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1: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篇1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175-02

一、理论研究综述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在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条件下,通过资源合理调配,各区域经济体的发展程度将会趋向统一,这种统一还包括区域经济体内部各产业和各部门的平衡发展。新古典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源于以Solow(1956)和Swan(1973)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他们认为,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拥有比经济发达地区更快的增长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程度将趋于一致,最终达到均衡发展的状态。但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个前提假设,就是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且资本、劳动、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是无成本的,不受限制的。

2.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主张部分地区或者部门先发展起来,再来带动其他地区和部门的联动发展,强调重点地区的重点产业和部门。Williamson(1965)提出伴随着一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区域间的人均收入不平等性也出现倒“U”型。就是说,一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区域间的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但从长远来看,区域间发展水平始终呈现一种收敛的状态,即发展均衡。

(二)金融发展理论

1.国外研究历程。金融发展理论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专门研究金融发展以及从金融角度探讨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理论。但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运用内生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加入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来研究两者的关系。这其中要以King和Levine(1993)为代表,他们构造了新的金融中介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2.国内研究现状。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问题已开始被学界广泛关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从实证的角度来看,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关系这一问题,大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谈儒勇(1999)通过研究发现,中国金融中介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韩廷春(2001)在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以后,建立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史永东(2003)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技术就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在格兰杰意义上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同时通过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加入测量金融中介发展程度的指标,得出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具体数值。王景武(2005)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密切的关系。

二、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虽然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大争议,还远未达成一致。然而,大量的文献研究已经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支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一般性结论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和影响作用,经济增长中的金融因素不容忽视;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有推动和制约作用。

(一)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性

大量国内关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的研究证实,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中国东、中部地区虽然金融资源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率在降低,但是他们的正相关关系仍然成立。这里存在一个是金融资源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起作用还是金融组织结构亟待调整的问题。因此从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区域金融资源同区域人力资源、区域技术资源一样都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尤其在经济起飞阶段,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金融甚至是第一推动力。

(二)区域金融发展的区域适度性

虽然东部地区存在区域金融资源贡献率降低的现象,但这是否说明东部地区金融发展超越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导致金融资源的浪费,还有待证实。东部地区凭着其良好的经济环境,充用调动金融资源而得以迅速发展,而欠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都很低,潜在的经济发展要素无法启动,使其始终难以找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只有区域金融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步了、匹配了、协调了、达到地区“金融”与“经济”双赢的状态,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区域金融资源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三)区域金融发展的非独立性

区域金融资源虽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但不能一味地强调或是孤立地看待这个要素。在协同理论的支撑下,区域经济、区域金融,可以构成一套完整的自组织系统,使其整体目标与其内部构件以及相应的演化规律紧密地联系起来。区域经济是一个大的系统,应该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区域金融、区域人力和区域技术都是这个大系统的要素,它们之间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因此,认识到它们的非独立性,更好地把它们结合到一起,才能给区域经济带来跨跃式增长。

三、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一)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应制定规范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逐步将金融支持重心向经济不发达区域进行转移,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避免区域金融差距的继续拉大。具体来讲,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区域金融结构空间差异仍然存在,因此应采取不同的区域金融发展思路。首先应优化东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进行自发调节,形成具有市场竞争性的金融结构。其次要优化中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在增加金融资源总量的基础上进行调节,形成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最后要优化西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目标是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形成政府推动型的金融结构。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加快西部金融发展、必须对西部地区实施与东部、总部不同的金融政策。建立区域经济发展基金,实行区域化的金融政策,赋予中央银行在各地区的分支机构一定的地方金融政策制定权和调控权,包括建立中西部地区的开发银行和开发基金,通过国家优惠政策激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到中西部发展,优化中西部的金融机构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保障。同时也要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构建公平合理的金融发展环境,努力实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区域金融差异。

(二)调整金融体系结构以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

自中国金融业改革以来,竞争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在某些地区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国有金融机构仍然具有明显的垄断特征,他们提供的金融服务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部分借贷者转而寻求非正规渠道的金融支持。因此,相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调整金融结构,不断引入各种金融机构,打破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状态,使整个信贷市场更加活跃,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在金融市场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民间金融是对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能成为金融主力,因此民间金融对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一定时期内在总量上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三)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

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对资本稀缺要素的生成和区域优势产业的确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推动并提高区域的经济水平,加强不同层次及规模的区域经济中心的扩散。随着中国金融经济的转轨,金融规模以及金融结构包括金融机构、融资方式和金融交易等会逐步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结构进行区域间层次性和差异性的配置,并逐步形成多种不同金融结构特点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当区域经济中心与区域金融中心配置在一起时,区域经济金融中心的经济金融辐射和扩散作用会极大地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区域金融机构要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区域金融协作,加快区域金融生态建设,努力提升金融支持和服务水平。

同时要树立金融生态观。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两者是统一的。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可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使之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因而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内涵,努力用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四、结论

中国区域金融、经济协作在改革开放以来起到了巨大作用。目前中国新的经济形势、新的竞争环境,为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要求在区域金融政策上要有所创新,并且在区域金融的整合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区域金融、经济协作是中国各地区搞好金融、经济生态环境建设、实现金融经济稳定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加强金融稳定,齐心合力促进区域金融、经济通力协作,对于构建更加和谐的金融结构,促进中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小黄.强化金融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中国金融业网,2006,(12).

[2] 欧向军.基于区域分离系数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定量分析[J].地理研究,2007,(4).

[3] 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10).

篇2

【关键词】投资环境;经济发展;法制建设;市场体系

一、前言

投资环境是指伴随投资活动整个过程的各种周围境况和条件的总和。概括地说,包括影响投资活动的自然要素、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投资环境的好坏,投资者的认可程度与分析评估直接影响着投资效益的高低。针对主要的因素进行研究和改善成为许多当地政府发展的关键,而为了更好的发展趋势,优化的范围便不断扩大,改进措施也有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发展中,仍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现状

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环境的优势又为经济持续性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一个区域投资环境的改善,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付出长期而艰辛的努力。影响区域投资环境的因素有许多,但是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因素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所以对投资环境的优化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在可行基础上提高实施方法的质量。区域内的政策环境、法律保障等影响因素在短期内是可以改变的,所以进行优化措施首要针对区域内的投资软环境进行改造。

三、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

投资环境改善的过程中,有些政策并不如人意。笔者经过对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得出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一味的提供优惠政策

优惠政策是地方政府在吸引投资者时经常采用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尽管可以吸引许多外来投资,但并没有为地区发展带来长远的发展效果,甚至会造成新的区域问题。投资的根本目的是获取利润,投资者侧重于对区域内有望增值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全盘考虑,但仅仅从投资者的角度考虑,投资者不会从根本上为区域整体效益着想。一味的提供优惠政策,却不注重平衡区域经济的长久发展,对区域的发展没有想象中的积极作用。

(二)投资环境的整体水平

投资环境的整体水平,取决于各组成部分的协调和配合,所以受资地区不仅要注重经济因素,还要注重生活环境质量等各种影响因素。不仅仅追求经济效益,不论是优美的环境、发达的教育水平还是开放的社会环境等,都应该是发展的对象。

四、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建议

鉴于不同区域历史传统、文化背景、自然条件的差异,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而差异一旦形成就不会在短期内消失。即使在差异程度收敛的过程中,也会因各种不可预见的因素诱发新的差异程度发散出现。所以,在不同区域的发展过程中就不可能采取相同的发展模式,笔者在以下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共性因素,进行讨论研究。

(一)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区域内的软硬环境都是投资者在进行选择投资时的考虑因素,相比较之下,经济环境是首要和核心问题。区域中的经济基础会因为发展历史和先天优势有较大的差距,利用发展的机遇来加强经济环境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方式。加强经济建设主要是从提高市场发展的完备程度以及明确经济发展政策等方面来实行。第一,要定位区域特色性,建立充分竞争的市场体系。当下的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越加明显,适用于世界范围内的市场体系有较为持久的发展动力。第二,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全面建立第三产业体系,即能扩大区域工作岗位和机会的需要,也对基础公共领域的引资力度有实际意义。第三,积极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发展,优化外贸经济结构是加强经济建设的重要措施。第四,民营企业投资是市场发展的新动力,但是在实际市场应用中有较多阻碍,为了取得一定的成效,应该依靠市场发展机制进行积极的调整。对民营企业要在法律允许的基础上加大支持的力度,促进企业发展。

(二)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建设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区域经济起飞的必要条件,为了促进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投资日益增长的需要,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基础设施中,交通是首要的因素。交通的发展水平不仅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还会对人们日常生活水平起重要影响。通过加强机场、铁路、公路等建设,可以优化投资环境中的基础设施水平,满足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当下许多投资商在进行投资地点选择时,都会将生态条件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所以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也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营造出适宜国内外投资者宜产宜家的现代化环境,使得投资硬环境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提高办事效率的建设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管理措施的变革可以清除部分投资阻碍。在改善投资环境的过程中,政府要注重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意识。同时,依法行政加强对市场的监督,不仅要维持市场的基本秩序,也要积极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有安全放心、保障的政治环境。在各行政部门进行办公时,也要注重减少复杂交叠办事程序中的时间浪费,优化内部工作流程和职责人工,严肃整治精力涣散及办事不力的现象,提升投资软环境质量。

(四)完善法制方面的建设

营造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也是投资环境优化的重要措施。法制法规环境是进行市场规范以及维护公平公正公开市场竞争的基础,为了保证市场竞争,提供合理秩序,法制法规的建设需要结合时展新特地点进行进一步完善。从政策法规方面来说,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保障投资行为涉及的法律法规;从信用秩序规范方面来说,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以及个人的诚信系统,对违反合同和契约的行为应该严加制裁,同时,加强教育,督促企业在遵守承诺和信誉方面的守信。2017年第06期中旬刊(总第663期)时代TimesF

(五)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不论什么发展时代,人才永远都是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要想发展,人才便是关键。从历史来看,没有人才作为支撑资源的企业,在发展中一定会遇到发展瓶颈,即使再有潜力的产业也不能真正做大做强。人力资本的积累,需要将人才作为第一生产要素进行发展,按照市场发展所需要的条件,为人才提供合适的发展环境。中国式的人力资源环境并不缺少高等教育的人,但是专业人才较少,能够适应于市场发展的人才更少。所以政府需要制定政策将人才发展的环境依托于市场需求,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市场环境,真正做到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科技人员是人力资本的精髓,为了培养市场发展的主力军,应该尽可能的为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的研究成果以及经费的支持,将科技成果转换为经济成果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提高区域的素质水平,是长远来看最具有竞争力的手段,也有利于区域内产业升级有基础支持。

五、结束语

篇3

关键词:绿色大学;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高等教育必须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新时期热议的话题。但是否所有的大学都能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大学服务地方的途径与方式是什么,建设什么样的大学才能较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积极探讨。

