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物业管理智能化范文

物业管理智能化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1: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物业管理智能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什么叫智能物业呢?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弄清这个概念。近年来,智能建筑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人们把智能建筑技术扩展到一个区域的几座智能建筑进行综合管理,再分层次地连接起来进行统一管理,这样的区域和城市分别被称为智能物业小区和智能城市。智能物业小区是智能城市的基本单元,它已成为建筑行业中继智能建筑之后的有一个热点。

所谓的智能物业小区,就是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多个具有相同或不同功能的建筑物(主要是指住宅小区)按照统筹的方法分别对其功能进行智能化,资源充分共享,统一管理,在提供安全、舒适、方便、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便于统一管理和控制,并尽可能的提高性价比指标。

让我们对比来看看国内外智能化物业的发展现状吧!国外,智能网络物业常被称为”smarthome"。现在已有不少地方,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开发了这种智能网络物业社区。这些社区都通过电子手段提供与社区有关的信息和服务。这种方式不仅缩短了人们物理上的距离,而且给用户带来了许多方便。通过Internet,社区向其住户提供国内外新闻、社区内新闻以及住户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另外,还有交通信息、天气形式、地区性活动、商业区地图。而社区最重要的是服务,这些社区提供了如医疗、婴儿看护、宠物照顾、病人监护、电子图书馆、网上学校、预定旅店、饭馆、酒吧、看电影、逛公园等项目,住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此外,在住户家庭内部联成局域网(HomeLocalAreaNetwork),将自家的所有电器进行智能控制,支持多台个人电脑。住户可以远程监视、控制家中的各种设备,如提前打开空调、开关灯、收发传真等一系列内部事务。这一智能化控制使得整个小区的智能化水平又提高了很多,当然这和国外网络普及、应用水平、国民收入是密不可分的。

早在几年前,美国、欧洲和东南亚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先后提出了“智能物业"(SmartHome)的概念。其实项目标就是:“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保安装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HBS'''')连接到一个家庭智能化系统上进行集中的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和谐与协调。”早在1983年美国电子工业协会就组织专门机构开始制定家庭电气设计标准,并于1988年编制了第一个适用于家庭住宅的电气设计标准,即:《家庭自动化系统与通讯标准》,也有称之为家庭总线系统标准(HBS)。在其制定的设计规范与标准中,智能住宅的电气设计要求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即:

1)具有家庭总线系统;(也称综合布线系统)

2)通过家庭总线系统提供各种服务功能;(各种家电的智能化)

3)能和住宅以外的外部世界相连接。(互联网的功能,目前中国电信、长城宽带及有线电

视都在积极的扩展此项业务以争取更多的终极用户)

我国也从1997年初开始制定《小康住宅电气设计(标准)导则》)(讨论稿),在“导则”中规定了小康住宅小区电气设计总体上应满足以下的要求:高度的安全性;舒适的生活环境;便利的通讯方式;综合的信息服务;家庭智能化系统。同时也对小康住宅与小区建设在安全防范、家庭设备自动化和通讯与网络配置等方面提出了三级设计标准,即:第一级为“理想目标”;第二级为“普及目标”;第三级为“最低目标”。

在1998年5月新加坡举办的"98亚洲家庭电器与电子消费品国际展览会”上,通过在场内“盖”起的模拟“未来之家”推出了新加坡模式的家庭智能化系统,并在

新加坡新闻媒体上刊登了有关“未来之家”的智慧所在。在“未来之家”里当早晨起床时间一到,卧室音响设备就会自动播放屋主人爱听的“起床曲”唤醒主人;卧房浴室的电灯也会在主人进入梳洗时自动亮起,这时,厨房的煮咖啡器也自动煮水,等主人出来时,就有热腾腾的咖啡等着他;在客厅里,主人只需轻轻按动综合功能遥控器,就可以十分方便的通过家庭影院系统播放电视节目、VOD点播、DVD播放、上网查询邮件和当天的重要新闻,以及多媒体游戏。当主人出门后,家庭智能化系统就会自动启动安全保卫系统,一旦有人非法进入住宅或发生意外事故(如:火灾、煤气泄漏、老人疾病紧急求助),系统就会立即自动拨电通知主人,或向有关警署报警。在外的主人接到报警后,也可以拨电回家拨接上家庭智能化系统,开启家中的数码电话机上的特别对讲器,听听家里有没有奇怪的声音,甚至质问不速之客“你想干什么?”。主人在下班回家前,可以通过手机遥控家里的空调机并调节到舒适的温度上,以及其它家里的电器设备(如:热水器等),当主人完成操作后,电话里会传来柔美的声音:“空调已开启”。因此“未来之家”也是一个会“说话”的智慧之家。目前在美国已有近四万户家庭安装了这一类的“家庭智能化系统”,在新加坡也有近30个社区(住宅小区)近5000户的家庭采用了“家庭智能化系统”。相信到了2l世纪将会有更多的公寓和洋楼,以及住宅单位(住宅小区)安装上这一类高科技智能化系统产品。

