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的特点范文

区域经济的特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1: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区域经济的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区域经济的特点

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 空间统计 特点分析

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学探究的核心所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区域差异对整体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需要改变原有单一指标评价体系,使其向多指标发展。针对研究形式的特殊变化,需要从单纯计量模型实现空间的分析和转变。区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新的落脚点和突破口,也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按照统筹规划形式的具体要求对其进行设定和分析。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要求,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区域差异本质所在,进而实现对省区政府和中央政府区域经济的有效调控和管理。

一、区域经济实力分析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经济效益等都会对空间区域发展产生影响。针对财政收入、GDP密度和城乡居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具体要求,要按照产业比例和经济外向发展形式要求对其进行分析。人均工业总值、工业增加值等有效数据是衡量经济指标的关键所在,要提升数据的可信性,保证数据完整性,进而实现数据的有效利用。

1.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指的是将原有的多个指标综合成一个或者几个指标,将其作为反映指标建设的关键信息。根据现有数据可知,在数据因子分析过程中,需要适当对变量分析,按照因子具体要求,做好特征分析工作。分析显示,15个指标间KMO值为0.742,表明各变量间存在高度相关性,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选入特征根大于1的4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度为 :85.444%,表明 4个因子包含了绝大部分信息,其变化基本可以代表前述15个原始变量的变化.采用四次方旋转方式对因子载荷体系进行分析,根据指标显示可知,不同载荷大小存在差异,将主因子和副因子结合在一起。根据回归法可以分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情况,考虑到频率特征的要求,能得到区域的经济实力评分。如果频数分布属于正态范围,说明分数比较低的区域占有比例比较大。由于区域发展在不同主因子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可以以主因子的表征为基础,对经济发展指标进行评价,按照具体差异要求进行统计和评估。

2.空间自相关

空间自相关本身属于一种空间统计方式,指的是同一观测值在不同空间上的相关性。由于整体上受到地域分布因素的影响,会出现连续性明显的趋势,考虑到空间统计的具体要求,要从度量空间入手,对指标进行评价,按照全局反应系数的要求对其进行分析。空间临接和临近的区域单元属性比较相似,为了对属性关系进行分析,需要以局部指标为基础,按照空间联系指标要求对其进行设定。全局指标在验证不同区域的空间模式中起到重要作用,局部指标被应用到整个研究区域的空间模式,局部指标是反应一个区域单元某种地理现象或者某一个地理现象属性值相关的数值。当前很多学者对全局指标增加关注度,以Moran’s全局指数和LocalMoran’s局部指数为主:

(1)全局空间

根据取值范围的具体要求,在不同区间设定过程中,要对系数进行评价。如果区域间系数存在负相关,则说明系数范围小于0,要将其具体到经济发展的目标区域。如果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区位以上,则表明相似属性值比较高。

Moran’s表示的是空间权重矩阵,采用的临近标准或者距离值对其进行设定的,需要根据临近标准值的具体要求对其进行计算。此外是针对距离空间的权重矩阵,距离的空间权重矩阵方式是假定空间的相互作用,取决于区域间的质心距离。可以根据距离指标对其进行创新设计。其中K值表示的是临近矩阵,通常情况下,由于一般的门槛距离会导致简单矩阵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如果面积比较大,则说明相邻系数少,如果面积比较小,则可以以K值为评价指标。在实践过程中采用的空间计量模型是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直接对模型的估计和体验造成影响。由于标准的计量经济技术适用范围比较窄,可行性比较低,可以选择空间两段最小二乘法对其进行评估。模型的拟合度对线性模型有较大的影响,要提前对拟定值进行评价。

(2)数据样本和模型设定

LNGDP是区域GDP的对数形式,被解释为变量,沿海区域的人口比较少,经济比较发达,人均GDP比较高。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形式的影响,如果采用人均指标对模型进行解释,负面影响大,可以采取总量指标,以GDP为解释变量,具体包括:经济结构指标、产业结构指标,两者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在分析阶段可以采用代入模型的形式对其进行评估,通过模型的效果和显著性比较可知,在最后阶段要对选定的SGDP指标进行分析。根据现有所有制结构指标的具体要求,采用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对比例进行衡量,按照经济结构变量要求进行评价。由于所表示的结构指标比较特殊,采用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对比例进行衡量,能满足模型设定基础要求。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以现有模型构建为基础,要重新审视投资对经济的影响,用固定资产投资占GDP之比进行表示。此外受到政府因素的影响,通常认为政府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而政府的投资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要对选择的数据进行比较,发挥系统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二、区域经济空间差异特征

基于区域空间发展的具体要求,在后续发展阶段需要对差异比例进行分析,按照统计和设定要点对其进行合理化应用。以下将对区域经济空间差异特征进行分析。

1.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数计算

为了消除不良因素影响,要提前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按照SPSS17.0对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结合分析方式选择主成分。通过有效的分析可知,不同项目指标存在变量差异,表明不同变量区间存在高度相关性。统计学家要对给出的标准值进行评价,如果KMO数值大于0.8,则说明可以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巴特利特检验值要求,为了避免设定不合理的现象,必须拒绝假设,对原始变量进行有效的分析。必要时要提出3个主因子,对方差进行比较。如果提取的主因子比较合适,采用方差极大法旋转后能得到载荷矩阵。其一是GDP判定,针对非农业产值的具体要求,在后续设定阶段,将GDP和人均收入结合在一起,根据经济实力主因子的要求,对空间统计值进行假设。其二是工业生产值,其本身属于增加值,是经济活力的主要因子。

2.回归性分析

根据现有回归法计算因子得分,将其作为新变量保存在数据文件中,为旋转后各个主因子的方差设定确定标准。考虑到主因子得分加上权求和的数据变化,要提前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进行测定,如果指数比较高,则说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反之则说明比较低。从当前区域发展水平来看,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区域以西部区域为主,主要是受到科学技术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考虑到地区通体系以及开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必须对相对独立的区域发展引起重视,做好统计工作。

三、区域经济空间的计量分析

根据区域经济空间发展形式的具体要求,在后续实践过程中需要及时对变量信息进行分析,按照计量管理和统计设计的要求对其进行分析。以下将对区域经济空间的计量指标进行分析。

1.变量选择

(1)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主要是以财政收入为主,指的是国家财政参与到社会产品分配中得到的收入,是实现国家相关职能的关键所在。该指标可以作为衡量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以X6代表值为例,需要对县级行政单元的财政收入进行比较,正式财政收入对经济的影响。

(2)财政支出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要对财政资金的支付形式引起重视,做好具体管理工作,满足财政系统的整体要求。从理论上来说,对经济稳定增长有一定的要求,需要突出不同行政单元的支出值,表明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城镇投资

投资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因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影响投资间接对经济发展进行分析。

(4)储蓄能力

针对行政单元设定的特殊性,居民的存储直接影响储蓄和投资的均衡,在选定阶段需要对存储水平进行分析,找到代替变量,将其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5)结构形式

结构形式表现为不同区域内不同类型的产业部门比例关系,以相互影响为主,或者说是它们的综合。区域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和整体形式存在内在联系,结构升级和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可以以非农业比重为基础,将其作为产业结构的代替变量。

2.模型选择

区域经济发展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针对区域发展的特殊性,要对差异形式进行比较。综合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论证,可以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比对。基于分析形式的具体要求,可以采用空间统计学分析指数对其进行评价。以空间统计分析值为例,可以以Moran指数为检验标准,分析其中是否存在关联性。必要时可以建立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进行空间计量评估和检验。

3.空间相关检验

Moran能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各项系数进行有效评估,可以选择空间权重系数,对临近系数进行比较。考虑到检验区域的特殊性,需要以全局形式为标准,按照空间相关性检验指标要求对其进行评价。由于空间发展存在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在相似区域空间上呈现出积聚的趋势,高低经济发展水平和其他经济发展区域是相邻的,因此说明已有的指标存在本质性差异。如果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则可以按照误差和模型要求对其进行比较。常用的检验准则比较多,包括:自然对数函数值、似然比率、信息准则等,数值越大,则说明比率越低。

4.区域经济指标分析

我国东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高,空间集聚分布模式突出。浙江和江苏的持续发展速度比较快,和上海强劲的经济技术存在一定的联系。广东经济实力比较雄厚,但是相邻的区域发展速度比较低,经济对比比较大,考虑到对外开放政策的特殊要求,要根据经济联系力度做好统计工作。

结束语

针对区域性经济差异指标的特殊性,在区域发展过程中需要以指标系统为基础,做好空间计量统计工作。考虑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要求,需要对空间效应进行论述,按照空间效应的数据显示效果,对模型进行评价。空间效应的存在导致模型中误差存在关联性,其本身不满足基本假设条件,因此在模型中系统地考虑到误差项的空间自相关因素后,使用这些改进后的空间模型,就有可能正确估计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地理“溢出效应”。

参考文献

[1]杜小娟,吴华意,龚健雅.基于GIS的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空间统计分析[J].测绘信息与工程,2010,01(12):23-25.

[2]张红历,周勤,王志宇.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15(01):99-102.

[3]余鑫星,宫少颖,吴永兴.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03(12):27-32.

[4]白永平,张秋亮,黄永斌等.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空间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3,01(01):147-155.

[5]杨杨,吴次芳.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基于经验贝叶斯修正的空间自相关指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05(12):513-518.

[6]王晓丹,王伟龙.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1990~2009[J].城市发展研究,2011,05(04):43-48.

[7]陈培阳,朱喜钢.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化及其动力机制的空间分析[J].经济地理,2011,08(01):1252-1257+1282.

