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浅谈小学生品德教育范文

浅谈小学生品德教育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1: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浅谈小学生品德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浅谈小学生品德教育

篇1

一、小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

现在的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众星捧月,从小养成了为所欲为、唯我独尊的不健康心理,不仅社会观念淡薄,是非观念差,连起码的家庭观念也极淡薄。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可是由于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和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又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正处于人的发展的基础阶段。儿童的品德行为正处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阶段,可塑性强,只要正确地引导,就能促进儿童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变得更加优秀;反之,如果在德育的某一环节上出现偏差,则将使儿童向不良的方向发展,就成了大家眼中的“坏孩子”。因此,加强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摆在我们学校和家长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思想教育必须从小学生抓起,它对于人品的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让小学生及时了解思想道德的内容,他们就可以用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指导自己的行为,知道自己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知道应该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从小道德观念强,思想品德好的人,长大以后是很少违法犯罪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在小学阶段就形成了不良道德习惯的人,往往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于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影响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因素

通过与学生谈话,家长沟通和查阅相关资料显示学生出现不良道德品质的因素有: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一)学生自身因素

当前的小学生,在家中都是娇生惯养,稍遇不顺,便会发脾气,情绪冲动产生不良行为,造成严重后果。

(二)家庭因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政策的落实,许多家长过分宠爱孩子,对孩子提出的任何物质的要求都尽力去满足而忽视运用正确方法对子女进行品德教育。父母离异的残缺家庭,孩子过早地推动父爱和母爱,在单亲照顾下成长。这样,很容易出现偷窃、斗殴、浪荡、内向、怯弱、忧郁等行为

(三)学校因素性格特点

在学校,小学生没有任何方式可以免于从教师那里获得道德态度,道德信仰和施行行为习惯,教师对待小学生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小学生品德的发展。社会学家的调查证明:强制专横型的教师只能培养出屈从推卸责任不愿合作、弄虚作假等品质的学生;放任自流型的教师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道德品质差,学习也不会好,因为他们缺乏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责任,不懂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更无合作精神和自觉性可言;而民主型的教师,能尊重小学生的情感需要,尊重学生性格,培养的学生有责任心,有自觉的行为习惯,有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共同合作的行为表现,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小学生道德教育对策分析

小学生思想品质受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完成学生良好品德形成这一艰巨的任务。

(一)学校方面

小学生喜欢模仿老师的言行,因此教师要注意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牢固树立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信念,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学习对教师的评价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把政治理论水平、育人效果、师德作为衡量教师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单一凭分数论高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把班主任单独评议改成自评、互评、家长评议相结合;缩短评议时间,及时与家长沟通。只有教育的思想正确,把学校德育摆在重要位置,才能把学校真正办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基地。

(二)家庭方面

“养不教,父之过。”作为家长应积极地为孩子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作为教师应该爱护、尊重学生、对出现打架、骂人、旷课等行为的孩子要正确疏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改善他们与群体的关系,不能强制,以免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加快不良品德形成。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通过家访,让学校的教育,使学生的自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

篇2

关键词:青少年教育;思想道德;德育合力;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0-0050-01

思想品德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按照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社会所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有用人才。思想品德教育是任何社会或阶级为使自身得以继承和发展而培养造就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古往今来,没有思想品德教育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全党及各条战线的共同任务,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由于小学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广大小学生、根据他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情感认识规律来开展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关键所在。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确立思想品德教育为首的主导地位

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学校工作首位,首先是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取得共识,其真正认识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思想品德教育的主导地位是由秩序的功能所决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学校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功力作用,思想品德教育对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保证作用。因此,从学校领导到全体教职工必须更新育人观念,端正办学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到“四坚持”、“四抓。”即坚持思想品德教育为首,抓“五育”并举,坚持面向全体,抓后进生的转化;坚持全程负责,抓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坚持全面丰收,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广大教职工的思想统一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根本宗旨上。树立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人人都是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增强全员思想品德教育意识。这种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共识,才是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所在。

二、思想品德教育要坚持多样化

所谓多样化,是指教育形式的多样。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上根据教材,并联系实际补充丰富德育资料向学生讲授,着重抓住德育目的,讲清人物实际,让学生感受德育道理;在讲解和认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理解,充分发挥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创设机会,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德育专题班会,使学生从活动中有所悟,有收获。

三、品德教育要联系生活实际,强化自我教育意识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时期,但发展不够充分和成熟需要加以训练和培养。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在指导道德行为中强化自我教育意识是行之有效的。例如教学《我爱国旗》时,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知道升国旗,降国旗时要立正、敬礼,那么在每周星期一升国旗时你这样做到了吗?让学生落实到行动,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各方面密切合作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除了老师的引导,学校教育外社会教育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一个好的社会环境,能改变人的思想。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如果干扰很大那会有赖宁,张海迪,李向群式的人物产生!一些旧思潮、观点、做风对提高人们道德不利,但是有一批又一批的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人物产生。总之,良好的社会坏境,可以酿造出辈出的人才。另外,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家庭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家庭,就教育出不同的孩子,比如,某个家庭品质好,忠厚老实、勤劳朴素,他的后人也亦如此;如果某个家庭好逸恶劳、阳奉阴违、老奸巨猾他的后人多般如此。当今世界,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达到某个目的,策马扬鞭地进行严教严管。在这种高温高压下,他们就有一个固有的品德观念。这种观念就是家庭教育中形成的,所以对整个人生价值来说,是基础,但必须要有这个基础教育。

五、建立建全完善的思想品评价体系

篇3

加强农村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一直在农村小学从事教育工作,对农村儿童的思想发展现状和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比较清楚,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共同探讨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 学生找不到自己成长的方向,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没有目标性

“有志者,事竟成”,理想的树立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了理想,才有奋斗的目标,才有为目标而去努力的不竭动力,才会去注意自身各种素质的提高。

但我们看到,农村的少年儿童却没有远大的、明确的人生理想。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处于一种漫无目的的学习状态,就连成绩优秀的尖子生对自己的理想也很模糊,有的甚至根本都没有考虑过将来做什么,怎么去做。可想而知,他们对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考虑的就更少了,他们对自己将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就更渺茫了。找不到自己发展的方向,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也就没有了目标性,关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因而,我们的家长和教师要了解理想教育对儿童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重要作用,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使其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找到自己的思想定位,明确自己应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什么样品质的公民。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与提高才有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发挥民主,让学生自己讨论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