虽然建筑智能化在国内出现只是近几年的事,但随着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建筑功能的改善,人们需要加强对外交流,因此产生了智能建筑这一概念。针对中国智能建筑市场已经形成,建设部设立了有关科研课题对其进行研究,但主要是在对现在的新技术、新产品进行优化、组合。为了避免投入、产出的效率问题,对市场进行科学管理,建设部在今年将推出”建筑智能化管理暂行办法”,同时也将慢慢建立设计、施工、维护、检验等标准。现在建设部对小区智能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满足通讯,为智能化提供基础;有线电视传播(娱乐);计算机进入家庭;物业管理四大方面。目前,国内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已经有这方面建设,如我市的番禺丽江花园、保利花园、光大花园第三期等,而中信大厦更号称要成为广州的数码港。他们的出现满足了不同收入用户对住户的需求,同时,也为将来国家制定小康型住宅的标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智能物业和智能物业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智能化是物业里面固有的一种硬件设施,他是用来为住户实施服务的一个理想的环境,智能住宅小区为物业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智能住宅与智能社区的发展方向,可以概括出四大特点:1、网络化。目前流行的家庭的办公、网上购物、远程教育等等正是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化的现实表现,离开了网络,也就不可能有住宅与住宅小区的智能化。2、智能化。住宅的智能化是把住宅的单一居住功能引向休闲、娱乐、购物、教育、家庭办公等多项功能;把住宅小区的狭小、封闭空间变为可触及世界的开放地域。3、人性化。智能住宅与智能住宅小区是迎合人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已充分考虑了居民的各种现实与各种需要要“以人为本”。4、综合化。智能住宅小区具有很多复杂的功能,这些功能函盖通信、安防、物业管理、家庭智能化等几大方面,综合性很强。

具备四大特点的智能住宅与智能住宅小区的产生,给了物业管理一个发展的空间,也给物业管理一个展现价值的机会。智能住宅与智能住宅小区的出现,给物业管理增加了很多新的、技术含量较高的管理服务内容,如网络服务等等,使物业管理真正的有了“用武之地”,间接地也提升了小区物业管理的形象。

同时,物业管理的参与也才能真正实现智能住宅与智能住宅小区的智能功能。一方面,物业管理智能化系统是智能住宅与智能住宅小区智能系统的组成部分,没有物业管理的智能化,就没有完整意义上的住宅与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另一方面,只有物业管理的参与,并通过物业公司管理服务人员对智能化设备设施的管理,及通过提供多种信息为居民服务,居民才能真正感受到住宅与住宅小区的“智能”,也才能感受生活的便利、安全、舒适与丰富多彩。

现代的智能住宅小区需要智能化的物业管理。与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相比,智能型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其一,智能化程度高。传统住宅小区由于其建筑、设备设施等硬件缺乏智能性,充其量也就作些住宅小区智能化的改造,在物业管理方面使用一些计算机,但使用范围相对狭窄。智能住宅与智能住宅小区由于其先天优势,给物业智能化管理创造了条件,不仅在计算机的使用上,还是在管理

的智能化上,都比普通住宅小区范围要宽、程度要高得多。

其二、效率更高、内容更多、更便于管理。主要表现为:①物业管理中的一些传统收费项目,如房租、水电、媒气、暖气等的收费因为可以使用电脑管理而变得一目了然。房租、水、电、煤气的用量也能通过专门的传感器进行数据的精确采集。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减少收费纠纷,而且大大方便了住户。②物业管理领域中的一些专项与特约综合经营服务,如快餐盒饭送餐服务、物业租售服务、代聘保姆、代为介绍家庭教师、代订车、船、飞机票、其它中介咨询服务、购物服务、洗衣服务、社区厨房等,通过电脑网络联系与处理将更为方便高效。③物业公司管理服务人员也将变为电脑网络的操作者与管理者,通过电脑网络(广城网与局域网)提供各种管理服务,不仅可以收取网络信息使用费和各种服务费,而且也从根本上改变了自身的传统形象,提升了物业管理的科技含量、档次和社会地位。管理服务人员的主要工作不再是走门串户、忙于嘴上的协调与劝解,而是管理和维护电脑网络,提供网上信息服务。这样不但增加了管理服务内容,相应增加了物业公司的收入来源和利润,而且因为网络管理服务的高效而使物业管理变得更有效率,更容易管理。