篇2

关键词:金融集聚;经济增长;影响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随着金融自由化过程日益加快,金融产业集聚已经成为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最为普遍的现象之一。

一、 金融集聚的含义及特点

金融产业集聚是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有所发展。通常金融产业集聚被定义为货币资金、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以及整体功能性金融资源等在时空动态运动的有机结合。

金融集聚有其本身不同于产业集聚的一些特征,只有综合考虑金融集聚的基本特征,才能正确把握金融集聚的内涵。这些特征包括:

1.金融集聚的地域性或空间性

初始时期,金融资源在地域分布上是不连续甚至分散的,正式这种初始的地域差异性,引致了金融地域的运动。金融地域运动是指金融资源遵循某些特定的规律而进行的地域配置、组合的时空变化过程,我们也可以把这种特定的运动称作金融运动的地域选择过程,归根结底就是金融效率的空间提高和调整。所以,金融集聚的地域性也可以称作空间性。金融地域的运动结果导致金融资源的集合,有利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实现,有利于促进该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发展。

2.金融集聚的动态成长性

金融集聚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这种动态成长性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量的方面表现为:金融机构数目的增长、经营规模的增长、经营范围的扩大、业务种类的多样化、服务领域的扩大以及资产总量的扩大等方面。质的方面表现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和金融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换句话说,在金融业的发展下,随着金融资源的集聚,金融产业不断发展成为地区金融中心,继续发展进而成为全国金融中心,更甚者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我国上海金融中心就是由着个过程延续和发展起来的。

3.金融集聚的复合性

金融产业集聚虽然是各种丰富的金融资源的结合、扩展和成长而形成的,但是金融集聚并不是由单个的金融产业孤立的成长和发展起来的,金融集聚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金融集聚形成初期,金融产业为了求得自身的不断发展,需要与其所在的经济地域系统保持可持续的空间物质交换关系。

金融集聚的复合性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金融集聚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不仅包括金融产业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过程,还包括金融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其次,金融集聚通常是做种动因交织的产物,在学术界,金融集聚形成的动因理论涵盖信息外在性、不对称信息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自组织理论等;此外,金融集聚的过程即是货币资金、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以及整体功能性金融资源时空动态运动以及有机结合的过程 。

4.金融集聚的层次性

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空间来看,由于自然条件、自然要素等方面的地域差异,在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下,为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金融资源必将会在某些特定规律的推动下产生一定的地域运动,并逐渐向位于其他资源优越的地区靠拢和集中,从而形成金融集聚的层次性。

二、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方面,区域金融的发展是在经济状态形成和变化的基础上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成功的区域金融发展也成为了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坚强支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金融集聚可以为实体经济产业的发展和集聚提供服务,进而对国家或地区甚至区域的经济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对区域经济的集聚和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因素是区域资本的形成、积累和发展,而区域资本的形成、积累和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本地区储蓄的增长。在由金融产业形成的金融集聚区域中,金融机构的数量和种类大大超过了单一的金融产业,另外,区域内金融制度的完善程度也远远超过单一的金融产业,有利于形成以利益为导向的互补和竞争并存的多元化储蓄—投资渠道。同时,如果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业务能力和金融股市场的运作效率,那么相应的金融服务业的交易成本会大大的降低,投资主体在这种刺激下也愈发活跃,同时资金的供给价格也会降低,从而达到缩短储蓄—投资转化周期的效果,促进有效的实质资本的形成 。

其二,金融集聚所拥有的金融服务可以为实体产业发展和集聚提供要素生产力。区域实体产业要求发展和集聚必需得伴随着要素生产力的提高,区域经济形成产业竞争优势必不可少的条件包括要素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而金融服务产业通过减少信息成本、加快各种金融信息的传递速度、促进产业资本的流通速度、吸收区域外甚至国外先进技术和减少科技成果的转化环节等方式要素的生产力,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

二、 结语

金融集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的重要表现,金融集聚水平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增长。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金融机构往往会向某一区域聚集形成金融产业集聚,以此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充分利用金融资源,并在行业竞争的压力下进行自我完善,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有效的推动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通过结合金融集聚的特点对区域金融集聚形式进行分析,利用金融集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的良好平台,促使区域经济呈现一个良好的发展势态。(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黄解宇、杨再斌,2006:《金融集聚论———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和实践解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月第1 版:P3。

[2]刘晓敏,2009:《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效力研究》,大众商务:P19。

[3]刘军、黄解宇、曹利军,2007:《金融集聚影响实体经济机制研究》,管理世界:P152-153。

篇3

(一)以沈阳、大连为龙头,辽宁各地的产业集群蓬勃兴起。素有“东方鲁尔”之称的沈阳市铁西区,机床、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建筑、电气、医药化工五大工业产业集群正在迅速壮大。大连则围绕优势突出的造船、装备制造、石化、电子信息产业,通过政府贴息等各种政策吸引企业入驻产业园区,产业的聚集度越来越高。抚顺精细化工、本溪中药、锦州硅材料及太阳能电池等产业集群都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其中许多产业集群的规模在国内领先。

(二)辽宁产业多集中在资源的开采、加工以及机械设备制造业。一是以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原材料开采加工业;二是以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以及炼钢、钢压延加工业为代表的钢铁业;三是以通用设备制造业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

(三)辽宁的产业集群整体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辽宁产业集群虽有一定的发展,但绝大部分产业集群的发展处于萌芽阶段。一些地方由行业发展的传统优势或自然资源优势形成的产业集群,由于疏于管理和引导,缺少人才的支持,导致产业布局混乱,企业间进行恶性竞争;一些地方虽然有工业园区建设,但并没形成合理的发展规划,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实际的区域发展过程中没能体现出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和效益。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核心来源是分工、创新和网络等机制,目前在辽宁地区还没有形成这样的机制。

二、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形成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其范围已经扩大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中,追求集群效应正在取代各种优惠政策而成为首先考虑的条件。在当前的形势下,可以说,国际经济竞争就是产业集群的竞争。地方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构成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高低。发展产业集群,既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又能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一)生产效率优势。集群中的企业间专业化分工和企业地理空间布局的相对集中,可以便利地共同使用外部资源,包括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公共信息资源和市场网络,共同利用某些辅助企业等,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同时集群内部的各个企业相互之间形成高效的专业化分工合作系统,有利于降低企业之间配套产品的采购运输和库存费用,从而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生产效率。

(二)创新优势。由于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的存在,企业集群能够使得原来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为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竞争优势,集群区的技术人员和工人的观念和技艺不断提高,各种机器设备不断得到改进,新产品和新工艺不断涌现,强化了技术吸纳能力,吸引了技术支持机构生产、营销、物流、环保等技术不断改善,这些都使地区的资源素质得以不断提升,从而大大加快了企业技术创新步伐。

(三)规模扩张优势。新企业不断加入集群。集群区域内企业的赢利示范效应会不断吸引新的投资进入,而且集群内大量集中的市场需求降低了设立新企业的投资风险,投资者更易发现市场机会,创业者更易发现产品或服务缺口,促使区域内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不断完善。随着产业集群规模的扩张,人力、技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加速进入产业集聚区,大量配套企业和服务性企业也相伴产生。此外,在产业集群内部,由于企业各自追求的细分市场并不完全相同,企业之间更多的是相互合作,容易形成产业的整体合力,企业群的外部效应也随之放大。

三、促进辽宁产业集群发展措施

(一)产业集群发展的科学规划与引导。产业集群虽然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发展产业集群方面无能为力。世界上许多国家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在政府制定的区域发展规划指导下完成的。如美国的麻州、加拿大的魁北克与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等在省(州)层面制定相应规划。因此,辽宁应该以“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为中心,搞好产业集群发展布局,实现辽宁区域经济的高效、有序发展。

(二)营造富有竞争活力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包括建立产业带、产业园区和基地,以及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齐全的专业化批发市场和畅通无阻的物流体系等等;软环境方面,包括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优化经商的法制环境、制定相应的财税政策、提供优质的服务以及其他方面的优惠条件。通过优化环境,营造透明的政策环境、高效的服务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规范的法制环境。

(三)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辽宁的中小企业发展十分活跃,是发展辽宁经济的重要力量。从国际上发展产业集群的经验看,中小企业在产业集群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此,辽宁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发展中小企业。首先,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建立企业信用评估中介机构,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沟通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公司、租赁公司的合作桥梁,推动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拓展融资渠道。其次,给予中小企业以有力的财政资金支持。在财政、税收等政策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对中小企业的专项资金支持要落到实处。第三,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支持和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开展产学研的合作,推动提高中小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机制的形成。

(四)整合辽宁的智力资本资源。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企业创新的源泉。辽宁拥有许多国内较高水准的高校,既可以向企业输送创新所需的科技信息和知识,也能为企业培养人才。辽宁的科研优势和高等教育优势如何转化为推动本省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引擎,成为不同产业集群进行创新的强大支持力量,还需要相关方面做大量的整合、调整和优化工作,尤其需要政府部门的全力推动和支持。

篇4

关键词:城市;景区;城乡一体化;规划

一、现代城市规划

现代城市规划是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科学的城市规划决策机制能保证城市建设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的集约利用相协调。其总体思路是,把城市规划的编制决策权、实施决策权和监督决策权分离,形成相互制约的权力结构,避免决策权的集中化,为城市规划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保证。因此,建议保留现有的规划局,但只负责规划的实施,增设城市规划决策委员会和城市规划监督委员会,分别负责规划的编制和监督。决策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的成员要来自不同的群体,包括市民和政府各部门的代表,实行集体决策。另外,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应完善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城乡融合规划等专业规划的编制,构建完整的、相互协调的城市规划体系。城市规划中心必须本着几个原则,除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原则外,还应“一地多用” ,使这块土地发挥最大的作用,使我国土地合理搭配使用。

由于城市是时间和历史的见证,因此城市发展与遗址保护应该和谐规划。由于遗址,遗迹作为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承载着一座城市乃至整个国家或世界文化闻名的根源和发展历程,因而,怎样使城市发展和遗址保护相得益彰,让当代城市既展现出现代文明的普遍性,有保留民族历史文化风貌的独特性,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随着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展及城市建设的更新,城市规划区内遗址文物的大量出现,使得人们对城市遗址文物在城市发展中的命运更加的关注。虽然城市与遗址之间并不必然联系,但却越来越的被连接在一起。城市发展并不必然需要摧毁遗址,遗迹所映射的历史文化。如意大利的米兰,法国的巴黎,充分将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相结合,最终使其成为世界典范,为城市再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城市发展所代表的现代文明与遗址等所表达的历史文明都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将其共同融入城市发展需借助于事前的统筹安排,事中的修正执行,事后的保护制等措施。通过城市规划,将城市发展中旭传承的历史文明与在此基础上发展创造的现代文明融为一体。城市规划上述功能的发挥,须遵守一定的原则,主要指从城市原有的发展基础这一实际出发,科学预测城市远景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将城市防灾减灾安全纳入规划体系等方面。

二、城市景区规划特点

城市景区规划具有如下特点:

1.目的地规划

城市景区作为旅游目的地,是要满足游客到这座城市之后的旅游需求而进行的规划;因此不必涉及这座城市作为客源地满足市民出游需要的规划。旅游目的地规划决不仅仅是旅游线路和旅游景区的问题,它要涉及到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旅游要素,即城市景区规划的综合规划。

2.目标性规划

城市景区规划作为一个产业规划门类,不可能不涉及旅游业发展目标和指标问题。所以我们在进行城市景区规划时就要做好城市旅游发展的定位,又要设定发展的指标,并且这个指标要与城市的承载力相适应。我们从中国城市的调查显示,住宿往往会成为这个城市接待规模扩张的最后的瓶颈要素,例如昆明,由于宾馆数量较少,许多游客只好住在呈贡等周边地区了。

3.景区的保障平衡性

就是要我们确定景区需求特征、旅游吸引物类规划、景区规划实施的保障体系。不同等级、类型与区位的度假区具有不同层次,相对固定的游客市场,确定游客市场及其需求特征,开发针对性的度假旅游产品是度假区成功的前提。 就如南京的夫子庙,景区内有了许多吸引游客的物类特征。同时我们还要提出城市景区规划实施所需要的政策、融资、管理等保障体系。

