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7:51: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品德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北京朝阳区某幼儿园。专家向小朋友们提出第一个问题:“如果你在路边见到一只要死的小猫,会怎么办?”孩子们尽数置小猫于死地的办法,且兴致勃勃,只有个别孩子主张救活小猫。第二个问题:“假如你玩得好好的,这时有个小朋友打你一下,你该怎么办?”孩子们中约有57.1%的人回答:“打他!”“烧他!”“用鞭子抽他!”专家再问:“要是有个小妹妹发烧了,冷得直哆嗦,你愿意把自己的衣服借给她穿吗?”半数以上的孩子表示不愿意借衣服给小妹妹。孩子们所在班的老师很尴尬,于是她期望也在这所幼儿园就学的自己4岁的儿子在专家面前有个好的表现。当专家问他:“有个小朋友没吃早点饿得直哭,你正在吃,愿意分给他吗?”儿子断然道:“不给!”专家提醒他:“那个小朋友饿得正在哭呢!”儿子毫不动容:“他活该!”据统计,幼儿园孩子们在两个方面的指标发人深省:一是“听话”(听幼儿园老师的话)比例最高,另一个是“助人”(帮助他人)比例最低。
面对这样的结果,人们不禁会问:孩子们的同情心哪里去了?当他们比自己父辈更充分地享有家庭呵护与物质丰富的时候,怎么反倒失去了爱心?
2.南京以及苏州、无锡、常州地区。专家们对初中二年级和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学生对“在你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时常与谁商量?”这一问题的回答结果依次是:(1)母亲,64.3%;(2)父亲,48.9%;(3)同学、朋友,41.6%;(4)兄弟姐妹,14.2%;(5)跟谁也不讲,5.8%;(6)邻居亲戚,5.2%;(7)学校教师,4.8%;(8)爷爷奶奶、外公外婆,4.5%;(9)其他人,2.8%。
中小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均不愿与他们的老师商量,比例之低令人吃惊。须知,教师是可以对孩子的问题作出正确答复的群体,为什么以育人为天职的教师,如今却没有多少学生愿意去为自己困惑的问题向他们寻求“解惑”呢?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形象不佳、威信下降是直接的原因。
3.对某市大学生价值取向量化研究的结果更是耐人寻味。当专家让大学生将给定的18项价值观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序时,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们普遍将“负责任”排得很靠前(第4位),但却将“助人”排得很靠后(第13位)。当专家与大学生们面谈时,竟发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社会、他人、组织、集体应该向(我)自己负责,让我去帮助他人,没想过。有的甚至说:“助人?人活着就是为了自己,那种为他人的福利而工作的人,在我看来是不存在的。”
三组调查结果说明,现阶段,从幼儿、中小学生到大学生,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品德教育普遍存在严重问题。
原因究竟何在呢?
1.经济转型期价值观多元化带来的价值失范,使儿童、青少年无所适从,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深深侵扰着我们的学校教育。
2.学校教育力不从心,观念陈旧,方法老化,大多数学校、幼儿园仍以单向度的“美德袋”式的“灌输”教育为主,脱离学生心理实际,脱离社会生活实际,造成现实与教育的“两张皮”现象。教育内容与社会现实的巨大反差使学生产生人格裂变。
3.部分学校领导、老师热衷于创收,片面追求升学率,主要精力不在教书育人上,教师职业道德下降,“训学生像训儿子,训家长像训孙子”,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违反教育规律,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4.家长中普遍存在的根植于封建个体经济下的小家庭封闭意识以“良好”的初衷面世,又以软刀子将嫡亲骨进深渊。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以及全方位的占有,严重妨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这种为人父母者的负面教育,常常在潜移默化中毁了孩子的一生。
关键词:幼儿品德教育;情感教育;行为习惯;问题;途径
一、幼儿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德育,即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以及幼儿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幼儿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内涵于德育之中,是在社会、家庭和幼儿园及学校的教育与熏陶下,通过个体自身的实践活动形成的。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的好,以后只需顺势培养下去,自然可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养成不良心态和行为习惯等,不易改变。这些儿童升到学校里来,教师需要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形成的坏习惯、坏态度、坏倾向,真是事倍功半。”可见,幼儿时期品德教育的启蒙与奠基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刻的影响。
二、当前幼儿品德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方面
1 重智育轻德育
在家庭教育中,不少家长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导致父母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学习成绩的提高,却忽视了儿童的品德教育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 父母的教育措施欠妥当
由于独生子女的独特性,不少家长对孩子的一切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的实践锻炼及情感体验的机会,造成孩子懒惰、自私、依赖性强,不体谅他人等问题。
(二)幼儿园方面
1 品德教育流于说教,脱离幼儿生活实践
简单的说教、单向的语言训导,将成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幼儿,使幼儿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缺乏亲历道德的过程,道德教育脱离了幼儿的实际生活,难以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及行为习惯。
2 教师不能给幼儿良好的榜样示范
教师的良好思想素养和品德行为是孩子模仿的重要榜样,身教育重于言教。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教师缺乏应有的素养,无形中给幼儿树立了反面榜样。
针对幼儿品德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了解幼儿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特点与规律,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帮助幼儿从小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是完全可能的。
三、幼儿品德教育的途径
从幼儿品德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分析了幼儿品德教育的可行性,我们初步探索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一)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
1 情感陶冶法
利用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和各种情景中的情感因素,感化幼儿的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能关爱孩子和尊重孩子、赏识孩子,使孩子在赞扬和鼓励中陶冶自己的情感。
2 定期评价法
幼儿在良好品德形成过程中,家长必须定期给予幼儿正确的评价,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发展幼儿的独立性,使幼儿真正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树立自信心。
(二)寓品德教育于幼儿的日常活动之中
1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行为规则
良好行为规则的养成,以促进幼儿品德发展。在小班开展游戏活动——“送玩具回家”,幼儿在每次活动之后能分门别类地将玩具送回各自的“家”,在不断地强化下,幼儿能有意识地收拾、整理玩具,并且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根据幼儿的能力在中班、大班开展“小小值日生”活动,每天值日生为小朋友服务:端饭菜、抹桌子、挂杯子、扫地等。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提出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2 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
(1)品德教育渗透于角色游戏中
幼儿的品德教育,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其中以角色游戏为最佳选择。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例如,游戏“乘车”,司机与售票员紧密配合,扶老携幼,礼貌待客,乘客先上后下,互相让座,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等等。
(2)品德教育体现在情境表演中
一、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政治素质直接影响幼儿的德育教育
首先,家长不要把幼儿当作是自己的私有品,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他(她)是属于社会的、属于国家的,幼儿要从小在心灵中播下爱国主义种子,陈鹤琴早在1940年就提出了“活教育”的三大目标之一的“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当今部分家长在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存在着许多价值观的问题,并与幼儿园教育、社会要求构成某种程度上的不一致甚至存在着矛盾状态。许多家长关心的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习什么?会背什么儿歌,会讲什么事故?学会了做什么作业?学会了哪些字?孩子在班上是否名列前茅等等?如果老师夸奖幼儿园的智力好,上课很认真,家长就喜上眉稍;如果老师反映孩子品德上的一些问题,如:今天××打了谁?××抢了谁的玩具,××吐口水等,家长则不悄一顾,甚至怀疑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有成见。当今家长重智轻德现象普遍,他们往往忽略了幼儿的德育教育,把重点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孩子的学习成绩好,是家长的骄傲,孩子是否考上重点是家长教育的成败。如:今天下午左爸爸来接左××,左××迫不及待地将手中的玩具一甩,扔在地上,赶忙抱着爸爸的双腿。我看见了,立即叫左××把玩具捡起来放回原处,可左某就是不捡,做家长的也无动于衷,抱起自己的小孩,走了!家长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家长的品德行为将影响孩子一生。即使将来孩子学习成绩能考取清华、北大,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优秀品质,也难以避免精神上的危机和对生活态度的动摇,所以家长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直接左右孩子的发展方向。
其次,家长的德育教育方法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从孩子的行为习惯着手,家长应结合日常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等习惯。相当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吃饭、穿衣、大小便都是小事,长大后自然就会,因而忽略了这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孩子本来对世界就充满好奇心,总想探个究竟,他(她)们很主动地尝试做日常生活中的事,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如果这时家长不但不顺其心理加以培养,反而嫌孩子动作太慢、太笨,还不如自己来两个,这样孩子自然就养成了依赖性。孩子的模仿性很强,很容易接受家长的指导,如果错过这一时期,幼儿将一切变成定局,良好的习惯不但不容易养成,已养成的坏习惯也很难纠正。家长应把握住孩子的关键期,从良好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先入为主,以预防再教育的困难。人总是生活在社会环境和群体中,如果人人都有良好的习惯,社会就安祥。一个人有良好的习惯,别人愿意接近,容易获得朋友,能够适应社会环境而幸福地生活,因此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幼儿必须亲自吃饭、穿衣、洗脸、刷牙、大小便、收拾书包、整理房间,让幼儿在长期不断的重复练习中,逐渐养成自动、自发、自信、独立,且有忍耐性,做事有条不紊的好习惯,使孩子逐步成为负责任、守纪律、爱整洁的好习惯。家长必须抓住幼儿各年龄段的发展心理,顺应孩子的能力、兴趣和需要,以培养幼儿的各种基本习惯。
