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7:51: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数字化物业管理体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字: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特点注意问题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reform the power industry, power companies are marketing business management from the previous extensive to intensive shifting the direction of, and in the constant innovation management tools to integrated management direc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mainly in marketing business from key technologi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wer marketing business method of digital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to a method how to get effective use recommendations.Keywords: power supply enterprise management features of digital marketing business measures attention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P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电力行业技术的不断改进,其管理模式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化成为今后的一个趋势。营销业务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就是指以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并借助有限和无线联网,建立起网络信息平台,能够技术的处理并交换电力营销业务中的各种数据信息,以此来实现信息的共享,完成营销业务管理流程的优化和整合,最终建立科学透明的数字化管理模式。
一 电力企业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理念分析
电力企业营销业务的数字化管理模式,是电网建设在营销领域管理中的一项智能化延伸,数字化管理模式是以电网自身的远程配置能力、安全管理能力以及信息采集能力为基础,以此来实现安全化的管理和现代化的营销管理。营销业务的数字化管理不仅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能够为电网的智能化运转提供更为精确可靠的数据支持。营销业务的数字化管理模式的推广需要以技术为依托,要不断的推动新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使得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理念深入到电力营销业务管理中。
二 电力企业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电力企业营销业务的数字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有构件该模式的关键技术,例如服务器系统、完善的系统体系结构、中间件以及工作流等,这样才能够保证管理工作充分运用高科技实现数字化。由于采用的是高科技,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需要加快调整电力营销业务管理机构和管理模式。电力行业可以算作是垄断行业,之前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受到计划经济因素的制约,导致了我国的用电营销机构的设置也延续了这种传统的岗位,营销运作的水平不高,依然体现在计划经济的水平上,所以说要想实现数字化管理,一定要尽更时代的步伐,变革这种传统的机构设置,寻求创新的模式,这是在数字化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其次,在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也不能够忽视政策研究中心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政策研究中心是电力企业高管机关中十分关键的部门,其研究的效率和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数字化管理工作的进展程度。所以说电力企业在进行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够忽视这一问题。
三 电力企业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的特点
电力企业营销业务的数字化管理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充分的发挥这些优势作用促进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营销业务的数字化管理具有定量化和智能化的优势。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该管理模式能够对于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模型设计,并且能够在不同的层面上形成量化,实现营销业务管理的最优化,同时该管理技术集成的应用了众多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使得管理模式具备了一定的智能化因素。
系统化是数字化管理的另一个特点。电力企业的营销业务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这就要求管理者也要在头脑中形成系统性的理念,并且能够细致的分析各项管理数据,从而能够研究和解决实际管理中的各种业主之间的关系。
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中的动态化特征也十分重要。营销业务的数据是在不断的变化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中动态性这一特点正好符合了实际管理工作的需求。管理者在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能够随着营销业务情况和数据的不断变化而进行数据和信息的补充和修改,这样就能够迅速的获得最新且最精确的信息,更好的促进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 电力企业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的措施
电力企业营销业务的数字化管理工作一定要有完善的措施和健全的模式,这样才能够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下面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数字化管理的措施。
(一)电力企业要将数字化管理作为营销的战略
数字化管理是在全企业范围内实施的综合性的战略计划,应用该计划的电力企业,一定要更新自身的观念,明确数字化管理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十分关键的,在营销业务管理方面的成就也是突出的。这样才能够从意识上和行动上为数字化管理打下基础,为其今后的管理铺平道路。
(二)为数字化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持
为了更好的发挥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的功效,需要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并且要确保该体系中有负责任的管理者,能够制定切实可行的数字化管理战略规划。同时需要成立专门的营销业务小组,和数字化管理体系相融合,完成和管理活动相关的营销业务。由于数字化的管理模式需要适应一定的组织形式,所以说在确定结构形式的时候要和数字化管理模式相适应,并且要建立起支撑数字化管理的相关基础设施,获得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三)提高数字化管理者的综合水平
电力营销业务人员需要具备充足的知识技能,既要熟知电工理论知识,也要懂得计算机技术知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适应数字化管理模式。作为一个管理者,更需要深入了解电力企业营销业务人员需要精通的营销业务知识以及和客户之间相互沟通的技巧和能力。当前情况下,电力企业的营销业务管理者严重匮乏,人力资源储备不足,这就需要采取措施提升现有管理者的综合水平,并且要不断地引进新的管理者。为此,电力企业能够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采取输入和输出的战略方式,将营销业务管理者送到营销的一线去实际体验,这样能够积累管理的经验,同时引进营销业务的精英,不断的带动和提升整个管理团队的实力。
(四)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起不同层次的管理部门
电力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在电力营销业务的管理中必须要建立起数字化的管理模式,才能够满足当代市场的需求,所以说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起不同层次的管理部门,管理并服务于不同层次的营销业务。电力营销业务系统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即客户服务层、营销业务层、营销工作质量管理层以及营销管理决策层,明确了四个层面之后,管理者需要细致深入的了解每个层次的营销业务重点,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管理,这样能够保证每个层次都能够实现数字化管理。如营销业务层,主要就是负责电力业务的扩充、用电营业、计量管理、线损管理以及用电检查等工作,明确了层次的工作内容之后,就能够更具工作的内容制定出合理的数字化管理方案,这样不容易混淆每个层次的工作内容,也能够提高数字化管理的效率,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电力企业营销业务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对于促进整个电力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为实现营销业务管理手段向着更为系统科学化的方向迈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就以数字化管理为中心,从电力企业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理念分析、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管理的特点以及管理措施四个大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以便能够为今后的电力企业营销业务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韩薇 张伟 电力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模式构建的关键技术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第22期
[2] 朱炯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模式研究 浙江大学,2005年
[3] 樊学萍 供电系统电力营销的数字化管理模式研究 中国外资,2013年第07期
档案数字化外包业务安全管理体系是档案部门、数字化公司、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等各方面在档案数字化系统实施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通过对系统软硬件、场地等方面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设计相关检查报表,在关键地方设置风险检查点以避免错误,降低风险,制定并执行相应的安全保障策略,确保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降低安全风险到可接受的程度,从而保障数字化外包工作顺利实施。
可将档案数字化外包行业安全管理体系结构图描述如下:
由图可知该体系是复杂多维的综合管理体系,可从多种属性角度对其分析。
1 相关各方维度
1.1 数字化公司
1.1.1 风险。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档案业务外包市场的逐渐形成,大大小小的档案数字化服务机构应运而生,鱼龙混杂。公司内部数字加工人员流动大,水平不一,档案服务的质量可想而知,安全性难以保障。
1.1.2 保障措施。公司内部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执业考核、奖惩制度等,形成规范的工作程序和有效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同时结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有效管理,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1.2 档案部门
1.2.1 风险。一些档案部门对于档案数字化中的风险重视不够,几乎不具有任何安全意识和基本的安全知识。
1.2.2 选择数字化公司的方法。档案部门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比如通过网络来自己准备将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的信息,内容应明确、具体,如案卷的数量、类别,还要把外包方所需条件、资质、经验等写清楚[1]。
1.2.3 签订保密协议。档案部门应使外包方认识到保密的重要性,与公司签订保密协议书。
1.2.4 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密制度和措施。档案部门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保密制度,非公开的档案信息不得数字化,不得上网共享。上网的目录和全文信息要经过严格控制和鉴定。
1.3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1.3.1 不作为风险。有些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人员认为档案信息安全主要是技术人员的事情,与己无关。
1.3.2 担负起行政指导监督职能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该从管理上下功夫,树立安全意识,做到一体化、同步安全管理,担负起行政监督职能。(1)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数字化公司实行登记备案审查制度。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对外包公司的审查,提高企业的准入门槛。备案时要求公司①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并取得营业执照;②经营范围必须包含数字化业务;③具备相应的档案整理、数字化的资格和能力;④具有两名以上档案专业人员(有中级职称)。申请材料:营业执照,机构备案登记表,人员简历、身份证、资格证明复印件(加盖企业公章)。
(2)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数字化工作人员建立执业资格审查制度。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数字化人员职业资格审查、考核、培训、持证上岗和注册制度。在培训尤其是上岗培训中加强职业道德培训,提升保密意识。聘请IT行业、档案专业专家进行安全管理方面授课,加强安全保密知识培训。
(3)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标准和安全操作规范。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必须优先制定档案数字化等方面的标准和安全操作规范,保证档案数字化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有效性。档案部门在数字化外包之前就必须根据上述标准规范编制适合自身需要的标准体系,包括网络平台搭建、数据库建设、信息处理、共享和安全管理。
2 生命周期维度
档案数字化外包所使用的软件是一种信息系统,安全措施需要融入系统生命周期全过程。数字化工作还涉及日常工作的各环节,档案从借出、整理、录入、扫描、挂接、恢复到入库的整个周期都有可能泄密。
