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7:51: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区域经济的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 空间统计 特点分析
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学探究的核心所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区域差异对整体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需要改变原有单一指标评价体系,使其向多指标发展。针对研究形式的特殊变化,需要从单纯计量模型实现空间的分析和转变。区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新的落脚点和突破口,也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按照统筹规划形式的具体要求对其进行设定和分析。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要求,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区域差异本质所在,进而实现对省区政府和中央政府区域经济的有效调控和管理。
一、区域经济实力分析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经济效益等都会对空间区域发展产生影响。针对财政收入、GDP密度和城乡居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具体要求,要按照产业比例和经济外向发展形式要求对其进行分析。人均工业总值、工业增加值等有效数据是衡量经济指标的关键所在,要提升数据的可信性,保证数据完整性,进而实现数据的有效利用。
1.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指的是将原有的多个指标综合成一个或者几个指标,将其作为反映指标建设的关键信息。根据现有数据可知,在数据因子分析过程中,需要适当对变量分析,按照因子具体要求,做好特征分析工作。分析显示,15个指标间KMO值为0.742,表明各变量间存在高度相关性,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选入特征根大于1的4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度为 :85.444%,表明 4个因子包含了绝大部分信息,其变化基本可以代表前述15个原始变量的变化.采用四次方旋转方式对因子载荷体系进行分析,根据指标显示可知,不同载荷大小存在差异,将主因子和副因子结合在一起。根据回归法可以分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情况,考虑到频率特征的要求,能得到区域的经济实力评分。如果频数分布属于正态范围,说明分数比较低的区域占有比例比较大。由于区域发展在不同主因子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可以以主因子的表征为基础,对经济发展指标进行评价,按照具体差异要求进行统计和评估。
2.空间自相关
空间自相关本身属于一种空间统计方式,指的是同一观测值在不同空间上的相关性。由于整体上受到地域分布因素的影响,会出现连续性明显的趋势,考虑到空间统计的具体要求,要从度量空间入手,对指标进行评价,按照全局反应系数的要求对其进行分析。空间临接和临近的区域单元属性比较相似,为了对属性关系进行分析,需要以局部指标为基础,按照空间联系指标要求对其进行设定。全局指标在验证不同区域的空间模式中起到重要作用,局部指标被应用到整个研究区域的空间模式,局部指标是反应一个区域单元某种地理现象或者某一个地理现象属性值相关的数值。当前很多学者对全局指标增加关注度,以Moran’s全局指数和LocalMoran’s局部指数为主:
(1)全局空间
根据取值范围的具体要求,在不同区间设定过程中,要对系数进行评价。如果区域间系数存在负相关,则说明系数范围小于0,要将其具体到经济发展的目标区域。如果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区位以上,则表明相似属性值比较高。
Moran’s表示的是空间权重矩阵,采用的临近标准或者距离值对其进行设定的,需要根据临近标准值的具体要求对其进行计算。此外是针对距离空间的权重矩阵,距离的空间权重矩阵方式是假定空间的相互作用,取决于区域间的质心距离。可以根据距离指标对其进行创新设计。其中K值表示的是临近矩阵,通常情况下,由于一般的门槛距离会导致简单矩阵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如果面积比较大,则说明相邻系数少,如果面积比较小,则可以以K值为评价指标。在实践过程中采用的空间计量模型是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直接对模型的估计和体验造成影响。由于标准的计量经济技术适用范围比较窄,可行性比较低,可以选择空间两段最小二乘法对其进行评估。模型的拟合度对线性模型有较大的影响,要提前对拟定值进行评价。
(2)数据样本和模型设定
LNGDP是区域GDP的对数形式,被解释为变量,沿海区域的人口比较少,经济比较发达,人均GDP比较高。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形式的影响,如果采用人均指标对模型进行解释,负面影响大,可以采取总量指标,以GDP为解释变量,具体包括:经济结构指标、产业结构指标,两者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在分析阶段可以采用代入模型的形式对其进行评估,通过模型的效果和显著性比较可知,在最后阶段要对选定的SGDP指标进行分析。根据现有所有制结构指标的具体要求,采用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对比例进行衡量,按照经济结构变量要求进行评价。由于所表示的结构指标比较特殊,采用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对比例进行衡量,能满足模型设定基础要求。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以现有模型构建为基础,要重新审视投资对经济的影响,用固定资产投资占GDP之比进行表示。此外受到政府因素的影响,通常认为政府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而政府的投资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要对选择的数据进行比较,发挥系统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二、区域经济空间差异特征