再次,成长中的幼儿在行为上需要家长的管束,在生活中不难发现,现在的幼儿衣服太多、玩具太多、零食太多,许多孩子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结果孩子变得不知珍惜物品,性格浮燥、任性、无克制力。这样的幼儿往往追求物质享受,意志薄弱,心生怠惰,不求上进。在美国的幼儿教育中,幼儿从两岁就开始培养自我服务技能,15岁的孩子就该自己挣点生活费,18岁还依赖父母,就会觉得是一种耻辱。他们认为自我服务、自力更生的技能掌握,可以增强幼儿的独立性和成功感,使孩子家长双双受益,从小培养孩子自主,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幼儿自己做选择和判断,只有通过大量的事实,才能让孩子从大量的事实中总结经验,不断反思,从而获得正确的结论和决定,才能使他(她)们对自己作出的决定负责性,使自己变得有责任心,将来在重大事情上很可能真知卓见,高瞻远瞩,从而发挥其创造性的才华。家长爱子女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是不要过份保护孩子。预防溺爱,才能培养幼儿自主、自律、自强之人。
“谦让”、“合作”、“乐群”等行为准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他对人际交往具有重要的协调功能和积极意义,现在有些家长生怕自己孩子吃亏,常常表现出不适当的关切以及对攻击的纵容。如:在接幼儿回家时,常常情不自禁地问“今天有人欺负你吗?”“别人打你,你就打他!”这表面上看是关心孩子,实际上是助长或暗示孩子不良行为,它将给社会的发展带来极大障碍。
二、教师是幼儿的典范、崇拜的偶像,对幼儿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教师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专职工作者,对幼儿德育教育理应具有责任感和娴熟的技能,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的德育教育方法除说服、榜样、演示、奖罚法以外,还必须具有行之有效、自己独创的德育教育技巧。本人在多年的德育教育工作中也常常用到以下几种教育方法:
1.情感体验训练法。让幼儿回忆自己在过去的生活中亲身经历、感受过的情绪,并产生情感反应。如自己生病时,身体怎样?心情怎样?会做些什么?会想些什么?从而引导幼儿理解他人生病时的心情。又如,幼儿受到委曲时,心情又是怎样?会做什么?达到换位思考的目的,从而进入他人的角色,培养幼儿的同情心理,同时教师还必须强化行为训练。如探望病中的伙伴安慰受伤的心灵,使幼儿正确理解他人的情绪反应,并采取积极主动的行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换位思考训练法。当孩子遇到事情有冲突的时候,教师必须教会幼儿理解、谦让、先人后己的精神,让幼儿来表演充满矛盾的事态发展的过程,使幼儿能够理解别人、为别人着想,给别人幸福和快乐,把幼儿引入更高层次的行为规范上来。如:只有一辆玩具汽车,是让同伴玩?还是自己玩?只有一颗糖,是让小弟弟吃,还是自己吃?两人同时爬上滑梯,是先让别人滑,还是自己先滑?只有一台VCD和电视机,是让大多数同伴看《猫和老鼠》,还是自己看《天线宝宝》等等。
3.以少服多训练法,教师利用故事表演、动画等形式向幼儿提供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的有关道德行为规范的事例,引发幼儿思考,组织幼儿讨论,并对事物做出评价。如:小英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离婚了,他们为了各自的新家,谁也不要小英,小英只能靠年迈的爷爷奶奶捡破烂维持生活,如果要改变小英的生活状况,怎么办?引导幼儿讨论对这事是怎么看的?有什么想法?你想怎样做?等等。当幼儿把自己的看法、想法以及做法说出来以后,让幼儿再想想:“你这样的做法行得通吗?”“你这样做后果会怎样?”……有的做法虽然解决了当前的问题,却引发了新的矛盾;有的做法不但没有解决问题,甚至造成不良的后果等等,所有这些有待于老师正确引导幼儿采用比较折中、相对较好的方法。在大家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可以举手表决,最后采用多数人的意见,教师要鼓励幼儿把自己的选择在生活中表现出来,坚持下去,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保持一致的行为,从而培养孩子团结协作的精神。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是按照体育教学特点进行的。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如何把体育教学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等问题,还需进一步引起大家的重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对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进行简要论述,供大家借鉴、参考。
一、体育教学具有鲜明的教育性
人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只能在人类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通过引导、教育逐渐培养与完善起来,所以学生的思想品德只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影响和学校教育的结果。体育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能影响学生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起积极的作用。
1、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任何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付出较大的体力和进行积极的思维。在练习中会产生很多的生理性反应,如疲劳感、疼痛感、酸胀感等,因而引起一系列的心理情感,如怕苦、怕累、怕疼、怕伤等思想。在此情况下需要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一系列心理障碍,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不畏艰难,不怕困苦,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2、体育教学是为了促进身体的发育,因而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教师要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措施,要求学生按计划完成规定的量和强度,如规定跑的距离、动作的次数、动作的幅度、限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什么动作等,以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长期参加规范、严格、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在教师的培养指导下就会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形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习惯。
3、学校体育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要求,都具有强烈的集体性。因此,无论参加哪一项体育活动的评比和竞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因此在体育活动中要大力提倡相互尊重,互教互学,相互配合,团结协作,抛弃个人私心杂念,先人后己,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
4、体育运动最富有竞争性。体育教学常以对抗性练习和教学比赛的形式出现。通过比赛既能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体能状况、身体素质,以及技术水平、战术意识等要素,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毅果断、自信、积极向上的品质,以及胜不骄、败不馁、服从裁判、遵守纪律,与同伴团结协作等优良作风。因此,运动竞争是技术、战术、智力的竞争,是身体素质的竞争,也是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竞争。
二、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是培养思想品德的自然科学基础
教育是培养、塑造人的过程,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表现,是培养、塑造的自然反映。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贯坚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严格教育,就会获得良好的行为效果。反之就会导致不良行为的出现。这说明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不同,是由于培养教育决定的。这就是巴甫洛夫指出的:“我们的教育,教学,任何纪律,各种各样的行为习惯,都是一连串的条件反射。”他的研究证明:对有机体重复一种系统的影响或训练,就能形成定型。这一理论在体育领域里,不仅说明了运动技能、技巧形成的生理机制,同时也指出了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养成的科学依据。当一个人反复接受一种训练,反复完成一些严格规定的行为,并且根据他自己在实践中的认识和经验深信他掌握和了解的规范是正确的时候,这些行为就会变成他的道德习惯和性格特征,而道德习惯和道德认识结合在一起,就成了人的道德信念。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论证过:由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是从行为和习惯开始的。体育教师的育人工作就是要从培养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行为和习惯着手,然后上升到道德信念。即使是对那些已经表现出某些不良行为和习惯的学生,也要采取合理的方法,热情耐心地进行长期、反复的培养训练,帮助他们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旧的定型虽然会表现出一定的巩固性,但只要环境条件的影响长时间改变成另一种形式也会形成新的定型,所以改变那些已经养成不良习惯和错误行为的学生是完全可能的。
在体育教学中应时刻贯穿着思维活动与体力活动的结合,知与行的结合,意识与行为的结合。体育教学过程中,既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与技术,又组织学生亲身实践,既向学生讲述理论概念,又指导学生身体力行。因此它能够提供较之一般课堂教学为更多更好的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可能。
三、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教学是通过教学方法来完成的,教育是借助教育方法来实现的,二者不能截然分开,又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用教学方法代替教育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学法的研究是比较多的,教育法的研究则还没有受到人们应有的关注,因而在体育教学中,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更加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以下简要介绍几种较为有效的教育方法供参考。
1、规范训练法
