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范文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1: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篇1

会展经济对一个城市、一个地方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会展业的强劲增长势头也给举办地带来了诸多益处,因此许多地方都希望通过会展产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增长。为加快会展产业发展,使其尽快成为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先导行业,城市在硬件建设、工作体制机制、政策配套等方面的健全和完善显得尤其重要。一些地方政府将会展业列为支柱产业,出台各种优惠政策、积极推动场馆设施建设,以期实现“会展兴市”的目标。但一个城市能否发展成为会展中心,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

一、会展城市的形成条件

1.丰富的旅游资源

会展城市一般都具有会展中心和旅游城市的双重功能,一般的会展城市都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或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或文化底蕴丰厚、人文气息浓郁,具有较强的可观赏性,这些城市本身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加上其他硬件设施及人才优势等要素,使其很容易培育品牌会展、知名会展,进而成为会展中心;对一些原来默默无闻的城市来讲,如果希望通过会展发展地方经济,独特的旅游资源环境是其成功的重要条件,例如海南的博鳌这个小渔村,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旖旎的风光,因博鳌亚洲论坛在这里举办使其一夜成名,并跻身著名会展中心之列。

2.优越的地理位置

大型国际会议或展览会涉及参展商品、客商以及观众的运送和传输,大量的商品、技术、资金、信息汇集在极为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需要迅速扩散到广泛的群体中。同时会展城市要具备集聚市场的能力,即交易市场应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形成对周围区域市场的覆盖。因为会展活动特别是展览会在频度较高的贸易基础上才可能产生和发育,才有可能吸引媒体的关注,从而影响参加会展活动企业的营销效率。因此会展举办城市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至关重要。

3.相对发达的第三产业

会展经济与交通、通讯、住宿、餐饮、旅游、商业、电信等行业有较强的关联性,需要这些行业提供完善的服务,满足参展客商的多样化需求。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是会展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构成会展城市的两个要素。特色产业优势愈明显,品牌效应愈强,展会愈容易吸引参展企业和客户,从而赢得声誉,扩大影响。因此,会展一般都会选择在第三产业相对发达的城市举办。

4.市场条件好,开放度高,拥有优势产业

会展活动辐射性广、相关性强、规模大。要求会展城市达到较大的市场规模、较高产业发展水平与开放度。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和会展设施条件越完善,产业优势愈明显,品牌效应愈大,展会愈容易吸引参展企业和客户,从而扩大影响力,如德国汉诺威的工业博览会、法国巴黎的时装展等。会展业目前已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要根据各地的经济文化特点来举办展会。当然,在会展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和作用不可或缺,而且在某些条件下甚至不可替代。

5.完备的场馆设施

举办会展活动还要求有符合一定标准的展览场所,并需要举办地具有住宿、餐饮方面的接待能力以及交通、通讯方面的设施保障。否则对参展商也不会有太大的吸引力。

二、会展城市的发展策略

1.做好市场调查和会展城市的策略定位

作为一个朝阳产业,会展业能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商品流、人才流和物资流,对区域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和催化作用。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为成为会展经济的主角,不做市场调查,不惜投入巨额财政资金,直接策划主办、旨在宣传本地形象、扩大本地影响、带动本地产业发展的各种综合性会展活动。结果导致重复办展,主题模糊,资源浪费。因此,市场调查是必不可少的。

在确定会展项目以前,要洞悉该地区经济、地理方面的优势和特色,一方面要确定有参展需求的参展商,摸清他们的需求所在。另一方面,会展的定位必须是建立在充分掌握市场信息的基础上,必须明确是走综合性的会展城市发展道路还是走专业性的会展城市发展道路。综合性的会展城市发展道路是指举办由各个产业、行业与内外贸相结合的大型交易会、博览会或国际会议,如广州的“广交会”;专业性的会展城市发展道路是指以某一个产业或者行业为依托举办的规模不等的交易会、博览会或大型会议,如顺德的“家博会”等。目前,由综合性向专业性发展已是国际会展业的大趋势。

2.要着力打造品牌会展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一个会展公司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很难在全球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而目前,我国会展业普遍缺乏品牌意识,行业缺乏品牌企业和品牌会展,从而导致盲目办展、重复办展,会展内容混乱、受众对象不明确,举办会展的中介公司良莠不齐,缺乏品牌会展企业等现象发生,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3.强化会展业的服务功能

服务是会展业的生命所在,没有一流的服务就不可能有一流的会展。因此,从立项、招展、办展到会展结束,始终都要做好服务工作。如要做好展前的信息,帮助参展商做好展馆展台的布置工作和展场企业的广告宣传工作;做好展场的金融、法律、会计等方面的各类咨询服务工作;举办各种洽谈会、主题研讨会,交流信息,创造商机;设立海关、商检的绿色通道,为参展商提供便利;提供运输、保险、翻译等各方面的服务等。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是会展结束后的后续服务问题,这需要建立参展商、观展商的资料库,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便于日后改进工作。

4.制定网络营销策略

会展的首要作用是传播信息,网络技术对信息和数据的传递、交换和处理等提供了极大方便,克服了会展时空方面的有限性。其次,会展属于商务活动,网上会展则是将会展商务活动的电子化。而展览活动大多是以盈利为目的,展览组织者在运作过程中采用网络技术,具有节约、高效、快捷、方便等优点。因此开辟网上会展则可以突破这些限制,除了在会展举办期间作为主场的有利补充之外,它还可以提供全天候、跨地域、跨国界的会展环境,为各国贸易商提供一个丰富、开放、全息的信息交流场所。如今的电子商务会展已经具备了一些传统会展所不具备的功能和手段,不再仅仅是传统会展的宣传手段,而是日益成为一个新的会展形式。

5.做好会展营销与旅游资源的对接

随着会展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对会展活动的支持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一批旅游企业开始涉足会展业务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会展活动和旅游业能够而且必须实现有效对接已成为会展界和旅游界的共识。可见,会展与旅游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会展参加者向来是旅游业的重要客源,开发会展地旅游资源对会展的成功举足轻重。

小结

篇2

摘 要 城市品牌作为城市的无形资产、战略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导向牌”、凝聚人心“吸铁石”,城市形象的“金名片”。纵观全球,各个城市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整合资源,旨在打造城市品牌。在城市品牌建设的道路中,应该准确定位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品牌价值;注重营销城市品牌,实施城市品牌战略;有效开发城市品牌,获取城市品牌效益;合理选择城市品牌,优化城市品牌组合。城市品牌建设要求各个城市加强交流与合作,共享资源、共谋发展、共同进步。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各个城市必须注重城市品牌建设,加速城市品牌化的进程,提高城市品牌竞争力。

关键词 城市品牌 城市发展 品牌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而城市品牌对于城市发展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推广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竞争力,已成为各个城市发展中的新课题。

一、城市品牌的含义及其功能

美国杜克大学Kevin Lane Keller教授在《战略品牌管理》中对城市品牌定义如下:“像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城市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让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 城市品牌包括城市的名称、环境,城市的企业、产品、服务,以及城市形象、个人等,它是城市吸引人们的系统标志。直观地说,城市品牌是市民对一个城市的感知,是城市整体留给人们的印象,是人们对城市、对其生活方式的自信心、自豪感及未来远景的表达。

良好的城市品牌可以提升市民的认同感、自豪感,推动城市文明的发展;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和人才的关注;有利于开展对外的交流和合作,也有利于本地区企业的发展。总体而言,城市品牌具有标志、象征和认知三大基本功能:(1)标志功能:城市品牌是城市的标志和名牌。是城市间区分的标记,在观者看来,城市品牌的主要功能是一种速记符号。(2)象征功能:城市品牌是复杂的城市象征。这种象征因市民和观者的印象及自身内涵界定最终目的是创造可供识别的差异性。(3)认知功能:城市品牌是观者对城市的知觉。城市品牌是城市、市民、观者关系的载体,当观者对城市品牌有了积极的态度,城市品牌就能在观者心中形成正面影响。

二、城市品牌――城市发展的助推剂

作为城市的无形资产、战略资源,城市品牌是城市发展的“导向牌”、凝聚人心“吸铁石”,城市形象的“金名片”。当下全球各个城市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整合资源,旨在打造城市品牌。法国将巴黎打造成为“时尚之都”,使之成为引领世界时尚的标志;“动感之都”香港推广了“飞龙在天”城市品牌,将香港发展成“亚洲国际都会”。

一个成功的城市品牌可以使一个城市具有鲜明的形象,使人们了解它,在脑海中对其形象化。与此同时,也可以使得这个城市在某一方面具有其他城市所不能够具有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对外产生较强的辐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积极吸引人才。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在城市的发展历程中,历史已经证明城市要想一直保持增长和发展的趋势,其关键在于城市吸引人才、技术和资本的能力、而最关键的是人才,因为人是创造和创新的最主要的原动力,技术和资本为人的能动力的发挥提供技术和资本支持,而这些的实现,主要是城市的独特性――即城市品牌的发展和保持。良好的城市品牌是吸引人才的关键。一个环境优美、秩序优良、富有活力、开放兼容、适宜创业发展、让人们安居乐业的城市,必然会在人才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进而对各类人才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其次,广泛吸引外资。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为了有效地利用国内国际市场提供的资源,弥补城市建设中资金短缺这一问题,各个城市纷纷引进外资,促进其迅速发展。城市有了自己的知名度,有了品牌,就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投资,形成更大的竞争力。在全球化的时代,城市对大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吸引和聚集能力是城市能否引进外资的一个关键。公司选择投资城市,除了考虑区位经济的辐射能力等因素外,还要考虑城市品牌对投资带来的风险。文化开放、兼容的城市将减轻跨国公司本地化的压力和跨文化管理的难度,降低管理成本。

再次,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依托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力发展相关行业,推动城市发展。诸如,旅游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已纳入许多城市的发展战略,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良好的城市品牌,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基于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品牌建设

城市品牌建设的核心是城市品牌的定位,城市品牌的选择是城市品牌定位的延续,城市品牌的开发着眼于凸显城市品牌的价值,城市品牌通过营销塑造出城市品牌独有的魅力。城市品牌追求的是长期的存续和发展,是持续的竞争力。

准确定位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品牌价值。城市品牌定位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因而在定位之初,必须要进行周密的市场调查,合理规划,结合拥有竞争优势的独特领域进行规划,进行定位与创建。城市品牌定位,其实质在与将城市放在目标受众心目中给定一个独一无二的特殊位置,由此而形成其鲜明的品牌个性,确保自己的最大竞争优势。通过准确的城市品牌定位,优化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得资源优势转化为最大的竞争优势,最终能够提高城市品牌的价值。

合理选择城市品牌,优化城市品牌组合。城市品牌的选择是城市品牌定位的延续,即将定位的结果进一步细化,在众多城市资源中选择最能形成城市独特竞争力的品牌组合。选择城市品牌应该遵循真实性、特色性、认同性、美誉度和导向性的原则,确定一个好的城市品牌,以此提升城市素质,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有效开发城市品牌,获取城市品牌效益。城市品牌的开发是以城市品牌为对象,通过资金和劳动的投入,形成与城市功能相适应的城市核心识别,借以指引公众的城市行为,并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环境效益。城市品牌的开发要求政府具备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通过提供公共服务、授权其他组织管理活动、制定规则等方式使活动的净收益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从而保证品牌开发高效、流畅的运行。