城市景区规划特点还包括科学性即科学的功能分区与旅游吸引游客物类规划,环境容量确定与接待设施规划,道路交通与基础设施规划,度假环境的保育规划。地域性即针对度假区的地脉与文脉特征,通过创意策划与规划布局,形成度假区的地域特色。可操作性即旅游度假地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实施,所以要将发展策划与规划布局有机结合,长远发展与近期建设相互衔接,旅游规划与实施管理紧密配合的特点。

三、城乡一体化的城市规划发展趋势

农村作为城市以外的人居系统,其构成成为人与自然共生复合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我国村、镇的数量众多,至2005年底统计,我国共有村庄313.7万个,农业用地面积占国土陆地面积55.98%,全国村镇总人口9.38亿人。我国农村的发展问题,尤其是传统农村社会开始解体之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近代以来,农村规划的实践和研究开始活跃起来,虽然这些不能够理解成是现代意义上的农村规划,但是却有重要的价值,才能对今天的农村规划做出准确的定位和判断。 这一理论实践的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近代“农化派”先锋人物梁漱溟‘等发起的“乡村运动”,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特殊社会形态,从乡村着手,以教育为手段来改造社会。在全国完成,宣告了封建土地制度和农民苦难命运的终结,推动了农业发展,为日后农村经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大水库和若干合作社共用的水渠系统的修建改善土壤灌溉条件,减少了洪涝灾害在农村的肆虐、保障了旱季农业灌溉;许多农村进行了农村的建设,改善了农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卫生。科学合理地发展小乡镇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了“行政区划”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的根本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

篇5

内容摘要:本文以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以实证方法发现后危机背景下我国资金流动具有顺向流动、规模增加、速度加快、流动障碍减小等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这种特点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区域经济 资本流动 后危机背景

现代经济条件下,资本要素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状况的变化,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同样,一个国家内部资本在不同区域间的流动状况,不仅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而且影响着一个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质量,以及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对一个国家区域资金流动特点及影响的研究意义重大,在后危机背景下这个问题变得尤为重要,以往学者对资本在区域间流动的研究着重于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着重于后危机背景下资本在区域间流动特点及其对国家整体经济结构及增长质量影响的研究。

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一)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1.新古典增长理论。以索罗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在边际报酬递减、要素自由流动及技术既定等条件下各国各地区经济增长通过资本劳动比率调整机制将最终趋于稳定状态。经济增长的稳定状态在现代区域经济收敛理论中被表述为区域收敛性(convergence)。

2.基于新增长理论的β收敛与δ收敛。基于新增长理论的β收敛与δ收敛由Barro和Sala-I-Martin提出,β收敛指出了一个经济系统内人均产出增长率与初始人均产出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具体为: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较低的经济系统,人均产出增长率趋向于比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较高的经济系统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即系统内人均产出增长率与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负相关。δ收敛是指不同经济系统间人均收入的离差随时间推移而趋于下降的现象。

进一步研究还发现β收敛是δ收敛的必要条件,绝对收敛只分别存在于富裕国家集团内部或贫穷国家集团内部,不存在于分属不同(俱乐部)的国家之间,对110个包括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检验,仅发现了控制其他变量时的条件收敛现象。

3.资本流动是β收敛的重要因素,同样条件下资本流动性强的国家具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Rain和Yuen利用外债和GDP比率指标代表资本流动性,对资本流动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发现:资本流动性是导致不同国家之间经济增长趋于收敛的重要因素,如果对资本流动性条件加以限制,就一定会导致不同国家经济增长趋于发散,Edwars(2001)的实证研究认为,在控制其他变量时,资本流动性强的国家比限制资本流动的国家具有更高的增长率。

4.资本流向是区域发散的重要因素,资本自由流动本身并不会纠正区域发散趋势。新经济地理理论中区域发散(divergence)理论认为:运输成本、聚集经济、规模经济递增收益、外部性、人力资本、技术扩散等是影响区域之间经济增长趋异或发散的重要因素。该理论认为,企业投资的区位选择往往具有集中的趋势,企业通过产业聚集获得递增收益,因此,资本流动并非总是从资本富裕区域流向稀缺区域,资本流动方向会受到产业聚集和外部性所形成的递增收益的影响。

(二)资本流动的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的研究也注意到了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下几方面:

1.资本流动导致地区差距的影响因素。从要素禀赋条件如人口增长率、人力资本比重、固定资本形成比率、基础设施投资比率、要素利用程度及利用效率如就业率、劳动生产率、投资效率,改革开放制度条件如劳动力市场完善程度、对外开放程度、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程度,企业市场化程度等方面寻求导致地区差距的影响因素以及扭转差距扩大趋势的对策(王绍光、胡鞍钢等,1999)。豆建民(2005)对中国国内资本流动性进行总体检验,并计量国内资本的总体流动方向,考察了这种资本流动对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他认为,国内资本的跨省流动性在1992-1993年较差,之后逐渐增强,国内资本的跨省流向总体上是流向增长较慢的省份,国内资本的这种流向以及流动程度不断增强,促使各省之间的增长率差异显著下降。

2.资本存量配置变化情况。龚六堂和谢丹阳通过计量各省份资本存量的边际生产率差异水平,发现各省之间年资本存量的配置有效性逐年增加,之后处于稳定水平。

后危机背景下资本流动特点

资本流动主要受到储蓄、信贷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故本文把储蓄、信贷和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资金流动观测的重要指标,文中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一)危机前后各区域储蓄变化情况

图1是1992-2008年东、中、西部地区储蓄额占全国储蓄额的比重,从图1中曲线变化可见:

1.东部地区从1992年至2006年存款占同期全国储蓄总量的绝大部分,且比重一直呈缓慢的上升趋势,从1992年的60.6%上升到2006年的65.4%,14年增幅4.5%,年均增幅0.32%。2006年金融危机后这一比重呈较快的下降趋势,由2006年的65.4%降为2008年的63.9%,两年降幅1.5%,年均降幅0.75%,是危机前年均变化幅度的2.34倍。

2.中部地区储蓄余额占全国同期存款余额的比重从1992年到2005年基本稳定在19%-20%,2006年起这一比重开始下降,从2005年的19%降为2008年的15.2%,降幅相对较大。

3.西部地区储蓄余额占全国存款余额的比重相对较小,并且这一比重在金融危机前后变化不大。

由此可见,金融危机对东、中部储蓄影响比较大,这缘于东、中部外向型经济结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影响到企业、个人的储蓄。

(二)危机前后各区域贷款余额比重的变化

图2是1992-2008年我国东、中、西部贷款余额比重的变化,从图2中可见:

1.东部地区从1992-2006年贷款余额占同期全国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这一比重从1992年54.7%上升到2006年65.5%,2007年达到65.6%随后降为2008年的61.3%,降幅比较明显。

2.中部地区贷款余额占同期全国余额的比重从1992年以来基本呈下降趋势,这一比重从1992年的25.7%降为2006年的18%,2008年这一比重下降为14.4%,降幅较大。

3.西部地区贷款余额占同期全国余额的比重从1992年以来也呈下降趋势,从1992年的20.2%降为2006年的16.5%,2007-2008年这一比重分别为16.5%和17%,可见金融危机对西部贷款余额影响不大,这一方面源于西部地区相对而言非外向型的经济结构,另一方面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经济政策的倾斜有关。

(三)危机前后各区域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变化

图3是1995-2008年我国东、中、西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变化,从图3中可见:

1.东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占全国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绝对大的比重,1995-2006年这一比重基本稳定在70%以上,金融危机之后这一比重迅速下降,2007-2008年这一比重分别为68.6%和43.5%,降幅非常明显。

2.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上升趋势,从1995年的12.5%上升为2005年的20.6%,金融危机之后这一比重上升更加明显,2008年这一比重上升为21.9%,接近同期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50%。

3.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较小,2005年前这一比重基本稳定在12%左右,2006-2007年这一比分别为8.1%和10.7%,2008年这一比重迅速增长为19.9%,增幅非常大,这与国家同期经济刺激政策有关。

结论

金融危机后我国资本流动跨区域流动加快,东部地区储蓄、贷款与固定资产投资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资本流动呈现明显的顺向流动特点。资本正从经济比较发达、经济增长较快的东部地区向中部、西部转移,尤其是向西部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资本这种顺向流动的趋势,将使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更加均衡。

金融危机后,国内资本跨区域流动速度加快,流动规模迅速增加。这种状况一方面源于资本要求更高的回报率,另一方面和我国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尤其是发展西部的有关政策有关。上述两个方面的效果必将使中、西部经济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金融危机后我国资本流动障碍减小。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区域的储蓄率增加,全部新增储蓄转化为域内投资将导致域内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下降,从而使储蓄有外流的激励。如果不存在资本流动障碍,新增的储蓄不会全部转化为域内投资,或者说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使高储蓄率的区域具有同样的高投资率。因此,危机后我国资本流动速度加快,规模增加的特点也表明了我国资本流动障碍正迅速减小,资本流动和转移的成本正逐渐缩小。

参考文献:

1.王绍光,胡鞍钢.中国: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M].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篇6

一、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出口―工业―能源”已形成增长链

2007年以来,我国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并带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而工业增长又带动能源消耗增长。据海关初步统计,2007年1~6月全国出口5467.3亿美元,增长27.6%,同比加快2.4个百分点,机电产品等工业制成品占出口的九成以上。在出口的带动下,前6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比去年加快0.8个百分点,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高耗能产业增速都在20%以上。工业能耗一直占我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0%以上,工业的快速增长直接带动了能源消耗的增长。1~5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2422.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83%。其中,占总用电量75%的工业电耗同比增长了17.59%。

可以看出,“出口增长―工业增长―能耗增长”三者已形成新的增长链,并将对今后的经济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二)居民消费保持快速增长

自2005年以来,我国消费一直保持了温和上涨的态势。2007年l~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4%,增速创下1997年以来的新高。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速也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消费的持续增长主要是因为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4.2%,增幅高于上年同期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3.3%,是1997年以来同期增幅最高的。

在城镇居民收入提高较快同时,分配差距则出现了微弱下降变化。央行一季度的调查数据显示,分配差距基尼系数从2006年1季度的0.450下降为2007年1季度的0.448,分配调节政策正在发挥作用,这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平均消费倾向和总体消费水平。受收入增长和消费倾向提高的影响,预计全年消费增速将高于去年。

(三)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反弹

2007年前2月份到前6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23.4%、25.3%、25.5%、25.9%和26.7%,逐月增加。同时,作为先行指标的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也逐月上升,分别为-35.8%、-13.9%、-2.2%、6.1%和6.4%,到5月份由负转正,这也意味着后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还会继续攀升。

预计,下半年投资增长将会有所回升,但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投资增速总体上仍将保持在较为合理的区间内。

(四)居民消费价格呈结构性上涨

2007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CPI)基本逐月上涨,前6个月涨幅分别为2.2%、2.7%、3.3%、3%、3.4%和4.4%;上半年累计涨幅为3.2%,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9个百分点,超过国家今年的预控目标(3%)。

