庇佑,保平安,佑子孙。总之当你看到村口的古树,门前孕育硕果的果树的时候不会产生兴奋的感觉吗?(图7)
(6)乡土之精神:为了使家庭更和睦团结,生活更美好,乡里的人们求神拜佛,几间简陋的房舍即可安放人们心中的神灵,几束劣质的香火便能祈求平安带走霉运,几根做工粗糙的红丝带就能拴住平安与幸福,简陋的戏台单调的唱腔让乡人们望而却步,
乡土是一种自然的生活模式、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一种思想,更加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之所,乡土的存在另我们许多人有了精神归属感。有了信仰。但是当今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尘烟四起的大拆大建使乡土面临着空前的危机,有些地方几天之内就可以消灭掉一个百年的古镇村落,为的就是“小康文明”,殊不知这是在用精神文明的摧毁来替代工业化下的物质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改变房子吗?一定要毁坏草木吗?一定要硬化或填埋河道水渠吗?……答案是否定的,保护和传承普通村庄的自然生活环境,扬长避短,发展其自然、生态、低碳价值及其历史文化价值,寻求普通村庄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空间,以便建设人人向往的“市外桃源”,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寻找失落的家园――《中国古村落》丛书总序[J],出版广角,2003(0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土地管理;问题;举措
Abstract: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s one of the basic advanc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necessary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ies, which covers all aspects of land management, many constructive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sues, a comprehensive cultur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main livelihood of farmers, is a system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other words, under the policy issues related to agriculture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in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road in the primary solution, namely land management problems have been related to the survival of farmers and agriculture, promote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ns.
Keyword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nagement; issues; initiatives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强加强土地管理十分必要,这不仅由于三农问题关系着国家农业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同时三农中的土地规划问题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主体。也就是说,三农建设进程下土地管理问题已经成为重点问题,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步伐的加快,一些亟须迫切解决的问题以逐步凸显,如土地利用不当或受其他外部因素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问题逐步激化,进而给农民生活带来困扰。由此可见,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土地管理问题直接关乎到农民自身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着国家国民服务经济的发展与国家基本建设。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土地管理建设进程现状与存在主要问题
1.1 土地征用管理体系机制缺乏约束性、农民基本权益保障明显不足
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进程中,农村土地征用问题在当前看来十分普遍,同时征用范畴也未能具体明确,征用范畴较广。尤其是现行征地体系机制中,土地征用的实则所有权已经国家所有,即由农民土地集体所有权转归国家所有,从此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生产工具被逐渐剥夺,进入了以自身劳动力输出的人口就业范畴。虽然农民主体理所应当的收到了一次性土地补偿与后期安置补偿,但是当前看来农民主体的社会保障也明显不足,农民土地被国家征用也就失去了最为基础的物质生活保障。
1.2 农村土地所有权法规条例界定不清
我国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法律条款主要存在于《宪法》、《民法通则》和《土地管理法》等几部重要法律之中。这几部法典都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然而,这些法律中或者只是做出了原则性规定,未明确所有权主体,或虽然做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但却存在多重的权利主体法律界定,造成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司法实践上的巨大困难。
1.3 土地管理体系制度存在弊端、资源流转与流动规模受限
改变农业经济生产现状,实现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建设,是我国现阶段三农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现行土地征用管理体系机制下,作为土地权力所有者的农民主体所拥有的权益是使用权与收益权,而除此之外的其他权益根本没有直接兑现,其中最为主要的土地处置权根本难以保障。也就是说,农民土地处置权限逐步丧失会使得土地规模流动受限,进而直接导致农民土地占有量不足,影响基本农业生产量。同时,在不能获取有效经济补偿的形势下,不少农户肯定是不愿意放弃自身土地所有权,进而促使形成了土地资源闲置与过度浪费的现象发生。
2 新农建设背景下农村举措
2.1 明确权利主体使之土地所有权能够公正平等
结合我国依法治国战略来看,首要要解决的就是土地征收体系的法律法规内容完善问题,以此才能在实行改革举措的基础上实现成效。也就是说,土地管理问题要结合实际并从长远角度看起;即做到切实维护农民主体的切身权益,就要真正明确土地的所有权受益主体是农民。具体来说,应当重新修订国家土地征收管理相关的法律条例内容,统筹规划土地所有权的概念性问题,以此才能逐步激发更多公平有利的土地权能。如延缓土地承包期限,进一步提升农民主体的土地生产经营观念,避免因公务学等因素所导致的土地承包权脱节问题的发生,即不仅要保证农民土地权益要与国家实现同等公平对待,还要能够认真贯彻与长久坚持土地承包机制相关的惠民政策。
2.2 建立制约体系机制,确保征用土地范畴合理
现行农村土地体系管理机制下,农业用地如果被国家征用一般所实行的模式是“国家征用政府批租”。而在当前产业化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如果一直沿用这种体系管理模式势必会使得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并使得征用的农业土地征用范畴制约职能作用弱化。因此,当前形势下,应当维护土地征用所应具备的公共权益,如果是政府用于国家设施建设及公益事业而必须征用的土地,可以合理设置征用土地范畴及规模,避免或严厉打击非公益性质的征用土地行为发生。也就是说,在满足土地集体所有权益及国家所有权平等地位的基础之上,大范畴的地方土地使用就不再仅仅单纯依赖国家土地,而应当建立明确市场机制,由市场形成宏观调控,从而才能保证土地供需的制衡,真正体现农民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2.3 转变政府基本管理职能、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首先,对于政策政策的贯彻与土地基本管理职能的发挥,应当着重考虑土地所有制的差别问题,即避免由土地所有制差别引致的土地权益二元机构的形成规模继续壮大。也就是说,必须打破政府垄断土地初级市场的现状,建立统一的土地交易制度和流转市场,同时政府应退出土地经营职能,树立土地管理的“裁判员”角色,转向土地的规划、管理以及市场的监管与调控等,为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创造条件。
结语:
总之,新农村建设背景作用下,三农政策顺利推行势必会提高土地征用管理的执行效率与质量。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三农政策的贯彻与执行需要政府参与、社会参与、广大农民主体等多方群体共同积极参与。为此,我们有必要提高认识,认真研究推动当前形势下的土地管理改革相关的重要内容,从而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执行环境与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周�基,程强然,陈伟.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城市化;人文内涵;意义
一、前言
新农村建设是现代城市文化与城市形态的产物,彰显着城市的文明与进步,既是一个城市外在的表现形式又是内在文化涵养的体现。是独立而又特定的外部空间中为城市创作的具有普遍大众审美与艺术魅力的城市视觉导视媒介,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新农村建设,抛弃了传统城市孤立冰冷的高贵冷漠气质,创作更加要求“接地气”,追求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可的公共性,不仅通过艺术达到观者情感的共鸣,还有更高层次体验的魅力。达到视觉,触觉,听觉多种形式的统一与契合。更能体现出设计带来的城市人文性体验。