注重营销城市品牌,实施城市品牌战略。整合营销传播战略,要打造城市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营销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城市在进行营销时,应对城市品牌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持续性的有效营销,充分发挥媒体的力量,通过制定统一的框架来协调营销计划,将城市管理者可以控制的各种营销传播活动加以协调,从而形成一个连贯内聚的整体,使城市的每一个市场行为都围绕一个核心,从而使城市品牌形象传播达到“一种品牌,一个城市”的效果,通过整合各种营销活动,以获得更大的协同效应。

在走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的道路上,我们要善于探索和吸纳一切先进的价值观念和体制机制,从传统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从传统工业化的发展理念的影响下解放出来,从传统工业化的发展理念的影响下解放出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享资源、共谋发展、共同进步。

品牌是城市竞争力的制高点。纵观全球,城市竞争已经逐渐聚焦在城市的品牌之争,城市品牌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者的关注,因为城市品牌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各个城市必须注重城市品牌建设,加速城市品牌化的进程,提高城市品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许正中.社会多元复合转型―中国现代化战略选择的基点.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3]刘彦平.城市营销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篇3

关键词:城市规划; 可持续发展; 相关性; 设计原则

引言:

当前,我国在坚持与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城市的规划设计当属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心内容。不仅如此,城市的规划及设计工作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与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我们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 "城市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一) 城市规划设计

谈上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上,人们首先会想到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何为"生态城市"?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内涵就是指在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建设工程中,以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建设为核心,在坚持与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前提下,严格遵循着生态学原理以及生态经济学发展规律等。与此同时,并城市及周边区域内的生态建设、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要进行科学、合理、规范化的设计。从而高效的完成对城市的统一规划以及综合建设,并最终完美的实现城市区域内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这才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谐理念。

(二) 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施全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生态城市及规划设计过程中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圣人" 孔子曾说过:"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同时还有孟子的言论"斧斤以时入山林",这些都是古代劳动、智慧的人们在人类发展历程中所探悟到的生态和谐发展思想,其所反映的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社会以来,这种城市和谐发展的理念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被冲击的无比惨淡。

二、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一)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观

在我国,关于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理念,主要强调的就是区域内城乡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要想更好的实现经济、社会、人口、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发展,就必须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谐建设理念引入到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工作当中。我国在《21世纪行动计划》中,就曾明确的提出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概念,并对其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了研究。在传统的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的形成了两种城市发展的观念,一种是"天人和谐"的发展理念,另一种则是"人定胜天"的观点,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一直就存在着人类战胜自然并获得生存空间的荒谬想法。图1表示的是我国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其中:

W代表的是城市经济系统

S代表的是城乡社会系统

O代表的是区域环境生态系统

N代表的是城市建设整体平

衡、协调发展的决策成果

H代表的是规划设计策略及其

方法的制定

图1 城市规划设计中可持续发展式操作程序的功能、结构

(二)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

关于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其中的"生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通过对城市的绿化建设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在国内的很多城市在进行规划设计中,一般都会把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种基础性工程建设来对待,而通过草木植被进行绿化建设成为了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

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我国古代就存在着"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发展理念,究其根本,其所宣扬的就是建议人们在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强调对环境的保护、生态的和谐,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只有强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功能、作用、效果,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城市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从而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以及区域内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进作用。

三、总结及建议

新时期下的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应该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理念。本文主要探讨与研究了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包括城市规划设计中所蕴含的可持续发展指导观,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于城市的合理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因此,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应该以建立"安全、健康、有活力的生态和谐城市"为主要发展方向。

本人认为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应该坚持并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设计原则:①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建设原则。②注重"天人和谐"的理念,尊重生态自然的功能作用,严格做到"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林则植,宜建则筑"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先进理念。③坚持并遵循社会和谐建设的原则,一切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工作都要围绕着社会和谐发展为中心,实际上就是强调"以人为本",在这里,社会和谐建设的基本原则就是指社会生态和谐建设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郭丰产.城市规划设计中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1).

篇4

关键词:城市 转型 城乡规划 开发区 产业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城市转型的概述

城市转型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城市发展的历史就是城市转型的历史。城市转型是城市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和转折,它是一种多领域、多方面、多层次、多视角的综合转型。

1979年我国城市化的水平是17.9%,2009年这一数字增长到46.59%,目前国内有7个城市的人口超过了1000万,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49.68%。城镇化即将突破50%的分水岭,意味着城市将面临从粗放、无序、低效率、不可持续发展向精细、高效、低能耗、有序发展转型。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既是重要机遇期,也是矛盾多发期。必须进一步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发展质量,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城市发展呈现典型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即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将会带来城市空间的无序和社会发展的失衡。在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的同时,其收入水平、保障住房供应等并没有融入城市中去。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凸显,社会矛盾加剧。这种粗放模式加剧了城市空间的无序开发,城市缺乏生态休闲空间,也加剧了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并加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应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发展模式,实现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发展模式的转变。与此同时,不能片面强调城市功能分区和专业化,由此形成规模庞大、功能单一的工业区和住宅区,要整合资源,协调各种功能,推动城市向空间一体化转型。

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全面转型的新阶段,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城市规划也随之担负起转型与重构的新使命。而各省市的开发区,是所在区域发展的领头羊,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可塑性,更要从规划着手,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城市粗放发展模式,以发展模式转型为主线,全面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转型,并围绕城市发展转型推进城市制度和空间转型。因此开发区的转型及规划对城市的影响是巨大,做好开发区的工作,就盘活了整盘棋。

2. 开发区转型的规划建议

2.1 完善开发区规划编制,提高建设水平

2.1.1 修编完善开发区规划体系。借鉴发达国家和沿海地区先进规划理念,以主导产业、发展空间、功能区块、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及生态保护为主要内容,编制形成以概念性规划、总体规划为统领,以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为支撑的开发区规划体系。规划批准后,应严格按规划执行,提高规划在建设中的法定地位。

2.1.2 加快编制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各开发区原则上应明确1-2个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和首位产业,实现错位发展。各地要围绕“十二五”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按照“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多措并举、持续推进”的要求,修订完善开发区主导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强化政策引导,推动建设各有侧重、特色明显、相互配套的开发区产业集群,支持相关开发区共同打造跨区域的产业集群。

2.1.3 着力增强开发区城市功能。按照“产城融合”的思路,将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项目,统一纳入开发区总体规划。有条件的开发区要规划建设一批商务金融、社会公共事业、市政公用设施、大型居住社区、公共服务社区等功能性项目,着力提高开发区的城市承载力。远离中心城市的开发区要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完善开发区城市化功能。着力增强开发区管理机构的社会管理职能,积极探索开发区社会管理新模式。

2.1.4 提高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先地下,后地上;先工业,后商住”的科学建设时序,高标准规划建设开发区道路、电力、燃气、供热、供水、通讯、消防、防汛、治污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企业服务的公共信息技术、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

2.2 优化开发区产业,整合扩大发展空间

2.2.1 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依据国家和各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立足本地区产业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整合区域空间、发挥特色优势、集约利用资源,作为培育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的大平台。产业集聚区由省级统筹谋划,各市分期组织实施。科学划分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功能区、城市配套区、生态功能区、预留发展区等区块,强化产业集聚区与现有城市或开发区的衔接联系。

比如合肥新站试验区以平板显示产业为龙头,迅速集聚了其上下游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链,2012年9月设立了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按照“建设大项目、壮大核心企业、延伸产业链、培养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商务金融、科技研发、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基地、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2.2.2 推进开发区整合扩区。鼓励各地通过“一区多园”的形式,对现有雷同、分散、行政分割的开发区进行改造整合,开发区数量在现有基础上力争压缩,对开发建设效果不理想的,予以警告直至取消筹建资格。比如合肥各区的开发区就可以整合到现有三大开发区内,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

2.2.3 .积极稳妥推进开发区扩区工作。目前,各开发区经过近10或20年的建设,发展空间严重不足,因此,在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依法采取置换用地、整合周边乡镇工业集聚区、产业园区的方式扩大开发区规划范围,更有力地支持城市转型发展。新站试验区扩区工作走在前面,目前204平方公里面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 建立科学评估制度引领城市规划发展

当今中国不缺好的规划师、好的规划,有着最活跃的规划行业和规划市场,有最严格的制度,但最缺乏的对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的动态评估。

建立完善的规划评估制度是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是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工作质量的需求,是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组成部分的基本要求。规划的完成不仅仅体现在制定、决策、执行的过程,还必须要有评估,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开放的循环提升过程。

长期以来,规划工作中,对于空间布局、结构体系、政策措施的评估采取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于规划阶段性成果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这一做法缺乏对总体规划实施中的跟踪、调查、分析,缺乏对问题原因进行深度分析,也没有对相关行业实施总体规划的情况进行系统梳理。

篇5

[关键词]学习型城市;图书馆;终身教育;广州

1 学习型城市的基本特征及广州创建学习型城市的背景、动因及现状

学习型城市的形成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所谓学习型城市就是以知识经济发展 为导向 ,以终身教育的体制实施和学习型社会的实现为基本特征,以不断更新和开发劳动力的潜能 和 素质为基本任务,以保持和不断增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不断提高城市人们生活质量为 根本目的城市发展类型。[1]

迄今为止,全国已经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武汉等200多个城市提出了建 立学习型城市的方针。 近年来,广州市将创建学习型城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2006年11月,广州启 动了为期10年的大型综合性读书文化活动——“书香羊城”全民阅读系 列活动,旨在培养广州市民终身学习的习惯,开启了学习型城市的创建。开办阅读网站,开 通读书服务 热线,开展“全民阅读月”、读书征文活动和读书演讲大赛等各种活动,每年评选出羊城“ 书香家庭”“书香社区”“书香连队”,还把已经开展得有声有色、初具品牌特色的“羊城 书展”“羊城学堂”等纳入其中,统筹全市各类阅读资源。而由广州市宣传部主办的《广州 讲坛》和《羊城学堂》,已成为广州地区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文化品牌和城市名片。[ 2]

2 学习型城市的构建与图书馆的使命

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对图书馆而言,既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图书馆 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与知识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其基本功能涵盖了促进知识更新、提高 人 类 文化素质等社会教育范畴。如果学习成为人们的终身需要,拥有丰富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图书 馆将成为人们的 终身“伴侣”,成为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重要平台。在创建学习型城市中,市民终身学习 和终身教育的社会大学——图书馆,必将成为引导市民树立学习理念的倡 导者和浓厚学习氛围的营造者。

3 广州各类型图书馆在构建学习型城市中的发展对策

3.1 各类型图书馆在构建学习型城市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城市各类型图书馆在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过程中是各有分工、相互联系的。城市居民学习方 式 的多样性和随意性,要求各类型图书馆在各自的服务区域和职责范围内开展便捷的服务。