基于区域空间发展的具体要求,在后续发展阶段需要对差异比例进行分析,按照统计和设定要点对其进行合理化应用。以下将对区域经济空间差异特征进行分析。
1.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数计算
为了消除不良因素影响,要提前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按照SPSS17.0对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结合分析方式选择主成分。通过有效的分析可知,不同项目指标存在变量差异,表明不同变量区间存在高度相关性。统计学家要对给出的标准值进行评价,如果KMO数值大于0.8,则说明可以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巴特利特检验值要求,为了避免设定不合理的现象,必须拒绝假设,对原始变量进行有效的分析。必要时要提出3个主因子,对方差进行比较。如果提取的主因子比较合适,采用方差极大法旋转后能得到载荷矩阵。其一是GDP判定,针对非农业产值的具体要求,在后续设定阶段,将GDP和人均收入结合在一起,根据经济实力主因子的要求,对空间统计值进行假设。其二是工业生产值,其本身属于增加值,是经济活力的主要因子。
2.回归性分析
根据现有回归法计算因子得分,将其作为新变量保存在数据文件中,为旋转后各个主因子的方差设定确定标准。考虑到主因子得分加上权求和的数据变化,要提前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进行测定,如果指数比较高,则说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反之则说明比较低。从当前区域发展水平来看,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区域以西部区域为主,主要是受到科学技术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考虑到地区通体系以及开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必须对相对独立的区域发展引起重视,做好统计工作。
三、区域经济空间的计量分析
根据区域经济空间发展形式的具体要求,在后续实践过程中需要及时对变量信息进行分析,按照计量管理和统计设计的要求对其进行分析。以下将对区域经济空间的计量指标进行分析。
1.变量选择
(1)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主要是以财政收入为主,指的是国家财政参与到社会产品分配中得到的收入,是实现国家相关职能的关键所在。该指标可以作为衡量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以X6代表值为例,需要对县级行政单元的财政收入进行比较,正式财政收入对经济的影响。
(2)财政支出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要对财政资金的支付形式引起重视,做好具体管理工作,满足财政系统的整体要求。从理论上来说,对经济稳定增长有一定的要求,需要突出不同行政单元的支出值,表明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城镇投资
投资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因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影响投资间接对经济发展进行分析。
(4)储蓄能力
针对行政单元设定的特殊性,居民的存储直接影响储蓄和投资的均衡,在选定阶段需要对存储水平进行分析,找到代替变量,将其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5)结构形式
结构形式表现为不同区域内不同类型的产业部门比例关系,以相互影响为主,或者说是它们的综合。区域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和整体形式存在内在联系,结构升级和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可以以非农业比重为基础,将其作为产业结构的代替变量。
2.模型选择
区域经济发展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针对区域发展的特殊性,要对差异形式进行比较。综合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论证,可以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比对。基于分析形式的具体要求,可以采用空间统计学分析指数对其进行评价。以空间统计分析值为例,可以以Moran指数为检验标准,分析其中是否存在关联性。必要时可以建立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进行空间计量评估和检验。
3.空间相关检验
Moran能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各项系数进行有效评估,可以选择空间权重系数,对临近系数进行比较。考虑到检验区域的特殊性,需要以全局形式为标准,按照空间相关性检验指标要求对其进行评价。由于空间发展存在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在相似区域空间上呈现出积聚的趋势,高低经济发展水平和其他经济发展区域是相邻的,因此说明已有的指标存在本质性差异。如果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则可以按照误差和模型要求对其进行比较。常用的检验准则比较多,包括:自然对数函数值、似然比率、信息准则等,数值越大,则说明比率越低。