这种方法是讲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从而完成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在设计、引导讨论时,要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性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辨是非、明事理,是非不辨则事理不明;要注重贯穿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坚持知行合一观;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各抒己见,哪怕是很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民主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三、创设教学情景

教师根据课本,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情理交融,从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运用这一方法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师生的特点选择情景类型,如画面再现、音乐渲染、实物演示、生活显示、语言描述等等不同类型的情景。设计情景要有新颖性,使学生喜闻乐见或引发激情,才能收到情理交融之效。当学生离开情境同样可以有效地学习时,就没有必要给学生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四、学生无法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与成功,找不到自信,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缺乏积极主动性

新课程强调要转变评价方式,采取激励性的教育评价。但农村小学还仍然处在原先的那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即以学科成绩的好差来评价学生。这样一来,一个班级当中绝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是很平常的,他们无法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与成功,得不到教师的激励与表扬。他们整天生活在一种学习失败的阴影当中,找不到自信,因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在他们的世界里自己就是一个失败者,他们就更不会再去思考自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即关注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所以,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缺乏积极主动性。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体验快乐与成功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评价方式,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尽量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长处,找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适当鼓励,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然后再去引导他们去提高思想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其次,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各自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认识自身的价值,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与成功的欣喜。通过这种途径,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成绩,找回了生活的自信,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投入到生活和学习当中。这时,再去指导学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做。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尤其在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其形势愈发紧迫,因而我们应该积极研究探索,以期探究出适合提高农村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篇4

【关键词】培养 训练 品格影响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小学阶段是儿童初步走出家庭,接触社会,了解生活,学习知识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他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基础心理素质开始形成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儿童的身心发育速度很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所以品德教育会对儿童今后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生品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进行常规训练

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坚持不懈的结果。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为小学生自控能力差,他们贪玩、好动、易冲动,所以一些常规行为训练很重要。只有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关心体贴下,学生才能有信心和决心,久而久之,才能使这些良好的品德得到内化。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很重要的。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关系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更能充分交流思想。有时学生不敢跟自己的家长讲的话却能对自己的老师畅所欲言,老师更能容易了解学生及其思想的变化,并加以引导。总之,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学会做人、做事,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思想教育要有示范性

所谓示范性,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中,要身体力行,成为学生的模范和表率。小学生有爱模仿的特点,他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注重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起到表率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只动嘴去说服教育学生,更多的时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教师自身的表率让学生受到教育,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自觉树立起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观念。

四、教师对学生投入“真爱”,有利于学生“心灵”沟通

品德教育要“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而了解学生的关键在于投入“真爱”。只有用爱心打动学生,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愿望。教育工作是“良心事业”,只有教师动真情,学生才能动真格;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心灵,才能做到全面调查,才能抓住学生的思想倾向,分辨出外因或内因,针对原因对症下药,做到方法正确,措施得当,如此才能效果显著。

五、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重视榜样作用,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

家庭与社会中成人对事、对物、对人、对己的态度和评价,常常潜移默化地影响少年儿童的是非、善恶、荣辱观和价值观等。家庭与社会中的各种积极因素对儿童刚刚开始形成但又不稳定的思想品德具有巩固和强化的关键作用。要使家庭、社会对学校德育发挥良好的作用,学校应主动与家庭、社会沟通情况,使三者相互配合与协作。这样做,可使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相衔接,在方向上相一致。各种教育的相互补充,有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学校可利用家访、通讯联系、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等方式,取得家庭的配合与协作。

要使家庭、社会对学校德育发挥巨大的作用,学校还要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深入观察、了解社会,辨别是非美丑;要注意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锻炼”等,组织和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为了保证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获得积极的、肯定的心灵感受,不仅学校要加强同社会的教育联系,社会各级政府部门也要树立育人意识,为学生广泛接触和正确了解社会创造并提供有利条件。社会主动关心和参与学校德育,抓好社会成人教育,使其言行成为青少年的道德示范,对搞好学校德育尤为重要。

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要相互协调一致,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修养,使祖国的新一代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下茁壮成长。

总而言之,良好思想品德需要学生自身的长期努力和教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持之以恒,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终有一日,会水滴石穿,百芳齐现。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学.柳海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篇5

关键词:低年级 品德与生活 主动探究 关注 了解 发展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131

一、 关注每一个学生,精心设计各项教学活动

《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形象直观,教学内容都是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要做好《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教师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使课堂教学活动尽量多地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课前准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选择活动的依据,找准教学活动开展的切入点。我们的教学资源来自学生的生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在学习中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提升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时,我把教材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改变,运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有关“小马虎”的动画资料。我通过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观察发现一年级的学生经常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一些不细心、不认真的不良现象,尤其是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很粗心。于是,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传递悄悄话”“争做小教师”等游戏,将学生的生活与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真正结合起来。这样,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活动都是非常真实的、自然的、所有学生都非常熟悉的,也是学生学会生活所必需的,采用这样的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真正实现了教学的高效实效性。