其三,管理人员素质要求更高。智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人员要在智能结构方面不但具有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同时还应熟悉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网络知识,了解计算机的管理维护知识,熟练进行计算机的各种操作,包括文档处理的网络操作等等。

智能住宅小区及其物业管理的上述特点,也对物业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第一、从业人员要了解智能住宅与智能建筑的不同,努力从物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入手搞好物业管理工作。智能住宅是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延伸,但它又有不同于智能建筑的特点。从其智能化的内容来看,重点是生活服务、安保和物业的管理维护;系统结构具有适应众多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的分散性、多样性、灵活性、控制对象分散,信息传输距离长,布线复杂等等。因此,从业人员要真正把智能住宅小区与智能建筑从管理观念和管理服务的具体内容方面区别开来,从住宅小区的角度,向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管理服务产品,同时,积极做好智能化设备设施的维护工作。

第二,必须强调和切实督促物业公司对智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早期介入。一方面物业公司要从思想上把早期介入真正重视起来,并切实付诸实施;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也要从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角度出发,强调和督促物业公司对智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早期介入。

第三,必须加强智能住宅小区管理服务人员,特别是智能化系统维护管理人员的培训培养工作。物业公司应选派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进行岗位培训,掌握智能化系统管理的技能,并将系统过程、数据全面存档,作为智能化系统启动的初始条件,以确保智能化系统正常运行,并能保证管理服务人员正常利用该系统为广大居民服务。

第四,努力做好智能小区物业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智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具有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一般内容,包括:①公共管理服务。具体内容有:房屋维修管理、房屋设备管理、安全管理、道路交通管理、环境环卫管理、供暧管理以及公众代办性质的服务等等。②综合经营服务。包括专项服务和特约服务两个方面。具体内容有:衣着、饮食、居住、行旅、娱乐、购物、文教体卫等方面的服务。另外,智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比普通小区物业管理也多了一些新的管理服务内容,如网络信息服务等等。同时,智能住宅小区物业管

理的主要工作也将变为管理和维护电脑网络,而不是以前那种主要是依靠人力来发现和解决物业管理问题。

篇2

[关键词] 智能化; 住宅; 物业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1. 040

[中图分类号] F29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1- 0071- 02

近年来,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居住条件要求的提高,高效、多功能、人性化的智能化住宅小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已成为未来房地产住宅市场发展的大趋势。住宅小区的智能化需要通过相应的物业管理来实现。只有通过智能化小区的管理,才能真正实现物业管理的价值,提升小区物业管理的形象,才能为小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进而居民才能感受到小区的智能化,也才能感受生活的便利、安全、舒适与丰富多彩。本文在分析智能化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特征基础上,探讨我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1 智能化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特征

与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相比,智能型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

1.1 物业智能化程度高

与传统住宅小区在其建筑、设备设施等硬件方面缺乏智能性相比,现代智能化住宅小区给物业智能化的管理创造了条件,不无论在计算机的使用上,还是在管理的智能化上,都比普通住宅小区范围要宽、程度要高得多。特别是智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系统,告别了人工收费,手工记账等传统方式,可以安全、快捷地保存数据信息,工作效率更高。

1.2 物业管理效率更高、内容更多

智能化住宅小区内建有内部局域网络,并实现与外部互联网的连接,实现对本小区的日常管理和控制,并实现与其他各个小区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换,有助于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完善小区管理环境,增加物业管理企业自身竞争力并为小区内的业主提供更好的服务。通过智能化的物业管理,缴费管理、停车管理及一些专项与特约综合经营的服务都将更为高效、便捷,能有效提升对业主的物业服务水平,更大程度地提升业主对小区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1.3 对管理人员素质要求更高

