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1: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175-02

一、理论研究综述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在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条件下,通过资源合理调配,各区域经济体的发展程度将会趋向统一,这种统一还包括区域经济体内部各产业和各部门的平衡发展。新古典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源于以Solow(1956)和Swan(1973)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他们认为,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拥有比经济发达地区更快的增长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程度将趋于一致,最终达到均衡发展的状态。但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个前提假设,就是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且资本、劳动、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是无成本的,不受限制的。

2.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主张部分地区或者部门先发展起来,再来带动其他地区和部门的联动发展,强调重点地区的重点产业和部门。Williamson(1965)提出伴随着一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区域间的人均收入不平等性也出现倒“U”型。就是说,一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区域间的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但从长远来看,区域间发展水平始终呈现一种收敛的状态,即发展均衡。

(二)金融发展理论

1.国外研究历程。金融发展理论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专门研究金融发展以及从金融角度探讨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理论。但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运用内生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加入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来研究两者的关系。这其中要以King和Levine(1993)为代表,他们构造了新的金融中介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2.国内研究现状。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问题已开始被学界广泛关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从实证的角度来看,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关系这一问题,大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谈儒勇(1999)通过研究发现,中国金融中介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韩廷春(2001)在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以后,建立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史永东(2003)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技术就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在格兰杰意义上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同时通过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加入测量金融中介发展程度的指标,得出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具体数值。王景武(2005)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密切的关系。

二、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虽然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大争议,还远未达成一致。然而,大量的文献研究已经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支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一般性结论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和影响作用,经济增长中的金融因素不容忽视;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有推动和制约作用。

(一)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性

大量国内关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的研究证实,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中国东、中部地区虽然金融资源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率在降低,但是他们的正相关关系仍然成立。这里存在一个是金融资源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起作用还是金融组织结构亟待调整的问题。因此从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区域金融资源同区域人力资源、区域技术资源一样都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尤其在经济起飞阶段,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金融甚至是第一推动力。

(二)区域金融发展的区域适度性

虽然东部地区存在区域金融资源贡献率降低的现象,但这是否说明东部地区金融发展超越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导致金融资源的浪费,还有待证实。东部地区凭着其良好的经济环境,充用调动金融资源而得以迅速发展,而欠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都很低,潜在的经济发展要素无法启动,使其始终难以找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只有区域金融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步了、匹配了、协调了、达到地区“金融”与“经济”双赢的状态,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区域金融资源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三)区域金融发展的非独立性

区域金融资源虽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但不能一味地强调或是孤立地看待这个要素。在协同理论的支撑下,区域经济、区域金融,可以构成一套完整的自组织系统,使其整体目标与其内部构件以及相应的演化规律紧密地联系起来。区域经济是一个大的系统,应该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区域金融、区域人力和区域技术都是这个大系统的要素,它们之间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因此,认识到它们的非独立性,更好地把它们结合到一起,才能给区域经济带来跨跃式增长。

三、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一)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应制定规范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逐步将金融支持重心向经济不发达区域进行转移,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避免区域金融差距的继续拉大。具体来讲,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区域金融结构空间差异仍然存在,因此应采取不同的区域金融发展思路。首先应优化东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进行自发调节,形成具有市场竞争性的金融结构。其次要优化中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在增加金融资源总量的基础上进行调节,形成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最后要优化西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目标是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形成政府推动型的金融结构。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加快西部金融发展、必须对西部地区实施与东部、总部不同的金融政策。建立区域经济发展基金,实行区域化的金融政策,赋予中央银行在各地区的分支机构一定的地方金融政策制定权和调控权,包括建立中西部地区的开发银行和开发基金,通过国家优惠政策激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到中西部发展,优化中西部的金融机构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保障。同时也要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构建公平合理的金融发展环境,努力实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区域金融差异。

(二)调整金融体系结构以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

自中国金融业改革以来,竞争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在某些地区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国有金融机构仍然具有明显的垄断特征,他们提供的金融服务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部分借贷者转而寻求非正规渠道的金融支持。因此,相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调整金融结构,不断引入各种金融机构,打破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状态,使整个信贷市场更加活跃,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在金融市场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民间金融是对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能成为金融主力,因此民间金融对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一定时期内在总量上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三)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

