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文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1: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篇1

从世界著名城市发展历程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高度融合,成为推动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能级提高的原动力。在当今世界城市竞争格局中,各大城市都在不遗余力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地位”是国际城市重要的发展经验与趋势。像纽约和东京这样的城市都是服务型城市,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各类服务,纽约的现代服务产业水平高,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达到80—90%,东京也占70—80%。再如香港,以仅1000余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域创造的GDP占到内地的六分之一,靠的主要是现代服务业。所以,纽约、东京、香港等城市的影响力和城市能级,超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内陆大城市。

从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看,我国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纵观“十二五”规划纲要,破题的思路十分清晰:发挥较大城市的能量积聚效应和辐射放大作用,形成产品、服务、科技、资金、品牌等要素集聚的产业功能区、人才高地、金融中心、技术创新基地和信息网络要塞,提高中心城市在经济、产业、科技、人才、金融、文化、旅游等方面的辐射带动能力。

从广州的发展优势看,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够有效提高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产业档次以及服务号召力,发挥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广州是华南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知识流与信息流交汇枢纽,借助对珠三角和华南地区的服务基础和腹地优势,与香港联手发展现代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与带动作用相当明显。

从广州的现实需求看,发展服务业有利于促进广州城市的“华丽变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城市地位与功能的大幅提升,迫切要求发展服务业

广州“国际商贸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竞争力、影响力与辐射力的进一步打造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广州建设成为文化要素集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的文化大都市,从而大幅度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二)城市的全面转型,迫切要求服务业有更大突破

大力发展服务业,不仅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利于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而且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创业,对广州城市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三)市民日益增长的巨大文化需求,迫切要求文化建设取得更大进展

文化是城市的名片。“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州市民的文化需求越来越丰富多元,精神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广州文化服务业将以其巨大的收益性和广阔的前景,逐渐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重要着力点。

二、广州发展服务业推进城市能级提升

近年来,广州实施“产城融合”,将现代服务业发展当作“加快产业重构、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载体来抓,提高现代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不断提升城市能级,逐步向国际性大都市过渡。

(一)用产业规划和政策引领城市空间布局

规划是龙头,科学的规划引领城市能级提升水平,广州先后出台实施了《广州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广州市海港经济发展规划》、《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规划(2011-2020)》等一系列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推进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推动现代服务业高端发展和提升城市能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服务业集聚优化城市功能布局

广州按照打造六大现代服务业功能区的部署,逐步形成以空港、海港、保税区为依托的现代物流园区,金融、物流、商贸、会展、总部经济等集聚发展的中央商务区,以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和科学城、大学城为依托的科技产业创新发展区。大力推进“退二进三”和 “双转移”,腾出空间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越秀、天河等中心城区服务业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84.3%,形成较高的集聚效应。

(三)以大项目带动城市大发展

广州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重点抓好64个服务业省市重点项目、46个省级现代服务产业500强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广州纺织博览中心等高端项目建设,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11年先后在北京、上海、俄罗斯、日本、香港、澳门等地成功举办“新广州·新商机”系列推介活动,共签约服务业项目62个,总投资2933.57亿元。服务业大项目的发展为广州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极大增强了广州城市发展后劲。

(四)总部经济提升战略

广州不断完善总部企业认定、奖励、用地、人才等配套扶持政策,首批认定总部企业200多家,累计创造税收357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16%;总营业收入7066亿元,占全市主要行业企业营收的1/5。广州对首批总部企业奖励资金达1.8亿元。广州总部经济加快发展,实现了服务业和城市能级提升的高度融合,有力地提升了广州城市品质。

(五)改革创新试点先行示范效应

广州出台了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及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先进技术、管理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鼓励企业探索新型商业模式,推动服务业向“智慧经济”转变。如广东塑料交易所创立的“广塑指数”,成为塑料行业的价格风向标、“中国塑料第一指数”。目前,其国内外客户超过6万家,年成交量超过1800万吨,增强了广州城市的影响力。

三、广州提升城市能级发展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一)占比依然偏低

总体而言,广州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还不高,规模落后于北京、上海等城市。占GDP的比重不仅落后于国内先进城市,如北京(75.8%),与世界发达城市相比,也存在不少差距。

篇2

关键词:软件专业;学生能力;地方经济;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6-6290-03

1专业背景及培养目标

1.1市场背景介绍

2011年6月,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榜单在扬州,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指出,“软件信息服务产业是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在过去的10年里,软件信息服务业年均增长率高达36.5%,将其他行业远远抛在了身后。

在全国软件信息业发展风生水起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扬州软件信息业保持了快速发展,从标志性的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建设开始,2010年实现业务收入80.8亿元。在未来五年里,扬州将重点打造“一核五园”。“一核”即以广陵江苏信息服务业(基地)为核心综合体。“五园”即规划建设五个产业园。到2015年,全市软件服务业收入将达500亿元,从业人员达10万人以上。

1.2专业状况及培养目标

我校的计算机教育历史悠久,从1992年就开始创办了计算机专业中专,2001年发展五年制高职专业,2003年有了软件专业方向。通过对软件专业人才市场调研,我们发现,成熟的软件产业从人力资源结构上应该要求形成一个“金字塔型”的人才梯队,处于顶层的系统架构分析师、部门经理,是企业的灵魂;处于中间的项目经理、软件工程师,是企业的骨干,处于底层的从事软件编码等初级工作的大量初级程序员和程序员,是企业的基石。故我们将五年制高职的软件人才培养方案定位在程序员级别,即“蓝领”阶段。

2课程体系制定

2.1构建思路

从江苏的现状看,信息化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缺乏足够数量和质量的计算机技术人员,特别是既懂业务流程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的骨干人才比较缺乏。故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从实际出发,首先对计算机专业群主要专业方向的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分析,研究具体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需求,从而进一步改革专业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尽可能地将专业毕业生的人才规格及专业技术水平与企业的要求相一致,缩短差距、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2.2课程体系比较

为了更好的制定课程体系,我们调研并比较研究了部分三年制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表1为某高职部分课程体系。

表1

从表1可以发现,部分高职院校对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定位虽很清楚,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仍然很模糊,并没有形成以技术应用为主导、面向市场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在实际培养过程中盲目向本科看齐,套用传统学术教育的培养模式,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理论、无实践,不具备技术应用能力,如上表中“软件编码能力”的课程设置,他们的课程学科体系烙印仍然明显,过分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仅强调遵循知识系统上的衔接性。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也采取模块式教学,但其模块也只是将不同的课拼凑在一起,对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

2.3体系框架设计

在五年制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岗位能力课程体系”的专业课程开发模式。具体的说,就是要结合软件专业方向能力需求和知识需求,最后制定出阶段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教学内容以必须、实用为度,学习结束后把所学知识整合做出项目;初步形成了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学时结构。即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践的总学时为3:3:4;并形成了以学分制进行管理的必修和选修制。

2.4岗位能力分析与课程体系设计

2.4.1地方市场环境调研

根据目前江苏省和扬州市的信息服务发展状况,软件产业重点包括信息服务外包、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网络服务等。信息服务外包(包括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ITO指组织为了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将全部或部分IT工作外包给第三方来完成,重点发展软件开发、应用托管、IT咨询、设备维护等;BPO具有不同业务类型,包括企业内部管理等四方面,重点发展创意设计、研发设计、数据处理、呼叫中心等。

2.4.2地方人才需求岗位调研

要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首先要了解外包企业需求的人才规格,根据培养目标应具备的能力,确定主干课程。例如在对软件开发外包的企业调查表明,他们希望程序员和测试员具备软件工程基本知识。当前,大约有70%的程序员使用Java语言,这主要是因为Java语言适合构建跨软硬件平台的大型企业应用,同时,在对外的软件外包中,要求程序员能看懂外文文档,读懂外文书写的软件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说明,即需要程序员具备外文阅读能力。

2.4.3课程体系制定

根据五年制大专生源素质的现状,专业课程的体系结构和教学内容,我们构想是:“实施课程综合,优化课程内容,强化实践能力,宽专业浅内涵,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具体的说,“实施课程综合”即对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减少开课门数,符合模块化的要求。比如在学生具备编程基本功的基础上,增加软件开发工具课程,开设Jbuilder或Eclipse、rose等开发工具课,培养学生软件开发能力和协作能力。“强化实践能力”即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方便就业为前提组织和实施教学,强化实践性动手能力的教学,实践性课与理论课之比达到4:3,以突出技能特色。“宽专业浅内涵”即使学生的专业面要宽,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但学科的教学的内容应尽量浅显易懂,不贪深求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即根据课程性质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其它的教育方式(如实际操作、现场调查、竞技比赛等)相结合。根据具体岗位能力,制定了以下的具体课程体系(表2为部分内容)。

2.5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基本制定

课程标准包括课程名称、课程学时、课程对象、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考核、学习指导等八个部分。我们坚持以岗位能力为课程制定标准,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淡化抽象的理论讲授,凸显实践性教学,强化课内实训,使课内实训成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校内建立了各种实训场所,引进了大量的设备与软件,通过集中实训,使学生在模拟仿真的岗位工作情境中熟悉相关岗位的操作流程与技能,进一步为其顺利走向工作岗位铺平道路,使学生能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完成上岗前的多形式的系统训练,最终形成学生“零距离”就业的综合能力。

2.6改革教学方式,开展案例教学、双语教学

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模拟外包企业真实的软硬环境,按照CMM等软件开发规范要求,为学生讲解并再现外包企业的真实案例。在这个过程中,将完成六个方面的转化:即教师转化为项目经理、学生转化为企业员工、教材转化为实训项目、讲课转化为开发项目、考试转化为项目测试、教学监督转化为质量控制。

我校从2005年开始与印度NIIT合作办学,部分专业教学采用双语模式方式,并在课程体系按企业主流开发技术路线设计,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嵌入信息搜索与分析能力(ISAS)的技能训练,非常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

3实施效果反馈

3.1蓝领人才定位准确

软件人才的能力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编程能力的培养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而后才能进行软件的开发和维护,五年制学生入学年龄小,可塑性强,是接受软件设计技能训练的最佳年龄段,再加上他们有较高的求知欲,只要引导正确,很容易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五年制高制的毕业生属于初级人才,即“数字蓝领”,他们是能从事基础性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既节约了企业的用人成本,自身的职业规划又恰到好处,没有那种“大材小用”的感受。近几年的毕业生反馈信息也证实了这一点,五年制高职毕业生总体上能安心工作,既有一定的技能,又没有本科生那种好高骛远的情绪,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3.2岗位能力设置恰当

在培养过程中,我们也考虑到软件从业人员的能力和学历。目前大学和三年制高职学历占软件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达到74%,研究生学历的占10%左右,高学历的从业人员经过高校良好、系统的理论基础教育,但缺乏工程化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我们就把学生的岗位能力定位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如网站开发能力培养,虽然在授课过程中也让学生从具体代码编写学习,但在他们毕业后可能更多的是从事网站的维护,所以在课程标准里我们更强调的是了解网站的开发过程和数据库的维护过程。

3.3用人单位反映良好

由于岗位能力设置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地方经济发展,我们的毕业生深受当地用人单位欢迎。例如在通信增值服务行业,呼叫中心企业是人员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相叠加的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在其专业素质上,对其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和音质音调等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4总结

五年制大专教育是前所未有的事业。目前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也在不断探索中。区域职业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并设置与地方产业集群基本匹配的专业,使主干专业与辐射专业贯通,构建专业链、专业群,以利于主干专业做大做强,其他专业灵活应变,增强专业集群的辐射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毕业生在该岗位群内不同岗位之间选择或变更岗位,更有利于扩大就业面。

五年制高职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遇,科学发展将成为未来中国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在五年制高职课程改革中,我们要身体力行,务求突破,体现科学发展的思路,在更高的水平上,去实现新的创造。

参考文献:

[1]蒋乃平.职业理想教育与职业生涯设计[J].教育与职业,2008(1).