公共图书馆在传播先进文化、彰显文明正义、提高人口素质、实现知识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维护信息公平与自由、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阵地。公共 图书馆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读者座谈会、新书推荐会、地方传统文献专题讲座等活动凝聚城 市文化,利用自身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提供文化娱乐,构 建学习型社会。近年来,广州市各级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异常迅猛,特别是馆藏文献的增长 率大大超过了广州市GDP的增长速度。根据广州市图书馆学会统计,广州市公共图书 馆 馆藏总量2005年比2000年增长了161.6%;年购新书量增长达693% ;人均拥有图书数量增 长了167%,年均增长33.4%,是GDP的年增长速度(13% )的2.57倍。其主要原因是政府加大了对 公共图书馆的投入,特别是对文献购置经费的投入。到2005年底,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人均 藏书量 达到1.6册以上,达到“全国文明城市”的A级测评标准(每百人公共图书藏书量>160册)。[3]

高校图书馆相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具有文献资源专业化突出、技术设备较先进及人员素 质相对 较高的优势。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开放,国内像海南大学、深圳大学、 青岛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等高校的图书馆在向市民开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并在社会上 产 生了积极的反响。大学图书馆对市民开放在发达国家屡见不鲜,德国、美国的许多大学图书 馆都是对市民开放的。这表明在公共图书馆无法满足城市居民学习需求的情况下, 大学图书 馆可以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社区图书馆是根据现代城市人口聚居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图书馆形式,是建立在社区里 的基层图书馆。它是最贴近社区居民的文化场所,充分体现了“阅读便利”和“资源共 享”的原则,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延伸和拓展,在构建学习型社区中起着核心的作用。[4]

3.2 更新观念,服务为本

图书馆要办得贴近市民,首先应该更新观念,根除衙门作风,消除影响服务质量的一切障碍 。在 更新观念的前提下,需要从如下四个具体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提供免费服务。收费还是免费曾经是图书馆界争论不休的话题,近年来,无偿服务的 原则不仅在公共图书馆,也在其他系统图书馆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推广。

第二,在地理位置上接近公众。如果图书馆在地理上远离读者,会使读者感觉不方便,从而 减少他们使用图书馆的次数。要在地理位置上接近读者,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发展社区图书 馆 ,完善图书馆网络,使基层公民享受到信息时代的文明成果,充分满足公众的借阅需求。 在发展社区图书馆方面,广州可以借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经验,采用“总分馆”制度 ,积极在北部、西部和南部的偏远地区配置分馆,使广州在市、镇、 街一级都配置有公共图书馆。广州市图书馆要发挥中心图书馆的作用,从全市的角度规划 图书馆网络,不仅各城区配置公共图书馆,还要打破区(街)行政区划限制,在人口密 集、交通便利之处设立较大的公共图书馆。条件具备的乡镇(街道),也可建立乡镇图书馆。

第三,在时间上方便读者。延长开放时间是图书馆方便读者、留住读者的一个重要举措。通 过组织社区和家庭阅读,推广科学的早期阅读理念和方法,帮助青少年从依赖阅读走向独立 阅读,为培养终生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氛围。读者来到图书馆,一方面是为了汲取所需的知识,另 一 方面是为了享受终身学习的快乐。面对不同年龄的读者群体,图书馆要从人性化的服务角度 出发,为每位到馆的读者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同时,还要兼顾弱势群体到图书馆学习文化 知 识的权利,考虑到他们对图书馆设施的特殊要求,使他们合理的阅读和学习需求得到满 足。

3.3 整合资源,加强共享

广州各类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在建设学习型城市中的功能,实现各种资源的整合。首先是人 力资源的整合。1)整合图书馆内部的人力资源, 要将热爱图书馆事业、有一定专业特长的高素质人才放在接待读者的岗位而 不是内务部门,要使一线工作人员真正由图书馆守门员向信息导航员转变;2)整合图 书馆的专业人才,做好网上咨询、读者培训以及专题服务等工作,发挥图书馆的学科特长, 为有不同需求 的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其次是信息资源的整合。为学习型社会服务,仅靠公共图书馆的藏 书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图书馆间的联合,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地区资源的共享。 在操作方式上可以依 托计算机网络,签订馆藏资源有偿共享协议,逐步建立全市公共图书馆统一服务网络,进而 建立公共图书馆与其他类型图书馆资源的共享网络,实现资源互通有无,最终为全市图书馆 资源的真正共享奠定基础。[5]

3.4 自我更新,提高素质

如果没有一支热爱图书馆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并能积极主动 拓展各项业务的工作队伍,图书馆不可能在整个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发挥它最大的潜能。因此 ,图书馆应该紧跟时代步伐,率先创建学习型图书馆。 不断加强团队建设,培养系统思考和自我超越的图书馆精神,把图书馆员的个人理想 融合、升华、统一为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创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图书馆文化,使图书馆成 为 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发动机和助推器。

[参考文献]

[1] 殷开明.学习型城市的内涵及特征剖析[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7(1): 28—30.

[2] 陈 钢.试论广州学习型城市的创建[J].科技资讯,2009(14):222—223.

[3] 蔡卫平.广州公共图书馆事业在“文化强市”建设中的发展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 与经济,2007(3):1—2.

篇6

关键词:城市建设 发展理念与设计 思考

规划是城市空间关系的统筹,核心其实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起步之年以及未来的实践认识过程中,我们在总体规划框架下对一些具体理念展开深入研究和积极探讨,既是对田园城市理论体系的充实和丰富,也对进一步厘清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规划建设思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1、城市规划的内涵

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先行指引,其理念决定了城市战略目标的前瞻性和世界性。前段时间,规划部门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构建了一个总体规划框架,提出了“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新型城乡空间格局、“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田园城市图景以及规划建设“九化”原则。当前,全市上下正按规划奋力推进战略功能区、示范线建设以及土地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掀起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热潮。可以设想,未来十几年的跨越式发展建设将奠定成都这座特大中心城市的总体格局,决定以后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城市形态、风貌特色和生活品质。有如千年传承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一项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理念可能长久地造福于一座城市。而城市一旦建成再要修改,绝非朝夕之功,且要付出极大的经济代价。

要想做好一个规划设计,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好的规划设计,换句话说就是要提高对于规划设计方案的敏感性和评价能力。很多年轻的设计师甚至有些长期从事规划设计工作的规划师,经常感到困惑的事情就是看不出一个方案的好坏——不知道怎么评价,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切入进去分析和评论。

城市设计究竟设计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一直都有不同的争论,一种很常规的误解就是城市设计是介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中间领域,就是把二维的规划方案立起来,也就是总平面规划加3维形体,说得白一点就是设计建筑。这种理解过于狭隘了,也有人认为城市设计是设计外部空间,这虽然比形态设计论进步一些,层次更高一些,但是还是未能真正阐明城市设计的实质。

场地解读是设计师的基本功,一个好的规划设计方案一定是根植于基地的,而不是凭空捏造的。但是场地解读的工作却经常被人忽略,很多规划师在做设计的时候,根本不去看现场,或者也不仔细地去踏勘现场,上来就画图,而且经常上来就在电脑上画图。一方面抱怨项目平淡,没有什么特色;一方面却很干净利落地把有可能做出特色来的场地元素干掉,无视场地风貌和特质,特别是CAD画图更容易把地形简单化处理。

建筑布局、形式、风格,界面,交通组织,绿化系统,文脉保护,分期实施是规划设计评标时需要讨论的几个技术层面的问题,这也是设计师要注意表达的几个方面,特别是规划的整体布局。

关于规划布局问题,重点在于秩序的把握。如在讲到哈尔滨的投标项目时,任何方案要看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在设计中需要分辨的。当这个地区有秩序的时候,不要去搞乱,只需要融入,把原来的结构修理一下就可以了;当这个地方没有秩序的时候,需要去建构秩序的时候,这个时候可以去建构。原来就存在秩序,只需要发现它、认可它;原来的秩序松散了,就要去把它整合好。

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构图很花哨的规划方案,比如一些很强硬的圆形构图,这样的构图本身就是特别向心的,其实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这样的规划设计往往显得很自我,很难跟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为此,有关城市建设专家认为,做规划时首先要忘记建筑师的自我表现欲,放弃对于形式、构图等特别强烈的追求,而把精力更多的放在研究地区已经有的结构和秩序上,让自己的方案更好的融入到城市中去,努力创造和谐统一的城市形象和环境,这样才能够设计出一座符合当地历史、文化的颇具特色的城市来。

2、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管理、发展的龙头

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未来与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因此,可以说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管理、发展的龙头。

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城市规划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超前、先进、科学、合理,“骨、肉”协调、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民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的形成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飞跃。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知识组成的基础是古代哲学,糅合了儒、道、法等各家思想,最鲜明的一点是讲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居住环境不断演变的过程,也是人类自觉和不自觉地对居住环境进行规划安排的过程。

城市规划的任务,是根据国家城市发展和建设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布置城市体系;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综合部署城市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保证城市有序、协调发展,使城市的发展建设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城市规划应遵循:整合原则,经济原则,安全原则,美学原则和社会原则;要超前规划,高标准规划和科学规划。

篇7

关键词:晋城市;转型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1

引言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资源的开采而兴起并以资源采掘和加工等作为支柱产业的城市[1],这些资源可以为人类创造财富并具有稀缺性和分布的不均匀性。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对资源型城市有不同的界定[2]。资源型城市因资源的开采而兴起,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资源,为全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资源产业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随着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资源型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遭到严重破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的概念应运而生。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摆脱长期过分依赖资源而产生的资源枯竭、产业结构畸形发展等问题,从而转入其他经济领域的发展模式。国内外实践证明,随着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能够逐渐摆脱资源对其发展的束缚,走上新的发展轨道。

一、研究区概况

晋城市地处山西省东南端,是山西省通向中原地区的南大门,区位条件优越。除此之外,地处"沁水煤田"南端的晋城市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3],煤炭资源量多质优,全市含煤面积5350平方公里,是全国和山西省的重要煤炭基地。煤炭资源为晋城市带来了一段较长时间的繁荣。随着资源量的逐渐减少、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及煤价下跌造成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波动,晋城市的城市转型势在必行。

二、晋城市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问题

1.规模工业煤炭企业利润下降

行业纵深发展和国内外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走低是导致晋城市煤炭企I利润下降的直接原因。具体表现为作为支柱产业的煤炭、化工等行业企业利润下降,行业效益大幅下滑。2015年全市的煤炭、化工行业的效益绝对量为“十二五”期间的最低点。其中煤炭行业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同比下降16.0%和71.7%,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由48.9%和50.6%下降到47.1%和17.6%[4]。冶铸业和化工也出现亏损。

2.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艰难

近年来,晋城市新兴产业逐渐发展,但是面临一系列问题。新投产的新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吸收资金能力有限,难以在段时间内壮大,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领头羊。2015年,全市仅有4户新投产企业纳入规模工业统计范围,实现总产值4.5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0.5%,对全市规模工业无有效拉动作用。

3.资金缺乏致使转型缺乏支撑

要对传统的煤炭产业进行转型,就必须要从多方面着手:提高产业内部科学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延长煤炭产业链条、培育新兴产业、改造基础设施等。所有的这些方面都要求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基础。但从晋城市目前的状况分析,一方面,可吸收资金途径少,社会资金吸收难度大;另一方面财政资金利用不合理。对于国家给予的资源型城市资金投入利用不充分,用于经济转型重点项目的直接投入和配套投入较少,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4.转型缺乏连续性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项一以贯之的工作,需要在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一段较长的时间里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在一个较完整的政策环境下,在中长期的规划控制下,一代一代的贯彻执行。由于国家政治体制及各届领导者决策偏好的影响,容易形成在转型过程中的短暂停顿或者方向的偏离。这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障转型的连续性。