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对资本稀缺要素的生成和区域优势产业的确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推动并提高区域的经济水平,加强不同层次及规模的区域经济中心的扩散。随着中国金融经济的转轨,金融规模以及金融结构包括金融机构、融资方式和金融交易等会逐步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结构进行区域间层次性和差异性的配置,并逐步形成多种不同金融结构特点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当区域经济中心与区域金融中心配置在一起时,区域经济金融中心的经济金融辐射和扩散作用会极大地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区域金融机构要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区域金融协作,加快区域金融生态建设,努力提升金融支持和服务水平。

同时要树立金融生态观。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两者是统一的。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可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使之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因而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内涵,努力用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四、结论

中国区域金融、经济协作在改革开放以来起到了巨大作用。目前中国新的经济形势、新的竞争环境,为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要求在区域金融政策上要有所创新,并且在区域金融的整合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区域金融、经济协作是中国各地区搞好金融、经济生态环境建设、实现金融经济稳定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加强金融稳定,齐心合力促进区域金融、经济通力协作,对于构建更加和谐的金融结构,促进中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小黄.强化金融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中国金融业网,2006,(12).

[2] 欧向军.基于区域分离系数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定量分析[J].地理研究,2007,(4).

[3] 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10).

篇2

【关键词】投资环境;经济发展;法制建设;市场体系

一、前言

投资环境是指伴随投资活动整个过程的各种周围境况和条件的总和。概括地说,包括影响投资活动的自然要素、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投资环境的好坏,投资者的认可程度与分析评估直接影响着投资效益的高低。针对主要的因素进行研究和改善成为许多当地政府发展的关键,而为了更好的发展趋势,优化的范围便不断扩大,改进措施也有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发展中,仍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现状

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环境的优势又为经济持续性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一个区域投资环境的改善,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付出长期而艰辛的努力。影响区域投资环境的因素有许多,但是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因素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所以对投资环境的优化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在可行基础上提高实施方法的质量。区域内的政策环境、法律保障等影响因素在短期内是可以改变的,所以进行优化措施首要针对区域内的投资软环境进行改造。

三、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

投资环境改善的过程中,有些政策并不如人意。笔者经过对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得出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一味的提供优惠政策

优惠政策是地方政府在吸引投资者时经常采用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尽管可以吸引许多外来投资,但并没有为地区发展带来长远的发展效果,甚至会造成新的区域问题。投资的根本目的是获取利润,投资者侧重于对区域内有望增值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全盘考虑,但仅仅从投资者的角度考虑,投资者不会从根本上为区域整体效益着想。一味的提供优惠政策,却不注重平衡区域经济的长久发展,对区域的发展没有想象中的积极作用。

(二)投资环境的整体水平

投资环境的整体水平,取决于各组成部分的协调和配合,所以受资地区不仅要注重经济因素,还要注重生活环境质量等各种影响因素。不仅仅追求经济效益,不论是优美的环境、发达的教育水平还是开放的社会环境等,都应该是发展的对象。

四、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建议

鉴于不同区域历史传统、文化背景、自然条件的差异,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而差异一旦形成就不会在短期内消失。即使在差异程度收敛的过程中,也会因各种不可预见的因素诱发新的差异程度发散出现。所以,在不同区域的发展过程中就不可能采取相同的发展模式,笔者在以下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共性因素,进行讨论研究。

(一)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区域内的软硬环境都是投资者在进行选择投资时的考虑因素,相比较之下,经济环境是首要和核心问题。区域中的经济基础会因为发展历史和先天优势有较大的差距,利用发展的机遇来加强经济环境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方式。加强经济建设主要是从提高市场发展的完备程度以及明确经济发展政策等方面来实行。第一,要定位区域特色性,建立充分竞争的市场体系。当下的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越加明显,适用于世界范围内的市场体系有较为持久的发展动力。第二,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全面建立第三产业体系,即能扩大区域工作岗位和机会的需要,也对基础公共领域的引资力度有实际意义。第三,积极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发展,优化外贸经济结构是加强经济建设的重要措施。第四,民营企业投资是市场发展的新动力,但是在实际市场应用中有较多阻碍,为了取得一定的成效,应该依靠市场发展机制进行积极的调整。对民营企业要在法律允许的基础上加大支持的力度,促进企业发展。