2.1 计划组织。档案数字化准备外包之初,就要:(1)全面涉及和考虑信息安全问题,制定并落实安全方案。(2)通过仔细调查分析,挑选一家或几家技术好、有经验的公司作为外包商。(3)最好采用成熟的加工软件。(4)对拟参与数字化项目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数字化加工技术、安全保密知识。
2.2 签订合同。在合同起草时,应有IT和法律专家参与。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调研,可以结合历史项目的实践经验和相关领域的行业经验,评估出与外包商谈判项目的价格,科学地评估所需要的时间并预留风险缓冲时间[2],对于合同中没有提到的,但在日后工作中遇见的问题,档案部门应及时与外包商联系、协商、解决。
2.3 实施交付。项目的验收应该跟随项目过程同时开始、同时进行、同时结束,以保证最后的验收顺利完成。
2.4 日常工作。日常管理中要将档案实体与信息的安全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安全制度要及时更新,制定修订要经过包括领导专家和执行者组成的正式团队按规定程序进行的论证,新旧制度要协调,执行要严格。原始档案要求实体完好、不丢失。主要依靠严密的档案交接手续和加工过程中档案的妥善保管来保证。
2.4.1 档案交接。加工方应指定唯一的档案交接人员负责与档案部门指定的负责人进行档案交接,签署档案交接记录。为保证档案交接清晰、提高工作效率,建议领取一批档案资料后待全部加工完毕后再归还。
2.4.2 档案保管。在加工现场安置密码档案柜,用于临时存放当批加工的档案资料。每日工作完毕后,全部档案资料均应放入密码柜保存,并区分已加工和待加工档案。档案密码柜由专人设置密码,并负责开启关闭。
2.4.3 过程监督。档案部门等应对外包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定期检查。设计加工档案的《调档登记表》、《前处理登记表》、《加工登记表》、《数字档案检验登记表》、《存储备份登记表》和《验收还档登记表》等,每张表格均标明日期、全宗号、目录号、数量、张页数、重量、破损情况等相关信息,并要求相关交接人员签字确认,让数字化工作中每份档案都有一份明确清晰的、记录有每个加工环节的“安全档案”[3]。
2.5 项目结束。数字化项目结束后,应将计算机、硬盘、存储设备一并交给档案部门,加工方不可自留。
3 软硬件环境维度
数字化系统信息泄露主要有网络传输、移动存储器、手机照相和打印到纸介质上四种情况。可采用物理隔离、屏蔽手机信号、封闭USB口、监控录像、禁止带出任何纸张等方法防护。还要记录日志以备事后追踪。
3.1 数字化加工场所。现场应由档案部门指定,并制定严格的人员出入制度,工作人员全部个人物品存放到个人储物柜中,储物柜与工作场地分离;加工所用设备及工具带入加工场地前均应交由档案部门检查,加工结束之前任何工具及设备不得带出工作现场。如有需更换的报废工具,需交由档案部门负责人员处理;禁止个别加工人员单独在工作场地逗留或进出。禁止在加工场所内吸烟,在加工工作台饮水、餐饮等。数字化场所应有接收区、扫描区、后处理区3个独立工作区域,设置多个录像镜头,确保处理全程监控。
关键词:物业管理;物业服务;服务质量;现状;信息化;创新发展
物业管理与服务是一种记载且网罗一个团体或机构所有的资料,面向全体工作人员,服务大众,便于查询了解情况的服务性业务事项。它在国家经济文化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作用与价值。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物业管理与服务质量面临越来越多的矛盾和挑战,问题亟待解决。对此,我们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引用现代化方式,推动物业管理方式与服务体制等各方面的创新,从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深入调查物业管理与服务对象的不同层次的需求,改革服务模式,使其更好地为社会,国家,企业,个人服务。
一、当前我国学校等相关教育机构的物业管理与服务模式的现状
物业管理与服务模式在国家和社会各个地方皆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我将选取学校以及教育机构的物业管理工作与服务模式研究作为具体实例,反应当下整个物业管理与服务模式的现状和普遍问题。
(一)高校等教育机构物业管理服务中的问题
在我国,全国大多数学校当前仍然采用的是人力物业管理与服务,实行的是实体物业管理,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这种物业管理方式开始滞后于时展,各种问题全面暴露,种种矛盾尖锐突出。譬如物业管理过程中服务不完善,效果不明显,资源浪费重复,物业管理效率低下,与时俱进更新换代速度慢等一系列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业管理服务的项目与种类将会逐渐增多,日益堆积,需要占用更多的空间,这就导致了空间紧张,资金紧张,此外需要的物业管理整理人员也增多,这对人力,物力,财力都有极大的消耗。对物业的整理与清扫也成为了一项巨大的工程,执行起来过于困难,同时物业查询服务也过于繁琐。在人力物业管理下,各种物业项目分批,分类管理,各部门各司其职,部门之间交流沟通不畅通,对实现物业信息与资源的快速共享,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有较大的不便。这种管理方式对普通群众的开放程度较低,家长及其他相关社会人员很难具体了解到关于学校等教育机构的相关情况。此外,随着社会发展,物业管理项目的增多,规模扩大,管理质量的保证与监管成为一个越来越需要正视的问题,因此,减少物业管理额外费用,简化物业管理服务程序,提高物业管理服务质量,增强办事效率成为物业管理需要持续改进的地方。
(二)服务模式的缺陷与不足
积极有效的物业服务模式应当严格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当前一部分物业服务模式极度封闭,并不是面向全体社会人员,仅对部分有关人开放,这样就不能及时有效的同社会外界进行交流,这种服务模式下,工作内容单调,枯燥乏味,容易出现,偷懒侥幸的心理与行为,导致服务不周,物业管理安全隐患等重大问题。而且由于物业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监管惩治系统存在问题,导致一些物业服务态度恶劣,不负责任,服务更新换代比较麻烦,耗时较长,服务质量与速度跟不上。
二、促进物业管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措施与途径
(一)促进物业管理服务信息化,数字化
众所周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与源泉。因此,要促进物业管理服务的创新发展,质量改进与效率提升必须充分运用现代科技。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物业管理应当在实际管理中逐渐地用智能计算机管理逐步取代人工管理,在计算机上建立完善的物业项目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监管与安全管理,在关键部位安装监控器,实时全面地监控记录物业项目情况,针对物业管理问题实施及时改进,保证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实现工程管理信息化,高效率,这样既能够更加全面做好安全保护与质量检测管理工作,更加提高了物业管理的效率,对整个物业管理种类不断增多,物业管理服务规模日趋扩大的今天,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二)促进物业管理服务实现电子信息自动化管理
根据目前我国学校物业管理服务系统的现况以及管理过程中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可以清晰意识到推动与完善高校物业管理系统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尽快促进体育中心运营管理机制的信息化过程,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要积极促进物业管理服务电子信息自动化管理。首先,应当大力提升物业管理负责人员的计算机电子信息能力,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管理素质,为推动物业管理更加高效快速,高质量提供保障。其次,在原有基础上,坚持不懈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积极研究与借鉴中西方,国内外先进的物业管理与服务先进实例与经验,研究探讨适合的物业服务管理机制,推动管理愈加自动化。最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城市地区物业管理服务建设信息化程度地差异,管理运营中问题的不同,物业管理相关负责人员要积极主动寻找解决对策,要以顾客需求为立足点致力于开展物业管理业务。
三、小结
总之,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服务性的行业,应当致力于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的现况,并且提出了改进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的几点途径,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黄小斌.物业管理企业服务品质管理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4):153-153
[2]康琪雪.物业管理中服务质量维度分析[J].现代物业,2003(9):26-28.
为加快__市服务业发展,依据《__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__市城市总体规划(20__-2020)》和《__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__-2020)》,编制《__市服务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本规划旨在指导“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发展、优化服务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规范服务业行业秩序等,充分提高服务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达到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本规划是__市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服务业相关各级各类规划、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全面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创第三产业新优势,突出了__作为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的地位,对__市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十五”期间,__市服务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较快。增加值由20__年的681.0亿元稳步增加到20__年的1181.05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9。三次产业的结构由20__年的9.1∶45.3∶45.6调整为20__年的7.7∶42.5∶49.8,20__年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9,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渐突出。
二是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服务业体系。“十五”期间,形成了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保险业、住宿和餐饮业为主要支撑,房地产业、信息和中介等行业竞相发展的格局。20__-20__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保险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分别达到52.80、52.20、51.90、51.24、47.2。与20__年相比,房地产业的比重由5.5上升到10.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由1.6上升到3.1,其他行业也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零售业、餐饮业、旅游业特色突出,逐步形成了一批优势品牌。
三是就业吸附力增强。“十五”期间,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市比重由20__年的34.1上升到20__年的36.9,就业结构逐步与产业结构发展同步,20__年三次产业结构为7.7∶42.5∶49.8,就业结构32.3∶30.8∶36.9,服务业的发展正在带动从业人员的同步增长,成为__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产业。
但是,__市服务业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总体发展水平相对偏低。从增加值总量来看,__市服务业增加值虽然呈逐年上升态势,但与直辖市和其他14个副省级城市相比,显得偏低,20__年排名第八位,其增加值只相当于上海的25.7,北京的25.6,广州的40.6。同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是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指标之一,而20__-20__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5.6、45.9、46.1、45.5、49.8,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城市60-70的比重,也低于20__年全球平均水平61.0。
二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__市服务业结构近年来发生了一些变化,现代服务业虽然正在兴起,但在服务业中占的比重都不大,经济潜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20__年服务业内部构成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三大传统服务业占据了整个第三产业的37.6,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总体看来偏小,尚未形成规模,同时,__服务业知识密集程度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差距十分明显。服务业知识密集程度可用服务业投资中信息与通讯技术设备投资比重来衡量。1980-1990年,加拿大和美国的信息与通讯技术设备投资占服务业总投资的比重从13上升到15,而__市20__年这项投资的比重才达到5.2,大大低于加拿大和美国1990年的水平。
三是区域产业缺乏较强的关联度,服务企业总体竞争力较弱。各行业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没有形成区域分工、协作发展的合理模式,各城区错位发展态势不够明显,城区与郊县之间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互补发展局面。具有较大规模和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较少,平均规模较小,在组织规模、服务技术、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缺乏大型骨干企业和国内著名的企业集团。而且,服务业国际化水平低,海外资本对服务业规模化投入仅限于零售、酒店、房地产,其他服务行业仍未形成海外投资热
点。
(二)发展环境。“十一五”期间,__市加快发展服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
一是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服务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十一五”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后过渡期,服务业领域正在按照“入世”承诺逐步扩大开放,服务贸易承诺将逐步兑现,因此,在“十一五”期间,__在服务业领域吸引外资力度将增强。对外开放将引进竞争机制,促使国内及本地服务企业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同时,也为__提供了一个吸取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便利途径,开辟了一条引进资金、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成熟的管理制度和建设经验的道路,为本地服务企业国际化发展,提高__市服务业竞争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服务市场的开放度越来越高,特别是金融、保险、电信、旅游、外贸、中介服务机构等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使这些领域的竞争国际化,行业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