二、 了解每一个学生,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师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是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只有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尊重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差异性才能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个学生的智力和认知水平不同,家庭条件、生活环境以及生活经历都存在着很大不同,由此导致他们形成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气质性格和不同的特长。教师要深入了解和研究自己的学生,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特点,依据学生的这些规律和特点来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以促进全体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新课程改革反复强调提倡教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也会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小组讨论活动,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主动探究新知的意识。当然,在刚开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我们也走了一些弯路:由于没有制定小组合作讨论的规则,常常会出现教师提出讨论主题之后,有些学生为了抢答,胡乱喊叫;有些学生为了提出独特的见解,只顾着想自己的答案,而忽略了倾听别人的看法;还有的学生为了表现自己,高声打断别人的发言,没有基本的礼貌可言……我曾经一度对小组讨论的可行性产生怀疑。可是,后来我还是会思考,既然新课程改革提倡这样的教学模式,它就一定有其独特的优势。我教的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他们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但是自制能力相对较差,出现场面混乱的情况也属正常。同时,小学生又特别信任自己的教师,并且乐于模仿教师。于是,我设计了一个“角色互换”的活动。一上课,我就坐到了学生中间,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但是这一次我要当学生,所以我想请同学们来当教师,大家先来看看我们小组是怎样讨论学习的,然后大家再来说说看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随后,结合当堂课的教学内容,我和就近的小组一起开始进行话题的讨论,其他学生都非常好奇,觉得非常新鲜,于是,他们开始认真地观察我们的举止和倾听发言。当我们讨论完成之后,很多“教师”都纷纷举起了手,他们发现的事情可多了:你们小组讨论之前,先规定好了大家发言的先后顺序;一个同学发言的时候,其他学生都必须认真听;一个学生讲完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其他学生才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有的同学说得好的时候,其他同学都在夸奖他;有的学生接受了其他学生的帮助之后会主动有礼貌地说谢谢……别看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可是他们观察得非常认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把小组讨论的要点都挖掘了出来。这个时候,我及时肯定和表扬学生的这些发现:“同学们,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希望同学在以后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你们也可以像这个组的同学一样,甚至比我们更优秀,好不好?”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总是会抓住适当的机会进行强化,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发展每一个学生,让教学活动走出课堂

《品德与生活》课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教学效果又可以真实地体现在生活当中。要检验我们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真正地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是否懂礼貌,是否能够通过学习真正地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起积极主动的探索意识。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只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还可以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去,通过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加强跟家长的沟通,由学校活动延伸到家庭、社区和学生其他生活空间,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服务。

总之,《品德与生活》课程为学生的成长建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教育空间,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每一个学生学会做人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俞彦才.《品德与生活》活动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祖国:建设版,2014(6).

篇6

关键词:思想品德;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开设的学科,对于低年级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要具有童趣,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学生的学习不在趣味驱使下,怎么能拥有一个高效果呢?在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怎样创设学习情境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体会。

一、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低年级的学生都爱听故事,可以说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那么教师就要利用这个特点为学生创设必要的学习情境。教师可以事先搜集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利用这样的故事将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出来,将学生引领到教材内容之中。教师充满情感的语言描述,会给学生呈现出一幅幅画面,学生将这些画面链接起来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图示,然后再和新课教学内容有机地联合起来。教师要具备煽情的能力,具备调动和调整学生学习情绪的能力。这是为学生描述学习情境必备的能力。教师为学生描述情境,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引领学生进入教学氛围中,更好地感受和接受知识。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篇7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探究

一、要在教学中创设学生生活的情景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即生活。”也就告诉我们,教育和生活是不能分离的。新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以往的教学往往局限于书本,没有与鲜活、丰富的生活相联系,导致教学失去了生活实践的情境,显得苍白无力。为了使说理更充分,明理和导行应该是紧密结合的,而且应和学生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我在教学《家人的爱》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件能表达家人对自己的成长关怀,很有意义的物品,并思考这件物品为什么很有意义。几天后,孩子们带来了各种物品,有手表、电子琴、小衣服、奖状证书等等。上课了,孩子们拿出自己的物品,开始向大家进行温馨回忆:一件妈妈做的衣服,让人联想起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浓浓的亲情回荡在心中;一块妈妈在9岁生日那天送的手表,孩子解读出父母对自己殷切的期望;拿出电子琴,弹奏一曲,从孩子们热烈的掌声中,体会到家人为培养我们健康成长付出的心血;一位没有准备东西的学生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讲诉了自己生病住院期间,家人对自己无微不至照顾的事情。这时,我扮演成一名记者,举着话筒现场对学生进行采访:“今天,听了大家的介绍,你有什么感想?”通过这样温馨回顾,激发并增强了体验强度,孩子们对于家人关爱的体验在课堂中犹如被放大镜放大了,强化了,真可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真。”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考虑凭借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发学生的思考,体现学生社会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只有紧紧地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老师应该全面的对课程目标进行把握

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根据新课改的相关标准进行,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在制定目标的时候绝对不能制定那些假、大、空的目标,必须提高目标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都是应该贯穿其中的,无论是课前活动、课后活动还是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必须根据目标进行。老师在把握教学目标的时候也必须更加地全面,并对其更好地进行落实。在教学的时候,也应该改变教学方法,重视学生能力、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三、进行课程资源的挖掘,让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本身便是比较开放的,老师应该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资源的挖掘,认真钻研,真正地了解教材,并在这个基础上确定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在教学的时候将其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好地结合在一起,重视和学生有关的教学资源的挖掘,这样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便会更加的丰富。此外老师还应该重视民族精神、文明行为以及诚实守信等方面内容的教学。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质疑或者提出的一些问题,应该认真地解答,绝对不能出现不耐烦的情况。

四、要利用资源,让课堂教学服务生活

教学活动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要源于生活,要为儿童的当下和终身生活服务,不断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知识,以促进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获得更好的发展。教师要在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主动寻找实践场所,创设实践情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路奠基。

例如,《当灾害降临的时候》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一批英雄少年的感人故事;体会并学习他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勇于救人的优秀品质;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将爱心传递到需要关爱的人身边。在教学前的备课中笔者想到,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年龄小,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们的应变能力、自救能力都不强,如何提高他们在灾难来临时的生存能力,也应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关注。因此,在课前让学生收集了很多应对灾难的安全避难和自救知识。在教学中,除了完成教学目标,还以小组讨论和汇报的形式,让孩子们分享安全避震、震后自救、互救等知识。同时在课上还拉响了地震警报,创设地震来临的情境,让学生进行避震演练。这样,整堂课的教学不仅注重了学生精神层面的培养,还教会了学生实实在在的生存本领。

做好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符合教育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进行教学观念的改变,转变教学办法和策略,并根据课本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会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唐禄永.浅析小学思品课教学方法[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10):125.