5.“资源诅咒”下的传统观念的限制

晋城市煤炭开采历史久,形成了完整的煤炭工业体系,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带来福祉。在近几十年的煤炭产业带给人们较为便利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人们的思维逐渐形成定势,即依靠现有的煤炭资源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生活状态,逐渐失去了创新与奋斗的意识。此外,长期固化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同样不利于煤炭产业的转型。长期单纯拘泥于煤炭资源的开发,产业多样化发展模式被固化、传统的经营管理管理模式及对市场需求的缓慢反应以及市场变化的无能为力,都极大的制约了晋城市的转型发展。

三、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

针对上述提到的问题,晋城市资源型城市转型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着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改善经营管理模式,规范立法执法秩序,促进经济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1.调整经济结构

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晋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首先,要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延长传统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顺应行业分工之势,积极筹措、合理利用资金,加快促进煤层气、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发展壮大。其次,要继续坚持政企结合,共同开发旅游资源的举措。充分利用中原城市群建设的区位优势,开发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提高经济效益

首先,提高生产效率是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这就要求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实现生产的技术化;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提高企业能源管理、生产流通管理、财务管理、供应销售管理等方面的水平,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其次,要改变计划经济中形成的固化模式,强化竞争意识,积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后,人才是技术和创新的关键,因此要采取必要的手段留住人才,才能在根本上保证经济的创新和发展。

3.转变传统观念

要从根本上转变固有的“煤炭资源大省”和“靠山吃山”的思维定势,摒弃长期以来形成的凭借资源致富优越感。要充分利用“山西省南大门”的良好区位优势,融入中原城市群发展,加强对外交流,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商贸、餐饮、酒店等服务业,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形成。另一方面,要通过发挥法制作用促进转型的顺利进行,以法制的力量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监督市场行为,为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彭学杰.论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7.

[2]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

[3]赵玉娟.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1:7.

篇8

一、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视角下的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定位

江苏现代化战略的科学制定首先需要理解现代化、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关系。

1.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核心是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

现代化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城市化得以体现。城市是文化的摇篮、社会财富的集中地,是地域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形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外开放的窗口、商品国际交换的平台、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聚焦点。人类现代化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国家与区域的现代化过程,集中体现在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可以说,江苏现代化的核心载体是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

2.城市定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江苏现代化实现的主要内容之一

城市的“准确定位”历来是城市战略与规划研究的重中之重。正确定位城市,从客观上把握城市的宏观走向,确定城市建设规模和完善城市功能,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也是确定城市经济结构、主导产业、文化和发展方向目标的重要参考。例如,江苏常州有“中华龙城”的品牌定位,既与常州“六龙象教”、“六龙竞渡”的历史传说和龙城书院的历史典故相吻合,又与无中生有的“中华恐龙园”城市地标项目形成呼应,从抽象的“龙”到具体的龙,做大做实龙文化,在远离沪宁等大城市依托的洼地中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发展道路。

3.城市定位理论亟需“嵌入性”和“本土化”创新

本土化是城市个性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城市物质文化不断繁衍的源泉。城市定位必须从本土化中提炼差异性的定位要素,寻找城市地方性的实质和价值。例如“精致扬州”的定位,源于扬州精致的水、精致的美食、精致的建筑、精致的街巷尺度,是对扬州城市形态、历史文脉、城市传统等本土化要素的高度概括。“精致扬州”不仅是对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更指出了扬州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目前,扬州已经提出“坚持低碳发展,建设精致扬州”的发展口号,强调以“精致”优化产业选择,实现经济增长低能耗、集约化;以“精致”引领城市建设,实现城市发展低消耗、节约化;以“精致”提升生活品质,实现生活方式低物耗、简约化。

在城市定位中,还应该充分考虑“自然—城市—人”三者之间的嵌入型关系,使得城市能够嵌入自然和原生态文化。例如南京曾经定位为“沿江城市”、“长江中下游重点城市”,这样的定位固然正确,但还停留在基本描述的层面,或者说一种人人皆晓的常识,其定位意义和价值相对欠缺。而无锡定位为“特大型生态滨湖山水城市”,连云港定位为“国际性海滨城市”、“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这样的城市定位则更进了一步,将城市最显著的自然要素较为生动地体现了出来,但仍然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二、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与城市定位的困惑

江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重新审视城市的发展战略和城市定位面临的结构性问题。

1.城市战略的嬗变与城市定位的制度性缺失

由于行政体制的特殊性,江苏城市的发展缺乏明确的主线,受城市管理者的主观支配和影响较大。如南京的发展定位从“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到“十二五”,几乎每五年都有一个新提法。城市发展目标的游离和嬗变是造成城市定位困惑的重要原因。江苏城市定位的创新需要建立一种基于完整城市定位理论的分析模式,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城市战略定位的实施制度。

2.地方性特色文化要素的完整性缺失

成功的城市定位源于城市自身的独特性,即一个城市之所以能够区别于其他城市的自身独立的定位体系,这种独特性主要源于城市自身的地方性特色文化的积淀与创新。法国巴黎定位为“时尚之都”,威尼斯定位为“浪漫水都”,维也纳定位为“世界音乐之都”,无不以典型的城市个性和特色而闻名。江苏城市处于多元文化共生的环境中,南北文化的冲突十分典型,江南文化、长江文化、淮河文化、海洋文化等在这里碰撞。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输入,东西方文化的不对称交流和激烈碰撞,使得江苏地域文化处于动荡与整合之中。

3.区域空间中城市产业定位的高度雷同

城市产业定位应该是一个根据强势产业、可持续性产业、有发展前景产业进行比较和选择的科学过程。然而遗憾的是,江苏不少城市的产业定位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很多产业政策的出台并未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城市产业定位的高度雷同。以江苏省13个城市“十二五”产业规划为例,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软件和服务外包、装备制造、生物技术、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旅游和现代商贸这十大细分产业出现频率最高。如新能源产业中的光伏行业,在2012年的光伏行业危机中,江苏作为光伏制造第一大省,仅江苏各地布局的光伏企业就有近千家,出口不景气、银行信贷紧缩使大量企业面临资金困境,至少有1/3的企业将被淘汰。此外,在产业微观细分中,地方特色产业被逐步边缘化,地方性的特色产业遇冷。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基于地区资源特点的特色产业,应该在产业定位中承担更重要地位,成为城市定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会议展览城市德国汉诺威、港口城荷兰鹿特丹、服装名城意大利米兰、钟表之城瑞士洛桑等,无一不是以独到的城市竞争优势而屹立于世。在城市产业定位中充分挖掘城市自身特点,有意识地进行差异性的产业定位思考,是江苏现代化背景下城市产业定位应该着力考虑的问题。

4.城市群结构的空洞化与国际化空间建构乏力

区域现代化的实现过程离不开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建设。然而,江苏的城市发展并不平衡,如连云港一直将城市定位为“东方桥头堡”,然而在区域发展中却一直没有能够真正发挥桥头堡的作用。在沿海开发的背景下,如何重新定位连云港的城市级别和功能是值得仔细论证和思考的问题。国际化定位对于区域性中心城市来说至关重要。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中,江苏的城市需要站在全世界的角度来看待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差异性的思考。如南京的城市定位强调“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这样的定位描述本身没有问题,但相比维也纳的“音乐之都”、日内瓦的“国际会议城市”的定位,“人文绿都”的描述则显得有些笼统,有待进一步明确。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城市国际化定位所带来的城市结构性问题,充分考虑城市的自身特点,避免盲目定位带来的城市过度建设以及现代城市问题的发生。

三、实现江苏城市的准确定位与创新发展

科学的城市定位应该从城市自身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思考城市的未来。

1.自然生态再定位:城市应该成为自然中的一棵树

重建自然生态,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终极价值和目标。而城市定位,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重构人类生存的一种理想,让城市成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水域风光类资源的高品位是江苏城市突出的地理特征。作为东部沿海省份,江苏13个地级市的自然地理要素中“滨水”的特点十分突出,其中“滨江城市”有7个,直接的“滨海城市”有3个,“运河城市”有5个。此外,无锡、常州、苏州、宿迁等城市又有典型的“滨湖”特征。江苏的城市应该立足优势自然要素,突出“水”在城市中的核心地位。无锡的城市定位强调“太湖明珠”的描述,在城市发展中“滨湖发展”使得太湖成为无锡的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也给每一个来到无锡的游客以深刻的记忆。而扬州主打“运河城市”,近年来通过“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运河市长论坛”等活动的宣传推广,依托古老运河的地理资源优势使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盛,这让我们更有理由回馈自然,保护城市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倡导“循环社会型城市发展模式”,减少城市化的能耗和碳耗,将“循环”的理念根植到市民的习惯和文化中去,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实现从资源过度消耗型到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化转变。

2.历史文化再定位:构建城市独有的“集体记忆”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重新思考城市的定位,有助于塑造独特的城市风格和城市形象,构建城市的集体记忆和城市文化资本。江苏很多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存,从文化叠加的角度来看,江苏13个城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既有历史性的“城市文化资本”,又有典型的人文区位的城市,如南京、苏州、扬州。这些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城市文化记忆”表现得更加充分,历史文化的积淀成为推动城市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城市定位体系中,历史文化视角的定位描述不可或缺。第二类是典型的以人文区位优势为主,历史的文化要素为辅的城市,如徐州、淮安、镇江、无锡、常州和南通,同样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但城市的历史文化要素往往与现代工业文化更容易形成某种沟通,在城市定位方面也更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求某种跨文化的发展定位模式,人为地通过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塑造形区位上的优势。例如,徐州的城市定位中有“东方雅典”的说法,但似乎人们很难将徐州与雅典这两座城市联系在一起,而是更容易接受其作为一座工业城市的定位。相比之下,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苏州,其公众认同程度相对更高一些。第三类是外部文化和现代要素更具优势、本土历史文化要素相对不足的城市,如连云港、泰州、盐城和宿迁。传统文化在城市空间的相对不足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成为一种文化上的后发优势。这些城市在城市定位中一味地追求复古和建构历史感往往得不偿失,反而更容易凸显文化的断裂和缺失。充分思考现代文化的创新和现代城市建构,思考我们这个时代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创造属于当代的历史记忆,意义更加重大。文化的创新应该成为城市文化定位的主旋律,这种文化创新包括科技的创新、艺术的创新、空间的创新、色彩的创新、城市立面的创新,等等。

3.主导产业再定位:城市特色产业的创新与集聚

每个城市都拥有各自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城市的产业发展必须找准主导产业,不能没有重点地全面发展。江苏城市在资源禀赋方面各具特色,也不乏特色的城市产业定位,如徐州的“中国工程机械之都”,淮安的“中国新盐都”、“中国凹土之都”,泰州的“中国医药名城”,等等。通过城市定位确定特色产业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形成产业群。