一、高校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从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和分校办学点的名单中得知,我国大陆有普通本科院校770所、普通高职院校1207所、经国家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318所、经国家审定的分校办学点85个。另据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法制办公室主任孙霄兵于2009年8月25日做客新华网谈“辉煌60年”科教事业发展成就时的发言获悉: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3.3%。全国普通高校招生607.7万人,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预计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各类在学学生的规模将达到3000万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25%以上。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世界第一,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十分巨大。

首先,高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已成共识。科学技术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之前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而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高校因学科设置齐全、学者专家云集、科研力量集中,所以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大都在学校的实验室和研究基地产生和完成,可见大学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再生产基地,是现代科学技术迅速转变为生产力的主渠道。

其次,高校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基地。追求真理、崇尚学术的大学精神,使得大学始终站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前沿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大学内部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力。大学拥有颇具规模的实验设备和图书情报系统,聚集了相对稳定的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和研究基地,在技术研发的前沿领域积累了一定的成果,具有相对稳定的研发基础条件。大学的这些智力资源、技术创新和人才优势是推动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再次,高校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来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高等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专门的和发达的现实劳动力。在人力资本的生产过程中,高等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最重要的途径,是培养和提高劳动者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劳动者道德价值的重要手段。高校通过为地方培养各类高科技劳动力等人才,造就一支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队伍。

二、对目前我国高校和区域经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理性思考

我国高校数量、大学生人数庞大,对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高校如果没有按照高等教育规律去发展,不仅不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反倒会成为经济建设的包袱。多年来,我国的大学建设饱受社会谴责,问题丛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重规模扩张、轻内涵建设,管理理念落后。目前很多大学还是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那种集权管理模式。不少高校的领导没有专家治校、教授治校的理念,不讲科学发展观、不讲实事求是,不讲科学论证,而是凭个人好恶,搞重复建设、搞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等现象比较突出。如不少大学不切实际地一味追求移植大树、古树、名贵树种,因在移植过程强度修枝、切冠,加之养护跟不上,移植成活率低,破坏移植树木原生态,劳民伤财,浪费严重。再如专业设置上没有考虑本校优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是沿袭他人模式,一味求大求全,没有自身特色,自然也就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过“大学之大,不在于有大楼,在于有大师”。大学应该创造平台让大学生追求真理,弘扬高尚的道德,承担起为民众谋福利的责任。而现在许多大学努力追求的是高楼大厦,气派堂皇的基础设施,对于本应最重要的能给学生予知识、能力和精神熏陶的师资建设却不重视,就连本应坚持学术自由的大学精神都变成了“学术行政化”。教师和学生在办学、学校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教学、学习死气沉沉。让置身于这种不科学、不民主氛围中求学的大学生日后成为建设我们国家的生力军实在是令人堪忧。

第二,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高等教育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是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但许多高校在盲目扩招后没有注重提高教育质量。有的高校教师严重不足,师生比例超过合理比例两三倍,上百个学生同在一个大教室上专业课、几十个人围着一台仪器做实验。一个学期下来,任课教师没认得几个学生,不少学生也没和老师说上一句话,以往在大学里经常提到的“亲其师,信其道”的现象在今天的大学鲜见。当前,许多高校的教师忙于创收或开办各种培训班、辅导班,或外出兼职,或开店做生意。对课酬不高的教书育人这一本职工作投入的精力必然甚少,常常是出勤不出力,历来倡导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原则早已抛之脑后,教育质量根本没有保证。在老师的现身说法和社会就业压力以及拜金主义的侵蚀下,大学生也早把经济利益放在人生的首位。作风浮夸、喜好攀比、出手阔绰已成为现代大学生的“基本特征”,而其中有的学生为了维持高额的花销,铤而走险,走上了犯罪道路。

与此同时,我们的经济建设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处于只讲结果、忽视成本,只图政绩、不计代价,过多强调规模、形式,单纯追求以量取胜的低级发展状态。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违法生产现象屡禁不止,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先污染后治理”虽然已经进行过批判,但这几年又旧病复发。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几年间猝然为环境的承载能力所不容。现在,2/3的城市人口生活在中度和严重的大气污染环境中,3/5的河流水质处于中度和严重的污染状态,1/2以上的城市市区地下水的水质不符合生活用水标准,部分农田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一些地区的生态遭到破坏,全国已进入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象,大学在经济建设中扮演什么角色,高等教育如何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大学等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三、绿色大学的内涵

为国家培养出有较好国民素质、有扎实知识功底并且善于追求科学真理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而这样的人才,只有在绿色大学里才能培养出来。绿色代表生命、健康、活力的提法早已得到公认,绿色不仅仅指绿颜色、指有生命的植物,而是指一种自然万物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及其保护和改善。因此,不应把绿色大学简单等同于绿色校园,把创建绿色大学简单理解成就是多种些树、多栽点花、多植些草皮。实际上,绿色大学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这从国内各高校在创建绿色大学的模式上就可以看出。如清华大学以“三绿工程”(用绿色教育思想培养人,用绿色科技推进环保产业,用绿色校园熏陶人)为其绿色大学建设模式;哈尔滨工业大学实施“建好一个中心(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搞好三个推进(理论研究、宣传教育、直接行动)”的绿色大学整体方案;北京师范大学以“推进绿色教育,建设绿色校园,倡导绿色行动,塑造绿色人格”为其建设内容;广州大学则以“建设绿色校园、开展绿色服务、培养绿色人才,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其主要的建设内容。基于此,我们认为绿色大学就是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将生态环保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思想有机地融合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及生产的各方面,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绿色理念的高素质人才的大学。建设绿色大学应包含以下内容: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校园建设以及绿色大学对社会发展的创造力等。

四、通过创建绿色大学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创建绿色大学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各所大学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扎实实推进绿色大学的建设。

第一,通过学校建设培植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学校建设发展上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速度,同时根据学校的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实际,实事求是,统筹兼顾,办出特色,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强调科学决策,凡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都要充分发扬民主,进行科学预测和专业论证,慎重决策,避免决策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努力探索高效率的绿色教学技术和绿色教学模式,大胆开发绿色管理手段,尽量减少教学和管理过程对教育资源的浪费。以人为本,实行人本管理,努力营造充分发挥全校师生潜能、智慧和创造力的环境,共同创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绿色大学”。在这种环境里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二,加强绿色教育,培养绿色人才。社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要改变当前国内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就要培养具有绿色人格、富有创新精神和科学发展理念的人才。因此,应把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全面渗透到教学和科研中,采取多渠道、多形式进行绿色大学宣传教育活动,在全体师生中树立绿色大学创建意识。紧紧围绕与师生切身利益相关、师生普遍关注的环境、生态问题,在新生入学教育、课堂教学、学术报告、校园文化节、党团活动日等多种活动中纳入环境法与环境管理、环境经济学、环境伦理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知识,强调学生绿色精神、绿色意识、绿色行为的培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卫生习惯和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如积极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将洗衣服的污水用于冲厕所,循环利用水资源;自备餐具,尽量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物品,珍惜资源,节约用水用电;保护树木,珍惜纸张,不送贺卡,不乱张贴海报;把因一时兴起而购买,过后基本不用的物品通过二手市场转卖或赠给需要的人等。增强环保及生态建设意识:慎用洗涤用品,注意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自备购物袋,少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关注环境动态,同破坏环境的一切行为做斗争。选购绿色用品和食品,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绿色安全型大学。同时将环保节能拓展到校外,参与各类社会环境公益活动,使学生在生动的环保实践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从他律走向自律,进一步提升环境意识。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为可持续发展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绿色人才,使高校毕业生成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的领军力量。

第三,为地方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大力研发绿色产品,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高校应注重发挥学科优势,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开发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为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持。大力攻坚绿色技术,如成立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大学科技园,围绕信息技术、新药研制、生物资源开发、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环保技术等高新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开展集中研究与开发,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的大学是人民的大学,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扎扎实实创建绿色大学,发展绿色科技,培养绿色人才,为地方实现经济发展、生态良好、天人和谐的社会做出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2009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DB/OL].moe.省略/,2009-04-24.

2、王开忠、孙霄兵、王正、王瑞军做客新华网谈“辉煌60年”科教事业发展成就[DB/OL].news.省略/edu/,2009-08-25.

3、中国高校忧思录[DB/OL].news.省略/edu/,2007-06-21.

4、中国经济报告[DB/OL].news.省略/edu/,2006-08-17.

篇4

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当前,技术转移已成为推动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我国加速区域经济和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和源泉。一般来说,技术由基础研究形成产业与商品的过程,往往也是技术在行业领域内转移、在地区间扩散的过程。北京聚集了全国知名的高校和研究院所,作为全国技术创新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北京向京外地区的技术转移的力度和范围都在不断加大。据统计。仅2002年北京向外地输出技术14010项。合同成交额130.94亿元,从北京技术市场购买技术超亿元的省份,从1994年的7个,发展到2002年的25个。其中,超过2亿元的有18个,在4亿元以上的有8个。这充分说明北京正在成为全国最大的技术商品集散地。这种现象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和突出。

目前技术转移已经形成由政府推动、企业为主体、高校及科研院所与科技中介多方积极参与的发展形态。因此,在大力倡导和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同时,重视和加强技术转移,对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探索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

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以下简称“北京中心”)自2003年3月经国家发改委(原国家经贸委)、中科院、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后,始终坚持“沟通服务,求实创新”原则,以中科院北京地区各单位为依托,发挥综合优势,面向市场。积极促进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解决行业、企业共性与关键技术,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科技发展不平衡状况由来已久,是一种普遍现象。正因为这种不平衡使得知识的流动、技术的转移成为一种现实需求。几年来,北京中心选择部分技术需求旺盛、吸收消化能力较强的地区,努力探索技术转移中介机构的发展模式,开展区域化技术服务。

中科院北京地区有44家研究所,整体实力非常雄厚,涵盖了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光学机械、材料、生物医药、化工和空间遥感技术等多个领域。为了把众多领域的科研成果集中展示,统一形象,北京中心多次组织科研机构的专家主动走出去,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成果推介会、展示会等,扩大宣传科研成果,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实现了技术的跨地区转移。

经过几年的探索,目前北京中心在技术转移方面基本确立了项目洽谈会、地方办事处以及工作站等三种模式。项目洽谈会模式

为了既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又实实在在地向社会介绍各研究所的优秀技术成果,几年来北京中心共参加各种形式的成果推介会近50场。推广研究所的科技成果。解决企业急需技术难题。取得良好效果。每次组织洽谈会,北京中心都针对展会举办地的经济状况及当地政府重点发展支持的领域和企业的相关情况做具体分析,目的就是要做到“知彼”,然后有准备地带去相匹配的成果与技术,以保证展会的效果。

单一的科技洽谈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了解企业需求,并把企业的技术难题有针对性地反馈给相关研究所:

2.向企业推广研究所最新的科技成果,起到了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3.通过展会与地方政府及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拓宽了研究所与地方合作的渠道,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地方办事处模式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着种种机遇和挑战。企业新技术与市场份额的获得,必须得到外部技术和知识的支持。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的扩散和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北京中心正是围绕此目标开展工作和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地方政府也把北京中心这样的机构看成是推动知识和技术创新、传播、扩散、转移的重要途径。

办事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建立起中科院与地方合作的长效机制。其功能主要体现在:

1.能够把北京地区的高新技术信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地方;

2.组织科技专家到地方企业考察。增加了委托开发的可行性;

3.利用地方政府的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协调科企合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4.通过地方财政的支持,使得高新技术项目实施变得更加有实效。

地方工作站模式

理论上讲,技术转移与创新的全过程是一个完整的链式结构。涉及到科技界、产业界、政府层面以及市场需求等多方位。即从以基础研究、科技前沿为发端,经过应用研究、中试、小试放大形成产品及工程化生产,再经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产生规模效益的全过程,最终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核心力量。而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国家战略需求与市场经济需求“两张皮”的现象。如何能够促进先进适用技术向企业的转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要任务是打通政府、学术界、风险投资以及其他中介机构之间的隔阂,建立高效率的技术成果转化平台。

在经历了企业与研究所点对点的合作阶段后,目前北京中心已逐步发展到由院地双方共同推进、广泛合作的面对面发展阶段。合作领域也从原来单纯的项目对接。拓展到科技合作、人才交流、共建研发机构等寻求全方位的合作上。这样合作的载体是采用在地方建立工作站。这种模式的主要特色在于北京中心与地方政府共同建立工作站,北京中心直接安排科技专家进入工作站,协助工作站进行各种技术转移及其相关工作。

这种模式有利于业务的顺利开展,其功能主要体现在:

1.共同推进中科院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在当地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全面提升地方整体科技创新能力;

2.组织科学技术咨询。为企业提供科研开发、专利战略、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3.开展学术交流,并组织联合科技攻关,对中科院成果转化前景比较好的项目,进行科技投融资;

4.协调合作项目的实现形式、权益分配等问题,落实有关条件,处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对工作站促成的合作项目进行跟踪,并做好成功经验的示范与推广;

6.建立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实现信息资源的互补。

院地合作工作的发展思路

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开拓,北京中心的京外院地合作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离国家和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地方经济的发展壮大,新的形势和环境的改变,需要不断深入地挖掘和思考院地合作的未来出路。为了完善技术转移工作。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地方工作站,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为使与北京中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地方工作站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必须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来保证各项工作的实施。例如经费的管理、工作计划的设计与考评、人员的管理与评价、重大课题联合申报共同承担制度、科企合作成果奖励制度等。

2.有重点、有针对性开展区域合作。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悬殊现象由来已久,在短时期内难以消除。因此,北京地区的技术辐射对象,就应该率先选择承接高新技术能力较强的地区。如在珠江三角区域、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等地理区域,这些地区在经济与社会资源、产业结构等方面都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

篇5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范围经济

早在1998年,就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是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惟一途径;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新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并因此得出结论,“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正是技术创新,促成了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可以说,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没有哪样事物能比创新显得更为重要,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高低,而且也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强弱。是因为创新,使众多的区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崛起,并走向个性化的发展道路。区域创新能力的不同,使我围经济的个性化和差异性在从大的流域经济、省级经济到县级经济乃至更次一级区域经济的范围内展开。区域创新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和“推进器”.区域创新能力也成为区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蘑要标志。

1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已从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过渡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闪以知识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显著地区别于以土地为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农业经济和以资本为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工业经济。

传统的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都是以稀缺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存在收益递减的基本经济规律和经济增长的极限,并且随着人类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如果没有新的资源替代,其发展动力就有枯竭的可能。但知识经济却不同,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和知}只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由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无穷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使知识资源可以无限创造和开发,从而避免了传统经济的各种弊端。与传统经济依靠大量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动经济增长不同,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其实质就是依靠不断的知识和技术创新。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在创新驱动下.知识产品的成本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而下降,知识越使用价值越大,从而冲破了传统经济收益递减的基本规律.形成了收箍递增的特征。时,南于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是无限的.创新主体的创新产品——新知识和新技术理论上讲也是无限的.这就使得以其为基硎:的知识经济的发展空间也具有无限性。在创新驰动下,经济发展永无止境,既不会枯竭,也不会中断,而是持续不断。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2区域创新提高了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

区域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效率的提高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即商品和劳务产出量的增加。根据这个概念可以推断,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要素投人的增长,二是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增长来推动,则可称之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则可称之为集型约增长方式。在区域经济的增长过程中,速度和质量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之所以对立。是因为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质量常常不可兼得.提高了经济增长速度,却损失了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却降低了经济增长速度。若要统一,就必须两者兼顾,而其关键就是看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经济发展往往注重的是速度。而忽视质量,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速度和质量都无法顾及;相反,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经济发展却可以达到速度与质量的统一。集约型经济增长,关键在于提高单位要素投入的效率,而这种效率的改善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因为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改善上能够发挥三重作用:①技术创新能够以知识和信息等无形生产要素部分或者全部地代替自然资源等有形生产要素;②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有形生产要素的反复和循环使用;③技术创新有助于开发新的生产要素或寻求替代生产要素。显然,技术创新有利于区域经济采用集约型的增长方式,以降低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物质消耗.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技术创新是提高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手段。

3区域创新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区域产业结构是特定区域内务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部门内部符行业及企业问的构成及相互制约的联结关系。区域经济增长是以区域内各产业部门的增长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实质上是区域内各产业部门增长过程的综合结果,因此区域经济增长要求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要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合理和高级化的产业结构,能使区域经济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符产业协调发展,有利于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不合理、低级化的产业结构会降低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并最终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

事实上,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要受很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如国民经济增长水平、资源条件、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经济政策、投资结构、劳动力流向等。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就是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其中技术创新是关键的因素。根据熊彼特的观点,技术创新就是导人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从而可大大地提高潜在的产出水平.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就是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作为资源转换器的效能和效益的过程。因此,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性手段,或者说,产业结构升级就是技术创新的展开过程和逻辑终点???。产业结构升级,既包括传统产业的改造,也包括落后产业的淘汰,还包括新兴产业的创生。

4区域创新推动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其基本要求是人类能动地调控“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扩大资源供给的有效途径

相对于人类对资源的无限需求而言,资源的供给是受到严重限制的。众多制约因素中,一个关键的囚素就是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进步水平。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资源供给增加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使几年前人们还难以想象其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今天宝贵的资源,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绝对数量增加: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相对数量增加。

4.2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发展中国家的大量事实表明.技术水平落后和技术创新乏力是自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是环境经济决策失误的直接症结。此,保护生态,减少环境污染也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环境保护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环境污染:第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能够帮助人们治理环境污染:第三.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在树立持续发展的观念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3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推动社会文明的变革力量

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作为推动社会文明的变革力量,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改变着人的价值观+直接和间接地决定着人类的理想和信仰:第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帮助实现正确的领导与管理,影响社会的政治生活;第三,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人们社会关系的调整;第四,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和学习时间,使生活更加丰富。总之,社会文明程度与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水平成正比。

所以,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能带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5区域创新有助于创新区域内的中小企业获得范围经济

篇6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威海

一、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竞争力

1.随着经济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的表现为在产业上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企业群体之间的竞争,同一产业内生产上相互关联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在各个国家地区出现了具有较强产业竞争力的经济集聚区,对这一经济现象的研究促进了产业集群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最早将产业集聚和国际经济竞争力联系起来提出产业集群理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他通过研究国家有竞争力的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他的产业集群理论,并把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波特指出,国家之间的竞争关键在于产业之间的竞争,而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形成产业集群。

特色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不仅体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也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中,世界上不少区域的经济竞争优势就表现为它们的特色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例如美国硅谷地区的经济由当地的半导体产业集群支撑,美国的底特律和日本的丰田城的经济则由当地的汽车产业集群支撑,以及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台湾新竹的半导体硬件加工产业集群,广东东莞的电脑硬件制造和装配产业集群等。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当地产业集群的发展,而地区经济竞争优势也表现为当地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2.产业集群的一般特征。产业集群不仅包括相互关联的企业,还包括提供相关公共品和政策支持的政府机构,相关科研机构,职业培训机构,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形成资本,劳动力,信息,知识等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产生很强的区域集聚效用和扩散辐射作用。产业集群通常表现出以下特征:空间集聚性,即大量企业和相关机构空间上高度集中,相关经济活动高度密集;网络化,各经济活动主体和相关机构组织通过交易性和非交易性关系频繁接触和发生相互作用结成一体化网络;分工和协作性,集群内各经济主体进行生产上的高度专业化分工,并在经济活动中相互协作;根植性,集群内经济活动主体具有相同的文化和制度背景,共同的市场交易规则,彼此之间信任度增加,降低了纯粹市场组织中交易的不确定性;自组织性,集群一旦产生,集群内部和集群外部高度互动,通过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推动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集群的以上特征使得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1)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区域内企业竞争力。

①降低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成本。集群内部企业频繁的经济往来和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培养了企业之间彼此的信任,增加了交易的透明度,便利了市场信息的获取,降低了企业间交易的不确定性,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集群内企业的空间集聚,有利于企业间具有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在不同企业和部门之间的流动,降低了人力资源的获取成本;集群内企业在空间上集聚,生产上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有利于资源和信息共享,以及彼此间的学习,促进了知识和技术在企业之间的扩散,降低了企业创新成本和信息获取成本。

②集群内企业在生产经营上的密切交往和相互依赖使得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在从事对外经济活动时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整体,有利于提高自身在市场活动中的经济地位和对外谈判能力。

(2)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①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往往处于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在生产上进行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同时共用同一运输网络和销售网络。产业集群内部的其他相关部门机构则发挥协同作用,对产业发展起到支撑和促进作用,企业和各个机构部门的分工协作提高了区域内生产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和销售成本,提高了整体经济竞争力。

②由于集群内企业在空间上集聚,集中使用基础设施,并且处于同一产业内部,专业化生产提供相同或相近的产品或服务,产品和服务集中供给当地或外销,有利于实行企业大规模生产,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③品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一种无形资产,品牌正在成为城市经济竞争的核心竞争力,而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发挥区域品牌效应。在山东省内,有诸如寿光蔬菜,烟台苹果等由于产业集群而产生的区域品牌;在山东省外,有诸如浙江海宁的皮装,柳市的低压电器等区域品牌,这些区域品牌的形成以及随之而来的品牌效应极大的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