4.区域经济指标分析
我国东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高,空间集聚分布模式突出。浙江和江苏的持续发展速度比较快,和上海强劲的经济技术存在一定的联系。广东经济实力比较雄厚,但是相邻的区域发展速度比较低,经济对比比较大,考虑到对外开放政策的特殊要求,要根据经济联系力度做好统计工作。
结束语
针对区域性经济差异指标的特殊性,在区域发展过程中需要以指标系统为基础,做好空间计量统计工作。考虑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要求,需要对空间效应进行论述,按照空间效应的数据显示效果,对模型进行评价。空间效应的存在导致模型中误差存在关联性,其本身不满足基本假设条件,因此在模型中系统地考虑到误差项的空间自相关因素后,使用这些改进后的空间模型,就有可能正确估计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地理“溢出效应”。
参考文献
[1]杜小娟,吴华意,龚健雅.基于GIS的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空间统计分析[J].测绘信息与工程,2010,01(12):23-25.
[2]张红历,周勤,王志宇.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15(01):99-102.
[3]余鑫星,宫少颖,吴永兴.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03(12):27-32.
[4]白永平,张秋亮,黄永斌等.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空间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3,01(01):147-155.
[5]杨杨,吴次芳.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基于经验贝叶斯修正的空间自相关指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05(12):513-518.
[6]王晓丹,王伟龙.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1990~2009[J].城市发展研究,2011,05(04):43-48.
[7]陈培阳,朱喜钢.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化及其动力机制的空间分析[J].经济地理,2011,08(01):1252-1257+1282.
关键词:金融集聚;经济增长;影响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随着金融自由化过程日益加快,金融产业集聚已经成为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最为普遍的现象之一。
一、 金融集聚的含义及特点
金融产业集聚是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有所发展。通常金融产业集聚被定义为货币资金、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以及整体功能性金融资源等在时空动态运动的有机结合。
金融集聚有其本身不同于产业集聚的一些特征,只有综合考虑金融集聚的基本特征,才能正确把握金融集聚的内涵。这些特征包括:
1.金融集聚的地域性或空间性
初始时期,金融资源在地域分布上是不连续甚至分散的,正式这种初始的地域差异性,引致了金融地域的运动。金融地域运动是指金融资源遵循某些特定的规律而进行的地域配置、组合的时空变化过程,我们也可以把这种特定的运动称作金融运动的地域选择过程,归根结底就是金融效率的空间提高和调整。所以,金融集聚的地域性也可以称作空间性。金融地域的运动结果导致金融资源的集合,有利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实现,有利于促进该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发展。
2.金融集聚的动态成长性
金融集聚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这种动态成长性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量的方面表现为:金融机构数目的增长、经营规模的增长、经营范围的扩大、业务种类的多样化、服务领域的扩大以及资产总量的扩大等方面。质的方面表现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和金融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换句话说,在金融业的发展下,随着金融资源的集聚,金融产业不断发展成为地区金融中心,继续发展进而成为全国金融中心,更甚者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我国上海金融中心就是由着个过程延续和发展起来的。
3.金融集聚的复合性
金融产业集聚虽然是各种丰富的金融资源的结合、扩展和成长而形成的,但是金融集聚并不是由单个的金融产业孤立的成长和发展起来的,金融集聚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金融集聚形成初期,金融产业为了求得自身的不断发展,需要与其所在的经济地域系统保持可持续的空间物质交换关系。
金融集聚的复合性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金融集聚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不仅包括金融产业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过程,还包括金融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其次,金融集聚通常是做种动因交织的产物,在学术界,金融集聚形成的动因理论涵盖信息外在性、不对称信息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自组织理论等;此外,金融集聚的过程即是货币资金、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以及整体功能性金融资源时空动态运动以及有机结合的过程 。