1、因地制宜要求
绿色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不管是那种新农村建设其对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要求,在使用新农村建设开展城市环境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达到新农村建设的生存标准。所以,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时候,一定要依照自身环境情况,依照农村建设的特征和对自然的要求来规划。让农村建设符合自身的生态习性与栽植地环境相符合。这就需要有关人员在规划的时候充分重视该地的环境要素(比如气温、湿度、光线等),还要对上述要素进行缜密的检测以及整体研究。只有做好上述工作。才可以制定出完美的新农村建设方案。在公共环境种植规划方案需要很好的展现生态农村的环境特征以及地区特征。不可以无目的引进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而是要选择以及使用该地新农村建设。
2、生活性和艺术性相融合标准
在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建设需要展现出生活气息,站在公众角度思考设计方案,尽量大道社会公众的要求。另外,新农村建设的运用还需要依照美学理论,展现新农村建设个体和群体的魅力,另外在公众观赏的时候还需要重视整体艺术美。依照艺术性标准,不只要注重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景观,还需要关注到新农村建设的时节变化。此外,有关人员还需要提前设计好各类新农村建设的形状、颜色、线条和配备比值。另外,关注新农村建设间的互相关联和搭配,尽量营造出一种宁静、平和、安逸的氛围,达到大众观赏的标准。整体艺术布局要符合城市设计的标准和要求。新农村建设的组合一般使用对植、行植等标准,另外在自然式城市绿化设计中,就使用不对称的组合方式,尽量展现新农村建设原料的原有形态。不论是哪种环境都要使用各种不一样的种植方式,比如在建筑物周边一般使用规则式种植,但是在自然环境不好的建筑周边,就可以使用自然式种植,这时需要充分关注空间整体韵律感,尽量营造一种整体协调的感觉。
3、文化要求
城市绿化是维持以及营造城市风情、文脉以及特征的核心部分,需要将自然环境以及本地新农村建设当做根基,把各种民俗、优秀习俗、信仰、历史等加入到新农村建设设计中,让城市绿地体系展现地域性以及文化性特点,突出特点以及个性。依照人和自然整体协调的要求,重视人的感受,依照生态要求,从视觉感受、生态氛围、公众举动等部分来思考,营造一种自然和社会和谐统一的氛围。另外设计人员还需要全面思考新农村建设本身观赏特点,全面利用其特征提升景观可欣赏性。更好的提升整体观赏效果,提升可看性。
4、生物多元化要求
上述要求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绿地自然化的前提,其是提升绿地整体系统作用的基础。因此,新农村建设绿化需要充分关注恢复以及建设生物多元性。第一,需要全面维护地区自然遗产以及新农村建设,为生物创造更适合他们生存的环境。第二,提升种类意识,关注不同种类新农村建设的综合使用,另外还要充分重视对变种的选择和同化。营造极具地区特点以及新农村建设个性的景观;第三,提升绿地的适应水平,严格制定绿地中各个物种所占的比值等。第四,依照地带性群落的物种分布、组成特征以及规律,正确挑选合适的建设方案。新农村建设搭配一定要突出重点,按照设计要求,使用具有不同特点的新农村建设,尽量在同一个地区使用多种新农村建设或者是两种新农村建设。
二、对未来城市景观发展定位
新农村建设的出现与发展是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向前发展的必将结果。城市作为比乡村、城镇更高级的聚落,更发达的所在,汇聚了尖端的科技与工业文明,前沿的信息与精神文明,汇聚了素质更高的人口群体,更先进、便捷的基础设施与生活、服务设施。在这个崭新的信息时代,科技突飞猛进的后工业化时期,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速度也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展现着人类城市化进程的辉煌成就。但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如过度拥挤的人口密度、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生态失衡等;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压抑乏味的城市环境空间,让人们希望通过新农村建设的建设,找到拥抱自然,拥抱艺术的新生活;人们渴望着更美好的生态绿色家园,渴望受到精神上的抚慰,希望压力的舒解;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新农村建设呼唤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享受,呼唤更舒适悦目的城市化空间。
三、结论
现代城市建设走向公共领域,成为优秀的公共艺术,在艺术创作上应创造出与自然环境,人文气质相吻合又赋予城市地域个性,充分体现艺术和大众无限亲和的作品。在迅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我们已然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陶瑞峰 朱芳玉 单位:东北电力大学新校区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境
1.1 对乡村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乡村文化建设没有引起许多农村社区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费投入不足。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村文化的发展,与基础设施相比,经费投入远远不够。(2)流于形式。乡村文化建设过于形式,虽然进行了乡村文化建设,但是却很少起到实际作用。
1.2 乡村发展主体单一
当前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村文化发展模式仍然过于单一,而且面临许多的困难,目前乡村文化发展主要由基层政府负责,缺乏社会力量未参与进来,这样就阻碍乡村文化的发展。而乡村发展主体单一,造成供需机制不协调。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乡村文化的策略探讨
2.1 将发展乡村文化思想落实到实处
想要实现乡村发展的全面,落实发展乡村文化发展非常重要。所以首先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视,明确乡村文化的作用,同时还要起到带头领导的作用,对乡村文化建设在人、财、物三个方面给与一定的支持,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经济条件,同时还应向各农村地区宣传发展乡村文化的重要性,使各农村地区不断发展乡村文化。
2.2 重构乡村文化管理体系
制度是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就应建立规范乡村文化管理体系,使得乡村文化的发展更加的有序。但是当前乡村文化管理体系,仍然存在队伍结构不足、投入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对乡村文化的发展造成了阻碍。所以对此应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所以首先对于当前乡村文化的管理,应进行全面的改革,目前对于乡村文化发展,乡镇的文化站主要的操作部门,并拥有对辖区文化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乡村文化管理不尽如意,在办事过程中,存在机械性以及被动性,使得乡村文化发展面临许多的困难。所以重构乡村文化管理体系,转变只由乡镇管理乡村文化的局面,可以使上级文化部门参与进来,同时也可以由上级文化部门,对各地区的农村地区的乡村文化发展进行完全管理,同时对于乡村文化发展,应及时的进行明确。其次应建立健全村庄社会文化管理队伍。选出一名合适的人选,负责乡村文化事业,同时还可以组建一支农民队伍,发展乡村文化,并与上级的文化管理工作协调配合,充分队伍中每个人的才能,为发展好本村的乡村文化不断的努力。同时作为发展乡村文化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还应积极的进行融资,争取到更多的资金,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保障。
2.3 完善乡村文化的发展基础
发展乡村文化需要长期进行,而完善乡村文化发展基础是促进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许多农村乡村文化的发展基础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基础设施不完备,另一方面缺少文化人才极端,对当地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对此首先应健全基础设施,由于农村文化的建设需要依靠于乡镇文化站以及村文化室,所以必须加强对乡镇文化站以及村文化室的建设,同时还可以建设“农家书屋”、“运动场所”等,这些与农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普遍的推广,并且应加强服务质量。其次还应充分调动农民自身的积极性,组织乡村文化发展队伍,充分利用民间资源,可以吸引有才能的人参与到组织中,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培训,给与其精神上的肯定,以此不断丰富农民精神世界,对于外文化的冲击,能够提高抵御能力。最后还要进行乡村文化人才的建设,应培养具有才能的人,使得农村文化工作队伍更加的壮大。另外还建立乡村文化协调发展起来,充分发挥文人、艺人的作用,并加强文艺团体建设,以带动其他人,结合当地乡村文化,开展文化活动。
2.4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
积极培养“乡土艺术家”。近年来,文化下乡如送戏下乡、送书下乡、科技下乡、健身器材下乡等在各地热火朝天地开展着,支持农村文化精英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农民化、乡土化和本土化的新农村文化精英队伍,使他们成为农村文化的传承者,这是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最迫切的任?铡?