④大量企业在空间上集聚,生产上相互关联,频繁进行交易性和非交易性往来,有利于信息,知识和技术的扩散,使产业集群成为一个创新性网络,有利于形成创新环境,提高地区整体经济质量,增强地区整体创新力和发展潜力。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以及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使得培育和发展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威海市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对促进威海市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威海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的最东端,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山东省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威海市旅游业和海洋产业发达,威海市是联合国人居城市,旅游业是威海市优势产业,同时作为沿海城市,其海洋产业发展迅速,威海市的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同时威海市工业体系健全,机械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和船舶制造,纺织服装业和食品医药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威海市工业发展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其中的汽车制造,船舶制造和纺织服装业与周边的烟台、青岛、潍坊三市存在区域重复建设,四市地区间产业门类趋同,而且主要工业门类在各市经济中都占相当比重,各城市之间存在低层次竞争,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的经济交流和政策协调。

三、培育威海市产业集群,促进威海区域经济发展

1.威海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威海市处于山东省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区位优势好,对外联系紧密,开放程度高,通过大力引进外资和承接日韩转移产业,经济发展迅速,并逐渐形成旅游业和海洋产业等优势产业,现阶段威海市已基本形成以下几个产业集群:

(1)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集群。威海市船舶制造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有大量的船舶制造和修理企业。威海市在汽车工业方面以三角集团为代表发展了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三角集团在全国轮胎行业中排名首位,其轮胎品牌是中国驰名商标,具有国际竞争力。但是就整体来看,威海市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并不具有区域竞争优势,船舶制造业无论是与青岛还是大连市相比都远远不及,而汽车制造业只是限于零部件生产,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集群难以做大做强。

(2)纺织服装产业群。威海市纺织服装产业是在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和充分利用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有“金候”和“寒思”等著名品牌。威海市纺织服装业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且打造了自己的品牌,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推进,威海市已不再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而且就纺织工业而言因为邻近的青岛市是中国重要的轻纺工业基地,所以很难做大做强。而服装业与青岛和潍坊市相较,都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为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考虑与周边地区分工协作,充分融入半岛经济圈。

(3)海洋产业群。威海市渔具生产,海洋食品生产加工,海洋生物工程药品、保健药品生产发展迅速,是威海市的优势产业。威海市是中国的渔具生产基地,威海市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威海市在发展海洋产业方面的唯一不足在于缺乏科研支撑,海洋生物工程药品和海洋食品的生产加工都要求向高科技含量方向发展,这需要强大的科研机构支撑,而威海市大中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较少,难以给予有效的支持。

(4)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威海市在扫描仪,传真机,光纤生产,新型电子元件,微电子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而且发展前景乐观。日本和韩国是世界电子信息业的中心,随着日韩产业结构升级,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中低端类产品生产会加速向国外转移,而威海市邻近日韩,具备一定的经济技术基础,基础设施完善,经济社会环境优越,又具有较低的劳动成本优势,在承接日韩转移产业上其条件得天独厚。

2.威海市产业集群发展方向。

(1)实行差异化发展,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半岛地区的青岛、烟台、威海三市由于区域特色相近,经济发展模式趋同,在产业集群发展上结构趋同,低层次竞争,如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和纺织服装产业在青、烟、威三市都有发展且都占较大比重。威海市只有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在培育产业集群方面,威海市应考虑重点发展现有产业集群中的海洋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威海市在渔具生产和海洋食品加工生产和海洋生物制药上与半岛其他城市相比有较大优势,海洋产业应该成为威海市今后重点发展的产业。为促进海洋产业发展,政府应做好引导和扶持工作,重点在于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科研支持,建立配套的科研单位,提供科研资金支持。就电子信息产业而言,威海市由于不适合大规模发展机电制造业和汽车工业等重工业,这一方面是由于威海市面积和人口较小,一方面也由于威海市旅游人居城市的发展定位,因此在制造业方面,威海市更适合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而且正如前面所述威海市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得天独厚。综上,威海市今后产业集群的发展应重点培育海洋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使此两大产业发展成为威海市的支柱产业,形成规模优势。

(2)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分工协作,积极融入半岛城市经济圈,在更大范围内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就整体经济实力而言,半岛地区的经济发展势必要以青岛市为龙头,发展半岛城市经济圈,这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威海市应该正确定位,在半岛城市经济圈建设中,积极参与地区分工协作,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在半岛城市圈这个大环境中发展产业集群。现阶段,半岛城市间经济结构趋同,条块分割,利益分割,低层次竞争,产业配套协同能力差。为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加大地区专业分工和协作,在更大范围内构建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在机械制造和家电制造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制造方面可以由各地区分工协作,培育大的产业群,各地区作为产业群的一个部门一个环节,这样势必提高整体经济效率,提升半岛城市整体竞争力,促进半岛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在发展半岛产业集群和建设半岛城市经济圈方面,各地区政府一定要高瞻远瞩,从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出发,消除行政壁垒,加强交流合作,制定统一的经济规划和发展政策,实现地区经济协同发展。

(3)建立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和城市创新服务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和扶持企业技术创新,建立开放性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引导建立企业、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创新网络,加快信息、知识的扩散。建立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等技术密集型园区,创造技术研发的良好环境。建设企业信息化网络,降低企业技术开发和应用成本,推动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建立中介服务机构和职业培训机构,引进人才,培养,吸纳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和职工队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人们具备现代管理观念和创新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1]孙祖荣施萍: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7期

[2]吴忠培董丽雅苗娴雅:产业集群的组织特征及其研究意义[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第8期

[3]孙洪霞: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方向研究.沿海企业与科技[J].2005年第2期

篇7

关键词:企业集聚;区域经济;城阳区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9-0093-03

0 前言

企业集聚作为区域产业组织的一种形式,能够产生集聚效应。Hendeson(1986)认为许多企业集中在一起,可以分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其他组织机构的产品,能够很好的发挥其他组织和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美国硅谷、中国浙江、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都具有多种集聚效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为获取最大利益开始了全球范围的资源寻求,导致产业的价值链开始分解。产业价值链上的分解表现出空间上的集聚性,集聚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一种主要空间表现形式,创业活动频繁、集聚效应发挥好的地区经济迅速崛起。

城阳区作为山东省青岛市的一个下属区,内有青岛流亭国际机场,外临青岛港,胶济铁路、环胶州湾高速公路、青银高速公路、济青高速公路、308国道、204国道纵贯其中,形成极其便利的四通八达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是青岛连接世界的桥梁和纽带。由于该地区便利的海陆空交通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着诸多中外投资者的目光,使得该地区也成为青岛市外商投资企业的一个集聚地区。但是,这些企业由于自身的条件限制,面临着国内外的巨大竞争压力,如何充分利用集聚效应,拓展这些企业的外部生存环境,利用外部资源,增强区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将是目前面临的迫切问题。

1 青岛城阳区企业集聚的特点

1.1 发展速度快

城阳区建区11年来,企业在数量、质量和规模上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外资企业,使得城阳区俨然已成为国际资本投入的高密度地区之一。截至2004年,累计批准利用3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项目1733个,合同利用外资29.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8亿美元,开工投产企业1050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11家,投资额超过千万美元的企业达62家。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涌入城阳区,以及为了更好的吸引外商、服务外商,城阳区政府在全区范围内设立了国家级青岛出口加工区,以及玉皇岭、金岭、上马、河套、丹山、新城、国际空港7大工业区以及环海和海洋科技2个开发区,并以为依托形成了电子工业园、纺织工业园、橡胶工业园、台商工业园、新型建材工业园、再生资源加工区、韩国工业园等10余个专业配套的特色园区,总规划面积达167.19平方公里。这种“园区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能够更方便地接近市场,了解顾客的消费倾向,减少企业的学习成本,强化企业间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技术进步,加速企业的产品创新,这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普遍做法。

1.2 企业来源广

截止到2004年底,城阳区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家(地区)已发展到15个。其中投资前5位的国家(地区)尤以韩国为首,其次是日本、中国香港、美国、中国台湾。在投资额过千万美元以上的62家外资企业中,仅韩国投资的就有23家,占总数的37.1 %,其次是日本11家,中国香港7家,美国4家,维尔京群岛4家,新加坡2家,丹麦2家,毛里求斯2家,中国台湾1家,澳大利亚1家,意大利1家,法国1家,泰国1家,加拿大1家,马来西亚1家。

便利的海陆空交通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着诸多中外投资者的目光。伊藤忠商事、美国泰克公司、法国埃尔夫石油公司、加拿大庞巴迪等世界500强企业已在城阳捷足先登,以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精细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新型建材、海洋生物等为主体的主导产业群正在建立,以玉皇岭、金岭、上马、河套、丹山、新城、国际空港七大工业区和环海、海洋科技2大开发区以及青啤、纺织、橡胶、建材、新材料等市级工业园为主体的区园联动、整体推进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已经形成。

1.3 韩资企业多

城阳区是韩资企业密集区,如今,在城阳开工的韩资企业已有1500多家、累计实际投资额达到18.2亿美元,大约有3万名韩国人在城阳经商和生活。在城阳区已投产的60多家投资总额5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中,仅韩国投资的就有23家,占总数的1/3以上,加之那些小规模的加工企业就更加数不胜数。

2 企业集聚促进城阳区发展

2.1 提高了就业率

随着城阳区企业集聚的增加,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韩资企业的密集分布,也成为了朝鲜族人员聚集最多的地方。同时,城阳区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让城市人口就业率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目前,全区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5000余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200多元;农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多平方米。在城阳,因为企业集聚影响而找到新的工作岗位,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的村民很普遍。统计显示,城阳区每年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达6000人以上,全区目前从事非农生产的农民达到22万人,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80%。

2.2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企业的聚集和在此工作生活的30余万外来务工人员,还带动繁荣了城阳的第三产业。以往握锄种地的城阳农民坐地当起了“小老板”,仅2005年,城阳区就通过政策引导培育“创业小老板”4100户。南疃、王家女姑等社区通过建外商居住小区和打工者公寓,为村级经济的发展壮大找到了新的门路。2006年上半年,城阳区新材料、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生物医药食品六大主导产业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350多亿元,其中235亿元来自民营企业,比例数达到67%;增加值突破120亿元,增长31% ;实现税收8.56亿元,增长23.9%,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企业集聚形成于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这种地理上的集中使得区域经济很快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从而提高区域生产率,使区域内的生产和销售份额增大,流通速度加快,并节约了各类交易成本,有效地提高了区域内的生产效率。

2.3 加强了区域产业竞争力

集群加剧了竞争,竞争是产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动力。竞争不仅仅表现在对市场的争夺,还表现在合作上。同居一地,同行业的相互比较有了业绩评价的标尺,也为产业中各企业带来了竞争的压力。绩效好的企业能够从中获得成功的荣誉,而业绩差的企业因此会感到压力。同时,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自强化机制将在集群内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刺激企业创新和企业衍生。同时企业集聚环境有利于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企业集聚环境下,企业的交易活动不仅仅依赖于经济交换,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互之间的信用关系,企业集聚环境下高的信用依存度大大提高了企业实施“道德风险”的机会成本,正因为如此,企业之间更容易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这使企业能够在需要时,从产业园区内获得其它企业的资金资助。