4.金融集聚的层次性
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空间来看,由于自然条件、自然要素等方面的地域差异,在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下,为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金融资源必将会在某些特定规律的推动下产生一定的地域运动,并逐渐向位于其他资源优越的地区靠拢和集中,从而形成金融集聚的层次性。
二、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方面,区域金融的发展是在经济状态形成和变化的基础上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成功的区域金融发展也成为了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坚强支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金融集聚可以为实体经济产业的发展和集聚提供服务,进而对国家或地区甚至区域的经济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对区域经济的集聚和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因素是区域资本的形成、积累和发展,而区域资本的形成、积累和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本地区储蓄的增长。在由金融产业形成的金融集聚区域中,金融机构的数量和种类大大超过了单一的金融产业,另外,区域内金融制度的完善程度也远远超过单一的金融产业,有利于形成以利益为导向的互补和竞争并存的多元化储蓄—投资渠道。同时,如果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业务能力和金融股市场的运作效率,那么相应的金融服务业的交易成本会大大的降低,投资主体在这种刺激下也愈发活跃,同时资金的供给价格也会降低,从而达到缩短储蓄—投资转化周期的效果,促进有效的实质资本的形成 。
其二,金融集聚所拥有的金融服务可以为实体产业发展和集聚提供要素生产力。区域实体产业要求发展和集聚必需得伴随着要素生产力的提高,区域经济形成产业竞争优势必不可少的条件包括要素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而金融服务产业通过减少信息成本、加快各种金融信息的传递速度、促进产业资本的流通速度、吸收区域外甚至国外先进技术和减少科技成果的转化环节等方式要素的生产力,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
二、 结语
金融集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的重要表现,金融集聚水平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增长。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金融机构往往会向某一区域聚集形成金融产业集聚,以此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充分利用金融资源,并在行业竞争的压力下进行自我完善,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有效的推动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通过结合金融集聚的特点对区域金融集聚形式进行分析,利用金融集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的良好平台,促使区域经济呈现一个良好的发展势态。(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黄解宇、杨再斌,2006:《金融集聚论———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和实践解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月第1 版:P3。
[2]刘晓敏,2009:《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效力研究》,大众商务:P19。
[3]刘军、黄解宇、曹利军,2007:《金融集聚影响实体经济机制研究》,管理世界:P152-153。
(一)以沈阳、大连为龙头,辽宁各地的产业集群蓬勃兴起。素有“东方鲁尔”之称的沈阳市铁西区,机床、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建筑、电气、医药化工五大工业产业集群正在迅速壮大。大连则围绕优势突出的造船、装备制造、石化、电子信息产业,通过政府贴息等各种政策吸引企业入驻产业园区,产业的聚集度越来越高。抚顺精细化工、本溪中药、锦州硅材料及太阳能电池等产业集群都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其中许多产业集群的规模在国内领先。
(二)辽宁产业多集中在资源的开采、加工以及机械设备制造业。一是以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原材料开采加工业;二是以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以及炼钢、钢压延加工业为代表的钢铁业;三是以通用设备制造业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
(三)辽宁的产业集群整体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辽宁产业集群虽有一定的发展,但绝大部分产业集群的发展处于萌芽阶段。一些地方由行业发展的传统优势或自然资源优势形成的产业集群,由于疏于管理和引导,缺少人才的支持,导致产业布局混乱,企业间进行恶性竞争;一些地方虽然有工业园区建设,但并没形成合理的发展规划,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实际的区域发展过程中没能体现出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和效益。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核心来源是分工、创新和网络等机制,目前在辽宁地区还没有形成这样的机制。