二是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__市服务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__建设现代特大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将加快全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以完善城市功能为目标的服务型经济将得到全面发展。特别是随着中央商务区建设的全面启动、总部经济的打造、城区危旧房改造步伐的加快,将为发展信息咨询、金融保险、商业餐饮、房地产开发、邮政电信、社区服务、文化体育业等服务业创造出更广阔的空间。
三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十一五”时期,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汽车、住房、教育、旅游、信息等消费需求将加速增长,成为消费的新热点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而且在“十一五”期间,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将会加快,将增强人们消费的愿望和能力。
四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迅猛发展为服务业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十一五”期间,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将成为推动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商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服务业将得到改造和升级,焕发新的活力。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服务业各行业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应用水平大为提高,新的服务方式将出现,逐步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潮流。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主动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结束和服务市场开放的新形势,把握国际上现代服务业业态扩张的态势,积极吸引服务业向__集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提高服务业的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巩固和增强__作为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的地位。
(二)基本原则。
1.优化结构,提升档次。整合现有服务业资源,保持既有优势,增强发展后劲,实行增量推动和存量调整,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全方位提升__市服务业的总体发展水平。
2。统筹城乡,强化就业。在__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下,服务业的发展必须要致力于能够提供大量满足城乡就业的工作岗位,为劳动力提供就业渠道,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城市化质量稳步提高。
3。政府导向,市场运作。服务业的发展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并重。政府应致力于为服务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软、硬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健全监督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和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进入服务业,并在政策框架下自主发展。
4.发挥优势,联动发展。进一步扶持壮大服务业内的优势产业,强化和提升中心城市地位,增强聚合辐射功能;充分发挥服务业对一、二产业的流通、融通、智力支持等功能,形成三次产业相互促进、协调联动的发展机制,增强产业渗透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5。功能分区,合理布局。根据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方向,在《__市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的功能分区基础上,对服务业进行合理布局,引导不同功能区域重点发展具有各自特色的服务业,形成配置合理、功能清晰、相对集中的服务业空间组织体系。
(三)发展目标。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到20__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0__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0。
--服务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现代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到20__年,会展、金融、信息、物流、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
--服务业运行环境逐步完善,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升。到20__年,基本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服务业发展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业运行环境。
三、空间布局
根据地域特点、资源禀赋条件和服务业发展的不同程度,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依据《__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全市服务业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配套发展区、特色发展区3个功能区。
(一)优化发展区。指发展基础好、服务业比重大、辐射带动范围广且土地开发密度已经很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包括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和城南、城东副中心。
该区域作为服务业优化发展的重点区域,要着力提升服务功能和竞争能力。鼓励和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提升传统服务业档次,大力发展投资型和决策型总部经济,积极发展文化产业,鼓励发展绿色休闲产业。鼓励和引导高新技术研发机构聚集,提高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水平。形成中央商务区(CBD)、休闲商务区(RBD)、科技商务区(SBD)、文化旅游休闲中心、会展中心、商贸中心和信息服务基地。
着力发展以大型百货和大型超级市场为主的商贸流通业,打造西南的商贸中心。发展现代化品牌化的餐饮业,成为“美食之都”的核心区。发展以金融业、会展业和中介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商务,巩固和提升金融中心地位,打造“会展之都”。依托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发展城市文化旅游。合理设置市域性专业型的物流服务站,建设城市商贸配送中心。注重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并行发展。
(二)配套发展区。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聚集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具有一定工业基础、与中心城区形成走廊式组团发展格局的区域。包括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县、郫县、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该区域重点发展与工业配套的房地产、公共交通、商贸、会展、物流、休闲观光等服务业。本区域的房地产业以特色鲜明、环境优雅的中高档休闲住宅房地产项目为主,在温江、双流、龙泉等条件具备的区县优先发展。作为物流业的重点区域,将在具备多式联运的航空、铁路枢纽附近规划建设三个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在公路货运主干道与绕城高速公路交汇的东、南、西、北方向建立四个区域性综合型物流中心。发挥温江花博会场馆的会展载体作用,承办以花卉、花木为主的特色会展。发展依托生态环境、结合第一产业的绿色观光休闲业。积极发展与工业和当地居民生活配套的商贸业。
(三)特色发展区。指优化发展区和配套发展区以外、区位优势不明显、但具有特色产业发展基础的区域。包括崇州市、邛崃市、都江堰市、彭州市和新津县、蒲江县、大邑县、金堂县。
该区域作为特色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要因地制宜、三次产业兼顾,发展特色产业,服务业的发展以特色旅游和农业服务业为主。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为依托,深度发展特色品牌旅游业,积极发展人文生态旅游、特色餐饮、休闲购物等服务业,建设都江堰-大邑-邛崃-蒲江生态旅游基地。针对本区域有较大面积的农田和较多数量的农民,应立足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
四、重点任务
(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用文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__综合经济实力和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将__建设成为古蜀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的独具特色的现代文化强市。到20__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15亿元,年均增长1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改革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经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逐步实现政府文化管理职能从“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的转变,从以行政手段、直接管理为主向以经济法律手段、间接管理为主的转变,从以管理政府文化服务机构及设施为主向管理全社会文化为主的转变。
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对经营性文化领域,应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产业,按照“入世”承诺引进外资,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格局;通过建立文化发展微观运行机制加快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以改革国家办的文化单位为重点,通过企业转制,培养一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国有和国家控股的文化企业。
2。实施集团化,品牌化战略。培育文化产业集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培育一批重点文化企业和传媒集团。加快广电和报业等跨媒体合作,培育发展大型演艺公司,推动传媒业和演出业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印务产业和印务集团发展。引进一批国内外著名的文化企业在蓉发展。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走向世界。扩大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出口外销,提高外销额占全市文化产业产值的比重。
打造三大文化品牌。推出系列和__关联的“大熊猫文化”品牌活动,规划建设大熊猫生态产业园,实施“大熊猫家乡游”文化旅游活动,举办服务大熊猫文化旅游的节庆活动,打造“大熊猫文化”品牌。统筹整合金沙文化资源,举办古蜀文化艺术节,建设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发金沙关联文化产品,打造与运营“金沙文化”品牌。以水文化为主题,建设都江堰水利文化博物馆、大禹专题纪念馆、道教文化园区,办好清明放水节、李冰文化节和道教文化节,提升“青城山-都江堰世界遗产”文化品牌。整合开发三国文化、诗歌文化两大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和跨所有制发展。
3.发展__特色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数字娱乐产业。培育和引进拥有一批有竞争力的游戏制造企业和营运商,形成数字娱乐产业集群。建设数字娱乐软件园,筹建卡通动漫娱乐体验主题公园,打造“数字娱乐__造”品牌。建设数字娱乐体验基地和网络消费体系,加大数字娱乐的传播力度,形成数字娱乐产品生产、流通、销售、消费的产业链,把__建成国家级网络游戏和动漫产业第四大基地。
繁荣传媒产业。鼓励出版一批有文化内涵、受广大读者欢迎的图书系列,打造出版业的精品图书品牌。成立__网络出版社,引导网络出版业的健康发展。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__广播电视名牌栏目、名牌主持,进一步提高收听、收视率。拍摄制作一批优秀电视剧、专题片和广播剧。组建__广播电视总台,积极争取开办__电视台卫视节目。推出综合各种传媒手段的强档娱乐节目,打造一批精品娱乐节目。扶持体育休闲、艺术培训和艺术品业等为代表的社会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形成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市场环境。
(二)建设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以蜀汉文化、天府美食购物、水文化和生态休闲娱乐为核心,打造“休闲之都”城市品牌,建设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到20__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55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旅游创汇收入达到3.5亿元。
1。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挖掘整合旅游资源。积极打造以武候祠、金沙遗址、望丛祠等为代表的古蜀文化旅游场所。整合川菜美食资源,吸引外来菜系,凭借__浓郁的商业氛围和密集的购物中心挖掘购物旅游潜力,加快发展天府美食购物旅游。加强都江堰、青城山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文化园林等旅游资源的建设,整合__丰富的观光农业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娱乐旅游。
打造旅游精品。实施旅游精品战略,着力做强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__大熊猫生态公园、金沙遗址博物馆等旅游精品品牌。以九寨沟、峨眉山等省内世界级旅游资源为依托,打造__-九寨沟、__-乐山、__-峨眉山、__-大香格里拉等跨区域精品旅游路线。以市内重要旅游景区为依托,打造__-都江堰-青城山、_
_-刘氏庄园-建川博物馆-花水湾温泉-西岭雪山、__-平乐古镇-天台山、__-五津-石象湖、__-十陵-洛带古镇、__-黄龙溪、__-大熊猫生态公园-宝光寺-__野生世界、__-农科村-国色天乡-中国花卉博览园-三圣花乡、__-街子-九龙沟-鸡冠山-罨画池等旅游精品路线。
2。实施品牌战略,加强旅游营销。实施品牌战略。以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基本定位,建立“休闲之都”旅游品牌识别系统,以“休闲、娱乐”为理念识别的核心,以“品味美食、购物、观赏、体验”为行为识别的重要内容,以“太阳神鸟”为符号识别的标志,加强品牌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