关键词:新农村 乡村 景观发展
乡村,已不仅仅是农业生产之地,更代表着一种生活,一种与城市完全不同的生态环境与文化氛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近年,随着各地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的风貌,和谐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生态环境景观,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新农村建设同时也给乡村景观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片面追求城市化现象,从而破坏了千百年保留下来的乡土风貌与文化景观,一些传统乡村景观已经或即将消失。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新的课题,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系统性研究尚不全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乡村景观尤其必要。
1.乡村景观的理论基础
所谓乡村是相对于城市化地区而言的,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的人类聚居区(不包括没有人类活动或人类活动较少的荒野和无人区),是一个空间的地域范围。【1】乡村景观是个复杂的概念,特别是我国幅员辽阔,北方的平原小镇与江南的水乡民宅有着显著的区别。和城市景观、自然景观相比其空间构型是在原有环境自然属性的基础上注入人类文化特征以后形成的,它是融社会、自然、文化于一体的,具有特定景观形态、行为和内涵的综合体
2、乡村景观发展的原则
2.1乡村景观的空间功能
保持景观的合理性和通达性,乡村景观的空间主要表现在景观块、景观路、景观廊和景观基地所形成的综合景观特征。特别是以居民点、村、镇所形成的空间特征是乡村景观规划发展的基本原则。
2.2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乡村住民的生活质量
对于各个不同地区来讲,乡村的社会发展模式不同,经济文化水平差异较大,景观也有较大差距,改变乡村贫困落后的面貌,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是景观规划发展的重要原则。
2.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乡村地域的发展应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乡村景观规划的过程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乡村的开发建设应该以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原则,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进行破坏性开发,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乡村景观的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2】
3、当前存在的问题
尽管现在农村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与迅速发展的城市相比,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基础和公共设施严重短缺,环境脏、乱、差,使得城乡差距更明显、更突出。目前,我国乡村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观念存在偏差,主观认为城市的就是最好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对其居住条件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但受我国长期以来城乡结构的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普遍比城市低,造成人们在思想观念上认识的错误,认为只要是城市的就是好的,只要是农村的就是土的。
在缺乏正确思想观念指导的情况下,城市的景观建设模式和建筑特点误导着农村居民的建设思想,在进行乡村规划发展的过程中,片面学习城市建设模式,修建了不合事宜的宽马路、大广场,建筑上盲目模仿城市的住宅或别墅,甚至建造了西式建筑,即所谓的“欧陆风格”,造成不土不洋的建筑形式。这些做法都导致了地方文化和场所精神的割裂,造成了景观设计城市化,没有有效地保护和继承农村景观的固有风貌,而使原有的极富吸引力以及景观价值的本土特色丧失,破坏了农村的特色田园风貌造成了许多中国特有的传统乡土文化的丧失。【3】
3.2农村住宅建筑布局不合理。
长久以来,由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明确,村镇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农村住宅建设用地总体上比较粗放,住宅建设相对城镇大为落后,建筑形式单一、大量旧房空置,布局散乱无序现象十分突出。
3.3环境绿化不完善、不科学、不合理
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绝大多数农民认为,种植杨树、柳树和槐树这些适宜农村的树种,是祖辈遗传延续下来的,还有许多是自然生长的。这就使得树种单一,管理不完善的现象存在于我国广大农村环境中。而另一方面,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少地区农村盲目引进外地或国外树种,生搬硬套城市模式,盲目追求常绿苗木,忽视乡土树种,从而造成农村绿化“千村一面”和“有绿无荫”的现象。
3.4卫生质量差、环境污染严重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将垃圾随意地丢弃于房前屋后以及路边、田埂、溪岸等。垃圾的露天堆放,不仅影响居住环境的视觉美感,其散发出来的气味,还影响到农村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更严重污染到农村的水源。此外,农村传统的厕所比较原始,不太卫生,对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危害相对也大。
3.5公共空间的限定模糊,功能性不强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农村的公共空间没有明确的功能限定。在没有明确界定的情况下,公共空间仅依靠人们通过日常的自发活动来模糊地实现其功能。
3.6农村传统文化丧失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人们忽略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一味拆旧建新,盲目照抄城市景观示样。农村传统景观遭到破坏,丧失了各地的特色,导致传统农村人居环境丧失了活泼自然的特色与亲切自然的生活气息。
4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发展模式
4.1要具有整体发展观念
农村的发展只有持续地改进其功能与形式,才能得以生动地保护与发展。乡村景观的发展需要表现其在历史上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会加强乡村的景观特色及不可替代性。因此,在乡村景观格局的塑造上:
4.1.1充分考虑当地的现实条件以及历史人文环境,把这两者相结合;
4.1.2保证区域的整体协调统一,使改建与新建区域相互关联;
4.1.3维持农村居民基本生活的同时,尽可能满足其休闲娱乐的需要,改善传统空间及场所,使其拥有新的功能与形式,同时也更具有时代性;
4.1.4景观设计主要包括增加绿化面积,如在沿路、沿河、沟渠两侧设置绿化休闲带等;
4.1.5在区域内的出入口、交叉路口及重点地段等需要强化的景观节点处,要有很强的景观识别性;
4.1.6在景观建设的同时保护其生态环境不受损害,因此都要采用生态的景观设计手法。【4】
4.2合理适宜的景观产业地带
依照乡村景观形态分类,主要包括乡村居民点景观、网络景观、农耕景观、休闲景观、遗产保护景观、野生地域景观、湿地景观、林地景观、旷野景观、工业景观和养殖景观等。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宜地带规划,以确定合理的景观体系。
4.3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无论是规划还是建设,最终的目的都是要为所使用人服务的,为人的使用而解决问题的,所以在考虑大环境生态性的基础上,更多要考虑的是人的需求,甚至是从不同人群的角度去考虑,从人们的行为和习惯出发,营造实用、宜居的人居环境,要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延续原有乡村景观特色。
4.4美学原则
景观是由众多要素所组成,人既是景观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景观感受的主体。在特定的美学价值观下,对乡村的景观环境形成美学价值判断,获得自然或人文的美的感受。所以,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本质就是创造美学价值。
5结尾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建设,依据乡村的功能、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创造出极具特色的乡村景观艺术形象,无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为我国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祝自敏,胡希军,赵晓英. 走有乡土特色的乡村景观规划之路[J]北方园艺2007.8
【2】侯芳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初探――以中国北方乡村为例[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
关键词:乡镇图书馆 新农村建设 意义 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013-01
新农村建设是我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一个宏伟目标,是数十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精华,是我党旨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终出路。目前形势下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对于目前许多面临生存困境的乡镇图书馆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我国乡镇图书馆现状
我国乡镇图书馆建设是从20世纪70年代前期开始兴起的,据2006年数据,我国乡镇图书馆(室)有5.78万个,半数以上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区,偏僻地区的图书馆稀少,或尚未建立,或名存实亡。这些数据显著的反映出乡镇图书馆建设存在严重不足,大多数乡镇图书馆经营不善,他们有的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有的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纵观乡镇图书馆现状,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购书经费明显不足
笔者在查阅一些资料时看到一些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2006年全国共有733个公共图书馆无购书经费,占总数的27.2%,而乡镇图书馆的状况更令人担忧,文化部官员曾经透露,全国公共图书馆一年的购书经费人均不足0.3元,中国平均45.9万人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而联合国的标准却是每1.5公里半径内应建一所公共图书馆,平均2万人左右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
2.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相关单位和相关领导对乡镇图书馆的作用认识不足,看不到乡镇图书馆给广大乡镇和农村居民带来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没有把图书馆事业摆在应有的位置。认为图书馆可有可无,因而在人、财、物等方面不予保证,在精简机构、人员、紧缩银根时图书馆首当其冲,视图书馆为包袱,舍不得投入。