(二)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建设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区域经济起飞的必要条件,为了促进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投资日益增长的需要,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基础设施中,交通是首要的因素。交通的发展水平不仅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还会对人们日常生活水平起重要影响。通过加强机场、铁路、公路等建设,可以优化投资环境中的基础设施水平,满足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当下许多投资商在进行投资地点选择时,都会将生态条件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所以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也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营造出适宜国内外投资者宜产宜家的现代化环境,使得投资硬环境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提高办事效率的建设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管理措施的变革可以清除部分投资阻碍。在改善投资环境的过程中,政府要注重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意识。同时,依法行政加强对市场的监督,不仅要维持市场的基本秩序,也要积极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有安全放心、保障的政治环境。在各行政部门进行办公时,也要注重减少复杂交叠办事程序中的时间浪费,优化内部工作流程和职责人工,严肃整治精力涣散及办事不力的现象,提升投资软环境质量。

(四)完善法制方面的建设

营造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也是投资环境优化的重要措施。法制法规环境是进行市场规范以及维护公平公正公开市场竞争的基础,为了保证市场竞争,提供合理秩序,法制法规的建设需要结合时展新特地点进行进一步完善。从政策法规方面来说,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保障投资行为涉及的法律法规;从信用秩序规范方面来说,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以及个人的诚信系统,对违反合同和契约的行为应该严加制裁,同时,加强教育,督促企业在遵守承诺和信誉方面的守信。2017年第06期中旬刊(总第663期)时代TimesF

(五)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不论什么发展时代,人才永远都是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要想发展,人才便是关键。从历史来看,没有人才作为支撑资源的企业,在发展中一定会遇到发展瓶颈,即使再有潜力的产业也不能真正做大做强。人力资本的积累,需要将人才作为第一生产要素进行发展,按照市场发展所需要的条件,为人才提供合适的发展环境。中国式的人力资源环境并不缺少高等教育的人,但是专业人才较少,能够适应于市场发展的人才更少。所以政府需要制定政策将人才发展的环境依托于市场需求,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市场环境,真正做到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科技人员是人力资本的精髓,为了培养市场发展的主力军,应该尽可能的为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的研究成果以及经费的支持,将科技成果转换为经济成果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提高区域的素质水平,是长远来看最具有竞争力的手段,也有利于区域内产业升级有基础支持。

五、结束语

篇3

关键词:绿色大学;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高等教育必须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新时期热议的话题。但是否所有的大学都能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大学服务地方的途径与方式是什么,建设什么样的大学才能较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积极探讨。

一、高校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从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和分校办学点的名单中得知,我国大陆有普通本科院校770所、普通高职院校1207所、经国家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318所、经国家审定的分校办学点85个。另据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法制办公室主任孙霄兵于2009年8月25日做客新华网谈“辉煌60年”科教事业发展成就时的发言获悉: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3.3%。全国普通高校招生607.7万人,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预计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各类在学学生的规模将达到3000万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25%以上。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世界第一,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十分巨大。

首先,高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已成共识。科学技术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之前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而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高校因学科设置齐全、学者专家云集、科研力量集中,所以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大都在学校的实验室和研究基地产生和完成,可见大学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再生产基地,是现代科学技术迅速转变为生产力的主渠道。

其次,高校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基地。追求真理、崇尚学术的大学精神,使得大学始终站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前沿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大学内部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力。大学拥有颇具规模的实验设备和图书情报系统,聚集了相对稳定的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和研究基地,在技术研发的前沿领域积累了一定的成果,具有相对稳定的研发基础条件。大学的这些智力资源、技术创新和人才优势是推动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再次,高校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来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高等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专门的和发达的现实劳动力。在人力资本的生产过程中,高等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最重要的途径,是培养和提高劳动者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劳动者道德价值的重要手段。高校通过为地方培养各类高科技劳动力等人才,造就一支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队伍。