城阳区按照“强化第二产业、扩张第三产业、精化第一产业”的思路,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快调整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农业内部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努力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形成电器机械、化工橡胶、新型材料、电子信息、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生物医药七大产业集群;形成了以有机食品、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为主的农业生产格局;形成了以集市贸易、金融服务、交通运输及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体系,年增加值达到50多亿元;形成了外向型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突破20亿美元,提升了区域核心竞争力。

3 城阳区企业集聚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分工和协作明显不足

城阳区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带动的,对外国和大企业过分依赖,而忽视与本地企业的联系,很难发挥集聚效应的有效作用。规模小而全,而不是专门从事各个企业所占比较优势的生产环节的生产,资源利用率与生产效率不高。大多数企业各自管理各自的生产,每一个企业自身负责自身的从生产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专业分工程度低,尽管集聚了很多企业,但是对集聚效应利用程度不足,对于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的提升也不足。

3.2 企业集聚的层次较低

近年来城阳区企业集聚现象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大部分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资本含量低,缺乏创新及完善的体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例如,城阳区的韩商企业,多数是“两头在外”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含量低。截至2005年10月份,批准韩国电子机械类项目437家,分别占韩资企业总数的19.3%和33.1%。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有青岛乐金浪潮数字通信有限公司、浦铁(青岛)钢材加工有限公司、青岛培明金属有限公司。纺织服装类项目458个,分别占总数的20.2%和19.9%,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有青岛大农纺织有限公司。工艺品、玩具企业637家,分别占总数的28.2%和7.6%,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有青岛茶山人造首饰有限公司、青岛图南工艺品有限公司。这种低层次的企业发展不利于吸引丰富的资金和专业的人才,缺乏经济发展的后劲,前景不容乐观; 即使能够吸引外资,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占绝大多数,而技术密集型企业比重相当有限。

3.3 产业配套条件不完善

城阳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配套产业链为其提业支持,城阳区作为青岛的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大部分为机电、海产品、服装等行业,而配套产业区尚未开发,精密机械、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精细化工四大产业的产业配套尚未形成规模,不能为区内企业提供配套产品或者配套产品的质量和技术达不到区内企业的要求,致使很多企业使用外地的配套产品,据统计,斯蒂尔(青岛)动力工具有限公司的配套产品50%来自上海,40%来自广东。

3.4 政府政策有缺陷

在建区初始,由于政府经验上的缺乏,在引进企业进驻园区的时候,有重复引进、企业结构不合理等出现。而且随着园区的发展,这一情况越来越明显。前几年韩资企业就出现了大量撤资的情况。

4 对策建议

针对企业集聚的现状及问题,城阳区应采取积极措施,提高企业集聚效应,并将其作为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

4.1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薪技术产业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其中,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往往不再是投资量的增加,而主要取决于结构的优化和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不合理,往往制约着集聚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并对经济总体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城阳区应该逐步改变自身这种规模小,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格局,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4.2 加快配套产业区的开发建设步伐

配套产业区发展好了,可以为城阳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依托,如为城阳区企业提业配套,为企业提供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提高区内企业的区域竞争力,为区内企业拓展税源、增加收入等。

4.3 营造良好的企业集聚环境

政府对于企业集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为企业集聚的发生营造良好的环境。第一,地方政府应为企业集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区域环境。一方面,政府要制定优惠的政策激励各种优势企业进入本地,诱导企业集聚的发生;另一方面,政府要充分了解本地区的企业状况和集聚现状,提供公共产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创建企业所需的宽松市场环境。第二,政府应为企业集聚的发展提供合理的制度保证,带动并引导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首先,要逐步形成区域的利益协调机制,消除行政分割和障碍,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其次,要打破地方性政府保护政策,以区域整体利益为目标,构建整个区域发展的宏伟蓝图。第三,要积极培育促进企业集聚发生的文化环境。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还应结合国有企业改制与重组、工业园区的调整、老工业园区的搬迁、招商引资等方式,围绕主导产业,将一些相同、相关与相近企业逐步集中到某一特定区域内,加强相关企业间的联系,促进集聚的发展。一方面,要加大园区资源整合,调整空间布局,提高园区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要整合园区内产业链条,减少中间环节的浪费,为企业集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著.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篇8

目前,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经渐成气候,在今后较长时间里,这种趋势将继续得到加强。

一是产业转移的层次会逐步提高。产业转移的重点将由以前的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如轻工、纺织服装、制鞋等,逐步向电子、机械等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转换。产业承接地的劳动力优势与区位优势是劳动密集型等传统产业转移时主要考虑的因素。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时,更加注重产业承接地的技术、人才、研发能力等综合优势。

二是产业转移的主角发生转变。在产业转移初期,政府主要通过出台促进地区间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等相关政策措施、举办洽谈会和推介会等形式,推动产业转移机制的形成,加快产业梯度转移的步伐。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企业的主导作用将会越来越强,以前作为主角的政府将逐步淡出,并集中力量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和进行有效的监督。

三是产业转移的领域不断扩大。产业转移从过去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或单个产业,向包括相关产业的整体性转移;从单纯的制造业向制造业、服务业和研发业务转移。不同产业之间相互整合,不断拓展转移领域。

二、国内产业转移的方式

从现实情况看,目前国内产业转移主要涉及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包括五金机械、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电子信息、家电、家具等,其转移的主要方式有:

一是扩张性转移。东部沿海地区的许多起步较早的加工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有相当基础和规模。受土地、资源、交通运输、劳动力等成本增加的影响,这类加工企业在当地继续发展的空间有限。因此,这类加工企业急于向外扩张和发展,并在此过程中,淘汰原有的比较陈旧的设备和相对落后的技术,采用新技术、新装备和新生产线,大力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实力。如佛山的陶瓷工业,随着窑炉技术的进步和陶瓷工艺的发展,整个行业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在粤北建立新厂房和采用一些新工艺和设备的方式,提高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在新厂房建成投产后,一些企业将佛山的旧址改建成企业的研发中心,或把原厂房拆掉,获取土地升值价值。

二是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由于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产业竞争激烈,一些企业可能转到其他地区或其他行业谋求发展机会。由于中西部地区开发时间较晚,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商业市场、房地产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吸引了东部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的流入和产业的转移。

三是基于生产成本的产业转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在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城市,一个普通劳动力每月可能要1,000多元的工资,但在山区可能只需要800元左右。这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影响很大。目前,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是市场对生产要素和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新一轮产业升级主要是通过市场调节的形式,将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出去实现的。

三、国内产业转移的条件

一般来讲,国内产业转移应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东部沿海地区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其发展经济的愿望强烈,发展潜能较大。这是产业转移的社会条件。二是转移产品或产业的市场需求比较旺盛,这是产业转移的市场条件。三是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环境容量差异。在承接产业地区的环境容量大,环境准入的壁垒小,这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基础条件。

四、国内产业转移的路径

从产业梯度转移趋势看,国内产业转移基本遵循以下路径:

一是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向中西部地区欠发达省份转移。目前,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遇到了土地、人力、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严重制约、产业梯度转移成为必然趋势。近年来,江苏、浙江、广东等东部省份的企业纷纷到安徽、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中西部地区落户。中西部地区也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如安徽省凭借自身在区位、土地、人力和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主动融入长三角,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2007年,安徽省来自沪苏浙的千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就达868.7亿元。目前全省55%以上的省外资金来自长三角。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一些传统的农业大县也在四五年内迅速完成工业布局,如望江县多年前几乎没有规模以上工业,2004年至今,该县经济开发区已入驻77家工业企业,带来79.3亿元投资,其中七成以上来自长三角。

二是在同一区域内,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随着珠三角企业向外扩张和转移的要求日益迫切,广东省积极探索“飞地”式的产业转移模式,由珠三角城市与欠发达的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联手建立产业转移工业园,共同为转移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如位于粤西的廉江市经济相对落后,年生产总值仅有100亿元,低于珠三角的一些乡镇。2007年2月,廉江市和佛山市顺德区联手创办了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工业园。目前,第一期960亩土地基本开发完成,并成功引进了16家珠三角的企业,其中建成投产8家,在建8家,总投资3.5亿元。作为全国最大电饭锅生产企业之一的广东威王集团已在廉江投资建厂,并计划继续投资8亿元扩大生产规模。与顺德工厂相比,该集团在廉江生产成本至少可以低7%至8%。今后,廉江工厂将作为企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产量将达到公司总产量的60%。顺德工厂将主要负责该集团的产品研发。

江苏省在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工业化较早的苏南地区向苏北区转移产业的现象。2004年,苏南地区向苏北地区产业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1,893个,总投资641亿元,投资额同比增长高达82%;而2005年,向苏北地区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的总投资达到702.3亿元。在所有投向苏北地区的工业项目当中,机电、纺织、化工类产业占6成以上。

三是从城市向农村转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前位于城郊和郊区的企业现在处于城市的市区或城市主要功能区。基于城市发展、安全生产和减少污染等考虑,这些企业将被搬离城区,并主要搬到远郊区县。如北京市为治理工业污染、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加大重污染企业停产或搬迁工作的力度。截止到2007年10月,北京市先后停产了北京化工实验厂、北京焦化厂、首钢特钢公司、北京染料厂、北京橡胶一厂等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同时加大“五小”企业的关停淘汰力度,小钢铁、小化工、小造纸、小玻璃等企业基本全部退出北京。在2002-2007年问,按照《北京市推进污染扰民企业搬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办法》的要求,该市近200家城区内的工业污染扰民企业实施了搬迁调整,涉及钢铁、化工、电子、汽车、机械、轻工、食品等多个行业。到2007年底,四环路内已基本没有工业生产企业。这些工业企业腾退的约900万平方米的土地将主要用于发展服务业和完善城市功能。同时,北京市还要求在2008年之前,污染企业全部迁出五环路,落户到五环以外的农村。目前,全国各大城市基本上都在对工业污染实施搬迁。每次城市产业的调整升级,都推动着农村工业的迅速发展。如不能将企业搬迁与企业产品和技术的升级换代、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有机地结合起来,则搬迁企业只能在减轻城市环境污染的同时,造成农村新的环境污染。

五、国内产业转移存在的一些问题

推动国内产业转移,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有利于将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能源、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今年上半年,我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增速均超过了东部地区,改变了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的增速一直居各大区域之首的局面。与此同时,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地区合计的比重均有所提高。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出现产业空心化,并不全力支持本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在发展新产业时,投入大、成本高,在短期内难以获得收益;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又受到总体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制约和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利润空间逐渐被压缩。在创新机制尚未建立、新兴产业不能及时培育发展并形成规模、产业升级的技术支撑还没有完全形成时,将现有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失去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出现产业空心化,并导致结构性失业。另一方面,在东部沿海地区内部,也存在着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除上海外,包括北京、天津、广东、浙江、福建和江苏在内的相对发达地区,仍然存在着一定范围的欠发达地区。在广东省的21个地级市中,珠三角、山区和东西各点1/3。从人均GDP来看,山区和东西两翼的人均GDP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4%和60%,只相当于珠三角地区的19%和26%。2005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三角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文件,鼓励本省产业向山区和东西两冀转移,并建立若干产业转移园区。浙江省也积极鼓励省内产业转移,每年省内内部转移的资金占转移资金总量的2/3。