篇8

关键词:农村小学;品德;生活;教学模式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小学生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是新课程理念的宗旨,而现在的新课标给教育教学带来全新的理念,比如,苏教版试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使人耳目一新。它突出地表现了其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征,把道德寓于小学生的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当立足于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生活的教育时,我们要特别关注农村小学生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更有效率地达到教学目标。

一、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与课程内容相结合

我们要始终铭记一点,学生和教师手中的教材绝对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我们所了解的,比如,学生家庭生活、直接经验、动手操作以及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是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的。简言之,就是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要杜绝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教学中,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在农村小学的教学经验中,除了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外,还应该根据本课程的特征,放飞学生自身,进而放飞学生思维,比如把学生带出教室,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实践,在生活中学习。让教育融于学校、社会、家庭之中,让品质在老师、学生、家长的互动中形成。例如,在教学《我和太阳做游戏》这一课时,可以把学生带出教室,请学生坐在池塘边,躺在草坪上,闭上眼,听着优美的音乐,伸出双臂,去拥抱太阳,去抚摸阳光。通过这样一次次的亲身体验,渐渐感知阳光的明媚,感受影子与阳光的关系,亲手制作肥皂泡,体验阳光色彩的变化,这样,教学的目的就能有效和迅速的达到。老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欣慰,学生因学到知识而感到快乐。还可以将现实中有的融入教学中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对学生来说又是比较有意义的,比如,为什么不能裸眼看太阳和如何在强烈的阳光下保护我们的眼睛。

恰到好处的教学设计会在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架起一道“融会贯通”的隐形桥梁,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了解”的良性沟通。更重要的是,教学中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年幼却对他们自身而言极其重要的思考,这种思考对于日后世界观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课堂教学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虽然没有城市那么丰富的素材,但也要最大限度地以生动、活泼、有趣的方式,尽量让儿童在学习中将课堂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践结合到一起。采取多种方式,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课堂教学。

1.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由传统讲解模式演化而来的明理激情导行模式,虽然听起来很复杂难懂,但其实可操作性比较强,实行得当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它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授课中的各种课型。详细说来,该模式以任课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感等手段传递有效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跟随老师的指引融入教学内容中。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橐求。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是该模式的显著特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慎重选用这种教学模式,最好对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有所了解之后采取该模式,运用过程中,还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在《我送老师一枝花》一课时,做出一些比喻,如“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等学生会感到亲切而能很好地理解的例子后,教师可语重心长的、娓娓道来的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老师们的关怀下健康成长的真实故事,以及自己从教以来在工作中对教师工作的真切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心中的老师,对老师的期待和自己今后如何尊敬老师,做老师的小助手。使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交流和共鸣,鼓励学生主动地以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提高教学实效。

2.“问题―讨论”模式

顾名思义,此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师抛出与教材和生活相关的问题给学生,使其自由发挥地讨论问题,以此达到教学目标。“问题―讨论”模式,力求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激发人格积极向上的一面,促进其人格发展,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思考问题机会,进而培养学生领悟到理后,在生活中运用到理,继而向他人传授到理的能力,该模式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用长篇大论的方式机械地向学生讲授哲理性较强的内容时,往往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学生也是一头雾水。如果采用此种教学模式,则会大大增强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性。实践表明,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是最受学生欢迎的。

3.角色扮演模式

角色扮演模式以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为基础,转换学生本来的角色,体验“做别人”的别样感受,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生动、典型的场景,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故事性较强的课文讲授时,采取此模式是最合适不过的,另外,以行为为主要线索的课文也可适当采取该模式。从现实来看,大部分的学生都很喜欢这种模式,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教师采取的角色扮演让学生记忆深刻眼前一亮了,学生在课余时间还会自发设定情节,自导自演的继续进行“扮演角色”。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又能将自己的生活和教材结合到一起,这也与品德与生活中的要求和目标不谋而合,收到的效益也较好。

篇9

1教学起点生活化

教师与学生是一种沟通关系,教师除了改变课堂老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的旧观念;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以外,更应让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真正“生活”起来,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真正的需要。因为生活内容是书本内容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对社会生活也缺乏经验。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少量经验,结合他们的现实生活,分析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他们的生活经验。教师在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原有认知、情感、行为习惯作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

如:在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事先让学生读教材了解书本知识后再在家里动手实践,种植种子,询问家长,了解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再组织学生展开对“种子发芽”条件的讨论。这样学生就掌握了所学知识。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对学生进行农村科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自觉性,培养他们从小爱农村、爱家乡、爱自然,树立建设家乡的思想意识。

2教育资源生活化

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本身只是一种生活的过程。教师绝不能将品德从孩子的实际生活中剥离开来,要以儿童的实际生活为教学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在学生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让学生过更有意义的生活。

在上示范课――《我们一起做》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环节:请小朋友们四人小组合作拼图,比一比哪组拼得又快又好。学生们便开始动手拼图。在拼的过程中发现,这个拼图并非普通的拼图,那是源自孩子们自身的照片呀。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学生当然拼得乐此不疲。教学进行得十分顺利,大家体验着“一起做”的愉悦。

又如:在教学《我爱学习》时,整合语文课资源,让学生读课文,并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同时,让学生结合自身、回顾自身的经验,在课堂上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结合自然科学知识,让学生说说在西瓜球身上学到了什么知识?在生活中学会了什么?谈自己身边的事,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学生兴趣盎然。再通过区分“生、熟鸡蛋”的小实验,让学生动手做做,最后通过打鸡蛋检验,达到上课的。这样,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品德课堂还原生活,同时课堂资源又是源于生活,通过实践,又高于生活,最终发展生活。

“教材给予我们的只是一个话题”是新课标下的一个新概念。这个话题需要教师对其创造、加工,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生活,在感受中提高、发展。

3抽象道理生活化

《教育理论》指出:学生的思想品德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又是在活动和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因而,教师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性,而且让学生真正地用心去感受生活。通过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珍惜童年生活的价值,去改善、促进他们正在进行的生活,进而得到各种美的、精神的满足和快乐,从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我在教学《做事不拖拉》一课时,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救人、救火、耕作等场面,抛出问题:假如谁拖拉了??将会发生什么后果?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假如医生拖拉了,病人就会面临死亡。”有的说,“假如农民拖拉了,农作物就会错过生长的最好时机,不能春种秋收,我们就吃不到香喷喷的米饭了。”有的说,“假如农民拖拉了,田里的青菜就会被虫子吃掉,农民就没有好收成了。”面对火灾,孩子们说得更加激烈,“假如消防队员拖拉了,房子就烧毁了,可能性命都没有了。”“假如消防队员拖拉了,火势还会蔓延开来,把房子上面的电线也烧着了,我们国家就损失惨重了。”“假如消防队员拖拉了,那么加油站的火会越烧越旺,然后爆炸。”让学生通过假想,进行一次体验和撞击,从而认识到抓紧时间的重要性。接着,让学生读读各行各业的人和古人对时间的认识――医生说:时间就是生命。农民说:时间就是丰收。工人说:时间就是产品。消防队员说:时间就是胜利。我们说――时间就是一切。引导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来认识时间的重要性。最后,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讲故事的形式,讲述《寒号鸟》,让孩子们在“寒号鸟”的冻死中,得到感悟,切身体会到抓紧时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就把书本中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使学生易学、易懂。抓住教育契机,把抽象道理生活化,实施无痕教育。