二、对目前我国高校和区域经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理性思考

我国高校数量、大学生人数庞大,对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高校如果没有按照高等教育规律去发展,不仅不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反倒会成为经济建设的包袱。多年来,我国的大学建设饱受社会谴责,问题丛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重规模扩张、轻内涵建设,管理理念落后。目前很多大学还是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那种集权管理模式。不少高校的领导没有专家治校、教授治校的理念,不讲科学发展观、不讲实事求是,不讲科学论证,而是凭个人好恶,搞重复建设、搞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等现象比较突出。如不少大学不切实际地一味追求移植大树、古树、名贵树种,因在移植过程强度修枝、切冠,加之养护跟不上,移植成活率低,破坏移植树木原生态,劳民伤财,浪费严重。再如专业设置上没有考虑本校优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是沿袭他人模式,一味求大求全,没有自身特色,自然也就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过“大学之大,不在于有大楼,在于有大师”。大学应该创造平台让大学生追求真理,弘扬高尚的道德,承担起为民众谋福利的责任。而现在许多大学努力追求的是高楼大厦,气派堂皇的基础设施,对于本应最重要的能给学生予知识、能力和精神熏陶的师资建设却不重视,就连本应坚持学术自由的大学精神都变成了“学术行政化”。教师和学生在办学、学校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教学、学习死气沉沉。让置身于这种不科学、不民主氛围中求学的大学生日后成为建设我们国家的生力军实在是令人堪忧。

第二,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高等教育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是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但许多高校在盲目扩招后没有注重提高教育质量。有的高校教师严重不足,师生比例超过合理比例两三倍,上百个学生同在一个大教室上专业课、几十个人围着一台仪器做实验。一个学期下来,任课教师没认得几个学生,不少学生也没和老师说上一句话,以往在大学里经常提到的“亲其师,信其道”的现象在今天的大学鲜见。当前,许多高校的教师忙于创收或开办各种培训班、辅导班,或外出兼职,或开店做生意。对课酬不高的教书育人这一本职工作投入的精力必然甚少,常常是出勤不出力,历来倡导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原则早已抛之脑后,教育质量根本没有保证。在老师的现身说法和社会就业压力以及拜金主义的侵蚀下,大学生也早把经济利益放在人生的首位。作风浮夸、喜好攀比、出手阔绰已成为现代大学生的“基本特征”,而其中有的学生为了维持高额的花销,铤而走险,走上了犯罪道路。

与此同时,我们的经济建设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处于只讲结果、忽视成本,只图政绩、不计代价,过多强调规模、形式,单纯追求以量取胜的低级发展状态。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违法生产现象屡禁不止,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先污染后治理”虽然已经进行过批判,但这几年又旧病复发。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几年间猝然为环境的承载能力所不容。现在,2/3的城市人口生活在中度和严重的大气污染环境中,3/5的河流水质处于中度和严重的污染状态,1/2以上的城市市区地下水的水质不符合生活用水标准,部分农田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一些地区的生态遭到破坏,全国已进入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象,大学在经济建设中扮演什么角色,高等教育如何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大学等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三、绿色大学的内涵

为国家培养出有较好国民素质、有扎实知识功底并且善于追求科学真理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而这样的人才,只有在绿色大学里才能培养出来。绿色代表生命、健康、活力的提法早已得到公认,绿色不仅仅指绿颜色、指有生命的植物,而是指一种自然万物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及其保护和改善。因此,不应把绿色大学简单等同于绿色校园,把创建绿色大学简单理解成就是多种些树、多栽点花、多植些草皮。实际上,绿色大学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这从国内各高校在创建绿色大学的模式上就可以看出。如清华大学以“三绿工程”(用绿色教育思想培养人,用绿色科技推进环保产业,用绿色校园熏陶人)为其绿色大学建设模式;哈尔滨工业大学实施“建好一个中心(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搞好三个推进(理论研究、宣传教育、直接行动)”的绿色大学整体方案;北京师范大学以“推进绿色教育,建设绿色校园,倡导绿色行动,塑造绿色人格”为其建设内容;广州大学则以“建设绿色校园、开展绿色服务、培养绿色人才,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其主要的建设内容。基于此,我们认为绿色大学就是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将生态环保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思想有机地融合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及生产的各方面,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绿色理念的高素质人才的大学。建设绿色大学应包含以下内容: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校园建设以及绿色大学对社会发展的创造力等。

四、通过创建绿色大学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创建绿色大学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各所大学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扎实实推进绿色大学的建设。