3.馆舍面积普遍狭小,藏书量少质不足
据零点调查的《2005年度零点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显示:“文化娱乐设施和资源在我国农村地区极度匮乏,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在农村普及率仅为5.9%,90.3%的农村居民表示,当地没有任何可供借阅图书或音像的公共图书馆”。
由于经费困难,多数乡镇图书馆(室)的馆藏都不够充分。书刊资料大多是发动当地群众或单位捐赠而来,而且复本率高达几十,甚至上百本,使得乡镇图书馆成了过时书刊的回收站。
4.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
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人员的组织管理,由于受农村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增收因素、社会保障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农民都厌恶农业,讨厌农业劳动,都在想方设法脱离农业劳动。因此就出现了我国大部分农村图书馆工作队伍人员老化,知识更新、创新存在难度,年轻人偏少,缺乏朝气与活力,老中青没有形成年龄梯度。有的地方没有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专职人员,工作处于涣散状态;有的地方虽然保留了图书馆机构,但乡村工作人员变动快,人员素质状况不理想,文化骨干流失、农民自办文化缺乏人才,成为制约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瓶颈。
二、乡镇图书馆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除了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与支持外,最根本的还是要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调动广大农民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口资源,转化为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在我省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人们普遍认识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加强文化建设,以满足人们群众富裕以后快速增长的精神需求。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村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信息服务的功能,不但要为广大农村读者提供阅览服务、外借服务、参考咨询等,还应该主动与有关高校、中学等社团组织联合,充分利用各级学校师生的优质人力资源,举办各种免费的科学种田知识讲座,开展读者辅导工作和读者教育工作,为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做出努力,为农村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乡镇图书馆建设有利于大力推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有10亿农民,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应该在农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应当放在乡镇图书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的同时,从物质向精神生活追求发展,这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文化生活几乎是一片空白,农民缺乏娱乐活动,辛苦劳动一天之后,没有图书馆的时候大部分时间就消磨在打牌、搓麻将上,年轻人容易沾染不良风气的影响,对整个社会的安定有着负面的影响
三、发展乡镇图书馆的策略
1.把乡村图书馆建设目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相结合
乡镇图书馆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乡镇图书馆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乡镇图书馆建设的领导。把乡镇图书馆发展列入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亦可加入到乡镇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中,同时,各级财政应当设立专项资金对乡镇图书馆建设给以大力扶持,并长期坚持下去。各级政府应对乡镇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建设给以大力支持,还应把乡镇图书馆建设作为文明乡镇评比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应对乡村图书馆的发展做出硬性指标规定,并结合文化先进乡镇评比、检查,促进乡镇图书馆建设与发展。
2.整合资源,探索多样化的农村图书馆发展模式
整合资源是加快新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有效途径。对于大多数乡镇和农村地区来说,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建立建制独立化、运行规范化、人员专门化的公共图书馆。在目前阶段,各地可从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农村图书馆办馆模式。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大力加强乡镇图书馆建设,从而更好地为农村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提供新的理论和观念,为农民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技常识,以及多层次的农村商品生产信息和市场经营方法,真正实现农村经济和文化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目标 精神文明 现状 建设 途径
[中图分类号]D42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1-0010-01
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建设物质文明,还应建设精神文明。而后者往往容易被简化或是忽略,这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为了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幸福指数。
一、新农村建设的政策
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有:种植养殖政府补贴、政策保护价收购粮食、乡村道路硬化政府拨款、个体户经营政府补贴、家电下乡政府补贴等等。
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三、精神文明的定义
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精神文明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文化方面,包括社会的文化、知识、智慧的状况,教育、科学、艺术、卫生、体育等项事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二是思想道德方面,包括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和人们的世界观、理想、情操、觉悟、信念以及组织性、纪律性的状况。
四、农民精神文明现状分析
(一)形式不“精神”。农民精神文明现有形式有:看电视、玩纸牌、扯闲谈等等。电视如同一把双刃剑,偶尔看一看,确实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娱乐方式,但若沉迷于看电视则会让人越看越觉得内心空虚,且深夜看电视影响睡眠。玩纸牌是一种简单快捷分出大小胜负的游戏,一般用来赌博,属于违法行为。邻里之间扯闲谈容易说长道短说三道四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不利于邻里和谐。上述形式组成的农民精神文明一点也“精神”不起来。
(二)内容不文明。农民精神文明不文明的内容有:说脏话、闹矛盾、好赌博等等。说脏话包括口无遮拦信口开河,不顾及受众的感受,不负责任的话、下流低级调戏戏谑的话开口即来,不考虑后果和影响。闹矛盾包括打架斗殴、诽谤谩骂、相互攻诘,轻则吵吵闹闹,重则头破血流。好赌博的人一般属于好吃懒做,心存恶念,迷失了人生方向的人,这种人一天到晚不离牌桌,赌得天昏地暗。上述内容组成的农民精神文明毫无文明可言。
五、加强农民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
(一)文艺下乡。农村缺少的不是粮食,而是精神食粮,文艺节目是最好最直接的精神食粮。文艺下乡,就是给农民送去精神食粮。文艺的受众是农民,就得要求文艺节目要贴近农民的生活,演绎农民喜闻乐见的人和事,拉近文艺与农民的距离。文艺下乡应该是一个持续的活动,就像我们每天要吃粮食一样。我们一日吃三餐,文艺下乡一年三次,应该得到保证。文艺下乡应该做到让农民得到精神享受的同时,还在农民心态及农业生产方面起到一定的教育指导作用。让农民得到娱乐的同时,还能增长科学知识。
(二)科学下乡。在农村,近亲结婚仍然存在,有病不医信迷信的大有人在。可见,科学在农村还很匮乏。我们不求科学在农村的普及一蹴而就,但求科学在农村的普及要尽快行动起来。科学早一天在农村普及,就能早一天惠及农民。科学下乡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宣传,也可以通过发放手册、讲座、讨论等形式普及。总之,科学下乡的内容要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记忆,让农民一听便知,一看便晓,一学就会。
(三)图书下乡。在农村,图书是极其匮乏的。常常由于经济原因的制约,很少有农民去主动买书看。如何解决农民免费阅读图书的问题是加强农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其实,在农村建设村级小型图书馆供农民免费借阅是一个可行且不错的办法。如果有供农民免费借阅的图书,肯定有不少农民会利用农闲时间来看书。看书对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科学知识都是很有帮助的。图书下乡,能够很好地解决农民无图书可读的问题。图书下乡应作为加强农民精神文明建设措施的重中之中。
(四)活动下乡。组织农民在农闲时搞一些竞赛活动,增进农民之间的友谊,提高农民务农的水平。比如:插秧比赛。三五个人一组,分成三五组,分配好相等的面积,看哪一组用时最少,看哪一组插秧最好,对获胜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并要求获胜者传授窍门,最终达到共同进步。
(五)骨干下乡。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可以安排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从事科学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真正拉近科学文化知识与农民的距离,让农民了解科学,认识科学,掌握科学,运用科学。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在物质文明日益富裕的今天,加强农民精神文明建设尤为重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如同人的两条腿,谁愿意看到自己的两条腿一长一短、参差不齐呢?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抓物质文明,而且也要抓精神文明,只有两者同时抓,新农村建设才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参考文献】
[1]张闻骥.论回收农药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环保经济,吉林农业,2009,08.