二、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形成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其范围已经扩大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中,追求集群效应正在取代各种优惠政策而成为首先考虑的条件。在当前的形势下,可以说,国际经济竞争就是产业集群的竞争。地方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构成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高低。发展产业集群,既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又能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一)生产效率优势。集群中的企业间专业化分工和企业地理空间布局的相对集中,可以便利地共同使用外部资源,包括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公共信息资源和市场网络,共同利用某些辅助企业等,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同时集群内部的各个企业相互之间形成高效的专业化分工合作系统,有利于降低企业之间配套产品的采购运输和库存费用,从而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生产效率。
(二)创新优势。由于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的存在,企业集群能够使得原来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为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竞争优势,集群区的技术人员和工人的观念和技艺不断提高,各种机器设备不断得到改进,新产品和新工艺不断涌现,强化了技术吸纳能力,吸引了技术支持机构生产、营销、物流、环保等技术不断改善,这些都使地区的资源素质得以不断提升,从而大大加快了企业技术创新步伐。
(三)规模扩张优势。新企业不断加入集群。集群区域内企业的赢利示范效应会不断吸引新的投资进入,而且集群内大量集中的市场需求降低了设立新企业的投资风险,投资者更易发现市场机会,创业者更易发现产品或服务缺口,促使区域内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不断完善。随着产业集群规模的扩张,人力、技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加速进入产业集聚区,大量配套企业和服务性企业也相伴产生。此外,在产业集群内部,由于企业各自追求的细分市场并不完全相同,企业之间更多的是相互合作,容易形成产业的整体合力,企业群的外部效应也随之放大。
三、促进辽宁产业集群发展措施
(一)产业集群发展的科学规划与引导。产业集群虽然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发展产业集群方面无能为力。世界上许多国家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在政府制定的区域发展规划指导下完成的。如美国的麻州、加拿大的魁北克与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等在省(州)层面制定相应规划。因此,辽宁应该以“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为中心,搞好产业集群发展布局,实现辽宁区域经济的高效、有序发展。
(二)营造富有竞争活力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包括建立产业带、产业园区和基地,以及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齐全的专业化批发市场和畅通无阻的物流体系等等;软环境方面,包括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优化经商的法制环境、制定相应的财税政策、提供优质的服务以及其他方面的优惠条件。通过优化环境,营造透明的政策环境、高效的服务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规范的法制环境。
(三)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辽宁的中小企业发展十分活跃,是发展辽宁经济的重要力量。从国际上发展产业集群的经验看,中小企业在产业集群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此,辽宁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发展中小企业。首先,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建立企业信用评估中介机构,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沟通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公司、租赁公司的合作桥梁,推动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拓展融资渠道。其次,给予中小企业以有力的财政资金支持。在财政、税收等政策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对中小企业的专项资金支持要落到实处。第三,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支持和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开展产学研的合作,推动提高中小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机制的形成。