篇3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大多都喜欢篮球运动,篮球运动能够强化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也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高职学校篮球运动的开展对学生这方面意识和能力的提升的主要作用,同时分析高职院校中篮球运动的开展以及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具体实施方法,为今后学校在篮球方面的教育的具体方法的确定做出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篮球活动 高职院校 终身体育 意识能力

高职院校和其他院校的体育教育一样,其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塑造终身体育的意识,强化其终身体育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篮球运动是广受大家欢迎的一种体育活动形式,它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刺激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强化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精神,可以让学生通过篮球活动掌握获取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的机会。

一、高职院校篮球运动对提高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的优势

(一)具有稳定的群众基础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中篮球占在比较重要的位置,篮球运动是风靡国内外备受年轻人欢迎,吸引最多年轻人参与的体育活动。高职院校中选修篮球课的学生最多,学校所组织的赛事中也属篮球赛规模最大,所以说高职院校是篮球爱好者的聚集地。再有一般学生都有一定的篮球基础,对篮球的基本知识和技术都有所了解,所以高职院校具有良好的篮球群众基础。

()二学校场地设备齐全

一般高职院校的运动场地和设备都比较齐全,特别是学校中最受欢迎的篮球活动的场地、场馆和设备更是最为齐备的。现代化科技教学设备的应用也激发了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篮球运动。

(三)师资力量充裕

教师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中篮球教师是最主要的体育师资力量。一般篮球教师都高大挺拔、帅气阳光、技术娴熟,这些都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另外篮球教师丰富的篮球知识储备,扎实的教学功力都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会影响到更多的学生让其喜欢篮球,这也是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主要基础。

(四)活动形式风度

篮球活动有多种形式,可以进行多种组合的比赛。这种丰富性的内容形式,和比赛类别的多样化都是吸引更多爱好篮球的学生参与进来的原因,这也是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参考。

(五)融趣味性和竞争性于一体

篮球具有很强的组织性、趣味性和竞争性的特点,比较符合高职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年龄的特点。因为这种多种性质于一体的属性,篮球活动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高职院校开展篮球活动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的对策

(一)强化基础理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获得终身体育锻炼的相关思想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进行篮球基础知识内容的教学的时候,要有计划的融入一些体育理论的相关常识,可以向学生介绍体育健身的理论,体育运动的规律内容,正确实施健康锻炼的思想和对策,体质评定,医务监督和身体保健等相关内容,让学生在了解主要的体育锻炼的知识理论的同时。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积极作用,让其明确体育锻炼的意义,充分重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可以长久坚持的参与体育锻炼,形成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结合成功体育教学法,引导学生产生终身体育的兴趣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可以在篮球教学过程中融入成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成功的西园,让学生能够喜爱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教师要认真分析不同学生的实际状况,面对体育能力较低、心理承受能力差、生理存在缺陷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降低教学要求,让这部分学生体验成功。在带领学生进行篮球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根据能力较低的学生的特点降低篮筐的高度,提高这部分学生投篮的命中率,让其体会成功的喜悦。另外在一些篮球比赛过程中,教师可以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篮球技术掌握水平,将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组,降低学生因为比赛失败产生挫败感的可能,让各个水平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三)结合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终身体育锻炼的技术和方法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要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篮球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思考,重视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学,要组织学生展开自主性的学习,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总结出篮球运动的相关技术,并且通过技术总结创编出一些新的防守或者进攻的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开展,不仅能够强化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强化学生练习的水平,可以提高学生获取体育锻炼的技术和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应用强化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自主练习的水平,引导学生可以独立获取终身体育锻炼的方法和途径,让其能够在离开校园之后真正应用起来,并且应用的更为顺手。

(四)组织欣赏并举办篮球比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篮球运动不仅展示了形态和力量美,还体现了一定的动作美,在观看篮球比赛的时候能够给予人们别样的刺激,可以让人的神经倍感兴奋,在实际参与篮球运动之后能够放松身体、愉悦心情。所以,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不同类别的篮球比赛,包括CBA或者NBA,带领学生观赏精彩的篮球动作,漂亮的扣篮,经典的传球和灵活的运球,让学生体会到真正的篮球之美,刺激学生的终身体育的积极性,再有,竞争的赛制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方法,学校和教师要组织学生参与不同的篮球比赛,引导学生产生足够的集体意识和竞争思想,通过集体荣誉感的引导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三、结论

文章细致分析了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方面的优势,结合目前高职院校及其篮球运动教育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强化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具体方法,为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本年度报告的主题是“服务业:城市腾飞的新引擎”。除总报告《服务业发展与中国城市转型》外,还分别通过七个专题报告与七个案例报告较为深入地研究了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发展的相关问题。

报告认为,城市扩张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而城市是服务业最重要的投入和产出基地。城市与服务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全球经济的重要趋势。服务业并不单纯是城市产业的一部分,而是在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城市转型和成长的重要引擎。后工业经济时代,城市转型的主要特征就是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进而促进城市功能及其发展模式的重大变化。

报告将城市的转型分为三类:工业型城市转型、区域性中心城市转型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认为这三类城市转型的核心目的分别是提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周边地区之间形成深入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寻找接替产业。为了顺利推进城市转型,工业城市宜优先发展那些能够体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生产行业,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区域性中心城市则要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完善服务功能体系,提高服务业的经济实力、影响力和辐射力;资源型城市关键是解决接续或者替代产业问题,实践表明,退出传统的资源性产业,进入生态旅游、信息服务等服务业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报告认为,以现代服务业推进城市转型与成长,信息化是极为重要的手段之一。我国的信息化和城市化进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城市能级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状况在城市范畴内的具体化,信息化与城市能级提升是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标的关系,有效利用信息化发展成果是城市能级提升的关键,也是城市服务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支撑。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服务业集聚已成为国际大都市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重塑城市内部空间的主导力量。我国城市服务业呈现较明显的集聚发展趋势,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对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等具有重要作用。(编选:)

附中英文目录:

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8:

《服务业:城市腾飞的新引擎》

目录

总报告

服务业发展与中国城市转型………………………………夏杰长 顾乃华/

专题篇

城市与服务业互动发展:趋势与对策………………………………李勇坚/

城市转型与服务业发展:国际经验与启示…………………………张颖熙/

信息化与城市能级提升……………………………………冯永晟 荆林波/

城市规模、劳动就业与发展现代服务业………………………………田侃/

服务业集聚发展:重塑城市空间形态的主导力量……………………刘奕/

服务业开放与城市新一轮增长………………………………………姚战琪/

服务外包:城市增长的新引擎………………………………………霍景东/

案例篇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支撑北京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夏杰长 霍景东 刘奕/

上海建设全球性国际贸易中心的战略构想…………………………裴长洪/

国际贸易中心:上海的目标与对策………………………李清娟 宋浩亮/

承接服务外包:助推广州经济增长……………………………………吴竑/

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杭州品质与竞争力的“推手”

………………………………………………郑吉昌 夏晴 郭立伟/

服务业发展与西部区域中心城市转型:以兰州为例

………………………………………………………姚战琪 张丽丽/

发展生产业与促进资源性城市转型:以东营为例

……………………………………………………………………课题组/

Contents

General Report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Transition in China

Xia Jiechang, Gu Naihua

Subject Reports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Cities and Service Industry: Trends and Countermeasures

Li Yongjian

Urban Transi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Industry: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and Enlightenments

Zhang Yingxi

Informationization and the Exaltation of Urban Energy Scale

Feng Yongshen, Jing Linbo

Urban Scale, Employ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Tian Kan

Agglomeration of Service Industry: A Major Factor in Remodeling Spatial Urban Structure

Liu Yi

The Opening-up of Service Industry and a New Phase of Urban Development

Yao Zhanqi

Service Outsourcing: The New Engine Powering Urban Development

Huo Jingdong

Case Studies

Software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ies: A Significant factor for Beijing’s Economic Development

Xia Jiechang, Huo Jingdong, Liu Yi

The Strategic Tentative Plan to Build Shanghai into a Global Trading Center

Pei Changhong

Toward an International Trading Center: Objectives and Measures of Shanghai

Li Qingjuan, Son Haoliang

Taking in Service Outsourcing to Propel Economic Growth of Guangzhou

Wu Hong

Creative Industry: a Driving Forc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of Hangzhou City

Zheng Jichang, Xia Qing, Guo Liwei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Industry and the Transition of Regional Center Cities in Western Areas: A Case Study of Lanzhou

Yao Zhanqi, Zhang Lili

篇5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高度融合,成为推动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能级提高的原动力。在当今世界城市竞争格局中,各大城市都在不遗余力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地位”是国际城市重要的发展经验与趋势。像纽约和东京这样的城市都是服务型城市,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各类服务,纽约的现代服务产业水平高,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达到80-90%,东京也占70-80%。再如香港,以仅1000余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域创造的GDP占到内地的六分之一,靠的主要是现代服务业。所以,纽约、东京、香港等城市的影响力和城市能级,超过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内陆大城市。

我国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纵观“十二五”规划纲要,破题的思路十分清晰:发挥较大城市的能量积聚效应和辐射放大作用,形成产品、服务、科技、资金、品牌等要素集聚的产业功能区、人才高地、金融中心、技术创新基地和信息网络要塞,提高中心城市在经济、产业、科技、人才、金融、文化、旅游等方面的辐射带动能力。

广州是华南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知识流与信息流交汇枢纽。作为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广州借助对珠三角和华南地区的服务基础和腹地优势,与香港联手发展现代服务业,广州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与带动作用相当明显,同时也促进城市的“华丽变身”。“十二五”时期是广州城市深入转型、发展方式深刻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广州服务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阶段。广州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5%以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5%,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超过55%。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够有效提高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产业档次以及服务号召力,发挥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一)广州城市地位与功能的大幅提升,迫切要求大力发展服务业

广州“国际商贸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竞争力、影响力与辐射力的进一步打造,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迫切需要把广州建设成为文化要素集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的文化大都市,从而大幅度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二)广州城市的全面深入转型,迫切要求服务业有更大突破