开展农用地整理,改善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用地整理,就是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综合采用农业、水利、林业、生物和科技措施,实现田成方、路成行、林成网、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农田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操作机械化和农艺规范化,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措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式。实践证明,农用地整理有诸多益处,如可以将处于荒废状态的道路、沟渠、损毁的防护林、废弃的坑塘、坟墓等开发成生产用地,有效增加耕地面积;通过规整农田灌溉渠系,发展节水灌溉农业,以及改良土壤等措施,能够提高土、水、肥的综合利用效率;通过调整土地关系、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能更好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通过平整土地、归并零星地块以及修筑梯田,能够促进土地集中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和农业集约化程度创造条件;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为大面积推广农业技术创造条件,有效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由此可见,农用地整理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推进农村城镇化以及拉动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建设用地主要问题是人均用地面积偏大,内部土地闲置严重、却盲目扩张,以及分布松散、布局零乱等,这既不利于农村土地集约和节约利用,也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是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开展“三集中”模式的土地整理(即通过迁村并点,逐步使农民住宅向中心村或小城镇集中;通过搬迁改造,使乡镇企业逐步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通过归并零散地块,使农田逐步走向规模经营)以及加大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力度,既可以节约土地、调整出耕地,又可以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落实规划、推进城镇化以及拉动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发展。
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土地整理提供的契机
为农村土地整理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措施。2005年年底中央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三个高于”的原则,即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同时还要求“抓紧制定将士地出让金一部分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管理和监督办法,依法严格收缴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都要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建设标准农田。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些支农政策的出台,给农村土地整理带来了难得的政策机遇。
为农村土地整理提供了较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示后,各地区、各部门,尤其是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更多地开始关注和支持农村,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财政部提出“十一五”期间将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交通部提出“十一五”期间将新改建农村公路120万公里,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公路;水利部提出将优先解决一亿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的问题,加快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和配套建设,实施中部地区低洼地排涝工程;农业部启动了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等“九大行动”,这些都为农村土地整理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农村土地整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措施
规划先行
农村土地整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对农村土地关系和土地利用结构的综合整治过程。为确保农村土地整理取得最佳效益,必须规划先行。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和执行农村土地整理专项规划,是搞好农村土地整理的基础和前提。
首先,在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料成果(土地调查、土壤调查、待开发土地资源调查、矿山土地复垦专项调查等)和规划成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水利、交通、林业、矿产资源等规划)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土地整理、开发、复垦潜力的调查,收集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状况、土地利用现状和潜力、相关规划标准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形成专题研究报告。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和土地资源状况,提出土地开发整理的初步规划目标和任务,确定重点项目,分解相关规划指标,拟定规划供选方案。
其次,通过规划协调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提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政策引导
农村土地整理关系到农村的发展稳定大局,必须以政策作为引导。目前国家已经制定和出台的有关土地整理的政策主要有:
土地置换政策:对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集聚、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的过程中,退出农村宅基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将其复垦为耕地的,允许以等量面积异地置换到中心村和城镇周围,作为村镇建设用地,其建设用地可以不占年度占用耕地计划指标。
土地整理指标折抵政策:为鼓励土地整理,国家允许实现了占补平衡的地区,用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的60%指标,向上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一定量的预留建设占用耕地指标,用于本地区必须进行的非农业建设。
谁开发整理谁受益政策:凡经批准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行谁开发整理谁受益的政策。新增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或集体,在协议规定期限内,开发整理者拥有使用权,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
在项目管理方面,国土资源部已经出台了《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等有关管理办法和规定。
各地还可结合当地实际相应制定强制性和鼓励性的具体政策措施。如“以奖代补”政策。具体做法是:年初由县(市、区)局按要求向市局进行立项预报,市局派员勘查同意后列为预备项目,并由项目承担单位先行组织实施,项目实施完毕经验收合格后,于年底前由市下拨奖励资金。
村民自愿
农村土地整理涉及千家万户,群众是否接受,是否满意,是开展工作的关键。在整理过程中,应坚持把农民自愿参与放在首位,充分依靠农民集体经济的力量,经营规模和方式要由集体经济组织自己作决定。要以严密的程序和制度,保障农村土地整理工作能够充分尊重农户意愿,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高效农业,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围绕生态保护和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只有这样,农村土地整理才能得到农民的欢迎与支持,才能充满活力,具有持续性。另外,可通过举办讲座、提供政策咨询等多种形式,使群众了解国情、省情、市情、村情,提高广大群众对土地整理的认识,使法制观念和资源保护观念深入人心,消除群众的思想顾虑,为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我国人口众多,人地矛盾突出,已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对生态环境形成巨大的压力。而我国的绝大部分资源均在农村,农民也是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生态保护意识薄弱。要实现“到2020年,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的长远目标a,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能否搞好又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快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搞好新时期下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要根据我国农村的现实状况,并配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适应社会主题和谐发展,在新农村城镇建设中,将人和自然、人和社会融为一体,创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农村。
1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力度,明确工作任务
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到当前政府的指导工作当中去。必须了解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及保护的迫切性,加强村镇干部领导,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责任到人并建立合理有效的考核机制。建议成立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环境保护、农业、林业、畜牧、水产、水利、发改、国土、建设、统计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明确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要达到的目的,通过定期开展与各部门单位协调、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并对当地生态环境实际情况进行调研、规划及对相应的实施方案进行完善。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系统的工程。具有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周期长的特点,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加强协调,建立综合决策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单位职责,以增强工作效率。齐抓共管才能做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遵循先急后缓,突出重点,保护优先,积极治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结合新农村城镇建设工程,未雨绸缪,做好规划,加大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力度,恢复和维护区域生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外来物种入侵;提高调洪蓄洪能力,严禁围垦湖泊、湿地;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恢复水土保持功能;开发利用水资源,应优先保障生活饮用水和生态用水的需要;加强森林、草地和湿地的管护和恢复,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根据当地资源禀赋、生态状况、环境容量、人口数量以及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合理引导产业发展,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即解决农村能源需求,有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2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公众参与意识
绝大部分农村居民都是通过电视节目、收音机等媒介了解到一些环境保护知识、信息。政府部门应通过使用电视、广播、报刊,还有对乡镇以下的行政村开设环境宣传专栏,以及对学校学生发放环境保护宣传手册进行教育指导等宣传媒介,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保护环境知识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以点到面,宣传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保护的目的,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各项知识,来增强农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加大建设生态环境力度及文化氛围,政府部门每年要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创新活动,使农民积极和自觉的投入到保护农村环境行动中,今后政府部门单位要大力提倡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与消费形式,塑造珍爱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也可以利用报刊、书籍在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上对他们的影响,利用小广播对居民进行政策、法规、事件宣传、教育的做法;另外,环境保护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农村、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各种渠道推广实施农民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创新活动和多方面收集农民对生态环境的长远发展工作制定与实施推广,尊重并保障农民的权益[3]。
3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考核办法
农业与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关乎农业的兴衰。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产业就是农业,所以农业既有着自然的属性,又与经济息息相关,当然,农业的基础是自然再生产,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个特点我们可以了解农业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所以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构建农村生态环境。如何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我国目前整个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特别是农村经济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研究制定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考核办法,可以把环境质量变化和环境保护这两项工作列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并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项目,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环境污染严重一票否决制,增强农村基层干部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4 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
各级政府应设置部分资金作为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关键用于水源地保护、改善水质以及卫生监测;统一厕所、生活废水、垃圾管理;处理畜禽、水产问题;处理毁坏的土壤;设立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等多种形式,指导社会资金进行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还要探索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利用市场杠杆作用,同时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研究制定农村生态环境的投资、税收政策,拓宽融资渠道,还可以在有条件的开展生态补偿试点。
5 结论
我国农村小生产意识强烈和传统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思想观念存在已久,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农民的思想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大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教育和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来全面提高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科学文化素质和其他人文素养,并以此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参考文献
[1]卫龙宝,储德平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2):129~132.
[2]曲格平著.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6.