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主要由于粮食价格上涨,并带动了油、肉、蛋价格上涨,进而带动食品价格的总体上涨。在3.2%的CH涨幅中,食品价格就带动了2.5个百分点。

由于今年全国夏粮产量达到11534万吨,同比增长1.3%,连续第四年获得丰收,粮食价格将逐步回落。同时。国家正采取措施增加副食品供给,食品类价格也将会逐步趋稳。预计,全年消费价格涨幅不会很高。

二、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

(一)国际收入不平衡更加严重、汇率的作用需要反思

2007年前6月份,我国外贸顺差累计达到1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4.3%;实际利用外资319美元,同比增长12.2%。贸易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都在继续扩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更加突出,而且在短期难以解决。究其原因,既有短期因素性,也与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相关。

从短期因素来看,一是国内钢铁和有色金属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2006年开始较快转向国际市场。二是今年以来,国际钢材价格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出口的盈利水平较高。三是企业对出口退税和出口关税调整的预期比较强烈,加快生产、抢先出口的活动比较普遍。

从经济发展阶段看,一是国际产业转移带动了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大幅度增长。二是国内竞争激烈,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越来越多地转向国际市场,例如轻纺、服装、家电和近来的钢铁、有色金属等,而中国劳动力充裕的优势和民营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推动了一般贸易出口大幅度增长。三是国内产业升级导致很多产品国产化程度提高,替代进口能力增强,抑制了进口需求。四是美元对欧元贬值、国内物价水平较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更小一些。因此,汇率变化对外贸顺差的调节作用尚不明显。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依然较强的情况下,升值本身对抑制出口、减少贸易顺差的作用将会很小。宏观经济数据更是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以来,我国的出口不降反升,而且升值速度越快,出口增长越快。这种异常关系说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真实出口的影响不大,但却诱导了出口虚增成分的增加,其最终结果反而是增加了国际收支顺差。因此,汇率是否能作为我国调控国际收支的主要政策工具,需要重新反思。

(二)资金流动性过剩压力继续增加,股市发展已与实体经济背离

2007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7.06%,高于央行16%的全年目标;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20.92%,比上年同期加快7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48%,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24个百分点。1~6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2.54万亿元,占央行今年预控目标(2.9万亿元)的87.6%。

在资金使用效率显著提高的背景下,货币流通速度(Ml/M2)一改长期以来的下降趋势,在2004~2006年保持稳定,2007年以来明显加快,表明定期存款活期化的趋势仍在加剧。各类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较高,仍具有较强的信用扩张能力。人民银行提高利率后,货币市场利率略有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些情况表明,货币供应量仍在较快增长,流通中货币数量偏大、增长偏快的问题还在发展。资金流动性过剩刺激了商业银行的放贷行为,尤其是中长期贷款,容易引发固定资产投资膨胀,也不利于抑制过旺的投机性买房需求,并加大通胀压力,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当前更重要的问题是,资金流动性过剩对虚拟经济、特别是对股票市场产生的重大影响。

由于3月份的消费价格涨幅就已超过3%,高于一年期银行储蓄利率,加上利息税,实际存款利率已为负值。居民存放银行的资金每天都在缩水,储蓄“以脚投票”,转向其它投资,尤其是股票,导致今年以来股票市场异常火爆,并出现新一轮的“全民炒股”。

股市上涨,能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消费,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吸纳剩余的社会资金。但2007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率只比去年高出0.6个百分点,主要股指“沪市综合指数”比2006年初以来暴涨了三倍多。目前A股的平均动态市盈率在30倍左右,远高于世界平均的18倍,而且有继续上涨的趋势,股市发展与实体经济失衡,已是不争的事实。

(三)节能减排的任务更加艰巨,深化改革刻不容缓

“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水平要比2005年下降20%,而且是为数不多的约束性指标之一。据此测算,2010年万元GDP能耗水平要下降到0.98吨标准煤(2005年价格水平),年均要下降4.4%。但“十一五”节能降耗工作开局并不良好,2006年万元GDP能源消耗水平为1.21吨标准煤(2005年价格水平),只比2005年下降1.23%。尽管能耗水平的变动不是均匀的,5年下降20%并不等于每年都要下降4.4%,但由于第一年只下降了1.23%,以后4年要下降18.77%,年均要下降5.4%,实现难度更大。

2007年一季度,电力消费对GDP增长的弹性系数达到了1.34,远大于1,上半年的弹性系数可能比一季度还要大,说明终端能源消耗要快于经济增长,节能减耗的任务更加艰巨。

2006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594.4万吨,比2005年增长1.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31.3万吨,比2005年增长1.2%。由于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加快,重工业比重上升,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水平不太可能下降,减排的任务也更加艰巨。

在保持较高经济增速的条件下,能耗和污染水平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这两个因素。但是,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产业结构调整有着一定的刚性,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从2003年的41.4%下降到2006年的39.5%,连续三年下降。又由于近两年我国产业内部能源消耗水平、污染排放水平大幅上升。因此,未来5~10年,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技术方面。但不论是产业结构优化还是技术进步,都应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事实上,资源(包括环境资源)定价机制不科学,资源产品价格偏低是我国能耗、污染水平偏高的根本原因。因此,深化资源市场化改革、让价格发挥基础性作用,应成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根本措施和当务之急。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

(一)实行稳健的财政治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方面,将进一步优化政府预算支出和政府投资结构,增加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增加城乡公共教育、卫生事业、基本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投资。进一步完善粮食不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和实施最低收购价等政策,加强粮食市场调控,稳定粮食价格和种粮收益,并采取多种财政支持措施,增加生猪生产。资源税的改革将会加快,同时,通过税收优惠、加速折旧等财税手段,促进节约资源和自主创新。

货币政策方面,将根据稳定投资、稳定证券市场运行的要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控制中长期贷款总量和投放节奏。由于商业银行超额储备率和企业的利润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说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的调整仍有一定空间。货币政策将采取“稳中偏紧”的取向,以公开市场操作、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为主回收资金流动性。同时,逐步停征利息税,适时小幅提高存款基准利率水平,维持存款实际利率为正,推高货币市场利率水平,抑制实体经济的过快增长。

(二)在不违背WTO基本原则到前提下,加快外贸外费政策转型

一是综合运用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节进出口总量和结构。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将“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退税和关税水平调整到合理水平,限制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产品出口,调节出口总量,并推动出口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下半年,出口退税政策还将继续调整,出口许可、配额管理、加工贸易政策也将有所调整。

二是积极扩大进口。将进一步降低部分先进技术设备、能源、原材料产品的进口关税,增加战略资源的储备;在检验检疫、海关通关等方面进一步改善条件,提高进口便利化程度;加强进口的公共信息服务,组织进口展览会和企业采购,为企业进口搭建平台,降低企业进口成本。

三是扩大对外投资。通过在境外建立经济协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办法,与有条件的国家进行合作j鼓励我国的纺织、轻工、家电、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的企业走出去,在合作区内投资办厂。通过这种方式既减少资本项目顺差,又转移出口和贸易顺差。

四是加大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将加大对假报出口、以次充好、低价高报以及利用小规模纳税人货物、未缴税或缴税不足货物实施骗取出口退税活动的打击力度,挤压对外出口中的虚假成分。

(三)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加快资源产品定价机制改革

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将是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限制高耗能产品出口。除了出口退税政策以外,国家还将加快制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财税鼓励政策,推动企业的节能环保行动。差别电价政策将会很快得到实施;能源价格改革将会有实质性进展;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将会进一步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和排污收费标准将会有较大提高。

中央政府将加快制定和完善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少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完善统计制度,严格实行问责制,使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节能减少任务将更具体,责任更明确。同时,改革财税体制,理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税关系,合理引导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提高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四)适度稳定居民消费需求 努力稳定房价

以旺盛的购车购房需求为特征的消费结构升级,对重化工业发展和投资增长的刺激作用会持续较长时间,有可能激化消费升级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为此,在稳定投资增长的同时,适度引导购车购房需求,稳定消费结构升级速率,也将是宏观经济政策考虑的重要内容。

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及以下水平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已经成为我国住房政策新的共识,各级政府将从稳定预期,保障基本生活出发,在目前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政策基础上,加快建立覆盖更全面、更规范的城市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同时加快发展二手房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分流购房需求;加大“90平方米以下户型占70%以上”、追缴土地增值税等既有政策的执行力度,并积极开展物业税(不动产税)征收试点工作,与物权法结合起来,以制度创新来控制投机性购房需求。

篇7

【摘要】 目的 分析西安地区宫颈组织中HPV的流行状况和感染亚型分布,分析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以期为西安地区宫颈癌致癌机制及HPV疫苗研制起到推动作用。方法 收集2007年10月-2009年9月间在本院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150例标本(包括炎症50例,CINⅠ39例,CINⅡ35例,CINⅢ 20例,宫颈鳞癌6例),进行HPV分型分析。结果 共检测出16种HPV亚型,其中包括 11 种高危型 HPV(16,18,31,33,35,39,52,58,59,66,68型), 3 种低危型(6、11和42型)以及2种中国人常见亚型(53型和66型)。高危型中HPV-16 型是最常见的,累计检出35例(其中单一感染17例,混合感染18例),占感染病例的37.6%(35/93);其次是HPV- 39型,累计检出18例(其中单一感染11例,混合感染7例),占感染病例的19.4%(18/93),而且6例宫颈癌中有2例都有HPV-39感染;HPV-58型居第三位,累计检出8例(其中单一感染4例,混合感染4例),占感染病例的8.6%(8/93);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常见的HPV-18型仅在1例混合感染中存在。低危型HPV感染率最高的亚型分别是HPV-6和HPV- 11型。不同类型的宫颈组织中HPV感染亚型并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西安地区HPV流行亚型明显不同于其他地区,通常认为流行于非洲的HPV-39在西安占到第二位。不同病理类型的宫颈组织中,高危型HPV的分布无明显差别。明确一个地区宫颈HPV流行亚型分布,可为区域特异性HPV疫苗的研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 宫颈癌;人瘤病毒;亚型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evailing status,genotype distribution of HPV infec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cervix lesions,which will produce an active effect on the mechanism and HPV vaccine research of uterine cervix cancer.Methods 150 cytology specimen of uterine cervix were collected for HPV typing.Among the 150 cases,50 cases were inflammation,39 were CINⅠ,35 were CINⅡ,20 were CIN Ⅲ and 6 were 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cervix.Results 16 HPV subtype were detected,including 11 hish risk type(16,18,31,33,35,39,52,58,59,66,68),3 low risk type(6,11 and 42) and 2 Chinese common type(53 and 66).HPV-16 was the most frequent high risk subtype,total 35 cases were detected HPV-16 infection(17 were single infection and 18 were mixed infection),which account 37.6% for infected cases;the next is HPV-39, total 35 cases were detected HPV-16 infection(11 were single infection and 7 were mixed infection),which account 19.4% for infected cases, moreover,2 of 6 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cervix were HPV-39 infection. The third was HPV-58,total 8 cases were detected HPV-58 infection(4 were single infection and 4 were mixed infection),which account 8.6% for infected cases;but the HPV-18,which is common at other country or region,was only detected in one mixed infection.Infection rates of HPV-6 and HPV-11 were the most frequent two low risk types.There was no obviously different HPV types among different cytology specimen of uterine cervix.Conclusion HPV subtype distribution is obviouely different to other area.HPV-39,which is considered prevailing in Afric,is the second common subtype in Xi'an. Different cytology specimen of uterine cervix weren't found different high risk HPV subtypes distribution. Identifying the HPV prevailing ststus can provide clinical basis for regiospecificity HPV vaccine research.