(四)整合辽宁的智力资本资源。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企业创新的源泉。辽宁拥有许多国内较高水准的高校,既可以向企业输送创新所需的科技信息和知识,也能为企业培养人才。辽宁的科研优势和高等教育优势如何转化为推动本省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引擎,成为不同产业集群进行创新的强大支持力量,还需要相关方面做大量的整合、调整和优化工作,尤其需要政府部门的全力推动和支持。
关键词:城市;景区;城乡一体化;规划
一、现代城市规划
现代城市规划是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科学的城市规划决策机制能保证城市建设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的集约利用相协调。其总体思路是,把城市规划的编制决策权、实施决策权和监督决策权分离,形成相互制约的权力结构,避免决策权的集中化,为城市规划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保证。因此,建议保留现有的规划局,但只负责规划的实施,增设城市规划决策委员会和城市规划监督委员会,分别负责规划的编制和监督。决策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的成员要来自不同的群体,包括市民和政府各部门的代表,实行集体决策。另外,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应完善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城乡融合规划等专业规划的编制,构建完整的、相互协调的城市规划体系。城市规划中心必须本着几个原则,除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原则外,还应“一地多用” ,使这块土地发挥最大的作用,使我国土地合理搭配使用。
由于城市是时间和历史的见证,因此城市发展与遗址保护应该和谐规划。由于遗址,遗迹作为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承载着一座城市乃至整个国家或世界文化闻名的根源和发展历程,因而,怎样使城市发展和遗址保护相得益彰,让当代城市既展现出现代文明的普遍性,有保留民族历史文化风貌的独特性,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随着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展及城市建设的更新,城市规划区内遗址文物的大量出现,使得人们对城市遗址文物在城市发展中的命运更加的关注。虽然城市与遗址之间并不必然联系,但却越来越的被连接在一起。城市发展并不必然需要摧毁遗址,遗迹所映射的历史文化。如意大利的米兰,法国的巴黎,充分将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相结合,最终使其成为世界典范,为城市再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城市发展所代表的现代文明与遗址等所表达的历史文明都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将其共同融入城市发展需借助于事前的统筹安排,事中的修正执行,事后的保护制等措施。通过城市规划,将城市发展中旭传承的历史文明与在此基础上发展创造的现代文明融为一体。城市规划上述功能的发挥,须遵守一定的原则,主要指从城市原有的发展基础这一实际出发,科学预测城市远景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将城市防灾减灾安全纳入规划体系等方面。
二、城市景区规划特点
城市景区规划具有如下特点:
1.目的地规划
城市景区作为旅游目的地,是要满足游客到这座城市之后的旅游需求而进行的规划;因此不必涉及这座城市作为客源地满足市民出游需要的规划。旅游目的地规划决不仅仅是旅游线路和旅游景区的问题,它要涉及到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旅游要素,即城市景区规划的综合规划。
2.目标性规划
城市景区规划作为一个产业规划门类,不可能不涉及旅游业发展目标和指标问题。所以我们在进行城市景区规划时就要做好城市旅游发展的定位,又要设定发展的指标,并且这个指标要与城市的承载力相适应。我们从中国城市的调查显示,住宿往往会成为这个城市接待规模扩张的最后的瓶颈要素,例如昆明,由于宾馆数量较少,许多游客只好住在呈贡等周边地区了。
3.景区的保障平衡性
就是要我们确定景区需求特征、旅游吸引物类规划、景区规划实施的保障体系。不同等级、类型与区位的度假区具有不同层次,相对固定的游客市场,确定游客市场及其需求特征,开发针对性的度假旅游产品是度假区成功的前提。 就如南京的夫子庙,景区内有了许多吸引游客的物类特征。同时我们还要提出城市景区规划实施所需要的政策、融资、管理等保障体系。
城市景区规划特点还包括科学性即科学的功能分区与旅游吸引游客物类规划,环境容量确定与接待设施规划,道路交通与基础设施规划,度假环境的保育规划。地域性即针对度假区的地脉与文脉特征,通过创意策划与规划布局,形成度假区的地域特色。可操作性即旅游度假地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实施,所以要将发展策划与规划布局有机结合,长远发展与近期建设相互衔接,旅游规划与实施管理紧密配合的特点。
三、城乡一体化的城市规划发展趋势