大力发展服务业,不仅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利于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而且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创业,对广州城市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三)市民日益增长的巨大文化需求,迫切要求广州文化建设取得更大进展

“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州市民的文化需求越来越丰富多元,精神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

二、广州“产城融合”策略及成效

近年来,广州实施“产城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高现代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水平比重,不断提升城市能级,逐步向国际性大都市过渡。

(一)用产业规划和政策引领城市空间布局

规划是龙头,科学的规划能引领城市能级,提升水平。广州先后出台实施了《广州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广州市海港经济发展规划》、《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规划(2011-2020)》等一系列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推进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推动现代服务业高端发展和提升城市能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服务业集聚优化城市功能布局

广州按照打造六大现代服务业功能区的部署,逐步形成以空港、海港、保税区为依托的现代物流园区,金融、物流、商贸、会展、总部经济等集聚发展的中央商务区,以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和科学城、大学城为依托的科技产业创新发展区。大力推进“退二进三”和 “双转移”,腾出空间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越秀、天河等中心城区服务业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84.3%,形成较高的集聚效应。

(三)以大项目带动城市大发展

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重点抓好64个服务业省市重点项目,46个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广州纺织博览中心项目等高端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11年先后在北京、上海、俄罗斯、日本、香港、澳门等地成功举办“新广州・新商机”系列推介活动,共签约服务业项目62个,总投资2933.57亿元,极大增强了广州城市发展后劲。

(四)总部经济带动战略

广州不断完善总部企业认定、奖励、用地、人才等配套扶持政策,首批认定总部企业200多家,累计创造税收357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16%;总营业收入7066亿元,占全市主要行业企业营收的1/5。预计首批总部企业奖励资金1.8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广州总部经济加快发展。

(五)改革创新试点先行示范效应

广州出台了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及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先进技术、管理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鼓励企业探索新型商业模式,推动服务业向“智慧经济”转变。如广东塑料交易所创立的“广塑指数”,成为塑料行业的价格风向标、“中国塑料第一指数”。目前,其国内外客户超过6万家,年成交量超过1800万吨。

三、广州“产城融合”存在的不足

(一)服务业占比依然偏低

总体而言,广州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还不高,规模落后于北京、上海等城市,占GDP的比重不仅落后于国内先进城市,如北京(75.8%),与世界发达城市相比,也存在不少差距。

(二)高端化不足

广州具有高知识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生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比重偏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不强。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渗透带动能力以及在产品、业务、工具、制度等方面的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人才支撑不足,与上海等长三角领先城市相比,广州服务业人才匮乏,特别是发展现代服务业所需的国际金融、现代物流、旅游会展、创意研发等领域稿层次、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严重短缺;服务业人才培训体系尚未建立,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三)国际化不足

广州除金融、零售业、信息服务外,服务业整体对外开放程度还比较低,国际化水平不高,服务业跨国公司在穗投资规模和水平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差距明显,综合国际竞争力不强。

(四)产业能级不高

与长三角服务业中心城市的定位相比,广州服务业集聚和辐射能力还相对较弱,对周边腹地影响带动还不高,具有全国影响的服务业和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市场支配力和话语权的龙头服务业企业不多。

(五)发展不够均衡

广州形成规模的服务业集聚区主要集中在市区天河、越秀主城区,其他城区服务业占GDP比重以及占全市比重较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村服务业发展滞后。

四、促进“产城融合”对策建议

(一)强化中心地位

国家中心城市并不只是经济实力的中心。以国家中心城市之“高标准、严要求”来审视广州,不仅要求广州市自身应保持强势发展,更要培育广州引领区域协作发展的能力,以促进珠江三角洲及广东省、泛珠江三角洲等层面的协同发展,这点要求也在《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中得到明确。好比体育比赛,广州不仅要参加单项竞技项目,还必须牵头竞争团体项目。从这个角度看,五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布局才有“国家”意义。广州依托特殊的区位优势,可以探索以粤港澳合作为基础,以中国-东盟经济区为辐射地的各种政策创新。

(二)强化功能创新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应发挥更大的功能性作用,巩固加强商贸中心地位,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培育新型城市功能,并在城市空间中落实和表现。广州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强化现有功能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新的城市功能区:如广州中轴线上的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文化和商住新区白云新城;广州东进轴上的广州开发区、科学城、中新知识城;西联轴上的白鹅潭国际商业中心;南拓轴上的新会展中心、大学城、南沙开发区、新海港等;北优轴上的白云空港产业区等,其中许多已经释放出极大的能量。在这些基础上,广州还应该时刻把握全球化、网络化等前沿动态,有远见地培育新型的、高端的功能,如占据流通高端的虚拟物流中心、高新技术开发中心、国际总部经济中心、区域金融中心、跨界同步的信息枢纽或平台,针对低碳节能、救灾救援等巨大新需求的产业基地等。围绕这些建设,不断强化和发展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打造更多广州“中心”的新名片,打响“广州”品牌。

(三)实施政策创新

与北京、上海相比,广州的制度竞争力存在一定差距。一方面应该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既要扁平化、最小化政府干预,又要加强政府监管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继续以先行先试的精神,针对中国快速发展至今的滞存问题寻找对策,如跨境合作、区域协作、住房保障、集体土地、流动人口、就业服务、环境保护、医疗改革、公众参与等方面争取国家政策倾斜。抓住改革试点机遇,继续进行政策尝试,尤其是在政府保障民生性公共利益方面,为国家发展起到中心城市的政策示范作用。

(四)促进社会创新

面对挑战和机遇,广州应以更高的标准建设城市文化,大力弘扬城市文化。城市文化体现为市民生活方式中的价值观。广州过急过快城市化过程中呈现了“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的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城市生活价值观滞后和缺失。从公共卫生共同维护、公共场所文明行为等小节入手,充分发挥既有传播媒介的力量,利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及举办亚运会为契机,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规范公民的文明行为。

(五)加快文化创新

篇6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2.01.006

一、上海郊区新城发展的历史回眸

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起的七十年间,从中心城区周边组团、到“卫星城”、再到“新城”,上海郊区城镇建设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和机遇。在这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持了“实现中心城功能优化和有机疏散、培育区域通走廊沿线城镇节点、促进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空间体系”的基本目标。(见图1)

上海郊区城镇建设经历了“卫星城”-“新城”的建设历程,始终坚持着“实现中心城功能优化和有机疏散、沿区域通轴线培育城镇节点、促进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目标。

2001年国务院批准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建设11个郊区新城的目标。“十五”期间,开展了“一城九镇”的建设试点,探索推进郊区城镇加快发展,促进郊区城镇化、特色化和多元化,为此后一段时间的郊区城镇建设积累了经验。“十一五”期间,按照“三个集中”的要求,明确提出市域“1966”城乡规划体系,把上海市域分成中心城、新城、新市镇、中心村四个层面进行统筹安排,首次实现市域城乡规划的全覆盖,确立了上海城乡规划体系新格局。(见图2)

“十五”以来,上海市郊区新城规划建设成效显著。新增人口逐渐向郊区集中;城市发展重心逐渐向郊区转移,松江新城、嘉定新城等已初具规模;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功能性项目、重大产业基地纷纷落户郊区。郊区已成为推进上海城镇化的主要载体。

同时,由于中心城强大的吸引力,近郊城镇发展迅猛,郊区新城的“反磁力”作用不够明显,中心城区交通出行、生态环境和综合配套等方面的压力加大。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郊区的产业集群日益强大,在就业人口和居住人口布局的均衡上,郊区新城发挥的作用有限,产城分离,进一步增加了城市运行成本。

二、上海郊区新城发展的战略意义与创新理念

(一)战略意义

“十二五”时期上海城市建设的重心正向郊区转移,新城建设对郊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带动作用。新城作为支撑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空间,是上海统筹城乡发展、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载体,是实践世博理念、放大世博效应、推进世博后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加强与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共同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途径。(见图3)

1、加快新城发展,有利于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构筑符合上海特大型城市特点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2、加快新城发展,有利于将新城及周边地区建设成为本市主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重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促进本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能级提升,形成引领转型发展的新增长极。

3、加快新城发展,有利于在中心城区和周边长三角地区城市中间地带形成郊区新城群,打造面向长三角地区集聚、辐射和服务的新高地。

(二)创新理念

十二五时期,上海确立了全域城市布局的理念,深化“1966”城乡体系,即:合理拓展和整合中心城区布局,聚焦发展郊区新城(二级城市),对新市镇进行类型划分和布局指导,形成覆盖全市域、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空间布局。

重点打造“一核四翼”的市域五大功能板块,即:中心城及拓展地区(一核);大浦东地区(东翼);嘉青松虹地区(西翼);杭州湾北岸(南翼);长江口三岛(北翼)。(见图4)

全力培育较大规模的郊区城市,聚焦发展嘉定新城、松江新城、青浦新城、奉贤南桥新城、浦东南汇新城、金山新城、崇明城桥新城等郊区重点城市化地区。

三、上海郊区新城建设发展的目标与特点

(一)上海“十二五”郊区新城建设的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上海郊区新城建设将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郊区基本形成与中心城区功能互补、错位发展、联系紧密的新城群。

2、新城规模

上海的嘉定新城、松江新城将初步确立长三角地区综合性节点城市地位,集聚80-100万左右人口;浦东临港新城、青浦新城、奉贤南桥新城将具备较高能级的城市综合集聚辐射功能,集聚60-80万人口;金山新城、崇明城桥新城对周边地区发展的服务带动作用将明显增强,集聚20-40万左右人口。(见图5)

3、总体趋势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新城发展的关键阶段,力争到2015年郊区新城基本形成产城融合的发展态势、城乡一体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较为均衡的优质公共服务体系、生态宜居的绿色低碳发展环境,成为长三角城市群重要的组成部分。

4、功能定位

郊区新城将以高起点规划为引领,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充分发挥新城优化空间、带动发展、集聚人口、惠及群众的重要作用,统筹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人口疏导、环境保护和社会管理,坚持规模能级和用地效益提升,坚持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优先,坚持社会事业和产业发展同步,努力将新城建设成为主体功能明确、服务功能健全、产城融合、用地节约、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二)上海“十二五”郊区新城建设的特点

1、提升新城规模能级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对人口分布和城镇发展的要求,适度增强新城规模能级,引导大型居住社区选址与新城建设同步,提高新城对中心城区以及区域人口的吸纳能力,同时增强对长三角周边地区功能辐射和服务能力。优化新城内部结构,按照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适度提高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以内聚紧凑式发展进一步提高用地绩效。

2、促进新城产城融合

利用新城的成本和环境优势,进一步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依托既有产业基础,推动自主创新,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城布局。推进新城内产业园区功能提升,强化新城与其周边产业园区联动发展,统筹考虑居住与就业平衡,实现产城融合。(见图6)