加强旅游营销。针对国内外旅游市场,精心策划和实施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营销项目,搞好旅游宣传促销,提高__的国际知名度。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景区合作,加强同国旅、中旅、青旅三大旅行社和海外大型旅游企业的合作,扩大全市旅游在国内外的市场份额。针对多元化的消费群体,创新促销手段,强化网上促销,加强旅游节庆和专题活动促销。
3。规范旅游市场,完善旅游环境。加强旅游管理,整顿市场秩序。加快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监管,建立健全预测预警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专业化服务机制、游客投诉反馈机制等四大运作机制。建立旅游、公安、工商、物价、卫生、质监等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加大旅游市场管理与治理力度。发挥好旅游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中的媒介、自律、服务和监督作用。规范旅行社行为,树立__旅游市场诚信形象。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快旅游运输服务中心、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旅游信息服务中心三大系统建设,积极推进高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协调发展。完善旅游景区和旅游城镇的交通、通讯、电力、供水、环保和信息化建设,推进旅游景区(点)上档升级。
(三)构建“会展之都”。完善会展基础设施,壮大会展龙头企业,规范会展业市场,搭建会展服务平台,将__打造成为“会展之都”。到20__年,会展经济年增长速度超过20,年举办大型展会节庆活动30个以上,年创造直接产值20亿元以上,间接产值200亿元以上。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会展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投资建设符合会展业发展要求的场馆或配套设施,加快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温江花博会会展中心、天府博览中心、省科技馆等场馆建设,形成按展会类型、规模大小、经济作用强弱划分的多层级展会布局。统筹会展场馆周围宾馆、餐饮、娱乐等相关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改善区域交通状况,注重配套停车场建设,扩建公交线路。加快周边机站扩容,在通讯等基础设施上给予保障。
完善会展业发展的软环境建设。建立会展政务“一站式”服务工作机制,规范和简化申办展会的各种手续。工商、城管、交通、物价、消防、公安、卫生、海关、检疫等部门在展会举办中提供优质、高效的配套服务。新闻媒体营造会展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2。树立会展品牌,提升影响力。打造本土品牌。依托金沙蜀汉文化、三国文化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电子信息、机械、医药、食品、冶金建材、石油化工六大主导产业,分类打造本土品牌展会。提升现有基础较好的展会,为全国糖酒会、四川国际电视节等传统展会注入新的活力,保持其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开发美食节、电脑节、三国文化节、道教文化节、南国冰雪节、__大庙会、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等特色展会,打造__节会名片。
扩大对外影响。引进一批国内国际的知名展会,抓住“世界合作论坛”和“世界与发展论坛”两个顶级国际会议选定“九寨天堂”作为其永久性会址的机遇,争取一些知名展会长期固定在__举办,重点选择和策划几个会展品牌,提交国际会展认证机构认证。
3.大力拓展会展市场,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大力拓展会展市场。加快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区域,打破成渝经济区的界限,与这些区域的行业组织、专业办展组织等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区域合作。加强会展业与旅游、广告策划、餐饮、娱乐、酒店等行业的融合,以会展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延伸会展产业链,打造会展经济体系。
建立健全会展市场体系。减少行政审批,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建立专业会展公司(POC)、目的地管理公司(DMC),不断壮大会展业的市场主体。逐步形成政府指导协调,协会规范监管,企业组织承办,市场化操作运作,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运营机制和以大型会展企业为龙头,以小型会展企业为辅助,实行专业化分工合作,各类会展专业公司、宾馆、酒店、旅游服务相配套的会展市场体系。
(四)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建立开放、高效、畅通、统一的商品流通体系,形成“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新格局,打造“美食之都”品牌,构建西南商贸中心。到20__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长13,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的商品零售企业达到3个,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的餐饮企业达到3个。
1。推进城乡市场一体化,带动和促进城市化。以连锁企业为龙头推动城乡市场一体化。引导和支持大型商业零售、农资、医药、餐饮等企业到周边县城、中心镇(乡)发展连锁网点,促进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实施“万村千乡”放心商店工程建设,依托大中型连锁企业,采取直营连锁和加盟连锁等形式,在全市乡镇和行政村建设放心商店。
以商工农结合促进城乡市
场一体化。围绕提高市民“米袋子”、“菜篮子”质量的目标,以食品安全为核心,建立主副食品生产基地,发展产销一体化经营,促进农产品更方便快捷地进入零售网点。
2。完善商业网点布局,提升城市商业功能。建立完善的商业网点布局体系。全面推进市中心商业区、区域商业中心、居住区商业中心、卫星城商业中心和特色商业街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商业街区,建立适合不同层次消费需求,购买方便、结构布局合理的商业网点体系。
重点推进中心城区商业区建设。依托人民路(南北向轴线)及蜀都大道-东大街-老成渝路(东西向轴线)两条轴线,建设以盐市口-春熙路-大慈寺片区为主的商业中心功能区,以骡马市、顺城大街、东大街两侧及红星路东侧区域为主的商务中心功能区,以天府广场周边区域为主的文化博览功能区,打造中央商务区(CBD)。建设武侯祠旅游休闲商业区、文殊院旅游休闲商业区、水井坊旅游休闲商业区、浣花风景区、十陵历史文化风景区、北郊风景区等六大旅游休闲商业区。以商贸流通业为核心产业,继续提高商业集聚程度,开拓延伸新的经营服务领域,提升品位和档次。
积极推进各层次商业网点建设。加快建设区域商业中心,结合每个区域的特点,突出各自特色,鼓励发展专业店、专卖店、超市、便利店等网点,适当发展大型综合超市、百货店、仓储式商场、购物中心。积极推进社区商业建设,形成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社区商业服务网络。加快卫星城商业中心建设,发展郊县城镇商业,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大力发展大型批发市场。推动专业特色商业街建设,充分发挥各区域历史文化、人文环境、交通条件的优势,发展适应现代消费的专业特色商业街,提高专业特色和经营水平。
3.促进提档升级,增强品牌效应。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发展以连锁经营为主导的经营模式,促进连锁经营向规模化、多业态、多业种发展,培育本地大型连锁龙头企业,支持各类连锁企业开展跨行业、跨地区的资本和业务重组,提高市场占有率,成为跨区域的商业集团。吸引内外资知名零售和贸易企业以及国际著名品牌工厂、商业连锁巨头来蓉开设直销连锁网点或大型购物中心。构建现代商贸物流配送体系,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促进商贸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动商贸经营规范化和标准化,建立商业信息共享机制。
提升餐饮业,打造“美食之都”。整合美食资源,延长餐饮产业链,扩大餐饮消费市场。支持和引导餐饮企业按照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的要求,利用直营、联营、加盟等形式,采取“走出去”和“走下去”的策略发展美食连锁经营,积极发展中式快餐连锁店等形式将川菜发扬光大。大力引进其他著名菜系,加强川菜与其他菜系的交流与融合。抓好餐饮行业和餐饮企业的文化建设,发掘传统饮食文化,挖掘和培养体现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特色的特色菜,将其融入菜品制作、就餐环境之中,突出川菜文化的渗透力,丰富餐饮品牌文化内涵。办好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将其打造成知名节会,形成国内外瞩目的__餐饮品牌和城市名片,大力推进餐饮业与旅游业、会展业等行业的结合,以旅游和会展发展推动__餐饮走向世界,打造“美食之都”品牌。
(五)建设现代物流中心。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为宗旨,加快物流资源整合,推进现代物流业的集中发展,实现物流业的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到20__年,全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500亿元,对__经济的贡献率达到13以上。
1.加快构建完善的物流体系。整合物流资源。鼓励本地物流企业之间、__与外地物流企业之间进行自主性结盟、联合、优势互补,重组物流资源,提高整体效益。利用分销权、物流服务、电子商务等方面的逐步对外开放,运用外资对现有物流资源进行整合。
建立物流快速通道。积极争取__第五航权,引进国外航空公司,开辟更多__至东南亚及欧美国家的国际航线,培育国际性区域枢纽机场,提高货物中转量。培育壮大__与周边城市的城际货运班车,开通__至国内沿海主要港口、经济发达城市之间的铁路货运“五定”班列,完善__至重庆港、泸州港连接长江水运航线的水陆通道,实现公铁、海铁、公水联运的有效对接,形成西部地区的“内陆港”。利用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构建畅通有序、方便快捷的市内物流配送网络。
构建物流体系。建设以“一网二平台(物流快速网络、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平台),三园区四中心(三个物流园区、四个物流中心)、若干个物流服务站”的现代物流发展框架体系。重点建设__航空物流园区、__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__铁路青白江物流园区三大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加快建设新都物流中心、龙泉物流中心、双流物流中心、保税物流中心四大区域性综合型物流中心。重点发展一批为大型专业市场、城市商业连锁企业、工业集中发展区、大型制造企业配套的市域型物流服务站。形成立足省内、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健全完善的物流网络服务体系。
2。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着力培育市场主体。鼓励各类企业逐渐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等物流业务分离,创新物流管理模式,通过业务外包的形式交由专业化的物流企业承担。鼓励一些已经具备物流专长、组织基础和管理水平的大型企业加速向物流领域转变,尽快形成竞争优势,成为物流产业的领头羊。
大力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扶持和建立5-8户业务辐射西部地区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而构建现代物流企业协作群体,做大做强2-4户经营业务在区域范围内占绝对优势且辐射全国范围的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集团。
3.促进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建立、完善和推进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广泛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的运输、仓储、装卸、机具设备和条形码、信息交换技术。积极采用符合现代运输要求的大吨位、专业化、标准化的货运车辆,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
提高物流业信息化水平。建立开放的物流公共信息查询系统、物流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和物流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物流在线跟踪与过程控制,提高政府监管服务水平、货物通关效率和物流处理效率。
提高物流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教育水平。积极支持和引导物流科研工作,支持物流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充分调动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积极性,促进相互合作,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开展多层次的物流人才培训和教育工作,在物流产业中推行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
(六)巩固提升金融中心地位。以培育多元化、多功能的金融组织体系为基础,以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为重点,以加速金融现代化和提高金融效率为出发点,巩固提升金融中心地位。到20__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00亿元,年均增长12。
1.加大金融机构集聚度,实现市场主体多元化。培育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主体。着力吸引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在__设立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增强吸引国际资本市场资金的功能,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与国内资本市场的区域性联结枢纽。积极争取新设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在__注册。整合地方金融资源,扶持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壮大,发展若干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中小型商业银行或民营银行,兼并、改组地方性信托投资公司。进一步推进金融开放,加快组建中外合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委托理财公司等金融机构,形成支撑西部金融中心的市场体系和组织架构。
2.加快金融创新,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鼓励各大金融机构将金融创新的