就是用制度和规则所指明行为的规范标准来训练指导学生行为,从而收到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效果。体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很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制度和规则要求下进行的。这就为利用制度和规则作为行为规范来教育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有明确制度和规则的竞赛活动固然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就是非竞赛性的活动也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则作为教育的手段。例如游戏、教学比赛、各种基本动作的教学,都可以作出某种规定要求学生遵循。此外,除了活动本身所包含的规则之外,还可以就课堂纪律和教学内容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作为学生行为的准绳。要发挥制度和规则的教育作用,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认真执行。否则,规范不能变成行为,反而在心理上出现惰性,导致教育上的失败。因此,要求教师经常观察和判断学生行为,正确的加以强化,错误的加以分化。常用的办法就是适时地给以奖励与惩罚。当然光有教师的执法还是不够的,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对符合规范的行为给予维护和支持,对违反规范的行为进行批评抵制,这样学生的道德情感就会上升为道德意识,自然也就会自觉地遵守制度和规则,使个人的行为在符合并遵守规范的前提下,得到认可和发展。
2、集体训练法
体育教师应当在采用集体项目的教学中,例如球类训练,团体操训练等,让学生意识到在集体项目中,不顾集体利益,不与其他队员配合,一味过分“表现自己”,都会给他人、给集体带来损害,将受到集体舆论的批评和指责。由此可见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学生个体的行为与集体荣誉相联系,使他们认识到荣誉来自集体成员的共同奋斗和团结协作,来自个人对集体的奉献和刻苦训练而作出的不懈努力。
3、对抗与竞赛训练法
我们培养的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有时代感和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的精神。而这些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在体育教学中都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因为竞争是体育的突出特点,各项体育运动项目都具有对抗性和竞争性,尤其是在比赛状态中,其对抗和竞争因素体现得更为强烈。它往往使参加者承受高强度的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并且还必须在这种强负荷的情况下去争取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意识进行对抗性、竞争性较强的教学与训练,就可以使学生的身心承受力提高,获得勇敢拚搏、顽强进取的心理和行为品质。例如短跑训练,仅在“预备-跑!”这短暂的时间里,为了比别人更准确地抓住起跑时机,学生就要集中全身精力,在一面提高自控能力的同时,一面又要全力准备果断行动,一刹那松劲就意味着难以挽回的失败。在长跑训练中,采用竞赛形式,形成竞争对抗,这就自然意味着学生不仅要坚持跑完全程,而且要有一定速度,使长跑训练实际上变成为一场意志力的较量。
4、表率示范法
每个家庭几乎都是一个孩子,家长们对孩子是想精心教育,但更多的家长是对孩子宠爱有加,而教育不足。有的爷爷奶奶或者姥爷姥姥对孩子一味宠爱,导致孩子特别任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稍不满足他的要求就又哭又闹,这样的孩子已经不是少数。所以,幼儿园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必须加强对每个幼儿的品德教育,把孩子从小就塑造成具有健全健康心态、乐观阳光的人。
幼儿园要重视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幼儿园必须高度重视对幼儿的品德教育,时刻放在首位。幼儿园的工作计划中必须明确对幼儿品德教育的目标要求,以引起班主任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班主任的工作计划里更要细化怎样开展对本班幼儿的品德教育。对个别难以教育的幼儿要制定出详细的教育方案,以此来指导自己品德教育工作的展开。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有机结合。幼儿园的班主任老师要积极开展对幼儿的集体教育,比如利用一些幼儿喜爱参与的集体活动对幼儿进行德育。同时,对于那些家庭特别宠爱的顽皮、不好教育的孩子要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教育。时刻关注他们,发现问题要及时教育,告诉幼儿他的行为为什么是错误的,怎样做才是对的。比如,有的幼儿自己的东西绝对不许别的小朋友碰,特别是自己的好玩具,其他小朋友绝对不许玩,而一旦发现其他小朋友的好玩具又必须他要得到,否则就不依不饶,大哭大闹,甚至因为小朋友不借给他玩具打别的小朋友。对这样的孩子,老师一定要耐心地对他讲他错在了哪里,他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
还有一点是做好幼儿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那就是要及时跟家长沟通,家园联手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其实大家都知道,幼儿园要想教育好孩子,一定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如果家长不能配合,那么,幼儿园所做的工作就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小朋友身上存在的毛病经过老师的多次教育终于改掉了,可是一旦幼儿园放假几天或者小朋友因某种原因耽误几天,再来上学的时候,先前的错误又出现了。出现这种反复就是家长没有与幼儿园保持一致对孩子的教育。为了避免类似情形的出现,幼儿园就要经常与家长保持思想上的一致。除了幼儿园经常召开家长会,在会上与家长进行沟通外,班主任老师还要利用好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与家长时刻保持联系,把孩子在园内的表现以及班主任要求家长怎样做等及时告诉家长。这样,对幼儿的品德教育才能卓有成效。
【论文摘要】时代的发展要求思想品德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也要随之发展。新时代高校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应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积极探讨主体化的、咨询式的和自律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切实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可接受性和实效性。
思想品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目前我国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笔者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前的德育工作没有充分意识到教育环境、教育对象乃至教育手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在当代如果还持以前的德育思维,因袭以往的德育模式,势必无法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最终影响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称,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则是一个人对社会道德的反映,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是一种个体现象。思想品德教育,就是要把社会道德具体到个体身上,内化成个人品德。
当前,以生为本的观念已渐入人心。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认识到教育过程中内外因的关系,在德育过程中自觉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设法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可接受性,这是目前改进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出路。本文拟在以生为本的理论框架下,对当前高校德育的新取向进行一些探讨,以期能为思想品德教育改革作一定的理论思考。
一、主体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个性发展逐渐成为个体的内在需求。由于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们不再像以往那样依赖自然,受制于客观物质;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实现和终身教育的大力提倡,国民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于制度和权威的遵守渐次臻于自觉。在这种社会大变革时期,高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有所发展,有所创新,与时俱进,才能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于是,主体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成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过去,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不仅教育本身缺乏主体性,而且基本上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思想品德教育反对个性,强调思想品德教育的大一统思想;满足于照本宣科的照抄照搬,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本身及教育对象的主体性都十分有限。另一方面,从以往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来看,主体和客体往往泾渭分明,教育者是当然的主体,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被视为改造、塑造的对象或客体,教育方法主要是单向的灌输和简单说教,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千人一面的顺从的品格。显然,这是一种缺乏主体性的形式主义的、教条主义的、低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那么,与此相对的主体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种怎样的教育呢?所谓主体性是指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的主体性是人的重要本质属性,是人的群类特性、社会特性和个体特性的统一,其基本特点就是人的自觉自由活动,包含人自身特点的发扬和人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正确处理等问题。人若是在主体性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就能在正确认识和处理与世界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与自身的关系中,发挥着自觉能动作用,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主体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与消极、被动、无为,只把人视为纯粹客体的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相对立的,它指的是以人为主体,倡导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主体地位的发展、主体精神的发扬和主体力量的发挥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包括三个方面的主体性: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思想品德教育本身。
主体性是思想品德教育者最根本的特性,它表现为主动性、主导性、创造性和前瞻性等。思想品德教育者能否真正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体,关键在于其是否具有主体性。主体能动性的强弱,决定着教育者作用发挥的程度,决定着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与效率。
思想品德教育的对象也具有主体性,这是区分主体化思想品德教育与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主体化的思想品德教育看来,受教育者虽说是作用对象,是受动者、接受者,但他与一般的物质客体不同,在接受教育时,他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有个性的人,因而具有主动性和主体性。只有受教育者主动地参与和接受教育,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可接受性。