[Key words] uterine cervix cancer;human papilloma virus;subtype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全球恶性肿瘤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相对于其他肿瘤,宫颈癌是病因相对明确的少数恶性肿瘤之一。高危型人瘤病毒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至今已经分离鉴定出超过200种HPV病毒的亚型,其中有20多种可感染生殖道上皮。文献报道HPV-16型和18型是最常见的,其与70%的浸润性宫颈癌有关。目前HPV疫苗研究多是针对HPV-16和18型,对其他型别的感染并不具有保护性。而不同国家和地区HPV的流行亚型存在地域性差异。本研究分析了西安地区宫颈组织中HPV的流行状况和感染亚型分布,分析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以其为西安乃至西部地区宫颈癌致癌机制及HPV疫苗研制起到推动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07年10月-2009年9月间在本院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病例,共150例。年龄18~62岁,中位年龄34岁。所有病例都来自西安或其周边地区。按照2003年WHO《女性生殖器官和乳腺肿瘤的病理学和遗传学》诊断标准,炎症50例,CINⅠ39例,CINⅡ35例,CINⅢ 20例,宫颈鳞癌6例。宫颈液基细胞学诊断采用TBS(The Bethesda System)报告系统。细胞学诊断分为WNL 20例,ASCUS 70例,LSIL 34例,HSIL 22例,宫颈鳞癌4例。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超薄TM液基细胞学制片系统;HPV核酸扩增分型检测系统,包括DNA提取试剂盒、PCR扩增试剂盒及杂交试剂盒和医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仪由凯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ABI2720普通扩增仪由美国ABI公司生产。

1.3 方法

1.3.1 标本取样步骤和要求 取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先用棉拭子将阴道或宫颈口过多的分泌物轻轻擦拭干净,再用宫颈刷紧贴宫颈口稍用力顺时针旋转5圈,然后放入有专用细胞保存液的试管中;对于组织标本,采用无菌手术剪取,同样装入专用保存液;以上标本均于4℃保存,1周内测定。

1.3.2 HPV的分型检测 严格按照凯普HPV分型检测试剂盒要求进行操作,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仪中完成低密度基因芯片膜杂交。共能检测以下21型,包括13种高危亚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5种低危亚型:HPV6、11、42、43、44;3种中国人群常见亚型:HPV53、66、CP8304。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12 0统计软件,进行列联表(R×C)资料分析及多元logi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与液基细胞学诊断结果比较 见表1。表1 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与液基细胞学注:WNL(正常范围);ASCUS(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LSIL(低度鳞状上皮细胞病变);HSIL(高度鳞状上皮细胞病变);SCC (鳞状细胞癌)

2.2 HPV感染的基因型构成 150例患者标本的基因分型结果,见表2。共检测出16种HPV亚型,其中包括 11 种高危型 HPV(16、18、31、33、35、39、52、58、59、66、68), 3 种低危型(6型、11型和42型)以及2种中国人常见亚型(53型和66型)。HPV- 16型累计检出35例(其中单一感染17例,混合感染18例),占感染病例的37.6%(35/93);HPV- 6型累计检出24例(其中单一感染15例,混合感染9例),占感染病例的25.8%(24/93);HPV- 39型累计检出18例(其中单一感染11例,混合感染7例),占感染病例的19.4%(18/93);HPV- 58型累计检出8例(其中单一感染4例,混合感染4例),占感染病例的8.6%(8/93)。高危型中HPV- 16 型是最常见的,其次是HPV- 39型,HPV-58型居第三位,而HPV-18型仅在1例混合感染中存在。低危型HPV感染率最高的亚型分别是HPV-6和HPV- 11型。表2 HPV感染的基因型构成 (n=93)

2.3 不同类型宫颈组织的 HPV 感染率 150 例宫颈标本中, 共检测到 93 例 HPV 感染, 阳性率62.0%。6 例宫颈鳞癌全部有高危型HPV 感染, 所感染的基因型包括HPV-16、39、58及混合感染。高级别病变(CINⅡ-CINⅢ)中未见低危型HPV单纯感染。不同组织病理学类型的宫颈组织中HPV型别未见明显差异。感染率见表3。表3 不同类型宫颈组织HPV感染率HPV阳性例数 HPV阴性例数 阳性率(%)

3 讨论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据Munoz[1]等和Einstein[2]等报道,HPV基因型分布有地区差异,与宫颈癌相关的型别也不尽相同。在国际癌症研究协会(IARC)的最新研究中,15种最常见的亚型分别为 (按递减顺序排列)16、18、45、31、33、52、58、35、59、56、39、 51、73 、68和66。除16亚型外,18亚型感染比例最高;居第3位的在非洲、南亚、欧洲、北美是45亚型,而在美国中南部则为31亚型;居第4位的在非洲北部是33和31,非洲南部则是33/58和56,美国中南部是45和33,南亚是52和58,欧洲和北美是31和56/68 亚型。日本52型居第2位,韩国33和58型分别居第2、3 位。

目前国内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较少,而宫颈癌 HPV感染型别有着很大的区域性,中国地域宽广,人口众多,HPV 基因型分布复杂。深圳地区主要流行的HPV亚型为HPV-16(44.3%)、HPV-58(16.4%)及HPV-52(13.4%)[3]。HPV-16、58、18、31亚型是湘南地区浸润性宫颈癌最常见的感染类型[4]。延边地区宫颈病变组织中HPV感染类型主要有HPV-16、18、33、45、52型等[5]。

本文的资料则表明,在西安地区高危型HPV感染中,HPV-16型也是最常见的,但第2位却与其他地区不同,为HPV-39型,HPV-58型居第3位,而HPV-18型仅在1例混合感染中存在。这更进一步说明HPV分布的地域差异。

目前HPV疫苗用于预防和治疗HPV感染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现已上市的HPV预防疫苗具有“型特异性”,仅对预防HPV-16和18型2种高危型的HPV感染有效。而不同HPV亚型对不同种族人群致癌性的强弱也明显不同[6,7]。明确一个地区 HPV流行的主要型别,对于评估患者预后,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还可以为科研人员研制有针对性的基因疫苗提供可靠依据。

高危型HPV基因型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形成的先决条件,但是,目前HPV持续感染的标准还很模糊。从时间上来说不同学者的研究有不同的时间定义,从3个月到2年不等。从感染的HPV基因型上来说,有学者认为不同时间相同HPV基因亚型的感染才可以定义为持续感染。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不同时间即使不同的高危型HPV基因亚型的感染也应当看作持续感染。由于90%HPV感染都可以在6个月内被自身免疫机制所清除,检测患者感染的HPV基因亚型可以监测患者携带病毒的时间和患者机体清除病毒情况,对病毒持续感染有一定的提示价值。

参考文献

1 Munoz N, Bosch Fx, Sanjose S, et al. Epidemiologic classification of human papilomavirus types associated with cervical. cancer. N Engl J Med, 2003, 348(6): 518- 527.

2 Einstein MH, Goldberg GL. Human papillonmvirus and cervical neoplasia. Cancer Invest, 2002, 20(7- 8): 1080- 1085.

3 韩定英,吴洁,姜碧卿,等.深圳市罗湖区1420例妇女生殖道人瘤病毒筛查结果分析.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2):42-43.

4 陈建辉,东.湘南地区浸润性宫颈癌 HPV基因分型的研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2(12):1852-1854.

5 姜宏宇,张美花,韩艳,等. 韩国与中国延边地区宫颈病变组织中人瘤病毒感染类型比较.吉林大学学报,2009,35(4):746-750.

篇8

关键词:手指静脉;像素点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6-3876-03

信息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如何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个人信息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最近几年在发展起来的安全技术之一,它主要是利用生物特征采集装置与计算机技术,对于人体特有的生理特征进行个人身份鉴别,主要基于生理特征生物方面主要包含了指纹,人脸,虹膜,手指静脉等特征,在目前生物特征识别中,指纹识别体表特征识别,容易存在损害,容易伪造的缺点;人脸识别具有一定的优点,但容易受到年龄,易容,易损失等不足,识别精度收到限制,虹膜识别虽然具有的一定优越性,但是由于采集设备造价高,无法适应进行面向基层推广。经过医学研究证明,人具有唯一的手指静脉纹路,因此,手指静脉识别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1]。

手指静脉识别是一种新颖的识别技术,主要是通过隐藏在人体手指腹部的静脉血管进行身份识别。文献[2]提出了手指静脉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在分析人类视觉系统(HVS)性能的基础上,将图像有效区域、对比度、位置偏移度、模糊度、信息熵作为评价手指静脉图像质量的参数.并综合分析这些参数,加权获得静脉图像总质量评价函数.实验表明,得到了与主观评价结果相一致的客观评价值。文献[3]提出一种基于Fisher准则的手指静脉融合算法.首先对手指静脉图像进行特征点提取,分别计算待匹配图像特征点与注册图像特征点的正向平均豪斯道夫距离(FMHD)和反向平均豪斯道夫距离(RMHD),然后基于Fisher准则确定FMHD和RMHD的融合参数,将融合得到的豪斯道夫距离作为新的匹配分数;在上述算法的基础上,将得到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3根手指静脉的匹配分数进行融合,以进一步提高手指静脉的识别率.实验结果表明,与通常采用的FMHD相比,采用融合后的豪斯道夫距离的误识率有明显降低;而采用三指静脉融合后,误识率由单个手指的1.95%降低到0.27%。文献[4]提出了基于手指指尖点的旋转定位方法,改进了基于方向模板和局部动态阈值分割提取静脉特征的方法并用改进Hausdorff距离(MHD)距离进行匹配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同一根手指的图片可以达到0.75%的等误率,正确识别率达97.25%,对实际手指静脉身份识别产品的开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献[5]提出一种直接基于子图像向量的线性鉴别分析方法,即模块PCA手指静脉特征提取算法。上述算法通过对图像进行分块,利用PCA对分块得到的子图进行鉴别分析。由于使用子图像矩阵,能有效地抽取图像的局部特征,避免使用奇异值分解理论,过程简便。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识别性能上明显优于传统PCA算法和小波矩融合PCA方法,识别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文献[6]提出通过计算手指轮廓线的主方向和末节关节腔位置对手指摆放位置的随机变化进行校正,并初步定位分割出手指静脉感兴趣区域。运用迭代优化方法实现手指静脉感兴趣区域分割结果的精确提取。在小型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感兴趣区域具有较好的聚类特性。说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从同一手指姿态变化的多幅静脉图像中定位并分割出相似度较高的感兴趣区域。