4重在实践,走向生活

“纸上得来总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教师的千言万语的说教抵不上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得的点滴感受。为此,在品德教学中,教师就应该从生活中选择专题,让学生在延伸的环节中亲历感悟,通过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发现和感受生活的美。“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品德课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犹如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源远流长。品德教师要善于观察生活,整合教育资源,密切结合学校实际、学生思想实际和教学内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向着生活化、个性化、人文化的方向开拓创新。因此,我们应尽量引导学生放眼周围的生活世界,发现生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

我在教学《春天在哪里》一课时,安排学生在课前去寻找春天。上课一开始,就播放语文课《找春天》的录音,让学生沉浸在春的芬芳中。紧接着,我问学生:你发现春天了吗?怎么发现的?一层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他们都迫不及待地说出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到的春天。有的说,“我看见小草探出脑袋了。”“我发现柳枝头上吐新芽了。”“我看见小麻雀飞来了,它是春天的使者”等等,孩子们的感受多么真切啊!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寻找、观察、感受、交流体验到春天,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结合《我和春天一起玩》一课,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学生在心灵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在一次《主动做家务》的教学中,我摆脱了空洞的理论说教,设计了“本周我当家”的体验活动。先请同学们观察父母一天所做的事,并记录下来,然后在双休日进行当家活动,承担一天的家务活。让学生在课堂上谈谈自己当家的感受时,学生们积极性很高,感慨万千,各抒己见。父母白天除了上班,还得回家干活,照顾我们,关心我们的学习,真是累坏了。当家才知油盐贵,原来生活真不是想像中的那么简单!自己还不听话,不懂事,常惹父母生气,真不应该!有几个学生还自己编排了“今天我当家”的小品进行表演,有的读了写给父母的信,还有的唱起了《我爱我家》。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作为父母的辛苦,于是下决心要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父母分忧解难,让父母放心。通过精心策划的家庭体验活动方案,把理性的要求融入了生动的家庭生活,在生活中发展学生的道德智慧、道德情感,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篇10

[关键词]:找准切点;引领体验;挖掘资源;践行品德

一、找准切点,让教学流程更有效

《品德与生活》以儿童现实生活为重要题材,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鉴于此,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生活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找准生活中切入点。《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上小学啦”,由《上学去》、《我的老师》、《找朋友》、《放学了》五课组成。孩子们告别了幼儿园生活,走进学校大门。他们的生活和上学前不一样,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新的学校师什么样的?”“老师会喜欢我吗?”“同学愿意和我一块儿玩吗?”“我能找到老师的办公室吗?”“上课铃响后,我应该怎么做”?“下课铃响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放学了,我能与不认识的人一起走吗?怎样过马路?”这些都是一年级学生踏入学校在日常生活自己要面临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校生活实际,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如:让学生做自我的介绍,引导学生并关注学生的交往、合作,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不安心理;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让学生亲自找一找校园的每一处地方,熟悉校园环境;结合学校一日常规教育要求,指导学生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件事;放学组织路队回家时,告诉他们怎样过马路平安回家等。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懂得集体生活的重要性,懂得珍爱生命,使之健康、安全、愉快积极地生活。这样整个单元的教学流程更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实现教学目标。

二、引领体验,让课堂活动更有效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前言里讲到“活动性”。《品德与生活》的“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中介。因此教师应该把握这一理念,“用”好教材,而不是“教”好教材。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设计,让学生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比如二年级下册《让我再试一次》,开始教师与学生互动,做“限时夹球”游戏,结果学生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也好,失败也好,学生们都有了体验,教师抓住时机问失败的学生“想不想再试一次”,学生说“想”。学完了“圆圆的故事”后,学生得到了启示,这时教师再让刚才游戏失败的学生“再试一次”,如果失败,还给机会再试一次。这样,一次次的体验,让学生懂得遇到困难时不要怕,要敢于尝试,坚持不懈,有效地完成了这节课的德育目标。再如,四年级上册《今天我当家》这一单元,教学时教师假若是单纯地讲解买卖、用餐、待客接物的要领,定有不少学生仍然达不到要求。那怎样让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呢?教师组织“我来当评委”、“家务大检阅”等等各种各样的展示活动来达到目的。因为展示活动是最令儿童兴奋的,准备训练的过程特别能给学生以美好的体验,它能使每个儿童都能积极参与到,不论能力的大小,都有事可做。若教师在活动前能先布置一下教室,用音乐渲染一下现场气氛,用语言不断给以信心和鼓励,学生的表现欲会大大增强,这样的课堂德育的效果会更好。

因此在教学中,唯有凸现活动,引领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儿童喜爱的、乐于参与的活动中自我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去自主建构新的意义世界,才能链接使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

三、挖掘资源 让品德教育更有效

《品德与生活》整套教材都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按照儿童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家乡(社区)生活,以及儿童与祖国、儿童与世界等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为主线来设计教材的体系结构。教材从单元主题到活动主题以及每一个话题,都是儿童真实生活的再现和提升,非常有利于教学。教材的这一特点,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本校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如四年级下册的《我和诚信交朋友》一课,老师结合学校德育处开展的讲诚信主题活动――“诚信之花开满校园”,利用活动中出现的人和事作为活教材,通过诚信学生将诚信故事的活动,引导班上学生把平时生活、学习中说谎话的事讲出来,大家分开、集中来评议,这样让学生在讲、听、议中,体验到不诚信确实害处大。这样,通过“从生活到课堂,再从课堂到生活”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将教材内容与儿童现实生活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再如四年级下册《为我们服务的人》,课前教师让学生去寻找学校、家庭、社会上为我们服务的人。课堂上,教师重点采用的是学校里的为我们服务的人,有门房老伯、有值日老师学生、有园林工、清洁工等等,这些事都是学生都身边的人,作为课堂上的“活”材料,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懂得珍惜、尊重和感恩,达到了教育目的。