思想品德教育本身的主体性是通过教育内容创新来体现和实现的。中国古代社会通过以仁为核心内容的理想人格学说来教育人,致力于理想人格的培养与塑造;西方国家在德行教育中普遍重视学生自身内在潜能的开发,重视行为主体自我激励机制的形成和完善,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化和务实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各种活动提倡以人为本,学校的各种活动也趋于以生为本。古今中外的经验告诉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应当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二、咨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
主体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充分重视了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凸显了受教育者的个性、特性和自主性。但从以生为本的观点来看,思想品德教育既要明确一般规范的要求,又要满足具体的不同需要。然而,即便是主体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同样也是一种普遍的大众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它要向受教育者呈现并传递适合集体的一般规范要求,尽管这种“传递”不同于传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灌输”。但是,不同的个体由于他的背景知识、思维方式、反应方式各异以及他对一般规范要求的理解和把握不同,他们的思想实际便存在很大的区别,存在的思想品德问题也各不相同,这时就需要向他们提供咨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
“咨询”一词来源于心理学术语,在我国最早载于《书·舜》,有商讨、劝告、质疑等之意。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咨询”,是指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运用各种方式,对受教育者各种各样的困惑,如政治困惑、思想困惑、信念困惑、价值困惑、修养困惑等引起的矛盾、失衡以及心理障碍等,给予一种特殊的满足、教育、引导和启发。简言之,咨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是通过咨询解答的方式帮助学生消除影响他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这样能够淡化教育痕迹,有助于深化教育工作,增强德育效果。
开展咨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目的在于把学生与教师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教育者以专家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体现平等、体现服务;学生要求咨询服务是个人主动行为,体现主动、体现需要。这种思想品德教育方式符合当前大学生思想个性化、独立性强的趋势,从而把思想品德教育从客观普遍教育的层面推进到每一个学生微观的个体心理层面。可见,思想品德教育的咨询服务,本身是一种共同参与、平等互动、商议选择的活动。
当前,发展咨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意义重大。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不言而喻。近年来的一些心理调查研究显示,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屡见不鲜的校园恶性事件也提示着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开展各种咨询服务很有必要。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结合起来,开展积极的心理咨询教育,增长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改善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坦然地面对和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是增强思想品德教育可接受性的重要途径,也是使高校思想品德教育走近学生实际的一个新尝试。
总之,由于大学生思想的多层次性、不同步性、多变性、偶然性、曲折性,使处在人生成长关键阶段的他们思想活跃、感觉敏锐,但又缺乏社会经验,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该坚持同一性与多样性、一般规范要求与多种咨询服务的统一。作为大学生的德育导师,咨询法显得更为亲切,师生间的交流更像是朋友间的倾述。通过这种形式,思想品德教育与大学生走得更近了。
三、自律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主体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强调了受教育者的中心地位,从整体上增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可接受性;咨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照顾了学生的个别性和特殊性,做到了思想品德教育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设计,在不同层次上保证了思想品德教育对于不同学生的可接受性。客观地说,这两种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都是通过教育者从外部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期出现教育者期望的结果,最终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自教自律性的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一种更高级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求学生自己对自己进行教育,把外在的道德规范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一种需要。显然,这种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超越了可接受性这一问题。
要真正做好思想品德教育,既要对受教育者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合理的组织和正确的启发引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又要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发现而自觉实现思想转化,积极投入,以达到自教自律。自教自律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律性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受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反省等方式,主动接受先进思想,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以及自觉纠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过程。
“学习的革命”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观念,其核心是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引导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如果说智育需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那么,思想品德教育的直接意义就是要引导受教育者学会追求精神境界的自我塑造生成。事实上,高校开展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说到底是人的精神内化的过程,内化的实现就是觉悟过程的实现。很明显,自教自律的思想品德教育,既符合社会的发展潮流,也尊重了人的本性。
通过主体化的思想品德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认识自我、约束自我、超越自我的主体性,不仅为高校自律性的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可能性,而且也决定了高校自教自育机制的必然性。思想品德教育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教育者外在的指导与传授,但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只是一种外因,永远不能取代受教育者的认知、内化和体验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者只有掌握和运用受教育的思想矛盾运动的规律,启发、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思想的转化,才能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教育人、塑造人。
因此,思想品德教育要与启发学生自教自律相结合。在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注意启发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能动性,启发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其思想品德的塑造由他律转化为自律。帮助学生扩大知识视野、开阔眼界、提升境界,树立自我教育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确立自我教育的目标。依赖受教育者的自身免疫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逐步提高,养成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习惯,达到自律的境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当然,提倡自律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并不等于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放任自流。在自教自律过程中,教育者要向受教育者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引导,使他们深刻理解自教自律的内容和意义,掌握自教自律的方法;要跟踪观察,把握好自律性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向和时机,不断敦促受教育者自醒自悟,自教自律;做好自教自律机制的舆论导向工作,为大力提倡自律性的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保障。
四、结语
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特殊而重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思想品德教育并没有过时。事实证明,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品德教育不但不应被削弱或取消,而且需要得到不断的重视和加强。当然,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新形势下,高校德育一方面要顺应时代的变化,深刻认识到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等已经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应该看到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已经全面兴起;心理科学的长足发展使得运用心理学原理来提高德育效果成为可能。
因此,在新时势下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并尝试德育的新取向,通过开展层层递进的主体化的、咨询式的和自律性的思想品德教育,以生为本,重视学生的自主性、独特性和自觉性,充分尊重并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就有可能改变传统思想品德教育不力的状况,切实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可接受性,使思想品德教育能真正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志刚.思想品德教育接受的障碍、成因及理想状态[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2]杨洪泽,王丽娟.略论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应增强可接受性[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2(3).