[关键词] 农业经济管理 新农村建设 机制 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2-0022-02
富源县现代农业发展在我国“十三五”规划以后已经基本确立,它基于地方优势农业产业,分别在粮油、魔芋、畜牧业、渔业、经作产业、农业机械化产业等方面做到了专项规划,基于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力量,为县内农业经济管理规划出以粮食安全为主体、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以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为目标的农业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了对富源县现代化农业事业推进的有利保障。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富源县农业经济管理概述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头等大事。以富源县为例,它就基于地方政府各个部门展开了三农事业,有效推动了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完善过程,并基于各项惠农政策及保护制度为农业经济管理制定对策,对农业体系、技术设备、农研水平等方面加以调整提升,希望进一步强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抗风险能力,迎合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实现对农业经济管理过程的有效优化。截止到2016年底,富源县全县借助多元化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已经实现了45.48亿元的农林牧渔总产值收入,比2015年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7000元,增长17.3%,农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富源县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做法
为了跟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完成“十三五”规划,富源县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也做到了多方面着手问题,希望从多个角度来实现地方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为此,文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2.1 农业经济管理实践优化对策
2.1.1 增强农业经济管理基础
富源县一直以来都在推进兴水工程,希望成为“兴水强县”,现如今每年县财政预算都达到4000万元以上,专门作为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重点解决地方饮水难问题,这也是富源h农业经济管理的第一步。从2012年开始,县内地区4年来共建成水利工程280件,平均每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都达到25万亩,蓄水总库容也超过12000万立方米,年供水能力超过17000万立方米,解决了当地4万人口的饮水问题。再者,富源县也在不断推进交通建设,希望推进以通乡、通村公路为主要核心点的农村路网建设,为农民解决出行难问题。到目前为止,富源县在交通路网建设上已经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以上,建成了水泥柏油道路498公里,基本实现了全县124个行政村全交通路网覆盖,为地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2.1.2 增强农业经济管理项目
富源县畜牧业是地方重点农业产业,目前县财政每年都投入2200万元用于扶持大河乌猪农畜产业发展,建立养殖小区(241个)和万头猪场(12个),大力发展规模户(1130户)。另外在地方蓝莓产业发展方面,富源县每年投入300万元以上,希望将寨子口蓝莓作为地方示范种植项目来打造全省最大蓝莓基地。为此,当前县内已经种植蓝莓13000亩,总产值超过6000万元。以上项目都从局部产业发展辅助促进了富源县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为地方农业经济机制改革奠定了扎实基础。
2.1.3 增强农业经济产权制度改革
2016年之前,富源县已经对县内202.47万亩集体林地确权发证,总计发放林权证11.1万宗、10.11万本,覆盖11万农户。另外还包括了流转林地38宗550万亩,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2.8万亩。在此基础上,地方农业经济也推进了专业化经营步伐,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200个,种养殖协会18个,这些都实现了富源县农业金融改革的有效推进,保证了云南省三农金融服务的改革创新步伐[1]。
2.2 农业经济管理机制优化对策
在促进局部农业产业实践优化后,富源县地方农业经济管理机制也在不断优化,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2.2.1 富源县已经开始健全并逐渐适应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发展新机制,具体来讲基于两方面着手工作。一方面借助政府力量来积极推动农村地方土地流转制度,实现不断创新。为此,富源县农村骨干劳动力也在逐渐向城镇地区转移,希望共同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工作。该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与等级工作基础上来实现依据民情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体系更新,推动征地改革与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并对纳入到城镇建设用的农村集体土地流转项目进行严格规范。为此,富源县还实现了对农村承包管理信息网络的有效管理优化,希望利用先进网络技术来提升土地集约化高效利用能力,做到对地方农民群众合法土地权益的切实保障。
2.2.2 富源县政府也在农村生产资源集约化经营模式上下足功夫,希望农户个体在依法与自愿的前提基础上,实现对农户自发性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建设的有效指引和规范化运作,并基于土地流转方式来扶持地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借助产业龙头来拉动农业经济管理,实现对农村闲散资金资源的有效集聚,同时增加高级农业技术及人才的合理基层流动,克服传统中个体农户生产及销售能力薄弱等问题。另外,基层政府还在不断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为每个农村专业合作社都配置了专门技术辅导员,帮助专业合作社之间形成技术产业联动,最终形成规模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工作[2]。
2.2.3 富源县在不断适应新农村建设背景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由于当地传统农业经济管理十分偏重于对地方粮食作物生产水平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实质上却影响到了地方农户的纯收入水平提升。为了确保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可持续有效增长,富源县专门深入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希望为地方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多元化体系,并基于地方政资源及天然禀赋优势,大力引导农产品规模化生产运营过程,为县内形成了无公害及绿色农产品生产目标,成功打造特色农产品体系,扩大了地方农业经济管理在国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2.2.4 富源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进步的又一做法就是基于农产品经营管理者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也方式,以此来拉长农产品价值链,解决过去地方农民出售初级农产品难以获得稳定高收益的现实问题。现如今富源县在农产品生产地深加工产业建设方面已经初见成效,像农产品仓储、运输、拣选、包装、保鲜等技术都得到了大幅提升,这也让农产品的物流损耗率、农产品质量得以保证。再一方面,富源县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也侧重于对农副产品深加工价值产业链的构建力度强化,希望以技术力提升来优化产业升级,利用区域集聚手段来为区域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形成竞争优势,逐渐形成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团规模[3]。
总结
为了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富源县也已经做出多方面努力,解决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在农业经济管理实践与农业经济管理机制上做到了双重优化,这也为更好推动富源县未来三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文峰.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6(42):58,67.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方式
众所周知,我国的农业经济占比非常大,当前,农业发展是我国经济稳固增长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共同国力的有效体现。随着当前经济水平和科技进步的发展,现代市场经济模式正在逐步兴起,这给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满足农业市场的经济发展,切实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当前农村经济管理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确定农业生产形式,各个地区要根据实际的农业经济形势来展开问题调查,为农业经济的下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石。
1传统农业经济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1农村经济管理的体制有漏洞
目前,在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下,绝大多数的地区都已经选择了更加新颖的管理模式,但还是有部分的地区还在使用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从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相关部门要切实做好走基层、为民众解决问题的原则,不断的找寻最适合本地无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确保管理中的每一项任何和规定都能够应用到实际发展中去。
1.2生产技术落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目前,大部分的农业经济管理都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生产技术较为落后的情况。因为,部分农村人民都是住在大山里,人们的居住环境较为分散,且山区环境并不适合大量农耕作物的生产,从而导致粮食以及其他畜牧产业的生产率降低。虽然大部分地区的人们都已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还是有部分人们无法购买畜禽的幼崽,无法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
1.3农业生产效率低,产业链发展比较困难
要想进一步建设新农村、创新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就必须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链,但是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还是以小户经营为主,且由于家庭经济的问题,很多人选择外出打工,导致农业劳动力下降。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立虽然能够帮助农业经济建立新的产业链,但是大部分的农户不理解新型的创业模式,甚至仍然采用传统的小户传统农业生产的模式,大大的拉低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进程。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方式
2.1完善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提升专业水平
发展新农业经济管理最重要的是提高管理者的专业知识水平,优化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从而能够帮助解决农业经济管理的具体问题。另外,管理者也要更新农业经济管理手段,提高管理人才的专业知识水平,首先,管理部门需要明确表示出农业经济管理者的职务和职责,鼓励农业经济管理者积极参与各个地区的劳动实践活动,为农民提供具体、完善的服务。其次,要加强对管理者的考核强度,尽量分季度的来评价每个管理者的服务工作,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管理效率和效果,让现代农业管理更具有现代创新性。另外相关部门要对各级的农业经济管理进行责任的划分,确保出现严重问题能够找到责任人,让经济管理责任划分区域更加具体化。从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实施农业经济管理,以达到提高整体生产水平的目的。
2.2完善农业经济管理的制度
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是在管理进程中一直需要做的工作,社会经济体制在改变,农业经济管理方式也在不断的改变,因此为了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就必须要从日常的实践工作中找到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问题,从而进行完善,这会有效的为深化农业经济管理做出贡献。另外,管理人员要根据农业经济的区域特点,开展农业经济管理专项工作,从保证农业经济结构的完善,尽可能的创新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解决当前存在的农业生产过于分散的问题。最后,管理人员要引入统一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化措施,采取更深层次的管理措施,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效率。