为促进产城融合,主城区提供适度比重的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及工业用地,居住用地比重达30%,产业用地(含公共设施用地)比重为26%。为保障生态环境,在集中城镇区周边保留水域、生态结构用地及农用地。(见图7)

3、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按照现代化大城市要求配置新城公共服务资源。在完善社会服务体系配置的基础上,着力引导市级优质医疗、教育、文化、体育设施等功能性项目向新城集聚,提升新城居民生活品质。

按照“区域中心-区域副中心-地区中心-社区中心”分级设置。形成1个区域公共活动中心,2个区域公共活动副中心,2个地区级公共活动中心,2个专业中心及多个社区级公共活动中心。

4、实行基础设施优先

强调基础设施先行,完善由高速公路、快速轨交和城际铁路构成的综合交通网络。提倡公共交通优先,建立适应大城市交通需求的公交网络,提高路网密度,鼓励形成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按照大城市的发展标准建设新城市政基础设施,提高配套服务水平,保障城市安全。

5、优化新城环境品质

在全市生态网络空间的基础上,完善新城内部生态绿地系统,结合道路、水系的建设,同步推进沿路、滨水绿带以及城市公园的建设,形成水绿交融的新型江南水乡风貌。沿路造林,临水设绿,促进新城绿地系统与区域生态空间的有机融合,构建“廊楔入新城,绿网缀明珠”的格局。

篇7

经验:把握重点行业区域 政策扶持提供保障

近年来,上海始终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服务业已成为支撑上海经济的主力。

政府政策的支持是根本保障。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与上海各级政府在发展服务业上的主动性以及各项政策的支持分不开。近几年,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服务业国际化、市场化、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的政策。在政策思路上,强调区域差别化布局,依据城市功能逐步建设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建设创意产业园区、服务外包示范园区、物流园区等服务业发展载体;在政策措施上,主要是从金融、财政、税收、人才、技术、市场准入、服务外包、对外开放等方面支持服务业的发展。

重点行业的拉动是主要依托。围绕城市功能定位,上海明确了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服务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其中现代服务业的重点行业包括金融、商贸和物流等支柱行业,以及信息服务、航运服务、专业服务业等新兴行业。近年来,上海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使这些重点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产生了强劲的拉动效应。近五年,主要现代服务业行业的年均增速均在15%左右,高于第三产业11.5%平均增速,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重点区域的建设是重要途径。围绕“四个中心”发展目标,上海着力打造了诸多特色纷呈的战略性、功能性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逐步形成服务业发展重点区域。闸北区正努力打造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区,浦东新区、虹桥商务区及浦江沿岸成为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三大区域,同时,上海确定了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的10个区域。随着这些集聚区的日益发展和壮大,集聚功能效应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化,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和能级的提升形成重要的载体支撑。

困境:体制不畅政策失准 竞争缺位能级较低

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虽有长足进步,但距离“四个中心”定位对于现代服务业的高要求,无论从行业规模结构,还是行业质量水平,差距都还很大。

服务业管理体制机制不畅,管理越位和缺位同时存在。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对一些服务行业(如中介服务业、旅游业等)疏于管理、缺乏长远规划,许多企业多以低层次、共性化服务取代高品质、多层次服务,致使这类服务行业面临信任危机;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对一些行业(如科学研究、物流业等)管理过多,致使行业内企业在多头管理的环境中很难开展有效资源整合,限制了自身成长。此外,一些跨行业融合形成的新兴行业,也存在管理部门不明确或多头管理的现象。

政府政策供给与企业政策需求对接性较差。近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但政府政策供给与企业政策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其一,现有服务业政策措施的着力点落在供给侧上,大多是从金融、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而针对需求侧的政策则较为缺乏。其二,现有政策在改善供给上也存在着力点偏差,对影响现代服务业发展质量水平最重要的技术和人才政策措施相对较少。其三,现有政策措施的力度和覆盖面、政策落实的情况、取得的效果也不能满足企业需求,政府政策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市场化程度不高,竞争不充分,制约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目前,本市现代服务业生产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仍然较低。对于大部分行业来讲,国有企业在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过程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部分服务行业的服务产品价格仍由政府管理制定,市场价格体系尚未建立;对外开放程度偏低,竞争不充分,尤其是电信和金融服务市场长期处于相对垄断状态,导致其发展滞后、服务质量差、经济效率低下。

服务供应链重要环节仍显薄弱,制约城市功能和服务能级的提升。2010年,上海市生产总值是北京的1.22倍,但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增加值规模只有北京的95.4%。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相对不足、欠缺规模化专业化核心企业,龙头企业亟待做大做强,加之服务供应链中部分重要环节如法律服务、会计审计、广告、会展、咨询等专业服务业较为薄弱,造成服务功能弱化,影响产业链延伸和行业规模的扩展,对城市功能和服务能级提升的支撑作用尚不突出。

突破:破解体制政策障碍 拓展市场提升能级

针对存在的问题,人大在调研后认为,上海需要在体制障碍、政策创新、重点领域和拓展市场等方面破解难题,花大力气转型突破。

深化服务业改革,打通体制机制障碍。本市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优化管理机制,推动现代服务业的长远健康发展。首先,要提高现代服务业管理效率,做好整体规划,规范管理体制,明确部门职责。其次,要深化现代服务业内部体制改革,从企业实际需要出发,改进服务,改善和优化体制环境。比如,进一步加大行业协会对企业服务的力度,充分发挥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职业培训、提升管理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作用。

加大政策创新突破力度,不断优化政策环境。上海应进一步加大政策创新突破力度,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第一,通过产学研技术联盟,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解决高端技术难题,促进现代服务业高端技术的成果转化;第二,通过现代服务业国际化战略,承接国际转移和跨国并购,引进高端服务人才和高端技术;第三,构建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中介市场,为现代服务企业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第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信用体系建设,严厉打击现代服务业内的各种侵权行为,创新保护机制。

篇8

中央商务区(简称CBD)是指一个国家或城市里主要商务活动进行地区。最早定义为“商业会聚之处”。CBD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枢。CBD位于城市中心,高度集中城市经济、科技和文化力量,作为城市核心,应具备金融、贸易、服务、展览、咨询等多种功能,并配以完善市政交通与通讯条件。

根据中国社科院和中国商务区联盟联合的蓝皮书显示,香港中环CBD为世界级CBD,我国三大国家级CBD为北京商务中心区、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广州CBD(即广州天河中央商务区)。目前,这三大国家级CBD发展势头良好,发展能级和区域影响力不断提升,正在逐渐向洲际级CBD演进。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关键词:上海 主城区 商业结构 整体升级 对策

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上海人口由中心城区逐步外迁,商业需求的转移带动社区商业的迅速崛起与发展,形成一种商业增量,满足人们的刚性需求,与此同时,中心城区商业存量需求下降,供过于求,加上租金上涨、经营模式老化等问题,上海商业需要重新定位目标群体,制定新的商业发展战略。 目前上海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零售业竞争的主战场。而各种现代商业经营模式的产生也为上海商业结构的升级创造了世纪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现代商业经营模式变革的趋势

经营模式是根据企业的经营宗旨,为实现企业所确认的价值定位所采取某一类方式方法的总称。经营模式是企业对市场做出反应的一种范式。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商业经营模式出现以下几方面的明显变化 :

(一) 从传统的形态单一变革为多样化

传统的经营模式单一,只是以满足消费者的基本购物需求和商业企业的盈利需求为目标,而现代商业经营模式变革为多样化,在满足这些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还需满足消费者和城市空间的多样化需求。如近几年来,餐饮业随着商业经营模式的变革,由满足酒足饭饱的传统餐厅出现了很多新的服务类型,如自助餐厅服务,汽车餐饮服务,小吃餐饮服务等。这些餐厅不再以往常单调的餐饮模式出现,而是具有各自的特色,包涵了内在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经营文化、独特的服务来满足不同的消费者。多样化餐厅的出现,让消费者可以进行多样化的选择,并满足不同的心理和生理需要。

(二) 从传统的宏观管理变革为精细化

传统的商业管理就是以完成诸如营业额、盈利额等管理体系指标为导向,而现代商业管理,强调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要从小做起,把握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重视意识、观念、理念的形成,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面化的管理方式,把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贯彻到整个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中。

(三) 从传统的单一功能变革为多元化

传统的商业功能只是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而现代商业的功能除了满足购物需求外,还应具备体验功能、娱乐功能、展示功能、景观功能等。这种多元化的功能变革需要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观察商业整体的运作情况与临近商家竞争的特点,通过变化和错位发展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使商家获得更多的收益。

(四)从传统的产品导向变革为用户导向

传统的商业企业唯一的目标是买卖商品,有什么产品就卖什么产品。而现代商业模式强调跨界融合和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商家不再盲目的销售商品,而是通过为消费者提供各类便利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上海主城区商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现象上看,高端消费的外流、外地消费的回流、本地消费的横流、网购消费的截流和多元消费的分流已实实在在的给传统商业敲响了警钟。尽管上海商业GDP贡献仍占总额的20%,商业占就业总额比例高达30%;但2014年上半年全国社会零售品消费增加12.1%,上海仅为7.6%;而上海购物中心面积虽然是香港的6倍,但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不到香港的50%。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商业布局缺乏层次性,导致无序竞争

由于上海中心城区商业的布局具有很浓的行政区划色彩,各区为了加快本区服务经济的发展,仍按“摊大饼”的传统理念布局商业,使得全市商业企业之间缺乏层次性,导致大部分商业企业形态相似、形式相似、功能相似和定位相似,同质竞争严重。从南京路商业街、淮海路商业街、徐家汇商业区和五角场商业区等区域的商业企业的分布情况来看,中心城区商业并没有形成明显的数量等级体系。同时,由于商业经营模式的功能定位缺乏层次性以及错位的产业导向和政策,各商业企业所在的行政区只能出台雷同的政策,为争取有限的商业资源展开无序竞争。

(二)商业发展极不均衡,与城市空间发展不匹配

上海中心城区的商业整体上发展并不均衡,发展速度和功能提升均有待协调。整体来看,南北向商业发展滞后,东西向商业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方面,与浦东商务区和虹桥商务区为带动的东西商务轴相比,南北纵向商务轴发展的内生性不够,进展相对滞后;另一方面,从浦东陆家嘴向西集聚了五角场、南京路、淮海路、徐家汇等密度高、能级强、辐射广的商业体系,形成了连绵发展、互为依托之势。而南北宝山、嘉定、奉贤、闵行等商业发展相对较慢,能级定位不清。中心城区商业发展不均衡严重影响着城市空间拓展及实现均衡发展的基础,也影响城市发展的后劲。因此,急需扭转商业发展的格局和态势。

(三)商业能级体系不清晰,核心商业区能级不足

上海中心城区的商业在多年发展中强调空间平面的拓展,但针对现代商业需求的变化所要求的功能复合化的完善尚有距离,各商业区在功能能级定位上不十分清晰。特别是城市核心商业区,由于规划、建设和发展思路仍沿用传统理念,尚未完成从低级的交易买卖向体验化、休闲化、景观化和展示化的跨越,未能实现自我的升级和提升,无法在功能、形态、理念等方面与其他次级商业形成明显的能级分化,也没有产生引领、辐射和示范效应。