4.城市功能再定位:弥合区域功能的结构空洞

不同类型的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同一个城市可以同时具备多种功能,例如南京既是江苏的政治中心,同时又承担文化中心、教育中心、经济中心等功能。城市定位必须明确城市的功能组合,并围绕城市的功能进行城市规划,引导城市的发展。江苏城市的定位目前还存在主导功能雷同的问题,很多城市在功能定位中过分强调城市功能的复合性,都希望成为大区域的经济中心、交通中心、文化中心、休闲中心、娱乐中心。这样的城市发展诉求可以理解,由此导致的结构性空洞则需要在更高的层面进行协调。在区域现代化的实践道路上,江苏应该形成由核心城市、若干个中心城市和众多不同等级的城镇组成的立体化网络体系,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体,通过城市定位统筹,实现内部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共赢发展。传统的沿江城市带(南京、镇江、扬州、常州、泰州、无锡、南通、苏州一线)和新兴的沿海城市带(南通、盐城、连云港一线)应该做大、做强,进一步对接上海,形成更加紧密有效的互动。南京则应加强都市圈(南京、镇江、扬州)建设,强化作为区域增长极、协调极的作用,成为经济区域体的结构性“支点”。

5.城市品牌再定位:打造城市节庆品牌

城市品牌是一座城市自然资源和人文创造的高度凝练,如南京的“博爱之都”、扬州的“精致扬州”,都是从某个角度对城市文化和精神的凝练,并将其生动、形象地传递给城市消费者,供消费者选择和消费,这些特定的名词就能够转化为相应的城市品牌。城市品牌的建立不像产品品牌那样容易,更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节庆活动是城市品牌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的文化象征。通过特殊活动来定位城市,形成城市的特殊品牌,是提升城市定位和品位的重要路径之一。法国著名城市戛纳因为“戛纳电影节”而成为世界著名的“电影城市”,旅馆和餐饮业在戛纳电影节期间的收入占到其全年利润的10%到15%。[1]江苏的城市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品牌节庆活动,但大部分的活动影响还是区域性的,像南京的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无锡世界佛教论坛这样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殊活动还屈指可数。在未来,我们希望看到南京通过国际重大赛会活动打造世界的“体育之城”,无锡通过论坛打造国际“会议之城”,苏州通过各类国际艺术活动打造东方“艺术之城”,盐城通过生态保护打造世界“生态之城”,形成若干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品牌。

参考文献:

[1]黄景清.城市营销100[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240-241.

篇9

关键词:城市绿地 可持续发展发展模式 市场机制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现代城市发展中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问题,传统城市发展方式正发生重大变化,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积极寻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途径,城市绿地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建设中具有不可更替的地位。

城市绿地与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相结合,是城市绿地建设的新趋势。中新仁恒(海门)长江生态科技城探索在政府引导下,引入市场运作机制,通过资源价值最大化,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协调城市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创建生态可持续城市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模式。

1.矛盾中的机会:中新仁恒(海门)长江生态科技城项目的实践

1.1项目背景

中新仁恒(海门)长江生态科技城位于海门主城南部,是城市南进与沿江开发的引擎项目,承载了城市空间南拓、沿江开发、展示滨江宜居城市形象等需求。未来将建设成为以城市绿地为核心,多元复合居住、商业、绿色产业、历史街区等功能,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城市门户区。

为符合海门“全力建设江海特色花园城市”的总体要求,实现“绿韵东洲、生态江城”的定位,采用何种模式构建以城市绿地为核心,引领周边城市功能相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范式,是项目面临的最大挑战。

1.2多重需求下的机遇与挑战

(1)既有城市开发建设模式下生态建设的困境

近年来,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生态示范区创建活动,海门市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生态环境依然受到自然、经济、科技、政策管理等因素的限制,存在区域环境不断恶化、土地开发建设粗放、生态运营成本高等问题。

(2)困境下对“城市绿地”的重新审视

城市绿地与城市经济社会息息相关,应当扭转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使之向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从城市绿地与城市系统的组成、格局、动态发展过程入手,寻求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的最佳结合点。

1.3实现“花园城市”要求的发展理念

为缓解城市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改变传统的资源利用模式,导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城市绿地的开发建设。

(1)水绿融合,改善城市整体生态环境。整合周边生态资源,通过系统化的构建,使绿地的生态功能区域与影响范围加大,缓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2)重新界定绿色城市价值,满足城市居民的游憩需求。城市绿地、城市公园,可以有效提升周边用地价值,还可为城市提供日常休闲游憩的场所,实现绿色城市的多元化。

(3)多元化的景观系统。绿地应该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和生境构成,通过各要素的整合、重构,更大程度是吸引、集聚“人”的活动,加速“绿地、人、城市“之间可持续关系的建立。

(4)联系水和城市,打造标志性沿江城市形象。城市绿地空间,是自然水域与城市空间的过渡,也是最重要的城市景观线,对城市近、中、远景以及沿江天际线起到了重要作用。

2.反思:重新评价现有传统绿地发展模式

海门在生态建设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主要是传统绿地发展模式与城市发展间的矛盾。

2.1城市空间拓展与绿地建设间的矛盾

海门城市建设的加速,大量自然生态空间被用作城市建设用地,虽然着力实施江海文化公园、东洲河景观带等工程,不断创新绿化造林机制,但仍不能弥补生态环境遭受的破坏。

2.2城市土地利用与绿地建设间的矛盾

城市土地实行有偿使用,在开发建设中为提高经济效益,城市绿地一直作为配套建设,不仅缺乏直接的经济推动,建设量远低于城市需求,还存在改变城市绿地用地性质,自然生态资源保护不力等问题。

2.3区域环境恶化与绿地建设间的矛盾

海门位于长三角经济区核心圈层,城市建设速度较快,环境污染也同样突出。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需要更多的生态绿地加以调节,目前绿地建设远不能满足要求。

2.4社会动态变化与绿地建设间的矛盾

人口增加、人口老龄化、生活水平提高等都需要绿地建设与之相适应,增加绿地数量,提升绿地质量,以满足更多元、更高层面的需求,才能保证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3.发展:构建可持续的城市绿地保护与发展模式

中新仁恒(海门)长江生态科技城以“长三角智慧健康新演绎”、“新加坡花园城市新典范”、“海门骞公遗风新传承”为愿景目标,打造多样化的生态科技新城。

3.1空间策略:多元结合的空间发展策略

城市绿核:预留大型绿地作为“城市绿肺”,充分发挥生态功能,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及城市形象,与骞公湖“城市之肾”共同打造未来城市名片。

绿色网络:结合周边水系及生态资源,构建完善的绿化网络,增强与自然的联系。提供舒适的慢行空间,保障绿色出行,促进景观与农业结合,在居住和混合开发区间布局若干绿色节点,打造绿色空间网络。

绿色单元:由“田园城市”理念得到启发,在具有一定规模、功能的城市单元内,以绿色空间为基础,将宜居环境、多元功能业态、开放空间、景观绿地等融于一体,采用绿色建筑和节能材料,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2动力机制:兼顾城市发展与公共利益

传统城市建设以牺牲城市公共利益(如绿地空间)换取较高城市建设量,人均绿地面积减少,居民生活品质下降。随着生态可持续理念的不断深入,城市绿地建设已然发生变化,应当深度挖掘价值功能,建立兼顾城市发展和城市公共利益的动力机制。

城市绿地价值主要体现在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服务,隐性提升周边土地价值等方面,因此,城市发展主要通过项目开发实现绿地功能价值到市场价值的转换,城市公共利益主要依靠城市绿地的生态经济价值来实现。

3.3实现途径:推进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参与发展模式

现代城市建设有众多市场、商业因素介入,快速增长的人口与有限的生态资源间需要更加成熟的调控机制。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参与模式,主要通过“共赢”和“分工协作”将利益相关者视作整体,强化政府引导的多向互动与市场的灵活配置。引入资金、经验、人力资源等,使城市绿地的开发建设获得资金保障,同时保障原居民的经济利益与自我价值提升,最终以透明的合作机制平衡利益关系,激发城市发展内在动力。该模式必须要明确各自职能,突出政府在引导、协调和保障机制运作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市场优势,强调公众参与,以实现各方的合作共赢与和谐发展。

4.完善:针对城市绿地发展模式的两个建议

4.1协调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

城市绿地的建设要有行之有效的经济对策,既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又提升资源价值,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政府需进一步强化政策和重点引导,把握市场投资导向,提供多管齐下的有效政策保障,为生态绿地的建设注入活力。

4.2活用经营运作机制

城市绿地经营运作的关键是以城市绿地为核心,整合各城市资源,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形成以资源为核心的城市竞争优势,推动城市生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目前,我国的运营机制趋于多元化,有效的研究与借鉴各种机制,促使整体协调发展,是城市绿地运作成功的重要保障。

5.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7.

【2】赵运林.傅晓华.从可持续发展价值观透析城市生态化[J].城市问题,2008(02).

篇10

关键词:慢城 慢城现象 生态

中图分类号:JO 文献标识码:A

在这个速度至上的时代,到处都矗立着高楼大厦,地铁遍布整个城市,人们的脚步从来没有过停歇。做事总是讲求速成。譬如:快速入门、英语速成等等。我们的内心在这种大的环境背景下也开始驱使自己卖力工作,拼命地赚钱。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我们总是处在这样一种快节奏当中。

然而现代生活是选择以速度为上,还是着重于人们的和谐发展,从而提升生活的品味开始慢慢被人们关注思考。慢城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生活的新视角,放慢生活节奏,从而享受生活。

一、慢城的内涵

“国际慢城(Slow cities)”是1999年兴起于意大利的一种新的城市模式,随后在欧洲的许多国家和亚洲的部分国家中开来。“国际慢城”是指建立一种放慢生活节奏的城市形态。根据世界慢城联盟的规定,获评的城镇、村庄或社区必须人口在五万以下,追求绿色生活方式。反污染、反噪音,支持都市绿化,支持传统手工方法作业,不设快餐区和大型超市。

慢城发展比较缓慢,并且城市分布在快城周边,即一般意义上的郊区。当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寻求这种缓慢和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基于慢食的长期演化,主流媒体抓住这种现象命名为慢城,慢的生活方式对快速提出挑战,所以慢将会成为主流生活模式。

慢城是一种良好的生活状态,让人忘却时钟和事事求快的压力。追求绿色的生活方式,反对污染、反对噪音,支持绿色能源,增加绿化,支持地区性的一些传统手工作坊及贩售当地农产品的商店、市场及餐馆,从而增进人们的热情好客、睦邻友好的精神。可以提供更多的空间散步、更多的绿地休闲娱乐,也能够提供广场或塔地用于交流,禁止街道两旁存在影响市容的广告等。车辆而限制在20公里每小时,禁止鸣笛,使城镇的环境能够焕然一新。

二、慢城的作用研究

在互联网的同城化和经济资源共享化的条件下,地域的特有文化也慢慢随着差异的不断淡化而被推向了同化的边缘。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步的时代,小城镇发展盲目地跟随大中小城市大力发展城市化,而没有将地域特色和其独特文化与本身的资源或区域特色产业相结合。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建筑物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也基本上被一些现代的高楼大厦所掩盖,不仅失去展现空间特色的机会,而且也走向了空间的一致性,从而使得城市的个性逐渐消失殆尽。