业务试点放在__,促使在蓉金融教学机构与金融研究机构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与协作,使__成为西部金融研发中心。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融资主渠道作用,扩大信贷规模,增加金融业务品种。加快发展证券期货业,拓展证券、投资、融资渠道,完善市场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金融市场体系。探索促进企业直接融资、担保等服务业,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并支持高科技投资基金、创业风险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和风险投资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促进银行、保险、信托与租赁业之间的合作,支持境外金融业投资参股市内法人金融机构,发展金融业混合经营模式。加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3。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以信用制度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个人征信系统,引导全社会开展诚信活动。推动行业信用管理和服务的发展,促进企业加强对自身信用的管理,初步形成相应的信用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营造诚信环境。大力发展担保体系,推动社会资金和外资进入信用担保领域,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组建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提高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能力。加强金融监管,建立良好的社会金融秩序,提高金融业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支持金融机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大力整顿违规金融行为。创建诚信的社会环境和严密的法制环境。
(七)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顺应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的社会需求,以居民住宅为重点,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发展,建立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房地产交易体系和房地产物业管理体系,促进房地产业与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到20__年,全市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75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1。进一步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提高住房供给能力。抓住旧城改造和城市扩张的机遇,高起点、高标准地搞好新区和旧城地块的房地产开发。加快中心城、城东和城南两个副中心、中央商务区及住宅建设。按照创建现代化、人本化、功能化人居城市的要求,建设多层次、多功能、多风格的,环境优美、管理先进的居住小区,提高住宅品位。不断提高商品房科技含量,积极发展健康住宅和绿色环保住宅,加快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
进一步完善住房供应体系。鼓励开发商加大普通住宅投资建设力度,调整供应结构,保持适度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供应,完善公共住房保障制度,满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加快并规范农民新居工程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区(市)县房地产业发展,满足人口转移和消费升级换代的多种住房需求,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在确保住房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的前提下,形成以商品住房为主体、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为补充的住房供应体系。
2。完善房地产交易体系。加强土地和资信管理。规范管理土地市场,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管好二、三级市场。公开开发企业信息和市场交易信息,对开发企业、中介企业、物业企业管理的重点逐步由以资质管理为主向结合资信管理转轨。广泛吸收消费者意见,综合评价企业信誉状况,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
规范房地产交易市场。完善交易规则,健全市场服务体系,增强市场服务功能和管理水平。修改完善房屋租赁市场指导价制度,建立健全房屋租赁协管制度,培育房屋租赁市场,形成住房消费梯度格局和租、售市场联动局面。发展和规范房地产咨询、评估、经纪等中介服务,重点扶持一批运作规范、实力雄厚的中介机构,促进房地产中介市场健康发展。
3。规范房地产物业管理体系。优化物业管理发展环境,健全物业管理区域业主自治体系,充分体现业主选聘物业管理企业共同实施物业管理模式的优越性。加大政府对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与指导力度,积极推进房地产开发建设和物业管理分业经营。加快建立物业管理招投标制度,完善物业管理市场竞争机制和运作方式,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和物业管理行业整体素质。完善物业维修保障机制,依法落实物业管理基础条件。加快建立符合市场规律且满足百姓多元化、多层次需求的质价相符的物业管理服务价格机制。
(八)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强以__为中心跨区域信息产业和信息港建设的规划和协调,充分发挥__的科技资源优势及信息产业优势,全力打造西南信息服务中心。到20__年,全市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30亿元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
1。拓展信息服务领域。建立信息服务体系。以网络基础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门类齐全的社会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政府决策信息体系,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公众社会信息服务体系,信息改革、立法和标准化体系,信息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等信息服务体系。
发展承接世界服务业转移的信息服务市场。主动迎接全球服务业在电讯、金融、运输以及以资讯技术为基础的咨询服务和基础性研发等方面转移的浪潮,大力发展软件外包、建立呼叫中心等国际服务业,打造“世界办公室”,重点发展互联网及增值服务、数字娱乐、软件外包等信息服务市场。
2。推进信息服务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出版业、咨询业、网络信息服务业,大力培育信息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引导信息服务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打造特色信息服务产业链,加快制造业、咨询业、金融业、物流业、会展业等与信息服务业的融合与衍生,以信息化带动其他产业优化升级。
发展以网络传输服务、计算机与软件服务以及数字内容服务为代表的信息服务业。加快以网络休闲娱乐与教育、网络数字电视、在线增值服务与移动内容服务等为重点的现代数字内容服务业的发展。培育和引进一批游戏制造企业和营运商,建设数字娱乐软件园和数字娱乐体验基地,筹建动漫娱乐体验主题公园,打造“数字娱乐__造”品牌,形成数字娱乐产业集群,把__建成国家级网络游戏和动漫产业基地。
3。广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市场机制推动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商业化。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吸收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信息资源开发建设,支持信息内容的提供商和专业从事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的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大力开发信息资源。强化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建立新型信息采集机制,拓宽信息应用渠道,合理配置信息资源,推进信息重组和共享,重点组织好政府信息、产业信息、农业信息、企业信息、市场信息等重点领域的信息资源开发,鼓励发展教育教学信息库、医疗医药信息库、影视等生活和娱乐信息库。
4。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以“__信息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宽带信息网络,推进电信、数字电视和计算机的三网联合,积极发展建设3G移动电话和高速无线移动互联网。加快建设电信宽带接入网和IP骨干网扩容工程。发展以IP技术为平台的宽带多媒体通信网,建设能提供综合业务能力的光纤用户干线网。建立完善综合广播信息网,扩大广播电视的覆盖率。
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重点开发政策导向信息、经济科技信息、市场动态预测信息等,并充分利用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平台,以信息化应用带动基础数据库建设,初步形成企业法人、人口、宏观经济、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等四大
基础数据库。
(九)规范发展中介服务业。以完善市场运作机制,引导企业规范经营为保障,优化中介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加快中介服务业发展,形成种类齐全、分布广泛、运作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
1。建立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完善市场运作机制。鼓励技术、金融等交易市场更专业地集成所需的中介服务机构,通过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和活跃各专业交易市场。鼓励科研机构和部分社会企业改制成相应的市场中介组织,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运作机制。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需要,积极培育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
加强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快发展行业协会、商会、行业社团等自律性组织,充分发挥其规范市场行为的作用。建立健全行业自律管理制度,完善职业技术行为标准、职业准则。健全从业人员和机构准入制度,提高行业服务水平。加快咨询机构合伙人制等规范化改造,规范资质准入。
2.加大引进国内外知名中介服务机构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中介组织。积极引进国内外资信等级高的大型中介服务机构,包括著名的会计、律师、咨询、策划、评估等市场中介组织,引进和培育各类研发、设计中心,提升全市中介机构的综合素质。吸引跨国公司在__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服务企业与跨国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在研发、管理、培训等环节加强交流,积极吸取跨国公司的先进管理办法和经验,建立合作关系,形成良性互动。
3.促进中介服务业发展的多元化与规模化。促进中介服务多元化。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在市场运行中的服务、公证、监督、咨询等功能,大力发展会计、法律、咨询、信息、评估等各类中介服务业,为政府、企业和居民提供决策咨询、投资论证、信息服务、项目评价、人才服务、资产评估、会计审计、经纪、企业诊断、市场调查、公证鉴证、法律服务等各类中介服务。
促进中介服务规模化。鼓励和支持现有中介机构打破资质壁垒,通过自身拓展、购并重组、联合经营等方式,向规模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形成全国知名的大型中介服务机构。
(十)完善公共服务。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扩大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市政公用、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公共服务的供给,逐步缩小城乡、地区间的公共服务差距。每年新增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万人,基本建立较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
1.大力发展科教事业。构建高科技__。积极探索建立科技资源配置和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机制。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国家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若干重要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平台。建设科学数据、科技文献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共享平台。推进科技管理体制创新,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促进科研人员合理流动,建立更加开放的研究开发体系。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加速社会科技资源向企业转移和集聚。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合理配置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研究力量,发挥科研院所创新的作用。加强军民结合,支持国防技术向民用领域有序转移。积极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发展各类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不断满足社会对各类教育资源的需求,建设学习型社会。切实保障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及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子女、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薄弱学校、困难学生倾斜,使教育发展与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和人口分布相协调。建立失地农民、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教育机制。完善教育投入体制,创新办学机制,逐步形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教育体系。
2.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快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体系和非基本医疗体系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合理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鼓励公共卫生资源向农村倾斜,加快公立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及村卫生站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齐全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疫情监测网络,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预案,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强化疫情预测预警和报告制度,落实干预和防控措施,努力降低艾滋病、血吸虫病、乙型肝炎等传染病发病率。建立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金制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药品集中配送制度。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和精神卫生工作,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完善健康服务体系。实施公众营养行动计划。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办好20__年女足世界杯__赛事。积极推行优生优育,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加强计划生育和人口综合管理,统筹城乡人口协调发展。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互衔接,社会基本保险、单位补充保险和家庭保障、个人保障等相互支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扩大城乡社会保险覆盖面,做到用人单位从业人员全员参保。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加快福利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建立全社会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