(四)商业业态创新研究实践甚少,难以形成有效转型

首先上海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但消费市场仍然属于内向型,随着居民收入与支出增加,消费扩大的同时,消费需求由实物消费为主进入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的阶段,消费市场整体呈现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消费产品和服务结构升级加快。其次新兴大型购物中心不断建成并投入市场,中心城区大型商务商业中心数量众多,对商务商业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区域性商业中心规模扩张迅猛,主要分布在外环以外地区,对中心城区商业带来极大挑战。再次,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一大批平台企业应运而生,线上交易占比不断提升。但上海各商业区仍然以同类和相似商业业态为主打,互相干扰、彼此削弱。缺乏对新背景下的新型商业业态的创新和实践。因此,亟需出台鼓励商业业态创新实践的相关研究和政策,以利实行错位发展。

整合上海主城区商业结构的对策

商业是城市空间中的一个重要系统,无论是空间的布局、商业企业点线面的构成,还是商业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理念,都对商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为了让商业更好地继续发展,有必要依托新型商业经营模式,通过商业体系的整合来发挥其城市名片和动力源作用。

(一)借鉴国外大都市商业转型经验,全景式发挥政府的作用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伦敦、巴黎与东京同样经历过商贸业发展结构升级问题,但其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市场有效合理的资源配置,均成功地实现转型,虽有不可完全复制性,但其先进经验尚可借鉴。伦敦是在政府对商贸业空间布局的合理规划下,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完善金融服务扩大消费需求,开展文化旅游与特色消费,面向全球市场,定位清晰明确;巴黎通过立法以规范商业空间布局结构,保护商业生态,同时推出本土品牌,进行全球性营销,成功地打造成为“浪漫之城,时尚之都”。东京侧重于商业空间布局的“差异化功能定位”,细分为综合性、零售业中心型和专项中心型,同时建立优质的法制化营商环境,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品牌,并将“观光立国”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此三大国际城市商贸业结构升级均是在政府科学合理的规划下进行的,政府起到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应系统培育和扶持民族品牌、扩大入境旅游、提升消费与服务水平,推进商业管理机制创新,突破以往“市级、区级、社区级”商业管理划分方式,以“国际大都市核心区国际商业和两级社区商业”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分类建设、分类发展”。

(二)重视现代商业产业的地位作用,源头式的强化核心城区商业区

历史上曾经被称为“东方巴黎”的上海,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成为远东地区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中心城区商业,特别是以南京路和淮海路为主轴的商业,一直是这座国际大都市最闪耀的名片之一。上海中心城区商业的逐渐萧条、产业要素的逐渐稀释、发展速度的迟缓,必然产生产业间的恶性传导,高端商务和金融服务业受到冲击,使中央CBD的高端服务业之间共生共存的产业生态面临严重的潜在危机。因此,应该充分重视商业对城市繁荣繁华的决定性作用,维护和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城区良好的产业生态圈。上海核心城区商业的市场定位应确立为主要面向满足国际和国内观光客的旅游游览消费需求。以上海自贸区为依托,以商品高端化源头、各类商品集聚化源头、商业服务国际化源头为发展方向,大力拓展各种新型商业消费功能,吸引国内外游客消费,力争打造上海国际大都市商业的“升级版”。

(三)重视现代商业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层级式的定位各中心城区商业区

基础设施的巨大飞跃,数据储存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思维的变革颠覆了传统商业格局,便捷、快速、时尚、多元等字眼冲击着传统商业。上海中心城区商业区要充分借鉴国外日本六本木、东京丸之内、法国巴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等城市商务区的建设经验,完善筛选、定位和层级标准。一是从两级社区商业中心、辐射商业中心和核心商业中心三个层级规划中心城区商业区;二是对每一层级商业中心进行定位,形成高端、中端和低端(包括电子商务)全覆盖的商业体系。两级社区商业和辐射商业中心应确立面向满足本地消费需求的市场定位。主要承担满足本市市民日常消费需求和商务办公消费需求,以市场化、便民化、差异化为发展方向,构建布局合理、宜居宜商的上海城市商业环境。

(四) 重视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和电子商务发展,组合式的提升各中心城区商业区

篇10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4.02.015

一、上海国际航空港的现状与矛盾

(一)现实状况

近几年,围绕上海航空枢纽建设目标,浦东、虹桥两场的基础设施和地面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建成,上海枢纽航线网络和基地航空公司战略转型构架基本搭建,航空配套服务保障尤其是货运物流业务增长迅速,有效满足了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对航空运输的需求,实现了上海机场核心竞争能力的快速提升。

1.航空运输总量持续增长

2013年12月20日,上海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8000万人次,拥有浦东和虹桥两大国际机场的上海成为全球第7个年旅客吞吐量突破8000万人次的城市。回顾自2004年至2013年的10年间,上海两场航空运输量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年飞机起降从32.95万架次增长到61.48万架次,年旅客吞吐量从3591万人次增长到8274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从193.6万吨增长到334.9万吨。航站楼由两座变为四座,面积由36万平方米增加到近120万平方米。跑道由一条变为5条,浦东机场的第4、5跑道也将在近几年完工并投入使用,实现两场7跑道运营。10年间,通航上海的航空公司也从49家增加到93家,通航城市从162个增加到239个,基本涵盖除南美洲以外的主要国际航点和60%左右的国内城市,网络覆盖度基本达到国际大型枢纽机场水平。

2.世界级机场体系基本建成

作为中国经济、文化、贸易中心和世界级的国家门户,上海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拥有两大民用机场的城市。浦东、虹桥两个机场又正好位于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轴的东西两极,有力助推上海城市的转型发展。

“十一五”期间,包括浦东机场2号航站楼、第三跑道、西货运区,以及虹桥机场的2号航站楼、第二跑道、公务机FBO基地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相继完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和“一纵三横”配套快速路网也建成通车。上海两场间以地铁2号线直接衔接,并通过1条磁悬浮、2条轨交、7条高架道路,20余条市内公交线路、8条省际线路,基本形成便捷进出市区及长三角的地面交通网络。加上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对长三角的联通和辐射效应,世界级机场硬件设施保障能力和便捷贯通的交通集散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截止去年,上海机场已基本建成枢纽型、网络型的多式联运硬件设施体系,形成了一市两场5条跑道、4座航站楼、3个货邮转运中心及1个综合保税区的总体规模,预计年旅客8000万人次以上、货邮470万吨,具备了世界级枢纽机场的基础设施条件。

3.国际货运航空枢纽已具雏形

今年,上海两场共完成货邮吞吐量335万吨,约占全国机场货邮吞吐量的三分之一。虽然已连续3年小幅下滑,但浦东机场仍然超越了韩国仁川、日本成田、美国安克雷奇等机场,连续6年排名全球第3位。目前,有37家纯货运航空公司通航浦东机场,纯货机通航点达到57个,每周全货机超1000班,全货机的货邮比例达到70%,国际(地区)货邮比重达88%,全国58%的国际(地区)航空货邮从浦东机场进出,进出口货源主要包括高科技电子、汽车、纺织、医药等,总价值超过3000多亿美元。

UPS(联合包裹)、DHL(敦豪速递)、FedEx(联邦快递)全球三大货运巨头相继在浦东机场西货运区建立地区级转运中心,浦东机场成为全球第1个同时吸引三大国际货运物流集成商入驻并建立转运中心的机场。中货航、国货航、南航等主要国内航空公司也把80%以上的运力集中在浦东机场,从而进一步确立了浦东机场的货运枢纽地位。

2009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次年4月浦东机场西货运区纳入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2013年9月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纳入上海自贸(试验)区,同年11月浦东机场成为我国第1个实施航空货物中转集拼业务的机场,为浦东机场和航空公司的货运发展带来了新机遇。除此之外,浦东机场口岸监管环境不断完善,航空货运枢纽服务功能日益增强,为航空物流承运商、集成商在浦东机场运营创造了有利条件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航空货运服务能级,助推国际货运枢纽建设。

4.空港服务品质显著提升

在ACI(国际机场协会)公布的2012年全球机场旅客满意度测评结果中,浦东机场年度测评得分为4.77,在全球199家机场中排名第7位,在4000万以上人次机场组中排名第4位,较2011年相比排名上升了二位。这是浦东机场自2010年以来,连续3年ACI测评全球排名进入前10位。

虹桥机场则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围绕打造“点对点”国内最具人性化机场目标,在国内机场行业率先推出了免费无线网络、免费电子设备充电、手推车围圈式摆放、出租车喷雾降温装置、空铁联运互设售票柜台等一系列人性化服务举措。作为全球第10家Skytrax四星机场,去年获得“全球最佳国内机场”第2名,并连续第2年获得“中国最佳地区机场”第1名。

(二)突出矛盾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许多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上海机场与世界一流航空港仍存在差距,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空域资源紧张矛盾日益突出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在军方大力支持下临时解决了两场航班对空域资源的需求问题。但是,上海地区的空域资源紧张问题仍然是航空运输健康发展的瓶颈,导致高峰时刻容量不能满足航空枢纽建设,因流量控制而引发的航班延误问题凸显。

2.地面配套保障能力有待提升

目前,浦东机场约60%的货物来自江浙,大部分货物仍需要通过地面交通运输方式先运到机场。虽然近几年两场地面交通体系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存在两场间交通以及与长三角的衔接不便。尤其是浦东机场旅客往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面时间过长,旅客乘坐地铁2号线前往浦东机场需要在广兰路站换乘,且车次较少、全程时间较长,非常不便,这也对地面配套交通体系的集散能力提出了很高的挑战。

3.综合服务管理水平仍存差距

近几年,随着飞机起降和客、货运吞吐量三大指标的不断增长,上海机场的配套硬件设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机场、航空公司和相关运行保障单位在服务水平、管理能力、综合人力资源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枢纽机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迫切需要加强和提高。航空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信息技术人才的不足,制约了上海航空枢纽的建设和发展。因此,除了追求规模、数量和排名以外,上海迫切需要在政策环境、机制体制、资源管理、人才培养、信息服务等方面实现质的改变和软实力的提升。

二、上海航空运输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一)发展趋势和环境

据空中客车公司预测,未来航空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来自亚太地区,主要是中国和印度,该地区将占全球民用飞机总需求量的31%。波音公司则预测未来20年内,中国将需要3770架新飞机,占整个亚太市场需求的42%,占全球市场需求的13%;到2028年,中国机队将增长至原来的3倍,达到4610架飞机,与目前欧洲机队的规模相当。

一方面,随着航空市场的快速增长,机场的核心功能日益重要,需求量也逐步提升;另一方面,航空业作为城市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助推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重视,发展航空产业并建设枢纽机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而在这个领域里,以往我们关注较多的是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全球一体化和更加开放的航空运输市场使不同机场之间的竞争同样异常激烈。