一个城镇的更应要优先考虑这个城镇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所处位置、历史文化及其经济条件等内外因素,要做到扬长避短,因地制宜,从而确定未来发展方向。

自然环境是城镇建设的载体,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难免对自然景观造成一定的破坏。而大城市遍布着建筑的足迹,忽视了自然环境的人造环境毫无生机。

在对于快与慢的比较中,慢城对城镇的环境质量还是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慢城能够一定程度上的来引导城镇经济的良性发展模式。使其能够可持续的发展,从而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推动经济发展并能实现社会公平。

三、慢城与慢食的相互作用

慢食的出现主要目的是致力于保护当地传统的濒危食品,并通过慢食来审查其文化政治。以社会经济的慢食运动为主题对慢食和快餐两种消费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大多数的人们会选择慢食,进而引发人们对慢城的构思,最终慢食对慢城的形成还是起到了促进作用。

以慢食为启迪,对慢城进行分析研究,慢食作为一种社会运动试图抵制全球化趋势的饮食习惯,人们对其都很关注,根据相似原理,慢城作为一个市镇网络,对当地城市发展、旅游都是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把慢食和慢城作为促进生态发展的手段和工具。

四、发展慢城的必要性分析

城市化的进程过快,造成城市人口急剧地膨胀、人口密度过大、住房困难、交通拥挤、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竞争力的高低又与城市居民的福祉是息息相关的,一些城市为快速发展,最终导致大部分的居民为生活奔波劳碌。而正是这种城市生活节奏的快速化,使得我们要建立慢城从而缓解居民的巨大压力。为城市的居民打造低碳、宜居的城市环境。

慢城是顺应了人们生活追求的宜居需求,有优质的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气息,能够适度增长的世界观。调整对当代经济增长的思想偏差,构建简单而优胜的生活模式。坚持在互联网的资源共享、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也保留所在城镇独有的个性。在保护原有地方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一些高科技手段等多种方式,促进城市和地方经济水平的提高,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五、优化地方生态、打造人性化空间

风靡一时的生态园是我吗强调生态环境的表现,但是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对滞后,与慢城的要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大部门的城市还是趋于一致,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文化不能有效地表现出来,在打造慢城硬件的同时也要把生态空间等软实力加以提升,优化地方风貌,减少环境污染,增强生态气息。

“国际慢城”里人们能够感受到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全球化对于城市文化的冲击将减弱。人们可以享受具有本土风情的饮食、服饰、习俗等,这些与绿色、健康相关联的内容都充分尊重和保护原真性文化,保持城市的个性。

“国际慢城”散发出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交融的韵味。慢城并不排斥现代化的文明成果,基础设施、言行举止都透露着现代化的气息。但是在“国际慢城”中,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人们过着慢生活,给人们以亲切的地方归属感。

慢城作为低碳、宜居城市的新型模式,舒适惬意公共活动空间是重要的表现。公共活动空间作为慢城人们活动的场所,人性化与否关系着人们的幸福指数在城镇建设中设置多种形式的绿色空间场所,增加休闲娱乐设施和健身器材,打造人性化公共活动空间,提供温馨舒适生活环境的同时要减少各类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六、结语

在慢城的建设中,要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充实、发展传统文化,提升本土文化。使人们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和更高的审美品味,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中,人们能够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吸收精髓,从而丰富和提升自身的本土文化。

慢城是是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也是一个社会和谐进步、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它反映了人们追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意愿,体现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更深层次的认识,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层次。

大自然赋予人类生命,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基础。我们不但有认识和利用自然的创造力,也要持有保护和尊重自然的理性认知能力。我们要认清现在的环境,转变态度,从过去征服自然到善待自然、珍爱自然,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慢城

宗仁《“国际慢城”在中国及其现实意义研究》载《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9期

朱晓清 甄峰 蒋跃庭《国外慢城发展情况及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载

《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4期

张骏 卢凤萍 古风《慢城旅游吸引力系统的内涵与构建》载、《城市问题》

篇11

一、发展旅游业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城市转型、经济转型的理性选择

(一)旅游业可以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

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是资源型产业,但其产业结构单一,而旅游业几乎覆盖了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所有行业,资源型城市在转型中发展旅游业,可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关联、辐射作用,全面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辐射第一、第二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以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

(二)发展旅游业可以为当地提供和创造就业机会

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资源型城市,资源产业深加工规模小,产业链短,失业问题比其他综合性城市更加严重。而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对不同层次技能的劳动力都具有很强的吸纳能力,可以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就业门槛低,吸纳再就业人员能力强。

(三)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跨区域交流与合作

旅游业是外向型产业,发展旅游业能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商贸流通,从而实现跨地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汇。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增强资源型城市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促进人才、技术的合作,促进资源型城市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还可以使当地特产、工艺品等商品进入国内甚至国际市场。

(四)发展旅游业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一个城市要发展旅游业,旅游资源和环境是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旅游业的开发有助于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促进城市环境的美化。

(五)发展旅游业可以改善城市形象

随着旅游业的开发,资源型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不仅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完善城市的各项功能,还可以为城市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

二、乌海市发展旅游业的着力点

(一)在发展目标上从单向度衡量向多层次多维度转变

旅游业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要牢固树立旅游产业观,把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纳入全市经济发展规划。要放宽眼界,以乌海周边300公里半径范围为规划背景,选准旅游业发展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和各阶段的发展任务,为乌海市发展旅游业提供科学指导。要成立专门的旅游产业小组,发挥他们在领导和协调现有旅游资源所属的文化局、宗教局、各级行政及企业等主管单位,制定共同发展的大旅游、培育大企业的具体可行的规划,加强宏观指导和监管力度等方面的作用。还要将旅游的发展纳入城市整体规划,确立“城市就是旅游,旅游就是城市”的发展新理念,立足旅游目的地建设,做到旅游与城市建设同规划、同部署。把城市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游、购、娱、吃、住、行要全面配套,要把乌海的旅游发展与人居环境的建设结合起来,以城市建设促进旅游的发展,以旅游的发展推动城市功能的提升,使乌海市由工矿服务型城市转变为多功能服务中心城市,由环境脆弱城市转变为生态园林城市。

(二)在发展格局上实现从旅游企业一元主体向多元发展转变

要创新运营机制,对旅游资源进行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改革。在保证国家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实行政府管理、企业化经营,让企业成为拥有充分自主经营权的市场主体。将景区、景点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分开,保护纳入事业管理,开发纳入企业管理,形成市场化监督制约机制,提高开发利用效益,确保旅游资源永续利用。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各类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鼓励不同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三)在发展链条上从产业链短小、单向化经营向打造优质高效产业链转变

在资源的整合开发中,要充分发挥产业的联动作用,发挥旅游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拉长产业链,找准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点,进一步思考如何把旅游和文化相结合、旅游和体育赛事相结合、旅游和科技相结合,开发相关产品,丰富旅游业。

1.加强旅游与文化融合。充分利用乌海“中国书法城”、“中国赏识石城”这两张名片,依托“黄河明珠·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中国观赏石乌海国际博览会”,进一步加大“书法城”、“赏石城”建设力度,将书法文化、赏识文化与旅游元素和城市建设项目结合,体现乌海特色。要把乌海的夜文化发展成城市夜间旅游项目,深入挖掘夜间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借助有利地域条件,将夜晚休闲餐饮、娱乐演出、文艺晚会和乌海灯光景观、黄河夜景完美结合起来,让旅游者体验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感受到城市的另一面,延伸白天的旅游内容,使游客延长停留时间甚至过夜留宿,实现旅游过境地向旅游住宿地的角色转换。积极培育节庆旅游品牌, 策划各类旅游节庆活动,不断探索和创新节会模式,通过参与各类大型旅游节、旅游商品展示会、交易会、博览会,提高乌海的知名度。

2.加强旅游与体育融合。承办区内外各项体育赛事活动,努力培育沙漠越野、乒超联赛、网球比赛、环乌海湖自行车大赛等品牌赛事,积极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赛事活动,并使其常态化。这种由赛事带动的旅游业,对于名不见经传的西北小城市来说,是发展旅游业的最佳途径。

3.加强旅游与科技融合。通过过现代高科技手段和艺术的结合,设计主题公园,设计主题尽可能涵盖现代科技、未来科技、科学幻想、神话传说、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增强旅游的趣味性、娱乐性,适应不同年龄层次旅游者的需要。

4.不仅要重视旅游的经济化和产业化,更要强调旅游产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融合和渗透,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

(1)与农业相融合,大力发展庄园游。比如,整合葡萄种植基地、葡萄观光采摘园、葡萄酿酒基地,实现资源开发和建设管理一体化,发挥托汉森酒庄、吉奥尼酒庄、岱山庄园和机场路葡萄观光长廊等优势资源,继续推进酒庄的A级景区建设,高标准建设葡萄酒文化博物馆、主题酒店,逐步打造葡萄种植、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葡萄酒文化交流汇聚一体的葡萄庄园游,打造中国最大的“葡萄产业生态与文化旅游长廊”,逐步形成“生态+文化”的旅游发展模式。

(2)与工业相融合,开发参观型、访问型、参与型、自助型等多种形式的工业旅游,使旅游者了解工业产品特性及其制作过程,以及优秀的企业管理经验、企业文化,进而使旅游者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同时还有利于开拓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比如:废弃的工业矿区进行环境整治后开发煤炭工业游,让游客了解煤炭形成过程、体验煤炭工人的艰辛,发动吸引煤炭行业的创业者故地重游,重温当年拓荒创业的激情岁月。利用工业园区现有的资源,开展针对学生修学、择业为主题的工业旅游;针对投资客商以招商引资为主体的工业旅游;针对政府机关、研究机构以调研考察为主题的工业旅游;针对老年人新旧对比或“怀旧”等为主题的工业旅游等。推出工艺文化创意之旅、工业环保修学之旅、工业产品展销之旅等特色旅游线路。

(3)与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有机结合,提高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拓展城市发展的空间。大力创新开发模式,推动各类旅游要素集聚发展,不断催生新的旅游消费形态,提高旅游商品的内涵。

(四)在扩张路径上从区域分割向跨区域合作转变

近年来,跨省市的旅游合作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模式。相关省市间联合宣传推广、旅游线路对接、统一市场管理的格局正在形成。乌海市面积小、人口数量少,更要进一步打破地区壁垒,创新区域合作机制。要加强与兄弟盟市和周边城市在市场营销、产品整合、线路延伸等多方面的合作,跳出小城市的圈子,做“大区域”的旅游文章。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乌海与周边城市的旅游合作,建立资源优势互补、客源相互输送、线路合理延伸的合作机制。倡导成立“中国西部旅游经济联合体”,加

入中国北方旅游经济联合体、中国东部旅游经济联合体的销售网络。充分发挥乌海市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多方面加强与阿拉善盟、巴彦淖尔盟、银川的旅游合作,共同打造“大河套”文化旅游区,进一步提升乌海市的城市旅游功能,使之成为辐射周边地区的旅游休闲中心、购物娱乐中心。策划若干条跨区域协作的旅游线路,努力争取与周边地区旅游线路的延伸,如延安至乌海--陕甘宁边区西大门的延伸、酒泉航天城至乌海的延伸、青海塔尔寺至乌海的延伸等,精心设计旅游经典线路,突出黄河文化、大漠风情、草原民俗的特色旅游主题,实现乌海市旅游业的先借“翼”起飞,做好中转游;再振翅飞翔,做好目的地游。