从实际出发由于受到了诸多条件的限制。采集到的手指静脉图像存在质量比较差,特特征无法提取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识别率。该文针对这些问题,该文在分析了静脉特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图像中属于静脉的区域进行横截面的深度和曲率的分析,然后通过设定的将这些区域进行区分,最后通过动态阈值法分割出手指静脉特征。仿真实验证明,该文的算法有效提取手指静脉特征,与其他算法相比具有较低的误码率和较高识别率。

1 手指静脉算法基本简介

1.1 Niblack算法

Niblack算法是一种经典分割算法,其算法过程如下:

1) 对于图像[f]中的一个坐标为[(x,y)]的像素点。利用式(1)和(2)计算出该像素点在向来区域内的均值和方差。

[m(x,y)=1r2i=x-r/2x+r/2j=y-r/2y+r/2f(i,j)] (1)

[s(x,y)=1r2i=x-r/2x+r/2j=y-r/2y+r/2f2(i,j)] (2)

2) 通过公式(3)来计算出像素点中的坐标阈值。

[T(x,y)=m(x,y)+k×s(x,y)] (3)

该算法优点是算法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并且运行速度快。缺点是难以处理质量相对低的图像。

1.2 重复线性追踪法

该算法主要是采用手指静脉的形状以及手指静脉横截面呈谷形分布的特点来进行追踪,该算法的思想是:

1)在静脉图像中随机选取一个追踪点,记为[Pc]。

2) 以[Pc]为圆心,[r]为半径画圆。设定[P]点是该圆上的一个像素点,计算[P]点的谷形深度[R=f(S)+f(T)-2f(P)],其中[f(S)],[f(T)]和[f(P)]分别表示点[S]、[T]和[P]的灰度值。

3) 检测该圆上的灰度分布曲线。存在呈谷形的分布曲线,则[Pc]属于静脉区域。并选择横截面谷形深度值最大的像素点为下一个跟踪点并回到,然后不检测[Pc]处的灰度分布曲线。

该算法可以很好的弥补1.1节中无法从低质量的手指静脉中提取图像的现象,但缺点如下,所提取的静脉纹路不够光滑,算法的运行速度较慢。

2 基于像素点检测的静脉特征提取算法

2.1 算法的基本原理

在手指静脉图像中,像素点与手指静脉的位置关系非常只能更要。当手掌的横截面的半径取适当大小时,就会出现来自多个方向的横截面分布曲线。因此对于图像中像素点来说,选择三个方向以上的横截面灰度分布曲线呈现出谷型,就认定为静脉像素点,并做下一步的处理。

参考文献:

[1] 王科俊.手指静脉图像质量评价[J].系统智能学报,2011,6(4):324-327.

[2] 金怀国.基于Fisher准则的多指静脉融合[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2013.25(2):183-187.

[3] 汤露.对抗图像旋转的手指静脉身份识别新算法的设计[J].计算机应用,2012,32(11):3193-3197.

篇9

一、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

我国农业区域经济主要有三个重要的发展过程。首先,是农村经济时期。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种植情况和养殖情况直接关系到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发展农村区域经济就必须着重发展农村经济。在农村经济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存在一些农业区办和集体企业,但是由于这些企业在规模上和技术能力上都有欠缺,因此,经济发展的总量还很少,农业各个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尚不存在差异性。第二,是农村乡镇企业发展时期。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时期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我国处于经济短缺的时期,国家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实行生产及流通的双轨制度,促进了计划外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在这一背景之下崛起,同时,国家的政策措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为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基础和经济基础,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发展,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部分地区的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无论是从发展规模上还是从发展水平上来说都相当完善,已经完成了农业区域经济向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第三,是“三化”的全面发展时期。“三化”主要是指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及工业化。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时期,市场经济逐渐发展并趋向完善,农业的发展开始依靠新的产品和新的技术,农产品度过了短缺的阶段,开始转为区域性及阶段性的过剩,这时,我国的农业和农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农业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单单是农业经济的发展,它同时还包括非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就业的提高和小康社会的发展,农业区域经济开始向“三化”即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及工业化发展,部分地区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始出现竞争的势头,并且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

二、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局限性

1、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农村化的特点。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和农业,农村和农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农村化的特点。第二,区域化的特点。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化特点,主要是从区域界限上来说的,农业区域经济的区域主要依据行政界线划分,具体的划分基础是县,农业的区域经济的生产活动、消费活动等都是在这一特点的区域内进行的,区域经济的管理权限也在这一范围之内。第三,结构性的特点。农业区域经济的结构性特点,主要是指农业在一定区域内的全体经济的总和,这个总和既包括国家的经济,即财政的收入和财政的支出,又包括个人的经济,即社会的就业和收入。农业区域经济的结构性特点也从另一个层面上说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第四,综合性的特点。我国农业区域性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经济运行的体系,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包括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行业、部门及领域。我国农业区域性经济综合了各个产业性的活动和非产业性的活动,同时还包括一定的管理和经营性活动。第五,民营性的特点。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发展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需要逐渐向民营化发展,只有民营企业的发展才能促进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

2、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局限性

第一,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较慢。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是二元性的结构,城乡分治的后果是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城镇化水平发展较慢,不利于农业区域性经济的发展。同时,农业区域和小城镇交通设施、通讯设施落后,不利于城镇化产业和人口的集聚。第二,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缺少高等资源。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源要素,目前,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具备一些自然资源、地理资源、气候资源及劳动力资源等一些基层性的资源要素,但是,对于一些高等性的资源要素相对匮乏,无论是高科技术还是高技术人员都严重缺乏,影响了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不利于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三,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第一产业占比较高,同时第一产业中农业占主导地位,且发展较脆弱,大多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较少。另一方面,农业区域经济各个产业的关联较小,农业区域经济的工业无法支持农业,第二产业无法与第一产业形成互动,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第四,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受到一定的政策体制的影响。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我国财政支出对于农业及农村的支持正在逐渐增加,但是由于农村人口占比较大,这些财政支出本身无法满足农业及农村发展的需求。同时,我国的一些大项目及大产业大都集中在大中型的城市中,农村由于缺乏一定的资金及技术条件,农村的基础性建设与城市差距较大,缺少大产业和大项目的发展,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缺少政策的支持。

三、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一大背景之下,我国农业农产品经济也得以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解体的影响,市场经济成为影响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我国农产品的价格高出了国际市场农产品的价格,因此,不利于在国际上的竞争,同时,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由于缺少发展的特色,无法形成市场经济的完善体系,市场经济促进了农民区域经济的产业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农业区域经济,需要结合区域内的实际发展状况,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要突破传统的单一生产功能,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前,我国现有的耕地,中低产的田地占百分之七十,如果对这些耕地进行综合治理和改造,可以有效的增加粮食产量,促进农业潜力的开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将技术、市场、产业、生态等因素结合起来,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完善市场经济的农业组织形式和产业发展方式。

四、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和途径

1、发挥市场经济对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的保护作用

农业在经营方式、行为方式及生产结构上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因此,农业在进行经济改革时需要充分的考虑农业的特点,不仅要促进农业的市场化和生态化,同时要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要对农业区域经济产业进行逐步的调整,改变不合理的农产品结构,着重分析市场的需求,将农业的各个活动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促进农业产业价值体系的形成。

2、促进市场环境对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的经营引导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完善,因此农业市场化需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支持,依靠科技成果的推广。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的成果推广需要在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的分析研究自身的发展状况,积极的探索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方式及方法,同时,要发挥高技术企业的推动作用,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分析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发挥特色农业的作用。

3、促进农业区域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要不断的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促进农业产业专业化和科技化的发展,不断的完善市场经济组织结构,促进农业市场秩序的发展,发挥农业区域经济的优势,加强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的市场化管理,建立一个完善的农业产业质量体系。同时,要发挥政府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五、结语

篇10

关键词:区域经济;管理创新;现代化;建设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实现的创新优化发展。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经济管理理念的丰富,实现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成为众望所归。基于此背景,区域经济管理实现现代化建设是区域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重要体现。因此,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从新模式的特点入手,分析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的基本要素,从基础设施、政策支持、组织关系等多方面建设科学的管理模式。

一、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区域经济管理作为经济领域重要的一个分支,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由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所决定,还由区域经济管理的现状中出发。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管理模式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但同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较,管理模式的建设仍需加倍努力。

1.区域经济管理的传统方式变革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理学进入到经济发展领域,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区域性特点,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都是以地理区域作为划分的界限和标准,但事实上经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治理手段也对发展模式产生不同的效果,因而“滥用”的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使区域经济管理呈现出落后、传统化。如在温州治理模式常常被使用到福建晋江,但事实上,温州和晋江的文化传统不同,经济结构不同,同一治理模式将众多企业逼上绝路。采用现代化的治理方式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和发展,要求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可以跟上国际潮流,实现面向世界;也希望各个领域的发展能够具有前瞻性,即能够面向未来发展,基于此,要求区域经济领域能够摈弃传统模式,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治理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社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如何在风云巨变的市场环境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发展的重点。因而发展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是国际形势所要求,第二,追随社会的发展企业才能把握正确的机遇,发展自身规模,而当我国社会生活、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时,要求区域经济也能够建立其现代化管理模式,从企业自身出发,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建立是自身发展的基本所在。另外,经济管理也在不断的实践经验中得出新的管理思想。在此环境背景下,区域经济实现了现代化管理模式,主要是立足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从区域发展的根本目的出发,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人性化、柔性化。现代化的管理思想能够从区域经济的管理组织、管理文化、管理结构等多方面入手,实现其现代化建设。

二、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所呈现的特点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由各个区域盲目建设而成的,需要依托于当前时展的需求,立足于我国经济政策等各方面的因素,针对于当期我国的发展形式,要求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必须拥有以下特点:

1.人性化特点

人性化特点是由科学发展观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的。从古至今对于经济发展都拥有片面的看法,如在商言商、重利轻义等等,而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提出和倡导,要求区域经济在发展中、管理过程中都能实现这一准则,采用更为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更为柔性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正是从人性化作为出发点的,将管理文化、人本管理思想纳入到管理模式的构建中,所以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兼顾人性化的特点。

2.信息化特点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地位显著提升,一方面,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智能化的管理方式能够避免出现一些伦理失误,从而提高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只有抛弃传统中的人力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展开管理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结构的变革。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信息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基础设备的信息化,如设立智能监控,提高监管能力,运用“互联网+”的产业形式增加产能。

3.民主化特点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民主化特点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实现民主化管理能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增加区域经济发展中各个企业组成人员对于本职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区域经济发展中。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在于人才的流失,如出现北漂一族等,这些人才的流失导致该地教育成本的浪费,经济的不起色。因而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的民主性特点,能够构建和谐的上下级关系,增加企业文化,留住人才,发挥集体智慧,从根本上提高区域经济管理水平。