作为航空运输的重要载体,机场之间通过各种手段争夺客源、货源,争夺枢纽机场地位。以亚洲为例,周边的韩国仁川机场、日本成田机场、香港赤腊角机场、马来西亚吉隆坡机场、泰国新曼谷机场、新加坡樟宜机场以及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广州新白云机场等,都雄心勃勃地想成为亚洲枢纽。吉隆坡机场直接与曼谷和新加坡机场竞争欧洲和澳大利亚/新西兰之间繁忙走廊的交通。而上海浦东机场与韩国仁川和香港赤腊角机场则在争夺亚太地区货运枢纽地位上趋于白热化。

(二)面临机遇和挑战

2009年,国务院关于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正式出台,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总体目标中明确:2020年基本形成“国际航空枢纽港,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为上海航空枢纽建设置入“加速助力器”。2010年,民航局下发了《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重点对提升航空公司和枢纽机场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发展目标:“不断完善北京、上海、广州等机场的服务功能,提升其在亚太地区的中枢地位和竞争力、影响力,成为一流的国际枢纽。”2012年7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进一步明确了民航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措施,同时也为上海航空枢纽的建设和上海航空港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另外,以创新转型为主线,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也为上海航空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是以迪士尼项目为核心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距离浦东机场仅12公里,集聚主题游乐、旅游会展、文化创意等产业,2015年底将开门迎客,届时会有大批量的游客通过空运方式来到上海。二是大飞机项目位于浦东机场南侧,占地2.67平方公里,到2016 年将形成C9型客机年产20架及ARJ21系列飞机年产50架的能力,能有效提升浦东机场的现代航空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能级。三是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通过几年的运作,已经与外高桥、洋山保税港区一起构成了浦东功能齐全的“三港三区”综合保税区,通过港区联动创造了货物便捷通关的环境。四是上海试点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将撬动上海新一轮改革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引入新的投资、新的产业、新的模式,提升上海的国际竞争力。我们正在积极研究浦东机场纳入自贸试验区范围后的相关配套政策,力争达到与韩国仁川机场、中国香港机场同等的政策条件,助推上海航空枢纽建设。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这段话是小说《双城记》中最经典的开场白。如果狄更斯是在如今说出这番话,那他就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也许还是一位了不起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大师!目前,上海航空港的发展恰恰完全切合上面这段文字描绘的情景。在感到自身已经做得不错甚至遥遥领先的时候,可能离“最坏的时代”已经不远;在机遇和馅饼纷纷落向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许应该清醒的意识到可能正处在一个竞争最激烈的发展时期。不一味追求规模、不单一满足数量,从做大做强到做专做精,其实我们离世界一流航空枢纽的差距还很大。

三、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未来跨越

研判一个产业的发展思路、目标以及战略路径,需要对这个行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自身特质及其发展轨迹有一个透彻的洞察和理性的思考。在经历了近10年的高速发展,上海航空港已经逐步实现了从单一运营服务保障功能,向复合型、网络型的多功能枢纽机场转变,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今年9月正式启动的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将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效应显著,对交通的时效性和便捷性要求更高,需要一个成熟航空港的保障和服务支撑,对上海机场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计到2020年,上海两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1.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将达到570万吨。未来,上海两场将从机场设施改扩建和软件服务能级提升着手实施与自贸区的对接,加快推进上海航空枢纽建设,助推上海航运中心建设,不断完善上海空港城市服务能级。

(一)定位明确、目标清晰

“十二五”期间,是加快推进上海航空枢纽建设最关键的转型期,也是最有利的发展期和变革期。坚持上海“一市两场”功能定位:以浦东机场为主,建设国际复合型门户枢纽,重点提升浦东机场枢纽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枢纽航线网络和航班波;虹桥机场在枢纽结构中发挥辅助作用,以国内点对点运营为主,通航少量的国际包机和地区航班,同时,承担城市和地区通用航空(如公务机等)运营机场的功能。在此基础上,逐步由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转入提升基础设施能力与发展服务软环境并举,提升上海航空运输整体服务能力和产业能级,努力把上海机场建设成最具吸引力的亚太核心航空枢纽,更好地服务于长三角,服务于全国。

围绕上述定位,上海航空港近期目标包括:浦东、虹桥两场旅客吞吐量在亚太地区排名前列,2015年力争达9000万~1亿人次(浦东机场国际旅客运量进入世界机场前三十名),旅客中转比例提高到10%~15%;货邮吞吐量保持世界前列,力争达500万~550万吨,国际货邮吞吐量力争全球排名第一;航班起降量2015年达86万架次/年。当然,这些量化指标的背后是持续提升航空枢纽软实力,提高旅客满意度,缩短中转衔接时间,有效缓解空域资源紧张,增加高峰小时容量,降低航班延误率等。

(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当前,在经历了两场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地航空公司重组联盟之后,上海航空运输的发展又将面临重大转折。一方面,快速发展下的激烈竞争和紧张的空域条件使得上海航空港自身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过多依赖三大指标的自然增长、半垄断的行业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以市场和需求为导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业务的全面转型;另一方面,后世博时代上海经济、金融格局调整以及迪斯尼和自贸试验区所带来的机遇,又为上海航空运输全面提升产业能级、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新的跨越提供了可能。

1.浦东机场

随着自贸区建设的深化,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迪斯尼的建成投运,预测未来五年内浦东机场将成为一个年旅客吞吐量达到8000万人次的世界级航空枢纽。当下,浦东机场两座航站楼70个近停机位、4000万人次的客流保障能力已经无法满足今后庞大客流的需求。近年来,浦东机场已开始着手对设施能力的改造和扩容。

目前,浦东机场第四跑道工程已经完工,在经过验收之后将在2014年正式投入运行,而第5跑道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未来将成为国产大飞机C919的试飞跑道。自去年12月起,根据基地航空公司需求“量身定做”实施浦东机场T1航站楼的改造。改造后的T1航站楼年旅客处理能力将由原来的2000万人次提升到3680万人次,中转流程和各项服务设施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

与此同时,浦东机场拟新建S1、S2两个南卫星厅,以此提高客流保障能力、靠桥率,并增加空侧运作空间。南卫星厅建成后,浦东机场新增客流保障能力达3000万人次、约105个近停机位。由于T1航站楼对应S1卫星厅、T2航站楼对应S2卫星厅,为了方便旅客在两者之间的通行,目前正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采用捷运系统进行短驳运输的可操作论证研究。

预计到2020年,浦东机场年货邮吞吐量将突破470万吨,中转比例将从目前的5%提升到15%。正在规划中的在浦东机场第4、第5跑道间设计货运处理功能区,将用于货站、空空中转集拼中心、空地分拨集散中心等货运功能区的建设,为自贸区的航空货运发展预留空间。并且,配合海关、检验检疫共同在自贸区建设的平台上推动监管模式和监管制度创新,支持机坪直转、集拼中转、转运中心监管办法制订,建设浦东机场货运信息平台等,实现国际航空运输通关便利化,更好地服务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自贸区”建设。

2.虹桥机场

虹桥机场作为一个有着90多年历史的老机场,见证了上海乃至中国民航业发展的历程。但随着虹桥商务区的开发建设和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投入运营,虹桥机场的部分功能已经不能适应区域发展的格局和要求,尤其是T1航站楼所在的机场东片区,功能形象落后、基础设施老化、资源价值低估等,综合改造迫在眉睫。

未来,以将T1航站楼改造成为满足“两国三地”旅客服务功能为前提,对虹桥机场东片区进行“脱胎换骨”式的综合改造,实现航空服务品质和航运商务功能的全面提升。目标是将虹桥东片区逐步建成现代航空服务业集聚区和示范区,推动虹桥机场成为领航国际交流、集聚航空资源配置功能的最佳商务型城市机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对T1航站楼的系统性改造,完善建筑功能、优化服务流程,以满足航空运输业务的发展需求;二是以T1航站区为核心,分阶段实施周边区域的综合改造,逐步将东片区改造建设成为集聚航空总部、航空要素交易、航空资源配置和航空产业延伸的场所和平台;三是对区域市政基础设施进行系统改造,完善道路交通体系,升级改造雨、污水管网系统和水、电、气供给系统,推进“三网融合”,打造智慧空港,提升区域能级。

当然,上海通用航空的发展也是上海航空枢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公务机市场快速发展。2013年,上海两场起降的公务机已超过4200架次,占全国的1/3,未来预计将以每年15%的增幅稳步增长。除了现有的公务机FBO基地外,我们正着力拓展和延伸公务机产业链,培育公务机从销售、托管、运营、维护、金融、保险等配套服务功能体系,并规划了未来发展的预留用地,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公务航空市场需求。另外,上海机场集团与美国国家公务航空协会(NBAA)在前期合作基础上,签署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协议,每年四月都会在虹桥机场举办亚洲公务机展(ABACE),推动上海乃至全国并辐射全亚洲的公务航空发展。

四、结语

篇11

依据客观性、全面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原则,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共设立3个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主要从港口条件、航运服务和综合环境三个维度表征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二级指标基于功能属性对一级指标的具体展开,以真实性和全面性以及数据可获得性为重点,在各层次之间通过指标加权后逐级合成。

根据全球航运中心梯队评价结果,入围的全球46个港口城市大致分为三个梯队,即第一梯队的“国际型”航运中心,在港口吞吐量特别是航运服务领域具有很强的优势,得分基本在60以上;第二梯队为“准全球型”航运中心,在某些要素方面优势较为突出,平均分值在50左右;第三梯队总体表现为“特色型”航运中心,分数低于50分。

随着航运中心发展方式不断转型升级,航运服务逐步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成为评测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水平重要维度。据介绍,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于2014年首次推出后,今年对航运服务子指数作了两项调整和拓展,一是将海事仲裁服务拓展为海事法律服务,分别从海事仲裁服务和律所合伙人数量两个维度评测海事法律服务整体水平;二是将航运保险服务延伸为航运金融服务,涵盖船舶融资、资金结算、航运保险和航运金融衍生品四个层面。依据航运服务子指数,主要通过航运经纪服务、航运工程服务、船舶管理服务、海事法律服务、航运金融服务和船舶维修服务等六项指标进行综合测评。