(五)发展模式从单一发展模式向突出主导与注重互补的多样化模式转变

乌海少数景区难以构成对游客的强大吸引力,加之受资金、地域区划等方面的限制,一些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景区仍然不成系列,难以成为“目的地”产品。因此,在科学布局、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对乌海市现有景区景点进行整合,形成规模大、系列全、品质高、配套完善的“大品牌”势在必行。

1.要突出重心。当前,在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上,尤要在凸显黄河风光、蒙古风情、书法文化、生态文明上出品牌、出效应。

2.要以旅游精品系列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旅游精品”战略,精心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市场、有档次的重要旅游景区(点),引导、扶持具备条件的景区(点)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将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库区与甘德尔景区作为一个整体,整合周边自然和人文特色景观资源,使甘德尔山旅游景区由单独的沙漠黄河旅游景区发展为多元的、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交融的、配套完善的大品牌景区,将其打造为国家级文化旅游景区,作为乌海市旅游发展的核心品牌。

篇12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集聚;产业发展模式

一、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特性分析

1.产业发展阶段分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演进是有规律可循的,由于受到技术进步、需求变化、产业政策以及人口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一般将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陆国庆选用产业产品销售增长率、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产业利润率作为指标,通过对我国近年来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结论:煤炭采选业已步入衰退期,而石油开采及加工业目前处于成熟期。当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区域间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差异悬殊,基于国家层面的结论与具体某一城市的结论可能并不完全一致,但从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观察,资源型产业迟早将步入衰退期,即趋于消亡或停滞在某一较低水平。而且随着技术进步加快和需求多变,产业的兴衰交替的频率也在加快。

2.产业组织结构分析。市场经济的基本单元是企业,资源开发企业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按照经典的哈佛学派“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SCP),市场结构决定行为,行为产生市场绩效。资源开发企业所处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运行绩效之间的关系对该产业的发展和产业中企业的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影响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产业构成来看,其主导产业单一,主要依赖资源开发型产业,其他产业发展滞后,一业独大的特征表面上似乎是表现为产业的集中,其实质离真正产业集聚的内涵还很远。我国主要资源型城市的经济体系中存在明显的大企业依赖症。整个城市经济发展对资源开发产业具有高度依赖性,极易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果,现有经济结构难以对资源型产业的衰退产生缓冲作用。

资源型产业进入退出时要面对诸如规模壁垒、成本壁垒、技术壁垒、政策壁垒、策略性壁垒等进入壁垒和沉没成本和政策性因素等退出壁垒,由于资源型产业本身的特性和我国资源型产业在城市政治、社会、城市建设中的特殊历史地位和决定性作用,我国资源型产业面对的是更高的进入和退出壁垒,不能实现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

由于以上的市场结构的制约,导致市场竞争环境不规范,相关的市场中介组织不健全,使企业在市场行为的选择时不能受到强有力的市场约束,由此产生的市场行为必然导致低下的产业绩效,表现在劳动生产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行业效益长期低下,这不仅加速了资源的枯竭,而且制约了城市实施产业调整转型。

3.产业竞争力分析。作为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资源型产业应该成为城市产业的增长极,发挥关联和旁侧效应,这首先要求该产业本身具有较强的产业竞争力。关于资源型产业的产业竞争力,张米尔构建并应用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进行评测,发现近60%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创新能力指标低于全国水平的更接近80%。

二、基于产业集聚的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产业演进的根本影响因素是需求、分工、技术和供给,而产业集聚机制恰恰能够有机的融合这四个因素,从而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为此,进行基于产业集聚的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模式选择分析,可以为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与转型提供有益的借鉴。根据我国资源型城市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产业发展模式具体包括以下三种:

1.产业延伸模式。产业延伸模式就是利用现有的矿产资源优势,实现矿产资源的就地深度加工,延长矿产品的产业链,提高矿产资源的附加值,进而建立起矿产资源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的产业群。

资源型产业属于中间投入型基础产业,其产业关联特点是向前关联效应大,而后向关联效应小。产业延伸模式通过向前延伸产业链,能够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同时上下游产业在生产、管理和技术方面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有利于管理、技术等知识的外溢。随着产业链的延伸,下游企业和配套服务企业的数量不断增长,大量生产经营相关联的企业在一定空间的集聚所带来的专业化生产,低运输成本,低交易费用,便捷的沟通和配套服务将导致集聚经济。从竞争的角度来看,产业链实质上是一条价值链,资源型城市在这一条价值链的源头已经拥有廉价资源的优势,加上产业集聚带来的集聚经济,使得这一价值链上的产业具有竞争优势,整个城市经济也将因此获得竞争优势。而且随着下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将逐渐增强,将来即使本地资源逐渐枯竭,也可以从外部输入资源进行加工,维持该城市和地区的持久繁荣。

我国资源型城市在历史上长期仅被视为资源产区,造成城市经济存在过于依赖资源型产业的突出问题,下游加工业薄弱,对外输出的主要是未经加工的初级产品,这不但使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也造成了全国产业结构布局的不合理。因此产业延伸模式适用于资源开采在成长期、成熟期,资源开采量比较大,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地方政府有能力投资建设资源产品精深加工项目的地区。

2.产业替代模式。产业替代模式就是利用资源开发所积累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或借助于外部力量,建立基本脱离原有资源型产业的全新的产业群。产业替代模式则适用于资源开采已经进入衰退和资源枯竭的地区。

产业更新模式是最彻底的产业转型模式,它摆脱了对原有资源的依赖,但如何在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基础上,发展有竞争力的替代产业群是该模式面临的最大挑战。一般认为吸引外来投资,包括国外投资和国内投资是建立有竞争力的替代产业的有效途径,因为外来投资的进入不仅仅带来资金,还伴随着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观念,这与资源型城市所具有廉价的资源,充足的动力供应,大量空闲土地和劳动力优势正好形成互补。除此之外,当地投资软环境的建设也是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这包括廉洁高效的政府,良好的商业氛围、高素质的市民和文明的社会环境等。对资源型城市而言,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将是改善投资软环境的有效措施。对于资源开发已进入衰退期但尚未建立起替代产业群的资源型城市,由于作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产业的衰退带来城市GDP和财政收入的下降以及失业人员增加,导致城市投资环境恶化,缺乏对资金和人才的吸引力。此时,要解决这些问题,仅凭城市政府的努力或市场机制的调节已不可能,上级政府必须介入其中,通过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及时的转移支付协助城市政府和企业实施产业转型,这也是国际上惯用的做法。

在吸引外来投资的同时,应推动本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不但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保持市场繁荣,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劳动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通过中小企业间以及与大企业形成合作竞争的企业网络,使企业得以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通过纵向与横向的整合联系,使得企业与购买者和供应商之间的知识、信息和产品交流更加顺畅,形成具有内生发展动力的替代产业群。本地企业的发展,还会增加外来投资在本地的购买,减少区域支出的漏出,不但能直接增加本地的GDP,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放大外来投资对城市产业转型的作用。

篇13

关键词:发展研究热点 景观整合

中图分类号:P596 文献标识码: A

1 景观的大众化1.1 景观“景观”一词,从“地域综合体”的概念出发,多学科参与研究的领域Landscape Architect ure (景观学) 逐渐形成。在景观学科中,景观设计师基于城市公园规划的实践经验,开始了公园、公园路、城市公园系统、城镇规划等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和规划实践[122 ] 。1.2 景观设计的社会改革———创造为大众共享的空间随着现代工业主义的第一次爆发,以及外来移民的大量增加,美国的城市迅速繁衍和增长,而公园设计理念正适应了这样的时代需求。公园形式要求以一种更复杂的方式结合社会、政治、环境、技术和美学等设计更大规模的场所,服务更多的人。纽约中央公园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公园,也是第一个真正为大众服务的公园。 “公园运动”为城市居民带来了出入便利、安全清新的集中绿地。从形式上说,它是从贵族专享和特权中解放出来的一种景观,为大众创造一种宁静的休闲场所,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人们可以在这里放松,交往,它反应了大众价值观。自此,景观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现代景观应平等地呈现给所有的市民。景观作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空间而存在,景观场所的本质是人们的生活区域,符合公众休闲的基本需求和一定的文化需求。其实践表现为景观设计,其契机主要是为市民创造公共的开放空间。现代景观设计趋向于创造人与环境的新关系,促成公共空间与交流空间的出现,在景观中倡导公共精神的建立。

2 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连续性

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与城市各项功能体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包括环境保全、休闲娱乐、城市防灾、景观体系等。这些功能是贯穿在整个城市中的,城市中任何一个区域分布的不均衡或者被割裂,这些功能的实现就会受到阻碍。

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系统是以城市空间体为基础而建的一个完整的系统,连续性是系统研究的核心。开放空间系统只有保证各个层面上开放空间元素的相互延续和支撑,才能保证其各种功能的完整性。

分解讨论城市开放空间系统有利于研究的深入及实践工作的开展。开放空间系统连续性应该从三个不同规划层次进行讨论,各层次讨论的对象、意义有所不同,涉及的学科范围亦有一定的区别。

(1)总体规划层面的开放空间连续性

宏观层次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是一个需要上升到泛城市的区域范畴来讨论的问题。从城市规划发展策略的高度来研究开放空间系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特大城市所面临的诸多困扰。

宏观层面上的开放空间连续,是注重城市开放空间与城市周边生态的相互连续,不让城市建设彻底地破坏整个地区生态的完整,整个地区生态可以延续,景观得到连续。这样可以保证城市与周边生态的良好关系,如避免或是限制了城市无休止的蔓延,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环境。

总体规划层面的开放空间系统的连续可以是多样的,这些空间形态关系包含了对城市发展的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的考虑,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

各国在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比较典型的形式与方式。

1)环绕的形态与方式

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中发展,开放空间呈环状围绕核心城市限制城市的扩张蔓延,周边卫星城镇与核心城市保持一定的距离。

2)嵌合的形态与方式

开放空间系统与城镇群体在空间上相互穿插,形成以楔形、带形、环形、片状为主要形式的开放空间。嵌合的形态方式遇到的问题是,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城市容易不断向外生长扩张,造成规模扩大,郊区至中心区距离过远,另一方面,开放空间易成为城市发展的牺牲品,导致嵌合的形态不复存在,城市连成一片。这些问题通常的解决方法如下:一是在交通上发展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系统,缩短城市间往来的时距;二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强化规划的引导作用,使市场的运行完全在规划法规的保护和限制下进行。

3)核心的形态与方式

城镇群体围绕大面积绿心发展,城镇之间以绿色缓冲带相间隔的方式。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利用绿心、绿色缓冲带有利于形成中小城市,分散大城市的负担,从而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并且相应起到了避免大城市普遍存在的居住与工作相距过远、中心区土地利用高度集约、地价高昂、交通拥挤的问题