四、践行品德,让拓展延伸更有效

品德课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行为习惯、热爱生活、健康成长,但仅靠在课堂上去完成学生道德品德的形成是远远不够的。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而是非道德教育。”这告诉我们品德课堂必须延伸扩展到课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开展观察、体验、操作、交流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从中悟出道理,是自己的、行为以及情感态度不断得到升华,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是品德课教学本身所要求的,也是学生践行品德形成的基石。

如,二年级下册《让我再试一次》,老师完成了教学活动后,让学生制定“我的努力小计划”,并在后面专门安排学生交流计划的实现情况,谈遇到什么困难,实现计划后的感受,心情怎么样?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毅力,不是定好计划活动就结束,将活动拓展到课外去,更加有效地实现课堂的德育目标。再如,一年级下册《我和小树一起长大》,教师结合3月12日“植树节”,启发学生畅想春天,教认识3月12日是植树节,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与体会,来畅谈树木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学生能够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弄明白树木“带给人们新鲜的空气”,“人们可以在树下乘凉”,“为小鸟安家”,“美化绿化我们的环境”等。在学生明白了树木的好处后,教师接下去安排了学生到实践活动的场地,学生分小组进行植树,学生情绪高昂,个个主动参与,有的挖坑、有的扶树、有的开始培土、有的浇水,一棵棵小树在他们的小手下栽种了,他们充分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学生在活动中,懂得了“不能在树上刻字,不能乱摘花,践踏花草”。这种教学空间的延伸,无疑给学生注入了活力,使他们在自然界中,感受身边的事与物,在动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让学生在拓展延伸活动中践行品德,有效达到教学目的。

品德与生活课堂有效教学是个永恒的话题,四十分钟对于学生来说是短暂的,我们应该关注:通过一节《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究竟有了哪些收获?总之,切实有效的思品教学需要用全新的理念来指导,课堂的教学经验可以累积,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可以尝试,让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带给孩子们一个充满新时代气息的品德与生活课堂吧!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前言

[2]《品德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

篇11

【关键词】:资优生、问题、德育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几个品质比较落后的学生,而往往对于资优生的德育等同于了培优即提高学习要求,增大学习量,加强课业的辅导, 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难见成效 ,或是培而不优, 甚至是越培越劣, 其原因在于忽视了优生的心理状态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何为资优生

        资优生,主要是指智商高、学习成绩优秀、思维活跃、具有潜在特质的在校学生群体。资优生思维一般都比较活跃,创新意识和自主意识强。资优生只是成为优秀生和好学生的基础条件,如果缺乏正确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就难以在学校生活和社会实践生活中产生积极作用和价值,甚至会造成超出常规的危害和破坏。

资优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受挫能力差、脆弱型

        心理承受力差是优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 。这是由于优生渴望成功的欲望更强, 同时长时间处于高期望的氛围中, 一旦受到挫折,哪怕是偶然的轻微的, 也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表现出情绪低落 、心理混乱,甚至产生恐惧感。

        案例【1】为了提高学生口算练习的积极性和口算的速度,教师对以往传统的口算练习形式,稍作了改动。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比赛,完成规定的题目后,各人自报序数,然后把自己的口算作业与学生交换批改。朱xx是班中数学尖子生,思维敏捷,作业不仅速度快而且正确率高,特别是一些难度较大的思考题,连教师有时也比不过他。

        期中家长会上,朱xx妈妈与师交流朱xx的情况,孩子在家说:‘现在老师是第一,我第二,有的时候,我就不报数,让其他同学拿第二,我就跟在其他同学的后面,轻轻报个十。”

从该生妈妈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该生由于长期拿不到第一,继而不愿意再次努力,失去了闯关的信心。

        2、自大、自负型

        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听到的多是赞赏之辞,得到的是老师和家长的夸奖, 看到的是同学们羡慕的目光,自我感觉很好,久而久之,他们就渐渐陷入昏昏然、忘乎所以的境地。因此,有时会顶撞家长对自己的教育;对老师善意的批评不以为然;对其他同学的想法和意见不屑一顾。

        【案例2】陆××,头脑聪颖,各方面成绩都很好,讲起话来是头头是道,一直是老师眼中的资优生,同学眼中的榜样。一到下课,他的座位旁边肯定围着不少同学听他讲话,聊天,而他也就像“小领导”一样发表着他对事情的见解,一旦有一个同学跟他提出相反的看法,他必定联合其他同学训斥那位不同意见的人。在课堂上,师提出一些比较难的问题,老师知道他能回答,但想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学,但他举手就一定要老师叫他回答问题,若不然会固执的举在那,直到你让他回答问题,并表扬了他,他才会满意的坐下,享受被佩服的目光。若让其他同学回答,没有回答对,随之他还会说出一些嘲笑人的话语。 

        3、缺乏集体主义、我行我素,漠视他人型

        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把所取得的成绩全部归功与自己,看不到家长、老师的付出,看不到同学们对他们的影响作用。他们一心扑在学习上而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不想甚至不愿意与同学合作共事,因而表现出对集体活动的漠不关心,喜欢我行我素,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是读圣贤书”。

        【案例3】有一节下课时间,我的一位同事气呼呼走进办公室说:“现在的孩子怎么会这样的?”我问怎么回事?她说上节课他们班竞选班干部,其他岗位都很顺利的选完了,当选到班长时,班里学生都把票投给了原任班长,一个各方面表现都很好的女孩,老师想就这样好了,谁知女孩一下子站了起来说到:“老师,我不要当班长,班长耽误我太多学习时间,现在我的语文、数学成绩都有点退步了!我妈妈说了成绩好才是真的好,班干部做得好没有用的。”老师听到这个话,愣了一下,转而觉得非常的气愤,怎么会有这么自私的学生,这可是自己心中认为的好学生啊,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