物业管理智能化包括物业管理企业的办公自动化和业务管理自动化。因此,智能化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人员不但要了解自己的服务内容,也必须在技能结构方面熟悉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网络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对小区内部所有突发性和日常性情况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理和各种日常操作,包括文档处理和网络操作等。

2 智能化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智能化住宅小区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造成小区交付后,智能化系统无法正常使用,某些功能闲置。另外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经验,小区交付使用后,在系统的使用和维护上也存在问题。调查显示,不少已建成的“智能化”住宅有70%以上运行不正常,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在物业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仅占20%。以智能化门禁系统和停车管理系统为例,业主对室内安防智能化门禁系统及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的投诉率居高不下。

2.1 管理理念认识误区

早期智能化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都是照搬智能大厦的管理模式,过于强调电视监控、电子巡更、车辆出入楼宇对讲等园区智能管理。住宅小区的物业智能化最应该体现在生活的智能上,而非硬件设施。特别是管理层对质量管理投入意愿较为薄弱,质量管理经费投入不足,只重硬件投入,轻视软件建设,没有考虑到智能化设施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和后期管理。

2.2 大量设备的日常维护耗费过高

目前中国的建筑能耗约为欧洲的3倍,建筑能耗占全部能耗的30%~40%,并且所带来的污染也很大。智能建筑的设施管理日趋高性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及城市化联网管理,在其寿命周期中运行与管理的费用约占寿命周期成本总费用的85%。在硬件设施管理方面,也存在多表远程计量存在差异,系统配置与控制室建设不合理问题。

2.3 人员优化问题

高水平的物业管理,不仅要靠法规、资金、设备、服务手段等,更要靠掌握现代化物业管理知识的人。智能小区拥有大量的电子设备、高新技术设备,但是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质量意识欠缺,拿物业管理费低当挡箭牌,不愿多渠道寻求服务质量的提升,普遍存在服务行为被动、服务质量不高的现象。

2.4 隐私安全问题

由于智能住宅小区实行网络化管理,已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孤岛进化为公共运营网络中的一部分,从而与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出现了大量的电脑黑客,物业公司必须防止电脑黑客侵入小区的管理系统盗取业主的隐私。国家和地方政府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仍有盲点和空白,亟待完善。

3 提升智能化住宅物业管理水平的对策

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建设是大势所趋,而物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智能住宅的智能化效果。所以提高智能住宅的物业管理水平非常重要。

3.1 强化行业理念的推广

消除对物业管理智能化的认识误区,使整个行业和每个从业人员都有一个全面、成熟、理性的认识。通过理论总结和对偏差的纠正,最终形成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物业企业可以通过送知识进高校、与本行业专家研讨等形式来宣传物业智能化理念,还可以通过完善公司的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治理结构,提升物业企业的管理水平。

3.2 加强专业化人才建设和内部管理

目前,我国具备智能化住宅管理相关专业学科知识的物业管理人才缺乏,因而,必须培养一支智能人才队伍。一方面要在高等院校建立或开设培养智能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并按不同人才层次进行有重点的培养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和操作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实施“继续教育”,加强员工内部业务培训。同时,还要加强内部管理能力。重视员工素质、凝聚力、个人及团队合作的效率及成果,人均投入产出指标、单位面积投入产出指标、客户满意提升指标。通过激发员工热情,提升能力,创造超一流服务。跨行业学习优秀企业、组织的管理经验,加以整合利用。

3.3 实施智能住宅的全程管理

物业管理虽然是智能住宅开发经营的最后环节,但要做到最优化的物业管理,不能等到智能化系统开始运行时才去介入、到经营管理时才去注意质量。因此,智能化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应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指导下进行全程管理。

(1) 规划设计阶段的物业管理。目前,许多住宅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对物业管理工作缺乏统筹考虑,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不到位,导致物业管理工作难以开展,业主不满意。有的智能化小区,规划时智能系统并不配套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系统不能发挥正常工作。因此,物业公司参与规划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在参与的过程中应全面细致地提出保障后期物业管理得以顺利实施的各种要求,以及管理实践中发现的规划设计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或缺陷,并以咨询报告的形式提交给开发商,要求规划设计单位加以注意。

(2) 项目施工阶段的物业管理。近年来工程建设中施工企业偷工减料导致工程质量差而发生重大工程事故的状况屡屡出现。物业管理公司介入项目施工阶段的管理对提高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即从后期管理角度出发把好前期质量关,掌握物业的全部情况,确保物业的优良品质。

(3) 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物业管理。物业公司在参与验收过程中,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走马观花”将会给日后的管理工作带来困难,也将影响业主的利益。验收时,在大的方面,要注意智能化管理系统是否正常运行,给排水系统是否畅通,供电供气系统是否正常,屋面墙面是否渗漏等;细微之处如所用材料的性能、电路接地是否安全合理,预留孔道是否齐全等也要关注。目的是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为日后的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 杜成仁. 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J].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1(7).