农村作为城市以外的人居系统,其构成成为人与自然共生复合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我国村、镇的数量众多,至2005年底统计,我国共有村庄313.7万个,农业用地面积占国土陆地面积55.98%,全国村镇总人口9.38亿人。我国农村的发展问题,尤其是传统农村社会开始解体之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近代以来,农村规划的实践和研究开始活跃起来,虽然这些不能够理解成是现代意义上的农村规划,但是却有重要的价值,才能对今天的农村规划做出准确的定位和判断。 这一理论实践的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近代“农化派”先锋人物梁漱溟‘等发起的“乡村运动”,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特殊社会形态,从乡村着手,以教育为手段来改造社会。在全国完成,宣告了封建土地制度和农民苦难命运的终结,推动了农业发展,为日后农村经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大水库和若干合作社共用的水渠系统的修建改善土壤灌溉条件,减少了洪涝灾害在农村的肆虐、保障了旱季农业灌溉;许多农村进行了农村的建设,改善了农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卫生。科学合理地发展小乡镇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了“行政区划”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的根本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
内容摘要:本文以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以实证方法发现后危机背景下我国资金流动具有顺向流动、规模增加、速度加快、流动障碍减小等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这种特点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区域经济 资本流动 后危机背景
现代经济条件下,资本要素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状况的变化,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同样,一个国家内部资本在不同区域间的流动状况,不仅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而且影响着一个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质量,以及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对一个国家区域资金流动特点及影响的研究意义重大,在后危机背景下这个问题变得尤为重要,以往学者对资本在区域间流动的研究着重于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着重于后危机背景下资本在区域间流动特点及其对国家整体经济结构及增长质量影响的研究。
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一)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1.新古典增长理论。以索罗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在边际报酬递减、要素自由流动及技术既定等条件下各国各地区经济增长通过资本劳动比率调整机制将最终趋于稳定状态。经济增长的稳定状态在现代区域经济收敛理论中被表述为区域收敛性(convergence)。
2.基于新增长理论的β收敛与δ收敛。基于新增长理论的β收敛与δ收敛由Barro和Sala-I-Martin提出,β收敛指出了一个经济系统内人均产出增长率与初始人均产出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具体为: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较低的经济系统,人均产出增长率趋向于比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较高的经济系统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即系统内人均产出增长率与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负相关。δ收敛是指不同经济系统间人均收入的离差随时间推移而趋于下降的现象。
进一步研究还发现β收敛是δ收敛的必要条件,绝对收敛只分别存在于富裕国家集团内部或贫穷国家集团内部,不存在于分属不同(俱乐部)的国家之间,对110个包括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检验,仅发现了控制其他变量时的条件收敛现象。
3.资本流动是β收敛的重要因素,同样条件下资本流动性强的国家具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Rain和Yuen利用外债和GDP比率指标代表资本流动性,对资本流动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发现:资本流动性是导致不同国家之间经济增长趋于收敛的重要因素,如果对资本流动性条件加以限制,就一定会导致不同国家经济增长趋于发散,Edwars(2001)的实证研究认为,在控制其他变量时,资本流动性强的国家比限制资本流动的国家具有更高的增长率。
4.资本流向是区域发散的重要因素,资本自由流动本身并不会纠正区域发散趋势。新经济地理理论中区域发散(divergence)理论认为:运输成本、聚集经济、规模经济递增收益、外部性、人力资本、技术扩散等是影响区域之间经济增长趋异或发散的重要因素。该理论认为,企业投资的区位选择往往具有集中的趋势,企业通过产业聚集获得递增收益,因此,资本流动并非总是从资本富裕区域流向稀缺区域,资本流动方向会受到产业聚集和外部性所形成的递增收益的影响。
(二)资本流动的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的研究也注意到了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下几方面:
1.资本流动导致地区差距的影响因素。从要素禀赋条件如人口增长率、人力资本比重、固定资本形成比率、基础设施投资比率、要素利用程度及利用效率如就业率、劳动生产率、投资效率,改革开放制度条件如劳动力市场完善程度、对外开放程度、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程度,企业市场化程度等方面寻求导致地区差距的影响因素以及扭转差距扩大趋势的对策(王绍光、胡鞍钢等,1999)。豆建民(2005)对中国国内资本流动性进行总体检验,并计量国内资本的总体流动方向,考察了这种资本流动对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他认为,国内资本的跨省流动性在1992-1993年较差,之后逐渐增强,国内资本的跨省流向总体上是流向增长较慢的省份,国内资本的这种流向以及流动程度不断增强,促使各省之间的增长率差异显著下降。