抓住国际航运重心东移的机遇,上海在巩固已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2014年在航运融资、航运保险、航运经纪等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正在构建和形成“上海元素”、“上海服务”、“上海声音”、“上海价格”、“上海标准”。评价结果显示,航运服务排在全球前十位的港口城市依次为伦敦、新加坡、香港、上海、雅典、迪拜、汉堡、纽约、东京和孟买。其中,伦敦、新加坡和香港在航运服务能力上具有优势地位,稳居前三名,上海、雅典航运服务发展迅猛,而迪拜、纽约等城市排名有所下滑。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蓝皮书(2015)》认为,在全球经济持续疲软、国际贸易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2014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软硬件环境方面稳步推进,能级稳步提升。在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方面,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走在了全国前列。首先是上海港在坐稳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的同时,深化长江战略,完善以“航运为主线、物流为支撑、码头为依托”的一体化网络运行模式,并将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率先延伸至长江经济带,推动长江支线班轮化运作、沿江物流项目的开发、加强与长江沿岸港口的全方位合作,大力发展国际中转集拼业务,推动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扩围落地,带动长江经济带更开放。对长江流域经济腹地扩张影响力,不断吸引更广泛地域内的货源,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其次,通过大力发展船舶交易、船员服务、航运信息、航运金融等航运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已初步形成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框架,服务范围正向长江流域和全国进一步延伸。同时,上海港航EDI中心平台实现与海关、海事等单位的互联互通,信息服务网络覆盖上海所有海空口岸、特殊监管区以及长三角、长江流域的主要港口城市。第三,努力推动跨境电商物流、邮轮旅游、国际中转集拼和中资非五星旗船沿海捎带等业务扩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海空运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成为内陆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与“一带一路”国际超级“连接器”。今年3月,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成功中标以色列海法新港25年的码头经营权,未来将持续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节点港口的合作力度,推动沿线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蓝皮书还分析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坐标,指出上海在优化港口建设管理、提高通关效率和实现信息共享方面,已经起到引领作用,而其在航运金融、保险、经纪、法律服务环境营造等方面的先行先试,将带动长江沿线整体提升航运综合服务能级,通过航运经济发展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

篇12

关键词: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基础地理数据库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urba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used to city GIS data acquisition department, and use and different levels of demand, in the analysis file level, data platform level, system function level and Web service level four servic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l, and puts forward the city as a funda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service department service mode of the information sharing, for better service to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Keyword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ata services; Basic geographic database

中图分类号:C9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早期的GIS软件一般采用文件方式管理空间数据。因此,在空间数据库技术被广泛应用之前,通过共享文件实现地理信息共享,是唯一可行的方式。随着分布式网络技术以及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的日益成熟,构建中心数据库管理模式的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和共享机制,成为行业部门GIS应用系统数据共享交换的主要方式,也成了作为地理信息采集的测绘、规划部门主要思考的问题。但是,目前的数据交换平台通常只为已建GIS系统提供文件级的数据共享交换功能,为满足众多行业部门不同层次的数据应用需求,以及普通大众对于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还应提供数据平台级、系统功能级以及Web服务级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模式。数据平台级模式主要为满足市政设施管理部门利用中心数据库的GIS数据,自行开发专业的管理GIS系统的需求;系统功能级模式针对只具有基本的数据共享需求,但不具备购买能力或不想购买大型GIS平台软件的用户;Web服务级模式为满足行业管理部门在原有的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共享GIS数据管理功能的需求。

1 城市地理信息服务模式分析

1.1文件级

文件级数据交换是目前数据服务最为简单又经常使用的一种服务方式,其核心就是针对客户使用管理系统平台的不同进行不同数据格式之间的集成转换。

在数据格式的转换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减少信息丢失。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利用通用GIS平台提供的转换工具,直接读写其它软件的内部格式、外部格式或由其转出的某种标准格式,在系统内部建立格式的映射文件,然后转换输出特定格式的空间数据,当前市场主流GIS平台的数据格式都经常被使用,如ERSI的SHP格式、MapInfo的TAB格式,甚至Autodesk的DWG格式也经常使用;另一种是基于通用数据交换标准转换,国际OGC组织制定的基于XML的地理信息编码标准--地理标记语言GML,以及我国颁布的国家空间数据转换标准(CNSDTF)等已经成为采用的转换标准,随LBS的推广使用,GDF格式的数据也有了一定的需求。

1.2 数据平台级

数据平台级共享交换是通过开放中心数据库的数据访问接口,客户端应用程序按照接口规范,直接存取共享交换GIS数据的共享交换方式。为保证数据存取操作的一致性,数据访问接口通常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OGC制定的简单要素规范。OGC的简单要素规范包括要素几何体的抽象规范和针对CORBA,OLE/COM和SQL的实现规范。目前,空间数据的数据库存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传统的关系数据库厂商通过扩展支持抽象数据类型(ADT)表达复杂的空间对象,典型的有DB2、Informix以及Oracle等。为表达更加丰富的空间数据的需要,这些数据库系统均对OGC定义的简单要素类型进行扩展,并推出相应的空间数据管理插件(如Oracle的Spatial)。另一种是GIS平台开发商基于传统的关系数据库系统,按照OGC简单要素规范,开发独立存储管理的空间数据中间件系统。这一方式的典型:ESRI公司的ARCSDE、MapInfo的Spatial Ware等。限于当前网络系统的带宽和安全性考虑,这种模式多数在机构内部使用。

1.3 系统功能级

系统功能级数据交换是基于某种GIS平台软件,开发存取中心数据库GIS数据的客户应用系统,用户直接使用客户应用系统,进行城市GIS数据共享交互的方式。系统功能级数据交换模式要求应用系统的开发平台,必须要与中心数据库平台能够系统兼容,否则开发平台需提供多源无缝存取管理的功能。目前国内外大型的GIS平台厂商(ESRI的ArcGIS系列、SuperMap系列、MapGIS系列等)均推出了C/S、B/S两种架构模式的系列产品。两种架构模式各有利弊:基于C/S模式的数据共享交换,速度快、效率高,缺点是需要进行客户端软件的分发。

1.4 Web服务级

基于服务式GIS,基础地理信息供应部门把已经建立的基础地理信息库通过Web服务向各部门,从而使各部门可以直接通过访问这些Web服务,使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实现与本单位的专题数据叠加集成,用于开发应用系统。利用Web Service技术进行城市GIS数据的共享交换,是当前数据共享交换方法研究的热点,通过Web服务级的数据共享,可以把GIS数据交换功能集成到行业部门的专业应用系统。新一代地理信息共享模式不仅具备降低重复建设成本、提高共享效率的特点,还具有数据共享与功能共享并举、支持异构GIS平台集成应用、带宽要求降低、更高的系统安全性等特点。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OGC已经启动了专门研究,如何利用Web Service及其相关技术解决GIS数据共享交换的工程项目即OGC Web服务的启动项目(OGC Web Services Initiative)。该项目提出一个可进化、基于开放地理数据互操作规范的、能够无缝集成各种在线空间处理和位置服务的框架即OWS(OGC Web Services),其中数据服务规范包括Web 地图服务(WMS,即Web Map Service)、Web要素规范(WFS,即Web Feature Service)等。

2 面向用户的城市地理信息服务模式提升

考虑到用户使用地理信息的方便性和当前技术条件、硬件环境等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在城市地理信息服务模式上具体进行以下的提升。

2.1 增量方式的文件级地理信息服务

基于常事务方式的采集、维护技术在地理信息采集机构的推广,地理信息采集机构是GIS技术的使用者,又是有力的推广者。在使用和建立基础地理数据库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各个不同阶段所采集的地理信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记载了城市发展的历史,对城市发展研究者提供了在空间上研究城市的最原始资料。同时在面向对象基础地理数据库的数据维护过程中,每次都记载了更新的增量信息,为获取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基础保障。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用户中的不断推广和成熟,近年来,在地理信息的用户中也逐渐使用GIS技术,有直接使用基础地理信息的,也有在基础地理信息基础上获取各用户专业信息的,总体上采用的就是基础地理信息叠加专业信息的模式。在各用户的专业系统中,基础地理信息维护多采用文件级的地理信息服务,定期从信息采集机构或部门获取最新地理信息,并且用以替换系统中的基础地理信息,如果专业部门已经在基础地理信息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编辑或修饰,必将在以后的维护中带来很多不便,这样在用户中也逐渐提出了在基础地理信息方面采用增量方式维护的需求。

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增量方式的文件级信息服务相对于简单文件服务有很大的区别,在技术、规范等方面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GIS建设中基础地理信息的标准、地理信息用户的稳定性、地理信息维护者和信息提供部门之间的协调等,各个GIS系统之间的标准不统一,也就没有推行增量服务的可能;相对稳定的地理信息用户才会有这样的需求,如果用户对于基础地理信息采取的是可以从不同部门获得这样的态度,也就没有推行增量服务的必要;只有地理信息的提供部门与维护部门的及时沟通,提供部门才能从维护部门及时、准确地获取用户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2.2 基于API网络地理信息服务

网络环境的改善,随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网络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网络上传输速度不断提高,使得在网络上传输地理信息及网络GIS成为一种趋势,更多的地理信息用户在建设GIS系统时较多采用基于网络的C/S构架,以应变跨区域的办公及异构的数据结构。

GIS系统中基础地理信息的共同性用户对于基础信息要求的共性,才使得提供地理信息可以采用雷同的服务。

用户对地理信息使用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用户在多年的GIS建设和使用中也不断提高了对GIS应用和开发的能力,甚至大量用户引进了专门的GIS人才,对于GIS不再是简单的提要求和使用,而是直接参与到规划、方案制定和建设的整个过程。

以Google Map API为代表的网络地图服务为地理信息的网络服务拓宽了思路,使得地理信息服务不再是简单的数据服务或地图浏览,而是将系统、功能、数据等整体封装,针对用户的不同层次定制不同的类、事件和属性,使用户得到不同的地理信息服务,在系统建设中更多的关注于系统功能以及系统专业需求,而不至于束缚与基础地理信息,从而大大缩短建设周期和提高系统的专业性。

3 结束语

城市GIS数据信息的服务是提高测绘成果利用的重要有效途径,数据标准的统一是实现信息共享的前提条件。只有统一的数据标准,才能保证数据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有利于数据的维护、分析、更新和利用。根据当前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针对基础地理信息的生产、使用、管理部门以及多层次用户的数据服务需求,充分利用Web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带宽的增加,基于API的网络地理信息服务将成为今后的主流模式,在当前网络条件不够成熟、文件级服务不够成熟,但基于对象的信息服务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进行基于面向对象、增量方式的文件级数据服务模式将成为主流。

参考文献:

[1]张明波等.空间数据引掣关键技术与应用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4(12)第六卷第四期

篇13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蒲河经济带;核心城市;沈北新区;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N945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当今社会的进步已然从单一性发展向区域性发展方向转变,区域一体化是实现区域性资源整合,推动区域相互作用关系,实现区域共赢态势的重要抓手[1]。而构建经济圈或经济带是实现区域一体化建设的阶段产物。顺应当前流域开放发展的新形势,沈阳北部蒲河流域经济带的开发建设无疑成为辽宁地区率先实践新四化,突破各地差异化发展、实现区域协调统筹的最佳实践区。然而要实现蒲河经济带良好的开放开发,实践沈阳大都市区北部的快速崛起,选准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是重中之重。纵观蒲河流域各区县发展情况,沈北新区无疑是从地理区位还是经济总量、城市建设等方面看,都具备核心城市的能级评价标准,因此其蓬勃崛起对整个蒲河流域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水平都有着重要的现实与借鉴意义。