二是产业承接地投资与创业环境有待改善,商务成本偏高。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中西部的大多数省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已有较大改善,但因远离口岸、运距长、运输周期长、运输成本高等因素,对吸引和承接产业转移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软环境方面,中西部地区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政府办事效率不高、行为不够规范、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相关服务体系不完善,金融、财务、咨询、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较为落后,特别是在当地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使一些外来投资者可能面临政府扶持有限、资金来源单一、融资成本过高和企业后续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的困难;产业承接地缺乏技术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和商务人才。此外,文化环境的差异也影响了当地的投资软环境。此外,中西部地区产业层次较低,尤其是西部地区,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占据了较大比重,对于承接产业较发达,产业层次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转出产业也有一定难度。

商务成本也是决定是否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讲,商务成本主要包括生产要素成本、生产服务成本、生产交易成本和其他成本。关于生产要素成本,虽然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但缺乏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在中西部地区雇用高级员工的费用比东部沿海地区还高,很难招聘到素质优秀的高层管理人员。因此,中西部地区的人力成本并不占绝对优势;中西部的工业用地成本与其他地区相差不明显,甚至要高于东北地区,西南地区的商业用地成本甚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一些地方政府在原料上摊派各种费用和税负,使原料成本高于企业预期,资源优势并没有完全转化为成本优势。此外,中西部地区的交易成本较高是在人们意料之中的,投资商到中西部投资后也会面临一些隐性成本。交易成本偏高将制约产业转移的步伐。

三是一些转移出去的产业对承接地产生了新的污染,影响当地的可持续发展。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是一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区域。由于长期过度开发,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严重,而且给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带来了较大影响。因此,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目前,在东部沿海地区发达省份转移出去的产业中,大多数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有一部分产业是因为受到环保政策的限制而转移出来的。虽然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地的政府也强调有选择地引进产业,但从现实情况看,也存在“饥不择食”的现象,承接了一些高污染产业。这些产业对中西部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了中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六、统筹兼顾,推动国内产业转移

为有效地推动国内产业转移、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并做好转移产业的承接工作。

一是统筹规划国内产业转移。要结合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和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科学规划国内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要通过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的形式,有序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转出产业。要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针对西部地区资源加工产业起点较低、规模较小的特点,适当放宽西部地区资源加工型产业的进入门槛,促进西部地区资源加工型产业的发展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要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标和严格禁止落后生产能力转移流动的要求,防止落后生产能力和污染严重企业向中西部转移。东中西部地区应根据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其产业地位和分工关系,实现东中西部产业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和区域间产业的合理分工。

二是营造有利于产业转移的政策环境。要制定促进产业转移的税收优惠政策:继续对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实行15%的所得税税率的优惠,允许西部地区适当放宽鼓励类产业的范围;完善资源税的征收管理,防止西部资源的盲目开采和浪费;西部地区应在一些地方税的征收上给予适当的减免和优惠。要制定差异性的土地政策,适当放宽西部地区建设用地指标的控制,为西部地区工业化项目提供用地;降低西部地区土地出让价格;对西部地区规定较低的土地投资密度等。

三是建立和完善产业转移承接地的投资环境、服务体系和承接载体。中西部地区要进一步优化服务,完善政策保障、法律保障和服务保障体系,维护和保障企业在本地创业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工业园区的建设并把工业园区作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有效载体,不断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要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布局工业园区,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要积极走出本区域,与发达地区、沿海开放城市建立广泛联系,不断扩大产业转移领域。

四是强化产业转移承接地的环境监管。要在园区发展规划制定、园区选址、园区环评等方面严格把关,加强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监督,坚决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严格控制能耗高、污染严重的项目,严禁引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的行业和项目,对化学制浆、电镀、纺织印染、制革、化工、建材、冶炼、发酵和危险废物处置等重污染行业实行统一规划和定点。要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和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实行开发活动,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和旅游开发的环境监管。严禁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上游地区规划和建设有排放污染物、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产业转移园区,严格禁止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等物质进入饮用水源保护区。

五是大力采取市场化方式推进国内产业转移。国内产业转移应主要采取市场化方式,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利益驱动机制实现。各级政府应遵循市场化原则,通过产业政策和财政金融手段,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向中西部投资,进一步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东中部地区的产业联系,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初级加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的升级换代,实现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中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要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兼并中西部企业或组建企业集团,为中西部企业引入新的生产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使之形成与东部沿海地区企业的上下游或技术互补的产业联合。

六是不断提高中西部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东部沿海地区还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高新技术、高科技人才和科技信息等。要坚持技术、人才的引进与输出相结合,积极组织本地区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高技术企业,通过技术转让、技术承包、合资和合作生产等多种方式,加快具有相对优势的技术和科技成果在中西部地区的转化、扩散和应用。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应主动与国内外企业加强合作交流,共同进行技术研究、开发和创新。中西部地区要抓住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和技术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大科技投入,鼓励自主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篇9

关键词:福建三明;农业发展;农业问题

一、三明市产业现状和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三明市三大产业现状分析

根据福建统计局2010年各市生产总值和产业比较数据,可以得出:三明市在全省各市中,根据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第6位为800.24亿元,根据第一产业排名第三为146.28亿元,与同样的以农业为主的漳州,相差72.37亿元,根据第二产业排名第七为365.36亿元,按第三产业排名第六为288.6亿元,根据人均GDP排名第四名为30370元。从整体状况看,三明虽然初步实现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但是第二、三产业优势并不突出,发展水平都相对其他市区低。而农业生产总值占比重相对较大,约为18.3%这说明第一产业在三大产业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是总体来看,农业的发展水平较低。

(二)三明市的农业现状

农业在三明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该市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三明农业的发展水平仍然很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业增长缓慢,农业就业人口过多。2009年三明全市及各产业生产总值及增长率和农村从业人口分布,如表1所示。表1中的数据显示,2009年三明市的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增加值146.77亿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数值则分别为355.59亿元和231.88亿元,远大于农业的增加值;2009年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最快,增速达到18.20%,第三产业次之,增速为11%,而第一产业农业的增长率仅为5.6%,远远落后于第二、三产业。从农业人口及其构成来看,农村从业人员83.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6.9%。从表二中的数据分析得到,三明全市农村从业人员总量为84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占其比重为70%,第二、三产业分别占12%、18%。其中明溪、宁化和泰宁三县从事第一产业人员占75%以上。

2、农业种植种类较单一,经济作物分布较零散。三明是福建省主要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三明有九个省定商品粮基地县,其中有八个县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宁化、清流两县是福建省四大烤烟生产县之一;建宁莲子、黄花梨、猕猴桃、茶树菇,尤溪银杏、姬松茸,沙县芦柑等土特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并且各县均有自己的特色产品。

3、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从全市市的劳动力文化构成来看,文盲率为7.8%,小学占比41.6%,初中占比37.1%,高中占比11.6%,而大专及以上仅占1.8%(数据来源:三明统计局《劳动力资源及其构成》2006)。从中可得出,三明市农村劳动力主要是接受了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然而,文盲率也还占有很大的比例,整体受教育水平低。劳动力的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下,这也是农业发展粗放型和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4、农用机械使用状况。根据三明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三明市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23.6%,机电灌溉面积、喷灌面积和滴灌渗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分别为0.3%、0.1%和0.2%。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0.1%,机收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3.5%。而整个三明市在农业生产中75.8%仍然是传统的手工劳作,农用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数量所占比重都很低,从而可知三明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低。

5、对农业的资金和科研投入不足。从三明市统计局2009年分行业R&D投入情况数据显示:2009年三明R&D即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分布,制造业的投入人员和经费分别占85.6%和93.7%,而对于农林牧渔业的投入人员和资金分别只占1.1%和0.7%。这也表明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很不足。对农业的科研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对三明农业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篇10

在科研开发领域,政府须高度重视科技研发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投入足够的资金及优惠政策,以带动企业和社会的投入。同时,为地方和企业的提供科技决策咨询服务,逐步构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长效机制,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服务;其次是加大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投资力度,推动关键技术攻关,使之成为新的科技创新力量,为晋江经济的发展所服务;最后是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逐步使新兴产业走向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科技研发的投入,可以让晋江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拥有自己的研发技术,逐步摆脱技术模仿,提高市场竞争力。要进一步充分发挥晋江经济开发区的环境、人才优势和产业发展环境优势,努力将晋江经济开发区打造成晋江科技研发中心。

二、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在高新技术区和特色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成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创新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孵化功能。在涉及生物制药、光电能源、精细化工、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的五里综合工业园重点推动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如生物制药研究中心、光电能源技术研发中心等一系列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为企业开展研发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还举办了光电论坛等具有国内影响力的产业技术和学术交流论坛,加强科技招商引资和学术交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平台,为晋江经济发展所服务。

三、加强闽台科技交流与合作,建立对台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基地

地处晋江的福建省装备制造业基地安内园,要充分发挥对台的优势,整合优秀的装备制造业资源,推进与台湾装备制造业的对接,积极承接台湾装备制造业的转移,全力打造成为“福建省民生产业装备和重大技术装备的制造业基地”、“对台装备制造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在科技方面,建立对台科技交流与合作基地,定时或不定时组织人员与台湾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安排人员赴台实地考察及学术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闽台科技交流与合作为晋江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为晋江科技创新带来更多的发展契机。同时,引进台湾科技金融,借助台湾雄厚的资金和丰富的经营运作经验,建立台资或台资科技创业风险投资企业,改善晋江市的科技风险投资业。

四、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定向人才

从企业的战略出发,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企业根据自身对所需人才的实际要求,与学校进行定向合作。学校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模式,致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科技队伍,通过相关学校学科专业人员的创新实践,完成企业所需的科技创新和工艺技术,这样拓宽了高校为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的平台,实现校企合作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晋江市附近有华侨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商会等机构,要充分发挥这些机构的作用,积极与其合作,针对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艺改造,将科学研究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促进晋江经济进一步向高新技术迈进,提高市场竞争力。