[2]王媛. 兰州百合园小区物业管理问题研究[D]. 兰州:兰州大学,2010.

[3]张莹. 浅析智能化小区建设[J]. 科技信息,2010(17).

篇3

智能化商业银行自上世纪90年代在国内提出以来,商业银行从业务到后台业务,对银行管理会计、客户管理、绩效、资产负债和信用风险管理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摸索,几乎涉及了银行主要的业务领域,但成效不太显著。

在经历了探索、困惑、返璞归真、脚踏实地等几个阶段后,对智能化商业银行的探索又回到了管理领域,如管理会计、客户信息分析、信贷分析等领域。但是,仍然比较鲜见中,后台业务贯通的全行级、某领域智能化应用案例的出现。原因在哪里?

一言以蔽之:问题还是出在业务管理方面。

症结在业务管理上

笔者在参与各商业银行业务咨询时,经常问总行业务主管:贵部门对该业务领域有什么设想?前台业务部门谈及最多的,是业务部门的支持,认为后台技术落实力度不够;而后台技术部门对前台业务创新无法在现有平台上加以解决,要另起炉灶,因此周期长见效慢,这就导致了前、中、后台之间的隔离。

较多银行的主要精力还忙于前台产品系统的完善和创新,使各部门在智能化商业银行的管理上无法到位,这也导致了高层管理的战略设想最终没有被反映在智能化银行的业务发展上。因此,前台业务部门如何在学习中摸索该业务板块的业务规律,与核算管理部门、后台的技术平台实现部门相结合,实现高管层的战略目标,这是智能化商业银行的关键。

信息智能化的变异

智能化商业银行的核心,就是银行的信息智能化,它包含战略管理决策信息、业务流程逻辑/业务关键指标信息以及信息实现平台。战略管理决策信息来源于高管层基于市场和股东价值的要求,按照各业务线的综合需求来制定,而理顺高管管理信息,将它变成信息需求,则是CIO领导的专职小组的工作。在现实中,高管管理信息往往受到操作层面业务、技术部门的较大影响。

业务流程逻辑是指根据市场环境和客户要求制定的、促进业务发展的流程。但在现实中,由于银行在市场信息归集和客户信息分析方面不到位,往往就以银行内部管理流程作为信息化需求,这导致了信息化需求的变异。比如,商业银行进行业务需求开发时,往往借助IT工具和技术人员的能力,有时会发现IT人员银行业务经验的不足,特别是市场经验和客户经验的不足,以及业务人员描述需求无能为力的状况。这种从需求出发开始,就出现难以弥补的偏差,最终使信息智能化受到损害。

另外,智能化商业银行所需要的核心内容或数据,以及操作规则等业务指标,其数据是否最终被IT系统实现,在现实中也取决于银行业务部门的决定,取决于业务操作效率和业务信息化水平。那种将所有业务数据装载在IT数据仓库系统的做法已不切实际。

因此,信息智能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务模型、从业人员的经验和银行业务的信息化能力,而非单纯是银行技术平台。

CIO需强化业务经验

银行上市前后,在管理信息化方面将出现重大调整,要求银行的风险管理、财务管理、业务流程重组和IT平台规划做出相应的回应。从智能化商业银行的角度看,这是国内银行对管理决策信息化提出的要求。

篇4

一、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实行新的方针并不能像实施成熟方针那样顺利,新的方针需要慢慢摸索实施,中间会伴随很多问题产生,这些问题需要及时发现并处理。

1.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体制没有真正实施

传统企业管理的思想对企业影响太深,虽然在企业的管理运行体制中接受了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但没有真正实施,因此,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经营模式并不成熟。也就是说,这些企业的管理中财务和业务还处于分开的状态,这也是因为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并没有得到企业足够的重视。往往企业运行中财务和业务需要相互融合,在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之间建立中间表,业务系统定期更新中间表的业务经营数据信息,存货核算系统提取业务数据信息进行审核,并计算出结果,此时也产生了财务记账凭证。将财务和业务分开管理就很容易导致信息失真,或者信息延误,造成企业决策部对市场反应迟钝,直接影响到企业市场发展。