4.提高公共安全水平。构建完善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加快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应急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推动应急管理法制化和规范化,提高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和公共交通、公共设施的安全监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__建设活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执法监督,防止发生重特大事故。健全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建设,全面实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加大对食
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力度。
5.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与居民人口规模相对应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政、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各类服务设施。积极推进企事业单位文体科普设施向社区开放,加强服务设施管理。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提高社区建设总体水平。
建立社区服务网络。建立健全以区、街道、社区的服务中心(站)为基础的市、区、街道(镇)、社区四级社区服务网络。以社会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等项目为支撑,合理布局社区服务网点。整合网络系统,逐步实现网站系统、数字电视系统等为民服务应用系统联网运行。拓展社区服务领域,丰富社区服务内容,重点开展面向特殊群体的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形成并完善便民利民、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三个系统。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体制保障。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对服务业的调控实现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调控,政府职能集中到立法、规划、市场秩序维护、推动资源跨地区和跨部门组合以及推进自律性行业协会组建等方面上来,并依靠行业协会,实行指导性管理。逐步完善保障和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体系,努力推进在行业标准、业务范围、价格管理、奖励惩罚、资产评估、监督检查、纠纷仲裁等方面的依法行政进程。
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投资、财政、税收、金融、工商管理等领域的体制改革,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环境。推进价格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公用公益事业、中介服务和各类经营服务收费的管理,除少数关系国计民生、需要由国家定价的项目,放开服务业大部分项目的价格和服务收费。深化与服务业相关的土地、水、电等价格改革,营造公平、合理的价格环境。完善市场价格监测体系,及时信息,引导服务业对价格走势的正确预期。
培育市场主体。加快适宜产业化经营的社会事业的改革,实行政企(事)分开、企业与事业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促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向企业发展,培育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竞争需要的微观主体。加快各机关、学校、医院和企业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进程,逐步改制为法人企业。
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拓宽服务业准入领域,破除行业垄断,放宽非公有制经济投资领域和经营方式,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向国有经济退出的领域发展,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环保等公用设施建设,积极向信息咨询、房地产、旅游、社会服务等产业投资。
(二)实施重大项目。服务业的发展要以项目为支撑,“十一五”期间,要按照服务业发展重点,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作为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和载体。
1.基础设施项目。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包括干线铁路提速扩能,中心城与卫星城、县城、重点镇之间快速通道,城市轨道交通,中心城畅通工程,地铁一号线项目。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广播网、电信网的融合项目。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包括城建、金融、税收、科教、社保、地理、交通、生产、农业、公安等子项目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和政务公开及网上审批平台。信息服务重点应用工程,包括数据中心建设工程,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工程,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工程以及金融、税收、教育科研、基础地理信息、劳动和社会保障、交通信息管理工程等信息管理工程。
社会建设工程。包括社区服务网络工程、__市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建设、养老疗养机构建设、天府广场文化博览区改造、__体育中心迁建等。
2。重大节会项目。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糖酒会、国际桃花节、国际电脑节、房交会、各项民间节会如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石像湖国际郁金香节等。
3。产业类重大项目。三大物流园区、四大物流中心、物流服务站等物流产业工程,新会展中心、美食中心、天府华侨城、“国色天乡”二期、熊猫生态公园、都江堰水文化博物馆、青城山道教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旅游精品区建设等。
(三)加快人才开发。加强中高级人才开发。加快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各类中介、国际贸易等服务行业紧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依托高校、专业研究机构,加强对服务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师资的进修培训,培养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国际化培训基地,发展相关教育的国际合作,开展境外培训。
创造吸引人才的环境。形成人才合理流动的市场机制。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机制。制定科学规范的人才考评体系,建立能上能下的人才使用机制。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通过高酬重奖等措施留住人才。
强化岗位职业培训。大力发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健全职业资格标准体系,严肃资格认证。重视失业下岗职工和剩余劳动力以及失地农民从业的基础培训。引导社会培训机构、现有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服务业紧缺专业,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智力基础。
(四)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按照国家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要求,对服务业发展带动性强的重点项目以及对传统服务业的科技创新、新型业态推广运用、新兴现代服务业发展进行重点扶持。设立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服务业重点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项目建设,加大对资金的监管力度,确保资金切实发挥引导带动作用。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在政府政策引导和调控下,以企业为主体,由民间和外商共同参与投资经营性竞争性项目。广开服务业投融资渠道,积极利用各种融资手段,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服务业投融资体系。鼓励服务业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快股份制改造。引导服务业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项目融资、股权置换以及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推动国有商业银行及地方金融机构增加对服务业的信贷支持。在城市市政公用事业、通信、商业、文化事业等领域扩大利用外资规模。适应国际投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采用收购、兼并、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
等多种方式利用中长期国外投资。
(五)建立诚信体系。加大诚信宣传力度。强化全社会诚信观念,树立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大力整肃社会信用秩序,完善和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产关系、信用关系和契约关系。
建立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以__市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为基础,充分发挥专业信用评估机构的作用,引导企业参加信用评级,逐步扩大信用评级覆盖面,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
建立社会征信体系。大力发展征信中介机构,建立覆盖广泛的信用信息库。逐步实行信用信息的社会化运用,实现信用信息的专业化、标准化和市场化。
建立个人信用体系。选择有关部门进行试点,建立科学严谨的个人信用档案,运用合理的评估方法,强化个人信用制约,创造自觉维护个人信用的氛围。
(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开放步伐。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电信、旅游、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等领域的对外开放。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总部、跨国采购中心、国际知名会展公司、同行业世界知名品牌企业等落户__,促进建立一批中外合资、合作服务企业。加快引进先进技术,促进服务业经营理念、管理体制、企业机制、组织形式以及服务品种的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无线局域网(WLAN);传统宽带;AP
0 引言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有线网络和新兴的无线网络都在飞速前进。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是非常普遍和便利的数据传输系统,是将计算机网络领域和无线通信技术的紧密结合[1-2]。它借用无线多址信道,在计算机之间进行相互沟通,更加高效、人性化地发挥了网络的极致,而这些过程并不需要借助传统的缆线,采用方便、简单、快捷的存取架构让所有用户通过网络在所在的区域内,实现“随身信息化、一网走天下”的境界。
1 成都高新区商住小区概况
本文选择了年轻群体集中、人口比较密集的成都高新区商住小区作为本次WLAN实验的地点。目前该商住小区Internet与局域网已经形成了765M带宽的有线网络连接通道,为全小区提供有线局域网服务,而该小区在无线网络的建设方面仍还处于空白的状态。在商住小区的花园区布置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并且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不同的分放方式,尽量合理布局,采取这种扩增方法扩增的内容便于设计出不同的频率。在小区用户较为集中区域,AP的数量也较密集地区,则只能采取降低发射功率这种方法以缩小覆盖的范围,以此来实现降低同频率干扰的目的。
2 实验小区 WLAN布局和规划图
中心机房运行的核心设备为华为S9312和华为ME60-X8,认证的设备为 RADIUS Server,并协作ME60-X8进行用户的计费管理。核心交换机为S9312,用以连接移动内部网络的小区网[3]。在该WLAN网络建成后,WLAN将成为成都高新开发区商住小区现代信息化小区的一大亮点。
在本设计方案中,利用现代通信技术3G和WLAN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使得传统的WLAN设备不仅可以提供数据类的业务,还可以提供语音通信类的业务,在增加投资回报周期和回报率的同时,也有效地降低投资的成本,小区的用户还可以从中快速获取更多的数据接入方式的服务。本设计中所采用的室外无线接入设备,其接收信号有效覆盖范围半径是100m,而用于室内的AP设备接收信号有效覆盖范围半径为40m。为了降低建筑物的遮挡,而用于室外信号覆盖的全向天线和平板天线安装在楼顶的位置。
覆盖范围内的网络均采用ME60-X8+FTTLAN的方式组建网络,华为S9312、华为 ME60-X8、Radius Server、WS6803都集中存放在小区网络的中心机房。华为S9312下挂连接了多个二层中低端交换机华为S3328或三层华为S5328,二层交换机连接终端用户。在每个WLAN区域点,采用华为S5328机器作为汇聚的交换设备,并且通过1000M的光口跟中心机房华为S9312设备进行通信。此外,华为S5328下面挂有多个接AP的中端交换机,用来服务终端的用户。而对于移动网络的接入,则需要采用PPPOE的方式进入,用户都是通过PPPOE认证随机获取的ME60-X8分配网关、IP地址等。
3 实验小区WLAN的需求分析
3.1 业务需求分析
成都高新开发区商住小区总用地面积356亩,现已入住居民超过1.3万人,现有主要有5大建筑区域:小区会所、小区花园、小区幼儿园、住宅、周边商场。结合以及分析小区的实际情况,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核心目标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可运营、可管理、多层次、可靠性高的开放式信息化小区。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移动通信。为用户提供更高效、更高质量的移动通信数据服务和语音服务,有效地解决数据速率偏低、室内覆盖不足等移动运营商普遍关心的问题。
第二:公共服务体系。维护和建设好覆盖在商场、住宅、生活、管理等各区域的宽带网络环境,为全小区居民提供基本的公共网络服务,并建设出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化物业管理体系,以及为全小区服务于物业工作的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身份认证等小区内公共服务、管理功能。
3.2 安全性需求分析
(1)、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是无线发射设备自身必须要关注的安全问题。无线设备包含了接入点(AP,Access Point)和站点(STA,Station)两部分[4]。许多外界环境限制和影响着无线设备,客户使用不同的设备对仪器安全性能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并且无线设备虽然都带有一些适当的保护措施,但这些保护措施仅限于最基本的信息保护需求。