        三、资优生品质教育方法

        1、加强受挫能力锻炼,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教师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在他们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增加一些挫折的磨炼,比如,对他们平时作业的难度、要求提高;有意把一些较困难的事情交给他们做,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逼其开拓思路、自我加压、全力以赴,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提高其抗打击、抗挫折的能力。

        2、帮助他们客观对待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

        针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自负、目中无人的心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平时的教学和工作中,一定要把握好表扬的尺度和方法,切不可拔高,要让他们有成长的沃土,一定要引导他们客观地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优点,又不能忽视和掩盖自己的缺点和问题,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达成一致的教育目的与期望。

        3、创设和谐的班集体氛围,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可以组织他们开展先进生(学习成绩优异学生)与先进生、先进生与后进生的“两个互助”活动,从而为学习成绩优异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先进生与后进生之间的互助活动,可以培养先进生助人为乐的思想, 让他们的心胸变得更加豁达开朗, 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力量和学习优势来带动后进生的学习,做到全班同学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当我们寄优生于期望时 ,也需要给予优生心理的关注 。正所谓“ 高处不胜寒” 他们需要的是信心、 毅力。总之健康的心理 ,健全的人格应该成为培优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参考文献:

        薛建平 资优生德育-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探索与争鸣

篇12

一、贴近学生生活,在快乐情境中渗透养成教育

生活是最好的课堂。良好道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因此教学中我针对一年级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让孩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交往,在交往中体验道德情感,感受学习的快乐。

如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中《认识新朋友》这一课是针对刚入学的小朋友的心理设计的,当孩子们怀着不安与渴望走进小学的大门时,他们面对陌生的环境、老师和同学,首当其冲的是要学会与同伴、老师打招呼。怎样上好这一课,让孩子们很快地融入这个新的环境和新的集体中,从打招呼开始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呢?我组织孩子们进行了一次游戏式的相互自我介绍活动――“击鼓传花”。学生在鼓声中依次传递花束,鼓声一停,拿着花的同学就要向大家作自我介绍。由于教学情境紧贴孩子们的生活,很快把学生带入情景之中,学生很有兴趣地投入到活动中来,课堂成了欢乐的海洋。在热烈而富有情趣的气氛中,同学们一一作了自我介绍。在此基础之上,我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有创意地制作名片,如可以在名片上写上自己的生日,画上自己喜欢的运动,写上自己的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在这个过程中,我激励、引导小学生大胆的表现自我,把自己最有体验的情景展示出来。整个活动歌声、欢笑声不绝于耳,充满了儿童的朝气和欢乐的激情。

活动使小学生相互增进了了解,结识和熟悉了新朋友,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打招呼,同时也感受到了课堂生活的乐趣,消减了入学不适应的心理,促进了团结友爱良好习惯的养成,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抓住教育要点,在活动实践中渗透养成教育

《品德与生活》课中有很多教育内容是与养成教育紧扣在一起的。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教育点,从儿童抽象思维不发达的特点出发,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渗透养成教育,把道理寓于各种活动和感性的认识之中,做到情理交融、深入浅出。

例如《祖国的生日》旨在让学生了解祖国壮丽的自然、人文景观和家乡的变化,增进热爱祖国的情感。为增强养成教育效果,我在教学前让学生搜集、整理有关祖国名山大川、人文景观或家乡变化、绿色环保等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并引导学生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展示出来。通过这样的展示,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探寻、自我教育、自我感悟,不仅感受到祖国的壮丽,而且增强了自觉爱护生态、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同时还提高了自主活动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再如:在教学《我是家里的小主人》一课时,我首先启发孩子谈谈每天爸爸妈妈是怎样当家的?然后提出任务:今天请小朋友来当家,学习用现有的钱购物。在活动过程中,我重点引导孩子思考如何用现有的钱买到几种必需品,引导孩子学会节约,考虑周全并相互交流经验。课后我又与家长密切配合,重视、肯定孩子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记录下主动做家务活动的过程,并将记录陈列于教室,举行全班“我是小主人”展览会。通过参观、介绍、切磋、评议,让学生发现做同一件事情用不同的方法会有不同的收获,有一分付出才会有一分回报。生活实践还让学生感悟到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明白了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懂得了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培养了学生关心父母、爱亲敬长的品质。

孩子生活的世界是综合的,不可能在孩子的头脑中分离出属于德育的东西,因而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没有按活动目标去简单生硬的说教,向学生灌输道德理念,而是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向外延展,让学生去实践,通过眼、手、脑多种器官的综合使用,再加上教师适时地点播、引导以及家长的配合,使学生在头脑中自觉形成清晰的道德认识。

三、搭建展现平台,在行为训练中渗透养成教育

篇13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学 学生 能力培养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它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将总目标表述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就是要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

按照品德与社会课的标准,品德与社会教学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偏重知识学习,忽略学生的能力培养的教学观念和倾向。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社会考察与社会实践能力,创新和创造能力。

一、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核心,发现与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培养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能力培养的第一要务。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必须把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要让学生在品德与社会学习中,不断地思考、探究,能够并且敢于提出问题。

在教学中,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需要良好的教学情境的营造,提供给学生一个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良好心理氛围,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问能力的培养。

二、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已经成了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与整理信息,从一个普遍忽视的问题到现在的突出重视,应当说,这是一个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的飞跃。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过程,是学生对学习资料的充分感知和加工过程,是学生创造性的劳动的过程。这一能力的培养是在实践中开始并在实践中完善的。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交流与展示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这是一个成果的呈现过程。更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的必要过程。

三、联系现实生活,拓展学习领域,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强调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开展拓展性学习。当然,这种拓宽学习决不是削弱基础性学习,而是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课程资源,密切联系现实生活,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但又不能脱离学生实际,拓展得过多过深。必须以基础性学习为依托,在基础性学习的过程中拓宽和延伸,这样才能为广大学生所接受。特别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首先判断能力,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这样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更有利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社会考察与社会实践能力

新课程整合了品德、地理、历史、社会等学科的内容,具有更强的综合性、思想性、开放性、社会性。因此,学生社会考察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学生的社会考察与社会实践能力要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才能得到培养。在教学中,就要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培养能力。学生的社会考察与社会实践能力可以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去培养:

1.交往型活动方式

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领域的以培养学生社会考察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实践活动,主要指的是学生主体性实践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主体行为。因此,将更多地借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来完成活动过程,这也就赋予了教学“社会实践活动性”的特征。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调查、访问,或者让学生去完成某项任务等,可以在校内完成,条件允许也可以在校外完成。

2.体验型活动方式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社会考察与社会实践活动往往以学生的体验为主进行,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既拓宽了学生体验的空间与领域,又侃学生的实践活动不致沦入空泛、单调的程式化境地。

(1)组织学生参观,是培养学生社会考察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具体的做法是:①做好参观前知识准备;②明确提出此次参观的目标;③实地观察中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④指导学生总结观察结果。

(2)参加社区服务,是培养学生社会考察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主要是组织学生打扫公共场所,到福利院参与服务等,使学生亲身感受劳动的艰辛和快乐,体验为他人服务的乐趣。

五、创新和创造能力

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它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追求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创设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教学问题情境,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创新思维和技能。

善于发掘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不断取得最近的支撑点,是创造活动取得成功的艺术。和谐、宽松、信息畅通、恰如其分的奖励,尤其是富于挑战的环境,对创造最为有利。在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比如,组织学生喜欢的“辩析讨论会”,由“小主持人”带领同学们运用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形成能力。而作为小主持人,本身的荣誉、锻炼的机会、竞争的动力,都促使学生尽其所能,在教师的点拨下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讨论会中,设立“我创造”等栏目,学生创造性地通过朗诵、表演、讨论等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务必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社会考察与社会实践能力,创新和创造能力,我们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社会).

篇14

关键词:小学体育 培养意志

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1.要加强对学生祖国荣誉感的教育

我们要经常给学生讲我们国家的体育健儿为祖国争光的故事,组织他们收看有关的电视节目。当屏幕上出现我国国旗飘扬在领奖台上空时,教师要及时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个人为国家争光的愿望。每当这时,很多孩子都会非常激动,表示要向运动健儿们学习,长大也要做名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事实证明,体育健儿中有的正是这样起步的。

2.要加强对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教育

体育课上,有的学生跳高或跳山羊有惧怕心理,不太敢跳,遇到这种情况,可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竞赛,最好是组与组之间进行。在集体荣誉面前,在组员间的互相鼓励和影响下,绝大多数学生的惧怕心理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表现出一定的意志努力。

3.教育学生端正学习动机

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好,但就是不喜欢上体育课。据调查,其中有部分人认为只要学好数学、语文,体育差点问题不大;还有的学生认为体育活动危险,怕高怕险,表现出明显的意志薄弱。通过端正学习动机的教育,使这些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其积极锻炼的内部动机。

二、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组织能增强学生意志品质的活动,如跳山羊、跳高、攀登等。在这种活动中,有些学生表现出动摇、胆怯等消极意志品质,究其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

①防御性条件反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的学生在一次跳高或跳山羊中不慎摔伤,下次就会害怕,甚至一听到跳高等就紧张。

②类化。如有的学生怕跳高,会影响到跳山羊、跳远,甚至怕单腿跳等与跳高相似的活动。

③感染。如有的学生怕跳高,其他学生也受其感染,也怕跳高。

我们了解了学生消极意志品质产生的原因后,就可以有的放矢,采取措施:

1.教师要讲清动用要领,注意语言暗示和引导,降低器械的高度,加宽跳高架的距离,翻松沙坑,或将跳高横杆换成橡皮筋等以降低或减轻条件反射。一般采取了这些措施后,学生们就能鼓足勇气,在取得成功的努力中锻炼意志,体验欢乐。

2.练习与克服不愉快情绪体验相联系的活动,如1000―1200米自然地形跑,400―600米耐久跑等。这些活动都能促使学生出现心跳加快、呼吸短促、口干腹痛等不愉快情绪体验,出现运动中的“极点”观象。意志品质薄弱的学生有可能会中途退出跑道,这就需要教师的积极支持与鼓励。“极点”的出现是考验和锻炼意志的极好机会。

3.练习与多变条件相联系的活动,如小羽毛球、小排球、小足球等活动,可锻炼、培养学生果断机智,自制、勇敢等良好意志品质。

4.练习与遵守纪律相联系的活动,如队列操作、武术等,可培养学生遵守纪律,自制等意志品质。

三、在克服困难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的课堂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难度的标准应是:只要努力,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要求。教师要遵循由易到难逐渐加大难度的原则,教学中,要从难从严要求,培养学生克服客观困难能力。教师要善于创设“客观困难情境”,对学生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难度加大运动量,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意志努力中逐步适应。教师也要鼓励学生与主观困难,如(疲劳、小病、不愉快情绪等)作斗争,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总之,一个好的教师应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运动项目的情况、特点,在内容难度,动作要求(强度、密度)、学生心理要求等方面,结合具体条件进行妥善安排,努力作到不易不难,恰到好处。

四、注意小学生意志的自我培养

注意学生意志的自我培养,是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时,要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状态、身体条件和运动基础。在做高难动作时,教师要重视保护,但不要过分“帮助”,否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

如何加强学生意志的自我培养呢?我们认为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作业、自我要求、自我监督的能力,并进行自我暗示的训练。

①自我作业。即要求学生认真观看教师示范,细心揣摹动作要领,一次次地独立完成教师所规定的动作。

②自我要求。要求学生对自己严要求、高标准,不要轻易降低要求和难度。如有的学生在做出山羊分腿腾越时,由于步伐混乱,踏跳不准,胸腹撞到山羊上了,以后见到山羊就怕了,甚至认为其它体育项目自己都行,只有山羊过不去无所谓。这时体育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用优秀运动员带伤坚持比赛,为国争光的事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不要放松要求。同时教师要加强必要环节的保护,争取一次成功,如一次不行,就继续做,直到找回已建立的正确条件反射,消除摔跤留下的“伤痕”。

③自我监督。教育学生学会自我监督,做到“公开课和一般课一样,教师在与不在一样,测验与平时训练一样,校内和校外锻炼一样。”

④自我暗示。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自我暗示的训练,这对培养学生意志,提高运动成绩都是有利的。如早晨天冷不想起床,学生可自我暗示:“天冷算什么,要学习在寒冷的气温下,保卫北国边疆与严寒作斗争精神,一、二、三,起来。”这样,就可以骨碌起来,穿衣下床,跑步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