第一,通过学校建设培植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学校建设发展上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速度,同时根据学校的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实际,实事求是,统筹兼顾,办出特色,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强调科学决策,凡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都要充分发扬民主,进行科学预测和专业论证,慎重决策,避免决策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努力探索高效率的绿色教学技术和绿色教学模式,大胆开发绿色管理手段,尽量减少教学和管理过程对教育资源的浪费。以人为本,实行人本管理,努力营造充分发挥全校师生潜能、智慧和创造力的环境,共同创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绿色大学”。在这种环境里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二,加强绿色教育,培养绿色人才。社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要改变当前国内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就要培养具有绿色人格、富有创新精神和科学发展理念的人才。因此,应把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全面渗透到教学和科研中,采取多渠道、多形式进行绿色大学宣传教育活动,在全体师生中树立绿色大学创建意识。紧紧围绕与师生切身利益相关、师生普遍关注的环境、生态问题,在新生入学教育、课堂教学、学术报告、校园文化节、党团活动日等多种活动中纳入环境法与环境管理、环境经济学、环境伦理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知识,强调学生绿色精神、绿色意识、绿色行为的培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卫生习惯和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如积极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将洗衣服的污水用于冲厕所,循环利用水资源;自备餐具,尽量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物品,珍惜资源,节约用水用电;保护树木,珍惜纸张,不送贺卡,不乱张贴海报;把因一时兴起而购买,过后基本不用的物品通过二手市场转卖或赠给需要的人等。增强环保及生态建设意识:慎用洗涤用品,注意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自备购物袋,少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关注环境动态,同破坏环境的一切行为做斗争。选购绿色用品和食品,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绿色安全型大学。同时将环保节能拓展到校外,参与各类社会环境公益活动,使学生在生动的环保实践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从他律走向自律,进一步提升环境意识。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为可持续发展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绿色人才,使高校毕业生成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的领军力量。

第三,为地方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大力研发绿色产品,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高校应注重发挥学科优势,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开发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为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持。大力攻坚绿色技术,如成立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大学科技园,围绕信息技术、新药研制、生物资源开发、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环保技术等高新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开展集中研究与开发,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的大学是人民的大学,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扎扎实实创建绿色大学,发展绿色科技,培养绿色人才,为地方实现经济发展、生态良好、天人和谐的社会做出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2009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DB/OL].moe.省略/,2009-04-24.

2、王开忠、孙霄兵、王正、王瑞军做客新华网谈“辉煌60年”科教事业发展成就[DB/OL].news.省略/edu/,2009-08-25.

3、中国高校忧思录[DB/OL].news.省略/edu/,2007-06-21.

4、中国经济报告[DB/OL].news.省略/edu/,2006-08-17.

篇4

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当前,技术转移已成为推动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我国加速区域经济和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和源泉。一般来说,技术由基础研究形成产业与商品的过程,往往也是技术在行业领域内转移、在地区间扩散的过程。北京聚集了全国知名的高校和研究院所,作为全国技术创新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北京向京外地区的技术转移的力度和范围都在不断加大。据统计。仅2002年北京向外地输出技术14010项。合同成交额130.94亿元,从北京技术市场购买技术超亿元的省份,从1994年的7个,发展到2002年的25个。其中,超过2亿元的有18个,在4亿元以上的有8个。这充分说明北京正在成为全国最大的技术商品集散地。这种现象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和突出。

目前技术转移已经形成由政府推动、企业为主体、高校及科研院所与科技中介多方积极参与的发展形态。因此,在大力倡导和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同时,重视和加强技术转移,对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探索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

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以下简称“北京中心”)自2003年3月经国家发改委(原国家经贸委)、中科院、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后,始终坚持“沟通服务,求实创新”原则,以中科院北京地区各单位为依托,发挥综合优势,面向市场。积极促进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解决行业、企业共性与关键技术,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科技发展不平衡状况由来已久,是一种普遍现象。正因为这种不平衡使得知识的流动、技术的转移成为一种现实需求。几年来,北京中心选择部分技术需求旺盛、吸收消化能力较强的地区,努力探索技术转移中介机构的发展模式,开展区域化技术服务。