(2)、替换以及相关的修改
如果要对无线网进行设置,则可以避免一些相对比较弱的节点,采用其他的数据进行相关取代,或者使用一些其他的方式作出相应反应。
(3)、窃听
由于WLAN使用的是2.5G范围的无线电波进行网络通讯,有效范围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借用一台廉价的无线扫描器或者带有无线网卡的 PC 机进行窃听,但是预期的接收者发和送者很难知道WLAN是否遭到窃听,并且无法检测出来[5]。
(4)、服务不能正常使用
相比于有线网络,如果无线的一些相关的服务遭到攻击,很快便致使相关的无线网络无法进行,这就很容易导致系统内的一些网络不能正常使用。
(5)、攻击基础的一些结构
攻击系统中一些基础配置或者在一些硬件中容易出现的一些漏洞等等。这些类似的情况也很可能出现在局域网当中。但完全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不太可能的,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把相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6)、攻击置信
在通常情况下,一般我们可以伪造一些信息,比如制造一个相关的网站。若有一个很强的设备,可以让一些设备先登录其他的网络,与此同时,如果有一些密码和口令,就可以反过来进行攻击。
(7)、信任的传递
在一些公司使用无线网时,很容易被一些不知名的无线网络入侵,这样使得我们找不到相关的接口,因此,这就导致这个系统的信任程度遭到很多质疑。
4 实验小区中 WLAN 的最终实现
只需一台笔记本电脑,任何人都可以方便自如地在室内、室外进行上网办公、传递文件、查阅资料等,此外,还可以实现比如会议室无线网络、无线网络的语音和视频应用、高质量的数字及语音服务、随时随地的无线监控点、随时随地获得资源、使用方便,人性化的移动销售点、节省话费的WiFi电话等等功能。
5 结语
无线局域网使用无线多址信道来完成计算机之间的相互联通,并且还实现了移动通信的功能,更具人性化,将多媒体的应用有效发挥到了极致。 当今处于信息化、数字化生活的大浪潮之下,WLAN成了数字化小区必不可少的软硬件部分,建设小区的无线局域网是一个经济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如何确保网络的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如何有效结合现行的技术对小区网络进行可持续开发,已逐渐成为相关政府部门关注的大问题。■
参考文献
[1] 宋占林.无线接入宽带网的设计与实现[J].移动通信,2003,16(2): 68-69
[2] 郑海波.无线网络[J].现代情报,2005,10(8):10-13
[3] 马文生.WLAN 技术及应用[J].广东通信技术. 2004(12):8-11
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华电力),成立于1999年3月11日,是神华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42亿元人民币,管理资产总值327亿元人民币。
在5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华电力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市场需求,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经受住了种种考验。从资本运营起家,到能自主建设、管理大中型火力发电厂;从一个新公司、小公司,到如今已拥有全资、控股、参股的发电企业20多家,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区,实现了神华集团提出的建立新型煤电关系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两大任务。国华电力的快速成长,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业界的关注和认可,神华集团已将电力定位为集团主业的重要板块之一,国华电力已经步入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公司始终坚持“控股为主、布局集中、效益显著、品质优良、不求最大、但求更强”的持续协调健康的发展观,坚持“目标考核,监督实施,组织协调,责权到位”的管理方针,坚持“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开发为导向,以机制创新为动力”的经营方针,构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公司治理平台、基建管理平台、发电管理平台、财务管理平台、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以及符合公司特点的“以人为本、团队精神、岗位责任、健康环境”的企业文化。
一、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
遵照“十六大”关于信息化的论述,按照国家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的指示精神,根据神华集团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国华电力的发展目标,公司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信息化软环境为保障,大力促进信息化技术在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各个领域的应用。
公司立足于发展战略和专业需求,坚持信息化需求来源于生产、服务于生产,坚持管理与技术相结合,体现国华电力先进的管理理念、成熟的管理模式,坚持科技与生产力的有效结合,提高管理的有效性、针对性,实现管理透明化、规范化、实时化。同时,充分借鉴国际一流发电企业的先进经验,立足国内实际情况和自身的实际需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交流与合作等方式,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在实际的信息化建设中研究、吸收。
二、信息化建设成绩
1.建立了统一协调的局域网。国华电力及各控股公司对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意识逐步提高,不断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在软硬件建设与系统开发上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建立了相对独立又相互协调的局域网。
2.推进了在生产管理领域的应用。国华电力及各控股公司按照经济业务需求结合自身的管理模式,引进和建设了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如发电厂资产管理系统(BFS++)、实时/历史数据采集存储的PI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办公自动化系统(OA)、燃料管理系统、网上物资采购系统等,并在实际的使用中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3.进行了信息应用和数据集成。国华电力根据集团化管理的需求,经过统一规划与协调,采用国际先进的信息集成和数据仓库技术,建立了集团、发电厂级的综合信息门户系统,作为公司经营管理的统一综合应用平台,实现了信息数据跨平台、跨专业、跨单位的横向与纵向共享;通过生产、经营数据的实时传递,解决了信息孤岛,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现象,为国华电力实现透明化、规范化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未来信息化任务
完善网络物资采购平台,建设统一协调的电子仓库,提高发电厂物流管理水平。利用信息集成和数据仓库技术,建立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为国华电力应对电力市场竞争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统筹规划,整体建设,实现国华电力及各控股发电公司信息化系统的整体统一,构建“数字化”电站的基本框架。
2003年和2004年,由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和互联网周刊联合举办的“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调查活动。公司荣膺“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企业”。在国内电力行业科技信息化中奠定了领先地位,获得行业和IT专家的一致认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者单位: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东风劲吹――东风汽车公司创建35周年回顾
杨新强
2003年度,东风汽车公司年销售收入突破900亿元,按照国际上以销售收入评选世界500强企业的规则,已符合进入500强的标准。
从1969年9月30日成立至今,东风公司共生产各类汽车410多万辆;产品从原来生产单一的2吨半平头越野车,发展到今天包括商用车、乘用车和汽车零部件在内的全系列汽车产品;资产规模从国家原来投入的16.7亿元,发展到2003年底的636.8亿元。
东风劲吹!好一部浓缩的中国汽车工业“创业史”……
艰苦创业
东风的成长之路,始终镌刻着“艰苦创业”四个大字。
1969年9月底,伴随隆隆的开山炮声,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汽车公司的前身)的建设序幕在位于鄂西北的十堰拉开。1973年至1975年,东风的创业者们开展一系列大会战,拿出该公司第一个基本车型――2吨半越野车,并形成年产2.5万辆的产能。
1978年,东风人打响“提高产品质量、建设5吨载重车产能、年产5000辆5吨车、甩掉亏损帽子”这“4大翻身仗”,当年生产优质汽车5000多辆,实现利润279万元。
……
1985年,在基本形成年产10万辆汽车的产能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轻型车基地与中法合资神龙轿车项目相继在襄樊和武汉启动。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东风也同大多数国有企业一样曾陷入困境。在这关键时刻――1995年5月,同志亲临东风视察并题词:“弘扬创业精神,重铸东风辉煌”。鼓舞着东风人当年扭亏。此后,东风公司的经营业绩以年均30%的增幅上升。2002年,东风实现盈利58.5亿元。
2003年,东风走出大山,“迁都”武汉。
改革创新
自20世纪80年代始,东风在全国首创大型工业企业“联营公司”、“财务公司”,实行“利润递增包干”等新举措,使一个面临“停缓建”困境的三线工厂重获新生。
20世纪90年代陷入困境时,东风人对企业体制和机制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革:
――生产经营职能下沉。组建若干分公司、事业部,形成“板块”管理体制,东风载重车公司、东风零部件事业部、东风装备公司、东风南方事业部相继成立,考核细化,分散突围。
――改革企业研发机制。实施“项目负责制”,先后推出50多种新品,EQ1208、EQ1441等一批附加值高、边际贡献大、适销对路的重型车走向市场。
――在营销方面,东风公司公开商务政策,整顿营销秩序,彻底改变价格倒挂、赊销的现象,形成生产、销售、回款良性循环。
通过体制改革,公司总部机构由37个减到11个,总部机关人员由2200多人减到不足300人,处级干部压缩27%以上。在分配制度上,薪酬向“高技能、高风险、大责任、大贡献”的岗位倾斜。内部收入差距最多拉大到5―6倍。
国际合作
1975年前后,东风人就从西德奥芙柯公司引进先进设备并自行安装调试成功;1994年,又与日本本田在广东惠州成立东风本田汽车零部件公司;1996年,从美国引进康明斯技术,兴建东风康明斯发动机厂。这些零散的引进和合作,为东风后来进行大规模、深层次的国际合作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
迈入新世纪,以总经理苗圩为首的东风高层领导明确制定了“融入发展、合作竞争、做大做强、优先做强”的发展方略。
先看整车。2001年秋,东风取得江苏悦达起亚汽车公司25%的股权。2002年9月,东风与日产签署协议,以50∶50的股比建立中国汽车业最大的合资企业――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67亿元。2002年10月,东风与雪铁龙的母公司法国PSA集团提升合作层次,在神龙公司实现雪铁龙、标致双品牌共线生产。2003年7月,东风又与本田共同组建“东风本田汽车(武汉)有限公司”。
再看零部件。2003年4月11日,东风与美国康明斯在东风康明斯发动机厂的基础上,合资成立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柴油机生产基地正式运行。2003年4月30日,东风与美国伟世通公司的合资项目签约。
同时,东风也加大了国内资源的整合力度,大力引进民营资本。通过一系列的合资合作与联合重组,东风实现大步跨越,演绎出被广泛传扬的“东风模式”。
自主研发
东风人始终坚定不移走自主研发之路。
早年,从2吨半、3吨半越野车到5吨、8吨载重车,再到大客车、自卸车、半挂车以及轻型车,均体现出东风的自力更生精神。
近年来,面对跨国汽车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东风领导层认为,所谓自主品牌,就是扎根本国土壤并能向世界拓展、用自主知识产权所培育出的企业专用品牌。
东风为此制订的战略是:在传统汽车领域,多元国际合资合作联合开发与完全自主开发相结合,创建中国本地化品牌与完全自主的东风品牌;在新型能源车领域,以我为主进行创新性开发,大力培育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东风牌汽车。
他们自主开发的以东风“天龙”、“天度”、“红色旋风”、“大力神”、“开路先锋”为代表的新一代重型车,在市场上大获成功。
神龙公司加快新产品开发力度,“爱丽舍”轿车从造型、工程设计到工业化设计,完全由东风公司的技术人员完成。在微型乘用车开发上,东风公司自主开发了东风“小王子”,并批量生产。
在客车领域,东风自主开发的我国第一款中置客车获得国家银奖。同时,所承担的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清洁燃料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混合动力客车目前已有4台样车投入公交运营,明年有望产业化。
据统计,2003年,东风公司累计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7种车型和多种发动机,申请专利117件,是全国专利申请百强单位中惟一的汽车企业。
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原中国神马集团尼龙66盐有限责任公司)是神马集团的子公司,国家全资化工企业。公司位于中原名城――河南平顶山,企业总投资近30亿元,是全套引进日本旭化成尼龙66盐生产技术和意大利诺意公司尼龙66切片生产工艺的大型联合化工生产企业,也是目前居国内首位的尼龙66盐生产基地。公司于1994年12月开工建设,是国家“八五”、“九五”重点建设项目。1998年11月一次投料试车成功,1999年8月顺利通过国家竣工验收,是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认证企业。
尼龙66盐项目采用日本旭化成公司的专利技术,工艺先进,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该工艺不仅路线复杂,而且具有专利技术多、专利设备多、生产装置多等特点。生产系统采用先进的DCS控制系统和PLC逻辑程序控制系统,具有工艺流程复杂、高度自动化、节能降耗等特点。
公司主要产品有尼龙66盐水溶液、PA66树脂、环己烷、精己二酸、己二胺等。尼龙66盐是化学纤维和工程塑料的原材料,具有弹性模量较高,吸水率较低、耐热性、耐油性较好、自性等特点,通过改性具有良好的增强、增韧性能。用尼龙66所作的工程塑料,比重小、化学稳定性好、机械性能好、电绝缘性能优越、易加工成型,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机械仪表仪器、航空航天等工业。尼龙66还是高级合成纤维的原料,可广泛用于制作针织品、轮胎、帘子线、工业丝、民用丝、地毯丝等,经加工还可以制作弹力尼龙,更适合于生产民用产品。尼龙制品在我国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企业追求“管理高起点、产品高质量、人员高素质、安全高标准”。公司建立了完整的质量体系,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始终坚持"优化过程,持续改进,顾客至上,诚信为本"的质量方针,并在全公司推行ISO9001:2000版国际质量标准,2001年3月企业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8月又通过了UL认证。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始终奉行“以质取胜、以诚待人”的原则,将“质量是生命线,客户满意为目标”作为经营理念,把“保持主产品尼龙66盐100%优等品率”作为企业的质量目标。自投产以来,主产品尼龙66盐溶液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标准,优于国内同类产品。尼龙66盐产品优等品率始终保持在100%,其他产品质量均优于国内同类产品。