篇11

关键词:区域经济 民族传统体育 产业发展

一、区域经济与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关系

1、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作为综合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深入的情况下,人们物质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例越来越小,精神文化消费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拥有享受型、发展型的生活观念越来越强烈,更加的理性化,对身体健康认识成为了生活的新价值取向。因为人们对自己身体锻炼、从事体育娱乐需求的增加,体育消费所占的比重,在人均可支配收入里面的比例呈增长态势。价值取向的变化,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2、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不断增加的条件下,体育消费将成为某个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人们通过节假日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激发了民族传统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体育消费者的鲜明个性,对体育锻炼的方式、体育消费的类型出现了很大的差异。随着人们对体育活动参与性的重新认识,在追求刺激、有趣、独特的运动参与的条件下,激活了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的利用这一有利的社会形势,将民族传统体育的休闲功能、健身意义、娱乐趣味等特点充分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发展。

3、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

区域经济作为涉及面广反、综合性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通过将民族传统体育通相关的行业进行有机的结合。例如很多地区实行的民族传统体育与当地旅游业的结合,就是很有发展潜力的体育产业开发形式。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既是对本民族文化特征的展示,也是一种潜在的资源,民族传统体育通其他的民俗活动、文化行为相同,能够向人们展示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满足人们求新的心理特征,另外因为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娱乐趣味性,能够有效的激发人们参与锻炼的欲望。

二、提高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开发的对策

1、加大民族传统体育与本地区旅游结合的研究

旅游业被称作是不衰的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每个地区都在挖掘与旅游相关的资源,并进行全面的打造。因此,每个区域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以及人文资源的条件,积极的开展以旅游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作为融合与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的文化性、趣趣味性等,使得民族传统体育可以更为顺利的融入到旅游业得发展中,实现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

2、充分发挥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优势

第一要加强对本民族、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估,不能盲目的跟风建设。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是在坚持打造体育特色发展的理念下,通过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区域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为载体,在区域特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加强对民族特色的突出发展,以更好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二要全面的挖掘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资源的优势,选择投资少、减小快的民族体育项目,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开发以及宣传,实现本地区的规模效应,从而为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要提高联合开发的力度,要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增长为重点,产品为中心,进行各个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联合与交流,不断的提升本民族、本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的竞争力,有效的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性。

3、制定科学合理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要科学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产业,需要在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与成功地区的发展模式,通过反复的研究、论证,初步制定关于本民族、本地区的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市场的发展规律,科学的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配置,利用节假日扩大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力度,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的规模要适中,争取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强化区域内部、区域相互之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深入的进行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整理和开发,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早日步入正轨。

4、提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民族地区要想加快对本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整理、挖掘与开发速度,这就需要认识到体育产业管理、经营人才的重要性。需要在产业化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全面的构建专业知识丰富、管理能力强、既熟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具有区域经济发展经验的管理队伍,构建与提高我国民族特色的创新体育产业体系,为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高人才、智力支持。

三、结语

将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以产业的形式来发展,需要我们将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与整理,通区域经济的发展结合在一起,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来提高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的速度,使得区域经济的进步,加入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带动,将无形的民族传统体育,转化成经济发展的有形载体。

参考文献:

[1] 贾爱萍,洪芳坤. 浅析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对策[J].财贸研究, 1999,(01) .

[2] 聂琴. 试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J].思想战线, 1999,(03) .

篇12

[关键词] 环渤海区域市场协调机制政府协调机制

一、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

环渤海地区是由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所组成的广大区域。我们知道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特别是扩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会造成种种负面影响,所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就必须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特别是扩大)进行调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我国是一个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区域经济差异的调控目标应是尽力减缓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趋势,防止引起我国经济发展秩序混乱和诱发社会动荡,同时,通过加大对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扶植力度,争取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相对差异,逐步努力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本质,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使区域形成相互依赖、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经济统一体。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在于,首先,可以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是减缓区域经济差异扩大,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根本所在,而且,也为发达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撑;同时,又可以继续发挥发达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增强国家的经济总体实力,为通过区域合作来帮助欠发达区域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其次,通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可以有效地协调区域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区域协调机制的设计有两种可选择的类型:一是制度化的协调机制,即通过集体谈判缔结条约或协议,组成一个紧密的组织来进行区域合作。这种协调机制具有法律强制性,更有利于推进区域紧密型合作,但目前条件尚不成熟;二是非制度化的协调机制,即采取集体磋商形式,组成松散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协商机构,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颁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规定管理权限和审批程序;构建区域生产要素流动机制,积极培育一体化的资本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产权市场和旅游市场等;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整合机制,推进区域产业集群和产业布局的市场化整合,建立城市经济区生产协作网络,促进区域产业体系的形成;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监督和保障制度体系并贯彻实施;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分配机制,建立共同的融资平台和合理的税收模式,提高经济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保证发展中的公平;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共享机制,保证文化教育、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规范政府行为,是非制度化协调机制运作的关键。非制度化协调机制事实上就是由相辅相成的两种机制所构成:一是市场机制,就是发挥充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政府机制,就是充分发挥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和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一,正确定位,转变职能,增强地方政府之间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地方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完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改变政府主导结构调整和对经济运行直接干预过多的状况,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着力点转移到主要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政策、法律环境上来,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发展中介组织,制定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东北区域性统一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改革对各地政府工作业绩的考核标准,努力消除行政和制度。现行的对地方政府工作业绩的考核标准,反映了地方政府对经济运行直接干预过多的现状。而地方政府对经济运行直接干预过多,不利于改变经济粗放增长方式、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严重趋同以及克服地方保护主义。要改变对地方政府工作业绩的考核标准,以利于消除区域协调发展的壁垒。

第三,调整税费关系,搞好公共财政建设。传统的追求财政收入最大化,使地方政府倾向于建设“生产型”财政。而公共财政是“社会型”财政,建设公共财政有利于提高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四,建立区际监管组织,适当调整公共政策。地方政府要逐步调整和减少以获得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为主要内容的竞争,制定和实施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生产力合理布局,建立区际监管组织,维护统一市场,保护区际竞争。

第五,完善法制,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必须加强立法工作,以法律手段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以法治维护市场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政府协调机制探讨

经济学理论和历史事实证明,“市场协调”和“政府协调”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两种手段、两种机制。市场协调是基础,政府协调是补充,它以市场协调为对象,弥补市场失灵。两种协调机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各级政府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首要的是要从总体上注意以下从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通过培育产权清晰的市场主体,促进区际间商品交换和要素流动。

第三,通过建立公共财政体制,规范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控制区域经济差距。

第四,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顺畅运行。

第五,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从我国50多年来的经验总结中可以看出,政府主要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作为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一,区域经济政策要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逐步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一要考虑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二要依据地方已有的产业发展条件和基础。

第二,重视欠发达地区、特殊困难地区的经济发展。一是要注重解决欠发达地区交通运输业相对落后、地理环境条件相对闭塞等问题,加强交通运输、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欠发达地区对外联系的通道;二是要选择一些临近交通线且有一定基础的城镇或资源富集区作为“增长极”,并通过它们的辐射功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第三,建立关于地区发展的法律体系,以便为各级政府实施地区发展计划提供法律依据。避免随意性、主观性和陷入无休止的讨价还价,避免用政策代替法律,维护地区发展政策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第四,注意中央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协调性。在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应注意中央和地方的协调。地方的局部利益服从国家的总体利益,并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还可以从微观、宏观和中观三个方面来考察。

在微观层面主要在于:政府的制度安排影响所有制结构和产权结构在区域之间的差异。国有企业在各地的分布比例与各地所有制结构、市场化程度密切相关。要发挥“市场协调”区域经济的作用,就必须确立产权的合法地位,实现公平、公正的“人格化”产权,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非国有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提供更加宽松的社会环境。

在宏观层面主要在于:政府的再分配行为不当,不仅不能抑制区域差距的扩大,反而会加大差距程度。只有通过建立公共分级财政,实施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才有助于抑制区域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平衡普遍存在,并构成区域间竞争的基础,人为强化或消除区域差距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从长期趋势看,只要能够实现充分竞争的资源配置和要素的充分流动,区域间投资的边际成本就会趋于平均化,人均收入也会趋于平均,就有可能达到区域发展的平衡。但是,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假如区域经济差距超过一定的“限度”,则会导致区域间经济、社会的矛盾扩大,从而延缓发展,甚至发生停滞和倒退。政府行为要尊重市场规律,不能通过“办企业”干扰市场竞争的有效领域,而应当通过提供均等化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以及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使区域间市场主体的竞争公平化,实现区域之间的“竞争效率”。

在中观层面主要在于:地方政府行为几乎可以影响到所有资源和要素的空间流动。如果有明确、一致的行为边界,就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否则,狭隘的地方利益就可能膨胀,使市场信号发生扭曲,误导资源和要素的空间流向。尤其是地方政府动用行政资源,限制外地商品销售、限制人力资源流动等行为,会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地方政府行为的规范,必须建立在事权与财权的法律性划分上,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利益的代表与作为中央人的角色之间,需要达成新的均衡。而这个过程,最终要通过发展政治文明来实现。

政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政策导向应该是:

第一,促进区域内部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受经济体制改革区域推进的影响,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市场化程度不一,这是转轨时期区域经济差异加剧的重要原因。因此,区域之间一致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只有在相同的体制环境中,各个区域才能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自主发展,公平竞争,依据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区域之间也才能形成共同发展的局面。

第二,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区域之间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应从体制上消除限制区域之间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根源,取消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区域壁垒,加大区域的开放程度,使要素在市场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作用下在各区域之间合理流动、优化配置。

第三,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干部分。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区域之间产业发展竞争与分工。通过竞争,可以有效地发挥市场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引导和选择作用。并通过市场供求与选择作用,引导各区域发展自己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于产品市场中实现区域之间的产业合理分工;其二,区域之间产业发展合作。即,通过在组织形式上把有关区域之间的相关产业联结成一个整体,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和效益。其三,区域之间产业转移。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是引起区域产业结构有序调整、协调发展的有效方式。自主选择、互惠互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之间产业转移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时,政府在信息提供、信贷、产权变更、职工安排等方面要给予相应的支持,使产业转移更为有序、合理。

第四,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对于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协调区际经济关系,构建联动、有序的经济区域等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合作的基本原则是,合作各方平等参与,按投入份额大小分享利益、承担风险。目前,我国还缺少鼓励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的法规和政策,在合作中存在利益分配不公,正当权益缺乏保障,进而引起种种利益冲突等问题。所以,国家应及时制订和实施有关的法规和政策,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保障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使区域之间的合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达到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

第五,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企业跨区域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因为,企业跨区域发展在实现本企业扩张的同时对所涉及的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够产生刺激和推动作用,并能够密切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交往。目前,企业跨区域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信息不畅、利益分配不规范、投资法律保障缺乏和体制环境不配套等多种问题,对此,国家应及时地提供政策上的服务和支持。

第六,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方面包括,扩大中央在欠发达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对外交流的条件;同等条件下,优先在欠发达区域布局有区域意义的重点建设项目;引导外资投向欠发达区域;增加对欠发达区域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科技开发方面的投入;适当进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给予欠发达区域财政支持。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统计局综合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全面小康进程加快――黑龙江省“十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情况》(上下篇)[J].统计与咨询,2006.1