4)带形相接的形态与方式

城市群的发展在世界各国的许多地区形成了不同形式及规模的城市带。城市带与开放空间形成不同的关系,开放空间系统在城市轴线的侧面与城市相接,使城市群体保持侧向的开敞,开放空间系统亦能发挥较大的效能并具有良好的可达性。

(2)控制性规划层面的开放空间系统的连续性

中观层次开放空间系统的连续性规划,是宏观的开放空间系统战略的延伸与细化,又是进行微观的开放空间环境设计的必要前提。在这一层次中,应当更加关注开放空间系统的功能性,强调开放空间的量化控制,并对开放空间进行更为具体深化的布局形态研究。

1)指标控制

如果要保证城市开放空间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应该在各个区域中保证定量的开放空间,指标控制是目前城市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中常用的方式。在城市的总体形态中考虑开放空间的连续构成是一种定性的分析方法,那么,指标控制则是人们希冀以量化的方法来达到开放空间在城市中的合理连续分布,以达到生态、游憩等多种功能的满足。

开放空间各种类型要素的指标是衡量一个城市开放空间水平的重要依据,各种类型的指标的制定与实施是城市规划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指标的制定必须依据一定的科学根据,并要结合城市具体的地理位置、历史状况、现状条件。目前世界各国常采用的几种指标为:①城市绿地占城市总用地50%以上;②绿化覆盖率占城市总用地60%;③近郊风景森林绿地占城市总用地50%;④人均城市绿地30%;⑤人均公园绿地6m2/人。上海市绿地系统规划采用的指标有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以及人均绿地面积。日本等国家还采取空地率指标的方式对开放空间进行全面的控制。

2)区位控制

在英国的T.Turner在长期进行伦敦市开放空间系统的规划研究工作后,对开放空间在城市中的布局形态做出过总结,归纳了六种开放空间的布局模式图,用抽象的图解方式描绘了在开放空间规划布局研究中曾出现过的规划理念:①单一的中央公园;②分散的居住区广场;③不同规模等级的公园;④建成区的典型的绿道;⑤相互连接的公园体系;⑥可提供城市步行空间的绿化网络。这些归纳总结了近一个世纪来伦敦市开放空间系统规划布局指导思想的变化,基本涵盖了目前城市中各种开放空间系统布局模式。六种开放空间布局模式的连续性逐级增强,最后一种模式连续性最强。但在具体城市的开放空间系统规划布局中,由于城市发展阶段有差异性的存在,具体的形态理应各自不同。

要达到连续性比较强的开放空间布局模式,指标控制的指导作用非常有限,因此,各国在这方面采用了各种方式。荷兰在50年代建立了理想的开放空间等级体系,把开放空间提供的设施规模和性质与对这些设施需求的范围和特征联系起来,以吸引范围作为唯一的变量,解决开放空间需求与供给及其布局的对应关系。这样一个简练而又综合的理论框架在荷兰南部包括鹿特丹组合城市得到实施,并对其他国家产生积极的影响。

巴黎则根据城市内部各区之间的开放空间的不均衡状态,使用空间均衡法,在规划中尽量把绿色空间插入高强度开发、人均开放空间相对较少的区域,使开放空间的分布在空间上趋于均衡。还有一些城市,通过对城市居民需求的调查,以需求为导向来提供开放空间。

一般来说,城市某个区域的开放空间连续性规划中,有几种比较常见的构成连续性的规划模式:①多极发展模式:在地区内均匀地建立多个不同等级的开放空间点,如广场、公园等。②点轴模式:城市功能区域结合城市发展的走向,与个别开放空间极点的位置,规划形成轴向的开放空间。如日本横滨在城市中心区形成长的绿色轴线。这条轴向的开放空间担负了促进关内绿洲综合发展的作用,还担负了建设都市空间——新横滨的象征。③网络模式:当点轴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整合成网络模式,不仅使城市内的开放空间网络密度增加,而且要使网络向外延伸,加强与其它网络的联系,使更大区域的整合得以加强。

(3)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开放空间连续性

篇14

核心竞争力:针对旅游目的地传播旅游信息的最佳媒体

截至2010年,我国已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339座。其中有319座是地级及以下城市。在这其中还有相当数量的非农业人口50万以内的中小型城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不仅是旅游目的地,还因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成为主要的旅游客源地;而中小型旅游城市人口规模较小,经济水平不及大城市发达,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占当地GDP的比重较高,甚至成为当地主要产业,这些城市则主要扮演旅游目的地的角色。

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是非常典型的信息依赖型产业。作为信息公开传播的重要渠道,新闻媒体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影响巨大。其中,电视媒体因其声情并茂、传播迅速、受众广泛、影响力大的传播特点。对旅游营销的影响尤为显著。如今,从中央台到各省级卫视、省级地面频道,甚至连地市级电视媒体上都有各种类型的旅游节目,这些林林总总的旅游节目,除了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外,更吸引着潜在游客前往旅游目的地旅游。也即主要具备宣传性和观赏性,并且主要针对作为旅游客源地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然而,却很少有旅游信息是针对旅游目的地的。其实。让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得到更优质的旅游服务和更良好的旅游体验,同样需要大量有针对性的旅游信息,这些旅游信息需要具备的主要是服务性的特点,而不仅是宣传性和观赏性。

在旅游目的地。景区的宣传册、宣传片光盘等形式虽有一定的针对性,但内容一般比较单一,服务性不强,而且传播范围有限。另外,单就服务性而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因为可以主动搜索,且信息量巨大,所以在服务性方面比电视媒体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这些新兴媒体还没有完全普及。尤其不少中老年游客对新媒体接触率较低,而且一般游客在外旅游的情况下对新媒体接触的机会将因为客观条件限制而减少,所以新媒体也很难成为旅游目的地最重要的旅游信息传播工具。

而中小型旅游城市地方电视媒体传播范围和面向的人群比较确切,可以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且可以承载多种服务性的旅游信息,所以中小型旅游城市地方电视媒体可以成为针对旅游目的地传播旅游信息的最佳媒体。

受众定位:突出为流动性的外地游客服务的特点

目前,大多数的中小型旅游城市电视媒体与一般的地方电视媒体差别不大,主要是传播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政治信息,而在旅游信息的传播中,并没有扮演好适当的角色。认清受众定位,将是发挥自身潜力的重要一步。

中小型旅游城市电视受众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从数量而言,潜在的受众群以外地游客为主,而不是当地居民。因为这些中小型旅游城市一般而言常住人口规模不大,经济收入主要依靠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外来游客的人数则可能超过甚至大大超过当地居民。如三亚市2009年的游客人数达到669万,远超56.5万常住人口:四川九寨沟2009年接待游客157万人,是全县6.2万人口的25倍多:湖南张家界武陵源区的这一比例更悬殊,2009年1167万游客,是4.5万常住居民的260倍。由此可见,中小型旅游城市电视媒体理应主要定位于广大的外地游客,使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得到更优质的旅游服务和更良好的旅游体验。就媒体接触可能性而言,外地游客在宾馆酒店大多能收看到地方电视频道,并且希望通过电视媒体进一步了解当地社会民情、历史文化,以及更多的旅游信息,可以说外地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电视媒体是有一定收视期待的。

然而,游客虽是相对多数,但在某个旅游区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短暂,属于流动人口,所以中小型旅游城市电视媒体还必须考虑到多数受众流动性的特点。而当地居民是相对的固定人口,属于长期受众。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的重要的电视受众群。当地居民的需要基本与一般的地方受众相似,即了解当地的大事要闻、方针政策、生活信息等。

由此可见,中小型旅游城市电视媒体作为一种信息服务机构,应该突出为流动性的游客服务的特点,同时服务政府机构与当地居民、旅游开发经营业主等,进而服务旅游区的开发与保护,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

功能定位:搭建多方之间以旅游信息传播为中心的沟通平台

中国的地方电视媒体是从1983年四级办电视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四级办电视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遍中国各地。同样,中小型旅游城市地方电视媒体必须首先完成政治宣传任务。但是,不少中小型旅游城市地方电视媒体在完成最基本的政治宣传任务之外,却没有发挥更多的其他功能。总体而言,中小型旅游城市电视媒体应该成为外地游客、当地政府、当地居民和旅游开发经营业主等多方之间以旅游信息传播为中心的沟通平台。具体而言,中小型旅游城市电视媒体应该确立以下几项功能定位。

信息功能:当地实用旅游资讯的权威即时提供渠道。与游客的生活居住地相比,旅游目的地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因而需要大量的信息,如往返车次航班、旅游期间天气变化、景点详细介绍、宾馆酒店报价、当地的美食特产等,食住行游购娱每一个要素都需要大量的实用信息才能顺利地实现,甚至还可以说旅游本身就是一个伴随着信息收受的过程。

但是现在的旅游市场上,充斥着不少虚假的旅游信息,旅游行业成了游客反映欺骗现象较多的行业。于是,向游客提供权威的旅游资讯显得格外重要。当地的电视媒体因为是官方的权威媒体,传播的信息理应是最权威的、最值得信赖的。另外,在旅游目的地,与景区宣传册、宣传片光盘等传播形式相比。当地的电视媒体具备传播迅速的优势,可以将交通、天气、价格、客流量等变化中的即时信息第一时间传播给游客。

宣传功能:旅游区开发与保护的宣传员。因为旅游产业是中小型旅游城市的重要甚至主要产业,所以旅游区的开发与保护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当地一项重要的政治议程。这项议程,对当地政府而言是使命之重,对当地居民而言是幸福之源,对旅游开发投资业主而言是经济之本,而对外地游客而言则意味着旅游价值的提升。旅游区的开发与保护,包括一些长远目标的实现,绝不仅仅是当地政府的工作任务,而需要多方统一思想、共同努力,这时地方电视媒体就应该搭建多方沟通的平台,成为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宣传员。

舆论监督功能:旅游服务、旅游管理和旅游行为的舆论监督工具。旅游开发与保护,不仅需要正面的宣传,同样需要媒体发挥自身的舆论监督功能,这有利于当地旅游业形成自我调节与发展的机制。促进旅游业更科学、健康、有序的发展。

在中小型旅游城市,地方电视媒体监督的对象不仅是旅游开发投资业主,还包括地方政府部门、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欠佳的旅游服务质量不仅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给旅游目的地本身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地方电视媒体应该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对游客遇到的欺诈行为、不合理收费、无资质导游等旅游市场上的不合理、不合法的现象予以曝光。此外,地方电视媒体还应该监督地方政府部门的旅游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情况,监督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破坏旅游及投资环境的种种不文明行为。

文化功能: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播载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旅游活动在本质上与读书一样是一种开阔视野、学习知识文化的活动。但是,游客用较短的时间游览。常常是走马观花式的,很难对旅游目的地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名人故里、古城古迹,以及非物质文化艺术之类的文化之旅、红色旅游,光是现场参观和体验,是几乎无法深入其历史文化内涵的。那么,旅游过程中还需要一个现场之外的当地历史文化传播渠道,正好地方电视媒体可以扮演这一角色,从而为游客丰富旅游体验。提高旅游质量。

结语

电视媒体作为一种信息服务机构,其实也是整个旅游服务的一部分,它的发展进步是旅游产业品质提升的一个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