2.3积极建设农业经济管理的民生工程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积极建设农业的民生工程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就是要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尽可能的保证民众的高质量生活标准,对于农业的生产来说,任何农副产品和经济作物的生长与水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政府部门应增加水利工程的建设,为地区所存在的蔬菜基地、经济作物等提供充分的灌溉水源。另外,轻便的运输是必不可少的,交通的发达能够为更多的农作物打开销售途径,特别是对于山区的村落来说,交通的便利更能够提升民众的幸福度。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效率,这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前提。交通问题的改善将提升民生服务的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有大部分的农户在进行畜禽养殖时候存在着更多问题,这与农村的生活条件有关。在农业生产中,他们可能会遇到诸如自然灾害之类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对于此情况,政府应该降低购买畜禽产品的门槛,尽可能的出台更多的补贴政策,保证每家每户都能够买到畜禽幼崽。另外,重要的是政府有关部门需要继续实施有关的创业支持政策和方案,同时吸引投资,提高农村地区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建立农村生产网络,扩大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
2.4加快土地之间的流转效率
为确保农村地区大规模设施的有效利用和高效的农业生产,政府应该加快土地流转效率,尽可能的保证每一块土地都有人种植,从而实现了农村地区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同时,为了使有关机构和人员规范农业生产模式,关于对土地的管理要实行精简规范的管理模式,让农业生产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实行土地流转制度可以对土地进行集中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向科学化方向转变,实行土地流转机制后,国家可以用相当面积的土地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产品的选择和生产进行科学管理,而且还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水土保持;问题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在农业生产中,水土保持工作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力支撑,水土保持工作也有效地承载了其建设的稳定性。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有着必然性,必须通过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来实现。在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那些偏远山区,面临着巨大的水土保持工作压力。必须保护好水土资源,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从而提升土地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与生态环境,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
1 水土保持工作的目标与任务
水土保持是指通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以此保持土地应有的生产力,并释放其可能的生产力潜能。这个过程能够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良好互动。水土保持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发展农村生产力。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水土保持能够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进而改善农民生活。水土保持工作的任务就是有效地推进农村乡风文明,保证村容整洁,为管理民主提供外部条件。要发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引导群众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实现“山-水-田-林-路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障农村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为农民生活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农业生产。
2 水土保持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1 减少干旱带来的损失,做到减灾保丰收
水土保持工作能够为抗旱减灾提供基础性的保障作用,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在一些多旱山地地区,通过积极开展基础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获得了较好的水利条件,不但保障了当地村民的生活用水,而且在应对干旱时能够发挥重要的农业抗旱减灾作用。
2.2 为农业发展提供力量,促进农村发展
水土保持工作能够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使得农业发展更加具有活力。在一系列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中,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促进了坡面径流灌排调控体系的配套和完善,使得一些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得到了遏制。通过遏制水土流失,农业生产条件获得了明显改善。
2.3 保障现代农业发展,为特色产业提供发展动力
水土保持工作能够保障现代农业的发展,通过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外部条件。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能够构建良好的农业基础条件,对于吸引农业投资是必不可少的。以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玉丰镇鸡头寺村为例,其通过构建优越的基础水利设施,保障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许多民间投资用于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园林绿化树种,大力培植花卉产业,促进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发展中药产业;进行种植果蔬,构建高效特色产业。
2.4 搭建农民增收平台,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水土保持工作能够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为农民增收搭建起一个良好的平台。民营农业生产企业的进入能够带给当地农民大量的工作机会,这就需要水土保持工作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可以通过果树种植、水产养殖和牲畜养殖,为当地农民提供工作平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2.5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通过实施水土保持项目,构建起完善的水保林与经济林体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立起绿色生态环境。通过建立供水站,保障当地人畜饮水安全,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
2.6 联系党干群关系,促进乡村文明建设
水土保持工作能够打造出一系列致富工程,做到让农民满意。在水土保持工作中,要做到一事一议,这能够促进村民参与村务的积极性,提升乡村文明水平。这将能够密切联系党群、干群关系,打造真正的“乡村文明”。
3 水土保持工作中尚且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尚且存在着深层次的矛盾,这些问题有:全国总体上的需治理土地面积高达了3.57亿hm2,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繁重;新增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大,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与土地石化严重,尤其是东北黑土地黑土流失严重威胁到了东北粮仓的稳定;人口与环境和资源的矛盾总体上属于激化状态;政府和民间对于水土保持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与总体生态形势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适应;水土保持专业队伍建设尚不完善,民众对于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欠缺,基础研究薄弱。
4 保障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措施
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形成立体化和系统化的工作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提升行业规范水平,促进依法行政;开展广泛的水土保持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推动水土保持的科技创新,提升水土保持工程的科技含量,以科技为推动力;完善社会参与,引入市场机制,完善水土保持工作的组织协调性,建立起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1] 谢海燕,赵健.水土保持强力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人民长江,2008,39(5):99-100.
[2] 鄂竟平.扎实做好”十一五”水土保持工作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J].中国水土保持,2006(6):1-4.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村级财务管理;提高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1071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农村建设的财政投入也逐年增加,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系列政策、资金支持,大力带动了农村发展,但在农村建设水平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如涉农项目种类繁杂,支出不规范,惠农资金比例不协调等,这些财务管理问题的出现,不但拖慢了新农村建设步伐,还加剧了群众与财务管理部门间的矛盾,需要立即解决。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级财务管理不足
1.1 管理制度作用不强
制度管理不强主要由以下2方面造成:财务管理人员管理意识薄弱。当前,很多基层组织或单位都已成立了相应财务管理部门,部门内也有各类票据账簿,但在实际财务问题处理时,却不能物尽其用,造成了资金支出项目明细不清,很多账目在后期核对时出现数目不符的情况,产生了呆账、坏账,进一步加大了农村财务管理难度;一些农村财务部门,没有按照本村建设情况的实际制定完善管理制度,依照人情办事现象较为普遍,加之财务部门人员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且有些地方的财务部门只有一名会计主持大局,在批准财务申请时,不能进行实地考察,或是由村长代为决定直接批准,这都降低了工作人员责任心,为财务管理埋下风险[1]。
1.2 财务管理公开化、透明化力度不够
财务管理公开化、透明化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对于大规模建设资金公开化程度低;财务支出管理明细不清,一些农村财务部门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低,支出种类项目不符合农村实际支出情况,这种现象很容易导致管理人员由于觉悟不高而发生公款私用、假公济私现象;村务财务公开不及时,由于部分基层财务管理部门人员缺乏,对每笔账目不能及时进行登记管理,在村务会议召开时,也不能及时公布村财务收入情况,提高了财务管理难度[2]。
2 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效率建议
2.1 提升管理机构人员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建立专业财务管理队伍。农村收入主要有2类来源:政府补助;村民集体收入[3]。一些缺乏专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农村,可以由县级政府代为管理政府补助资金。委托机构应按照当地《村集体会计委托制度》,完善委托制度,并且为各村报账员明确职能、责任,强化内部监管力度,提高服务能力与管理水平。另外各级政府要辅助村级组织建立自己的会计审核机构,统计农户数量,收入来源,人均收入量,加快农村金融网点建设,创新村级财务管理方式,建立网络监管系统,建立农村集体三资信息管理平台,提高信息公开度与透明度。使每位村民都能利用现代化技术,享受财务管理服务,并且清楚每笔劳动所得为村建设所带来的帮助。
2.2 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村财务管理部门应该依据《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建立符合农村实际发展情况的管理制度,科学管理,提高制度合法性、规范性、适用性[4]。
2.2.1 加强集体财务预算管理
各村每年都应依照传统收支额度进行新一年财务预算,编制建设方案,在村务会议中集体审核,方案通过后交付乡、镇财务机构做备案。预算方案应该量入为出,并且实行限额制。对于一些非生产性建设,实行定向分类管理如村领导外出学习补助等。限额具体分类内容,应按照当地情况由村民集体商议,再由村民会议表决通过,限额制度制定好后也应交与乡镇人民政府进行备案。
2.2.2 要加强村内票据管理,严禁为其他单位或是个人提供或代开票据
与村集体有关资金支取,统一使用省农业厅特制专用票据,资金支出时必须提供合法凭证,并有经手人、证明人签名作报,落实责任追究。财务部人员应轮流值班,及时记录每笔账目,提高账目准确性,做到及时整理,不拖账、不滥记。
2.2.3 采取全民审计模式,让村民与财务管理部门积极互动提高账目公开性
对于一些不合理财务支出项目,村民也有否决权利。对于一些财务申请,由于财务部门人员有限不能及时进行实地考察,可以请村民代为考察,或是向村民询问实际情况,使资金支出更加合理,也加强了财务管理制度可操作性与权威性。
3 总结
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目前针对农村财务管理中出现的账目不明、管理意识不强、管理公开化较低的问题,可以通过提升财务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来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寿康.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 农业经济,2012(09):65-67.