2.信息技术软件设计不成熟

虽然很多企业不重视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但还是有不少企业在实施这种管理模式,并做了许多计划。企业财务一体化模式中核心部分是引入信息技术,也就是说,财务业务一体化建立在信息系统软件的基础之上。市场上各行业工作人员都是各司其职,那么问题就来了:设计信息系统软件的都是计算机行业的工作人员,他们对财务管理并没有相应的了解,所以在软件设计和执行实施中会有一定缺陷,这是毫无疑问的。刚开始可能只有些小问题,但是在软件运行中会有很多后续问题慢慢被发现,这有个时间段,而软件开发商对自己软件的维修处理有一定的期限,那么企业信息系统软件的维护就面临一个难题。

3.企业员工不能适应财务业务一体化的转变

传统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业务是分开的两个部分,因此员工熟悉这种模式下工作。但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改变了工作流程后,员工在工作执行上不能及时反应过来,依然遵循原来的工作方法,导致财务业务一体化达不到预期效果。此外,财务业务一体化建立在信息系统软件的基础之上,这要求员工必须会熟练地操作相应的软件,一些老员工就不能适应这种工作要求,这就降低了财务业务一体化执行力度。

二、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和财务管理职能转型

1.企业从根本上接受财务管理职能转换并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将会是企业管理的必然选择,为了企业的竞争力,企业需要真正接受这种管理模式,并积极投入到财务职能转化中去。但是,财务职能的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需要做好准备并树立信心。财务职能转型对财务工作人员要求更高,这主要因为财务业务一体化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财务与业务联合的综合复杂性也要求财务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仅要熟悉专业本身,还要提高知识工具运用能力。此外,财务人员还要能利用良好的沟通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来获取有效信息。

2.加强部门之间的监督

企业财务业务刚进入实施肯定会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企业工作就需要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部门之间的监督包括:①业务部门与财务之间的相互监督,保证对一体化系统软件中所有业务信息,资金信息和决策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②监督部门对业务和财务部门的监督,保证工作人员之间无互相包庇的现象,使财务管理工作与业务工作能良好运行。

3.做好市场调研,不同企业采取不同财务管理职能转型决策

一个人的思想涉及一个方面,几十个人的思想就涉及几十个方面,人多“力量”才大。企业针对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做一些问卷调查,主要分为两大问题:了解对“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基本认识和“财务业务一体化”对财务职能的基本影响,对结果进行统计,针对其中问题设置改进方针。

篇5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职能;问题

财务管理可被看做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营造整洁有序的财务管理环境,注重财务管理活动的细节,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增加盈利的有效办法。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快,市场机遇多,企业在面临机会的同时也需要应对风险,企业中井然有序且执行规范的财务管理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是推动企业快速向着良好方向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企业财务管理概述

1.财务管理的定义

企业的财务管理属于企业管理中的关键构成元素,伴随着企业资金运转发展到一定时期应运而生,其主要职责就是组织企业财务和资金活动,是处理企业中所有财务关系的经济管理手段,包括筹集资金、项目投资、成本预算、人力物力分配等多项内容,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

2.财务管理的职能

企业财务管理主要是对企业的各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即建立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及政策、实施企业的项目投资方案、调节控制资金流动及分配、对企业经济收益进行合理分配,以及制定规范的财务管理机制等。上述职能保障了企业的资金、投资、预算等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财务的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反馈等也属于财务管理的职能。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资本运作,而企业所有部门之间运作的重点则是资金的预算、筹集、执行和反馈等。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特征分析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企业财务管理必须要满足财经法规制度的标准、坚持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高效执行企业财务活动、协调各类财务关系。除了发挥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也拥有其独具时代特点的显著特征――从地位角度出发来看,财务管理已经完成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和核心的角色转换,其主要职责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耗费、资金回收以及资金分配等内容都对企业生产成本是否降低、竞争力是否得以提升,长远发展能力是否增等强产生巨大的影响;从成本角度出发来看,财务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加,它所包含的资金管理部分凭借自身最大的综合性,全面、系统的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主要方面,能够较好地表达商品生产及交换所产生的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