三、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因素

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法律政策等形势的改变下,要求达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标准和特点,并不是简单可得的,要求依托于资金、人才、政策平台等的支持。

1.资金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维护手段,类似于柔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有资金的支持。第一,充足的资金支持说明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是正确和科学的,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由此根据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整体道路和方向是正确的;第二,充足的资金支持能够对区域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创新等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从而实现留住人才、创新技术等目的;第三,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后期的维护、完善,这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从而拖动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顺利展开。

2.人才

当今社会,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模式需要拥有先进的管理思想的作为指路明灯,而管理思想是依托于人才呈现出来的。所以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中人才是必要因素之一。另外,人才所提供的作用不仅于此,第一,优秀的人才能够带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第二,优秀的人才能够在区域经济管理中呈现出前瞻性的优势,如在我国城市经济规划中,对于未来经济缺少前瞻性思想,导致当前众多的基础设施、现有的发展模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与此同时,技术也是依托于人才存在的,技术是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建设的保证,只有强大的技术才能充分构建信息平台,维护信息共享,推动管理呈现智能化、人性化发展。3.政策我国经济制度是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政府加于宏观调控,这种经济制度在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因而可以看出,政策是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又一必备因素。第一,政府相关部门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提出相适应的管理保护法规,能够保证区域经济发展不受到大环境发展的侵害;第二,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模式加快建设的步伐;第三,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不仅能够为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建设带来财政支持,还能够留住人才,创新技术等。

四、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在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从其必要性、建设特点和必要条件都展开了论述,但最为重要的是提供具体的建设措施,从实践上指导其发展。

1.正确认识该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找好切入点

对于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而言,最为重要的是认清本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对症下药,从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创新优化现代化管理模式。要找好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切入点必须做好:第一是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信息平台,聘请专业的经济管理双重人才,从而能够从数据中证明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如对于温州模式而言,小商品生产是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因而具有生产规模小,各自为政等缺陷,因而以其不足作为切入点,展开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构建;第二,要求正确认知每个区域中的文化特点,总所周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影响,所以了解掌握区域文化,能够以此作为载体,构建经济管理模式。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现代化经济管理平台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中,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发挥重大作用,因而在具体操作中,希望能够充分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过程中,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模式中,区域经济发展维护中都能够利用到信息技术。如在区域经济发展前期,能够构建信息平台,将企业的基础设备建设情况、招商情况、经营情况都通过数据的方式展现,同时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区域经济未来的发展区域进行预测,并制定风险措施,从而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向国内外学习优秀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创新优化本区域经济管理

我国区域经济管理发展的起步较晚,且后天发展较慢,因而要求其能够向国内外学习优秀的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方式。首先,要求各个区域能够展开管理方式的交谈学习会议,通过互动,学习优秀的管理方式,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其次,要求各个区域能够派遣相关人员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思想,并根据本区域经济真实的发展情况做出更改创新;最后要求能够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学校对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以期带动区域经济管理实践运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温州模式、长三角模式等区域经济管理模式的概述,可以看出,在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而区域经济管理模式也具有繁杂的特点,另外还可以看出,从国际经济背景、国内经济政策、区域企业自身发展等方面都急需建立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前瞻性的管理模式,因而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迫在眉睫。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主要的要求是具有人性化特点、信息化特点、民主化和和谐化特点的,要想以这些特点为建设标准必不可少的是资金、政策、技术、人才等的支持,如此才能从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的信息平台、构建和谐的管理结构等来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最终达到区域经济管理建设,推动区域经济驱动发展,从而先创新带动后创新,在全国范围内营造良好的经济创新环境。

作者:严业明 张德艳 王言艳 单位: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委党校

参考文献:

[1]梁吉义,梁枫.区域经济现代管理发展过程与要素系统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08,02:65-70.

[2]楚芳芳.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管理创新浅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29:37-38.

[3]任彤.基于区域经济管理体系下的经济治理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16:194.

[4]王君.浅议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趋势[J].科技经济市场,2015,09:58-59.

[5]杨志学.基于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2:115-116.

篇11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职教;区域职教共同体;关系

在中国经济社会跨入健康发展的今天,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因素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经济区域,也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区域经济。众所周知,在当代新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也在一定意义上需以区域的教育为基础,尤其是区域的职业教育。然而区域职业教育因其专业设置、培养人才的规格总是与区域经济有着很大的关联,而且这种关联还具有一定的对应性和直接性,因而可以认为区域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较之区域的普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更具有现实的促进意义。特别是在区域块状经济明显的地区,与这块状经济相对应的职业教育,可以说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然而,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逐步趋向于多元化,出现了公办、社会办、个私办并存的局面,区域职业教育的联系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也因之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讲要显得弱一些。为此建立区域职教共同体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对于区域经济来说,其意义也就更为直接和实际。本文试图从职教与经济的关系出发,进一步探讨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之关系,从而为正确处理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当今世界,竞争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因此,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关键所在,也是通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所在。也正是因为如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同样应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担负起其神圣的历史使命。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培训人的职业能力的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职业教育是各类教育中与经济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其关键就在于要正确处理好职业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职业教育与经济是何关系,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以取得最大的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前途和命运。2004年6月,教育部等7部委在江苏南京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会上强调,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要有新高度,工作要上新水平,努力开拓新局面。在谈到发展职业教育认识要有新高度时则指出,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工作,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呼唤职业教育大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产业竞争力,必须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必须依靠职业教育……。这给我们进一步正确认识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因此,要正确处理好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真正落实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必须从全局出发,大局着眼,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放到经济社会这个整体中考虑,确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抓经济必须抓职业教育的意识。无论是从构建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还是从培养、造就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看,都要求我们应该将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密切联系起来,提高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的融合度,与之形成一个紧密的统一体,才能促进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只有这样,职业教育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

二、区域职教共同体是新经济条件下区域职教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创新

教育单位作为社会的一种专司教育职能的专门机构,其职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按一定社会的需要和要求培养和造就一定规格的劳动者和接班人,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二是教育过程本身以及教育实现的结果使受教育者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并得到一种需要的满足和人生的享受。从上述意义出发,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社会目的性职能和个体目的性职能。在现实社会中,各级各类教育单位(主要是指学校)在上述两个共同职能的前提下无疑有着各自具体的相对独特的职能。从这一概念分类来看,职业教育的功能主要是社会目的。然而问题是:(1)职业教育不能也无法无视教育的个体。(2)职业教育的社会目的由于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要求往往不可能达到相当的吻合,因而其社会目的也就往往难以现实化、彻底化和终极化。由此,在当代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升的条件下,既有的职业教育单位(即各级各类有明显专业取向的职业学校)难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生发展的需要,因而在现实的

职业教育领域,一种由数个职业学校联结而成的超学校教育组织形态也因此悄然出现。从国际教育视野范围来看,类似的教育组织形态早已存在。这种由数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教育单位组合而成的教育功能性组织机构就是所谓的教育共同体。

在教育社会学中,教育共同体的概念主要地是使用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教育组织体系内部一些教育主体在教育活动中的组合。如学生的组合、教师的组合、教师与学生的组合,还有教师与教育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和学生的组合。我们认为系统内部的概念是完全可以借用在同质系统构成的较大的系统中,这时教育共同体就可以用来指整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教育部门、机构、单位的组合。本文所述的区域职教共同体就是指职业教育领域中的这种教育共同体,指的是某一经济区域中的这种教育共同体。

区域职教共同体的建立不但在理论上符合教育的基本原理和符合教育理论的基本逻辑,在实践上也是符合教育的现实运行和发展的。它的出现,是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区域职教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功能和作用的需要。

三、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教育是经济社会运行、发展的基础,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影响促进着教育的运行和发展,这在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中表现得尤为直接和明显,也尤为现实和具体。职业教育的特点,从其出发点和目的来讲,都是直接地具体地指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在当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区域职业教育最现实的明确的任务,因而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可从两者固有的内在联系和关系的特点上得以体现。

从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内在联系方面看,由于区域职业教育总是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来设置的(这不仅包括各种不同专业特点的学校的设置,而且还包括各学校专业的设置,甚至课程的设置),因此可以这么说,区域的职业教育只有这么做,也应当这么做,才有生存、发展的良好条件和空间。这尤其是在基于义务教育基础上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今天,更是如此。一个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即学生的毕业和就业问题,正是这种直接的密切相互制约关系的一个明证。特别是在地方经济和地方块状经济相对发展和明显的地区,这种区域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相对依赖关系,表现得更为明显。在有些地方,职业教育几乎就是按照所谓的“订单式”方式来设置和安排的,这种模式在当前以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可以认为是区域职业教育良性运行和稳妥发展的一个现实范式。实际上,在许多地方尤其是在区域非国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职业教育几乎自始至终与区域经济的运行发展一体地联系在一起。企业办学校,行业办学校自不用说,即使是独立的职业教育,其专业的设置、课程的设置、师资的来源、师资队伍的结构、教学的途径和方式、教学的实践环节以及教学见习、毕业实习直至学生的毕业考核、毕业分配也往往与具体的企业相联系、相挂钩。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区域职业教育运行和发展的一个具体规律性的特征,两者之间确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之内涵。

当然,与区域职业教育相对直接和具体地依附于区域经济的同时,区域经济也现实地直接地以区域职业教育为一定的基础。这不仅表现在其后续人才的培养、储备上,既有人才的培训、提高上,还表现在企业与区域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上,创造力与竞争力的提升上,信息的获取、整理和应用上,甚至表现在区域经济的格局、品质和品位上,区域经济的开发程度、文明程度和文化内涵上。

作为区域职业教育功能和效能的组合体,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正是从上述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而且由于区域职教共同体的组织特点、智能特点、机制特点、运作特点等,使得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更具有社会性、全面性、直接性和效能性。

社会性:主要是指区域职教共同体较之单个的区域职业教育机构有着明显的社会组织上的特征,即它是以一种具有明显社会化特征的社会组织形式参与经济社会的运行与发展过程之中的。

全面性:区域职教共同体是由区域内众多的职业教育机构组成的,因而它不再是单一的专业或相对具有明显特征的专业系统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生联系,而是以各种专业的整体组成来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生联系,因而具有全面性。

直接性:区域职教共同体从其职能上看,除了协调各职业教育机构统筹各职业教育单位的资源以外,还能整合各职业教育机构的需要,代表各职业教育机构直接与区域经济社会沟通,起着一种直接的中介作用。

效能性:区域的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由于其毕竟是教育机构,因此其主要效能还是培养人,通过培养人为区域经济社会运行和发展服务,因而它的效能最直接和现实地落实在人才的培养上。而区域职教共同体它本身是一个专司教学职能的机构,它的效能可以超越这一点,在关联区域经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然,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这种社会性、全面性、直接性和效能性的关系,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才能逐步形成、巩固和持续发展。

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形成有着十分现实和具体的客观基础,即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离不开知识的支撑和创造力的激励,同时教育的发展也必须以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基础,因而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内在必然性。

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巩固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需要双方在上述客观的基础上,不断地积极互动才能实现。这种互动不仅仅表现在频率上、距离上、幅度上,还表现在关联的深度上。

篇12

>> 重大建设项目区域经济评价 “区域性OTC”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研究 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与效率评价 浅谈高速公路经济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基于AHP法的区域经济影响定量评价 浅谈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对建设项目职业健康管理的影响 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城镇化建设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 浅析农村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山西省新兴大学园区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宁波港无水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浅析农村公路建设对农村区域经济的影响 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规律及效益分析 浅谈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的研究 试论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发改委交通运输司.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网》简介[EB/OL] /ztzl/2005-09/16/contentes 64413.htm.2005-09-16.