2.资本存量配置变化情况。龚六堂和谢丹阳通过计量各省份资本存量的边际生产率差异水平,发现各省之间年资本存量的配置有效性逐年增加,之后处于稳定水平。
后危机背景下资本流动特点
资本流动主要受到储蓄、信贷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故本文把储蓄、信贷和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资金流动观测的重要指标,文中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一)危机前后各区域储蓄变化情况
图1是1992-2008年东、中、西部地区储蓄额占全国储蓄额的比重,从图1中曲线变化可见:
1.东部地区从1992年至2006年存款占同期全国储蓄总量的绝大部分,且比重一直呈缓慢的上升趋势,从1992年的60.6%上升到2006年的65.4%,14年增幅4.5%,年均增幅0.32%。2006年金融危机后这一比重呈较快的下降趋势,由2006年的65.4%降为2008年的63.9%,两年降幅1.5%,年均降幅0.75%,是危机前年均变化幅度的2.34倍。
2.中部地区储蓄余额占全国同期存款余额的比重从1992年到2005年基本稳定在19%-20%,2006年起这一比重开始下降,从2005年的19%降为2008年的15.2%,降幅相对较大。
3.西部地区储蓄余额占全国存款余额的比重相对较小,并且这一比重在金融危机前后变化不大。
由此可见,金融危机对东、中部储蓄影响比较大,这缘于东、中部外向型经济结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影响到企业、个人的储蓄。
(二)危机前后各区域贷款余额比重的变化
图2是1992-2008年我国东、中、西部贷款余额比重的变化,从图2中可见:
1.东部地区从1992-2006年贷款余额占同期全国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这一比重从1992年54.7%上升到2006年65.5%,2007年达到65.6%随后降为2008年的61.3%,降幅比较明显。
2.中部地区贷款余额占同期全国余额的比重从1992年以来基本呈下降趋势,这一比重从1992年的25.7%降为2006年的18%,2008年这一比重下降为14.4%,降幅较大。
3.西部地区贷款余额占同期全国余额的比重从1992年以来也呈下降趋势,从1992年的20.2%降为2006年的16.5%,2007-2008年这一比重分别为16.5%和17%,可见金融危机对西部贷款余额影响不大,这一方面源于西部地区相对而言非外向型的经济结构,另一方面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经济政策的倾斜有关。
(三)危机前后各区域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变化
图3是1995-2008年我国东、中、西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变化,从图3中可见:
1.东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占全国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绝对大的比重,1995-2006年这一比重基本稳定在70%以上,金融危机之后这一比重迅速下降,2007-2008年这一比重分别为68.6%和43.5%,降幅非常明显。
2.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上升趋势,从1995年的12.5%上升为2005年的20.6%,金融危机之后这一比重上升更加明显,2008年这一比重上升为21.9%,接近同期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50%。
3.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较小,2005年前这一比重基本稳定在12%左右,2006-2007年这一比分别为8.1%和10.7%,2008年这一比重迅速增长为19.9%,增幅非常大,这与国家同期经济刺激政策有关。
结论
金融危机后我国资本流动跨区域流动加快,东部地区储蓄、贷款与固定资产投资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资本流动呈现明显的顺向流动特点。资本正从经济比较发达、经济增长较快的东部地区向中部、西部转移,尤其是向西部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资本这种顺向流动的趋势,将使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更加均衡。
金融危机后,国内资本跨区域流动速度加快,流动规模迅速增加。这种状况一方面源于资本要求更高的回报率,另一方面和我国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尤其是发展西部的有关政策有关。上述两个方面的效果必将使中、西部经济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金融危机后我国资本流动障碍减小。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区域的储蓄率增加,全部新增储蓄转化为域内投资将导致域内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下降,从而使储蓄有外流的激励。如果不存在资本流动障碍,新增的储蓄不会全部转化为域内投资,或者说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使高储蓄率的区域具有同样的高投资率。因此,危机后我国资本流动速度加快,规模增加的特点也表明了我国资本流动障碍正迅速减小,资本流动和转移的成本正逐渐缩小。
参考文献:
1.王绍光,胡鞍钢.中国: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M].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