[2]张立昌:《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05.02

[3]侯言增:《以科学发展观推动 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J].实践,2005.07

[4]尚锡枕文尚卿:《民营企业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主体作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12

[5]王一鸣李爽曾智泽:《“十一五”时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05.12

篇13

【关键词】公路经济效益;公路运输工程;区域经济;发展

对公路运输工程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分析,对于制定交通发展战略计划,实施公路养护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以下就公路运输工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一、公路经济效益的概述

公路经济效益是公路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通常新建的公路或者改建的公路具有两种类型的经济效益:一种是新建或者改建公路其系统内部的经济效益,即新建或改建的整个公路系统通过对公路养护及其管理等活动过程进行其内部管理的不断强化,使得自身所从事的公路在建、养、管等各个方面的生产发展得以不断提高,另外,该系统其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加同该部门员工的工作以及生产条件、对新型工艺进行创新和应用,使其福利待遇得以提高等的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些均为经济效益的集中体现。另一种指的是整个公路系统社会经济效益,也就是说这个公路系统能够进行的社会经济的相关服务能力。具体来说,主要指的是其能够带给车辆、行人乃至整个社会一个更为完好、安全、畅通、舒适的公路交通环境,最大程度地将人们的行驶费用以及行驶时间能够降低,同时使整个交通系统的肇事率得以降低,创造一个行驶舒适且便利的交通环境,同时,还应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公路系统内部经济效益同公路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之间为对立统一关系的集中体现,其同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以及整个公路的生产活动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相互融贯。

二、公路运输工程的特点

1、公路运输工程的操作方式比较简单易学。公路运输工程准入制度不如铁路、航空和水路运输那样严格,相对来说行业进入比较容易。

2、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由于公路运输工程网比铁路、水路网的密度要大十几倍,分布面也广,因此公路运输工程车辆可以“无处不到、无时不有”。公路运输工程在时间方面的机动性也比较大,车辆可随时调度、装运,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时间较短。尤其是公路运输工程对客、货运量的多少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这一点对抢险、救灾工作和军事运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可实现直达运输。由于汽车体积较小,中途一般也不需要换装,除了可沿分布较广的路网运行外,还可离开路网深入到工厂企业、农村田间、城市居民住宅等地,即可以把旅客和货物从始发地门口直接运送到目的地门口,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这是其它运输方式无法与公路运输工程比拟的特点之一。

4、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公路运输工程与铁、水、航运相比,所需固定设施简单,车辆购置费用一般也比较低,因此,投资兴办容易,投资回收期短。

三、公路交通运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1、中心――理论。弗里德曼认为,任何国家的区域系统,都是由中心――两个子空间系统组成。资源、市场、技术和环境等的区域分布存在客观差异。当某些区域的空间聚集形成累积发展之势时,就会获得比其地区强大得多的经济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经济体系的中心。(落后地区)相对于中心(发达地区),处于依附地位而缺乏经济自主,从而出现了空间二元结构,并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强化。不过,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市场之间的联系加强以及城市化的加快,中心与的界限会逐步消失,即最中心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推动空间经济发展并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在内陆地区,公路交通是连接城市及其农村的主要纽带,公路交通的完善是落后地区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及城乡经济一体化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在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指出距离消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布局存在重大影响,并认为在运费、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三者中,运费是农业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交通运输的发展状况对运输成本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作为内陆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最主要运输方式为公路交通运输,其快速直达的特点大大节省了各种工业原材料、货物及农产品的运输费用与运输时间,这就为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3、点轴开发理论。该理论认为随着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的建立,连接干线地区的人流和物流将迅速增加,生产和运输成本不断降低,会形成有利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使交通干线连接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点,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对于公路交通而言,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生产要素集聚在中心城镇,并由公路运输工程干线将其联系在一起而形成“轴”,即公路沿线形成各种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带等,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公路交通运输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1、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劳动力转移。公路建设过程中,将为大量劳动力就业提供空间,带动大批县内劳动力从事土方的挖掘、运输、销售等和建材的生产加工,解决很大部分的剩余劳动力,公路建成之后,还需大量人员从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同时,与市区及外地时空距离的缩短,将极大促进各县的劳务输出,更不用说公路建设推动交通、商贸、旅游和服务业所带来的就业。公路建设为延安直接和间接创造了可观的就业岗位。

2、改善区位条件,优化投资环境。交通运输作为一种重要的区位因素,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公路以其快速、舒适、安全的特点,为客货运输提供了优越条件,对企业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沿线企业即可以节省运输时间,又可以提高运输效益和质量,还能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3、促进文化信息交流,创造全面发展机会。公路的建设密切了城乡与外地发达地区的联系,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城市的人群也来到县乡投资旅游,这无形中将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传递到各地,进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对落后地区人民市场观念的形成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使得由封闭式自我发展向全方位开放转变,开展并加强与国内外发达地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往与经济技术合作。公路通车后,沿线山区、贫困地区群众接受文化、教育、科技以及城市文明的机会大大增加,农民群众市场观念日益增强,能够及时了解市场信息,调整农作物结构,增加收入。

结束语

公路建设不但改善了我国公路的技术等级结构,改变了我国公路事业的落后面貌,还有效地拉动了内需,刺激了公路附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间的合作、投资环境的改善、交通出行的消费等诸多方面都带来了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崔红建.公路运输工程市场经济规制的全新视角[J].物流技术,2009(4).

篇14

论文关键词:港口物流;区域经济;多式联运;经济腹地

在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互动中,国外有比较成功的案例,尤其是欧洲的内河港。欧洲的港口物流大致经历了传统物流、配送物流和综合物流三个阶段,而今,正进入到港口供应链物流阶段。通过港口物流的发展带动港区工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和地区参考和借鉴。

一、鹿特丹港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

鹿特丹港分为7个港区,共有100平方公里,港口水域277.1平方公里,水深6.7~21米,航道无闸,最大可泊54.4万吨超级油轮,是世界第一大港。港口及相关辅助产业总产值占全国GDP的12%,占当地城市GDP的40%,是该市的主体。鹿特丹港有世界最先进的ECT集装箱码头,年运输量达640万标准箱,居世界第四位。

通过完善物流设施强化当地区位优势。现在鹿特丹港同时可供600多艘千吨船和30多万艘内河船舶,年吞吐货物3亿吨左右。鹿特丹港高标准的深水航道和现代化的港口等基础设施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平台,改善了港口与其他经济区域的集疏运条件,拓展了港口经济腹地。

进行园区建设,优化专业服务,提升港口城市经济。鹿特丹港拥有以提供大宗产品储存和配送服务的Eemhsven物流中心、以提供石油、化工产品专业配送服务的Botlek物流中心以及现代化园区Msasvlakte,这些物流中心均有与码头间的专用运输通道,提供物流运作的必要设备,采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并提供增值服务以及海关的现场办公服务。这些专业化的园区建设为港口物流的专业化分工服务提供了条件。

港口物流提供工业发展平台,形成物流产业链,提高港口城市工业化程度。鹿特丹港口物流主要提供拆装箱、仓储、再包装、组装、贴标、分拣、测试、报关、集装箱堆存修理以及向欧洲各收货点配送等服务,充分利用港口物流系统功能,提供一体化服务,形成完整的物流产业链。

二、安特卫普港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

安特卫普是比利时第二大工业中心,港区总面积10633万平方米,其中水域占1315万平方米,港区岸线总长99千米,港内高水位时水深18.5米,是世界第四大港。货物年吞吐量约8000万吨,比利时海上贸易的70%通过该港完成。

通过港口物流的发展,推动本港区工业的发展。安特卫普港区工业高度集中,拥有汽车、钢材、煤炭、水果、粮食、木材、化肥、纸张、集装箱等专业码头,备有各式仓库和专用设备,建有工业开发区。据统计,安特卫普港海运量约四分之一来自于港区工业,如果把港区工业所引致的各种方式的运输量统计在内,每年超过1.15亿吨。

通过港口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形成集疏运网络,拓展经济腹地。安特卫普港区各种交通方式发达,铁路线就有近4千米,拥有300多条班轮航线与世界上800多个港口相连,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水运与密集的高速公路、铁路为核心的陆运相衔接,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保证商品运输的畅通。

通过港口物流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提供港口城市工业发展平台。安特卫普港作为欧洲的工业和物流中心之一,充分发挥港口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的优势。目前,安特卫普港区的整个工业开发区占地面积约36.74平方公里,约占港区总面积的31%,已成为欧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石化工业中心。港口物流为临港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便利,工业的发展为港口的发展带来了持久的动力。

三、启示

(一)建设物流园区,促进港区工业发展

港口物流是聚集港口资源的途径,而港区是资源集聚的节点。物流园区建设为港口物流所集聚的资源提供一个承载点,为港口与港口城市、港口城市与其经济腹地的互动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鹿特丹港注重物流园区建设,建立“配送园区”、“分拨中心”等多种功能的物流园区,延伸物流产业链,增加物流增值空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港口物流可以充分发挥降低物流成本的优势,促进港区工业发展。安特卫普港,拥有专业码头,备有各式仓库和专用设备,建有炼油、化工、石化、汽车装备和船舶修理等工业开发区,为港区工业发展提供条件。

(二)形成多式联运,促进腹地集疏运网络的快速发展

建成多式联运网络,扩大港口的经济腹地和物流服务范围。安特卫普港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水运与密集的高速公路、铁路为核心的陆运相衔接,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保证商品运输的畅通。而鹿特丹港的海运货物可以在24小时内,通过综合集疏运系统到达法国、德国、英国和比利时等欧洲主要国家。

多式联运还可以帮助客户降低物流成本。在安特卫普港,物流服务提供者对物流链整体的优化理念已在港口物流的具体实施中普遍体现。这里活跃着独立于航运公司和运输公司运作的货代公司,可以为每一批货物选择最佳的物流路线,并对整个物流运作进行整体安排、组织实施和管理,为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找到最佳方案,从而满足每个客户的特殊需要。

(三)打造有效的内河集装箱运输系统,实行城市分工协作

集装箱的发展使得内河航运进入到物流系统之中,为内陆城市走向开放,区域与区域之间进行合作、资源的配置起到很好的作用。鹿特丹拥有公路、铁路、驳船等集装箱运输,是欧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它的装卸过程完全用电脑控制。其内河集装箱运输拥有运费低廉(比铁路低10%,比公路低30%)、货物的送达时间较准的优点。

鹿特丹港与安特卫普港的公路、水路和铁路集疏运系统均比较完善。鹿特丹港的海运货物可以在24小时内,通过综合集疏运系统到达法国、德国、英国和比利时等欧洲主要国家。安特卫普港与比利时和欧洲的内陆水运网络相连,每年大约有52000艘次内河驳船通行,港口货物总量的90%以上都属于国际中转货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货物仓储和分拨中心。

(四)通过港口物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