[2]冯宁.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思考[J]. 中外企业家,2009(24):246,265.
[3]武美玲.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关键词:乐业母里;亚母系;氏族文化;保护
一、母里文化现象
母里屯是广西乐业县一个自然屯。现有15户人家,常驻人口73人,全是“高山汉”①。长期以来,这里保留着奇特的民俗:世代沿袭女人当家。家里家外大小事情,女人说了算:犁田耙地,赶马驮货,由女人承担;收钱记账,理财持家,由女人负责;男人将自己所有收入悉数交由女人保管,不留分毫。接待来客,宴请宾友,由女人出面;要是谁家来了客人,女人们闻风而动,相约上门去捧场,陪客人聊天、吃饭、喝酒、抽烟、唱山歌。邻里因小事发生摩擦,闹纠纷,也是女人出面评判对错。据当地文化干部介绍,母里屯女主人对自己的女孩从小就有意识地教持家理财本领。婚姻方面,这里不同于台湾阿美族的“男不娶女不嫁”,也不同于云南摩梭人走婚制,而是男娶女嫁,不排斥男子在家庭中的话语权,这就是独特的母里亚母系文化。学界把这一现象称为亚母系氏族文化(以下简称母里文化)。这一独特文化引起社会关注。2003年,先后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广西民族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学者进入考察,证实在中国汉族地区尚属首次发现,具有重要科考和旅游开发价值。中央、广西、港澳台等多家电视台进行了采访和播出。
二、遇到的问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及外来文化的影响,母里文化面临着濒危、变异等诸多问题:一是母里文化生长土壤越来越贫瘠。许多母里青年外出打工谋生,离开了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环境。大部分青年接受了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年轻一代对传统民族歌舞、乐器、服饰的兴趣愈来愈淡漠。二是特色民居古建筑逐渐消失。新农村建设在加速推进。母里屯个别群众为节约成本,照搬外地民居建筑模式,导致特色没了,传统丢了,传统竹木结构干栏式吊脚楼建筑濒临绝迹。三是政府保护工作滞后。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经费未能列入财政预算。民委系统虽有“三项经费”(民族工作经费、发展资金、教育补助资金),但没有单列的民俗文化经费。
三、母里文化保护的思考
母里文化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受破坏、毁灭,其价值无法估量。笔者认为,必须树立与时间赛跑的意识,加快这一“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1.建立母里文化档案
2004年,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指导下,我国各地“非遗”建档工作取得了一定经验。这些有效方法给母里文化建立档案提供给了借鉴。母里文化已被乐业列为县级“非遗”保护名录。要按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规范建档主体、流程和技术手段,参照《DA/T13-1994档号编制规则》《DA/T18-1999档案著录规则》《DA/T19-1999档案主题标引规则》《DA/T22-2000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等档案标准开展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利用工作。在非遗建档过程中较多运用了数字化技术和录音录像技术,形成了大量的电子档案和视音频文件,要按照《GB/T18894-2002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20530-2006文献档案资料数字化工作导则》《DA/T47-2009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等标准,对非遗电子档案进行妥善管理。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遗保护与管理主体作出如下界定:以文化主管部门为主,包括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在内的多元化主体。[1]结合乐业县实际,乐业县文体局是建档的实施主体。考虑到档案部门人员技术优势,应将档案部门纳入,形成文化主管部门主导,档案部门参与模式,保证建档规范。
2.母里文化保护与当地发展相结合
孤立地对母里文化建档保护,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运用统筹思维,创新保护模式,坚持保护工作与母里文化产业开发有机结合,实现和谐发展。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已把乐业大石围天坑群作为继桂林山水、北海银滩之后的广西旅游业发展新一极来规划和开发。[2]结合乐业国家4A级景区———大石围天坑的开发,将母里氏族文化作为配套景点进行精心打造,合理、适度、有序开发利用母里文化资源,实现发展旅游产业与挖掘母里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丰富乐业县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形成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传承的良性效应。一是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大对母里文化传承人(女主人)的帮扶力度,激励传承人自觉传承传统文化。二是建立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大保护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开发生态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群众增加收入,夯实传承保护的物质基础。三是整合母里服饰、乐器、高山汉山歌、传统习俗等富有特色的文化资源,打造母里文化品牌。四是加大母里传统民风民俗的宣传和保护,营造宜居宜游浓厚的氛围。五是努力打造文化旅游利用平台,如举办山歌对抗赛、民俗文化表演、民俗摄影比赛等文化活动,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六是整理出版一批介绍母里文化的图书,合作拍摄宣传片,向国内外读者介绍和宣传母里民俗风情。七是加大与重点媒体、旅游联盟、旅行社、网站论坛、节会推介等宣传营销合作力度,尤其要加强与海外有影响力的媒体和网站合作,进一步提升母里文化的知名度。
3.母里文化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母里虽然距乐业县城只有35公里,但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当地群众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如2011、2013、2014年全县人均收入分别为3750元、4220元、4875元,而母里屯为2950元、3194元、4122元。[3]贫困容易导致大家庭解体,破坏母里文化结构。改变这一现状,最主要还是靠加大扶贫工作。时下,国家对百色老区的发展给予更多关注。2015年两会期间,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对百色老区扶贫工作做出重要指示,[4]这将成为百色人加速扶贫攻坚的强大动力。2月,国务院批复《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预示着百色将获得更多国家层面的支持。乐业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在新一轮精准扶贫攻坚中将获得更多项目资金和优惠政策,这给母里文化保护带来重要契机。笔者以为,文化主管部门须顺势而为,努力争取到更多项目资金和优惠政策落到母里屯。一是通过项目资金和技术支持,引导群众发展适合当地的猕猴桃、核桃等主导产业,加快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二是组织母里妇女技术培训、参加社区管理,不断提高她们生产能力、理财持家能力和社会地位。三是结合农村危房改造,修缮破旧干栏式吊脚楼,引导群众建设传统民居。四是以创建“美丽乐业•生态乡村”为切入点,把母里屯列入“清洁乡村”示范村屯建设。五是借力母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实现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六是加大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社会救助,使男女老少普遍享受到改革发展红利。通过综合措施,使当地群众获得更多尊严,增强生活信心,自觉维护大家庭团结和夫妻和谐。使年轻人重拾对民风民俗的信心,增强年轻人对母里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总之,把母里文化保护与旅游文化产业、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使保护工作有了源头活水,促进了母里文化可持续发展。
作者:梁维学 单位:百色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EB/OL]
[2]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广西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Z].201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