中科院北京地区有44家研究所,整体实力非常雄厚,涵盖了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光学机械、材料、生物医药、化工和空间遥感技术等多个领域。为了把众多领域的科研成果集中展示,统一形象,北京中心多次组织科研机构的专家主动走出去,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成果推介会、展示会等,扩大宣传科研成果,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实现了技术的跨地区转移。

经过几年的探索,目前北京中心在技术转移方面基本确立了项目洽谈会、地方办事处以及工作站等三种模式。项目洽谈会模式

为了既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又实实在在地向社会介绍各研究所的优秀技术成果,几年来北京中心共参加各种形式的成果推介会近50场。推广研究所的科技成果。解决企业急需技术难题。取得良好效果。每次组织洽谈会,北京中心都针对展会举办地的经济状况及当地政府重点发展支持的领域和企业的相关情况做具体分析,目的就是要做到“知彼”,然后有准备地带去相匹配的成果与技术,以保证展会的效果。

单一的科技洽谈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了解企业需求,并把企业的技术难题有针对性地反馈给相关研究所:

2.向企业推广研究所最新的科技成果,起到了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3.通过展会与地方政府及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拓宽了研究所与地方合作的渠道,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地方办事处模式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着种种机遇和挑战。企业新技术与市场份额的获得,必须得到外部技术和知识的支持。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的扩散和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北京中心正是围绕此目标开展工作和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地方政府也把北京中心这样的机构看成是推动知识和技术创新、传播、扩散、转移的重要途径。

办事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建立起中科院与地方合作的长效机制。其功能主要体现在:

1.能够把北京地区的高新技术信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地方;

2.组织科技专家到地方企业考察。增加了委托开发的可行性;

3.利用地方政府的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协调科企合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4.通过地方财政的支持,使得高新技术项目实施变得更加有实效。

地方工作站模式

理论上讲,技术转移与创新的全过程是一个完整的链式结构。涉及到科技界、产业界、政府层面以及市场需求等多方位。即从以基础研究、科技前沿为发端,经过应用研究、中试、小试放大形成产品及工程化生产,再经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产生规模效益的全过程,最终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核心力量。而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国家战略需求与市场经济需求“两张皮”的现象。如何能够促进先进适用技术向企业的转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要任务是打通政府、学术界、风险投资以及其他中介机构之间的隔阂,建立高效率的技术成果转化平台。

在经历了企业与研究所点对点的合作阶段后,目前北京中心已逐步发展到由院地双方共同推进、广泛合作的面对面发展阶段。合作领域也从原来单纯的项目对接。拓展到科技合作、人才交流、共建研发机构等寻求全方位的合作上。这样合作的载体是采用在地方建立工作站。这种模式的主要特色在于北京中心与地方政府共同建立工作站,北京中心直接安排科技专家进入工作站,协助工作站进行各种技术转移及其相关工作。

这种模式有利于业务的顺利开展,其功能主要体现在:

1.共同推进中科院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在当地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全面提升地方整体科技创新能力;

2.组织科学技术咨询。为企业提供科研开发、专利战略、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3.开展学术交流,并组织联合科技攻关,对中科院成果转化前景比较好的项目,进行科技投融资;

4.协调合作项目的实现形式、权益分配等问题,落实有关条件,处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对工作站促成的合作项目进行跟踪,并做好成功经验的示范与推广;

6.建立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实现信息资源的互补。

院地合作工作的发展思路

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开拓,北京中心的京外院地合作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离国家和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地方经济的发展壮大,新的形势和环境的改变,需要不断深入地挖掘和思考院地合作的未来出路。为了完善技术转移工作。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地方工作站,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为使与北京中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地方工作站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必须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来保证各项工作的实施。例如经费的管理、工作计划的设计与考评、人员的管理与评价、重大课题联合申报共同承担制度、科企合作成果奖励制度等。

2.有重点、有针对性开展区域合作。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悬殊现象由来已久,在短时期内难以消除。因此,北京地区的技术辐射对象,就应该率先选择承接高新技术能力较强的地区。如在珠江三角区域、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等地理区域,这些地区在经济与社会资源、产业结构等方面都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