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工作观念落后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对时代变化把握不到位,观念更新不及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新时代的要求,与市场的经济发展结合不够紧密,对企业的决策和规划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逆向要求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建立能够应对竞争中出现的风险和挑战的风险机制,保障企业妥当应对挑战,稳健发展。但是目前企业中普遍缺乏这种危机意识,没有相关的理财和风险调控的措施和对策。

2.制度存在漏洞

只有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使企I的财务管理落到实处,发挥有效的作用。但是目前许多企业财务制度还不够完善,应对突况能力差。企业对财务管理的内部调控力度差,财务费用的支出和预算不到位,指导和监管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对应的相关责任人,阻碍企业的发展。

3.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效进行的关键就是财务管理人员。目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专业知识技能储备不到位,账目混淆不清、计算失误等错误经常发生,除此之外,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有待提高,弄虚作假等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4.激励机制不完善

如今,我国个别企业虽然已实行了会计主管委派制,但尚未搭建与之配套的保体系与激励机制,导致会计委派浮于表面,不能落到关键之处。在长时间的的财会工作中,大量的记账、报表工作,以及应付税务审查等违规、违章、违法业务操作及行为,造成财会人员的疏忽大意、态度不积极,由于自身职业素质欠缺、理财观念的陈旧,再加上缺乏有效的激励、调动,以至于财会人员工作缺失主动性、创新性、责任心和积极性,将直接对财务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5.资金使用效率低

如今,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和内部其他法人资金分散占用之间存在巨大分歧。有些企业热衷于政绩,盲目投资,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结果损失严重,使本就紧张的资金状况雪上加霜;有些企业子公司多头开户,导致资金管理严重失控,沉淀现象严重;有些子公司自行其是,经营状况好的时候总想摆脱集团的监控,经营状况恶化的时候又回过头来向集团寻求资金支持,连累母公司;有些集团内部既有大量资金闲置、沉淀,却为筹集急需的小额资金犯难,没有钱弥补子公司的资金短缺,银行贷款余额居高不下,财务费用有增无减。

四、强化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的措施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首先,应选用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从事财务管理工作,使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能够满足企业对信息化、知识化理财的要求;

其次,要提高企业管理层对财务管理的意识,转变经营者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理念观念,便于企业的决策更好地适用于市场经济财务管理的要求。

再次,将风险理财观念融入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来。市场是风云变化的市场,企业所处的环境复杂多变,因此,建立风险理财观念、认真研究风险问题,科学预防和控制风险是企业理财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最后,企业财务管理部门需要贴合时代大展脉搏,第一时间将科学领先的理财方法运用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来,不断提高理财效率。

2.加强资金管理,合理利用资金

加强资金管理。企业应对资金总额、资金的使用等情况随时清楚,合理规划资金用途。及时处理企业的坏账和呆账,盘活企业的资产,使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提高资金管理意识,在资金的把控上要将“开源节流”落到实处,不仅需要拓宽集资渠道,保障企业在受风险挤压的情况下不会“断流”,还需要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企业各项开支来变相增加企业的收入。

3.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根据财务管理需要,按照提高财务风险的职业判断力和敏感度来培养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能及时、准确发现和估计潜在的风险,能熟练运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知识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在运用这些理论方法进行财务风险分析时,能对具体环境、方法的切合性及某些条件进行合理假设和估计。

4.高度重视,树立正确观念

高层主管,特别是施工企业的高层主管,应在工作中起到“领头雁”作用,通盘考虑、分析企I运作情况与市场经济环境,纵观国外优秀案例,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作用的认识,重视并设定具象的管理目标加以执行。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使企业内部全体员工提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建立其财务管理活动的主导地位,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充分行使监督、管控职能,为企业经营运作的财务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加强项目的成本管理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运作中,应根据企业承接的项目具体预算结果来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在项目实际执行中,除了要严格控制各项成本的支出,还要深入分析超出成本预算部分的开支,究其原因。落实责任制和考核制,即时把项目各个阶段执行时的人力、物力、宣传等各方面的消耗情况,同时做好文字和数据记录,定期跟进每一个项目的进展情况,确保账实相符。为避免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大量额外成本的支出,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问题,就需结合项目的执行能力和具体要求,制定合理、可行的实施方案,提高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重大工程。企业应制定与实际结合紧密的、符合企业个性化需求的财务管理体制,满足本企业对财务管理的需求。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财务管理职能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企业要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改进不足,通过科学、现代的思想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充分发挥财务职能管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