[3]李文庆,谷岩等.谈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2).
关键词 幼儿园 品德教育 知情结合
在现阶段的社会转型期中,功利性的教育受到大家的追捧,品德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忽视。如何将现代的幼儿教育与传统的品德教育相结合,让幼儿从小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让幼儿度过一个愉快并能终身受益的童年,是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和研究的课题。根据幼儿知、情、意、行的特点,我们在实施幼儿园品德教育时要做到从小处入手,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培养幼儿良好言行,塑造完美的人格。
一、善用各类教材,以知带情
领域教学活动是幼儿教育的基础元素,也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仔细分析,在各个领域的教材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语言、音乐活动中,几乎每一个艺术作品都蕴涵着一个做人的道理。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简单的说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要真正使道德品质成为幼儿自我主体意识的一部分,就要求我们将知与情紧密结合、互相渗透,在晓之以理的前提下动之以情。
大班在组织文学活动《老爷爷的帽子》时,在说到老爷爷生病了的时候,教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动作、表情,引导幼儿积极思考:“老爷爷病了,小鸟的心情怎么样?它想怎样去关心老爷爷?我们又可以为生病中的老爷爷做些什么?”通过提问,他们说出了给爷爷送药、倒杯水、敲敲背等答案,激发了幼儿的爱心,培养了他们从小尊敬老人的思想品德。
另外,许多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思想品德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如散文《微笑》让幼儿明白了哪怕是一个微笑,也能给朋友送去快乐;儿歌《让座》让幼儿懂得了尊敬老人、爱护老人;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洋溢着热爱祖国的情感等。通过将各个领域的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地整合,让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从情感、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有了初步的思想品德认识,使他们的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利用节日互动,以情促行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许多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清明、端午、重阳等,这些节日往往都蕴含着我国人民敬老爱幼、勤劳善良、爱国爱民的优良品德,在这些特殊的日子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往往能激发幼儿的情绪,增强他们的兴趣,能使幼儿易于接受。
在重阳节到来的时候,组织孩子慰问敬老院的老人,让孩子们带上自己的零用钱、自己喜欢的玩具、图书,开展献爱心活动,尽自己的微薄力量去帮助老人,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整个教育过程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温馨的情绪氛围。
在教师节,让幼儿自由结伴去采访幼儿园各部门工作人员。在采访交流中,充分调动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互动,孩子们了解了做老师工作的艰辛,从而激发幼儿更热爱老师的情感。
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让孩子们讨论宣传口号,分组设计宣传小旗子。在小区里,孩子们主动向行人发放“保护环境”的资料;在幼儿园的走廊上,还进行环保图片展示,这些都能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善用本土资源,以美激情
《纲要》中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利用本土资源,引导幼儿充分感受家乡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昆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蕴涵着丰厚的文化根底,有着丰富的可探究的本土资源。我们将昆山文化与品德教育整合,设计了“我爱家乡”德育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到家乡的一些名胜古迹去参观,感受家乡的秀丽,带幼儿观看木偶表演,与孩子一起收集有关家乡的各种图片,让孩子通过语言、绘画等多种形式描绘和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逐步激发幼儿作为昆山人的自豪感。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设计组织了《昆山欢迎你》《好听的昆曲》《昆山的土特产》等许多课程内容。孩子们搭建了亭林公园、奥灶馆、周庄双桥等,并模仿导游为参观的“客人”介绍昆山的名胜古迹、风味小吃。他们还展开想象,设计未来的昆山。这些教育内容的设计,巩固了幼儿对家乡美的认识,激发了幼儿建设昆山的美好理想,扩大了教育外延,丰富了教育内涵,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巧用随机教育,以行固情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 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是课程教育的重要内容,会对小学生的个人道德、个人素质、思想意识的养成产生直接性的影响。为了更大程度的提升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效率,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教育进步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分析,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必须采取措施予以优化,并对相关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目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分析
1.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目前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对思想品德课程不够重视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认为思想品德课程只是一门辅课程,学不学习都一个样。教育工作者将大量的时间都应用于语、数、外三门课程上,认为对于小学生而言提高成绩才是最重要的。由于思想和认知上的不成熟,思想品德课程的课时很少,一般一周只有一个课时,可见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相当低,是影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2.教师未做好表率
教师是学生的第二任老师,教师的行为会对小学生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对于小学生而言,现阶段是学习能力与模仿能力极强的时期,其行为或语言会受到他人的影响,不具有独立的思维。但是,当前的思想品德教师未做好表率作用,言语、行为都有失规范性,甚至还出现辱骂、体罚学生的现象,是思想品德缺失的表现,会对小学生的心灵和精神造成影响,会效仿教师的行为,进而不利于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教学质量大大下降。
3.教学方式存在滞后性
对思想品德教育影响最大的当属教学方式。在现代小学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滞后性,依旧保持着传统教师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小学生已构不成吸引力,致使教学效率大大下降。对于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以死记硬背的形式来记忆知识点,小学生对有的知识根本不理解,并未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必须转变教学模式来优化课堂结构。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策略
1.提高对思想道德教育的认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应提升对思想品德教育的认知和重视程度,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适应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提出,重视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仅停留在成绩方面,更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个人品格的培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条件。为了加强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应增加思想品德课时量,了解思想品德教育对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教材内容始终离不开思想品德建设,可见我国教育事业对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教师应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严格规范自己的语言、行为等,为学生做好表率,为小学生树立榜样,小学生会进行模仿,进而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教育质量。
2.加强学生思想品德课堂实践,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倡教学模式的创新,加强学生课堂实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刻秉持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可在实践与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思想品德意识的提升。教师应在课堂上多设置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去自主探究,通过探究小学生可从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养成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对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完善小学生的思维意识,为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条件。
3.丰富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在课程内容方面,应丰富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内容,注重对内容生活化的体现,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利用真实的生活情境来教育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更具高效性和高质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定生活情境来启发小学生,激起小学生的正义感,当在生活中遇到相似或雷同的场景时,小学生能懂得如何应对,可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人们最为关注的“扶不扶”问题,成为现代社会最具争议的话题,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演出马年春晚的小品《扶不扶》,让小学生进行小品的创新,让小学生融入此情境之中,对“扶不扶”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待到表演完毕后,教师可对该问题进行总结,并提炼出有用的观点,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灌输小学生要保持助人为乐的态度,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4.提倡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提出互动式教学模式,以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在互动的过程中就实现对思想品德内容的学习,紧紧抓住与学生互动的每个环节,注重对思想品德观点的灌输,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帮助过他人,请每个同学都表述一下。”然后学生们都众说纷纭,然后教师把学生们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表述,在小组的讨论过程中应强调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取长补短,都会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随之让每个小组的代表来表述,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抓住每个观点,并将其中蕴含的思想品德知识灌输给学生,并对做此行为的小学生进行表扬,以调动其积极性,进而更大程度的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三、结束语
新课程背景下,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应从基础教育抓起,利用小学这个特殊阶段,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且思想意识正在起步阶段,在此阶段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是正确选择。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要积极培养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大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优化课程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提倡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可大大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朱俊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小学时代,2014,(04):47.