2区域一体化与核心增长极的互动发展研究

2.1核心增长极相关理论研究

区域发展点轴理论认为生产力各要素在空间中相互吸引而集聚,同时又向周边辐射作用力,形成扩散效应[2]。因此确定有利发展条件的轴线空间,并对轴线地带的若干节点予以重点培育[3],从而带动区域联动发展。

2.2区域一体化发展与核心增长极的相互作用关系

区域联动发展即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发展,在其吸引和辐射的地域范围内建立起一种稳定的空间网络体系。实践证实,在长三角、京津冀地区正是由于中心城市先行,来推动区域整体发展,因此核心城市始终位于核心地位。

3蒲河经济带的一体化联动发展

3.1现阶段蒲河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动向

蒲河流域是沈阳城镇发展最为密集和生态保护十分重要的区域,串联起沈阳北部各区县城镇,它以蒲河沿线生态景观化建设为引擎,呈现出跃跃欲试的发展态势,自2012年,为优化城市空间,编制《蒲河生态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规划》,旨在促进城乡统筹、优化全域空间。

3.2实施蒲河生态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蒲河经济带是沈阳市乃至辽宁省率先响应十提出“新四化”号召的新举措,具有极强的时代顺应性特征,是战略性的新思路。在此战略性转变的新时期,必然会为沈阳北部区域城镇群的建设搭建优质的空间平台和提升核心城市的能级。

4沈北新区核心地位的确立

4.1高首位度决定了沈北新区是蒲河经济带的核心增长极

在经济带概念中,首位度是衡量经济带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现将流域经济指标类比,表明沈北新区首位度为5,由此证明高首位度的沈北新区是蒲河经济带的最为重要的核心增长极。

4.2产业结构在调整中升级,带动作用逐步增强

在“沈北大开发”战略背景下,沈北新区一方面对原有产业基础的调整和转型,从落后的农业区一跃成为全省工业强区;另一方面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重点,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再者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推进招商选资,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4.3现代城市服务功能逐步提升

鉴于沈北新区道义核心区作为金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有利的地理优势,吸引了如华强、盛京医院等大型公服类项目,公服设施建设标准已向大中城市水平逼近,核心区形象已暂露头角,沈阳城市北部新中心的雏形已初步形成。

4.4能级分析综述

蒲河流域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作为其核心城市的沈北新区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其在区位、交通、产业门类、服务功能等多方面优势明显,但同时也面临着问题与条件制约。通过新区与蒲河经济带的协调发展,组织内外资源,寻找新的增长点和空间平台,促进流域经济全面腾飞。

5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的沈北新区优化研究

基于上述对沈北新区在蒲河经济带中的能级分析结果,在蒲河流域一体化发展中重点依托其在流域经济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从战略发展、新四化建设等两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5.1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

5.1.1依托沈北新区,借助上下游经济带,实现流域联动发展

从现阶段新区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二三产共同主导经济发展,因此在联动发展中,其它区域应依托沈北新区的综合实力和辐射能力,积极把握新区产业转型期“退二进三”的有力机遇,依靠市场化的资源配置,形成产业链完善的经济增长体系。

5.1.2充分发挥沈北新区的龙头作用与地位

在蒲河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建设中,明确沈北新区在区域中的作用与地位,突出对新区的支持,强化新区的城市功能。另外基于流域内新型城镇化水平不高、支柱产业不鲜明等特性,加快主导产业的形成,将有效带动区域发展。

5.2新四化建设

5.2.1新型工业化建设

沈北新区的产业基础是其发展的重大优势,同时也是流域城镇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不断延伸食品加工产业链条,积极向精深加工和高端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转型,依托上下游于洪、新民、辽中的有机稻米、果蔬水产等经济区为生产基地,建成产值超千亿的食品加工及生物产业集群等。

5.2.2新型信息化建设

新区紧抓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重大机遇,充分利用优越的产业科教资源,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沈北核心竞争力,并与带内其他区县的协调合作与对接中实现全方位的开发与合作。

5.2.3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工业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重视培育中心城区的主导产业,加强城市间产业协作,强力推进城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新区近年来集中全区资源力量,高标准、大力度推进核心区建设,一大批重点现代服务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核心区形象极为凸显。

5.2.4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

依托新区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都市高效农业,全力推动农业加速发展。依托生态观光旅游产业,重点发展以观赏、采摘为主的观光农园,以体验农耕、餐饮娱乐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农场,打造现代都市农业产业聚集区。

6结语

伴随蒲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开启,在沈阳都市区总体发展格局的框架下,已迈向蒲河发展的新时代,开启了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篇章,实现沈阳的第三次跨越式新发展,成为沈阳市新时期实践新四化的重要抓手。沈北新区作为蒲河流域最为重要的中心城市,以区域一体化发展为出发点,着重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个方面,探讨沈北新区作为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成为流域沿线重要的增长极和辐射级,以期实现流域各区县的联动发展,为辽宁省乃至东三省地区沿河流域的开放开发提供具有实践性的示范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历,构建昆仑大道经济带促进城乡区域一体化,小城镇建设,62-65

篇14

【关键词】资阳;沱东新区;休闲;山水;生态

一、项目缘起

资阳处于成渝经济区的中心地带,成渝经济区的大发展、区域间基础设施的建设、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区域内行政壁垒的破除,都将诱发新的区域产业重新布局,为资阳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创建川东丘陵地区山水交融、宜居宜业的典范城市;成渝经济区的发展高地等,资阳市提出了南拓东跨的战略性举措并以此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结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土地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进行适当的重新部署,沱东新区作为其重点发展的区域,沱东片区作为资阳区域功能的主要承载地,也是远景城市进一步北拓的跳板。

二、项目概况

1、研究背景

1)区位优势

地处资阳城市发展轴和成渝经济发展轴的交汇处,且为资阳城市未来发展的重点地区,有助于各种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聚集,提升城市能级。

2)交通优势

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和国道318、319、321线等骨干道路贯穿全境,随着成安渝、内资遂、遂资眉高速等一系列对外交通干道的投入建设,资阳市对外通达性将大大提升,也促进了沱东新区对外的联系程度。另有沱一桥和沱三桥与老城紧密相连。

成渝高铁将加速资阳融入成渝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拉近资阳与成渝的空间距离,“一小时”经济圈的形成将使“同城效应”尽显,进入“铁路公交化时代”。

3)土地成本和发展空间优势

4)山水相连,地形多样

5)人文元素的植入

资阳城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挖掘传承资阳市的人文历史,赋予沱东新区以独特性的地域文化。

2、基地条件

东起环城东路,西部、北部以沱江为界,南至南外环路。沱东新区呈南北长东西窄的不规则长方形,地势从西面的沱江往东面的山体逐次升高。基地主要为原始丘陵地和山林地,可建设用地大。

三、研究重点

(1)依托发展机遇,引领区域升级

沱东新区的发展,将会构筑一个未来资阳市产业发展的高地,彰显资阳城市魅力的现代服务中心,最终引领整个资阳城市能级的提升。

(2)塑造区域品牌,提升区域形象

通过城市营销,围绕三条主线展开:高端线:“国际花园城市”新示范;招商线:“成渝精致休闲第一城”;公众线:“精致休闲,诗居沱东”;挖掘城市个性,塑造城市品牌。

(3)创新休闲理念,引领模式创新

结合旅游、文化、体育、餐饮等为主体,打造休闲产品系列,形成以休闲消费为市场的综合性产业,引导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

(4)彰显新区魅力,塑造城市名片

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方式等来展现沱东新区的魅力,通过极富个性与创意的各类活动、旅游品牌、知名节庆等方式营销自己的城市文化,进而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四、营销策略

1、形象营销

围绕“成渝人居乐城”的定位,争创人居奖。立足新的高度,谋划未来发展,致力于建设生态宜居的绿色之城、和谐之城。

2、活动营销

推出各种“节、事、会、展、演”,不断引领消费。主要通过各种节庆、会展、论坛、赛事活动等来吸引眼球、引起兴奋、引领消费。

五、设计构思

1、山水相通,生态优先

在城市建筑布局之前,为地块东部山脉与沱江建立互通的多条绿色廊道和蓝色水系,保证地表径流的顺畅,另外也为城市引入带状绿地,使得住区与城市公共空间有充足的绿化保障。

2、节奏空间,层次分明

设计拟采用节奏空间安排。从高铁片区向南,其空间按照功能与景观的需要形成节奏性的高度起伏,以塑造富有韵律感的城市天际线系统与空间系统,满足城市特色空间创造的要求。

六、总体设计

1、总体定位

以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为主导,集行政文化、商务商业、休闲旅游、生态宜居等功能为一体的,具有“3H”+“3E” (3H:高端商务、高端商业、高端商住,3E:活力、生态、舒适宜居)特色的“成渝?人居乐城”,构筑城市经济、旅游发展新动力;展示资阳现代都市新形象;打造资阳行政、经济、文化新中心。(乐城:①山水:地脉,“寄情乐山乐水,纵情亲近自然”②生活:人脉,“营造雅居氛围,打造品质生活”③休闲:文脉,“追踪历史文脉,塑造休闲典范”)

2、功能结构

设计 “一心两核三带四片”的结构,形成“人文形态的纵向变迁、自然形态的横向演替”,“纵有人文的印迹和传承、横有景观的灵韵和诗意”。

一心:新城中心

打造成资阳新的城市中心,承担商业中心、行政、文化体育及居住功能,构筑资阳新的城市魅力。

两核:

高铁商务核:承担交通集散、高端现代服务、旅游集散、商贸等功能,成为资阳城市会客厅。

产业创新核:作为沱东新区产业发展的平台,以生态低碳、绿色循环为特色。打造成沱东新区新的产业发展高地。

三带:

滨江休闲带:以沱江为纽带,打造集景观、休闲运动、游憩娱乐、滨水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景观游憩休闲带。

城市发展带:作为整个沱东新区发展的轴线,南北连接四个功能区,东西与生态景观带、滨江休闲带以此突出“山 - 城 - 水”的格局。

生态景观带:以低山丘陵景观为基础,构筑自然山体风光带,与滨江休闲带遥相呼应。

四片:

围绕高铁站点形成的集商务、商业、娱乐、办公、高档居住为一体的高铁商务区;以字库山风景区为主,连接沱江和地块东部山脉的字库山生态区;承担商业中心、行政、文化体育及居住功能的新城核心区;倡导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理念,作为企业创新研发、物流服务、商务服务为主的2.5产业基地的产业创新区。

七、结语

滨水地区的开发设计理念应源于当地的独特性,解读当地的自然特征、社区特征和文化等,使其成为延续当地历史文脉的一部分;滨水地区充分利用现有的河道,路网作为城市路网的延伸,注重步行系统的合理组织;其开放空间要和城市内部的开放空间密切衔接,且符合当地的街道模式和空间尺度。另外进行多种功能的组合,聚集人气,展示当地特有的生活场景,营造多样的独具魅力的滨水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