篇5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范围经济

早在1998年,就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是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惟一途径;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新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并因此得出结论,“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正是技术创新,促成了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可以说,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没有哪样事物能比创新显得更为重要,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高低,而且也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强弱。是因为创新,使众多的区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崛起,并走向个性化的发展道路。区域创新能力的不同,使我围经济的个性化和差异性在从大的流域经济、省级经济到县级经济乃至更次一级区域经济的范围内展开。区域创新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和“推进器”.区域创新能力也成为区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蘑要标志。

1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已从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过渡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闪以知识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显著地区别于以土地为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农业经济和以资本为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工业经济。

传统的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都是以稀缺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存在收益递减的基本经济规律和经济增长的极限,并且随着人类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如果没有新的资源替代,其发展动力就有枯竭的可能。但知识经济却不同,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和知}只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由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无穷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使知识资源可以无限创造和开发,从而避免了传统经济的各种弊端。与传统经济依靠大量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动经济增长不同,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其实质就是依靠不断的知识和技术创新。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在创新驱动下.知识产品的成本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而下降,知识越使用价值越大,从而冲破了传统经济收益递减的基本规律.形成了收箍递增的特征。时,南于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是无限的.创新主体的创新产品——新知识和新技术理论上讲也是无限的.这就使得以其为基硎:的知识经济的发展空间也具有无限性。在创新驰动下,经济发展永无止境,既不会枯竭,也不会中断,而是持续不断。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2区域创新提高了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

区域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效率的提高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即商品和劳务产出量的增加。根据这个概念可以推断,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要素投人的增长,二是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增长来推动,则可称之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则可称之为集型约增长方式。在区域经济的增长过程中,速度和质量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之所以对立。是因为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质量常常不可兼得.提高了经济增长速度,却损失了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却降低了经济增长速度。若要统一,就必须两者兼顾,而其关键就是看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经济发展往往注重的是速度。而忽视质量,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速度和质量都无法顾及;相反,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经济发展却可以达到速度与质量的统一。集约型经济增长,关键在于提高单位要素投入的效率,而这种效率的改善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因为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改善上能够发挥三重作用:①技术创新能够以知识和信息等无形生产要素部分或者全部地代替自然资源等有形生产要素;②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有形生产要素的反复和循环使用;③技术创新有助于开发新的生产要素或寻求替代生产要素。显然,技术创新有利于区域经济采用集约型的增长方式,以降低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物质消耗.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技术创新是提高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手段。

3区域创新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区域产业结构是特定区域内务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部门内部符行业及企业问的构成及相互制约的联结关系。区域经济增长是以区域内各产业部门的增长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实质上是区域内各产业部门增长过程的综合结果,因此区域经济增长要求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要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合理和高级化的产业结构,能使区域经济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符产业协调发展,有利于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不合理、低级化的产业结构会降低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并最终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

事实上,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要受很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如国民经济增长水平、资源条件、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经济政策、投资结构、劳动力流向等。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就是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其中技术创新是关键的因素。根据熊彼特的观点,技术创新就是导人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从而可大大地提高潜在的产出水平.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就是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作为资源转换器的效能和效益的过程。因此,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性手段,或者说,产业结构升级就是技术创新的展开过程和逻辑终点???。产业结构升级,既包括传统产业的改造,也包括落后产业的淘汰,还包括新兴产业的创生。

4区域创新推动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其基本要求是人类能动地调控“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扩大资源供给的有效途径

相对于人类对资源的无限需求而言,资源的供给是受到严重限制的。众多制约因素中,一个关键的囚素就是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进步水平。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资源供给增加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使几年前人们还难以想象其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今天宝贵的资源,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绝对数量增加: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相对数量增加。

4.2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发展中国家的大量事实表明.技术水平落后和技术创新乏力是自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是环境经济决策失误的直接症结。此,保护生态,减少环境污染也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环境保护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环境污染:第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能够帮助人们治理环境污染:第三.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在树立持续发展的观念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3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推动社会文明的变革力量

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作为推动社会文明的变革力量,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改变着人的价值观+直接和间接地决定着人类的理想和信仰:第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帮助实现正确的领导与管理,影响社会的政治生活;第三,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人们社会关系的调整;第四,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和学习时间,使生活更加丰富。总之,社会文明程度与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水平成正比。

所以,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能带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5区域创新有助于创新区域内的中小企业获得范围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