[2]杨继红.新课改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策略分析[J].小学教学参考,2014,(18):78.
关键词:幼儿教育;品德养成;家园结合;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1-0117-01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在幼儿园的素质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品德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此我们应该对幼儿的德育工作予以认真研究,才能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内容要做到系列化
3~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内容应该做到系列化。也就是说要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使幼儿的品德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得到培养。所谓教育内容的系列化,是指在德育工作中要根据幼儿的个性品德特点,制定系列化的德育工作方案,按照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对幼儿实施有计划的品德教育,才能保证幼儿思想品行向良好方向发展。在教育内容上也保证了系列化,教育主题和教育内容相互呼应,整体配合,形成了幼儿园德育工作中的合力,不仅培养了幼儿良好品德,还能调动幼儿对教育活动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在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德育
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内容多,幼儿每天要接触各种各样的环境,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如果德育工作跟不上,很容易使幼儿受到不健康的教育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德育教育。
(一)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幼儿园的卫生习惯教育是德育工作中的一项内容,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有重要影响。因为卫生影响人类的全部生活,所以培养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也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影响人的文明素质水平,中华民族几千来已经形成了许多公认的生活习惯礼仪要求。但近年来由于对人礼仪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家长也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方面的礼仪教育,这就需要幼儿园要为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补课教育。
(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人的行为习惯是人的文明素质的外在表现,坐、立、行的姿势是否正确也影响着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中国俗语讲:“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卧如弓。”实际上就是对人的行为习惯所总结出来的标准性要求。当然由于幼儿的年龄还不具备达到这种标准的条件,但我们也应该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训练,使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行为习惯教育主要以训练方法为主。
(四)文明礼貌养成教育。礼貌不花钱,但却能换来巨大的经济价值,这是我国在近年来的改革开放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国人的礼仪程度,代表着民族的文明水平,影响着外交方面的成果。幼儿年龄小,是养成文明礼貌习惯的最佳时机。所以应该重视对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文明礼貌教育主要内容有,说文明语言,待人接物要彬彬有礼,为人处事要与人为善等等。礼貌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常规训练。
(五)遵守集体规范的养成教育。幼儿园是集体性教育组织,幼儿在集体生活学习环境中能否自觉遵守集体规范,是能否养成组织性、纪律性的重要前提。所以应该对幼儿进行遵守集体规范的教育,使其能够自觉地按照集体规范约束自己,把个人利益置于集体规范之下,才能形成文明公民的基本品质。如在宿舍里不妨碍他人,自觉参加值日生活动;出操时会自觉迅速地排队;进出教室、上下楼梯不大声喧哗等等。遵守集体规范教育应以养成教育和常规训练为主。
三、要根据独生子女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
目前幼儿园的孩子已经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其大部分都一定程度上具有不良个性品质,如自私、爱发脾气、任性固执、听不得批评、打人、不懂得向人道歉、不爱惜公物、遇到困难爱哭等等。因此,对独生子女幼儿进行德育一定要因材施教,即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应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应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应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对待逆反个性较强的幼儿,应采取综合训练方式,对其进行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为主等等。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了解幼儿的不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四、教师要重视示范性教育影响
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幼儿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可见教师对幼儿心理发展和品德形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幼儿德育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影响。俗语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孩子。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才能给幼儿以身示范的教育影响。
一、 利用升旗演讲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品德教育
每周一升旗演讲内容都是辅导员老师针对当前形势和学生特点所选择的品德教育的精华,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非常有益。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品德教育。例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养成教育(让学生在熟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制度的基础上,重点放在行为的训练和养成上)、“爱”的教育(使学生自觉做到随手捡起每一片纸、随时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等);交通安全教育等等。在点滴教育中,学生的道德素养逐步提高。
二、 巧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优秀的童谣可以启迪孩子的心灵,对少年儿童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这一点,我们用一周时间在网站、相关杂志上搜集到很多优秀的童谣。紧接着把童谣打印成册,分发到各班,以班会、队会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广泛传唱。由于童谣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语言丰富易懂,句式短小生动,节奏明快,便于诵读,很快在学校传唱开来。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开展了“唱绿色童谣”比赛。各班在比赛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采用舞蹈、快板、表演等多种形式,把童谣表演得更加深刻。随着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精神面貌、校园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讲文明懂礼貌的多了,打架骂人的少了;讲卫生讲环保的多了,破坏环境卫生的少了;讲节约的多了,浪费的少了。总之,可喜的变化在校园内悄悄地发生着。
三、 运用赏识教育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
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要用宽容的心态去感化学生,用鼓励去调动学生,积极创造让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机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毫不夸张地说,适度的夸奖会引发学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教师要做伯乐,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唤起他们的热情。要知道,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只要用心发现教育学生的恰当地方法,何愁学生不成材?