企业信奉“科技创新是企业腾飞的翅膀”。近年来,公司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成功之路。公司组织技术力量,围绕公司主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尼龙66盐的年生产能力由最初设计的6.5万吨提高到10万吨。新增的精己二酸装置年生产能力为2万吨/年。在加大技术改造的同时,积极研制开发新产品,1999年开发的“精己二酸”获得了“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称号,“纺丝改进切片FYR25BCL/FYR25T03BCL”荣获“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称号。
企业始终重视环境建设,实行“6S”管理模式――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不断加大现场管理和环保投入,绿化美化环境,使工厂具有“花园式工厂”之美称。企业有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各项排放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公司确立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大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快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努力为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潜力。按照发展目标,公司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利用一年时间使尼龙66盐产量达到20万吨。 2004年4月28日,新增10万吨尼龙66盐项目破土动工,项目建成后,公司的生产能力将增加到20万吨,尼龙切片4万吨,成为居亚洲首位的尼龙66盐生产基地。
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位于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市。市场始建于1984年3月,是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控股企业,首批151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十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业部首批定点鲜活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之一,也是全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公司注册资本11028万元,是银行系统“AAA”级信用企业。
市场配套设施完善,建有近10万平方米的交易服务大厅和大棚,并设有冷冻、冷储、电视监控、微机信息联网、市场管理中介经营等配套机构和设施;市场交易方式领先,交易流程启用“一卡通”,实现了电子化结算;市场检测手段先进,投资1500多万元建立了一处大型农副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每周定期对上市蔬菜抽检,保证了交易蔬菜的食用安全,为广大客户创造了放心、省心、安心的交易秩序和经营环境。
市场以规模大、档次高、品种全闻名全国。市场规划占地面积600亩,年成交蔬菜15亿公斤,交易额20多亿元。市场实行全天候交易,常年上市蔬菜品种300多个,并呈现出品种齐全、四季常鲜的繁荣景象。吸引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蔬菜来此大量交易,是居中国北方首位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自1995年以来,国家先后开通的四条主要蔬菜运输绿色通道中,“寿光―北京”、“寿光―哈尔滨”两条绿色通道的源头就是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买全国,卖全国”、“没有买不到的菜,没有卖不出去的菜”是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市场的评价。
2003年10月份,市场又成功敲响了国内蔬菜电子拍卖第一槌,迈出了中国蔬菜流通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该拍卖系统结合中国农产品交易特点,采用荷兰式电子钟降价系统,以公开、公平、公正为交易原则,推行“包装规格化、重量标准化、质量等级化、客户会员化、交易电子化”,有效地克服了传统交易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是一种与国际接轨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交易方式。
今后,市场仍将以“服务、创新、求实、奉献”为服务宗旨,以“客户发财我发展,我与客户共繁荣”为经营理念,热诚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前来市场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信息系统建设
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是全国81个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试点之一,广东省、广州市的农业龙头企业,国家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定点市场和争创全国绿色批发市场示范单位。全国20多个省市都来市场进行交易,每日蔬菜成交量保持在600万公斤,高峰时可达1000万公斤。除大宗蔬菜外,还经营名、优、特等反季节蔬菜,是居华南地区首位的蔬菜集散地,在全国蔬菜批发市场20强中排名第一位。部分档口还组织货源出口香港、澳门及东南亚、日本等地区及国家。
目前,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将投资3亿元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及完善配套设施的建设。市场面积扩大到40万平方米,在原经营蔬菜基础上增加水果经营、蔬菜经营面积20万平方米,水果经营面积15万平方米。新建综合交易大楼84116平方米,商务大楼3605平方米,设有电子监控中心、客户服务中心;配套设施有农药检测中心、结算中心、4000吨水果冷库、1500吨蔬菜冷库、生活配套区,停车场,容量7千伏安变配电站2座,污水处理站,垃圾压缩处理站。计划于2005年底建成功能全、规模大、档次高的果菜交易市场,成为全国农产品集散中心、价格中心、信息中心、检测中心,并向现代化物流中心发展。
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将随着市场建设步伐同时全面开展,将建成电子拍卖结算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客户服务中心,LED屏显示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冷库管理系统,物业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24小时电话传真查询系统及互联网站。
信息系统以数据应用为核心,建立、改进、完善批发市场决策层/管理控制层/业务处理层三级综合管理业务处理计算机系统,以市场行为主体为对象,实现各业务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数据共享。把批发市场经营和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与物流伴随的资金流信息与管理控制信息等集成起来,对经营决策、经营活动、生产过程等全方位进行控制,增强批发市场的市场应变能力,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提高公司的效益。
随着信息化试点项目的逐步实施,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将会以崭新的姿态参与市场竞争,推动本地及周边地域农产品的流通,成为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典范。
“吴忠仪表”――迎接新挑战焕发新活力
吴忠仪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吴忠仪表”),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自动调节阀研发、生产企业,全国调节阀行业协会会长单位,企业规模、技术力量、产品品种覆盖率和综合实力均居国内同行业龙头地位。
吴忠仪表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确认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999年)、《全国专利工作试点示范企业》(2001年)、《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2年)、《中国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100强企业》、《宁夏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2002年)。
多年来,吴忠仪表一直承担着引领国内调节阀行业先进技术新潮流的角色。引进的CV3000系列调节阀,使我国调节阀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前进了大约15年;引进德国ARCA公司的智能型模块化调节阀的设计制造技术,为全国调节阀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新的贡献。
吴忠仪表企业技术中心2000年1月被四部委确认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该中心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了近年技术创新战略目标:
密切跟踪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动向,整合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构筑高水平的企业研发平台,大力推进前瞻性、超前性、跨越性的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大力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鼓励原始性创新。建立起持续发展、高效运行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引进人才;不断增加科研投入;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优势的产品和技术,确实提高企业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吴忠仪表现已形成以自动化仪表为主,包括数控机床、民用水、电、气、热计量仪表等产品,形成公司庞大的高科技产品群,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已有23项新产品被国家科技部和原国家经贸委评为《国家级新产品》。
2004年6月,公司新一届董事会及经营班子产生,公司全体员工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制定了做精、做强、做大工业自动化仪表、铸件、民用水、电、气、热四表、数控机床四大核心优势产业的战略目标。对内狠抓企业生产与管理工作,对外大力开拓市场,积极引入国际、国内战略合作伙伴。目前,公司生产经营秩序稳定,四大核心产业经营形势良好,产销情况稳定。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
2005年是吴忠仪表发展的关键一年,在以冯奇峰董事长为首的公司新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按照新的战略构想,做精、做大、做强核心优势产业。全面打造企业核心优势,按照“科学、严格、规范化管理,工作日清、日结、日高”的方针,为实现“管理精效、产品精美、过程精细、服务精良、创新精进”的五精目标而努力奋斗。
打造中国一流绿色农产品物流航母
――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
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简称白沙洲大市场)规划占地1107亩,分期开发建设,总投资约8亿元。2004年12月28日项目破土动工,2005年6月28日一期开业。一期项目建设用地737亩,经营面积18万平方米,设蔬菜、水产、干鲜副食调料、禽蛋交易市场及部分服务项目,预计年经营农产品30亿公斤,销售金额50亿元,销售税金240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
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的建成,一方面彻底改变了武泰闸周边地区原来的脏、乱、差状况,解决了武汉“南大门”的交通瓶颈问题,提升了城市功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大市场拥有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的交通优势,承东启西、接南转北,也是构成武汉现代化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和发挥了武汉九省通衢的优势,也为培植武汉农产品龙头企业提供了良好机遇!
2004年12月,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被国家批准为农业部定点市场。目前,入驻大市场的客商约1300多户,蔬菜日交易量已达450万公斤,水产日交易量约250万公斤,其它农产品日交易量约50万公斤,营业额近1000多万元。日进出车辆近万辆次,日人流量达5万多人次,已形成全天24小时营业的新格局。目前,武汉市及周边郊县城乡居民的蔬菜80%均来自白沙洲大市场。
白沙洲大市场拟与香港绿丹兰公司合作兴建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园区,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综合使用农业资源,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该项目建成后,不仅能为大市场提供全新的功能食品交易品种,还能通过定单农业带动武汉周边郊县100多万亩生产基地的农产品生产与深加工,将成倍增加白沙洲大市场农产品的吞吐量。不仅为解决“三农”问题的解决找到一条新路,还将成为武汉市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白沙洲大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农产品物流核心地位的不断提升和综合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力图将“农改超”模式载入现代化的白沙洲大市场,逐步过渡和完善农副产品超市化、连锁化等现代化销售模式,建立现代化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以适应大市场、大流通的经济发展需要。不断创新经营、管理理念,实现跨越式发展。
太原市桥西农副产品有限公司
太原市桥西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是山西省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太原市“菜篮子”工程的重点企业,主要从事大型农副产品市场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和农产品配送连锁经营,成功培育了桥西综合批发市场。2001年3月,实行内部股份制改组,在原有股份集资办市场的基础上,改组成立现公司。建立了包括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在内的相互独立、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了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性转变。
公司所属太原市桥西综合批发市场创建于1992年6月,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山西省乃至华北地区居首位的综合性批发市场,也是农业部定点市场。主营蔬菜、水果和副食调味品,供应量分别占太原市总供应量的90%、70%和75%,2004年交易额14.2亿元,交易量8.01亿公斤。
公司的发展战略是:建设一个大型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5个高科技示范基地和10个便民连锁店。努力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和集团型、外向型的具有综合商业特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收,确保城乡居民“菜篮子”供应和提供就业和再就业岗位,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