[3] Kiyoshi Kobayashi. Makoyo Okumura. The Growth of City Systems with High Speed Railway Systems[J].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1997

[4] Fernand Martin. Justifying a High-speed Rail Project: Social Value Vs[J]. Regional Growth 2000

[5] David Ellis.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portation and the Economy[R]. Beijing Jiao Tong University 2010.

[6]平野卫 修建京沪高速铁路的意义[J] 中国铁路 2003

[7]吕韬等 中国城市群区域城际轨道交通布局模式[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8]王轩等 石太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C] 京津城际铁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2010

[9]前瞻网 2013-2017年中国高铁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M] 2013

[10]杨明华,洪卫.论交通经济带的一些基本问题[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4期

[11]颜鹏飞,邵秋芬 经济增长极理论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3月

[12]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

[13]国发二号文件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2年

篇13

一、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驱互动的意义

1、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社会培养大批生产、服务、管理所需要的技能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国社会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等,对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提出新的更好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力重要代表之一,应当清醒认识到区域经济的特点、趋势,以及产业结构的特点和调整的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有责任应当掌握和了解区域社会中的用人情况与人才需求的方向,并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区域社会中人力资源情况分析报告,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及时指导各高职院校创办自己的办学特色。例如,政府一要支持鼓励高职院校设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群及专业;二要支持鼓励高职院校积极参与企业的合作办学,坚持以就业为宗旨,引导企业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三要支持鼓励企业为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实践和进修的场所。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以及等模式创新,从而不断地提高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能力,同时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

2、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教育大众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培养了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但是,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也有待提高,需要有效解决诸如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学生就业难、如何与企业密切合作等一系列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就是加深对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与区域经济互驱互动的认识与研究,通过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方向。地方政府部门则需要通过加大对高职院校的财政投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体制和机制,充分调动高职院校的办学积极性以及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使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有效互驱互动,促进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3、指导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和办学实践,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的办学机制和制度,规范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办学行为,使其更科学化、制度化。进一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在服务于区域经济互驱互动发展中的位置,才能培养出适应经济需要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和适应社会、企业需要的合格的劳动者。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驱互动

1、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办学质量的提高。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区域经济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它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各种物质基础、环境基础,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直接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水平。当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能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帮助学校教学设备的更新和教学条件的改善等,并能为其学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进而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当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不佳时,势必会影响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进而导致学校在专业建设、教学日常开支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经费的短缺,就业机会也相对减少,这些问题会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和质量。

2、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其所需要的岗位结构,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基础,生产力水平的不同,决定了其所需要的人才的能力和素质结构是不一样的。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样一大批人才是不可能像资金、技术一样被引进,只有靠区域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而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必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需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对区域经济中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化,对培养目标进行必要的调整,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所需要的人才。

3、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受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需要遵守区域性原则,要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优势,按区域经济的需要设置专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此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也是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所以,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调整与改革的基础。区域经济中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需求的萎缩,导致高等职业教育相关专业的淘汰;而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必然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新兴专业的建设。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必须对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区域经济的产业政策进行研究,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为专业建设的依据,对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以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人才需求预测的依据,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特点,紧密结合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需求,遵守适应性与前瞻性的原则,为区域经济建设增设所需专业,并加强专业与专业群的建设。

篇14

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和规模③。同时,区域经济结构的升级也对职业教育的数量和结构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从根本上推动职业教育培养层次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职业教育只有在与区域经济不断互动中才能有效地实现自身的发展。首先,区域经济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财力支持。职业教育要想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投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水平。职业教育作为非营利性机构,其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区域经济所提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决定其可为职业教育投入多少资金、提供多少职业教育与培训机会,以及受教育者接受职业教育的程度、内容和手段等。总之,不管是从国内还是从国际的教育发展轨迹来看,职业教育的发展都必须有雄厚的经济财力作为支撑。其次,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层次结构和人才培养水平。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之间存在相互循环的互动关系。

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对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设置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以说,区域经济结构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风向标。与此同时,区域产业特点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也提出了相关的要求,进而也会影响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教学内容的设置。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经济基础,以及产业特征、产业结构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的产业结构特点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传统制造业的衰落对人才需求也将产生影响和变化。一方面,直接导致职业教育相关落后专业的消失;另一方面,社会新兴产业的兴起将加速对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新兴专业也随之出现并不断壮大,这就是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影响所在。因此,设置的专业要符合本地区产业的需要,培养对路的人才,从而推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反之,即使学校办得再好,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将无用武之地,造成人才过剩、积压、改行。最后,区域经济发展为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区域经济发展能够不断完善社会服务的信息网络,这可以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与外部开展大量的信息交流,如师资教学信息、学生培养信息以及就业等多种信息的交流。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信息网络建设依赖性较强,发达国家和地区网络信息建设较为健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由此可见,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区域经济投入,从根本上讲,区域经济在职业教育发展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吻合度较差

职业教育能否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考核依据就是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能否跟上并满足区域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发展需要,也就是在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需求之间能否实现吻合。⑥从我国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现状来看,职业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的脱节现象较为明显,一些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之间结合度较低。具体表现为,某些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粗放性和盲目性,盲目设置一些热门专业,造成培养的人才规格不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某些专业设置缺乏稳定性,对社会潜在的人才需求缺乏应有的调查研究,市场需求面狭窄;某些专业不能从动态角度来预测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发展的变化趋势,无法及时对专业进行改造和调整,这些问题充分反映了目前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尚未切实有效地体现区域经济的需求。由于区域内的产业升级换代速度加快,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难免会落后于经济发展革新的速度。

目前,职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考虑较多的是扩张学校规模、加大基础设施和师资等方面的建设,而在专业设置方面,往往不切实际地追逐热门专业,如管理、财会、金融等社会趋之若鹜的专业,或者是固守传统陈旧专业,不知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区域经济的实际吸纳能力,导致大量毕业生陷入就业难的困境。21世纪是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的时代,新产业、新媒体、新技术不断涌现,区域社会需要的职业种类不断变化,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提出了相应的挑战。众所周知,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的开发与研究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同时,新开设的专业和课程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成长过程,所以要达到与区域社会发展需求相吻合也较为困难。除此之外,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超前性⑦,即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既能满足现实发展需要,又能根据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进行革新,以满足未来的发展需要。但是由于受现实诸多因素影响,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与区域经济之间还缺乏一定的契合点,这也是摆在职教领域内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性较弱

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办学的首要责任,人才也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⑧然而,当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耦合性较差,特别是随着社会科技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这一问题逐渐凸显。区域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使得产业经济逐渐从以往的劳动依赖型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移。如今不再是过去那种仅仅依靠大量劳动力就能满足生产发展需要的年代,新兴产业对人才需求更加偏向于生产在一线工作的技术型、管理型以及技能型的劳动者。职业教育就是以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是其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⑨然而从现实来看,职业教育并未能真正地做到这一点,对其真实原因进行探究,不难发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是其根源。一方面,很多职业院校对人才培养定位较为模糊,受社会对职业教育偏见思想的影响,有向“脱职”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许多高职教育挖空心思向着“升本”迈进,并将未来发展目标定位于由“职业院校”升为“二类本科”,片面地将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未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适应性较差。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密切结合应当成为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特征,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在由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的过程中,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出大量应用型人才作为保障,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内驱力。而当前,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非常明显,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

(三)职业教育投入不足,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技能培养的教育,对实训基地建设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人才培养过程需要大量的实践器材、设施设备。所以,职业教育对资金投入的依赖性较强,生均教育成本也远远高于其他普通教育⑩。从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体投入来看,虽然目前国家加大了对其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但仍然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的投入经费不足直接导致教育质量和水平的下降,甚至部分职业院校超额负债办学,只能维持在较低水平的运转,办学压力可想而知。显然,缺乏必要稳定的经费支撑,会对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方面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后劲乏力,以及对区域经济人才培养的补给不足,从而抑制了区域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三、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点,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不断强化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教育理念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的支持,为了更好地实现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职业教育在改革与发展中要不断强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一是从思想上要清晰地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职业教育是一种地方性很强的教育层次,具有较为显著的区域性,这也是由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所决定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经济建设特别是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这也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重要特征。区域经济研究的实践结果表明,由于劳动力流动具有显性的成本,劳动力的供给行为具有就近供给的特征,所以职业教育对地方劳动力的培养基本上是区域性的生产要素投入。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培养出的技术型人才基本上是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经济的腾飞必须依赖于职业教育的人才供应,而职业教育发展依托于区域经济的物质支持,因此,职业院校应强化区域服务的教育理念,主动增强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强化区域针对性,有效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

(二)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资金投入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础性条件,职业教育的办学性质要求学校开展大量的实践技能培训,因此学校需要进行实训设备、实训基地的建设,而且还要保障教学设备与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步,目前相关的教学器材随之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客观上这就需要大量资金的不断投入。与此同时,针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强度也不断地加大,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级政府应认真思考和研究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做出合理、科学的预算规划。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确保职业教育投入增长速度与区域经济的增长获得同步性或适当超前性。在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区域教育发展的平衡性问题。为了保障东、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均衡性发展,需要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功能,针对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切实将职业教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此外,还要充分认识到不同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侧重点,根据“分类指导、梯度并进、协调发展”的方针,因地制宜地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进一步保障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三)不断地调整专业结构,以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职业教育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具有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反应力,要以区域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为导向,适度、超前地调整专业和课程结构,保证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能够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受到内外部的各种因素制约:一是外部需求制约,二是内部资源限制。对外要达到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吻合度和超前性,对内要充分利用校内的一切资源为人才的培养服务。随着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和现代管理制度的兴起,社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升,区域产业结构逐渐由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迅速转向技术主导型、知识依托型。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教育体系,区域经济结构直接决定了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调整与改革。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对此,职业教育要牢牢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走向,根据区域主导产业,并结合区域人才紧缺状况,提出职业教育的专业发展目标。同时,在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的今天,新行业、新岗位、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还必须牢牢坚守灵活性与稳定性,有计划地设置新专业,淘汰落伍专业,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

(四)加强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力度,以提升与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