摘 要 从当今教育现状出发,透析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并分析其根源,结合东西方品德教育发展历程纵向分析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最后给出几条关于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思考解决策略。
关键词 青少年 思想品德 东西方教育 和谐发展
一、青少年教育体制现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步加大教育投入,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尽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总体仍存在一些问题。许多青少年公德缺失,生活无规律、学习没计划、行为少规范,纪律观念短缺乃至法制意识淡薄,集体主义观念缺乏以至于自私自利,奢侈浪费。结合陕西省未成年20年犯罪调查数据分析,自1985到2005年青少年犯罪比率由1985年的24%上升至2005年的74.4%,同时初犯的平均年龄由上世纪90年代的l4-l5岁降低至21世纪初的l2岁。
现阶段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业轻品德、重分数轻能力。实用教育主义和崇洋思想无形中导致思想品德课地位下降。社会、家庭对此都颇有干扰。许多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独断专行,缺乏公德意识。溺爱娇纵使子女任性自私,粗暴专制使子女暴躁蛮横。社会的浮躁及网络,舆论缺乏正确导向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困难和阻力。
限于经济因素,应试教育和片面的素质教育对德育工作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当今教育体制和计划指标直接与学校评价,教师利益挂钩,为考试服务的这种本末倒置的教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道德教育的目标、方法及途径都亟待改革。
二、东西方教育发展的对比分析
探索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一要纵向分析中国两千余年文明进程,这也恰好诠释中国品德教育发展的历程。
首先,“大学之道,在于明德”阐明了德育的地位,《大学》开篇指出德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学生要“明德”而后以此“修身”。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正是古代德育的一贯要求。其次,“有教无类”,“弘益人间”阐述了古代德育方法和宗旨。提供平等、自由的教育机会。在儒家思想指导下,后来采用科举制度,八股取材,都继续贯彻儒家教育思想,造就一代代忠君爱国的典范,随后广泛普及东亚各国,影响深远。
进入近代以后,传统教育开始受到西方思潮冲击,这一时间教育以增进知识、健全人格、促动发展为目的。思想家斯宾塞指出“教育就是自我发展”,“是完美生活之预备”。近代教育一改传统教育中内容僵滞,体制散乱,效率低下,精神扭曲的局面,极大的解放了思想,造就大量科技人才,孕育热血维新志士,培养先驱革命同志。西方近代教育观念的引进和传播催生了新式教育,重新诠释有教无类的思想,倡导了义务教育理念。
西方文明的历程,也鲜明指出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早期欧洲,亚里士多德便提出了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他认为,为了把城邦治理好,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中,亚里士多德强调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习惯。因为,在他看来,理性和习惯是人们具有“善德”的根基。因此,他指出,“在教育儿童时,我们当然应该先把功夫用在他们的习惯方面。”
从文艺复兴到科技革命的数百年间,西方国家贯彻杜威实用主义教育观,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对品德教育的忽略造成了道德的堕落,掩盖了教育理应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宗旨,扭曲了教育的本质。最终对利益驱促使近代资本主义野蛮扩张,直至世界大战相继爆发,究其根源必然也有漠视品德教育的原因。二战以后,在欧美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政府逐步认清实用主义教育观所留下了后患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开始注重发挥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发展青少年爱国主义品德教育。
现代教育的理念都可以找到历史的根源。从世界文明自我完善的发展史中也可以找到解决当今教育问题的方法。而当前针对应试体制所提倡和实施的素质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正是在儒学教育和亚里士多德那里所找到的答案。
三、青少年思想品德问题几点解决策略
1.发挥家庭积极影响,倡导社会公德教育
家庭是配合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社会化环境,其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学校教育的成效。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教育越来越体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要营造宽容和谐的家庭氛围,创造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
第二,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同时完善对家长的教育问题。
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完善科学合理的青少年行为规范,约束其行为导向。积极发挥多方面影响,保证孩子在宽容和谐的氛围里健康乐观地生长。
2.发挥网络舆论教育,正确引导品德教育
近年来网络发展紧密关系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正确分析网络地位必将对教育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第一,把握思想教育的主动权,加强教育网站建设,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第二,加强网络道德法制教育,让教师和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规范上网行为,养成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活方式,“堵”与“疏”并举,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削弱网络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对青少年成长的消极作用。
第三,建立监控引导机制,严格部署制定网络规范,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3.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完善读书育人措施
新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指明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育体制改革需要总结我们自己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借鉴国外发展教育事业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尤其值得注意。要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加强对外交流,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建立在当代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之上。
4.发挥教育能动作用,建立内因引导体系
内化是指自身思想与他人的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观点信念和其融为一体,构成完整的价值体系导向。以情感为中介将道德认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同时解决了各种价值的矛盾冲突。这时便形成了稳定的品德。
社会公共道德内化指学生把社会标准转化为自身的需要。对青少年进行相关教育需要综合考虑其各个方面尤其是心理层面,应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自我加工和自我创造性,变成学生自身认识重组的需要。而国家公德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实现真正的内化。
四、结论
现阶段要完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最终实现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面对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而不仅仅依赖于学校教育,这一使命的最终实现需要一个正确的教育方针,完善的教育保障机制,需要教育者摒弃功利思想,长期贯彻执行。
参考文献:
[1]余会芹.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影响因素刍议.法制与社会.2009.10.
[2]李忠熹.古代教育理念之东西比较.亚洲教育论坛.2004.8.24.
[3]李义军.西方国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特点.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7):70-72.
关键词:游戏化;品德教育;幸福
《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是啊,品德教育需要生活,可四十分钟的品德课堂却无法做到将真实的生活完整地呈现。此时,游戏作为生活的另一种方式,出现在了品德课堂里。众多的游戏理论向我们证实,游戏与生活密切相连。于是,我们让游戏成为了学习和教育领域的翘楚。让儿童置身于真实的学习环境;我们打破了沉闷的授课风格,用游戏拯救被项目符号狂轰滥炸的学生们。专家学者们怀揣着美好的期望,试图用游戏解决所有学习上的问题。反观游戏的品德课堂,逢学必用的游戏并非灵丹妙药,因此,运用于品德课堂的游戏该如何认识,怎样运用,成了品德教育人思考的问题。在《游戏,让学习成瘾》一书中卡尔M.卡普做出过这样的定义:“采用游戏机制、美学和游戏思维来吸引他人、鼓励行为、促进学习并解决问题。”他把这称之为“游戏化”。细细思琢,“游戏化”是站在了更高的角度来看待“游戏”,“游戏化”是真正附着生活的“游戏”,“游戏化”是将品德教育推向更深处的“游戏”。
一、游戏化不仅仅是消遣
哲学家伯纳德•苏茨曾说:“游戏,让我们在无事可做时有事可做。所以,我们才把游戏当做‘消遣’,视为填补生活空隙的调剂,但它们远比这些重要得多。”执教苏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中《学校规范我知道》一课时,教者与学生开展了这样的游戏。击鼓传花的游戏开始了,当花传到了谁的手上,就请那个小朋友到老师这里来选题,看看你将要表演关于学校常规要求的哪项内容,当然也可以邀请另一个小朋友做助手,配合表演。其他的小朋友来猜猜他们表演的是哪条学校规范。看似套用了“击鼓传花”“你演我猜”的游戏形式,但它关照着课堂里的每一个孩子。课堂中的你我,不再是独立的个体,更多的是参与课堂的联合体。《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一书作者埃里克•韦纳,调查了全世界的幸福发展趋势。他的研究确认:“我们的幸福完全和其他人交织在一起:家人、朋友、邻居……幸福既不是名词,也不是动词,而是一个连词,是结缔组织。”此刻,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游戏化的品德课堂,让我们的儿童感受到幸福。玩游戏充分激活了与快乐相关的所有神经系统和生理系统———我们的注意力系统、激励中心、动机系统以及情绪和记忆中心。那么,我们相信,游戏化的品德课堂,已经让儿童全情投入,真正参与到了品德教育的过程中。
二、游戏化不仅仅是快乐
众多研究显示,游戏可以激活大脑中的多巴胺系统———快乐中枢。而神经科学家还发现,大脑对游戏的反应和在探索研究过程中的反应有惊人的相似。教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11课《讲文明懂礼貌》时,请小朋友分别扮演故事里的角色“熊小弟”“熊爸爸”“熊妈妈”“大象老师”等,当学生戴着头饰,重温熊小弟的故事后,一番采访让儿童的内心掀起了不少的波澜。在研究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个体品德发展一般包括道德认识的发展、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意志的发展和道德行为的发展。鉴于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其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不但数量颇少,质量也颇为简单,若想对许多抽象的道德概念产生“真知”,依照学习理论的有关原理,就必须先通过活动让其产生相应的体验,在此基础上他们才可能会慢慢掌握相应的抽象概念。一个简单得如同过家家的小游戏,让儿童在角色扮演中知其所以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已经得到了发展,那教师所希望培养的道德行为还会远吗?
三、游戏化不仅仅是竞争
长期以来,传统学业竞争中“超越别人就是胜利”的成就模式,驱使着学生扩大游戏中的竞争,希望通过在游戏中比别人做得更好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运用于品德课堂的“竞争”小游戏,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闯关。执教《争做“微笑”小天使》一课时,我将这样的闯关游戏运用于品德课堂:就让我们一起争做微笑小天使。同学们既是闯关者,也是裁判者,认真倾听,评判选手是否过关。所获得的奖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获得奖章最多的小组就是本次游戏的赢家。(1)第一关如果你是小明,当你早晨看见了妈妈,你会怎么做?遇到了奶奶,你会怎么做?来到学校门口,看到导护的老师,看到礼仪岗哨的大哥哥大姐姐,你会怎么做呢?(2)第二关也许,你会出现以下的情况:①这个单元的语文考试考砸了。②把同学的钢笔弄坏了。③美术课上,衣服被同学弄上了最难洗的黑墨汁。④上课时开小差,被老师批评了。你们打算怎么办,再次微笑起来?不要小瞧了这个闯关游戏,它给了我们更明确的任务,游戏的本质是实验。它让儿童集体尝试着若干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其强大的奖励功能开拓了更多生活行为的可能性。亚里士多德曾说:“良好的道德并不来自认识而是来自行动。”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有之的爱德传统,一向强调“美德在践履”。因此,品德课堂教学既要着眼于道德智慧培育的认知系统,更要着力于情感态度引导的动力系统,形成动力型课堂,切实让学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美学家谷鲁斯曾这样说过:“游戏不是没有目的的活动,游戏并非与实际生活没有关联。游戏是为了将来面临生活的一种准备活动。”游戏中的儿童,面对的不仅是游戏,更是面向了他们的未来生活。游戏化的品德课堂,学生模拟操作,不仅集体闯关,更观摩他人冲撞关卡。不仅在模拟的生活中自我学习,更在他人的生活中学会反思。游戏中,儿童已经懂得如何在生活中微笑着面对自己及生活中的人与事。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游戏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之一,在集体活动中,严肃、负责和认真的游戏,应当占最重要的地位。通过正当的游戏,可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体魄、愉快的情绪。”
作者:朱帅 单位:南通市虹桥第二小学
参考文献:
[1](美)简•麦格尼格尔.游戏改变世界———游戏化如何让现实变得更美好[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29,85.
[2](美)凯文•韦巴赫,丹•亨特.游戏化思维———改变未来商业的新力量[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21.
课堂教育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也是品德教育课的载体,更是学生自主探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现实生活,提炼生活环境,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课堂课外活动中,发现问题,感悟生活。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老师倡导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让学生从被动的听转为身临其境的去感受。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道德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了,并转化为行动而外显出来。如在教学《注意交通安全》一课时,老师将公共汽车作为一个切入点,把课堂装扮成车厢环境,并安排同学为司机,售票员,乘客,马路行人等各种社会角色。老师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和激励,表演完成后,请表演及观看的同学谈自己的感受,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将交通安全,秩序,礼仪等品德潜移默化到学生的意识和行动中。
2生活是学生成长的舞台
陶行知对学生的解释为:生,即生活或生存。这个解释发人深省。学校教育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如何在社会上生活。品德教育要联系实际生活,不同地区生活的自然条件和社会风俗会有较大差异,因此要品德教育要根据学生周边的生活环境来进行适配结合。使学生在身边的社会活动中体验,获得进步。把课堂教育搬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真善美。比如开展各种爱国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等活动。组织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新型建筑等活动,丰富小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等事物的有关了解;让学生走到街头观察交通实况,认识到遵守交通法规的必要性。在父亲节或母亲节时,引导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洗一件衣服等。在生活中让学生养成健康的、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愉悦的态度,培养学生出动脑筋勇于创造生活的意识。通过这些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堂教育上分享对这些社会活动的感受,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思想。
3实践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孩子从降生到完全独立进入社会,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家庭德育在培养幼儿的思想基础方面,特别是在早期教育中起着幼儿园和社会教育难以起到的作用。这个时期基础打不好,从某种意义上说将决定其孩子未来的发展。列宁夫人克鲁斯卡娅曾说过幼年打下的烙印,如同青石上刻的花纹,很难磨灭。为此,家长们一定要克服“树长自直”和“顺其自然”的说法,切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古训,因为人是有意识的。要培养幼儿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作为教师要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和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思想品德变化的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时教师也应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内的各方面的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品德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才能使德育工作产生实效。
二、资源利用法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是平常而琐碎的,潜移默化之中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去,便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是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途径。例如,进餐时,老师除了让幼儿品尝烧的美味可口的饭菜外,还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了解伙房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饭后,老师便带幼儿去观察食堂,阿姨在给餐具消毒、拖地等;小朋友亲眼看到阿姨工作非常辛苦。实际观察不仅使幼儿对工作人员产生敬意,而且使他们懂得了应该尊重和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浪费饭菜,不往地上乱扔脏东西的道理。
三、启发诱导法
幼儿由于受年龄和生理的影响,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启发诱导就显得格外重要。如培养幼儿与人友好相处的习惯,教师首先应该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到大家在一起的快乐感,再启发幼儿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然后教会幼儿与人相处的方法及规则,怎样寻求帮助和帮助别人,怎样征求他人的意见和接受他人的意见,例如对幼儿说:“某某小朋友今天把图书弄坏了”,启发幼儿一齐帮助同伴修理图书;例如告诉幼儿“今天玩娃娃家”,启发幼儿自己分配角色,学习征求和接受他人的意见。
四、鼓励法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一种行为不论好与坏,只要发生后得到鼓励,则这种行为就容易再现,事实证明,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基本方法是“正强化”(物质或精神鼓励),幼儿的可塑性强,古人说:“少成若天性”,即幼儿期形成的好习惯像天生的一样非常巩固,能因此终生受益。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幼儿能从中体会到被表扬的快乐,因为由这种快乐产生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幼儿容易记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渗透法
从幼儿感兴趣的和比较熟悉的事物中取材,使幼儿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愉快的情绪体验。如利用周围的有利条件带领幼儿参观周围环境的变化等等。回到幼儿园把看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用彩笔画出来,用积木搭出来,将孩子们的作品布置在活动室中。这样孩子们的印象就更深,很难从记忆中抹去。如在各类竞赛性游戏中,教育幼儿团结一致,激发上进心和求胜心;在以玩皮球模仿动物跳等小型游戏中,教育幼儿互谅互让,不争抢活动器具;在偶发事件中,当在激烈奔跑的游戏中,幼儿不慎突然摔倒;当活动场地受到干扰,幼儿注意力不易集中时;当幼儿要钻过障碍物,走过独木桥,个别幼儿产生畏惧情绪时,老师都及时而恰如其分地进行品德教育。
总之,在进行幼儿德育教育时,教师必须时常参与幼儿活动,与幼儿打成一片,充分了解幼儿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具体发展情况及个体接受差异。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帮助幼儿认识问题,抓住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及时予以教育纠正,使之形成正确的品德、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面向全体幼儿,实现德育教育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
[2]章志光.幼儿教育心理学.